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售区域经理述职报告范文

时间:2023-03-14 05:14:29

销售区域经理述职报告

销售区域经理述职报告范文第1篇

2016销售述职报告范文一: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事:

大家好!我叫xx。时光如梭,到了九洲通讯已经两年了,回顾这两年的工作,在各位领导和同事的支持和帮助下,学到了很多手机方面的知识和销售技巧,认真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严于律己,互敬互爱,爱岗敬业,把一点一滴的小事做好,把一分一秒的时间都抓牢,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每天都有不同的进步。

要做好这份工作,不仅需要熟悉每个手机产品的相关知识,流利的口才,更需要一份良好的心态,要有耐心,爱心、细心,认真对待每一位顾客,不管他来自何处,身处何职,都要对他们的要求做到尽职尽责,为他们做出最大贡献,顾客少时耐心的讲解,根据不同的顾客选择他们所要的手机,让他们满意,顾客多时,做好兼顾工作,对每位顾客都做好关怀服务,每个环节都不能松懈,让顾客等候时也感受到我的真诚,不断熟悉业务,这样才能提高服务效率。

店里每次回了新的机型,我都会利用其它的业余时间尽快了解摸索这些新手机的功能与参数,这样面对顾客时也能了如指掌给他们讲解手机,才能从中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

有效的团队工作也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和同事相处融洽,互相学习,借鉴对方的长处,学为己用。自我学习,自我完善,由于社会的发展进步,行业竞争激烈,我们不得不总在学习,向书本学习,向同事学习。让自己有一定的进步,积极提高自身素质,争取工作的积极主动性。

世界级的管理大师彼得。杜拉克曾经说过企业成立的目标是要创造顾客和保留顾客,什么东西能创造顾客,就是销售.保留顾客的秘诀就是服务。好的开始就是成功的一半。销售,首先是从顾客的接触开始,顾客大多是因为广告宣传进入市场,很多销售人员并没有尽到本职,只起到了了解说的义务,但优秀的销售人员善于用微笑建立与顾客沟通的桥梁,营造热销气氛,学会询问客户,常见的客户提出的异议是太贵了,用不起。比预算高,针对这些价格异议,销售人员要真正了解顾客的原因,不应该对顾客说:这还嫌贵,我们是最低的价格,多少钱你才肯买。这样的方式很容易让顾客产生没有保证的想法,应该和顾客说明原因,其实我们贵是有价值的,再就是对这个价格跟哪个档次的市场比,然后再包装产品,服务,提升自己卖场的价值。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不断完善自身的不足,积极进取,虚心学习,为自己制定目标,为公司创造佳绩。

述职人:

20xx年xx月xx日

2016销售述职报告范文二:

本人是一个销售方面的新人,接触销售2年多,任销售经理时间也不长,销售理论等都没有经过系统培训,现在刚入职到新公司,通过市场方面的调查情况写了这么些话给老总,同时转载给各位前辈看下,请大家批评指正错误和不足的地方,谢谢!

我于11月27日正式进入我司工作。由于之前接触的工作层面不同,初来我司,对于我司所销售产品的具体情况都不太明白,所以非常有必要对我所要负责的区域进行一个较为详细的调查和了解,以及对各方面的调控和操作都要有着基本上的掌握。

通过两个星期对终端和客户的调查了解,整体上对东区市场的情况有了较初步的认识。对客户的基本情况、结算方式、整体销量、回款速度、促销员的基本情况,以及我们的业务开展情况都有了大致的掌握。

同时在最近的观察中,也看到了部分我觉得有必要发表个人认识和见解的地方。

一、我司的买断与铺货的结算方式

1、买断与铺货的资金压力和风险周期分析;

买断方面,我司实行的是现款现结,不退货。这样,资金运转周期比较短,短期效应比较大。同时,资金压力也风险都降到了最低。而铺货的结算方式,资金覆盖面广,运转周期长,流动资金比较大,也就造成对于资金的压力和风险周期针对买断而言,都有大幅度的增大,正因为这个原因,我司主要还是提倡买断的结算方式。

2、买断与铺货的成本和利润空间分析;

1)对于我司来说,买断的利润比较低,我根据我司的部分机型的买断价格和铺货价格比较了下,平均对比起来,买断出货价比铺货出货价相差了约220元/台。而铺货的终端上促销员的话,提成的平均金额为75元/台,无形中,两个结算方式就利润方面的对比,我司平均要降低了145元/台的手机利润。

2)对于结算方式为买断的客户来说,由于现款现结,而且不能退货和无价格保护,再加上对自身的资金占用周期来讲,提货就比较谨慎。提货量少的话,在其终端上柜的同款机型的数量就少,上柜数量少,那么就直接关系到销售量;相反,铺货的客户,上柜机型的数量多,在店面的整体宣传就有了一种无可比拟的优势。对于买断的客户,由于我司的利润空间降到了最低,不能上促销员,虽然利润对比铺货较高,但是由于宣传方面的劣势再加上铺货终端有促销员的努力推荐,整体销量对比,相差无几,甚至要差,而且买断的利润空间要低,这样就造成了我司自身的利润少之又少。虽然,我司尽量把优势发挥在产品性价比方面,但是还是没有太好的效果。

3、建议:

1)改变结算方式:

a,铺货,按照正常的铺货方式操作,区域经理应该做到,首先,要对每天给铺货经销商的出货数量,和每天经销商的销售量及库存数都要了然于胸。其次,要根据这些数据进行分析,及时回款,及时上货,不要积压库存。

b,购销可退货,即对于经销商给予现款现货的结算方式,但是我司可以承诺一个月内经销商因为滞销在机器不影响我司二次销售的前提下,可以给经销商提供退货,但是退货款只能在下次提货的货款中低扣,而且我司承诺给其长期库存价保,出货价格可以在买断价和铺货价之间自行控制,相信这样的操作方法对于经销商必然还是会有兴趣。

c,我司对于经销商提供某几款机型几台作为铺底上柜给经销商,经销商如果再要提货,必须按照现款现结的方式来结算,价格就按铺货价格体系来操作。其中铺底的机器所有权归我司所有,合作终止时,我司有权收回,已销售须按照当时的出货价格结算。

2)提高客户信用度

a,寻找合作对象,要选择整体形象和信誉相对要好的客户,作为资金安全的前提。

b,要求客户填写我司的客户信用报告和提供我司所需要的文件,给客户强调合作的诚信和责任。(客户信用报告见附件)

二、客户掌控以及渠道掌控

通过近期对东区市场的了解,发现区域人员对于销售工作仅仅停留在单一的送货到售后到回款的工作方面,随机遇到问题随机处理,工作非常被动,不能主动的找出问题,优化环节,缺少了最重要的客户掌控,渠道掌控和终端拉动,销售人员对于自己的工作职嫩含糊不清,只做了最表面的基本工作,根据我司的实际情况,我冒昧阐述一下各个工作岗位的工作职能。

1,市场督导。

督导工作不能仅仅局限于促销员管理方面,一方面督导要提高自身的素养,包括对于销售技巧和手段的认识,处理促销员在销售工作中出现的难题;另一方面提升自身的管理能力,协调能力,善于处理促销与门店负责人,促销员与其他公司促销员,促销员与店员之间的种种或大或小的矛盾。下面提两点本人的个人管理经验:

1)帮助销售。市场督导应该连同培训师一起,对于我司无促销员渠道的店员,进行简单有效的销售技能培训,要给经销商和终端门店负责人认识到,我们不仅仅是机器上了柜,同样我们一直关注关心他们的整体销售,对于销售技能方面我们给他们他们进行帮助培训,让他们对于我司的形象素质都会有着非常好的印象,他会觉得我们在帮他们,同样,不但在销售上他们的感激心理能帮助我司,对于合作方面,都有这良性发展;

2)惯性推销。在帮助销售的同时,认真教会门店店员关于我司机型的独特卖点和销售技巧。通过这样的培训,店员如果能够按照教其的方法卖出我司的机器后,肯定在内心有一定的成就感和满足感。这样,在再一次向客人推荐我司的机型,在信心上都会有一定的提高,通过多次的成功,很容易就会形成:某些店员专会推荐我司的机型,而且成功率非常高,以后有客人上门,都会主动的推荐我司的机型,这就是成功的惯性推销,这对于我司的机器在终端门店冲量是很有效果的。

2,业务代表。

除了正常的上柜、售后和回款工作外,在此过程中所接触到的客户工作人员都要建立非常良好的关系,这样在对于自己的工作开展有着莫大的方便,对于自己的基本工作的开展有着比较稳定保障,而且对于其他与其合作的我司的竞争对手的合作情况都能有一定的了解,而且对其公司内部的新政策,以及各方面的有效信息的掌控都有着很大的好处,业务代表最首要的就是通过自身的努力保证送货回款售后整个销售链的正常运行。另外还有工作的几个要点:

1)形象管理,对于我司的机型的柜台陈列,和海报宣传,都能做到和店员以及负责人良性沟通,把我司的记型宣传以及形象工作做好;良好的宣传布置和陈列效果会大大刺激购买、提高销量,所以,每次拜访都去帮他整理宣传资料架,做一个漂亮的陈列,让事实说话并影响经销商;

2)价格管理,由于经销商想大幅度的提高自身的利润空间,往往抬高商品的零售价格,所以业务代表对于终端我司机型的零售价格,要与我司的指导零售价格对比不能偏差太大,不然就降低了机器本身的性价比,销售量更少,相对于以薄利多销的方法利润更低;

3)竞品管理,对于竞争品牌的销售信息,包括价格,销售数量,经销商的毛利、其销售政策以及其销售行为都要有一定的了解,及时把信息汇报给区域经理。

3,区域经理

为了实现区域目标,区域经理需要开展大量的协调、沟通、指导、监督、扶持工作;同时,区域经理还需要不断地开拓市场、拜访客户、搜集信息、组织促销或开展其他类型的营销活动。

1)目标管理,根据自身的销售目标、销售数据订好精确到每个客户的目标量,随时了解到目标完成率。例如,根据东区市场销量比例,来分配整体的销售目标,再根据各个客户的目标把销量划分到促销个人.(见附表:数据分析,由于调查数据区间太短的关系,数据可能不太合理,所以不太具备代表性,下面只是举例)

通过各个客户的目标制订后,有促销员的渠道,把任务量分配到促销员个人,设定考核制度,努力达到预定销售目标。

2)价格管理,强化业务代表日常工作管理,其重点在终端零售体系中及时反映不同渠道的价格指标,对于不合理的及时快速有效的解决,并协调解决价格差异。

3)信息管理,区域经理必须建立起一套完善的信息管理体系,以此掌握区域渠道的基本动态,有效跟踪目标完成率,根据差异发现问题并归纳原因,及时解决。另一方面对于公司的决策性的信息,要即使传达给业务人员和督导,信息传递达到及时,有效。另外,要长期定期和不定期的亲自到渠道进行市场调研。

4)费用管理,严格管理并控制区域内各种预算及费用的使用,指导其以最经济的方式运作。

5)铺货管理,严密关注铺货客户每日的提货量,销售量,目标完成量,根据其数据严密掌控其销售动态,及时分配业务代表做好回款和上货的工作。

6)客户管理:关于客户拜访和公关方面的工作,就不多阐述了,相信区域经理都有各自的经验,我就阐述下我个人的经验,当然,我的还是一个词,帮助管理。

a,帮助经销商建立进销存报表。绝大多数的个体店经销商,对自身的利润率基本上都没有一个基本的掌握度,一般是要几个月做整体库存和资金盘点才知道自己的是赚还是亏。进销存表的建立可以让经销商知道他某一个区间的实际销售量和利润和安全库存数,可以提醒他合理安排进货,而不致由于断货、品种不全,失去很多应有的利润。以及先进先出的库存管理,可以让经销商减少损失。同时也对小区间甚至每天的利润都能做到一定的掌控。刚开始经销商可能不在乎,但我们只要耐心地去做,并告诉他这样做的意义,一旦出现断货或盘点亏损等问题,他就会想起你的方法,如果能让他能做到好的成功的系统的管理,至少他会因此感激你。因为你的做法是为了让增加效益,他也会感到你够专业。

b.树立经销商对自己的信心。帮助经销商制订工作计划,把计划划分成阶段性目标,再落实。随着阶段目标的实现,经销商的信心也会一步步加强,对于工作目标和市场掌控的成就感会对你产生一定的依赖感和强烈信心,工作能做到这步,客户就基本抓在手里了。

7)多做总结。及时总结每个月份客户的销售情况,和目标的完成率。完成不太好的客户,调查原因,多去了解情况,找门店店长,店员了解销售上不去的原因,如果,真是客户的客观原因,其本身的销量就不容乐观的话,我司的利润指数也就会一直偏低,这种情况下就要及时终止合作,避免浪费公司的人力和物力,降低公司的费用。认真总结销售量好的终端门店的优点,能把其经验和门店管理方法教让别的客户,让自己区域的客户都能快速良性的发展。

前前后后就先阐述了这么多,这些基本上都是我这些天看到,想到的,不成熟和不足的地方,希望领导能指出。上面的一些方法和思想都是自己以前的个人经验,可能很多方面也需要客观面对,客观分析。

述职人:

销售区域经理述职报告范文第2篇

作为一线经理,如何通过年终述职展示自己并得到总部的认可呢?这看似简单的问题,却往往成为很多销售经理的滑铁卢!理由很简单:有些总部的领导,由于缺乏对一线市场的充分了解,往往会根据主观意愿、述职报告的数据内容、销售业绩等信息来评估一个销售经理的能力和素质。如果销售经理干得好,却“说不好”定然会给领导留下不佳的印象,从而影响总部对自己的客观评价,或许,一个更高的职位由此与你擦肩而过,而你还浑然不知呢。

年终述职犹如厨师的看家菜,味道如何,虽不能完全反映平常的手艺,于上级而言,却带有“盖棺定论”的色彩,怎么、怎敢不精心准备?可是,谁又知道上司偏好什么口味呢?

年终的述职报告怎么写好、写出彩?把握哪些关键要点?虽说萝卜白菜各有所爱,但是好东西都会为大众所认可。

《透视一线优秀销售经理年终述职“滑铁卢”》以真实的案例,通过某公司营销中心李总对广州分公司经理陈小涛述职报告的点评,让我们去发现和思考――好的述职报告“长”的是什么模样。

《如何写一份有可能让自己升职的年度报告》则从7个方面,教给那些会做不会说的“哑巴”经理“年终报告真经”。

年终述职“滑铁卢”

蒋尔麒

2004年12月25日,某公司营销中心会议大厅。

销售人员在紧张地进行着年终述职会议,每个区域经理的述职时间为30分钟,答问时间为10分钟。营销中心的李总偕同总部各营销平台部门的主管组织评估各销售经理的年终述职,李总作为核心评委,负责给各个销售经理提问、打分及点评。短短的30分钟,既要将个人的销售业绩及相关市场问题阐述清楚,又要做到数据充实,不能泛泛而谈,这对每个销售经理确实是一个不小的考验。

作为公司的销售业绩标兵――广州分公司经理陈小涛,他的述职引起了大家的普遍关注。针对陈小涛的述职报告,营销中心李总和相关部门的主管对相关问题进行了精彩的点评,同时也总结了一些销售经理在述职报告中常犯的错误,以供其他销售经理参考、借鉴。

以下是陈小涛的汇报内容和李总的评点。

指标考核,数据说话

陈小涛的汇报:

一、考核指标完成情况

综合费用率分别根据2004年的销售计划和费用预算、2004年实际销售额和实际发生的费用进行计算。

李总点评:

三个表格的数据确实很好地反映了今年的各项销售指标完成情况,以及和计划对比的情况。但仅仅这样就够了吗?我认为还有几点内容需要补充:

我们只是看到了自己的情况,而没有将自身的销售业绩放到整个市场中去做比较。我们的竞争对手销售情况如何?行业前三甲是谁?整个市场的销售如何?把我们放到整个市场中去衡量,我们的市场地位又是如何?这都是需要详细陈述的,但我却没有看到这方面的内容。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否则即为井底之蛙,不知天高地厚。

对销售数据的分析,看似详细,但却不够全面,没有抓住有价值的关键数据,如:不同产品类别的销售数据、不同产品的毛利贡献、费用细分数据(如广告促销费用细分、销售费用细分等)、市场增长率数据、产品销售增长数据等。要通过对这些数据的统计分析,得出一些市场和销售结论,这样才更全面、更具说服力,也为我们制订营销推广政策提供了可靠的数据基础。

总结一句话:数据缺乏横向、纵向的深度挖掘。

既报喜也报忧,面面俱到

陈小涛的汇报:

二、亮点和暗点

(一)亮点

1.零售市场中主要区域的销售显现出平稳增长的趋势,表现出消费者对我公司产品品牌认同度有所提升。

2.产品力提升,品牌资源逐渐显露:空白市场减少。

3.行业大型客户纷纷加入行列,流通通路开拓较快。

(二)暗点

1.财务结算、物流速度慢。

2.工程销售起色不大。

3.产品包装落后及宣传促销品资源匮乏。

李总点评:

亮点不亮、暗点不明,泛泛而谈,没有抓住问题的本质,这部分总结非常糟糕。

亮点不亮:既然是亮点,就应该拿出有说服力的数据出来,而非泛泛而谈!如果说消费者对我公司产品的品牌认同度有所提升,那数据报告在哪里?空白市场在减少,那原来的空白市场是多少个?现在又是多少?增加了多少?每个市场能给公司带来多少销售业绩?这些问题都必须以数据来回答!我们必须养成以数据、图表阐述和分析问题的习惯,而不是经常以“感觉上”、“我以为”、“我认为”、“可能是”、“大概”等词汇来陈述你的观点和业绩,这样的观点可信度极低!

暗点不明:分析暗点目的就是要暴露问题,然后思考解决问题的对策。但报告中所提的暗点只是表象,缺乏深度的思考,没有挖掘出问题表象背后的本质。谈问题就应该谈本质,我们应该多问几个为什么:为什么会这样?原因是什么?应该怎么办?是否合适、合理?等等。

总结一句话:虽“面面俱到”,却是泛泛而谈,没有抓住问题本质。

财务总监点评:

既然说到结算、物流速度缓慢,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的?行业内有哪些比较好的做法?需要财务部门做哪些配合改善?这些都需要明确,只有明确问题,财务部门才能制订针对性的解决措施,做到有的放矢。

提出改善建议:“想怎么做”永

远不如“行动计划”

陈小涛的汇报:

三、改善与提升

1.公司需要开通银行实时到账系统和部门授权。

2.物流方式实现创新,计划在广州成立一个物流配送中心,送贷相对集中,保证资源供应。

3.加大工程销售力度,由集团内部向行业客户逐渐延伸。

4.改进包装及终端宣传物料(需要总部配合),通过区域有限的资源,对销售终端进行分类,对重要卖场进行终端形象改善。

李总点评:

看来这是大家经常犯的通病。每次都说要怎么改善,但实际的行动计划在哪里?具体的措施又在哪里?我始终没有看到。有好的想法,但不去实施,没有行动计划,终究还是不能给工作以实际的推动作用。大家要明白一个道理:“想怎么做”永远不如“行动计划”来得实在!作为一个

销售团队管理者,保持高效的执行力是成长的基础。

洞察机会与威胁

陈小涛的汇报:

四、面临的风险与机会

(一)风险

1.销售的扩张考核了公司配送能力,同时也增加了物流配送成本,如何建立高效物流供应体系,是我们面临的重要挑战。

2.行业竞争对手加大了对我公司产品的攻击力度。

3.随着销售增长的要求.大型卖场已成为A产品销售的主力渠道,大型卖场的层层费用加重了企业负担,利润降低。

(二)机会

1.2004年国内A产品零售行业处于整顿及调整的时期,国外企业对国内A产品企业的兼并成为主流,行业洗牌的过程为我们提供了生存的“缝隙”。

2.主流A产品销售客户的加入使我公司产品销售通路处于扩张时期。

3.随着集团兄弟企业销售的攀升,集团产品对产品的配套需求量增大。

李总点评:

首先我要指出的是,这部分分析得不够全面,应该叫市场环境分析和市场机会分析更为准确;其次就是分析缺乏内涵,连最基本的营销工具都不会使用。在营销大师菲利普・科特勒所著的《营销管理》中就有非常好的营销系统分析工具,如:SWOT分析、波士顿矩阵等。作为一个销售经理,掌握这些基本的营销工具,并用于分析实际问题,是必须具备的能力!陈小涛做的风险和机会分析,我认为是非常肤浅的,有以下地方需要完善:

分析市场的风险与机会,最为关键的是要了解客户的真实需求是什么?是改革物流配送,还是对竞争对手进行针对性的攻击或防御?是进大卖场还是走专卖终端?这都需要我们去了解:客户真正在意的是什么?哪些不是最在意的?然后分析自己具备怎样的条件和能力,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对于先天不足的要懂得怎样去规避。

SWOT分析的关键是要导出怎样去行动,在特定的市场环境下,我们与竞争对手相比,我们的优势、劣势在哪里?分析的结果要与企业相匹配,思考如何消除威胁、怎样将机会变大?

报告中的风险和机会分析缺少内涵,没有进行深层挖掘;没有对竞争对手进行SWOT分析。如何打败竞争对手,将竞争对手与我们进行对比分析,这都是需要继续完善的。

市场机会的分析,除了运用SWOT工具外,最好还能结合波士顿市场成长矩阵来分析,通过波士顿成长矩阵,我们可以得出市场成长良好的产品项目,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进行资源配置,为市场决策提供科学的分析和决策依据,而不是盲目或想当然地得出结论、作出决策。

总结一句话:是机会还是威胁,这不是想当然的,要善用营销分析工具做定性、定量分析,要学会用现代营销理论武装和提升自己。

行动计划丰富

陈小涛的汇报:

五、2005年的工作计划

1.面向零售市场:产品进行新包装设计,用增加大量礼品装等方式达到产品销售力的提升,吸引消费者目光。

2.成立VIP经销商俱乐部,推广VJP政策,达到各区域销售――级环节的刺激作用,重点区域保证“果实”,非重点区域“开花”。

3.全力开拓目前的空白市场。

4.结合市场现状,对市场需求增长快的产品系列加大推陈出新力度。

5.全面推进工程销售。

1)集团内部

2)联合业内资深人士,在深圳成立海外销售处,开发海外工程市场

李总点评:

关于这点,我在前面已经说过:“想怎么做”永远不如“行动计划”要来得实在!空谈N个计划,还不如立即着手执行一个行动方案。今后在谈工作计划的时候,大家不要总是说“准备要做什么、计划做什么”,而是要拿出具体的行动方案及执行情况。

市场推广部部长点评:

关于改进包装设计和终端宣传物料,这是我们部门最近一段时间正在考虑的一项工作,希望你能给总部提供一些比较好的参考意见。

(李总)总结一句话:空谈计划N个,不如拿出具体的执行方案一个,务实落地的方案一个足矣!

一个好汉三人帮

陈小涛的汇报:

六、需要公司的支持

1.财务结算、财务分析能力提升。

2.人力资源需求增加。

3.科学的薪酬考评制度。

人力资源部部长点评:

需要我们部门配合或提供怎样的支持工作,希望能提供详细的需求计划。如果觉得公司某些制度不合理,可以提出适合销售人员的绩效考核制度的初步设想,我们共同去推动这个工作。一句话:明确需求,需要支持你列单,总部平台部门才能有的放矢地有效开展支持工作。

经过一个上午的述职,李总对几个销售经理的述职很不满意,觉得很多人不是泛泛而谈就是信口开河,更有甚者,连述职的重点也把握不住!如何才能让一线的销售经理通过述职来反省、提升自己呢?要杜绝述职流于形式的习气,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李总在与营销平台相关部门负责人讨论、研究后,一致认为:制订标准模板,让大家统―按模板来述职不失为一个长期有效的办法。

按照李总的思路,销售管理部门在很短的时间内就拿出了述职模版(见链接)。李总在仔细阅读模板后,感到非常满意。新的述职模板主要通过多角度、多维的数据透视,运用系统的营销分析工具、图表工具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判断,通过分析和判断的结果、结论来阐述相关问题。模板在推行使用后,各销售经理述职效果明显好转,总部对销售经理的述职也有了统一的评估标准。

链接

销售经理年终述职模板

说明:如未做特别说明述职模板中――

1.金额均以“万元”为单位,销量均以“万台”为单位;

2.同比增长=(当期值-去年同期值)/去年同期值×100%;

3.同比增减;当期值一去年同期值。

一、组织概要

公司组织结构图:

二,暗点与亮点

暗点

(1)

(2)

(3)

亮点

(1)

(2)

(3)

说明:暗点、亮点只能从以下3个方面中各选一条。

注意:通过主观努力暗点可以改善的,不要强调客观原因。

(1)KPI完成的暗点和亮点

收入增长及销量与份额增长

利润增长及费用和成本控制

(2)核心竞争力提升的暗点和亮点

产品推广

营销网络

客户管理

(3)管理

组织气氛

变革创新

三、市场机会分析与竞争

对手比较

1.市场机会分析(表1)

资料来源(对比资料应尽可能来源于一到两个权威渠道,便于在同一平台上进行比较,下同):

市场机会分析:

2.竞争对手比较

(1)竞争对手份额情况(表2)

资料来源:

分析与判断:

(2)直接竞争对手SWOT分析(表3)

分析与判断:

(3)标杆比较的雷达图分析(图1)

分析与判断:

四.KPI达成情况及承诺

1.四年经营绩效趋势图(图2)

2.KPI达成及分析

(1) KPI达成情况(表4)

说明:全年预测数不等于年初计划数,是基于实际情况对全年业绩的预测。

指标达成与目标差异显著及同比增长的原因、对策和效果预计:

(2)分产品销售构成(表5)

分析与判断:

(3)分产品毛利率(表6)

分析与判断:

(4) 支出比例或同比增长明显偏大的费用项目明细表(表7)

说明:不限于表中所列科目,其他费用偏大的项目也要列入。

分析与判断:

五、市场核心竞争力提升的措施

1.总体策略

(总体策略表述)

表述方式:针对什么机会或问题,采取什么措施,达到什么目标。

2.产品组合优化策略

说明:运用帕雷托图等方法进行品种结构分析,反映产品组合优化效果。

(1)产品营业收入贡献分析(按营业心收入额降序排列,表8、图3)

说明:一般来说,按营业收入降序排列,收入最高的前20%的产品应贡献70%的收入,中间40%的产品应贡献25%的收入,最后40%的产品应贡献5%的收入。

产品收入结构的问题点与改善对策:

(2)产品毛利贡献分析(按毛利额降序排列,表9、图4)

产品毛利结构的问题点与改善对策:

3.战略营销管理(表10)

营销管理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

六、组织学习与成长

关键人员组织气氛指数

说明:如无上一年调查数据,则只填今年数据进行分析。

(1)组织气氛调查数据(表11)

(2)结果对比分析(揭示的主要问题及原四分析)

(3)改进措施

七、困难与求助

销售区域经理述职报告范文第3篇

传统制定销售目标的局限

每到年底,公司决策层必定会面临销售目标确定的问题,到底定多少合适呢?目标如何分解呢?

对渠道销售型企业而言通常有两种模式:独裁模式和民主模式。

独裁模式下,领导层直接确定一个销售目标,这种模式下销售经理参与很少,销售目标认同感非常低,因而难以发挥其应有的激励效果,年末的实际结果常常相去甚远;

民主模式则是下级销售经理直接上报,这种模式下确立的销售目标通常与公司领导层的期望差距较大。

能不能寻找一种中间模式,既让销售经理参与,又不偏离公司领导层的期望?

其实,企业完全可以利用销售经理既希望获取“高工资”又希望获取“高奖金”的心理,通过一种机制制造出二者的矛盾,促使销售经理自主平衡,主动寻找最佳的销售目标;同时,通过合理设计薪酬结构来保证销售目标的完成,销售目标制定和人员激励两个问题一并解决。

下面以实例分析。假设:1,企业实行区域经理制,每位区域经理负责一个具体的区域,比如一个省,2,区域经理熟悉责任区域的历史数据、市场行情和经济地理;3,行业处于成长期、成熟期;4,销售经理具备独立管辖区域的能力。

如何设计最合理的薪酬结构?

实行粗放式管理的企业,薪酬结构通常采用“基本工资+奖金(或提成)”的方式。如此,基本工资部分的激励作用其实没有发挥出来,奖金(或提成)部分的激励作用也非常有限。有鉴于此,笔者建议企业采用如下薪酬制度:

薪酬=基本工资+岗位工资+技能工资+工龄工资+保密工资(+特聘工资+落后地区津贴)+双月奖+年终奖

基本工资:通常根据当地劳动部门规定的最低工资标准确定;

岗位工资:根据区域的销售目标和职位确定,应占固定薪酬中较大比例;

技能工资:根据半年度的考试成绩来确定(必须保证考核的质量),假定100分是300元,根据综合得分率来算技能工资;

工龄工资:每增加一年多加50元,上限200元,可以增强销售人员的忠诚度;

保密工资:通常设定在300 500元,关键时刻有用;

特聘工资:适用于部分从其他公司挖来的稀有人才,可以在前半年或一年内给予特聘工资,具体根据谈判结果,到期后自动取消,根据实际绩效统一考核,以保持公平,

落后地区津贴:考虑到中西部地区地广人稀、经济基础薄弱的特殊情况,可以考虑在工资中设置此项来调整公平性;

双月奖:根据最近双月的绩效考核值来确认,包含结果考核奖金和过程考核奖金两部分,从而避免了单纯提成制容易忽略销售的KPI要素追求短期奖金的行为;

年度奖:根据年度述职报告和年度绩效结果值来确认。

备注:

1 半年内相对固定的薪酬是“基本工资+技能工资+工龄工资+保密工资(+特聘工资+落后地区津贴)”,至少保证此部分高于当地最低工资水平。

2 岗位工资可能每月调整;技能工资每半年调整一次;特聘工资半年或一年后将会取消;工龄工资每年调整一次;双月奖是双月发,年终奖是年底发放或者年后分月发放。

3 建议展开小规模行业薪酬调查,以保持整体薪酬有一定竞争力;同时最好与销售人员签订《销售人员绩效奖金协议》,以增强其责任感和信心。

点评1

1 作者把基本工资和岗位工资剥离,容易让销售人员的4险1金被人事部门按省钱的基本工资比例缴纳,造成中高级销售管理者的不满;

2 工龄工资和保密工资这2项的数额让人感到不疼不痒,反而容易在双方在出现劳动争议时增加不必要的麻烦;

3 落后地区津贴恐怕只适合外派销售人员。是否可以更多延展考虑地区差异带来的工资差额问题?比如,北京、上海、深圳的基础工资要比二类地区高一些?同样付出4000元的基本月工资,在黑龙江的哈尔滨或者甘肃武威就是高工资,而在北京或者深圳不过是白领的起薪,招募不到优秀的销售管理人才,这点作者似乎忽略了;

4 薪资构成的9个子模块,个人感觉稍微偏多:基本工资和岗位工资合并;取消工龄和技能以及保密工资部分;将双月奖延长为“季度考核奖”,更有利于避免出现业务人员人为月末压或者空经销商库存的情况。

如何用固定薪酬刺激合理的销售目标?

岗位工资标准,即岗位责任工资,此部分工资要占较大比例,并与区域的年度保底销售额和职位级别挂钩,如表,意在让销售经理不愿偏低“认购”目标销量。

通过每月的销售目标考核,让销售经理在为追求“高工资”而“认购”较高目标销量时,又不敢盲目求高,其关联规则举例如下:

1 任何一月目标达成率不足80%,则岗位工资从下月起下降一级,直至下降到最低水平;如果某月目标达成率超过120%,可以恢复至上月水平,否则保持下降后的工资水平;

2 如果连续2次月目标达成率超过120%,则岗位工资上升一级,之后每月月目标达成率保持100%,可以保持上升后工资水平。

3 连续4个月没有达到月目标的80%,则换岗或劝退,之后所有剩余奖金不得再发放。

为了让销售经理能科学地确立销售目标,公司管理层可根据GDP、工业GDP、产业布局、人口与社会环境、历史数据等,提供一个参考目标,但仅供参考,整体上由销售经理确定。

用本办法确定销售目标,有可能仍然面临部分区域个人认购的年度保底销售额与公司领导层有较大的差距,此时可以将该区域隔离出来在全体区域经理中招标,熟悉该区域的销售经理或就近的销售经理用方案投标来确定。

点评2

作者提出的3点关联规则涉及目标设置的合理性问题,成熟市场还可以,但如果所有业务都迟到或者低于目标,管理者往往会食言而肥,失去权威。此规则看起来比较适合保险等靠个人业绩生存的行业或者缺乏系统管理的民营企业。

如何用奖金刺激合理的销售目标?

人们在制定奖金规则时,通常有“基本工资+销售额提成”和“基本工资+销售额增量提成”两种模式。

“基本工资+销售额提成”模式下,在成熟市场里,即使销售经理维持现状也可以获得丰厚的提成;而新兴市场起点低,销售经理再努力也不会有太多的提成,必然导致严重的不公平,同时对新市场开发极为不利。

“基本工资+销售额增量提成”则对激励新兴市场开发非常有利,但对成熟市场又不公平。成熟市场常常销售额基数大但成长空间小,销售经理会认为我多年积累的基础都白费了,做这么多销售额风险太大,不如找一块有潜力的区域做,以前的大市场反而不受重视了,必然导致整体销

售额的不稳定。

因此,必须两者兼顾,至于百分比可以根据历史数据来模拟,增量提成比例一定要远高于销售额提成比例,才能使各个区域都受到重视。举个例子:

全年奖金总额=(当年实际销售额一往年实际销售额)×0.5%+当年目标销售额×0.04%+全部双月过程考核奖

备注:

1 (当年实际销售额一往年实际销售额)×0.5%是为了鼓励销售经理在确定目标后尽可能往上冲销量;当年目标销售额×0.04%是为了激励销售经理确立一个比较高的销售目标,以获得一个较高的保底薪酬,但岗位工资考核可以限制其盲目抬高销售目标,从而促进销售经理自己寻找到平衡点,也就是科学的销售目标。

2 全年奖金总额是一个“大饼”,如要全部拿走奖金总额还应设置一个销售费用率限制,比如区域销售费用率不得超过3%,超过则视情况扣减部分奖金,以激励其主动控制费用,防止为了销量不计代价。

3 如果公司的赊销较多,全年奖金总额还应设置一个呆账坏账项目,但不是全部应收款,可以考虑如果在规定的时间内不能收回相应的呆账坏账,则在奖金中扣减呆账坏账的一定比例,比如10%,但应设置上限,比如6万。

4 全部过程考核奖则跟销售额完全没有关系,只取决于销售经理之间的相对比较,可通过排名来评级或给分;整个团队的“全部过程考核奖”总额是固定的,可占全年奖金总额的30%-50%,具体根据行业的成熟度而定。

5 双月过程考核奖是为了保证过程性目标得以实现,过程性目标应该侧重于过程控制中可衡量的指标如重点产品销售额占比、市场覆盖率、品牌形象建设(专卖店、专卖区、货架集中展示、门头广告等)、营销能力建设(销售人员,售后人员配备等)、客户维护能力(客户型号出样率、新品铺货率、客户档案和区域情报完整性与及时性、重大投诉与事故处理)。由于过程性目标各行各业差别极大,在此不再赘述。

例1 假设某省2008年实际销售额4500万元,2009年某区域经理自己定的目标是7000万元,而年底实际销售额为8000万元,则全年奖金为(8000-4500)×0.5%+7000×(180%)×0.2%=20.3;假如2009年实际销售额只有6000万元,则全年奖金为10.3万元;假如实际销量不足5600万元,则该销售经理可能在中途某个月就已经换岗或劝退了,而且中途工资还被降了几个级别,后面的大头奖金自然也拿不到了。

双月奖金与年度奖金

全年分6次发奖金,原则上最后一个月奖金(年终奖)保持在全年奖金总额的1/3,以激励销售经理全年持续不断地努力,同时也可以对销售经理在前面所犯的重大过失保持控制力。

年终奖金=最终实际计算出的“全年奖金总额”-各月实际所发奖金总和;

1~10月的双月奖金:“全年奖金总额”的2/3根据每次双月考核结果分5次分发,以便及时奖励销售经理在追求“全年奖金”最大化过程中的努力,同时也体现公司的诚意。

双月奖发放条件:如果本年度前面月份的目标达成率没有低于80%,且本次双月均保持100%以上的达成率,则按照年初商定的“销售目标额”计算奖金次月发。

例2 假设某省2008年实际销售额4500万元,2009年区域经理自己定的目标是7000万元,则当次双月奖金为[(7000-4500)×0.5%+7000×(1-80%)×0.2%]×2/3÷5=2.04万元。

为了让薪酬结构和销售目标更好地发挥对销售经理的激励作用,公司管理层需对销售经理适度放权,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其积极性,根据区域市场的不同进行相应的营销创新,保证达成销售目标。

点评3

作者非常敏感地看到了原有的两种奖金发放模式的弊端,提出了一个全新的奖金公式。但双月奖和年度奖占2/3的分配,以及“双月奖”如何每2个月发放一次?我还没有看清楚,可能对于公司做薪资政策宣讲时也比较费力吧。

所以作者想通过和去年同期销量比较,和本年度销量指标比较两项系数相加,找出比较合理的奖金数量,用心良苦。如果成熟区域和新兴区域用两种奖金考核方式,是否可以更简便明了表达作者的真实意图之实现?因为无论0.5%还是0.04%的系数都是人为事先界定,未必绝对的公平。

总评 销售指标永远是被领导和股东压出来的!

本文尝试用一种新的视角去诠释建立“各级销售人员的薪资构成和比例”,思考的广度相当不错,但对于各种文化和历史以及行业背景的企业,却没有采用一种综合“销售目标和奖励机制二者完美组合的薪资体系”,其中有待进一步思考的地方不少。

作者尝试着提出第三种被独裁者“领导层”和民主建议者“销售管理者”共同接受的目标设定方式。这一主题可以做非常有趣和有益的探索分析。但可惜的是,之后作者仅仅提出“岗位工资标准,即岗位责任工资,并与区域的年度保底销售额和职位级别挂钩,意在让销售经理不愿偏低‘认购’目标销量”,来解释如何让销售人员来主动认领较高的销量目标;况且后面还夹杂诸多条件:任何一月目标达成率不足80%,则岗位工资从下月起下降一级,直至下降到最低水平;连续4个月低于目标80%下岗或者劝退等。这种考量让销售人员主动挑战高指标的方式未免苍白,也把销售人员的内心想得过分简单。

总体说来,本文提出了一个考虑比较平衡的、比较理想状态的薪资和奖金考核方法,有一定参考价值。但作者把薪资和奖金过分密切地结合和一体化,同时把大区经理/区域经理和业务人员的职务功能混为一谈,没有对各级销售人员在实际销售中起的关键作用做更多的定位和描述。因为实际公司的产品力和投入,省级管理者对市场的把控和基层业务人员的正确执行是成功的合力,对他们的奖惩应该更多区隔,采取不同激励标准。对业务人员的考核在有激励的基础上简单最好,毕竟没有完美的考核,而群众的智慧是务实和善于钻空子的,一旦销售人员觉得考核不公,对团队的杀伤力比没有奖励还要厉害。

没有一种合理和完美的激励制度,当我们制定奖金范畴和组成时,不妨问问自己:我们的产品力如何?我们的品牌力如何?谁(销售总监/经理/主任/代表)在对真正的销量实现负责?哪级销售人员是后勤支持和保障层级?我们去年的薪资构成和奖金发放有哪些对销量增长起副作用的地方?我们的同行和对手有哪些可以吸取的优点和方式?

如果这些明确了,薪资和奖金制度就好修改了。作者可能被工作中碰见的一些细节问题所困扰而相对过于注重细节改善和公平性,而忽略了建立薪资制度所站的政治高度和平衡性。

销售区域经理述职报告范文第4篇

改良而非改革

文/张兵

好心办坏事

某食用油经销商年生意额过亿元,老板非常用心地做事,几乎把所有的时间都投入到生意中。近些年,随着生意的扩大和人员的增加,他越来越觉得自己的管理能力捉襟见肘,怎么看都与原先在批发市场的门市经营没多大区别。

他决定对公司进行规范化管理。

经朋友介绍,聘请了一名来自外企的张经理作为公司业务负责人,业务方面的事全部交由他负责。

这位张经理效率很高,工作也投入,上任没过多久就给了老板一个述职报告。报告反映公司对生意缺乏整体性的规划,业务人员自由散漫,规章制度不健全,并且执行力不强。

老板对张经理的想法很认同,希望他在公司的规范化管理上拿出方案,尽快解决问题。

张经理不负厚望,很快就制定出一套翔实的管理制度,几乎涵盖生意各个环节。老板非常满意,觉得这套制度运行起来会让自己的企业很有外企规范管理的架势,于是通告各相关部门遵照执行。

可是没过几个月,麻烦就纷至沓来。

第一个来问罪的是主打品牌厂方的大区经理。原因是该大区经理在其公司直营的卖场季度任务完不成,希望转点库存给经销商。但这位张经理死活不同意,认为卖场的生意本来就和经销商的业务有冲突,库存转过来还没有价格优势,拒绝接单。

厂方的大区经理平时没少照顾该经销商,费用审批向来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原以为经销商会给个面子,相互关照一下,没想到却在这里碰到钉子。

接下来,经销商递交的费用审批次次受阻,不是被要求提供更多凭证,就是核销过程慢得如蜗牛爬,而且被厂方挤出不少水分。

第二个麻烦是仓库管理员按时上下班。往常,仓库管理员是头天晚上无论多晚都能按订单配好货,安排车辆装好,第二天不用和大家一样按点上班。可是张经理现在执行每天晨会制度,仓管必须参加。仓管的工作时间拉长了两三个小时,又不计加班费。仓管火大了,到点就下班,多一分钟都不等。这样,很多第二天上午要送的货都压到临近中午才出得了车。客户、业务员和司机抱怨不迭。

第三个问题是老客户提醒老板别把事情做绝了。原来张经理要求业务员严格执行货款回笼,逾期的客户拒绝再送货。经销商白手起家,就是靠那些忠贞不贰的老客户帮衬才发家的,这里不仅是生意关系,还夹杂着个人交情。张经理新制度合理,但不合情。

生意额尽管有所上升,但涨幅不大,公司里外弥漫着低落的情绪,老板有些坐不住了,找张经理聊聊。张经理坚持不认为这些问题出现是坏事,大家习惯了就会正常起来,变革总会遇到阵痛。老板娘管财务,经过与张经理工作性接触,觉得他很正派,没留下什么坏印象,但觉得张经理的管理对她家的生意并没有带来原先设想的好处。

不用说,结局是张经理走人,老板重新上阵。

改而不革

在上述案例中,食用油是非常传统而且品牌成熟度较高,经销商只是商品链的分销角色,自身发挥的空间并不大,因此规范不规范与生意无关,只要做好服务就能过日子。相反,食用油行业的经销商组织结构和制度越简单、越务实,成效就越好。

尽管改革者的出发点都没问题,但结局却功败垂成,归根结底在于形式化和想象的成分占多数。

考虑到中国本土传统文化的深厚影响力,我建议经销商且慢引进职业经理人。因为中国文化中有“大家”和“小家”之分,涉及“利”字都优先考虑“小家”。其实不管是制造商还是经销商,包括零售商,家族制企业是最安全的企业形式。一般来说,在东方人社会中,公理的约束性远不如血缘关系和亲情。“外人”做事,有时真的很“外”。经销商的组织规模都不算大,制度设置不尽完全,因此雇佣职业化并不是最佳的方式。

绝大多数的经销商企业都是家族制,虽说具有天然组织机制障碍、人力资源瓶颈、筹融资金限制等经营弊病,但类似问题是几乎所有企业都会遇到的。用企业的共性问题来说明个性问题有失偏颇。

家族制企业本身并没有错,关键是当企业规模做大之后,如何不断地调整其经营管理方式来适应企业发展。所以改革者对待家族性企业的态度应该是调查家族制企业所处的环境,不拘泥于形式,改而不革。

灵活、人性的工作原则

那么经销商组织里职业经理人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呢?其实也简单,就是把握灵活、人性的工作原则即可。

首先,作为渠道中间一环,天然受制于上下游,经销商组织往往规模和实力都要弱小一点,对于多数经销商组织来说,反应速度和灵活性就是竞争力。

职业经理人必须认同这一特点,而不是僵化经销商组织。制造商用得好的管理之道千万别生搬硬套到经销商组织管理中,否则就是弃长扬短。实际上,空降的职业经理人往往在这点上频频吃亏,有时候真是好心办坏事。

案例中那个张经理就不应该得罪厂方大区经理。经销商是做赢利生意的,未必非要在意用什么固化形式去做,只要能获利,变通一下又有何不可?

其次,从经销商发展的历史特性来说,人性化管理更容易在经销商组织中得以实现。在中国社会信用缺失的前提下,经销商组织中的员工很少能够依附自己所在的组织远景,加上收入偏低、混日子等机会的占多数。因此多一些人性化、少一些制度化,有助于经销商组织中有个性的员工发挥才干,为组织贡献更多收益。经销商引进职业经理人,要尊重原先组织中员工的感情和接受态度,同时职业经理人也要尊重经销商现有员工的历史贡献和当下价值,最大限度地发挥这些员工的动能,不要轻易去否定下属。

到经销商组织里任职业经理人的,基本是在原先制造商企业里升级无望或者回乡创业不成而屈就的。他们必须接受现实环境,没必要低看经销商组织里低学历的同事。

经销商引进职业经理人,最大的来源是制造商。尽管他们是销售行家,但做制造商的销售和做经销商的生意又有所不同。制造商的销售是单纯的,有许多后台支持,有全国或者地区性的信息交流,有完备的培训,有舒适的办公环境。经销商组织很难做得全面,因为经销商活动区域不会太大,利润空间几乎透明,给职业经理人试错的机会很少,故在经销商公司工作,应该改良,而不是改革。

(作者单位: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磨合的前提是信任

文/张龙

跳槽不成跳进坑

星星连锁作为国内家电连锁后起之秀,正如其名以星星之火居然在家电连锁行业形成燎原之势,门店快速扩张到600余家。云贵川三省为国美、苏宁、五星市场开发的薄弱区域,星星连锁的门店却在这里发展势头甚猛,以至于管理人员出现了匮乏。

而刘勇是华美电器的老人,大学毕业进厂从小业务员干起,十多年的努力一步步爬到现在西南分公司总经理的位置。西南分公司一直是华美集团重点市场,刘勇作为封疆大吏,大权在握3年有余。

不爽的是公司高层年初开始派系斗争,都将西南分公司视作旗帜性的战略山头。大半年下来,刘勇站队的高层已出现颓势,自己也被搞得身心疲惫,虽说华美电器并非民营企业,自己忍辱偷生,在华美到终老也会有一席之地。想想自己叱咤风云多年到头来还要仰人鼻息,刘勇顿生去意。

星星连锁恰在此时抛出了橄榄枝,其老板以西部大区总监助理的岗位力邀其加盟。

刘勇心里盘算:与其在华美电器坐以待毙,不如就此一搏;虽然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星星连锁也少不了派系林立,但其为民营企业,内部争斗要比华美好得多;星星貌似连锁,无非是个大一号的经销商,自己与其打了这么多年交道,厂家和商家的业务流程都熟,上手也快。

有了这番主意,刘勇便离职就任。

西部总监助理是个过渡岗位,刘勇对这个岗位没有过多的权力要求,但是上任后发现还是超出了他的预想。西部总监表面上对刘勇是嘘寒问暖一团和气,背地里和防贼一样盯着,下面的各部门头头也没将其放在眼里,几天下来让刘勇觉得自己就是个花瓶和橡皮章,花瓶是替总监接待各个厂家的拜访,橡皮章是事情几乎拍板成型才想起来还有他这一级领导。

最让刘勇郁闷的是,来之前谈好的待遇打了折扣。待遇是和星星连锁老板谈的,没想到人力大言不惭地说公司压根没有这种先例,下面的人是不肯轻易刁难领导的,这肯定是上面的授意。刘勇琢磨了半天也不明白原因,去问领导,领导的答复是完成销售任务后补上折扣部分,鬼都知道那销售任务是难以完成的,刘勇活生生吃了个哑巴亏。

星星连锁要求刘勇给公司干活,却不给刘勇足够的信任和支持,于是,刘勇在工作中遇到难处,也不再有动力去解决这些问题。

刘勇进退两难,尴尬万状。

磨合才有成功

相对于刘勇的“悲惨遭遇”,同样跳槽到经销商公司的王强却因为经销商的理解而工作卓有成效。

老李从一个小店成长为年销售额2000多万元的商,花了大半辈子的心血。年过60的他本想将摊子交给儿子,谁知儿子宁愿在设计所赚几千块钱死工资,也不愿意在油盐酱醋茶里捞钞票。

老李只好招聘总经理,几个试用下来都不甚满意,寻思来寻思去,目光落在了厂家的区域经理王强身上。王强几年来跑前跑后出了不少力,人有能力也比较实在。两人不是一两天的交情,王强问老李要了3样东西:

要掌控市场管理权,老李支持。

要入股10%以上,老李同意。

要人事管辖权,老李没有反对。

要到了这3样东西,王强开始大刀阔斧地开工了。

就烧半把火

王强干区域经理时,对老李顾念旧情一直不忍舍弃部分小客户就颇有微词。上任后,第一把火就是优化渠道,将那些不合格的二级商、零售商,考核后该降级的降级,该清除的清除。

在厂家看来天经地义的事,却引起轩然大波,有的零售商居然拖家带口跑上门来的。老李出面安抚后语重心长地对王强说:他们靠咱们养家糊口,一个地面大家低头不见抬头见,差不多就行。

两个人各让一步,二级商按王强的思路调整,小的客户转移到二级商,不再直接杀掉。第一把火虽然只烧了一半,二级商也感受到了压力,销售业绩比往常有很大增长。

换位思考

经销商追求高利润,就应加大新品和高端产品销售占比。王强想凭借和美可公司人员的关系,将新品一次性大批拿货吃高返点再快速出货。老李却犹犹豫豫,资金占用是不是太多?新品是不是不好卖?能否顺利把货甩出去?

王强拍着胸脯保证。

接下来找到老李的二级商,同样承诺以稍高一点的返点,动员他们积极出货,结果是大赚一笔。美可公司也非常高兴能一次性出这么多货,厂商皆大欢喜。

这些销售高手们从厂家跳槽而来,对厂家信息的了解,肯定多于经销商,尽管老李一开始对这种做法抱有一定疑问,但最终相信了王强和他提供的信息。老板和员工完美合作,不多久大赚一笔,改变了老李一向谨小慎微的经营风格。

规范与不规范的平衡术

老李对公司的粗放管理,一直是王强诟病的。在做区域经理时,便不止一次建议老李加强管理,老李总是嘿嘿一笑:“哪能像你们厂家那么规范?”

王强直接操盘,上任伊始便制定办公和业务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一直细化到司机的送货路线。司机对此有微词也就罢了,老李也突然冒出句话:那样跑能省几个油钱?差点没把王强噎死。于是王强给老李倒了杯茶,先打算捧捧老李。

王强:老板你做到现在算是区域内数一数二的任务了,一点油目前看来是省不了几个钱,可是省钱事小,效率事大,司机凭借自己的大致感觉跑,最大的坏处是不能在最短时间内跑完最多的店。

老李:这个算了。那有必要让大家来打卡上班吗?这些人都是我的亲戚,他们到时候不能按时打卡被扣钱,我脸上也抹不开。

王强:如果你想搞亲戚范围内的大锅饭,那我照你说的办。老板,我的打卡上班并不是一刀切,业务员和仓管都不用打卡上班,负责公司日常事务的确有打卡的必要,这都是因人因事而异。再比如“三大纪律八项注意”里面,明确规定了二级商的回款周期,但这个回款周期是柔性的――有大卖场客户的商,回款周期按照卖场的一般回款周期来,有的商下面只有些鸡毛小店,那这个商的回款周期就要严格按照我们的制度来。总之,我“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原则就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以提高工作效率为管理的目标。

老李:都照你说的办,最关键是要效率第一。

之后,按照王强的管理方式管理,老李的生意很有活力。

空降兵的成败取决于经销商的气度

对比以上两个案例,王强的成功和刘勇的失败,其决定因素只在于经销商是否给予这些厂家来的空降兵足够的授权和理解。

既然要让空降兵帮助自己公司走正规化路子,那么就给他们干活的权力,不要不给实权,更不要等人家工作规划出来了,你又指指点点说这不对、那不对。在工作出现摩擦的时候,要充分信任空降兵,协商解决问题。

销售区域经理述职报告范文第5篇

尊敬的公司领导同志们大家好:

xxxx年是农化行业极不平凡的一年,面对着极端不利的气候条件,面对着原辅料价格上涨和短缺的困扰,华东全体人员在以xxx董事长为首的农化班子正确领导下,保持着高昂的斗志,努力拼搏,实现了历史性跨越。下面就是对我一年的工作做简要述职:

我是年初通过公开竞聘走上华东区经理的岗位,通过一年的工作,使我的素质和能力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锻炼和提高。xxxx年公司下达我片的销售任务为xxxx万,实际完成xxxx多万;超额完成任务的xxx%,绝对值增加xxxx万,人均达到xxx万,所有人员全部超额完成任务;与去年xxxx万相比增长xxx%,市场剩货率,总体费用率均在公司指标之内。上述的数据可以看出,华东片销售额已占全国制剂市场的1/3,也是人均单产最高的地区。

简要分析原因,其一是xx年天气条件有利于苗后除草剂的销售,而不利于杀虫剂的推广,我们作为一家以生产除草剂为主的企业客观上说是占尽了天时;其二是公司领导对制剂销售的重视,徐总、张总多次亲临市场指导工作,极大的鼓舞了我们的斗志。其次是年初对销售模式的改变,采取大区负责制,机制灵活、资源共享极大的调动了业务人员的积极性,从组织结构上给予了充分保障;其三是公司的前瞻性工作开展有效,合理的冬储和择时的采购确保了市场的供给;其四是人员合理安排,一个人只有对自己从事的工作抱以极大的热情,才能发挥最大的效应。

区域经理往往大多是优秀的业务人员,身上有浓厚的业务人员情节,独立工作能力、敬业精神很强,但不能认为所有人员都和自己一样,以激励和信任就能做好工作,所以在大区管理上主抓了(1)只让业务人员做对持续增长有贡献的事(2)掌握利用政策、促销等对短期有增量的事。从我个人来看:

一、跟得上。就是在理念、能力和工作实绩方面跟得上行业发展的新形势、领导的新思路,各项工作的新变化和身边先进同事的步伐。真正把心思凝聚到工作上,把精力集中到办实事上。

二、做得细。市场工作无小事,所以自己在工作中坚持细心细致,并且从细小的事抓起,注重细节和过程管理,做到每年的工作在我手中尽可能做得更好,市场销售业绩逐年递增。

三、抓得实。就是做一项工作成一项,所以自己在具体工作中能够克服缺乏责任感,无所作为不愿抓落实的思想,认真完成日常工作和每年的各项任务。

具体落实到以下几个方面:

1、凝心聚力,打造和谐团队。对人员进行一次彻底的摸底调查,根据其特长、能力安排合适的区域,实现人尽其才、人尽其力、人尽其用。所以年初在华东区域人员组成上本着新老结合稳健发展的原则,华东市场有三位老同志,被我们称为三驾马车的他们在今年的销售工作中起了积极表率作用。在销售高峰期江苏市场xxx同志的爱人出了车祸需要手术住院,在此期间他一边要照顾病重的妻子一边还要忙于铺货,而后又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正是这样一贯的勤勉才有了今天的业绩;安徽市场的xxx同志今年也可谓是背水一战,在炎热的夏季因血压高晕倒在车站,是11把他送到二院,醒来之际第一句话是他包里的汇票可在,正是有了这种对事业的忠诚,才有了较xx年xxx%的增长;浙江市场xxx同志敢打敢拼,在不被人看好的南方市场实现了xxx%的突破,成为进步最快的业务人员。今年在两位新省级经理的带领下像xxx、xxx、xxx等也是勇挑重担出色的完成了销售任务,只有凝心聚力一切围绕市场转才能发挥最大的潜能。

2、品种建设,注重单品上量。如何在小市场做出大文章?我们对华东市场的网内客户采取重点品种单品销售,划定销售区域,规定统一销售价格,采取封闭销售模式,确保经销商的合理利润。成功操作了毒死蜱单品销售突破百吨,形成了一定的品牌效应。

在南方市场没有形成核心产品的情况下,增加过渡性品种,按照短平快操作思路,追求效益最大化,采取定做、配方改良等办法来促进销售。今年此类产品贡献巨大,像xxxxxxxxxxxxxxxxx等十几个品种的销售额已占xx%份额。

3、寻求增长,加大薄弱市场开发。浙江市场、苏南市场、皖西南市场是华东区域的薄弱市场,多年来处于停滞不前。除了产品结构问题外更重要的是对做好薄弱市场的信心,经过认真分析,系统思考,在人员配备、客户选择、网络建设和技术支持方面给予更多的指导和帮助,今年浙江市场销售额已从xx万发展到xxx多万;苏南市场从xxx多万发展到xxx万;皖西南市场从xxx万发展到xxx万,市场开发已经取得初步成效。

4、节约费用,从销售细节做起。今年实行费用定额管理,销售工作强调实效性以来,切实抓了宣传形式的改变,在重点市场压缩人情会以及费用较高的电视媒体广告,采用实效性更高的《安徽农村广播》、《江苏农业科技报》等宣传形式,不仅节约了费用而且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在运输费用这一块,江苏市场统筹考虑充分利用公司危险品运输车,不仅确保了货源的及时供应而且大大节约了运输成本。安徽市场尽量选择有资质的专线物流公司,减少了二次中转的费用。

工作中的不足

1、销售渠道不够下沉。目前我们在销售渠道选择上重点投入县级市场和部分地级市场,采取保护经销商利润的销售模式,我们把精力和销售支持集中于地、县级市场,对乡镇经销商投入和支持不够,很多外国公司和有实力的国内厂家却趁着这个时机,在乡镇加速市场开发速度和加大销售投入,树立了稳固的销售地位。

2、南方品种资源短缺。虽然我们已经很努力的创造一些品种资源,但能产生效益的品种匮乏,特别是明年国家农药管理政策的改变,没有新产品的后继跟进,南方市场销售很难有所突破。

3、销售价格机制不完善,市场被动操作。农药销售季节性强,由于以往沿袭下来的销售定价程序和机制灵活性不够,如xx年百草枯定价公司连续上涨,导致无法与市场接轨,销售停滞,现库存较大,我们不仅失去了强占市场的机会更可惜的是该品种xx年公司肯定要有损失。

4、市场窜货是销售的最大障碍:xx年公司虽然加强了窜货管理但安徽市场仍然屡禁不止,窜货方式也由公开转为隐蔽,严重干扰了正常的市场秩序,客户合作信心受到打击,隐患较大。

xxxx年工作努力的方向与具体改进办法

改变以往简单的注重销售数据,以及销售业绩短期效益,变粗放式经营为深耕细作。建立以销售为目标,以市场管理为基础,以终端拉动为手段,实现渠道清晰化,终端掌控的市场目标

具体措施和改进办法

1、营销模式的转变。随着农村种植规模化发展,农民由一家一户逐步转向承包几百亩田机械化耕作。我们的营销策略和产品策略要作进一步调整。产品销售要下沉到终端,用药方式也会更理性,农药会向大包装发展,服务对象也是更专业的种田大户。计划xx年在有条件的地区大力推广重点乡镇零售店+种田大户的推广模式,加大宣传做服务,做终端,把质量和品牌建立在农民心中。

2、年底前做好本区域客户的分级考评工作,通过省级经理、大区经理、市场部三级审批核定最高赊欠额度报公司批准,在xx年的销售工作中加强计划管理,逐步规范市场向现款操作过渡。

3、继续加强各项费用控制,尤其是宣传费用必须逐笔请示核准,注重实效,奖励节约;物流费用(采取招标方式发包给有资质的物流公司);业务费用也要目标管理和过程监控相结合;招待费用(严格控制),依据服务的客户数量和区域跨度来定额费用,争取达到公司规定的较xx年下降x%的指标。

4、计划xx年单品操作的品种:针对2015年成功运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订单品种的销售,推出xxx等品种来弥补南方品种资源的短缺。

5、加强市场信息互动,及时提供真实可靠的信息到公司决策层,以便快速有效的实施战术调整。建议公司在制定产品价格时要分类,如市场主导品种(高价运作)和市场跟随品种(薄利多销)相结合,多打组合拳才能出奇制胜。

以上就是我个人xx年的回顾,在新的一年即将到来之际,我将以全新的面貌展示在大家面前,并争取以更好的业绩来回报公司领导及全体员工对我们的信任和期望!我们坚信:在公司领导的正确指挥下,有一支团结、敬业、勇于奉献的员工队伍,前进中的丰乐农化将更加辉煌。

2016研发经理述职报告范文二

xxx,男,现担任xxxx有限公司生产部经理,兼管品控部、设备部、仓储部、研发部等工作。一年来所属部门及所管辖部门工作都有所提升,具体表现在生产成本控制、产品质量控制、物流、人员效率等方面;实际工作中也存在不少的问题,值此年末之际汇总报告如下,是为本人年终总结或述职报告。

一、成本控制

A、设立了专人进行成本核算,并结合以往公司的核算方法进行两次大的改进;达到了两个方面的目的,一是成本核算更加真实、及时、有效,二是对相关人员的考核提供了依据。

B、要求相关人员每日查看成本状况,做到心中有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改进;每天在公告栏中公布成本偏差较大的部门及数额,促进全员的集体荣誉观念和成本意识;在月度绩效奖励上附加成本因素,对成本偏离较大的情况进行全员考核;

C、明确了大部分的成本控制标准,使得管理人员及操作员工做到心中有数、目标明确;

D、月末公布成本情况并召开专题会议进行分析,制定改正方案,跟踪纠正措施的执行情况;同时对相关人员执行严格的考核制度。

通过以上方法、措施使得全年各类原材料成本偏差控制在:.3.2%

符合公司的标准成本偏差。各级管理人员及生产员工的成本意识均得到了加强和提高。

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A、水、电、汽三项统计不完善,指标不清楚,且尚未纳入责任考核;未建立相应管理制度;

B、维修费未进行统计,指标不清楚,尚未纳入责任考核;未建立相应管理制度;

C、低值易耗品进行了部分制度规范(《劳保用品发放标准》、《低值易耗品发放制度》等),但是统计不完善,指标不清楚,未纳入责任考核。

D、非生产部门成本意识不强,没有具体的部门成本控制指标和相关制度(例如:仓储部装卸费、整库费、周转费、租库费等的控制;品控部客诉费、检测费、公关费等),部分管理人员数字观念不强。

二、质量控制

A、通过召开会议及组织培训提高员工的质量意识;

B、全年无重大恶性质量事故;

C、对质量问题及时处理并做通报,强化员工质量观念;

D、考试工艺规范、操作规范;

E、完善部分生产记录(投料记录等)、发货记录等,使产品具备可追溯性;

F、加强监督检查使得设备卫生、工器具卫生、生产现场卫生及员工个人卫生均有大幅度提高;同时也增强了员工卫生意识的自律性;

G、明确生产管理人员的质量考核指标,严格考核,使得各级管理人员重视生产过程的各个环节质量控制;

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A、没有系统的质量管理体系,需建立并运转;

B、没有稳定、优秀的品控队伍,需建立人才培养、引进机制同时配套好的激励措施,提高人员工作积极性和稳定性;

C、与质量管理相关的记录不完善,需进一步加强并实际运转;

D、品控管理人员的培训没有完善的制度机制,需建立并实施;

E、需要明确品控员职责;

F、没有完善的品控记录,质量问题及质量事故记录(发生过程、造成损失、发生原因分析、事故处理报告、事故纠偏措施等);

G、没有完善的质量周报、月报、年报(汇总生产过程质量情况、原材料质量情况、产成品及市场反馈质量情况等);

H、对员工的培训需要再规范,编制培训计划、培训教材并跟踪培训效果;

I、需针对研发部出的工艺规范、质量标准完善监督检查标准、监督检查方法及工具等规范;

三、效率管理

A、细化分工提高单位时间劳动效率;

B、完成并超越公司提出的生产一线员工平均工资达到2元/月的目标,全年按每月工作26天计算平均工资达到2259.8元;

C、针对设备的生产能力定时定额,注重前后生产工序的配合衔接,使得生产过程更加流畅,减少或避免停工待料及窝工现象;

D、调整工资分配方式,使劳有所值、劳有所得;

E、明确工作目标,采取适当的激励措施提高员工的生产积极性;

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A、生产前(尤其是新产品)的组织、准备工作不充分,使得现场比较乱且影响员工生产积极性;

B、对员工的工作情况记录不完备,不能做到每名员工做最适合自己的工作;

C、调岗随意性大使员工茫然无所适从;

D、没有有效的新设备、新工艺引进机制,不能大幅度降低员工劳动强度、减少工作时间且提高工作效率;

四、制度建设

A、已完成规范明细:《计件工资管理规范》、《工作服穿戴管理规范》、《车间卫生管理规范》、《员工考勤管理规范》《员工入职、离职手续办理规范》、《装卸工管理规范》、《仓储部出入库手续管理规范》、《员工进出车间管理规范》、《劳保用品发放规范》、《工器具管理规范》、《设备卫生管理规范》、《管理人员考核标准》、《设备操作管理规范(部分)》、《安全生产目标管理》、《员工个人卫生管理规范》、《仓储部卫生管理规范》、《效益奖管理规范(工龄和全勤)》;

B、在制度贯彻方面坚持的中心思想是:要想执行有力,必须措施有力;要想措施有力,必须检查有力;要想检查有力,必须奖惩有力。。并在实际工作中强化监督检查及记录的职责,坚持没有检查工作就不算完成(即便实际工作已经完成),强化各级管理人员的监督检查意识和接受监督检查的意识。

C、考核尽可能的量化,以事实为依据、以数据为准绳。使得考核尽可能的公平合理,同时辅助以有力的奖惩力度,极大的提高了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也通过数据考核增强了管理人员的数据观念,使工作有更直观的参考和理性。

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A、一定程度上存在人管人的现象,而不是通过制度管人。造成的不良后果就是,这个人在工作就能做好,这个人不在可能工作就会有问题;

B、制度不够完善,很多时候政策及执行都比较随意,没有正式文件,没有正式批准的手续;造成结果是为后期执行带来很大不确定性和纠纷的发生;

C、有些制度时间较长,不能及时修改,在面临问题是出现按制度走不通的尴尬。

五、文化建设

A、抓住每次机会贯彻统一思想,主要有:做人做事儿要有起码的职业、道德底线;选择了这个工作就要无怨无悔的努力做好,不要即干着工作又讨厌这里的一切;责任是第一位的,任何一件事情或事故都应该有责任人而不是都是公司承担;领导干部要心胸广阔,做事儿要尽可能公平、公正、公开;强调服务意识,避免话难听、脸难看、事儿难办;加强执行力文化建设,强调复命制;

B、利用板报、标语明确告诉全体员工我们鼓励什么?反对什么?那些事儿是我们希望看到的?那些事儿是我们应该尽力避免的?对重大责任事件通报处理结果接受全体员工监督;对好人好事儿也大力宣扬;

C、反复的讲丛书上看到学到的知识、思想,并在适当的机会集体讨论,鼓励管理人员多看书,努力打造学习型团队;

存在的主要问题:

A、没有系统的企业文化建设方案,没有形成固有的企业文化氛围;

B、没有进行企业文化建设的专有人才,对企业的发展史、企业的今后规划、人才战略,员工福利等没有系统的文件和宣传,导致人员的归属感不强;新员工流动性大,老员工思想沉闷不活跃;

C、企业没有典型人物形象,典型事例分析,使得在一定程度上员工价值观取向不明或者是散乱,企业整体凝聚力不强;

D、没有合适的业余生活,没有建立很好的团队观念。

六、人才储备

A、新任命车间主任一名;机手主任一名;班组长5名;维修主任一名;拟任命品控主任一名;

B、

存在的主要问题:

七、安全管理

A

B

八、思想教育、使命感教育

A

销售区域经理述职报告范文第6篇

7月的人才市场热闹非凡,王慧悠闲地陪着女伴穿梭在各大企业的招聘展台之间。在梦裳挂着招贤纳士的招聘标语的展台旁聚集着拥挤的人群,也吸引着王慧的眼球。梦裳是本地一家刚刚成立的服装公司,主打产品也是毛料职业装,发展态势从这次招聘中就可窥一斑,从机台工、整熨工、附工、质量检查员、办公室文员、统计员、跟单员、销售经理等职位之多薪水之高,不难看出企业的茁壮成长。那一刻,王慧认真地填写了一张应聘简历,在求职意向一栏里,王慧停住了手中的笔,“跟单员”三个字显得格外潇洒。

8月1日王慧成为梦裳服饰公司里的一名普通的跟单员。仅仅用了两个星期的时间王慧就把展室里的各种款式,不同的领子、扣子、开剪、裙子、裤子熟悉了个遍,老款有27种,新款有12种,然后学着老跟单员那样点货,检查,装箱,发货,为此王慧不得不放弃自己心爱的高跟鞋。虽然王慧早有心理准备,但是辛苦还是出乎自己的想像,忙里偷闲,王慧偶尔也会这样想,如果当初选择了典特,自己现在又会是在做什么样的工作呢一个月下来,王慧瘦了7斤,试用期结束王慧是被录用的6名跟单员里两名女性之一。跟单员属于销售部,6名新人被分到了4个区域经理的手下分管各地区的配货供货,销售返货,王慧负责的地区是东北三省,工资是底薪+效益,底薪就是几百元,而效益是地区销售额的0.3%提成,公司历史上的最高记录是3100元。有付出就会有回报,这就是职场的生存真理。

当跟单员都把目光锁定在库房,希望能给自己的辖区尽可能地多发货的时候,趁着新款还没有下线,王慧换上了自己心爱的高跟鞋,四平八稳地坐到办公室里,向顶头上司张经理要来了东北地区两年以来的销售记录,单调的数字让王慧看得眼花缭乱,她索性把它带回家去认真看。两天的时间,王慧制作了一份一目了然的报表,结论很简单,不是所有的样式都是适合东北三省的。在王慧眼里的销售公式是零返货,而不是无的放矢多发货,多返货还会影响销售的黄金期。东北三省应该是职业装的一个重要的市场,但是由于管理不善,销售额在5个辖区里一直都是第四,这一次王慧对零的返货下定了决心。十一是秋装的销售高峰期,虽然王慧只为辖区准备了4000套的配货,但是7天的销售率竟达到97%,零返货,零调货,零货款拖欠。王慧犹如一匹黑马在97和3个零中脱颖而出,嫉妒也伴随而来。嫉妒是人类的天性,遭人嫉妒未必是一件好事,但是没有人嫉妒倒是一件坏事,对此王慧心里还算明白。

年终表彰,老总找到了王慧:“王慧,我看过你的履历,作为新人你的工作能力是有目共睹的,你负责的东北三省销售业绩扶摇直上,而且你的三零业绩为公司做出了表率,希望你能继续努力!”王慧淡淡地一笑,谦虚了几句自己还很年轻等等,当老总告诉准备提升王慧为辖区的副总经理时,王慧连忙婉拒:“我需要学习的东西还很多,而且我的很多工作都是张经理手把手教我的,这也是集体的功劳啊!”在表彰的名单上,王慧坚持把张经理的名字放在了自己的前面。张经理的能力如何,明眼人都看得出来,只不过人家是和老总一起创业的元老,就算没有功劳也还有苦劳嘛。这样的人也许工作能力不敢让人恭维,但是在背后使一些小动作也许还会是个好手呢!王慧遭别人嫉妒也就罢了,但是决不能让自己的后院起火,上司下属一团和气,那些想使坏的小人自然无机可乘。表彰结束以后,张经理和王慧的相视一笑,却意味深长。有这样一个能干、收敛、聪慧的下属,相信没有哪个上司会不高兴的!

经过一年时间的实践,王慧把销售部的流程环节已经改善得尽善尽美,毫无纰漏了,而东北三省由原来的19个商发展到36个,销售额自然是花魁。山雨欲来风满楼,大家都在议论着王慧的晋升,任命下来,王慧在众人意外的眼神里,走马上任CI策划部经理。当然这是王慧的一个心愿,CI策划部这张白纸并不小啊,销售部的工作王慧早已烂熟于心,虽然接手的时候并不是完全的白纸,但是在那里已经留下了王慧浓墨重彩的一笔了,所以还不如另外再找一张更大的白纸。

上任3个月后,王慧设计的画册文案草稿隆重出台了。20天后,由李东田化装造型,冯海摄影,王敏为模特的宣传画册就这样与商和顾客见面了。在大连国际时装节上,在北京的新闻会上,在季节的订货会上,好评如潮,直到那一刻,王慧悬着的心才算踏踏实实地落了地!

2002年年底,各部门的中层领导都在热情洋溢做着述职报告,为公司的发展出谋划策。最后一个发言的是王慧,言简意赅,爆出冷门,其中只有三个要点:1.不应该继续扩大生产,应该适当缩小生产规模。2.控制商的数量,在北京、天津、上海、重庆等一级市场以建立专卖店或者进驻大型的商贸中心为发展战略。3.申请注册香港商标,强化产品的包装,把增加品牌的附加值作为未来发展的一个重心。

2003年的元旦刚刚过去,本是集团副总候选人的王慧在任命下来之前,递交了一份辞职报告。虽然大家很诧异,不解,纷纷挽留,但是王慧脚步还是走向她寻找的另一张白纸,应另一家主打休闲装的服饰公司的邀请,王慧决定在那张更大的白纸上一试身手。

是在有几十年甚至几百年的历史的企业里循规蹈矩地学习他们现成的经验,还是和企业一起壮大,证实一张白纸好做文章的真理,那要看你自己的选择和取舍了。

销售区域经理述职报告范文第7篇

接下来该做什么?

每逢年末岁初,这个问题就会萦绕在很多人的心头,不管想得清楚想不清楚,它总在脑海的某个角落里,时不时蹦出来让人分神,许久都挥之不去,常常会延续整整一个过年季。

普通员工关心的是个人发展,年底跳槽是职场的普遍规律。年末例会上,我笑言道:“这个时候。大家的眼珠都转得快了起来,各种心思也都活络了起来。”元旦那天,我在办公室里整理东西,清理不用的文件、物品,相当于“辞旧”;然后在办公室里静静地想新的一年“接下来该做什么”,算是“迎新”。元旦假期结束后的第一次例会,我把自己想到的各部门“接下来该做什么”讲给中层干部听。希望他们传达给各自的下属,让公司的每个人进行相应的个人发展规划。

企业主和管理者关心的则是企业发展的走向。年初第一周,大多数企业都会召开战略研讨会,集思广益,共商新一年的大计。微博的兴起,让许多企业把寻找顾问的触角伸到了网络世界。优米网创办人王利芬就在微博上向网友征集对网站发展的建议,给战略研讨会带来一线用户的声音。正月十五元宵节晚上,我们企业的高管们聚集一堂,讨论得热火朝天,正是企业“接下来该做什么”这个话题。

“接下来该做什么”即是“战略”。营销管理的战略分三步走:在哪里、去哪里、怎么去,即分析现状、确定目标、缩小差距。营销人个人发展的战略规划,也可以遵循这样的步骤。

先来分析现状,看看我们“在哪里”。2010年,太阳雨的销售实现了89.88%的增长。在数字的背后,我们需要了解的是:在同行业,我们到底占据多大的市场份额;知晓、了解、认同、购买我们的消费者各占多大比例;消费者和经销商的满意度如何;产品周期所处的阶段和新产品的研发方向如何……它们分别体现了销售渠道的战果、品牌传播的效果、售后服务的追踪结果和新产品开发的成果,各个部门可以对号入座。

个人发展现状可以通过两张图查看自己“在哪里”一部门组织架构图和企业组织架构图。太阳雨的销售部从业务代表到销售总监分为13个层级。通过部门组织架构图可以一眼看到自己的位置在哪里,晋升通道如何。企业组织架构图,能清楚地反映出你的岗位在整个组织里所处的位置和发挥的作用。这样的观察,有利于明确自己的工作格局,不仅知道自己怎么做,而且明白为什么要这样做。

然后确立目标,想想我们“去哪里”。新的一年,我们销售目标和利润目标各是多少?我们的营销费用预算如何分布?渠道扩张是扩大已有市场的份额,还是开辟全新的市场?理想的人力资源配置情况应该是怎样的?目标能让我们发现现状与理想之间的差距。营销体系运营过程中的各种动机,都来自于与目标的差距。意识不到差距的组织就不会有强烈的动机,更不会在市场上有所作为。

个人发展目标要通过可量化的专业水平来指引自己“去哪里”。我始终坚持一个观点:看自己有没有发展,不是看这一年多赚一万块还是少赚一万块钱,而是看这一年自己长了多少本事:与业务岗位相关的硬技能掌握到了什么程度?职场通用的软技能又有哪些提高?年末我收到一些职能部门用思维导图呈现的2011年工作规划,很欣慰,因为他们知道自己负责的工作要“去哪里”,就表明他们知道自己将“去哪里”。

最后是缩小差距,琢磨“怎么去”。没有投入就没有产出,但企业的资源是有限的。提升产品力,意味着增加促销和广告投入、更换包装、降低价格等;增强渠道力,意味着加强经销商管理、提高渠道奖励等;加大销售力,意味着加强对销售人员的培训、提高提成标准等……这些方法都行得通。然而市场在变,我们自身也在变,方法也应随之而变,通过资源的合理配置,整合各项资源来缩小差距,完成目标。

个人发展需要通过持续性改进,缩小职业现状与职业目标之间的差距。那些整天“瞎忙活”的员工一直都在用相同的方法做相同的事,却期望产生截然不同的结果,这是职业发展的误区。火箭式的晋升需要过人的才能加上很好的机遇。大多数人必须通过在工作中不断进行持续性的改进来实现职业发展目标。这里做一点新的规划,那里替换一下爱老旧的做法,一点点地进行不懈的持续改善。就像我们一个区域经理在述职报告上说的:“在市场上,唯有突破才能产生价值。突破程度的多少就是自己价值多少的体现。”

销售区域经理述职报告范文第8篇

1.投入才有回报

2001年6月13日告别家乡,踏上南行的火车。8月25日加入推广部,从推广部成立到推广部辉煌的02年10月,02年末加入。03年9月初再次告别第二故乡广州,踏上北上的火车,9月6加入发行中心零售部直到现在。从一个普普通通的推广专员到推广部主管到站长再到今天零售区域经理。这一切都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再发生变化;这一切也因为时间的量变到自己经验累积的质变;这一切是时间检验自己付出辛勤汗水多少最好的见证,更是检验自己得到回报的多少。现在已经是06年了,回过头来看看,时间过得飞快。而自己不光投入的是青春年华,收获得更多是硕果累累。因为投入就有回报。

记得接到通知要配送报纸的时候,从摸不着东南西北到如今对市场了如指掌;从送报用自行车送的笑料到如今不断更新劳动工具提高工作效率;从报刊发行的门外汉到如今以敬业、服务水平高、团队氛围好的发行精英,这一切从我们到认可我们,个个竖起了大拇指。难道我得投入没有回报吗?

以上得事例足以证明,像今天新的市场部所负责的网络拓展、渠道建设、外报外刊、渠道资源和队伍配送资源的销售以及客户资料管理等工作,都会因为我有一份“只要我投入就一定会有回报”的信念,而体现出我得优势。就像总说得,办企业就是办教育,只要自己尽一份责任,多一份投入,多一份爱心,少一些责骂,我们就定会给社会培养一批可用人才,就定会得到社会的回报。大家说是不是?

2.忠诚才有信任

记得2004年7月初正直欧锦赛临近尾声的时候,一天早上把我喊进办公室,告诉我:因为最近车厢卖的报贩太多,已经引起了治安问题,而且一些乘客以及部分派出所也已经投诉到。现在报贩的问题你们又解决不了,明天必须停报。而先前就售报报贩较多事宜,当时总也和三产打过几次保证,但由于当时的欧锦赛特刊做的很好,很出众,影响力也很大,地面各站为了报社的发展,不惜牺牲自己宝贵的休息时间,面临被警察以及稽查抓、被打的危险,行走在车厢里售报。正是如此,报贩人员规模已经越来越大,直接影响安全客运。高层因此也受到了批评。现在只有停报进行整顿。当时我解释了半天都无济于事。最后我当着以及其他几家报刊社负责人的面流下了眼泪。哀求等欧锦赛结束以后,我一定协调报社解决此事。虽然说“男儿有泪不轻弹”,但是当时我就想:不管任何办法只要不停报,让我做一切都可以,哪怕跪下。也许是我的一举一动感动了,她暂时答应了我的请求。这一段不大好,别把自己写的这么可怜,要写出你是怎么争取的,而且多写些管理方面的事

2005年6月底,为了落实贯彻法,保障乘客安全,撤掉了所有的报摊。我们当时停下工作积极配合撤台,但还是因为当时我们的人去和拉台子没有及时返回来,造成我们没有人积极帮忙的误会。加上又撤掉报摊,三产负责人心情难免有一些波动。两件事情加起来,又让三产的领导不高兴了,直接告诉我说明天流动点不送报了,而且已经打电话告诉了,关于明天流动点送报的会我也不用去开了。而、等其他的早报依然送流动点。我再一次厚着脸皮参加了会议,会后又一次打保证说好话,掉眼泪。事情还是摆平了。

自创刊以来,地面同事到售报基本从来没有间断过。曾经一段时间安全大检查,也曾被一些站长及同事误会过、骂过,甚至在会上争吵过。为了报社的发展,为了尊重与报社利益高于一切,为了维护好特殊的重点市场渠道,我一次次跟的负责人姐长姐短,哥好哥亲的去化解矛盾,去和站长以及同事协调,去安慰站内的同事。

这些都只是工作经历的一小部分。正因为我忠诚于报社,忠诚于这份工作的责任,忠诚于报社领导对于我的信任,这一些委屈算的了什么?再多我也愿意背!就算再流几次眼泪我也愿意!因为工作就意味着责任。因此,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对所担负的责任充满责任感。一个有责任感的员工,不仅仅要完成自己份内的工作,而且要时时刻刻为企业着想。企业也会为拥有如此关注企业发展的员工感到骄傲,也只有这样的员工才能够得到企业的信任。因为只有忠诚才有信任。

3.主动才有创新

从单一的街头行为艺术到集印花换礼品,从简单的报纸零售到报纸营销,从买报送祝福到买报送平安!所有的一切只有依托与市场的应变以及不断的创新,来求取报纸零售销量的突破。

因为市场是活得,人更应该灵活。有人说做市场就是做战场!因为商场如战场,市场更是没有硝烟的战场。作为一个市场部经理,主要工作来自于市场,服务于市场,依托于市场,积累市场的信息。从而为自己的报纸确定销售及策略、并建立相关客户资源、拓展及维护好市场渠道以及报纸售后服务。所以灵活的市场信息只有自己亲历亲为,主动亲身走入市场才能获取。

而创新就是不墨守成规,敢于冲破传统观念和传统习俗的束缚,勇敢地走前人没有走过的道路,勇敢地干前人没有干过的事情。哪怕是微不足道的创新总比墨守成规要好的多。

做好一个市场部经理就必须主动带头,鼓励大家积极主动的学会创造力的去工作,一旦同事有一个所谓好的点子,就鼓励他主动地将这个点子如何变成现实!因为只有主动才有创新。

4.敬业才有荣誉

从加入到现在,我一个荣誉证书也没有拿到。因为一直认为自己工作很优秀。如果没有拿到荣誉证书,就总结反思是什么原因,那些地方不足。第二年改正不足点并努力拼命工作。可是等到真正有资格拿这个荣誉的时候,又因为自己是管理者,为了鼓励新人又拱手相让。甚至有一年优秀敬业奖,自己又有机会,也是让跟自己同一级别的一个经理去代替。曾经也因为别人拿到荣誉证书以后,郁闷过许久。也因此给领导打过电话,诉过苦,更和朋友发过火。甚至在年度总结上幼稚的提过自己干得很郁闷,没有功劳也没有苦劳,有点想要离职的想法,那时候感觉自己太虚伪,感觉工作就是为了荣誉!后来领导启示我,“不是每一个人做的每一件事情都会得到别人的欣赏,只要问心无愧就够了”。这话好像是偶和你说的吧,哈哈这句话时刻在我耳边回荡,我认认真真的做好每一件事。不求荣誉,只求自己问心无愧。有一次偶然的机会看了一部范伟和王志文主演的《求你表扬我》,让我触动很大,其实敬业就是一种荣誉!自己在岗位上兢兢业业,付出了很多,就会有回报,就更能得到的领导和同事们的认可。不仅仅是荣誉证书的体现。记得国内知名学者陈凯元在《你在为谁工作》一书中谈到:“敬业对工作态度的要求是非常严格的。一个人无论从事何种职业,都应该心中常存责任感,敬重自己的工作,在工作中表现出忠于职守、尽心尽责的精神,这才是真正的敬业。”而那些勇于承担责任并具有很强责任感的人,才有可能被赋予更多的使命,才有资格获得更大有荣誉。所以只要敬业就有荣誉。

没错,投入才有回报,忠诚才有信任,主动才有创新,敬业才有荣誉。这不止是《加西亚的回信》经历了100多年的历史考验,它更给人们提示的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行为法则即互惠的交换,更是我们一个管理者所具备的基本要素。除此之外,我还要有一颗感恩的心!对工作心怀感恩。对周围的人心怀感恩。要感谢各位同事的恩惠,要感谢父母的恩惠,感谢领导的恩惠;没有各位同事的帮助,没有父母的养育,没有领导的教诲,就不可能有我的今天。感恩不但是美德,而且是一个人之所以为人的基本条件。每一份工作或每一个工作环境都无法尽善尽美,但如果我们能每天怀着感恩的心情去工作,在工作中始终牢记“拥有一份工作,就要懂得感恩”的道理,对周围的点滴关怀或任何工作机遇都怀有强烈的感恩,并努力与周围的人快乐相处。结果,我们不仅心情会更加愉快,所获帮助也会更多,工作会更出色。

我说过我用我身边发生的实例作为我此次在竞聘市场部经理岗位上的述职报告。虽然我没有清晰的组织架构,没有岗位的描述,更没有岗位的发展规划及目标,但是实例胜于雄辩。我有我独特的一面。以上有欠缺考虑的地方,请各位领导及同事指出。总之,不管结果如何,我都将一如既往的前进!不为别的,只为鲜花永远在前方,我们永远在路上!

销售区域经理述职报告范文第9篇

团队管理好坏在哪里体现――执行力的效果。

很多内资企业的老板都说:“我这个团队虽然素质不高,但是员工很纯朴,执行力强。”他的信心来自于:“员工很怕我,我说一他们不敢说二,所以我说执行力很强。”实际上这只是老板一厢情愿的想法。

现在绝大多数企业老板都知道要做好终端,那么为什么你的企业终端的陈列、海报做得那么差?绝大多数企业都羡慕外资企业的报表管理,但是为什么你的员工有报表也不填,或者填写假报表?没有一个企业老板希望公司的财务漏洞百出,那为什么你的企业市场促销费总是有太多截流和使用不到位现象……

扪心自问,公司的意图最终都不能反映到市场执行结果上,你还敢说你的执行力好?

执行力是一个团队管理系统运作的最终反映,这个管理系统主要包括以下六个要素,本文就从这条主线来分析对比中外团队管理的手法。

要素一:决策机制

自己的“指导力”――你的市场决策是否正确?

市场决策准确度的提高,要看四件事:

1.决策者的市场走访:

决策者必须经常走出办公室去了解一手资料,了解大家为什么不执行,是员工的问题还是命令本身有问题,市场上遇到了什么困难?

2.信息收集和上传通道:

仅仅靠走访了解市场一线情况虽然直观,但不全面,还要建立更多的信息通道:下策是设立一些可能会流于形式的市场信息日报表,中策是建立信息平台,上策是专业信息岗位的设置。

3.决策的产生:

根据多方信息的反馈,加上领导的专业研判,也许还要再配合专业的数据分析模型,下一步的市场或管理方案就产生了。

4.决策的校准:

科学的决策校准有三个步骤。

权限控制:超过权限你无权决策,交相关部门复核。即使是总经理董事长的决策也最好交由财务审核,评估一下企业目前的财务和生产资源是否可以支持你的决定。

议会控制:你的决策是让下属的业务、生产、储运部门执行。邀请他们一起讨论,可以收集更多信息帮你校准决策。

实践验证:决策先在小范围内试验,改掉其中无法执行的部分,总结出可能遇到的问题和解决的方法,然后大面积推广。

中外对比:

1.从切合市场实际的方面来讲,内资企业相对有优势。

外资企业的市场决策要看数据,虽然很理性,但是很容易教条和片面――中国是世界上跨度最大的市场,不同区域的市场特点、消费习惯差异很大。而外资企业并不熟悉中国的市场,在这方面吃亏不少。

内资企业的决策很多是老板的市场感觉,虽然草率,但是别忘了内资明星企业老总大多数“出身草根”。宗庆后一年有两百天在市场上奔波,所以他才敢说:“我不相信外资市调公司的数据,我做生意靠感觉。”

2.在决策的产生和反应速度上,内资企业绝对有优势。

外资企业的市场决策要走流程:首先在信息获取上,老外更相信数据而不是感觉,而实际上数据的真实性、及时性在逐渐传递过程中肯定会打折扣,而且很多市场问题根本不是从数字上就能看得出来的。其二,外企往往用一些数据分析模型来做决策,这类似于用炒股软件炒股,优劣难辨,结果就是决策反应慢,而且僵化。

内资企业老板一般不喜欢把时间花在数据上,他们更相信自己的判断,而且一着急,什么流程都不顾,直接下命令甚至直接上阵打仗。方法虽然土了点,但经常是“以快制慢”,往往能出奇制胜。

3.从决策校准方面讲,内资企业优劣参半。

优势:内资企业的老板,大多数都跟经销商保持着密切的沟通,而且这些老板很习惯在做一个决策之前,半夜把几个下属经理从被窝揪出来开会讨论。更重要的是他们勇于改正,一个决策出台,推行了一段时间效果一般,老板一句话,就了――摸着石头过河,天天都在实践验证。

劣势:老板曾经力排众议创造过奇迹,所以比较容易个人膨胀,相信自己的个人灵感,而且希望不断创造奇迹。加上明星老板一般都很强势,他告诉大家“做不做是态度问题,做的好不好是技能问题”,所以大家都不愿意犯“态度问题”的低级错误。于是“议会”大多看老板脸色发言,一旦老板一意孤行,很少有人会发出第二种声音。

点评:

中国功夫PK西洋拳,在决策和指导环节略胜一筹。

外企很不理解,为什么我们研究一大堆数据上一个新品还卖不动,内企老板一拍脑门上一个新品还卖火了?

无为而治,靠市场感觉却能有神来之笔,这是中国企业的“迷踪拳”,老外看不懂。

靠感觉做事的人有没有可能成功?有!但他心中充满了对失败的恐惧,因为他不知道成功的道理。

不要因为一次投机成功就变成个投机者,不能把企业的前途交给“侥幸”。

要素二:员工素质和培训

指导力提升,命令符合实际,员工就能执行到位吗?当然不是,执行力不好的团队,不管是错误的命令还是英明的决策,他们执行起来都会打折扣!

于是有人说――这是团队的人员素质问题。

我在外资企业工作多年,深知并非如此。中国的第一批“外企白领”的确学历素质较高,福利待遇也高。但现在外企都流行“本土化经营”,“外企白领”从几百个变成几十万个,人员素质要求自然会降低。康师傅、可口可乐现在的线路业代很多也只是高中或大专学历,销售主管和销售经理中也有不少并未达到本科水平。

中小内资企业的确在人员素质、平均年龄、平均学历水平方面落后,造成企业执行障碍,但是大中型内资企业现在招人也全部都要求本科以上学历,人才高消费硕士生做文员的现象也不少见。

外资企业和内资大型正规企业相比,人员素质上优势越来越小。但是为什么国际企业能在市场表现、团队执行力上有明显优势?

员工的培训是根本原因之一。

中外对比:

一、内资企业的教育训练系统现状:

1.理念:培训是员工福利,培训费是经营成本――越少越好。

2.频率:培训费的主要使用者可能是老板自己,经理级的培训可能一年搞上一两次,全体员工培训吗?每年开年度大会搞一次算了。

3.方式:举办一次培训,听课的学员越多越好,业代、主管、经理、经销商,甚至生产、行政全都一锅烩!要不然花钱请来了培训老师岂不是亏了!

4.内部训练系统:培训部一般都是别的部门兼任,即使有培训部,也不可能建立企业内部的培训系统和内训教材。培训部主要责任就是花钱――市场上流行什么,培训经理就花钱买什么。

5.培训后管理:绝大多数内资企业根本没这个概念,讲完了最多让学员上台谈谈今天接受培训的感想,表一表决心。没有任何培训后管理动作。

一年一度的年会培训,根本就是应景之作,作秀的成分大于实际意义。开年会了,找个老师来“唱一唱”大家高兴,上完课大家鼓掌,老师拿钱走人。再过两星期,你问:“老师讲什么了?”个个都是一脸茫然,已经全忘了!难怪内资企业这么做,他们认为培训费是成本,成本当然要越低越好。他们的员工甚至平时连月会都不开,全体人员碰面,一年也就那么一两次。

培训不系统,没有计划性、针对性,培训后缺乏跟进管理的基本动作……内资企业在教育训练这方面,乏善可陈。

二、外资企业教育训练系统现状:

1.理念:培训是制度,培训费是投资――不在于花钱多少,要看投入产出比。

2.频率:我在外企打工曾经有一次要晋升课长被人事部刷下来,理由是我接受的培训天数不够,要接受足够的培训课时才能正式升职。培训在这种企业不是年会上的应景之作,是有计划的。对员工来讲,接受培训也不是可有可无的福利,而是必须履行的义务。

3.方式:我在外企打工8年,经历的大多数培训课堂都是小班制,20个人一堂课,保证大家能充分互动,讲课的老师大多受过专业训练,非常善于搞气氛,课堂上欢声笑语很热闹,学员也很开心,美中不足是第二天睡醒后一想昨天好像啥也没学到。

4.内部训练系统:成熟的企业会培养自己专门的讲师队伍,有自己系统生动的内训教材,人力资源部会对不同职位的员工设计相应的培训列表规定……甚至有个别极端的企业号称从来不外聘营销培训老师和课程,“我们公司的营销培训体系是最先进的”。

5.培训后管理:目前外资企业的培训后管理多数能做到两个层面:其一是企业对培训内容的消化吸收和内化;其二是通过对培训内容的过滤和管理,促成学员行动。

2007年,我给某知名台资企业做区域巡回培训,专门有一位协理级的高层干部和我同步巡回,白天我讲课,晚上这位协理根据我讲内容出一个主题,全班同学讨论怎样结合老师讲的内容,制定和更新本公司的标准,然后作为制度全区域推行。

外资企业的培训赢两点:其一是系统化,内部训练体系的设计有素质教育、有技能教育、有晋阶培训、有应知应会的宣传贯彻,从知识结构上讲相对完整;其二是培训后管理,化被动为主动,把技巧固化标准化内化。

美中不足在实用性。教材的编撰者对一线情况缺乏深入了解,培训课上虽然也讲了一些实用的内容,但都属于入门功夫,涉及到管理层次的话题大多只讲些空洞理论和概念,不具体、不深入,在实战中指导意义不大。培训后管理虽然在做,但是跟进管理力度因人而异,走过场的现象也不少见。

点评:

中国功夫PK西洋拳,在培训这个环节上,全军覆没,原因是内企压根没觉得这件事很必要。

企业最大的累赘是没有经过培训的业务员。培训费是投资而不是成本,但这些大道理很多内资企业只是说说而已。

培训说白了就是个对员工的再加工过程。加工得好就是优等品,加工得不好就变成了废品。

要素三:建立标准

执行不力的原因往往不是不能,而是不会――不知道应该按照什么标准和步骤去做事,要想打造执行力,就必须要建立标准,让员工知道应该按照哪些步骤去执行。

标准化的管理贡献是什么?

1.从过程抓起,确保最终效果达到预期目标:

标准的建立是一个员工的再加工过程。员工来你这里时,各有各自的文化背景、工作背景、性格背景,做起事情来自然“各显神通”。当大家都按照一个标准做事情,工作的过程有了目标和统一的路径,便于主管从过程抓起,随时对下属工作质量进行检核、评估、检讨。

2.经验总结和培训,降低执行难度:

标准化本身就是对前人经验的总结。在此基础上再创新,出错的概率就会小,工作的效率就会高。

中外对比:

内外资企业在团队管理上最大的区别就在这里,每一个外资企业都有一本厚厚的标准化手册,外资企业所有关键业务环节,员工做事都有可以依循的标准,比如――

人和事的标准:大到新产品上市推广的步骤,小到一个客户拜访的标准,甚至细致到海报的张贴标准方式、客户的异议回答标准话术……

物的标准:货物的进销存流程标准、货架陈列/堆头陈列的标准、办公室内务的4S标准、办事处的业绩看板书写标准……

财的标准:费用的申报核销标准、票据的传送使用标准……

内资企业很少有标准,即使有,也往往流于形式。他们不注重工作的过程,他们更注重结果管理。

新品上市,内资企业多数不会规定各地的上市步骤和排期,更不会规定什么店内拜访步骤,他们会告诉各位区域经理――产品给你、促销费用给你、销售提成激励政策给你、平台在这里,你们放开手脚玩吧!

在标准化管理这个问题上,我完全赞成外资企业的做法,而对于标准化管理大家常存在的异议,在此解答。

问题1:标准化会造成僵化?

解答:错!现在企业之间的竞争完全是团队竞争――不是单兵较量,而是几百人几千人几万人之间的PK。两支军队对垒打仗,当然应该军纪严明整齐划一一切行动听指挥。

问题2:“兵无常势,水无常形”?

解答:有人会说,销售这个东西是很复杂的,对付不同的经销商、不同的产品、不同的竞争环境用的方法不一样。这东西没办法标准化、具体化。

我不这么看!

行军打仗变化够多吧,看看孙子兵法,5000多字,80%的篇幅都在教大家怎么选有利地形、怎么选择行军路线、怎么侦察敌兵人数、怎么派间谍、怎么用水火攻击敌人等具体动作……

扪心自问,不管是区域市场规划、经销商管理、客户谈判、促销计划拟定,没有规律可循吗?不能具体化变成知识产品,甚至做到相对标准化吗?不可能!

问题3:我在公司推行过标准化,但是阻力太大,大家都说太复杂,不愿意干!

解答:对内资企业来讲,直接建立全套的标准化手册不现实,员工受不了,企业的管理系统也不支持。可以先从关键环节建立起来――比如客户标准的拜访步骤;费用的申请审批、留档、审计;经销商的开设申请和资料维护;应收账款的审核控制追讨程序等。在这些敏感环节上迅速建立一套标准也是可行而且是有必要的,这样才能保证你的团队稳定运行。经过一段时间运行、提升和习惯之后,再逐渐追加标准化管理涉及的方面和内容,最终标准化管理系统就能平稳过渡,逐渐成形。

点评:

中国功夫PK西洋拳,培训环节我们输了。标准化环节又输了――输在中国人根本不信这一套。

要命的是这两个环节就是员工的再加工过程。

显然,内资企业所面对的局势已经很危急了。

要素四:监控机制

执行力是管理出来的,这就需要监控和检核系统的搭建。

1.结构决定功能:重点工作必须设置专职或兼职检核督办部门,比如这几个月那么多促销费用在下面花,谁下去审计?是财务部人员,还是要求各级经理必须调出当地的财务档案进行检查?

2.中转管理平台:总部不可能直接监控到全国市场一线,还要有各地中转管理平台(分公司办事处工作站以及各级主管)的设置,逐级监控才有效。

3.通过改善考核指标,促进中转管理平台检核职能的落实:管理什么就考核什么,各级干部的考核要和公司期望他们检核内容相吻合。

4.信息汇报:监控的结果要汇报,从信息汇报形式上可能有销售日报表、月度述职报告、内部网站、月会周会等。总部随时掌控各地的监控信息,快速反应,闻风而动.管理不滞后,监控才有价值。

5.监控核心内容――员工行踪和工作绩效:业务管理难度在于业务员一天中大部分时间在主管视线之外甚至在外地单独作战,你无法知道他在干什么?监控系统的精度要求因企业不同实力、不同发展阶段而不同。但基本原则一定要做到――主管一定要知道他的下属昨天的行程如何,工作过程是怎样的。

中外对比:

在监控检核环节,内资企业劣势明显。

1.从管理理念上讲:内资企业的决策者大多没有经过成熟的管理教育,当年无知者无畏,带着一帮兄弟创业,打出个江山,天真地以为“我知道我们企业管理制度有漏洞,但是,我们企业好人多坏人少”。相反,外资企业是从制度监控来“确保员工是好人”,或者说“坏人在这里没机会,伸手必被捉,犯罪成本太高”。

2.从组织机构上看:内资企业不但普遍监控部门缺位,甚至连中转管理平台都没有――不少销售到了几十个亿,团队几千人的企业,全国很多地区都没有设立办事处分公司,上千个员工都在出差跑单。再加上缺乏正规的月会述职制度,这几千人肯定就全部放羊――凭良心干活了,这种管理状态在外企看来几乎是不可思议。

3.从制度积累上看:中国的企业在管理流程制度上的积累肯定比较稚嫩,报表系统简陋,员工行踪根本不在上级掌控之中。相反,国际企业历史比较长,有多年来在多个国家多个市场运营的经验和积累,管理制度比较严谨。

4.从考核系统上看:内资企业急功近利,更关注销量回款的完成和利润的实现,在销量能完成的前提之下一切支出都尽量压缩。所以在内资企业看来,开月会、建立管理报表管理员工行踪、监控各地的铺货进度、促销进度、设置中层管理干部和各地管理平台等都不是很必要,甚至终端铺货生动化也没必要,找批发商把量冲起来最重要!内资企业对管理员工行踪比较感兴趣,但是主要目的是看员工有没有虚报差旅费,不是看员工每天的过程绩效。

结果是什么?

外资企业不容易乱――他们的文件管理客户资料管理早已规范,不会出现年底发现客户合同丢失的笑话,也不会走一个销售人员就带走一群客户;他们的费用管理有严格的审核程序,账款管理有成熟的程序,出现大量烂账的可能性不太大;他们的员工不管销量任务能不能完成都不容易偷懒,因为总部不停地监控你的行踪、检查你的市场终端表现和过程指标……相反,几十亿上百亿的内资企业,这种管理混乱的案例比比皆是。

点评:

中国功夫PK西洋拳,监控环节劣势明显。“用人不疑”的古训,其实一部分聪明的内企老板也不相信。他们信奉“用人起疑,疑人也用”。从这个角度讲,在监控观念上,内企水平参差不齐,但中国的内企老板并不缺心机。

最重要的是监控不仅需要建立运行整套的检核、追踪报表制度,还要打破结果管理的思维定势,开始过程管理。

这就难了,过程管理是要付出成本的,而且“全套的监控检核追踪报表和制度”我也不会呀!

监控环节,内企输了,输在急功近利,不相信过程管理;输在经验浅薄,没有监控制度管理的积累。

要素五:激励机制

为什么上学时老师天天查作业还是有人不写作业,有人抄作业?老师作业布置得不合理吗?老师没有规定作业的完成标准吗?老师没有进行检查监控吗?都不是!一句话:不自觉,不愿意。

怎么办呢?这就牵扯到激励机制。这是一个复杂系统的大话题,我只谈几个要点:

1.能否升官发财――企业的薪资和晋升体制。

《投名状》里刘德华告诉兄弟们:“进城,抢钱!抢粮!抢地盘!”如果换一种说法:“进了城咱们就实现了愿景,精神上得到满足!”估计小弟们会回答:“呸,你以为老子加入黑社会是为了兴趣呀!”

2.我个人在这里能不能学到东西,企业是否在稳定发展――企业的培训机制和职业前景。

一些外企的办事处主任工作压力大,待遇一般,为什么还能留住人?主要原因是员工在这里觉得有长进。首先这种企业培训很多,员工在接受培训之后以为自己本事见长,再加上“就业前景看好”,很多员工就会有“幻觉”――“别看我今天在这里忍饥挨饿,早晚有一天我要离开这里,去民营企业当老总,哼……”

3.工作是否开心――能否认同企业文化和工作环境,授权机制是否给你施展空间。

能否认同企业文化和工作环境,简单讲就是我在这里干活爽不爽:从硬件上讲,办公环境舒不舒服,宿舍条件怎么样;从软件上讲,员工之间的关系是否单纯,老板是否不尊重员工的私生活,经常半夜叫员工去开会。

授权机制是否给予施展空间,什么意思?科学授权意味着在保证监控的前提之下让员工有自己的发挥空间,一个人有发挥空间的时候感觉自己在这里是“做事”,反之就是按照别人的意思在“干活”,做事和干活是两个境界,干的工作一样,但心情不一样。

中外对比:

1.薪资和晋升

外资企业员工来自五湖四海,有一定的人才素质优势,员工福利待遇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外资企业的组织结构比较稳定,职位晋升的时间成本较高。但是,内资企业高薪挖角和外企员工的高素质本身带来的不稳定性,再加上缺乏晋升机会,导致外企精英人才流失严重。

内资企业晋升机会很多,其一是组织机构经常调整,队伍也不断壮大。其二是内资企业的晋升往往是老板一句话就决定,只要老板能看重你,破格提拔是正常现象。从薪资待遇上看,内资企业的骨干经理跟着老板大块吃肉大碗喝酒,普通员工大多在温饱线上生存。

2.能不能学到东西、企业是否稳定发展――企业的培训机制和企业前景。

培训机制上不用多讲了,内资企业乏善可陈,根源是对待培训的态度和理念。

企业前景方面因企业而异,没有共性,但是国际企业会有一定优势,即使这个企业在下滑,员工作为国际企业的白领还是很有荣誉感的。

3.工作是否开心――能否认同企业文化和工作环境,授权机制是否给你施展空间。

在企业文化和工作环境方面外资企业显然是很有优势――工作环境和出差条件都很好,而且外资企业尊重员工的法定假期。员工在这里拿的钱不一定多,但是出入于高档写字楼和星级宾馆,弄不好还有出国公干或培训机会,会让人觉得“已经进入上流社会”。

授权机制上内资企业就占了优势,内资企业的监控机制缺位,本身自由度就大,再加上内企的老板对干部的态度一贯是,刚开始不信任,一旦对你产生信任,一旦你进入了老板亲信或决策层的圈子,他就放手让你干,不再干涉――祸根也往往就从此埋下。

点评:

中国功夫PK西洋拳,在激励环节上胜负各半,中国功夫赢在三点:

薪资福利机制上重视对骨干分子的倾斜,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内资企业还是要靠能人管理,系统再先进,人的作用也不可忽略,这一点值得继续发扬。

晋升机会较多,这是中国内资企业本身的高速成长所带来的优势,外企很难模仿,值得注意的一点就是内企要建立透明的晋升游戏规则。

内资企业给予员工的施展空间较大,很多内资企业的区域经理是“多功能”的。要管理经销商、管理终端,还要设计促销、跑广告公司跟进户外广告、控制市场费用,甚至还可以根据市场情况提一个产品概念让公司给自己量身定做――这在外企是不可想象的。这种现象好的方面是给员工空间,让员工得到锻炼,而坏的方面就是一旦失控,授权就变成弃权。

要素六:处罚机制

已经有了合理的命令,建立了标准,做了充分培训,创造了尽可能好的工作激励环境,工作过程中还在监控,如果你还不能切实按照标准去积极执行,那你就是“非暴力不合作”。我就要“修理”你,让大家都知道制度是严肃的。

处罚机制也有几个关键点:

1.理念:处罚员工是一件很不愉快的事,但是处罚在所难免,处罚目的不是报复,而是教育大家不要再犯同样的错误,处罚是保证执行力的最后一个工具。

2.精确指令:处罚员工时,员工总会找借口说当时领导也“没说清”,所以命令下达要绝对精确――精确到责任人、完成时间、目标量、完成标准、考核标准……

3.证据:处罚必有依据,所以监控机制和处罚机制互为表里,铁证如山,被处罚者就无话可说。

4.制度:处罚的目的是为了“不再处罚”,所以处罚要能服众,处罚要公正才能服众,公正的处罚不外乎照章办事,所以要有完整的处罚制度和事前培训,所谓“不教而杀谓之虐”。

5.复审:对严厉的处罚,要有一个复核机制――也就是上诉。比如公司规定开除一个主任,要谁来批准?谁来核准?否则员工就可能“枉死”,这种处罚的结果可能就造成“权臣当道,民心尽失”。

中外对比:

在处罚机制上,内资企业很多方面输给外企。

处罚要依法(处罚制度和监控检核结果)办事,处罚要有逐级处罚和隔级复审的权限控制,处罚之后要有内部通告程序……这些东西都是企业管理的常识,相关的流程制度早已有成熟的规范,外企在这些方面已经形成体系。

外企下指令很精确,所谓5W、2H、甘特图都是他们常用工具;

外企对员工处罚当然有制度依据,他们都有厚厚的管理手册;

外企有比较好的监控机制,随时监控员工的工作过程表现,所以处罚员工争议少,而且是及时处罚,管理不滞后;

外企的员工处罚有清晰的权限/备案/告知流程,各职位和部门之间互相牵制,出现权臣当道,一手遮天的几率较少,处罚后的内部告知教育也是常规工作。

相反,内企的处罚往往更具随意性:

开经理级会议有人迟到,老板一生气罚2000元,算你倒霉;

内企的处罚制度本身不完整,就算有制度执行也不彻底;

内企老板很多是刀子嘴豆腐心,动不动在会上对经理破口大骂,但真到了动刀(降级、开除)的时候,经常下不了手;

内企的指令下达很少用到5W、2H、甘特图等专业工具,常常是“你们给我写一份深刻总结”、“旺季前都把货给我压到位”,这种暧昧不清的句子,沟通成本太高;

内企缺乏过程管理的思想和监控措施,所以老好人现象很普遍――上级只看你销量有没有完成,销量完成了一般不会因为别的事处罚你;

内企缺乏处罚的权限控制流程,所以有时候就会出现权臣当道,一手遮天。

点评:

中国功夫PK西洋拳,在处罚机制上败笔连连,输在哪里?处罚系统是和公司的标准化建设、培训机制、监控机制互为表里的。成熟的处罚机制是先设定标准和制度,然后监控到员工没有遵守标准和制度,按照权限制度处罚员工,并做内部教育和告知,让大家知道必须遵守标准和制度。而这些东西恰恰都是内企弱项。

外国人重数据和标准,中国人重感觉;外国人重实证,中国人重变化和意境,这种差异不是同样体现在市场上吗?

管理差异背后的本源在于文化的驱动:东西方两种文化的本身在思维方式上就有差异,这种差异不仅仅体现在企业管理,还体现在风土人情、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各个领域。

根植于不同的文化基础之上,两种不同的经营管理手法由此产生,而中外市场经济历史长短的不同,企业经营经验积累的不同,市场竞争环境的不同,更放大了这种差异!

东西方文化哪个更先进?就文化本身来讲,本无高下之分,只是有不同罢了――大家可以互相欣赏、互相尊重。但是这种态度仅适合于文化领域,在商战里不适用。商场上狭路相逢,一旦PK起来,就必须放弃“门户之见”,取长补短,不断总结,自我提升。每个人都应该比昨天更聪明。

中国企业不乏佼佼者,联想、TCL在国际市场上的“壮举”的确让人振奋,但背后付出的代价只有他们自己知道。黎明总会在血色之中出现,在欢笑激情厮杀和血泊中,中国企业已经走向世界。同一个舞台,同一个梦想,独善其身已经不可能,我们需要换个步伐前进。■

上一篇:综合部经理述职报告范文 下一篇:保险公司部门经理述职报告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