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财务负责人述职报告范文

时间:2023-02-24 05:30:56

事业单位财务负责人述职报告

事业单位财务负责人述职报告范文第1篇

临近年底,各种追命“纸枷锁”如期而至。不是年终总结,就是述职报告。一份份纸质的总结报告成为年终考核的一部分,和年终奖金挂上钩,成为员工不得不背负的“纸枷锁”。

铃铃铃……王小妮办公室的电话座机再一次急切地响起来,这已经是今早起来接的第三个催交总结报告的电话。公司党群部人员急切地下达电话通知,下午召开公司总经理约谈会议,要求准备好约谈材料和相关总结报告。

年终总结,历来在机关事业单位是传统项目。一连三天,王小妮先后帮领导写完公司制度执行年终总结报告,接着是安全生产与职业健康总结,现在又来了一个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落实报告,明天,她还要上交个人年度工作总结PPT汇报,可谓是各种折腾。

“一份个人年度工作总结、一份制度执行年终总结报告、一份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落实报告,还有一份工会工作总结,每份都要求不少于2000字,这对我来说,难度实在有些大。”王小妮诉苦说,自己只是一个项目文员,年底财务上要处理报销的发票就一大堆,还要劳神去写这些与自己不太相关的总结报告。

虽然有些抱怨,但王小妮不得不全力去做。想到之前一年年底也是这般忙碌,这次也就泰然了许多。而且过去一年,因为一份漂亮的年终总结,她还被评为公司年度先进员工,获得了1万元的年终红包奖励。正是因为尝到了甜头,王小妮更是卖力地写总结,力求把个人年度总结PPT做得更漂亮。

总结报告写不完

俗话说,秋收冬藏,忙活了一年,到了年底,总结回顾下全年各方面的工作,不失为一种激励策略。事实上,12月,几乎每个小白领都感觉生活得忙碌而又压抑。忙碌的是,年终各种总结报告写不完,压抑的是,年终考核各种折腾。

某国企部门负责人感叹,从12月份至今,他已经连续写了5份总结,包括个人述职报告、部门年终总结、部门负责人的述职报告、部门考核总结以及年终员工考评意见总结。“现在有些总结的设置是重复的,完全可以合并。我并不是反对年终总结,只是希望年终总结不要流于形式。”上述国企部门负责人表示。

考核与年终奖挂钩

每到年底,不少员工在期待年终奖的同时,也开始对公司人力资源部门的年终考核感到忐忑不安。这个时候,大多数的单位都会对员工进行考核总结,而考核的结果,或与员工的年终奖金挂钩,或与评优、晋职相联,甚至可能因此被“末位淘汰”。这样的结果,使得人心惶惶,坐卧不安。毕竟考核在先,发奖金在后,一篇好的总结,有可能变成丰厚的奖金红包,不合格的考核,有可能丢掉饭碗。

相传年终奖在汉代就已经开始出现。东汉时期,一到腊月,皇帝就给文武百官发年终奖,金额相当于一年工资,相当丰厚吧!现在的年终奖,大都已经和年终考核挂钩,只不过,除了少许比较慷慨的企业外,员工无法一下子获得一年工资的奖励。

考核成绩优秀支招

为了获得更丰厚的年终红包,顺利通过考核,并获得优秀的考核成绩,应该注意什么呢?且看职场专家支招。

“年初确定的目标要合理,切记浮夸和宏大。”专家表示,目前不少员工的年终考核不理想,和年初所定目标过高有关。不少人为了引起部门重视,定下一个过于清晰、宏伟的目标,一旦目标完不成,就十分被动。如果允许,个人最好订立一个相对模糊、有上下浮动余地的目标。有了一个稳妥的开始,考核时才能有较大的余地。

考核不合格怎么办

对于员工来说,遇到一次考核不合格,就感觉自己不适合这个职业而想跳槽未免过于偏激,最好的办法是主动找领导沟通。

一般来讲,直属领导更了解下属的工作能力,所以,若是考核不合格,员工没必要一味强调自己的优势,找理由推卸责任,反而可以用一些事例、数据等讲事实的方式,证明自己的业绩和困难,得到领导的理解。

事业单位财务负责人述职报告范文第2篇

[关键词]会计委派制;会计信息;内部人控制

从我国国情出发,财务会计委派制在规范经济秩序,发挥会计部门的监督职能,加强对国有企事业单位的经济监控,提高会计人员的素质等方面已取得了初步成效。早在1985年我国有的地方就进行了会计委派制的实践,成立了会计服务公司。1988年,襄樊市成立了国内第一家会计局。此后,许多县、市相继进行了会计委派制的试点,取得了一定的成效。1998年,中央纪委二次全会公报指出:在国有企业、国有控股企业进行会计委派制试点,有条件的地方和部门,也可以试行会计委派制。但时至今日,人们对应否实行会计委派制的认识还未统一,各地的做法也有很大差别,实际操作中还有一些难题未解决,笔者试就财务会计委派制的理论依据及其有关问题谈些粗浅看法。

一、财务会计委派制的理论依据

1.财务会计委派制是所有者加强经济监督的行为,而非政府行为对于国有企事业单位,国家作为所有者的代表,理应加强对经营者的监督,这是国际上的通行作法。我国国有企事业单位的经营者是由政府任命的,所有者要对经营者进行会计监督,为什么就不能再委派会计人员呢?在当前国有企业所有者缺位、单位主要负责人的权力过于集中、“内部人控制”等问题严重的情况下,只有通过由国家委派会计人员,才能很好地对经营者进行会计监督,以达到对经营者权力的制约作用,减少“内部人控制”现象。

我国《公司法》第4条规定:“公司股东……享有……选择管理者等权利”。第46、112条又规定由董事会聘任或解骋财务负责人,并决定其报酬事项。《会计法》第7条规定:“国务院财政部门主管全国的会计工作”。这些法律规定为实行财务会计委派制奠定了法律基础。对于国有独资公司,因国家是唯一的股东,股东可选举和更换董事,董事会又可聘任财务负责人,因此,财务负责人就可由国家委派。对于国有控股公司,因国家是最大的股东,享有绝对的决定权,实际上也掌握着财务负责人的委派。因此说,财务会计委派制是所有者的监督行为,而不是行政干预,它是有法律根据的,符合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要求。当然,为了防止国家委派的财务负责人被架空,还需要委派主要岗位的会计人员,这就必须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来决定了。

国有企业要进行现代企业制度改革,就必须明确国有资产的所有者。然而,国有资产的所有者和董事会的成员都会落实到具体的部门和人员,这些部门和人员并不是真正的国有资产的投资者,他们对国有资产的关心程度,比他们用自己的钱去投资的关心程度是有差异的。因此,更应结合财务会计委派制来增强所有者的监督力量。

2.财务会计委派制适应了会计的职能。作为对企业内部生产经营活动“过程的控制和观念的总结”,会计具有反映职能和控制职能。反映职能是指会计对生产经营活动的结果进行的反映,是受托人表明受托责任完成情况的汇报说明,也是委托人了解受托人受托责任完成情况的媒介,可见,反映职能主要是针对所有者而言的。控制职能是指会计对生产经营活动的过程进行的控制,以保证生产经营目标得以实现,受托人的受托责任得以完成,可见,控制职能主要是针对经营者而言的。因此,会计人员可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财务会计人员,主要负责会计反映;另一部分是管理会计人员,主要负责会计控制。对于财务会计人员,为了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与可靠性,最好是由所有者委派或聘任。国有的独资企业、控股企业、企业集团、行政事业单位等应该委派财务会计人员;国家参股的其它企业,可由董事会聘任财务会计人员:小型的个体企业、私营企业等,可以聘请会计咨询服务公司记帐;乡镇农村经济组织可以采取会计统管站的形式,也可实行记帐办法。需要说明的是:财务会计人员管的是账权,而不是财权,财权仍由企业经营者掌管。

3.财务会计委派制是治理“内部人控制”的一种有效办法。在目前“内部人控制”问题严重的情况下,会计人员很难按会计准则的要求记帐。很多国有企事业单位的领导不重视会计的基础工作,任人唯亲,广大会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受到严重挫伤。参与企业经营管理的更是少有,更不用说积极主动地为企业经营管理活动提出合理化建议,以加强会计控制了。因此,在现实情况下,会计人员既不能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又无法参与企业的理财活动。有人认为,实行会计委派制会使会计人员无法参与企业的理财活动,是只见其一,不见其二。不管怎样,实行了财务会计委派制后,最起码可以解决危害极大的会计信息失真这一难题,可以加强会计的基础工作。对当前来说,这才是最重要的问题,是主要矛盾,否则两方面都稀松。实行财务会计委派制后,财务会计人员的主要职责就是提供真实可靠的财务报告,而内部审计的工作重点仍然是经济效益审计,两者并不重复和矛盾。对于单位领导授意的会计信息虚假行为的发现和纠正,委派会计的作用又大于内部审计。

4.财务会计委派制符合我国国情。我国的政治、经济、法律等环境与美国是不同的,我国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公有经济占主体,政府在宏观决策和社会资源的配置上虽逐步淡化,但程度还是很高的。而且,我国的证券市场还不完善,民间审计组织的力量还不很强。因此,我国不能采取美国的那种自我管理型的、政府只是间接干预的会计管理体制。我国与法国的会计环境相似,法国实行的公共会计、监管员或监管小组和财政总监、政府专员等与我国目前实行的委派会计和财务总监的试点具有异曲同工之妙。因此,我国可以借鉴法国的做法,实行财务会计委派制。我国与日本的情况也相近,只是日本的证券市场比较发达,日本实行的是集中与立法型的会计管理体制,既注重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又充分强调政府管理和行业自律。因此,我国也可以借鉴日本的做法,在实行财务会计委派制的同时,建立会计师协会,加强行业自律;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同时,应努力完善证券市场。

二、财务会计委派制的实践意义

1.有利于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减少会计信息失真。财务会计委派制为会计人员创造了良好的工作环境,会计人员的地位提高了,权力增强了,解除了后顾之忧,打消了顾虑。考核与奖惩挂钩,使其工作积极性提高了,敢于坚持原则,排除干扰,对违法乱纪的人和事敢于抵制,使所有者对经营者会计监督的有效性增强了。有利于行政事业单位加强预算内、外资金的管理,节约开支,保证预算外资金的及时、足额入库,减少乱收费、乱罚款等违纪行为,减轻企业的负担;有利于企业、乡村经济组织增加账目的透明度,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有利于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防止国有资产和税收的巨额流失:有利于产业结构的优化,社会经济资源的合理配置;有利于广大会计信息使用者作出正确的决策;有利于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市场经济的稳步发展。

2.有利于净化社会风气,加强廉政建设。我国国有企业亏损严重,亏损面达2/3左右,绝大多数企业亏损的主要原因是人为造成的,单位领导贪污腐化、吃喝嫖赌、化公为私、经营管理混乱,致使企业经营资金严重不足,产品缺乏竞争力,企业效益每况愈下。实行财务会计委派制,可使会计人员消除对用人单位的依附,减少“小金库”、虚假利润、浮夸风等现象,减少贪污挪用、权钱交易等行为。腐败是与会计信息失真相辅相成的,治理了会计信息失真,也就在一定程度上防止了腐败。因此,实行财务会计委派制,有利于净化社会环境,恢复和巩固我党在人民心目中的威信,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有利于社会稳定。尉建行同志在1998年中纪委二次全会上也指出:“我们必须从加强廉政建设,开展反腐败斗争,维护经济秩序的政治高度,深刻理解进行会计委派制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3.有利于提高会计人员素质,稳定会计队伍,加强会计基础工作。实行财务会计委派制后,用人单位对会计人员素质的要求相对更高,会计人员要竞争上岗,其自身素质与工作业绩又紧密联系,就使会计人员面临更大的竞争压力,迫使其不断自觉地更新知识,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会计人员的这种危机感,也促使其切实履行工作职责,提高会计工作的质量,增强会计监督的力度。加上会计管理部门的定期培训,就会提高我国会计人员的整体素质,减少因其自身素质原因造成的会计信息失真。

实行财务会计委派制,有利于会计人员人尽其才,避免出现大材小用和小材大用的现象,减少任人唯亲的弊端,有利于稳定会计队伍,也有利于用人单位会计人才结构的合理化。为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在委派会计人员的努力下,有利于用人单位建立和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加强会计的基础工作。

从各地财务会计委派制试行的反馈情况看,财务会计委派制仍有其不可避免的缺陷,如财务会计人员的晋升和福利待遇不易解决、无法彻底打破财务会计人员与被委派单位之间的依附关系等问题。但总的来看,还是利大于弊。财务会计委派制毕竟是一种全新的管理模式,需要不断探索、不断完善。

三、财务会计委派制运行中遇到的问题及其解决办法

1.财务会计人员的委派。需要建立专门的会计管理部门,负责财务会计人员的委派和管理。全国需要委派的单位很多,而且我国有1200万会计人员,都要委派的话,工作量太大,也不现实。因此,应抓大放小,针对重要的企事业单位和机关团体的重要会计岗位进行委派,如委派会计机构负责人、成本会计、出纳等。具体一个单位应委派多少财务会计人员,可以按照单位的规模和会计业务的复杂程度等诸多因素,划分为几个标准。其他不需要委派的财务会计人员和管理会计人员则由用人单位负责聘任。凡设置了董事会的单位一律由董事会负责聘任并决定其报酬等事项,并且这些不需要委派的会计人员的任免调动,事先还应征得委派的会计机构负责人的同意。为了便于委派的会计人员顺利开展工作,应尽量将其委派在原来的行业内。委派时应实行回避原则,委派的会计人员不能与用人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有近亲属关系及其它影响其工作客观公正性的亲密关系。被派往同一单位的会计人员之间最好也无亲缘关系。对于企业集团,总公司的会计可由国家委派,集团内部下属企业的会计可由总公司向下委派。

2.对委派财务会计人员的管理。为了有利于委派的财务会计人员正常开展工作,也便于对其进行管理,其人事档案、组织关系、职务晋升、职称评定、工资奖金和福利、工作调动等应由会计管理部门统一垂直管理。很多人认为实行委派制后,房子、子女就业等问题不好解决,其实这些己不是问题。国家现已取消福利分房,委派会计可在用人单位买房,并可进入市场交换;子女就业国家也会取消照顾,而是进入劳动力市场和人才市场自由竞争;国家正逐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医疗、保险等问题也会逐步解决;用人单位应定期向各级会计管理部门上交管理费,用以解决委派会计人员的工资奖金等。

委派的财务会计人员必须具有一定的工作经验,可以规定其必须在相关行业工作几年以上,并且必须具有会计师以上的职称,本科或专科以上的学历,以保证委派人员的工作质量。各级会计管理部门应建立会计人员档案库,并实现管理手段的自动化,实现县级以上会计管理部门全国联网,形成全国的会计人才市场。

委派的财务会计人员应与用人单位签定协议书,明确双方的权利与义务。委派的财务会计人员的主要职责应为:建立和健全用人单位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组织用人单位的会计核算,对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合法性负连带责任;监督用人单位执行财经法纪的情况;配合外部监督机构和社会中介组织对用人单位进行的检查、审计等活动。

监督责任是与权力相匹配的。委派会计的主要权限应为:要求用人单位遵守国家财经法纪,并按有关会计准则和制度的规定作帐;监督检查用人单位的财产保管、收发、计量、验证等情况;审核用人单位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合法性,有权拒受不真实、不合法的原始凭证,对记载不准确、不完整的原始凭证予以退回,要求更正、补充;参与拟定用人单位的年度财务预决算方案、利润分配方案和亏损弥补方案;组织用人单位全体会计人员的业务培训和后续教育等。另外,委派的会计机构负责人的工作权限还应包括:对重大财务收支项目要同用人单位主要负责人联签审批;审核用人单位的投资可行性报告和重要经济合同;参加用人单位重要的董事会会议和行政会议;建议用人单位聘用一般的会计人员,对不称职和没有《会计证》的会计人员,有权拒绝其从事会计工作。

为了便于对委派的财务会计人员进行管理,还应对其实行定期报告、定期述职、业绩考核、定期培训等制度。定期报告制度是指,规定委派会计人员定期向会计管理部门报告用人单位的重大财务收支问题。定期述职制度是指,规定委派会计人员定期向会计管理部门提交述职报告,详细汇报其工作情况,述职报告必须经用人单位签署意见。业绩考核制度是指,会计管理部门对委派会计人员进行定期考核,考核结果作为奖惩和是否继续委派以及升迁、晋职的依据。会计管理部门应制定合理的考核标准,应实行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办法。对委派会计人员的考核还应结合用人单位的意见,对用人单位可分为管理当局、一般工作人员两个层次,对委派会计人员进行无记名测评。对故意违反财经法纪和职业道德要求,情节严重的,吊销其《会计证》,撤消其专业任职资格,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在若干年内或终生不得从事会计职业。对于违法违纪的单位,可考虑给予会计管理部门相应的执法权,如罚款、封帐、停业整顿等。对于委派会计人员的职务晋升问题,应规定凡用人单位提拔任用分管财务的领导,应先向会计管理部门提出申请,由其提供候选人,再由组织人事部门考核合格后任命。

四、实行财务会计委派制应注意的相关问题

1.实行财务会计委派制,涉及到各方面的利益,需要组织、人事、纪检等各部门的密切配合和大力支持,才能顺利推行下去。

2.委派会计人员长期工作在用人单位,会增大被贿赂而与用人单位合谋的可能性,但实行轮换又可能造成泄密。对这个问题的解决可借鉴注册会计师的保密规定,制定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准则,其中也规定保密原则。为保证委派会计人员对用人单位业务的熟练,并降低会计管理部门的委派成本,可考虑每五年实行一次轮换。

3.对于新开办的企事业单位,应规定在办理工商、税务登记前,先将有关资料报送会计管理部门,由其按照企事业单位的营业范围和规模,决定是否需要委派会计人员以及委派的人数。用人单位需持有与委派会计人员签订的协议书,才能办理相关登记手续。

4.会计信息失真的治理是个综合治理工程,不能奢望通过单一途径就可彻底解决问题。实行财务会计委派制必须与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政企分开、加大惩治力度、加强民间审计等措施结合起来,才能起到根本作用。

5.应修改与会计工作相关的法律法规之间相矛盾的条款,为财务会计委派制的顺利实行提供法律支持和依据。

6.所有者可委派财务会计人员进行会计监督,当然也可委派财务总监进行财务监督,以增加对经营者的直接监控。财务总监可设在监事会。财务总监的主要职责可包括:建立、健全用人单位的财务管理控制制度;监督用人单位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情况和重大财务收支活动的合法性、合理性、效益性,防止侵犯投资者合法权益行为的发生;配合外部监督机构和社会中介组织对用人单位进行的检查、审计等活动;培训用人单位的财务人员等。财务总监的主要权限可包括:参与拟定用人单位的年度财务预决算方案、利润分配方案和亏损弥补方案,以及发行有价证券的方案等;对重大财务收支项目要同用人单位主要负责人联签审批;审核用人单位的投资可行性报告和重要经济合同;参加用人单位重要的董事会会议和行政会议。有权纠正董事会、总经理做出的损害国家和单位经济利益的行为。

事业单位财务负责人述职报告范文第3篇

关键词:企业集团;会计;委派制

中图分类号:[F235.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5-0-01

改革现行的会计人员管理体制,建立有助于强化社会监督的会计人员管理体制,有效防止会计信息失真,防止国有资产流失,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会计管理体制已经成为人们探索的课题。在这种情况下,会计委派制作为一种对现行会计人员管理体制的革新探索形式应运而生。会计委派制是财产所有者向其所属企事业单位统一委派会计人员,并对他们的任免、调遣、考核、奖惩、工资和福利待遇进行统一管理的一种会计人员管理制度。

一、企业集团会计委派制存在的问题

1.会计委派制的目的不明确。集团对委派的财务负责人的人事关系和工资、福利没有彻底从被委派单位分离出来,对委派人员,相对强调其对会计报表的完成程度和及时性,没有充分发挥会计的监督制约机制,委派人员相对独立的职能地位无法充分发挥。

2.集团对委派人员的管理机构不明确,委派人员隶属关系不清。在对委派人员的管理上,未设立专门的机构,而是由集团财务部门和人事部门共同管理。

3.集团对委派人员的管理缺乏配套的制度和措施保证。集团委派制管理办法侧重于界定集团、委派人员、被委派单位的权利、职责和义务。因此,集团虽要求委派的人员遵守重大事项报告制度,也多次召集委派人员开专题会来了解和布置工作,但因没有必要的制度保证和具有实际操作性的管理规程,集团无法对委派人员进行全面系统的考核评价。这样,配套的制度没有完善,原有的制度难以落实,就难以发挥委派制度的激励和约束机制。根据委派制的规定,委派人员要承担比其他人员多得多的责任和义务,但制度上却没有明确给予其与风险相对应的待遇,结果在客观上形成了委派人员一派了事、工作照旧的局面。

4.对委派人员在被委派单位的身份没有明确的定位。从形式上看,基层单位企业负责人和财务负责人的身份都是由集团直接任命,代表集团行使管理权。集团赋予了企业负责人经营权、人事权等权力,却没有赋予财务负责人与其行使财务监督职能相适应的权力。这样,在被委派单位中,财务负责人受企业负责人领导,权力与企业负责人任命的其他部门负责人的等同,就很难去约束和监督其他部门的工作。同时,由于委派人员身份特殊,代表集团行使对企业的财务监督职能,这无形中就把他们推到了企业的对立面,使委派人员在被委派单位陷入了非常孤立被动的局面,造成财务负责人委派制在“管”与“用”脱节,与集团“统管统派”的管理思想相矛盾。

二、完善企业集团会计委派制的对策

1.成立专门的管理机构,对口管理委派到基层单位的财务负责人,明确其责任。根据企业集团实际情况,赋予企业集团财务部,对基层单位的人事、财务管理权,使其成为委派人员的对口管理部门,负责对派出人员进行管理。

2.赋予委派人员与职责相匹配的权力。对于委派人员在派入单位的身份、定位,公司应在制度上给予明确。为了突出公司委派和监督职能,便于委派人员顺利行使监督职能,根据实际情况,以“财务总监”的名义委派比较合适。规定财务总监属于派入单位领导班子成员,全面负责派入单位的财务工作,有权制止单位财务违规行为,对所在单位领导执意要办的财务违规行为直接向公司汇报,使派出制真正起到监督作用。

3.强调会计负责人的服务职能。会计是一项服务性很强的工作,当好参谋,为企业经济管理服务,是新时期赋予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要求。会计的核算和监督两项基本职能的核心就是通过提供信息服务来加强管理。会计负责人作为企业的管理者,既需要明确会计的服务作用并注意主动发挥其服务作用,还应该为企业出谋划策,而应该融入融入管理层,密切配合被委派企业,为企业的资产保值增值的共同目标努力。

4.建立、健全与委派制配套的制度措施。委派制要落到实处、收到成效,必须不断地加强制度建设,健全机制,提供保障。需要制订的制度应主要包括以下几项:

(1)资格确认制度。委派人员必须符合《会计法》规定的任职资格,德才兼备,具备较高的业务素质和政治素质,经委派人员管理机构按有关程序考核确认后,才能报公司领导批准其委派资格。

(2)奖惩制度。由委派人员管理机构制订明确的奖励条例,严格按照考核结果和财务、审计情况对委派人员进行奖惩。在制度上要体现委派制的严肃性,使委派人员感到有压力,有危机感,自觉按照应承担的责任开展工作。

(3)报告制度。具体可分为定期报告制度和重大事项报告制度。定期报告制规定委派人员按季或半年向委派人员管理机构作书面报告;重大事项报告制规定委派人员对所在单位发生的重大问题必须及时报告。委派管理机构对报告中反映的问题,应根据情况及时作出口头或书面答复。对委派人员知情不报或故意隐瞒、遮掩的,委派管理机构应根据有关规定严厉处罚。

(4)述职制度。委派人员在年度终了或离职时,要向委派人员管理机构详细报告工作情况。述职报告经派入单位企业负责人和委派人员管理机构签署意见后存入本人业务档案。

事业单位财务负责人述职报告范文第4篇

[关键词]会计委派制;会计信息;内部人控制

从我国国情出发,财务会计委派制在规范经济秩序,发挥会计部门的监督职能,加强对国有企事业单位的经济监控,提高会计人员的素质等方面已取得了初步成效。早在1985年我国有的地方就进行了会计委派制的实践,成立了会计服务公司。1988年,襄樊市成立了国内第一家会计局。此后,许多县、市相继进行了会计委派制的试点,取得了一定的成效。1998年,中央纪委二次全会公报指出:在国有企业、国有控股企业进行会计委派制试点,有条件的地方和部门,也可以试行会计委派制。但时至今日,人们对应否实行会计委派制的认识还未统一,各地的做法也有很大差别,实际操作中还有一些难题未解决,笔者试就财务会计委派制的理论依据及其有关问题谈些粗浅看法。

一、财务会计委派制的理论依据

1.财务会计委派制是所有者加强经济监督的行为,而非政府行为对于国有企事业单位,国家作为所有者的代表,理应加强对经营者的监督,这是国际上的通行作法。我国国有企事业单位的经营者是由政府任命的,所有者要对经营者进行会计监督,为什么就不能再委派会计人员呢?在当前国有企业所有者缺位、单位主要负责人的权力过于集中、“内部人控制”等问题严重的情况下,只有通过由国家委派会计人员,才能很好地对经营者进行会计监督,以达到对经营者权力的制约作用,减少“内部人控制”现象。

我国《公司法》第4条规定:“公司股东……享有……选择管理者等权利”。第46、112条又规定由董事会聘任或解骋财务负责人,并决定其报酬事项。《会计法》第7条规定:“国务院财政部门主管全国的会计工作”。这些法律规定为实行财务会计委派制奠定了法律基础。对于国有独资公司,因国家是唯一的股东,股东可选举和更换董事,董事会又可聘任财务负责人,因此,财务负责人就可由国家委派。对于国有控股公司,因国家是最大的股东,享有绝对的决定权,实际上也掌握着财务负责人的委派。因此说,财务会计委派制是所有者的监督行为,而不是行政干预,它是有法律根据的,符合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要求。当然,为了防止国家委派的财务负责人被架空,还需要委派主要岗位的会计人员,这就必须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来决定了。

国有企业要进行现代企业制度改革,就必须明确国有资产的所有者。然而,国有资产的所有者和董事会的成员都会落实到具体的部门和人员,这些部门和人员并不是真正的国有资产的投资者,他们对国有资产的关心程度,比他们用自己的钱去投资的关心程度是有差异的。因此,更应结合财务会计委派制来增强所有者的监督力量。

2.财务会计委派制适应了会计的职能。作为对企业内部生产经营活动“过程的控制和观念的总结”,会计具有反映职能和控制职能。反映职能是指会计对生产经营活动的结果进行的反映,是受托人表明受托责任完成情况的汇报说明,也是委托人了解受托人受托责任完成情况的媒介,可见,反映职能主要是针对所有者而言的。控制职能是指会计对生产经营活动的过程进行的控制,以保证生产经营目标得以实现,受托人的受托责任得以完成,可见,控制职能主要是针对经营者而言的。因此,会计人员可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财务会计人员,主要负责会计反映;另一部分是管理会计人员,主要负责会计控制。对于财务会计人员,为了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与可靠性,最好是由所有者委派或聘任。国有的独资企业、控股企业、企业集团、行政事业单位等应该委派财务会计人员;国家参股的其它企业,可由董事会聘任财务会计人员:小型的个体企业、私营企业等,可以聘请会计咨询服务公司记帐;乡镇农村经济组织可以采取会计统管站的形式,也可实行记帐办法。需要说明的是:财务会计人员管的是账权,而不是财权,财权仍由企业经营者掌管。

3.财务会计委派制是治理“内部人控制”的一种有效办法。在目前“内部人控制”问题严重的情况下,会计人员很难按会计准则的要求记帐。很多国有企事业单位的领导不重视会计的基础工作,任人唯亲,广大会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受到严重挫伤。参与企业经营管理的更是少有,更不用说积极主动地为企业经营管理活动提出合理化建议,以加强会计控制了。因此,在现实情况下,会计人员既不能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又无法参与企业的理财活动。有人认为,实行会计委派制会使会计人员无法参与企业的理财活动,是只见其一,不见其二。不管怎样,实行了财务会计委派制后,最起码可以解决危害极大的会计信息失真这一难题,可以加强会计的基础工作。对当前来说,这才是最重要的问题,是主要矛盾,否则两方面都稀松。实行财务会计委派制后,财务会计人员的主要职责就是提供真实可靠的财务报告,而内部审计的工作重点仍然是经济效益审计,两者并不重复和矛盾。对于单位领导授意的会计信息虚假行为的发现和纠正,委派会计的作用又大于内部审计。

4.财务会计委派制符合我国国情。我国的政治、经济、法律等环境与美国是不同的,我国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公有经济占主体,政府在宏观决策和社会资源的配置上虽逐步淡化,但程度还是很高的。而且,我国的证券市场还不完善,民间审计组织的力量还不很强。因此,我国不能采取美国的那种自我管理型的、政府只是间接干预的会计管理体制。我国与法国的会计环境相似,法国实行的公共会计、监管员或监管小组和财政总监、政府专员等与我国目前实行的委派会计和财务总监的试点具有异曲同工之妙。因此,我国可以借鉴法国的做法,实行财务会计委派制。我国与日本的情况也相近,只是日本的证券市场比较发达,日本实行的是集中与立法型的会计管理体制,既注重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又充分强调政府管理和行业自律。因此,我国也可以借鉴日本的做法,在实行财务会计委派制的同时,建立会计师协会,加强行业自律;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同时,应努力完善证券市场。

二、财务会计委派制的实践意义

1.有利于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减少会计信息失真。财务会计委派制为会计人员创造了良好的工作环境,会计人员的地位提高了,权力增强了,解除了后顾之忧,打消了顾虑。考核与奖惩挂钩,使其工作积极性提高了,敢于坚持原则,排除干扰,对违法乱纪的人和事敢于抵制,使所有者对经营者会计监督的有效性增强了。有利于行政事业单位加强预算内、外资金的管理,节约开支,保证预算外资金的及时、足额入库,减少乱收费、乱罚款等违纪行为,减轻企业的负担;有利于企业、乡村经济组织增加账目的透明度,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有利于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防止国有资产和税收的巨额流失:有利于产业结构的优化,社会经济资源的合理配置;有利于广大会计信息使用者作出正确的决策;有利于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市场经济的稳步发展。

2.有利于净化社会风气,加强廉政建设。我国国有企业亏损严重,亏损面达2/3左右,绝大多数企业亏损的主要原因是人为造成的,单位领导贪污腐化、吃喝嫖赌、化公为私、经营管理混乱,致使企业经营资金严重不足,产品缺乏竞争力,企业效益每况愈下。实行财务会计委派制,可使会计人员消除对用人单位的依附,减少“小金库”、虚假利润、浮夸风等现象,减少贪污挪用、权钱交易等行为。腐败是与会计信息失真相辅相成的,治理了会计信息失真,也就在一定程度上防止了腐败。因此,实行财务会计委派制,有利于净化社会环境,恢复和巩固我党在人民心目中的威信,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有利于社会稳定。尉建行同志在1998年中纪委二次全会上也指出:“我们必须从加强廉政建设,开展反腐败斗争,维护经济秩序的政治高度,深刻理解进行会计委派制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3.有利于提高会计人员素质,稳定会计队伍,加强会计基础工作。实行财务会计委派制后,用人单位对会计人员素质的要求相对更高,会计人员要竞争上岗,其自身素质与工作业绩又紧密联系,就使会计人员面临更大的竞争压力,迫使其不断自觉地更新知识,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会计人员的这种危机感,也促使其切实履行工作职责,提高会计工作的质量,增强会计监督的力度。加上会计管理部门的定期培训,就会提高我国会计人员的整体素质,减少因其自身素质原因造成的会计信息失真。

实行财务会计委派制,有利于会计人员人尽其才,避免出现大材小用和小材大用的现象,减少任人唯亲的弊端,有利于稳定会计队伍,也有利于用人单位会计人才结构的合理化。为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在委派会计人员的努力下,有利于用人单位建立和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加强会计的基础工作。

从各地财务会计委派制试行的反馈情况看,财务会计委派制仍有其不可避免的缺陷,如财务会计人员的晋升和福利待遇不易解决、无法彻底打破财务会计人员与被委派单位之间的依附关系等问题。但总的来看,还是利大于弊。财务会计委派制毕竟是一种全新的管理模式,需要不断探索、不断完善。

三、财务会计委派制运行中遇到的问题及其解决办法

1.财务会计人员的委派。需要建立专门的会计管理部门,负责财务会计人员的委派和管理。全国需要委派的单位很多,而且我国有1200万会计人员,都要委派的话,工作量太大,也不现实。因此,应抓大放小,针对重要的企事业单位和机关团体的重要会计岗位进行委派,如委派会计机构负责人、成本会计、出纳等。具体一个单位应委派多少财务会计人员,可以按照单位的规模和会计业务的复杂程度等诸多因素,划分为几个标准。其他不需要委派的财务会计人员和管理会计人员则由用人单位负责聘任。凡设置了董事会的单位一律由董事会负责聘任并决定其报酬等事项,并且这些不需要委派的会计人员的任免调动,事先还应征得委派的会计机构负责人的同意。为了便于委派的会计人员顺利开展工作,应尽量将其委派在原来的行业内。委派时应实行回避原则,委派的会计人员不能与用人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有近亲属关系及其它影响其工作客观公正性的亲密关系。被派往同一单位的会计人员之间最好也无亲缘关系。对于企业集团,总公司的会计可由国家委派,集团内部下属企业的会计可由总公司向下委派。

2.对委派财务会计人员的管理。为了有利于委派的财务会计人员正常开展工作,也便于对其进行管理,其人事档案、组织关系、职务晋升、职称评定、工资奖金和福利、工作调动等应由会计管理部门统一垂直管理。很多人认为实行委派制后,房子、子女就业等问题不好解决,其实这些己不是问题。国家现已取消福利分房,委派会计可在用人单位买房,并可进入市场交换;子女就业国家也会取消照顾,而是进入劳动力市场和人才市场自由竞争;国家正逐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医疗、保险等问题也会逐步解决;用人单位应定期向各级会计管理部门上交管理费,用以解决委派会计人员的工资奖金等。

委派的财务会计人员必须具有一定的工作经验,可以规定其必须在相关行业工作几年以上,并且必须具有会计师以上的职称,本科或专科以上的学历,以保证委派人员的工作质量。各级会计管理部门应建立会计人员档案库,并实现管理手段的自动化,实现县级以上会计管理部门全国联网,形成全国的会计人才市场。

委派的财务会计人员应与用人单位签定协议书,明确双方的权利与义务。委派的财务会计人员的主要职责应为:建立和健全用人单位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组织用人单位的会计核算,对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合法性负连带责任;监督用人单位执行财经法纪的情况;配合外部监督机构和社会中介组织对用人单位进行的检查、审计等活动。

监督责任是与权力相匹配的。委派会计的主要权限应为:要求用人单位遵守国家财经法纪,并按有关会计准则和制度的规定作帐;监督检查用人单位的财产保管、收发、计量、验证等情况;审核用人单位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合法性,有权拒受不真实、不合法的原始凭证,对记载不准确、不完整的原始凭证予以退回,要求更正、补充;参与拟定用人单位的年度财务预决算方案、利润分配方案和亏损弥补方案;组织用人单位全体会计人员的业务培训和后续教育等。另外,委派的会计机构负责人的工作权限还应包括:对重大财务收支项目要同用人单位主要负责人联签审批;审核用人单位的投资可行性报告和重要经济合同;参加用人单位重要的董事会会议和行政会议;建议用人单位聘用一般的会计人员,对不称职和没有《会计证》的会计人员,有权拒绝其从事会计工作。

为了便于对委派的财务会计人员进行管理,还应对其实行定期报告、定期述职、业绩考核、定期培训等制度。定期报告制度是指,规定委派会计人员定期向会计管理部门报告用人单位的重大财务收支问题。定期述职制度是指,规定委派会计人员定期向会计管理部门提交述职报告,详细汇报其工作情况,述职报告必须经用人单位签署意见。业绩考核制度是指,会计管理部门对委派会计人员进行定期考核,考核结果作为奖惩和是否继续委派以及升迁、晋职的依据。会计管理部门应制定合理的考核标准,应实行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办法。对委派会计人员的考核还应结合用人单位的意见,对用人单位可分为管理当局、一般工作人员两个层次,对委派会计人员进行无记名测评。对故意违反财经法纪和职业道德要求,情节严重的,吊销其《会计证》,撤消其专业任职资格,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在若干年内或终生不得从事会计职业。对于违法违纪的单位,可考虑给予会计管理部门相应的执法权,如罚款、封帐、停业整顿等。对于委派会计人员的职务晋升问题,应规定凡用人单位提拔任用分管财务的领导,应先向会计管理部门提出申请,由其提供候选人,再由组织人事部门考核合格后任命。

四、实行财务会计委派制应注意的相关问题

1.实行财务会计委派制,涉及到各方面的利益,需要组织、人事、纪检等各部门的密切配合和大力支持,才能顺利推行下去。

2.委派会计人员长期工作在用人单位,会增大被贿赂而与用人单位合谋的可能性,但实行轮换又可能造成泄密。对这个问题的解决可借鉴注册会计师的保密规定,制定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准则,其中也规定保密原则。为保证委派会计人员对用人单位业务的熟练,并降低会计管理部门的委派成本,可考虑每五年实行一次轮换。

3.对于新开办的企事业单位,应规定在办理工商、税务登记前,先将有关资料报送会计管理部门,由其按照企事业单位的营业范围和规模,决定是否需要委派会计人员以及委派的人数。用人单位需持有与委派会计人员签订的协议书,才能办理相关登记手续。

4.会计信息失真的治理是个综合治理工程,不能奢望通过单一途径就可彻底解决问题。实行财务会计委派制必须与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政企分开、加大惩治力度、加强民间审计等措施结合起来,才能起到根本作用。

5.应修改与会计工作相关的法律法规之间相矛盾的条款,为财务会计委派制的顺利实行提供法律支持和依据。

6.所有者可委派财务会计人员进行会计监督,当然也可委派财务总监进行财务监督,以增加对经营者的直接监控。财务总监可设在监事会。财务总监的主要职责可包括:建立、健全用人单位的财务管理控制制度;监督用人单位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情况和重大财务收支活动的合法性、合理性、效益性,防止侵犯投资者合法权益行为的发生;配合外部监督机构和社会中介组织对用人单位进行的检查、审计等活动;培训用人单位的财务人员等。财务总监的主要权限可包括:参与拟定用人单位的年度财务预决算方案、利润分配方案和亏损弥补方案,以及发行有价证券的方案等;对重大财务收支项目要同用人单位主要负责人联签审批;审核用人单位的投资可行性报告和重要经济合同;参加用人单位重要的董事会会议和行政会议。有权纠正董事会、总经理做出的损害国家和单位经济利益的行为。

事业单位财务负责人述职报告范文第5篇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十五大精神为指导,以促进我区经济持续、快捷、健康发展为目的,通过对党政领导干部任职期间工作目标完成情况、工作业绩和廉政建设情况等方面的审计监督,实事求是地反映部门和单位发展状况,客观、公正地评价领导干部的实绩,为考核任用干部提供依据。

二、审计范围和对象各乡镇(街道)、区各党政群机关负责人,任期届满或调离、辞职、免职、离退休等,原则上要实行离任审计。区企事业单位法定代表人离任审计仍按扬广府发(1996)151号文件执行。

三、审计的主要内容

1、依法履行各项职责的情况;

2、任职期间主要经济工作目标完成情况,主要实绩、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情况;

3、离任前所在单位的债权、债务情况;部门、单位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效益情况;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有无严重流失的情况;

4、贯彻执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财经法规情况,有无重大决策失误,重大的损失浪费和等违纪违法行为;

5、区委、区政府需要审计的其它内容。

四、审计程序区委对区管各级领导干部需进行审计时,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在组织决定其离任或有意向调整前由区委组织部门提出名单,通知审计机关组织实施。审计机关在接到通知后,一般于六日内组织力量,按法定程序进行审计,审计结束后,及时将审计结果报区委、区政府和区纪委、区委组织部,送被审计单位和被审计人。如需要,亦可由组织部牵头,纪检、监察、审计等部门共同组织人员进行审计、考核。

五、审计方法离任审计一般采取就地审计的方式。主要方法:

1、听取主要负责人的工作汇报,召开部分人员座谈会;

2、指标分析与实地调查考核;

3、资产盘点、财务收支审计。被审计单位和被审计人接到审计通知书后,要积极配合,并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和资料:

1、主要负责人任期内的述职报告和单位年度工作总结;

2、近三年有关工作目标责任书和经济指标完成情况统计表;

3、财政财务报表、帐册、凭证等资料;

4、资产自查盘点表,债权、债务清查表;

5、单位、企业内部管理制度;

事业单位财务负责人述职报告范文第6篇

一、加大宣传力度,营造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的良好环境

乡镇是地方一级政府,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层次高、敏感性强、磨擦力大,对此我们有着清醒的认识。局班子形成了统一认识:要以宣传铺路,营造良好外部环境,审计工作才能得以顺利健康的开展。我们利用一切宣传机遇广泛宣传开展任期审计工作的必要性、重要性和有关审计事项,争取各界理解支持,营造良好的审计环境。

1、抓住各种机会多请示,勤汇报,争取领导有效支持,增强审计后盾。首先,印发《两办暂行规定》小册子,直接呈送五套班了,供领导参阅,并向领导具体解释重要条款规定,增强领导干部对任期审计的理性认识。二是定期汇报和信息反馈。利用半年、全年工作总结,同级预算执行审计结果报告和工作报告,阶段任期经济审计情况等综合性材料,定期向领导反馈汇报任期审计开展情况,使五套班子了解和掌握审计动态。三是采取见缝插针,迂回战术向领导汇报。我们利用领导交办事项审计情况反馈或重大审计事项审计情况汇报等机会,见缝插针汇报任期审计发现问题、案件线索,或遇到困难,以引起领导重视。

2、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广泛宣传,争取社会各界支持。一是借助舆论与媒介作用,通过《霞浦报》分期全文刊登《两个暂行规定》,同时利用政府政务公开栏,分期分批对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程序对象等内容进行公开,向社会广泛宣传。二是以县委办名义转发霞浦县组织、纪检、监察、审计等五家关于做好科级领导干部任期经济审计通知,下发到全县科级行政事业单位和副科级企业单位,使审计对象和部门单位进一步明确审计内容与要求。三是举办了科级领导干部和财务人员审计法规知识讲座。四是利用召开领导干部审计进点述职报告会机会,向审计对象及班子成员,财务等机关人员,专题宣讲开展任期责任审计的目的意义,审计程序、审计内容、审计要求、法律责任等,进一步加深被审单位对有关任期审计工作了解,提高了认识。得到广大审计对象的支持和配合,为审计工作的顺利开展赢得了良好的审计环境。

二、整合审计资源,提高工作效率,确保按时保质完成审计任务。

乡镇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具有政策性强、要求高、任务集中、时间紧、任期跨度长、涉及面广、工作量大,关联度高等特点,针对审计资源相对不足难以应对的矛盾,我们采取三结合一统一措施,调动一切力量,整合各种审计资源,形成合力,保质保量完成审计任务。

1、手工操作与计算机辅助审计相结合,提高审计工作效率,缓解审计时间压力。充分利用计算机资源为审计工作提供辅助支持。将历次乡镇有关审计信息等资料输入电脑建立领导干部任期档案,为审计人员做好审前准备工作和资料利用打下基础,从而减少审计时间。

2、经济责任审计与常规审计相结合。缓解任期审计工作量,进而保证适时完成任务。领导干部任期一般一届三年,长的二届。为了缓解时间跨度长、工作量大、时间要求紧的矛盾,我们把经济责任审计同财政财务收支审计、专项资金审计、调查等常规审计相结合。一是充分利用以往的审计成果,直接从电脑审计文件库中调出已发出的审计决定或审计意见,摘录所需材料,生成工作底稿,减少了所需审计的年份,从而节约了有限的人力资源和审计时间资源,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二是充分利用年度常规审计计划实施期中审计,减少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时效。我们在每年自定的审计项目计划任务时,将所辖审计对象情况按年龄、岗位、任职情况等干部静态管理信息划分成:即将退职、同一岗位任期较长、政绩突出三种类型,实行动态管理审计,在年度审计计划中有目的预先安排常规审计项目,优先组织实施,一旦接受组织部门的任期经济审计委托通知,即可在短期内迅速完成任务。保证了任期审计工作忙而不乱,有序开展,确保按时保质保量完成任务,得到组织部门高度赞扬。

3、离任审计与届中审计相结合。审计方式以任中审计为重点,在20*年试行开展乡镇领导干部任中基础上,20*年有计划地全面推行。全县14个乡镇街道已完成了7个,为2009年乡镇换届审计打下良好基础。

4、统一调配审计力量。为化解审计力量不足矛盾,我局实行全局一盘棋,统一计划,统一部署,统一调配,形成整体合力。一是班子成员分工负责,深入一线协调各方关系,为审计人员排忧解难,保证审计人员有足够宽裕审计时间。二是突破行业与股室职能分工,统一调配审计干部,能够上一线干部都要到一线,确保一线审计力量,全局在职19名干部,保证有5个审计组在任期审计工作现场审计。

三、严格把关,防患审计风险

较常规审计而言,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更具挑战性和风险性,为防患审计风险,我们着重从审计源头上控制风险,把好“三关”。

1、把好审计程序关,堵住简化程序造成的违法运作。在乡镇经济责任审计中,由于时间紧工作量大,最容易被审计组所忽视,采取简单做法替代。如:审计通知书,边制发边进点审计,没有达到规定时限介入审计;征求审计结果报告意见通知,按工作需要要求对方回函,而不是按审计程序规定时限等,造成违规操作。要求每个审计组要严格遵守法定程序,依法审计。遇有特殊情况,在符合程序规定前提下与被审计对象和部门单位具体协商取得被审对象支持配合,赢得审计时空。

2、把好制定审计方案和实施审计关。审计方案是落实和实现审计目标的集中体现,直接影响到审计效率和审计成果。是审计人员组织实施审计“纲”,把好审计方案制定关和实施审计关,是规避审计质量风险核心环节,我们按照“审计准则”要求,实施分级管理,即分管领导、审计组长、审计员三级质量负责制,严格把关,做到四查四看:一查是否进行必要的审前调查,看制定的审计方案内容是否符合“准则”要求;二查方案审计重点是否突出,看审计时间与人员分工是否符合局总体安排或审计目标要求;三查是否依照审计方案或依法调整的方案组织实施,看是否依法收集和编制审计取证记录;四查审计工作底稿是否符合审计准则要求,看审计目标是否全面实现。

3、把好经济责任认定和综合评价关。经济责任界定和评价是领导任期经济责任的核心内容,是县委组织部门和被审计领导干部最关注、最敏感的事项,也是经济责任审计的难点之一。我们始终坚持合法性、全面性、客观性和历史性原则。谨慎恰当评价,防范风险,取得组织部门和被审计领导干部认同。

(1)坚持合法性与客观性相结合的原则,公正界定领导干部经济责任。一是以事实为基础、法规为准绳,对审计发现问题进行量化分析问题发生的原因,如会计人员素质低、技术差错或人为因素,前者则披露不界定责任;同时考虑背景分清是否属于改革发展中的问题、法律法规滞后性问题,作出客观、实事求是恰当界定。如接待费,依据财政部文件规定标准为单位公务费支出2%,对基层政府来说,公务接待量大与每年可支配的接待费总额矛盾大,实际支出虽然突破法规规定,只要审计组在审计过程未发现有虚假支出,其审计风险率较低的情况下,不予界定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充分体现客观性原则,做到宽严相济。二是合理区分书记与镇长责任。由于乡镇工作的特殊性,书记、镇长的经济责任界限模糊难取证、难区分,我们坚持三个原则:执行党的方针政策出现问题的书记负直接责任;为完成上级考核任务(指标)出现问题的书记负直接责任;财政、财务收支过程出现问题的镇长负直接责任。

(2)以合法、全面、客观、历史为原则,做好任期经济责任综合评价。一是紧密围绕财政财务收支审计载体列示的经济运行指标,审什么、评什么,特别注意有的指标虽然是经济指标,但依靠审计手段无法核实或由于有效审计时间限制,没有核实的经济指标不予评价,如工农业总产值、人均国民收入、农民人均收入等,不能照搬述职报告或被审单位工作总结,否则,就会引发审计评价质量风险。二是把握合法性原则,认真考核领导干部任期内取得的各项经济指标,是否依法取得,有无寅吃卯粮,以牺牲环境、土地资源为代价等,如财政收入、基础设施建设、工业发展规模产生的经济效益等,要以合法性为前提,认真把关谨慎评价。三是把握全面,客观、历史原则。在对领导干部任期内财政财务收支真实、合法性评价中不但要从定量上考虑——即“操作规程”例举的违纪违规资金比率,还要从历史角度、客观的原则,在违纪违规的构成上作定性考量,这对保工资保运转“吃饭财政”县、乡一级政府党政主要负责人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尤其重要,为了“吃饭”,历任以来靠挤占挪用专项资金维持过日子,在违纪资金总额中占有一定比例,并已作了责任认定,收支合法性评价应从定性上对所挪用挤占专项资金性质作进一步考量,看是属于救灾怃恤、防洪抗旱、疫病防治等关系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应急救助资金还是乡村统筹资金等一般性专项资金,若属一般专项资金,则按所占比例在考察中适度予以放宽或剔除,客观、历史地作出评价。

几年审计实践,我们深刻体会到要搞好乡镇领导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得益于县委、政府领导重视支持,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密切配合,审计干部的顽强奋战。

一、加强领导是关键

一是县委加强了乡镇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领导,除成立“任期经济责任审计领导小组”。建立了以县委组织部、纪检、监察、人事、审计五个部门组成的“经济责任联席会议制度”外,主要领导经常过问审计工作,为审计排忧解难。如20*年在某乡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中,按规定审计对象必须参加由联席会议主持召开的审计对象述职报告会,向所在单位班子成员、中层干部、审计组及联席会议成员单位派出的联络员作个人述职报告。该审计对象既不向联席会议办公室请假,也不参加述职会,联席会议成员单位依照各自职责直接将情况反馈给领导小组主要负责人,县委高度重视,指定县委组织部长亲自约谈审计对象,并给予口头告诫,在第二次补开的述职报告会上,该对象在作个人述职前作了自我批评,表示道歉。并要求参会的单位财政会计、政府会计具体负责认真按照审计组及联席会议要求,及时完整提供审计资料,支持审计工作。促使该项目后期审计工作进展顺利,按时完成任务。为了缓解审计任务与审计力量矛盾,县委支持审计机关建议,实施了任中审计。二是审计机关要加强领导,确保领导力量到位、协调沟通到位、指导监督到位。做到科学安排、统筹规划、精心组织、严格把关。

二、发挥联席会议成员单位整体作用是保证。

我们注意发挥组织、纪检、监察、人事联席会议成员单位整体作用,变审计一家独轮转动为多轮共同驱动。一是共同组织主持召开被审计对象个人述职报告会,听取领导干部任期履职情况报告,各部门从自身职责角度强调对审计组审计工作和被审计部门单位及领导者如何支持审计工作提出具体要求,增强审计工作的感召力。二是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几年来,组织、纪检、监察、人事部门都能够按照联席会议组织办法确定的职责,各司其职,做到分工不分家,密切协作,共同搞好这项工作。审前阶段,组织人事、纪检、监察监督部门及时向审计组通报沟通各自掌握干部管理和监督中收集的信息,以便为审计组实施审计参考或核实取证,审计过程中发现违纪线索或遇到阻力,纪检、组织部门及时介入。如前所述某审计对象不支持审计工作拒绝参加述职报告会,阻力得到及时排除。某审计对象不但书面向审计组承诺审计资料真实完整性,同时述职报告会中向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多次口头承诺任期内没有小金库。之后审计组接到职工举报,审计组证实举报内容,该单位涉嫌转移收入,要求提供收入去向资料,但该领导拒不协作,并提供假证,干扰审计工作,纪检、监察部门立即介入,对相关人员采取组织措施迅速查清了该单位转移收入设立小金库金额达到50多万元,该审计对象因严重违纪且提供假证而受到党政纪处分。

三、强化队伍建设是基础。

作为新时期党和政府使用管理和监督干部的重要手段之一的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标志这项工作含金量高、任务重、审计工作艰巨性和复杂性,要完成上级党委政府重托,没有一支政治、业务素质双过硬的审计队伍,是难以胜任的。我们切实做到:坚持审计业务培训,提高审计干部实战水平。坚持以人为本,强化干部思想政治素质。坚持审计业务考核,不断总结经验、扬长避短。

我县的乡镇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经过几年的探索与实践,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与上级要求还存在明显不足,存在三个误区,主要表现在:一是在审计方案编制上没有走出审前调查的误区。审计调查是乡镇经济责任审计的重要基础环节,由于时间紧和审计组认识上的偏差,没有认真开展审前调查或调查目标重点不明确,致使审前调查流于形式,不能为编制审计方案服务,造成审计方案的审计内容不突出,与财务审计没有质的区别。二是在审计内容上没有走出财务收支的误区。没有围绕经济责任审计内容要求去收集审计证据,界定领导干部责任,而是以财务审计为重点,从财务审计发现问题来界定经济责任,造成审计内容偏离经济责任审计内涵,书记与镇长审计报告内容雷同。三是在审计评价上没有走出“述职报告”的误区。部分审计评价没有严格执行“审什么、评什么”,简单采用领导干部述职报告,造成评价扩大范围或评价没有审计证据支持。

下阶段开展乡镇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设想

根据几年的审计实践,要在强化薄弱环节上下功夫,突破难点,不断提升乡镇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水平。

1、要进一步提高审计干部业务水平,为开展乡镇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打下坚实基础。工作重点放在增强干部综合分析能力、归纳判断能力、写作能力上,以提高审计工作质量。

2、要高度重视审前调查,认真实施调查摸底,为制定审计实施方案奠定基础。审前调查要注意了解掌握领导干部工作职责、履职情况(任期内采用哪些措施来实现经济、社会、事业发展及其实现程度),政策情况(任期内上级党委、政府有哪些政策及其执行情况)、各项指标完成情况(任期内上级下达具体考核指标及完成情况)、财政工作情况(任期内财政体制变化情况、财政财务收支情况)等等各方面资料,经过分析加工,确定审计工作重点,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事业单位财务负责人述职报告范文第7篇

一、加大宣传力度,营造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的良好环境

乡镇是地方一级政府,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层次高、敏感性强、磨擦力大,对此我们有着清醒的认识。局班子形成了统一认识:要以宣传铺路,营造良好外部环境,审计工作才能得以顺利健康的开展。我们利用一切宣传机遇广泛宣传开展任期审计工作的必要性、重要性和有关审计事项,争取各界理解支持,营造良好的审计环境。

1、抓住各种机会多请示,勤汇报,争取领导有效支持,增强审计后盾。首先,印发《两办暂行规定》小册子,直接呈送五套班了,供领导参阅,并向领导具体解释重要条款规定,增强领导干部对任期审计的理性认识。二是定期汇报和信息反馈。利用半年、全年工作总结,同级预算执行审计结果报告和工作报告,阶段任期经济审计情况等综合性材料,定期向领导反馈汇报任期审计开展情况,使五套班子了解和掌握审计动态。三是采取见缝插针,迂回战术向领导汇报。我们利用领导交办事项审计情况反馈或重大审计事项审计情况汇报等机会,见缝插针汇报任期审计发现问题、案件线索,或遇到困难,以引起领导重视。

2、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广泛宣传,争取社会各界支持。一是借助舆论与媒介作用,通过《霞浦报》分期全文刊登《两个暂行规定》,同时利用政府政务公开栏,分期分批对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程序对象等内容进行公开,向社会广泛宣传。二是以县委办名义转发霞浦县组织、纪检、监察、审计等五家关于做好科级领导干部任期经济审计通知,下发到全县科级行政事业单位和副科级企业单位,使审计对象和部门单位进一步明确审计内容与要求。三是举办了科级领导干部和财务人员审计法规知识讲座。四是利用召开领导干部审计进点述职报告会机会,向审计对象及班子成员,财务等机关人员,专题宣讲开展任期责任审计的目的意义,审计程序、审计内容、审计要求、法律责任等,进一步加深被审单位对有关任期审计工作了解,提高了认识。得到广大审计对象的支持和配合,为审计工作的顺利开展赢得了良好的审计环境。

二、整合审计资源,提高工作效率,确保按时保质完成审计任务。

乡镇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具有政策性强、要求高、任务集中、时间紧、任期跨度长、涉及面广、工作量大,关联度高等特点,针对审计资源相对不足难以应对的矛盾,我们采取三结合一统一措施,调动一切力量,整合各种审计资源,形成合力,保质保量完成审计任务。

1、手工操作与计算机辅助审计相结合,提高审计工作效率,缓解审计时间压力。充分利用计算机资源为审计工作提供辅助支持。将历次乡镇有关审计信息等资料输入电脑建立领导干部任期档案,为审计人员做好审前准备工作和资料利用打下基础,从而减少审计时间。

2、经济责任审计与常规审计相结合。缓解任期审计工作量,进而保证适时完成任务。领导干部任期一般一届三年,长的二届。为了缓解时间跨度长、工作量大、时间要求紧的矛盾,我们把经济责任审计同财政财务收支审计、专项资金审计、调查等常规审计相结合。一是充分利用以往的审计成果,直接从电脑审计文件库中调出已发出的审计决定或审计意见,摘录所需材料,生成工作底稿,减少了所需审计的年份,从而节约了有限的人力资源和审计时间资源,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二是充分利用年度常规审计计划实施期中审计,减少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时效。我们在每年自定的审计项目计划任务时,将所辖审计对象情况按年龄、岗位、任职情况等干部静态管理信息划分成:即将退职、同一岗位任期较长、政绩突出三种类型,实行动态管理审计,在年度审计计划中有目的预先安排常规审计项目,优先组织实施,一旦接受组织部门的任期经济审计委托通知,即可在短期内迅速完成任务。保证了任期审计工作忙而不乱,有序开展,确保按时保质保量完成任务,得到组织部门高度赞扬。

3、离任审计与届中审计相结合。审计方式以任中审计为重点,在20*年试行开展乡镇领导干部任中基础上,20*年有计划地全面推行。全县14个乡镇街道已完成了7个,为2009年乡镇换届审计打下良好基础。

4、统一调配审计力量。为化解审计力量不足矛盾,我局实行全局一盘棋,统一计划,统一部署,统一调配,形成整体合力。一是班子成员分工负责,深入一线协调各方关系,为审计人员排忧解难,保证审计人员有足够宽裕审计时间。二是突破行业与股室职能分工,统一调配审计干部,能够上一线干部都要到一线,确保一线审计力量,全局在职19名干部,保证有5个审计组在任期审计工作现场审计。

三、严格把关,防患审计风险

较常规审计而言,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更具挑战性和风险性,为防患审计风险,我们着重从审计源头上控制风险,把好“三关”。

1、把好审计程序关,堵住简化程序造成的违法运作。在乡镇经济责任审计中,由于时间紧工作量大,最容易被审计组所忽视,采取简单做法替代。如:审计通知书,边制发边进点审计,没有达到规定时限介入审计;征求审计结果报告意见通知,按工作需要要求对方回函,而不是按审计程序规定时限等,造成违规操作。要求每个审计组要严格遵守法定程序,依法审计。遇有特殊情况,在符合程序规定前提下与被审计对象和部门单位具体协商取得被审对象支持配合,赢得审计时空。

2、把好制定审计方案和实施审计关。审计方案是落实和实现审计目标的集中体现,直接影响到审计效率和审计成果。是审计人员组织实施审计“纲”,把好审计方案制定关和实施审计关,是规避审计质量风险核心环节,我们按照“审计准则”要求,实施分级管理,即分管领导、审计组长、审计员三级质量负责制,严格把关,做到四查四看:一查是否进行必要的审前调查,看制定的审计方案内容是否符合“准则”要求;二查方案审计重点是否突出,看审计时间与人员分工是否符合局总体安排或审计目标要求;三查是否依照审计方案或依法调整的方案组织实施,看是否依法收集和编制审计取证记录;四查审计工作底稿是否符合审计准则要求,看审计目标是否全面实现。

3、把好经济责任认定和综合评价关。经济责任界定和评价是领导任期经济责任的核心内容,是县委组织部门和被审计领导干部最关注、最敏感的事项,也是经济责任审计的难点之一。我们始终坚持合法性、全面性、客观性和历史性原则。谨慎恰当评价,防范风险,取得组织部门和被审计领导干部认同。

(1)坚持合法性与客观性相结合的原则,公正界定领导干部经济责任。一是以事实为基础、法规为准绳,对审计发现问题进行量化分析问题发生的原因,如会计人员素质低、技术差错或人为因素,前者则披露不界定责任;同时考虑背景分清是否属于改革发展中的问题、法律法规滞后性问题,作出客观、实事求是恰当界定。如接待费,依据财政部文件规定标准为单位公务费支出2%,对基层政府来说,公务接待量大与每年可支配的接待费总额矛盾大,实际支出虽然突破法规规定,只要审计组在审计过程未发现有虚假支出,其审计风险率较低的情况下,不予界定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充分体现客观性原则,做到宽严相济。二是合理区分书记与镇长责任。由于乡镇工作的特殊性,书记、镇长的经济责任界限模糊难取证、难区分,我们坚持三个原则:执行党的方针政策出现问题的书记负直接责任;为完成上级考核任务(指标)出现问题的书记负直接责任;财政、财务收支过程出现问题的镇长负直接责任。

(2)以合法、全面、客观、历史为原则,做好任期经济责任综合评价。一是紧密围绕财政财务收支审计载体列示的经济运行指标,审什么、评什么,特别注意有的指标虽然是经济指标,但依靠审计手段无法核实或由于有效审计时间限制,没有核实的经济指标不予评价,如工农业总产值、人均国民收入、农民人均收入等,不能照搬述职报告或被审单位工作总结,否则,就会引发审计评价质量风险。二是把握合法性原则,认真考核领导干部任期内取得的各项经济指标,是否依法取得,有无寅吃卯粮,以牺牲环境、土地资源为代价等,如财政收入、基础设施建设、工业发展规模产生的经济效益等,要以合法性为前提,认真把关谨慎评价。三是把握全面,客观、历史原则。在对领导干部任期内财政财务收支真实、合法性评价中不但要从定量上考虑——即“操作规程”例举的违纪违规资金比率,还要从历史角度、客观的原则,在违纪违规的构成上作定性考量,这对保工资保运转“吃饭财政”县、乡一级政府党政主要负责人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尤其重要,为了“吃饭”,历任以来靠挤占挪用专项资金维持过日子,在违纪资金总额中占有一定比例,并已作了责任认定,收支合法性评价应从定性上对所挪用挤占专项资金性质作进一步考量,看是属于救灾怃恤、防洪抗旱、疫病防治等关系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应急救助资金还是乡村统筹资金等一般性专项资金,若属一般专项资金,则按所占比例在考察中适度予以放宽或剔除,客观、历史地作出评价。

几年审计实践,我们深刻体会到要搞好乡镇领导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得益于县委、政府领导重视支持,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密切配合,审计干部的顽强奋战。

一、加强领导是关键

一是县委加强了乡镇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领导,除成立“任期经济责任审计领导小组”。建立了以县委组织部、纪检、监察、人事、审计五个部门组成的“经济责任联席会议制度”外,主要领导经常过问审计工作,为审计排忧解难。如20*年在某乡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中,按规定审计对象必须参加由联席会议主持召开的审计对象述职报告会,向所在单位班子成员、中层干部、审计组及联席会议成员单位派出的联络员作个人述职报告。该审计对象既不向联席会议办公室请假,也不参加述职会,联席会议成员单位依照各自职责直接将情况反馈给领导小组主要负责人,县委高度重视,指定县委组织部长亲自约谈审计对象,并给予口头告诫,在第二次补开的述职报告会上,该对象在作个人述职前作了自我批评,表示道歉。并要求参会的单位财政会计、政府会计具体负责认真按照审计组及联席会议要求,及时完整提供审计资料,支持审计工作。促使该项目后期审计工作进展顺利,按时完成任务。为了缓解审计任务与审计力量矛盾,县委支持审计机关建议,实施了任中审计。二是审计机关要加强领导,确保领导力量到位、协调沟通到位、指导监督到位。做到科学安排、统筹规划、精心组织、严格把关。

二、发挥联席会议成员单位整体作用是保证。

我们注意发挥组织、纪检、监察、人事联席会议成员单位整体作用,变审计一家独轮转动为多轮共同驱动。一是共同组织主持召开被审计对象个人述职报告会,听取领导干部任期履职情况报告,各部门从自身职责角度强调对审计组审计工作和被审计部门单位及领导者如何支持审计工作提出具体要求,增强审计工作的感召力。二是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几年来,组织、纪检、监察、人事部门都能够按照联席会议组织办法确定的职责,各司其职,做到分工不分家,密切协作,共同搞好这项工作。审前阶段,组织人事、纪检、监察监督部门及时向审计组通报沟通各自掌握干部管理和监督中收集的信息,以便为审计组实施审计参考或核实取证,审计过程中发现违纪线索或遇到阻力,纪检、组织部门及时介入。如前所述某审计对象不支持审计工作拒绝参加述职报告会,阻力得到及时排除。某审计对象不但书面向审计组承诺审计资料真实完整性,同时述职报告会中向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多次口头承诺任期内没有小金库。之后审计组接到职工举报,审计组证实举报内容,该单位涉嫌转移收入,要求提供收入去向资料,但该领导拒不协作,并提供假证,干扰审计工作,纪检、监察部门立即介入,对相关人员采取组织措施迅速查清了该单位转移收入设立小金库金额达到50多万元,该审计对象因严重违纪且提供假证而受到党政纪处分。

三、强化队伍建设是基础。

作为新时期党和政府使用管理和监督干部的重要手段之一的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标志这项工作含金量高、任务重、审计工作艰巨性和复杂性,要完成上级党委政府重托,没有一支政治、业务素质双过硬的审计队伍,是难以胜任的。我们切实做到:坚持审计业务培训,提高审计干部实战水平。坚持以人为本,强化干部思想政治素质。坚持审计业务考核,不断总结经验、扬长避短。

我县的乡镇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经过几年的探索与实践,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与上级要求还存在明显不足,存在三个误区,主要表现在:一是在审计方案编制上没有走出审前调查的误区。审计调查是乡镇经济责任审计的重要基础环节,由于时间紧和审计组认识上的偏差,没有认真开展审前调查或调查目标重点不明确,致使审前调查流于形式,不能为编制审计方案服务,造成审计方案的审计内容不突出,与财务审计没有质的区别。二是在审计内容上没有走出财务收支的误区。没有围绕经济责任审计内容要求去收集审计证据,界定领导干部责任,而是以财务审计为重点,从财务审计发现问题来界定经济责任,造成审计内容偏离经济责任审计内涵,书记与镇长审计报告内容雷同。三是在审计评价上没有走出“述职报告”的误区。部分审计评价没有严格执行“审什么、评什么”,简单采用领导干部述职报告,造成评价扩大范围或评价没有审计证据支持。

下阶段开展乡镇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设想

根据几年的审计实践,要在强化薄弱环节上下功夫,突破难点,不断提升乡镇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水平。

1、要进一步提高审计干部业务水平,为开展乡镇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打下坚实基础。工作重点放在增强干部综合分析能力、归纳判断能力、写作能力上,以提高审计工作质量。

2、要高度重视审前调查,认真实施调查摸底,为制定审计实施方案奠定基础。审前调查要注意了解掌握领导干部工作职责、履职情况(任期内采用哪些措施来实现经济、社会、事业发展及其实现程度),政策情况(任期内上级党委、政府有哪些政策及其执行情况)、各项指标完成情况(任期内上级下达具体考核指标及完成情况)、财政工作情况(任期内财政体制变化情况、财政财务收支情况)等等各方面资料,经过分析加工,确定审计工作重点,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事业单位财务负责人述职报告范文第8篇

近几年来,为了进一步加强对领导干部的教育、管理和监督,我们从建立制度、规范程序、完善机制、突出重点入手,对党政机关领导干部和企事业单位领导人员实施经济责任审计制度,进一步促进了全区干部队伍的思想作风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我们的主要作法是:

一、完善制度,规范审计程序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越来越突出。为了进一步加强对领导干部队伍的管理和监督,我们从1997年开始,对处级领导干部以及区属国有企业经理(厂长)试行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经过两年的实践,于1999年初,我们会同区纪检委和区审计局在调查研究、总结经验的基础上,起草了塘沽区《关于网党政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暂行办法》和《关于国有企业及国有控股企业领导人员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暂行办法》,对经济责任审计的范围、审计的内容、审计的方法和程序等做出了明确的规定。按照《办法》的要求,区委组织部和区纪检委、区审计局每年初召开联席会议,共同商定本年度的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对象、审计项目,审计局将其纳入年度审计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这个《办法》经区委常委会议讨论后,以区委名义下发执行。

为了增强审计工作的质量和效果,我们注意严格执行审计程序和审计规范。一是提前三天向被审计单位和主要负责人下达审计通知书,要求被审计单位做好接受审计的准备工作;二是要求被审计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提供任职期间履行经济责任情况的述职报告,并对本单位所提供会计资料的全面、真实与完整及有无"小金库"问题做出书面承诺;三是严格实施审计,认真审查会计凭证、帐簿、报表和有关文件、资料,进行必要的内查外调;四是认真编制审计工作底稿,详细记载审计工作过程;五是审计结束后,及时撰写审计报告,征求被审计单位和主要负责人的意见;六是出具具有法律效力的审计意见书和审计结果报告;七是整理资料、立卷归档。

由于制度完善,程序规范,保证了审计工作的顺利进行。1997年以来,我区已对300个单位的领导干部进行了日常审计,其中包括对4个单位进行了举报审计,对3个评先对象进行了评优审计,对88个单位的主要负责人进行了离任审计。在2000年上半年全区街道行政区划调整和机构改革工作中,12个街和2个乡合并为9个街,处级领导干部进行大面积交流和调整。在这项工作开始前,我们委托区审计局在一个月内,对全区12个街和2个乡的主要负责人全部实行了经济责任审计。对审计中发现的问题,审计部门在法定职权范围内及时做出了审计决定。审计工作的按期完成,为街道领导班子配备和干部调整提供了重要依据。

二、全程监督,严把干部任用管理"三关"

为了不断完善对领导干部的监督约束机制,我们坚持对领导干部进行全过程审计,即:对干部任前、任中(届中)、离任前进行经济责任监督审计,给干部一个真实、准确的评价。

一是,做好干部任前审计,严把选用关。区委根据全区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现状,对有调整意向的干部,由我们委托审计局提前一个月进行审计,全面考察干部情况。对审计中发现的问题,认真分析研究,并及时向区委、区政府汇报,提出意见和建议,避免选用干部失察、失误。

二是,做好干部任中(届中)审计,严把监督关。区委明确提出,政府组成单位每届任职期间都要进行一次审计,国有企业经理(厂长)每三年进行一次全面审计。对一个时期社会舆论、群众来信来访、干部考察考核中反映问题突出的单位和个人,有重点、有针对性地进行审计,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对被评为各类先进的干部,也要先过审计关。

三是,做好干部离任审计,严把评价关。为了正确评价离任干部的任期经济责任,使离任干部不交马虎帐,上任干部不接糊涂班,我们对凡是离任的干部都要进行经济责任审计,把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与干部监督有机地结合起来。审计结果记入干部实绩档案,作为评价、使用、奖惩干部的重要依据,并为制定接任者的岗位责任目标提供借鉴和参考。同时,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干部任职审计结果分别报送区委、区人大、区政府及区委组织部、区纪检委,并在一定范围内向群众公布,接受组织和群众监督。

三、突出重点,加强对一把手的审计

我们注重利用审计手段强化对一把手任职全过程的监督和管理,坚持把审计的重点放在党政群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的一把手上。对党政群机关、企事业单位的一把手在调任、转任、轮岗、退休、辞职辞退、解聘和机构裁撤、合并等离任前都必须接受离任经济责任审计。不经审计,不予提拔;不经审计,不办理离任手续;不经审计,不予评优。几年来,对全区88名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的一把手进行了经济责任审计,在干部监督管理中发挥了较好的作用。我们感到,对一把手的重点审计,一是增强了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主要负责人干好工作的责任心、使命感,促进了单位内部管理制度的完善和财务管理水平的提高;二是有效遏制了"干部出数字,数字出干部"等选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风;三是给离任的干部一个交待,为接任的干部交清家底,使领导干部"走的明白,接的清楚";四是制止了个别单位因主要负责人离任前突击花钱、吃光分净、私占公物等违纪违规现象的发生,提前动手赌住漏洞,防止离职前"捞一把";五是有利于消除因情况不明、了解不够而产生的误解,增强了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的团结。

四、严肃纪律,充分运用审计结果

为了确保审计结果的真实可靠,我们制定了严格的工作纪律,要求审计小组成员在审计工作过程中,自觉恪守客观公正、实事求是、廉洁奉公、保守秘密的职业道德,严格执行审计工作的各项规定。审计局对审计意见书和审计决定所列事实的真实性负全部责任。对于违反审计纪律,造成不良后果的,要依照规定追究责任。

我们把审计意见书、审计结果报告,作为对被审计单位一把手进行考核的参考依据。同时,建议区纪检委(监察局),作为廉政考核的依据之一。对经过考察、审计,工作突出、政绩显著的,按照规定给予表彰、奖励或提拔重用。如果审计中,发现被审计单位有违反国家规定的财务收支行为,由审计局依法做出处理。对被审计单位严重违反国家财经法规,并且单位负责人负有领导责任或直接责任的,审计局除了向区政府领导报告外,还应及时向区委组织部、区纪检委(监察局)提出给予党纪政纪处分或组织调整的建议,对需要有关部门进一步查处的问题,及时移交有关部门进行处理。

比如,2000年在对区属企业客运公司进行经济责任审计过程中,发现该公司在资金管理上存在违规发放资金270万元的问题。我们会同有关部门组成联合调查组对该公司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全面深入的调查,在查清违纪事实的基础上,及时采取措施,对该公司的领导班子和主要负责人进行了调整。

五、积极探索,完善审计工作机制

几年来,在实行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中,我们始终坚持观念创新、思路创新、机制创新,积极探索新情况,总结新经验,使经济责任审计在干部管理和监督工作中,发挥了更大作用。

一是,处理好审计工作的公开性和干部调整工作的阶段保密性的矛盾。审计工作的公开性和干部调整工作的阶段保密性是一对矛盾。干部任免工作在酝酿、讨论过程中有较强的保密性,而对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是公开进行的,这就要求适时把握审计时机。结合工作实践,我们认为在干部调整前的一个月左右时间安排审计为佳。

二是,正确把握审计年限问题。对审计年限如何把握,过去没有明确的规定,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有一定难度。通过实践,我们对于任职时间较短、在任期内的领导干部的离任审计,其起点定为干部的任职时间;对于任职时间较长的领导干部,一般对其近三年的经济责任进行审计;对于根据举报进行审计的单位或部门,主要对某一段时间或某一事项进行重点审计。

三是,科学界定审计结果。审计结果报告需要审计单位和被审计单位双方认可的问题。我们坚持如果被审计的单位或部门、企业对审计决定所列的违纪事实和处罚不服,可以在接到审计决定之日起十日内,向区政府提出复议申请,以保证审计工作客观公正,实事求是。

四是,搞好延伸审计。工作实践中我们感到,为了提高审计质量,保证审计的真实性,必须搞好延伸审计。我们坚持对有下属基层单位的,审计中至少延伸审计50%的会计核算单位;对于重点审计单位,延伸审计100%的会计核算单位。延伸审计的单位一般情况由审计局确定,特殊情况由区委组织部、区纪委和审计局商定。

事业单位财务负责人述职报告范文第9篇

一、加大宣传力度,营造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的良好环境

乡镇是地方一级政府,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层次高、敏感性强、磨擦力大,对此我们有着清醒的认识。局班子形成了统一认识:要以宣传铺路,营造良好外部环境,审计工作才能得以顺利健康的开展。我们利用一切宣传机遇广泛宣传开展任期审计工作的必要性、重要性和有关审计事项,争取各界理解支持,营造良好的审计环境。

1、抓住各种机会多请示,勤汇报,争取领导有效支持,增强审计后盾。首先,印发《两办暂行规定》小册子,直接呈送五套班了,供领导参阅,并向领导具体解释重要条款规定,增强领导干部对任期审计的理性认识。二是定期汇报和信息反馈。利用半年、全年工作总结,同级预算执行审计结果报告和工作报告,阶段任期经济审计情况等综合性材料,定期向领导反馈汇报任期审计开展情况,使五套班子了解和掌握审计动态。三是采取见缝插针,迂回战术向领导汇报。我们利用领导交办事项审计情况反馈或重大审计事项审计情况汇报等机会,见缝插针汇报任期审计发现问题、案件线索,或遇到困难,以引起领导重视。

2、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广泛宣传,争取社会各界支持。一是借助舆论与媒介作用,通过《霞浦报》分期全文刊登《两个暂行规定》,同时利用政府政务公开栏,分期分批对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程序对象等内容进行公开,向社会广泛宣传。二是以县委办名义转发霞浦县组织、纪检、监察、审计等五家关于做好科级领导干部任期经济审计通知,下发到全县科级行政事业单位和副科级企业单位,使审计对象和部门单位进一步明确审计内容与要求。三是举办了科级领导干部和财务人员审计法规知识讲座。四是利用召开领导干部审计进点述职报告会机会,向审计对象及班子成员,财务等机关人员,专题宣讲开展任期责任审计的目的意义,审计程序、审计内容、审计要求、法律责任等,进一步加深被审单位对有关任期审计工作了解,提高了认识。得到广大审计对象的支持和配合,为审计工作的顺利开展赢得了良好的审计环境。

二、整合审计资源,提高工作效率,确保按时保质完成审计任务。

乡镇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具有政策性强、要求高、任务集中、时间紧、任期跨度长、涉及面广、工作量大,关联度高等特点,针对审计资源相对不足难以应对的矛盾,我们采取三结合一统一措施,调动一切力量,整合各种审计资源,形成合力,保质保量完成审计任务。

1、手工操作与计算机辅助审计相结合,提高审计工作效率,缓解审计时间压力。充分利用计算机资源为审计工作提供辅助支持。将历次乡镇有关审计信息等资料输入电脑建立领导干部任期档案,为审计人员做好审前准备工作和资料利用打下基础,从而减少审计时间。

2、经济责任审计与常规审计相结合。缓解任期审计工作量,进而保证适时完成任务。领导干部任期一般一届三年,长的二届。为了缓解时间跨度长、工作量大、时间要求紧的矛盾,我们把经济责任审计同财政财务收支审计、专项资金审计、调查等常规审计相结合。一是充分利用以往的审计成果,直接从电脑审计文件库中调出已发出的审计决定或审计意见,摘录所需材料,生成工作底稿,减少了所需审计的年份,从而节约了有限的人力资源和审计时间资源,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二是充分利用年度常规审计计划实施期中审计,减少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时效。我们在每年自定的审计项目计划任务时,将所辖审计对象情况按年龄、岗位、任职情况等干部静态管理信息划分成:即将退职、同一岗位任期较长、政绩突出三种类型,实行动态管理审计,在年度审计计划中有目的预先安排常规审计项目,优先组织实施,一旦接受组织部门的任期经济审计委托通知,即可在短期内迅速完成任务。保证了任期审计工作忙而不乱,有序开展,确保按时保质保量完成任务,得到组织部门高度赞扬。

3、离任审计与届中审计相结合。审计方式以任中审计为重点,在2007年试行开展乡镇领导干部任中基础上,2008年有计划地全面推行。全县14个乡镇街道已完成了7个,为2009年乡镇换届审计打下良好基础。

4、统一调配审计力量。为化解审计力量不足矛盾,我局实行全局一盘棋,统一计划,统一部署,统一调配,形成整体合力。一是班子成员分工负责,深入一线协调各方关系,为审计人员排忧解难,保证审计人员有足够宽裕审计时间。二是突破行业与股室职能分工,统一调配审计干部,能够上一线干部都要到一线,确保一线审计力量,全局在职19名干部,保证有5个审计组在任期审计工作现场审计。

三、严格把关,防患审计风险

较常规审计而言,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更具挑战性和风险性,为防患审计风险,我们着重从审计源头上控制风险,把好“三关”。

1、把好审计程序关,堵住简化程序造成的违法运作。在乡镇经济责任审计中,由于时间紧工作量大,最容易被审计组所忽视,采取简单做法替代。如:审计通知书,边制发边进点审计,没有达到规定时限介入审计;征求审计结果报告意见通知,按工作需要要求对方回函,而不是按审计程序规定时限等,造成违规操作。要求每个审计组要严格遵守法定程序,依法审计。遇有特殊情况,在符合程序规定前提下与被审计对象和部门单位具体协商取得被审对象支持配合,赢得审计时空。

2、把好制定审计方案和实施审计关。审计方案是落实和实现审计目标的集中体现,直接影响到审计效率和审计成果。是审计人员组织实施审计“纲”,把好审计方案制定关和实施审计关,是规避审计质量风险核心环节,我们按照“审计准则”要求,实施分级管理,即分管领导、审计组长、审计员三级质量负责制,严格把关,做到四查四看:一查是否进行必要的审前调查,看制定的审计方案内容是否符合“准则”要求;二查方案审计重点是否突出,看审计时间与人员分工是否符合局总体安排或审计目标要求;三查是否依照审计方案或依法调整的方案组织实施,看是否依法收集和编制审计取证记录;四查审计工作底稿是否符合审计准则要求,看审计目标是否全面实现。

3、把好经济责任认定和综合评价关。经济责任界定和评价是领导任期经济责任的核心内容,是县委组织部门和被审计领导干部最关注、最敏感的事项,也是经济责任审计的难点之一。我们始终坚持合法性、全面性、客观性和历史性原则。谨慎恰当评价,防范风险,取得组织部门和被审计领导干部认同。

(1)坚持合法性与客观性相结合的原则,公正界定领导干部经济责任。一是以事实为基础、法规为准绳,对审计发现问题进行量化分析问题发生的原因,如会计人员素质低、技术差错或人为因素,前者则披露不界定责任;同时考虑背景分清是否属于改革发展中的问题、法律法规滞后性问题,作出客观、实事求是恰当界定。如接待费,依据财政部文件规定标准为单位公务费支出2%,对基层政府来说,公务接待量大与每年可支配的接待费总额矛盾大,实际支出虽然突破法规规定,只要审计组在审计过程未发现有虚假支出,其审计风险率较低的情况下,不予界定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充分体现客观性原则,做到宽严相济。二是合理区分书记与镇长责任。由于乡镇工作的特殊性,书记、镇长的经济责任界限模糊难取证、难区分,我们坚持三个原则:执行党的方针政策出现问题的书记负直接责任;为完成上级考核任务(指标)出现问题的书记负直接责任;财政、财务收支过程出现问题的镇长负直接责任。

(2)以合法、全面、客观、历史为原则,做好任期经济责任综合评价。一是紧密围绕财政财务收支审计载体列示的经济运行指标,审什么、评什么,特别注意有的指标虽然是经济指标,但依靠审计手段无法核实或由于有效审计时间限制,没有核实的经济指标不予评价,如工农业总产值、人均国民收入、农民人均收入等,不能照搬述职报告或被审单位工作总结,否则,就会引发审计评价质量风险。二是把握合法性原则,认真考核领导干部任期内取得的各项经济指标,是否依法取得,有无寅吃卯粮,以牺牲环境、土地资源为代价等,如财政收入、基础设施建设、工业发展规模产生的经济效益等,要以合法性为前提,认真把关谨慎评价。三是把握全面,客观、历史原则。在对领导干部任期内财政财务收支真实、合法性评价中不但要从定量上考虑——即“操作规程”例举的违纪违规资金比率,还要从历史角度、客观的原则,在违纪违规的构成上作定性考量,这对保工资保运转“吃饭财政”县、乡一级政府党政主要负责人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尤其重要,为了“吃饭”,历任以来靠挤占挪用专项资金维持过日子,在违纪资金总额中占有一定比例,并已作了责任认定,收支合法性评价应从定性上对所挪用挤占专项资金性质作进一步考量,看是属于救灾怃恤、防洪抗旱、疫病防治等关系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应急救助资金还是乡村统筹资金等一般性专项资金,若属一般专项资金,则按所占比例在考察中适度予以放宽或剔除,客观、历史地作出评价。

几年审计实践,我们深刻体会到要搞好乡镇领导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得益于县委、政府领导重视支持,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密切配合,审计干部的顽强奋战。

一、加强领导是关键

一是县委加强了乡镇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领导,除成立“任期经济责任审计领导小组”。建立了以县委组织部、纪检、监察、人事、审计五个部门组成的“经济责任联席会议制度”外,主要领导经常过问审计工作,为审计排忧解难。如2007年在某乡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中,按规定审计对象必须参加由联席会议主持召开的审计对象述职报告会,向所在单位班子成员、中层干部、审计组及联席会议成员单位派出的联络员作个人述职报告。该审计对象既不向联席会议办公室请假,也不参加述职会,联席会议成员单位依照各自职责直接将情况反馈给领导小组主要负责人,县委高度重视,指定县委组织部长亲自约谈审计对象,并给予口头告诫,在第二次补开的述职报告会上,该对象在作个人述职前作了自我批评,表示道歉。并要求参会的单位财政会计、政府会计具体负责认真按照审计组及联席会议要求,及时完整提供审计资料,支持审计工作。促使该项目后期审计工作进展顺利,按时完成任务。为了缓解审计任务与审计力量矛盾,县委支持审计机关建议,实施了任中审计。二是审计机关要加强领导,确保领导力量到位、协调沟通到位、指导监督到位。做到科学安排、统筹规划、精心组织、严格把关。

二、发挥联席会议成员单位整体作用是保证。

我们注意发挥组织、纪检、监察、人事联席会议成员单位整体作用,变审计一家独轮转动为多轮共同驱动。一是共同组织主持召开被审计对象个人述职报告会,听取领导干部任期履职情况报告,各部门从自身职责角度强调对审计组审计工作和被审计部门单位及领导者如何支持审计工作提出具体要求,增强审计工作的感召力。二是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几年来,组织、纪检、监察、人事部门都能够按照联席会议组织办法确定的职责,各司其职,做到分工不分家,密切协作,共同搞好这项工作。审前阶段,组织人事、纪检、监察监督部门及时向审计组通报沟通各自掌握干部管理和监督中收集的信息,以便为审计组实施审计参考或核实取证,审计过程中发现违纪线索或遇到阻力,纪检、组织部门及时介入。如前所述某审计对象不支持审计工作拒绝参加述职报告会,阻力得到及时排除。某审计对象不但书面向审计组承诺审计资料真实完整性,同时述职报告会中向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多次口头承诺任期内没有小金库。之后审计组接到职工举报,审计组证实举报内容,该单位涉嫌转移收入,要求提供收入去向资料,但该领导拒不协作,并提供假证,干扰审计工作,纪检、监察部门立即介入,对相关人员采取组织措施迅速查清了该单位转移收入设立小金库金额达到50多万元,该审计对象因严重违纪且提供假证而受到党政纪处分。

三、强化队伍建设是基础。

作为新时期党和政府使用管理和监督干部的重要手段之一的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标志这项工作含金量高、任务重、审计工作艰巨性和复杂性,要完成上级党委政府重托,没有一支政治、业务素质双过硬的审计队伍,是难以胜任的。我们切实做到:坚持审计业务培训,提高审计干部实战水平。坚持以人为本,强化干部思想政治素质。坚持审计业务考核,不断总结经验、扬长避短。

我县的乡镇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经过几年的探索与实践,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与上级要求还存在明显不足,存在三个误区,主要表现在:一是在审计方案编制上没有走出审前调查的误区。审计调查是乡镇经济责任审计的重要基础环节,由于时间紧和审计组认识上的偏差,没有认真开展审前调查或调查目标重点不明确,致使审前调查流于形式,不能为编制审计方案服务,造成审计方案的审计内容不突出,与财务审计没有质的区别。二是在审计内容上没有走出财务收支的误区。没有围绕经济责任审计内容要求去收集审计证据,界定领导干部责任,而是以财务审计为重点,从财务审计发现问题来界定经济责任,造成审计内容偏离经济责任审计内涵,书记与镇长审计报告内容雷同。三是在审计评价上没有走出“述职报告”的误区。部分审计评价没有严格执行“审什么、评什么”,简单采用领导干部述职报告,造成评价扩大范围或评价没有审计证据支持。

下阶段开展乡镇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设想

根据几年的审计实践,要在强化薄弱环节上下功夫,突破难点,不断提升乡镇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水平。

1、要进一步提高审计干部业务水平,为开展乡镇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打下坚实基础。工作重点放在增强干部综合分析能力、归纳判断能力、写作能力上,以提高审计工作质量。

2、要高度重视审前调查,认真实施调查摸底,为制定审计实施方案奠定基础。审前调查要注意了解掌握领导干部工作职责、履职情况(任期内采用哪些措施来实现经济、社会、事业发展及其实现程度),政策情况(任期内上级党委、政府有哪些政策及其执行情况)、各项指标完成情况(任期内上级下达具体考核指标及完成情况)、财政工作情况(任期内财政体制变化情况、财政财务收支情况)等等各方面资料,经过分析加工,确定审计工作重点,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事业单位财务负责人述职报告范文第10篇

一、加大宣传力度,营造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的良好环境

乡镇是地方一级政府,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层次高、敏感性强、磨擦力大,对此我们有着清醒的认识。局班子形成了统一认识:要以宣传铺路,营造良好外部环境,审计工作才能得以顺利健康的开展。我们利用一切宣传机遇广泛宣传开展任期审计工作的必要性、重要性和有关审计事项,争取各界理解支持,营造良好的审计环境。

1、抓住各种机会多请示,勤汇报,争取领导有效支持,增强审计后盾。首先,印发《两办暂行规定》小册子,直接呈送五套班了,供领导参阅,并向领导具体解释重要条款规定,增强领导干部对任期审计的理性认识。二是定期汇报和信息反馈。利用半年、全年工作总结,同级预算执行审计结果报告和工作报告,阶段任期经济审计情况等综合性材料,定期向领导反馈汇报任期审计开展情况,使五套班子了解和掌握审计动态。三是采取见缝插针,迂回战术向领导汇报。我们利用领导交办事项审计情况反馈或重大审计事项审计情况汇报等机会,见缝插针汇报任期审计发现问题、案件线索,或遇到困难,以引起领导重视。

2、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广泛宣传,争取社会各界支持。一是借助舆论与媒介作用,通过《霞浦报》分期全文刊登《两个暂行规定》,同时利用政府政务公开栏,分期分批对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程序对象等内容进行公开,向社会广泛宣传。二是以县委办名义转发霞浦县组织、纪检、监察、审计等五家关于做好科级领导干部任期经济审计通知,下发到全县科级行政事业单位和副科级企业单位,使审计对象和部门单位进一步明确审计内容与要求。三是举办了科级领导干部和财务人员审计法规知识讲座。四是利用召开领导干部审计进点述职报告会机会,向审计对象及班子成员,财务等机关人员,专题宣讲开展任期责任审计的目的意义,审计程序、审计内容、审计要求、法律责任等,进一步加深被审单位对有关任期审计工作了解,提高了认识。得到广大审计对象的支持和配合,为审计工作的顺利开展赢得了良好的审计环境。

二、整合审计资源,提高工作效率,确保按时保质完成审计任务。

乡镇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具有政策性强、要求高、任务集中、时间紧、任期跨度长、涉及面广、工作量大,关联度高等特点,针对审计资源相对不足难以应对的矛盾,我们采取三结合一统一措施,调动一切力量,整合各种审计资源,形成合力,保质保量完成审计任务。

1、手工操作与计算机辅助审计相结合,提高审计工作效率,缓解审计时间压力。充分利用计算机资源为审计工作提供辅助支持。将历次乡镇有关审计信息等资料输入电脑建立领导干部任期档案,为审计人员做好审前准备工作和资料利用打下基础,从而减少审计时间。

2、经济责任审计与常规审计相结合。缓解任期审计工作量,进而保证适时完成任务。领导干部任期一般一届三年,长的二届。为了缓解时间跨度长、工作量大、时间要求紧的矛盾,我们把经济责任审计同财政财务收支审计、专项资金审计、调查等常规审计相结合。一是充分利用以往的审计成果,直接从电脑审计文件库中调出已发出的审计决定或审计意见,摘录所需材料,生成工作底稿,减少了所需审计的年份,从而节约了有限的人力资源和审计时间资源,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二是充分利用年度常规审计计划实施期中审计,减少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时效。我们在每年自定的审计项目计划任务时,将所辖审计对象情况按年龄、岗位、任职情况等干部静态管理信息划分成:即将退职、同一岗位任期较长、政绩突出三种类型,实行动态管理审计,在年度审计计划中有目的预先安排常规审计项目,优先组织实施,一旦接受组织部门的任期经济审计委托通知,即可在短期内迅速完成任务。保证了任期审计工作忙而不乱,有序开展,确保按时保质保量完成任务,得到组织部门高度赞扬。

3、离任审计与届中审计相结合。审计方式以任中审计为重点,在2007年试行开展乡镇领导干部任中基础上,2008年有计划地全面推行。全县14个乡镇街道已完成了7个,为2009年乡镇换届审计打下良好基础。

4、统一调配审计力量。为化解审计力量不足矛盾,我局实行全局一盘棋,统一计划,统一部署,统一调配,形成整体合力。一是班子成员分工负责,深入一线协调各方关系,为审计人员排忧解难,保证审计人员有足够宽裕审计时间。二是突破行业与股室职能分工,统一调配审计干部,能够上一线干部都要到一线,确保一线审计力量,全局在职19名干部,保证有5个审计组在任期审计工作现场审计。

三、严格把关,防患审计风险

较常规审计而言,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更具挑战性和风险性,为防患审计风险,我们着重从审计源头上控制风险,把好“三关”。

1、把好审计程序关,堵住简化程序造成的违法运作。在乡镇经济责任审计中,由于时间紧工作量大,最容易被审计组所忽视,采取简单做法替代。如:审计通知书,边制发边进点审计,没有达到规定时限介入审计;征求审计结果报告意见通知,按工作需要要求对方回函,而不是按审计程序规定时限等,造成违规操作。要求每个审计组要严格遵守法定程序,依法审计。遇有特殊情况,在符合程序规定前提下与被审计对象和部门单位具体协商取得被审对象支持配合,赢得审计时空。

2、把好制定审计方案和实施审计关。审计方案是落实和实现审计目标的集中体现,直接影响到审计效率和审计成果。是审计人员组织实施审计“纲”,把好审计方案制定关和实施审计关,是规避审计质量风险核心环节,我们按照“审计准则”要求,实施分级管理,即分管领导、审计组长、审计员三级质量负责制,严格把关,做到四查四看:一查是否进行必要的审前调查,看制定的审计方案内容是否符合“准则”要求;二查方案审计重点是否突出,看审计时间与人员分工是否符合局总体安排或审计目标要求;三查是否依照审计方案或依法调整的方案组织实施,看是否依法收集和编制审计取证记录;四查审计工作底稿是否符合审计准则要求,看审计目标是否全面实现。

3、把好经济责任认定和综合评价关。经济责任界定和评价是领导任期经济责任的核心内容,是县委组织部门和被审计领导干部最关注、最敏感的事项,也是经济责任审计的难点之一。我们始终坚持合法性、全面性、客观性和历史性原则。谨慎恰当评价,防范风险,取得组织部门和被审计领导干部认同。

(1)坚持合法性与客观性相结合的原则,公正界定领导干部经济责任。一是以事实为基础、法规为准绳,对审计发现问题进行量化分析问题发生的原因,如会计人员素质低、技术差错或人为因素,前者则披露不界定责任;同时考虑背景分清是否属于改革发展中的问题、法律法规滞后性问题,作出客观、实事求是恰当界定。如接待费,依据财政部文件规定标准为单位公务费支出2%,对基层政府来说,公务接待量大与每年可支配的接待费总额矛盾大,实际支出虽然突破法规规定,只要审计组在审计过程未发现有虚假支出,其审计风险率较低的情况下,不予界定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充分体现客观性原则,做到宽严相济。二是合理区分书记与镇长责任。由于乡镇工作的特殊性,书记、镇长的经济责任界限模糊难取证、难区分,我们坚持三个原则:执行党的方针政策出现问题的书记负直接责任;为完成上级考核任务(指标)出现问题的书记负直接责任;财政、财务收支过程出现问题的镇长负直接责任。

(2)以合法、全面、客观、历史为原则,做好任期经济责任综合评价。一是紧密围绕财政财务收支审计载体列示的经济运行指标,审什么、评什么,特别注意有的指标虽然是经济指标,但依靠审计手段无法核实或由于有效审计时间限制,没有核实的经济指标不予评价,如工农业总产值、人均国民收入、农民人均收入等,不能照搬述职报告或被审单位工作总结,否则,就会引发审计评价质量风险。二是把握合法性原则,认真考核领导干部任期内取得的各项经济指标,是否依法取得,有无寅吃卯粮,以牺牲环境、土地资源为代价等,如财政收入、基础设施建设、工业发展规模产生的经济效益等,要以合法性为前提,认真把关谨慎评价。三是把握全面,客观、历史原则。在对领导干部任期内财政财务收支真实、合法性评价中不但要从定量上考虑——即“操作规程”例举的违纪违规资金比率,还要从历史角度、客观的原则,在违纪违规的构成上作定性考量,这对保工资保运转“吃饭财政”县、乡一级政府党政主要负责人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尤其重要,为了“吃饭”,历任以来靠挤占挪用专项资金维持过日子,在违纪资金总额中占有一定比例,并已作了责任认定,收支合法性评价应从定性上对所挪用挤占专项资金性质作进一步考量,看是属于救灾怃恤、防洪抗旱、疫病防治等关系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应急救助资金还是乡村统筹资金等一般性专项资金,若属一般专项资金,则按所占比例在考察中适度予以放宽或剔除,客观、历史地作出评价。

几年审计实践,我们深刻体会到要搞好乡镇领导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得益于县委、政府领导重视支持,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密切配合,审计干部的顽强奋战。

一、加强领导是关键

一是县委加强了乡镇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领导,除成立“任期经济责任审计领导小组”。建立了以县委组织部、纪检、监察、人事、审计五个部门组成的“经济责任联席会议制度”外,主要领导经常过问审计工作,为审计排忧解难。如2007年在某乡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中,按规定审计对象必须参加由联席会议主持召开的审计对象述职报告会,向所在单位班子成员、中层干部、审计组及联席会议成员单位派出的联络员作个人述职报告。该审计对象既不向联席会议办公室请假,也不参加述职会,联席会议成员单位依照各自职责直接将情况反馈给领导小组主要负责人,县委高度重视,指定县委组织部长亲自约谈审计对象,并给予口头告诫,在第二次补开的述职报告会上,该对象在作个人述职前作了自我批评,表示道歉。并要求参会的单位财政会计、政府会计具体负责认真按照审计组及联席会议要求,及时完整提供审计资料,支持审计工作。促使该项目后期审计工作进展顺利,按时完成任务。为了缓解审计任务与审计力量矛盾,县委支持审计机关建议,实施了任中审计。二是审计机关要加强领导,确保领导力量到位、协调沟通到位、指导监督到位。做到科学安排、统筹规划、精心组织、严格把关。

二、发挥联席会议成员单位整体作用是保证。

我们注意发挥组织、纪检、监察、人事联席会议成员单位整体作用,变审计一家独轮转动为多轮共同驱动。一是共同组织主持召开被审计对象个人述职报告会,听取领导干部任期履职情况报告,各部门从自身职责角度强调对审计组审计工作和被审计部门单位及领导者如何支持审计工作提出具体要求,增强审计工作的感召力。二是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几年来,组织、纪检、监察、人事部门都能够按照联席会议组织办法确定的职责,各司其职,做到分工不分家,密切协作,共同搞好这项工作。审前阶段,组织人事、纪检、监察监督部门及时向审计组通报沟通各自掌握干部管理和监督中收集的信息,以便为审计组实施审计参考或核实取证,审计过程中发现违纪线索或遇到阻力,纪检、组织部门及时介入。如前所述某审计对象不支持审计工作拒绝参加述职报告会,阻力得到及时排除。某审计对象不但书面向审计组承诺审计资料真实完整性,同时述职报告会中向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多次口头承诺任期内没有小金库。之后审计组接到职工举报,审计组证实举报内容,该单位涉嫌转移收入,要求提供收入去向资料,但该领导拒不协作,并提供假证,干扰审计工作,纪检、监察部门立即介入,对相关人员采取组织措施迅速查清了该单位转移收入设立小金库金额达到50多万元,该审计对象因严重违纪且提供假证而受到党政纪处分。

三、强化队伍建设是基础。

作为新时期党和政府使用管理和监督干部的重要手段之一的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标志这项工作含金量高、任务重、审计工作艰巨性和复杂性,要完成上级党委政府重托,没有一支政治、业务素质双过硬的审计队伍,是难以胜任的。我们切实做到:坚持审计业务培训,提高审计干部实战水平。坚持以人为本,强化干部思想政治素质。坚持审计业务考核,不断总结经验、扬长避短。

我县的乡镇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经过几年的探索与实践,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与上级要求还存在明显不足,存在三个误区,主要表现在:一是在审计方案编制上没有走出审前调查的误区。审计调查是乡镇经济责任审计的重要基础环节,由于时间紧和审计组认识上的偏差,没有认真开展审前调查或调查目标重点不明确,致使审前调查流于形式,不能为编制审计方案服务,造成审计方案的审计内容不突出,与财务审计没有质的区别。二是在审计内容上没有走出财务收支的误区。没有围绕经济责任审计内容要求去收集审计证据,界定领导干部责任,而是以财务审计为重点,从财务审计发现问题来界定经济责任,造成审计内容偏离经济责任审计内涵,书记与镇长审计报告内容雷同。三是在审计评价上没有走出“述职报告”的误区。部分审计评价没有严格执行“审什么、评什么”,简单采用领导干部述职报告,造成评价扩大范围或评价没有审计证据支持。

下阶段开展乡镇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设想

根据几年的审计实践,要在强化薄弱环节上下功夫,突破难点,不断提升乡镇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水平。

1、要进一步提高审计干部业务水平,为开展乡镇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打下坚实基础。工作重点放在增强干部综合分析能力、归纳判断能力、写作能力上,以提高审计工作质量。

2、要高度重视审前调查,认真实施调查摸底,为制定审计实施方案奠定基础。审前调查要注意了解掌握领导干部工作职责、履职情况(任期内采用哪些措施来实现经济、社会、事业发展及其实现程度),政策情况(任期内上级党委、政府有哪些政策及其执行情况)、各项指标完成情况(任期内上级下达具体考核指标及完成情况)、财政工作情况(任期内财政体制变化情况、财政财务收支情况)等等各方面资料,经过分析加工,确定审计工作重点,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上一篇:建设银行网点负责人述职报告范文 下一篇:保险公司财务负责人述职报告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