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购细则范文

时间:2023-02-22 23:04:07

限购细则范文第1篇

全国各地不断推出“限购令”,限购风越刮越猛。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房地产市场调控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以下简称“新八条”),各地要在2月中旬之前,出台住房限购实施细则。据了解,目前已有包括北京、上海、南京等17个城市推出了限购实施细则。

为了让购房者对各地的限购措施有个整体的认识,此次本刊特地对已经公布的各地限购实施细则进行对比。

限购细则密集出台

最近一周以来,不断有城市推出“限购令”。

据公开资料显示,截止到2月23日,包括北京、上海、天津、武汉、青岛、贵阳、南宁、长春、成都、南京、济南、太原、石家庄、哈尔滨、宁波、无锡、厦门等在内的17个城市已经出台相关政策。其中,有包括北京在内的14个城市选择在2月的中、下旬推出政策。此外,广州市政府原则通过“新国八条”实施细则,不日将对外公布。

“加大力度”成为升级版“限购令”的关键词。据了解,各地区主要是从扩大限购范围来达成这一目标的。如山西太原市扩大了限购对象,将限购房屋范围从“新建商品住房”扩大到了所有住房,二手房也被纳入限购范围。再比如广州则是限购区域得以扩大,将此前游离在外的增城、从化两个县级市也纳入了限购范围。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无锡已于2月20日推出了细则,这预示着,限购范围由一、二线城市向三线城市扩大,限购风潮已然形成。

成都和贵阳“最温柔”

现已公布的限购实施细则的宽严程度有着不小的差别。

总体来看,各城市限购政策与“新八条”规定一脉相承,都是以提高户籍门槛为重要手段,对本地居民“限三”,对外地居民“限二”。不过各地政策显然存在差别,如限购范围大大小、力度强弱以及执行时间长短等诸多方面都有不同。

通过对比发现,在已推出政策的所有城市中,北京最为严厉,上海加码力度大,成都、贵阳则过于温柔,天津、青岛等城市则显得中规中矩。总的来说,北京和东部城市较为严厉,而中西部城市偏软。

北京限购很严厉

北京版“限购令”最为严厉,以至于政策刚刚,就有业内人士惊呼:外地人想在北京当“房奴”都不行。被称为“史上最严厉”的北京限购实施细则的严厉之处在于:对无法提供北京市有效暂住证和连续5年(含)以上在北京市缴纳社会保险或个人所得税缴纳证明的非本市户籍居民家庭,暂停在北京市向其售房,而其他城市对时间的要求只是1年。

此外,各城市都执行“新八条”规定的购买第二套住房“首付款比例不低于60%,贷款利率不低于基准利率的1.1倍”的政策。但北京却有可能提高本市第二套住房贷款首付款比例和利率,这相当于从侧面助力限购。

上海加码力度大

相对之前的限购政策,更新后的实施细则加码力度相当大。

早在去年三季度,上海曾出台过限购政策,规定“本市及外省市居民家庭只能在本市新购1套商品住房”,但在春节前升级的限购细则中规定,有1套住房的本地居民和符合条件的外地居民,还可新购一套,其余的均属限购范围。两相对比,升级后的限购政策要严厉得多。

成都、贵阳最温柔

对比北京版“限购令”,成都、贵阳、南宁等城市的限购政策则显得相当温柔。

以成都为例来说明。实施细则规定:在本市主城区(锦江区、青羊区、金牛区、武侯区、成华区、高新区等)暂时实行住房限购政策。“限三”规定与其他城市没有区别,但对于“限二”规定,则明显弱于其他城市,细则并未明确提供社保或是税单连续缴纳时间。如此看来,成都限购令只限城区,不限郊县;对纳税证明或社保证明只限有无,不限缴纳时间长短,这与北京、上海等城市相比,要宽松得多。

贵阳市限购政策同样被指“很温柔”。贵阳版“限购令”只是暂停向不符合条件的购房者出售市中心城区人口密集、房价过高一环内的住房,而对于供应量大、且为目前主要供应区域的区域如金阳,则网开一面。与之有些类似的还有南京、南宁、太原等城市,都只是在主城区实行限购措施。

天津限购政策最实在

据了解,天津限购政策严格执行“限三”、“限二”措施。与去年10月份出台的限购措施相比,新版“限购令”限购范围和力度都根据“新八条”要求,有所加大。最值得称道的是,天津还宣布将确定年度新建住房价格控制目标,并于2011年3月底前向社会公布。此外,上海、南京也表明将择日公布年度新建房价控制目标。

与天津的实在相比,南宁、贵阳等城市则暂定了政策的执行期限,这样的实在则显得有些另类。南宁首次规定限购政策执行期限为一年,随后,贵阳、长春等城市也规定限购时间至2011年12月31日截止。

三线城市无锡最积极

在所有三线城市中,无锡是最早一个出台限购政策的三线城市。

限购细则范文第2篇

楼市景气房价高涨时期,国民买房,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是闭着眼睛下单,只要是房就买。随着房价的不断猛涨,楼市过于火热,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限购政策。

如今,楼市遇冷,各地楼房成交量不断萎缩,库存量持续攀升,楼市陷入沉闷氛围中。于是,有些地方政府坐不住了,设法取消限购,打破楼市沉闷僵局。早前,一般都是暗中做一些松绑的动作,随着松绑的呼吁声,现在已经从“地下”转入了“地上。

近日,各地对楼市限购政策开始出台限制性松绑,有的甚至是直接取消。据不完全统计,呼和浩特、济南、南昌、武汉已经明文宣布松绑限购;广州、南宁、天津、无锡、海口、温州等城市的户籍政策也间接松绑了限购;关于厦门、杭州、长沙、宁波、沈阳、昆明等城市松绑限购的传闻频频出现,显露出了它们“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态势。多地的跟风效仿,有人因此预计,限购的多米诺骨牌开始倒了,下半年二三线城市或将大面积取消“限购令”。

为遏制房价过快上涨出台“限购令”

为进一步落实各地区、各有关部门的责任,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切实解决城镇居民住房问题,2010年4月17日,国务院正式《关于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通知》。该通知颁布后,约49个房价过高的地级以上城市纷纷跟进这一政策,相继颁布相关细则,出台限制家庭购房套数的规定,后被统称为“限购令”。

搜房焦点网就曾盘点过各大城市“限购令”细则:

诸多城市实行“限购令”,开始围堵高房价,同时,许多购房者也因不能达到“限购令”的要求,失去了购房资格,特别是在北上广深等城市。限购政策至今,有些城市房价不但没有被遏制,反而继续上涨。所以有人笑称,买不起的依然买不起,买得起的也换不起。

呼和浩特市率先取消“限购令”

“限购令”在中央层面只字未改,有关地方政府松绑限购政策的声音铺天盖地,尤其呼和浩特市光明正大率先取消“限购令”后,各地纷纷跟风效仿。

2014年6月26日,呼和浩特正式发文取消限购,成为全国首个正式取消限购的城市。文件内容显示,居民购买商品住房(含二套住房),在办理签约、网签、纳税、贷款以及权属登记时,不再要求提供住房套数查询证明,产权登记部门在办理相关业务时,也不再对购房人的房屋套数进行查询。

2014年7月10日,济南市实行了3年多的商品房限购政策正式取消,居民今后购买新建商品住房和二手房,不再需要开具限购证明。不论本地人还是外地人在济南买房,都没有套数限制,外地人也不用提供1年以上纳税或社保证明,可以直接购买住房。

2014年7月14日,南昌宣布有条件放开住房限购,除了东湖、西湖、青云谱、青山湖4个区,其他市区区域不再限购。

2014年7月18日,武汉房管局在会议上口头通知放宽限购。会议提出,自7月19日起,武汉实行已久的商品房限购政策正式放宽,共出台4条细则,其中与其他房屋限购地区所不同的是,武汉140平米以上的住房(包括新建商品房和二手房)不再纳入限购范围。

下半年或有超30个城市放开限购

各地松绑限购之势还在继续蔓延,特别是上述几大城市明确发文,松绑“限购令”,引发了人们的广泛关注,越来越多的二三线城市也“蠢蠢欲动”。

之前,多座城市采取间接放松限购条件,或放宽落户条件,或采取调整公积金贷款等方式,促进楼市走量。以上城市的“限购令”松绑,与其他一些城市暗中放松的做法明显有别,使得二三线城市松绑限购的行为从“地下”转入“地上”。截至目前,已有近20个城市调整楼市调控政策。监管部门对松绑限购持默许态度,表明大部分城市松绑限购的尝试均“闯关”成功。

因此,业内人士普遍认为,预计下半年多数城市的限购政策可能取消,2015年楼市限购政策将光明正大地退出房地产市场。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认为,目前限购在影响房地产市场的因素中,所占比例不到10%。未来除一线城市和人口超1000万的城市外,在整体市场供需关系趋于平衡的背景下,预计今年将有超过30个城市取消限购,松绑限购公开化将是大趋势。

取消“限购令”为哪般

“限购令”的初衷是为了遏制高房价的过快上涨,但时至今日,其效果如何,有目共睹。楼市限购政策似乎并未明显影响到楼市,房价上涨的还是在继续上涨,下跌的也未见有多大的跌势。于是,有人开始担心,是因为限购效果还未显现,还是限购本身就起不了多大作用?现在该不该取消限购呢?取消限购又是为了什么?

有专家指出,在现阶段,楼市“限购令”逐步退出存在现实原因。地方债务出现兑付困难,楼市遇冷导致卖地难,这让那些严重依赖土地财政的地方政府腰包瘪了下来。在这种情况下,各地或明或暗的松绑,可谓此起彼伏。

有人认为,限购与否,对楼市的影响并不显著,限购政策不但未消灭需求,反而积攒了需求。

有人认为,楼市调整将是一个不可逆的过程,部分城市面临库存压力,必须释放需求,才可避免风险的继续累积。

有人认为,房价上涨单靠限购无法遏制,未来房价走势主要还是取决于供需关系。

有人认为,限购政策刚开始实施时,对“不合理住房需求”的杀伤力非常强,很好地起到了抑制房价上涨的作用,房价涨幅应声而降。但是时间一长,“药效”冷却,其弊端也不断被激发出来,这实际上对真正的刚需是不公平的。

有人认为,由于限购政策大多需要结合户籍管理制度,目前各地限购政策的渐次退出,可能与户籍制度的改革推进密切相关。

当然,也有乐观者表示,经过持续多年的房地产投资高增长,目前楼市整体供需关系趋于平衡。实施了3年的“限购令”已收到了“以时间换空间”的效果,现在到了退出的时机。

北京“限购令”细则

2010年4月30日,北京市出台落实国务院关于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文件的通知,规定自5月1日起,购房人在购买房屋时,还需要如实填写一份《家庭成员情况申报表》,同一家庭只能新购买一套商品住房。

上海“限购令”细则

2010年10月7日,上海市政府批转了市住房保障房屋管理局等五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本市房地产市场调控加快推进住房保障工作的若干意见》,暂定本市及外省市居民家庭只能在本市新购一套商品住房。

深圳“限购令”细则

2010年9月30日晚上11时30分,深圳紧急出台调控落实通知,规定从即日起,在深圳暂时实行限定居民家庭购房套数政策:深圳市户籍居民家庭限购两套住房,非本市户籍居民家庭限购一套住房。

广州“限购令”细则

限购细则范文第3篇

限购执行尺度是市场分化标尺

限购政策是影响上半年楼市成交的最大因素。在中原地产研究中心监测的14个重点城市中,可以分为地方限购细则已实施和未实施的两类。大部分城市已经实施了“新国八条”地方细则,而重庆和东莞则未出台细则。如将2011年上半年的月成交均值与2010年月均值相比,除了石家庄持平外,大部分出台地方细则的城市都出现了下跌,而没有出台新政的东莞则出现了逆市大涨24%。

出台限购令的城市中,所有的一线城市和二线发达城市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跌。其中,一线城市中的北京,和二线发达城市中的重庆和杭州是下跌量最大的三个城市,跌幅分别达到27%和34%。可以说,2011年上半年,限购政策是影响楼市成交的最大因素,政策执行成为楼市走向的分水岭。

限购政策松紧不同,市场效果亦不同。在2011年1月出台的新“国八条”的基础上,全国30多个城市随后各自出台的实施细则,从限购范围、限购门槛、执行力度等各种因素综合考量其政策力度,可以大致分为“未限购”、“严格”、“温和”三类城市。一线城市政策最为严格,例如北京要求外地人社保及个税缴纳时间由新“国八条”的1年增加至5年,而上海则要求近2年内提供该证明的才有效。

大部分二线发达城市和发展中城市都是参照最低标准进行限购,例如南京、杭州、青岛只对市区限购,郊县不限购,石家庄、合肥、长春更是只对主城区和老城区限购,新盘大量集中的外郊地区不限购,而部分城市还能通过延长社保纳税证明时间、降低落户门槛等方式减少限购的负效应,由此降低了成交量带来的冲击。例如,石家庄2011年上半年的月成交量较2010年均值不跌反升,增幅7%。

城市发展特性是市场驱动内因

以本地需求为主导的城市,市场波动较为平稳,而外来需求比重较高的城市,市场波动较大。

近10年来,中国城市化进程稳步推进。随着产业的大规模转移,二线城市正在不断崛起,不仅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逐年提高,而且发展速度也高于一线城市。近年来,不少资金充裕的主流开发商逐步把房地产开发的“主战场”转移到了二、三线城市,导致了这些城市房地产开发和投资快速升温。

从中原监测的8个重点城市(北京、深圳、天津、成都、杭州、上海、重庆、广州)历年成交均价走势来看,调控政策作用下,一线城市的住宅成交均价短期波动较为明显。2011年限购政策实施后,在投资需求较为旺盛的一线城市,房价因受成交结构的影响,更加呈现出大起大落的景象。但自住率较高的广州和一些二线城市,成交均价走势则更为平稳。

限购细则范文第4篇

时代周报记者采访的多位业内人士均认为,此次细则基本是老调重弹,无可操作性,省级政府只是重复中央调控精神,而市级政府的细则才是影响未来楼市的真正走向的关键。

执行存悬念

业内人士认为,广东率先出台国五条细则,也是迫于楼市失控,房价暴涨。以广、深两市为例,2月广州与深圳房价环比、同比上涨过快、涨势加速、涨幅翻倍、楼市呈现失控。而当初“国五条”细则出台一周时,中指数据CREIS显示,广州楼市周均成交量同比涨幅最大,达77 .79%。

对于细则中“广深珠佛要严格执行限购,原政策与国五条要求不符的应立即作出调整”的要求,相关分析认为这是调控升级。合富辉煌首席分析师黎文江表示,这表明广州的增城、从化,以及珠海的全行政区都会被纳入限购范围。

不过,该版本却仍被指无实质内容。广东多位业内人士认为,广东版国五条只是省级层面的,并没有太多实质性内容,更多是对中央调控的响应和表态,接下来,还得看国税总局、银监会等部门和各个城市具体的细则。

“‘粤版新五条’细则作为全国首个落地的地方版细则,调控总基调是‘保大于压’,房产税全面扩容难、重新强调了价格控制目标、个税20%、限购升级的政策局限于小部分城市,并且把细则执行的制定权下放地方城市,说明重要的政策执行存悬念。显然‘粤版新五条’细则并无调控降房价诚意、无调控政策新意。”亚太城市房地产业协会会长谢逸枫表示。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对于公众最为关注的二手房20%差额所得税,广东省规定“房价过快上涨”的地区要及时采取住房限购等稳定房价的政策措施,广东省政府的规定是“严格执行〔2013〕17号文关于出售自有住房个人所得税的征收规定”,不过就“房价过快上涨”却未明确说明,被指是含糊其辞,无疑给地方相当大的操作空间。

“这次透露的一个重要信息就是20%个税不会一刀切,差异化征收就是一些城市征一些城市不征,征收对象也根据差别分别对待,但这样一来操作弹性就很大。未来实操方案也可能模棱两可,相关部门公布之初应该偏松。”方圆地产首席分析师邓浩志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

短期二手房成交会萎缩

这次广东省将细则执行权下放到地方城市,但由于操作存悬念,市级政府到时出台的细则肯定也将表现出相当的灵活性,再加上开发商心态各异,楼市走向仍不明朗。

“实际上,现在最关键的是国家领导人对房地产的态度,目前没有个明晰的表态。而开发商未来会减少拿地、减少供应量,但会扩展布局线路。房价短期内会冲,但是不会持续走高,会有所回落。”世联地产首席执行官黎振伟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

不过,也有业内人士认为,对开发商而言,这波调控却在一定程度上释放了利好信号,这似乎成为售房助推剂,多数开发商都判断,“国五条”对行业的影响会比较小,甚至对于新盘销售有促进作用,且由于二手房交易环节税收增加,很可能会将一部分刚需购房者挤至新房市场。

限购细则范文第5篇

一、实施限购政策的背景

限购属于直接调控手段,直接限制需求。相对来说,税收、土地、金融等手段属于间接调控手段,它们是通过控制资金、成本等方式来间接控制需求。间接调控的方式由于存在时滞,使得调控不能立竿见影,另一方面调控所增加的成本容易被投机者转移出去,调控的效果自然就打了折扣,最后便出现越调价格越高的现象。可见,采用直接限购政策属于调控政策的趋紧,也是调控政策的延续。

限购政策始于2010年4月的“新国十条”。限购城市的范围源于住建部针对2009年底启动的房地产调控政策建立起来的一套以北京、上海、广州、深圳、三亚、天津、杭州、大连、厦门、南京、温州、宁波、海口、福州等14个重点城市为核心的房价监测体系。第一批住建部督办限购令的范围主要就是这14个城市。后来响应的城市超过14个,增加了苏州和兰州两城市。

国务院于2011年1月26日颁布“新国八条”。“新国八条”要求全国35个城市出台限购细则。细则要求:合理引导住房需求。各直辖市、计划单列市、 省会城市和房价过高、上涨过快的城市,在一定时期内,要从严制定和执行住房限购措施。“限购令”成为全国房地产市场的关键词,北京、上海、广州、南京、天津、济南、石家庄、贵阳、厦门、宁波等城市,陆续出台调控细则,结合当地实际通过限购、 税收、信贷等措施,落实“新国八条”调控政策。

二、现有限购政策分析

1.限购政策的目的

国务院“新国八条”出台的限购政策主要是为了打击投资投机购房需求。房地产作为一种商品,价格应符合商品属性,并受供求关系的影响。所谓“刚性需求”是相对于弹性需求而言的,商品的供求受价格影响较小。但这种刚性需求是有条件的,当它被上涨过快的房价破坏后,这个刚性需求就变成弹性需求。当供给不变时,由于需求过旺,会出现供不应求的状况,导致房价上涨。在我国,投资、投机购房占的比重过高,已经高达30%到40%,有些地区甚至高达80%,这比国际上正常的比例高出2倍。这么高的比重,因为不是为了直接满足个人的住房需要,价格就很快被哄抬起来了。投资投机性购房需求会挤兑正常的自住性购房需求,从而抬高房价。限购令的出台,能够有效抑制投资投机性购房需求。

2.“新国八条”关于限购的原则性规定

“新国八条”对全国住房限购政策作了原则性规定,即原则上对已有1套住房的当地户籍居民家庭、能够提供当地一定年限纳税证明或社会保险缴纳证明的非当地户籍居民家庭,限购1套住房;对已拥有2套及以上住房的当地户籍居民家庭、拥有1套及以上住房的非当地户籍居民家庭、无法提供一定年限当地纳税证明或社会保险缴纳证明的非当地户籍居民家庭,暂停在本行政区域内向其售房。由此可见,以住房套数为限购基准是国家统一规定,并在全国部署开来的。

3.地方城市限购细则分析

以济南限购实施细则为例:自2011年3月1日起,已有1套住房的本市户籍居民家庭(包括购房人、配偶及未成年子女,下同)、能提供自拟购房之日起前两年内在本市累计缴纳1年以上个人所得税缴纳证明或社会保险缴纳证明的非本市户籍居民家庭,在本市市区范围内(包括历下区、市中区、槐荫区、天桥区、历城区、长清区和济南高新区,下同)限购1套住房(含新建商品住房和二手住房,下同)。对在本市已拥有2套及以上住房的本市户籍居民家庭、拥有1套及以上住房的非本市户籍居民家庭、不能提供自拟购房之日起前2年内在本市累计缴纳1年以上个人所得税缴纳证明或社会保险缴纳证明的非本市户籍居民家庭,暂停在本市市区向其售房。违反规定购房的,相关部门将不予办理网签、合同备案及房屋产权登记手续。可见地方的限购实施细则是对国家限购原则性规定的细化,贯彻落实了以住房套数为基准的限购政策。

三、以家庭拥有住房套数为基准限购存在的问题

1.住房套数并不完全代表着住房质量

全国各地在规划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居住目标时,均采用人均居住面积达到35平方米以上的说法,说明了衡量居住质量的主要指标是人均居住面积,而不是户均居住套数。例如一套200平方米的商品住宅与一套30多平方米的房改房,在实施限购时都按一套住房对待,从而掩盖了居民住房质量的差异。家庭拥有住房套数和家庭拥有住房面积不一定成正比,而反映居民住房质量比较精确的指标是人均居住面积。

2.小户型住房家庭合理的改善性需求可能受到限制

当前,房改房在居民住房中尚占较大比例,很多房改房的户型都在60平方米以下,小的只有30平方米。在农村情况更为普遍,很多农村的平房甚至不足15平方米。如按家庭拥有住房套数进行限购,将不可避免地对已拥有两套小户型家庭的改善性购房需求造成限制。

3.拥有大户型住房家庭及单身、离婚家庭未被合理限制

如本地三口之家,拥有一套140平方米以上住房,其还能再购买一套140平方米的住房,其家庭拥有住房总面积达到280平方米,人均住房面积达到90平方米以上,显然已经超过了合理的人均拥有住房标准。单身、离婚家庭其家庭成员可能只有一人,但其可以购买两套大户型住房,无法限制其不合理的购房需求,也造成了以假离婚规避限购现象的发生。

4.限购使住房需求结构向大户型调整

由于现行按套数执行限购政策,不能针对人均拥有住房面积进行精准的限购,所以导致居民倾向于选购更大户型的住房来满足自己的需求,这不利于住房结构向中小户型调整。

四、以家庭人均拥有住房面积限购的优点

1.释放小部分被抑制的改善性购房需求

相比家庭拥有住房套数,家庭人均拥有住房面积更能细致地反映家庭的住房需求。已有两套小户型住房但人均拥有住房面积较小的家庭,就可以购买新的住房来改善自己的住房需求。如此,可满足很多城市小户型家庭的改善性购房需求,促进居住质量的改善。

2.大户型住房拥有者购房将被限制

拥有大户型住房的家庭虽然套数不限购,但是人均拥有住房面积可能超过限购标准,也将无法购买新的住房。这样就精准地限制了想以大户型满足过高居住要求的购房需求。

3.促使住房需求结构向中小户型倾斜

实施以家庭人均拥有住房面积限购以后,由于中小户型拥有使用方便、易于出租等特点,将受到大部分居民的青睐,从而促使住房结构向中小户型合理调整。

4.限制以假离婚等手段规避限购现象的发生

目前,以假离婚等手段规避限购政策的现象屡有发生,离婚后男女双方均成为一个家庭,其各自将不受现有限购政策约束,从而实现了不合理的购房需求。如果以家庭人均拥有住房面积进行限购,就能有效杜绝以上现象的发生,也有效避免了假离婚给社会带来的不稳定因素。

限购细则范文第6篇

继3月30日晚北京、上海、重庆三市出台新“国五条”实施细则之后,31日包括天津、南京、深圳、杭州、厦门、济南、合肥、贵阳、大连等城市也相继公布了落实“国五条”的地方新规。3月份的最后两天,有16个城市赶在“窗口期”出台了地方执行细则。

从表面上看,地方执行细则从限购、限贷到税收、信息联网,新一轮调控政策似乎在过去“史上最严”的基础上得以升级,大有拉开架势大干一场的模样。但记者综合对比前两年调控政策发现,地方细则缺乏新意。除了20%房价差额所得税之外,地方细则中无非还是强调限购和限贷措施,而这在本质上只是过往政策的延续。

各地政策力度不一。总体来看,一线城市力度最强,如北京最严,上海次之;各地中心城市及二线城市力度则相对较弱,如合肥尚未提到20%个税、限购及二套房贷等;南京、杭州、大连等地则更加省事,仅用寥寥数字提到2013年的房价控制目标便完事,走简约路线。如杭州的细则内容为:“经市政府同意,2013年度我市新建商品住房价格控制目标为:全市新建商品住房价格增幅低于本市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实际增幅。”加上标点符号,仅仅64个字,可谓是精简到极致。

此外,各地细则都有所保留,如一度被寄予厚望的调控的重点20%个税,除了京沪等少数城市外,大多数城市并未提到操作细节。此外,对于民众普遍关心的二套房贷调整时间和幅度,并未给出明确的时间期限,而只是笼统地表示在“必要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当然,各地细则也有着惊人统一的地方,即房价调控目标均设定为:房价增幅低于人均收入增幅,即便是惜字如金的南京、杭州版细则,也重点凸显该项内容。此外,各地方版细则对2013年的土地供应情况也纷纷采用统一口径,即“不低于过去5年平均水平”。

侧重点各有差异

细致梳理已经出台的地方细则,都是围绕房价调控目标、限购、税费、信贷、限价等方面展开。在此,主要针对这几个方面来对各地政策进行比较,以便读者对各地政策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房价控制目标:北京提到“降价”

大多数城市房价控制目标仍然以控制涨幅为主。

绝大多数城市闭口不提“降价”,均表示将房价涨幅控制在居民收入涨幅之下。包括广州、深圳、重庆等城市,其房价控制目标为仍然采用过去的做法,即不高于当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实际增长幅度,因此被戏称为房价“上涨目标”。

唯一例外的是北京版细则,提到了“降低”字眼。北京细则指出,新建商品住房价格与2012年价格相比保持稳定,降低自住型、改善型商品住房的价格。因为其中明确提到降价,所以被业界称为最严细则。

二手房个税:多地未提操作细则

“20%个税”何时开始征收?怎样征收?……诸多操作细节,多数地方细则中均难以找到答案。

相对而言,北京细则操作性最强。北京明确对于能够核定原值的二手房按照转让所得20%征收,随后紧接着又出台补充细则,公告明确5年以上家庭唯一住房免征个税,同时明确经适房、房改房都将按照20%的税率征收个税,未能核定原值按交易额1%计征。

包括广州、重庆等城市均表示“严格按个人转让住房所得的20%征收个人所得税”,但对如何实施二手房交易“20%个税”操作细则未过多涉及。与其他城市相比,重庆二手房个税征收对象略有不同,其细则规定:对在主城区个人拥有的独栋商品住房、个人新购的高档住房,以及在重庆同时无户籍、无企业、无工作的个人新购的第二套(含二套)以上的普通商品住房征收房产税;对出售自有住房按规定应征收的个人所得税,通过税收征管、房屋登记等历史信息能核实房屋原值的,应依法严格按转让所得的20%计征。

二套房贷:不提具体措施

对于各地民众普遍关心的二套房贷,各地似乎统一了口径,均不谈具体措施。

上海、广州等城市提到“提高第二套住房贷款的首付比例和利率”,而北京则只是提到会“提高首付比例”,至于利率水平会不会随之上浮,细则中没有明说。对于民众尤其关心的二套房贷首付和利率提高的比例会有多大?各地方版细则均未给出明确的说法,而是笼统地表示“在必要时”或“根据实际情况”来决定是否提高,以及提高的幅度。这给人留下了极大的想象空间。如果像2011年那样,全年保持平稳态势,那么二套房贷是否就会维持原样,而不会有任何变化?

相对来说,重庆细则显得比较实际一些,提到了提高二套房贷的条件,其规定:主城区新建商品住房价格出现上涨过快、上涨幅度超过房价控制目标时,可在国家统一信贷政策基础上,进一步提高第二套住房贷款的首付款比例和贷款利率。

目前,各地仍然执行此前的二套房贷规定,对贷款购买第二套住房的家庭,首付款比例不低于60%,贷款利率不低于基准利率的1.1倍。而对于未来二套房贷会如何变化,之前市场上一度疯传“首付比例提高到七成、利率上浮1.3倍”说法,也并非没有道理。

限购措施:北京采用“禁入”手段

相比较而言,北京限购措施最为严厉,次之为上海,而重庆则“一如既往”地没有采取限购措施。

北京细则中提到,本市户籍成年单身人士在本市未拥有住房的,限购1套住房;对已拥有1套及以上住房的,暂停在本市向其出售住房。这也就是说,此前通过“假离婚”的办法来规避限购措施,现已无法行得通了。除此之外,北京版细则还提出将严惩骗购行为。北京将成立专门的购房资格审核机构,届时房管部门、公安、税务、民政、人力社保等部门实现信息共享。而对教唆、协助购房人造假的开发商和中介机构,会暂停网上签约;而对骗购的家庭,将采取禁入市场5年的处罚。这也从另外一个方面体现了北京版细则的严厉之处。

限价措施:各地大同小异

各地均执行限价措施,主要包括“明码标价”、“一房一价”,同时限制住宅商品房随意提价行为。

限购细则范文第7篇

包括“二手房交易按照增值额20%征收个税”、增供给、强制限购限贷等内容在内的楼市调控重量级新政“国五条”实施细则于3月1日出台,立即引起社会强烈关注,并引发沪深股市大幅下挫。

与2011年“新国八条”、2013年“国五条”相比,本次文件有以下几点值得关注:1)制定调控目标时间表,要求地方政府一季度向社会公布调控目标;2)对限购政策制定统一规定,要求“限购区域应覆盖城市全部行政区域;限购住房类型应包括所有新建商品住房和二手住房”;3)强调差异化个人房贷,规定“对房价上涨过快的城市,人民银行当地分支机构可根据城市人民政府新建商品住房价格控制目标和政策要求,进一步提高第二套住房贷款的首付款比例和贷款利率。”;4)二手房转让征税从此前房产交易盈利部分的20% 或者总房款的1%(房产证满5年并且是唯一住房的可以免除)统一为按转让所得的20%计征。

分析来看,首先,此次国务院细则出台力度超预期,细则基本延续“新国五条”精神,具体措施表述更为严厉。与2011 版调控不同的是,此次国务院细则并未全国一刀切,针对楼市结构性问题,细则将限价城市、差别化信贷调控权力下放至省级地方政府,承认供需矛盾的结构差异。地方对于调控严厉程度的选择将基于三个标准:区域内房价是否全面上涨、上涨幅度是否超过年度限价目标、价格绝对数是否超前期峰值。其次是限购区域及标准明确扩大,将对部分城市成交产生影响。此次细则明确限购包括全部行政区域,限购住房类型应包括所有新建商品住房和二手住房。细则明确对房价上涨过快的城市人民银行当地分支机构,可根据城市新建商品住房价格控制目标和政策要求,进一步提高第二套住房贷款的首付款比例和贷款利率。另外,个人所得税严格征收,对二手房成交造成较大冲击。对一手房市场而言,投资性需求将受一定影响。最后来看,地方细则出台并开始实施,预计需要时间,短期内市场成交惯性仍将维持。由于去年3 月份后市场成交量逐渐抬高,预计受调控指向更明确的一线城市今年成交量同比下滑概率较大。经过两年的调控,开发商储备结构较2011 年有明显的改善,资金状况经过2012年的销售也有显著好转,开发商对调控的应对调整空间较2011 年更大。

就此次调控对经济层面的影响来看,经历前期信贷宽松,目前主要城市房价存在较大上行压力,产业政策打压可以视为中央为了平稳房价而采取的对冲手段,打破平衡的关键点在于通胀。如果通胀上行慢,则产业政策压制改变不了行业震荡上行趋势,随着地方细则出台,政策预期充分、成交量复苏,市场乐观可期;如果通胀超预期,迫使信贷同时回收,则产业政策严厉将带来地产成交量持续萎缩,市场不可避免要出现较大程度调整。但总的来看,调比不调好,早调比晚调好。及时启动的地产调控有助于避免过早到来的过热,更有利于经济稳定。如没有更严厉调控政策出台,今年经济总体复苏仍稳健。

但这里存在几个不确定性,即投资需求、改善需求先前在新房销售中的比例本身无法度量,在混乱的调控预期下,房子买卖双方都将陷入观望情绪,地产的销量将发生短暂冻结,市场预期春节开工导致的周期行业回暖的预期将会落空,股票市场短期将承受由此宏观风险导致的巨大压力。另外,就是房产税的传闻再度搅动市场,如果此次地产调控仍无效,未来不排除启动全国范围内针对多套房的房产税差别征收。

限购细则范文第8篇

业内人士认为,根据新“国八条”中“各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省会城市和房价过高、上涨过快的城市”界定,未来将有30多个城市跟进落实调控细则。届时,跨区域投资的难度将越来越大,限购城市与非限购城市之间的“挤出效应”减弱。

从已出台调控细则的城市看,大多数城市都能按照“新国八条”中“本地限三外地限二”的基本要求执行,而在对外地人纳税年限和社保证明的门槛、限购执行期限等方面却有差异。

其中,“史上最严厉”的限购细则当属北京非本市户籍居民家庭提供连续5年(含)以上在北京市缴纳社会保险或个人所得税缴纳证明。“温和者”当属贵阳――在主城区或中心城区人口密集、房价过高一带限购。

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综合研究部部长杨红旭认为,从已出台限购细则的城市来看,北京和东部地区偏严,中西部地区则偏松,因为“区域楼市有差别,中西部房价并不算太高,所以松点也是合理的”。

限购政策出台后,各地房价成交出现急剧下滑现象,那么房价是否会出现下跌呢?

多角度看房价

从统计数据看,北京、上海、深圳等地房价没有继续飙升但也没有下跌。而房价可能微跌但总体上仍将高位运行也已经成为市场的主流观点。

业界人士认为,连续出台的调控措施对内地楼市的影响力可能要在3月份后才会有所体现。若新政得以在各地严格执行,成交量的持续萎缩将在一定程度上促使部分开发商开展促销行动。

从供需角度看,美联物业全国研究中心主任徐枫认为,目前多数开发商和小业主陷入观望,供给的减少一定程度上抵消了需求的缩量,因此房价大幅下跌的可能性不大。评级机构惠誉预计今年中国住房价格将保持平稳,而一线城市房价或在旺盛需求推动下继续上涨。杨红旭则预测称,全国新建商品房成交均价可能会与去年持平,即使跌也不会超过10%,如果涨2%到3%也不足为奇。

从货币角度,中国社科院金融所中国经济评价中心主任刘煜辉认为,在当下的货币条件下,建再多的房子也会被负利率催升的货币购买力所吃掉,房价会不会降,降多少,最终还要取决于经济的真实利率水平。

他认为,经济中货币的整体水位不下降,限购只会令从楼市中挤出的资金推高物价通胀压力,整体负利率的加深反转过来又将导致资产价格的进一步上涨预期。因为市场会迫使我们改变长期以来所习惯的市盈率(租金回报率,内部隐含收益率等),人们的风险忍受能力被负利率所催升。

比方说,半年前你可能25倍PE才会考虑购买某公司的股票,今天即便是30倍PE你也觉得这项投资是值得的。其实,这个公司什么都没变,投资者愿意为此付出的无端上涨了20%。资产价格的泡沫本质上是人的一种动物性的宣泄,人对于风险的态度陷入非理性,这是金融经济学中资产定价的最基本道理。

质疑之声

对于政府通过行政手段抬高购买门槛,从而打击投机控制房价的行动,市场上一直不乏争议。对“国八条”的限购令,著名楼市网络评论员“半求”措辞激烈地表示将严重危害中国经济的健康发展。

他认为,北京等地的严格限制购房、购车的政策已经严重违背了市场经济的本质,因为市场经济的本质是自由的。假如继续这样下去,将会迫使更多的热钱流入不受限制的其他领域,如大蒜、辣椒等,势必将波及民生消费领域。如此,将进一步加剧通胀,使更多普通老百姓的利益受损。

北京出台调控细则后的第二天,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清华大学教授李稻葵通过新浪微博评论,“京十五条”最大着力点是控制投机需求,方向对,但是用力太猛太蛮。五年(含)以上纳税证明要求过高,让很多人看不到希望。

他同时指出,地产政策最忌的是“教条主义”。他认为,所有在房地产方面发展平稳的国家,从新加坡到德国,都有其非常独特的做法,都不是照搬教条。最忌讳的就是简单套用经典自由市场理念,简单的经济学原理解决不了复杂的房地产问题。

Tips:限购后……

限购后,北京、深圳、上海等地出现租金上涨现象。以深圳为例,调查显示,春节后,深圳住宅租赁平均价格同比上涨13.5%,环比节前上涨4.5%。

限购后,商住房受到青睐。由于商住房没有受到限购令影响,因此获得外地购房者和投资者的青睐。北京房地产交易管理网数据显示:2月16日以来,北京期房商办类地产认购数量明显上涨,2月17日~20日,认购总套数达到288套,环比新政落地前4天上涨了122%。

Tips:限购何时退出

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综合研究部部长杨红旭认为,限购属于行政干预措施,在中央在稳定房价效果欠佳的情况下,不得已下的一剂猛药,只是暂时的权宜之计,只要调控效果显现,房价能够回落到合理水平,就会停止实施。这一点政策中已有显示。国八条中规定“暂停向其售房”,部分城市如贵阳,则明确政策有效期截止到2011年12月31日。他预计,今年上半年很多城市商品住宅成量将比较低迷,房价将于二三季度出现下滑。在收到调控效果之后,年底将有部分城市停止限购政策,明年估计大部分城市都会退出。当然,如果今年房价依然没有回落到合理水平,中央仍不满意,则限购必将继续执行。

链接:韩国住房调控的启示

韩国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已经基本上完成了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并且基本跨越了“中等收入陷阱”,成为比较发达的国家。然而,在住房问题上,韩国没有取得与经济其他部门一致的成就,更多的是失败的教训。

韩国的住房市场是以普遍和直接的政府干预为特征的。早在1973年,韩国政府就提出了“一户一房”的口号,并且制定了《住宅建设十年规划》(1972-1981年),把解决住房问题纳入到长期战略发展目标中。为了控制住房价格和抑制房地产投机,韩国政府在70年代相继出台了《商品房上限价政策》和《抑制不动产投机措施》等法规。出台了“小户型住宅建设义务比率”的政策,要求小户型住房(60平方米以下)在商品房建设中的比重不得低于50%。1989年出台了《地价公示制度》,要求每年对地价进行调查,根据公示地价核算新房价格,以此来限制土地投机。

政府在1988年至1992年之间实施《200万户住宅建设计划》,该措施包括在首尔郊区发展五个新的城镇,以容纳30万户家庭。

从韩国的调控经验中可以看出,政府调控房价和增加供给的政策意图往往是好的,但因为部门管制过于复杂,过多的干预往往会对私有部门的运行产生约束,妨碍了住房供给的增加。通过对耕地非农化的严格控制、限制新公寓的价格以及住房分配的严格控制,使得供给无法真实反映市场的需求。政府累积的干预在长期内扭曲了住房市场。

另外,住房政策常被置于政治竞技场,根据政治需要而制定各种临时性调控政策,会导致缺乏长期的政策导向,往往是以短期方案替代根本性的改革措施。当每一轮的房价上涨来袭时,政府都会不断增加新的制度和措施。但这些措施都不能从根本上改善住房市场的状况。

政府不能过度干预房地产市场,所采取的干预政策要保持连续性和一贯性,这是韩国住房市场调控对中国的最有意义的启示。

限购细则范文第9篇

继3月底出台执行细则之后,北京、厦门等地率先出台补充细则。

距离执行细则出台仅一周的4月6日,北京出台了补充细则。据悉,一则题为《关于实行住房公积金个人贷款差别化政策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的文件,已经在北京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官网公布,其核心内容为,借款申请人购买第二套住房申请贷款,其公积金贷款首付款比例不低于70%。

不过,北京补充细则也体现了保护刚需的原则。《通知》规定:对于在市住建委房屋交易权属信息查询系统中显示无房,但通过中国人民银行征信系统、北京住房公积金管理系统查询,有1笔个人住房贷款记录或1条购房提取记录,符合第二套住房贷款条件的借款申请人,仍执行贷款首付款比例不低于60%的政策。市场人士分析指出,这项规定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部分改善性购房需求的首付压力,这显然是对“有贷无房”改善型需求有所照顾。

其实早在4月1日,北京就已经做过类似的动作,当时主要是针对“20%个税”如何征收做出相应解释。记者同时了解到,北京并非唯一一个出台补充细则的城市,厦门也在4月2日就“20%个税”明确:能通过税收征管、房屋登记等历史信息核实房屋原值的,依法严格按照转让所得的20%计征;不能核实原值的,按交易总额的1.5%计征。而对个人转让自用5年以上的唯一生活用房,继续免征个人所得税。

为何还要“留后手”

地方细则不细,在税收、限购等敏感问题方面并未给出明确说法,这为各地方出台补充细则埋下了伏笔。

截止到目前为止,有包括北京、上海、南京、杭州等20多个城市已经公布了地方细则,但在不少业内人士看来,除了北京、上海之外,其他各地方调控细则可谓是典型的“细则不细”,一些城市在税收、限购扩容等敏感问题上表述颇为含糊,尤其是备受关注的20%个人所得税如何征收、二套房首付和贷款利的提高和上浮等问题在绝大部分大部分城市的细则中均未提及,包括南京、杭州、大连等地,其细则居然成了“一句话调控”,这让盼望等待中的购房者感到大失所望,很多网友甚至认为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应付措施。

但这事出有因。记者注意到,新“国五条”确实只是要求地方政府在一季度末公布今年的房价控制目标,其具体内容为:各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和省会城市(除拉萨外),要按照保持房价基本稳定的原则,制定本地区年度新建商品住房(不含保障性住房,下同)价格控制目标,并于一季度向社会公布。这样的规定,让地方政府在公布细则的时候有了选择的余地,既可以仅仅只公布房价控制目标,也可以将所有细则全部公布出来。

至于北京、上海、广州等地细则为何会“和盘托出”,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因为形势所迫。就拿北京来说,在新“国五条”出台之后的一个月内,市民买房如玩命,市场交易火热,导致房价出现暴涨迹象。而在上海和广州,市场交易同样火热异常,中介公司业务员月收入高达数十万元。统计数据显示,北京3月份单月交易量超过4万套,创历史新高;上海成交量约6万套,也是历史新高;广州二手房网签量(已实行网签区域)超过7600套;深圳成交量接近1.8万套,也是近三年来的新高。

还有一部分城市尚未出台严格执行新“国五条”细则当中涉及的二手房交易需缴纳20%差额增值税的规定、二手房贷政策灵活收紧等内容,比如合肥市。还有的城市只提出了房价控制目标以及简单的原有政策重申,其他措施并没有涉及,可以说是一种类似“迷你型”新“国五条”细则。对此,同策咨询研究中心总监张宏伟指出,一定程度上来讲,类似于南京、合肥这些城市市场环境相对稳定、健康,当前房价过快上涨的迹象并没有出现,从短期内来看,出台这些政策遏制投资性投机性需求没有必要。

但是,这并不代表今后这些城市房地产调控手段和措施会就此而止,二手房交易需缴纳20%差额增值税的规定、二手房贷政策灵活收紧等内容,甚至房产税的扩围,对于省会城市或直辖市来讲,这些政策迟早是要执行的,只不过会根据实际情况适时推出。

而从另外一个方面来看,新“国五条”不可避免会对刚需造成误伤,因此也需要出台补充政策来降低政策的影响。比如二套房贷首付比例和利率同时提高,抬高了市场进入门槛,在降低投机性需求利用金融工具的杠杆作用放大投资收益的同时,却明显加大了改善型需求的置业难度。其实近期已有地方政府留意到了这方面,最近在北京近期出台的补充细则中,就专门说明,“有贷无房”类情况公积金贷款利率不上浮,体现出虽然调控加严,但公积金贷款仍然支持自住型刚需购房。

哪些政策还需再细化

又有哪些地方、哪些类型的执行细则需要进一步细化呢?分析人士指出,此前仅仅只是公布房价调控目标的“一句话政策”,以及有关限购、20%个税以及二套房贷等敏感问题,会成为补充政策的主要“着眼点”。

包括南京、杭州、大连等地的“一句话政策”,显然需要出台补充细则。如被戏称为“最简约细则”的杭州细则只是提到信贷和房价控制目标,具体如何实施差别化信贷政策、房价上涨过快该怎么办等等,均未做进一步说明;此外包括20%个税以及限购措施,也未涉及,因此也需要补充细则来做进一步说明。

此外,还有一些地方细则的操作性不强,也需要出台补充细则来明确。如此前市场普遍关心的20%个税,在不少地方细则中虽已表明将从严征收,但是从何时开始征收,对于不能核定原值的二手房该如何征收等等问题,细则中却没有给出详细的说明。

限购细则范文第10篇

引发市场“末班车效应”

“新国五条”细则出台后,虽然尚未有具体的实施方案出台,但是新政对市场将产生直接影响,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由于严格执行出让自有住房计征20%个人所得税,二手房交易成本会上涨;二是差别化房贷政策有可能使二套房贷款首付比例、贷款利率上浮;三是新政会加强限购政策的执行力度。特别是其中将二手房交易个税按差价20%征收的条款,引起全国多地房屋成交量的突然放大。

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天津、南京、杭州、武汉、福州等一、二线城市交易量均明显增长,各地二手房买卖双方均希望在政策措施正式执行前完成交易。细则后一周(3月4日至3月10日),北京二手房成交量为8804套,比前一周增长70%;深圳成交量2662套,比前一周增长75%;天津成交量5254套,比前一周增长302%;南京成交量3345套,比前一周增长144%;杭州成交量1376套,比前一周增长306%。除了各地二手房市场爆棚,房产交易大厅人满为患外,各地的“离婚率”也随之成倍上涨。“细则”的,引发了一波市场的“末班车效应”。

地方版细则陷入“空窗期”

3月4日,住建部副部长齐骥对媒体表态,楼市调控细则实际已包含在五条措施中,但还需各地方政府“翻译”成可操作的具体条款。他透露,地方细则出台时间期限为3月底。面对“细则”的,地方政府的态度则显得非常谨慎与低调,纷纷推迟地方细则的制定出台。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最近网上盛传北京、广州等地的“新国五条”细则,很多都是内容俱全而且明确日期。

3月19日,央视财经频道的报道称,针对于近期网上热传的各种版本的北京市国五条实施细则,北京市住建委负责人表示,对于国五条的实施细则,北京市的各相关职能部门正在抓紧研究和制定当中,而网上流传的各种版本均不是官方所。

3月18日,一份名为《网传广州国五条细则:国五条广州新政细则预先知》的帖子在网上疯传。该帖子内容涉及出售二手房个人所得税缴纳方案、限购政策、物业税等信息。而该帖子中最受争议的是,提出了“取消原现有限购政策,允许非广州市户籍符合条件的进行二套改善型物业置业”。对此,广州市国土房管局19日凌晨在其官方微博上紧急辟谣称,“市民朋友们,近期网上流传关于我市国五条细则的各种传闻均为谣传,市政府暂未任何相关文件。敬请大家切勿误听误信、以讹传讹,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感谢您们的理解和支持!”

本文发稿时离三月份结束还有不足一周的时间,然而地方版的国五条细则仍处在“空窗期”,只要地方版细则不出台,社会上的种种猜测与躁动就不会终止。

虽然“新国五条”细则没有真正进入到落实层面,地方版细则还没有面世,但终究是要“落地”的,而且我们已经听到了它来到的脚步声。各地细则究竟以什么样的形式出台,以及对市场产生什么样的影响,我们谁都无法准确预知,但是我们可以进行大胆假设,做到“未雨绸缪”。

一、政策制定存在弹性

分析“新国五条”,可以发现其中存在一定“弹性”空间,这将导致各地所采用的具体方案和执行力度也会存在差异。从部委层面看,3月6日,住建部副部长齐骥表示,“新国五条”要先看市场反应,在执行中会有区域差异,并且针对刚需、改善性需求实行“定向宽松”政策;3月11日,齐骥再次表示,将交易所得税转嫁给购房者的行为严重违规,国家将会出台保护购房者利益的措施;3月14日住建部部长姜伟新表示,“新国五条”一定要严格执行,在执行过程中如果发现问题将再完善。另据报道,财政部、住建部、国税总局已着手制定包括“保护刚性需求”在内的落实方案,可能会为保护刚需预留一定空间,此方案已上报国务院。从操作层面看,政策执行方案尚待明确,例如二手房交易个人所得税的免征范围,二套房贷款的首付比例和贷款利率等。由于这些弹性因素,以及政策在今后执行过程中会遇到阻力和新的问题,新政也预留了调整的空间,各个地区将会根据不同情况地方细则。

二、二手房——量跌价不跌

“新国五条”部分条款对房屋交易环节产生重大影响,二手房市场将呈现量跌价不跌的态势。一方面,二手房交易税负增加,将对买卖双方心理产生影响,买卖双方都将对市场形势进行观望和重新判断,这将导致成交量在短期内下滑。另一方面,考虑到近三年来政策调控对市场的持续抑制,刚性需求和改善性需求日益积累,市场供需矛盾仍然存在,且市区二手房因其区位、交通、教育医疗配套等不可替代的优势,对价格具有较强支撑作用。因此,二手房市场交易价格很可能不会出现明显下跌,在买卖双方博弈的情况下,二手房交易市场将形成新的动态平衡。

与此同时,由于一二线城市供需矛盾尚未解决,随着二手房市场交易成本提高,一手房交易成本优势明显,一部分对地段要求不高的购房者有可能将转向新房市场,一手房市场短期内将出现量价齐升局面。

三、投机性需求进一步受到遏制

上一篇:遗嘱公证细则范文 下一篇:高速免费细则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