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知识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13 12:59:24

写作知识论文

写作知识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新闻写作若干问题探索

一、搞好新闻写作必须从练基本功抓起

1.1素材选择要通过实践调查来完成。

选择素材应坚持以下基本原则:一是真实性。真实是新闻的生命。选材是要认真鉴别,选用最可靠的材料;不能道听途说,更不能臆想编造。二是思想性。所选的材料,必须符合四项基本原则,符合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能促进安定团结,有利于我国改革发展稳定大好局面的材料。三是针对性。所选的材料,必须是“有的放矢”、“对症下药”的材料,真正能够解决各种实际存在的问题。四是战斗性。所选的材料,要能鲜明地表达提倡什么,反对什么,怎样是对的,怎样是错的。做到是非清楚,褒贬分明。五是实效性。不要“明日黄花”、“马后炮”,要选择反映新情况、新问题的材料,并且要使所反映的材料同党的工作部署合拍,同实际工作进程相一致。六是趣味性。除了社会新闻、趣闻轶事等本身具有趣味性的报道外,对其他种类的新闻,也要努力挖掘,选用读者感兴趣的材料。这些工作一点儿也离不开深入生活,调查研究。

1.2结构安排要合理,自然,又符合实际情况。

盖房子要有一个成功的设计。文章的表达也要讲究一定合理的结构。新闻的结构,是指新闻的组织构造,具体表现为叙述事实和安排情节的方式,是新闻内容赖以表达的手段。具体地说,新闻的结构,就是按新闻的内部联系,按新闻主题思想的需要,以主题为红线,把经过精选的人物、事件、情节、场面等材料,有计划、有条理、有层次地安排贯穿起来。新闻的开头、结尾、事件的展开,段落的划分,前后的呼应,左右的照顾,都属于结构的内容,它有一定规律可循。

新闻报道的基本结构比较简单,大多数是这样的顺序:一是导语;二是解释或深化导语的材料;三是必要的背景材料;四是次要的或不太重要的材料。这就是说,写作的顺序不是照相式的平铺直叙,而是要“开门见山”,一开头就在导语中揭示主题,引出阐述,解释新闻主题的主体。总之,新闻结构的特点是要把最重要的事实写在导语中,写在新闻的前面,其他各个细节则按重要性顺序排下来:愈是重要,愈排在前面,形成一个“倒金字塔”式的结构。

1.3导语的内容既精炼、概括,又反映新闻的核心思想。

新闻的开头,用简炼生动的文字,突出最主要、最吸引人的事实,揭示主题思想以便读者迅速了解主要内容,并能吸引读者往下看的那一句或几句话,称作“导语”。导语在一条新闻中的地位,就像是整部交响乐的前奏曲。叙写导语是新闻写作的第一步,也是很重要的一步,它能确定新闻的其余部分是什么样子。导语写得好坏,直接影响到主题的表达是否充分。

新闻导语的形式没有统一的规定,可以根据新闻主题思想的需要采取各种新颖、灵活的形式:一是以新闻人物的话作导语;二是用对比的手法写导语;三是运用比喻概括主要新闻事实作导语;四是用设问句自问自答作导语;五是抓住最能反映主题的具体事实作导语;六是运用有说服力的数据作导语;七是用群众感兴趣的背景材料作导语;八是运用生动形象的群众口语或名言警句作导语:九是用历史趣闻轶事、民间传说等作导语;十是以情景描摹作为导语。

1.4标题拟定有如画龙点睛,一语中的。

标题也叫题目,目者眼也,新闻标题要起到眼睛的作用,能引人注意、美化版面、介绍内容、评价事实。既是“眼睛”,就要富有神彩,充满勉力;如果平淡、晦涩、公式化,概念化,就像失神的眼睛,吸引不了人。所以,古人有“好题一半文”之说。意思是说,拟出了一个好标题,就等于文章写了一半。这也是极言标题的重要性。我们写新闻,尤其是编辑人员,必须十分讲究写好标题。实践证明,一个好标题,就是全文精华的点击和高度浓缩的显露,能增加新闻的力量,抓住读者,扣人心弦,而且使人不得不读,不得不看,甚至久久难以忘怀。新闻标题要注意概括性,以尽可能简炼的一句话,准确地说明这条新闻的主要内容。它要求在有限的栏目内,概括出新闻的主要事实,以最少的宇数表达其内容。这就是说,新闻标题必须简炼。然而,标题是否简炼,不能离开内容来评定。经过概括作出的标题,首先必须准确地反映新闻内容。在一定意义上说,一个好的新闻写作是它的标题给“点”出来的,是标题打出了该新闻的最佳品牌。

二、新闻写作过程应当注意的几个问题

2.1新闻写作的背景材料交待要清楚,但要繁简相宜。

在新闻中说明事物来龙去脉的材料,称为“背景材料”。背景是为了突出所报道的事物意义,说明事产生的原因、条件、环境等,或是对某一事物作必要的注释。它对消息中所报道的主要事实起补充、衬托的作用,有助于深化新闻主题,加深读者的印象,帮助读者进—步了解新闻内容。它是新闻的有机构成部分。在新闻写作中,对于任何一个事件、讲话、情况或数据,只有充分地交待来龙去脉,才能确切地反映客观事物。如果不交待来龙去脉,这个事件的意义就不完整。

新闻背景材料,通常包括以下一些方面:一是有关新闻事实本身的历史状况,以便读者用现在同过去相比较;二是与周围事物的对比;三是与不同方法、不同形式的对比;四是事物产生、发展的多种因素的相互制约;五是不仅要反映某一事物本身,还要从宏观范围中看出它的地位、作用,影响以及与其他方面的联系:六是有关事物的专门知识,有关某一问题的各种观点、看法以及各种学派、各种艺术流派和学术见解的介绍等;七是有关某人某事、某地的轶事、传闻和历史、地理、风俗习惯的介绍;八是在人物介绍中交待有关身世、经历和在某—方面的成就等:九是报道新产品、新技术、新发明等,要简要说明它的经济价值、科学价值及其性能特点:十是必要时,在新闻中用了不为一般读者理解的名词、术语和专业用语,要加以必要的解释。

2.2数字材料的运用具有相当的说服力,但一定要准确且用到当处。

客观世界的一切事物,都具有质和量两个方面的规定性。因此,我们写新闻报道时,既要注意使人们认识事物的质,又要使人们把握事物的量,做到“心中有数”。从新闻写作来看,数字具有简炼、准确、醒目、直观等特点,它是其他文字所无法代替的。在加强经济报道的今天,各个部门都离不开统计数字。“用数字语言说话”,可以通过反映事物的量,来表现事物的发展变化,准确说明事物的质的规定性。

新闻中运用数字,要注意以下问题:一是所用数字要认真核对,看是否真实可靠,表达方法是否合理,比例的计算是否准确;二是运用数字要根据质与量的辩证统一规律,注意与事物发展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应,不能离开整个事物发展过程:三是要把握事物的最佳量;四是要注意事物各方面数量之间的相互关系,选择最有代表性、典型性、综合性的数字来说明问题:五是报道各种数字一定要实事求是,不能弄虚作假;六是报道某方面的数字,应说明材料的来源和根据,以增加其可信度。

2.3语言的运用要力求“短、平、快”,其技巧要害是符合大众口味。

首先要处理好句子和段落。通常的办法:一是通过代词来过渡,即用代词来代替在前面的句子或段落里出现的词语。二是通过关键性的词语和概念来过渡,即重复前面出现过的词语或意思。三是运用排比结构,即通过重复某种句型,把句与句、段与段联系起来。

写作知识论文范文第2篇

【论文关键词】汉语言文学 应用型 教改

一、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性”改造提出的背景。

汉语言文学专业(以下简称“中文专业”)作为一个传统专业,在中国高校中设置时间比较长,办学历史悠久,文化积淀相对深厚,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也比较稳定。国家教育部1998 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2003 年颁布的《中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大全。2003》,对该专业规定开设的13 门课程没有什么变化。业界几乎形成一种普遍的认知,中文专业是传统专业中底蕴最丰赡的一个学科,也是现代大学体系中最稳定的专业之一,有着其学科自身的特点及魅力。

可是,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呈现多样化的形态,尤其是对具有较强实践应用能力的人才需求迫切。传统学科中心化的专业结构设置,将教学内容设计为一系列体系化的理论和知识谱系,教学的组织形式主要以教师为中心进行知识讲授,且讲授的知识也就作为考试考查的主要内容……学生上课记笔记、下课抄笔记、考试背笔记的现象十分普遍,这样的教育教学模式势必导致培养能坐而论道,不能起而行之的人才。

这非常不利于学生就业。浙江大学中文系曾做过毕业生调查,有45.5%的人认为专业的社会适应性不强,需要一年以上才能适应工作环境。社会适应性不够具体表现为动手能力较差,包括无法操作办公自动化设备、对公文的写作不熟悉(18.4%的人在工作困难一栏里选择“应用性文本生疏”)等;书生气足,不懂待人接物的技巧(23.7%的人在工作困难一栏里选择“人际关系难于处理”);在所学转为所用方面存在缺陷。有54.8%的毕业生认为中文专业缺乏鲜明的特色与可操作性,缺乏实用的技能,似乎是“万金油”,但又缺少实际工作的能力[1]。

作为兴办时间较长的中文专业,在很长一段时间被定位为作家、文艺理论家和语言学家等专家学者的摇篮。然而,社会对专家、学者的需要毕竟是有限的。当高等教育大众化以后,当中文专业由少数综合性大学和师范院校举办变为更多其他类型学校的新专业以后,就必须面对培养应用性人才的问题。也正因如此,许多高校在上个世纪末本世纪初都不同程度地尝试了对传统中文专业的改造,中文专业招生时树起了“新闻传播”、“涉外文秘”等旗号以吸引考生即是证明。

中文专业越来越无法忽视其当今就业的严峻性和大众质疑的尴尬。在如此情形下,专业应用性改造被普遍地提出来。探索最多的是兴办中文专业较晚的普通理工院校,因为在夹缝中求生存,既不能完全以传统的专业办学模式为依据,也不能照搬理工科办学模式,因此提出根据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结合学校的办学条件,立足市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思路。强调人才培养上,不仅注重基本知识、基本理论的传授,更要注重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特别是独立工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在论及高校人才培养时明确指出:“注重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和就业能力”。这是党中央在新的世纪、新的时代对高校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也充分说明从知识教育向能力培养转变是高校共同面临的问题。

二、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性改造的理论依据。

对一个传统专业进行改造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并不是增减几门课程就可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专业改造牵涉到观念的转变、教法的改良、课程的改设、实践体系的建构、教师角色的改变和能力的提升等。笔者认为首先必须改变传统观念,在教育理论指导下实现自觉,否则只能是小打小闹的局部改良而已。

1.马克思实践观为应用性改造提供了本体论基础。

“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导致神秘主义方面去的神秘东西, 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学生需要通过实践,不断积累个人经验,扩大自己的认知范围,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在全部教学活动过程中,学生以内在体验的方式参与教学过程,在过程中理解自己,理解人生,理解社会,使人的精神世界受到启迪,人的生活方式得到建构,有效地促进人的发展,从而实现人的价值。马克思指出,人的劳动实践使“生产者也改变着,炼出新的品质,通过生产而发展和改造着自身,造成新的力量和新的观念,造成新的交往方式,新的需要和新的语言”[2]。

教学实践活动不仅可以验证知识,重演知识产生的过程,还可以生成建构新的知识。“学生的认识主要是在实践和活动中发展起来的。认识这一规律的重要意义在于必须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活动起来。既动脑、又动手、动口,积极参与教学过程,而不是静听、静观。这是涉及教学观念变革的一项具有根本意义的变革。”[2]大学生在丰富多样的实践形式中学习,可以有效地发挥人的主动性、能动性和独立性。“我们不是以主体表象的方式来认识世界,而是作为行动者来把握、领悟我们借以发现自身的可能性。从表象转向操作,从所知转向能知,并不否认科学有助于揭示周围世界这一种常识性观点。”[2]

2.新知识观为教学实践活动提供了认识论基础。

传统的学科理论学习的指导思想是学科知识论,其隐含的假设是:所有的知识都是有用的;职业能力即知识的运用,所以知识的传授要先行,知识要有系统性、完整性,实践课是理论课的演绎和附庸。人才培养方案一般按文化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含实习)分别安排在前期、中期和后期讲授。在学习过程中,先学枯燥、抽象的理论,然后开展具体的实践,对实践的理论思考在前,作为思考对象的实践在后,这脱离了职业活动的过程。

杜威强调“知行统一”和“行”的重要性,认为“如果实验科学的进步有所表明,那就是除非作为‘做’的产物,否则就没有所谓真正的知识和有效的理解”[3]。即通俗的理解:“做中学”,使我们找到了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基本取向。

英国科学家、思想家波兰尼提出,人的知识有两种类型:显性知识和缄默知识。显性知识是指那些通常意义上可以运用语言、文字或符号来表达的知识,而缄默知识则是指那些平时为我们所意识不到、但却深刻影响我们行为的知识。与显性知识相比,缄默知识不能通过语言、文字或符号进行逻辑说明,往往只可意会而不能言传,不能以正规的形式传递,它是一种连知识的拥有者和使用者也不能清晰地表达的知识,通过身体的感官或理性的直觉而获得,因而也不能加以批判性反思,具有明显的情景性和个体性[2]。它的获得主要不是靠读书或听课,而是需要亲身参与体验。这一新的知识观为教学实践活动提供了认识论基础,促使我们重新评价专业实践教学的价值。没有个体缄默知识的参与,没有实践,学生难以真正掌握理论知识,理解其真谛。[论文联盟

三、在先进理念指导下的专业应用性改造。

一个专业的改造不能仅仅是修修补补,如果这个专业还有存在的价值和必要,那就应该根据社会对该专业的需求,在先进理念的指导下进行重新定位,在新定位的指导下对人才培养方案以及教育教学的各个要素作全面的调整。

1.结合专业、学校、社会三方,明确专业定位,重造人才培养方案。

根据社会需求重新进行应用性中文专业的定位,在专业定位的基础上重造人才培养方案,是应用性中文专业改造的首要任务。在原来专业学习的基础上,拓展专业方向,寻求专业教学与市场需求的契合点,是中文专业实现应用性的基本导向,更是其在竞争中谋生存、求发展,适应社会需要的途径。

中文专业的应用性定位应该在处于学科理论与职业技能之间的专业修养层次。在遵循专业教学规律的基础上,科学建构课程体系:围绕核心能力培养设置类型课程,并使各类型课程科学组合。形成“基础+ 方向应用模块、非独立实践环节课程+ 独立实践课程”的新课程体系。即保留基本的专业基础课程体系,但适当压缩学时,增加应用性的方向课程;强化实践教学,除了在一些课程内安排实践教学环节,还设置相对集中的培养能力的独立实践课程。

除基础课外,专业课程体系相应调整为三大类课程:专业基础课、专业方向课、专业选修课。由于各自定位的差异,实践教学也有不同的设置:不包含实践环节的课程、包含实践环节的课程、独立实践环节课程。这样既能满足社会的需要,又能使学生具备坚实的理论基础,掌握相应的职业技能,实现人才的多元化培养。“现在有一种倾向,一讲‘宽口径’,就似乎本科可以不要专业了,学生什么课都选,没有一点专业归宿,恐怕也有问题。弄不好就是‘万金油’,就更是浮躁了。口径过宽,基础就不可能厚。”[4]温儒敏的这段话当然也值得我们深思。

2.培养双师型人才,打造适应专业改革的师资队伍。

教师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关键,也是专业改革的关键。要能够按照新形势下的课程设置来开课,对于教师无疑是一大挑战。从现职教师情况看,大多具有博士、硕士学位和教授、副教授职称,但缺乏与所授课程相应的社会实践经历,对社会于中文专业人才的素质能力要求知之不详,不能充分胜任教学实践活动。教师的这一局限将成为中文专业应用性改造的短板和瓶颈。

培养双师型教师是应用性中文专业改造的关键所在,而这首先需要转变教师的观念。教师必须认识到专业改造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自觉、主动地适应改革的需要。其次,应采取教师轮训的方式,将教师送到将来学生就业的行业或岗位进行先行培训,或者教师与学生一起到实习基地或一些对口用人单位进行“锻炼”或“兼职”,弥补应用性能力差、与社会隔膜的缺陷。再次,鼓励教师积极参与跟专业能力培养相关的各种社会活动,这样可以使教师积累实践经验和实践案例,有利于教学和学生能力的培养。

3.围绕专业核心能力的培养进行教学方法的改良。

汉语言文学专业核心能力表述为:合旨得体的言说和写作能力、自如灵动的沟通与策划能力、持续发展的学习能力等。教学的重点围绕专业核心能力培养来展开:提炼汉语言文学核心课程的理论精髓,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突出专业方向课程、选修课程的实践内涵,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如前所述,课程体系分别调整为:专业基础课、专业方向课、专业选修课,且包含不同的实践教学内容与要求,因此要求教学方式方法相应的进行调整。

如不包含实践环节的课程,鼓励老师进行课程应用性探索,在教学方法的运用上处理好传统与创新的关系。改变传统的“一言堂”讲课方式,增加师生互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通过自读、自讲、撰写小论文、专题讨论等形式多样的方式,使学生在探究性学习中充分展现自身,增强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包含实践环节的课程,必须利用实验室或者其他校内外资源,设计实训内容,通过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导入,学生在自行设计、处理的过程中实现目标。如“应用写作”课程中安排有八个实践课时,对“调查报告写作”一节内容,学生除调查报告写作常识要了解外,更要求从选题到设计调查提纲、设置调查问题、开展调查工作、分析整理调查资料到形成调查报告,全过程进行独立训练。在具体活动过程中学生会暴露出若干问题:如选题不当导致无法深入、提纲设计过于机械、问卷设计问题混乱、开展调查时与他人配合困难、材料整理时缺乏统计知识、不会软件操作、调查报告写作中数据使用不当、材料布局不合理、表达形式单一等,待这些问题解决时,学生所收获的就不仅仅是调查报告写作知识。独立实践环节课程,如毕业实习,通过带出去的方式,学生分散在各实习基地和自行联系的单位,近距离了解实习单位的工作流程,边学边用,既开阔了视野,又贴进了职场生活。

在教学手段上,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成果,并引导学生适当参与教师的课题研究,使学生在研究性学习中得到锻炼,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给学生开列专业和非专业的参考阅读篇目,引导、指导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第二课堂”活动,成立各种以兴趣爱好为导向、紧密联系专业的社团,如文学社、话剧社、影评社等,创办自己的刊物、论坛和活动阵地,使学生通过社团活动延伸专业学习。

4.加强实习基地、实验室的建设,改变传统汉语言文学培养模式。

应用性人才培养主要体现在较强的工作能力上,为此,建立相对稳定的实习、实践基地,搭建学生社会实践的平台,使学生通过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广泛地接触、了解和认识社会,在社会实践中增强能力。

传统的对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认知:是固定资产投入最小、成本最低的轻骑兵,只要有一批教师,能招进来一批学生即可办此专业。现在适应应用性要求,在实习基地建设的同时,建立固定、便捷、完善的技能实训室,学生在跨出校门前接受比较系统的职业模拟训练显得非常必要。

学科也好,专业也好,其生命在于适应社会发展的变革。中文专业应用性改造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专业自身发展的需要。目前,这些改革的尝试仍在继续,但是尝试中经验和教训的总结可以使改革少走弯路,而理论的指导尤为必要。

参考文献:

[1]方一新,程若旦,许玲玲“。 ”后二十年中文系培养毕业生情况调查与分析[j]。现代教育科学,2004(2)。

[2]张英彦。实践教学的理论基础探析[j]。科学教育研究,2006(9)。

[3][美]约翰·杜威著,王承绪译。民主主义与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杜,2003.

[4]温儒敏。北京大学中文系近期的本科教学改革[j]。

[5]彭巧燕。师范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施[j]。教育与职业,2008(24)。

[6]丁晓原。论应用型本科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核心能力的培养[j]。常熟理工学院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6)。

写作知识论文范文第3篇

小学语文复习课是针对学生的认知规律而设计的一种特定的教学形式。它不仅有巩固知识,训练能力的功能,更有“温故”和“知新”的要求。这里的“知新”就是在原有基础上的提高。那么,语文复习课如何进行才能达到“温故而知新”的目的呢?在教学一线的长期工作中,总结了一下几个方面:

一、检测:摸清知识能力现状。

复习时避免无效信息的重复传授、无效训练的简单重复,有的放矢地对学生进行教学和训练,就必须在复习课前采取测验、考查、提问,或通过座谈、个别了解等形式对学生进行摸底、调查,根据反馈来的信息,结合教学大纲的要求,制定复习课教学方案。一位二年级老师在第三册教材教学结束后,结合本学期的教学内容,编制了一份检测试卷,在批阅试卷时发现学生对按音序查字典的方法掌握得还不够。了解到这个情况后,这位老师在复习课上边示范边介绍具体的检字方法,有针对性地给学生提供一些有特点的字,让学生现场练习查检,于是全班同学都掌握了音序检字的方法。虽然这位老师讲述的是过去讲授过的内容,但由于训练内?容是新的,学生查检字的水平得到了相应的提高。

二、贯通:建立系统的知能体系。语文课是以课文和单元作为结构单位的。教学过程中,一般都采用“段段清”的做法,一篇课文教学结束?马上又转入下一篇课文的教学,学生所学习的知识和训练的能力是呈相对的一个个点状或块状的,没能形成大纲所规定的一个相互联系的系统的网络。语文期末复习课则应以教学大纲为指导,对一个学期所学的知识进行?总结和训练,让学生从总体上了解和掌握系统的知识体系,训练和提高所规定的能力。例如三年级上学期已进入作文训练,第五册教材中安排了八次作文训练:有看图写话,有状物,有叙事,有记人,还有练写通知。为了达到“温故而知新”的目的,教师应对本学期八次作文训练的内容和形式进行系统的归纳、总结,让学生从总体上回顾本学期作文的特点,重点讲述小学记叙文写作中的“观察——说话——写话”的规律,结合学生写作的实际解析各类作文的标题、开头、正文、结尾的写作知识和要求。这样,经过融会贯通的复习,学生对本学期所讲授的知识和训练的水平显然会比复习前要提高一步。

三、补缺:弥补过去教学的不足。

由于教师对课文和单元所规定的教学重点和任务的理解不同,对教学内容的处理也可能是不同的,在平时教学中,有一些该讲的内容没讲是在所难免的。虽然在学生作业和辅导时教师已知道这些缺漏,因为要赶教学进度,有些也没有或来不及补充讲解。复习课上针对这些缺漏必须予以补充,以求得学生对知识点的全面掌握。一位教师在教学李白《赠汪伦》这首诗时,把“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两句诗中所用的修辞手法定为比喻。有一次,他在一本杂志上看到一篇文章,认定这两句诗是比喻和夸张两种修辞手法的套用。这位老师清楚地看到了自己讲课时的不足。复习课上他特地把两句诗提出来讲解。

四、比较:促使认识的深化。

在“温故”中“知新”,并不是仅仅靠机械性重复就可以做到的,有些要通过比较来辨别才能达到目的。上复习课在于如何引导学生把旧知识与旧知识、旧知识与新知识、新知识与新知识按教学和复习的需要进行比较,通过比较发现其中的差异,从而获取新的知识、训练新的能力。例如六年级基础训练中的连动句和兼语句是两种复杂的句式。对这两种句式之间的差别,一般学生都不易分辨清楚。复习课上一位老师把一个连动句和一个兼语句写在黑板上,先让学生进行比较,看这两个句子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在学生发现了句中都有两个动作,并且都是有联系的基础上,详细地讲解两个句子中的动作发出者是不一样的特点,着重解析了兼语句中兼语的特点。然后再让学生结合黑板上的例句仿造两个句子,一般都不成问题了,而这又是在基础训练教学时不易取得的效果。

五、强化:提高训练的深度。训练是复习课的主要教学活动形式。怎样才能在复习课的训练中提高复习效率呢?对学生进行强化训练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例如在进行段的复习和训练时,除了进行一般的段落层次划分训练外,教者还必须深入讲析分段的一般方法:诸如按事情发展顺序划分、按时间先后划分、按地点或空间位置变换划分、按总分关系划分、按材料性质划分等。接着,让学生根据这些方法进行划分段落的训练,然后让学生说说是用什么方法划分的,还要求学生说出各段落之间的关系,每一段与文章主题的关系等等。这样的训练不仅能让学生知其然,还能知其所以然,同时还可以克服学生?在划分段落时存在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六、拓宽:多侧面地讲解相关知识。

复习课要重温过去所学过的知识,这是不言而喻的。但是,因为复习要体现提高的原则,所以应以原有知识为基础向外拓宽。平时的讲读课教学由于受教学内容和目标、时间的限制,不能随意拓宽,而复习课上因为经过多篇课文教学,多个知识点的讲解,已具备了拓宽的条件。例如扩句、缩句是小学语文训练中的一项重点内容,平时训练时有些东西具有只能意会不易言传的成分,复习课上则必须进行拓宽性讲解。例如作为主语、宾语前面的定语,谓语前面的状语和后面的补语,以及一个中心词前面可以分别加上多个定语或状语的知识,则应结合具体实例,用小学生能理解的话进行讲析。待学生基本掌握了这些知识之后,才能保证学生做扩句和缩句的练习,学生进行扩句和缩句练习的水平也只有在这种拓宽性练习中得到提高。

七、升华:提高原有教学层次。

平时的语文课堂教学对知识的传授往往是满足于教材所涉及的内容,有些教师还常常就文论文、就知识论知识,学生能正确解答训练题目就算完成任务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认知有时还停留在感性阶段。复习课的教学则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完成这种由感性向理性的升华。例如在平时的讲读课文和阅读课文教学时,教师传授了一些阅读理解的方法并训练了一些阅读理解的能力,但是因为还没有升华到理性的高度,学生在实际的阅读?理解时往往还只是凭经验。在复习课上教者则有必要结合独立阅读课文、自读课本和练习与测试中的阅读习题的训练,帮助学生总结阅读、理解的有关学习方法,像初读了解文章的概貌,再读理解文章的结构,归纳文章的主要内容,精读体会思想感情,重读思考和解决相应的问题等等方法。在这些方法的指导下,再引导学生联系实际,进行阅读和理解的实践。从而使过去的那种阅读和理解的水平、能力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

八、分层:取得各自的理想效果。

学生的情况比较复杂,由于他们的基础知识和能力水平的不同,受其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的影响,他们对生活的认识和理解程度也不同,对教师所教学的知识的接受程度、训练能力的层次也必然是参差不齐的。因此,复习课上对学生要按不同层次要求,分别对待,才能取得相应的效果。例如修改病句是一项语文基本能力,为了提高学生这方面的能力,复习课上教师就有必要结合实际病例进行归纳总结,得出病句的类型:①结构错误 (成分残缺、搭配不当、用词不当、重复累赘、语序混乱等),②逻辑错误(概念模糊、自相矛盾、概念划分、不当等),③修辞错误(褒贬不当、比喻不贴切、夸张过分等)。然后再在黑板上出示典型的病句:先出示有,单一毛病的,再出示有两种以上毛病的病句,然后提出第一部分的题目每人必做,第二部分的题目不会的同学可以不做,成绩好的同学在修改完成后还要指出句中病因。经过分层处理,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相应的训练和提高。如果再辅以分层辅导,效果会更好。

九、迁移:推动综合能力训练。

迁移,是以对过去教学内容和训练能力的复习为基础,向新的复习内容迁移,向其他方向扩展。这种复习方法是一种充分调动学生复习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提高学习能力的做法。复习课实践显示,使用迁移的复习方法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看图学文是贯穿于小语整个教材的文体,其主要目的在于通过课文的教学培养和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复习课上教师则需引导学生总结归纳看图学文的学习方法,然后把这种方法迁移到其他看图学文课文的复习上来,指导自我复习。实际上,学生完成这种迁移之后,不仅所需复习的知识、思想、内容得到了复习,而且自学能力、观察能力、分析能力、想象能力都能得以提高。此外,看图学文的复习还可以向看图说话写话、看图作文迁移,用看图学文中所学得的观察、想象、写作方法去指导看图、说话、写话和作文。这种复习已不是一篇课文或单项知识的复习,而是转向对一个网络知识的复习和?综合能力的训练。这种复习不仅在训练程度,而且在训练角度上都得到了加强。

写作知识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写作 语言目标 能力 作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097(2014)02-0005-06

作者简介:俞磊(1968―),浙江温州人,本科学历,温州大学人文学院写作与中教法教研室讲师。研究方向:中小学作文教学。

费佳(1990―),浙江嘉兴人,本科学历,浙江嘉兴市洪兴实验学校语文教师。研究方向:中小学作文教学。

一、中国各时代不同语言观述要

作家陈丹青曾经将我们的语言传统概括为四种。一是由清代上溯至先秦的文化大统,二是五四传统,三是延安传统,四是“”传统。其实,我们还应该加上一个“传统”,即自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在种种社会变革、新型话语影响下所形成的青春文学。这五项传统的顺序并非平行并置、任由我们选择,而有一个近百年来以一项传统逐渐颠覆、摒弃上一项传统的过程。[1] (P.2 )

“中国古代文学的写作语言主要走的是一条脱离语言、极端重视文字的道路,是一种通过文字建立超方言、超口语的书面语形式。”[2]其中,以文言为语言基础的诗歌文学是占据中国古代文学之中心地位的雅文学,以白话为语言基础的小说、戏曲则是相对较为边缘的俗文学。基于此,费孝通认为:“中国的文字并不发生在乡土基层上,不是人民的,而是庙堂性的,官家的。”[3] ( P.103 )

到了五四文学时期,文人的文学创作大都强调广泛向西方学习、与传统决裂,具体化为“为人生”的文学主张。“五四时期的革命倡导者尤为强调文学的人文主义性质和个性解放精神,提倡语言的欧化,推崇白话文学的正宗地位。”[3]其中,胡适就十分看重文学语言的改良,他的《文学改良刍议》中提出了文学改良的“八事”,即“不模仿古人”“须讲求文法”“务去滥调套语”“不用典”“不讲对仗”“不避俗字俗语”等,基本精神就是摒弃文言文,推进白话文的普及。

有学者研究认为“20世纪有两场针对汉语的语言革命,一是‘五四’白话文运动,一是延安语言革命。如果说‘五四’白话文运动是在大量吸纳西方语言的语法、词汇基础上,对中国传统书面语言――文言的反动,那么,延安语言革命则是大量运用农民大众的鲜活口语来弥补‘五四白话’诸如恶性欧化、过于文人化等弊病,以期形成汉民族语言的纯净性、丰富性与鲜活生动性。”[4]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农民作为革命的主力军登上了历史的舞台,他们同时也成为了文化的主体。与此同时,知识分子在革命队伍中被不断边缘化,知识分子的说话方式也遭到排斥。“农民的价值理念、审美情趣、精神风貌成为时代文学的主题,用农民的语言讲述农民自己的事情,是时代对文学的迫切要求,也是农民进行自我主体性确认的强烈诉求。”[5] 丁玲、刘白羽、孙犁、赵树理等一大批乡土作家凭借着农民化、本土化的文学语言创作了大量脍炙人口的文学作品。“延安文学时期,方言、乡村口语、俗语、谚语、野词儿等大量农民语言符码,有史以来第一次全面进入文学作品,并成为文学语言的主导。”[5]

“”文学是一种畸形文学,是一种为政治服务的文字语言。建国以来,文学与政治的关系日趋紧密,从而促使文学活动在左倾错误倾向的影响下最终走上畸形发展的道路。“在的政治制约下,文学运动走向形态畸变,出现了样板化、群众化、帮派化的形态分化。所谓样板化、群众化、帮派化的实质,不过是文学运动彻头彻尾政治化的产物。”[6] 这一时期的文学语言带有强烈的政治色彩,尤其是受毛式政论的影响,我们提倡口语化、大众化、平实性的语言,排斥文人化的语言,更摒弃了中国传统语言中的优雅、精微。

然而,自改革开放至今的三十多年里,随着创作自由与审美意识的觉醒、社会转型的深化与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对中国文学传统的不断冲击,中国文学出现了新的气象――自1998年首届全国新概念作文大赛举办以来,“80后”文学的先锋性冲击了当时中学语文教育与青春阅读的常态,并形成了一种新的常态――新世纪的中国青春文学。在新世纪青春文学大放异彩之际,一些少年作家纷纷登上文坛,比如为我们所熟知的韩寒、郭敬明、张悦然等,他们的作品无论是题材内容还是语言形式,都透着极其鲜明的青春朝气,他们那无所顾忌、自由灵动、敢于反叛和超越的创作姿态和文学精神,都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也许正如“80后”作家黄思路所言:“与其朝花夕拾,不如带露折花。”这句话不仅说出了新生代作家们的心声,也似乎是对我们以往文学中体现出的“老龄化”姿态的控诉。

综上所述,我们可能会发现:古典大统、五四传统,在整整两三代人的知识状况与写作习惯中,已经失传,很难奏效了;而第三种,尤其是第四、第五种传统,则或多或少构成了我们当下的话语、写作、思维与阅读的习惯。

二、中小学写作语言教学现状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又被重新强调,而放眼建国以来的中小学写作教学状况,确实令人担忧。学生写起作文来感到力不从心、写作行为模式难以建立;教师教起作文来感到无所适从、摸不着提升学生写作能力尤其是写作语言能力的门道。难道中小学写作语言教学真的到了“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地步了吗?我们不以为然,借此文想辨明长期以来存在于中小学写作语言教学中的症结,为中小学写作语言教学改革做一味药引。

(一)写作教学目标不清晰导致语言目标缺失

1.写作价值方向追求的混乱导致语言目标丧失

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大部分中小学语文教师会这样评价学生的作文:中心明确、情感真挚、语言流畅;中心明确、语言较流畅、情感较真挚……但是,怎样的语言可以称为“流畅”,怎样的语言又是“较流畅”,其标准何在?可想而知,教师这种空洞的表述、模棱两可的界定必将导致评价体系的大而无当。其实,在和一线教师接触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其实老师们对什么样的文章是好文章、什么样的写作语言是好的写作语言这些问题是比较困惑的。而我们认为,造成教师们这种困惑的直接原因就是现有评价体系的大而无当,进而导致当下写作方向追求的混乱甚至导致写作语言目标的丧失。

写作教学界曾发生过这样一件怪事:早些年学生模仿余秋雨散文先是广受激赏给高分,随后又惨遭打压判低分。按理说,如果一个人的写作语言已经确立,那么他的语言就应该是漂亮的、有滋味和张力的,无论他写出“余秋雨”式的文章,还是写出“鲁迅”式的文章,我们都应该认可他的语言是好的语言。但是我们的写作教学界为什么会出现这种评价标准“各领三五天”的现象呢?其实,这一现象恰好从侧面反映了教师对写作价值目标的困惑和对评价标准的不坚定,甚至根本无评价标准可言。如果连教师自己对写作语言都无法做出坚定、正确的评判,那么学生写作语言的确立就更无从谈起了。从以上认知基础,我们有理由认为,评价之死也是写作语言目标沦为无效的原因之一。

2.教师文体意识不清导致语言教学目标混乱

现行的中小学语文教材中收录了各种不同文体的课文,包括散文、诗歌、小说等文学性文体,也包括新闻、通讯等日常实用文体。其实文学性文体和日常实用文体对写作语言的要求是不同的,而我们的教师往往分不清不同文体背景下的写作语言目标,总是用一根标尺衡量所有文章。比如,小学语文老师特别强调学生写作语言的朴实。其实,追求“朴实”本身并没有问题,但是教师应该明白孩子们的“朴实”应该是充满趣味的、智性的、个性的“朴实”。这种“朴实”有别于一些老作家“返璞归真”后的朴实。而我们的教师往往受到后者审美风格的影响,混淆了自己对不同文体写作语言的判断,进而导致写作语言教学目标的混乱。

究其根本,现行的中小学写作实践属于狭义写作中的文学写作里的散文写作。实用写作的语言与文学写作的语言有本质上的不同。实用写作的语言追求客观、准确、科学与朴实,旨在清晰地呈现事实。文学写作的语言追求文学味,追求张力、质地、滋味等,旨在真实地表情达意。而散文写作中的记叙文、议论文的语言要求又各有侧重。所以,在如此纷繁复杂又严密精微的中国写作语言大背景下,教师只有廓清自己脑中误区重重的语言意识,树立正确的文体意识,分清不同文体对写作语言的不同要求,才能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语言意识。

3.忽视语言成长的年龄目标从而错失学生写作语言确立的关键期

“写作应该是一种思维形式、写作兴趣、写作习惯的梯度训练”[7],所以写作语言能力的养成也应该具备时间性和阶梯性,应该随着学生年龄、思维能力、认识水平的增长而相应变化。在中小学写作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学生写作语言的成长具有鲜明的年龄特征。经过写作训练之后,对于初学写作的小学中低段学生来说,他们的写作语言能完成由“不通顺”到“通顺”的转变;对于小学高段的学生,其写作语言能够达到“流畅”的目标。

我们还发现,小学六年级,尤其是六年级的第二学期,是学生写作语言确立的关键时期。因为,此时学生的青春开始萌芽,内心渐渐变得丰富起来,写作语言自然也随之精彩起来。但是由于“六年级”正处于“小升初”的复习冲刺时期,所以大部分教师会把大量的精力放在复习备考上,忽视了对学生进行写作语言训练,错失了学生写作语言确立的黄金时期,进而造成应试背景下学生写作语言成长的中断。

(二)写作教学过程简单化导致随意甚至无效的写作语言训练

当前写作教学过程简单化最突出的表现就是缺乏写前指导,教学过程沦为虚无。写作课虽然一直存在于中小学的语文课堂之中,并占有一定的课时,但这些写作课上的写作指导普遍过于简略,教师侧重分析作文题目,侧重讲解技法和文本模式,而不能根据学生的写作素养生长规律、学生经验和写作状态进行现场的教练化指导。写作指导沦为无效,写作语言缺乏明确的指向。

此外,教师的写作教学评价思想仍然单一、武断、封闭、教条,主要是评判性的、甄别性的,更多时候简化为批作文,且很少有面批,更谈不上与学生共同探讨写作过程中的问题。当前的中小学教师一般每人需承担两个班的教学任务,由于工作量大、时间不足等原因,面批这种极为有益的批阅方式已经被绝大多数教师拒之门外,他们往往打上一个分数、写上几句无关痛痒的评语就匆忙结束了对一篇习作的批阅。学生无法在寥寥几句评语和分数中获知自己的不足,对于升格习作也无从下手。这样的评改更起不到帮助学生调整结构、琢磨语言、深化立意的作用。作文评改沦为无效,写作语言因缺乏评价而无法改进。

其实,写作教学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复合式教学活动――我们要分别培养学生的语言、思维、情感、逻辑、视野以及写作技术(如描写、切入等重要写作技术)等诸种写作“下位能力”之后,才能最终确立学生的写作能力。既然写作需要培养学生的语言、思维、情感、逻辑、视野等多种能力,这就决定了写作教学的过程必然是复杂的。其中,写作语言的养成亦渗透在复合式写作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写作教学过程的简单化很可能导致随意甚至无效的写作语言训练。

(三)写作教学的功利性对语言教学的冲击

1.应试教育,写作语言之困

教师张建新组建的课题组就写作教学现状在多省市进行了一次较为持久深入的调研,从调研结果中我们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较多初中写作优秀的学生就读高中时写作能力弱化甚至趋于庸常。[8]为何会产生这种写作能力弱化的现象?我们认为与教师写作教学指导思想过分倾向于写作的考试价值有关。

有研究者对进入新课改实验区的400名初中语文教师的写作教学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发现:“教师最常让学生写的文体,记叙文占33%,说明文占8%,议论文占51%,其他占8%。而对于选择这种文体形式的原因的调查显示:46%的教师是为了考试,24%的教师是为了发挥学生特长,20%的教师认为是为了弥补学生作文的短处。”[9]由此可见,相当一部分教师还是受到传统应试观念影响,更多地让学生写议论文,调查中发现年级越高这种倾向越明显。在高中,写作教学以议论文体为绝对主流,记叙性的文体被束之高阁。议论就议论吧,但高中的议论文其实并不是真正鲜活的充满灵气与文学味的常态思辨性散文,而是政论型的如龙应台所说的“毛氏”议论文。作为文章之一家,自有其审美魅力,但其特殊的领袖身份使“毛氏”议论文曾经被大量选入中学语文课本,其文章特点也就成为当然的写作模型特点,几十年反复习练的文章模式在数代人笔下留下了难以磨灭的语言与思维定势。“毛氏”议论文其实属于演说型政论,它有几个明显特点:第一,追求气势,所以好用排比;第二,因为当时是讲给大量工农兵读者的,受众文化层次普遍不高,故文章语言朴素,口语色彩浓厚,放弃了典雅而优美的中国传统语言的审美特点;第三,因为是领袖发言,高屋建瓴、大处着眼特点明显。如此笼统务虚的写作风格,一旦成为高中写作教学的价值取向,则很容易使学生文章陷入语言空洞、语义雷同、内涵单薄的泥淖。由于这种“毛式”议论文的语言、思维、结构、感受均极易被复制,于是我们会发现高中生笔下常常会出现大量高度格式化的文章,他们往往喜欢用排比式的开头,看似气势恢宏,仔细阅读后会发现其内容空洞、大而无当;他们往往喜欢引用英雄事迹,看似内容充实,实则枯燥无味、毫无文气。

若长期如此,学生原有的充满张力的语言就很容易被消解。在这种固化的应试教育之下,学生的写作语言目标必然难以建立,进而形成写作语言之困。基于此,我们有理由认为,中学生群体普遍出现写作能力弱化的现象,应试教育要负一定的责任。

2.盲目跟考,急功近利式语言泛滥

用考试来衡量学生的学习程度本来无可非议,但“一切为了考试”就大错特错了。

由于中小学各阶段都有相应的升学制度,在应试的影响下,作文往往成了单纯获取高分的工具,教师们想尽办法给学生灌输一些“立竿见影”的写作技巧,比如背诵一些名人名言、好词佳句,可他们却理所当然地忽略了对学生写作语言这种内在语文素养的训练。教师几年辛苦地教写作,似乎只为了最后的那一场升学考试:若高考考话题作文,那么从高一到高三全练话题作文;若近几年高考出材料作文的频率比较高,那么平时就着眼于材料作文的训练;若高考考命题作文,那就长期投入命题作文的“战斗”中。这又不禁让人想引用钱梦龙老师的一句话:“语文教师都是悲壮的英雄。” “盲目跟考,急功近利,片面强调作文教学目标的工具性,见‘文’不见‘人’,导致‘人’的物化。”[10]这样的作文教学环境,并不是学生确立写作语言目标的理想环境。

(四)学生作文心理对写作语言目标建立的影响

教师在苦思冥想该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语言能力时,学生也在积极备战那些大大小小的应试作文。为了使自己的文章在应试中出彩,学生甚至还总结出了一套“万能模式”[11]――“套”,在考试前,疯狂背诵几篇不同类型的“范文”,以便直接套用;“凑”,用名言警句、名人事例凑字数,美其名曰“提高思想深度”;“编”,只要作文情节需要,甚至不惜制造“家破人亡”的悲剧来博得阅卷老师的同情。这种“事半功倍”“应付考试”的写作心理一旦在学生心中落地生根,学生对写作语言的兴趣就会大大降低,学生的写作能力也将难以取得实质性的提高。

(五)部分教师自身写作语言能力的低下也是语言教学裹步难前的重要原因

在与一线中小学语文教师的交流中,我们发现一些教师自身的写作实践能力不足,对精致语言的感受力低下,写作语言不够漂亮,不敢写作甚至不会写作。对此,我们将再次拿出张建新课题组的调研结果:在当下中学语文写作教学中,教师与写作教学相关的学科素养(写作学知识、写作能力、写作技能演示能力、学生写作问题诠释能力等)相当低下,远远不足以胜任写作教学现代化的重任。[8]当然,张建新老师所说的“写作能力低下”也包括写作语言能力的低下。

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教师自身写作语言能力低下?追根溯源,语文教师自身写作语言能力的低下很大程度上源自于高校写作课教学效率的低下。很久以来,写作课的话语权都被写作知识论、文章学所把持,许多大学写作课教师甚至至今仍秉持此种观点并将其作为授课内容,缺少真实的写作实践,写作课实际上成了一门理论课,从而导致部分准语文教师分不清写作语言所需要达到的年龄目标,他们的文体意识混乱、写作语言能力低下,远远不足以胜任改造学生写作语言的重任。此外,由于写作学作为一门学科刚刚踏上较为光明的正途,其对中小学教育的影响力也还有待进一步深化与普及,语文教师对写作教学和自身写作能力的重视程度也有待提高。由于写作是一门高度重视实践的学科,所以教师想要提高自身的写作语言能力,还必须多写多练。

三、新《课标》对中小学生写作语言的要求

当下,新课程改革在全国如火如荼地开展,新《课标》指出语文素养是一种综合能力,其中写作能力最能体现这种综合能力,而良好的写作能力又集中体现在写作语言能力上。因此,在新《课标》凸显语文学科人文性的当下,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写作语言能力就变得尤为重要。

基于新《课标》关于中小学生写作语言的相关内容,我们认为好的写作语言应该符合以下两个层次的要求:

(一)语言的基本要求:规范通顺、简明得体

新《课标》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12]既然写作的目的是为了表达和交流,那么对于写作语言最基本的要求就应该是规范通顺、简明得体。

由于我国的语言文字历史悠久,几经更替,虽然现在普及规范的现代汉语,但是也受到一些地域差异和历史因素影响(如方言),导致学生写作中出现用词不规范的现象。此外,处于网络时代的中小学生尚无力抵挡多元文化生活中泥沙俱下的新型语言的冲击,很容易出现一些用词不规范现象,例如中外文混用现象、“亲”等网络词汇连篇以及诸如“有木有”等谐音化的时尚用语。网络时代的语言环境对正确的写作语言目标的建立也造成了一定的阻碍。通顺,是实现写作表达、交流功能的前提。与口语的随意和无序不同,写作语言作为一种用于表达和交流的书面语必须追求准确、连贯和逻辑。当然,在通顺的基础上还要注意表达的逻辑性,力求在言之有物的同时突出主旨,使读者清楚明白地读出自己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简明,即言简意赅,要求学生用尽可能少的文字表达尽可能丰富的内容,注意挖掘语言的深意,进行语言的推敲。得体,即写作语言要符合文体需要,还要注意适合具体语境、场合、对象等因素。

(二)语言的高级要求:精细化表达、创造性表达、个性化表达

新《课标》在“关于写作教学的实施建议”中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积极向上,表达真情实感。”[12]其在“关于写作的评价”中也提到了:“要鼓励表达真情实感,鼓励有创意的表达,引导学生热爱生活,亲近自然,关注社会。”[12]新《课标》一再强调写作要有“真情实感”、要 “有创意的表达”,殊不知这恰好体现了写作语言的高级要求――精细化、创造性、个性化。

精细化表达,是写出“真情实感”的技术要求,精细化表达需要细腻的写作语言为基础。写作中的“真情实感”是精细化表达之后所呈现的结果。其实,作品显得假,常常并不是作者主观上不愿“真”,而是写作者的写作技术和写作语言出了问题。比如,选材的老套(比如写母亲的作文,学生总喜欢举自己病了母亲无微不至地看护自己的事例,但这样的事例会发生在任何一个孩子身上,太普通,作为例子则太老套)会让读者生厌进而觉得“不感人”,觉得缺乏真情实感,但实际上,这样的例子无疑是真实的。相比于选材,我们认为更重要的原因是写作语言出了问题。若作者写作语言不够细腻、生动性不强、遣词造句的能力不强,就难以在文章中营造出真实的画面感,进而势必会造成叙述性文章不能产生如见其人、如临其境的理想效果,作品自然就会显得假。可见,现实的真实未必会产生阅读上审美的“真情实感”,文章写出“真情实感”的关键在于写作语言的精细和写作技术的熟练。

创造性表达,是写作语言技术熟练的标志之一,往往表现为词语搭配的新奇感。如某七年级学生在题为《我的病》的习作中写过这样一句话:“我旁若无人地沦陷在自己的世界里。”此句中没有一个高级词汇,但“旁若无人”“沦陷”等普通词汇在句子中的巧妙组合却立刻产生一种语言上的陌生感。其实,“陌生化语言最容易产生新鲜感。”[13]在这种陌生感的作用下,读者很容易产生新鲜感和审美兴趣。但“语言的陌生化并不只是为着新奇,而是通过新奇使人从对生活的漠然或麻木状态中警醒起来,感奋起来,‘恢复对生活的感觉’。” [14] (P.205 )从我们平时的阅读经验中可以发现很多这样的例子,那些极富创造性的新鲜语言往往更容易抓住读者的眼球,引人深思。

个性化表达,与创造性表达相生相伴,写作语言的创造性表达往往透露着作者的个人色彩。我们熟知的很多作家都在这方面取得过突出的成就,比如董桥先生写过一句话:“历史的伤痕是陈年的风湿,刮风下雨都会痛。”试想一下,“历史的伤痕”与“陈年的风湿” 这种巧妙组合,仿佛时空距离一下子缩短了,原本宏大的历史命题一下子被日常化了,这种陌生化的语言不仅给人留下了沉思的空间,还体现了董桥先生个人独特的认知。再如余秋雨先生将自己的著作取名为《文化苦旅》,为何是“苦旅”?是路途跋涉之苦?抑或是感慨中华文化奄息之苦楚?我们不得而知,但是这“苦”字却充分显示出余秋雨对这段文化旅程的思考,是亲身经历之后的个人感悟。总之,这些陌生化的语言无不体现着写作者对这个世界独特的认知和自身独特的生活体验,归根结底,这是一种个性化的表达。

综合以上研究我们发现,清算写作教学中长期遗存的各种并不合理的固化思维,廓清中小学语文教师误区重重的语言意识,对于还写作语言教学以应有的地位,更好地建立中小学生的汉语言功底具有多么重要的意义。在新《课标》背景下,究竟怎样的写作语言才是好的写作语言?我们教师应该怎样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写作语言行为模式呢?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继续深思与探讨。

参考文献:

[1]马正平.高等写作学引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2]邓伟.中国古代文学语言论略――以语言学为基础、雅俗格局为视阈[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3).

[3]费孝通.论“知识阶层”[A].许纪霖.20 世纪中国知识分子史论[C]. 北京:东方出版社,2005.

[4]陈国恩.嬗变与构建的当代意义――论五四文学传统[J].福建论坛,2009,(5).

[5]沈文慧.文学语言的农民化――延安文学语言变革初探

[J].文艺理论与批评, 2009,(5).

[6]郝明工.“时期”的文学运动形态论纲[J].重庆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0,(1).

[7]程梅.初中作文教学有效性初探[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9.

[8]张建新.浓雾与曙光――中学写作教学现状调研[DB / OL].山东省高中教师新课程全员培训网:http://,2008-07-30.

[9]栾贻爱,顾东臣.对新课程背景下对中学作文教学现状的调查与思考[J].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06,(2).

[10]郝淑美.对高中作文教学的困境及出路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0.

[11]赵美.高考背景下的高中作文教学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0.

[1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稿)[S].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13]陈秀容.提高中学生写作语言素养的探究[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07.

写作知识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汉语言文学应用型教改

一、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性”改造提出的背景。

汉语言文学专业(以下简称“中文专业”)作为一个传统专业,在中国高校中设置时间比较长,办学历史悠久,文化积淀相对深厚,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也比较稳定。国家教育部1998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2003年颁布的《中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大全。2003》,对该专业规定开设的13门课程没有什么变化。业界几乎形成一种普遍的认知,中文专业是传统专业中底蕴最丰赡的一个学科,也是现代大学体系中最稳定的专业之一,有着其学科自身的特点及魅力。

可是,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呈现多样化的形态,尤其是对具有较强实践应用能力的人才需求迫切。传统学科中心化的专业结构设置,将教学内容设计为一系列体系化的理论和知识谱系,教学的组织形式主要以教师为中心进行知识讲授,且讲授的知识也就作为考试考查的主要内容……学生上课记笔记、下课抄笔记、考试背笔记的现象十分普遍,这样的教育教学模式势必导致培养能坐而论道,不能起而行之的人才。

这非常不利于学生就业。浙江大学中文系曾做过毕业生调查,有45.5%的人认为专业的社会适应性不强,需要一年以上才能适应工作环境。社会适应性不够具体表现为动手能力较差,包括无法操作办公自动化设备、对公文的写作不熟悉(18.4%的人在工作困难一栏里选择“应用性文本生疏”)等;书生气足,不懂待人接物的技巧(23.7%的人在工作困难一栏里选择“人际关系难于处理”);在所学转为所用方面存在缺陷。有54.8%的毕业生认为中文专业缺乏鲜明的特色与可操作性,缺乏实用的技能,似乎是“万金油”,但又缺少实际工作的能力[1]。

作为兴办时间较长的中文专业,在很长一段时间被定位为作家、文艺理论家和语言学家等专家学者的摇篮。然而,社会对专家、学者的需要毕竟是有限的。当高等教育大众化以后,当中文专业由少数综合性大学和师范院校举办变为更多其他类型学校的新专业以后,就必须面对培养应用性人才的问题。也正因如此,许多高校在上个世纪末本世纪初都不同程度地尝试了对传统中文专业的改造,中文专业招生时树起了“新闻传播”、“涉外文秘”等旗号以吸引考生即是证明。

中文专业越来越无法忽视其当今就业的严峻性和大众质疑的尴尬。在如此情形下,专业应用性改造被普遍地提出来。探索最多的是兴办中文专业较晚的普通理工院校,因为在夹缝中求生存,既不能完全以传统的专业办学模式为依据,也不能照搬理工科办学模式,因此提出根据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结合学校的办学条件,立足市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思路。强调人才培养上,不仅注重基本知识、基本理论的传授,更要注重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特别是独立工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在论及高校人才培养时明确指出:“注重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和就业能力”。这是党中央在新的世纪、新的时代对高校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也充分说明从知识教育向能力培养转变是高校共同面临的问题。

二、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性改造的理论依据。

对一个传统专业进行改造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并不是增减几门课程就可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专业改造牵涉到观念的转变、教法的改良、课程的改设、实践体系的建构、教师角色的改变和能力的提升等。笔者认为首先必须改变传统观念,在教育理论指导下实现自觉,否则只能是小打小闹的局部改良而已。

1.马克思实践观为应用性改造提供了本体论基础。

“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导致神秘主义方面去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学生需要通过实践,不断积累个人经验,扩大自己的认知范围,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在全部教学活动过程中,学生以内在体验的方式参与教学过程,在过程中理解自己,理解人生,理解社会,使人的精神世界受到启迪,人的生活方式得到建构,有效地促进人的发展,从而实现人的价值。马克思指出,人的劳动实践使“生产者也改变着,炼出新的品质,通过生产而发展和改造着自身,造成新的力量和新的观念,造成新的交往方式,新的需要和新的语言”[2]。

教学实践活动不仅可以验证知识,重演知识产生的过程,还可以生成建构新的知识。“学生的认识主要是在实践和活动中发展起来的。认识这一规律的重要意义在于必须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活动起来。既动脑、又动手、动口,积极参与教学过程,而不是静听、静观。这是涉及教学观念变革的一项具有根本意义的变革。”[2]大学生在丰富多样的实践形式中学习,可以有效地发挥人的主动性、能动性和独立性。“我们不是以主体表象的方式来认识世界,而是作为行动者来把握、领悟我们借以发现自身的可能性。从表象转向操作,从所知转向能知,并不否认科学有助于揭示周围世界这一种常识性观点。”[2]

2.新知识观为教学实践活动提供了认识论基础。

传统的学科理论学习的指导思想是学科知识论,其隐含的假设是:所有的知识都是有用的;职业能力即知识的运用,所以知识的传授要先行,知识要有系统性、完整性,实践课是理论课的演绎和附庸。人才培养方案一般按文化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含实习)分别安排在前期、中期和后期讲授。在学习过程中,先学枯燥、抽象的理论,然后开展具体的实践,对实践的理论思考在前,作为思考对象的实践在后,这脱离了职业活动的过程。

杜威强调“知行统一”和“行”的重要性,认为“如果实验科学的进步有所表明,那就是除非作为‘做’的产物,否则就没有所谓真正的知识和有效的理解”[3]。即通俗的理解:“做中学”,使我们找到了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基本取向。

英国科学家、思想家波兰尼提出,人的知识有两种类型:显性知识和缄默知识。显性知识是指那些通常意义上可以运用语言、文字或符号来表达的知识,而缄默知识则是指那些平时为我们所意识不到、但却深刻影响我们行为的知识。与显性知识相比,缄默知识不能通过语言、文字或符号进行逻辑说明,往往只可意会而不能言传,不能以正规的形式传递,它是一种连知识的拥有者和使用者也不能清晰地表达的知识,通过身体的感官或理性的直觉而获得,因而也不能加以批判性反思,具有明显的情景性和个体性[2]。它的获得主要不是靠读书或听课,而是需要亲身参与体验。这一新的知识观为教学实践活动提供了认识论基础,促使我们重新评价专业实践教学的价值。没有个体缄默知识的参与,没有实践,学生难以真正掌握理论知识,理解其真谛。

三、在先进理念指导下的专业应用性改造。

一个专业的改造不能仅仅是修修补补,如果这个专业还有存在的价值和必要,那就应该根据社会对该专业的需求,在先进理念的指导下进行重新定位,在新定位的指导下对人才培养方案以及教育教学的各个要素作全面的调整。

1.结合专业、学校、社会三方,明确专业定位,重造人才培养方案。

根据社会需求重新进行应用性中文专业的定位,在专业定位的基础上重造人才培养方案,是应用性中文专业改造的首要任务。在原来专业学习的基础上,拓展专业方向,寻求专业教学与市场需求的契合点,是中文专业实现应用性的基本导向,更是其在竞争中谋生存、求发展,适应社会需要的途径。

中文专业的应用性定位应该在处于学科理论与职业技能之间的专业修养层次。在遵循专业教学规律的基础上,科学建构课程体系:围绕核心能力培养设置类型课程,并使各类型课程科学组合。形成“基础+方向应用模块、非独立实践环节课程+独立实践课程”的新课程体系。即保留基本的专业基础课程体系,但适当压缩学时,增加应用性的方向课程;强化实践教学,除了在一些课程内安排实践教学环节,还设置相对集中的培养能力的独立实践课程。

除基础课外,专业课程体系相应调整为三大类课程:专业基础课、专业方向课、专业选修课。由于各自定位的差异,实践教学也有不同的设置:不包含实践环节的课程、包含实践环节的课程、独立实践环节课程。这样既能满足社会的需要,又能使学生具备坚实的理论基础,掌握相应的职业技能,实现人才的多元化培养。“现在有一种倾向,一讲‘宽口径’,就似乎本科可以不要专业了,学生什么课都选,没有一点专业归宿,恐怕也有问题。弄不好就是‘万金油’,就更是浮躁了。口径过宽,基础就不可能厚。”[4]温儒敏的这段话当然也值得我们深思。

2.培养双师型人才,打造适应专业改革的师资队伍。

教师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关键,也是专业改革的关键。要能够按照新形势下的课程设置来开课,对于教师无疑是一大挑战。从现职教师情况看,大多具有博士、硕士学位和教授、副教授职称,但缺乏与所授课程相应的社会实践经历,对社会于中文专业人才的素质能力要求知之不详,不能充分胜任教学实践活动。教师的这一局限将成为中文专业应用性改造的短板和瓶颈。

培养双师型教师是应用性中文专业改造的关键所在,而这首先需要转变教师的观念。教师必须认识到专业改造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自觉、主动地适应改革的需要。其次,应采取教师轮训的方式,将教师送到将来学生就业的行业或岗位进行先行培训,或者教师与学生一起到实习基地或一些对口用人单位进行“锻炼”或“兼职”,弥补应用性能力差、与社会隔膜的缺陷。再次,鼓励教师积极参与跟专业能力培养相关的各种社会活动,这样可以使教师积累实践经验和实践案例,有利于教学和学生能力的培养。

3.围绕专业核心能力的培养进行教学方法的改良。

汉语言文学专业核心能力表述为:合旨得体的言说和写作能力、自如灵动的沟通与策划能力、持续发展的学习能力等。教学的重点围绕专业核心能力培养来展开:提炼汉语言文学核心课程的理论精髓,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突出专业方向课程、选修课程的实践内涵,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如前所述,课程体系分别调整为:专业基础课、专业方向课、专业选修课,且包含不同的实践教学内容与要求,因此要求教学方式方法相应的进行调整。

如不包含实践环节的课程,鼓励老师进行课程应用性探索,在教学方法的运用上处理好传统与创新的关系。改变传统的“一言堂”讲课方式,增加师生互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通过自读、自讲、撰写小论文、专题讨论等形式多样的方式,使学生在探究性学习中充分展现自身,增强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包含实践环节的课程,必须利用实验室或者其他校内外资源,设计实训内容,通过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导入,学生在自行设计、处理的过程中实现目标。如“应用写作”课程中安排有八个实践课时,对“调查报告写作”一节内容,学生除调查报告写作常识要了解外,更要求从选题到设计调查提纲、设置调查问题、开展调查工作、分析整理调查资料到形成调查报告,全过程进行独立训练。在具体活动过程中学生会暴露出若干问题:如选题不当导致无法深入、提纲设计过于机械、问卷设计问题混乱、开展调查时与他人配合困难、材料整理时缺乏统计知识、不会软件操作、调查报告写作中数据使用不当、材料布局不合理、表达形式单一等,待这些问题解决时,学生所收获的就不仅仅是调查报告写作知识。独立实践环节课程,如毕业实习,通过带出去的方式,学生分散在各实习基地和自行联系的单位,近距离了解实习单位的工作流程,边学边用,既开阔了视野,又贴进了职场生活。

在教学手段上,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成果,并引导学生适当参与教师的课题研究,使学生在研究性学习中得到锻炼,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给学生开列专业和非专业的参考阅读篇目,引导、指导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第二课堂”活动,成立各种以兴趣爱好为导向、紧密联系专业的社团,如文学社、话剧社、影评社等,创办自己的刊物、论坛和活动阵地,使学生通过社团活动延伸专业学习。超级秘书网

4.加强实习基地、实验室的建设,改变传统汉语言文学培养模式。

应用性人才培养主要体现在较强的工作能力上,为此,建立相对稳定的实习、实践基地,搭建学生社会实践的平台,使学生通过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广泛地接触、了解和认识社会,在社会实践中增强能力。

传统的对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认知:是固定资产投入最小、成本最低的轻骑兵,只要有一批教师,能招进来一批学生即可办此专业。现在适应应用性要求,在实习基地建设的同时,建立固定、便捷、完善的技能实训室,学生在跨出校门前接受比较系统的职业模拟训练显得非常必要。

学科也好,专业也好,其生命在于适应社会发展的变革。中文专业应用性改造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专业自身发展的需要。目前,这些改革的尝试仍在继续,但是尝试中经验和教训的总结可以使改革少走弯路,而理论的指导尤为必要。

参考文献:

[1]方一新,程若旦,许玲玲“。”后二十年中文系培养毕业生情况调查与分析[J]。现代教育科学,2004(2)。

[2]张英彦。实践教学的理论基础探析[J]。科学教育研究,2006(9)。

[3][美]约翰·杜威著,王承绪译。民主主义与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杜,2003.

[4]温儒敏。北京大学中文系近期的本科教学改革[J]。中国大学教学,2002(1)。

[5]彭巧燕。师范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施[J]。教育与职业,2008(24)。

[6]丁晓原。论应用型本科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核心能力的培养[J]。常熟理工学院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6)。

写作知识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汉语言文学应用型教改

一、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性”改造提出的背景

汉语言文学专业(以下简称“中文专业”)作为一个传统专业,在中国高校中设置时间比较长,办学历史悠久,文化积淀相对深厚,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也比较稳定。国家教育部1998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2003年颁布的《中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大全。2003》,对该专业规定开设的13门课程没有什么变化。业界几乎形成一种普遍的认知,中文专业是传统专业中底蕴最丰赡的一个学科,也是现代大学体系中最稳定的专业之一,有着其学科自身的特点及魅力。

可是,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呈现多样化的形态,尤其是对具有较强实践应用能力的人才需求迫切。传统学科中心化的专业结构设置,将教学内容设计为一系列体系化的理论和知识谱系,教学的组织形式主要以教师为中心进行知识讲授,且讲授的知识也就作为考试考查的主要内容……学生上课记笔记、下课抄笔记、考试背笔记的现象十分普遍,这样的教育教学模式势必导致培养能坐而论道,不能起而行之的人才。

这非常不利于学生就业。浙江大学中文系曾做过毕业生调查,有45.5%的人认为专业的社会适应性不强,需要一年以上才能适应工作环境。社会适应性不够具体表现为动手能力较差,包括无法操作办公自动化设备、对公文的写作不熟悉(18.4%的人在工作困难一栏里选择“应用性文本生疏”)等;书生气足,不懂待人接物的技巧(23.7%的人在工作困难一栏里选择“人际关系难于处理”);在所学转为所用方面存在缺陷。有54.8%的毕业生认为中文专业缺乏鲜明的特色与可操作性,缺乏实用的技能,似乎是“万金油”,但又缺少实际工作的能力[1]。

作为兴办时间较长的中文专业,在很长一段时间被定位为作家、文艺理论家和语言学家等专家学者的摇篮。然而,社会对专家、学者的需要毕竟是有限的。当高等教育大众化以后,当中文专业由少数综合性大学和师范院校举办变为更多其他类型学校的新专业以后,就必须面对培养应用性人才的问题。也正因如此,许多高校在上个世纪末本世纪初都不同程度地尝试了对传统中文专业的改造,中文专业招生时树起了“新闻传播”、“涉外文秘”等旗号以吸引考生即是证明。

中文专业越来越无法忽视其当今就业的严峻性和大众质疑的尴尬。在如此情形下,专业应用性改造被普遍地提出来。探索最多的是兴办中文专业较晚的普通理工院校,因为在夹缝中求生存,既不能完全以传统的专业办学模式为依据,也不能照搬理工科办学模式,因此提出根据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结合学校的办学条件,立足市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思路。强调人才培养上,不仅注重基本知识、基本理论的传授,更要注重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特别是独立工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在论及高校人才培养时明确指出:“注重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和就业能力”。这是党中央在新的世纪、新的时代对高校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也充分说明从知识教育向能力培养转变是高校共同面临的问题。

二、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性改造的理论依据

对一个传统专业进行改造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并不是增减几门课程就可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专业改造牵涉到观念的转变、教法的改良、课程的改设、实践体系的建构、教师角色的改变和能力的提升等。笔者认为首先必须改变传统观念,在教育理论指导下实现自觉,否则只能是小打小闹的局部改良而已。

1.马克思实践观为应用性改造提供了本体论基础。

“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导致神秘主义方面去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学生需要通过实践,不断积累个人经验,扩大自己的认知范围,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在全部教学活动过程中,学生以内在体验的方式参与教学过程,在过程中理解自己,理解人生,理解社会,使人的精神世界受到启迪,人的生活方式得到建构,有效地促进人的发展,从而实现人的价值。马克思指出,人的劳动实践使“生产者也改变着,炼出新的品质,通过生产而发展和改造着自身,造成新的力量和新的观念,造成新的交往方式,新的需要和新的语言”[2]。

教学实践活动不仅可以验证知识,重演知识产生的过程,还可以生成建构新的知识。“学生的认识主要是在实践和活动中发展起来的。认识这一规律的重要意义在于必须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活动起来。既动脑、又动手、动口,积极参与教学过程,而不是静听、静观。这是涉及教学观念变革的一项具有根本意义的变革。”[2]大学生在丰富多样的实践形式中学习,可以有效地发挥人的主动性、能动性和独立性。“我们不是以主体表象的方式来认识世界,而是作为行动者来把握、领悟我们借以发现自身的可能性。从表象转向操作,从所知转向能知,并不否认科学有助于揭示周围世界这一种常识性观点。”[2]

2.新知识观为教学实践活动提供了认识论基础。

传统的学科理论学习的指导思想是学科知识论,其隐含的假设是:所有的知识都是有用的;职业能力即知识的运用,所以知识的传授要先行,知识要有系统性、完整性,实践课是理论课的演绎和附庸。人才培养方案一般按文化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含实习)分别安排在前期、中期和后期讲授。在学习过程中,先学枯燥、抽象的理论,然后开展具体的实践,对实践的理论思考在前,作为思考对象的实践在后,这脱离了职业活动的过程。

杜威强调“知行统一”和“行”的重要性,认为“如果实验科学的进步有所表明,那就是除非作为‘做’的产物,否则就没有所谓真正的知识和有效的理解”[3]。即通俗的理解:“做中学”,使我们找到了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基本取向。

英国科学家、思想家波兰尼提出,人的知识有两种类型:显性知识和缄默知识。显性知识是指那些通常意义上可以运用语言、文字或符号来表达的知识,而缄默知识则是指那些平时为我们所意识不到、但却深刻影响我们行为的知识。与显性知识相比,缄默知识不能通过语言、文字或符号进行逻辑说明,往往只可意会而不能言传,不能以正规的形式传递,它是一种连知识的拥有者和使用者也不能清晰地表达的知识,通过身体的感官或理性的直觉而获得,因而也不能加以批判性反思,具有明显的情景性和个体性[2]。它的获得主要不是靠读书或听课,而是需要亲身参与体验。这一新的知识观为教学实践活动提供了认识论基础,促使我们重新评价专业实践教学的价值。没有个体缄默知识的参与,没有实践,学生难以真正掌握理论知识,理解其真谛。超级秘书网

三、在先进理念指导下的专业应用性改造

一个专业的改造不能仅仅是修修补补,如果这个专业还有存在的价值和必要,那就应该根据社会对该专业的需求,在先进理念的指导下进行重新定位,在新定位的指导下对人才培养方案以及教育教学的各个要素作全面的调整。

1.结合专业、学校、社会三方,明确专业定位,重造人才培养方案。

根据社会需求重新进行应用性中文专业的定位,在专业定位的基础上重造人才培养方案,是应用性中文专业改造的首要任务。在原来专业学习的基础上,拓展专业方向,寻求专业教学与市场需求的契合点,是中文专业实现应用性的基本导向,更是其在竞争中谋生存、求发展,适应社会需要的途径。

中文专业的应用性定位应该在处于学科理论与职业技能之间的专业修养层次。在遵循专业教学规律的基础上,科学建构课程体系:围绕核心能力培养设置类型课程,并使各类型课程科学组合。形成“基础+方向应用模块、非独立实践环节课程+独立实践课程”的新课程体系。即保留基本的专业基础课程体系,但适当压缩学时,增加应用性的方向课程;强化实践教学,除了在一些课程内安排实践教学环节,还设置相对集中的培养能力的独立实践课程。

除基础课外,专业课程体系相应调整为三大类课程:专业基础课、专业方向课、专业选修课。由于各自定位的差异,实践教学也有不同的设置:不包含实践环节的课程、包含实践环节的课程、独立实践环节课程。这样既能满足社会的需要,又能使学生具备坚实的理论基础,掌握相应的职业技能,实现人才的多元化培养。“现在有一种倾向,一讲‘宽口径’,就似乎本科可以不要专业了,学生什么课都选,没有一点专业归宿,恐怕也有问题。弄不好就是‘万金油’,就更是浮躁了。口径过宽,基础就不可能厚。”[4]温儒敏的这段话当然也值得我们深思。

2.培养双师型人才,打造适应专业改革的师资队伍。

教师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关键,也是专业改革的关键。要能够按照新形势下的课程设置来开课,对于教师无疑是一大挑战。从现职教师情况看,大多具有博士、硕士学位和教授、副教授职称,但缺乏与所授课程相应的社会实践经历,对社会于中文专业人才的素质能力要求知之不详,不能充分胜任教学实践活动。教师的这一局限将成为中文专业应用性改造的短板和瓶颈。

培养双师型教师是应用性中文专业改造的关键所在,而这首先需要转变教师的观念。教师必须认识到专业改造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自觉、主动地适应改革的需要。其次,应采取教师轮训的方式,将教师送到将来学生就业的行业或岗位进行先行培训,或者教师与学生一起到实习基地或一些对口用人单位进行“锻炼”或“兼职”,弥补应用性能力差、与社会隔膜的缺陷。再次,鼓励教师积极参与跟专业能力培养相关的各种社会活动,这样可以使教师积累实践经验和实践案例,有利于教学和学生能力的培养。

3.围绕专业核心能力的培养进行教学方法的改良。

汉语言文学专业核心能力表述为:合旨得体的言说和写作能力、自如灵动的沟通与策划能力、持续发展的学习能力等。教学的重点围绕专业核心能力培养来展开:提炼汉语言文学核心课程的理论精髓,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突出专业方向课程、选修课程的实践内涵,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如前所述,课程体系分别调整为:专业基础课、专业方向课、专业选修课,且包含不同的实践教学内容与要求,因此要求教学方式方法相应的进行调整。

如不包含实践环节的课程,鼓励老师进行课程应用性探索,在教学方法的运用上处理好传统与创新的关系。改变传统的“一言堂”讲课方式,增加师生互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通过自读、自讲、撰写小论文、专题讨论等形式多样的方式,使学生在探究性学习中充分展现自身,增强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包含实践环节的课程,必须利用实验室或者其他校内外资源,设计实训内容,通过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导入,学生在自行设计、处理的过程中实现目标。如“应用写作”课程中安排有八个实践课时,对“调查报告写作”一节内容,学生除调查报告写作常识要了解外,更要求从选题到设计调查提纲、设置调查问题、开展调查工作、分析整理调查资料到形成调查报告,全过程进行独立训练。在具体活动过程中学生会暴露出若干问题:如选题不当导致无法深入、提纲设计过于机械、问卷设计问题混乱、开展调查时与他人配合困难、材料整理时缺乏统计知识、不会软件操作、调查报告写作中数据使用不当、材料布局不合理、表达形式单一等,待这些问题解决时,学生所收获的就不仅仅是调查报告写作知识。独立实践环节课程,如毕业实习,通过带出去的方式,学生分散在各实习基地和自行联系的单位,近距离了解实习单位的工作流程,边学边用,既开阔了视野,又贴进了职场生活。

在教学手段上,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成果,并引导学生适当参与教师的课题研究,使学生在研究性学习中得到锻炼,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给学生开列专业和非专业的参考阅读篇目,引导、指导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第二课堂”活动,成立各种以兴趣爱好为导向、紧密联系专业的社团,如文学社、话剧社、影评社等,创办自己的刊物、论坛和活动阵地,使学生通过社团活动延伸专业学习。

4.加强实习基地、实验室的建设,改变传统汉语言文学培养模式。

应用性人才培养主要体现在较强的工作能力上,为此,建立相对稳定的实习、实践基地,搭建学生社会实践的平台,使学生通过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广泛地接触、了解和认识社会,在社会实践中增强能力。

传统的对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认知:是固定资产投入最小、成本最低的轻骑兵,只要有一批教师,能招进来一批学生即可办此专业。现在适应应用性要求,在实习基地建设的同时,建立固定、便捷、完善的技能实训室,学生在跨出校门前接受比较系统的职业模拟训练显得非常必要。

学科也好,专业也好,其生命在于适应社会发展的变革。中文专业应用性改造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专业自身发展的需要。目前,这些改革的尝试仍在继续,但是尝试中经验和教训的总结可以使改革少走弯路,而理论的指导尤为必要。

参考文献:

[1]方一新,程若旦,许玲玲“。”后二十年中文系培养毕业生情况调查与分析[J]。现代教育科学,2004(2)。

[2]张英彦。实践教学的理论基础探析[J]。科学教育研究,2006(9)。

[3][美]约翰·杜威著,王承绪译。民主主义与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杜,2003.

[4]温儒敏。北京大学中文系近期的本科教学改革[J]。中国大学教学,2002(1)。

[5]彭巧燕。师范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施[J]。教育与职业,2008(24)。

[6]丁晓原。论应用型本科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核心能力的培养[J]。常熟理工学院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6)。

[7]郑育琛。独立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初探———以厦门大学嘉庚学院中文系为例[J]。民办高等教育研究,2008(2)。

写作知识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 汉语言文学专业 “应用性” 应用性改造

一、汉语言文学专业要不要改造

这个问题似乎不言自明,答案是一定要改,不仅要坚定不移加以改造,而且要加快进度、加大力度、加以科学合理的改造。为什么还要作为问题提出,是因为关于要不要改的问题实际上还存在争论。有一些人依然有守成的观念。汉语言文学专业作为一个传统专业,在中国高校中设置时间比较长,办学历史悠久,文化积淀相对深厚,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也比较稳定。国家教育部1998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2003年颁布的《中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大全》,对该专业规定开设的13门课程没有什么变化。业界几乎形成一种普遍的认知,即中文专业是传统专业中底蕴最丰厚的一个学科,也是现代大学体系中最稳定的专业之一,有着其学科自身的特点与魅力。既然如此,随风而动的改造不仅是对这个专业历史与特点的否定,同时还可引起新的混乱。还有一些人是在教学实践中,依然保持着业已形成的教法与学法,以知识与理论传授、夯实专业基础构成人才培养的核心理念,将教学内容设计为一系列体系化的理论和知识谱系,教学的组织形式主要以教师为中心进行知识讲授,且讲授的知识也就作为考试考查的主要内容……学生上课记笔记、下课抄笔记、考前背笔记的现象十分普遍。除此还能有什么更好的办法呢?原因是在一个新的模式没有建立之前,这已经是被证明行之有效的。

但是,在当前教育结构调整,教育资源整合,教育为经济、社会服务的特点和要求更突出、更紧迫的情况下,它作为传统专业的缺陷也很突出地表现出来。首先是大众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对汉语言文学“精英教育”惯性与模式提出了挑战。兴办时间较长的中文专业,在很长一段时间被定位为旨在培养作家、文艺理论家和语言学家、专业教师等。然而,社会对专家、学者、专业教师的需求毕竟有限。当高等教育大众化以后,当中文专业由少数综合性大学和师范院校举办变为更多其他类型学校的新专业以后,就必须面对培养应用性人才的问题,即使是汉语言文学专业自身,也同样要思考如何面向大众,让学生接受良好教育,参与促进公民素质与能力提升的社会工程中来。其次是直接的就业需求对专业人才培养与教学活动提出针对性要求。虽然汉语言文学具有“迁移性”与“发展性”,但是如何解决短期内为就业服务是无法回避的问题。一项调查显示,45.5%的人认为中文专业的社会适应性不强,学习者需要一年以上才能适应工作环境。社会适应性不够具体表现为动手能力较差,包括无法操作办公自动化设备,对公文的写作不熟悉(18.4%的人在工作困难一栏里选择“应用性文本生疏”);书生气足,不懂待人接物的技巧(23.7%的人在工作困难一栏里选择“人际关系难于处理”);在所学转为所用方面存在缺陷,等等。有54.8%的毕业生认为中文专业缺乏鲜明的特色与可操作性,缺乏实用的技能,似乎是“万金油”,但又缺少实际工作的能力[1]。

中文专业越来越现实地陷入大众质疑的尴尬。在如此情形下,专业应用性改造被普遍地提出来。探索最多的是兴办中文专业较晚的普通理工院校,因为在夹缝中求生存,既不能完全以传统的专业办学模式为依据,又不能照搬理工科办学模式,因此提出根据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结合学校的办学条件,立足市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思路。强调人才培养不仅要注重基本知识、基本理论的传授,而且要注重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特别是独立工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在论及高校人才培养时明确指出:“注重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和就业能力。”这是党中央在新的世纪、新的时代对高校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也充分说明从知识教育向能力培养转变是高校共同面临的问题。

二、如何理解“应用性”

对一个传统专业进行改造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许多高校在上个世纪末就对汉语言文学专业改造进行了尝试与探索。主要的做法还是紧跟市场,在人才培养方式上,设置“师范”“新闻”“文秘”等带有职业导向的选修方向,课程也根据实际需要增删扩缩。大同小异的做法,固然取得短期成效,但是,也暴露出一定问题。

一是如温儒敏所言:“现在有一种倾向,一讲‘宽口径’,就似乎本科可以不要专业了,学生什么课都选,没有一点专业归宿,恐怕也有问题。弄不好就是‘万金油’,就更是浮躁了。口径过宽,基础就不可能厚。”[2]这段话值得我们深思。

二是过于追求技能性培养,以及求职考试等应试能力的培养。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工具性”潜质被重视和挖掘,工具理性的趋向十分盛行。于是,在专业改造过程中,守成论、解构论、工具论构成了相互冲突又相互交织的现实状态,修修补补,敲敲打打,反反复复,呈现出改造过程中的复杂性。

那么,如何理解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应用性”就成为应当澄清的问题。

(一)专业定位依然要坚持“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

汉语言文学专业依然具有宣传先进文化、承传传统文化与文明、提升人文素养与完善人格等强大的功能。“工具性”挖掘与延伸固然是应用性的直接体现。但是怀疑、忽视与偏废人文性教育是对“应用性”的误读。当然,现在的问题表面上看不只是削弱人文性教育的问题,一个重要的方面是专业的人文性教育自身也没有与时俱进,没有落到实处,没有抓出成效,即社会科学研究与实践没有真正走上“时代化”“民族化”“大众化”的道路。“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之所以是应用性的体现,还因为它是“育人”与“育能”的体现。没有什么比“育人”的教育更具有应用价值。

(二)更新知识观念。

传统的学科理论学习的指导思想是学科知识论,其隐含的假设是:所有的知识都是有用的;职业能力即知识的运用,所以知识的传授要先行,知识要有系统性、完整性,实践课是理论课的演绎和附庸。这脱离了职业活动的过程。杜威强调“知行统一”和“行”的重要性,认为如果实验“科学的进步有所表明,那就是除非作为‘做’的产物,否则就没有所谓真正的知识和有效的理解”[3]。即可通俗地理解为“做中学”,使我们找到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基本取向。

英国科学家、思想家波兰尼提出,人的知识有两种类型:显性知识和缄默知识。显性知识是指那些通常意义上可以运用语言、文字或符号来表达的知识,而缄默知识则是指那些平时为我们所意识不到,但却深刻影响我们行为的知识。与显性知识相比,缄默知识不能通过语言、文字或符号进行逻辑说明,往往只可意会而不能言传,不能以正规的形式传递,它是一种连知识的拥有者和使用者也不能清晰地表达的知识,通过身体的感官或理性的直觉而获得,因而也不能加以批判性反思,具有明显的情景性和个体性[4]。它的获得主要不是靠读书或听课,而是需要亲身参与体验。从这个角度看,汉语言文学对必要知识的传授的过程,对于知识的生成、知识的获取、知识的应用应该成为自身课程内容改造的切入点之一。

(三)在方法上坚持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马克思实践观首先为应用性改造提供了本体论基础:“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导致神秘主义方面去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学生需要通过实践,不断积累个人经验,扩大认知范围,提高自己的能力。在全部教学活动过程中,学生以内在体验的方式参与教学过程,在过程中理解自己,理解人生,理解社会,使自己的精神世界受到启迪,生活方式得到建构,有效地促进自身的发展,从而实现人的价值。马克思指出,人的劳动实践使“生产者也改变着,炼出新的品质,通过生产而发展和改造着自身,造成新的力量和新的观念,造成新的交往方式、新的需要和新的语言”[5]。

总之,改造是必然趋势,毋庸置疑。但汉语言文学专业具有自身的专业特点与属性,这些特点与属性已经是经过实践检验也就是接受过“应用性”检验而存在的。既然如此,有的想法与做法还是需要接受、继承,不能顾此失彼,厚此薄彼。这样的“应用性”才是稳健而具有持续性的。

三、如何实施应用性改造

一个专业的改造不能仅仅是修修补补,如果这个专业还有存在的价值和必要,那就应该根据社会对该专业的需求,在先进理念的指导下进行重新定位,在新定位的指导下对人才培养方案,以及教育教学的各个要素作全面的调整。

(一)结合专业、学校、社会三方,明确专业定位,重造人才培养方案。

根据社会需求重新进行应用性中文专业的定位,在专业定位的基础上重造人才培养方案,是应用性中文专业改造的首要任务。在原来专业学习的基础上,拓展专业方向,寻求专业教学与市场需求的契合点,是中文专业实现应用性的基本导向,更是其在竞争中谋生存、求发展,适应社会需要的途径。

中文专业的应用性定位应该在处于学科理论与职业技能之间的专业修养层次。在遵循专业教学规律的基础上,科学建构课程体系:围绕核心能力培养设置类型课程,并使各类型课程科学组合,形成“基础+方向应用模块、非独立实践环节课程+独立实践课程”的新课程体系。即保留基本的专业基础课程体系,但适当压缩学时,增加应用性的方向课程;强化实践教学,除了在一些课程内安排实践教学环节,还设置相对集中的培养能力的独立实践课程。基础课外,专业课程体系相应调整为三大类课程:专业基础课、专业方向课、专业选修课。由于各自定位的差异,实践教学也有不同的设置:不包含实践环节的课程、包含实践环节的课程、独立实践环节课程。这样既能满足社会的需要,又能使学生具备坚实的理论基础,掌握相应的职业技能,实现人才的多元化培养。

(二)培养双师型人才,打造适应专业改革的师资队伍。

教师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关键,也是专业改革的关键。要能够按照新形势下的课程设置来开课,对于教师无疑是一大挑战。从现职教师情况看,大多具有博士、硕士学位和教授、副教授职称,但缺乏与所授课程相应的社会实践经历,对社会于中文专业人才的素质能力要求知之不详,不能充分胜任教学实践活动。教师的这一局限将成为中文专业应用性改造的短板和瓶颈。

培养双师型教师是应用性中文专业改造的关键所在,而这首先需要转变教师的观念。教师必须认识到专业改造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自觉、主动地适应改革的需要。其次,应采取教师轮训的方式,将教师送到将来学生就业的行业或岗位进行先行培训,或者教师与学生一起到实习基地或一些对口用人单位进行锻炼或兼职,弥补应用性能力差、与社会隔膜的缺陷。最后,鼓励教师积极参与跟专业能力培养相关的各种社会活动,这样可以使教师积累实践经验和实践案例,有利于教学和学生能力的培养。

(三)围绕专业核心能力的培养进行教学。

汉语言文学专业核心能力表述为:合旨得体的言说和写作能力、自如灵动的沟通与策划能力、持续发展的学习能力等。教学的重点围绕专业核心能力培养展开:提炼汉语言文学核心课程的理论精髓,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突出专业方向课程、选修课程的实践内涵,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

如前所述,课程体系分别调整为:专业基础课、专业方向课、专业选修课,且包含不同的实践教学内容与要求,因此要求教学方式方法相应的进行调整。

不包含实践环节的课程,鼓励教师进行课程应用性探索,在教学方法的运用上处理好传统与创新的关系。改变传统的“一言堂”讲课方式,增加师生互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通过自读、自讲、撰写小论文、专题讨论等形式多样的方式,使学生在探究性学习中充分展现自身,增强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包含实践环节的课程,必须利用实验室或者其他校内外资源,设计实训内容,通过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导入,学生在自行设计、处理的过程中实现目标。如“应用写作”课程中安排有八个实践课时,对“调查报告写作”一节内容,学生除对调查报告写作常识要了解外,更要求从选题、设计调查提纲、设置调查问题、开展调查工作、分析整理调查资料到形成调查报告,全过程进行独立训练。在具体活动过程中学生会暴露出若干问题,如选题不当导致无法深入、提纲设计过于机械、问卷设计问题混乱、开展调查时与他人配合困难、材料整理时缺乏统计知识、不会软件操作、调查报告写作中数据使用不当、材料布局不合理、表达形式单一等,待这些问题解决时,学生所收获的就不仅仅是调查报告写作知识。

独立实践环节课程,如毕业实习,通过带出去的方式,使学生分散在各实习基地,近距离了解实习单位的工作流程,边学边用,既开阔视野,又贴进职场生活。

在教学手段上,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成果,并引导学生适当参与教师的课题研究,使学生在研究性学习中得到锻炼,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给学生开列专业和非专业的参考阅读篇目,引导、指导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第二课堂”活动,成立各种以兴趣爱好为导向、紧密联系专业的社团,如文学社、话剧社、影评社等,创办自己的刊物、论坛和活动阵地,使学生通过社团活动延伸专业学习。

(四)加强实习基地、实验室的建设,改变传统汉语言文学培养模式。

应用性人才培养主要体现在较强的工作能力上,为此,学校应建立相对稳定的实习、实践基地,搭建学生社会实践的平台,使学生通过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广泛地接触、了解和认识社会,在社会实践中增强能力。

传统的对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认知是:固定资产投入最小、成本最低的轻骑兵,只要有一批教师,能招进来一批学生即可办此专业。现在适应应用性要求,在实习基地建设的同时,建立固定、便捷、完善的技能实训室,学生在跨出校门前接受比较系统的职业模拟训练显得非常必要。

学科也好,专业也好,其生命在于适应社会发展的变革。中文专业应用性改造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专业自身发展的需要。目前,这些改革的尝试仍在继续,尝试中经验和教训的总结可以使改革少走弯路,而理论的指导尤为必要。

参考文献:

[1]方一新,程若旦,许玲玲.“”后二十年中文系培养毕业生情况调查与分析[J].现代教育科学,2004,(2).

[2]温儒敏.北京大学中文系近期的本科教学改革[J].中国大学教学,2002,(1).

[3][美]约翰・杜威著.王承绪译.民主主义与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杜,2003:64.

[4][5]张英彦.实践教学的理论基础探析[J].科学教育研究,2006,(9).

上一篇:演讲稿写作论文范文 下一篇:写作灵感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