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工程实习工作计划范文

时间:2023-03-21 19:45:00

通信工程实习工作计划

通信工程实习工作计划范文第1篇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一种以第二语言来教授常规课程的教学方法----语言与内容融合式教学,以许多不同的模式在国外被广泛采用,又称为:内容教学法。在这种语言教学模式中主题内容或学科内容贯穿语言教学活动的整个过程,学习过程更多地关注内容而不是语言本身。以此来帮助以英语为第二语言或为外语的学习者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更有效地掌握英语的实际应用。

Leaver等把CBI归纳为四个显著特征。一是教学大纲的主干应该围绕主题而不是语言的形式、功用或情景。二是主干教学材料,包括课文、视听材料等,应选自以此语言为母语的人群所出版的材料。三是学习新信息,即学生应运用自己原有的知识来学习、解读和评估所涉及的新信息。四是适合学生具体的需求,即主题、材料和学习活动应符合学生认知和情感需求,而且应适合学生语言能力水平。这一教学理念在教学实践中具有明显的优势。第一,它消除了语言学习和主题内容学习之间的人为分割,给予语言课堂一定程度的真实性和目的性。第二,学生使用第二语言直接吸收信息的同时,发展语言能力。第三,围绕主题所组织的有意义的材料对于学生来说较容易记忆和领会。第四,学生在掌握语言的同时对于某一个主题有较充分全面的了解。

二、CBI对通信工程英语教学的理论指导

CBI教学理念以学科专业知识为背景,注重学习材料的选择,注重学习过程中的体验和学习者的需求,帮助学生实现专业知识和目标语言运用能力的共同提高,为通信工程英语的教学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在CBI教学理念指导下的通信工程英语教学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通信工程英语课程的组织原则应围绕专业课程如:模拟电子技术、信号与系统、移动通信技术、微波技术原理、通信原理等展开,语言交际能力应该通过掌握诸如工程设计、网络测试、勘测报告、产品介绍、投诉处理、技术支持等等主题来获取。(2)教学中所使用的材料如教材、视频、音频等应是真实反映通信工程工作或服务实践的。(3)适合学生具体的需求,即主题、材料和学习活动应符合学生认知和情感需求,而且应适合学生语言能力水平。

三、CBI理念下的通信工程英语课程设计

(一)教学材料选择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通信工程英语所选用的教材大多为我国出版社近几年出版发行的教材,如电信英语、通信英语、通信工工程专业英语等。此类教材的内容大多直接选用原版专业文献,以阅读和翻译材料为主,专业性很强,适用于本科院校通信专业英语教学。而对于高职院校学生来讲,此类教材难度偏大,内容枯燥,不易为接受。因此,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摆脱课本,与专业教师组成团队,共同开展对实际工作任务需求的研究,结合实际情况筛选教学材料。首先,教师应广泛收集各种通信工程专业的图书、视频及音频材料,结合教学主题将材料重组,注意保证“使用原汁原味的材料”。资料来源可以是网络、国外职业院校的教材、报纸、杂志、等。注意保证语言的准确、地道、及内容的趣味性、文化性。其次,所选教学材料在难易程度上教师可把握略高于学生实际已有水平。

(二)教学内容设计

根据行业岗位的需求设计课程体系模块,选取教学内容。在课程体系模块和教学内容的选取方面,本课程可由行业、企业专家共同分析岗位需求,严格按照行业岗位的需求进行,也即教学模式中的theme。根据通信工程行业的特点和规律,结合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岗位,本课程具体细分为11个教学主题,分别满足学生未来工作的工作需要。教学具体内容为:通信公司业务员:推广产品与服务,市场调研,与客户保持业务交流,协调交易及善后事宜;技术员:设备安装、调试、维修,通信工程的勘测、设计、工程督导,网络测试结果分析、调整或优化网络,技术交流;客服与技术支持人员:售后上门服务,接待技术咨询,远程技术支持。

(三)教学要求:

根据高职院校学生特点,结合未来职业需要,将教学要求定为:

口头表达要求:1.能表述通信行业的著名公司名称、产品与主要工作范围。2.能就市场开发、产品推介、市场调研等商务话题与客户进行基本的交流。3.能汇报网络测试结果,并叙述工作计划。4.能和同行就通信工程业务进行简单交流。5.能使用通信专业术语为客户说明并解决设备问题。

书面表达要求:1.能看懂相关通信产品说明书、市场调研报告等与业务相关的专业信息。2.能看懂简单的英文合同。3.能看懂并套写询盘、报盘和还盘电子邮件。4.能套写简单的通信工程的勘测、设计报告,能看懂简单的工程图纸。5.能准确记录客户要求与投诉,能向客户提供书面技术建议。6.能用电子邮件就通信工程业务与客户进行沟通交流。

(四)教学效果评价

CBI教学理念下的英语教学评价应该注意整体性,要变单一的知识评价为多元综合能力评价,即既要了解学生是否获得要掌握的语言知识,又要评估他们在具体语境中运用语言的能力。对教学效果的评价应从英语学习和专业内容掌握两个方面进行。具体构成可以包含以下三项:一、注重平时成绩的考察。学生的平时学习过程、态度应被纳入评价范围。二、学期测试成绩。在学习过程中设置考试,着重关注学生对语言、内容知识的掌握程度。测试重点侧重实用性,口语考察可从产品介绍、客户接待、投诉处理等方面进行,书面考察可从工程设计、网络测试、勘测报告等方面进行,体现通信工程英语的特点。三、实习表现也应被纳入评价结果。此项评价重点考察学生在模拟仿真实习过程中对语言的应用,学生能否就通信业务流程的各个主题与客户及同行进行沟通,能否就专业范畴各个环节进行分析、撰写报告,如市场调研报告、简单的通信工程的勘测、设计报告等,其语言表达是否准确流利,结合学生的使用情况做出具体评价。评价的核心是学生的态度、能力和运用语言的过程。学生自我、同学、教师、用人单位等都应被列为评价主体。

四、结语

通信工程实习工作计划范文第2篇

关键词:工作过程;高职;通信工程设计及概预算;课程;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2)08-0072-02

《通信工程设计及概预算》在通信技术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地位

当今,基于工作过程的职业教育是我国职业教育的改革方向。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颠覆了原来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课程模式,转变为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使学生在完成具体项目的过程中构建相关理论知识,并发展职业能力。课程教学以典型产品或项目为载体,以工作任务为中心整合理论与实践,实现理论与实践的一体化。

高职通信技术专业面向我国现代化通信建设行业企业生产、运营、维护、服务及管理第一线,培养具备良好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团队意识和沟通能力,且具有现代通信技术的基础理论知识及专业综合职业能力,能够胜任通信网络工程实施、通信系统设备运行维护、电信业务运营服务等岗位群工作的高素质技能人才。《通信工程设计及概预算》作为高职通信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寻找适合的工程项目作为载体实现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教学设计,突出学生职业能力与职业素质培养,实现与工作岗位无缝对接就显得尤为重要。

《通信工程设计及概预算》的前导课程是《通信网基础》、《通信线路工程》、《光传输网络配置与维护》、《程控交换设备》、《3G基站运行与维护》等课程(前导课程是学生必须具备的通信线路及通信设备方面的专业知识),后续与《3G基站建设与维护实训》、顶岗实习相衔接,在课程体系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通信工程设计及概预算》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设计

课程定位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信息化程度的不断加深,我国通信相关产业得到了非常快速的发展,尤其是随着我国电信运营商重组的完成和三种不同制式第三代移动通信运营牌照的发放,通信建设工程迎来一个新的建设高潮。这就需要大批具有通信工程勘察、设计、制图、施工、维护和工程项目管理方面技能的技术人员。由于通信建设工程涉及工程勘察、工程设计、工程实施各个方面,是通信建设领域的一项重要技能。《通信工程设计及概预算》课程以通信工程勘察绘图员、通信工程辅助设计员、通信工程概预算员等相关工作岗位的职业能力要求为目标,培养学生通信工程的勘察设计、通信工程制图及通信工程概预算等方面的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以顺应社会对此类人才的需求。

设计思路 以高职通信技术专业学生的就业为导向,针对通信工程勘察绘图员、通信工程辅助设计员、通信工程概预算员等相关工作岗位的职业能力要求,采用任务引领、实践导向的课程思想,紧紧围绕完成工作任务的需要来选择课程内容;变知识学科本位为职业能力本位,打破传统的以“了解”、“掌握”为特征设定的学科型课程目标,从“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出发,设定职业能力培养目标;变书本知识的传授为完成工作任务的培养,打破传统的知识传授方式,以“工作项目”为主线,创设工作情境,培养学生依据工程规范进行通信线路工程勘察设计、通信设备安装工程勘察设计、通信工程图绘制、工程概预算编制与设计文档编写方面的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

课程目标 通过分析通信工程勘察绘图员、通信工程辅助设计员、通信工程概预算员等通信工程建设相关工作岗位的职业岗位能力,归纳相应的教学知识点来重构课程,确定了课程目标如下:

1.专业能力:(1)能根据通信网络的结构及规划阐述通信工程设计的基本原则;(2)能够使用测量工具进行通信建设工程查勘测量,对通信线路工程及通信设备安装工程进行初步设计;(3)能根据工程规范正确绘制工程图纸;(4)能通过图纸了解工程规模、工程内容,正确统计工程量;(5)能解释定额的作用,正确套用定额;(6)熟悉通信工程概预算文件的编制方法和程序,能熟练运用通信工程概预算软件进行概预算的编制,正确计算各种费用;(7)能撰写概工程设计说明。

2.方法能力:(1)具有工作资料的收集、汇总与工程文件的理解能力;(2)能够根据勘察设计任务要求制定工作计划;(3)具备独立学习、获取新知识技能的能力,能解决工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4)能在完成任务过程中自我学习和持续发展。

3.社会能力:(1)具有一定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2)遵守劳动纪律,培养科学严谨、规范操作的工作作风及责任意识。

课程内容 根据上述能力目标,借鉴2009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3G基站建设维护”项目经验,本课程以一个实际的3G基站建设接入工程项目设计(我系综合电信实训基地建设项目)为载体,贯穿课程始终。根据项目的进程和工程内容,进一步将该项目细化为6个子项目,教学模块就根据6个子项目确定:从现场查勘开始,进行阶段设计,随后进行施工图绘制,并依据施工图进行工程预算,各子项目逐步叠加最终完成一个完整的工程项目阶段设计任务。具体内容如表1所示。

教学方法 本课程主要培养学生通信工程勘察设计及概预算能力,在教学方法设计上,采用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达到“学中做,做中学”。针对课程中不同的教学内容和不同阶段,根据其特点在教学过程中采用项目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案例教学法、任务叠加法等“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教学方法,运用多媒体、典型项目文档展示等手段,以个人自主学习、小组专题讨论等多种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完成工作任务作为学习结果,激发学生的成就动机,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实施中,教学场所因地制宜,设置理论教学区、勘察区、工作区。在现场勘察阶段、工作量统计阶段,为保证教学安全和实践效果,建议学生分组控制在4人/组,强调小组成员之间的协调工作。

评价方法 《通信工程设计及概预算》课程属于实践性、应用性较强的课程,外加课程的载体——3G基站建设接入工程项目设计任务开放性较强。因此,本课程以能力为中心,采用过程性评价与目标评价相结合的评价体系,全面综合评价学生能力,具体情况如表2所示。

1.平时成绩:涵盖学生出勤情况、学习态度,培养学生职业道德。

2.项目任务:每项任务是否会实际操作、操作是否规范以及各阶段任务完成情况,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

3.期末综合考试:基本理论储备,培养学生职业人的理论素养。

通过上述基于工作过程设计《通信工程设计及概预算》课程的探索和实践,学生从一开始就了解到课程与岗位之间的紧密联系,学习任务即是工作任务,使课程教学目标与岗位工作目标紧密结合,教学中贯穿着对学生职业岗位的知识、素质和能力的培养,从而可激发学生个体的学习兴趣和成就动机,做到有的放矢,能更好地实现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柳伟,王建华,王淑一,陆芸婷.基于工作过程的《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教学设计[J].中国教育发展研究杂志,2009(7):88-91.

[2]姜大源.当代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教学思想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3]戴士弘.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4]戴士弘,毕蓉.高职教改课程教学设计案例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5]赵昕.工作过程知识导向的职业教育课程开发[J].职业技术教育,2007(7):45-47.

作者简介:

通信工程实习工作计划范文第3篇

关键词:职业教育;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实训平台

中图分类号;C40-0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3)10-113-03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在关于职业教育的论述中明确指出:把提高质量作为重点;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因此,建立起学校和企业“紧密结合,互惠互利,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合作机制是我国职业教育保持鲜明特色的最佳选择,也是我国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但就校企合作现状分析,真正建立在优势互补、体现“双赢”基础上的合作形式少之又少。大都是学校为求生存、求发展和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而主动向企业寻求教育合作,特别是从企业方面分析,多数企业由于对校企合作缺乏战略的思考和实训的经验,在校企合作中处于消极与被动状态,使校企合作最终成为企业对学校的“公益支持”或功利性的投资,使校企合作陷于有“合”无“作”的状态,这样的合作模式,必然存在不稳定因素。因此,建立校企合作机制的关键是“双赢”。在“双赢”的基础上构建一个集师生交流、专兼职教师互动、技术服务、顶岗实习、就业服务、资源共享为核心的服务型校企合作实训平台。通过系统设计、先进技术支撑、开放式管理、持续更新的方式,将校企合作的主要内容渗透在为企业服务、实现企业需求的过程中去,让企业在合作过程中看到前景,得到利益,从而保证校企合作能够稳步健康地发展。

一、服务型校企合作平台构建的思路和架构

服务型校企合作实训平台以校企合作基地为基本形式,采用虚实结合,校企人员共同参的方式组建,设基地办公室一个(可不驻地),下辖项目开发组、项目实施组和项目支撑组等职能部门,其中后三个部门可根据业务涉及领域及特点灵活整合院校优势资源组成团队(如图1所示)。基地管理层由学院和企业相关领导兼职担任,其他职能部门人员根据具体分工由院校教师兼职或专任。

其中,管理层设主任一名,由院校推荐人员担任,主要负责基地的日常管理工作,制订基地年度工作计划,负责与企业领导层的沟通协调,积极促进各类项目意向的达成,监管项目实施质量,负责基地人事调动安排,负责基地各项制度审核等;同时设副主任若干,由合作企业推荐担任(一个企业一名),其主要职责是根据企业年度计划和业务情况,向基地提出服务需求,提供校企合作项目,配合主任监控项目实施质量。

二、服务型校企合作平台的运行机制

在校企合作双方共同组成的理事会领导下的主管院长负责制等多种形式的议事制度,形成多方参与、共同建设、多元评价的运行机制,增强办学活力。从运行机制上解决长期以来责任和权力模糊、企业积极性不高、合作不够紧密、难以持久的瓶颈问题。另外,校企合作平台的运行方面可以根据高职类通信院校的技术和服务能力,从技术服务、业务培训和人才培养等三个方面为企业提供服务并制定教学目标和经营目标,如图2所示。

技术服务包括工程设计、工程施工、工程维护、产品研发、技术咨询等一系列企业所需的技术项目,它是校企合作普遍拥有的一种服务功能。一般由企业提出需求申请,合作平台组成项目开发组与企业进行具体沟通,并根据企业要求制定项目服务方案,由项目实施组具体实施。如浙江邮电职业技术学院在与台州电信共建的校企合作实训平台的基础上,派驻基地办公室,办公室长期由4位教师和20名学生轮岗组成,轮岗学生主要是通信线路专业每届的大二学生在第四学期自愿报名组成。基地主要完成台州电信城域主干网的规划和FTTH驻地网的工程设计,自2010年进驻企业校企合作实训平台,平台在培养师生的同时赢利200余万元,也为企业驻地网设计进度的完成提供了有力保障,真正实现校企合作的良性循环。

业务培训主要是高校根据企业需求,提供能力提升、员工资质认证、新技术培训及新员工业务培训的服务形式。如依托校企合作实训平台开展的特种作业高处作业登高培训12期,台州电信装维人员培训8期,台州电信运维人员培训1期等。

人才培养就是要有效利用合作平台,通过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吸收企业提供的前沿技术为企业培养符合现代各岗位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高技能人才。院校要把握为合作企业培养人才的机遇和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的机会,充分利用企业提供的实训资源(包括实训项目和实训环境)将教学过程融合进去,打破原有的课程体系,采用“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让学生在实际项目参与过程中学习所需专业知识,充分感受企业文化,最终达到与企业的零对接。学生进入校企合作平台进行实际项目的实施。整个过程包括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学生适应阶段(为期两个月),学生在带队教师的指导下以边学习边工作的形式实施以往完成的工程项目,在这个阶段,学生的主要任务是适应企业化运作模式,学会应懂的专业知识和工具(软、硬件),熟悉整个工作流程;第二阶段为实际操作阶段(为期三个月),在教师的带领下,以工作组的形式,分组完成实际项目,在这个阶段,学生主要是通过实际项目的实施提升突况的处理能力,进一步巩固专业知识,提高知识应用能力;第三阶段为独立操作阶段(为期三个月),带队教师根据实际工作能力选拔一批技术过硬的学员作为领军人物,采用以好带差的方式,让学生互帮互助独立完成各个工程项目,旨在进一步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提升学生的专业技术带头能力,加强团队协作能力。

目前,浙江邮电职业技术学院对基于校企合作实训平台的“绍兴移动驻地网建设工程”、“台州、绍兴电信光缆工程设计”等项目的不断实践,对通信工程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进行了非常有益的尝试,对推进通信工程类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意义重大。通信工程系相关专业正在根据此类教师指导学生参与技术服务项目的教学形式进行总结提炼,结合各专业自身特点,在人才培养模式、教学组织等方面深化改革,不断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

三、基于平台,完善“全程职业化”人才培养模式

“全程职业化”人才培养模式以校企合作为基础,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为主线,以强化职业技能为重点,实现学生职业素质的全面提高,培养学生成为准职业人。“全程职业化”模式的核心是“以素质教育为主线,以三个平台为基础”,即:以校内实训基地为主构建的课程体系平台,以服务型校企合作实训平台为载体的学生实践锻炼平台,以校外实训基地为基础的实训平台。在每个实训平台,课程组织以项目为载体,将企业的工作任务、工作内容融入课程教学中。把教学内容按工作过程展开,针对行动顺序的每一个过程环节以及职业能力设计任务模块,设计单元实训任务和综合实训任务。实现学生从入学开始即一脚踏进学校,一脚踏进企业。

1.以素质教育为主线。从学生入学开始,引导学生制定职业生涯规划,邀请行业、企业专家介绍行业发展动态和岗位要求,请优秀毕业生讲述自身成长经历;将学会做人作为培养学生的根本目标,将素质培养作为作为核心,着力培养学生的综合人文素质,将诚信、礼仪、行业规范、团队精神等渗透到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教师言传身教,吸收优秀企业文化进入校园、课堂,按职业人要求培养学生;让学生参观通信施工类企业,通过工学交替等活动体验企业工作环境,加快实现学生向职业人的转化。

2.以校内虚拟公司为载体的学生实践锻炼平台。在学生学习课程期间,建立若干以师生合作组成的虚拟企业,这些企业以企业的分公司形式运作,为学生提供实践和锻炼的平台,学生进入公司进行通信工程施工、维护、工程设计等项目的工作,完成项目洽谈、项目实施、成本核算等实际工作,提前体验职业岗位工作。

3.以服务型校企合作实训平台为依托,通信技术专业具有台州电信、绍兴电信等企业作为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了工学交替、企业实训、顶岗实习的良好平台。平台具有“6真”特性,即:“真环境”、“真岗位”、“真任务”、“真要求”、“真员工”和“真产品”。学生可以利用寒暑假和灵活的学期设置获得实际的企业岗位实践体验。

四、基于平台,构建基于岗位职业能力的课程体系

1.建立学校教师与企业工程师一体化教学团队

与合作企业共建共享教学团队,通过教师与工程师角色互换的机制,建立稳定的兼职教师聘请渠道。在学生实训时,工程师参与实训教学,以服务型校企合作实训平台为载体,教师和学生都可参加工程设计及施工,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

2.创建双导师团队,推进工学结合课程改革

通过工学结合,改革专业教学模式,设置典型任务,以任务驱动教学,通过角色扮演等形式,使学生体验真实的设计施工过程。教学过程采用“教、学、做”一体化模式,以校外施工现场为依托,由工程师、教师组成双导师团队,以项目制组织课程教学,推进工学结合课程改革,利用校企合作平台。一方面,校内具有深厚理论知识的专职教师深度参与企业实际工程的设计、施工与维护工作,能有效地将理论知识和实践过程结合起来,并在实际工程实施过程中学习新技术,很快成为行业专家,取得相应的资质证书或企业的聘用证书,成长为名副其实的“双师型”教师;另一方面,在与企业深度长期的合作过程中,院校可以积累丰富的人力资源,并组成一个行业专家库,让这些专家在合作项目实施过程中逐步充当学生的指导教师,提升行业专家的教育水平,然后聘请这些专家作为院校的兼职教师,参与日校教学,这样以企业专家为主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也就建立起来了。

另外,利用服务型校企合作实训平台,可以准确地获得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专业知识的更新等信息,这些信息为课程内容的整合和更新提供重要的依据。同时借助这个平台,院校可以获得丰富的前沿知识内容和实训项目,对课程内容的编排提供重要的资料。

3.校企联合,创建具有职场氛围的岗位训练基地

以双赢为前提,采用政府投入、企业捐赠、校企共建等多种途径,完善服务型校企合作实训平台的实训环境,形成与企业生产环境相一致的通信综合实训平台。为师生提供职业技能训练平台,实现学历教学、培训教学与企业生产实际“资源共享、环境一致”的“一体化”实训环境。

五、基于平台,实现“学、导、训、产、研”二体化的教学组织形式

依托服务型校企合作平台,按照企业运作模式,学生实行“岗位制”。“学”:根据每个岗位下达任务,学生首先自主探究学习、研读、相互讨论岗位任务书和岗位任务实施指南,明晰任务要求、制定任务实施步骤、学习任务涉及知识和技能点;“导”:在学习中遇到问题,指导教师进行辅导,启发、诱导学生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学生自己找到答案;“训”:问题迎刃而解后,为了能够更好地掌握岗位专业技能,工作任务需反复训练,达到熟练的程度;“产”、“研”:随着岗位职业综合能力的提高,学生能够参与企业产品的生产,同时参与企业或教师项目产品研发。

通过服务型校企合作平台,承接企业真实生产项目;鼓励教师积极参与企业技术攻关与应用技术型科学研究;激励学生勇于创新、大胆创业,借此将企业任务、科研项目、创业项目融入教学内容,并依照实际工作过程,实施“学、导、训、产、研”一体化教学,其内容不仅会符合人才培养目标,还会根据企业实际要求予以拓展,并融入规范的职业资格标准。

六、结语

校企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是一项可以实现双赢的举措,必将越来越受到重视并得以发展,加强校企双方的互动及资源整合,制定切实可行的合作模式,既是高职人才培养的当务之急,又是长远大计,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基金项目: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2013年度(高校)研究课题“构建服务性综合实训平台,促进‘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编号:SCG434)的研究成果,主持人:盛国]

通信工程实习工作计划范文第4篇

何一心,女,1982年7月毕业于北京邮电学院载波通信专业,获得工学“学士”学位。同年8月分配到湖南省湘潭市邮电局载波室工作,1984年开始担任电路技术员,1988年被评聘为电路工程师,担负载波通信设备的安装、维护和电路管理工作。1991年初调入省邮电学校函授科,担任北京邮电大学函授分院的大专、本科教学工作。1999年后由于学校机构改革,调入教务科光纤通信教研室从事全日制教学,同时仍担任函授、培训和自考的教学工作。1992年转聘为讲师。1997年评聘为高级讲师。20__年评聘为副教授。

一、政治思想表现

何一心同志在思想上能做到与时俱进、与党中央保持一致,不断学习马列主义、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用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处处起到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对党组织交给的工作,从不讲价钱、讲条件地认真完成,能配合党支部做好组织发展工作。工作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在教学过程中,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热爱教育事业,做到为人师表,教书育人一起抓,在教好书的同时,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做他们的知心朋友,深受学生(学员)的欢迎。

由于工作业绩突出,该同志在1998、1999连续两年被评为校级优秀党员。1998、20__年评为省公司级优秀党员。1995年被评为校级先进工作者。1996年评为省邮电系统优秀教师。多年绩效考核评优。20__年通过竞聘上岗被评为光纤通信专业高级技术经理,正式确定为光纤通信专业的学术带头人。之后被纳入省电信公司专家人才库成员,省教育系统通信专业专家库成员。20__年9月,通过学院、省公司推荐和电信集团总公司选拔,被评聘为中国电信集团总公司级的内聘培训师,是学院为数不多的双师型人才。

二、业务能力和教学水平

1991年至1999年一直从事北京邮电大学函授分院湖南函授总站的本、专科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教学工作,先后上过《现代通信技术》、《电信技术设备》、《电信网络》、《电信组织管理》、《模拟电子电路》(低频)(高频)、《电子技术基础》(模拟、数字两部分)8门课程。同时担任中函的教学任务。先后担任过《载波电话》、《农村载波》、《邮电业务》、《电信业务》、《有线电信测量》、《传输理论》、《网络与传输线》、《电子电路》、《光纤通信原理》、《电缆通信线路》《光纤通信设备》《光纤通信工程》12门课程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编写工作;出题考试、阅卷工作;专业课的面授工作和光纤通信专业、线路专业的毕业答辩工作。担任过多位高函生的毕业论文指导教师,参加过多次高函毕业论文答辩和毕业论文的审批工作。

1997年以后,学校开办《通信技术》、《信息管理》专业的大专自考和《计算机通信》专业的专升本自考。就一直担任上述专业的《电子电路》(专科)、《数字通信原理》(专科)、《光纤通信原理》(专、本科教材不同)和《数据通信》(本科)的教学任务。

1999年调到教务科,先后担任《SDH原理和设备》、《数字通信原理》、《光纤通信原理》、《SDH与WDM》、《WDM技术与应用》等课程的教学。

在多年的教学工作中,敢于挑重担,不断开设新课,能仔细研究教材认真备课,能结合实际对所教的课程进行教材和教学改革,注重抓各个层次学生的特点,根据学生的特点注重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自觉探索知识的能力,注重培养他们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由于辛勤的劳动,获得教学上的成功,是学院非常受学生爱戴和欢迎的

老师。近年来,随着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电信运营市场的改变,为了提高市场竞争力,省电信公司的培训任务越来越多,适应学院培训工作的需要,该同志开始接手培训教学工作。先后担任“营维合一师资培训班”、“营维合一经理班”、“大客户师资培训班”、“商业客户营销员班”、“重点客户经理和业务员班”、“前台营业员班”、“电信服务质量检查班”、“复退军人班”、“3G技术培训班”、“商客、社区营销技能大赛参赛人员集训班”等多个班的《电信业务》、《电信组织与管理》、《电信企业文化建设》、《电信服务特征和服务理念》、《团队建设》、《电信企业介绍》、《电信业务市场和竞争》、《团队拓展训练》、《电信管理网》、《宽带技术》、《光纤通信技术》、SDH与WDM技术》、《ATM与IP技术》等多门课程的教学工作。由于培训教学工作计划经常调整,使得备课时间短,授课信息量大,同时企业员工要求高,尽管压力很大,但该同志都能努力去做好,能深入企业虚心学习,结合企业实际教学,在每个培训班的考评中都获得好评。

在完成培训教学任务的同时,该同志个人的业务素质和知识水平得到提高,同时也提升了在企业的知名度。20__年担任全省光纤专业技术大比武的裁判,20__年担任省公司内聘培训师评委,20__年担任省公司大客户、商业客户营销技能大赛评委,20__年担任电信集团公司和省公司商业客户、社区经理营销技能大赛试题编写组成员并负责小组的整体工作。为省公司20__年招聘干部理论考试出试题并制卷,为长沙市电信公司中层干部招聘考试出试题,为星级服务员考级出试题。20__年受学院的委托以电信专家的身份参加长沙市电信行业行风民主评议活动。同时还担任《光纤机务员》、《市场营销业务员》、《大客户四级经理》岗位考试认证的授课、出复习题、出卷改卷、考评等工作。多次担任教师系列初、中、高级职称评审委员。

通信工程实习工作计划范文第5篇

20XX年9月28日,我有幸来到公司经营管理部从事报批报建工作,在公司领导的关心和指导下,在同事们的热情帮助下,较快熟悉了公司环境,适应了新的工作岗位,现将我试用期的工作情况简要小结如下:

一、严格遵守公司各项规章制度。上班伊始,我认真学习了公司《员工手册》及各项管理制度,并严格遵守,做到了无迟到、早退、违规现象。

二、主动学习、尽快适应,迅速熟悉环境,了解报批报建工作内容。主动、虚心向领导、同事请教、学习,基本掌握了相关的工作内容,工作流程、工作方法。

三、工作积极、认真、负责,通过不断学习、请教,总结积累,较好地完成了领导安排的各项工作任务。

1、在领导的安排下,与上海设计部积极沟通和联系,就梅墟项目与政府各相关部门积极沟通和征询,为方案的顺利进行提供了有效帮助。

2、凭工作经验和进度,结合公司实际,努力把工作计划与工作进度密切结合,使计划和进度有效、有序进行。

3、根据项目情况,结合公司一级计划,有预见性地开展工作,努力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把所有与项目有关的事务提前进行并完成。

4、尽所能和所掌握的关系,配合并帮助其他部门完成相关工作,提供我所能提供的帮助。

5、在计划要求时间内,提前完成立项备案,为项目正常进行提供了条件。

6、提前把交通分析、日照分析和环境分析完成前期文本和制作,为下一步工作做好最充分的准备。

7、与土地部门积极沟通,加强联系,有效完成了地块高压线路迁移的说服,并在有效时间内敦促政府部门制定了高压线路搬迁方案,为项目进行提供了有利保障。

8、配合公司领导对土地交接工作进行积极的跟踪和有效监督,为领导做好参谋,为土地顺利和正常交接提供本人职责范围内所能进行的工作。

9、利用个人关系,积极为其他部门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和支持,热情无怨言。与同事之间______相处、加强沟通、团结协作,以尽快更好的融入团队。

四、存在问题及解决办法:

1、由于在原单位主要从事行政、经营和项目管理工作,对于房产公司的工作内容及流程还需要进一步的了解与熟悉。在试用期内还没有完全与公司的习惯和规章相融入,这需要领导和同志们的传帮带。

2、工作中有时过于自信,对有些复杂工作估量过于简单,造成了工作上的被动,有急于求成之状,求功心切。

总之,在短短的三个月时间里,我个人以为取得了一点成绩,但离领导的要求和自我要求尚有很大差距。如果公司认为我试用期内尚算合格并予以转正,我将进一步严格要求自己,克服不足,加强学习,努力提高业务水平,充分发挥所长,积极、热情、认真地完成好每一项工作。

2017工程部试用期工作总结【二】

自 4 月 16 日进入公司以来,主要从事室内覆盖工程项目的工作,在公司领 导和同事关怀与培养下,认真学习、努力工作,积极投身到工作中,逐渐迚入了 工作角色。对公司的组织架构、企业文化、规章制度项目流程已熟悉,并且融入 网络建设部这个大家庭。

半年来,按照岗位职责要求和行为规范,认认真真地做好了本职工作,较好 地完成了领导所交给的各项工作任务。以下是本人对迚公司以来的工作情况说 明:

1> 在迚入公司后前期, 前往 XX 地区负责联通室内分布系统工程项目, 在当地深入迚行对本项目的实地沟通了解分析及结合公司发展方 针,实施了 XX 地区联通室内分布系统工程项目事项。

2> 中期应公司要求,协助 XX 对各流程及数据文档的管理更合理清晰, 做为小组成员对 XX 联通项目当前数据及文档梳理工作,使之更规 范合理。日前与 XX 沟通得知经过梳理后 XX 的各线条流程及数据 都更清晰明了使之更容易掌握真实工作情况。

3> 后期针对项目组目前现状,为提高各人员工作极积性编制了《项目 经理绩效考核管理办法》《工程人员绩效考核管理办法》 。

4> 结合项目组目前实际情况,拟制了《物业人员谈点费率及奖劫试行 办法》 。

5> 现阶段协助 XX 联通项目组对联通项目当前数据及文档梳理及站点 物料核查工作。 当然在实际工作中,我也存在着许多缺点和不足,比如不能很好的善用说话 技巧,解决问题时有时缺乏果断,偶尔也会被小的挫折影响工作信心。认识到不 足的同时,我始终坚信,自省是改迚提高的前提。

在此,

我想借此机会,正式向公司领导提出转正申请,希望公司领导能对我 的工作态度、能力与表现,以正式员工的要求做一个全面的考量。在今后的工作 中尽心的工作,不但要发扬自己的优点,还要客观地面对自己的不足之处,逐渐 改掉缺点,注重锻炼自己的应变能力、协调能力、组织能力以及创造能力,不断 在工作中学习、迚取、完善自己。为公司通信工程项目的顺利开展,尽一名员工 所能做的最大努力。

2017工程部试用期工作总结【三】

实习时间:____年7月9日

实习地点:东郊初中建筑工地

实习内容:在李组长的指导下,学习国家相关的规章制度,了解各种工程程序;通过阅读图纸,了解设计的意图、设计方案、施工细部;了解在工程建设中可能发生的实际问题,并学习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法等。

一)建筑学知识

参观东郊初中建筑工地了解分析以下内容:

1、根据所学知识,对所参观建筑组群的总平面布局的合理性或不合理性进行分析。

2、参观建筑物外观及内部,了解各层平面布局及房间布置,观察建筑外观特点。运用所学

知识分析该建筑平面布局、空间造型和立面处理方法。

二)房屋构造

通过去参观在建工程现场情况,了解以下内容

1、了解该建筑物的结构形式、构造特点、建筑作法、承重方式、施工方式、抗震等级等;

2、了解该建筑物的地基及基础类型、构造形式及施工方法;

3、了解该建筑物的墙体类型、结构布置、细部构造及施工特点;

4、了解该建筑物板、梁、柱等的类型,配筋方式及其与墙、梁的连接构造,了

解楼地面、屋面构造及顶蓬构造特点;

5、了解该建筑的楼梯、阳台等的详细构造; 6、了解建筑物的建筑装修构造。

三)建筑材料

通过去建筑工地实地参观,了解以下内容:

1、了解水泥、砖、砂子、石子、钢筋等主要材料的规格、标号、特性及使用要求;

2、了解混凝土、砂浆的配合比、标号、生产工艺所用设备以及养护要求;

3、了解各种钢筋加工情况;

4、了解有关装饰材料的情况。

四)建筑施工

通过去施工现场参观,要求了解以下内容:

1、了解各施工工种的工艺过程,生产特点以及各工种之间的配合及穿插作业情况;

2、砖混结构施工工序,现浇构件的施工工序;

3、建筑工程与安装工程的施工配合及工序要求;

4、土建工程与安装工程的施工配合及工序要求;

5、装修工程的施工过程,施工特点及方法;

比如,钢筋的绑扎,底层基础钢筋的绑扎首先要放样,每一跨度里钢筋的接头数只有25%,即4根钢筋里只有一个接头,另外,接头要尽量放在受压区内。在砌墙的过程中,如遇到墙要转角或相交的时候,两墙要一起砌起来,在留槎的过程中,可以留斜槎,如果要留直槎,则必须留阳槎,且要有拉结筋,不能留阴槎。在进行混凝土施工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混凝土的配合比,在天热的时候要注意养护。

五)基础

1.基础选用类型 采用独立基础,基底标高为-5.10M

2.钢筋基础地面应作强度等级为C10的100厚垫层,垫层宜比基础每侧宽出100

通信工程实习工作计划范文第6篇

【论文摘 要】 本文以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从专业教学团队建设、核心专业课程整合与特色建设以及有特色的实训基地建设三方面进行了高职自动化技术专业群建设研究。

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自动化技术专业群是以2008年开始建设的广西壮族自治区优质专业的生产过程自动化技术专业和重点专业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为龙头,包括计算机控制技术专业、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专业组成的自动化专业群,各自动化专业在校学生合计1200多人,教师28人。每年有400名毕业生走出校门,服务于石油化工、冶炼、电力、建材工业、制糖与造纸工业、机械制造行业、食品加工行业、电子信息等行业的人才培养和在职员工的技术、岗位职业技能的培训。从教学活动上分析,这些自动化技术专业的专业基础知识基本相同,专业间内在联系紧密,课程相互交叉渗透,技能训练项目和内容相近甚至相同,进行以生产过程自动化技术专业和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为重点的专业群建设,可以做到以重点专业建设带动其他相关专业共同协调发展,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各自动化专业技术教学的资源优势和特色,做到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资源共享。 20年来,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生产过程自动化技术专业和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为社会发展与经济建设培养了大批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本文拟以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进行自动化技术专业群建设研究。

一、 自动化专业教学团队建设

(一) 自动化专业教学团队的基本建设思路

教学团队建设是在实施高等职业教育中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与实施教学改革工程的一项重要举措。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以生产过程自动化技术专业和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现有条件为基础,以在目前的5个专业中实现优势互补、教学资源共享,提高师资教学水平,培养优秀专业团队为建设目标;以自动化专业技术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需求和自动化专业建设与发展要求为依据,配备优秀的梯队形“双师素质”教学团队,优选企业的自动化专业专家全面参与专业课程的教学工作和学生的职业素养教育。同时,对外进行技术服务,为培养“双师型”师资队伍提供良好条件。此外,加快师资队伍建设步伐,特别是专业带头人和专业青年骨干教师队伍建设,为自动化专业及专业群后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 自动化专业教学团队师资建设

1. 自动化专业教学团队师资队伍现状。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自动化技术专业群拥有一支业务能力强、专业技术精、敬业奉献、适应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要求的教师队伍,现有教师28人(专职教师24人,聘任制4人),其中副教授4人,高级工程师2人,讲师15人、工程师3人、助理讲师4人。其中硕士8人,具有“双师”素质的教师达70%以上。教师在全国和省级各类技能大赛中获得多项奖励,具有9名国家职业技能考评员、2名部级技能大赛裁判员。部级及全国行业自动化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2人,部级专业技术技能鉴定委员会委员1人。

2. 自动化专业教学团队师资建设目标。教学团队师资建设是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与实施教学改革工程的核心,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在学院教学工作领导的统一领导和教学改革方针政策指引下,根据电子与电气工程系教学管理工作改革的要求,及时进行自动化专业群的教学团队师资建设。

教学团队师资建设是自动化专业群教学团队建设的核心,首先要强化教师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理念和职业道德教育,定期对教师进行师德学习和高等职业教学能力的系统培训,使他们把握高职教育特点与规律,提高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实施高职教学的专业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恪守职业道德,做到与时俱进,为人师表,教书育人。具体而言,教学团队师资建设目标主要包括:

一是加强专业带头人与骨干教师队伍建设。通过立足自身培养、加强引进吸收,大力加强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队伍建设,根据各自动化专业的特点和每个培养对象的情况制定具体的培养方案,立足岗位进行培养,通过外出进修培训、下厂挂职顶岗锻炼、企业培训、利用实训基地条件参与对外技术服务等多种措施进一步提高专业带头人的自动化专业教学水平,从而带动整个教师队伍和专业教学的发展。骨干教师要参与企业实际技术工作,以保证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能够紧跟专业发展方向,提高专业实践技能。

二是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安排青年教师到校外实训基地挂职顶岗,拜企业技术人员为师跟班见习,熟悉生产过程,参与项目开发、经营管理和课题研究等,增加专业知识,提高专业实践能力。要求新进教师来校工作三年内达到“双师”素质,现有自动化专业教师中未达到“双师”素质的要求在两年内达到“双师”素质。

三是构建专兼结合的专业教学团队。组建由本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双师型”教师和从行业企业聘请的技术专家、能工巧匠构成专业教学团队,在校外实训基地中,选择具有长期稳定合作关系的、有一定代表性的企业签订长期合作协议,聘请相对稳定的企业技术人员担任顶岗实习指导教师,建立更为密切的合作关系。

3. 培养师资的方案设计思路。在自动化教学团队中,年富力强、教学实践经验丰富的中年教师队伍,是教学的主力军;朝气蓬勃、勇于进取、积极创新的青年教师队伍,是教学队伍中的生力军;掌握企业自动化技术发展前沿科技和信息化管理的外聘兼职技术专家教学力量,是从事有特色的、适应现代化高等职业技术教学发展的重要支点。因此,应从以下方面努力培养师资:

一是培养专业团队带头人。专业团队带头人的重担放在40岁~55岁的中年教师队伍中,他们在自动化专业教学岗位上辛勤耕耘多年,不乏3年以上的企业从事自动化技术的经历;有从事自动化装置研发、自动化系统工程设计和自动控制系统工程安装的实践经验;上过3门以上的专业核心课程,主编主审过自动化专业高等职业教材,有丰富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经验。但他们还需要不断更新高等职业教育教学理念,学习新知识新技术。

为专业团队带头人和高职称教师工作方向建设平台: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全国同行同专业的学术交流活动,每学年参加一次以上的全国同行同专业学术活动并写出学术交流报告、进行公开学术讲座;在学院的师资培养策略和经费的支持下,走出国门去发达国家进行职业技术教育的学习交流,了解多种先进的职业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创新式地应用于教学改革中;积极参与企业技术服务,每学年在制定教学工作计划时与企业的技术专家就科研项目、专业教学计划、课程标准设计、编写专业教学学术研究论文等方面进行探讨,指导青年教师完成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工作;每学年深入重点工学结合的合作企业,进行就业问题和岗位职业专业技术应用问题调研。

二是培养青年骨干专业教师。25岁~39岁的青年教师多数是从全国多所大学的优秀硕士生和本科生中选拔进入教学团队中,他们具有扎实的自动化专业理论知识和一定的专业技术能力,具有在教学工作中担当重任的积极进取精神,但教学方法的单薄、教学经验的不足和缺乏理论联系实际是影响青年教师教学质量提高的主要因素。因此,规划好青年教师的培养方案是自动化教学团队师资培养的核心工作之一。

为青年骨干专业教师教学水平提升建设平台:要求青年骨干教师学历上在从教5年内一定要获得自动化或相关专业的硕士学位,接受2名以上专业团队带头人或副教授的教学指导;从教5年内能独立开出2门以上专业课,其中有一门是专业核心课的授课并且评教效果良好以上;利用学院联合办学的典型示范性实训基地,深入企业进行考查学习1年以上,在企业自动化技术的专家和技术能手指导下学习工业生产过程的自动化应用技术和企业信息化管理技术,掌握应用与自动化专业相关的实践技能、工程应用技术,为今后的专业教学工作打下坚实的实践经验基础;每年完成1篇教学工作的论文,积极参与专业课教材的编写工作;能独立指导本专业学生完成自动化专业实训,能独立指导学生到企业进行生产实习,能独立指导毕业生完成专业毕业设计教学任务。通过对青年教师在教学工作实践中有计划的系统性的培养,引导其扎实地成长为教学队伍的中坚力量。

三是加强兼职自动化技术专家教学队伍建设。“工学结合”是教师从事高等职业教学的重要方针,专业教师队伍建设做到“校企结合”,聘请企业的自动化技术专家参与教学工作,是教学团队有效地开展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支点。

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建设兼职自动化技术专家教师队伍的策略是:生产过程自动化技术专业在石油化工、有色金属冶炼的大型企业中聘请2位技术专家;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在工业装备制造、制糖、造纸行业聘请2位技术专家;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在汽车制造、食品加工行业聘请2位技术专家;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专业在发电配电企业聘请1位技术专家;计算机控制专业在相关企业聘请1位高级程序员。这支8位技术专家组成的兼职教师队伍来自多个行业的大型企业,在学院的专项教学经费支持下,每学年在制定教学工作计划时与该校的专职教师就科研项目、专业教学计划、课程标准设计、编写专业教学改革的学术论文等方面进行探讨;指导青年教师完成专业课程实践环节的教学工作;承担指导学生到企业进行实习实训教学的工作。

二、 核心专业课程整合与特色建设

自动化技术专业主要从事的是自动控制系统组成方法的技术分析以及自动化控制技术和多学科领域的集成技术及其在各行业中的各类控制系统的技术应用。它以自动控制理论和工程技术为基础,以电工应用技术、电子应用技术、电力电子应用技术、自动检测技术、显示技术、计算机控制技术、网络与通信技术为主要工具,面向工业生产自动控制及各行业、各部门的自动化系统的工程建设和技术服务。它具有“控(制)管(理)结合,强(电)弱(电)结合,软(件)硬(件)结合”的鲜明特点,是理、工、管多学科交叉的宽口径工科技术应用型专业。

自动化技术是交叉非常明显的学科应用技术,能在其他行业和应用技术中得以发扬、推广。自动化技术专业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它与计算机工程技术、电子通信工程技术、机械工程技术、电机工程技术、石油化工生产技术、电力工程技术等有着非常强的交叉性,是工程建设型和技术服务类的专业,自动化技术专业群的发展一为基础、二为交叉、三为综合。这也是自动化技术专业非常鲜明的特点。

根据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多年开展的多次多行业深入岗位技能的综合调研结果的分析,专业课程的设置必须依据我国和地区经济技术发展现状、企业自动化与信息化水平,根据毕业生就业要求与发展的需要进行设置,专业课程的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改革应坚持“专业基础知识以必需常用和够用为度”、“专业核心课程实施理论与实践整合”、“专业技能教学以常用的专业成熟技术和管理技术规范为核心”的原则,大力建设工作过程岗位专业技术为本旨的专业通用课程和专业核心技术课程的教学改革,并开始建设专业教学资源库。教学资源库包含课程教学标准的制定、教材的选用标准、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应用、师资要求、考核评价标准等方面。在教学活动中实现各自动化专业教学资源共享。

积极推进各专业的基于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改革,建设与企业合作开发体现工学结合特色的课程体系,构建由专业教师与企业人员组成的专业教学团队,双方共同修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以岗位职业要求为主要依据,满足高职教育对文化素质的要求,并引入企业行业标准和企业文化,开发体现工学结合特色的课程体系,根据企业的需要开发如工厂供电技术、工厂电气控制技术、自动化仪表应用技术、过程控制技术、毕业设计等工学结合的特色课程。实施校企共建优质核心专业课程,企业技术人员以参与授课、指导实践、讲座等方式实质性参与课程建设。

三、 有专业特色的实训基地建设

(一) 实训基地建设目标

按照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在现有实训中心的基础上建成功能更加完善、具有真实职业环境的自动化工程技术校内实训基地,优先建设能为各自动化专业技术所用的dcs实训基地,有效利用产学研集团,不失时机地建设集培训、技术服务、人员交流、学生顶岗实习和就业一体的具有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的校外自动化专业实训基地。

(二) 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

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自动化技术专业群现有电工基础实验室、电子技术实验室、单片机及仿真实训室、可编程序控制器实训室、供配电实训室、电机维修实训室、电气控制实训室、电机控制实训室、自动检测实训室、过程控制仪表实训室、过程控制工程实训室、控制技术仿真实训室等,在保证自动化专业群的教学的同时,积极开展对外技术服务、职工培训等方面的社会服务,已与桂林电机集团公司、广西机床制造集团公司、柳州化工股份公司、河池化工股份公司、中铝广西分公司、洋浦南华糖业集团公司等10多家大型企业单位建立了稳固的校外实训基地。

【参考文献】

[1]丁邦友.成人高等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j].教育与职业,2010(14)

通信工程实习工作计划范文第7篇

关键词:实验教学管理 实验教学要素 机制构建

我校是致力于培养高素质的工程技术应用型人才的本科院校,重视实践教学是学校的传统。实验教学是对理论教学的加深、提高和综合运用,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关键环节。随着理论教学的深入,与其相关的实验教学越来越彰显了它的重要性。我校经过多年的规划和建设,实验室的硬件条件得到了极大的改善,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创新意识是我校贯彻新时期高等教育质量工程的重要议题。在全面实施校院二级管理的情况下,院系层面对于实验教学质量管理的责任更加重大,实验教学管理水平直接影响到实验教学质量的提高。随着教育信息化发展,实验教学管理也越来越需要规范化、信息化管理环境的支持。

1.构建实验教学管理机制的必要性

实验教学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点:

1.1缺乏高效的实验教学安排手段

随着实践环节在培养方案中所占比例的增加,实验安排变得繁琐,需要人工找空时间段安排后面的实验。教师在填写实验安排时间时也只是根据自己的上课进度,没有考虑到实验室当时的状况,如:是否是课程设计或实习周,与其他老师的实验时间是否有冲突等等。往往要和实验室负责老师多次协商、修改实验安排时间,影响进度,费时费力,低效繁琐。

1.2实验项目需要规范化管理

随着人才培养方案的不断调整、修订,实验大纲需要进一步修订、完善。培养方案中确定了课程的实验时数,实验教学大纲中明确了该课程所有实验项目的内容。有的教师在上实验课的时候,实验项目安排随意性很大,在已有实验大纲的前提下,实验项目仍没有按照实验大纲的要求设置,没有做到规范化。需要利用一定的信息化保障机制改变实验项目修改的随意性、盲目性,有实验项目需要修改要先提交相应的课程实验大纲,批准认可后再按修改后的实验项目进行实验。

1.3实验报告归档管理不够完善

实践教学产生的实验报告、课程设计报告和实习报告往往堆积在档案室,难以清理,有的教师没有整体意识,交材料要一催再催;做为管理员监管不利,监管难度大。实验教学档案需要规范化、系统化的管理。

1.4实验教学缺少评价监督机制

对于教学质量监督机制在课堂教学中得到了很好的实施,与课堂教学相比,实验教学具有地点分散、时间零散,实验内容和安排相对灵活的特点,实验教学缺乏有效规范和监督,影响了实验教学质量的提高。

目前实验教学管理中存在的这些问题限制了实验教学条件的有效发挥,制约了实验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构建科学、有效的实验教学管理机制势在必行。

2.构建实验教学管理机制的前提和基础

实验教学管理机制的建立对实验教学体系的建设、运行和效果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实验教学体系是指实验教学各要素之间的有机构成,这些要素包括实验课程、实验教学计划、实验教学大纲、实验教材、实验教学方法与手段,而实验教学各个要素的构成和形式是建立实验教学管理机制的前提和基础。

2.1实验项目是实验教学管理的基本要素

实验项目是实验课程体系的基本要素。实验项目要紧密结合课程需要,有利于理论联系实际。要体现出系统性,要体现出由易到难,逐步深化。将现有的实验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对不符合现代科学发展的实验项目内容进行更新,做到少而精,整体优化。减少验证性实验,重视融入本学科发展的最新科技知识,渗透相关学科的理论和技能,使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课程占相当的比例。

2.2实验教学计划和实验教学大纲是实验教学管理的重要依据

不同学科、专业实验教学计划的编排,反映着本学科专业的人才培养方向和目标。实验教学计划较大程度上依托于本学科、专业的主干课设置,但随着实验教学在人才培养中地位与作用的不断提高,实验教学计划又体现出一定的相对独立性。在整个实验教学过程中实验教学计划是实验教学的先导,它使实验教学任务明确,是实验教学过程控制的主要依据。

2.3实验教学方法与手段是提高实验教学效果的有力保证

根据教学内容特点,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增加设计性、综合性实验内容,诱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利用多媒体实验教学手段,让多媒体技术与网络通信技术、仿真技术相结合,从而促进虚拟、仿真实验和实际实验的有机结合。积极推行开放式实验教学方法,建立开放实验室。开放性实验室在时间、空间、内容及教学形式等方面都向学生开放,以跨学科、跨专业的设计性、综合性实验项目为主,吸引学生到实验室参加实验活动,培养其实践创新能力。

综上这些实验教学各要素都是实验教学管理机制的建立的前提和基础,缺乏前提和基础的支撑,我们所要建立的管理平台就只能是空中楼阁。

3.构建实验教学管理机制的建议

3.1确立二级学院实验教学中心管理机制

针对实验室的实践环节安排,无论是依附于教研室还是依靠教学秘书,所做实验项目的审定、实验大纲、实验教材的修订等方面都不利于统一安排协调。

为了打破实验室依附教研室,实验教学依附理论课的旧格局[1],学校应该尽快批准确立二级学院实验教学中心。在二级学院内部逐步实现统一管理,优化配置,资源共享。“中心”实行主任负责制,中心主任由具有丰富理论教学经验和实验教学经历以及较强管理能力的高级职称教师担任。对每学期的实验教学任务进行统一规化安排,对于实践教学大纲进行统一制定和完善,对于实践教材或讲义进行统编写和修订,从管理层面上注重、确保实验教学软件建设不落后。实验中心管理负责机制将有助于提高实验教学管理效率,避免由教研室或教学秘书进行实验安排的随意性,更科学有效地进行实践教学任务分配。在实验项目的审定、实验大纲、实验教材的修订等方面都更有利于统一安排协调。实验中心的确立将是其它实验教学管理机制建立的基本保障。

3.2构建网络平台下的实验项目管理手段

当前各高校基本上都已建立校园网这一基础公共通讯平台,二级学院可以通过自己系部的网站搭建起实验教学管理系统实现基于网络的实验教学安排、实验项目规范化管理、实践资料归档管理以及实验教学评价机制。通过信息化交互手段,解决实验教学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节省人力资源和时间资源,提高管理效率和服务效率。

根据管理员、教师、实验员和学生不同身份职责,分别设定不同的数据操作权限,通过网络管理平台各级管理可实时和非实时交互,具体实现的各身份主要功能如下:

管理员:根据实验大纲,管理实验项目;下达实验教学任务,汇总实验安排数据;实验报告归档管理;查询评测结果。

教师:查询实验室安排情况;向实验员提交实验安排时间。

实验员:汇总实验室实验时间安排,向管理员提交相关数据。

学生:查询所做实验项目,对实验项目及实验员进行评价。

系统采用SQL SERVER数据库、WEB服务器、用户视图的三级安全访问控制技术和动态网页数据库技术,结合C/S和B/S模式,构建了一个网络化的实验教学管理与服务平台,以信息手段代替烦琐的人工操作,实现了实验教学资源共享。

3.3分类完善实验室开放机制

开放时间的掌握:有些专业实验室一学期实验多,另一学期基本没有实验,如“射频技术实验室”,可以在没有实验的学期对学生开放;一般一个学期的实验和课程设计比较集中地安排在前三周和后三周,中间比较空闲的时间段可以 给学生开放。开放时间网上公布,广而告之。采用预约方式,可以以班为单位预约,也可以个人预约。

3.3.1课程实验的开放:可以贯穿一个学期,实验大纲中的实验项目有必做和选做之分,在实验课程时间内必做部分必须完成,有余力的同学可以预约时间针对大纲中的选做部分拓展实践能力。

3.3.2课程设计开放:在课程设计的一周或两周时间里,学生根据教师提出的具体设计指标和要求,可在开放实验室完成课内未完成的课程设计内容。

3.3.3毕业设计开放:在毕业设计开始的前一周,以专业教研室为单位,根据软件部分和硬件部分需求,提出毕业设计场地要求,由实验中心统一安排开放的实验室和开放时间段。一方面设置专门的实验室提供相应仿真软件和论文编写的计算机,实行全天开放;另一方面,一些专业实验室在完成学期教学任务的空余时间为毕业设计学生开放硬件制作环境,实行提前预约方式。

3.3.4科技创新、学科竞赛的实践场地开放:针对每年学院申报的学生科技创新、学科竞赛项目的情况,安排特定的实验场所,利用课余时间和寒暑假,在项目负责教师的指导下在开放的实验场所内进行研究和开发。一般由学生提出申请,学生会专人负责管理。

3.4构建实验考核与评价机制

实验考核与评价体系,是实验教学体系的诊断机制。开展对实验教学质量评价的研究,建立行之有效的实验考核与评价体系,有利于促进实验教学质量的提高,有利于优化实验教学管理,也有利于把竞争机制引入实验教学过程。

3.4.1建立二级督导制度:学校评建办和二级学院自己的督导组。二级学院建立由主管院长、实验中心主任、教研室主任和高级职称教师组成的督导机构,设立秘书一名(一般由教学秘书兼任),每学期都制定详细的督导工作计划,其中必包含实践教学检查环节的安排,督导组成员深入实验室进行实践课程的听课工作,针对实验大纲、实验进度表、实验项目完成情况等方面进行抽查,填写“实践教学检查表”,由秘书进行情况汇总,检查结果一方面反馈给教师,一方面上报学校的评建办。学校评建办也不定期地组织专家深入到各二级学院实验室进行实践环节的检查工作,发现问题及时反馈给二级学院,并在评建办主页公布检查结果。

3.4.2建立网上实验评教系统。学生是实践教学活动中最主要的参与者,他们对实验项目掌握程度、实验老师教学情况以及实验员工作情况最有发言权。在每个学期末,组织学生在机房进行网上测评,是否参与测评与实验成绩的录入挂勾,没有参评的学生将无法录入实验成绩,以此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学生们对实验项目掌握程度的网上反馈将给教师在实验课讲解,实验大纲修订等方面做重要参考;另一方面,学生自身修养,认知程度有限,容易以偏概全,很难对教师在实验授课中深层次的内容做出准确的评价,有些学生的应付态度和主观事彩等因素都会影响实验教学评估的可靠性。因此建立多方位的评估是进行实验教学科学公正评估的基础。

4.结束语

实验教学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与高校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要求不相符,要在实验室软件建设中努力更新管理观念,提高管理水平。在完善实验教学计划、实验教学大纲、实验教材等实验教学体系要素的同时,积极构建实验教学管理机制平台,确立二级学院实验教学中心地位,开发实验项目信息化管理系统,分类完善实验室开放机制,深入开展对实验教学质量进行考核和评价的督导工作,将大大促进和提高实验教学管理水平,规范实验教学工作,有利于达到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目标,符合新时期高等教育质量工程的要求。

[课题项目]本文是南京工程学院高等教育研究课题“实验教学管理机制的研究与构建”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GY200914)。

参考文献:

[1]江珩,吴雪梅. 关于深化高校实验改革的几点认识. 中国高等教育. 2005(6):42-43

作者简介:

通信工程实习工作计划范文第8篇

【关键词】课程整体设计;单元设计;项目教学法

对于《数字电子技术》这门课程,我将从以下两方面来进行介绍:一是课程整体设计,二是教学单元设计。

一、课程整体设计

主要包括六方面的内容:课程的定位与目标,课程设计理念与思路,学生基础和智能特点分析,课程内容的选取和教学组织安排,教学模式及教学方法手段,课程对教学条件的要求。

1.课程定位与目标

秉承我院“优秀员工的摇篮,职业经理的基地”的办学理念,确定了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培养电子信息工程领域具有组装、调试、检测、维护和管理能力的“社会需要、行业认可、企业能用”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数字电子技术》这门课是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是为培养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学生的行业通用能力而开设的一门课。

课程作用:为了更好的服务于区域经济,培养符合电子行业需要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本课程的任务是培养具有较高素养的电子产品装接和辅助设计人员,让学生熟悉常用数字电路的应用,使学生具备数字电子技术方面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课程目标: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及素质目标。知识目标:掌握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方法和设计方法;掌握常用触发器的逻辑功能转换;掌握时序逻辑电路分析和设计。能力目标:学会使用和测试常用集成芯片;初步具有看懂简单数字逻辑图的能力及查阅集成电路产品手册的能力;学会制作与调试小型数字电路。素质目标:树立学生团队协作意识;提高学生之间语言交流能力;提高自我创新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课程设计理念

以企业真实项目为依托,从企业的真实项目中提炼出与本课程相关的一些项目,如八路抢答器,直流数字电压表等项目,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为目标,以企业实际生产工作过程为主线,企业参与的多方评价机制。

3.学生基础和智能特点分析

本课程的授课对象为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的大一学生,该学生来源复杂,有理科生、文科生及对口生,该学生的特点是基础和动手能力参差不齐,但有很高的学习热情。基于以上学生基本特点,我们采取的措施主要是:在教学过程中,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每个小组兼有理科生、文科生及对口生,充分发挥理科生逻辑思维较强,文科生语言表达清晰,对口生计算机应用能力较好的优势。以取长补短,实现优势互补。

4.课程内容的选取和教学组织安排

本课程安排了5个综合性的实训项目,声光控制灯电路的制作、八路抢答器电路的制作、电子生日蜡烛电路的制作、流水彩灯电路的制作及直流数字电压表的制作。以上5个实训项目在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上都是逐级递深的,这一点也符合我们的认知规律。

教学组织安排:对于每个实训项目,都包含知识目标、能力目标以及子任务,在这里,我就不再一一赘述了。

5.教学模式及教学方法手段

在教学实施过程中,综合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项目教学法、演示法、小组讨论法、角色扮演法、实践教学法及汇报展示法。

下面我以项目教学法为例,具体介绍一下该教学法在教学实施过程中的应用。本课程安排了5个综合性的实训项目,每个项目都以企业真实项目为依托,通过项目教学法,可以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实现从量的变化到质的飞跃,还可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根据内容的不同,灵活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以满足教学。

教学手段包括: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板书教学有机结合,可以提高师生之间的互动;利用实训室进行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利用仿真软件进行教学,提高教学的直观性。

6.课程对教学条件的要求

师资方面:本课程专任教师共5名,均有丰富的信息类行业企业生产一线的工作阅历,且都具有高级无线电调试师职业资格和电子产品生产调试能力;兼职教师共3名,均有三年以上电子信息类的行业企业生产一线的工作阅历和熟练的电子产品生产调试能力,具有教师基本素质。

实训条件方面:我们有数字电子技术实训室,可供学生进行电路搭建,还有EDA实训室,学生可以进行电路仿真,电子工艺实训室可以给学生提供电路焊接及调试的场所;校外实训基地有河北先控电源设备有限公司、河北鼎尚电子设备有限公司、河北方圆测控有限公司以及京华电子实业有限公司,为学生提供了岗位认知及顶刚实习的校外场所。

学习资源方面:我们选用的教材为高职高专教材,是由本课程专任教师与企业合作开发的校企合作课程,另外还提供了三本参考教材,给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提供了很好的辅助作用,网络资源方面,首先包括《数字电子产品设计与制作》精品课建设,已经通过了学院的遴选,现在正在建设期,目前可提供的资料有课程标准、授课计划、项目评分标准、教学课件、习题及参考答案及数字集成电路资料等。

二、教学单元设计

下面我以项目二“八路抢答器电路的制作”这一项目为例,介绍一下教学单元设计。

知识目标:

1.能了解数制与数码的种类及运算;

2.能对较复杂的组合逻辑电路进行分析;

3.会用门电路进行电路设计,实现相应的逻辑功能;

4.了解常用的组合逻辑电路的功能;

5.能分析8路抢答器电路的工作原理。

能力目标:

1.按要求用常用的集成门电路实现较复杂的逻辑功能;

2.能对常用组合逻辑集成电路进行测试;

3.用组合逻辑集成电路设计制作8路抢答器。

子任务:

1.用门电路制作简单逻辑电路;

2.编码器的逻辑功能测试;

3.译码器的逻辑功能的测试;

4.八路抢答器的制作与调试。

教学组织实施过程包括五个环节:资讯、计划、准备、实施及评价环节。

在资讯环节,首先明确学习目标要求,教师对项目所能实现的功能进行演示,学生通过观摩学习,阅读并分析参考资料、工艺文件等相关资料,讨论其功能,激发兴趣,明确项目任务,用时1课时。在资讯环节主要采用了演示教学法。

在计划环节,班组长先组织小组讨论,然后交流对工作任务的认识及相关知识的分析,将工作任务进行分解,初步制订工作计划,用时1课时。在计划环节主要采用了小组讨论教学法。

在准备环节,主要是知识的准备:采用讲授法、演示法、分组讨论等教学方法,使得学生获得相关知识,用时4课时。

在实施环节,首先对电路进行设计,利用仿真软件对电路进行仿真调试,观察和测量电路的性能指标,并调整部分元器件参数,从而达到各项指标的要求,用时4课时。

然后是材料、工具准备:工具人手一套,芯片等元器件利用课余时间分组去市场购买。接着进行搭建电路、焊接、调试、检查,用时10课时。

在评价环节,主要包括四方面的评价:

1.项目积分50%

芯片的使用和检测;电路制作;汇报演讲。

2.课堂表现10%

课堂纪律;学习态度10%。

3.能力表现10%

动手实践;电路分析及调试。

4.企业评价30%

岗位认知;职业道德;工作态度。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制作出声光控制灯电路、八路抢答器电路、电子生日蜡烛电路、流水彩灯电路及直流数字电压表和观赏台灯等。

课程教学以技术应用能力为培养主线,学生在项目训练和任务的实现来经历电路设计的整个工作过程,掌握必备知识,训练技能。

参考文献

[1]刘亚明.浅谈实验在数字电子技术基础教学中的运用[J].职业技术,2010(01).

[2]李芝.谈新课改下的教学观的转变[J].中国农村教育,2010(01).

[3]黄文强,张海玲.“教师服务意识下构建学生自主学习课堂教学模式”的实验研究报告[R].

[4]季晶晶.新教师教学观念的发展变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

[5]徐高扬.强化实验教学 改善教学效果[J].化工高等教育,2006(01).

通信工程实习工作计划范文第9篇

【关键词】嵌入式技术课程 教学改革 目标驱动法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11C-0070-03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各高校的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电子科学技术等专业都开设了嵌入式技术课程,目的是为了使学生掌握嵌入式系统的硬件和软件设计技术,具备一定的实践经验,为毕业后从事嵌入式技术相关工作打下基础。嵌入式技术课程传统的教学方法大多侧重于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学习,经典的教材都是从基本原理到处理器内部结构,再到指令系统,再到内部接口及功能电路,按照这一模式进行学习,学生把大量的时间花在原理的学习上,实践的内容比较少,导致学完课程后可能连最简单的程序都不会调试,无法学于致用。

近年来,我国越来越重视本科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提出培养工程型本科人才目标,嵌入式技术课程作为电子信息类专业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若还采用传统的理论教学为主的教学方式,培养出来的学生很难适应社会的需求,因此课程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我们采用目标驱动的教学方法,缩减理论教学学时,增加实践教学学时,教学过程制定一些具有一定难度的小设计题目,作为目标让学生选择,促使学生在完成小课题的过程中遇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在实践过程中学习和掌握嵌入式技术相关的知识。

一、嵌入式技术课程传统教学存在的问题

嵌入式技术课程以往的教学中,理论课时36学时,实验课时时,以老师在课堂授课为主、学生实验为辅。理论课教师教授时,学生还没有机会接触实物,学生听课往往无法把理论和实际应用联系起来,听课积极性、学习的主动性都不高,随后虽然安排有实验,但9个学时的实验内容是统一安排在实验室并限定时间内完成的,通常以验证性实验为主,这种模式学生参照讲义内容,虽然能完成实验,但没有机会和时间对实验内容和软件设计方法等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和思考,学习效果不好,收效不大,与实际应用脱节。

二、基于目标驱动法的嵌入式技术课程教学改革实践

所谓目标驱动,就是在学生对课程内容有一定了解的前提下,由老师拟定一些小设计题目供学生选择,学生可2-3人为一组,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一个题目来完成。为实现这一教学改革目标,我们从嵌入式芯片选型、教材选择、实验板选择、小设计题目拟定、学生分组形式、时间安排、中期考核、期终考核验收等多个环节进行了改革。

(一)嵌入式处理器的选型及教材的选择。嵌入式处理器有ARM、PowerPC、MIPS、ColdFire和386EX等多种不同系列的产品,其中以ARM系列的占的市场份额最大,因此嵌入式技术的学习通常是以ARM为基础的。而ARM系列又可分为ARM7、ARM9、ARM11、Cortex等众多不同的子系列,作为初学者面对众多的、不同的类型嵌入式处理器,一般只能选择其中一个系列来进行学习和研究,在掌握某一系列的相关技术后,如果实际工作需要,再去研究或使用其他系列的嵌入式系统也是比较容易上手的。

传统的嵌入式技术课程一般基于ARM7系列嵌入式处理来开展教学,典型的教材有周立功编写的《ARM嵌入式系统基础教程》,以LPC2100系列的微控制器为核心,介绍嵌入式系统的基本概念、ARM7的体系结构、指令系统、LPC2100内部结构和接口等,虽然内容翔实,但教材侧重于基础知识和基本功能模块的学习,没有太多应用实例,与目前社会上主流的技术也有所脱节。也有部分高校基于ARM9系列嵌入式处理来开展教学,典型的教材有袁志勇编写的《嵌入式系统原理与应用技术》,以S3C2410嵌入式处理器为核心,介绍嵌入式系统硬件工作原理与接口应用技术、嵌入式程序设计及嵌入式Linux基础应用,学习门槛比较高,涉及比较复杂硬件内部结构和Linux操作系统,作为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而言,不太合适。

针对传统教材及嵌入式处理器选择存在的不足,结合电子信息工作专业特点,我们对嵌入式技术课程的教材进行了调整,选用目前流行的Cortex-M3系列ARM处理器进行介绍,教材则选择张洋、刘军等编写的《原子教你玩STM32(库函数版)》。其中Cortex-M3系列为微控制类嵌入式芯片,内部集成了CPU、IO接口和众多功能模块,也可称之为高性能的单片机,体积小、功耗低、成本低,且具有较高性能和可靠性的特点。我们所选的教材,其内容分为硬件篇、软件篇和实战篇等共三大部分,特别是实战篇部分,设置了近40个实例(实验)内容,由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引导学生从实践出发,慢慢掌握STM32为核心的嵌入式系统开发方法,同时配套光盘包含所有实例的完整源码,方便学生自主学习时进行实验验证及研究。

(二)实验板的选择。嵌入式技术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与实际应用结合较为紧密,单纯的理论学习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学生必须在实验、课程设计等过程中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在编程实践中掌握嵌入式技术的实际应用技能,才能在毕业后较快地适应嵌入式技术研究与开发工作。在课程时间安排上,学生动手实验的课时可以占总课时的2/3,可见实践环节的重要性。

实验板是实验或课程设计题目工作开展的硬件基础,选择一块合适的实验板,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嵌入式系统基本开发流程,并能在该硬件平台上完成更多的应用开发。

在进行教学改革之前,我们一直使用周立功公司ARM7系列的LPC2104实验板,该实验板ARM芯片的片内资源较少,引出的IO接口也比较少,实验板上扩展的外部电路也比较少,能设计的实验内容也相对较少。针对原有实验板存在的种种不足,我们选择了教材配套的“STM32战舰开发实验板”作为实验平台。该实验板以STM32F103ZET处理器为核心,具有超过100个可编程的GPIO供用户使用,板上还配置有外部Flash、外部RAM、TFT型LCD接口、触摸屏接口、摄像头接口、红外接口、键盘、LED等待数量众多的外部接口及电路,与教材内容完全配套,可对教材中近40个例程进行下载和验证,非常方便学生进行实验或设计。

(三)设计题目的拟定。如何制定设计题目是目标驱动法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考虑到各个学生实际学习能力和水平会的差异,任课教师对所选的题目的难度要仔细斟酌、拿捏好尺度。如果拟定的题目难度过高,对于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而言,可能会不知道从何处下手,找不到思路,很难完成;如果拟定的题目难度过低,则对于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可能不需要太多的努力,很轻松就完成了,学生的潜力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不利于他们学习能力的培养和实践水平提高,也不利于今后参加实际的项目研究与开发。为适应不同层次学生学习的需要,我们拟定的设计选题分为三个难度级别,每个级别1-2个题目,且不同难度级别的设计题目最高得分不相同,比如一级难度最高得分低于75分,二级难度最高得分低于85分,三级难度最高得分可达到95分,如果实际完成得很好的,可以超过95分。另外,对于第三级难度的题目,参考全国大学电子设计竞赛出题的形式,把题目要求分为基本部分和发挥部分,如果只选择完成基本部分时,相当二级难度,按二级难度来考核和评定成绩,如果同时完成了基本部分和发挥部分,则按三级难度来考核和评定成绩。这样学生就可以根据自己个人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难度级别的设计题目来完成,从而避免出现力不从心或者轻而易举的极端现象,每个学生都能在这门课上掌握一定的嵌入式技术知识,学习能力和实践水平获得一定的提高。

(四)学生分组形式。在开始进行题目设计工作之前,一般要将选课学生按2-3人一组进行分组,以便开展后续的设计工作。学生分组形式也会影响学生对于课程的学习效果,好的分组方式,同组同学之间可以相互促进,形成良好的氛围;不好的分组形式,可能不能很好地合作,不利于任务的完成。我们采用学生自由组合的方式来进行分组,所有选课同学以2-3人为一组进行组合,每组同学配发一块ARM开发板,开发板由各组的组长负责签领及保管。学生自由组合的分组形式的优点是:通常每个学生都会选择自己较为要好的、爱好兴趣相投的,或者认为学习能力比自己好一点的同学来进行组合,这样可以确保小组成员之间能够团结协作,相互促进,顺利完成老师下达的课程设计任务。

(五)时间安排。选课的学生中,除了个别学生提前接触或自学了ARM相关知识,大部分的学生都是刚开始接触ARM,对课程内容和学习方法不甚了解,所以课程学习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教师授课、实验验证、完成设计选题任务。第一阶段为教师授课,教师利用课程教学计划安排的理论课时,给学生讲解嵌入式技术的基础知识、ARM处理器的体系结构、嵌入式系统基本开发方法,并以较为简单的GPIO接口编程作为例子,介绍ARM的编程方法及开发工作软件的使用方法。通过第一阶段的学习,学生能够对嵌入式技术及实际设计有基本的认识。第二阶段为实验验证阶段,我们所选择的正点原子STM32教材的第三篇提供了数量众多的例程,且教材配套的光盘具有全部例程的完整源码,这些例程为学生实习和实践提供了很好的学习和参考,学生通过研究教材中实践部分内容中的例程,就可以了解ARM软件的框架结构和初步的软件设计方法。教材提供的实验例程多达40个,我们不可能要求学生全部都理解和掌握,在第二阶段,只要求学生选择其中的2个例程来研究,理解和掌握这个2个例程,并进行实验验证。第三阶段是完成小组选定题目的设计工作。

(六)中期考核。中期考核就是在学生完成了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的学习后,进行阶段性考核,中期考核的成绩占总评成绩的30%。以下是我们实际教学过程中,有关中期考核的要求和安排。

1.考核内容:每一组同学选择教材实践篇中的两个实验来进行验证(光盘中已经有参考例程),然后根据自己的理解,制作一个PPT,该PPT的内容包括实验名称、实验的内容、实现原理、关键代码、实验结果等。

2.考核方法:现场操作,完成实验验证;利用PPT讲解实验原理及方法。

3.考核时间:开课后第5-6周。

通过中期考核,学生建立了教材上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的相互关系,基本掌握了基于STM32的嵌入式系统开发流程和方法。

(七)期终考核验收。考核环节必须严格把关,确保考核出学生实际的水平,才能倒逼学生平时用心去研究并完成所选题目的设计工作。中期考核和期终考核环节至关重要,是否能严格把关,直接关系到课程教学改革的成效。

学生根据第三阶段选定的目标,即设计题目,每个小组同学制订自己的工作计划,从分析设计题目开始,通过自觉、老师定时指导答疑等环节,学生掌握相关准备知识,然后制订设计方案。以正点原子的STM32实验为基础,外加适当的外部电路,从硬件设计、软件设计到基本功能模块调试,系统联调实现,最终综合合作完成设计题目。并在课程结束周,安排时间,集中进行考核验收。验收时要求提交课程设计作品1份和课程设计报告1份;每个同学独立演示(展示)设计作品,回答老师或同学的现场提问,教师根据完成情况进行评分,期终考核成绩占总评成绩的70%。

三、成效

2015年广西大学计算机与电子信息学院与广西广播电视技术中心开展嵌入式技术课程共建,邀请企业导师参加课程教学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安排3个学时时间让企业工程技术人员给学生授课,介绍应用嵌入式技术的实际应用,以及广电中心基于嵌入式技术的研发课题。并请企业导师参与设计题目的拟订,结合企业需求,提供若干设计题目供学生选题。下一步计划将企业课题的开展带入毕业设计,拓展合作范围。企业的参与,更为有效地避免了理论与实践脱节,提高了学生的工程实践意识和学习热情与兴趣。

采用目标驱动教学方法后,每个小组拥有一块实验板,以完成设计题目为目标,加上具有丰富的例程,学生不需要等到实验课才有机会接触实物,而是随时都可以利用实验板进行设计题目的研究工作,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高。同时,通过优秀同学的带动,绝大部分同学都能掌握嵌入式系统设计和应用的相关知识和基本技能,初步掌握基于STM32的嵌入式系统的硬件设计和软件开发方法,在参加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广西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过程中,很多学生都能自觉地使用STM32来实现自己的赛题设计任务。

【参考文献】

[1]朱天元.浅谈嵌入式实验教学改革[J].教育科学,2009(24)

[2]胡威,郭宏,蒋F,等.面向嵌入式系统的本科/研究生连续式课程建设研究[J].现代企教育,2014(22)

[3]黄福莹,黎相成,何华光.嵌入式技术课程的教学探讨[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S1)

[4]贺德强,刘旗扬,王勇.“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教学改革方法研究[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S1)

[5]黄勇.计算机专业嵌入式技术方向课程体系的探索[J].农业网络信息,2010(11)

【教改项目】广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工程项目(2015JGA126);广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工程项目(2015JGB123)

【作者简介】聂 雄,广西大学计算机与电子信息学院副教授,研究生学历,研究方向:嵌入式系统及应用技术。

上一篇:跟单文员实习工作计划范文 下一篇:测绘专业实习工作计划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