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监察法论文范文

时间:2023-02-22 22:47:21

行政监察法论文

行政监察法论文范文第1篇

一、20*年工作回顾

(一)印发了20*年理论研究课题和重点

今年3月,省监察学会根据中国监察学会的分工和要求,及时提出并印发了《*监察学会20*年调研参考题》共21题,涉及到行政监察的廉政监察、执法监察、效能监察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行政许可法》实施的监督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纠风工作规律研究,行业组织、中介机构的规范与监督研究,古代与当代、中国与外国监察制度比较研究等等。重点是行政监察的职能作用研究。这些研究课题,给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开阔了视野,提供了很大的研究空间。

(二)认真组织理论研究和课题调研

调研参考题下发后,学会通过要求各设区市监察学会申报选题,以此来督促调研参考题的研究落到实处。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积极组织纪检监察干部、广大会员、理论工作者开展研究。值得提出的是,很多市、县纪检监察机关的主要领导带头选题,并亲自撰写论文。在已评选获奖的26篇论文中,有13篇是来自市、县(区)纪检监察机关,占获奖论文的50%,5篇来自派驻机构,8篇来自大专院校和检察、法院等系统。对于重点选题,学会跟踪督促,确保研究课题的完成。

(三)编篡出版了一本近25万余字的《*监察学会20*年反腐倡廉理论研讨会论文集》

汇集整理参加*监察学会20*年反腐倡廉理论研讨会优秀论文30篇,编缉成册,发送到全省各设区市纪委监察机关、省直各派驻机构和论文作者,呈送了中国监察学会,并与兄弟省市监察学会进行了交流。论文集的编篡发送,不仅展示了我省反腐倡廉研究的最新成果,而且为全省纪检监察干部进一步做好本职工作、更好地开展反腐败斗争提供了一本学习研究的参考资料,同时,加强了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的信息交流、经验交流,增进了友谊,促进了工作,效果较好。

(四)进行了论文评审。

根据省监察学会《关于印发*监察学会20*年调研参考题的通知》(赣监学字[20*]1号)精神,截止今年8月底,学会已收到论文150余篇。为评出优秀成果,学会组织了专家从选题、立意、论证、文字、结构等方面进行了认真评审,分别给出每篇论文的分数(实行百分制),在专家评审的基础上,专门召开会长办公会对专家评审意见进行了审定:评出一等奖论文3篇,二等奖论文8篇,三等奖论文15篇。从获奖的论文来看,选题较好,能紧密结合纪检监察工作任务、重点进行选题,比如,*市监察局*同志撰写的《浅谈监察机关在保证行政许可法贯彻实施方面的职能作用发挥》,符合当前依法行政的要求。立意较高,如,南昌大学科学社会主义研究所陈世润、杨秀宁同志撰写的《关于教育乱收费的思考》,从现象、成因、治理等方面进行了较深理论探讨。论证较充分,有经验总结,有分析判断,有比较研究。总之,今年的论文具有一定的理论性、实践性、指导性、操作性,理论水平上了一个台阶。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学会工作也还存在许多不足,主要有:1、理论研究的组织工作不到位。从提供的论文情况看,只有5个设区市监察学会提供了论文,有6个设区市监察学会没有提供1篇论文,南昌、宜春市监察学会提供的论文最多,占论文总数的50%以上,省直部门只有交通系统提供的论文较多,共有6篇论文获奖;2、组织会员开展经常流、咨询活动不够,个人会员的作用发挥不够;3、对外学习交流不够。这些问题需要大家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研究,采取措施,加以改进,更好地发挥学会作用。

二、20*年工作打算

今年9月,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这是我们党历史上第一个全面的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纲领性文件,这对于我们党领导的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历史意义。《决定》指出“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保证把人民赋予的权力用来为人民谋利益”,强调要“抓紧建立健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监察学会的工作要与时俱进,勇于开拓进取,为落实反腐倡廉战略性方针,构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进一步加强和改进行政监察工作,推进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供智力支持。鉴此,20*年度监察学会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十六届三中全会、四中全会精神,牢固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充分发挥人才荟萃优势,积极开展理论研究和学术交流,为推进全省纪检监察工作作出应有的努力。

(一)围绕进一步加强和改进行政监察工作,积极开展理论研究

今年9月28日至29日,中央纪委、监察部在北京召开了全国行政监察工作座谈会,省纪委、省监察厅也于昨天召开了全省行政监察工作会议。这两个会议都总结交流了纪检监察机关合署办公以来行政监察工作经验,研究探讨了新形势下进一步发挥行政监察职能的途径和措施,明确提出了要加强行政监察理论研究,用理论指导实践。开展行政监察理论研究,就是要按照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要求,积极探索有效开展行政监察工作的思路和对策,进一步改进行政监察工作方式、方法,完善行政监察体制、机制和制度,提高纪检监察干部的政治业务素质。根据这两个会议提出的要求,20*年学会理论研究的重点:一是以解决损害群众利益突出问题为重点,大力推进政风建设;二是围绕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重大决策、改革措施的落实加强行政监察,保证政令畅通;三是紧紧抓住依法规范和制约行政权力这个关键问题,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四是加大效能监察力度,加快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和管理创新;五是深化体制机制制度改革,积极探索从源头上防治腐败的有效途径。

(二)围绕提高理论研究质量下功夫,增强针对性、指导性和前瞻性

理论研究的目的在于武装纪检监察干部的头脑,指导纪检监察工作实践,推动纪检监察事业不断深入。分析近几年论文评审情况,学会内的研究学习氛围逐年浓厚,论文理论水平逐年提高,每年都有一些力作,但总体上质量还不够高,针对性、指导性、前瞻性还不够强,在全国有影响的论文还不够多。各设区市监察学会要认真总结近几年来理论研究的经验,切实做好理论研究的组织、动员和学术交流等工作,要为会员深入实际、深入生活,收集资料,开展调查研究和学术交流活动提供帮助和指导。开展理论研究,一是要精心选题,关注当前和今后纪检监察工作的重心,关注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选题要根据社会需要和主观可能来考虑,要量力而行,从实际出发,从“小问题”着手;二是要观点正确、鲜明,论文观点要符合“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符合国家利益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符合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三是要有独创性,要结合自身工作实践,积极研究,大胆探索,努力提出一些能给人以启发和指导的、有价值的观点或者论点,防止完全重复别人的观点、论点,更不能抄袭;四是要科学论证,对提出的具有创造性的观点、论点,要进行充分严密的分析论证,不断完善,找出其内在的规律,提高理论研究水平,避免没有观点,平铺直叙;五是要深入生活,深入群众,开展调查研究,写出一批有深度的理论文章,用以指导新形势下行政监察工作实践。

(三)不断加强学会自身建设,壮大理论研究队伍

根据《*监察学会章程》规定,省监察学会是一个从事纪检监察学术研究和进行纪检监察学术交流的全省性群众学术团体。其基本任务是,开展纪检监察理论研究;对本省纪检监察工作决策、纪检监察制度建设和纪检监察工作实践,提供咨询和建议;编印纪检监察理论研究论著和资料,开展纪检监察理论和业务宣传;召开学术会议;开展同各有关学术团体的学术交流,加强相互协作,增进相互了解和友谊。学会要完成上述任务,必须要不断加强自身建设。一是组织建设。20*年,省监察学会第三届理事会选举产生,由48位理事组成。各设区市也已成立了监察学会。有条件的省直厅局也可成立监察学会,为纪检监察工作的理论研究和学术交流提供组织保证;二是业务建设。近几年来,学会的业务建设抓得比较紧、比较实,每年组织论文150篇以上,每年聘请专家进行评审,每年召开一次学术交流会,每年编篡一本论文集,年年被评为省社联的先进社团。在新的一年里,省监察学会和各设区市监察学会要在发挥学会的宣传、咨询等方面作出努力。三是制度建设。要按照“依法办会,以德兴会”的原则,继续加强学会内部的制度建设,不断完善规章制度,强化信息沟通和交流,使学会工作更加规范化。四是队伍建设。要按照《*监察学会章程》规定的条件,吸收新的会员,保障会员权利,发挥会员作用,同时,为会员调研、宣传、咨询创造必要条件。五是加强学会横向和纵向之间的交流。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学会要善于学习和借鉴兄弟省、市学会的经验,除了加强日常的信息交流外,还可以积极创造条件到先进省、市学习交流。

行政监察法论文范文第2篇

论文关键词 行政监察制度 行政监察专员制度 路径探索

行政监察制度,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秦朝的御史制度,可谓现代监察制度的雏形。行政监察作为行政机关进行自我监督的主要方式,已成为我国行政法治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有效行使行政监察权力,可以敦促国家行政机关关及其公务人员依法行政,合理行政。在政府权力过分扩张的今天,进一步发展和完善行政监察制度,对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建立廉洁高效政府,促进依法治国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我国行政监察制度现状分析

我国行政监察制度自1987年恢复以来,在加强政府廉政建设,打击遏制等领域取得不俗的成绩。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由于我国行政监察制度体制机制方面的缺陷,行政监察职能的充分发挥和实现依然举步维艰,已成为阻碍行政法治发展进程的桎梏。目前,我国行政监察工作存在着以下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合署办公,行政监察机关缺乏权威性

在1993年,中央决定,我国各级行政监察机关与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合署办公,实行一套工作机构,两个机关名称的办公体制,对外称为“纪检监察机关”。这种模式的优越性显而易见:有利于整合两个机构的优势,减少工作交叉和重复监察;节省了人力、物力、财力的支出,降低了办公成本,促进监察工作效能的提高。但在实践中,“合署办公”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行政监察部门的权威。在这种体制下,行政监察部门实际上受各级纪委的直接领导,向同级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常委会负责。各级行政监察机关的负责人通常只能在自己分管的部门开展工作,无权统筹全部行政监察工作。涉及重大问题时,由纪委常委集体讨论做出最终决策,作为行政机关奉行的首长负责制,实际上在监察机关内部流于形式。因此,造成在实际的监察工作中,出现党政不分,职责模糊,监督缺失的现象。工作职能的交叉,使得行政监察工作受到纪检工作的多方影响和牵制,行政监察部门的工作权威大打折扣。纪检监察是根据《》对广大党员干部的违法乱纪情况进行监督,行政监察则依据《行政监察法》对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工作中是否廉洁自律予以监督。由此可见,虽然纪检监察和行政监督有相似之处,但毕竟二者目的不同性质各异,如果完全合并,负面影响不可避免。

(二)双重领导,行政监察机关缺乏独立性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第七条第二款规定:“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监察机关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监察工作,对本级人民政府和上一级监察机关负责并报告工作,监察业务以上级监察机关领导为主。”这说明,在我国,监察机关同时接受本级人民政府和上一级监察机关的领导,在这种双重领导体制下,监察机关要独立自主的开展工作,发挥监督功能可谓困难重重。《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第二条规定:“监察机关是人民政府行使监察职能的机关,依照本法对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公务员和国家行政机关任命的其他人员实施监察。”根据法律规定,行政监察机关的工作职能是对各级政府部门及其工作人员进行监督监察,但现实情况是,行政监察机关本身就是同级政府的一个职能部门,既要服从同级人民政府的领导,又要对其监督,使监察机关陷入自己监督自己的悖论怪圈。最重要的是,行政监察机关仅在业务上接受上级监察机关的指导,在人事任免、经费来源等关键问题上都要受制于同级人民政府,迫使各级监察机关对同级政府有很强依附性,监察工作的开展也容易受到各级政府部门的掣肘,导致监察职能的独立性被抑制,无法发挥应有功效,监督效果可想而知。双重领导体制使得监察机关与其监督对象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不可避免的会出现监察机关对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违法乱纪行为的隐瞒、包庇,最终影响行政监察的公平、公正。

二、我国建立行政监察专员制度的必要性

(一)强化人大监督权力的需要

我国宪法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人大及其常委会拥有对“一府两院“,即国家各级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进行监督的权利。对政府工作的监督,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主要通过财政审计和听取政府工作报告这两种方式。虽然宪法和有关法律充分保障人大享有最高监督权,但种种制度性因素的制约使得人大的监督力度和效果不甚理想。我国各级人大内部均没有设立专门的监督机构,人大的监督,主要依靠每年一次短短十多天的会议来完成,这显然远远不足以对瞬息万变的行政行为进行及时监督。虽然我国宪法第七十一条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认为有必要的时候,可以组织关于特定问题的调查委员会,并根据调查委员会的报告,做出相应的决议。调查委员会进行调查的时候,一切有关的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公民都有义务向他提供必要的材料。”据此,人大在必要的时候可以成立特定问题调查委员会对某一重大问题进行监督调查。但在实践中,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从未组织过特定问题调查委员会,法律对特委会调查时如何操作如何行使职权也没有做具体规定。因此,这个机构对于人大监督权的行使,作用不大。

综上所述,由于大人监督体制的不完善,监督力度微弱,无法使监督权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难以实现制度设计的最终目标。因此,在人大内部设置一个专门的监督机构,对政府履行职责的情况进行监督,是强化人大监督权的应有之义。

(二)拓宽公民权利救济渠道的需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民主的进步,公民权利救济的意识和诉求不断高涨。在我国,当公民的合法权益受到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违法行为的侵害时,可采用的救济渠道通常有行政诉讼、行政复议、等。这些既有的权利救济机制随着法治社会的发展,自身不断改进和完善,对公民权利的维护发挥着不可磨灭的作用。但是,行政权力的极度膨胀,使现有的权利救济机制也已无法满足对行政权力的有限遏制和对公民权利的充分保护。就行政诉讼而言,司法救济作为维护公民权益最强有力的屏障,人们在享受司法权威的同时,也不得不忍受由此带来的弊端:成本昂贵、耗时较长、程序复杂。而且,行政诉讼仅对具体行政行为是否合法进行审查,不涉及行政行为的合理性以及抽象行政行为的审查。显然,这种有限的审查方式已难以应对纷繁复杂的行政行为对公民权利造成的威胁和侵害。和行政诉讼相比,行政复议书面审查的特点,使得行政复议具有费用低、耗时短、程序快捷的优势。但是,行政复议的受理机关一般是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的上级机关,这似乎又陷入了自己审理自己的模式,影响公民对行政复议的信任度。当部分公民缺乏司法救济的意识,或者受损权利迟迟到不得合理救济时,就成为民众维护权利越来越多的选择。制度虽然是对宪法规定的公民申诉权的具体落实,但现实情况是,部门地位不高,机构庞大,缺乏协调机制,遇到棘手问题互相推诿,解决问题的能力有限,大大降低民众对的期望。

以上权利救济机制的缺陷和不足,促使新的救济方式的出现。行政监察专员制度的建立,可以有效的监督政府行为,及时解决矛盾,化解冲突,是对现有公民权利救济渠道的有益补充和制度创新。

三、行政监察专员制度概况

行政监察专员是在适应遏制政府权力,建设有限政府的世界大形势下孕育而生的。按照国际监察专员协会的解释:行政监察专员是由宪法规定的独立监督行政权力的运行并且不受任何党派政治影响的公共官员。现代意义上的行政监察专员制度起源于瑞典。1809年,瑞典议会任命了一名高级官员,代表议会监督政府部门及其官员的行为,并调查和解决民众对法院和公共行政的申诉。瑞典的行政监察专员制度创制以来,在监督政府行为以及保护公民权利方面的优越性发挥的淋漓尽致。到了20世纪,这一制度迅速引起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并被许多国家采用和效仿。到目前为止,欧洲、亚洲的很多国家具已建立监察专员制度,甚至非洲、南美一些经济落后的国家,也出现监察专员制度。目前,世界范围内行政监察专员及其类似机构已达一百二十多个。

行政监察专员制度作为监督政府行为、制约政府权力滥用的的重要制度,对政府部门工作效率的提高和服务意识的提升甚有裨益。同时,在对与行政权力交涉而对处于劣势的公民合法权益的维护中,也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充分体现了宪法对公民基本人权的保障。瑞典、英国已经发展成熟的议会监察专员制度,以及我国香港地区的廉政公署,对我国建立行政监察专员制度有极大的借鉴意义。

四、我国建立行政监察专员制度的体系设计

鉴于上述分析,笔者认为在我国建立全面的行政监察专员制度是必要且可行的。

根据我国现行的法律制度和现有国情,建议在我国建立人大行政监察专员制度,弥补人大监督权威性不足的缺陷。具体来讲,在人大设置独立的监察专员机构,由人大选举产生并领导,只对人大负责。人大监察专员应该由具有广博法律、行政管理知识的律师、法官、检察官、著名学者担任,每届任期五年,可连选连任,不得超过两届,监察专员在任期内可在各地区轮换任职,力求保证监察专员工作的廉洁性。监察专员的职权一般应包括:(1)独立的调查权。监察专员有权对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任何违法乱纪行为进行调查,不受其他任何机构和个人的干预和妨碍,各相关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负有协助调查的义务。并且,对于公民尚未意识到其权益已被行政机关侵犯的不法行政行为,以及涉及公共利益,比如对具有历史价值的文物古迹的拆除等不当行政行为,可主动开展调查。(2)建议权。监察专员在经过调查之后,发现有关部门确实存在问题,可以向该部门提出改正错误或不良行政行为的建议。因为该建议不具有强制执行力,对于拒不采纳建议和久拖不决的行为,监察专员可以向该部门的上级主管机关反应情况,施以压力。同时,监察专员还可以将调查情况和结果向媒体公开,获取民众和舆论的广泛支持。

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中指出:“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掌握行政监察权力的监察专员亦如此。因此,行政监察专员也必须接受来自各方面的监督,包括权力机关的监督、司法机关的监督、舆论大众的监督等,从而保证监察专员公开公正的开展工作,最大限度的实现行政监督的总体目标。

行政监察法论文范文第3篇

据说,被判处死刑的原山东泰安市委书记胡建学有句“名言”:“官儿当到局级,就没人能监督了。”这话在多大程度上反映了客观现实。我们难以断定,但至少反映了一个官做到“地市级”的腐败官员对外在监督的真实感觉。例如,、在东窗事发之前,种种腐败行为已持续多年,而且愈来愈明目张胆,可是我们的纪检监察机关都监督到哪里去了呢?还有权力机关,北京市人大为什么从未提起过罢免程序,甚至连质询这种起码的监督程序都没有进行过呢?

中华文明对于“治吏”具有重德治轻法治的传统倾向,但各朝代贪官污吏的层出不穷也说明,希望为官者通过自身的修养,通过自我约束、自我控制来保持清正廉洁只能是一种美好的愿望,虽然各朝代都出现过为国为民公而忘私正大光明两袖清风的父母官,但那实在是凤毛麟角。人性都有其弱点,对权力、财富以及美色的向往是人类的通病,抑制(并非医治,因为这是无法根除的顽症)这种通病的办法不外乎两方面,即内在对荣誉的追求和外在的对惩罚的恐惧。如今,我国的荣誉机制并没有很好地确立,而监督和惩罚机制又是如此疏于职守,欲使官员们清正廉洁,谈何容易?

在孟德斯鸠的《论法的精神》中有这样一句话,“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因为权力本身具有扩张性与易腐性,最容易与腐败并存。又由于在官僚体制中,权力具有突出的层级性,因此只有同等的权力或无隶属关系的权力才能真正相互独立并相互监督。

当今世界各国,没有哪个国家或地区没有一套行政监察系统,但它们所发挥的作用却大相径庭,在一些国家和地区,行政监察系统成为政治稳定、经济发展的守护神,比如丹麦、瑞典、加拿大、新加坡和中国香港;而在另外一些国家和地区,行政监察系统形同虚设,在那里,“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比如哥伦比亚、印度尼西亚、尼日利亚。

由此想起一条着名的定律:结构决定功能。比如同是碳元素,只由于排列组合的方式不同,可变成金刚石,也可变成石墨,而金刚石较之石墨,无论在硬度上和用途上均有天壤之别。回过头来看看我们国家,我们发现,我国之所以一方面存在一个庞大的纪检监察系统,另一方面却是腐败现象愈演愈烈,其症结就在于其本身领导的不合理严重束缚了其功能的发挥。

总书记1998年5月29日在中央党校发表的重要讲话中,强调“反腐败是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严重政治斗争”,要求全党“必须进一步加大力度”,“标本兼治”。应该在哪些方面“加大力度”?怎样才能“标本兼治”?廉政机制的建设无疑是其中最重要的方面,因为干部廉洁与否,是个影响广泛的社会问题,而任何社会问题的解决,虽然要以对社会成员的思想教育为基础,但又必须充分发挥社会机制的作用。

二、我国现行廉政监察领导体制问题浅析

行政监察领导体制,是指行政体制中,行政监察机关为履行行政监察职能所体现出来的纵向与横向之间的领导关系。行政监察机关领导体制的核心问题,就是如何处理行政监察机关与政府、行政监察系统内部上下级之间的关系问题。

1997年5月9日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五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第七务规定:“国务院监察机关主管全国的监察工作,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监察机关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监察工作,对本级人民政府和上一级监察机关负责并报告工作,监察业务上以上级监察机关领导为主。”这一规定说明:第一,我国行政监察机关设置于行政系统内部;第二,我国行政监察机关实行双重领导体制。以此相适应,在人事任免上,“县级以上地方各级监察机关正、副职领导人员的任命或者免职,在提请决定前,必须经上一级监察机关同意。”(第十一条)确定这样的领导体制与人事任免方式,其初衷一方面是为了加强上级机关对下级监察机关的领导与监督,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建立健全监察人员履行职责的保障机制,从干部任免上保护监察人员的合法权益,防止监察机关领导人因坚持原则而被随意撤换的现象发生。

但是从这些年的实践经验来看,由这种领导体制决定,我国的行政监察存在以下几个薄弱环节:

一、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领导的监督,上级监察机关“管得着”但“看不着”,本级监察机关“看得着”但“管不着”。目前对这部分监察对象的监督,主要依靠群众的举报揭发。然而这些人身居庙堂之高,一般群众很难了解其违法违纪的事实祥情,由此便造成了一个监察黑洞。其原因在于监察机构设置于政府内部,在政府首长的领导下开展工作,从整个行政管理系统来看,处于执行机构的地位,且没有实际上的独立性,所以对政府首长的监督显得责大权小,位卑言轻,结果是同级监察机关对行政首长的违法违纪行为无可奈何,有心监督但力不从心,甚至唯首长之命是以;而上级监察机关对于下级政府及其领导的监督,则是山高皇帝远。

二、对同级人民政府所属各职能部门的监督。前些年国务院监察部的部分同志到地方搞调研时发现:从省到乡镇都有做好行政建设的若干规定,“七条”、“八条”的,可问及这些具体内容怎么落实以及如何监督时,不是以“大家都管”、就是以“不知道”、“说不清”、“没法管”等回答加以搪塞。实际情况是,由于监察部门和其他部门平起平坐,本身不具有、而且上级也未赋予其综合管理的职权,在涉及财务开支、计划立项、物资分配、土地征管、房产管理等方面的不廉洁问题时,各主管部门可以以任何“理由”对廉政建设某些制度行使“职权”,行政监察部门因此常处于“规定一发,贯彻难抓;批示一转,落实难管”的两难境地。

三、如前所述,县级以上地方各级行政监察机关要对本级人民政府和上一级监察机关负责并报告工作,监察业务上以上级监察机关领导为主。但何为“为主”?这本身是一种很含糊的界定,往往造成实际工作中的职责不清。不仅如此,相对于上级监察机关的领导来说,同级人民政府的领导更现实,更直接,比如监察机关的人员编制、经费拨付、劳动工资等问题,均由本级人民政府统一支配和安排,这就为行政领导对监察机关的监察活动进行干预打开了方便之门。一些地方领导干部为了局部利益,从本位主义和个人私利出发,为了“保选票、保乌纱、保荣誉、保奖金”,对本单位发生的违法违纪案件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或对该立案的不立案,该清查的不清查,该处理的不处理;或者千方百计阻挠监察工作上情下达,使得违法违纪行为难以得到及时严肃的查处;对上级监察机关的指示、意见阳奉阴违,托词抗命;有的甚至对监察机关和工作人员施以种种压力;还有的甚至进行反调查,尤其是在一些大案要案的查处中,这个问题就显得尤为突出。

简言之,我国的行政监察工作,一方面国家在人、财、物力上给予了相当大投入,另一方面却收效甚微,腐败现象愈演愈烈,腐败分子的“出生率”远远高于“死亡率”,根本原因即在于这种横向监察体制下,监察机关与监察对象为同级组织(有必要提醒注意的是,在我国目前条件下,相对财政、物资、工商行政管理、土管、房产等部门,监察部门还是一个“矮人一头”的“冷衙门”),缺乏必要的权力制约;监察活动的横向负责制,使监察活动必然要受到横向关系的干扰,使监察处置权淡化;种种“人情关”和“关系网”使监察人员举步维艰,进退唯谷;监察人员的横向组织结构使得监察人员与监察对象存在种种直接或间接的非组织关系。这些都是现行横向体制下监察人员的苦衷,无须多议,尽人皆知。

三、纵向层级领导行政监察体制的理论与实践借鉴

行政监察系统实际上是国家机器的调控系统,而调控系统失灵势必造成公共权力的流失以致政风不正。同志曾经指出,是社会稳定和发展的阻碍因素,它破坏政治体制的正常运转和国家政策的实施,扰乱了社会秩序和资源的合理配置,破坏了法制公平和正义原则,侵害了社会公德和人的精神世界。在1995年10月6日至10日于北京召开的第七届国际反贪大会上,斯里兰卡反贪污贿赂侦察局局长内拉姆?加来厅认为,贪污受贿是腐蚀公众对现存组织机构及制度信任的主要原因,它是对公众行为标准的严重腐蚀,除非将它减小到最低限度,否则任何类型的制度改革都将毫无意义。

但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又总是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中,难免受到各种社会关系的非正常影响,如果缺乏有力的监督约束,就不可避免地把种种非正常社会关系带入权力关系中,导致公共权力的非公共运作。从权力运行来看,其基本特征在于任何公共权力都要受上级制约,但也难免带有主观色彩,如果缺乏强有力的监察机制的制约,势必形成各种非正常的权力论文资料站,以致官商一气,权钱相交。

另一方面,我国在制度和体制上还不完善,存在一定的漏洞和空挡。由于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经济建设上,处在体制制度还不完善的时期,特别是经济体制,在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两种体制并存和转换过程中,既存在旧体制的弊端,也存在新体制的不完善和不成熟;既存在两种体制之间的摩檫和冲突,也存在着两种体制之间的空挡与漏洞。这就不可避免地给一些投机者和腐败分子一中饱私囊的机会,从客观上来说,这为腐败现象提供了滋生的土壤和条件。如在市场经济开始阶段,生产资料与价格的“双轨制”,为某些掌握权力的的部门在物质财富的交换上提供了可能。有的人利用手中掌握的物资调配权,获得“权力利润”,大发横财,导致腐败现象的产生。再如,在市场经济时期的乡镇企业,其产、供、销完全受供求关系的支配。有些乡镇企业为了获得原料打开销路,往往采取请客送礼的办法,同掌握财权、物权的有关人员拉关系,结果一些党员干部被腐蚀,走上犯罪道路。

所以,要使行政监察这个宏观调控系统能确保国家机器的良性运转,就必须建立健全独立于行政系统外部的纵向层级行政监察领导体制。

所谓层级制,又称分级制或系统制,系指行政组织纵向结构的各个层级的工作性质相同,但管理范围随着层级的降低而缩小的一种组织结构方式。它所表现的是典型的层级节制制,在实践上往往与首长负责制相联系,其优点在于组织结构严谨,事权集中,指挥灵活,行动统一,组织纪律易于得到贯彻等。

独立的纵向层级行政监察领导体制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监察权力的纵向独立性。它不受来自于行政系统的横向干扰,监察人员直接对法律负责。

二、监察权力的纵向负责制,可以避免职责不清,互相推委,容易制约监察者,促使其秉公执法。

三、监察权力的纵向组织性,易于摆脱人事干扰,避免监察者及亲属的陷入,使监察者能够高屋建瓴地进行监察。

需要指出的是,这种独立的纵向层级监察领导体制古已有之,只是在具体组织形式和功能上有某些差异。在我国古代漫长的封建社会,不乏纵向层级监察领导体制的光辉典范,但它们由于受封建阶级的局限,逃脱不了特权思想、等级制度等的巢臼,所以最终仍避免不了走入官场上结党营私、互相倾扎、卖官易爵、贿赂成风以致王朝败完的死胡同。

在我国古代封建社会,尽管历代都是行政与司法不分,在地方上,地方行政长官兼任司法长官,但在监察系统的设置上,历代统治者无不倾向于建立一个独立于行政系统外部的监察系统,在监察系统内部则实行层级节制,最高监察长官直接对皇帝负责(也有的朝代为强化对官吏的监督,监察领导体制采用内部横向分工制与外部层级制相结合)。比如汉代,它的行政监察体系是纵向论文资料站结构,其职能主要包括对中央百官的监察和对地方的监察。(一)对中央百官的监察,一是丞相司直系统,丞相司直为丞相属官,专察京官:二是司隶校尉系统,专察中央百官和京畿地区。它们的最高长官均直接对皇帝负责。(二)郡对属县,县对属乡的监察,在中央设御史台系统,由御史大夫(其地位之高,权力之大仅次于当朝丞相)负责,掌管监察事务,外领十三州部剌史。剌史为中央派遣常驻监察区的监察官,专司监察,既无行政权,也无立法权,只有检举弹劾权,与任何长官没有任何隶属关系,直接隶属于御史中丞,御史中丞直接对御史大夫负责,御史大夫直接对皇帝负责。御史台系统,丞相司直系统,司隶校尉系统互不隶属,分工明确。可见,汉代行政监察制度已基本上从行政系统中独立出来,御史台系统还具有事实上的独立性,形成监察系统内部层级节制,自成体系,对汉代社会发展和国家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出现了“文景之治”,它对后代监察制度影响深远。隋唐以后基本沿袭汉制,历代的监察制度都具有 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地位至尊,二是权力至重,三是机构独立,四是监察权的行使受特殊保障,甚至允许“风闻奏事”。

总之,中国古代监察制度,作为一种统治方法,曾十分有效地发挥了它维护封建专制制度的作用。它之所以能发挥这种作用,与这套制度设置技术上的“高超”和“精巧”分不开。随着清朝的灭亡,中国古代的监察制度也寿终正寝,但作为中国古代的一项政治文化,已被流传下来。孙中山先生正是在总结这一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创立“五权宪法”制度,把中国古代创立的监察权同现代立法、行政、司法、考试权并列为五权。

就当代的监察机制而言,香港的廉政公署这种监察模式对我们构建新的监察体制对我们也具有相当的参考价值。

香港的廉政公署是世人公认最有效的行政监察系统之一,其领导体制最大的特点在于它不属于公务员架构,廉政专员直接对港督(1997年7月1日后为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下同)负责,除港督外,廉政专员不受其他任何人的指挥和管辖并且在任职期间不得接受香港政府辖下其他受薪职位。在人事作用上,廉政公署的全体职员自行招聘,其职员的薪金要高于政府其它部门同级公务人员,在此基础上,有关法规条例规定了廉政公署及其工作人拥有查案办案所须的广泛职权,包括有权逮捕任何涉嫌贪污犯罪的人,有权将涉嫌人员扣留48小时以作进一步调查。正是独立的领导体制和广泛的职权确保了廉政公署监察权的有效行使。

通过以上比较分析,笔者认为,只有独立的纵向层级领导的行政监察制度,才能保障行政监察机关职权的充分行使,保证政令畅通,维护行政纪律,促进廉政建设,改善行政管理,提高行政效能,并且巩固行政机构改革的成果。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向纵深方向发展,政府和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之间、政府各部门之间,中央与地方、地方与地方之间,公务人员与非公务员之间的关系更加错综复杂,必须尽快改变监察体制目前的内部横向分工制,建立外部层级节制制,使行政监察系统独立化,形成纵向节制的权责体系。

那么,从我国实际出发,怎样的监察结构模式是比较合理的呢?

四、建立独立的层级行政监察领导体制的

指导思想和关于行政监察院的初步设想

设置行政监察机构的总的原则应该是:从领导体制上保证监察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超脱于监察对象的利益之外,保证监察工作人员的正当权利不受损害。

在第七届国际反贪大会上,与会者普遍认为,要反对,必须建立和完善立法,加强各种权力之间的制约与平衡,加强对公共权力监督,并赋予专门机构以足够的法律手段同各种作斗争。

从世界各国的经验来看,一个完善的、成熟的廉政监督机制起码应具有以下三个最基本的客观要求:一是其监控制约的对象必须是全方位的,即全部的公共权力及其运作都必须置于廉政监督机制约束之下。二是监督制约的力度必须与公共职位的高低和权力的大小相适应,对职位越高、权力越大的公职人员,监督制约力度要越大,措施要越严,要求要越高。三是监督约束过程具有独立性和权威性,专门的监督机关作出的监督决定,对全社会具有权威性,对监督对象具有强制性,监督机关以外的其他任何机关、组织和团体都无权修改或。

因此,在我国建立科学的纵向层级监察系统(本文为便于阐述,不妨先将其定义为行政监察院系统,与中央、省、市、县四级相对应的监察机关分别为最高行政监察院,高级行政监察院,中级行政监察院,基层行政监察院),首先必须从法律上确定以下几点:

第一,行政监察系统与行政系统分离,监察系统在人事上具有独立性。可能的话,行政监察院系统不列入公务员架构。

第二,各级行政监察机关在上级行政监察机关的领导下,独立行使职权,监察工作人员直接对法律负责。

第三,最高行政监察院院长、副院长的任免参照国务院总理、副总理任免的规定,所属各职能部门领导的任免参照国务院各部委领导的任免。最高行政监察院长官对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负责,除全国人大主席团或常委外,最高行政监察院长官不受其他任何人士的指挥和管辖,且在任职期间不得兼任政府辖下其他受薪职位:县级以上地方各级行政监察院长官的任免参照同级行政首长的任免规定。

第四,行政监察院系统的其他工作人员,应由监察系统自行聘用,且其工资应当高于政府其他部门同级公务人员的20%――50%。

第五,行政监察院根据工作需要可以在一定地区和单位设置派出监察机构或监察人员,但派出机构的工作人员和派出人员的行政隶属关系、党团关系、经费拨付、劳动工资等仍由派出机关统一负责管理。派出机构或派出人员依法行使监察权,并且直接对派出它的机关负责,不受驻地单位的管辖和指挥。

第六,为了确保行政监察院职能真正得到实现,应当赋予监察机关更广泛的职权,特别是一定限度的司法行政权。

邓小平同志早就指出,为了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为了适应党和国家政治民主化的需要,为了兴利除弊,为了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加速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必须改革党和国家的领导制度以及其它制度,“党和国家现行的一些具体制度中,还存在不少的弊端,妨碍甚至严重妨碍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发挥。如不认真改革,就很难适应现代化建设事业的迫切需要,我们就要严重地脱离广大群众”,“我们过去发生的各种错误,固然与某些领导人的思想、作风有关,但是组织制度、工作制度方面的问题更重要。这些方面的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走向反面。即使象这样伟大的人物,也受到一些不好制度的严重影响,以致对党和国家对他个人都造成了很大的不幸。我们今天再不健全社会主义制度,人们就会说,为什么资本主义制度所能解决的一些问题,社会主义制度反而不能解决呢?这种比较方法虽然不全面,但是我们不能因此而不加以重视。斯大林严重破坏社会主义法制,同志就说过,这样的事件在英、法、美这样的西方国家不可能发生。他虽然认识到这一点,但是由于没有在实际上解决领导制度问题以及其他一些原因,仍然导致了‘’的十年浩劫。这个教训是极其深刻的。不是说个人没有责任,而是说领导制度、组织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这些制度问题,关系到党和国家是否改变颜色,必须引起全党的高度重视。”“如果不坚决改革现行制度中的弊端,过去出现的一些严重问题今后就有可能重新出现。只有对这些弊端进行有计划、有步骤了而坚决彻底的改革,人民才会信任我们的领导,才会信任党和社会主义,我们的事业才有无限希望。”(《邓小平文选》第二卷32

7、333页)邓小平同志的这段论述是我们探索廉政监察领导领导体制的重要指针,就像本文开头提到的那样,即使要素相同,但结构方式不同的组织、其性能也可能有巨大差异。从近年来中央纪委监察部和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查处的一批重大案件来看,如案、案、案、闫健宏案、胡建学案、案等,他们走上违法违纪之路,除了这些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蜕变外,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对他们失去了有效的监督以致权力失控。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走完了从共产党员到腐败分子、从副厅级行长到死囚的可悲而又可耻的历程的中信实业 银行深圳分行原行长高森祥在被捕后不久在铁窗下说了这样一席话:“这一年多来,我变了。这固然有许多客观原因,但根本的一条,就是自己的官作大了,没有人监督了。因而在日常的工作、生活中想钱多了,认为现在有钱有势,应该好好享受一下了。就这样,资产阶级思想趁虚而入,无产阶级和贫苦农民的阶级感情逐渐淡薄,最后被资产阶级俘虏了。”(《90年代中国惩治腐败大案要案纪实》第106页)虽然从他蜕变的过程及堕落的程度来看,这段反省并不算深刻,但还是比较客观。古人云:“前车之覆,后车之鉴。”它对于人们特别是领导干部以及我国的监察制度,仍不失为一种警示。它告诉我们,要重塑我国的行政监察机制,就勿必将现行监察系统与行政系统重新优化组合,特别是对监察领导体制的改革更是势在必行,有必要将监察系统的领导体制由内部横向分工制改为外部纵向层级制。通过对监察系统的内部和外部组织结构进行合理调整,将我国的行政监察系统变成一块坚硬无比的“金刚石”。

在独立的层级监察领导体制下,各级监察机关的管辖范围与目前有较大差别。由于监察机关不再隶属于行政机关,使得监察机关不仅可以对同级人民政府各职能部门及其工作人员进行监察,还有能力监察同级人民政府,现分述如下:

一、最高行政监察院的监察对象包括国务院总理、副总理、国务委员、各部委、中央直属企事业单位中国家行政机关任命的领导干部。

二、基层以上地方各级行政监察院的监察对象,是同级人民政府领导、各职能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和由本级人民政府或职能部门任命的企事业单位中的领导干部。

三、对乡、镇一级人民政府的领导和工作人员,由基层行政监察院的派出机构进行监察,以保证监察的权威性。

四、最高行政监察院根据实际情况,可以对地方各级行政监察院管辖的案件行使管辖权。这样做目的在于确立最高行政监察院对全国行政监察工作的统一领导。

五、地方各级行政监察机关在上级监察机关的领导下独立行使职权,只对国家政策、法律、法规和政纪负责。

五、行政监察院体制下对监察机关和监察人员的监督

在行政监察院体制下,监察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拥有广泛的职权,独立于行政系统之外,又使其处于超然地位。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如何防止行政监察机关权力滥用,又如何保证其工作人员清正廉洁、秉公执法、忠于职守、保守秘密呢?因为监察人员在同违法违纪行为作斗争过程中不可避免地接触一些消极阴暗的东西,如果立场不稳、信念不牢、意志不坚定,就很容易受到腐朽思想的影响甚至腐化堕落,所以单靠监察人员的自我控制,自我约束是不够的,还必须靠执法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对其进行监督。具体地说监察人员应受到以下几个方面的监察和制约:

一、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最高行政监察院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对它负责并报告工作。

二、地方各级行政监察院由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对它们负责并报告工作。

三、行政监察院的内部制约。其一是建立健全行政监察院自我约束监督机制,以严格的纪律规章和工作程序规范监察活动,建立一支政治素质高、作风硬的监察队伍,保证监察人员尽职、守法、廉洁、高效。其二是在各级行政监察院内部设置一个秘密的内部调查及监察小组,其成员公开身份可为普通工作人员。秘密小组专门负责监察行政监察院工作人员的操守及有关他们的投诉或贪污指控。其三是规定下级对上级的弹劾权,即下级在履行职责过程中只对法律负责,对来自监察领导的干预可向领导的上级监察机关申诉,对申诉的处理不服的可以以个人名义提起行政诉讼。

四、设置“行政监察事宜投诉委员会”。这一点可借鉴香港廉政公署投诉事宜委员会的做法,该委员会独立于廉政公署,负责处理个人对廉政公署职员的投诉,指出廉政公署工作程序中的漏洞并向廉政专员或总督提出有关建议。其成员则包括行政局议员、立法局议员、社会贤达人士、律政司及行政事务申诉专员,委员会主席由一名非官方人士担任。

五、设置各级“监察咨询委员会”。可由国家机关委任社会各界贤达,组成若干个独立的专门咨询委员会,负责审查行政监察院各方面工作,并向国家权力机关和行政监察机关提供意见和建议。

六、其它方面的监督。其一是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依法行使职权而进行的监督;其二是社会组织、社会舆论、人民群众的监督;其三是党的监督。这几个方面已经存在,但各种监督形式还不能在争议上协调互动,形成合力;每一种监督形式的监督主体与监督对象的地位、职责、权限和相互关系以及监督活动的范围、方式和程序等,缺乏精细缜密的具体规范。为此,要明确赋予监督主体以与其职能相适应的监督权限,解决目前监督权限过小的问题;要进一步调整监督体系,使其形成层层相依、环环相扣职权与责任的关系论文资料站;在监督体系内部,要有程序化和具体法律规定加以粘合,使监督行为规范化、法制化。

六、修养与制度,孰重?

官员的腐败是当今我们面临的相当严重的问题,反腐倡廉已成为全国人民关注的焦点。每当某个官员的腐败被揭露出来,总是引起公众的极大义愤,必欲惩之以法而后快。

行政监察法论文范文第4篇

一、认真学习中央和省、市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决策部署

深入学习十七届中央纪委第七次全会、省纪委九届二次全会和市纪委七届二次全会会议精神,是今年学会工作一项十分重要的政治任务。各团体会员单位要认真学习贯彻中央和省、市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决策部署,围绕反腐倡廉中心工作,认真开展调查研究,扎实做好学会各项工作,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十胜利召开。

二、深入开展反腐倡廉课题研究工作

2012年各团体会员单位要围绕以下8个重点课题进行理论政策研究:

1、研究总结党的十七大以来有关反腐倡廉建设特别是行政监察工作的主要成效、特点和成功经验。

2、结合本部门实际,认真研究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以及今后五年反腐倡廉建设的总体思路、目标任务和应采取的重大举措。

3、认真研究基屋党组织建设、政权建设特别是党风廉政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意见建议。

4、结合本部门实际,认真研究如何确保中央、省和市重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完善监督检查工作体制机制。

5、结合今年全市开展廉政风险防控工作,研究进一步加强对权力运行监督和约束的体制机制。

6、纪检监察监督检查方式方法创新研究。

7、纪检监察监督检查有效发现问题机制研究。

8、当前纪检监察机关履行监督检查职责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请各团体会员单位要紧密结合本单位纪检监察中心工作和反腐倡廉实践,对上述8个方面重点课题进行细化分解,选准角度,在理论和实际的结合点上狠下功夫,特别要突出单位特色,集中力量进行认真调研,努力撰写出有一定深度的理论文章。同时,积极鼓励并支持个人会员和纪检监察理论工作者围绕今年所确定行政监察理论重点研究课题独立进行研究,力争多出一些高质量的研究成果。请各团体会员单位于7月20前将本年度重点课题选题报学会秘书处。

三、扎实做好理论研究成果评比活动。

学会将适时组织开展优秀调研成果(论文)评选活动,请各会员单位将2012年调研成果(论文),于9月15日前

行政监察法论文范文第5篇

行政监察机关是政府行使监察职能的专门机构,依照我国《行政监察法》的规定,行政监察机关履行执法监察、廉政监察和效能监察等职能,起着保证政令畅通、改善行政管理,为政府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建设保驾护航的作用。近年来,随着反腐败斗争的不断深入,行政监察工作监督检查的项目日益增多,工作领域不断拓宽,就我区而言,如何在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行政监察,形成有利于全面履行行政监察职责、有利于发挥行政监察作用的工作格局,是我们必须认真思考的重要课题。

一是领导管理体制还不适应新的形势任务。行政监察工作领域宽广,内容丰富,工作任务重、压力大,每年仅执法监察和专项项目检查就多达二、三十项,工作力量不能集中,致使监督无法深入,留于肤浅层面,工作效果不明显。目前,县级纪检监察机关行政监察业务主要集中在执法室和纠风室,县直部门受人员编制限制,仅少数重点部门单位派驻了纪检组长,乡镇虽配有纪委书记,但分管工作较多,即使配备专职副书记,但专职不专的现象仍然存在,影响工作精力。因此,区县行政监察机关在履行职能时,往往感觉力量单薄,没有上下联动,难以形成整体工作合力。

二是培训不够,理念不新,队伍建设不能适应行政监察工作的需要。面对错综复杂的反腐败斗争形势和越来越高的工作要求,有的纪检监察干部结构单一,在业务知识、 工作方法等方面没有经过系统的培训,业务能力不强,监督力量不能很好适应行政监察工作的需要。

三是运行机制还有待完善。这主要表现为工作创新不足,在工作指导理念上,观念陈旧,传统的工作思路和方法;办公自动化程度还有待加强,信息技术和信息化管理方法运用不多,不能充分应用各种现代化的监察手段, 往往造成只注重事后监督,而淡化对行政事务、行政过程的监督。

(一)围绕中心、加强对行政权力的规范和制约,着力保障政令畅通。

行政监察机关履行着执法监察、廉政监察和效能监察等职能,当前,行政监察工作的领域在不断拓宽,监督检查的项目日益增多,这在提升行政监察工作地位、发挥行政监察作用的同时,也容易导致职能的错位、越位。因此,必须科学把握行政监察工作领域,重点围绕加强对行政权力的规范和制约,形成有利于全面履行行政监察职责、有利于发挥行政监察作用的工作格局。

一是要抓好行政事务前的规范制约。切实加强对行政权力的制约监督,建立和完善一系列规范行政行为的制度,严肃行政纪律,加强政风建设,使公务员牢固确立勤政廉政的工作理念,有效防止权力失控、决策失误和行为失范。重点要针对政府机关和行政权力的特点,加强对各职能部门抓源头工作的督促检查,努力在关键领域和重点环节上取得成效。要认真抓好运用网络技术强化行政监管工作,规范行政行为,提升行政监察的整体效能。结合我区实际,当前要重点加强对财政预算资金和专项资金的监管,严肃财经纪律。要加快政府投资监管制度建设,规范政府投资行为。要严格规范建设工程招投标工作,完善并严格执行经营性土地使用权出让制度,强化对国有资产的监管。进一步规范政府采购工作,加快产权交易市场建设。要坚持改革和创新,抓住滋生腐败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结合制度建设,提出预防和惩治腐败的对策,着力解决发生腐败现象的深层次问题。

二是要抓好行政过程中的监督。各级监察机关要加强对政府职能部门、行政执法机关行使权力、履行职责、执法程序的监督检查,坚决纠正和查处一些行政执法机构和人员执法不力、执法违法、执法扰民等行为,促进依法行政。要会同有关部门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积极开展综合执法试点,建立健全行政执法依据公开制度、行政执法评议考核制度和行政执法过错追究制度。要大力推进政务公开,认真落实国家和自治区关于推行政务公开的实施意见,使政务公开成为政府施政必须遵循的一项基本制度。要加强对行政权力的监督,提高政府的行政能力和公信度。

三是要抓好行政事务后的问责。实现责任政府的廉洁高效性,要求我们必须对那些没有尽到相应责任的渎职人员、那些权力行使不当没有真正为民所用的官员进行严格的责任追究,切实提高行政效能。应通过建立健全规范的岗位责任制度、全面的绩效考核评价机制、健全的行政道德责任机制和科学的责任追究制度,将“不廉洁”、“不作为”和“庸、懒、散、拖、贪”等情形纳入行政问责范围,依法追究不廉洁、失职渎职、失察失误、道德诚信缺失、效能低下、庸碌无为等行为的责任,督促政府公务人员廉洁高效地履行职责。

(二)科学整合多元社会力量,形成行政监察工作合力。

要在确保行政监察工作正确政治方向的前提下,科学整合行政监察工作力量,努力实现监察机关与政府部门的相互促进、专门监督与群众监督的良性互动。一要积极发挥政府部门的职能作用。行政监察工作涉及面广、业务性强,很多工作都与政府有关部门的业务息息相关、密不可分。如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投资体制改革等源头治理工作,都需要政府部门去实施。政府部门既是行政监察工作的对象,也是廉政建设的主体。要积极发挥政府部门在廉政建设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按照业务特点,强化责任分工,形成行政监察工作的合力。二要积极发挥人民群众的作用。人民群众参与越广泛,留给腐败的空间就越小。要搭建群众参与行政监察工作的平台,发挥村务监督委员会、政风行风监督员、效能监督员的作用,畅通监督渠道,整合监督资源,最大限度地调动各种积极因素。三要积极发挥网络媒体的作用。随着信息时代论坛、微博等网络载体的迅猛发展,互联网日益成为重要外部监督力量。要善用善管互联网,借助互联网更好地为行政监察工作服务。要建立健全舆情引导机制,实施“网络发言人”制度,开展各种形式的领导干部与网民互动活动,做大做强网络反腐倡廉主流舆论,营造规范有序的网络环境,引导网络媒体在反腐倡廉中发挥积极作用。四要建立健全“结构优化、素质提升”的队伍建设长效机制。积极开展上岗培训、专业培训和干部轮训工作,着力提高干部纪检监察理论和业务水平;建立完善干部上挂下派制度,强化实践锻炼,形成全覆盖、多专业和高质量的

教育培训体系,优化干部队伍知识结构。(三)积极开展电子监察,利用科技手段推进行政监察工作。

电子监察主要是针对许可类的办事流程、办事效率、收费情况等开展的监察,目前主要应用开展在电子政力、行政办理服务等方面,且各地推进情况不一。加强行政监察,应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积极推进电子政务,建立与智能化行政系统对接的网络行政监察系统,全面提升行政监察能力。这方面,广州市黄埔区在公务用车管理上开展电子监察的经验值得我们思考和借鉴。____年8月开始,广州市黄埔区把公务用车管理纳入电子监察系统,主要是采取GPS全球卫星定位等科技手段监督公车出行使用情况,公车到任何地方去,都会在监察屏幕上一目了然;电子监察系统还给每辆公车建立一个使用情况数据报表档案,系统自动统计各种数据,形成公务用车里程和油耗等台帐记录,财政部门以此作为公车费用报销的依据。这些做法有效遏制了公车私用现象,大大减少了行政支出。

行政监察法论文范文第6篇

一、特邀监察员队伍建设和制度建设方面的情况

我县特邀监察员制度,是随着监察机关的重新组建,按照上级文件要求建立起来的,累计已聘请特邀监察员50人。2006年11月县监察局聘请了第五批10名特邀监察员,其中,人大代表2人,政协委员2人,无党派人士5人。我县制定了《县特邀监察员工作办法(试行)》,进一步明确了特邀监察员工作职责、权力和义务,加强了特邀监察员的监督管理工作。

二、特邀监察员工作开展情况

一是积极组织特邀监察员参加廉政监察,严格规范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行为。组织特邀监察员扎实开展了领导干部廉洁自律专项治理工作。对领导干部利用婚丧嫁娶等事宜大操大办收钱敛财问题进行了专项治理;清理纠正领导干部在住房上问题,11月12日我们还组织特邀监察员参加了部分乡镇及县直单位主要负责人向纪委全委会报告单位履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工作情况。二是积极组织特邀监察员参加执法监察,确保政令畅通。我们认真组织特邀监察员开展了对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节能减排工作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等8项执法监察工作,查出违法违纪金额146.5万元,追缴违纪款45.5万元,提出监察建议4条,均被采纳,发现案件线索4条,已转立案4件。三是积极组织特邀监察员开展效能监察,促进公务员勤政高效。通过组织特邀监察员开展效能监察,加大了明察暗访力度,对42个县直单位和部门进行了联合暗访,将视频资料制作成光盘,在全县性大会上播放,开展了群众满意度调查活动,使全县公务员工作效率明显提高,“三难”现象大幅减少。四是积极组织特邀监察员参加查办案件工作,严厉惩处腐败分子。围绕中央、省、市纪委确定的办案重点,坚持“有案必查,标本兼治”原则,今年以来全县各级纪检监察组织共受理群众来信来访来电192件(次),初查核实案件线索110件;转立案57件,给予党纪政纪处分60人。其邀监察员参加五个案件查处工作,并取得了较好成效。

三、特邀监察员队伍发挥职能作用情况

特邀监察员是我县反腐倡廉战线上的一支重要力量,在履行监督中,充分发挥了四个职能作用:一是双重监督作用。一方面通过参与执法监察等工作进行社会监督,另一方面对行政监察机关的工作也进行监督。二是参谋咨询作用。每位特邀监察员都有自己的业务特长,社会接触面广,积极建言献策,为县纪委监察局决策提供依据。三是桥梁纽带作用。特邀监察员大多来自派、社会各界,身在人民群众之中,能倾听到社会各个阶层的不同要求和呼声,及时向纪检监察机关进行反映。四是宣传引导作用。特邀监察员在不同的岗位工作,能接触到不同的社会群体,采取不同的方式宣传党的反腐倡廉工作方针政策,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

四、今后工作打算

我们将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中纪委、省纪委全会和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市纪委年初的工作安排和部署,从群众最关心的热点、难点和重点问题入手,找准工作切入点。主要围绕“五个方面”开展工作:一是要围绕优化经济发展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来开展;二是要围绕落实科学发展观,抓好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和领导干部作风建设来开展;三是要围绕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抓好纠正损害群众利益不正之风来开展;四是要围绕如何抓好源头治理、推进体制机制制度创新来开展;五是要围绕促进政府机关和国家公务人员依法行政、保证政令畅通来开展。根据这些工作重点,各位特邀监察员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扎实开展行政监察工作,要求每位特邀监察员要向县纪委监察局提出一条以上监察意见或建议,由监察综合室负责收集梳理并报领导批准后抓好落实;参加一项以上执法监察或专项检查活动,至少撰写一篇以上情况反映、工作体会文章或调研论文,有较高参考价值的理论文章,并向上级部门推荐或参加有关学术论文的评比。

行政监察法论文范文第7篇

论文关键词:行政问责 行政诉讼 问责诉讼

一、行政问责制度在中国的实践

(一)问责的兴起

问责从历史的维度来看古已有之,古代君王为了治吏,督促官吏勤政善政,必须赏罚分明,这个“罚”就有了问责的意涵,但其与现代意义上的问责相去甚远,其一,问责非制度化,主要倚重当权者的喜好,随意性很大;其二,问责的目的不在于服务人民,而在于维护君主、巩固君权。

新中国成立后也有一些问责的实践,如1980年8月25日,国务院作出了对“渤海2号”钻井船的处理决定,解除石油部部长宋振明的职务,并给予主管石油工业的国务院副总理康世恩记大过处分。但即便存在,我国行政问责的制度化程度还是颇低。

这里之所以说“兴起”,主要是指在2003年“非典”事件的“问责风暴”后,行政问责制度受到相当大的重视,行政问责制度空前发展,在学术界,以前鲜有关于行政问责的著述,而现在行政问责在法学、行政学、政治学的研究成果已经初具规模。行政问责制度在中央和地方全面推进,中央通过立法在《公务员法》专门规定了法律责任,各地方也纷纷通过行政问责制度文件,如重庆市通过了《重庆市政府部门行政首长问责暂行办法》。总理在200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就明确指出,“实行执法责任制和执法过错追究制,完善并严格执行行政赔偿制度,做到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侵权要赔偿”。可以说,现在“行政问责”已成为政府与公众再熟悉不过的词。

(二)现行问责制度的流弊和检讨

虽然行政问责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增强了官员的责任意识,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公共利益受到行政权力的肆意践踏,但从实际情况来看,行政问责的理想目标和现实情况还存在一定差距。诸多学者也对其中的问题发表了见解,具有代表性的观点包括:学者李军鹏认为主要问题在于政府问责法律制度不完善,政府问责的制度与机制不完善,政治问责的机制不健全,政治问责的监督机制不完善;陈党认为行政问责立法滞后,异体问责相对薄弱,问责对象不够全面,问责范围过于狭窄,职责权限比较模糊,责任形式不够全面,责任追究弹性较大,缺乏有效的司法救济途径等。

笔者认为,实践中无法完全落实行政问责与行政问责的启动主体过于狭窄以及进行行政问责的方式不佳有很大关系,现行的同体问责和权力问责需要向异体问责与制度问责转变。行政权乃公权,其目的在于管理社会经济之公共事务,为人民服务,政府官员为人民之公仆,应受人民的监督。《宪法》第四十一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公民和其他组织直接对官员问责由来已久,举报、检举、申诉、控告莫衷一是,但都只能向同级或上级机关提起,然后由同级和上级机关进行审查,即便公民的控诉得到了受理,但由于是在同一官僚体系内的同体问责,而不像法庭审理那样公开透明,权力问责的随意和制度问责的缺失,往往使行政问责事与愿违,最后不了了之,长此以往,公民也失去了行使《宪法》第四十一条赋予的权利的积极性。

为了弥补缺陷,需要扩大问责启动主体的范围,丰富行政问责的方式,其中通过赋予公民相应的权利以行政诉讼的形式提起行政问责是一个可以考虑增加的新方案,对于完善行政问责和完善行政诉讼都有实际意义和理论意义。

二、行政问责诉讼的理论基础——行政诉讼类型理论

(一)行政诉讼类型概述

行政诉讼类型,即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可以提起行政诉讼请求救济且法院仅在法定的裁判方法范围内裁决的诉讼形态。之所以把行政诉讼分成不同的类型,原因在于现实生活纷繁复杂,行政权可能会以不同的形态和方式存在,或作为或不作为,或处罚或许可,或强制或给付等等,需要对诉讼类型进行界定,使民众的权利得到充分保护。

行政诉讼类型有以下的功能:第一,对公民提供充分的救济机会;第二,有利于诉讼程序的规范化。行政诉讼类型是舶来品,在不同的国家已有不少分类,日本分为抗告诉讼、当事人诉讼、机关诉讼、民众诉讼;美国分为一般司法审查、纳税人诉讼、行政诉讼;还有较为我国学者推崇和借鉴的德国的分类法,即撤销之诉、确认之诉、课予义务之诉和抽象规范审查之诉。

(二)行政诉讼类型重构的设想对行政问责诉讼的启示

行政诉讼类型在我国缺乏实践,但是近来学界的研究的成果还是颇丰的。笔者认为行政诉讼类型化是行政诉讼法律制度未来发展的一个趋势,行政诉讼类型的根本目的在于保障公民的诉权,现代法治国家的一切事务都应该纳入法律的体系中,法律救济是法律体系的重点,诉权是法律救济体系的重点,这一点与行政问责制度在当下需要拓展问责主体,增加异体问责的强度,通过法律制度化而非政治权力化问责相契合,一言蔽之,两者皆是为了保障公民对公权侵犯自身利益的救济渠道,督促行政机关及其公务人员依法行政,后者更有一种在民的理念。两者在逻辑上顺序不同,行政诉讼类型的逻辑在前,是共性,行政问责诉讼逻辑在后,是个性。

由于目前我国没有严格意义上的行政诉讼类型而导致不能全面有效地保护相对人的权利,并使法院无法充分发挥司法审查的职能,我国学者对于行政诉讼类型的重构,大都有所涉及,即便不是每个学者主张的类型划分都一致,但不少学者提到了一类诉讼类型还是对行政问责诉讼有参考价值的——确认之诉。

确认之诉是行政相对人要求人民法院确认处于争议状态的具体行政行为是否无效、违法以及行政法律关系是否存在的一种诉讼形式。它并不创设、改变和撤销行政法律关系,而是对一个行政法律关系的确认。因为法院不干涉行政的理念,法院被认为不宜过多干预行政事务,原因其一是法院被认为是审判机关不谙行政机关的运作,缺乏专业性,其二是防止法院越俎代庖享有类似行政权的权力,这种理念固然有僵化行政诉讼的嫌疑,但现在是被普遍接受的,也是有一定的合理性的,综合来说,确认之诉是最适合行政问责诉讼的,确认诉讼有以下的特征:第一,诉讼目的的宣告性,第二,诉讼地位的补充性,第三,确认利益的特别性。这三个特征表征着确认之诉对于行政的介入程度是比较小的,尤其第三个特征还限制了法院的确认范围。在我国的行政问责诉讼可以作为确认之诉的一个亚种的形态,按照确认之诉的精髓进行构建,行政问责诉讼确认的对象应为行政官员是否存在责任。

三、行政问责诉讼的具体制度构想

如何在限制诉权滥用的同时通过行政问责诉讼保障公民通过诉讼进行问责的权利,是下文制度构想要考虑的首要问题。

(一)原告资格的确定

拥有原告资格的相对人应当是在具体行政行为中受到损害的相对人,即相对人的原告资格获得需要有法律上的利害关系,有法律上的利益。行政问责诉讼如前文所述,是在确认之诉的框架之下,是其亚种的诉讼形态,而确认之诉必须具有某种特殊的确认利益。这种法律上的利益,可以使法院免于为了与具体行政行为无关联的人,而对已完成的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和行政人员的有责性做出决定,可以节约诉讼资源,防止诉权的滥用。

(二)受案范围的原则

违法是有责的必要前提,没有违法谈不上有责。所以笔者认为,具体行政行为已被确认违法是受理行政问责诉讼的原则。具体行政行为的违法包括违法的作为和违法的不作为,后者例如在灾害面前防治不力,法律规定行政机关灾害防治部门应该作为,而灾害防治部门怠于作为或者不作为,在被确认不作为违法后,受到损害的相对人便可以就此对法律规定负有责任的行政人员提讼。笔者认为还有一个原则是问责诉讼与具体行政行为违法之诉须一并提起,因为这样既可以保证法院审理的连续性,同时还可以节约司法审判成本,否则将造成司法资源的浪费。

(三)举证规则

行政问责诉讼的举证笔者认为应该还是遵循行政诉讼的举证规则,这样就可以把诉讼的制度化合理化程序制度带入行政问责中来。具体来说就是由被告方举证证明自己没有责任。当某一具体行政行为确认违法后,行政人员被指有责,他即有证明自己并没有责任的义务,由于行政机构工作人员在搜集证据资源上的优势和依法行政的要求,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如果确实没有责任是可以举证的。

(四)法律适用

法律的适用是确定有无责任的依据,责任的界定要严格依照法律的规定。法律应该仅指宪法、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法律、行政法规,具体说来,有《宪法》、《公务员法》、《行政监察法》、《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笔者认为,在地方政府有相关问责的规定的,地方法院也可以将此作为是否有责之依据,但前面的法律需优先使用之。

(五)判决执行

法院对于行政问责诉讼的判决和执行都牵涉到行政监察机关,故行政监察机关与行政问责诉讼关系不小。判决和执行需要法院与行政监察机关配合协作。行政问责诉讼作为确认之诉的亚种类,法院作出的判决类型为确认判决,即确认此行政人员是否有责。然后将此有责的判决事实交由行政监察机关,并提供司法建议,最终由行政监察机关来确定给予某种程度的处理,对于是否有责的判决不服,应当给予双方当事人上诉的权利,而对于责任确定怎么处理的问题不服,当事人可以向行政监察机关及上级机关和同级政府申诉。

四、结语

行政监察法论文范文第8篇

论文关键词 宫廷机构 政府机构 司隶校尉 丞相司直

“反腐倡廉”为当今社会所关注的焦点问题。其实,中国在高度集权的封建王朝时期就已建立了独特的监察体制,为当今社会提供了有益的借鉴。西汉是中国监察体制的草创期,西汉中央的监察体制具有御史中丞、司隶校尉和丞相司直三者并置的特点,因此一直是学者关注的焦点。但目前的研究仅限于就三者的关系及分工问题进行的探讨,将三者、尤其是丞相司直与司隶校尉的监察对象的不同及相互间的关系从中央官僚机构监察体制的角度来进行论述却并不多见。

一、西汉中央官僚机构由谁来监察

由于在秦汉的较早时期负责?察事务的官吏是御史,因此秦汉的监察制度常被称为御史制度。实际上在西汉时期真正发挥监察作用的是御史中丞,同时在汉武帝之后负责中央监察事务的除了御史中丞,还有丞相司直和司隶校尉,形成了三者并置、共同监察的格局。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格局,三者的监察对象与监察角度有什么不同呢?

对中央官僚机构实施监察的目的是为了弹劾官吏的违法行?椋??鸲窭簦?投裱锷疲?晕?す?抑刃蚝凸倭盘逯频恼?T俗?N骱菏逼谥醒氲墓倭呕?故凳┤??徘渲疲???侵肛┫唷⒂?反蠓蚝吞?荆??徘湓蛑咐芍辛睿ê罄吹墓饴谎??⑽牢尽⑻?汀⒆谡?⑸俑?⑼⑽尽⑻?!⒅形荆ê罄吹闹唇鹞幔?⒌淇汀⒅嗡谀谑罚ê罄吹拇笏九??5??萜淦鹪从胨?⒒幼饔玫牟煌??骱菏逼诘木徘淇煞治?嚼啵阂焕嗍歉涸鹫乒芎旱酃?粘U?竦男姓??刂械摹扒洹保?硪焕嗍歉涸鹫乒艿凼胰粘<艺?墓?⒒?沟闹械摹扒洹薄T诰徘渲惺粲谛姓??氐摹扒洹庇型⑽尽⒅形荆ê罄吹闹唇鹞幔?⒌淇汀⒅嗡谀谑罚ê罄吹拇笏九????粲诠?⒒?沟摹扒洹痹蛴欣芍辛睿ê罄吹墓饴谎??⑽牢尽⑻?汀⒆谡?⑸俑?疤?!T诤捍??⒒?沟墓婺I踔烈???载┫喔?⒂?犯??椎恼???沟墓婺!R虼耍?匀??徘涫凳嗖煊Ω檬俏骱褐醒爰嗖斓闹刂兄?亍

提到西汉的监察制度自然要提到御史制,且御史中丞“受公卿奏事,举劾按章”(《汉书》卷19《百官公卿表》)这应该是御史中丞监察三公九卿的明证,但《汉书·盖宽饶传》中有盖宽饶“擢为司隶校尉”,“公卿贵戚及郡国吏徭使至长安,皆恐惧莫敢犯禁,京师为清”的记载,即公卿也在司隶校尉的监察范围中。同时史料中还有丞相司直“掌佐丞相举不法”,“职无不监”的记载,即所有官职都在丞相司直的监察之内。然而,尽管三者均对公卿具有监察权,但三者的监察对象和形式应该各有侧重,不可能完全重复。因此,祝总斌先生认为,司隶校尉偏重通过直接发现不法行为进行检举。御史中丞通过发现公卿给皇帝上书中的违失处而进行举劾,丞相司直则侧重经过丞相府的各类文书而进行举劾。该分析的确具有很大的合理性,但由于这种解释略显粗糙,以致无法清晰解读西汉中央官僚机构的监察对象和监察角度。那么,西汉的中央官僚机构具体由谁来监察呢?

从现存的文献史料中,无法找到御史中丞具体监察某一中央官吏违法行为的案例,但在《汉书》中可查到如下的案例:司隶校尉孙宝“请狱治尚书令昌”(卷77《孙宝传》);“(丙)显为太仆十余年,与官属大为奸利,藏千余万。司隶校尉昌案劾,罪至不道,奏请逮捕”(卷74《丙吉传》);“司隶奏(杜)业为太常选举不实,业坐免官”(卷60《杜业传》);司隶校尉盖宽饶“劾奏长信少府以列卿而沐猴舞,失礼不敬”(卷77《盖宽饶传》)。从中可见,司隶校尉的监察对象主要包括尚书令、太仆、太常、长信少府等。因为尚书令是少府的属吏,可推测少府也应该在司隶校尉的督察范围之内。而少府是执掌帝室?政的官吏,而且还兼管皇帝和后宫的一些杂事。太仆主管帝室的车马,太常主管帝室的陵寝和宗?R。长信少府是负责管理皇太后、皇后和皇太子家事的官吏。显然这些官吏均属于宫廷机构的“卿”及其下属。

而丞相司直监察中央官吏的案例并不多,可查到的有丞相司直弹劾御史大夫萧望之(卷78《萧望之传》)、丞相司直陈崇劾奏时任大司农的孙宝(卷77《孙宝传》)。御史大夫为政府机构的副丞相,大司农则负责掌管国家财政,两者都属于负责掌管汉帝国日常政务的行政机关的官吏。与司隶校尉的监察对象不涉及政府机构的官吏一样,丞相司直的监察对象也没有一例属于宫廷机构的“卿”及下属。可见西汉中央官僚机构的官吏分别由司隶校尉和丞相司直来监察。

二、西汉中央官僚机构的监察模式

既然西汉的官僚机构分为负责掌管汉帝国日常政务的行政机构和负责掌管帝室日常家政的宫廷机构的两种形式,那么,可否作出如下的推测:西汉中央官僚机构的监察实施行政机构与宫廷机构分而督之的监察模式,行政机构与宫廷机构的官吏分别由丞相司直与司隶校尉来监察。御史中丞则统管中央监察全局,从公卿奏事中发现不法而进行举劾。因此,在西汉中央监察体制中,御史中丞、丞相司直、司隶校尉三者并置,各司其职。那么,为什么西汉中央官僚机构的监察要将宫廷机构的官吏和政府机构的官吏分而督之呢?这可从汉代宫廷机构和政府机构办公地点的不同找到合理的解释。

杨鸿年先生从汉代宫殿的配置和办公地点与皇帝距离的远近,将宫廷机构的官吏细分为宫官和省官,即设在宫中的官吏称为宫官,设在省中的官吏称为省官。而与之相对的是设在宫外的以丞相为首的政府机构的外官。按照杨鸿年的说法,汉代的中央官吏主要分为三类,而三者办公地点与皇帝距离的远近,反映了其与皇帝之间的亲疏关系。因此,三者与皇帝的亲疏关系依次为省官、宫官和外官。

杨鸿年先生的卓见不仅让我们清晰地了解了汉代中央官僚体制的政治构造,而且他根据宫殿的位置划分宫廷机构与政府机构的看法为我们提出了一个新的思路。宫官和省官无疑属于掌管帝室日常家政的宫廷机构的官吏,外官则是执掌帝国日常政务的政府机构的官吏。宫廷机构的办公地点在宫殿之内,政府机构的办公地在宫殿之外,外官要想进入宫中必须要通过作为皇宫外门的司马门,而且需经严格检查,不能随便出入。丞相司直为政府机构的官员,属于外官,虽然从汉代官僚组织形态上宫廷机构的官吏应该属于直接隶属于丞相府的丞相司直的管辖范围之内,但从监察业务的具体执行上来说,无法随意进出宫中的丞相司直却无法对宫廷机构的管理实施有效的监察。而司隶校尉却不同,他是皇帝的使者,享有“持节”的特权,“持节”者表明皇帝的意志,成为皇帝的替身,自然可以自由出入宫门,也就具备了监察宫廷机构官吏的资格。这便是西汉在监察中央官吏时要将宫廷机构的官吏和政府机构的官吏区别开来分别由司隶校尉、丞相司直进行督察的主要原因。同时也是原本因“巫蛊之乱”而临时设置、作为皇帝使者应对宫内突发事件的司隶校尉最终演变为一名监察官的原因之一。

此外,司隶校尉与丞相司直在监察内容和形式上也有所不同。如据《汉书》卷六十《杜周传》载,时任京兆尹的翟方进“素与司直师丹相善,临御史大夫缺,使丹奏咸为奸利,请案验。卒不能有所得,而方进果自得御史大夫。”文中的咸指少府陈咸,从史料中的记载来看,似乎丞相司直也负责监察宫廷机构的少府。但仔细分析之后不难发现,丞相司直师丹举奏陈咸为奸,是在选任御史大夫合适人选时发生的,他弹劾陈咸的目的是为了阻止陈咸就任御史大夫。据《后汉书·马援列传》记载:“故事,州郡所?ぃ?献嗨局保?炷芊褚猿托槭怠!闭饫锏摹肮适隆钡敝肝骱旱木芍啤G以诤捍?肮ㄊの?局保?す?陨餮?ぃ??ㄎ?涔俨桓椅?椤保ň?2《鲍宣传》)。由此可知,负责纠察行政机构官吏在选举中的违法违纪行为,从而保证人才选任的公正性恰恰是丞相司直的职权范围。因此,丞相司直师丹弹劾少府陈咸的案例不但不能作为丞相司直直接监察少府的有利证据,而且是丞相司直负责监察官吏选任过程中违法违纪行为的明证。而对行政机构内部的各级官吏在具体执行行政业务的过程中所出现的违法违纪及人才选用过程中的违法行为予以弹劾、取缔属于行政监察的范畴,因此,丞相司直对西汉中央官僚机构实施行政监察。

行政监察法论文范文第9篇

刚才,我们宣读了市监察局关于聘任第五批特邀监察员的通知并为第五批特邀监察员颁发了聘书及工作证,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刘成鸣同志在会上作了重要讲话,请大家认真领会。聘任期满离任的特邀监察员代表和新受聘的特邀监察员代表也分别作了发言。借此机会,我谨代表市监察局向三年来为我市行政监察工作做出贡献和支持帮助的第四批特邀监察员及其派出单位表示衷心的感谢!向新聘任的第五批特邀监察员共22名同志表示热烈祝贺!向多年来对行政监察和特邀监察员工作给予关心、支持的市委统战部和各派、工商联及社会各界表示衷心的感谢。

今天的会议,得到了市委副书记、市纪委书记金河同志的重视,并将在会上就新时期如何做好特邀监察员工作做重要讲话,请大家认真领会并贯彻落实好。下面,我就特邀监察员工作的情况和下一步工作安排讲三点意见:

一、我市特邀监察员制度建立以来的简要回顾

为了在行政监察工作中更好地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建立健全行政监察与群众监督相结合的监察体制,监察部于1989年建立了特邀监察员制度,并向全国监察机关下发了《监察部关于聘请特邀监察员的几点意见》。按照监察部、省监察厅的要求,当时的地区监察局于l993年3月从派中聘请了首批特邀监察员,在特邀监察员工作中,我们紧紧围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中心工作,始终把抓好特邀监察员工作作为实践“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和强化纪检监察职能的重要举措来抓,充分发挥特邀监察员的双重监督作用,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市监察局实行特邀监察员制度12年来,聘请了4批共50名特邀监察员,他们共参与案件查处27人次,参加专项检查500余人次,转呈群众来信106件次,接待群众来访156人次。实践证明,我市的特邀监察员工作在促进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履行职能、推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二、我市第四批特邀监察员工作的基本情况

市监察局于20__年4月聘任的第四批15名特邀监察员,分别来自民革、民盟、民建、农工、九三学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其中有的是政协委员、政协常委,有的是人大代表、人大常委会委员,具有很强的代表性。三年来,他们在不同的工作岗位充分发挥特邀监察员作用,做了大量力所能及、富有成效的工作。

一是发挥参谋咨询作用,为改进全市纪检监察工作和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提出了大量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15名特邀监察员来自不同的行业和部门,在参加我市纪委全委、廉政工作会、各类座谈会以及平时工作中,他们都注意发挥自身的特长和优势,紧密联系纪检监察工作实际,就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向我们提出了很好的意见和建议。他们都能敢于讲真话,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及时将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向纪检监察机关反映。他们先后对治理中小学乱收费,公路“三乱”,医药行业不正之风,违规招投标,领导干部违规兼职等提出了一些好的意见和建议,对我们开展纪检监察工作和党风廉政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据统计,在第四批特邀监察员任期内,15位特邀监察员通过座谈会、专题征求意见会、书面等形式共提出各类建议50余条,提供各类信息180余条。

二是发挥了桥梁纽带作用。各位特邀监察员结合自身的工作实际,通过行风评议、参与人大政协工作、问题调查、会议座谈等多种形式积极宣传党和国家有关党风廉政建设的方针政策,宣传纪检监察工作,使广大干部群众了解党的政策和我们在党风廉政建设方面取得的实际成效,让社会各方面都来关心和支持党风廉政建设。同时,特邀监察员充分发挥来自不同行业,不同岗位,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等方面的优势,及时将收集掌握的群众来信来访向纪检监察机关反映,较好地发挥了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如去年我们一位特邀监察员在了解到“部分领导担任美容美发行业协会名誉会长,群众反响强烈”的问题时,及时与我们进行了沟通,我们会同组织部对此问题进行了及时处理。通过特邀监察员的纽带作用,增进了党政机关与群众的联系,提高了群众参与民主监督的积极性,促进了党政机关与领导干部的作风建设,推动了我市的党风廉政建设。

三是通过参与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会议和重要的监督检查工作,充分发挥了特邀监察员的双重监督作用。特邀监察员除参加每年的全市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市纪委全委会、纪检监察工作会及各种研讨会、工作情况通报会等会议外,还参与了一些专项治理[:请记住我站域名/]和监督检查活动。据统计,在第四批特邀监察员任期内,15位特邀监察员参与各种专项检查300余人次,接待来信来访80件次,参与办案6件。特别是在近三年的行风评议活动中,特邀监察员在开展调查研究,广泛听取群众意见的基础上,先后参加了对市级

交通、卫生、国土、教育、技术监督、地税、国税、工商、农行、电力等十多个部门的行风评议及复评工作,反映了社会各界群众的呼声,使评议工作客观公正,对监察对象进行了有效监督,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同时,特邀监察员还代表党派和人民群众对监察机关的工作进行监督,如在03年我们召开市纪委、监察局集中纪律教育开门纳谏会上,特邀监察员们就针对我们工作和队伍中存在的问题积极发言,建言献策,起到了很好的监督作用,推动了我们的工作。

总之,第四批特邀监察员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也得到了市委、市政府领导的肯定,这些成绩凝聚了大家的辛勤汗水,也包括几位因年龄、身体及工作变动等原因届满后未被续聘为第五批特邀监察员同志的不懈努力。在此,我特别提议,让我们以热烈掌声对未被续聘的第四批特邀监察员为我市特邀监察员工作所做出的成绩表示感谢!也希望这些同志今后通过多种形式一如既往地继续关心和支持我市的党风廉政建设,支持纪检监察工作。

三、对搞好第五批特邀监察员工作的几点意见

去年10月1日,国务院颁布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实施条例》,《条例》第四条规定:监察机关根据工作需要,可以在国家行政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中聘请特邀监察员。这标志着国家以行政法规的形式对特邀监察员这一行之有效的制度予以肯定,这也是我们继续开展好特邀监察员工作的有利条件和机遇。面对行政监察工作的新情况、新形势,结合我市实际,今年,我们进一步扩大了特邀监察员队伍,由上批的15名增加为22名,同时加强了特邀监察员的聘任工作,选任了一批素质高,能力强,有一定群众基础和代表性的同志加入到我们的特邀监察员队伍中来,保持了特邀监察员队伍合理的年龄层次和知识结构。这批特邀监察员分别来自民革、民盟、民建、农工、九三学社等派、工商联及共产党员代表;来自学校、医院、科研、文化、教育、卫生、企业、法律服务和党委、政府部门等行业,其中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占到82%,平均年龄42岁,是一支经验丰富、年富力强的特邀监察员队伍。见到这样一支队伍,我由衷地感到我市的特邀监察员工作一定会因为你们的加入而迈上一个新的台阶。作为长期联系特邀监察员工作的一名纪检监察干部,我将努力和大家一起落实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抓住有利条件,努力为特邀监察员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氛围。

从全国范围来说,特邀监察员制度从89年建立以来,有三次强有力的推动,一次是纪检监察机关合署办公,得到纪委领导的高度重视;第二次是1996年召开的第一次全国特邀监察员会议,对特邀监察员工作的经验和做法进行了总结和肯定;第三次推动就是去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实施条例》以行政法规的形式对特邀监察员制度进行肯定。这些都是做好特邀监察员工作的有利条件,因此,我们要理直气壮地做好这项工作:

一是要积极争取党委、政府的重视,主动汇报工作,取得领导的支持和帮助,以促进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是要结合党风廉政建设的中心工作,积极与有关部门、特邀监察员所在党派、团体和单位加强联系和沟通,及时通报特邀监察员的工作情况,经常交换意见,听取和采纳他们对开展这项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三是加强对特邀监察员工作的宣传,不断提高特邀监察员工作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争取社会各界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关注、支持;

四是健全制度,规范管理,抓好已有规章制度的落实,如特邀监察员参与纠风工作制度、参与执法监察制度、特邀监察员意见和建议办理制度、特邀监察员业绩档案和工作联系制度的落实,为特邀监察员履行职责创造条件;

五是切实解决特邀监察员在履行职责中所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要让特邀监察员感受到自己就是纪检监察队伍的一员,并主动关心特邀监察员的成长。

(二)紧密结合反腐败和党风廉政建设的工作重点开展好第五批特邀监察员工作。

我们这一批特邀监察员具有政治素质好、参政热情高,文化层次高,知识面广的特点,同时具有广泛代表性和社会影响力,这些都是特邀监察员的长处。为使大家的这些长处得到充分发挥,以促进我市的行政监察工作。我们将在第五批特邀监察员中开展以下几项具体活动:

一是考虑特邀监察员兼职参与纪检监察工作的特点,开展“四个一”活动,不断增强监察意识,做到履行职责不间断。即:特邀监察员每人每年撰写一篇有关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调研文章;向纪检监察机关反映一条有价值的社情民意;参与一次市监察局组织进行的专项监察工作;向群众作一次党风廉政建设形势和所取得成效的宣讲。这项活动请综合室和党风研究室共同研究落实,特邀监察员所撰写 的论文和调研报告将在我们的《纪检监察调研》上及时发表,并择优向监察部、监察厅刊物推荐发表。

二是充分利用特邀监察员具有广泛代表性的特点,对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热点难点问题,组织特邀监察员参与专项执法监察检查。这项活动请综合室与执法监察室共同研究落实,结合全市的执法监察项目统筹安排。

三是充分利用特邀监察员的特殊身份和专业特长,组织特邀监察员参与或纠风案件查处。

四是充分利用特邀监察员文化层次和学术理论水平较高的特点,每年召开一次特邀监察员工作座谈会对反腐败斗争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咨询和研讨。这项活动请综合室、宣教室、研究室结合实际落实好。

五是充分利用特邀监察员多数来自各派和群众团体因而有广泛群众基础的特点,继续组织参与行风评议。

(三)明确责任,扎实推进第五批特邀监察员工作。

今年我们特邀监察员队伍进行了大幅地增员,已经有22名同志,基于此,我们进行了分组,并任命了组长、副组长。在此,希望组长、副组长切实履行好职责,团结组内的同志开展好各项工作,顺利完成任务。监察综合室要做好特邀监察员的组织管理及日常联系等工作,对特邀监察员的工作要进行指导和考核,市纪委、市监察局在适当时候将对表现优秀的特邀监察员进行表彰奖励。其他各室要积极地有意识地为特邀监察员开展工作提供服务,并做好相关的组织工作。

希望全体特邀监察员同志们在今后工作中积极主动地履行职责,理直气壮地参与到行政监察工作中来,在我市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实践中打造出一支纪律严明、业务精通、敢于直言、作风优良的特邀监察员队伍。

同志们,我市的特邀监察员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在人大、政协和统战等部门的指导和大力支持帮助下,经过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和特邀监察员的共同努力,在过去的几年里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打下了比较好的基础。希望同志们振奋精神,努力把这项工作做得更好,争取在新时期的反腐败斗争和党风廉政建设中取得新的更大的成绩。

行政监察法论文范文第10篇

一、协助党委狠抓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落实

在学校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落实中,积极做好党委帮手,主动发挥好组织协调作用。年初,结合中央的新精神和我校实际,重新修订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督促所有处级干部按程序签订了责任书,首次组织召开了全校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经验交流大会,生化系、机械系、图书馆、后勤集团等4个单位分别介绍他们是如何在实际工作中贯彻党风廉政建设、强化干部责任制意识的先进经验。

为进一步增强各级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意识,规范干部行为,月间我们给每个副科级以上干部购发了一本中纪委、中组部联合编印的《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手册》,在全校干部中掀起了一股“学法规、懂法规、守法规”活动的热潮,很多支部还在广泛自学的基础上组织了学习讨论。我们又结合实际情况组织了“学习《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手册》知识竞赛”,校、处、科级干部(科级干部测试卷由我们自己拟定)分别完成了学习测试答卷,并评出7个学习优胜单位,校、处级干部100%参加全省学习测试,也都取得了优异成绩。

我们还开办宣传专栏、放电教片、发纪监审简讯,宣传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宣传勤政为民的楷模——郑培民同志的先进事迹,以案件的剖析作为警示教育的素材,通报全国反腐败斗争的形势和成果。年底,我们又在系部(机关)目标责任的考核中对各单位部门领导执行责任书的情况进行了认真检查,真正使责任制落实工作做到年初有布置、年中有检查、年末有总结,落到实处。

二、以行风评议促进领导干部廉洁自律

今年是教育行风评议年,上级领导和社会对高校行风建设要求甚高。根据校领导安排,我们全力组织并实施了我校的行风评议工作,从活动方案的策划,到公开民主评议的测评,再到整改方案的制定,紧扣我校教风、学风及机关工作作风中存在的问题边查边纠。在此期间突出关注领导干部在行政事务中的行为规范,要求各级干部廉洁自律。在今年上级重点关注的各种奢侈浪费行为、配偶子女从业及经济问题等方面,我校没有出现一例违反规定的行为,不仅如此,今年还有3名领导干部通过有关部门拒退礼品、礼金共计5万多元。

三、加强制度建设,推进工作规范

纪检监察工作必须以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制度为依据。为了更好开展检查监督,保证纪检监察工作的规范性、科学性、合理性,我们针对过去工作中的薄弱环节,适应形势发展要求,修订了《校党委领导班子成员党风廉政建设岗位责任》、《党风廉政建设制追究实施办法(试行)》,制定并颁布了校《纪委主要负责人同党委管理的领导干部实行廉政谈话的制度》、《招生监察工作实施细则》等2项制度,在健全制度建设上又前进了一步,把多年实施监督的工作上升到理论高度,促进了纪检监察工作向法制化迈进。

四、开展职能监督,确保校务公开

1、会同组织部门全年参与主持对全校五批41名处、科级干部的任用考察及任期考核工作。

2、全程参与今年学校专业技术职务的评审及监督工作。

3、进驻招生现场,实施招生监督,确保招生工作严格按上级规定顺利完成,防止违规收费;新生报到期间,对各类收费公开展开监督杜绝搭车收费现象。

4、为确保干部廉洁,将监督重点放在经济工作领域,在落实招(议)标制度中发挥主干作用,全年共主持或参与各类招议标活动124项,涉及金额3191万多元,从实地考察到质量验收,每一个环节都不放松。

5、参与对机关目标责任制的制定和考核。

五、调查工作井井有条

今年共接待来信来访18件次(其中有3件是上级批转下来的举报信,6次重复),对群众反映的8个问题进行了初查核实,并作出相应处理。全年所有件都做到了登记准确、调查及时,件件有结果或回音。

六、机关工作循序展开,干部素质提高

机关工作人员注重外树形象,内练硬功,以良好的工作作风赢得普遍赞誉。在今年精神文明创建工作中,我们就确立了以“爱我校园,服务基层”为机关主旨的活动方案,人人做到爱护校内环境、规范办公用语、强化服务意识,以良好的作风树机关工作新形象。

为了适应新形势对纪检监察审计工作的新要求,在部门领导的示范下,部门内营造出浓厚的学习氛围,无论是十六大新理论、新精神的学习,还是上级精神的领会,我们都安排自学与集中研讨相结合的方式促进学习,各人对自身业务知识的学习也有明确要求。今年共派出3人参加中纪委、国家内部审计协会的业务知识培训,在今年全国及全省2次纪检干部党纪条规和业务知识测试中,大家都取得了95分以上的好成绩,甚至得到100分。今年还派出4人次参加了全省高校纪检监察审计业务研讨会,会议交流论文2篇,公开发表专业论文3篇,在工作和学习、研讨中逐步锻炼了纪监审人员的工作能力,提高了全体人员的综合素质。

在抓紧完成各项工作任务的同时,我们还重视党的组织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注意加强对本支部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教育,注重党的组织生活的创新,把本支部的活动与学校的育人宗旨紧密结合,与土木系学生支部的部分入党积极分子开展了一次思想互动活动,引导青年学生坚定共产主义信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七、应注意的问题和明年工作思路

纪检、监察、审计三个部门合署办公,涉及工作面广、任务量大,而人员较少,纪检监察工作如何在覆盖各项工作的同时突出重点、纪检监察人员如何在行政监察过程中做到既到位而又不越位,是需要认真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上一篇:行政公益诉讼论文范文 下一篇:行政职能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