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集范文

时间:2023-03-13 13:46:30

随笔集范文第1篇

另附《培根随笔集》精彩摘抄:

1. 真正可怕的,并不是那种人人都难以避免的一念之差,而是那种深入习俗、盘踞于人心深处的谬误与偏见。

2. 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3. 妻子是青年时代的情人,中年时代的伴侣,暮年时代的守护。

4. 德行犹如宝石,镶嵌在素净处为佳。

5. 无事忙和包打听往往嫉妒心重。因为了解别人的事情绝不是因为这些麻烦与自己的利益息息相关,因此他肯定在窥探别人的祸福纵横那个得到了一种看戏的乐趣。一个只顾自己事务的人是找不到多少嫉妒的理由的,因为嫉妒是一种好动的情绪,喜欢逛大街,不肯在家待:“好事之徒没有不心怀叵测的。”

6. 一无所长的人总要嫉妒别人的长处,因为人的心灵不是靠自身的善滋养,就是以别人的恶为食。一个人缺此,必然要吞彼;一个人无望达到他人的长处,必然要压制别人的幸运来打个平手。

7. 形体之美要胜于颜色之美,而优雅的行为之美又胜于形体之美。

8. 人的心灵如若不能从自身的优点中取得养料,就必定要找别人的缺点作为养料。由于自己的缺陷无法弥补,因此需要损伤别人来求得心灵的宽慰。

9. 蒙田在探讨谎言为何可耻可恶时说得真好:“仔细想来,说人撒谎就等于说他蔑视上帝,惧怕凡人。因为谎言是直面上帝而逃避凡人的。”有人预言:基督再来时,他在世上将难遇诚信。因而谎言是吁请上帝审判人类的最后钟声。

随笔集范文第2篇

论读书中讲到读书之用有三:一是:心旷神怡、二是:增趣添雅、而三是:长才益智。这三点我深有体会,但却不觉得如此,我深感的是,我从来不会如此认为,但是这确实真正的原理,爱学、想学那就一定会觉得所讲的没错。

我这次,我所看到的这篇就是人人都有的——愤怒。培根的笔者翻译得很好,人之所以会有怒是因为人很脆弱,经不起波折,但是易发怒者,脾气就必定会很暴躁,但是大部分人却无法克制发怒的倾向,所以培根就说“愤怒乃人之常情,但不可因发怒而犯罪。”其实,笔者认为,要克制再一次发怒,就应该反省每一次发怒的原因,从而改变。到哪这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只有用时间慢慢的改变。不可急于一时。

看完这篇文章,我发现自己也如此,易发怒,但却从未反省。也学这就是人吧。

而《圣经》里说人要有耐心。我给大家一个小小的建议“要保持冷静,耐心等待”这样,你一定可以打败愤怒的。

随笔集范文第3篇

关键词:蒙田;文艺复兴;怀疑主义; 文学美学观念

米歇尔·埃康·德·蒙田(1533-1592),欧洲文艺复兴晚期法国的一位很有特色的人文主义思想家、散文家,是这个时期怀疑主义的代表人物。他的知识传统与古希腊、罗马文化有着深厚的渊源关系,这就形成了他从个性自由的原则出发,认为个性的解放才是真正的人类解放,并构成了文艺复兴时期以人为中心、具有世界意识的文化观念。他反对当时的经院哲学,强调我研究的就是我自己,人应当清醒的认识自己,他还主张道德行为上的自然依归以及人的善良天性,他的美学观念主要表现在他的著作《随笔集》中,卢梭曾这样评价这部作品:在这里蒙田是在寻求一个完全的个人,他是毫不隐瞒地谈论自己深层的本性。①这大概也是他为近代以来许多思想家所高度关注的真谛说在。

一、蒙田的哲学思想基础

“他怀疑有确实认识的可能性,他所持的理由同希腊怀疑主义者所提出的相仿。他对理性感到失望,建议复旧未经腐蚀的本性和启示。但是,他极力主张,虽然我们不可能有知识,却能履行自己的职责,服从神的命令。②蒙田有句大家熟悉的名言“我知道什么?”。然而,尼采说过:“蒙田的怀疑主义是勇敢的快乐的怀疑主义”。这也启示我们看待蒙田的怀疑主义不止是简单的停留在“我知道什么?”的简单的怀疑一切、否定一切的层面上,梅洛在《哲学评论》中说:“怀疑论有个两方面:它意味着没有什么是真实的,但同时也没有什么是虚假的。他将一切主张和一切行为都视为荒谬的而予以摒弃。通过摧毁片面的或抽象的教条真理,它向人们灌输一种包含了方方面面和一切必要中介的全面真理的观念。③我们可以看出这其中本身就包含着深厚的矛盾思想。

《相貌谈》一章中论述人的内在精神品质的美和显现在外的相貌美时,就表现了他怀疑论的两方面特征。他认为“人的脸部线条、情态和轮廓都对推断这个人的某些内在品质和未来的命运有帮助”,却又接着说:“新鲜的空气不一定使人健康,瘟疫疾病流行是的恶浊空气也不一定都会传染病毒一样,认为女人越是美貌品行就越糟糕的说法也不一定有道理,因为一张并不十分端正的脸也可能有正直忠勇的神情”,而恰恰相反,我们却会在其中看出令人讨厌的奸诈和残忍。他接着又说“相貌是并不准确的依据,不过外貌仍有其重要性”。他一方面认为苏格拉底的唯一缺陷就是没有一副和他自己高尚心灵相匹配的美貌赞扬相貌的重要性,相貌有助于我们观其人知其心预未来;另一方面,他又从一些现象中说明相貌的不可依赖性,“有些美女不仅高傲,而且尖刻,而有些美女则是既温和又耐看”,至于通过相貌推测人今后的命运,他则说留待他今后解决,我们知道,最终也也没有解决。

二、蒙田的美学观念

《西方美学思想史》上也说:“《随笔集》中没有对美学问题做专门探讨,但是他谈到美和艺术处不在少数,无论就美和艺术的理论说明,还是对具体对象的趣味判断问题,都有精到的阐释,而是这部著作作为文艺复兴美学的一个至为重要的组成部分。”④

关于蒙田的美学观念我们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来阐述。质朴、自然、自由为美;美的相对性;文学美学观念。

(一)质朴、自然、自由为美

《论相貌》中他说:我们感知的美没有一种不是被认为地拔高、装扮、夸张了的。美以其纯粹和自然的简朴形式表现出来,很容易错过我们这般粗糙的视野。这一类美是一种精微的隐藏的美,需要敏锐和纯正的眼光来发现它们秘密的光辉,在我们看来,这难道不是质朴同愚蠢携手,是嘲笑的对象吗?⑤在这里,我们可以明显看出蒙田质朴为美的思想。质朴当然不是同愚蠢携手,当然不是嘲笑的对象,就像苏格拉底的话语那样,唯智者见出因而不漏的光辉。

“研究哲学就等于死亡”这是多么坦然又大气的思想境界。生和死在他看来都是很自然的过程,他引用西塞罗的话强调“一切按自然行事者均是美好的”,‘一切符合自然的都值得尊重’”(《论经验》)。

个性的自由解放是文艺复兴的主题之一 。他认为个性解放才是真正的人的解放。蒙田在重视自我,发现情调自我的同时更加注重对自由的追求,“依赖自己去对付一切,这才是真正的自由(《相貌谈》)。爱自由的他更受不了别人的管束“如果有人打算雇我,问我适合干什么,我将回答:‘什么也不适合。’其理由是:受不了对另一个人惟命是从”(《论经验》)。

(二)美的相对性

蒙田关于“美是相对的”观点是其怀疑论哲学在美学上的表现。在上面关于蒙田的怀疑主义的哲学思想时已有论述。在这里要强调他看重的是直觉,因此不奇怪蒙田在强调美的生成和被欣赏都有很大的相对性因素。他讲到依据经验,我们很清楚人体形式有来与我们出生地的空气、气候和土壤,这不但适用于肤色身高和体格,而且也适用于精神和气质,这里主要是在人种和再加上由于美根据个人的兴趣所好各不相同,综合起来给美下定义或什么是普遍的美女蒙田感觉很难;他又列举了不同民族的不同审美观念“印度人喜爱厚嘴唇,缅甸人喜好长耳,墨西哥人偏爱低眉”,我们可以看出这的重点在地理环境和人种的差异方面,美的相对性在蒙田看来根源在美感的相对性,与此相连的是美的不确定性,美的不确定性不但取决于美感的不确定性,它还取决于知识的不确定性。⑥这也是他如此推崇苏格拉底的原因所在。

(三)文学美学观念

蒙田的文学美学思想表现在语言的简洁、纯净、口语化之美,反对沉闷的术语,反对严格的规定,反对夸张、反对矫饰,例如当时一些诗人的那些“想入非非的彼特拉克式的升腾”,他称之为“徒劳无功的纤巧”;他在《随笔集》里反对西塞罗的文风,但并不排斥古典作家和作品,他赞美“丰富、活泼、简洁、有力”的语言,实际上是有所宗法的,和爱拉莫斯主张的那种“沉着、简明、雄豪的文体”一脉相承。⑦

不拘一格的创作宗旨。因此,他的散文也就脱掉了制服而半露臂膊,还表现在他遵循古典范例来写作,用谈话式的笔调写“平凡无奇”的普通生活。这种平凡的文体就是前面说的蒙田独创的“随笔或散文”,用词随意,句子结构松散,文章结构不固定,表意随性而发,还可以运用口语,他的这种文学美学思想显著之处就在善于抓住人的思想的流动,揭示思维的演变历程。

三、小结

关于蒙田的美学观念所做的以上介绍,对我们进一步的了解蒙田及其所处的文艺复兴时代的美学思想希望有所帮助。他虽然没有为美学史做出太多太大的贡献,但是他的怀疑主义美学观念和其独创的随笔所表现的文学美学观念对后世还是有不小的影响的。(作者单位: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

注解:

①瑜青;蒙田经典文存[M].上海大学出版社 2002;3.

②[美]·梯利:西方哲学史[M].葛力译.商务印书馆.2010;273.274.

③[法]·莫里斯·梅洛著:哲学评论[M].吉林大学出版社,2004;129.

④朱立元主编:西方美学思想史[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499.

⑤朱立元主编:西方美学思想史[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499-500.

⑥朱立元主编:西方美学思想史[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502.

⑦[英]P·博克:蒙田[M].孙乃修译.工人出版社,1985;119.

参考文献

[1][英]P·博克.蒙田[M]孙乃修译.北京:工人出版社,1985.

[2]朱立元主编.西方美学思想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2009.

[3][美]·梯利.西方哲学史史[M].葛力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

[4][法]·莫里斯·梅洛著.哲学评论史[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04.

[5]辛见,沉晖.我知道什么呢?—蒙田随笔集史[M].上海:上海三联出版社,1989.

随笔集范文第4篇

五年前读过黄健的散文随笔集《掠燕湖札记》,那时正好和黄健同在中央党校学习,既是学友,也是球友,还是乡党。当时在掠燕湖畔我读出了这位学友的勤勉与执著,感慨他有如“社前十日燕新来”,是一只“被早临的春天所鼓舞的燕子”,在广袤的天空翻飞冲掠。五年后,读《岁月行思》,觉得他那拥抱生活拥抱人生的激情非但没有因岁月的磨洗而衰减,反而愈发炽烈了。令我欣喜的是,读过了本书第一辑“悠悠岁月”,我找到了读解这不竭激情的注脚。看到“悠悠岁月”里那个时不时要谈起女儿并大发感慨的黄健,那个到了女儿就读的北大校园里总是流连忘返的黄健,我不能不会心一笑。我虽虚长几岁,因“”而中断学业的遭遇和黄健却是相近的。我们把弥补青春缺憾的希冀,更多地寄托到儿女身上,心灵何其相通哉。黄健之所以令我钦佩,在于他自己也决不轻言放弃,他把青春蹉跎而铭刻的痛感,化作了自己的勤勉与执著。感受到这些,从这位同样度过“悠悠岁月”的朋友那里,不仅得到了相知的喜悦,而且也得到了巨大的激励呢。

这本书更使我知道,黄健还是个健行者和善思者。

该书的第二辑是“健行天下”,第三辑是“我在我思”,由标题可知,健行善思的“知行观”,是作家秉持的人生哲学。应该说,这同样是本书所凸显的最大特色,也是给我启发颇大的地方。担任着领导职务的黄健,固然比之一般人有更多拓展视野、增加阅历的机会,但在中国,具有和黄健一样机会的人一定还很多,比他走得更远、见得更多的人,也不会在少数。然而有多少人能像黄健这样,每到一处,或遍查书史,或请教野老,即便是一般的游览,也不满足于观光、拍照、“到此一游”。捧读“健行天下”一辑各篇,不难发现作家意气风发地行进在中国乃至世界各地的身姿,感受到他向新事物、新领域、新人物探究的热情,向更深厚的文化底蕴开掘的努力。他是一个路途上的健行者,又是一个思想上的“健行者”,“我在我思”应该是这“思想健行”雄心勃勃的口号。我不想也无力评价黄健之健行与思考的成果与价值,我只想说,一个人,只要把健行与思考奉为人生的追求,同时又奉之为人生的快乐与幸福的源泉,那就足够了。

凭这就应该向黄健祝贺。一本书的出版固然可喜可贺,一个人能体悟出如此的人生哲学,其意义远远超出一本书的出版。

随笔集范文第5篇

生病的经验

生病也是生活体验之一种,甚或算得项别开生面的游历。这游历当然是有风险,但去大河上漂流就安全吗?不同的是,漂流可以事先做些准备,生病通常猝不及防,漂流是自觉的勇猛,生病是被迫的抵抗,漂流,成败都有一份光荣,生病却始终不便夸耀。不过,但凡游历总有酬报,异地他乡增长见识,名山大川陶冶性情,激流险阻锤炼意志,生病的经验是一步步懂得满足。发烧了,才知道不发烧的日子多么清爽。咳嗽了,才体会不咳嗽的嗓子多么安详。刚坐上轮椅时,我老想,不能直立行走岂非把人的特点搞丢了?便觉天昏地暗。等到又生出褥疮,一连数日只能歪七扭八地躺着 才看见端坐的日子其实多么晴朗。后来又患“尿毒症”,经常昏昏然不能思想,就更加怀恋起往日时光。终于醒悟:其实每时每刻我们都是幸运的,因为任何灾难的前面都可能再加一个更字。

素材运用:在作者看来,病痛不过是一种生活体验、一种游历,这种看透人世间喜与悲、幸与不幸的豁达与深邃令人钦敬。人的感受和欲望确实如此,在满足之后便产生了更多的欲求,在不满之外隐藏着更大的不满,倘若身陷欲望的泥潭便承无宁歇的日子。所以,只有安于自己的当下生存,珍惜自己的当下所有,才能进一步领会生命的可贵和价值。

话题拓展:珍惜当下

信仰的坚守

可什么是恶呢?有时候善意会做成坏事,歹念碰巧了竟符合义举。这样的时候善恶可怎么评断,灵魂又据何奖惩?以效果论吗?有法律在,其他标准最好都别插嘴。以动机论吗?可是除了自己,谁又吃得准谁一定是怎么想的?所以,良心的审判,注定的,审判者和被审判者都只能是自己。这就难了,自我的审判以什么作标准呢7除非是信仰!或者你心里早有着一种善恶标准,或者你就得费些思索去寻找它。这标准的高低姑且不论,但必超乎于法律之外,必非他人可以代劳,那是你自己的事,是灵魂独对神的倾诉,忏悔和讨教。这标准碰巧了也可能符合科学,但若不巧,你的烦忧恰恰是科学的盲区呢?便只好在思之所极的空茫处,为自己选择一种正义,树立一份信心。这选择与树立的发生,便可视为神的显现。这便是信仰了,无需实证却可以坚守。

素材运用:在作者看来,信仰源自善恶的疑惑以及向自己内心的挖掘。在排除法律标准、他人的是非评判这些外在因素时,一个人只能诉求于自己的内心,也就是耍“听从良心的呼唤”,这样一种抉择即是信仰的力量。人的神圣和崇高的一面,正是来自于这样一种“对正义和信心”的抉择,此时,是人创造了标准和价值,人因而抵达了“神”的高度,如作者所言, “便可视为神的显现”。我们常说某种动物“通人性”,如果说这是对动物生存意义的至高评价,那么“通神性”也便是人的生存意义的至高追求,而这也便是作者所墨坚守的信仲。

话题拓展:信仰的力量

爱之永恒的能量

爱之永恒的能量,在于人之间永恒的隔膜。爱之永远的激越,由于每一个“我”都是孤独。人不仅是被抛到这个世界上来的,而且是一个个分开着被抛来的。

在上帝那儿 在灵魂被囚进肉体之前,“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之初,并无我、你他之分别,巨大的存在之消息浑然一体,无分彼此内外,浮摇漫展无所不在。然后人间诞生了,人间诞生了其实就是有限诞生了。巨大的存在之消息被分割进亿万个小小的肉体,小小的囚笼,亿万种欲望拥挤摩擦,相互冲突又相互吸引,纵横交错成为人间,总有一些在默默运转,总有一些在高声喊叫,总有些黯然失色随波逐浪,总有一些光芒万丈彪炳风流,总有弱中弱,总有王中王――不管是以什么方式,不管是以什么标牌,不管是以刀枪、金钱还是话语……总归一样。尼采说对了 权力意志。所有的种子都想发芽,所有的萌芽都想长大,所有的思绪都要漫展,没有办法的事。把弱者都聚拢到一块去平安吧。弱者中会浮涌出强人。把强人都归堆到一块儿去平等呢,强人中会沉淀出弱者。把人一个个地都隔离开怎么样?又群起而不干。小时候,我们几个堂兄弟之间经常打架,奶奶就嚷“放在一块儿就打,分开一会儿又想!”奶奶看得明白,就这么回事。

素材运用:作者在此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宏观的人类图景,内体的诞生同时将人们相互隔离开来,在心灵问产生隔膜的同时也产生了消融这一隔膜的渴望,而这就是爱。或许,这就是人类最真实的处境 隔膜着并渴望着 孤独着并相互温暖着。

话题拓展:爱的力量

真正的好艺术

听说有一位导演,在反驳别人的批评时说 “不管怎么说,反正我是让观众落了泪。 反驳当然是你的权利,但这样的反驳很无力,让人落泪就一定是好艺术吗?让人哭,让人笑,让人咬牙切齿捶胸顿足 都太容易,不见得非劳驾艺术不可。而真正的好艺术,真正的心路艰难,未必都有上述效果。

我听一位批评家朋友说过一件事:他去看一出话剧,事先掖了手绢在兜里,预备哭和笑,然而整个演出过程中他哭不出也笑不出,全场唯鸦雀无声。直到剧终,掌声虽也持久,但却犹豫。直到戏散,鱼贯而出的人群仍然没有什么热烈的表示,大家默默地走路,看天,或对视。我那朋友干脆找个没人的地方坐下来发呆。他说这戏真好。他没说真像。他说看戏的人中有说真好的,有说不好的,但没见有谁说真像或者不像。他说,无论说真好的还是说不好的,神情都似有些愕然,加上天黑。他说他在那没人的地方坐了很久,心里仍然是一片愕然,以往的批评手段似乎都要作废,他说他看见了生命本身的疑难。这戏我没看。

素材运用:什么样的艺术才是真正的好艺术?作者在这则随笔中,至少从三个方面谈了自己的感悟。首先,好的艺术不在于模仿现实的“像”,相反,艺术家是要通过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表达自己独特的生存体验,给观众以超越日常生活感受的不同感受。第二,好的艺术不在于从情绪上给观众以影响,一个好的作品或者让人哭或者让人笑,但这都不是决定其好坏的根本。第三,好的艺术要指向生命本身,激发人们去审视自己在这个世界上的生存,生存的意义、神圣、矛盾或者虚无等等。可以说,一个人正是在这种审视中,才能让自己的生命更为饱满,而艺术正是要达到这样的效果。

随笔集范文第6篇

被放逐后的安慰,敷衍了事,混杂的人流中,即时拥挤也不会感觉的到,这不是麻木,而是迷茫,当走到尽头的那一刻,才发现,狼狈不堪的原来是自己所导的一场戏……

苦笑、伪装后的笑容并没有带来丝毫的疲倦,那些残留的笑过于迂腐,变得假惺惺。然而欢笑过的终究会被取代,所以好好把握,别让这些从身边溜走……

来到这个原本不属于我的地方,那段字迹,永远不会被抹杀,没有值得与不值得,就像你、不会拒绝任何一个人……

刹车声,略显得不真实些,缺少了紧张感,却还是回头看,不解的是,回头的那一瞬间,却连回声都听不到……

随笔集范文第7篇

静止……

呼吸的声音变得越发的强烈,胸口透不过气来,辗转反侧的,瓦解内心的情感,却不知不觉进入梦乡……

那种支离破碎的感觉,在夜幕下显得格外的宁静,可梦是相反的,我想他和她同时也会联想到一些模糊的影子,我、所挣扎的,可惜这不是叹服,强大的吸引力是我所抗拒的,黑洞消失的那一刻,不知会带走多少人内心值得满足的东西,然而属于我的东西,会不会在这个夏天逃离了整个视线???

总是坦然的面对,承载了太多,消磨着,就像是在倒带,看不透的紧张感,如恢复记忆的头痛,并非无法开口,只是不想让别人比自己还更加的可怜……

那阵消失的风……

吹进我的漩涡……

正在转动……

持续转动……

永久的转动……

随笔集范文第8篇

就要勇敢的去做。

不要在乎结果如何,

重要的是享受过程。

不要待长大后才后悔,

说如果当初我怎样做了,就不会有这样的一个结局。

这正是我最害怕的一点,

梦的舞台永远会因你而更精彩,

因你的梦而等待你的到来。

输了想哭泣,

不管泪水的宝贵,

卧在被窝里大哭一场。

或许直爽一点,

输了就输了。

何必哭泣呢?

就当是一个恶梦。

泪水流露,

不管你是男孩还是女孩,

都请好好的珍惜你的泪水。

每个孩子都是世界上的唯一的,

绝不会再有第二个。

都是世界的未来。

需要的是长辈们的关心和鼓励,

而不是更多的责骂和批评。

随笔集范文第9篇

敏锐的女生尖刻的说:

“看看吧,男生的零食比女生的零食还丰富多样;男生的头发比女生是秀发还整齐油亮;男生的服饰比男生的裙衫还花里胡哨。课堂上,男生发言扭扭捏捏,比大小姐还惺惺作态呢!男生退化了吗?”

老师语重心长的说:

“看看呀,现在的男生缺少阳刚之气,眉宇间少了咄咄逼人的霸气,行动中缺少了坚强的意志和成熟的心智。总的印象是没有了一鼓作气的奋发精神和积极进取的斗志。”

My God(天啊)!男同胞们,你们听到了吗?我们会成为“男青年”缺乏的一代吗?

是啊,五根指头伸出来有长短,长江黄河还有支流,况且我们这群男生呢。

不过,义愤填膺没有用。我们还是敞开胸襟,接受这些虽然包装粗糙的馈赠吧,坦然的接受吧。

回来吧,男生。纵使再多的分流,长江之水,黄河之涛也终将汇入大海。

回来吧,男生。浮躁的身影停一停,稚嫩的心境歇一歇。

随笔集范文第10篇

回首过去,课上陈词滥调,庸俗而乏味,都是酣睡或聊天中度过,甚至习惯于听见铃声,就想好怎么面对这一番唇枪舌剑,然而落败的终究是我。那些惨不忍睹的画面是记忆里不愿提及的,陷入无比的光荣与自豪,往后看到的必定是接连不断的场景,再熟悉不过的画面,一次次的上演,只是更换了主角,亲身的体验这所谓的悲剧……

考试对我而言是场噩梦,繁琐的公式,以及令人颓废的定义,都不由得扑面而来,那些虚无缥缈的记忆,回想起的只是疲劳消耗的状态,便仓促应付这突如其来却毫不知情的怪异举动,歇斯底里般无奈与惆怅……

活在别人眼中的傀儡,在固有的情况下变成臆造的事实,得以想象,城府由浅入深的吞噬着,却只能毫无保留呈现开来,然而会有多少的无知少年葬送在自己别样的青春年华,腐朽不堪,却又是无法掩盖……

我们都在倒带,看到的不过是过去留下的足迹,满眼萧条的景象,没有起点与终点,活在幻想中却不愿揭穿本质上遥不可及的事实,我可笑那些曾经满怀抱负,被新鲜感冲洗后,却还本色依然故我的做着相同的梦,肆意的挥霍着青春,无能为力的做此刻的旁观者……

倒带,在命运中涌动,却又在现实中流失……

上一篇:高中随笔范文 下一篇:什么是随笔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