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老师范文

时间:2023-03-20 01:01:23

形容老师

形容老师范文第1篇

[关键词] -ing形容词 -ed形容词 情感形容词 词对 情感根源 体验者

引言

学生普遍认为句子The teacher is boring. 是错的,因为他们学到的语法规定:-ed与人有关,修饰人;-ing与事有关,修饰物。这个句子主语“老师”是人故不能跟-ing形式的形容词搭配使用,正确的应为The teacher is bored。事实上,这两个句子既合乎传统语法规定,在语义上也是正确的,只是把英语作为外语学习的我们无法像英语母语者那样体会二者在语义上的细微差别。有类似区别的-ing和-ed分词形容词词对还有很多。这些词大都由表情感的及物动词转化而来,并在长期使用中当形容词看待,姑且称其为情感形容词对。本文尝试利用情感产生的根源或原因与情感体验者功能角色阐释情感形容词词对在使用中的语用差异,担任同一语法成分时的属性差别,以期从新的视角准确理解、使用这些词对。

句子功能观

系统功能语法认为句子不仅仅是由主、谓、宾等语法成分构成的语言模块,它还是对情景或事件的描述;动词除担任谓语成分还表征某动作或状态类型;动作过程期待不同的参与者;参与者又进一步区分为施事和受事;作为参与者的实体在动作或事件中扮演不同角色。比如句子A thief stole my pen.

在功能语法框架内,这个句子不只是个主谓宾结构,它还是一个偷窃事件的表征。这个事件的中心是“偷窃” 动作,其中涉及两个角色:施事角色“小偷”(动作执行者)和受事角色(受动作影响的事)“我的笔”。这个施事角色是有生命的实体人,受事是无生命的非人实体笔。这个施事人可以看作动作的根源或原因——发出或实施这个动作。作为动作根源或原因的施事实体通过发出的动作影响非人受事实体,施事和受事两个角色从而产生关联。这个动作产生根源或原因及施事受事之间因动作而关联的思路可以用来探讨和理解英语-ing和-ed情感形容词词对所表达的感情问题。本文尝试区分情感源头或原因,情感的体验者角色来解释-ing和-ed情感形容词对的使用。

情感形容词词对

1.词对聚类的开放性

英语中的情感形容词词对是由表达情感、情绪的动词转化而来。情感动词指能够激发人产生某种情感或感觉的及物动词,描述人们内心世界喜怒哀乐等情绪状态及感情变化,隶属于心理范畴,有使役特征。学者从不同视角采用不同的术语,对情感范畴进行了广泛研究。龙献平收集了四十个常用情感动词并将其翻译为“使人……”,“令人……”,如 bore 使人烦闷;tire 使人疲倦。龙献平仅从动词切入,视-ing、-ed为相应动词的分词变形,未将这类词归入形容词词类,这一点跟《英语形容词用法词典》、《朗文英语语法》、《通用英语形容词、数词教程之四》、《张道真英语语法》等语法书相左。事实上,这些分词已经在长期使用中以形容词形式固定下来,具有形容词的属性特征,有些分词还正经历着语言实践的考验,随着使用频率的变化逐渐被人们接受,从而具有形容词的特质。换言之,-ing和-ed情感形容词对聚类是开放的。

2.属性及句法功能

词对具有动态的、客观的、绝对义属性。与其他形容词一样担任句子表语、定语成分。但传统语法及相关研究视-ing只能修饰事、物等没有生命的物体,-ed只修饰人。个别修饰人的-ing只是例外,如frightening face,脸不像有生命的人、动物那样具有产生这种情感的生理能力,这样的用法是不可接受的,只是这类词的用法例外。而这样的例外在Yule的情感划分中却是常态化的。

Yule认为我们谈论情感除情感的生理过程外,还可以讨论其来源或谁正在体验着这种情感。情感的来源在此不指情感产生的生理过程,只是描述情感来自于哪里,它既可以来源于有生命的人、动物,也可以来源于无生命特征的事物。这样,就不存在被修饰语的人与物的区分。也就是说,-ing修饰人说明情感来自于该人,修饰物说明情感来源于该物;而-ed修饰人时说明此人正体验着这种情感。比如前文提到的a boring teacher和a bored teacher。在前者中,“烦”这种情感来自于老师,他是个让听课的学生感到无聊的老师。而后者的老师正体验着“烦”这种情感,是个正“烦着”的老师。从情感来源角度解释-ing修饰名词不仅与使役的解释是一致的,而且操作起来更加方便,更容易让学生接受。学生无需区分被修饰词是人还是物,只需弄明白自己表达的目的:是相关感情的来源、还是表达谁在体验这种情感。若谈情感来源即选用-ing形容词,若谈情感的体验者则用-ed。比如一位总能让学生感兴趣的老师就是an interesting teacher;而an interested teacher却是正对某事感兴趣的老师。前文提到的a frightening face则是让人看了就害怕的脸,“害怕”这种情感来源于这张脸,或者该脸指代的人,体验“害怕”情感是别人,非脸指代的那个人。根据Yule对情感的划分,我们眼中的例外在英语母语世界里是正常的,只是语义上的细微差别不容易被外语学习者理解而已。

情感形容词做定语与名词搭配时,被修饰的名词可根据形容词的特性分为:产生这种情感的人、事、物和体验着这种情感的人、事、物两类。-ed形容词做表语时可以跟介词to、at、by sb.或sth.搭配;不定式短语搭配使用;还可与表示身心感受的动词feel、become搭配使用。

结 语

作为语言工作者,英语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应更加积极地向学生讲授情感形容词词对的语用差异,使学生真正理解其使用规则,最终能准确适用这些词对。

参考文献:

[1]Yule, George. How to Teacher English Grammar[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2]龙献平. 英语情感动词的“-ing 分词”与“-ed 分词”研究[J].广州: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

[3]赵慧.情感性使役动词的图形—背景解析[J].吉林: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

形容老师范文第2篇

【关键词】汉语句法结构;句子结构分析;法语翻译;法语初学者

法语和汉语在句子结构、词语关系、语篇模式等方面都存在巨大差异。笔者十几年的实际教学实践注意到,很多中国学生,尤其是法语初学者,因为不能正确把握汉语句子结构,无法对句子结构进行正确分析,从而无法准确进行翻译。因此,了解并正确划分汉语句子结构,对法语的翻译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从句法结构的关系意义出发,对句子做成分功能或者作用分析的方法叫句子成分分析法,即用各种方法标出句子的基本成分。汉语的句子成分有六种: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和补语。

1 主语

多为人或事物,是句子里被陈述的对象,也是动作的施动者,能回答“谁”或者“什么”等问题。可由名词、代词、名词化的形容词、不定式、动名词和主语从句等来承担。如:

(1)小明 昨天晚上 吃了 一个大苹果。

1 2 3 4

(Xiaoming 昨天晚上 吃了 一个大苹果.)

1 2 3 4

在这个句子中,“小明”是名词,“吃”是动词,那么“吃”这个动作是由谁实施的呢?很显然是“小明”,那么“小明”就是这个句子的主语。它就应该放在主语的位置上。又如:

(2)学生们 很 喜欢 他们的年轻的法语老师。

1 2 3 4

(Les étudiants 很 喜欢 他们的年轻的法语老师.)

1 2 3 4

在这个句子中,“学生们”是名词,“喜欢”是动词,那么“喜欢”这个动作是由谁实施的呢?很显然是“学生们”,那么“学生们”就是这个句子的主语。

2 谓语

谓语是用来陈述主语的,能回答主语“怎么样”或“是什么”等问题。谓语可以由动词来担任, 一般放在主语后面。谓语通常是一些动作性词语,如“吃,喝,拿,走”等。在法语中其位置通常紧跟在主语后面。如:

(1)小明 昨天晚上 吃了 一个大苹果。

1 2 3 4

(Xiaoming 昨天晚上 a mangé 一个大苹果.)

1 2 3 4

(2)学生们 很 喜欢 他们的年轻的法语老师。

1 2 3 4

(Les étudiants 很 aiment 他们的年轻的法语老师.)

1 2 3 4

当然,也有形容词性词语做谓语。翻译成法语的时候添要加动词 “être是”,如:

(3)小明 很 漂亮。

1 2 3

(Xiaoming est 很 beau.)

1 2 3

在这个句子中,“漂亮”是个形容词,做句子的谓语,翻译时我们就要添加“être是”来引导这个形容词。

3 宾语

宾语常表示动作支配的对象,也就是主语的动作的受动者,它常在动词后面,可由名词、代词、数词、动名词、宾语从句等来担任。如:

(1)小明 昨天晚上 吃了 一个大苹果。

1 2 3 4

(Xiaoming 昨天晚上 a mangé une 大pomme.)

1 2 3 4

此句中,动作“吃”的受动者或对象是“一个苹果”,所以“一个苹果”就是这个句子的宾语,把它放在动词的后面。以下同上。

(2)学生们 很 喜欢 他们的年轻的法语老师。

1 2 3 4

(Les étudiants 很 aiment 他们的年轻的法语professeur.)

1 2 3 4

4 定语

定语是名词性词语的修饰成分。可以由名词, 形容词和起名词和形容词作用的词或者词组担任,例如,“美丽的,勤劳的,熊熊的”等。在汉语中定语一般放在所修饰的词语的前面。而在法语中,定语对应的是名词的限定词,如主有形容词,指示形容词,品质形容词和品质形容词等。它们的位置是:限定词放在名词前面,品质形容词一般放在名词后面,但有些常用的品质形容词放在名词前,如grand, petit, beau, nouveau, vieux , bon,jeune等。

在例句(1)中,

“苹果”前面的“大”就是品质形容词,在法语中,“大grand”应该放在被修饰名词的前面,并且和该名词进行性数配合,所以,

(1)小明 昨天晚上 吃了 一个大苹果。

1 2 3 4

(Xiaoming 昨天晚上 a mangé une grande pomme.)

1 2 3 4

同样,在例句(2)中,限定词“他们的”和品质形容词“年轻的”都是“法语老师”的定语,根据上面所述,“他们的leur”放在前面,“年轻的jeune”也放在前面,所以,

(2)学生们 很 喜欢 他们的年轻的法语老师。

1 2 3 4

(Les étudiants 很 aiment leur jeune法语professeur .)

1 2 3 4

在汉语中,定语和名词性词语的组合,有时有“的”,有时没有“的”。单音节形容词作定语,通常没有“的”,例如:(红)花、(绿)叶、(新)学校、(好)主意等。双音节形容词作定语,常常有“的”,特别是用描写状态的词,例如:(晴朗)的天、 (动听)的歌声、(粉红)的脸等。

5 状语

状语是动词性、形容词性词语的修饰成分,可由副词、短语及从句来担任。状语可分为:

(1)描写性状语:主要修饰谓词性成分,有的是描写动作状态,有些是限制或描写人物情态。在法语中,此类副词一般放在动词后面。例如:

(3)他 突然 大声地 哭了起来。

1 2 3 4

Il pleure soudain à haute voix.

1 4 2 3

(4)妈妈 很高兴地 说。

1 2 3

Maman parle joyeusement.

1 3 2

“突然”,“大声地”和“很高兴地“就是描写性状语。

(2)限制性状语:主要表示时间、处所、程度、否定、方式、手段、目的、数量等。如例句(1)中的“昨天晚上“,例句(2)中的“很”就是表示时间和程度的限制性状语。

(1)小明 昨天晚上 吃了 一个大苹果。

1 2 3 4

(Xiaoming a mangé une grande pomme hier soir.)

1 3 4 2

(2)学生们 很 喜欢 他们的年轻的法语老师。

1 2 3 4

(Les étudiants aiment beaucoup leur jeune professeur de fran?觭ais.)

1 3 2 4

在汉语中,助词“地”是状语的标志。单音节副词做状语,一定不加“地”,有些双音节副词加不加“地”均可,例如“非常热/非常地热”。有些单音节形容词做状语大都也不能加“地”,例如“快跑、苦练、大干”。多音节形容词做状语时有相当一部分可加可不加,例如“热烈讨论/热烈地讨论,仔细看了半天/仔细地看了半天”。

6 补语

补语是动词、形容词后面的补充成分。多用形容词、数量词、趋向动词、介宾结构来担任,且一定放在动词后面。根据语义和形式,汉语补语可分为结果补语、趋向补语、程度补语等六大类。我们以结果补语为例简单了解一下。

汉语多使用形容词充当谓语动词的结果补语,来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结果,与中心语有因果关系,在法语中它放在动词后面。如:

(5)我来早了。(“早”是“来”的结果。)

Je suis arrivé en avance .

(6)她哭〈红〉了双眼。(“红”是“哭”的结果。)

Elle a pleuré qu’elle a les yeux rouges.

(7)我走累了。(“累”是“走”的结果。)

J’ai tant marché que je suis fatigué.

(8)他嗓子喊哑了。(“哑”是“喊”的结果)

Il a tant crié qu’il a perdu la voix .

从上述分析及例句结构来看,法语句子的结构和汉语句子的结构存在很大差别,我们在使用法语的时候,一定要学会分析句子结构,按照法语的句法特点去组织句子,以避免出现句子成分位置、功能方面的错误。当然,汉语句子结构的分析和划分本身很复杂,但是若我们由易及难地学习,我们终会掌握此类方法。

【参考文献】

[1]缪锦安.汉语的语义结构和补语形式[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8.

[2]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下册[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3]卢福波.对外汉语教学实用语法[M].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6.

形容老师范文第3篇

一、师生之间形成平等民主的关系,引导学生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

研究表明,学生只有主动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努力动脑思考,积极自主探索,才能真正挖掘知识,掌握知识。所以,老师必须创造一种民主、轻松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可以产生一种自在的感觉,在完全没有压力的学习气氛中充分地思考,自由地发言讨论问题,掌握知识。这需要老师重新定位自己的角色,转变教学态度,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人格,相信学生的能力,让学生成为探求新知识的合作者,这样才能形成一种平等的师生关系,才能营造一种和谐的气氛。与此同时,老师要像一位母亲一样,把每一位学生都当成自己的孩子,关爱每一位学生,不能只顾学习好的学生,要因材施教,兼顾学生全方位发展。在课堂教学上,要鼓励学生大胆思考,积极发言,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勇于展现自己,并给每一个学生展现自己的机会,使每一个学生都能从课堂上受益。

二、调动学生自主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可见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性。兴趣是学生学习知识的驱动力,这种学习不是被动的,而是主动的,这之中有的是好奇心,有的是快乐,而不是被动的接受。至于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积极性的方法,不胜枚举,比如,在英语课堂上,老师应该综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各种各样的教学活动让学生体会到英语的趣味性,从而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英语的学习中去。另外,老师还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利用各种现代教学方法,比如利用幻灯片化抽象为具体,提供给学生一个更真实更具体的画面,引起他们的注意,激发学生自主学习英语的兴趣。

三、提供多种学习方法,帮助学生学习

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学习方法显得尤为重要,下面提出一些学习英语的方法,以供参考:

1.课前要预习,课后要复习

上课之前把要讲的内容预习一下是学生独立学习并获取重点知识的重要途径,只有这样学生在听课时才能找到重点,抓住难点,才能更好地更全面地掌握知识。根据记忆曲线理论,知识的保存是需要重复记忆的,这就需要课下的复习了。在没有老师辅助的前提下,复习可以让学生形成主动学习的习惯,有利于英语学习过程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2.听课方法方面

听课时要聚精会神,眼耳心口手并用。要注意仔细观察老师上课时的表情和在黑板上写的板书,这样有助于理解;要认真听老师讲课的思路和重点,有选择性地接受知识,同时用心去体会整合;积极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记下老师讲的重点内容,以便于课下复习,重复记忆。

3.记忆方法方面

英语是一门需要大量记忆的课程,不管是单词是词组还是句子语法等都是需要记忆的,所以英语学习中对记忆方法的掌握便成了重中之重。下面结合实例讲述一些英语学习中的小方法。比如记忆形容词的排列顺序时用口诀法:“美小圆旧黄,中国木书房”其中“美”是指“描述或性质类”形容词;“小”是指“大小、长短、高低、胖瘦类”形容词;“圆”是指“形状类”形容词;“旧”是指“新旧、年龄类”形容词;“黄”是指“颜色类”形容词;“中国”是指“国籍类”形容词;“木”是指“物质材料类”形容词。下面是例句:

(1)一个旧的很漂亮的黑色的日本式的方形木制小写字桌

a pretty little square old black Japanese wooden writing desk

(2)一件漂亮的中式新的短装红羊毛外套

a beautiful short new red Chinese woollen coat

另外记忆英语最忌讳“死记硬背”,要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记忆,在记忆容易混淆的单词时要在比较的基础上加以记忆,比如在记忆fare和fee时,要比较两词的区别,fare侧重指旅行时所产生的车船等费用和购票所需费用,如:He didn’t have enough money to pay his train fare.他没有足够的钱来买火车票。而fee一般指职业性的咨询或服务所收的费用,如报名费、会费、律师费和借书费等,如:I thought the lawyer’s fee was rather high.我认为那个律师收费很高。

形容老师范文第4篇

专家点评:对于一年级学生,将教学目标定位为体会形容词的表达效果,并在读写中训练。目标清晰准确。

教学过程:

师(出示小河课件1):同学们,这是什么?

生(齐):小河!

师:那小河是什么样子呢?

生1:弯弯的。

生2:弯弯曲曲的。

生3:窄窄的。

生4:细细的。

专家点评:从书本“弯弯的”引出,又不局限于书本,让学生直接观察小河,并得出“弯弯曲曲、窄窄的、细细的”,真正把书本当作一个例子。引导学生通过书本进入生活。视野开阔,教学灵活。

师:同学们很会观察,书上只是说“弯弯的”,大家既沿着小河的走向看出了整条小河是弯弯的或弯弯曲曲的,又横着看出了小河的宽度是窄窄的或细细的,比作者看到的还要多。请大家读读,比较以下几种说法,你喜欢哪一种说法。

1.我家门前有一条小河。

2.我家门前有一条弯弯的小河。

3.我家门前有一条窄窄的小河。

生1:我喜欢“我家门前有一条弯弯的小河”。

生2:我喜欢“我家门前有一条窄窄的小河”。

师:有没有人喜欢“我家门前有一条小河”呢?(看无人举手)大家为什么不喜欢第一句呢?

生1:因为第二句写出了小河是弯弯的。

生2:因为第三句写出了小河是窄窄的。

师:对,“弯弯的”与“窄窄的”把小河的样子写了出来,比直接说小河要具体生动,所以表达效果也好。

专家点评:进一步通过有没有形容词的修饰比较,让学生明确了形容词的表达效果。这个比较是总结,也是一种升华,让学生从感性上升到理性的规律,体现了老师深厚的语文功底与高超的教学艺术。

请大家再看一看,小河边长的是什么呢?

生(齐):青草!

师:对,是青草。那青草又是什么样子呢?

生1:青青的。

生2:绿绿的。

生3:碧绿的。

生4:嫩嫩的。

生5:柔弱的。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都是小作家,作家只看到了小草是“青青的”,你们不仅用了“绿绿的、碧绿的”来形容——

生(齐):颜色!

师:对,颜色!还用“嫩嫩的、柔弱的”来形容小草的嫩与弱,这是娇小的样子。你们可都是大作家啊。

专家点评:颜色学生容易知道,就让学生说;“嫩嫩的、柔弱的”写的是什么特征,一年级孩子不容易说出。老师来说,而且并不在具体特征上讲深,只是让孩子感受,这是目中有生,因人施教。

师:那大家来看下面三句话,你喜欢哪一句呢,为什么?

1.小河边长满了小草。

2.小河边长满了青青的小草。

3.小河边长满了嫩嫩的小草。

生1:我喜欢“小河边长满了青青的小草”,因为它写出了小草的颜色。

生2:我喜欢“小河边长满了嫩嫩的小草”,因为它写出了小草嫩嫩的样子。

专家点评:从前面的两个步骤,到这里一个步骤完成。这是因为学生已经有了上一环节的积累。细与粗的把握,体现了老师对于教学内容与教学对象的宏观把握。

师:很好!通过这两个例子可以看出,大家不仅图片观察得很仔细,连语言表达也体会得很细致。那是不是可以这样说,我们要把事物具体的样子写出来,就要用具体的形容词来修饰?

专家点评:从两个案例进一步进行规律性总结,这是更深一层次的课堂教学升华。

生(齐):是的!

师:所以,大家写事物时,要学会用形容词来修饰事物。老师再给大家几件事物,大家看用什么词语来修饰?

(先出示一条笔直的公路图片)’

生1:笔直的公路。

生2:宽宽的公路。

生3:灰灰的公路。

师:很好!“笔直的公路”写出了路是直的,“宽宽的公路”写出了路是宽的,“灰灰的公路”写出了路的颜色是灰的。

(再出示一棵粗壮碧绿的银杏树图片)

生1:绿绿的银杏树。

生2:碧绿的银杏树。

生3:粗粗的银杏树。

生4:粗壮的银杏树。

生5:高高的银杏树。

生6:茂盛的银杏树。

专家点评:从课堂到课外,从阅读到写作,体现了读与写的完美结合。读中有写。写中有读,了然无痕。

师:你们看到这么多,太厉害了!“绿绿的、碧绿的”是写银杏树的颜色,“粗粗的、粗壮的”是写银杏树的粗细与结实,“高高的”是写银杏树的高度,“茂盛的”是写银杏树枝叶繁茂。

(再出示一只可爱的小白兔图片)

生1:可爱的小白兔。

生2:白色的小兔子。

生3:雪白雪白的小兔子。

生4:胖胖的小白兔。

生5:肥嘟嘟的小白兔。

生6:胖乎乎的小白兔。

师:很好。“白色、雪白雪白”是写小兔子的颜色,“可爱”是写小白兔惹人喜爱,“胖胖、肥嘟嘟、胖乎乎”是写小白兔长得胖。下面请大家自己看看身边的事物或人,然后用合适的形容词把他(它)的样子说出来。

生1:厚厚的橡皮。

生2:细细的笔芯。

生3:老师高高的个子。

师:那英语老师呢?

生(齐笑):胖胖的英语老师。

生4:高高的楼房。

生5:明亮的教室。

专家点评:从课外又延伸到日常生活。进一步深化了“教材无非是个例子”,让学生将课堂培养的素养在日常生活中运用。这是学生内化的最重要的一步。从课文到课外再到日常生活。是学生从语文知识的感性习得到拓展延伸再到日常运用的三级跳,这三个层次设计非常清晰,体现了语文教师深厚的语文功底。

师(总结):很好!同学们已经能够用形容词来写事物的具体样子了,以后在阅读中可以看别人用的形容词用得好不好,在写作中也要多用形容词,把事物的样子写出来,让写出来的东西很形象,很生动。

专家点评:进一步总结提升。

师:下面两组句子,老师根据同学们说的作出一些调整,大家比较一下,看看更喜欢哪一句?

1.白色的小兔子。

2.雪白雪白的小兔子。

1.很厚的橡皮。

2.厚厚的橡皮。

生(齐):“雪白雪白的小兔子”和“厚厚的橡皮”!

师:老师也喜欢这两个短语。大家着看我们喜欢的两个短语与其他两个有什么不同呢?

生:这两个词语是重复的。

师:对!你们一下子就发现了,这重叠的词叫叠词。其实,你们刚才已经用了很多,如“青青的小草、弯弯的小河、厚厚的橡皮、细细的笔芯、高高的楼房”等。这些重叠的形容词用得好,能让文章更具有味道。大家能不能用这些叠词再来说说生活中的事物?

生1:厚厚的书本。

生2:薄薄的作业本。

生3:长长的木头。

生4:宽宽的长江。

专家点评:本以为这一课教学已经完成。谁知却又推进一层,让学生体会重叠性形容词的表达效果,让我产生了“又一村”的感慨。这是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语感与文学素养,看似简单。可从一年级做起,试想,学生如果经过十几年这样的浸泡,其语文素养当如何?老师的文学修养与语文教学艺术在此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师:很好!同学们以后可以多用形容词,多用重叠的形容词来描写事物,让自己的文章流光溢彩!

形容老师范文第5篇

一、 产品系列

二、 使用方法

1. 形容词性物主代词具有形容词的特征,在名词前面用作定语,修饰名词。它们始终要和名词连在一起,不能单独使用。例如:

Amy is my friend. 埃米是我的朋友。

What’s your name? 你叫什么名字?

注意:形容词性物主代词和名词之间也还可以添加其它形容词,对名词作进一步的修饰。例如:

This is his red pencil. 这是他的红铅笔。

三、注意事项

1. 形容词性物主代词修饰名词时,不能和冠词或指示代词一起使用。例如:

This is my pencil. 不能说成:

This is my a pencil.

2. 形容词性物主代词和名词组成词组作主语时,谓语动词的形式应与名词词组中的名词在数上保持一致。例如:

His rulers are yellow. 他的尺子是黄颜色的。

Your bike is nice. 你的自行车很漂亮。

3. 汉语表达有省去“的”字的习惯,如“我妈妈”,“你们老师”。其实,其中的“我”、“你们”的实际意义是“我的”、“你们的”。所以,在译成英语时,必须使用相应的形容词性物主代词,因而“我妈妈”和“你们老师”应分别译成my mom, your teacher,而不能译成I mom, you teacher。例如:

你妈妈在家吗?

Is your mother at home?

看完展览会,我们还是亲自使用一下这些产品,体验一下它们的功效吧。

【趁热打铁】

用适当的形容词性物主代词填空:

1. This is not _____ desk. My desk is over there.

2. Can you spell _____ name, Harry?

3. Mrs Green is my teacher. I’m _____ student.

4. Tom is in the room. This is _____ pencil-box.

5. Sam and Peter, look at _____ hands. They are so dirty.

6. ―Mike, is this _____ picture?

―Yes, it is.

7. Mum, they are _____ classmates, Rose and _____brother David.

8. Jack, where are _____ socks?

形容老师范文第6篇

一、 同级比较的特殊结构

1. as ... as结构中的形容词修饰单数可数名词时,应将不定冠词a(an)放在形容词和名词之间,不可放在形容词之前。例如:

她和她父亲一样是好老师。

[误]She is as a good teacher as her father.

[正]She is as good a teacher as her father.

2. “not so (as) ... as”结构中的形容词修饰单数可数名词时,可将“a + 单数可数名词”放在“so (as) + 形容词”之前,也可将“so (as) + 形容词”放在“a + 单数可数名词”之前。例如:

你找不到一个和这个同样有用的机器。

[误]You can?蒺t find so a useful machine as this one.

[正]You can?蒺t find a machine so useful as this one.

[正]You can?蒺t find so useful a machine as this one.

3. as ... as结构用来比较同一个人或物的两种性质或两个方面时,意为“既……又……”、“不但……而且……”。例如:

This sweater is as good as it is cheap. 这件毛衣质量又好价格又便宜。

The girl is as tall as she is beautiful. 这姑娘不但个子高而且长得很漂亮。

二、 含比较级的特殊结构

1. “the + 比较级 + of the two”表示“两个中较……的一个”。例如:

Wang Gang is the taller of the two boys. 王刚在两个男孩中个子较高。

Kate runs the faster of the two girls. 凯特是两个女孩中跑得较快的一个。

2. “比较级 + and + 比较级”意为“越来越……”。若这种比较结构中用的是多音节形容词或副词,则应该用“more and more + 原级”。例如:

The days are getting longer and longer. 白天变得越来越长。

English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英语变得越来越重要。

3. “The + 比较级……, the + 比较级……”意为“越……就越……”。例如:

The sooner, the better. 越快越好。

The busier he is, the happier he feels. 他越忙越高兴。

The harder we work, the more we learn. 我们越用功,我们学到的就越多。

三、 含最高级的特殊结构

1. “one of + 形容词最高级 + 复数名词”意为“最……之一”。例如:

China is one of the largest countries in the world.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国家之一。

2. “序数词 + 形容词最高级 + 单数可数名词”表示“第几最……”。例如:

The Yellow River is the second longest river in China. 黄河是中国第二长河。

3. 零冠词 + 形容词最高级。形容词最高级前面有物主代词、指示代词、名词所有格修饰时,最高级前面不加the。 两个最高级连用时,后一个最高级前面也不加the。 例如:

He is our best teacher. 他是我们最好的老师。

Liu Fang is the youngest and shortest girl in our class. 刘芳是我们班年龄最小、个子最矮的女孩。

四、 比较等级之间的转换

1. 原级与比较级之间的转换: not so (as) ... as less + (多音节形容词或副词)原级 + than。 例如:

Tom is not so (as) careful as Mary. Tom is less careful than Mary. 汤姆没有玛丽细心。

2. 比较级之间的转换:将前后两个比较对象互换或使用比较级形容词的反义词。例如:

John is younger than Bill. Bill is older than John. 约翰比比尔年轻。

3. 比较级表示最高级意义

① 比较级 + than + any other + 单数名词(有时也可接复数名词)。例如:

Zhang Lei is taller than any other student in his class. Zhang Lei is the tallest student in his class. 张磊是他们班个子最高的。

② 比较级 + than + the other(或any of the other) + 复数名词。例如:

Mike is younger than the other boys in his class. Mike is the youngest boy in his class. 迈克是他们班男孩中年纪最小的。

③ 比较级 + than + anyone else。 例如:

形容老师范文第7篇

张老师您好,请问下面这道题为什么选D而不选C?谢谢!

Though we don't know what was discussed, yet we can feel the topic ____________.

  A. had changed B. will change

  C. was changed D. has been changed

这道题考查时态。题干的意思是“尽管我们不知道刚才讨论了什么话题,但我们能感觉到现在话题已经换了。”由于topic与change之间是被动关系,故排除A选项与B选项。根据don't know和can feel可知,这句话说的是现在的事,应用表示现在的时态,选项中表示现在的时态只有现在完成时has been changed,表示现在讨论还在进行。如果选择一般过去时态was changed,则表示这是在谈论一个过去的事件,说明现在这个讨论不再持续了,这与can feel所表示的现在时间不吻合——“我们”不可能在现在感觉到过去的讨论话题改变了,所以C项不正确。

In many people's opinion, that company, though relatively small, is pleasant ____________.

  A. to deal with B. dealing with

  C. to be dealt with D. dealt with

  张老师,请帮忙解答此题。谢谢~

这道题选A。去掉修饰成分,题干的基本结构是“That company is pleasant to deal with.”为什么这里不用不定式的被动形式呢?因为跟在某些特定形容词后的不定式只能使用其主动形式,而这些形容词只能用来强调事件(events)的特征,而不能用来强调人(people)或事物(things)的特征。比如,easy不能修饰人,只能修饰一件事,所以我们不能说He is easy,但却可以说He is easy to get along with,这里easy修饰的就是to get along with him这件事,整句话相当于To get along with him is easy或者It is easy to get along with him,意思是“和他相处很容易”或“他很容易相处”。由此可见,这个句子的真正主语是to get along with him这件事,而不是he这个人。在这种情况下,形容词后面只能使用动词不定式的主动形式,而不能使用其被动形式。回到原题来看,题中的pleasant在这里并不是修饰that company本身的,不是说“那个公司很愉快(That company is pleasant)”,而是指“与那个公司做生意很愉快(To deal with that company is pleasant)”。故正确答案为A。

遇到 “形容词+不定式”结构时,同学们需要注意分析以下几点:①句子的主语是否是不定式的逻辑宾语;②该形容词是修饰sb./sth. (通常为句子形式上的主语)的,还是修饰to do sth.的;③句子是否可以变换成to do sth. is adj.这种形式,且句意不变。若符合这三种情况,那其中的不定式就要用其主动形式。

形容老师范文第8篇

酸:在我说同学的时候老师进来

在老师出去开会的时候,总是要我管班级里的纪律。但是老师前脚刚走,同学们就开始说话了。我忙喊了一声:“别说话了!”教室里立刻鸦雀无声。可是还没等过去一分钟,教室里又开始喧闹起来,我一看情况不妙,马上用我的“火眼金睛”来寻找这个说话的人。嘿嘿!让我抓到了吧,我立刻叫他站起来,把它进行说话教育。没想到,我还没等说完,嘎得一声!门打开了。老师回来了,说:“我听着咱们班级声音这么大,原来是你发出的声音!”“老师,我……”还没等我解释完,老师又说道:“班长就起这个带头作用?我还能让你当班长了吗?你怎么这么辜负老师的期望?只知道说话?……”老师唠叨了半天,可他还不解气,让我写三百字的检讨,当时心里的感觉用一个字形容:酸!

甜:夏天,能吃一根冰棍

在酷热的夏日里,谁不想吃上一根冰棍?就在我发呆的时候,老师突然拎着几袋冰棍进来了,说:“我要给最近表现好的同学发冰棍吃!”我认真地听,哇!老师念我了!我赶紧上前面取了冰棍,心里美滋滋的,同学们都用羡慕的眼光瞅着我。嘻嘻!那感觉,别提有多高兴了。当时心里的感觉用一个字形容:爽!

苦:在别人玩的时候,你只能干活

“叮铃铃,叮铃铃……”下课铃响了。我刚想出去玩,老师就让我去给教导主任送一份材料。我用我最快的速度冲向了教导处,心里想着怎样和同学玩。可是教导主任没有在那里,我又把那份材料给老师,说教导主任没在。可是老师让我等着教导主任回来。结果我在那里等了一节课,教导主任才来。你说那堂偏偏就是体育课。当时心里的感觉用一个字形容:惨!

辣:老师在同学面前批评我

有一次,考试没有考好,只考了89分。老师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批评我,同学们都在下面偷偷的乐,这就已经够惨啦!可是老师还是不肯放过我,又让我中午去他的办公室,准备和我谈话。我这个人就是好面子,经过老师的这番批评,我的脸上火辣辣的,这可让我以后如何见人呀?当时心里的感觉用一个词语形容:倒霉!

形容老师范文第9篇

关键词:苏州方言;普通话;对比;词汇短语

以苏州话为代表的吴方言的文化内涵可以说是博大精深,并且具有许多独特的文化特征。它滥觞于周代中原统治阶级和当地蛮夷名族语言的融合,经过秦汉和六朝的一代代北方移民南下,与吴地居民的语言整合而最终形成。随着近年来苏州经济文化的振兴,吴文化也日益变得重视起来。

本文将对苏州话的一些较有特色的词汇短语与普通话进行对比分析。

1.人称代词

1.1第一人称

1.2.第二人称

1.3.第三人称

从人称代词中就可以看出,苏州话的历史特色很强,现代汉语中所用的“我”“我们”“你”“你们”“他”“他们”,在古汉语中多做“余”“吾”“予”“尔”“汝”“子”“伊”“彼”等词。观察苏州方言中复数人称代词可以发现,第二人称和第三人称中的“笃”字相当于普通话中的“们”。表面看似乎可以跟苏州话表人的类集的“笃”相对应,其实很不相同的。严格地说,苏州话里并不存在像普通话“们”那样专表复数的后缀,“笃”只在第二、第三人称代词后面有时起到表复数的作用,在其他情况下只表类集。“笃”这个字除了做副词之外,还可以作动词用:笃粥(熬粥)、笃雨(淋雨)、笃石头(扔石头)等等。

2.形容词和名词比较

2.1形容颜色类

2.2动物名词类

不难发现,这些词的后缀词多数是该动物叫声的拟声词,这样读起来既朗朗上口,又让听的人清楚易懂,一下子就明白了说有所指。

2.3其他叠词形容词

胖笃笃:胖,形容人的体形稍胖。例:这个小娘嗯胖笃笃咯,真格是可爱的来。(这个小姑娘看上去胖胖的,真是可爱啊。)

冷势势:形容天气寒冷。例:今朝(取音zho)落雪则,啊是有点冷势势个吧?意思是今天下雪了,是不是感觉有点冷了?

麻健健:形容人过分勤劳,对别人的事过分关心,热情过度。例:嗯真咯是麻健健外,我咯事体都要嗯管咯。意思是他真是太爱管闲事了,我的私事都要他来插手。

贼忒嘻嘻:形容人不正经,嬉皮笑脸。例:我喊去拷酱油,贼忒嘻嘻跟人家吹牛皮啊?意思是我让你去给我打点酱油,你却跟别人嬉皮笑脸的水牛。

咕嗦咕嗦:形容在安静的环境下有响声或者人睡觉时老是动。例:老师,“撒人在下面咕嗦咕嗦啊?给我立起来!”意思是老师说:“谁在讲台下说话?请站起来!”

正是这些鲜活生动的语言赋予了苏州方言顽强的生命力,让它能够在中国千年的历史中长存不衰。

3动词的比较

3.1动词“吃”

苏州话里与吃搭界的词与北方话的区别是以食物形态来区分的,北方话里的吃一般以流质为界限,流质以上的叫吃,流质以下的叫喝,而苏州话统统叫吃。最常见的是吃饭、吃菜、吃馒头、吃(喝)粥、吃(喝)酒、吃(喝)茶、吃(喝)水、吃(抽)香烟、吃(喝)西北风、吃生活(挨揍)……例如:

①学生学习勿好,考试吃零汤团、吃鸭蛋、吃红灯,弄得像吃仔格夹生饭,像太空人吃麦冬一懂勿懂,读起书来吃力煞哉。

普通话的意思是:学生学习成绩不好,考试考了零分(吃鸭蛋、吃红灯都是表示成绩不及格或是零分),心里的感觉就像是吃了没煮熟的饭,就像是太空人吃了麦冬什么都不懂。(该句中“麦冬”的“冬”与“懂”是押韵的)

②最头痛的是小孩勿吃格一套,真格是吃俚勿消。

普通话意为:最令人头痛的是小孩子不买你的账,真的是受不了。

此外,“吃”这个词在苏州方言中还有另外一个说法叫“触祭”,张爱玲的小说《阿小悲秋》中就有所记载,但该词有贬义的意思,是讽刺吃饭的人就像是难伺候的祖先亡灵,而吃饭就成了触动祭品了。

另外还有一些动词都是从古代就流传下来的,在普通话中已经流失但仍旧保留在苏州方言中的词。

[ti]:形容液体滴落。《广韵》“都计切”,《埤苍》“漉也”。

例:屋面郎咯雨才下来哉。普通话意为:屋顶上的雨水都滴下来了。

[tci k]:禽鸟的翅膀。,《广韵》“鸟翮”革羽,《广韵》“翅也”。形容比较棘手的问题,或者形容一个人的较真,挖空心思要做某事。例:大朗天嗯要吃西瓜,真个革羽咯。普通话意为:大冬天的,她要吃西瓜,真是想得出来。

[k]:动词“藏”。《集韵》“音亢,藏也”。例:快点挪叫哥哥起来,不要被老师发现。汉语意思为:赶快把知了藏起来不要被老师发现了。

[tci]:坏,不过程度比较轻。《广韵》“戾也”。

[tou]:动物换毛。《广韵》“鸟易毛也”。

此外,苏州话里还有很多有趣的、独有的常用词,至今仍然使用其较早或偏僻的义项。举例如下。

清饫:读如“遇”,意为喂,如“还要我饫侬吃啊?”

畀:读如“拨”,赠给。

:读如“窝”,意思是强行送上,如“小倌(孩)勿肯吃饭,吾只好畀伊吃”。

浞:读如“笃”,意思是淋湿,如“衣裳侪浞潮脱哉。

苏州方言博大精深,无论从其历史角度还是从其他角度与普通话进行比较,都是一项艰巨的工程,在本文中,作者列举的只是相当小的一部分例子,所要说明的是苏州话与普通话所出相同,只是在语言的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区别,在本质上是相同的,由上述的例子中的相同点也可以清楚得看出。

形容老师范文第10篇

关键词:课程导入;课堂教学;重要性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2-0088-02

一、研究背景及目的

从做教案到实际授课这一过程中,我们常常思考以下这个问题,到底什么样的课才能称为是优秀的课?一堂精彩的课和课程中的哪一个环节息息相关?笔者想通过此次研究探明这些问题的答案。本次研究的对象不使用任何中间语言的直接教学法,用直接法授课一般分为“导入”、“练习”和“确认”三个步骤,田中(1988)提到,“导入”是将新的语法句型向学生提出并让其加以理解的阶段,“练习”是在导入中出现的新知识得以加强运用的阶段,“确认”过程是为了掌握学生运用新知识的程度。笔者认为在初级日语的课堂上,“导入”占据了非常重要的一环。为什么如此认为呢?对于零起点的学习者而言,如果在没有完全理解新出语法句型或者词汇的基础上,即使进入之后的“练习”、“确认”阶段,也只会导致学生最后越学越困惑。

本研究选取学生中反响较好的课堂活动教学为研究对象,旨在探明“导入”过程给学生的学习欲望及课堂整体氛围带来何种影响,并且作为课堂活动的其中一环与优秀课程之间又有着怎样的联系。

二、关于“导入”的先行研究

黄(2002)参考田中(1988)和宫地·田中(1988)将课堂内的“导入”教学活动分为“对话导入法”、“问答形式导入法”、“直接导入法”、“场景设定导入法”、“实物导入法”五种类型,下面将对这五种“导入”类型进行详细的说明。

1.对话导入法。事先准备好含有新语法项目或句型的对话,并将此对话通过磁带播放或者老师一人分饰AB两角来演绎,让学生从语境中去推敲新语法或句型的意思用法。

2.问答形式导入法。教师先准备好含有新语法新句型的日常会话问题,然后向学生提问并让其回答,以此使学生自觉去推敲新出句型的含义。

3.直接导入法。教师直接提示“接下来我们将学习……”,直接导入新句型语法项目。

4.场景设定导入法。通过设定使用有新句型语法项目的场景,让学生通过情景对话去理解新出知识。

5.实物导入法。使用比如像时钟,或者图片,卡片,录像等实物,导入新出学习项目。

三、课堂教学活动分析

优秀课程是由各种各样的要素组成的,虽然课堂开始后的教学内容十分重要,但是授课开始前教师的主场控制力也十分重要。

1.授课开始前的阶段。初次上课时,强力抑制住自己紧张的心情等待着学生们的到来,但是到了上课时间,学生们还是没有全部到齐,一般教师这时都会抑制不住自己紧张的情绪,频繁地边看表边等待学生。但是在一次课堂上,为了缓和紧张的气氛,和学生一块儿边数人数边等待着学生。在确认完学生人数后,再点名。在这期间迟到的学生一个接一个地进入教室。老师一边向每位迟到的学生亲切地问好,一边有条不紊地开展着手头上的工作。就这样,师生之间通过这些微小的细节不用任何的言语也形成了一种亲近感,为之后制造活跃的课堂氛围做了良好的铺垫。

2.授课开始后的阶段——新课导入。

直接导入法:

T:昨日は動詞のテformを勉強しました。今日は何を勉強しますか。(昨天我们学习了动词的テ形,那么今天要学习什么呢?)

S:イ形容詞です。(イ形容词)

T:あ、いいですね。レッスン6を勉強します。(对的,我们今天学习第6课)

之后开始直接对所学内容讲解说明。对于那些有预习新课的学生,老师对此进行表扬。

问答形式导入法:

讲授日语形容词时,教师常用问答形式进行导入。这既有助于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交流,又能使学生有种日语学习的成就感。

T:これは何ですか。(这是什么)

S:かばんです。(是包)

T:(自分のかばんを指しながら)先生のかばんは小さいです。(学褧者のかばんを指しながら)~さんのかばんは小さいですか。大きいですか。(指着自己的包说)老师的包很小,(指着学生的包说)某某学生的包是大?还是小?

S:~さんのかばんは大きいです。(某某学生的包很大

……

使用图片实物等进行导入:

导入形容词新课内容时,如果使用母语或者其他中间语言授课,可能一句话就能说明白的东西,换成直接法授课的话,教师就无法准确掌握学生到底懂了多少。

因此,这节课上,本人除了使用画有实物的图片以外,另外还当场利用了教师的手提包,学生的书包,手表等实物进行讲解,以此提高学生的兴趣,引起他们的注意。

T:(自分の小さいかばんを指しながら)先生のかばんは小さいです。小さいです。(学褧者の大きいかばんを指しながら)~さんのかばんは大きいですか。小さいですか。(指着自己的小包说)老师的包很小,小。(指着学生的大包说)某某学生的包是大?还是小?

S:(笑いながら)~さんのかばんは大きいです。(边笑边说)某某学生的包很大。

T:先生の時銒は安いです。~さんの時銒は高いですか。安いですか。(老师的手表很便宜。某某学生,你的手表是贵?还是便宜?)

S:私の時銒も安いです。(我的手表也很便宜。)

将相反意义的形容词成对导入:

一旦明白了“白い”的涵义,可能谁都会想了解其反义词“黒い”。与其杂乱无章地介绍各种各样的形容词,不如将互为反义词的形容词成对地讲解,让学生更加记忆深刻。

T:(かばんの絵を鈯せながら)これはかばんです。これもかばんです。これは大きいです。これは小さいです。(给学生展示画有包的图片)这是包。这也是包。这个很大。这个很小。

S:大きいです。小さいです。(大。小。)

……

设定情景进行导入:

有些形容词仅仅靠图片还不能充分表达事物的性质,例如“親切”(亲切)等形容词,虽然教师向学生展示了关于“親切”(亲切)的图片,但是学生还是无法完全理解这个词的意思。这时,教师突然将笔扔给学生。莫名其妙的学生将老师扔过来的笔还给老师。这时,

T:ありがとうございます。~さんは親切ですね。(谢谢。某某学生真亲切)

S:(明るい表情をしながら皆笑う)親切です。(表情轻松,大家笑着说)真亲切。

就这样,学生才真正意义上明白了“親切”(亲切)这个词。

肢体语言导入:

因为像“いい”(好)“悪い”(坏)这样抽象的形容词,即使使用之前的教学法来说明,学生也面露难色。这时,教师用世界通用语言“good”的手势来说明“いい”(好)的意思,讲解“悪い”(坏)的时候,同时用两手做“×”形状,学生当场就很快地理解了。

四、课堂分析的结果

上一篇:宣传方案范文 下一篇:我的偶像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