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推广范文

时间:2023-03-08 17:18:36

校园推广

校园推广范文第1篇

中国目前正大力推广学生奶并提倡全民喝奶,其气势不亚于当年日本昭和年间的“天皇劝奶令”。拥有优势奶源,出自茫茫蒙古草原的蒙牛企业在众多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她以“举起你的右手,为中国航天喝彩”的情感诉求,通过老、青、童三代不同的形象表现,更加直接地、全面地进入民众的日常生活,建立起了一个鲜明的“健康奶”的品牌印象,赢得了一批忠实的品牌消费者,其地位在中国的奶业市场占有相当的份额。随着时局的不断变迁,面对产品同质化和消费者需求的差异化, 我们对蒙牛液态奶类产品总体市场状况进行了探测,于是我们发现大学生牛奶市场是一个很有发展潜力的市场所以,我们必须赢得大学生的心。

一、企业及产品介绍

位于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盛乐经济园区的蒙牛集团,目前拥有总资产近40亿元,员工万余人。前后四期工程占地面积5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4万平方米、绿化面积11万平方米,凭着其独特的优势和经营之道,蒙牛很快赢得了“中国航天员专用乳制品”、“国家体育总局训练局运动员专用产品”、中国大陆乳制品企业中唯一一家在海外上市的公司等多项殊荣。而这每项殊荣背后,无不体现出蒙牛的诚信,和一个诚信的蒙牛!诚信赢得消费者,对乳业而言关键是产品的质量。蒙牛奉行“产品等于人品”的质量理念,追求“出厂合格率100%”的质量目标。在质量管理上创造性地采取了两项举措,被概括为“一净一稠”,因此,蒙牛在国内第一个建起了“运奶车桑拿浴车间”。蒙牛乳业集团党工团组织健全,并积极开展工作,有力地促进公司快速、持续、健康发展。

真果粒产品采用鲜牛奶制造,生产过程中对牛奶的新鲜度、微生物以及其他安全指标进行100%检测,产品采用了高温瞬时灭菌技术,最大程度保留了牛奶中的矿物质、蛋白质、乳糖等营养成分,从而使得产品更营养,更健康,口感更顺滑。真果粒中的水果含有大量维生素,膳食纤维和钙、磷、钾等矿物质,热量低。膳食纤维对促进肠道蠕动,改善人体的消化系统有积极的功效。随时随地一包真果粒,双重的营养,让美丽由内而外自然释放,美妙的口感享受更能带来一整天的好心情!

二、营销环境分析

(一)宏观营销环境(PEST分析)

1、经济因素(Economic  factors)

在中国的乳制品市场,激烈的市场竞争使得生产商竞相通过降低价格、产品促销等形式争夺消费者,使得乳制品的价格下降、消费者的消费欲望提高。而不断发展的经济和稳步增长的国民收入水平,使越来越多的人追求更加营养的膳食,可以说,中国的乳制品需求将不断的扩大。

2、社会因素(Sociocultural  factors)

社会信用体系的建立,对于乳制品的交易安全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而且蒙牛品牌在中国的成功推广,提高了年轻消费者对健康、营养的关注程度,改变了中国消费者对于饮用乳品的消费习惯。

但是近几年有一些不合格的、质量卫生安全得不到保障的奶产品上市销售,甚至出现了假牛奶,这使部得分消费者对奶制品产生恐惧心理,对牛奶消费失去了信心。作为中国知名品牌在此时更加拥有信誉优势,这是提高市场占有率的好契机,可以通过一定的宣传手段赢得更多消费者的信赖。

3、科技因素(Technological  factors)

**年5月25日蒙牛通州工厂二期工程在北京通州食品工业园区正式开工。该工厂是目前亚洲最大的低温牛奶生产基地。蒙牛将以此大举进军中国起步较晚的酸奶和低温牛奶市场。蒙牛乳业总裁杨文俊介绍,蒙牛将充分利用北京的人才和科研优势,围绕这个亚洲最大的低温牛奶生产基地,以进一步的科技开发为突破口,巩固蒙牛在酸奶和功能乳品市场的地位。

(二) 微观饮料市场

1、产品分析

(一)蒙牛真果粒的分析

蒙牛真果粒是专门为年轻、时尚女性推出的果粒牛奶饮品。作为全球首款含有可嚼果粒的常温牛奶饮品,它有口味清新、营养丰富、口感爽滑等优点,使女性更健康、更年轻靓丽而富有活力。

产品特点:

(1)真实水果+醇香牛奶 营养均衡

(2)时尚的产品外观

(3)美妙的口感,让人品味到青春的感觉

(4)完美搭配,在喝牛奶的同时也在吃水果

(二)对竞争对手的分析

伊利“果之优酸乳”富含多种天然维生素和膳食纤维,给身体补给贴心的营养,让人能够内在健康,外在美丽,充满活力。而伊利推出的新品伊利“果之优酸乳”超级水果蓝莓口味,在乳酸菌发酵的酸奶别加入了精选的超级水果,并富含多种天然维生素和膳食纤维,使消费者在尽情享受超级水果所带来的美味的同时,给身体补给最为贴心的营养,帮助人体强化吸收蛋白质和钙质,调理肠胃平衡,使人体轻松无负担,活力自然绽放。

2.消费者分析

(1)消费者心理分析

1)品牌因素

当前,消费者对商品的价值观念变了,他们既关注商品的使用价值与交换价值,也重视购买商品的心理享受与精神满足,会为了获得个性的满足、精神的愉悦而购买某件商品。随着广告行为的不断深入和其他一些因素的影响,许多消费者在对某类产品的消费方面已经对一些品牌产生了较高的忠诚度(这些品牌往往是市场占有率较高的名牌),而对于其他同类的非名牌商品则常常不屑一顾。

为了了解大学生对牛奶品牌的选择情况,我们对此做了调查,当问及他们对牛奶品牌的选择时,结果如下:

众所周知,蒙牛和伊利是中国最着名的牛奶品牌,从调查结果中我们也可以看到这两者在消费者选择中的比例达到76%,可以说明品牌这个因素在消费者作出选择时影响力很大。蒙牛是我国牛奶的着名品牌之一,一定程度上可以满足消费者对品牌的需求。

2)其他因素

根据数据可知,价格和口味等其他因素也能引响部分消费者的购买欲望。而蒙牛真果粒的各种各样的口味可供消费者选择,走的是时尚路线,基本上迎合了消费者对于包装和口味的需求。其主要在中档市场中进行推广,所以价格比普通乳制品略高,所以我们在做品牌推广的时候应适当的降低其销售价,并突出它在品牌、包装和口味等方面的优势。

(2)消费者偏好

消费者偏好是消费者对同类产品和服务中某些品种的嗜好。

消费者即使面对同一品牌的牛奶,他们也有可能会选择不同品种或口味的牛奶。

(3)消费者需求

品牌营销过程是发现市场(消费者)品牌需求并通过创造品牌价值去满足这种需求的过程。 为了满足功能性需求,市场营销强调的是创造产品和价值,而品牌营销为了满足识别(象征)需求和情感需求,强调的是创造品牌价值。

1)功能需求

牛奶富含很高的营养价值,能补充消费者必需的钙质,并且磷、钾镁等多种矿物质搭配合理,而真果粒中的水果含有大量维生素,膳食纤维和钙、磷、钾等矿物质,热量低。膳食纤维对促进肠道蠕动,改善人体的消化系统有积极的功效。因此,“牛奶加果粒”的蒙牛真果粒大大满足了消费者的需求。

2)情感需求

消费者购买的是有情感依托的品牌,而非单纯的产品,希望在使用产品的同时,情感上也得到安慰。消费者选择不同的口味时会有不同的心情,蒙牛真果粒不同的口味,这正好满足了消费者的情感需求。

(3)影响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因素

1)外在因素

A、地理因素

大学城远离市区,消费者一般只能在大学城的各个超市和商店内购买到牛奶,消费者消费市场较为集中。

B、价格因素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蒙牛真果粒的价格与伊利果粒优酸乳相比,具有一定的优势。蒙牛真果粒在大学城现在的价格为每盒3.2元,而伊利果粒优酸乳的价格则为每盒4.2元。蒙牛与其他品牌的价格也极其相近或者更低。这就使得蒙牛在与其他品牌的价格竞争方面起码不会处于劣势。

2)内在因素

A、生理因素

真果粒丰富的营养价值,时尚的包装,满足了广大消费者需要。所以在合理的价格下,消费者愿意购买我们的产品。

B、心理因素

大学生在思想和行为上都日渐渐成熟,对一种购买行为可以衡量其是否必要,虽然不排除部分消费者在购买的时候是即兴的,但总的来说,消费者在购买商品的时候都经过一定的考虑。我们应该加深蒙牛这个品牌在广大学生心中的印象,使蒙牛真果粒能在其购买商品前的思考中占有一定的地位。

三、SWOT分析

优势:

1、蒙牛集团以健康的产品为先导,将消费者健康作为一贯追求的目标,在全国拥有相当多忠实的消费群体,品牌的市场知名度较高,为蒙牛真果粒在大学城这一市场的推广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蒙牛荣获过多项殊荣,这些荣誉使得蒙牛的品牌优势更加明显。

2、“果粒+牛奶”营养价值高这一产品的原始特性决定了:在饮料市场日趋追求产品健康营养的情况下它要比其它非奶类软饮料更具竞争优势;

3、蒙牛真果粒在味道上又有多种口味选择,——为消费者奉上又一道“时尚与健康默契组合、美味与营养完美相遇”的盛宴。

劣势:

1、就大学城市场来说,蒙牛真果粒的宣传力度有所不足,在各种果汁饮料和其他品牌的牛奶在大学城内进行各种形式的推广和宣传时,蒙牛真果粒却不见动静,这种低调与一个名牌在竞争较为激烈的的市场中所应有的行为不相映衬。

2、很多学生的饮奶时间为早上,而许多学生此时购买的牛奶为一些牛奶厂家早上直接运抵各学校食堂的新鲜牛奶,使得蒙牛真果粒失去了较大的市场份额。

机会:

1、随着营养知识的普及,保健意识的增强,更多的人养成了喝牛奶的习惯,牛奶的潜在需求增大;

2、通过在大学城里对蒙牛真果粒产品进行广泛有力的宣传,将在一定程度上在广大学生心中树立起良好的品牌印象。

3、大学生容易受到宣传和潮流的影响,只要能创造起一个氛围,因“牛奶+果粒”自身的特性及其价格因素,蒙牛真果粒在大学城必能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威胁:

1、调查显示,伊利是我们最大的竞争者,分别占领了37%广阔市场,促销方式尽出以抢夺消费群和售点有限陈列空间;

2、可替代品多。调查分析显示,高达27%的被调查者偏好果汁饮料和茶类饮料,碳酸饮料更有32%的市场占有率。

3、一些零散的,学生或学校部门经营的其他牛奶品牌的直销业务,以较低的价格为优势吸引学生定购牛奶,成为威胁蒙牛真果粒推广的又一个因素。

4、许多学生对某种牛奶品牌有着较高的忠诚度,在调查中发现忠诚于伊利的学生达到35%,是我们在对蒙牛真果粒进行推广和宣传时一个不可忽视的威胁因素。

四、校园推广策划;

本次推广的目标是面向无锡大学城市场,大学生群体是目前比较稳定的消费者群体,而大学城是一个拥有10几万学生的巨大消费市场,从各个商业区所拥进的商家数量,已经各高校频繁的商业赞助活动我们可以看出,大学城是一个具有巨大潜力的稳定的并在不断增长的市场。各大公司都把他们的营销深入到了大学校园,对于营养产品牛奶制品更应该加入这一行列中去,寻找属于自己的市场。

(一)市场潜力:

蒙牛作为中国的三大奶制品品牌,在大学生心目中也具有很高的知名度,根据我们问卷调查初步统计得到的结果约有40%左右的学生经常喝蒙牛真果粒,还有60%左右的学生不经常喝,他们是我们潜在的市场发展对象,按照问卷调查结果每月每个学生大概要喝10盒真果粒,那么每月的潜在市场为大概为近10万盒,单单一个大学城就有每月至少的潜在市场,这么大的市场容量还将不断扩大。

(二)校园推广方案:

面对巨大的潜在市场,我们力图在最小的成本下推广蒙牛真果粒,占有更大的大学城市场。对此我们制定了一下方案:

活动描述:

此次活动是以蒙牛真果粒品牌推广为重点,推广蒙牛真果粒品牌为目的。以蒙牛真果粒的年轻、活力的产品定位为出发点,通过校际对抗的形式,整合、推广蒙牛真果粒产品。并通过此次活动,巩固和提高统一冰红茶的品牌认可度,进一步树立蒙牛品牌形象亲切感。并以校际交流邀请赛作为上一次活动的继承和发展,进一步扩大宣传影响。

蒙牛真果粒:青春碰撞 美丽动起来。

校园推广策划书(二)

一、活动主题

校园组装电脑DIY

二、活动目的

针对目前大一新生即将购置电脑,其它年级学生也要更新电脑的契机,并且大多数学生还不懂得如何配置电脑的现状,我们团队欲真诚与贵公司合作,共同开展校园组装电脑推广计划。其主要目的在于能让想拥有电脑的同学得到真正的实惠,给同学们带来切实的方便,让学生们买的放心,买的舒心,买的称心。正值贵公司刚在贵阳落户,且在庐州总公司强有力的带动下,相信一定会在贵阳的学生市场中独占鳌头的。

三、目标人群

主要为大学一、二年级,次要为高年级及研究生等。

四、目标院校

贵州大学三个主要校区

五、目标产品

主要为组装电脑,其次为品牌机、笔记本电脑及其它数码产品和电子产品。

六、推广时间

****年**月

七、活动内容

校园组装电脑DIY推广活动

策划目的: 针对目前大一新生即将购置电脑,其它年级学生也要更新电脑的契机,并且大多数学生还不懂得如何配置电脑的现状,我们团队欲真诚与贵公司合作,共同开展校园组装电脑推广计划。主要目的在于能让想拥有电脑的同学得到真正的实惠,给同学们带来切实的方便,让学生们买的放心,买的舒心,买的称心。并且树立并提升贵公司在学生心中良好形象,形成长期合作的良性循环。使贵公司在同类产品中更加具有学生市场的竞争力。

学生市场分析:根据《**年笔记本市场学生消费行为调查报告》分析来看,高端产品在学生市场推广具有一定难度,中高端产品最具市场竞争力,对于要做学生市场还要明白他们的想法,了解他们的需求,影响他们的文化。

对于做校园市场,最重要的是要贴近学生,而通常很多商业味道很浓的校园推广活动往往却没有那些旁敲侧击的,商业味道淡的活动的效果好。

学生群体有互动性强,好奇心强,以及新闻传播速度快的特点,可以通过合作方式:暂时有两种方案可供实施。

方案一:我们通过宣传从而激起学生们的购买欲望,进而带领欲购买的同学到贵公司处购得。贵公司以每台电脑返利200——300元作为报酬。这样一来,相当于是我们仅是在为贵公司宣传产品,影响范围略小,且易打消购买者的购买欲望,并不能真正的方便学生。

方案二:由我们贵公司的产品,以学校中的一间店铺为依托,销售组装电脑的零部件,并按照学生们提出的要求组装成整机,令客户满而归。这样一来,客人可以立等可取,方便、实惠,还可以让客户参与其中,可以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更容易在同学之间产生较强的影响力。而且由我们亲身参与,与同学之间更能直接的交流,加深影响。我们更倾向于第二种合作方式。

宣传方案:

一、在学校的主干道上悬挂横幅

二、张贴海报

三、印发传单

四、组织织宣传活动

八,活动预算

横幅

海报

传单

预留场地费用: (视演示场地的申请情况而定)

九,效果分析

SWOT 分析

S(优势)

W(劣势)

O(机会)

T(威胁)

十、全案阐述

方案与产品特色的融合度

本方案有区别于以往的商业性色彩强的策划活动,商业色彩淡,容易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更易被学生们接受,容易产生强有力辐射效应,迅速提升知名度。

方案能提升受众对产品的了解度。

贴近学生们的服务,使学生们更加了解电脑知识,同样为他们下一次为电脑更新换代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方案影响受众对产品的认同度。

方案可以促进购买的程度。

产品的一个月的演示试用能增加对潜在用户的影响,提高华硕电脑的影响度,使得学生在选购笔记本电脑时首选会考虑到华硕电脑,能以间接的方式增加市场份额。

活动创新性

目前看来大多数的校园市场推广方案都是通过体验活动,开展晚会,赞助各类比赛等形式进行的,商业性目的很明显,而本方案尊重创业选手的个人创业梦想和体会并从另一个角度深入学生市场,而且华硕兰博基尼VX1的一个月的连续工作试用,也是对华硕产品的一大考验,能感官上直接产生冲击力.活动后期的还能做到宣传的可持续性(每个选手对每个学校每个季度的宣传)和花费费用低的效果。

活动可执行性

校园推广范文第2篇

关键词 阅读推广 高校图书馆 南京农业大学

分类号 G258.6

DOI 10.16810/ki.1672-514X.2017.04.003

Abstract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positive attempts and inovative practices made by the Engineering Library of Nanjing Agriculture University in reading promotion. Based on the current problems, it proposes to strengthen theoretical research of reading promotion and balance the traditional and digital reading promotion. With the efforts in “deep reading”, it suggests to make a brand for reading promotion and construct a long-term system, which aims at providing references for the innovation of reading promotion in libraries.

Keywords Reading promotion. University libraries. Nanjing Agriculture University.

2012年6月,教育部高等学校图书情报工作指导委员会将2010年6月成立的“服务创新工作组”更名为“读者服务创新与推广工作组”,并在2015年、2016年先后举办了两届全国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案例大赛,推动了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工作。南京农业大学工学院图书馆近八年来也在阅读推广这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1]。本文拟在总结分析南京农业大学工学院图书馆阅读推广实践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检讨实践中的不足,探讨阅读推广实践创新发展举措,以期推进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工作向纵深方向发展。

1 阅读推广实践

“阅读推广是一种新型的、介入式的图书馆服务,其目标人群是全体公民,重点是特殊人群,活动化、碎片化是主要特征,其主要目的是使不爱阅读的人爱上阅读,使不会阅读的人学会阅读,使阅读有困难的人跨越阅读的障碍。这就较为系统地回答了‘阅读推广是什么’‘阅读推广为什么’和‘阅读推广怎么做’等问题。”[2]2009年南京农业大学工学院图书馆以“世界读书日”为契机,在4月至5月间举办以“腹有诗书气自华”为主题的“读书月”系列活动,拉开了校园阅读推广的序幕。此后,不断提升阅读推广创新力度,丰富阅读推广工作内涵,提炼出了“书香工苑”的工作口号。经过多年实践,校园阅读推广已实现了常态化,阅读正日益成为师生员工的一种追求和生活方式。图书馆在2016年被CALIS全国农学文献信息中心授予“好书推荐与阅读推广”优秀组织奖。表1反映了南京农业大学工学院图书馆2016年度阅读推广工作的全部流程。

阅读推广年度工作计划的制定与宣传是全年阅读推广工作的起点,是在总结上一年度阅读推广工作实践、调研分析读者意见、学习借鉴兄弟院校阅读推广先进经验的基础上提出草案,经与各系部、各单位阅读推广工作联系人讨论后进一步修改,并经院阅读推广领导小组会议讨论最终确定。计划安排要求接近读者需求、帮助读者阅读、朝着建设“书香工苑”目标迈进。年度各项活动注重对阅读氛围的渲染、烘托,如在组织读者开展好书推荐的基础上年度“书香工苑”好书榜;在读书月开幕式上安排专家读书报告会、组织读书分享会、诵读比赛、开展读者书评活动、“最美读书人摄影比赛”和评选“校园十大读书之星”等。

活动安排还根据学校不同时期的工作重点,开展针对性的活动,如每年的六、七月学生毕业之际,开展毕业生捐赠图书充实图书漂流书架,谈自己阅读经历与经验,请考上研究生的同学介绍考研经验,请往届的优秀毕业生返校谈创业经验等。在每年的九、十月,围绕新生入学进行入馆教育,介绍学院的阅读推广工作,通过专家学者的专题报告帮助刚入学的大学本科生划大学四年的阅读计划;为刚学入学的研究生举办读书报告会,举办工科科研文献的检索与信息素养提升方面的专题讲座。贯穿全年,针对读者需求和不同时期学院工作重点进行了形式多样的阅读推广活动,实现了阅读推广的常态化,为建设“书香工苑”发挥了重要作用。

2 阅读推广创新实践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3]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也必须通过不断创新,才能获得持续发展的力量。南京农业大学工学院图书馆从2009年举办一年一次、为期一个月的“读书月”系列活动开始,到实现阅读推广的常态化,正是不断创新的结果。

2.1 创新工作机制,加强阅读推广工作执行力

阅读推广工作现在已形成了一个全院性的阅读推广工作力量联合体。学院成立了以分管图书馆工作的副院长为组长,由各系部、各单位主要负责人组成的学院阅读推广工作领导小组。小组下设办公室,由图书馆馆长任办公室主任,一名副馆长任副主任,成员由图书馆各部门负责人组成。办公室下设图书馆阅读推广工作组。各系部、各单位明确两名或一名老师参加阅读推广工作(有学生的部门两名:一名辅导员和一名办公室老师,负责协助图书馆阅读推广工作组落实本部门学生和教工层面的阅读推广工作。没有学生的部门一名,负责协助图书馆阅读推广工作组落实本部门教工层面的阅读推广工作)。图1为学院阅读推广工作力量联合体示意图。

在这个全院性的工作力量联合体中,院阅读推广工作领导小组负责阅读推广年度工作计划的审批、工作总经费的核定等重大事项。阅读推广工作办公室及其图书馆阅读推广工作组是院阅读推广工作的组织实施力量,负责年度工作计划的起草、各项阅读推广活动的策划与实施等工作。各系部、各单位的阅读推广工作联系人是院阅读推广工作在本部门的组织实施者,与图书馆阅读推广工作组保持密切的联系和有效的沟通。各系部、各单位的主要责任人既是学院阅读推广工作领导小组的组成人员,又是本部门阅读推广工作的责任人,负有领导、支持本部门阅读推广工作联系人协助图书馆阅读推广工作组开展相关工作的责任。这种工作机制实现了阅读推广工作由图书馆一家单打独斗到集结全院力量协同行动的转变,提高了阅读推广工作的执行力,提升了阅读推广工作的工作效率。

图1 学院阅读推广工作力量联合体示意图

2.2 创新宣传模式,扩大阅读推广工作影响力

以往,阅读推广活动的宣传,总离不开事前出海报、事后发新闻报道的固有模式。如今,经过多年探索,已形成了一个全新的宣传模式。在总体宣传上,在图书馆网站上增添了“阅读推广”一级目录,下设它山之玉、工作动态、读书月、毕业季、新生季等二级目录,及时宣传报道学院的阅读推广工作;年度阅读推广工作计划在经过草拟、讨论修改、审核、后,都在全院进行广泛宣传,以增加师生员工参与阅读推广的共识,便于读者知晓、参与阅读推广活动;提出了“书香工苑”工作口号,设计了阅读推广标识(见图2),并坚持将之印刷(使用)在相关的信纸、信封、海报、证书、纪念品、奖品和工作手册等物品的醒目位置。

在具体活动的宣传方面中,每项活动的宣传海报都向读者有奖征集,并组织相关人员评选确定;活动宣传海报通过院内宣传栏张贴、广场展板放置、学院网站首页弹出、图书馆阅读推广网站推送、各系部各单位微信推送等途径广泛宣传。如此广泛、详尽的宣传方法,使宣传效果大增,吸引了更多读者参与。

图2 阅读推广宣传标识

2.3 创新激励方法,吸引更多师生参与阅读推广

坚持精神奖励为主、物质奖励为辅的原则,在具体激励方法上,大胆尝试。通过发放参与纪念品、评比竞赛、发放获奖证书与奖品、抽取幸运参与奖、获专家签名赠书、提供与专家进行一对一交流机会和评选阅读推广先进工作者等形式,激励读者和阅读推广工作者积极投身阅读推广工作。

以2016年为例,参加好书推荐的学生、教师人人都获得一份纪念品。好书推荐活动结束后抽取幸运参与奖,抽中者奖励购书卷。读书月期间评选“校园十大读书之星”和“百名优秀读者”。在读书月闭幕式暨总结表彰会上除了向获得各项单项活动奖项的读者发放获奖证书和学习用品外,还抽取读书月系列活动中的幸运参与奖,奖励购书券。向参加书评的读者人人都发放纪念品,获奖作者分别发放了二等奖、三等奖、优秀奖荣誉证书(2016年一等奖空缺)和学习用品。年底评选出学院阅读推广工作先进工作者13名,在年度阅读推广总结表彰会上,院领导为受表彰的先进个人发放荣誉证书和奖品。形式多样的激励措施,提高了读者参与阅读推广活动的主动性,也调动了阅读推广工作者的工作积极性。

3 存在不足

近八年的阅读推广实践在取得一定成效的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亦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全国范围内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工作存在的问题。

首先是数字化阅读推广力度不足。随着网络和各类智能终端的迅速发展,数字化阅读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成了全民阅读的新宠。而已往的阅读推广大多以传统阅读为主,几乎忽略了数字化阅读推广。这就大大降低了阅读推广的时代感,拉远了阅读推广与深爱数字化阅读的青年学生间的距离。

其次是提升阅读深度的阅读推广活动不多。多年的阅读推广实践向广大读者呈献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阅读推广活动。但关注“深度阅读”的较少。比如,阅读推广活动中人气很旺的“好书推荐”活动,在经过学生推荐、统计汇总、隆重之后,就销声匿迹了,几乎没有围绕好书榜进行针对“文献内容,也就是文献所包含知识的推广。”[4]

第三,缺乏具有学院特色的阅读推广活动。以往开展的阅读推广活动以办讲座、搞比赛、推荐好书居多,与其它高校的阅读推广大同小异,没有充分挖掘、利用自身的特色资源,开展具有区域特色、学校特色、专业特色、人才特色、馆藏特色的阅读推广,导致阅读推广的特色不明显,针对性不强,给人一种为了活动而活动,与其它学校“跟风”的印象,久而久之影响其生命力。

4 阅读推广再思考

4.1 加强阅读推广理论研究

“一个学科是否成熟,一项专业工作是否可以深入、持久、可持续的发展,主要取决于它的理论研究是否到位,是否跟得上发展,是否能发挥引I作用。”[1]近八年来的阅读推广实践也告诉我们,以务实性为主的阅读推广工作也需要坚实的理论支撑。要充分发挥高等院校人才资源的优势,深入研究新形势下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的内涵、途径、规律和方法,以创新理论推动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工作创新。首先中国图书馆学会和教育部高校图工委要定期开展阅读推广理论研究征文,对征集到的研究论文,经专家评审后给予奖励和表彰。其次要设立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理论研究专项,给予必要的经费支持,有的放矢地开展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理论研究工作。最后要借鉴阅读学、传媒学、教育学、社会学等学科的理论精华,丰富图书馆阅读推广理论研究,以引领、推动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的进一步发展。

4.2 传统阅读推广与数字化阅读推广并重

高校图书馆的阅读推广要克服重视传统阅读推广,忽视数字化阅读推广的现象。要充分认识“互联网+”对大学生阅读方式和环境的影响,接受数字化阅读已为青年学生广泛接受的事实,重视数字化阅读推广。通过与数字开发商、电子读物出版机构联合、扩大数字资源使用权限等方法,重视数字化阅读资源建设,以优质和特色的数字资源吸引读者。加大数字化阅读的宣传力度,通过数字资源的介绍、阅读载体的使用、数字阅读的引导,帮助读者克服数字化阅读的困难。通过定期培训讲座、开设电子文献资源检索课、在线互动答疑等方法,帮助读者提升数字阅读能力。通过电子阅读终端外借服务、数字资源现场使用体验等途径,让读者真切体会到数字阅读的魅力。

4.3 在“深阅读”上下功夫

当下校园阅读普遍存在阅读量少,重知识轻思考的问题。阅读量严重匮乏,阅读效果就无法呈现。离开思考的阅读不仅会削弱阅读的力量,更削弱了阅读给人带来的一种思想上的深刻觉悟。没有大量的阅读和深入思考的阅读,学生的成长肯定会显得残缺不全。要在“深阅读”推广上下功夫,就是要在提高学生阅读量、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思考上下功夫。要摈弃“一刀切”的阅读推广模式,通过针对不同层面、不同兴趣爱好、不同阅读热点的需求,细化阅读推广组织方式,帮助读者提高阅读量,引导读者深入思考。好书榜上的每一本书,要一本一本地开展以作者生平、图书内容、相关书评与影视作品等内容为主的导读活动,引导读者深阅读。组织对某一作品有共同喜好的读者成立读书会,开展“同读一本书活动”,在各自阅读的基础上组织交流,并邀请相关学者进行辅导,帮助读者思考、交流,提高思想深度。

4.4 打造阅读推广品牌

“品牌是品质的保障和形象的体现。”[5]品牌一旦形成就赋予其强大竞争力与目标拓展空间[6]。高校图书馆要在开展丰富多彩的阅读推广活动的基础上,注重品牌建设。要坚持特色化和系统性的原则,以彰显本地、本校、本馆的特色为主,经过策划、包装、宣传、实施、跟踪报道、反馈与评估、优化推广等系统性的具体工作,塑造出活生生的品牌个性,在读者中产生亲和力、沟通力,让读者认同、喜欢。打造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品牌,要在活动名称和标识、活动内容与形式、活动受众面和知名度等基本要素上下功夫。活动名称要好听、好记,琅琅上口,易于记忆。活动标识要与众不同,以精美的设计,于有形处展示自己的特点,让人看后赏心悦目。活动内容要贴近大学生的阅读需要和心理需求,形式上紧跟时代步伐,融知识、实用和趣味于一体。要通过多年持续的活动安排,形成固定的受众群体,并影响和带动更多的读者参加,以此不断扩大受众面,逐渐提高知名度。

4.5 构建阅读推广长效机制

构建阅读推广长效机制,首先要有完善的组织管理机制。要建立校级党政负责人负总责、图书馆牵头落实、各院系和各职能部门共同参与的阅读推广工作管理机制。要明确阅读推广的总目标、总任务、阶段性要求和年度计划,通过全面规划、有效分解,形成阅读推广工作的整体合力。其次要建立健全保障机制。要加大阅读推广的财力保障力度,为阅读推广设立专项资金并列入学校事业发展预算,使阅读推广经费保障制度化。要设立阅读推广专门职能机构,确保阅读推广的工作体系和必要的人员编制。做到有岗位设置,有人员配备,专职与兼职相结合。再次要建立考核机制。要将阅读推广与学校事业发展一起计划、一起落实、一起考核,细化、量化考核内涵与评价标准。要把阅读推广工作纳入各院系、各部门年度工作考核内容,并作为部门年度考核评优的重要依据。把阅读推广的工作业绩纳入图书馆馆员年度工作考核之中,将考核结果与各人的评奖、评优、职务职称晋升联系起来。运用一整套的评价制度和评价标准,使阅读推广工作有目标,落实有动力,考核督查有实效。

5 结语

在全民阅读工程上升到提高国民素质和国家综合竞争力的大背景下,阅读推广已成了“图书馆的一项带有根本性的任务,也是主流服务与核心工作。”[1]高校图书馆应将开展阅读推广视为提升图书馆业务技能和服务水平、展示图书馆自身形象的重要契机,不断总结经验,克服不足,开拓创新,让校园阅读从专业走向全面,让阅读真正成师生T工的生活方式,让校园洋溢书香之气,发挥高校图书馆在书香校园建设中的主力军作用。

参考文献:

[ 1 ] 吴.图书馆阅读推广的若干热点问题[J].图书馆,2015(12):31-33.

[ 2 ] 谢蓉,刘炜,赵珊珊.试论图书馆阅读推广理论的构建[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5(5):87-98.

[ 3 ] 本刊首席时政观察员.创新驱动“第一动力”理论体系[J].领导决策信息,2016(3):4-7.

[ 4 ] 刘亮.试论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J].图书馆研究,2016(3):88-91.

[ 5 ] 许晓霞,金德政,张岚.品牌化与创新:图书馆读者活动的着力点――苏州图书馆阅读推广案例分享[J].新世纪图书馆,2014(1):19-22,28.

校园推广范文第3篇

关键词:校园APP;推广;现状;模式

中图分类号:TP311.56;G647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09-000-01

引言

校园学生是资讯类APP的主要使用群体,在目前资讯类APP大力拓展用户群体的时代背景之下,校园成为了资讯类APP推广的主要战场之一,能不能够做好校园推广成为了决定资讯类APP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客观来看,我国资讯类APP在校园推广方面并没有太多的实践经验,因此这一工作开展中,不少资讯类APP校园推广并没有取得较好的效果。针对这种情况,本文选择这一课题进行研究,希望能够较好地把握校园APP推广的有效策略,从而给资讯类APP的推广提供良好的指导。

一、校园APP推广现状

虽然目前校园APP推广属于新生事物,不过随着移动时代的全面到来,校园APP推广正呈现出如火如荼的发展态势。目前校园APP推广成为了一种比较常见的现象,推广模式更是花样翻新,给人一种应接不暇的感觉,学生来对于校园APP的推广已经司空见惯。当然校园APP的推广还处于一个起步阶段,因此推广模式不是很成熟,推广理念滞后,推广效果不理想等问题也比较突出。

二、校园APP推广模式

校园APP的推广模式很多,典型的有广告模式、合作模式以及活动模式,这些模式各有优缺点,在具体推广模式选择方面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不过一般来说,这些模式并不存在内在冲突,可以在校园APP的推广中综合采用这些模式。

1.广告模式

广告模式是校园APP推广最主要以及最常见模式,典型做法就是通过做广告来让学生认识、了解APP,并在广告的影响下来使用APP。举例而言,在校园的广告栏中张贴宣传页,宣传页上有二维码,学生通过扫描二维码,就可以安装、使用APP,这种模式的优点主要在于可以广而告之,缺点在于广告可能难以引起学生的关注。

2.合作模式

合作模式是指校园APP推广中,可以选择与学校或者其它组织进行合作的推广模式,这种推广模式的主要做法就是与合作方各取所需,这样就能够借助于合作方的资源来迅速拓展校园APP的推广覆盖范围,增加APP的接受程度。不过这种方法也有较大的隐患,那就是很容易因为对合作方过度依赖而在推广方面受到钳制,拖累推广效果。

3.活动模式

活动模式是指校园APP的推广中,开展各种校园活动,例如文艺竞赛、征文活动、体育比赛等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来进行APP的推广,这种推广模式互动性、参与性很强,可以直接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这种模式的缺点主要在于推广成本比较高,而且有效期比较短,推广效果仅仅局限于活动期间,一旦活动结束,推广效果就会直线下降,从而影响到推广效果的持久性。

三、校园APP推广策略

校园APP推广虽然没有固定的模式,不同类别的APP适用不同的推广模式,但是无论哪种推广模式都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关键问题,具体阐述如下:

1.注意校园学生采纳因素把握

校园APP的推广首先要注意把握好学生使用APP的采纳因素,只有对于这些采纳因素有一个全面而充分的了解,才能够更好地制定推广策略。在学生资讯类APP采纳因素了解把握方面,关键是要做好调研分析工作,针对学生资讯类APP的使用习惯进行广泛的调查,并对于调查数据进行深入挖掘分析,这样才能够较好地把握资讯类APP的采纳因素,举例而言,资讯类APP的内容丰富性、操作便捷性、性能稳定性等等。在把握好校园学生这些采纳因素基础之上,进行推广方案、策略的制定,必然能够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2.灵活地选择推广方法

在校园APP的推广方法层面需要积极创新,灵活采用不同的推广方法,一切有助于推广效果提升的方法都可以尝试,举例而言,校园赞助活动、校园竞赛活动等等,借助于学生喜闻乐见的推广形式,来提升推广效果。资讯类APP的校园推广方法创新方面,要注意APP推广方法的借鉴,将这一领域新出现的一些推广方法大胆地引入推广实践中去,同时还要注意结合资讯类APP的宣传推广特点来进行调整,充分考虑这一类APP的推广规律,从而实现方法适用性以及实效性的提升。

3.注意维系学生忠诚度

目前资讯类APP种类很多,这一领域的竞争也比较激烈,能不能够维系好学生的忠诚度将会直接决定校园APP的推广效果。很多资讯类APP仅仅注重用户数量的新增,但是对于用户的流失关注不够,学生这一群体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较强,但是这一特点也意味着学生一旦发现更好的资讯类APP会毫不犹豫选择新的APP。针对这种情况,需要资讯类APP校园推广中,注重与学生的互动、联系,及时搜集学生的意见以及建议来进行APP的定期升级、优化,这样能够更好地保持APP的新鲜感以及吸引力,从而提升学生的忠诚度,反之则很容易导致学生的流失,并形成一个不良的口碑,影响到新客户的开发。

四、结束语

总之,学生是资讯类APP的主要用户群体,这决定了校园推广的重要性,在资讯类APP的种类不断增加的情况下,APP开发者要高度重视校园推广工作,结合资讯类APP的特点以及学生群体对资讯类APP的采纳影响因素,来制定更加完善的校园APP推广模式,从而开发更多的用户,提升APP的影响力。校园APP的推广本身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同时推广效果受到各种不可控因素影响较大,因此在具体的推广中,需要根据实际推广效果来进行不断的调整,力求推广策略的适用性。

参考文献:

[1]陆伟.移动APP推广技巧[J].信息与电脑,2015,2.

[2]李燕萍.浅析基于手机终端的校园APP应用的发展趋势[J].武夷学院学报,2014,5.

校园推广范文第4篇

一、校园推广活动的外部环境,主要包括其他品牌推广活动产生的影响及目标群体对于推广活动的知晓程度和接受程度等。

二、校园推广活动自身的“内部环境”包括产品的特性、产品与推广活动的契合点,推广活动的针对性、创新性以及方案的执行力等。

一、环境分析

1、“映泰”外部环境分析

(1)在板卡市场上

目前主板产业已经是一个发展趋于成熟的产业,在这个时候必然会经历一个残酷的洗牌过程,这时候可能就会出现“大鱼吃小鱼”的过程。“映泰”在板卡市场是面临着多个比自身实力强大的厂商的激烈竞争,尤其是在高端市场上由于消费者对于部分一线品牌的认可而致使市场份额很低。前几年部分板卡厂商的产品在市场业绩不错,所以会不断的扩张,可是当公司的业绩和预期出现落差的时候,公司内部就会出现一些矛盾,导致2005、2006年众多二线厂商出现业绩下滑。

(2)校园社团

A、学校现有IT数码方面的社团两个:计算机爱好者协会与数码爱好者已有数年的年龄,长期和定期地开展各种宣传IT普及活动。同时,校内外也存在有多个销售电脑配件的公司(如塔内PC)通过在学校吸纳人才并与之合作成立团队,不定期地在校园内组织开展了宣传活动。

注:学校不允许校内宣传活动以单纯地商品展示与销售形式进行,(据我所知其他部分院校则五这方面的硬性规定)这一点也是在我们学校做推广活动必须要注意的一点。

B、推广活动面临的情况看:任何时候校园推广活动在高效里边都是不会缺少的,尤其以数码产品居多,很多企业不仅在思考怎么样做出更好的活动,得到更好的效果,而且已经开展实施其针对校园的推广活动了。所以本次活动就面临着:众多校园推广相同时间段进行的时间冲突,特别是同类型产品的推广活动的对目标群体的分流影响

2、“映泰”内部环境分析

(1)产品特点:稳定性高,质量与做工都不错,性价比高。

(2)产品定位:援引“映泰”一高管所言:“定位应该分为两个层次,一个是产品功能定位还有一个是市场营销定位。我们的产品定位是在中高端,我们强调的是设计理念和生产质量。而对于市场的营销定位,我们采取的思路和想法是我们产品的定位比较高,但是我们产品的价格会贴近市场消费的平均值,我们不会提高价格,但是我们却要提供更好的质量和设计。我们产品的宗旨是为顾客们提供一线的品质,性能和服务。”

(3)产品线:目前已经跻身全球主板厂商排名前五强行列。2005年映泰主板取得了娇人的成绩之后,年末映泰又开始进军显卡市场,推出了∑GATE映泰显卡,进入大陆市场。

(4)分销渠道:板卡销售沿用主板渠道,一方面可以高效的利用现有资源,另一方面也非常尊重其合作伙伴。架构方面采用的是省代和城代的形式。

3、目标群体分析

(1)目标群体构成:绝大多数的在校大学生。

(2)目标群体消费特性:情感依赖性、认知品牌、重视性价比。

性情感依赖性,就是指大学生容易建立自己对某一品牌的信任感和依赖感,并且在以后的消费中一直选择这个品牌。在实际调查中,我发现很多同学他们的电脑基本上采用同一品牌的产品,即使是以后要更换、升级产品,他们还是会选择相同品牌的产品。

认知品牌性,就是由于大学生是高素质的消费群体,他们的消费倾向和行为相对理性。因此,在他们的购买什么样的产品,很大程度取决他们对于这个品牌的认识和了解。毫无疑问,品牌形象,将是影响大学生选择的决定性因素。在我们的实际调查中,我们发现目前广州大学生中“映泰”的名气还是亟待提高的。

重视性能,作为板卡这一类DIY需求比较大的产品,很大一部分消费者是对于电脑配件是有一定认知与了解的,所以理性的消费者很大程度上仍然是以产品的性价比为选择要素的。

(3)影响消费者购买的因素分析:

二、本次校园推广成功的机会点

对于现在许多校园推广活动的分析:

1、活动传播媒体选择单一或者选择失当。通过社会媒体影响大学生的性价比不高,而且往往并非企业主观针对大学校园的行为;企业应该提高对校园媒体的利用,校园媒体主要包括平面媒体和网络媒体两个方面,通过校园媒体,企业可以更加准确以及更低成本地覆盖大范围的受众人群。

2、活动内容单调、形式单一,活动与产品形象不相匹配例如免费派发可以让大学生直观地感受到企业的产品,但是除非产品具有独特性和较强的针对性,否则通过试用吸引到消费者的比例并不高;

3、活动单薄、过于仓促,覆盖面不够广,持续时间过短,没有在校园里面形成一定氛围,造成预计的影响和效果无法达到。例如巡展是企业运用较多的方式,它能够给学生更为直观的感受,同时增强互动性和体验性,从而获得较好的效果,但是传播的人群受到一定的限制。

所以,我们校园推广的机会点:

机会点(一):一个参与度高,互动性强,充满时尚气息的推广活动,并辅之以极具煽情与引起消费者心理共鸣的圆梦计划,能够吸引绝大多数大学生目光,激发部分学生购买欲望,培养潜在顾客。

活动内容:整个系列活动主题“映泰板卡,稳定之选”贯穿首尾,系列活动的总体宣传、多次宣传必将产生强力的影响,各个活动相互宣传、影响和促进,起到“1+1+1>3”的效果。

机会点(二):本次校园推广活动的活动时间、地点、以及宣传手段等都是经过反复考虑之后的优化选择,能够良好地解决扩大受众范围,提升品牌形象,促进产品销售等目的,同时就本人在大学城居住的这两年的情况来看,IT企业所做校园推广活动能够将产品定位、产品特点与品牌内涵与活动很好地结合,并最终成功的并不是很多,活动的规模和影响也较小,同质化的活动相当严重,这也正是本次活动成功的切入点。

校园推广活动策划书(二)

一、活动目的

二、市场调研

对于希望在这一块有所作为的企业来说,一定要深入研究和分析校园市场,了解和把握学生的消费特点,分析他们的消费习惯,例如他们更加容易受到周围朋友和同学的影响,他们的消费观念还未完全角成,具有一定的感性等,而不能凭借在大众市场上的经验和主观臆断来进行营销决策。

三、活动前准备工作

1、项目部门

主要着手此次活动的整个策划过程,由策划人完成详细的策划书的书写工作,做好各个部门活动的安排。

2、宣传部门

(1)海报宣传:征召两名具有较强绘画能力和书法能力的学生作为宣传人员,宣传人员必在第一时间制出海报与同学们见面,以确保宣传的时效性。

(2)活动宣传:征召五名有一定口才能力及社交能力的学生开展一个商品推介活动,运用丰富多彩的活动内容吸引学生们的眼球,并分发宣传单。

(3)网络宣传:进入该学校的BBS和帖吧等,以发表言论和帖子的方式进行宣传。

四、校园讲座

校园讲座,是由中国第一极校园传媒盛大红动提出的。校园讲座是由教师不定期地向学生讲授与学科有关的科学趣闻或新的发展,以扩大他们知识的一种教学活动形式,由主讲人向学员传授某方面的知识、技巧,或改善某种能力、心态的一种公开半公开的学习形式。

四、效果评估

校园推广范文第5篇

摘 要 目前,校园营销主要针对的是大学生消费群体的校园营销推广活动,它是在新的市场环境下,企业营销手段由传统方式向个性化发展的趋势,但校园营销的发展中还存在不完善的地方,本文结合苏宁易购的校园品牌形象调查活动,得出了苏宁易购在发展过程存在的问题,并为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 校园营销 苏宁易购 品牌形象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电子商务越来越被人们重视,它在产品营销与经营思路方面都与传统的商业模式不同,它拥有丰富的产品系列供消费者选择,节约了消费者去实体店选购产品的时间与距离,颠覆了人们的传统购物理念。因此电子商务逐渐的成为消费者与全球企业所重视的技术。

一、苏宁易购概况

苏宁易购,是苏宁电器集团的新一代B2C网上商城,作为传统零售行业在网上的延伸,苏宁的核心竞争优势是它优质的供应链资源,立体的实体服务体系和先进的信息化建设。2010年2月上线,并于6月8日起实行线上线下同价,运行O2O模式。2011年2月苏宁易购独立运作,与其他B2C网站相比,苏宁易购的业务范围更为广阔,家居、百货、图书、户外、教育等,几乎涵盖了人们日常所需的一切范畴,当年销售额突破70亿。2012年苏宁继续扩张实体店,大力发展网购市场,1月,正式启用全新LOGO,在品牌升级的基础上,借助新形象全力冲刺市场,2月在全国成立十二个大区, 4月,5月,8月份别上线了商旅,酒类和保险三大频道,吹起全方位,多领域,宽层次进军的号角。

二、苏宁易购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苏宁易购发展迅速,但是过程中却忽略了一个巨大潜力的市场――校园市场。据笔者校园调研数据分析得知,绝大多数的学生仅听说过苏宁易购这一网站,但很少去苏宁易购网站购物,多数学生会选择去淘宝网和京东商城。学生这一群体具有非常大的开发价值,他们不仅是现在的部分消费力量,更是未来的主要消费群体,在学生中建立良好的品牌形象,提高学生对苏宁品牌的认知和认可度必将会在未来产生不可估量的收益,否则苏宁在未来市场占有率上必将失去一个重要的砝码。

三、解决方案

3.1 重视校园市场的广告推广

国家统计局统计,2012年普通高等教育本专科在校生2391.3万人,如果按照每人一年的日常消费(包括交友、娱乐、学习)为3000-4000元,那么校园市场每年将至少产生700亿元的价值,这一数值对任何企业来讲都拥有巨大的吸引力。

对于学生来说,他们的校园生活相对比较封闭,他们的信息渠道主要通过校内宣传与互联网,信息的传播主要靠大家的口碑相传。因此,可以在学生宿舍、食堂、体育馆、校园附近的车站等高人流量区域投放广告。多种宣传形式相结合,将极大程度的提高苏宁的知名度,让苏宁易购的品牌慢慢的被学生认可。

3.2 赞助学生活动

众所周知,现代的高校学生热衷于各种时尚、潮流的文化娱乐方式,以此来彰显自身的个性特点。一方面,苏宁易购可以以此为切入点,将自身的品牌文化通过产品来融入大学生生活,从而提高自己产品的销售额。另一方面,切实的给学生提供一些帮助和便利,真心实意为大学生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在实际操作中把自己融入到校园中去,和学校形成一个良好的合作关系,创建一些奖学金项目、赞助学生比较关注的大型活动或者比赛,以促进苏宁的形象传播。此外,为同学发放奖品无疑是展示苏宁主打产品的绝佳方式。

3.3 针对学生群体的优惠活动

针对学生群体的需求及消费特点,推广针对学员需求的优惠活动,如赠送小样、免费试用、发放优惠券等活动,既可以提高苏宁的知名度,带动产品推广,也可以激发潜在顾客群的购买欲望,经过层层刺激使其转化成最终的购买行为,提高产品销售量,培养消费者的品牌认可度。

3.4 提供就业实习机会

从苏宁大力培训自己的各层次人才,可以清楚的看出,它是一个对人才特别看重的企业。为优秀学生提供实习或培训的机会,让学生进入企业,深入的了解企业的运作过程,使其从内部真正的了解苏宁,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对企业的认知,使其提前熟悉企业环境;另一方面,可以有效促进苏宁的品牌在学生之间广泛传播,树立苏宁企业关注大学生成长的良好形象,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最后,可以将优秀的实习者转正,使其成为正式的苏宁员工,为企业培养人才,最大程度的利用校园市场资源来扩充自己的人才力量,且这种活动的成本花费较低,而最终取得的效果却不容小觑。

四、结语

校园市场的价值正在吸引越来越多的企业目光,学生群体不仅具有现实的营销价值,他们更是为了的市场消费主体。这部分群体具有好奇心强、易于接受新事物,容易塑造且维护品牌忠诚度,如果苏宁易购想要在未来获得更高、更远的发展,校园市场一定是一个不可或缺的群体。希望苏宁易购在把握校园市场,开展校园营销的同时,把握大学生的需求特点,制定出符合大学生需求的营销策略,及易于大学生接受的推广方式,把大学生校园市场放在整个战略规划中的一个举足轻重的地位,一伙的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沁诗.从苏宁易购模式浅析电子商务发展趋势.商场现代化.2012年第36期.

[2]朱东梅.苏宁易购发动B2C全攻略.现代家电.2012年第09期.

[3]巩象忠.校园营销策略探析.商场现代化.2009年底18期.

校园推广范文第6篇

关键词:蒙牛真果粒;校园推广;策略

一、市场环境分析

1.在中国,奶制品有着无比广阔的市场空间,当下大中城市是乳制品的主要消费市场,农村市场也逐渐兴起,因此,牛奶类制品的消费正从少数人享用的营养保健食品转向大众化的生活必需品。据调查,6岁以下的学龄前儿童对奶类的消费只占整个消费市场的19%, 65岁以上老人占28%,剩下年龄段占53%。随着消费者年龄结构发生变化,使得各类奶类消费群体趋向年轻化。因此,牛奶市场有无限的发展空间,是我国产业升级的主要受益行业,增长空间巨大,发展前景美好。

2.目前在我国市场上领先的奶类公司有伊利,光明,蒙牛,完达山,雅士利,当然随着近些年国内食品安全事件频发,给国外一些进口液态奶以机会抢占市场,市场份额约占10%,这在2015年的第一季度的各大电商平台的销售数据中也可略见一斑。就目前而言,光明在华东尤其是上海占绝对垄断地位,在全国,伊利和蒙牛则是主要两大品牌,其他一些品牌在区域市场上也表现不错,如东北地区的红星、飞鹤。据中国消费者协会的相关数据表明,蒙牛在国内乳品市场的占有率,达到28%到30%,中国的奶粉市场伊利和雀巢则以23%和20%的市场份额占领全国,光明市场占有率约在10%左右,所以蒙牛在液态奶领域优势明显。

二、SWOT分析

优势:(1)蒙牛专注研发适合国人的乳制品,致力成为质量最好,最专业,最专注的乳品企业为理念,自主创新是蒙牛不懈的追求目标,消费群体年龄分布广泛.蒙牛作为乳制品的领先品牌的市场知名度很高,这为蒙牛真果粒打开大学生市场做了有力的铺垫.蒙牛作为2014年中国品牌价值排行榜的第18名,曾多次荣获国内和国际大奖,在2009年获得年内蒙古自治区十项重大自主知识产权成果,国际权威的艾菲奖银奖也在同年获得,蒙牛的品牌优势从中突显。(2)含多种维生素、微量元素和水果膳食纤维、矿物质的蒙牛真果粒,配以营养丰富的纯鲜牛奶,更加满足了都市亚健康人群对多种营养健康元素的需要。(3)真果粒拥有“草莓、猕猴桃、椰果、黄桃和芦荟”五大口味,当之无愧目前口味最为丰富的果粒乳饮,可以满足不同喜好的大学生在任何时间、任何场合甚至任何心情下的需求。

劣势:蒙牛真果粒对于自身的促销宣传力度不够,在伊利的果汁优酸乳和可口可乐的果粒奶优等其他乳饮料、果汁饮料以及碳酸饮料都积极进入大学商超进行大力的促销和宣传的同时,蒙牛却毫无动静,这种被动使蒙牛丧失了很大一部分市场份额。

机会:(1)面对全球30%以上人口维生素等营养缺乏及亚健康状态的困扰,以及大众百姓对健康生活的追求,尤其是多吃富含维生素的水果、多喝牛奶的潜在需求增大,蒙牛真果粒则是两者完美的搭配;(2)大学生属于潮流消费人群,只要营造良好的营销氛围,必定能使真果粒在大学生市场有广阔的市场发展前景。

威胁:(1)调查显示,伊利果汁优酸乳和可口可乐的果汁优酸乳可谓最大的竞争者,占领了近三成的花色牛奶市场份额,并且在零售终端促销活动层出不穷,拼尽全力在抢占市场。(2)市场能替代的饮料繁多。随着人们对健康生活的不断追求,越来越多的消费偏好茶类饮料如红茶、绿茶、乌龙茶,功能饮料如娃哈哈的维C、维E饮料,江中集团养胃的猴头菇饮料、护眼的蓝枸药用保健饮料,以及汇源的100%纯果汁饮料等。

三、营销战略

1.市场细分。目前蒙牛市场细分方法是根据产品形态把产品分为常温液态奶、低温液态奶、蒙牛冰淇淋、奶粉、奶酪、乳制品原料,其中蒙牛真果粒属于常温液态奶的花色奶,蒙牛真果粒又据消费者的口味把产品细分为草莓、猕猴桃、椰果、黄桃和芦荟五大口味,满足了不同喜好的消费者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以及不同心情下的需求。

2.选定市场目标。市场=人口+购买力+购买欲望。作为拥有较强个性追求新颖时尚的90后、00后,正在成为市场消费的主力,各大商家都不断对这群新生代消费者抛出橄榄枝,企图获得较大的市场份额。蒙牛真果粒的目标市场就是这群年轻人,从蒙牛真果粒选择李冰冰做代言人就可看出。

3.市场定位。蒙牛真果粒主打高端时尚路线,这在目前的国内果粒牛奶饮品里可谓先驱者,时尚潮人、都市白领女性和大学生是其主要目标消费者。一位时尚界的资深的传媒人士曾这样说“真果粒可谓天生丽质,品牌中所包含的时尚元素既是一种主流的消费趋势,更是一种主流的时尚趋势,因此一定是时下年轻女性最流行的选择!”

四、在xx校园的具体营销策略

第一项:征集全国各路甜蜜lover

活动目的:用真果粒让情侣们表达爱情,使甜蜜爱情=蒙牛真果粒

活动内容:爱的美味盛宴,真爱果粒爱侣评选

活动报名方式:在微博微信上进行宣言及照片的筛选,在各大高校设置报名点

活动时间:2015年6月

活动地点:各大省会城市

活动口号:甜蜜果粒就是真爱

第二项:征集华东地区真果粒达人

活动目的:提高真果粒的在华东高校地区的知名度及市场份额

活动内容:在校园周边及校内各大超市设优惠装,在有奖真果粒瓶盖中设置“达人奖”,奖项名次为:高级达人;中级达人;初级达人;预备达人

凡是购买了瓶盖设有“达人”标志蒙牛真果粒优惠装的消费者,就有机会获得真果粒的奖品一份,高级达人更有机会去上海参加李冰冰影迷见面会。当然,随着达人等级的增加,奖品将会更加丰富化。

参考文献:

[1]刘清华.“蒙牛营销”的应用条件分析[J].现代营销,2011(6).

[2]潘欣.蒙牛的营销策略[J].管理经营者,2011,08.

[3]宋华.营销渠道[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校园推广范文第7篇

关键词:慢性疾病;有氧运动;可操作性

2014年5月对北京的130多万中小学生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21.46%的学生肥胖,62.96%的学生近视,还有很多学生患有慢性疾病。在对400名年轻人进行的抽样调查中,有45.1%的人患有脂肪肝,30.7%的人患有高血压。专家认为,中国青少年的健康状况近年来有所下降,其主要原因就是学校没有开展好体育活动。积极参加体育活动有助于青少年长得更高,身体更健康。

报道称,在应试教育体制下,很多学校都将学生的学习成绩放在第一位,而忽视了体育训练。中国青少年健康状况下降,专家认为“学校有责任”。因此,学校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方法增强学生的体质健康,我校在校领导的带领下已经行动起来了,把跳绳运动作为“创建特色学校”的突破口。

跳绳运动是一项任何年龄和性别的人都可以进行的大众体育运动项目,并且跳绳运动不受场地器材的限制,容易进行,对身体健康十分有益。

一、跳绳运动易于开展,可操作性强

跳绳花样繁多,可简可繁,随时可做,一学就会,特别适宜在气温较低的季节作为健身运动。从运动量来说,持续跳绳10分钟,与慢跑30分钟或跳健身舞20分钟相差无几,可谓耗时少、耗能大的有氧运动。跳绳不是简单的体力运动,需要手脑结合才能做出令人眼花缭乱的花式,学生在练跳绳的时候注意多思考,多和同伴讨论,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突破。

二、跳绳运动对中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益处

跳绳运动能锻炼多种脏器。跳绳对心脏机能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它可以让血液获得更多的氧气,使心血管系统保持强壮和健康。跳绳的减肥作用也是十分显著的,它可以结实全身肌肉,消除臀部和大腿上的多余脂肪,使你的形体不断健美,并能使动作敏捷,稳定身体的重心。跳绳能增强人体心血管、呼吸和神经系统的功能。跳绳能促进人体器官发育,有益于身心健康,强身健体,开发智力,丰富生活,提高整体素质。跳绳时的全身运动及手握绳对拇指穴位的刺激,会大大增强脑细胞的活力,提高思维和想象力,因此跳绳也是健脑的最佳选择。研究证实,跳绳是全身运动,人体各个器官和肌肉以及神经系统同时受到锻炼和发展,同时医学专家认为,跳绳不仅能训练人的弹跳、速度、平衡、耐力和爆发力,同时可培养人的准确性、灵活性、协调性以及顽强的意志和奋发向上的精神。跳绳还兼有放松情绪的积极作用,因而也有利于中小学生减轻学习压力,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三、跳绳的方法

1.单脚屈膝跳:右腿屈膝,向前抬起,踮起脚尖,单脚跳10至15次,换左腿重复上述动作。

2.分腿合腿跳:先做跳绳准备运动,然后跳绳,跳起时双脚分开,着地时双脚并拢,重复动作15次。

3.双臂交叉跳:先做跳绳准备运动,然后双臂交叉跳绳。当绳子在空中时,交叉双臂,当跳过交叉的绳子之后,双臂反向恢复原状。

4.双人跳绳。

(1)采取并排站立的姿势。每人用外侧的一只手握住绳柄。先开始练习简易跳绳法,两人同时用双脚跳绳,然后练习同时用单脚跳绳。

(2)采取一前一后的站立姿势。身高者站在后面,并挥动跳绳。

5.绕旋跳:两人跳绳练习,一人叉开两腿蹲下,甩动绳子使跳绳在地上画弧线,另一人则不断地从甩动的绳子上跳过去。速度由慢逐渐加快,1分钟后两人交替。

6.侧脚跳:先从简易跳绳法开始,然后用双手手腕挥动跳绳,右脚跳绳,不着地的左脚则斜向一侧,跳15次。换另一只脚跳15次。非练习时,应注意脚不要抬得过高、过慢,否则容易被绳子绊住。

四、设立了领导小组

对于这项活动的开展,校长亲任组长,为此项运动的顺利开展提供保障,小组成员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先发展一批青年骨干教师,在他们的带动下,成立了学校体育社团,先对社团的学生进行培训指导,因为社团里成员都是各班有体育特长的学生,然后再让他们带动全校学生开展这项运动,实践证明,效果还是非常好的。

现在我们学校的跳绳运动已经开展得有声有色,学生的跳绳水平不断提高,跳绳花样不断增加,还有学生自己创出的新跳法,这项运动已经成为我校的大众健身项目,只要是课间,不分季节,你都能看到一帮一伙跳绳的,由此可见,这项运动在学校的开展还是比较成功的。

参考文献:

[1]孙勇.浅谈初中生花样跳绳有效练习之策略[J].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2014(30).

校园推广范文第8篇

关键词:校园榜样;教育模式;思想道德

一、校园榜样教育模式存在的问题

校园榜样教育模式虽然得到学校、社会的日益重视,但在实际的模式推广工作当中,仍然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制约着教育模式的有效推广:

(一)学生对于榜样教育模式的精神内容一知半解。一方面,部分学生学生任务重,同时面临毕业后的就业压力,通常都将重心放在专业知识学习和就业渠道挖掘方面,而对于道德榜样教育的学习不予重视,甚至有些学生在其他价值观影响下,混淆了榜样和偶像和含义。另一方面是道德榜样教育在理论学习、实践学习、品德建设等方面的分量不足,而且未能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道德精神需求结合起来。

(二)榜样教育模式的推广效果不佳。首先教育模式宣传的时候,只是在学校上级部门要求的时间期限内宣传,因此宣传周期往往比较短,在周期之内难以将榜样人物的精神融会贯通。其次是宣传形式单一,导致宣传不到位。再次是重形式而轻内容,宣传的时候过重偏移于宣传形式,而忽略了宣传内容。最后是宣传的深度问题,对于校园榜样的事迹仅仅进行表面化的宣传,而没有深入到道德榜样的精神内涵。

(三)校园榜样教育的理论学习和实践教育融入程度不足。一方面是学校的道德实践活动没有突出榜样教育的主题,没有要求学生深入学习和理解道德榜样的精神内涵,因此学生对榜样教育内涵的理解仅仅停留于表面。另一方面是学生缺乏参与榜样教育相关活动的积极性,对于实践活动缺乏兴趣,这也是校园榜样教育理论学习和实践教育脱节的重要原因。

二、校园榜样教育模式推广和改进的若干建议

(一)校园道德榜样精神内涵的挖掘

校园道德榜样的精神内涵,指的是社会所共同追求的道德品质和理想人格,包括我们经常提起的敬业奉献、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等,对这些精神内涵的挖掘,是校园道德教育模式推广的前提条件:

1、树立校园的道德榜样,这些道德榜样应该是最为贴近学生学习和生活的道德楷模人物,然后宣传他们的思想和行为,让学生在学习当中更具道德事迹的“画面感”,另外在宣传教育的时候,不要仅仅停留于榜样人物优秀事迹的“照本宣科”,而是要重点讲解事迹背后的个人价值观和社会价值观,让学生真正了解校园道德榜样的内涵。

2、在学生完成学校专业知识的前提下,引导学生将学习的目光关注于道德修养,尽量将榜样道德学习的内容,和学生现有的学习生活和未来的工作结合起来,让学生切实感觉到道德榜样就在身边,譬如将榜样道德和学习的开拓进取精神相结合;将道德榜样和工作的诚实守信、敬岗爱业精神相结合;将道德榜样和生活的人品道德相结合。

(二)优化校园道德榜样推广的模式

校园道德榜样的推广并非单纯的道德教育工作,而是学校、社会和家庭的共同任务,对校园道德榜样模式推广的优化,需要善于利用各种教育的资源:

1、丰富宣传推广的方式,采取网络媒体、学校广播、宣传栏、校园网等模式进行宣传,尤其是网络在学生学习和生活中的盛行,学校要以声音、视频、文字相结合等方式,将道德榜样人物的优秀事迹融入到网络平台当中,让学生与这些事迹“零距离”接触。

2、教学过程中的道德榜样教育。一方面是将道德榜样教育编入教学内容当中,以教学案例的模式进行目的性地学习,其中包括理论方面的学习和实践性的学习。另一方面将道德榜样教育作为必修的课程之一,作为日常的教育学习,并付诸于实践的活动。

3、以校园文化活动作为载体,融入道德榜样的教育内容,包括校园教育论坛、主题演讲、校园专题、征文活动。

(三)改进校园道德榜样教育的模式

为了提高校园道德榜样教育理论学习和实践教育的结合程度,我们需要进一步改进校园道德榜样教育的模式。

1、提高校园道德榜样教育的学习频率,以报告会、巡回演讲、座谈会、观看电影等方式,让学生经常性地渲染于道德事迹的氛围当中,以时刻感受到诚实守信、爱岗敬业、助人为乐、见义勇为等真谛。

2、拓宽道德教育的实践平台。在校园榜样道德教育理论知识学习的基础上,拓宽实践课平台、专业学习平台、主题活动平台、家庭教育平台,提高实践活动的互动性,譬如深入到学生未来可能就业的岗位上进行专业实践学习,在工作中检验爱岗敬业和诚实守信的学习效果。

三、结 语

综上所述,校园榜样教育模式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的教育成长和社会进步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但由于教育模式存在的几方面问题,影响模式的有效推广,因此学校应该解决学生实际的学习和工作需求,对教育模式进行改进,并展开全方位地推广和学习。

参考文献:

[1] 王慧,李啸,姜淑颖.学校道德教育中的榜样教育[J].政工研究动态,2009,05:(13-15).

[2] 王建香.大学生榜样教育的调查与对策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07,14:(84-85).

基金项目:湖南工业大学2011年度校级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青年课题研究专项(课题编号:2011109)

作者简介:

校园推广范文第9篇

关键词:京剧;戏曲;校园戏剧;文化推广

作为中华“国粹”和古典艺术与美学传承的“活化石”,京剧艺术的保护和发展,无论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继承,还是对戏曲艺术的振兴,都具有非凡意义。为达此目标,除专业京剧院团和文化管理部门的努力外,学校――尤其是高等院校的积极参与,无疑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就实际情况地看,目前京剧在高校的推广情况却并不很理想。究其原因,主要是我们开展此项活动时的观念滞后和视野狭窄。长期以来,在专业戏曲院校之外的普通高校的教育工作者心目中,京剧乃至整个戏曲艺术的文化推广,仅仅是大学教育的一个无关宏旨、可有可无陪衬或点缀。高校学生京剧社团或协会大多由一些有热情的师生戏迷、票友组成,其活动的开展,类似戏曲的“自乐班”或“票房”,流于自发性,至于业余性。简言之,京剧在高等院校的文化推广,明显外在于高校教育的教学体系之外。

作为中华戏曲的典范,京剧的唱、念、做、打有高度的专业性、综合性和复杂性。这无疑对京剧进校园、京剧在高校的推广构成很大障碍。在高等院校,推广京剧不可能像话剧那样简单――只要有学生社团作为阵地,活动就可以自主开展。较之于表演相对简单、便捷的话剧而言,京剧的普及教育和文化推广,不仅需要更多的经费投入和实践耐心,而且需要更多的热情关注和理论思考。眼下的当务之急,我们必须首先转换思维,把高校京剧推广视为校园戏剧的有机组成部分,内置于高等教育的教学体系之内,从校园戏剧的新视野进行必要理论审视和实践探索。惟其如此,高校京剧推广活动才能获得飞跃性发展。

校园戏剧是随着话剧由西方传入中国而出现的。中国话剧,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是校园戏剧的产物。由此,在许多戏剧专业人士和教育工作者的眼中,校园戏剧几乎成了话剧的专利。就实践而言,纵观中国校园戏剧节各届参赛作品,戏曲作品可谓凤毛麟角。从理论层面说,就连校园戏剧的忠实践行者也认为,“话剧与戏曲形式上的不同特征,也决定了话剧比戏曲更能适应校园的土壤”。然而,从笔者2010年10月参加全国高校京剧演唱研讨会的经历和体验看,高校校园并不缺少戏曲爱好者,也并非没有戏曲生根发芽、开花结果的土壤。只是目前高校京剧活动的开展,大多局限于票友“票戏”的传统路数,漠视了戏曲作为整体的校园戏剧的综合功能与价值。其结果,割裂了戏剧的娱乐审美和教育认知功能。重前者而轻后者,最终导致了戏曲在校园戏剧不受重视的局面。

在校园戏剧大视野的观照下,我们从大戏剧、大教育、大文化三个层面对高校京剧的文化推广活动做具体的分析,提出些许管见和建议。

在目前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公布的学科目录中,戏剧与戏曲并列合成的“戏剧戏曲学”,是艺术学门类下的一个一级学科。以此为基础,当前高等院校教学的学科建制和科研的项目管理都是将戏剧和戏曲视为两个平行并列结构。其潜台词,即认为戏曲是不同于西方话剧、舞剧、歌剧、音乐剧等戏剧样式的一种独特艺术。这种结构,表面上似乎强调了戏曲的独立地位,凸显了戏曲研究和教学的重要性,但实际上,它不仅强化了戏剧和戏曲之间的隔阂、对立,而且加重了戏曲研究和教育的故步自封。对此,学界不少专家也提出异议。南京大学董健教授、上海戏剧学院叶长海教授等人都认为,“戏曲’只是‘戏剧’的一个种类、一种样式,将其与‘戏剧’并称,不仅说明在分类上的混乱,而且意味着研究视野古今对立、中外分别的狭隘性”。为了突破这种狭隘的对立,中国传媒大学周华斌教授创造性地提出了“大戏剧”观念。他以“叙事性表演”为内核,力图把话剧、歌剧、舞剧、戏曲,甚至电视剧、广播剧等诸多艺术形式都统摄于戏剧的大旗之下。王廷信评价说:“‘大戏剧’概念所体现的包容,不仅是对多形态戏剧的包容、对戏剧新型形式的包容,更是对人的个性的包容、对艺术的自由精神的包容”。

其实,戏剧原本就是一个足够囊括多种“叙事性表演艺术”的大概念,然而周华斌教授之所以不厌其烦,还要在戏剧前再加一个“大”字,可能是出于“矫枉必须过正”的考虑。长期以来,戏剧(其实主要是以话剧小概念来僭越的戏剧大概念)和戏曲的对立不仅体现于高校教育的学科建制中,同时也渗透到专业研究的学术意识甚至潜意识里。例如,就是反对戏剧和戏曲并列平行结构的董健教授,在他编著的《戏剧艺术十五讲》一书中论及“校园戏剧”时,概念的内涵及外延,也全部指向了话剧。浙江大学桂迎教授在她的《校园戏剧》一书中,开篇第一章就把戏曲排除在戏剧之外。她认为,“戏剧是以舞台的演出形式而存在,以演员的动作和对话为主要手段,为观众当场表演故事的艺术形式”。在迄今举办的历届中国大学生戏剧节、校园戏剧节中,参赛的剧目几乎全是话剧,戏曲全然与之绝缘。

虽然在实践中大学校园不乏京剧乃至各种戏曲的戏迷、票友和戏曲社团――全国高校京剧委员会及其举办的各种活动就是有力的证明。但由于活动组织、承办者观念的陈旧和视野的狭窄,大学校园里京剧社团往往和以话剧为主的校园戏剧之间不可通约:既缺乏应有的沟通、交流,也缺少相互的补充和支持。由此形成的狭隘格局,在无意识中又加深了戏剧和戏曲的二元对立,使二者严重割裂,难以形成有效互动和借鉴提高。这无疑对京剧在高校的文化推广和艺术普及构成了不小的负面影响。

在许多人心目中,校园戏剧(其实是话剧)是文化现代性的产物,着眼于未来,“在中国‘人的现代化’进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而校园戏曲则相反,其视线似乎是投向过去,主要意义在于传承传统文化、弘扬民族艺术。相比较而言,校园话剧重点在于通过原创剧目表达年轻人的社会思考,而校园戏曲则在于通过学唱经典唱段来体味民族古典艺术和传统文化的魅力。狭隘视野和封闭戏剧观念导致的这种二元对立,使得高校京剧的推广之路越走越窄。历史地看,中国现代戏剧的发展历程中,既不乏话剧艺术追求民族风格、民族气派以及传统情韵和古典美学的实践,又不缺少戏曲艺术追求改革创新和现代性解放的努力。前一方面有《茶馆》《蔡文姬》《天下第一楼》等,后一方面则有辛亥初年陕西易俗社的“文化新秦腔”运动、当代新编京剧《曹操与杨修》《宰相刘罗锅》、新编川剧《巴山秀才》和《潘金莲》等。在戏曲革新和新编戏创作中,现代性思考和人性呼吁,鲜活地体现了戏曲在促进中国人在实现“人的现代化”方面巨大的文化潜能与艺术魅力。由此我们呼吁,京剧的文化推广一定要立足于开阔的“大戏剧”观念,把自身

纳入到校园戏剧的视野之内。不要把京剧的定位仅仅局限于继承传统和大众娱乐。而要进一步挖掘京剧和戏曲面向现代、关照现实和思考人性的潜力,同时加强京剧及戏曲和话剧的互动交流、借鉴补充。一方面,校园话剧可以大胆吸收戏曲的艺术元素、表现手段和美学特征,通过综艺性的开拓,不断丰富校园话剧的艺术形式和表现空间;另一方面,校园戏曲的推广活动也不能仅仅局限于戏曲唱段的学唱,而应把继承和创新结合起来,把学生剧社研习传统经典和专业剧团来校表演新创剧目结合起来。近年来,北京京剧院先后推出了《马前泼水》《玉簪记》《浮生六记》《昭王渡》多部“小剧场京剧”。这种新颖的戏剧形式以大学生为目标观众,借鉴西方小剧场话剧的人文精神和现代思维,在与戏曲艺术的融合、沟通中迸发出创意的火花,受到了大学生观众的广泛认同和热烈欢迎。

简言之,从“大戏剧”观念下的校园戏剧视野来观照高校京剧文化推广,我们不仅要重视纯艺术层面单向度、传承性的京剧学唱和演唱,还要重视京剧在文化精神层面和青年人之间的双向对话和思想激荡,鼓励专业剧团创意新剧目的编排创作和来校演出。通过现代精神和传统形式的巧妙融合,以类似“小剧场京剧”的新颖戏曲模式,来不断扩大京剧在大学校园里的戏迷群体。通过不断的培养,逐步在当代青年中构建一般戏迷、资深戏迷和高级票友――三级递进的金字塔结构。借助这一稳固结构,高校京剧学唱的质量、规模以及演唱水平的提高,一定会跃上一个新台阶。

当然,从“大戏剧”观念来看,中国戏曲百花园也并非京剧一枝独秀。江南塞北,东部西部,不同的地域不同的地方戏曲丰富多彩,竞相争妍。因而全国高校也不必“一刀切”地全部学唱京剧。优美动听、各具特色的地方戏曲也可以进入高校,根据自身情况与条件,因地制宜,相机实施。如果条件允许,一所高校甚至也可以创建多个戏曲研习社,百花齐放地和话剧社等其他艺术社团互相滋养,共同繁荣。有鉴于此,中国戏曲表演学会也可以成立全国或地域性的高校越剧、高校黄梅戏、高校豫剧、高校秦腔等委员会。地方戏的百花齐放、遍布校园带来戏曲整体的繁荣,对于高校京剧的推广不仅不会构成障碍,而只能“水涨船高”地推动它向更高水准迈进。

校园戏剧是戏剧艺术和学校教育的有机结合。由于戏剧艺术高度的综合性、实践性、情感体验性和集体协作性,因而戏剧融入教育,往往能比其他教育方式或手段产生更全面、更持久、更深入的效果。周光凡指出:“校园戏剧不仅培养参与者的审美鉴赏能力,还可以使他们体验到集体创造的艰辛,感悟团队精神的可贵。通过对作品的反复打磨到最终亮相,更会使参与者神奇感受到自我价值得以实现的满足”。简言之,校园戏剧对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如果说以各类知识灌输为主体的应试教育是一种冷冰冰、硬邦邦的“硬教育”的话,那么以文化艺术熏陶为主导的人文素质教育,则是一种凸显柔性和感性的“软教育”。“知识是外在于人的工具,只有当知识渗透到灵魂和人格,才能称之为素养”。在现代化追求和现代性体验主宰当代生活中,也许只有人文素养和艺术素养才能让人摆脱工具理性和技术逻辑的束缚,回归人之所以为人的温暖、柔软的灵性与肉身。而且,在影像电子传媒控制人类传播、交往的当代大众传媒社会里,广大青年、青少年往往沉溺于虚拟直观的仿真图像和便捷互动的赛博空间不能自拔,极大地忽略、排斥着人与人之间真实的切身交往。电影、电视、网络,虽可以和文化艺术结盟,但技术工具和媒介界面却严重阻碍了社会成员之间真实的人际互动和生活交往。相比之下,戏剧艺术真切、现实的实践交往以及回归人自身柔性和感性的“软教育”功能,在当代社会就显得弥足珍贵。

从“软教育”的角度看,校园戏剧的特别意义在于,它突破了应试教育的狭小天地,拓展为一种面向全人、融会贯通的“大教育”。在此背景中,高校京剧推广活动也必须努力突破过去狭隘的视野。首先,从国民教育体系的整体性和关联性而言,高校京剧推广离不开中小学里京剧教育、普及活动的开展,反之亦然。遗憾的是,由于戏剧教育在当代中国国民艺术教育体系中的整体缺失,因而京剧在大学和中小学的推广、普及,在机制上就缺少了起码的平台。在笔者看来,眼下的当务之急,一是要尽快构建包括戏曲在内的、科学合理的国民戏剧教育体系,二是深入研究和阐发戏剧教育的“软教育”性质及其相应功能。具体地说,首先要以明确的教育法规的制约性,把戏剧课像音乐、美术课一样,也纳入到中小学的艺术课程体系和高校的艺术通识选修课目录里去。前两年教育部推行的“京剧进课堂”,虽然在具体实施办法上存在一些问题,但其总方向无疑是正确的,标志着时代的进步。从软教育角度而言,戏剧教育不该像应试教育那样,以标准化的分数来一刀切地考核学生在戏剧方面知识多少和技能高低。中小学戏剧课程开设的目的,并不在于培养戏剧编剧、导演、演员等专业艺术创作者。由此其考试完全可以取消分数制考核标准,突破课堂的狭小天地,以兴趣小组或戏剧社团为中心,在专业戏剧课老师的带领下,讲戏、说戏、排戏、看戏,让学生在戏剧排演中按自己的兴趣来选择饰演角色和工作侧重,最终在游戏体验式的生动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提升学生多方面的综合素质。

从小学到中学,戏剧艺术课程的开设,为学生了解戏剧、亲近戏剧、热爱戏剧打下了坚实基础,这无疑为大学校园戏剧活动的开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就京剧而言,由于中小学戏剧教育的缺失,学生大多数被剥夺了听京剧、看京剧、学京剧的机会。由此,要这样的学生在进入大学后,喜爱京剧、研习京剧、成立京剧学生社团,就只能是一种凭空的奢望。简言之,中小学京剧普及教学的缺失,使得高校京剧文化推广既缺乏“专业”依托,又缺乏“群众”基础。目前学生在戏曲方面产生兴趣爱好或拥有一定的才艺,几乎全部来自于他们的戏迷家长的影响和培养,一般都与学校教育关系不大。

大学的京剧推广,离不开中小学戏剧课中京剧活动开展的支撑。反之,中小学戏剧课的全面开设和教学实施,也离不开大学戏剧教育的支持。在当前高校的艺术教育体系中,编剧、导演、演员等艺术专业人才培养的机制都很健全。但在艺术师资培养方面,师范大学或相关专业艺术院校有美术教育、音乐教育、舞蹈教育等专业。唯独戏剧教育专业,却至今还是一个空白。从中国戏剧艺术和戏剧教育现实的长远发展看,“戏剧艺术教育”的专业亟待设立,专为中小学培养专业性、综合性与实践性兼备的戏剧艺术师资队伍培养势在必行。当然这里一个大前提,就是教育部必须从国民戏剧教育体系构建的宏观背景中,贯通大、中、小学的戏剧艺术教学,首先在中小学的教学大纲中增设以素养提升为宗旨的戏剧艺术课程,在中小学师资编制中增设戏剧课的教师岗位。在此“大教育”的视野中,京剧的艺术普及和文化推广就可以不仅在大学,而且在包括中、小学在内的整个国民艺术教育体系中全面铺开,实现飞跃式发展。

无论是戏曲还是教育,从根本上说,都是文化的具体表现。所谓文化,静态地看指人类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动态地看则指不同民族的生存方式、行为模式和价值系统。从关乎人类生存方式及其价值追求的大文化视野来观照校园戏剧和京剧在高校的文化推广,可以很好地避免浮躁、肤浅的功利主义倾向,从而在人本意义上实现活动价值的最大化。

著名作家、文化学者汪曾祺在谈及京剧时有一个有趣的说法。他称京剧是一种“没文化的文化”。这种观念,其实也是学界一个普遍的看法,即中国戏曲是一种偏重娱乐、没有深刻的思想的大众“俗”文化。这里,先避开戏曲身份的雅俗高低之争不论,权且承认它是一种大众的俗文化。但从作为人类生存状态、价值追求和生活方式的大视野来看,即便是俗文化,其意义也不可小觑,不容漠视。从笔者的切身经验来说,最早产生中小学应该开设戏剧课的想法,就是受电视上一则文化报道的感悟与启示。那是在外国留学生汉语大赛的才艺展示中,一位酷爱中国戏曲的留学生,扮上了孙悟空的行头、勾上了喜气的猴脸,伴着京剧的锣鼓点,把一根金箍棒舞得真如天女散花一般精彩绝伦、酣畅淋漓。当时我深受感动也深为震撼,不禁慨叹,如此充沛而光彩的生命状态,为什么不能成为中国校园里莘莘学子的常态呢?如此魅力无限的国粹精华,为什么不能直接纳入到现行艺术课程体系中去呢?

对于京剧在高校的文化推广,笔者更愿意将其视为一种文化传播,而非仅仅是艺术推广。换言之,京剧在高校,不同于在一般的单位、社区、农村、厂矿等地方仅仅作为一种戏迷、票友的自娱自乐,而应在娱乐之外,还兼有人才培养、素养提升和学术研究等多重功能。大学里的师生,不仅要学唱、演唱京剧,而且要分析、研究京剧,同时还要肩负发展、弘扬京剧的使命。大学的学术研究,可以以京剧文化、戏曲艺术的历史、现状及诸多问题为课题来申报项目,科研攻关。另外,大学也应和京剧艺术院团、文化管理部门等社会力量密切合作,合力促进京剧的创作、研究以及文化产业发展。大学的课堂和校园,应成为宣传、普及京剧乃至戏曲文化的重要阵地,成为培养观众、戏迷和票友的沃土。像小剧场京剧,如果离开了大学生为主体的目标观众,几乎是不可想象的。全国、省、市乃至学校的各级大学生戏剧节,都应把京剧和戏曲艺术纳入到自己的活动规划之列。对于高校校园内的学生剧社和戏剧节,教育部门和社会各界都要高度重视,加大投入,不断丰富其活动内容与形式。对于国粹京剧的推广,我们尤其要从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和民族传统文化继承的角度,进一步切实加大投入。作为实践性很强的综合艺术,戏剧比一般艺术需要的更大的投入,艺术教育的实施也存在更大的难度。而京剧文化,就其表演程式、艺术技法和美学精神而言是“非物质文化”,但就其舞台呈现和艺术观赏而言,它又是实打实的物质文化。高校京剧文化活动的开展,需要专业的校外指导教师、复杂的京剧戏装行头、文武场面的伴奏乐队等多方面的支撑。如果缺乏充足的经费和硬件投入,活动很难取得实效。

校园推广范文第10篇

关键词:校园歌剧、人才培养、推广模式

歌剧是17世纪初诞生于意大利的综合性舞台艺术。作为内部复杂而精密的系统工程,一部歌剧需文学作者、脚本作者、作曲、指挥、导演、演员、乐队、舞美等各部门高度配合才可完成。另外,歌剧的时间成本还与排练流程息息相关,如果缺乏总体规划,排练效率就会大打折扣。如果使用科学流程,那么排练时间会因效率提高而大幅缩短,也将会加快歌剧舞台推陈出新的步伐。

近年来,我国部分高校推出以师生为主要力量排演的歌剧。它们从形式到内容相较于专业院团呈现出一定的独特性,本文称为校园歌剧。

一,校园歌剧的形成与特点

在音乐表演专业教学中,专业课程通常是教师根据学生程度自定曲目进行教学,这种教学方式往往导致教学成果的碎片化。此外,排演一部校园歌剧不仅涉及到音乐表演专业,还涉及戏剧表演、舞蹈、艺术管理等专业,因此,作为一种高效、整合的实践教学形式,校园歌剧已被更多的高校所接受。

近年来,部分高校的校园歌剧陆续面世。笔者对其中两部――厦门工学院郑小瑛歌剧艺术中心(下文简称“厦门艺术中心”)的歌剧《紫藤花》(下文简称《紫》剧)和天津音乐学院(下文简称“天津院”)的歌剧《岳飞》(徐庆东编剧、黄安伦作曲,下文简称《岳》剧)。本文将在“校园”这个特定场域中,通过解构校园歌剧,探寻其在人才培养和推广模式方面的功能性意义和可行性途径。

二,校园歌剧的人才培养环节

1.一度创作

(1)题材选择

在一度创作的首要环节中,校园歌剧可选择符合当下校园集体审美倾向的歌剧题材。

歌剧《伤逝》是根据鲁迅先生的爱情小说创作的同名歌剧,厦门艺术中心选择该部歌剧并将其节编成《紫》剧,是希望在学子中传承这部文学及歌剧精品。这部歌剧的经典之处在于:剧中的爱情在当今校园中仍时有“上演”。所以,指挥郑小瑛教授期待以此启发当代年轻人能对“美好的爱情如何面对现实生活”这一命题有更深入的思考。

歌剧专家刘诗嵘先生认为:在我国原创歌剧中,抵御外敌侵略题材的作品非常少……而《岳飞》则是一部鲜明的民族抗争题材作品,是最具中华气概和豪迈之魂的磅礴之笔。天津院选择该部歌剧则对高校和社会都具有教化意义。

可见,校方通过推动校园歌剧的实践活动,既可活跃校园人文气息,也能促使艺术类师生“深挖”经典、演绎经典。

(2)作曲

施光南在歌剧《伤逝》中的音乐风格清新、抒情,全剧采用西洋歌剧的表现形式,用相对独立又紧密联系的45首歌曲串联而成,声乐艺术表现形式十分丰富。《岳》剧是黄安伦从70年代末至1986年完成并获得耶鲁大学“最佳毕业奖”的歌剧作品。著名乐评人景作人先生认为:《岳飞》采用了歌剧形式中的所有声乐类型……最大的亮点是乐队部分,精致且充满交响性,配器层次清晰,特色鲜明。

参与校园歌剧的师生首先需要做音乐案头工作,如:了解作曲家及歌剧创作背景、通过对自身和其他角色之间关系熟读并处理各自角色的音乐部分、熟悉钢琴缩谱和总谱间的音色对应以及练习乐队分谱等等。

在校园歌剧的排演过程中,师生们通过接触不同时代和个性的作曲家的歌剧作品,亦可对专业大有助益。这个阶段可以提高师生的音乐分析能力、读谱能力、音乐协作力等,对音乐专业的碎片式教学具有整体性意义的补充。

2.二度创作

(1)指挥

因歌剧是以音乐为主的综合性舞台艺术,指挥(特指交响乐与歌剧指挥家)便成为这项工程的“中心”人物。首先,指挥要对歌剧全本做细致的研究,再对助理指挥与音乐指导详解总谱和钢琴缩谱,这也是歌剧的第一轮音乐作业。助理指挥和音乐指导再按照剧中角色的主次顺序分别对演员及乐队进行第二轮音乐作业(包括咏叹调、宣叙调、重唱、合唱⑤等)。最后,由指挥带领助理指挥、音乐指导进行全剧钢琴联排、乐队合乐、彩排至演出。

本文中的两部校园歌剧,均为指挥家郑小瑛教授执棒。郑教授在这两部歌剧中培养出的助理指挥高嵩现已可独立完成多部歌剧和交响乐的指挥工作。作为天津院《岳》剧的音乐指导之一的张曦认为:通过与指挥的作业,让自己清楚地了解到钢琴缩谱中的每个音符都代表了不同的乐器,具有特定的意x指向,并加深了对钢琴伴奏的认识。

由此,具备指挥及音乐指导专业的高校邀请指挥家担当歌剧指挥时,校方可推选或外聘上述专业的师生担任助理指挥和音乐指导。一旦他们在与指挥的合作过程中不断实践,将可迅速成长为校园歌剧的“中坚力量”。

(2)导演

在歌剧二度创作中,中外歌剧界存在两种见解和做法:一是指挥中心论,一是导演中心论。笔者虽主张指挥中心论,但这并不能否认导演在歌剧排演中的重要地位。

我国著名歌剧导演李稻川老师在担任厦门艺术中心《紫》剧总导演时,首先与负责该剧各部门工作的校园“新手”们召开工作会议:介绍剧情、分析背景、阐述导演的总体构思、提出各部门的工作要求以及执行的时间节点等等。

作为当时的参会者之一,并负责《紫》剧服装设计与制作监管环节的笔者认为,在导演的具体要求和耐心启发下,让未曾涉足过歌剧排演的师生们在严格的日程安排中完成每一项工作任务,也是对参与师生领悟力的试炼及对部门间配合度的考验。

(5)演员

学校出品校园歌剧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促进艺术教学与实践相结合。所以,校园歌剧的参演者主要是来自师生队伍。为了提高整台歌剧的艺术水准,校方通常还会邀请个别优秀的歌剧专业演员担纲主演,以加强校园歌剧的总体艺术质量。

以下是笔者通过《紫》剧、《岳》剧中关于特邀演员、教师、学生的参演比例图来说明,校园歌剧在综合型高校和音乐学院中对人才培养的不同侧重点,并由此反向地影响学校对校园歌剧的选择标准。

通过图1和图2的对比可见:《紫》剧和《岳》剧的演员总人数分别为32人和105人。笔者认为:作为音乐院校,天津院的角色力量充足,所以演员基数大,专业师生比重大,特邀演员比重相对较小。作为综合性高校,厦门工学院郑小瑛歌剧艺术中心是一个以“工作室”和“大师班”教学机制为主的歌剧培训机构,所以《紫》剧特邀演员比重明显更大,师生之间的比重差距较之《岳》剧也小很多。

由此可见,综合性高校的校园歌剧邀请歌剧演员加盟演出,一是为提升歌剧的专业质量,二是为本校师生提供一次向专业演员学习的机会。所以,笔者更倾向于选择演员数量小、室内乐队编制、低成本制作的小型歌剧,而音乐院校可以结合本校各专业力量,共同完成较“庞大”的实践作业。

作为厦门艺术中心《紫》剧特邀演员之一的阮余群,是来自中央歌剧院的著名青年歌剧演员,她认为:自己出演《紫》剧的最主要原因是出于对郑老师的敬仰之情。她在和郑老师的歌剧作业中,依然深深感受到郑老师对待艺术事业的那份执着、严谨的精神。在谈到排演校园歌剧对个人教学的启发时,2015年出演过天津院《岳》剧的天津音乐学院声歌系苑璐老师认为:一位有丰富歌剧经验的声乐老师在课堂教学中,不仅要求学生有好声音,更应注重学生用声音去匹配不同“声场”。冯硕是唯一一位同时参加过《紫》剧和《岳》剧的演员,从《紫》剧时的学生到《岳》剧中的特邀演员,冯硕认为:学生在专业学习的开始阶段,首先要树立科学的方法、正确的观念,而这都离不开舞台实践,毕竟在“戏”中做到“真听真看真感受”的同时再唱好自己的角色,才可迅速提高专业水平。所以,校园歌剧作为一种集中、有效的实践教学方式和具有专业整合性的教学成果汇报,可极大地获得校园及社会方面艺术人才的专业认同感。

(4)乐队

不具备乐队的综合性高校,可通过社会招募的方式组建室内乐队。如厦门艺术中心《紫》剧在排练前,郑老师将原60人左右的乐队规模缩减为12人的室内乐队⑦,并借调专业乐团的乐手,如此改法,也是为了校园歌剧便于输出推广。另外,具备乐队的院校,在面对歌剧任务时,同样也需要经过一番艰苦的排练。天津音乐学院管弦系教师、《岳》剧乐队首席曲克老师认为:校园歌剧对管弦专业的师生来说,不仅要关注指挥,还要在排练中关注复杂的情感起伏、演员的气口等“不确定”问题,力求与所有部门准确协作。承担《岳》剧的乐队任务,对学生既是宝贵的机会,也是很好的锻炼!

在以独奏和重奏为主的器乐教学形式下,校园歌剧提供的“坐”歌剧乐队的合奏机会,不仅让器乐师生能体验与音乐各部门之间的协作感,亦可拓宽学生的专业视野和就业途径。

(5)舞美

校园歌剧中的舞美工作也为艺术管理、造型设计等专业提供了“大显身手”的平台。

厦门艺术中心《紫》剧的舞台设计亦颇有特色:一桌两椅、两棵紫藤树。参演者在表演中完成移动道具,充分体现“校园”化的理念。天津音乐学院马梅老师在幕后采访时谈到:“《岳飞》这么多(幕后)工作就靠这些包括艺术管理系在内的孩子们共同完成的,甚至参加合唱的学生一下台也都会主动帮忙做各类舞台工作。”

校园歌剧的舞美通常邀请舞美设计师担纲,由师生们在歌剧各部门中去参与了解、熟悉其专业规则和工作内容,可使各专业的师生建立专业协同发展的长远目光。

三.校园歌剧的推广模式

笔者根据对厦门、天津两地的实地调研发现,校园歌剧也可以试行“别开生面”的推广模式。

1.集中培训模式

厦门因倡导国际通行的、科学的歌剧排演流程,厦门艺术中心曾在两年内推出五部歌剧。2012年,湖南省歌舞剧院派出歌剧《茶花女》剧组前来接受“军事化”作业,九天便可准确地完成全剧音乐。这种集中培训模式不但可以迅速推广科学的歌剧理念,还可促成学校和歌剧院团产生更多的歌剧成果。

2.演出交流模式

因校园歌剧来自教学单位,难以通过频繁演出来推广歌剧。笔者就厦、津的经验,总结出校园歌剧根据不同的演出平台而开启相应的资金筹集渠道。

首先,在本校演出的校园歌剧,因就近取材、人员集中、花费较少,可申请校内资金,及省市级“高雅艺术进校园”等项目支持。如果,校方希望进入国家平台来推广本校的艺术实践成果,则可通过申请国家艺术基金、地方财政扶持以及学校演出补助共同完成此项演出的资金任务。如:天津院《岳》剧于2014年顺利通过国家艺术基金大型舞台剧项目申请。

3.传承剧目模式

如果前两种模式属于“横向”推广,那么,传承剧目模式则属于“纵向”推广,即在校内、专业内代代相传,将某部歌剧作为集中实践等课程的教学保留剧目。如厦门工学院将《紫》剧渗入到音乐表演专业的培养计划中,促进师生在课堂上通过对“看家”剧目的教学过程,将经典作品传承下去。

四,结语

本文通过对两部校园歌剧的考察,阐述其在人才培养和推广模式方面的功能性及独特性。

校园歌剧是校园文化高度发展的产物,它的出现与教学水平的高度、协同创新的力度以及文化建设的速度息息相关。

上一篇:运营推广范文 下一篇:活动推广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