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散文范文

时间:2023-03-09 20:11:41

先秦散文

先秦散文范文第1篇

一、言之有序

《周易》中说:“言有序。”“序”,就是次序和条理。说话的次序和条理非常重要。先秦散文中的那些外交辞令和游说、进谏、论辩之辞,对这―点都是非常重视和讲究的。

春秋时代,秦晋两国联合围攻郑国。在兵临城下危难之际,郑国的烛之武单身出城说服了秦穆公,使秦撤兵罢战,这就是《左传》中“烛之武退秦师”的故事。该故事说,晋文公重耳因他曾作为公子出亡,途经郑国时,郑文公没有以礼相待,而对与晋国不和的楚国则十分亲近,重耳便忌恨在心。重耳一旦做晋国国君,便联合秦国出兵围攻郑国。烛之武在郑国危在旦夕之际,挺身而出,“夜缒”出城说秦。他巧妙地抓住了秦晋两国之间的矛盾,运用巧妙的言辞,轻松地说服了秦穆公,拆散了秦晋联盟,使郑国转危为安。请看烛之武的说辞:

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烛之武的这番话,从“飞地难治”“亡郑陪邻”“舍郑益秦”“晋过河拆桥”“晋欲肆扩张”等五方面,处处站在秦国的立场上向秦穆公陈述利害,不仅说得有条有理,有根有据,而且委曲婉转,层层深入,把“亡郑”和“舍郑”对秦国的利害关系分析得十分透彻,具有很强的说服力,使秦穆公不能不心悦诚服,不仅撤兵回国,而且与郑国建立了盟约关系,并留下秦国大将杞子、逢孙、杨孙帮助郑国抵御晋军。

《孟子・梁惠王(下)》第6章“王顾左右而言他”,记录了孟子和齐宣王的一次谈话。在这次谈话中,孟子批评了国君不实行儒家所提倡的“仁政”。孟子运用层层设问的方法,接连向齐宣王提出了三个问题。因为第一个问题(“王之臣有托其妻子于其友而之楚游者,比及反也,则冻馁其妻子,则如何?”)和第二个问题(“士师不能治士。则如何?”),国君并无直接责任,所以,齐宣王漫不经心、直截了当地说:“弃之”(绝交)、“已之”(罢官)。但是,齐宣王没料到,孟子紧接着向他提出了第三个问题:“四境之内不治,则如之何?”使他陷入了十分尴尬的境地,无言以对,只好“顾左右而言他”了。孟子提出的这三个问题,由小到大,由私到公,层层进逼,在对方无意中将其引人窘境,具有很强的论辩性。

言之有序,层次清楚,有条不紊,这是对说话者的最基本的要求之一,因为只有做到这一点,才能真正把话说清楚,收到预期的效果。否则,颠三倒四,条理不清,使人无法理解,也就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二、言之有理

战国末期,法家学说的集大成者韩非,曾经写过一篇《说难》。在这篇文章中,韩非历举游说入主的种种困难,想出对付这些困难的各种手段,强调指出:“凡说之难,在知所说之心。”这是韩非在当时历史条件下总结出的一套进身之术。时至今天,如果我们从“知所说之心”这一角度出发,且言之有理,便可达其目的,因为只有抓住被说者的心理,把道理讲明白,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战国策・赵策》中《触龙说赵太后》的故事,就是一个很好的言之有理的例证。

赵惠文王死后,他的儿子孝成王继位。因孝成王年少,有威后(即赵太后)执政。秦国抓住这一可乘之机,派兵围攻赵国。赵国向齐国求救。齐国虽答应出兵援赵,却提出了条件:“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赵太后不肯答应齐国提出的条件。大臣们的“强谏”不但没有被赵太后接受,反而激怒了她,于是赵太后扬言:“有复言令长安君为质者,老妇必唾其面。”

正是在这种十分严重而紧急的情况下,“左师触龙愿见太后,太后盛气而胥之”,触龙像个高明的心理学家,故意绕开正题,先从问候太后的身体、饮食起居谈起,使太后由“盛气”到“色少解”,然后才抓住太后“爱怜其少子”的心理,逐渐引入正题,不是动之以国之利害(这正是“大臣强谏”失败的原因),而是说她“为长安君计短”,“其爱不若燕后”,这如醍醐灌顶的道理,深深地打动了她,使她最后不得不心悦诚服地说出:“诺!恣(任凭)君之所使之!”

由此可见,古代臣子向君王进谏,不能过于直白,强其颜面,还要讲究方法策略,《战国策》中《邹忌讽齐王纳谏》也是一个进谏成功的例子。邹忌自知没有齐国城北徐公美,但询问其妻、妾和客人后,他们都说邹忌美。邹忌“暮寝而思之”,明白了其中的道理。于是,邹忌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向齐威王进谏,使他容易接受。邹忌说:“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偏爱)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受蒙蔽)甚矣。”齐威王听后,感到邹忌所言极是,十分高兴地说:“善!”于是颁布命令奖励进谏之人。

触龙、邹忌进谏的成功,都说明了“知所说之心”,言之有理,言之成理,才能奏效。

三、言之有文

《左传》记载了一个“子产献捷”的故事。子产是春秋时期郑国著名的政治家和外交家,非常善于辞令,在他相郑的二十多年中,周旋于晋、楚两大国之间,多次以口舌取胜。当郑国伐陈取得胜利,派子产向晋国“献捷”时,晋人因郑国事先没有请示,便向郑国提出了三项指责。子产对晋人的责问一一作了辩解。其中,晋人责问郑国:“何故侵小?”子产回答:“昔天子之地一圻(方千里之地谓一圻),列国一同(方百里之地谓一同),今晋国之地已经“数圻”,“若无侵小,何以至焉?”晋人被子产反驳得无话可说,只好接受了“献捷”。孔子为此发表评论说:“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晋为伯,郑入陈,非文辞不为功,甚辞哉!”

孔子还主张:“信,辞欲巧。”

说话要有文采,讲究技巧,这在先秦散文中所记载的那些外交辞令、进谏、论辩中,表现得很突出。其中,最显著的特点是多用比喻和寓言。说话运用比喻,源远流长。《尚书》中的《盘庚》篇就运用了生动的比喻:“若网在纲,有条而不紊。”到了战国时期,在说话和写作中运用比喻,已经蔚然成风。巧妙的比喻,生动形象。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说服力,如荀子《劝学》就用了大量比喻来阐明学习的目的、意义、态度和方法。

寓言是“辞欲巧”的一种特殊方式。寓言较之比喻更加形象鲜明,给人以深刻的印象,经久难忘。

《孟子・梁惠王(上)》中的第7章“齐宣王晋王之事”,是孟子和齐宣王的一次谈话记录。在这次谈话中,孟子向齐宣王宣传了儒家实行“王道”的政治主张。但他没有采用抽象说教的方式,而是运用了很多巧妙的比喻,把抽象的道理讲得生动形象。如齐宣王问:“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何以异?”孟子回答:“挟泰山以超北海,语人曰:‘我不能’,是诚不能也。为长者折枝,语人曰:‘我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王之不王,非挟泰山以超北海之类也,王之不王,是折枝之类也。”在这里,孟子用“挟泰山以超北海”和“为长者折枝”的生动比喻,说明齐宣王不实行“王道”“是不为也,非不能也”,使自己的话既生动形象,又具有不可辩驳的力量。

先秦散文范文第2篇

一、 比德

注重道德品质的修养,是先秦诸子的共同特征。关于描写山水的散文往往首先从伦理原则考虑,对山水旅游即是如此,典型的代表人物是孔子。

《论语・雍也》篇记,孔子曾说:“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前两个“乐”字,意思是喜欢。可见孔子这番话是从观赏山水出发的。

对于前两句,西汉初年的韩婴解释说:“夫水者,缘理而行,不遗小间,似有知者;动之而下,似有礼者;蹈深不疑,似有勇者;障防而清,似知命者;历险致远,卒成不毁,似有德者。天地以成,群物以生,国家以宁,万事以平,品物以正;此智者所以乐于水也。”“夫山者,万民直所瞻仰也。草木生焉,万物植焉,飞鸟集焉,走兽休焉,出云道风,从(耸)乎天地之间。天地以成,国家以宁;此仁者所以乐山也。”这就是说,山水有君子之德。

成书于战国初期的《老子》曾提到“上善若水”“上德若谷”。成书于战国中期的《管子・水地》篇讲到水有五德,玉有九德。同时期的《晏子春秋》曾以“行水”“渊泽”比喻国君的品德。还说,“君子若华山然,松柏多矣,望之尽日不厌。”他们虽然没有直接联系旅游观赏,但是这种以自然事物与君子比德的美学观,无疑对后世的山水美学观有一定的启发。

《论语・子罕》篇记:“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据《庄子・让王》记载,孔子的这番话是厄于陈蔡对子路讲的。命意显然不止是赞赏植物的耐寒本性,而是歌颂正直之士临难不惧,坚贞不屈的高尚品德。这句话形象高雅,含蕴深邃,耐人寻味。很多文章,如《荀子・大略》、《史记・伯夷列传》都曾引用并加以发挥。虽然文字简略,却影响了几千年来中国知识分子的道德观,润泽及于中国文化史各个领域。文学中的诗、文、词、赋,艺术中的绘画、书法、雕刻、音乐,都爱以松柏及具有某种特定意义的动植物作为题材,这已经成为至今盛行的中华民族美学传统之仪,而在山水文学中更是比比可见。

先秦文学中的自然比德说的历史意义在于,它告诉人们:自然美好的实质,是自然物的属性与人的某些品德美相类似,人可以从审美客体意会到审美主体的某些品德美。因而,游山玩水的意义便着重在陶冶人的道德情操,从山水中体认君子之德,从而加强自身的品性修养和意志锻炼。这种美学观着眼于自然与人的关系,而不是脱离人类社会,单纯欣赏自然美。它比起古希腊毕达格拉斯派所谓的“美是和谐与比例”,以及欧洲中世纪圣・托马斯・阿奎那所谓的“事物之所以美,是由于神住在那里”的观点要高明得多。和俄国美学家车尔尼雪夫斯基所谓“构成自然界的美好,是使我们想起人来的东西……”有某些相通之处。当然,比德说只是注意到自然物的象征意义,而比较容易忽视自然美本身的属性。这个问题,到魏晋以后才逐步解决,其标志便是山水诗的兴起。

二、 悟道

天人合一、师法自然是先秦时期的重要思潮。道家学派鼓吹最力,其它各家也不乏类似的看法。因而,先秦诸子在观赏自然变化之时,大都注意总结其中的运动规律,探索客观世界蕴涵的奥秘,用以指导人们的主观世界和社会实践活动。这是古人进行山水旅游时的基本心态之一。

《庄子》中借山水而悟道的例子很多。

《秋水》篇记:“庄子与惠子游于濠粱之上……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二人展开了一场关系到认识论和审美观的辩论,由此引发哲学上的甚多评论。在文学上,魏晋诗人写鸟鱼多寄玄音,寓道旨,即其余绪。

《知北游》假托仲尼之言曰:“山林与!皋壤与!使我欣欣然而乐与!乐未必也,哀又继之。哀乐之来吾不能御,其去弗能止。悲夫,世人直为物逆旅耳。”先肯定山水林泉能给人以快乐,马上又否定。因为人生哀乐无常,主观无法掌握。这种观点发展到东汉末年和魏晋时期便演化为人生如寄,及时行乐。唐代李白的名句:天地万物之逆旅,光阴者百代之过客。即是他对上面那句话的发挥。

由于各派哲学体系不同,所以他们的审美标准便各异。孟子以茂盛而有用的森林为美,“牛山之木尝美矣”,他以之比喻人必须保持仁义之心的本性。庄子则以无用之木为美来阐发无用即大用的哲学。同样是观察水,儒道着眼各不相同。“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孔子感慨逝水永远奔流不息,有如时光一去不复返,用意是勉励人抓紧时机,自强不息。庄子则欣赏“止水”,强调“水静犹明”,感慨人生如“白驹之过隙”,教人们“无为”“无所用心”,态度比较消极。

所以,从人生观角度而言,孔孟的积极意义更明显,对后世社会的影响也更广泛;但是从自然哲学看,老庄所揭示的哲理往往更精微,对后世理论思想的促进更加有力。而对山水文化来说,儒道两家的滋润分别有所侧重,作用都是无可估量的。

三、知政

先秦时期的山水旅游活动,首先是在天子、诸侯倡导之下开展起来的。所以出游除了赏心悦目之外,往往还带有一定的政治目的。如观民风,知得失,宣威德,名教化等等。

《管子・戒》篇记载,“春出”为“农事不本”,而“秋出”为“人之不足”。其中心思想是统治者旅游必须有益于民,而不应妨民害政。

针对统治者的游乐态度,孟子提出“与民同乐”的口号不仅对山水旅游,而且对后世许多活动都有影响。宋代文学家、政治家范仲淹的名作《岳阳楼记》,在描写巴陵山水的盛况之后,产生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豪情就是与孟子思想一脉相承的。《晏子春秋》多次论及山水旅游的观感。如《内篇谏上》记:“景公将观于淄上,与晏子闲立。公喟然叹曰:‘呜呼!使国可长保,而传于子孙,岂不乐哉!’晏子对曰:‘婴闻明王不徒立,百姓不虚至。今君以政乱国,以行弃民久矣,而声欲保之,不宜难乎?’”他认为要想长治久安,必须“任贤而赞德”,使“民乐其政而世高其德”才行。否则灾祸“恐及于身”。

又有外篇记:“景公游牛山,少乐。”三次请晏子祝愿。晏子对曰:“臣愿有君而可畏……”“臣愿有君而明”“臣愿有君而可辅”。这种方式与《管子・小称》篇鲍叔三祝相近,不过那次是联系君臣宴饮,这次是结合山水,都是借机从政治上进行规谏。

一些思想家在随同统治者游山玩水的时候,常常要联系和总结历史经验,提供以古鉴今的教训。《战国策・魏篇》中记载了魏武侯与吴起的对话。吴起以“山河之险”说起,接着列举了三苗、夏桀、殷纣,皆恃山河之险而为政不善,终于亡国。随后得出结论:从是观之,地形险阻,奚足以霸王矣。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先秦兵家的山水观。

总的看来,先秦时期的山水游乐还处在刚刚兴起的阶段,山水文化仅仅呈现出萌芽状态。但是先秦思想家所提出的一些基本问题,如寄托爱国情操,体现隐逸思想等都对后世有深远影响,从而成为中华民族山水旅游文化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研究中国文化思想所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

先秦散文范文第3篇

一、注重先秦诸子散文中精神品质对中学生思想道德的影响

先秦诸子的高尚道德节操能给我们以指引。孔子为了改善春秋时期混沌的社会局面而周游列国。在周游途中不断受到同样可以称为“智者”的很多人的质疑和非议。假如孔子不是因为有着对社会巨大的道德责任感,也许早就中途放弃,打道回府了,即使他和弟子们困在陈蔡郊外,饿得几乎要死的时候,孔子仍然可以气定神闲地为弟子们弹琴、讲故事。他坚守着自己的道德底线,他身上最高尚的品质莫过于为了拯救社会而“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执著与坚毅。孟子提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思想观点,一生都过着忧国忧民的生活,为拯救百姓于水火之中到处游说诸侯,屡屡碰壁也丝毫不言弃。孔孟奉行“仁义礼智信”的做人基本准则,他们的精神几千年来一直闪耀着巨大的光辉,泽被后世。社会文明进步了,也应该把先秦诸子思想中的宝贵一面发扬光大,培养学生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只有这样才能写出真正的好文章,才能写出真诚的、能打动人的文章,而不是无病、胡编乱造、假话空话满天飞。

二、用先秦散文的艺术技巧提高中学生的议论文写作技能

运用先秦散文中的各种辩论技巧对学生进行思维能力训练。

1.比喻论证

诸子散文非常善用比喻论证的方法。比喻的修辞手法能把深奥难以表达的道理生动形象地表达出来,诸子在向诸侯君王表达自己的政治见解时,为了让国君更好地接受自己的政见,常常喜欢用比喻论证的方法。如《孟子・梁惠王》中,孟子向梁惠王推行自己的“仁政”思想时就用了“五十步笑百步”的故事,使梁惠王深刻认识到自己的施政措施不能从根本上治理好国家,要真正治理好国家必须施行仁政。在诸子散文中,诸如此类的比喻论证方法很多,孔子、老子、庄子、荀子、墨子、韩非子等人在自己的散文中都曾大量运用比喻论证的方法。

2.对比论证

对比论证是把正反两个方面的事物进行比较,从而更鲜明地阐述观点。先秦诸子散文中曾大量运用对比论证的方法。如孟子的《仁义礼智,我固有之》中,孟子先从正面立论:“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接着从反面推论:“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接着再把“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归为“仁义礼智”四端,最后引出所要论述的中心。在这篇散文中,孟子正是运用了对比论证的方法阐述自己的观点主张的。

3.假设论证

假设论证是诸子散文中运用很多的一种论证方法。诸子在论证自己的观点时先假设一种情况,然后提出自己的主张,这样使得对方能更好地接受自己的观点。如庄子的《逍遥游》:“且夫水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在这里,庄子就运用了假设论证法,先假设水不厚就无法承载大舟,风不厚就无法承载大翼,从而阐明任何事物都要有所凭借的道理。运用假设论证可以使文章更有说服力,论证结构更严密。中学生在写议论文时可以有意识地使用这种论证方法。

4.排比论证

排比的修辞手法在诸子散文中运用得非常普遍,先秦散文常常运用五六组排比,气势磅礴,显示出诸子的雄辩之风。例如,孔子的《论语・阳货》:“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在这里,孔子为了阐述学习的重要性采用了六重排比,使得论证气势非常强。还有我们非常熟悉的“非礼勿听,非礼勿视,非礼勿动”获得了同样的效果。

5.类比论证

诸子散文中常常用到类比论证。类比论证是由此及彼、触类旁通的方法,类似于诗经中的“起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类比论证可以使得观点的阐述更易于为别人所接受,一步一步、循序渐进地陈述观点主张,使对方无可辩驳。如孟子的《齐桓晋文之事章》就用到了类比论证方法,“然则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舆薪之不见,为不用明焉;百姓之不见保,为不用恩焉。故王之不王,不为也,非不能也”。孟子先说不举一羽是不用力,再说不见舆薪是不用明,从而推导出齐王不保百姓是不用恩,最终才说出他的观点,国君不能称王,并不是不能,而是不为。采用这样的类比论证阐述观点显得水到渠成,非常有说服力。

先秦散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诸子散文;论证技巧;人文精神;作文教学

2014年3月,莆田市举行高三质量检测,其中语文写作考查为: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材料作文。

星云法师说:“这世界是一半一半的世界。天一半,地一半;男一半,女一半;善一半,恶一半;清净一半,浊秽一半……”

上面的材料引发你怎样的感悟或联想?请就此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

要求:①必须符合文体要求;②角度自选;③立意自定;④题目自拟;⑤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我看完材料之后,觉得本则材料的中心意思应是事物具有两面性,既是对立又是统一的。在我校学生的答卷中,学生的写作角度有如何看待社会中的善与恶,如弃恶扬善,学会包容等;还有如何对待人生中的得与失,舍与得,成功与失败,人生何须完美;还有凡事其两面性,做真实的自我等等。这些角度,或多或少都扣住了材料,但依然有不少考生出现偏题,如有学生写作中心围绕分享,平衡,节约与浪费等,这些角度的形成,我认为是脱离了材料的中心意思的限制,随性而行造成的。但整体的写作上,除了归纳中心的弊病外,普遍存在着论据堆叠,事例陈旧低端化,未对材料恰当剪裁加工,文体四不像,语言幼稚,偏激等现象。在当前的形式下,我认为从日常的教学中逐步引导学生提高写作技能是当下教学环节中一项非常迫切的任务。

这学期我校高二选修《先秦诸子选读》,先秦诸子选文卷帙浩繁,是我国传统文化最重要的根,是中华民族珍贵的财富。这些思想家和哲学家充满智慧的思想,绝妙的论辩艺术,以及那些极具哲学意味的文字,都是当代语文教育不可忽视的教学资源。高中新课程选读先秦诸子选文,除了启发和引导学生增长见识,开启智慧,陶冶身心,涵养德行,砥砺人格,提高对传统文化和思想的认识,发展学生阅读古文的基本功之外,我认为还可以培养学生整合素材和运用论证方法的能力,形成课堂教学与写作实践有效整合,相得益彰。

一、先秦散文的论证技巧

先秦散文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历史散文,一类是诸子散文。诸子散文,就其本质而言,是哲学、政治论文,但在论述论证中取譬设喻,运用形象化的手段等,则开了中国文学散文发展的先河。先秦诸子散文的风格,各师其心,其异如面。《论语》的简括,《孟子》的雄辩,《墨子》的严密,《庄子》的奇幻,《荀子》的浑厚,《韩非子》的峭拔。在这些富有生活气息的文章中,比喻论证、正反对比论证、类比论证、假设论证等方法被大量而娴熟的运用,这些都给当代中学生写作议论文提供实实在在的示例。

1.比喻论证

比喻是一种修辞,诗经的表现手法中,赋比兴中的比,通俗理解就是比喻。诸子选文在阐述自己观点的时候,运用了大量的比喻把深奥、枯燥的道理生动形象的表达出来。选文中的比喻俯拾皆是,如《孟子》选文中的《王好战,请以战喻》,梁惠王举出的善政是:河内闹饥荒,就迁移那里的百姓到河东去,并且把河东的粮食送到河内;河东闹饥荒也这样做,但让梁惠王不解的是:“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孟子的回答委婉但深入浅出:“王好战,请以战喻。……”他用打仗打比方,以五十步笑百步回应梁惠王的问题,使梁惠王明白逃跑五十步也是逃跑,与逃跑一百步没有本质的差异。议论说理水到渠成。后来这个比喻被提炼成“五十步笑百步”的成语。先秦散文中比喻的手法很多。现代人基本认同寓言是比喻的另一种形式,尽管寓言和比喻之间还是存在着差异。刘则鸣老师曾经说过:“寓言故事不过是比喻的一种高级而复杂的形式。”也正是阐述了寓言与比喻的相同之处在于把抽象的道理形象化、具体化、生动化。

2.对比论证

正反对比论证,把事物对立的两方面罗列出来,通过鲜明的比较,强调了自己所要阐明的观点。对比手法的运用其实学生并不陌生,比如《论语》中长沮、桀溺与孔子,君子与小人的对比,《孟子》是否与民同乐的对比等等,形象鲜明,观点突出。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3.排比论证

排比论证,也可称为排比例证,通过一系列有逻辑顺序的举例,气势恢宏的论证文章的中心,属于例证法的一种特殊形式。在议论文中运用排比论证,可以增强文章气势,增加议论文采,使说理详尽周密,强劲有力。

如《论语》中的子曰:“由也,女闻六言六蔽矣乎?”对曰:“未也。”“居,吾语女。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连用六层排比:好仁德而不爱好学习,它的弊病是受人愚弄;爱好智慧而不爱好学习,它的弊病是行为放荡;爱好诚信而不爱好学习,它的弊病是危害亲人;爱好直率却不爱好学习,它的弊病是说话尖刻;爱好勇敢却不爱好学习,它的弊病是犯上作乱;爱好刚强却不爱好学习,它的弊病是狂妄自大,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深刻,有力。

排比与举例结合的手法,在平时的讲课过程中,还可以进行模仿训练,如给出一个关键词,让学生围绕关键词展开排比举例,最好是整句与散句结合,以此来提升学生的语言组织的能力和思维能力。

二、先秦散文中的人文精神

内在的人文精神和外在的写作技巧的结合,形成了文道合一的基本内涵,这是诸子散文永恒的魅力所在。高中生作文少真情实感的自然流露,多无病的矫情或俗套乏味的编造,这是绝大多数学生的通病。作为语文教师应当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引导学生去关注的方向。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

对社会的高度责任感:

这在《论语》中体现的淋漓尽致。儒家自古教育读书人要有深切的社会责任感和社会担当,积极的入世情怀和“学而优则仕”的教诲影响了中国读书人几千年。“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如黄钟大吕,回荡在广阔的九州大地。我认为,利用文本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思想教育,引导他们关心国事,关注民生,关怀百姓,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参与生活,体验人生,才能拓展他们的眼光,引发对社会的反思,对生活有了深刻的感悟,写作时才会充满表达欲望,行文时才能立意高远,思想深刻,真正实现文以载道。

总之,作文是用来表达情感和态度的,考查高中作文教学,议论文仍然是写作中很多学生惯用的文体。先秦诸子选文给予我们的启示远不止这些,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我教育学生要避免急功近利,从众模仿,让学生静下心来,认真研读一篇篇充满思辨智慧的文章,从中汲取丰富的营养,锻炼表达技巧,完善写作模式,培养思维能力,从而激发写作热情,深刻文章立意,追求独到见解,进而完成作文水平的提升,努力做到真正的文道合一。

参考文献:

[1]《中国文学史》.袁行霈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2]《中国古代思想史论》.李泽厚.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先秦散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先秦诸子散文困惑思考建议

一、学习意义

高中时期是一个人成长和成熟的关键时期,也是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先秦诸子百家文章,展现了中华民族思想的精华,足以让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一个大概的认识,这些传统文化的精髓都应该成为我们每一个中国人成长的精神根基。人教版所选材料采自《论语》、《孟子》、《荀子》、《老子》、《庄子》《荀子》《韩非子》这六部经典,为儒家、墨家、道家和法家的经典之作,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之作。

深入学习先秦经典,是中国国学的复兴的必由之路。作为一个青年学生,是未来社会舞台的主角,肩负着历史的重担。易中天教授说“学者有传播传承文化的义务。”未来的学者必定来源于今天的青年一代,国学的复兴历史的落在了青年一代的肩上。诸子百家遗留的精神遗产,他们的散文以其思想的深邃艺术成就在中国文化史上具有不可替代的崇高地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源泉所在。

二、教学思考

教材选取的诸子文章都为一些具有重要意义的经典篇章。这些篇章包含着深刻的社会人生智慧,是各家思想和智慧的结晶,具有巨大的现实启发意义。如何利用好这些专题完成“课标”所规定的目标,是摆广大高中语文教师必须思考的。

(一)、教学方式的思考

传统的教学方式是否还适用诸子文学教学呢?先秦诸子的作品,时隔久远,古汉语言文字经历了两千多年的演变,对于一个古汉语言文字积累并不十分丰富的高中生来说是无疑是最大的难题,再加上生活的时代和当时的社会背景相差迥异,要使学生做到心领神会达到教学效果那更非易事。作为一名中学语文老师,我们应该不断去探索新思路,真正让学生对于这些作品产生浓厚的兴趣,并能领会体悟其中的文化内涵和精髓所在。

(二)、教学内容的思考

不能过分强化文言知识的基础训练,也不能单独强调其思想性,把语文课当成成思想政治课。先秦诸子文章具有语言丰富、表现手法多样、艺术特点鲜明、思想性强等特征。教学中需要教师的讲解点拨,但是我们不能因为先秦散文是文言文,就把它等同于纯粹的古文去教学,而过分强化文言知识的基础训练。如果单纯讲文言知识,可能一篇文章都能讲好多课时,不仅浪费时间而且显得枯燥乏味。

择重而学,对于学生必须要知道的文言知识一定要重点讲解,在此基础上对先秦诸子的思想进行梳理探究,并结合实际研讨都是必要的,但课堂就是课堂,我们不能带着学生读所有的经典,我们要重点要放在“读”和“研”上,提高学生自己的阅读能力、写作和表达能力与接受人文教化能力,让学生将来可以都更多的经典才是最终的目标。

三、教学建议

第一,充分整合教学资源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给学生以直观形象的视觉体验,也是提高教学效果的一个突破口。科学技术的发展,教育现代化的不断推进,尤其是信息技术的发展为这一理想的实现提供了可能,多媒体计算机有其独特的优势,改变了以往教学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一张嘴、四十五分钟的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如果能将多媒体作为一种认知工具,将学生的思维过程与动画演示有机结合,不仅能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和思考能力,有效地解决课文中的一些难于理解的问题,尤其是时隔久远的先秦文章。于丹讲《论语》讲《庄子》除了他们本人天才般的口才和语言魅力,还有两点是至关重要的,其一就是体会了典籍中的精髓,与我们的现代生活结合起来,让人真正的神游经典;另外一点就是把许多小故事与现在多媒体结合起来,以图片和动画的形式形象生动的展现给观众和读者。比如在讲《论语季氏将伐颛臾》时,完全可以把故事情节做成一个小动画,利用多媒体展现给学生,然后再让学生根据情节去理解文章的内容,在此基础上学习古汉语知识,这样学生易学、易懂,并且也乐于学。

第二,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

在先秦散文教学中,我们应该看到,所选的这些文章大多并不是非常难懂,通过学生的查工具书,教师的疏通,一般可以理解,且其中蕴含了思辨的思维和许多有意义的小故事,要达到真正的领会古人的用意,与我们现代的生活结合起来,必须要学生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深入的讨论。其实这一方法古已有之,先秦时期孔子就提倡让学生“乐学”,在《论语·侍坐》一章中有这样的记载,孔子和学生冉有、公西华、曾点等就以聊天的形式,就学生感兴趣的问题,让学生自由发挥,充分讨论。学生们踊跃发言,在这种轻松的气氛中,孔子对学生授以“治国安邦”的大计,这们的教学效果是不言而喻的。捷克大教育家夸美纽斯(1592~1670)在他著名的《大教学论》(1632年成书)中,生动地把学习比喻成吃饭,吃饭要有食欲才行,学习要有兴趣才有效果。到了现代,世界各国的教育家们又都在寻找一条让学生都能抬起头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途径和方法。可以这样说,以调动学生兴趣、保持学习兴趣的愉快教育体现了教育发展的一个趋势。

第三,加强拓展应用

中国几千年来的文化孕育了中国的旅游,中国的旅游就像文化的一面折光镜,在这面镜子中,或隐或显地反映出时代文化的影响,或强或弱地袒露着中国文化的灵魂。有条件的话,我们可以走进这些旅游区。

比如,孔孟文化旅游区。部级历史文化名城曲阜、邹城,相距仅20公里。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诞生过“人文始祖”轩辕黄帝和孔子、孟子等,素称“孔孟桑梓之邦,文化发祥之地”。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活动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继往开来”的孟子,继承并发扬儒家学说,使其逐渐发展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对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历史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孔孟文化旅游区是历代帝王将相、文人墨客所景仰的地方,文物古迹蜚声中外。

先秦散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论辩 文本 直观 探究

先秦散文,可谓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朵奇葩,而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自然当属文中的论辩说理了。无论是一言堂式的孔孟布道,浩气凛然的墨者力争,还是透着一种诡谲色彩的老庄譬喻,无不体现出思想火花的撞击。究其根本原因,则是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文化风气使然。然而这也使教师在教学中往往产生出一种混乱:是否该从语文专业这一角度,带领学生领略诸家不同文化思想,从而辨识其论辩缘由,领略其论辩风采呢?诚然,对于历史基础较好,阅读积累丰厚的学生而言。这不失为一个高屋建瓴,总揽全局的妙法。但是,对于一般文言基础较差,或在平日阅读中并不偏好历史类书籍的学生而言,却有好高骛远之嫌。所以,怎样才能使学生更为直观的领略论辩风采,从而达到了解文中蕴藏的中国哲学思想源头这一情感目标呢?通过我的教学实践,我认为从文本出发,抓住矛盾主线,通过三个明确,逐步深入显得更为有效。

一、背景具体化,明确矛盾冲突

所谓的背景具体化,就是不要和学生大肆铺陈当时整个社会、天下局势,太宏观只会把学生搞蒙,一切围绕文中人物事件来,不要太多也不能少。紧贴学生可接触到的资料,让学生更易于接受。

如《庄子与惠子游于濠上》一文的背景就较为隐晦了――庄子主张“性善论”。这在当时就是一场大讨论,想要解释清楚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结果常常就出现一种问题:老师讲了这个背景,却没有联系课文来进行解释,于是这一重要背景就游离于课文之外了。这时候就有必要向学生解释一下:所谓的“性善”,是说人的本性是好的,人只要依顺天性,就可以活得自在旷达。而庄子的这一心态投射到鱼的身上,“鲦鱼出游从容”鱼游得很自在,它们是顺着自己的天性在游动的,这自然是一种“乐”。再回到庄子自己的身上,他只是依着自己的感觉,去感受鱼之乐,这就是一种旷达,就是“性善”的体现,也就是自然发展。这里就得注意让学生将其与日常说的“人之初,性本善”相区分了。自然而然,与庄子针锋相对的惠子,则一直强调“安知”,靠什么知道,他注重的是外在条件的制约,因而走人了与庄子完全相反的境地。

二、回合清晰化,明确论辩方法

先秦散文单元教学的知识与能力目标在于了解文言文知识及其表达的主要观点以及论证方式。这一目标必须在分析论辩的过程中实现。统观教材中所收纳的几篇文章,每场论辩都是几经周折方才论辩周备。而这些周折之中,正蕴含着作者的观点和论辩艺术。因此理清论辩回合,不失为明确人物思想观点的第一步。

在教授《公输》一课时,首先明确:墨子一共进行了三个回合论辩,第一次驳倒公输班,第二次驳倒楚王,都用了请君入瓮之法,诱使对方跳人自己的圈套;第三次彻底打败公输班,逼楚王撤销伐宋念头,靠的是墨子的技艺和宋国的战备。以实力作后盾,从而使墨子的话更有力量,更具取胜的把握。孰优孰劣,一目了然。

三、语言精要化,明确人物形象

论辩的精髓在于语言,人物的思想形象也通过语言显现。所以人物语言赏析是论辩说理散文赏析的重头戏。先秦诸子散文的语言特色,往往是与他们的思想特色浑然一体的。可以说,读懂了诸子散文的语言味道,就读懂了先秦诸子思想。

以课文为例,墨子主张文以达意为主,语言要质朴,不重文采,但要结构严谨,逻辑性强,从课文中看,墨子在与公输班的论争之中,连用五个“不可谓”,重重否定,义正辞严,极有气势,使公输盘无从辩驳;在劝阻楚王时,巧用类比,对比,环环相扣,无懈可击。并且三次夸饰楚国,极言楚国之幅员辽阔,物产丰富,宋国之面积狭小、物产贫乏,感染力很强,在取悦对方的同时置对方于理亏的境地。而揭露公输盘的杀机并最后打消楚国的攻宋企图的这一段话,长短句交错,语气时缓时急,既从容又有威慑力,充分显示了墨子勇敢无畏、镇定自若的特点。通过语言赏析,三个人物的形象也就跃然纸上,墨子,机智多谋,无所畏惧、镇定自若,公输盘,顽固、阴险,狡诈,楚王,虚荣。愚蠢,狡猾。

《孟子》其文一向以犀利雄辩著称。从教材选的两篇来看,都有一个共同特点――气势磅礴,具有极强的说服力、感染力。这与孟子善用修辞不无关系,章一“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用的是双重否定,“域民不以……固国不以……威天下不以……”层递排比,更有气势。章二开首列举历史人物,自然用的是并列排比;而“人恒过……”用的则是句式排比。足见孟子善用排比,句式灵活,形式多样,给文章平添了气势。从语言逻辑来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从战争角度出发。通过对天时、地利、人和三个条件的比较阐述了人和对战争胜负的决定作用,再加引申,推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论断,阐明了施行仁政的重要性。短文结构形式“总起――分承――阐述――结论”,由点到面,由个别到一般,使文章极富说服力和感染力。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先列举六位历史人物再推及与此相似的“是人”,个别到一般,阐述人才是在艰苦环境中磨炼的,接下来从个人作为推论到治国,最后归结出全文论点。使作者的逻辑思路,外化为一种“层进式”结构。

再让学生比较墨子与孟子文章中的语言,就会发现,同是颇具气势,孟子的情感就显得更为激越。这时再讨论其原因,学生就不难想到儒家的积极人仕思想,以天下为己任,对执政者贪婪残暴行径的愤慨,对贯彻自己,主张的强烈愿望,以及“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的救世责任感,必然使得使孟子的文章激切、刚厉、理直气壮。他又善于运用各种驱诱论敌就范的手法,加上文辞铺张扬厉,时露尖刻,喜用一大串的排偶句式,所以笔锋咄咄逼人。

总之,我认为,在初中阶段,学生的文言和历史功底尚且薄弱之时,最好还是从文本本身人手,通过对课文的分析探讨而进一步透视作者身处的时代文化背景,思想艺术。虽说是管中窥豹,但却有助于学生更好的将文本与思想相结合,稳扎稳打,也为日后的文言素养形成打下一个自发探究的基础。

先秦诸子散文是各家及其成员思想的表现,充满了卓绝的智慧,他们关注和思考现实社会与人生中的种种问题,提出了深刻的认识并为解决问题开出了良方。步入中学,学生进入一个心灵健康发展的重要时期,更需要多方面的精神食粮,因此,诸子散文的学习就显得尤为重要。同时诸子散文展现了中华民族思想的精华。易中天教授说:“学者有传播传承文化的义务。”其中国学的复兴是关键。语文教师就应该担负起这样一个任重道远的教学工作,让学生在先秦诸子学习中感受经典魅力,陶冶性情,在精神层面履行继承传统文化的义务。

参考文献

[1]袁行霈,中国文学史(第一卷)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先秦散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先秦;诸子散文;庄子;文体

一、《论语》

它主要记载孔子的语录,也是一部说理散文,相传是由孔子及其弟子编纂而成。《论语》最主要的特点就是记录了孔子的许多名言,它反映了孔子的仁爱思想。比如,“子谓子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这是孔子对子产的评价,从这个评价中,我们可以看出孔子作为政治家的政治主张。《孟子》一书的问世,标志着先秦诸子散文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相比于《论语》,它最突出的一点就是文章的形式发生了变化。虽然还是以语录体为主,但是却减少使用三言两语式的独白,它从简明扼要的语录发展成了长篇大论,并且其中许多语录体散文已经具备了专题论文的性质。在先秦诸子散文文体的发展演变中,《墨子》是一部重要的作品。与《孟子》比较,它表现出由“对话”向“专论”过渡的特征。《墨子》各篇出现了简洁的标题,这些标题都是文章的中心论点。不仅如此,这些文章的谋篇布局也层次分明。当然,有些文章的语录体特征还是比较明显的,但与之前的相比,它们不再是孤立的存在,而是围绕中心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二、《庄子》

它在我国散文史上的地位很重要,下边重点来谈一下《庄子》。先秦诸子散文发展到《庄子》的时候,已经变化很大了。《庄子》给人的感觉人可谓是耳目一新。从文体上来说,《墨子》虽然已经表现出由“对话”为主转向“专论”,但仍有语录体的成分在内。而《庄子》已经摆脱了语录体的形式,进入了专题性论说文阶段,它用寓言的形式组成文章,与之前的《论语》《孟子》《墨子》以及后来的《荀子》《韩非子》有很大的不同。《庄子》里的寓言,达百篇之多,《内篇》有将近有神话幻想故事,也有借物寓言故事篇――寓言故事,这些寓言不是独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的,它们往往环环相扣,组成一个整体,共同表达一个主题。如《养生篇》:“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身,可以养亲,可以尽年。”这段文字表达了全文的中心,总述了养生之道,提出了“缘督以为经”的观点。但是庄子却没有用客观事实来论述,而是讲了庖丁解牛等寓言故事。表面看来,这几则寓言故事好像没有什么联系,但实际上都是为论点而服务,说明了养生的关键在于“依乎天理”。正因为《庄子》主要是寓言故事,这样就决定了它的论述方法不是运用逻辑推理,而是运用比喻及形象思维来论述观点,在故事情节中表达深刻的哲理。如,庄子的代表作《逍遥游》:“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充分发挥想象力,没有使用抽象概念,而是展开想象,选取了一系列具体事务开始描写。其中“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的大鹏等都可以看出《庄子》驰骋的想象。庄子对具体的形象进行描述,说明世间万物虽然各不相同,有大小之分,长短之别,但是它们的存在和运行都是“有所待”的。如果只看浅层的话,《庄子》里的许多文章似乎有些模糊,但如果仔细品读的话又觉得有法可循。许多学者对此都提出了不同的见解,有的学者将《庄子》的篇章之法归纳成游龙式、故事式和议论式。其中游龙式体现了《庄子》的风格,它包括《内篇》和外篇的《秋水》等。这些文章由很多寓言故事组成,用议论连缀成篇。这些议论仿佛没有联系,但是其实贯穿于一个主旨之中。从论说文的角度来说,《庄子》这种光中引线的做法虽然不太合适,但对于论说文的写作来说也是一种独特的风格,在我国散文史上是辉煌的一个篇章。

三、《荀子》和《韩非子》

这时,先秦诸子散文已经取得了重大的成就。它在论述方式和论证方法上与《墨子》和《庄子》有很大的不同,代表着我国论说文体已经进入了一个成熟的阶段,为后世的论说文体建立了楷模,同时它也标志着我国论说文体进入了比较成熟的阶段。

综上所述,先秦诸子散文的发展脉络大致为:语录体―对问体―专论体。先秦诸子散文文体的类型很复杂,大致呈直线发展而分为三阶段,但诸子文体的演变必然是多元的,因此,我们在研究先秦诸子散文的文体方面,必须呈批判性的态度。

参考文献:

[1]赵辉.先秦诸子散文的“史”体性质及渊源[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民社会科学版,2011(01).

[2]董芬芬.论对春秋辞令进行文体研究的依据和价值[J].甘肃社会科学,2009(06).

[3]史继东.荀子对国语的批判式继承与发展[J].求索,2010(09).

先秦散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诸子散文 核心价值观

三十多年前的1988年,诺贝尔奖金获得者瑞典等离子体物理学家、天文学家汉内斯・阿尔文曾说:“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2500多年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遗憾的是作为我们自己的精神食粮,一度被忽视或者至少说没有被重视。直到十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们传统的美德才被重拾,再一次得到重视,而《先秦诸子散文选读》或者说整个的诸子散文所倡导的仁、义、礼、智、信、忠贞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就是我们传统优秀文化的本源,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固有的根本”,是我们重塑社会人格,重构价值观念的“根基”。那么《先秦诸子散文选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哪些渊源性的联系呢?

一.对《先秦诸子散文选读》教材编选在当下意义的思考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传统美德的继承和弘扬,《先秦诸子散文选读》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涵养源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华民族的心理特征、文化传统、价值观念、精神风貌的综合反映,传承了中国精神和儒家的德育传统。从国家的层面出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首先提出的就是“富强”,这是“落后就要打”这一沉痛教训的深刻总结,《先秦诸子散文选读》第二单元“王好战请以战喻”一文中提出:“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闯兀鱼鳖不可胜食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这是一个国家要“王”的前提条件,是强调富国;“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这是一个国家强大的基础,是富民;这二者合起来就是“富强”,是一个国家立于世界之林不败的根基,过去几千年需要它,几千年后的今天仍然需要它。国富则民强,国强才民安。在世界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必须富强是形式的逼迫,也是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民主、文明、和谐更是《先秦诸子散文选读》内处处可见的。“行仁义,施人政”,讲“礼”说“道”是先秦诸子散文的核心内容和主导思想,它的内在实质当然是实行民主,让人人讲“礼”遵“道”,实现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官与民之间的和谐统一,和平共处。第二单元第三课《民为贵》中“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全面大胆地反应了传统文化中的民主思想。第四课“乐民之乐,忧民之忧”中说:“今王与百姓同乐,则王矣!”又说“古之人与民偕乐,故能乐也”。第五单元《尊生》更是对平等思想的经典阐释:“若与予也皆物也,奈何哉其相物也”(《不材之木》),一棵树与人之间都要求“你我都是物,怎们一定要对方成为自己的物呢”这样的平等要求,何况人与人之间?这些都是先秦散文的思想精髓,是古人倡导和追求的平等思想:君与臣要平等,官与民要平等,民与民要平等。

《先秦诸子散文选读》第五课《人和》内有“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强调了人和的重要性,这就是“君子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存心也。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为了和谐我们要讲“仁义”,要尊敬别人,要讲“礼”,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更要反省自己:“……,则君子必自反也:我必不仁也,必无礼也,此物奚宜至哉?”“此亦妄人也已矣。如此,则与禽兽奚择哉?于禽兽又河难焉”,即便是别人有错我们也要做到不计较,有胸怀,愁何不“和谐”?现实社会中有很多悲剧都是因为我们太自以为是酿成的。“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诗云:‘永言配命,自求多福’”:如果我们能从自身上多找原因,那么社会的完全和谐也就不再是遥不可及的了。

第二单元第七课“仁义礼智,我固有之”加上“信”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的诚信,也是实现自由、平等、公正、法制的保证。如果诸子们推崇的“仁”、“义”、“礼”、“智”、“信”,“忍”、“让”、“谦”、“和”,“格物致知”、“诚心正义”等,大家都身体力行了,都落实了,这不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核心内容吗?“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这是说人性本善。况且“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所以,今天重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人性中本有良知的“召回”,是改变人们被异化了的或说有点偏离轨道了的价值观的纠正,也是当下教化民众亟待的举措和途径。“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要“王”,既要养民,更要教民,这就是编选《先秦散文选读》的目的和意义,是固本强国、民族振兴的根本。

第五单元《鹏之徙于南冥也》告诉我们,人要有远大的理想和志向,不能像燕雀那样满足于现实,但同时又告诉我们,人不能为名利所累“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这是何等的聪明和智慧啊!……所有这些都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渊源,是我们在教学中必须要重视和强调的东西,这也是编选《先秦诸子散文选读》的意义和价值所在,尤其是在世风浮躁的今天,更显得特别重要。

总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先秦诸子散文选读》能在历史的今天重合、叠加,绝不是偶然,作为教育者必须深入探究二者的关系,深入思考编选《先秦诸子散文选读》在当下的意义,更应该认真落实好编选《先秦诸子散文选读》的目的、要求。

二.对《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关于《先秦诸子散文选读》的有关规定及要求的思考

先秦诸子,尤其是其中的孔子、孟子、荀子、韩非子等学者,倡导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人生追求,把道德做为立身行事、自处处人的根本。他们是道德人格思考和培养方面的大师,同时也是处世之道、应时之法、察物识人、教养子女(《卫人嫁女》)等方面的智者,《先秦诸子散文选读》教学当然也应当以传授他们的思想精华为目的,继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精髓,汲取民族智慧。《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中说:“认识先秦思想文化的丰富内涵、精深品质和不朽的社会意义;学习诸子思想文化中的人文精神,以提升人格,提高修养”;“认同中国古代优秀文学传统,体会其基本精神和丰富内涵,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学习用历史的观点理解古代文学的内容价值,从中汲取民族智慧。”这应该是给我们的教学宗旨。新课标内还随处可见如下这样的表述:

――本课程旨在通过学习先秦诸子论著,启发和引导学生陶冶身心、涵养德行,提高对我国文化传统的认识,加深学生对优良传统的热爱

――关注人的成长与发展

――探究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的地位和作用

――提高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加深对优良文化传统的热爱

――使学生努力形成自己的思想、行为准则

……

不是回避不选,新课标中对《先秦诸子散文选读》教学在知识、能力方面的要求真的不多,这是有课程选修的性质和内容所决定的,所以这门课程的教学一定要根据课程特征和当下环境定好位,选好方向,把陶冶身心、涵养德行、传承文化等育人目标作为教学的重点。

三.对教学方向、教学思想的思考

着眼于当下,把《先秦诸子散文选读》的教学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联系在一起,这是必须的、无可非议。教材内容本身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主的,课程标准也要求以传承文化、陶冶身心、涵养德行为主。“圣人教人,只是就人日用处开端”,先秦诸子思想对中国的影响是很深远的,包括对后世的影响。就现在而言,孔孟主张和平的思想,对促进世界和平和国内安定都有重大意义。老子主张的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孔孟还主张忠孝,这有助于维护中华民族的团结,增强民族向心力与凝聚力,是我们固本强国所必需的;同时儒家强调的规则、程序,法家讲“大车无轮,小车无,行之不远”,正是法制的基础。庄子反对人为物役,不为权贵礼法所拘,追求个体身心自由,倡导“不以物害己”(《庄子:秋水》),“不以物挫志”(《庄子:天下》)……所以当今时代,国家要富强,人民要民主,人类社会要长远持久的发展 我们就只能像汉内斯・阿尔文说的那样,再回到二千多年前寻找我们的老祖宗,在他们的墓前三思。

套句老话,“教育从娃娃抓起”,今天的高中生迟早是社会的主流。《先秦诸子散文选读》的教学,根据其内容、课程性质和课标的要求,我们没有必要再字字落实、句句翻译了,要把先贤提倡的德行、修养、处世智慧内化到学生的灵魂深处,体现到他们的言行举止和处世当中去,这样我们就把《先秦诸子散文选读》的教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落实融合在了一起,既关注了当下,又完成了时代的使命,这就是这门课程的教学方向和编选的思想内核。

参考文献

1.先秦诸子文献对中国文化的影响.陈军.《图书与情报》.2004

2.《先秦诸子散文选读》.人民教育出版社

先秦散文范文第9篇

关键词:《逍遥游》;庄子散文;艺术风格;影响

《逍遥游》堪称庄子散文的扛鼎之作,也称得上是先秦散文的代表著作。可以说,庄子散文,乃至先秦道家学派散文的艺术风格在《逍遥游》之中得到了集中的表现。本文结合先秦散文的艺术风格,试以《逍遥游》为例进行分析探究,力求洞悉庄子散文独特的艺术风格,继而阐述庄子散文积极思想和消极思想共存、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相互交织的创作风格对后世文学创作的深远影响和推动作用。

一、庄子散文在先秦诸子散文中的地位

要洞悉庄子散文的艺术风格,就必须要对先秦诸子散文有一个宏观了解。可以说,先秦诸子的散文多是哲理著作,多用散文表达自己的学派思想和政治主张,其内容大多博大精深,内涵着深刻哲理,同时,也包含了丰富的文学性和文学因素。先秦的诸位思想家大多是写文章的行家里手,除了《庄子》,还有《荀子》、《韩非子》等等,几千年过去了,这些典籍至今都还值得我们当做文学作品来品读。先秦诸子百家的散文对后世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我国散文这种文体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发展基础。其中,又尤以庄子的散文为代表,其创作的散文大多想象丰富,多用寓言,善用比喻,辞藻雄浑壮阔,富有浪漫主义色彩,这种独特的艺术风格成为先秦文学散文的典范,在先秦诸子散文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并间接影响着后世散文及其他文体的发展。

二、以《逍遥游》为例分析庄子散文的艺术风格

(一)想象丰富,夸张奇特

庄子创作散文最显著的艺术风格就是想象丰富和夸张奇特。庄子的散文中,想象的场面、虚构的情景、夸张手法的运用随处可见,纵横捭阖,恣意发挥,体现出独特的艺术风貌。《逍遥游》从文章的一开始,就酣畅淋漓地展现了这种十分独特的艺术风格: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几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在文中,庄子用其丰富、大胆的想象力和奇特、诡异的夸张手法,给读者展现了一幅动人心魄、怪异奇特的画面:在漫无边际的北海中,一条不知有几千里长的大鱼在随处游动着,突然之间,这条鱼就像变戏法一样,变成了一只背不知有几千里宽的大鹏。当这只大鹏在空中展翅高飞的时候,它的两只翅膀就像从空中垂下来的云彩一样遮天蔽日。这只鹏有着超强的能力,在南海中可以激起三千里的浪花,其宽大的两翼借着大风可以直接飞上九万里的高空。在庄子的神来之笔下,鱼能够转化成鸟,展翅高飞;鹏能够水击三千里,借助风力直插云霄。奇特诡异的想象在庄子的文中信马由缰,任意奔驰,从而绘制成了庄子心目中一个理想化的境界。

(二)比喻形象,以喻托志

首先,从比喻的数量来看,可以说随处可见。《逍遥游》全文800余字,小大比喻有20多个。其中大的比喻就是一个寓言或者虚构的故事,小的比喻也就是一句或几句话。全文主旨就是为表现庄子“有所待不算逍遥游,无所待才算逍遥游”的主旨思想。为了达到这个表述目的,文章一开篇,庄子先从自然界写起,而后循序渐进写到人类社会。整个过程精心虚构了“鱼化大鹏乘风迁徙南海”以及“小鸟飞行与蓬蒿”之间的故事以及“野马”、“尘埃”、“杯水芥舟”等众多比喻,这些形象的比喻将深邃的思想和深奥的道理变得浅显易懂,从而使读者能容易理解读懂文章。其次,从比喻的风格来分析,文中的比喻想象诡异,构思新奇,别致巧妙,扑朔迷离,使人觉得奇幻莫测,不知深浅的感觉,而后经过思考,在看似胡言乱语之中理解其深邃意义。如庄子用诡异的想象和拟人化的手法虚构了蜩和学鸠的寓言故事,一方面突出自己的思想志向。同时,读者在深思之下不难理解,庄子虚构自然界的鹏和蝉大小两方面的鸟,其实就是恰恰喻射了在人类社会中不同道德层次和人生追求的两种人。在庄子散文中,比喻本体大多是隐藏在背后的,给广大读者留下想象、体味的空间,只要读者用心地去体会、去想象,文章的深刻寓意就愈发的丰富多彩、引人入胜。通读《逍遥游》,可以发现庄子行文比较喜欢用比喻,也十分善于用比喻,这也成为庄子散文的显著特色之一,他通过这些生动形象和诡异奇特的比喻将自己的哲学思想通俗易懂地表达出来。

(三)运用寓言,独特怪诞

寓言故事也是文学体裁的一种,多指含有讽喻或明显教育意义的故事。作为道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庄子的文中哲理意味深厚,但他通常不坐而论道,不形而上地、抽象地阐述自己思想和观点,而是经常运用寓言来传达自己的观点。纵观《逍遥游》,可以说就是一篇由寓言组合起来的文章。但庄子运用寓言的手法,与先秦其他诸子有很大的不同之处。比如韩非较多运用一些耳熟能详的历史传说与典故辅证自己的观点和意图,继而进行说理;孟子则较多采用民间故事作为自己的辩论依据。但而庄子的寓言很少引用现成的寓言故事,而是充分发挥自己的丰富想象力进行虚构和演绎。从这个意义上说,庄子也算是中国文学史上较早自觉运用虚构手法的文学创作者。例如《逍遥游》开篇写鱼化鹏,继而高飞几万里的故事就全部是虚构的。再如后面用拟人的手法虚构了蝉和学鸠的话语也是虚构的。纵观全文,庄子虚构的这些独特怪诞的寓言故事,环环相扣,引人深思,既达到了自己想要讽刺某些行为、某个人群的行文目的,又大大地提高了文章的吸引力,引人入胜,思想性和可读性面面俱到,着实值得后世文学创作者学习和借鉴。

三、庄子散文对后世文学创作产生的影响

文学创作的本质就是创造性想象的感性显现。而庄子散文在“创造性想象”方面独树一帜,具有一定典型意义。从这个角度上来说,庄子散文所形成的艺术风格对后世文学的创作与发展,有着深远的重大而又影响。从先秦文学一直延续到到近现代文学,在每个朝代、每个时期都有着都有体现和反映。其对后世文学创作的影响,从具体实践情况看,就是积极思想和消极思想并存,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相互交织。庄子的散文通过隐喻、夸张和拟人的手法表达了对黑暗现实各种弊端的犀利讽刺和无情的揭露和批判。在中国文学史上,这种影响一直持续到近现代,后世的汉朝司马迁、宋代苏轼等文人身上都有体现。同时,庄子的散文在讽刺和批判黑暗现实的背后,也更多地流露着一种消极思想和悲观厌世的虚无主义情绪。庄子的散文在批判揭露黑暗社会和现实又无力改变现实的情况下,只有采用“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而不敖倪于万物”的生活态度。这种文风和生活态度对后世的文人及其创作造成了很大消极影响。历代生活境遇不好又不满黑暗现实的文人们,几乎都向庄子看齐和学习,他们思想上愤世嫉俗、放荡不羁,他们有的纵情于酒色、有的寄情于山水、有的归隐于山林、有的修道求仙。但“无心插柳柳成荫”,他们的作品往往大多具有强烈的追求自由的思想,内容大多能摆脱世俗思想的羁绊和束缚,充分张开想象的翅膀在浩瀚的天地间自由飞翔,在唯我独尊的个人天地里抒发个人的最真实的情感。如“竹林七贤”中的阮籍和嵇康,唐代的李白、现代的鲁迅,他们的作品大都随兴所至,肆意抒发,其作品往往具有十分强力的思想感情,往往更容易引起广大读者的思想共鸣,从而造就了许多非常高的艺术作品,形成了我国文学史上一种特殊的艺术风格。总之,庄子的散文想象丰富、奇特夸张,比喻形象、以喻托志,善用寓言、独特怪诞,在表现手法、语言特色、艺术风格等方面都开创了中国文学创作的先河,其在中国文学史的发展历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尤其是他任意驰骋的丰富想象力、向往飞翔的自由精神和颇具浪漫主义的文风为中国的文学创作开辟了一条新路子,对后世历代文学家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而又积极的影响。

作者:杨彦科 单位:宝鸡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M].安徽文艺出版社,1994.

[2]阮忠.庄子创造论[M].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3.

先秦散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 《慎子》 论说文 文体特征

慎子(约公元前395―前315年),名到,战国中期思想家。慎到的生平事迹,史书记载较简略,据《史记》和《汉书》记载,仅可知慎到为赵国人,后来到齐国做稷下学士,大约与田骈、淳于髡等人同时代。著十二论,或著《慎子》四十二篇。本文对《慎子》文体特征的研究,即以清学者钱熙祚所校本为底本。

先秦诸子著作的文体种类繁多,既有韵文,也有散文。论说文是古代散文之大宗,先秦诸子的说理散文最具代表性。论说文强调“论”与“说”,论即议论,说,就是说明事理。说理散文发展到慎到所属的战国中期已经渐趋成熟。郭英德《中国古代文学论稿》将文体的基本结构分成从外至内的四个层次,即体制、语体、体式、体性。①从文体的呈现层面看,文本的话语秩序、规范和特征,要通过三个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范畴体现出来,这就是体裁、语体、风格②。本文将从这三个方面来分析《慎子》内外层次的文体特征。

一、《慎子》的体裁

黄庭坚曾说王安石评文章“常先体制,而后文之工拙”③。体制现一般指文章格局与体裁。从现存的资料看,《慎子》作为论说文已经达到了相当成熟的水平。此前诸子散文中,《老子》是诗歌般的的体式行文;《论语》以语录体为主,杂有少量的叙事成分。《庄子》中有大量的寓言,叙事成分的比例甚至高于议论。究其原因,是先秦文学作品的文体界限不清晰,整体的形态呈现出文、史、哲不分的特点。从现存《慎子》的资料来看也有这方面的特点,只是相较于之前的作品,其议论的比例更大,手法更为“纯粹”,这也与战国以来诸子说理散文文体逐渐清晰化的趋势相一致。正如章学诚《文史通义》所言:“至战国而著述之事专,至战国而后世之文体备,故论文于战国,而升降盛衰之故可知也。”④

现存的慎子七篇,虽然篇幅有所缺佚,但每一篇都有一个鲜明的主题,各篇围绕着不同的论点,集中展开论辩与说理,且其论证方法也趋成熟,类比法,反证法,归纳法等方法往往穿插使用,使得文章的逻辑严密。如《慎子・威德》:

毛嫱、西施,天下之至姣也。衣之以皮,则见者皆走;易之以元k,则行者皆止。由是观之,则元k色之助也。姣者辞之。则色厌矣。……故腾蛇游雾,飞龙乘云,云罢雾霁,与蚯蚓同,则失其所乘也。⑤

慎子运用一连串的类比,用毛嫱、西施的穿着与其受关注程度的关系,跋涉与负重的关系,腾蛇、飞龙与云气的关系,说明依托的重要性,最后归纳出贤德并不能使不肖者服从,而权势地位却能使贤人屈服的结论。类似的手法在《慎子》中亦屡见不鲜。《文心雕龙・事类》篇中有言“明理引乎成辞,征义举乎人事,乃圣贤之鸿谟,经籍之通矩也。”⑥虽然我国古代论说文的完全成熟是以《韩非子》和《荀子》为标志⑦,但战国中期的《慎子》已经有专以议论为主要手段的独立篇章,一方面体现了先秦诸子散文的类型过渡,也体现出春秋以来论说文文体的逐渐清晰化。

二、《慎子》的语体

现代语言学认为,语体是适应不同交际功能、不同题旨意境需要而形成的运用语言特点的体系⑧。先秦诸子创作论说文的目的是宣扬自己的观点并且让统治者采纳,所以就需要有很强的论辩技术。《慎子》一书就通过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达到了慎到说理的效果。

首先,《慎子》中存在大量的譬喻。慎到运用生活中的事例,将抽象的道理用具体可感的事物表达出来。天与地,如“天有明,不忧人之暗也:地有财,不忧人之贫也。”(《慎子・威德》)日常事物,如“弩弱而D高者,乘于风也”。(《慎子・威德》)这些丰富的事类,使得说理深入浅出,通俗易懂。

其次,对偶、排比和顶真修辞穿插使用,使文章出现骈散结合的特点。先秦诸子百家的说理散文中,对偶句式极为常见。由于先秦时期的文体界限不甚明朗,对偶句的使用在某种程度上让说理散文呈现出骈文的特征。从作品的文学性来看,对偶句式的使用能使得作品恢宏富丽,使论说语言流畅并且具有声韵美。

《慎子》中对偶句的使用已经相当成熟且富于变化。第一,在句式上有长短之分。长句对偶诸如“故臣有两位者国必乱。臣两位而国不乱者,君在也。恃君而不乱矣,失君必乱;子有两位者家必乱。子两位而家不乱者,父在也。恃父而不乱矣,失父必乱。”(《慎子・德立》)短句对偶如“官不私亲,法不遗爱。”(《慎子・君臣》)第二,在句意上有正反之分。正对偶上下两句文意相似,如“孝子不生慈父之家,而忠臣不生圣君之下。”(《慎子・知忠》)反对偶则是上下两句文意相反,起到对比的作用。如“臣事事而君无事,君逸乐而臣任劳。”(《慎子・民杂》)这些对偶句的使用,不但使文章的文W色彩更加浓厚,同时又有实质性的说理内容。正如刘勰评对偶的原则“必使理圆事密,联璧其章,叠用奇偶,节以杂佩,乃其贵尔。”⑨

为增加文章的论说气势,慎到还多次使用排比句式,如“故廊庙之材,盖非一木之枝也;粹白之裘,盖非一狐之皮也;治乱安危、存亡荣辱之施,非一人之力也。”(《慎子・知忠》)另外,慎到还运用到顶真的修辞格。如“劳则有倦。倦则衰。衰则复反于不赡之道也。”(《慎子・民杂》)顶真这一修辞格在《诗经》中虽已经存在,但仍只是雏形,其主要目的是便于记诵,并求文辞通畅,在战国时期蔚然成风。⑩从《慎子》、《荀子》等书可看出这一趋势。排比句和顶真格的使用,使得文意逐步加深并且富有逻辑,使说理由浅入深,通过抽丝剥茧最后有条理的呈现出来。

多种修辞格的运用和散句结合在一起,使得《慎子》呈现出整散结合的特点。吕祖谦《古文观止》有言:“一篇之中,须有数行整齐处,数行不整齐处”{11},整散句的结合,使文章既整饬又不僵化。《慎子》一方面展现出慎到敏锐的思辨和精湛娴熟的论说技术,另一方面折射出诸子说理散文的艺术美感。

三、《慎子》的语言风格

语言风格,是综合运用风格手段的结果。从调音、遣词、择句、设格到谋篇的风格手段,综合地反映在一部作品里,这就形成了它的语言表现风格。{12}通过研究与分析,本文认为《慎子》的语言具有以意名篇,主题鲜明;正反论证,说理透彻;通俗明了,文风简劲等风格特色。

首先,以意名篇,主题鲜明。战国末期各派纷纷著书立说提出自己的政治主张,和其他诸子散文一样,《慎子》一书也是密切为现实服务的。正如《史记・太史公自序》所言“易大传:‘天下一致而百虑,同归而殊涂。’夫阴阳、儒、墨、名、法、道德,此务为治者也。”{13}因此,诸子散文“涉世”色彩十分浓重,文章大抵都是宣传其政治理想的产物。《论语》以“仁”为核心的思想主张,《韩非子》顺应时代变化,呼吁法治与变革,即便看似逍遥无为如《庄子》,也常常流露出对当时社会的强烈批评。

《慎子》一书成于战国中后期,虽受道家思想的影响,法治思想仍是其政治理论的基本内容。《汉书・艺文志》就列之于法家类,并注云“先申韩,申韩称之”{14}。作为崇尚功用的法家一派,慎到讲求文章的实用性,往往使用开门见山的方法提出观点。现存《慎子》七篇都是以意名篇,以文章主题作为篇名,使读者一目了然,容易抓住关键。例如《慎子・德立》云:

立天子者,不使诸侯疑焉;立诸侯者,不使大夫疑焉;立正妻者,不使嬖妾疑焉;立嫡子者,不使庶孽疑焉。疑则动,两则争,杂则相伤,害在有与,不在独也。故臣有两位者,国必乱。{15}

德,指的是地位和名分。德立,就是要确立封建的等级制度。为什么要德立?慎到认为只有通过“德立”的方法,国家才能安定,得到治理。反之,就会混乱。

如何处理君臣关系呢?慎到主张君主要依据法制来处理国家事务与君臣关系,不符合法制的话不听,不符合法制的劳作不算劳作,没有功劳的亲人不认命官职,“官不私亲,法不遗爱”。

可见,慎到说理有自己的特色和步骤――以文章主题作为篇名,一开篇就提出问题,接着有条理的分析问题,针对问题现象提出自己的见解,并以事实为论据加以论证,从而得出结论。慎到这种紧扣主题的论说逻辑,主题之鲜明,论析之透辟,无不令人称赞。

其次,正反论证,说理透彻。类似于《韩非子・内储说》提出的“先立说,后举事,叙议共参,正反相验”的论说方式,《慎子》善于旗帜鲜明地提自己的政治观点,从正反两方面加以说明论证,有理有据,令人信服。《慎子・民杂》云:

君臣之道,臣事事而君无事,君逸乐而臣任劳,臣尽智力以善其事,而君无与焉,仰成而已。故事无不治,治之正道然也。君之智,未必最贤于众也,以未最贤而欲以善尽被下,则不赡矣。{16}

在君主与臣子的关系方面,慎子主张“臣事事而君无事,君逸乐而臣任劳”,反对君主一味任智。认为君主应该“君无与焉,仰成而已”。文章从正反两个反面深刻剖析,层层递进,说理透彻,引人深思。

慎子辩难,大都切合实际、言之成理,有很强的逻辑性。这要得益于他对大量史实的掌握和归纳推理能力,使他在论述的时候能得心应手的运用各种历史材料,有的放矢,论证自己的观点。例如《慎子・逸文》:

有虞之诛,以探淼蹦,以草缨当劓,以菲履当刖,以艾S当宫,布衣无领当大辟,此有虞之诛也。斩人肢体,凿其肌肤,谓之刑;画衣冠,异章服,谓之戮。上世用戮而民不犯也,当世用刑而民不从。(《御览》六百四十五){17}

在有虞氏时代,刑罚只是象征性的,并不损害人的身体;而当代的刑罚则割断人的肢体,挖去人的肌肤。然而,在上古时代的百姓都不敢犯法,如今使用残酷的刑罚百姓并没有顺从。

以史论说,是慎到展开论证惯用的手法之一。慎到往往先提出观点,然后征引一系列耳熟能详的历史,奠定说理的事实基础,为之后的深入阐述作了强有力的铺垫。这种以不容争辩的历史事实给人一种不容置疑之感,使人信服。无怪乎明人陈爵典评价其文曰“文自奇特,且有感慨,跌宕之势,愤激自词。”{18}

最后,平白晓畅,文风简劲。现存《慎子》七篇及逸文,语言平白晓畅,通俗流利。在崇尚功用思想的指导下,《慎子》文章语言并不晦涩难懂,故作高深,而是以流畅、平实、简洁的语言论说其深奥的哲学道理与复杂的政治主张,使读者更易接受。

首先,文章语言通俗明了,富有口语色彩。如《慎子・逸文》“一兔走街,百人追之,贪人具存,人莫之非者,以兔为未定分也。积兔满市,过而不顾。非不欲兔也,分定之后,虽鄙不争。”{19}这样明白如话的语言,放在千年以后的当下,也能很容易为人们所理解。又如“匠人成棺,不憎人死,利之所在,忘其丑也。(《慎子・逸文》)匠人制作棺材不恶人死,正是因为受了利益的趋势,忘记了其行为的丑恶。寥寥数语,将见利忘义行为刻画的淋漓尽致。

同时,《慎到》中还引用俗话、谚语等。例如“谚云:不聪不明,不能为王;不瞽不聋,不能为公。海与山争水,海必得之。(《慎子・逸文》)

此外,《慎到》中还大量地引用古代君王的事例、孔子的i言,以及诗、传等典籍名言,有效地增强了文章的服力,使语言既平易简洁又充实厚重。

《文心雕龙・诸子》曰“慎到析密理之巧”{20},盛赞《慎子》说理之透彻。周敦颐评曰“翟下能言者慎到为最,屏去谬妄,剪削枝叶,本道而附于情,立法而贵于上,非田骄、尹文之徒所能及。五篇虽简约,而明白纯正,统本贯末,自古论王政者,能及此鲜矣。”{21}虽然周氏是针对“论王政者”而言的,以此评价《慎子》全篇,也切中肯綮。

注释:

①郭英德.中国古代文体学论稿.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9,第1版:4.

②童庆炳.文体与文体的创造.云南人民出版社,1994:103.

③见黄庭坚.书王元之《竹楼记》后.豫章黄先生集(卷二六).《四部丛刊》初编本.

④章学诚.文史通义.上海书店出版,1988.3,第1版:17.

⑤钱熙祚,所校.慎子(诸子集成第5册).中华书局:1954.12:1.

⑥刘勰.文心雕龙.中国友谊出版公司出版,1997.5,第1版:152.

⑦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7,第2版:99.

⑧王希杰.汉语修辞学.商务印书馆出版,2014.8,第3版:147.

⑨范文澜.文心雕龙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588.

⑩濮侃.辞格比较.安徽教育出版社出版,1983.9:131.

{11}吕祖谦.古文观止.《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卷首《古文关键总论・论作文之法》.

{12}黎运汉.汉语风格学.广东教育出版社,2000:8.

{13}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82.11,第2版:3292.

{14}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2.6,第1版:1735.

{15}钱熙柞,校.慎子.《诸子集成》第五册.中华书局,1954.12:5.

{16}钱熙祚,所校.慎子.诸子集成第5册.中华书局,1954.12:3.

{17}钱熙祚所校.慎子.诸子集成第5册.中华书局,1954.12:8.

{18}转引自谭家健,郑君华.先秦散文纲要.山西人民出版社,1987.6:281.

{19}钱熙祚,所校.慎子.诸子集成第5册.中华书局,1954.12:9.

{20}范文澜.文心雕龙注.中华书局,1958.9:309.

{21}转引自谭家健,郑君华.先秦散文纲要.山西人民出版社,1987.6:282.

参考文献:

[1]程伯钧.论说文[M].贵州:贵州人民出版社,1979.

[2]郭英德.中国古代文体学论稿[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3]童庆炳.文体与文w的创造[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4.

[4]章学诚.文史通义[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1988.

[5]钱熙祚,校.慎子・诸子集成[M].北京:中华书局,1954.

[7]刘勰.文心雕龙[M].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出版,1997.

[8]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9]王希杰.汉语修辞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出版社,2014.

[10]范文澜.文心雕龙注[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

[11]周振甫.中国修辞学史[M].上海:上海商务印书馆,1991.

[12]濮侃.辞格比较[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83.

[14]黎运汉.汉语风格学[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0.

[15]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82.

[16]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2.

上一篇:散文家范文 下一篇:议论性散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