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德育课程范文

时间:2023-06-29 15:59:13

小学德育课程

小学德育课程范文第1篇

(一)课程内容的差异

英国小学德育课程内容主要分为五个方面:其一,在整个青少年阶段,要加强培养学生的独立能力、责任心、自尊心和自信心;其二,使学生掌握一种健康积极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这主要是从孩童阶段就要开始培养学生的健康生活方式,例如生理卫生教育等;其三,重视培养学生的能力与公民意识,让学生在进入社会之后,能够敢于表达自己的观念,具有积极参与社会事务的能力;其四,加强对学生的团结合作的能力与意识的重点培养,让学生正确认识人与人之间存在的差异性,尊重各地域的文化风俗以及他人的价值观,能够与人平等沟通交流、团结合作;其五,提高学生的参与能力、探索能力、理解能力和交流能力,这能够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英国在世界上的作用及地位,并社会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而中国的小学德育课程内容主要是以继承和发扬中华民主传统的优良德育传统为主,也是由五项基本内容构成,即道德教育、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心理教育、法纪教育等,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和法律意识,宣扬中华民族高尚的道德品质。中英两国的小学德育课程内容都强调层次性和多样性,根据学生不同年龄阶段,对事物的认知能力的不同,而设置科学合理的德育课程内容。但是,英国采用的是资本主义制度,因此在小学德育课程内容上必定会强调资产阶级的统治与服务,重视民主政治教育和人权教育。而我国是社会主义制度,强调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优秀传统道德相结合,其民族特色鲜明,把集体主义作为核心,突出政治思想教育。

(二)教学方法的差异

在英国的小学德育教学课堂上,教师更偏重于设计教学情境,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角色扮演中,这样更容让学生更真实的体会到身处他境、身为他人的感受以及应对能力,这样会让学生更加懂得德育的重要性,也会在生活中更加重视自己的行为规范。此外,教师还会经常组织课外教学,会开展很多的团队合作活动,教师通过不同的途径,设计不同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对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有正确的认识,并能积极地参与到小组合作中,加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提高团队合作能力。这样不仅能够使课堂氛围更加活跃,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还能为学生今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而中国的小学德育教学方法过于单一,主要是以教师为课堂主体,组织和引导学生学习德育知识,其教学方法主要分为四种:讲授法、问题探究法、实践法以及通过现代教育媒体丰富教学内容等。虽然我国的小学德育教材中都设置了辨析讨论、角色扮演、调查访问、实践活动、主题班会、案例分析等内容,但是由于长期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很少有教师会在课堂上将其完全落实。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教师的德育教学观念将会得到大大改善,其教学方法将会是多样化的。由上可知,英国的小学德育教学方法更注重学生的亲身实践,强调学生亲身参与,重视角色扮演的作用。而我国的小学德育教学方法则偏重于以教师为主题的正面灌输方法,以教师的个人见解和知识储备向学生讲解德育知识,这样的教学效果往往不是很明显。

二、英国小学德育教学对我国小学德育教学的启示

(一)在小学德育课程目标方面的启示

虽然我国在德育课程教学上推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但是我国的小学德育课程目标仍然过多的停留在维护社会安定和满足政治需要上,而对培养学生的个人道德品质和社会能力的重视度比英国远远要小,这就启示我国小学德育课程目标应该同时重视爱国与个人发展的重要性,将二者有机结合。我国教学工作者们应该深入调查研究,通过跟踪调查的方式,找到我国小学德育课程目标上存在的不现实性,并且进行有效的改进和完善。让我国小学德育课程目标的视野更加的开阔,让爱国与个人发展齐头并进,让学生在国家的未来发展中做出应有的贡献。

(二)在小学德育课程内容方面的启示

我国德育课程内容一般都与国家与社会的政治生活联系较为紧密,虽然由于小学生年龄的特殊性,在我国小学德育课程内容中的政治思想内容相对中学较少,但就内容和内容编排上对于小学生来说仍然略显生涩、乏味。以两国小学德育教材为例,英国的小学德育教材《生命线》主要以各个具体事例为载体,如:如何帮助他人,如何关心他人等。让学生能设身处地的对实际发生在身边的事进行思考并以此达到学习的目的,这样学生在学习的时候会对学习产生联想,容易产生共鸣;而我国的教材《品德与生活》在实际内容上实际与《生命线》类似,但在课程设置上对于情景设置和课堂互动相对较少、操作性不强。因此在英国小学德育课程内容的启示下,我国应充分尊重学生的兴趣特点和身心发展状况,对课程内容进行科学合理的编排,科学地选择课程内容,增强课堂情景教学和互动教学内容,有目标的进行内容的设置,并且在在政治教育方面,不仅要重视本国的政治教育,还应该涉及到国际政治以及世界上的前沿问题,这就能拓宽学生的视野,让学生的成长与时俱进,同时,还应该加强民主制度与法制建设的教学,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民主意识,让学生有能力参与到社会事物中。同时,由于我国的地域差异较大,还应该考虑到不同地区的民族风俗习惯,教材也应该有所不同。

(三)在小学德育教学方法方面的启示

个人道德素质的提高是长期培养和熏陶的过程,这个过程应该是自然的使学生感受到发自内心的道德感。现今我国小学的德育方式还主要是以强行灌输为主,缺乏启发和诱导,对于心智还未发育成熟的小学生来说,我国的小学德育教学在方法上应该注意小学生特有的年龄特点,应该注重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教师也应该多设计一些教学活动和情境演示,让学生亲自参与到课堂教学中。这就更容易让学生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思想政治。此外,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还应该涉及到其它学科的知识,比如艺术、文学、历史、体育、健康教育等,扩大学生的知识储备量。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

三、总结

小学时我国基础教育重中之重,小学生的德育对于我国整体国民的道德素质提高都有着重要的作用。我国小学的德育教学无论在目的、内容和方法上都和英国有很大的差异,通过分析这些差异,我们找到我们的不足之处,进而吸取国外先进的教育教学经验,从而促进我国在小学德育教育方面的改革和发展,这就需要我国的教育工作者在不断地探索与实践中不断地完善和优化,进而培养出具有爱国主义精神、高度的社会责任感、道德高尚、行为文明的新一代青年,让他们在未来的发展中为国家和社会做出力所能及的贡献。

小学德育课程范文第2篇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德育课程源于老解放区的小学教育。老解放区的教育方针、教育目的都是根据当时革命的中心任务确定的。战争年代为战争服务,例如,1939年《陕甘宁边区小学规程》规定:“小学课程以政治、军事为中心”。各门课程中都进行政治和军事教育,此外,共产党和民主政府还十分重视在学校开设专门的政治课。

当时政治课的内容以革命斗争为主,紧密结合当时的政治斗争任务,抗战时期教的是抗日战争的有关内容;国共和谈时,教材就有“和平谈判”的内容;到1947年又学习的政策。由于老革命根据地是处在反动派的分割包围中,因此,不可能有全国统一的教材。各根据地都从当地斗争的形势与任务出发,编写政治课教材。这些教材思想观点明确,密切联系革命战争、阶级斗争和生产劳动实际,革命性、思想性强。教材呈现形式有故事、问答、对比、歌谣、韵文、顺口溜等,文字通俗易懂,有的能贴近生活,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有的还配上插图,形象生动。

但同时也存在“政治口号化”“对儿童要求过高”“反映儿童社会生活的内容太少”等弊端。[1]除了政治课和渗透到各门学科的思想教育外,老区的德育主要通过参加各种课外实践活动进行,如生产劳动、儿童团活动(有站岗放哨、小先生教成人识字、拥军优属)等。因此,课堂教学与革命实践相结合是老区德育成功的经验。但是,在战争环境下,对礼仪等文明行为习惯,即所谓私德不够重视。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在实现对旧教育的接管与改造时,就十分重视对教材的改革。1950年7月,教育部、出版总署联合发出《1950年秋季中小学教科用书表》,统一各地使用教科书的版本。同年9月,组建人民教育出版社开始重编中小学课本,并实行中小学教材全国统一供应的方针。新编和修订的中小学教科书于1951年秋季起陆续供应。

不设政治课(1951~1957年)

1951年10月政务院作出《关于学制改革的决定》,并根据新学制制订了《小学暂行规程(草案)》,并于1952年3月颁布。这是新中国制订的第一个小学教育工作规程。根据这个《规程》,在小学实施智育、德育、体育、美育的全面发展教育。其中德育目标是:“使儿童具有爱国思想、国民公德和诚实、勇敢、团结、互助、遵守纪律等优良品质”。这时开始不再设政治科或其他专门的德育课程,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主要通过各科教学和课外活动进行,内容是“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护公共财物”的国民公德教育。

1953年政务院在《关于整顿和改进小学教育的指示》中,特别强调了加强纪律教育的问题,指出“应该依靠耐心的说服教育,既要禁止采用体罚和斗争等粗暴方式,又要反对放任不管。应加强纪律教育,使学生养成自觉遵守纪律的习惯。”[2]故1953年之后,小学德育逐渐偏重于日常行为规范和道德品质的培养。到1955年2月第一个《小学生守则》颁布,共20条,其中关于在校和上课纪律方面的内容就有近一半,比较具体地指导了小学生的日常行为。

这时期还十分重视榜样教育,当时,书报刊物和电影广播配合学校,全方位地宣传英雄人物的先进事迹,各地涌现不少以英雄名字命名的班级和中队。当时,社会风气良好,再加上通过实施《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有了日常生活的行为准则,受到了共产主义道德教育,发扬了集体主义精神,学习目的更明确,纪律普遍良好,成绩有所提高,并且养成了优良的习惯和品质。热爱祖国、尊敬老师、同学互助、爱护公物、拾金不昧等优秀事迹蔚然成风。这时期小学虽然没有德育课程,然而德育工作的成效是显著的。

重设政治课(1957~1980年)

1957年以后,的《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发表,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教育方针:“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当时,“有社会主义觉悟”是社会主义教育区别于资本主义教育的标志,是新教育方针的重要特点;而且还强调青年学生需要学习马克思主义,学习时事政治,认为“没有正确的政治观点,就等于没有灵魂”。在社会主义教育方针的指导下,中小学德育的重心逐步转移。教育部颁发的《1957—1958年度小学教学计划》中就规定,“各年级每周新设‘周会’一节,以便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和作时事报告等”。为了使政治思想教育由马列主义水平较高的专职教师担任,一些地区(如江苏、浙江等)的小学高年级又重新设置政治课,以加强小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此后逐渐影响全国,以至大多数地区的小学高年级都相继开设了政治课。此时的政治课全国没有统一要求,没有统编教材,上课内容都是依据当时国内政治形势而定,如“”“阶级斗争”等内容。1963年3月中共中央颁发《全日制小学暂行工作条例(草案)》(简称小教40条),以纠正“”以来教育工作中的偏差。1963年5月教育部又重新制订并颁发了第二个《小学生守则(草案)》(以下简称《守则》)。《守则》的内容与“五爱”国民公德一致,是“五爱”教育的具体化。其中第2、7条是“爱祖国、爱人民”;第1、3条是“爱科学”;第4、6条是“爱劳动、爱护公共财物”;此外,按时作息、讲卫生、诚实等也是小学生基本的行为习惯。这些内容都是小学周会和政治课的教学内容之一,也是加强基础道德品质的培养,使小学德育工作走上正轨的一个重要措施。但此后,在阶级斗争要“年年讲,月月讲,天天讲”的大背景下,德育被打上了深深的阶级烙印,良好品德的培养越来越被忽视,小学思想品德教育的政治化倾向日益严重,到了时期达到了顶峰。“”期间全国并没有统一的教学计划,但开设政治课的地方比较普遍。像北京、上海等地还组织专业工作者编写并正式出版了政治课教材,在全国有较大影响。教材结构包括课文、思考题、辅助读物和单元教学建议几部分。

粉碎“”以后,各地政治课教材进行了重编,但当时的思想受“两个凡是”的禁锢,成人化、概念化依然如故。

1978年1月,教育部颁发《全日制十年制中小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规定在小学四、五年级开设政治课,每周各2课时,上课的总时数是136课时。这是新中国成立后在国家教学计划内第一次明确规定设置德育课程。教学计划规定,政治课的教学任务是对学生“进行初步的共产主义思想教育和必要的政治常识教育”,但却没有基本的道德品质方面的教育,所以说还未完全克服“左”的影响。根据这个教学计划,1978年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了一套全日制十年制学校小学政治课教材(四册),全套教材共八个单元,即第一单元:旧社会劳动人民的苦难生活;第二单元: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第三单元:伟大的革命导师马克思和列宁;第四单元:共产党、领导人民求解放;第五单元:做共产主义接班人(一);第六单元:做共产主义接班人(二);第七单元:学点正确的思想方法;第八单元:建设伟大的祖国,树立崇高的理想。这套教材供全国通用。

这套教材一直用到1981年。教学方法主要是教师讲解和学生讨论,强调注意小学生年龄特点,以正面教育为主,通过革命领袖和革命先辈的英雄事迹,用具体的材料说明革命道理,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组织些参观展览、看电影等活动,但还是以灌输革命道理为主,没有改变形式主义、空洞说教的弊病。

总之,这时期德育课程的开设完全是为了政治斗争需要,课程的社会功能、政治功能十分突出,完全抹杀、否定了它的个体,忽略了对每个个体道德主体意识的培养与提高,使受教育对象视德育为“异己”,是外部强加于己的东西而予以拒绝。同时,教学的运动式、成人化、概念化倾向逐渐严重,德育工作出现形式主义、追求表面热闹、但实效不高的局面,影响了小学生基础道德的形成。

思想品德课(教学大纲阶段1981~1997年)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教育领域也开始拨乱反正,1979年4、5月间教育部召开了全国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座谈会,会后,印发了《全国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座谈会纪要》(以下简称《纪要》)。《纪要》指出,“中小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必须从实际出发,注意青少年的年龄特点,有的放矢,讲求实效”“防止和纠正形式主义与成人化的做法。教育活动要生动活泼,多种多样,为青少年所喜闻乐见”。[3](95-104)许多地方着手扭转小学德育跟形势、运动式(大轰大嗡,紧跟政治运动)、“三化(一般化、简单化、成人化)两不(不联系学生实际、不讲究实效)、一个样(大、中、小学一个样)”的局面。20世纪70年代末,北京、上海、广东、天津的一些教育理论工作者和中小学教师开始研制中小学德育大纲,力图按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特点来规定德育的内容和要求,希望中小学的德育目标和内容逐步走上科学化、序列化的道路。与此同时,也要求政治课改变单纯学语录、板着面孔讲大道理的做法。上海市1980年率先在部分学校进行开设道德课(后改为思想品德课)的尝试,集中对小学生进行以“五爱”为主要内容的共产主义道德教育。

小学思想品德课正式开设于1981年。当年3月教育部颁发了《全日制五年制小学教学计划(修订草案)》,在修订说明中指出,“目前四、五年级的政治课脱离学生思想实际,效果不好。根据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加强青少年思想教育的精神,将现行政治课改为思想品德课,一至五年级每周各1课时,紧密结合学生的思想实际,进行生动活泼的初步的共产主义思想品德教育和形势教育。”可见,从政治课改为思想品德课最根本的原因是为了改进和加强小学德育,克服政治课因脱离儿童实际而造成效果不好的弊端,要求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与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来进行教育,并且突出了基础的道德教育。这是小学德育的一大进步。与此同时,教育部还专门发出《关于小学开设思想品德课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对这门课的性质、意义、教学内容和要求以及教学方式方法等方面作出了全面的勾画,是这门课程建设的指导性文件。

《通知》首先确定小学思想品德课的性质是“对学生进行初步的共产主义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这门课程,“加强对小学生的共产主义思想品德教育,对于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促进青少年一代健康成长,为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打好基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教学内容和要求方面,《通知》没有细分,归纳起来包含六个方面的教育:1.共产主义理想教育;2.爱党、爱祖国、爱社会主义及国际主义教育;3.热爱人民的教育;4.爱劳动、爱护公共财物教育;5.遵纪守法、公共道德教育;6.集体主义教育。关于这门课的教学方式方法,《通知》指出,“对小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要坚持正面教育,积极诱导;要从少年儿童的实际出发,照顾少年儿童的年龄特征,注意由近及远,由浅入深,深入浅出,生动活泼,讲求实效;要善于用革命前辈和英雄人物的模范事迹鼓舞教育学生,有效地进行革命传统教育;要把教育与实践结合起来,教育学生遵守《小学生守则》,开展‘学雷锋,创三好’和‘五讲’‘四美’等活动”。同时,还指出了这门课与班主任工作、少先队活动、课外活动和各科教学的关系。[3](105-106),在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大纲没有制定出来之前,这个《通知》起到了规范教学的作用。各地根据《通知》精神,以自编的讲授提纲和参考资料形式开始了思想品德课最初的教学。从此,小学德育课程也进入了一个逐步科学化、规范化的阶段。

1982年,教育部在组织各方专家广泛讨论与征求意见的基础上,正式颁发了第一个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大纲,即《全日制五年制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大纲(试行草案)》(以下简称《大纲(试行草案)》)。[4](49-55)这个大纲共有四个部分:一、教学目的;二、教学内容和要点;三、各年级教学内容和要求;四、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其中各年级教学内容和要点是分年级写的,每个年级都有12~14条不等的具体内容的要点。虽然现在看来,有些内容安排不一定恰当,有些要求过高了,但这是建国以后小学德育课程力求做到系统化、科学化、规范化的开始。

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后,国家教委根据《决定》精神,在总结了几年来各地开设思想品德课的实践经验和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对《大纲(试行草案)》进行了修改,并于1986年4月正式颁布《全日制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大纲》[4](57-62)(以下简称《86大纲》)。这个《86大纲》的结构分为前言;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教学要点(分低、中、高三个年段安排);教学的基本原则;大纲实施几部分。除了结构上与《大纲(试行草案)》有所不同外,在各部分的内容与表述上也有不少变化,如课程性质部分增加了“系统地”三个字;明确指出了课程的地位与作用;教学目的中“共产主义接班人”改为“社会主义的各类建设人才”;教学内容从14个方面概括为8个方面;在大纲实施部分对编好教材和教学参考书提出了具体要求;等等。

1986年,全国人大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为贯彻义务教育法的需要,国家教委着手制订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教学)计划,于1988年9月颁布《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和相应的各门学科教学大纲。但小学思想品德课和初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大纲没有同时颁发。同年8月,国家教委还颁发了《小学德育纲要(试行草案)》,全面规范了小学德育工作的培养目标、教育内容和基本要求、教育途径、教育原则及学生的品德评定等内容。制订此文件的目的是“为了使小学德育工作更好地适应新时期改革和建设对合格劳动者和人才素质的要求,适应小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适应当前小学生的思想品德实际;使学校干部、教师以至学生家长都能有目的、有计划、协调一致地做好工作;使德育工作逐步制度化、科学化,提高整体效益。”[3](208)它是整个小学德育工作的指导和依据,因此,也是思想品德课教学的依据。为了适应这两个重要文件对小学思想品德课的新要求,必须对《86大纲》作进一步的修订,修订的主要方面是经过实践所认识到的不太切合实际的地方和表述不够科学之处。1990年8月,国家教委颁发了《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大纲(初审稿)》,两年后,又正式颁发《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大纲(试用)》(简称《92大纲》)[4](69-74)这个大纲与《86大纲》在结构上相同,在具体内容和表述方面的不少改动体现了更科学、更准确。如课程性质方面,在《86大纲》“比较系统地”基础上又加了“直接地”三个字,这是根据《小学德育纲要》的精神,与其他德育途径比较而言的,在其他各科教学中德育是间接的、渗透的,而思想品德课则是直接的。在课程作用方面,强调其在“引导学生从小逐步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文明行为习惯起着奠基作用”,突出本课程的主要作用,而不是泛泛而谈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在教学目的部分则把良好的思想品德和“四有”具体化了,对思想品德课的教学任务也更明确了,它规定为“着重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培养道德情感,指导道德行为”,而不是全面的德育任务。与《86大纲》相比,在内容上改动较大,因国家制订的九年义务教育课程计划内小学增设了社会课,于是原思想品德课大纲中的生活常识和法律常识教育的内容删除了。此外,适当降低了部分过高要求。教学原则的提法也由各学科共同的一般原则改为更符合思想品德课的特点,如“观点正确,说理明白”“以情感人,情理交融”等等,使教学大纲比较切合少年儿童的实际和思想品德课的特点。

《大纲(试行草案)》公布后,全国有十多个省、市组织编写课本与教学参考书,在教材编写和教学研究上开始了初步的探索试验。这可以说是一个“从无到有”的开创阶段。当时,大家对思想品德课教材的认识是必须“坚持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和实践性的统一。思想性是首要的。”有的老师还特别强调:“思想品德教材一定要把着眼点放在培养创造型人才上,时代气息要浓,要讲新话,把传统教育和时代精神结合起来”。但实际上各地编出的教材大多“存在要求偏高,内容偏深和成人化的问题,从而超出了小学生的接受能力。”教材的练习设计也“多数比较单调,主要是太大、太空、太死,回答问题居多”,有的是读课文后谈认识和感想。[6]

《86大纲》颁布后,国家教委委托北京市和人民教育出版社、上海、天津、广东、四川、辽宁和黑龙江等地,根据此大纲共编了六套半通用教材(其中有一套在三年级以后分成五年制与六年制两种版本),分别满足城市、农村、沿海、内地等不同地区五年制、六年制不同学制对教材的需要。刚编写出的教材比较强调思想性、政策性,板起面孔训人的味道较重,不够生动活泼。教材中成人化、概念化的现象突出,要求偏高,如要小学生弄清共同理想与最高理想之间的关系;要求小学生举例说明社会主义比资本主义好;要认识实践出真知、内因与外因的关系等等,脱离了小学生的思想实际与认知水平。1986年,国家教委成立了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1987年开始审查根据《86大纲》编写的小学思想品德教材。经过审查、审定后,大家对思想品德课教材质量取得了一定的共识,开始注意从小学生实际出发,努力克服“假、大、空”和成人化的倾向。在审查通过的教材中以北京市和人民教育出版社的版本使用面最广,影响最大。这套教材由课题、课文、插图、练习、阅读材料五部分组成。课文形式基本上是故事加道理,并力求图文并茂。一年级的前几课没有文字,以图来表达故事内容。二年级文字渐多,但不超过200字,采用童话、故事、儿歌等形式,插图多而且是彩色。中年级以上主要通过讲故事说明道理,或夹叙夹议摆事实讲道理,或采取通信、对话、讨论形式讲道理,比较多样化。这套教材的练习注重道德辨析,富有启发性和实践性。从第七册起,课文后还附有阅读材料,用以扩展学生的受教育面。与教科书配套的还有12册教学参考书、教学挂图和教学幻灯片。因此,这套教材是当时比较适合儿童心理发展水平的教材。

《92大纲》颁布后,各地又进行了新一轮教材编写工作。国家执行“一纲多本”的教材方针,鼓励各地开展教材建设。这期间,许多省市都编写了思想品德课教材,仅国家教材审定委员会审查通过的就有十五六套。这批教材吸取了前一批教材的经验,并注意克服成人化倾向。编写者重视对儿童思想实际、生活实际、接受能力的研究。他们到学校中去收集日记、作文作为编写课文的素材;编好后还读给教师、学生听,征求意见。编出的教材比较贴近儿童实际,受学生欢迎,质量有明显提高。教材建设也进入了一个规范化阶段。但由于大家认为思想品德课教材是国家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材料,它代表了国家意志,不同于一般的儿童读物,必须严谨、规范、准确。因此,教材编写中不成文的条条框框很多,如课题必须有思想品德教育的特点,要明确反映本课的教育观点。课文要求明确表达观点,不能含糊,不能没有结论性语言。结果就造成观点过于直白,存在概念化、公式化、说教味重的毛病。再如,插图强调思想性与艺术性结合,不得过分夸张、丑化儿童,艺术性要服从思想性。这样,漫画、卡通画就都不敢上教材了。此外,这时期的教材虽然要求做到各具特色,以体现教材的多样化,但这时“一纲多本”的“多”还处在初级阶段,多样性只停留在选材上,多选些当地的人和事,就算地方特色,在教材体系、结构等方面还缺少独特性。尤其在教学思想上仍局限于研究教师的教,不重视研究学生的学。教材也只是教本,还不是学生的学本。

在进行教材编写的同时,各地教学研究部门配备了小学思想品德课教研员,开展了广泛的教学研究活动;师范学校和教师进修学校纷纷开设小学思想品德教材教法课,进行了思想品德学科教师的培训。在教学实践中总结了“明理、激情、导行”六个字的课堂教学特点。所谓明理,就是在教学中要观点正确,说理明白、清楚。要让学生知道某个道德规范是什么,为什么要有这个规范,以及怎么做。激情是指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引起与真、善、美情感的共鸣。激情与明理结合,达到情理交融,有利于将道德规范内化为学生自身的道德需要。导行是指引导学生按社会的道德要求来规范自己的行为。能否有道德行为,是检验教学效果的标志之一。根据这六个字的教学特点,第一线的教师们设计了各种不同的课堂教学结构,有三段式,有四环节,有五步型,等等。而其中四环节教学结构比较普遍,所谓四环节教学,在提法上虽各有不同,但其基本内涵是一致的,所以,也有人称其为思想品德课课堂教学的基本结构,这就是“导入新课,学文明理,辨析导行,总结延伸”。从这个结构可见,当时人们按照教学大纲的精神,这门课要“着重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培养道德情感,指导道德行为”,把重点放在提高道德认识上,用说理贯穿全教学过程。具体教学方法的改革和选用,也是围绕着提高道德认识。也正因为这样,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质量虽比以前有所提高,但容易使教育效果仅停留在口头上。学生在课堂上讲得很好听,却没有真正感悟,没有实际行动。从1981年发出设课通知,经过三个教学大纲的修订、颁发,反映了人们对小学思想品德课认识的变化和教学实践的探索历程,也是这门课从无到有,逐步完善的建设过程。

思想品德课(课程标准阶段1997~)

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代表大会后,中共中央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要求整体规划学校德育体系”,使各教育阶段的德育课程、教学大纲、教材、读物、教育和管理方法,学生思想品德表现的评定标准和方式等都要加强整体衔接。为此,1997年3月国家教委又制订颁发了《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思想品德课和初中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试行)》(以下简称《课程标准》),[4](75-127)使九年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德育课程在教学内容、教学原则、教学方法、教学管理和考核评价方面都贯通起来,成为一个整体。

这个《课程标准》与原《教学大纲》相比,变动是很大的。首先,关于学科的性质、地位和作用。《课程标准》指出学科的性质“是对学生系统进行公民的品德教育和初步的马克思主义常识教育,以及有关社会科学常识教育的必修课程”,没有再沿用过去的“共产主义思想教育”,以避免由于对“共产主义思想品德教育”的片面理解而产生的思想混乱。关于这门学科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作用。《课程标准》指出,“它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途径,是我们学校教育社会主义性质的重要标志之一。它对学生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养成文明的行为习惯和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

观,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地位与过去提法一样,作用明确为“指导作用”,比之过去提“奠基作用”更符合这门课的实际情况,因为学校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有多种途径,思想品德课只是其中之一,而且每周只有一课时,它对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养成文明行为习惯起系统的指导作用,而真正养成要在其他各途径中反复实践锻炼。

其次,关于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课程标准》更突出了基础性和广泛性。小学各年级所设德目都是基础道德品质,也是人类社会共同的道德准则。它包括热爱祖国、孝亲敬长、团结友爱、关心集体、文明礼貌、遵纪守法、勤奋学习、热爱科学、勤劳节俭、遵守公德、诚实守信、勇敢坚毅、自尊自爱、热爱生命等德目,涉及做人的方方面面。而其中“热爱生命”就是过去《教学大纲》没有提到的德目。教学内容和要求的层次性是《课程标准》的另一个特点。长期以来,小学和初中的德育课程没有通盘的考虑和安排,因此,造成教学内容不必要的重复或脱节。有些本该初中讲的内容,为了求得小学教学内容的完整性,勉强安排在小学,这样既难教又难学,影响教学效果。现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统一安排,根据《课程标准》规定的教学总目标,按四个学段分解为具体目标和教学内容,体现出整个教育既有层次性和渐进性,又有连贯性,自然衔接。小学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按一二年级、三四五年级、六年级三个学段分配,一二年级涉及其中的十个德目,三四五年级涉及十四个德目。相同德目拉开层次,螺旋上升;每项教育内容在认知要求上分“知道”“了解”“懂得”等层次,在行为要求上分“学做”“会做”“做到”等层次,情感教育贯穿其中,知行并举,循序渐进。六年级作为小学和初中的连接部,既是六三学制的六年级,也是五四学制的初一年级,它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就带有明显的过渡性,它要求“较系统地对学生进行道德规范教育,使学生知道社会生活中必须有道德,并能对社会生活中遇到的道德问题进行比较,做出正确的道德选择,从而提高道德行为的自觉性”。教学内容则按生活圈归纳整理,分个人生活中的道德规范、家庭生活中的道德规范、学校生活中的道德规范、公共生活中的道德规范和国家民族生活中的道德规范五个单元较系统地安排。但这样的系统又不如初中按学科体系编排那么严密。同时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的呈现方式也改为表格式,使要求的层次性更加一目了然。

再次,《课程标准》不仅规定了教学原则,还对教学方法、教学用具、学习评价作出了原则性的规定,给教学改革作出了指导。

2000年底,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共同发表《关于适应新形势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对于如何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提出了三方面要求:一、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针对性、科学性和实效性;二、加强和改革中小学德育课程建设;三、加强德育实践活动,促进学生品德形成。考虑到德育课程建设要与时俱进,适应新情况,增强时代感;同时,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经启动,为了在2005年全面推开新课程之前,有个适应期与连续性,因此有必要对《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思想品德课和初中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试行)》进行修订,以供过渡之需。2001年10月教育部颁发了《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思想品德课和初中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修订)》(以下简称《修订版》)。在修订说明中指出“此次修订的目的是根据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加强和改进对学生的思想品德和思想政治教育,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增强小学思想品德课和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使之更好地发挥学校德育工作主导渠道的作用”(单行本)。这次修订与小学思想品德课有关的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调整和充实教学内容,如小学一二年级加强了文明礼貌、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三至五年级增加关心帮助贫困家庭、灾区人民的教育要求,加强了关心他人的教育。在小学的教学内容和行为要求中还增加“学会与教师交换意见”“学会与人交流”“要自信、不自卑”等内容,增加了时代性。2.适当降低要求,减轻学生负担。如在一至六年级,删除对一些概念的认知要求;将对某些内容的要求确定为“知道”,以降低教学要求等。3.强调更新观念,推进素质教育。如要求树立民主平等意识、公德意识、环境意识等,并突出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4.较大幅度增加实践环节,让小学生在活动中受教育。如在教学时间安排中,规定小学至少有30%的时间用于开展学生课堂活动和相关的实践活动等。5.改进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如提出“要采用启发式、讨论式和研究性学习等方式进行教学。对小学生应多采用活动方式进行教学”。[6]

在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小学思想品德课的教材编写和课堂教学也出现了崭新的面貌。为了实施国家宏观调控,使教材质量更高,教育部党组专门成立了中小学思想品德、政治课教材领导小组,负责课程标准的制订和教材的编写工作。《课程标准》颁布后,由教育部及一些教材专家组成教材编写委员会,在全国聘请作者参加教材编写,先由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写出版了一套示范教材,1997年12月审查,通过后于1998年开始在部分地区试用。随后,江苏、辽宁、黑龙江、山东、河南、四川、陕西等地也相继编出了新教材。新的思想品德课教材按照“求实、求新、求活”的精神编写,强调教材要紧密联系儿童的实际和社会的实际,努力反映时代对中小学生的新要求,反映20世纪90年代小学德育研究的成果和思想品德教学的成功经验,以适应21世纪教育发展的新形势。[7]这时期在教学思想上突出“育人为本”,更重视学生主体的参与、道德情感的陶冶和道德选择、道德评价能力的培养。因此,教材总体上出现了不少可喜的变化,具体表现如下。

1.教材的结构体例有较大变化,出现栏目式、板块式结构。如人民教育出版社的新小学思想品德课就是每课设三大板块,一是引入新课,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具体感受出发,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愿望;二是课文,注意选材内容丰富、生动,在课文中还设“框”,“框”中是思考题或名言,便于学生边读边想,帮助他们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三是练习,设“读一读”“想一想”“议一议”“说一说”等栏目,以多种形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有的教材是以学生认知规律或学习过程为内在线索,以学生主体性活动为外显形式,如四川版教材每课设五个板块,“想想说说”,引起学习新课的兴趣和愿望;“看看读读”引导学生学习课文,树立道德观念;“想想做做”,联系实际,明辨是非;“学学记记”,用简单的语言概括总结教学内容的基本要点;“查查评评”,将道德评价引入教材,用各种形式让学生自评、互评,或回家请家长评,促进道德认识转化为行为实践。这样的设计反映了儿童品德形成的过程。其他版本也有类似的变化。总的来说,这一轮新教材的设计,注意了引导学生参与教学过程,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为使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创造了条件。

2.改变了过去板起脸讲道理的方式,注重以情动人。有的教材从情感体验入手,引起学习动机。如人教版第6册《拾金不昧》一课的导入就是:“想一想:如果你丢失了心爱的东西,当时的心情怎样?如果有人拾到送还给你,你又是什么心情?”用自身的感受来体会课文讲的道理。有的教材注意以情感人,让学生在诗情画意的气氛中接受教育。

3.教材明显地透出信息时代、知识经济社会的特点。首先,教材内容的选择更富于时代性,电脑、“神舟号”可载人飞船、可视电话、杂交水稻等新的科技成果在教材中都有反映。借用了商店里的“文明伞”要及时归还等现代社会公德教育也出现在教材中,使道德教育更加贴近儿童的生活实际,易于理解和接受。其次,在表现形式上有的教材也富有时代感,如辽宁版教材的栏目有“金话筒”“信息窗”等在影视、报刊中常见的名称,儿童就会感到熟悉、亲切,从而易于接受。不少教材的插图采用照片来反映真实的画面,漫画与卡通也开始进入课本。教材版式也更加生动活泼,有的如四川版和黑龙江版的教材,采用了大开本,等等。

4.练习设计更加具有启发性、针对性和实践性。有的设计了开放式题目,给学生留有较多的思考空间,如江苏版教材第7册第5课《情同手足》有一道题是:

“小光的脚扭伤了,走路一拐一拐的。如果小光在你们班,你──

(1)关心、安慰他,课间休息时搀扶他到室外活动。

(2)放学时和他一起走,帮他背书包。

(3)。

(4)”

这样的思考题没有绝对的、唯一的标准答案,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认识和实际情况作出多种选择,避免了说大话、空话,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道德选择能力。实践活动在教材中得到了重视。人教版教材的练习中设计了“做一做”栏目,要求学生开展办展览、作调查、搞演讲、辩论等活动。有的教材则增设了专门的实践活动课,如江苏版教材从第5册起每册除了编13课课文外,还安排了2个活动课。《课程标准》修订后,要求实践活动不少于30%,江苏的这一做法便被各地普遍采纳。

新的教材成为教学改革的“领头雁”,为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改革指明了方向。所以,这以后在课堂教学方面则倡导了“感悟—导行”模式,其结构是:动机产生感悟归纳演绎深化操作延伸。开始从教师教的角度转向由学生学的角度来研究教学,整个进行过程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师生互动的改革精神。在许多学校中,思想品德课教学出现了以下转变:由教师传授灌输、学生被动接受为主转向强调师生互动双向交流、学生主体参与、主动发展;由强调提高道德认识为主转向注重情感体验,增加教学实践活动的机会,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获得“道德感悟”;教学要求由统一化、标准化转向多样化、个性化,实行开放式教学,致力于提高学生的道德评价能力、道德选择能力和创新能力;小组合作学习、调查访问、查询资料、讨论、辩论、模拟现实生活表演等自主学习方式被广泛采用;等等。此外,现代化信息技术逐步运用到思想品德课教学,更使课堂教学不断优化。

总之,到本世纪初,思想品德课已开设二十余年。这二十余年是一个不断改革和发展的历程,其改革和发展的轨迹是,不断贴近儿童发展的实际,不断紧跟社会发展的实际,不断参与社会生活的实际,使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求实、落实、努力提高实效。存在的新问题是这门课与同属小学课程计划的社会课在内容上有许多交叉和重复,两门课的综合就成了必然结果。

对小学德育课程历史回顾的研究思考

通过对新中国小学德育课程演变过程的回顾,总结历史的经验,引起我对如下三个问题的思考。

(一)课程功能的社会性与个体性的关系问题

德育课程的功能是什么?或者推而广之整个德育的功能是什么?应该有两个:一是保持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发展,这是社会;一是形成与发展受教育者个人良好的品德,这属于个体。两种功能又是互为条件,互为结果的。“德育的社会是个体之汇集,通过德育所形成的社会大多数个体的道德倾向、道德水平,标志着社会的道德倾向和水平。同样,德育的个体又总是反映着社会”。“社会整体的完善是个体完善的前提,社会整体道德水平不高就难以使学校德育发挥其个体,个体道德水平的普遍提高就会受阻。”[8]反之,若忽视德育的个体的发挥,那么多数个体的道德主体意识没有得到发展,道德人格没有完善,社会也就难以稳定与发展,德育的能也将实际上丧失。所以,德育课程应该同时发挥社会性与个体性两个功能。

但是,我国长期以来过分强调德育的社会,把个体的发展看做社会发展的工具,即完全以社会为本位来培养每一个个体。整体精神和社会秩序是绝对的价值取向,强制性、规范性是德育的主要特征。这样久而久之,受教育者视德育为“异己”,是外部社会对自己的要求与约束,而不是自身发展的需要,从而产生抵触、排斥,影响了德育的个体的发挥。这也许就是德育(包括德育课程)实效性差的原因之一。

今天,应充分发挥德育课程的个体发展功能,在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和健全的人格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学生品德的形成既有道德认识的部分(对这点以往还重视)、更有道德态度的方面。人们常说的理想、信念、价值观、人生观等都属于态度的范围。构成态度的主要因素是学生自身的需要和由需要产生的情感倾向。有了道德需要,那么道德规范就会内化为自身的行为要求,遵守道德规范就会由“他律”变为“自律”。所以,我们的德育课程必须十分关注学生主体意识的启迪,培养和发展他们的道德需要,从无道德需要到有道德需要,从非道德需要到道德需要,从低层次道德需要到高层次道德需要,重视学生道德情感、意志的培养和道德选择能力的提高,激发他们的社会责任感,使他们学会过有道德的社会生活。这样,个体的道德素质普遍提高了,社会的稳定与发展就有了保证,也就较好地发挥了德育课程的社会。

当然,德育课程对个体发展的功能有限,它每周的固定课时不多,因此,德育课程应注意与其他德育途径,如各科教学、校班会、课外活动、少先队活动等相配合,发挥学校教育的整体效应。

(二)小学德育课程内容的范围与层次的问题

国外大多数国家的德育仅指道德教育。而我国德育的内容包含了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和道德教育诸方面,范围较广。在道德教育中还有私德、公德、职业道德之分。私德是涉及私人生活的道德规范,如个人品质、修养、作风和在处理私人生活中家庭伦理、朋友关系及邻里相处等方面的行为准则;公德则是国家及社会公共生活中的道德规范,如爱祖国等“五爱”、国民公德与文明礼貌、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等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则是与某个具体职业有关的道德规范,如爱岗敬业、诚信服务、办事公道等。古代社会公共生活不多,对公德的要求相应较少,学校德育内容以私德为主。近代社会开始注意社会公德教育。但在我国广大地区在长期的农业经济条件下,社会公共生活较为贫乏,社会公德要求不高;新中国成立后,又长期偏重政治思想教育,忽视道德教育,即使抓道德也是指的国民公德(通常说的“大德”),而不是社会公德。因此,人们的公德意识不强。小学德育就应大力进行个人私德与社会公德教育,打好做一个合格的社会主义公民的道德基础。

从德育内容的层次上看,有道德规则教育、道德原则教育和道德理想教育几个层次。不同层次的教育功能是不同的。道德规则是带有强制性的、必须执行的道德要求,如乡规民约、学校校规、不随地吐痰等“七不”规范。进行道德规则教育应该具有约束功能。道德原则是在道德规则基础上归纳出的具有普遍性的道德原则,如遵守公共秩序、爱护公物、保护环境等。进行道德原则教育具有指导或导向功能。道德理想又是对道德原则的高度概括,是这个社会提倡的希望人民去追求的最高道德境界,如“爱祖国、爱人民、爱科学、爱劳动、爱社会主义”“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等。进行道德理想教育具有激励功能。[9]三个层次具有递进关系,低层次的教育为高层次的教育打基础。在大、中、小学不同的教育阶段,德育内容的层次应有侧重,才能更好地发挥它的育人功能。小学阶段是打基础阶段,道德教育应着重发挥约束功能和导向功能,即主要进行道德规则与道德原则的教育。但政治课时代是以道德理想教育为主,所以出现“理想泛滥,规则贫乏”的局面,基本的道德行为准则都丢失了。思想品德课时代开始注意基础道德,但由于学习方式、方法相对陈旧,效果不佳。所以,今天的德育课程应注意不同层次德育内容的比重,调整好它们的结构,以更好地提高课程的实效性。

(三)德育课程发展中渐变与突变的问题

回顾我国德育课程的开设与演变过程,可以发现,一种新的课程理念和教学思想在实践中往往首先只有少数先进的、实验性学校提出,慢慢得到大多数人的认可,并被政府教育部门采纳而形成新的制度,再达到全国实施。从政治课改为思想品德课,以及思想品德课的不断改革都说明了这一点。这是因为教育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的,社会生产力发展了,人们的思想文化需要也会随着改变,再加上国门打开了,中外文化得到了交流,长期支配着人们的传统观念受到了冲击。于是,新的教学思想、新的教学方法在旧的课程中孕育,渐渐否定了旧课程中不合理部分而产生了新课程。所以课程改革并不是在一天中突然发生的,它有一个逐渐成长的过程,它是在渐变的基础上产生的突变。新课程的设置,新课程计划的制订,就是突变的标志。认识到这点,就要正确对待过去与未来。一方面,要正确对待过去,要看到新的思想和方法并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不能割断历史,也不能离开当时的社会背景。今天我们在教学改革中产生的新思路、创造的新方法,在翻阅了历史后,发现似曾相识。那么就应该找一找过去是怎么提出来的,又是怎么丢弃的,如何避免重蹈覆辙。过去有哪些教育方法是符合客观规律的,怎么为今日所用。另一方面,对发展中出现的新思想或与众不同的做法不应该轻易否定,而要研究其原因,鼓励其创新,帮助其完善,也许未来的教育就在其中。

*本文历史演变写到2002年,即小学思想品德课课程标准修订稿的出版及其实施,未涉及新课程《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

参考文献:

[1]刘松涛.对编辑七部小学国语课本的回顾[J].人民教育,1950,(10):52—57.

[2]中国教育年鉴(1949—1981年)[S].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4.733.

[3]春泥护花──小学德育有关文件选编[S].北京: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1997.95—208.

[4]20世纪中国中小学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汇编·思想政治卷[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49—127.

[5]徐斌.怎样编写好小学思想品德课教材[J].课程·教材·教法,1985,(5).

摘要:新中国成立初期,小学的课程设置源于老解放区的教育。1951年学制改革后,小学没有单独设立德育课程。1957年以后,为了突出政治思想教育,逐步开设小学政治课,从教材到教法,运动式、成人化和形式主义现象日益严重。20世纪80年代初,为克服小学德育的成人化和形式主义,将政治课改为思想品德课,并不断修改与完善学科教学大纲、课程标准和与之相应的教材、教法,历时二十余年。回顾这一变化发展过程,总结其中的经验教训,对今后这门课程的建设将起积极作用。

小学德育课程范文第3篇

关键词:小学德育课程;活动教学;策略

一、利用小组合作活动,促进德育教学

小组合作的教学方式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方式,不仅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让学生在教学活

动中不断地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我们都知道,一个人的思想是有局限性的,但是将众人的力量汇聚起来就会极大地开阔思想的空间。正因为这样,我们才应该充分地发挥学生集体的力量,开发学生的智慧,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环境中提高思想道德素养。

例如,在进行小学德育课程教学的时候,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小组合作的活动方式,首先带领学生探究这节课的教学目的,帮助学生理解如何在集体中成长,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其次,让学生围绕这个话题进行集体探究,发表自己的观点,然后将大家的观点编辑汇总。最后,老师帮他们分析结论,对不足之处进行补充。这样的教学活动能有效地提高德育教学效率,因为德育教学不同于其他学科,不是“死记硬背”就能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的,只有让学生自己领悟,才能达到德育教学的目的。

二、创建多媒体教学活动,促进德育

多媒体教学在小学课堂中已被广泛地应用,因此,我们应该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设备的优点,将其应用在小学德育教学中,让课堂“活”起来,让德育事物“动”起来,使其成为提高小学德育教学效率的重要手段。

例如,在教学如何让学生遵守规则这节课的时候,教师利用PPT制作精美的幻灯片,让学生理解规则在生活中的作用,在哪里有规则,规则有什么作用,我们应该如何给自己制定规则等。利用多媒体放映一些如:过马路的时候不遵守交通规则带来的事故的视频,还有因不遵守规则破坏环境带来的环境污染的图片等,让每个学生被这种情景所感染,真正体会到规则的重要作用,提高德育教学在小学教学中的作用,提高德育课堂教学效率。

三、开展“角色扮演”的课堂活动,提高德育教学效率

小学生的自制能力比较差,并且德育教学中涉及了很多理论知识,干枯的讲授式教学,很容易让学生丧失对德育学习的兴趣。因此,我们应该积极开展课堂活动,而“角色扮演”是一种拉近学生与德育课堂教学的距离、提高德育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措施。

例如,在教学成长中的快乐和烦恼的时候,我们就可以利用“角色扮演”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对德育教学的学习兴趣,我们可以把学生分成两组,一组扮演成长中的快乐,一组扮演成长中的烦恼,分别谈谈我们在成长中遇到的快乐和烦恼,“成长中我们会有很多的快乐,比如,我们在学校的时候会交到很多的好朋友”“我们在不断的成长中会不断地学着自己处理一些事情,可以体会到独

立的快乐”“同时也有很多的烦恼伴随着我们,比如,我们的学习任务逐渐增加,压力逐渐变大”等。由此可见,我们开展“角色扮演”的课堂教学活动能有效提高小学德育课堂的教学效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地投入到课堂教学中主动发言、讨论。在课堂活动中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达到小学德育教学的目的。

小学德育教学是培养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一个重要阶段。因此,我们要改变教学模式,有效地运用课堂活动提高德育教学的效率,促进小学德育教学中合作学习的效率,创建令他们感兴趣的

课堂。

参考文献:

[1]张彩霞.小学德育课程活动教学的策略[J].文化学报,2011(21).

[2]宋玉莲.小学德育课程活动教学的策略[J].长安教育期刊,2011(05).

小学德育课程范文第4篇

在小学德育课程活动教学过程中,感悟起着内化机制的作用。感悟导行策略主要是指学习主体要主观的认识具体事物,不断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学生要在真情实感的前提下去感受到真正到道德真正的内涵,并且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观以及正确的道德信念。因此,在小学德育课程活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培养学生的道德信念,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通过活动化教学可以为学生的道德行为实践提供坚实的基础以及信念。感悟导行策略可以解决教学过程中学生知行统一的问题。这种策略方法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引导学生感受到道德的力量。由于小学生对道德情境充分体验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因此,教师在活动过程中进行适当的引导。教授通过不断引导学生,不仅可以拉近学生与老师之间的联系,而且有利于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认识,最终能够很好的指导学生的实践行为。比如,当老师要讲“我爱我家”这一单元的时候,教师要引导学生去感悟这一单元的中心,并且要学生回忆自己为家人做过的事情,这样做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最终能够提高的道德素养。

2、组织合作探究,培养优良品质

在小学德育课程活动教学中,合作探究是最基本的形式。由于小学生的自身知识能力还处于一个发展时期。因此,在活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加强学生与老师之间的合作。通过活动可以为学生与老师提供广阔的交往平台,最终有利于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通过合作探究策略可以解决教学过程中学生道德发展的自主建构的相关问题。活动教学的过程实质上就是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合作以及探究的过程。在组织活动教学过程中,要通过小组活动或者群体活动来开展活动教学。在活动教学过程中,学生之间要相互合作,并且在探究过程中要及时发现问题以及解决相关问题,从而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比如,当老师要讲解“尊老爱幼”这一单元的时候,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利用寒暑假时间来参加社会各种服务活动,在这个活动中,学生之间要相互合作,不断培养学生关系他人的优良品质,最终能够培养学生的爱心。

3、注重创新发展,提高综合素质

在小学德育课程活动教学过程中,创新发展是灵魂。创新发展策略主要是指在活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而且要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品质。在活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将教学的重点放在提高学生的道德选择能力上,有利于学生今后的选择。创新发展策略解决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共性与个性之间发展的问题。在活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品质,从而促进学生向着个性化的方向发展。目前,学生的思想会受到多元化环境的影响。因此,在小学德育课程活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给学生留出更多的自主选择权,不断提高学生自主选择的能力。在学生创新思维品质培养过程中可以体现出小学德育课程活动教学中的创新发展策略。由于学校培养的学生具有较多的共性。因此,在小学德育课程活动化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品质,从而可以鼓励学生从多个角度来思考问题,最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的能力。

4、结束语

在小学德育课程中,活动教学策略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并且通过运用活动教学策略可以给德育课程带来重大的变革。在活动教学过程中,可以使得学生真正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最终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及主动性。

小学德育课程范文第5篇

【关键词】韩国 小学 德育课程 特色 启示

【中图分类号】G6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31-0180-02

韩国历来注重道德教育,尤其强调学校道德教育的重要性,而小学阶段又处于一个人道德品质形成与发展的关键时期,因此,小学德育课程的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目前,韩国已形成了独具本国特色的小学德育课程体系。

一 韩国小学德育课程的总体设置

1.贴近实际的德育目标

韩国小学德育课的总目标是使学生学习基本的道德行为规范,建立公民意识和国家意识,形成道德判断能力,培养道德品质。小学阶段的德育目标具体可分为三个阶段:一至二年级为第一阶段,这一阶段要求学生理解日常生活必须遵守的传统道德规范,并付诸实践来发展道德习惯;三至四年级为第二阶段,此阶段要求学生不仅要学习道德规范,了解遵守的理由,还要在日常生活中通过实践来养成道德习惯;五至六年级为第三阶段,这一阶段要求学生辨析各种道德规范之间的关系,提高自身的道德判断以及解决道德冲突的能力。

通过上述目标的表述,我们可以看到,韩国德育课非常注重理论与实际的结合来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敏锐的道德判断能力。该目标贴近实际、层层递进,在整个德育课程中起到了良好的导向作用。

2.放射型的德育内容

韩国小学德育课按照年级特点来安排教学内容:一至二年级,设德育课正当的生活;三至六年级设道德课。道德课由个人生活、家庭近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国家民主生活四个专题组成,每一专题又分别包含五个教学要素,再根据各要素来编排各年级的教学内容。个人生活包括清洁卫生和整齐、独立思考和行动、自我克制等,家庭近邻学校生活包括孝顺和友好、仁爱和让步、爱和宽容等,社会生活包括保护环境、公正、遵守规定等,国家民主生活包括爱国主义、热爱文化遗产、正确对待文化交流等。其内容体系按照个人、家庭、社会、国家的顺序,明显呈现出辐射型的结构模式。

这种放射型的结构模式体现了韩国德育课针对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合理地安排德育内容。这不仅有助于小学生对道德品质的吸收,更有助于他们将其付诸实现,具有现实的可操作性。

3.丰富多样的德育方法

韩国小学的德育方法丰富多样,主要有价值澄清法、实践活动法、榜样示范法等。他们不再采用纯粹理论灌输的方法,而是采用讨论、商量等方法来使学生获得价值上的认清和理论知识的获得,通过组织现场参观、民俗游戏、社会服务等活动来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践行道德行为。另外,韩国的道德课都有专任的教师且非常注重教师的表率作用。总之,韩国小学德育课在德育方法上,更注重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采取更为丰富多彩的形式对其进行德育教育,使其获得道德品质的提升。

4.多样化的德育评价模式

为了对小学生德育课学习进行客观与全面的评估,韩国坚持多样化的原则,从不同方面来考察德育的效果。首先,在对道德理论知识进行评估时,主要采取笔试的方式,有多选、主观表述等题型。其次,在对道德态度与信念进行评估时,主要采取平时学习生活中的行为观察以及面试等方法。再次,在对道德思考能力进行评估时,通常采取情景模拟来让学生进行道德价值的判断。最后,针对道德实践能力的评估,要综合运用前三种评估方法,客观、准确地给予小学生正确的德育效果评价。

韩国小学的评价方法是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从多个方面来考察学生的知、情、意、行,比较客观与准确,能够很好地衡量小学生德育课的学习效果。

二 韩国小学德育课程设置的特色

韩国小学德育课程体系凸显了其本国特色,具有深深的韩民族色彩,其特色大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注重儒家伦理在德育课程中的渗透

韩国自古以来就深深地受到中国儒家文化的影响,儒家文化广泛地影响着韩国的经济、政治以及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我们从其道德课就可以看出儒家伦理的深远影响。首先,道德课在内容安排上分为个人生活、家庭近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和国家民主生活四部分,而儒家也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可见,韩国德育课的编排渗入了儒家理论。其次,个人生活中的独立思考和行动、自我克制等内容与儒家伦理中的自我克制、三省吾身等思想相一致。再次,家庭近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和国家民主生活中,很多都强调要处理好与他人的人际关系,这与儒家伦理中强调仁的思想是相似的。最后,韩国非常注重爱国,这也是传承了儒家伦理中的忠孝思想。总之,在韩国的小学德育课程中,随处可见儒家文化的精髓。

2.注重国民精神在德育课程中的核心地位

历史上,虽然韩国曾先后受到美国、日本的统治,但其并未失去本国的民族性。韩国人非常爱国,这与其在小学阶段就强调德育课中的国民精神教育是密不可分的。韩国在小学德育课程的设置中,国家民主生活部分占据了整个道德课20%的比例,它向学生弘扬民主精神、让学生提高竞争意识和民族生存能力。韩国对小学生的国民精神教育是非常成功的,这就使得韩国虽然国土面积狭小,但却有着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3.注重道德实践在德育课程中的重要作用

韩国非常注重德育课中的道德践行,除了在教学中采用现场参观、民俗游戏、社会服务等实践活动来培养小学生的道德品质和道德行为习惯外,还非常注重通过日常礼仪规范训练来进行德育。他们在德育教学中会开设专门的礼仪课,学校也会配有专门的礼仪训练教室,里面有韩式家具、传统的韩服等。礼仪课上老师会教小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向长辈问好、如何与同伴好相处、如何向老人敬茶等礼仪,通过这种日常的礼仪规范训练,小学生们会把他们课堂中以及活动中学到的道德知识积极运用到自身的实际生活中,这对良好的道德品质的形成、保持与发展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三 对中国小学德育课程建设的启示

当前,中国正在大力开展学校德育课程建设,并且着重发展小学阶段的德育课程,通过对韩国小学德育课程的总体设置以及特色研究,可以为中国小学德育课程的建设提供以下几点启示:

1.将优秀的传统文化融入德育课程之中

中国是一个有着浓厚文化底蕴的文明古国,不仅有儒家文化,还有道家文化、宋明理学以及红色文化等。但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大量借鉴西方文化,却逐渐遗忘了自身优秀的传统文化。因此,加强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应当以优秀的传统文化为依托,积极设置德育课程,强调传统文化对小学德育课程建设的积极作用,教师应在德育教学中进行优秀传统文化的渗入。我们要像韩国重视儒家文化在德育课中的重要作用那样,将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融入小学德育课程中,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德育之路,使小学德育课程建设有一个大的飞跃。

2.将民族精神的培养与学生实际相结合

中国非常重视民族精神的培养,小学阶段就强调要爱国、爱社会主义。但是,中国的小学德育课是将对祖国、对社会主义的热爱放在第一位的,这就没有考虑到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及其认知特点。小学生的认知水平一般较低,若没有一定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的支撑,他们很难认识到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的重大意义。虽然韩国非常强调民族精神的培养,但其教材是以个人―家庭―社会―国家放射开来的,学生在对个人、社会有了一定的认知之后,才会爱社会、爱国家。所以说,中国在进行小学德育课程建设时,要考虑到小学生的认知特点,注重在个人生活的实践基础上强调民族精神的培养,这样不但不会引起小学生的逆反心理,还会激起他们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的热情,从而对小学德育课程的建设具有积极的意义。

3.将道德实践贯穿德育课程的全过程

目前,中国小学德育课大多还是采用理论灌输的方式。这样学生不仅理解不深刻,而且还会觉得枯燥,更不用说践行到实际生活中去了。我们可以借鉴韩国小学德育课的方法,理论知识的传授通过商量、讨论等方式,让小学生迸发出思想的火花,从而加深对道德理论知识的理解。我们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现场参观、社会服务等活动,让学生们在实践中深刻体会道德的内涵。最为重要的是我们要让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养成积极践行道德行为的习惯,让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将一些良好的道德品质进行吸收和内化。如此,将道德实践积极融入德育课的全过程,不仅激发了小学生的兴趣,有利于道德理论知识的吸收,还有助于小学生日常生活中道德行为习惯的践行,这对小学生道德品质的形成与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4.将德育评估模式进行多样化的拓展

中国很多地区、很多学校对小学生德育的评估是通过考试的方式来进行的。因为德育课程的性质,很多老师都认为德育的评估是一件令人头疼的事情。甚至有些学校采用文化课的成绩来评判小学生的德育水平,认为成绩好的学生道德品质也好,这就对德育评估产生了巨大的认识偏差。我们对小学生的德育进行评估,并不仅仅就此将其界定,而是要鼓励、促进他们道德品质的发展。在进行德育评估时,我们可以借鉴韩国的德育评估方法,不仅要进行笔试,还要采取观察、面试等方式来考察小学生的道德水平。另外,我们不仅要在学期末进行终结性评价,还要注重道德课程学习中的形成性评价,如此多样化的评估方法,才能保证德育评估的准确性与客观性,才能更好地促进小学生道德品质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冷剑丽.韩国道德教育课程设置的主要特色及启示[J].世界教育信息,2006(4):42~45

[2]苏振芳主编.当代国外思想政治教育比较[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3]侯越、戴茹.韩国德育特色化研究及其启示[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6(5):77~78

[4]刘素娟.韩国学校的德育实践及其启示[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下半月),2003(2):53~54

小学德育课程范文第6篇

关键词:德育课程;调研;品德评价

一、德育课程开设情况

各中心小学分不同年级分别开设了《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生命教育》《综合实践活动》《心理健康教育》《人口与环境教育》《法制教育》《主题班队会》和校本课程《国学》。并且每学年学校都根据实际情况分年段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比如说:3月5日学雷锋活动、4月5日祭扫烈士墓活动、重阳节敬老活动等。城镇部分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国学课》每周2节;《综合实践活动》课3-6年级每周1节;《心理健康教育》《法制教育》每两周1节;《人口与环境教育》《生命教育》《文明礼仪教育》等课程要求班主任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利用周一晨会或者班队会对学生进行渗透性教育。城镇学校非常重视心理健康教育,从实际出发,在全面贯彻教育部关于心理健康教育的方针政策下,按照《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的要求,巩固和推进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成果,通过多渠道的培养,构建家长、教师、学生共同成长的完整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络,为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校本课程开设情况:各校结合本地本校实际选择1-2种校本课程开设。目前,我市小学占70%学校都开设了国学课。国学课的开设与实施符合小学实际和学生思想生活的实际,并具有一定的长期性。2008年我市小学将传统文化引进校园,2012年国学教育以课题的形式正式进入课堂。学前班、一二年级把《弟子规》作为主要课程内容,结合少先队的校本教材《好习惯伴我快乐成长》边背诵、边讲解、边力行。又根据有关文件、教学大纲、教学要求和学生实际情况,将《弟子规》《三字经》等规定的古诗文设置为学生必须背诵内容,并在《论语》《大学》《老子》《中庸》等著名著作中选取名篇名句编印了《小学生经典导读》作为国学课堂的补充教材。历经八年的国学发展之路与七年国学课题研究,使越来越多的中心小学在建立课堂教育模式、编写校本教材的同时,组织多名教师进行了《弟子规》备课以及教学辅助用书的编写:例如《弟子规教学设计参考》《弟子规古代现代故事征选》《师生文明礼仪常规》等。现如今,部分学校又成立了专门的“国学与养成教育”研究小组,正在重新编写《国学与养成教育》校本教材,校本教材将通过相关专家认定后在全省推广试用。

二、小学德育课程开发表现出的特点

1.各小学建立德育课程评价制度,加强对德育课程实施的督导评估。初步建立健全德育课程的督导评估制度,采取侧重对班级德育工作、德育课的评价指导力度。各小学以年段为单位,在检查评估之后,在全校师生大会上公布德育工作检查最后结论,针对检查结论提出优化德育工作与课程的建议,并对其进行改进。学校方面要对各个班级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全过程与德育课程开展状况进行综合评价,对其提供正确的价值观导向。根据学校所给的评价方案,全面评价德育课程的实际教学状况与德育工作,将评价所得结果用于德育课教学人员以及班主任晋职、评优的主要依据。

2.深入强化并优化学生品德评价。针对学生群体的考核,进行德育课程学习效果并不知识体现于对德育基础知识的了解,更为重要的是学生对思想道德内容的理解与所付诸的行动。所以对学生德育课成绩的考核,并不能只是单一的以试卷考试为主,需要从思想水平、行为方式以及德育知识等多个方面进行评价。各校全面推进并落实学生成长记录评价法,与此同时结合传统的评语共同构成评价模式,从而真正形成以学生自评为主,同时结合同学互评、师长以及社会全面参与的品德评价体系。

3.加强德育教学方法的创新。新课程理念倡导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国家德育课程在设置时特别注重来源于学生的生活,学生对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说教式教学十分反感,这说明对教学方法的改革创新已经成为提高德育教学实效性的前提条件。作为学校的德育教师,各校做到了在教学环节设计上贴近生活,并努力让教师都走向生活,充分体验,学会做人。同时学校积极支持和鼓励德育教师在教育教学方面的探索、实验、创新,加大德育课教法学法的改革力度,以现代化的技术手段,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以提高学生学习德育课的兴趣,提高教学的实效。在德育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多一些体验和操作,在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中导之以行。

4.注重品德学科和其他学科的整合。首先,他与语文学科整合。中小学语文教材中,几乎每一篇课文都包含品德教育的因素,甚至许多语文学科课文与品德学科课文如出一辙,只不过教学的侧重点不同。因此,各校要求所有语文教师必须做到品德教育与文本教育紧密结合。其次,与安全健康等常识学科整合。安全健康等常识学科重在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提高安全系数,这其实属于品德课教学的范畴。再次是与艺术学科整合。在品德课教学中适当穿插艺术内容,可创设良好的氛围,增强学生的感悟能力。

三、德育课程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由于多数课程是由班主任兼任,在教W实施中课时未得到有效保证。尤其是期末的时候,有被挪用的情况。

2.德育课程科目太多,与教学课程发生冲突。很多课程的开设不能完全得以保证。

3.任课教师对课程缺乏深入研究。目前有的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也要参加知识统一考试,导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教学方法不对,不注重联系学生实际,不注重知行统一,很难收到实际效果。另外,由于班级中的多数课程都是语文教师负责,部分教师便将语文课程教学特点与德育课程进行了结合。4、还存在着过多重视上级需求开展活动的现象,在这一类现象的背后往往是德育教学时间不充裕。

四、反思与对策

1.研发校本课程,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将校本课程与其他德育课程进行有效的整合。

2.进一步完善德育课程开发和实施的有效机制,加强德育课程实施的教师队伍建设,努力提高德育课程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参考文献:

[1]姜开真.农村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的个案研究[D].西南大学,2013.

小学德育课程范文第7篇

(一)小学德育课指导思想的改变

在没有进行教育改革的背景下,小学德育课的指导思想是在道德的基础上,为学生传授知识,学生主要是以学习为主。此种指导思想在新课程改革后发生了改变,对人性化的要求越来越高,要求教师在德育教育中,应该围绕儿童的生活来设计教学环节,在教学中,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倡导教师发挥自身引导作用,帮助学生构建自身的道德,与此同时,还强调教师要将培养学生的行为习惯以及教授学生知识等与培养学生的情感融合在一起,将德育教育和其它的教育教学进行有效的连接。

(二)小学德育课性质的改变

在新课程改革进行之前,小学德育课的性质是一种分科课程,所谓的分科课程,主要是指教师在教学中将知识所具有的内在联系分开了,从而导致学生对自身、社会等的认识并不全面,教学内容出现了重复现象,教学效率较低。在新课程改革之后,小学德育课的性质有了明显的转变,新课程标准提出要将德育课和其它学科联系在一起,尤其是生活课,两者的有效联系,使原本单一的德育课转变为“品德和生活”相结合的课程,进而体现出了综合课程的性质。

(三)小学德育课目标的改变

在原有的教育背景下,开展小学德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道德素质,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树立正确的思想观、道德观以及价值观等。在新课程改革之后,小学德育课的教学目标在原有基础上,更加倾向于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注重学生对道德规范以及相关知识的掌握。由此可以看出,新课程标准在小学德育的目标上发生了明显的转变,不仅要求教师培养学生的行为习惯等,还针对学习方法以及情感价值等方面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四)小学德育课内容的改变

小学德育课的教学内容比较多,涉及的范围比较广泛,其中主要的教学内容有集体主义教育和劳动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以及民主与法制教育等,这些教育内容基本将社会中的方方面面都包含进去了,这些教育内容中,有很多内容是在当前社会发展过程中仍然需要继续弘扬的,这样就使得人们在选择教育内容的时候,是以社会价值作为标准的,选择的教学内容大多具有较高的社会价值,可以为德育社会功能提供有效的服务。随着新课改的发展,小学德育课教学内容的选择也产生了一定的转变,不再将社会价值放在首位,而是以学生为中心来选择教学内容。在新课改的影响下,相关人员在选择教育内容的时候,是以学生的实际生活情境为依据的,这对学生以后的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

(五)小学德育课实施方式的转变

在小学德育课的实施方式以及评价功能上,其注重的是结果性评价。在新课程改革之后,小学德育课的实施方式和评价功能有了显著的变化,在改革之后,小学德育课更重视的是学生对学习过程的评价,并将综合性评价和个性化评价进行了整合,通过此种方式进行的评价,更加合理。在评价的过程中,要求进行多样化的评价,从评价的角度、主体等进行转变,与此同时,还要求使用多样化的方法进行评价。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德育课更加重视科学合理的开发、使用资源,课程资源也不再局限于教材上,教师可以利用网络等方式来丰富教育资源,使教育资源具有开放性。

二、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德育课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发生了极大的变化,这些变化丰富了小学德育课的教学内容,改变了开展德育教育的目标、教学观念和方式,使其更加符合当前社会的发展需求。新课程改革的进行,对小学德育教育来说是一把双刃剑,在为其发展提供了机会的同时,也为其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因此,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应该提高小学德育教育水平,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创新教育方法,实现新课程标准提出的要求,进而促进小学德育教学更好地发展。

小学德育课程范文第8篇

【关键词】 德育课程 改革 思考

【中图分类号】 G4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962(2012)06(b)-0095-01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经国务院批准,小学将德育课综合设置为《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这是一项重大的课程改革举措,主要意义是为小学生开辟了一条通向他们生活的渠道,使他们在生活的内在联系中获得整体的发展,特别是有利于他们的品德与社会性发展.。在两门课程的设计中,努力使儿童能置身于他们生活中所能遇到的各种自然、社会、文化因素之中,引导他们在各种环境因素、社会关系、社会生活的相互作用中形成和发展各种良好的品德。从近几年新课程改革的成效来看,小学德育课程改革无论在理念层面还是操作层面上都取得了初步成效,但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始终没能有效地实现理念和操作的实践性整合,导致了德育课程在实施中有明显的知识化、简单化、生活化、成人化倾向。为了确保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顺利推进,对德育课程的开设和实施情况必须不断探索,不断实践,不断改进,不断完善,更好地发挥《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的育人作用。

1 加大重视力度,加强队伍建设

提高学科教学质量的关键是教师,打造一支业务素质过硬的专职教师队伍是搞好学校德育课程的基石。几乎每所小学都有专职的语文、数学、英语、音乐、体育、美术教师,而培养学生做人的重要课程却没有专职教师,这无疑是当今素质教育的偏差。当务之急是为各学校逐渐配备专职的德育课程教师(最好是由德育课程教师担任班主任(因为德育课程是学校德育的主渠道),对德育课程教师进行教学业务培训,全面提高教师业务水平与综合素质,是关键一环。并给予德育课程教师与语文、数学教师同等的待遇,组织教师赛课、现场分析等,更新教师的理念,使教师在课程教学中勇于改革,勇于进取、开拓,不断调整和完善自身综合素质。

2 建立德育课程评价制度,加强德育督导评估

教育评价是教学的指挥棒,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价是课程改革的最佳导向,是各学科均衡、良性发展最为关键、最为首要的因素。

2.1 加强和完善教育行政部门对学校德育课程的督导评估制度

教育行政部门和教育督导部门要制定出对本地区学校德育工作、德育课程督导评估的指标体系和操作体系,倡导 “会诊式”评估方法,在检查评估结束之后,要向社会、家长公布学校德育工作情况,向被评估学校提出德育工作、德育课程的改进意见,并定期检查改进情况。

2.2 加大学校对班级德育工作、德育课的评价指导力度

学校应高度重视德育学科的建设,我们首先培养的是拥有健全人格的人,教会学生“学会做人”比“学会学习”更为重要,至少应让德育学科教师享受与语数学科同等待遇,同时也接受与语数学科教师的同等考核。

2.3 加强和改进对学生的品德评价

对学生的考核,德育课的学习效果不仅仅表现在知识的掌握上,更重要的是表现在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水平和行动上。因此考核学生的德育课成绩,不能以试卷考试为唯一形式,也不能以卷面成绩为唯一标准,而应以学生的思想水平、行为方式和德育知识等方面进行实事求是的综合评价。学校要定时对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作出综合评价。积极推行成长记录评价法等形成性评价,同时辅之以评语等传统有效的评价方式,形成以学生自评为主,同学互评、教师、家长、社会共同参与的学生品德评价机制。注重通过动态、灵活的评价,全面深入地了解学生的学习与发展状况,并在此基础上给学生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促进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

3 加强德育教学方法的创新

新课程理念倡导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国家德育课程在设置时特别注重来源于学生的生活,学生对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说教式教学方法十分反感,这表明对教学方法的改革创新已经成为提高教学实效性的前提条件。作为学校的德育课教师应该在教学环节设计上贴近生活,并努力引导学生走向生活,充分体验生活,学会做人。同时学校应积极支持和鼓励德育课教师在教育教学方面的探索、实验和创新,加大德育课教法学法的改革力度,以现代化的技术手段,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以提高学生学习德育课的兴趣,提高教学的实效。在德育课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多一些体验和操作,在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中导之以行。

4 鼓励研发校本课程

校本课程的制定应符合学校实际和学生思想实际,并具有一定的长期性。

4.1 充分利用网络平台

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使网络世界悄然走进我们的生活,同样也走进当代学生的课余生活,学校可以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和设备,积极构建德育课程的信息平台,充分运用信息网络技术,积极探索、不断拓展德育工作的空间和渠道,指导师生开展网上德育活动,打造符合时代特征的新型校本德育课程。

4.2 重视心理健康教育

加强对学校心理咨询室的开设与管理,设立电话、信箱等沟通方式了解学生所思所想,在心与心的交流中促进教与学。

4.3 用先哲的智慧引领学生

中国古文化博大精深,《论语》、《大学》、《弟子规》……等影响着中国一代又一代人,取其精华,根据学生年龄特点采编成册,读读诵诵,潜移默化中浸润学生心田,受到教育。

小学德育课程范文第9篇

一、树立正确的德育教学理念和方法

在新形势下,为了更好地开展小学德育课程的校本建设,教师在德育课程教育教学中就必须坚持德育思想理念,在德育课程设计中坚持德育思想的课程设计理念和教学理念,坚持和贯彻德育思想的教育思想,努力突出小学生特色教育以及技术能力的培养(比如体育技能、音乐视奏技能和绘画技能等);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德育教学理念,注重对学生思想品质、综合素质以及实践能力的提高;在具体德育课程设计中要注重设计的问题具有挑战性、可操作性;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但进行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要注重分组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努力做到小组成员分工明确,最大程度地实现优化组合,优势互补,可以采取“异组同质,同组异质”原则,以此更好地培养小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例如,德育教师在具体的德育课程教学过程中注重对小学生知、情、意、行的教育与培养:使小学生树立起正确的关于社会道德关系、社会道德规范和社会道德理论的基本观点;感受由于事物真善美和假恶丑等所引起的爱憎的真切情绪体验;学会排除各种内部或外界的干扰,通过自己自觉顽强的努力实现某种思想品德行为和道德目标;学会在符合社会道德规范的思想品德认识、思想品德意志和思想品德情感支配下的正确行动。同时注重对小学生统一性发展的教育。注重采取学生自评、学生互评以及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法促进小学生学习德育课程书本知识和课外行动的学习兴趣,以更好地培养自己的道德奉献精神,并以此来更好地促进小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二、加大小学德育教学队伍建设

为了更好地开展小学德育课程的校本建设,教师就必须在坚持国家课程标准、地区课程标准的基础上更好地贯彻和坚持校本课程标准,尤其是校本德育课程标准。各个小学也必须努力加大教学队伍对德育课程教学转化与结合的熟悉程度,加大小学德育教学队伍建设。小学可以根据本校经济状况对!小学德育教师进行培训,促使他们通过培训班进行思想政治知识、思想品德知识再学习,以更好地丰富他们的专业知识,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在学校也可以通过考试制提高小学德育教师对人教版德育课程的熟悉程度和专业程度,同时加大对他们教师职业道德的考核,以促使小学德育教师道德示范专业和榜样作用。例如,德育教师在具体的德育教学过程中要注重促进小学生教育、自我教育和思想内部矛盾运动有机结合,充分发挥小学生自己在德育过程中的主体性作用,并且对于涉及到社会道德规范、传统舆论教师必须尊重小学生的自主性、独立性、创造性,同时注重小学生的个性发展。如果发现小学生的价值观与社会道德规范或舆论相反,要予以及时正确地引导和纠正,而不是指责小学生,这样会激发他们的逆反心理,使德育教育适得其反。

三、注重小学德育教学中新型师生关系的建设

在新形势下要更好地开展小学德育课程的校本建设,教师就必须做到在德育课堂上改进德育课程教学方法,做到尊重差异、引导小学生在展示中积极进行交流和分享。教师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做到因材施教;通过对日常生活中的社会道德规范、事迹、案例的讲解和分析帮助小学生创造良好的思想品德学习氛围,重视教学情境创设,提高小学生学习思想品德理论知识;以新型的民主、和谐、友好的师生关系,帮助小学生学习思想品德知识,鼓励小学生努力掌握重点德育理论知识,帮助小学生更好地学会做人、学会做事,让优秀的学生带领部分后进同学更好地学习思想品德理论知识,实现共同进步、共同学习。

四、结语

小学德育课程范文第10篇

关键词:新形势下;小学;德育课程;校本建设

随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在教育事业中不断推进德育课程国家建设、德育课程地区建设、德育课程校本建设显得尤为重要。注重小学德育课程教育和教学,注重培养广大小学生的爱国主义感情,通过小学德育课程的校本建设,可以更好地培养他们的社会主义道德品质,使广大小学生逐步形成自己的价值观,为他们日后为人处世、全面学习都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一、树立正确的德育教学理念和方法

在新形势下,为了更好地开展小学德育课程的校本建设,教师在德育课程教育教学中就必须坚持德育思想理念,在德育课程设计中坚持德育思想的课程设计理念和教学理念,坚持和贯彻德育思想的教育思想,努力突出小学生特色教育以及技术能力的培养(比如体育技能、音乐视奏技能和绘画技能等);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德育教学理念,注重对学生思想品质、综合素质以及实践能力的提高;在具体德育课程设计中要注重设计的问题具有挑战性、可操作性;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但进行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要注重分组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努力做到小组成员分工明确,最大程度地实现优化组合,优势互补,可以采取“异组同质,同组异质”原则,以此更好地培养小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例如,德育教师在具体的德育课程教学过程中注重对小学生知、情、意、行的教育与培养:使小学生树立起正确的关于社会道德关系、社会道德规范和社会道德理论的基本观点;感受由于事物真善美和假恶丑等所引起的爱憎的真切情绪体验;学会排除各种内部或外界的干扰,通过自己自觉顽强的努力实现某种思想品德行为和道德目标;学会在符合社会道德规范的思想品德认识、思想品德意志和思想品德情感支配下的正确行动。同时注重对小学生统一性发展的教育。注重采取学生自评、学生互评以及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法促进小学生学习德育课程书本知识和课外行动的学习兴趣,以更好地培养自己的道德奉献精神,并以此来更好地促进小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二、加大小学德育教学队伍建设

为了更好地开展小学德育课程的校本建设,教师就必须在坚持国家课程标准、地区课程标准的基础上更好地贯彻和坚持校本课程标准,尤其是校本德育课程标准。各个小学也必须努力加大教学队伍对德育课程教学转化与结合的熟悉程度,加大小学德育教学队伍建设。小学可以根据本校经济状况对小学德育教师进行培训,促使他们通过培训班进行思想政治知识、思想品德知识再学习,以更好地丰富他们的专业知识,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在学校也可以通过考试制提高小学德育教师对人教版德育课程的熟悉程度和专业程度,同时加大对他们教师职业道德的考核,以促使小学德育教师道德示范专业和榜样作用。例如,德育教师在具体的德育教学过程中要注重促进小学生教育、自我教育和思想内部矛盾运动有机结合,充分发挥小学生自己在德育过程中的主体性作用,并且对于涉及到社会道德规范、传统舆论教师必须尊重小学生的自主性、独立性、创造性,同时注重小学生的个性发展。如果发现小学生的价值观与社会道德规范或舆论相反,要予以及时正确地引导和纠正,而不是指责小学生,这样会激发他们的逆反心理,使德育教育适得其反。

三、注重小学德育教学中新型师生关系的建设

在新形势下要更好地开展小学德育课程的校本建设,教师就必须做到在德育课堂上改进德育课程教学方法,做到尊重差异、引导小学生在展示中积极进行交流和分享。教师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做到因材施教;通过对日常生活中的社会道德规范、事迹、案例的讲解和分析帮助小学生创造良好的思想品德学习氛围,重视教学情境创设,提高小学生学习思想品德理论知识;以新型的民主、和谐、友好的师生关系,帮助小学生学习思想品德知识,鼓励小学生努力掌握重点德育理论知识,帮助小学生更好地学会做人、学会做事,让优秀的学生带领部分后进同学更好地学习思想品德理论知识,实现共同进步、共同学习。

四、结语

在新形势下不断开展小学德育课程的校本建设,有利于促进我国小学教育,更有利于建立和谐友好的师生关系,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以及整体的教学质量;更有利于响应我国素质教育策略,提高小学生整体综合素质。

作者:吴东利 单位:兰州市永登县城关镇五渠小学

参考文献:

[1]张美华,徐春河,葛平兰.浅析小学德育课程的构建与实施[J].中国校外教育,2010(3):106.

上一篇:机械设备管理范文 下一篇:经费审计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