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策略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13 01:53:21

写作策略论文

写作策略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新闻写作若干问题探索

一、搞好新闻写作必须从练基本功抓起

1.1素材选择要通过实践调查来完成。

选择素材应坚持以下基本原则:一是真实性。真实是新闻的生命。选材是要认真鉴别,选用最可靠的材料;不能道听途说,更不能臆想编造。二是思想性。所选的材料,必须符合四项基本原则,符合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能促进安定团结,有利于我国改革发展稳定大好局面的材料。三是针对性。所选的材料,必须是“有的放矢”、“对症下药”的材料,真正能够解决各种实际存在的问题。四是战斗性。所选的材料,要能鲜明地表达提倡什么,反对什么,怎样是对的,怎样是错的。做到是非清楚,褒贬分明。五是实效性。不要“明日黄花”、“马后炮”,要选择反映新情况、新问题的材料,并且要使所反映的材料同党的工作部署合拍,同实际工作进程相一致。六是趣味性。除了社会新闻、趣闻轶事等本身具有趣味性的报道外,对其他种类的新闻,也要努力挖掘,选用读者感兴趣的材料。这些工作一点儿也离不开深入生活,调查研究。

1.2结构安排要合理,自然,又符合实际情况。

盖房子要有一个成功的设计。文章的表达也要讲究一定合理的结构。新闻的结构,是指新闻的组织构造,具体表现为叙述事实和安排情节的方式,是新闻内容赖以表达的手段。具体地说,新闻的结构,就是按新闻的内部联系,按新闻主题思想的需要,以主题为红线,把经过精选的人物、事件、情节、场面等材料,有计划、有条理、有层次地安排贯穿起来。新闻的开头、结尾、事件的展开,段落的划分,前后的呼应,左右的照顾,都属于结构的内容,它有一定规律可循。新闻报道的基本结构比较简单,大多数是这样的顺序:一是导语;二是解释或深化导语的材料;三是必要的背景材料;四是次要的或不太重要的材料。这就是说,写作的顺序不是照相式的平铺直叙,而是要“开门见山”,一开头就在导语中揭示主题,引出阐述,解释新闻主题的主体。总之,新闻结构的特点是要把最重要的事实写在导语中,写在新闻的前面,其他各个细节则按重要性顺序排下来:愈是重要,愈排在前面,形成一个“倒金字塔”式的结构。

1.3导语的内容既精炼、概括,又反映新闻的核心思想。

新闻的开头,用简炼生动的文字,突出最主要、最吸引人的事实,揭示主题思想以便读者迅速了解主要内容,并能吸引读者往下看的那一句或几句话,称作“导语”。导语在一条新闻中的地位,就像是整部交响乐的前奏曲。叙写导语是新闻写作的第一步,也是很重要的一步,它能确定新闻的其余部分是什么样子。导语写得好坏,直接影响到主题的表达是否充分。新闻导语的形式没有统一的规定,可以根据新闻主题思想的需要采取各种新颖、灵活的形式:一是以新闻人物的话作导语;二是用对比的手法写导语;三是运用比喻概括主要新闻事实作导语;四是用设问句自问自答作导语;五是抓住最能反映主题的具体事实作导语;六是运用有说服力的数据作导语;七是用群众感兴趣的背景材料作导语;八是运用生动形象的群众口语或名言警句作导语:九是用历史趣闻轶事、民间传说等作导语;十是以情景描摹作为导语。

1.4标题拟定有如画龙点睛,一语中的。

标题也叫题目,目者眼也,新闻标题要起到眼睛的作用,能引人注意、美化版面、介绍内容、评价事实。既是“眼睛”,就要富有神彩,充满勉力;如果平淡、晦涩、公式化,概念化,就像失神的眼睛,吸引不了人。所以,古人有“好题一半文”之说。意思是说,拟出了一个好标题,就等于文章写了一半。这也是极言标题的重要性。我们写新闻,尤其是编辑人员,必须十分讲究写好标题。实践证明,一个好标题,就是全文精华的点击和高度浓缩的显露,能增加新闻的力量,抓住读者,扣人心弦,而且使人不得不读,不得不看,甚至久久难以忘怀。新闻标题要注意概括性,以尽可能简炼的一句话,准确地说明这条新闻的主要内容。它要求在有限的栏目内,概括出新闻的主要事实,以最少的宇数表达其内容。这就是说,新闻标题必须简炼。然而,标题是否简炼,不能离开内容来评定。经过概括作出的标题,首先必须准确地反映新闻内容。在一定意义上说,一个好的新闻写作是它的标题给“点”出来的,是标题打出了该新闻的最佳品牌。

二、新闻写作过程应当注意的几个问题

2.1新闻写作的背景材料交待要清楚,但要繁简相宜。

在新闻中说明事物来龙去脉的材料,称为“背景材料”。背景是为了突出所报道的事物意义,说明事产生的原因、条件、环境等,或是对某一事物作必要的注释。它对消息中所报道的主要事实起补充、衬托的作用,有助于深化新闻主题,加深读者的印象,帮助读者进—步了解新闻内容。它是新闻的有机构成部分。在新闻写作中,对于任何一个事件、讲话、情况或数据,只有充分地交待来龙去脉,才能确切地反映客观事物。如果不交待来龙去脉,这个事件的意义就不完整。新闻背景材料,通常包括以下一些方面:一是有关新闻事实本身的历史状况,以便读者用现在同过去相比较;二是与周围事物的对比;三是与不同方法、不同形式的对比;四是事物产生、发展的多种因素的相互制约;五是不仅要反映某一事物本身,还要从宏观范围中看出它的地位、作用,影响以及与其他方面的联系:六是有关事物的专门知识,有关某一问题的各种观点、看法以及各种学派、各种艺术流派和学术见解的介绍等;七是有关某人某事、某地的轶事、传闻和历史、地理、风俗习惯的介绍;八是在人物介绍中交待有关身世、经历和在某—方面的成就等:九是报道新产品、新技术、新发明等,要简要说明它的经济价值、科学价值及其性能特点:十是必要时,在新闻中用了不为一般读者理解的名词、术语和专业用语,要加以必要的解释。

2.2数字材料的运用具有相当的说服力,但一定要准确且用到当处。

客观世界的一切事物,都具有质和量两个方面的规定性。因此,我们写新闻报道时,既要注意使人们认识事物的质,又要使人们把握事物的量,做到“心中有数”。从新闻写作来看,数字具有简炼、准确、醒目、直观等特点,它是其他文字所无法代替的。在加强经济报道的今天,各个部门都离不开统计数字。“用数字语言说话”,可以通过反映事物的量,来表现事物的发展变化,准确说明事物的质的规定性。新闻中运用数字,要注意以下问题:一是所用数字要认真核对,看是否真实可靠,表达方法是否合理,比例的计算是否准确;二是运用数字要根据质与量的辩证统一规律,注意与事物发展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应,不能离开整个事物发展过程:三是要把握事物的最佳量;四是要注意事物各方面数量之间的相互关系,选择最有代表性、典型性、综合性的数字来说明问题:五是报道各种数字一定要实事求是,不能弄虚作假;六是报道某方面的数字,应说明材料的来源和根据,以增加其可信度。:

2.3语言的运用要力求“短、平、快”,其技巧要害是符合大众口味。

写作策略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写作;和谐师生关系;开展活动;积极评价

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是使学生写好作文的前提,也是我们创新写作必须研究的内容。有关心理学研究结果显示,兴趣是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和技巧、开发潜能和智力的内在动力。有了这些内在动力的驱使,学生就会逐渐对作文训练有好感、有热情、有信心进而产生写作的欲望和浓厚的兴趣。所以,我们需要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来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培养学生写作兴趣,调动学生写作积极性的方法和途径是多种多样的。我想从以下几方面和大家进行探讨:

一、创设和谐的师生关系和愉悦的写作氛围

师生关系是教育过程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人际关系。师生关系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教育工作的效果,甚至会成为教育成败的关键。在我看来,首先要尊重学生,平等对待。在我们班里,每个学生都是平等的,老师也一样和学生是平等的,在交互活动中是民主的、在相处的氛围上是和谐的。

(一)把写作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屏弃传统教学中“教师教,学生写”的单一做法,大力提倡写放胆文,即放开形式让学生自由写。不要用固定的框框困住学生的思维,步步为营,不敢越雷池一步,刻板僵硬。要把写作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就应该给学生充分的自由,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想怎么写,就怎么写,真正做到“童言无忌”。

(二)把评价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摒弃传统教学中“学生写,教师批”的单一做法,让学生参与到评价当中来。常用的方法有:自评、同桌互评、全班评等。学生在作文本上写上评语与批注,然后自行反馈交流,有时候意见不统一,还会引起激烈的争论,但这又何妨呢?争论的过程就是积极思维的过程。我比较欣赏自评。叶老说过:“作文教学要着重培养学生自己改的能力,教师该如何引导和指导学生,使他们养成这种能力,是很值得共同研究的项目”。通过自改,学生提高了认识能力和写作水平。这学期,我刚实施这个做法的时候,学生有点不习惯,而且只能改几个词语,几句话等,但半个学期下来,学生在修改作文时反复进行炼意、炼句、炼字,从中获益不少,作文水平明显提高。学生亲其师,然后才信其道。教师信其生,然后才能给学生一个自有的天空,没有信任做基础,作文教学要改革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再次,教师还要想方设法让学生信任自己,这样才算建立了和谐的师生关系。

(三)表现出对学生真心的理解。

唐代大诗人白居易说过:“感人心者,莫先于情”。习作无非是让学生把自己胸中的积蓄写出来,不说假话、空话,表达真情实感。作为教师一定要真正把学生当成朋友,倾听他们的苦恼,分享他们的快乐,让学生消除心中的警戒,信任老师,这样,他们才敢在作文中表现真实的感情。4、善待学生的作业。学生交上来的作文,教师应当及时批改,如果时间长了,就伤害了学生满怀期待的心!一篇作文就是一颗真心,教师不但应该及时阅读,而且要对学生提出中肯的意见,提高他们的积极性。

二、充分利用语文课本,开辟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

南宋著名理学家朱熹曾言:“古人作文作诗,多是模仿前人而作之,盖学之既久,自然纯熟。”由此可见,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中国还是外国,模仿(仿写)一直是人们学习写作的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我们提倡学生要能创新,但我们更应知道如果不从模仿开始往往是难以创新的,模仿是前提,是基础,而创新则是一种提高,脱离模仿的创新无异于是缘木求鱼。在我们的中学语文课本中都是非常经典的范文,比如《理想的阶梯》堪称议论文的典范,有针对性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提出总论点,设立分论点以作论述;选用典型的、充分的事例作论据以有力地证明论点;另外,列举事例与分析议论相结合,对比、比较、数字、设问、反问等的运用,都值得我们学习。更为可贵的是,它比其他的议论文让学生学起来更轻松,条理更清晰,更易于学生模仿。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生活是作文的源头活水,学生的生活丰富了,作文才会“有米下锅”。在写作教学中我们要把作文和综合性学习结合起来,让学生投入生活,感悟生活,积累写作素材。我们通过作文竞赛、演讲比赛、朗诵比赛,办手抄报、文学采风、做社会调查等活动,培养学生观察社会、积累生活、感悟人生的能力,陶冶学生的思想和情操,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写作水平。

从优秀的图书和杂志中汲取营养,使每一支才露尖尖角的小荷开出健康鲜艳的花。常言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其中道出一个深刻道理:文章源于积累,只有语言积累到一定的程度,才可能文思如涌,笔下生花。否则,纵有思绪万千,笔下也难有片言只语。古代的一些文人学士,如韩愈、坡……他们压跟就没学过语法,修辞、逻辑,但能写出千古流传的好文章,其奥秘在于他们熟读乃至背诵过大量的优秀作品,形成了敏锐的语感。所以,我们要多读,我们读文学名著,也读《读者文摘》《青年文摘》,订阅报纸《语文周报》,《作文报》,当然别忘记读书笔记哦。

三、积极评价,和他们一起品尝创新的果实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对学生的日常表现,应以鼓励表扬等积极的评价为主,采用激励性的评语,尽量从正面加以引导。”积极的评价,是一种智慧,一种艺术,能给学生以如沐春风之感,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在作文写作中这种激励性的评价,可以使不写作文的学生写作文,不喜欢写的喜欢写,写的好的更加努力的写。初一白佳朋同学,在小学时一直被视为问题学生,成绩很差,不会写作,因为他从没写过一篇作文。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语文老师不喜欢我,我写了作文他也当没看见,所以我不写。”我内心很难受,但我仍然笑着对他说:“不会的,一定是你误会了,老师很在意你!”他用不相信的眼神看着我,我没有说话,只是对他点点头。很快我们初一的第一次作文课到了,当其他同学或沉思,或动笔已经进入写作状态的时候,他果然还在东张西望,而且,不断地偷偷看我。我知道他需要我的鼓励,我在他耳边轻轻说:“你可以写出来,我相信你。而且,小学的事,新同学并不知道,那是我们的秘密。”他眼里有了光亮,但马上变的无助,我明白:“你可以参考作文书”。那一天他交了第一篇作文。我给他的评语是:“你打破了自己的记录,非常值得庆祝,但我希望你做的更好”。不出半年,他的作文水平已经能赶上我们的平均水平了,而且凭借着他现在的兴趣,我相信他很快能表现的更好。:

对学生的肯定最大的莫过于他的作品被老师,被同学或社会所承认,尤其是当他们的作品获奖,这种激励是其他任何形式的赞许所不能比拟的。因此,我们举办了各种形式的竞赛活动,在校内,我们评选优秀小记者,办校刊,让优秀的作品在师生中传扬。我们还配合学校的播音室,用名字为《红苹之声》在课外活动时播讲我们的优秀美文。我们也积极地帮助同学们参加市里县里的各种比赛,并把他们的作品向报社推荐。在这其中,我们好多同学曾经获奖。当劳动的果实被别人认可的时候,他们比任何时候都更有写作的激情。

写作策略论文范文第3篇

“指导学生作文,要从内容入手”,它不仅体现了内容与形式辩证统一的基本观点,而且体现了教书育人辩证的教学思想,也符合小学生作文的心理规律。那么作文指导该如何从内容入手呢?笔者通过长期的教学实践,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尝试。

一、丰富生活,指导学生获取作文的材料

叶老说过:“生活就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要解决学生“没有材料可写”这一作文中最大的困难,老师就必须有意识地丰富学生的生活,帮助学生从丰富多彩的生活中获取作文材料。指导学生作文如何从内容入手。

1.开展活动

为丰富学生的生活,老师可根据作文的训练要求,结合学校的专题教育,利用班队会、课外活动时间,有意识地开展一些活动,并努力使思想教育和作文训练同步。如为配合学校开展以“学雷锋、学赖宁”为中心的学英雄、讲礼议、创文明的教育,我设计了“读介绍英雄的书籍”、“讲有关英雄的故事”、“唱颂扬英雄的歌曲”、“学英雄的优秀品质”等系列主题活动。“读介绍英雄的书籍”,要求学生查找有关书籍,利用课余时间自学阅读,并认真作好笔记;讲“有关英雄的故事”,要求学生在故事会上人人讲一个不同英雄或同一英雄不同内容的故事,力求做到脱离书本,声情并茂;“唱颂扬英雄的歌曲”,要求学生每人唱一首颂扬英雄的歌曲,或独唱,或小组唱,或表演唱,然后举行演唱会;“学英雄的优秀品质”,要求学生在学校尊师守纪,勤奋好学,关心集体,做学校的小主人;在家中尊老爱幼,勤俭朴素,学做家务,做家乡的小主人;在社会上大做好人好事,送温暖,搞调查,提建议,做家庭的小主人。然后举行系列活动事迹报告会和成果展览。通过开展这些形式多样的活动,加深了学生对生活的认识和体验,增进了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和向往,也为学生作文“有话可说”作好了铺垫。

2.参观访问

当学生对某些题材缺乏细致了解时,可指导学生到实地去参观访问。如,我们学校位于市儿童公园附近,班上所有学生都去过儿童公园,可一写有关儿童公园的作文时,却写不清楚,写不具体。可见,他们平日对一些景物观察没有留心,对一些游乐设施了解不具体。作文前,我就有目的地组织学生再次游览儿童公园,并布置学生回来写游记。游览时,我指导学生注意观赏园中的花草树木,逐个了解各种游乐设施的名称、特点,认真观赏园中悬挂的字牌,重点观察几处并作好笔记。回来后,稍作指点,大多学生都能写出内容具体的好文章。又如,沙头角镇退休工人陈观玉,几十年来如一日,做好人好事,不为名不图利,多次受到上级的嘉奖,被人们誉为“九十年代的活雷锋”。利用假日,我组织学生登门采访。回来后,让学生写《值得敬佩的人》这篇作文。通过调查采访,学生既受到了教育,又丰富了作文素材。

3.观察积累

这里的观察,不是指一般的对事物即兴观察,而是从积累的角度进行较长时间的定向观察。老师指导学生观察积累要狠下功夫,要有意地锻炼和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分析事物的能力,这才是解决学生写作缺乏材料即“治本”的有效措施。指导时,老师要培养两种学习能力。一是学会从观察中发现以前未发现的事物特点;二是学会记录这些新的发现,并加以合理想象,通过整理、分析,转化为作文材料。同时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观察事物的习惯,做生活的有心人。这样观察积累,充实了材料仓库,必定会写出富有新意的作文。

4.阅读积累

学生作文材料有来自直接的生活,也有来自间接渠道的生活。经常组织指导、鼓励学生阅读书报,收听广播,观看影视,从他人他地区的社会生活、自然生活的报道与介绍中增长见识,拓宽视野,丰富生活经验,并触发联想自己的生活,形成作文材料。这样积累吸收得越多,运用时才能得心应手。

5.创设情境

作文指导课上,为帮助学生作文,老师可创设一些情境,利用多种媒体指导学生作文,让学生观察录像、幻灯片,听录音或动手演示,也可进行课堂素描,拼图剪贴,观察图片,或小实验、小制作等。让学生动手演示,用眼观察,动脑思考,用口描述,拿笔记载。

二、加强交流,让学生打好写文的基础

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都已证明,从说到写是行之有效的训练途径。文字是表达思想的符号,“说”是内部语言转化为书面语言的桥梁,想得清楚,说得就清楚,写出来就明白。作文指导中,安排课堂交流这一环节,让学生把生活中的人和事搬到课堂里,组织学生分析讨论。这样做,不仅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开拓了视野,帮助学生克服了没有材料可写的困难,而且有利于提高他们分析事物的能力和表达能力,为写好作文打下良好的基矗如,每次课外组织一些参观访问及观察活动后,我都让学生在课堂交流,就是平常的一般作文,我也让学生先说后写。国庆节期间,大多数学生家长都领学生去外面参观、游乐。他们有的去世界之窗、锦绣中华;有的去工人文化宫、儿童公园,有的去东方神曲、大小梅沙;还有的亲临洪湖公园目睹焰火晚会的壮观场景。回来后,他们争着诉说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班上本地和从内地转来的学生抢着介绍自己的生活体验,在外渡假的学生返楼后争先恐后地介绍外地的风土人情、名胜景观。他们一个个讲得绘声绘色,其他同学听得津津有味。后来,我索性在语文课上隔周开设一节“交流课”,布置学生把观察材料以及日常生活中的见闻、感受都整理记录下来,还经常向学生介绍一些适合他们阅读的科技书刊,指导学生认真阅读,要求阅读后,选择一则内容新颖有趣的科技珍闻,做好介绍的准备。

在组织学生交流信息、口述作文时,教师要注意抓住典型事例,组织学生进行分析评论,遇到不同的看法,不统一的意见,老师不急于纠正下结论,而是让学生再去搜集资料,进行学习、观察和研究,自己得出正确的答案。

在交流时,老师还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逐步做到围绕中心,突出重点,有条理地具体讲述。学生在这样的交流中回忆生活,想像情景,再现情景。学生“常说口里顺,提笔手不笨”,写起作文来就能下笔如有神了。

三、灵活训练,让学生写自己想写的内容

学生在平常的生活实践中,积累了一定的材料,产生了写作的欲望,老师在教学中就应该努力为学生提供倾吐、表达的机会,给学生开辟用武之地。

写作策略论文范文第4篇

我国地区间义务教育经费差异来源探讨

我国城乡教育公平问题研究

再婚家庭子女的身心发展及其学校教育研究

低碳经济发展的税收支持政策研究

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研究

美国的负债消费与金融危机

我国现行保证人抗辩权制度的缺陷及完善

民众在司法专业化中的权能定位

关于我国设立税务法庭的探讨

唐代士子习业道观之风

清末大众政治参与研究——以1901至1905年的拒俄运动为考察中心

论20世纪初日本在朝鲜及吉林延边实施的牛瘟防疫

论洲国民族差别待遇的经济政策

美国提出中欧共同均衡裁军原因分析

国外北美印第安人萨满教研究述评

从《诗经》看仪式中的巫、尸角色

论《列女传》中的矛盾女性观

中古招隐诗的创作模式

"北郭诗人"文章观与诗学观之关系

由贾府"四春"形象意蕴看《红楼梦》的思想与艺术

论沈祖棻联章组词的词史意义

党报党刊内在机制对文学发展的影响

中国式的"洞穴说"——对鲁迅"铁屋说"的一种主观阐释

论鲁迅生活世界的当下观

知青小说研究综述

也谈现代汉语非名词性的"A单+N双"结构

对西语哲真理观之符合论与融贯论的比较研究

斯皮瓦克《论文字学》译者前言的解构思想

事件结构与语法研究

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研究

新闻英语翻译中的词汇处理策略

美国新闻期刊汉语文化词汇异化翻译策略浅析——以翻译适应选择论为视角

试论文学理论发展对《红楼梦》英译本形成的影响

延宕与死亡——《哈姆雷特》与《喧哗与骚动》的"死亡"基调比较

《愤怒的葡萄》中陆龟的象征意义

母语高等教育研究的多维视角——兼论母语高等教育与基础阶段语文教育的异同

在英语教学中进行中国文化教育的研究

目的语文化习得与外语教学关系的探讨

中西思维模式对中国大学生英语写作的影响

高等师范音乐教育实习课堂评价探讨

当前高职院校"基础"课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论儒家音乐思想的伦理观

吉林汉族民歌中的民族意蕴

基于低碳经济视角的企业环境责任研究

网络监督视角下的廉政建设研究

新农村建设与"留守儿童"的归宿

战后日本女性婚姻观的变化

略论3-6世纪北方社会习俗对疫病的影响

清代以来东北汉族民间信仰构成及其特征

晚清中韩关系走向近代外交的历程

英语学界对奥斯曼威胁与新教改革关系的研究述评

国外学者关于近代英国民众文化水平研究述论

20世纪90年代以来现代汉语副词二语习得研究评述

中国古代戏曲团圆模式的三种类型及其文化精神探略

中国古代家庭小说专学建构的可行性报告——家庭、家族文化视域下的明清小说解读系列论文之一

论《姑妄言》对《金瓶梅》叙事艺术的继承与发展

谈纳兰性德诗词的"关东题材"及其民族文化心理

满族神话载体——说部研究

写作策略论文范文第5篇

我国外语界对元认知策略的研究起步较晚,始于20世纪90年代。文秋芳首先谈到了元认知策略的调控作用,为我国元认知策略的研究开了先河。随之研究者开始关注外语学习中的元认知策略,也肯定了它的作用。为了更好地了解我国近十几年来外语元认知策略研究的实际状况、发展脉络、突出问题及发展趋势,本文对1996~2010年发表在国内13种外语类核心期刊上的相关论文进行了统计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总结了我国外语元认知策略研究的主要成果及贡献,同时指出问题和思考及对未来的展望。

一、研究方法

高一虹等把研究方法分为量化研究、质化研究和非材料性研究。为了确保研究结果的可靠性,本研究增加了质量相结合的研究,它与量化、质化研究均属于材料性研究。因此本研究的研究方法分为四类:量化研究、质化研究、质量结合研究和非材料性研究。笔者检索了1996~2010年间发表在国内13种外语类核心期刊上有关元认知策略的文章,以分析了解现状及其发展趋势,经过分类整理筛选出了76篇符合要求的论文。

二、结果与分析

本研究将从基本趋势、研究方法、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四个方面对这76篇论文进行统计分析。

1.基本趋势

由图1可以看出,1996~2010年我国外语元认知策略研究呈明显上升趋势。过去15年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前六年(1996~2001年)为萌芽阶段,共有6篇,占论文总数的7.9%,这表明外语元认知策略研究已开始启动,但研究人数不多,研究范围有限,成果零星。后九年(2002~2010年)为全面启动阶段,共有70篇,占论文总数的92.1%,这期间每年都在5篇以上,比前6年有了量上的飞跃。这一现象也表明元认知策略研究在国内越来越受到重视,出现了明显的上升趋势,研究队伍迅速成长、方法逐步多样、范围明显拓展、成果不断涌现。

2.研究方法

基于本研究的四类研究方法分类,对76篇论文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显示:量化研究有40篇,质化研究12篇,质量结合研究11篇,非材料性研究13篇,由图2可以看出:量化研究得到了大量的运用,质量结合研究方法使用相对较少。

3.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涉及范围不够广泛,所占比例也不均衡:主要还是针对大学本科生,其中研究对象为非英语专业的有41篇占论文总数的53.9%;英语专业的15篇占总数的19.7%;英语专业和非英语专业混合的有2篇占总数的2.6%;以成人、硕士生、专科生、非英专本科生与研究生混合、师生混合为研究对象的各有1篇分别占总数的1.3%;有关理论研究的有13篇占总数的17.1%。

4.研究内容

(1)理论分析及应用研究目前仍占主导到位。有24篇占论文总数的31.6%(如文秋芳1996年,郑敏2000年,施渝2009年等),其中文秋芳把元认知策略在英语学习中的研究引向了发展的轨道。此方面的研究最初大多是介绍国外理论研究,先明确了元认知策略的内容,再论述它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并把它引入英语学习和教育领域,最后发展和完善了由国外学者提出的元认知策略理论。目前该领域已出现了由单纯的理论借鉴到针对不同校情进行研究的发展态势。

(2)对听说读写译及词汇等语言技能方面的元认知策略研究也得到了应有的重视,但分布不均。关于听力元认知策略研究有12篇占论文总数的15.8%(如林琼2002年,杨坚定2003年,卢敏2006年等);口语元认知策略研究(冯涟漪2007年)仅1篇占论文总数的1.3%;基于元认知策略的阅读(如刘春燕2005年、王宏芳2006年,刘莺2009年等)和写作研究(如吴红云、刘润清2004年,唐芳2005年,张玉萍2009年等)各9篇分别占总数的11.8%:其中吴红云、刘润清(2004年)第一次对写作元认知进行了实证研究。“该研究为国内第一项已发表成文的写作元认知实证研究,她发展了Flavell的元认知理论框架”;翻译元认知策略论文2篇占论文总数的2.6%(如蔡寒松、郭嘉月2000年,唐健禾2007年);词汇元认知策略研究有5篇占总数的6.6%(如吴霞、王蔷1998年,林敏2003年,张颖秋2005年等),但没有一篇是完全研究元认知策略与词汇关系的论文,只是词汇研究中涉及到元认知策略的运用。

(3)多媒体教学与自主学习方面的元认知策略研究。多媒体元认知策略的研究论文有2篇占论文总数的2.6%(赵英俊、索磊2006年,王莉梅2008年);自主学习元认知策略研究有12篇占论文总数的15.8%(如任庆梅2003年,林莉兰2008年,张立2009年,倪清泉2010年等),几乎都表明元认知策略是提高自主学习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

总之,我国外语元认知策略研究总体上有了较大的发展:研究数量总体呈上升趋势,并在2002年以后进入平稳发展阶段;研究方法以量化研究为主,质量结合的研究方法相对较少;研究对象仍以大学本科生为主,涉及范围不广且比例不平衡;研究范围逐步扩大、研究内容呈发展趋势,但仍有待扩展。

三、问题与思考

1.研究方法不够完善

从图2可以看出,过去15年量化研究得到了大量的运用,质量结合的研究方法使用相对较少。研究方法单一还体现在研究手段多采用问卷调查、个案研究或实验性研究,而最科学的三者混合研究却几乎很少被采用。这一现象也说明了研究者已掌握了量化、质化、质量结合的实证研究方法,并且也逐渐认识到单靠一种方法取得的研究成果在信度和效度上都远比不上多种方法混合使用所取得的研究成果可靠。因此今后的研究手段需采用更加科学准确的测量工具,研究方法应该更加多样、合理和规范。

2.研究对象单一且比例不均衡

主要体现在绝大多数研究都以大学本科生为受试对象,仅少量研究涉及成人、研究生和专科生,而对于高职、初高中学生这些极为庞大的英语学习群体几乎无人关注。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我国目前从事英语学习策略研究的人员几乎都集中在高等学校,研究高校学生比较方便。”其次本研究中的76篇论文只涉及英语,没有涉及法语、德语、日语等其他语种。因此今后要加大对其他英语学习群体和其他语种的研究。

3.研究内容仍有待扩展

研究内容的广度虽有明显的提高,但分布仍不均衡,尽管听力元认知策略研究成果比较丰富,但还欠深入研究;在翻译、词汇等方面特别是口语元认知策略研究方面相对不足,还需要进一步加强。目前元认知策略培训方面的实证研究仍然不多见,同非认知领域的情感、意志、性格、动机等方面关系的研究更少。

四、对未来的展望

今后的研究可以考虑以下方面:元认知策略同认知策略中的情感、意志、性格、动机及性别等方面有什么关系?认知策略和元认知策略结合培训是否比单一的元认知策略培训效果更好?如何将元认知策略训练融入到英语教学中去?如何将元认知策略训练与教材编写结合起来?等等。要真正达到在外语学习领域全面推广元认知策略的目的,还需要我们做更多努力。基于以上分析,可以大胆预测:今后我国外语元认知策略研究的深度和广度都将得到拓展。

参考文献

[1] 文秋芳.论英语学习方法系统的结构、特点与调控.外语教学与研究,1996(1).

[2] 高一虹,李莉春,吕王君.中、西应用语言学研究方法发展趋势.外语教学与研究,1999(2).

[3] 唐芳,徐锦芳.国内外英语写作元认知研究综述.外语界,2005(5).

[4] 岳好平,施卓廷.大学英语自主学习元认知实证研究.外语研究,2009(4).

[5] 程京艳.英语听力教学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外语界,2009(1).

写作策略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 元认知 元认知策略 英语写作

英语写作是英语学习的四大技能之一,也是英语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国英语写作教学的传统教法是灌输式教学法。它强调写作理论和语言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写作实践过程中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灌输式的教法遏制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展,导致了学生语言输入和输出的严重失衡,从而大大影响了学生语言知识的内化。总之,传统的写作教学强化了教师的主导地位,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Vann(1990)指出,不成功的学习者失败的原因在于他们不知道何时、何种情况下采用何种技能或策略。Victori(1999)认为,好的写作课应该包括写作元认知知识的指导和有效的写作策略培训。这就要求教师在写作教学中对学生的元认知策略进行培训,帮助学生认识、反思自己的写作过程,并对该过程进行监控、评价、调节,同时帮助学生选择有效的策略来解决学习中出现的问题。本文通过对学生进行元认知策略培训,探讨如何借助有效的学习策略来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

一、元认知策略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Flavell于1976年提出了元认知(meta-cognition)的概念。元认知又被称为反审认识,是指个人认知过程的知识和调节这些过程的能力。元认知由元认知知识和元认知策略组成。元认知知识指个体获得的与认知活动相关的知识,它具体包括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条件性知识。元认知策略指个体为了控制自己的认知过程而采取的管理步骤。元认知策略包括:计划策略、选择注意策略、监控策略和评估策略。

近年来,学习策略受到国内外学者越来越多的关注。Graham(1997)认为元认知策略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研究表明:在英语学习中,元认知策略可以对学习过程进行有效的规划、监控和评价,强化学习者的自我认识和自我反省。元认知能力的培养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自觉性,从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元认知策略在大学英语写作中的研究还比较缺乏。鉴于此,我设计了本研究项目,旨在探讨元认知策略是否与英语写作成绩存在相关性。

二、研究设计

本研究以对学生进行元认知策略培训为自变量,以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的提高为因变量,在实验班的英语写作教学中,融入元认知策略训练;而在对照班,以常规方法教学。两个班均采用相同的教材,而且两个班都由我任教。根据实验结果检测对学生元认知策略培训是否能够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实验假设如下:元认知策略培训能够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

本研究的受试是河北医科大学2010级的100名新生,其中50名来自临床专业,50名来自药学专业。之所以选择新生是因为他们没有经过专门的学习策略培训,元认知策略培训让他们有意识地采用某种学习策略,从而提高英语写作能力,这正是本研究的目的所在。

本研究由学生写作摸底测试、培训前元认知策略问卷调查、元认知策略培训、培训后的终点测试和培训后元认知策略问卷调查等部分组成。学期初,我对这两个班进行了一次作文摸底测试,摸底考试的试卷为两篇主题作文,一篇为说明文,一篇为议论文,共30分。评分时以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的作文评分标准作为参考。实验班的作文平均分为20.14,标准差为2.32;对照班的作文平均分为20.31,标准差为2.26,结果显示:两个班的平均成绩没有显著差异。

本研究采用的元认知策略调查问卷以O’Malley和Chamot的元认知策略分类为基础,问卷分为计划策略、选择注意策略、监控策略和评价策略四部分,共20个问题。每一种策略的使用情况分五个等级,每一项的最高分为5分。问卷内容用汉语表达,语言简洁、明了。根据作文摸底测试结果和元认知策略调查情况,我有针对性地在实验班的写作课上对学生进行元认知策略培训,具体做法如下。

(一)教会学生制订写作学习计划。

英语写作学习计划指学生根据自身情况制定出英语写作学习的具体安排。学习计划包括周计划、月计划和学期计划。首先,教师帮助学生认清个体差异及自己的写作水平。通过学生互相评改作文,教师帮助学生认清自己写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只有认清自己的写作能力和问题,才能够制定出适合自身情况的学习目标。

(二)教会学生选择使用写作策略。

教师不仅要教授各种文体的写作特点、行文格式和修辞方法等写作策略,而且要让学生知道应用这些策略的时机和方法。教师指导学生针对不同的文体或写作要求,要有意识地选择最适合的写作策略。在写作教学中,教师指导学生加强阅读、模仿阅读中的表达方式;指导学生挖掘写作题材、积累写作素材并进行积极的写作体验。

(三)教会学生监控写作过程。

教师指导学生在写作过程中,根据写作目标对写作进度、写作方法、效果等方面进行有意识的监控。比如:监控自己的注意力是否集中,是否领会了写作要求,是否采用了适合的学习策略等。对学生进行写作元认知策略培训就是学生在写作遇到困难时帮助他们进行反思,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从而采取最合适的学习策略和解决方法,帮助学生学会独立自主地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

(四)教会学生对写作进行评估。

完成写作后,教师引导学生对文章进行检查,检查段落语句是否完整、检查书写格式是否正确、检查文章结构是否清晰,发现文章中的疏漏和不够严密的地方,并及时调整写作思维。还要引导学生反思在整个写作过程中,采用了哪些学习策略,学习策略的使用是否得当;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评估自己的写作水平是否有所进步。

三、结果与分析

经过一学期的元认知策略培训,教师再一次对学生进行作文终点测试和培训后元认知策略问卷调查。数据的收集工作由教师完成,我运用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了分析。

从表1可见:实验班和对照班的成绩在培训前没有显著区别,实验班经过一学期的元认知策略培训,写作水平有显著性提高,两个班的成绩存在显著差别。这表明:元认知策略与写作成绩是密切相关的。

由表2可见:经过培训后,实验班学生使用元认知策略有明显的进步。培训前学生对写作没有明确的计划,经过培训,学生清楚了元认知策略对提高写作的作用,因而有意识地在写作训练中运用这些策略。

综上所述,元认知策略与英语写作水平呈显著正相关。对学生进行元认知策略培训,有助于提高他们的英语写作水平。因此,在写作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写作兴趣,还要积极培养学生元认知策略的使用能力,增强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最终提高英语写作水平。

参考文献:

[1]Flavell.J.H.Cognitive Development[M].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 Hall,1985.

[2]吴红云,刘润清.二语写作元认知理论构成的因子分析[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4,(3):187-195.

[3]文秋芳.英语学习策略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13217.

本文系2010年河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元认知策略在大学英语写作中的应用研究”研究成果,课题编号:S2010706。

写作策略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元认知理论;自主学习;英语

【中图分类号】G642

本论文得到黑龙江省教育厅2012年度人文社会科学项目(课题编号:125220016)的资助,为该课题结题论文。

在20世纪,心理学和语言教育理论经历了快速发展。与此同时,外语教学的普及以及英语地位的日趋重要使得外语教学的研究日益成为语言学习及教学中的重点。到了21世纪,不少学者认为英语教学的重点在于学习者如何使用英语,在使用过程中达到学习目的。而元认知理论及其策略切合此观点。

一、元认知理论与策略

元认知理论最早起源于美国,是一个心理学名词,主要是指个体对某一事物的认识过程,并在认识的基础上实现一定的目的。可见,元认知理论不仅注重过程,还注重结果的实现,是运用已有或新习得的知识,采取一定的方法实现某个目标。而认知策略主要是指在学习过程中进行分析、推理及信息传递来促进学习者获取知识,解决问题的各种行为,它是使用元认知策略的基础和为了取得良好学习效果所采取的各种措施。在当今大学英语教学中,如果能够科学合理的使用元认知理论,引导大学生自主学习英语知识和技能,将会大大提高英语教学效果,调动大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二、当前大学生英语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本校2010级学生的问卷调查,以及结合观察及访谈法来对大学生英语学习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根据所收集到的资料,我校大学生主要来自于一些三四线城市,其英语水平总体来讲不高,大部分学生的英语词汇量大致在2200左右。调查结果显示90%的学生在英语课堂之外没有积极的进行自主学习,加上课堂学习英语的时间一个星期学习英语的时间不超过4个小时。而在英语课堂上,学生仍然习惯于将中文转换为英文后再说出英语;87%的人学习英语的方式仍然是通过单纯地记忆单词,对英文材料的阅读则是非常之少;64%的学生对英语的学习主要是通过对单词的记忆及语法的领会,主要集中在听与写方面,而说与读方面的训练欠缺;95%以上的学生保持学习英语的动力是来自于四六级压力、考研和出国及就业需求。总之,大学生步入大学校园之后对英语自主学习意识不足,同时也缺乏高效的学习方式,课堂学习热情不高等。

三、基于元认知策略的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策略探索

提高英语学习效率要讲究一定的学习策略,特别是元认知策略,从而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及思考能力,从而提高大学生元认知策略以及对英语的运用。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应该注重从学生的需求出发,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同时要采取各种办法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及促进学生自我学习。通过认知策略的培养,使大学生熟悉各种学习策略,例如,听力及阅读技巧、写作策略及翻译技巧等等。在元认知理论的基础上,笔者提出了以下策略以提高大学生学习英语的自主性:

(一)合作学习策略

合作学习是根据学生的英语水平、学习能力、性格特点等,将学生划分为若干个小组,对于比较优秀的小组,教师可以布置难度稍大的任务。对于水平一般的小组,教师可以布置稍微容易一些的任务,但是要保证布置的任务具有挑战性。然后要求各小组在规定的时间内将任务完成,对于完成任务所采用的方法和手段不加限制。合作学习策略给学生提供了更多自由发挥的机会。通过合作学习,可以加强学生相互协作的意识与能力、增加学习的动力和压力、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等等,长此以往可以提高学生自我思考及学习的能力,从而最终提高英语听、说、读、写方面的能力。

(二)自主学习策略

自主学习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对自己负责,能自我学习,具有一种学习独立性和自我抑制等特征。自主学习的效果取决于学生各种心理系统的综合运用能力,一般来说能够将视觉、听觉、记忆等综合运用的学生,其英语成绩比较好。为了实现大学生自主学习目的,教师应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自主学习机会,减少满堂灌输的课堂教学次数,尽量多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例如,教师每周可以让学生进行一次在线自主学习,教师将英语试题给学生,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并根据计算机显示的答案,给自己打分和纠正错误。

(三)读写策略

读写策略则是在英语学习过程中依据不同的内容及目的运用一定的技巧来进行阅读,以及采用一定的写作思路和风格、切合自身的语言特点及谋篇布局来进行英语文章的写作就是我们所说的读写策略。比如,教师可以精选各种原汁原味的英文文章印刷后发给学生进行阅读,并安排学生进行相互讨论,提炼出文章中可以广泛应用的好句型和好的词语,对作者文章写作思路及视角进行探讨,同时也可以对某些典型句子进行语法分析,提高学生遣词造句的能力,并且督促他们将总结的东西应用到平常写作当中,实现学以致用的目的。

(四)听说策略

听力策略是指学生应该在教师的指导下在进行听力训练或测试时,应该如何事先了解将要听到的英语材料,怎么做准确的预测以及抓住关键词。笔者的经验是对英语各个话题进行分类训练,以及对关键词进行总结,同时要在听力之前抓住有限的时间浏览各题目的标题,大致清楚听力材料要谈的什么问题等等。口语策略则要求在口语教学过程中,加强元认知策略的训练,教师可以积极打造一种由低到高的英语听说环境,从而更为有效地锻炼学生的听说能力,比如采用多媒体教学方式,组织全班及年级英语朗诵和各种形式的演讲比赛、以及英语角等等,想方设法拓宽学生英语表达渠道和机会。

四、结语

元认知原理下的元认知策略可以有效的提高大学生自主学习英语的能动性。笔者建议在大学生入学时就要将元认知策略注入到教学当中,并让学生领悟其魅力所在,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从而做自己的主人,提高英语成绩。

参考文献

[1]Flavel,l J. H. Metacognition and Cognitive Monitoring: Anew idea of Cognitive Developmental Inquiry[J].American Psychologist, 1979(34)

[2] Skehan, P. A. Cognitive Approach to Language Learning [M].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8

[3]程晓堂,郑敏.英语学习策略[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0

[4]王笃勤.英语教学策略论[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2

写作策略论文范文第8篇

摘 要:目前我国食品安全领域存在诸多问题,应严格食品和食品生产企业的市场准入,对进入食品市场的生产企业和食品严格管理。质监

>>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探析 权威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HACCP 构建严密高效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 中小型食品企业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建设发展研究 食品安全信用管理体系建设 生猪屠宰生产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HACCP)的研究 塑化剂风波对台湾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冲击 WTO体制下中国食品安全风险管理体系的构建 基于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果冻生产质量控制策略 食品安全教学中的质量管理体系 欧盟食品安全应急管理体系研究及对我国的借鉴 深度解析食品安全管理体系中验证的重要性 略论高校食堂食品安全管理 食品安全监管体系的完善 食品安全政府监管体系的完善 微访谈之对中国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管理的反思及展望 中小企业建立食品安全管理体系面临的问题分析与对策 麦当劳 从“田间”到“餐桌” 打造食品安全管理体系 我国食品安全标准及其管理体系概况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论文网 > 艺术 > 略论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完善 略论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完善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 林 诚")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摘 要:目前我国食品安全领域存在诸多问题,应严格食品和食品生产企业的市场准入,对进入食品市场的生产企业和食品严格管理。质监、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依据生产经营者的诚信度和质量管理水平以及进口产品风险评估的结果,对进口产品实施分类管理,并对进口产品的收货人实施备案管理。关键词: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市场准入中图分类号:R1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0)18-0199-01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是指国家食品安全行政管理机构为确保食品安全,对食品的生产、流通、运输、仓储、销售等环节进行组织、协调、控制和监督的法律制度。为保护消费者健康安全、促进国际贸易,我国现有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必须完善,最终建立一个以科学的风险评价和食品安全评价为基础,以法律为保障,政府、中介组织、企业和消费者各负其责,政府各监管机构之间分工明确、协调配合,反应敏捷,能够实现“从农田到餐桌”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一、食品安全管理机构分工要合理,行政部门执法权力要强化政府食品安全管理机构的合理分工,是实现“从农田到餐桌”管理体制的核心。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定》中这样确定了各部门之间的分工:“农业部门负责初级农产品生产环节的监管;质检部门负责食品生产加工环节的监管,将现由卫生部门承担的食品生产加工环节的卫生监管职责划归质检部门;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负责对食品安全的综合监督、组织协调和依法组织查处重大事故。”目前我国普遍存在执法不严,违法不究或者处罚较轻、行政不作为或乱作为等问题。要扩大执法部门检查权,包括进入生产经营场所实施现场检查;查阅、复制、查封、扣押有关合同、票据、账簿以及其他有关资料;查封存在危害人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重大隐患的生产经营场所。二、发挥质监系统食品安全管理的作用,与企业、政府形成良性互动保障食品安全,质监系统责无旁贷,必须充分发挥其管理作用。质监系统应实行主管领导问责制,建立食品安全监管的长效机制。具体作法是,第一,将各市、县、区质监局所辖区域内的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和食品小作坊划分成不同的责任区,由具体人员负责,并签订责任状;第二,建立辖区内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和食品小作坊动态变化监管图,方便监管;第三,与企业签订承诺书,实行日志管理,即企业和小作坊对每种产品的添加物质要有备案并且要索证索票,每天生产加工产品要有生产记录和销售记录。三、加强源头监管,完善并严格推行市场准入制度(一)加强食品质量安全监管制度的建设,强化政府监管力度目前针对食品质量安全监管的制度有质量监督抽查制度、生产许可证制度、产品质量国家免检制度、产品质量认证制度、质量体系认证制度等。这些制度在提高食品质量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一套更加严格的从源头抓起的市场准入制度已由国家质检总局开始在全国范围实施了,这套制度包含三方面内容:一是企业生产条件审查,不具备条件的企业不准生产。主要对食品生产加工企业的环境条件、原材料进厂把关、生产设备、工艺流程、产品标准、检验设备与能力等方面进行审查。二是强制检验,不合格食品不准出厂。即对准备出厂进入市场销售的食品实行强制性的检验。对于具备食品出厂检验能力的企业,可以自行检验;对于不具备食品出厂检验能力的企业,必须委托具有法定资格的检验机构进行出厂检验。三是为方便消费者识别,要加贴市场准入标识即 QS 标志,经检验合格将进入市场销售的食品必须由生产企业加印或加贴规定的质量安全市场准入标志。(二)加强对食品小作坊的专项整治力度目前,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是食品质量安全监管的重点和难点。对从事传统、低风险食品加工的小作坊,应坚持“监管、规范、引导、便民”的工作原则,一方面通过关停并转等方式,让小作坊尽快达到市场准入条件;另一方面强化监管措施,防止食品安全事故发生。对小企业小作坊应该重点实施四个方面的监管:一是基本条件改造,达不到要求的不得生产;二是限制销售范围,小作坊生产加工的食品销售范围不得超出乡镇行政区域,不准进入商场、超市销售;三是严格限制预包装,小作坊生产的食品在获得市场准入资格之前不得使用相应包装,防止其乔装打扮混入市场。(三)加强对进口食品的监管对于进口食品采取的措施有以下几点:首先,要明确进口产品的安全要求。进口产品应当符合我国国家技术规范的强制性要求以及我国与出品国(地区)签订的协议规定的检验要求。进口产品的收货人应当如实记录进口产品流向。其次,建立进口产品分类管理制度。质监、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依据生产经营者的诚信度和质量管理水平以及进口产品风险评估的结果,对进口产品实施分类管理,并对进口产品的收货人实施备案管理。再次,建立进口产品生产经营者不良记录。质检、药口监督管理部门发现不符合法定要求产品时,可以将不符合法定要求产品的进货人、报检人、人列入不良记录名单。

写作策略论文范文第9篇

关键词: 国内外 英语学习策略 研究综述

一、引言

20世纪70年代初,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化和逐渐完善,国内外语言教学界开始认识到外语学习中学习者、学习过程和自主学习的重要性,并逐渐将研究的重心从过去的以教师为中心转入现在的以学生为中心,从研究教学法转移到研究学生的学习过程,从学会转向会学,随之发展为外语学习策略的研究。

二、国外英语学习策略研究综述

早期外语学习策略的研究关注在学习策略的描述、分类,以及对成功语言学习者所采用的学习策略上。J.Rubin是早期进行此类研究的有名望的研究者之一,她主要研究成功外语学习者的认知学习行为、学习策略。1975年,她发现所有成功的外语学习者在心理特征、交际策略,社交策略和认知策略,以及学习方法方面存在很多共同之处。同一年,N.Naiman等人在加拿大安大略教育研究所进行了大规模的语言学习策略研究。1978年发表了经典专著The Good Language Learner。与以前的研究相比,Naiman等人的研究有很大改进,他们把学习策略与学习者的个人性格、认知风格、智力、语言潜能、态度等方面结合起来研究,添加了很多变量因素,研究更深入、更广泛,更细致。除此之外,他们还将学习技巧和学习策略分开,强调学习技巧是学习者在语言学习中的某些具体方面采用的手段,比如在词汇学习中对单词列表记忆、在语境中学习词汇、把相关的词放在一起学习、用笔记本记录新单词等。这一时期,加拿大学者H.Stern(1983)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之上,增加了“个性化学习方式”、“移情”和“内化”等学习策略,又把成功学习者策略归纳为四类:主动计划策略、深究策略、社交策略和情感策略。早期侧语言策略研究没有理论做指导,不全面,也不系统,不清楚策略之间的关系。进入80年代,外语学习策略研究迅速发展,最引人注目的是O’Malley和Chamot等人的研究。他们以Anderson(1980,1983)的认知学习理论为基础,对语言学习策略进行了详细的区分和描述,比较全面和系统,而且对如何培训学习者使用学习策略进行了探讨。Oxford主要侧重语言学习策略培训的研究。建立了语言学习策略调查问卷,被广泛使用。除O’Malley等人外,Wenden和Rubin(1987),Politzer和McGroarty(1985),Huang和Van Naerssen(1985),Chesterfield(1985)等人也进行了大量的外语学习策略研究。Politzer和McGroarty(1985)研究不同文化背景的英语学习者,发现策略使用与文化背景息息相关。Huang和Van Naerssen(1985)研究中国学生提高口语能力的学习策略。Chesterfield(1985)通过动态调查观察学习者在不同时期是否使用不同的学习策略。80年代的语言学习策略研究具有理论基础,如Krashen(1981,1982)监控理论Anderson(1983)认知学习理论,研究有其重点和关注点,如学习策略的描述、分类、成功语言学习者使用的策略或策略特征。这些研究从宏观入手,随着研究的深入,研究者把焦点关注到微观,具体的学习策略方面。同时研究方法更多样化,研究更注重实际,以事实为导向。

90年代,外语学习策略研究向纵深方向发展,呈现以下特点:第一,外语学习策略与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结合起来。教育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能力,研究学习策略的目的也是让学生独立学习,为以后的终身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策略与自主学习相结合,有效增强学习的效果,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掌握自主学习的能力。在此时期,Wenden(1991)出版Learner Strategy for Learner Autonomy就是探讨外语学习者策略与自主学习能力关系的最好见证。第二,语言学习策略研究的重点转移到如何对学习者进行语言学习策略的培训。80年代的语言学习策略研究以关注学习策略的定义和分类,90年代以后,研究者以如何进行策略培训为研究方向,还专门出版了相应的书籍介绍培训方法,有的研究者研究以学习策略为基础的学习模式。如1998年,Cohen在他的专著Strategies in Learning and Using a Second Language的第五章专门论述了建立在学习策略基础上的英语教学模式对英语学习者的英语学习的影响,尤其是对口语学习的影响。这一时期的研究更关注学习者自身能力的提高,自我学习策略的增长,实用性较强。第三,将外语学习策略研究与学习者自身因素结合起来,如研究者的年龄、性别、性格、智力因素、学习风格、动机、态度、焦虑、所处的文化背景等。如Oxford在1996年出版的Language Learning Strategies Around the World:Cross-cultural Perspectives收集了来自世界各地不同语言学习者的语言学习策略研究论文,并将其做比较研究。90年代的语言学习策略研究,研究内容更丰富,多样化,研究更全面,更注重实践性。

总结整个国外外语学习策略研究,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归纳:认知心理学角度描述外语学习策略研究的价值、定义、分类、研究方法、探讨对学习策略使用的影响因素、将学习策略与学习者的外语水平结合研究、如何进行学习策略培训研究、总结优秀语言学习者在策略使用方面对外语水平的影响。

三、国内英语学习策略研究综述

写作策略论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学习策略;高职课堂模式;构建

一、课题的提出

(一)研究的背景和理论依据

从上个世纪70年代开始,随着认知心理学的迅速发展,外语教学研究领域的重点从研究教师的“教”转向了学生的“学”。在对成功语言学习者的研究过程中,研究者们发现成功的外语学习者无论是在学习方法技巧上,还是在心理特征上,都具备共同的特点――使用相似的外语学习策略。因此,对外语学习的研究很快发展成为对语言学习策略的研究。

在国外众多的语言学习策略研究者中,代表性人物有:Rubin和Stem对成功的语言学习者进行了观察,发现他们在语言学习策略的使用上表现了许多共性;70年代中期,Nei Naiman,Maria Frohlich,H.H Stem Angie Todesco等人在加拿大进行了大规模的语言策略研究,并把学习策略分为五大类别;80年代以后,O’Mally 和Chamot在美国进行了系列研究;90年代,O’Malley和Chamot以及Oxford人的研究代表了这一时期的研究水准。学习策略的研究开始与学习者自主学习的研究相结合,语言学习策略的培训成为研究的重点。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国内对语言学习策略的研究也开展得颇有声色,其中的代表人物有黄华(1985)、桂诗春(1988)等。进入90年代,国内对于语言学习策略的研究向纵深发展,大量的研究论文得以发表,1996年出版了我国第一部论述语言学习策略的专著――文秋芳博士所著的《英语学习策略论》,在该书中,“理论阐述深入浅出,方法指导生动活泼”;2002年程晓堂和郑敏的《英语学习策略论》由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表明“语言学习策略研究在我国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学习策略的定义和分类一直是语言学习策略研究的重要内容。早期的分类由于研究者们在认识上的差异和分歧,加上分类标准、方法不一,以致分出的类别五花八门,难以达成共识。随着研究的深入,这一状况已有很大改观:Oxford(1990),Rubin &Thompson(1994),Cohen(1998)等相继制定出了相应的分类标准和方法;此后,O’Malley & Chamot,Oxford,Wenden等都对学习策略进行了多层次的、系统的分类。参考以上研究者的分类,在本研究中我们倾向于把语言学习策略分为四个大类的观点,即: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情感策略、交际策略。

2000年教育部高教司颁布的《高职高专教育英语教学基本要求》(试行)中提出了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的教学目的:经过180-220学时的教学,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技能,具有一定的听说读写译的能力,从而能借助词典阅读和翻译有关英语业务资料,在涉外交际的日常活动和业务活动中进行简单的口语和书面交流,并为今后进一步提高交际能力打下基础。教师只有做到“授人以渔”即教授学生学习策略,帮助学生形成一定的学习能力才能达到这样的教学目的。

在以前的语言(主要是外语)学习策略研究中,研究者主要关注的对象大多是在校的大学生。而高职大学生这一学生群体是近几年才较大规模出现的,因此,对于这一学生群体的英语学习策略使用情况的系统研究还不多见,这也就是本研究的目的之所在――研究高职大学生英语课堂学习策略的使用特征,探讨其缺陷(如果存在的话)以及应对策略,促进高职的英语教与学,构建学生有效运用学习的英语课堂模式,促进课堂教学省时高效,激发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学习能力,为高职学生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二)研究的目标

职业院校学生作为外语学习的一个群体,一方面遵循着大学生外语学习的共同规律,另一方面有其自身的特点。近年来国内职业院校英语教学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成果数量相对较少,研究涉及的面也不广,还存在许多不足,多数研究还停留在对英语教学的一般性探讨上,对有关职业院校学生语言学习策略方面的研究尚少见报道,对学生语言学习策略与具体的听、说、读、写、译等语言能力的关系的研究更为鲜见。故本研究将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在描述高职高专学生英语学习策略使用状况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如何帮助学生有效运用学习策略,使英语教学更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构建适合高职英语教学的课堂模式,以期为职业院校英语教学研究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启示。

(三)研究的主要内容

构建有效运用学习策略的高职英语课堂的听说、书面交流的学习策略,以实用为主的英语学习策略、课堂合作学习策略的运用、元认知策略的运用。具体内容包括:

1.学习策略对高职学生英语学习口语能力和书面交流能力的影响。

2.性别因素在组织策略和英语学习成绩(perf-ormance)相关性中的影响。

3.优等生和困难学生在英语课堂学习中使用学习策略的差异。

4.在课堂教学中训练学生有效运用学习策略对英语听说的影响。

5.提高不同层次学生英语听说及书面交流能力的有效学习策略。

(四)研究的主要方法

1.调查研究法。对2008级和2009级学生结合课堂内容进行策略训练前后的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根据调查所得数据结合学生实际和教学内容进行学习策略传授的教学和调整,制定合理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

2.经验总结法。根据反馈情况分析学生的策略习得现状,揭示存在的问题,构建有效运用英语学习策略的高职英语课堂教学模式。

本课题研究遵循“确定重点、由点及面、层层推进、普及推广”的原则,在课题研究的基础上,积累了比较科学的研究资料,并予以总结。

二、课题研究的过程

(一)进行师资培训,提高课题组教师进行策略教学的意识

首先围绕课题研究进行教师培训,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知识结构的完善。要求课题组的每位教师都要及时对自身的知识结构进行补充和完善,使自己的知识素养不断提高,为课题研究打好扎实稳固的根基。二是学习策略的学习。通过集中学习的方式对英语学习策略、小组合作学习策略、元认知策略进行了系统的学习,特别结合高职生薄弱的听说策略有所侧重学习,把握本课题研究的关键策略:小组合作学习策略以及培养学生兴趣和学习意识的元认知策略。三是更新观念。课题组每3周进行一次集中的学习讨论,根据大家在实验过程中传授学习策略的情况进行分析讨论,对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的方法,分析将要进行的授课内容该使用什么策略进行教学。此外,要求课题组教师结合别人的成功经验对自己进行总结,进一步更新教学观念,加深认识。

(二)通过课题的分解探索有效运用学习策略的高职课堂模式

在进行理论学习和培训的基础上,制定了一套切实可行的课题实施方案,对课题进行了分解和细化,要求课题组的每个成员抓一个方面进行透彻和深入的研究,并定期进行汇报,做到分合结合,分别分层推进。

(三)加强研究过程的管理和调控,积极开展课题研讨活动

1.围绕课题目标,组织切实有效的课题研究活动,分别开展了课堂教学比赛,课题组成员相互听课、研究案例、编写教案等活动,课题的老师分别在各自的研究内容上发表了相关论文。

2.及时总结、评价研究的各个阶段,积累研究资料。根据各个阶段的课题开展情况,课题组成员认真进行课堂教学目标的设计、教学授课计划的编写,精心准备教案,对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探讨修正,构建了较为成功的合作学习策略的课堂模式,以及各个学习策略有效结合教授的听力口语教学模式、阅读模式和写作模式。

三、成果的学术价值和推广应用价值

(一)研究成果的学术价值

学习策略是灵活多样的,策略的使用因人、因时、因事而异。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帮助学生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并具有不断调整自己学习策略的能力。在英语课程实施中,帮助学生有效地使用学习策略,不仅有利于他们把握学习的方向、采用科学的途径、提高学习效率,而且还有助于他们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本研究通过在课堂上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学习策略的教授,帮助学生发展自我学习能力和反思能力(元认知策略),及时修正自己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学生逐渐发展了合作能力,学会与人合作与分享,并在合作中提高了英语学习的兴趣,在老师的帮助下学会使用认知策略、交际策略、情感策略,并在实践中得到了较好的成果。课题组成员深刻认识到只有帮助学生学会使用策略,才能够更好地让学生发展自我。本课题研究的理论价值在于:在高职学生有限的学习时间里,能够在课堂上结合教学内容进行学习策略的传授,让学生学会有效运用学习策略,从而提高课堂的成效。

(二)本研究的推广价值

从内容上看,本课题的研究既有理论研究,也有教学改革研究,符合教育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的教学改革精神。实践表明,该课堂模式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的能力发展,也提高了学生的各项能力,如表1所示。本研究从2007级开始进行试点,在2008级中进行较大面积普及,在2009级全面推广该课堂模式。

四、课题研究存在的问题和改进设想

1.课题研究的班级局限在商贸系、外语系、生物系、动科系和食品系,而我院其他两个系机电系和电子信息系的班级没有进行实验,所以这些策略对这两个系的学生学习英语的提高是否有效还有待探讨和研究。

2.参与课题的教师在2009年有2位教师休产假,2010年下半年有一位老师退休,影响了整体研究的实力,2009年的研究开展中班级人数少。

3.本研究发表的课题论文在核心期刊的比较少,主要是课题组成员对此认识不够。

4.在研究中数据的采集未能同时进行,有些班级较另外一些班级提前2周完成,对策略的培训有影响。

针对以上存在问题,课题组成员在已经取得的成果基础上将继续进行研究和推广已经见效的课堂教学模式,并对大学英语所有教师进行培训,以达到推广的目的;此外,将继续发表研究论文,增加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 Cohen A.D.(1998).Strategies in learning and using a second language[M].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5-106.

[2] Flavell,J.H.(1977).Cognitive development[M].Englewood Cliffs,NJ:Prentice-Hall.

[3] Flavell,J.H.(1979).Metacognition and cognitive monitoring:A new area of cognitive-developmental inquiry.American Psychologist,34,906-911.

[4] O’Malley,J.M.& Chamot,A.U.(1990). Learning strategi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5] Oxford,R.(1990).Language learning strategies:What every teacher should know.New York:Newbury/Harper Collins.

[6] 程晓堂,郑敏.英语学习策略[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7] 文秋芳.英语学习策略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

[8] 刘电芝.学习策略(七)元认知学习策略[J].学科教育,1997,(7).

[9] 董奇.论元认知[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89,(1).

[10] 董奇,周勇,陈红兵.自我监控与智力[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

[11] 杜晓新.阅读中认知策略与元认知策略相关与实验研究方法[J].心理科学,1997,(4).

上一篇:写作素养论文范文 下一篇:启蒙写作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