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谚语范文

时间:2023-03-17 10:13:29

小学生谚语

小学生谚语范文第1篇

一、学会使用小词典,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

好的小词典是小学生的良师益友。早一天学会使用词典,可以早一天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增强自主学习的能力,从而提高学习英语的效率。众所周知,在有限的课堂教学中,老师很难传授给学生近似无限的语言知识。因此,向学生传授学习方法十分重要。实际上,词典使用指导就是一种学习方法的指导。教师应充分重视学生词典使用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实际上使用词典就是有效的学习策略和自主学习的方法,教师应授予学生“渔”的本领。所以,英语教师有义务、有责任、有权利向学生推荐有利于英语学习的英语词典,鼓励学生,教会学生使用小词典,在测试中,允许小学生带小词典进考场。

二、鼓励小学生使用文本小词典

目前市场上有电子词典和文本词典。这两种词典应该用在不同的场合,用于不同的目的。电子词典查询快捷、方便,在与人谈话,翻查资料的时候使用有它的优势。但是电子词典一般无法提供丰富的例句、词语搭配、用法说明等中国学生在学习英语过程中最需要的知识,而查阅一本好的学习词典的过程就是学习英语词汇、英语表达的过程,而且越来越多的纸质词典在功能上趋向全面化,提供词汇使用频率、搭配、语法指南等实用信息,具有电子词典无法比拟的优点。因此,教师应鼓励学生多使用纸质词典。

三、允许小词典进考场,有利于教师命题,减轻小学生考试压力

小学升初中没有升学考试,小学英语教学不受考试的指挥棒影响,这为教师在教学中对小学生进行学习策略的培养提供了广阔的天地。教师在命制测试题时,如短文阅读题,文中难免会出现生词,就不需要加注汉语,而让学生通过小词典解决问题。小学生在查词典的过程中,能够增强英语感悟,准确理解单词的词义和用法,有助于培养自身英语的表达能力,减轻了在考试中的心理压力。

四、在测试中运用小词典命题的尝试

为了鼓励小学生在测试中携带小词典,促使小学生更快、更有效地学会利用小词典学习英语,我们在终结性评价测试中专门设计了“词典查词”题。

1.通过词典查阅生词

小词典的主要功能是查生词。在期末或期终测试中,我们有意识地将下一模块或下一册书中的带有生词的句子作为试题,让学生通过词典查这些生词的意思,为下一步的学习打下基础。如五年级期终测试时,我们选了第七册(六年级用)第一单元中的句子:These postcards are great!句中的postcard是生词,我们让学生通过词典,查出这个词的汉语意思。下学期开学后,学生再见到postcard这个词,就会想起期终测试中查过这个词,从而对这个词倍感亲切,不会认为是生词了。

题例:

英语词典是同学们学习英语的好伙伴。在英语学习中,你可能经常遇到不认识的单词,不要紧,英语小词典可以告诉你。请你查一查下面句子中划线部分的单词,把它们的汉语意思写在横线上。

What a cute Teddy bear!

多么?摇?摇?摇玩具熊啊!

“cute“一词是下册教材中要出现的词。

2.通过词典学习词语

小词典例句丰富,提供生活中的真实例句,同时附有常见的词汇搭配、词语辨析等,有些词语搭配往往派生出许多新的意思。英语中一词多义的情况比较多见,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又不能过多地去讲这方面的内容。尤其是有些词语,里面的单词学生都学过,但组合到一起就有了新的含义。我们尝试通过让小学生查阅词典来初步感悟这些词语。

题例:

奇妙的“black”。

“black”的意思是“黑色的”。但是当“black”遇到某些词的时候,它就不再是“黑色的”了。下面5个短语都带有“black”,请你查一下你的小词典,看看这些短语都是什么意思,并将其汉语意思写在相应短语后面的横线上。

1.black dog 2.black tea 3.black sheep 4.black and blue 5.black and white

(答案:1.沮丧 2.红茶 3.害群之马 4.青一块、紫一块 5.白纸黑字)

3.通过小词典感受英语的魅力

英语中许多谚语、格言等都言简意赅,充满魅力。有的谚语和格言中,对小学生来说,没有生词,但学生却不解其意。如在六年级的一次测试中,我们选了谚语:“Every dog has its day”。学生可以读出这个谚语,但说不出确切的意思,但从小词典上,学生很快了解了这个谚语的意思:凡人皆有出头之日。许多学生马上把这个谚语背了下来。有些测试题对学生来说,就是强化学习。

再看一个题例:这里的boy 是什么意思?

英语“boy”的意思是“男孩”。但在下面的谚语中,“boy”却不再是“男孩”。是什么呢?快快从你的小词典中寻找答案吧。

One boy is a boy.

Two boys half a boy.

Three boys no boy.

答案:

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

测试中出现的这样的句子,小学生通过查词典理解了它们的意思后,有的还可能铭记终生。

小学生谚语范文第2篇

知笔下为何物”写出来的东西也就“无色、无味、无情”。小学生怕写作文,老师怕教作文,久而久之,就造成了小学生作文难的现状,

这一点在农村小学作文教学中尤为明显。农村教育条件落后,师资水平不高,在小学作文教学中有着先天的劣势,但是农村地大物博,

有着丰富的作文教学资源,在小学生作文写作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本文主要分析了当前农村小学作文教学的现状,从五个方面探

讨了提高小学作文教学有效性的措施。

关键词 农村 小学 作文教学 有效性 措施

一、农村小学作文教学的现状

(一)农村小学教学条件落后,小学生的阅读面窄。农村小学教学条件艰苦,教学设施落后,很多农村小学都没有条件为学生提供专门的阅读室。这使得小学生几乎没有课外阅读的条件,他们的阅读仅局限于书本。而阅读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如果不能时常进行阅读,学生在写作时自然会觉得“心中无物”。

(二)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因循守旧,教学方法不当,不能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特点和知识水平。一些教师认为学生写作水平的高低与学生的天赋有关,因此并不注重因材施教。还有一些教师在作文教学中秉着“天下文章一大抄”的原则,一味地强调让学生多背范文,以为靠模仿范文的方式就可以真正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

(三)农村教师生活圈子小,与外界交流不多,对外界事物知之不多。很多农村教师因受条件和环境的制约,不能及时地了解外界信息,对一些社会上的事和新闻知之甚少,孰不知社会万态正是学生写作的最好素材。在农村这个特定的教育条件下,教师是学生认知外界接触外界的最好桥梁,如果教师不能掌握社会动态,就无法给学生传递最新的信息,学生的写作也就无法反映社会动态。

二、提高农村小学作文教学有效性之就地取材,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

农村有着丰富的教育资源,为什么这么说呢?农村有着广袤的土地和浓厚的风土人情,优美的自然风光和丰富多彩的田园生活,这些都是农村小学生写作的源泉,可以为学生提供源源不断的创作灵感。如果能利用好这些丰富的资源,可以为小学生的写作提供丰富的写作素材。农村小学作文教学可以就地取材,选取学生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和欲望。具体要做到以下三点:

(一)要时常带领学生走进自然,亲近自然,引导学生从大自然中取材。小学生写作难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的,但是素材缺乏,“心中无物“是写作的最大难题。教师要学会利用农村特有的优势进行作文教学,可以在作文课上带领学生走进大自然,让学生领略自然风光,比如可以让学生观察自然界植物的变化,并以此为题材写作,也可以让学生描述自己看到的大自然。

(二)要带领学生到农田体验生活,让学生充分感受农村生活。小学生的作文写作多以记叙文为主,多描写自己所经历的事物,所观察到的人和事,这都是需要亲身体验的。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到农田里去,让学生观察农民的耕种、观察农作物的生长和灌溉、施肥等。这样学生在写作的时候就有了参照物,写作起来也更“得心应手“。

(三)要举办丰富多彩的写作活动,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小学生都有贪玩、好奇心理,教师要充分抓住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要举办丰富多彩的写作活动。比如可以引导学生在果园进行“采摘”大赛或其他农田比赛活动,然后让学生写出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感受,还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亲眼所见,写写“新农村的变化。”

三、提高农村小学作文教学有效性之引导学生表达自己,抒发真实情感

农村小学生的作文写作要以写实为主,因此要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真感情。具体要做到以下两点:

(一)要让学生写身边的真实事,让学生表达真实的内心情感。很多农村学生都有着丰富的生活经历,比如他们从小就吃苦耐劳,掌握了很多农村生活技能,他们能做饭、能砍柴、能洗衣,这些都是很好的写作素材,教师要让学生把这些自己亲身经历过的事写成文章,这样才能写出真实情感。

(二)要引导学生在写作中“以小见大”。在农村小学作文教学中,教师不能片面强调写作的“记实、叙事”,要让学生在写作中做到“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如果农村小学生在写作中始终围绕“今天洗了衣服、今天做了饭菜”,那么文章就会显得毫无新意,因此要引导学生以小见大,要从细小的事物中观察出大道理,要让学生在联系实际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

四、提高农村小学作文教学有效性之培养学生对农村生活细致入微的观察能力

农村有着丰富的写作资源,但是如果不仔细观察,自然无法体会农村生活的多姿多彩,也无法写出优美的文章。因此,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要让他们用心体会农村生活。要培养学生的观察习惯,要让学生观察生活中发生的事件,要观察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要观察事件中的人物,要观察人物的神情、动作、语言。只有做到细致入微的观察,才能写作细腻的文章,才能保证作文内容的充实,避免作文中的“假、大、空”。

五、提高农村小学作文教学有效性之带领学生收集丰富的“农村素材”

(一)可以带领学生收集丰富的农村谚语和描写田园生活的诗句。比如要让学生掌握一些关于天气的农村谚语,比如“雨中闻蝉叫,预告晴天到。早蚯闻蝉叫,晚蚯迎雨场。 麻雀囤食要落雪。 蚂蚁垒窝要落雨。 鱼跳水,有雨来。 燕子低飞要落雨。 癞蛤蟆出洞,下雨靠得稳。 蚯蚓爬上路,雨水乱如麻。”这些都是描写天气的农村谚语,学生如果写农村天气的预兆和变化,就可以利用这些谚语,增加文章的观赏性。

(二)要收集农村传统节和婚嫁丧葬的习俗。在农村,某些节日的过法和城市是不同的,比如端午节那天,许多农户会在自然门前插上艾叶,寓意辟邪,而有的地方还有“破五”习俗,在正月初五这天,很多农户家都必须吃饺子、不能用生米做饭、不准妇女串门。这些形式各样的习俗都是学生写作的最好素材。

结语:综上所述,农村有着丰富的教学资源,利用好这些资源就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可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写作素材,对提高小学生的写作水平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胡菊娥.小学作文教学的创新策略[J].新课程(小学),2010(03).

[2]亓宝忠.小学作文教学的点滴体会[J].中国体卫艺教育,2010(01).

小学生谚语范文第3篇

关键词:谚语 人性 培养 教育

中图分类号:G8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10(a)-0207-03

谚语是人类的智慧和经验的结晶,是人们在劳动和生活过程中集体创造的,通俗易懂的固定语句。恰当地使用谚语既增强文章的表现力,又能使语言生动风趣,增加感染力和影响力。在国与国之间外交过程中,正确地使用谚语可以缓解紧张的气氛,达到“化干戈为玉帛”的目的。在经济进入“全球化”的今天,利用广为人知的“谚语”来缓解彼此的矛盾已受到政治家、外交家们的青睐。比如,总理2007年在日本国会发表演说时,引用了谚语“树欲静而风不止”(静かならんと欲すれどもとまず)[1](参10:208)就引起了轰动。正因为恰当地引用了谚语,首脑们的演讲才被人们牢牢记住,达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因此,谚语对人性和交际能力的培养起到了积极推动的作用。这也正是日本将谚语作为“教育训”和“人生训”贯穿于中、小学的教学之中的重要原因。

1 谚语与人性

我国的《新华字典》[2]中是这样解释的:谚语,社会上流传的固定语句,用简单的话反映出某种经验和道理。在《多功能学生字典》[3]中是这样解释的:民间流传的固定语句,多用简单通俗的话反映出深刻的道理。例句:谚语出自胸中,花草出自山中。英语:Proverb.种类分为:农谚,谚语,古谚。在《现代汉语词典(2002年增补本)》[4]中这样解释:谚语:在群众中间流传的固定语句,用简单通俗的话反映出深刻的道理。如‘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日本的《新明解国语辞典第5版》[5]中对谚语解释:その国の民の生活から生まれた、教的な言。(短くて、口のいいものが多い)「急がば回れなど。翻译成汉语的意思是:从民众生活中产生的,具有教训性的语言(语句简短且顺口的居多)。例如:欲速则不达。在《大辞林(第二版》[6]中的解释:昔から人々ので言いならわされた、刺・教・知・趣などをもったな言。「出る杭は打たれる「朱に交われば赤くなるなどの。意思是:自古以来,人们之间言传下来的,具有讽刺、教训、知识、兴趣等特点的简洁的语言。例如:出头的椽子先烂;近朱者赤等。此外,谚语还分为:俚语谚、谚语、古谚、西谚、世谚、俗谚等。

因此,即使是信息化社会的今天研究不同语言的谚语的学者、研究者对不同文化特征的直观感觉的表现,以及收集分类谚语的考察、研究活动仍然很活跃。

2 中国谚语对人性培养的价值体现

我国的谚语除现在流行的谚语以外,大体都是自古以来流传下来的谚语,甚至可以追溯到五千多年前的口承文化的时期。然而流传于后世的,脍炙人口的,对人性的培养起到教育作用的“谚语”,则是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的“经典名句”。例如:中国的“温故而知新”;“问是一时之耻;不问则是一生之耻”等脍炙人口的谚语是出自收录古代大思想教育家孔子的经典名句的《论语》,经过几千年世世代代的言传,自然而然地就变成了众所周知的谚语。由此可见中国的谚语大多数都产生于古代的思想、特别是春秋、战国时代的思想家的话题以及故事并逐渐演变为对人性的培养起到“启迪”和“指导”作用的谚语。像“失败是成功之母”;“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谚语是众所周知。

在我国的小学课本及读物中,常常为谚语这样短小而富有哲理的语句开设一个专栏或页脚标注,使小学生很快就记住了这些朗朗上口的谚语,并通过老师或家长的讲解逐步理解了其中的含义,逐渐地继承的传统文化意识和价值取向,并通过在语言或行动约束自己或劝告别人。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恰恰体现出谚语对人性培养方面的作用。例如,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语文》(五年级上册)[7]中有这样的谚语“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和“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像这样的通俗易懂、简短且容易记忆的语句已被人们世世代代地广为流传下来,作为“教育”和“警示”后人的宝贵财富。同时,这些通俗易懂的谚语大多作为谚语收录到日本的各种谚语词典中,并附加上适合于儿童和中小学生阅读的带有漫画图案,从而达到“启发”和“教育”未成年人的作用和效果。因此,日本学者对中国的谚语进行了深入地研究,尤其是谚语对人性的培养和谚语的“教育性”方面的研究已经颇有成果。

小学生谚语范文第4篇

关键词: 小学英语教学 语言活动 教学设计

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语言活动是指在课堂上,教学者通过多种多媒体、道具等,为学生创造一个真实的、故事性的语言环境,让学生通过各种形式进行语言表达,为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打下良好基础。通过参与语言实践活动,每一位学生在课堂上都有展示自我、发现不足与优势的机会,在掌握英语基础知识的同时,还能开阔视野,提高自身语言应用能力,为今后进行英语学习、利用英语进行对话交流打下坚实基础。

在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中,要设计出最受学生欢迎的语言教学活动,首先,教学者必须了解小学生的认知学习特点与学习语言的天性,充分利用这些天性设计出有效的语言活动,使语言活动在教学中发挥最大效用。经教育学家研究可知,孩子学习语言主要有七个天性:想象的天性;乐于使用成语谚语的天性;创造性使用语言的天性;做中学的天性;喜爱游戏的天性;努力获得语义的天性;喜爱交流且容易互相影响的天性。即:Instincts of imagination,Instincts of picking up chunks,Instincts of creative use of language,Instincts of learning by doing,Instincts of fun and play,Instincts of going for meaning,Instincts of interaction and talk。在此基础上进行语言活动设计,可以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一、调动学生的想象力

小学生的想象力十分丰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注意保护学生想象力与创造力,扼杀孩子想象力的教育是失败的教育,因此,在小学英语教学的语言活动设计中,教师要创设合理的情境引导学生想象,例如利用讲故事的方式进行教学,教师富有感情的用不同的语气语调进行故事的讲述,让学生想象故事的内容与情景,从而使其将特定的英语单词与句子放在情境中理解记忆,如此,更容易让学生对英语学习产生兴趣。另外,可以只讲故事的一半,让学生自己补充、续写故事,让学生在充分发挥想象力的同时,得到用英语进行表达的训练机会。在此过程中,教学者应当注意对学生进行引导与鼓励,让学生树立起学好英语的信心,无论学生的想象多么奇特,都不应该嘲笑与全盘否定。

二、适当加强成语、谚语的教学

常言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这就说明了在语言学习中,要有一定的语言积累,才能有一定的语言输出。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阿士尔(James Asher)提出了“完全生理反应”理论(Total physical Response,简称TPR理论):即儿童时期掌握一门语言,言语和书面表达能力是随着听说产生的。当听说获得的信息达到一定量的积累,儿童就能自然地用语言表达出自己的想法。一些固定的经典用语往往更有利于语言学习。孩子学习语言时具有乐于使用成语、谚语的天性,因此,教学者应当充分抓住学生的这一天性,对学生进行一定量的成语、谚语、固定经典用语的教学,这种教学不一定是刻意的,可以是融入课堂语言中的,笔者在多年的教学经验中发现,教学者在课堂上的常用语往往是学生最先掌握的英语用语,除此之外,电视、广播中常出现的“Are you kidding”,“To tell you the truth”,“No problem”等也是学生使用频率较高的用语。因此,教师可以在课堂中经常使用一些成语与谚语,不刻意教学生,他们也能主动跟着学习,如此一来,就提高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与积极性,让学生扩大了词汇量,也学习到了相对“地道的”英语。

三、对学生创造性地使用语言进行恰当指导

孩子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由于知识量有限、阅历不多,很容易根据自己的主观认识“创造性地”使用语言,这很容易导致学生说出“中文式英语”或犯各种各样的错误,在这种情况发生时,教师不应当对学生进行直接批评,而应使用更加人性化的方式进行提醒与纠正,保护学生的自尊心与学习英语的信心,让学生自己认识到错误,掌握正确用法。

四、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小学生活泼好动,容易被各种形式的游戏与活动吸引,学生学习语言有“做中学”与“喜爱玩乐”的天性,根据这两个特点,教学者可以在教学过程中设计各种各样的活动,让学生在玩乐与体验中学习,获得更加丰富的情感体验。“做中学”即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或实际参与到某一种情景中,例如进行“听命令表演”的游戏,让学生根据命令做各种动作、听命令画出各种图画,等等。类似这样的活动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参与进来,真正“动起来”,也可以让学生将英语单词、短语、句子与具体的动作、物品联系起来,将英语知识记得更牢,学习起来更加轻松快乐。学生爱玩乐是天性,现代教育主张释放个性、尊重天性,因而教师在教育的过程中不应该扼杀学生的天性,而应当顺应学生的天性开展教学活动,以此让学生获得最佳学习体验。

五、将生活情境融入到教学中

小学生学习语言,很多时候并不是最先注意句子的语法、结构等知识,面对一个句子或一段文字时,他们往往最先关注的是其整体语义,而后对其进行自己的解读。教学者可以利用这一特点,将生活中的情境融入到教育活动中,例如选取生活中的常见场景进行描述,请学生进行对话,让学生直观感受特定语言的整体含义及其使用语境,从而帮助学生快速理解与掌握英语知识。除此之外,帮助学生获取语义的方法还有:利用图画再现情境、音乐渲染情境、表演体悟情境,等等。

六、分小组进行教学

许多教学者认为小学生的自制力差,课堂纪律不佳,其实,乐于交流、容易相互影响也是学生的天性。作为小学英语教学者,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小学生的这一特点进行分组教学。英语是一门语言学科,其学习的过程少不了交流,让学生在小组中进行交流,并且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表演、讨论等,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让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到课堂学习中,这种教学方式也有利于为学生营造相对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打下良好基础。

总之,小学英语教学不应该是严肃生硬的,而应该是活泼轻松、富有趣味的。童年是人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教师不应该让学生的童年黯淡无光,而应当发现并且正视学生的天性,根据学生学习与认知特点改进教学方式。教学应以学生为中心,教师要适应学生,而非让所有学生都适应教师。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语言活动设计是一门艺术,值得每一位教师花心思不断学习与研究。

参考文献:

[1]刘丽娜.如何构建小学英语高效课堂教学[J].校园英语:教研版,2011(2).

[2]谢大滔.教学语言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1(3).

小学生谚语范文第5篇

一、提高教师自身认识,既要教育学生,也要"教育"家长。

著名的捷克教育改革家夸美纽斯说过:"寻找并找出一种教学方法,使得教师因此可以少教,但是学生却可以因此多学,使学校因此可以少些喧嚣,厌恶和无益的劳动,多具闲暇、快乐和坚实的进步。"我们老师去上作文课之前应充分备好教案,在脑子里思考到底要怎样教之后,再走进教室。

农村小学生的语文知识较为贫乏,语言表达能力较差,导致他们在写作中常常出现言之无物等弊端,达不到新课标的习作要求。其实农村的孩子在写作上有得天独厚的农村生活环境,作文时应因地制宜,把握好农村乡土性这一独有的优势,同样会别有一番天地。城市里的小孩子还写不出我们这样的作文呢!

我们在召开家长会的时候,不能缺少了作文的话题。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农村小学生也能得到许多课外读物。每个学校配备了图书,每个区域都有书店。家长们是买不起一本作文书、一本童话故事书……吗?肯定不是。此时此刻,我们农村小学教师有责任和义务指导家长做好这一方面的工作。

二、紧贴农村生活,开展工作。

紧贴生活是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必要途径。生活永远是作文的第一源泉,离开了生活的作文,必然会空洞无物。城里的小学生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车,可是他们一般很少有机会看到鸡、鸭、牛、羊、猪等,农村小学生就可以多观察这些动物的生活状况,然后写《我家的鸭子》或者《我家的小牛》,写起来就有话可说了。农村的孩子长期生活在美丽的大自然中,青山绿水,梯田楼角,这秀丽的景色在学生的头脑中会留下一幅幅绚丽多彩的画面。同时,乡村的孩子也有许多趣味无穷的生活场景和丰富多彩的生活内容:春天采花,夏天摸鱼,秋天摘果,冬天捕鸟;还有砍柴割草,喂猪放羊,播种施肥,打谷收豆,这些饶有情趣的生活都会给学生留下难以忘怀的印象,这些农村司空见惯的劳动生活,也会使学生从中获得丰富而深刻的感受,当学生提笔作文时,就会如涓涓清泉汩汩而出。

收集农村语言。农村是语言的天堂,指导学生收集农村语言,并学会运用,会避免他们作文时语言枯燥无味的弊病。具体方法:①收集农村谚语,如"清明前后,种瓜种豆、立秋摘花椒、白露打核桃、霜降采柿子、立冬打晚枣"这是农村一年四季采摘农作物的谚语。"有雨山戴帽,无雨山没腰"等。这是人们对大自然观察总结的结果。"挂羊头,卖狗肉。""人心不足蛇吞象。""人多嘴杂,你嘴出姜,我嘴出蒜。"这是人们处人处事方面的谚语。②体会农村语言,教导学生做一个生活中的有心人,观察乡里人家如何用简易平实的语言去表达丰富的生活内容,不断积累素材,丰富自己的语言宝库。

三、认真修改作文,适时夸奖,提高学生写作兴趣。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请记住,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他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请你记住无论如何不要使这种内在的力量消失,缺少这种力量,教育上的任何巧妙措施都是无济于事的。"正确与适时的夸奖一定会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欢乐。

修改作文要到位,在班级里组织评讲,充分肯定学生作文中的闪光点,使学生增强写作的喜悦感。一次作文评讲中,一位学生写出这样一句话:弟弟听见妈妈的声音从屋里跑出来了。他说经过思考后他将"跑"改成了"飞",更体现出弟弟的可爱、活泼和即将见到妈妈时的迫切心情。看到学生用词如此准确,我着实感到欣慰。学生听到我的夸奖,更加树立了对写作的信心。

四、 扩大习作阵地,让练笔的机会多起来

练笔是提高作文水平的关键。学生对农村的生活耳濡目染,亲身体验,教师要因势利导,指导他们把所做的点点滴滴记录下来,这样年长日久,学生的联想就会丰富,思路就会开阔,写起来也会得心应手。如果农村的作文教学,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走进自己的生活,就会写出富有农村泥土气息的佳作来。

单凭一学期8篇作文的练笔活动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加大训练量,增多练笔机会,学生的写作水平才会渐渐提高。我在班上开辟了下列习作阵地:1、日记。要求学生每周写一篇日记交给老师,老师择优朗读评讲。2、在班级墙壁上开辟"班级佳作欣赏栏",不定期地把学生的佳作张贴出来,并加上评语,供全体师生欣赏。

小学生谚语范文第6篇

一、建立教学情境,融入礼仪文化教育

小学英语教材内容通常相对简单,与小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充分利用课文的内容。在上课时融入礼仪文化教学,从而有效地培养小学生的文明礼仪。比如,老师在讲解“Howareyou?”“Fine,thankyou,andyou?”“Howdoyoudo.”“Goodmorning/afternoon.”等礼貌用语时,可以运用这些内容建立有关的教学情境,让小学生潜移默化的掌握文明礼仪精神,并在日常交际中灵活运用。例如,老师在展开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在课前准备好与上课内容有关的照片,再引导学生与老师展开有关的场景对话。老师可以问学生:“Whatpicturesareyouready?”学生们会说道:“Thisismyphoto.”引导学生描述自己所展示的照片,并说道:“Oh,itisverynice.Ilikeit.”之后再把学生分为若干个小组,在小组相互介绍自己的照片,教会小学生运用礼貌用语。

二、利用中英文化差异,融入礼仪文化教育

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节日等内容融入文明礼仪教育,从而促进学生全方面发展。例如,老师在讲解节日的有关知识时,引导学生掌握HappyNewYear中国人讲究吃饺子,寓意团友;在Mar.8thWomen’sDay时应当祝妈妈节日快乐;在TheQingmingFestival时应当教育小学生尊重长辈;在Teacher’sDay应当祝老师节日快乐。老师在英语课上可以利用这些常见的节日融入礼仪文化教学,促进小学生建立崇高的道德品质。此外,还可以运用我国的经典谚语来激励小学生,从而提高其文明意识,陶冶其情操。比如,教会小学生Unionisstrength的含义,教导小学生应当相互团结、相互合作。在老师讲解到动物园的有关知识时,老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展示有关视频给学生观看,引导学生掌握:Don’tpickflowers.Don’tleavelitter等,这样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小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促进礼仪文化教学的实施。文明礼仪是无处不在的,老师应当充分运用各种谚语来对小学生展开有关的礼仪教学,达到提高礼仪教学效率的目标。

三、在讲解英语知识时,融入礼仪文化意识

老师在教学时应当教导学生讲礼貌,因为“礼貌原则”在跨文化交际中是十分重要的。倘若交流的双方文化背景相差甚远,即便是礼貌的话语也可能带来不好的影响。因此在跨文化交际中,文化背景显得尤其重要。老师在讲解课文知识过程中应当融入礼仪文化意识。例如,老师在讲解Foodanddrink过程中,引导学生掌握英语国家的饮食习惯与相关礼仪。掌握starter、soup、maincourse、dessert、drink等知识,然后与我国餐饮文化相比较,我国餐饮文化并不复杂,然而却有着丰富的酒文化。老师可以引导学生了解中西餐饮文化间的差异,比如我国人民用筷子就餐,而英国人用刀叉。并且教导学生在吃饭过程中注意礼仪,比如请长辈先就座、吃东西时不能发出声音等等。这样小学生不但可以掌握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又学会了应当怎样注重餐桌礼仪。又例如,老师在讲解Clothes过程中,不仅应当教会学生各种颜色用英语怎么说,各种服装用英语怎么说,还应当让学生掌握穿着礼仪等。礼仪文化教学是英语教学中非常重要的部分,老师应当充分利用课本中的文明礼仪内容,运用有效的教学方式将礼仪文化教学融入教学的每个环节中。对小学生展开礼仪文化教学不仅培养了其语言知识水平,还提高了其道德素养,从而促进其全面发展。

作者:宋振龙 单位:江苏省泰州市九龙实验学校

参考文献:

[1]吴苏.架起跨文化交际的桥梁———浅谈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语言文化教育.[J].考试周刊,2012,(46),115-116

[2]姚琳.小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教育体现分析.[J].新课程学习(上),2012,(06),188

小学生谚语范文第7篇

一、建立教学情境,融入礼仪文化教育

小学英语教材内容通常相对简单,与小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充分利用课文的内容。在上课时融入礼仪文化教学,从而有效地培养小学生的文明礼仪。比如,老师在讲解“Howareyoll?”“Fine,thankyou,andyou?”“Howdoyoudo.”“Goodmomin留旗emoon.”等礼貌用语时,可以运用这些内容建立有关的教学情境,让小学生潜移默化的掌握文明礼仪精神,并在日常交际中灵活运用。例如,老师在展开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在课前准备好与上课内容有关的照片,再引导学生与老师展开有关的场景对话。老师可以问学生:“Whatpicturesareyouready?”学生们会说道:“ThiS15myphoto.”引导学生描述自己所展示的照片,并说道:“oh,iti、ve钾nieellikeit.”之后再把学生分为若干个小组,在小组相互介绍自己的照片,教会小学生运用礼貌用语。

二、利用中英文化差异,融入礼仪文化教育

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节日等内容融入文明礼仪教育,从而促进学生全方面发展。例如,老师在讲解节日的有关知识时,引导学生掌握HapPyNewYear中国人讲究吃饺子,寓意团友;在MarsthWomen’SD盯时应当祝妈妈节日快乐;在TheQingmingFestival时应当教育小学生尊重长辈;在Teacher’5Day应当祝老师节日快乐。老师在英语课上可以利用这些常见的节日融入礼仪文化教学,促进小学生建立崇高的道德品质。此外,还可以运用我国的经典谚语来激励小学生,从而提高其文明意识,陶冶其情操。比如,教会小学生Union15Strength的含义,教导小学生应当相互团结、相互合作。在老师讲解到动物园的有关知识时,老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展示有关视频给学生观看,引导学生掌握:Don’tpieknowersDon’tleavelitter等,这样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小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促进礼仪文化教学的实施。文明礼仪是无处不在的,老师应当充分运用各种谚语来对小学生展开有关的礼仪教学,达到提高礼仪教学效率的目标。

三、在讲解英语知识时,融入礼仪文化意识

老师在教学时应当教导学生讲礼貌,因为“礼貌原则”在跨文化交际中是十分重要的。倘若交流的双方文化背景相差甚远,即便是礼貌的话语也可能带来不好的影响。因此在跨文化交际中,文化背景显得尤其重要。老师在讲解课文知识过程中应当融入礼仪文化意识。例如,老师在讲解Foodanddrink过程中,引导学生掌握英语国家的饮食习惯与相关礼仪。掌握starter•Sollp•maineourse、dessert、drink等知识,然后与我国餐饮文化相比较,我国餐饮文化并不复杂,然而却有着丰富的酒文化。老师可以引导学生了解中西餐饮文化间的差异,比如我国人民用筷子就餐,而英国人用刀叉。并且教导学生在吃饭过程中注意礼仪,比如请长辈先就座、吃东西时不能发出声音等等。这样小学生不但可以掌握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又学会了应当怎样注重餐桌礼仪。又例如,老师在讲解ClotheS过程中,不仅应当教会学生各种颜色用英语怎么说,各种服装用英语怎么说,还应当让学生掌握穿着礼仪等。

礼仪文化教学是英语教学中非常重要的部分,老师应当充分利用课本中的文明礼仪内容,运用有效的教学方式将礼仪文化教学融入教学的每个环节中。对小学生展开礼仪文化教学不仅培养了其语言知识水平,还提高了其道德素养,从而促进其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吴苏.架起跨文化交际的桥梁—浅谈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语言文化教育.口].考试周干,J,2012,(46),115一116

[2]姚琳.小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教育体现分析.田.新课程学习(上),2012,(06),188

[3]王龙云.跨文化教育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体现.田.职业时空,2010,(07),105

小学生谚语范文第8篇

关键词:德育教育;小学英语教学;文明礼仪教育

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我国自古就重视礼仪教育。小学英语学习的主要目的是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树立英语学习的信心、端正英语学习的态度,从而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而文明礼仪是小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体现。因此,在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中渗透文明礼仪教育已经成为小学英语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

一、创设教学情境,渗透文明礼仪教育

小学英语教学属于英语学习的开始阶段,教学内容一般都比较简单,跟学生的生活离得也不远。小学英语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在教学中渗透文明礼仪方面的教育,进一步培养小学生的礼仪习惯。例如小学英语教材中的“How are you?”“Hello!”“Thank you!”“Good morning/afternoon!”等礼貌性用语是学生最早接触的英语句子。教师可以利用这些资源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让学生懂得文明礼仪就在身边,平时要严格要求自己。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有一课时的教学目标是能听懂、会说日常交际用语,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前事先准备照片,课堂上学生与教师进行相应的场景对话:

学生:This is my photo.(引导学生描述自己的照片。)

教师:Oh,it’s nice.I like it.

学生:Thank you.

之后让学生自己分组进行练习,两个学生一组,拿着班级里的照片进行对话,教会学生当别人夸赞自己的时候,要记得说“谢谢”。再比如,每天早上让值日生站在门口对大家说“Good morning”,还可以在课堂中让两个学生进行角色扮演,一个碰到另一个,碰到别人的学生大声说“Sorry”,一个帮助另一个,被帮助的学生大声说“Thank you”。在学习了“What do you do in the evening?”这样的句型后,让学生一起讨论晚上回去做了什么,会给父母倒洗脚水吗?父母做了可口的饭菜时说“thank you”了吗?让学生学以致用,不断提高英语表达能力,培养学生讲文明的习惯。

二、利用日常节日、谚语渗透文明礼仪教育

教师可以利用一些节日、谚语教学渗透文明礼仪教育,促进学生知、情、意的发展。比如:对于节假日来说,新年(Happy New Year)要求家人团圆,吃饺子;三八妇女节(Mar.8th Women’s Day)要给妈妈说声节日快乐;清明节(The Qingming Festival)主要是祭祀先祖,教育小学生要尊重长辈,缅怀革命先烈;教师节(Teacher’s Day)要祝福教师节日快乐,学会尊重教师。教师可以利用这些重要的节日,在英语教学中渗透文化教育、文明礼仪教育,帮助小学生树立高尚的道德情操。还可以通过我国流传下来的格言俗语鼓励学生,培养他们的文明意识和健康的心灵。如团结就是力量(Unity is strength)告诉小学生大家属于一个班集体,要相互团结;当学习动物园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通过播放相关的视频资料或者图片,让学生掌握一些在公共场所的温馨提示语,如Don’t pick the flowers(不要摘花), Don’t leave litter(不要扔垃圾)等,这样无形中增强了小学生对公共场所环境的保护意识。可见,文明礼仪无处不在。教师可以利用这些朗朗上口、包含生活智慧的谚语资源,对学生进行相应的礼仪教育,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注重文化差异,渗透文明礼仪教育

在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了解西方国家的文化,这样才能更好地渗透文明礼仪教育。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员在交际的时候涉及的内容也有所不同,交流方式也不同,语言表达的行为也会存在一定的差异。像中国人彼此见面谈话寒暄的时候,会说“Where are you going?”,但是西方人,比较重视自己的隐私空间,对别人问及自己的年龄和婚姻等问题会比较反感,他们觉得这是在侵犯他们的隐私。所以在学习“How old are you?”这个句型的时候,教师可以设置几个相关的情景,像医生询问病人、警察调查以及表格填写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此句型使用的场合,其目的就是为了启发学生尊重他人。在英语中,当向别人提供帮助或者表达关心的时候,其表达方式是根据对方所愿意接受的程度来决定的。所以,英语语言中礼貌用语相对比较多,比如在拒绝别人的时候要说“Sorry”等,因为西方人不喜欢把自己的意志强加到别人身上。这样的教学,培养了小学生跟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进行交际的能力以及和睦共处的能力。

综上所述,在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文明礼仪素材,采取切实可行的教学模式,把文明礼仪教育渗透到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中,这是新时期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渗透文明礼仪既培养了小学生的语言知识表达技能,也促进了小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魏娜.浅谈小学英语教学[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12).

小学生谚语范文第9篇

一、课下,摘录优美词语、民间谚语、广告词等,拓展小学生的知识面

1.小学语文课文中有许多文章写得异常优美,好词佳句很多,在教学中,除了让小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掌握课文知识与能力,还要求小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摘录一些佳词佳句,并能在理解含义的基础上熟记和背诵。

2.引导小学生开展课外阅读,从课外阅读中收集、摘抄优美词语,可以拓宽小学生的知识面,使小学生积累佳词佳句。要求每名小学生都建立摘抄本,保证每位小学生每周至少能读一本书,摘录十句佳词佳句,并能理解其意、灵活运用。每个月组织一次评比,以奖勤促懒,激发小学生的积极性。

3.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听到一些谚语、对联、歇后语,还有简短绝妙的广告词、精炼的标语、告示等,这些都是很好的学习内容。要求小学生做个有心人,平时注意观察、积累,使小学生掌握一些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拓展小学生的知识面。

二、在课堂教学中,为小学生的口语表达创设情境,贯穿始终

1.激发兴趣。新课程改革的指导下,小学生极力表达自己的观点可以让课堂活跃起来,同学兴奋起来,甚至为了不同的观点辩论起来,这才是老师最想看到的。如何达到这种课堂效果呢?首先,教师应热爱学生,关心学生,以和蔼可亲的态度去亲近他们,使其愿意接近老师,乐意和老师谈心。师生之间要建立平等、信任、和谐的关系。其次,教师应理解学生,在教学中给学生多一些表扬与鼓励,少一些批评与惩罚,让学生敢于同老师进行交流,培养他们的表现欲。除此之外,多给小学生介绍一些古今中外的语言大师,名人轶事,借助榜样的力量来激发小学生学习的兴趣。

2.情境创设。在语文教学中流传着这样一句话“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在教学过程中,创设非常极端的情境、依托情境,让小学生在情境中表明自己的观点至关重要,还可以根据课本内容,让小学生对某个人物进行评价,表达自己对某个人物的敬佩、仰慕或厌恶。这样,不仅为小学生说话的能力培养搭建了平台,还让小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到了知识,锻炼了能力。

3.把说话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中。课堂教学是师生双向互动的过程,每一节课都为小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提供了用武之地,语文课堂尤其如此。因此,语文教师在课堂上应多些训练的意识。如果我们稍加留心,就会发现在一些语文课堂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这方面的引导往往是不留痕迹的“请大家仔细听听这位同学读得怎么样?”这是让小学生听清楚,听明白;“请大家评一评刚才那位同学的回答?”这是在指导小学生在听的基础上学会思考,学会评价;“你讲得很对,能不能说得再响亮些?”这则是给小学生以信心,激发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强化学生表达语言的训练。因此,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当中,让学生从回答一个字到回答一个词是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一种进步,让学生张口说一段话则达到了提高学生说话能力的目的。

4.锻炼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在各种活动中训练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小学生活泼好动,好胜心强,要抓住这一特点开展活动,如:让小学生开展朗诵诗歌、讲故事、表演相声、小品、绕口令等,举行“百科知识”竞赛,让小学生介绍生活小常识,进行专题辩论,在每单元的口语交际训练中,至少要用两节课的时间组织学生进行演说,使每个人都能得到锻炼。实践证明,这些活动既为他们语言表达提供了良好的机会,又极大地调动了他们语言表达的积极性、主动性。

三、鼓励小学生交朋友

1.鼓励小学生在本班中交朋友,让小学生尝试着做交朋友的活动。如:教室前排的小学生和后排的小学生交朋友;学习好的小学生帮助学习差的小学生补习功课,和学习差的小学生交朋友;生活条件优越的小学生帮助生活上有困难的小学生,和有困难的小学生交朋友。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朋友氛围中锻炼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小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生活、关心同学、相互帮助的高尚情操。

2.鼓励学生在本校中交朋友、在校外亲戚和邻居中交朋友,也是锻炼学生语言交流能力的好机会。

3.鼓励学生上网交朋友。如今的小学生多是独生子女,存在着叛逆心理,也容易窝里横。在家里是小皇上,出了门就哑口无言,不愿和同学交流。通过网络交朋友就打开了小学生的视野,有利于小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也锻炼了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小学生上网不一定就是坏事,但是上网交友一定不要成瘾。

小学生谚语范文第10篇

一、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互相融合

"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当今社会是一个到处充满语文信息的社会,学校、家庭、社会、书籍、影视、广告、标语等等,语文信息源无处不有。小学生不可忽视对语文教科书的学习——从中掌握学习方法,如查字典,理解句子意思,体会文章思想感情、写作方法等等。但最终要能运用这些方法去阅读课外书,从中汲取知识,形成技能,培养能力。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我们一方面要在课内教学中注意总结学法,一方面要引导学生运用学法进行课外阅读实践,尽量做到学习一篇课文时,能阅读一两篇相关的课外文章或某部书籍。如教《桂林山水》一课,引导学生去阅读《十万个为什么》中的《桂林山水为什么那样秀丽》一文;教学《三顾茅庐》一课,引导学生去阅读长篇小说《三国演义》。

引导学生阅读与课文相关的课外读物,主要从这几方面寻找:1、相关题目、内容的读物;2、相关体裁的读物;3、相关作者的读物;4、相关拓展,补充性阅读。

二、激发阅读兴趣与布置一定阅读量相互渗透

据有人调查表明:小学生对课外阅读有浓厚兴趣的几仅占便宜5—10%左右,经常阅读课外书的约占据10—20%。由此可见,主动阅读课外读物的小学生还是少数。因此,要提高学生语文素养,首先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具体方法有:1、介绍一些儿童感兴趣的、情节生动、语言流畅的读物,如,民间传说、历史故事、童话传奇等。2、举行讲故事比赛:3、举行摘记、读书笔记展览;4、举行古诗词诵读比赛等等。前一项活动是从选择读物生动的内容入手,通过引导阅读,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后三项比赛是从引入竞争机制着手,通过展开竞赛,促使学生主动去寻找有关材料阅读,在比赛活动中尝到成功的喜悦,从而逐渐培养阅读兴趣。

其次,要布置一定阅读量让学生阅读。心理学研究表明,在任务驱动下,人能积极启动其思维,动作等。阅读是一种比较复杂的思维活动,作为小学生,辨别能力和抑制能力比较差,由教师布置一定量的阅读是很有必要的。到底要布置多少的阅读量?应根据不同年级和学生个体实际来定。以下介绍有些教师的做法供大家参考。低年级:每天课外阅读不少于20分钟,能每两天读一篇简短文章(或儿歌),每周能背一首古诗。中年级:每天课外阅读不少于30分钟,每天读一篇简短文章,每周能背一首古诗词,背10条成语、谚语、歇后语、名人名言等,每学期阅读两本儿童读物。高年级:每天课外阅读不少于45 分钟,要有坚持天天读书看报的习惯,每天读一篇文章,每周背2首古诗词,背记10个成语,10条歇后语或谚语,10条名人名言等,每月阅读一本书。

通过开展激发兴趣阅读和布置一定阅读量阅读,双管齐下,互相促进,激发兴趣,养成习惯,逐步提高语文素养。

三、 近期效益阅读和远期效益阅读交替进行

所谓近期效益阅读,就是引导学生阅读一些收效快的读物。如让学生阅读一些与课文相关的读物或小学生作文选等。这对完善学生的课内阅读和写作,有明显的效果。

所谓远期效益阅读,就是学生目前阅读的东西,虽然与教科书的学习关系不大甚至无关,对学生目前的语文学习成绩提高作用不大,但对学生初中、高中、大学的学习,乃至其将来成才,却起着巨大作用。如引导学生去阅读古诗词、中外名著、科普读物,背记名诗名句、成语、歇后语、谚语等等。这些阅读属于积累沉淀式阅读,对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乃至对学生将来成才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将近期效益阅读和远期效益阅读结合起来,使学生的阅读得到优化,产生最佳的效益,让学生始终处于学习的环境之中。

四、课外阅读与摘抄写作互相结合

语文素养包括阅读理解和写作运用。阅读是理解,是写作的基础,写作是表达,又得益与阅读,两者密不可分。学生大量的课外阅读,可以扩大知识面,积累语言,学习写法,仿效写作,提高写作写作,提高写作能力。这里要注意三点:1、精读于略读结合。精读,就是对一些名家名篇要多读几遍,不仅要了解它的思想内容,还要揣摩它的写作方法:为什么写得这么好?略读,就是对一些报刊杂志,一般的文章和书籍,只要浏览,或有选择读一读,大体了解主要内容即可。2、要注意摘抄精彩片断。对一些经典美文,要引导学生反复阅读揣摩,其中一些好词好句,精彩片断,要及时分门别类摘抄在本子,做好语言积蓄,以备日后进行诵读和写作引用。3、要注意进行仿写练习。对于美文,在诵读和揣摩写法基础上,应进行仿写,这样做到读中悟法,读中学写,读写结合,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上一篇:名言谚语范文 下一篇:经典人生谚语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