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收属地管理范文

时间:2023-03-29 11:55:28

税收属地管理

税收属地管理范文第1篇

强化属地管理,并不是将原有的“条块”管辖方式彻底摒弃,搞单一的属地管理,也并不是将原有的“条块”管辖方式进行简单的微调,而是在充分按照和尊重现行的税收征管法中已明确的征管管辖方式的基础上,重点解决陕西省国税系统存在的征管管辖方式中的不规范问题,从而使税收工作更好地服务经济。

一、强化税收属地管理的现实性

(一)现行税收征管管辖方式

陕西省现行税收征管管辖方式是:省直属征收分局,管辖省政府所在地市区省级企业。市直属分局,管辖范围有负责全市中央、省、市三级企业的税收管理工作的;有负责全市级企业的税收管理工作的;有负责该市机构所在地市级企业的税收管理工作的;还有负责该市机构所在地市级以上企业的税收管理工作的。市级以下企业按属地原则由各县(区)税务机关负责征收管理等等。

(二)现行税收征管管辖方式存在的问题

上述税收征管管辖方式的共同点是按企业行政隶属关系设立直属征收分局,保证中央、省、市级收入。它是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在计划经济体制初期,企业级次明显,行业管理严格,不允许跨行业经营,在税制上也是按行业设计税目、税率,按经济性质划分上缴利润或缴纳所得税,上述模式不仅有利于加强重点税源的管理,保证大宗税源的及时足额入库,而且与现行财政分配体制也是相吻合的,有助于保证各级次收入的取得。

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现行税收征管管辖方式存在的问题已愈来愈明显地表现出来:

1.按企业级次和经济类型实行税收管辖,已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一方面各种企业的经济性质、经营方式、隶属关系呈现出明显的多极性和不稳定性,使过去市属企业与区属企业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各种所有制之间的划分也越来越难以界定,现有的税收管理机制已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另一方面由于政府机构改革和职能的转变,一些原有的企业主管部门被合并、撤消、精简,或改变职能,使依靠企业主管部门协调、督促缴税的作用大大弱化,也使原有的行业格局、所有制格局重新排列。直属征收分局所管理的企业,已不是过去单一经济成分的大中型企业,而是多种类型的企业并存。致使税务机关内部责任难以划分,执法刚性弱化,市、地级的直属征收分局和涉外分局的存在失去原有优势。

2.交叉管理,税负不公,漏征漏管现象严重。同一地域或并列几个征收单位,或直属分局管辖的大企业多,重点税源大户多,难免存在抓大放小的情况。例如,某一欠发达地区的区级税务机关在未实行属地管理时,有500余户个体工商户跑到了当地的市直分局缴税,由于市直分局管的皆是市级以上的大企业,一则人力所限,二则主观因素所致,认为这500余户个体工商户缴税多少,对全年税收计划影响不大,难免对这500余户个体户放松了管理,缘于斯,上级主管税务机关虽多次将其管辖权划到区级税务分局,但时隔不久,囿于可少缴税的因素,这500余户个体工商户又重新跑到市直税务分局,1年按可比因素保守测算,国家流失税款在20万元左右。同时直属分局点多面广,人员相对偏紧,税收征管难以到位,导致部分散落在相临的征收单位的名为国有、集体,而实为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挂靠经营的个体私营性的企业,趁机挂靠在直属分局管辖的大企业之下,采取报假账、不报账等手段,隐瞒其销售收入,千方百计地偷税,造成大量税款流失。另外,各征收单位为减轻任务压力,不讲政策,不择手段,想方设法争夺纳税户,有的单位甚至不顾大局,采取降低税负手段吸引纳税户,造成税收管理秩序的严重混乱,导致一些纳税户趁机在办理营业执照和税务登记上,与税务机关打游击战,如某区内两个税务机关,由于执行税收政策尺度有别,一个局一年内转出纳税人300多户,交叉户越来越多,客观上为“关系税”、“人情税”开了绿灯,给以税谋私、滋生腐败提供了条件,弱化了执法的刚性和严肃性,严重损害了国税机关的形象。

3.加大了征收管理的难度。在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下,现行税收征管管辖方式促使各级政府只顾保本级收入,不顾征管成本。他们往往为了确保某一级次的财政收入而成立直属征收分局,使征税区域跨度加大。如在市级设立直属分局,该直属分局可以在全市区域内征收市直单位实现的税收;涉外税收本应放在基层分局征收,可目前大多由直属的涉外分局管理,由于纳税单位与征收机构之间距离较远,从而大大增加了税收管理的难度和成本。

4.容易造成入库级次间的混淆。在现行税收征管管辖方式下,由于局部利益的驱动,使得各级政府之间争抢税源,甚至有意变通外来税源,争相制定优惠政策跨地区吸引税源的问题相当严重,行政部门越权干涉税收执法的情况也时有发生,客观上造成税收大量流失,同时人为的造成了入库级次混乱。

5.增大了税收成本。按照现行税收征管管辖方式,税收成本必然不断加大。一是由于在一个区域内往往设置多个税务机关,如西安雁塔区不到二平方公里的区段内有十几个税收单位征收。税收征收成本的浪费和增大可想而知。二是稽查局及税务所稽查岗位人员轮流上阵重叠检查,分别处罚,增加了企业负担,同时也增大了税务部门的人、财、物的消耗。三是两个征收机构管辖一个纳税单位不仅造成税负不均,而且使税收成本加倍。某区一座商贸大厦1~3层由一个税务机关征收管理,4层由另一税务机关征收管理,不仅同一楼内税负不均,而且增加了征收成本。

综上分析,我们认为,现行税收管辖方式已不适应税收工作规范化运行的要求,应探索一条适应市场经济的管理路子,而实行属地管理是其必然选择。

二、强化属地管理的基本设想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企业的投资主体日趋多元化,公有制企业的改制、重组、联营等行为使国有、集体类型的企业减少或使原企业的组成变得复杂;涉外企业、私营企业、各类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逐渐增多,他们的行政隶属关系、企业级次等变得模糊而难以界定,相应其税收管辖权也变得难以确定,为此,我们认为应打破按企业的行政隶属关系、级次和经济性质划分各级财政收入的办法,改变目前这种条块结合的征管方式,实行税收征管属地管理。参照外省的经验,结合陕西省实际,我们提出如下基本设想:

(一)建立新的税务登记系列

为防止重复登记、漏征漏管、争抢税源现象的发生,应在城区较大的市局设立税务登记分局(中心),其主要职责是负责城区内各类纳税人的税务登记工作,指导和协调各县局的税务登记工作。税务登记分局(中心)对全市税务登记实行电脑联网集中管理,建立“集中登记、全面受理”的税务登记管理体系。同时也可根据实际需要在市内有关区域的国税机关设置税务登记点,受理纳税人的税务登记,通过计算机网络化管理,有效掌握税源分布情况,增强纳税人的依法纳税意识。对城区较小的市(地),可在各区、县分别设立税务登记大厅,同时,根据需要设置若干税务登记点,一方面方便纳税人,另一方面便于税务机关有效掌握税源分布情况。

(二)建立新的税务征收系列

根据属地管理的原则,市、地、县不宜设置直属征收分局,按照行政原则和管辖范围,应归所在区域税务机关管理。由该区域税务机关负责辖区内各类纳税人的纳税申报、税款征收、发票管理、税源调查并负责零散税收、失踪户、“双定”户的税收征管检查工作。县、区局可按行政区域或经济区域设置税务机关。在城镇可按税源大小依自然区域设税务所,负责辖区内的所有纳税户的征收管理。对经济落后、税源匮乏、收入较小的乡镇,可以在几上乡镇辖区内设置一个税务所,辖区内各乡镇视需要可设驻征组。

(三)建立新的税务稽查系列

税收属地管理范文第2篇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税收目标任务和工作要求,充分发挥各街道税收属地管理的网络力量和优势,齐抓共管,狠抓收入,实现责、权、利的有机匹配,不断壮大街道财政收入规模,进一步强化街道财政功能,逐步提高街道可用财力。

二、实施原则

1、区拨财力与税收实绩相挂钩。以区财政年初预算安排的街道人员经费和条线下划经费作为各街道财力基数,与一般预算收入基本目标任务及考核目标任务挂钩,按完成情况进行结算。

基本目标任务是指以当年区人代会的增幅要求确定的全区一般预算收入目标数为基础,下达至各街道的目标任务数(包括属地企业税收及项目税收)。

考核目标任务是指以当年区政府下达的增幅要求确定的全区一般预算收入目标数为基础,下达至各街道的目标任务数(包括属地企业税收及项目税收)。

2、超额奖励与单项嘉奖相结合。鼓励完成和超额完成区下达的当年一般预算收入目标任务,对超额完成任务的实行多超多奖。鼓励新办或引进规模企业,挖掘各类税源,对税收达到一定规模的实行单项嘉奖。

三、实施办法

(一)对扬名街道的实施办法:在保持财政分配体制相对稳定的前提下,进行目标考核的调整。

1、完成当年考核目标任务,原则按属地企业税收完成数按原分配体制兑现:

(1)当年属地企业税收共享收入达上年共享收入基数的,得上年基本财力;超上年基数,超额部分按区得财力的80%兑现;超市人代会目标,超额部分按区所得发展资金中街道应得部分的100%兑现。

(2)营业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分别按比上年增长部分的30%、70%按区承担比例上解;出口退税上解按街道出口退税占全区出口退税比重计算应承担的上解数。

2、未完成当年考核目标任务,则按属地企业税收完成数按上述体制测算财力后同比下降结算财力。

3、超额完成属地企业税收目标任务且完成考核目标任务,按属地企业税收超额部分的区得财力的100%给予奖励。

(二)、对其他五个街道的实施办法:

1、基本财力的构成:

(1)区财政按规定核定的街道人员经费;

(2)区有关部门下划到街道的条线工作经费。

(各街道的财力基数见附表)

2、基本财力挂钩考核:完成基本目标任务的,可得区核定的基本财力;低于基本目标任务的,按实际完成比例结算基本财力。

3、对超额完成基本目标任务且超额完成其中的属地企业税收目标任务的,实行分段奖励:

超基本目标任务至考核目标任务之间的,按属地企业税收超额部分区得财力的10%给予奖励;

超考核目标任务5%以内的,按属地企业税收超额部分区得财力的30%给予奖励;

超考核目标任务5%-20%的,按属地企业税收超额部分区得财力的50%给予奖励;

超考核目标任务20%以上的,按属地企业税收超额部分区得财力的80%给予奖励。

4、财力的拨付兑现:

(1)基本财力的拨付:按上月累计完成税收的序时进度拨付当月的基本财力。完成或超额完成的,全额拨付当月基本财力;未达到序时进度的,则按实际进度比例结算当月基本财力。年终按最终进度进行决算。

(2)奖励经费的兑现:年终按全年完成实绩进行考核结算统一兑现。

(三)项目税收的财力结算办法:在完成区年初确定的项目税收目标的前提下,实行超目标分成,按超目标部分区得财力的60%-80%结算财力。

税收属地管理范文第3篇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按照区委十一届七次全体会议暨全区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更好地为属地税源企业服务,充分发挥街道办事处在综合治税网格化管理工作中的管控、服务作用,确保属地税源不流失,保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二)基本原则。建立政府牵头、属地为主、部门协作、信息共享的综合治税属地包保长效工作机制,通过强化税收监管责任意识,发挥、调动属地税收管控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建立健全区域综合治税网络体系、责任体系,形成属地区域内综合治税网格化管理工作模式,全面提升税源管控水平,共同营造法制、公平、有序、和谐的税收环境。

二、组织机构

建立区街联动的综合治税组织体系,区财政局负责制定工作方案。区综合治税办负责指导、协调及组织实施工作。区综合治税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按其职责分工,协助街道办事处做好属地综合治税工作,及时向属地及区综合治税办公室提供涉税信息。区工商局及属地工商所负责协助办事处收集、报送涉税信息。区国税、地税分局及属地税务所负责协助办事处收集涉税信息。

各街道办事处应立足本区域,建立本区域的包保责任组织体系。建立责任清晰、分工明确的属地存量税收包保组织机构,街道办事处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负专责,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抽调专人从事此项工作,负责属地企业税收的动态管控和服务工作。

充分发挥社区在此项工作中的作用,建立网格化税源管控体系。社区经济干事要及时掌握、准确报送辖区内企业动态涉税信息,使涉税信息转化为税源及转化为税收。

街道办事处应建立属地存量税收包保联席会议制度,相关部门应积极发挥部门职能作用,协助、配合属地做好综合治税工作。

三、包保重点

上年入区库3万元以上的税源企业、金融保险类企业、驻地总部或分支机构、文化产业企业、被拆迁企业以及符合区发展战略规划的新办重点企业。

入区库3万元以上的税源企业名单,由区综合治税办公室提供给各街道办事处。各街道办事处在此基础上,通过税源摸底、利用第二次经济普查数据等方式,掌握本区域内金融保险类企业、驻地总部或分支机构、文化产业企业、被拆迁企业等情况,形成包保名单(企业情况变化,包保名单需即时更新),并上报区综合治税办公室。

四、工作要求

(一)摸清家底,找准对象

摸清属地税源的家底是落实属地税源包保责任制的重要基础性工作。通过地毯式排查走访,全面掌握属地税源的存量状况和增量税源的地域空间,并建立涉税信息和档案;通过对税源企业排查,建立有效的联系沟通渠道,实时把握涉税企业的动态信息;建立属地综合治税管控台账和工作记录;对异地纳税企业进行清理。

(二)明确责任,落实到人

各街道办事处要责成专门机构,负责存量税收属地包保工作,完善工作机制,健全责任体系,调度工作进程,上报各类信息,从而保证包保工作有序、高效地开展,收到实效。

实行分级分类包保责任制,街道办事处与责任单位、责任人签订责任状,实现责任到人,确保责任制落实到位。办事处党政主要领导负责包保年入区库税收100万元以上的企业;副职领导负责包保年入区库税收50-100万元的企业;科室干部负责包保年入区库税收10-50万元的企业;社区主任、经济专干按照属地重点负责包保年入区库税收10万元以下的企业;

充分发挥属地工商所、税务所、楼宇物业公司的积极性,作为包保责任制的有效补充,发挥职能作用。对可能出现问题的企业,责任人应及时报送信息并由办事处主要领导包保。

上述包保分类,各街道办事处可根据本区域存量税源等具体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包保分工责任落实名单要上报区综合治税办公室。

(三)完善制度,健全机制

建立健全属地税收包保责任制的配套制度,确保各项工作执行、落实到位。

1.建立“综合治税信息搜集报送制度”,确保动态涉税信息报送及时、准确、有效。主要工作内容如下:

(1)实时掌握属地内开业、变更、废业信息;

(2)实时掌握建安(含装修)、销售不动产开工、竣工等信息;

(3)实时掌握房产交易、房屋租赁等信息;

(4)实时掌握异地纳税企业信息;

(5)稳定属地税源不流失;

(6)引导被拆迁企业在我区重新选址,继续经营;

(7)协助国、地税部门搜集相关企业涉税信息;

(8)其他综合治税工作。

2.建立走访联络制度,确保及时掌握企业涉税信息。

(1)了解企业生产经营情况;

(2)了解企业缴纳税收情况;

(3)了解企业经营策略变化等情况,重点是企业外迁、被拆迁企业选址等情况;

(4)了解企业生产经营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5)其他相关信息。

3.建立区街联动的“综合治税工作通报制度”。各街道办事处及区综合治税成员单位要定期上报包保工作进展情况和协税护税情况,区财政局、区综合治税办要定期检查包保工作和交流总结,不断改进工作方法。

4.健全外迁企业“三条防线”体系。

第一条防线,通过属地包保服务,帮扶企业,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实现税源管控关口前置。如企业出现外迁动向,要及时上报区综合治税办。

第二条防线,区工商局通过综合治税网即时传递企业迁移信息,同时协助做好稳定(挽留)企业工作。

第三条防线,通过国、地税部门在企业申请变更经营地址时,通过综合治税网即时传递企业迁移信息,同时协助做好稳定(挽留)企业工作。

区行政审批大厅要将企业迁移信息及时报送区综合治税办,并通报给属地街道办事处。

5.建立内部激励机制,调动综合治税工作人员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四)分工合作,协调管理

以社区为基本单元,在属地内建立网格化税源管控体系,把属地存量税收责任指标按街、路、小区、楼宇分解到基本单元,落实到具体责任人。一方面对固定税源进行管控,另一方面对单元内零散税源进行监控。通过联系工商、税务、物业管理部门,从源头上对税源进行管控,实现综合治税的横向管理。

通过全区各层次综合治税部门联动,实行“一企一卡制”,以点对点、面对面的方式,对企业进行服务,实现100%走访、100%满意、100%不流失,实现纵向管理。

(五)强化服务、追踪问效

1.根据属地税源企业存在的问题和症结,通过制定有针对性的政策和措施,切实提高动态跟踪服务的质量,通过为企业排忧解难,提高企业纳税积极性,为稳定存量税源、发展增量税源奠定基础。

2.对异动企业建立预警体系、稳控机制,制定详实的应急预案,同时将有关情况上报区综合治税办。

3.对迁址的企业,要及时总结经验教训,防止出现此类现象。

五、监督考核

1.规章制度完善。各街道办事处要根据本实施意见的要求,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建立健全稳定存量税源的工作责任制度,制定考核办法和激励机制。

2.基础工作扎实。各街道办事处要建立包保企业台账(或跟踪服务记录),形成月、季、年工作记录,做到底数清楚、情况清晰,企业服务满意度信息反馈及时,保证包保工作持续、有效地开展。

3、监督考核到位。对包保工作措施到位、收效明显的街道办事处,在综合税治年度考评中给予基础分并给予一定的经费支持。对因工作、管理、服务不到位、掌握动态信息不及时而造成存量企业流失的街道办事处,给予通报批评,并按绩效考核办法予以扣分。

六、附则

税收属地管理范文第4篇

(一)财政管理体制调整的指导思想: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实现“全面奔小康,建设新”的目标,推动市区财政经济跨越式发展,强化财政体制服务和引导经济发展功能,构建市区财政收入利益共享机制,充分调动市、区两级共同发展经济、培植财源、组织收入的积极性;适时建立转移支付制度,均衡市区公共服务水平;加强财税监管,降低税收成本,提高征管质量,健全市区征管体制,规范市区财税分配秩序。

(二)财政管理体制调整的基本原则:

1财政收入属地征管原则。改变原财政体制按隶属关系、所有制性质、行政区划等多种形式交叉确定税收归属的办法,原则上实行以行政区域属地征管为主的税收征管体制。市区(包括区、区和市开发区行政区划范围,下同)的企业(除少数有明确规定的外)税收实行属地征管,缴入与其生产经营所在地行政区划对应的区级金库,其他关系不变。

2促进发展原则。充分调动市、区两级共同发展经济、培植财源、组织收入的积极性,从体制上实行“谁发展、谁受益,谁发展快、谁受益多”的模式,促进市区经济、财政跨越式发展。

3效益与公平相兼顾原则。核定基数,增量分成,保证既得利益,科学分配增量收入,实现市、区财力同步增长;逐步建立市对区转移支付制度,促进市区公共服务水平相对均等化。

4财权与事权相一致原则。逐步理顺和明晰市、区两级政府的支出责任,提高市、区两级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水平和效率。

二、财政管理体制调整的主要内容

(一)税收收入属地征管划分办法。市区所有纳税人缴纳的各项税收(包括区、区所属乡镇)按下列属地原则界定为市、区财政收入:

1一般企业按实际生产经营地(民政部门勘定的行政区划界限)由各区征管。

2金融、保险、证券、邮电通讯、电力、石油等垂直管理行业税收作为市本级固定收入。区上述垂直管理部门的税收征管维持原有办法不变,作为区财政收入。

3财政管理体制调整后,对市本级整体搬迁到“三区”的重点企业缴纳的税收实行属地征管,以企业搬迁上一年税收形成财力为基数留市,增量部分市与所在区分成,实行一企一议。

4政府决定跨区搬迁且税收在100万元以上的企业,原则上以企业搬迁上一年税收形成财力基数留迁出地财政,搬迁以后的财力增量归迁入地财政,其余不作考虑。

5市本级新办的固定资产投资超亿元企业(不包括建筑安装、房地产开发企业),在老市区范围内的,税收直接缴入市本级金库;在区和市开发区的,税收实行属地征管,财力市与所在区按5∶5比例分成。新办的超大型企业税收征管、财力分成办法实行一企一议。

6南部新城建设过程中建筑安装、房地产业及服务业等项目形成的税收实行属地征管,财力市、区分成,在此次财政管理体制调整中统筹考虑,不再另外结算。

7上述划分办法未涉及到的其他特殊事项,由市政府另行研究确定。

(二)市、区财政预算分成办法

1保障市、区既得利益。以年为基期年,核定基数,保证市、区既得财力。

2实行增量市与区分成。以年市本级和区级税收收入为基数(地方一般预算口径,剔除城市维护建设税、耕地占用税,下同),确定增量税收市与区分成比例,以财力形式分成。市与区实行6∶4分成,与区实行1∶9分成,与市开发区实行1∶9分成。

3适时建立财政收入增收激励和转移支付制度。根据市、区公共产品建设需要和市区财政经济发展状况,适时建立财政收入增收激励和转移支付制度。对“三区”税收收入比上年增长30%以上部分,由市财政分别对“三区”实施转移支付,主要用于市开发区和、开发区以及乡镇工业集中区基础设施建设等。

(三)为了与财政管理体制调整相适应,对个别乡(镇、街道办事处)行政区划进行调整。

三、财政管理体制调整的组织实施

(一)各级、各部门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顾全大局。要充分认识调整市区财政管理体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积极支持,密切配合,共同做好工作,确保市区财政管理体制调整落实到位。与财政管理体制调整相适应,各区要切实做好对企业的服务工作,促进市区经济健康协调发展。

(二)各有关部门要通力协作,保障财政管理体制调整平稳运行。财政部门要根据财政管理体制调整的原则和内容,制定具体的实施细则。国税、地税部门要根据财政管理体制调整内容调整内设机构和分局的征管范围。人民银行要进一步完善财税库联网系统,调整收入划分软件,保障财政收入按规定的预算级次及时准确入库。

(三)切实加强财税监管,规范市区财税秩序。各级、各部门要为经济发展创造公平有序的财税环境,坚决制止越权减免税行为,不得擅自出台减、免税收优惠政策。要建立以区、乡(镇、街道办事处)为主,社区及广大社会力量参与,覆盖市区范围的协税护税网络体系,防止税收的跑冒滴漏和买税、转移税收等行为。要建立市、区财税信息共享制度,提高市、区两级政府预算编制、执行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税收属地管理范文第5篇

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城市管理重心下移的要求,进一步合理划分市与区财政收入范围,充分调动各级政府发展经济、培植财源、增加收入和加强城市管理的积极性;理顺税收征管关系,为企业改革发展和公平竞争创造良好环境,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持续稳定发展,建立市、区财源共生、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共同发展的财政收入增长机制。

二、基本原则

(一)市对区的财政体制与中央对地方分税制改革以及省对市所得税收入分享改革相衔接。

(二)保持现行市对区分税制财政体制总体框架基本稳定。按财政收入属地原则,实行税收属地征管,按税种划分市与区财政收入范围。

(三)按照区级现行承担的事权,下划相应的财权,保持财权与事权相统一。

(四)规范统一,便于操作。统一市与各区固定收入税种和共享税税种划分、统一分享比例、统一属地征管、统一基期年核算;规范开发区财政管理。

(五)在保证既得利益的基础上,适应城市管理重心下移的要求,适当提高区级财力水平。

三、主要内容

(一)调整市级单列收入范围。除外地来肥建安企业、金融保险业、*卷烟厂和安徽移动通信有限责任公司共享税收入,以及储蓄存款利息个人所得税仍作为市级收入实行单列外,其余单列企业税收全部按属地下划各区。

(二)将省下划我市的中央企业和省属企业所得税按属地下划各区,列入市区共享范围。

(三)以2002年市区财政决算数为基础,考虑区划调整、企业纳税变更以及市级单列企业和中央、省属企业所得税下划因素,计算确定各区区级共享税收入基数和属地范围内共享税收入总数。

(四)统一各区共享税分成比例。四个城区和三个开发区分别实行统一的共享税分成比例。四个城区共享税统一按30%比例分成;三个开发区共享税统一按60%比例分成。

对各区因实行统一共享税分成比例与以2002年为基期年确定的各区区级共享税收入基数占属地范围内共享税收入总数的比例不同而造成对各区财力的影响,由市财政年终与各区办理结算。各区补助(或上交)数,按核定的基数以及各区当年共享税收入比上年的增减幅度作同比例增减,并以此作为下一年度补助(或上交)基数。

(五)省地税局直属分局在我市范围内属于我市收入范围的税收征管及收入缴库,按市对区分税制财政体制规定执行。属市、区固定收入的税种,分别解缴市、区财政金库;市、区共享税收入,按各区核定的共享税分成比例分别解缴市、区财政金库。同时,以2003年各区属地范围内实际征收缴入市级金库的区级固定收入数为基数,由各区定额上交市。

(六)逐步降低开发区共享税分成比例。从2005年起,三个开发区共享税分成比例每年降低5个百分点,到2010年实现城区与开发区统一共享税分成比例。2005-2010年期间,对三个开发区因降低共享税分成比例所减少的区级财力,由市财政年终结算返还给开发区,专项用于开发区偿还到期债务本息和建设性支出。

(七)改革城市维护建设税和城市教育费附加收入分配办法。城市维护建设税划作市、区共享税。2004年现行城市维护建设税收入缴库及各区城市维护费经费供给渠道暂维持不变;从2005年起,各区属地范围内征收的城市维护建设税(不含单列企业和行业随征的城市维护建设税)按核定的各区共享税分成比例分别解缴市、区财政金库。有关各区城市维护、管护、养护、建设及管理方面的收支基数,由市级各主管部门会同市财政局根据市、区城市管理事权划分情况以及财随事转、财随人走的原则,另行核定下达。市级城市教育费附加收入,按2002—2003年市实际下划各区的城市教育费附加支出数占市级城市教育费附加收入的比例,结合市与区教育管理方面事权划分情况,核定市对区城市教育费附加收入分配比例,具体比例另行下达。市对区按比例切块分配的资金,由市财政局配合市教育局按各区的在校学生数量比例切块下达给各区财政,由各区专项用于改善中小学办学条件和教育布局建设。

(八)重新核定各区所得税基数。各区所得税基数以2002年各区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实绩(全口径),乘以75%比例计算核定。从2004年起,各区实际入库所得税达到基数的,市按核定的所得税返还基数全额返还;达不到基数的,市相应扣减对区的所得税返还基数(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实行分别考核)。

(九)市区范围内耕地占用税和契税收入由市农税部门统一征收管理,收入全部作市级收入缴库。耕地占用税区级返还比例仍按原规定执行。各城区范围内征收的契税不予返还;三个开发区范围内征收的契税,按市财政已核定的基数,基数内收入全额返还,超基数部分按40%予以返还。政务文化新区范围内征收的契税暂比照开发区的政策,返还用于政务文化新区建设。

(十)取消各区体制递增上交,简化市、区财政结算。各区体制上交以2003年实际上交数为基数,实行定额上交,不再逐年递增。将市对区各项补助以及区对市各项上交进行合并相抵,核定各区定额上交(或补助)基数。

四、配套措施

(一)各级税务部门和人民银行*中心支行国库部门要配合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工作,做好税收征管和金库管理的配套工作。税务部门要严格按照调整后的财政体制所规定的收入范围和分享比例,依法组织各项收入,分别解缴各级国库;同时,结合财政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健全征管机制和手段,提高征管效率。人民银行*中心支行国库部门要及时调整收入入库程序,确保收入准确、及时入库。市财政和人民银行*中心支行国库部门要密切配合,加强资金调度,确保预算资金及时到位,保证各项重点支出需要。

(二)在本体制实施前,中央和省、市出台的税收优惠政策,按照“收入与支出(返还)相对应”的原则,收入归哪一级财政即由哪一级财政兑现;各区要对现行的税收优惠政策进行认真清理,凡优惠政策到期的,一律停止执行。实施新体制后出台的税收优惠政策,按“谁定政策谁负担”的原则兑现,重大项目需市、区共同负担的优惠政策,须经市政府研究确定。

(三)各区政府、开发区管委会要安排使用好市下划的财权,强化预算约束。要进一步强化预算管理,保证各项资金及时足额到位。各区政府要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调整完善区对街道(乡镇)的财政管理体制。

(四)各有关部门要配合市对区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科学合理地分解细化市区两级的事权,并按财权与事权相统一、财随事转、财随人走的原则,合理确定下划各区的财力基数,进一步加快推进城市管理重心下移工作步伐。各职能部门要制定资金使用细则和监管办法,确保专项资金预算安排和及时到位,发挥资金的最大效益。

五、几项具体规定

(一)严禁利用税收先征后返政策进行“拉税”。从2004年起,严禁任何部门和单位对已在我市范围内进行生产经营的企业实行税收先征后返,要求(或吸引)企业跨区变更纳税登记。对违反规定的,一经查实,除给予通报批评外,市财政将按其对企业的税收先征后返还数额,相应扣减所在区财力。

(二)实行税收属地征管。所有独立核算企业,一律按属地原则办理纳税。对确因企业生产经营地点改变需跨区办理纳税变更的,对年地方收入超过30万元以上的企业,由市国税、地税部门按季将跨区变更纳税的企业名单以及企业前一年度分税种入库情况提供给市财政局,由市财政核实后相应调整有关区的财政体制基数。对年地方收入小于30万元的企业,不调整区级财政体制基数。非因企业生产经营地点改变,一律不得跨区办理纳税变更。

(三)关于市区范围内企业转移到3县进行生产经营的税收征管及收入分配。从2004年起,对原在市区范围内进行生产经营的企业转移到3县进行生产经营的,税收分配兼顾市与区、县利益。

对市区范围内的企业在3县设立非独立核算分支机构的,其税收征管和缴库级次不作改变,对企业的税收增量,按销售收入系数分配办法计算,市财政按30%比例补助给企业分支机构所在县,市与企业所在区按分成比例分别承担。

对市区范围内企业转移到3县进行生产经营,并实行独立核算的,其税收由所在县国税、地税部门征管,其中,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四个税种地方留成部分(以下简称“四税”)按7:3比例分别解缴市、县财政金库,其他税种全额解缴县级财政金库。对年税收收入规模(转移前一年度税收实绩之和,下同)在200万元以下的企业,市财政按企业年度实际缴纳“四税”收入地方留成部分的40%补助给企业所在县;对年税收收入规模超过200万元的企业市与县不另行结算。年终,市财政以转移企业实际缴入市级金库的“四税”收入数以及各区共享税分成比例对转移企业原所在区给予补助。

(四)规范开发区财政管理。从2005年起,3个开发区财政预算报经市政府常务会议审查后,报送市财政部门并表汇总,提交市人大审议批准后执行。年度预算执行情况实行审计报告制度。

六、实施时间

本方案自2004年1月1日起执行,原市与各区财政体制与本体制规定不一致的,按本体制规定执行。本方案在执行过程中,如遇国家和省调整对我市的财政体制,市对区财政体制也相应进行调整。对2004年已按原体制规定和共享税分成比例入库的收入,由市财政局、市国税局、市地税局、省地税局直属分局和人民银行*中心支行按本体制规定作相应调库。

税收属地管理范文第6篇

体制执行时间:从年1月1日至年12月31日,一定三年。体制执行期间如遇国家、省、市对区财政管理体制调整,区对乡镇财政管理体制作相应调整。

二、体制调整基本原则

1、税收属地划分原则。按行政区域属地原则确定各乡(镇)税收征管范围。

2、保证既得利益和增量比例上解原则。保证各乡(镇)基期既得利益,乡镇收入增量部分,由区财政按比例上解。

3、实行激励机制原则。为了充分调动各乡(镇)增收积极性,促进全区经济的发展,实行超收激励政策。

4、简洁透明原则。合理划分区乡(镇)级收入,公正透明测算基数,统一分享范围和比例,简化财政结算办法,科学制定体制方案。

三、体制调整的主要内容

(一)严格按属地原则确定区乡(镇)税收归属

1、一般税源按实际生产经营地划分区乡(镇)级税收。

2、设有总分支机构跨区经营的企业,独立核算的分支机构按实际生产经营地界定,非独立核算的分支机构按总公司所在地界定。

3、建筑安装和房地产企业营业税及附加税费、土地增值税按施工项目和房地产开发所在地界定,所得税等比照一般企业界定。

4、以后年度区级以及区级以上政府部门规划、建设、引进、投资的重大项目和重点企业税收一律按照属地原则分解,以支持各乡(镇)壮大收入规模。

(二)乡(镇)税收收入的确认办法

1、区乡(镇)财政部门会同国税、地税等部门根据各乡(镇)行政区划范围,按属地原则合理划分区乡(镇)税源。

2、实行税收属地征管后,各乡(镇)要全面调查本辖区范围内的所有税源情况,建立本区域的税源信息库。区财政、税务部门以确认的年底各乡(镇)税源,作为核定各乡(镇)税收收入的依据。区乡财政部门按季核对各乡(镇)税源信息。

3、以后年度各乡(镇)区域范围内新增税源(含区级以及区级以上政府部门规划、建设、引进、投资的重大项目和重点企业)在实现税收前,由各乡(镇)报区财政部门核准后,列入各乡(镇)税源信息库,所缴纳税收统计为乡镇财政收入。

4、个体工商户及各项临时税收按属地原则划分,对于各乡(镇)上报的不能确定其所属地的,按上年各乡(镇)共享收入占全区共享收入比例分配。

(三)按税种划分区乡(镇)收入

除按财政体制规定为中央和省级收入外,其他各项财政收入划分为区乡(镇)级固定收入与市乡(镇)共享收入。

1、固定收入。原体制规定各项非税收入、耕地占用税。

2、共享收入。按属地原则征缴的各项税收收入,包括:增值税(25%部分)、企业所得税(40%部分)、个人所得税(40%部分)、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资源税、房产税、印花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土地增值税、车船使用和牌照税。

(四)区乡(镇)预算财力分成办法

1、核定共享收入基数和财力基数

以年为基期年,按当年各乡(镇)区域范围内实际完成税收核定各乡(镇)共享收入基数。

依据基期年区对各乡(镇)实际结算财力为基础,剔除契税、耕地占用税、专项收入、行政性收费、专项补助以及其他一次性财力事项,核定各乡(镇)财力基数。

2、实行共享收入增量按比例上解

今后年度,各乡(镇)区域范围内新增的由区及区级以上政府规划、建设、引进、投资的重大项目和重点企业纳税地方留成部分,由区乡(镇)按8:2分成。太阳雨、龙顺两户企业实现共享收入地方留成部分全部上解区级。

除上述以外的各乡(镇)区域范围内的所有税源实现的税收完成共享收入基数部分,享受基数财力,超过基数部分所形成的地方留成财力,区和乡(镇)统一按5:5进行分享。

3、建立共享收入增收激励机制

今后,各乡(镇)完成共享收入(剔除区级及区级以上政府部门规划、引进、投资的重点项目和重点企业纳税部分)超过当年区政府下达的目标任务部分,由区财政按超收部分的10%给予奖励,用于支持乡(镇)各项社会事业发展。

同时,对各乡(镇)共享收入比上年增长达到一定比例或金额的,区对乡(镇)安排一次性奖励资金,用于对乡(镇)领导班子及有关部门的奖励。

(五)专项结算事项

1、原由各乡(镇)征收的专项收入(不含教育费附加)、罚没收入、其他收入、行政性收费等各项非税收入除按规定上缴上级以外全额留用。

2、从年起,区支付给地税部门的征收业务经费,以年为基数,基数内由区级负担,超基数部分按当年各乡(镇)共享收入占全区共享收入比重分担,由区级统一支付,通过年终结算上解。

3、各乡(镇)契税收入作为市级固定收入后,区乡(镇)在既得财力的基础上,增量收入地方留成部分乡(镇)全额留用。

4、耕地占用税除上交省以外,地方留成部分按项目所在地区乡(镇)全额留用。

(六)其他事项

1、乡(镇)教师工资由区统一发放后需上划财力,由区另行下文。

2、乡(镇)司法人员工资、优抚定补人员工资、农村低保金等乡(镇)负担部分,由区级统一发放后,根据实际发放数上解乡镇财力。

3、以后年度如发生由区级统一支付应乡(镇)负担的支出事项,按实际支出数上解乡(镇)财力。

4、工贸园区和云台农场产业园区财政管理体制方案另行制定。

税收属地管理范文第7篇

跨地区经营汇总纳税征管办法执行情况的调研报告

一、管理现状和存在问题

(一)跨地区经营企业纳税的汇总方式存在问题

1、分支机构取消申报,汇总纳税风险重重

①监管敞口风险。我国的汇总(合并)纳税政策起源于1994年,对经国务院批准或按国务院规定条件批准,实行汇总(合并)缴纳企业所得税的企业集团总分公司的汇总纳税和母子公司的合并纳税,实行层层申报、逐级汇总、属地监管的税收管理模式,无论是总分体制的各级分公司,还是母子体制的各级子公司,均作为成员企业在当地申报并接受当地税务机关的监管和检查;新税法法人所得税制的实施,判定所得税纳税人的标准由原来能够独立核算企业变为现在的法人企业。这一标准的变化,使汇总纳税企业的纳税方式发生了改变。新税法按法人纳税后,母子体制的公司分别纳税,跨地区经营的汇总纳税企业只管理到二级分支机构,分支机构只在属地按分配表预缴税款而不再进行汇算清缴,这种体制变化的结果是几乎在一夜之间,全国就取消了数十万计的二级以下分支机构的所得税纳税人,而伴随这几十万纳税人同时取消的,还有对这些成员企业的失于监管。因此,其中之风险可想而知。

②汇总方式风险。新税法实施后,税收风险还存在于跨地区经营汇总纳税将原有所得税申报表逐级汇总方式,改变为总公司全公司的会计数据汇总计算。由于所得税税前扣除的管理、纳税调增调减事项处理的复杂性,总机构无法仅凭全公司的会计数据汇总计算所得税,往往需要分支机构的配合才能完成,在实现具体汇总方式上五花八门。有的总机构在汇总会计数据的基础上,向各分支机构下发企业自行编制的纳税调整事项表格,用以汇总调整事项金额;有的总机构汇总会计数据后统一进行纳税调整;更多的总机构延续原来的办法,依然要求各级分支机构填报所得税申报表再逐级汇总到总机构。这不仅给汇总纳税企业总部的税收管理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同时由于没有法定的汇总依据,多样性的汇总方式导致企业的纳税风险难以估量。

③汇总平台缺失风险。调研发现,随着2008年新管理办法的实施,集团企业按照税收集中管理的要求,对公司的业务、财务、管理等信息系统做出了相应的变动调整,将日常业务和会计核算集中到省级单位,然后统一汇总到总机构是企业垂直管理的基本方案。但是,由于业务的复杂和管理层级的庞大,部分企业的计财和税收管理系统仍在开发过程中。据调查,部分企业仍采用原始方法,要求分支机构填报纳税申报表,由总机构集中平行汇总,再下发企业内部自行编制的纳税调整事项,集中统计分公司的调整事项,完成全集团的汇总纳税。新管理办法的转变加大了总公司汇总的压力,按规定,企业总机构会计核算必须真实反映分支机构经营情况,但据调查,部分企业很多核算系统和税收管理系统仍在开发中,总公司对分公司仅有一些静态资料和相关动态经营表面变化情况的了解,对于分公司财务核算与实际经营运作之间实质性的差异与联系了解甚少;即使企业的财务系统较为完备,总公司能够及时、全面的掌握分公司财务信息、业务经营情况,但是由于集团公司跨省市经营的现状,总公司无法确保分公司的原始凭证的合规性,无法甄别分公司发票的真伪,也无法确保分公司对特殊事项财务处理的正确性(非自动化的程序生成);由于取消了分公司年终申报的规定,缺少了地方税务机关对分公司的年终纳税申报的监管,增加了总公司集中汇总的风险,对于总公司的税务机关的监管也增添了很大的压力。

2、申报方式发生变化,税收监管出现缺位

①属地监管缺位。原汇总(合并)纳税办法规定,汇缴企业(相当于跨地区经营汇总纳税企业的总机构)在汇总成员企业的年度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的基础上,统一计算年度应纳税所得额和应纳所得税额。自取消汇总(合并)纳税政策后,二级分级机构不再属地进行汇算清缴的纳税申报,仅根据三因素法汇总下属三级机构并进行就地预缴企业所得税,由总机构统一进行汇算清缴。由此导致分支机构的税收监管出现缺位现象。虽然根据分级管理即总机构、分支机构所在地的主管税务机关,都有对当地机构进行企业所得税管理的责任,总机构和分支机构应分别接受机构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的管理的征收办法,分支机构属地税务机关应承担对分支机构的监管职责;跨地区经营汇总纳税企业所得税征收管理暂行办法规定,由总机构进行汇总纳税企业的所得税年度汇算清缴,各分支机构不进行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由于各种原因,总机构并不掌握一些有省级标准的税前扣除项目(如住房补贴、住房公积金、五险一金等项目),总机构依然需要分支机构补充资料。

②企业系统缺位。根据国税发[2008]28号汇总清缴部分规定:年度终了,总分机构企业由总机构统计计算年度应纳税所得额和应纳所得税额,抵减总机构、分支机构当年已就地分期预缴的企业所得税款后,多退少补。这项政策取消了原汇总(合并)纳税政策中成员企业需在当地进行年度申报,由总机构平行汇总的规定,变为由总机构统一进行汇总纳税。新办法是遵从法人所得税的基本原则,将总机构视作一个法人,要求总分公司以一个法人的身份进行汇总纳税,但是此办法也给总分公司业务和财务系统集中管理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为总分公司的扁平化管理和财务逐层化集中提出了更严格的标准。实行法人所得税制后,总机构总部明显感到各分支机构报上来的财务数据准确性不及以往,也无法确保分公司的原始凭证是否合规、合法,也无法甄别分公司的发票是否都是真的,更也无法确保分公司对一些复杂的特殊业务的处理是否正确。在新税法实施以前,上述工作都经过了各分支机构所在地税务机关的监督检查,可信度很高。而实行跨地区汇总纳税办法后取消了分公司年终汇算清缴的规定,缺少了地方税务机关对分公司的纳税申报情况的监管,包括税务风险在内的所有财务风险都全部向总机构集中。

③政策执行标准缺位。新办法出台后,出现了不同省市执行不同政策的情况,进一步加大了汇总工作的难度。据了解,在实际工作中,部分省市结合地区经济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要求,出台了系列税收优惠政策、税前扣除标准等要求(譬如:五险一金、社会保险等项目的扣除),导致总公司与各属地分支机构在统一扣除项目的执行中存在不同的标准,甚至市级三级公司与上级省公司的规定要求也存在差异;由于总分机构管理办法并未明确地方政策的执行范围和权限,总公司在年终汇缴时,对地方扣除标准和优惠政策的认可也存在一定的困惑。一方面各总分企业可能对地方政策有不同的理解和处理,给企业提供了操作的空间,加大了企业的税收风险,不利于对总分机构的统一管理;另一方面总机构和各属地分支机构的地方经济状况、资产规模、地区发展规划确实存在一定的差异性,税收征管应适合经济的实际予以区别对待,但由于企业未规避风险,地方政策的执行力可能未被认可,以致削弱税收政策的影响力,从而愈发不利于区域经济的和谐发展。

3、二级机构难于认定,有碍统一规范征管

在执行原汇总(合并)纳税政策时,国税总局往往在批准文件中附列成员企业名单,便于纳税人和税务机关掌握参于汇总(合并)纳税的范围;新税法不再以发文列名单的形式明确汇总纳税范围,而是以国税发[2008]28号第九条规定的 总机构和具有主体经营职能的二级分支机构,就地分期预缴企业所得税代替。依照该规定,企业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确定参与预算分配的二级分支机构,而三级及以下的分支机构统一计入二级分支机构。由于文件并未明确二级分支机构的认定条件,在实际执行过程中,集团公司认定的二级分支机构的标准也大相径庭。据调查,有些企业根据行政机构的层级划分二级分支机构,有些则根据经营情况、企业规模、经营主题等来划分确认。由于企业的划分标准不同,可能出现同一市区内的二级分支机构,相对于不同企业来说被认定的税收管理的级次不相同的现象,或出现享受低税率的三级分支机构,由于低税率的优惠原因,被有些企业认定为二级分支参加预缴分配,汇总下级不应享受优惠税率的三级机构一同享受低税率的优惠,或将其汇总在上级二级机构中参加分配,未能享受到低税率的优惠政策。凡此种种,均给税务机关的监管带来一定困惑,也同样有碍于统一规范的征收管理。

(二)总分机构税务机关执行政策的统一协调存在问题

1、总分机构欠缺统一,政策执行尚未同步

①属地机关欠缺执行。总、分机构属地税务机关在执行税收政策的一致性和同步性方面存在问题,此问题亦是实行跨省市总分机构管理办法的棘手问题。总机构属地税务机关对集团总公司实施的相关政策,分支机构是否参照执行、如何参照执行等问题,应在跨省市总分机构管理办法中进行明确规范。譬如,2009年根据国税发[2008]30号、京国税发[2008]154号文件精神,我局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对辖内执行跨省市总分机构管理办法的总机构实行了按月定额预缴的征收管理,在实际操作中,虽然总公司执行了按月定额预缴所得税,按月对下属分支机构进行税款分配并下发分支机构分配表,但部分分支机构属地税务机关对分配表并不认可,以系统没法更改、无法申报等原因仍要求分支机构按季度缴纳企业所得税,由于分支机构与总机构入库期限等税收政策的不统一,给企业的日常监管带来一定的困扰,导致税款一定时间的迟滞;又如,总机构由于一定被批准延期申报预缴企业所得税,相应的分支机构是否也应办理延期申报,是否也需要分支机构属地税务机关根据分支机构的具体情况予以审批等。

②属地机关缺乏监管。分支机构属地税务机关缺乏统一协调的管理机制。例如,总机构实行按月定额预缴并按月下发分支机构分配表,但很多分支机构属地税务机关存在以系统原因为由,不受理分支机构的按月申报,相当一部分应按月入库的税款被按季缴纳,造成大量税款的迟滞入库;此外,还存在总机构被批准延期申报后分支机构税务机关不同意延期申报等种种不一致的情况。此类欠缺统一的监管问题,很大程度上降低了税收征管的准确性。

2、税源管理相对独立,地方政府趋利干涉

财预[2008]10号文件、国税发[2008]28号文件等文件的出台,将跨省市企业入库税款的财政分配等系列问题转移至企业和属地税务机关予以解决,直接导致在汇总纳税方式利益分配机制的诱导下,地方政府为了保证稳定税源的合理分配,出台相关政策,对跨省市企业的税款做出了再分配的要求。譬如在调研中,我们发现个别省市,省政府单独出台政策规定,要求省级二级分支机构将总机构分配的税款,参照三因素分配的方法,将税款在下属市区级的三级机构范畴中做进一步划分;有些省市也迫于财政压力,要求企业调整组织结构,将分公司变为子公司,在属地税务机关独立纳税。可以看出,这些政策的出台是为平衡省市之间财政利益,但确有悖于财预[2008]10号文件对跨省市企业分配税款的要求,削弱了政策的统一执行力,给企业造成负担的同时也不利于税务机关的统一监管。

(三)跨地区经营汇总纳税管理办法实施后,税收管理存在弱化问题

1、管理实质发生变化,地方管理缺乏积极动力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汇总(合并)纳税企业实行统一计算、分级管理、就地预交、集中清算所得税问题的通知》国税发〔2001〕13号规定:汇缴企业(相当于跨地区经营汇总纳税企业的总机构)应在汇总成员企业的年度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的基础上,统一计算年度应纳税所得额、应纳所得税额。汇缴企业及成员企业(相当于跨地区经营汇总纳税企业的分支机构)企业所得税的征收管理,由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分别属地进行监督和管理。此规定的核心内容是汇缴企业及成员企业在属地均要申报企业所得税(即CTAIS系统设置的所得税申报表主、附表之间存在逻辑审核和校验关系)。通过对比可知,《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跨地区经营汇总纳税企业所得税征收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国税发[2008]28号规定:企业实行统一计算、分级管理、就地预缴、汇总清算、财政调库的企业所得税征收管理办法。

分级管理是指总机构、分支机构所在地的主管税务机关都有对当地机构进行企业所得税管理的责任,总机构和分支机构应分别接受机构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的管理。但具体管理内容只是总机构和分支机构均应依法办理税务登记,预缴申报时报送《预缴纳税申报表》和《分配表》,此外分支机构的各项财产损失,由分支机构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审核并出具证明后,再由总机构向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申报扣除。因此,分支机构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主要的管理事项除了财产损失审批,就是根据总机构主管税务机关反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汇总纳税分支机构分配表》,对其主管分支机构应分摊入库的所得税税款和计算分摊税款比例的三项指标进行查验核对。因此,分支机构属地税务机构除关心分配表的计算问题外,对分支机构的税收监管的积极性大幅下降,同时,分支机构的监管也呈现出缺位状态。

2、受限监管检查权属,地方机关无从下手

原汇总(合并)纳税企业成员企业所在地税务机关对成员企业检查出的以前年度违反税收规定应补缴的所得税,应按规定税率就地全额补征人库,不得作为当年或以前年度就地预交的税款,不参与总机构的汇缴清算。但自2008年实行法人所得税政策后,企业分支机构主管税务机关对其查补的税款就地入库的规定停止执行,跨省市总分机构的管理办法规定,分支机构不再单独申报所得税,且跨地区经营汇总纳税企业所得税征收管理办法中仅对分支机构主管税务机关应分摊入库的所得税款和计算分摊的比例进行查验和做出了具体要求,并未对分支机构日常监管的检查权属做明确的规定。在目前权属规定下,即便分支机构属地税务机关期望行使监管权力,对分支机构进行纳税评估和税务检查,但分支机构不再填报企业所得税年度申报表,缺乏评估和检查的依据载体,地方机关的管理和检查也面临无从下手的窘境。分支机构税务机关发现的涉税问题也需要企业总部统一处理。这很不利于调动分支机构主管税务机关加强征管、堵漏增收的积极性,也极容易产生征管漏洞。

(四)跨地区经营汇总纳税管理办法实施后,基础管理问题突显

1、信息交流平台不畅,预测分析数据偏离

按照总局《跨地区经营汇总纳税企业所得税征收管理暂行办法》规定:总机构应在每月或季度终了后10日内,按照各分支机构应分摊的比例,将本期企业全部应纳所得税额的50%在各分支机构之间进行分摊并通知到各分支机构。但目前由于信息交换环境不畅,总分支机构所在地的主管税务机关不能全面掌握总、分机构的经营情况、财务核算情况和税收相关情况;特别是对于分支机构监管的税务机关,更多地是依靠总机构下发的税款分配表来进行税款征收,分支机构主管税务机关不能及时得到总机构的税款分配表信息,从而直接影响税收收入预测分析的准确程度,致使分支机构主管税务机关经常处于被动状态。

2、税前扣除集中审批,总部机关效率降低

国税发[2008]28号文件仅将分支机构财产损失的审批权限下放至属地税务机关并作出了具体规定,但对于汇算清缴工作中分支机构减免税的审批、备案等事项的管理权限未能明确。实行跨地区经营汇总纳税企业所得税征收管理暂行办法后,分支机构的发票在属地税务机构购买,但在税前扣除管理中没有分支机构主管税务机关把控,除财产损失审批以外的审批、备案(如残疾人工资加计扣除等减免税备案),如果均在总机构进行,不仅增加了总机构财务人员和总机构主管税务机关的压力,同时这些资料都要层层报备至总机构,在实际操作上和工作效率上也存在较大困难。

(五)预缴申报分摊税款计算问题。

目前企业计算分支机构分摊税款的方法主要依照国税函[2009]221号文件进行计算,现行的计算方法主要在总分机构之间进行了两次分摊计算:总机构和分支机构处于不同税率地区的,先由总机构统一计算全部应纳税所得额,然后按照国税发[2008]28号第十九条规定的比例和第二十三条规定的三因素及其权重,计算划分不同税率地区机构的应纳税所得额,再分别按各自的适用税率计算出企业的应纳所得税额。然后再按照国税发[2008]28号第十九条规定的比例和第二十三条规定的三因素及其权重,向总机构和分支机构分摊就地预缴的企业所得税款。

该办法主要是为解决总分支机构适用不同税率时企业所得税款计算和缴纳问题,但在进行第一次分摊时,将应纳税所得额的50%分摊给总机构依据总机构的税率计算出税款的处理,会使分支机构不能完全到享受低税率的优惠政策(总机构所在地一般都在城市发达地区,享受25%的税率),在西部和沿海地区分支机构较多的企业集团受此政策的影响较大(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由于该计算方法的变化,导致2009年分支机构未享受低税率优惠而多缴纳约2亿元的税款),这样将导致国家为鼓励西部地区和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而出台的西部大开发地区税收优惠政策、沿海地区优惠政策不能充分发挥其效能,优惠精神未能体现,影响集团公司的投资取向。因此,建议修改计算分配的方法,以总公司和分支机构按照各自税款计算的应纳所得税额的汇总额为基础,根据三因素的权重,按照[2008]28号第十九条规定的比例和第二十三条规定计算分配税款。

(六)尚未出台非跨地区经营汇总纳税企业的管理办法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跨地区经营汇总纳税企业所得税征收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国税发[2008]28号第二条规定:铁路运输企业(包括广铁集团和大秦铁路公司)、国有邮政企业、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中央汇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建银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以及海洋石油天然气企业(包括港澳台和外商投资、外国海上石油天然气企业)等缴纳所得税未纳入中央和地方分享范围的企业,不适用统一计算、分级管理、就地预缴、汇总清算、财政调库的企业所得税征收管理办法。但目前有关部门尚未出台上述企业的税收管理办法,这些企业的税收管理正处于一种无序状态,且上述大型央企和国企均为跨地区经营汇总纳税企业,关系国计民生、税收规模大、分支机构众多,对这些企业的弱化管理客观上已给企业带来了很大的税收风险,如何做好这些汇总纳税企业的税收监管,已经成为摆在税务机关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改进意见和建议:

目前,跨地区经营汇总纳税企业所得税在管理中存在,总机构管不到,分支机构管不了的被动局面,上述诸多问题在一定程度上说明现行的跨地区汇总纳税管理办法急待完善,现就有关问题建议如下:

(一)建立总分机构信息交换渠道:

加快总局企业所得税汇总纳税信息管理系统的实际应用工作,同时要加入一些数据分析功能,监控集团企业税前扣除、转让定价和利润转移等问题,增设总局监控信息传递、督办业务处理等功能;同时,拓展总分机构税务机关的信息沟通和联系独到,最大限度地促进总分机构管理信息的信息共享。

如在年度纳税申报期间总分支机构主管税务机关及时交换相关资料,包括总机构申报表、财务报表、纳税调整事项;分支机构预缴税款情况;日常检查、纳税评估发现问题及税款等,双方进行复核沟通后对企业的申报予以确认,以期提高年度申报质量。开展总分机构日常检查或纳税评估的联查、联评机制,以提高总分机构总体管理效能。

(二)调动分支机构主管税务机关管理积极性,加强日常监督和管理权:

1、目前按照企业所得税的法人纳税理念,以总机构作为一个法人在总机构主管税务机关办理减免税审批及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的备案上报工作,总机构的的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及一些过渡性减免均在分机机构发生,建议将这部分管理审核权交分支机构税务机关管理。

(三)调动分支机构主管税务机关管理积极性,下放部分稽查权:

总分机构主管税务机关应本着既要严格执行法人所得税制,不能形成总分支机构之间重复纳税,又要积极加强监管、堵塞漏洞的原则开展对总分支机构的检查。

1、主管税务机关对对分支机构的检查中下列情形,查补税款就地入库。

(1)对未纳入中央和地方分享的不适用国家税务总局《跨地区经营汇总纳税企业所得税征收管理办法》(国税发(2008)28号)的企业分支机构的检查发现的涉税违法行为。

(2)分支机构有隐匿营业收入或做假账、两套账、体外循环等违法行为。

(3)对分支机构的检查发现的其他问题,能确认总分支机构汇总计算后仍形成少缴税款的,就地进行补税。

2、主管税务机关对分支机构检查中,因总分支机构汇总计算为亏损,或在总分支机构之间可调剂使用的有扣除比例限制扣除项目等,不能确定总分支机构汇总计算后是否形成少缴税款的,将发现的问题通报总机构主管税务机关,由总机构主管税务机关进行统一处理。

(四)调整分配表计算方法:

建议修改计算分配的方法,以总公司和分支机构按照各自税款计算的应纳所得税额的汇总额为基础,再根据三因素的权重,按照[2008]28号第十九条规定的比例和第二十三条规定计算分配税款。

(五)完善不适用跨地区经营汇总纳税管理办法的企业的管理办法:

不适用跨地区经营汇总纳税管理办法的企业层级结构负责,税款规模庞大,建立健全此类大型汇总纳税企业的税收管理制度已显得尤为必要。国税函[2010]184号只规定了不适用跨地区经营汇总纳税管理办法企业的下属二级分支机构向当地主管税务机关报送企业所得税预缴申报表,税款由总机构统一汇总计算后向总机构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缴纳。建议二级分支机构在所在地年度申报后再由总机构统一汇总计算所得税。

(六)完善总分机构年度申报汇总办法:

对于目前跨地区经营纳税企业所得税年度申报汇总的体制性风险,建议有关部门针对不同类型的总分机构明确总分机构年度申报汇总原则,解决法人所得税制下的所得税现实管理问题,最大限度地减少由于税收制度与企业核算体制的矛盾带来的税收风险。

(七)完善财政预算和分配体制层面:

针对目前跨地区经营汇总纳税企业所得税征管理已经暴露出来的问题,建议有关部门从以下二个层面着手:一是政策层面,财税部门应该尽快明确相关政策,方便企业做好财务和税务方面的规划,也方便税务机关加强征管;二是财政预算和分配体制层面,财政部应该充分考虑税收与税源背离的危害性,尽可能从根源上解决各省份之间、中央与地方之间争夺税收的问题,避免出现无序竞争的情况,为企业发展壮大创造良好的环境。

税收属地管理范文第8篇

――汇缴企业及其成员单位利用关联交易,造成不缴或少缴税款、以及税源向低税负地区或有税收优惠地区转移。大型企业一般下设分公司,子公司,其往来购销关系纷繁复杂,内部交易价格与市场价格明显背离,影响计税依据。由于现行税收征管体制的属地管理原则,税务部门仅对辖区内的企业进行管理,对其他的成员企业或核心企业缺乏了解和掌握,因此也就无从控制部分企业利用关联关系随意进行价格“调控”。

――以内部管理规章替代税收法规,自定收支标准,造成税款流失。一些大型企业在收入确认上不规范,成本费用的开支标准完全由上级主管部门分配、核定和掌握,随意调整和扩大税前扣除项目。另外,有的大型企业为垄断行业,为逃避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财务部门经常在其他费用科目里列支工资性支出,有的采取暗补的方式,即为职工定额报销交通费、电话费、误餐费等。

――不按照规定及时申报企业相关变更事项,不按规定申请批准相关费用列支。企业所属成员单位或分支机构股权结构和投资形式发生变化或出现承包租赁、关停并转等问题时,不能及时向属地主管税务机关提供相关资料。有的未经税务机关批准或未按批准数额核销财产损失,有的成员企业上缴核心机构管理费不按规定报批备案。

――资产经营、境外投资收益不申报纳税。大型企业集团投资经营运作大多在集团总部,而下属企业申报缴税大多在属地,属地税务机关难以掌握总部运作情况,总部所在地税务机关不了解外省市纳税企业的情况,评估增值、境外投资收益,经营所得不合并申报,导致税款流失比较严重。

大型企业集团形成上述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企业的原因,也有税务机关的原因。

从企业来看,一些大型企业的税法遵从意识不强,违规操作。比如某稽查局在检查某大型企业时发现,其下属一家单位多年累计工效挂钩结余数亿元不进行纳税调整,就此问题税务部门责成该企业自查,结果发现全系统还有约十几亿元没有进行纳税调整。但这家企业财务部门的解释只是:政策我们清楚,但过去习惯上就是这么处理的。

另外,由于财务专业化分工日益明显,税收计算与会计处理脱节。大多数大型企业的财务部分设了会计处和税务处,其中税务处只负责税款的计算、申报等业务,而税款的计算基础所依据的会计信息、业务流程和系统设置等是由其他的会计处、业务部门以及科技部门掌握的。负责税务业务的部门,其实并不完全了解整个业务流程和系统的设置,并不完全了解各地分支机构缴税的规范程度,导致错缴、少缴。

从税务机关来看,存在执行政策不统一的情况。大型企业集团分支机构遍布全国,面对“N”个主管税务机关,有的大型企业不同的分支机构的所得税又分属不同地方的国税、地税部门主管,难免出现政策执行的不统一。甚至出现一些项目有的地方征税,有的地方不征税。

税收政策滞后经济发展。随着经济全球化,汇总纳税企业为适应发展的需要,创新开发出很多新业务或新的投资渠道,比如债券业务、外币业务、利率和汇率掉期业务等。在这些新业务中,有很多涉税争议问题还没有明确,企业无所适从。

如何解决上述问题?近年来税务稽查部门的实践表明,仅靠被动性的检查,不主动从管理机制上入手建立长效监控和服务机制,征管和稽查不互动,上述问题不会得到彻底解决。国家税务总局专门设立大企业税收管理服务机构是一个很好的举措,建议在此基础上加强稽查部门和大企业管理部门的互动,从根本上做好对大企业的税收管理服务与监控。

第一,实现稽查和管理的协调互动。按照总局领导提出的“信息管税,分类管理”的理念,各级税务机关的征管和服务资源必须向本级大企业倾斜。各级大企业管理部门是一个管理大企业的指挥、综合、协调的牵头机构,其他部门都是这个管理过程的一个环节。各级稽查部门应充分利用大企业管理的日管信息,有针对性地选取被查对象,并将检查结果提交大企业管理部门,作为日常监控的依据;各级大企业管理部门对日常监控中发现的大企业存在的问题,认为需要检查时,提请稽查局实施,并应立足于行业管理的规范统一,做好查前服务、查中综合协调及参与重大问题的定性、查后规范完善制度等工作,把稽查作为管理的手段,形成管理监控的合力。

第二,把稽查的目的定位在以查促管上。由于大企业规模较大,分支机构遍布全国,有的还跨国,检查必须充分发挥总局、省级稽查局的作用,统一组织、统一指挥、统一协调、统一执法标准,属地和总部所在地税务机关联合互动。由于大企业检查占用稽查资源较大,在一定时期内不可能对所有同类大企业检查,这就需要在充分运用大企业日常监控的成果和基础数据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选取重点企业实施。检查结果要交大企业管理机构分析研究,利用检查成果指导同行业的税收管理,达到查一户企业,规范一个行业,以查促管的目的,提升纳税服务水平。

第三,大力整合各种信息资源。近年来,税务系统的信息化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已分别建立了重点税源报表系统、CTAIS、反避税系统和出口退税系统等,在这些系统的基础上进行数据抽取、整合,建立大型企业集团信息系统,通过分析、对比、评估同行业、同规模有关利润率水平、税收负担率等指标,加强税收监控分析,发现申报异常企业,实施有效监控和服务,也为实施有针对的稽查奠定基础。

税收属地管理范文第9篇

一、组织领导

为加强综合治税工作的领导,经研究,决定建立以“政府领导、税务管理、部门配合、司法保障、社会参与”为主要内容的综合治税税收保障体系,成立以镇长为组长,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综合治税领导小组,切实加强对综合治税工作的领导和协调。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财政所。领导小组采取定期召开协调会议等形式,形成各部门之间的协商沟通机制,并结合实际研究制定强化地方税源控管的具体措施。同时,各成员单位要严格落实综合治税职责和任务,建立健全综合治税工作体系,积极支持、协助配合税务部门建立税源监控体系,提升税源管理质量,加强征收管理,实现对地方税收的综合治理。

二、任务要求

1、强化税收属地管理,充分发挥村级基层组织在综合治税工作中的作用,全方位掌控街、村属地重点税源行业及分布情况,加大属地税源监控力度,确保属地税源不流失。

2、加强信息资源整合,为税源经济建设体系搭建信息交流平台,提高税收征管质量。

3、调动全镇上下和有关部门工作积极性,形成全镇上下齐心抓税收的合力,增加财税收入,确保完成全年财税收入任务。

三、综合治税职责

1、协助税务机关宣传国家税收法规、规章和政策;

2、协助税务机关调查了解本地区税源,配合支持税务机关依法征税;及时向当地税务机关检举、揭发纳税人的偷税、漏税行为;

3、协助税务机关加强零星税源的管理,做好偷税、漏税、抗税、逾期未申等违规情况的查处工作。

4、在做好本辖区范围内的税务登记服务工作基础上,积极主动地配合税务机关做好日常税务征收管理工作。

5、国税分局、地税分局、工商所、土管分局、派出所等相关职能部门,明确工作职责,密切配合,做好典型税源调查,土地使用、交易等税源信息采集、监控工作。

四、工作措施

1、建立联络工作机制。各综合治税机关单位必须明确一名综合治税工作负责人,负责综合治税协调工作。

2、建立动态信息反馈制度。对时效性变化很强的信息,要不定时、不定期地进行反馈,以便税务机关及时掌握情况,及时开展税收征收管理服务。

3、建立情况通报制度。定期召开综合治税工作领导小组会议,通报工作情况,沟通工作信息,及时研究解决工作过程中发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进一步强化工作措施,促使综合治税工作健康有序开展。

4、各管理区、村要建立固定人员的综合治税组织,设立综合治税办公室并挂牌,综合治税办公室设有联系电话。

5、各管理区、村建立税源征收登记台账,及时登记税源变化情况及税款征收情况,及时与国、地税好生分局定期核对。

6、各级综合治税组织对于本辖区内的税源应进行认真摸底调查,发现漏征、漏管户及时上报国、地税好生分局,使其纳入正收管理轨道,发现业户申报税额明显低于实际应缴税额及漏缴、少缴税款的,要及时上报国、地税好生分局调查核实,使其税负公平、合理。

7、综合治税人员,应严格遵守廉洁自律及税收工作制度,如有损害综合治税组织声誉的行为,按有关规定追究其责任。

五、奖惩制度

对认真履行职责的代扣和综合治税单位,工作成绩显著的,由镇政府予以表彰奖励;对违反以上规定造成税款流失,工作被动、效果较差的单位,予以通报批评,责令限期整改,并依法追究有关领导和直接责任人的责任,综合治税工作开展业绩情况计入年终考核。

税收属地管理范文第10篇

一、建立完善税源精细化管理机制

税收管理员是税源管理部门中负责分类、分片管理税源,负有管户职责的工作人员。建立和完善税收管理员制度,实行税源管理到户,是实施税源精细化管理的基础环节。为此要突出抓好以下四点:

一是建立健全岗责体系,明确税收管理员职责。要按照属地管理和税源管理到户的原则建立健全税收管理员岗责体系。要求税收管理员要做到管户准确、税源清楚。要全面掌握所辖区域责任区内的纳税户信息,掌握组织收入的主动权和税收管理的主导权。

二是建立电子平台,规范税收管理员工作任务。考虑目前税收管理员日常事务性工作过多、难以集中精力持之以恒地搞好税源监控的实际,要充分利用近几年信息化建设的成果,以综合征管软件为数据基础,建立专门的税收管理员电子工作平台,按其工作职责分别设立子项目,以工作日志的形式全面反映税收管理员的工作情况,以督促税收管理员投入时间、投入精力研究和实施税源管理工作,并逐步走向规范。

三是优化配置,充分发挥税收管理员的作用。综合考虑当地税源数量、税源结构、税源分布、税收管理员数量和素质高低等因素优化配置税收管理员。要逐步加强重点税源管理力量,将熟悉税收政策法规、企业财务管理、熟练掌握纳税评估的人才充实到重点税源管理岗位;要根据行业管理需要合理调整中小企业管理力量,适度配备个体税收管理力量。

四是进一步强化岗位责任制和执法责任追究制。应充分利用税收软件的功能,严格按照税源精细化管理各类标准设置考核分数,并利用电脑对税收管理员电子平台记录情况进行自动打分考核,促使每一个管理员的积极性都调动起来,促使每个精细化管理点都能达到规定的工作标准和质量要求。

二、抓住税源精细化管理重点

税源精细化管理不是面面俱到、平均用力,而是要根据经济发展变化情况和管理对象的特点抓住主要矛盾,明确税源精细化管理的重点,实施以点带面,重点突破。

一是加强重点税源管>!

二是深化分类管理和实行属地管理相结合。实行属地管理是落实税源精细化管理的有效手段,管理到户有利于进一步明确和落实税务管理员的职责和责任。但要管深、管细,还必须在此基础上实行分类管理。应在总结以往分类管理经验的基础上,以纳税人规模和行业作为分类的主要标准,从宏观分析地区产业链和行业规律、微观掌握纳税人的生产经营规律和涉税信息变动规律入手,按照不同类别纳税人的特点,提炼把握每一类、每一个行业甚至每个纳税人的税收征管规律,科学确定管理方法,全面深入地分析监控纳税人的生产经营和申报纳税情况。对大企业税源,要充分应用综合征管软件、“金税”工程、税控装置等现代信息技术,全面掌握企业基本信息,强化物流信息和资金流信息的监控分析,防范关联企业税收转移,综合评价企业经营能力和纳税能力,科学预测税收收入,堵塞税收征管漏洞。对中小企业税源,要从不同行业纳税人生产经营情况、涉税信息及其变动规律的分析把握入手,分行业确定监控方法,建立监控指标体系,采集纳税人相关信息并运用科学的分析方法和模型对纳税人纳税申报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进行综合评定。对个体双定业户税源,实施划片管理,注重管片交流,在管理重点上突出抓好个体大户和临界起征点业户的管理,在管理手段上实行以票控税和微机定税,在管理制度上普遍建立定额调整听证制度,推行“阳光办税”。

上一篇:学校心理教育范文 下一篇:税务管理体制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