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管理专业论文范文

时间:2023-02-22 22:26:15

物流管理专业论文

物流管理专业论文范文第1篇

1.论文选题空泛,逻辑结构混乱

学生在论文选题方面的问题主要表现为选题较为空泛。江苏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作为一所高职高专院校,对学生毕业论文选题方面的要求是结合自身所实习的企业的情况,有针对性的找出企业的问题,并给出自己的建议和对策。换言之,学校对学生论文的要求是紧密联系所实习的企业,利用所学专业知识为所实习的企业解决问题。而学生在选题方面经常出现“我国”以及“某某企业集团存在问题分析”等字样,选题过于空泛,没有落实在某个具体的点上,部分学生所实习的单位是集团公司旗下的子公司,并未从子公司着手,而是从集团公司的角度来着手写作,这种选题远远超出了专科学生的能力范围,导致写出的论文空泛没有具体的实例支撑。另外,在论文的逻辑结构方面构架较为混乱。通常论文的写作是先提出问题,接着分析问题,进而解决问题。部分学生的论文写作没有遵循这个思路,论文逻辑架构混乱,例如在分析某个问题的时候,对问题的分析浅尝辄止,分析不到位,重点落在了表述解决问题的对策上,使得解决问题的对策部分没有内容可写,又重复了前面分析问题部分的内容。逻辑结构混乱。

2.论文格式安排不当

学生在毕业论文的格式方面存在着相当多的问题。概况来讲,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表现在图表方面。对于文章中的出现的图和表均要有正确的标识,图标一般出现在所绘制的图的正下方。可用“图1-1XXX”或“图1XXX”等字样表示,学生往往有图但是无图标,另外虽然有图标,但是只标出了“图1-1”或“图1”等字样,没有将图的内容标识出来;对于表也存在着表的表头标识不恰当的问题,表的表头一般放在表的正上方,用“表1-1XXX”或“表1XXX”等字样来表示,学生大都缺少表头或是表头不全。除过图和表的标识问题,图和表的绘制也不够美观,跟周围的文字极不协调,缺少美感。其次表现在论文排版方面,学生毕业论文排版中存在着字体不统一,段落间距不统一,字符缩进不统一,字符底纹不统一等问题,另外错别字也是频频出现。这些问题反映出了学生对word软件的操作应用能力不够熟悉,同时也反映了学生在论文的排版方面投入的精力不多,做的不够细致。再次表现在论文的参考文献的格式标识方面,每种类型的参考文献都有特定的英文字母来标识,例如书籍专著类用M标识,期刊文献用J标识,学位论文用D标识等,学生往往将不同类型的参考文献的标识混淆,导致标注错误。另外在参考文献的排列方面,一般先是作者名称,接着是专著名称或者文章名称,再下来分别是出版社以及出版日期等。例如“董向红,汪丽.第三方物流[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7”。学生由于疏忽不熟悉此排序,导致排序出错。

3.论文措辞用语不当

毕业论文的人称必须用第三人称表述,不能使用第一人称和第二人称表述。而学生在论文中经常会出现诸如“我们公司”或者“我们的产品”等字样,不符合论文的人称规范,同时多数没有按照学术论文的规范进行遣词造句,而是口语化、网络用语以及感叹句或疑问句频出,例如某同学在描述仓储管理方面的问题时,出现了“一大群老鼠在仓库里流窜”等口语化字样。以上都是学生在毕业论文写作中常出现的不当之处。

二、解决问题的对策

针对以上提到的学生在毕业论文写作中主要存在的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努力加以解决。

1.在平时的实践教学过程中加强论文的写作训练

高职高专物流管理专业的学生一般在每学期都安排有时间跨度不等的实践实训教学。在实践实训任务结束后,教师可以恰当的安排给学生一篇小论文的作业,要求学生将实践实训中的所得撰写成小论文,并计入实训总成绩中。经过平时的多次的小论文的撰写以及老师的指导,提高学生的论文写作能力,为将来的大三毕业论好铺垫。

2.开设针对毕业论文写作的专门的课程或讲座

多数高职高专院校针对即将离开学校去企业实习的大三学生仅进行一次实习动员,其中顺带的介绍下毕业论文写作的大概要求,而不是专门开设课程或讲座对学生进行毕业论文的指导。致使学生在毕业论文写作中面临诸多问题。学校可以考虑针对即将毕业的大三学生开设关于毕业论文的写作指导课程或是讲座,对学生毕业论文写作的重要性以及论文的格式要求、论文的遣词造句直至排版设计等进行详细的指导和介绍,以此帮助学生提高毕业论文的写作能力。

3.加强论文写作的过程管理和考核

在毕业论文的指导和写作中,学院应对论文指导老师和学生提出严格的要求。对论文各阶段的进展情况进行检查。例如在论文的准备阶段,先是确定论文的选题和方向,进而完成开题报告的撰写,对学生上交的开题报告以及指导老师的指导记录应进行全检或抽检,并做记录。在论文的写作过程中,指导老师的指导记录以及学生论文的进展同样的要上交材料,这样可以有效的监督,虽然有相当一部分学校有此措施,但大都流于形式,执行不到位。常见的情况是在答辩之前仍有部分学生论文只写了一小部分甚至未开始写作,匆忙的从网络上复制他人的论文成果粘贴到自己的论文中。所以加强监督和管理力度,从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平时不写作,临时突击论文的情况发生。在最后的论文答辩环节,学校应要求学生上交第三方的论文相似度检测报告,这样可以杜绝论文随意抄袭现象。另外在答辩的过程中,答辩组的老师要严格把关,给出论文的答辩成绩。对于答辩不合格的学生,要求其对论文进行修改直至合格然后才可安排其进行二次答辩。

三、小结

高等院校学生的毕业论文反应的是学生利用所学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隶属于高等院校的高职高专院校当然也不例外。本文针对高职高专学生在毕业论文撰写中存在的问题从对毕业论文重要性认识不足;论文选题空泛、逻辑结构混乱;论文格式安排不当以及论文措辞用语不当四个方面进行分析,并且针对这些问题给出了相应的对策。期望能帮助学生提高毕业论文写作能力,进而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使得学生能学以致用,更好的为社会服务。

物流管理专业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物流管理专业;核心课程群;课程建设;实践能力;教学改革

一、高端物流管理人才的培养

上海自贸区的设立被认为是国际贸易的福音,也是对上海建设全球物流中心的关键支撑。随着国家相关优惠政策的落实,贸易自由化将扩大货物自由流动的空间,促使越来越多的各国货物到自贸区进行集散周转,自贸区内企业的数量和种类将大幅增加,自贸区的货物自由贸易、金融自由流通,以及进出口服务贸易会更加活跃。而自由贸易活跃度提高,必将利好国际航运、国际货代、港口、保税物流等多个直接相关产业,开启一场物流“盛宴”。与此同时,上海自贸区对物流的影响也不会仅仅停留在自贸区内的物流企业,它将带动整个上海乃至华东地区的物流业的成长和发展。物流行业信息在不断地给我校(东华大学)物流管理专业的发展带来利好消息的同时,对学校的人才培养体系、课程体系等也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我校物流管理本科专业目前在全国排名第7位,属于5星级专业,并且我校物流管理专业直接依托的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拥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点,还有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硕士学位点和物流工程专业硕士学位点。我校物流管理专业具备上述学科融合、专业领先的优势,更应大胆创新,提出具有创新性、可操作和可复制的物流管理专业建设思路,为培养高端物流人才进行有益的探索。物流管理以物流系统为研究对象,研究物流系统的规划设计与资源优化配置、物流运作过程的计划与控制及经营管理。它具有学科范围广、实践应用性强、系统性强的特点,要求在物流管理专业教育中不仅仅关注学生的物流管理能力的培养,还应注重学生的物流工程实践技能的培养。但是,目前在工程实践技能的培养方面还存在着以下一些问题:(1)当前加强物流工程实践技能培养的手段之一是在课程教学中引入大量的教学案例、现场图片及视频录像等,但学生或是看了热闹,无法真正深入领会,或是由于教学材料设计得不合理,使得学生对物流工作有“低端、脏、乱、差”等印象,因而不利于学生今后的正确择业。(2)我校作为一所教学与研究并重的重点院校,在教学中还要强调专业的科学研究活动。如果仅是呈现实例、案例和操作性技能知识,片面地强调应用性、实践性,而没有仔细设计呈现的方式和过程,没有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从实例中发现问题的能力,这就与研究型大学的要求不相符,也无法很好地实现研究型大学物流管理专业的教学目标。因此,本文针对当前物流行业快速发展的形势,探索科学的教学模式,设计物流管理专业核心课程体系,使我校物流管理专业既保证有扎实的实践性,又能超越定位于一线物流作业的做法,将专业的实践性与专业的科学研究相联系,创新性地设计一些教学资源,引入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满足与实现对高端物流管理人才的要求。高端物流管理人才是当前物流行业人才需求的一个重要部分。国内外已经有一批教育研究者对这类人才的培养提出了一些理念与方案。对高端物流管理人才的定义,体现在理论与实践兼具,具有全局观、整体观、创新能力这几个方面[1]。从实际来看,美国一项物流从业人员的教育程度和专业结构的调查结果显示,高端的物流管理人员具有物流管理和物流工程两方面的专业知识。他们对物流管理概念,包括从简单的仓储、运输到综合物流、全球供应链管理等方面有全面、深入的认识[2]。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密歇根州立大学等知名大学均提供以工程、管理科学和供应链管理策略为主的本科课程,其课程内容不但注重应用性和实用性,而且兼具理论和研究特性。在培养方式上,针对各种教学对象,国内外也有一些有益的探索。在本科教育中,李庆明提出了“宽口径、重基础”的培养目标[3]。在研究生教育中,孙卫等对美国的案例教学、计算机模拟、课程讲座等实践教学手段予以肯定[4]。刘峰涛等以东华大学全日制物流工程硕士培养为例,采用项目管理理论中工作分解结构(WBS)方法,提出物流工程硕士培养管理思路[5]。刘丹提出了“产学研”教学理念与校企互动机制,从课程实验教学、综合性实验教学两方面完善教学计划[6]。王晓锋构建了一体化实践教学体系和创新物流人才培养模式,以物流实验室为平台,将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环节分为社会实践、物流案例教学、课程实践、物流模拟实验、认知实习和专业实习、物流设计大赛、毕业论文等,并进行系统化研究与实施,使之成为一种相互配合、相互促进的全程实践教学模式[7]。针对案例教学,张剑芳提出适应多元化的物流教育需要,注重多种形式的案例教学方法[8]。刘彬斌将过程管理理念引入课程改革过程中,提出物流学教学与评价质量控制方法[9]。总体来说,无论是对高端物流管理人才的定位,还是人才培养的方式设计,都已经有了一些成功的探索。但是针对我校的实际,仍需要设计一整套详细的、具有可操作性的物流管理专业核心课程群方案。本文在以下两方面作了一些有益的探索:(1)提出基于创新性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物流管理专业建设新方案,为探索创新性、应用型高端物流人才培养提供新的理论参考。(2)提出基于创新性实践能力培养的课程群建设思路,包括基于创新性物流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物流管理专业核心课程群理论体系建设、物流案例群的贯通式建设、物流实践环节的一体化建设、物流课程群的平台建设四个方面。这些建设方案不仅应具有创新性,而且应具有可操作性,为高校物流管理类课程的教学和改革提供新的可借鉴的方法。

二、物流管理专业核心课程群的建设

1.基于创新性物流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核心课程群建设框架

本文从四个方面进行系统研究,研究内容的体系结构如图1所示。该体系中,课程群体系的建立是实施课程群建设的基础,如何建立适应创新性物流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体系和基于能力体系的课程群体系成为整个架构的关键。

2.创新性物流工程实践能力的三阶段培养体系

通过广泛调研,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地区对以下两类人才有着广泛的需求[5]:(1)适应国际航运中心地位的国际物流服务人才,包括海运或航运管理、港口管理、报关报检、国际贸易等方面的专业人才。(2)适应国际化都市经济与生活发展要求的城市物流设计规划和服务人才,包括物流园区、第三方物流、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应急物流、逆向物流、港口物流、国际采购、以电子商务为导向的城市配送等方面的专业人才。针对以上两类物流专业人才均需具备创新性物流工程实践能力的专业技能与素质要求。笔者认为,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方式不仅是传授知识,重点是要培养学生如何学习,如何发挥主动探索、不断创新的精神和能力。因此,提出了物流管理专业能力培养的三阶段培养体系,将教学定位由知识传授转变为能力培养。第一阶段:基础能力的培养。包括英语听说读写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管理素养的培养。这类能力在大一、大二的管理科学与工程大类的培养中落实。第二阶段:专业技能的培养。通过物流专业核心课程的理论教学、案例教学与企业业务模拟、第三方物流模拟、国际物流模拟等一体化的专业系统综合性实验教学,强化学生理解物流业务,熟悉物流运作,逐步掌握仓储、运输、配送等物流业务分析与运作优化方法,提高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能力、供应链建模能力。这类能力的培养在大三的教学中落实。第三阶段:从业能力的培养。通过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供应链实践等专业综合性课程,以及社会实习、专业实习、毕业设计、物流设计大赛等实践形式,让学生从实验认知到企业实践直至综合应用中提升物流系统规划能力、供应链设计能力,切实提高学生的创新性实践能力,缩短学校与社会需求之间的距离,实现“供”与“需”的无缝对接。这对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3.三阶段培养体系下物流管理专业核心课程群

以三阶段能力体系为框架,归纳分析各能力框架下的知识点,并进行知识点梳理与整合,确定物流管理专业的理论知识体系和实践知识体系。研究物流管理理论的传授与物流实践能力培养的融合体系,最终确立以管理科学与工程大类基础能力培养为基础,展开物流管理基础、第三方物流、供应链、电子商务物流四个专业核心课程群的建设,进一步理顺课程教学内容,保证群内课程知识点的连贯性与群间课程的协同性。课程群划分方案见图2。

三、基于核心课程群的建设方案

1.基于课程群的物流案例群贯通式建设

(1)建设群内的贯通式案例教学模式。物流管理专业教学需要大量的案例作支撑,但是传统的案例教学只是停留在理论知识的简单应用层面,学生只能了解某个理论知识的应用,而不明白为什么应用,以及在什么业务环境下应用,造成了案例教学与物流实践的脱节。因此,以课程群的形式将多门相关课程绑定,建设群内各门课程的贯通式案例,让案例能够贯穿在课程理论教学中,并在多门课程中进行综合应用,真正实现全方位、多层次地将案例融入到物流专业教学中。(2)通过企业实践、物流设计大赛等建设案例库。真正好的案例一定来源于企业实践,通过学生的企业实践收集企业案例素材、全国物流设计大赛等方式,师生真正参与的企业案例才更具有典型性,更能深入进行研究和进行企业实践应用。因此,应通过各种方式组织教师和学生进行案例的编写,以完善案例库。

2.基于课程群的物流实践一体化建设方案

基于课程群,在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中实施物流实践一体化方案,包括“一个目标、三个阶段”。即围绕培养创新性、工程实践应用型高端物流人才的培养目标,分为三阶段实施的物流实践教学。包括第一阶段物流体验性实践环节,结合物流综合管理课程群理论教学开展实验,培养学生的基础能力;第二阶段物流专业系统实践环节和第三阶段的物流综合应用实践环节,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从业能力。三阶段的实践教学环节按照认知—实践—综合应用逐层递进,形成一种全程不间断的物流管理专业一体化实践教学模式。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一体化模式系统架构如图3所示。

3.基于课程群的教学平台网络化建设

为保证课程群建设的效果,利用网络平台及时将相关信息上网,才能实现及时有效的沟通,并将最新成果及时展示和分享。因此,不同于一般的课程建设,我们根据四个课程群组织开发了物流管理专业课程群网站,实现课程群的教学资源共享,为师生交流搭建了良好的互动平台。四、结语本文提出了基于创新性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物流管理专业建设新方案,以及基于创新性实践能力培养的课程群建设思路,包括基于创新性物流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物流管理专业核心课程群理论体系建设、物流案例群的贯通式建设、物流实践环节的一体化建设、物流管理专业课程群的平台建设。本文的研究为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多方位要求下的高端物流人才培养提出了有效的解决方案,可切实提高学生的创新性实践能力,缩短学校与社会需求之间的距离,实现“供”与“需”的无缝对接,这对提高物流人才培养质量,满足社会经济发展新形势下对物流人才的需求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王晓锋 周建亨 戴韬 单位:东华大学

参考文献:

[1]李德才,王俊.关于培养“卓越工程师”的几点认识[J].研究生教育与研究,2011(6):53-57.

[2]黄勤,陈玲,李楠,等.研究型大学物流工程专业教学模式的探索[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2,34(2):112-114.

[3]李庆明.物流人才培养应准确把握宽口径重基础的科学含义[J].物流工程与管理,2008,30(12):119-120.

[4]孙卫,侯凯,唐树凯.美国商学院研究生实践教育环节及其启示[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6(6):92-96.

[5]刘峰涛,王扶东,王晓锋.基于项目管理理论的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过程管理:以东华大学全日制物流工程硕士培养方案制定为例[J].纺织教育,2010,25(6):47-50.

[6]刘丹.本科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研究[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1,33(7):128-130.

[7]王晓锋.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一体化模式研究[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7,26(8):83-85.

[8]张剑芳.案例教学在物流课程教学中的运用研究[J].物流工程与管理,2008,30(11):114-115.

物流管理专业论文范文第3篇

第一,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可以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学习效率是施素质教育的重点,更是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改革的关键。课堂上的自主学习并不是每个学生各行其是,而是指导学生不盲从教师,在课堂上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提出问题,充分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和能动性,摆脱对教师的依赖,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这样才能够调动整个课堂教学,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第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教育的改革和发展要求我们,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发展全体学生。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主体作用,就是要让每个学生的学习变被动为主动,可以发展全体学生,并且要让原来的后进生在主动学习的过程中体验成功,从而让他们看到希望和学习的信心。

2物流管理专业大学生英语学习现状

通过几年的大学英语教学实践,笔者总结物流管理专业大学生的英语学习现状如下:首先是英语学习态度不端正。物流管理专业大学生英语学习目的单一,大多数物流管理专业学生学习英语的首要动机是“应付考试”,其次为“对于四、六级证书的要求”,仅有少数人学习英语是由于兴趣。这说明物流管理专业大学生对于所学的知识的渴求其实很少。虽然他们也认识到了在当今的社会环境下英语作为一项技能的重要性,但这表层的利益动机会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甚至会出现厌学的负面影响。其次,缺乏自主学习能力且学习方法不明确。在信息科技高速发达的今天,先进的教学设备和广泛的教学资源为英语学习提供了更多的高效和便捷。但是仍然存在多数物流管理专业大学生还沉浸于传统的英语课堂中,只专注于英语课本。因此,培养物流管理专业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能够促进学生个体的终身发展和社会的发展,它既能改变传统的学习观念,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又能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培养新时期需要的全能创新人才。

3辨析专业术语的重要性

考虑到语种之间的翻译,许多词汇的翻译复杂,需要在物流行业中进行理解。笔者以两个常见词汇为例进行说明,具体如下。示例一:carrier的中文翻译包括载体、运送者、带菌者[化学]、货架、人名卡里尔(英)或卡里耶(法)。而在物流中CARRIER的翻译很明确,为承运人。例如Commoncarrier公共承运人、Bulkcarrier散货船、散装货船、散装货轮等。示例二:shipper这个词,源自Relationship(关系与恋情),由此造出来Relationshipper(多被简称为Shipper)这个词,大意是指对影视剧以及文学作品里的某对男女恋情的热情盼望、期待、怂恿、拥护者。而在物流行业中,这个词的翻译指的是托运人、发货人、货主等。

4对专业术语自学方法的几点思考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物流”的概念也随之引入,国际间合作日益紧密,国际贸易与国际物流行业表现出良好的相互促进态势。随后,《英汉&汉英物流词典》、《汉英国际贸易和金融词典》、《英汉供应链管理辞典》、《国际贸易英英英汉双解词典(第四版):全球贸易手册》《英汉汉英现代物流词典(第2版)》等大批辞书相继问世,成为专业从业人员依赖的重要工具。但必须看到,上述辞典的词条固然丰富,但没有突出高频词汇,降低了查询的效率;其次,诸如世界主要港口等常用语并没有进行有效归纳,不便与使用。鉴于此,笔者认为应当对上述两类问题进行归纳,便于学生自学。

4.1高频术语

笔者结合自身学习经验,认为对高频术语进行整理和归纳,一方面可以方便查询,另一方也可以复习巩固对知识点本身的学习效果。

5结语

综上所述,物流管理专业的大学生,其英文术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又复杂的过程,它需要学习者顽强的学习意志、刻苦的钻研精神,同时也需要保证学生有充足的自主学习时间和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样才能真正培养物流管理专业大学生的英语自主学习能力,进而才能培养出适应现代社会需求的能够灵活准确运用英语开展日常工作的大学生。

物流管理专业论文范文第4篇

1.1订单式

这种模式是学校、企业、学生三方在充分进行市场调研和理性设计的基础上,通过签订“订单”,明确三方职责,在学校、企业两个教学地点实施教学活动,使学生毕业可以直接到用人单位就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例如,2006年至2009年,广州大学华软软件学院管理系就曾经与“德邦物流”联合举办“德邦物流班”。

1.2学工交替式

这种模式是学校与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学生在校学习与到企业实践相互交替的一种教学方式。学生在校学习以专业公选课程和专业核心课程为主,在企业以参加特定的生产实践为主,并学习实践内容相关的专业限选课程。例如,广州大学华软软件学院2010年开始与广州航空邮件处理中心联合进行校企合作,采用这种模式运行培养了近300名物流人才。

1.3项目运作式

这种模式围绕物流生产或物流某一运作环节的项目开展教学活动,企业全方位介入专业教学,物流作业员直接指导学生的理论与实践学习。例如,广州大学华软软件学院2012-2015年,连续4年将物流管理专业的学生送去广州航空邮件处理中心,接受行业高管对物流配送实训的课程教学。

2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问题

2.1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观念存在误区

物流管理具有基础环节繁多、科学体系性强、现代科技含量高以及理论与实际联系紧密等特点。因此,学校更应注重开设一定比例的实践教学,以实践促进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以实践锻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广州大学华软软件学院的供应链管理作为物流管理专业两个方向共同的专业核心课程,毕业生对其重要性评价均值达63%,但对其满意度的评价则较低,均值仅为33%。这意味着学校今后需在此类课程的设置上进一步加强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2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软硬件资源配置问题

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资源包括实训平台、师资以及实践教学教材3方面。实训平台方面,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特别是依靠企业的,企业既要保证正常经营,又要配合学校做好实践教学,还要考虑人才培养问题。学校投资建设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学校到底应投入多少资源才能基本保持与学生数量相匹配是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师资方面,高校教师和企业高管究竟谁应该负责实践教学基地的教学及指导,存在争议。以广州大学华软软件学院为例,真正来自企业的教师并不多,而企业当中有教学经验的就更少。实践教学教材方面,传统的理论教材不能满足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传统的教材理论多,很难与日新月异的现代物流发展规模相适应。

2.3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很难得到相关政策支持

物流管理的实践教学打破了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让学生到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学习,特别是校外实践教学基地,需要国家、学校在政策上给予支持。但这又与学生管理产生了一定冲突,需要广大师生及社会人士集思广益,共同解决。

3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对策

3.1形成互惠多赢的科学机制

学校为企业出现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有助于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从而在不断探索中推动物流管理专业教学改革。广州大学华软软件学院已经连续两年以广州航空邮件处理中心为研究案例,通过物流调研报告为企业解决问题作为学院“挑战杯”项目,在协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的同时提升师生在物流行业的科研能力。企业除可以为学校提供实践教学基地支持外还可以冠名学校相关专业比赛,如“全国商科物流技能大赛”等。

3.2完善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中的校内外资源配置

完善实践教学平台是核心关键。建立先进的集教学任务、科研开发和社会服务三位一体的物流实验室,例如物流管理专业的校内实践ERP沙盘模拟实习室,便是一个综合性较强的物流实验室。打造专业的实践教学团队是人才保证。建立专兼职结合的双师型结构的师资队伍。鼓励教师考取物流师、高级物流师等职业资格证书,同时在企业挂职锻炼,培养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严格考核教师的实践能力,并将考核结果和职称评定、工资等挂钩,形成良性机制;如果条件允许,可以考虑从企业引进具有双师条件的博学善讲,既有教师素质,又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人才,充实师资队伍。校企合作编写物流管理专业实训教材是有力补充。广州大学华软软件学院管理系物流管理专业教师联合广州航空邮件处理中心合作编写了两本物流管理专业实训教材,力求科学理论紧密结合企业实际。

3.3政府的政策支持

教育主管部门要出台物流管理专业建设实践教学基地的政策文件,从指导思想、原则、目标和措施提出总体设想和要求;加大物流管理专业教师实践培训力度,使教师的素质和能力适应实践教学基地教学要求;对建设物流管理实践教学基地的高校给予经费扶持。例如广州大学华软软件学院于2012年与广州航空邮件处理中心共同申报省级物流管理实践教学基地,得到省教育厅15万元的经费支持,给予物流管理实践教学大力支持。

4结语

物流管理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是个循序渐进、全面布局的理性过程。高校要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量力而行。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可从购买物流相关软件开始,建设物流实训室、实训基地;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可先从体验式参观、社会型调研开始,逐渐加深学校和企业的合作层次,条件成熟时共建实践教学基地,最终建设“公司化”实训基地。

物流管理专业论文范文第5篇

我想作为一名大学生,要想真正的走向社会,立足于社会,去打拼,去奋斗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实习就是一个必不可少同时更是一个最好的历练自己的机会,它让我锻炼了自己的工作能力,学到了怎么样去为人处事,学会了很多适应这个社会的东西,包括能力、经验等等。。。

我知道自己还没有毕业,还是一名在校大学生,从刚走向实习岗位到现在,我都是以一名学生的心态去学习,去努力吸取知识,每天去进步一点点,慢慢积累知识、经验,在工作中去感悟,去体会这样一次不同的学习体验。

尽管相比在学校教室上课的日子,这里的环境,生活条件等各方面都比较艰苦,甚至刚来的时候自己都有些适应不了,但我想这是每一位从学校过渡到社会的大学生的必经之路,这点小苦又算的了什么呢?以前甚至是到现在,我总说在这个社会立足很难,从现在来看,其实也是的,每个人都不容易,都会遇到前进道路上的阻碍和困难,有时候工作中不开心了,下班的时候身体累了,生活的压力也感觉压在肩膀上了。但我想,为什么不把心态放好呢,其实学会了调整自己的状态,吧激情投入到每天的工作和生活中去,会让我学到很多,这些都是我一生的财富。事实是我做到了,我在工作中找到了自信,找到了自己的工作方式,我也感觉我在慢慢成长着、成熟着。所以,没有过不去的砍,这些客观的因素都是可以去克服的。

我所在的公司是武汉京东世纪贸易有限公司,京东商城华中地区武汉配送部。当初选择京东看重的正是它强大的发展潜力,还有公司总裁兼CEO刘强东的创业模式和他把握机遇加上他个人的魄力。作为国内最大的B2C模式电子商务网购公司,京东的发展模式让我看到了它的朝阳般的气息/:请记住我站域名/和代表着当代大学生艰苦奋斗的精神息息相关。

来这里已经四个月了。我先所在的岗位是分拣发货员,我可以概括的说一下这个岗位具体是做什么:首先是客户在京东网上下订单的货会经过上面的很多流程(具体的在下详论),从传送带上流到分拣的区域,看线的人员选出武汉市内站点的货物(我所在的是市内分拣中心,当然还包括有外阜和省外),还有一名拉货人员用笼车从对面仓库的传送带上的货物拉过来,然后分出各个站点的货,分到每个站点的位置。接着用扫描枪进行分拣理货、装箱、码上栈板。至此,整个分拣过程就到此结束。

由于某些原因,两个多月后,我被调到了另一个岗位:发货员。具体职责如下:所有经过流程操作动作之后的货用扫描枪做发货动作,打印交接单,记周转箱上锁号,货物开方,发货员和第三方承运商人员双方签字后运出仓库。当然,还有一些货物的异常处理,拦截,信息的电脑录入,发送货物明细和邮件等。

我知道,我所在的岗位都是最基层的,会有很多苦力性质的事要做,曾经一度想要去放弃,但经过同事和主管的沟通交流,我支持下来了,而且很开心,也很有激情的去投入到工作中去。因为我知道,我到底想要的事什么。我了解到,刚从学校出来工作的学生刚开始都不太适应,因为我告别了在学校舒适的生活,踏入了社会,去为自己将来的美好生活去打拼。

出来参加工作了我才深刻的体会到书到用时方恨少这句话,的确,在学校真正学到的知识很少,相比于我的主管和领导来说,我的专业知识还很匮乏。所以,有时下夜班了回来躺在床上的时候,我都会很后悔在校学习的时光没有好好珍惜,虽然有些许遗憾,但我知道,在以后的时光里,我要努力的汲取知识,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积累,是自己在各方面的能力得到提升。我很珍惜现在在校外实习的日子,每天去进步一点点。

作为一名物流管理专业的学校,我觉得我是自豪的。我看到物流在我国的发展前景,尽管很多有关物流的机制在我国还没有发展健全和完善,很多地方还存在缺陷、存在漏洞。既然是欣欣的朝阳行业,它的发展现状体现的是高端的物流人才的缺乏和低端的物流性质比较苦力。我相信,只有在基层待过,才能学到很多实质性的东西,才会看到很多机制和流程及它的发展状况,也能体会到很多。

目前的我来说,已经熟练的掌握了仓储物流货物流通的流程。包括货物上架,内配,理货,拣货,复合交接,调度预分拣,打包,分拣,发货,配送以及退货的逆向物流等流程。这就是公司配送部直接对货物进行操作的直接性和重要性,我清楚的了解到,客户通过网购,从网上下订单到拿到货物中间的环节是经过像我们这些员工付出辛勤的工作和汗水才换来客户一次舒适的购物体验。每当想到这,我心里都蛮高兴的。

我实习的地址是武汉市蔡甸区大旺路捷利物流园。刚来这里的时候,我觉得生活条件太差,饭也吃不好。工作也很累,特别是单量上涨,每天觉得也没意思,找不到工作中的乐趣。在市内分拣中心的时候,每个月会有一半是夜班,有些很重的3C产品,还有周转箱都是需要我来搬,每天接近两万单的单量,而且一单会含多件,再加上武汉市内的远城边区有黄陂、新洲、江夏、蔡甸这些货物,由第三方快递武汉飞远快递和武汉中集多联物流配送,也就是说每天会有2万到3万件货物进行操作。刚开始的状态不太好,觉得没劲。

一个月后主管找到我和我谈了一番话,他问我感觉怎么样,我后来意识到我的心态还没有摆好,他告诉我,其实他也是从我这个阶段走过来的,这是我的必经之路,叫我好好摩摩我的性子,对我将来的发展肯定是有好处的。我回去后想了好久,那一夜我异乎平常的早睡了,踏踏实实的睡了一觉。然后第二天,我怀着满满的激情,去投入工作,去和同事相处。后来呢,我的状态调整过来了,也慢慢融入到工作当中去了。在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中,我感受到了同事对我的关爱和照顾,给我从他们家里带饭,下夜班出去吃宵夜,喝酒,聊天,甚至去网吧通宵,和他们在一起玩感觉很开心。工作中有时真的很枯燥,但是每天有说有笑的,我过得很充实。我觉得他们每个人都很可爱,虽然看起来很平凡但很伟大。

后来我调到了发货部,我到了新的一个岗位,新的工作环境,我同样也很快融入进去了。我想新的岗位会让我学到更多的东西。发货是一个瓶颈部门,是最后一道关卡。它是对上面所有流程部门的一个检核功能,帮忙每个部门及时反馈异常。每一件货物的交接都直接关系到公司的利益,体现着它的重要性。有时我工作中的一个不小心,让货物出错的运出仓库,反馈到站点后直接反馈到公司,我们的工资里的绩效直

接会受到影响。所以现在我会非常的仔细去处理每一个问题。京东在武汉还是刚刚起步,很多环节都还不完善,每个部门的工作都会存在漏洞,正是这样的发展,存在着很多机遇,我相信,我努力付出了,领导是会看到的。 其实刚开始的我会很迷茫,会很无助,不知道将来的路该怎么走,和那些有能力的人相比,我还很普通,还不优秀,没想到这里,我心里会很恐惧,很彷徨。但当我真正踏实的去工作了,有体会到很多珍贵的东西包括坚持,韧性,学习,处事,我知道了我的生活到底该怎么过,我也渐渐看到了前面有条清晰的路通向着远方,而且充满着希望。

有时没事的时候突然也会发呆,或是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我都会回想起我以前走过的路,有遗憾,有惋惜,也有珍贵,开心,点点滴滴的……尽管生活有时真的很艰难,但我也会坚强

,去面对。遗憾的只能让它过去,只能是让有限的时间内不再去留下遗憾,去努力创造更多的希望,我想只要我做到了这些,就够了。

有时,真的会去感叹时光流逝的好快,转眼间我就要毕业了,再也不是学生了。以后考虑的更多的是结婚,成家,去闯社会。大学的时光总是会让每一个在外实习的学生去留恋,去纪念,里面的情结永远牵动着莘莘学子的心,也无法再用言语去表达太多。。。

工作不应该仅仅只是作为一种谋生的工具,更多应该是享受工作带来的乐趣,在工作中学习,提升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和素养,升华自己内在和外在的品质,实现自己的价值。最近在工作之余,我总在看企业团队管理类的书,最近看到了《狼性管理》里面讲到狼的智慧,我想在京东的基层待过的我体会会很深。幸运的是我遇到了两个很好的主管,他们都很好很有能力和个人魅力。经常给我以鼓励,赞赏,同时当然也有批评,我很欣赏他们的是他很关注我们个人心理和精神层面,很会凝聚团队的凝聚力,这是我认为我最需要学习的地方。现在是看什么,想到什么,然后搞懂什么,最后操作什么转化为会什么这样的模式,然后做人谦卑一点,做事积极一点,为将来多积累一点东西。有时总说自己还年轻,还可以再挥霍几年,但那只是我有时很累时安慰自己的话。现在再想想,人生还有多少个几年呢,我已经不年轻了,相比那些和我差不多大的同学们,我还存在差距,我还需要去更大的努力。谁都不想比别人差,我也不想若干年之后,我比和我以往一起玩的朋友们混的差,那样会很尴尬,我就是这样想的。所以,必须得付诸于行动,努力是自己优秀一点。

我相信,我现在的实习工作待遇和处境只是暂时的,任何事情都是用自己的双手去创造的。我不知道将来我会发展成什么样,是不是和自己理想的生活很接近,毕竟将来的事谁也说不准,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大致的方向是清晰的,目标就在那里,我会>,!

物流管理专业论文范文第6篇

由于物流学科是一门综合学科,物流产业又是一个跨行业、跨部门的复合产业,同时它又是劳动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相结合的产业。所以发展物流产业,不仅需要高级物流管理人才,更需要大量物流执行型与操作型人才。2000年,经教育部批准,物流管理专业作为目录外本科专业由北京物资学院于2001年进行首次招生。目前而言,我国高校本科教育中设置了“物流管理”和“物流工程”两个专业,不过对于这两个专业的区分和具体的教学安排,各个高校的理解和做法有所不同。“物流工程”专业往往是在理工科背景的高校设置,该专业侧重于用工程的方法来研究物流的问题,与生产运作、现代制造技术、信息化建设等方面结合较为紧密;而“物流管理”专业一般是在偏重于文理科的大学设置,主要侧重于用定性或者定量的方法来分析和规划物流系统。据教育部物流教学指导委员会2007年12月9日举办的关于“制定物流管理和物流工程两个专业教学计划的指导意见”研讨会上获得的信息,全国设置“物流管理”或者物流工程的高校有200余所。

需要注意的是,当前有相当一些高校并不是在管理学院中发展或者设置物流类专业,而是在传统的交通学院、机械学院等与物流学科相关的学院中设置物流专业。这些高校的物流学科往往是建立在传统的优势学科基础之上,因此与其有着密切的联系,并深刻影响着该校物流学科的发展轨迹和特色,就连教材和课程的设置都有明显的倾向性。如,在电子信息学院设置的物流专业,其方向偏向于企业物流信息化的设计、电子商务等;在机械学院设置物流专业的,其方向则偏重于企业生产作业规划,甚至一些带有某些传统学科色彩的管理学院所设置的物流专业,也是偏向于企业供应链管理和设计等物流学科中的某些方面。这种现状必须引起重视,毕竟从现代物流的角度而言,这些高校的专业设置还是不足以体现出物流学科的内在要求与特点。

2存在的主要问题

2.1专业定位不明确由于受我国物流业管理体制条块分割、分业管理现状和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虽然有不少院校设置了物流管理和物流工程等相关的专业及专业方向,但培养目标不明确,学生没有对该专业的定位有清楚的认识,人才的培养受到了较大的局限。

2.2师资力量薄弱,影响整体教学水平目前国内的学历教育现状是,虽然一些高校开设了物流管理等相关专业的学历教育,但很大程度上反映的是与传统“母专业”的依托关系,物流师资力量大多是从经济学、机械工程学、营销学、交通运输学等专业教师转移过来的,数量不足,补充渠道不畅,特别是教师的实践能力较缺乏。

2.3教育层次结构不合理从目前我国设置物流或相关类专业的学校数目与我国物流人才的需求量比较可看出,至2007年为止,我国共计200多所院校设置了物流专业,其中有50多所院校设置的物流工程专业,150多所院校设置的物流管理专业。而据中国交通协会统计的数据显示,目前国内物流专业人才缺口为600余万人,到2010年对高级物流管理人员或物流战略、物流设计管理人员的需求将达30万人以上,差距悬殊。而物流业发展的现实要求是需要大量的操作型物流人才和综合素质强的高级管理型人才。

2.4课程设置不成体系在物流专业主干学科划分、专业课程设置和核心课程设置上各高校有较大分歧,由于本身的学科历史沿革,导致“物流管理”的课程设置几乎是在工商管理专业的基础上开设了物流管理概论、采购与供应管理、运输管理等几门专业课,从而还没有形成合理的教学体系。

3“物流管理”专业培养方案构建

本文从培养物流人才社会需求有效途径、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两个维度研究物流管理本科专业的培养方案,提出了系统化的培养体系。

3.1依据物流岗位群、物流人才社会需求,明确培养目标培养目标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依据。界定某一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必须审视该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岗位群和应具备的各种知识和技能。物流专业的培养目标应根据物流专业人才的职业层次、物流专业人才的就业岗位群等方面来确定,以保证其更具专业针对性和应用的广泛性。目前,物流从业人员主要分为四个层次:第一是中职层次,节点性、操作性初级管理人才;第二是高职层次,综合性、操作管理人才;第三是本科层次,学科性、物流策划、管理人才;第四是研究生层次,研究人才、学术性高级管理人才。具体可以概括为两种,一种是研究型,一种是应用型。大多数人认为研究生教育层次所培养的人才是理论研究型的人才,而应用型人才又可分为两个层面,一是本科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二是高职高专层次的应用技能型人才培养,它侧重于具体的岗位技能应用与操作能力的培养。从高校物流专业毕业生近几年就业来看,大多数停留在作业操作岗位,如物料保管员、车辆调度员、货车(叉车)司机等,对高职高专而言,就业岗位及其应用技能的要求可能是明确的,但对本科层次而言,除仓储、采购等岗位外,毕业后就能立即从事主管岗位工作的很少,所以物流管理本专科专业可以分领域设方向,如工业企业方向、电子商务方向、信息管理方向等。因此,根据社会需求设计明确的物流管理岗位以及构建其应用技能,是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

3.2“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结构物流专业的课程设置要根据市场和物流业发展的需求进行合理设置,各高校应该是在物流专业目录的指导下,根据自身情况,结合专业培养目标,在物流课程体系的建设上,必须按照“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广适应”的原则优化课程体系,培养出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的专门人才。

课程体系构建主要考虑三个方面:首先强调课程体系符合培养满足社会人才需求目标;其次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相结合,努力培养学生集知识、能力、素质于一体的、相互协调的高素质人才;再者,构建的课程体系不仅满足当前就业的需要,还要着眼持久的发展潜力。每个专业按照技术领域和专业岗位(群)任职要求,遵循上述开发路线进行分析,分解成知识、能力、素质要求,然后根据知识、能力、素质要求与对应课程响应,最终形成课程体系。课程体系根据知识、技能的渐进教学规律和理论实践紧密结合的教学模式,划分成三个模块:专业基础模块、职业技术模块、职业拓展模块,模块之间的理论教学构成理论教学体系,实践教学构成实践教学体系,模块内部贯穿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互为支撑和依托。课程体系构架严密、环环相扣、知识能力素质协调统一。

摘要:分析当前高等教育中物流专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运用系统分析的思想,从培养物流人才的社会需求有效途径、专业课程体系两个维度研究物流管理本科专业培养方案,提出了系统化的培养体系。

关键词:物流管理本科教育培养方案

参考文献:

[1]何明珂.物流系统论[M].北京:中国审计出版社.2001.

[2]丁俊发.中国物流[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02.

物流管理专业论文范文第7篇

1.物流管理专业教学体系

首先,对于物流管理专业理论教学体系的构建,最重要的是要起到其支撑的效果和作用,对于理论教学体系的构建,必须要更好地处理人才需求的多变性,同时要加强对人才稳定性的培养,这样才可以更好地满足人才长期性的需求,同时可以更好地解决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短期性的问题,这就可以更好地突出在进行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应用性和针对性,还可以让学生在可持续发展方面拥有更强的能力,对人才社会科学和技术教育的结合也可以突出一定的特色。可以根据工作的需要以及能力的需求进行知识模块的组建,这样就可以形成一个网络状的课程体系。另外,可以打破传统教研室的局限,根据知识模块组成教研组,召开定期的研讨会讨论。在模块之间的过渡和衔接方面可以着重研究,将模块间的关系处理恰当。最后可以在模块教学过程中聘请一些特殊行业的兼职教师,开展一些特殊的讲座课程。

其次,在对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过程中,重点是实践教学,这就需要对学生的职业意识进行培养,还要提升学生自有的素质和能力。比如实践教学的内容可以根据生产和管理的实际需求设置,在一个共性的基础之上,针对各个岗位上的技能,借助生产管理的实际操作,安排和组织开展教学活动,这样可以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工作的标准和流程。另外,在实践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将工程环境和现场气氛更好的融合起来,对于硬件方面的建设也需要加强,可以建立相关的物流实验室,引进全新的技术和设备,促进学生的知识和技能发展。最后就是要加强和社会之间的联系,最好可以将物流实验室建成为一个社会知名的物流培养基地,这样不仅可以吸收更多的经验,更可以引进更多优秀的技术和资源,对于专业教学的改进有很大的帮助,加强产学合作,更全面地培养学生的管理能力。

2.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完善物流专业课程体系建设

人才培养必须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才能使高职院校培养出的人才能够真正走向工作岗位,为社会做出贡献。经过调查可以发现,物流专业人才可以胜任仓储管理人员、运输业务管理人员、生产企业物料采购、计划、库存控制人员、商贸企业物流配送中心人员等,不同的职业岗位对物流专业人才的能力要求也不尽相同。从总体上来讲,高职物流专业的职业技能可以分为基本技能和专业技能,基本技能包括计算机应用能力、沟通交际能力、英语应用能力;专业技能包括仓储管理能力、物流机械操作能力、商品认知、包装和保管能力、单证处理能力、物流运输组织能力、商务处理能力以及客户关系管理能力等。高职院校物流专业职业技能以及物流管理技能涉及面较广,但是高职院校开设的物流专业课程与普通院校开设的物流管理专业基本相同,而且高职院校的教学课时少,这就很容易导致高职院校的学生虽然学了很多东西,但是都没有深入学习,这一点不利于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因此职业院校课程体系改革需要围绕职业技能培养展开,适当学习理论知识,注重学生能力培养,锻炼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进行课程重组与优化,构建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融为一体的高职物流专业课程体系。

二、结语

为了压缩人力资源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他们对物流岗位有了更高的要求,企业期望招聘那些具备全面物流管理知识的人才,达到一人可胜任多个岗位的效果。目前,物流管理专业属于一种新兴专业,该专业的教学模式尚未建立成熟。各大院校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培养更多高级物流管理专业的复合型人才。因此,高职院校应不断探索,力求寻找到一种适合物流管理专业的教学模式,为市场的发展、经济的进步培养出与市场需求相符合的物流管理专业复合型人才。

物流管理专业论文范文第8篇

2013年10月,《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3~2020年)》列入了由国务院审批的重大专项规划系列,该文件明确了3个发展定位:一是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定位;二是职业院校的使命定位;三是国家发展职业教育的目标定位。在职业院校的使命定位中指出,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服务经济转型升级、社会管理创新、劳动者技术技能发展,让每个人都成为有用之才、共享人生出彩机会,创造更大的人才红利。以此为契机,各高职院校学习借鉴国内外职业教育的先进理念,同时结合我国国情、物流行业、企业特点,自身教学资源和办学条件不同,制定并实施了灵活多样的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模式向多元化方向发展。但是总的来说都是围绕着“校企合作,订单培养”来展开的,没有以区域经济发展特色及其未来3~5年的社会需求为参考点,无法更好的为区域物流产业集群服务,也无法更好的满足社会的潜在需求。

二、社会对物流人才需求多样化

随着区域经济的不断发展,物流职业岗位体系逐渐演变成为一个动态的系统,这要求物流人才不仅要具备首任岗位的专业技能,也要具备发展岗位的专业知识;而且就业者受利益驱动和价值取向的影响,也经常更换职业岗位,专业培养目标的定位不仅要考虑到学生初次就业的基本操作技能要求,而且还要关注其日后的择业需求;不仅应使学生获得当前就业必备的基础知识技能,而且应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另外,企业引进物流人才更加理性,对综合素质提出了相应的要求,不仅对其引进的物流专业人员的业务素质提出了要求,而且对职业道德、工作态度、团队意识及沟通技能都提出了要求。

三、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构建人才培养模式

(一)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明确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决定着其人才培养必须面向市场的特性,基于高职物流管理专业主要服务区域的经济特色及其发展趋势,结合生产企业、商贸流通企业、第三方物流企业的人才需求结构,明确定位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以河北省的职业院校为例,“立足河北,面向京津冀”作为物流管理专业的建设目标,物流管理专业方向的设置应紧密结合京、津、冀环渤海地区的物流行业发展和企业需求,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在“专业符合需求,技能适用岗位”的同时,结合学院的办学资源突出“一专多能”,并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二)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构建物流管理专业的教学内容及课程体系采用不同形式,对区域经济、行业特色和专业人才需求等进行调研,分析物流人才层次的差异性及物流职业岗位群需要的知识、能力和职业素质,以培养学生的核心职业能力为中心进行专业方向调整及教学内容设计。同时,定期分析岗位和职业能力的变化和新要求,从实际的行业需求及社会经济的发展趋势中重新定位专业的发展,遵循学习规律、遵循人的职业成长和职业生涯发展规律,围绕职业能力调整课程体系,确保毕业生满足市场需求。根据物流职业岗位和岗位群的要求,在课程体系中加大实践教学比例,突出职业技术能力的提升,以“实际、实用、实践”为原则,按认知与体验、岗位实训与技能考证、综合模拟实训与顶岗实习三个层次构建递进式实践教学体系。

(三)构建需求导向的专业教学团队及教学方法针对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教学内容、课程体系调整等改革,对教师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进行优化调整,要求教师既要具有理论教学的能力,还要具有实践教学的能力。坚持“内培外引、培引结合”的原则,按照开放性和职业性的内在要求,制定专任教师培养规划,加大专业教师实践锻炼和动态管理的力度,完善双师教师素质的培养、使用和激励机制,建设具有“双师”素质和“双师”结构的专业教学团队。根据物流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特点,以提高教学效果为目的,改革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融“教、学、做”为一体,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强化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

(四)构建需求导向的管理和评估制度建立与人才培养模式相适应的质量保证体系,实现人才培养质量的全方位监控。完善教学督导机制,改革各教学环节教学质量评价、考核制度,健全教学信息的收集、调控、反馈制度。创新教学评价体系,注重过程评价,完善各教学环节的质量评价、考核标准和工作规范,特别是实践教学环节质量考核评价标准。定期进行毕业生跟踪调查,通过用人单位的反馈及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后的体验,对教学工作质量进行全面监控,确保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四、结语

构建物流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要坚持以市场对物流人才的需求为导向,紧紧把握职业人才市场的脉搏,全面深刻地分析社会对物流人才的现实需求和潜在需求,全面推动高职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创新。

物流管理专业论文范文第9篇

关键词:物流管理人才培养

一、我国物流管理专业人才的现状

现代物流是支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产业,是经济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必然产物。然而,由于我国长期以来实行严格的计划经济体制,缺乏相关的物流管理类专业学科,导致物流行业从业人员知识结构单一、片面、能力不强、素质不高。同时,进入21世纪,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机制建立和完善、加入WTO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社会对物流管理类人才的需求急剧上涨,且呈多样化趋势,2005年物流人才已被列为我国12类紧缺人才。这就存在着一方面对物流人才的需求加剧,另一方面物流人才特别是高级物流管理人才匮乏的不协调现象,因此,国内教育界的重点研究问题是迫切需要加快物流管理专业教育的系统研究,制定切实有效的目标,培养出符合市场需要的具有独特技能和优势的应用型物流管理人才。

二、我国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1.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物流学是一个综合性的学科,物流系统由运输、仓储、装卸搬运、流通加工、包装、配送和信息处理等七大系统构成。从物流工作的活动范围上看,可分为国内物流和国外物流;从物流业务性质上分,又可分为物流管理、物流设计规划、物流技术等三方面。所以,物流人才应该是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的人才。由于物流业务和技术跨度较大,物流专业的培养目标应该在确定培养层次的基础上选择一定的专业范围进行准确定位。如,物流管理专业本科生的培养目标应该是:具有较强的学习和交流能力,扎实的经济和管理理论基础,坚实的外语、数学和计算机基础,系统了解和掌握国内外物流业发展的动态、最新物流概念、物流管理的基础理论和方法;具有物流管理和经营的实际运作能力,能在物流业及各类工商企业、跨国公司从事物流管理、仓储管理、运输管理、供应链管理等工作;既能适应现代物流管理的需要,又能从事物流系统优化设计和物流经营、管理、决策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

2.课程体系建设。(1)课程设置:针对目前国内物流行业的发展现状,以及社会对物流人才的需求情况,我们在课程设置的时候,要从社会需求入手,不能设置一些与社会需求相差太远的专业课程,这个方面可以采取市场调研和问卷的形式来完成。另外针对物流管理人才的特点,在培养的过程中,要结合本学校的特点,让学生更多地接触将来就业领域的先进技术和了解企业现状方面,而不能让学生把时间只耗在纯理论探索等领域。

(2)在教学方法与手段上,针对专业学科特点、课程特点和实践应用需要,尽可能多地使用符合企业需要的教材和教具;还可以多开展案例教学,通过多媒体技术和视频网络技术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加速物流知识的传播和更新。

(3)在教学的时间安排上,要增加应用课程的比重,加大社会实践教学的力度。要根除本科教育纯理论化的痼疾,加大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比重,减少课程的课堂授课时间,使学生有足够的实验和社会实践时间,把书本知识变为实际工作能力。提高教学效果。

3.师资队伍建设。构建具有专业特色的物流人才培养模式必须有一支适应高校物流教育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一项难度很大、费时较长的系统工程。为了让教师队伍朝“双师型”方向发展,坚持培养与引进相结合。一方面要在理论上进一步深造,选送一些优秀的中青年教师到国内外物流专业办得成功的院校进修学习,引进一些高层次的物流专业人才;另一方面要积极支持和鼓励教师参加物流实践活动,为教师构筑一个实践的平台。例如,选择现代化程度较高的物流企业,让教师深入到企业的各个工作环节参与一定的业务管理工作;或者利用科研和教学实习活动进行现场调查研究,增强教师的物流实践能力。

4.专业教材建设。纵观目前市面上各种介绍物流学、物流管理或物流的某个方面的书籍,大多在内容上存在相互重叠。如物流概念、物流的产生与发展、物流的要素、不同行业的企业物流(生产物流、供应物流、销售物流、回收物流)、物流中心建设、第三方物流、供应链管理等都是重复率较高的内容,几乎在大部分的书籍中都有论述。其他的如物流自动化技术、物流信息技术、物流系统的设计等,基本上也会出现在多种类型的物流书籍中,并且都占据了相当大的篇幅。这些书大都体系完整,看一本便能知物流之大概。教学内容要避免相互“撞车”,关键还在教材的选取。这就要求有可选之教材,一要在数量上可供选择,二要在质量上可以入选。所以,组织相关专家、学者编写体系、结构、内容合理的物流系列配套教材。

5.实训环节建设。物流专业环节多、系统性强、科技含量高、理论与实践联系紧密等特点,高校的物流教育需要注重学生实际业务操作能力的培养。传统的物流教育在只注重传授理论知识的情况下,学生实用技能的培养显得较为薄弱。未来物流人才必须要突出综合素质,创新能力,具体体现就是要让学生掌握物流管理实践的实用性技能;提高学生在实际工作中的操作能力,以增强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解决物流管理专业学习与专业知识脱钩的矛盾,未来的物流教育必须改进教学模式,增加实践课,在实际操作中去理解理论知识;掌握实际技能。也就是说,加强物流管理教学,必须要加强实验基地和实验室建设,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具体可采用:聘请企业管理人员进行综合案例教学、建立校内模拟实验室以及建立校外参观、实习基地等方法。

三、结束语

目前,中国的物流业还处于起步阶段,与国外先进水平还有较大差距,物流教育有待于进一步深化和发展,因此,只有把物流教育和物流人才培养放在战略地位上考虑,充分借鉴国外的教育经验,并经物流实体企业和教育科研机构的共同努力,才能有利于物流教育培养优秀的物流管理人才,反之,物流管理人才又促进物流教育的加速发展。

参考文献:

物流管理专业论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 物流管理专业;毕业设计(论文);多样化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B

毕业设计(论文)是高职高专人才培养方案中重要的实践教学内容,是学生对基础理论知识、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综合运用的重要环节,也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综合技能的重要手段,更是对学生将来工作的实践准备。

一、物流管理专业毕业设计(论文)现状

目前,南通科技职业学院物流管理专业的毕业设计(论文)主要就是结合实际工作岗位完成毕业论文。物流管理专业的毕业论文经过多年的实践和摸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学生的毕业论文在省级优秀毕业论文评比中取得过三等奖和优秀团队奖等较好成绩。但是目前依然存在很多学生的毕业论文是抄袭、拼凑完成的,个人观点比较少,毕业论文的整体质量比较低。物流管理专业毕业设计的形式只有毕业论文一种,学生为了完成任务而写论文的被动局面长期存在,这种情况严重影响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为此必须要加快毕业设计(论文)多样化的研究。

二、物流管理专业毕业设计(论文)存在问题

多年的毕业论文指导工作深深的体会到物流管理专业的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虽然取得一定的成绩,但还是存在一定的问题。

(一)毕业设计(论文)形式单一

南通科技职业学院物流管理专业的毕业设计(论文)主要形式就是毕业论文。在近几年毕业论文的写作中,提出了很多要求,如必须结合跟岗实习和顶岗实习的岗位来确定毕业论文题目,毕业论文不得直接从网下抄袭,不得直接拼凑,虽然对毕业论文指导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要求、新标准,但是毕业论文质量还不是特别的高。目前,南通科技职业学院物流管理专业毕业设计(论文)形式只有一种,就是完成毕业论文,这极大地影响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无法充分调动学生完成毕业设计(论文)的积极性。

(二)毕业设计(论文)不能及时按计划完成

南通科技职业学院物流管理专业的毕业设计(论文)往往安排在第5学期学生跟岗实习结束后至第6学期学生顶岗实习期间,这一段时间学生主要在企业实习,又要忙于找工作,压力特别大,自然很少将心思放在毕业设计(论文)上,根本不可能想办法创新毕业设计(论文)形式;由于压力大、工作忙,学生就不能按照计划及时完成写作任务,总是一拖再拖,最后只好在论文答辩前、中、后的几天内匆匆选题、匆匆完成论文。

(三)毕业设计(论文)质量比较差

南通科技职业学院物流管理专业的毕业设计(论文)往往安排在第5学期学生跟岗实习结束后至第6学期学生顶岗实习期间,在这期间学生忙于实习和找工作,无法有充足的时间考虑论文主题,往往随便确定主题,也无法有充足的时间安心完成毕业论文,只能在答辩前一周,甚至在答辩时匆匆上网下载资料,直接拼凑论文,根本不考虑论文主题是否合适,严重影响了毕业论文的质量。

三、物流管理专业毕业设计(论文)形式单一化根源分析

纵观近几年物流管理专业学生毕业设计(论文)的具体情况,不难发现目前学生在毕业设计(论文)完成中只有毕业论文一种形式。综合分析,这是有一定原因的。

(一)创新、进取意识薄弱

南通科技职业学院物流管理专业学生毕业设计(论文)目前只有毕业论文一种形式,这主要原因就是指导老师和学生缺乏创新意识。指导老师由于教育教学、科研、班主任等工作,再加上物流管理专业毕业设计(论文)在全系专业中还是比较优秀的,有些老师就安于现状,缺乏创新和进取意识,所以很少考虑毕业设计(论文)形式改革。学生由于在企业实习,又要忙于找工作,根本无法花时间想法创新毕业设计(论文)形式,只是安于现状,按老师的要求为毕业论文的完成准备资料,甚至有学生还无法按计划及时完成相关任务。

(二)思想上不够重视

南通科技职业学院物流管理专业学生毕业设计(论文)形式单一,这是由于思想不够重视造成的。学生认为毕业设计(论文)虽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重要实践性教学环节,但是它与能否顺利毕业,能否顺利找到工作,没有多大的关系,所以学生降低了对毕业设计(论文)的要求,不考虑毕业设计(论文)的多样性、时效性,也不考虑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

指导老师认为毕业设计(论文)虽是人才培养方案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但认为其不同于课程教学,院系对毕业设计(论文)指导考核又不严格,所以很少考虑如何改进毕业设计(论文)指导工作;甚至有些老师认为大专生没有必要做毕业设计(论文),做毕业设计(论文)纯粹是浪费时间,思想上不重视毕业设计(论文)指导工作,只是安于现状,按老模式完成毕业设计(论文)指导工作。

(三)管理机制不够健全

南通科技职业学院物流管理专业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管理机制不够健全。一方面没有健全的制度约束、规范学生完成毕业设计(论文),也没有激励机制刺激学生改进毕业设计(论文)的形式,学生往往在跟岗实习后返校的两天内与老师进行交流,形成相关的论文思路,然后在如此漫长的4-5个月的时间内,就没有健全的制度约束、规范、激励学生完成毕业设计(论文)。另一方面毕业设计(论文)指导工作缺乏科学、健全的考核制度,对老师的指导工作没有明确的考核要求、考核标准和激励制度,最终导致指导工作不规范,指导老师安于现状,不思进取。

四、物流管理专业毕业设计(论文)形式多样化思考

(一)毕业论文形式

毕业论文是物流管理专业目前采用的最普遍的形式。对于物流管理专业中的专接本学生,由于其第5学期和第6学期没有参加跟岗实习和顶岗实习,在校的时间比较长,用来学习的时间也比较充足,与老师交流接触的机会也比较多,对于这部分学生可以选择毕业论文的形式完成毕业设计(论文)。这部分学生可以随时与老师沟通交流,一起形成写作思路,一起确定论文题目,一起罗列论文提纲,能及时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论文初稿、二稿、三稿等,这样可以切实提升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

(二)专业技能测试形式

专业技能测试就是以物流专业的核心技能为基础,依据企业、行业、岗位的需要,由物流专业老师制定出一些具体的能够达到毕业设计(论文)培养要求的专业技能测试项目,由学生选取相应项目来作为毕业设计(论文)。目前物流管理专业的学生在第三学年多数都在企业实习,用于完成毕业设计(论文)的时间比较少,为此在毕业设计(论文)的完成中,一部分专业技能比较娴熟的学生可采取专业技能测试的形式完成毕业设计(论文),这部分学生的专业技能测试成绩就作为毕业设计(论文)的成绩。

(三)现代物流作业方案设计和实施形式

现代物流企业方案设计和实施就是根据具体工作岗位的要求,结合江苏省的现代物流技能大赛,依靠学院的软件资源,可让学生根据给定的企业背景资料、货物、设施设备情况、作业成本等要求,制订作业方案;然后按照作业方案,在模拟仓储和运输环境中,完成现场完整的作业流程,以检验方案的可行性。一部分过去参加过现代物流技能大赛训练和参赛的学生,可采取现代物流作业方案设计和实施的形式完成毕业设计(论文),这部分学生的作业方案和方案实施情况的具体成绩就作为毕业设计(论文)的成绩。

(四)实习报告形式

实习报告就是学生结合实习的企业、岗位的具体情况,分析企业、职业岗位中存在的问题,剖析企业、职业岗位中存在问题的根源,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或想法,最终形成实习报告,以此作为毕业设计(论文)。一些经过一年实习,对企业、职业岗位比较熟悉的,又有想法和思考的学生,可以采取实习报告的形式完成毕业设计(论文),实习报告的成绩就作为毕业设计(论文)的成绩。

毕业设计(论文)是高职高专教育的最后一个环节,是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解决实践问题的重要环节。只要师生高度重视,不断创新,锐意改革,健全管理,规范指导,严格考核,定能使物流管理专业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更上一步。

[参 考 文 献]

[1]倪莉莉.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毕业设计(论文)探讨[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13(1):127-131

[2]曹海红,王宏军.高职学生毕业设计模式多样化的探索与实践[J].电子测试,2015(7):73-75

[3]周同旭,宋蔚.应用型本科高校毕业设计(论文)形式的多元化管理模式[J].教育文化论坛,2015(2):57-60

上一篇:工商企业管理课程范文 下一篇:物流管理系统论文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