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诸子散文范文

时间:2023-11-10 16:52:43

先秦诸子散文

先秦诸子散文篇1

【关键词】诸子散文 朗读法 整合法 联系生活法 讨论辩证法 课后巩固法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10-0046-02

《先秦诸子散文》是我国古代文人的思想精髓,但面对选修本中的《先秦诸子散文》,很多学生不感兴趣,认为学它没用,老师也很被动。通过近两届的教学实践,对学习选修课及学习《先秦诸子散文》有了许多新的认识。

开设选修课程,有益于启发和引导学生陶冶身心、涵养德性,使人格健全地发展。高中是一个学生精神心灵健康圆满发展的重要时期,需要多方面的精神食粮,在学生的作文中,孤陋寡闻、见识短浅、精神疲软等心灵疾患时有发生,展现了人文精神的缺失。所以,先秦诸子散文的学习就显得尤为重要。人教版诸子散文选读展现了中华民族思想的精华,这些传统文化的精髓都应该成为我们这一代人成长的支柱。吕思勉先生说过:我国学术只有先秦时候的诸子百家之学纯为我华夏民族的自创。

易中天教授说“学者有传播传承文化的义务。”其中国学的复兴是关键。高中语文教师应该担负起这样一个任重道远的教学工作,让学生在先秦诸子学习中感受经典魅力,陶冶性情,在精神层面赋予继承传统文化的义务。

下面将谈一谈我在教授《先秦诸子散文》的一些探究和反思。

一、无需将内容面面俱到

一个模块36个课时,扣除测试讲评时间外,最多只有30个课时用于文本教学。以人教版《先秦诸子选读》,该书共七个单元,涉及《论语》《孟子》《荀子》《老子》《庄子》《墨子》等,每单元平均只有四课时,课时的不足很容易导致教师为赶进度而蜻蜓点水,或拘泥于文言文的字词句的讲解,从而失去了选修课开设的初衷。教师只需抓住对学生来说易懂且有益于启发和引导学生的精彩语段。

二、不要把《先秦诸子散文》上成文言知识的基础训练课

《先秦诸子散文》不能等同于必修阶段的古文去教学,而过分强化文言知识的基础训练。《先秦诸子散文》思想性非常强,艺术特点鲜明。教学中需要教师的讲解点拨,要防止教学过程中出现偏差。正如钱穆先生说,意谓解《论语》,难在义蕴,不在文字。对文言知识,可充分放手,鼓励学生利用工具书、图书馆、互联网等独立解决或合作解决,教师只需对难点作适当点拨。

三、无需给学生上成理论专题课

不能把《先秦诸子散文》上成理论性很强的专题课。无需过深得挖掘理论思想。因为我们毕竟所教的是中学生,而不是大学生。我们的目的是启发和引导学生陶冶身心、涵养德性,使人格健全地发展。若在理论上多下功夫,学生会听得是云里雾里的。比如对“老子”的思想核心“道”就无需详讲。教师只需选几个有益于学生的语段,让他们谈谈自己的感受,有何启发,在当今社会有何意义,从中了解各派学家思想和个人魅力。

四、教学策略

(一)朗读法

《先秦诸子散文》中有很多脍炙人口的句子。如: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学生可选择重要的、自己喜欢的、有感触的句子通过注解理解后,反复读以至熟烂于心。不过教师也可以带领学生诵读。《诸子散文》的句子简练、整齐、读起来朗朗上口,而且有很多经典的句子流传千古,在读的过程中,不仅可以加深理解,诵记名言警句,加深对先秦文章的感悟,还可以在朗读中体味作者当时的意境、领悟其文章的深刻内涵,达到与古人神交的境地。

(二)整合法

教师可通过整合语段找出它们的内在联系,并删去不需要的语段来完成目标。比如:学习孟子的《人和》时,先让学生齐读第一段,理解“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然后再默读2―4的语段,理解怎样做到人和。学生就会分析出这些语段不是分割的,是有联系的。再如上公开课《无端崖之辞》时,要在40分钟内上好一节有质量的课,就必须整合内容,我选取了语段2、4、5、7四个语段。而且在课堂上把4放在了2前面。因为我要让学生从第4个语段里先学习到人一定要树立远大的目标、要有大抱负。再从第2个语段里学到人一定要有一个良好的心态,要放松,干什么事都不要有压力,这样走向成功会更有把握。最后在5、7两个语段中了解到庄子的人生态度和人格魅力。这样的整合让学生知道人不仅要走向成功,而且更要有高尚的品格。这样才是社会需要的栋梁之才。

(三)联系生活法

学习《先秦诸子散文》有益于培养和加强学生把握社会、人生问题的能力。所以教师在平时的授课中多联系现实生活的例子,再让学生讨论。这样把学生和我们的文化传统知识拉近了距离,也让学生了解到学习《先秦诸子散文》的重要性,也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也为他们写作文积累了鲜活的素材。如学习《论语》“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子夏曰:‘小人之过也必文。’时,我举了高晓松酒后驾车被拘留,认识到错误后被放出来的例子。再补充了:有些人错了一次又一次,有些人的错是罪不可赦,让人无法原谅。我举了李双江的儿子李天一打人和参与案的例子,这是一个富二代的典型例子。再举了长春发生的一起盗车案,并把之后发现的婴儿活活掐死,埋在雪里的例子。学生听后都纷纷表示愤慨。比如在讲到“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时,我举了诚信兄弟孙东林、孙义林的故事。讲到“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举了感动中国人物白芳礼老人、阿里木、丛飞、胡忠谢晓君夫妇、高淑珍、周月华艾起夫妇、杨善洲等人的故事。讲到《乐民之乐,忧民之忧》时,用幻灯片放有关领导人与百姓的图片。如讲到《无端崖之辞》时,根据整合后的内容,举了上海复旦大学医学院发生的投毒案,因同住一个宿舍的林某和黄洋平时意见不合,林某便投毒暗杀黄洋,使得黄洋中毒身亡的例子。让学生知道人不仅要走向成功,而且更要有高尚的品格。如讲到《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时,举了三鹿奶粉的假蛋白、苏丹红、瘦肉精等案例。让学生知道我们社会存在很多见利忘义的不道德现象。

为什么说诸子百家是伟大的,就是他们的思想不仅在古代,而且在当今是不可忽视的。所以我们必须要学习《先秦诸子散文》。

(四)讨论、辩论法

在教授《先秦诸子散文》时,我们会发现有许多值得探讨的话题,听听学生是怎样想的。比如“知其不可而为之”这个话题。有些学生认为人就应该向孔子一样有着执着的奋斗精神。而有些同学认为人不应该去做一些明知不可能成功,还要去做的事,这不是走入死胡同了吗?应该学会放弃,另谋出路。比如’人定胜天“这个话题。有些学生认为人可以胜过天,看看火车、飞机、载人飞船、退耕还林、面对“非典”、“禽流感”全国人民众志成城,渡过困难。而有些同学认为人不一定能胜过天,看看人类无休止的破坏环境,导致各种自然灾害:酸雨、地震、泥石流、洪涝、风暴潮、干旱、寒潮等,这些自然灾害给人类带来多大的危害。还有对老子的“有和无、强和弱、自知与知人、有为与无为”进行讨论。还有孟子的“舍生取义”与庄子的“尊生”进行讨论。这些话题让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走近古人了解他们的思想,且能辩证理解。

(五)课后巩固法

课后巩固法主要指作文。在学习《先秦诸子散文》中,有很多话题值得去写,我布置的有命题作文“知其不可而为之”、话题作文“诚信”“仁爱”“见利思义”“反省”和寓言故事。寓言故事主要是锻炼学生如何立意。这些作文既让学生再次谈自己对诸子百家思想的看法,也联系了现实生活,也提高了写作能力。

先秦诸子散文篇2

关键词:战国诸子;虚拟名字;形态;效应

中图分类号:I2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0751(2012)03―0166―03

名字最初只是指示符号,与所指代的人之间本来没有本质的关联。《说文解字》云:“名,自命也。从口、夕。夕者,冥也。冥不相见,故以口自名。”原先人们是没有名字的,到了晚上,天黑难以辨认的时候,为了能更好地交流,有人便以代号来指称不同的人。但是,中国文化传统中对名字的重视,使得名字成为展现人物性格的重要手段之一。

一先秦时期属于文学发展的初期,虚拟名字的文学实践刚刚起步。经过诸子的多样调遣,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呈现出多种命名模式。

(一)以直观外相命名

名字作为符号,指称性是其重要功能。为了能让指称确当,名与实的贴合是最为直接也是最好的选择。先秦诸子散文较为常用的方法便是以形貌及行为方式来指称人物。

《庄子》的虚拟人名有此类命定方式,人物的名字就是人物形貌特征的概括。如《德充符》记载:

支离无说卫灵公,灵公说之;而视全人――其肩肩。瓮盎大说齐桓公,桓公说之;而视全人――其肩肩。

支离无与瓮盎大都是身体严重残疾的畸形人物,《庄子》主要是根据他们身体的残疾状况给出相对应的名字。支离无有三个主要特点:是指脚蜷曲,脚尖点地而行。成玄英疏:“,曲也。谓挛曲企踵而行。”①支离,指的是身体屈曲驼背。同唇,因为他的脖子太粗、身体严重驼,所以嘴唇就被挡住了。瓮盎大的身体特点相对简单,脖子上长着像大瓮一样的瘤子,所以看上去他的脖子也是非常粗大的。《庄子》借用丰富的想象,将残疾丑陋特征叠加在他们身上,塑造出“穷人间极陋”的畸形形象。

人物的第一次出场,除了本身的形貌之外,所处的场景更容易让人难忘,于是,形貌特征与场景结合起来增加了以直观外相命名的深刻性。《论语・微子》的虚拟人物大部分采用了这一方式,《微子》收录了众多隐士的言行,隐士与孔子不期而遇,身世遭遇无从知晓,所以长沮、桀溺、荷丈人的虚拟名字成为较好的选择,既能起到指称的目的,又富于形象性。长、桀指的是体貌特征,皆是身材高大之人;桀,高大之义;身材高大的两人脚陷在水里,并行耕作。依据两位隐士的体貌特征以及行为方式给予了他们长沮、桀溺的代称。荷丈人则是因为其出现时“以杖荷长”而得名。

另外,《微子》中还出现了一位为孔子担忧的隐士,此人在《论语》中称为“接舆”。孔子以车舆作为代步工具,楚狂为了传达自己心意便要接近孔子的车御。这可与后面的记载相互印证:“孔子下,欲与之言,趋而辟之,不得与之言。”可见当时的情景就是:孔子坐在车上,楚狂接近车舆要与孔子说话。根据当时的场景,“接舆”这一名字就诞生了。

《论语》仅仅出现了“接舆”这一名字,但其身世并无从介绍。晋皇甫谧的《高士传・陆通》中对于“接舆”的身世有如下记载:

陆通,字接舆,楚人也。好养性,躬耕以为食。楚昭王时,通见楚政无常,乃佯狂不仕,故时人谓之楚狂。孔子适楚,楚狂接舆游其门曰:“凤兮凤兮,何如德之衰也!来世不可待,往世不可追也。……方今之时,仅免刑焉, 福轻乎羽,莫之知载,祸重乎地,莫之知避,已乎已乎……”孔子下车。欲与之言,趋而避之,不得与之言。

根据这一记载,接舆是楚人陆通的字,并非虚拟。那么,我们前面对于“接舆”的解释是否错了呢?《高士传》是皇甫谧对前代隐士资料的收集汇编,他这里面所说的接舆形象已经是经过众多加工之后的样貌形态。皇甫谧的依据来源,史无他据,但是通过文学形象的“层累”造就史,可知接舆的身世介绍出自皇甫谧的虚构与改造。接舆这个名字在《论语》中首现,其后《庄子》亦有记载:

孔子适楚,楚狂接舆游其门曰:“凤兮凤兮,何如德之衰也!来世不可待,往世不可追也。天下有道,圣人成焉;天下无道,圣人生焉。方今之时,仅免刑焉。”

同是接舆,在不同作品中的思想基调是不同的。《论语》中劝说孔子“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到了《庄子》,则是“来世不可待,往世不可追也”,未来也成为了不可追求的。《庄子》写作“寓言十九”,多次化用孔子及弟子的故事来表明观点,因此,《庄子》中的接舆应该是在《论语》基础上的改造。在文学传播的过程中,真实与虚构慢慢接近,累积添加的枝蔓在民间流传过程中在文学接受中沉淀下来。《庄子》的化用,已开其端倪,强化了的“接舆”与孔子的两端对立,使得“接舆”这一人物更加丰满。后来皇甫谧将《韩诗外传》卷三所载“躬耕以为食”的故事及《论语》中的叙述性话语糅合起来,并坐实到“陆通”身上,这是文学传播的必然结果。因此,“接舆”名字的由来当依据初始资料,而非后起之作。

(二)以所阐发意旨命名

先秦诸子散文中的虚拟名字,在指称性基础上,更多的是说理言事的工具。因此,在表层外相的直接显露之后,虚拟名字的命定发展到了与文章所要阐发意旨的直接勾连。当然,这种类型最初是带有历史遗留的。

《庄子》有一个重要观点:“无用为大用。”为了表达这一观念,《庄子》塑造了支离疏这一形象。给予他这样一个名字,有两个方面的考虑:

第一,他的身体屈曲不直。“支离”为零散残缺之义。成玄英疏云:“四肢离拆,百体宽疏,遂使颐颊隐在脐间,肩膊高于顶上。形容如此,故以支离名之。”②支离疏的身体与正常人很不一样,他的面颊藏匿在肚脐而显露不出来,肩膀在他的头顶之上,发髻向上指着天空,五脏与正常人的上下位置相颠倒,大腿骨在正常人的肋骨部位。

第二,疏离于战争劳役之苦。支离疏因为身体的屈曲,做着缝缝补补、洗洗涮涮的工作,干着卜筮算命的工作;这样反倒养活了自己,生活得比较适意。最为重要的是,每次国家打仗征兵之时,他可以免除服兵役之苦,保全生命。

支离疏的形貌特点是他名字由来的重要依据,但同时又是《庄子》阐发意旨的重要依据。身体严重残疾的人对于社会的实际作用是有限的,但是支离疏的身体残疾却为他赢得了生命的安好;对于别人的无用,却是对自己大大的有用。“支离”表现的是“无用”,用“疏”表现的是“大用”的精神内涵。

这一类的命名方式,后期发展到成熟阶段,即没有体貌特征、活动场景的过多描述,人物的名字就是作者所要表达意旨的直接体现,无需多言。《大宗师》记载:

南伯子葵问乎女曰:“子之年长矣,而色若孺子,何也?”曰:“吾闻道矣。”

这里面提到了一位得道之人,名叫“女”。关于这人的性别文中没有列出,郭庆藩《庄子集释》引《南伯子葵》则收录一说云:“一云,是妇人也。”这一说法与《庄子》对阴柔的推崇相应,故而以“女”字作为得道之人名字的组成部分。,同“踽踽”,独行谨慎之貌。这一名字的得来是根据道家的理念推衍出来的。《老子》第二十章言:“众人皆有余,我独若遗。我愚人之心,纯纯。俗人昭昭,我独若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老子》中得道之人的形象是与众人的对比中显现出来的:众人都兴高采烈,而我独自淡泊宁静,闲闲散散,好像无家可归的样子;众人都有余物,唯独我好像不足;众人都在炫耀,唯独我好像是昏昏昧昧;众人都表现得很灵巧,唯独我显得很愚笨。所以,得道之人不是趾高气扬、口若悬河之人,而是沉静、闷闷似愚笨之态,以迥异于常人的姿态立世存身。

女虽然年龄很大,但是看上去却如同幼儿一般,女对此解释为这是自己达于道的结果。成玄英疏云:“女久闻至道,故能摄卫养生,年虽老,犹有童颜之色,驻彩之状。既异凡人,是故南伯子葵问其何以至此也。”③。女的这种样貌形态可以从《老子》一书中得到根源。道家崇尚自然、守柔、不争,这些特征在初生的幼儿那保留的最完整:婴儿没有争斗、攀比之心,没有是非仁义观念,他以原生态的表现展现着人类最美好的朴素,自然而然流露出来的性情、形态皆是出自人的本性,没有任何雕饰造作;他虽骨弱筋柔,但又有极大的能量,可以紧紧握住东西;他可以享受世人的保护,达到一种无干扰状态,毒虫猛兽攫鸟都不会去侵扰他;他代表了达于道的最高状态:凝神专一、无私无欲、守柔不争。因此,“女”这个名字本身就饱含了道家对于体道之人的要求、对于道的界定。

(三)以“×人”符号命名

先秦诸子在论证观点时,不同程度地使用了寓言故事,以此更好地使自己的观点易于别人接受。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创造了一批没有具体名字但是有地域归属的虚拟人物,我们将其称之为“×人”类虚拟人物。诸子在创造这类人物时,有着不同的地域倾向,也有着不同的创作数量,更有着不同的寓意寄托。

在先秦时期诸子作品中存在的“×人”的虚拟名字,根据统计总共有40例。其中,《孟子》有2例:宋人揠苗助长、齐人有一妻一妾;《庄子》2例:宋人资章甫适越、宋人鬻不龟手之药;《列子》6例:宋人以以玉为楮叶、郑人藏鹿、齐人取金见金不见人、卫人有善数者、燕人及老还本国、杞人忧天;《韩非子》26例:宋人以象为楮叶、宋人智子疑邻、宋人以棘刺之端为母猴、少者效长者饮、信书重带自绅束、狗猛酒酸、守株待兔、郑人智子疑巷人、台下之冶者、复问车轭、郑人买履、相与争年、郑县人卖豚、郑人藏鹿、齐人以鱼动为河伯、诈逐所爱而为乱、卫人嫁女教聚私、祷祝百束布、棘刺之端为母猴、麾惊鸟而不射、楚人买椟还珠、自相矛盾、鲁人徙越、效年长饮酒而唾、燕人其妻有私通于士、郢人误书举烛;《吕氏春秋》4例:宋人投马入水、齐人狗恶而无获、楚人循表夜涉、刻舟求剑。

所谓“×人”类人物,本无实事,只是为了说明道理将相应的故事放到了“×人”类人物身上,这符合中国人言之有据的说理习惯。

二诸子作品中的虚拟名字,有着从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过程,综合起来,主要有两种不同的展现方式:

单一式。出现的名字是一独立整体,不需要与其他名字一起阐发意旨。这种方式绝大部分诸子作品中呈现,是先秦诸子虚拟名字的主要方式。诸子作品中单独出现的名字自不必说,就是并列出现的名字,也有的是单一式。《论语》中的长沮、桀溺在同一场景中出现,都在进行劳作,《庄子》中的支离无、瓮盎大同时畸形人物,也有着巨大的精神感召力量,但是,他们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可以作为单一主体出现。

复合式。出现的名字是复合整体,需要综合起来理解才能阐发意旨。这种方式主要在《庄子》中出现。《庄子》将虚拟名字与主观意图连接起来,成为表达观念的重要途径。《应帝王》记载:

南海之帝为,北海之帝为忽,中央之帝为浑沌。与忽时相与遇于浑沌之地,浑沌待之甚善。与忽谋报浑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此独无有,尝试凿之。”日凿一窍,七日而浑沌死。

这就是著名的“凿七窍而死”的故事。人们一般对中央之帝浑沌的这个名字没有太多的异议,就是代指天地未开辟以前宇宙模糊一团的状态。王充《论衡・谈天》:“说《易》者曰:‘元气未分,浑沌为一。’”④在这里就代指庄子所推崇的浑朴自然。为浑沌凿七窍的南海之帝与北海之帝的名字历来却有不同的解释。《经典释文》言:“,音叔。李云:喻有象也。忽,李云:喻无形也。”“简文云:忽取神速为名,浑沌以合和为貌。神速譬有为,合和譬无为。”⑤释德清《庄子内篇注》则云:“忽者,无而忽有,言人于大化最初受形之始也。”⑥也有人从阴阳五行学说来推测三者的关联:“以为火,以忽为水,浑沌为土。”⑦在众多解释中,忽的意思应该还是和时间短速度快联系起来。但是,为什么要将这种意思安到南海北海之帝身上呢?其间的关联或许可以做出如下两种推测:

第一,南海与北海虽然在实际距离上相距遥远,但是在提倡去除大小是非区别的庄子看来,这一现实世界中的遥远是可以超越的,是可以瞬间到达中央之帝浑沌的所在地,所以,忽名字的由来缘于庄子“齐物论”的支撑。

第二,与忽以极快的速度为浑沌开凿七窍,意味着人类浑然天成、无知无欲的纯真被外在的藻饰破坏了,戕害了,这种破坏是顷刻形成的,虽然浑沌是在七天之后才死掉的,但是在忽开始穿凿的那一刻起,浑沌的生命就开启了死亡的进程。所以,忽名字的由来又缘于庄子反对外在雕琢,追求自然朴素的理念。

另外如《天地》记载的“黄帝遗玄珠”故事:

黄帝游乎赤水之北,登乎昆仑之丘而南望,还归,遗其玄珠。使知索之而不得,使离朱索之而不得,使诟索之而不得也。乃使象罔,象罔得之。黄帝曰:“异哉!象罔乃可以得之乎?”

这则记载出现了五个虚拟名字:玄珠、知、离朱、诟、象罔。黄帝丢失了玄珠,派不同的人去找寻。知、离朱、诟皆无功而返,最后象罔寻得归来。在这一故事中,《庄子》没有明言知、离朱、诟、象罔四者的求索手段,而是完全靠虚拟名字展现出来的。玄珠,也就是道家推崇的至高之道,这是从与道家关系极为密切的“玄”引申出来的。知,即智,指的是有分辨能力。离在《周易》中指的是火;朱,赤心木,指的是红色,则离朱即指色彩。,《说文解字》言:“言蹇难也。”诟,指花言巧语,《广韵・去候》:“诟,巧言。”则诟即指语言。象罔,似有似无之义。知、离朱、诟寻求玄珠,指的是以心智思辨、形象、声音等方式探求道却不得,象罔在若有若无之间寻求到了道。在老庄看来,道是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求之不得的,但它又不是绝对的虚无,是可以通过自然无为默识领悟的。由此,道在有无虚实之间的模糊性便在这几个名字的共同营造下展露无疑。

先秦诸子通过这几种展现方式,较为生动地展现了人物形貌、活动场景,更生动有趣地表明了寓意寄托,呈现出形态各异的人物图像。

名字是对现实的反映,历史思潮投射到名字身上会带有不同的特色。先秦时期共时性的关注使得诸子作品中的虚拟名字成为展现人物的重要方式。诸子作品中的虚拟名字,只是处于名字拟定的初级阶段,但其开创之功是毋庸置疑的。此后,随着文学实践的不断发展、成熟,通过虚拟名字展现人物性格、命运遭际成为一种重要的文学活动,并取得了极为有趣极为生动的效果。

注释

先秦诸子散文篇3

关键词:诸子观 先秦学者 汉代学者 和而不同

何谓“诸子”?“我国周秦之际,学者辈出,各著书立说,欲以改制救世。学者不止一人,其书亦不止一种,故以‘诸子’称之。”①百家争鸣,百花齐放,这大概是中国先秦诸子之学最真实的写照。在吕思勉先生的《先秦学术概论》中有这样的阐述:“历代学术,纯为我所自创者,实止先秦之学耳……我国民今日之思想,试默察之,盖无不有先秦学术之成分在其中者,其人或不自知,其事不可诬也。不知本原者,必不能知支流。欲知后世之学术思想者,先秦诸子之学,固不容不究心矣。”②这是吕思勉先生对先秦学术中肯且实在的评价。纵观历史不难发现,先秦学术在中国文学长河中的地位是任何其他时代都无法超越的。回归历史我们就会发现诸子从产生之日起,先秦学者就有了自己的诸子观,先秦诸子之学不仅是当时的学术主流,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是与历史发展同行的,因此又产生了后人的诸子观,而其中以汉代学者的诸子观最具代表性,汉代以后的诸子观基本上皆源于此。于是,就产生了先秦学者与汉代学者“和而不同”的诸子观。

纵观历史长河可以看到这样一个事实:不同的诸子分类是随着时代共同前行的。至此,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出先秦学者与汉代学者对诸子的分类表现出“和而不同”的趋向。而产生这样的不同也是在情理之中的,因为这与他们所处的时代所具有的价值观和思维方法的不同有着紧密的联系。大致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一、分类方法的“和而不同”

先秦学者和汉代学者都有对诸子进行分类的想法。面对纷繁的诸子学说,二者进行分类的立足点不同。先秦学者处在当时的时代中,他们是没有家的概念的,也没有什么派,只是因人而论,此时的学术史最原始且散乱。于是,先秦学者以自己的家派为评论和分类的标准,但其终极目标还是为了宣扬自己的学说,达成学术统一的愿望。这一点在《天下篇》、《非十二子》中是很突出的。所以,从一定程度上来讲,他们的分类观也为我们直接反映了当时先秦学者对诸子的最初认识和理解,成为一个时代鲜活的思想存在物,为后世的诸子研究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从汉代学者的诸子分类中,明显表现出与先秦学者不同的特点。首先,有家有派的概念,作为两汉时代的学者,他们遥看一去不复返的先秦,只能找寻一种独特的研究方法将其分类。因此,为了便于研究,他们开始为各派具有相同思想学说的学者进行寻根探源,追及先秦学者的思路又不断创新,最后根据自己的认识,为各家分类正名。其次,从无意识到有意识的转变。时代总是不断发展的,在这个发展的过程中,人们的思维会渐趋系统且完善。从先秦到汉代,在这样一个历史的跨度中,汉代学者不可能保持先秦学术界的原始无意识状态,因此他们进行了有意识的学派分类,为学者的研究找到一种集体记忆。最后,从零散到有序。从《史记》和《汉书》的不断出现,先秦诸子将告别零散多杂的学者群像,找到一个整体有序的学者派别。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他们站在客观的角度,给诸子一个尽量公允且真实的评价。

二、对诸子总结的“和而不同”

同是中国古代的诸子之学,不同时代所反映的时代鲜明特色却不同。正如吕思勉先生所讲:“不明先秦时代政治及社会之情形,亦断不能明先秦诸子之学也。”③先秦学者处在政治与社会问题合的局面的历史局限性下,不可能有什么家的概念,所以先秦学者对诸子分类更多地表现为零散和无意识,这迥然不同于两汉时代学者诸子的分类。先秦学者根据时代的需要对其做了总结。如《庄子・天下》以“天下之治方术者多矣”开篇,把总结前人治世的方术作为该篇的主题;《荀子・非十二子》篇以“使天下浑然不知是非治乱之所存者”非难“十二子之说”,而以“总方略,齐言行,壹统类”的思想主张作为立国之张本;《韩非子・显学》篇则以“杂反之学不两立而治”非难儒、墨显学,而以法家的法度作为“明主”治国之本。这说明先秦的诸子研究是始终立足于现实基础之上的。因此,这是时代的产物,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们对当时诸子的认识和理解程度,因而表现出来了鲜明的时代特性。

如此鲜明的时代烙印给了汉代学者诸子研究及其分类的一个契机。具体表现为完整且理性的学派分类,同时表现出了巨大的包容性。汉代学者隔着历史长河,把诸子思想当做既定的思想来记录,这是与当时的时代有联系的,当时的政治、社会问题远没有先秦那么简单,加上疆域的广大、人民的众多、问题的复杂,这样促使汉代学者必须站在历史的高度,追根溯源,找到一种完整且有序的分类去书写历史,在这个过程中汉代学者必须站在时代的高度,去审视当时的历史风貌,那么必然会出现不同于先秦时期的鲜明时代性,带上汉代的时代特性。

三、评判角度的“和而不同”

先秦学者对诸子的评判总是立足于对自己学说的张扬。无论是《庄子・天下篇》还是《荀子・非十二子》都表现了这个特征。他们评判的角度总是以自己的学说为中心,对于其他各家的诸子则是或多或少地带有偏颇的评判,最后达到对自己学说张扬的目的。即使是处在诸子生活的时代,先秦学者的评判角度也不能说是纯粹的,他们更多的是从自己学派的角度出发,以张扬自己的学说为终极目标。

同样的,汉代学者对诸子的研究及评论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客观且公正的。出于一种历史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汉代学者从历史的角度,期望对诸子进行更系统且明确的分类,以便于人们研究、学习。历史的角度就要求汉代学者必须对诸子的源头及发展演变做一个系统的研究和分类。在对各家进行分类之后的评论中,汉代学者的评判角度表现出了极大的包容性和客观性。他们不会因为要张扬自己学说而去指责批评其他诸子的不足,而是采用一种历史的角度对各家的学术特点进行分析和评判。

“古代学术,正在分道扬镳之时,其不能不有所弊,势也。后世则诸说并陈,正可交相为用。”④先秦时期,正是诸子生活的时代,所以先秦学者对其的认识应该是最接近诸子原始面貌的。在先秦时代之后,诸子各派,已不像当初那么分明和单纯。如在荀子礼的观念和法家的法的观念上就有一定的相似性。同样,韩非虽是法家代表人物,但是在其著作中也能找到一些道家的思想。这样的相互融合,在一定程度上使后世对诸子原始面貌的研究变得困难了。于是,汉代学者利用历史的眼光,带着一种责任感和使命感,表现出了一种与先秦学者不同的诸子观。他们用一种发展的眼光,为各家诸子溯流别、分家派,为后世的诸子研究勾画了明晰的蓝图。这种诸子观,为以后研究诸子提供了便利。但是同时应该看到的是,这种诸子观是随时代变化的,因而必须结合先秦学者与汉代学者的“和而不同”诸子观进行综合比较,从而达到互补,这才是诸子研究的最佳选择。

注释

① 蒋伯潜.诸子通考[M].岳麓书社,2010:1.

② 吕思勉.先秦学术概论[M].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5:3.

③ 吕思勉.先秦学术概论[M].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5:11.

④ 吕思勉.先秦学术概论[M].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5:18.

参考文献

[1] (汉)司马迁.史记[M].中华书局,1959.

[2] (汉)班固.汉书・艺文志[M].中华书局,1962.

[3] 王先谦.荀子集解[M].中华书局,1988.

[4] 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M].中华书局,1983.

[5] 吕思勉.先秦学术概论[M].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5.

[6] 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M].商务印书馆,1927.

[7] 刘光.先秦诸子思维研究[J].扬州大学,2006.

[8] 厉琳.胡适与先秦诸子学[J].古典文学知识,1994,07.

[9] 卢钟锋.先秦诸子的学术史研究及其特点[J].河北学刊,1985,05.

先秦诸子散文篇4

关键词:高二语文;选修教材;整合;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4-0003

根据有关规定,高二学年语文除了要完成人教版必修五的教学内容之外,还至少要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先秦诸子选读》《语言文字应用》的有关内容。但是这些内容繁多,选修时间短暂,很多教师感到难以合理处理两者的关系,往往顾此失彼,不能按时完成教学任务。这是因为缺乏对教材进行重新整合、删繁就简,使之更便于操作、更具实效。下面,笔者就着重谈谈整合的一些策略,以期抛砖引玉。

一、科学安排,有序教学

一般而言,高二第一学期的上半学期就完成人教版必修五的教学内容,下半学期和高二第二学期就是学习选修教材的时间。这时,不少教师不知如何安排教学时间和教学内容,造成不必要的脱节与低效。教师应该综合考虑各册教材的内在联系并做出科学的安排。例如把《语言文字应用》和《先秦诸子选读》放在第一学期的下半学期学习,先学习《语言文字应用》,再学习《先秦诸子选读》,前者用时四周,后者七周;《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和《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放在高二第二学期各用半个学期学习。

按照上面的安排来组织教学的目的是有序教学,提高效率。《语言文字应用》和《先秦诸子选读》《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构成语言文字与篇章的关系,先掌握语言文字再掌握篇章,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而《先秦诸子选读》《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与《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构成古今关系,先掌握古代的再掌握现代的,符合历史发展的规律。至于安排教学时间的长短,依据教学内容的多少和难易来确定,目的是保证每一教学内容最基本的学习时间。这样科学有序地安排教学,有利于按时完成教学任务,提高课堂效率。

二、重新整合,专题突破

选修教材内容繁多,重新整合教学尤为必要。对它们的教学处理,形式和方法多样,关键是如何才能做到恰到好处、事半功倍。下面着重介绍两种整合策略:

一是串联整合教学法。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和《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在《致同学们》中说:“选修课程是在必修课程基础上的拓展与提高……”,而《先秦诸子选读》和《语言文字应用》中的《致同学们》说:“与必修课程相比,选修课程将为你们提供更大的选择空间。”根据必修教材与选修教材的这种特殊关系,不妨用串联的形式将它们重新整合教学。具体为将必修一至必修五有关文体的单元与选修教材相同文体的单元作为一个前后衔接的教学整体来组织教学,把选修教材的对应内容作为必修教材的有效拓展与延伸。这样,将收到意想不到的、令人更满意的教学效果。

譬如,必修教材一第一单元是中国现代诗歌,讲授这个单元的时候,教师应有意识地穿插学习选修教材《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中的现代诗歌部分内容,特别是同一诗人的不同诗篇的拓展欣赏,如领悟了必修一《沁园春・长沙》的思想感情,接着就应引导学生体会选修教材中第二单元《贺新郎》的思想情感,赏析它们的异同。

同样,必修教材一的第二单元是古代散文,讲授这个单元的时候,也应穿插学习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有关散文部分的内容,特别是学了必修一司马迁的《鸿门宴》,就应结合《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中司马迁的《项羽之死》来赏析。这样,既巩固新学习的知识,又及时开阔学生的视野,有利于阅读能力的形成和提高。其他文体内容的学习依次类推。

按照以上的做法也许有人认为会打乱教材编写意图,其实这只是对学习时间和内容顺序有所调整,学习的整体内容没有改变,却提高了教学效果。

二是板块整合教学法。除了重新整合教材内容之外,还可以专题形式,进行板块教学,各个突破。这主要在高二第一学期下半学期和第二学期进行。整合的对象是《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和《先秦诸子选读》。可以按照文体把《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和《先秦诸子选读》重新分为诗歌和散文两大专题。

对诗歌专题的学习,先梳理我国诗歌的发展史。教师布置学生以自主学习的方式,通过到图书馆等查阅有关资料,弄清我国诗歌发展的过程,掌握各个朝代出现的重要诗人及其代表作,明确他们诗歌的风格和思想内容,然后通过课堂展示交流或办手抄报来提高学生的认识。

接着,分点突破。以《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中的诗歌为依据,以探究诗歌的旨意、把握诗歌的意境、体会诗歌的声韵为突破点,引导学生精读重要的诗篇,进行古今对比阅读,明确赏析的切入点,把握阅读的正确方法,整体提高诗歌的阅读理解和鉴赏能力。如要探究诗歌的旨意,教师可以拿《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中白居易的《长恨歌》与《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中郭沫若的《天狗》来比较阅读,看看古今诗歌的旨意及其呈现方式的异同,从而正确理解赏析归纳旨意的方法,做到一课一得。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自主阅读同一单元的其他诗篇。

最后,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诗歌专题各个突破点的收获,提纲挈领地掌握核心内容,把厚的书读薄。

对散文专题的学习,同样先梳理我国散文的发展史。教师布置学生结合《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后面的《中国古代散文发展概述》,自主查阅有关资料,全面理解我国散文发展的历史,掌握各个时期的重要作家及其代表作。搭建平台,在课堂上让学生展示各自的学习成果。

接着,分块突破。把散文分为先秦诸子散文和其他散文两块来突破。对先秦诸子散文的学习,可以大体按照学(上接第3页)术流派来进行,如儒家(《论语》《孟子》《荀子》)、道家(《老子》《庄子》)、墨家(《墨子》)、法家(《韩非子》),重点学习《论语》和《孟子》,主要掌握他们的基本观点、说理方式和语言特点。

学习其他散文,主要将《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和《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中的“散文”部分进行比较阅读,以内容、结构和语言为比较点,把握古今散文的异同点,深刻理解我国散文的特点(形象性、逻辑性、抒情性、灵活性和趣味性),提高理解鉴赏散文的能力。

最后,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提炼,梳理我国散文的发展脉络及其基本特点,真正把握散文的精神内涵。

三、灵活处理,突出重点

对于每册选修教材,不必按部就班地从头到尾拉网式教学,而应根据教材内容特点和主次灵活处理,突出重难点。正如《语言文字应用》中的《编者的话》所说:“有条件的学校和老师不妨多讲点,有能力的学生不妨多学点(包括自学),其他学校和学生则可以突出重点、抓住难点,甚至‘看菜吃饭,量体裁衣’”。

对《语言文字应用》的前三课可灵活处理,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训练为主线,进行自主、合作和探究性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可以用合作学习的方式,把学生分为三组,每组负责完成一课的学习,每组都有不同的任务与要求。各组学生在组长的带领下围绕问题进行自主学习、相互探究、充分讨论,形成阅读成果。然后,教师安排若干节课给各小组进行展示交流、相互评价。最后是教师小结、拓展和检测。这样,把学生的学习移到课外,节约课堂时间,提高教学效果。

对后面三课应重点落实,但也不要面面俱到,而应主次分明,删繁就简。譬如第四课《词语万花筒》的第一节《看我“七十二变”――多义词》,重点掌握“多义词的不同义项”(词的本义、词的基本义、词的借代引申义、词的比喻引申义。)和“词义的演变”(词义的深化、词义的扩大、词义的缩小、词义的转移。);第二节《词语的兄弟姐妹》,重点引导学生学习“‘同’与‘不同’之间”的“不同”,即词义方面有差别(词义范围大小的不同、词义轻重的不同、词义侧重方面的不同等。)、用法方面有差别(适用对象不同、搭配关系不同、词类和功能不同。)、色彩风格有差别(感彩不同、语体风格不同);第三节《每年一部“新词典”――新词语》,侧重学习“‘日新月异’的新词语”中的“‘新造’和‘新义’”“新词语是从哪儿来的?”;第四节《中华文化的智慧火花――熟语》,着重学习“熟语老大哥:成语”(成语是语言文字的珍品、成语是民族文化的精华、成语是古代汉语的“活化石”。)和“熟语兄弟姐妹:惯用语、歇后语、谚语”。这一课的其他内容,主要让学生自主学习或合作学习,教师有针对性地检查。

总之,教无定法。对高二语文选修教材的处理,不应局限于某种做法,我们应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反思和总结,做到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争取寻找到最佳的处理策略。

注:本文系广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杨茂庆博士主持的广西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3年度广西教育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课题“广西高中课改跟踪研究”(2013JD207)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作者是广西特级教师、广西基础教育名师培养对象、广西首届“国培计划”和“区培计划”专家库成员,首届“钦州名师”、钦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中学语文教研员。

先秦诸子散文篇5

针对以上宗旨,在教学过程中应着重抓好诵读和探讨两个环节,让学生感悟先哲的智慧,并从中受到启发。

孔、孟、庄、荀、韩非等先秦诸子都是语言大师。《论语》简而能赅,浅而能深,态度雍容,辞义典雅:《孟子》气势逼人,匠心独运而挥洒自如:《荀子》文章缜密谨严,譬巧喻博,句式参差与齐整相间:《老子》文气跌宕流畅,句式连环相对,是格言,又像诗,也像歌谣……所以,教学中必须着重抓好诵读环节,一遍遍地诵读,就是一遍遍地欣赏语言的妙处,有许多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学生自己诵读,有自己的联想、想象,诵读者的神思在自己参与创造的艺术天地里翱翔。

诵读庄子的文章,把我们带进一个奇幻的世界,有不知其几千里大的鲲,有不知其几千里的鹏,有“颐隐于齐,句赘指天”的子舆,有不食五谷,餐风饮露的圣人、神人等,这一系列林林总总,干差万别的形象,令人目不暇接。反复诵读,细细品味,含英咀华,感受其思想,感受其艺术魅力。例如孔子称赞颜回的那一段话,“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贸哉,回也!”钱穆曾分析说:“此章……共二十八字,而‘回也’二字重复了三次,‘贤哉’二字重复两次,且又多出了‘人不堪其忧’五字,像是虚设。本为赞颜子,何必涉及他人。此一章如用刘知几《史通》点拨法,则二十八字中应可圈去十一字,大可改为:‘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不改其乐,贤哉回也。’此章正为多出了上举之十一字,便就富有了文学性,此所谓咏叹淫佚,充分表达了孔子称赞颜回之一番内心情感来。‘人不堪其忧’五字,正是对称赞颜回的反衬,是一种加倍渲染。此章正为能多用复字复句,又从反面衬托,所以能表现赞叹情昧。若在字句上力求削简,便不能够表达出那一番赞叹的情味来。”

先秦诸子散文之所以富有魅力,其中一个原因是充满了卓绝的智慧。当时,各家各派的成员都关注和思考现实社会与人生中的种种问题,都对这些方面的问题提出了深刻的认识,并为解决问题开出了自己的方子。先哲们的文章充满了对社会发展、社会秩序、人际关系以及个人行为的深刻洞察,充满了对人心与世道、情与理的细腻深刻的把握,充满了对天人关系的宏大锐敏的思考。在我国古代的几千年历史中,人们思考天与人、社会和人生,几乎都没有跳出这些哲人的樊篱。传统从这里发源,反传统也从这里发源:士大夫进取的根据在这里,士大夫退守自持的根据也在这里。在古代社会,先秦诸子在很多根本方面所达到的高度,几乎没有被超越过,因此,在引导学生学习选文时,应比平时多留一些时间进行探讨,启迪学生的智慧,引导学生从中找到立身处世的借鉴,使情感得以丰富,人格得以提升。例如,在教学“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后,让学生探讨“如何看待金钱”,学生情绪高涨,有人提到丛飞、熊宁,有人谈到“5・12”地震后的募捐。直接引用孔子的话来回答“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以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君子忧道不忧贫”……从学生的回答中可以看出,他们接受了孔子的义利观,思想得以净化,人格得以提升。

在教学《老子》时,让学生谈谈从中受到的启发,有人说:“从‘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我懂得了凡事

要积累,学习语文也要不断积累。”有人说:“从‘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我得到了启示:从小事做起,细心做事。”有人说:“为人处事不应处处逞强。自甘平淡,不想出人头地,反而受到别人的爱戴。”有人说:“名利带来的风光,往往隐藏着祸害的因子;无名无利的黯然,往往生长着天长地久的大安定。”……通过探讨,学生感悟到了先哲处世、为人立身、生存的大智慧,同时也开启了他们自己的智慧,这也正符合新课改选修《先秦诸子散文》的本意。

先秦诸子散文篇6

文学常识的内容较多,需要有一定量的记忆,可以借助一些方法进行趣记巧记。

(一)四字口诀法

1.先秦诸子,孔孟荀卿。《论语》《孟子》,四书列名;老庄无为,《道德》《逍遥》;屈子楚辞,《九》《九》《离》《天》(指《九歌》《九章》《离骚》《天问》)。

2.汉代文赋,首推贾谊。刘向司马,《战》《楚》《史记》。班固《汉书》,断代开启。

3.魏晋建安,三曹领先。父有乐府,《神龟》《蒿》《观》。曹丕燕歌,典论批评; 子建七步,五言奠基。

4.初唐四杰,王杨卢骆。山水田园,王维浩然。边塞风光,之涣昌龄;军旅生活,高适岑参。李白浪漫,蜀道进酒;杜甫写实,三吏三别。唐宋八家,韩柳三苏,欧王曾巩,古文复兴。

5.元曲四家,郑关白马;悲剧四部,赵汉窦梧。明清小说,三水西红。

6.《鲁迅全集》,著作颇丰。小说有三,《彷徨》《呐喊》,旧事新说,《故事新编》。 中学课本,除了《祝福》,皆入《呐喊》。散文一部,《朝花夕拾》,另加《野草》, 略带诗体。杂文十六,《热风》与《坟》,《华盖》二集,《而已》《三闲》,再多《二心》, 《南腔北调》,《伪自由书》,《准风月谈》,三《且》二《集》,文学花边……

(二)歌谣诵读法

1.先秦文学

先秦文学有两源,现实和浪漫。《诗经》分为风雅颂,反映现实三百篇①;

手法牢记赋比兴,名篇《硕鼠》与《伐檀》。浪漫主义是《楚辞》,《离骚》作者为屈原。

先秦散文有两派,“诸子”、史书要记全。 儒墨道法属诸子,各有著作传世间;

儒家《论语》及《孟子》,墨家《墨子》见一斑;道家《老子》及《庄子》,法家韩非著名篇。

历史散文有两体,分为“国别”和“编年”;前者《国语》、《战国策》,后者《春秋》与《左传》。

2.两汉魏晋南北朝文学

两汉魏晋南北朝,诗歌成就比较高: “乐府双璧”②人称赞,建安文学推“三曹”③;

田园鼻祖是陶潜,“采菊”遗风见节操。《史记》首开纪传体,号称“无韵之离骚”;

班固承续司马④意,《汉书》断代创新招;贾谊雄文《过秦论》,气势酣畅冲云霄;

“出师”二表真名世,《桃花源记》乐逍遥。辞赋盛行多空洞,张衡《二京》似惊涛。

文学批评也兴起,《文心雕龙》真高超。 骈文追求形式美,小说初起尚粗糙。

3.唐代文学

唐代鼎盛诗如山,“初唐四杰”不平凡: 王杨卢骆创格律,律诗、绝句要记全。

浪漫诗人推谪仙,一路高歌《蜀道难》。现实主义有杜甫,“三吏”“三别”不一般。

乐天倡导新乐府,“琵琶”“长恨”留名篇。田园诗派有王孟,高、岑诗歌唱塞边。

中唐李贺多奇丽,贾岛“推敲”传世间。 晚唐崛起“小李杜”⑤;此后衰败如尘烟。

韩柳古文创新体,《阿房宫赋》唱千年。唐代传奇已成熟,代表作推《柳毅传》。

4.宋代文学

宋代文学词泱泱,分成婉约与豪放。 柳永秦观李清照,风花雪月多感伤。

苏轼首开豪放派,“大江东去”气昂昂;爱国诗人辛弃疾,“金戈铁马”势高扬。

三苏王曾欧阳修,继承韩、柳写文章;范公作品虽不多,《岳阳楼记》放光芒。

南宋诗人陆放翁,《示儿》犹念复家邦;人生自古谁无死?后世感怀文天祥。

编年通史第一部,《资治通鉴》司马光。《梦溪笔谈》小百科,作者沈括美名扬。

转贴于

5.元明清文学

元代散曲分两种,小令、套数各不同。杂剧代表四大家,成就首推关汉卿:

窦娥悲剧传千古,人物形象最鲜明; 其余三家郑马白⑥,还有《西厢》留美名。

明清戏曲称传奇,长生桃花《牡丹亭》⑦。长篇都是章回体,“三水西红”是高峰。

《儒林外史》不能忘,《聊斋志异》多流行。尚有短篇拟话本,编订“三言”冯梦龙。

方苞开创姚鼐继,散文流派叫桐城⑧。 清末大家龚自珍,《己亥杂诗》劝天公。

【注】①《诗经》共305 篇,“三百”之说是取其整数。 ②指《孔雀东南飞》和《木兰诗》。 ③指曹操及曹丕、曹植。 ④即司马迁。 ⑤指李商隐和杜牧。⑥指郑光祖《倩女离魂》、马致远《汉宫秋》、白朴《梧桐雨》。⑦洪昇《长生殿》,孔尚任《桃花扇》,南洪北孔。汤显祖《牡丹亭》。⑧桐城派,清代文学流派。师承明代散文家归有光。桐城派巨子姚鼐视其为唐宋八大家和桐城派之间的桥梁。

有效记忆的方法有很多,上述诸记忆方法也并非单独使用,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它们往往是综合运用的。各种记忆方法的综合使用,既是文学常识的多角度记忆,又是变化了的反复记忆,其效果当然更好了。需要特别提醒的是,高考主要考查运用基础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必须能够联系时代,灵活应用。江苏2010、2011卷就是极好的例子。考生要进行理解性记忆、迁移性记忆,理清文学发展的大体脉络以及与时展的内在联系,将识记与提高鉴赏能力、提高文化素养结合起来。

试卷中文学常识的考查,主要题型有以下三种:

1.选择题。信息量较大,涉及多部作品内容、风格、艺术手法等。江苏卷ii卷如果采用了这种题型,i卷用的可能性就较小,但这种常见题型所考查的内容,仍要引起重视。

2.填空题。包括江苏在内的多省市采用的常见考查题型。难度不大,但要求能准确记忆文学常识,并能正确书写人名、书名。

3.表述题。2010年开始江苏等省采用了考查新题型,对考生的文学常识水平要求较填空题、选择题有所提高,不但要识记、理解作品及其内容,还要根据作品的人物形象、思想主题做进一步适当的分析表达。

先秦诸子散文篇7

关键词:宋钘 学术派别 派别划分 墨家思想 道家学说 

先秦诸子研究一直是古今中外学者感到非常棘手的问题,特别是对诸子生卒年代、思想和派别划分的探讨。先秦诸子派别的划分首推刘歆《七略》中的《诸子略》,班固《汉书·艺文志》中的《六艺略》。自此以后,学者思想的派别划分成为官修史书的惯例。这种做法有助于后人了解各个时期的不同思想体系和某一时期社会的主流思想,但是思想派别的划分难免有牵强附会之嫌,春秋战国时期宋钘及其思想的研究就是其中一个典型例子。

一、宋钘的生活年代

在先秦文献中,宋钘又被称作宋子、宋胫、宋荣等,文献中没有明确记载其生卒年代,其生活背景和思想只散见于诸子书中。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中,将尹文与惠施、公孙龙并论为名家,将宋钘列为小说家,并说尹文“说齐宣王”,同时引刘向《别录》:“与宋钘俱游稷下”。因此一般认为宋钘和尹文是同时代的人,宋钘长于尹文,且是尹文的老师。钱穆考证:“《孟子》书中有秦楚将权兵,孟子遇宋胫于石丘一节。张宗泰《孟子诸国年表》记曰:‘当孟子时,齐秦所争惟魏。楚虽近秦,时方渐强盛,秦尚未敢与争,惟梁襄王元年癸卯,有楚与五国共击秦不胜之事,而独与秦战,则在怀王十七年。孟子是年因燕叛去齐。’《孟子》疏:‘石丘宋地’,则孟子去齐之宋而遇胫也。阎若璩云‘齐宣王喜文学游说之士,稷下学士复盛,孟子当与宋胫有雅,故邂逅石丘,呼以先生。’焦氏《正义》则谓:‘胫盖年长于孟子,固孟子以先生称之,而自称名。’”郭沫若也认为“宋钘、尹文都是齐国稷下学士,以年辈而言,宋钘在先,宋钘在《孟子》书中作宋胫,孟子称之为‘先生’而自称本名为‘轲’,足见宋长于孟,至少亦必上下年纪……大率宋、尹是师弟关系。宋在齐当在威王与宣王时代,尹则当在宣王与滑王时代。”郭沫若根据孟子称宋胫为“先生”而认定宋胫长于孟子,其实不然。“先生自是稷下学士先辈之统称,孟子亦谦敬其人,故自称名为谦耳。”根据先秦文献的记载,《荀子》《庄子》诸书中都提到过宋钘,我们只能姑且认定其生活年代当在齐威王与宣王之时,至于与尹文是什么关系,由于诸子书经常只提宋钘而少有尹文,笔者认为,宋钘的思想与尹文并没有什么师承关系,只是在班固对他们划分派别后,学者们便陷于班固的圈子而不能自拔。下面我们便从其思想特征人手进行分析。

二、宋钘的思想特征

宋钘是稷下学宫的学士,齐国威王和宣王二世,为振兴齐国,招揽天下人才,设立稷下学宫,一时间,齐国成为列国人才聚集的地方。稷下学宫成立之初,齐国便为居于学宫的学者们“设大夫之号”,即虽然没有大夫的正式职务,没有通常的政治权力,却给与他们相应的称号和地位,在经济上享有同等的优待。在这个学术的天堂,来自各地的学者可以自由著书立说,不同的学术观点可以反复争辩,出现了“各著书盲治乱”的氛围。各派学者之间,同一学派之内,先生与先生之间,先生与学生之间,都在不断进行论争,其结果便如《史记集解》引刘向《别录》所说“胜者不失所守,不胜者得其所求”。正是在这样的学术氛围中,诞生了宋{开的融合各家的学术思想。

宋研的思想与尹文称为“宋尹学派”,散见于《韩非子》、《荀子》、《庄子》、《吕氏春秋》当中。划分他们所属的学派,历来受到学者们的争论,基本上有三种看法:其一,名家和小说家。班固首开先河,在班固那里,名家和小说家的评议较为接近。《汉书·艺文志》称小说家为“街谈巷语,道听途说者之所造。”名家为“名家者流,大率取譬相喻,务在众晓”。真正涉及名家的观点,由于其所存“宋子十七篇”皆散轶,学者对这种看法评论较少;其二,墨家说。《荀子》以墨翟宋钘并称,陶潜《圣贤群辅助录》认为宋钎尹文为“三墨”之一,俞正燮《癸巳类稿·墨学论》亦以宋钘为墨徒;其三,道家说。班固《汉书·艺文志》云:“孙卿道宋子,其言黄老意。”学者大多持此观点。

历代学者根据先秦诸子书,把宋钘的思想划分为不同的学派,虽各有所本,但考察了相关的文献之后,我们发现,由于当时百家争鸣的局面,使得很多的思想家都兼具几种思想。作为当时重要的一支,宋钘的思想和著作在历史长河中渐渐消亡了。目前了解宋钘的思想只能从《韩非子》、《庄子》、《荀子》及中国古代的其他文本中得知。宋钘的思想具有如下的特征:

第一,吸收和发挥了墨家的思想。《荀子》将墨翟与宋钘并称。《庄子·天下》篇说:“不累于俗,不饰于物,不苟余人,不歧于众,愿天下之安宁以活民命,人我之养毕足而止,以此白心,古之道术有在于是者,宋钘、尹文闻其风而悦之。”“见侮不辱,救民之斗,禁攻寝兵,救世之战,以此周行天下,上说下教,虽天下不取,强聒而不舍者也,故日上下见厌而强见也。”宋钘认为,只有破除“见侮不辱”,以情为欲的偏见,才能认识事务的真相,并提出了“以禁攻寝兵为外,以情欲寡浅为内”的保持社会安定和提高内心修养的原则。“他们力图从主观上清楚荣辱、美惠的界线,要求做到‘定乎内外之分,辨乎荣辱之境’,虽然被辱,但不以为耻辱,这样就不会互相争斗,能够‘救民之斗’,便可以使天下安分了。宋尹学派‘以情欲寡为内’,当受到儒家安贫乐道和墨家功利刻苦精神的影响,而其‘以禁攻寝兵为外’则是明显对墨家‘非攻’的继承。”宋钘的这种反对战争的思想符合当时的时代背景,春秋战国时代,战争频仍,人们的生活处于水深火热之中,这种状况引起思想家们的反思,各家提出各种政治主张时,都不忘把这个最需解决的问题放在首位。宋钘反对战争,不止一次提到。《孟子·告子下》载:宋胫将之楚,孟子遇于石丘,曰:“先生将之何?”曰:“吾闻秦楚构兵,我将见楚王说而罢之;楚王不悦,我将见秦王说而罢之。二王我将有所遇焉。”曰:“轲也请无问其详,愿闻所指。说之将如何?”曰:“我将言其不利也。”在这里,我们看到,宋钘的思想包含了墨家的反对战争,以天下为大利的思想,美国学者史华兹评论到“在这里我们看到了墨家的思想,暗示了新型的激进行动主义的模式,连在《墨子》中也没有发现这种模式。宋钎准备绕过政治机构而直接诉诸‘心灵中拥有这些目标的人民,他们走遍了整个世界,试图说服那些处于上位的人,教育那些处于下位的人;并且,尽管这个世界拒绝倾听他们,他们也不会放弃行动,仍然强迫其他的人接近他们’(以此周行天下,上说下教,虽天下不取,强聒而不舍者也,故日上下见厌而强见也)”。

第二,接纳了道家的学说。《荀子》诸篇中载:“子宋子日:人之情欲寡,而皆以己之情为欲多,是过也。”“子宋子曰:明见侮不辱,使人不斗”,“宋子有见于少,无见于多。”在《韩非子·显学篇》中韩非子说:“宋荣子之议设不斗争,取不随仇,不羞囹囫,见侮不辱,世主以为宽而礼之。”另外在《庄子·天下》中也有类似的记载。各篇中论及的宋钘的思想与道家《老子》中的“少私寡欲,绝学无忧”、“小则得,多则损”、“为道日损”等思想接近。宋钘主张以“宽”“恕”为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总原则,“设不争斗,取不随仇”。为了达到利天下的目的,在内心修养方面,他提倡“以情欲寡浅为内”,认为人类的本性就是欲寡而不欲多,“人我之养,毕足而止”,“五升之饭足矣”。《荀子》批评他是“有见于少,无见于多”,并说“宋子蔽于欲,而不知得”,即知道人应该少私寡欲,但不知满足人的合理欲求。《荀子》中提到的关于宋钘的一些言论,一直是学者们研究宋钘的重要文本,我们可以看出,宋钘思想中诸多的道家思想成分。本杰明·史华兹评论到:“他们包含着这个世界强加给他们的一切侮辱和谩骂,因为他们心里知道,这些侮辱并不能玷污他们真正的尊严,儒家式的君子就不能获得这种程度的宁静,因为他们必须为他的人格尊严所受到的冒犯而焦虑,这是由于‘礼’的整个结构取决于对君子人格的保持。孔子也许会对人们并不理解他这一事实保持满不在乎的态度。然而,作为一位君子,他不能对他的人格受到侮辱无动于衷。然而,宋钘却能避免一切愤怒与好战之心。因而,在他内在的对于世界的冷漠无情中,他的确和老子及庄子一样具有深刻的精神独立性。”

综合《荀子》、《庄子》、《韩非子》诸书,我们可以看到,他们对宋钘言论的评论和引用,既包含了墨家的思想,又包含了道家的思想甚至还有儒家的思想,这给后人透露了一个信息,在“百家争鸣”时代,各种思想之间是相互交流,相互影响的。钱穆在《宋钘考》一文中曾说:“余尝谓黄老起于晚周,兴于齐,又谓道源于墨。若宋子,宗墨氏之风,设教稷下,其殆黄老道德之开先耶?”另外,郭沫若把《管子》中的《心术》、《内业》、《白心》和《枢言》归于宋钘和尹文的遗著,并说明其中包含的道家思想。我们知道,《管子》一书是杂糅了春秋战国时期各家的思想,在这本兼收并蓄的书中,“我感觉着我是把先秦诸子中的一个重要的学派发现了,有了这一发现,就如像重新找到了一节脱了节的连环扣一样,道家本身的发展,以及它和儒墨两间的相互关系,才容易求得出他们的条贯,宋钘这一派,无疑是战国时代得道家学派的前驱,而它的主要动向是调和儒墨。”

三、结论

先秦诸子散文篇8

一、语言特色与技巧研究

关于《孟子》的语言特色,一般认为与《论语》基本相同,属语录体,而多由对话组成,明白晓畅、通俗易懂,但比《论语》更有文采和富于气势。柳存仁认为,《孟子》之“记言文字,极见流利丰畅”。[1]谭家健发表于50年代中期的《略谈散文的艺术特征》一文[2]对孟子语言艺术特征作了细致而独特的分析,认为:孟子言给人的“第一个印象便是明白晓畅”,这是因为它不事雕,不用生僻的词汇,平实浅近,干净利落,“有一种爽朗明快的风格,给人朴素自然的美感”。谭氏并由人物语言入手,分析了《孟子》的人物形象,认为孟子成功地塑造了一个生动而复杂的孟子形他具有“豪爽直率、泼辣大胆的个性”,“锋芒毕露、痛快淋漓的风格”、“基本上是当时先进知识分子的代表”;而作为议论散文,既没有曲折的情节,也无法描写繁复的活动,主要利用个性化的人物语言,通过孟子自己说的话,“塑造一个栩栩如生的抒情主人公的形象”。在50年代中期人们大多只注重诸子散文思想内容的批判,而忽视其艺术特征探讨的背景下,谭氏之论引人注目,而由人物语言人手把握论说散文中的人物形象亦令人耳目之一新。罗星明撰文认为孟子大量地使用排偶句式、重复对比以及实词、虚拟的交错搭配,使语言既简洁精炼又概括性强,“以准确、凝练的语言来表达丰富、深刻的思想”,“几乎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了。”[3]章沧授认为孟子通过书面语的口语引俗语人文、释古通俗化等方法,形成了“平朴自然,开口见心”的语言艺术风格;加之“具有自如娴熟地驾驭语言的技巧和能力”,从而“准确凝练,辞简义丰”[4]。边家珍也指出《孟子》具有“高超的表达技巧”,其语言“晓畅明白,通俗易懂,确如泛舟中流,优游自如”[5]。齡《温话的语言风格》[6],联系具体作口分析了孟子“丰富多彩的修辞手段”,认为《孟子》文章朴实通俗而不粗浅俚俗,是因为其极重视“文采”,从词语的锤练,到句式的选择,以至篇章结构的安排,都是“极见功力”。

善譬巧喻是《孟子》散文语言艺术的显著特色。郑振铎认为,孟子“喜以比喻宣达他的意见”,“比喻赡美而有趣”[7]。刘大杰指出,《孟子》文章在说理论事时,偶尔举例取譬,时时露出一种幽默”如牵牛过堂、齐人妻妾诸段,“实在是巧妙,然而又是出色的比喻和讽刺”,“显示出散文的活泼和机智”[8]。谭家健认为,孟的比喻“浅易而生动有趣,轻快灵便而深刻贴切”,“堪称比喻圣手”,他往往以生活常理就近设譬,运用灵活,精辟允当,一语中的,从而引起读者的广泛共鸣;用寓言故事作譬喻《孟子》为开风气者,这类“叙述则时特精妙”的长喻“曲折多姿,生动有趣”,“有很高的艺术价值”;短喻则既平易又精炼,正喻生动有趣,反喻夸张幽默。《孟子》的比喻“既有高度的艺术性,又结合着深刻的思想内容,充分表现了伟大散文家的艺术匠心[2]。章沧授分析了《孟子》用喻的具体情况,认为孟子或以物喻深入浅出;或以事喻理,情理显豁;或以寓言喻理,入木三分;从而化抽象为具体可感,化深奥为浅近通达,因此,作者认为:“孟子用喻,自如娴熟,摇成多姿”。[4]从上述可知,对孟文的擅长的比喻手法的研究比较深入,实际上无论是单纯的比喻,还是故事性的长喻,为先秦诸子散文所共有,而孟文为人所称道,是因为有其独特的“个性”,从而形成了孟文特有的风格,孟文提供的思路当有某种方法论意义。

二、论辩艺术研究

战国诸子,好辩、善辩为时尚,而孟子尤以知言善辩著称。孟子在中国文学史、美学史上第一次提出了“气”这一概念,并把“养气”和“知言”结合起来,“他所谓知言本领植根于养气,而养气就是对自己本性中的善端,循乎自然地加以扩充,不断地进行道义的积累”[9],具体运用于在对话和论辩中,形成了孟文刚柔相济而析义极精的论辩艺术,充分地表现了《孟子》散文鲜明的个性和独特的风格。谭家健从文章结构人手分析了《孟子》的论辩艺术,认为其特征是:(一)抓住要害,突出中心,在论辩中“有如老吏断狱”,一下子就能把握住问题的关键,作集中分析论证以理服人;(二)脉络分明,有条不紊,次序极为清楚,“简直是块天成的织锦”;(三)又极富于腾挪跌荡,摇曳多姿,在一问一答中逐步深入问题,穿插变幻章法,富于戏剧因素,“真是极尽曲折变化之能事”[2]。李竹君《散文的论辩艺术》一文[10],对孟子的论辩风格和论辩方法作了综合研究,认为:孟子其人“堪称一位雄辩家”,《孟子》几乎上一部辩论集,作为一个“有血性的汉子”,孟子“嬉笑怒骂,感情毕露,豪爽直率、痛快淋漓,心地正大光明,议论开口见心”,其论辩具有“若决江河”、势不可挡的“气势”和锋芒毕露、万物披靡的“词锋”;行文以畅达详尽取胜,运用了逐层疏解,不怕反复,多用排语、重言申明的铺排手法,“具有战国时期纵横家的气概”;“不得已”而辩的现实所迫,促使孟子“十分讲究辩论技巧”,论辩中往往采取诱敌深入因势利导的欲擒故纵方法,形成咄咄逼人的气势,加之严密的逻辑推理,引导对方,使其渐入彀中,陷论敌于自相矛盾的尴尬境地,使其无可置辩,甘心折服。

综上所述,仅从以上所撮最列举的情况看,《孟子》散文艺术研究逐渐摆脱了各种束缚与偏见,走上了独立发展的学术道路,其文学价格与地位得到了认识与确立,其散文艺术得到了广泛的探讨。然而相对于哲学思想、社会政治主张的研究来说,《孟子》散文艺术研究只能说是尚处于起步阶段,无疑尚有不少缺陷。揣度未来的研究趋向,笔者认为当有以下几点值得注意。首先是要对理论上存在一些失误作冷静的符合实际的分析。 以信对《孟子》散文艺术性的确认,所使用的评判标准和术语基本上是人欧美移植来的,并不完全符合其实际情况,因此,先验的理论和僵化的思维方法,将会其丰富性,亦不足以提示其真正成就。因而,真正从实际出发,不套用某种现成的理论,从中提炼出相关的命题,探索出切合诸子集文自身特点的理论表述,以剖析自己的研究对象,从而做出令人信服的结论,把研究进一步推向深入,应成为新世纪诸子散文研究者的当务之急;其次,进一步拓展包括《孟子》在内的先秦诸子散文的研究领域,加强理论建设,开拓新的研究思路,推出高水平的研究成果,实现新的跨越,将是新世纪《孟子》以及先秦诸散文艺术研究的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1]柳存仁,上古秦汉文学史[M],商务印书馆,1948年。

[2]谭家健,略谈《孟子》散文艺术特征[N],光明日报,1957,(9.8),(9.15)。

[3]罗明星,《孟子》散文艺术特征[J],承德师专学报(哲社版)''1 982(2):7。

[4]章沧授,论《孟子》散文的语言风格[J],安庆师院学报(哲社版),1985,(4)。

[5]边家珍,《孟子》风格论略[J]河南大学学报(哲社版),1995,(3):65—68。

[6]驾有玲,漫话《孟子》的语言风格[J]中国人民警大学学报(哲社版),1991, (2): 58—62。

[7]郑振锋,中国文学史[M],朴社,1932。

[8]刘大杰,中国文学发展史[M],中华书局,1948年。

[9]顾易生、蒋凡,中国文学批语史(先秦两汉卷)[M],上海右籍出版社,1996。

[10]李竹君,《孟子》散文的论辩艺术[J],河北大学学报(哲社版),1982,(2)

[11]徐立,孟子论说文的特色[J],华南师院学报(哲社版),1980,(3)。

[12]张惠仁,孟子一一我国古代辩对散文的开元者[J],四川师院学报(哲社版), 1980, 3: 12—17。

上一篇:录取通知电影范文 下一篇:开会通知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