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教育管理范文

时间:2023-03-17 09:52:16

思政教育管理

思政教育管理范文第1篇

一、多元文化视域下高校思政教育管理载体的构建现状

1.高校思政教育实施效力低下

当前高校思政教育实施效力并不高,而且思政教育的管理体系也不完善,导致现在思政教育的未能充分发挥。另外,多元文化的融入,也会导致主流文化的主导作用被削弱,高校对于这一情况也没有提出有效的解决办法,这也是高校思政教育实施效力低下的一个原因。

2.高校思政教育管理散乱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对于每个学校来说都是较为重要的教育管理方面,在高校发挥着一种协调的作用,但当前高校思政教育管理还处于散乱期,还没有适应多元文化视域下的管理的方法,所以无法将高校的思政教育与管理有机地结合起来,在这一点上还是不能发挥凝聚人心的作用。

3.高校思政教育管理载体素质低下

高校思政教育中的管理团队缺乏专业性,在某些领域存在管理空白,这也就造成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载体无法跟上现在文化的创新,导致了整个管理团队思想观念跟不上时展,管理团队综合素质低下和缺乏管理经验导致无法进行思政教育管理。所以容易导致团队的冲突,也无法使团队成员的综合素质得到有效提升,并且也无法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特征理解深刻。

二、多元文化视域下高校思政教育管理载体的构建路径

1.提高高校思政教育主体运用管理载体的自觉性

思政教育对于自觉性有着较强的依赖性,所以构建高校思政教育管理载体就应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从而影响学生们的自觉性。把握思政教育管理载体的发展特征,开展全方位的管理,对于提高思政教育管理有着很大的帮助,能够实现教中有管、管中有教的有机统一,再通过合理地利用管理能力,就可以提高高校思政教育的价值。因此,我们可以从提高学生的自觉性来从根本上解决思政教育管理载体的构建问题。

2.强化高校思政教育管理载体的主导定力

高校思政教育管理载体构建过程中,高校必须充分保持自身的主导地位。同时,这对于教育者本身的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每位高校思政教育者必须具有良好的教育综合素质,必须达到一个高度,并且本着以人为本的理念开展思政教育。通过在多元文化视域下构建高校思政教育管理载体,以此来促使当今时代思政教育的发展。

三、结语

多元文化视域下高校思政教育管理载体的构建,可以将思政教育管理的理念与时代接轨,从而扭转人们对于思政教育的误解。所以,对于高校思政教育管理载体的构建,当前形势下,可以采取多种办法。我们要充分意识到,高校思政教育对于文化的承接有着深远的意义,不可忽视。

作者:肖杰 单位: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唐山清,廖继超.论多元文化下的高校思政教育改革与重定位[J].法制博览,2015(28):281-282.

思政教育管理范文第2篇

关键词: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问题;对策

1引言

在学校里,学生的日常管理工作以及思想政治教育是需要学校抓好的两个重要的方面。我国的大学生管理工作以教书、育人为基本点,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需要高校教育工作者以及学生共同努力,尽力克服一切难题,积极创新,切实做好大学生的政治思想工作。大学生思政教育体系中的理论建设、教育模式、工作方法等方面需要学校相关管理人员多做调查研究,发现问题,寻找原因,给出对策。

2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重要意义

高等学校要把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当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来看待,全方位实施,培养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在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时候,实际的教育管理工作当中,具体实施是由上向下逐级进行的,但效果却出现逐渐递减的现象,甚至在最后一步,具体到每个人的时候,这种效果较差,甚至可能会出现副作用。通过实际的观察与调查,很多学生接受完思想政治教育后的效果并不明显,有的可能止步于学校方案制订这一层面,流于形式主义。还有一个问题是集体观念,随着大学生在高等院校里学习、熏陶了四年,很多学生各方面的素质、能力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这是很令人欣慰的。然而,学生个体素质提高了,学生的班级建设情况却呈现出年级越高,集体荣誉感与之成反比现象。在具体工作中通过分析与反思,发现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在于:当学校在逐级做工作的时候,总是想当然,理想化地进行思想教育工作,而不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没有从影响学生的外部条件思考,比如,现在大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重视自我,敢于挑战权威,但却缺乏信仰和协作精神等。思想教育的工作人员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发现思政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找出所有问题的根源。

3高校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管理里存在的问题

第一,思政教育工作在具体实施的时候有走过场现象。在开展思想教育工作的时候,当工作任务下达到各个学院的院系责任人、学生会干部等团体、个人时,这些相关的具体实施者,为完成任务而工作,往往使用命令、强制的方式进行思政教育工作,与接受教育的群体脱轨,很少与学生群体相互沟通、了解。只是听从上级的要求,没有根据学生实际而想出一些切实可行的实施办法,只是生搬硬套,强制性地传导给学生,没有考虑到广大学生能否接受或者是否愿意接受,过于注重“形式主义”。第二,班级建设缺失主体地位。从学校这个宏观角度来看,我国的学校教育主要执行的是科层制的行政管理模式和外部评价导向的目标管理。从学生主体这个角度来看,在学生管理发挥主要作用的是院系的党组织或者是学生会,班级则是所有一切组织团体里的最底层,根本不占据主要的影响地位,相当于是被教育的团体。因此在这一现象里,班级处于一种完全被动的状态,是学校思政教育管理工作的边界。而且学生也把班级里的班委会和团支部看成是一种“管理机构”,因此往往对班团干部的工作安排和指导有天然相悖的想法,导致班级里的各个委员不能完成上级安排的各项工作任务,在班级同学那里又不能被接受,最后失去了工作的热情,但是班级的班委会和团支部是保证这种工作实施的中坚力量。第三,思政教育管理活动往往都是单向的。学校里的相关工作大多都是上级安排下属去执行即可,而且是逐级实施,所以学院方面与学生相关的工作从来都没有给学生直接实施的机会,征集学生和班级意见的情况也是极少发生。因此大学生思政教育活动时不少只是校级领导的一厢情愿,尽管领导辛苦规划,但是学生们并不能接受。学生缺乏对学校诸多教育活动的认可,因此管理工作最后取得的成效并不理想。第四,轻视高年级学生的思政教育工作。学校在实施思政教育工作的时候,不同年级的学生也会有不同的反映,往往年级越高效果越不理想。学校的执行要求、规章制度上,对高年级的要求往往会比低年级的要求低。大一的学生可能受是高中集体生活的影响,并没有完全丧失集体荣誉感,部分班级到二年级的时候,集体活动可能就仅仅是形式化了。

4思政教育管理的对策和建议

第一,优化决策程序,改变教育活动在实施过程中的单向性。院系要建立相关的活动决策控制机制,开展学生干部的培训工作,改善思想教育的民主性,加强班级建设,循序渐进、扎扎实实地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协作精神。不同的院系可以因地制宜制订自己的审批机制,各种审批过程、决策过程都需要详细的方案,而且有下级向上级,由广大学生反映至班级干部,再由班级干部反映至院系等相关负责人的渠道,形成双向决策式,提高学生对思政管理的认同感。第二,转变教育管理思想。要秉持以学生为中心、一切都为学生的理念服务学生。破除形式主义思想,批判相关负责人的“官架子”,提高责任人服务、务实的思想。班级是学校里教育管理活动的最小基层组织,但也是各种组织结构的中心,应当努力确立班级在学生教育管理中的重要地位,不可以只作为一个被动的形态结构,要大力加强班级建设,明确班级是学生管理工作组织中心的思想意识。第三,加强班级建设,完善院系与班级、学生的沟通建设。班级建设是学院各项工作顺利开展的基本保障,学校要为班级建设提供重要的制度保障以及物质保障。沟通是消除矛盾、传递思想、保证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工具,要建立平等的沟通桥梁,鼓励学生反映问题,而且要保证学生的反映要得到回馈,否则容易打消学生行使自己权利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胡春晓.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问题及对策[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5,(19):247-248.

[2]张爱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3,(9):110-111.

思政教育管理范文第3篇

关键词:新时期;高校;思政教育;新模式

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计算机技术使得互联成为文化传播的新媒介,而这种新媒介在进入我国后,以其惊人的速度飞快发展前进[1]。从较早的网络论坛、博客、人人网、贴吧到现如今的微博、微信以及层出不穷的社交网站,日新月异且发展迅速的网络新媒体在不断完善的同时,对每时每刻都离不开互联网的网络新媒体的主体——大学生,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因此,面对大学生们目前的生活和学习方式,高校思政教育想要在社会转型的新时期下争得更广泛的空间,必须适应网络新媒体的出现和发展,推进教育管理模式的创新。

一、高校思政教育管理的现状

1、教育管理模式传统化

在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下,进行高校思政工作的教育者通常会把工作简单化,过于注重教育所能带来的近期效果,片面的忽视教育管理长期发展的质量,这就使得思政教育出现了行政化和量化的管理模式。其次,当今社会的经济发展形态让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更加重视眼前的利益,轻视精神世界的高尚情操,阻碍了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推进。再者,思政教育是高校管理中较为边缘的工作,尤其是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高校往往重视教学和科研的成果,对于思政教育管理不可避免的出现疏忽,且缺少科学化的思政教育运行管理机制,未能对思政教育者起到长效激励的动力。

2、忽视人文关怀的重要性

通常情况下,进行思政教育的教育者们往往以负责人的身份自居,过于强调单边主义的管理模式,忽视了思政教育工作所应该具备的服务性质;同时,教育者在进行思政工作时更注重的是思政教育的活动形式感,忽略受教育者对于这种形式主义的反感。根据相关资料显示,接受思政教育的学生更需要的是通过思政教育解决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而非灌输式的进行理论教育。

二、新时期下的新媒体发展

1、新媒体发展的现状

新媒体是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的一种利用互联网技术进行广泛传播信息的新媒介。在经济不断发展和新媒体技术迅速应用的背景下,新媒体已经涉及到社会中的方方面面,并成为大学生学习和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因此,想要在新时期创新思政教育工作管理模式,必须重视新媒体的发展,利用新媒体技术探索高校思政教育管理的新模式。

2、新媒体的优势和挑战

一方面新媒体具有交互性、及时性、直接性、便捷性、海量性、共享性、个体化和社群化等众多特点,能够通过多种技术手段向用户提供广泛的信息,并为信息的传播打造了一个较为开放的平台,提升信息传输的效率;另一方面,新媒体具有的开放性和虚拟性,使得信息的在迅速传递的同时,也让一些不好的信息,如人性的丑恶和价值观的扭曲等思想通过新媒体传播出来。因此,面对新媒体的优势和挑战,需要高校在顺应时展潮流的情况下,引导学生正确的使用新媒体技术。

三、高校思政教育管理的新模式

1、优化传统思政教育管理模式

一方面,高校在进行思政教育管理工作时,应该发挥自身引导者的身份,正确的认识大学生的身份和角色,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做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的有为青年,而不是过于理想化;另一方面,利用新媒体技术的手段和方法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的水平,在进行传统理论化教学的模式上创新教育方法,通过更新教学方式、丰富教材内容,利用新媒体思维和学生进行互动与交流。比如高校思政教育者通过建立学校官方微博,通过新媒体方式与学生进行互动和交流,让学生在关注思政教育的同时,将思想政治教育更为广泛的传播出去。

2、加强思政教育的人性化管理

在新时期的社会形态下,高校思政教育管理模式的改革显得尤为重要,而想要进行管理模式创新,其中的关键就是提升教育者自身的思想道德水平。因此,高校应提高思政教育师资人员的思想道德素质水平,并提高教育者对于新媒体技术的应用水平,进而达到“上行下效”的目的;且在了解新媒体技术的同时,更加了解学生目前的实际情况,接近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增加教育者的亲和力,减少学生对于“形式主义”的反感,与学生们一起在新时期下利用新媒体技术传播优秀的思想文化。

3、构建大学生思政教育独立平台

通过新媒体技术建立学校思政教育服务性平台,学生们可以通过“小号”、匿名等方式在平台上进行发言,减少学生对于教育的防备心理;同时,选拔优秀教育者为平台进行服务,尽可能的帮助学生解决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给予他们的更多的关怀,综合性的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进而潜移默化的让学生们主动接触和接受思政教育平台,了解并掌握思政教育知识。

四、结语

在互联网技术不断发展的信息化时代,新媒体的出现、发展和运用对高校思政教育管理产生了重要影响。高校的思政教育工作倘若不能摆脱传统教育的管理模式,对以往的教育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创新,认识到新时期下新媒体发展的迅猛,就不能更好的推进思政教育工作的开展。因此,在新时期的社会形态下,高校应认真辩证的对待新媒体技术,通过新技术为思政教育管理带来新的发展方向,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为社会的建设输送更多具有高素质、高水平、高尚情操的建设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刘婷婷.高校学生思政教育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参花(下),2013,06:123.

[2]毕璟娴.基于思政教育模式下高校学生管理水平的提升[J].大众文艺,2015,18:237.

[3]张小红,王亚琴,陆和萍.新时期高校教育技术组织机构职能定位研究——兼论“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技术”的融合[J].现代教育技术,2013,12:42-47.

[4]薛斐.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D].济南大学,2014.

思政教育管理范文第4篇

关键词:大学生;思政教育;管理发展;对策

前言

思想政治教育一直是我国高校教育的重要工作之一,它能够帮助学生们掌握必要的思想修养和道德素养,在培养学生专业知识的同时,必须对其进行思想和道德方面的培养,而日常生活中,我们往往看到,很多大学生不重视思政教育的学习,老师和学生之间达不到很好的沟通,因而在思政教育管理方面薄弱,学生们受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也为思政教育的管理增加了难度。教育改革以及学生们思维观念的变化需要思政教育加强管理,制定有效的措施给予孩子疏导和纠正。帮助学生们思想道德修养不断的提高,身心健康的发展。

一、高校大学生思政教育现状分析

(一)学生方面

第一,高校的大学生很大一部分都是九十年代中后期出生的孩子,这个期间,我国正处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关键时期,物质生活水平普遍提高和增长速度快,很多学生生长的环境物质资源丰富,没有过多的接触过物资比较匮乏的生活环境,因而他们对于物质生活的认知水平在一定程度上来讲比较低,而他们的家长或多或少都接受过良好的教育,对于教育工作也十分重视,因而学生在家庭教育中教育水平都较高,他们往往喜欢接触新鲜的事物,而多媒体的发展也带动了他们的知识面,使得他们的思维力更加敏捷,更易于理解很多新鲜事物,而思政教育采用的是单一的教学方法,很大程度上挫伤了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学校的这种单一的封闭式教育管理模式已经不再适应当前高校思政教育的发展,因而高校务必采取措施改革思政教育,逐步改变思政教育的环境,鼓励和引导学生们提高对思政教育的认识,帮助他们的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第二,在高校的思政教育管理中我们不难发现,学生和老师沟通的机会越来越少,沟通的程度越来越越轻,加之学生成长的环境和现实的教育之间发生了强烈的冲突,学生们丰富的生活内容与学校的教条化管理格格不入,思政教育管理难以行之有效。

(二)学校方面

第一,随着国家对高校思政教育的重视和大力支持,当前我国高校的思政教育中硬件和软件设施也在不断的完善和改进的过程中,但是在一定程度上,高校思政教育还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面对当前新的教育背景下,很难适应当前的教育发展现状。第二,学校思政教育管理主要采用内部管理方法,即利用书籍、报纸和各种刊物这些传统媒体进行教学,而当前我国高校的学生接触了很多新鲜的咨询信息,网络的迅猛发展,学生们可以利用现代先进的媒体获得更多的知识,例如:电脑、手机、广播等。新媒介的迅速传播势必影响到以传统媒介为主要内容的思政教育,因而,学校必须改变思政教育的管理方法和内容,学会利用新的媒体和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并及时联系时政,在思想认识上和学生们达成共识,保持与学生的沟通与互动,多了解学生的思想动向和需求,及时的引导学生健康积极的生活和学习态度。第三,我国大多数的高校思政管理工作是由学院支部书记进行分管,辅导员成为管理中的核心,他们进行具体的管理,但是随着高校的扩招,学生数量大幅度增加,而辅导员数量却没有发生变化,这就加剧了辅导员的工作,学校中就会出现一个辅导员管理三四百人的现象,而辅导员一个人的工作量太大,无法对每个学生都能进行有效的管理,很难做到面面俱到,因而辅导员没有大量的时间来处理和管理学生的学习,尤其是在思政教育管理中的很多方面无法顾及到,由于工作内容繁杂,也很难组织思政教育类的活动,更不要说是日常的思政教育工作。

二、如何应对高校大学生思政管理中的问题

(一)加强高校辅导员的思政教育水平

第一,增加高校辅导员的数量,确保高校辅导员辅导员能够顾及到每个学生,加强辅导员的日常思政教育工作,适时的展开思政教育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辅导员要加强对学生的认识和理解程度,经常和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了解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动向,并积极引导学生健康的教育环境。第二,对高校的辅导员进行思政教育培训,加强他们的思想道德水平和教育水平,努力的进行提升,学校组织辅导员定期进行学习,组织多层次,多方面的集体培训,树立完善辅导员的质量。对辅导员的年龄结构进行管理,鼓励和增加辅导员的收入,让辅导员对工作产生认同感,有助于辅导员质量的提升。另外,辅导员需要和学生多接触,增加交流的机会,了解学生的基本思想变化,从而给予正确及时的引导。

(二)加强学校思政教育工作

第一,采用社会实践法。社会实践是能够让学生们更加深刻的理解思政教育的实质,而不是仅仅只停留在书本的理论知识层面上,而且能够让学生们在实践中掌握思政教育的深刻内涵,而学生必将要进入社会中,将学习和实践有机的结合起来,为学生以后的工作生活打下基础。第二,开展多种形式的思政教育活动。高校是一个相对自由,多元化发展的空间,它能够让学生学习到知识的同时,生活、思想方面也能够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学校要努力营造这样的环境,多组织一些思政教育活动,让学生们能够积极主动的参与进来,全面认识到自己思想修养得到提升,例如:去残障儿童学校为孩子们送上节目和礼物或者去定期组织学生去养老院义务为老人进行服务等。让学生们善于发现先进的个人事迹,在寻找中受到感染,在感动中得到提升。第三,加强思政教育管理工作。改变单一化的管理模式,适应当前教育的发展方向,多样化的发展,而不仅仅只是单纯依靠辅导员对学生进行指导和教育工作。任课老师在平时上课中也要发挥自身的教育职责,在教授知识的同时渗透思政教育的方方面面,在平时的教学中加强这一方面的教育,让学生们能够进行思想教育的熏陶。第四,加大对思政教育工作的宣传力度。思政教育在当前的教育背景下十分重要,许多学生并不是刻意的去忽视它的重要性,而是在平时的生活和学习中很难接触到这些思政教育活动,因而没有意识到思政教育的重要性。学校应该加大宣传力度,让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接触,接触的多了,自然耳濡目染,在潜意识中就能树立一个正确的思想判断。

(三)加强对学生思政教育的管理

第一,许多学生对待思政教育都是采取排斥的态度,他们往往觉得思政教育枯燥乏味,不能满足自我的需要而浪费时间,并没有真正意识到思政教育对他们的重要性,高校的学生升入大学以后他们会逐渐形成自己的判断力和价值观,他们会根据自身情况来选择自己喜好的东西进行学习,加上他们这个时期的年龄段,容易对周围的事物产生逆反的心理。因此,需要学生努力完善自己的思维,多主动接触时事,在平时的生活中多学习优秀的人,从他人身上学习有益的品质。鼓励自己多去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在愉悦身心的同时也能够锻炼自己,提升自己的思想品质。第二,锻炼自己的思维,让自己的观念更加丰富多样。大学生容易接受新鲜的事物,而且自身思维活跃,正是要利用这段时期努力锻炼自己的思维,把握时代的脉搏,多接触人和事物,关心国家大事,了解国家社会动向,关注时代变革,对社会中存在的很多现象作出正确的判断,不断丰富自身的观念,多和同学老师进行交流,从学生那里学到许多有益的经验,让自己的思想不仅仅限制在狭小的范围内,开阔眼界,让自己变得更加成熟起来,努力克服自身的矛盾性,锻炼自己的思辨能力,积极参与思政教育活动,努力做一个道德高尚,对待他人能够宽容以待,提升自己的素养,不受自己的感情所困扰,而是选择更加理性的思想和生活方式,在平时和同学接触中不断的学习。

三、结论

我国思政教育工作目前还不够完善,很多机制还不够健全,学生们出现的排斥心理,影响了思政教育的管理,另外,学校对思政教育工作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因而思政教育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们必须从这些问题着手,针对出现的问题进行必要的管理工作,采取必要的措施,改革思政教育的管理体制,从根本上改变以往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切实加强和鼓励学生参与思政教育活动,改善辅导员的配给,努力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

参考文献:

[1]王颇.浅谈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陕西教育(高教版),2011(4).

[2]秦福叶.探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和谐社会的构建[J].河南教育,2011(6).

[3]刑卫红.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探讨[J].价值工程,2011(21).

[4]张勤恳.对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几点认识[J].文教资料.2011(6).

[5]梅国英.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关系简论[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17).

思政教育管理范文第5篇

关键词:高等院校 思政教育 管理工作

1.大学生思政教育管理工作状况

近几年,随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理论研究广泛推进和深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日渐推进和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取得了不小的研究成果。例如我国一些高校从突出德育重点,强化教育基础,整体推进的工作思路入手,去构建新时期德育教育工作系统。由此而见,只有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学生管理的紧密结合,实现规范化,才能有效的应对我国高校学生工作表现出来的新特点、新形势,才能有效推进我国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现代化进程。

2.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发展的基本要求

2.1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应与党对大学生的要求相适应

大学生是一个极其特殊的群体,是青年一代中最有代表性、知识层面最高、思想最活跃、最富有信念追求理想、最能接受新鲜事物的群体,更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后备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身上寄托着祖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富强和伟大复兴的重大历史使命。

2.2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应与社会对大学生的期望相适应

开展公民道德教育,对于帮助树立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道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进一步加强和培养自身的道德修养,从而逐步养成的道德观念和行为方式,自觉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错误思想观念的侵蚀,对增强自我道德认识、判别能力起着重要的作用,从而帮助大学生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2.3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应与高等教育的改革发展相适应

(1)高校为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都在积极进行教育教学体制改革和校内管理体制的改革。(2)多方面筹集教育经费是为了满足当今高等教育日益增长的需求。为此,国家有关部门推出了高校收费制度的改革。(3)随着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开始实行多数毕业生进入人才市场自主择业,指导大学生的就业工作变得越来越重要,成为毕业生就业的一个重要方面。

3.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的对策思考

3.1建立大学文化视角下的思想政治工作教育体系

(1)高度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学生的思想实际必须准确地把握,才能做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为了引导他们积极地健康成长,要知道他们所思考的内容和见解,根据社会上的热点、难点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专题讨论、专题讲座等,要分层次、分阶段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2)引导学生树立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加强形势与政策教育。因此,必须担负起引导学生树立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是形势与政策课首要任务,是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信念。

(3)要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加强教育。教育者有意识地对学生的心理发展施加影响和学生心理的自主构建相互作用的社会活动过程是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动态开放系统。

3.2建立大学文化视角下的思想政治工作实践体系

(1)社会实践。牢固树立实践育人思想,从书本的理论知识到实践,从课堂到社会,进行着全过程的教育大学生,并使他们学习着熏陶思想感情,提高道德境界,具备真才实学,感悟人生真谛。事实证明,理想的眼光需要超越现实,但绝不能脱离现实的实践。

(2)建好校园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阵地。一是建立网络信息和管理的通常设置机构,制定网络行为准则,通过信息技术对大量的一些流入学校的消极消息进行过滤,对一些难以过滤的消极信息进行平衡,使校园网络环境得以净化,对大学生的上网引导与“网德”教育工作也要加强。

(3)大学阵地文化建设。阵地文化建设与布置重点放在教室、公寓、场馆、食堂四个地方。使充满文化氛围的环境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在阵地文化建设中,要注重思想性和实用性的统一,兼顾内容与形式的和谐,要突出特色,要体现三观价值引导,要体现环境育人功能,促进学生价值理性的转变和道德养成。

3.3建立大学文化视角下的思想政治工作保障体系

(1)完善领导机制建设。高校党的各级领导要从思想认识上高度重视,在组织上抓好落实。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高校工作的永恒主题。在高等学校的教育中,一定要放在首位的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一定要避免存有“重智轻德”的倾向。

(2)加强学工队伍建设。明确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的组成、职责和要求。高校党政干部和共青团干部、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哲学社会科学课教师、辅导员和班主任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主体。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组织、协调、实施由高校党政干部和共青团干部负责;思想政治理论课任课教师负责学生的思想理论课教育、思想品德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按照党委的部署辅导员应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在思想、学习和生活等方面由班主任对学生进行指导。

总之,通过对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的深入研究,可以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协调服务性和具有可操作性的灵活高效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运行体系,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多方努力,形成合力,多角度为青年大学生成长成才服务。建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管理体系,也是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性的关键所在,对改进和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青年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引导大学生善于创造、勤于思考、甘于奉献,成为新时期的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沈状海.锻造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支撑[J].中共高等教育,2004.21

思政教育管理范文第6篇

第一,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理念应该具有国际性。在大多数人的观点中,思想政治教育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思想产物。但是如果对国外一些知名的高校对学生的管理理念等进行细致分析,你会发现,其实这些管理理念和中国的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理念有着相类似的作用,运用不同的渠道、不同的方式来形成同样的效果,国外的这些学生管理方面的理念与中国的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理念有着异曲同工的效果,在某些方面我们甚至可以对其进行借鉴发展。比如在美国的高校中,在对学生事务进行管理的时候,不但有着十分先进的管理理念,而且有与之相配套的管理机构的管理流程,管理队伍也是十分专业的,这些都和美国文化十分符合,使得美国的学生事务管理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效果。第二,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理念应该具有民族性。中国是一个具有五千年历史的国家,民族文化源远流长,其对中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影响也是有目共睹的。因为高校中的学生生在中国长在中国,其思想行为发展无一不受着中国文化的影响,无一不是在中国文化的影响下发展成长的。在对高校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时候融入一些具有中国特色的思想,融入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这对于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都是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的。第三,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理念应该具有导向性。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应该建立在理解并且把握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的基础上进行,教育管理理念的建立也是如此,必须要能够反映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特征,要能够引导学生朝着正确的思想政治方面发展。先进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理念必须能够指明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未来发展的方向,并且引导现在的思想政治教育向其发展。高校中的教育管理人员在先进的教育理念的引导下,才能够对高校学生活动进行正确的管理和引导,从而实现预先设动好的教育管理目标。第四,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理念应该具有前瞻性。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理念所表达的是思想政治教育应该到达的一个状况,而不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目前的现状。因此,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需要在目标的引导下去充分的整合现有资源,对其进行充分的利用,从而培养大学生实现全面协调的发展。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理念应该能够让现在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达到一个超越现实的效果,使其能够不断的发展,不断的进步,最终达到理想的效果。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理念应该在遵循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设定,将现有的状况与未来的理想状况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使之成为一个能够达到的目标,使之具有可预见性和前瞻性。第五,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理念应该具有规范性。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理念通过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行管理从而实现规范行为的作用,如果没有规范性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理念,那所有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然不会长久的发挥效果,其未来的发展也是十分被动的,绝对不可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因此,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理念必须有着规范的作用,让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能够在设定好的规章制度下有序的进行,从而快速、平稳的达到理想的状况。

2现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理念的科学内涵

首先,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理念必须具有科学性。要想最大限度的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水平,就必须具有科学化的管理理念,必须要用科学发展观来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行管理,使得高校中的各种资源获得最科学的配置,发挥最高的效率,获得最好的效果。因此,我们要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的观点来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行有效管理,要坚持以人为本的观点,将学生放在主体的地位去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这样才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让学生获得最大限度的发展提高;我们要用科学的手段对高校内的各种资源进行最优化的配置,使得这些资源能够在消耗最少的情况下,以最高的效率获得最好的管理效果;我们要遵循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管理规律对其进行有效的管理,使得大学生能够在符合其学习生活发展规律的情况下获得长足的发展,最终获得全面的发展。其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理念必须具有和谐性。所谓和谐性,指的就是在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活动的时候,必须对各种资源事务进行和谐化的管理,将其运用到各种事务的管理当中,使得我国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能够和谐的可持续化发展。因此,我们在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进行管理的时候,要管理各种要素自身的和谐发展,其中包括教育管理目标之间的和谐、教育管理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和谐、教育管理方法以及内容等方面的和谐等;我们要对高校中的各种资源进行和谐的管理和整合,使其能够获得最优化的配置,达到效益的最大化,其中管理资源还包括了自然方面的资源,也就是经济、文化、政治等方面的社会资源,而学校方面的资源则是学校所具有的物质资源以及校园文化环境等等。最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理念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在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进行管理的时候,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坚持从人性的角度出发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坚持按照人性来对各种情况进行管理,牢记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主体是人,进行管理的对象也是人,管理的目标是激发人的自觉主动性,最大限度的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因此,我们必须坚持在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要以人为本,要用人性化的方式方法对对待学生,对其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要注重人性的发展,要用人文关怀的方式,用道德感悟的方式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3结束语

总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理念应该具备国际性、民族性、导向性、前瞻性以及规范性,这样才能够让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在教育理念的引导下消耗最少的资源,得到最高的效率,获得最理想的教育管理效果。在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时候,应该坚持以人为本这一基本原则,坚持将学生放在教育活动的主体地位,这样才能够让学生从心底接受思想政治教育这一工作,才能够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取得应有的效果。

思政教育管理范文第7篇

贫困生在生活上和心理上都具有较大的压力,长期下去,对贫困生的个人健康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因此,高职学校加强贫困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

科学发展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就是把人要放在重要的位置,关注人的生存和发展,贫困生是弱势群体,我们更应该给予他们必要的关注。作为高职学校来说,贫困生属于学校的一部分,学校要尊重他们,帮助他们,除了经济上扶持,对他们更加精神上的支持,使他们恢复自信,正确的认识自我,使他们的身心都得到全面的发展,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

2、培养合格大学生的必然要求

高职院校的指导思想是要培养出合格的大学生,即要求学生德智体要全面发展,贫困生作为高职院校的一个特殊团体,很多因素制约着贫困生的发展,这就需要高职学校要对他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和帮助他们,为他们的成长之路垫下基础。如果高职思想教育者忽视了对贫困生的教育,将会加重贫困生的自身的不良情绪,使贫困生意志消沉,产生悲观情绪。如果不能及时的引导,即使在经济上得到了帮助,但他们的思想可能畸形发展,综合素质出现问题,就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大学生,因此,高职学校要加强贫困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使贫困生都能成为知识过硬、品质优良的合格大学生,为社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3、建设和谐校园的必然要求

高职贫困生的思想政治工作非常重要,影响着学校内部的和谐发展,也影响到了社会的稳定。贫困生的思想的稳定与身心的健康影响着贫困生自身的发展,而且也影响着周围的同学,影响着学校的稳定与和谐。例如,马加爵事件,他残忍的杀死了4名宿舍同学,这也是由一个贫困生引起的,由于家庭贫困,性格孤僻,内心产生的自卑,对人际关系特别敏感,产生偏激和报复心理,一系列因素导致了这一惨剧的发生。如果贫困生不能及时的得到老师的帮助,偏激的情绪得不到及时的引导,贫困生就容易误入歧途,给学校和社会埋下不稳定的因素,甚至危害社会,最后葬送了自己。因此,学校一定要重视贫困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及时地解决贫困生遇到的各种困难,给予贫困生多方的温暖,使贫困生感受到周围老师、同学的关怀,使他们更加健康的成长。

二、高职院校加强贫困生思想教育管理的对策

贫困生面对着来自多方面的巨大的压力,也产生了诸多的心理问题,加强贫困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高职学校要构建完善的思想教育管理体系,帮助贫困生走出心理阴影,促进贫困生的健康发展。

1、要适时调整工作重点

对于贫困生来说,消除经济上的贫困是基础,最重要的是要消除精神上的贫困,因此,思想教育工作这也要根据形势适时的调整工作重点,增强工作的时效性。思想教育工作者根据贫困生心理问题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培养贫困生的吃苦耐劳的能力和应对挫折的能力,培养他们克服困难的勇气,使他们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思想政治工作者对于贫困生要通过课堂教学以及政治学习的方式,对贫困生进行政治思想教育,多做一些宣传和疏导的工作,培养贫困生的判断和选择的能力,坚定贫困生的信念。

2、探索新的工作思路

高职院校在贫困思想政治教育问题上对新形势估计不足,在实施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因此,要探索新的工作思路,改进旧的思想政治工作观念。高职院校要采取多种方式来帮助贫困学生,对贫困生进行有效的思想政治宣传。高职院校为贫困学生开设专门的心理咨询服务,开设心理咨询热线和邮箱,来满足贫困学生心理咨询的需要。而且,还有专门的心理咨询教师,帮助学生消除焦虑的情绪,使学生振作精神,走出心理阴影。

3、建立有效的工作运行机制

为了实现高职院校的人才发展目标,高职贫困生的思想教育机制必须转变,由单纯的政治教育转变为塑造健康全面发展的人格。新的工作机制要求贫困生要进行自我教育,学校应该充分发挥社团和宿舍、以及学生会的作用,给贫困生提供更多参与的机会,从参与中学会评价自己、评价他人,从而获得思想上的充实,更多的参与机会还会锻炼贫困生的人际交往能力,消除胆怯心理,促进思想上的成熟。学校应该形成多方位的贫困生思想政治工作体系,调动一切因素来关注贫困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与家庭、社会联手,共同帮助贫困生,找出贫困生的心理根源,解决贫困生的心理问题,给贫困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促进贫困生的健康发展。

三、结语

总之,高职院校的贫困生问题涉及到学校、家庭和社会等多方面的因素,是一项复杂的教育工程,因此,高职学校要加强针对贫困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促进贫困生的健康全面发展。

思政教育管理范文第8篇

1.1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模式

所谓管理模式一般是指管理的思想,它既包括促进研究生们的自我学习能力也包括促进研究生们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一系列方法或原则,也包括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管理系统和运行机制。我国现行的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模式大概分为以下几种:1.以学校为中心的模式。以学校为中心的教育管理模式的管理效率比较高,有利于统一管理,从而减少经济成本与人力成本,但是这种模式比较规范化固定化,缺乏多样性与灵活性;2.以学院为中心的模式。这种管理模式可以拉近研究生们与自己所属的院系之间的距离,发挥所学专业的特点,彰显自己的才华,体现各个学院独有的特点,也调动了个学院对研究生们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的热情和积极性,但实际上,很多学院的教育管理制度制定的并不完善,自主管理意识还比较弱化,脱离了与学校的统一管理。3.以中队为中心的模式。虽然在管理责任的规划方面优于前两者,将统一管理与分散管理良好的结合起来,但是该模式也存在不足,比如:投入的人力资源、经济资源方面的成本较高,管理规划比较繁琐等,使得大多数院校未能采用该模式。总之,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在不同的模式下,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责任不明确,分级比较多,管理较为混乱的实际问题,大多数院校也将管理的主要精力与重点集中在本科生身上,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对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工作,研究生对自己在思想政治方面的要求也比较低,所以,创新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运行模式,提高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质量势在必行。

1.2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现状

我国的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主要分为教育的主体、客体与介体。主体当然是指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过程中具有主动教育能力的组织群体或者教育机构及教育者,他们身上担负着重要的使命,不仅包括提高研究生们的思想觉悟,改变他们的政治立场,树立正确的道德品德,使他们形成正确的观念还包括对研究生的人格的塑造,使研究生们将来能够发挥自己的才能多为祖国做贡献。目前,我国的教育的主体存在以下一些问题:教育主体的意识不强、教育主题自身的专业素质不高、教育主体的人员建设有待完善。举个例子来说,现如今我国的大多数的高等院校的研究生都是采用的导师责任制,即每个研究生都有自己的导师,每个导师带领若干个研究生,这种责任制度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合理的,研究生们会从自己的导师身上学到宝贵的为人处事的经验、转变自己的思想与观念,从而使自己逐步成长为祖国的栋梁之才,研究生导师的这种育人功能是其他育人模式无可取代的。但是目前部分研究生导师比较存在重视业务能力的培养,相对的轻视了自己学生们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现象,所以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要注重各个方面的教育管理,良好的协调各种教育力量之间的关系,这样才能良好运作,最终提高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方面的觉悟。客体,简单来说就是主体进行教育的对象,这里主要是指我国的研究生总体,由于他们受教育的程度已经高于本科生,所以,他们的思考方式也相对全面,思维意识已经基本定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取向,也相对来说比较有主见,这会导致对他们的管理难度增大。尤其是研究生自身责任意识不强,政治观念更是较为薄弱,与社会实践结合较少,心理承受能力不强,这就要求教育者们要加强对受教育者们特点的认识,全面把握研究生的思想特点。介体,是指教育者们在教育中所使用的方法,是一个具有多方面属性的事物,它具有客观性、中介性与承载性,我们要注重对介体特点探讨,使得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介体也逐步的多样化。最后,我国的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总结起来就是: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体制的框架已经逐步确立,以公共课为核心的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管理体系已经逐步完善。

1.3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存在的不足

目前,虽然我国的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体制已经日趋完善,但尚还存在着许多不足。首先,从设置的课程方面来说,我国的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课程设置并不是很规范,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功能定位不准确,未能未能根据研究生自身的特点进行,使得同学们缺乏对该课程进修的兴趣与耐心,从而不能良好的考虑自己在思想政治方面存在的问题。同时,教学内容比较落后,未能与时俱进,这样使得研究生在思想政治方面的知识储备不能满足时展的需求,政治素养比较匮乏,也未能很好的将理论与实际结合;其次,从我国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方面来看,仍有很多不足。第一,教育管理体制并不是很严谨,很多管理部门缺乏对该方面教育的重视,未对教育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教育管理体制虽然大多采取的分级管理的形式,但是也未能帮助于研究生们了解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加强对研究生的教育培养质量;第二,我国未能建立完整的专业素质很高的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团队,目前从事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人员的整体力量还比较薄弱,能积极处理同学们在政治教育方面遇到的问题,同时网络的负面影响、理论与实际脱节、研究生群体的特殊性、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加之我国的保障机制并不健全,这些都使得我国的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未能达到总体要求,需要我们去分析探讨,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

2.创新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途径

2.1完善教育管理体制

随着当今社会经济的发展,内外部环境也在发生着变化,我国原有的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体制已经渐渐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加之研究生这个职位的特殊性,更是对以往的体制提出了挑战,完善教育管理体制,创新新的模式势在必行。首先,管理体制的制定需要更加严谨,要结合研究生队伍的特点,要进一步强化和完善导师负责制,要让导师们更多的参与到对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工作上来,使得导师对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同时,关于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其他相关制度也要逐步健全,包括教育保障制度,奖励制度,以人为本制度,以及评估机制,制度的制定方面要遵循相关原则,发挥整体性,注重创新性等等。再者,各大高校可以建立起一种高效科学的人才评价体系,这回极大地调动了广大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者们的积极性,从而提高我国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质量,形成长期而有效的管理办法。

2.2调动研究生的创新热情

现如今,我国的大部分研究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还停留在比较肤浅的层面上,大多数的研究生认为专业课的教育比较重要,从而忽视了自身对思想政治教育知识的学习,所以,我们有必要去调动研究生的热情,加强他们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学习,带动他们的创新能力的培养。由于研究生大多都是受过高等教育的学生,他们的自身素质良好,接受新知识的能力较强,这给教育者们带来了方便,教育者可以通过重点突出的方式加强创新素质教育,强调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并让受教育者逐步意识到这点,注重对受教育者的价值观的塑造和道德规范的塑造,提高受教育者们的觉悟能力,提高他们的创新热情,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世界观,形成高尚的道德修养。而调动研究生们的创新热情的责任大多在于高校的管理者,教育机构的管理者与导师们身上,所以,明确这些教育者的责任,使他们树立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目标,便会更加促进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2.3建立高素质的专业管理团队

高校教育者的专业管理团队在教学和科研等教育工作中体现出来的职业道德和学识风范直接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受教育者,所以,建立一支高素质的专业的管理团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良好的团队不仅可以带动研究生们的积极性,更能改变他们的思维方式,从而是他们树立良好的品德,使受教育者们越来越注重对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知识的学习,提升自身综合能力。

3结束语

本文对我国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探讨,并对目前该现状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首先是定义了什么是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从两个大方面、三个小方面分析了管理方面存在的不足,最后分别从三个方面给出解决方案,从而有助于我国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思政教育管理范文第9篇

关键词:多元文化视域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管理载体 构建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7)09-0118-01

现代多元文化视域是一种全新文化领域,其对于高校思政教育管理载体的构建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对于现在的学生们来说,以管理为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对于提高学生们的思想政治道德素质起着较为关键的作用,并且在这一基础上还可以通过调动人们的积极性来促进管理载体提升功能的作用。这对于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的和管理目标的双重效益有着很重要的意义。一个好的文化环境可以有效帮助高校思政教育管理载体的构建,当今时代的多元文化对于学生的行为产生的重要影响不可忽视。

一、多元文化视域下高校思政教育管理载体的构建现状

1.高校思政教育施效力低下

当前高校思政教育实施效力并不高,而且思政教育的管理体系也不完善,导致现在思政教育的未能充分发挥。另外,多元文化的融入,也会导致主流文化的主导作用被削弱,高校对于这一情况也没有提出有效的解决办法,这也是高校思政教育实施效力低下的一个原因。

2.高校思政教育管理散乱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对于每个学校来说都是较为重要的教育管理方面,在高校发挥着一种协调的作用,但当前高校思政教育管理还处于散乱期,还没有适应多元文化视域下的管理的方法,所以无法将高校的思政教育与管理有机地结合起来,在这一点上还是不能发挥凝聚人心的作用。

3.高校思政教育管理载体素质低下

高校思政教育中的管理团队缺乏专业性,在某些领域存在管理空白,这也就造成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载体无法跟上现在文化的创新,导致了整个管理团队思想观念跟不上时展,管理团队综合素质低下和缺乏管理经验导致无法进行思政教育管理。所以容易导致团队的冲突,也无法使团队成员的综合素质得到有效提升,并且也无法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特征理解深刻。

二、多元文化视域下高校思政教育管理载体的构建路径

1.提高高校思政教育主体运用管理载体的自觉性

思政教育对于自觉性有着较强的依赖性,所以构建高校思政教育管理载体就应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从而影响学生们的自觉性。把握思政教育管理载体的发展特征,开展全方位的管理,对于提高思政教育管理有着很大的帮助,能够实现教中有管、管中有教的有机统一,再通过合理地利用管理能力,就可以提高高校思政教育的价值。因此,我们可以从提高学生的自觉性来从根本上解决思政教育管理载体的构建问题。

2.强化高校思政教育管理载体的主导定力

高校思政教育管理载体构建过程中,高校必须充分保持自身的主导地位。同时,这对于教育者本身的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每位高校思政教育者必须具有良好的教育综合素质,必须达到一个高度,并且本着以人为本的理念开展思政教育。通过在多元文化视域下构建高校思政教育管理载体,以此来促使当今时代思政教育的发展。

三、结语

多元文化视域下高校思政教育管理载体的构建,可以将思政教育管理的理念与时代接轨,从而扭转人们对于思政教育的误解。所以,对于高校思政教育管理载体的构建,当前形势下,可以采取多种办法。我们要充分意识到,高校思政教育对于文化的承接有着深远的意义,不可忽视。

参考文献:

[1]唐山清,廖继超.论多元文化下的高校思政教育改革与重定位[J].法制博览,2015(28):281-282.

思政教育管理范文第10篇

大学生思政教育管理是学校的重要工作,信息技术发展和微博的和出现,既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挑战,同时也带来新的机遇。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该寻找微博文化与大学生思政教育管理的契合点,创新工作方法,合理有效利用微博文化,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水平,增强工作效率,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

1微博文化对提高大学生思政教育管理水平的意义

微博文化是随着微博的应用和信息技术发展而出现的,它能扩展信息传播范围,为思政教育管理提供新思路,对具体工作开展也具有积极作用。

(1)为大学生思政教育管理提供新思路。

作为一种新媒体形式,微博与大学生日常生活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微博不仅覆盖面广,而且内容与学生的学习生活联系紧密。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时,应该转变思想观念,顺应时代潮流,发挥微博的教育功能和引导作用,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对他们进行科学、合理的引导,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创新思政教育管理思路。

(2)有利于提高管理工作的实效性。

微博的传播及时、迅速,所包含的信息丰富,可以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丰富的资料。因此,具体工作开展时应该注重微博文化的利用,发挥其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效果和优势突出、明显的特点,有效辅导思政教育管理工作,提高工作时效性。

(3)推动管理工作的创新与发展。

利用微博文化开展思政教育管理,本身就是工作的创新,顺应时展和需求。微博文化能吸引年轻学生的注意,为学生所接受和认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抓住这一载体,创造环境,创新工作方式方法,满足思想政治教育管理需要,推动该项工作的创新与发展。

2利用微博文化,提高大学生思政教育管理水平的策略

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一些工作者未能认识微博文化的重要作用,思想观念落后,教育管理方式单一,影响工作效率提升。今后应改变这种情况,合理和有效利用微博文化,促进思政教育管理水平提高。

(1)构建大学生思政教育管理微博平台。

注重资金投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微博平台,为思政教育管理工作开展提供有利条件。可以成立微文化工作室,完善各项基础设施建设,有效利用新媒体技术,加强微博制度和人才队伍建设,为思政教育工作提供技术和人才保障。构建官方微博,将学院、班团支部、社团协会等纳入组织体系当中,并打造思想政治理论课堂品牌栏目,例如“学习两会精神”、“中国梦学子梦”等,为思政管理工作开展创建平台。加强微博平台建设,更新和完善相关内容,提高关注度和订阅量,并且学校和学院开通运行微博平台,增进与学生的联系与互动,对学生进行指引,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水平,促进教育管理效果提升。

(2)挖掘大学生思政教育管理的微博文化内涵。

要求专业任课老师和专家为学生讲解新媒体专业知识,加强微博建设,校园微博运行报告,推动微博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得到有效应用。通过微博平台,能为学生与学习、生活、情感、人际交往、就业等方面的信息,帮助他们排解困惑,促进学生健康全面成长。可以开办心理咨询工作室、小微在线等栏目,通过微博私信互动方式,咨询、指导和帮助广大学生,个性化和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辅导。还可以出版校园微博文化思想建设指导丛书,挖掘微博文化内涵,为思政教育管理提供依据和指导。

(3)建设大学生思政教育管理舆论阵地。

利用微博的沟通和信息传播优势,加强与学生的联系与互动,更全面了解学生动态,发挥微博成为掌握校园舆论的工具作用,增进师生联系,提高管理水平。注重对微博理论和实践的研究工作,有意识地将研究成果用于指导思政教育管理。发挥微博传播速度便捷的特性,引导舆论,传播正能量,指导各院系、党团支部、辅导员、班委开通微博,举办特色教育活动,丰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形式,创新主题和形式,促进思政教育管理效果提升。

3结束语

信息技术发展和微博文化出现,给大学生思政教育管理带来一定影响,但同时也带来机遇。目前微博文化已经融入大学生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应该顺应这种趋势,将微博文化与思政教育管理结合起来,创新教育管理方式方法,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效率。

上一篇:微博文化论文范文 下一篇:德育管理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