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封面设计总结范文

时间:2023-03-17 10:53:52

学校封面设计总结

学校封面设计总结范文第1篇

1.规范性原则

无规矩不成方圆,在出版界同样如此,每种类型的刊物都有它相对应的规范,学术期刊作为学术和权威的代表,更要符合标准。仅就封面而言,公开出版发行的学报包含诸多项目:(1)中文刊名(2)汉语拼音刊名(3)国际通用文种(如英文或拉丁文)刊名(4)中国标准刊号(包括国内统一刊号及国际标准刊号)(5)出版年份、卷次、期次(6)分版分科学报的学科属类(7)条形码(8)主办学校全称(刊名已反映主办学校全称者可不标)。不仅如此,在字符的使用方面也有很多讲究。在期刊封面设计中,期刊的刊名是很重要的一个设计因素。对于文字的选择,要从字体和字号以及期刊的类型和主题来考虑,要选择合适的字体和字号强调并突出刊名,避免用花体或者异体等不符合规范以及学术期刊的严谨性的字体。

2.连续性原则

与通俗类刊物和独立出版的书籍不同,学术期刊的封面设计是连续统一的。所谓连续统一性,是指以时间为单位,要求确定这一时期内,每一期刊物封面设计的一个走向和趋势,让读者可以清晰地察觉出,在此时间段内整体的学术氛围特点。而通俗类的刊物和独立出版的书籍则没有这样的要求,他们的封面设计是求新求异的,要最大限度地表现每一期的特点和优势,要充分地自我展示,尽量打破以前的模式。我们可以把这类刊物比作是单独的个体,而学术期刊是存在于集体环境中的,要遵循集体环境的纪律,展现出集体的气质和面貌。在这里需要强调的是,虽然学术期刊具有“集体性”,但是每一期期刊也是作为个体存在的。很多设计者会将连续性等同于一成不变,这是认知上的一个误区。连续性是要寻找每一期期刊之间的相同点并且延续下去,而不是给他们都穿上相同的外衣,彼此之间就像是克隆体一样。那么,设计者应该如何去确保连续性呢?首先,连续性的想法可以看做是封面设计的一个前提,设计者要讨论出整体表达的意境氛围;然后,将这种集体的意识贯穿在每一期的设计中,确立版面的布局、图形图案、颜色等其中一个或者几个要素。比如,我们可以保持颜色和字体的统一来确保“集体性”,通过变换每一期的排版和图形表达个体语言,这样既保证了连续性的原则,又展现了每一期的“个体性”,风格统一又充满变化。

3.统一性原则

学术期刊是学术权威的象征,在期刊的封面设计上也要充满知识性,要避免同休闲类或者生活类型等刊物混为一谈。编辑人员要充分了解学术期刊的定位,从期刊面向的读者群体出发,要符合学者、技术人员、喜好专业知识的读者的品味,竭力营造学术氛围的同时,结合艺术的表现手法,设计出,简洁、大方、严谨的期刊封面。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形式与内容的统一。在封面美术设计中,不管是具体还是抽象或隐喻的表现手法都必须紧密贴近刊物的性质和内容,切不可把一些与刊物内容不相及的图像生搬硬套于封面,否则会削弱刊物的主旨,给读者造成误导。不掌握期刊的本质,是无法实现和创造出好的封面的。学术期刊内容和封面的恰当定位,可为期刊巩固其在学术领域的地位注入强大的力量。封面设计是对多种信息整合浓缩并释放的一个过程,要求设计者具有较高的整合信息的能力并且懂得如何用设计语言将这些信息表达出来。例如《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图3),从封面提供给我们的信息当中,我们很容易就可以总结出这是有关自然、环境、科学等信息的刊物,这样的设计很简单直观又能充分表达出期刊的科学性;同样属于科技类学术期刊,《航天器环境工程》(图4),其封面背景也以地球为主,但是通过航天器卫星运行的轨道以及背景颜色所展现的深邃遥远的感觉,让人很直接地联想到了太空航天等内容。

(二)个性化原则

现今出版发行的书籍刊物数量庞大、种类繁多,除却内容之外,想要从中脱颖而出,第一时间吸引读者的视线,便要求书籍刊物具有独特的个性。个性对于人而言是非常重要的,一个人缺少个性会稍显平庸,淡化他在其他人心中的印象,不过普通对于人来说并不是一个缺点,但是对于设计来说,没有特点、无印象的设计却是致命的。从这个方面来看,梳理封面的个性化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很多人认为,对于学术期刊来说,封面是没有必要彰显个性的。这种看法很容易误导人们的想法——学术期刊是无个性的、无趣的。其实,学术期刊正是因为它的学术性,因此才在各类刊物中成为一个特别的存在。所以,在封面设计时,也不应该抹掉它的特别与个性。就像衣服之于人一样,人的内在固然重要,但是好的形象在人物评价时会起到加分作用,正所谓是“内外兼修”。但是“个性”,并不是为了彰显特别而做出一些不符合自身特点的事,而是最大限度地体现和发展自身的特点。清楚这一点后,在设计时就可以避免很多故意而为之的行为。比如:运用五花八门的、和文章内容或是期刊自身特点不相关的的奇怪图形;或者运用卡通漫画形式的封面都是不适合的。虽然在视觉上很突出,但与期刊本身并没有什么关系,更称不上是符合个性化的原则了。个性化的封面设计,所达到的效果不只是第一时间汇聚读者的视觉焦点,学术期刊个性化的封面设计也是具有“品牌价值”的,它能够直观地、快速地让人掌握一本期刊的“品牌特征”:它的普及度、行业地位、美誉度等。想要快速地掌握这些,通过阅读几篇文章是做不到的。然而个性化的封面设计是一本期刊内在的融合与释放,是一本期刊的“代言人”。因此封面就成为了建立“品牌价值”对话的平台。学术期刊因其具有学术性和严谨性,在封面设计上会有诸多限制,常常会造成多个期刊封面似曾相识的感觉,形成独特的个性,是在设计时需要着重考虑的问题。《船舶与海洋工程》的封面设计(图5),仔细观察可发现,设计者在设计时是极为用心的,颜色、图像的运用都十分有技巧。整个封面以蓝色为主,背景利用曲线形成一道道波纹,中心是一座帆船的剪影,每一处都同船舶与海洋紧密相连,但又不落俗套,独具匠心;《科学信号》(图6)的封面很有趣味性和科学性,像是被解构的分子或是细胞,又像是一个人在冲读者招手。这样的封面不仅体现了形式和内容统一的原则,符合规范又具有特色。个性化的设计往往是具有艺术美学性的。设计时要充分掌握期刊的精神,并且利用各种元素——图形、线条等,各种表现手法——具象、抽象等,掌握各种表现语言并融合各种美学特征,这就是个性化设计的关键,这一过程也是艺术创作的过程。因此我们可以说,学术期刊的封面设计中,个性化的原则和艺术美学性的原则是不可分割的。在下文,我们将会具体分析艺术美学性的原则。

(三)艺术美学性原则

美学适用于各行各业,因为它是从人的角度出发,寻找万物与人审美的和谐统一。从实用性角度来考虑,设计作为实用性美术,最为贴近大众的审美,因为设计的主旨是服务于大众的,可以帮助达到功能的实现。一个成功的期刊封面设计是具有“引力”的特点,它可以引起读者的注意,提高阅读的兴趣,从而促进销量,让更多的人阅读;从精神角度来考虑,期刊的封面设计是具有艺术性的。设计师从整合内容、主旨,到提取关键要素,解构再创造的过程是艺术创作的过程。读者从欣赏封面的装饰效果出发,这种效果带给读者视觉上的冲击并引起共鸣的过程,是艺术欣赏的过程。并且由于封面的设计融合了整本刊物的核心思想,是期刊精神的浓缩,随着每一期刊物的出版,期刊封面也阐述着不同时间段的精神,它是具有时代感的。好的封面会让期刊不仅仅是一本刊物,当它充分体现出人文艺术特征的时候,便有了收藏价值。所以,在期刊风封面设计中,美学的设计原则是不可或缺的。

1.简约的构图排版设计

现代主义建筑大师密斯•凡•德罗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设计思想就是“少即是多”。人们在经历了各种美术运动后,开始重新审视装饰和艺术,反对维多利亚时期过度装饰的风格,提倡简单的、抓住精髓的、具有实用主义的设计,不画蛇添足,反而能够带给人们更多的感受和思考。极简的设计会带来精神上的放松,让人们从复杂的生活跳脱到一片干净、宁静的世界,这也是充满禅意的设计风格。简约的设计原则不仅对建筑设计有重要影响,而且也深入各个设计学科,国外很多优秀经典的刊物、书籍封面设计都遵循着这个原则。简约的设计不代表“零设计”“无设计”,而是简单大方,排除杂乱的排版、减少花哨的颜色和繁琐杂乱的图形、图案,使封面更加直观和清晰,更有秩序美。学术期刊代表着严谨的态度,过于复杂繁琐的封面会破坏这种知识带给人们的美感。简约的设计不仅符合学术期刊的精神风格,也符合美学的表现形式。像绘画中强调的“留白”,即以少许胜多许,留下相当多的空白,让读者品味有意味的形式,产生无限想象力。学术期刊封面的构图元素包括色块、符号、线条、图形以及其他装饰等。应用这些元素设计,既可以表达期刊的核心、定位、内容,也容易满足学术期刊简约的设计原则。如国外教育类期刊(图7),封面设计简洁、高端,将刊名置于中心,第一时间锁定视线,黑色的背景,彩色的线条,除此之外没有过多的装饰,但是却会让人思索良久;《编辑学报》(图8)同样也是利用简单的色彩和线条来表达简约的设计原则,其设计的高明之处在于用三条线将整个封面做了切割,并且比例协调,像是黄金分割一样有一种理性美。左侧的空白让整个封面空间得到了升华,充满了张弛有力的味道。

2.色彩的运用

色彩在视觉传达中有着优先于图形与文字的优势,是视觉传达中最活跃的因素。色彩是人类情感的直接体现也是最具有感情的表达方式,能够直观地体现出人的审美和品位。色彩总是在不知不觉中发生作用,左右我们的情绪。著名书籍设计家吕敬人说:“不同的色彩传递给我们的情绪是不同的,在阅读过程中,读者是用心灵去体会颜色的姿态,对颜色产生情感的共鸣,恰当到位的色彩运用,对读者来说是一次美感体验。”在视觉传达中,不同色彩所带给我们的心理感受是迥然相异的,色彩表达了情感从而产生色彩心理。例如,在距离相等的情况下,不同的色彩所产生的距离感是不同的,这就是色彩的前进感和后退感(图9);对比强烈的色彩给人突出的感觉,温和的色彩给人圆滑的感觉;密集的色彩给人丰满的感觉,疏松的色彩给人简洁的感觉,等等。封面设计中的字体与色彩语言也是有一定联系的,文字的清晰程度即文字的识别性往往可以通过颜色表达出来,亮色相比暗色的字更能刺激人的视觉。例如《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图10),在图左边的设计中,刊名采用亮色衬于深色的背景上,既是深色面积较小,仍然在视觉上突出了刊名;右边的图中,刊名虽然与刊名背景做了对比,但下方的深色图像背景更加抢夺视线,所以淡化了刊名的清晰度。学术期刊的封面能否吸引读者,在成功的版面设计下,色彩有着锦上添花的作用。色彩是一种静态的语言,每一种颜色都有它自己的特点,再配合图案、文字,体现刊物的气质和格调,展现出很多不同的动态效果。设计时,可以选用黑白灰这种常用的组合方式,体现素雅和沉稳,彰显其深厚的底蕴。也可以打破常规,运用对比色、亮色与暗色、冷色与暖色等各种对比关系来获得色彩美的效果,体现出层次感,跳出以往学术期刊给人留下的比较沉重的印象,使读者眼前一亮。封面色彩的设计不能单一地看某一个颜色,多个颜色配合所产生的效果和象征性才能形成整体性。但从学术期刊的严谨性、严肃性、专业性考虑,用色种类不应太多,色彩的搭配不可运用得过分艳丽、浮夸、轻狂。相对其他的期刊,学术期刊颜色的选择应当贴合期刊的主题并且要符合期刊的性质,才能与相关领域内阅读者的审美情趣相符合。稳重、优雅的学术期刊封面色彩设计,会使学术氛围更加的厚重。颜色确实可以赋予一本期刊更多的生命力,但是它是从属于期刊的,不能跳脱出期刊的内容和风格,它是具有表象意义的。比如儿童阅读的刊物就不能用过于晦暗的颜色;男性阅读的刊物常用黑色,黑色显示刚毅的特征;学术期刊具有一定的权威感,封面忌用颜色的堆积,哗众取宠。《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图11)和《航空学报》(图12)都没有多余的装饰,仅仅是利用颜色就有强烈的视觉感。图5中颜色的变化和选取都极为柔和不夸张,仿佛电子云一样的效果,证明了电子工程也是充满美的学科;《航空学报》在颜色选取上极为简单,蓝色和白色象征着天空,版面干净又有张力,将有限的封面空间无限扩大。

3.图像的应用

图像在视觉上,具有强烈的认知感。当人类还没有发明文字的时候,远古时期的人们是用画图的方式记录并传播文明的。经过岁月的变迁,人们发明了象形文字代替复杂的图形,又经历了一系列的演变到我们现在使用的文字。因此,我们可以将文字看作是图形的一种,它们都是传达思想和内容的主要形式。图像之于表达外,它的艺术性是不能忽视的。当我们谈到可视的艺术时,是离不开图像的。现今的学术期刊封面设计中,图像的应用很广泛,但是却往往丢掉了其艺术的特点。目前我国很多高校学报的封面设计,相较于国外某些学术期刊,图像应用还处于初级阶段,常用的方法是把学校的背景图直接放到封面上,或者直接截取某篇文章中的图片放到封面上,这样的图像运用是缺少思想的,而《湖南城市学报》(图9)在这一点上相对做得比较好。它用手绘线条的方式将建筑物的外观呈现出来,这是一种艺术的变形,不但达到了使用建筑图像的目的,而且使封面更为简洁大方;而《现代职业教育》(图10)这种方式则逊色很多。除了上述例举的固定图形之外,系列化的图像应用,可以更好地做到增加阅读兴趣和利于收藏的效果。系列化不但保证了每一期刊物的独立性、个性,更是对每一阶段登载文章主旨变化的总结和表现。在具体设计时,我们可以将图像分为具象和抽象的两种形式,配合一些形式上的变化,就可以达到很好的效果。像医学期刊或者工学技术类期刊,因其内容往往比较抽象,可以通过提取主要内容并通过抽象化的图形进行表达。

(四)创新的原则

学校封面设计总结范文第2篇

关键词:中职;工学结合;图像设计

《Photoshop图像设计》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需要掌握图层、选区、蒙版、钢笔绘制、色彩调整等知识目标;学生能处理相关图片,实现图像效果的合成,滤镜的应用的技能目标。在教学中要注重学生知识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实现专业与工作岗位的对接,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教学的有效性。本文对工学结合教学模式如何在《Photoshop图像设计》课程教学中的应用与实施进行探究,以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一、工学结合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

工学结合教学模式己成为公认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最佳途径。工学结合是指在一定的环境下,为实现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将学习与工作相结合的教育模式,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培养职业技能为目标,充分合理利用校内外教育环境和实训资源,以实践过程为导向,把课堂学习和实践工作动态结合起来的人才培养模式。

工学结合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实际工作环境和适应环境的机会,让学生们接受职业指导和训练,了解到与自己今后职业有关的各种信息,在工作任务的完成中学生将理论知识的学习与实践经验相结合,从而加深对所学专业的认识,提高他们理论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

二、选取合适的工作任务

1. 增加和寻找校内工作任务。可以利用学校各项活动,如校运会秩序册封面设计、教师编写教材书籍的插画和封面设计、校党支部宣传海报设计和学校班级或者班服LOGO设计等校内实训项目来设计典型工作任务,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为学校的工作实际解决了诸多的问题。

2. 利用网络征集设计的信息来设计工学结合的工作任务。比如可以利用猪八戒威客网等一些网络征集来进行工作任务的设计。猪八戒威客网是全球最大诚信服务平台,该网站可免费设计和开发等需求,分享和征集最具创意设计的案例,有健全的激励机制,为设计者提供了发挥的平台和实战空间。教师可以从中选择典型的工作任务来设计教学任务,让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3. 与企业和公司的校企合作方式。选择公司详实的广告设计案例,请企业的设计师参与其中。制定教学任务书,教学案例,参与教学项目的设计与落实,以此带来新的设计理念和切实可行的设计方法。学生通过学习,同时激发学生创作的灵感,并为企业输送好的有创意的原生态作品,达到校企共赢。

三、将工作任务转化为教学任务

将从以上几种渠道获得的工作领域的典型工作任务,转化为合理有效的学习任务是教学目标达成的关键。对工作任务做分析,转化为教学任务,编写学习内容;把工作任务转化为学习目标,把专业知识的学习目标转化为工作任务,符合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方针。

对典型工作任务进行分析,进而确定所对应的学习领域,并转化为学习内容,如以学校校运会秩序册的封面的工作任务为例,进行工作任务分析。学校发出了校运会秩序册封面设计征集活动的海报,列出了校运会的时间、主题、届次、要求等。对于该典型工作任务在学校是常见的海报征集活动,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把此活动设计提炼为一次教学任务。对该工作任务做如下分析:(1)本次设计属于平面设计中的封面设计;(2)封面设计的基本元素分析:封面设计、封底设计,整体效果的统一性;(3)用途及关键元素分析:举行时间,活动的主题,届次,运动元素的体现;(4)创新点和设计元素的排列与放置效果;(5)黑白的打印效果的体现方法。

四、在教学课堂上的实施

1. 根据教学任务设计教学活动。确定教学任务后,教师需将该教学任务细化到某个具体的知识点,对教学活动进行具体设计,明确学习内容和目标。通过该项教学活动的实施,学生掌握到具体的理论知识或专业技术技巧。如以上封面设计的教学任务可以具体设计为如下教学活动:(1)封面设计,设计理论知识的学习;(2)素材收集,抠取图形,自制图形,线条等方法可以突出和渲染主题;(3)秩序册关键元素,文字效果的设计方法,主题字的设计,主题文字和辅助文字的位置设计;(4)效果图的生成;(5)完成效果的评价,班内进行教师和学生评价,学生自己修正作品和报送学校参选;(6)根据学校意见进行二次讲评和修改,理论和实践的再次结合。

2. 进行多维的课堂教学评价。教学评价是指以教学目标为依据,制定科学的标准,运用有效的方法,对教学活动的过程及其结果进行测定、衡量,并给以价值判断。工学结合教学模式课堂实施的教学评价方法有教师评价、学生自主评价、学生组内互评和典型工作任务需求者的最终评价等多种方式。

(1)教师评价,为了杜绝教学评价的随意性和盲目性,需要合理、科学的教学评价,按照教学目标的要求制定科学教学评价标准,在本文选择的典型工作任务中,笔者设计了如下的教师评价表。

(2)学生自主评价,要从学生个性着眼,自我判断和分析,注重引导学生观察学习过程、学习方法、学习结果,让学生享有自主评价的自由,在学习中评价,在评价中发展。

(3)学生间相互评价,教师要从尊重理解他人的角度加以及时引导,促进人人参与,使学生在互评中受到启发,在比较中获得发展。

(4)设计需求者的评价,典型任务的设计需求者会从自己的需要角度来评价筛选出需要的作品,对于本文所选取的案例“校运会秩序册的封面征集活动”,设计者会评选出一等奖和二等奖等奖项的作品,并对好的作品提出最终的修改意见,把设计者和需求者的思想结合在一起,进行最后的效果演绎。作为教师要结合这个最后客户实际需求和评价,及时反馈给学生,给出作品的最终效果的评价点,能有效准确地评价出学生作品的效果和状态,提高教学水平。

五、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要不断总结以形成成果

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势在必行的重要形式。面对国家发展职业教育的大好形势,职业教育工作者更要不畏艰辛、努力实践,开拓新时期高技能人才的培养之路,努力实现以实践过程为导向,把课堂学习和实践工作动态结合起来,通过选取典型的工作任务并转为教学任务的工学结合方式,为学生提供实际工作环境和机会,提高学生理论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能力,大力提高职业教育的教学质量。同时,教师要常反思常总结,使工学结合的教案形成教学成果,以此来推广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以适应该学科知识的不断更新和进步。把教学的成功案例编写为优秀的教材,并配套实用的辅导素材资料,以为师生所用。

(作者单位:增城市东方职业技术学校/增城市广播电视大学)

参考文献:

[1]高林,鲍洁,王莉方.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设实施条件分析[J].职业技术教育,2008,(13).

[2]徐涵.工学结合概念内涵及其历史发展[J].职业技术教育,2008,(7).

[3]张文蔚,张蕊,庄德渊.工学结合在实训课程建设中的探索与实践[C].2012管理创新、智能科技与经济发展研讨会论文集,2012.

学校封面设计总结范文第3篇

关键词:学术期刊;封面设计;设计原则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2017)01-0156-06

一、我国学术期刊封面设计现状及意义

人们对一个刊物评价的高低,不仅同登载的文章有关,还同它各方面的设计有很大的关系。其中,封面设计的好坏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封面设计需要同文章的内容、每一期的主旨或者和期刊的定位保持一致。这样,读者在没有阅读内容之前,便能从封面传播的信息中,对这期的内容进行一番判断。并且封面的设计,也会激发读者的好奇心,进而产生阅读欲望。学术期刊在分类广泛、五花八门的期刊中,属于理性、权威的刊物。刊登在其中的文章都是深奥有远见的,蕴涵大量的知识,有着浓厚的学术氛围。这是大众对于学术期刊的一个良好的印象,但同时这种印象也让很多人对学术期刊望而却步。为什么大众会产生这样的想法呢?除了文章本身的专业性之外,很大一部分原因也取决于其封面带给人们的严肃甚至于无趣的感觉。

在国外期刊装帧印刷日趋精美,我国出书人也已认识到“没有装帧,就没有出版”,开始将装帧设计看作书籍出版战略的重要环节时,学术期刊却仍旧致力于证明文章的质量是否过关,才是检验好坏的唯一标准。因此,现如今的封面设计往往还是被看作次要工程,只要封面保持规范、低调和儒雅的气质就可以了。并且因为学术期刊内容综合性强,包含学科广泛,难以找到文章的共同点,因此很多编辑工作者便以简单的形式来做设计。这样的理念持续了很长时间,但社会发展至今,此理念则显得过于呆板和沉重,以至于让大众对于学术期刊产生了敬而远之的心理。通过对一些高校学术期刊封面的研究发现,他们的封面大都存在着模式化、单一化、轻艺术的特征。构图简单但无新意和特色;颜色单一或者为了方便,直接放一个建筑物的照片。这种无装饰或者少装饰的理念并没有带来庄重严谨的效果,反而让人产生过于严肃和呆板的印象,而且也没有让读者第一时间抓住主旨,只是单纯地作为一个封面存在着。学术类的书籍,里面虚的部分很少,没有花哨的图像来吸引读者的视线,所以封面作为读者阅读期刊的第一视觉点,便应该承担相应的责任。

近几年来,我国学术期刊在数量和质量上都有了飞跃。根据全国高校资料中心的统计,1977年,中国高校学报大概只有150家,30年后的2007年,高校文科学报数量就已达到1130多家。到目前,国内大约有9230多种综合期刊与专业特色期刊。在内容上,学术期刊的定位已经非常明确且可变动的方面很小。但是,在期刊的封面设计上,我们仍有很多工作和想法可以实践。这对于期刊的工作者来讲,是一个对于自我的挑战;对于读者来说,可以更容易地理解一本期刊的办刊宗旨,并且提高他们对封发表在一本用心制作的期刊上,是对他们的一种肯定与鼓励。因此,学术期刊的封面设计是一种精神的回馈,学术期刊封面设计的自我提高、自我完善、自我发展,对全面提升我国学术期刊质量,有着十分重要和深远的意义。

二、国外学术期刊封面设计现状

国外很多学术期刊工作者,一直在不断地进行期刊的探索和突破。和我国期刊工作者稍有不同的是,国外大部分期刊不仅要求提高稿源质量,同时要求在期刊封面设计上也要与时俱进。不管何时,科学与人文的融合是科学家与哲学家长期以来的追求,共同关注的话题。一些著名的学术期刊,封面采用一幅或者多幅精美的图片,图片除了蕴含着大量有关刊物的内容、除了体现了学科背景之外,精美的图片还能够从视觉上陶冶读者的情操。久而久之,这样的封面构成了一系列图片作品、串起了一整个故事以及一期刊的历史。这种插图式的封面设计广受国外学术期刊读者的喜爱。因此,“可视化”作为近几年重要的传播手段,备受影响因子较高的国外顶级学术期刊的重视。

可视化的传播运用图像、插画等形式,在推动科学、文化发展的进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能有如此好的效果,其原因在于它可利用的艺术形式的多样性。它可以运用中国的水墨艺术形式、日本浮世绘的风格、简洁明快的线条、甚至可以是卡通的形式,随着内容和主题的变化,表达的形式也随之变化。这对于打破传统、枯燥、古板的学术期刊封面样式,带来了新的途径和发展。如2016年8月刊出的Cell杂志封面,针对里约奥运会而策划设计的运动相关研究成果的主题封面,封面图片描绘了中间体对NAD+支持肌肉功能,将奥运热点与抽象的科研成果进行完美结合(图1);国际材料学科知名期刊《Journal of Materials Research》,2016年第6期封面的照片揭示了其中一篇有关复合材料在拉伸过程中失效裂纹的起源,并为该材料的增强机理――载荷传递提供了证据(图2)。

随着席卷全球的数字化、网络化的发展,国外一些顶级学术期刊开始将其封面动态化。据调查,动态化在国外顶级学术期刊封面中的应用高达80%。利用电脑渲染等方式,将读者不能很好理解的封面主题,在不影响学科准确性的前提下,结合艺术的处理手法将其制作成动态的形式,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诠释一些科学类期刊抽象的研究主题,并且充满了人文科学的味道。

三、基本设计原则

(一)科学性原则

1.规范性原则

无规矩不成方圆,在出版界同样如此,每种类型的刊物都有它相对应的规范,学术期刊作为学术和权威的代表,更要符合标准。仅就封面而言,公开出版发行的学报包含诸多项目:(1)中文刊名(2)汉语拼音刊名(3)国际通用文种(如英文或拉丁文)刊名(4)中国标准刊号(包括国内统一刊号及国际标准刊号)(5)出版年份、卷次、期次(6)分版分科学报的学科属类(7)条形码(8)主办学校全称(刊名已反映主办学校全称者可不标)。不仅如此,在字符的使用方面也有很多讲究。在期刊封面设计中,期刊的刊名是很重要的一个设计因素。对于文字的选择,要从字体和字号以及期刊的类型和主题来考虑,要选择合适的字体和字号强调并突出刊名,避免用花体或者异体等不符合规范以及学术期刊的严谨性的字体。

2.连续性原则

与通俗类刊物和独立出版的书籍不同,学术期刊的封面设计是连续统一的。所谓连续统一性,是指以时间为单位,要求确定这一时期内,每一期刊物封面设计的一个走向和趋势,让读者可以清晰地察觉出,在此时间段内整体的学术氛围特点。而通俗类的刊物和独立出版的书籍则没有这样的要求,他们的封面设计是求新求异的,要最大限度地表现每一期的特点和优势,要充分地自我展示,尽量打破以前的模式。我们可以把这类刊物比作是单独的个体,而学术期刊是存在于集体环境中的,要遵循集体环境的纪律,展现出集体的气质和面貌。在这里需要强调的是,虽然学术期刊具有“集体性”,但是每一期期刊也是作为个体存在的。很多设计者会将连续性等同于一成不变,这是认知上的一个误区。连续性是要寻找每一期期刊之间的相同点并且延续下去,而不是给他们都穿上相同的外衣,彼此之间就像是克隆体一样。那么,设计者应该如何去确保连续性呢?首先,连续性的想法可以看做是封面设计的一个前提,设计者要讨论出整体表达的意境氛围;然后,将这种集体的意识贯穿在每一期的设计中,确立版面的布局、图形图案、颜色等其中一个或者几个要素。比如,我们可以保持颜色和字体的统一来确保“集体性”,通过变换每一期的排版和图形表达个体语言,这样既保证了连续性的原则,又展现了每一期的“个体性”,风格统一又充满变化。

3.统一性原则

学术期刊是学术权威的象征,在期刊的封面设计上也要充满知识性,要避免同休闲类或者生活类型等刊物混为一谈。编辑人员要充分了解学术期刊的定位,从期刊面向的读者群体出发,要符合学者、技术人员、喜好专业知识的读者的品味,竭力营造学术氛围的同时,结合艺术的表现手法,设计出,简洁、大方、严谨的期刊封面。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形式与内容的统一。

在封面美术设计中,不管是具体还是抽象或隐喻的表现手法都必须紧密贴近刊物的性质和内容,切不可把一些与刊物内容不相及的图像生搬硬套于封面,否则会削弱刊物的主旨,给读者造成误导。不掌握期刊的本质,是无法实现和创造出好的封面的。学术期刊内容和封面的恰当定位,可为期刊巩固其在学术领域的地位注入强大的力量。封面设计是对多种信息整合浓缩并释放的一个过程,要求设计者具有较高的整合信息的能力并且懂得如何用设计语言将这些信息表达出来。例如《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图3),从封面提供给我们的信息当中,我们很容易就可以总结出这是有关自然、环境、科学等信息的刊物,这样的设计很简单直观又能充分表达出期刊的科学性;同样属于科技类学术期刊,《航天器环境工程》(图4),其封面背景也以地球为主,但是通过航天器卫星运行的轨道以及背景颜色所展现的深邃遥远的感觉,让人很直接地联想到了太空航天等内容。

(二)个性化原则

现今出版发行的书籍刊物数量庞大、种类繁多,除却内容之外,想要从中脱颖而出,第一时间吸引读者的视线,便要求书籍刊物具有独特的个性。个性对于人而言是非常重要的,一个人缺少个性会稍显平庸,淡化他在其他人心中的印象,不过普通对于人来说并不是一个缺点,但是对于设计来说,没有特点、无印象的设计却是致命的。从这个方面来看,梳理封面的个性化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很多人认为,对于学术期刊来说,封面是没有必要彰显个性的。这种看法很容易误导人们的想法――学术期刊是无个性的、无趣的。其实,学术期刊正是因为它的学术性,因此才在各类刊物中成为一个特别的存在。所以,在封面设计时,也不应该抹掉它的特别与个性。就像衣服之于人一样,人的内在固然重要,但是好的形象在人物评价时会起到加分作用,正所谓是“内外兼修”。但是“个性”,并不是为了彰显特别而做出一些不符合自身特点的事,而是最大限度地体现和发展自身的特点。清楚这一点后,在设计时就可以避免很多故意而为之的行为。比如:运用五花八门的、和文章内容或是期刊自身特点不相关的奇怪图形;或者运用卡通漫画形式的封面都是不适合的。虽然在视觉上很突出,但与期刊本身并没有什么关系,更称不上是符合个性化的原则了。

个性化的封面设计,所达到的效果不只是第一时间汇聚x者的视觉焦点,学术期刊个性化的封面设计也是具有“品牌价值”的,它能够直观地、快速地让人掌握一本期刊的“品牌特征”:它的普及度、行业地位、美誉度等。想要快速地掌握这些,通过阅读几篇文章是做不到的。然而个性化的封面设计是一本期刊内在的融合与释放,是一本期刊的“代言人”。因此封面就成为了建立“品牌价值”对话的平台。

学术期刊因其具有学术性和严谨性,在封面设计上会有诸多限制,常常会造成多个期刊封面似曾相识的感觉,形成独特的个性,是在设计时需要着重考虑的问题。《船舶与海洋工程》的封面设计(图5),仔细观察可发现,设计者在设计时是极为用心的,颜色、图像的运用都十分有技巧。整个封面以蓝色为主,背景利用曲线形成一道道波纹,中心是一座帆船的剪影,每一处都同船舶与海洋紧密相连,但又不落俗套,独具匠心;《科学信号》(图6)的封面很有趣味性和科学性,像是被解构的分子或是细胞,又像是一个人在冲读者招手。这样的封面不仅体现了形式和内容统一的原则,符合规范又具有特色。

个性化的设计往往是具有艺术美学性的。设计时要充分掌握期刊的精神,并且利用各种元素――图形、线条等,各种表现手法――具象、抽象等,掌握各种表现语言并融合各种美学特征,这就是个性化设计的关键,这一过程也是艺术创作的过程。因此我们可以说,学术期刊的封面设计中,个性化的原则和艺术美学性的原则是不可分割的。在下文,我们将会具体分析艺术美学性的原则。

(三)艺术美学性原则

美学适用于各行各业,因为它是从人的角度出发,寻找万物与人审美的和谐统一。从实用性角度来考虑,设计作为实用性美术,最为贴近大众的审美,因为设计的主旨是服务于大众的,可以帮助达到功能的实现。一个成功的期刊封面设计是具有“引力”的特点,它可以引起读者的注意,提高阅读的兴趣,从而促进销量,让更多的人阅读;从精神角度来考虑,期刊的封面设计是具有艺术性的。设计师从整合内容、主旨,到提取关键要素,解构再创造的过程是艺术创作的过程。读者从欣赏封面的装饰效果出发,这种效果带给读者视觉上的冲击并引起共鸣的过程,是艺术欣赏的过程。并且由于封面的设计融合了整本刊物的核心思想,是期刊精神的浓缩,随着每一期刊物的出版,期刊封面也阐述着不同时间段的精神,它是具有时代感的。好的封面会让期刊不仅仅是一本刊物,当它充分体现出人文艺术特征的时候,便有了收藏价值。所以,在期刊封面设计中,美学的设计原则是不可或缺的。

1.简约的构图排版设计

现代主义建筑大师密斯・凡・德罗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设计思想就是“少即是多”。人们在经历了各种美术运动后,开始重新审视装饰和艺术,反对维多利亚时期过度装饰的风格,提倡简单的、抓住精髓的、具有实用主义的设计,不画蛇添足,反而能够带给人们更多的感受和思考。极简的设计会带来精神上的放松,让人们从复杂的生活跳脱到一片干净、宁静的世界,这也是充满禅意的设计风格。简约的设计原则不仅对建筑设计有重要影响,而且也深入各个设计学科,国外很多优秀经典的刊物、书籍封面设计都遵循着这个原则。

简约的设计不代表“零设计”“无设计”,而是简单大方,排除杂乱的排版、减少花哨的颜色和繁琐杂乱的图形、图案,使封面更加直观和清晰,更有秩序美。学术期刊代表着严谨的态度,过于复杂繁琐的封面会破坏这种知识带给人们的美感。简约的设计不仅符合学术期刊的精神风格,也符合美学的表现形式。像绘画中强调的“留白”,即以少许胜多许,留下相当多的空白,让读者品味有意味的形式,产生无限想象力。

学术期刊封面的构图元素包括色块、符号、线条、图形以及其他装饰等。应用这些元素设计,既可以表达期刊的核心、定位、内容,也容易满足学术期刊简约的设计原则。如国外教育类期刊(图7),封面设计简洁、高端,将刊名置于中心,第一时间锁定视线,黑色的背景,彩色的线条,除此之外没有过多的装饰,但是却会让人思索良久;《编辑学报》(图8)同样也是利用简单的色彩和线条来表达简约的设计原则,其设计的高明之处在于用三条线将整个封面做了切割,并且比例协调,像是黄金分割一样有一种理性美。左侧的空白让整个封面空间得到了升华,充满了张弛有力的味道。

2.色彩的运用

色彩在视觉传达中有着优先于图形与文字的优势,是视觉传达中最活跃的因素。色彩是人类情感的直接体现也是最具有感情的表达方式,能够直观地体现出人的审美和品位。色彩总是在不知不觉中发生作用,左右我们的情绪。著名书籍设计家吕敬人说:“不同的色彩传递给我们的情绪是不同的,在阅读过程中,读者是用心灵去体会颜色的姿态,对颜色产生情感的共鸣,恰当到位的色彩运用,对读者来说是一次美感体验。”在视觉传达中,不同色彩所带给我们的心理感受是迥然相异的,色彩表达了情感从而产生色彩心理。例如,在距离相等的情况下,不同的色彩所产生的距离感是不同的,这就是色彩的前进感和后退感(图9);对比强烈的色彩给人突出的感觉,温和的色彩给人圆滑的感觉;密集的色彩给人丰满的感觉,疏松的色彩给人简洁的感觉,等等。封面设计中的字体与色彩语言也是有一定联系的,文字的清晰程度即文字的识别性往往可以通过颜色表达出来,亮色相比暗色的字更能刺激人的视觉。例如《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图10),在图左边的设计中,刊名采用亮色衬于深色的背景上,既是深色面积较小,仍然在视觉上突出了刊名;右边的图中,刊名虽然与刊名背景做了对比,但下方的深色图像背景更加抢夺视线,所以淡化了刊名的清晰度。

学术期刊的封面能否吸引读者,在成功的版面设计下,色彩有着锦上添花的作用。色彩是一种静态的语言,每一种颜色都有它自己的特点,再配合图案、文字,体现刊物的气质和格调,展现出很多不同的动态效果。设计时,可以选用黑白灰这种常用的组合方式,体现素雅和沉稳,彰显其深厚的底蕴。也可以打破常规,运用对比色、亮色与暗色、冷色与暖色等各种对比关系来获得色彩美的效果,w现出层次感,跳出以往学术期刊给人留下的比较沉重的印象,使读者眼前一亮。封面色彩的设计不能单一地看某一个颜色,多个颜色配合所产生的效果和象征性才能形成整体性。但从学术期刊的严谨性、严肃性、专业性考虑,用色种类不应太多,色彩的搭配不可运用得过分艳丽、浮夸、轻狂。相对其他的期刊,学术期刊颜色的选择应当贴合期刊的主题并且要符合期刊的性质,才能与相关领域内阅读者的审美情趣相符合。稳重、优雅的学术期刊封面色彩设计,会使学术氛围更加的厚重。颜色确实可以赋予一本期刊更多的生命力,但是它是从属于期刊的,不能跳脱出期刊的内容和风格,它是具有表象意义的。比如儿童阅读的刊物就不能用过于晦暗的颜色;男性阅读的刊物常用黑色,黑色显示刚毅的特征;学术期刊具有一定的权威感,封面忌用颜色的堆积,哗众取宠。《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图11)和《航空学报》(图12)都没有多余的装饰,仅仅是利用颜色就有强烈的视觉感。图5中颜色的变化和选取都极为柔和不夸张,仿佛电子云一样的效果,证明了电子工程也是充满美的学科;《航空学报》在颜色选取上极为简单,蓝色和白色象征着天空,版面干净又有张力,将有限的封面空间无限扩大。

3.图像的应用

图像在视觉上,具有强烈的认知感。当人类还没有发明文字的时候,远古时期的人们是用画图的方式记录并传播文明的。经过岁月的变迁,人们发明了象形文字代替复杂的图形,又经历了一系列的演变到我们现在使用的文字。因此,我们可以将文字看作是图形的一种,它们都是传达思想和内容的主要形式。图像之于表达外,它的艺术性是不能忽视的。当我们谈到可视的艺术时,是离不开图像的。现今的学术期刊封面设计中,图像的应用很广泛,但是却往往丢掉了其艺术的特点。目前我国很多高校学报的封面设计,相较于国外某些学术期刊,图像应用还处于初级阶段,常用的方法是把学校的背景图直接放到封面上,或者直接截取某篇文章中的图片放到封面上,这样的图像运用是缺少思想的,而《湖南城市学报》(图9)在这一点上相对做得比较好。它用手绘线条的方式将建筑物的外观呈现出来,这是一种艺术的变形,不但达到了使用建筑图像的目的,而且使封面更为简洁大方;而《现代职业教育》(图10)这种方式则逊色很多。除了上述例举的固定图形之外,系列化的图像应用,可以更好地做到增加阅读兴趣和利于收藏的效果。系列化不但保证了每一期刊物的独立性、个性,更是对每一阶段登载文章主旨变化的总结和表现。在具体设计时,我们可以将图像分为具象和抽象的两种形式,配合一些形式上的变化,就可以达到很好的效果。像医学期刊或者工学技术类期刊,因其内容往往比较抽象,可以通过提取主要内容并通过抽象化的图形进行表达。

(四)创新的原则

现在,纸介质的传播方式逐渐受到新媒体网络融合时代的阻碍和考验。人们对于新媒体传播方式的接受度之高,阅读纸介质期刊人数的不断下降,应该引起每一位编辑同仁的关注。唯有创新,才能够迎合时展的脚步。就学术期刊封面设计来说,仅仅将做好的封面以电子化的形式放于网络上,是不够的。国外顶级学术期刊,已经将可视动态化作为封面设计的新思路和设计发展的关键。动态化的封面可以就某期主题做分析演变,使读者对这期主题有更形象、更直观地了解,从静态思考到动态分析,不仅达到了阅读的趣味性,也是对阅读理解的一个升级。因此,我国学术期刊封面设计者也应加入、加快对动态化封面制作和设计的学习研究中,把握好时展方向,

四、结论

学校封面设计总结范文第4篇

生活书店立于左翼文艺杂志界,应对报刊检查制度的方式是多样的,归结起来主要有三:其一,改换刊物的名称与封面,如《新生》周刊之于《生活》周刊;其二,真实的编辑人、出版人不在名单中列出,或频繁更换作者化名,如鲁迅之于《文学》、《译文》与《太白》;其三,色彩避免使用大面积的红色,通过文字与图像的包装使其看起来更接近于一本商业性很强的杂志或纯文学杂志。关于第三种方法,《文学》月刊可以作为一个例子。沈永宝先生曾在文章中提到:“《北斗》创办之初,曾有意办得‘灰色’一点,以保生存。《文学》更注意保护色,尽量使它像个‘商’字号杂志。此法果然有效。”《文学》月刊运用策略一次次躲过被查禁的危机,从1933年7月1日创刊到1937年10月共出版9卷,半年编1卷,每卷6期。促成它诞生的因素总的来说主要有两点。一是话语传达的需要。“左联”成立后,曾出版过《萌芽》、《文学导报》、《北斗》、《文学月报》等刊,但都未久即被当局禁止。1933年5月,鲁迅在申报《自由谈》上的文章受到压制,不能再发表了。“左联”的文艺刊物,要公开地、长期地出版,已是不大可能了。左联的理论家和作家失去了话语表达的阵地。而文艺杂志是文艺战线的重要媒介,“‘左联’自己办的文艺杂志已无法出版,出路何在呢?采取什么政策,什么方式才能不仅继续战斗,而且扩大战线的范围与影响?”这增加了新型话语媒介诞生的迫切性。二是文化市场的需要。曾经的主要载体《自由谈》是以文艺性短论为主,不是文艺类的专刊,所以并不合适作为长久的思想阵营。1932年淞沪抗战以后,商务印书馆的编译所和印刷厂被炸毁,《小说月报》因此停刊,并且之后也不予复刊。这样,当时全国文坛上缺少了较稳定的一流的大型文学刊物。郑振铎因此向茅盾提出了创办“一个‘自己’的而又能长期办下去的文艺刊物,象当年的《小说月报》”的建议。1933年5月6日,《生活》周刊上登出《文学》的出版预告:“……编行这月刊的目的,在于集中全国作家的力量,期以内容充实而代表最新倾向的读物供给一般文学读者的需求。它为慎重起见,特组九人委员会负责编辑。聘请特约撰稿员数达五十余人,几乎把国内前列作家罗致尽净。内容除刊登名家创作,发表文学理论,批评新旧书报,译载现代名著外,并有对于一般文化现状的批判;同时极力介绍新近作家的处女作,期使本刊逐渐变成未来世代的新园地;又与各国进步的文学刊物常通消息,期能源源供给世界文坛的情报。”综上所述,《文学》的封面所需要传达的精神也主要包括两方面:一、代表“最新倾向”与“未来世代新园地”的时尚感;二、带有“小说月报”似的左翼话语阵营的暗示。很显然,前者是图像视觉层面的要求,而后者是刊物实质的立场,前者因而成了演绎与掩护后者信息的主要途径。

2《文学》月刊创刊号的封面设计者

《文学》月刊创刊号的封面设计者是谁?资料各说不一。况早期的书刊封面罕有署名,设计者的姓名大多被时间湮没。接下来笔者尝试从《文学》月刊创刊号的封面图像入手,结合出版文献史料、图像元素与风格考证《文学》月刊创刊号的封面设计者。陈之佛、郑川谷都是出版史料与研究文献中有明确记载的《文学》月刊的设计参与者。莫志恒发表于1981年《读书》(第2期至第5期)上的文章《二三十年代的书籍装帧艺术漫谈》里提到过《文学》月刊的封面设计者是郑川谷,遗憾的是,文字并没有说明郑所设计的是哪一卷的封面,而郑氏英年早逝,举办个人画展的愿望未能得偿,留下的两本著作也与个人著史无关。陈之佛在20世纪20年代就开始了装饰图案设计的学习与探索,在“创美图文馆”关闭之后参与过《文学》月刊的设计,有一部分文章将《文学》创刊号也划入了陈之佛的设计作品,但是他们都将《文学》创刊的时间错记为1935年。最能代表《文学》月刊创始初衷的创刊号以及首卷封面的设计者究竟是谁?

2.1陈之佛与《文学》月刊

(1)以从业时间与社会声望来看,陈之佛1896年9月23日生于浙江余姚,年长郑川谷14岁。1917年编出了我国第一部图案教科书;1918年东渡日本,翌年考入东京美术学校(即今东京艺术大学)工艺图案科,成为我国早期留日学生中攻读工艺图案专业的第一人,学成后回国。1923—1927年间在上海开办我国第一个设计事务所——“尚美图案馆”(馆址设在上海福生路德康里二号),主要服务于“生产厂家和出版单位”。张道一在《尚美之路》一文中作有具体叙述:陈之佛在“上海创办了一所‘尚美图案馆’,专门为生产厂家和出版单位作产品、书籍等设计。现在我们所能见到的他的大量丝绸图案、封面和装饰画等,多是这时期的作品”。他应邀为胡愈之、郑振铎等主编的刊物进行封面设计。《陈之佛年表》记载:“一九二五年,应胡愈之之约,为《东方杂志》作装帧设计;一九二七年应郑振铎之邀为其主编的大型文学刊物《小说月报》作装帧设计。”这当中也包括了由郑振铎主编的《文学》月刊。《文学》月刊创立于“尚美图案馆”歇业后的第6年。根据《陈之佛研究》的记录,歇业之后陈继续进行着书刊封面设计,“他继续为鲁迅、茅盾、郁达夫、郭沫若的书籍设计的书刊封面,风格生动活泼,变化多样。这在‘五四’运动后的文艺书刊装帧中,可说是异军突起,深受当时广大读者的喜爱,影响很大”。根据以上史料分析,陈之佛参与过《文学》的封面设计,并且在《文学》创刊的当年,已经在设计界极具名望,与胡愈之、郑振铎等人有过合作,也有《小说月报》等成功案例的珠玉在前,对于《文学》这样一本经过精心策划且规模意义重大的刊物而言,聘请陈之佛来完成应当是情理之中的事。

(2)从个人的设计风格而言,陈之佛设计的封面画大多为线条柔美的人物和植物等变形纹饰,极注重画面的细节感,刊名文字的设计也偏向纤细,多以曲线构型为主。而《文学》月刊的封面画使用的是较为粗略的直线形构型,对细部的处理也较为简单,仅仅是形与形的透叠关系而已,并未如他所设计的其他画面一样加剧线、面的对比,增加许多细节点——《文学》因此在众多案例中显得较为突兀。当然,画面的技法与风格并不能成为认定是不是作品设计者的唯一标准。美国学者朱莉亚•安德鲁斯曾经作过这样的比较研究:“《东方杂志》第24卷第7号(1927年4月)的封面,采用的是古埃及壁画风格的装饰图案。《小说月报》第18卷第6号(1927年6月)的封面,采用的是近似于欧洲19世纪末‘新艺术风格’的彩色玻璃镶嵌图案。两件为同一出版社、同一时期的杂志所作的设计,在题材、手法、风格、气质上存在如此鲜明的反差,几乎让人难以相信出自于同一人之手。”

(3)从文献与史料的记载寻找线索。在这一环节出现了一些不能相符的信息:袁熙旸(发表于2006年)与凌夫(发表于2010年)的文章都将这帧封面用做了陈之佛《文学》月刊设计的图证,但这两篇文章都将《文学》创刊的时间错记为1935年,这或影响了笔者对陈之佛与《文学》创刊号封面设计关系的认定。《上海出版志》在第四编“编辑业务”里提到一句,“陈之佛设计的《英雄的故事》(高尔基著)、《婚姻与社会》、《文学》等书刊的封面均以图案装饰为主,色彩浑厚朴实,构图严谨”;在第五编“人物”里并未将《文学》记入陈之佛的主要设计作品中,但陈之佛参与了《文学》的设计这是毋庸置疑的,黄可甚至认为陈之佛一生设计过的期刊只有《东方杂志》、《小说月报》、《文学》等3种;而经袁熙旸的不完全统计,截至1949年,陈之佛设计过的期刊约12种;并列出了明细,其中,“《文学》第1—4卷,1935—1937年,共24期”;而根据《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图书总目1932—2007》的记录,“《文学》1933年7月1日在上海创刊,1933年7月至1937年10月出版9卷,半年编1卷,每卷6期,月刊”。由此可见,《文学》第一、二卷应是在1935年之前出版的。综上所述,缺乏直接可靠的证据与资料认定《文学》第一卷封面设计的设计师是陈之佛。笔者前往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查找确实的资料,但告阙如。

2.2郑川谷与《文学》月刊

另一方面,郑川谷进入生活书店的时间很模糊。在现有的研究资料中,对郑川谷生平的详细描述十分稀少,笼统的描述又大致差不多。在《中国版画年鉴》的《木刻讲习会学员十三人生平考略》中记载:“一九三一年八月,鲁迅创办木刻讲习会,他参加听讲,并在学习期间创作了木刻《湖畔风景》和《自画像》两幅。之后,他想方设法,克服经济困难,转赴杭州,考入杭州艺专预科学习绘画,后又入西湖艺术院(当年由林风眠任院长——作者注)就读。约在一九三四年底或一九三五年初,他又返回上海,参加了邹韬奋、胡愈之、徐伯昕等创办的生活书店,担任书籍装帧设计工作……”而《文学》月刊创刊于1933年7月,若郑进入书店的时间是1934年,这在时间上不能吻合。但从这份资料的措辞来看,似乎也不确定具体是在哪一年,所以《文学》出自于郑川谷之手的可能性也不能被轻易排除。就设计风格而言,尽管《文学》创刊号的封面图像特征符合郑氏技法处理的风格——“有的封面以色块线条切割……题材方面,他和钱君匋不同,不用植物叶瓣来组成,而常用机械零件形象来组合。喜欢用赭石、淡棕、橘红、黑等诸墨色……”但在缺乏明确的资料印证之前,笔者也不敢贸然将其联系在一起。幸运的是,笔者在《上海美术志》第五编里找到了确定的描述:“郑川谷(1910—1938),近代装帧美术家、版画家……1933年毕业,到上海,在生活书店从事装帧设计工作。1936年赴日本考察,其装帧风格受到日本影响。代表作有……《文学》第一卷第二号(屠格涅夫纪念专号)……”而《文学》创刊号与第一卷其他各期的封面是大致相同的。这份资料也对郑川谷的设计风格有简要描述:“其设计用线、面色块分割的方法居多,图案多用直线形,也有用石版画方法表现,形式多样,构图新颖,色彩鲜明,喜用土黄、姜黄、焦茶、草绿等色调和宋体的封面字”,这虽与莫志恒所总结的略有不同,但郑川谷一生设计的书刊封面约有500多帧,是值得去进行归纳与研究的。因大部分未注明姓名而无图证可查,故结合以上几份资料与集得的部分郑氏作品,将其风格特征归结为五点:一、喜用线、面、色块分割画面,构图灵活;二、封面图形以几何形体居多;三、多以机械零件等工业元素来造型,画面中多暗喻劳动场景;四、封面标题文字多使用宋体;五、设色多用纯度较低的暖色系,如棕黄色系,棕红色系等墨色。以上是从郑川谷个人的设计技法角度来谈的,至于这帧封面的设计逻辑,笔者认为仍有可探讨的空间。综合以上的分析,笔者认为《文学》创刊号及第一卷的封面设计是郑川谷的作品——时年郑川谷刚刚完成学业,经历与名望虽都不能与年长14岁的陈之佛相比,但初入生活书店的他即以专门从事封面设计的员工身份,被委以重任担任了《文学》月刊的封面设计。在一般的情况下,已经拥有了自己的设计人员的书店,便很少会再去寻求书店外的自由设计师了。在开明书店或其他书店出版的图书中,很难发现陈之佛的设计作品——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开明书店已经拥有了包括丰子恺、钱君匋、莫志恒、沈振黄等知名设计师。《文学》月刊首卷的封面是郑川谷结合木刻技法与杭州艺专预科、西湖艺术院学习成果,进行个人风格探索的集中体现,他使用了自己偏爱的造型元素,也受到当时复合美术风潮与刊物宗旨、观念等因素影响完成了这次设计。

学校封面设计总结范文第5篇

本课题的课堂设计分五部分:课堂导入、项目分析与指导、项目实施、项目评价与交流、结束语。

课堂导入

师:本学期我们学习的是Word软件,运用该软件我们可以做一些非常有意义的事情。例如,可以把平时写的作文、日记,录入计算机中进行编辑,从而制作一部属于自己的文集。这件事情,你认为自己能不能做到呢?

【设计意图】上述设计,本意是想通过提问学生的方式,让他们意识到,学习了Word软件可以利用其制作一本书,从而唤醒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避免学习了知识而不会应用。

【课后反思】课上提问了四个学生,他们的回答都是“能做”,很机械,好像只是为了配合教师,没有表现出预设的好奇心。所以,这一问一答就没有了意义,反而成了课堂的败笔。

师:大家请看,这是去年我们学校初一年级的学生在暑假里做出来的一本书,里面收录了一些学生的习作,大家可以传阅一下。这样的一本书,我们该如何做出来呢?

【设计意图】恰好我手中有以前学生自己编辑制作的作文集,和本课课题相符,所以我展示了五本来自学生原创的文集并分发下去,让学生翻看,目的有两个:一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二是引出本课主题――包装书籍美化主题。

【课后反思】课堂中,学生拿到书籍后,先认真看了看封面,然后又翻看了内容。这样基本达到了我预设的效果,引出封面设计和序言设计这两个学习内容了。

项目分析与指导

1.专题一:设计靓丽的书籍封面

(1)教师用PPT展示了四个风格迥异的封面。

师:这些封面中你最喜欢哪个?它最吸引你的是什么?

学生欣赏交流问题。

【设计意图】本内容设计有两个意图,一是这四个封面中的书名有横向设计的,也有纵向设计的,并且字体设计完全不同,同时背景图片有简单的也有花哨的。预设学生观察后能了解封面的设计,可以大胆创新,追求个性,不必有顾忌和受约束。二是预设通过提问学生上述两个问题,学生能回答出书籍的封面要素:书名、编著者名、出版社名、背景图片。

【课后反思】提问了三个学生。生一回答喜欢“小清新”的封面,原因是背景图片很“简约”;生二回答喜欢“秋天的童话”的封面,原因是小女孩头像的漫画插图很生动;生三回答是“小清新”和“秋天的童话”,但是他的原因是背景图片很“简洁”。学生们的回答虽然没有完全说出封面的要素,但是他们的回答已经展示出自己的喜好。

不足之处:从整堂课来看,该设计对教学任务的促进不大,却占用了较长的时间。

(2)抛出问题一:设计一个封面,需要哪些要素?

课堂设计:在PPT中展示两个封面,并让学生对比总结,得出封面要素――书名、编著者名、出版社名、背景图片。

【设计意图】通过封面对比,加深学生对封面要素的认识。

【课后反思】本问题设计有效,效果比较理想。

(3)问题二:用Word软件进行要素设计,用到的技术有哪些?

课堂设计:在PPT中展示了一个封面,选择该封面的原因是该书名设计前后,字形、大小、颜色完全不同,并且背景设计运用了背景色和插图,同时封面要素齐全。

为了帮助学生自主学习,在该环节中,我提前设计了导学案并下发到学生手中。

【设计意图】由于该封面的技术运用很明显,所以预设学生观察封面后,基本能看出所运用的技术。

【课后反思】提问了四个学生。他们的回答是运用了字体设计、艺术字设计、背景图片。

不足之处:用插入图片功能插入背景时,图片的版式应该设置为衬于文字下方,这是学习难点。我又追问了其中一个学生,该生因紧张没有回答出这个问题。对于被追问的学生来说回答问题的积极性也受到了伤害。我进行了深刻的反思,认识到教师的不经意举动可能会对学生产生较大的影响,以后课堂中一定要避免。

(4)提出封面设计的项目要求:封面要素要丰富合理,封面设计要突出主题。

2.专题二:规划序言内容和版式

(1)问题一:序言是什么?(序言一般写在正文前面,用以说明该书的主要内容、编写意图等,设计时既要注重文字内容,也要力求新颖别致,以增加读者对本书的兴趣)

(2)问题二:序言设计的项目要求有哪些?(要素:序言标题、序言正文、背景图片、修饰图片;设计要与封面主题一致)

项目实施

1.确定创作主题

活动要求:①小组讨论:组内确定创作主题,并取一个新颖的书名。②主题举例:成长趣事类、梦想类、心情随笔类、读书学习类等。

【设计意图】我认为项目式学习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所以本环节设计中我未给学生提什么要求和限制,目的是给学生一点时间让他们放飞思维,展开想象,小组成员自主确定书籍的主题内容,并取一个自己喜欢的书名。随后,我对每个小组展开询问,让每位学生都有机会说出自己的主题和书名。

【课后反思】本环节的学习效果还可以,学生取的书名都很好听、很有个性、很有思想。

2.围绕组内确定的主题,分工设计封面和序言

【课后反思】学生在分工设计中进度较慢,主要原因是技术运用不熟练。教师对每个小组展开了实时指导,这样避免了全班讲解对学生思维的打断,也能有针对性地弥补学生的知识缺陷,提高操作水平。

项目评价与交流

活动要求:①在组长的带领下,对每位成员的作品进行评价,每组评出最有创意的作品。②做好展示交流准备:我设计的封面是(序言):__________;我作品的亮点是:__________;我设计用到的技术有:_________。

【设计意图】因时间关系,学生作品只能在小组内展示,我认为只要作品有机会被欣赏,对作者来说就是一种尊重和认可。所以活动设计了第①个要求,第②个要求是训练学生作品展示的方式,目的是让学生学会介绍自己的作品,并总结自己的亮点,同时巩固操作。

【课后反思】课堂中,每个小组展示了一个设计,并分别进行了自评互评。

不足之处:互评环节,学生没有预设的那么积极,我只能通过点名的方式让学生对他人作品进行评价。

课堂结束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探索了封面、序言的设计,大家也都创作了自己的作品。不论创作是否完美,老师觉得每一件作品都有闪光点,每一份创意都应当被珍惜,希望大家能整理搜集自己的作文和日记,尝试制作自己的文集,老师将拭目以待,期盼成为你们最忠实的读者。今天这节课就到这里,下课!

学校封面设计总结范文第6篇

本节课使用的教材是泰山出版社出版的初中《信息技术》第一册下,教材以“创作一部记录成长的文集”为主线,分别通过提高创作效率、编辑个性化文集、用自媒体作品这三部分来展开教学,以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为目标。《包装书籍美化主题》这节课,分为“设计靓丽的书籍封面”和“规划序言内容和版式”两个专题。封面和序言是人们了解书籍内容和作者意图的主要途径,通过这两部分内容能够引导读者步步深入,逐渐领会主题,从而产生阅读的兴趣。封面和序言在内容和版式设计上,也有很大的创作空间,通过图形、色彩、文字和版式用美的视觉传达形式,表现书籍的丰富内涵,是我们进行包装设计的主要目的。学生通过本项目的学习,初步体验书籍包装设计的基本方法和理念,并以此美化和突出书籍主题。

学情分析

六年级的学生好奇心强,喜欢探究,参加活动的积极性较高,但由于他们更偏重于形象思维,分析、归纳和建构知识的能力还比较弱,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对学生学习方法的引导。本节课的知识点在小学信息技术中有所涉猎,学生也会进行相应的设置,但学生的操作可能不规范。因此本节课还有一个目的,那就是规范学生的操作方法和步骤,并对书籍封面的设计能够学以致用。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使用鲜明的艺术字,增强文字的感染力;借助形状改变图片外形、设置图片的文字环绕方式,用图片诠释主题;能够灵活使用艺术字、图片和形状,合理安排它们之间的位置,做到图文结合,在视觉上让人赏心悦目。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探究性的学习任务,充分发挥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培养自主学习和信息技术的综合实践能力;利用知识迁移,联系小学信息技术课上学过的图文混排,学习图片的文字环绕方式;对重点知识的学习,除了利用微视频进行自主学习,还要充分利用学习任务单中的操作步骤,充分发挥自主学习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制作书籍的封面和序言,培养审美情趣;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制作满意的作品,体验成功的喜悦。

重点、难点、突破点

重点:借助形状改变图片外形、设置图片的文字环绕方式。

难点:合理安排艺术字、图片和形状之间的位置,做到图文结合,在视觉上让人赏心悦目。

突破点:欣赏比较成熟的书籍封面设计,让学生在操作过程中有据可依;发挥微视频的优势,让接受能力弱的学生多次模仿、操作。

课前准备

①组织学生做好上课准备,将相邻的两位学生安排为一组。

②组织学生自主观看微视频“自学视频:封面设计.wmv”和“自学视频:序言设计.wmv”,看完微视频的学生可自主学习“学习任务单.doc”中的内容。

教学过程

1.情境导入

教师播放“精美的书籍装帧”视频,为学生展示精美的封面图片,并配上优美的音乐。

师:封面和序言是一本书的脸面和自我简介,它们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本书的质量和成败。封面和序言的好坏,能直接影响读者对它的阅读兴趣。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如何设计精美的书籍封面和序言。(出示课题:包装书籍美化主题)

2.技术探索

师:图片是平面设计的构成元素,具有很高的装饰价值,能带给人们身临其境的美感,它在整个版面中占据重要的位置,是重要的视觉元素;在应用中,人们往往通过多种呈现方式,打造具有主题内涵的设计,吸引读者的注意力。艺术字是经过专业的字体设计师艺术加工的汉字变形字体,字体特点符合文字含义,具有美观有趣、易认易识、醒目张扬等特性,是一种有图案意味或装饰意味的字体变形;艺术字能从汉字的义、形和结构特征出发,对汉字的笔画和结构作合理的变形装饰,书写出美观、形象的变体字。艺术字经过变体后,千姿百态,变化万千,是一种字体艺术的创新。让艺术之美与书籍的文化内涵相呼应,让人们从封面的视觉感官和内容的认识、理解产生共鸣,这是我们对包装设计的艺术追求。

(1)封面设计

要素展示:教师向学生展示封面设计的组成要素:书籍名称、编著者姓名、出版社名称和背景图片(如图1中左图所示)。

教师点拨:①书籍名称等文字在页面中的位置。文本横向排版的位置:书籍名称在页面的上四分之一处、编著者姓名在上三分之一处、出版社名称在下五分之一处。②文字的颜色一定要突出,可选择背景颜色的对比色。背景图片必不可少,但背景的作用主要是衬托书籍名称,不能喧宾夺主。③背景图片要占满整张页面。借助“设置图片格式”对话框的“大小”,可进行精确设置。

(2)序言设计

要素展示:教师向学生展示序言设计的组成要素:序言标题、序言正文、插图和背景图片(如图1中右图所示)。

教师点拨:①序言标题和序言正文这两部分的字体、字形和字号等可忽略设置,按照默认格式即可。②为了更好地吸引读者的注意力,可借助形状改变插图的外形。③为了突出序言的内容,背景图片可以进行“冲蚀”处理,通过“降低对比度”“增加亮度”的方式弱化背景图片的颜色。

3.分组探索

(1)学生分组设计

教师为学生准备了5组素材(如图2),让他们从中挑选一组素材进行设计。学生两两为一组,确定素材的选取,并协作完成。

学习步骤:①打开“学习任务单.doc”文件,根据任务单中的操作步骤,自主制作封面和序言。②完成封面设计后,可与同伴相互检查,共同改进。③制作作品以前,最好先自学视频,这样可以更好地制作作品。

技术支持:①教学微视频:“自学视频:封面设计.wmv”和“自学视频:序言设计.wmv”。②导学案:“学习任务单.doc”。

(2)教师指导

在学生制作以前,教师统计每个小组的素材选取情况,尽量将5组素材平均分给学生去制作,避免出现大家制作同一组素材的情况。

在学生制作作品的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及时发现学生操作中出现的问题。如果学生出现的问题为个别问题,教师给予及时指导,帮助其纠正。如果出现的问题比较集中,教师可通过电子教室与学生一起处理此类问题。

4.展示交流

学生将做好的作品检查无误后提交。教师从作业中挑选出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与大家一起欣赏,共同点评优缺点。

5.知识回顾

利用思维导图呈现本节课的学习内容,简洁方便,一目了然(如图3)。

6.巩固提高

未完成作品的学生根据“展示交流”环节中大家总结出的优点和不足,取长补短,改进自己的作品;已经完成并上交作品的学生可以挑选另外一组素材继续制作新的作品,或帮助其他学生完成作品的创作。

教学反思

笔者能在学生的操作过程中,及时发现出现的问题,并给予及时解决。本节的不足之处是:虽然准备了很多的素材供学生选择,但在为书籍命名时,并没有让学生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在学生制作的过程中,笔者关注技术操作较多,而没有充分关注学生的创造力。

苍山点题

由“蓝调解码”专栏与“蓝调百香果”公众号共同发起,由各地教研室和泰山出版社支持的一种“探索课堂教学实际,激发课堂创新,构建个性化、实用性课程”的活动正以冠名“泰山传奇”的跨地区同课异构教研活动推进。这个活动,除了帮助授课教师进行技能指导之外,更重要的是培育广大听评课教师真实地评课、诚恳地学习,共同打造面向新课程的有效教研和有益学习。

本期提供的是在山东省莱芜市举行的首期活动,以半民间半官方的方式,由当地教研室举办,邀请了淄博市、莱芜市的教师进行同题研究、磨课、授课,当场评点,抛弃了评奖、示范等一切功利化要素,完全属于学术研讨,效果初见。

第一位讲课的是段崇梅老师,她所在的莱芜市经济欠发达,我们又特别安排在农村学校授课,给她带来了很大的挑战。上课的情况和教师的点评上文已有介绍。段老师上完课后,自我感觉欠佳,甚至有些自责。

第二位讲课的是赵永红老师,她所在的淄博市是国内信息技术课程较发达的地区,很多教育方向都走在了全国的前列。教学过程、微课都非常精彩,课堂评价也比较高。

但作为真实的研究课,精彩就来了,通过分析与点评,我们可以看到不同的观点。尤其是在项目学习、内容的开放性和自然化的思维发展上,段老师更符合新课标提倡的注重思维过程、注重学生自主的教学目标;而赵老师在学案、微课的辅助下,学生完成度、精彩度都很高,但是留有的课堂空间、可拓展性、可选择性上存在一些缺憾。具体请大家对比两个课例进行体会,这里不作重点评价。

我们希望在新的教育方向、思维如何深化、主动性如何调动等方面能对大家有一些启发。当然,这也只是其中的一种认识,是提倡真实研究的一个范例,而并不表明这两节课水平的高低。

学校封面设计总结范文第7篇

关键词:PHOTOSHOP;教学方法;教学模式

PHOTOSHOP是ADOBE公司开发的一款功能强大的图像处理软件。此软件实践性、艺术性较强,内容丰富、工具繁多,图像处理效果丰富多彩;广泛应用在平面设计、照片修复、广告摄影、影像创意、网页制作、建筑效果图后期制作、绘画等领域。高职院校的很多专业都开设了PHOTOSHOP图像处理课程。课程的教学目的一是使学生掌握PHOTOSHOP软件的基本操作方法和实践制作技巧,二是使学生在掌握软件使用的基础上具有一定的设计理念和创新思想,为学生走上相关工作岗位打下坚实基础。为完成教学目标,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建议将PHOTOSHOP图像处理课程采用阶段式教学模式,将教学内容划分成如(表一)所示的四个阶段进行。

1 兴趣培养阶段

1.1 教学目的

兴趣是学生学好一门课程的内部动力,浓厚的学习兴趣可以促使学生积极主动的获取与课程相关的知识内容。这一阶段的教学目的主要是让学生对PHOTOSHOP图像处理课程产生浓厚的兴趣。

1.2 教学内容

在这一段教学过程中的教学内容笔者选取了人物美化这个项目,在这个项目里包括去斑、去除黑眼圈、加深眉毛与睫毛、变大眼睛、变化嘴唇颜色、换头像六个小案例。这个项目中的实例都是与生活实际相关的学生们感兴趣的实例。可以达到培养学生兴趣的目的。

1.3 教学方法

这一阶段学生们刚刚接触PHOTOSHOP,对PHOTOSHOP环境和工具的使用不熟悉,学生不适合采用自主学习方法,在这一阶段的教学方法笔者建议采用讲授演示式教学方法来完成。

2 工具熟练阶段

2.1 教学目的

了解并熟悉PHOTOSHOP环境,掌握PHOTOSHOP使用方法是其他阶段学习的重要基础,这一阶段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熟练掌握PHOTOSHOP工具栏、选区、图层、通道、路径、色彩调整和滤镜的使用方法与技巧。

2.2 教学内容

在这一阶段教学内容可以选取一些典型的简易型和中等难度的案例。通过反复实践具有典型性的简洁或中等型案例,使学习者能够熟练掌握PHOTOSHOP各种工具的使用方法和技巧。

2.3 教学方法

这一阶段的课堂教学方法中在运用了讲授演示教学方法的同时还应用了案例式教学方法。案例式教学方法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教学目的要求,组织学生对案例进行分析、讨论和交流等活动,教给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或道理,进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加深学生对PHTOSHOP基础知识与概念的理解,加强PHOTOSHOP工具熟练使用的一种特定的教学方法。

3 模拟创作阶段

3.1 教学目的

这一阶段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能够综合运用PHOTOSHOP各项功能,培养学生半自主学习能力与团体协作能力。

3.2 教学内容

这一阶段主要选用成熟的具有代表性的大型实例,开阔学生的视野,拓展学生的思路,在模仿的过程中学习平面设计的设计理念,并加深对多种工具的协同使用方法。笔者在这一阶段的教学内中安排了封面设计、包装设计两个项目。封面设计项目中包含书籍封面设计、光盘封面设计两个案列;包装设计中包括台灯包装设计、食品包装设计两个案例。

3.3 教学方法

在这一阶段的教学方法中采用案例教学法和任务驱动式教学法相结合的方式。任务驱动式教学方式的优点是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相对独立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用培养学生的团体协作能力。

4 自主创作与创意阶段

4.1 教学目的

学生通过前三个阶段的实例的制作,已经能熟练掌握PHOTOSHOP的各项功能了,这只是掌握了PHOTOSHOP的使用技巧,还需要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作力,这一阶段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自主学生能力和自主创作能力,使学生能够使用PHOTOSHOP创作出有一定创意或艺术效果的图片。

4.2 教学内容

在这一阶段结合社会热点新闻、校园活动等主题,由任课教师拟定一组选题,形式可包括如:宣传海报、纪念册、贺卡、广告招贴等,进行创意练习,以训练学生的设计能力,构图能力,色彩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从而要求学生把握作品的主旨,自主设计创作符合主题要求的作品。达到真正熟练、自由设计作品的目的。

4.3 教学方法

在这一阶段的教学方法中可以采用综合案例教学方法和参观教学式教学方法。在PHOTOSHOP综合性案例训练教学中,可以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创作工作,工作的内容可以是学生能够接触到的实用创作,如节日贺卡制作、宣传海报制作等。这种教学法的使用有利于学生学会与他人一起工作的方法和态度,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健康的情感意识与价值观。教师可以将好的、优秀的作品向学生展示,展示过程中帮助学生分析作品中颜色的选择与搭配,结构的设计,创新的内容等。也可以拿出一些不好的作品分析作品中的不足之处,使学生在创意方面能够提高。教师还可以带领学生去参观有一定水平的艺术展览,如书画展等,也可以上网多看一些大师级的作品,以提高艺术修养。

5 总结

PHOTHSHOP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课程,要想学好、学精PHOTOSHOP需要师生的共同努力,要求教师能够有好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要求学生必须多操作、多练习。在掌握PHOTOSHOP使用方法和技巧的基础上,还要不断提高自身的艺术修养,在具体的工作中多积累经验,这样才能成为真正的PHOTOSHOP创作高手。

[参考文献]

[1]赵红茹.如何提高中职学生PHOTOSHOP教学效果初探[J].现代阅读,2012(5).

[2]王彦林,郝梅.《二维平面设计》课程“四段式”教学方法研究[J].武汉商业服务学院学报,2011(4).

学校封面设计总结范文第8篇

项目教学法是通过完成一些具体项目而实施的教学活动,是一种以项目为主线、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2],旨在充分发掘学生的创造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在书籍艺术设计这门课程中,可以将教学内容分为七大模块:中外书籍形态的形成、书籍设计基础、书籍的整体设计、书籍的外观设计、书籍的内部设计、概念书籍的设计、书籍印刷与装订。其中,书籍的整体设计、外观设计、内部设计、概念书籍的设计均可设置成项目式教学,而其他几部分则以理论教学为主。下文中将以书籍的整体设计为例,介绍项目教学法的实施步骤。

(1)项目教学法实施前的理论准备

教师需要制作精美的多媒体课件,将书籍整体性设计思想、形式与内容的整体关系、封面封底书脊的整体关系、书籍装帧与印刷工艺的整体关系等重要知识点,图文并茂地传授给学生。

(2)下达项目任务,指导学生分组

教师结合实践,拟定一些具有一定难度的综合性项目,可以在书籍整体性设计这个大的范围下,按照书籍类别、读者对象等划分成一些具体类型,并对项目的目标作出明确规定。这些具体项目要尽量涵盖该章节的重要知识点。在指导学生分组时,根据我校专业划分和通选课的选课特点,可以将艺术设计、造纸、印刷、计算机等不同专业的学生混编在一起,这样可以取长补短,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专业特长,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和创作激情。

(3)指导学生制定项目实施规划

教师指导各个项目小组,利用各类学习资源,制定具体的项目实施规划,鼓励学生开展讨论交流、实践调查和开拓创新。教师可以告知学生需要准备哪些知识、查阅哪些手册、调研哪些地点,来完成项目实施规划,同时指导各个小组明确小组成员的职责和任务。比如,小组中造纸专业的学生负责书籍整体材料的准备、印刷专业的学生负责书籍印刷装订方式的制定、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负责书籍整体版面布局的构思、计算机专业的学生负责书籍整体形态的计算机绘制,这样安排有助于学生小组协作和团队精神的培养。

(4)指导各个项目的完成

各小组成员各司其职,按照项目规划,完成项目设计。在此过程中,各个小组进行书籍整体材料选择和创意构思,做出草稿后及时与教师交流,明确项目设计的改进方向,不断修正设计方案,完善设计成果。(5)项目成果交流与评价各项目小组将最终成果以PPT形式进行阐述,并进行学生互评和教师点评。教师可以选出具有代表性的项目成果,指出优缺点,做出项目总结。这样在分析与评价中,学生的学习热情就会高涨起来。经过多个轮次的教学实践,这种项目教学法已经赢得了学生的普遍认可。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到项目的开发、设计和完善,变被动学习为主动获取,变“听课-记录-总结”的模式为“听课-项目规划-参与-评价”的新模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力。

2互动教学法

在传统教学中,课堂以教师为中心,学生闷头苦学者有之,心不在焉者有之,容易造成死气沉沉的课堂氛围。而互动式教学则是以启发式为主[3],通过师生互问互答,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改变了教师讲、学生听的被动方式。在课堂教学中主要采用以下方式引导:

(1)问题式互动

比如讲到书籍封面设计时,可以先提出一些问题:好的书籍封面应该具备哪几个要素?书籍封面和招贴海报的版面构成有什么不同?引发学生对书籍封面设计的思考,然后在点评学生的回答后,进行理论讲授。

(2)案例式互动

比如讲到概念书籍设计时,在分析一个木质材料椭圆体结构的概念书籍作品后,可以让学生思考一下,换一种材料、换一种结构,能否设计出类似的作品,引导学生开拓思维,调动课堂氛围。

(3)讨论式互动

在讲述书籍整体设计时,可以让部分学生寻找各自喜欢的书籍,以小组形式讨论这些书籍的整体设计构思,材料、色彩、构图、印刷等特点,然后进行教师总结,加深学生对书籍的整体设计理解。

3实践教学法

书籍设计艺术的教学活动中,学生普遍对版面设计软件感兴趣,热衷于电子书籍作品的创作[4],而缺乏对材料、印刷、装订的实践探索,这样势必会造成理论脱离实践,学生设计的作品只能停留在纸面上,而很难经得起实践的检验。针对这种情况,本门课程主要采取以下措施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1)开放的实验室

我校的实验室在中午、周末等时间都处于开放状态,所以在课堂教学时,就鼓励学生到造纸实验室去体验特种纸材料、去印前实验室体验印刷制版分色等工艺、去印刷实验室体验上光覆膜装订等工艺,并且鼓励学生提交实验成品,以作业形式分享实验心得,以此作为学生平时分的一部分,计入考核。

(2)专业的实习基地

我校与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大连金华光彩色印刷有限公司等企业均有一定的合作关系。学生平时可以去出版社印刷厂实习、打短工,亲身体验书籍设计到成品的整个过程,通过和资深编辑、印刷工艺师的直接交流,可以学到很多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和技巧。

(3)开设校外专家讲座

在条件成熟时,可以邀请出版社的书籍设计专家来学校讲学,通过校友推荐、企业赞助等方式解决讲座费用问题。这类专家具备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经验,往往通过成功或失败的案例,来绘声绘色地讲述书籍设计理念、思路和技巧,赢得学生的高度认可。作为通识教育选修课,尽管存在理论和实验学时短的不利影响,但每一位教师都应该改进教学思路,重视课堂质量,鼓励学生多利用业余时间来参与实践。只有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素质,达到通识教育之目的。

学校封面设计总结范文第9篇

【关键词】能力;要点;思路;注意事项

《毕业设计指导概论》索引

一、毕业设计的问题思考

二、毕业设计的选题

四、毕业设计的行文格式

五、毕业设计的设计过程

六、毕业设计的创新与特色概述

七、毕业设计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设想

八、毕业设计的封面设计

九、毕业设计的结束语、致谢

十、参考文献

十一、装订

十二、指导老师的职责要点

一、毕业设计的问题思考

在毕业设计之前,每个学生应按照5w1H的思路,完整、正确地回答六个问题:

1、what——毕业设计做什么?根据市场需要,行业发展现状,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实践体会,选准课题,按规定的设计程序进行设计分析、工艺分析、效果评价;按规定的格式完成文字的撰写和图样的绘制,力求图文并茂。

2、why——为何要作毕业设计?三年理论学习、实训、顶岗实习后,评定学生的知识掌握和运用能力。

3、When——何时作毕业设计?顶岗实习期间完成,每年5月份上交学校。

4、Where——何地作毕业设计?顶岗实习现场。

5、who——谁作毕业设计?毕业设计是个人撰写,具有知识产权,不可抄袭。

6、How——怎样做毕业设计?设计的格式、设计过程。毕业设计要主动请指导老师指导;毕业设计要作设计答辩准备。

二、毕业设计的选题

(一)、选题原则

毕业设计的课题选择,必须坚持:

1、符合市场需要,设计对象具有理想的市场前景。设计者要进行深入的市场调研。

2、课题的设计原理必须正确把握。设计原理包括设计对象的成形原理、运动原理、模型原理等。若课题的设计原理错误,则整个设计败笔。

3、课题具有创新性。

4、课题的张度要适中。张度过大,也就是口子开得太大,个人的理论水平和实际经验不足,将会使设计难以收场;口子开得太小,则束缚个人的才能发挥,不能反映你本人的实际能力。

5、课题名称可以相同,但表达的设计思路和设计内容不能雷同。

(二)、选题方法

1、扬长避短;可以先草拟A、B、C三个课题,从中选择某个理论理解最透彻,实践感悟最深,作为选题对象;

2、可以从学校的课题中选,也可以自命题;

3、课题的命名,要凸现功能性.。如:《电梯自动报警装置设计》。

(三)、选题参考【详见2010年机电一体化专业毕业设计课题】

2010年机电一体化专业毕业设计课题【举例】

1、《车床的自动走刀机构设计》要求:阐述自动走刀的设计原理;装配图、零件图绘制;编制主要零件凸轮、扇摆的加工工艺方案;电子驱动与动作控制的设想。

2、《电梯电力拖动系统的设计》要求:电路原理图;主要机电参数——技术性能表;阐述该拖动系统的设计原理;曳引电动机的选型、拖动电源系统的设计、速度反馈装置设计、电动机调速系统的设计。

3、《雷达天线仰俯角调整机构的设计》要求:设计原理图;总装配图、零件图;曲柄驱动、摇杆摆动的自动化设想。

4、《汽车内燃机配气机构的设计》要求:凸轮、顶杆的运动线图——运动原理图;凸轮设计计算书;零件图;动作分析说明书。

目录就是设计清单。目录要体现作者的设计思路,要表现出整个设计的框架,让读者窥一豹而见全身,纲举目张。目录一般要包含以下内容:作者声明;设计概述;产品主要技术性能参数表;设备、机构总装配图;电气原理图;按设计结构分章、节,顺序编辑;设计总结;解决存在问题的设想;结束语、致谢;参考文献

四、毕业设计的行文格式

1、页码顺序的编排

(1)封面

(2)目录按Ⅰ、Ⅱ、Ⅲ、Ⅳ、……右下角

(3)作者声明按Ⅰ、Ⅱ、…左下角

(4)设计概述按Ⅰ、Ⅱ、…右下角

(5)设计正文按⒈⒉⒊⒋⒌……右上角

2、抬头与分页

凡单体标题、每章标题,均抬头顶格居中;章与章不可共页,节与节可共页但不能共行,节标题要与上一节的内容空两行,且独行空两格行文,不得与本节内容连续行文。

3、字体及大小

采用正楷;单体标题、章标题用大号,节标题用中号,节中内容用小号。

4、美饰

读者看起来舒心即可,不可太花哨。因为毕业设计毕竟是科技文体,不是广告。

五、毕业设计的设计过程

1、设计概述

(1)行业及本产品市场现状;

(2)设计的可行性;

(3)设计任务:主要技术参数的确定及其设计计算书的编制;产品设计用的图样绘制清单;产品使用时的工艺流程图;产品制造的工艺方案;产品结构的解体设计项目;产品使用说明书的编制。

2、设计实施

根据产品的用途、产品的结构、产品的制造,按章、节分别进行单体设计和工艺分析。完成有关的图样绘制;工艺规程编制;表格制作和说明书的编写。

六、毕业设计总结

阐述本次设计的创新之处。包括产品与市场同类产品在功能、结构、选材等方面的独到之处,优势之处;负责任地说明毕业设计是老产品的改进设计,还是新产品的创新设计。还包括产品制造在工艺方面的特点、特色;本设计目前还存在的问题;对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设想。

七、毕业设计的封面设计

***********学院

毕业设计

八、毕业设计的结束语

用500~800字,阐述设计体会与心得;提出个人对本行业、本专业科技发展的见解。

九、毕业设计的致谢

用诚挚的语句,向教育、指导和提供设计帮助的有关老师、领导、工人师傅表示谢意;尤其对导师的指导之处要作诚恳、具体说明,并致以感谢。

十、毕业设计的参考文献

凡毕业设计的文稿中引用的有关学术观点、工程原理、计算公式、经验公式、数据等,均应客观地注明出处,包括文献名称、作者、出版单位、年份。

十一、装订

按以下次序装订:封面——选题——设计任务书——开题报告——考绩表——目录——摘要——正文——结束语——致谢——参考文献

十二、导师职责要点

学校封面设计总结范文第10篇

1、指导写作,提出要求。

让学生首先明确该次作文训练的主题,并提前安排学生在课外搜集相关资料。在写作指导时,要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其中以生生互动为主,教师只适时点拨。为让课堂有序进行,将学生分成小组。先组内交流,再选代表在班内交流。教师最好也将自己的下水作文给学生展示(如果教师没有写下水作文,则找范文与学生交流)。之后大家可就主题、选材、结构、表达等方面畅所欲言,或提出不同的看法或进行补充。最后教师再作总结并提出本次作文的要求。这个要求包括字数达标,字迹工整,卷面整洁等形式上的和语句通顺,表达连贯,结构严谨等内容上的两个方面。还让学生课余根据自己对本次作文训练主题的理解,设计制作一张作文集的封面,并为作文集命名。实践证明,封面设计不仅增强了学生的兴趣,而且以另一种形式调动了学生的多种感官,加深了对作文训练主题的理解。学生设计出来的封面及命名也体现了其创造力,有时还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2、初步检查,学生互评。

学生写好作文后,由科代表以活页的形式收齐交与教师,教师对学生作文就作文要求方面初步检查。检查时严格把握形式关,因为这是让学生养成良好书写等习惯的重要的一步。至于内容关,则可以粗略检查。若不合格,则重写,直到合格为止。

接下来是要做好学生互评作文的准备工作。先教给学生统一的评改符号,让学生懂得并会用。然后让学生明确从字、词、句、段、篇等几个方面入手的评改标准及要求。如在原文中用“ǒ”圈出错用的标点或错别字及用得不恰当的词,让作者本人修改在“ˇ”上;用横线标出病句,在旁边帮他分析一下病因;用波浪线标出美词美句,作简要赏析。对层次段落是否清晰,详略是否得当,过渡是否自然,首尾是否呼应以及中心是否明确集中,选材是否典型并围绕中心等则或旁批,或文后总批。对于修改工程量巨大的,评改者要提出较详细的修改意见,也可联合其他同学“会诊”。

明确了评改的标准,有了统一的符号,就可以动手评改了。教师先示范评改,然后学生互评。互评时可同桌进行,但为避免评改人员的单一,可在以后的互评中变换对象,但要注意学生作文水平的差异性和一致性。在学生互评中,教师巡回查看并指导。

评改者将评改好的作文交与作者本人,作者阅读其评改,并动手将不足之处予以纠正。如查字典纠正错别字,修改病句等,有争议的地方提出来大家商议解决。

3、查漏纠偏,教师评改。

作者本人修改后,由科代表将作文收齐交与教师,教师就学生的评改情况进一步评改。评改注重两个方面:其一是看学生的评改是否到位,还有无明显的或普遍的问题没改到;其二是看学生的评价是否准确,有无错改,偏改的情况。教师此时是一个检查者,也是一个作文更高层次的指导者,因为学生已经把作文中基本的问题都给解决了,教师只是查看一下评改情况,再针对学生作文的实际水平作更高的引导。这样做既让教师摆脱了以往作文评改“唱独角戏”的局面,又让学生从作文评改中逐步得到提高。教师在评改中要注意总结本次作文的得失,内容主要包括学生作文完成目标情况和学生互评情况两个方面,以便能更好地指导以后的作文教学。

4、展示成果,反馈信息。

现在,作文已经过了同学的评改,自己的修改和教师的评改。为让学生能取长补短,为学生搭建一个平台,即将学生作文编辑成册,并把他们课余设计的封面中最好的装订在前面。(为不打消学生的创作积极性,只要学生交了设计的封面,都将其装订。)这样,一本班级作文集就诞生了。这本集子包含了所有同学一次作文训练的成果,记录着每个学生作文的得失,更见证着“好作文是改出来的”的道理。然后在班里开辟一个专门的空间――作文专栏,将其挂出展示,让学生在空余时间去翻阅。学生不但可以多次查看自己的作文情况,更重要的是还可以学习借鉴其他同学的作文的长处,避其短处。学生的写作也会变得诚信,那些抄袭现象将无处藏身了。同学在观摩学习后写一篇本次作文的总结,内容包括自己作文的得失、向同学及老师学到了些什么以及今后作文努力方向等,字数在200字左右。教师再根据学生反馈的信息有针对性地调整教学。

5、提炼佳作,三级发表。

本环节是提高学生兴趣、实现学生梦想并产生成就感的重要环节。在每次作文展出后下次作文写作前,师生共同评选出几篇写得最好的作文,教师单独发统一的作文稿纸,让其工工整整地抄写好,将其发表在班内优秀作文选里(每学期从各次作文中提炼出一本优秀作文选,并在学生中征集其名称及封面设计),并把该集子挂在作文专栏的子栏――“优秀作文选”,供学生观摩、借鉴。这是初级发表,即班内发表。对于班内发表的优秀作文,不能只让其挂在本班教室对本班的学生起引领作用,而要进一步提升其品质与地位,力争让其飞出本班教室,并且越远越好。当然,对于其他学生的作文也不能忽视,要鼓励他们自觉加入到这个行列中来。因此,让学生利用空余时间多听取别人(包括其他教师)的意见,多角度修改,积极向本校或其他学校的校园文学社刊投稿,力争被采用。这是中级发表,即校内发表。同时教师还利用空余时间关注各类中学生语文报刊杂志、各大语文教学网站等,寻找最新的、最适合学生的征稿信息,将其收集整理后在作文专栏中的“征稿启事”子栏中公布,指导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去投稿。这是高级发表,即全国各类报刊杂志发表。这样,教师为学生搭建一个三级自我展示的平台,让学生自觉去实现三级逐步跨跃的梦想。经过实践,学生中收到样刊的人数越来越多,他们也充分享受着写作带来的乐趣。

上一篇:职业学校总结范文 下一篇:美术培训学校总结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