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班毕业总结范文

时间:2023-03-09 20:22:43

学前班毕业总结

学前班毕业总结范文第1篇

一、总体上关注农村幼儿教育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开始从总体上关注农村幼儿教育,在许多关于教育和幼儿教育的文件政策中都提到了农村幼儿教育,关注到幼儿教育在国家整个教育事业中的重要地位,并认识到农村幼儿教育对促进农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作用。1983年5月,国家教委在《关于加强和改革农村学校教育若干问题的通知》中明确提出了“积极发展幼儿教育”的要求,并在9月份颁发的《国家教育委员会关于发展农村幼儿教育的几点意见》指出“幼儿教育是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充分认识幼儿教育在农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主动同妇联、卫生、农业等部门配合,认真抓好这项工作”。1997年7月在国家教委关于印发《全国幼儿教育事业“九五”发展目标实施意见》的通知中指出,我国“九五”期间的总目标是:农村积极发展学前二年或三年教育,普及学前一年教育,加强对农村地区幼儿学前班的领导与管理。到2000年,农村学前一年幼儿入园(班)率达到60%以上[2]。

我国是个农业大国,农村与城市相比在各方面还有很大的差距,由于受到农村各种条件的限制,农村幼儿教育就应采取适合农村现有条件的多种办园形式,以便为越来越多的农村学前儿童提供受教育的机会。1986年6月国家教委颁布《国家教育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办好幼儿学前班的意见》,指出“举办学前班是现阶段发展农村幼儿教育的一条重要途径”。1991年6月国家教委通过颁布《国家教育委员会关于改进和加强学前班管理的意见》,再次强调“学前班已成为我国学前教育不可缺少的一种组织形式,对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起了积极促进作用”。2003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幼儿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出“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和老少边穷地区通过灵活多样的形式,为越来越多的学龄前儿童提供了受教育机会;幼儿教育质量得到提高”。为进一步推动幼儿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提出了相应的意见。

进入新的世纪,我国农村在经济发展等方面有了巨大的变化,从而使人们对教育的要求也越来越强烈,而农村的教育,尤其是幼儿教育比上个世纪虽已有很大的发展,但在很多方面还存在着问题,如师资问题,特别是如何提高农村整体师资水平已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2006年2月教育部颁布《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工作的意见》,指出“十一五”时期是农村教育承前启后的重要发展时期。随着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逐步建立,进一步加强农村师资力量成为发展农村教育的当务之急。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别提到要“重点发展农村学前教育,努力提高农村学前教育普及程度。”以上政策对发展农村幼儿教育起到了积极的指导作用,并促使农村幼儿教育迅速发展。

二、促进农村幼儿教育的办园体制形式的发展

办园体制本质上就是指办园的主体。农村幼儿园办园主体单一,因此存在着许多问题,如:领导工作薄弱,事业发展缓慢;事业经费缺乏,办冈条件很差;幼儿教师整体素质较差;教育工作中比较普遍地存在着小学化、成人化的倾向,幼儿园的数量和质量均不能满足群众的要求等。为了切实改变这种状况,国家颁发了一系列的文件政策提出:要采用多种形式的办园形式,通过多种渠道筹集资金,努力改善办园的条件。1983年9月21日,国家教委颁发的《国家教育委员会关于发展农村幼儿教育的几点意见》中指出,农村应坚持“两条腿”走路的方针,以群众集体办园为主,充分调动社(乡)、队(村)的积极性;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采取多种形式,多种渠道办园:可办独立建制的幼儿园,也可在有条件的小学附设幼儿班;可办常年性的,还可办季节性的。1986年6月10日,国家教委颁发了《国家教育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办好幼儿学前班的意见》,指出根据基础教育由地方负责、分级管理的原则,农村幼儿教育经费由乡(镇)人民政府通过各种渠道进行筹措。乡(镇)的财政收入也应有适当比例用于发展当地的幼儿教育。其费用应主要用于改善办班条件。城乡幼儿教育都应继续提倡各种社会力量根据自愿、量力原则捐资助学。为了更好地发展农村幼儿教育,国家提出要开展一些适合于农村特点的幼儿教育形式,并且在农村要开展多种形式的早期教育和对家庭幼儿教育的指导。1991年6月17日,国家教委颁发的《国家教育委员会关于改进和加强学前班管理的意见》中指出,学前班是我国农村发展学前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各地可采取灵活多样的办学形式:可举办一年制的,也可举办三个月至半年的短期学前班;可以是全日制,也可以是半日制或隔日制等。学前班可单独设置,也可附设在小学。班额一般不超过40人。全日制每班应配备教师2人。在人口稀少,居住分散,幼儿不足一个班的地区,可组织幼儿活动小组(站)或游戏小组,但不允许和小学生合班进行复式教学。2003年1月27日,教育部等10个部门颁发的《关于幼儿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提出,根据城乡的不同特点,逐步建立以社区为基础,以示范性幼儿园为中心,灵活多样的幼儿教育形式相结合的幼儿教育服务网络。积极扶持农村及老少边穷地区的幼儿教育工作,促进幼儿教育事业均衡发展,乡(镇)人民政府承担发展农村幼儿教育的责任,负责举办乡(镇)中心幼儿园,筹措经费,改善办园条件[3]。发挥村民自治组织在发展幼儿教育中的作用,开展多种形式的早期教育和对家庭幼儿教育的指导。

近些年,城乡学前班有了很大的发展,特别在农村地区发展尤为迅速。据1989年统计,全国学前班幼儿人数占全国在园(班)幼儿总数的47.3%。其中,农村学前班幼儿占农村在园(班)幼儿总数的60%,县镇学前班幼儿占县镇在园(班)幼儿总数的36.2%,城市学前班幼儿占城市在园(班)幼儿总数的23.7%。应该肯定,学前班已成为我国学前教育不可缺少的一种组织形式,对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起了积极促进作用。但是,目前学前班在教育和管理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有的地方学前班管理的归属不明确,办班条件差,教师专业素质低,教育的内容、形式和方法不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比较普遍存在“小学化”的倾向[4]。这些问题已严重地影响了学前班的健康发展。为改进和加强学前班的领导和管理,提高教育质量,1986年6月10日国家教委颁发的《国家教育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办好幼儿学前班的意见》中,对幼儿学前班的管理领导、学前班的性质、学前班的教育内容、师资的配备及培训等方面提出了明确的意见。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强调:要多种形式扩大农村学前教育资源,新建扩建托幼机构,在小学附设学前班,充分利用中小学布局调整的富余校舍和教师资源。通过幼儿园体制的改革、多种幼儿形式的发展,农村幼儿园改变了由政府包办的情况,给幼儿园很大的灵活性;同时多种办园形式与渠道的建立,有利于为农村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筹措大量资金;并有利于满足多方面的农村幼儿教育的需求。

三、明确农村幼儿教育工作的领导和管理

农村幼儿教育与城市幼儿教育相比,发展缓慢。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其中很关键的问题是农村幼儿教育工作领导和管理的薄弱【5]。要促进农村幼儿教育的发展,提高农村幼儿教育的质量,就要加强农村幼儿教育的领导和管理,明确各级行政部门的职责,并且各个部门之间要密切配合,协调一致,共同努力,加强领导,保证农村幼儿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顺利进行。1983年9月21日,国家教委颁发的《国家教育委员会关于发展农村幼儿教育的几点意见》中提出,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在当地党委和政府的领导下,与妇联、卫生、农业等有关部门明确职责,密切配合,协调一致,共同努力。各省、市、自治区教育行政部门应配备和充实幼教专职干部,定期对农村幼教工作进行检查督促。县教育部门要负责农村幼教工作的业务指导和园长、教师的培训,办好示范性幼儿园和公社中心幼儿园,加强对幼儿教育的研究,组织交流经验。县教育部门要逐步选派懂专业的干部担任公社中心冈园长或公社幼教辅导员,负责全公社幼儿园(班)的业务指导,组织干部、教师进行业务学习和研究。1986年6月10日国家教委颁发的《国家教育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办好幼儿学前班的意见》指出各类学前班由教育行政部门统一领导和管理。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要建立和健全审批管理制度。乡、村举办和停办学前班,由乡人民政府审批,报县(区)教育行政部门备案。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应将学前班,作为幼儿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列入议事日程,加强管理和指导。区、县幼教干部(包括教研员或视导员)和乡(镇)辅导员(或乡中心幼儿园园长),应对所在地区各类学前班定期检查指导,及时解决各种实际问题,总结推广经验。小学附设的学前班,学校负责人应加强领导,并注意在业务上接受当地幼教干部或辅导员的指导。1987年10月15日国务院颁发的《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教育委员会等部门关于明确幼儿教育事业领导管理职责分工请示的通知》中指出,幼儿教育应实行“地方负责,分级管理”和有关部门分工负责的原则。1991年6月17日,国家教委颁发的《国家教育委员会关于改进和加强学前班管理的意见》中指出,学前班的领导和管理,应依据《幼儿园管理条例》,行政上由主办单位及其上级部门管理农村学前班,可实行乡办乡管或村办村管;附设在小学的,可实行乡(村)办校管。地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可根据本地实际,制定学前班管理的具体办法,并建立督导、评估制度,切实加强领导。1996年1月9日国家教育委员会的《学前班工作评估指导要点》中指出附设在小学的学前班由一名小学校长负责分管;乡、村举办的独立的学前班由乡、村文教办设专人分管;接受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管理、监督检查和业务指导;根据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有关规定履行登记注册手续。

农村幼儿教育的发展与农村的经济、社会发展关系密切,要促进农村幼儿教育的发展,需要各级政府把农村幼儿教育纳入到农村整体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规划中,才有可能创造条件不断提高农村的幼儿教育水平¨]。2003年1月27日教育部等10个部门颁发的《关于幼儿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指出,地方各级政府:要提高对发展幼儿教育的认识,加强对幼儿教育工作的领导,把幼儿教育工作纳入本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把幼儿教育工作作为考核各级地方人民政府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要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发展农村和老少边穷地区的幼儿教育事业。县级以上教育部门要加强幼儿教育管理,要办好乡(镇)中心幼儿园,发挥其对乡(镇)幼儿教育的指导作用,乡(镇)幼儿保育、教育的业务指导由乡(镇)中心幼儿园园长负责。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强调:健全国家资助政策体系,各地要根据学前教育普及程度和发展情况,逐步对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和城镇低保家庭子女接受学前教育予以资助。四、提高农村幼儿教育的师资水平农村教育质量整体不高影响着我国教育的整体质量。而师资水平的高低是影响教育质量的一个关键因素[7。。在农村,由于幼儿教师的待遇差、地位低、缺乏各种保障,使得农村幼儿教师整体素质低,且不稳定,这种不稳定,导致农村幼儿教师的流动性强,造成无法实行各种培训以提高教师素质的局面,直接影响到农村幼儿教育的质量。为了解决农村幼儿师资的问题,全面提高师资水平,国家颁发了相关文件政策。

首先解决农村幼儿教师编制、待遇及保障问题。只有得到固定的编制、相应的工资待遇和相关的保障,农村幼儿教师才有可能安心地、全力投入到幼儿教育的工作中去。1979年10月1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转发《全国托幼工作会议纪要》的通知中指出,农村社队园所保教人员的待遇,应相当于同等劳动力的报酬。经过培训考核或工作成绩突出的保教人员,其报酬可高于同等劳动力。1983年9月21日,国家教委颁发的《国家教育委员会关于发展农村幼儿教育的几点意见》指出:妥善解决农村幼儿教师的报酬。农村幼儿教师一般应同当地民办教师或社队企业职工待遇相当,或不低于当地农民实际收入的平均水平。对长期任教,工作成绩显著的幼儿教师,应给予适当奖励。1986年6月10日,国家教委颁发了《国家教育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办好幼儿学前班的意见》中指出:农村幼儿教师逐步实行聘用制,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部门可研究制定幼儿教师专业合格标准,由县教育部门负责考核,合格者发给《专业合格证》。凡持有此种证书者方可聘用。农村幼儿教师由乡(镇)政府统一管理,与当地相同条件的小学民办教师享受同等待遇。各地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改善农村幼儿教师待遇和加强管理工作的办法,调动幼儿教师的积极性,鼓励他们长期从事幼儿教育工作。1991年6月17日,国家教委颁发的《国家教育委员会关于改进和加强学前班管理的意见》中指出,学前班教职工的编制应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委、教育厅(局)会同编制管理部门,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针对各种办学形式的特点,参照劳人编(1987]32号文提出的标准制定。1995年8月30日,民政部办公厅关于转发《福建省教育委员会、省民政厅关于在全省推行农村幼儿教师社会养老保险的通知》中提到:实行农村幼儿教师社会养老保险,即使是农村任教的非公办聘任幼儿教师,也可向当地民政部门所属农村社会保险公司申请办理农村幼儿教师社会养老保险。各县(市、区)民政部门所属农村社会保险公司负责农村幼儿教师社会养老保险的具体业务工作。各县(市、区)教育部门应积极配合农村社会保险公司,做好入保的宣传发动和组织工作。推行农村幼儿教师社会养老保险,有利于解除农村幼儿教师的后顾之忧,稳定幼教师资队伍,有利于进一步促进农村幼儿教育事业发展,农村幼儿教师社会养老保险不以盈利为目的,以保障幼儿教师老后的基本生活为宗旨。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出:要逐步实行城乡统一的中小学编制标准,对农村边远地区实行倾斜政策,制定高等学校、幼儿园教师编制标准。

其次,要加强农村幼儿教师的管理和培训工作,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努力提高幼儿教师素质,建设一支稳定、合格的农村幼儿教师队伍。1983年9月21日,国家教委颁发的《国家教育委员会关于发展农村幼儿教育的几点意见》指出:幼师和幼师班应按教育部的有关规定,对农村实行定向招生,定向分配;也可试行在计划外招收不包分配的农村学生,还可举办不包分配的职业幼师班,为农村培养更多的幼儿教师。现有幼儿教师要进一步进行整顿和培训提高。农村幼儿教师应挑选思想品德好,热爱幼儿教育事业、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身体健康的青年担任。对未经系统专业训练的幼儿教师要有计划地进行培训,并列人各地教育行政部门的教师培训计划。力争在1990前,通过各种渠道,使多数幼儿教师都能受到一定程度的专业培训,并使多数示范性幼儿园、公社中心幼儿园园长和部分骨干教师达到幼儿师范毕业的程度。1986年6月10日,国家教委颁发了《国家教育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办好幼儿学前班的意见》中指出:学前班教师应由热爱幼儿教育事业,思想品德好,具有高中毕业或相当的文化程度,掌握教育学科基础知识,身体健康的教师担任。教师一般应在职前接受一定时间的专业培训,并加强在职进修。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应将幼儿教师的培养和进修,纳入师资培训规划。1991年6月17日,国家教委颁发的《国家教育委员会关于改进和加强学前班管理的意见》中指出,学前班教师的资格与幼儿园教师相同。在当前新师资培养尚不能满足要求的情况下,应根据“先培训、后上岗”的原则,有计划地对尚未受过专业培训的学前班教师进行培训。1996年1月9日,国家教育委员会的《学前班工作评估指导要点》指出:学前班应每班配1—2位教师,并且要求其热爱幼儿,相对稳定,有高中或相当于高中毕业的文化程度,受过一定的幼教专业培训。2003年1月27日,在教育部等10个部门颁发的《关于幼儿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指出:制订幼儿教育师资培养、培训规划,加强幼儿教师培养、培训机构的建设;要按教育部《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的要求,将幼儿教师的培训纳入当地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划。要依据《教师资格条例》的有关规定,实行幼儿园园长、教师资格准入制度,严格实行持证上岗。

学前班毕业总结范文第2篇

一、指导思想

各学科将继续坚持科学的教育理论为指导,认真实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从学校的现状出发,扎实有效地开展各项教育教学工作,努力提升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为了使各项工作落到实处,特制定本学期工作设想如下:

二、主要目标任务

1.认真组织全体教师学习市、县主管部门《课堂管理常规要求》及教育教学文件,力求取得成效。

2.进一步深化新课程改革。以新课程理念为先导,以教学反思为抓手,以课堂教改为重点,加大校本培训和校本教研的力度,组织教师进一步学习新课程,解读新课程,实践新课程,推进我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化。

3.强化教学常规管理。在实行校内教学常规调研的同时,加强平时教学的抽查力度,以此推动各科教学常规工作稳固、扎实地开展。注重学生学习常规的养成教育,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他们的终身教育打下厚实的基础。

4.坚持“科研兴校”策略,扎实开展县级数学课题——《重视语言发展,提高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研究,强化行动研究和教学反思,以自主研修、同伴互助、专业引领三方面为主要的科研形式,扎扎实实开展课题研究等活动,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科研水平。加强教师之间的深度对话和智慧碰撞,要让教师群体成为学习型组织。把自培、互动、共享作为校本教研的核心理念,把“开展自已的教研、发表自己的见解,解决自己的问题,改进自己的教学”作为教研目的,让每一位教师“把研究的东西做出来,把做着的东西说出来,把说出的东西写出来”,亲身体验“研——做——思——写”这样一个循环往复、螺旋上升的过程。倡导教师撰写案例反思和教育随笔,使教育教学的反思、后记最后成为教师自觉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

5.加强师资队伍培训力度。扎实开展师徒结对活动,缩短转岗教师教师上岗适应期,定期有效的组织开展学科组教研活动,全面提升教师理论素养。

三、主要工作措施

(一)期初组织相关学科教师进行上学期教育教学反思大讨论活动,教师们畅所欲言,通过对上学期工作的全面总结,找出自己工作中的不足,与领导和其他教师一起沟通确定改进办法。同时教师也毫不保留的把好的经验介绍给大家,以共同提高教学质量。切实做好教师的思想工作,转变态度,以积极向上的状态全身心的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

(二)加强青年教师培养力度,提高师资教学业务能力

1、抓好常规培训。

本学期,将继续为青年教师分别安排了学科引领老师,要求师付在备课、上课、作业批改及课外辅导等方面给徒弟予悉心指导,以期缩短转岗教师的上岗适应期。重点加强对李宝华、王殿峰、刘立芬、刘磊、胡凤铃等青年教师的培养。

2、抓好专业培训

(1)大组教研活动

本学期数学、科学、学前班、体育、音乐将继续进行大组教研活动。每次活动成员要充分做好准备,力求使每一次活动成为促进教师业务能力提高的重要场所。

(2)学科备课组活动

学科备课组活动主要以课堂为主题,探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和疑惑,力求使每一次活动成为促进教师教学能力的场所。主管领导将从第一周开始就深入课堂听课,及时查找不足并适时进行指导(要求本科教师积极参与听课活动,每位教师听课时都要写出自己对所听课的每个环节的评价)。

3、支持外出培训。

在组织开展校本培训的基础上,为教师创造走出去学习的机会,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各类业务培训活动。

(三)加大教学管理力度,提高课改实施水平

1、加强教研组建设。

加强教研组建设,对组长、教学骨干进行培训并创设平台,完善教学常规的检查与评价,教研组学期计划中必须有明确的教研计划内容,并切实落到实处。提倡组际之间的交流与磋商,努力营造浓厚的教研氛围。同时加强教研组工作的自主性、创新性、实效性,由教研组长负责,加强集体备课、说课、听课、评课等研讨,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益。积极推进对各教研组教研活动的考核,学期结束评选出优秀教研组。

2、加强教学过程管理。

教学过程管理包括备课、上课、作业、辅导、考核等教学基本环节的常规管理工作。

备课实行分层管理,因人而异,注重实效。教师一律写详案,备课量均要做到超前一周。备课不仅要分析学生的原有知识基础学习能力,更要吃透教材,提倡课前备、课后思,有话则长,无话则短,每节课必须写清导语、过渡语、和结束语,为自己的教学研究工作积累素材。在教学过程之前的一些环节上可以简写,但要做到心中有数。凡集体备课的教案要专门设本,需在旁着重注明自己上课后的感受和想法。幼儿教师的精品教案要设专用本。

上课倡导多样化的教学模式,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有效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努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课堂上要营造民主宽松的课堂氛围,为学生创设自主探究、交流合作的机会,尊重学生的见解,重视学生的经验,鼓励学生创新,指导学生关注生活、关注实践。

作业需立足于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避免重复劳动,提倡少而精。引导学生完成一些感兴趣的探究性、实践性作业。力求使作业成为联系学生知识和生活实际的纽带,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学习辅导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予以更多的关心和帮助。不得对学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人身攻击和讽刺挖苦。要切实做到老师们自己反思的那样“多些耐心和爱心”。

向李宝华老、王殿峰、付冬杰等老师学习精心、敬业精神,向张健美等老师学习乐学习、爱钻研的精神。

3、认真落实31345工作。

4、落实全面发展,抓好综合学科教学。音乐、体育学科及学前。本学期将继续狠抓音乐、体育学科的课堂教学,要在认真而创造性地完成学科教学任务外,还要坚持做好科学基地工作,加强舞蹈班的训练,全面提升学生的自身素质。积极准备各项活动,一定要出精品;抓好抓经体育运动队,力争在各级运动会上取得好成绩。认真组织学前班教育教学工作,重视幼儿智力的开发,并把安全工作放在首位。为合理衡量幼儿教师教学工作情况,考核教师工作实绩,建立有效激励机制,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水平,根据我校实际情况,特对学前教师独立考核,并制定学前教师教学工作量化考核细则。

5、按学校要求落实好包班工作。

6、加大毕业班管理力度。

(四)健全教学管理运行机制,确保学校教学工作稳妥有效展开

1、进一步抓好课堂常规。

课前,每一位教师要认真做好课前准备,于上节课下课铃响后马上进入教室,学生要养成课前做好上课准备工作。课上,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听课习惯,让学生学会倾听、学会发言、学会讨论。课后,班主任及任课教师有责任组织好学生的课间活动,避免课间互相追逐、打闹现象。

2、进一步落实随堂听课。

进行不定期的随堂听课,采取推门听课的方法。对部分相关学科的教师要进行“跟踪式听课”,对听课进行课堂教学情况的测试反馈,及时进行针对性点评,努力提高课堂的质量。

要求教师和学生做到六个一:

一、教师努力做到“六个一”。

1、每个学年里要上好一节公开课(可在学校、教研组内进行,必须通知学校领导)。

2、写一份自己满意的教学设计(期末发到学校公共邮箱)。

3、设计一份自己满意的试卷(学期末每位教师针对本册书和学生实际情况,设计一份试卷发到学校邮箱)。

4、写一篇论文(期末以A4纸打印或手写形式上交学校)。

5、做好自己的一个研究课题(学校随时检查落实情况)。

6、每周练写一篇正楷字(从下周开始,学校统一发纸)。

二、学生做到六个一:

1、每节课前一支歌:要求昂扬向上、催人奋进的歌曲。如“团结就是力量”等。这就要求音乐教师下些功夫,教会学生唱歌。歌曲从“百首歌曲大家唱”中选。做到班班有歌声,课课有歌声。学校将做重点检查,将此项工作作为考核音乐教师的首要条件。

2、每天一篇日记:一二年级可写一两句话,三、四、五、六年级写一段话。

3、每天一组计算训练。

4、每周一篇小楷字:要求语文教师认真指导并检查,学校适时检查。小楷字一律用三十二开田字格本,写清第几周,内容以阅读、积累为主。

5、每周读一篇科学小常识。

6、每周学会一句英语日常用语。

学前班教学工作计划(二)

“一年之际在于春”,当春天缓缓向我们走来的时候,我们和孩子们一起又迎来了新的学期。这是孩子们在学前班的最后一个学期,也是入小学前最关键的一学期。所以我将一如既往地认真开展教育教学工作,针对上学期教学工作中出现的不足进行调整,使每一位孩子能够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

本学期我主要担任了学前(1)班的《拼音》、《数学》、《写字》、《图画》、《手工》的教学。我力求上好每堂课,在课前认真研究教材,准确把握重难点,注意强化难点强调重点,教学中严格遵循幼儿的认知规律,年龄特点,结合幼儿的生活经验,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并不断归纳总结,提高教学水平。下面将主要的学科做简单的教学计划:

一、拼音教学计划

(一)、本学期拼音的教学重点

学会复韵母、整体认读音节能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会读它们的四声。学习声母与复韵母组成的音节,能准确拼读音节,正确书写音节。

(二)、措施与方法

1.汉语拼音的教学,从实际出发,采用直观教学,如:图片、卡片。

2.可借助多媒体教学的辅助手段,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扎扎实实地把拼音基础打牢。

3.重视读写训练,有效地提高幼儿的读写拼音字母的能力。

4.注教学评价,要善于鼓励学生,多表扬。

5.结合幼儿的特点,启发诱导,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数学教学计划

(一)、教学目的要求

幼儿在老师的引导下,能结合生活中的实际经验,区分和理解一些事物的相关联系,通过自己的操作并理解、分析和概括出数的意义及数字的相互关系,并能准确的进行20以内加减运算。

(二)、数学教学的重难点

1、能对周围的事物有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

2、对生活中的物体能有一个基本的认识能力,如认识钟表、学习等分、学习分类等。

3、能理解数字的意义并能准确的进行20以内加减运算。

4、认识钱币及钱币的简单计算。

5、数的连加、连减及加减混合算式。

(三)、教学措施

教学活动与幼儿的日常生活紧密结合起来,并通过游戏的方法培养和保护幼儿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创造和提供一定的条件帮助幼儿合理地运用掌握的数学知识,将其转化为认识事物的能力。教学中组织创设各种情景,以有趣的故事和游戏展开,并配合具体形象的教具引导幼儿多方位、多角度、多方法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充分发挥幼儿学习的主体作用。

三、写字教学计划

1、写字方面,熟练掌握基本的汉字笔画名称及书写,加强认识汉字的深度,要求能在田字格中按照笔顺规则正确地书写,并能给生字组词、口头说话。课堂中,规范的板书,详细的讲解,教给幼儿正确的书写方法,严格要求幼儿在四线格或田字格中正确规范的书写,熟练掌握每一个生字的每一笔画所在田字格的位置。

2、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幼儿掌握正确的读写姿势和爱惜学习用品,要求学生重视用眼卫生,养成良好习惯,促进身心健康发展。要把培养正确的写字姿势作为重点,严格训练,做到统一要求,规范练习,写字课上严格练,其它课上坚持练,家长协助配合练,检查评比促进练,持之以恒长期练习。

3、体会汉字的优美。引导幼儿看范字、描红,感知感悟。再将写字的作业相互传阅、交流、挑选优美的作业粘贴于评比栏,让幼儿有一种成功感,这种成功感又会变成一种动力,从而激发他们今后主动、自觉地观察字形、练习写字。

本学期,我在把幼儿入学准备工作做为本学期的工作重点的同时,不断加强幼儿阅读、书写的训练,以及幼儿良好行为品德的训练。将学前的准备工作和各学科教学有机结合起来,为幼儿进入小学打好基础。

学前班教学工作计划(三)

本学期,以素质教育的思想和理论导向,更新教育观念,面向全体幼儿,面向全体幼儿的每一个方面。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加强学前班教育教学工作,加强师德教育,为人师表,关心学生善待家长端正教育思想,转变观念,加强学前班教育研究,加强过程管理意识和质量意识,推进学前班教育改革,提高学前班教育质量。

一、工作目标:

1、以素质教育的思想和理论导向,更新教育观念,面向全体幼儿,面向全体幼儿的每一个方面。

2、继续加强学前班教研活动的管理,积极进行幼儿素质教育的探索和研究,为幼儿作好升入小学学习的心理准备和行为习惯方面的

3、培养幼儿综合能力,学会认知,学会做人,学会共处准备。

二、主要工作

(一)、学习工作

1、认真学习新的教育教学理论,端正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

2、各校坚持单周一政治学习,双周一教研活动制度。

(二)、管理工作

1、抓好各项制度管理,各项工作抓落实,抓实施,抓检查。

2、发挥组长作用,严格落实学前班各项规章制度。

3、加强教育过程管理,鼓励教师针对班级活动中遇到的问题,寻求适当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措施。

4、坚持学前班教研活动,了解教师教育教学情况,了解各班幼儿情况,商量制定改正措施。

5、学前班工作纳入学校工作计划中,对于学前班出现的各种情况和问题,通过行政会讨论解决。

三、工作措施:

1、支持和鼓励教师努力学习业务知识,积极参加各种培训和竞赛。

2、积极开展各种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小型活动,注重幼儿个性发展。

3、加强早操课间操活动管理,合理编排早操结构,提高活动质量,坚持每日三十分钟早操活动。

4、开展说普通话活动,引导幼儿在校、在家都说普通话。

5、改变旧的传统教法,努力学习教育新理念,以新的教育方法搞好教育教学工作。

6、稳定学生思想情绪,加强常规教育,加强爱校,讲文明守纪律教育。

7、加强环境卫生、个人卫生教育,每天坚持晨检,防止危险品带进学校,放学时小结卫生情况,让学生漂漂亮亮上学,干干净净回家。

8、坚持不懈地进行安全教育,让学生高高兴兴上学,平平安安回家。

9、认真学习教育理念,深钻教材,认真备课,备好精品课,充分利用电化教学,让学生乐中求学,吸收知识营养。

10、积极参加教研活动,互相学习,取长补短。

11、积极完成学校布置的各项任务,积极参加学校布置的各项活动。

12、充分利用课内时间抓紧教学,注意教学密度,语言教学注意多读,发音准确,能说完整的句子,复述浅显易懂的故事。

13、数学教学能举一反三,多用启发式教学。多练,灵活地掌握计算方法。

14、进行革命传统教育,深切悼念革命先烈,化悲痛为力量,教育学生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努力学习,本期游烈士塔一次。

15、开展“我能行”活动,通过穿衣、系鞋带比赛,培养学生独立生活能力。

16、加强体育锻炼,教育学生锻炼身体,保卫祖国,

四、主要活动安排:

九月:

1、开学常规教育、常规检查。

2、教室环境布置。

3、早操活动编排。

4、检查学前班安全设施。

5、学前班家长会。

十月:

1、早操活动比赛。

2、环境创设评比。

3、幼儿体检。

4、组织幼儿秋季趣味运动会。

十一月:

1、各班幼儿普通话抽查评比。

2、小能从比赛,备课教案展评。

3、《争当环保小卫士》,准备元旦游园活动。

4、组织幼儿绘画大赛。

十二月:

1、迎新年家园同乐联欢会。

2、学期末教学考核,组织教师分析总结幼儿试卷。

学前班毕业总结范文第3篇

关键词: 津巴布韦 学前教育 发展现状 存在问题

一、津巴布韦学前教育发展现状

(一)津巴布韦教师教育。

津巴布韦独立后将教育重点放在学龄前儿童,像加拿大国际发展署这样的发展机构不再只是关注中等和高等教育,将其援助之手伸向学前教育部门。1992年加拿大国家发展署出台了一个历时四年的资助项目,目标是提高津巴布韦大学培养学前教育教师的能力,为此津巴布韦举行了一系列研讨会,为给幼儿教师提供更好的培训和教学实践,与会人员均为幼儿教育从业者[1]。

津巴布韦拥有较发达的教师教育方法[2]。大部分教师在国内的14个主要师范院校学习为期三年的文凭课程(中学教师在另外5个师范学校学习),经过三年的学习可以获得大学文凭,然后进入津巴布韦大学学习两年便可以获得学士学位。另外,大学毕业生可以在津巴布韦大学接受一年的教师资格认证课程。除通过传统方式获得教师资格外,缺乏正式教师资格的实习教师可以接受四年的远程教育,即津巴布韦综合国家教师教育课程,此课程自1980年以来已经培养了大量的合格教师。

自1946年殖民统治以来,为白人开设的学前教育机构根据欧洲人的规定设立且严格,而为非洲幼儿开设的学前教育机构则作为非政府组织和教会使命的一部分而设立。独立后,托儿所在津巴布韦政府指导下在全国范围内的农村地区建立起来。

到1993年,津巴布韦全国共有约8000多所由政府管理的儿童早期教育中心[3],大部分分布在农村,主要包括半组织游戏小组(semi-organized playgroups)和托儿所,政府早教中心教学人员主要是当地的妇女,且大部分只有小学文化程度,她们在两年内共接受为期六周的教师教育课程,培训这些教师的是儿童早期教育和保育政府培训师,这些培训师由受教育和文化部监督的教育心理学家和其他专家组成。培训师是具有丰富经验的幼儿教育工作者,为确保培训的质量和扩大学前教育,培训师要具备“A-水平”资格,这是进入津巴布韦大学攻读早期儿童教育学士学位的基本入学条件。除了政府设立的早期教育中心外,还有很多非政府机构管理的私立早教中心(大部分设在城市)。

根据莫约等人的调查结果显示,目前所有的幼儿教师均为女性,66.7%的管理者为男性,33.3%的管理者为女性;33.3%的教师只有小学文化水平,44.4%的教师“O”水平考试少于5门,22.2%的教师全部通过“O”水平考试,持有“O”水平证书;88.9%的管理者通过“O”水平考试,而只有11.1%的管理者达到“A”水平;77.8%的教师有培训合格证书,22.2%的教师没有接受过任何培训,11.1%的管理者有教育合格证书,44.4%的管理者有教育文凭,44.4%的管理者具有大学学历;55.6%的教师教龄在5年以下,22.2%的教师在6到10年之间,22.2%的教师教学经历超过11年。在管理者中,教龄少于5年的占44.4%,6到10年的占11.1%,多于11年的占44.4%[4]。

总之,津巴布韦大部分的学前教师不合格,没有相应的学历、文凭或者没有接受过专门的培训。

(二)农村托儿所。

农村学前教育机构通常被称为托儿所,是津巴布韦学前教育机构最引人注目的类型之一,这种托儿所有成千上万所,几乎都依小学而设,通常位于小学校园的一角。有很多托儿所在上世纪70年代由妇女俱乐部协会建立,还有一些是在1980年由在任的妇女政党建立。这种类型的托儿所虽然没有经济支持,甚至有的都没有固定的教学场所,比如有些教室设立在小树林里,只有一块小黑板和一个简单的遮阳顶棚,但是在农村地区却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大多数托儿所的教师是生活在本社区的母亲,她们每年都会获得政府津贴,托儿开放时间为早上9点到12点,由小学校长监督其工作,校长任命班主任,班主任负责每天监督托儿所的日常运转。教师每天和家长提前商定好早上见面的地方,家长把孩子送到约定的地方,再由教师统一带到托儿所。托儿所开放时间除了与学校学期有关外,还因季节而定,在播种和收获的季节,很多托儿所都会关闭,教师便可以去田里劳作,每逢雨季,托儿所也会关闭或者教师带领幼儿寻找庇护所,比如学校里的房檐下或者教堂里。此外,托儿所也会因为其他原因关闭,如教师要参加葬礼。

农村托儿所的另外一个特点是随季节而变化的功能作用。许多托儿所在干旱或农作物歉收时成为临时喂养站,本可以容纳15至20人的托儿所在这时可以容纳100多人,教师负责给幼儿做饭,一般是玉米面做成的粥,此时,托儿所的教学功能变成了保育功能[5]。

一般托儿所的活动包括做游戏、唱歌和儿童之间自行发起的活动,活动时的玩具和工具均由教师制作而成,比如教师将植物叶子做成染料,将树枝两端嚼烂做成刷子,学生们利用这些上图画课,也上正规的数学和字母课,数学课用绍纳语和英语,英语课只用于回答问题的演练,如:“你好吗?”“你叫什么名字?”

(三)城市学前班。

城市地区的学前教育机构被称为学前班,主要办学形式为私立民办,极少数为公办。一些精英式的学前班自殖民时期就已经建立起来,目前为止其依然参照英国幼儿教育传统管理运行,且与直属私立小学有合作关系。由于私立学前班学费很高,许多家庭负担不起,家长为了获得入班证书,选择在进入一年级之前在学前班的最后一个学期为子女进行注册。农村托儿所也出现这种状况,但程度较小。

(四)学前教育内容及目标。

Hampton(1989)发现母亲把幼儿送进农村托儿最直接的目的是使幼儿能为进入小学做好准备,但同时她也发现托儿所并没有采取实际方式实现此目标[6]。对此,家长和教师关于“为上学做好准备”的含义有不同的看法。家长所谓的为上学做好准备是指幼儿可以在托儿所学到阅读、算术和写作等实际知识,而校长和教师对为上学做好准备的理解更多意义上是指幼儿在情感和智力上的提升,正如在Ailie Cleghorn和Larry Prochner的调查中一位在幼儿园担任班主任的教师这样说道:“至少他们为上一年级做足了准备,因为学校教材严重不够,他们必须学会分享,在托儿所的时候他们已经学会分享”。另外一位托儿所的教师说:“不管怎么样,上过托儿所总比没上过的要好很多,至少他们学会了同别人相处,他将学到如何分享。”[7]

城市学前班相比农村托儿所有更明确的培养目标,学前班通常直接教授幼儿英语,某些情况下,幼儿在学校禁止说母语,子女在私立学前班就读的家长坚信子女可以从学习英语课程中获益,一位全日托和半日托的学前班教师说:“幼儿父母明确指出他们希望自己的孩子能精通英语。”[8]同时,家长希望子女在学前班习得写作、画画和阅读等技能。

幼儿教师和托儿所教师关于英语教学的理解有明显差异,根据教育部要求,多数语言课程在三年级开设,可就算是农村地区的学校教师也都是用英语教授数字和字母。如果你跟学生说:“你们好吗?”他们会齐刷刷地回答:“我们很好。”托儿所教师认为教师应该为学生进入一年级学习英语口语做好准备,而幼儿教师指责托儿所教师这样的教学方法不够恰当,幼儿没有讲英语口语的环境,尤其是托儿所教师在语音和词汇使用上不够准确,最后可能会适得其反。

根据教育部政策,进入小学的幼儿要进行为期六周的预正式学习,相当于缓冲时间,目的是使儿童能更好地适应小学生活。由于小学的学业压力和玩游戏所需的材料短缺,教师通常不得不放弃以玩游戏为主的六周过渡时间用来教授学生新知识。

二、津巴布韦学前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学前教育基础设施差。

独立之后的津巴布韦进行了教育大改革,然而政府强调的学前教育作为重建教育系统的第一步,各相关部门并没有做到集中行动和协作,各部门分工不明确。很多基础设施建设不够完善,比如教室简陋、教学工具匮乏、教学媒介缺乏等。

(二)学前教育目标不明确,家长对学前教育认识不足。

随着英语本土化的趋势,英语渗入津巴布韦人民经济和生活的其他各方面,家长和社会各界呼吁学前教育在使用本地语言教学的基础上尽量在学生早期学习英语,在一篇关于语言濒临灭绝的社论中Marazanye这样写道:“孩子们去学校或者托儿所,择校标准中位列第一的是:这里有白人吗?他们在托儿所里讲英语吗?”[9]学校里有白人就足够了,并且学校和托儿所里禁止讲绍纳语,没有人在乎学校的学业水平如何。

(三)学前教育课程单一且陈旧。

幼儿园尤其是城市学前班出现不公平和标准陈旧等现象,其中学前班使用英语和目前还在延续使用殖民地时期的课程最普遍。儿童早期教育家Barker在1981年提出,被他称为“广范围和大目标”和“儿童早期教育的负担”[10],他呼吁学习西方学前教育的“广范围和大目标”,包括亲子互动,自由游戏,兴趣中心,益智游戏,创新活动,社会活动,空间活动,书籍介绍,音乐,运动等。解决此问题的方法不是将更多的教学工具放进幼儿园中,也不是在早期教育中一味地向学生灌输知识,更不是让教师们孤注一掷地学习西方的教学方法,而是要用创新的方式反省农村托儿所肩负的使命。

(四)家长和教师对学前教育理解不到位。

城市家长和农村家长对幼儿园有不同的理解,城市家长关注学前英语的学习,而农村家长更关注幼儿对学校的适应能力。农村家长和托儿所教师对于学生的期望看法一致,城市家长与城市幼儿园学前班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的看法大相径庭。

三、结语

纵观国内外学前教育研究,表明有效的儿童早期教育对幼儿一生的身心发展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学前教育质量不仅影响儿童的身心发展,而且影响学前教育的发展进程。独立以来,津巴布韦幼儿教师面临的挑战逐步增加,其应对挑战的能力随之逐步增强。津巴布韦学前教育之所以在独立后经历如此巨大的发展,除了经济发展、政治稳定和战乱平息等因素外,还要归功于津巴布韦国家整体教育事业的发展和国民受教育程度的提高。随着越来越多的国民接受义务教育和高等教育,更多的人开始愿意送孩子进入幼儿园接受教育,而不是将孩子委托给长辈在家中培养,这种趋势在未来几十年将一直延续。发展前景是美好的,但目前存在的挑战还是很多,学前教育建设机构、教育家和教师面临的主要挑战是在资源短缺、资金匮乏的情况下,如何更好地开展学前教育工作,如何更好地在自身的文化背景下创造适合自身发展的环境。

参考文献:

[1]Cleghorn,A.,& Weber,S.Early childhood teacher education in Zimbabwe:From grass roots to university-based training[J].Canadian Journal of Research in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1996.

[2]Dorsey,B.J.,Matshazi,M.,Nyagura,L.A review of education and training in Zimbabwe[R].CIDA and Government of Zimbabwe,Harare.1991.

[3]Chada,R.N.E.International hand book of child care policies and programmes[M].Zimbabwe.In M.Cochran (Ed.) West point,CT:Greenwood Press.1993.

[4]J.Moyo,N.Wadesango,M.Kurebwa.Factors that Affect the Implementation of Early Childhood Development Programmes in Zimbabwe[J].Zimbabwe Open University,Midlands Region;Zimbabwe Walter Sisulu University,East London,RSA.Stud Tribes Tribals.2012.

[5]Levine,R.,Levine,S.,Leiderman,P.H.,Brazelton,T.B.,Dixon,S.,Richman,A.,Keefer,C.H.Child care and culture:Lesson from Africa[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4.

[6]Hampton,J.Play and development in rural Zimbabwean children[M].Early Childhood Development and Care,47,l-61.1989.

[7]Ailie Cleghorn,Larry Prochner.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in Zimbabwe:Recent Trends and Prospects[J].Early Education and Development,Vol 8:3,pp339-352,1997.

[8]Ailie Cleghorn,Larry Prochner.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in Zimbabwe:Recent Trends and Prospects[J].Early Education and Development.Vol 8:3,P346.1997.

[9]Marazanye,K..Local languages are on the verge of extinction[J].The Sunday Mail (Harare),1997.

学前班毕业总结范文第4篇

一、基本情况

全州共有幼儿园10所(其中民办幼儿园4所),共有教学班201个,在园幼儿5743人(其中学前班2878人)。6所公办幼儿园中,州直1所,门源、祁连、海晏各1所,共有在园幼儿268人。在全州农村小学附设学前班的学校共有122所,学前班135个,在校幼儿2807人。全州学前1年幼儿共3961人,入园4251人,幼儿毛入园率107.3%;学前2年幼儿7591人,入园5166人,毛入园率48.8%。全州公办幼儿园共有教职工149人,专任教师103人;幼儿园教师中达到中专以上学历的教师103人,其中幼师专业毕业的教师仅17人,占16.5%。

全园4所民办幼儿园中,共有教职工30人,其中专任教师18人,教师中达到中专以上的18人,无幼师专业毕业的教师。

二、存在的突出问题:

1.由于学前教育不属于义务教育范畴,因此,无任何项目来源,经费投入相对于义务教育较少,园舍建设滞后于当地人口增长速度,存在着发展空间受限、园舍紧缺、活动场地不足、生源爆满、班额过大等问题,根据国家人事部、教育部颁发的《城镇全日制幼儿园班级人数编制标准》,小班幼儿人数每班20—25人,中班幼儿人数25—30人,大班幼儿人数30—35人,幼儿室内活动面积平均每人4平方米,与标准编制相比,差距很大,从而也造成了教师工作量超负荷现象。

2.由于教师素质参差不齐,导致学前教育的效果多样化,具体表现在:①缺少专业教师,近几年,各园虽然不断加大园本培训的力度,加强对教师基本功的训练,但由于无教师培训经费来源,很少有外出观摩、学习交流的机会,从而导致教师专业成长的内在动力不足,造成部分教师教学基本功不够扎实,课堂教学无创新、方法单一等问题;②教育观念得不到改变,有时还为了迎合许多家长望子成龙的心情,以游戏为主的活动逐渐被机械的被动的课堂教学模式所代替,导致小学课程下移现象,在幼儿发展的黄金时期,玩中学的最佳时期,却演绎着小学教育、重复教育,个别班级还出现过背书包、留作业的现象,使幼教“小学化”倾向偶尔存在,严重制约了幼儿想象力、创造力的培养和幼儿后期的发展。

3.幼儿教师补充机制尚未健全,幼儿教师(尤其专业教师)及保育员缺编现象依然存在,加之收费标准偏低,许多工作无法开展,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前教育的发展。

三、学前教育发展思路及建议

1.提高认识,加强对学前教育工作的领导。总结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加快发展学前教育,公办民办并举,增加学前教育资源,抓紧解决“入园难”问题。《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若干意见》明确指出,“学前教育是终身教育的开端,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重要的社会公益事业。”各级政府要充分认识学前教育的重要性,依法将学前教育纳入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列入工作议事日程。要把学前教育的发展水平作为对各级政府工作实绩的考核依据。

2.明确职责,建立有效管理机制。州、县政府应成立由主管领导任组长,教育、财政、物价、人事、公安、卫生、建设、民政、劳动保障、妇联等部门主要领导为成员的学前教育领导小组,统筹管理州、县的学前教育。研讨学前教育建设、管理工作,及时研究解决学前教育事业发展中出现的问题;明确部门职责分工。教育行政部门完善各项政策,制定相关标准和准入要求,充实学前教育管理和教研力量,加强对保教工作的指导;编办要根据国家基本要求,结合实际核定公办幼儿园教编制;发改部门要把学前教育纳入州、县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物价部门要加强对幼儿园收费的管理;财政部门要制定支持学前教育发展的财税优惠政策;建设局和国土局要落实城镇小区和新农村配套幼儿园的规划用地;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要制定幼儿园教职工社会保障政策;人事局要制定幼儿园教职工的人事、工资待遇和技术职称(职务)评聘政策;

3.多方努力,保障学前教育经费。一是建议国家和省上对牧区学前教育试行特殊政策,将学前教育纳入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范畴,试行学前教育“两免一补”,并由国家或省上材;二是在此基础上,各级政府要不断加大对农村牧区学前教育的投入,保证每年有一定的财政拨款投入学前教育,并做到逐年增长,以不断改善办园条件;三是建立财政支持、举办者投资、幼儿家长交费、社会损资等多元筹措资金模式,建立幼儿教育成本合理分担机制,保障办园经费;四是认真执行省教育、财政和价格主管部门制定的收费标准。民办幼儿园要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根据办学成本合理确定收费标准,报有关部门备案并公示;五是村办幼儿园所收取的幼儿保育费必须设立专项帐户,用于改善幼儿园办园条件,添置和更新保育辅助设备;六是财政部门要设立专项经费,扶持农村牧区幼儿学前教育发展,资助农牧区家庭贫困子女入园;七是建立学前教育经费监督检查和审计制度,确保学前教育经费专款专用。

4.解决幼儿教师紧缺的问题。教师编制问题无论是在现有规模还是扩大办园规模和数量后,都显的尤为重要,只有保证一定的幼儿教师,才能做到学有所教,才能逐步在农牧区普及学前教育。为了保证学前教育工作的正常运行,解决我州幼儿教师编制问题。

5.加强管理,促进学前幼儿教育良性发展。无论是公办还是民办园,都要依照党的教育方针,确定办园目标,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遵循《幼儿园指导纲要(试行)》精神,以幼儿发展为本,尊重幼儿身心发展规律,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引导幼儿通过活动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克服“小学化”教育倾向,努力规范办园行为。

学前班毕业总结范文第5篇

第一部分 末尾调整制

适用对象:小学在职教师

考评方法:期末检测结束后,由中心校组织考评组统一进行考评。

组名规定:

a组:龙汛小学

b组:示范小学、中营小学、黑泥巴地小学

c组:希望小学、宁边完小、小米完小

c组单小:偏坡单小、大蒿地单小、寒坡岭单小

平均分计算规定:以__年春季学期初中心校核实的人数计算平均分,特殊情况如死亡、生病住院等,教师出示相关证明材料,据实计算。(学前班据实考人数计算。)

计算周期:每学期

计算方法:

1、在a组任教的教师,期末质量检测时:学前班、一、二年级语文平均分为47分以下不含47分、数学平均分为51分以下不含51分;三至六年级:语文平均分为48分以下不含48分、数学平均分为52分以下不含52分,且名次排在全乡倒数第一、二、三名者调往b组或c组任教。

2、在b组任教的教师,期末质量检测时:学前班、一、二年级语文平均分为47分以下不含47分、数学平均分为51分以下不含51分;三至六年级:语文平均分为48分以下不含48分、数学平均分为52分以下不含52分,且名次排在全乡倒数第一、二名者调往c组任教。

3、在c组任教的教师,期末质量检测时:学前班、一、二年级语文平均分为43分以下不含43分、数学平均分为48分以下不含48分;三至六年级:语文平均分为44分以下不含44分、数学平均分为48分以下不含48分,且名次排在全乡倒数第一名者调往c组其它学校及单小任教,家在学校当地的教师调往a、b组任教。

第二部分 教师津贴发放实施细则

适用对象:小学在职教师

考评方法:课时津贴和常规津贴由各完小进行考评,质量津贴由中心校在期末统测后组织考评组进行考评。

资金来源:参加考评的教师每人每学期投入金额1000元。

计算周期:每学期

考评内容:

1、课时津贴占15%;

2、常规津贴占40%;

3、质量津贴占45%。

平均分计算规定:以__年春季学期初中心校核实的人数计算平均分,特殊情况如死亡、生病住院等,教师出示相关证明材料,据实计算。(学前班据实考人数计算。)

计算细则:

(一)课时津贴(15%)(本条规定各校以此为依据进行计算)

1、每校按班级×30来计算每周总课时,然后各教师每周的课时之和要等于总课时。按规定上足所规定课时。每位教师得50分。

2、校长每周以8课时计算,超一节加1分,少一节扣1分。

3、副校长、教导主任每周以12课计算,超一节加1分,少一节扣1分。

4、后勤主任、少先队辅导员、教研组长以13课时讲算,超一节加1分,少一节扣1分。

5、班主任每周以14节计算,超一节加1分,少一节扣1分。

6、科任教师每周以15节计算。超一节加1分,少一节扣1分。

7、计算方法:学校课时总津贴÷学校总课时×教师所上课时=教师个人所得课时津贴。

以上条款中,同时担任多种职务的,以担任的最高职务计算课时,上述课时不包括早自习、校会课。每周计算一次,以课程表为准。

(二)常规津贴(10%)(各校参照中心校常规检查所占分值,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考评,在每期中心校统一考评前打出分值交考评组计算金额)

(三)质量津贴(45%)

计算方法:以年级科目为单位。

1、学前班、一、二、六年级数学、语文提取该上课教师质量总津贴,纳入期末质量津贴。

2、三至五年级,语文、数学提取该上课教师的质量津贴×70%为考评资金,思品、自然提取该上课教师质量津贴×30%为考评资金。

3、质量总津贴(以年级为单位)÷教师所得总分×教师个人得分=教师个人所得质量津贴。

具体计算细则:

1、名次奖:按年级班级数计算,如有10个班级的第一名奖100分,第二名奖90分,第三名奖80分,第四名奖70分……以此类推。

2、进步奖:在同年级中每上升一个名次奖10分,每下降一个名次惩5分,累计计算。

3、平均分上升奖:平均分与前学期相比,每上升一分奖2分,每下降1分扣1分,累计计算。

4、极限分奖:以全乡单科总平均分为极限分,在极限分以上下降不扣分,以极限分为基准,上升1分加3分。下降一分扣2分。

5、档次奖:数学、自然平均分在90分以上奖50分,80分以上奖45分,75分以上奖40分,70分以上奖35分,65分以上奖30分,60分以上奖25分,55分以上奖20分,50分以上奖15分。

语文、思品平均分在85分以上奖50分,80分以上奖45分,75分以上奖40分,70分以上奖35分,65分以上奖30分,60分以上奖25分,55分以上奖20分,50分以上奖15分。

6、优秀生奖:数学90分以上为优秀生,语文85分以上为优秀生,每班单科有一个优秀生,任课教师加4分,此项累计计算。

第三部分 加强毕业班管理

适用范围:中小学在职教师

计算周期:学年

(一)中学(由中学考评组计算)

1、毕业班初升高质量检测时,实行本年度与上一年度相同科目相比的办法;

2、毕业质量检测时,同科目成绩比上一年度同一学校同科目平均成绩下降5分及以上者,期末质量津贴为零且作为末位调整的对象,如出现全乡同科目平均成绩整体下降时,根据下降的幅度调整下降分数;

3、每年的区级表彰(优秀教师)将在毕业班教师中产生;

4、对总体成绩优秀的班级教师给予一定的奖励,具体办法如下:

(1)在初升高质量检测时,参试科目(语文、数学、英语、政治、物理、

化学)总分600分及以上的,有一名奖励毕业班教师500元,累计计算;(2)在初升高质量检测时,参试科目(语文、数学、英语、政治、物理、化学)总分580—599分的,有一名奖励毕业班教师400元,累计计算;

(3)在初升高质量检测时,参试科目(语文、数学、英语、政治、物理、化学)总分550—579分的,有一名奖励毕业班教师300元,累计计算;

(4)在初升高质量检测时,参试科目(语文、数学、英语、政治、物理、化学)总分520—549分的,有一名奖励毕业班教师200元,累计计算;

(5)在初升高质量检测时,参试科目(语文、数学、英语、政治、物理、化学)总分500—519分的,有一名奖励毕业班教师100元,累计计算;

(6)以上成绩不含照顾分。

(二)小学(由中心校考评组计算)

1、在小升初质量检测时,参试科目(语文、数学)总分195分及以上的,有一名奖励毕业班教师200元,累计计算;

2、在小升初质量检测时,参试科目(语文、数学)总分190-194分的,有一名奖励毕业班教师100元,累计计算;

3、在小升初质量检测时,参试科目(语文、数学)总分185-189分的,有一名奖励毕业班教师50元,累计计算;

4、在小升初质量检测时,参试科目(语文、数学)总分180-184分的,有一名奖励毕业班教师30元,累计计算;

5、宁边小学、希望小学下调5分计算。

第四部分 职称评定办法

适用对象:中小学在职教师

评定办法:由中心校组织评审组进行评定

评定周期:年度

评定细则:

一、德(分值20分)

1、 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教育事业。 3分

2 、遵纪守法,拥护党的各项方针政策。 3分

3 、服从工作安排,顾全大局。 3分

4、认真贯彻执行教育教学改革的政策。 3分

5、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工作踏实。 3分

6、为人师表,有良好的教师形象。 3分

7、实事求是,坚持原则。 2分

二、能(分值60分)

1、有连续5年教学计划、班主任工作计划。(见材料,班主任无一期工作计划的此项得1.5分,附加分中不得分,笔迹不符合的,此项分为0分。) 分值:5分

2、教案设计科学、规范、可操作性强。(连续近三年来的教案,笔迹不符合的或少一期的,此项分为0分,查看后计分。) 5分

3、能不断改进教学和工作方法。(由校长介绍) 3分

4、教态自然大方,能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工作热情周到,能正确处理问题。(由校长介绍) 5分

5、能根据教学内容自制教具和课件。(有实物、具有可操作性) 5分

6、无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的情况出现,出现者此项不得分。(由校长介绍) 5分

7、能及时处理好各种偶发事件。(由校长介绍) 5分

8、认真组织课外辅导,切实安排好各种课内外活动。(查看记录后根据质量好坏记分) 5分

9、批阅作业及时,组织考核科学、合理。(在中心校检查中有此情况的此项不得分,无此情况的由校长介绍) 5分

10、能撰写高质量的教学论文。(见材料) 5分

11、写出高质量的工作总结,教学体会、经验、心得体会。(以材料为依据) 4分

12、关心学生身心健康,不排斥差生,工作方法得当,求真务实。(由校长介绍) 4分

13、家访有记录,有记划,有目的,开会学习有记录,有宣传,有落实。(查看后计分,若无记载不得分) 4分

三、勤(以上年6月至本年6月为时限,标准分40分,扣完40分者取消当年参评资格)(考勤本由学校提供,无考勤本实行一票否决,视为全部扣除,学校对考勤的真实性负责,考评结果出来后2天之内有人举报查实后取消其资格,空出指标由参评人员中按分数高者当选。同时取消该校校长评审组成员资格,重新在在该校中民主产生评审组成员。)

1、缺席一节扣除5分。

2、迟到或早退一次扣3分。

3、事假一节扣2分。(法定假除外)

4、病假一节扣1分。(住院除外)

四、绩

1、期末统测名列全乡同年级同学科第一名加10分,第二名加8分,第三名加6分,第四名4分,第五名2分,时间为20个学期(1996年秋季学期开始计算),20个学期中的任何一次都算(以证书累计计算),

2、连续3个学期名列全乡第一名者再加20分;第二名者加15分;第三名者加10分,以中心校教学档案为据,没有的不记分。(宁边、小米、小垴包第三名当作第一名计算,以此类推,若是第一、二名者在应计分上再分别加6分和5分)

3、被评为党员示范班的加5分、区级先进班级体的加6分,二者可重复计算,

4、在乡内举行的课堂教学竞赛或中心校组织的活动中获第一名(含一等奖)加3分,获第二名(含二等奖)加2分,获第三名(含三等奖)加1分,时间不限,累计计算分值。(见证书)

五、附加分

1、在上年履职考核中优得4分,称职得3分。(

由中心校工作人员提供) 2、在宁边、小垴包、小米学校连续工作10年以上(含10年)加10分,5年以上含5年)加5分,5年以下有一年加1分。(不含当地教师)

3、中心校长、支书加10分,中心校副校长、工会主席加8分;中心校其他工作人员及各校校长加6分;各校副校长、教导主任加4分;少先队辅导员、团支书、总务、远程教育管理人员、图书管理人员、教研组长加3分;班主任加2分;科任老师加1分。(以最高分计算)

4、被表彰为优秀或先进的教师(党员)分别加分(部级10分,省级6分,市级5分,区级4分,乡级3分。不累计计算)。见证书

5、被评为学科带头人、教学新秀、教学能手的分别加分(部级10分,省级8分,市级6分,区级5分。见证书)

6、在片区组织的教学竞赛中,获一等奖的加4分,二等奖加3分,三等奖加2分。(不累计算)。见证书

7、教龄每年加0.5分。(由后勤提供)

8、履职年限每年加0.5分。(由后勤提供)

9、学历:本科以上加10分,本科加5分,专科加4分,中专、高中(有专业合格证)加3分,初师、初中(有专业合格证)加2分。(必须见毕业证)

六、备注

1、中心校工作人员,因工作需要没有任课,由考评组现场打分并折算为:能和绩进行量化

2、考评结果以分数最高的为职称晋升对象

第五部分 对学校的激励

适用对象:以学校为单位(中小学)

计算周期:每学期

资金来源:按__年春季学期初中心校核实的学生数每生每学期提留1元用作对学校的奖励。

考评方法:

一、对小学期末质量检测一至六年级语文、数学成绩进行目标定位:第一名:龙汛小学;第二名:示范小学;第三名:中营小学;第四名:小米小学(含单小);第五名:黑泥巴地小学;第六名:希望小学;第七名:宁边小学。

若学校名次下滑,各校排查影响名次下滑的班级科目教师(两班三教师以成绩好的班级排查),排查出的教师交中心校另行安排下期工作。

二、将各校(中学除外)投入总资金的50%用于期末质量检测成绩奖,对各完小(小米单小并入小米完小)期末质量检测学前班至六年级语文、数学进行排名,第一名奖21%,第二名奖19%,第三名奖17%,第四名奖14%,第五名奖12%,第六名奖10%,第七名奖7%。

三、小学剩余部分加上中学投入资金用于常规检查综合奖:第一名23%,第二名20%,第三名17%,第四名12%,第五名10%,第六名8%,第七名6%,第八名4%。

小龙洞乡中心学校

学前班毕业总结范文第6篇

俄罗斯的学前教育伴随着俄罗斯社会的变革而出现了新的形势。根据2006年俄罗斯出台的修订版的《幼儿园教育与教学大纲》,近几年,俄罗斯政府加大了对学前教育的资金投入,优化了师资队伍的结构,调整了教学大纲,改善了教学模式,加大了对学前教育机构的监管力度,使学前教育呈现良好的态势,由于“市场经济”的概念已波及教育领域,因而造成对改革的本来目的——保护儿童免受生理、心理的伤害,保证儿童与个人特点相适应的自由发展权的歪曲,大部分学前机构的改革具有形式的、表面的特点。 许多幼儿园追求额外收入,导致教育质量的降低,损害了儿童及其家长的利益。因此,俄罗斯采取措施为学前教育改革提供法律保障。

关键词

俄罗斯;学前教育;新政

苏联国家教育委员会在戈尔巴乔夫的“社会人道化”思想指导下,开始进行教育改革,于1989年6月16 日批准了《学前教育构想草案》。但在这之后不久,一场“八月事件”导致了苏联的解体,俄罗斯迅速走上私有化的道路。市场经济的全面过渡与推行、经济体制的全面私有化,加剧了社会的动荡和混乱。这对整个俄罗斯的社会面貌产生了深刻影响,也给俄罗斯的文化教育事业带来了巨大的冲击,致使教育经费奇缺,教师待遇低下、素质下降等问题日益严重,学校教育改革也迟滞不前。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俄联邦政府于1992年7月 10日,颁布了俄罗斯总统叶利钦签署的俄罗斯联邦《教育法》,使俄罗斯的学前教育,在《学前教育构想草案 》的基础上,根据《教育法》的规定,遵循教育改革的民主化、人道化及非意识形态化的宗旨,开始了步履艰难的改革。

一、改革学前教育的工作目标与管理模式

(一)改革工作目标

1919年俄共第八次代表大会通过的第二个党纲中,把学前教育看作是“教育和文化事业的基础”之 一,并提出广泛发展幼儿园和托儿所体系的任务,以期达到“改善公共教育和解放妇女”的目的。因此,学前 机构有两个重要职能:社会生活职能和教育职能。列宁在《伟大的创举》一文中赋予学前教育机构以巨大的意 义,称其为“共产主义的萌芽”。并认为学前公共教育同家庭结合是伟大十月革命的重大成就。学前教育的工 作目标就是满足家长的教育需求,解除家长工作的后顾之忧,使儿童在教育机构中得到和谐发展,培养他们在 集体生活中的习惯。这样,一定意义上,学前教育更多地是被看作公益、福利事业,具有一定的政治色彩。更多地注重儿童集体主义精神的培养,而忽视了儿童个性的发展。

1992年俄罗斯《教育法》的颁布使学前教育的发展开始受“市场经济”的调节,教育要满足家长的多层次需求,并使儿童的发展能够适应未来社会,改变了幼儿园的社会福利性质,不再把它看作是社会公益事业,家长可以根据自己的教育需求自主地选择幼儿园。根据该法律文件规定,保护儿童免受一切生理、心理的伤害; 满足儿童情绪交往的需求;保证儿童创造性才能和兴趣的发展;对儿童发展中的缺陷矫治予以帮助;保证儿童与个人特点相适应的发展权利,为保证儿童的充分发展与家庭相互作用,已成为俄罗斯学前教育工作的目标。该目标突出了儿童个性的多样化发展及学前教育的非意识形态化。

(二)管理模式的变化

根据新的《教育法》中“教育管理的民主性和国家——社会性、教育机构的自主性”的规定,俄联帮政府 改变对教育机构实行统一管理的僵化模式,把权力层层下放。充分考虑和尊重民族、地区文化经济发展的差异性,进行权限分配,调动地方的积极性。在保证俄罗斯教育政策的统一性前提下,赋予地方很大的自。管理模式从事无巨细管理向宏观管理过渡,由直接管理向间接管理过渡,由过去的行政命令向依靠经济、政策、 法律和市场信息手段调控过渡。

同时,把办学权交给教育机构,使教育机构成为法人,成为在一定责任义务之下自主办学的独立者。这样 每一所学前机构教育都有自,都可以根据本机构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不违背教育法要求的具体章程,选 择本机构工作的具体目标。

家长、社会、企业、团体开始与学前机构一同制订教育计划,选择教育内容,共同实施管理。

前苏联的学前教育可以说是封闭式的独立运行机构,社会团体、企业等不参与教育活动。幼儿园对家长工 作中的主要环节就是由教养员召开班会并做报告,进行有关儿童教育问题的咨询和谈话,访问儿童家长等。现 在,家长、社会团体等可以参加幼儿园教育委员会的工作,与学前机构一同制订教育计划,选择教育内容,共 同实施管理。使得向有选择地接受教育的制度过渡成为现实,即家长可以为子女选择教育机构和受教育的形式 ,企业、社会团体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权利对学前机构提出一定的教育要求,从而实现不同层次的教育需求。

二、提供学前教育改革的法律保障

由于“市场经济”的概念已波及教育领域,因而造成对改革的本来目的——保护儿童免受生理、心理的伤害,保证儿童与个人特点相适应的自由发展权的歪曲,大部分学前机构的改革具有形式的、表面的特点。 许多幼儿园追求额外收入,导致教育质量降低,损害了儿童及其家长的利益。因此,俄罗斯采取措施为学前教育改革提供法律保障。

(一)第一个“关卡”

俄联邦《教育法》规定要定期对教育机构进行专门的鉴定。这就是保护儿童及其家长权益的一道“关卡” 。教育法以一般形式规定了这一鉴定的结构:教育机构工作的许可证、评估鉴定和教育资格认证。

儿童在幼儿园的居住条件、设备和教育过程的全套装备等是获得许可证的物质标准。任何学前教育机构(国立、非国立)都应在具备这些物质条件的基础上,依法律程序办理许可证,以获得教育工作的权利。 可以说,只有实行许可证制度,教育机构的创办者(集体、个人、社会团体等)才会承担起保证教育质量和教育水平的法律责任,有关保护儿童权利的条目才能生效。

(二)第二个“关卡”

国家对教育机构的资格认证是保护儿童及家长权益的第二道“关卡”。它在授予学前机构以国家地位,给 予其规定范围内的预算拨款时,也向家长提出了保证,即证明教育机构是按国家教育标准的要求在工作。这就 使儿童在接受教育过程中免受非职业的、外行的及不负责任的教育行为的影响。

这两道“关卡”具有保护儿童生理心理健康,尊重儿童个性,保证教育质量的法律意义。因为,如果不能 通过“鉴定”这一关,许可证就会被吊销;如果不能通过“资格认证”这一关,国家就不承认该机构的地位, 就不会给予相应的拨款(只对国立、市立机构),这一机构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这就为学前教育的发展和改革提供了法律保障。

三、制定学前教育国家标准的草案

国家教育标准是对教育水平和毕业生专业知识情况(不管其以何种形式接受教育)客观的基本评价。但是 由于学前教育的特殊性,《教育法》并未对学前教育国家标准提出具体说明。所以,根据《教育法》的要求, 制定学前教育国家标准,就成为俄罗斯学前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

根据俄联邦政府令,学前教育标准,要符合关于儿童权利的国际公约,并使其成为《学前教育构想草案》 逻辑上的延续,同时要保证学前教育、普通教育和补充教育的连续性。

俄联邦《教育法》中规定联邦国家教育标准的组成要素是:基础教育大纲内容的最低限度;受教育者负担 的最高限度;对毕业生所具备的水平的要求。而学前教育中这三个要素都具有自己的特殊性。

1.学前教育大纲要适宜儿童生活的广泛领域,即要包括教学,保护和增进儿童的身心健康,作息制度等各方面,而不单指教学。

2.受教育者负担的最高限度是指学生的作业,学习负担量。学前儿童的课业负担主要在游戏中进行,对儿 童的教育是在儿童的共同活动、儿童与同伴和教师的交往中进行。

3.从对毕业生应具备的水平上看,学前教育的特点是承认学前阶段独特的价值,使儿童形成人类共同的价值和个性修养的基础,保证儿童在以后能够获得一切知识,而不要求他们必须掌握严格规定的知识。因此,要 把知识作为儿童发展的手段,以儿童发展的水平和实质为基础,制订学前教育国家标准。

这样, 俄联邦教育部学前教育司根据《教育法》, 于1994 年~1995年两年中,制定了学前教育标准草 案,这是国家对学前教育大纲提出的宏观指导。根据俄联邦教育部1994年4月12日的第97号令, 学前教育国 家标准是对幼儿园儿童教育教学的心理教育条件的要求,是对以前教育成果的肯定和发展。这一心理教育条件包括三个基本因素:

1.对教育大纲的要求。

学前教育大纲以保护和增进儿童健康、身心和谐发展为目标。应恪守教育的非宗教性。大纲要具有完整性 、综合性的特点,这一特点是苏联学前教育中的优良传统,它使苏联的学前教育取得了世界所公认的成就 。

2.对成人和儿童个性——定向型相互作用的要求。

这一点是教育人道化,而非强迫纪律的集中表现。它主张师生要作为平等的伙伴,以合作、交往的形式活 动,从而促进儿童的发展。这在苏联的学前教育中存在着根本性的缺陷。因此,它就成为俄罗斯学前教育改 革的重要内容。这一要求也有别于传统的大纲,符合世界性教育改革中合作性教育和发展性教育的主流。

3.对儿童发展环境的要求。

这是对幼儿园场地的物质空间结构、活动场所是否符合儿童的兴趣和需要,环境的构成(设备、游戏、玩 具、教学材料等)是否适宜儿童发展的要求。

四、制定学前机构评估鉴定和资格认证的程序和制度

根据俄联邦《教育法》的规定,国家教育标准直接同教育机构的评估鉴定和资格认证相联系,即它是在对 教育机构评估鉴定和资格认证过程中制定出来的。因此,为制定学前教育国家标准,俄联邦开展了大规模的教 育机构评估鉴定和资格认证的实验。以建立教育质量的监督调控机制。

(一)评估鉴定

鉴定是对学前机构的工作是否得合国家教育标准要求的综合评估。主要从三方面来进行:

1.审核学前教育的国家教育标准;

2.评价学前机构工作标准;

3.规定鉴定进行的周期和阶段。

学前机构的鉴定每三年进行一次,分两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自查。

学前机构的工作人员、教育部门的管理人员、儿童的家长对学前机构的工作进行最初的分析,从而确定自己工作符合国家教育标准的程度,找出缺点,予以改进,写出分析报告。

这一点与传统的计划检查不同,自查体现了教育管理民主化的特点,是对教师及工作人员的信任,有助于 提高教育工作者的工作积极性,促使学前机构在改革教育内容,对儿童个性、定向型态度、创造发展环境的实 验中,出现具体而惊人的变化。

第二阶段:评定委员会的工作。

评定委员会要根据自查结果,评审学前机构的工作总结,并实际检查学前机构工作的各个方面,看其是否 与自查结果相符,最后授予该机构以国家地位及相应等级的资格认证书。

(二)资格认证

根据鉴定的结果,分三个等级对国立或市立学前机构进行教育资格认证。

第一等级:学前机构工作的各方面都超出国家教育标准的要求。要保证这样的机构从地方预算中获得定额 拨款之外的补充拨款,并获得直属称号。

第二等级:学前机构工作的主要目标超出国家教育标准的要求。这些机构能够获得最高定额内的计划拨款 ,并有权获得补充拨款及直属称号。

第三等级:学前机构的工作符合国家对教育事业基本要求的标准,并得到基本定额内的计划拨款。

由于评估和认证学前机构的结果会得到取决于它们教育质量的不同拨款,使学前教育工作者有了提高自己 工作质量的诱因。在俄《教育法》中运用“等级”的概念,保证了根据教育资格认证的结果,给予学前机构不 同拨款机制的实现。这样,“等级”制就成为学前教育发展的重要杠杆,即以经济为杠杆对学前教育质量进行 监督和调控,在一定程度上给实际工作者提供了提高自己工作质量的竞争动力。

五、俄罗斯政府支持下的学前教育改革新政

学前教育是俄罗斯国民教育体系的基础和有机组成部分,实施学前教育的机构有托儿所、幼儿园以及托幼混合的一体化机构。学前教育是为了使儿童做好进入小学的准备,顺利过渡到学校教育阶段。

苏联时期,学前教育被看作是社会公共事业,所有儿童可以接受免费的教育。苏联解体以后,俄罗斯全面实行休克疗法,迅速走向私有化的道路,幼儿园就不再由联邦预算拨款,而全部由地方政府和家长来负担,而这样一个政策导致了一些问题,教师队伍大量流失,教育质量下降等等。针对这个情况,俄罗斯政府近几年积极出台政策,目的是将因私有化造成严重影响的国家学前教育迅速恢复,加大经费投入。2005年10月25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在科技和教育委员会会议上指出:“地区和市政应共同致力于恢复学前教育。”同时,俄罗斯总统顾问萨莫伊洛表示:“孩子是国家的希望和未来,他们的健康如何,将接受什么样的教育,无疑都将取决于我们。”2006年10月,俄罗斯教育科学部部长安德烈·福尔先科也声明,2008年国家教育方案中将,增加一个新的支出项目——为学前教育拨款。或许,拨款会为社会服务性学前班的发展注入一股新鲜的血液,促使其健康发展,顺利过渡。2008年,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提出学前教育重建的政策,重建学前机构是国家人口政策任务之一。

俄罗斯在2009年至2012年特别关注学前教育体系的发展。为实现多样化的学前教育服务,在2012年前推行各种特色办学形式,国家和社会实行合作办学。学前教育可以获得国家预算的支持。2009年至2012年,俄罗斯学前教育发展目标包括:将适龄儿童接受学前教育的比例从61%提高到65%:2010年前将建成针对早期家庭教育的学前教育指导中心,推出针对弱势儿童的“成长伴随计划”:更加注重实施发现天才儿童的培养和残疾儿童的康复计划,将计划开展“学前教育义务年”活动。为了提高学前教育的质量,强调幼年期的重要性,要根据当代教育科学研究成果来改革学前教育体系。改善学前教育条件,使学前教育机构呈现多元性。俄罗斯教育科学部认为,学前教育的创新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关键环节。为此,在2009年至2012年期间推出一系列改革措施,包括更新学校教育机构,改善教师结构,调整教学大纲,将优质学前班建成“示范基地”,国家将对其进行重点投入,以使各地区更多家庭享有优质教育资源,保证儿童更有效地选择和接受学前教育。

(一)增加学前教育资金的投入

社会服务性学前班由国家拨款和地方政府筹资,带有社会福利性质。应该说,学前班不用为教育经费发愁。然而,事实远非如此。由于资金无法正常到位,教育投入严重不足,严重影响了学前班的发展,近年来,尽管俄罗斯经济有所复苏,但仍然没有从危机中摆脱出来。按照《俄罗斯联邦教育法》的规定,国家对教育的财政支出不能低于国家预算的10%,然而实际上远远没达到这一水平。许多社会服务性学前班由于没有充足的资金来源,不得不靠贷款、缩小规模维持正常运转,不少学前班被迫关闭,此外,由于经费紧张,一些社会服务性学前班名义上实行免费,但实则巧设名目,收取赞助费、捐资助学费等,将许多儿童拒之门外。目前。随着俄罗斯政府对早期教育的重视,已经注意到这种情形,并准备采取积极措施加以改善,

增设社会服务性学前班。为了儿童的健康成长创造一个良好的受教育环境。为实现教育的人道化,在俄罗斯政府“让每一个学前儿童享有同等的受教育机会”的指引下、以保证每一个学前儿童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权作为社会服务性学前班办学宗旨,并要求各州、市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成立了社会服务性学前班。

社会服务性学前班是俄罗斯对3至7岁儿童提供的学前教育组织,是兼具全日制和寄宿制为一体的学前教育机构。它由俄罗斯联邦政府倡导,由各州、市根据本地区的经济发展情况和幼儿教育发展的实际需要而成立,由地方教育委员会管理的一种学前教育机构。社会服务性学前班所需资金来源于政府拨款和地方财政支出,带有社会福利性质。但这种学前班普及率较低,主要集中于莫斯科、圣彼得堡、新西伯利亚等俄罗斯大中型城市,其余地区则供不应求。所以很多适龄的儿童很难入托,常常要在注册登记后的一到两年才能等到入学机会。俄罗斯政府把改善入托难的问题作为保证民生的一件大事来抓。

(二)优化学前教育的师资队伍结构

过去由于幼教工资待遇低,愿意从事幼儿教育的年轻人不多,所以大部分聘请的都是退休的幼教工作者或者是小学教师。她们大多受过中等教育,娴熟掌握教育教学的基本技能、技巧。更为难能可贵的是,她们对幼教事业满怀深情,对孩子倾注了无限的爱和深情。但是这些“祖母”们缺乏现代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对现代的多媒体教学等知识匮乏,直接影响到儿童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和知识面的扩展。所以,改善学前班的教师结构迫在眉睫。

只有提高幼儿教师工资待遇,才能吸引更多的有爱心的年轻人报考幼师专业。培养出一批热爱幼教事业的专职人员。这些专业的学前教育教师应掌握如何创设学习环境。组织儿童的游戏、生活和各种活动,怎样保护儿童的安全,了解国家的教育大纲并进行教育教学活动,了解儿童心理发展规律,并对儿童身心的健康负责。根据地方教育委员会的规定,对于某些有严重生理缺陷的儿童,学前班要聘请医院的医护人员来指导、精心治疗和护理。每个学前班应配有受过高等或中等音乐专业教育的人担任音乐教师,负责对儿童进行音乐审美教育,包括组织音乐教学,安排节日文娱活动,引导儿童欣赏文艺作品。

(三)调整学前教育的教学大纲

《俄罗斯联邦教育法》第14章第5条明确规定,每个学前教育机构都有权独立开发或选择适合自身条件的最适宜的教育大纲。俄罗斯学前教育大纲总体上可分为两类:综合性的包含儿童发展的基本方面)和领域性的(开发儿童一个或几个领域的发展)。理想的教育实践不仅需要采用一份基础的综合性教育大纲,还需要选择领域性大纲中最适宜的教学法。2006年俄罗斯出台了修订版的《幼儿园教育与教学大纲》,新版的大纲对幼儿教育中的体育、智育、德育、劳动教育、文学教育、艺术审美教育以及游戏等做出了详细的说明和具体的规定。同时,这次修订也充分考虑了学前教育的价值定向和俄罗斯学前教育内容更新的需要,强调要更加人性化地对待儿童,突出民族教育和艺术教育的重要性,操作性比较强。

首先,要改变以往的那种统一的教学大纲,统一的教材,统一上课的局面,丰富教学内容,突出个性化的培养。根据俄罗斯《教育法》的规定,学前机构可以在国家标准大纲的指导下。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新的大纲。例如:①综合性学前教育大纲,对学前教育目标做出相对一致的规定,保护儿童生命和健康,实施全面发展教育及做好人学准备,该大纲保留了优秀的传统学前教育内涵。该大纲是从人文主义教育学角度、促进儿童身心发展的立场出发编制的。②归纳综合性学前教育大纲。俄罗斯学前教育基本任务包括:保护儿童生命和健康:发展智力,注重个性、创造性、社会性培养,不强调独立的智力教育,而是在多样化活动中发展智力。③领域性学前教育大纲,以健康保护为主旨的大纲《学龄前儿童安全基础》,以生态教育为特色的大纲《年轻的生态学家》。以重视形成儿童关于爱护自然及人类生存的地球的整体观念的大纲《大自然——我们的家》,以重视艺术审美的大纲《七色光》,使儿童了解雕塑与构型的大纲《建构与手工》,以社会道德发展为巾心任务的大纲《我、你、我们》。

2006年俄罗斯出台了修订版的《幼儿园教育与教学大纲》,突出了科学、人道的儿童教育理念,科学有效的教育必然需要科学、人道的教育理念作指导,要人性化地对待儿童,注重儿童个性的培养和能力的全面发展。大纲认为学前教育的主要目的是满足学龄前儿童生存、生活需要创造有利条件,根据年龄和个性特点全面发展儿童的心理和身体素质。《大纲》重视文学、艺术教育,培养浓厚的艺术兴趣。重视传统文化教育和民族教育,突出了文化适应性的原则,重点强调了民族教育的价值和传统。

(四)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

过去按照严格的学大纲规定,课堂环节重点是各科知识的讲解,上课取代了儿童的游戏和独立活动,而且课堂教学是建立在分科教学的基础上,使得学前教育趋向小学化。由于僵化的“填鸭式”教学方法只注重知识的灌输,而忽略了儿童情感的发展、动机的形成,没能将儿童的个性特点和个人创造的积极性激发出来,所以在改革过程中,采用“个性定向型”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和师生互动的“情景教学”模式,即在教学中广泛利用符合儿童心理特点的活动形式(游戏、雕塑、戏剧表演等)以及班级活动和小组活动相结合的形式,在课堂活动中改变过去“以教师为中心”的模式,教师经常以平等的身份和孩子们交流,倾听他们的诉说,遵循教育人道化宗旨,教师注意挖掘儿童自身的潜力和积极性,鼓励儿童创造性地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学生通过即兴表演、情景剧、角色游戏、手工制作等的多种形式来展现自我,发展兴趣和爱好,在活动中帮助孩子树立自信心+形成团队合作意识。

(五)加大学前教育机构的监管力度

根据《教育法》,要求对学前教育机构定期进行评估鉴定、资格认证,为学前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法律依据。近年来,俄联邦教育部学前教育司研制了学前教育标准草案,对学前教育机构占地面积、教学设备,教师配备等都作出了严格的规定。对学前教育机构进行“鉴定”和“资格认定”,目的是加强对学前教育机构的管理,严把质量关,对于不合法的办学机构坚决取缔,规范学前教育办学机构的市场。对于非公办的学前教育机构,政府要帮助其改善条件,逐步走向正规化,加强指导和监督,并鼓励所有私立学前教育进行自查,以便达到国家“鉴定”和“资格认证”的要求。

学前班毕业总结范文第7篇

一、 思想政治方面

我非常热爱本职工作,能认真学习专业知识,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政治学习和参加科组的各项教研活动。能够团结同事,工作上一丝不苟、任劳任怨,能以饱满的热情、积极的态度做好各项教学工作。工作中,我一直秉承这样的教育目标:立志与勤奋教育;乐学与会学教育;体艺卫与文化情趣教育,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名“想学习、敢学习、能学习、会学习”的新型教师。

二、陶冶情操,修身养性

作为一名学前班教育工作者,要想完成教书育人的责任,首先应该具备良好的思想素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以更高的要求来要求自己。工作中我时刻铭记雷校长提倡的做“六有”和“三好”教师,认真学习学校先进的教育理念,将先进理念转化成先进动力,利用业余时间翻阅有关教育理论,看到好的信息能及时摘录下来,不断为自己充电,同时向有经验的老师请教,在干中学,在学中干,不断积累教学经验,使自己各方面都迈向一个新的台阶。

三、全身心投入,热爱、尊重、理解幼儿

本学期共有29位幼儿,其中9名为插班生。他们来自不同的幼儿园,年龄小且不懂事。在何校长“生本思想”的指导下,我认为教学与德育要一起抓,经过努力,小朋友们进步很快。现在孩子们都能和我很好沟通,,和孩子们在一起也成为了我最快乐的时候。我也深深体会到,面对着这二十九颗纯真无暇的心灵,面对着他们天真多变的内心世界,只有深切的关爱,才能深得孩子们的信任与爱戴。在课堂纪律方面,我坚持正面教育,对幼儿以表扬为主,改变他们的依赖思想,对他们的行为或表现充分给予肯定,使他们更能积极主动快乐地学习,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

四、钻研业务, 悉心育人

本学期,我担任学前班的数学、音乐、美术、英语等多科教学工作。数学课上,我注重调动幼儿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能合理利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经过本学期的教学,我发现很多幼儿的数学成绩有了很大的进步,特别是邹思然小朋友,她是从加拿大回来的,记得刚来我班时,她的英语讲得非常好,但数学却一问三不知,连最简单的10以内的加减法都一窍不通,她心里非常着急,在了解她的特殊经历后,我特别关心她的学习,关心她在课堂上的每一次举手发言,课后我又经常坐在她身边和她一起做数学题。慢慢的,我发现她的数学进步了,现在只要一见到我,就主动请我给她出数学题目做,看来是成功增强了她的自信心。在工作中,我明白不仅要有一颗爱孩子的心,还要有扎实的业务水平和能力。去年我荣幸地加入到小学数学组,为了提高自身素质,积极参加数学组的每一次教研活动,认真参加听课、评课,并且本学期我也上了一堂《比较轻和重》的数学公开课,通过研讨和反思,我将同行们公开课上的精华延伸运用到日常教学实践中,学会在反思中进步。

另外,在每天的口语操练环节中,努力做到将汉语和英语有机的融合在一起,灵活的运用到课堂上、日常交往中,甚至于游戏中,还协助新加坡英语老师努力突出本班的英语特色。其次,在音乐、美术等教学中,坚持以审美教育为中心,注重培养孩子们对艺术学科的兴趣和情感,注重以幼儿为主体,让学生在愉快的实践活动中,主动的去发现、去探究。音乐课上孩子们深情演唱《毕业歌》;美术课上孩子们认真绘画《我是小学生》,由此我想到了我国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说过:“真的教育是心心相应的活动,惟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的深处。”可见,教学中离开了情感,一切教育就无从说起,如今学前班的孩子即将升入小学一年级,他们对我非常依依不舍。

五、 认识不足,努力进步

学前班毕业总结范文第8篇

关键词:学前教育发展;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12)02-0087-02

学前教育是指幼儿入小学前在教养机构所受的教育,旧称“幼稚教育”。英国空想社会主义者欧文最早提出设立专门机构教育幼儿的思想,并在19世纪创立了世界上第一所幼儿学校,接受1~6岁儿童入学。我国从20世纪初设立学前教育机构。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两年,我国学前教育事业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2010年《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指出:“学前教育是终身学习的开端,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重要的社会公益事业。……办好学前教育,关系亿万儿童的健康成长,关系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关系国家和民族的未来。”进入新世纪以来,学前教育得到了快速发展,取得了突出成就。但是,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人民群众对优质学前教育资源的需求越来越高,现有的学前教育资源质量和办学水平已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社会需求,特别是河南省的学前教育发展存在诸多问题亟待解决。本文将对这些问题进行梳理并提出相应对策以供参考。

一、河南省学前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

1.办学环境差,区域发展不平衡

河南省人口众多,是学前儿童相对集中的地区,但环境条件及教育资源总量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河南与邻省山东相比,河南省的学前适龄儿童数量要多于山东,但山东幼儿园教职工总数98 834人,其中园长11044人,分别占全国的7.50%和8.82%,河南远远低于山东的指标比例。学前教育办学形式的结构比例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学前教育的普及率,其中非独立设置的学前班比例越高,说明普及率越低,而河南省学前班的比例城乡差别较大。根据2008年河南省教育统计提要相关资料显示,2008年河南省各地市城市、县镇、农村学前班的个数分别占幼儿园班级总数的11.7%、28.9%和65.2%,越是农村,学前班的比例越大,说明学前教育的普及率越低。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河南省学前教育在区域环境、办学条件等方面存在着城乡发展上的不平衡。农村学前教育机构办园条件简陋,大部分乡镇中心幼儿园和村办幼儿园由于政府投入没有保障,收费偏低,办园条件长期得不到改善,设施简陋,缺乏必要的活动室、功能室,建筑设计不合理,设备配置不到位,房间通风、采光不好,等等。

2.硬件投入不足,优质资源短缺

随着河南省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农村人口向城市加速迁移,使得城市人口急剧膨胀,学前儿童数量逐年猛增,而幼儿园的建设速度相对滞后于学前幼儿的增长速度。办学条件好、质量高的优质幼儿园相对短缺,公办幼儿园班额过大现象突出,民办和私立幼儿园规模小、层次低、条件差,这就带来了城市适龄幼儿入园难、入好园更难的问题,引起了社会和幼儿家长的不满。有的乡村幼儿园硬件投入不足,设置数量不足,服务范围过大,导致家长接送孩子不便,降低了适龄幼儿的入园率。

3.私人办学及管理不规范

民办学前教育机构和私人开设的幼儿园已经成为河南省学前教育的主体力量,但也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首先是民办幼儿园审批登记注册工作混乱,非法办园情况严重。河南省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很少或没有设置学前教育管理机构,缺乏专兼职管理人员,幼儿园登记管理工作也不能按照《幼儿园管理条理》的要求进行,管理部门没有掌握和行使执法权,导致对一些非法幼儿园、学前班的治理、取缔工作难以开展,办学条件不达标的幼儿园大量存在,带来很多安全隐患和办学风险。其次,民办幼儿园师资准入制度缺乏监管,师资质量良莠不齐。有的私立幼儿园聘用教师没有严格的学历要求,有的虽有要求但不强调学前教育专业背景或幼儿园实习经历,导致私立幼儿园教师职业专业性被弱化,其危害性是不言而喻的。再次,民办幼儿园收费不规范。目前幼儿园收费管理办法主要是针对公办幼儿园,对民办和私立幼儿园的收费主要采取成本核算、政府备案的做法,导致民办幼儿园收费无法规范,一些幼儿园在收费项目、标准上盲目攀比,无序竞争,既加重了幼儿家长的经济负担,又影响了公办幼儿园、民办幼儿园的和谐健康发展。

4.师资力量薄弱,教育质量不高

河南省由于经济基础薄弱,教育经费投入不足,学前教育更是缺乏经费保障。首先,教师待遇不高,优秀教师缺乏,影响了教育质量。其次,河南省的学前教育和民办幼儿园存在“小学化”倾向。多数落后地区没有独立设置的幼儿园,幼儿班、学前班大多附设在小学里,教师、保育员均由小学教师兼任,教学内容偏重于读、写、算等文化课教学,教学方法上普遍采取教师讲、幼儿听的“注入式”或死记硬背的方式,难以体现学前教育的特色,表现出严重的“小学化”倾向。再次,教师的科研能力普遍不高。河南省2008年全省幼儿园教师具有小学高级、小学一级、小学二级教师职称的比例分别只有13.2%、18.5%、7.9%,具有中学高级职称的幼儿教师只有0.6%,而且这些比例从2001年以来呈逐年下降的趋势。河南省幼儿教师的编制、工资来源、养老和培训、资格认定以及职称评聘等问题,在过去相当长的时期国家没有出台相关的政策,缺乏相应的规范,造成这些教师待遇无法落实;民办幼儿园教师基本上属于打工者序列,他们的工资、“三金”等问题更是无法得到保障,所以他们教学科研的积极性不高,甚至随意跳槽,流动性很大,导致教师队伍不稳定。

二、解决学前教育发展问题的主要对策

1.明确职责,改善条件,实现城乡均衡发展

河南省学前教育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在于城乡差别过大,农村学前教育发展滞后,因此,加快农村学前教育发展,实现区域均衡是当前工作的重点。一是在教育经费投入上应向农村学前教育倾斜。要采取专项经费的办法加大对农村学前教育的硬件建设投入,加大农村学前教育师资培养力度,改善他们的工作生活条件,提高待遇,解决职称评聘、业务进修等一系列问题。二是在政策支持方面应向农村学前教育倾斜。要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发展农村学前教育,积极引导民办教育资源进入农村地区,为农村提供优质服务;要因地制宜地发展多种形式办学,大力发展乡镇公办中心幼儿园,加大标准化建设力度,发挥其示范和辐射作用,带动村办幼儿园的快速发展;要整合资源配置,充分利用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后的教育资源,发展各种形式的早期教育,形成覆盖城镇、乡村的学前教育网络,促进农村学前教育实现跨越式发展,进而实现城市与农村学前教育的均衡、协调发展。

2.加大经费投入,扩充优质教育资源

首先,对公办幼儿园的经费投入是社会公益事业发展的战略性投资,要体现出政府的公共责任,尽快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体,政府、社会、幼儿家长共同承担的教育经费分担机制,形成与政府职责相适应、市场经济相配套的学前教育发展投资体系。其次,政府要加强对《民办教育促进法》及其配套法规落实情况的督查,严格监控民办幼儿园办学经费的投入,严肃查处出资不到位、随意挪用办园资金的违法行为,确保办园条件逐步改善;同时要制定各级各类幼儿园收费标准,明确最低和最高收费限额,规避恶意竞争,保障入园幼儿和家长的权益。第三,按照国家“广覆盖,保基本”的政策要求,加大政府投入,新建、改建、扩建一批安全、适用的幼儿园,要大力提倡和积极鼓励各级政府和社会力量出资兴建普惠性幼儿园,以保证河南省落后地区、家庭经济困难的适龄幼儿及时接受教育。第四,建立省域统一的幼儿园评估标准,狠抓幼儿园标准化建设和评估,强力推进标准化的优质园建设发展速度,3万人口以上的乡镇至少举办2所、3万人口以下的乡镇至少举办1所标准化公办中心幼儿园,5000人口以上的社区或居民小区必须建立1所标准化的幼儿园,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

3.完善管理,依法监督,规范各类办学行为

首先,各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要完善学前教育管理机构,明确管理责任,建立专兼结合的管理人员队伍,提升管理水平,为学前教育的健康发展服务。其次,要强化教育主管部门的合作协调职能、法规建设与依法治教的职能、教育质量管理与评估职能;加强幼儿园标准化建设,发挥教育主管部门对学前教育发展的指导作用。第三,各级政府要加强对学前教育机构准入制度和幼儿园规范办学的监管,认真落实幼儿园登记注册制度,严禁非法办园,要经常性地组织教育、卫生、安全等相关职能部门加强对幼儿园教育教学工作的督导检查,严防各类教学与安全责任事故的发生。第四,要大力推进依法治教,认真落实《幼儿园管理条例》、《幼儿园工作规程》、《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民办教育促进法》等各项国家教育法规,推进依法办园,依法管理,确保学前教育规范有序,健康发展。

4.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学前班毕业总结范文第9篇

1、学校开展培训,学习如何使用《*市中小学各学科课堂教学评价方案》。

2、在教研组内继续学习研讨《*市中小学各学科课堂教学评价方案》,在实践中理解,加深对《方案》的认识,使校本教研落到实处。

1)教研组内共同学习讨论《方案》,通过与旧评价方案的比较学习加深理解。

2)以《方案》为导向和评价的参照,进行组内集体备课活动,发挥《方案》引导、激励和调控的作用。

3)教师在10周内进行组内研讨课,之后整理一篇教案及该课的教学反思。

4)组内评议推出教师参加校观摩研讨活动。

5)交流教学反思,及教学心得。各教研组要将相对较好的反思、教案、论文等定期向校刊推荐,学校也将加大对校刊及区资询平台的关注力度,积极为教师搭建展示的平台,形成我校教学研讨的气氛。为鼓励教师注重研究,勤于动笔,学校将把老师们的投稿次数及刊登次数作为职称评定的重要依据。

3、15周左右进行校观摩研讨课活动。

4、15周后梳理对《方案》的认识,以案例、论文、反思等形式完成。

5、在使用新课堂评价方案的同时,继续进行信息技术与各学科整合的研究,要以《方案》为教学设计的出发点和归宿,探索《方案》在各种课堂形式中的具体应用。

1)本学期学校成立的信息组,将负责培训、指导教师应用现代信息技术,负责网络教室的管理。

2)开学初,学校将对教师进行网络教室如何使用的相关培训。

3)本学期部分青年教师要尝试运用网络教学并进行展示。

(二)加强教学监控,提高教学质量

1、各级教学监控的落实。

月考:

1)月考试卷:继续做好月考工作,提高月考试题的质量,本学期将把出月考试卷作为一个重点工作,教研组长及相关教师要有意识的收集、整理、编撰一些试题,逐渐提高自己出题的水平和能力,加强对教材的把握与提升。最终通过月考使学生扎实基础,开阔眼界,提高综合能力。此外,逐渐充实我校题库。

2)月考分析:深入进行月考分析,年级组要关注各年级教师的自我分析,根据存在的问题及本组特点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

单元检测:

各年级要做好单元检测工作,教研组长要对检测情况进行了解,遇到较大问题要引导任课教师进行专项练习。

期末检测:

1)认真进行期末检测工作,各年级各学科要做好被抽测的准备。

2)科任课期末要出好试题,做好学期评价工作。

2、课程建设方面

1)继续完善现有的以《文明礼仪》为内容的校本课程,逐渐细化原有的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2)综合实践课程以研究性学习的形式开展,教师可大胆尝试。

三月初学校将组织相关教师召开交流会。

3)本学期兴趣小组将按照校本课程开发的思路来完善,要求要有相应的开发方案、教案、记录及人数规定,每学期要有一次效果展示。

3、中小学跨课教师的管理。

本学期将对中小学跨课教师的考勤、业务学习等加强管理,避免或减少疏漏。

4、开展读书活动。

为落实课标规定的学生阅读量的要求,丰富我校学生课外知识,切实结合我校借读生多,语文基础弱的情况,本学期起开展读书活动。

1)加强早读的实效性,在有限的时间内提高效率。

2)利用管理班前20分钟进行课外阅读。

3)学校于五月进行“颂诗文”活动。

5、细抓常规工作,突出工作的实效性。

备课:学校将在开学初、期中进行教案的检查与抽查。教师要认真备课,积极进行教学反思。

上课:学校将采用推门课、组内听课、校内研讨等多种形式了解课堂教学情况,以听常态课为主,并在听课之余了解教案的使用情况。

作业:本学期要进行2次的作业检查。

(三)一年级的招生工作和小升初工作

1、一年级的招生工作

1)学前班升一年级工作:

1)本学期学校要对学前班的教学情况进行全面了解。

2)形成对本校学前班升一年级的奖励方案。

3)利用实验班及学校开放日活动的积极影响,吸引学前班的优质生源,保证我校下学期的一年级班额。

2)非本校学前儿童的招生工作:

1)小学部招生简章的制作。

2)对外宣传:本校学生家长,周边幼儿园、居委会、散发资料等多途径进行宣传,增加学校的招生力度。

3)学校开放日活动,扩大积极的影响。

2、做好小升初的教学及教务工作:

1)学校质量统测:加强对毕业班教学情况的了解与督促,狠抓毕业班的优秀率、合格率外,三月份进行语文、数学、外语三科的统测,并将根据统测成绩,对部分优秀生在小升初时予以校内奖励照顾。

2)体现我校九年一贯制特点,深入落实我校《小升初奖励方案》,提高毕业班的直升率。

3)毕业考试:我区将于六月进行小升初毕业考试。为落实好小升初的上级相关政策,使学生顺利毕业,六月份将召开小升初工作会。

四、月工作安排

二月2.16-241、教学工作布置会。教研组长会。学生补考。

2.27-3.32、教研组长交活动计划。教师定教学计划。交备课本。

三月3.6-3.103、网络机房如何使用的培训。

3.13-174、教学评价讲座。

3.20-245校刊。研究性学习交流会。

3.27-316月考。(六年级三科测试)。完成小学部招生简章的制作。

四月4.3-77、组内研讨课(四月份)

4.10-148、查作业;月考分析、表扬。

4.17-219、校刊。学前班教学质量测评。

4.24-2810、月考。教案检查。

五月5.1-5.511、放假

5.8-1212、诵诗文活动。

5.15-1913、校刊。月考分析、表扬。

5.22-2614、校级研讨课。交优秀教案及心得体会。

5.29-6.215、教学开放日。月考

六月6.5-916、学前班、一年级招生工作。

6.12-1617、六年级毕业工作;

6.19-2318、月考分析、表扬。校刊。

6.26-3019、月考。期末检测工作布置。

七月7.3-720、期末检测工作

7.10-1221、教学工作总结

德育

一、重点工作

(一)加强教师的师德建设

具体措施:

1、组织小学全体教师学习市、区师德先进个人和先进集体材料。(时间:2月----3月)

2、以年级组为单位进行以“师德规范中的我”为主题的演讲活动。(时间:3月-----4月)

3、全校进行以“尽责敬业”师德演讲比赛,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时间:5月)进行评选和表彰活动。

4、加强中青年教师的师德培养。要给教师创设学习环境和学习的机会,并结合实际工作为教师搭设展示和宣传的平台(利用学校校刊、板报、广播等对我们的教师进行宣传)。

(二)开展好“文明礼仪伴我行”主题教育活动。

本学期延续上学期的“文明礼仪伴我行”主题活动。本学期重点开展“社会礼仪教育”活动。

具体措施:

1、利用课程(礼仪课)对学生进行社会礼仪知识的宣传。课程面对的是全体学生,可以更直接采取多种形式真正让学生学习社会礼仪知识。

2、组织学生三月参加公益活动:

召开主题班队会,让学生了解学校及社区的公共设施的作用和重要性,组织学生到校园及社区参加公益劳动。

(低年级):让学生了解学校的公共设施的作用,开展爱护公共设施活动。

(高年级):让学生了解社区的公共设施,知道爱护公共设施的重要性,并且组织学生到社区进行公益活动。

1、组织学生春游活动:做到自觉的遵守纪律、保护环境、正确的使用文明礼貌用语。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学到的礼仪知识能运用到实际的生活中去。

2、六一庆祝活动:全校学生了解观看演出和比赛的礼仪知识,做文明的小观众。同时让家长了解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及让家长了解学生丰富多彩的在校园生活。

通过一系列活动及各项评比,让学生了解一些社会礼仪知识的重要性和作用,并能自觉的在学校及社会等公共场所自觉遵守规章制度。

(二)学校的招生工作:

1、印发学校的介绍材料,到周边幼儿园进行宣传。通过到幼儿园宣传及向家长介绍,达到对学校工作了解,吸引生源。

2、通过家长会和学校教育开放日活动向家长宣传。目的是让家长了解学校办学理念,工作思路,同时征询意见,留下生源。

3、利用“六一”活动邀请家长参加新生入队仪式和观看学生文艺表演。此次活动目的是展示学校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建立学校在家长中的良好形象,达到对学校工作的认可。

二、常规工作:

(一)班主任队伍建设和培养

班主任是学校基本工作的实施者和纽带,也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领路人,还是沟通学校、社会和家庭的桥梁。建设一支思想政治过硬,业务精良的班主任队伍是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的有利保证。本学期我们将采取以下几项措施:

1、继续实行班主任例会制度:班主任例会每两周召开一次,主要内容有:

(1)学习相关的德育法规文件;

(2)学习现代先进班级管理经验;

(3)班主任汇报上周工作情况;

(4)交流班主任工作经验;(每次的交流要提前准备,要有特点和共性)

(5)提出在班级管理工作中的困难;

(6)布置下周工作。

2、观看*市优秀班主任老师讲座。(时间:4月)主要是通过听讲座,学习班级管理的先进经验和怎样解决班级中出现问题的解决方法,并能够让我们的老师学习后能运用到实际的教育工作中。

3、加强对中青年班主任老师的培养:组织青年班主任老师学习师德材料,并与学校优秀班主任老师进行班级管理交流会。目的是挖掘年轻班主任老师身上的优势,能够在工作中尽职尽责,并逐渐形成班级管理的特色。

4、班主任工作实行量化,强化责任意识。(开学制定量化细则)。目的是让班主任老师在工作中更加细致,有序,同时对学校的评优和考核工作提供依据。

(二)加强年级组的建设

1、开学各年级组要根据学校计划和要求研究和制定出学期年级组活动的具体计划。(2月16日----2月20日)要制定周密,时间要协调,计划要有针对性和有效性。保证本学期年级组活动次数(4次),保证活动时间及人员的参加。学校要参加年级组活动。年级组决不上上传下达的作用,应该充分发挥年级组的优势,以年级组为单位开展小型的教育活动对学生进行教育。

2各年级组活动要有重点:

低年级组:针对组织建设方面(少先队知识的学习与理解)。

高年级组:丰富多彩的活动对学生的教育起到的作用。

科任组:科任教师如何与班主任老师进行配合,共同管理好班级中的学生。

加强年级组之间的交流,每次的年级组活动要求有其它组的任课教师参加,达到互相交流与学习的目的。

(三)加强德育课程建设和学科课程渗透德育工作

本学期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和中华美德教育和法制教育等,重点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以主题班会的形式,

低年级:“爱心凝聚我成长”主题班队会以对父母的感恩教育。结合三八节,利用班会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感谢父母对孩子的关爱以及成长历程中所付出的辛苦,同时让家长了解学校教育的作用。

高年级:“爱心凝聚我成长”主题班队会以对老师和学校的感恩教育。特别六年级,可结合中学的招生工作,让学生真正对学校、对老师所付出的辛苦感恩,达到对学生的教育目的。

(四)加强学生的养成教育

1、在“遵规守纪”方面,本学期班主任老师在学生常规教育中重点抓:学生的课间休息、学生的午间休息、学生放学。年级组、班主任老师要采取各种生动活波的教育形式对学生进行教育。

2、学生范围开展三规教育和竞赛

三规即〈〈小学生礼仪常规〉〉、〈〈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小学生守则〉〉。比赛以问卷的形式,分值是100分。此次竞赛以年级为单位,每年级取一个优胜班给与奖励。全校范围的学习三规知识,年级组分重点对学生在尊规守纪方面重点进行宣传和讲解,真正让学生了解和遵守规定。

3、班级管理中各班要突出特点,特别是卫生、纪律、学习、礼仪、

活动等方面,学校每月树立典型班级,大力进行宣传和表彰。目

的是在班级管理中树立好的班风班纪,并逐渐形成好的校风校纪。

(五)家庭、社区、学校三方协同教育工作。

1、本学期班主任老师要深入家庭与家长直接交流。要有记录、有反馈。让家长理解教师工作,取得家长与学校和班主任老师的配合,共同教育好学生。

2、学校将结合艺术节和六一活动举行两次教育开放日。(学前班四月、全校范围六月)。

3、举办家长学校。本学期分别有一年级、三年级和六年级三次家长学校。

4、加大与社区的联系,本学期三月进社区进行“学雷锋”公益活动。四月进社区进行“交通安全知识宣传”和“小小协管员”活动。

(六)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1、班主任老师在日常工作中做好学生心理辅导外,同时还要加强老师间的学习与交流。达到学习与自我调节的作用。

2、组织全体教师观看心理讲座的录像。目的是学习解决心理问题的一些缓解方式和方法。

(七)安全教育

1、本学期“遵规守纪”也要体现在安全教育方面,全校利用一期板报和制作安全宣传展版向全校师生宣传校园、社会等相关安全知识及法规。通过宣传和讲解,让老师和学生树立“安全无小事,处处都有安全隐患,并通过所学知识消灭这些隐患,保证安全。

2、利用校会时间播放交通安全的录像。目的是通过观看录像以具体事例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从思想上引起重视。

3、以班级为单位进行“交通安全规则知识竞赛”让学生知道法规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并逐渐的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同时对自身是保护。

4、以年级组为单位,低年级组进行一次小型安全方面“自我防护”的小型安全演习活动。高年级学生参与到社区进行一次“我是小小协管员”的活动。

主要工作安排:

二月:

1、年级组、班主任制定工作计划。

2、学生开展“三规”教育。

3、安全教育。

三月:

1、学校与社区进行“学雷锋”公益活动。

2、开展“三规”竞赛活动。

3、年级组开展师德先进材料学习。

4、利用三八节开展“爱心凝聚我成长”主题班会。

四月:

1、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春游)。

2、结合感恩教育毕业班“爱心凝聚我成长,迈向青春第一步”班会。

3、学前班入一年级招生工作,教育开放日。(与教学检测同步)。

五月:

1、学校艺术节(结合情系奥运文明礼仪教育活动)。

2、学校开展师德演讲。

3、青年班主任工作交流会。

4、学校体育运动会。

六月:

1、组织“学科渗透德育”教案交流会。

2、配合学校招生工作,新生入队和“六一”庆祝活动。

3、学校招生工作。

七月:

1、学生评优

2、各项工作总结。(年级组进行总结)

四其他工作:

1)配合区师慧杯活动,做好决赛及总结工作。

2)导师带教的工作,起到点面推广。

2)特色教育:

本学期继续开办好原有的课外兴趣小组;加强体育课外小组的组织和管理,发挥学校体育教研组的优势,丰富学生课余生活,增强学生体质。

3)资料收集与管理:加强对教师的业务资料的收集,建立较规范的档案管理制度。

4)教学仪器和物品管理:组织学习对新增机房和原有教学物品仪器的使用;建立维护和保管制度。

五特殊教育、体育卫生美育工作

1)建立建全随班就读的管理和实施工作,保障残疾儿童受教育的权利。

2)改进对体育卫生工作的管理,上好两操一课;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的体育锻炼时间,各项体育工作做到区达标校要求。

3)开展多样的卫生健康教育活动,做好对常见病、传染病、近视眼的预防与宣传工作。

学前班毕业总结范文第10篇

时光飞逝,短短的一学期又过去了。听着孩子们唱着《老师,再见了》的歌曲,意味着他们就要毕业了,看着他们三年来,一步一个脚印的向前奋进,获得了不同程度的进步,我真的感到无比的欣慰,而回顾这学期的教育历程,我记忆犹新。

在本学期开学伊使,我继续承担英语实验班中、大班的教学任务。这是领导对我的信任,更是对我的考验和锻炼,所以在接受这个任务时我就下决心把工作干好。这短短的几个月,既忙碌,又充实,有许多值得总结和反思的地方。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的政治思想觉悟会直接影响到孩子的行为。因此,我在思想上高定位,本着求实好学的精神积极参加各项政治学习活动,做到人到思想到,体会其精神实质,并认真做记录,贯彻到实际工作之中。

在我心中一直认为:一名优秀的幼儿教师只要做到德良、志坚、风正、纪严、仪端、学勤、心慈、言美才能树立良好的师表形象。在平时工作中,我从点滴小事中力争做到:既要以身作则,又要视听言行,既要一丝不苟、又要持之以恒,凡是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首先必须要做到,哪怕是些在再琐碎再微小的事也要言于律己、身正为范。因此我深深的知道,教师良好的道德修养和博学卓识对孩子来说是耀眼的旗帜,是力量的源泉。

作为一名教师不仅要管理好班级,有一颗爱孩子的心,还要有扎扎实实的业务水平和能力。为了提高自身素质,在工作之余,我经常翻阅一些有关幼教方面的书籍,看到好的信息及时摘录下来,不断为自己充电。同时向有经验的老教师请教,干中学、学中干,不断积累经验,使自己在授课水平上有所提高。我能认真履行教师职责、奉献爱心,用身教去影响幼儿、教育幼儿,在工作中具备高度的责任感,对幼儿有爱心,细心和耐心。因材施教,使每个幼儿在原有水平上都有一定的发展。

“人无完人,金无足赤”,我意识到自己还有多缺点:有时不能严格要求自己,思想上松懈就会影响工作;性格急躁等,以后要克服自身的弱点,争取更大的进步。

有播种就会有收获,有付出就会有回报。一学期的教与学使我和孩子们之间产生了浓厚的感情,也使我的教学工作初渐成效。现将本学期的工作做一个小结,借以促进提高。

二、班况总结

本学期我班为英语实验班,共有幼儿40人,其中男幼儿 人,女幼儿

人。孩子们经过大班的学习与生活,幼儿在生活自理能力、学习习惯方面都有了较大进步,特别是在体能、语言表达、社会交往、逻辑思维能力方面表现较为突出。但是班级幼儿因为年龄相差较大,男女比率不均匀,造成了幼儿间能力相差较大、班级常规有待继续培养的局面。首先我们把幼儿入学前班准备工作做为本学期的工作重点,加强了幼儿阅读、前书写的训练,将学前的准备工作与主题探究活动、各学科教学有机的结合了起来。其次从每一个细节入手,建立起一系列良好的常规,以保证日后各项教学活动的有序开展。同时要加强孩子的自我服务意识,提高自我服务能力,形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在各科教学活动中激发孩子学习兴趣入手进行了分层教学,针对不同孩子的不同发展水平进行施教,促进了幼儿身心和谐健康地发展。本学期是我班幼儿在园的最后一个学期,也是入学前班最关键的一学期。我们一如既往地认真开展了工作,针对上学期工作中出现的不足进行调整,使每一位幼儿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

三、教育,教学

首先由于本学期我班是英语实验班,那么在平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我都制定了一系列的目标和内容。在教育目标的制订上,我们立足幼儿期幼儿的特点,将目标制订得浅显易接受,我们的英语教育注重口语培养,以听说为主,不搞认读,坚持听说整合,先听后说,以听促说,自然习得的原则,培养幼儿学习的兴趣和对语言的敏感性,培养幼儿初步使用两种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各种基础技能。在教育内容的选择上,我们力求符合幼儿的身心特点,注重选择幼儿亲身经历和日常生活中感兴趣、能理解、易吸收的内容,且生动有趣,富有童趣,又贴近幼儿生活与情感喜好,其难度既符合各年龄幼儿的发展特点,又略高于幼儿的年龄水平,使幼儿既不至于感到太难,又感到有一定的挑战性。在教学方法上,我们以游戏为主,各种教学方法灵活交替使用,以此吸引幼儿,抓住幼儿,从而有效的调动幼儿学习的兴趣。我们经常借助实物、直观教具和模型玩具等幼儿喜爱的事物,让幼儿在玩乐中学习英语,提高了学习英语的兴趣。如:在教幼儿学动物类单词时,我们准备了各种动物玩具和图片,以游戏的形式让幼儿在玩游戏的过程中学习相应的单词,幼儿很感兴趣。让孩子们的英语口语会话、交往等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

其次,这学期是本班孩子在幼儿班生活的最后一个学期了。孩子们从幼儿园到学前班,是人生道路上的第一个转折点。由于生活上的的骤变以及课目的繁重,很多孩子入学前班后出现疲劳、害怕等情况。因此,本学期我们从保育和教育两方面同时着手来帮助孩子形成过渡。尝试按照学校的作息制度来生活。上课时不入厕、不去喝水。晚上少看电视,准时上床休息,每天整理好自己的书包早上背来,练习保管好自己的文具盒、手工作品等物品,下午背回家去,自己整理书包。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自理能力。经常布置简单的家庭作业,培养幼儿的任务意识。通过一学期的努力,班级大部分幼儿能够较认真的完成老师每次交给的任务,在与同伴的合作中能够用较灵活的方式较好的与同伴进行游戏,遇到困难时能够和同伴们共同商讨解决问题的方法,班级幼儿社会交往能力得到了很好的提高。并开展了一系列园本教研活动让幼儿尽情发挥,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通过让幼儿自己来选择班长,尝试自主管理,让幼儿成为了真正的班级小主人。培养了他们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及助人为乐、尊老爱幼的思想品质。培养了他们的探索兴趣和求知欲望。培养了他们的平衡感、集体荣誉感等等。

四、教研组长工作

上一篇:学美容毕业总结范文 下一篇:艺术生毕业总结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