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安全调查报告范文

时间:2023-03-17 21:25:24

校园安全调查报告

校园安全调查报告范文第1篇

2017年校园安全调查报告(1)

校园,是我们成长的摇篮,是我们学习的乐土。可危险的陷阱也可能就隐藏在其中某一角落。

前一段时间,我对校园安全进行了调查,发现学校在以下方面做得很好。

一、安全知识的普及

每隔一段时间,学校就会给我们讲解安全知识,比如防火、防电、饮食安全等方面。有时还会让我们收看安全教育短片,之后在班中进行讨论。老师们也会收集安全小知识,只要有时间,就会向我们传达。我们会制作安全知识小报,这些小报都是同学们自己平时积累的成果。制作小报的时候我们不用再查找资料,因为我们已经胸有成竹。

二、行为习惯的培养

学校每个楼梯上面都标有上下楼靠右行的标志。同学们也会自觉遵守规则。每节课间楼道里还有护导员进行检查和监督,防止某些同学忘记规则,追跑打闹做游戏,以消除安全隐患。年级会上老师还会对课间情况加以总结,加深我们的安全意识。

三、饮食安全的保障

学校里面的饮水机的外壳是隔热的材料制成的,这样即使有同学不小心碰到它,也不必担心。而且每次从里面流出的水都是适合饮用的温度。即使你口渴,心急,也不会被烫伤。

学校的营养餐选用的是北京市指定的配餐公司,校长每天和我们一起食用营养餐,监督饭菜质量,保证食品安全。

另外,学校从不让学生爬上窗户擦玻璃。这也是出于安全的考虑。

但是通过调查,我发现学校里面也存在一些不安全因素,需要改进。比如:学校的清洁工人有时在下课前几分钟擦地,下课时地面没有干,会造成同学滑倒。还比如:在下雪的时候,操场上会结冰,学校应该在湿滑的地方放置警示标,提醒同学们不要在冰上游戏。再比如:教室里的吊扇,应该经常维护,以防螺丝松动,掉下来砸到人。

此外建议学校经常组织突发事件的演习,加强逃生训练。

学校是我们的第二个家,我希望家里没有危险,只有欢声笑语。让安全隐患从我们身边消失,让我们快快乐乐生活每一天!

2017年校园安全调查报告(2)

学校安全不容忽视,现在的学校大部分都是一般。

%83的学校安全是一般的,没有出现过小学生被坏人杀害、打伤这些学校外面都会有五个以上的保安。

%10的学校安全是不好的,在一些普通中小学和外来工子弟学校,六层高的教学楼除了一条楼梯从外部能看到,其他楼梯都深藏不露。而这条主要的楼梯非常低,最矮的地方站在楼梯上能轻易摸到天花板,宽也只有2米多。楼南端的走廊尽头挂着安全出口的牌子,拐进去才发现,这个安全通道差不多是个管道,因为宽还不到1.5米,并排走两个成人就很费力了,而这根管子竟也是音乐室、语音室等教室的唯一出路。容纳54个学生的语音室下课时,孩子们必须在老师的指挥下排着队鱼贯而行,如果有打闹和拥挤,就会塞车。在教学区和老师办公区之间,每层之间连接的楼梯竟然悬空架起,两旁的护栏也是中空的,站在最高处的金属楼梯上往下看,颇有点铁索桥的味道。

如果与部分外来工子弟学校相比,这所公立学校的条件还算不错了。海珠区某外来工子弟学校,是典型的麻雀学校和城中村学校。全部校舍仅有一幢由仓库改建的四层教学楼和一个篮球场大小的操场。全校有学生800多人,包括学前班、小学六个年级和初中三个年级。教学大楼只开有一个三四米宽的门洞作为出口,进入大楼还必须先走上一道十几级的拐角水泥楼梯。楼梯宽度较大,大约可容五六名小孩并肩走,但没有设中间扶手分隔,且梯级狭小、角度很陡,甚至大人上下梯时都要格外留神。下午4时是学校的放学时间,几百名孩子从这条唯一的通道里鱼贯而出,半个多小时才出完。接送的家长们在校门外焦急等候,而孩子们则急匆匆小跑着下楼,楼道一阵乒乓响,尘埃飞扬。班主任老师在楼下的操场边集队,以班为单位组织孩子们走出校门。很难想象,一旦发生意外,靠这样一道狭门和陡梯能让800多名孩子及时逃出生天。

校园安全调查报告范文第2篇

可怕的仿真枪

——报告之一

仿真枪,国家已经禁止销售了,但是,总有一些小贩为了赚钱,卖同学们爱玩儿的仿真枪,同学们很贪玩,被那些诱人的仿真枪诱惑,拿到学校里,与同学们一起玩耍。但那些同学万万没有想到那些诱人的仿真枪的危害吧!

可怕的仿真枪是具有一定的杀伤力,如果打到别人的身上、眼睛上、耳朵里,那会是什么样的后果呢?仿真枪正像一个可怕的恶魔,对同学们那一个个幼小的生命造成危害。虽然学校三令五申禁止学生玩仿真枪,但是,同学们不听命令,还继续买呢!同学们,要知道,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啊!

游戏“骑马打仗”

——报告之二

“骑马打仗”就是一个同学背另一个同学组成一组,几组在一起相互踢闹。这种游戏存在多种安全隐患,同学之间踢伤了怎么办?上面的同学压倒了下面的同学怎么办……这些都会造成严重的后果。但是总会有同学玩,尽管老师们严禁玩这种游戏。

“滑”楼梯

——报告之三

“滑”楼梯就是坐在楼梯的扶手上滑下去,很多同学都这样玩过,却不知他的厉害。上去,滑下来,稍不留神就会仰面朝天摔倒在地,轻则流血,重则会摔断胳膊和大腿。这样严重的后果相信大家都知道,但是又有谁注意过这些危险性呢?危险就伴随在楼梯旁边稍不留神就会遇到危险。

校园安全调查报告范文第3篇

【关键词】警力设置;安全黑数;校园警察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4)01-196-02

一、警力设置与安全效益之间的关系

通常而言,一个地区的安全状况如何,与该地区的警力配置有着密切的关系。警力这一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概念中,警力指警察队伍的综合战斗力与完成任务的能力。它包括编制、装备、训练、战术、策略与社会的关系等诸多方面;狭义概念中,警力指警察队伍中的编制人数。本文主要从狭义层面来论述警力配置的相关理论。对一个地区的安全工作来讲,警力究竟达到何种程度才比较合理呢?学术界认为,警察比例是衡量警力配置的标准之一①。评估警察比例,一般采用两种衡量指标:一是警察人数与人口比指标,可表述为每名警察比居民人口;二是警察人数与辖区面积比指标。笔者主要从第一个指标来分析理论上社会对警力的需求量。据萧伯符、张建良等老师调研,“我国警察占人口总数的比例是很低的,还不到万分之十,只有发达国家的四分之一。”②可以看出,相对于警务法治比较先进的发达国家来讲,我国警力仍有很大空缺,远未达到社会治安需求警力饱和值。

实际生活中,我国高校安全保卫工作任务并非直接由警察来承担。阐明警察比例理论,主要是借以探究校园安全工作所需求的保卫人员数量。目前,国家尚未明文规定高校内部保卫人员人数必须与在校师生保持一定的比例,但各地自行规定的设定比例基本上在2‰以上③。倘若加上物业保安这一安保力量(下文将高校内设保卫机构人员和物业保安统称高校安保人员),高校安保人数实际设定比例已远远高于我国的警察比例。然而,近年来,在校园内发生的自杀、火灾、校园暴力等各类事件屡见不鲜,高校安全状况不容乐观,如“马加爵故意杀人”、“我爸是李刚”等事件,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据不完全统计,2008年教育部直属高校发生学生极端问题63起,凸显了高校脆弱的安全管理体系。其实,教育部收集到的数据仅仅是直属高校无法隐瞒的重大安全案(事)件。由于国内各高校并未如英美国家一样建立年终数据公示制度,高校为凸显发展之成绩,总会隐报一些情节稍显轻微的案(事)件,这可称为高校安全黑数。我们可参照美国犯罪统计理论来思考我国校园安全黑数的具体情况。

美国对犯罪的统计有三种方式:统一犯罪报告、全国犯罪受害人调查、自我报告调查。统一犯罪报告由各地警察机构向联邦调查局报告发生在自己辖区内的犯罪,类似我国官方公布的犯罪统计表。全国犯罪受害人调查由联邦司法部的司法统计局以抽样询问方式对参加此项活动的家庭进行调查,进行犯罪受害人调查的主要原因是,政府意识到犯罪受害人在很多情况下都未将被害情况报告给警察,开展犯罪受害人调查可以弥补统一犯罪报告在犯罪调查方面的不足。全国犯罪受害人调查得出的数据基本上要超出统一犯罪报告的一倍多。自我调查报告时研究人员让受调查人报告自己是否有过犯罪行为的调查。自我调查报告显示,美国高中生中至少有1/3的人有盗窃行为,有20%的人有严重暴力犯罪行为。

通过对美国犯罪调查统计情况可以看出,现实中的犯罪形势要比官方统计所显示的更加严峻。同样道理,相对于显型安全形势而言,我国高校隐型安全形势要更为严峻。笔者认为,除却高校本身所具有的社会化程度提升、刑事政策保护、相关案(事)件被内部消化等因素外,内设机构安保人员安全管理权力缺失是导致高校安全形势严峻的比较重要的成因。

二、零和博弈呼吁高校安全管理权限和能力的明确

目前,我国高校安全工作仅依据一些政策和规定运行。比如,2002年12月,教育部、公安部出台《关于加强高校安全保卫工作的通知》,2006年9月公安部下发《关于实施社区和农村警务战略的决定》等等。至今,我国仍未颁布《校园安全法》。各地虽根据地方法规进行了一些改革,但尚未形成统一有效的模式。相比较而言,西方许多发达国家纷纷制定了校园安全法,对校园安全工作统一了模式和方法。早在上世纪60年代,美国就由各州立法建立了校园警察,并且于1990年公布了《校园安全法》,西欧、日本、新加坡等国家同样也建立了一套以保护校园安全为内容的法律法规体系,这些法律法规的制定为其校园安全管理提供了执法依据。正因为我国目前没有一部专门性的《校园安全法》,高校保卫人员性质定位、职能范围、安全管理权限、危机评估、应急预控、正当程序、责任追究等内容便无法可依,在严峻的安全形势下,高校保卫人员的安全管理权限和能力范围就会陷入单位内部行政自由规范的窠臼。

笔者从警察学和经济学的角度,来思考强化高校安全保卫人员安全管理职权和能力的必要性。警察行为科学理论认为,警察与犯罪有密切关系。警察执法方式和效果会间接影响犯罪率的高低和犯罪行为的区域分布。从经济学角度来讲,警察与违法犯罪分子实际上处于博弈状态。博弈是指在多决策主体之间行为具有相互作用时,各主体根据所掌握信息及对自身能力的认知,做出有利于自己决策的一种行为。根据相互发生作用的当事人博弈双方的利益收获及受损情况来分,博弈分为正和博弈和零和博弈。警察与违法犯罪分子双方关系是典型的零和博弈,即在严格竞争下,一方的收益必然意味着另一方的损失,博弈各方的收益和损失相加总和为“零”。而警察与群众之间则是正和博弈,即博弈双方的利益都有所增加,或者至少是一方的利益增加,而另一方的利益不受损害。警察与犯罪分子之间的零和博弈要求警察执法尽量科学合理,以预防犯罪发生或最大化减少犯罪所带来的负面效果。而要提高警察执法效果,改良警务模式是可选择的模式之一。上世纪80年代,面对被动型警务无法解决的严峻犯罪形势,西方推生了第四次警务革命④。第四次警务革命以社区警务为标志,通过强化警察社区服务功能,引导群众共同做好警务工作,这与我国公安群众工作路线有异曲同工之趣。

我国高校安全保卫工作在性质、内容、对权能的变革需求等方面非常类似警务工作。警务理论和实践中的一些先进成果可借鉴引入到高校安全保卫中来。首先,高校安保人员与学校师生是一种正和博弈,而与违法犯罪分子则是一种零和博弈。这两种博弈均要求明确高校安保人员的安全管理权限,以预防并控制违法犯罪案(事)件的发生。自从1994年4月国务院批转公安部《关于企业事业单位公安机构体制改革的意见》,取消了高校安全执法权限后,高校保卫机构至今仍无任何执法权。也正因如此,国外正在进行的第五次警务改革暨警务私有化并未影响到我国高校安保工作。高校保卫机构安全管理权限和能力的缺失导致无法有效处置违法犯罪案(事)件,模糊处置成为常态。另外,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在当前情况下,即便物业保安因警务私有化改革而拥有了部分执法权,但由于我国高校保安学历低、能力不高、服务水平欠缺也是一大软肋。据中国保安协会的一份调查资料显示,在保安队伍中,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仅占0.8%,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占9%,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占89%⑤。目前,这些保安从业人员只有单位内部的简单培训,有的根本就没有培训。与美国、韩国、新加坡等国家相比,我国物业保安的工作能力有待提高,服务意识也有待提升。

三、校园安全工作机制改革刍议

美国是校园警察改革的发起者和奠基者。1903年耶鲁大学娼妓成灾,严重影响学校的教学和生活秩序,学校从地方警察局借用了两名警察协助工作,这是美国校园警察的雏形。70年代,经过校长和学者的呼吁,校园警察逐步在各高校推广实施,并在90年代得以完善。美国校园警察有以下特点,一是管理体制上要接受校长领导;二是校园警察为专职警察,享有维护秩序、打击犯罪和校园服务的职能;三是校园警察一般由退役警察、退役军官、高校毕业生担任,素质相对较高;四是校园警察定期要接受培训。美国校园警务工作可形象描述为主动式警务⑥。美国高校安全保卫人员除校园警察外,也包括高校内部保卫人员和物业保安人员。不过,校园警察是高校安全保卫的主体力量,而内部保卫人员和物业保安人员只是辅助力量。因校园警察在高校安全保卫工作中作用突出,奥地利、日本等国也纷纷建立了类似组织体制。校园警察体制为我国高校安全管理创新提供了模板。

随着我国高校安全问题的日益加剧,我国在高校安全管理体制上也有所创新。《教育部、公安部关于加强高校安全保卫工作的通知》(教社政[2002]11号)指出“党中央、国务院进一步明确要在重点院校派驻公安机构”。各地公安机关也非常重视高校安全工作,根据实情建立了校园警务室。我国高校校园警务室与西方校园警察有很大不同。一是管理体制上受公安派出所领导,业务上对高校安全工作进行指导;二是主要负责户口管理、案(事)件处置和案发后现场保护,享有一定的强制权力,但实际操作中运用较少;三是不参加校园巡逻,不负责校园安全预防;四是不负责校园师生服务;五是常住民警较少,各地因警力紧张,每个校园警务室民警一般还承担着其他警务工作,民警到校园警务室率比较低。校园警务室在高校中的工作可形象描述为被动式警务。目前,我国高校安全预防、日常巡逻、危机演练、纠纷调解等主要工作基本上仍由内部机构保卫人员及物业保安来实施,实际效果不明显,改革的空间仍很大。中央及各地应尽快深化校园安全勤务机制改革,整合安全保卫力量,推动高校安全建设取得更大成绩。

注释:

①警察比例并非是衡量警务工作效能的唯一标准,而且可能也不是最有效的衡量标准。每个地区的治安状况复杂程度不同,同等条件下的警力并不能保证取得相同的效果。不过,犯罪社会学家认为,在一定条件下,每个地区的犯罪数是饱和的,不会有太大变化。因此,用警力衡量警务工作效能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②《法治之下警察行政权的合理构建》出版日期为2008年,因此这一数据最多是2008年萧伯符、张建良等老师调查所得。至于最新比较数据,笔者尚未收集到。但基于第四次警务革命的影响,世界各国的警务改革显示出无增长改善的特点。因此,中国与发达国家的警力比较应该不会有太大改变。

③高校内部安全保卫工作运行的主要依据有:国务院下发的《企事业单位内部治安保卫工作条例》、中央综治办、中央维稳办、中共教育部党组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维护高校稳定工作的通知》(教党[2007]9号)、《高等学校内部保卫工作规定(试行)》(教政[1997]3号)等法规文件。但是这些法规文件并未对高校内部的保卫人员与在校师生在人数上进行规定。各地则在根据实情的基础上,对这方面进行了明确。如《重庆市高等院校内部安全稳定工作暂行规定》第四章第十一条指出:“学校教职工、全日制在校学生总数在5000人以下的,按不低于千分之三的比例配置;学校教职工、全日制在校学生总数在5000―10000人的,按不低于千分之二点五的比例配置;学校教职工、全日制在校学生总数在10000人以上的,按不低于千分之二的比例配置。”山东等省也有类似规定。

④从现代警察建立以来,学者们认为共发生了四次警务革命。第一次是新警察的产生,以伦敦大都市警察建立为标志,警务理念强调预防;第二次是警察专业化运动,以美国警察专业化运动为标志,警务理念强调预防和打击并重;第三次是警察现代化,以欧美各国的警察现代化运动为标志,警务理念强调打击。第四次是社区警务,以欧美各国的新警察模式改革为标志,警务理念强调回归预防。也有学者认为现在正在发生第五次警务革命,即警务私有化运动或第三方警务活动,即社会组织和公民参与警务活动。

⑤这份调查资料是笔者从夏菲主编的《治安管理研究》中摘选而来。而夏菲则是从黎明在《决策探索》2003年第10期发表的《保安:功过是非各几多》中引用而来。因此这个数据应该是2003年之前调研得出的。不过,笔者对最近学者们在这方面的研究进行了调查,发现基本仍在使用这个数据,却都未说明数据之出处。而且,中国保安协会等权威组织也没有最新的数据收集。笔者认为,我国保安队伍素质或许并未有太多改变。

⑥被动警务模式和主动警务模式是基于不同的警务风格来划分的。按照王大伟老师的观点,被动警务模式也称反应警务论,它强调接报案后警察的快速反应,反应时间作为衡量警察效能的重要标志,也称“消防队”式的警务。主动警务模式也称先发警务论,它强调治理犯罪重在预防,社会各界的合作是减少犯罪的根本途径。现代警务正在从被动警务向主动警务转变。

参考文献:

[1]王大伟.欧美警察科学原理[M].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2007:450.

[2]周向红,孟娜.美国高校安全保障机制经验及启示[J].江西行政学院学报,2010(3).

[3]马跃.美国刑事司法制度[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13-29.

[4]刘振华.构建新型校园安全防控体系的思考[J].湖北警官学院学报,2004(5).

[5]夏菲・治安管理研究[M].中国方正出版社,2005:228-229.

校园安全调查报告范文第4篇

【关键词】义务教育 均衡发展 公众满意度 调查报告

一、引言

为贯彻落实《义务教育法》,保障《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目标的实现,教育部决定建立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制度,开展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的评估认定工作。海南省教育厅特制订《海南省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实施办法(试行)》,督导评估对象为全省共22个县(市、区)。督导评估的主要内容包括: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情况、县域义务教育校际间均衡状况、县(市、区)人民政府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情况和公众对本县(市、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满意度等四个方面。满意度调查结果将作为各县(市、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的重要依据,调查结果达到“基本满意”以上是各县(市、区)通过“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评估验收的必要条件之一。

本次调查采用访问法,由调查员把调查问卷发给被调查者,说明填表的要求、方法以及应该注意的事项,被调查者按表中的项目如实填写,调查人员按时审核收回。同时,在被调查对象中抽取一部分进行结构式访谈。

二、样本的选择

问卷调查的数量按被评估县常住人口的1.5‰确定;常住人口在40万以下的县,问卷调查数量均为600份。问卷调查对象中,学生家长的比例不低于50%,并保证其他各类调查对象数量大体相当。各市县样本情况汇总如下:

三、调查情况汇总

问卷共涉及10个问题,经统计得到以下结果:

(一)您对本县(市、区)适龄儿童少年就近入学状况的评价

(二)您对本县(市、区)中小学校际间教学用房差异情况的评价

(三)您对本县(市、区)中小学校际间学生生活用房差异情况的评价

(四)您对本县(市、区)中小学校际间教学仪器和设备差异情况的评

(五)您认为本县(市、区)中小学校际间教师队伍业务水平的均衡情况

(六)您认为本县(市、区)中小学校际间教师队伍师德修养的差异情况

(七)您对本县(市、区)中小学校际间优秀教师均衡配置的评价

(八)您对本县(市、区)控制中小学生择校现象所做努力的评价

(九)您对本县(市、区)政府在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所作努力的评价

(十)您对本县(市、区)义务教育均衡状况的总体评价

四、调查结论

所有有效问卷的满意票数之和占有效问卷数与问卷题目数之积的比例即为该县(市、区)满意度调查结果,结果大于或等于85%的为“满意”;小于85%大于或等于75%的为“比较满意”;小于75%大于或等于60%分的为“基本满意”;小于60%的为“不满意”。

五、访谈情况汇总

(一)中小学总体布局合理,可以满足适龄儿童少年就近入学的需求

(二)各中小学之间的办学条件没有存在较大差异

政府应继续加大投入力度,重点扶持基础条件相对薄弱的学校。各学校应注意加强校园安全管理建设;个别学校存在班额较大现象;少数学校教师办公室不够用。

(三)各中小学之间的教师队伍差异不大

可适当增加教师培训和交流的机会,加大教师轮调频率,调整教师年龄结构,让同学接受不同授课风格教师的培养。同时增加音乐、体育、美术、计算机、心理等专职教师数量。

(四)政府很努力的在遏制中小学择校现象

多数受访者不支持择校,认为就近入学更有利于小孩身心发展。少数受访者认为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是想让小孩选择相对优秀的学校就读。

(五)就受访者了解,政府在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方面采取了多种措施

例如:启动实施了“一镇三优”计划和校园标准化改造工程、加强功能室建设及教学设施设备的配备、建立健全扶助贫困学生制度、不断加大教师培训力度等、加大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发展工程实施力度。政府在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方面已经做了很大努力,希望政府坚持下去,在将来能看到更好的措施和成绩。

参考文献

[1]何京.怎样写市场调查报告.[J].财经写作.41-43

[2]程贵荣.试论市场调查报告写作中的调查与分析.[J].河南农业.2013.09:61-62

校园安全调查报告范文第5篇

学校是学生接受系统教育的集体场所,要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就必须有坚实的安全防范工作做保障,否则,不仅会破坏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甚至会危及学生的生命安全。

一、中小学校园安全现状

该乡共有中小学7所,笔者通过对这7所学校的实地查看,以及对相关负责人的走访,对该乡中小学安全现状有了初步的了解。

(一)硬件

1、校园建筑设施

全乡义务教育阶段校舍建筑总面积23080平方米,危房703平方米,d级危房占校舍总面积的3.05%。建淮中心小学、万圩中心小学、蚌山中心小学共维修校舍面积521平方米,新建校舍283平方米,共计投入28万元。投入9万元维修三河尖初级中学校舍300平方米,投入7.56万元维修正和希望小学校舍252平方米。并规划投入26.08万元为三河尖乡直小学新建校舍567平方米。就总体而言,校舍安全状况较前些年有了明显的改观。目前多数学校已经告别了破旧不堪的老房子,搬进了宽敞明亮的教学楼,校园建筑造成的安全隐患正在逐步减少。

2、操场改造

操场是学生活动和体育锻炼的重要场所,在校园安全之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三河尖乡直小学新建了水泥地面的篮球场,并新建了环行跑道。新的操场使得学生的活动及体育锻炼多了些安全保障。但是,部分学校的操场还存在安全隐患:篮球架是用石头压住固定在地面,看上去似乎摇摇欲坠;操场凸凹不平,有些地方还堆积有建筑垃圾。

3、消防设施

安全有效的消防设施是师生人身安全和学校财产安全的重要保障,近几年来,教育系统每年都投入大量资金对消防器材进行维修和更新,仅今年上半年就添置灭火器1000个,维修灭火器300个。现在各基层单位的灭火器数量和质量都达到了消防部门的规定。该乡唯一一所寄宿制学校—三河尖乡初级中学,校园学生宿舍都装有应急灯和安全通道指示牌,。但是有的学校楼房由于建筑年代比较久远,所以没有消防栓,而且因水压不够,建消防井也不起作用,消防隐患比较大,目前采取的硬件措施是增加灭火器数量。

4、电路改造

该乡对所有学校的电路进行了全面改造,废除了过去的老线路,同时更新了各种电气设备,消除了过去老线路的各种安全隐患。但是,各种用电器数量猛增,用电量大大增加,所以也要求我们不能放松警惕。通过实地查看,笔者发现有些学校的墙壁上的日光灯的开关有不同程度的损坏,急需改进。

5、学校饮食安全

三河尖乡初级中学有在校生1756人,其中在校就餐的学生占多数,学校新建了学生餐厅,采取私人承包的方式进行管理,学校高度重视学生的饮食卫生,经常就卫生问题召开承包者座谈会,强调食品安全的重要性,同时对餐厅的食品卫生进行不定期检查。目前,该餐厅未发生一起学生食物中毒等食品安全事故。

(二)软件

1、组织机构

健全高效的组织机构是做好安全防范工作的关键,乡教育办公室成立了以办公室主任为组长的安全防范工作小组,同时要求各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负责人的安全防范工作小组,负责校园安全工作。各学校专门配备了保卫人员,负责日常校园安全事务,每天都会安排值班老师巡查校园安全状况,为学校的安全防范工作提供了组织保证。

2、宣传教育

宣传教育是作好校园安全防范工作必不可少的有效途径。该乡各学校的教师都能在日常教学中加入安全方面的教育,各学校每学期都会举办校园安全知识讲座,邀请交警大队或是派出所民警宣传安全知识、普及法制教育,并且通过黑板报、读报栏做宣传工作,使得安全意识深入广大师生员工内心。

二、 对该乡校园安全问题的思索与建议

通过此次调查,我们可以欣喜地看到农村中小学校园安全防范工作取得的成绩:校园危险建筑正在不断从我们的视线中消失;宽敞、平坦的操场成为孩子们玩耍嬉戏的安全地带;一排排的灭火器成为校园安全的守护神;日光灯、各种教学电器设备走进了教室,让孩子们享受到了科技乐趣;学校的餐厅也总能吃上放心饭;各个学校针对安全工作都成立了相应的组织机构;宣传教育工作也做得有声有色。

但是,与成绩同在的是校园安全防范工作中的不足之处。硬件方面的安全隐患还是很常见的,年久失修的房屋,操场上固定不到位的体育器材,不符合要求的消防设施,的日光灯开关等等都是校园隐型杀手。软件方面,各组织机构对安全问题存在侥幸心理,不够重视。宣传教育工作方式也有待进一步改进,使得安全成为人人乐于关心的话题,安全意识深入每个人内心。

三、总结

校园安全调查报告范文第6篇

一、构建学校安全工作保障体系,全面落实安全工作责任制和事故责任追究制,保障学校安全工作规范、有序进行

关注人本,确立安全意识是校园安全的前提与保障。校园安全以人为本,注重校园安全的制度化,以制度促安全习惯的养成,把以人为本抓安全的理念施诸于学校生活的每一时段,贯穿于校园的每一个角落。

1. 细化学校的校规校纪,学生不能早到校,放学时班主任和辅导员老师一前一后组织学生站好排,有序回家。有的家长因为工作忙或有事,不能及时接孩子的,班主任老师要马上与家长电话联系,一定要把每个孩子安全地交送到家长手中。

2. 窗台是危险区域,不要让孩子靠近,以免发生坠楼事件。上下楼梯时要轻声慢步,一步一个台阶,不要滑行,更不要推搡打闹,避免踩踏事件。

3. 注意上下学的安全教育。通过班队会、晨会、班级的墙报等舆论阵地宣传交通安全知识,认识红绿灯和斑马线,并告知学生12岁以下不许骑自行车,过马路注意力要集中,不能玩耍。

4. 定期给全体教师开展安全知识讲座,通过看视频、新闻等,提高教师的安全意识。及时把讲座中学到的安全知识及时传递给学生,把校园安全当成头等大事来抓。

5. 定期开展安全消防演练,让学生学会在火灾、地震中的自救方法,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二、健全学校安全预警机制,制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完善事故预防措施,及时排除安全隐患,不断提高学校安全工作管理水平

1. 学校门卫设立安全保障制度,来访人登记制度。家长等非本校职工或学生一律不准入校。家长有事要到校的,请与班主任老师电话沟通后,方可入内。

2. 住宿生接送登记制度,接送住宿生时家长必须到舍务办公室签字,保证孩子的安全。

3. 中午看护的学生和住宿生有食物过敏的,请班主任老师及时统计好,上报舍务老师,避免孩子因食物过敏造成伤害。

4. 对于生病的学生教师要及时与家长取得联系,让孩子及时就医,并对生病的学生进行跟踪回访,如果是传染病,与家长沟通好,在隔离治疗期满后方可入学。

5. 定期或不定期的进行安全排查,包括各个教研室、教室的安全,学生是否带管制刀具和棍棒等不安全因素,并写出调查报告,对出现的问题及时解决,防患于未然。

三、建立校园周边整治协调工作机制,维护校园及周边环境安全

1. 与学校所在辖区的派出所取得联系,共同搞好学校的治安工作。

2. 与交通部门取得联系,在上学、放学时间段派交警维持交通秩序,确保学生安全。

3. 对学校的警务人员进行培训,加强学校安全管理。

四、加强安全宣传教育培训,提高师生安全意识和防护能力

1. 要定期组织“安全”专题宣传栏、广播、墙报,让学生投稿、编撰,在活动中培育他们的安全意识。

2. 通过开讲座、播专题影片等学生感兴趣的活动,传授各种自救措施,如火中自救、触电救护、饮食中毒抢救,特别是遇到犯罪行为如何处理以及消防知识等,提高师生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护自救能力。

3. 推行“安全教育周”,举办丰富多彩的安全主题活动;举行消防、安全知识竞赛以及安全主题的作文竞赛;组织教师为校园安全工作进言献策,并对有价值、有创意建议予以奖励;组织学生为校园安全拟警示语。

五、家校联合,确保学生安全

1. 学校定期开家长座谈会,向家长宣传安全防护知识,让家长配合学校搞好学生的安全教育工作,提高孩子自救自护能力。

2. 通过飞信群发安全小提示,确保孩子的人身安全。孩子是祖国的花朵与未来,他们的健康成长与家庭幸福、社会稳定息息相关。我们通过教会一个人,可以带好一个家庭,促进一个村庄、一个工厂、一个学校,从而辐射整个社会。安全教育是重中之重,我们应时时刻刻把学生的安全放在心中,时刻不忘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我们一定要坚持用制度规范各自的履责行为,恪尽职守,亲力亲为,坚持用机制管理校园的交通安全,内外结合,标本兼治。只有群防群治、加强管理,确实给本校的学生创造一个安全、安宁、安心的学习环境,让孩子们健康地成长。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学校工作的正常进行,才能保证让学生安心,家长放心。让我们学校、家庭、社会共同携手,为孩子打造一片安全的天空。

校园安全调查报告范文第7篇

校园欺凌的事发地虽然多在学校,但诱因可能在校外,在家庭和社会。所以,惩治、防范校园欺凌,需要政府、社会、家庭和学校多方联动,共同发力,绝非学校一方之责任。

通过调查显示,出现欺凌事件很大程度上在于家庭教育出了问题。而家庭教育的问题则可归结为两个方面:一是家庭教育的缺失――主要表现为父爱和母爱的缺失(一般来说,孤儿、单亲儿童和留守儿童在品德塑造和人格形成方面比较容易出轨);二是家庭教育的错误(不明智的父爱和母爱会使儿童畸形发展)。

家庭教育缺失的解决途径可以说有时已经超出了家庭所能给予的范围,因为对孤儿、单亲儿童和留守儿童来说,不是家庭不想给予爱,而是给予不了。这就需要学校、社会和政府在这方面多想办法,尽量给孩子提供家庭般的温暖,保证孩子成长所需要的养料:如,解决随迁子女的就读问题;用制度保障留守儿童父母一方必须随子女共同生活等。这其实更加凸显了多方联动,共同发力的重要性。

改变家庭教育的不明智问题更是需要智慧,这就需要“家长教育学”,需要教育专家、学校、社会和政府在这方面多做努力,多进行家长培训,把科学的家教艺术传授给广大家长,并使之得到普及。

远离欺凌,还需要净化社会环境,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正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社会环境对孩子成长的影响往往都是潜移默化的,而且这种作用不容忽视。很多欺凌者就是在不知不觉中受社会环境的负面影响,心理发生了扭曲,人格发生了错位,从而做出了一些令人难以想象、难以接受的不良行为,甚至欺凌行为。

所以,要实现“环境育人”,发挥社会环境在孩子成长中的积极作用,就必须净化社会环境(包括网络环境),努力营造良好、健康、向上的社会氛围。而这实际上又是需要通过一定社会文化的宣传、教化才能实现的。

另外,对欺凌说不,更需要政府和国家从制度、法律层面予以规范。恃强凌弱本来就是人性当中最为灰色、最为丑陋的行为之一。而当这种霸凌行为发生在儿童身上,发生在校园当中的时候,就愈加能够凸显出其危害性。拒绝霸凌,有时也不是一句简单的教育就能解决的事。有鉴于此,对欺凌、霸凌说不,就不能仅仅局限于教育的视野中,还需要有“刚性”的制度、法律来做进一步的规范、保障。

校园安全调查报告范文第8篇

关键词:性骚扰;校园性骚扰;原因;措施

一、性骚扰及校园性骚扰的界定

最早提出“性骚扰”这一专业术语的是美国女权主义法学家凯瑟琳・麦金农,她在 1974 年担任一名职业女性的原告律师,该女性由于在工作中经常受到上司的性和骚扰,无奈辞去工作,麦金侬在此案件中认为:“性骚扰是因为女性处于权利不平等条件下,被强加的违背本人意愿的讨厌的性要求,同时她认定性骚扰就是性别歧视的一种。”凯瑟琳・麦金侬教授 1979 年出版的《职业妇女性骚扰:一个性别歧视案例》中对性骚扰概念进行了修改:是一种在公共领域,借助权力采用威胁、控制、利诱、欺凌的手段对女性进行一切与性有关的言语和行为。联合国 1993 年通过了《消除对妇女的暴力宣言》,把针对妇女的暴力行为分为身体上的、心理上的和性暴力三种暴力行为。2005年,《妇女权益保障法修正案草案》性骚扰首次进入我国立法者的视野,也向公众传达了一个重要信息,即性骚扰行为将受到法律的制裁。

校园性骚扰是性骚扰中的一种类型,国内多数学者对校园性骚扰进行定义时主要强调的是骚扰及被骚扰行为的主体,即校园的主体,包括所有教职工和学生,只要是属于校园主体之中的,那么无论性骚扰事件发生在何时何地,都属于校园性骚扰。为了有针对性的进行分析,本文研究的校园性骚扰是狭义的校园性骚扰,强调被骚扰的主体是学生,即学生遭受到的一切违背其自身意愿,、侮辱和侵犯了其个人性自,对其造成损害的侵权及暴力行为。

二、大学校园性骚扰的现状

2015年,在美国、英国的大学校园,“性骚扰”算得上一个关键词。5月19日哥伦比亚大学毕业典礼上,女学生舒尔科维克兹在同学的帮助下,抬着抗议床垫走上讲台,表达对学校处理投诉结果的不满;1月,英国《邮报》调查报告,指出近1/3的英国高校女生在大学期间曾遭性骚扰;哈佛等大学女生发表公开信,控诉自己被性骚扰的经历……2015年9月21日,哈佛前教务长黑曼给校长发出一封长达14页的公开信,信中的调查结果让校长看完后深感不安,并下定决心要改变现状。美国媒体也对此推波助澜,其中最有影响力的是一部从2015年5月开始上映的纪录片《猎场》,把校园性骚扰的双方比作猎手与猎物,让受害者在镜头前说出自己的名字与遭遇,向校方与司法部门施压,还校园一片安全的净土。在这些压力下先后落马的有西北大学哲学教授路德罗、伯克利大学天文学教授及前宇航员马西等等。

国内爆出的大学校园性骚扰事件比较分散,也很少有专门针对这类事件的系统性调查。近年来影响比较大的此类事件有:2014年7月厦门大学教师吴春明长期猥亵女学生事件、2015年8月安徽巢湖学院学生处处长拿毕业证威逼利诱女学生事件和2016年8月北京师范大学校园性骚扰事件等。2016年8月29日北京师范大学学生康宸玮在微博和微信上的历时4个月完成的调查报告《沉默的铁狮――2016年北京师范大学校园性骚扰调查纪实报告》,康宸玮和他的团队通过北师大校内论坛、微信、微博及与本人核实描述等渠道整理了从2007年到2016年间60起性骚扰事件。2016年9月,国家卫生计生委和中国计划生育协会在北京联合举办2016年世界避孕日主题宣传活动,中国计划生育协会的《大学生性与生殖健康调查报告》显示,逾3成在校大学生曾遭性暴力或性骚扰,性暴力或性骚扰的实施者绝大多数为同学、朋友或男(女)朋友。

三、大学校园性骚扰事件发生的原因

1、校方对性骚扰事件的忽视

高校对性骚扰一般会采用息事宁人的消极政策,很多学校没有性骚扰事件相应的申诉和处理机制,女学生在遭受到性骚扰后不知怎样维权,去哪维权,甚至根本不知道可以维权,也没有针对性骚扰者的惩罚措施。

2、女学生缺乏拒绝性骚扰的教育

很多学校都没有专门的性骚扰预防的培训课程,甚至连性健康教育课程都没有,很多女学生连性骚扰是什么都没有明确的认知。也许大部分女学生可能亲历或目睹过性骚扰,但什么是性骚扰,其表现形式和真正的内涵却不清楚。

3、传统文化和舆论的压力

在“谈性色变”的社会背景下,一般来说,我国的女学生及学生家长观念都比较传统、保守,认为“家丑不可外扬”,当孩子遭遇到骚扰事件时不敢、也不愿意出声。社会、媒体舆论对性骚扰的关注往往在吸引眼球的部分,为了赚取点击率的报道甚至会歪曲事实,公布大量受害者的个人隐私,对孩子造成二次伤害。

4、法律不健全

《宪法》、《刑法》、《民法通则》、《妇女权益保障法》都有保护女性人格尊严的规定,其中《妇女权益保障法》还明确规定了“禁止对妇女实施性骚扰”。然而,性骚扰立法在我国是存在非常明显的缺陷,对受害者的权益保护和维权方法等没有提出明确的规定。

四、防治校园性骚扰的措施

1、学校方面:加强关注,完善相应机制

学校对每一起性骚扰事件都应该零容忍,绝不隐瞒、姑息。高校性骚扰的治理应该重在预防,将师德教育作为教师资格认定、新教师上岗培训和教师继续教育的必修课,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

2、女学生方面:加强性教育,提升防范意识

系统的性教育是帮助女学生正确获得一系列性知识的可靠途径,良好的性教育能让女学生了解男女的基本生理结构,帮助女学生建立及接受自己的性别角色及职责,更能明白两性身心的异同。

3、社会媒体方面:进行真实报道,加强责任意识

对性骚扰防治,传媒应在保护受害人及家属隐私的前提下,对骚扰事件进行真实的报道,让社会能够清楚的了解到事情真相,对事件的处理过程进行监督,尽可能的保障受害者的利益。

4、国家方面:完善立法,加强惩治

对学校管理松懈,发生教师性犯罪案件的,要坚决依法追究校长、教育行政部门领导和相关管理人员的责任,严重的要撤销行政职务和开除公职;对推卸责任、延缓报的要追究学校领导的行政责任;对包庇罪犯、隐瞒不报的要坚决依法追究有关领导及相关责任人的法律责任。

参考文献:

[1]郭娇. 猎场 the Hunting Ground--美国大学校园里的性骚扰[J]. 大学生, 2016(1):90-94.

[2]方刚. 校园性别暴力:新的定义与新的研究视角[J]. 中国性科学, 2016, 25(1):76-80.

[3]许龙君. 校园安全与危机处理[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0.

[4]B莲. 校园害犯罪案件的特点、发生原因及防治[D]. 云南大学, 2015.

[5]林杰. 美国大学校园反性骚扰的政策与个案研究[J]. 高校教育管理, 2015, 9(2):66-71.

[6]中国计划生育协会.《大学生性与生殖健康调查报告》.2016

[7]韩爽. 性骚扰案件举证问题研究[D]. 中国政法大学, 2011.

校园安全调查报告范文第9篇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目标。中学实践活动课的开展,是贯彻这种教育目标的一种重要方式。上个世纪以来,许多学校都对此作了积极而富有成效的探索,在新课改的教材中,各科也安排了有关探究性学习的课程。

我校是一所农村中学,软硬件都相对落后,学生基本都来自于农村,他们不如城里的同龄人见多识广,独生子女或者留守少年的家庭教育环境,使他们缺乏自信,也缺乏对周围人事的关心。我校实行双休日,对距家较远而不能回去的寄宿生而言,往往有大量时间可以支配,作为班主任正好可以适时引导学生开展一些有意义的研究性活动。

开展研究性学习,对我校老师和学生都是一个挑战。在阅读了大量研究性学习案例后,结合我校实际和学生实际,我将课题定为“校园·生活”。营造一个文明安全的校园,需要广大师生的共同努力。只有引导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发现,才能使学生关爱自己的校园,了解自己的生活,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校园主人翁的意识,自觉遵守和维护校园文明,远离危险,参与营造“平安校园”,同时,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和道德素质。

二、课题目标与方案设计

(一)课题目标

1.认识到维护和创造校园文明、安全需要大家共同参与。

2.让学生学会设计、收集和处理信息,学会合作、讨论以及与他人的沟通,学会基本的调查研究方法。

3.培养学生热爱校园,关爱他人。

(二)方案设计

1.子课题的确立

“校园·生活”涉及面很广,学生也各有所长,各人兴趣爱好也不一样,又要调动所有学生的参与热情,我和学生共同设计了以下七个课题:

“校园·生活”

纪律现状与问题

卫生现状与问题

校园安全现状与问题

校园水电节约情况调查

教学情况调查

校园饮食情况调查

学生课余时间安排情况调查

2.具体方案设计

课题组成员为高一(7)班

66名同学。在公布七个子课题后,由学生自由选择研究内容,编成七个小组。每小组任命一名组长,再由组长组织成员共同讨论本小组研究方案,然后进行分工实施。

三、活动实施过程

1.学习培训:对学生进行社会学研究方法(问卷法、访谈法、信息分析、撰写报告等)指导。

2.分组讨论,制定调查问卷并各复印30份。讨论确定本组研究方案并进行调查。

3.各小组对资料进行整理分析讨论,并撰写 四、学生的研究成果

(一)纪律现状与问题 (七)学生课余时间安排情况调查(张晟、刘超2人)

从调查情况来看,绝大多数同学没有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相当一部分同学不懂得劳逸结合。调查结果还显示,对于学生课余活动,没有得到很好的引导,导致很多学生对这段时间的安排处于茫无头绪的状态。

希望各班加强对学生体育锻炼的宣传,学校和班主任要对学生课余时间安排进行科学引导。

五、学生对研究性学习的感受

1.许x:我们从事任何事情,都要有团队精神,相互合作,听从队长的指挥与安排,切不可一意孤行,我行我素,只样只会拖累集体。

2.尹星:在这次活动中,我收获了很多。它让我了解了怎样开展一项研究性活动,让我知道了怎样制作一份调查问卷,提高了我的动手能力。通过发放调查问卷,使我学会了大胆与别人交流。

3.小蕾:平时在报刊上看到调查报告总是不以为然,只是随意看上一眼,有时还会说:“什么嘛!不感兴趣!”然后将它丢在一边,却没有发现在这简单的调查报告背后凝聚着多少人的汗水!今天才体会到一份调查报告的诞生是多么的不容易!

4.陈xx:通过这次活动,我明白了:合作是成功的

前提,安全是生命的基础。

5.杨x:我们每进一个班级首先找班长,解释此次活动的原因、目的,并自我介绍,他们都很乐意帮我们。

6.吴x:当我们进行走访这一步骤时,成效不怎么明显。有些被调查者为了自己的利益或名誉,不愿意据实相告,答案与事实背道而驰,所以,这次调查结果不怎么准确。

7.文x:在此次活动中,我们每去一个班级,都会引来众人的好奇。大家七嘴八舌地谈论着,引出了许多笑话。

8.陆x:我们第一次搞活动,都不怎么敢敲门,敲了一个班,叫出班长,他们居然哄堂大笑,真搞不懂有什么好笑的。……虽然这次活动碰到了许多困难,但同学们都很开心,也为我们今后行为处事提供了宝贵经验。

9.桂x:在这次活动中,许多同学积极的表现,让我自叹不如,但以后在其它方面,我会努力追求进步,不做落后分子。

10.光x:大家各显神通才能使团队更好更快高质量地完成任务。

11.纪xx:有些现象在学校中存在,且十分严重,而在调查问卷中并没有充分体现。

12.王xx:被调查者几乎都向对自己有利的方向填。

13.张x:在讨论过程中出现一些磨擦,但最终大家求大同存小异。通过这次调查,也使自己有了一点成就感。

14.刘x:通过这次活动,了解了与别人交往的一些知识,也认识到了自己的一些不足。

15.方x:增进了我与同学们之间的友谊,提升自己的胆量和信心,同时也发现了自己的不足。

16.高x:在合作中竞争,在竞争中合作。

17.江x:我感到学校存在的不良现象的确很多,对于一些可以避免的现象,大家都是各行其是。

18.王x:每个人在团队中都发挥了自己的力量。

19.查x:与陌生人交往其实也没有想像的那么可怕,只要你对别人礼貌,别人也会以礼相待。

20.陈x:从来不敢轻易与陌生面孔说话的我,这次却能够主动与人沟通,并且沟通得很融洽,这是我感到无比自豪的。

21.许x:一向不喜欢说话的我,在这次活动中也参与讨论,我显得异常兴奋,这是我的小收获。

22.桂x:勇于探索是我们高中生必备的精神。

23.桂x:通过队友们说的一些问题,让我也了解到了学校其它方面的问题。

24.汪x:经过这次活动,我变得有些胆大了。虽然过程中有些挫折,但并没有打击我澎湃的心情。

25.陈x:我勉为其难地参加了这次活动,却让我性格改变了很多。

26.汪x:不仅锻炼了我的胆量,也让我更加自信,加深了同学之间的友谊和感情。

27.吴x:此活动有利于同学们的身心健康发展,同时也丰富了同学们的课余生活。

28.陈x:活动过程中,有太多的忐忑,……活动结束后,我们一身轻松,喜悦之情在我们心中飘荡。

29.桂xx:了解到了本校部分学生对节约水电资源的看法,这就是我们想要的,简简单单,单纯的幸福感。

30.纪x:活动过程中,我们有尴尬,但收获更多的却是成功的喜悦。这次活动不仅很有意义,而且也很成功。是它给了我同陌生的面孔对话的勇气,是它让我发现了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更是它让我相信团队精神的强大力量!

31.刘x:这次经验将会一次次鼓舞我去参与社会生活。

32.包x:这次活动让我切身体验到环境卫生对我们的影响很大,需要加强环保意识。

33.章x:在此过程中遇到一些困难与分歧,但通过交流化解了这些障碍。

34.苏x:原来我以为发放调查问卷是一件很容易的事,但由我去做时,感觉这件事并不是想像那样简单。

35.王x:不良的卫生习惯不仅影响我们的身心健康,而且影响到我们的心情。

36.陈x:在小组活动中要人尽其才,这样才会使研讨结果更具有科学性。

37.谢x:我负责调查高二(6)班,开始不知所措,在他们班级门口站了片刻,才走了进去。

38.汪x:探究性学习并不是高校学生的专利,我们高中生同样可以做到。

39.纪x:每个人都在忙活着,以极大的热情去做这件事,但也有人在胡任务。

40.钱x:这次活动增强了我与同学们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41.朱x:经过这次活动能够清晰地反映学校中的卫生状况以及同学们一些不良的卫生习惯。

42.金x:这次活动增长了自己的的实践能力,有利于我今后的发展,使自己能够更好地融入这个社会。

43.吴x:它有利于提高我们的动手能力。

44.张志x:使也发现了一些问题。一些人不愿意帮助,不肯回答我们的问题,可见有些人的素质很低。

45.张健x:少数同学的团结意识差,没有很好地融入集体,甚至帮倒忙,这是我们自身需要改进的地方。

46.章x:无论做什么事,都得慢条斯理,井井有条,这样,才能将事情做得完美。

47.大x:开展一个活动要有纪律,要服从组织安排,不能无目的地乱跑。

48.李x:学生每天打扫的卫生区也只是走马观花而已,在卫生区内仍有较大的垃圾。

49.沈x:卫生还是不够好,经常敷衍了事,应对突击检查,做做样子。

50.章x:我对有些同学有了更深的了解,有些同学的思维异常活跃,面部表情异常丰富。……高三学哥学姐们对问卷中的一些问题设计提出意见,这让我反思,以后做任何事都一定要认真,有错就改,不断提高自己。

51.曹x:不敢敲门找人填写,手伸了又缩,缩了又伸,不知怎么办才好……上楼下楼跑了几次,终于收齐了问卷……这次活动给我的第一感觉是累,第二个感受是开心。

52.纪x:调查高三同学的时候,他们互相推让,最后送我一句:“对不起”,将我晾在一边,幸亏有队友的帮助,使我完成了任务,给予我更大的信心。

53.戴x:在同学们的鼓励下终于勇敢地与其它同学进行交流。只有学会沟通,才能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

54.袁x:人际交往就是语言交际。

55.陈x:不管认识与否,只要能够交流,就会有很多话题。我们需要大胆与他人交流。……从讨论到走访,再到分析和撰写报告,每个步骤我都认真思考,

一步步做下来。……做任何事情都不能仅仅夸夸其谈,更要去实践。

56.汪x:这类活动不但可以训练我们的胆量,还可以使我们养成细心观察生活的习惯。

57.纪x:让我了解了学生身上存在的种种问题。

58.王x:完成任务之后,心里充满喜悦和成就感。如果还有机会,我一定还会参加的。

59.周x:希望以后这样的活动让我们事前知道,作好准备。

六、对本次探究活动的反思

对于研究性学习,在我校尚属首次,无经验可循,对于老师和学生都是一个挑战。由于学生缺乏探究学习的经验,事前准备并不充分,他们从思想上到行动上都显得有些措手不及。而且整个活动时间安排也比较仓促,准备工作还有很大欠缺。

对于如何开展社会学研究调查,虽然事前对学生作了培训,但时间短,学生没有实践经验,在实际操作中出现一些问题。制作问卷时,细节部分还存在不科学的地方,设计的问题既不全面,也不能反映问题的本质。在小组分组讨论和设计活动方案时,组长和成员之间配合还不够协调,导致时间浪废。尊重他人和谦让精神还待于进一步提高。在访谈过程中,方法不当,使被访者存在疑虑,不敢实事求是地反映问题,甚至是直接地被拒绝,从而降低了效率,影响了调查结果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其实学生的思维还可以进一步开拓,比如,对于卫生问题的调查,并不一定要用一种固定的方法去达到目的,可以采用实地查看作为主要方法。还可以去团委调查学校卫生记录,或者走访学校总务处和分管卫生的校长来了解学校措施和动向,从而达到更好的结果。

从七个小组反馈的调查报告来看,学生对于信息的处理能力,对材料的分析能力还需要进一步加强指导,对调查报告的撰写,也需要指导和进一步锻炼。

万事开头难。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这次研究性学习活动,也有比较成功的几点:

1.丰富了学生的业余生活,并调动了广大学生的参与,增强了学生的实践能力(比如问题的设计、信息的搜集以及与他人之间的交流与沟通等)使同学之间增进了了解和友谊。

2.实践证明,我校学生有能力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与示范高中学生相比,毫不逊色。只要教师引导得法,因地制宜,因陋就简,这样的学习活动也可以开展起来。 3.学生初步掌握了研究性学习的方法与流程,并积累了经验,为以后的研究性学习打下了基础。

4.提高了同学对校园生活的认识,有利于学生自律性的培养。

5.增强了学生的自信。

校园安全调查报告范文第10篇

【关键词】高校突发事件;应急机制;建设研究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高校扩招带来的一系列问题,我国高校所面临的内外部不稳定因素也日益增多,高校突发事件时有发生,其所产生的社会影响不可忽视。

突发事件是指意外地突然发生的重大或敏感事件,根据2007年11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规定: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而高校突发事件是指:由于自然的、人为的或社会政治的原因引发的,在高校内部忽然发生的,大学生起主导作用的,不以高校管理者的意志为转移的,对高校的教学、工作、生活秩序造成一定影响、冲击或危害的事件[1]。它主要包括一般意义上的自然灾害类突发事件,如地震、洪涝灾害等,以及公共卫生类突发事件,如食物中毒、SARS、甲流等,还主要包括针对大学生群体的治安类突发事件,如打架斗殴等;政治类突发事件,如游行集会等;心理健康类突发事件,如抑郁病症爆发、自杀等;另外还有针对高校管理及学术等方面的突发事件,如管理不善、决策失误所引发的及学术不端现象等。此外,还有国内学者根据突发事件发生的内外部因素,将高校突发事件划分为非源发性突发事件和源发性突发事件[2]。总之,高校突发事件具有突发性强、危害性大,社会关注度较高的特点,它不仅严重影响了正常的教学运行制度,还危及到大学生个体的生命安全和社会稳定。

2007年16日,弗吉尼亚理工大学发生恶性校园枪击案,造成包括犯罪嫌疑人在内33人死亡,17人受伤,这起美国历史上最惨痛的校园枪击案中,校方因反应迟缓而遭到遇难者家属和各界媒体的质疑。在7点15分第一声枪响后,弗州理工和警方并未在第一时间将发生在西安布勒・约翰斯通宿舍楼的枪击案通报全校,第一次通报于当日上午9时26分利用电子邮件发出,当时距第一起枪击案发生已过两小时,离第二起枪击案发生仅余一刻钟。在之后美国官方调查小组的报告中也称,弗吉尼亚理工大学官员如果在第一次枪击案发生后能及时通知学生和学校职员,受害者人数将会大大减少。同时报告还指出该校存在“校园心理健康跟踪措施不足和各部门之间存在交流障碍” [3]。在此次恶性校园枪击事件中,弗吉尼亚理工大学作为校园管理者和组织者存在不可推卸的责任。首先,在事件发生前,校方并未实施一定的预防措施,缺乏对在校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检测;其次,在前后两起枪击案发生的过程中,校方对事件发展的形势预测不足,信息不及时,更没有采取及时有效的措施防止悲剧的再次发生;最后,在事件发生后,校方一直处于被动状态,直至8月30日针对次案件的调查报告公布,报告对校方在枪击案发生前后所采取的措施提出严厉批评。由此可见,高校如若对突发事件应对不当,后果将不堪想象。

分析弗吉尼亚理工大学校园枪击案可以看出,任何事件都是动态发展的过程,根据突发事件的发展过程,我们可以列出以下图示:

图示 1

事件的发生是由一定的原因引起的,也必然导致一定的后果,而事件所造成后果的严重程度跟应对是否得当具有相当大的关系,应对得当则危害程度减小,应对不当则会加大事件本身所造成的危害。事件本身的发生我们无法控制,却可以通过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减轻突发事件的危害程度,因此,应对是整个突发事件发生过程的核心部分。对原因的探寻往往是在事件发生之后,寻找事件发生的原因,能够使我们防范于未然,减少或杜绝此类事件的发生,而反思则是促使我们不断进步和发展的需要。因此,建立高校突发事件应急机制,正确处理突发事件具有重要意义,按照突发事件发生的一般规律,可将高校对突发事件的应对分为事前、事中、事后三个部分,以此来探讨高校突发事件应急机制的建设。

一、事前:建立预警机制,制定应急预案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各级各类高校都应当将维护校园安全,构建和谐校园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做好日常防御工作,对突发事件的发生具有一定的预见性,尽量避免突发事件的发生。

首先,切实做好校园安全教育工作。高校应当制定行之有效的安全教育方案,不断提高师生的安全意识,建立学校安全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应当涵盖校医院、校公安处、学校社区、心理咨询中心和各级学院负责人及相关学生工作的负责人等;制定校园治安规范、社区管理规范、实验室规章制度、大型活动管理规定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做到有章可循,规范师生员工的行为;组织有关部门做好办公区、教学区、宿舍区、实验室和食堂的日常安全检查工作,确定安全责任人,建立高校安全管理领导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组织实施一定的防火、防震、防洪、防电演习和讲座,使师生掌握一定的自救知识;对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有效地排查和跟踪,做好学生家长、辅导员和学生工作负责人的沟通工作。

其次,建立预警机制,做好信息检测。高校应当建立覆盖全校师生员工的信息网络系统,掌握信息源,创建信息平台,畅通上下沟通渠道。学校应当建立以学生宿舍为单位的信息预警机制,建立学生信息员制度和信息上报制度,及时掌控学生动态;派设专人进行网络信息监控,对学校BBS、微博、学生网络主页进行监控,第一时间掌握时政信息、校内外热点话题和学生思想动态;建立信息逐级系统,如短信平台等,重大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迅速准确地通知到各部门和全体师生;与校外建立联保协调机制,在事件突破学校可控范围时,应当及时通知并获取校外相关部门的帮助。

第三,成立应急指挥小组,制定应急预案。应急指挥小组一般由校长办公室牵头成立,成员可由负责校园安全工作的各部门、二级单位负责人组成。应急指挥小组应当根据突发事件的种类和性质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预案应针对突发事件的性质、特点和可能造成的社会危害,具体规定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工作的组织指挥体系与职责和突发事件的预防与预警机制、处置程序、应急保障措施以及事后恢复与重建措施等内容[4]。预案要具有较强的可行性和执行力,以保证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迅速有效地采取措施,尽可能地减轻和避免突发事件带来的危害。

二、事中:积极应对,实时监控

突发事件的发生和发展可能是一瞬间,也可能是持续一段时间,对于瞬间发生的不可预见的灾难如地震、海啸等,人在灾难发生时所能发挥的能动作用是很小的,这类事件我们注重的是灾后的及时救援。而类似于弗吉尼亚理工大学校园枪击案这种连续性伤害事件的发生却是可能避免的,如果我们能够正确预见事件可能的发展趋势,采取正确的防御措施,它所造成的危害是可以大大减小的。正如上图所示,应对是否得当直接关系到事件所带来的后果。在任何情况下,都应当将人的生命安全摆在第一位,这是高校管理者面对突发事件决策时所应把握的第一标准。

积极应对,是面对突发事件的正确态度,包括救急、求证和三个环节。救急,即在事件发生后,对受害人的紧急救助和对潜在危险的控制。这是突发事件发生后所应采取的首要措施,动用一切力量救援,并通过停课、警报等措施最大限度的保护师生人身安全。求证,即对事件结果和原因做及时调查,掌握第一手资料。,即信息的,包括向上级主管部门的汇报和在校内外媒体上的信息。在重大突发事件发生后,高校应指定新闻发言人,主动掌握话语权,及时准确公布信息,正确应对媒体,以满足公众的知情权,减少公众对事件本身的猜测,防止歪曲事实的言论发生。在2011年“7・23”甬温线动车追尾事故发生后,铁道部新闻发言人王勇平就曾因言辞不当引起了广大网友的不满,大家都用王勇平那句“至于你信不信,我反正信了”来表达对事故发生以及善后的质疑,这无疑增强了人们对铁道部门的不满,给事故的善后处理工作带来不利的影响。

实时监控,是应对突发事件强有力的措施,它包括对事件本身的监控和人们对事件反应的监控。对事件本身的监控主要指对突发事件发展态势、事件所引起的连锁反应和事件所造成后果的监控,它有利于高校管理者做出正确的决策,采取正确的措施,控制事态的发展,减轻事件危害。媒体的关注和人们对事件的反应是监控的另一重要内容,有时各方反应对高校造成的压力甚至超乎事件本身,更有可能会引起事态的恶化。因此,高校应当及时掌握针对事件的新闻报道,对舆论进行监控和分析,并做正面的舆论疏导,例如,可以发挥高校教师对学生的引导作用,通过网络或校园媒体知名教师对事件的看法和观点,引导学生对突发事件和媒体报道做正确的解读。

三、事后:准确评估,善后安抚,深入反思

虽然突发事件的发生是不可预计的,但事件发生之后的问责与反思却是突发事件留给人们的重要议题,对突发事件原因的调查也是应对突发事件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对人们某些不正当行为的一种警示,也对预防此类事件的发生提供了一定的参考。因此,突发事件发生以后,高校应当做好评估、善后和反思工作。

对突发事件进行准确的评估,就是要对整个突发事件处理过程进行全面的评价,包括对预警系统的组织和工作程序、应急队伍建设、突发事件处理计划、决策等方面和环节的评价,要详尽地列出突发事件应对处理工作中存在的各种问题。针对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进一步提高突发事件应对能力、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不断完善应急预案,并形成调查评估报告,认定事件有关责任人员和责任单位。

善后工作,即妥善处理事情发生后的遗留问题,包括对受害人及其家属的物质赔偿和精神安抚等。妥善做好善后工作,对减轻事件对高校的不良影响具有重要意义。在弗吉尼亚理工大学校园枪击案发生后,校方乃至美国政府都及时组织了对死难者的悼念活动,让人们悲伤的情绪得以释放,仪式上凶手赵承熙也被列为悼念对象,表达美国人们了对凶手的宽容,体现了人性的关怀。在5.12汶川大地震后,全国各地人们也分别通过不同的方式表达了对地震死难者的哀悼和对灾区人民的关爱,社会各界和公益组织也积极投入到灾后援建和震后心理辅助工作中去,给了灾区人们重建家园的勇气和希望。高校突发事件发生后,校方应密切关注受害者及家属的情绪并主动与其打成赔偿意向,此外,还应该关注周边同学的反应,必要时可通过公告等形式向全校通报校方对事件的处理结果及为此所作出的努力,以赢得主动。

灾难和不幸以一种痛苦的方式给予人类以反思的机会。屡屡发生的枪击案,使美国人们开始反思枪支管理问题,地震中死去的人们用生命的代价揭示豆腐渣工程的罪恶,7.21北京特大暴雨给这座现代化的国际都市敲响了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的警钟。高校突发事件的发生也应当引起我们的反思,作为高校管理者要不断的反问自身,突发事件的发生是否可以避免,在处理过程中还存在哪些不足,在制度、决策、人员队伍建设上还有哪些盲点等等。在反思的过程中,要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和保障体系,以保障教师和学生的生命财产安全,构建和谐文明的校园。

参考文献:

[1] 李佐卫,陈庆华,张学忠.高校突发事件的概念、类型、成因及特点探析.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4卷.第2期.2004年6月.

[2] 黄河,陈先刚.试论高校的危机公关与管理.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7卷 第6期.2007年10月.

[3] 闫亮,美枪击案调查报告出台 弗吉尼亚理工大学遭批,新华网.

[4]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第二章.第十八条.新华网 2007-8-30.

作者简介:

祝洪涛,中国海洋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党委副书记。

上一篇:家乡社会调查报告范文 下一篇:物流市场调查报告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