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教学督导工作计划范文

时间:2023-03-12 05:42:36

思政教学督导工作计划

思政教学督导工作计划范文第1篇

一、以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指导教学工作。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和基本理论分析和认识问题,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思想,紧密结合现代化建设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引领学生分析和认识问题,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二、认真学习和领会董事会、院领导指示精神

三、切实贯彻学院关于开展“三风”建设的指示精神。在“管理作风,教学作风,学习作风”建设上很抓落实,弘扬“学习进取精神,求真务实精神,改革创新精神,团结协作精神,努力奉献精神”五种工作精神。

四、突出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开好思想政治教育相关课程,注重形势政策教育,让学生关心社会,了解时代进程。组织系列活动,使学生增强爱国意识,爱党意识,爱校意识。

五、加强学生创业素质教育。突出大学生职业素质的养成。引入传统教育、励志教育、感恩教育、身心教育、礼仪教育、家政教育等必要内容。高度重视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培养学生的诚信品质、敬业精神、责任意识、遵纪守法意识。

六、加大教学改革力度,创造我院思政精品教学课程。

针对思政课程学生不重视,课堂乏味,照本宣科的传统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加大思政课程教学改革力度。鼓励教师大胆创新教学方式,使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学习中成长,边教边改,边总结边进行,使教改形成一定的模式,创思政教学精品课程。

七、认真做好教学准备和检查督导工作。

加强新学期教前管理:制定工作计划,检查教案、课件,组织新教师预讲,为新学期开课做好充分的准备。

坚持集体备课制度,加强备课指导:学指导思想、教学基本内容,交流信息,讨论疑难问题,探讨教学方法,提高备课质量,深化教学改革。

重视课堂教学,不定时检查课堂教学情况,组织教师互相听课,互相学习,向45分钟要质量。

发挥学科老教师的示范带头作用,精心培养年青教师,采取以老带新、互帮互学等活动,培养一批学科骨干教师。

八、积极开展教学研究活动。鼓励教师参与课题研究,撰写论文和教学反思,在研究和实践中不断探索和思考,不断充实和完善自己。公共教学部思想政治教研室本学期将发表“对当前台海形势的思考”课题研究论文,另外每位老师都将各自完成“2011年度广东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题”申报和研究:

梁伟莹:“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现状及其特点研究”;

玉:“全球化背景下大学生民族精神教育研究”;

罗朝英:“岭南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孙贵平:“基于不同专业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因材施教方法与路径研究”;

梁 健:“影视作品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效果的影响分析”;

宋河仙:“网络语言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组织教师参加各种教学评优活动:通过竞赛,促进教师学习研究,提高教师教自学能力和自身业务水平,孙贵平老师参加“2011年度广东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梁伟莹老师参加“教育部社会科学司征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优秀教学案例”的评选活动等。

思政教学督导工作计划范文第2篇

一、2011年的主要工作。

刚刚过去的2011年,是我国教育改革发展史上十分重要的一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教育系统全面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按照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公平、提高质量的要求,努力推教育改革发展,取得了许多重要成果。

(一)全面部署学前教育。

把加快发展学前教育、解决“入园难”作为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的突破口。一是明确发展思路。国务院出台《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在多种形式扩大学前教育资源、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规范幼儿园管理、提高保教质量等方面,提出了10条重大政策措施。二是制订推方案。国务院召开学前教育电视电话会议,对贯彻落实“国十条”行专门部署。各省(区、市)均以县为单位编制了三年行动计划。三是启动重大项目。为支撑三年行动计划,设计8个重大项目,全方位推动各项政策的贯彻落实。各级政府对学前教育重视的程度、财政投入的力度、政策出台的密度、普惠性资源增加的速度都是前所未有的。

(二)全面完成“两基”国检。

2011年,完成对、青海、甘肃、四川4个省区的“两基”国检,标志着我国全面实现“两基”目标。这是我国教育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为完成这一历史性任务,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有关部门密切配合,社会各界积极支持,教育系统呕心沥血,教育督导队伍尽职尽责,涌现出许多可歌可泣的事迹。实现全面普及目标后,义务教育重点任务转向均衡发展。2011年,按照“一省一案”模式,教育部与27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签署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备忘录,构建起中央和地方政府协同推的机制,明确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时间表、路线图、任务书。

(三)深度构建职业教育与行业企业合作机制。

以深化产教结合、校企合作为目标,推动建立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职业教育办学体制机制。一是大力推行业指导制度化。与10多个行业举办对话活动,联合召开工作会议,印发《关于充分发挥行业指导作用推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二是推广建立集团化办学机制。发挥政府、行业的作用和企业、院校的优势,实现教育与产业、学校与企业紧密衔接,成立行业性职教集团近500个。三是健全产教协作机制。以行业部门、组织和大型企业为依托,推专业设置、课程标准、教材开发、实训基地和教师培训等领域的教育教学改革。支持900多所高等职业院校在行业指导下以校企合作机制建设为重点深化专业改革。四是完善合作办赛机制。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行业牵头设计和企业参与实施的赛项均达95%以上。职业教育发展呈现多元主体参与、资源整合、合作推的良好态势。

(四)整体谋划提高高等教育质量。

学习宣传贯彻总书记2011年4月24日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大会上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调研、系统设计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重大政策措施。一是明确新思路。研究制定《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2011计划”)两个主文件和一系列相关文件。二是建立新机制。探索建立协同创新体制,一步破除高校与其他创新主体之间的体制壁垒,推动教育与科技、经济、文化紧密结合。改革研究生培养机制,批复一批学校为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硕士、博士项目试点单位,其中包括5所民办高校开展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试点。三是探索新模式。以提高实践能力为重点,实施卓越人才培养计划,探索与有关部门、科研院所、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模式。四是出台新举措。改教学评估,39所“985工程”高校第一次向社会公布了2010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印发了《关于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首批课程向社会公众免费开放。中办、国办转发《教育部关于深入推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意见》,召开全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会议,实施新一轮“繁荣计划”。启动实施“十二五”期间“本科教学工程”,修订完善本科专业目录和管理规定。

(五)系统构建支持民族教育发展新机制。

一是健全工作机制。建立健全部门之间协商沟通、省部之间协调指导的工作机制。印发支持及四省藏区教育跨越式发展的意见,召开工作会议。二是建立双语教育体制。全面部署双语教育工作,初步建立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与民族语言文字教学相互协调的双语教育体制。三是创新对口支援机制。启动实施新一轮对口支援西部高校计划,采用团队式对口支援新模式支援、新疆高校建设,将和新疆所有高校纳入对口支援范围。四是创新民族人才培养机制。充分发挥招生计划宏观调控作用,在普通高校本专科和研究生招生计划安排上,向民族地区高校和民族院校倾斜。加大内地培养少数民族人才工作力度,形成了内地为民族地区培养各级各类人才的体系。

(六)着手构建教师队伍建设标准体系。

一是系统构建教师专业标准。研究制定了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小学教师专业标准和中学教师专业标准。颁布了《关于大力推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意见》和《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二是严把教师准入标准。建立“国标、省考、县聘、校用”教师准入和管理制度,出台教师资格考试指导意见和定期注册试行办法,率先在浙江、湖北两省行试点。三是完善吸引优秀人才长期从教制度。做好首届免费师范毕业生就业工作,10597人全部到中小学任教。研究制定《关于完善和推师范生免费教育的意见》。将统一中小学教师职务系列、在中小学设立正高级职务的改革试点扩大到全国近百个地级市。四是制定师德规范。推动落实《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研究制定《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印发《关于切实加强和改高等学校学风建设的实施意见》。五是加强教育人才工作。积极参加国家“”,做好“高等学校高层次创新人才计划”实施工作。颁布全国教育人才发展中长期规划,召开全国教育人才工作会议。

(七)初步建立完整的学生资助政策体系。

到2011年,我国建立起了从学前教育到研究生教育较为完整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一是扩大资助范围。学前教育从去年秋季学期开始,对在园家庭经济困难儿童、孤儿和残疾儿童予以资助,中央财政予以奖补。开始建立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制度,每生每年1500元,惠及482万名学生。中等职业教育免学费范围从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涉农专业学生,扩大到城市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二是提高资

助标准。“一补”标准提高1元,达到小学每生每天4元,初中每生每天5元。普通高校国家助学金资助标准从每生每年2000元提高到3000元。三是延伸资助领域。启动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从2011年秋季起,在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展开试点,按照每生每天3元的标准为学生提供营养膳食补助,试点范围覆盖680个县,惠及约2600万学生。

(八)健全落实4%目标的政策框架。

国务院出台关于一步加大财政教育投入的意见,召开全国教育投入和管理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一是严格落实教育经费法定增长要求。各级政府年初预算和预算执行中的超收部分安排体现法定增长要求,不断提高财政教育支出占公共财政支出的比重,提高预算内基建投资用于教育的比重。二是拓宽财政性教育经费来源渠道。出台统一内外资企业和个人教育费附加制度,全面开征地方教育附加,从土地出让收益中按比例计提教育资金等一系列政策文件。三是形成了教育投入的分解落实机制。配合财政部门,参照分类核定各省财政教育支出目标比例的做法,初步测算和核定省域范围内各市县财政教育支出目标比例,形成分解落实机制。四是提出加强管理、提高效益的总要求。全面推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加强经费使用监管,不断提高经费使用效益。

(九)有序启动教育体制改革试点。

按照国务院统一部署,有序推教育体制改革。一是国家层面的重大改革有序推。国家教改领导小组确定的20项重大改革明确责任主体,制定工作计划。在17所高校设立试点学院。《高等学校章程制定暂行办法》、《学校教职工代表大会规定》等文件。二是改革试点全部启动。各地各校承担的425项改革试点项目制订实施方案,明确改革的目标、措施、配套政策、保障条件及实施度。各地各校还根据自身实际,自主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改革探索。三是以开放促改革。积极引国外优质教育资源,批准华东师范大学和美国纽约大学合作成立上海纽约大学、温州大学和美国肯恩大学合作成立温州肯恩大学。全面实施《留学中国计划》,扩大来华留学规模。新建孔子学院36所,中小学孔子课堂131个。目前,已在105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358所孔子学院和500个孔子课堂。

(十)创新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

充分利用重大节庆活动和重要纪念日,创新工作形式,加强改教育系统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一是围绕建党90周年,开展“永远跟党走”等主题教育活动。二是制定教育系统学习贯彻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的意见和举措,制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中小学教育全过程指导纲要》,召开中小学德育工作经验交流会。三是贯彻落实总书记给北京大学第十二届研究生支教团成员回信精神,研究制定《关于加强和改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召开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经验交流会。四是在钱学森诞辰100周年之际,主办“人民科学家钱学森”事迹展览,办好钱学森图书馆开馆仪式,召开教育系统学习钱学森先事迹座谈会,深入开展学习宣传活动。

过去一年中,教育改革发展的其他各个方面工作都得到了有效推。会同有关部门抓好集中连片特困扶贫攻坚地区普通高中建设项目。召开全国继续教育工作会议暨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制度建立30周年纪念大会,研究制定《关于加快发展继续教育的若干意见》。制订国家开放大学建设方案。完成特殊教育学校建设标准和国家中西部地区特殊教育学校建设规划。继续推广和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中华诵?经典诵读行动”。编制完成教育事业“十二五”规划和10个《教育规划纲要》的专题规划。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当前教育改革发展仍然面临着许多困难和问题,工作中还有许多欠缺和不足,离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期盼还有很大距离:一是展不平衡,各地各校在教育改革发展的思想认识和推力度上还有较大差异。二是效果还不显著,一些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尚未有效解决。三是改革还不深入,一些长期存在的体制机制障碍有待一步突破。四是保障还不到位,实现4%的目标、提高教师队伍水平等政策措施需要一步落实。我们要以更加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求真务实,锐意取,不断把《教育规划纲要》贯彻落实工作推向前。

二、2012年的重点任务。

2012年是我国发展程中具有特殊重要意义的一年。2012年教育工作总的考虑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促公平,提高质量,维护稳定,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胜利召开。

(一)努力营造和谐稳定的良好氛围。

一是切实加强改教育系统党的建设。全面落实第20次全国高校党建会精神,不断提高教育系统党建科学化水平。坚持不懈地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党员干部和师生员工,切实加强形势政策教育,扎实推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牢牢把握党对学校意识形态工作的主导权,实施《关于坚持和完善普通高等学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实施意见》,全面提高领导班子、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和能力水平。深化为民服务创先争优活动,组织开展好教育系统先集体和个人评选表彰和学习宣传工作。开展《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贯彻落实情况的督导检查。加强民办学校党建工作。一步做好在大学生和青年教师中发展党员工作,研究制定加强改青年教师工作指导意见。加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大力保持教育系统党员干部思想纯洁、队伍纯洁、作风纯洁、清正廉洁,大力加强监督和严明纪律,始终保持党的先性和纯洁性。

二是切实加强改德育和思想政治教育。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全过程。构建目标明确、内容科学、结构合理、学段衔接、循序渐的大中小学德育课程教材体系。认真组织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教材编写工作。制定印发《全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测评体系(试行)》和《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推中小学生课程教材改革,建立中小学生课业负担监测和公告制度,研究出台治理教辅材料散滥意见。加强中小学社会实践基地建设,启动全国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示范基地建设。开展大学精神内涵和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研究宣传教育。组织实施高校校园文化创新项目,加强校园网络建设与管理。加强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做好高校思政课教师和辅导员、班主任骨干示范培训。

三是切实维护教育系统和谐稳定。牢牢掌握工作主动权,全面分析把握影响学校安全稳定的各种矛盾和问题,逐一落实工作措施、责任分工、度要求。强化学校思想文化阵地管理,加强对课堂教学的管理。深入开展平安校园创建活动,扎实推校园及周边环境综合治理,完善校

园治安防控体系。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制定校车安全法规和管理制度,切实采取措施,确保孩子上下学安全。

(二)认真做好教育经费科学使用监管工作。

一是推动落实好各项投入政策。配合财政部对投入情况行综合评价分析。二是完善经费分配制度。新增教育经费要重点用于促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加强薄弱环节和关键领域,向农村地区、贫困地区、民族地区倾斜,向农村义务教育、职业教育和学前教育倾斜,向特殊困难学生倾斜,向建设高水平教师队伍倾斜。三是加强经费监管。修订学校财务制度、会计制度,一步加强中小学内部财务管理。完善高校经费使用、内部稽核和内部控制制度。制定重大项目资金使用检查监督办法,对重大项目的实施情况和资金使用情况行检查。学校经费收支安排、重要事项经费都要以多种方式公开,主动接受各方面监督。

(三)推教育体制改革在关键环节取得突破。

一是推重大改革项目。推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切实解决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的问题。出台支持民办教育发展的政策措施,召开全国民办教育工作会议。探索完善促独立学院发展的有效方式。以制定大学章程为抓手,推高等学校完善治理结构,建立现代学校制度。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学校管理,推动中小学家长委员会建设,落实《学校教职工代表大会规定》。加强省级政府教育统筹,扩大和落实学校办学自。下放和取消一批教育行政审批事项,加快教育立法程,抓紧修改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研究制定《学校依法治校实施纲要》。强化监测评估,加强督导问责,推管办评分离。

二是加强改革试点指导。按照425个改革试点项目实施方案及计划度,开展跟踪调研,加大督促检查力度,定期行评估。采取部省共建、部部共建、部门联合审批、上下联动审批等形式,建立改革试点重大政策突破工作机制,保护改革积极性。

三是推广试点成功经验。针对改革的重点领域,选择成功的地方和学校,召开现场经验交流会,总结典型经验,加强宣传报道,逐步把改革引向深入。各地各校也要通过推会、现场会、座谈会等方式,加强交流,推广经验。

四是扩大教育对外开放。着力引境外优质教育资源,支持高水平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制定发展规划,明确准入标准,完善审批程序,发挥专家委员会作用,提高中外合作办学水平。创新和发展国家公派出国留学模式,扩大政府奖学金名额。鼓励高校吸引更多世界一流专家学者来华工作。发挥孔子学院综合文化交流平台的作用,办好网络孔子学院。推中美、中俄、中欧、中英人文交流机制建设。

(四)规范学前教育办学行为。

一是建立跟踪指导和检查机制。对各地实施三年行动计划和国家重大项目展情况行督查评估,向社会督导评估报告。二是一步加强幼儿教师队伍建设。健全幼儿教师准入制度,加大培养培训力度,推动解决幼儿教师编制和待遇问题。三是提高科学保教水平。落实《幼儿园工作规程》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加强业务指导。四是切实规范办园行为。坚决防止举债办园、办高标准公办示范园,防止学前教育“小学化”倾向和出现新的“代课教师”。落实《幼儿园收费管理暂行办法》,严禁幼儿园以任何名义收取与入园挂钩的赞助费、捐资助学费等费用以及其他另行收取费用的行为。

(五)启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评估验收。

一是及时行总结部署。召开全国“两基”工作总结暨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会议,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行全面部署。二是继续完善政策措施。制定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文件,对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标准化建设、校长教师交流、扶持困难地区和薄弱学校等提出政策措施。研究制定缓解城市义务教育阶段择校矛盾的政策措施。三是切实推机制建设。组织力量对各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行指导,召开改革试点推会,鼓励试点地区通过制度创新,形成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长效机制。四是着手评估验收。出台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办法,制定评估验收程序,启动国家评估验收工作。扎实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备忘录的落实。

(六)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

一是召开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编制国家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专项规划,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联合召开第三届世界职业技术教育大会。二是推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促职教与普教、中职与高职协调发展。制定高职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行动计划。三是巩固扩大体制机制改革成果。一步增强行业指导能力。加快制定校企合作促办法,完善职业教育基本教学制度和学校管理制度,印发实施职业院校学生顶岗实习管理办法,健全实习安全和风险管理制度。四是加强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积极参与城务工人员、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推东西部职业学校合作办学。扩大中职免费政策覆盖范围。

(七)全面落实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政策措施。

一是系统部署。召开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工作会议,颁布《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启动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二是优化结构。新的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设置管理规定,引导高校设置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急需的相关专业。三是健全保障。推动建立普通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行业人才培养评价标准和高校专业人才培养标准。改教学评估,强化高校自我评估,实行院校分类评估,开展专业认证试点,探索专业国际评估。建立常态数据库和本科教学质量年度报告制度,推动“211工程”建设高校向社会公布本科教学质量年度报告。四是深化改革。建设协同创新平台,促产学研用结合,提升高校创新能力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主动与科研部门、企业和国外大学合作,探索建立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五是促协调。启动实施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加大东部高校对口支援西部力度。加强地方本科高校建设,扶持有特色的地方高校发展。

(八)加快推民族地区、贫困地区教育发展。

一是印发关于加快推民族教育发展的决定,召开第六次全国民族教育工作会议。二是研究制定一步加强少数民族双语教育工作指导意见,积极稳妥、科学有序推双语教育,重点支持双语教师队伍建设。三是启动新一轮教育对口支援和四省藏区工作,召开教育会议,印发关于一步加强教育对口支援的意见;继续做好教育对口支援新疆和青海工作。四是实施教育扶贫工程。通过生态保护区转移就学、扩大中等职业教育对口招生、开展劳动力技能培训、改善办学条件、加大教育资助力度、支持高校面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等措施,提高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教育发展水平。

(九)系统推教师队伍建设。

一是召开全国教师工作会议,对教师队伍建设行全面部署。二是实施教师资格标准。颁布并实施幼儿园和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研制中小学校长任职资格标准、教师教育机构资质认证标准

和质量评估标准,制定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资格标准及认定办法。启动统一城乡教师编制标准工作。三是加强教师培养培训。扩大师范生免费教育。深入实施“国培计划”,扩大“特岗计划”实施范围。探索建立农村教师特殊津贴制度。扩大学前教育专业招生规模,建设一批幼儿园教师和园长培训基地。启动特殊教育师资培养培训基地建设。四是加强高层次创新人才队伍建设。推“长江学者计划”,积极参与“”的实施,加大吸引海外高层次人才的力度。五是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落实《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开展高校学风建设专项治理。

(十)部署实施教育信息化重大工程。

一是加快建设教育管理信息系统(“金教工程”)。加大投入,统筹安排,加快全国学校、教师、学生信息系统建设,切实提高教育管理信息化规范化科学化水平。二是加快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建设。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加大信息技术在学校教育教学中的运用,缩小城乡、区域、校际信息差距。精心准备、系统推、跟踪评估,把更多优质教育资源提供给各级各类学校和全社会使用,为促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构建学习型社会奠定坚实基础。三是召开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会议,颁布实施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制定中国数字教育2020行动计划。

三、做好2012年工作的要求。

今年教育改革发展稳定的任务十分繁重,对教育系统干部的思维方式、领导能力、工作作风都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必须通过转变教育管理方式,推动教育发展方式转变,必须用科学的管理方法,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

第一,牢记宗旨,更加注重人民群众关切。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是我们的宗旨。人民群众满意是衡量我们工作的最高标准,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始终站在人民群众的角度考虑问题,把我们的工作和人民群众的需求结合起来。要采取多种方式、通过多种渠道,倾听群众呼声,听取群众意见,接受群众批评。要真抓实干,让人民群众感受到教育发展变化,享受到教育改革成果。要探索和完善教育工作群众满意度测评办法,把群众满意度作为评价教育工作成效的核心指标。

第二,因地制宜,更加注重创造性开展工作。

各地教育实际各不相同,要求教育发展战略、政策的选择必须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因地制宜。要善于把总体目标细化为具体目标,把总体思路细化为具体措施,把别人的成功经验转化为自身的有效办法。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不同情况区别对待,找准着力点,增强针对性,分类研究、分类指导、分类推。要敢于突破传统思维、习惯做法和条条框框,探索符合自身实际的有效办法,大胆试验,锐意改革,勇于创新。

第三,改作风,更加注重深入基层一线。

人民是历史的主人,真正的智慧在人民群众之中,最有效的做法、最鲜活的经验在基层。要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大兴调查研究之风,下决心从文山会海中解脱出来,把心思用在干事业上,把精力投到抓《教育规划纲要》的落实中。要深入一线,走学校了解办学存在的问题,走课堂了解教育教学情况,走近师生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帮助解决实际困难。要建立健全深入基层的长效机制。领导干部带头,建立基层学校联系点,定期开展蹲点调研。要选拔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基层同志到机关工作或挂职。要讲求实效,带着问题下基层,把情况摸清楚,把办法找出来,把经验总结好,把问题解决掉,避免“被调研”,防止“走过场”。

第四,凝心聚力,更加注重舆论宣传工作。

推教育改革发展,离不开良好舆论环境的支持。当前,社会舆论格局发生深刻变化,入了多媒体和自媒体时代,对此我们还很不适应。营造和谐社会环境和宽松舆论氛围,有利于凝聚共识,推工作。要坚持舆论宣传与业务工作同部署、同安排、同落实,加强统筹谋划,精心策划方案,努力提高教育宣传的针对性、吸引力和有效性。要加大正面宣传,加强舆论引导,准确解读教育政策措施,理性分析教育热点难点,赢得人民群众对教育工作的理解和支持。要提高应对能力,加强舆情分析研判,主动应对舆论热点,把握引导时机、节奏和力度。要主动适应手机短信、博客、微博等各种新兴传播手段和载体迅猛发展的趋势,善于借助和发挥新兴媒体的独特优势,因势利导,不断增强教育宣传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第五,稳中求,更加注重防范风险隐患。

稳中求是今年工作的总基调,对教育工作尤其具有现实意义。当前,教育改革处于攻坚克难的关口,涉及体制机制调整、涉及利益格局变化,如果把握不好,出现偏差,就可能改不成、改不好,甚至引发新的问题。教育发展处于全面推的阶段,投入大、规模大,项目多、头绪多,如果操作不当,出现纰漏,不但影响工作推,还可能引发负面效应。越是在改革的攻坚阶段、发展的关键时期,越要保持清醒头脑,增强风险意识。要统筹谋划改革发展,出台重大政策、实施重大项目,都要广泛征求意见、充分调研论证,特别是要注重风险评估,做好应对预案。要加强过程管理,强化跟踪监测,及时掌握情况、发现问题、纠正错误,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

思政教学督导工作计划范文第3篇

Abstract: Independent college student education management is a new field. Independent college student education management should combine with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independent college.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independent college students, the article makes a reform and practice, and system research in the construction of education management staff, improving and building education management mechanism, and forms a set of optimized model adaptive to the independent college student education management, get new breakthrough and innovation in student education management for providing insurance for the talent cultivation of independent college.

关键词: 独立学院;学生;教育管理;模式

Key words: independent colleges;student;education management;mode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11-0232-02

0 引言

随着科学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发达国家进入了所谓的信息社会、高技术社会、媒体社会、后工业社会、后现代社会。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冯俊教授将后代现代社会的特征概括为“信息和科学技术膨胀和泛滥;知识商品化;颠覆文化的原有定义和反对传统文化标准;不确定性、模糊性、不可化约性等精神状态和思想定位;游戏式的生活方式,宁愿在不断突破传统规定的叛逆性生活方式中尝试各种新的生活的可能性。”[1]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建设发展,中国社会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科学技术在人们日常生活中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对于广大青年学生,由于年轻人特有的好奇性,他们与时代进步的联系更密切,更能感受到社会和科学进步给思想观念带来的冲击,思想受经济发展和科学进步影响最大。

1 独立学院教育管理现状及学生特点分析

1.1 独立学院的教育管理现状 就目前而言,独立学院大多是办学不久,采用依托母体的办学模式。这使得独立学院的学生教育管理也多为照搬母体学校的管理模式。然而,传统模式并不能有效针对独立学院学生在学习动机、自我约束、个性发挥、心理健康等方面的特点开展教育管理工作,由此造成现行的学生教育管理模式与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不相适应的的状况。教育管理理念滞后、教育管理队伍整体素质与新的教育管理形势不相适应,教育管理制度不够完善,教育管理机制不够优化,从而引发了独立学院学生中各方面的问题,例如,部分学生轻视学校的规章制度,经常迟到旷课,对所学专业和课程缺少钻研精神,抄袭作业,应付考试甚至作弊,宿舍秩序差、晚归现象屡禁不止等等。这些现象均直接影响了独立学院的学风、校风建设水平和学生培养质量[2]。

1.2 独立学院学生的特点分析 与普通本科高校相比,独立学院的生源主要由本省学生组成,由此决定了独立学院校风受本地文化和固有习惯影响较大。以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为例,广东文化、岭南文化的特征在大学生中反映明显,例如讲求实利实惠,偏重商业,注重享受,个性开放进取等。这些文化特征在学生学习、生活、行为等方面表现为普遍用粤语交流、经常外出回家、热衷商业兼职、爱好宵夜娱乐等。

独立学院学生高考成绩通常比其他公办本科院校学生低40-70分左右,因此与普通高校学生相比,独立学院学生文化基础不扎实,学习主动性缺乏。在大学相对宽松的学习环境中,易出现学习吃力或成绩下降,学习毅力和刻苦精神不够持久。独立学院学生一般家庭经济条件比较好,人生选择定位和对生活的期望值较高。他们容易接受新事物、新观点、新理念,更具个性和优越感,不喜欢墨守成归。由于受社会和家庭等方面的影响,独立学院学生的思想观念明显地呈现出了多变化、无中心的势头。多数学生强调以自我为核心,随之出现的则是集体观念松懈、团队精神淡薄、奉献意识减弱。

此外,由于独立学院办学历史较短,教育教学资源整合、手段优化还未形成特色和体系,教学水准还没有得到社会的普遍认可,还没有实力去创造出影响社会的人才,因此独立学院的社会认同感普遍偏低[3]。在入校初期,独立学院学生普遍存在自卑心理,当他们遇到学习、环境、人际交往等方面的困难时,比其他普通高校的学生更容易产生情绪波动和消极的想法。

2 独立学院教育管理模式的构建

2.1 重视独立学院学生教育管理队伍建设 教育部颁布实施的第26号令《独立学院设置与管理办法》明确规定“独立学院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建立学生管理队伍。按不低于1:200的师生比配备辅导员,每个班级配备1名班主任”。由此可见,独立学院学生教育管理队伍是保证学生政治可靠、管理规范和全面素质提高的重要保障和基础。

2.1.1 树立质量意识,提高思想认识,把握学生教育管理队伍的重要地位 独立学院学生教育管理队伍是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的重要组织者和实践者,是独立学院学生日常教育和管理的第一责任人。特别是面对独立学院学生家庭条件优越、个性强、爱好广泛、文化基础低较差、自控能力弱、责任心不强等特点带来的教育管理中的挑战和难题,学生教育管理队伍质量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人才培养的质量。

2.1.2 认清工作主体,结合岗位职责,明确学生教育管理队伍的主要组成 独立学院与其他所有高等学校职能一样,唯一的目标就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围绕这一目标,学院的工作主体就是在校学生;从岗位职责而言,学生教育管理队伍包含独立学院机关工作人员、任课教师、学生政治辅导员、兼职班主任老师和学生骨干等方方面面的人员。

2.1.3 注重考察选任,加强培训学习,提升学生教育管理队伍的综合素质 对于学院的教职员工严格程序标准,实施择优录用,选聘高素质的人员担任学生教育管理专职老师。对于学生骨干队伍,务必注重考察选任,增强责任意识,建强以学生党员为核心,以院、系、班三级学生干部为主要组成部分的学生骨干队伍。同时,着眼各级岗位培训,定期总结交流,只有这样才能全面提高学生教育管理队伍的综合素质和工作效率[4]。

2.1.4 加强考核交流激励,推进职业化建设,确保学生教育管理队伍的持续稳定 随着独立学院学生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相对于专任教师队伍建设的快速发展,高校学生教育管理队伍的建设亟待完善。应当通过科学设岗、全方位考核,健全学生教育管理队伍激励管理机制,理顺职称评聘、晋职、晋级、提升交流渠道,走开职业化发展之路,由此来调动教育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提高教育管理人员的创造性,实现学生教育管理队伍的持续稳定。

2.2 完善独立学院学生教育管理制度建设 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制度,实施和落实的对象是大学生群体,是高校为了维护正常的教学、工作和生活秩序,保障学生身心健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按照一定程序制定的,对全校范围内的学生具有普遍约束力的条例、规定和办法等规范性文件的总称[5]。

2.2.1 明确职责分工,增强学生工作规范化 通过修订完善独立学院《辅导员工作条例》、《班主任工作条例》及《学生干部条例》,明确学生教育管理队伍各级各类人员的职责、义务和权力;通过各类业务培训,提高学生教育管理队伍能力、素质和工作效率和整体水平。同时,辅导员、班主任及各级学生骨干等学生教育管理队伍中主要组成部分要通过制定工作计划,创新工作思路,采取科学措施,明确重点和目标,实施阶段性的评估和总结,进而提高工作效果。

2.2.2 修订完善各类规章制度,加强规范学生行为养成 紧紧围绕教学这个中心,在各种教学场所方面,针对存在的旷课、迟到、早退等不良现象,在落实院系各级管理人员听查课制度的基础上,强化任课教师课堂管理力度,规范课堂教学秩序;强化机关检查通报力度,营造良好学风校风。在宿舍管理方面,通过设立学生宿舍长、宿舍楼层长,细化宿舍管理制度,强化就寝秩序督查,构建和谐健康的宿舍文化。在公共区域行为方面,通过建设良好的校园环境,构建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倡导文明举止,制止不良行为现象,形成良好的习惯。

2.2.3 建立完善监督考核制度,提升教育管理效果 建立全方位考核评价制度,保证学生教育管理队伍各司其职。建立科学的考评机制,制定和完善机关工作人员、政治辅导员、班主任考核及教学督导评教制度,引入班级和团支部定量考核机制,实施学生干部、党员及入党培养对象定期考评制度,规范学生学年综合测评。坚持把教工考核与职称评聘、评优奖励、晋级升职、提拔使用、福利待遇相结合,坚持把学生骨干、学生党员及入党培养对象定期考评与学生学年综合测评、评优奖励、奖助学金、入党及党团组织、班级争先创优相挂钩。

2.3 创新独立学院学生教育管理机制建设

2.3.1 瞄准目标管理,层层落实注重教育管理全过程 独立学院在开展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时,应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导向,自上而下地制定各级工作目标,并在工作中实行“自我控制”,以确保各级目标的如期实现。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决策层,应确定围绕学院人才培养的办学指导思想,制定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整体目标,明确各职能部门的目标要求和考核标准;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执行层应结合各自的职能,将本级目标要求细化分解形成具体的可执行的目标,明确组织实施层的具体目标和工作质量要求;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组织实施层应瞄准学院的整体工作目标,在教育管理职能部门和部系的领导下,进一步将具体目标和工作质量要求细化为每项具体的工作实施过程措施,在工作动态中改革创新方式、方法,确保提高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全程效果。

2.3.2 形成教管合力,各司其职实施管理教育全方位 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在开展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无论是机关、系部、学生班级,还是学生工作部门的领导、一线辅导员、班主任、任课老师及学生骨干,都要了解对象,了解情况、占有包括网络在内的各类教育阵地和资源,相互协作、形成合力,真正达到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效果。机关职能部门应履行好统筹协调职能,通过建立完善相关规章制度,明确各级学生教育管理者的职责与权力范围,指导系级开展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系级应履行好执行落实职能,特别是处于学生教育管理第一线的学生政治辅导员和兼职班主任,坚持“靠前工作”,“近距离作战”,深入教室、实验室、宿舍,及时把握学生的思想脉搏和精神需求,适时进行正确的引导和规范教育,达到春雨润无声的效果;学生骨干队伍,要在辅导员、班主任的领导下,认真履行自身的组织、协调职责,充分发挥表率、引领、传达、反馈作用。

2.3.3 发挥组织职能,提升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针对性 学院团委、部系学生党支部、团支部、学生会和班级是高校大学生接触最直接、联系最密切的组织。因此,要从讲政治的高度出发,充分发挥各自的职能。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面,把大学生自身特点作为思政教育创新的切入点,把尊重大学生的主体地位作为思政教育创新的出发点,通过党课、团课、党团组织生活、团日活动、主题班会等形式,用党的创新理论成果武装大学生头脑,确保人才培养在政治上合格;在学生管理工作方面,坚持以教学为中心,以成才为导向,以提高综合素质为目标,以学生为本,以服务学生为出发点,围绕提高专业素质开展各类课外科技项目,结合独立学院学生的特点,瞄准个性开展旨在拓展综合素质的各类活动。

3 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对独立学院学生教育管理模式的初步实践效果

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自2006年开始招生,2011年在校生达1万4千余名。几年来,学院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以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为中心,尝试了对独立学院学生教育管理模式的研究探索和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3.1 开拓学生政治辅导员队伍职业化道路,初步稳定了学生教育管理队伍 学院经过几年的建设和发展,在学生超过万人后,就有重点的针对学生政治辅导员队伍建设,实施了广泛调研,开展了一系列改革、创新和探索,实行了编制单列、晋级晋职系列单列、培训单列、工资待遇单列,初步建立了学生政治辅导员职业化发展之路,使学生政治辅导员队伍得到了稳定发展,强化了学生教育管理队伍建设水平。

3.2 立足国家改革发展大局加强专业思想教育,增强了学生爱校护校的认同感 密切联系国务院颁布的《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学院在不断丰富和拓展学院学科专业领域的基础上,开展了“专业间交叉复合,校企间深度合作”,走开了与国外和境外大学合作培养交流新路子,通过实施“学生研究计划”、“挑战杯”中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竞赛、亚太地区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国内选拔赛等数十项科技竞赛活动,使学生开拓了视野,增强了实践创新意识,实现了自身的价值,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学习动力,端正了自己的理想和前进的方向,增强了责任感和使命感,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形成了爱校护校认同感。

3.3 树立“人人成才”的观念,毕业生得到了社会的极大认可 包括学生教育管理队伍在内的全校教师,坚持以“人人成才”为出发点,充分彰显不同学生的不同优势和个性,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关爱每一名学生的理念,坚持“张弛有度、宽严相济”的原则,既达到了规范学生行为,提升学生的全面素质的目的,又实现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目标,确保了学院的健康可持续又好又快的发展。实现了2010届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8.33%,研究生考取人数也有所突破,已毕业的两届毕业生均赢得了社会用人单位的极大认可,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赞誉。

参考文献:

[1]冯俊.从现代主义向后现代主义的哲学转向[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7,(5).

[2]马勇.独立学院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思考[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4):125-128.

[3]王建民,邓平平,景阳.新时期独立学院学风建设现状与对策研究[J].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0):541-543.

[4]孙立军.学生工作队伍长效机制构建探新[J].中国青年研究,2009,(6):106-107.

思政教学督导工作计划范文第4篇

健全组织机构,完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领导体制与工作机制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对象是全体学生,提升全员心理健康意识是顺利开展工作的关键所在。因此,高校应该建立覆盖全体学生的“金字塔”型的三级心理健康教育网络。如柳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建立的三级教育网络为:一级网络———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咨询中心”,由心理学教研室全体专任教师和学校里有教育学、心理学、思政教育背景的教师或辅导员等人员构成,主要职责是: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组织开展全校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制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计划,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和课程建设,指导二、三级网络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宣传工作,开展心理辅导和咨询。二级网络———院(系)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站,由院(系)学工办主任、辅导员组成,主要职责:建立院(系)学生心理档案,及时了解、掌握学生的心理健康动态,配合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咨询中心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解决学生一般性的心理问题。三级网络———学生心理自助组织,由班级心理委员和学生心理社团成员组成,主要职责是:及时发现存在心理困惑、心理问题的学生,向院(系)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站汇报;在学校心理咨询中心和系部心理工作站的指导下,开展各项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活动,营造一个和谐、温馨的班级气氛,为心理弱势群体提供帮助。各级教育网络应各司其责,通过三级教育网络的运作,使学生心理信息反馈、工作研讨、培训学习等都落到实处,形成全员积极参与、互相配合、共同发挥作用的格局,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提供有利平台。为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规范化、正常化,还要建立健全心理健康教育规章制度。如《关于加强和改进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施意见》、《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实施办法》、《心理健康教育咨询中心的职能及工作内容》、《心理咨询来访者须知》、《心理咨询预约制度》、《心理咨询室工作制度》、《心理咨询员守则》、《心理咨询师职业道德》等,使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制度的保障,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才能规范地正常地开展起来。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团队建设,提高心理健康教育质量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一项复杂细致、专业性很强的工作,要求从业人员有扎实的专业知识、技能和高度的责任感、事业心。相对专业教学团队,高校的心理健康教学团队存在专业人员不足、队伍不稳定、管理松散等问题,远远滞后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实际需要[2]。因此,建立一支以专职教师为骨干,兼职教师为辅助,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心理健康教学团队,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正常运行不可缺少的保障条件。高校要按照教育部文件要求,每校配备专职教师不得少于2名,同时还应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配备一定数量的兼职教师。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专兼职教师应该具有心理学或相关的学历和资质。对于从事心理咨询工作的教师,学校可采取措施鼓励其参加国家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考试,获取国家二级或三级心理咨询师资格。学校要将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纳入学校整体教师队伍建设工作中,加强师资队伍的选拔、配备、培养和管理。在师资培训方面,要保证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每年接受不低于40学时的专业培训,或至少参加2次省级以上主管部门或二级以上心理专业学术团体召开的学术会议。定时安排从事大学生心理咨询的教师接受专业督导。学校学工部门干部、各系学工办主任、辅导员、班主任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力量,每年至少要为他们组织1次心理健康教育专题培训。学校还应经常组织教师开展业务学习、集体备课、个案讨论等,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师资的业务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鼓励教师积极开展教育教学研究,也可聘请社会上相关方面的专家加入教学团队,努力打造“双师型”结构的教学团队。同时,在职称晋升、评优选先、年终考核等方面要考虑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工作的特殊性,专职教师的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应纳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师队伍序列,设有教育学、心理学、医学等教学研究机构的学校,也可纳入相应专业序列。专兼职教师开展心理辅导和咨询活动都计算相应工作量,给予合理报酬。通过各种管理措施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确保整个教学团队队伍的稳定和素质的提高。

配备相应设施,保证工作场地和经费,为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物质保障

工作场所、工作设备、工作经费既可以反映出一个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工作的开展情况,也从某些方面反映出学校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重视的程度。高校应保障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经费,并纳入学校预算,专款专用,确保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日常工作需要。目前,我国心理健康教育经费没有统一规定,但各地应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制订相应的标准。如江苏、湖南、广西等省(区)教育厅就制定有相应的标准。江苏省教育厅2011年5月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江苏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规定每年心理健康教育经费为“本科院校生均每年不低于15元,高职高专院校生均每年不低于10元,并逐年增加”。《湖北省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基本建设标准实施意见(试行)》中规定“按照每年生均(全日制在校本、专科,研究生)不少于10~15元的标准划拨专项经费,专款专用”。广西壮族自治区高校工委、教育厅、区卫生厅、团区委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全区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中,明确要求“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经费按在校学生人数每人5元以上列入学校预算”。各校应该严格执行教育厅文件,下拨心理健康教育经费,并注意落实到位,合理使用。高校要积极创造条件,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必要的场地、设备和资料。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场地如个体咨询室、预约等候室、团体辅导室、心理测评、心理放松室、宣泄室等,在建设时要注意符合本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特点和要求,能够满足学生接受教育和咨询的需要。同时配备必要的办公设备和资料,如办公电脑、DVD机、电视机、音响设备、复印机、打印机、心理测评系统、心理教育软件、音像教学资料、心理健康教育类图书资料等,以确保心理健康教育各项工作得以顺利实施。#p#分页标题#e#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建设,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最终目标是让全体学生能健康成长、快乐生活,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良好的心理素质的培养离不开心理学知识的掌握,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高校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也是能普及到每一位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形式。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必修课是教育部文件的要求,高校应根据要求在新生入校的第一学期开设本课程,内容要涵盖:一是心理健康基础知识,包括心理健康导论、心理咨询基本知识、大学生心理困惑及异常心理;二是了解自我与发展自我知识,包括大学生自我意识与培养、大学生人格发展与心理健康;三是提高自我心理调适能力,包括大学生学习心理及调适、情绪管理、人际关系与交往技能、性与恋爱心理、压力管理与挫折应对、生命教育与心理危机应对、生涯规划及能力发展。通过课程教学,使学生获得最基本的心理健康的理论知识和心理调适的基本技能,认识心理健康对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树立起科学的心理健康观,增强自我心理保健意识,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有效开发心理潜能,全面提高心理素质。

根据各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在很多非心理学专业的课程模块中均开设一些与行业相关的心理学课程,如临床医学专业开设医学心理学,护理专业开设护理心理学,教育专业开设教育心理学,旅游专业开设旅游心理学,市场营销专业开设营销心理学,管理专业开设管理心理学等。这些课程内容不仅包括基础心理学知识,更包括了与行业职业相关的心理学知识,特别是着眼于其职业生涯发展中应具备的良好的职业心理素养。因此,在开设有行业心理学课程的院校或专业,可将这些应用心理学课程纳入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充分利用这些课程中对行业或岗位心理研究的成果,把心理健康教育与职业岗位心理素质教育相结合,以提高学生对行业或岗位的适应性,能够以积极的心态面对未来的工作,也能减轻或消除因对职业心理特征认识不清所带来的就业、择业焦虑。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必修课程学习的基础上,各校还可以根据不同年级开设相应的心理学系列选修课为辅助课程。

学生可根据自己的需要、兴趣和心理特点自由选修。如开设人际关系与沟通技能、情绪管理心理学、健康人格塑造、心理应激与应对、就业心理与求职技巧、积极心态管理、性与恋爱心理、幸福能力培养等课程。通过一系列选修课程的学习,满足学生对某一心理学知识更加深入的学习和了解的需要,使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更加具有针对性,更加深入和广泛。高校应重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建设,各门心理课程要体现在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保证足够的学分和学时,有配套的专门教学大纲、教学内容。根据教育部文件要求,主干教育课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公共必修课设置2学分,开设32~36学时,以确保课程能顺利实施和建设;行业心理课程根据各专业人才培养要求设置相应的学时和学分;心理学相关选修课程的课时、学分及开设时间根据学科性质特点和实际需要确定。

加强活动体系建设,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是对课堂教育的扩大、延伸和补充,主要是让学生参与其中,通过亲身体验的方式来感悟与接受教育。高校应重视面向全体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不断创新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形式,拓展心理健康教育途径,积极营造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氛围。新生心理普查工作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一环。通过心理普查,能让学生认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心理健康状况,在学习和生活中积极主动调节自身心理状态,以达到良好适应、发展和提高;也为学校制定符合大学生身心发展的教育措施提供决策依据,提高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成效。心理普查的时间一般安排在新生入校后2个月左右,即10月底至11月初学生已军训结束回校正常上课以后。普查工具一般采用90项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大学生人格测试(UPI)。测试完成后,要及时对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建立学生心理档案,以掌握学生心理健康动态。特别是对筛查出阳性的学生进行分类,建立高危人群档案库,给予跟踪关注和专业干预。

2004年,教育部、团中央、全国学联办公室向全国大学生发出倡议,把每年的5月25日确定为全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日。此后,各高校在每年5月都开展各种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要充分利用好“心理健康活动月”这一载体做好心理健康的宣传教育,就必须精心策划和组织,同时应不断创新活动形式,以防活动月流于形式。以柳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为例,自从2006年至今,学校已成功举办了六届大学生心理健康活动月活动,每年均有不同的活动主题:2006年“关爱自我珍爱生命演绎成功人生”、2007年“关注心理健康构建和谐校园”、2008年“关爱自我感恩他人共建和谐”、2009年“学会感恩珍爱生命”、2010年“提高心理品质构建和谐校园”、2011年“树立阳光心态体验快乐生活”。具体开展的活动有:心理健康专题讲座、团体心理辅导、团体心理沙盘体验、心理健康知识竞赛、“心理健康大家谈”师生座谈会、心理影片欣赏、心理健康主题班会、心理健康知识板报比赛、心理漫画比赛、心理图片展、校园心理剧比赛等。这些活动不仅激发了全校师生关注心理健康的热情,在校园内营造了一种“人人关注心理健康”的良好氛围,还增强了师生的心理自我保健意识,极大地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

团体心理辅导是在团体情境下,通过团体内人际交互作用,促使个体在交往中通过观察、学习、体验等,从而认识自我、探讨自我、接纳自我,积极调整、改善与他人的关系,学习新的态度与行为方式,以发展良好的、适应的助人过程[3]。相对于个别咨询来说,团体心理辅导具有感染力强,学生受益面大、效率高的优势,有利于发展学生自我体验的能力。高校应经常开展团体辅导活动,针对不同学生群体的需求,研究制订相应的团体辅导计划和实施方案。学校开展的团体类型有贫困生团体、大一新生团体、学生干部团体、心理委员团体、心理社团成员团体、自然班级团体,还有由共同具有某类心理问题各班学生自由组成的治疗团体等。在团体辅导中,学生通过角色扮演、心理游戏、心理剧等方式,体验和模拟真实的社会交往活动,掌握处理各种心理压力的方法,在团辅活动中接受教育,提高了心理健康水平和应对心理危机的能力。#p#分页标题#e#

个体心理咨询是直接针对有心理困惑的学生,为他们提供倾诉场所和专业指导。高校应根据行业要求设立心理咨询室,每天定时向全体学生开放。要加强心理咨询制度建设,遵循心理咨询的伦理规范,保证心理咨询工作按规定有效运行。加强心理咨询个案记录与档案管理工作,对每一个个案都要做详细的咨询记录,坚持保密原则,按规定严格管理心理咨询记录和有关档案材料。此外,还应积极开拓其他各种形式的咨询方式,如网上咨询、短信咨询、电话咨询、QQ咨询、MSN咨询等,以满足各类学生的咨询要求。

为增强心理健康教育的针对性,高校应根据本校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定期或不定期举办心理健康学术讲座,邀请校外专家学者或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机构中威望高、经验丰富的教师给学生进行系列心理健康知识讲座,针对学生经常面临的心理问题进行理论分析和咨询辅导。如针对新生对环境和学习的不适应可进行“新生主要的心理问题与调适”专题讲座;针对目前大学生自杀事件频发可进行“珍惜生命”系列专题讲座、针对应激事件日益增多导致应激性心理障碍可进行“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系列讲座;针对当前大学生性观念比较开放、性道德意识相对薄弱等现象可进行“大学生性心理健康”、“女生性心理生理卫生”知识讲座;等等。这些知识讲座都具有极强的针对性和即时性,更能直接切入学生的现实心理,对帮助大学生及时解除心理困惑和促进自我身心健康成长具有积极意义。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要注意挖掘学生自身的资源,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满足学生自我成长的心理需要。重视发挥班集体建设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在每个班级设立心理委员,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咨询中心教师不定期对心理委员进行培训,使其具备初步心理辅导能力;支持学生成立心理社团,指定专门教师对心理社团的工作和开展的活动进行专业指导。通过心理中心教师的指导、跟踪、管理、督导,各班心理委员和心理社团成员经常开展小组讨论、团体游戏、个人分享等朋辈心理辅导活动,推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广泛发展,充分调动学生自我认识、自我教育、自我成长的积极性、主动性,形成“自助—助人—互助”的机制。

高校应积极探索多种心理健康教育方式,注意拓宽宣传教育的渠道,如通过向新生发放自编《学生心理健康小常识》小册子,向各班级发放《心理健康活动月专刊》宣传资料,建立心理健康专题网站,与校学工处、校团委联合利用学校宣传长廊和各班的宣传园地、板报为载体等多种方式宣传心理健康知识。还可以通过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建设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宣传教育活动,通过广播、电视、校刊等多种媒介,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活动,营造和谐、健康的群体心理氛围,形成良好的校风、班风,强化校园文化的导向作用和凝聚作用,使学生在和谐向上的校园文化环境中陶冶心理品质,促进个体的和谐发展。

构建务实有效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体系

上一篇:服装督导工作计划范文 下一篇:小学学校督导工作计划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