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建设论文范文

时间:2023-02-26 07:50:08

思政建设论文

思政建设论文范文第1篇

教师思想道德品质的提高和自身修养的提升,对于维持一个学校工作的良性运行和保证教育任务的顺利完成,对于建立教育活动中和谐的人际关系,对于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加强师德建设是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的必然选择

师德是作为教师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师德是教师的灵魂,教师的道德素质比教师的文化素质显得更为重要。教师作为传道授业解惑者,既传授学生知识又教会学生做人,其言行对学生有直接影响,所以,教师要注意言行举止行为规范,在思想道德、政治品质、教学风气等多方面都要给学生树立榜样,真正做到学高示范,为人师表。教师的思想品质以及由学术成就所带来的思想深度和涵养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深远。近年来出现了许多教师师德不尽人意的现象,使人们对教师素质的优劣颇为忧虑:幼儿园老师虐童事件、小学教师事件、教师体罚学生事件、高校教师学术造假事件等,一时间教师的威信降至令人担忧的地步,个别突出事件抹杀了教师在人们心中的形象,人们对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加强师德建设是建设一所高水平学校的需要

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说过:“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学科建设,关键靠教师,特别是大师级的学者。而一个大师必须具备崇高的道德典范,良好的职业道德风范既体现了一个大师的道德素质,也彰显了一所高水平学校的素质,因此,教师的师德典范对于学校建设的重要性尤为明显。中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提出:“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唐代的韩愈,在著述《师说》一文中,阐释了“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夸美纽斯也强调说明了教师应该是一个模范道德形象,应该热爱自己的学生;叶圣陶先生曾说过,作为教师其教育工作的全部就是要为人师表。这些古今中外的文献都强有力地证明了对教师职业道德作用的不容忽视性。

(三)师德建设是推进学校教育均衡、协调、优质、高效发展,树立良好教育形象的必然要求

努力提高教育质量,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是我们的追求和目标。师德优良的队伍才能培育出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才能办出更高更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只有让人民满意了,教育事业才能持续、健康、快速发展,教育形象才能赢得社会各界的公认。

二、当前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面临的困境

(一)高校思政课教师面临着被边缘化的尴尬处境

当前的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拔尖人才稀少、骨干教师流失严重,科研水平明显不足,思政课被看作党和政府政治言论的“传话筒”,在高校他们面临着“鸡肋”似的可有可无的尴尬境地,这也直接导致了其在高校的地位和待遇都明显低于专业课教师。在一些高校思政课教师聘任门槛低,“拉郎配”现象 时有发生,普遍认为思政课不是专业课,专业技能“含金量”不高,一些行政岗人员和辅导员也成为思政课队伍的主力军之一,教师素质参差不齐,教师学历相对偏低,这些现象正是某些学校领导不重视思政课的结果,思政课教师摆脱不了被边缘化的处境和“二级公民”的感受。科研能力弱,教学效果不理想,在领导眼中他们无法为学科建设做贡献,有些专业课教师也认为思政课是讲“政治的”不应该占用太多课时,建议压缩乃至取消思政课。思政课教师被轻视以及所处的教学困境依然无法摆脱。“外在环境的压力,加之自身存在的问题,让思政课教师产生了无法自拔的自卑心理。他们自认低人一等,对自身角色产生了强烈的认同危机”。

(二)教学科研任务繁重且具有重复性,导致一部分思政课教师产生了职业倦怠情绪

根据、教育部共同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文件精神,专任思政课教师配备总体上不低于师生1∶350至400,可高校师生的现实比例却难以达到国家规定要求,一个思政课教师要身兼两门或两门以上的课程,年平均工作量在300课时以上。因此,繁重的教学任务迫使思政课教师围绕教学工作每天忙于备课、上课,无暇顾及充电学习,更谈不上高质量的科研工作。与此同时,高校的考核和职称评定是以科研为导向的,这又让思政课教师无法安心教学,导致大部分思政课教师局限在盲目地以科研工作量的完成来满足评职称的需要,往往闭门造车,学术论文华而不实,这种缺乏实践可操作性的学术成果必然难以做到教学相长,从而使思政课教师陷于教学与科研的两难境地。

(三)思政课的课程性质和特点决定了思政课优良教学效果的不明显

“在当前多元化的社会,思政教育在学生对于学习边际收益的心理预期中明显处于弱势地位,市场趋利性和课堂道德性的现实差距使学生对思政教育产生接受性心理障碍”27-29。在当前的教学环境中,高校思政课仍然采用以课堂教学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缺乏创新性,这种传统教学模式和道德宣教式的教育特点使其在教学中很难引起学生的共鸣,难以产生应有的实效。“目前,中央及上级部门非常重视教师的实训和实践,并为其提供了相关批次的培训,但相对于庞大的思政课教师队伍而言,这种培训的实效性是非常有限的,导致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和方式方法的创新进展十分缓慢,与形势要求存在较大差距”123-124。由此,在思政课教学中,教学方式方法过于单一,实践教学无法真正有效开展并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学生认为上课枯燥乏味,教学效果差强人意。

(四)体制机制发展不完善,使高校思政课创新发展缓慢

各高校应该建立独立的、直属学校领导的思政理论课教学科研二级机构,这也是教育部所要求的。但是,现实却是思政教育部门未独立,发展的空间有限,缺乏长远规划。由于缺乏经费,思政课教师的培训难以系统化、长效化,思政课教师存在着对中国国情认识不足、缺乏社会实践经验、理论知识储备不足及缺乏创新性发展等问题,导致在教学中出现理论与实践脱节、传统继承与现实脱节。

三、高校思政课教师师德建设的路径和方法

2013年5月,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党组联合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见》,文件对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和师德建设的紧迫性提出了明确要求,并对加强和改进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做出了部署。这打破了仅以科研为导向的考核方式和评职称制度,并完善优化了师德考核机制,实施师德“一票否决制”,是新时期对思政课教师师德建设提出的新要求。

(一)高校思政课教师要不断学习,具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和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

高校思政课是对大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首先要求思政课教师是一个马克思主义者,教师本人要真学、真懂、真信、真用马克思主义,才能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使其理解马克思主义思想并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帮助他们健康茁壮成长。思政课教师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传播者,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宣传者,因此其理论水平的高低对思政课教学实效必然产生直接影响。随着各种社会思潮的多元化,大学生的思想也受其影响而日趋多元化,思政课教师只有不断提高理论学习和专业素养,具备深厚广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坚定的马克思主义科学信仰,才能帮助大学生掌握科学的方法论,才能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去锻造和提升其灵魂,进而帮助其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价值观。

(二)高校应通过有效机制独立设置思想政治教学部,并在经费、机构、人员配备及教师待遇方面给予保障

在机构上,使其具有独立性,剥离其与其他机构、院系以及其他专业的混合设置;在人员选拔上,应严格政治标准,选用政治立场坚定、思想素养和业务素质高的教师,并优化教师年龄结构,充分发挥老教师的“传、帮、带”作用;在经费上,学校应给予保障,不低于生均经费20元的标准,把教师外出培训和社会实践活动的支出作为常设性单列经费,并随着学校的发展,经费应该逐年增加;在教师待遇上,应强化对思政教育的重视和对教师的关爱,确保思政课教师的实际平均收入水平不低于或者略高于本校相关专业院系教师的平均水平。

(三)高校思政课教师应提升自身道德素养,创新和开拓教学方法,提高教学实效性

思政课教师自身的思想素质、师德水平的高低对学生良好思想道德素质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影响。思政课教师必须牢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思政课教师的道德素质比人文素质更为重要,要严于律己、以身作则,时刻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用高尚的人格和道德品质感染和教育学生,为学生树立学习的榜样和典范,潜移默化地影响和改变学生的价值观,使之成为具有良好思想道德素养的人才。高校思政课教师应更注重职业道德修养的提升,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甘为人梯,关注学生成长。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势在必行,以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教学模式代替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模式是大势所趋。高校思政课教师应该采用丰富多彩的、形式多样的方式、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性,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实践教学模式,加大实践教学的实施力度,大力推进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步伐,切实有效地改变思政课教学效果不佳的困境。学校应建立统一的指导方针,联合校团委、各系部和思政课教学部共同建设思政实践教学基地,实现理论和实践统一的教学效果,真正达到思政课“育人”的教学目的,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发挥思政课的功效。

(四)学校应建立师德考评机制、激励机制和监督机制,形成高校思政课教师师德建设长效机制

高校对思政课教师的考核应该打破仅以科研为导向的考核方式和评职称制度,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师德考评机制。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建立科学合理的师德考评机制和监督机制,依照教师自身的道德规范和行为规范进行考评,可以有教师自评、学生评价、教师互评、督导评价相结合,本着客观、公平、公正的原则,充分发挥师德考评机制的积极导向作用。采取师德“一票否决制”,对于师德表现不佳的教师应提出批评教育,严重的转岗学习;对于师德表现突出的教师,应给予物质奖励,同时公开表彰成为学习的典范。

思政建设论文范文第2篇

1.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思想保证。思想政治教育在企业文化建设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现代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作用就是调动广大干部职工的创造性、积极性,为企业发展提供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企业文化本身是企业管理文化、管理思想、管理体制的结合。两者虽然有不同,但是其核心内容都是价值观以及观念形态的形成和塑造,都是以人为研究对象,通过相关的教育工作提高员工的文化修养和工作素养,最终培养出合格的而员工队伍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思想政治工作和企业文化建设是相得益彰、相辅相成的,企业文化建设的方向要靠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来保障,这不仅能够保证了在社会主义发展中企业文化的形成态势,也能使企业的发展更加稳定健康;另外它必然要受道德规范行为准则、社会主义思想原则、集体主义价值观的指导,要国家和党的工作大局出发,正确处理个人、集体以及国家三者的利益关系,解决好价值观建设的相关内容。2.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政治保障。马克思主义理论是现阶段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指导原则,也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基础所在。现阶段的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相关理论基础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础上,借鉴社会意识辩证关系以及社会存在科学等形成的。在实际的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中,所进行的工作内容是企业相关思想政治工作人员对员工的各种思想上的焦虑、困惑、矛盾等问题进行科学的劝导教育,从根本上解决员工思想上存在的各种问题,以帮助其树立有利于企业发展的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以及人生观等。员工的思想健全健康了,那么其生活工作灯就会积极向上起来,最终也就会促进企业的生产发展。从根本上讲,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就是一种精神领域的教育行为。现代企业的发展过程中,思想政治工作是重要组成部分,对企业文化建设的方向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同时也能促进企业文化建设的加强。

二、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措施

在企业发展中开展思想理论工作,要以理论为指导进行相关实践,在实践的过程中需要遵循的要求有以下几个方面。1.以人为本推崇服务意识。在企业中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相对来讲还是比较复杂的,工作任务也比较重,随着现阶段的经济不断发展,尤其是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化,企业员工的思想就会受到很多不利影响,价值观的形成也因此受到了很多影响。有甚者在利益的诱惑之下出现的现象,主席提出的“苍蝇老虎一起打”正是针对这种普遍的贪污现象而言的。人性的自私以及企业内部的利益冲突在很大程度上致使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面临着很多的压力。因此,在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时就要做到以人为本,充分考虑到员工的实际利益,以服务意识为主,做好员工的思想政治工作。思想政治工作开展顺利成功与否的标准,要从员工的生活实际出发,为员工解决实际的生活困难和生活需求,这样才能有效的化解矛盾,提升员工的工作热情,最终也就能为企业创造更过的发展机遇和利润。2.与企业文化建设密切结合。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要以科学的态度推陈出新,保证内容、形式、方法的科学性,不使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变成形式主义,理论联系实际,与时俱进,使思想政治工作在企业发展汇总发挥出应有的作用。企业文化是新时期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讨论的新课题,是思想政治工作与管理理论和实践对接的桥梁。企业文化是指能够为企业员工所接受的、能够反映企业核心价值观的认知和理念。企业文化对企业来说至关重要,而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是塑造企业文化的重要部分。健康、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凝聚企业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形成共同的价值理念和思维方式,这对企业发展和管理来说是极其重要的。企业在思想政治工作实践中要注意与企业文化建设密切结合。3.促进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和谐发展的措施。首先,紧密联系实际,选准企业文化建设中思想政治教育的突破口和结合点,选择最有代表性和最有影响的问题加以解决,从而打开工作局面,促进企业文化建设的深入发展。其次,重视和建设具有社会主义特色的、个性鲜明的企业文化。一个企业的文化个性,是这个企业在文化上与其他企业不同的特性。它只为这个企业所有,只适用这个企业,是这个企业生存发展的条件及其历史延续的反映。通过现代思想政治工作,从工作人员的思想意识着手,结合企业的特点和优势,高起点、高标准选择企业文化的发展目标,发展本企业的文化个性,培育员工积极、正确的思想观念和工作精神,为企业发展服务。此外,在企业文化建设与现代思想政治工作的结合中要灵活应用软硬结合的技巧,以完善的管理制度为先导,积极强化,软硬兼施,相辅相成。在培育企业文化的同时,必须完善必要的规章制度,使工作人员既有价值观的导向,又有制度化的规范。在建设企业文化时也应遵循这些法则,通过现代思想政治工作强化工作人员的价值观、信念和作风等要素,引导工作人员正确处理个人发展与企业发展的问题,树立起团结向上、乐于奉献的思想意识和企业精神。

三、结语

通过上文论述,对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和企业文化建设的开展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认识,对思思想政治工作的实践开展,以及与企业文化建设的关系和和谐发展的措施等,都做了相关的分析探讨。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在促进企业文化建设,指导企业的生产活动以及促进企业员工的身心发展上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另外,在企业的具体实践过程中,企业的文化建设也会反过来对思想政治理论的完善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思想政治工作和企业文焕建设是互相促进发展的,理论指导实践的走向,文化促进理论的完善。在企业的实际发展中,只有充分注重思想政治理论工作的开展,才能使企业的文化建设获得源源不断的生命力。希望上文的论文能够对未来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顺利开展,以及企业的文化建设等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思政建设论文范文第3篇

1.企业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的共性。现代企业思想正式工作在开展中已经不再是单纯的政治灌输,而是一种向社会、企业运营、企业管理等多个领域施加影响力的工作模式,在开展过程中通过了解每一个职工的思想状况、个人情绪等,来协调职工与企业、职工与管理人员、职工与职工之间的关系,确保在所有职工共同努力下可以实现企业指定的发展目标。企业在发展中可以通过文化建设来对全体职工发挥一个辐射作用,通过提高职工的企业凝聚力、岗位自豪感以及职业自信心等,确保每一个职工都能做好自己的工作,所以企业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两者的目标是一致的,都是为了实现企业在新时期制定的战略发展目标。企业开展思想政治工作主要是对职工的意识观念、道德水平、职业操守以及职业素养等方面进行引导性教育,通过培养职工的进取精神来激发其在工作中的热情与创造精神,这对促进企业可以顺利达成经济目标有着重要作用。而企业文化建设是通过企业精神来对职工的价值观进行潜移默化,从而使职工在企业精神的影响下可以有效规范自身的行为,因此,企业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在工作内容上有一定的交叉,而且两者并不是完全一致,而是两者在发展中具有一种相辅相成、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关系。

2.企业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的差异。企业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之间虽然存在很多共性,这并不代表两者在本质上是高度一致的,这是因为两者之间在所属范畴、功能以及工作重心等方面有着较大差异,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是根据我们党在企业中的政治需求,以及职工思想行为诉求而开展的工作模式,其在服从思想意识客观规律的基础上服务社会精神文明建设,因此,企业开展的思想政治工作在本质上属于政治范畴,而企业文化是大部分职工自发遵守的行为方式和理念,企业文化是在其长期生产经营中逐渐形成的,而企业文化建设中强调职工认识并遵守这种价值观念和行为态度,因此企业文化建设在本质上属于文化范畴。企业开展的思想政治工作具有政治功能和管理功能,其可以确保党的各项理论方针可以彻底贯彻到企业生产经营中,通过协调企业职工与企业、管理者、其他职工之间的关系来激发其工作热情,企业文化建设的主要功能是通过塑造积极健康的内部文化,通过其潜移默化的作用来增强职工自信心,在全部职工的心中树立一个正确的道德标杆和行为准则。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重心是强调企业与社会战略目标的一致性,而企业文化建设的工作重点是培养企业个性,注重企业自身文化与其他文化传统、个性以及氛围等方面的区别,因此,企业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在所属范畴、功能以及工作重心等方面有着很多差异。

3.企业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的关系。本文通过研究认为虽然企业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存在很多共性,但是不能用其中的一方完全取代另一方,这是因为企业文化建设是当前一种较为成熟的管理学,其在加强企业管理质量、管理效率等方面有着良好的应用效果,已成为现代企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推动力,而思想政治工作在物质文明及精神文明建设中有着极大作用。因此,企业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在各自领域中都有着重要作用,思想政治工作引领企业发展方向这一作用是企业文化建设无法达成的,而企业文化建设完善创新性企业管理这一功能,是企业无法通过思想政治工作而实现的。再者,企业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具有彼此独立、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这是因为思想政治工作可以为企业的未来发展指明一个方向,而企业文化建设为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方式创造了一个新的途经,以便于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开展,所以企业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的相互融合,已成为现代企业管理中的一种必然趋势。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注重通过培养员工的社会使命感来对其行为进行约束,而企业文化建设注重通过塑造企业整体“个性”来强调企业使命,因此,两者在发展过程中可以通过相互协作来加强两项工作模式的效果,同时也对创新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方式及手段有着优秀的作用,对实现现在企业管理中的生存、持续发展战略有着重要意义。

二、企业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的融合

1.“以人为本”的人性化管理。人是社会生产领域中众多生产力的第一要素,是一个具有变动的极具灵活性的存在,所以企业在实现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融合发展模式过程中,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人性化管理,而企业文化建设在发挥作用过程中也紧扣人性化管理这一原则,这对保持企业职工思想上的统一有着重要作用。本文认为,以遵循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自身存在规律作为前提,以科学性、时效性为指导,结合企业自身生产经营及管理现状,力求促进企业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相融合。

2.企业文化活动作为载体。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自身思想政治工作的具体存在及具体的表现形式,承载着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极为重要的教育内容,企业文化建设强调企业职工的参与性、积极性,灵活运用多种方式来传达、宣传企业文化,例如,可以通过定期开座谈会的方式让职工畅所欲言,可以将工作、生活中遇到的难题和对企业发展的见解作为话题,企业管理人员也可以有针对性的去帮助员工来解决这些问题,这对促进企业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的相融合发展有着重要作用。

3.充分发挥党组织的作用。企业基层党组织要通过党与政、工、团之间的各种活动来调动企业职工工作和生活的积极性,让企业职工充分认识到自己是企业主人,必须在企业发展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主人翁精神,遇到困难敢于向前不可畏首畏尾,通过具体的企业文化建设可以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铺好路,为党建工作能够卓有成效的开展打下坚实基础,其最终目的都是服务于企业的建设与发展。

三、结语

企业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具有十分紧密的关系,其在本质上既存在很多共性又存在很多差异,所以现代企业管理中要有效实现企业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的融合发展,通过将二者的有机结合来充分发挥其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作用,以便于在企业内部创造一个民主、向上的工作环境,这对实现现代企业的生存、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有着重要意义。

思政建设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博士学位论文;内容分析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23X(2013)01-0149-04

思想政治教育学(以下简称思政教育)是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独创的一门学科,1997年开始招收和培养博士研究生。自2005年建立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后,思政教育成为其下属的一个二级学科。在我国,由于该学科创立时间较短,目前还没有形成系统的研究体系,尽管到目前为止已经取得一些研究成果,培养出大批专门人才,但还是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学科建设上主要表现为不同范围、不同程度地存在“杂”(研究对象不明确,内涵模糊,外延过宽)、“散”(研究队伍整合不够)现象[1],在学科研究上存在着用其他相关学科替代本学科的简单化倾向[2],而且本专业的发展在某些方面还存在严重的不平衡现象,如专业博士点的分布不合理[3]。本文针对思政教育博士论文的内容,利用SPSS统计软件及相关模型进行分析,借此对上述问题进行量化展示。

一、数据来源及研究方法

(一)资料来源

本研究的资料来源于2002年到2011年收录到CNKI数据库中思政教育专业的全部博士学位论文,共计486篇(检索时间截止到2011年年末),分析的变量包括:学校所在地区、思政教育博士论文研究内容及年份等。具体的研究问题是:不同地区与思政教育研究内容及数量之间是否有联系?不同的年份与思政教育研究内容之间是否有联系?如果有联系,这种联系呈现什么样的趋势?

(二)数据分类方法及研究过程

截止到2011年年底,拥有思政博士学位授予权并拥有毕业生的学校共有40所,分布于19个省市(含直辖市),这些学校的博士论文涉及众多研究内容。笔者根据该学科原来的专业名称(马克思主义与思想政治教育,现在的名称变更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对博士论文的写作内容进行如下分类。第一类(马克思主义理论类)包括政治、经济、哲学;第二类(思政类)包括思政理论与实践及党建;第三类(其他类)包括文化、社会、法律、历史等。另一方面,这40所学校分布在中国的东、中、西部等地区,为了便于统计,笔者利用SPSS根据院校所在省份的2002—2011年人均GDP进行聚类分析聚类分析是一种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它能够将一批数据根据其特征,按照在性质上的亲疏程度在没有先验知识的情况下进行自动分类。类内部的个体在特征上具有相似性,不同类间个体特征的差异性较大。[4](P301),将这些学校划分为四类。第一类地区包括福建、山东等省;第二类地区包括湖北、陕西等省;第三类地区包括北京及天津;第四类地区即上海,具体结果见图1。下文的分析多数情况下是依据这些分类结果进行。

本文首先用卡方检验对地区与内容之间的关联性、年份与内容之间的关联性进行分析,然后再利用独立t样本检验和单因素及多因素方差分析来分析内容、地区与论文数量之间的关联性。如果其中存在某种相关性(某种差异),则再进一步分析其具体表现。

二、研究假设及分析结果

(一)地区与写作内容相关性研究

思政作为社会意识形态的一部分,这种上层建筑是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我们提出的研究假设H0是,根据GDP分类后的地区与写作内容不存在相关性。通过对四类“地区”与“写作内容”进行卡方检验,计算出来的皮尔逊卡方(Pearson Chi-Square)值为12.874,显著性水平小于005。因此我们拒绝接受研究假设,认为地区与内容之间存在相关性,或者说不同地区具有不同的研究倾向需要说明的是,本研究所用的资料实际上是“总体资料”。既然是总体资料,对相关命题进行检验的结果本身就是“真实的”,不必进行“统计推断”,因为统计推断针对的是样本资料。但是考虑到统计程序会自动给出检验和推断的结果,这里抄录于此,仅供参考。。

接下来的问题是,地区与内容之间存在着怎样的相关性?我们可以通过对应分析法对该问题进行图形描述,如图2所示。该图是对应分析散点图,散点图的聚类原则是,落在从原点(0,0)处出发相同方位上大致相同区域内的不同变量的分类点彼此有联系;散点间距离越近,说明关联倾向越明显[5]。从图中可以看出:第一类地区倾向于一类内容(即政治、经济和哲学)的研究,第二、三类地区倾向于二类内容(即思政教育理论与实践、党建)的研究,而第四类地区倾向于三类内容(文化、社会和法律)的研究。

如何解释“地区”与“内容”之间的这种趋势?第一类地区经济相对比较发达,这些地区的院校更倾向于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方面的研究。包括北京和天津的第三类地区由于其处于国家的政治中心或离其较近,这些地区的院校更倾向于对思想理论与实践及党建方面的研究;至于第二类地区,是这四类地区中经济最不发达的,他们的研究比较中规中矩,紧紧围绕思想理论与实践展开研究及论文的写作。第四类地区仅仅包括上海这个城市,作为中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城市,同时也是国际著名的港口城市,上海的思政教育博士论文更加倾向于文化、社会、法律与历史方面的研究,即研究内容比较开放,体现着这座城市中院校研究倾向的多元性与丰富性。

(二)年份与内容的相关性分析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上层建筑的一部分,其研究内容倾向是否受到不同年份国家的有关政策的影响(2002年和2007年分别召开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而且每年召开的“两会”都会有不同侧重点的政策出台)。因此,本部分的研究假设H0:年份与研究内容之间不存在相关性。通过对“年份”与“内容”进行卡方检验,计算出的皮尔逊卡方(Pearson Chi-Square)值为7.705,显著性水平大于0.05。因此,我们认为年份与内容之间没有相关性,即不同年份的研究倾向没有显著差异,研究内容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并没有随着时间的变化而改变。

(三)地区、研究内容、年份与论文数量的相关性分析

1地区与论文数量相关性分析

为了验证四类地区的博士论文数量是否存在差异,我们提出原假设H0:四类地区的论文数量没有显著差异。方差分析结果显示,F统计量的观测值为4.713,达到统计显著性,故拒绝接受原假设,认为这四类地区的博士论文数量存在显著差异(见图3)。从图中可以看出,一类地区、二类地区的论文数量明显高于三、四类地区。

从上图中可以看到,不同省份的博士论文数量差异明显,辽宁、江苏、吉林等省份的论文数量明显高于其他省份,这当然与不同省份所拥有思想政治教育博士点的学校数量以及该校开始招收博士生的时间早晚有关。对不同省份(地区)拥有该专业博士点的高校数量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t统计量的观测值为6.280,达到统计显著性,故可以认为不同省份拥有该专业博士点的数量是存在显著差异的,这足以说明,不同省份(地区)的博士点分布还不很均衡,某些地区对思政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对思政教育的投入还很有限,教育水平、教育资源等方面还存在明显不足。

2研究内容与论文数量相关性分析

我们提出的研究假设是:研究内容与论文数量没有显著差异。利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计算出的F统计量为0092,对应的概率p值为0912,论文数量在不同研究内容上的均值是在21~26之间,没有达到统计显著性。因此,不能拒绝原假设,即认为不同研究内容在数量上没有显著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的显著差异。也就是说,我们可以看出,思政教育博士学位论文在研究方向上外延过宽,研究内容比较宽泛,在不同范围、不同程度上的确存在着“繁杂”、“散乱”现象,正如前文所述,研究对象不甚明确,内涵比较模糊。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呢?原因之一或许在于思政的学科定位与研究方向还很模糊。在这些博士论文写作之时,该学科还称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归位于学科门类政治一级学科下,没有自己的学科定位,涉及的有关研究对象、内容、方法等问题还没有达成一致。而且由于学科定位不准,使得从事思政研究的学者缺少学科归属感,工作热情与研究热情不足。直到2005年随着国家将其列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下的二级科学,这种情况才有所改善。另一个原因可能是由于该学科建设时间较短,学科建设还很不够,具有影响力的学术期刊及学术会议远远不能满足学科的发展,缺少有影响力的、权威型的学术领军人物。相信随着新的学科归属的划分,这种情况会有所改善。

3年份与论文数量相关性分析

研究假设H0:论文数量与年份不存在显著差异。方差分析结果显示F分布观测值为2717,达到统计显著性,故拒绝接受原假设。因此,我们认为在年份与论文数量之间存在显著差异(见图4),也就是说,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国呈现出越来越重视思政教育的研究现状。

从图4中可以看出,2002—2011年的论文数量逐年增长,这表明国家和有关部门越来越重视思政教育专业,采取越来越有利于学科建设与发展的有力措施来加强该学科的建设,拥有该专业博士点的高校逐渐增多,毕业论文数量渐多。这一切都有力地说明,以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集体,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对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对我国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高度重视、支持和关心。

4地区、研究内容、年份与论文数量的多因素分析

从以上的分析中,我们知道了地区、研究内容、年份这三个因素分别与论文数量的相关性。现在以这三个因素为自变量,利用多因素方差分析来看一下这三个因素对论文数量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只有年份、地区两个因素的主效应显著(F值分别为5122、9557,对应概率都为0000),交互项不显著。同时结果还表明,内容在论文数量上没有显著差异(F值为0345, 对应概率为0710),即研究内容对论文数量没有显著影响,这与前文的研究结果是一致的。年份、地区对论文数量仍然有显著影响作用,此时R2=0555,整体模型解释力比较高。

三、结语

思政教育是一门比较“年轻”的学科,其研究现状如何?存在哪些问题?本文从思政教育博士论文内容的角度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不同地区院校在研究倾向、论文数量上方面存在着明显差异,博士学位论文在某种程度上存在着“杂”、“散”现象,博士点的分布很不均衡。

我们知道,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特别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也是团结全国各族人民的强大思想武器。因此对该学科研究倾向的研究就更加具有特殊的现实意义。通过数据分析,我们认为,应该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的设立作为契机,深刻理解思政教育学科的研究对象,加强基本理论和方法的研究,在全国范围内规划学科布局,加强学科特色、学术队伍、学科发展,形成相对稳定、均衡的研究对象和领域,为思政教育学科的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1]骆郁廷,佘双好,沈壮海.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3,(9).

[2]李辉.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中的学科意识[J].思想理论教育,2006,(5).

[3]黄钊.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发展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5,(2).

[4]薛薇.SPSS统计分析方法及应用[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8.

思政建设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体育;课程思政;可视化;VOSviewer

1资料来源与研究方法

1·1资料来源

CNKI数据库中以“体育”“思政”“课程思政”为主题检索,时间跨度=1982-2020,合计检索到文献941篇。

1·2研究方法

借助VOSviewer[4-5]分析透视我国体育课程思政研究的知识网络,通过定量与定性研究分析统计本领域论文年代分布、机构、关键词、研究主题等信息。

2文献基本特征计量学描述

2·1体育课程思政趋势

CNKI数据库中体育课程思政的研究始于广州师范学校陈成祖1982年发表于《体育教学与训练》的“谈谈体育课的思想教育”,认为体育教育脱离思想政治、道德教育就不能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就培养不出优秀的“四化”接班人。总的来说相关研究呈现指数增长趋势(公式y=0·6446e0·143x,R2=0·8651)。1982—2005年间体育课程思政研究文献处于较为缓慢增长的时期;2006—2010年体育课程思政研究文献年发文量提升了一个台阶,保持在10—30篇左右;2011—2018年的研究文献年发文量在30—74篇之间波动;2019—2020年的年研究文献与之前相比呈现爆发性的增长,说明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体育课程思政研究。

2·2体育课程思政主要研究机构

经调查统计,关于体育课程思政主要研究机构,北京体育大学,20篇;天津体育学院,16篇;沈阳体育学院,15篇;武汉体育学院,15篇;吉林体育学院,12篇;山西工商学院,12篇;南京体育学院,11篇;哈尔滨工业大学,9篇;哈尔滨体育学院,8篇;西安体育学院,8篇;金陵科技学院,8篇;郑州大学,8篇;上海体育学院,8篇;东北师范大学,8篇。共有149所研究机构发表了体育课程思政研究论文。研究机构中,北体(20篇)、天体(16篇)、沈体(15篇)与武体(15篇)一同位列前三甲。共有14所院校发文量超过8篇,除山西工商学院、哈尔滨工业大学、金陵科技学院、郑州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外,均为专业体育院校。北京体育大学的研究主要关注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为武术与思政教育融合、教育策略、武德教育;第二方面为体育院校开设课程的思政教育,如外语课程、排球、运动员班的思政教育。另外,对于思政课教学吸引力、教学实效性、教学互动软件、思政MOOC也有较为深入的研究。天津体育学院主要侧重于课程思政教学的理论认知、本源、价值塑造、思政教学改革、路径思考等方面;另一方面多侧重于社会生态学理论、自我决定理论的视域下探索体育专业课的建设,其中武术课程的课程思政理念与实施成为了关注重点。沈阳体育学院武术教学课程思政元素、武术专项的“互联网+体育”思政教学、小学武术社团与高校教学与思政元素的挖掘与融入、立德树人、礼道求和、着眼“生活世界”是主要的介入视角。沈阳体育学院、武汉体育学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课程思政的教育共同体构建、融入红色精神、内容体系、评价路径、课程思政建设能力、课程思政建设的学理、维度与实践路向。通过高产机构的研究内容分析可以看出,武术等蕴含丰富中华传统文化的运动项目与排球等具有我国运动员顽强拼搏、为国争光体育精神的项目获得学者的强烈关注。新时代下课程思政的教学元素是学者关切地热点问题,在新形势下教学互动软件、思政MOOC、互联网+等现代教育方式方法的融合也是未来研究的重点。

3体育课程思政研究热点

3·1高校体育思政教育功能与路径

本聚类中,研究热点集中于“高校体育”“功能、“路径”。另外,“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出现频次较高。学者们对体育思政功能的探析集中在以下几点:如何通过思政教育获得在大学生爱国精神、集体主义精神、进取精神等价值层面的提升;[6]如何通过体育思政树立规则意识、法律观念、协作意识,使大学生人格塑造知行合一。学校作为体育思政的承载场域,校园文化建设迫切的需要通过体育活动中的隐性思政功能使其优化、扩能、增效。改进教学方法与内容、提升教师素养、完善评价体系[7]是实现体育课程思政的基础路径,而体育思政的实现与践行路径则重在“协同”,[8]即体育课程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同向同行”。另外,通过组织协同(制度框架)、内容协同(教学体系)、方法协同(教师素养)、载体协同(多元平台)统筹推进[9]是高校体育思政的基本协同方式。同时,通过教学训练及比赛协同,建立学生相互之间的信任关系,促进团队合作,同时培养自身的责任感是亟需继续细化研究的领域。体育思政课程教学对大学生价值引领的优势毋庸置疑,包含勇敢顽强、积极进取、诚信自律、相互尊重、团队合作等内容在内的体育精神、体育道德、体育品格对各体育课程思政教学的重要性及促进作用却鲜有研究。体育思政以其“动态的”“育体与育人相结合”的独特育人特质[10-11]成为常规思政课程的有力补充。体育思政可以“育人”,而健全的体育育人体系又可以拓宽和加深体育课程教学的广度和深度,提升其政治高度,这正是体育课程教学的需求,也正是课程思政时代的刚需。体育课程的“育体”功能和“育人”价值充分的展现,需要有更加细致的探索和尝试,并最终落脚于学校体育的顶层设计和践行路径。

3·2大学生体育思想政治教育现状与人文关怀

本聚类中,研究热点集中于“思想政治教育”“对策”“体育专业大学生”“现状”。另外,“人文关怀”“良性互动”等关键词的出现频次也较高。本研究发现此类基础性研究可以归纳为两部分,关于体育专业大学生的思政教育以及关于思政人文关怀研究。集体荣誉感、竞争观念、处事技巧、好胜意识等“四强”,[12-13]文化底蕴、自我控制、纪律观念、理性思维、人文素养、公德意识等“六弱”[14]是体育院校大学生的群体特征,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不强,忽视整体差异以及“重技能、重育体、轻思想、轻育人”的两重两轻现象是体育思政教育的突出问题所在。因而,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通过提高思想政治辅导员和术科教师的人文素养及思想政治素养,[15]结合体育类专业大学生的身心特点,因人、因地施教,潜移默化的进行思想意识形态的教育[16]是针对体育专业大学生的良策。人文关怀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精神文明建设的主体部分,始终是焦点所在。学者们对人文关怀的重要性、出处与资源、内容的构建以及实现途径几个方面进行了研究,在肯定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内容日渐丰富、效果日益提升的同时,也剖析了目前人文关怀“重共性轻个性”的倾向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与学生诉求存在差距的问题所在。[17]如何切实提高教育者的人文素养,[18]加强大学生人文关怀的渠道沟通、网络文化、活动载体的建设,同时加强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基础理论的研究是未来应当继续努力的方向。

3·3思想政治与体育教育融合研究

本聚类中,研究热点集中于“思想政治”“体育”“融合”“融入”。“高职体育”“体育课堂”“德育”出现频次较高。体育与思政在教学层面、实践层面、理论层面如何融合、融入受到了学者们的强烈关注。“重知轻体、重技轻德”的观念不仅影响着人们对体育自身价值的认识,而且阻碍了体育育人功能的实现。[19]而体育教育中的“公平竞争意识”“团队意识”“规范意识”等在引导大学生学会公平正义、安定有序、团结互助等方面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有力的补充。[20]虽然二者对思想的塑造在方式方法上不尽相同,但具有极强的互补性,主要体现在“理论”与“实践”“室内”与“室外”“被动灌输”与“主动体验”“严肃认真”与“轻松活泼”等方面。[21]要将二者有效的融合在一起,重在融合途径。研究者们指出,除了加强体育代课教师思想政治教育素养以及树立体育榜样,充分发挥其榜样带动作用外,还应顺应时代需求,利用多种新媒体技术手段丰富体育课程思政的广度和内容。例如,开设校园体育公众号、视频号、微博,定期推送蕴含体育精神的新闻、体育明星专访,打造校园体育直播平台,对国内外和本校的体育赛事进行播放和讲解,[22]全方位、多角度的塑造体育思想政治教育理念。课程思政旨在培养“整全的人”,[23]“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价值导向与其完美契合。五育中的“劳动技术教育”在高职院校尤为凸显。作为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技术人才的重要基地,体育课程思政的场域从普通高校转换到高职院校,其“融合建构”理应做出针对性的调整。研究者们认为,可以通过引入发展职业体能的运动技能与职业健康保健知识来达到“以劳强体、以体促劳”的教学目标,[24]在此过程中贯穿职业准则、职业精神的专业素养培养,完成树立正确“劳动观”的立德树人根本任务。[25]然而,针对教育中职业性及实践性强的特点,研究并没有给出具体区别于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思政的融合框架和践行路径,导致缺乏理论的指导性及实践的可行性,关于这一领域未来亟需加强研究。

3·4体育思想政治教学设计

本聚类的关键词主要包括“大学生”“实效性”“教学设计”“校园文化”“渗透”“互动”。体育课程的教育教学设计在体育院校、综合院校体育专业的思政教学中受到了较多的关注,学者们期望从专业教学的角度探索如何建立体育专业思政课的教学设计。这部分体育思政教学设计的研究关注具体的教学目标、内容安排、课时分配、课程实施等方面。部分研究细入到思政元素的内容,如把女排故事穿插到教学技术或者理论内容的关键节点上,使大学生精神外化于行、内化于心,以完成基础技能育人-情感育人-文化育人的三阶段,以期教学成效达到身体技能、民族情怀、文化熏陶与继承的目标。专项教学作为课程思政的基本教学单元要素,是将思政育人贯彻、落实、细化到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步骤。本聚类中学者多关注篮球、排舞、定向运动、足球、瑜伽等专项课程特色思政育人的作用、功能、路径。余保玲指出排舞教学可以建立涵盖“四课堂”为一体的体育思政教学模式[26]。王亚楠认为足球课程中不同技战术具有特异的思政功能,如“围抢”战术的教学中,规则意识及正确的胜负观成为首要的德育培养任务,能在潜移默化中塑造健全的人格。[27]目前的研究中,关于教学方案设计的研究较多,但是大多忽略了教学设计的条件保障、评估措施、反馈改进等方面。对于排球、篮球等西方传入的项目教学设计研究较多,本土的民族体育,如射箭、舞龙舞狮、龙舟等项目的研究较少。因而,未来应当强化民族的、传统的、本土的运动项目的教学研究设计,充分的利用优秀传统技能与文化的思政教育元素培育大学生。

4结论

总的来说,体育课程思政研究成果不断涌现,尤其是近两年获得了体育学者的极大关注,学者从多视角、多方位、多学科对本领域进行了开拓性研究。北京体育大学、天津体育学院等是体育课程思政研究的引领院校。在对体育课程思政研究文献中发现,研究主要涉及高校体育思政教育功能与路径、大学生体育思想政治教育现状与人文关怀、思想政治与体育教育融合、体育思想政治教学设计等方面。需要指出的是,尽管体育思政课程的研究多点开花,涉及到教学的整个过程、各个方面,但还需注意课程思政的时展特性和紧迫性。在武术、排球等具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或现代体育精神的课程中融入思政教育是目前体育专项教学的主流研究区域,其它各种形式的体育思政专业课程和公共体育课思政教育还需要更好的开发与研究。

思政建设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高分子;课程思政;文献计量学;研究现状

课程思政是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体系的生动实践,是新时代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理念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课程思政是具有时代性和科学性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课程思政强调课程的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属性,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也是新时代课程教学的内在要求,有助于人才培养质量的全面提升,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途径。以教书育人为教学理念,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为课程思政的核心主旨,这明确了必须将课程思政融入专业课程建设中。2017年12月,中共教育部党组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中明确提出,要大力推动以“课程思政”为目标的课堂教学改革。为贯彻落实《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要求和学校“三全育人”“五育并举”人才培养综合改革会议精神,各高校要加强课程思政建设。

高分子相关课程包括“高分子化学”“高分子物理”“高分子材料”“药用高分子”“高分子复合材料”“功能高分子”“高分子材料分析方法”“聚合物反应工程”等,是高分子专业方向的核心课程。在上述课程中融入思想政治内容,探索课程思政实施的路径与方法,是当下高校专业课程改革的大趋势。结合高分子相关课程特点,寻找德育元素,充分运用德育的学科思维,提炼专业课程教学内容中蕴含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德育元素,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具体化、生动化地有效融入专业课程,在教学过程中润物无声地使专业课程教学具有传授知识及思想政治教育双重功能,发挥培养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作用。近年来,研究高分子相关课程思政的文献数量不断增加,但鲜见对高分子相关课程思政的研究现状进行数据分析的文献,因此,通过对中国知网(CNKI)发表的相关论文进行收集和分析,梳理当前高分子相关课程思政的研究情况,探索国内高分子相关课程思政的研究现状,分析高分子相关课程思政研究的趋势、进展及热点,以挖掘相关的课程思政元素,从而为高分子相关课程思政的建设、改革、创新提供参考和借鉴,为进一步开展高分子相关课程思政研究提供参考。

一、资料与方法

(一)资料来源

以“高分子”“思政”为检索词,检索时间截至2021年11月21日,通过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CNKI)全文数据库中所有相关文献。对检索的文献进行筛选,剔除与本研究不相关的文献后,共得到73篇文献。

(二)研究方法

对所收集文献的发表年份和发文量、是否受基金资助、学科分布、期刊分布、被引和下载频次、研究机构及作者和下载数量进行统计分析,开展定性和定量分析。

二、结果

(一)文献发表年度和年发文量

通过对73篇文献分析发现,最早的高分子相关课程思政的研究文献发表于2009年,之后几年未见相关文献;2018年有1篇,后呈逐年上升趋势,具体各年度分布情况.

(二)基金资助情况

获得基金资助的文献共计23篇,占全部文献的31.5%;其中部级基金资助的文献2篇,省市级基金资助的文献15篇,校级基金资助的文献6篇。获得基金资助最多的省份为河南省、安徽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

(三)学科分布和主题

学科分布涉及高等教育(70篇)、有机化工(58篇)、化学(31篇)、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4篇)、计算机软件和计算机应用(4篇)、材料科学(4篇)等方面。其中课程思政涉及较多的高分子相关课程为“高分子化学”(23篇)、“高分子材料”(17篇)、“高分子物理”(5篇)、“功能高分子材料”(4篇),主题分别为高分子化学、课程思政、高分子、思想政治教育、高分子材料、教学改革、思想政治教学等。

(四)期刊分布

73篇文献涉及的期刊共26种,排名前5位的期刊发文量均大于5篇,其中,《广州化工》发文量最多,为14篇,约占所有论文总数的19.2%;其他期刊发文量分别为:《广东化工》12篇、《大学化学》9篇、《高分子通报》8篇、《山东化工》6篇。上述5种期刊发文量合计占总文献数量的67.1%,其余期刊发文量均在3篇及以下。

(五)研究机构及作者

73篇文献主要来自国内高校,发文量排名前列的机构依次为大连工业大学(4篇)、广东石油化工学院(3篇)、东莞理工学院(3篇),后7所高校如天津理工大学、重庆文理学院、中南民族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南京邮电大学、东华理工大学和西南交通大学发文均为2篇。

(六)下载频次和被引频次

通过统计分析发现,下载频次达到500次以上的文献共有15篇,其中下载频次最多的文献为贾曌发表在《山东化工》上的《在高分子化学专业教学中实施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1148次),其次是张杰等发表在《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上的《〈高分子化学〉课程思政的设计与实践》(1145次),其余文献的下载频次均小于1000次。被引频次大于5次的文献有10篇,占总文献的13.7%,其中被引频次最多的文献为贾曌发表在《山东化工》上的《在高分子化学专业教学中实施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被引频次达到24次。

三、讨论

通过对文献发表年份和年发文量进行统计分析,可以从时间维度上大致了解国内高分子相关课程思政研究的总体概况,初步了解高分子相关课程思政研究的基本情况、研究热点、发展趋势和未来研究的走向,有利于对研究总体概况的把握。数据表明,最早的高分子相关课程思政文献发表在2009年,从2020年开始,发文数量呈快速增长趋势,说明大家对高分子相关课程思政的关注度和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在积极探索研究高分子相关课程思政的建设。可以预测在未来一段时间内,高分子相关课程思政仍旧是研究的热点,并且呈现持续快速增长态势。高分子相关课程思政研究在一系列国家政策方针的引导下,开始被关注、重视和深入研究,凸显了课程思政的发展是自上而下的,也与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息息相关。

受基金资助的文献代表着该研究领域具有较大的难度和较高的创新性,资助级别越高,意味着受重视程度越高,也意味着该文献代表该领域研究的新动向和新趋势[5]。从检索的文献来看,受部级基金项目资助的文献2篇,受省市级基金项目资助的文献15篇,受校级基金项目资助的文献6篇,多数文献无基金资助,反映了国内高分子相关课程思政研究的现状和受重视程度,也说明大多数研究处于自发或者前期研究阶段,如果通过后期基金项目培育,尤其是获得政府层面的大力扶持,可以加速并完善高分子相关课程思政研究。在学科分布中,课程思政的热点学科分别为高等教育、有机化工、化学等,主要集中在“高分子化学”“高分子材料”“高分子物理”“功能高分子材料”等课程方面,说明研究的内容比较集中,同时反映出其他相关学科和课程受重视程度不足。课程思政符合时代的要求,应当把握“坚定学生理想,教育学生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爱人民、爱集体”的主线,因此,实施高分子相关学科课程思政有助于学生清楚认识课程设置的目的和基本任务,掌握新形势下高分子相关学科发展的规律,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择业观。我们应该积极引入思政元素,优化课程思政内容,实现价值引领,加强高分子其他相关学科和课程思政建设,结合课程实际,深挖思政元素,为开展课程思政夯实基础;牢固树立专业知识讲授、能力培养和价值塑造为一体的培养目标和教学理念,实现育人效果最大化,达到“门门课程有思政”,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目的。对发表文献的期刊分布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便于研究者选择重点期刊进行阅读和投稿,其中期刊的等级反映出论文的水平和研究者的重视程度。经统计发现,有5种期刊的发文量不小于5篇,表明对高分子相关课程思政研究较为关注的期刊平台比较少,发文数量居第1位和第2位的期刊分别是《广州化工》和《广东化工》。另外,《高分子通报》作为北大中文核心期刊,发文量仅居第4位。通过以上分析发现,发文量排名居前列的期刊比较集中,而其他期刊对课程思政的关注度有待提高。国家和行业部门对于高分子相关课程思政研究的重视程度略显不足。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高分子相关课程中是新时代课程教学的内在要求。随着课程思政建设的不断深入,我们相信通过宣传和倡导,今后其他刊物的发文量应呈现大幅增加趋势。

通过统计分析研究机构和作者,可从空间维度上大致了解国内各地区学者对该主题研究的分布情况和各地高分子相关课程思政实施的现状。文献主要来自国内高校,说明高校教师对于课程思政的重视程度远高于其他单位。高校教师重视课程思政,有利于大学生和研究生的高分子相关课程思政实践,助推课程思政建设的教育教学改革,提升广大学生的政治觉悟和政治素养,有效实现为社会培养理想信念坚定、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高分子人才的目的。文献的下载频次和被引频次往往能从“量”和“质”上反映出受关注度和学术影响力[6]。居前5位的高被引5位作者来自不同的机构,表明我国高分子相关课程思政研究呈现百花齐放的景象。最早的文献被引用频次最高,说明该文献起到了对该领域研究引领的作用。通过统计被引频次居前10位的文献,可以看出该领域的研究热点集中在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程思政探索与实践、教学改革与思想政治探索、课程思政建设探索等方面,说明作者和机构能够准确把握课程思政研究的核心内容,保证思想政治教育与知识体系教育的有效统一。

通过对已有文献的整理与分析发现,高分子相关课程思政的研究时间比较短,起步较晚,但近两年文献数量增长迅速,其中不乏部级和省市级基金资助项目,而且高分子相关课程思政的研究内容涉及面广,表明对高分子相关课程思政研究的重视程度不断增强,也说明课程思政是未来发展的方向和大势所趋。为了培养出全面发展且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需要挖掘高分子专业相关课程教学中的思政元素,将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课教学有机融合,发挥课程的价值引领作用,确保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今后的研究应拓宽高分子相关课程思政的研究视角,深入挖掘专业课程中蕴含的思政元素,落实课程思政的实施方案,将专业知识与价值观教育互相渗透,引导学生在接受专业知识的过程中有所学、有所悟,潜移默化地提升德育水平,实现全程、全方位的育人目标;要充分发挥专业课教师的育人主体作用,大力推动以课程思政为目标的课堂教学改革,优化课程设置,完善教学设计,将课程思政和专业思政贯穿高分子人才培养全过程,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兼具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高分子人才打下坚实基础;要深刻理解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性,紧密围绕课程思政建设目标要求和内容重点,推动课程思政建设迈出新步伐。今后的研究应深入探索和拓展新的教学思路和研究内容的广泛性,拓宽高分子相关课程思政的研究视角,将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贯穿课程各个方面,以更好地发挥课程思政的作用。最后,要深化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让思想政治教育真正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培养卓越人才,以达到新时代课程思政教学的内在要求。

参考文献

[1]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印发《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的通知:教党〔2017〕62号[A/OL].(2017-12-05)[2021-11-21].

[2]菅晓霞,贾红兵.研究生《高分子材料》课程思政教学的探索[J].高分子通报,2021(9):84-87.

[3]杨春林,欧梅桂,严伟,等.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课程思政融入模式探索与实践:以《聚合物成型加工原理》课程为例[J].高分子通报,2021(5):121-127.

[4]唐凯芹,张志强.基于CNKI的我国数字期刊研究状况分析[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5,26(6):626-633.

[5]钟伟金.我国医学文献计量研究现状[J].广东医学院学报,2008(3):313-315.

思政建设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局部解剖学;课程思政;教学模式

1开展“课堂思政”系列活动

1.1自制纪录片《余烬》致敬“无语良师”

浙江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形态学实验教学中心带领临床医学专业学生,自编自导无语良师纪录片《余烬》。从剧本制作、场地准备、选角排练到后期剪辑,所有工作都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日臻完善。《余烬》从一位初次接触《局部解剖学》的医学生的视角进行拍摄,讲述了她在老师的指导下,了解“无语良师”及其背后的故事,感受“生与死”的意义,并体会到了前人为医学做出的巨大贡献。这次基于思政纪录片进行思政教育新尝试的成功,体现出了课堂思政改革在《局部解剖学》课堂上的无限活力,也得到了学习强国上浙江学习平台的宣传报道。

1.2以“开课仪式”接受医学人文教育

作为医学生的第一节解剖课,解剖教研室本着“立德树人”的中心原则,规划了一场颇具意义的“开课仪式”。首先,学生们将集体观看“遗体捐献”相关纪录片,了解《局部解剖学》课程的意义以及每一位无语良师背后令人动容的奉献精神。在带教老师将带领全体学生至“无语良师”纪念碑前进行“医学生誓言”的宣誓仪式后,所有学生向解剖台上的“无语良师”深深鞠躬并真诚献花,以表崇高的敬意。

2举办感恩奉献系列校园文化活动

2.1清明节感恩缅怀活动

思想政治教育不仅包括课堂思政教育,更需要通过多彩的课外活动来对思政教育进行多样的补充[6]。每逢清明,浙江中医药大学解剖教研室教师均会组织医学生在“无语良师碑”前进行纪念活动,分享遗体捐献者的感人事迹和自己的感触,以及向“无语良师碑”献上白菊、鞠躬致敬,并重温医学生誓词,庄严宣誓。“善良,需要善行来体现;感动,需要行动来支撑。”每年的这项活动,不仅仅是一种仪式,它更是医学生对无语良师们由衷的敬意和感恩!

2.2拜访遗体捐献者家属

清明时节,除了校内举办的纪念仪式外,解剖教研室教师均会带领部分学生走访遗体捐献者家属。如施顺清教授,是浙江中医药大学首位遗体捐献者。施教授的女儿讲述了施教授生前的点滴事迹,以及其遗体捐献的遗愿。施教授生前曾说过:“人的一生走完了,如果一把火烧掉也就过去了,但我希望能为医学做出我最后的奉献,也希望遗体捐献在社会中能普及起来。”施教授令人动容、催人共勉的现身医学的大爱精神更好激励着医学生生们的努力学习。

2.3帮扶困难遗体捐献者家属行动

“你留下生的希望,我传递文明风尚。”通过清明节拜访活动,浙江中医药大学的师生们了解到许多遗体捐献者家属的生活过得极为艰苦。遗体捐献者一生清廉,道德高尚。受先辈们崇高精神的打动,师生们自动自发地开展了筹款募捐活动。师生们的力量虽小,但凭借着一片热忱之心,终是为遗体捐献者家属们的生活带来了些许改善。遗体捐献者自我奉献的高贵品质可歌可泣,默默支持的家属们难以言述的悲痛与悲痛后的深明大义更是感人肺腑。

2.4撰写“生与死”的感悟

证严上人在《生死皆自在》中写道:今朝承君舍大体,他日愿为救世医。在参与了上述思政教育活动后,学生们纷纷撰写了有关“无语良师”、“生与死”的感悟。此外,学生们还通过班级及个人公众号推文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其中一位同学写道:“无语勇者留大爱,舍身育才唯良师。我们应当铭记无语良师,也做到为医学事业做出我们的贡献,正如医学生誓言所说‘健康所系,性命相托’,只有努力学习,珍惜每一次的学习机会,才能不负‘无语良师’的一片苦心!”

3调查问卷

3.1调查对象

以浙江中医药大学2020级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及儿科学专业(五年制)学生为研究对象,发放问卷144份,获得有效问卷144份,有效率100%。

3.2调查结果

在问卷中,学生们也对《局部解剖学》思政建设的进一步开展提出了许多建设性意见,如可以面向所有的学生开放本课程,非医学学生或无局解课程要求的学生也可以一同学习。更有学生提到:应当面向人民群众宣传有关内容以促进对医学教育相关事业的支持。在之后的教学改革探索过程中,我们将会采纳学生们的意见、总结归纳现有经验,进一步完善《局部解剖学》课程思政建设。

3.3结果分析

根据问卷调查结果可知,《局部解剖学》思政课堂普及率极高,学生对思政教育的接纳度与满意度均较高。通过思政课堂的融入,学生们对遗体捐献有了深刻的了解,对无语良师也有了更高的敬畏与感恩之心。本次问卷调查中学生们提出的改进意见,将会在下一学期的《局部解剖学》课堂中得到体现。对比之后的问卷调查结果,不断完善思政教育建设。

4讨论

本次《局部解剖学》教育改革,不仅体现了课程思政教育理念,更丰富了教学内容并取得了学生的认可。《局部解剖学》是医学专业课程的基础,做好《局部解剖学》课堂思政教育,不仅可以促使学生尊敬“无语良师”,还可以唤醒学生的人文主义情怀[7]。课程思政教育是全程、全方位的,应该在课前、课中及课后贯彻始终,并将思政理念与专业知识、与实际相结合[8]。浙江中医药大学解剖教研室通过对《局部解剖学》课堂思政内容的整体规划、创新实践、统筹推进,增强了思政教育的亲和力、教育性、理论性以及针对性,真正做到了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9]。仁心仁术方为仁医,《局部解剖学》课程的专业知识是沟通基础理论与实际操作的桥梁,是提高学生专业素养以职业素养的必然要求。而课堂思政教育的融入,做到了唤醒学生献身医学的初心,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与价值共鸣。医学有局限,不是所有的病痛都能治愈,正如特鲁多医生墓志铭所说的:“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安慰,总是去帮助”。人生有高度,医学有温度。当接受了课堂思政教育医学生真正进入临床的那一刻,他们心中将有对生命更高的敬畏,这一份使命感也必将驱使他们为病人带去更好地关心和爱护。作者贡献蔡益负责撰写论文、酝酿和设计实验、采集数据、分析解析数据;俞洪负责研究的总体设计和具体实施方案规划、采集数据、技术指导、论文审阅及修改;楼航芳负责审阅论文、行政和技术指导;葛钢锋负责审阅论文、技术指导。利益冲突所有作者均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

参考文献

[1]孟庆瑜,阴冬胜.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N].人民日报,2021⁃06⁃08(013).

[2]宋海岩,孙春莉,周立,等.新冠肺炎疫情下局部解剖学网络教学中实施“课堂思政”的探索[J].卫生职业教育,2021,39(16):46⁃47.

[3]马春媚,郭开华,罗利,等.人体解剖学课程思政建设的实践与探索[J].解剖学研究,2021,43(1):92⁃94.

[4]张善强,李莉,王璐璐,等.新时代下来华留学医学生人体解剖学课程思政教育创新与实践[J].解剖学研究,2021,43(4):379⁃382.

[5]黄文军,侯曦煜,曾斌,等.探析遗体捐献者先进事迹在医学生思政教育中的运用——基于榜样教育的视角[J].教育观察,2020,9(22):22⁃23+26.

[6]张吉凤,郑雪峰,郭国庆.人体解剖学“课程思政”实现的路径[J].解剖学研究,2021,(4):382⁃384.

[7]蔺海燕,刘芳,许家军,等.局部解剖学教学课程思政教育初探[J].解剖学研究,2021,43(3):287⁃288.

[8]冯改丰,周劲松,靳辉,等.课程思政在局部解剖学教学中的应用与思考[J].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2021,29(3):436⁃439.

[9]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N].人民日报,2019⁃08⁃15(001).

思政建设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生态文明素质; 思想政治理论课; 价值驱动力; 五个一; 从个体到集体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749(2013)04-0066-03

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是针对全体大学生进行生态文明素质教育的重要渠道。然而,如何强化思政课对大学生生态文明素质的培养?本文拟从方法论的角度进行探讨和总结,以期抛砖引玉。

一、思政课培养大学生生态文明素质的必要性

随着人类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尤其是现代工业文明产生以来,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日益加剧,生态环境问题已成为21世纪人类面临的共同课题。作为应对环境问题重要举措的生态文明建设是相对于渔猎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等前文明而言的“完全合乎文明的本质规定性”[1]的真文明。而建设生态文明,重要路径之一就是提高包括大学生在内的全体社会成员的生态文明素质。

在校大学生(以下简称“大学生”、“学生”)是我国特殊的社会成员。特殊性在于大学生在全体社会成员中的比例较低,目前仅是同龄人的25%,占全国总人口的2%左右。但大学生一方面有热情,愿意充当志愿者,为社会做一些有益的工作,如宣传生态环境知识,参与保护生态环境的活动等;另一方面大学生将来进入社会中,具有比没有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更大的影响力,他们的认知、观念、意识和行为会有意或无意地影响着其他社会成员。因此,大学生是否具有良好的生态文明素质,直接决定了他们能否承担起宣传、保护生态环境,以及给予他人良好影响,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社会责任。但我国当前大学生的生态文明素质状况堪忧。据调查,大学一年级新生和其他年级学生对生态文明概念的了解程度基本一致,选择“很了解”的分别只占8.77%和7.23%。而且大学生的生态文明实践行为以“偶尔会做”为主导,能够坚持一直做的学生则很少。[2]因此,必须加强对大学生的生态文明素质培养。

培养我国大学生的生态文明素质的路径,不同学者有不同的主张,如有学者主张“高校要利用理论教育、环境熏陶、公众参与、实践养成等正规和非正规的教育手段”[3]。但在我国,对大学生进行生态文明素质教育的主要渠道应当是思政课。这是因为生态文明素质是指人们所具有的对生态环境良好认知、认同以及尊重、保护、合理利用的素养,即生态文明素质包括基础性的对生态环境的良好认知,关键性的对生态环境的尊重意识,目标是保护、合理利用生态环境的行为。而对生态环境的良好认知一方面是基于环境学的环境知识的认知,另一方面是关于人与生态环境关系的认知。如果说前者属于“硬件”的话,后者则属于“软件”,“硬件”必须要有“软件”的驱动才能发挥作用。而“人与生态环境的关系”从学科性质来说,正是属于思政课的伦理道德、法律等范畴。对生态环境的认同、尊重意识也完全属于思政课的学科内容。“保护和合理利用生态环境的行为”也需要技术上的“硬件”基础和意识、价值上的“软件”驱动。而后者同样属于思政课的内容。因此,思政课承担着培养大学生对人与生态环境关系的伦理、法律等的认知,认同、尊重生态环境的意识,以及保护和合理利用生态环境的行为能力;并且其培养的“软件”是其他学科或课程培养的“硬件”的 “价值驱动力”。

“生态价值本身就是包括思想政治教育在内的古今德育工作所固有的一种价值形态。”[4]从我国大学的思政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010年版)的实践来看,第三章人与自然和谐;第四章环境伦理问题;第五章则明确了保护环境是社会公德的五大主要内容之一,并且介绍了《环境保护法》的主要内容;第七、八章有关生态安全、生态保护等的法理与法律制度。因此,思政课是培养大学生生态文明素质的主渠道。

二、思政课培养大学生生态文明素质的“五个一方法”体系

方法是为达到一定目标使用的工具、手段,良好的方法可以顺利地达到目标。如何培养大学生生态文明素质?学者们各抒己见,如有学者主张“教师要学会充分调动学生接受生态文明素质教育的主观能动性,在讲授生态文明知识时,要以情感人、以理服人,培养学生对自然的热爱和尊重的情怀,激发学生对生态文明的认同和对生态环境的危机感和责任感。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是教育过程中两个相辅相成的环节”[5]。这些研究全面探讨如何进行生态文明教育,因而较为宏观,并且提出的多是原则性观点。而笔者主张以思政课为主渠道,并且认为思政课培养大学生生态文明素质可以采用“五个一方法”体系。

第一个“一”是“一次生态环境伦理、法律的理论教学”。大学生对生活在其中的熟悉的生态环境产生“审美疲劳”,需要通过开化生态文明智慧,让大学生树立生态文明意识,并以生态文明视角重新审视自己生活的生态环境。而大学生生态文明的智慧开化并不能自发产生,只能依赖于外在信息输入。通过教师在思政课中讲授有关人与自然的关系、环境伦理、环境法规等理论教育,从哲学上阐明人与自然的和谐;从伦理上回答人类中心主义、动物权利论、生态中心主义等不同的生态伦理观对生态环境的不同态度,以及由此产生的后果;并且从伦理和法规上回答了人类应当如何规范自己的行为,保护和合理利用生态环境。从而通过理论教学激发大学生对自身生活在其中的生态环境进行反思。

第二个“一”是“一次生态环境的社会调查”。大学生对自身生活的生态环境的反思需要通过对现状的了解来体现,因此,需要安排大学生对自身生活的生态环境进行普遍的调查研究,类似日本为培养青少年生态文明素质而专门设计的社区垃圾收集、处理规则的调查,以及公寓中狗吠、卖场大音量卡拉OK引发的噪声问题的调查。在实施调查活动时,教师只布置学生进行社会调查,而调查目标、对象、内容、方法等都由学生自行设计和实施。通过这个过程让学生学会关注、了解、思考我们生活的生态环境,以及生态环境伦理、规则、法律等,实现生态文明素质教育。

第三个“一”是“一次生态环境的社会热点案例分析”。如果说社会调查是对生态环境现状的普遍了解,那么,学生通过有关生态环境的社会热点案件的分析,可以更深刻地对产生生态环境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总结。热点案例教学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由学生任意、随机选择当前有关生态环境的社会热点案例,然后学生对选取案例的案情进行详细调查,分析社会各界人士对该案的主要观点,学生本人的观点以及为什么持这样的观点,这样的案例为什么会发生?如何防止类似案例再次发生等。这种由学生直接选取自己身边或感兴趣的原始案例,让大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到生态环境问题产生原因的复杂性,从而为解决生态环境问题打下基础。

第四个“一”是“一次生态环境的模拟活动”。模拟活动教学法是创设特定的活动情境,学生以不同的角色参与到活动中,通过活动的进行而达到教学之目的的一种教学方法。日本、美国称之为角色扮演法,可以是人与人关于生态环境的论争,也可以是人与生态环境的论争。人与人的论争主要应当是以具体的有关生态环境引发的民事案件、行政或者刑事案件为例,由大学生分别扮演原告(被侵害人)和被告(侵权人)、公诉人和被告人(环境犯罪嫌疑人)、证人、法官、仲裁员等进行模拟法庭、模拟仲裁等活动,展示生态环境问题表面是人与自然的关系,而本质是人与人的利益关系。人与自然的论争同样可以由大学生分别扮演人类和特别的环境要素如动物、植物,以及法官、裁判员、证人等,进行模拟法庭、模拟仲裁,实现人与自然的平等对话。整个模拟活动通过学生的自主组织、实施,包括查找资料、阅读资料、创作剧本等,实现全程教育。

第五个“一”是“一篇生态环境论文”。学生撰写论文在于加深其对生态环境问题的思考。要求大学生以“生态环境”为主题,阐述生态环境关系、生态环境的现状、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以及如何保护和合理利用生态环境。使大学生全面而深刻地思考生态环境问题,帮助大学生树立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观念和意识,确立建设生态环境的理性主义思想。

其中,生态伦理、法律等的理论教学是提供认识生态环境的价值准则。以此价值准则对大学生生活的现实生态环境进行全面的了解,这就是社会调查。在社会调查对生态环境现状“博”的了解基础上,通过热点案例分析、模拟活动更深刻地对生态环境的特定问题进行深入认知和理解,是对生态环境“渊”的理解。最后,通过论文将理论与实践上的“博”与“渊”结合,进行深刻的分析并提出建设性对策。从而形成从理论到实践、从面到点的教学模式。

三、思政课培养大学生生态文明素质的“五个一方法”的实施

在思政课中实施以“五个一方法”培养大学生生态文明素质时,需要观念更新、强化实施组织,以及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

1.观念更新:从隐蔽到凸显,从分散到集中

传统的思政课没有将生态文明素质培养作为重要目标,将生态环境有关教育分散到各章节,从而进一步消解了生态文明教育效力。因此,培养大学生生态文明素质必须转变观念,一是思政课以培养高素质社会主义建设者为目的,而社会主义建设包括生态文明建设,因此,高素质社会主义建设者应当是高素质生态文明建设者,为此思政课应当将生态文明素质作为重要目标之一。二是为达成这一目标,应当明确生态文明素质的结构,并据此明确思政课中培养大学生生态文明素质应当集中加强生态伦理、生态环境法律法规等的教育,而不应当采取分散的方式将有关生态文明素质培养遮蔽在其他目标和教学内容中。

2.强化组织:从个体到集体

一方面生态文明素质结构丰富,培养生态文明素质的五个方法构成有机体系(见图1);另一方面思政课中培养生态文明素质的“五个一方法”中,需要以个体与集体结合原则强化组织管理。个体与集体结合原则具体要求:一是宏观而言,理论教学坚持教师对每个大学生个体的教育,而社会调查、案例分析、模拟活动则以5~8名大学生组织的团体进行活动,生态环境论文则由每个大学生个体分别撰写,从而实现一种从个体到团体再到个人的从理论到实践再到理论深化的逐渐深入过程;二是微观而言,社会调查、案例分析、模拟活动团队由各个个体组成,各个个体在团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相互交流、研究,形成集体的意志,是集思广益;三是无论是个体的结果还是团队的结果,通过课堂讨论、辩论等方式进行广泛的交流,从而在宏观、微观上实现个体或团体认识差异到集体共识。

3.激励机制:从被动到主动

培养大学生生态文明素质的“五个一方法”中社会调查、案例分析、模拟活动、论文写作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自觉性,都由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环境自选方向、题目、收集资料等。为此,应当建立激励自觉性的机制。首先是建立交流评价制度。正处于向成人发展的大学生内心迫切渴望得到教师、同学、社会的认同。在“五个一方法”中,建立交流评价制度,即个人或团队成果进行广泛的交流,并通过交流对成果做出评价。如果学生没有充分准备和仔细思考,全班同学都会做出不利于自己和团队的评价,得不到老师、同学的认同;反之,则可以得到认同。另一方面借鉴美国一些高校的做法,提高案例分析、社会调查、论文、模拟活动等在结业成绩中的比例,以此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

参考文献

[1] 徐海红.生态文明的历史定位――论生态文明是人类真文明[J].道德与文明,2011(2):129-134.

[2] 仲艳维,朱平芬,张雪雯,等.高校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实践途径的探索[J].中国林业教育,2011(S1):41-46.

[3] 叶志清,俞晓菁.论大学生生态文明素质的培养[J].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96-100.

[4] 王斌.对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价值概念的再思考[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1(1):42-45.

思政建设论文范文第9篇

2003年学校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从2004年开始招收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刑法学两个专业的硕士研究生,青少系研究生教育工作正式开始,近十年,在多方支持和共同努力下,青少系研究生教育工作取得了快速发展。

1.学科专业点不断壮大

2004年青少系与社科部只有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一个硕士点,2005年教育部研究生专业目录调整后,青少系与社科部取得了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想政治教育三个专业硕士点。

2009年,青少系和马克思主义学院分开后,回到原点,留下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一个硕士点,另外两个带到了马院。经过培育,“借鸡下蛋”,2013年经过校内外专家的充分论证,青少系新增了在马克思主义一级学科目录外的两个二级学科专业硕士点,即“青年与国际政治”和“少年儿童组织与思想意识教育”,并从2014年正式开始招生。从2009年的1个硕士点,又增加到3个硕士点。

2.招生人数不断增加,生源质量明显提升

2004年,青少系招收的第一批研究生人数是12名学生,2005年15名,2009年26人,2013年36人。与此同时,出现了“三多三少”现象,生源质量明显提升。一是第一志愿报考本专业的人数越来越多,调剂生越来越少。第一届全是调剂生,随后几年,基本上是调剂生。近五年基本上没有调剂生(五年共有两名调剂生);二是第一志愿报考本专业的学生中,一本院校的学生(包括西部“211工程”院校的学生)越来越多,二本和三本院校的学生越来越少;三是本校优质生源越来越多。本校本科生(应届加往届)考入本专业的学生人数:2008年5人,2009年7人,2010年6人,2011年10人,2012年16人,2013年23人,本校优质本科生人数所占比例为63.89%,加上校外优质生源,这个比例大约在80%左右。“非二本和非三本生源所占比例”,目前可能已经超过了许多“211工程”高校。学生在校期间公开发表学术论文97篇。今年将出版研究生优秀论文的专著。

3.导师人数不断增加,导师队伍教学科研水平不断提高,学科结构日趋合理

2004年学校开始研究生教育时,全校有9名硕士研究生导师,其中本专业5名。2013年,本专业点导师人数已达到29名,其中,教授15名,副教授9名,讲师5名。本专业硕士生导师队伍在各自的研究领域有很强的学术研究能力,近5年在国内外期刊200余篇,出版各类专著40余部。在有关青少年问题和思政研究的某些领域,目前已处于领先水平。2006年以来,主持或承担各类科研项目40余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项目5项,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近20余项。从导师学科背景来看,建构起了一支多学科的师资队伍。导师中,既有以文献法为主,擅长思辨,从事传统思政研究的教师,也有以观察法、社会调查法、实验法等方法为主,擅长思政实证研究的教师。

4.不断探索并创新思政专业人才培养的新模式

按照传统的划分,思政专业的“初步探索时期”为1978年~1984年,“系统建设时期”为1984年~1999年,“全面建设时期”为1999年至今。从1984年创办思政专业到现在,大约30年的时间。如果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院(思想政治教育系)10月20日在他们召开的“中国价值观教育的理论与实践论坛暨北京师范大学政教系成立60周年大会”上的一个说法成立的话,可以往前推30年,大约有60多年的历史。他们的提法是,他们成立于1953年的政治教育系是新中国高等师范院校中成立时间最早的思想政治教育学科。30年也好,60年也好,对于一个学科来说,都很短暂。更主要的是,学科建设在当下中国社会的快速发展和转型过程中,必须做到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思政专业必须“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核心竞争力,能够适应社会发展要求的精英人才。为此,近些年,青少年工作系调整了人才培养方案。主要采用增量改革的原则,在传统思政类课程(原理课、原著课、社会思潮与青年教育课等)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增加了一些选修课。主要包括三类:一是专业知识借鉴类课程,如与教育学、心理学、政治学、社会学有关的理论与方法课程,采用专题研究的方式,比本科更深;二是拓展学术视野、国际视野类课程,如“政治社会化与公民教育:理论与实践”“欧美青少年人权教育”等;三是与青少年和青少年工作相关的特色类课程,如“少年儿童心理健康专题研究”“校园暴力与青少年犯罪专题研究”“国内外青年组织专题研究”。效果明显:“入口”实现了“招得好”,“中间”实现了“稳得住”,“出口”实现了“出得好”。

5.严格管理,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自我约束措施:一是建立正常的教学秩序。两次无故旷课,取消考试资格,重修;二是与本科重复过多,学生反映强烈的选修课取消;三是提前开题(第3学期未开始),增加中期检查环节(第4学期),提前一个学期交论文初稿(第5学期),毕业论文答辩由外聘专家担任;四是注重学术规范训练,加强文献综述写作训练。在参与答辩的学生中,文献复制率非常低。

6.研究生培养走向制度化,教育、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近几年制定了《青少年工作系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评定细则(试行)》《青少年工作系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生导师资格初选暂行条例》等规范性文件。

思政专业建设的困境及探索

目前,从表象上看,不少学校思政专业在研究生培养方面存在招生难、出口难,学生进校后学习动力不足的问题。

上述问题,从实质上看,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它所反映的是思政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陈旧及其缺乏与时俱进的改革思路和措施的深层次问题。

近些年来,面对社会经济发展对思政人才需求的巨大变化,我们不走“老路”,更不走“邪路”,而是坚定不移地走与时俱进的创新改革之路。我们在充分调研和论证的基础上,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重大改革,规避了目前许多院校,包括一些“211工程”院校在招生及学生就业方面面临的危机。在专业学科建设中,我们特别注意以下“两个坚持”。

1.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与社科理论和方法知识借鉴相结合

“邪路”的特点是反马克思主义,“老路”的特点是缺乏与时俱进的精神,缺乏理论联系实际的精神和能力,缺乏对社会科学理论和方法知识借鉴的能力,有的甚至是坚定地排斥别人对这种知识和方法的借鉴。面对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快速发展的形势,“邪路”是找路,“老路”是等死。我们的做法是,增量改革,对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采取“扬弃”的做法,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原来的基本不变,寻找新的学科增长点。新的学科支撑点包括教育学、政治学、心理学、社会学等。

2.坚持思想政治教育学基础理论研究与紧密结合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尤其是结合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而展开的理论研究或实证研究并举

两者的关系不是对立的,而是共生的,且可以相互转化。我们在上述两个方面都出版了一些具有影响力的标志性成果。

我们的探索,目前已得到了部分高校同行的认可。

未来建设目标及其行动路径

1.新型思政:传统思政+现代思政

它的特点是,把思政建构成既是马克思主义的,同时又是社会科学的。其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知识借鉴是相关的社会科学理论与方法。

2.行动路径

第一“参与话语建构”,为建构新型思政的“话语体系”做长期努力。近期将做的是,将本系思政专业人才培养实践,从思政专业人才培养科学化的理论视角,进行深化,将其上升到理论层面。

第二走“科学化”之路:从思政人才培养的科学化切入,转向研究方法的科学化,在此基础上,去反哺理论体系的科学化。

第三建构志同道合的“学术共同体”,加强沟通与交流。与那些在理论范式上具有某些共识的院校或研究机构,如武汉大学、北京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等建立联系,与那些具有某些共识的学者建立联系,加强合作与交流。

第四成立学科建设专家指导小组。

思政建设论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人文素养 思政课 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7)01-0244-01

《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指出,要努力强化实践教学,建设与课堂教学相互促进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第二课堂教学体系。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与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有机结合,整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辅导员队伍,共同参与组织指导实践教学,逐步形成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机构、宣传部、教务处、学工部、团委等部门协调配合的实践教学工作机制。因此,高校要重视思政课实践教学,充分发挥实践育人功能,通过实践教学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一、构建“课堂――校园――校外”三位一体的实践教学体系

我校思政课实践教学主要包括课堂、校园、校外实践三大块,三种实践教学方式的侧重点各有不同,相辅相成,互为补充,共同构成“三位一体”的实践教学模式。我校不断拓展实践教学的内涵与外延,打造“以问题为中心的课堂实践教学”、“以校园文化为中心的校园实践教学”以及“以社会实践活动为中心的校外实践教学”的实践教学模式。

1.创新课堂实践形式,丰富实践内容

课堂实践教学主要采用演讲、PPT展示学习成果、读书心得分享、讨论、辩论等课堂教学形式。其中“PPT展示学习成果”是我校《形势与政策》课的必备环节。在实践教学中,思政课教师将《形势与政策》课堂教学与学生专业教育相结合,由学生制作PPT(主要包括时政热点和专业热点两类),每节课用3-5分钟由学生展示PPT并阐述自己的观点。PPT是由小组团体制作的,每位小组成员都要求参与其中,每次上课有一个小组展示。授课周数内保证每组都有机会展示。制作的内容主要采取学生自主选题和教师命题式两种,教师可以根据所讲内容布置PPT作业,例如在讲“两会热点”时,可以让学生分别就教育、医疗、就业、社会保障、生态文明等热点话题查询资料并制作PPT;本学期在讲授《直面难题重点 决胜全面小康》章节时,教师可以就扶贫、健康、就业、教育、民生等领域的热点话题布置给学生。学生在展示PPT时,思政课教师当场点评、打分,热点PPT成绩占学生总成绩的15%。此项活动可以进一步深化,例如每学期开展一次全校性评比,思政课教师挑选本班2-3个优秀作品参加评选,获奖作品在思政课教学网站上展映,选拔获奖学生参加校外实践教学活动等等。

“读书心得分享”也是一项创新型课堂实践教学形式。主要由思政课教师提前布置读书目录,限定时间,要求学生精读一本书,并结合本学期形势与政策所讲内容及大学生学习、生活的实际,写一篇小论文。例如,本学期的《形势与政策》在第一次上课时,思政课教师在D书馆馆藏社科书目中筛选了100本图书书目,如《中国人的民生:当下中国社会各阶层财富分析》、《中国必须赢:毫无保留地彻底呈现中国真实现状》、《大国策:发展中大国的战略维度》等,要求学生在认真阅读其中一本并以“我和我的祖国”、“我与社会”、“红色记忆”、

“读书与处世之道” 、“我的青年观”等为题目撰写论文,最后一次课上,每个小组选派一名代表进行读书心得分享。期末课程结束时从中选择优秀论文予以表彰并在校报刊登,以此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课堂参与性,增强了思政课实践教学效果。

2.以人文素养提升为主线,充分发挥“第二课堂”的作用

校园实践教学作为大学生的第二课堂,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辅助教学和延伸,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有效形式。通过与学生处、团委、学生社团等部门共同组织学生开展校园文化活动,使学生潜移默化进行道德体验、文化实践,从而不断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提升思政课实践育人效果。

在校园实践模块中,我校积极培育、指导和组织学生理论、文艺、心理、就业等社团活动。每个学生社团配备1名指导教师,引导和鼓励学生在社团中通过自我学习、自我教育拓展课堂教学成果,提升学生人文素养和增加特长,开展人文素质教育,丰富学生文化生活,提高校园文化建设的理论品质。以培育理论社团为例。在实践中,主要举办理论学习活动,实施大学生马克思主义自主学习行动计划,充分发挥学生理论学习的主体作用,鼓励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和党的重要文献。加强学生理论骨干培养,开展“理论之星”评选活动。结合思想政治理论、人文素质课程学习,举办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沙龙活动。围绕思想政治理论课热点难点问题,以提高学生人文素养为目标,组织开展学生系列主题理论学习讨论会,让学生围绕一些模糊认识在讨论中增进价值认同,增强理论自信。

3.开展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社会实践作为学生感知社会、感悟生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抓手,在思政课实践教学中起到了积极作用。我校的社会实践主要在暑期进行,印制并向学生发放《大学生社会实践手册》,内容包括活动须知、社会实践选题、安全责任书、成绩评定办法、调查报告等部分。学生每人至少撰写1篇至少3000字的有价值的调研报告,由指导教师进行批改和评定等级,结果记入学生成绩中。最后总结实践教学成果,把学生的优秀调研报告编辑成册,作为课堂教学的补充材料。学生社会实践的具体内容包括:传承文明、发现之旅、纠风行动、人物采访、宣讲活动、学工活动、学农活动、学雷锋活动、志愿服务、公益劳动、真相探究、科普活动等多种多样的形式开展。

二、改变传统、单一的考核方式,实施多元化、复合型考核方式

传统的思政课考核方式主要采用“千人一卷”的闭卷测试或开卷考试,目前这一考核方式越来越不能适应思政课改革的需要,亟待改变目前的考核方式。改革思政课考核方式不仅要改革理论课,还要改革实践课考核方式。原来的实践课主要是让学生写观后感、读书心得、社会实践报告等,大部分学生并没有认真去做,而是从网上搜索相关资料,稍加修改,有的甚至不做修改直接抄袭。结果导致实践教学效果并不能到达理想状态。为了改变这一现状,需要改革目前的实践考核方式。

我校从学生团队或小组入手,所有实践活动均以团队或小组为单位开展,因此考核也以团队或小组为单位进行。例如在《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堂实践环节,我校采用过程考核,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的主动性,取消了最后的考试或交论文。具体操作中,首先是确定助教团队,可以有六人组成,一名队长,队员为各组的组长,职责是协调分组和开展课堂活动,记录并公布学生成绩。其次是将课堂实践成绩分为课前发言、学习成果分享、课堂演讲三部分,其中课前发言环节,主要参考题目有我心中的、我心中的的邓小平、我心中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家乡的生态文明建设等,每组进行3次,每次满分10分,共计30分,占总成绩30%;学习成果分享环节,主要让学生从教材中选择一个章节内容,制作PPT,在课堂上讲述PPT内容,满分30分,占总成绩30%;课堂演讲比赛环节满分40分,占总成绩40%,每学期组织2次课堂演讲比赛,每次要求所有的小组都要参加,每次各组的满分为20分。在整个考核过程中,助教团队会根据各组长统计的本小组学生参与活动情况给学生进行量化考核,学生根据承担任务的多少获得相应量化分,如有的参与材料搜集,有的参与课件制作,有的参与撰写演讲稿,有的负责发言,都会获得不同的量化分。助教团队最后会将每位同学三个环节的量化分进行R总,最后得出该生思政课实践教学成绩。

经过不断探索,我校目前已形成较为系统的思政课实践教学考核体系。不仅课堂、校内、校外“三位一体”的实践教学内容得以明确,而且还逐步细化并固定化了各个环节的具体操作步骤,切实推进了实践教学的开展,课堂和校园实践教学保证了全员参与,通过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提升了学生思想政治素养和人文素养,校外实践使学生能将课堂所学内容与所见、所闻结合起来,真实了解国情和民生。为了保障实践教学效果,我校还将优秀表彰活动常态化,每门课每个环节均评选优秀学生或作品,如理论之星、优秀PPT展示等。另外在实践教学中,我校注重学生团队建设,所有实践活动均以团队为单位开展,既提高了实践教学效果,避免了重复劳动,又锻炼了学生的团队意识和竞争意识。

参考文献

[1]颜加珍.关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若干思考[J].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11(02)

[2]刘文.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多元化实践教学模式创新[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4(06)

[3]汤俪瑾.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基本原则和具体环节[J].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14(01)

上一篇:节水技术论文范文 下一篇:水资源管理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