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教育课题范文

时间:2023-08-04 10:44:32

数字教育课题

数字教育课题范文第1篇

关键词:教师教育;实践性教学;教学模式;课程

2011年10月,教育部颁布了《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标志着教师教育改革浪潮的到来。《教师教育课程标准》旨在确立能够体现时代特征的、能够适应( 引领)我国基础教育发展的现代教师教育课程体系[1]。它对教师的教育实践能力提出了挑战,同样给高师院校学生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更好地适应《教师教育课程标准》的要求,高师院校在抓好基础教育理论的同时,必须强化学生教育实践能力培养,创新培养学生教育实践能力的模式,强化人才培养的应用性和实践性。

一、小学语文教育专业实践性教学的内涵

小学语文教育专业实践性教学是指教师的“教”强调着眼于实际问题,学生的“学”直接运用于实践,把专业课知识性很强的理论体系、课程形态、教学内容、教材形式等基本内容生活化、情景化、社会化,并在实践中检验理论的活动。小学语文教育专业实践性教学通过“学以致用”培养学生的专业意识,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和职业能力。

2003年,刘海涛的《高师研究型课程的研究与开发》课题获得广东教育科学“十五”规划立项,这个项目提出了高师院校教师教育的传统式课程向研究型课程转型的理论基础和操作方法,湛江师范学院小学语文教育专业课程形态和教学方法的探索就此开始。2009年,王林发的《“项目学习”教学:研究型教师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应用研究》获得广东高校优秀青年创新人才培育规划立项,湛江师范学院小学语文教育专业进行第二轮实践性教学的研究和实践活动。2011年,王林发的《基于“实践性学习”创新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研究》获得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立项,湛江师范学院小学语文教育专业实践性教学进入系统化阶段。经过近10年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湛江师范学院小学语文教育专业突出“立足实践,重在创新”的专业建设宗旨,以培养小学语文教育能力为导向,将小学语文教育引进大学课堂,把大学课堂搬进小学语文教育,突出“实战”的切实要求。学生与一线教学亲密接触,能够真切感受小学语文的教学环境和工作生态,将学习、研究和创新贯穿学习全程,在教育实践中深化理论学习、获取教育能力。专业根据小学语文教育过程,构建教学实践平台,大大拓展教学方法的内涵和外延,更贴近教学实际。学生在基于问题的教学环境中,经历从备课、上课到反思的整个教学活动过程,在实践中开展学习,在学习中进行实践,逐步构建教学理念、熟悉教学环境、提高教学意识,掌握小学语文教育与研究的规律、技能和策略。

二、小学语文教育专业实践性教学的特色

湛江师范学院小学语文教育专业实践性教学的特色是“数字资源+实践教学+实战训练”的三位一体。

1. 数字资源:海量化拓展

构建数字学习资源库,为小学语文教育专业实践性教学提供“全时空的服务”。2003年,“课程与教学论资源库”(http://202.192.143.135/lfzyk/)项目被教育部立项,经过近10年建设,初步形成素材库、教材库、视频库、试卷库和案例库;2012年,“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资源库”(http://gd. /cb/19776701)项目被广东省教育厅立项,数字资源库包含基本资料(教材内容、教学设计、教学要求、评价考核、重点难点),拓展资源(教学案例、素材资源、网络课程、交流工具、虚拟仿真、检索系统、考试系统、作业系统、试题系统),资源库(实训实习、教学课件、电子教材、文献资料、专家讲座、学习手册、演示文稿),以及大量扩展性阅读文献。两个项目是对教师教育领域最新的研究成果、研究动态的及时反映,为小学语文教育专业实践性教学的开展提供开放性的数字化资源。利用丰富、多样化的数字资源资源,学生可以在共享资源的利用中学习;面向资源,通过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学生可以在发现问题、探究问题中学习。发挥数字化学习资源的优势,实现“小学语文教育专业” 理论教学、实验指导、练习作业、案例分析、专题讨论、考核测试等诸教学活动。

2. 实践教学:专业化提升

传统的小学语文教育专业的实践教学环节主要是规定一定量的实践教学时数,有针对性的“教学技能训练”,有些院校要求学生进行“微格教学训练”,并给以学分。但是,这种做法在许多一般高等院校往往由于时间短促、模式单一、教师指导不足等原因而流于形式,效果很不理想。[9]我们建设体系完善、丰富多样的实践教学环境,以体验式实践教学辅助教育理论教学,较好地解决了这个难题:“见习”——通过见习教学活动,使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感性体验;“说课”——通过说课教学活动,使学生体验模拟教学;“实习”——通过实习教学活动,使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实战体验,学以致用。利用网络技术、电脑技术构建了一个“实践教学平台”。三者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把所学到的知识运用到教育实践中,并通过实践提高教育教学能力”。由于给学生提供切实可行的实践平台,实践性教学获得数量与质量的保证,从而使学生的教学能力和教研能力的提高成为可能。

3. 实战训练:职业化提高

“实战训练”贯穿小学语文教育专业实践性教学教学全程中。不断提出问题,不断探究问题,不断解决问题,力促学生的教学能力、教研能力得到较好的综合训练和提高。我们的实战训练主要以项目学习展开。首先,根据专业学习任务,由教师提供典型的教学情景,提出问题作为学生的项目任务,这些大都从专业角度出发,较好满足职业专业化的需要。其次,以完成项目任务为学习目标,遵循“思出粗知—论明细节—究求突破”的学习环节,历经课题选择、文献分析、实证研究、撰写论文等过程,从中获得研究能力的基本训练,为将来成长为研究型教师打下基础。最后,产学研结合,开展由教师组织指导,学生自主进行的项目任务研究,形成了以“专业活动为载体,职业经验为目标”的提高专业创新能力的教学模式。

三、小学语文教育专业实践性教学的实施策略

湛江师范学院小学语文教育专业实践性教学的实施一般经过三个阶段的锤炼,这是一个螺旋上升过程。

1. 第一阶段:确定课题

实践性教学就是以问题为本,通过学生自主解决问题进行学习的。以问题为本的学习是基于现实的问题、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它强调把学习设置在复杂的、有意义的问题情景中,通过学习者的合作来解决真正的问题,从而学习隐含在问题背后的科学知识,形成解决问题和自主学习的能力[2]。教师吸收学生参与自己的科研课题,开展“以问题为本的学习”,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研究,进而形成课程论文、学年论文、毕业论文形式的学术成果。师与生的共同参与、教与学的多向互动,形成了具有创新色彩的“教学共同体”。

课题的确定是基于现实性的,小学语文教育专业实践性教学注意到这一特点。首先由教师将自己主持的课题公布,提出研究任务,并进行针对性的讲解。其次让学生结合自己在学习过程需要解决的问题,查看教师给出的课题,根据教师的导引,自己确定研究课题。

2. 第二阶段:研讨探究

一个问题解决的过程,本质上依赖于自身的批判能力,师范生只有在参与、亲历、反思的教育实践中,才能获得对实践的批判能力,进而使自己获得专业成长[3]。学生通过“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专题学习网站(http://gd. /cb/19776701)的“语文论坛”,帖子,充分显示自己的创见性。由于研讨的开放性和多元性,这就使得问题讨论更具挑战性。学生在“问题—研讨—反思”中学习,既融会了专业知识,也提高了专业能力。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研讨探究,目的是让学生在研讨过程中深化学习,消化专业知识,形成教学能力、教研能力。学生将要形成的教学能力、教研能力不是一次性完成的,而是通过独立完成教学任务,不断强化完成的。经过系统训练,整体反馈,学生可以确定其中的一些有研究价值的问题,把它们归纳出来,发表到网络论坛上,让大家一起来探讨,相互补充,相互提高,形成对教学能力、教研能力等有比较全面深刻的认识。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始终是处于主动和积极的状态。

3. 第三阶段:呈现成果

小学语文教育专业实践性教学的学习成果主要以课程论文呈现。教师要求每一个学生创建自己的“学习博客”主页,把研究成果展示其中。当数量较多的学习成果产生后,即由学生自己组成编辑小组,按照专题将学习成果编辑成“电子网刊”。这既锻炼了学生的研究能力,也训练了他们的策划能力、选题能力和编辑能力。

呈现成果是用文字有组织地阐述研究结果,这使实践性教学融教学实践与教学理论于一体,突出小学语文教师教育的职业性和专业性。

四、小学语文教育专业实践性教学的思考

1. 注重教育实践,内外结合,优势互补

为培养学生从事小学语文教育的职业能力,我们十分重视学生的教师专业技能培养。专业技能主要包括教学技能、教研技能等。在实践能力培养方面,我们坚持内外结合、优势互补的原则。内外结合即高校培养与小学锻炼相结合,课内教学引领与课外自主训练相结合。优势互补即高校的理论教学优势与小学的技能训练优势互补,学生之间互助互学,取长补短。在开设相应课程的基础上,技能训练采取集中训练和分散训练两种形式。我们把实践能力的培养融入见习、实习、顶岗中去,接受小学语文教师的言传身教,贯彻到社团活动、校园文化活动、寒暑期社会实践中,把“课堂教学与社团活动互补,教学工作与学生工作一体化”作为专业特色加以营造。

2. 强调教研训练,纵贯全程,系统扎实

教育科研训练四年不断线,纵贯全程。一年级重在培养科研意识和学术兴趣,规定每门专业课程每学期至少完成一篇小论文式作业,引导学生养成查阅学术文献、写学术笔记的习惯。二年级为学生确定辅导教师,指导学生的科研训练,使他们了解科研的程序和方法。三年级开设教育科研方法课程,让学生掌握系统的教育科研理论与方法,规定学生必须在教师指导下完成一篇学年论文。四年级结合教育实习和毕业论文进一步强化学生的科研意识,培养科研创新能力。

3. 构建教学环境,多维开放,多元交流

通过网络辅助课程平台,为学生创建三大实践性学习环境:其一,个性化学习环境、协商性学习环境、辅助式学习环境。其二,建设专业基本理论、基本技能综合测试等开放性网络自测平台。通过自测,使学生可以随时了解自己对课程知识点掌握的情况、安排和调整自己的学习计划,增强学生的主动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其三,建设与专业相配套的“有学分、无学时”开放性自主学习网站,通过这个“虚拟课堂”,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自主归纳、重组知识体系,形成个性化的知识结构。

参考文献:

[1]钟启泉.为了未来教育家的成长——论我国教师教育课程创新的课题[J].教育发展研究,2011(18).

[3]王林发.以问题为本的学习在阅读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教育学刊,2008(5).

[4]林浩亮.教师专业化视野中的教育实习:理念、内容与模式[J].理工高教研究,2008(2).

数字教育课题范文第2篇

【关键词】电大,三位一体,社区教育,策略

我国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和建设学习型社会战略目标的提出,为电大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重大机遇。近年来,唐山电大通过对外部环境和自身优势的研究,提出了“三位一体”办学指导思想和办学模式,并在这一指导思想下积极开展社区教育的实践探索,取得了显著成绩,其社区教育工作走在了全省电大系统的前列。本文对该模式的内涵及其必然性、电大开展社区教育工作的意义和策略进行了简要分析。

一、电大“三位一体”办学模式的内涵及其历史必然性

电大“三位一体”办学模式是指将学历继续教育、非学历继续教育和社区教育这三种教育形式有机结合,使其共同促进电大发展的办学模式,其指导思想是 “巩固提升以现代远程开放教育为主要形式的学历继续教育,大力发展以岗位培训、职业技能培训、农村实用技术培训为主要形式的非学历继续教育,加快推进以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为目标的社区教育”。在这种模式中,之所以首先强调巩固提升学历继续教育,是因为举办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是电大作为一所成人高校的本质属性,今后,学历教育生源会减少,但需求仍长期存在。电大系统要巩固开展学历继续教育的阵地,在近期既要巩固办学规模,更要切实提高学历继续教育的质量,在社会上立品牌、树形象。之所以要大力发展非学历继续教育,实现从过去以学历补偿教育为主,向学历补偿教育和非学历教育并重的转变,这是电大为继续教育和终身教育服务这一指导思想的具体体现,也是电大教育服务职能的一个拓展。而社区教育既是非学历教育的一个重要形式,也是电大全面参与学习型社会建设的一个重要载体,它联系着社会的方方面面,需要政府机关和很多单位部门的参与、配合,最能集中体现学习型社会的要求,要实现《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的到2020年基本形成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的目标,就必须加快发展社区教育。

二、社区教育在电大“三位一体”办学模式中的战略意义

(一)社区教育是历史为电大提供的一次实现转型发展的难得机遇。社区教育作为建设学习型社会的重要途径和终身教育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正在越来越多地引起国家及教育行政部门的高度重视,必然会获得政府越来越多的政策支持和资源投入,必然要组建专门从事这一工作的教育机构,而现有的教育体系中电大具有开展社区工作的巨大优势,只要主动研究,占领先机,就能占领这块极具潜力和价值的阵地。

(二)从事社区教育是基层电大对接国家开放大学建设的必然要求

“大力发展非学历教育”是国家开放大学四大任务之一;“大力开展社区教育等非学历继续教育工作”是国家开放大学赋予地方学院的主要工作职责之一。从事社区教育是基层电大对接国家开放大学建设,履行未来开放大学学院职能的题中之义。

(三)从事社区教育是确保电大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措施。在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高等教育进一步深化改革,教育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电大要获得持续发展,就必须走转型发展、特色发展之路。开展社区教育,可以扩大电大的社会影响、提高电大社会地位、拓展电大教育服务的辐射范围和功能,是保持电大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三、电大“三位一体”办学模式下社区教育推进策略

(一)加强与当地政府联系的策略

政府是社区教育的第一推动力。没有政府的支持,电大就很难在社区教育工作中找到自身的位置并发挥应有的作用。电大应通过多种途径,积极主动加强与当地教育行政部门和政府的联系,促使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出台发展社区教育的政策。为了实施加快发展社区教育的策略,唐山电大利用全市合理化建议活动、市政协会议、开展课题研究等途径积极向市委市政府提出利用电大优势开展社区教育的政策建议和具体措施,赢得了上级领导的支持。

(二)加强组织建设的策略

1、调整内部机构设置,成立专门从事社区教育的职能处室。唐山电大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抽调20名精兵强将,组建了社区教育学院办公室、资源建设处、活动指导处三个部门,明确每个部门的职责,为学校各项社区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坚实的组织保障。

2、发挥电大系统优势,建立辐射全市城乡的四级社区教育组织网络。所谓四级社区教育组织网络,就是全市依托唐山广播电视大学成立唐山社区教育学院和唐山市社区教育指导中心,在唐山市社区教育领导小组领导下,负责唐山市社区教育网站建设、资源建设、社区教育干部教师培训、工作指导和评估检查等;各县(市)区依托电大分校成立唐山社区教育学院分院和县级社区教育指导中心;各乡镇(街道)依托乡镇成人学校或其他机构成立社区教育中心;各村和社区依托村民中心或市民中心建立村民学校或市民学校,形成市、县(市)区、乡镇(街道)、村(社区)四级社区教育培训网络。

3、由点到面的典型带动策略――“431”社区教育组织建设计划。由于各县(市)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差异,社区教育只能采取由点到面、分步推进策略。

(三)加强队伍建设的策略

社区教育队伍,包括社区教育管理者、专职教师、兼职教师和志愿者队伍。建立一支德才兼备、专兼结合的社区教育工作队伍,是开展社区教育工作的前提条件。唐山电大把学习、培训和交流作为提高社区教育队伍素质的有效途径,采用请进来和走出去的办法,有效提高了社区教育管理者和专兼职教师队伍素质。此外,学校还制定了《唐山市社区教育志愿者管理办法》,形成了5000余人的志愿者队伍,为开展社区教育工作提供了丰富的

(上接297页)人力资源。

(四)加强全民终身学习远教平台和网络资源建设的策略

运用现代信息手段,开展辐射性更强、覆盖面更广的社区教育,推广数字化学习,是时展的需要,也是电大开展社区教育的特色和优势所在。唐山电大以远程教育中心的软硬件建设为重点,以资源的引进、应用、开发为载体,以提升为全市社区教育服务水平为基本落脚点,大力加强现代远程基础设施和资源建设,2011年5月开通了唐山社区教育网(后更名为唐山终身教育网),并不断进行网站的优化升级;加入国家数字化学习资源中心,采用自建、购买、交换等多条途径丰富网络资源,提高了服务全市居民数字化学习的能力和水平。在学校的指导、支持和帮助下,唐山市开平区于2013年成功创建成为“全国数字化学习先行区”。

(五)加强社区教育课程资源建设的策略

唐山电大制定了《唐山市社区教育课程建设管理办法》,根据“特色性、可读性、趣味性、系列化”原则,重点打造一批优质、特色课程,明确了社区教育课程及特色课程建设基本标准、审批程序、社区教育课程管理机构及工作职责和评审奖励办法等,对优质特色课程给予较高金额的奖励,极大地调动了基层单位建设特色课程的积极性。从社区教育学院成立至今,已组织有关人员编印了家庭教育系列、文化涵养与文体休闲系列、公民法制教育系列、农业实用技术系列四大系列社区教育读本12部,印刷1.2万册,向社区居民免费赠阅。

(六)加强培训能力建设,全面开展各类社区教育活动的策略

以社区教育为载体,实现大教育、大文化、大宣传、大培训的有机渗透和融合,全方位地开展社区教育培训和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为和谐社会构建、文明城市创建和学习型社会建设提供有力的支撑,是社区教育的重要内涵。

自2012年起,学校在每年一次的全市“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中发挥了骨干作用,唐山市先后被国家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领导小组授予“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成功组织奖”和“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优秀组织奖”。此外,学校还着手社团建设,组建了唐山社区教育学院合唱团、舞蹈队、太极队等,为提升社区居民生活质量搭建良好的平台,社区教育活动内容逐渐丰富,形式日趋多样。

(七)加强社区教育研究能力建设的策略

为推动社区教育科研工作的开展,学校从全市实际出发,每年《唐山市社区教育研究课题指南》,并于2013年制定了《唐山市社区教育科研管理办法》,对课题的申报、立项、结题、科研经费管理等做出了明确的规定。全市社区教育系统围绕社区教育与社会管理创新、社区教育与文化繁荣发展、社区教育体制创新、社区教育课程建设、社区教育队伍建设、社会团体培育和管理、学习型组织创建、数字化社区建设、社区老年教育等重点课题进行研究,取得了一批研究成果,部分课题在市社科联立项并结题,部分课题获得省电大重点课题立项,实现了社区教育工作与课题研究的良性互动。

参考文献:

[1]顾侠强 ,社区教育概论[M]. 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11.

数字教育课题范文第3篇

关键词 学校管理 小学教育科研 数字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1小学教育科研数字化建设的必要性

1.1小学教师进行科研的重要性

教师进行科研是专业成长的需要。在信息化的社会里,为适应素质教育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教育、教学工作的模式应从“经验型”转向“科研型”,以科研带教研,教研促教改,对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大有裨益。

教师进行科研是养成严谨的工作作风的需要。课题研究的严密性,也促使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更加科学化、系统化。经过几年的课题研究,养成不断反思自己教学行为的习惯,并勇于探索、实践。

教师进行科研是形成科研教学意识的需要。教科研实践活动不但转变了教师的教育观念,更重要的是使我们养成一种用新的教育理念去审视自己的日常工作的习惯,自觉地去改进自己的教育手段,进行反思教学。

1.2小学教育科研数字化建设势在必行

学校管理需求。随着教育现代化改革步伐的加快,计算机在学校管理领域应该被广泛应用,以此来提高管理效率和质量。学校管理主要体现在校长管理系统、教务教导管理系统、办公管理系统、总务管理系统以及一卡通等。

教学教研需求。主要体现在计算机辅助教学、提高授课效率和密度、远程教学和在线辅导、教育资源共享和开发课件集体化等方面。

2基于学校管理的教育科研数字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1)建设理念有偏差。很多学校可能为了达标而创建数字化校园网,重视在硬件上投入,轻视软件资源建设。大部分的计算机教育资金都用在了计算机硬件环境上,软件的资金投入远远低于硬件投入,软件资源非常缺乏,教师培训资金更是微乎其微。

(2)校园网的使用效率低。教师在进行教育科研时,由于对软件资源建设和教师计算机技术培训的忽视,造成校园网设备闲置没人用,也没资源可用,计算机只作为普通的文字处理工具,网络也只是用于文件的传输,大大降低了其使用效率,科研水平也处于低水平状态。

(3)校园网维护管理跟不上。由于缺乏网络专业技术人员,不能保障校园网正常使用,这就直接影响了教育科研的进展。

(4)大多数教师的计算机水平不合要求。学科教师从未获得过计算机知识的人占有相当大比例,而能够真正在学科教学中开展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比例更小,大多是一个放映员的角色。因此,对一线教师进行计算机培训是教育科研数字化进展的基本保证。

3基于学校管理的学校教育科研数字化建设――胜利孤岛第一小学课题研究数字化建设

3.1学校申报多种多个课题,提高教师科研能力

胜利孤岛第一小学近几年申报多个部级课题、省级课题,涉及学科有数学、语文、音乐、美术、信息技术等学科。比如:2011年11月成功申报国家十二五课题《小学数学优质多媒体教育资源建设及有效应用研究》;与此同时,学校还开展多种多样的校本课题,当一个课题完成时,每位教师都受益匪浅,收获满满。

3.2教育科研的数字化依托于校园管理的数字化

网络平台的有效利用。进行教育科研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教学,孤岛一小教师在教育科研时利用学校网络(QQ、ftp)研讨,以确保课题的顺利进行。

学生参与网络教育科研。教育科研的最终目的还是提高教学,教学的对象是学生,所以,教师搞科研,应该有学生的价值体现。教师借助于学校网站让学生参与部分教育科研,同时,应用网络加强学生研究性学习的指导和管理,促进合作学习,共享研究资料,便捷师生沟通,展示课题成果。

学校管理的“四大系统”的有效支撑。校园资讯系统使学校教师能通过学校网站及时了解学校的动态资讯以及科研进展情况。FTP服务系统实现电子教案资源、课件资源、软件资源、习题资源、测评试题资源的共享。数字化管理平台设有家校通管理平台、资产与技术装备系统、学籍管理系统等。专题网站方面建立了学校管理网站、课题研究网站、个人网站。教师在进行教育科研时省时省力,方便快捷。

3.3课题网站的建设为教育科研数字化奠定了基础

孤岛一小建设课题网站是教育科研数字化建设的最为重要的部分,学校建设课题网站做到了“四个一”:一是将学校的课题网站打造成一站式服务平台,集办公系统、资产管理系统、资源系统、师生交流和家校联系于一体;二是明确各板块的任务分工,做到每周至少一次内容更新;三是各研究课题的进展情况一律在网站上,不再印发纸质材料;四是每学期进行一次课题研究屏蔽,对网站、资源建设和课题研究的先进个人予以表彰奖励。

4结束语

数字教育课题范文第4篇

[关键词]大学信息技术教育:课程目标与体系;内容结构:立体化资源: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13)11—0056—04

引言

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信息技术已成为人类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信息技术教育,提高国民信息素养,已成为国家发展和公民生存的必然要求。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战略目标,对高等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创新培养高素质专门人才等做了全面部署。信息素养是信息社会每个公民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是渗透于素质教育的核心要素。信息技术教育的核心目标是全面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川。信息技术教育是高校全面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生进行独立学习、终身学习、科学研究和知识创新的基础,也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手段。因此,加强大学生信息技术教育是高校全面落实《规划纲要》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当前我国大学信息技术教育改革正处于重要的转折时期,社会需求和教育发展方式的转变,迫使必须思考大学信息技术教育课程如何改革,如何实现传统的计算机课程向信息技术课程的转变,从培养大学生计算机技术知识向培养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转变,构建适合信息时代的大学信息技术教育课程体系,这些都是高校信息技术教育改革的当务之急。本文基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科)“十一五”规划课题、中国教育技术协会“十一五”规划课题《大学信息技术教育课程建设研究》,对大学信息技术教育存在的问题、教育理念、课程体系等进行研究与探索。

一 大学信息技术教育存在的问题

我国高等学校的信息技术教育始于1984年教育部下达的[84]教高字004号文件《关于在高等学校开设课的意见》,20世纪90年代后,计算机基础课程在各高校非计算机专业全面开设,经过20多年的计算机教育普及,大学生的计算机知识水平得到普遍提高。

但是,通过课题调研分析显示,当前的大学信息技术教育改革存在许多误区,反映在以拥有计算机、多媒体教室、校园网和信息管理系统等软硬件设施的数量多少来评估优劣,而真正对大学信息技术教育课程内容、体系、资源和教学方法等教学改革和研究很少。导致一些信息技术设施很好的大学,其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后,却不能有效处理和应用信息。特别是一些网络人身攻击、谩骂、计算机病毒、网络诈骗、色情游戏、黑客、网络等现象由一些大学生所为,这些现象和现实背后,反映了大学生的信息文化、信息意识、信息道德和信息素养水平缺失,境况十分令人担忧。

进一步调研分析认为,我国大学信息技术教育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1 信息素养能力不够强

虽然高校学生通过计算机基础课程学习,初步掌握了使用计算机获取信息、处理信息、传递信息的基本能力,但在应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以及使用信息技术支持自主学习与协作学习等能力上不够强,对信息社会的适应能力、分析评价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等准备不足。

2 知识结构相对单一

普遍存在以计算机操作系统、结构、安装和办公系统等技术单一知识作为主要教学内容,以计算机知识代替信息技术知识;在信息文化、信息德方面,如“知识产权”、“信息法律法规”、“网络文化”和“网络道德”等知识内容相对缺失;在信息应用方面,如“数字媒体制作、网页设计、视频和动画设计、信息管理、信息分析、信息评价及研究方法应用”等知识结构不够全面。

3 课程设置体系不全

课程设置普遍以一年级开设的独立的计算机基础或“算机应用等课程为主,只有部分学校在非计算机专业开设了网页设计、多媒体技术、程序设计等课程,但随着高校扩招和学生就业压力增大,近年来很多学校都减少、压缩了课程,信息技术教育课程首当其冲,没有形成信息素养、媒体素养和技术素养一体化培养的信息技术教育课程体系。

4 教学资源不够丰富

教学资源主要以纸质教材为主,缺乏相应的数字化、网络化课程、网络学习平台等系列教学资源。教学内容不能及时更新,难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需求。

5 教学方法较传统

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却仍采用“以教师为中心”和“以教材为中心”的传统课程教学模式,缺乏基于信息技术的有效互动学习、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混合学习。

二 基于能力驱动的大学信息技术教育目标与课程体系

能力驱动的课程体系就是根据信息社会对大学生的信息技术素质与能力要求,由能力目标来确定作为支撑的知识结构,进而构建大学信息技术教育课程体系。

1 大学信息技术教育能力目标

信息素养的概念是由美国信息产业协会主席保罗·泽考斯基于1974年提出的,主要包括文化素养(知识层面)、信息意识(意识层面)和信息技能(技术层面)三个方面。2001年,美国高等教育研究协会(ACRL)通过了《美国高等教育信息素养能力标准》,其包括五大标准,分为22项执行标准和若干个子项,这个高等教育信息能力素养标准在美国具有标志意义。

我国的信息素养教育与美国有较大的差异。中小学信息素养教育是由计算机教育演变而来,目前采用信息技术教育课程以及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形式来开展。而大学的信息素养教育是由早期的文献检索课和计算机教育发展而来,

目前各个高校课程设置单一,还是以计算机基础及相关课程为主,很多内容与中学的信息素养教育重复,没有实现从小学到大学信息素养教育的贯通,更没有体现信息技术的特征和现代公民信息素养要求。

美国的21世纪技能合作组织(Partnershio For 21st Century Skills)制定了21世纪技能框架,主要包括如下j大类,第一类是学习和创新能力;二类是信息化技能:第三类是职业和生活技能。其中第二类信息化技能,它包括信息素养、传媒素养和ICT(信息通信和科技)素养,即学习者能够有效运用通讯网络工具等数字技术获取、管理、整合、评估和创作信息,以便在知识经济中更好地工作。

《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了社会发展对创新型人才的强烈需求,而创新型人才必然具备较高信息素养及创新能力。信息素养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创新型人才的可持续竞争力。

由此,按照信息时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和国家对大学生创新素质及能力培养要求,针对中学信息技术教育和人学信息技术教育的特点,明确提出,大学信息技术教育目标是,了解信息技术文化、掌握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增强信息意识和创新意识,培养学生应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达到“信息技术知识与文化、信息技术技能与应用、信息技术方法与创新”的统一。从而使学牛形成对自然、社会、自我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和责任感,形成主动发现问题并独立解决问题的态度和能力,提高综合运用、实践和创新能力。

2 大学信息技术教育课程体系

针对大学信息技术教育目前存在的问题,基于大学信息技术教育能力目标,依据现代教育技术理论和信息素养教育理论,由信息技术教育能力目标确定作为支撑的信息技术教育知识结构,进而构建了大学信息技术教育“连续不断线”的课程体系,如图1。

该课程体系充分反映信息技术素质的丰富内涵及培养目标,按照层次性、连续性和融合性三大原则构建。体现在根据学生的不同层次、不同阶段、不同专业.把大学信息技术教育分为三个阶段:基础知识阶段、处理能力阶段和应用创新阶段。在大学低年级信息技术教育基础知识阶段主要包括信息文化、信息意识、信息安全、道德责任、计算机发展史、计算机软硬件构成、操作系统、Office、信息技术概念、信息技术内涵、最新信息技术及其应用前景等;在大学中年级信息技术教育处理能力阶段主要包括多媒体技术概论、数字音频、图形图像、数字视频、FLASH动画、三维动画基础、网页网站等信息资源的处理和制作能力;在大学高年级信息技术教育应用创新阶段主要包括程序设计、专业信息管理、专业信息技术研究方法和专业信息文献检索等体现学以致用并与专业相融合的应用创新。整个课程体系中,专科三年学生可进行适当调整,删减程序设计基础、三维动画、专业文献检索等课程,以此构建了本科四年、专科三年连续不断信息技术教育课程体系。

该课程体系,可根据高校不同办学层次及专业对信息技术能力层次的不同需求,采用“1+X”方案,即大学信息技术基础+若干必修课或选修课课程,采取课程模块化设置,实现大学连续不断线课程设置,并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出了一些典型设置方案。如:

(1)电子信息类。课程设置:大学信息技术基础+多媒体技术基础、程序设计基础、WEB2.0与网络应用、计算机辅助设计、数据统计与分析等;

(2)文化传媒类。课程设置:大学信息技术基础十多媒体技术基础、DV与非线性编辑、网页设计与制作、信息化学习方法等;

(3)基本应用类:课程设置:大学信息技术基础+多媒体技术基础、网页设计与制作、WEB2.0与网络应用、专业信息管理等。

三 基于立体融合的大学信息技术教育课程内容结构、资源和服务体系

1 大学信息技术教育课程内容结构

在传统的技术知识本位的理念下,大学信息技术系列课程中,教学内容多以“技术知识”为主,强调学习信息技术知识内容,忽视了信息文化和信息应用及创新的教育内容。

基于能力驱动的大学信息技术教育目标,使课程内容最大限度地回归和体现信息技术的本来面目,提出了大学信息技术课程以“信息文化一信息技术一信息应用为主线”的内容结构体系,充分体现大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人文性、综合性、实践性和开放发展性的融合特点。

同时,为培养大学生的信息技术文化与应用创新能力,必须克服当前出现的课程内容只是技术步骤的“纯操作化”倾向,大学信息技术教育课程内容应把技术与信息文化、知识讲授和能力培养相融合,既打破传统课程的知识灌输的体系,又克服当前单纯技术课程存在的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弊端,形成以“信息文化—信息技术—信息应用”为主线的特色内容框架。

2 大学信息技术教育课程立体化资源

目前的大学信息技术教育课程教学资源主要是纸质教材资源或教材搬家式的电子资源,这种以知识内容、线性结构为主的教学资源,难以满足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学生个性化、互动合作学习和能力培养的需求。

大学信息技术教育课程立体化教学资源就是立足于现代教育理念,基于信息技术,按预定目标,形成纸质教材、多媒体课件、网络课程、电子书包、数字化资源、教学资源库等多形态、立体化资源,通过立体融合,以适用于多种教学对象,覆盖整个教学过程的教学资源体系,具有多媒体、数字化、多层次、系统性特点,推动教学重心由教向学的转变、教学内容由刚性向弹性转变、学习方式由被动向主动转变。

3 大学信息技术教育课程学习支持服务

学习支持服务通常是指远程教育机构为指导和帮助远程学习者自主学习,实现学习者学习目标,通过各种形式和途径提供的各种类型的服务的总和。包括以师生或学生之间的人际面授和基于技术媒体的双向通信交流为主的各种信息的、资源的、人员的和设施的支持服务。

随着信息技术与教育应用融合的深入以及国家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需要,促进了高等教育教学发生深刻变革,学习支持服务成为改革以传统课堂教学为主的教学方式的重要手段。由于大学信息技术教育课程是面对不同层次、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学生对象,且课程目标强调信息素养和能力培养,因此,建立相应的课程学习支持服务显得尤为重要。

大学信息技术教育课程学习支持服务包括教师团队的教学及指导、实验教学环境、课程资源学习平台、各种社会性软件网络支持和课程实训实践基地服务等,具有全面及时、个性互动、合作共享的特点。

大学信息技术教育课程内容结构、资源和支持服务三者相互依存、立体融合,其体系如图2所示:

四 基于混合学习的大学信息技术教育课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混合学习理论是人们对网络学习进行反思后,出现在教育领域,尤其是教育技术领域中较为流行的一个术语,其主要思想是把面对面教学和在线学习两种学习模式有机地整合,以达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的教学方式。混合学习不仅能扩大学习者参与学习的机会,延伸课堂教学时间,弥补课堂学时不足引起的教学效果不佳情况,而且能支持学习者运用资源进行自主学习和个性化学习。

我国的混合学习应用主要在中小学,大学开展混合学习的应用相对较少。目前大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普遍采用的“以教师为中心”和“以教材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把课堂大量的时间花在了讲授知识点上,没有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互动、动手和解决问题上。

翻转课程的概念是21世纪初提出的,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顺应世界教育改革发展潮流,又得到不断创新的技术支持,一经问世便风行全美乃至全球。其主要思路是:把传统的学习过程翻转过来,让学习者在课外时间完成针对知识点和概念的学习,在课堂解答疑惑、汇报讨论和合作交流,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基于混合学习的大学信息技术教育课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是利用信息技术教育课程资源平台,让学生以观看、阅读、写作和听讲等在线学习方式,自主学习信息技术知识。通过面对面教学,来进行问题解答、交流讨论、练习指导,达到知识内化,形成新的认知结构。通过学习测评、教学反思、总结升华,使学生和教师达到共同发展。这种面对面教学和在线学习的循环有机整合,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有效性,做到因材施教。该模式如下图3所示:

五 实践探索与总结

经过几年的研究与实践探索,提出的“基于能力驱动的大学信息技术教育目标与课程体系”经国家课题组鉴定,给予很高评价,在2012年中国教育技术年会上获全国教育技术理论与实践优秀成果一等奖;以此目标和内容结构出版的系列教材,获得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江西省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一等奖、第一届西南地区大学出版社协会优秀图书奖;基于立体融合的资源和学习支持服务体系,研制的多媒体课件、网络课程等获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一等奖、江西省高校多媒体课件大赛一等奖和二等奖等;基于混合学习的教学改革成果获江西省教学成果二等奖和九江学院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系列课程评为江西省省级精品课程和校级精品课程,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和社会效益。

大学信息技术教育课程体系研究与实践,旨在推动高校由计算机知识教育向信息技术文化素养与能力创新教育转变:推动信息技术课程内容结构、资源形态、学习支持服务从单一向立体融合转变;推动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模式从课堂讲授向在线学习和面对面教学有机结合的混合学习翻转课堂转变。

参考文献

[1]董玉琦.信息技课程设计:构成要因与价值取向[J].教育研 究,2005,(4):62-67

[2]杜玉霞.美国信息素养教育与研究的启示[J]。电化教育研 究,2005,(10):41-47

[3]徐星21世纪的技能版图[J].上海教育,2013,(6):16-23.

[4]李克东等.混合学习的原理与应用模式[J].电化教育研究,2004,(7):1-6.

数字教育课题范文第5篇

开题论证会上,多位专家提到“扔掉教材”这一话题,引起现场部分教师的关注。“扔掉教材”具体是指什么?“扔掉教材”之后教师又该如何组织教学?当数字教学资源扑面而来,教师们准备好了吗?

教学资源整合从“机耕道”跨进“高速路”

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全面深度融合,已经成为当前提升教育信息化整体水平的重要内容。这种融合被寄予厚望――促进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变革,实现教与学、教与教、学与学的有效互动。

“面向未来的教育主要有两大任务,一个是教育公平,一个是教育质量。”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主任田慧生说:“这两项任务都离不开信息技术的进一步开发。”

四川省教科所副所长刘建国说,如果将“三通两平台”(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与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比作修建高速公路,“数字教学资源开发与应用”就是高速路上承载的物质,就是繁忙奔跑的各类交通工具,以及顺畅流通的各类“货物”。

相对于传统的纸质教材,“数字教学资源开发与应用”意味着教学资源的整合从“机耕道”时代跨进了“高速路”时代。

我们该扔掉传统教材吗?

一次,上海师范大学教授黎加厚到广东一所优质学校听课。他发现,一堂课下来,孩子们始终都是在使用数字教材,纸质的教材几乎没有翻、没有动。他翻开一名学生的课本,尽管已经到了学期末,但课本依然是崭新如初。

黎加厚感到非常奇怪。课后,他问校长,学生的纸质课本是新的,为什么没有用?

校长淡然地回答说:“我们的学生用的都是电子书。我从来都不认为纸质教材是课堂内主要的学习资源。事实上,它只是一种参考。统一的教材对学生的个性化学习不利。”

新时代,学与教的过程对教材提出了更高要求。教师对教学内容随时都会有更新、修改的需求,而传统教材一成不变,没法“随机应变”。

南京师范大学教授李艺甚至建议课题组研究者和教师们“扔掉教材”。他说,以前,出版社、教材编写专家、印刷厂等各方将教材编辑、出版后,教师仅仅是被动的使用者。现在不一样了,有了数字化教学资源,教师变得更加主动,可以根据课程内容和学生实际对教材进行再设计、再整合。

四川师范大学教授巴登尼玛说,国外学校一般都没有统一的教材。教室的背后有一排书架,上面会有各种各样的教材。教师不是只用其中某一两种教材,而是借助这些资料自己来编写教材。教师每一天、每一周都要编写教材(有时候是与学生共同完成),打印出来分发给学生。

文轩教育科技公司培训师张抗说:“有了数字教学资源,教学设计更简单,要图片有图片、要表格有表格。这样,教师可以轻松地将碎片化的素材整合起来,大大丰富教材内容,优化教学结构。”

如何用好数字教学资源?

李艺认为,课题研究者和教师们应该站得更高、看得更远。教师需要先深入思考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什么、怎么学?教师教什么、怎么教?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分别需要什么样的内容支撑?在这一系列思考后,教师再去“数字教学资源库”中寻找支撑材料,并进行个性化的选择和整合。

如果真正“扔掉教材”,全面深入使用数字教学资源,一方面让教师感受到极大的方便和快捷,另一方面也对教师整合教学资源的能力提出更高要求。

成都师范学院副教授赖蓉莎,曾经听过一堂小学英语数字教学的研讨课。她发现,课程思路和教师的设计都很好,但教师仅仅是按教学程序走,而学生则在各自玩手机和电脑。她说:“这是明显的‘管教不管学’,没有把握好使用数字教学资源的度。”

赖蓉莎认为,数字教学资源对英语教学有特殊的实践意义,既有利于解决城乡学校英语教师配置不均和素质参差不齐带来的现实难题,也有利于克服英语课堂教学模式单一带来的学生学习倦怠,提升学生学习生活质量。不过,赖蓉莎也提醒教师们:在使用数字教学资源时,要“以学定教”,否则教学组织就会走向失控。

数字教育课题范文第6篇

对于农村初中数学教学的困惑问题,笔者作为学校副校长及科任教师从2009年就开始带领课题组,通过课题对农村初中数学教学进行了如下深入研究。

农村分层教学实践与探索

第一阶段(2009年12月――2012年5月):江门市级课题“基于新课程的农村分层教学实践与探索”。在新课标的要求下,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都学有所得,学有所用,利用分层教学达到这一要求。因而提出了这一实验研究课题,并通过江门市教育局立项进行研究,通过以下两种模式进行实验。

“分层教学、分类指导”教学模式 学校实施平衡分班,因此在实施分层教学前,数学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学习态度、意志强弱、智力和能力等实际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并加以分类,把学生分配成上、中、下三个层次。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组织班内不同层次学生的互助学习活动,巡回了解班内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情况,使各类学生生活在和谐平等友好的学习气氛之中,共同进步。

分层走班教学模式 为了更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课题组还进行分层走班教学模式的试验,将学生划分为A、B、C三个层次,利用每周星期二晚,自修第二节课的时间对一周所学新知识进行巩固、拓展、变式,并对旧知识进行复习提高。

通过实践研究,学校总结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课堂效率提高的办法”“发展了不同层次学生思维的措施”“教师全面能力提升的策略”等理论体系和操作框架。

专业成长支持体系研究

第二阶段(2011年3月――2014年4月):广东省级课题“农村中学数学教师的专业成长支持体系研究”。在上一个课题的实验研究中,已比较深入地研究了影响教学过程中的因素,通过实验寻找到利用分层教学来提高教学质量的途径,但要进一步提高数学学科的质量,就要提高数学教师的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因而,接下的一项研究项目就是“农村中学数学教师的专业成长支持体系研究”,并于2011年5月获得广东省教育厅的立项。

本课题根据农村的特点,通过建立校本研训制度、实施课题带动和活动推动策略、发挥“名师工程”“学科带头人”的专业引领作用,创立名师课堂和名师讲坛,开展多元化教师培训以及“同课异构、同课再构、同课异讲、异课同构”教研活动等实践,积极探索教师专业成长的支持体系,有力地促进了教师素质的全面提升和办学效益的不断提高,将实践经验进一步提升为理论,从而总结出农村中学数学教师的专业成长体系,并加以推广,体现本课题的实用价值。

这一轮研究,解决了以下问题:①农村初中数学教师专业成长的前提是学校的有效支持。②农村初中数学教师专业成长的关键是教师的主体发展。③农村初中数学教师专业成长需要创新学校管理。④指导教师对认知教学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形成教学模式。⑤通过本课题研究得出农村中学数学教师的专业成长支持体系(如图一)。

学生数学能力培养研究与实践

第三阶段(2011年12月――2014年6月):台山市级课题“农村初中学生数学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在以上两个课题的研究过程中,依据学校学生的数学能力很差,这个问题困扰数学科质量的再次提升,因此,为了克服这种现象,大面积提高数学的教学质量,我校组织以数学骨干教师为主力的课题组,利用在台山市教育学会立项课题《农村初中学生数学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来对学生数学能力培养进行深入的研究。本课题通过以下四项实验研究来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

研究学生运算能力培养的三大要点 ①准确第一,预防为主。②重视算法,合理运算。③讲求效率,运算简捷。

实验研究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的方法 ①通过丰富学生的空间经验,解决几何入门的难题。在学习几何时,丰富学生的空间经验,扩充他们的空间词汇,使之对几何概念的理解有一定的基础,提高学生对符号信息的操作转变为图形信息的操作,从而提高W生的逻辑思维能力。②通过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品质来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通过一题多解,使学生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与敏捷性;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③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图形语言协同训练,提高空间想象能力。培养用文字语言、符号语言想象出图形的能力;把直观材料与相关的词语结合起来进行空间想象能力训练。

实验研究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方法 ①精心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从“愿想”“能想”达到“会想”和“多想”,最后能“联想”。②既重视数学严谨性的教学要求,又要在数学教学中展示数学思维过程,才能达到加强逻辑推理训练。③注重数学思想和方法的渗透。

实验研究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方法 ①引导学生概括、领悟常见的数学思想与方法。②加强应用题的教学,提高学生的模式识别能力。③适当进行开放题和新型题的训练,强化学生的“探究性活动”,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这一阶段课题研究既加强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又有利于教师全面能力的提升。

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应用研究

第四阶段(2013年4月――2015年3月):广东省级课题“农村初中数学数字化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应用研究”。经过分层教学、教师专业成长、学生数学能力培养的研究,促使我校数学教学质量稳步提升,在研究过程中已编辑了三本数学校本教材。那么,如何将数学校本教材实现无纸化教学成为了探讨的主题。因此,我校利用完善的校园网,通过在广东省教育技术中心申报课题《农村初中数学数字化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应用研究》立项来进行下一步的研究。在本课题的研究过程中要探索以下三种形式:

新型的学习形式 ①利用网络进行校本课程学习,提高学生学习兴趣。②运用资源库优势,在网络学习中拓宽学生知识面。③为学生提供实践能力展示的平台,发展实践能力。④在网络中提高了获取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数学素养。

新型的教学形式 ①数学校本课程资源库为提高数学教师的数学知识提供了学习平台。②在实践过程中不断积累资源,将数学校本课程资源进行优化组合。③探索了新型的课堂教学模式――交互式教学模式。

新型的家校互动形式 ①指导家长与孩子一起参与数学校本课程的网络学习,培养良好的上网习惯。②家长与孩子一起参加网络学习,促进彼此关系和谐发展。

采用成果引领,扩展研究领域

第五阶段(2015年4月――2016年12月):采用成果引领,扩展研究领域。通过以上四个阶段的研究,在这一阶段,我们对“农村初中数学教学研究与实践”这一研究进行进一步的梳理,采用延续课题――部级课题《农村初中数学数字化资源的开发与应用研究》(批准号:153632698)来进一步深入研究。在研究过程中解决了以下问题:①在我校的网站上建立初中数学资源网。②开发“数学数字化资源”这一模块,其中包括研究方案、教案、课件、论文、课例反思、个案分析等内容。③教师利用数学资源库进行数字化教学,形成新型的数学数字化教学模式。④学生利用数学资源库进行自主学习、创造性学习,形成新型的数学数字化学习模式。⑤开发“数学论坛”,通过数学论坛的活动加强老师之间、学生之间、师生之间以及家长与老师、学生之间联系,形成新型的家校互动形式,促进教师能力的提高。

成果作用逐渐显示,研究领域逐步扩展。在项目研究成果的引领下,我们又利用广东省级课题《农村初中课堂教学方法改革研究与实践》(批准号GDJY-2015-A-b114)在数学、物理两学科中进行研究。

在以上的研究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课题研究成果,被广东省基础教育课程项目评审确定我校成为了江门地区唯一参与广东省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改革实验项目――义务教育现代化学校试点实验的学校。2015年12月江门市教育局批准我校承担江门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项目――探索“快乐、健康、优质、轻负”课堂的研究。

这一阶段在原有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扩展,分别在思想品德、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九个科目对认知教学、实验教学、微课教学、思维导图教学、课程实践活动的五个项目进行研究。对这些课题、项目加深研究,不断完善,形成体系。

在研究过程中,课题组成员将认识升华为理论,撰写论文60多篇,陈泽宁副校长的专著《农村初中数学教学研究》于2016年9月由吉林大学出版社出版,项目成果《农村初中数学教学研究与实践》荣获2015年江门市普通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016年6月学校成为广东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2年度课题“S0L0分类学在构建中小学生学业质量监测体系中的应用”(课题编号:2012ZJK014)的实验学校。并通过以下的方式将成果进行推广。

专著推广――提炼了本项目实验研究的精髓,吉林大学出版社出版出版了项目研究著作《农村初中数学教学研究》,并广泛发行。

刊物推广――研究论文在省级刊物上发表62篇,其中《例谈数学解题的思维过程》发表于核心期刊《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15年第9期;《中考数学试题中的跨学科知识问题》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初中数学教与学》全文转载在2011年第8期。《江门日报》《台山教育》《教育》等报纸杂志对学校科教成果进行报导、介绍和推广。2016年4月10 日,台山教育第117期以《课题研究促改革 实验提炼出成果》对学校的教育研究工作进行推广报道。

媒w推广――《教育》杂志、江门电台、台山电视台、台山教育报等媒体从不同角度对学校的教学科研进行了采访报导,将学校的科教经验对整个社会进行广泛推介。

交流推广――项目主持人陈泽宁副校长在台山市初中教学质量分析及2015年中考备考动员会、台山市初中学术研讨活动、第二届悦远教育海峡两岸中学数学“核心素养”课程与教学观摩研讨会、深圳市龙岗区平安里学校交流活动中对本项目成果进行推广。

本研究实验能够按不同课题的阶段要求和研究方向进行实践研究,并顺利完成五个阶段的研究历程,在研究过程中得到广东省教育研究院、广东教育学会教育技术专业委员会、广东省教育技术中心、江门市教育局教研室以及台山市教育局教研室专家的悉心指导。每一阶段课题组全体成员能够通力合作、团结一致对阶段课题进行试验研究,还有学校的全体同事、学生对各阶段课题研究的支持,正是由于他们的共同努力,课题组的每次调查得以顺利完成。

在本项目的研究过程中,学校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宗旨,坚持走内涵发展之路,确立教师与学校同步发展的办学理念,稳步提升办学水平,学校的综合能力有了较大的提高,主持人成为了广东省名师,并主持广东省名师工作室。在后续的研究中,学校计划利用广东省陈泽宁名师工作室这一平台,将农村初中数学教学进一步研究,相信会取得丰硕的成果。

数字教育课题范文第7篇

关键词:对象 方法 结果分析 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4)4-0096-02

1 调查对象与目的

1.1调查的目的

信息时代的到来,给我们的生活方式带来了巨大的变化,青少年网民占有较大的比例,与网络生活方式相配套的网络法律教育体系严重不足,青少年网络法律知识储备不足,课题组通过对不同高校的大学生网络法律教育模式及大学生对网络法律的知悉程度进行调查,用以推动高校网络法律教育体系改革与完善。

1.2调查对象的选取

本次调查通过网络信息检索与调查,问卷的方法、访谈的方法对部分高校的网站建设情况,网络教学教育体系中的软硬件配备情况,学生对高校网络法制教育的运用及态度等情况进行了研究。为了提升研究的性度与效度,对各层次的院校均选取了一定的样本,对高校学生的调查则通过到高校随机走访调查的方法进行,随机选取一本院校、二本院校、三本院校、高职院校各15所进行调查,地域遍及全国各地的高校,发放问卷450份,收回442份。

2 调查结果分析

尽管大部分高校均已加大了数字校园建设的投入力度,根据已有的研究表明:已经有达到65.25%的高校建成数字化校园,有些高校将目标设定为:“六个数字化”和“一站式服务”,即环境数字化、管理数字化、教学数字化、产学研数字化、学习数字化、生活数字化与一站式服务。但是,在课题组对高校是否实施网络法制教育的调研中,我们发现:现行的网络法制教育网站体现出政府主导性特征,在高校数字化建设的过程中,网络法制教育板块占极小比例,在“六个数字化”目标中侧重于管理方面与学生生活方面,在调研的60所各类高校中,高校针对大学生设立的网络法制教育网站寥寥无几,高校网络法制教育主要通过大学《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完成;非法学专业学生较少登录专门的法制教育网站,大学生基本的法律知识欠缺,网络行为的界限及网络权利意识淡薄。实证调查从五个层面展开:其一,对高校网络法制教育体系的现状。针对这一问题,课题组从样本高校的教务网站中收集到本专科的教学大纲与教学计划,发现很少有高校专门针对非法学专业开设网络法制教育课程,主要存在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修养》课程与相关选修课程中;其二,大学生获取网络法律知识的方法。65%的学生表示不熟悉网络法律知识,25%的学生表示有一定程度的了解,10%的学生表示不关心,其中有37%的人认为法律知识来源于法制在线等电视节目,42%的人认为对于网络法律知识的获取主要还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经验与教训获得;其三,大学生对网络法制教育网站的知悉程度及运用程度,大学生认知度较高的网站为中国普法网,有73%的学生表示知道中国普法网,43%的学生表示知道法制网,但当被问有自己所在的大学是否通过建立法制教育网站或者利用相关的法制教育网站进行网络法制教育时只有不足3.5%学生表示通过学校的相关课程学习网络法律知识;其四,大学生在网络活动中运用网络法律知识的情况,在所调查的对象中99%的学生表示有过上网行为,但当被抽象的问及是否有意识运用网络法律知识时,85%的学生认为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的存在,将问题具体化为是否在网上无根据虚假消息或者有损其它单位或个人的声誉的言论时,有8%的学生认为有过此种行为,有13%的学生承认在网上接收或者上传过涉黄内容的影片或资料,有18%的人有过在淘宝网上进行虚假的刷钻以获取利益的行为;其五,对于学生网络法律知识缺失的原因,有12%的人认为只要自己不犯法,学不学习没关系,有27%的人认为高校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没有进行相关的法制教育,现有的法学教育体制没有发挥好的效果。

3 高校网络法制教育教学平台的建立与完善

通过以上的分析,不难看出:高校网络法制教育体系缺失的原因从表面上看是网络法制教育教学体系在高校的缺乏,但通过学生对政府已建成的法制教育网站的低访问量的调查结果中可以看出,相关网站的建立并不是根本的原因,我们认为:根本的问题在于师生网络法律意识的淡薄,仍然习惯于用传统的法律教学模式和传统的思维方式应对网络化、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大部分高校虽然在数字化校园建设等方面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但利用数字化平台进行网络法制教育仍显得落后,当然,包括高等院校在内的网络法制教育网站的建立客观上为学生学习网络法律提供了便利,而且相较于一些政府部门设立的网络法制教育平台而言,高校网络法制教育平台可以根据大学生的身心特点、网络行为的特点选择内容,但法律意识的加强并不是能够短期内能够解决的问题,随着信息化的推动,网络行为在公民日常生活中的所占比例的增多,在网络中面临的法律问题必然也随之增多,这将推动公民学习网络行为中的规范与法律。但在大学教育体系中,急需解决的问题在于应当在现行的高校法律教育体系中建构网络法制教育平台,注入网络法制教育内容,具体来说是,可以在各高校如火如荼进行的数字化校园建设中增加网络法制教育的内容,或者单独建立网络法制教育网站,或者将网络法制教育纳入实践教育教学体系中,开发法律实验模拟系统。

3.1必须确定网络法制教育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网络法制教育是为了顺应信息化时代到来,为了让公民熟悉网络行为的基本要求而设立的一门课程,在整个教学体系中属于选修课程,总课时量为32课时,其中2课时为老师讲授网络教育教学平台的使用方法及本课程的考试、考核方法,30课时为学生通过本平台学习法律知识时间,但不宜将30课时统一安排在一个学期学完,应分布在三个学年,平均每学年10课时,其基本目的在于将对网络法律的学习融入大学生活整个阶段增强学习的效果,但必须注意的是复杂的法学知识不可能通过短暂的30课时得到满足,必须向学生强调应当融本课程于日常的网络生活中,注重培养自己的网络法律意识。本课程的目的在于通过网络平台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大学生比较全面掌握网络行为中的法律、法规,真正使大学生能够做到在网络行为中知法、懂法、守法。由于本课程是一门主要针对非法学专业的学生开设的法学课程,应当主要侧重于法学基本知识的掌握,融实践性与趣味性于一体,应当最大限度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3.2网络法制教育课程的基本内容

本课程以高校网络法制教育网站为平台,网站中基本的模块为:法律规定模块、网络精典案例导读模块、司法实验模拟平台、网络行为仿真模拟实验模块、师生互动模块、实验考试考核模块等。在法律规定模块中,将包括网络法制在内的法律条文归纳在一起方便学生学习与查询;在网络精典案例导读模块中,案例的选取一定要做到客观性、典型性、实用性的特征,选取生活中真实的典型的案例,对事情发生的背景要进行客观地、如实地描述与介绍,从案件中引出法律的道理,不能脱离事实与案件空发议论,教学案例的选取应当选择教师共同关注的热点、焦点,具有较强的代表性,能够揭示教学内在规律的典型性特征,案例还必须要具有现实意义、借鉴作用,能够让学生在日常的网络行为中轻易效仿,当应对相同或相似的问题时,通过案例的启发顺利找到相对应的解决方案;司法实验模拟平台,学生通过老师的分配扮演法官、原告及被告等不同角色,像司法实践中一样,完整体现、立案、受理、审判等整个办案过程,并根据案例完成相关的工作,本过程有利于学生真正了解司法工作的实践,而且能够最大限度使用获得的法律知识,通过学生操作软件的过程中逐渐地被灌输,在这种潜移默化中加深学生的法律知识;网络行为仿真模拟实验模块,则模拟日常生活上网行为中可能面临的问题要求学生找到正确的解决问题的方案,提升学生在网络行为中发现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师生互动模块可以使学生在网络学习中能够及时有效的联系老师及时解决学习过程中的疑惑;考核模块则设计本课程考试方案。

参考文献:

[1]黄建新等.学生网络法制教育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33):69-70.

[2]黄珂.两课应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与网络法制教育[J].南昌航空工业学院学报,2003,(4): 85-87.

[3]高鸿飞.增强网络法制教育实效的对策分析[J].法制与社会,2013,(10):233-236.

[4]帅颖.美国法制教育的历史演进及其启示[J].武汉大学学报,2014,(3):125-129.

数字教育课题范文第8篇

关键词:实践教学模式 改革 设计 目标 实施

数字电子技术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技术基础课程,其实践教学担负着巩固理论知识、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任。传统的教学方式重理论轻实践,实践项目相对教学目标有很强的针对性和趣味性。“双教一体化”和多样化实践教学模式,实践教学主要包括实验、 实习、课程设计等几个方面,它克服了传统教学模式的一些弊端,这一模式教学效果很好,是一种高效率的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模式,对提高实践能力、培养职业技能和创新意识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1、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定位

我国的高职教育虽然倡导“ 双教”,即是指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但实践教学仍依附于理论教学,学生通过做实验对理论的理解,这并不是把理论教学真正落到了实处,只是用实验以验证理论,缺乏创新性,缺乏实践基础。

因此,我们应加强数字电子技术实践教学改革,这种实践教学新模式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实现了教、学、做相结合。让学生实实在在地学到知识和技能,培养出实践能力强、具有创造意识的应用型人才。

现在提倡的“一体化”模式的改革,由“基本——综合——应用”三层结构组成,包括时间、地点、教师、实践、教学的一体化,从内容、形式、方法和手段等方面的教、学、做一体化,对于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来讲,主要是对实践教学进行改革与探索,就是多样化实践教学模式。

构建实践教学新模式,就是数字电子技术教学和学生自主管理模式相结合的体系,通过适当的教学方法将理论教学内容和实践教学内容有效地融为一体。实践教学不仅反映学生实际动手能力,一个教师在一个课程整体和课程单元里,学生在课前、课中、课后都要动起来,这能够反映出学生基础理论知识掌握的情况。多样化的实践模式以培养学生能力为核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习质量和效率。

在改革实践教学模式基础上,必须要明确教学模式定位。这就是要构建以技术应用为主旨、以动手能力为本位,以应用实例为主线,以创新意识为目标,以培养技能型人才为平台的数字电子技术实践教学体系。而实践教学模式又要打破了传统的学科体系,联系工程实际,重新整合教学资源,把理论知识融入到各实践项目中,目的是让学生将成为生产一线的高素质的劳动者。

2、实践教学的设计和目标

高等职业教育强调培养的是学生的综合能力素质。数字电子技术的授课过程采用一体化教学的课堂模式,以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为目标,即在课堂上进行理论讲授和在实验室进行操作实训的教学模式,强化技能训练,锻炼和培养学生的独立操作能力。

课程设计综合实训就是在课程教学结束后,将设计和实习合并在一起作为综合实训项目,设计制作一些比较简单电子产品,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给学生提供的一次挑战自己的机会,尽可能地开发学生的潜能。

经过不断探索和实践,在课程设计的过程前,要先给学生讲清课程综合实训的要求,把数字电子技术课程的知识结构划分为数字电子技术基础、组合逻辑电路项、时序逻辑电路、集成定时器、数字电子技术工程项目实践等五个模块,让学生自己确定符合要求的实训的选题和方案,并制定考核标准。在学生制作完毕后,要进行答辩和实结,最后给出成绩。

通过优化课程教学内容的实训方式,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多种方案的选择,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有效地提高学生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进行数字电子电路逻辑的设计时,要利用大型课程设计的方案可以体现该门课程与前后课程的衔接关系,并实现对前面所学内容的覆盖。设计的过程包括:制订设计方案、选择元器件、绘制电气原理图和接线图、编写设计报告书。由于课程设计的开放性,学生一定会积极参加设计。针对不同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和分析设计的能力,以“必需、够用”为原则,在课程设计中遇到问题,往往又会激发他们进行新知识的学习。可以提供多个课题,且“多定性少定量,多结果少过程”,一般规定每个课题至多2~3人,有效地避免学生选题集中或相互抄袭的现象。课题分为三个难度等级,突出实用性,学生可以任意选择,并力图使自己设计的电路尽可能地完美,而且会有一定的创意。尤其鼓励学生自行命题,注意本课程与其他相关课程的联系,但难度不能低于要求。电路也可以简化,他们就会对新课程的学习充满着期望。

实践教学是数字电子技术课程的重要教学环节,具有理论教学不可替代的作用,要培养学生的实践教学的目标有两点:

目标一:认知能力。就是对学生进行基本操作技能的培养,通过实际电路的演示开展启发式教学来完成。逻辑代数基础是数字电子技术的数学工具,实验是整个实践教学环节的基础,可以分为设计性实验和验证性实验。通常先给学生一个较大的系统进行演示,然后再特别强调要讲述的电路的功能,教师必须引导学生认知这些设计性内容,这就是设计性实验。验证性实验可以使学生了解器件功能和使用要求,在演示时,要验证每一个电路的功能,为进一步深入学习理论知识和能力培养奠定基础。

目标二:综合能力。设计性和验证性实验过多会使学生失去对实验的“神秘”感和探索欲望,有了数字电子技术的基础,就可以进行数字电路的分析与设计。比如做抢答器电路,现场把一个实际比赛用的抢答器功能演示给学生看,同时设置综合性、设计性、实践性实验,在观察和探索的基础上,通过教师的引导激发他们积极思维,可以增加实验的灵活性、创造性,学生争相使用抢答器中了解抢答器的功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的兴趣,学生初步地将所学到理论知识独立应用于实践上,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3、应用能力的培养及实施

一定要对学生进行工程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通常情况下,每当演示实用电路时,学生会表现出强烈的好奇心。可以运用虚拟、仿真等技术手段采用较为先进的EDA技术,从工程角度出发促使学生了解科研活动的全过程,一方面可以使实验更加接近工程实际,在演示电路后学生知道他们学完后就能把这些电路做出来,激发学生的参与性,增强学生的求知欲和科研意识,使理论与设计融为一体。另一方面通过接近工程实际的课题,让他们觉得这些知识非常有用,这能训练学生思维的逻辑性和独创性,学生们会表现得非常的兴奋,这时要使学生多方位多角度地观察、思考、探索和想象,学生在好奇心的驱动下会努力学习制作对应的功能电路,变被动接收为主动学习,会提出多种设想和解决问题的方案,这样就能培养学生的工程观念,进而建立有关概念,训练学生工程应用技能,达到培养学生的自主思维能力、创新制作能力的目的。

实践教学能力的培养,关键在于实践教学模式改革的实施。

实施一:完善综合应用体制。在技术能力的训练方面则以“ 基本—综合一应用一制作” 为主线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始终。生产实际中的电子技术大多属于综合知识的应用,将原来单一内容的多个实验进行整合,制作较好的多媒体课件,学生可以自己设计电路,用万能板连接电路或者制版机印制电路,增强实验的探索性和趣味性。利用现场实物图片、视频解说、Flas、仿真等表现手段进行教学,让学生自行动手实施,或在教师的启发下独立进行部分设计活动,如此一来,学生抛开了依赖性,对自己完成的有一定技术含量的实验电路,就有了一种成就感,从而可以轻松地理解数字电子技术课程中一些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

实施二:进行能力考核评价。为了推进学生进行电子产品制作以及引导学生更深一步学习,必须注重教学效果评价的考核方法,要能准确地评定民学生掌握的知识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必须要改变传统单一答卷考试的考核方法,这就需要多元化考核方式。学生在每一个教学实践性选题制作结束后,指导教师进行验收、考核,并给出成绩。采取理论答卷考试、口试、设计报告和作品相结合等多种方式,来考查学生是否全面而深入地进行独立设计与制作;在考核学生对知识的接受程度和理解能力时,看看学生能否融会贯通地把握问题的实质;口试实际是一种讨论交流的过程,重点考核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拓展掌握知识的空间。采用多元化考核方式能有效杜绝学生懒惰、抄袭他人成果的现象,教师可根据学生的成果与知识掌握的情况综合做出科学、公正的评定。

经过多年来数字电子技术实践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施,我们已经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新的实践教学模式,让学生可以得到了自主学习的锻炼。继续改革数字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实践教学环节在高职教育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顾力平.高职院校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05(11).

[2]张本文.数字逻辑课程教学改革设想[J].科技信息,2007(25).

[3]陈立香.“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教法新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4(36).

[4]曾志辉,杨晓邦.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新余高专学报,2007(6).

数字教育课题范文第9篇

【关键词】声乐教师;数字教学;技术能力;培养研究

中图分类号:G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12-0230-01

一、声乐教师数字教学技术能力培养的实际价值

从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出发,校园教育在践行“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同时,培育学生自理能力,促进学生自我发展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教育教学不再仅注重学生知识点的灌输,也注重学生素质能力的培养。现如今,科学教育体系中逐渐注重教育教学的引导作用,教职员工于教学开展中掌握良好的教学引导手段,将提升教育吸引力,确保教育教学的开展科学。当前,结合众多的教学方法构架情况,其基于数字技术的特点十分突出,这种可引发学生兴趣并促进知识具象化的技术手段,已经成为现代教学应用的重点内容,其不仅能活化现代教育课堂氛围,并且能促使知识点的具象化,可为学生理解知识,掌握知识,并应用知识提供技术支持。因此,声乐教育若想培育良好的声乐人才,教育者应具备良好的数字技术应用能力,可根据教育培养的需求调整教学手法,培育现代音乐人才。

二、声乐教师数字教学技术能力培养的科学方法

其一,培养教职员工应用数字技术的意识。众所周知,随着数字技术的普及与发展,现代教育体系中应用数字技术已经成为大势所趋。然而,数字技术如何与教育教学相结合,特别是与声乐教育之间有效契合,仍然需要教职人员不断尝试与探索才能形成。对此,教育组织在开展声乐教育之前,率先应对声乐教职人员的数字技术应用意识进行培育,以此来激发其应用数字技术意识,并逐步善用数字技术。对此,针对数字技术应用意识不强的声乐教育者,教育机构应根据实际情况开展相应的教育学习,利用教育讲座、教育论坛与教学参观,让声乐教职工了解数字技术应用的先进性与科学性,以此来激发其利用数字技术的兴趣。例如,教育单位联合教育局组织地方数字技术应用竞赛,选择数字技术应用优秀的声乐教育者开展公开课,邀请全地区教职员工参观与学习。

其二,创造教职员工应用数字技术的条件。确保教职员工,尤其是在声乐教职员工拥有相应的数字技术应用意识的基础上,现代校园为保证声乐教师可随心随意应用数字技术来培育学生学习能力,应注重于声乐教育方面加强数字技术的投入,以此来扶持声乐教师应用数字技术来教育学生。例如,组件数字化声乐教室,在教师内部添设数字录音设备,声音分析设备及可视化设备,以便声乐教师在指导学生音乐演唱之时可利用录音设备录制学生声音,并借助声音分析来明确学生在演唱中存在的不足,这有利于声乐教师通过数字技术的辅助来熟悉学生的基本情况,并通过数字设备反馈出的问题来有针对性的进行辅导教学。

其三,优化教职员工应用数字技术的技能。培养声乐教育者的数字技术应用意识,在优化现代校园数字技术应用环境的基础上,确保声乐教师真正利用数字技术,改革自身教育的关键是注重数字技术应用方法落实于教育者的教育能力中。对此,校园教育在优化声乐教师教育能力的过程中需注重再教育的科学开展,打造良好的再教育平台,定期聘请优秀的专业人才来培训教育者的数字技术应用能力,确保教育者在再教育的过程中熟练掌握。例如,与技术专业的高等学府进行沟通,专门成立教育者数字技术再教育课程,结合校园的实际环境组织相应的声乐教师进行脱产学习,以此来增强其数字技术应用能力,保证其在利用先进的设备时可以更加精准、高效地操作。再如,聘请专业的技术教育人才前往校园,了解教育者的实际教学需求,并针对教育者在数字技术上应用的不足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与指导,以此来保证教育者可以更熟练掌握数字技术。前者可确保数字技术掌握的科学、精准与扎实;而后者则更具针对性,对无法实现脱产再教育的校园来说是更好的再教育模式。

综上所述,声乐教师作为培养学生音乐素质,提升学生感性思维的重要引导者,其借助数字技术来开展教学,可保证自身教育内容更生动、更形象、更有感染力。因此,在现代教育体系中培育声乐教师应用数字技术的能力至关重要。对此,本文从提升意识、构建环境与培育能力三个角度出发,拟定声乐教师数字教学技术能力培养的方法,望以此来确保校园声乐开展科学,能培育出具备良好素养与扎实能力的声乐人才。

参考文献:

[1]郑永江.从“教学做合一”论高师声乐学生教师职业能力的培养[J].音乐创作,2016,(5):190-192.

[2]侯文杰.谈高师声乐教学对学生“教师综合能力”的早期培养[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5,(11):139-140.

数字教育课题范文第10篇

关键词:高职;包装技术与设计专业;职业拓展模块;构建与思考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5)05-0159-02

目前我国高职教育已经进入蓬勃发展的阶段,高职院校在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实践教学等多个方面均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为社会培养和输送了一大批面向生产和服务社会第一线的高级技术技能型人才。但同时,我们也清楚地看到,目前高职教育中普遍存在专业技术分割过细,知识结构相对单一,素质教育较为薄弱,文化修养相对狭窄等弊端,与现代社会对知识面广、适应力强、具有思辨和创新能力人才的需求存在一定的距离。高职教育所培养的学生并不应该仅仅是掌握某项技能和技术的“就业人”或是“操作工”,而且还应该是一个具有可持续发展潜力的“职业人”。这种具有自我发展素质的“职业人”的培养并不是依靠单纯的技术教育和职业培训所能完成的,必须将通识教育纳入其中。这既是教育的需求、社会的需求,更是个体长远发展的需求。

1 包装技术与设计专业知识和能力结构认识

包装技术与设计专业核心知识模块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包装设计能力,二是包装工艺技术能力。

1)包装设计能力。该模块主要是培养包装专业同学的包装设计能力,其设计能力一般涵盖两个方面,第一方面是印刷包装品表面的图文信息处理和图文设计与创作等。

2)包装工艺技术能力。两个方面主要是包装结构设计,涵盖了材料的选用,物理机械性能的测试以及造型的设计等。如图1所示。

2 专业通识教育设计的基本原则

1)提高通识教育课程规划的科学性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专业学生除了要学习专业技术工作,还要学习和掌握专业相关的信息技术及人文素养等。因此在人才培养方案设计时,除了设计专业技能知识的学习,还要开设部分通识课程。当然这部分内容可以设计为专业选修课程、也可以设计为公共必修课等。通识教育的设置一般由学校和专业根据人才培养的定位和后续可持续发展而定。在开设专业相关的通识教育课程和人文素养等相关课程时,应该适当考虑到院系和专业的师资、实训环境以及其他的教学资源等,只有在优势资源的基础上,才能优化资源配置,不至于形成生搬硬套的结果。另外作为职业院校,可以通过校企合作、校校合作等方式进行合作实施。

2)调整现有人才培养方案,促进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融合

通过调研和分析掌握温州地区、乃至浙江省省内的印刷企业人才开发和人才需求情况及国内开设印刷专业的高职院校通识教育发展现状及规律,把握高职印刷专业人才培养定位,积极调整现有的人才培养方案,增加更有利于拓展学生综合职业素养的课程,促进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的融合,改进学生现有的知识体系,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1)学生培养目标与通识教育理念

制订专业建设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培养大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适应区域经济和地方特色产业发展需要,使大学生毕业时成为具有创新精神、活跃思想、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建设人才。这是我校为培养学生的教学目标,只有通识教育模式,把科学文化知识和品德修养教育结合起来,提高大学生的素质能力,增强大学生创新思维和社会实践能力,使大学生成为既具有精通的专业知识,又具有广博的文化知识和正确的价值观等。在对大学生培养中,达成对通识教育的共识。

(2)挖掘通识教育的课程资源

根据学院和专业现有教学资源与专业特色,有针对性的开设部分人文素质教育,制定相应的政策和制度,在人才培养方案中,以提高学生的素质为目标,设置“通识教育课程”的要求,把通识教育选修课面向全校学生,利用通识教育选修课等方式,增强“人文身心素质”、“职业创新素质”、“社会能力素质”、“科研能力素质”等教学的关联性;加大小学分课程比重;显然,通过积极挖掘通识教育资源,引进校外通识教育人才,鼓励学生积极选修通识教育课程,为培养大学生成为通识人才奠定基础。

(3)通识教育与教师通识教育课程建设认真总结

加强通识教育教育改革,要从学校、专业等多个层面进行。同时要针对不同专业,不同教学资源等进行设计开发。目前很多职业院校采用了的措施有:小班化教学、多媒体授课和网络教学,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优势,以学生为本,利用和发挥学校现有教学资源的作用,为我校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建设搭建理论与实践互动的良性平台;聘请行业专家、企业技术管理人员进行专题讲座,开设通识教育选修课程等系列方式,拓宽和提升职业院校大学生人文素养和技能等。

3 包装专业技术通识教育的构思

近些年随着信息技术、自动控制技术和新材料等新技术的快速发展,目前已经有不少包装印刷企业引进和改进传统设备及工艺,加速数字化转型。包装印刷业正在快速地进入数字化时代,图文数字化、生产工艺数字化、设备操作数字化、生产经营管理数字化、营销网络化等。快速发展的行业,竞争也日趋激励,企业对技能型人才的要求与求职者的职业能力的差异矛盾也日趋明显,这就需要高校积极调整人才培养策略,培养更加适用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面对新工艺、新材料和新技术的不断更新,需要更多的思考,如何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和培养模式,设计更能贴合实际生产岗位能力需求的课程体系,培养高素质高级能人才。因此,只懂得包装专业基本职业能力,对于高技能高素质人才的培养远远不够,这就必须结合时代的发展以及学生成长的需要,为其设计开发一套职业拓展模块,丰富其专业知识外的系列辅助知识,以便于拓展其知识面,为其将来就业以及职业拓展等提供便利。

根据本校包装专业历年的毕业和就业情况而言,包装专业的同学几乎一半同学从事包装设计、平面设计、广告设计和印前图文图像处理等相关工作,为了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专业应该加强相关课题的设计和知识面的扩展,提升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等。 包装专业在此类课程设计时,除了传统的开设部分平面设计类课程,甚至应该开设部分立体设计的课程,同时需要结合企业对人才的需要,开设部分与理论配套的实训教学,通过实际案例进行仿真教学,在部分综合实训教学课程中,甚至可以引入社会订单进行课堂教学,提升同学们对客户需求的认识。类似的还有包装印刷能力的拓展、包装销售能力的拓展、生产管理能力的拓展等。

除了以上与专业直接相关的职业能力的培养之外,随着“互联网+”社会经营模式的不断深入,每个行业的同学必须了解网络信息社会的发展特点。专业在职业能力培养的时候也应该考虑到包装同学在网络设计能力的拓展教育等。尽量争取通过专业选修等方式,开设部分相关的入门课程,提升对时代信息发展的认识。

4 人文素养通识教育的构思

专业除了进行与专业相关的课程体系设计与拓展外,还应该适当的考虑高职学生的高的属性,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应该适当设置部分与人文素养等相关的课程,包括:人文身心素质、职业创新素质、社会能力素质、科研能力素质等,这样对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5 结束语

印刷包装专业在温州地区的高职院校具有较强的行业背景,探讨该专业高职院校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并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案或实施策略,更注重学习思考能力、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对于高职院校走内涵式发展道路,顺应当今社会终身化学习的要求,对于更好地服务专业教育和人才培养具有切实而重要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柏杨. 军医大学通识教育课程模式构建的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10.

[2]冯新华. 大学英语教师个人通识教育信念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

[3]杨颉. 大学通识教育课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

[4]常洁,袁爱雪. 高等学校通识教育存在的问题与思考[J]. 文史博览(理论),2011,12:85-88.

[5]袁芳. 师范大学通识教育课程设置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

[6]张艳茹. 博茨瓦纳大学通识教育:现状、特点与问题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3.

[7]周聆灵. 我国农林院校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1.

[8]余瑞君. 中国高校通识教育的探索:困境与对策[D].重庆大学,2014.

[9]黄俊杰. 大学通识教育中的主体觉醒与群体意识:教学理念与实践[J]. 高教发展与评估,2005,03:4-11.

上一篇:施工档案管理范文 下一篇:农资质量监管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