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师论文范文

时间:2023-02-27 18:31:00

数学教师论文

数学教师论文范文第1篇

本文作者:张彦春吴忆平韩仲明工作单位:乐山师范学院

(1)通过观摩一线专家教师的授课、说课以及在与专家教师的互动研讨中深化对课改理念的认识,拓宽课改实施思路。(2)通过培训学习专家教师先进的教育手段和方法,激发受培教师探索先进理念向课堂落实的内驱力,促进农村教师从“经验型”向“反思型”转化。(3)通过讲座和报告,聚焦课堂,以案例、问题分析为载体探索农村中学有效数学课堂的途径,引导教师从有效设计,教学反思等角度提升专业水平,走上专业自主发展的道路。围绕教学,内容设置模块化为了实现培训目标,我们把农村初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性探索作为送教培训的核心主题。并且把为时两天半的培训内容设计成五个模块。考虑到概念是数学命题、数学推理的基础,数学概念课是数学教学的基本课型。在数学概念的教学中,“掐头去尾烧中段”,不讲背景、不突出概念的产生形成过程,过于强调应用,在农村中学这种现象比较突出,因此我们把数学概念有效教学研究作为第一个模块,培训重点定位在数学概念教学的结构过程与环节设计。数学命题(公式、定理、法则、性质)教学是另外一种基本数学课型,在数学命题教学中,教师不愿意把时间花在命题的产生形成过程上,缺乏从感性到理性,探索、猜想、验证、论证的过程,学生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因此我们把第二个模块设计为数学命题的有效教学研究,着力解决命题教学设计过程。农村中学数学教师应用多媒体辅助数学教学的能力普遍不足以及存在操作和认识上的一些误区,第三个模块主题设定为多媒体辅助数学教学有效性研究。模块四的主题为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研究,主要针对农村中学数学课堂中,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或缺失或流于形式、浮于表面的现象。模块五则是针对农村初中数学教学中低效现象以及教师教学设计能力不足,首席专家以案例和问题分析为载体进行理论分析和讲座。注重实效,培训形式多样化1.同课异构研究课对于概念教学和命题教学研究两个模块,我们采用同课异构研究课的形式予以展开。首先在充分与受培方沟通的基础上,选定课题,学员教师人人预设,在此基础之上由学员代表教师与来自一线的专家教师针对同一课题同台上课、说课,然后是专家教师引领下的议课并归纳出概念课和命题课教学设计的基本结构和设计要点,最后是学员教师完善之前的预案活动。从预设到观摩同行教师课堂,再到专家引领下的议课和进一步完善预设,这一过程既体现了“做中学”“知行合一”的成人学习特征,也体现了“同伴互教”(peercoach-ing)和“资深教师辅导”(men-toring)的策略。针对同一课题的不同教学过程更有利于触发教师对一些“习以为常”的教学现象的深层次思考和反思,特别是在与专家教师课堂的比较和对照中有利于深化受培教师新课程改革、素质教育的理念、拓宽新课程实施的途径和思路,发展教师关于数学教学的内容知识。2.主题研讨对于大多数农村数学教师,他们习惯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和手段,像小组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利用多媒体有效辅助数学教学既缺乏相应实践上的尝试和探索,也缺乏理论上的认识。因此对于小组合作学习、多媒体辅助数学有效教学两个模块,我们采用主题研讨的形式予以实施。主要流程包括:专家教师示范教学,设定议题下的议课讨论,专家教师的微型讲座。专家教师围绕确定的课题借班上课,通过课堂展示诸如探究性问题设计、小组合作学习中课堂组织与调控、教学反馈、学生落实以及多媒体辅助与传统教学媒体的有效结合等策略,受培教师实现观摩性学习。在议课讨论环节,围绕设定的议题送教专家团队与受培学员共同议课,引发受培教师对探究性学习、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价值、策略的探讨以实现他人教学经验的借鉴性转化和自身经验的批判性反省。微型讲座则是专家教师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和相关理论研究成果进一步梳理、归纳相应主题的教学策略和方法,发展教师关于教学策略和媒体的知识。3.专题讲座专题理论讲座是送教团队首席专家针对农村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普遍问题和农村教师的实际需要,通过案例分析、教学理论梳理等形式展开。针对农村初中数学教学中存在低效以及不少农村数学教师教学设计的意识薄弱、教学设计的能力不足,更缺乏教学后的主动反思过程,我们把农村初中有效教学设计作为专题讲座的主题。引导教师从经验性的备课走向教学设计,并针对教学情境的设计、问题链的设计以及教学反馈的设计结合具体教学案例给出策略建议,引导教师关注教学的有效性,从积极主动的实践和有效的反思等角度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培训有实效,学员满意度高为了掌握第一手的反馈信息,不断提高送教培训的质量,每一地送教工作结束后,我们都对学员进行问卷调查。以自贡为例,送教团队印制了100份问卷调查表,在培训结束时随机发放给受培教师,我们对回收的有效的81份问卷调查表进行了统计。在对培训的总体看法一栏,选择满意或很满意的教师超过90%,没有教师选择不满意;在对培训内容的看法一栏,超过90%的教师选择了适合或很适合,没有选择不适合的;在对培训的总体收获(多选)一栏,87%的教师认为本次培训学到了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的途径和方法,80%的教师认为学到了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了工作热情。在学员的意见和建议一栏,不少教师认为这样的送教培训形式非常好,希望多举办这样的活动。

高师院校参与地方送教培训的价值和意义高师院校参与地方送教培训农村教师的工作既体现了高校服务地方教育发展,同时对高师院校本身来说也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长期以来高师院校的教师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工作都存在“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现象,参与地方送教培训工作使得高校教师、从事教育理论研究的专家们必须要走进中小学课堂,了解和研究中小学教师的实际困惑与需求,这一过程既有利于密切高校与中小学的联系,也为高师院校反思和改革师范生培养模式,探索新形势下教师教育和培训的有效途径提供了很好的途径。另一方面,送教培训发挥了高校教师教育理论研究的优势,使最新的教育理论研究成果有机会与中小学教育实践有机结合,同时中小学教育中鲜活的案例、成功教学经验以及中小学教师的困惑也为高校教师从事教育理论研究提供了素材和源泉。构建高校教师、骨干教师和农村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送教培训时间一般都比较短,在短短的两三天时间里,每天都有明确的主题和任务,而留给学员自己思考、尝试操作的时间和空间相对较少。为了避免“培训时激动,回去后没有行动”的尴尬,真正为农村教师专业成长提供支撑,我们认为可以通过建立长效的送教培训机制,构建高校教师、骨干教师和农村教师组成的“专业发展共同体”,实施三年为一周期的送教培训。培训形式既有定期的集中送教培训,又有培训学员短期的随一线专家教师跟班学习;既有送教专家团队深入学员课堂巡回指导,又充分发挥网络聊天室、QQ群、MSN等即时通讯工具对受培学员的日常教学问题进行会诊解决[2],充分发挥各自所长,专家教师和受培学员都在这一过程中实现自我提升和专业成长。建立一线专家教师资源库送教培训是农村教师欢迎的、符合农村教师特征的一种有效培训方式。送教培训的成功与否,一线专家教师是关键。省级送教培训,由于其规格相对较高,因此一线专家选择应该站在全省的高度来进行选拔,将那些符合送教培训各方面条件“特质”的一线专家选构建送教培训专家教师资源库,并与之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在送教培训实施时,可以根据对方需要和特点组建不同特点的送教团队。

数学教师论文范文第2篇

一、 确定教研内容,提高自身业务水平。

教研的内容决定着老师们业务水平发展的方向,对于自身素质的提高起着关键性的影响,本着为教师们负责任的态度,我们在学期初组织数学教师们再次认真学习数学组的主课题《初中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探究和实践》,在领会学校主课题课题方案的基础上,让每位数学教师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本学期自己的课题研究方向及内容。在随后的教学工作中每位数学教师将自己的课题研究工作落实于每一节数学课、每一次数学活动中。教研组也能每月组织教师们交流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好的做法及探讨实践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在一次次的实践和交流中,教师们的教学业务能力有了很大提高,而且能针对自己的薄弱之处进行相关的学习和进修,促使自己的教科研能力不断提高。

二、 从思想、理论着手,实践课程改革。

思想的不到位课程改革的实践则为夸夸其谈、蜻蜓点水,仅在于局面的方位上进行着。因此本学期我们鼓励老师们采取“多阅读、多反思、多执笔”的方法,不断促进对课程改革(本工作总结来源于)实质内容的进一步领悟,利用好学校的网络资源,经常上网浏览、查阅相关的材料,及时了解课改动态,扩大自身的视野,通过多渠道多方位地提高自身的理论素养,以便更好服务于课改实践。本学期中教研组两次组织数学教师参加数学教学案例和数学论文评比活动,在一次次参评过程中,教师们及时总结自己的教学实践工作,不断反思,不断进取。

三、 紧抓课堂教学,为创建作好充分准备。

课堂教学是主渠道、主阵地,是教学教研工作的重中之重,扎实而有效地开展课堂教学,不仅为教师们才能的施展提供了一个自我挑战的舞台,更是培养、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学习实践基地。为此我们提倡教师利用课余时间多多阅读相关教育刊物上的教学实例,组织教师们去其他兄弟学校听课及请名师来校上课、指导,尽可能地为老师们提供一个学习、扩展的学习空间。特别是我们教研组的李小芳老师所执教的《统计初步》一课获得学校第二届教研节创新优质课,史小荣老师在县教科研成果展示课获一等奖。在学校教导处的组织下,全体数学教师们为学校在第二届教研节积极开展教科研活动。分年级采用集体备课和个人独立备课的方式,深入钻研教材,精心设计教案。教研组再安排全体数学教师开展观摩课活动,从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教师个人业务能力等全方位的进行指导,努力提高了每位教师个人的综合授课能力。附教师论文获奖情况:史小荣国家级一篇,市级二篇,县级三篇。李小芳、徐国荣、徐志宏市级各一篇。卢春、黄璇、孙雪蓉县级各两篇。

四、 存在的不足及今后努力的方向

我们教师们的听课及评课的基本功仍有待于进步,对于听课的方向、听课前准备以及听课时所要观察的要领(即:听什么?看什么?想什么?)这三个问题都不能很好地掌握;再者我们评课仍较停留在点上,未能从全面的进行综合分析评课。

方向:采用每次开课由一位教师做为主评,其他老师做为辅评以提高评课的能力。还可以多观看名教师的教学课堂录像,再让老师们对所观看的录像做出综合的评析及谈谈自己的若干建议。

数学教师论文范文第3篇

我省高中数学课程改革自2005年开始,经历了初期的认识与探索、中期的总结与深化、后期的反思等阶段。广大教师努力按高中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积极地进行课程改革实验,在教学方式、学习方式、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了多方面探索。

为了保证高中数学课程改革顺利进行、及时总结课改经验、深化课程改革,省教研室先后举办了多次培训与教研活动。除了每年的各级培训外,还分别在扬州(2004年)、盱眙(2005年)、盐城(2006年)、无锡(2007年)、苏州(2008年)、江宁(2010年)等地举办了等大型研讨会。为解决课改疑难问题,2005年至今,先后成功举办了8届特级教师研讨会;为了探索课堂教学,先后举办了5届青年教师优秀课观摩与评比活动;为总结课程改革经验与成果,先后举办了4届优秀论文与教学设计评选;为促进青年骨干教师迅速成长,先后举办了2期青年骨干教师研修活动;等等。这些高质量的教研活动,既是宣传,又是培训;既是总结,又是推广;既是交流,又是示范;既提出问题,又解决问题。这些活动为全省高中数学课程改革的顺利推进与深化发挥了重要作用。

为了解我省高中数学教学情况,进一步深化高中数学课程改革,促进我省高中数学教学迈上新的台阶,我们组织了全省高中数学教学情况调研。调查方式包括网上问卷调查(参与教师共有5615位),对苏州、扬州、宿迁等三市的区、县高中数学教研员和部分教师进行面对面访谈,召开部分教师、学生座谈会等。

调研表明,7年的高中数学课程改革,我省高中数学课程与教学在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行为、教学研究、教学评价、资源开发与利用和教师发展等方面发生很大的变化,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1.教师的教学观念有一定转变。

调查表明,课改后,我省高中数学教师教学理念有一定的转变。首先表现为教师对数学的核心价值有深入的认识;其次,对于教材的认识,多数教师认为教材是教学的重要资源而非唯一依据;第三,在叙述技能目标时,多数教师使用“模仿”“概述”等过程动词。

2.教师教学行为有一定转变。

课改后,教师对学生的了解与关注增多。教师在继承我国传统优秀教学经验的同时,在教学行为方面有较大的改观。无论是在备课、上课,还是在管理与指导学生方面,教师的教学行为都积极贯彻课程标准倡导的理念。首先,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主动依据课程标准和教学要求;第二,在备课时,更多地研究教材、学生、教法;第三,课堂上,当学生的观点与教材不一致时,教师鼓励学生讨论,肯定学生的大胆质疑精神,但更重视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态度;第四,在课堂上,当学生指出教师的错误时,绝大多数教师会采取“表扬学生,欣然接受”或者“肯定学生的做法,与学生讨论是非曲直”;第五,教师课堂上讲授时间一般在20-40分钟,尽量给学生留有自主空间;第六,多数教师认为讲授法是一种最经济、最常用的教学方法,但讲授法要特别注意语言的生动性,启发性在其次;第七,多数教师能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确定是否使用讨论法,并关注主题的选择、讨论的组织形式等。此外,善于利用网络资源,在网络教室等场所上课频率较高。

3.教学研究广泛深入。

调研表明,本次高中数学课程改革,我省高中数学教师在教学研究方面成绩卓著。广大教师在课堂模式创新、课程标准实验研究、新教材研究、学习研究、考试评价研究等方面进行广泛而深入的探索,取得了很多进展。

在日常教学研究方面,广大教师针对数学课程标准提出的新理念进行研究,一方面结合课堂教学,实现教学方式的转变,另一方面,在问题情境的设计、问题提出、学生活动的设计等方面进行细微的研究,使课堂教学的每个环节都得到落实。

由于广大教师认真深入的研究,近8年来,我省高中数学教师在全国各大刊物上发表了大量的高质量的论文,《数学通报》《中学数学教学参考》等核心期刊每期都有约三分之一的篇幅登载我省教师论文,乃至高中数学刊物流传“无苏不成刊”的美谈。

在进行课堂教学、教材研究的同时,我省高中数学教师积极申报各级各类课题进行研究,每届批准的课题(省教育科学规划批准课题、省教研课题、省教育学会课题、各大市课题等)中都有大量的高中数学课题。

4.教师专业化发展迅速。

课程改革不仅使学生受益,同时为广大教师提供非常多的发展机会与平台。借助于课程改革,广大数学教师专业发展迅速。

课改后,各种培训、教研、学习机会增多,每年各所学校都有多位教师参加省级以上培训(或教研活动、会议),多数地区的教师参加市级全员培训,每位教师都要参加日常的校级研修活动。这些培训(教研活动、会议等)由课程标准组、教材组、高校、特级教师、教研员、骨干教师等多方面专家进行讲座、交流,扩大了一线教师的学习机会与眼界,更新他们的教学理念,带给他们教学经验与技能。

特级教师、教授级高级教师、各市的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等高水平的教师在高中数学课程改革过程中不仅发挥带头、引领作用,同时他们自身也得到迅速发展。从2005年开始,全省共召开了8届特级教师研讨会(高级论坛),广泛讨论、决策课改中出现的问题,如选修课开设、教学要求制订、校本研修、教研文化、高考命题等,同时,在参与讨论的过程中,这些教师对这些疑难问题有了深入的认识,自身也得到发展。

在本次课程改革过程中,青年教师获得发展的机会更多。除了各种培训、研修、会议外,校本研修活动多是以青年教师的发展为主要内容的。每2年举行一次青年教师优秀课观摩与评比活动,每3年举行一次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每2年举行一次优秀论文、优秀教学设计评选等活动,都是以青年教师为主要对象的。可以说,课改为青年教师成长提供了非常多的平台。

同时,我们也要承认,高中数学课程改革也遇到很多疑难问题,有的在课程改革过程中已经或正在解决,有的至今还没有完全解决。

(李善良)

问题呈现

本次调查表明,以下问题在目前高中数学教学及研究中仍比较突出。

1.对教学目标的认识与落实不均衡。

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提出了“三维目标”。而三维目标是什么?怎样确定三维目标?如何实现三维目标?这些问题对于许多教师来说还是模糊的。实际教学中,往往出现割裂三维目标的“高大全”“空泛美”等现象,最终导致教学目标落空。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实现知识技能教学与能力发展、情感发展同步进行的问题,尤为突出。

2.教学设计存在“三多三少”。

有效教学成为近年来的热点话题,而教学设计是有效教学的前提与保证。国际上教学设计的研究已经进行多年,提出了许多思想、理论、案例,教学设计已经成为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

课改后,高中数学教学设计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但由于我国数学教学受传统思想及应试教育影响较大,高中数学教学设计中仍存在“三多三少”的问题:即关注结论的多,关注过程的少;关注教师的教多,关注学生的学少;教师讲的多,学生思考的少。

3.学生作业与负担过重。

在高中数学教学实践中,科学、有度、优质的作业不仅能充分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作业对数学知识落实、能力培养和品格养成的有效功能,同时教师也能借助作业了解学生在发展中的需求,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升数学素质。

北师大肖川教授曾说:“作业是教师精心准备的送给孩子的一个礼物。”然而在当前教育还没有完全摆脱应试教育框架的背景下,高中数学课改的理想目标与教学现实还存在着一定差距,数学作业的理念、内容、形式和模式都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学生作业负担过重且效率低下。

高中生对数学作业态度的抽样调查结果是:“乐于完成”的占35.63%,“感到厌烦但能独立完成”的占49.79%,“感到厌烦经常抄袭”的占12.50%,“感到厌烦不完成作业”的占2.08%。也就是说,大多数学生(占64.38%)对数学作业感到厌烦,可见这样的作业效果必然是低效甚至无效的。这与当前教育改革强调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价值取向是相背离的。

4.教学评价功能单一化。

早在2004年就有专家建议:“考试评价已经越来越成为课程改革向深层次推进的瓶颈。……不改革现行的考试,课程改革就会寸步难行,教学改革也容易流于形式。”[1]我国的教学评价实际上早就出现功能单一化倾向,直到今天也没有彻底改变,也难以改变。尽管教育部出台了《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但由于受高考限制,许多地方的中考虽由地级市组织,但均为高考做准备,因此还是陷入了恶性循环,难以自拔:

教学评价=学生成绩的评价=考试的评价=高考、中考的评价

分数至上,学生“排队”现象难以禁止。一些基层教育部门、学校领导与教师采用的仍然是原有的评价标准。升学率、学习成绩依然是评价的主要标准。

5.校本教研普遍缺少行动研究。

校本教研活动对于教学、教师专业成长、研究、特色建设等方面具有重要影响作用。传统的校本教研活动以集体备课为主,定期开展一些以公开课为主的研讨活动。虽然这些教研活动对于教学研究确实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由于形式单调、教师参与程度低,其效果并不十分明显。课改后,由于需要学习、吸收大量的课改理念、改革文件和先进经验,各地组织了大量的以教师培训为主的校本研修活动。但随着课改的深入,这种校本教研活动的效果越来越低。而更为有效的校本教研活动,特别是行动研究,在广大学校却很少。

【注释】

[1]余文森,吴刚平.新课程的深化与反思[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95.

数学教师论文范文第4篇

一、数学教学设计论文的素材选择与创新来源

数学教师论文的写作,教学设计活动是一个非常好的主题.因为,每个教师在每一个工作日中的每一节数学课,都需要就某一个教学的知识点,结合自己面临的具体学生的数学现实,思考如何进行教学设计活动,从而设计出教学活动的程序,并且能够在实践中获得检验.当教师根据学生的特点,对那个知识点的细致入微、深刻见底的分析活动时,肯定会打磨出思想的火花.如此,每个教师对知识的深刻认识、对学生心理活动的理解,会获得独一无二的体验,这些正是教师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创新素材的源泉,同时,它也直接决定一篇教学设计论文主题的深度,因此是写作数学教学设计论文的一个支点.数学教学设计活动目标的生命所系与力量所在,归根到底是最大限度地发挥数学知识的教育价值.王策三先生说:“知识好比一个百宝箱,里面藏了大量的珍宝;不仅含有关于客观事物的特性与规律,而且含有人类主观能力、思想、情感、价值观等精神力量、品质与态度.因为知识是人类历史实践、认识活动的结果凝结在里面的,因而更含有知识原始获得的实践认识活动方式和过程.”因此,教学设计所要达到的目的,就是将数学知识中所隐含的价值要素,从知识原创者的思想中转化到学生的思想中去,但是,这种转化活动不可能自行地发生,学生不可能简单地拿去.学生如何拿,一定需离不开教师的帮助.接着,王先生还说过:“要将知识中的这些育人价值挖掘出来,就要将知识打开,即把知识原创者的实践认识活动方式和过程(这种‘知识打开’的过程,本文称之为‘教材分析’———作者注),加以还原、展开、重演、再现,使学生与人类总体‘相遇’.”[1]然后,依据打开的知识要素,揣摩学生发生知识认识时的可能心理活动环节(本文称之为“学情分析”),将“教材分析”获得知识要素所组成的环节,比对学生发生知识(要素及其组成环节)的心理环节,进行专门设计、简化、典型化,如缩短过程、平易难度、精简多余等.如此,以保证学生可以比较顺利地再创造出知识原创者已经发现的知识,并且通过再创造的过程,将知识原创者的主观能力、思想、情感、价值观等精神力量、品质与态度转移到学生的思维结构中去,[2]启发学生从知识学习过程中获得最大的教益.这样,在“教材分析”与“学情分析”的基础上,这种“专门设计、简化、典型化”的教学设计活动是一种教学实践的操作过程,是将“将知识原创者的主观能力、思想、情感、价值观等精神力量、品质与态度转移到学生的思维结构中去”的现实操作性程序的实现过程,具体对教师来说,如果是独立思考而生成,则其中一定具有这个教师的个性见解、观念与行为,一定具有独到之处,于是,它又是创新的一个源头.这种教学设计行为活动的素材也是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源泉,是教学设计论文写作的又一个支点.因此,教学设计论文写作,至少在“教材分析”、“学情分析”与“教学设计行为活动”过程中,数学教师具有得天独厚、取之不竭的创新资源.为了说明问题,笔者举自己从数学教学设计活动到论文写作的一个例子.记得,笔者第一次教授“数轴”定义是在1983年刚站到讲台上,谈不上对“数轴”有多深刻的理解,教学设计时,就回想起自己学习“数轴”时教师的教学情景,他采用了“温度计”作为类比的实物,那时,对于这些东西没有辨别能力,当然也不可能往深处想,那就是依葫芦画瓢.直到1987年,县级数学竞赛的一道填空题:“数轴‘正方向’的作用是______.”我校选手全军覆没,使笔者意识到我们的“数轴”定义教学肯定存在问题,并一直受它所困扰.有一天夜里醒来,又想到了“数轴”定义的问题,突然明白了所谓“数轴”不就是将有理数用一直线上的点来表示吗?那么,引入“三要素”不就是保证每一个有理数都可以用这条直线上的一个精确的点表示吗?(“教材分析”结果提示了“学情分析”)如此,笔者加深了理解它的层次,弄清了有理数与“数轴”间的联系.但这还只是对数轴定义的一种理解,如何通过“专门设计、简化、典型化”教学活动,体现对教材的这种理解转化为引导学生发生“数轴”定义的心理活动过程呢?由此,推敲学生发生“数轴”定义心理活动环节,发现有理数由负有理数、零与正有理数三个不同类型所构成,学生发生认识活动是“由特殊到一般”的方式展开心理活动的,在这三种类型的有理数中,数0特殊,可以任取直线上点O表示,构造出“原点”;以此为支点,由目标(呈观念形态)的导向,可以依次构造“正方向”与“单位长度”;从而,理清了学生发生“数轴”概念的心理活动环节(“学情分析”结果).“教材分析”与“学情分析”的创新资源的取得,为教学设计活动奠定了基础,创新的教学设计环节也就呼之欲出.于是,笔者生成了如下的教学设计活动过程:师:有理数组成:负有理数;零;正有理数.(板书)师;今天,可以用一直线上的点表示有理数吗?生1:负数、正数无限多,零只一个,在MN上任取一点O,规定它表示零(如图1).师:如此,点O将直线MN分成三部分,自身表示0,称点O为“原点”.于是,负数、正数该由射线OM和射线ON(除端点O)上的点来表示.究竟哪一条射线上的点表示负数,哪一条射线上的点表示正数呢?(学生想出许多区分方案)师:这些方案中,哪种更简单实用?生:用箭头!师:在图1的直线MN上,画一个箭头.规定,用具有箭头的射线上的点表示正数.称箭头为“正方向”(如图2).师:在图3中如何表示有理数+2?(两个同学选择点A和点B,都声称表示+2)师:哪一个点真正表示+2?(学生决定用一把“尺子”裁决,以原点O为起点,在具有正方向的那条射线上用尺子量两次,规定“尺子”落脚的终点C表示+2.如图4)师:“尺子”是一个度量长度的“单位”,称之为“单位长度”.到此,我们可以给这条特殊直线起一个名字了.生:规定了原点、正方向与长度单位的直线叫数轴.[3]笔者花费了很长时间的思考,理解了知识的本质结构;同时,比较正确地估计了学生发生认识“数轴定义”活动的心理环节;并且,依据“教材分析”与“学情分析”所得到的材料,设计出了具体的、有效的教学活动过程.由于笔者对知识的理解具有创新性、设计的教学活动环节也具有创新性,写成论文后,在2014年10月4日投稿到《中学数学教学参考》(中),2014年12月便发表了.由此,我们看到了写作数学教学设计论文,教师在教学上大做功夫的重要性,对知识结构的创新理解,对学生发生具体知识的心理环节的创新推测,才有可能产生出创新的教学设计活动,这些为论文写作提供了创新的素材,满足了论文内涵的创新要求.

二、数学教学设计论文表达形式框架的建构

当我们谈到数学教学设计论文框架的时候,一般理解是论文的规范性格式,各个杂志都有自己的要求,毕业论文也有自己的要求,它是一种有据可查的规定了的形式,这当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但是,正因为如此,笔者认为,它是比较好解决的.本文所说的论文框架,主要是指作者拥有了材料之后,由于材料特点不同,作者必须要个性化地选择论文的表达形式,才能适应于材料的要求,本文从这个方面来进行探讨与研究.对于初学数学教学设计论文的教师来说,论文写作是一项非常高的综合性要求.在写作论文时,数学教师只具有了理解知识、理解学生,获得创新设计活动,形成写作要求的几个必要支点是不够的,还要吸收或优化自己的教学观念,提高论文主题的深度,提炼素材得到核心要素,锤炼自己的文字表达能力.当一篇数学教学设计论文(其他论文也是一样)有创新的素材、有深刻的主题思想、有优化的观念,还要具有合理的行文框架、有良好的表达文采时,读者读之为其动容,从而可以感动读者,影响读者,提高读者的认识与素养.在这些数学教学设计论文写作的基本素养要素中,例如,思想的深刻性、观念的前瞻性、文辞的准确性等素养的形成,绝非一朝一夕就能一蹴而就的,需要作者长时间磨练.对此,笔者具有深刻的体会,在《潜心自我教育实现专业成长》一文中,笔者写道,“由于常年教学,积累了一定的教育教学经验,在北师大,经过许多老师的指导(特别是郇中丹老师),自己又是如饥似渴地进行了大量的阅读.经验—理论—写作,循环反复.激活了自己的潜能,使得我所拥有的知识,让我的视界开阔了,观念更新了,理解力加强了”.[4]因此,需要广大教师长时间的不懈努力,这里以本文的写作框架安排为例,主要谈谈论文形式框架的建构.本文的主题是关于论文写作的,它的一个限制是专论关于数学教学设计论文的写作,于是,它的几个一级标题自然就是论文写作,这一主题的展开在于三个方面,其一,教学设计论文写作的内容,我们用了“数学教学设计论文的素材选择与创新来源”作为第一个一级标题;其二,教学设计论文写作的形式,我们用了“数学教学设计论文的合理表达形式框架的建构”作为第二个一级标题;其三,为了更为深入地揭示教学设计论文写作的规律,我们还要探讨写作内容与形式的关系,于是,我们用了“数学教学设计论文写作时应处理好内容与形式的关系”作为第三个一级标题;其四,得出结论,我们用了“结语”作为第四个一级标题.这四个一级标题构成了本文的框架架构.建构论文合理的框架最基本的要求就是逻辑性,它的最明显的体现,就是论文的一级标题应该是论文题目(主题)一系列的分解,主题通过这些一级标题来驾驭作者通过自己的现实研究发现的材料,或者是通过阅读占有了他人的研究成果,并将自己研究材料与他人发现的成果有效地统一起来;为了表达的条理性,还需要将一级标题分析为几个要点的二级标题,以驾驭相关材料的不同性质,由此,将作者发现的材料具有逻辑性地组织起来,为自己的主题所用.如此,虽然作者占有的材料可能头绪纷繁、彼此之间的联系未必紧密,在写作时,除通过主题与标题加以精心选择以外,标题及其构成的框架的适应性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数学教学设计论文写作时应处理好内容与形式的关系

数学教学设计论文(其他文章也是一样)写作时,好的论文,内容的深与形式的美互相吸引,相辅相成,犹如双璧生辉.在内容与形式的关系中,内容决定了形式,形式反映着内容,因此,内容是第一位的,处于矛盾的主要方面;没有创新的内容,就一定是拾人牙慧,绝不能形成深刻的主题,写出的论文自然价值不高,或根本就没有价值,在此情况下,再好的形式也是白费,它不会为论文增色;同时,选择论文的表达也会反作用于内容,当作者占有了详实的研究成果与创新材料,如果找不到合适的形式来表达,或者表达形式凌乱,词不达意,缺少文采,那也很难影响读者,使读者读起来就比较地费劲,其实就会损害比较有价值的论文内容.初学写作的教师宜于从精心选择内容着手,就某一个需要教学的知识点,认真思考,找到自己独到的见解,依据学生的心理活动过程,将这种独到的见解设计出独到的教学流程,从而占有一手材料,这些材料正是教学创新之所在,应该符合论文的深刻主题的要求,本身就已经具备了感人的力量,记下来,就是有价值的文字,此时,再考虑针对具体内容的表达形式,一定会成为一篇很好的论文.例如,笔者的“数轴定义”教学设计活动过程,由于笔者分析知识与分析学情得到的见解的深刻性与创造性,同时,找到突出体现两者的教学设计活动过程,将其实录下来的这种表达形式就具有感人肺腑的力量,因此,写作时,稍作调整,就构成了数学教学设计论文的合适的组成部分.对于初学写作的教师,不宜于从形式出发,即首先构建出论文的框架,然后选择内容充实框架.如此做法,就有可能放纵论文的内容,在没有充分揭示数学内容的本质、洞察内容的深层次结构的情况下,当然也不可能获得有效的教学设计环节,这样,写作时就没有创新可言,所得到的往往是拼凑文字、言不达意的结果,写出的论文很难体现数学知识的教育价值,也更难发挥数学知识的教育价值;如此,研究成果很难得到编辑的承认,从实用的视角上看,作者就会产生劳而无功的结果.不过,需要指出的是,对初学写作的教师积累研究经验,在练笔的过程中是有价值的,因为通过退稿后的反思,它为通向真正的教学设计研究与教学设计论文写作提供了一条有意义的途径.初学写作不宜于从论文形式框架出发的另一个原因在于,严格地说来,作为一线数学教师的论文写作的目的,并不是为写作而写作的;数学教学设计论文写作的主要目标是通过追求论文的发表来提高自己的研究能力,进而提高自己的教学设计水平,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最大限度地发挥数学知识资源的教育价值.如此,如果从论文的形式框架出发,作者就有可能忽视对知识、学情的深入分析与理解,放纵在就某一知识点与具体学生的数学现实的教学设计本身的研究,将教学设计论文写作变成了某种程度上的文字游戏,而没有实质的创新内容,这是得不偿失的.总之,初学写作者在写作时,一定要做好对内容的占有工作,当我们对一个知识点的理解深刻,对学情分析到位,具有成熟的体验,优化的观念,并且通过实施教学设计的活动加以检验与反思,获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这时,选择合适的表达形式框架,用以驾驭这些材料,写出来的论文才有可能感动自己、感动编辑,最终感动读者.只有当我们具有了基本的写作基本素养与体验后,可以从内容与形势框架两方面加以平衡性思考,展开写作活动,充分利用内容的决定作用与形式框架的反作用的相互关联,实现最优化的写作活动目标.

四、结语

杜甫在《偶题》一诗中云: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学习数学教学设计论文写作,可以提高广大数学教师的综合素质,这些素质的要素具体表现为:其一,提高教师观察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敏锐性;其二,提高教师估计、推测学生发生数学知识心理活动的颖悟性,从而提高与学生进行“心理换位”的能力;其三,提高教师数学教学设计的有效性;其四,提高论文写作的谋篇布局的组织材料的能力等.掌握写作素材的选择、突出主题的手段,选择驾驭素材的表达框架,处理好素材与表达框架之间的关系,是初学写作的教师学习写作的基本技巧要求.对此,我们立志于在数学教育教学上有所成就的教师,应该思之再思,慎之又慎!

参考文献:

1.王策三.认真对待“轻视知识”的教育思潮———再评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提法的讨论[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4(7).

2.张昆.函数概念教学的哲学思考———基于一种可操作的设计程序的研究[J].中学数学杂志,2016(3).

3.张昆.同课复构:提升教学设计水平的重要途径———以“数轴的定义”教学为例[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中),2014(12).

4.张昆.潜心自我教育实践专业成长———一个边远农村教师发展的心路历程[J].中国教师(上半月),2012(8).

数学教师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新课程 高中数学 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5)04-0169-01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课堂教学是学生在校期间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主阵地,也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主渠道。在课堂改革的今天,学生不是消极被动的受教育者,而是自觉的积极的参加者,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只有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征与知识水平状况,创设符合和适应学生学习的情境,才能使学生积极参与,主动去获取知识,自觉地训练技能,以达到教学的目的。

一、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数学的习惯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那么同学们如何培养自己的学习数学的兴趣呢?学习数学总要带着问题和自己的想法去学习,对所学数学知识产生了疑问,会引起自己的好奇心。上课前要准好一切,并能专注于教师的开头,配合教师论文讲课,经常将自己的思路与教师讲的进行对比,试试看有没有其他可能性,有没有比老师更好、更简便的方法。思考问题要注意归纳、总结,挖掘自己的学习替力,提高自己的思维水平,还要注意把数学问题回到实际中去理解,这样才能使自己所学知切实可靠。习惯是经过重复练习而巩固下来的稳重持久的条件反射和自然需要。建立良好的学习数学习惯,会使自己学习感到有序而轻松。高中数学的良好习惯应是:多质疑、勤思考、好动手、重归纳、注意应用。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要把教师所传授的知识翻译成为自己的特殊语言,并永久记忆在自己的脑海中。另外还要保证每天有一定的自学时间,以便加宽知识面和培养自己再学习能力。

二、切实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训练

众所周知,近年来数学试题的新颖性、灵活性越来越强,不少师生把主要精力放在难度较大的综合题上,认为只有通过解决难题才能培养能力,因而相对地忽视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的教学。教学中急急忙忙把公式、定理推证拿出来,或草草讲一道例题就通过大量的题目来训练学生。其实定理、公式推证的过程就蕴含着重要的解题方法和规律,教师没有充分暴露思维过程,没有发掘其内在的规律,就让学生去做题,试图通过让学生大量地做题去“悟”出某些道理。结果是多数学生“悟”不出方法、规律,理解浮浅,记忆不牢,只会机械地模仿,思维水平较低,有时甚至生搬硬套;照葫芦画瓢,将简单问题复杂化。如果教师在教学中过于粗疏或学生在学习中对基本知识不求甚解,都会导致在考试中判断错误。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

数学与实际生活密切相关,数学来源于实践而又应用于实际生活。新课程中突出体现了数学知识的“生活化”,使数学的学习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现实,让学生深刻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数学“源于现实,寓于现实”。同时,新课程中更强调将数学语言、数学知识、数学思想广泛地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让学生真正进入到“处处留意数学,时时用数学”的意境。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应注重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通过丰富的实例引入数学知识,引导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努力帮助学生认识到数学与我有关,与实际生活有关,数学是有用的,我要用数学,我能用数学。作为数学教师,必须转变教育思想、理念,与时俱进,把培养创新人才作为教育目标,将创新教育落实到课堂中去,让学生不仅会继承,更能发展、创新。

四、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新课程中的数学强调数学化、数学情境,作为教师要有一堆数学情境,有引导学生经历数学化过程的经验。数学教育提倡在情境中解决问题,教师要学会创设情境,把教科书的知识转化为问题,引导学生探究,帮助学生自己建构知识。一堂生动活泼的具有教学艺术魅力的好课犹如一支婉转悠扬的乐曲,“起调”扣人心弦,“主旋律”引人入胜,“终曲”余音绕梁.其中“起调”起着关键性的作用,这就要求教师善于在课始阶段设计一个好的教学情境,引领学生进入数学的殿堂,展开思维的翅膀,开启智慧的大门。

五、准确定位新增加内容

数学教师论文范文第6篇

一、不折不扣完成上级部署工作。

从开学初接受市教学综合督导到省区域现代化验收,从迎接县质量评估到接受县教学过关验收,每次活动我们都能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从材料的收集整理到迎查当天的全程安排,从整体工作的部署到每个人的课堂把关,我们都是亲力亲为,不遗余力,每次接受验收都受到了各级领导的好评。这是我们教导处一班人共同努力的结果,也是全体教师大力支持的结果,今后,我们仍将全身心投入工网作,力争“把每一件事情做极致”。

二、保质保量做好教学管理工作。

1.规范办学,强化常规管理。

本学期来,我们严格执行课程计划,认真履行“行政巡课制度”,定期开展“学生座谈问卷活动”,利用家校通平台、给家长的一份信、家长评议教师等活动,加大了五严规定的执行力度,保证了学校教学的规范科学。

2.关注教学,抓好课堂过关。

本学期,我们以“课堂教学过关验收”为学校教研抓手,依托“学校行政听课”,行政一班人每周都能坚持听课不少于两节,全面了解教师的课堂教学真实状况,以“研课日志”为教研载体,多角度、分层次解决课堂过关存在问题,开展“课堂教学问题诊断”活动,通过理论学习、示范引领、人人过关、跟踪听课活动,确保我校在12月份以高分顺利通过了县局课堂教学过关活动。期间,我们专题学习过关理论不少于十次,深入解读过关课堂的操作模式,组织了史红梅、丁振东、喻玲丽三位老师展示过关课,定期开展教学研讨,切实转变了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师课堂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3.重视培训,提高教师素质。

继续开展“我拜心中的名师为师“系列活动。

通过人人选择一位名师学习他们的理论专著、课堂观摩、模仿上课、对比评课、寻找差距、异地对话、总结提升等活动,借鉴名师的教育技巧,揣摩名师的教学意图,学习名师的教育智慧,提高个人的教学能力。具体做法有:1.人人拜师。人人选择一位名师,学习名师的理论专著,熟悉名师的教学理念、风格,根据自身实际制定切实有效的学习计划。2.课堂观摩。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自觉观摩名师的优质课堂,做到先详细记录,再条块整理、最后分块点评。3.模仿上课。学习从模仿开展,我们要求各位老师每两周要模仿名师一节课。课后自觉进行对比式评课,寻找差距,有条件的可以对话交流,寻求名师的直接点拨。4.成果展示。每学期组织教师开展“学习名师心得交流”、“名师课堂演绎”等汇报活动,上交学习日志。本学期,多位老师做到了自觉学习、自主发展,取得了良好的活动效果。

继续开展“研课日志“活动。

具体做法有:一、由研究中心公布研课课题,组织该学科所有教师参与第一次研课,主要任务是文本解读和教学目标制定,并抽签决定第一次上课老师名单;二、三天后组织该学科全体本文来源:文秘站 老师听取上课老师的说课(重点关注教学设计和意图),其余老师必须谈出自己的见解;三、两天后上课老师在听取其他老师的意见后结合自己的实际组织试教;四、组织评课,同时抽签决定第二次上课老师名单;五、对比评课,完善教学案例及反思。学期结束时开展最佳“日志”的评选活动。本学期,我校绝多数年级、教师都按照这一模式开展了教学研究、展示活动。

做好外出学习教师汇报活动。

本学期来,我们组织外出学习教师回校汇报多次。有的是大会交流,有的是上传学习心得至学校网站,有的是开课展示,大大提高了教师外出培训的效能,今后我们将进一步明确外出教师汇报细则,以便让让更多的教师受益。

定期开展专题培训活动

本学期来,我们先后组织教师三次进行了诸如教学规范、高效课堂22条学习考学活动,组织语文教师进行了美文诵读、英语教师口语比赛、数学教师素养考核,每周一个教研组优质录像课观摩,全体教师信息技术技能培训等专题活动。教师教学素养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水平稳步提高。参加县中年教师课堂比赛,冒国云老师喜获一等奖,参加县班会课比赛花海霞老师获得三等奖,参加县数学教师技能大赛我校朱林懂、花海霞、印长云三位老师获得三等奖,团体二等奖。参加县青年教师书法比赛陈季霞老师获得县一等奖。

三、精心筹划组织学生活动

1.兴趣组活动正常开展。

兴趣组在史红梅主任的直接安排和组织下,做到了计划周全、开展正常。其中学校中心兴趣组鼓号队、文娱队等都能坚持训练,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各班能根据本班实际情况,精选活动内容,每周五也能正常开展。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充分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热情,学生个性得以彰显。参加县小巧手比赛,我校有六位选手获得了等级奖。

2.快乐周周赛如期而至。

为了将兴趣组活动能深入有效开展下去,学校策划组织了“快乐周周赛”,比赛内容有踢毽子、跳绳、读书小报设计等,为学生全面展示自己提供了平台。

3.口算训练常抓不放。

结合县局每学期一次的口算抽测,从这学期开始,学校加大了各班口算训练的监管力度,保证每班每周至少一次的口算专题训练,同时加大了抽测的力度。在本学期的县口算抽测中,我校共有22位学生获得了等级奖,较之去年有了质的飞跃。

4.学生成长档案袋建设。

为切实转变教学评价观念,为不同学生提供展示自己的舞台,我们学校先后举办了不同形式的活动,同时为了能更好发挥这些活动的正面影响,我们在本学期推行了“学生成长档案袋”,从各班期末结束学生的档案袋整理中可以看出,学生非常在意平时的点滴成绩,这也更坚定了我们的信心:下学期,我们还要把这项活动深入开展下去,以求得最大的功效。

四、在反思中筹划来年工作。

纵观这学期的工作,我们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绩,但也有一些工作做得不是非常满意。

1.课堂研究缺少深度。

本学期来,我们虽然结合行政听课、研课日志、学名师等活动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教学研究活动。但还是缺少必要的高度,结合当前高校课堂模式构建,缺乏相应的思考及操作模式。下学期我们一定要结合课堂教学、立足教研组、构建学科教学模式,积极打造利小教学特色。

2.课题研究不够深入。

学校虽然拥有国家级、省级课题两个,但课题研究没有与课堂教学结合起来,教科工作更多关注的是教师论文的撰写。下学期教科室一定要在开学之初制定切实可行的科研计划,在课题研究上、教师博客建设上、学生读书活动上有想法、有活动。

3.特色建设缺少亮点。

学校虽然在这几年一直在思考、建设墨香校园,前期也在文化布置、学生活动中做了很多工作,教师的写字长廊也在县内小有名气,但缺少必要的高度,学生整体写字水平仍然不高。下学期,我们将安排专门时间让学生集中练字,组建学校书法中心组,开展书法课堂展示,进一步营造墨香校园氛围。

4.名师学习缺乏系列。

自从开展“我拜心中名师”活动以来,我们很多老师收获很大,但我们没有把这个活动做成系列,形成教研品牌,更多的是停留在自主发展的层面上,学校引导不够、督促不严,下学期我们将重新制定个人学习计划,个人对照计划学习,学校根据个人计划开展相关调研活动,同时积极开展校级学名师展示活动。

5.学习型教师队伍亟待形成。

纵观学校教师队伍,我们拥有一支积极、向上、业务素质不错的教师队伍。同时也由于很多老师都已经形成了一定的教学风格,教师队伍发展进入“高原期”。针对这一现状,我们唯有抓住教师的学习不放,抓住教师素质的提升不放,教师队伍建设才可以再上一个台阶。因此大力营造学习氛围,积极构建学习型教师组织显得十分重要。下学期我们将开展教师集中读书活动、教师论坛活动、专题沙龙活动、邀请专家开展个人生涯设计活动。

6.个人分工仍需完善。

学校教学管理工作是学校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明确分工、责任到人是我们顺利开展工作的前提。这学期,我们在校长室的分工安排下,每个人都能根据个人职责开展工作,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绩。但更多的是停留在被动应付的基础上,下学期我们将在完成份内工作的基础上,创造性的开展活动,在思考中谋划工作,在工作中反思得失,制定目标责任制,切实提高教学管理的效果。

数学教师论文范文第7篇

一、倾心打造书香校园,初步搭建起家校一体的读书网络。

让书香润泽心甜,让读书成为习惯,让书香涵养校园。这是bj小学全体师生耳熟能详的口号。每当周一升旗时刻,这读书的口号声,响彻校园的上空,字字句句深入人心,影响着bj小学的全体师生。读书,读好书,爱读书逐渐成为bj小学学生的一种习惯。清晨,走进bj小学的校园,沐浴着晨光,一间间教室里传来朗朗的读书声,这是学生们在进行阳光晨读课间走进教室,图书一角 班级读书吧 红领巾读书站映入眼帘。孩子们疯打少了,读书,谈书,聊书的多了,一本本学生们捐来或存储到学校的图书整齐地摆放在教室的一角,班级图书管理员有序地组织同学们借书还书读书成了同学们的自觉行动,同学们文明了,成长了;傍晚,孩子们在家做完一天的功课,拿起图书,邀上自己的家长,亲子在夕阳下读书,孩子的读书热情影响着父母,父母的读书方法影响着孩子,亲子相伴而读,彼此在读书中领略着快乐、幸福,好一幅美妙和谐夕阳伴读图。政教开展的一路书香伴我行活动,使学校的全体师生及家长在读书中成长,在读书中发展,涌现了书香班级书香少年书香门第在我校倾心打造书香校园的同时,读书活动通过学生渗入到每一个家庭,家校一体的读书网络初步形成。在20xx年庆六一暨一路书香伴我行颁奖活动中,孩子们将读书的场景、内容,以歌舞、小品等形式展现出来,受到家长的热烈欢迎,在社会上引起了良好的反响。

二、借两基普查东风,建立健全教育教学常规管理机制。

两基普查工作是一项艰苦卓绝的政治工作,在bj小学行政班子的领导下,在两基专班和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下,顺利地完成了两基普查工作。在这项工作中,我们再次看到了bj小学教师团结、努力、奉献的精神,领略了他们忘我的工作热情和顾全大局的优良品质,再次感受到bj小学教师队伍是一个团结、奋进、开拓的战斗集体。在这次两基普查工作中,我们重新整理了我校近三年的教育教学资料,在我们看到取得成绩的同时,也感受到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制度亟待完善。这次普查工作为我校建立健全教育教学常规管理制度指明了方向,提供了管理经验。两基普查工作结束了,但它留给我们的启示却影响着我校的管理工作。我们借两基普查的东风,不断建立和完善学校的教育教学常规管理机制。hr校长亲自领导、参与、执笔,在征求各部门及全校教师意见的基础上,完成了bj小学管理规程,建立起了bj小学有史以来的第一部较为完善的管理制度。

20xx年度,在执行制度的同时,我们也在不断发现问题,不断完善和更新制度,使制度更好地服务教育教学,服务学校的发展。

自从建立了制度,学校各部门工作职责明了了,教师工作思路清晰了。对照规章,各自认真履行自己的岗位职责,避免了盲目工作。同时,各部门根据两基普查中汲取的资料整理的经验,在进行每一项工作或活动时,做到有计划、有布置、有过程、有检查、有总结,活动结束,资料及时整理到位。

两基普查工作,还为我校教育教学工作提供了一条工作思路:规范教育教学行为。这里包含有教师的教的行为,也有学生学的行为。教师的教学常规与教科研常规工作是我校20xx年度教育教学管理工作正倾心实践落实和不断完善的一项重要工作。教导处与教科室对此项工作进行了深入而扎实的研究。例如,教导处根据学校管理规程和学校教学计划,对教师教学常规工作中的备、教、批、辅、考、研、评各项提出了明确要求,春季学期利用学校教科研节进行自查、互查、总结交流,秋季学期请专家检查、反馈,提出指导性意见。与此同时,我们还关注了平时的随机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教科室根据区教研室意见,拟定出校本教研制度,规定校本教研活动的流程,建立健全学科教研组,扎实有效地落实好一周一次的教研活动,使教科研工作常规化。同时,学校行政领导蹲点到各教研组,参加并督导教研组活动的落实。本年度教科研工作,制度健全,计划周密,教研落实,效果显著,教师们在科研活动中成长、发展,切实做到了以研促教,使教科研更好地服务教学。

三、以科研活动为载体,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1、科研节(春季学期)拉开教学研究的序幕。

让学生拥有高峰教育体验;让教师陶养学科教学气质;让教育拥抱美丽的意趣。bj小学首届教科研节在姹紫嫣红的春天拉开了序幕。围绕科研节主题让教育富有内涵,学校从两方面展开活动,一方面是邀请区内语、数、英、音四学科顶尖级教师到校为教师做课,并邀请区教研室教研员做精彩评课及专题讲座,全校教师聆听了四位名师富有艺术魅力的课堂教学。通过名师讲学、专家评课,让学生拥有了高峰教育的体验,让教师领略了名师教学风采,陶养了学科教学气质。以名师为标杆,促进了教师潜心探讨课堂教学艺术,不断要求提升自身教学水平。

同时,另一方面是展开校本教研,开展四个一活动,即:执教一节体现研究主题的研讨课;撰写一篇体现研究主题的论文或案例;举办一期学术论坛;举办一次我的常规教学过程展览。通过四个一活动的开展,规范了教师常规教学和教科研工作,促进了教师专业化发展。教师们享受着教科研工作带来的乐趣,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

在这次教科研节中,教师们在与同伴的互动中,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教师的教学观念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部分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涌现出了几节在校内乃至在区内都可称赞的优质课:cyy老师执教的三年级数学有趣的代换,荣获区数学优质课竞赛一等奖;wy老师执教的三年级美术六面怪脸,荣获区美术优质课竞赛一等奖的第一名;cj老师执教的五年级英语Unit3 A Read and write.What do you have for lunch on Mondays.,荣获区英语优质课竞赛一等奖。以上成绩只是反映了我校本年度教科研工作的一部分,而更重要的是,本年度以科研节活动为载体,充分调动了广大教师的教科研热情,增强了教科研意识,提升了教科研水平,团队精神更加得以彰显,学校教科研工作思路更加清晰,教科研管理水平又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教师信心、团队信心更加增强,全校教师的专业水平整体得以提高,在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的道路上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2、课题研究(秋季学期)掀起教学研究的高潮。

秋季学期,学校坚持课题引导,重点抓好课题研究,加大教育科研力度,把课题研究与教研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使教科研工作从经验型向科研型转变,以课题研究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强化课题研究管理,提升课题研究水平。学校以语文学科市级科研课题组的教学和数学学科省级科研课题小学数学有效课堂教学设计研究课题为重点研究课题,做好立项课题管理。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教学副校长为副组长的课题研究领导小组,建立了学校----课题组----教师三级课题研究网络,实行分层管理,协同开展课题研究。教科室对课题研究进行全程指导,规范课题研究过程,确保课题研究按计划进行。为有效开展课题研究,我校特邀请区教育局ffz副局长莅临我校指导课题研究,极大鼓舞了全体教师的科研热情。区教研室lsr副主任、教研员mhy老师、ywj老师也多次莅临我校指导课题研究工作,引导我校课题研究向规范化、科学化方向发展。同时,我们还重视课题研究的常规管理,实行每月一次科研例会,反馈实验工作情况;每周一次研讨课,开展小型学术研讨活动,促课题研究上台阶;建立科研专题档案,及时搜集有关数据信息资料,做好信息记录;实验教师一学期至少读一本教育理论专著,写一篇科研论文或交一份实验报告,上一节研讨课;学校一学期召开一次专题实验总结会,评出4名校级科研积极分子。在西陵区数学课题阶段研究成果展示活动中,我校数学课题资料异彩纷呈,老师们将实验过程中的活动记录及经验材料进一步整理和提升。我校wdp老师面向西陵区全体数学教师展示了一节《9的乘法口诀》,得到与会领导和各兄弟学校的一致好评,这是我校课题研究成果的具体体现。

四、以行为规范养成教育为抓手,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升。

引导学生学习规范,学会做人,教育学生在家做个好孩子,在校做个好学生,在社会上做个好少年。教育活动达到以人为本,提高学生道德水平和文明程度。

1、学习规范,让规范深入人心。要让学生具有良好的文明行为,就必须首先学习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只有让规范深入人心,才可能实施规范。为此,我校就规范向学生进行了广泛的宣传,深入开展学习。一是开学典礼上进行新家园、新起点、争做文明小使者宣誓。二是每周升旗仪式利用国旗下讲演时间,有计划地进行学习规范的系列讲演,让学生学习礼仪常规和待人接物的原则,使规范深入人心。三是各班级根据学校的周教育重点和学生实际,每周分重点、分专题对学生进行规范教育,使学规范更细致,更深入。

2、从常规训练入手,使文明具体化。对学生进行系统的规范学习后,要让学生真正掌握规范的内容,运用规范待人接物,我们还对学生的行为进行了严格训练。如:全校性大型集会队列队形的训练;上下楼安静有序靠右行的训练;上下楼快静齐的训练;做两操动作规范,整齐化一的训练;每天进校时敬礼、问好姿态的训练、值日生的礼仪训练;队礼、队歌、国歌、升旗仪式规范性的训练

3、开展形式多样的大型学校活动和主题班队会活动。举行迎新春大合唱及家长开放日活动,向区教育局各位领导和家长朋友们汇报展示我校常规教育教学的成果。得到上级领导及各位家长的称赞。主题班会《小手拉大手,文明一起走》《珍爱生命,安全出行》《关爱身边需要帮助的人》《擂肥就抢劫,好玩也会犯罪》《我读书、我快乐》等,队会不仅做到了主题鲜明,而且有教育实效性,追求较高的艺术性。通过以上的教育活动,注重实践,促进内化。构建行为规范自主管理机制,逐步变他律为自律,实现管理自主化,使行为规范教育成为每位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约束的舞台。同学们的精神面貌发生了可喜的变化,文明素质、组织纪律性、团结协作精神有了明显的提高。涌现出了一批优秀的十佳学生,初步展现了学生的精神风彩。

五、众志成城求发展,辛勤耕耘结硕果。

团结、奋进、务实、创新,不断追求新的目标,不断开拓进取,是bj小学全体教师一贯的工作作风。本年度,我校先后在lh校长、hr校长的带领下,滨江小学的全体教师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众志成城求发展。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和辛勤耕耘下,我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取得了进步,结出了喜人的硕果。

教师优质课竞赛:

1、cyy老师荣获区数学优质课竞赛一等奖;

2、wy老师荣获区美术优质课竞赛一等奖第一名;

3、cj老师荣获区英语优质课竞赛一等奖;

教师论文、案例竞赛:

1、hr校长荣获湖北省科研论文竞赛一等奖;

2、hwj老师荣获宜昌市案例竞赛三等奖;

3、黄海燕老师荣获宜昌市案例竞赛三等奖;

学 生 竞 赛 :

1、宣妍同学荣获区思品课五爱教育讲故事比赛第一名。

2、彭明昊、陈素萍同学荣获区计算小能手称号。

3、关馨同学荣获宜昌市首届青少年艺术节节徽优秀创意设计奖。

4、宣妍同学火猛于虎消防征文被区教育局选送到《楚天都市报》发表。

5、李雯玉、宣妍、毛燃、周丽萍、韩诗、杨申清同学在中国蒲公英星星火炬湖北省20xx年楚天艺术大赛决赛中分别荣获金奖。

6、陈星等25名学生在宜昌市第六届青少年科技节竞赛活动中分别获一、二、三等奖。

五、总结反思,谋取新的发展。

在我们总结本年度已取得的成绩时,我们也冷静而清楚地看到我校的教育教学工作中还存在着明显的不足:

1、教师的课堂教学常规和学生的课堂学习常规有待规范和督导。

2、课题研究有待深入和提升。

3、教师的理论水平和课堂教学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数学教师论文范文第8篇

赵庭标,南京东山外国语学校校长、党总支书记,中学高级教师。在33年的教师生涯中,先后荣获江苏省优秀教育工作者、江苏省初中青年数学教师教学评比优质课一等奖、南京市第四届学科带头人、南京市第三届优秀青年教师、江宁区特级教师后备人选等荣誉称号。主持的江苏省“十二五”重点规划课题“中学生素养教育的实践研究”顺利结题,并形成了广泛影响力。多篇论文在《上海教科研》《中学数学教学参考》《中国数学教育》等核心期刊发表。

教师专业发展需要动力,既需要外部动力,更需要内部动力,外部动力需要激发和推动,而内部动力则在于生长和创造。李嘉诚用打破鸡蛋作比:用外部力量、外部方式来打破,鸡蛋成了一种食物;反之,用内部力量、内部方式来打破,鸡蛋则诞生了一个新的生命。因此,教师的发展能否走向优秀、走向卓越,关键取决于内部动力的强弱,只有真正激发起教师自主发展的动力,他们才会走向专业成长的高地。

我校作为一所年轻的民办学校,办学以来,学校坚持“教师成长、学生成才、学校成功”的办学目标,把教师的专业发展放在突出位置,并遵循教师成长规律,采取多种举措,让更多的教师得到更好、更快的发展。

一、价值引领,提升教师自主发展的愿景

当前,社会整体节奏加快,人际关系日益淡漠和功利化,生活和工作不稳定,人生发展没有稳定的预期等等,整个社会出现了普遍的浮躁现象。教师作为社会人,不可避免会受到影响。对社会地位和经济利益的片面认识,导致教师中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职业倦怠,一些教师安于现状不想发展;片面追求升学率,繁重的课务加重了教师的工作负担,导致一些教师不能发展;骄傲自满、唯我独尊的狂妄思想导致一些教师不会发展;科研神秘论,认为教科研高不可攀,导致一些教师不敢发展,针对以上现象,学校从多个层面全方位引领教师的发展。

(一)目标引领――增强发展的针对性

2008年,学校率先成立了教师发展中心,整合学校教务处、德育处和教科室的力量,最大限度助推教师成长。同时还成立了学术委员会,集聚了学校15名特级教师、市学科带头人以及各学科的顶尖高手,肩负起教师发展的规划、组织和管理重任。

为了引导教师关注自身发展状况,教师发展中心制定了《南京东山外国语学校教师专业发展规划情况调查表》,发给每一位教师填写,引导教师从现有称号、发展目标、所获荣誉、课题、论文、讲座、公开课、教学技能竞赛、主编或参编教材、发表专著、校本课程等方面进行自我总结,并制定出三年发展规划;教师发展中心根据调查表,了解教师专业发展状况,详细了解每位教师达成目标欠缺的条件,把握每位教师在专业发展方面的需求,量体裁衣,向学校有关部门提出建议,与各部门一起对教师专业发展给予相应的帮助,为不同层次教师的专业发展助力,增强教师自我成长针对性。

(二)同伴引领――破除发展的神秘感

当提及特级教师、市学科带头人、市青年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时,当说起文章在核心期刊发表时,有的教师便会不禁感叹“那些老师真是了不起,望尘莫及啊!”这一方面表达了对优秀教师的赞叹,一方面则反映出自己内心的自卑或渴求。而事实上,这些头衔和成绩是不是真的遥不可及呢?为了揭开这层神秘的面纱,让更多的青年教师敢于发展,学校做了很多事情:周智宁校长是我校自主培养的第一个特级教师,朱翠华、陆冬群老师年纪轻轻但先后荣获全国优质课评比特等奖……让他们在不同场合以讲座、沙龙等形式讲述自己的成长史和成功的做法、经验教训,加上教师每天能在一线工作岗位上亲眼看得到、亲身感受到他们的实际付出与回报,神秘感自然而然消除。同时,这些优秀教师身上的积极进取的拼劲,坚持不懈的毅力等可贵品质是教师发展的必备素质,他们的榜样示范将感染、引领更多的青年教师拼搏奋进。

(三)精神引领――营造发展的好环境

自2012年起,学校每年评选年度“素养人物”,宣传在教育、教学、教研等方面业绩突出,在学生、家长、同行中有较高威信和美誉度的教师们的感人事迹,让这些教师成为东外人的精神标杆和行动楷模。东外年度“素养人物”的评选,不仅是对当选人取得成绩的肯定,而且可以帮助他们坚定发展的信念、不断追求卓越,同时,还可以从精神层面感召更多的教师朝着更高师德、更高业务水平、更高素养迈进,在全校范围内营造人人争当东外“素养名片”的良好氛围。

二、主题研讨,搭建教师自主发展的平台

国家提出的素质教育,旨在提高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但由于应试教育观念根深蒂固,社会评价机制不够科学,使得一些学校往往只在抓学科成绩上下功夫,这也导致很多教师只顾抓学生的成绩,只关心教材、课堂,教学中形成了以教师讲授为主,过分追求考试成绩的局面,忽略了学生的感受和尊严,学生无法全面发展,也无法个性化发展。

基于此,学校提出了素养教育,指导学校的日常工作。素养教育是我校教育的核心理念和办学特色,是学校坚守教育理想,更是基于校本践行素质教育的一种创新实践和理论发展,推动学校逐步发展成为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品牌学校。为了深化素养教育,在省、市专家的指导下,2013年11月“中学生素养教育的实践研究”被立项为江苏省十二五规划课题。在此基础上,学校建立了素养教育课题研究网络,形成了全员参与的局面。在素养教育课题研究网络中,教研组、备课组、年级组、教师个人均有课题研究任务,学校则认真做好年级组、教研组、备课组课题申报、立项和结题等工作,抓实“个人课题”过程研究,积极开展课题成果的推广工作,通过讲座、网站、个人课题、沙龙研讨等形式推广与转化优秀的“个人课题”研究成果。2015年7月,该课题顺利结题。

在“素养教育”的研究过程中,学校成立了若干个团队进行深入研究,如成立素养课堂研究团队,有上课老师和指导老师组成,他们志趣相投,一同研究素养课堂的特征,素养课堂的结构、关键元素以及学习力;学校多次开展各种层面的研讨、观摩、交流等活动,促进教师成为实践的思考者,思考的实践者;学校创办了《素养教育》杂志,刊登教师研究的成果,引导教师参与到素养教育的学习研究中来。在“素养教育”的研究过程中,教师的教育观念得到转变,教育行为得到修正,教育能力得到提高,科研水平得到提升,在各级各类教学基本功竞赛中、名优教师评比中,我校教师脱颖而出,取得了骄人成绩,为自身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团队研修,增添教师自主发展的功力

“如果你想走得快,一个人走;如果你想走得远,一群人走。”这句话已经深深印刻在每个东外人心里。是的,个人再聪慧但只有一个思想,如果带着自己的思想成果去与团队共同体交流分享,就能实现思想的叠加和增值,就能得到丰厚的智慧资源。

以我校初中政治组为例,该组2012年和2015年两次被评为南京市先进教研组,先后涌现了江苏省特级教师1名、南京市学科带头人1名,区学科带头人4人、教学骨干7名,南京市政治学科中心组成员3名,11名教师先后在区级以上优质课评选中获一等奖,组内多人次开设市区级公开课、讲座;多名教师论文先后在国内核心期刊发表;课题研究硕果累累:5个省、市、区级课题顺利结题;历年中考成绩稳居全区第一,全市前列。取得这些成绩最根本的原因在于高品质的团队研修。

初中政治组教师认真落实集体备课、推门听课、同课异构制度,通过相互学习、同台竞技的方式实现共赢。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他们的听评课制度,为了将听评课活动落到实处,该组要求教师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听什么样的课?上课教师应上反映自己教学常态的真实的课而非“表演课”。二是怎么听?听课前要有一定的准备工作,事先了解一下谁讲课,讲什么课,什么内容,自己设想一下,假如自己讲这节课,应该怎样处理教材,以便听课时有个对比,听课中要认真观察和记录,不仅要记录教学过程要点,也应写下自己的主观感受和评析,听课后要思考和整理,听课教师要善于进行比较和研究,准确地评价各种教学方法的长处和短处,结合自己教学实际,吸取他人有益的经验,改进自己的教学,同时与授课教师做好交流。三是如何评?首先,授课教师要说课,重点说反思和重建情况,然后,听课人员诚恳地发表自己的意见,重点谈问题,并提出建设性的改进意见。此外,该组也在尝试运用一些专业的听评课技术进行课例研究。

另外,该组教师经常坐在一起,或轻松进行茶话会,或进行教学座谈反思会,或开展青年教师沙龙,面对面地进行交流,不仅有观点的交流,更有思维的碰撞。在平常的教学中,他们还利用QQ群相互解疑释难已是每天的必修课,将好的资源上传到群共享,互通有无,做到“大家好才是真的好”。

每逢好课评比,全组教师在备课环节总是群策群力,汇聚全组的智慧和力量,为上课的老师提供智力和技术上的支持,并经常利用下班时间、晚自习、休息日的时间来磨课。在赛课时,总是组成强大的“亲友团”,让赛课教师感到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正是这种扎实的日常研修成就了教研组的蓬勃发展和青年教师的迅速成长,而这种团队研修,则是学校各教研组、备课组的常态化工作。

四、多样选择,成就教师自主发展的高地

(一)分层选择,让教师找到自己的“最近发展区”

一谈到教师发展,很多学校往往把眼光盯在青年教师身上,纷纷成立青年教师发展班,促进教师成长。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特别一些教师在评上高级教师后,就认为是“船到码头车到站”了,再加上职业的倦怠,发展的意愿明显消退。

针对这一普遍现象,学校根据教师的发展需求层次,成立了带头人发展班、骨干教师发展班和青年教师发展班,要求学员在三年发展规划的基础上,明确自己的目标,从而推动了教师发展的持续化、终身化。具体来说,青年教师发展班学员都是还没有获得区级称号的教师,教学工作时间短,主要以成为区骨干教师为目标;骨干教师发展班学员则基本上是区骨干教师,或在区级及以上竞赛中获奖的教师,或是教学成绩突出的教师,他们则以成长为区学科带头人或是市优秀青年教师为目标;带头人发展班则基本上由区学科带头人、市优秀青年教师或国家、省、市优质课评比、基本功竞赛中获得一等奖的老师组成,他们需要向更高层次的目标冲击,争取成为市学科带头人,冲击特级教师。

学校根据不同类别教师群体的成长特点及发展诉求,采取了个性化的指导,增强教师发展的实效性。如针对青年教师发展班,学校主要开展了如何进行有效教学设计的主题研讨活动,开展了电子白板应用的培训,提升了青年教师的教学技能;针对骨干教师发展班,学校开展了如何成为名师的主题研讨活动,引领骨干教师向更高层次发展;对于带头人发展班,则开展“特级教师成长之路”主题活动,请区内外特级教师、专家进行指导,提升他们的教学品味,丰富他们的教学教研成果,为成长为省市名师奠定良好的基础。实践证明,这一举措确有成效。

(二)个性选择,使教师的自主发展各具特色

不同的教师,基础和水平不一,潜能和发展方向不同,学校采用“因材施教”的办法,让每个教师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

1.“菜单式”师徒结对,自主组合发展

师徒结对是很多学校采取的常规性工作,基本上是以教学为主开展师徒结对工作,而且存在学校行政命令的倾向,出现了拉郎配的现象,影响了教师参与师徒结对的积极性。我校则突破了这一传统思维,开展了“菜单式”师徒结对。我们知道,每个教师的优势与不足是不一样的,对此,我们大胆改变学校、学科内的传统师徒结对做法,倡导跨学校、跨学科的师徒结对,倡导多方面、多角度的师徒结对,分教学师徒、科研师徒、班主任师徒三大门类。可以是一师多徒;也可以是一徒多师,既可以在本学科内拜师,还可以跨学科收徒,一名教师既可以是师傅,也可以当徒弟,两名教师之间可以互为师徒……这样就能从更深层次、更广范围来促进教师专业成长。走在东外的校园,随时随处可听到“师傅”这样的称呼,一大批青年教师在师傅的引领下快速成长。

2.彰显个人特点,追求个性发展

教师通过自我反思总结,加上学术委员会的鉴定,准确把握自身特点、优势,在专业发展道路上有意识地扬己之长,彰显个性。

学校为教师的发展提供了各种平台,除师徒结对外、还有讲座、培训、沙龙、开设公开课等,教师可根据自身实际有选择性地参与,这既减轻了教师的负担,也增强了发展的实效性。如果教师对课题研究、论文写作比较感兴趣,可以多听听这方面的专家讲座、专题研讨会和沙龙,请市区专家给予针对性的指导,组织教师开展交流;如果教师上课很给力,课堂教学控制力强,深受学生喜爱,可以多参加课堂教学研讨、有省市区乃至于国家级公开课、展示课机会时积极申报、锻炼自己;如果教师对班主任工作颇有心得,擅长抓学生的学习,可以开展沙龙研讨、技能竞赛等相互切磋……

此外,不同的教师还有不同的发展方向。我校的张荣老师热爱写作,致力于做一名作家老师,她在搞好语文教学的同时积极写作,其35万字的长篇小说《民国往事》出版发行,这是她公开出版的第二部小说。物理教师陈刚热衷于科技竞赛,学校专门让他任教综合实践学科,并担任科技辅导员,他悉心认真辅导学生、带领学生参加各级科技竞赛,成果丰硕。他一直想在学校建立一个比特实验室,目前,在学校的支持下,该实验室即将建成。吕庆丰老师自进入学校以来,每年担任高中班主任,乐在其中,成为一名学生喜爱、家长信赖、学校放心的优秀班主任。

此外,对于不同教师的不同发展愿望,学校各部门会想方设法创设条件,最大限度地帮助教师完成。

总之,教师的专业发展,学校要激发起教师的内驱力,同时,让他们找到适合自身发展的方向,只有这样教师的发展才会百花争艳,真正做到快乐工作,快乐成长,享受幸福教育人生。

数学教师论文范文第9篇

一、从薄弱学科抓起,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开学初的教师大会上,农场姜书记的讲话使每一位教师都感受到了一种压力和挑战,教导处也为此专门召开教师大会,就语文整体教学水平低这一问题,举行了两次语文专题讲座,组织语文教师就如何提高语文整体教学水平进行了研讨,认真分析了我校目前语文教学存在的诸多问题:教学程式化,无论什么内容的课文都采取很浓的程式化教学,平均用力,不分主次;课堂重分析,轻训练。课堂上教师注重课文的分析,忽视了能力的训练,课上毫无目的、毫无效果的读来读去、问来答去挤占了学生训练的时间;时间在滥读和平淡的对答中流逝,有很多浅显的问题能通过学生自学、预习完全可以自行解决的内容,放在课堂上用大量的时间去解决,影响了教学任务的正常完成,课上讲不完的内容,课下恶补,形成了恶性循环;语文教师不如数学教师上课的目的性强,一节课不知道自己该教什么,学生不知道该学什么,备课没有深入钻研教材所致;课堂上存在假活跃状态。学生上课不会听不愿想,看似热热闹闹的假活跃状态影响了教学任务的完成。学生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质量就不能得以提高;盲目让学生书写,加大学生课业负担。现在办公设备先进了,题源广泛,印刷便捷,常常复习课、练习课就被做试卷替代了,教师缺乏对知识的梳理、整合,讲方法,讲技巧少了,重复性练习太多,教师不做筛选,练习过后没时间反馈,没时间让学生改错,不能做到举一反三。根据存在问题语文教师一起探讨改进措施:1、学生上课提到状态上来。首先要做激情的老师,只有教师投入激情,才能吸引学生步入佳境,使学生静思静想,心驰神往。2、内容要讲到点子上。语文教学内容千头万绪,我们主张“任它千瓢水,我只取一瓢饮”,教学中抓住重点,提擎全篇。3、着力点放在能力训练上。提出以训练为主线,使教与学都成为训练的手段,即使是课堂上一般的提问、练习也要着眼于能力训练。4、时间要用到刀口上。“效率”的含义是指单位时间完成的工作量和取得的收获。以后听语文课要听你一节课的的有效时间是多少。所谓的有效时间就是教与学活动过程中学生学习新知、习得技能、形成能力和提高认识真正起作用的时间。5、功夫要下在备课上。在备课动笔之前要做到三明确:明确学生知识的底细,明确每篇课文的训练重点,明确每节课的教学目标。课上教师给学生指门径,教方法,“授人以鱼,只供一餐,授人以渔,可享一生。”同时要创造性使用教材,不面面俱到,根据学生实际大胆取舍教材,突出重点,强化实践。6、笔头作业控量保质。不该写的东西坚决不让学生写,写出的东西一定要及时反馈,复习课练习课要注重知识的梳理和整合,反对题海战术。研讨中语文教师提出了在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40多个,带着这些问题,学校组织两节语文示范课:李萍的《葡萄沟》、杜君的《北京》,每位听课教师参与研讨、用书面、博客等不同形式进行切磋,使教师明确了方向,改变了教学策略。组织全体语文教师听了中学部孟庆文老师的公开课,并和孟庆文老师进行了听后的面对面交流,提出了自己在教学中的疑惑,请教了孟老师一些热点问题,教师收获很深。除此之外语文教师感觉预习的作用将更显重要,训练的手段将更具多样,运用的技巧将更为科学,知识运用的能力训练也趋于序列化,如:“5分钟能力测试”、“每日一句名言”、“每天一篇日记”、“每周一次笔会”、“每周一次即兴演讲”、“间周一次书法赛”等,让学生想练、肯练、苦练来提高语文的总体水平。

二、抓校本培训,促教师成长

教师能力的提高离不开校本培训,因此,我们一如继往抓好校本培训。培训的主要形式有集体学习、自主学习、小组讨论、教学观摩等。

集体学习是校本培训的重要组织形式。我们根据期初计划切实抓好知识培训、学科培训、业务培训,集体学习时我们做到“三落实”,即学习时间、学习内容和学习辅导人落实。

自主学习是校本培训的重要方式。全体教师面对学习内容的无限、学习时间的有限,都把学习视为职业生活的迫切需求,在辛勤耕耘的同时,不忘给自己“充电”:浏览教学网页,读读专著,翻翻教学杂志,做做读书笔记,按照子弟校的要求鼓励教师上网查阅资料,上网建立自己的博客,成为小学博客的“常客”,学校博客建立以来共投稿111篇,其中校内公告(10) 新闻快报(10) 教师随笔(17) 语文天地(26) 数学空间(10) 艺体乐园(8) 教研平台(7) 课题专栏(3) 资源中心(10) 休闲茶座(4) 教师论文展示台(1) 学生涂鸦(5),真正成了教师教学交流的平台。

教学观摩是校本培训的实践环节。我们继续开展学科观摩系列活动,每次观课都进行评课活动,并每次指定主评认。教研组的展示活动,要求每位教师上一节自荐课,并主动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根据上课情况认真写好教后感,真正实现理念的刷新,行为的改变。

在抓教师基本功培训方面,针对子弟校组织的教师计算机考试一部分教师速度慢,正确率低,学校博客光顾的教师少这些问题,教导处第二次组织了教师计算机考试,为了使考试更具真实性,5个年级组分5次进行,内容有:表格制作、数据统计、接发邮件、博客文章发表等,其中速度占50分,正确率占40分,邮件接发和博客发文各占5分,考试前有几天的教师自修时间,遇到问题自行拜师求教,许多老师过去对电子表格、博客知识一无所知,通过自修绝大部分教师计算机水平达到要求,19名教师考试成绩达到90分以上,9名教师在80分以上,这次考试大大促进了教师计算机能力的提高,100%的教师都学会了在博客上发表文章。

三、教学管理力求规范。

教学常规是教师开展日常教学工作的准则,良好的管理体制是我们顺利实施课程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因此,我们始终抓实抓好抓精细化规范化管理。

1、落实各项制度。严格按《新课程设置建议方案》开齐、上足、教好每一门课程,不随意增减,在此基础上继续开设好学校的校本课程:乒乓课、速算等学校拓展性课程,并认真着手编写写字教材。继续做好学籍管理工作,各班做好学生名册的登记和上报工作。在教师中重申备课要求,课堂教学常规、批改作业常规、教师六认真要求等制度和要求。并按分局教育局要求使用确定的各版本教材,订用规定的教辅用书,不断增强了教师的规范意识和职业道德意识。

2、进一步规范和强化教学“六认真”工作。继续以备课、作业为抓手,完善课前准备、课中教学、作业与辅导三环节的实施与管理。课前教学设计抓好准确定位教学目标、整合优化教学内容、精心设计教学活动方案三点。坚持期初、末两次备课检查,以教学改进、反思随笔为检查的重点。开学初的备课检查教师的备课量基本达到要求,期末开展了教师教案展览、评比活动,评选按照优秀教案评选细则,采取小组推荐评委打分、所有教师参观后评价、学校教案评审小组终审的方式评出语文组优秀教案6本、数学组优秀教案4本、副科组优秀教案6本,为了公平起见,教案中不出现任何教师的姓名,封面由教导处统一编号,这项活动的开展起到了教师相互学习共同提高的目的,同时也为下一步教师考核提供依据。

3、着力抓好学生的“学习规范”教育。各班每月对学生的学习规范分八项进行量化评价:按时上课、准备学习用品、专心听讲认真听取别人的发言、回答问题踊跃、有错题就及时改、整理错题集,建立作业备忘录、会读报收听电视新闻和广播。考核结果及时反馈家长,使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4、加强教研组建设,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学管理效率,本学期我们实行了两周一次的教研组长例会制度,使教研信息上下畅通。本学期各个教研组能进行一次教研活动,并以实践课观摩课为主要内容,结合学校课题进行教研组内开课、说课、评课活动,大家实实在在地研究课堂教学微观领域经常面临的问题,发表见解,交流困惑,参与评课,从而深层次地解读新课程标准。

5、本学期对年级组长、教研员进行月考核制度,加大年级组长、教研员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

三、教学质量寻求提高。

1、课堂教学的优劣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的高低。因此,全体教师能立足课堂,深入研究,主动构建具有自我特色的个性化教学模式,在课堂这一舞台上展示自己的风采,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首先重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三维兼顾;其次讲究效率意识,创新意识,求真务实。要求教师平时在工作中多摸索,在实践中多反思。

2、做好学困生的帮辅工作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又一举措。平时,我们一如既往抓好此项工作,积极探索转化途径。开学初班主任与学困生家长取得联系,力求家长的配合,并且继续设立了第三节课后课余辅导学困生看护奖励制度。

3、重视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特别是注重学生预习、复习、阅读、写字、搜集处理信息等习惯、能力的养成教育。

4、加强教育质量的随机监控和常规监控。本学期教导处与语、数、英大组共同组织了不同形式的不定期的常规质量监控。期中考试教导处统一出题,考后各年级组召开研讨会,反思上半学期教学中的得失,写出书面反思材料,期末参加8场联考,除了成绩分析、汇总、考后总结工作以外,召开全体级会议分析考试情况,通过质量监控、联考等,要求每位教师进行反思,分析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制订整改的方法和措施。

上一篇:初一数学论文范文 下一篇:初二数学论文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