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一篇范文

时间:2023-10-22 17:29:06

随笔一篇篇1

[关键词]随文练笔;开掘资源;多维度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7)13-0065-01

教材是阅读教学最重要的平台,蕴藏着丰富且极具逻辑性的价值资源,是引领学生语文能力不断发展的助推器。因此,教师要摒弃传统教学中对文本内容的体悟,将更丰富的视角聚焦在文本的言语形式和写作策略上,并契合学生表达的认知需要,开掘出最适切的语用价值训练点,引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

一、感知w悟,在情境迁移中开掘文本资源

随着学生年级的不断升高,他们的感知能力也有了长足的发展。阅读教学就应该由关注文本内容逐步向文本的言语形式过渡,引领学生在提取感知、涵泳辨析的过程中,感受独特的言语形式所形成的表达效果,并组织学生在深入感知的基础上进行仿照性练习,从而促进学生认知能力的不断提升。

如在《船长》一文中,哈尔威与大副对话的部分,作者在语言形式的运用上就匠心独运,不仅语言简练短促,而且连续对话中没有一处提示语。教师首先引领学生深入对话文本,意识到这种对话方式与韵律形象地展现了当时紧张的氛围与节奏。其次,教师引领学生结合生活经验思考:“还可以在怎样的情境中运用这样的语言方式?”有学生说:“我曾经在医院急症病室,看到医生询问病人家属时的对话,就可以运用这样的语言形式。”于是,教师顺势而导,要求学生想象医生在急诊室与家属的对话,并尝试模仿课文中的对话方式进行描写。

相同的意思、不同的表现方式,就会衍生出完全不同的价值情韵。只有真正发挥文本的语言形式资源,才能真正让练笔实践落到实处。

二、把握特性,在辨析提炼中开掘文本资源

随着语用理念在阅读教学中的不断实施,阅读教学以表达为本位的模式已经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但关注哪些写作策略,如何关注写作策略才能真正促进学生表达能力的有效发展呢?这些都应该充分遵循教材编者设置在每篇文本中的写作价值点。只有这样,才能真正顺应学生基本的认知规律,形成彼此相连、息息相关的语用训练体系。

如《秦兵马俑》《埃及金字塔》《音乐之都维也纳》三篇说明文被设置在同一单元中,既有其文体相同的共性,又分别彰显出与众不同的价值点。以《秦兵马俑》为例,这篇说明文最大的特点在于:作者以全面、细致的观察为起点,借助形象生动的语言进行实写,并通过大胆合理的想象,展现了兵马俑的特点。这种充满文艺气息的表达策略,在一般性说明文中并不常见。因此,教师为学生出示了其他文本中的兵马俑图片,并组织学生在深入、细致观察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想象进行练笔表达。

在这一案例中,教师以单元的整体性视角探寻出《秦兵马俑》作为说明文与其他说明文存在的最大不同,并将随文练笔的训练价值点确定于此,真正发挥了文本的价值资源,丰富了学生的写作策略。

三、整合融通,在类比联系中开掘文本资源

阅读教学中,只有在两篇或者多篇文章的联系对比中,才能窥探出文本独具魅力的语用训练点。因此,教师可以尝试着运用整合的视角,对同一单元中的文本内容进行深入感知,在融通中开发文本资源,为学生表达练笔服务。

如五年级上册人物传记单元中,编者选用了《厄运打不垮的信念》和《诺贝尔》这两篇课文。相同的人生遭遇、相同的锲而不舍、相同的成果丰硕,彰显了两篇文本整合融通的可比性价值,更为重要的是,两篇文本都是属于同一种文体――人物传记类。但深入到文本内核之中进行细致对比,我们就可以发现两篇文本对人物描写的视角和维度的不尽相同。《厄运打不垮的信念》基本上是以整体性概述的方式,描述了谈迁收集素材、到处寻访、灯下疾书的画面;而《诺贝尔》则更多的是通过对人物动作、神态、语言等细节描写来刻画、展现人物形象。正是基于这样的质态,笔者引领学生分别从两篇课文的核心语段中,感受到了这两种写法的不同特点。随后,教师则组织学生尝试运用《诺贝尔》中人物细节描写的方法,来具体补充谈迁收集资料的详细过程,让实践练笔真正尊重了文本蕴藏的价值资源。

在这一案例中,教师通过整合对比的视角,丰富了学生的整体性效益,从别样的视角中发挥了教材文本的内在资源,提升了课堂随文练笔的实际效益。

总而言之,文本是学生学习语言、品味语言、运用语言的首要载体。只有真正挖掘出文本中的价值资源,学生的练笔实践效益才能得到根本性保障。

随笔一篇篇2

作业要分期限、分顺序完成。

寒假初,春节没到的时候,我要先将《寒假生活》的薄本作业每科一天做两页,这样到了春节,我就仅剩一半的《寒假生活》了。其次,老师留的语文随笔是最头疼的,也要在这个时期,完成两篇(共六篇)。随笔取素材是非常重要的,寒假这前几天我也只能在家里宅着为春节做准备,还有一日好多节的课外班,所以随笔不能“突击”多写,待到过完春节,我就可以去更远的地方开阔我的视野,收集我的素材,这样的写作才真实而轻松。数学卷子可以伴着英语报纸一起写,科目混搭、劳逸结合、效率多多。历史、地理由于作业不多,基本上可以一周内搞定。至于春节时期的一系列拜年了、写春联了,我也要在这一时期筹备喽!

春节后,应该剩下两周左右,这时按我的计划作业已经被完成了一半,剩下的无外乎就是四篇随笔与一些春节心得感想,还有假期生活的经历展板,那些是我最喜欢做的了,相信那时我一定能轻松应付。

2.娱乐篇

寒假轻松过,娱乐少不了。

这个寒假,相对于小学的我,“压缩”了不少,小学时,作业还没现在这么多,一共就三科,“突击”的话前两周就做完了。要问剩下的时间?玩!可现在,玩,也不是日复一日的了,不能再向小学一样很傻很天真。所以我都计划好了。在寒假初期,我尽量还保持紧张的完成作业状态,等我学累了,春节的喜庆也就来了,那时,还怕玩不够吗?春节七天乐,我可以放鞭炮、上网、玩游戏、看电视等等等等,以往年的经验来看,那是寒假最快乐的一部分了。春节过后,激烈的玩耍风气也要降到低潮了,可那么多时间(两周)怎么过呀,除了所剩无几的作业,我想少不了一个重要的环节——外出旅游。

那应该是春节过后了,远方的山光水色正在吸引着我,我已经等不及了,多想在那时,去登山、去滑雪,去享受静水的幽然和乡村的宁静。更重要的是,我还有四篇语文随笔呢!那时候,我要把它都写成我在游历中看到的山山水水,那一定是四幅美丽的写生画!

旅游的娱乐不会持续太长,到了最后几天,我必须要调整心态,迎接新学期的到来,那时,最好利用起来最后的闲暇时光,读一本好书,在业余中感受寒假。

我的寒假,我希望它是知识的宝库,是轻松的乐园,是美丽的图画。

这就是我的寒假计划!

随笔一篇篇3

随笔是随笔一记意思。是散文的一个分支,是议论文的一个变体,兼有议论和抒情两种特性,通常篇幅短小,形式多样,作者惯常用各种修辞手法曲折传达自己的见解和情感,语言灵动,婉而多讽,是过去社会较为流行的一种文体。随笔作为一种文学样式,是由法国散文家蒙田所创的。通常指一种散文体裁,随手笔录,抒情、叙事或评论不拘,篇幅短小。或指听课、读书时所作的记录。随笔这类文章,或讲述文化知识,或发表学术观点,或评析世态人情,启人心智,引人深思。在写法上,它们往往旁征博引,而不作理论性太强的阐释,行文缜密而不失活泼,结构自由而不失谨严,因此,富有“理趣”是它们的突出特色。

(来源:文章屋网 http://www.wzu.com)

随笔一篇篇4

【关键词】郭店楚简;书法艺术;特征;探析

1993年10月在湖北省荆门市郭店村1号楚墓里,出土了一批竹简。计有804枚,有字的竹简730枚,总计有13000余字。

整理者依据竹简的形制、抄手的书体和简文内容进行了分篇,共分为《老子》(甲、乙、丙)、《太一生水》、《缁衣》、《鲁穆公问子思》、《穷达以时》、《五行》、《唐虞之道》、《忠信之道》、《成之闻之》、《尊德义》、《性自命出》、《六德》、《语丛》(一、二、三)等16种文献。其中《老子》(甲、乙、丙)和《太一生水》两篇是道家学派的著作,其余都是儒家学派的著作,且大部分都是古佚书。

郭店简字迹大多明晰,书风精美古雅,给我们以清新的视觉享受,称其为当时楚国的书法精品亦不为过。

一、郭店楚简的书体分类

遍览全部郭店楚简书,该批竹简并非一人一时所书。由于郭店简抄手众多,其书风也因抄手的书写风格而各异其趣。对其进行书体特征介绍之前,要先进行书体归类。利用各篇著作皆有的常用字为考察对象,对全部楚简书体进行了分类梳理。我们将郭店简大致分为五大类:

第一类:《语丛一》、《语丛二》、《语丛三》;第二类《鲁穆公问子思》、《穷达以时》、《缁衣》、《五行》;第三类: 《老子甲》、《老子乙》《老子丙》、《太一生水》《语丛四》;第四类:《成之闻之》、《性自命出》、《尊德义》、《六德》;第五类:《忠信之道》、《唐虞之道》。

(一)、第一类根据《语丛一》、《语丛二》、《语丛三》三篇都含有的常用字“又”、“也”、“之”、“其”、“不”等字,我们判断它们为同一种类型的书体。这一组常用字的书写比较端正,线条干净匀整。

(二)、第二类《鲁穆公问子思》等篇中,选出的常用字为“而”、“其”、“也”、“之”、“可”。其中““而”字的书写比较特殊,线条弯曲流畅,如美丽的少女在翩翩起舞。(表2)

(三)、第三组类型含有的篇幅最多,共五篇《老子甲》、《老子乙》《老子丙》、《太一生水》《语丛四》。共选出六个常用字“是”、“其”、“之”、“而”、“也”、“又”。“而”字的书写特殊,最后一笔呈反“S”型,且由一笔完成。在第二组中,“而”字最后一笔的中间处为折笔。(表3)

(四)、《成之闻之》、《性自命出》等篇属于第四种类型,含有的常用“之”、“不”、“而”从整体上看线条粗细变化强烈。线条弯曲,富有动感。(表4)

(五)、第五组类型《忠信之道》、《唐虞之道》,两篇出现频率较高的常用字为“之”、“其”、“而”、“不”等。这组书写最有特点的字为“而”字。和其它组的“而”字有明显的不同,笔画换向处呈方折。从整体上看线条厚重圆润,墨色集中。(表5)

综合以上的常用字分析,故把郭店楚简的文字风格分为五种类型。

二、郭店楚简书体特征分析

在简牍文字发现之前,我们所看到的都是契刻文字,如甲骨文、金文、刻石等。20世纪以来可以说是一个大发现时代,战国、秦汉等时期的简帛陆续被发掘,使我们有幸亲眼目睹古人的真实手书墨迹,实为幸事。简牍墨迹由于是用富有弹性的毛笔蘸墨写在简牍上,故可以较准确地反映出毛笔运行的轨迹及用笔力度的变化。提按分明,使笔画有粗有细,变化万千。笔画转折处也更加灵活。相对而言,甲骨文属于契刻文字,笔道单一。金文是先书后铸,也有直接用刀刻写的,故甲骨文、金文会因契刻与铸造等因素的影响而带有刀笔的味道,并且是经过先刻后写的二次加工,失去了笔画原貌。碑刻也会随着时间的流逝,受到风吹雨打的腐蚀,出现风化的现象。既使是拓片也会和原来的面貌有所差异,不能完全真实地反映当时的书写水平。

战国时期简牍是最主要的文字载体,简牍书它反映了汉字的演变和书法的发展历程,是研究中国古代文字和书法发展史最珍贵的第一手资料。这一时期书风也朝着多样性的方向发展,或工整端庄或肆意夸张、或瘦硬或圆浑……。从目前楚地出土的简帛材料来看,《曾侯乙墓竹简》当为早期的代表,其书体恣肆浪漫,结构上多简化和异性,字形纵长为主,具有一种雄强之势。用笔呈上拱右耸,线条直、斜、圆、弧交相辉映。其横画落笔重按,沉着稳重,弧形线条潇洒优美,竖画案立悬针,斜笔露锋坚挺有力。

战国中期简牍的代表是《包山楚简》,其最大特点是常运用笔画的排叠,使结构紧密。许多字的用笔有许多隶化信息。个别笔画出现蚕燕之意。这是楚简中隶化程度较高的作品。

《郭店楚简》乃为战国中、晚期的代表,那么该时期简牍书法具有何特点,我们就以郭店简为例将分好的这五大类书体作些解析和品鉴。

1、空灵简古型

第一类书体只有三篇——《语丛一》、《语丛二》、《语丛三》,都是由短章杂凑,一章一章分开抄写,每章只有两三简,平均每简写有七、八字,内容、形式等和《论语》很像。布白疏朗、空灵简古,从整体风格上即可辨别出与其他类字迹的差异。笔画干净利落,起笔多露锋轻入匀速加力,收笔轻提,形成尖起尖收的笔画特征,显得刚柔相济。字形修长,妍媚端庄,圆笔、方笔并用。并且有些字的写法更有向隶书的方向发展,如“而”字 (语丛二),此字在《老子丙》中的写法为 ,可以看出《老子丙》中“而”字中间是两弧笔,更具有篆书圆转的特点。在《语丛二》中将两弧笔改为一竖笔和横折笔,这微小的变化却使字体结构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由圆变方。从中可以看出书体的嬗变过程,即由篆书向隶书的转变。

2、端庄秀雅型

第二类书体是《穷达以时》等篇,这一类从总体上看书风工整秀丽;用笔圆润;结字纵、横走势皆有,纵势突出,字形飘逸;线条灵动、笔法自然、字体清秀、布白匀停。可以说是郭店简里端庄秀雅的代表,也是书写水平最高的一组。

该组有些字的笔画斜笔出锋,好似竹叶。如 (师)字的第一笔、(於)字 的左斜笔。写法是露锋起笔,逐渐加力顺势一转,然后轻提尖出。笔法自然、活跃,形成柳叶形笔画。线条流畅柔和,使人置身于其中,仿佛真的看到柳叶在风中飘曳。让人产生一种远离城市的喧嚣,回到大自然的怀抱,享受清风的抚慰,遥看柳叶婀娜的舞姿。这是一种心灵的碰撞,一种美的享受。这种率性而发的笔画,包世臣在《艺舟双楫》中非常推崇“书法艺术曲线美,贵在自然天成,切忌矫揉造作;贵在由内而外的流露。” [1]

这一类中有些字也出现了隶化的现象,横画已由篆书的圆转弧线写成直线的横画。今以“子”字为例,“子”字在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吴命》简中如图版 ,还保持着楚简文字早期的好圆好曲的古拙形象。而在《穷达以时》中“子”字 的弧线已经变为一横,这种变化从表面上看可能意义不大,但是却不能小觑,这一横画不仅简化了字的写法,提高了书写速度,更重要的是它改变了字的体势,破坏了纯正的周金文篆书法则,向隶书的平直化转变迈进了一大步。

更为有有趣的是这一类书体中同一字的相同笔画大都做同向处理,如 (於)字三横都呈仰视; (而)字的两横都呈俯视; (之)字的左边两竖都向左弯曲。此种写法,应为抄手的书写习惯所致。

结体谨严、搭配协调,我们以简文中的“歌”字 为例。书者将右偏旁“可”部的长横与左偏旁“立”部紧密的穿插,但彼此却不相犯。然后将“可”部的竖弯钩与左偏旁的“口”部距离拉开,但“可”部的弯钩朝向左偏旁的“口”部,在视觉上给人一种两者相吸的感觉,即分而不散。一个字如果一味的争就或一味的避让,就会使字过于密结相犯或松散无神。恰如孔子所云:“过犹不及。” [2] 要“贵偏而得中”(清·刘熙载语) [3] 。而且此字左偏旁的重心向下取势,庄严稳重,具有静态之美;右偏旁向左下方取势,活泼可爱,具有动态之势。以动制静、化严肃为轻盈,整个字动静结合、欹正相辅,达到视觉上的和谐统一。

3、犀利劲健型

第三类书风是《老子甲》等篇,结体已明显从曾侯乙墓楚简的偏长变为扁平,“钉头鼠尾”的笔画特征也大大消弱了。比早期楚简所书的笔画则更为平直一些,虽笔画中也还保留不少弧线。笔法比较丰富,运笔灵活。该类字迹异体字情况频繁出现,如美字就有三种写法。且此类书体和第二类有相似之处就是都喜用饰笔,

另外在字体结构的组合中,为了书写的便捷,常常简省了一些笔画,我们以“是” 字为例。“日”符的横画被省略掉,直接和中间的横画连在一起。且大部分字的横画采取左低右高、向右上方斜耸之势,这一特征在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中也有突出的表现,形成一种楚简中常见的字体右耸格局。

线条粗细变化较大,如“之” 字,该字的横画露锋起笔逐渐加力,收笔果断,具有斩钉截铁之势。而且墨色集中,线条粗重,给观赏者的视觉感受是往前凸出即感觉上离观者近;横画上面的三笔则线条纤细,在同一平面上给观赏者的视觉感受是往后凹进,即感觉上离观者远。这样一远一近,一粗一细,富有起伏变化,达到一种特殊的视觉效果,富有艺术趣味。

4、夸张浪漫型

《成之闻之》等篇,这一类是郭店简中比较有特点的。线条多用曲线,且富有粗细变化,笔锋的开合起伏很大,字形较大,有阔达之感。这种书体类似钟鼎铭文中的鸟虫书,有明显的装饰意义。在历年出土的楚简中从未发现,可谓独树一帜。

鸟虫书传说在仓缬造字之前的先人们就已经运用了,在春秋战国时得到长足发展。但具体的起始时间史籍上并无记载。至于始创于何国,从最早的鸟虫铭文器上的字体分析来看一般认为是楚地,也有认为是出自越国。

(1)这一类文字形体纵长、仰首伸足,笔画多波折弯曲,富有装饰性的特殊风格,可以认为是竹简上的“鸟虫书”。鸟虫书的特征之一是笔画故作蜿蜒盘曲之状,犹如虫类身体之弯曲,这在鸟虫书的代表作之一《王子午鼎》铭文中就有所体现,用红色圈住的部分,我们再将简文中符合这一特征的字例出,会发现它们之间存在很多相似之处——以曲为美,多姿多彩。还有的笔画长脚下垂,屈曲如“虫形”

(2)大部分笔画则呈“丰中首尾锐”中部鼓起,首尾出尖之状。丰中首尾锐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中间肥硕,两端尖细,另一种是笔画较纤细,状如“蚊脚”。

5、厚重朴茂型

第五类字迹可以用“厚重朴茂”来形容其特征。书写也较率意泼辣,虽没有第四类《忠信之道》等篇的风格夸张浪漫,但是可见其字迹的随意与古拙,书写比较快,也较潦草。线条粗重,墨色集中,有一种厚重朴茂的笔趣。有些笔画走笔疾速劲挺,收笔尖细瘦健。全篇布白疏密相调、错落有致,字形有大有小,千姿百态。笔画的转弯处,虽还留有篆书圆转的形态,但已有方笔。横画大多平直,竖笔则多带弧意,且末端善出锋转笔,带有弯钩的笔致态势活泼,更具有节奏感和跳跃感;

郭店楚简是由专人抄写的先秦道家与儒家文献。对于思想史、文化史研究的价值自不待言。而从书法艺术的角度来审视,它是研究战国楚系文字书法难得的珍贵史料,具有很高的书法艺术价值。出土的简牍中文书、卜筮类竹简,因实用性较强,故书写随意,书写水平较差;典籍类竹简所抄写的是经典文献,一般都是用来收藏的,故价值高于其他类竹简,所以相对而言他们的书写水平也应该是简牍中较高的一类。郭店楚简抄手众多,书法风格各有千秋,让我们更多地了解了当时人们的审美取向,同时对书法史的研究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更是为崇古的书法爱好者提供了不可多得的临摹精品。

【参考文献】

[1](清)包世臣著,李宗玮解析:《艺舟双楫》(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4年10月)

[2]张燕婴译注:《论语·先进》(中华书局,2006年9月)。

随笔一篇篇5

如果按每篇平均350个字的字数来算,居然已经有一百二十多万字了。

这真的是个让人惊讶的数据,我还特地看了几遍那个数字,觉得自己是不是看花眼了。

事实上,这几年的确在这里敲敲打打地累积了近一部长篇大部网络小说的字数。

突然对于积攒,积少成多这两个词特别有体会。

也特别感谢作文库平台,让我肉眼可见地看到关于坚持,关于积累的成绩。

从第一次发现它,偶尔随性地发上一两篇,到一两年的中断,再到后来断断续续,再到近两年还算频繁的敲打。

同样,我也获得了相应的稿酬。

在这一点上,特别地感恩,感谢平台的包容度,以及近台人工默默的付出。

这三千多篇里,有感悟,有回忆,有杂谈,也有天马行空。

虽然我觉得自己几乎是随性而学,进步并不明显,但唯一可以一谈的就是还能时不时提笔写上三五百字,保证了不至于文句不通顺的毛病。

不过,近来我觉得,如果想要提升自己,就文章内容与文笔还是再加一把劲。

随笔一篇篇6

关键词:小学语文 情感渲染 巧设情境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097(2013)02-0081-02

作者简介:周莹兰(1974―),女,江苏兴化人,中学一级教师,小学高级教师,江苏兴化市陶庄中心校语文教师。研究方向:小学语文教学。

对于小学生,很多老师都想努力打造一个生动而富有魅力的课堂环境。比如有些老师会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全方位调动学生们的听觉、视觉、触觉,利用设置问题等多种方法来创设形象生动的情境,渲染出富有感染力的情感,以此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的各种感官同时动起来,多角度感受教学内容,引发学生深入思考,从而轻而易举地实现教学目标,使语文教学变得轻松而愉快。小学语文教学的方法越来越丰富多彩,其中情感渲染和情境巧设的教学方法越来越被广泛运用。

一、联系生活实际创设情境

以苏教版五年级上册《师恩难忘》一文为例,教师为了有效地导入课程,会先营造出一个情境以便引入“师恩难忘”这个话题。笔者通过自己的回忆,先说说对自己有影响的几位老师,他们的哪些品格影响了自己,自己从他们的身上学到了什么。之后再来和学生互动:“同学们,在你们这几年的学习生活中,遇到过让你觉得难忘的老师吗?如果有,他们的哪些品格让你觉得难忘呢,你们的感情是不是也和老师当年一样呢?”笔者选出几名学生来回答这个问题,调动起课堂氛围和情感基调。在学生回答的过程中,其他学生也在思考和回忆,以此把学生的感情都带到“师恩”这个主题下来。由此便完成导入课:“现在大家的心里都有那一位让你难忘的老师,下面,请同学们带着这种感情进入今天的学习,来听一听著名作家刘绍棠对儿时老师的回忆。”这篇课文主要讲的是作者刘绍棠对小学一年级时一位教学有方的田老师的点滴回忆,抒发了他对老师的尊敬和感激之情。笔者针对这篇课文的特点,让学生分段朗读课文,在穿插提问中问学生:“你们也想有一个像田老师这样的老师吗,为什么?”以此为小话题,让学生抒发一下由这篇课文产生的情感和回忆。这种渲染情感和巧设情境相结合的方法,不仅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也会加深他们对这篇课文情感的理解,而且锻炼了学生的情商,增强了他们的情感感悟力。

这种教学法不是随意而为的,它有一定的内在要求的。新《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要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需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笔者也是努力将这种教学方法融会贯通在自己的教学活动中,以此有效激发学生兴趣、丰富学生感知、启发学生思维、引发学生想象,实现预期目标,促使学生情感活动与认知活动在情境中融为一体。

二、注重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加强感官刺激

这种教学法是丰富灵动的,它适用于不同类型的课文,并且在许多课文的教学中都产生了很好的课堂效果。笔者在讲解《在大海中永生》这篇课文时,就充分运用了这一方法。

《在大海中永生》这篇课文讲述的大概内容是:伟人邓小平的骨灰撒到大海中的感人故事,歌颂了伟人的高尚灵魂和伟大业绩,表达了人民对伟人深深的怀念。笔者讲这篇课文时,考虑到学生的年龄,他们对这段历史大部分的情节不太了解,所以教学时必须要有详实的资料作为补充。因此,笔者通过播放一些有关伟人的歌曲、纪录片,让学生模拟邓小平和撒切尔夫人之间的那段著名的对话,把学生引入情境,使他们对伟人充满好奇和敬佩,让他们感受邓小平的精神光辉和人格魅力,以此来激发学生热爱伟人的情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通过情感渲染与巧设情境让学生进入历史,深情地缅怀逝去的伟人,进而充分理解这篇课文所要表达的感情。

三、融入情感渲染,加强情感感悟力

这种教学方法的形式是多样的,在笔者讲解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牛郎织女》这篇课文时,笔者没有直接开讲。因为牛郎织女的故事学生虽然都早已听说,但是其中的许多曲折细节对学生来说仍是陌生的。于是,笔者为了使学生更加深刻地了解这段凄美动人的爱情故事,便选了秦观的《鹊桥仙》来导入教学: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笔者把这首词写到了黑板上,让学生们齐声朗读,他们读得意犹未尽,许多学生都重复念着那句名句,“两情若在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笔者便趁着学生的情感沉浸在这种凄美的感情中时,给他们讲了这首诗的大概内容。这首词写的是男女之间的爱恋,两人相爱但是又不能长相厮守,彼此都怀着无比的思念,盼佳期,盼伊人,思愁百转。以此方法使学生的情感和好奇到达高峰,由此引出课文――《牛郎织女》。

之后笔者先让学生通读课文,根据学生的概括梳理提纲(以织女为主线):幸福生活―被王母抓走―呼牛郎相救―七夕相会。在此处笔者又设置了一个情境,就是让学生分组,在刚刚梳理的提纲中选择不同情境进行表演,以此让学生的内在感情外化表现出来。这个环节的效果超乎了笔者的想象,有的学生在表演‘被王母抓走’这一情节时失声哭了出来,笔者也被其深深感动。这也坚定了笔者以后在教学中更多运用这种教学法的信心。

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曾说过:“教学法一旦能触及学生的情感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法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笔者也通过这种教学方法收获了更加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成果,使学生收获到远远超过知识本身的东西,那是情商的锻炼和提升。

随着新的《语文课程标准》理念的不断深入,新一轮的教学改革进行得如火如荼,小学教育更是要紧随其后。而小学语文情感渲染与巧设情境相互搭配,不仅可以增进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而且大大提高了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益和效率。目前,我国的小学语文教学现状要求广大工作在一线的小学语文教师,不仅要牢固树立和深刻体会“新课改”的相关精神和理念,而且要将其贯彻到实际的教学实践中去,不断创新语文阅读教学策略,不断更新语文阅读教学思想,不断丰富和发展语文阅读教学实践,为国家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胡振席.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能力的培养[J].基础教育参考,2009,(6).

[2]杨会.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探索[J].成才之路,2011,(9).

[3]金凤.论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机整合[J].科技信息,2010,(21).

[4]蒋碧野.“感受―升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模式建构研究

[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1.

[5]刘锐.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摭谈[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1,(2).

随笔一篇篇7

关键词: 重新语境化; 改适转换; “彭宇案”

中图分类号: h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055x(2012)04-0074-05

一、引言?

重新语境化(recontextualization)是bernstein[5]在研究社会教育学时提出的概念。它指的是把某些要素从原来的社会实践中提取出来, 并将其置于新的话语实践中的过程。这一过程通常伴随着话语要素的改适转换(transformation)。因此, 话语经过重新语境化后, 或多或少会与原始话语发生偏离。目前, 重新语境化与改适转换的研究大多集中在政治话语分析中[3-4],[6-11], 较少出现在其它类型话语的分析中。鉴于此, 本文选取媒体话语为语料, 以“话语历史-语境分析法”为研究方法, 对其进行重新语境化与改适转换的研究, 力图揭示二者与话语解读之间的关系。

二、重新语境化与改适转换?

(一)重新语境化与改适转换的界定?

重新语境化这一概念是由bernstein[5]最先提出来的。他指出, 教学装备(pedagogic device)常常包括三个场所: 一为生产知识的场所(常指大学), 二为重新语境化, 三为知识再现的场所(常指中、小学等教育机构)。重新语境化处于知识生产和再现的中间阶段,协调两者的关系。?

后来, 许多学者结合自身研究领域, 对这一概念进行了进一步的阐述。[3],[6],[12-15]总体而言, 重新语境化是指从原来语境中提取部分语篇、符号或意义, 并将其置于新语境中的过程。?

与重新语境化相互交织的另一个概念是改适转换。fairclough认为, 改适转换指的是改造一种社会实践, 将其转变为另一社会实践的过程。“其间涉及经济、政治和社会领域之间关系的重新建构(re-structuring), 也包括社会生活不同层级之间关系的重新调级(re-scaling)。我们亦可将其看作社会实践网络的变化或话语秩序的重新建构或重新调级。”[16]?

(二)重新语境化、改适转换与互文性 ?

结构主义语言观认为, 语言是一个自成的符号系统, 能指与所指之间具有任意性, 语言意义是在系统内部实现的。[17]这种语言观忽略了语言与社会现实的联系。?

与saussure的观点不同, bakhtin强调语言活动的社会语境, 并提出了对话理论。他指出, 语言并非自给自足的系统, 它的产生、实现、发挥和回应都只能在同他人的交际或对话交流中实现。语言使用在某种程度上既回应了上文, 也寻求和促成了下文对其的回应。任何语篇都涉及对之前语篇中部分要素的挪用, 都是在重新阐释之前语篇的基础上发展自己的语篇的。[18]?

在总结bakhtin的对话理论和saussure的结构主义语言观的基础上, kristeva[19]提出了互文性(intertextuality)的概念。她认为, 任何语篇都包含不同语篇的交集, 在某个交集上至少能读到一个其它语篇。语篇是由引语拼凑而成的, 任何语篇都是在吸收、改造另一语篇的基础上产生的。kristeva将这种特性称为“互文性”。这一概念诞生后, 迅速成为语篇分析的焦点。它既可以指代读者在阅读语篇时, 利用已有的背景知识对语篇进行的探索, 也可指代作者在生成新语篇时, 为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语篇, 对之前语篇进行的具体指涉。[20]?

互文关系产生于语篇传播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 语篇的部分要素从之前的情境中被抽离出来, 然后放置到新的情境中。我们将前者称为去语境化, 将后者称为重新语境化。[21]?

重新语境化涉及旧语境的瓦解和新语境的产生。而语境对语篇的意义具有决定性作用。[2]因此, 原语篇要素在融入新语境时, 意义总会经历一定程度的变化。[18]重新语境化的过程, 也伴随着改适转换。重新语境化不是对旧语篇的简单重复, 而是在一定的忠实程度下, 对其进行改适转换。事实上, 原语篇要素在向新语境迁移的过程中, 形式也会发生相应的改变。正如fairclough[22]31所说, 语篇在从一种体裁向

一种体裁转化和迁移的过程中, 语言使用者会以特殊的方式对其进行改适转换, 以适应各种体裁的特殊要求。这些变化和改造都是为语言使用者所利用的。他们依据自身的目标、价值观念、利益立场来改造旧语篇。即便是对旧语篇的直接引用, 也常常附带语言使用者的理解与评论, 因此承载了新的意思。[23-24]?

由此可见, 互文性的生成往往涉及到重新语境化与改适转换。对后两者的研究有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并进一步挖掘这一过程背后的意识形态意义。?

(三)前人对重新语境化与改适转换的相关研究?

关于重新语境化与改适转换的规律及具体过程, 许多学者进行过深入的探讨。如van leeuwen[25]及wodak[3]等曾指出, 说话者再现话语时, 有可能对话语进行要素增加、要素删减、要素重组、要素替代等改适转换。fairclough[22]139则认为, 话语的改适转换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这些原则决定了重新语境化时话语的保留或缺失、抽象程度、出现顺序及附加信息(如原因、目的、作用等)。?

van leeuwen & wodak[6]运用话语历史分析法研究了奥地利政府对移民申请的拒绝信, 并指出, 政府在重新语境化相关法律条文和移民背景时, 使用了特定的话语策略和改适转换, 使奥地利政府控制外来移民这一举措变得更加合法化、合理化。? 在研究家庭话语时发现, 家庭成员在重新语境化先前话题时, 并非简单地重复。虽然话题呈现出一种循环的趋势, 但它在家庭成员交际互动后, 要么获得新的意义, 要么以一种新的语气被呈现出来。家庭成员间正是通过这种互动方式达到和睦融洽的。同年, gordon[8]也做过类似的研究, 他把家庭话语的重新语境化与他们的情景身份联系起来, 总结出了家庭话语在不同场合的重新语境化规律。?

hodges[9]在研究美国政府就伊朗问题召开的新闻会时发现, 政府代表着眼于先前话语中的某些要素并进行选择性地删除, 从而使得美国对伊朗做出的裁决合法化。?

dunmire[10]在研究布什主义安全战略时发现, 美国9/11后的安全战略实质与冷战后的国家安全战略是一脉相承的, 均以维护美国在世界范围内的霸权为最终目的。然而, 布什政府在重新语境化该战略时, 对语篇层面进行了改型, 切断了两者间的联系, 使得9/11事件成为该安全战略的唯一出发点。?

andrus[11]在研究美国的一起家暴案时发现, 受害者的证词“he has a gun”随着法律程序的推进, 经历多次重新语境化, 从口供笔录, 到庭上笔录, 到最后案件的判决, 语篇和语境不断地被简化, 使其成为法律认可的“惊骇传闻的证据”。该研究表明, 法律话语总是不断地简化证词的语篇和语境, 使证词处于一个再文本化改适转换的结果往往是新话语的再文本化(entextualization)。所谓再文本化, 就是把话语的部分要素转化成文本, 将其从旧语境带到新语境中的行为。在再文本化过程中, 语言使用者既可保留旧语境的痕迹, 也可以为文本创造一个崭新的语境。[7]78 和重新语境化的循环递归过程中。?

我们不难看出, 前人关于重新语境化与改适转换的研究大多集中在政治语篇上, 较少涉足社会新闻语篇。而社会新闻语篇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记者在报道社会新闻时能否做到如实、客观, 会对公众的社会认识产生重要的影响。本文以一则社会新闻报道为例, 试图探讨该事件进行过程中的重新语境化和改适转换机制。

三、语料与分析方法?

(一)语料?

2006年11月, 26岁的彭宇与64岁的徐寿兰在南京某一公交车站不经意间发生了碰撞, 老人跌倒在地, 彭宇随即将其扶起并送往医院。后来, 两人发生纠纷且未能就意外赔偿达成和解, 老人随即将彭宇告上法庭。随后, 南京某网站以“司法不公、好人做不得”为标题对该案进行了报道, 此案迅速引起网民的广泛关注, 全国各大媒体也纷纷进行了追踪报道。2007年9月, 鼓楼区人民法院宣告此案的一审判决结果。随后几天, 该案的“误判”见诸各大报刊杂志, 舆论普遍认为被告是被冤枉的。直到2012年年初, 案件当事人彭宇公开表示, 他在2006年发生的意外中, 确实与另一当事人发生过碰撞。整件事情峰回路转。本文选取《南方都市报》对该案判决结果的新闻报道作为语料, 重点分析其重新语境化与改适转换的过程及机制。?

(二)分析方法?

本文在整合van dij

jk[1-2]的语境模型和wodak[3-4]的话语历史分析法的基础上, 提出了适用于本研究的分析框架。?

van dijk[1]97强调社会认知(包括个人与社会)的重要性, 认为它是话语和社会的交界面。所谓社会认知是指个人或社会成员共有的知识、信仰、目标、规范、价值系统和意识形态等。[1]113在进行批判性话语分析时, van dijk[1]97提出了“话语-认知-社会三角模型”。他认为, 社会与认知层面的结合为话语的理解提供了整体与局部的语境。[1]98因此, 他把语境模型分析作为话语分析的重要层面。在van dijk[2]76看来, 语境模型是一种特殊的心智模型, 是语言使用者对交际情形的主观阐释。它包括交际事件的背景、参与者以及交际事件三大类别。本案一审判决书从法院公文到新闻报道, 语境发生了较大变化, 值得深入研究。因此, 笔者借用van dijk[1-2]的语境模型, 对该案重新语境化过程中的语境模型的变化进行探讨。?

话语历史分析法(discourse-historical approach)是由wodak等[3-4],[6],[27-28]在研究政治话语时提出来的。受到bernstein的社会语言学和法兰克福学派的影响, 这一方法将追求社会平等作为自己的首要目标。话语历史分析法试图通过结合某一话题的所有历史以及相关体裁、语篇, 来分析意识形态, 揭露话语和权力的关系。话语历史分析法包括三个重要维度: 语料的内容、语料使用的话语策略、以及内容和策略实现的语言手段。为了尽量减少自身的偏见, 话语历史分析家们遵循三角分析原则(principle of triangulation), 即采用跨学科、多方法论以及具体化来源的研究方法。[6]92?

在分析过程中, wodak[4]提出了“三步走”的分析框架。第一步, 确立特定的话语主题; 第二步, 研究语篇中的互文与篇际互文关系; 第三步, 考察话语的语言表现形式。记者在重新语境化该案一审判决书的过程中, 互文与篇际互文策略起到重要作用, 而这二者是通过具体的语言表现形式来实现的。因此, 笔者选取wodak[4]“三步走”分析模式中的后两步, 与van dijk[1-2]的语境模型整合如图1。 ?

如图1所示, 本文从van dijk[1-2]的语境模型着手, 对一审判决书的产生及其重新语境化过程中语境模型的变化进行逐一分析。语境模型涉及交际事件的背景、参与者以及事件本身三大类别。在对话语产生的语境模型初步了解的基础上, 笔者将挖掘《南方都市报》的报道与该案判决书之间的篇际互文与互文关系, 探讨重新语境化过程中话语、体裁、语篇及话题之间的相互关系。最后, 笔者将考察这一过程中伴随的改适转换等具体的语言表现手段。

四、语境分析? 一审判决书从出台到媒体解读、报道, 再到公众获知、传播, 经历了重新语境化的过程。在此过程中, 新语境不断地偏离原始审判语境, 语境的部分要素被突出, 部分要素被淡化甚至删除。到最后, 形成了远别于最初语境的新语境。原本尚算合理的判决书, 经过重新语境化后成为人们心中“荒谬滑稽”、“促使中国社会道德倒退50年”的“里程碑”。图2展示了这个过程。

如图所示, 判案人员在既有语境下做出一审判决。法官是司法系统的专业人员, 拥有区别于公众的法律知识。如《民法》规定, 法官应运用逻辑推理和日常生活经验, 对证据有无证明力和证明力大小独立进行判断; 民事案件当事人均无过错的情况下, 责任平分; 民事证明标准以证据占优势; 原告举证后, 被告提出积极抗辩须承当举证责任等。在这些原则指导下, 法官参考了原、被告证词, 证人证词, 医院鉴定报告, 开庭笔录以及派出所提供的笔录誊写材料, 做出了判决, 形成了一审判决书。从这些材料看来, 各方的证词有重叠之处, 也有差异的地方。原、被告以及目击证人提供了不同版本的证词。这些证词在一审判决书中均有所体现。自网络报道“彭宇案”以来, 此案受到媒体的密切关注。该案判决书出台后, 不少报刊媒体的记者对其进行了解读。媒体记者解读的语境与司法人员拟定判决书的语境不同。首先, 网络曝光以来, 网民们一边倒地支持彭宇, 舆论已经先入为主地形成了“彭宇做好事被冤枉”的印象。其次, 当今中国社会的“三仇”问题突出, 普遍存在仇富、仇官、仇警情绪。此案原告儿子恰恰为人民警察, 其特殊身份容易让人联想到司法系统的腐败、官官相卫。再次, 大部分媒体记者没有法律知识背景,

不了解民事案件的判案原则。在法官看来, “按日常生活经验”、“常理推断”为《民法》的明确规定, 合乎法情。而在媒体眼中, 法院这个正式机构, 运用“日常生活经验”判案, 彰显儿戏。?

在远别于审案人员语境的新语境中, 媒体记者做出了偏离原文审判书的解读。带着这种解读, 记者们开始编辑新闻报道。与解读判决书时不同, 记者在撰写新闻报道时, 还需考虑新闻刊登后的影响力、吸引力以及社会反响等等。如前文所述, 此案在判决前, 已吸引了众多目光。公众一边倒地支持彭宇, 认同“做好事被冤枉”的说法。而法院的判决结果显然与公众意愿相违背。为了迎合公众, 记者刻意引导该判决书的解读, 有意地突出、强调与公众想法不符的部分, 而淡化判决书中符合情理、法理的部分, 以达到吸引读者眼球、引起读者共鸣的目的。?

公众在阅读报道前, 对此案已有初步的印象。加之近年来各种诈骗案被纷纷曝光, 公众对助人为乐之事颇为顾忌。人与人之间缺乏信任, 社会渐渐形成一股“世风日下, 人心不古”的悲观情绪。在这样的语境下, 公众阅读了被媒体刻意撰写的新闻报道。不难想象, “好人被冤枉”, “司法不公”等印象再一次得到强化。最后, 公众之间相互传播这则消息, “彭宇案”自然就成了“助人被冤枉”、“司法不公”、“社会道德滑坡”的代名词。

五、互文分析与改适转换?

一审判决书重新语境化的过程涉及系列话语的产生, 如审判话语, 报道话语, 评论话语等。因篇幅限制, 这里重点讨论审判话语与报道话语间的篇际互文以及互文关系。笔者对这些话语、体裁、语篇以及话题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 分析结果如下图3所示。

如图所示, 网络对“彭宇案”的报道首先引起了广泛关注, 而后法院一审根据掌握的证据对该案进行判决。报纸、电视等媒体紧接着对该案的判决进行了报道, 产生了相应的语篇(如图中方框所示)。与这些语篇相关的是不同的体裁, 如论坛帖子、法院判决书、新闻报道(如图中虚线椭圆所示)等, 同时它们又与不同的话题(如图中小椭圆所示)相对应。虚线单箭头表示语篇与话题之间的隶属关系。通过研读语料, 笔者发现, 报纸上的新闻报道话题与电视节目上的报道话题基本一致(如图中双箭头所示)。然而, 尽管该则新闻是对一审判决书的报道, 但其与判决书话题交织之处较少, 反而与论坛帖子的话题有较多的重叠(由图中虚线单箭头所示)。这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该则新闻报道对一审判决的消极偏向。?

此外, 语篇内容的改适转换对审判话语与报道话语间的互文与篇际互文关系的建构起到重要作用。因此, 本文重点分析其改适转换的形式。van leeuwen & wodak[6]在他们的研究中曾经提到, 改适转换具体包括四种形式, 即要素删除、要素添加、要素替代以及要素重组。?

(一)要素删除?

此案提供的审判理由共有四条。首要理由是: 原告的伤是与他人相撞而致, 被告作为下车第一人, 与原告相撞的可能性较大。派出所最初询问的笔录和电子文档显示, 当时被告并不否认与原告相撞, 只是认为, 是原告撞了自己, 而非自己撞了原告。第二条理由为, 证人未能见证原告跌倒瞬间, 既不能证明原、被告相撞, 也不能排除其可能性。第三条理由为, 被告提出见义勇为的时机不令人信服。第四条理由为, 原告家属在场的情况下, 被告为原告垫付医药费的行为不符合日常生活经验。?

下面我们来看看《南方都市报》对此案判决理由的报道。?

昨天, 南京市鼓楼区法院对彭宇案做出了一审判决, 称“彭宇自认, 其是第一个下车的人, 从常理分析, 他与老太太相撞的可能性比较大”。裁定彭宇补偿原告40%的损失, 即45876元, 10日内给付。?

判决书中还称如果不是彭宇撞的老太太, 他完全不用送她去医院, 而可以“自行离去”, “但彭宇未作此等选择, 他的行为显然与情理相悖”。?

《南方都市报》2007年9月6日 a24版

?

我们不难看出, 在新闻报道中, 审判理由被简化为“被告第一个下车”, 从四条理由缩减为其中一条的部分要素, 换言之, 记者显然对原文判决书进行了要素删减。这样, 该报道给读者提供的信息就成了: 法官因为“被告是第一个下车的人”, 做出了被告赔偿原告的裁定。记者通过强调“被告第一个下车”、“行为与情理相悖”等

素, 使其它要素变得无关化, 也即, 变相地删除了判决书包含的大部分要素。?添加?

fairclough[22]139认为, 要素增加是在原有话语的基础上添加解释成分或合法化成分(分析、原因、目的等)。在编辑报道时, 作者为使读者接纳自己的观点, 往往会进行要素添加。对比报道和原文判决书, 我们不难发现, 记者在删除了“在原告的家人到达后”、“言明情况”等要素同时, 添加了“如果不是彭宇撞的老太太”这一前提要素。经过这样的改适转换, 审判理由变为“如果不是被告撞人, 被告就不用送原告上医院”。?

紧接着新闻的第三、四段添加了被告和目击证人的情境要素。描述了他们对宣判结果的反应。?

两个月前庭审期间坚持“以后碰到这种事还会出手相助”的彭宇, 在昨天走出法院大门时也没有了当时的坚决, “再不会这么冲动了”, 他说。?

此案唯一目击证人陈先生高呼: “朋友们, 以后还有谁敢做好事?” ?

《南方都市报》2007年9月6日 a24版?

这些要素的增加极大地渲染了好人被冤枉、众人痛心的气氛。在简化审判理由后, 添加这样的情境要素, 作者明显地表达了他对本案“判决不公”的看法。同时, 他也通过新闻报道, 把这种看法投射到读者的身上。?

(三) 要素替代?

本案一审判决书对“赔偿款”做出了定义。法官判决的理由有“原、被告素不认识, 不会贸然借钱”以及“双方到派出所处理本次事故, 在这种情况下, 被告更不可能借款给原告”。然而, 记者报道时, 把上述理由简单替代为 “如果不是他撞的, 应该不会垫钱”。?

公众(包括记者)对司法人员判案原则、依据未必有深入的了解。由于缺乏这种认识, “根据日常生活经验”的判案方式难让众人信服。把原文整整一段的判决理由替换为“如果不是他撞的, 应该不会垫钱”, 这样就更加深了司法人员与公众间的鸿沟, 让公众更确信这一判决的荒谬。?

(四) 要素重组?

要素重组是指要素在顺序排列上的改动。显然, 《南方都市报》的这篇报道进行了这种改适转换。正如上文所述, 该新闻并没有按照原文判决书审判理由的顺序、重要性对其进行报道。作者首先选取了第一条审判理由的部分要素, 而后选择了第四条审判理由的部分要素。经过这样的重组, 原文判决理由变得不堪一击、毫无说服力。?

总体而言, 该篇新闻报道通过强调原文判决书的部分要素, 删除、忽略其它要素, 添加情境要素, 调整要素顺序等改适转换方式, 突出了原文判决书与主流社会价值、道德观念的偏差。把该案的判决结果塑造得公理难容、不堪一击。

六、结语?

本文运用话语历史-语境分析法分析了《南方都市报》对“彭宇案”重新语境化的过程。笔者发现, 从法律文件到媒体报道, 再到读者解读, 该案判决书经历了一个语境不断变化的过程。在不同语境中, 语篇得到了不同的解读。判案人员在其特有的语境下, 根据证据, 对该案进行了判决, 形成判决书。记者在与判案人员不同的语境下, 对该判决书进行了解读。转述判决书时, 记者掺入了自身的理解, 对其进行了要素添加、删除、替代和重组等改适转换, 使判决书逐步偏离初始语境。读者在既有语境和记者创造的语境下, 对判决书的理解进一步偏离。之后, 读者带着这种解读, 对该案进行传播, 这样一来, 舆论就越来越偏离原始真相。对话语重新语境化与改适转换的研究, 有利于发现话语传播过程中的变化规律, 对读者进行批判性阅读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撰写本文的目的即在于此。

参考文献:

[1] van dijk, t. multidisciplinary cda: a plea for diversity [a] in wodak, r. & m. meyer (eds.). methods of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c]. london: sage publications, 2001. 95-120.

[2] van dijk, t. discourse and context: a social cognitive approach [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8.

[3] wodak, r. recontextualization and the transformation of meanings: a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of decision making in eu meetings about employment policies [a]. in s. sarangi & m. coulthard (eds.). discourse and social life [c]. london: pearson education limited, 1999. 185-206

6.

[4] wodak, r. the discourse-historical approach [a]. in wodak, r. & m. meyer (eds.). methods of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c]. london: sage publications, 2001. 63-94.

[5] bernstein, b. the structure of pedagogic discourse: class, codes and control [m]. london: routledge, 1990.

随笔一篇篇8

为什么谈教育科研要从笔者的教育写作说起?这是因为在很多人眼中,教育科研是非常神秘、深奥、高不可攀的事。而作为普通教师中的一员,笔者的教育科研比不少人要宽泛许多――不仅写论文,也写随笔、评论,甚至教育叙事等。就笔者的体会来说,将教育科研泛化,或者说,让我们的教育科研从教育写作起步,与教育写作结合,益处多多。因此,笔者从这一经历出发,结合自身的经验与体会,和大家共同探讨与教育科研相关的话题,或许对那些依然徘徊在教育科研大门外的同行们,去除笼罩在它上面的神秘色彩会有所帮助,并让他们少走弯路,更快获得成功。

一、 “我”的教育科研简况

笔者教师生涯所发表的严格意义上的教育教学论文约30篇,教育评论、随笔超过300篇。

笔者在教师生涯中的教育科研有两个高峰期:一是1995年到2000年,晋升中学高级职称之前的5年,发表教育教学论文约10篇;二是2010年到2012年,发表教育教学论文20篇,教育教学随笔、教育评论近100篇。

前一高峰的动力来自职称晋级――相信这也是今天大多数教师从事教育科研的巨大动力,但太过“现实”与“功利”,所以,虽然一时充满激情,但同时可能随着“功名”的到手迅速消退,往往缺乏可持续性;后一高峰的动力来自自身的表达的需要――这应该是我们今天广大教师共同的教育科研动力。我们不再简单地为职称,而是因为想把工作做得更好,想把自己的认识和思考与同行分享而笔耕。基于后一个原因的教育科研无疑更为主动、积极,热情会更加持久。

笔者过去几十年中的教育写作几乎从未停止,之所以如此,最初是因为喜欢写作,后来则是因为喜欢思考并与他人分享自己的思考。

常常写点东西,是从事教育工作的每一个人应该形成的习惯。因为写的过程是分析与思考的过程,还是不断积累与提高的过程。在长期坚持教育写作的过程中,我们会逐渐形成喜欢观察、思考、研究、写作的习惯,让我们的思想变得敏锐,让我们的写作水平得到提高。另一方面,就教育写作所需要的基本能力――写作能力――来说,我们的老师也不成任何问题,因为大家都接受过10年以上的学校教育――这其中绝大多数人还接受过若干年的“师范”教育,因此,不仅具备一定的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具备一定的文字或者说写作功底。

就笔者个人而言,由于从教之初便喜欢文学、喜欢写作。所以,与其他不少喜欢教育科研的老师相比,笔者的写作涉及的范围要更广一些:也不仅仅是写教育教学论文、随笔、评论,还涉及教育叙事等,并有小说、散文见之《中国校园文学》《雨花》等纯文学刊物和《新华日报》《科技日报》《南通日报》等报刊文学副刊。因此,完全可以说,笔者的教育科研乃是从教育写作起航的,而较为扎实的文字功底,敏于思考、勤于动笔的习惯,对笔者后来转入教育科研帮助甚大。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笔者从文学鉴赏的角度切入进行教材研究,几乎“弹无虚发”,在《语文天地》《中学语文》等刊物上相继发表了多篇论文,《实事求是调整语文教材》一文,被《光明日报》刊登。因此笔者以为,写作习惯的形成与写作能力的不断提高,是我们教育科研起步阶段必须重视的工作。有了这个基础,我们日后在这上面建造高楼大厦就相对容易很多。

二、 普通教师如何从事教育科研

(一) 要高度重视信息的收集、整理工作

要进行教育科研,首先必须了解什么是眼下教育科研的热点和重点,诸多教育教学刊物各是什么定位,都有哪些版面与栏目设置,对外来稿件都有些什么样的具体要求,刊物要求什么样的发稿形式――是普通函件还是电子邮件,电子邮件又要求什么格式,直接“粘贴”还是“附件”,或者两者同时发送,电子邮箱是什么,等等。收集这方面信息的渠道很多,具体来讲有以下几种:

1. 订阅相关报纸杂志

这是一种传统的方法。其特点是成本较大,但同时获得的信息往往十分具体、准确,并且一定程度上是其他方法无法完全替代的。因为有些教育教学刊物网上能够收集到的信息十分有限,原因是这些刊物可能没有上网。例如,吉林的《青年教师》、重庆师院的《师资建设》,在网上可以找到目录,却无法浏览具体内容。

2. 定期到学校图书馆或地方图书馆浏览相关报纸杂志

这是一种低成本的收集信息方法。非常可惜的是,一般说来,无论是学校还是地方图书馆,因为经费等原因,往往订阅的此类报纸杂志十分有限。

3. 登录某些“论坛”

这是一种与时俱进、充分体现网络时代特点的方法。其特点是成本很低,十分快捷,但可能鱼目混珠,需要我们认真甄别。这其中,值得特别介绍与推荐的是“成长论坛”。

这是一家迄今为止笔者接触到的相关论坛中,信息量较大,信息比较准确、可靠的论坛。国内大约有20多家报纸杂志常年在此论坛上征稿、用稿信息。过去两年中,它让笔者获益匪浅。笔者发表的8成以上的教育教学论文,与该论坛有关。举例说,2010年发表在《湖北教育》第7期上的《好教师至少是半个演员》,2011年发表在《青年教师》第3期上的《同课异构与集体备课》,2011年3月23日发表在《教育时报》读书版上的《网络可以深阅读》等文章,严格说来,都是“应征稿”――是笔者从“成长论坛”上看到这些刊物发出的征稿启事,触动灵机写作而成的。至于因为该论坛而获得的数十家刊物方方面面的信息,让笔者知道了“什么稿件往哪里投”一类的情况更是不胜枚举。当然,网上肯定还有其他类似网站,可以为我们进行教育科研、写稿发稿提供诸多帮助。

(二) 要有自己独到的发现

作为教育科研,必须强调“人无我有,人有我深,人深我新”。唯有这样,我们的文章才会具有独到的价值。

“人无我有”强调的是要善于发现。比如我们听课,一些领导和教师手机铃声时常响起,这就反映出他们对我们的授课教师缺乏尊重,而这样的做法,对我们课堂教学秩序也会造成负面的影响。你“发现”了吗?笔者发现了,并且写下了《听课请关机》,该文发表于2010年4月6日的《中国教育报》“现代校长”版。

“人有我深”,强调的是思考比一般人要更为深刻。比如说,中学语文教材在编选上存在不少问题,很多人早已指出。笔者在《中职语文教材需要颠覆性的革命》中则指出,对中职学校来说,鉴于学生的知识基础和培养目标有别于普通高中,因此,现行的语文教材应该彻底推倒,重新构建。此文刊发于《师资建设》2011年第5期。当然,现在看来,这篇论文在结构、逻辑等方面尚存在某些硬伤,但最终杂志还是将它刊发了出来。笔者相信,主要原因是因为笔者在文中所阐述的观点有一定的思想深度,切中了中职语文教材编写中的问题。

“人深我新”,强调的是我们提出的观点和看法在不可能比别人更深的情况下,能够独辟蹊径,让人耳目一新。比如说,今天教育、教师的社会形象大不如前,很多人认为这与我们眼下这个社会“一切向钱看”的风气和职业道德的严重滑坡有关,但笔者认为,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教师职业失去了昔日的崇高感――社会缺少对教师的普遍尊重造成的。阐述这一观点的文章《重建教师的职业崇高感》刊发于吉林的《青年教师》2011年第3期。

(三) 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和理论素养

要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深,人深我新”,一方面我们必须加强学习,让我们对所教学科拥有坚实的知识基础,从而对该学科拥有足够的话语权;另一方面,我们还要高度关心眼下教育界理论研究、教育教学现实研究的新动向、新观点和新理论。否则,你怎能知道你想表达的观点和看法有没有,你是不是比人家更深刻,是不是比人家更新颖?

(四) 写什么与怎么写

写什么并无限制。从理论上来讲,只要是我们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碰到的很特别的人和事,以及我们对课程、教材、教法等任何一方面有独到的思考和发现,都可以将其形之成文。不过,针对不同内容,我们应该选择合适的形式。比如说,较为深入、系统的思考,我们可以写成长篇大论的论文;假如仅仅就某一细节、某一突发事件而产生的想法,我们或许以随笔、评论、教育叙事的方式结构成文可能更合适一些。那种只要提到教育科研便以为一定是端起架子、苦思冥想、长篇大论的想法,不仅太过狭隘,也会严重束缚自己的手脚,白白浪费很多本来可以以其他形式成篇的宝贵材料。举例说,笔者刊发于《师资建设》2011年第5期的随笔《“找家长”要慎重》一文,就缘于聆听一位学生家长对数学教师动辄就请他去学校的抱怨,篇幅短得很,不足1000字,属于典型的“豆腐块”;刊发于《中国青年报》的《科研不该成为教师的压力》就是因为看到一则新闻,说是教育科研成为教师最大的压力之一而深有感慨,并立马写就的新闻评论。

写作灵感与冲动一旦出现的时候,笔者喜欢“立就”――于第一时间立刻写成。那种放一放、等一等的情况也是有的,但仅仅是在自己对某些问题还没有思考清楚,需要再查一查、想一想的时候。因为笔者知道,人是有惰性的,一旦冲动过去,或者被另外某些人与事干扰,那么,我们原本很好可以成文的一些想法就有可能“流产”。

从写短的论文逐渐过渡到写较长的,从教材研究到教法研究,从教学研究到教育研究,从随笔、评论入手到严格意义上的论文,也就是由简单到复杂,是我们进行教育写作与教育科研走上正轨、早日获得成功的捷径。而从自己擅长的入手,是初涉教育科研的人可以做的事,因为它能够事半功倍,这是笔者以及很多过来人的共同认识。

(五) 拒绝“论文贩子”,孕育自己的“孩子”

因为不少教师平时忽视或者不太重视教育科研,因此,当其职称晋级需要论文的时候往往拿不出东西。所以,为应一时之需,他们往往可能选择通过“论文贩子”之手,缴纳一定的费用,在某些运作不是很规范的刊物上。这样的做法并不可取:一方面,收取版面费、编审费是违规之举;另一方面,作为教师的我们这样做有损自己的人格和形象。更为重要的是,这样做并不能实际提升我们的教育科研水平和能力,而只能增长我们投机取巧的心理,不利于我们教育科研的可持续性发展。

或许有人会说,职称评审没有论文将会“一票否决”,让人怎么办?在笔者看来,既然我们的教师都有相当的文字功底,假如我们足够敏感与勤奋、努力与有心,那么在我们的教师生涯(可能是10年、8年,也可能是10年、20年,甚至更长的时间),绝不应该缺少积累和发现,自然也绝不应该缺少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思考而形成的论文。如此这般,“论文”还会成为你巨大的精神负担,甚至让你不惜重金、不顾自身的形象让“论文贩子”牵着鼻子走,乖乖地当“冤大头”吗?当然,从更积极的层面来讲,当从事教育科研成为我们的一种习惯时,我们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也必将水涨船高,可以为人民的教育事业作出更大贡献。

(六) 杂志与报纸

眼下刊发教育科研论文与相关文章的报纸和杂志很多。一般而言,我们的教师对本专业的、具有学术性质的杂志比较了解,但对综合性杂志,比如说冠以《××教育》名称的就不是很了解,并且向后者投稿的教师比前者少得多。但我们知道,几乎每个省市都有自己的教育杂志。因此,全国此类杂志总量不少,而这些教育杂志有不少其实是辟有“学科研究”,或者我们任何学科的教师都可以进入的“教育研究”栏目的。

报纸同样是被我们很多教师忽视的一块园地。而不少报纸其实每年都会刊发相当数量的教育教学论文,只不过相对于杂志,报纸对论文的某些方面要求特别一些罢了。比如说,与杂志相比,由于版面的限制,其所刊发的各类论文或者其他文章多以短小精湛为特色,一般其篇幅不超过2000字,多数在1500字以下。而报纸的出版周期相对于杂志要短很多,可能是我们很多教师未必知道的一大特点。短到什么程度?笔者刊发文章的最快纪录是1天――也就是今天投寄,第二天刊出。

三、 结语

上一篇:英语教学随笔范文 下一篇:小学教师教学随笔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