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心理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02 18:26:29

写作心理论文

写作心理论文范文第1篇

下面,结合笔者指导学生写记叙文的实践,谈谈自己对这一问题的思考。

一.深入生活,敏锐体察

文学作品,是作者对社会生活认识与体察的审美反映。一篇作文的完成,实质上要经过“体察——构思——表达”这三个阶段。初学写作者,往往注重后两个阶段的训练:诸如构思布局,遣词造句和运用各种表达方式等等,解决“怎样写”的问题,却往往忽视第一阶段——生活认识、情感体验的准备和孕育。因而下笔时,常感到无事可论,无人可写,无情可抒,无理可达,总之是无话可说,“写什么”的问题,一片茫然。

怎样解决这一根本问题呢?这就需要培养学生认识生活、敏锐体察的能力。

首先,要让学生明确记叙的内容就是要反映社会生活(包括日常家庭生活),特别是一些有价值的社会生活——真的、善的、美的,能激起人们对美好生活向往和追求的。高尔基说,文学是人学。所以记叙文总是要记事写人,要反映生活主体人的精神世界。

其次,要学生深入生活,敏锐体察,加强写作前客观素材的积累。不少学生写作拿着题目犯愁,或搜索枯肠,或草草敷衍。不是泛泛评叙,内容空洞,就是将以前看过或写过的题材改头换面,贩卖出来,而显得陈腐不堪。究其原因:一是对记叙文用形象反映生活、表达情思的形式特征没有一个自觉追求;二是写作前缺乏素材积累,记忆表象空乏。学生在生活中没有做有心人,对鲜活的人生世相熟视无睹,没有理性的穿透力,而不能发现生活,发现美,更谈不上艺术创造了。这是写作问题的根本所在。

怎样深入生活?就是不仅要开拓视野,见多识广,更要化熟为生,取精发微。这就需要独具慧眼,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和捕捉力。许多作家善于把那些细小忽微的事物放大,剥开来写——见微知著;善于把那些稍纵即逝的变化放慢,折开来写——化瞬间为永恒。他们的作品,为我们提供了观察、体验生活的范例。鲁迅把人力车夫主动搀扶跌倒的老妇人这一小事放大,写成寓意深刻的《一件小事》,歌颂了劳动人民无私无畏的可贵品质,揭示了进步知识分子在劳动者精神感召下严于解剖自己的心理特征,折射出五四时期知识分子时代精神的光芒。朱自清在《背影》中用特写镜头的手法把父亲爬月台买橘子的一连串动作,描绘出了一幅催人泪下的父爱子的永恒图画。从他们的作品,我们可以窥见在平凡的生活中作家目光的敏锐和情志的深婉。

二.惨悟书本,陶冶情思

“劳于读书,逸于作文”,道出了阅读和写作的关系。中学生有计划地多读一些好文章,特别是精读一些名篇经典,对于提高思想认识,陶冶情感,提高自己的艺术心理素质具有重要作用。

学习写作的人,以为阅读文学作品就是为了学习艺术技巧。其实最主要的是学习作家洞察生活的能力和情感的体验。学习他们怎样观察生活,捕捉材料,对生活独特意义的挖掘和发现,以及情感体验有什么特色。有志于创作的同学,读作家作品,要领悟和训练以下两个重要的艺术心理素质:一是独具慧眼,对生活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和捕捉力;二是别怀诗心,对生活能产生丰富细腻、奇异而复杂的情感、内含活跃、丰富而富于创造性的想象力。有了这两个素质,就能洞察和捕捉形形、纷纭复杂的世态人情;能自感和再现细腻复杂、幽微变幻的心灵波光。

精读好作品,含英咀华,披文人情,就可读出风格,读出情感的共鸣与心灵的交融,并以此塑造一面敏锐的富于创造性的反映生活的心灵透镜。“要有意识地使自己原始的、粗糙的、愚昧的、麻木的感情进入一种艺术的、净化的、发达的、灵敏的个性化境界。要养成情感的自我检验习惯,要使自己的感情净化、丰富,充满自我再生机能,就不但要善于研究文学名著的社会内容,而且要从中研究大作家感情世界的丰富色彩。”(孙绍振《论作家的心理素质》)读鲁迅的《秋夜》,我们感受到作者冷峻、幽深、出神入化而又色彩斑斓的心灵世界;读宗璞的《紫藤萝瀑布》,与其说是在欣赏审美客体‘紫藤萝’流光溢彩、生趣盎然的自然美,倒不如说是在欣赏审美主体作者那被“紫藤萝”所激活了的灵动丰富、细腻柔婉、思绪纷呈的人情美。多读精品,能使我们直接受到作家艺术灵气的熏染,理性光芒的烛照。

三.抒写自我,专题评讲

基于以上认识,艺术心理素质的培养,落实到写作实践中,在中学阶段,记叙文写作的基本原则是:写作与生活紧密结合。提倡写“身边文学”、“校园文学”、“自我文学”总之是抒写自我,写“我”的所见所闻所感。笔者曾在高一年级进行过《我的世界》系列作文训练,命了这样一些题目,《发生在学生寝室的故事》、《中餐》、《放风筝》、《那时,我还小》、《雨中一曲歌》、《雨中兰草花》等,都涌现出了优秀作品,因为这些题目,紧扣“自我”,激发了学生自我表现的欲望,学生有不吐不快的感觉。

写作心理论文范文第2篇

一、是否具有优质的作文起步教学,是儿童稚嫩、敏感、

纤弱心河里能否激起喜爱作文浪花的关键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二三年级是起步作文的关键阶段。大部分农村小学,由于师资质量上的问题,不少教师对学生造句的辅导,不是通俗地解释某词的意思,在学生真正理解之后,再启发学生的思维,进行多角度训练,达到比较熟练运用的目的,而是在学生一知半解之时,就举出少得可怜的例句,替刚刚启动思维的学生套上一个箍,把知识局限在一个小圈圈内。当着根据一定的意思缀段或缀文时,教师所举例句上有的,学生有可能熟练运用,很快成段成文。而例句上无,缀段或缀文中所需要的,学生就会彷徨而不知所措。如无反复,就会加重一部分学生的心理负担,感到“作文”难,从作文起步阶段就开始产生逆反心理。正如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如果儿童感到学习困难,如果别人都能够接受的东西他不能接受,那就说明,他在童年时期没有从周围的人那里获得对于他的发展来说应当获得的东西。儿童正是在这个年龄期——从一岁到七、八岁,变得头脑迟钝的。”因此,起步作文这一步抓不好,对学生以后的作文学习会产生十分严重的后果。

二、丰富多彩的作文教学,是激发学生作文情趣的源泉,

而生硬平淡的作文教学,则是阻碍学生作文进步的丘陵

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也在逐步变化。尤其是初中学生,学习兴趣开始分化,而且兴趣广泛又不稳定。他们表现出有时特别喜爱作文学科,或者某种与写作有关的活动,有时又特别喜爱另一门学科或另外一些活动。我们常常可以看到一些学生数理化成绩冒尖,但语文成绩不佳,尤其是作文水平低劣,这就严重影响了学生整体知识结构的全面性和合理性。

那么,初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分化,除了心理发展的特点逐步变化的原因外,还有哪些原因呢?实践告诉我们,教师业务素质的强弱、教学是否生动有趣、组织教学的新颖程度等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因此,在这个阶段,初中语文教师对于作文辅导的责任更为重大。其一,应采用多侧面的训练,拓宽学生学习写作的内涵,例如在记叙文训练中,可以分出写人训练、记事训练、写景训练、状物训练等。在写人训练中可以分出写人片断训练——肖像描写、行动描写、对话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写人完篇训练——用综合方法写人、通过具体事件写人、把题材归类后从几个不同方面写人、用侧面描写的方法写人、用对比方法写人等。在记事训练中也可以分出记事片断训练——场面描写、事件片断描写;记事完篇训练——单一事件描写、复杂事件描写等。在写景训练中又可以分出写景片断训练——抓住景物特征写环境的一角、按观察的方位或层次描写全景、固定观察点与景物的变化、移动观察点按移动的空间顺序写景、即景抒情与情景交融等;写景完篇训练——实景描写、虚景描写等。在状物训练中又可以进行静物的描写训练、动物的描写训练和借物抒情的训练。多侧面训练,可以避免写作教学过程的枯燥和空泛,使教学内容充实全面,使学生学来有其味难尽的感觉。其二、采用生动新颖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快乐中,提高写作水平。诸如到野外春游,当场进行写景训练;课内进行限时口头作文比赛;教师引导。学生当堂进行作文构思或评讲辩论;布置对一个老师进行肖像描写;布置记当天的某一堂课;布置观察当天的哪一件事,并进行描写;布置学生间相互进行肖像、个性、表现的描述;指定学校或野外的专一景物,要求即景抒情;指定教学生进行有意义的对话,其他学生当场进行描写;布置对专一动物进行观察描写等。笔者曾运用以上这些活动形式对学生进行写作训练,常常达到妙趣横生、寓教于乐而乐不可支的境地。学生学习写作的兴趣,因此而长盛不衰。

三、在学生生活实际的园地里,充分利用教材,强化课外

阅读,以培养想象力为助动力,才有可能获取作文教学的累累

硕果

学生感到苦恼的是作文,教师感到苦恼的是作文教学。作文是学生思想、生活、思维、语言的综合反映。为什么有些学生对作文畏之如虎?关键在教师身上。首先,作文教学必须局限在学生生活实际的园地里,要写学生所熟悉且有较深理解的东西。这样,学生作文才不会味同嚼蜡,无物可写。吕叔湘曾说过,命题作文是作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的方法。但这个命题又决定着学生写作的成功程度。题目出得不好,主要表现在脱离学生生活实际,学生在无物可写时,只好抄书抄报。写作文无非是让学生把脑子里的东西组织起来,表达出来,如果出题强人所难,学生就会勉为其难。因此,写作教学中必须非常注意体察学生的生活,对他们所真正熟悉或者生活中肯定会出现的东西了如指掌,这样,才能掌握写作教学的主动权。

其次,充分利用教材本身的美感和吸引力,并通过强化课外阅读,来培养、提高学生的写作自觉性。众所周知,一般的说来,教材就是范文,顾名思义,范文即典范之文。而不少教师在教学中对时代背景、中心思想、段落大意总是津津乐道,分析来、分析去,学生最后仍然无动于衷,或者毫无收获,而在如何利用教材,引导学生写作,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等方面,则考虑甚少。另外,有的教师仅仅满足于课上对课文的教学,对学生的课外阅读不提倡、不组织,原因是怕影响课堂学习,这些同志把课外阅读与课堂语文、写作教学的关系对立起来了,忘记了教材学习、课外阅读是写作学习的宝贵源泉。我们难以想象,一个不爱读书的学生能够写出高质量的作文。

第三、以培养想象力作为助动力,是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重要方面。我们经常发现,不少学生的作文干巴巴,枯燥乏味,这正是缺乏想象力的表现。想象力是人类思维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特点。黑格尔说:“如果谈到本领,最杰出的艺术本领就是想象。”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没有想象力,就不可能有发明创造;没有想象力,就不可能有艺术;同样,没有想象力,学生的作文水平也不可能有大的提高。那么,怎样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呢?因为发展想象力的基础是观察,所以教师应首先教育学生学会观察,努力培养自己的观察力,热爱生活,热爱社会,留心周围的事物,处处做有心人,生活积累得多了,想象力就会逐渐丰富起来。其次,要明确,什么事情,都要亲自经历是做不到的,也是不必要的。要求写强盗的人先去做强盗,写特务的人先去叛国出卖情报,这是愚蠢和离奇的,也是做不到的。

但是,不管写什么,既可以从观察中了解,又可以从书本上得到启迪。因此,广泛的阅读和实际观察,是培养学生想象力的重要途径。在作文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在学生的大脑部位打上几口“深井”,让学生的想象力源源不断地从“井口”喷射出来。

写作心理论文范文第3篇

下面,结合笔者指导学生写记叙文的实践,谈谈自己对这一问题的思考。

一.深入生活,敏锐体察

文学作品,是作者对社会生活认识与体察的审美反映。一篇作文的完成,实质上要经过“体察——构思——表达”这三个阶段。初学写作者,往往注重后两个阶段的训练:诸如构思布局,遣词造句和运用各种表达方式等等,解决“怎样写”的问题,却往往忽视第一阶段——生活认识、情感体验的准备和孕育。因而下笔时,常感到无事可论,无人可写,无情可抒,无理可达,总之是无话可说,“写什么”的问题,一片茫然。

怎样解决这一根本问题呢?这就需要培养学生认识生活、敏锐体察的能力。

首先,要让学生明确记叙的内容就是要反映社会生活(包括日常家庭生活),特别是一些有价值的社会生活——真的、善的、美的,能激起人们对美好生活向往和追求的。高尔基说,文学是人学。所以记叙文总是要记事写人,要反映生活主体人的精神世界。

其次,要学生深入生活,敏锐体察,加强写作前客观素材的积累。不少学生写作拿着题目犯愁,或搜索枯肠,或草草敷衍。不是泛泛评叙,内容空洞,就是将以前看过或写过的题材改头换面,贩卖出来,而显得陈腐不堪。究其原因:一是对记叙文用形象反映生活、表达情思的形式特征没有一个自觉追求;二是写作前缺乏素材积累,记忆表象空乏。学生在生活中没有做有心人,对鲜活的人生世相熟视无睹,没有理性的穿透力,而不能发现生活,发现美,更谈不上艺术创造了。这是写作问题的根本所在。

怎样深入生活?就是不仅要开拓视野,见多识广,更要化熟为生,取精发微。这就需要独具慧眼,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和捕捉力。许多作家善于把那些细小忽微的事物放大,剥开来写——见微知著;善于把那些稍纵即逝的变化放慢,折开来写——化瞬间为永恒。他们的作品,为我们提供了观察、体验生活的范例。鲁迅把人力车夫主动搀扶跌倒的老妇人这一小事放大,写成寓意深刻的《一件小事》,歌颂了劳动人民无私无畏的可贵品质,揭示了进步知识分子在劳动者精神感召下严于解剖自己的心理特征,折射出五四时期知识分子时代精神的光芒。朱自清在《背影》中用特写镜头的手法把父亲爬月台买橘子的一连串动作,描绘出了一幅催人泪下的父爱子的永恒图画。从他们的作品,我们可以窥见在平凡的生活中作家目光的敏锐和情志的深婉。

二.惨悟书本,陶冶情思

“劳于读书,逸于作文”,道出了阅读和写作的关系。中学生有计划地多读一些好文章,特别是精读一些名篇经典,对于提高思想认识,陶冶情感,提高自己的艺术心理素质具有重要作用。

学习写作的人,以为阅读文学作品就是为了学习艺术技巧。其实最主要的是学习作家洞察生活的能力和情感的体验。学习他们怎样观察生活,捕捉材料,对生活独特意义的挖掘和发现,以及情感体验有什么特色。有志于创作的同学,读作家作品,要领悟和训练以下两个重要的艺术心理素质:一是独具慧眼,对生活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和捕捉力;二是别怀诗心,对生活能产生丰富细腻、奇异而复杂的情感、内含活跃、丰富而富于创造性的想象力。有了这两个素质,就能洞察和捕捉形形、纷纭复杂的世态人情;能自感和再现细腻复杂、幽微变幻的心灵波光。

精读好作品,含英咀华,披文人情,就可读出风格,读出情感的共鸣与心灵的交融,并以此塑造一面敏锐的富于创造性的反映生活的心灵透镜。“要有意识地使自己原始的、粗糙的、愚昧的、麻木的感情进入一种艺术的、净化的、发达的、灵敏的个性化境界。要养成情感的自我检验习惯,要使自己的感情净化、丰富,充满自我再生机能,就不但要善于研究文学名著的社会内容,而且要从中研究大作家感情世界的丰富色彩。”(孙绍振《论作家的心理素质》)读鲁迅的《秋夜》,我们感受到作者冷峻、幽深、出神入化而又色彩斑斓的心灵世界;读宗璞的《紫藤萝瀑布》,与其说是在欣赏审美客体‘紫藤萝’流光溢彩、生趣盎然的自然美,倒不如说是在欣赏审美主体作者那被“紫藤萝”所激活了的灵动丰富、细腻柔婉、思绪纷呈的人情美。多读精品,能使我们直接受到作家艺术灵气的熏染,理性光芒的烛照。

三.抒写自我,专题评讲

基于以上认识,艺术心理素质的培养,落实到写作实践中,在中学阶段,记叙文写作的基本原则是:写作与生活紧密结合。提倡写“身边文学”、“校园文学”、“自我文学”总之是抒写自我,写“我”的所见所闻所感。笔者曾在高一年级进行过《我的世界》系列作文训练,命了这样一些题目,《发生在学生寝室的故事》、《中餐》、《放风筝》、《那时,我还小》、《雨中一曲歌》、《雨中兰草花》等,都涌现出了优秀作品,因为这些题目,紧扣“自我”,激发了学生自我表现的欲望,学生有不吐不快的感觉。

写作心理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政工人员;政工论文写作;理论;实践

政工论文是一种学术性论文,许多人对政工论文缺乏了解和实践,认为政工论文存在一定的神秘性、理论性,因此,对于对政工论文写作抱有一定的恐惧心理。而如何提高真身政工论文写作水平,成为当前政工人员面临的一大挑战。常言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由此可见,政工人员应勤学多练,由易到难,熟练掌握政工论文写作规律及技巧,不断提高自身政治思想素质,从而提升政工论文写作水平。

一、政工论文写作的重要性

党的十七大会议报告中,明确提出必须全面加强小康社会建设,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导向,以邓小平理论及三个代表为指导思想,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以人为本,坚持可持续发展道路,统筹规划,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

人是事业单位发展的基础,而思想政治则是事业单位发展指导,而政工论文作为一种思想政治论文的一种,提升其写作水平更是有着重要的意义。它不仅能有效提高我党政工人员思想素质,提升我党政工队伍建设及整体素质水平,还能使事业单位在复杂的经济形势中,获得更好的发展。因此,加强我党政工人员政工论文写作培训,提升我党政工人员政工论文写作水平十分必要。

二、写好政工论文的方法

政工论文写作需具备一定的思想素质和写作条件,因此,在写作前,政工人员应不断加强自身思想素质建设,勤学苦练,化难为易,其中,政工人员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着手:

(一)深入了解、认识政工论文,全面掌握其写作规律及技巧。在许多人眼中,政工论文属于一种专业的学术性论文,潜意识觉得政工论文写作比工作汇报、调查报告及经验总结写作难,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理解,在政工论文写作前,政工人员应先打破这一常规认识,对政工论文进行全面深入了解,勤加练习。政工人员在写作前,可以多看一些优秀的范文,全面掌握政工论文写作规律及技巧,勤学苦练。

(二)提高自身思想素质修养。写作是人类思想情感的一种表现,是人类语言的另一种表达方式,它是人类思想活动的重要体现,因此,要想写好政工论文必须先提高写作者自身思想修养、心理素质、生活阅历、知识积累。其中写作者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思想修养:全面认识及了解无产阶级时间观、共产主义思想、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及社会主义道德。不断提升自身法律意识,坚持党的方针及政策,端正态度及作风,有组织、有纪律的进行工作。

2.心理素质:将思想政治工作放在首要位置,热爱工作。在工作中应做到善于发现、善于观察、善于记忆、善于感知,树立健康、积极的工作态度。

3.生活阅历:不断丰富自身人生经历,多经历人生酸甜苦辣,丰富自身生活阅历知识,正确认识思想政治工作,多积累政治思想工作经验,从而为政工论文写作打下坚实基础。

4.知识积累:思想政治是一门集理论性、政策性、思想性、群众性及知识性为一体的综合性学科,因此,要想写好政工论文,必须对以上学科进行全面的了解,不断掌握与思想政治工作有关的专业知识,如:历史学、社会学、政治学、文化学、管理学、新闻学、伦理学等,多阅读相关专业书籍,加强知识积累,提高自身文字、书法、语言、逻辑及修辞功底,以便写出质量更高的政工论文。

(三)全面了解政工论文性质。政工论文是一门特殊的学术性论文,它具有其他论文所不具备的文体特点,包括论文的文章体裁、思想内容及研究范畴,综合来讲,政工论文性质主要分为以下方面:

1.内容科学性。政工论文其目标在于指导人们思想行为,揭示事业发展客观规律,因此,在政工论文写作上,写作者应从科学角度出发,摒弃个人好恶观念,有依据、有责任、客观公正的进行写作。

2.观点创造性。政工论文是一种思想性学术论文,在写作过程中,写作者应融合自身见解及观点,提出新观点、新思想,有创造性的进行写作,不能人云亦云,盲目跟风。

3.言语的抽象性。政工论文是一种抽象的科学语言,它与日常生活语言及文学语言有着明显的区分,政工论文注重概念、逻辑、判断、归纳、演绎。政工论文语言一般较为抽象,具有明显的导向性、约束性、凝聚性、激励性、隔合性以及辐射性。

(四)从正确的写作角度出发。由于政工论文具有一定的导向性,为人们思想政治指明正确的方向,因此,在政工论文写作时,写作者应有正确的思想认识,从自我角度出发及读者角度出发,明确论文自身观点,并结合读者兴趣及需求,端正态度,认真进行写作。

三、结语

综上所述,政工论文是我当思想政治发展重要的理论基础,同时,也是我党思想政治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保证,它对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立更是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在社会主义事业建立及改革开放经济发展过程中,我们应不断学习西方发达国家先进管理技术,坚决抵制陈旧、腐朽思想观念,全面贯彻“两手抓”,加强精神文明及物质文明建设,全面提升我党政工人员政治思想觉悟,并结合本文以上写作方式,勤加练习,从而提高政工人员政工论文写作水平。

参考文献

[1] 李正兴.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实现过程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3.

[2] 高翔莲.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教育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2.

[3] 程培英.比较文学若干理论问题的思考[D].复旦大学, 2013.

[4] 曾学智.社会学视野下的法治研究[D].武汉大学,2010.

[5] 范文锋.行政理念论[D].湘潭大学,2014.

写作心理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认知写作模型;学术论文;抄袭;指导

一、引言

学生学术论文抄袭问题是目前很多高校面临的共同问题,对此很多学者从不同方面做了很多相关研究和调查,深入地分析了学术论文抄袭的现状及其背后的原因,并提出了多种见解和措施。本文以Hayes-Flower的写作认知模型为视角,在分析论文抄袭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一些建议和措施,以减少论文抄袭的现象。

二、学生论文抄袭的原因

学生论文抄袭现象背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总的来说这些原因可以分为两个方面,分别是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

1. 内部因素

懒惰:一些学生仅仅是不愿意勤奋地工作、拖延,以及想尽可能花最少的时间来学习。高等教育过程在很大程度上需要学生的自主学习来完成,知识的理解与获得也需要大量的时间投入。因此,学生的懒惰必然会导致理论基础薄弱,难以形成充足的知识储备。论文写作时只能依靠抄袭来弥补。

学生对老师与课堂的态度:一些学生选择剽窃是因为他们对老师认为有意义的作业与任务持否定态度,他们并不认为那有什么意义。师生之间是否互相信任对是否发生剽窃也很重要,研究表明,发生剽窃的课程一般是那些学生认为老师不会认真阅读或了解他们的作业或研究工作的课程。

时间管理:学生的时间要用于社会生活、学校的各种社团活动、承担家庭责任,以及在短时间内完成多项作业的压力。导致学生剽窃的时间管理方面的原因还可能是学生花了太多的时间收集信息而不是分析信息,或者不能从多种信息来源进行选择,或者低估了完成作业与论文所需要的时间,等等。

2. 外部因素

利益驱动与缺乏威慑:学生通过剽窃可以获得更高的分数(提高平均绩点)和节省时间,如果学生认为被发现的机会很少甚至为0,或者他们被发现后惩罚很少甚至没有惩罚,那么,剽窃的收益就超过了风险。一项研究表明,有29%的学生认为是因为自己不了学术规则而发生了无意识的剽窃,有54%的学生采取剽窃行为是因为懒惰,或者时间管理存在问题,40%的学生认为通过网络获得资料加剧了剽窃发生的可能,59%的学生是为了得到更高的分数而剽窃③。

对权威的盲从:这些因素外在于学生本人,如学生相信教授对某一领域的文献相当熟悉,教授是绝对可靠的专家,在写作过程中就会盲目引用其理论。

缺乏写作动机:很多学生进行学术论文写作目的只是为了拿到应有的学分或特定的科研任务,不愿花费过多时间和精力对相关领域的知识和理论进行深入钻研,为了省力很多学生会轻而易举利用已有资源为自己的论文写作服务。若研究工作或作业要求的内容是学生将来需要的某方面的知识,学生就很少剽窃,如社区咨询服务的学生认为,如果是有助于他们通过执业考试的特定知识,或者课堂上获得的知识与技术和学生将来需要运用的知识有明显的联系,剽窃行为会减少。

缺乏论文写作的专业指导:在中国,学术训练不足是导致学生非故意剽窃的主要原因,因为目前的大部分高校较少开设关于学术规范的课程,没有将学术规范列入研究生的教育体系中。除此之外,任课教师与指导老师对研究生在学术规范方面的指导也很少,在研究方法、引用他人作品等方面,与研究生的交流极其有限。没有规范的学术教育,研究生对引用、注释等学术论文中最基本的要求都没有明确统一的认识,自然无法坚持学术操守。

三、写作认知模型

写作是一种复杂的认知活动, 它是作者用书面言语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的过程, 也是用书面言语影响别人的过程, 探讨写作的心理过程并据此设计有效的写作教学一直是许多教育和心理学家关注的重要问题。从认知科学的角度来研究写作, 最有影响的人物是Hayes 和Flower, 他们建构的写作的理论模型为写作心理的研究提供了理论框架⑥。

Hayes 和Flower(1977) 把写作看作一种问题解决的形式。1980 年, 他们提出了自己的写作模型, 这个模型包含了三个重要的成分: 第一个是任务环境(Task Environment), 它包括作者外部影响写作任务的所有因素; 第二个为写作中的认知过程, 有构思(Plan, 决定说什么,怎么说), 表达(Translation, 将构思转换成书面课文)和复看(Reviewing, 改进写成的课文) 三种认知过程; 第三个是作者的长时记忆(The Writer’s Long Term Memory), 它包括主题知识, 读者知识, 以及文学体裁的知识。Hayes-Flower的写作模型(1980) 非常强调各成分之间的相互作用,它用箭头来表明写作是一个循环的过程④。

在这个模型中,Flower 和Hayes(1981) ②指出,在写作的计划阶段(planning)与文本产出阶段(text produced so far)之间,存在一个一语语内翻译过程。Flower 和 Hayes 认为,写作过程(the writing processes) 与任务环境(task environment)、作者的长期记忆(writer’s longterm memory)相关,其中任务环境主要是指写作者躯体之外的写作任务、写作任务的迫切性、读者以及最终产出的写作文本等;作者的长期记忆主要是指作者对写作主题的知识储备,以及写作者对文体、修辞、写作规范、写作计划等方面的知识储备;而写作过程则较为复杂,包含计划(planning)、翻译(translating)、审读(reviewing)三个阶段。其中计划阶段确定写作目标、写作程序、写作内容,并对写作内容进行组织,大致相当于写作者真正下笔成文前的打腹稿阶段。翻译阶段,此处是一语的语内翻译,是指用书面语的形式将需要表达的内容写成文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写作者将计划阶段确定的写作内容重新编码为书面语言。写作过程中还包含着一个对计划、翻译、审读三个阶段进行监理(monitor)的程序,写作者通过该程序确定计划、翻译、审读的进程。不同写作者的监理程序和方式不同,有些写作者以句为单位实施计划、翻译、审读的进程,然后在下一个句子上重复该进程。而有些写作者则以段落甚至篇章为单位,或者以不同的单位交织进行该进程。这些不同的监理程序或风格,反映不同作者的写作特点⑤。

Hayes在1996年对1980年模型作了修改, 提出了一个研究写作的新框架, 以期能更好地解释已获得的实验结果和更大范围的写作过程。新模型是一个个体―环境模型, Hayes将认知、情感和记忆归为一组, 作为写作的个体方面; 将社会环境和具体环境作为写作的任务环境①。

Hayes 认为模型中的每个成分对于完全理解写作都是绝对必要的。写作依赖于认知、情感、社会和具体的条件的适当结合, 是需要社会环境和媒介的交流行为, 是需要动机的生成活动, 同时, 它也是需要认知过程和记忆的智力活动。

四、指导意义

Hayes-Flowers的写作认知模型对高校的学术写作的教学有众多指导意义。从写作的外部环境来看,我们应该重视写作任务的迫切性和读者的因素。写作任务要有一定的迫切性,定期检查并监督学生的写作任务;教师作为学术论文的读者之一,也要做一个负责任的读者,对学生的学术论文认真负责地评阅。从作者的个人因素来看,长期记忆对论文的写作会产生很大影响,特别是写作的储备知识,包括写作规范、文体知识等,这就需要学校以及教师在学生培养过程中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写作规范,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对于写作过程,教师应开阔学生的写作思路进行创造性思维创作。

五、写作认知模型对遏制学术论文抄袭问题的启示

1. 改善评估与考试制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与学生建立互相信任的关系,教师的职责是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态度和生活态度,告诉学生什么是可以接受的,什么是不能接受的,并在课堂上讨论剽窃的结果,一旦剽窃发生就要及时采取行动。

2. 创新授课方式,提高课堂效率。对那些发展变化很快的学科,任课教师应更新课程,经常更换论文的主题,将理论与实际应用相结合,让学生从枯燥的理论中获得启迪。更新授课材料不仅使课程变得有趣,而且也让学生没法从以前选修该课程的学生中获得旧的考试与论文材料。教师应该要求学生分析、综合和评估信息,而不是复制信息。

3. 建立论文写作监督机制。如果教师仅仅要求学生在学期末提供一篇论文而不监督他们的进展,这就为学生创造了剽窃的机会,因为学期末到来时,时间已所剩无几,那些还没有开始的学生只得寻找能让他们快速完成论文的剽窃方法。这说明教师应将论文视为一种过程而不是一种结果,并让学生上传其借用思想与观点的所有文章,老师每周浏览一次,每次课留出一定时间来了解、监督与评论学生的进展。

4. 向学生提供学术规范指导。降低非故意剽窃行为高校在惩罚研究生的学术剽窃行为之前,首先应确保学生知道什么是剽窃,让学生知道引注的基本原则,让他们学会如何使用网络和电子资源完成他们的作业与研究以避免不良的法律后果。

六、结语

根据Hayes-Flowers的写作认知模型,写作时认知,情感,社会和具体条件相结合而共同作用的过程,需要动机的生成过程。遏制学术论文的抄袭现象要从根源着手,通过改善教学方法,评估制度,监督机制和学术指导来提高学生的论文写作能力,从根本上减少论文的抄袭现象,提高学生的学术水平,进而促进我国科研领域的发展。

[注释]

①Hayes, J. A New Framework for understanding Cognition and Affect in Writing [ M] . In: Levy, C. M. et al( Ed. ) , The Science of Writing: Theory, Metho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and Applications.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ion Inc, 1996.

②Flower, L. & J. Hayes. A Cognitive Process Theory of Writing [J]. College Composition and Communication, 1981,(32): 365-387.

③Mihailova, T. Plagiarism Detection ProgramQuestioned[N]. Yale Daily News, March, 2008-03-11.

④罗峥, 郭德俊.写作心理学理论研究概况.心理学探新,2000(3): 13―14.

⑤袁辉, 徐剑.从Flower和Hayes的写作认知过程模型看学习者外语写作中的翻译行为.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2011年5月.

⑥张肇丰 当代西方写作过程模式的研究与发展.心理科学, 2003(6) : 346―347.

写作心理论文范文第6篇

论文写作信息是指对作者选题和写作有帮助的相关资料。许多护理工作者在阅读护理期刊时,因工作需要往往只注意与自己工作有关的学术信息,而不太关注论文写作信息。虽然阅读了护理期刊,写作时仍不知写什么?如何写?从本刊的大量来稿中可见:因选题不新、重复选题而退稿的文章约占80%,这其中,不了解本刊的报道动向、写作风格等写作信息,而使写作产生盲目性是主要原因之一。我因编辑工作的需要,阅读护理期刊时,更多地关注期刊中的写作信息,在将这些写作信息与一些作者交流时,他们认为这是一种非常实用的方法,对写作很有帮助。现将这一方法介绍如下,愿同大家一起分享。

从护理期刊中寻找写作灵感

从期刊目录中寻找写作灵感仔细阅读期刊的目录,可以看出当前护理论文的写作热点。当前的写作热点也是当前护理研究的热点,如:健康教育、循证护理、舒适护理、临床路径、护理文化、安全管理、质量管理、SARS患者的护理及管理等。如本刊2003年第1期的中文目录:《护理部在医院成本核算管理中的作用》、《护士长对医院病区经济管理认识的调查分析》,提示我们护理经济学研究是当前写作的热点;《循证护理实践研究进展》、《影响循证护理发展的因素及对策》、《循证护理资源的获取方法》,提示我们循证护理是当前的写作热点;《实施产科全程护理模式促进产妇早泌乳充分泌乳》,提示我们护理工作模式的建立是当前写作的热点;《两种判断拔除胃管时机的方法用于肠梗阻病人的比较》、《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局部压迫时间与皮下出血关系的研究》、《高脂血症患者肝素液封管浓度的研究》、《PICC插管与锁骨下静脉插管在血液病患者中的应用比较》等论文,提示我们基础护理研究永远是护理论文的写作热点。在这些热点问题中选题和写作,有助于解决当前护理中的实际问题,对读者有指导意义。

从刊文文题中寻找写作灵感期刊的刊文不会相互重复,但可相互补充、完善。可以就一个主题不同的研究对象写出多篇论文,只是每篇论文研究对象的护理问题不同。尽管期刊不断地刊出新文章,但护理研究实践永远不会停止,护理论文的写作空间仍很大。所以,在浏览期刊的文题时,建议留意文题中的研究对象,如果结合自己的研究实践,同样的研究主题,护理上有无新的特点和措施?可否写成一篇论文?如:内科护士写的《急性白血病病人心理健康状况及护理》在本刊刊出,儿科护士结合儿科的护理实践,考虑到儿科住院患儿亲属的心理问题及护理很有特点,值得探讨,写出的《儿科住院患儿亲属的心理健康状况及护理》也在本刊刊出。又如:本刊刊登了《30例系统性红斑狼疮脑炎患者的护理》,有一位作者护理了1例有特殊护理问题的系统性红斑狼疮脑炎患者,她写的《1例系统性红斑狼疮脑炎患者的护理》也在本刊刊出;此外,青海省的一位护士分析了高原地区因缺氧导致系统性红斑狼疮脑炎患者临床反应加重、护理难度加大的特点,写出了《高原系统性红斑狼疮脑炎患者应对方式的研究》和《高原系统性红斑狼疮脑炎患者的特点与护理》等文章,也在本刊刊出。这些相同研究主题、不同研究对象的论文,为今后的综述及进一步的研究打下了基础。

此外,将刊文文题与其文后的参考文献表进行对比,可以看出该文文题与参考文献中文题的相互补充、相互完善的关系,如:本刊2003年第2期的刊文:《糖尿病营养教育实施现状的调查与分析》,其参考文献为《关于医院健康教育实施现状的调查分析》[实用护理杂志,1999,15(8):52];本刊2003年第3期的刊文:《建立乙肝病友俱乐部实施健康教育》,其参考文献为《开展高血压病友俱乐部活动的体会》[护理学杂志,2001,16(10):634]。所以,留意期刊中的文题,或许能找到一些写作的灵感。

从刊文新理论、新概念中寻找写作灵感新理论、新概念是选题和写作的最佳信息,是今后研究和写作的热点。护理期刊的任务之一是对新理论、新概念及时报道并推广,领先的作者会将这些信息率先写成文章发表在期刊上,所以,在读到这些新理论、新概念时,能否同自己的临床实际结合起来,并写成实践应用方面的文章呢?如:本刊2003年第1期刊出的文章《以色列以家庭为中心的儿科护理》,介绍了以家庭为中心护理的概念及在以色列儿科护理中的应用情况,其中,以家庭为中心护理是美国卫生系统中的一个新颖、广泛的概念,能否将这一概念和以色列的成功经验,在自己所在的病房中应用呢?

从刊文结尾中寻找写作灵感有的科研文章在结尾处写明:“......有待进一步研究”,所以,留意刊文结尾,可以找到作者尚未完成的科研课题。如:“应用超声雾化吸入经气道补钾补镁的实验研究”一文,作者通过动物实验,论证了应用超声雾化吸入经气道补钾补镁的可行性,在文章结尾写明:“临床试验有待进一步研究”。另一位作者,在这篇文章的基础上,进一步进行了临床验证,写出了“低血钾患者应用超声雾化吸入补钾的疗效观察”,在本刊刊登。

从护理期刊中寻找写作角度

借鉴刊文的写作角度期刊刊文是从大量的稿件中筛选出来的,所以,每篇文章都有他相对独特的写作角度,很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如:《介绍美国的护理教育》、《介绍日本医院的护理管理》的写作角度一般,而本刊2003年第1期刊出的《中美护理教育的比较与思考》和本刊2003年第4期刊出的《日本S医院和中国C医院护理管理的比较与分析》,则写作角度很有创新性,从国内外比较的角度提出问题及改进建议,对读者有指导意义。

从写作热点的更深层面寻找写作角度任何一项研究都有一个不断深入的过程。如:有关健康教育热点问题的刊文,从对患者健康教育需求的调查分析、对患者家庭护理需求的调查分析、护士健康教育问题的调查与对策等描述性研究,到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对患者家庭进行健康教育的经验总结,到对患者疾病知识掌握程度与疾病直接医疗费用关系的相关性研究,到运用某一种方法对病人实施健康教育的试验性研究,再到病房开展健康教育的组织管理、某种疾病健康教育模式的建立与实践等管理研究。期刊的这些刊文,反映出健康教育的研究和写作是一个不断深入的过程。目前,经验总结、描述性研究的刊文较多,试验研究论文还很少,我们再对此热点进行写作时,就不能仅仅停留在调查研究、经验总结上,而应该进一步探讨健康教育模式的建立、健康教育最佳方法的选择上。护理研究的热点很多,如果从更深的层面去研究和写作,就会具有先进性和临床指导意义。

从写作热点的更广范围寻找写作角度任何一项研究都还有一个不断拓宽的过程。如,有关舒适护理热点问题的写作,可以从各种疾病患者的舒适护理、各个科室如何开展舒适护理的角度写作。如:本刊刊出了《瓣膜置换术后疼痛及不舒适原因分析与护理对策》,而《机械通气病人的心理不适及其原因的探讨》、《提高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后患者卧位舒适度的方法》、《1例乙型慢性肝炎病人舒适护理的尝试》、《舒适护理运用于手术室护理的探讨》等论文,也在本刊刊出,因为它们并不相互重复,反而使舒适护理的理论应用更加广泛。

从护理期刊中学习写作方法

从稿约中学习写作规范每年期刊的第1期一般都刊登稿约,稿约是期刊与作者关于写作事宜的一些约定,其中,也包含许多写作方面的要求和规范,是初学者学习写作的简易教材。如:本刊在稿约中介绍了开辟的栏目,各类文章的字数要求,文题、作者署名、摘要、关键词、医学名词、图表、计量单位、数字、统计学符号、缩略语、参考文献、标题层次等写作要求。如果按照稿约的要求写作,写出的文章会显得很规范,就会给审稿专家留下很好的印象。所以,写作前熟读稿约是很有必要的。

从刊文中学习写作思路有些作者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但提笔时却感到非常困难,如:写作思路不清,不知如何写前言,不知如何引用参考文献等。其实,最好的解决办法是仔细阅读期刊刊文,分析刊文的写作思路及各个段落的写作要素。如:本刊2003年第5期刊出的论文:《卧床病人的体重测量法》,其前言为:“体重是评价病人营养状态、判定病人营养治疗效果的重要指标之一。由于国内目前尚缺乏测量卧床病人体重的设备,故观察卧床病人的体重变化比较困难。为解决此问题,我们设计出组合人体秤,比较了双组合踏板秤称重及床上卧姿称重两种体重称量方法,现将结果报告如下。”其前言共说明了4个要素,即:说明概念——体重,提出问题——观察体重困难,概述全文——比较了两种测量方法,引出下文——现将结果报告如下。那么,今后写前言时,模仿刊文写出这4个要素即可。人们常说:写文章开头难,其实,论文写作时开头最容易,就是说明文题中出现的概念,如果要说明的概念众所周知,也可以省略不写,直接提出问题即可。同样,通过阅读刊文,还可以分析正文中各个段落的写作要素,以便指导自己的论文写作。

从刊文中获得写作实例许多作者学习了一些新理论、新知识,但在自己的临床实践中如何具体应用,又常常感到困难重重。如:期刊已刊出不少有关循证护理理论介绍方面的文章,许多作者也已经看到了循证护理这个研究热点,打算在临床实践中具体应用并总结出论文,但不太清楚如何具体操作。其实,仔细阅读护理期刊,就可以找到答案,如:本刊2002年第12期刊出的论文:《循证护理在乙脑高热患儿护理中的实践》,详细叙述了作者对46例乙脑高热患儿应用循证护理的具体操作过程和经验,对于初学者来说,是一个很好的实例,可以启发初学者举一反三,将循证护理正确地应用到自己的临床实践中并总结出自己的论文。此外,期刊中的每篇论文,都运用了不同的研究方法,对于初学写作者来说,可以作为书本知识的补充和完善,在自己的研究和写作中学习和借鉴。

同刊文作者探讨写作经验许多作者经常兴奋地告诉我,他们的文章刊出后,收到大量的读者来信,询问稿件以外更详细、更具体的写作信息。在这种以文会友的交流中,作者有一种事业的成就感,读者得到了非常有用的写作信息,双方都感到非常愉快。如:本刊2001年第12期刊出的《开展礼仪服务提高护理质量》,该文作者在文章刊出后不久,收到了20多封读者来信,对她的做法和成绩表示肯定,同时要求参观医院并索取作者所在医院发给各个病房的《护士服务礼仪规范手册》(非正式出版物)。作者及所在医院护理部及时抓住这个机会,正式出版发行了《护士服务礼仪规范手册》一书及光盘(该书已再版),并举办3期护士礼仪规范学习班,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所以,在阅读期刊时,如果有非常感兴趣的论文,建议利用文中作者的联系地址同作者交流,以便获得更多、更具体的写作信息。

写作心理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工作坊 学术英语写作 主导――主体 建构 支架式教学

一、工作坊内涵

工作坊(workshop),也称专题研习工作坊,最初是指一种基于专题的研究性学习方式,后来逐渐发展演变成如今的一种实践教学模式。[1]该模式建立在师生平等地位的基础之上,教学中强调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参与和体验。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载体,国外的互动教学历时已久,学科涉及广泛,经验丰富;而我国开展较晚,经验不足。由于工作坊很好地契合了高校特别是研究型高校对创新型人才综合素养培养的需要,因此受到学界的青睐与推崇。

二、工作坊的理据背景

1、团体动力学理论

社会心理学家库尔特・温勒在1939年发表的《社会空间试验》中首次指出:“团体是一个不可分割的分析单位,是有着联系的个体间的一组关系。其成员不是孤立的个体存在,而是被组织到一个复杂的、相互依赖的系统之中。虽然团体的行动要看构成团体的成员本身,但已经建立起来的团体,其个体成员动机与团体目标几乎混为一体,所以,一般来说,通过引起社会团体变化而改变其个体要比直接改变个体容易得多。”[2]工作坊模式的实践属性决定了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参与,团体动力学所描述的团体系统的特性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参与的形式。

2、EAP理论

学术英语写作(EAW)是学术英语EAP(English for Academic Writing)的一个重要分支。在我国EAP又可分为EGAP和ESAP两类,其中前者指普通学术英语,后者指专门用途学术英语。学术英语是指涉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共有学术语境特点的英语教学,是“把重点放在学术环境中某一特定群体的交流需求和行为上而进行的教学,……是基于对某一学科认知、社会和语言等方面的需求而进行的教学。”[3]从定义中可以推断出学术英语写作是以真实性原则和交际性原则为背景:即无论从师者的层面还是习得者的层面,真实语料的研读与分析加上真实任务的完成贯穿于学术英语写作的整个流程。而真实性的体现需要实践性理念与实践性环境的有力支持,工作坊模式正好契合了这一需求。

3、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兴起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它是行为主义发展到认知主义之后的理论。建构主义特别强调学习活动中的情境创设与合作学习,认为学习过程是学习者主动建构内部心里结构的过程,学习是在原有的经验和认知结构基础上,通过与外界的相互作用,主动建构知识的意义从而达到个人对新知识的理解。[4]定义中的外界即是指合作学习和教学情境的创设,由此可以看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工作坊模式奠定了基础。

三、工作坊运作模式

1、构建前卫的教学理念

传统的教学理念是以师授为中心的教学体系,随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诞生,以学为主的教学理念愈来愈受到重视。根据中国学生的学习特点,中国学者提出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学教并重”的教学理念,[5]研究生学术英语工作坊的运作正是依据此理念构建并展开的。具体模式如下:[6]

图表 1主导―主体研究生学术英语写作工作坊模式

2、教学设计

(1)构建目标

经过多方协商与讨论,X大学的研究生学术英语教学定位为学术英语写作,目的是满足该校研究生完成学业的要求:①用英语在国际期刊上②写出规范的中文期刊所要求的英文摘要。

(2)构建内容

学术英语写作以真实的交际任务为依托,针对教学目的,该课程的内容架构确立为:①学术论文各组成部分诸如引言、方法、结果、讨论结论、摘要及各组成部分语言特色的研读与陈述;②摘要改写;③期刊论文写作与发表④期刊论文的格式要求。

(3)构建手段

根据X校研究生的入校成绩及学习特点,为保证研究生建构过程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工作坊模式下的学术英语写作采取师授、师助+互动(师生之间与生生之间)的教学模式。整个教学过程采取建构主义所倡导的支架式教学方式,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设计、组织教学的地位和学生主体自我建构的理念。所谓支架式教学是为学习者建构对知识的理解所提供的一种概念框架,如同建筑行业中使用的“脚手架”。这种框架中的概念是为发展学习者对问题的进一步理解所需要的,支架式教学由五个环节组成:搭脚手架、进入情境、独立探索、协作学习和效果评价。

(4)具体操作

材料准备:任何写作都是以阅读为基础的,学术英语论文写作也不例外。学生被要求在其导师的指导下,利用数据库检索与本专业相关的优秀的期刊学术论文,并在充分研读的基础上,每人选择出8-10篇以备工作坊使用。

搭脚手架进入情境:教师的授课要采用具有启发意义的提问方式和案例分析的方式进行。引领学生进入情境。授课内容要围绕提出的问题设计并展开,并且在课程的行进中以问答的方式一对一或一对组地引导学生思考。其次,进行案例分析教学,帮助学生建构学术论文各组成部分的写作模型及其语言特色。

独立探索与协作:教师案例分析的目的是要调动学生的自主探索能力。学生以手中的论文为范本,以小组为单位(通常由6-7人组成),积极展开论文各组成部分的研讨,并对比自己手中的论文和教师案例所涉各组成部分模型的异同。各组商议之后,组长汇总意见,派一名代表向全班报告结果,小组的其他成员可以补充,其他小组还可以提出异议。课后仍以小组为单位进行问题共商的协作学习――追加任务:即每位同学利用自己手中的范本拍摄一段视频,分工陈述或评论写作各部分的模型和语言特色,其中要加载PPT展示,目的是进一步监督学生的建构过程并强化建构效果。

摘要的写作建构安排在论文各组成部分之后。原因是摘要的写作要以各部分为基础。由于第一学期研究生还没有开题,摘要改写不失为一种有效的任务,但同时允许实写(有些导师布置了研究任务)。经过一个学期的互动研讨与陈述,摘要的写作建构由学生自主完成。

根据X校的研究生英语课时安排,期刊论文写作安排在第二个学期。论文的写作流程遵循这样的模式:研究生论文第一次提交、教师第一次反馈+研究生论文第二次提交、教师第二次反馈+研究生论文第三次提交、教师(包括外籍教师)第三次反馈++修改。从该模式可以看出期刊论文写作与发表是研究生独立探索与师生协作的结果。并且在该过程中按照发表的要求,融入期刊论文格式建构项目,其中包括题目撰写、引用、图表和参考文献等。

效果评价:支架式教学的特点决定了其效果评价的多元化。单一的总结性评价已经不能满足互动教学的目标需求,工作坊模式下的教学学生参与的环节多,因此形成性评价更客观、更具有连续性。无论在论文结构的建构阶段,还是期刊论文的写作与发表阶段形成性评价都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在进行总结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的过程中,同时融入教师的笔评和师生共同参与的口评。除此之外,网络评价和小组自评与互评也在形成之中。

四、工作坊模式下的学术英语写作效果分析

1、与传统学术写作的比较

传统的学术写作教学实际上也含有互动的因素,但局限性大,多为教师与学生个体之间;而工作坊模式把这种互动扩展到生生之间,因此学生的协作精神、自我建构能力和自信心都比以前有了不同程度的提升,并且教师在课程互动的各个环节起主导作用,这是传统教学所不及的。

2、创造性思维的提升

罗杰斯认为:“适度的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是创造性活动的一般条件……。” [7]如何通过教学提升学生的创造力,已是当下高等教育所承载的使命。适度的心理安全和心里自由如何提供?工作坊模式下的学术英语写作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课堂上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体现着合作学习的含义,即这种合作不是顺从、妥协和等待而是以独立为基础的相互认同和相互接纳,体现出学习过程个人化和社会化的相互融合。据调查学生普遍认为学术英语写作改善了课堂上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心理氛围,使他们能够在更加宽松与和谐的环境下竞争,促进了他们良好非智力品质的发展,而创造性正是受到很多非智力因素的影响,其中之一就是情绪。Isen在1985年通过实验总结出了正面情绪促进创造性思维的假说;我国学者卢家楣等人在2005年通过教学现场实验验证了正面情绪促进创造性思维的假说。因此工作坊模式所创造的良好氛围对学生创造性思维活动的激发与培养提供了重要的平台。

3、面临的问题

如何构建语言教师与指导教师之间稳固而有效的链接,是当下面临的问题。语言教师负责英语学术论文的结构问题、语言应用问题以及把关论文出版的格式要求。但语言毕竟是信息的载体,学术论文信息的可行性、真实性以及逻辑上的正确性等都需要指导教师的鉴定与评判。因此工作坊模式下如何使两者有机地结合就成了研究生学术英语论文成功发表与否的关键。

参考文献:

[1] 张楚莺.基于工作坊的商务英语翻译教学模式的应用与探析[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0,(6):113-114.

[2]王雪华.工作坊模式在高校教学中的应用[J].管理研究, 2011, (8):29-30.

[3]张晓君.英国EAP教学发展对公外研究生英语课程设置的启示[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4,(11):152.

[4] [5] [6]吴疆.现代教育技术教程(二级)(第三版)[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1.

[7]张娟娟.行业英语学习新探索―团队合作学习模式的应用研究[J].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3,(3)126.

写作心理论文范文第8篇

中文专业本科生学位论文的写作普遍存在质量低下的问题。解决这一问题,一是要开设《学位论文写作》课程,给学生以相应的理论知识,但同时要把论文写作的知识和能力贯穿在基础课程的教育教学当中,《文学理论》教学更应当自觉地担负起这一任务。在文论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和训练学生的理论思维和写作技能,提高他们实际写作的能力。这要在本课程知识教学的同时,有针对性地从理念转变、理论储备、文学作品写作、短文评析、长文试写等方面作出教学设计。

关键词:

文学理论;教学;学位论文;写作实践

一、学位论文写作的现状和存在问题

对于本科毕业生是否需要学位论文写作,一段时期以来一直是有争议的,这些争议主要集中在人才培养要求、学生能力、学生就业压力等方面。要求废止的意见认为,对学生的理论水平要求不应过高,只要学生把大学学习期间应修的课程学分修够,就应当允许其毕业并获得学士学位。相对于停废的呼吁,坚持继续保留的呼声更大,他们认为对本科生的教育是一种学历教育,根据国家1982年学位制度的有关规定,凡申请学位者都要提交学位论文,学生必须完成毕业论文的撰写,申请的学位应在提交学位论文并经过答辩通过后方可取得。这一看法在国内很多高校中被认可,因此,就目前而言,绝大部分高校仍然都有毕业论文(设计)的要求。但毋庸讳言,本科生在学位论文写作上存在很多问题,这既表现在选题、论证以及结构等大的方面,也表现在题目名称、叙述方式、语言表达乃至标点符号等细微方面。原因当然也是多方面的,一般而论,主要是以下几点:一是对毕业论文写作(设计)的认识存在误区。学校和教师未能深刻认识到毕业论文在本科教学中的地位,大部分学生和一些老师都认为毕业论文可有可无。在这种思想影响下,学生没有尽心尽力去写作,指导教师在指导过程中也没有足够重视,有的教师只重视所带的硕士生,而忽视对本科生的指导,有些学校的某些专业存在一个老师指导十多个学生的现象,自然也拿不出应有的时间和精力去认真负责地指导。二是随着高校就业形势的严峻,毕业生忙于考研或找工作,用于写作毕业论文的时间和精力较少。三是写作课教学内容缺失。中文专业的写作课所讲内容多为应用文,而应用文中缺少学位论文写作这一内容,即使有这一内容,也是和其它公文写作一样仅仅是其中的一节,课堂上一笔带过,不可能展开来认真细致地讲解。更有甚者,一些学校在培养方案中没有写作课程,学生写作理论更是无处可得。另外,在大学学习期间,课程论文、学年论文等给学生布置得较少甚至没有,他们的社会实践报告和毕业实习报告等大多都是在网上粘贴拼凑的,写作训练几乎得不到实现。凡此种种导致了学生学位论文质量的低下。

二、《文学理论》教学与论文写作

受传统教学理念和既往教学模式的影响,毕业论文写作很少像专业基础课一样受到重视,教师也很少在基础课教学中有意识地渗透写作知识,即使是写作课程亦如上文所述,也没有加重学位论文写作的教学内容。对于专业基础课的学习,学生只要了解作品,背背笔记,就基本可以保障考试及格,这在一定程度上割裂了毕业论文写作和其它专业课程教学之间的内在衔接。我们认为,文科专业特别是中文专业,学位论文的写作与专业基础课之间有着相当紧密的联系。《写作》课程自不待说,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等本身就是作家作品讲析,而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也是语言方面的理论探讨、语法讲解和语感训练,这些都完全可以与论文写作有机地结合起来,把专业课知识的掌握与理论思维训练和写作实践有效地统一起来,这就看授课教师有没有这样的意识。而在所有专业基础课中,《文学理论》与学位论文写作的关系更为切近。就中文类毕业论文的主要方向类别而言,学生写作主要是文学类选题,如作家评介、作品评介、作家与作品、作品与社会、作品与读者、文体风格研究、人物命运研究、人物性格研究、语言风格研究、人物心理与作者心理、作品所反映出的人性问题、作品所反映的种族和宗教问题、作品所反映的社会历史问题等等,所有这些,都是文论所包含的内容,必须以文学理论的相关知识来构思写作的。因而依据文论课程所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有计划地把写作教学同步起来,把相关知识渗透在全部学习过程当中,就会收到较好的效果。那么,如何才能做到这样的教学设想呢?我们认为,应当采用如下基本方法。

(一)更新理念:

改变学生学习习惯在教授这一课程之初,要用至少两节课时的时间给学生灌输一种与高中时期不同的学习理念,要求学生尽可能地树立大学学习的新习惯———研究性学习。让学生做到三个转移:从教材转移到课外阅读,从应试转移到应用,从死记硬背转移到理解领悟。文论课程的开设一般是在大学一年级下学期或二年级,这期间,学生的学习习惯还没有从中学应试教育的轨道上走出来,而一些大学里的奖学金制度的设置也使得唯分是图的学习目标不能及时改变。因此,有必要对学生的学习理念进行一次变革,尽管这种变革是不可能彻底的,但却是必须的。中学生的学习目的是应付各种各类的考试,尤其是应付升学考试,这就养成了一种应试学习习惯,只注意要考试的内容,在学习方法上多是死记硬背。对于这样的学生,革除应试教育的不假思索、死记硬背、应付考试的学习习惯,提倡自主研究性学习就是一项非常重要、非常及时的任务。我赞成我的老师张玉能先生的观点,他认为,如果大学教师不去改变初入大学的学生的学习习惯,那么中小学所养成的应试教育的学习习惯会以极大的惯性力量把这些中文系大学生保留在旧有的应试教育学习的轨道上,对学过的知识只是死记硬背,自己不思考、不质疑、不辨析,那么,研究型、创新型的人才是难以产生的。[1]同样,以提高理论思维水平和评论写作能力为旨归的学习习惯也是培养不起来的。因此,必须通过教育教导,让学生从教材转移到课外阅读,从应试转移到应用,从死记硬背转移到理解领悟。

(二)同步教学:

实行的基本思路与步骤文学理论课程的基本内容是文学本质论、文学起源论、文学作品论、文学创作论、文学技巧论、文学接受论、文学批评论、文学风格与思潮等。[2]根据这些内容,在两个学期的时间内,在教授全部知识内容的同时,有计划有步骤地渗透论文写作。可以分为以下几步:

1.理论储备。

按照一学期十六周计算,拿出来九周时间教授文学本质论、文学起源论、文学作品论这三部分内容。这三部分的学习目标是,使学生掌握有关文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懂得文学基本规律,正确认识和把握古今中外的文学现象,树立科学的艺术观和审美观。在这些理论当中,有些是学生在中学时略知一二的,如文学形态体裁等;有些是学生所不知道的,像文学艺术的起源、文本的层次划分等。这些理论的储备是非常必要的,它可以构建学生的文学理论系统,在理论自觉的层面上接受和解读具体作品。如文本层次理论,过去在中学时期,语文老师在讲解课文时也会从艺术特色、中心思想等方面来描述,但这是笼统而不明晰的,在文论课程中深入了解语言层、形象层和意蕴层之后,学生就有了剖析任何一种文本的理论指导,有了实际操作的可能性。但仅仅课本理论是不够的,理论储备还要在课外同时进行,主要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第一,指定书目,阅读中西方文论原著,每周做出读书笔记。第二,课堂前讲述与课堂外讨论相结合。即前一节课下课时布置任务,指定学生在下一节课上课前讲述自己的见解。第三,组织课外学习小组、举办小型学术讲座等。学术讲座主要邀请院系其他文学理论教师和现当代文学老师,每周一次。

2.文学创作。

用至少四周时间来讲授“文学创作论”、“文学技巧论”这两个章节,该章节学习目标是让学生能够深刻系统地了解作家的创作过程。在讲授课程中,要对创作过程的三个阶段逐一细致讲解,对素材准备、艺术构思以及物化阶段都要讲述较多的作家案例,让学生在具体案例中去除对于创作的神秘感,意识到每个人都可以成为文学的创作者。在讲授完这些理论知识后,给学生布置作业,每人写一篇文学作品,诗歌、散文、小说等均可,然后在下一节课堂上展示,好的作品给予表扬,并推荐到学校文学社团的杂志、校报的副刊或者其它高一级的刊物上,积极鼓励学生进行文学创作,并以此为契机在班级建立“文学创作者”小组,以他们为核心把活动持久地开展下去。这样做的目的不是培养未来的作家,而是让学生多练笔,熟悉写作的路数,从敢写到会写,再到想写、爱写,一步步建树他们写作的信心和兴趣。3.短文评析。这一步骤是在第二学期进行。与“文学接受论”教学内容同步,在经历了上一学期的学习和写作实践后,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理论储备和文学作品的写作经验,在此前提下,讲授“文学作品的接受”,指导他们欣赏和品评文学作品,打好小论文写作的理论基础。小论文写作应当从诗歌、散文、短篇小说和热播电影等文学体裁开始,选取小的角度,从某一方面切入评析。如清人李调元《咏麻雀》诗歌的生命不平等意识、刘庆邦短篇小说《小小的船》的人性美、电影《高考1977》观后感等,要求在1000字左右。在写作之前,教师要首先选择一些好的赏析文章,复印后分发给学生,让他们认真阅读,结合所学理论,熟悉掌握写作格式,使用合适的文学理论术语,尽量学术化。这一阶段应在本学期第三周后进行,时间约为两周。

4.长文写作实践。

这一阶段一般放在第二学期的第六到十一周。首先详细讲授“文学批评论、文学风格与文学思潮论”这些章节的内容,把形式主义批评、道德批评、新历史批评、性别观批评、心理分析批评、社会学批评、神话批评、读者反应批评以及马克思主义批评、解释学、文化批评等具体内容讲解详细,着重教授批评的基本操作方式。如道德批评就是要阐释和评价文学文本的道德内容、考察作家与文本创作的道德关系、考察文本对读者的道德影响等。这些理论知识讲述完后,在第十二周让学生尝试写作长文。所谓长文,是与前期进行的短文评析相对而言的。这一阶段的写作要求学生在业已掌握短小评论文章写作的基础上,在观点提炼、题目审定、结构安排等方面作出突破,这也就要求文章字数要达到三到五千甚至更多。实际上就是学位论文写作的小型排练,写的好的话就是他们毕业论文的雏形。除了掌握以上的理论批评的基本原理外,每一种批评模式都要给出批评案例,让学生认真阅读体会,搞清楚其论证的内在逻辑思路,了解掌握基本架构,然后还要在写作上进行专门指导,帮助学生制定写作的步骤:了解对象———选点切入———确定要旨———布局安排———力求创见等。刚开始可以用命题作文的形式来启发学生,如《论席慕蓉诗歌的陌生化表达》《刘庆邦小说的儿童视角》《论路遥小说的苦难意识》《儒家思想在周大新小说中的体现》《才子佳人小说的叙事模式》《论“本事”与“情节”的关系》《论昆德拉的小说理论》《论赫什的“意义”与“意味”》等等,但不强制要求一定是本题目,学生可以举一反三,自己命题,自由写作。这一时间约为三周,通过三周的练习,学生要写出一至两篇文章。

(三)必要的延伸措施:

及时反馈评论必须说明,无论在文学作品写作,还是短文评析、长文写作期间,反馈评价机制要一直跟上。在学生写作后,教师要及时批阅学生文章,开始之时,应全部阅读,逐一写出评语,并在课堂上讲评,指出普遍存在的问题,给出解决的方法。这当然是一个费时费力的工作,但教师一定要认真对待,不可敷衍,否则会伤害学生的积极性,使课程改革试验起不到预设的效果。一段时间后,可以采用学生自评和互评的方式,而这里,学生互评的效果会更好。

三、不足之处与应对措施

毫无疑问,光靠专业课教学来完成学位论文的写作是不够的,这只是一种辅助方式,要真正解决好这个问题,还是要开设学位写作课程。这一课程可以在三年级第二学期进行,应由写作经验较为丰富的教师来授课。那么,包括中文专业在内的文科本科学生的学位论文写作指导应当教授什么内容、采取什么样的步骤呢?根据笔者的经验,课程内容应在查阅过去毕业学生的学位论文中经常出现的问题、并向学生做出调查询问的基础上设置。一般来说,主要是:(一)理论知识的讲解。这包括1.对毕业论文的作用和意义的认识。2.了解论文类型和题目类别。3.选题的原则和方法。4.材料的搜集与整合。5.大纲与开题报告的写作。6.具体论文的写作与修改。7.格式规范。8.答辩准备等。(二)学位论文范文讲析。(三)实际练习。以训练学生列提纲为主要方法。

(四)讨论反馈等内容。

但也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有所删减,有所突出。总之,针对学生写作水平不高的现状,要把论文写作的知识和能力贯穿在基础课程的教育教学当中。《文学理论》教学更应当自觉地担负起这一任务,在文论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和训练学生的理论思维和写作技能,提高他们实际写作的能力,进而整体性地提高毕业生学位论文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张玉能.中文系学生研究型课外学习指导[J].文学教育,2008(4):46-49.

[2]胡山林,石长平主编.文学概论[M].郑州:河南大学出版社,2012.

写作心理论文范文第9篇

论文写作信息是指对作者选题和写作有帮助的相关资料。许多护理工作者在阅读护理期刊时,因工作需要往往只注意与自己工作有关的学术信息,而不太关注论文写作信息。虽然阅读了护理期刊,写作时仍不知写什么?如何写?从本刊的大量来稿中可见:因选题不新、重复选题而退稿的文章约占80%,这其中,不了解本刊的报道动向、写作风格等写作信息,而使写作产生盲目性是主要原因之一。我因编辑工作的需要,阅读护理期刊时,更多地关注期刊中的写作信息,在将这些写作信息与一些作者交流时,他们认为这是一种非常实用的方法,对写作很有帮助。现将这一方法介绍如下,愿同大家一起分享。

从护理期刊中寻找写作灵感

从期刊目录中寻找写作灵感仔细阅读期刊的目录,可以看出当前护理论文的写作热点。当前的写作热点也是当前护理研究的热点,如:健康教育、循证护理、舒适护理、临床路径、护理文化、安全管理、质量管理、SARS患者的护理及管理等。如本刊2003年第1期的中文目录:《护理部在医院成本核算管理中的作用》、《护士长对医院病区经济管理认识的调查分析》,提示我们护理经济学研究是当前写作的热点;《循证护理实践研究进展》、《影响循证护理发展的因素及对策》、《循证护理资源的获取方法》,提示我们循证护理是当前的写作热点;《实施产科全程护理模式促进产妇早泌乳充分泌乳》,提示我们护理工作模式的建立是当前写作的热点;《两种判断拔除胃管时机的方法用于肠梗阻病人的比较》、《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局部压迫时间与皮下出血关系的研究》、《高脂血症患者肝素液封管浓度的研究》、《PICC插管与锁骨下静脉插管在血液病患者中的应用比较》等论文,提示我们基础护理研究永远是护理论文的写作热点。在这些热点问题中选题和写作,有助于解决当前护理中的实际问题,对读者有指导意义。

从刊文文题中寻找写作灵感期刊的刊文不会相互重复,但可相互补充、完善。可以就一个主题不同的研究对象写出多篇论文,只是每篇论文研究对象的护理问题不同。尽管期刊不断地刊出新文章,但护理研究实践永远不会停止,护理论文的写作空间仍很大。所以,在浏览期刊的文题时,建议留意文题中的研究对象,如果结合自己的研究实践,同样的研究主题,护理上有无新的特点和措施?可否写成一篇论文?如:内科护士写的《急性白血病病人心理健康状况及护理》在本刊刊出,儿科护士结合儿科的护理实践,考虑到儿科住院患儿亲属的心理问题及护理很有特点,值得探讨,写出的《儿科住院患儿亲属的心理健康状况及护理》也在本刊刊出。又如:本刊刊登了《30例系统性红斑狼疮脑炎患者的护理》,有一位作者护理了1例有特殊护理问题的系统性红斑狼疮脑炎患者,她写的《1例系统性红斑狼疮脑炎患者的护理》也在本刊刊出;此外,青海省的一位护士分析了高原地区因缺氧导致系统性红斑狼疮脑炎患者临床反应加重、护理难度加大的特点,写出了《高原系统性红斑狼疮脑炎患者应对方式的研究》和《高原系统性红斑狼疮脑炎患者的特点与护理》等文章,也在本刊刊出。这些相同研究主题、不同研究对象的论文,为今后的综述及进一步的研究打下了基础。

此外,将刊文文题与其文后的参考文献表进行对比,可以看出该文文题与参考文献中文题的相互补充、相互完善的关系,如:本刊2003年第2期的刊文:《糖尿病营养教育实施现状的调查与分析》,其参考文献为《关于医院健康教育实施现状的调查分析》[实用护理杂志,1999,15(8):52];本刊2003年第3期的刊文:《建立乙肝病友俱乐部实施健康教育》,其参考文献为《开展高血压病友俱乐部活动的体会》[护理学杂志,2001,16(10):634]。所以,留意期刊中的文题,或许能找到一些写作的灵感。

从刊文新理论、新概念中寻找写作灵感新理论、新概念是选题和写作的最佳信息,是今后研究和写作的热点。护理期刊的任务之一是对新理论、新概念及时报道并推广,领先的作者会将这些信息率先写成文章发表在期刊上,所以,在读到这些新理论、新概念时,能否同自己的临床实际结合起来,并写成实践应用方面的文章呢?如:本刊2003年第1期刊出的文章《以色列以家庭为中心的儿科护理》,介绍了以家庭为中心护理的概念及在以色列儿科护理中的应用情况,其中,以家庭为中心护理是美国卫生系统中的一个新颖、广泛的概念,能否将这一概念和以色列的成功经验,在自己所在的病房中应用呢?

从刊文结尾中寻找写作灵感有的科研文章在结尾处写明:“......有待进一步研究”,所以,留意刊文结尾,可以找到作者尚未完成的科研课题。如:“应用超声雾化吸入经气道补钾补镁的实验研究”一文,作者通过动物实验,论证了应用超声雾化吸入经气道补钾补镁的可行性,在文章结尾写明:“临床试验有待进一步研究”。另一位作者,在这篇文章的基础上,进一步进行了临床验证,写出了“低血钾患者应用超声雾化吸入补钾的疗效观察”,在本刊刊登。

从护理期刊中寻找写作角度

借鉴刊文的写作角度期刊刊文是从大量的稿件中筛选出来的,所以,每篇文章都有他相对独特的写作角度,很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如:《介绍美国的护理教育》、《介绍日本医院的护理管理》的写作角度一般,而本刊2003年第1期刊出的《中美护理教育的比较与思考》和本刊2003年第4期刊出的《日本S医院和中国C医院护理管理的比较与分析》,则写作角度很有创新性,从国内外比较的角度提出问题及改进建议,对读者有指导意义。

从写作热点的更深层面寻找写作角度任何一项研究都有一个不断深入的过程。如:有关健康教育热点问题的刊文,从对患者健康教育需求的调查分析、对患者家庭护理需求的调查分析、护士健康教育问题的调查与对策等描述性研究,到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对患者家庭进行健康教育的经验总结,到对患者疾病知识掌握程度与疾病直接医疗费用关系的相关性研究,到运用某一种方法对病人实施健康教育的试验性研究,再到病房开展健康教育的组织管理、某种疾病健康教育模式的建立与实践等管理研究。期刊的这些刊文,反映出健康教育的研究和写作是一个不断深入的过程。目前,经验总结、描述性研究的刊文较多,试验研究论文还很少,我们再对此热点进行写作时,就不能仅仅停留在调查研究、经验总结上,而应该进一步探讨健康教育模式的建立、健康教育最佳方法的选择上。护理研究的热点很多,如果从更深的层面去研究和写作,就会具有先进性和临床指导意义。

从写作热点的更广范围寻找写作角度任何一项研究都还有一个不断拓宽的过程。如,有关舒适护理热点问题的写作,可以从各种疾病患者的舒适护理、各个科室如何开展舒适护理的角度写作。如:本刊刊出了《瓣膜置换术后疼痛及不舒适原因分析与护理对策》,而《机械通气病人的心理不适及其原因的探讨》、《提高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后患者卧位舒适度的方法》、《1例乙型慢性肝炎病人舒适护理的尝试》、《舒适护理运用于手术室护理的探讨》等论文,也在本刊刊出,因为它们并不相互重复,反而使舒适护理的理论应用更加广泛。

从护理期刊中学习写作方法

从稿约中学习写作规范每年期刊的第1期一般都刊登稿约,稿约是期刊与作者关于写作事宜的一些约定,其中,也包含许多写作方面的要求和规范,是初学者学习写作的简易教材。如:本刊在稿约中介绍了开辟的栏目,各类文章的字数要求,文题、作者署名、摘要、关键词、医学名词、图表、计量单位、数字、统计学符号、缩略语、参考文献、标题层次等写作要求。如果按照稿约的要求写作,写出的文章会显得很规范,就会给审稿专家留下很好的印象。所以,写作前熟读稿约是很有必要的。

从刊文中学习写作思路有些作者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但提笔时却感到非常困难,如:写作思路不清,不知如何写前言,不知如何引用参考文献等。其实,最好的解决办法是仔细阅读期刊刊文,分析刊文的写作思路及各个段落的写作要素。如:本刊2003年第5期刊出的论文:《卧床病人的体重测量法》,其前言为:“体重是评价病人营养状态、判定病人营养治疗效果的重要指标之一。由于国内目前尚缺乏测量卧床病人体重的设备,故观察卧床病人的体重变化比较困难。为解决此问题,我们设计出组合人体秤,比较了双组合踏板秤称重及床上卧姿称重两种体重称量方法,现将结果报告如下。”其前言共说明了4个要素,即:说明概念——体重,提出问题——观察体重困难,概述全文——比较了两种测量方法,引出下文——现将结果报告如下。那么,今后写前言时,模仿刊文写出这4个要素即可。人们常说:写文章开头难,其实,论文写作时开头最容易,就是说明文题中出现的概念,如果要说明的概念众所周知,也可以省略不写,直接提出问题即可。同样,通过阅读刊文,还可以分析正文中各个段落的写作要素,以便指导自己的论文写作。

从刊文中获得写作实例许多作者学习了一些新理论、新知识,但在自己的临床实践中如何具体应用,又常常感到困难重重。如:期刊已刊出不少有关循证护理理论介绍方面的文章,许多作者也已经看到了循证护理这个研究热点,打算在临床实践中具体应用并总结出论文,但不太清楚如何具体操作。其实,仔细阅读护理期刊,就可以找到答案,如:本刊2002年第12期刊出的论文:《循证护理在乙脑高热患儿护理中的实践》,详细叙述了作者对46例乙脑高热患儿应用循证护理的具体操作过程和经验,对于初学者来说,是一个很好的实例,可以启发初学者举一反三,将循证护理正确地应用到自己的临床实践中并总结出自己的论文。此外,期刊中的每篇论文,都运用了不同的研究方法,对于初学写作者来说,可以作为书本知识的补充和完善,在自己的研究和写作中学习和借鉴。

同刊文作者探讨写作经验许多作者经常兴奋地告诉我,他们的文章刊出后,收到大量的读者来信,询问稿件以外更详细、更具体的写作信息。在这种以文会友的交流中,作者有一种事业的成就感,读者得到了非常有用的写作信息,双方都感到非常愉快。如:本刊2001年第12期刊出的《开展礼仪服务提高护理质量》,该文作者在文章刊出后不久,收到了20多封读者来信,对她的做法和成绩表示肯定,同时要求参观医院并索取作者所在医院发给各个病房的《护士服务礼仪规范手册》(非正式出版物)。作者及所在医院护理部及时抓住这个机会,正式出版发行了《护士服务礼仪规范手册》一书及光盘(该书已再版),并举办3期护士礼仪规范学习班,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所以,在阅读期刊时,如果有非常感兴趣的论文,建议利用文中作者的联系地址同作者交流,以便获得更多、更具体的写作信息。

写作心理论文范文第10篇

“过程写作法”交际理论《学术论文写作》一、“过程写作法”之理论基础和基本含义

20世纪70年代,第二语言教学逐步摒弃了行为主义理论,转向以交际为目标的教学法。麦肯齐和汤普金斯首将交际理论引入写作教学,提出了过程写作法,因其观点新颖而实用,受到外语教学界的瞩目,成为写作教学法的主流。过程教学法的理论基础是交际理论,交际法强调语言的社会交际功能,它的基本主张包括倡导教学过程交际化,认为只有做到外语教学过程交际化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强调学生主动学习,要亲身经历合作学习和知识建构的过程并有效地学习( 陈辽坤1991)。由此,写作教学的目标是通过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交际能力来发现内容,挖掘内容,准确地表达内容,在写作的过程中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并充分培养其思维能力。教师的指导也始终贯穿于整个写作过程之中,直至最后成文。

二、《学术论文写作》课程简介

《学术论文写作》是英语专业学生必修的主要专业基础课,是英语专业技能必修课,其主要目的在于通过英语学术论文写作知识的系统学习,培养和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本课程的授课特点是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采取以课堂教学为主干,以课前探讨和课后反思为两翼的教和学途径,激活学生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综合素质。该实践教学要求学生依据课堂讲授的学术论文各个写作环节,组成合作小组并拟定论文选题、撰写大纲、查找资料、完成论文草稿撰写,期末以口头答辩的形式讲述论文,完整呈现学术论文从撰写到答辩的全部过程。学生经过理论知识学习和实践演练,可以构建清晰的学术论文写作的概念,养成有效使用语言的习惯。

三、过程教学法基本程序之应用

1.写前阶段

即为学生落笔前的构思阶段,是指写作之前所做的各项准备工作,包括阅读各种资料、收集信息、确定主题、列出提纲等。这个阶段对于学术论文而言犹为重要,因为一个好的研究论题需要基于专业所学、大量的文献阅读和批判式的思考。本阶段,教师指导的关键就是向学生讲授各种挖掘题材的技巧,特别是对于初涉学术论文的学习者而言,如果写前阶段的工作做得不好,后期的论文就很难成行,而且会对学术写作产生犯难甚至是抵触的心理。因此,本阶段积极地鼓励和激活性质的不同思考角度是教师指导工作的重要前提。根据过程写作法的要旨,教师的任务首先就是启发学生如何开发自己感兴趣的题材、选定一个研究方向,然后结合文献阅读逐步细化,拟定一个比较可行的主题句和研究题目。确定题目可行性之后,教师可以根据题意帮助学生确定写作提纲,并引导学生搜集与题目相关的文献资料或研究数据。

2.写作阶段

即初稿阶段,学生用文字把自己的构思表达出来。本阶段,教师在指导学生展开各章各节的写作时,应顺着学生的思路,或交谈或提问,帮助他们完整思路。学术论文的写作阶段要紧的是思路的明确和记录,围绕选题进行文献综述、阐明选题意义和研究问题,教师应告诉学生紧扣选题,突出重点,不要在意任何语法规则、选词和用词等细末问题。否则的话,学生一味地否定刚写到纸上的东西,使自己发掘题材的能力受到限制。并不是因为这些内容不重要,而只是把这些技术性的细节纳入文章的修改阶段。学生在本阶段可以在合作小组内或与教师进行大量的对话,在写作过程中不断完善研究命题和研究思路。

3.修改阶段

即学生对论文进行整理和完善的阶段。这个阶段可以分为两步进行。第一步,学生互评。仍然以合作小组为单位,根据老师提出的问题对同伴的论文草稿进行评价。这些问题多涉及论文的内容而少涉及写作形式。小组讨论后,让学生为所阅文章写出书面评语,相互问答并商定修改意见。教师可在各组之间进行巡视,但不要过于干预,只对提问的学生进行答疑或指导。第二步,各组推荐一篇论文,可以要求研究方向不同的论文,如“语言学、教学或翻译”,在学生阐述本研究论文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论文的思考线索、选题的表达、研究方案的设计等,使学生从中领悟到不同研究方向学术论文的写作方法;教师可以指出需要改进完善之处,并可就某几篇论文或某些点启发学生课堂讨论。

4.重写阶段

即重写整理和写作的阶段。教师要使学生明白,重写是写作过程中的阶段之一,而不是对初稿写得不好而进行的惩罚。指导学生根据同学的修改意见,借鉴学术论文的写作技巧和特点,完整和调理自己的思路,对文章进行修改和重写。此时,教师还应鼓励学生对内容进行改动,也可以建立在重写前列出提纲,说明增减的内容。这样,经过重写,吸纳别人的经验和扩展自己的思路,相信学生的写作水平是会有所提高的。

5.评阅阶段

传统的评阅是存在着严重缺陷的:师生之间达不到真正的交流,教师的评阅过多地放在拼写、标点符号、语法和句法等方面,而忽视了对文章内容的审视。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在修改和校订环节之外,课程增加了论文口头答辩的环节,要求学生以3~5人的合作小组为单位,对所选论题和论文内容进行口头答辩,答辩内容包括阐述论文方向,介绍相关文献资料,阐明研究方案和研究结果;答辩小组要回答任课教师和其他同学对于论文内容等所提的问题,以帮助学生形成对于读者的敏锐的感受力。

总之,把写作教学的重点转移到整个写作过程,其重要意义在于摆正了写作与思想表达之间的关系。学习并掌握写作技巧和文章结构本身并不是目的,它们只是表达思想的手段,而表达思想才是最终的目的。Widdowson曾指出:写作是什么(1996:6)?不是写句子,而是写思想;不是句子的堆砌或排列,而是交际,即作者把自己想说给别人听的观点摆出来。《学术论文写作》的目标是让学生习得论文写作的完整过程,写出自己对选题的理解,表达自己的思想,进行学术交流。这样的宗旨即是过程写作法理念的体现,该教法之目标是让学生在实践中感悟什么是怎么学到的。内容是师生共同探讨决定,共同计划,让学生自己发现需要并根据完成任务的成果评价的,也就是内因起作用的(夏纪梅,2003)。让学习者自己选择论题、查找文献、确定题目、完成写作,实质上是给学习者提供了一个探索语言知识的机会,因为写作的过程必然涉及到新的语言知识,表达观点的过程就是好的写作,不仅仅是在创造出完美的文章,也是创造文章的过程。

参考文献:

[1]陈辽坤.“交际法”与中学英语教学[J].现代外语,1991,(3).

上一篇:写作训练论文范文 下一篇:写作课堂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