学校科技创新汇报材料范文

时间:2023-03-06 18:24:46

学校科技创新汇报材料

学校科技创新汇报材料范文第1篇

一、案例分析:科技创新教育的几点做法

学校从2006年建校起就开始对在校学生开展全面的科技创新教育,取得了不凡的成绩。据统计,学校目前正在参与或参与过科技发明创新的学生共计368名,占目前在校生人数(3854)的9.5%;涉及全校8个系21个专业。全校学生累计设计制作创新成果376项,获得专利证书11项。在部级科技发明成果评选、竞赛中获奖共92项(其中金奖27项),占发明创新成果总数的24.4%。(一)在社团课程中加入科技创新元素,培养学生科技创新意识。首先,要求课任教师在课堂中启发学生结合所学专业对学习、生活进行思考,使学生在学习技能知识的同时锻炼多向思维,进行科技发明创造。第二,综合全日制专业学习与专项科技创新辅导活动的作用,实现学生专业技能与创新能力的交叉培养。如给汽车技术系和机械技术系的学生,补充单片机、电气原理知识和创新性技能;为电气技术系的学生补充五金材料和机械装配方面的相关知识和技能。第三,设立科技教育选修课程,让更多感兴趣的学生能够更为直接地学习相关知识,并把理论转化为实践,制做出创新的产品。(二)组建学生科技社团,营造浓厚的科技创新氛围。成立学生科技社团是调动学生有效参与科技发明学习的重要途径,能让更多对科技发明有兴趣的学生在社团内进行定期的学习和交流,直接地了解到科技发明的工作内涵。依靠学生科技社团可以实施“四个一”:即建立和完善一套有效的学生科技工作组织机制,确立一批有相当水平的学生科研项目,建立一批学生科技研究基地,制定一套完善的奖励机制。(三)聘请科技发明专家授课,丰富科技创新教育形式。一是针对学生所学专业和社团科技项目,不定期邀请相关专家举办科技发明讲座,通过模拟示范、案例分析、实验教育等方法寓教于乐,充分培养学生科技发明的兴趣。二是要求校内科技发明专家或辅导员指导学生科技发明的课题选题,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设计、制作并通过展示PPT进行成果汇报,接受同学相互提问,从而检验设计思路,教师在最后帮助讲解辅导。还可通过组织观看最新技术信息、了解国内外发明创新成果,熟悉当今新技术、新材料和芯片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学生掌握科技创新发明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四)开辟多种互动途径,促进学生不断提高科技发明水平。一是通过网络平台增强与学生的互动,对学生的疑问进行及时解答,解决学生在发明创作过程中的疑问和困难。二是通过组织参观学习、交流互动、科技比赛等多种形式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三是参加科技发明比赛,开展校内科技比赛,以科技项目为主体在校园内营造浓厚的科学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竞争意识;引导学生重视知识产权,增强专利意识。

二、进一步加强技工院校科技创新教育的几点建议

(一)投入资源进行科技创新教育建设,确保科技创新教育的实施。首先,要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的科技教育组织机制,从各地实际情况出发,完善各级管理组织,明确管理主体,保障科技创新教育的有序开展。其次,制定科学有效的科技教育保障机制和奖励机制,制定各级科技创新教育政策法规、发展规划以及奖励办法。鼓励更多科技教师加入科技创新教育的队伍当中,鼓励更多学生关注科技发明。(二)技工院校建立科技创新教育管理机制,保障科技教育的有效运作。一是学校成立由主管领导、科技辅导员、科技骨干教师组成的科技领导小组,以学生科技社团为依托,形成领导、教师、学生三级管理网络。科技领导小组统管学校的各项科技教育工作和活动;辅导教师队伍及时贯彻学校科技活动,并进行集体研讨和交流,保证科技教育有质量地开展。二是出台科技创新评价和奖励政策,包括科技发明指导教师奖励机制、学生成果奖励机制等。鼓励教师指导学生积极参与国内外各类科技竞赛,为国增光。

学校科技创新汇报材料范文第2篇

一、积极出台科技创新政策鼓励创业

1、县委、县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科技创新推进县域经济发展的工作意见》。《意见》从财政、税收、金融、用地、人才、科技奖励、鼓励产学研等方面明确出台了系列的扶持政策。安排了2%县财政年度预算支出科技创新专项资金用于鼓励企业自主创新自主创业。

2、县政府出台了《向全县农村派驻科技特派员的实施方案》。《方案》主要是鼓励、支持和组织广大科技人员到农村基层开展创新创业服务,逐步形成科研单位、农林业技术推广机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涉农企业、广大乡土人才全面参与的农村科技创业和基层科技创新服务网络。

3、县委、县政府发了《关于加快推进工业园区发展的决定》在文件中出台了“对工业园区企业给予科技扶持”的政策。此外,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经常听取创建工作汇报,亲自研究、部署和指导创建工作,促进创建工作有序开展,切实掌握好本县科技工作动态。

二、加强科技项目申报扶持创业

近两年来,我县民营科技型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共申报各类科技项目45个,到位资金808.5万元,其中有瑞宝公司和宝海锌业公司今年获得了国家科技部、财政部支持立项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项目,填补了我县该类项目的历史空白。另外,科技型企业研发的新技术、新成果有8项分别获得市级科技进步二、三等奖;开发的新产品有24项组织申报了省级重点新产品。在29家民营科技型企业中,扶持永特公司组建“市特种冶金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技术依托单位来中科院金属所和广州有色金属研究院,承担实施各类科技项目11项,其中部级项目3个、省工业支撑计划项目3个、申请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专利5项,制订产品标准40余项,该中心今年被省科技厅、省工信委等四部门认定为全省100家创新型试点企业之一。扶持贝力得公司与中科技院老专家技术中心在贝力得公司组建了“中科院霞光工程生物技术贝力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承担实施项目8项,其中部级2个、省级6个、申请专利5项,开发新产品3个,其中1个为国际首创。扶持大地制药公司组建“市合成化学药物中间体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华翔公司成功申报为市级农业科技示范园。

三、大力推进科技大开放助推创业

1、产学研合作,推进创业发展。根据我县园区企业生产发展的现状,积极引导支撑企业与省内外有关高等学校、科研院年开展产学研合作。2009年以来,园区有15家企业与南京大学、中南大学等22所大学、科研院所共签订产学研合作协议书28份,引进转化科技成果16项,光宇针车公司就缝制专用设备新技术开发与湖南大学签订了合作协议,湖南大学将组建跨学科科研力量帮助企业攻关开发,森美公司与南昌大学开展科技合作,聘请孙宝腾博士就曼地亚红豆杉快繁技术和提高紫杉醇含量等问题正在进行2个课题项目研究。2009年4月7日上午,在市蓝波弯宾馆举行的“市政府与武汉理工大学产业技术对接洽谈会”。同时邀请武汉理工大学生物工程学院谢浩教授等一行八人到我县大地公司、高升公司、森美公司、吴楚公司实地考察,达成了有关项目进行科技合作意向。

2、科技兴农,服务创业。近两年来,我局坚持“科技兴农”不动摇,在传统农业产业改造提升上下功夫,通过“公司+科技+基地+农户”形式,全县共培育省级龙头企业8家,市级龙头企业12家,引进推广一批新品种和新技术,承担了一批农业科技项目,促进了农民工就业。

四、认真开展科技活动服务创业

1、举办知识产权培训班。向创业项目负责人讲授专利申请与保护知识,培训服务对象180余名,并按照上级要求,开展了专利知识宣传活动。

2、开展产业技术对接活动。组织企业参加“市自主创新成果暨科研院校成果展示推介会”,组织了中小企业及创业对象参加市政府与湖南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高等院校开展的产业技术对接活动,为提升中小企业和创业对象开展创业取得明显的成效。

五、增强科技平台建设促创业

学校科技创新汇报材料范文第3篇

营造有利于科技创新发展的良好环境,系统梳理现有科技园扶持政策,研究提出政策调整和完善重点,掌握新的政策方向,起草拟定了具体方案。完善要素配套,协助成立园区金融中心,积极引导研发投资、股权投资,促进重大项目落位,局领导班子跟进__城市产业园招商工作,努力做好园区开发工作,实现商务楼宇向功能性孵化基地飞跃。

6月3日,区长__、副区长__一行利用一下午时间,对______城市高科技产业园建设情况进行了调研,听取了__城市产业园建设进展汇报,并就园区扶持政策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__区长首先在__前听取了__荣誉大厦整体建设情况及__城市产业园各功能区域划分情况的介绍,之后分别来到__城市体验馆、__城市孵化器及企业高端人才公寓进行考察。祝区长在考察中指出,产业园一是要找准定位,二是要合理布局,三是利用好一区多园等优惠政策,抓住我区产业转型机遇,共同助力__经济发展。

目前园区一期A座已于2014年12月完成并交付使用,总面积13万平方米;二期B座预计在2017年12月完成交付使用,总面积12万平方米。园区现已进入招商和入驻阶段,已签约46户,其中科技企业26户,金融机构9户,服务机构8户。正在洽谈和装修完工后准备进驻的有50多户,包括神州数码、方正集团等龙头企业;拟招商的包括省内__城市相关企业、国内外__城市建设企业、物联网领域企业以及华夏智城、颐高集团等电子产品企业,同时招收科技含量较高的科研项目和研究机构。

重点支持乐山农业科技示范园鱼菜共生、气雾栽培等新技术、新设备的研发,探索农业科技设备化、家庭化、产业化发展模式,积极推进有机生态农业设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扶持农民科技致富,开展农村科普行动,实现科技富农,科普惠农。

农业科技设备化即以乐山农业科技示范园为展示基地,向有相关需求的种养殖户、农家酒店、农家乐旅游点>,!<、特色餐饮商家等提供整套高科技农业设备的安装、维护等服务。农业科技家庭化是将现有科技设备小型化,实现城市家庭阳台、窗台自产有机生态农产品,填补市场空白,进而实现以销售相关设备产品、种子养料、有偿服务等为基础的高科技农业产业化。截止到上半年,农业科技设备研发以产生雏形,待进一步验证和推广。

一是引入高校外脑,完成了我区“十三五”科技发展规划,切实做好我区未来5年科技创新发展的总体布局。借助东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的导师团队,参与研究编制我区“十三五”科技创新规划,围绕国家、省、市科技重点工作任务,结合我区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科技发展规划。

二是举办产学研对接活动,积极推进与吉林大学、__工业大学、__应化所等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的合作,重点抓好开发区、科技孵化器及一区多园内的核心企业科技创新,做好创新型企业、科技型企业、小巨人企业的培育推荐工作,积极推进院士工作站、产学研合作基地、企业技术研发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等科技基础平台建设,有效促成科技成果的就地转化。加强科技管理创新,完善政策体系和科技奖励机制,合理使用科技三项经费,偏重“先见成果后补助”方式,鼓励区域内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继续抓好省级创新型试点等工作。

一是继续深入开展“基层科普行动计划”,积极推荐国家、省、市级科普示范社区、科普基地、科普带头人。同时与吉林省创业联合会、新青年创业商学院、吉林教育广播人文963合作《青春之声·创业新青年》企业家访谈栏目。

二是加强地震应急体系建设,开展应急预案及备案自查工作,完善地震应急体系,加强地震应急监督管理,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防震减灾宣传工作。

三是组织开展防震减灾综合应急演练。在全国第七个防灾减灾日前夕,于5月8号下午,在__市第三十中学举行了平安中国防灾宣导千城行动进校园——吉林省暨__市“放飞梦想张扬生命色彩”防震减灾综合演练。

四是开展“平安中国防灾宣导系列公益活动”,活动期间,通过广场宣传和社区、校园防震减灾电影播放等形式,向社会公众发放防震减灾宣传材料等形式,宣传防震减灾知识,营造全民参与防震减灾的氛围,推动防灾减灾科普知识走进学校、走进单位、走进社区和家庭,普及地震法律法规、地震科普知识、民居防震减灾知识,解答群众咨询的有关问题。

一是继续做好______城市高科技产业园建设工作,尽早出台相关扶持政策。

二是做好“全国科普示范区”考核评比准备工作。

学校科技创新汇报材料范文第4篇

从2005年进入新课程以来,我们学校就在七、八年级按省颁课程标准要求,每周开设三节综合实践活动课。从那时起,笔者作为学校综合实践活动教研组长、综合实践活动部级课题研究的组织者,就一直在进行课程实施体系的探索与实践。

开始两三年,我们学习、模仿,像其他地方那样采用“研学导师+学科导师”形式,进行了多种课程组织管理探索,比如说,任命几位骨干教师兼任全校“研学导师”,全体教师任各课题小组“学科导师”。又如,将原一周两节的计算机课转为综合实践活动的上机课,信息技术教师转行为“研学导师”;另一节则安排在每周五下午第三节,学生按主导学科“走班”,“学科导师”轮流到班指导或组织外出活动;等等。

我们也开发了大量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资源,如活动电子管理平台、《方法篇》、《活动设计篇》、《活动案例篇》……花了大量时间、精力,课程组织上似乎体现了综合实践活动师生全员参与的理念,但实际效果很不理想,有形式但没什么实效,而且还没什么特色。细究之下,还发现,在我们组织的综合实践活动中主要体现了研究性学习、信息技术教育这两部分内容。而综合实践活动这门课程包括“四大指令性领域”(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和“非指令性领域”(社会教育活动、科学技术活动、文学艺术活动、体育卫生活动及班、团队等学校传统活动),而且各大领域应该是融合在一起的。因此,我们组织的“综合实践活动”还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综合实践活动”。

2007年,在探索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社会实践”项目开发过程中,在网上搜索时,发现近年来教育部、中央文明办、广电总局、、中国科协等五部委每年都会联合组织全国性青少年科学调查体验活动,当年的活动主题是“节水在我身边”,细研其活动手册,发现活动内容非常丰富,活动目标完全符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目标,于是就确定了将此主题活动作为当年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项目。这几年,年年跟着全国主题活动走,根据活动手册、结合学校实际情况,进行校本二次开发。经过几年的探索与实践,我们将此主题活动组织定位从“社会实践”扩展到“综合实践活动”,从而逐渐形成了“以科学调查体验主题活动为载体,构建综合实践活动常态实施体系”的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管理、实施体系。

一、课程资源:(上什么?)

一个课程的实施首先应该有课程资源,也就是先要解决“上什么”的问题。在我们这个“以科学调查体验主题活动为载体,构建综合实践活动常态实施体系”的课程体系中,我们利用每年全国青少年科学调查体验主题活动的资源,根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理念,结合学校现有各种资源开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

1.每年全国青少年科学调查体验主题活动会提供哪些资源?去哪里获得?

(1)活动手册

①电子版:全国青少年科学调查体验活动的主题,每年4月份会在网上公布。每年5月份,我们可登陆活动官方网站http://:8000/index.aspx中免费下载。

②纸质:每年各地科协会免费提供一部分。几年来,我们与市科协形成了紧密的联系,每年都争取一部分,至少给每班提供一本纸质活动手册供组织活动使用。

(2)实验手册

①电子版:每年9月份,我们可登陆活动官方网站http://:8000/index.aspx免费下载。

②纸质:每年科协会免费提供部分手册。另外会免费提供几套配套的实验器材(箱装,一般每个设区市1-2套),我们积极向市科协争取,如果实在没有免费的了,我们可以请他们代购。

(3)网上体验

活动官方网站http://:8000/index.aspx,每年一般还会设一个网上体验活动,如2008年“节粮在我身边”的“网游农庄”、2009年“节约纸张保护环境”的“网游节纸乐园”、2010年“我的低碳生活”的“低碳宝典”等,以青少年喜欢的游戏形式来吸引他们参与体验。

(4)相关资源

“全国青少年科学调查体验活动”是全国青少年科技活动的一个品牌活动,在其主网站——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活动服务平台http:///上有很多相关的活动资源,如:

全国青少年科学影像节http:///——2010年正式立项,每年的“全国青少年科学调查体验活动”都会要求向其提供活动成果,而且在其网上,我们可以免费下载有关DV制作的“活动指导”——《青少年科学DV活动资源包》,内有《学生手册》、《教师手册》、《选题参考》、《DV技术100问》、《样片赏析》等,特别是其《学生手册》、《教师手册》中有非常严谨而又实用的课题研究方法指导,是非常好的综合实践活动方法指导资源。此外,其网上,还有大量作品展示、活动方案等可供模仿。

科普资源(科普活动资源服务平台)http:///——有非常丰富的相关资源,比如今年的“科学饮食,健康生活”,我们可以从其中找到相关的资源几十项,这就非常有利于我们对主题活动项目的二次开发。

2.利用全国主题活动资源,结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要求,进行校本开发,开发哪些课程资源?

(1)活动方案

根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要求,结合主题活动内容,我们开发全校实施的“活动方案”,从活动准备、实施到展示、交流、评价,都制定了相应规范,现在基本定型,每年我们只要将其中有关具体主题的内容替换就可以了,可以说形成了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常态实施方案。

(2)活动项目

我们将整个主题活动设计成“学习活动”、“体验活动”、“宣传活动”、“研究活动”四类活动,在各类活动下又设计了若干项子活动,供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兴趣进行选择;要求每个学生活动小组至少完成各类活动各一项。

①学习活动:本类活动让学生通过阅读活动手册、上网搜索等方式自主学习获得相关知识。这是对综合实践活动“发展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课程目标的实践。

我们在学生小组活动报告单上出一些题,来检测他们的这类活动状况。

②体验活动:本类活动让学生参与生活体验、社会体验、制作体验等,这践行着综合实践活动“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等课程内容。

③研究活动:本类活动主要体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研究性学习”这个领域。

④宣传活动:本类活动既是前几类成果的展示形式,又是“社区服务”的体现。

这样,我们在这一个主题活动中,通过这几类活动就将综合实践活动的四大指令性领域都体现出来了,并融为一体。

此外,我们还结合学校传统活动,开发与主题相关的非指令性领域活动项目,如:主题班会、团队活动、科技节等活动。

我们每年利用主题活动的实验资源,开发“XX年科技节暨XX科普实验展”活动项目。

(3)活动指导

目前,各地学校综合实践活动专职教师是极少的,更不要说专业教师。这门课程又没有教材,要让每个兼任综合实践活动的兼职教师都去开发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无论从精力还是能力上来说都是不太现实的。因此,一个学校要想常态实施综合实践活动,必须有一个骨干开发团队,做基础开发,让担任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师,就如其他学科教师一样,拿着这些活动指导(相当于学科教案)去上课就行了。

经过课题小组骨干开发团队几年的研究与实践,我们针对活动项目一一开发了相应的活动指导,使承担课程的教师有明确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

比如:班主任怎样指导学生分组、班主任怎样指导班干部整理材料、研究性学习各阶段如何组织、主题PPT制作一般程序、主题网站规划与设计……

(4)活动报告单

为了让活动参与者、组织者明确活动任务,也为了监控、管理活动,促进活动有效实施,我们开发设计了“小组-班级-年级”系列活动报告单。

①学生小组活动报告单:在这个活动报告单中,我们按活动项目,一一列出各类活动做什么、怎么做,做的结果。要求以文字简述或粘贴活动照片的形式展示。

换句话说,我们开发的这个活动报告单,学生活动时,是他们的任务表及活动指导,简洁明了地提示学生做什么、怎么做;活动报告单,学生活动结束时,又是他们活动成果的报告和展示。

②班级活动报告单:我们开发了班级活动情况登记表、活动成果登记表、学生成绩评定表等。

③年级活动报告单:我们开发了年级活动完成情况记录表、优秀活动成果登记表、年级研究性学习成果汇报一览表等。

二、课程设置:(由谁上?怎么上?)

有了课程资源,解决了“上什么”的问题,那么“由谁上”、“怎么上”,这就是课程设置的问题了。

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性质决定了其实施不能只是局限于教室里、课堂上,根据课程指导纲要有关课程实施可采用集中与分散的原则,我们将课程实施分为“教学期”、“暑期实践期”两大板块。

1.教学期

每周三节,由课程管理部门——教务处组织落实。主要完成方法指导、展示、汇报、交流等教学。

(1)上机课(2节,综1、综2)

分散安排,由信息技术教师承担,也就是说原课程中的信息技术教师转行为新课程中的综合实践活动教师。这个角色转化是合情合理的,因为新课程中已没有计算机课的设置,而“信息技术教育”却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四大指令性领域之一。这样安排,就让原信息技术教师有生存空间。但是让他们成为完全独立的综合实践活动教师,又实在太为难他们。经过实践,效果很不好。所以,我们就换了个方法,迁就他们,让他们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完成综合实践活动的一部分教学。

(2)常规课(综3)

统一安排在周五下午第三节,由班主任承担。

为什么统一安排在周五下午第三节呢?最初考虑是这样能集中组织外出实践——周五还是工作日,各单位还要上班,放在最后一节课又不影响其他学科正常教学,那就可以常态实施了。全校有统一的这么一节课,多数年级性、学校性活动就可利用这节课来组织,长点的可延用到第四节课外活动时间,而不要专门停课来活动。这样不管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令性领域的还是那些非指令性领域的传统活动,都能有个相对有保障的活动时间。

又为什么由班主任承担呢?像综合实践活动这样需要学生自主实践活动的课程,由班级其他科任教师来兼任的话,基本是难以实实在在得以实施的。而班主任是学生心目的权威,而且对班级每位学生的各方面情况熟悉,能充分利用这些课程资源,组织、落实活动任务效果会比较实在。

总的说,每周这样统一安排的一节课,主要用于三个方面:一是用于综合实践活动任务安排、基本方法指导,如活动动员、分组、选题开题指导等;二是用于展示、汇报、交流;三是用于年级、学校性活动,如活动启动仪式、年级汇报、科技节等。

2.暑期——实践期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强调实践、体验,而在目前这种社会教育氛围中,频频组织实践性活动是很难的,特别是走出校外。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又强调的是全体学生参与,而因“安全”是条高压线,每每组织一次外出,人力投入无数——每个小组一个带队老师保证安全,组织工作强度大、难度大,学校难以承受。

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又不能没有实践,因此,我们除了教学期的一些校内实践活动外,将暑期设为主要的实践期,由德育处负责组织落实。

为什么实践期放在暑期?我们基于三点考虑:一是,每年全国青少年科学调查体验主题活动主要是安排在暑期,其成果在暑期就要向组委会提交;二是,暑期时间长,可以充分实践;三是,在家中,实践时由家长负责,家校合作,又减少了学校安全责任的重压。放假时,由学校德育处发一封致家长的信,向家长说明学校有这么一项活动,请家长做哪些配合。

又为什么由德育处负责?我们也基于三点考虑:一是,在学校传统工作中,德育处就负责“社会实践”这块工作;二是,德育处负责班主任工作管理与评价,班级评比是与班主任利益紧密相连的,班主任又还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组织者,由德育处负责,就能最大限度地保证班主任工作的积极性,从而保证实践的有效性;三是,德育处下有强大的学生干部团队和社团,可以组织起来,发挥他们在实践中的组织管理作用。

这个时期的活动,在教研部门协助指导下,德育处督促班主任组织学生在暑期进行主题活动的“学习活动”、“体验活动”、“研究活动”、“宣传活动”等实践。并在新学年初,组织对实践成果的展示、交流、评价。

在此期间,德育处充分发挥了学生干部团队、学生会等部门的作用。

三、课程管理

课程管理是课程有效实施的保障,我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行分管教学副校长挂帅,教研、教务、德育众部门分工协作,学校、年级、班级三级管理。

1.教研部门

负责活动策划、资源开发、活动指导、活动总结与提升等。具体是:每年四、五月份,教研室综合实践活动开发人员,从全国青少年科技活动中心等网站,了解当年全国青少年科学调查体验活动的主题,收集有关活动资源,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开发活动子项目、子课题,确定活动目标,设计活动总方案及各类活动表格(如班级活动情况登记表、评价表、暑期学生活动反馈表等),编写有关活动指导,指导相关部门结合传统活动项目开发与主题密切相关的活动。

在整个活动过程中,进行相关活动操作的具体指导,如暑期活动前开设针对师生的活动讲座,指导信息技术教师在活动准备阶段利用计算机课引导学生认识活动、传授相关技能,在科普实验展中进行实验操作指导……

每年10~11月,对活动进行总结,将活动材料整理归档,备各类检查。可能的话送去参加青少年创新大赛,我们学校这几年每年的主题活动成果都获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优秀科技实践活动奖,2011年,我校组织的“珍爱生命之水”活动,还获得第27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青少年科技实践活动一等奖。

2.教务部门

(1)教学期间的课程教学管理与落实。

(2)每年9~10月在德育处学生干部团队协助下,组织“班级——年级——全校”系列汇报会。

(3)组织学生课程的学业评定:我们以科学调查体验活动为载体,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四大指定领域于其中,学生完成活动的情况作为其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学分认定的依据,记入学籍档案,这样通过课程管理的评价机制,就促进了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

3.德育部门

德育部门是以德育处为首,团(队),学生组织——学生会。具体负责落实主题活动的实践组织。但不是德育部门领导、教师全包,而是在他们指导下,由学生会学生干部及班、团、队学生干部具体落实。德育各部门根据其传统的部门分工职责负责相应活动项目的组织,在具体组织中既分工又合作。

具体如下:

(1)活动启动

由团委(少先队)负责,指导学生团队组织科学调查体验主题活动的启动仪式,在每年五月下旬六月初举行,根据情况,可结合“六一”活动举行。

(2)暑期实践

由德育处负责,在每年暑期前召开班主任会议,布置安排,指导班主任组织活动。指导学生会组织活动的学生干部团队——每班一个负责班干部,在班主任指导下组织活动小组、督促小组活动、收集活动材料、组织班级活动成果初评和展示等;每年级一个学生会负责干部,负责年级活动材料的收集、组织年级活动成果初评和展示等。

期间,团委组织指导有关社团活动,比如,小记者团进行活动的相关跟踪报道,科技创新社团的科技创新活动,等等。

(3)展示交流

由德育处负责,团委(少先队)协助,指导学生干部团队完成。

首先,进行活动材料的收集、整理和评奖。每学年开学第一周,各班负责班干部在班主任指导下,收齐材料并按类整理(每类依质量排好序);第二周周二主题班会后,将整理好的材料汇总交给负责本年级的学生会干部。负责年级的学生会干部按类整理后,上交学生会,在德育处组织下对成果进行评奖,将结果交德育处和教研室。德育处将完成情况纳入班级德育评分,并对优秀活动班级、活动积极分子、优秀成果进行表彰奖励。其次,进行活动成果的展示汇报,一是与教务部门一起组织进行“班级——年级——全校”系列成果汇报会;二是在校展厅内进行布展展示优秀成果;三是,结合每年九月中旬的全国科普日活动,进行学年科技节暨主题科普实验展、成果展活动。

四、体系优点

作为一门没有中、高考的新课程,作为一门至今实际身份还没得到广泛认可的新课程,要想在学校中得以认可并能长期生存,必须对学校多方面工作有利。我们以科学调查体验主题活动为载体,组织综合实践活动,可以说是“一个活动,多个赢面,领导乐成,常态实施”。

首先,我们这个主题活动,是非学科性、综合性的,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评价的,体现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特点,能较好地落实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目标,使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可常态化实施,解决了学校课程中的这个难点,上级部门有关课程的检查也能顺利通过。换句话说,我们这个主题活动的组织,从课程上看,是综合实践活动。

其次,我们这个主题活动,它的主题有思想性、教育性,而且多为当年的热点,因此也可把它当作是德育活动。这样,这个主题活动还能落实学校德育工作目标,并且还可成为有特色的德育工作,在上级有关德育方面的检查中,是响当当的得分、加分项目。

第三,我们这个主题活动,它本身就是科学调查体验活动,所以它的实施也落实了学校科技教育目标,并形成学校科技教育工作特色。

可以这么说,这个主题活动的实施,就像学校工作的“万金油”,让学校多个方面的工作都有成果、有成绩,领导自然乐成,也就会更支持,课程也就能常态实施了。

学校科技创新汇报材料范文第5篇

关键词:创新教育;创新创业;实践

根据《教育部 财政部关于“十二五”期间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高〔2011〕6号)和《教育部关于批准实施“十二五”期间“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2012年建设项目的通知》(教高函〔2012〕2号),教育部在“十二五”期间实施部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几年来,我们在巩固已有的应用性、职业型、开放式人才培养成果的基础上,继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以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为载体,构建了创新教育实践体系,创新了人才培养模式,强化了创新创业能力训练,增强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在创新基础上的创业能力。

一、制定和完善学生创新教育实践管理制度

一是学部主任和专业主任教授直接参与管理制度的制定,同时征求企业专家的意见,使制度完整规范,符合应用性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二是学部主任和教学副主任直接负责管理创新教育实践教学指导团队的建设,并指定学部实验中心负责人参与管理团队实践项目的实施工作。三是由团总支、学生会和社团牵头组织学生成立科技创新协会,定期考核接纳一些思维敏捷,创新意识强,具备一定动手能力的学生加入到团队当中。根据不同专业要求配备指导教师。四是完善实验室管理制度,在不影响正常实验教学的前提下,为创新教育科技活动提供方便条件,各专业间建立设备共享机制,满叉学科之间项目实施的要求。五是加强校企合作,借助国家乳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平台,实现与行业、企业之间的资源共享,积极申报参与企业的横向课题研究,建立校企双赢互利的机制,在满足企业研发项目需要的基础上,实现应用性创新人才的培养。

二、构建“三原则、四层次、五阶段”项目带实践人才培养模式

创新教育实践内容必须符合“新颖,实用,高效”的原则,即团队在申报项目时,要本着创新的思维,注重项目的新颖性,为后续的项目实施提供良好的开端。

“四层次”要求学生按照自身的发展情况,逐层上升,每个学生可以自带题目或到创新教育实践指导团队选题目进行系统培训,团队将根据学生的基础知识和科技活动实践经验安排相应难度的项目,进行分层次培训,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项目后由指导教师进行考核并确定能否进入下一阶段的培训。其次,分阶段采取不同的措施引导学生逐步培养其创新素质。

“基础型”是指大一期间, 对学生边上基础文化课,边进行科研理论的训练,其内容包括资料的查阅、收集与整理,试验方案设计及实施、疑难分析报告、阶段性小结等提高学生的科技创新素质。“应用型”是指大二期间,通过建立科技创新协会,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和专业特点自愿参加,并以“科技讲座”“化学实验技能大赛等”为辅助,在教师的引导下逐步培养其创新素质和能力。“综合型”是指大三开始,根据学生的兴趣和某方面发展的潜力,通过科技立项为学生配备指导教师,组建稳定的学生科技创新团队,进行比较系统的指导和培训,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创新型”是通过对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教育的培训,带领学生积极参加国家各类创新创业大赛,组织同学全程参与项目申报,项目实施和成果总结等环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创新思维,积累各项成果,丰富实践经验,提高就业竞争力。

这一环节中我们采取“项目申请――技能培训――项目实施――成果申报――成果应用”五阶段项目带教学的培养方式开展创新教育创新实践活动。

一是积极参与各类大学生创新科技项目的申请工作。二是借助创新项目这一平台,安排专业指导教师对团队学生成员进行集中系统培训。采用交流讨论的方式,广泛的吸收采纳学生的创意和见解,制定切实可行的项目研究方案。三是项目实施过程中要求指导教师全程跟踪指导,及时解决实验过程中出现的各类问题,定期召开阶段性总结会议,参与不同项目研究的团队成员集体交流,分享经验和心得。同时设置中期考核环节,每个项目的负责人(学生)进行汇报,由学部主管领导和主任教授牵头对项目实施进行考查评价,提出改进意见。四是项目完成后,指导教师带领项目组成员总结成果,进行科技论文的撰写以及专利的申报工作。学部每年召开专门会议对已取得的成果进行汇报总结,对获奖的学生团队和指导教师进行表彰。五是重视项目成果的推广和应用。对于能够促进实践教学改革的成果,要求在学部各专业之间交流推广。对于来源于企业的创新项目,通过与企业的合作进行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三、成立大学生创新教育实践指导团队

为了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学部成立项目指导教师团队,全程负责创新项目的指导、管理和监督工作。指导教师团队成员来自不同专业,各自发挥专业优势,实现专业知识的互补和共享。定期召开研讨会,交叉学科间进行交流,总结经验,讨论项目实施过程中的问题,研究解决方案。与企业技术人员保持相互联系,及时掌握行业企业急须解决的实际问题,开拓思路,为成果的转化奠定基础。建立指导教师团队考核评价制度,将创新教育实践创新成果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列入到班主任工作和年终述职考评实施方案中。设置加分政策,充分调动青年教师的参与积极性,促进“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

四、制定创新教育实践教学的保障措施

一是开放学部实验室,在不影响正常实验教学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满足创新教育实践项目的实验要求。各专业实现仪器设备和实验材料的资源共享,为项目实施提供方便条件。二是成立项目指导教师团队,对学生进行全程指导。每个项目配备一名专业对口的主要负责教师,其他团队成员同样承担指导任务,学生可以随时咨询实验中遇到的各类问题。三是依托于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授权点,充分利用联合乳品学院的“双导师”资源,为科技创新提供技术保障。四是鼓励指导教师将创新教育实践项目与自己的科研课题相联系,吸纳学生参与自已科研课题的应用研究。这样既满足了学生创新教育实践教学的需要,也分担了教师科研课题的研究任务。五是通过加强校企合作,借助乳品中心等企事业单位积极申报企业横向课题,申请企业研发项目资金,拓展项目来源。六是依托食品与环境工程学部省级重点学科和省级重点专业,加大对创新教育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的投入,保证各类科技创新项目的顺利进行。

五、建立创新教育实践教学的评价方法

一是成立创新教育实践教学考核评价小组,由学部主任担任组长,对创新教育实践教学过程进行质量评价。二是设置项目开题,中期考核,项目总结汇报等环节,对科技创新项目进行跟踪检查。三是制定团队学生成员的评价指标,评价指标包括创新教育实践成绩、就业率、考研率和优秀毕业论文比率等。四是由创新教育实践教学考核评价小组对科技创新项目成果进行审核鉴定,根据成果的质量决定奖励的级别和加分权重。

经过探索与总结,我们初步形成较为完善的大学生创新教育实践体系,丰富了实践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实现教学相长,提高了实践教学水平。对原有的“实验教学――生产实习――技能实训――就业实习――毕业设计五点一线”实践教学链进行了补充和延伸,加入了科技创新环节,实现了更加完整的“六点一线”实践教学体系。创新教育实践教学团队的教师通过对科技创新项目的指导,丰富了实践教学经验,对第一课堂的实践教学工作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以科技创新项目为平台,启发了设计性实验教学的思路,优化了实践教学内容、丰富了实践教学手段、完善了实践教学考评体系。在项目研究过程中取得的部分成果可以直接应用于日常实践教学中,同时一些对基础实验设备的改进和创新型设计专利提高了实验效率,加速了实验教学仪器的更新。同时,通过科技创新项目的实施,开展与行业企业产学研深度合作,巩固促进了校内外实践基地的建设。

参考文献:

[1]黄宪怀,潘柳燕.浅谈高等学校的创新教育[J].广西高教研究,2001(2):66~71.

[2]李德平.高校创新人才的培养与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辽宁教育研究,2007(4):75~77.

学校科技创新汇报材料范文第6篇

一、开展生物课外科技创新活动的具体做法

1.呵护好奇心,激发探究欲。笔者所面对的学生全为高中生,他们喜欢形象的、刺激的、新奇的和有趣的事物,厌烦枯燥无味的东西。要想激起学生对生物科技活动的兴趣,可通过丰富多彩的科技活动让学生主动体验,丰富中学生的精神生活,使他们产生科学情感,学会科学探究,形成研究科学的思想和方法,培养青少年科学探究意识和创新精神。通过生物教学和平时与学生的接触、交谈,主动了解学生对什么样的科学问题感兴趣,不断地给学生创设能激发新异感的科技创新活动情境,激发他们的探究欲。

2.激趣点拨,发现问题。生物科技创新活动作为教学的一种辅助手段或者说是课堂教学的一种延伸。旨在为学生创设各种动手、动脑的机会,同时也是扩展想象、激活发散思维的过程。在学生自主开展的科技活动中,教师跟踪辅导,不断激发科学探究的兴趣,及时点拨、不断涌现新的问题。比如,在开展“验证细菌分布广泛性”研究性课题时,及时设疑:“在培养细菌的过程中能否出于好奇,随便打开培养皿盖?为了提高温度,能否放到太阳底下晒?观察过程中能否随便接盖后习惯性用手去摸或用口去吹?实验结束后,培养物、试管棉塞如何处理以及试管、培养皿如何洗涤”等等。学生受启发的过程也是学生思考的过程,发现还有许多未知领域值得去探索。同学们在思考、讨论、归纳、寻找答案等过程,也是一种再发现、再创造的过程。通过此活动,同学们对教材中“学习微生物培养基本技术”内容进行了创造性的改进和完善。

3.自主选题,自主探究。教师在平时生物教学和课外生物科技活动的辅导过程中,不断积累具有兴趣性、新颖性、前瞻性、创新性等特点的课题素材,为学生的自主选题提供尽可能大的空间。从实际出发,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兴趣爱好,提供便于操作的意见和建议,比如从农村来的学生,选择与“三农”有关的课题,便于就地取材;城市学生可以选择社区规划、城市污染、固体废弃物处理等相关课题,更加贴近生活;也可以充分利用城乡同学地域互补优势开展相关调查课题。如在学到种子结构时,在课堂上观察几种作物种子结构的过程中个别同学发现蚕豆种皮上有虫蛀孔,剥开皮发现有虫,激起了同学们的探究欲望。经专家鉴定为蚕豆象,全班同学对此现象自主展开了临夏地区蚕豆象发生区域和危害情况的调查。

4.积累素材,撰写科技创新小论文。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的过程从另一个侧面分析是一种收集、筛选、处理、加工信息的过程。学生不仅捕获闪光点(创新成果),而且要真实记录所有环节,获得第一手材料。如《塑料地膜二次利用探究》《探究菇蚊、菇蝇的防治措施》《培养基分装环节的改进》等科技创新小论文的形成,小作者亲自走访、问卷调查、市场随机抽查、互联网查询、可行性分析、论证等一系列活动的过程中,获得了第一手材料,完成了此文。因此,创新成果的形成不是闭门造车,而是从一个“闪光点”到另一个“闪光点”捕获、积累、梳理的过程,同学们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书面表达能力以及协作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5.举办科技创新成果汇报展。为了贯彻素质教育教学理念,丰富课外生物科技活动,不断提高学生的创新素质,校教研室每年举办一届科技创新大赛。参赛作品的形成经兴趣小组、班级、年级组层层推荐、选拔。在汇展的过程中,个人或集体代表现场介绍,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相互交流、现场答辩等形式充分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辅导教师给学生以足够的信心,使“闪光点”不断闪光。全校层层搭建展现自我的平台,提升全校师生的科学素养,通过创新成果汇报展,使课外科技活动、研究性学习、课外实习、实践调查等课外生物科技活动的开展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二、收获与体会

辅导课外生物科技活动与生物教学有着一定的相通性,彼此可以看作是对方的特殊表现形式,在一定程度上实现知识和能力的相互迁移。一方面教师从创新活动中积累了教学素材,帮助教师开发了新的教学资源,拓宽了知识面,活化了课堂、增强了课堂趣味性,进一步培养了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另一方面培养了青少年的道德行为。印度谚语中说:“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一个人的成就,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品格之高尚。在近几年辅导学生参加生物联赛及辅导科技创新活动中,同学们互相合作、取长补短、各尽所能、不断创新、相互交流和学习,形成了强烈的团队精神。为了自身的发展,为了班级荣誉、学校声誉,没有嫉妒之心,不相互争名,而是团结协作,互相谦让,尊重他人的劳动、这种精神不仅感染了其他的学生,而且逐渐形成了一种氛围。

学校科技创新汇报材料范文第7篇

关键词: 大学生课外创新活动 实践与探索 主要成果

根据《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十二五”期间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高〔2011〕6号)和《教育部关于批准实施“十二五”期间“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2012年建设项目的通知》(教高函〔2012〕2号),教育部决定在“十二五”期间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旨在通过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促进高等学校转变教育思想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创新创业能力训练,增强高校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在创新基础上的创业能力,培养适应创新型国家建设需要的高水平创新人才。事实上,加强对高校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不仅是时展、高校改革和发展的迫切需要,还是大学生自我发展、实现自我价值的内在需求,是高等学校适应时代要求的全新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手段,是高校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大学阶段虽课程较多,但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来说,并不缺乏参加各类课外科研活动的时间,只要他们将课堂时间和科研时间安排好,完全可实现对时间的高效利用。另外,考研已经成为许多准毕业生的选择,在即将全面取消公费的背景下,对于非“985”或非“211”高校,吸引本校优秀学生攻读本校的硕士研究生变得越来越艰难。如何吸引本校优秀学生攻读本校硕士学位这一课题越来越被普通高校的相关工作者和研究生导师重视。

针对上述文件精神及目前存在的问题,将合适的大学生引入科研小组,引导他们在课外时间进行持续的科研实践,并使其实践的内容与他们本科毕业设计课题甚至未来攻读本校硕士学位(如果成功留校继续深造)的课题是同一个或相近课题,这样他们就有较长时间钻研某一个领域,有利于提高科研能力,促进成果产出。另外,由于学生初生牛犊不惧虎,思想相对自由,没有太多羁绊和禁锢,因而更容易产出意想不到的成果。日前媒体热议的中南大学本科生刘璐在大二期间加入课题组仅用两年时间就破解了国际数学难题“西塔潘猜想”震惊了国际数学逻辑界,就是很好的证明。

正是基于上述思路,笔者从所带的二年级大学生中挑选合适的学生(一般学有余力、对科研感兴趣且专业和指导老师专业一致)进入课题组(第一作者是石家庄铁道大学的首批博士试点兼职辅导员,因此将如上想法首先在该课题组实践)。学生加入到课题组后,指导老师对其因材施教,为每个人制订较详细的科研计划,一步一步引导其开展科研实践活动,培养其科研能力,经过两年的实践与探索,取得了较好的结果。

一、课外创新活动的实施与探索

(一)选拔合适的学生并对其进行循序渐进的培养。

对每一个新吸收的学生进行挑选(使用淘汰制),采取先观摩、后上手、再独立科研的路线,对其科研能力进行立体化培养。

例如:一般在进入课题组后的第一个学期培养学生操作各类仪器设备、快速检索各类文献的能力,并且要求学生撰写并发表一篇该课题领域的综述性文章(因其科研实践和大四毕业设计课题一致,这篇论文也可以作为其毕业设计论文的第一章);第二个学期培养学生有效地开展实验、灵活运用试验技巧的能力;第三或第四个学期培养与强化学生撰写科技论文(含英文科技论文),发明专利,创新创业等能力,并引导其对相关实验中的难点问题进行攻关,等等。值得注意的是,课题组中所有学生的课题领域差距不大且其所学专业对口,有利于其对获取的知识“消化吸收”和培养其团队合作精神。

(二)定期汇报进展和下一步计划。

每周召开学术报告会,无论老成员还是新成员都要汇报工作现状和下一步的工作计划。指导老师对各学生的工作进行把关,各技术顾问和技术负责人(一般由研究生或高年级学生担任)对所带的学生的日常试验和工作汇报进行具体指导(根据学生课表具体安排事务)。每个学期开始,各成员进行学期工作计划的汇报;学期结束,各成员对本学期进行科研总结。各成员之间共同讨论相关学术问题,增长见识,相互促进。

(三)平时科研和毕业设计或者硕士生课题“无缝对接”。

对所有学生实施“一揽子”规划,尤其注重其科研过程的连续性。如大二期间的科研题目就是未来他(她)大四毕业设计的题目甚至是其未来的硕士生课题,实现其平时科研和毕业设计或硕士生课题“无缝对接”。一方面可有效解决高年级学生考研或找工作同时与毕业设计时间重叠的矛盾,另一方面具有了一定的科研基础,有利于提高其研究生复试和就业的成功率。再者,如果学生留下攻读硕士学位,则因其科研课题一致或相近,有利于提高科研成果的质与量。

(四)梯队培养,稳步推进。

由指导老师统筹全局,优秀骨干成员引导新成员。新引入学生的课题就是刚毕业学生课题的延续。另外,低年级大学生与课题组中的高年级学生或者硕士生经常近距离接触,有利于吸取与分享他们的长处(例如,欲报考硕士生的学生可以分享学长的经验,取长补短)为自己未来的快速发展打好基础。

二、主要成果及经验

(一)学生获得的成果。

两年来,课题组的学生以第一作者或共同作者在《Journal of the Chemical Society of Pakistan》(SCI收录期刊)、《现代塑料加工应用》(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粉体工业》等期刊上发表或接受学术论文13篇;以学生第一作者申报的“挑战杯”2013年河北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获得一等奖;以学生第一作者申报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获得2013年河北省教育厅的立项与资助;以学生作为主研人研究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胶黏剂管道修补材料等技术已经申请中国发明专利2项,并且已经用于实际。课题组中大部分学生尤其是进入课题组较长时间的学生(如试点首个本硕科研“无缝对接”的学生在其大三阶段就进入到本课题组,是最早进入本课题组从事科研实践的一名学生)科研素质得到明显提高,科技论文或科研作品的撰写能力得到明显提高。

(二)老师和学生互惠互利。

老师引进学生加入到课题组,一方面,有利于老师了解学生、理解学生,实现教学相长。另一方面,有利于课题组人才梯队的建设、人才发展通道的开辟(对于非硕士生导师或名下硕士生较少的硕士生导师,此法可为其实现科研的顺利进行提供借鉴)。再者,有利于研究思维的拓展,实现互助互利。学生加入导师课题组,一方面,深受教授们严谨的治学精神和谦虚的做人态度等的熏陶,获得了许多宝贵的知识和经验,同时学到了许多为人处世的方法与技巧。另一方面,紧张忙碌的生活让他们感觉到大学的生活很充实,成果的连续涌现更是让他们对未来充满信心和期待。再者,科研中遇到问题和解决困难的过程使他们更注重团队协作,有利于提高他们的竞争力。

(三)课外科研与课堂学习相互促进。

学生在课上学到的一些知识可以在科研平台亲身检验,加深对课本知识的理解;另外,学生将会接触大量的科研文献(含英文文献),一方面可以提高自己的英语阅读和写作水平,另一方面可以接触学科最前沿的技术,弥补课堂知识的不足。例如:本课题组中许多本科生从事的课题是2010年被授予诺贝尔奖的科研领域,阅读的文献是世界最权威杂志《Nature》和《Science》上发表的论文(这些知识和技术是课本上没有的)。学生阅读这些英文文献和最新的技术,这不仅可使课堂上学到的英语知识能学以致用,还可开阔学术视野,真正实现学以致用。

(四)吸引优秀学生留校继续深造。

对学生来说,导师已经确定好,未来的设备、原料和方向都已经拟定好了,目标明确,这样可以消除他们的后顾之忧,全力备考自己学校的研究生可获得较高的成功率。另外,未来的硕士研究生课题和他们的平时的科研课题一致或相近,这样非常有利于他们“上手”和“出彩”。对他们来说,提前熟悉设备、工艺流程和已有的试验进展等可为获得更多的成果打下基础。

三、下一步需完善的计划

(一)相关决策层应更进一步突出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加大资助力度,倡导学生跨年级之间的合作,鼓励导师引进本科生进入课题组且加强对学生的指导,提高学生所从事课题的科技含量,推动科技创新活动不断向更高的水平发展。

(二)各院系可实行“导师制”。将合适的学生分配到各个导师名下(一般1名导师1届带1—3名学生为宜。如果该专业合适的学生数量众多,为保证质量,则可邀请外系合适的老师协助指导)。同时出台相关政策(对所指导学生获得成果的指导老师也获得同等的荣誉,列入职称评选、年度考核等先进评比),激励导师对学生的高质量引导。

(三)各导师通过高水平的指导,突出学生留校继续深造的优势,进一步提高学校研究生的培养质量,促进成果的产出。

(四)本科生进入到科研小组,导师不仅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科研素质和科研能力,还应注重培养其英语口语、计算机等技能,全面提高其综合素质。

四、结语

培养当代大学生的科技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目前高校学生工作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是一项紧迫而又非常重要的战略任务。随着各层面的重视,各项措施的逐步实施、完善,指导思想、管理体制、发展机制的协调发展,我国的高等教育定能朝着快速、持续和健康的方向发展,培养大批积极自信、才华横溢、勇于担当的社会栋梁。

学校科技创新汇报材料范文第8篇

学风是学生整体的学习纪律、学习态度、学习方式等的体现。学风建设,简言之就是学习风气的营造。学风建设是高质量人才培养的重要保障。高校应该积极营造良好育人环境,使学生受到良好氛围的熏陶和感染。然而,面对当前多元文化的冲击,高校的学风建设中出现了一些问题。信息和网络时代在给大众学习、生活、工作带来极大便捷的同时,也改变着大学生的学习观念和学习方式。大学生的理想信念、价值观念和生活学习方式等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使得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差,主动成才意识不强,学习目标模糊,职业理想欠缺,治学态度不严,学习方法滞后;生活学习散漫,荒废了大部分的课余时间;在从事课业学习、选择专业方向、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等方面多是从是否容易取得学分等功利角度考虑,既想成功又不愿付出努力。

2科技创新促学风建设的意义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已成为教学改革的关键和核心。也是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科技创新活动有利于促进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促进专业课学习,增强大学生的意志品质和科技创新能力,对学风建设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2.1科技创新活动具有激励和导向作用

高校大学生应该具有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能力,但有些学生缺乏独立性、自主性和进取性,缺乏主人翁的责任感和创新欲望,影响了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学校的学风建设。这种情况下,大力开展科技创新活动,能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和合理安排大学时间,刻苦学习、勤奋钻研。在学好专业基础知识的同时,积极投入到科技创新实践中去,为学有余力的大学生提供施展才华和锻炼技能的创新平台,也促使大学生多读书、多读文献资料、反复实验、充实自己的课余生活,更使那些经常无所事事、沉迷网络、电脑和智能手机的学生被吸引到自习室、图书馆和实验室,提高了他们学习的自觉性,使大学生活紧张有序,以此改善学校的学风。

2.2科技创新活动促进大学生专业课学习

科技创新活动是一个综合性教学活动,有利于促进课内和课外学习的有机融合,把课内学习的基本知识和课外的创新活动有效地集合起来,学以致用。大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将专业理论知识运用到社会实践当中,会不断地遇到新问题而又不断解决问题,他们往往会发现自己专业知识的欠缺,并进行补充学习,这将进一步完善大学生的知识结构,激励他们学习专业知识。另外,在科技活动的实践中,学生从学术论文与发明等科技成果中得到一种心理的满足和能力的证实,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好奇心和创造力,并主动去思考、探索新问题,这有利于加强学校的学风建设。

2.3科技创新活动增强大学生的意志品质和合作精神

在大学生参加科技创新项目或竞赛中,需查阅大量资料文献,在试验条件摸索和论文的书写等一系列任务时,通常要夜以继日地工作,有的还要经历反反复复的实验测试,在坚持实施的过程中要饱受挫折的打击和探索的迷茫,需要有探索的毅力和面对挫折的勇气,甚至是失败的考验,因而有利于磨炼学生的意志品质,增强心理抗压能力,这些能力将使大学生终生受益。另外,大学生在参加科技创新时,往往是要加入到一个团队,需要经常与指导教师、师长及同学进行交流,在指导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会改进自己待人处事的方法,耐心听取并采纳别人建议。这将改变大部分独生子女以自我为中心的态度,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2.4科技创新活动提高校园学术氛围,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

以往校园文化活动主要是文娱及体育活动,科技创新活动的广泛开展,将加大其在校园文化中的比例。科技创新活动取得的是实实在在的成果,如学术论文、科技发明、技术革新、社会调查报告等,提高了校园文化的科技含量,也使学生学到许多书本和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增长了知识,加深了对专业知识的学习和理解,提高了实践能力。这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学术氛围,提升校园文化的层次。在大学生参加科技竞赛和各类创新实验项目时,在选题、设计、实验、制作,直至论文撰写完成,这一系列过程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维的意识和创新实践能力。

3加强科技创新的措施

3.1制定完善的保障制度

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持续稳定发展离不开科学有效的管理。完善科技创新活动的有关制度,是保障科技创新活动顺利实施的必要条件。制定组织管理方面的制度。领导要高度重视,成立“科技创新活动领导小组”,全面规划和实施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聘请校内外专家、教授组成学生课外科技活动指导和评审委员会,负责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指导和评审工作。制定对大学生的激励政策。制定学生参加科技创新活动的奖励制度,可以设立科技创新必修学分,要求学生在毕业前通过科研实践、竞赛等取得2个学分;把学生参加科技创新取得的成果与相关课程成绩挂钩,并与推荐免试攻读研究生挂钩,扩大科技创新活动的影响面,通过制度规范,倡导学生参加科技创新活动和竞赛,提高科技创新质量,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潜能。

3.2浓厚创新文化氛围,营造科技创新环境

学校要努力营造良好的教风、学风,及浓厚的学术氛围和创新教育环境。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良好环境的熏陶。邀请国内外专家学者作学术报告,不仅讲述科研成果,还要向学生讲述自己的科研之路的经过经验,以此培养大学生参加科技创新的信心与热情。扩大宣传工作,把大学生科技创新当成一件普及工作来开展,使科技创新理念深入人心,而不仅仅是“少数人的游戏”,从深度和广度上推动了大学生课外学术和科技创新活动的开展。鼓励各专业学科交叉渗透,使学生尽早进入专业科研领域,接触学科前沿,充分挖掘并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和创新的“灵感”,宽容学生的失败;积极开展各类科技竞赛,提高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创新能力。

3.3实行本科生导师制,提高育人水平

在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中,指导教师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建立和完善本科生导师制,强化教师的创新意识和素质培训,使其为学生提供扎实的学科基础知识和理论前沿,努力建设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要从大学生一年给就开始,由指导教师负责对学生的学习与实践做全面的指导,并贯穿整个大学期间的科技创新活动全程。这样容易建立较强的责任心,使师生较早建立联系,有利于彼此了解,让学生更早更容易地进入老师的研究领域,成为老师的研究助手。学校应建立对指导教师的考核与奖励制度,认可教师指导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工作量,把指导教师的指导工作量和指导学生取得的成绩与教师职称晋升、考核挂钩,设立科技创新课题,或设立优秀指导教师奖,通过一系列制度,规范和鼓励教师指导学生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的行为,进一步发挥指导教师的作用。

3.4强化大学生科技创新意识,开展各类科技活动

大学生是科技创新的主体,其创新意识的强弱决定创新效果。然而,大学生的创新意识淡薄、竞争意识不强的现象在一些高校中普遍存在。有人对大学三四年级学生进行的一次调查中发现65.3%的学生不经常阅读本专业的理论期刊,可见大部分在校大学生对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认识还是不够的。大部分本科生在写毕业论文前基本没看过文献,更不用说英文文献,针对这种情况,我教学中心实行了本科生文献汇报制度,要求本科生定期汇报和听取本专业的英文文献,使其由被动接受到主动查阅、组织材料,使其尽早地理解科研过程,强化科技创新意识。另外,还可以定期举办各类科技活动,如学术讲座、学术沙龙和大学生科技报告会,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省和国家的科技创新比赛等活动,鼓励学生拓宽视野,大胆创新,培养大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学校科技创新汇报材料范文第9篇

和谐科技创新团队建设的重要意义

实现国家科教兴国战略目标的必然选择

人才是创新的根本所在。培养造就创新型科技人才,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国家发展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要求。

高水平大学建设的重要实现手段

中国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为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也对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集中资源重点建设高水平大学,通过高水平大学建设带动高等教育全局发展的重要战略,以“211工程”和“985工程”为主体的高水平大学建设工作,是站在民族利益全局高度所制定的重大战略。

众所周知,高水平大学必须有高水平的科研成果、一流的教学质量、高水平的管理和一流的硬件环境来支撑。而汇聚创新人才队伍,凝炼创新方向,突出办学特色,是走向高水平大学的必经之路。这些都要靠一支又一支高水平的创新团队去实现。因此在某种意义上讲,和谐的创新团队是引领高水平大学建设的重要力量,构建和谐创新团队就成了实现高水平大学建设的重要实现途径。

完成国家重大科技任务的重要保障

现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学科交叉特色十分明显。无论小到DNA分子双螺旋结构的绘就,还是宇宙飞船上天遨游,都是各行各业广大科技工作者通力合作与支持的结晶。因此,科技创新团队的建设十分重要,团队的和谐更加重要。国家要发展,科技必先行,创新型国家建设必须有重大创新项目的支撑,而能够完成国家重大创新项目的必然是高素质的创新群体。因此,和谐科技创新团队是完成国家重大科技创新任务的重要保证。

创新团队和谐的内涵

这里的和谐指4个方面:首先,是创新团队与外部环境之间的和谐。我们要对外部的环境有所了解,即在支持、鼓励什么,要与外部环境合拍、和谐;其次,是创新团队之间的和谐。一个学校,甚至一个学院会有很多创新团队,各团队之间要相互支持、借鉴;第三,是创新团队内部创新人才之间的和谐。各种创新团队里汇聚了众多的优秀人才,这些优秀人才之间更需要拧成一股绳加强合作,互相取长补短;第四,创新人才与为其服务的各界人士之间的和谐。作为创新团队里的单体个人,需要与方方面面打交道,一方面代表自己,同时也代表自己所在的团队,因此需要与不同部门、不同的人建立良好的关系,创造和谐的氛围。

创新的思维方式

在我看来,创新的思维方式来源于3个重要的方面:

第一,国家需求。围绕国家的重大工程、重大项目需求,结合我们自身的研究能力和特色,认真分析围绕这些需求能解决哪些问题,能做哪些工作,在这个过程中,能解决一个方面的问题就是创新。

第二,问题导向。即在研究中,根据企业提出的问题,带着问题去考虑解决问题的思路,在思考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可能很快就会产生创新思想。

第三,思维延伸。看到某一学科或领域的研究新思路、新方法,或某种思维方式,根据自己的职业习惯,引入或嫁接到自己的研究领域去解决研究问题,我们很多的创新思想是来自于其他学科的已有理论、成果的启发。

和谐科技创新团队建设的实践探索

这里以我本人所在的河北工业大学和天津工业大学的创新团队建设实践经验为例,分享和谐科技创新团队建设的实践。

河北工业大学电磁场与电器可靠性创新团队的实践

河北工业大学电磁场与电器可靠性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是河北省唯一进入与科技部共建的培育基地。

(1)关于科技创新团队中的传、帮、带作用

一个科学合理、富有活力的科技创新团队,必然由老、中、青三代科技工者组成,在这里老教授的传、帮、带作用对团队积极向上的健康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我所在的电机系电器专业,老师都是前名牌大学的毕业生,有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的本科生,也有苏联专家培养的研究生,他们都很优秀并十分敬业。

首先老师的自身业务好。这是教授学生的资本。他们出版了许多全国统编教材,出版了凝集自己心血的科研专著,在各级各类重要学会都身兼要职。因此成为年轻一代学习的榜样,追求的目标。其次是他们的品行。他们严于律己,能够以身作则。比如,在我上研究生时,即便全班只有我一个学生,老师也是一丝不苟地在黑板上推演公式,认真讲授,这对我日后认真授课风格的养成起了很大的影响作用。同时,对学生的要求也很严格。记得有一位同学考研究生,本来已经达到了录取分数线,但由于该同学在毕业设计中出现了概念性错误,老师坚决取消了他的研究生入学资格。这对于以后的其它各届学生都起到了很好的警示作用。

其次,无私奉献。老师们由于都很出色,因此到了一定阶段以后都相应担任了一些领导职务,他们除了做大量的行政工作外,几乎节假日不休息,都用来继续做研究和培养学生。很多在老师的指导下取得的科研成果,在鉴定和报奖时让年轻教师或学生作为第一主研,这不仅对年轻人的成长发挥了重要作用,大家也对老教师的奉献精神万分感激。

此外,老教师还积极帮助、指导年轻教师申报科研课题,推荐有一定成绩的年轻教师到各级学会任职,这对年轻教师的快速成长发挥了重要作用。团队中有多人次被破格晋升职称。

(2)怎样做到和谐

在和谐科技创新团队建设的实践中,我们始终坚持互相学习,互相提高,互相信任,互相欣赏。能做到这几个“互相”是非常不容易的,尤其是互相欣赏。例如,我们坚持每周的学术例会和定期的学术报告制度,大家通过报告会的形式汇报工作、暴露不足、寻求支持、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在报告中,老师和学生,长者和年轻人都可以提问题,多次反复研讨,在学问上达到求真的目的。

此外,我们也有一个约定,每一届博士毕业,都提供一次出国参加学术会议的机会。目的是一方面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高质量地完成论文工作,同时也给他们提供一个站在国际舞台登高望远的机会,充分调动他们的创造热情,使得回国后更加努力工作,赶超世界先进水平。

俗话说“人无完人”“三人行,必有我师”。因此,在我们的团队里倡导互相学习长处,弥补自己不足,教导大家互相欣赏,对于工作上的缺点都报以宽容的态度;对于学术上的不足,积极帮助,使大家共同不断进步;对生活上的问题给关心和帮助,使大家心情舒畅地工作在这个无限温暖的集体,更加努力地工作。

团队承担一些横向科研课题会带来一定创收,面对利益,做出贡献更大的老师们从不计较,而是大家平均分配,这对整个团队品格的养成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也传递给大家一个信息:人不能只是为了钱而工作,对学问孜孜不倦地追求,才应成为我们的乐趣所在。

和谐科技创新团队的工作成效

(1)科技平台建设

1986年电器学科取得我系第一个硕士学位授权点;1993年电器学科成为河北省第一个工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学校也凭此博士点成为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2000年获得电工理论与新技术博士学位授予权;2001年成为电气工程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002年电机与电器学科成为国家重点学科;2003年取得电气工程一级学科博士授予权并获准生物电工博士授权;2003年电磁场与电器可靠性重点实验室成为河北省唯一与科技部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

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理论电工专业委员会和电工产品可靠性专业委员会均挂靠在学校的本学科。目前,该团队有2个省级重点学科和2个省级重点实验室,1个省强势特色学科――电气工程学科。2000年、2002年和2008年3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04年获得河北省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省最高奖),也是该奖项设立以来的第一个理论成果奖。

编写了第一个继电器可靠性试验的国家标准;申请了多项国家发明专利;出版了多部本领域的第一本学术专著;在国际上本领域国际最高级别的学术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数目多次居于全国前列。

团队承担了国家863项目、国家97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许多重大科研项目。2005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数占全校的41%。

(2)人才队伍建设

2人为部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人获得何梁何利科技奖;6人获得国务院政府特贴;6人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部级人选;1人获得全国优秀博士后;1人获得全国优秀博士论文提名;1人获得霍英东优秀青年教师基金资助;1人获得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支持;6人成为河北省省管优秀专家;4人为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2人获得省级青年科技奖。一半以上中青年骨干有在国外著名大学或研究机构半年以上做访问研究或讲学的经历。

(3)学术机构任职

1人任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1人任国家自然基金委工材学部咨询委员;1人任国家教育部教指委委员;1人任国际电磁场计算学会理事;1人任部级学会副理事长;2人任部级学会专委会主任委员;3人任部级学会理事和常务理事;1人任国际电磁场计算学会中国分会主席;3人任电工技术学报编委。多人任省级学会理事长、副理事长职务。

值得特别提出的是,作为和谐科技创新团队建设的重要成效之一,多年来团队中没有一名专家流失到其他学校。

天津工业大学的创新实践

(1)创新环境与创新成效

天津工业大学是教育部与天津市共建、天津市重点建设的全日制高等学校,是一所以工为主,工理结合,工、理、文、管、经、法、艺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大学。形成了培养学士、硕士和博士的完整教育体系。学校现有15个二级学院,全日制在校生30000余名(含研究生、本科生、留学生)、教职员工2300余名。学校学科门类齐全,现有13个博士点、近50个硕士点和15个工程硕士授权领域以及MBA授予权,50多个本科专业。

学校拥有1个部级重点学科(纺织科学与工程),7个天津市重点学科(纺织科学与工程、材料学、机械电子工程、计算机应用技术、通信与信息系统、自动化与电气控制、环境工程)和3个天津市“重中之重”学科(纺织科学与工程、材料学、通信与信息系统)。学校拥有很多创新科技团队,这些团队取得了很多成效。

(2)科研创新成效显著

学校于2001年、2007年、2009年、2011年和2013年共获得6个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2008年、2010年、2011年、2013年)。在专利方面,2010年学校成为全国知识产权试点单位,2013年申请专利725项,授权178项,年增长30%。在承担国家重大项目方面,承担多项“863”“973”项目,2013年学校科研经费达1.9亿元,保持年增长30%。2013年学校三大检索论文1200余篇,1区和2区论文88篇。

学校已形成了以纺织复合材料、中空纤维膜分离技术、特种功能纤维材料、纺织油剂助剂、半导体照明与材料、机电设备集成制造等研究为特色的科研优势,是国内最早开展纺织复合材料研究的单位,研究成功了多项三维异型整体编制的关键技术,世界上最大的计算机控制的三维整体编织机等等。在航空航天领域已广泛使用我们的科技成果;我国第一支中空纤维膜组件诞生在天津工业大学,20多年来,生产的多种膜材料、多种规格的中空纤维膜产品在许多领域中广泛应用,为我国的食品、饮料、医药、化工、电泳涂装、环保等行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成立了天津高校唯一上市公司――津膜科技,是国内最大的中空纤维膜生产基地,年产100万,亚洲1000余家麦当劳餐厅使用的净水装置就是我们的产品。此外,学校在“大功率半导体照明应用系统”领域发展迅速,成立了天津工大海宇照明等4个相关有限公司,是教育部大功率半导体照明应用系统工程研究中心。在新校区的建设中,学校全面采用电气学院自主研发的半导体节能路灯产品,建成了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半导体照明示范工程,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在大力发展自主创新科技的同时,学校积极促进产学研结合以及科技成果转化,校办产业也成为学校的一大特色。这些校办产业在进行科技创新的同时,也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香港凤凰卫视资本市场曾这样评价:“最逆袭学校,唯一非211学校拥有上市公司”。学校也是天津市唯一一所拥有上市公司的高校,市值60多亿,学校拥有20%的股份,为学校提供了充足的办学资金。

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要素

智力、好奇、反思和激情是目前国际上对创新人才所总结出的共性标准。对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我认为,首先要拥有高素质创新型的教师队伍。没有这样的教师队伍就谈不上培养创新型人才。其次要有科学的培养模式。这首先要求我们有明确的培养目标,如现在我们提出的卓越工程师计划、拔尖创新班等等,此外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毅力与激情、胆量与勇气,缺乏这些要素何以创新?第三,要提供实践实习的环境条件。天津工业大学建立了一个2万平米的科研大楼和1万平米的工程实训训练中心,接受学生的科研、工程训练。第四,抓苗子和压担子。要识别具备创新潜质的人才,进行着重培养。尤其是在研究生阶段时,要敢于压担子,给予一定的压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潜力,学生在承担压力的同时也将会有所收获。

学校科技创新汇报材料范文第10篇

一、20****年工作情况

(一)认真做好申报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城区工作

自1998年以来,我区已连续了4次获得“全国科技先进城区”称号。今年是20****-20****年度全国县、市、区科技进步情况考核年,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认真部署。区科技局全力以赴,积极寻求省科技厅、市科技局支持,同时主动与区有关单位协调,就全区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城乡面貌明显变化、社会事业稳步推进、生态环境明显改善、人口素质日益提高、群众生活不断改善、城市承载能力显著提高、全民可持续发展意识普遍增强等方面进行了认真总结,共填写基本情况、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科技发展相关数据50多组,形成了一套较为全面的申报材料。目前已通过省科技厅组织的专家组评审,在全省城区中得分排名第二,已上报国家科技部,立争为我区再添荣誉。

(二)积极开展国家可持续发展先进示范区申报工作

****区的前身合肥市郊区于1993年7月被省科委、省体改委、省计委等部门批准为省级社会发展综合实验区,1995年7月被国家社会发展综合实验区协调领导小组批准为国家社会发展综合实验区,1997年12月更名为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2002年合肥市行政区划,原郊区整建制划为****区,2003年,区政府重新制定《****区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总体规划》,2004年6月科技部批准****区继续作为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20****年10月****区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通过国家科技部组织的专家组验收。今年7月,科技部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办公室召开紧急会议,正式启动国家可持续发展先进示范区的申报工作。经过认真分析,我们认为过去****区存在着发展综合实力不强、城市承载能力较低、生态环境较为脆弱及城乡二元结构突出等制约因素,近年来,区委、区政府坚持科学发展观,积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区域经济和社会事业取得快速进步,城市承载能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实现了经济、社会、环境、人口的协调发展,在全国具有示范作用。因此,我们在区委、区政府的指导和支持下,全局人员全力以赴,加班加点,用两个月时间,编写了《****区国家可持续发展先进示范区建设规划》,并征求了省科技厅、市科技局及区32个相关部门的意见,最终于10月29日完成了所有申报材料,及时送到了科技部,完成了申报工作。

(三)主动接受对科技三项经费的审计监督

根据区政府有关文件精神,我局积极配合区审计局对20****年科技三项经费的管理、使用和效益情况进行了审计,主动提供相关材料,协助做好延伸审计工作。结合这次审计,我局就科技项目评审方式、科技经费使用观念、项目安排重点等方面,提出了一些建议。10月份,我局受区政府委托,向区人大常委会汇报了我区贯彻执行《合肥市科学技术进步条例》的情况。针对区人大的审议意见,我们就增强全社会的科技意识、加强科技三项费管理、逐步改革科技项目评审方式、促进产学研结合、发挥区科技创业服务中心的“孵化”作用等五个方面进行了认真答复,主动接受人大的监督。

(四)切实发挥科技部门的管理服务职能

今年我区科技三项经费为300万元,共安排13个科技项目。在项目安排上对可持续发展、科技创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项目有所侧重,如科技创业园建设、科技强警、新农村建设中的“一村一品”等,减少了许多一般性的扶持项目。

区科技局加大服务力度,积极协助民营企业申报科研项目和科研成果,如安达数控公司的汽车智能门锁、汽车门窗自动检测项目,徽王公司的蓝莓种植等,对于申报成功的项目将给予适当的资金支持。注重引导各镇村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融入科技因素,重点扶持新技术、新材料的推广使用。经过努力,大圩镇已被命名为安徽省科技创新试点镇,沈福村成为合肥市新农村建设科技示范村。目前,我们正协助这两个镇村落实农业科技项目。同时,我们还协助市科技局、市创新办,开展了全区科技创新资源调查和产学研结合调研工作,不仅顺利完成了上级部门布置的任务,而且也是我们初步了解了辖区内大型企业的科技能力和需求,为下一步建立我区科技创新服务平台打下了基础。

(五)全面开展形式多样的科普活动

组织开展了2场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活动、1场科技文化卫生法律“四进社区”活动,在科技活动周、科普日举办大型科普宣传活动,共发放各类宣传材料约10000余份。制作了100块内容为“身边容易被误解的科学”和“环保与健康”科普展板,在区行政中心大厅和各街道社区巡展。为各个社区发放4000张科普挂图。邀请专家为老干部举办老年慢性疾病防治讲座;为机关干部举办室内环境与饮食安全讲座;为骆岗街道群众举办“科学用药、合理用药、常见病防治”科普讲座。结合文明创建工作,多次在全区范围内开展科普阵地建设检查、督查工作。同时有针对性地、有重点地开展市科普示范单位创建工作,对照《合肥市科普示范单位标准》,指导芜湖路街道兰亭社区、常青街道竹西社区、望湖街道王大郢社区完成了申报工作,并已通过了市科协的验收。

为更好地促进我区青少年科技创新工作,今年我局与教育局联合举办了****区第二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聘请专家对科技创新作品进行评选,并将优秀作品报送省市参赛。今年是我区在青少年科技创新比赛中收获最大的一年,共有18件作品在省市获奖,其中获省三等奖一件,市一等奖二件,市二等奖七件,三等奖九件。46中张至诚同学获得市长奖,还有1名教师获得了“合肥市科技辅导员”称号。

(六)认真细致开展防震减灾相关工作

区政府十分重视防震减灾工作,4月份区政府常务会议上,决定专门拨款10万元,用于防震减灾工作。今年重点抓了以下几项工作:

1、建立健全组织和制度网络。我们根据区直机关、街、镇人员变动情况,及时调整了各级地震工作领导小组。修订、完善了《****区防震减灾工作预案》,督促各街、镇、工业区和33所学校制订了相应的《地震应急预案》。

2、多形式开展地震知识宣传。我们利用科普画廊、科普赶集等宣传防震科普知识,订购15万册《地震小常识》,分发到各家各户。加大了对中小学生防震减灾宣传力度,邀请专家在****苑小学利用多媒体,为1300多名师生讲解了地震基本知识和自身防护小常识;复制了80份防震科普教育光盘,集中一个月时间在辖区范围内的75个中小学播放;制作了主题为“地震发生时你该这样做”的科普展板在中小学巡展;有的学校还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举办学生自制地震科普知识画册展览,收到了良好的宣传效果。太湖路小学在加强宣传的基础上,组织学生进行紧急疏散演练,加强学生的自救意识。

3、重点抓好“三位一体”(地震前兆监测、地震灾情速报、地震科普宣传为一体)地震群测群防信息点建设工作。今年10月份我区正式成立了地震应急指挥中心,同时选择有利于观测地震前兆的大圩镇养鸭场渔场、深井等建立地震群测群防信息观察点,配备了专用电脑和兼职信息员。目前,已建立观察项目4个,联系学校1个。

二、20****年工作打算

新的一年即将来临之际,区科技局将积极围绕科教兴区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不断推动科技进步,为构建和谐****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一)在今年的机构改革过程中,区政府十分重视科技工作,为科技局增加了信息、专家两项职能。区科技局将积极落实新增职能,将原有的“****区农业科技综合信息中心”,更名为“****区科技资源信息管理服务中心”,负责整合管理辖区内科技资源和信息。同时,要将科技局原有的“****农业科技示范网”改版为“****科技网”,以期充分发挥信息平台的作用。为进一步了解我区范围内的科技专家资源,区科技局将开展专题调研,为建立专家咨询委员会和专家库,做好前期准备。

(二)为进一步规范科技三项经费的使用,区科技局将制定有关使用管理办法,明确科技、财政和审计部门的管理监督职责,以及项目选择的引导方向,使项目申报更加科学、合理。同时也将在相关规定中明确科技三项经费的倾斜支持方向,尽可能适度集中科技经费。

(三)区科技局将借鉴兄弟县区的先进经验,结合****区的实际情况,着手改革现行的科技项目确定方式和程序,积极探索建立适合我区实际的科技项目评审方式,并逐步过渡到专家评审决定的形式。项目评定后,通过调查、督查等形式,加强对项目的全程管理和服务工作。

(四)为充分利用我区高等学府、科研院所的研究能力,发挥他们在打造“安徽浦东”、建设“江淮车谷”中的积极作用,区科技局将主动加强与院校的联系,开展“企业家院校行”和“专家****行”等活动,为校企、院企联谊提供服务平台,力争在产学研合作上有所突破。

(五)召开全区首届科协代表大会,聘请区域内知名专家学者担任领导职务,邀请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的科技人员参与其中,提升****区科普队伍的广度和深度。通过加大宣传力度,增强全社会的科技意识。加强科普阵地建设,不定期深入各街道、社区指导科普工作,通过科普进社区、科普下乡、聘请科普宣传员等多种形式,广为宣传《科技进步条例》和科普知识。

上一篇:学校开学工作汇报材料范文 下一篇:学校儿童活动汇报材料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