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元素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08 02:36:24

思政元素论文

思政元素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工学类;电动汽车技术;课程思政;教学改革

1引言

新能源汽车发展战略是我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汽车产业的发展离不开人才支撑,人才培养要与汽车产业发展同频共振。“电动汽车技术”课程是顺应产业变革而在车辆工程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核心必修课,课程具有极强的工科属性,具有极强的逻辑性、专业性和实践性,在纵向人才培养过程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为此,本文从工学类专业课程思政出发,在课程理论教学和实践环节深入挖掘和充分利用课程思政元素和资源,借助专业优势将思政元素深植于课堂讲授、研讨、实践、答疑互动各环节,将价值引领融入知识传授全过程中,引导培育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课程思政建设与专业课程建设有机融入,让立德树人实现润物无声。

2“电动汽车技术”课程思政教学目标的确立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目的。课程遵循“两性一度”金课建设标准,结合学校培养高端技术技能人才的办学定位和车辆工程专业培养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应用型专门人才要求,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在课程思政的总体设计上,从课程所涉专业与行业、国家与国际、文化与历史等角度,深挖电动汽车知识体系中所蕴含的思政资源,使其与课程内容交互融合,增加课程的知识性、人文性;在专业知识传授、课程能力培养中,将价值导向与知识传授融合起来,使学生的专业素养与全面发展相结合,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爱党、爱国和积极向上的正能量,引领科学精神、工匠精神、劳动精神等主流价值,发挥课程育人功能[3]。实现如下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使学生认识发展电动汽车的必要性,理解我国电动汽车产业发展策略;了解电动汽车的概念、分类和技术现状,掌握“三纵”(即纯电动、混合动力、燃料电池汽车)的结构特点、基本原理以及新技术的应用。能力目标:能按正确工作规程要求和顺序完成电动汽车的常规检测作业;有跟踪电动汽车领域最新技术发展趋势,收集分析信息并综合应用的能力。素质目标:教学环节中融入“思政元素”,把立德树人内化到课程各环节,做到以树人为核心,以立德为根本,潜移默化中加强学生理想信念教育,让理想信念与专业教育有机融合,相互促进,从而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崇尚专业,精于实践,创新奋进,团队合作的精神;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以德立身,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健全的体魄和人文素养,具有正确认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成为“知知识、知方法、知成长、知社会、知发展”的时代新人。

3课程思政的设计与实施

3.1设计思路

电动汽车技术课程专业知识理论性、实践性、综合性强,在教学时易造成知识传授过程中与思政教育脱节或出现将思政教育硬性嵌入专业知识讲授中,显得格格不入,让学生不易于接受。故电动汽车技术课程在进行课程思政建设时,首先以CDIO(构思、设计、实施和运行)工程教育理念为落脚点,在校级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的基础上,根据企业对于学生的专业知识能力需求与品质要求,结合学生后续的职业发展,在课程设计中,紧扣专业知识点,突出立德树人的本质要求,对课程教学内容进行分解与梳理;将思政元素深植于专业知识中,将思想价值引领贯穿于课程教学全过程(教学大纲、教学计划、课堂教案、讲授、实践、教学评价等)。在教学中,通过在向学生传授电动汽车技术专业知识的同时,将德育教育、理想信念通过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课堂模式、案例分析模式、研讨模式、翻转课堂模式等教学方法把思政元素融入教学过程中,在考核过程中融合调研、大作业、课程论文、汇报等多种考核模式对专业能力与思想品质同时进行考核。让课程思政教育润物无声,促进课程思政达到“春风化雨”、“水滴石穿”的育人成效。

3.2课程思政融入设计与实施

(1)融入思政元素,优化教学内容和育人目标

“电动汽车技术”课程根据专业培养目标、电动汽车产业现状和学生就业能力需求,结合国家以及行业标准法规,科学的选取、序化、整合课程内容。确定了课程基于电动汽车“三纵三横”技术体系,主要采用三条知识线(电动汽车定义、历史、现状及趋势;电动汽车的分类、结构及技术特点;纯电动汽车技术及具体应用)为授课主线的方式,贯穿于整个课程中。为实践该课程知识传授与思政教育协同育人目的,在遵循该课程专业知识传授规律的同时,充分挖掘其思政教育内涵,从教学内容中选取七个教学模块,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分析其与思政教育的结合点,在进行课程设计时自然地、系统地融入思政教育元素(见表1),利用相关案例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电动汽车技术学习的整个过程,优化教学内容和育人目标。

(2)采用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改进教学方式方法

课程注重学生对基本理论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运用,同时也关注学生创新能力和可持续能力的培养,更加注重学生素质目标的培养。为使课程成为思政教育的有效载体,在专业授课时,“电动汽车技术”课程在传统教学方法基础上进行改革,借助“电动汽车技术”校级在线开放课程平台,将教学PPT、教学案例、微视频、测试题等资料置于课程平台,教师运用“网络教学平台(超星-学习通APP)+课堂教学”相衔接的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结合上课内容采用翻转课堂、分组讨论、工作站、案例分析等教学方法,适时穿插引入思政元素,潜移默化地引入工匠精神、职业素养、团队合作等思政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使教学内容更具感染力,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这样可以使学生从被动灌输的学习方式转变为互动交流、亲身体验式学习,在掌握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对于融入的思政元素的理解和体会也会更加深刻。教师也可以通过课余时间在学习通与学生沟通交流,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并在必要时刻给予纠正,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素养和人生理想。

(3)改进考核方式,多角度考评思政教育成效

课程考核要关注学习结果,但更应重视学习过程;为更好地实现思政教育与专业教学目标相融合,除此外还需改进考核方式,建立多元的考核模式,强调平时积累、完善过程的综合性考核,故增加了课堂讨论、论文、调研、大作业等多种方式,激励学生自主学习和培养其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本课程成绩评定采用知识点考核和能力考核相结合、职业技能与工匠精神养成相结合、过程考核和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线上考核和线下考核相结合的成绩考核评定办法,实施对学习过程的全程化考核。借助课程线上平台,运用信息化统计手段对学生参与课程学习的过程性数据信息分析统计,对学习情况进行分析;其中,思政教育成效考核主要通过借助主题讨论、自评、组内互评、问卷调查等方式开展,多角度对学生进行评价,考核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而达成的能力、素质或道德的提升。

4教学效果评估

电动汽车技术课程通过建设已被认定为校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课程资源丰富,系统性强,能实现互动交流、自主学习及充分共享。课程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课程标准、教学计划,将思政教育融入教学过程中,课程实施过程中注重创新实践引导以及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动态化的资源可使学生减少学习资源的筛选时间,提高学习效率。课程自建设以来,始终以CDIO工程教育理念为落脚点,多种教学方法使思政教育无声融入课程,线上线下混合教学使学生深度学习的参与度明显提高,激发了同学们的主观能动性,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创新能力及人文素养有效提升,尤其增强了学生文化自信,增强了对民族品牌的认可度,深刻认识了电动汽车绿色、安全发展的重要性,通过课程思政融入,真正实现了“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的育人目标。学生对该课程的教学评价高达95%以上。

参考文献:

[1]王金妍.课程思政背景下高职物流运输管理课程设计与实施分析[J].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学报,2022,41(01).

[2]马月.论高校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发展的“1234”新模式——以西安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系为例[J].新西部2019,(17).

[3]张春花.《电动汽车控制技术》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与实践[J].时代汽车,2021,(20).

思政元素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高分子;课程思政;文献计量学;研究现状

课程思政是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体系的生动实践,是新时代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理念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课程思政是具有时代性和科学性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课程思政强调课程的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属性,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也是新时代课程教学的内在要求,有助于人才培养质量的全面提升,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途径。以教书育人为教学理念,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为课程思政的核心主旨,这明确了必须将课程思政融入专业课程建设中。2017年12月,中共教育部党组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中明确提出,要大力推动以“课程思政”为目标的课堂教学改革。为贯彻落实《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要求和学校“三全育人”“五育并举”人才培养综合改革会议精神,各高校要加强课程思政建设。

高分子相关课程包括“高分子化学”“高分子物理”“高分子材料”“药用高分子”“高分子复合材料”“功能高分子”“高分子材料分析方法”“聚合物反应工程”等,是高分子专业方向的核心课程。在上述课程中融入思想政治内容,探索课程思政实施的路径与方法,是当下高校专业课程改革的大趋势。结合高分子相关课程特点,寻找德育元素,充分运用德育的学科思维,提炼专业课程教学内容中蕴含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德育元素,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具体化、生动化地有效融入专业课程,在教学过程中润物无声地使专业课程教学具有传授知识及思想政治教育双重功能,发挥培养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作用。近年来,研究高分子相关课程思政的文献数量不断增加,但鲜见对高分子相关课程思政的研究现状进行数据分析的文献,因此,通过对中国知网(CNKI)发表的相关论文进行收集和分析,梳理当前高分子相关课程思政的研究情况,探索国内高分子相关课程思政的研究现状,分析高分子相关课程思政研究的趋势、进展及热点,以挖掘相关的课程思政元素,从而为高分子相关课程思政的建设、改革、创新提供参考和借鉴,为进一步开展高分子相关课程思政研究提供参考。

一、资料与方法

(一)资料来源

以“高分子”“思政”为检索词,检索时间截至2021年11月21日,通过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CNKI)全文数据库中所有相关文献。对检索的文献进行筛选,剔除与本研究不相关的文献后,共得到73篇文献。

(二)研究方法

对所收集文献的发表年份和发文量、是否受基金资助、学科分布、期刊分布、被引和下载频次、研究机构及作者和下载数量进行统计分析,开展定性和定量分析。

二、结果

(一)文献发表年度和年发文量

通过对73篇文献分析发现,最早的高分子相关课程思政的研究文献发表于2009年,之后几年未见相关文献;2018年有1篇,后呈逐年上升趋势,具体各年度分布情况.

(二)基金资助情况

获得基金资助的文献共计23篇,占全部文献的31.5%;其中部级基金资助的文献2篇,省市级基金资助的文献15篇,校级基金资助的文献6篇。获得基金资助最多的省份为河南省、安徽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

(三)学科分布和主题

学科分布涉及高等教育(70篇)、有机化工(58篇)、化学(31篇)、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4篇)、计算机软件和计算机应用(4篇)、材料科学(4篇)等方面。其中课程思政涉及较多的高分子相关课程为“高分子化学”(23篇)、“高分子材料”(17篇)、“高分子物理”(5篇)、“功能高分子材料”(4篇),主题分别为高分子化学、课程思政、高分子、思想政治教育、高分子材料、教学改革、思想政治教学等。

(四)期刊分布

73篇文献涉及的期刊共26种,排名前5位的期刊发文量均大于5篇,其中,《广州化工》发文量最多,为14篇,约占所有论文总数的19.2%;其他期刊发文量分别为:《广东化工》12篇、《大学化学》9篇、《高分子通报》8篇、《山东化工》6篇。上述5种期刊发文量合计占总文献数量的67.1%,其余期刊发文量均在3篇及以下。

(五)研究机构及作者

73篇文献主要来自国内高校,发文量排名前列的机构依次为大连工业大学(4篇)、广东石油化工学院(3篇)、东莞理工学院(3篇),后7所高校如天津理工大学、重庆文理学院、中南民族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南京邮电大学、东华理工大学和西南交通大学发文均为2篇。

(六)下载频次和被引频次

通过统计分析发现,下载频次达到500次以上的文献共有15篇,其中下载频次最多的文献为贾曌发表在《山东化工》上的《在高分子化学专业教学中实施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1148次),其次是张杰等发表在《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上的《〈高分子化学〉课程思政的设计与实践》(1145次),其余文献的下载频次均小于1000次。被引频次大于5次的文献有10篇,占总文献的13.7%,其中被引频次最多的文献为贾曌发表在《山东化工》上的《在高分子化学专业教学中实施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被引频次达到24次。

三、讨论

通过对文献发表年份和年发文量进行统计分析,可以从时间维度上大致了解国内高分子相关课程思政研究的总体概况,初步了解高分子相关课程思政研究的基本情况、研究热点、发展趋势和未来研究的走向,有利于对研究总体概况的把握。数据表明,最早的高分子相关课程思政文献发表在2009年,从2020年开始,发文数量呈快速增长趋势,说明大家对高分子相关课程思政的关注度和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在积极探索研究高分子相关课程思政的建设。可以预测在未来一段时间内,高分子相关课程思政仍旧是研究的热点,并且呈现持续快速增长态势。高分子相关课程思政研究在一系列国家政策方针的引导下,开始被关注、重视和深入研究,凸显了课程思政的发展是自上而下的,也与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息息相关。

受基金资助的文献代表着该研究领域具有较大的难度和较高的创新性,资助级别越高,意味着受重视程度越高,也意味着该文献代表该领域研究的新动向和新趋势[5]。从检索的文献来看,受部级基金项目资助的文献2篇,受省市级基金项目资助的文献15篇,受校级基金项目资助的文献6篇,多数文献无基金资助,反映了国内高分子相关课程思政研究的现状和受重视程度,也说明大多数研究处于自发或者前期研究阶段,如果通过后期基金项目培育,尤其是获得政府层面的大力扶持,可以加速并完善高分子相关课程思政研究。在学科分布中,课程思政的热点学科分别为高等教育、有机化工、化学等,主要集中在“高分子化学”“高分子材料”“高分子物理”“功能高分子材料”等课程方面,说明研究的内容比较集中,同时反映出其他相关学科和课程受重视程度不足。课程思政符合时代的要求,应当把握“坚定学生理想,教育学生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爱人民、爱集体”的主线,因此,实施高分子相关学科课程思政有助于学生清楚认识课程设置的目的和基本任务,掌握新形势下高分子相关学科发展的规律,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择业观。我们应该积极引入思政元素,优化课程思政内容,实现价值引领,加强高分子其他相关学科和课程思政建设,结合课程实际,深挖思政元素,为开展课程思政夯实基础;牢固树立专业知识讲授、能力培养和价值塑造为一体的培养目标和教学理念,实现育人效果最大化,达到“门门课程有思政”,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目的。对发表文献的期刊分布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便于研究者选择重点期刊进行阅读和投稿,其中期刊的等级反映出论文的水平和研究者的重视程度。经统计发现,有5种期刊的发文量不小于5篇,表明对高分子相关课程思政研究较为关注的期刊平台比较少,发文数量居第1位和第2位的期刊分别是《广州化工》和《广东化工》。另外,《高分子通报》作为北大中文核心期刊,发文量仅居第4位。通过以上分析发现,发文量排名居前列的期刊比较集中,而其他期刊对课程思政的关注度有待提高。国家和行业部门对于高分子相关课程思政研究的重视程度略显不足。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高分子相关课程中是新时代课程教学的内在要求。随着课程思政建设的不断深入,我们相信通过宣传和倡导,今后其他刊物的发文量应呈现大幅增加趋势。

通过统计分析研究机构和作者,可从空间维度上大致了解国内各地区学者对该主题研究的分布情况和各地高分子相关课程思政实施的现状。文献主要来自国内高校,说明高校教师对于课程思政的重视程度远高于其他单位。高校教师重视课程思政,有利于大学生和研究生的高分子相关课程思政实践,助推课程思政建设的教育教学改革,提升广大学生的政治觉悟和政治素养,有效实现为社会培养理想信念坚定、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高分子人才的目的。文献的下载频次和被引频次往往能从“量”和“质”上反映出受关注度和学术影响力[6]。居前5位的高被引5位作者来自不同的机构,表明我国高分子相关课程思政研究呈现百花齐放的景象。最早的文献被引用频次最高,说明该文献起到了对该领域研究引领的作用。通过统计被引频次居前10位的文献,可以看出该领域的研究热点集中在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程思政探索与实践、教学改革与思想政治探索、课程思政建设探索等方面,说明作者和机构能够准确把握课程思政研究的核心内容,保证思想政治教育与知识体系教育的有效统一。

通过对已有文献的整理与分析发现,高分子相关课程思政的研究时间比较短,起步较晚,但近两年文献数量增长迅速,其中不乏部级和省市级基金资助项目,而且高分子相关课程思政的研究内容涉及面广,表明对高分子相关课程思政研究的重视程度不断增强,也说明课程思政是未来发展的方向和大势所趋。为了培养出全面发展且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需要挖掘高分子专业相关课程教学中的思政元素,将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课教学有机融合,发挥课程的价值引领作用,确保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今后的研究应拓宽高分子相关课程思政的研究视角,深入挖掘专业课程中蕴含的思政元素,落实课程思政的实施方案,将专业知识与价值观教育互相渗透,引导学生在接受专业知识的过程中有所学、有所悟,潜移默化地提升德育水平,实现全程、全方位的育人目标;要充分发挥专业课教师的育人主体作用,大力推动以课程思政为目标的课堂教学改革,优化课程设置,完善教学设计,将课程思政和专业思政贯穿高分子人才培养全过程,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兼具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高分子人才打下坚实基础;要深刻理解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性,紧密围绕课程思政建设目标要求和内容重点,推动课程思政建设迈出新步伐。今后的研究应深入探索和拓展新的教学思路和研究内容的广泛性,拓宽高分子相关课程思政的研究视角,将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贯穿课程各个方面,以更好地发挥课程思政的作用。最后,要深化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让思想政治教育真正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培养卓越人才,以达到新时代课程思政教学的内在要求。

参考文献

[1]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印发《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的通知:教党〔2017〕62号[A/OL].(2017-12-05)[2021-11-21].

[2]菅晓霞,贾红兵.研究生《高分子材料》课程思政教学的探索[J].高分子通报,2021(9):84-87.

[3]杨春林,欧梅桂,严伟,等.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课程思政融入模式探索与实践:以《聚合物成型加工原理》课程为例[J].高分子通报,2021(5):121-127.

[4]唐凯芹,张志强.基于CNKI的我国数字期刊研究状况分析[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5,26(6):626-633.

[5]钟伟金.我国医学文献计量研究现状[J].广东医学院学报,2008(3):313-315.

思政元素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实验诊断学;课程思政;专业教学;思政案例

1实验诊断学课程特点及教学现状

实验诊断是以实验室检查结果或数据为依据,结合其他临床资料,经过综合分析,应用于临床诊断、鉴别诊断、病情观察、疗效监测和预后判断的一种临床诊断方法[5]。是由基础医学向临床医学过渡的桥梁课程,在医学生的培养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实验诊断学教学的侧重点以实验的临床意义、实验结果分析评价、实验项目的选择、质量控制和临床应用为主[5]。目前,实验诊断学教学主要侧重传授专业知识,讲解每个检测项目的概念、检测原理、参考值及临床应用,很少重视德育元素,很少将课程思政融入到课堂上[6]。我校实验诊断学在大三第二学期开设,考试课,理论22学时,实验16学时,每年学生约2000人,课程设置在同学们学完医学基础知识,即将接触临床课程之际,同学们思想比较迷茫,既有对专业知识的好奇,也有对未来行医路的困惑,因此,能否搭好实验诊断学这座“基础-临床”“学校-医院”的桥梁就显得尤为重要。鉴于实验诊断学的重要性,我们应将课程思政元素尽早地融入到实验诊断学的教学过程中。

2实验诊断学教学过程中思政元素的挖掘和融入

在学校高层的部署安排下,我们编写了实验诊断学课程思政教学大纲及案例库,以便有纲可依、有章可循。以下举几个案例,以见一斑。

2.1辩证思维,以毒攻毒

知识点:《诊断学》第二章(临床血液学检测),第一节(血液一般检测)。健康人血细胞数量、比例处于参考范围内,超出参考范围常代表不同的临床意义,多数白血病患者外周血中白细胞数量有不同程度增高,并伴细胞质量改变。这些改变对临床疾病的诊断和疗效判断起重要作用。融入思政案例:1978年,作为改革开放后的第一批研究生,陈竺在导师王振义院士的启发下,开始思考这样的问题:除了杀死白血病癌细胞外,有没有让癌细胞“改邪归正”的方法呢?于是,他们着手寻找一种能分辨“敌我”的药物,在不伤害“无辜”的前提下对癌细胞进行“改造”。1985年,他们的研究小组首次将反式维甲酸用于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治疗,结果令人满意,这是世界上第一个证明白血病细胞可被“改造”成接近“正常”细胞的临床试验,用维甲酸合并化疗,近半数的患者获得5年无病生存期[7]。但是,仍然还有50%的患者复发,并产生对维甲酸的抗药性[7],是否有新的办法来治疗复发的患者呢?中药有“以毒攻毒”的观点,于是,他们决定试一试砒霜,随后试验证明用砒霜治疗复发性早幼粒白血病取得了成功。国际同行评价:两位中国科学家在国际上首创应用全反式维甲酸和三氧化二砷联合靶向治疗初发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PL)患者,5年无病生存率从约25%跃升至约95%,使其成为第一个可被治愈的APL。这种联合靶向疗法已成为国际上治疗APL的标准疗法[8]。砷在白血病的治疗中显示了它的威力,中药也被推向国际医学界。提炼思政元素:几十年间,王振义、陈竺教授团队在白血病的研究过程中坚持辩证思维,为创新白血病治疗方案提供了理论支撑和原动力,不仅杀死癌细胞,同时改造癌细胞,把敌人变同志;而且独辟蹊径利用祖国传统文化以毒攻毒,辩证看待事物的两面性,砒霜对正常人是毒药,而对白血病患者是良药,终于探索出早幼粒白血病的有效治疗方法,造福患者。当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哲学思维和科学思维的相互结合更加重要,我们要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导下,把辩证思维方法与现代科学思维方法有机地统一起来,更加自觉地运用辩证思维方法指导科学研究和社会实践,这样才能造福社会、造福人类。

2.2领时代,创未来

知识点:《诊断学》第三章(血栓与止血检测),第八节(检测项目的选择和应用)。血栓与止血的检测主要用于临床有出血倾向、出血病患者以及血栓前状态、血栓病患者的临床诊断、鉴别诊断、疗效观察和预后判断等,也用于抗血栓和溶血栓药物疗效的检测等。融入思政案例:王鸿利教授是我国著名的实验诊断学和临床血液学专家,医学检验教育的开创者之一。他在国内率先提出“检验的优化组合诊断”和“在检验检测下个体化治疗”的新观点,使血栓病和出血病的精准诊断与治疗在20年前就在瑞金医院得以实现。他提出“外科手术前必须检测PLT、APTT和PT,以防围术期异常出血发生”的观点,得到前卫生部采纳并下发文件全国执行,取得极大的社会效益。他在国内首先创建了40余种血栓与止血的检验,建立了血友病患者围术期凝血因子替代治疗的“中国方案”,世界血友病联盟将其纳入《血友病治疗指南》[9]。提炼思政元素:“科学研究既要追求知识和真理,也要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和广大人民群众。广大科技工作者要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把科技成果应用在实现现代化的伟大事业中”。书记在2016年“科技三会”上讲的这番话,使广大科技工作者深受鼓舞,成为越来越多的科研力量追求和践行的目标。而王鸿利教授从医执教近60年,一直践行着这种思想和观点:在临床应用方面,结合国内诊疗实际情况,提出新观点、做出精准治疗方案,使广大患者受益,为国家卫生健康事业做出突出贡献;同时,其制定的“中国方案”被写入世界治疗指南,在基础研究领域,也在世界科技前沿为祖国争光。我们大学生也要努力学习、刻苦钻研,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做把科技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践行者,树立文化自信,引领时代新发展、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2.3蚂蚁爱“蜜尿”

知识点:《诊断学》第四章(排泄物、分泌物及体液检测),第一节(尿液检查)。尿液检测包括理学检测、化学检测和显微镜检测。正常人尿中可含微量的葡萄糖,尿中出现大量葡萄糖,尿糖定性试验阳性称为糖尿,常见于糖尿病、内分泌性疾病及肾脏疾病。融入思政案例:远古时期,人们就了解到尿液的颜色、黏稠度和尿量的变化与疾病有关。古印度医生曾将尿液倒到地上,如果这种尿液能招来蚂蚁,就说明它是患“痈”的患者排出的“蜜尿”,这可能是人们知道的最早的尿糖测定方法。1674年,英国有一名著名的医生,他是世界上尝尿诊病第一人,他发现糖尿病患者的尿液格外甜,“极其甜美,就像被蜂蜜或糖浸透了一样”。1880年,英国物理学家花费60年研究糖尿病,研究出干粉试剂测尿糖的药丸。1883年,英国医师发明测尿糖的干化学试纸。1911年,美国17岁大学生提出一种稳定、实用、方便地测尿糖的溶液—班氏试剂。直至1970年,用于尿液检测的自动化分析仪开始使用。提炼思政元素:回顾尿糖检测发展史,从最初观察到“蜜尿”会吸引蚂蚁这种现象到尿液中葡萄糖成分的证实,引导学生养成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好习惯,让学生明白从现象到本质探索的重要性,临床诊疗过程中不要遗漏任何一个可能和疾病相关的“小现象”,只有认真发现、仔细探索才能得出真理、得出正确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另外,尿糖从发现到检测技术的不断改良,前后延续几千年,是不同国家、不同领域、不同职业、不同年龄的科学家共同努力的结果,而且,有人为了探究真相亲自品尝患者的尿液,我们看到了在科研的道路上,科学家身上所具有的甘于奉献、脚踏实地、坚持不懈的科研精神。

3高校课程思政进课堂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高校课程思政取得了一定成绩,同时也暴露了一些问题,怎样才能达到既教书又育人的目的,做到如盐于肴、化于无形、融于细微、生成精神大餐呢?首先,高校教师要提高思想觉悟。要深度思考我们现在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认识到育人和教书同等重要,甚至更重要,思政进课堂只是新形势新时代下育人的新方式,而非额外的任务或负担[11]。只有思想上认同并重视,才能使思政进课堂融入得更自然、更有效。其次,高校教师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拓展联想能力。扎实的专业知识,对本门课程、相关课程及前沿研究熟练掌握和统筹把控能力是融入思政元素的前提[12],教师要从思政教育的视角对自己的课程重新梳理[13]。在此基础上,专业教师可以从本门课程的发展史、相关知识领域的名人故事、某种方法的发明史、科学研究过程中典型的失败成功事例中联想拓展。防止课程思政建设“贴标签”“两张皮”的现象[14]。只要传播的是正能量,传递的是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学生具有家国情怀,能承担时代赋予自己的责任,都是成功的思政课程融入。再次,要合理安排专业知识和思政元素的比例。每个专业、每门课程、甚至大学生的不同阶段都有其特点,高校教师要根据自己所授课程的特点及所授对象灵活把控二者比例:既不能满堂专业知识,这样思政进课堂就是一句空话;也不能满堂思政内容,这样会失去专业课的阵地,变成专业思想教育的课堂。两者要有机融合,适时适度穿插,才能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才能使学生感觉如沐春风、回味悠长[15]。

思政元素论文范文第4篇

方言是人类的生活习惯、思维方法、民俗习惯、历史传统、文化等方面的反映与载体,是一个地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由此可见,汉语方言的学习对于学生了解民族历史和生活记忆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参与方言调查与保护是对学生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过程,因而,不仅汉语方言本身蕴含着巨大的课程思政价值,同时,开设方言资源保护课程并开展相关教学更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和形式。尤其是2015年至今,教育部、国家语委启动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以下简称语保工程),全国350多所高校和科研机构、1000多个专家团队、4500多名专业技术人员对涵盖全国各民族的123种语言和各省区市的汉语方言进行了调查。[2]高校科研人员积极参加语保工程,更是为方言类课程建设和相关科研活动提供了重要契机,也为通过方言资源保护相关课程建设促进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引导大学生增强民族文化自信搭建了重要平台。因而,在课程思政建设背景下,在教育部、国家语委语保工程推进的伟大征程中,重庆文理学院“汉语方言调查与保护”课程积极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程教学的改革与实践,对于方言资源保护类课程的建设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

二、“汉语方言调查与保护”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育人的总体设计

围绕重庆文理学院“开展应用型研究,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办学定位,我们带领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学生开展汉语方言调查与保护实践,为其将来从事语言文字工作打下良好基础。在实践中,课程以树人为核心,以立德为根本,创建了“培育非遗情怀、锤炼实践品格、面向创新致用、追求知行合一”的课程与思政融合育人模式。

1、理论教学与思政融合育人设计

课程理论教学部分主要讲授汉语方言及文化基础理论知识。这个部分教学内容的学习,主要目的是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提高学生对语言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知,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认同,促进文化传承。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培养非遗情怀,传承中华文脉,做富有中国心、饱含中国情、充满中国味的中国人。

2、实践教学与思政融合育人设计

课程实践教学部分主要开展汉语方言及文化调查实践,以实践体认理论,以理论深化实践,培养学生掌握汉语方言的调查、保护、传承及利用的实践能力。实践调查过程中,将“读万卷书”与“行万里路”相结合,引导学生认识社会、研究社会、理解社会,扎根中国大地、了解国情民情,在实践中增长智慧才干,在艰苦奋斗中锤炼意志品质。[3]

3、教学方式与思政融合育人设计

教学方式层面,通过将科研项目融入课程教学过程之中,加强信息技术在课程中的创新运用,做到“研学结合”“学用结合”,引导学生在田野实践过程中发现学术问题,并以之申报科研课题,促进成果产出,增强学生勇于探索、善于解决问题的创新品格与致用意识。

4、考核方法与思政融合育人设计

考核方法是课程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为了使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育人达到好的效果,我们在课程考核环节适当融入了思政元素:在理论层面重点考察学生对方言文化遗产的非遗情怀,在实践层面重点考察学生的实践品格。

三、“汉语方言调查与保护”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育人的教学实践

根据以上总体设计,我们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一一落实“培育非遗情怀、锤炼实践品格、面向创新致用、追求知行合一”的课程与思政融合育人设计思路,从理论教学、实践教学、教学方式、考核方法等四个方面形成了“四融”的课程与思政融合育人教学实践。

1、培育非遗情怀:理论教学融入思想政治育人元素

本课程理论教学时长为8个学时,共有4个单元:汉语方言调查与保护概论、汉语方言语音调查、汉语方言词汇调查、汉语方言语法与文化调查。我们以“追溯、呼唤、记录、传承”四个主题词为纲,将思想政治育人元素潜移默化地植入专业教学中,最终形成4个思政教学课程模块。

2、锤炼实践品格:实践教学融入思想政治育人元素

课程实践教学时长为24个学时,共有4个单元:汉语方言调查与保护技术实践、汉语方言调查与保护认知实践、汉语方言调查与保护模拟实践、汉语方言调查与保护田野实践。开展实践教学时,学生走进田间地头,深入社会实践基地访求地地道道的纯正方音,并通过录音录像的方式把他们记录下来,最后进行小组实践汇报与答辩。在此基础上,我们对应设计“技术实践育匠心,认知实践悟初心,模拟实践练胆识,田野实践提素养”的四个教学环节,将课程思政元素融入实践教学。

3、面向创新致用:教学方法融入思想政治育人元素

著名语言学家詹伯慧指出:汉语方言调查研究持续繁荣,硕果累累,但在服务方言应用方面仍做得很不够;方言调查研究还要为地方文化建设服务,为社会的语言应用开发服务。[4]因此,除了加强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我们在教学方法上采用“研学结合”“学用结合”两种方法,为地方文化建设服务,为社会的语言应用开发服务。从课程思政角度来说,“研学结合”筑创新品格,“学用结合”培致用意识。

4、追求知行合一:考核方法融入思想政治育人元素

“汉语方言调查与保护”课程高度重视课程思政考核,强调学生通过课程思政修得的理论知识,要内化为自身的行为规范并践行到实际社会生活中,达到知行合一的高度。为此,我们在理论测评过程中,主要通过方言使用现状调查,突出考察学生对方言文化遗产的理解和认知。实践测评方面,主要通过社会实践成果测评、社会实践效果测评等多方评价,突出考察学生的实践品格。

四、“汉语方言调查与保护”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育人的教学成效

经过多年实践,学生上完“汉语方言调查与保护”课程后普遍反映,他们不仅掌握了汉语方言与文化调查、记录、整理的能力,同时还初步具备了研究、传承方言以及制作方言文创产品的能力,内化了非遗家国情怀,夯实了实践践行品格,增强了创新致用能力。

1、入脑入心,课程与思政融合,内化非遗家国情怀

通过思想政治育人元素的内化,学生完成对方言文化遗产的理解和认知的报告近50份,获批语言及方言文化遗产重庆市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13项,公开发表相关学术论文6篇。学生自发地关注和研究方言类文化遗产,这表明,方言作为文化遗产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亟需保护与传承的意识已经入脑入心,思想政治育人元素已经内化成了学生的非遗家国情怀。

2、读书行路,课程与思政融合,夯实实践践行品格

近80名学生利用70%以上课时走进田间地头,深入永川等重庆市17个区县的社会实践基地访求地地道道的纯正方音,并通过录音录像的方式把他们记录下来,汇聚汉语方言调查电子资源2000G以上。课程结束后,学生普遍反映自身的工匠精神、语保意识、实践才干等方面获得了明显的提升。

3、协同协作,课程与思政融合,提升创新致用能力

学生获得重庆市教委语言文字论文评选活动高教组一、二等奖共3项;获批重庆市教委“精神文明建设先进个人”1人;12名学生被北京语言大学等高校录取为硕士研究生;近50名学生积极参与“今日头条”公众号、抖音号“巴渝方言与文化”建设;15名同学完成重庆方言文创作品100份。这表明,学生以汉语方言文化为核心的创新品格和致用能力得到了初步锤炼。

4、立体考核,课程与思政融合,强化知行合一理念

课程坚持“4321”教学立体考核体系,强调学生通过课程思政修得的理论知识要内化为自身的行为规范并践行到实际社会生活中,达到知行合一的高度。通过几年的探索,学生对方言文化遗产的理解和认知得到提升,实践态度、实践胆识和实践素养逐步强化。

五、“汉语方言调查与保护”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育人的创新特色

经过近五年的建设发展,“汉语方言调查与保护”课程创新合作机制,协同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教学方法,以讲故事的方式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实施方式,精准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新颖、效果显著,形成了自己的创新特色。

1、创新合作机制,协同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构建育人机制

课程通过校地结合、理实结合、研学结合、学用结合等形式,将“政产学研用”等多种元素协同参与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全过程,真正做到全要素育人。例如课程在建设过程中,聘请西南大学等高校多位专家为校外兼职教师,与重庆市南岸区、奉节县等地语委办签署合作协议,聘请10余个区县的方言发音人为语言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与树懒文化传媒公司签署合作协议。地方语委办借助高校平台智慧可以完成文化建设任务,文化传媒公司将方言文化与新时代技术发展充分结合,带来经济效益,学校借助地方平台促进教学进展,实现多元主体资源共享、互利共赢。

2、创新教学方法,以讲故事的方式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引领行动自觉

以方言发音人和地方语委指导教师讲好方言故事为抓手,引导学生关注汉语方言文化遗产发展现状,潜移默化地影响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例如在教学过程中,很多同学认为,当前汉语方言使用非常普遍,没有保护和传承的必要。为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邀请区县方言发音人给学生讲重庆方言故事,用鲜活的案例让学生明白,重庆方言中有特色、有韵味的文化精髓正在消失,年轻人离淳朴、地道的重庆方言越来越远。长此以往,重庆方言的传承必然出现危机。这样以讲故事的方式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潜移默化地影响大学生对方言的看法,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3、创新课程标准,精准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满足个性需求

课程精准识别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需求,不断调整和丰富课程思想政治教育供给,[5]在教学内容、教学环节、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满足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需要。例如,国家教育主管部门以及课程的教学大纲对学生开展课程思政的要求是显而易见的,但是我们学生的需求情况如何呢?为此我们面向学生开展了方言资源保护课程思政需求情况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对文化自信、工匠精神、实践品格、创新素养等思政元素的需求高达96%以上。国家的要求和学生的需求高度一致,这表明“汉语方言调查与保护”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育人,既是要求,更是需求。这为我们开展课程思政工作提供了思想依据,也是精准开展课程思想政治教育的旨归。

六、结语

方言的背后是文化,文化的背后是人类精神的家园。保护和传承汉语方言是全体中国人共同的责任。目前,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作正在走向深入,重庆文理学院“汉语方言调查与保护”课程除了讲授专业知识,培养专业能力,还应该在价值塑造上下功夫,“培育非遗情怀、锤炼实践品格、面向创新致用、追求知行合一”,将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潜移默化、润物无声地融入到知识讲授和能力培养过程中,从而实现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育人的目标。

参考文献

[1]侯光明.加强艺术观教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J].中国高等教育,2014(10):39-41.

[2]王莉宁.语保故事[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21.

[3]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通知[EB/OL].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网.

[4]詹伯慧.大力加强汉语方言的应用研究[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36(04):1-5.

[5]四川省推进实施“精准思政”全力提升高校育人水平[EB/OL].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网.

思政元素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课程思政;水文地质学基础;教学改革;课程体系

课程思政是指在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方法的指导下,以课程为育人载体,将思想政治教育元素融入课程教学的各方面、各环节,通过寻求课程教学中专业知识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之间的关联性,对学生的思想意识、行为举止产生影响,进而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1]。2020年6月1日,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通知中指出,“要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人才培养体系,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发挥好每门课程的育人作用,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并且明确指出将课程思政融入课堂教学建设全过程,即“高校课程思政要融入课堂教学建设,作为课程设置、教学大纲核准和教案评价的重要内容,落实到课程目标设计、教学大纲修订、教材编审选用、教案课件编写各方面,贯穿于课堂授课、教学研讨、实验实训、作业论文各环节”[2]。课程思政模式已成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新时代背景下稳步推进思想政治教育改革以形成大思政育人体系的一个重要方向。本文以《水文地质学基础》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些许心得和体会进行总结和归纳,以便更好地指导今后的教学工作。

一、课程目标及定位

《水文地质学基础》课程是地下水科学与工程、水文与水资源工程、地质工程等专业的核心基础课程,同时也是资源勘查工程等地质类专业的必修(选修)课程。该课程以地下水为主要研究对象,旨在阐明水文地质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基本分析方法[3],是一门基础知识性和实践能力性并重的专业基础课程。通过课程的学习,在理解和掌握地下水功能的基础上,通过对地下水的形成、分布、运移特征和规律、水化学特征等知识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水文地质学的基本原理及利用辩证的思维科学分析和解决水文地质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高度的抽象思维与逻辑推理能力,强化学生的灾害意识、忧患意识、节约意识以及环境保护意识,构筑学生的水生态文明理念;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树立实事求是、追求真理的职业道德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二、课程教学内容设计

一水文地质学基础课程体系重构建目前本课程教学所采用的教材大都为张人权等编著,地质出版社出版的《水文地质学基础》(第七版,2018年),该教材共分为16个章节,结合教学内容及知识点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将主体课程可分4个部分9个章节(表1),即前言篇、基础理论篇实践应用篇及拓展篇。其中,前言篇主要阐明学习水文地质学的目的、意义及水循环的相关概念;基础理论篇主要阐明地下水的赋存、运动规律、水化学特征、补径排特征、动态与均衡等基本概念及理论;实践应用篇主要阐述利用水文地质学的基础理论如何分析不同含水介质中的地下水(孔隙水、裂隙水、岩溶水)的特征;拓展篇主要阐明水资源、水环境问题及水文地质学的研究方法。(二)课程思政元素融入。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必须以课程的教学内容为基础[4]。以课程知识点为载体,合理、准确、巧妙地引入思想政治元素,而不是生搬硬套,将每节课都作为思想政治课,强行融入思想政治元素,才能更有效地将德育教育贯穿始终,实现协同育人的目标。《水文地质学基础》课程中富含有大量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思维元素,既包括马克思主义唯物论的观点,也包括其辩证法和认识论的观点。例如在含水层、隔水层的划分这一知识点中就蕴含相对论的观点;地下水化学成分演化及地下水流系统知识点中既体现了物质与运动的哲学思想,也体现了系统论,时间与空间的相互联系与统一的哲学思想等;另外,实践论与矛盾论在水文地质学基础中已有诸多体现,例如粘土的空隙特征与理论分析的矛盾,重力排水过程中,实际给水度比理论给水度偏小的问题等,透过现象看本质,不仅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思维,同时也体现了实践的重要性。“绿水青山才是金山银山”。《水文地质学基础》研究的是地下水,我国的水安全问题十分严峻。随着人类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工矿污水、生活污水的排放以及恶意回灌引起的地下水污染问题,气候变化引起的土地沙漠化、石漠化问题,工程建设及矿山开采引发的突水问题,地下水超采、灌溉水回补引起的海水倒灌、地面塌陷(沉降)沼泽化等环境、地质问题日益严重。通过对地下水功能及地下水与环境相关章节的学习,结合省内外的一些案例图片,如磷石膏渣库渗漏导致乌江、清水江等磷污染问题,赤泥渣库渗漏造成的碱污染问题、织金县城多处地面塌陷等,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的理念的认识,进一步增强学生对“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的理念的认识和理解,培养学生作为水文地质工作者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坎儿井、龙首渠等工程充分体现了劳动人民智慧,是人类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的杰出成就,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并对现在的水文地质工程科学研究具有很大的指导意义。“泉”的研究也是水文地质学基础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大自然赐予人类的宝贵资源,在绵长的中华历史中,逐步演化为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很多古人都留下了如“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明月照窗竹影摇,清泉绕石水自流”等绝美诗句;另外,“泉”还是重要的旅游资源,例如趵突泉、晋祠泉、黄龙转花泉群等,都是国内外文明的旅游景点。在课程中加入泉、井文化知识的介绍,既可以增强课程的生动性与趣味性,也可以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激发学生对专业的兴趣和爱国热情。《水文地质学基础》课程以阐述地下水的形成、分布、储存、运移特征等为主,是一个动态演变的过程,所以,必须培养学生运用系统的、动态的、发展的眼光去看待地下水、分析地下水演化过程、规律和解决地下水问题。以实践篇中洪积物中地下水这一知识点为例,在分析其特征时,学生就需要将自然地理学、地质学、水文地质学基础中基础理论篇等的相关知识联系起来,以区域水文、地理、地质环境为背景,以介质场发育与分布特征为依据,在分析其渗流场特征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其化学成分、温度场等的演化规律。课程思政元素及教学内容设计举例见表2。

三、课程教学组织实施

为了达到期望的教学效果,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根据教学内容及教学目的的不同,针对不同的篇章,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及教学形式,具体如下。

(一)前言篇及基础理论篇教学。该部分主要为该课程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方法的阐述,课堂教学以讲授为主,辅以自主学习和讨论、问答,构建“1252”教学模式,即课堂50分钟,分为“5+10+25+10”,前5分钟由主讲教师总结上节课所学内容并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内容,采用启发式或提问式引导学生进入10分钟的自学时间,之后由主讲教师完成25分钟的讲解,最后10分钟以课堂讨论或问题解答完成一节课的教学。

(二)实践应用篇教学。实践应用篇主要是考查每位同学对基础理论的掌握程度及利用所学的基础知识系统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本部分内容以情景式教学及启发式教学为主,同时有助于因材施教,强化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认知及理解,并能提高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三)拓展篇教学。该部分教学以讨论式学习为主,以5~7人构建课题小组,针对不同的地下水开发利用工程中引发的环境地质问题、水文地质问题等进行资料收集、文献查阅等,完成各课题小组的论述,培养同学的团队合作意识。

四、课程考核评价

课程考核评价是学生对所学知识掌握程度的量定模式。考核评价指标体系的全面性、科学性、合理性对于指导下一步的教学有着重要的意义。本课程考核评价体系覆盖课程教学的全部过程,采用多元化评价方法,把客观量化指标与主观评价相结合,进一步完善考核指标体系。课程考核体系包括过程性评价指标及结果评价指标两部分。过程性评价指标纳入学生的认知、情感、价值观等,包括平时考勤、作业成绩、课堂表现(含思想表现)、平时测试等。思想表现主要通过学生的言谈举止、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及主动性等方面进行评价,课堂学习表现主要通过上课学习注意力、上课回答问题和课堂讨论、分组讨论完成情况等方面进行评价。其中思想表现与课堂学习表现由学生互评给出成绩。作业及平时测试既可以检测学生阶段性学习的效果,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能动性,也能让教师对学生的掌握程度有更全面的了解,并能进一步促进教师对教学内容的完善以及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的改进。

五、结语

面对高校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新形势,课程思政已成为目前高校教育中的重要内容,为更好地落实《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需要进一步完善专业课课程教学目标,在课程体系重构建的基础上,充分挖掘课程中的思想政治元素,合理地将思想政治内容融入课程的知识点,并对教学模式及课程考核方式进行积极探索,从思想政治角度出发,增强学生对专业知识的认识、理解、掌握,以培养更多的富有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的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宫维明.“课程思政”的内在意涵与建设路径探析[J].思想政治课研究,2018,6:66~69

[2]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通知[EB/OL].(2020-06-01)[2021-03-17].

[3]张人权,梁杏,靳孟贵,等.水文地质学基础(第七版)[M].北京:地质出版社,2018

[4]张洪业.以教学内容为本,深挖专业课思政元素[J].科教导刊(电子版),2021,8

思政元素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移动教学平台;大学数学;课程思政

高等教育要立德树人,不能仅仅依靠高校思想政治课,要从高校的各科课程入手,全方位、全过程进行课程思政,让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当代大学生的方方面面,使我国高等教育事业有一个新的发展局面。近年来,三全育人的理念已经被社会所认知和重视,且各大高校将课程思政的理念提到了非常重要的高度,要求全体教师结合自己所教授的课程内容给大学生进行合适的思想政治教育,用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武装大学生的头脑,避免作为社会主义接班人的大学生偏离正确的思想轨道,从而有效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且各大高校及时构建了课程思政的模式,建设了课程思政的体系,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民办高校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培养德才兼备的应用型人才的重任,在课程思政上任重道远。大学数学是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包含《高等数学》《微积分》《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线性代数》等课程,大学数学与各工科的专业课程之间联系密切而广泛。新生思想萌芽阶段是新生入校的第一学年,这时挖掘大学数学课程中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实时地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增强大学生的使命感和奠定正确的价值观尤为重要。近年来,95后、00后学生进入大学,信息化、智能化、社交化是他们生活的常态,同时,由于网络化和信息化,他们的思想相对多元和复杂。要培养他们成为社会主义的接班人和承担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就要从他们成长的背景和成长的规律入手,把握他们的思想特征,宜疏忌堵。以前的思政课缺乏双向互动,一味照本宣科,学生听起来索然无味,将课程思政与移动教学相结合,展示新思路、新方法,通过学习通、泛雅等移动教学平台的辅助功能,使课程思政具有时代感和同步感,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调动,课程思政的育人效果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升华,学生的身心得到很好的锻炼,思想得到很好的熏陶。现在以大学数学课为例,展示基于移动教学的课程思政的实践探索。

1准备阶段

1.1充分挖掘大学数学课程中的科学精神和务实态度等思政元素。在讲授大学数学每一章开头时,可展示世界上著名数学家的事迹,如牛顿、莱布尼茨、柯西等科学家甘于平淡,忍受孤独,不断探索数学定理、公式的科学精神和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激发当代大学生奋力开拓,锐意进取的优良品质,不断追求创新卓越的良好精神,坚定唯物客观,启迪学生思想,陶冶他们的情操,升华他们的精神,从而大大提高学学数学的兴趣。讲授《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中的协方差内容时,引入课程思政内容,做人做事,除了个人的努力外,还要加强人与人之间的团结合作,团队的努力所创造的成就远远大于个人努力取得的成就,从而对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微积分》的课程教授中,实时的提出我国古代天文学家张衡、祖冲之、张遂等在数学、天文上的卓越贡献,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增强民族意识,坚定政治认同,文化自信。大学数学课程中还有许多的知识体现了哲学中的对立统一,量变到质变等思辨观点,促进学生更加深入的思考人生,思考未来,反省自己,树立理想,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从而为社会做出更大贡献。1.2丰富数学课程资源,移动平台推送信息。大学教师既可以精心制作微课视频讲解重难点知识,也可以利用中国大学MOOC,给学生优秀教学视频。在超星学习通或文华在线等移动平台上实时结合学生群体推送大学数学课程PPT,教案及相关前沿知识等资料,让学生随时随地了解大学数学的方方面面。

2教学实施(以微分中值定理为例)

2.1课前。在课堂上,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要体现师德师魂,将课程思政贯穿授课的全过程。首先,教师要给学生树立榜样,要有高尚的道德和良好的情操。以自己的思想、内涵和人格魅力赢得学生的尊重,学生亲其师而信其道。其次,教师要准备合适的课程思政内容,结合所讲授知识点,巧妙地进行思想教育,深入思考如何将思政元素巧妙适当地渗透到课堂教学中,避免把大学数学课上成思政课,将大学数学知识与思政元素恰当的结合,且利用移动教学平台与学生进行良好互动,使整个课堂变得生动活泼,个性十足。最后,在班级群上实时预习要求。一是认真钻研书中的内容:微分学中值定理;二是在中国大学慕课上看视频,思考三大微分中值定理的条件和结论分别是什么,有什么区别;三是预习后带着问题进课堂:如何应用微分中值定理解决问题,如证明等式或不等式。2.2课中。对于基本的定义、性质、定理,以教师讲授为主,对于计算、证明、解答等内容,引导学生分组讨论,自主解决问题。教师在讲授基本内容时,可以结合移动平台,如学习通进行在线选人,在线回答等环节,这样整个课堂变得丰富有趣,教师也体现了亲和力。多元多维的教学方法,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在讲授三大中值定理过程中,引导学生认识三大微分中值定理是以三位科学家的名字命名的。三位科学家耗费毕生心血创立了定理,其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和推动科学发展的行为值得后辈学习膜拜,为世人留下宝贵的精神财富和科学财富,另外,三大中值定理之一的罗尔定理,虽然命名为罗尔定理,但并不是科学家罗尔个人创立的,罗尔只是该定理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事实上,罗尔定理是由科学家德罗比什在罗尔的基础上根据微积分理论重新论证,总结和归纳,从而形成定理,并把它推广到一般的函数,最终也就形成了现在大家所学到的罗尔定理,这原本是属于德罗比什的成果,但德罗比什却非常谦虚大度地将此定理命名为罗尔定理,以纪念此定理的开拓者,尽管此定理是由自己创立的。这一典故告诉人们,谦让大度是非常优秀的品格,生活中遇到荣誉,利益时保持谦让的作风,会大大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2.3课后。通过在移动平台上课后作业,开展专题讨论,微信群,QQ群,超星学习通班级群等沟通方式与学生进行互动,实时反馈问题。教师也可以布置书面作业,要求学生自主完成。学生在完成线上作业或线下作业过程中,如果遇到问题,可以通过网络平台查阅相关资源,尽量自我解决,确实无法解决的问题,可以反馈给老师,老师会根据学生的共性问题,及时进行线上或线下的讲解,不留死角。这样,自主与辅导相结合,既锻炼了学生的自主性,也体现了教师的主导性。当然,教师也可以在线上布置小论文,学生进行有目标、有步骤地展开自主探究,查找资料,从不同角度进行论证,然后在线上提交,老师在线上打分,也可以轮流在下次课堂上汇报论文成果。课后在移动平台上论文修改稿和反思总结,让所有同学在线共享,这样,学生既有学习过程,也有学习成绩,在平台上体现得清楚明白,师生一目了然。这是组成过程性评价的重要部分,为后续的学习评价提供客观依据。

3学习评价阶段

传统教学模式对应的学习评价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和主观性,缺少客观量化的依据,不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结合移动教学平台的混合式教学中,我们采用的是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在移动平台上教师首先设置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的比例,然后设置过程性评价的细分比例,让学生做到一目了然,心中有数,在自己的学习过程中有方向有目的。教师设置各项比例后,系统会自动生成学生的平时成绩和总评成绩,大大减轻了教师对于学生学习评价的工作量,有利于推动教学工作的良性循环。

4教学评价阶段

在混合式教学模式下,大学数学课程教学中进行课程思政教育应有一定的评价标准和体系,评价的标准应包括以下几点:一是数学知识与思政内容衔接起来不突兀,学生自然接受,不能为思政而思政,将数学课上成思政课;二是课程思政的内容要能传递主流价值观,使学生能感同身受,激发学生学习动力和树立远大理想,不能纯粹的讲故事;三是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加深对课程知识的理解、掌握、拓展和深化。我们为此进行了调查问卷,调查对象为所授课的四个数学大课堂,近300名学生。通过对问卷调查得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我们得出,基于移动教学平台的数学课程思政混合式教学模式,学生在授课形式、学习动力的激发、知识的掌握、学习能力的提高、团队合作能力的提高等方面的满意度明显增强,教学效果较好。“互联网+”时代将移动教学与传统教学相结合,让智能手机融入课堂,这给课程教学带来了历史性的变革,现代教育具有时代特征,教和学变得多元多维。

移动教学使大学数学课程思得丰富有趣,也使学生对于学习变得兴趣盎然,有效避免了“填鸭式”传统课堂教学的弊端。传统教学与移动教学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构建,使教育变得丰富多元,高效有趣。基于移动平台的混合式教学,能将知识点模块化、评价反馈客观化、交流互动实时化、资源推送智能化、便捷化,将大学数学课程思政教学的形式和内容进行全面变革,构建互联网和大数据时代的新型课堂教学模式。大学教师要主动适应新形势、新潮流,不断思考、不断探索,共同促进高等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姚高翔,李春萌.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隐忧与应对策略[J].高教论坛,2018,(11):7-9.

[2]李国娟.课程思政建设必须牢牢把握五个关键环节[J].中国高等教育,2019,(5):13-15.

[3]安凤平,王宪莲,陈贵宾.移动混合式教学模式设计和应用———基于微信公众号平台的实践[J].高等财经教育研究,2017,(3):67-69.

[4]王若飞.浅谈借助移动教学实现高效课堂的策略[J].职业教育,2018,(5):48-50.

[5]苗青.基于超星学习通的移动教学模式分析[J].互联科技,2017,(20):88-89.

[6]耿霞芳.基于移动学习的高职英语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策略[J].理论观察2018

思政元素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高等数学;课程思政;数学文化

课程思政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策略。2020年6月,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明确“今后要在所有高校、所有学科专业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建设成效纳入‘双一流’成效评价、学科评估等”[1]。《纲要》强调,课程思政的建设,要“上下”同步齐动。“上”已有党中央、教育部顶层指引,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各学校党委积极响应,统筹规划、整体安排。“下”要求每一位教师要承担好育人责任,让每一门课程都发挥好育人作用。课程思政的主渠道为课堂教学,在顶层设计的保障下,本文立足“下”动,探讨高等数学课程思政的一线课堂建设。

1高等数学课开展课程思政的背景分析

2020年4月,教育部、等八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意见》,要求“全面推进所有学科课程思政建设”,强调要“重点建设一批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人文素质、科学精神和认知能力的公共基础课程”[2]。首先,高等数学是高等院校的公共基础课,受众广,开展思政教育的影响大。其次,高等数学课开设于大学一年级。大学新生从中学进入大学,学习方式、生活环境等都发生巨变,易受各种思潮影响,从时间节点看,高等数学课有开展课程思政的好时机。最后,高等数学课的受众多为理工科专业学生。理工科课程更重技术、重应用,缺“道”的弘扬,这正需要通过课程思政来加强。因此,作为理工科基础的高等数学课,开展课程思政意义非凡。

2高等数学课开展课程思政的“突破口”

《纲要》强调,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要从课程所涉专业、行业、国家、国际、文化、历史等角度,增加课程的知识性、人文性,提升引领性、时代性和开放性”[1]。南开大学顾沛教授将广义的数学文化定义为:数学文化包含数学史、数学中的美、数学家的生平事迹、数学教育、数学与各种学科之间的关系及应用、数学发展中的人文成分等[3]。对比上述概念,结果见图1,不难发现,《纲要》强调的思政设计角度与数学文化分类的匹配度非常高。另外,从顾沛教授的定义看,数学文化是文化的视角,人文的思想,本身就有浓厚的“思政味”,与课程思政也有较高的契合度。因此,从数学文化视角下谈数学教育中的思政教育,是一个突破口。教师可透过数学文化,挖掘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迈开高等数学课程思政的第一步。

3高等数学开展课程思政的着力点

勘探、挖掘思政元素是数学教育开展课程思政的基础和重点工作。在此,以数学文化中的数学史、数学教育中的人文成分、数学家的奋斗和工作历程及数学应用为例,浅析如何挖掘高等数学课程的思政元素。

3.1在数学史方面找“触点”

数学史中的辩证思想和中国数学成就数不胜数。例如:微积分的创立历经2000多年,无数数学家为之刻苦钻研、辛勤付出,充分体现事物发展具有“前进性和曲折性统一”的规律,以此引导学生辩证地看待曲折和困难,培养坚毅、勤恳、踏实的品格,树立正确的“三观”。此外,微积分中的极限思想也是思政教育的好素材,例如战国时期,庄子记载的“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和魏晋时期刘徽创立的“割圆术”。我国数学家早在2000多年前已能将极限思想用于解决实际问题,借此带领学生回顾华夏五千年文化的壮阔历程,历数文化遗珍,增强文化自信。

3.2在数学教育中的人文成分中找“触点”

数学知识中蕴含着深厚人文成分。如,拉格朗日中值公式Δy=f′(x0+θΔx)Δx,0<θ<1和基于微分的近似计算公式Δy≈f′(x0)Δx。两公式各有优缺点:前者可精确计算因变量的增量,但θ取值不明确导致其不易计算;后者导数取值明确,计算没有难度但仅能做近似计算,不够精确。可由此告诫学生,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凡事有得必有失,缺憾是人生的常态,要学会接受残缺,不强求、不执着,培养淡然、豁达的人生观。

3.3从数学家的奋斗和工作历程中找“触点”

数学家们艰苦奋斗的成长经历、工作历程也是精神教育的宝贵素材。如中国数学家华罗庚,因贫困中途退学,一生只有初中毕业文凭,后又因伤寒病,左腿终身残疾。但他却身残志坚,凭借兴趣和顽强的意志力自学完高中和大学低年级的全部数学课程,困境中逐步成长,最终成了著名的教授、院士。又如泰勒中值定理的发展历程:1712年,泰勒最先提出泰勒定理,直到半个多世纪后,数学家拉格朗日才强调了它的重要性。而泰勒定理的严格证明则是在定理诞生一个世纪之后,由柯西完成。此外,还有数学家皮亚诺及麦克劳林的参与和贡献。多位数学家跨越历史长河的通力合作,才打造了如今严谨又完备的泰勒定理,充分体现了数学家们锲而不舍地追求卓越与完美的精神。

3.4在数学应用方面找“触点”

数学应用也蕴藏着丰富的思政元素。例如,微分方程应用之传染病模型,一方面,可引导学生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意识。另一方面,也可利用其预测新冠肺炎疫情的发展趋势,为国家强有力的抗疫决策提供参考。引导学生树立学好知识也能将“小我”融入祖国“大我”的精神,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家国情怀。

4高等数学开展课程思政的着力点

高等数学实施课程思政的要点是恰到好处地融入思政素材。重组教学内容体系是核心,巧妙设计传授的方法、策略,教师是关键,教学设计是保障。因此,课程思政的实施,应从教学内容、教师队伍、教学设计三方面着手。

4.1教学内容思政化重组

教学内容是开展课程思政的载体。应仔细整理思政素材,明确每个思政元素在课程中的切入点,梳理思政元素与专业内容之间、各思政元素之间的关系。从微观到宏观整体规划,由一个“知识—思政”点,发展到多个,再由多个“知识—思政”点形成“思政线”,由多条“思政线”构建“思政面”,重组新的授课内容体系。

4.2教师队伍思政化重塑

教师承担着课程思政落地生根的重任。大学数学教师可通过“广共享”“强培训”“重合作”三种途径,重塑有意识、有能力的思政化教师队伍。

4.3教学设计思政化重建

大学数学教师应立足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和学习的特点、高等数学课程及授课专业的特点,巧妙设计思政元素与数学知识的自然融合。通过“讲”(教师讲授)、“查”(学生查资料)、“做”(社会实践、调研)、“演”(学生课堂演讲)、“论”(论文、辩论)等多元化教学方法,结合课堂内外、学校内外、线上线下拓展教学时间和空间,增强课程思政实施的活动性、实践性。侧重行为锻炼,强调情感体验,让课程思政成为有情义、有温度、有爱的教学过程。

5结语

大学数学教师应尽快树立思政意识,担起数学教育课程思政建设的重担与责任,以人才培养为核心,以立德树人为根基,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入授课内容体系,引入课堂,植入学生头脑。让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入眼入耳、入脑入心,为国家、为社会培养有责任担当、有家国情怀、有道德情操、有健全人格、有技术本领的全面发展的有用之才。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通知[EB/OL].(2020-06-01).

[2]教育部等八部门关于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意见[EB/OL].(2020-04-22).

[3]顾沛.数学文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思政元素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新工科;自动化专业;课程思政建设

为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及《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等重要文件精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全国各高校纷纷开展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事实上,任何一门课程都天然蕴含着真善美,因此,完善与坚定学生的思想意识不应只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思政教育途径应是多元化、全方位的。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与塑造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课程思政绝非仅仅将思想政治理论加入专业课堂中,思政也绝非仅仅指思想政治教育。在新工科背景下,为培养“五育并举”人才,高校要紧紧围绕国家发展需求,以爱党、爱国、爱人民、爱集体为主线,从政治认同、家国情怀、文化素养、道德修养等方面,深挖与提炼专业知识体系中所蕴含的思想价值和精神内涵,在潜移默化中坚定学生理想信念与爱国主义情怀,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自动化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现状分析

自动化技术是人类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之一,每一项改变历史的技术革命都离不开自动化,大到航天、航空、航海、高铁、化工、核工程,小到每一个传感器、执行器,都离不开自动化技术的支撑。同时,自动化又是一个极具生命力的学科,被称为“万金油”专业,涵盖面广,可延伸性强,与其他学科交叉衍生出大批新兴学科,如计算经济学、现代物流、生物信息等。近年来,人工智能、物联网、智能机器人、智能制造等新兴技术的快速发展,为传统自动化专业的发展带来很大的挑战与机遇。自动化专业在我国绝大多数工科院校中均是重点建设专业,其课程思政建设引起了各高校高度重视,但目前自动化专业的课程思政建设尚处于初级阶段,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课程思政建设缺乏专业顶层设计

目前,多数高校课程思政建设主要以课题组为单元、以课程为核心成立教学团队进行思想政治建设,而忽略了专业课程体系中各门课程或跨学科课程之间的相互关系。如前所述,自动化专业涵盖面广,课程体系普遍按通识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专业选修课程、实践实验课程等几大模块划分,学生对各科目之间的了解往往仅停留在课程属性上,而对自动化专业的发展、课程与课程之间的关系、学科与学科之间的联系缺乏必要的了解,致使学生很难建立完整的知识框架。

(二)课程思政教学实施性不高

尽管各高校均在积极开展课程思政,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部分高校存在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知识教学“两张皮”的现象,在专业课、通识课教学过程中易忽视思想政治教育,而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又缺乏与专业教学的紧密结合,甚至停留在传达文件层面,缺少具体的实施方案。上述问题具体表现在:(1)课程目标不明确,学生不清楚课程思政的培养目标;(2)思政元素与专业知识割裂,引入方法生硬,未起到润物无声的效果,为了课程思政而课程思政,致使学生对专业课程中的思想政治学习失去兴趣,甚至反感。

(三)师资队伍思想政治培训有待加强

部分高校教师思想政治意识相对薄弱,没有真正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职责去推进,教学理念模糊,且急功近利、心态浮躁;在课程思政改革过程中缺乏认同与积极性,在教学过程中重视知识目标的设计,忽视思想意识的设计和思考。另外,有些教师不了解甚至曲解课程思政的实质,在课程中简单粗暴地贴上思政标签,在教学设计中胡乱插入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引起学生反感。

(四)考核评价机制不完善

在“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高考形势下,从学生、家长到学校都过分关注成绩,而忽略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部分大学生重理工、轻人文,重专业知识的学习、轻思想道德修养的培育,认为只有专业知识才对自己的职业生涯有帮助,从而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厌倦、反感,对社会人才需求了解不全面,甚至存在误区。目前,高校对教师的评价过度注重科研成果,忽略教学成果,缺少一套科学的教师教学成果评价机制。通常,各学校每年会要求教师互评,学生对专任教师进行评教,在评价过程中,很多师生都存在敷衍了事的心态,难以准确客观地评价一个教师的教学水平与育人水平。

二、基于专业顶层设计的课程思政改革策略

课程思政能够为自动化专业铸造灵魂。在设计自动化专业课程思政时应具有一定高度,从学院层面、学校层面甚至高校自动化专业联盟层面整体统一规划,集结所有自动化领域的专家学者,力争形成专业共识,深入思考自动化专业的内涵与发展,将专业的发展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高度融合,以国家发展需求为育人导向,探索自动化技术中蕴含的哲学、人文等思政元素,以期最终培养出具有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的自动化综合性人才。目前,自动化专业尚未形成课程思政建设的具体实施方案。对广大专业教师来讲,受自身知识水平的限制,迫切需要具有指导性的教学素材。为此,应从专业顶层设计出发,从专业的角度打造思想政治育人教材与示范课程等,形成一套具体的自上而下的执行方案,并将其推广到整个自动化专业。为达成价值塑造、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三位一体的育人目标,本文从教学理念、教学技术与教学制度三个层面提出了相应的课程思政建设思路,如图1所示。

(一)教学目标育人化

当代教育的目的在于育人。为培养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高素质人才,首先应从教学理念上进行改革,做到教学目标育人化。育人即立德树人,首先要明确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并以此将课程目标分为知识目标、能力目标与素质目标三个层次。知识目标侧重于培养学生对课程知识点的掌握能力;能力目标侧重于提高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运用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与创新能力;素质目标主要是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传统的教学目标往往只关注知识目标与能力目标,而忽略学生的素质目标,进而缺失立德树人培养的内容。为此,依托自动化专业顶层设计,寓德于课,为各门课程构建课程教学、课程思政育人双大纲,明确规定各自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与素质目标,并对标工程认证能力指标考核点。

(二)思政元素整体化

课程思政是将知识点蕴含的精神和价值外化为教学实践,内化为学生的精神涵养和价值追求,也是对课程价值的进一步彰显。课程体系应采用“木—林—森”模式,如图3所示。学生只有深刻理解每门课程知识点之间的关系、同专业课程之间的关系及跨学科课程之间的关系,才能全面地了解所学内容在整个知识框架中的地位与作用,与其他知识做好衔接,并最终学以致用.依托顶层设计,不仅要梳理各门专业课程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和所承载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更要从顶层设计开始,充分把握不同学科之间、课程与课程之间、课程中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使所设计的思政元素具有统一性与整体性,进而将其融入课堂教学各环节,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知识体系教育的有机统一。在课程设置与教学设计过程中,既要以高远的历史站位、宽广的国际视野、深邃的战略眼光,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角度出发,又要充分借鉴哲学、心理学等其他领域的理论与方法,围绕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时代科学家精神、辩证统一的哲学思想等,并在通识课或基础课教学中加大对自动化专业的发展历程及推动专业发展的重要事件与科研精神的讲解与宣传,提升当代大学生对自动化专业的兴趣,并激发其爱国热情,培养其诚信和敬业精神。世界的每一项改变历史的技术革命都离不开自动化,因此,各学校应结合自身的优势学科与方向,充分挖掘该领域的科学家精神。以本专业的杰出校友为范例和榜样,邀请他们回校介绍成功经验、工作经历或企业文化,使学生在理解课程知识的基础上,了解自动化专业在生产中的重要作用,促使学生领悟工匠精神、爱岗敬业精神,增强使命感。在思政元素设计过程中,可以从工程视角、工程场景与工程问题三方面,针对课程基础知识点,采用探究生活中真实案例的选题方式,优化基础实验模块,提高学生兴趣。此外,思政元素要与时代同行,从科技前沿、工程项目与热点新闻中提炼挑战性、研究型实验题目,设计进阶式实验过程,采用问题引导式教学,鼓励批判性思维和多平台创新实践。

(三)教育模式潜移默化

随着“互联网+教育”的发展,当今的教学模式发生了重大变革,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个性化教学、实践化教学等方式均已在各高校广泛推广与应用,充分调动了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与学习热情。在进行课程思政建设时,应充分借鉴上述优秀的教学方式,借助互联网新技术,将思政元素采用图片或视频的方式直观展示。同时,在课程思政教学过程中要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潜移默化。目前,思政元素引入的方法包括引经据典式、画龙点睛式、专题嵌入式、元素化合式、隐形渗透式、互动讨论式等。此外,思政点贵在精不在多,关键是要入耳入脑入心。在建设网上优质课程的同时,教师仍要将重心放在线下课堂教学,如果线上任务过于繁重,过分强调学生的线上投入时间,会给学生带来较大的心理负担与学业负担。此外,思想政治教育更适合线下面对面传授与交流,通过眼神与肢体动作的交流,更能让学生感同身受,受到激励与鼓舞。

(四)师资队伍德育化

在制定专业严谨的顶层设计与执行方案后,最重要的是要由每一位专业教师去执行,师资队伍的综合素质直接决定整个专业的办学水平。“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应强调知识传授与立德树人并重。首先,打造一支由首席教授、责任教授、主讲教师、助教等组成的,师德高尚、业务精湛、作风过硬、具有创新精神和发展意识的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的专业课程教学团队,充分发挥传帮带作用,快速培养青年教师。其次,采用会议、讲座、宣讲、党支部活动,以及不定期邀请党校、宣讲团等专业机构的教师进行授课等形式,及时组织专业教师进行专门的思想政治培训,确保教师思想素质过硬。再次,邀请校外政治、军事等领域的专家来校讲学,通过分享行业内爱国敬业的感人事迹,提高教师课程思政建设与专业发展高度融合的认知水平。自动化专业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更要立足于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瞄准国际科技前沿,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只有让每一位教师都深刻认识到专业的发展必须与国家发展需求相结合,才能形成正向促进效应。同时,可邀请企业科研工作人员进校为学生分享宝贵的科研经历与经验。最后,增加课程思政教育在教师考核评价中所占权重,推动考核评价向“专业素质+立德树人”两维评价转变,完善考核评价标准,强化思想政治引领,使教师树立课程思政意识。

(五)评价机制长期化

考核评价指标是高校师生工作重心的指挥棒。为了保证师生全身心投入课程思政建设,要以评价改革为抓手,遵从素质为先、全面发展的原则,推动高等院校课程思政建设评价机制的改革与完善,建立健全课程设计与课程实施成效考核评价体系和监督检查机制。无论是对学生的考查评价,还是对教师的教学评价,都应打破“唯分数论”的束缚,建立全新的、长期的、多层次的、宏观的评价标准。首先,一定要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当今社会对人才的评判不是取决于分数。各专业课程在考核中应适度增加与思想政治相关的论述题考查内容,结合具体专业知识引发学生深刻思考国家的发展需求与人生规划。此外,邀请已走上工作岗位的优秀毕业生回校,通过他们的亲身体验,介绍用人单位对具有爱党爱国、责任担当、敬业奉献等精神品质员工的需求,以转变学生对大学学习的认识。其次,对教师的育人评价应是一项长期的工作,要让教师明白其职责所在并非单纯教书,更重要的是育国家之栋梁。应打破目前唯论文、唯项目的观念和单一的结果的评价机制,增加已步入工作岗位学生对教师的评价,通过毕业生在工作上的表现及对各专任教师的重新认识与评价,形成滚动式评价机制。本文针对新工科背景下自动化专业课程思政建设,剖析了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基于闭环反馈思想,从顶层设计、执行方案、执行人、评价机制几个方面进行深入的思考,提出“教学目标育人化、思政元素整体化、教学模式潜移默化、师资队伍德育化、评价机制长期化”五位一体的育人方案,切实做好“三全育人”、“五育”并举,为推动高校自动化专业发展与课程思政建设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徐林,林明秀,潘峰.思业互融共促学习共同体建设探索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20(39):101-102.

思政元素论文范文第9篇

【关键词】课程思政;古代汉语教学;创新

近年来,课程思政理念渐渐深入人心,在这一观念的影响下,各科教学争相进行改革和创新。古代汉语是一门基础课程,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蕴含着丰富的德育元素。借助古代汉语教学开展思政教育,或者围绕思政教育深入开展古代汉语教学,不但有助于弘扬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提高学生的文化功底,还能够丰富思政教育的教学内容,推动教学工作的创新。本文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就如何在课程思政理念下创新古代汉语教学谈谈个人看法,一孔之见疏漏在所难免,敬请各位专家批评指正。

一、课程思政的由来及其内涵

2017年为落实总书记关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的重要指示,教育部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作实施纲要》首次提出了“课程思政”的概念。综合各方面的解读,课程思政是新时代的一种课程教学观,是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各科教学的一大崭新实践。课程思政要求围绕思想政治教育对各专业课程教学进行创新和改革,以最大限度地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按照总书记的指示,思政理论课程与选修课、基础课、专业课要一起担负起教书育人的重任,前者担负着显性的育人功能,后面的三者担负着隐性的育人功能,前者与后者同向共行才能顺利完成育人的大业。

二、古代汉语的育人价值

古代汉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经过数千年的沉淀和积累已经成为内容丰富、内涵博大精深的思想文化宝库。里面既有厚重的哲学思想、道德伦理体系,还包括灿若群星的艺术成就和文化典籍。对中国古代汉语所包含的文化体系进行一个全面的梳理不难发现,古代汉语课程内容包含着丰富的思政元素,具有非常重要的育人价值,一是蕴含的哲学元素能够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比如科学的宇宙观,治国平天下的大局观,以人为本、忧国忧民、爱国敬业、和谐的社会观等等;二是蕴含的道德修养元素能够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修养观。比如学以致用的学习观,厚德载物、诚实守信的道德观,精神豁达、自强不息的进取观,个体自由、志向操守的修身观等等;三是蕴含的各类文化元素能够帮助大学生净化价值情感,提升精神气质。比如各个时代的人物形象能够引领大学生的价值追求,各个时代的文化精髓能够帮助大学生丰富自身的文化内涵,这些宝贵的文化一旦内化成大学生的价值情感和文化内涵,就会逐步外化为具体的行为举止,使他们逐步成为人格健全、举止大方端庄、有胆识有魄力敢担当的栋梁之才。

三、课程思政理念下古代汉语教学创新途径

要想使古代汉语教学更好地融入思政教育,必须进行大胆的创新。古往今来,任何一个时代的教育教学改革都不外乎三个方面,一是教学观念的创新,二是教学内容的创新,三是教学方法的创新。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本人认为,课程思政理念下高等学校古代汉语教学的创新也必须围绕以上几个方面深入进行。

(一)树立“课程思政”教学理念

要想做好古代汉语课程思政教学,必须首先树立“课程思政”教学理念。古代汉语教师树立科学的“课程思政”理念,必须扎实地做到以下几点,一是要科学地把握“课程思政”理论提出的背景、内涵及其要求,在古代汉语教学中自觉主动地把“立德树人”作为教学的根本目标,在教授专业知识的同时教育引导学生树立科学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二是要进一步围绕“课程思政”丰富古代汉语的教学内容,科学筛选相关的德育元素,搭建古代汉语与思政教育的有机桥梁。一方面,要对传统文化进行一次全面拉网,挑选出有代表性的德育文选材料和有中国特色的课程内容,以便更好地引领学生思想和性格的形成;另一方面,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专业知识和思政教学相结合的教学篇目,既要让学生学到古代汉语的专业知识,也要学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让古代汉语的德育资源和思政教育元素发挥更大的育人作用。三是要正确处理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的关系,防止把古代汉语教学变成说教式思政教育。四是要古为今用与科学发展相结合,把古代汉语的德育元素与现实生活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传统文化和古代汉语得到拓展,让古代汉语教学焕发出时代气息。

(二)课堂讲授集中展示教学内容

根据课程思政理念的要求,古代汉语教学必须把“少教多学”理念与课程思政理念有机地结合起来,一方面要深入总结,选准精华,丰富古代汉语教学的内容。比如围绕《论语》就可以开展一次深入、全面的思政教育,精心选取《论语》中的思政元素,依次开设“学是为人之基”“信是为人之本”“修身是为人之根”等精彩的思政教育课程。期间,教师课前要认真收集资料,精心设计教学内容与方式方法;另一方面,教师要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少教、科学地教、创造性地教,通过最精彩有效的方式把内容讲深讲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相互学习、思考,自主学习探索。

(三)翻转课堂精心引导

思政教育容易引起学生的反感,特别是受传统灌输式思想教育的影响,在古代汉语教学中如果教师一味地进行单方面的讲解,势必会让学生产生说教的感觉,从而产生抵触心理。鉴于此,课程思政理念下,古代汉语教学必须大力开展“翻转课堂”教学活动,一是要把学习的决定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地选择学习的内容和学习方法;二是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合作学习、共同深入探讨;三是教师要有针对性地与学生加强沟通交流,以更好地引导每一个学生深入思考,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四是教师要引导学生课后做好总结,认真选择课余的学习内容,自主把握学习节奏。

(四)第二课堂巩固提高

把课程思政理念融入古代汉语教学无疑进一步增加了其难度。为化解学生的畏难情绪,笔者依托“课程思政理念”积极开辟古代汉语教学第二课堂,收到了良好的实际效果。一是积极组织学生游览与古代汉语课程相关的古迹,拓展教学内容,通过现场参观实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思政内容的思考;二是精心准备,组织开展古代汉语知识竞赛,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积极学习;三是引导学生撰写对古代汉语内容进行评判分析的论文,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与课程内容中的思政元素实现兴趣性融合;四是举办网上古代汉语论坛,巩固提高学生对古代汉语课程内容的学习效果。

(五)开辟古代汉语思政教学微课堂

根据本人的了解,大学生想学古代汉语,但不愿抽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学习涉猎更多的古代汉语知识。为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欲望,笔者大胆尝试开展了古代汉语教学微课堂活动。这种教学方法虽然给自己增添了大量的教学负荷,但取得了教学相长的良好效果。做好微课堂教学,一方面要结合古代汉语课程的内容精心做好课前准备工作,根据自己的特长和能力做好精美的课件;二是要结合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课程的知识点做好深入讲解;三是要进行讲课方式的创新,用不同风格的讲课方式讲授不同的内容。

参考文献

2016《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人民日报》12月9日。

孟庆楠、郑君2018《基于“课程思政”的高校课程转化:价值、目标与路径》,《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9期。

孙雪英2019《课程思政理念下古代汉语课程改革与探索——以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为例》,《兰州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第6期。

张孟镇、洪昀2019《新时代高校课程思政研究范式及其实践路径探析》,《教育现代化》第34期。

思政元素论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材料力学;课程思政;专业教学

1充分挖掘课程中的思政元素

1.1将哲学思想融入教学过程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

材料力学的基本内容和研究方法处处体现出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把辩证唯物主义方法论贯穿材料力学教学全过程,既有助于学生掌握材料力学的理论知识,也有利于学生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例如,材料力学的任务是在满足强度、刚度和稳定性的要求下,为设计既经济又安全的构件,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和计算方法。若构件横截面尺寸不足、形状不合理,或材料选用不当,则不能满足上述要求,从而不能保证工程结构或机械的安全。相反,也不能不恰当地加大横截面尺寸或选用优质材料,这样做虽然能满足上述要求,但却多使用了材料,增加了成本,造成了浪费[5]。这看似矛盾的内容充分证明了唯物辩证法的对立统一规律。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科学地解释了事物发展的道路、方向、形式等问题。实践证明它是科学有效的研究方法,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应加以充分应用。

1.2将美学教育融入教学过程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

苏联教育家乌申斯基曾反复强调,任何一门科学中都存在美学的因素,应当由教师把它揭示给学生。力学作为最早产生的科学之一,其中蕴藏着丰富的美学教育素材,教师应充分挖掘、精心加工,并把它们融入力学知识的教学过程之中,促使学生在培养良好科学文化素养的同时,还能培养敏锐的审美能力、高超的臻美技巧及高尚的道德品质。在自然界中,有许多符合力学美的事物。例如,大多数树叶的叶片厚度远小于其宽度,抗弯能力较差,但是许多植物的叶片表面呈凹凸状,且背面布满了对称的叶脉,这就大大增加了抗弯能力。再如,根据材料力学的弯曲理论可知,空心杆的抗弯能力比同样截面的实心杆强得多,而且内外径之比越大,其抗弯能力增长越大,从腹部空心的竹子、鸟的肢干骨骼、芦苇的结构等,就可以得到验证。在人类设计制造的工程中不乏力学与美学完美结合的典范,设计者不仅考虑了结构的工程问题,还考虑了造型的艺术问题,很好地把握和处理了力学和美学之间的关系。许多造型新奇、充满力感的建筑物为城市增添了无限魅力,成为一座城市的地标,如中央电视台总部大楼、上海中心大厦、悉尼歌剧院等。在生活和工程实践中,存在许多力学与美学巧妙结合的奇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挖掘、领悟、欣赏这种美,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1.3将工程事故案例引入教学过程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

重大工程事故会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和严重经济损失,在校大学生接触实际工程的机会较少,教师可以通过分析工程事故,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提高学生的责任感。例如,1986年美国“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升空后不久发生爆炸,舱内7名宇航员全部遇难。从技术上分析,“挑战者号”航天飞机爆炸的原因是其右侧的固体助推火箭两段之间的密封胶圈失效所致。这种人造橡胶不耐低温,根据操作规程,该密封胶圈只有在10℃以上才能保持良好的性能。“挑战者号”发射时的气温为3℃,在这个温度下密封胶圈变硬发脆,失去弹性,从而无法起到密封作用。当时有工程师指出,低温下密封胶圈可能失灵,不宜发射。但是该正确意见未被采纳,造成了机毁人亡的世纪惨剧[6]。教师将这类事故案例贯穿各种变形的教学过程,不断强化学生的工程安全意识,促使学生深刻领会材料力学的教学目标是保证设计的构件能够安全工作。

1.4将工程成就引入教学过程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

我国有很多规模超大、难度超高的世界级伟大工程,如三峡大坝、南水北调工程、青藏铁路、港珠澳大桥等。港珠澳大桥是世界上技术最复杂、施工难度最大的跨海大桥,它能抗16级台风、8级地震,设计寿命长达120年。建设者们在没有获得其他国家的帮助下,自主研发攻关,克服重重困难,解决了多项世界级难题后建造完成。通过对工程成就的介绍,培养学生爱岗敬业、精益求精、敢于探索、勇于创新的工匠精神。

1.5将力学史融入教学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

力学作为一门古老的学科,有着悠久的历史。在教学过程中穿插力学史,能帮助学生了解力学的发展过程,树立科学精神。例如,泊松从理论上推算出各向同性弹性杆在纵向拉伸时,横向应变与纵向应变之比是常数,其值为1/4,这个比例常数被后人称为泊松比。之后,G·维尔泰姆对多种材料进行了多年实验之后,认为这个值不是1/4,而是1/3,由于是通过实验所得的结论,因此很有说服力。1.6将科学家的先进事迹融入教学过程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国近现代涌现出不少卓越的力学家,他们在航空航天、国防科技、桥梁、铁路等领域作出了巨大贡献,如周培源、钱伟长、钱学森、郭永怀等。周培源是我国近代力学的奠基人之一。1936年,周培源一家刚入境美国,就收到移民局的正式邀请,给予永久居留权,但他没有接受。1945年末,周培源被邀请留在美国政府的研究机构工作,条件是应聘人员要有美国国籍,周培源明确指出:不作美国公民,只担任临时职务。1947年,周培源全家回国,他为我国的力学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通过宣扬科学家热爱祖国、为祖国的富强无私奉献的事迹,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培养学生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2实施课程思政的措施

2.1建设德才兼备的教师队伍

教师只有做到为人师表,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素质和文化素养,才能通过言传身教来感化学生。因此,建立一支德才兼备的教师队伍很有必要。为此,高校应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培训、会议或政治学习等活动,培养教师的师德师风;同时,引导教师开展集体备课,交流教学经验,探讨创新教学载体和教学方式的路径,共同建设课程资源库,集众人智慧,提升教学效果。

2.2充分应用信息技术手段

充分应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将思政教育资源以音频、视频、动画、电子书等形式展示给学生,直观、生动且通俗易懂。同时,利用校园网络教学平台等网络渠道,不断补充完善课程网络教学资料,系统有效地开展网络教学、讨论、答疑等活动。如在2020年3月7日,作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集中观察点的福建省泉州欣佳酒店发生坍塌事故,造成多人伤亡。事件发生后,教师及时搜集相关资料,制作视频,上传网络教学平台,要求学生从力学角度分析造成事故的原因,并在平台上展开讨论。信息技术手段的应用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学习乐趣,有效提高了思政教育的教学效果。

2.3设计协作学习环境

工程实际问题一般较为复杂,仅凭个人是无法解决的,通常需要团队协作。因此,在课程学习阶段,教师可以安排团队协作的机会,让学生了解一项工程需要多人协力合作才能完成,通过小组讨论、协商来提升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例如,布置课外大作业:小型台钻关键零部件的强度、刚度理论计算及Ansys仿真分析。此项作业的工作量较大,且具有一定难度,故以小组为单位,2~3人一组,每组选定一人为组长,小组成员自由组合,分工协作,共同完成。

2.4采用多元化的授课形式与教学方法

第一,采用线上教学和线下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教师将思政教育资料放在网络教学平台上,学生自主学习,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同时,节省了课堂讲授时间,有效缓解了授课学时数少与教学内容多的矛盾。第二,开展讨论。教师在课前布置课堂讨论的课题,学生自主思考,准备在课堂上发言的材料。这种授课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独立思考能力。教师也可以从中发现教学存在的不足,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做到因材施教。

2.5设置合理的考核评价方式

第一,平时表现,包括课堂表现及线上学习情况。学生在网络教学平台完成线上学习,教师在网络教学平台思政教育的任务点并为各任务点设定分值,系统根据学生完成情况自动统计得分。第二,独立撰写字数2000字以上的论文。论文主题可以从教师提供的几个选题中选择一个,也可以自拟,要求与材料力学有关。论文主题包括:生活中的材料力学、材料力学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力学史(或力学家的故事)读后感、运用材料力学理论分析工程案例、发现材料力学中的美、运用辩证唯物法分析材料力学、学习材料力学的心得体会等。

3结语

当前,在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融入思政教育,已成为专业课程的教学目标之一。专业课教师应改变原有的观念,不能再把思政教育看作是思政课教师的任务和责任,要树立专业课教师承担育人职责的新理念,除讲授专业知识以外,还要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在思政教育过程中,要充分利用思政元素,将专业知识和思政教育有机融合,避免把思政元素生搬硬套到专业内容之中,引起学生反感;注重教学形式的多样性,根据当代学生的特点,采用相应的教学方法,运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充分发挥专业课程的育人作用,培养符合当前社会需求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1]李国娟.课程思政建设必须牢牢把握五个关键环节[J].中国高等教育,2017(Z3):28-29.

[2]刘鹤,石瑛,金祥雷.课程思政建设的理性内涵与实施路径[J].中国大学教学,2019(3):59-62.

[3]庞显志.运用哲学观点指导材料力学教学[J].齐齐哈尔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6(1):79-80.

[4]刘鸿文.材料力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

[5]谭建淋,王丽萍,王国萍,等.终止的乐章:怵目惊心的科技灾难[M].广州:广东省地图出版社,2004.

[6]武际可.力学史[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9.

上一篇:营养教育论文范文 下一篇:评价指标体系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