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竞争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14 20:56:01

市场竞争论文

市场竞争论文范文第1篇

我国物流服务业起步较晚,水平较低。许多企业是传统的储运企业转型而来,功能单一,服务意识淡薄,技术设施落后,网络体系不健全,还未形成稳定的供应链。近几年,随着物流热升温,物流服务业得到快速发展,物流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2001年仅北京市注册为“物流”的企业就有120多家,这个数比前几年的总和翻了一翻;上海市截至去年底挂“物流”名称的企业已超过1000家。国内形成了一批声誉、效益俱佳的专业物流公司,如深圳海福公司、珠海九川物流等。同时,物流企业的构成情况有了显著变化,除了传统企业转型而来外,还有外资企业,如深圳的新科安达,具有良好的管理水平,但人力成本较高;还有民营经济,如宝供物流,体制上有得天独厚优势,在管理和成本上也自有特点;还有从大型企业分离出来的物流公司,如从美的集团分流出来的安得物流公司。这都为物流服务业今后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但与物流服务业十分发达的日本、欧美等国家相比,差距仍然非常大。

一、加入WTO后我国物流服务业面临的形势

物流服务业的发展是以经济发展为基础的。加入WTO后,中国经济将和国际经济接轨,这会促进国际大公司调整在华经营战略,增加在华投资,从而促进中国经济发展,为物流服务业发展创造良好氛围。而且随着国际物流大企业的进入,他们会采取独资、合资、合作等方式,参与国内物流基地和物流网络的建设,把为国际跨国集团提供的全球物流和供应链管理服务理念及模式引入中国。同时,中国物流企业也有机会从国内走向国外。所以,这必将开创物流业发展的新局面,带来新的机遇。

首先,物流服务业的市场范围将扩大。加入WTO后,随着经济一体化和贸易全球化的进程加快,物流企业将会面临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在发展国内市场的同时,还可以开拓国际市场。珠海九川物流公司在这方面已经先行一步,以新的理念为生产企业提供配送服务,积极引进ERP管理软件,启用GPS卫星定位系统,在物流信息和配送网络辐射全国的同时,还在美国注册了分公司;现已发展日本“松下”、中国“乐百事”、美国“沃尔玛”等知名企业为固定客户,既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又在国际物流服务中树立了品牌形象。

其次,物流服务业的市场容量将增加。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直接因素的作用。加入WTO后,国与国之间相互给予最惠国待遇,关税大幅度降低,商品和设备的进出口更为自由、顺畅,国际贸易额将大幅增加,物流业务量相应会大幅上升。二是间接因素的影响,即企业理念的更新。外资企业和内资企业的理念有差异,前者强调分工协作,对物流专业化的需求更强烈一些,会把一些非核心业务外包出去。如武汉(百威)啤酒公司就一直致力于核心业务,把仓储、运输等物流业务外包给武汉储运总公司等2家物流企业。加入WTO后,随着外资企业的日渐增多,他们的这种经营理念必将影响和改变国内企业,使广阔的潜在市场变为现实市场。三是有利的发展趋势。现在,世界加工制造中心正逐渐从东南亚各国向中国转移,加入WTO后,中国劳动力成本低的优势将更加明显,中国成为“世界工厂”的步伐必将加快。这些生产制造商为了提高竞争力,将更专注于本企业的核心技术,集中精力制造优质产品,把物流交给高效优质的专业物流公司完成。

第三,有利于引进外资,推动技术进步和管理现代化。与我国传统物流企业相比,外国物流企业有充裕的资金、先进的技术和成熟的管理。所以,加入WTO后,相互融合可以取长补短,优势互补,促进传统物流企业更新改造,升级换代。

毋庸置疑,加入WTO后在资金、市场、理念等方面的改善,有利于物流服务业的长期发展。但我们必须清楚地看到,入世后能直接受益的主要是我国的优势产业,如纺织、家电等行业;而物流服务业是我国的弱势产业,真正得到发展只是近几年时间,与有几十年发展历程的欧美、日本等国相比,没有比较优势。而且加入WTO后物流服务业的开放程度非常高,根据签订的WTO协议,道路货运、仓储行业、货运及其他辅助服务等都会对外开放。以道路货运行业为例,从加入时起就允许外商设立合营企业从事境内货物运输;一年后,允许外资控股;三年后,允许外商设立独资企业;外资企业享受国民待遇。这表明,经过短期的过渡后,我国物流企业将和外资企业处于平等的竞争环境中。所以,面临的机遇只是潜在的、可能的,面临的挑战却是现实的、严峻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国内市场竞争愈加激烈。加入WTO后,会使国内市场国际化,即外资企业进入国内市场。从长远来看,欧美、日本等国的大型物流企业大规模的进入是大势所趋。它们会跨越国境,展开连横合纵式的并购,夺取市场份额。目前已有少数外资企业以各种方式进入国内物流市场,2001年8月份,美国物流业巨头BALLY公司登陆南京,以一种全新方式开办了百利物流超市;全球最大的速递公司---美国的UPS,也直航中国;新加坡港务集团加盟广州港,双方合资8亿元组建广州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

2、产业结构面临调整的压力。欧美等国物流发展的实践表明,物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走向专业化---第三方物流(也称合同物流),即提供物流交易双方的部分或全部功能的外部服务提供者。在发达国家专业物流占物流市场的比例平均在50%以上,如美国为55%,日本为70%。而在我国,“大而全”、“小而全”的生产模式和经营观念盛行,“企业办社会”现象普遍,一般企业都自办物流,建有车队、仓库等设施;还有部分物流企业是计划经济时期商业、物资、粮食等部门储运企业转型而来,主要为特定部门或行业服务。因此,货运市场呈现货源封闭状态,物流企业管理水平、技术手段、经营方式比较落后,不能适应入世后对物流服务业的发展要求。

3、物流人才匮乏并不断流失。在经济全球化和入世的新形势下,培养和吸引各类急需的高素质人才,是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的关键。物流真正形成产业并快速发展也只有二三十年的时间,世界现代物流服务业正处于生命周期的发展期。在物流业发达国家已形成比较合理的物流人才教育培训系统,一方面,许多大学开设了物流管理专业,开展了该专业的博士教育,并为工商管理专业学生开设了物流课;另一方面,外国物流企业对在职员工的理论和业务知识培训很重视,定期组织培训,并把提升员工素质作为增强竞争力的重要手段。而中国物流服务业只是起步阶段,人才缺乏,素质不高,学校教育和职业教育尚未跟上,企业员工在职培训也不多。据人才市场调查,社会对物流人才的需求日渐增加,而符合条件的却极少;物以稀为贵,天津大田物流聘了一个CEO,年薪达到169万港币。另外,在中国设立的物流服务业外企,大都实施“人员本地化”的开发与应用战略,其雇员一般以中国人才为主。在外资企业优厚待遇吸引下,一些优秀人才流失已初见端倪。

4、功能单一,缺乏特色。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对物流服务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物流企业不仅要提供门到门运输及有关的基本服务,还要实行一体化物流和供应链管理模式,提供从生产材料采购到产品送达消费者的一整套服务系统,包括相关的物流延伸服务,如包装、加工、配货等方面。而我国物流业由于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顾客至上”的经营观念尚未完全落实到行动中,落后的管理、技术、设备也影响服务质量的提高。如佳杰科技(中国)公司长期以来为找不到合适的第三方物流公司,因为该公司向外发送的货物主要是小批量、高价值的商品,而目前第三方物流公司或只能提供大宗运输和骨干运输服务,或没有遍布全国的服务网点,难以满足要求。

5、缺乏提供国际化物流服务能力。加入WTO后,国际贸易的范围和规模会进一步扩大,国际物流在物流服务业中所占的比重会越来越大。若要适应这一变化,实现全球范围内的物流目标,物流企业需要有相配套的体系、网络、设施、人员。就我国物流业的现状来说,离这个要求还很远,只有少数几家企业有全国性的物流网络,短期内还谈不到向国外延伸。即使一些具有国际能力的物流企业,一般只从事国际间的干线运输业务,没有在国外的配送终端体系,形不成完整意义上的物流企业。

6、物流信息技术落后。物流信息化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通过条码技术、射频识别技术、全球卫星定位技术、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等的应运,实现货物的自动识别、分拣、装卸、存取,提高物流作业效率。二是对内管理和对外联系实现网络化,把物流信息及时反映在内部局域网的数据库上,由管理信息系统对数据进行分析和调度;外部联系通过英特网,既可以在网上登记需求和网上支付,又可以对物流服务进行跟踪调查。这在国外比较普及,联邦快递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使用了电脑包裹追踪系统,UPS在90年资110亿元购置信息技术设备。信息化上的投资也带来了巨大的收益,2000年其400亿美元的货物运输业务中有55%来自网上。而在我国只是起步阶段,仅有招商迪辰系统有限公司等少数新型企业开始应用信息化技术。

二、改进管理提供优质服务

加入WTO后,各行业、各企业间的国际联合与并购,必然带动物流业加速向全球化方向发展,物流服务业竞争的市场将从国内延伸到国外。今后物流服务业发展的主要方向是物流内涵的拓展、过程的延伸、覆盖面的扩大及物流管理的日益专业化、规范化和信息化。因此,从实际出发,顺应国际竞争的需要,打破地域阻隔和部门垄断,改进管理,强化功能,是发展物流服务业的当务之急。

1、加快产权制度改革,改善经营机制。治标须治本,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有利于各种物流资源在企业内部和企业与市场间合理配置。现有的物流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由于体制僵化、设施落后和人员老化等因素影响,在提供物流服务时效率低、服务差,处于竞争劣势。所以,应通过资产重组方式,以产权为纽带,建立股权多元化的股份制企业和完善的法人治理机构,理顺权益关系,实现政企分开、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从而保证企业按市场规则运作,吸引和留住人才,激发企业活力,向现代物流业转化。北京市物资储运总公司2001年7月控股组建百事通物流公司,9月份开始运营,由于机制活、服务好,年底已发展13家较稳定客户。中国物资储运总公司以股份制方式成立了国际货代公司,主要提供物流解决方案和进出口服务,仅2000年就实现营业收入1300万元,纯利润400万元。

2、完善服务功能,强化增值服务。在欧美国家,物流服务业功能全、水平高,企业和客户联系紧密,甚至是战略合作伙伴。如以制造飞机而闻名的英国宇航公司,专心于制造领域,把采购、加工、配送等业务全部交给阿波罗金属有限公司完成,使其成为供应链中必不可少的一环。鉴于此,我国物流企业在提供基本物流服务的同时,要根据市场需求,不断细分市场,拓展业务范围,发展增值物流服务,广泛开展加工、配送、货代等业务,用专业化服务满足个性化需求,提高服务质量,以服务求效益;而且要通过提供全方位服务的方式,与大客户加强业务联系,增强相互依赖性,发展战略伙伴关系。中国储运总公司近几年积极开拓相关业务,使配送、流通加工等物流业务迅速发展,为海尔公司入库成品配送的收入每年以40%的速度增长;为小天鹅、日本三菱公司加工收入2000年增长59%;并与这些大企业建立了稳固的合作关系。

3、加快网点建设,采用多种途径发展物流网点。健全的经营网络体系是物流的现实基础。现代物流就是最大限度地优化从制造者到消费者之间的运输和运输流动信息的分配,并利用先进信息技术和专业能力尽可能地减少库存,降低运输费用,加快交货时间,提高客户服务水平的系统。只有具备健全的经营网络体系,才能顺利完成每笔业务的收取、存储、分拣、运输和递送工作,才能保证物流畅通。在物流市场从国内走向国际的今天,能否有四通八达的网络愈发重要,决定着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在发展物流网点时,一定要视企业规模和业务量而定,若企业规模大、业务多,可自建经营网点;若仅有零星业务,可考虑与其他物流企业合作,共建和共用网点;还可以与大客户合资或合作,共建网点,去年,中远和小天鹅、科龙联合成立一家物流公司,合理配置异地货源,取得可观效益。

4、不断增强实力,扩大经营规模。在市场经济中,一切要靠实力说话。一方面,只有具备强大的经济实力,才有可靠的资信保证,才能取信于人。另一方面,只有具备一定规模,才有可能提供全方位的服务,才能实现低成本地扩张,实现规模效益。目前,我国物流企业数量多、分布广、规模小,除了民营和外资企业外,许多都是计划经济时期商业、物资、粮食等部门储运企业转型而来,基本上都有特定的服务领域,彼此间竞争不大。因此,为了适应入世后激烈竞争需要,必须打破业务范围、行业、地域、所有制等方面限制,整合物流企业,组建大型集团,与进入国门的跨国物流集团抗衡。而且只有兼并联合,才能合理配置资源和健全经营网络,才有可能延伸触角至海外,与跨国公司竞争国际市场。

5、加大科技投入,尽快实现管理现代化。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要提升我国物流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必须加大科技投入力度,一方面,要更新改造基础设施,如改进运输工具、购置先进设备、兴建立体仓库等,实现技术装备现代化,提高物流作业效率,为提供优质服务奠定物质基础;另一方面,要进行技术创新,大力发展信息技术,推广应用条形码技术、射频识别技术、全球卫星定位技术、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等,并在企业内部建立管理信息系统,在外部和国际互联网相连,适应信息化发展的需要。

6、要重视物流人才培养。企业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只有物流从业人员素质不断提高,不断学习与应用先进技术、方法,才能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现代物流服务业。要解决目前专业物流人才缺乏的问题,主要有两条途径:一是从外部引进;二是进行内部人力资源开发。鉴于近两年我国物流服务业发展较快,教育部门还没有培养专门物流人才的专业,外部引进比较困难,内部开发是有效途径。物流企业不仅要重视少数专门人才的培养,还要重视所有员工的物流知识和业务培训,提高企业的整体素质。

市场竞争论文范文第2篇

1.我国旅行社行业不断开放,中外合资社对内资社构成强有力竞争根据今年1月由国家旅游局和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联合颁布的《中外合资旅行社试点暂行办法》,在国家旅游度假区外批准建立中外合资旅行社(简称合资社)的试点已正式启动,目前已在云南等地成立了合资社。随着中国经济全球化的进程,旅行社行业的进一步开放离我们已并不遥远。

相对于我国的内资旅行社而言,合资社具有以下优势:雄厚的资本金和营运资金;全球化的销售网络,尤其是基于国际互联网的全球预订系统;以品牌为核心的无形资产,合资社的中外双方合作者在旅华市场上都拥有广泛而良好的信誉度;规范的内部管理和营运机制等。面对拥有多项优势的合资社,内资社必须向它们学习。但学习不是目的,学习是为了超越。我们要明确学什么和怎么学的问题。

2.内资社普遍小散弱差从实践上来看,先进国家的旅行社已经在聚焦销售阶段的基础上进一步向信息化服务实体转变。[1]而我国的内资社仍然是小散弱差,即规模小、经营散、竞争弱、效益差,停留在关注管理、聚焦销售的混合发展时期。1996年我国各类旅行社4000多家,共实现收入232亿元,还不及美国运通公司一家公司年收入的1/3。在这种情况下,内资社若仍是亦步亦趋地模仿合资社,进行“补课”,只满足于改善自己的销售管理服务,则永远也赶不上先进水平,一直处于相对劣势,这将与我国加工工业中某些领域引进外资后的情形相似。内资社必须紧紧把握世界范围内的服务产业知识化的浪潮,利用“后发效应”,立足于知识经济条件,重塑自己的核心能力,把自己改造成知识服务实体,方能在今后的竞争中生存和获胜。

二、内资社建立核心能力的具体涵义

1.何为核心能力在战略管理中最流行的有关核心能力(CoreCompetence)的定义是由潘汉尔德和哈默提出的:核心能力是“组织中的积累性学识,特别是关于如何协调不同的生产技能和有机结合各种技术流派的学识。”[2]能力不只是卓有成效利用资源的功能,它还和组织结构密切相关,使“协调”和“有机结合”成为可能的是组织资本和社会资本。

企业的组织资本就是信息,或称知识。组织资本包括任务信息,即任务所要求的生产效率的信息;员工信息,即每个员工的能力和技术信息及其与职责的联系;以及员工团队信息,即如何建立最佳工作团队。当管理人员掌握了更多的个人、团队以及他们的能力等方面的信息时,私人信息就会减少,就有利于监督员工并向他们提供相应的工作激励。

企业的社会资本,就是企业内人与人之间、以及企业与其他企业之间的关系。社会资本包括企业的目标和有效奖惩,这相当于企业文化;信息渠道,即组织中的个人通过非正式组织同他人进行交流的网状结构与关系;以及企业与所处的市场环境的关系。

2.核心能力的意义核心能力的这两个方面都包含了企业的效率,一套强有力的核心能力是企业的生命线,如果企业的这些能力发挥了价值,就构成了企业的优势。核心能力可以看做是企业的一种专门资产。核心能力对企业的人力资源有高度的依赖性,因为企业的员工部分地充当了核心能力的承担者。然而核心能力又并非存在于任何单个人之中,而是贯穿于企业的组织环境。核心能力一般也不具有物质性,而是关于如何协调企业各种资源用途的知识形式。核心能力是异质的,可以说任何两个成功的企业都具有不同的核心能力,核心能力也应该是完全不能仿制的,因为有太多的因素影响其最终形态。因而,核心能力是很难被替代的。由于核心能力的这些特性,它就成为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源泉。三、内资社塑造核心能力的具体手段——知识联盟一旦企业无法拥有和控制它的重要资源、核心能力和关键技术,它的处境就十分危险了。那么怎样来发展这些起支持性作用的知识、资源和技能呢?现在世界上越来越多的企业和组织创造了交叉知识和专业能力,但同时他们也发现仅仅依靠自己的力量发展他们需要的所有知识和能力,是一件花费昂贵并且困难重重的事。于是知识联盟越来越被广泛运用。

1.什么是知识联盟知识联盟(KnowledgeLinks)是一种全新的知识集约关系,知识联盟的最初原型是产品联盟,同时这种联盟发展链的高级阶段也有助于降低风险、削减成本、提高市场开发速度等,更重要的是知识联盟还有助于参与者学习、创造新的能力。

知识联盟可能是战术上的,也可以是战略上的。一个简单的知识联盟可以帮助企业在它有限的业务领域内建立新的技能,这是一种战术方法。当一个企业同顾客、供应商、劳动力组织、大学和其他组织之间建立大批知识联盟,并且彼此加强、互相促进,支持企业的长远目标,这时的知识联盟就具有战略性。

知识联盟有两个显著的特征。第一,学习和创造知识是联盟的中心目标。第二,知识联盟的参与者的范围极其广泛。[3]

2.旅行社建立知识联盟的主要方式旅行社建立知识联盟,其目的就是要使自己能够获得其他组织的技能和能力,并且可以与其他组织合作创造新的能力,以塑造自身的核心能力,并赢得长期的持续的竞争优势。内资社建立知识联盟有四个主要的战略方向:与供应商的知识联盟,与竞争者之间的知识联盟,与顾客的知识联盟,以及与员工的知识联盟。

(1)与供应商的知识联盟旅行社与供应商之间的关系面临着重大变革。供应商可以通过各种手段建立起与顾客的直接联系,可以不再需要旅行社的中介服务。旅行社通过销售供应商的商品而获取差价的时代将一去不复返。由于供应商的类型不同,内资社也应根据不同情况分别与它们建立不同的联盟。

对于交通行业等属于基础部门的松散型的供应商,由于其具有垄断性的规模效应,其自身的知识化改造将进行得完备且彻底。在美国,三角航空公司(DeltaAlliance)于1995年率先规定了旅行社票务的佣金上限,大幅削减了旅行社的票务收入,各大航空公司纷纷仿效。在陆路和水路方面也有可能出现同样的倾向。[4]在与世界接轨的过程中,我国的交通行业也会出现相类似的趋势。因此内资社不能再充当简单的中介人了,旅行社与交通行业的业务联系应有一个阶段性的飞跃,即上升到知识联盟的阶段。相对而言,旅行社在对旅行者的行为、偏好等的反馈和掌握方面有较强的优势,尤其是在旅游地和行程的安排上,旅行社可以在提供优良服务的同时对旅游者形成一定的影响,这些能力和知识正是交通行业所缺乏的。内资社要充分利用自己的优势能力,与相关的交通行业建立起知识联盟,并形成相应的核心能力。

宾馆和旅游地这样紧密型的供应商大多也会建立自己的预定系统,但是我们从国外的旅游产业的运行方式可以看出,宾馆、饭店以及旅游地的网站更多的是起到一个宣传和预览的作用,最后的预定绝大多数还是通过旅行社的。而且和旅行社的预定系统相比较,它们的预定系统无论是在专业技术和技能方面、还是在经济性方面都处于劣势。对于内资社而言,由于正日益面临互联网的威胁,与紧密型供应商建立知识联盟也是必由之路。通过知识联盟,内资社可以丰富自己关于旅游产品的知识,建立关于旅游产品选择的专家系统;紧密型的供应商可以获得关于顾客的知识以及内资社专家系统的帮助,改进自己的产品,共同完成对顾客的服务。内资社与紧密型供应商的利益分配的实质与内容将发生变化。可以参照现行的管理咨询公司与其客户之间的结算方式,以合同的形式确定佣金,不再按交易额提取差价。例如,美国的ITAGroup(InternationalTravelAssociates)不再向宾馆收取佣金,只向顾客收取一定百分比的费用,就是这一思路的变通。[5]

(2)与其它旅行社的知识联盟毫无疑问,内资社之间以及内资社和合资社、独资社之间将充满了竞争。但是竞争并不排斥合作,旅行社之间的知识联盟将使内资社受益匪浅。这是因为在知识经济时代,各个旅行社之间仍会有核心能力的差别。例如,不同的服务专长,不同的市场区域以及不同顾客群体。它们之间必然进行知识联盟,以满足顾客的需求。美国的TIPC(TravelIndustryPartnersCorp)旅游联盟,就由两个核心伙伴组成,一家是CentralHolidays,专长于意大利欧洲和北美的滑雪游以及地中海游。另一家是SwainTours,专长于澳大利亚新西兰和南太平洋地区,两家具有不同知识的旅行社可以相互学习并创造新的知识。[6]

在核心能力相类似的旅行社之间,竞争将是主旋律。有竞争就会有生存与淘汰。弱小的内资社之间结成知识联盟可以增加竞争的筹码,扩大整体拥有的知识量,以谋求壮大与发展。在实力相差较大的内资社之间结成的知识联盟,对弱者来说可以向强者学习,对自身进行调整,而对强者来说则是扩大力量的又一步,通过知识联盟控制竞争对手。但这种控制与反控制的过程是一种和谐的知识融合的过程,当两者的知识融为一体的时候,实质上的合并自然产生,形式反而居其次了。这两种知识联盟对于壮大内资社的力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3)与顾客的知识联盟建立与顾客之间的知识联盟,其目的在于向顾客学习。这是因为在知识经济条件下,顾客的需求将发生根本的变化。旅游需求将是彻底个性化的。旅游消费行为将从现在的旅游者与供应商之间的交换过程,变为供应商与旅游者合作满足其独特需求的过程。旅行社与顾客之间的关系由顾客被动接受旅行社的产品变为旅行社主动向顾客学习关于产品的知识。

在知识经济时代,顾客可以拥有几乎无限数量的旅游信息。从顾客的精力时间和经验角度出发,尤其是旅游产品的不可移动性,无形的信息不可能完全代替专业的经验,还是需要像旅行社这样的专业机构为其“度身定做”,选择和组合最贴切需要的旅游服务。旅行社的专业知识仍然具有吸引力。例如,法国第二大旅行社德格利夫旅行社是一家网络化的无门面旅行社,在保证良好产品信誉的前提下,其销售的产品一般比普通市场价格低30%~40%。其秘密就在于它特有的专业能力:帮助顾客在最后一刻购买指定时间段内未售出的产品。旅行社的专业知识和信誉保证使顾客更愿意通过它们购买产品。

与顾客建立知识联盟的主要手段是内资社通过电脑网络等信息化手段与顾客建立联系。例如,1996年7月29日微软公司和美国运通公司联合推出了在线旅游服务。此后,德国最大的旅行社之一的FirstTravel推出了24小时声控在线服务系统。[7]内资社可以为每个顾客建立起个人档案,使每个顾客都成为VIP,从而建立起关于所有顾客的信息库。同时在服务接待过程中根据情况进行动态修正,以获得最新的信息,掌握关于顾客需求的知识。

(4)与员工建立知识联盟。内资社应改造成员工之间的知识联盟。对于内资社而言,每个员工都是相对独立的知识拥有者,他们由于共同的利益而在一起合作,贡献出自己的知识。群体组织即内资社与员工之间的关系也将发生变革,内资社将成为员工间的一个软性组织,群体为员工提供协调与服务,为他们创造发挥才能的条件。这样的组织结构必然代替传统的、刚性的、统治式的组织模式。

知识经济提供了员工之间自由方便地沟通与协作的可能。通过各种手段,超文本、多媒体的信息在全球便捷流动。内资社内部的交易成本必然大大降低。在美国,早在1987年,ITAGroup就已成为完全由员工所有的旅行社,该社认为只有运作旅行社的人才是真正懂得管理的人,员工是真正的主人。[8]像德格利夫旅行社这样的虚拟旅行社也已出现。当然,在知识经济时代,实体场所的有无可以根据需要而定。所谓的无管理者的旅行社,就其实质而言仍然需要有员工从事内部的沟通与服务工作,只不过沟通与服务,即传统意义上的管理,降到了次要的辅助地位,为服务者提供服务而已。

由于单个员工的多重职能化,组织之间的界限将逐渐淡化。交易费用的降低和结算工具的便利,具有多种知识的复合型员工将会出现。同一员工可能为不同的内资社服务,也可能同时为内资社和供应商服务,或者既是一名外部专家,如网络工程师,又是一家内资社的技术支持人员。内资社只是作为内部成本最小化的利益共同体而存在。内资社这样一种对内角色的转变,需要内资社以员工为核心重新进行定位与组合,围绕员工的核心能力组建的内资社才能真正完成其转型。必须是从每个员工出发,或说从每个员工特有的能力出发重新建立的内资社组织才是有效率的。

知识经济的大潮是对所有行业的挑战,合资社加入竞争是内资社重塑核心能力的动力与契机。以上四种类型的知识联盟,相互依存,综合成一体,而其中对外与顾客之间建立的知识联盟和对内建立的员工之间的知识联盟是内资社重塑核心能力过程中的核心环节。

参考书目:

[1]马爱萍.信息时代旅行社战略管理思考[J].旅游学刊,1999(2).

[2]Prahalad,C.K.andHamel,G.TheCoreCompetenceoftheCorporation[J].HarvardBusinessReview1990(66):79~91.

[3]约瑟夫·巴德拉克.知识联盟[C].选自保罗·麦耶斯.知识管理与组织设计.

[4]AnnFillmanPekruhn,TravelingToTheClient[J].PittsburghBusinessTimes,April30,1996.

[5]JohnShorsⅡ.Sales,StrategiesandSafeHeavens[J].DesMoinesBusinessRecord,February10,1997.

[6]ClifCookeJaxFax.IstheU.S.travelindustryreadyformegaalliancesoftourwholesalers?[J].TravelMarketingMagazine,May,1999.

[7]FirstTravel"sVoice-ControlledIVRAudiotextsystem[N].CommunicationsNews,March,1995.

市场竞争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网络营销多媒体多媒体广告

网络营销就是以国际互联网络为基础,利用数字化的信息和网络媒体的交互性来辅助营销目标实现的一种新型的市场营销方式。随着互联网的应用逐步扩大,网络营销的广告市场也呈现出非常活跃的增长势头。

由此可见,网络环境给企业的营销方式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空间。而企业要在网络市场上开展营销策略、广告活动,必须以网络技术为基础,以多媒体为主要表现手段。多媒体广告就是将广告信息采用多种媒体形式进行传播,从而唤起人们对商品或服务的需求。在网络营销中也主要采用多媒体广告进行信息传播。

1网络营销中的多媒体广告表现形式

文本类广告。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种信息传播媒体,也是最基本的一种广告媒体。常用于制作说明性、描述性的商品说明。其广告效果为:内容直观,叙述清晰、明确,可反复阅读、理解,如网页广告、文本链接广告、论坛置顶广告、博客广告等等。

图像类广告。此种广告媒体投放形式以图形、图像表现为主。在Internet上通用的格式有GIF和JPG两种,比如:电子邮件广告、横幅式广告等。电子邮件广告通常以图片的形式发送到受众的邮箱中,使用户了解营销内容。横幅式广告是最为有效的直销工具,位于首页或各个频道页面的最上方,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动画类广告。此种广告媒体投放形式以动画表现为主,其格式主要为FLASH格式。其最大特点是具有形象、趣味,具有交互性和自主性,吸引受众注意力。其应用有插页式广告、通栏广告和“浮层”广告等等。插页式广告又名“弹跳广告”,当浏览网站或栏目时,在该网站或栏目打开之前先插入一个新窗口显示广告。“浮层”广告具有极强的表现力,并且可以加入音效,浮层广告丰富的效果更能满足不同广告主的需求。

视频类广告。视频广告是一种新兴的网络广告形式,其格式主要有flv格式、wmv格式、流媒体格式等等,具有感官冲击力强、内容丰富、互动性强、实时信息更新等优点。比如在网络视频流媒体上投放的视频广告。这种广告媒体能以唯美的画面、鲜明的色彩、流畅的动作和悦耳的音效,使品牌价值得到出色的创意表现。

虚拟现实类广告。这类广告以三维技术建立一个虚拟现实的环境,让受众在逼真的广告场景中感受品牌魅力和商家的服务。如房地产营销网站,制作出楼盘地图指示动画、装修效果图翻页动画、样板间三维展示模拟动画,全方位、立体、动态地展现出楼盘的特点,给客户一个全新的体验。顾客可以通过鼠标的移动浏览虚拟现实场景,犹如身临其境,增强商品的说服力,提高楼盘的销售量。

2多媒体广告在网络营销中的应用特点

多样性。互联网中多媒体广告提供了丰富的营销方式,这极大的丰富了广告主的选择,提升了网络营销的价值。它改变了企业主广告信息传播的单一模式,使商品信息呈现更多样化或多维化,更具有感官刺激和视觉冲击力,从而给消费者留下深刻印象,达到广告效果。

集成性。网络多媒体技术可以综合处理多种信息媒体,使多种媒体信息统一获取、统一组织、统一存储及多媒体信息表现合成等方面。企业主可以依托网络多媒体技术建立网络营销的竞争平台,整合媒体传播资源,为商品或品牌销售活动提供“一条龙”式的服务,通过网络技术可以增强广告活动的跟踪、反馈、测试环节的功能,从而使广告活动目标更加明确。

交互性。用户可以与计算机的多种信息媒体进行交互操作,它缩短了用户和企业的距离,从而为用户提供了更加有效地控制和使用信息的手段,使人在获取广告信息过程中处于主动地位。

正是上述这些特点使多媒体广告在网络营销的应用上显示出与众不同的优势。一方面宣传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另一方面宣传内容具体形象,用户可以清楚地查看、了解、掌握商品的相关信息。当然多媒体广告在网络推广时还有许多局限性,比如网络营销中受众对象范围是否明确,如何评估广告效果?因此,这些不足之处在今后的应用中还需要采取相应地手段去进行完善。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发展,网络营销中的广告活动会从网络走向更多的数字媒体形式,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张和荣.网络广告——网络营销的利器.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J],2008

2王竹.展望多媒体广告在国际互联网中的应用.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J],2006

市场竞争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第三方物流;市场结构;竞争策略;博弈论

1我国第三方物流市场竞争者构成

(1)由传统运输公司或仓储公司演变的区域性物流企业。主要是指地区的商业储运公司,他们一般依托原来的仓储系统,并拥有自己的车队,在本地区提供基本物流和部分增值服务。虽然与其它地区的原兄弟公司有联系,但还不够紧密,尚不能成为网络。这类企业的仓库结构和设施比较旧。

(2)由某一传统领域全国性的国有企业演变成的物流企业。虽然他们是全国性的公司,但地方的子公司都是独立核算,因此,除非是很大的客户,多数客户很难享受到较为全面的配合和统一的协调。

(3)大型外资跨区域物流企业。由于政策法规的限制,目前这类外资物流企业在绝对数量上不多,但他们在物流行业中却有着相当的影响力。在设备投资、资金实力、人才、观念、经验和管理方法上,这些企业都有着较大的优势。

(4)新兴内资跨区域的物流企业。作为后进入市场者,多是顺应市场需求和物流发展趋势而建立的,而且要想在市场中立足并求得发展,必有优于传统企业之处,因此,新兴物流企业的定位一般都是成为专业化的第三方物流服务提供者。要在短期内打入市场,规避物流设施投资大、回收期长的风险,很多新进物流企业都采取了非资产型的第三方物流模式。

2我国第三方物流市场竞争状况

2.1国内第三方物流同行之间的竞争

在市场经济下,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之间的竞争是不可避免的。随着现代物流需求的增长及现代物流理念的传播,原有大型传统储运企业纷纷向第三方物流企业转型,此外,随着中国物流热的掀起,不同的运输、仓储企业甚至小型送货、送报企业都纷纷打起物流的牌子,进入第三方物流市场,使国内第三方物流市场竞争更加激烈。

2.2来自国外大型物流企业的挑战

我国加入WTO后,物流领域与运输服务和分销领域一样,将进一步对外开放。国外物流企业纷纷看好中国物流市场的发展空间,面对庞大的物流市场需求和弱小的供应能力,国外物流企业早已跃跃欲试。目前还没有进入中国市场的国际著名物流企业也已经做好了一切准备,即将进军中国物流市场。众多已经进入国内市场的国际物流企业或与国内物流企业结成联盟,或并购股权,组成专业化的物流企业,为客户提供涉及全国配送、国际物流服务、多式联运和邮件快递等方面的专业化服务,它们凭借雄厚的资金、丰富的经验、优质的服务、一流的管理和优秀的人才,占据了“三资”企业物流供给的大部分市场。

3国外大型物流企业进入国内市场时的竞争博弈模型

(1)随着我国对外格局的进一步放开,国外大型物流企业将进入国内市场,必然对目前国内第三方物流市场的竞争结果产生影响。

假设第三方物流企业1与第三方物流企业2为在竞争中是否合作的决策者,可选的策略集合为合作与不合作。他们的行动分别为a1,a2,a1,a2∈A={合作(Y),不合作(N)},简写为A={Y,N}。

假定在协作前,两第三方物流企业的效用分别为U1,U2。协作后,第三方物流企业1的期望效用为U1*=U1+ΔU1,第三方物流企业2的期望效用为U2*=U2+ΔU2(其中,ΔU1,ΔU2为效用增加量),若有一方拒绝合作则协作不成功,两第三方物流企业仍能得到自己的保留效用U1,U2,且双方没有事先投入。

第三方物流企业1与第三方物流企业2的行动组合分别为(Y,Y),(Y,N),(N,Y)和(N,N)。如果以期望效用值表示支付值,则可得到双向选择博弈,如图1所示。

显然,如果双方都同意协作,即(Y,Y)是双方的均衡战略组合。

(2)国外大型物流企业进入中国市场后,凭借其雄厚的实力将会很快地与本土第三方物流企业达成协作关系,结为合作甚至成立合资公司。这就会使得国内市场发生变化,形成国内第三方物流企业和国外物流企业相抗衡的局面。

①国内大型第三方物流企业为核心的物流链条。

国内大型第三方物流企业经过长期积累和发展,已经具备了雄厚的抗衡实力,他们既可以走自主竞争发展的道路,也可以和国内其他第三方物流企业协作发展,通过不同竞争资源的整合,最终形成一条以龙头第三方物流企业为核心的物流链条。

②国外物流企业领头的第三方物流企业联盟。

国外物流企业进入中国以后,可以发挥资金、技术和管理的资源优势,但是物流设施和设备、物流经营网络在短时间内很难形成,这样就必须寻找自己的合作伙伴,借助中国本土第三方物流企业的经营优势,通过整合市场物流资源,构成国内市场的另外一条物流链。

③游离于国内、国际物流企业联盟以外第三方物流企业。

由于中国经济发展不平衡,一部分服务水平较低、数量相当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将游离于上述两种物流链条之外,并占据了一定的市场份额。这些企业的存在将是长期的,而且在一定程度也是必须的,同时也会发生动态变化,或被整合、或壮大后加入上述阵营。

4我国第三方物流竞争策略

4.1进行准确的第三方物流市场定位

(1)第三方物流市场行业定位取决于该行业的整体物流运作现状。家电、电子、食品、日化企业的物流量和发生物流费用最大,在这种以规模求利润的行业中,他们是第三方物流市场中绝对的大客户,可定位为第三方物流企业的直接市场;超市连锁业、医药行业领域的竞争尚不激烈,是潜力市场。

(2)客户群体方面,以国外大中型制造企业、具有良好品牌的流通企业及电子商务企业为主,以国内大中型企业为辅。

(3)市场层次方面,以高层次物流市场为主,为社会提供精益化的物流服务;市场对象方面,以高附加值、大体积、小重量、多批次、高时效的民用消费品为主。物流服务定位是要强化或放大某些物流功能,从而形成独特的企业形象。

4.2选择正确的第三方物流运作模式

(1)第三方物流运作功能定位。跨国企业进入我国市场后,由于各地网络不成熟,需要借助综合模式的第三方物流企业来实现全国乃至全球的采购和销售业务的物流保障,为其提供物流服务,协调存货流和信息流。第三方物流企业应根据市场需求和物流产业发展趋势来制定发展战略,在现有资源下确定运作模式。在我国第三方物流发展过程中,运作模式也在不断地更新和发展,综合物流模式和配送中心模式将成为未来第三方物流经营的主要模式。

(2)业务以客户为导向。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应该转变经营观念,由原来的以自我为中心转为以客户为中心,以作业为中以转向以市场为导向,加强企业的服务意识,重视客户的市场需求。

(3)灵活的定价及结算体系。第三方物流企业应根据所提供的整套物流服务来制定个性化、套餐式的价格,价格由总部统一制定,价格体系应按某一标准如区域或服务水平进行简化。这样既可使客户方便地估算成本、选择服务,又便于物流企业计算利润并增加物流作业的灵活性。此外,对于不同的目标市场客户群,可以对同一服务制定差异化的价格策略。

(4)积极寻求企业转型。不同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可根据自身条件的不同来选择适合的转型方法。我们认为,依据外部资源、外部力量来克服障碍,逐步向第三方物流转型的“外部带动式转型”可较迅速地将自己的管理水平提高到一个较高的层次,因此传统企业在转型过程中应当充分重视与外部同行的交流与沟通,吸收借鉴优秀同行的成功经验,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应加强与同行间的合作。一些拥有相当实力的物流企业还可以通过联合与兼并的方式来扩展服务领域和地区覆盖面。

(5)实体网络和信息化建设。第三方物流企业所进行的物流活动往往是跨区域的,对于想拓展综合物流服务的第三方物流企业而言,全国性的实体网络是至关重要的。而且随着大企业的不断国际化,他们也在寻找国际化的物流服务供应商。那些希望在物流市场竞争中生存下来的企业,必须从地域上和物流服务的广度上进行扩展,需要拥有遍布全国甚至世界各地的服务网点。我国幅员辽阔、地形多变,组织网络的难度比较大,目前能真正形成全国性配送网络的不多,有待其他第三方物流企业通过整合资源建立一个全国性物流网络,形成网络资源优势。第三方物流企业并不是因为拥有客户所需要的车辆、仓库等设施而成为第三方物流的,而是因为其具有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可将各种物流资源整合起来为客户提供所需要的服务。信息流与物流的紧密结合是第三方物流的一大特点,从而使第三方物流企业可以将跨地区的物流活动有机衔接起来,安全、高效地实施物流运作。

参考文献

[1]刘蜀君.我国第三方物流发展前景看好[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02,(1).

[2]沈杰,于红军,徐淑媛.我国第三方物流的现状及发展思路[J].河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3,(2).[3]张玉红,康健.适应市场需求发展第三方物流[J].北京市财贸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4).

[4]董蕊.供应链管理与第三方物流策划[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3.

市场竞争论文范文第5篇

[论文摘要]改革开放后,我国开始进行国有经济改革,经过了几十年的发展,逐渐形成了产权论、竞争论、结构调整论等理论,本文对我国的国有企业改革理论演进与发展进行系统的梳理。

国有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对于我国的经济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改革开放以后,旧有的国有经济模式逐渐成为经济发展的桎梏。为了使我国经济能够更快更好的发展,1979年,我国开始进行国有经济的改革。经过了近三十年的探索,我国的国有经济改革在理论与实践上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一、国有经济改革的“产权论”

从中国国有经济改革开始以来,有关“什么是国有经济改革的核心问题”的争议就一直存在。在主流经济学家中,一般认为中国经济改革的核心是国有企业的产权改革,即所有制结构的调整。

中国经济学界有关国有企业改革的产权论理论源于科斯开创的产权经济学以及社会主义国家的实践。根据这一理论结论,国有企业改革的核心和根本就是改变国有制。因此,诸多经济学都针对国有制的弊病提出产权改革,认为对国有制进行产权改革是国有企业改革和整个经济体制的核心。持这一观点和改革思路的包括了蒋一苇、董辅轫、厉以宁、刘伟、张维迎、樊纲等经济学家。

老一辈经济学家蒋一苇(1979)指出,采取国有制形式的全民所有制企业存在诸多弱点,既没有解决劳动者直接支配生产资料的问题,也不适应商品经济资金运动的客观规律。因此,深化企业改革必定涉及所有制的改革,除了少数特殊部门可以继续实行单一的全民所有制外,大量的公有制企业势必发展为混合所有。

对产权经济学理论进行充分论述并将之用于中国国有经济改革的主要学者是张维迎。张维迎(1995)认为,在中国,国企的经营人员是由政府官员来选拔的,因此,政府官员就拥有企业的控制权,但是政府官员却不享有剩余的索取权。政府官员手中的控制权就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廉价投票权”。经过长期的理论论争和实践的总结,“产权改革论”作为国有企业改革的理论主流已经确立,人们都已基本承认国有制所固有的体制弊端。但是,“产权改革论”并非国有企业改革的全部理论依据,其所主张的政策也面临着一系列的现实操作障碍。实行民营化、私有化,对国有企业产权实行放开,还需要经历一个较长的时期。

二、国有经济改革的“竞争论”

产权私有化曾被认为是解决社会主义国家国有企业困境的有效措施。但是,俄罗斯的全盘私有化没有带来经济的快速增长。而我国国有经济也并没有完全走出困境,在20世纪90年代,竞争理论逐渐发展起来。竞争论强调市场竞争对于企业业绩的决定作用、认为国有企业改革应该以完善竞争性市场和确立企业的竞争主体地位为核心的观点,代表观点有刘芍佳、李骥等人的“超产权论”与林毅夫的“政策性负担说”。

刘芍佳、李骥(1998)在批判产权论的基础上引入了“超产权论”。“超产权论”认为,产权的作用在于塑造企业的激励和约束制度,而激励的程度不仅取决于激励制度,更取决于企业的外部压力,即市场竞争的程度。超产权论在否定产权学派关于产权结构决定企业业绩的基础上,强调的是市场竞争的作用,认为国有企业改革应该将重点放在塑造竞争环境上,企业只有在竞争中才能增加激励,提高效益。而产权改革,并不是提高国有企业效益的充分条件。

林毅夫以“超产权论”思想为理论基础,提出了新的改革思路。林毅夫(1997)认为,中国国有企业自改革以来的各种问题,从根本上来讲是由于国家和生产者、经营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导致国家无法监督和控制经营者的行为。造成信息不对称的原因,则主要是因为国有企业承担着沉重的政策性负担。林毅夫认为,西方企业通过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从而解决了企业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但前提是存在一个充分竞争和完备的市场体系。因此,只有有了充分竞争的市场环境,企业的利润才成为反映经营者努力程度、经营能力的充分信息指标,而所有者也就可能根据这个指标来考核、监督和评价经营者。提高国有企业效益的改革应从解除企业目前面临的各种政策性负担入手,形成充分竞争市场,以克服国家和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林毅夫所提出的“国有企业改革的核心是塑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的观点,其理论影响仅次于以张维迎为代表的“产权论”改革思路。

“竞争论”强调的给国有企业解除政策性负担、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对于解决国有企业低效率问题、提高国有企业的绩效有一定的启发意义。但是,“竞争论”也存在重大理论缺陷,就是把抹杀了国家和自然人作为产权主体的差别,可能会导致对产权改造的忽视。

三、结构调整论

中共十五大报告指出:“要着眼于搞好整个国有经济,抓好大的,放活小的,对国有企业实施战略性改组”。对国有经济进行结构调整、从整体上搞活国有经济的思想,是中国政府在总结以往改革经验的基础上对国有企业改革做出的重大方向性决策。结构调整论是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理论的重大突破。

竞争是市场经济得以运行的核心机制和基本逻辑,而市场竞争的结果是优胜劣汰,是资源的重新优化配置,是整个经济中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只要抓住了这些“关键的少数”,就抓住了国有经济这个整体。按照“结构调整、整体搞活”的思路,政府应该重点支持和发展关系国家经济命脉的关键行业的重点企业,而对那些一般性的国家没有必要去经营管理的中小企业,尤其是那些长期亏损的企业,进行大胆地进行破产、出售、兼并,从而优化中国国有资产的结构。超级秘书网

“结构调整论”并不能解决国有企业的所有问题。放开小的国有企业后,大的国有企业并不是就能自然而然的好了起来。战略结构调整后,我们仍然面临如何搞好剩下的国有企业的问题。这时国有企业的管理问题具有了新的前提,调整后的国有经济主要分布在非竞争性行业,而垄断行业的企业管理与政府轨制都具有与非垄断行业不同的一些特点。

总结上述国有经济改革的主要理论,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中国国有企业改革必须通过产权改革对国有经济进行大规模的战略调整和重组。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必须重视和强调市场竞争的作用。至于战略布局调整以后剩余的(非竞争性领域的)国有企业的治理,我们还需要寻找“现代企业制度”以外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蒋一苇,经济体制改革的一个根本问题,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1979

[2]张维迎,寻找国有企业出路,中外管理导报,1995,(3)

[3]张维迎,企业理论与中国企业改革,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

[4]刘芍佳,李骥.超产权论与经济绩效,经济研究,1998,(8):3-12

[5]林毅夫,李周,现代企业制度的内涵与国有企业改革方向.经济研究,1997,(3)

[6]林毅夫,充分信息与国有企业改革(之一),中国经济信息,1997,(12):9-14)

[7]陈新,关于国有资本退出论的思考,经济评论,1999,(6):21-26

[8]樊纲,论体制转轨的动态过程,经济研究,2000,(1):17-29

[9]江小涓,国有企业的能力过剩退出及退出援助政策,经济研究,1995,(2)

市场竞争论文范文第6篇

论文摘要:商业诚信是市场经济的核心和灵魂,但目前我们社会的商业诚信现状却令人担忧。本文分析了商业诚信缺失的三方面的原因,为商业诚信危机的解决提供理论的思考。

诚信是市场经济的核心和灵魂,没有诚信,就不可能有真正成功的市场经济。那么,造成目前商业诚信缺乏的原因是什么呢?我认为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商业社会价值的缺失是导致商业缺乏诚信的核心原因

在哲学意义上,价值是一种主客体之间的关系,是指客体(包括人在内各种事物)对主体(主要是人)的作用和意义。客体的社会价值,主要指客体在推动社会和人全面发展中的作用和意义,它在价值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决定着人们对它的主要态度和行为倾向。由于中国一直主要是以自然农业经济为主的国家,生产力水平低下,人们主要依靠的是自给自足的经济生活模式,缺乏现代意义上的分工和交换,加之长期采取重农抑制商的政策,使得人们普遍对商业的社会价值认识不够。另外,马克列经典作家们对以现代商业为核心的市场经济的否定态度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我们对商业社会价值的认识。我国直到90年代初,邓小平提出了“不争论”的思想,把市场经济主要作为一种手段使用,允许多种所有制存在。这才在一定程度上承认了商业作为一种重要的手段和工具的价值,这在当时的思想认识上是一个了不起的进步,这使得我国商业冲破传统观念和左倾思想,获得了极好的发展机遇。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商业在我国社会和个人发展中所起的作用已经发生了较很大的变化,其价值远不是只作为工具和一种手段,它还为我们社会和个人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崭新的平台。

第二,经济体制的不完善和政治体制改革的滞后是导致商业缺乏诚信的重要原因

改革开放近30年来,尽管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还不完全能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特别是政治体制的改革相对滞后。体制的不完善加上商业社会价值的观念不到位,使得商业在我们的社会中缺乏应有的独立生存发展的地位和空间,其生存和发展就不得不在很大程度上要依赖于各级管理部门。这为权力寻租留下了巨大的空间,有了权力作为保护伞,有些不法商人就敢大肆欺诈消费者,进行各种不诚信的交易。比较常见的就是以减少必要成本来增加自己的利润。而一般这样做是有道德和法律风险的,但由于社会道德监督能力的失效和权力的保护,使得这种风险大大降低,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商业诚信危机。

第三,教育的缺位是导致商业诚信缺乏的直接的原因

首先,传统教育在规模上不适应现代商业的发展。由于我国一直是一个自然农业经济为主的国家,对一般劳动者的素质要求主要是经验和勤劳,因此,我国传统教育一直是以精英教育为主,特别是高等教育,全社会能接受高等教育的比例非常低。在市场竞争是越来越激烈的情况下,使得很多经营者无法在竞争中依靠不断提高经营能力来获得生存,在社会退出机制和保障体制不完善的情况下,这些人就只能采用一些非法的手段进行不正当竞争,产生短期的价格上的竞争力,尽管明知这是饮鸩止渴,但也是无奈的选择。其次,传统教育在方式上不适应现代商业的发展。传统教育比较重视规范的应试教育,缺乏以培养创造性为核心的素质教育,更缺乏现代商业经营能力的训练和培养,这使得一部分即使受过比较高的教育的人进入市场后,也缺乏相应的竞争力创造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得不有时也采取一些不正当的手段参与竞争,也加剧了商业领域的诚信危机。再有,传统道德教育不适应现代商业的发展。传统的道德教育比较强调的是日常伦理道德和政治伦理道德,而商业伦理道德教育相对缺乏,不系统,更缺乏操作性,使得商业道德成为书本上的点缀物,而无法对社会产生足够的影响。这就让一些商业经营者误认为遵守商业诚信不重要或没有价值,最多就是为了面子做做表面文章,而缺乏相应的道德认同感,缺乏自我约束和自我控制的,最终也加剧了商业诚信的缺乏。我国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没有完善的商业诚信体系是很难成功的,对于这一点,目前社会已经达成共识,江总书记在2000年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在全社会强化信用意识”,朱总理在“十五”计划纲要的报告中也明确提出“要大力倡导诚实守信的职业道德,加快建立健全社会信用制度”。但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导致商业诚信缺乏的原因很复杂,因此,商业诚信的建设我们不能急于求成。我们应当从两个方面着手,在宏观方面,首先是要加强全社会对商业社会价值的认识和研究,进而改革不适应市场发展的经济和政治体制,以降低商业经营成本。其次是要继续扩大高等教育规模,加强素质教育,培养人们的市场竞争能力。三是加强商业道德的教育和研究,为全社会提供一种良好的商业道德土壤。这样,良好的商业诚信体系就可以慢慢的形成,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

参考文献:

[1]孙红红等.商业诚信与法制环境[J].技术职业,2006,6:45-47.

[2]蒋亮智等.略谈法制建设与商业诚信建设的关系[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2005,6:22-24.

市场竞争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零售 学术研究 回顾 展望

零售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行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越来越大。在改革开放的时代背景下,零售学术研究有了更加丰富充实的商业实践作支撑,从少到多,从简到繁,从浅入深,取得了长足的进展。

零售学术研究框架

在1981-2005年的25年间,零售学术研究成果很多,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是,如何根据已有的研究成果,回顾与总结零售领域的研究思路、进展与成果,为今后的研究和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并提供强大的理论支撑。

本文的研究目的在于,把握零售学术研究的总体态势与研究脉络,分析零售学术研究的具体内容,剖析零售学术研究存在问题,推动零售学术研究发展。

本文拟对25年间零售学术研究成果进行统计,并从不同维度进行分析。研究方案如下:

构建理论框架

合理的理论框架对于统计分析提供了必要的理论支撑,我们首先要构建一个能容纳25年区间内零售学术研究的基本理论框架。

确定时间区间

零售学术研究的样本选取时间区间为1981――2005年。选择这一区间的原因在于,改革开放以来,商业领域清除了“流通无用论”思想的影响,零售学术研究日益受到重视,并在许多领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有必要进行分析和总结,为零售业发展和零售学术研究服务。

样本选取

为了保证数据的权威性和统计结果的可靠性,我们以《中国知识资源总库》和国家图书馆中文文献数据总库作为数据源,我们选取了三个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普通图书库、学位论文总库。根据标题中是否含有“零售”字样作为选取条件,采集了零售学术研究论文5431篇、图书215部、硕士博士论文86篇。需要说明的是,选取样本的时间为2005年12月15日,由于期刊、图书等相关数据输入到数据库中还有一定时间,因此,2005年的数据是不全面的,只能作为参考。

分析思路

5431篇论文、215部图书和86篇硕士博士论文,最终构成了5732个分析样本。分析样本涉及了零售学术研究的方方面面,我们首先需要对样本进行归类,而后进行具体分析,包括零售学术研究的内容演变、研究重点与热点的转换、各时间区间的研究分布、学术研究的发展趋势等。

零售学术研究总体情况

零售学术研究的领域非常广泛,既包括了零售的概念、地位、作用、性质、目标等基本问题的研究,也包括诸如零售现代化、外资零售业等新问题的研究。

由于零售学术研究的图书和硕士博士论文的样本偏小,与期刊学术论文研究不具有可比性,所以,本文只对期刊论文进行归纳分类。零售学术研究包括零售基础理论研究、零售企业经营管理、零售发展研究、零售业政策与调控、零售专题研究五个部分(见表1)。

零售学术研究的五个部分之间存在着必然联系。零售基础理论,是研究的基础与起点,主要侧重于基础理论、背景分析、社会效益的研究;零售企业经营管理,研究企业的经营管理、市场营销与企业业绩,侧重于企业微观操作层面和企业经济效益;零售发展研究,侧重于零售业的未来发展趋势;零售业政策与调控,强调零售业在宏观调控基础上的政策制定、自我规范与政府宏观管理;零售专题研究,是对零售业某一方面的问题加以研究(见表2)。

以1992年为分界点,零售学术研究大致分成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1992年前,我国是计划经济体制,经济发展靠国民经济计划,对市场的研究缺乏现实的支撑,零售学术研究总体数量偏少,平均每年20.8篇。

第二阶段,1992年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于市场、流通和零售的研究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第二阶段平均每年371.6篇,是第一阶段的17.8倍。

总的来看,零售学术研究是和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等时代背景紧密相连的,尤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为零售学术研究提出了实践上的要求,并提供了崭新的研究思路、广阔的视角和研究领域。

根据表1,零售学术研究重点领域依次为零售基础理论研究(1287篇)、零售企业经营管理(630篇)、零售发展研究(365篇)、零售业政策与调控(147篇)。由于零售研究专题(3002篇)又分很多专题,所以不参加排队。

零售学术研究理论创新与发展

零售基础理论研究

20世纪90年代初,零售基础理论研究处于起步阶段。1994年以后,零售基础理论研究的论文迅速增长。改革开放造就了一个充满生机的零售市场,深化了对零售商业的认识,总结零售经验,深化理论认识,已成为零售学术研究的热点和重点。零售基础理论研究主要包括:

零售业基础地位研究。零售业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引发了学者对这一问题的思考,黄国雄(2003)指出,现代商业是一种生活方式,“商业即人生”,这是社会经济发展赋予零售商业的历史责任。没有哪一种行业能像零售商业一样与广大消费者建立最直接、最广泛、最密切的经济联系。零售业完全是一种做人的事业,要按照做人的道理、道德、规律和方式规范商业行为,提高职业道德水平,提高商业的整体素质,搞好商业服务。

商业体制改革研究。主要集中在改革开放以后,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之前,这期间存在着改革的探索与争论,比如,商业体制改革中国营零售商业的地位和作用;影响国营小型零售企业改革的问题;国营零售商业建立职工股份制度的思考;零售商业所有制结构改革的构想;等等,由“国营”到“国有”这一提法的改变透射出了体制的变迁。

零售企业经营管理研究

零售企业经营管理研究企业的经营管理、市场营销与企业业绩,侧重于企业微观操作层面和企业经济效益,主要内容包括:

零售企业经营管理研究。市场竞争从生产导向逐渐转变为消费导向,对零售商业企业的商品特色、购物环境、管理方式、促销举措、服务水平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研究主要集中在零售企业业务管理与服务质量两个方面。在业务管理方面,包含了企业业务环节的研究;在服务质量方面,认识到服务质量的优劣关系到企业的切身利益和长远发展。零售企业业务管理方面的研究,在文献数量上稍显不足,这与文献作者大部分是理论工作者有很大关系。零售一线的管理经验不能很快的推广,不能不说是一个小小的遗憾。

零售企业市场竞争研究。在2000年以前,研究内容集中在零售企业竞争战略方面,比如:庄贵军(1997)提出零售企业的三种竞争战略:成本领先战略、差异化战略和焦点战略。在2000年以后,研究内容集中在零售企业核心竞争力方面,邵一明、钱敏(2003)提出了零售企业竞争力指标与评价模型;邱蓉晖、唐晓(2004)阐述了零售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出了构建零售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几种途径。

零售发展研究

零售发展研究以零售发展目标、趋势、结构作为主要研究对象,主要包括:

零售业发展趋势研究。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特别是加入WTO后国内国际市场带来的急剧变化,直接对零售业造成了极大的冲击。因此,研究现代商业零售发展趋势刻不容缓。黄国雄率先提出“知识商业”的概念,认为应以信息为导向,以现代技术为手段,以崭新服务为内容,大批量、多品种、跨时空的交易形式将会逐渐兴起(2000)。并指出,中小城市、中小连锁、中小商业是中国商业的基础,具有点多面广、分散全国、贴近生活的特点,与广大消费者的经济联系最为直接、广泛、密切。随着流通领域的全面开放,立足中小、扶持中小、发展中小是零售业发展战略选择之一(2004)。

零售业态发展研究。黄国雄、宋则(1998)指出,业态没有生命周期,任何业态都有其特定的经营形式和消费群体,都有其存在的空间,百货要“精”、超市要“廉”、专门店要“名”、专业店要“全”、便民店要卖“时间”,各有千秋、各具特色,业态不存在生命周期,但不同时期主体业态地位会变化。黄国雄(2001)提出21世纪零售商业发展方向是连锁商业。针对大型百货商店经营状况欠佳的状况,黄国雄(2003,2004)分析了百货店的昨天、今天和明天,指出经过百年发展,百货店已走向成熟,将进入平稳的发展期,现代百货店要体现现代主题,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才能在零售市场上占据主导地位;并指出作为城市商业象征的大型百货是一种与城俱在的业态,是城市的窗口、标志和形象,是城市繁华所在,在中国仍有广阔的发展前途。

零售业政策与调控研究

零售业政策与调控研究,在1994年以前基本上没有相关研究,是因为在1992年前实行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没有给零售业政策与调控的研究留下空间。1992年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许多行业开始放开搞活,这给零售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也需要国家给予政策性支持与引导,也给零售业政策与调控的研究提出了必然要求。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国家对零售业的政策和调控措施,以及与零售有关的政策建议、政策解读,等等。

零售专题研究

本部分涉及九大专题,即零售现代化专题、零售业电子商务专题、外资零售业与WTO专题、国外零售业介绍专题、零售商业网点专题、零售业数据与新闻专题、零售物价专题、部门零售业专题、零售业财会研究专题等方面的专题研究。我们仅对几个专题作重点分析:

零售现代化专题研究起步较晚,在1994年以后,才成为研究的热点,这也是基于零售业放开以后的行业竞争越来越激烈的经济背景。研究内容主要包括零售现代化的内涵、商业自动化、零售管理信息系统、零售技术、零售业供应链管理、物流管理和数据挖掘技术等等。

外资零售业与WTO专题研究,在加入WTO之前,研究领域主要集中在该不该入世、入世的利弊分析等问题;在加入WTO之后,研究领域主要集中在入世后中国企业的机遇、挑战与对策。在零售市场开放的问题上,黄国雄(1997)指出,“开放是必然的,保护是必要的”;李金轩(1997)提出“零售业化冲击为机会”;林山、王晔(1998)提出“有序开放与适度保护”相结合。黄国雄(1998)认为中国零售市场的走势可以用四句话来概括:“重点对峙、三分天下、立足中小、稳住农村”;在加入WTO后,针对外资零售业的大举进入,黄国雄(2004)提出,要自信,坚信中国市场是中国人民的市场,中国市场的主体永远是中国企业,任何一个或几个外国零售集团都不可能代替中国商业在十三亿中国市场的作用。

零售学术研究评价与展望

零售学术,作为理论研究,要努力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力争对行业发展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研究特点

纵观改革开放以来零售学术研究的演进,我国零售学术研究有以下特点:

内容日益丰富但研究不够均衡 零售学术研究内容日益丰富,从样本分析可以看出,零售基础理论和零售企业经营管理的研究占了绝对优势;而零售发展研究和零售业政策与调控理论的研究相对较少;零售专题研究的范围越来越宽,涉猎越来越广。

富于时代特征但缺乏后续研究 零售学术研究,对某些内容的研究尤其是零售的某一个专题,在时间分布上存在较大差异,在某一个时段集中对某一问题进行了密集的研究,体现出了鲜明的时代特征。

也正是因为同样的原因,对于理论问题的研究过于追赶潮流和追求时代特色而忽略了对某一问题的持久性的追踪研究,这些热点问题过去了,但并不是没有问题,我们需要对这些问题进行更深入和进一步的研究。同时,由于时代背景变化的影响,可能集中在一两年内只讨论极少的几个专题,而对其他问题则有所忽视,少有问津。

方法单一研究体系不完善 零售学术研究大都采用规范研究方法,采用计量经济学等其他研究方法的非常少。由于起步时间晚,还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独立的体系,涉及的不少概念问题,没有统一的内涵和外延,给学术研究和交流带来一些不必要的麻烦和困难。

推动零售学术研究

为了推动零售学术的研究,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科学界定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 零售学术研究离不开具体概念的支撑,为了研究的准确性,需要明确界定相关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科学界定研究内容和研究对象,这样才能更好地进行后续研究。

在内容上,既要强调重点,又要避免内容失衡,照顾全面。比如,对于零售业全局把握和发展趋势研究,对于市场监测与宏观调控研究,都是应该加强的领域。

充实研究内容和丰富研究方法 商业尤其是零售业与经济发展、人民生活的关系日益紧密,国家调整经济政策,势必影响零售业的发展。对于国家一些重要的经济工作会议,零售学术研究要保持高度关注并给予及时的理论研究和后续追踪。当然,在掀起对某一热点问题研究高潮的同时,对其他理论的研究也不能偏废。

在零售学术研究时,可以采用规范研究、实证研究、定性分析、定量分析等很多方法,还可以借鉴相关学科的研究方法为我所用。

推动零售学术研究组织和研究期刊的发展 零售学术研究,既要脚踏实地,理论联系实际,又要立足长远,高屋建瓴。为给零售学术研究提供一个良好的交流平台,建议有关部门组建零售学术研究学会或组织;推动零售学术研究期刊的发展,明确办刊宗旨,提高办刊水平,为零售学术研究提供必要的阵地和空间,促进零售学术研究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夏光仁.零售企业进货管理的组织[J].财贸经济,1982(09)

市场竞争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零售学术研究回顾展望

零售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行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越来越大。在改革开放的时代背景下,零售学术研究有了更加丰富充实的商业实践作支撑,从少到多,从简到繁,从浅入深,取得了长足的进展。

零售学术研究框架

在1981-2005年的25年间,零售学术研究成果很多,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是,如何根据已有的研究成果,回顾与总结零售领域的研究思路、进展与成果,为今后的研究和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并提供强大的理论支撑。

本文的研究目的在于,把握零售学术研究的总体态势与研究脉络,分析零售学术研究的具体内容,剖析零售学术研究存在问题,推动零售学术研究发展。

本文拟对25年间零售学术研究成果进行统计,并从不同维度进行分析。研究方案如下:

构建理论框架

合理的理论框架对于统计分析提供了必要的理论支撑,我们首先要构建一个能容纳25年区间内零售学术研究的基本理论框架。

确定时间区间

零售学术研究的样本选取时间区间为1981——2005年。选择这一区间的原因在于,改革开放以来,商业领域清除了“流通无用论”思想的影响,零售学术研究日益受到重视,并在许多领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有必要进行分析和总结,为零售业发展和零售学术研究服务。

样本选取

为了保证数据的权威性和统计结果的可靠性,我们以《中国知识资源总库》和国家图书馆中文文献数据总库作为数据源,我们选取了三个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普通图书库、学位论文总库。根据标题中是否含有“零售”字样作为选取条件,采集了零售学术研究论文5431篇、图书215部、硕士博士论文86篇。需要说明的是,选取样本的时间为2005年12月15日,由于期刊、图书等相关数据输入到数据库中还有一定时间,因此,2005年的数据是不全面的,只能作为参考。

分析思路

5431篇论文、215部图书和86篇硕士博士论文,最终构成了5732个分析样本。分析样本涉及了零售学术研究的方方面面,我们首先需要对样本进行归类,而后进行具体分析,包括零售学术研究的内容演变、研究重点与热点的转换、各时间区间的研究分布、学术研究的发展趋势等。

零售学术研究总体情况

零售学术研究的领域非常广泛,既包括了零售的概念、地位、作用、性质、目标等基本问题的研究,也包括诸如零售现代化、外资零售业等新问题的研究。

由于零售学术研究的图书和硕士博士论文的样本偏小,与期刊学术论文研究不具有可比性,所以,本文只对期刊论文进行归纳分类。零售学术研究包括零售基础理论研究、零售企业经营管理、零售发展研究、零售业政策与调控、零售专题研究五个部分(见表1)。

零售学术研究的五个部分之间存在着必然联系。零售基础理论,是研究的基础与起点,主要侧重于基础理论、背景分析、社会效益的研究;零售企业经营管理,研究企业的经营管理、市场营销与企业业绩,侧重于企业微观操作层面和企业经济效益;零售发展研究,侧重于零售业的未来发展趋势;零售业政策与调控,强调零售业在宏观调控基础上的政策制定、自我规范与政府宏观管理;零售专题研究,是对零售业某一方面的问题加以研究(见表2)。

以1992年为分界点,零售学术研究大致分成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1992年前,我国是计划经济体制,经济发展靠国民经济计划,对市场的研究缺乏现实的支撑,零售学术研究总体数量偏少,平均每年20.8篇。

第二阶段,1992年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于市场、流通和零售的研究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第二阶段平均每年371.6篇,是第一阶段的17.8倍。

总的来看,零售学术研究是和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等时代背景紧密相连的,尤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为零售学术研究提出了实践上的要求,并提供了崭新的研究思路、广阔的视角和研究领域。

根据表1,零售学术研究重点领域依次为零售基础理论研究(1287篇)、零售企业经营管理(630篇)、零售发展研究(365篇)、零售业政策与调控(147篇)。由于零售研究专题(3002篇)又分很多专题,所以不参加排队。

零售学术研究理论创新与发展

零售基础理论研究

20世纪90年代初,零售基础理论研究处于起步阶段。1994年以后,零售基础理论研究的论文迅速增长。改革开放造就了一个充满生机的零售市场,深化了对零售商业的认识,总结零售经验,深化理论认识,已成为零售学术研究的热点和重点。零售基础理论研究主要包括:

零售业基础地位研究。零售业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引发了学者对这一问题的思考,黄国雄(2003)指出,现代商业是一种生活方式,“商业即人生”,这是社会经济发展赋予零售商业的历史责任。没有哪一种行业能像零售商业一样与广大消费者建立最直接、最广泛、最密切的经济联系。零售业完全是一种做人的事业,要按照做人的道理、道德、规律和方式规范商业行为,提高职业道德水平,提高商业的整体素质,搞好商业服务。

商业体制改革研究。主要集中在改革开放以后,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之前,这期间存在着改革的探索与争论,比如,商业体制改革中国营零售商业的地位和作用;影响国营小型零售企业改革的问题;国营零售商业建立职工股份制度的思考;零售商业所有制结构改革的构想;等等,由“国营”到“国有”这一提法的改变透射出了体制的变迁。

零售企业经营管理研究

零售企业经营管理研究企业的经营管理、市场营销与企业业绩,侧重于企业微观操作层面和企业经济效益,主要内容包括:

零售企业经营管理研究。市场竞争从生产导向逐渐转变为消费导向,对零售商业企业的商品特色、购物环境、管理方式、促销举措、服务水平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研究主要集中在零售企业业务管理与服务质量两个方面。在业务管理方面,包含了企业业务环节的研究;在服务质量方面,认识到服务质量的优劣关系到企业的切身利益和长远发展。零售企业业务管理方面的研究,在文献数量上稍显不足,这与文献作者大部分是理论工作者有很大关系。零售一线的管理经验不能很快的推广,不能不说是一个小小的遗憾。

零售企业市场竞争研究。在2000年以前,研究内容集中在零售企业竞争战略方面,比如:庄贵军(1997)提出零售企业的三种竞争战略:成本领先战略、差异化战略和焦点战略。在2000年以后,研究内容集中在零售企业核心竞争力方面,邵一明、钱敏(2003)提出了零售企业竞争力指标与评价模型;邱蓉晖、唐晓(2004)阐述了零售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出了构建零售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几种途径。

零售发展研究

零售发展研究以零售发展目标、趋势、结构作为主要研究对象,主要包括:

零售业发展趋势研究。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特别是加入WTO后国内国际市场带来的急剧变化,直接对零售业造成了极大的冲击。因此,研究现代商业零售发展趋势刻不容缓。黄国雄率先提出“知识商业”的概念,认为应以信息为导向,以现代技术为手段,以崭新服务为内容,大批量、多品种、跨时空的交易形式将会逐渐兴起(2000)。并指出,中小城市、中小连锁、中小商业是中国商业的基础,具有点多面广、分散全国、贴近生活的特点,与广大消费者的经济联系最为直接、广泛、密切。随着流通领域的全面开放,立足中小、扶持中小、发展中小是零售业发展战略选择之一(2004)。

零售业态发展研究。黄国雄、宋则(1998)指出,业态没有生命周期,任何业态都有其特定的经营形式和消费群体,都有其存在的空间,百货要“精”、超市要“廉”、专门店要“名”、专业店要“全”、便民店要卖“时间”,各有千秋、各具特色,业态不存在生命周期,但不同时期主体业态地位会变化。黄国雄(2001)提出21世纪零售商业发展方向是连锁商业。针对大型百货商店经营状况欠佳的状况,黄国雄(2003,2004)分析了百货店的昨天、今天和明天,指出经过百年发展,百货店已走向成熟,将进入平稳的发展期,现代百货店要体现现代主题,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才能在零售市场上占据主导地位;并指出作为城市商业象征的大型百货是一种与城俱在的业态,是城市的窗口、标志和形象,是城市繁华所在,在中国仍有广阔的发展前途。

零售业政策与调控研究

零售业政策与调控研究,在1994年以前基本上没有相关研究,是因为在1992年前实行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没有给零售业政策与调控的研究留下空间。1992年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许多行业开始放开搞活,这给零售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也需要国家给予政策性支持与引导,也给零售业政策与调控的研究提出了必然要求。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国家对零售业的政策和调控措施,以及与零售有关的政策建议、政策解读,等等。

零售专题研究

本部分涉及九大专题,即零售现代化专题、零售业电子商务专题、外资零售业与WTO专题、国外零售业介绍专题、零售商业网点专题、零售业数据与新闻专题、零售物价专题、部门零售业专题、零售业财会研究专题等方面的专题研究。我们仅对几个专题作重点分析:

零售现代化专题研究起步较晚,在1994年以后,才成为研究的热点,这也是基于零售业放开以后的行业竞争越来越激烈的经济背景。研究内容主要包括零售现代化的内涵、商业自动化、零售管理信息系统、零售技术、零售业供应链管理、物流管理和数据挖掘技术等等。

外资零售业与WTO专题研究,在加入WTO之前,研究领域主要集中在该不该入世、入世的利弊分析等问题;在加入WTO之后,研究领域主要集中在入世后中国企业的机遇、挑战与对策。在零售市场开放的问题上,黄国雄(1997)指出,“开放是必然的,保护是必要的”;李金轩(1997)提出“零售业化冲击为机会”;林山、王晔(1998)提出“有序开放与适度保护”相结合。黄国雄(1998)认为中国零售市场的走势可以用四句话来概括:“重点对峙、三分天下、立足中小、稳住农村”;在加入WTO后,针对外资零售业的大举进入,黄国雄(2004)提出,要自信,坚信中国市场是中国人民的市场,中国市场的主体永远是中国企业,任何一个或几个外国零售集团都不可能代替中国商业在十三亿中国市场的作用。

零售学术研究评价与展望

零售学术,作为理论研究,要努力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力争对行业发展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研究特点

纵观改革开放以来零售学术研究的演进,我国零售学术研究有以下特点:

内容日益丰富但研究不够均衡零售学术研究内容日益丰富,从样本分析可以看出,零售基础理论和零售企业经营管理的研究占了绝对优势;而零售发展研究和零售业政策与调控理论的研究相对较少;零售专题研究的范围越来越宽,涉猎越来越广。

富于时代特征但缺乏后续研究零售学术研究,对某些内容的研究尤其是零售的某一个专题,在时间分布上存在较大差异,在某一个时段集中对某一问题进行了密集的研究,体现出了鲜明的时代特征。

也正是因为同样的原因,对于理论问题的研究过于追赶潮流和追求时代特色而忽略了对某一问题的持久性的追踪研究,这些热点问题过去了,但并不是没有问题,我们需要对这些问题进行更深入和进一步的研究。同时,由于时代背景变化的影响,可能集中在一两年内只讨论极少的几个专题,而对其他问题则有所忽视,少有问津。

方法单一研究体系不完善零售学术研究大都采用规范研究方法,采用计量经济学等其他研究方法的非常少。由于起步时间晚,还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独立的体系,涉及的不少概念问题,没有统一的内涵和外延,给学术研究和交流带来一些不必要的麻烦和困难。

推动零售学术研究

为了推动零售学术的研究,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科学界定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零售学术研究离不开具体概念的支撑,为了研究的准确性,需要明确界定相关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科学界定研究内容和研究对象,这样才能更好地进行后续研究。

在内容上,既要强调重点,又要避免内容失衡,照顾全面。比如,对于零售业全局把握和发展趋势研究,对于市场监测与宏观调控研究,都是应该加强的领域。

充实研究内容和丰富研究方法商业尤其是零售业与经济发展、人民生活的关系日益紧密,国家调整经济政策,势必影响零售业的发展。对于国家一些重要的经济工作会议,零售学术研究要保持高度关注并给予及时的理论研究和后续追踪。当然,在掀起对某一热点问题研究高潮的同时,对其他理论的研究也不能偏废。

在零售学术研究时,可以采用规范研究、实证研究、定性分析、定量分析等很多方法,还可以借鉴相关学科的研究方法为我所用。

推动零售学术研究组织和研究期刊的发展零售学术研究,既要脚踏实地,理论联系实际,又要立足长远,高屋建瓴。为给零售学术研究提供一个良好的交流平台,建议有关部门组建零售学术研究学会或组织;推动零售学术研究期刊的发展,明确办刊宗旨,提高办刊水平,为零售学术研究提供必要的阵地和空间,促进零售学术研究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夏光仁.零售企业进货管理的组织[J].财贸经济,1982(09)

市场竞争论文范文第9篇

要害词:零售学术研究回顾展望

零售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行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越来越大。在改革开放的时代背景下,零售学术研究有了更加丰富充实的商业实践作支撑,从少到多,从简到繁,从浅入深,取得了长足的进展。

零售学术研究框架

在1981-2005年的25年间,零售学术研究成果很多,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是,如何根据已有的研究成果,回顾与总结零售领域的研究思路、进展与成果,为今后的研究和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并提供强大的理论支撑。

本文的研究目的在于,把握零售学术研究的总体态势与研究脉络,分析零售学术研究的具体内容,剖析零售学术研究存在问题,推动零售学术研究发展。

本文拟对25年间零售学术研究成果进行统计,并从不同维度进行分析。研究方案如下:

构建理论框架

合理的理论框架对于统计分析提供了必要的理论支撑,我们首先要构建一个能容纳25年区间内零售学术研究的基本理论框架。

确定时间区间

零售学术研究的样本选取时间区间为1981——2005年。选择这一区间的原因在于,改革开放以来,商业领域清除了“流通无用论”思想的影响,零售学术研究日益受到重视,并在许多领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有必要进行分析和总结,为零售业发展和零售学术研究服务。

样本选取

为了保证数据的权威性和统计结果的可靠性,我们以《中国知识资源总库》和国家图书馆中文文献数据总库作为数据源,我们选取了三个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普通图书库、学位论文总库。根据标题中是否含有“零售”字样作为选取条件,采集了零售学术研究论文5431篇、图书215部、硕士博士论文86篇。需要说明的是,选取样本的时间为2005年12月15日,由于期刊、图书等相关数据输入到数据库中还有一定时间,因此,2005年的数据是不全面的,只能作为参考。

分析思路

5431篇论文、215部图书和86篇硕士博士论文,最终构成了5732个分析样本。分析样本涉及了零售学术研究的方方面面,我们首先需要对样本进行归类,而后进行具体分析,包括零售学术研究的内容演变、研究重点与热点的转换、各时间区间的研究分布、学术研究的发展趋势等。

零售学术研究总体情况

零售学术研究的领域非常广泛,既包括了零售的概念、地位、作用、性质、目标等基本问题的研究,也包括诸如零售现代化、外资零售业等新问题的研究。

由于零售学术研究的图书和硕士博士论文的样本偏小,与期刊学术论文研究不具有可比性,所以,本文只对期刊论文进行归纳分类。零售学术研究包括零售基础理论研究、零售企业经营治理、零售发展研究、零售业政策与调控、零售专题研究五个部分(见表1)。

零售学术研究的五个部分之间存在着必然联系。零售基础理论,是研究的基础与起点,主要侧重于基础理论、背景分析、社会效益的研究;零售企业经营治理,研究企业的经营治理、市场营销与企业业绩,侧重于企业微观操作层面和企业经济效益;零售发展研究,侧重于零售业的未来发展趋势;零售业政策与调控,强调零售业在宏观调控基础上的政策制定、自我规范与政府宏观治理;零售专题研究,是对零售业某一方面的问题加以研究(见表2)。

以1992年为分界点,零售学术研究大致分成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1992年前,我国是计划经济体制,经济发展靠国民经济计划,对市场的研究缺乏现实的支撑,零售学术研究总体数量偏少,平均每年20.8篇。

第二阶段,1992年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于市场、流通和零售的研究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第二阶段平均每年371.6篇,是第一阶段的17.8倍。

总的来看,零售学术研究是和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等时代背景紧密相连的,尤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为零售学术研究提出了实践上的要求,并提供了崭新的研究思路、广阔的视角和研究领域。

根据表1,零售学术研究重点领域依次为零售基础理论研究(1287篇)、零售企业经营治理(630篇)、零售发展研究(365篇)、零售业政策与调控(147篇)。由于零售研究专题(3002篇)又分很多专题,所以不参加排队。

零售学术研究理论创新与发展

零售基础理论研究

20世纪90年代初,零售基础理论研究处于起步阶段。1994年以后,零售基础理论研究的论文迅速增长。改革开放造就了一个布满生气的零售市场,深化了对零售商业的熟悉,总结零售经验,深化理论熟悉,已成为零售学术研究的热点和重点。零售基础理论研究主要包括:

零售业基础地位研究。零售业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引发了学者对这一问题的思考,黄国雄(2003)指出,现代商业是一种生活方式,“商业即人生”,这是社会经济发展赋予零售商业的历史责任。没有哪一种行业能像零售商业一样与广大消费者建立最直接、最广泛、最密切的经济联系。零售业完全是一种做人的事业,要按照做人的道理、道德、规律和方式规范商业行为,提高职业道德水平,提高商业的整体素质,搞好商业服务。

商业体制改革研究。主要集中在改革开放以后,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之前,这期间存在着改革的探索与争论,比如,商业体制改革中国营零售商业的地位和作用;影响国营小型零售企业改革的问题;国营零售商业建立职工股份制度的思考;零售商业所有制结构改革的构想;等等,由“国营”到“国有”这一提法的改变透射出了体制的变迁。

零售企业经营治理研究

零售企业经营治理研究企业的经营治理、市场营销与企业业绩,侧重于企业微观操作层面和企业经济效益,主要内容包括:

零售企业经营治理研究。市场竞争从生产导向逐渐转变为消费导向,对零售商业企业的商品特色、购物环境、治理方式、促销举措、服务水平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研究主要集中在零售企业业务治理与服务质量两个方面。在业务治理方面,包含了企业业务环节的研究;在服务质量方面,熟悉到服务质量的优劣关系到企业的切身利益和长远发展。零售企业业务治理方面的研究,在文献数量上稍显不足,这与文献作者大部分是理论工作者有很大关系。零售一线的治理经验不能很快的推广,不能不说是一个小小的遗憾。

零售企业市场竞争研究。在2000年以前,研究内容集中在零售企业竞争战略方面,比如:庄贵军(1997)提出零售企业的三种竞争战略:成本领先战略、差异化战略和焦点战略。在2000年以后,研究内容集中在零售企业核心竞争力方面,邵一明、钱敏(2003)提出了零售企业竞争力指标与评价模型;邱蓉晖、唐晓(2004)阐述了零售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出了构建零售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几种途径。

零售发展研究

零售发展研究以零售发展目标、趋势、结构作为主要研究对象,主要包括:

零售业发展趋势研究。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非凡是加入WTO后国内国际市场带来的急剧变化,直接对零售业造成了极大的冲击。因此,研究现代商业零售发展趋势刻不容缓。黄国雄率先提出“知识商业”的概念,认为应以信息为导向,以现代技术为手段,以崭新服务为内容,大批量、多品种、跨时空的交易形式将会逐渐兴起(2000)。并指出,中小城市、中小连锁、中小商业是中国商业的基础,具有点多面广、分散全国、贴近生活的特点,与广大消费者的经济联系最为直接、广泛、密切。随着流通领域的全面开放,立足中小、扶持中小、发展中小是零售业发展战略选择之一(2004)。

零售业态发展研究。黄国雄、宋则(1998)指出,业态没有生命周期,任何业态都有其特定的经营形式和消费群体,都有其存在的空间,百货要“精”、超市要“廉”、专门店要“名”、专业店要“全”、便民店要卖“时间”,各有千秋、各具特色,业态不存在生命周期,但不同时期主体业态地位会变化。黄国雄(2001)提出21世纪零售商业发展方向是连锁商业。针对大型百货商店经营状况欠佳的状况,黄国雄(2003,2004)分析了百货店的昨天、今天和明天,指出经过百年发展,百货店已走向成熟,将进入平稳的发展期,现代百货店要体现现代主题,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才能在零售市场上占据主导地位;并指出作为城市商业象征的大型百货是一种与城俱在的业态,是城市的窗口、标志和形象,是城市繁华所在,在中国仍有广阔的发展前途。

零售业政策与调控研究

零售业政策与调控研究,在1994年以前基本上没有相关研究,是因为在1992年前实行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没有给零售业政策与调控的研究留下空间。1992年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许多行业开始放开搞活,这给零售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也需要国家给予政策性支持与引导,也给零售业政策与调控的研究提出了必然要求。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国家对零售业的政策和调控措施,以及与零售有关的政策建议、政策解读,等等。

零售专题研究

本部分涉及九大专题,即零售现代化专题、零售业电子商务专题、外资零售业与WTO专题、国外零售业介绍专题、零售商业网点专题、零售业数据与新闻专题、零售物价专题、部门零售业专题、零售业财会研究专题等方面的专题研究。我们仅对几个专题作重点分析:

零售现代化专题研究起步较晚,在1994年以后,才成为研究的热点,这也是基于零售业放开以后的行业竞争越来越激烈的经济背景。研究内容主要包括零售现代化的内涵、商业自动化、零售治理信息系统、零售技术、零售业供给链治理、物流治理和数据挖掘技术等等。

外资零售业与WTO专题研究,在加入WTO之前,研究领域主要集中在该不该入世、入世的利弊分析等问题;在加入WTO之后,研究领域主要集中在入世后中国企业的机遇、挑战与对策。在零售市场开放的问题上,黄国雄(1997)指出,“开放是必然的,保护是必要的”;李金轩(1997)提出“零售业化冲击为机会”;林山、王晔(1998)提出“有序开放与适度保护”相结合。黄国雄(1998)认为中国零售市场的走势可以用四句话来概括:“重点对峙、三分天下、立足中小、稳住农村”;在加入WTO后,针对外资零售业的大举进入,黄国雄(2004)提出,要自信,坚信中国市场是中国人民的市场,中国市场的主体永远是中国企业,任何一个或几个外国零售集团都不可能代替中国商业在十三亿中国市场的作用。

零售学术研究评价与展望

零售学术,作为理论研究,要努力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力争对行业发展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研究特点

纵观改革开放以来零售学术研究的演进,我国零售学术研究有以下特点:

内容日益丰富但研究不够均衡零售学术研究内容日益丰富,从样本分析可以看出,零售基础理论和零售企业经营治理的研究占了绝对优势;而零售发展研究和零售业政策与调控理论的研究相对较少;零售专题研究的范围越来越宽,涉猎越来越广。

富于时代特征但缺乏后续研究零售学术研究,对某些内容的研究尤其是零售的某一个专题,在时间分布上存在较大差异,在某一个时段集中对某一问题进行了密集的研究,体现出了鲜明的时代特征。

也正是因为同样的原因,对于理论问题的研究过于追赶潮流和追求时代特色而忽略了对某一问题的持久性的追踪研究,这些热点问题过去了,但并不是没有问题,我们需要对这些问题进行更深入和进一步的研究。同时,由于时代背景变化的影响,可能集中在一两年内只讨论极少的几个专题,而对其他问题则有所忽视,少有问津。

方法单一研究体系不完善零售学术研究大都采用规范研究方法,采用计量经济学等其他研究方法的非常少。由于起步时间晚,还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独立的体系,涉及的不少概念问题,没有统一的内涵和外延,给学术研究和交流带来一些不必要的麻烦和困难。

推动零售学术研究

为了推动零售学术的研究,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科学界定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零售学术研究离不开具体概念的支撑,为了研究的准确性,需要明确界定相关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科学界定研究内容和研究对象,这样才能更好地进行后续研究。

在内容上,既要强调重点,又要避免内容失衡,照顾全面。比如,对于零售业全局把握和发展趋势研究,对于市场监测与宏观调控研究,都是应该加强的领域。

充实研究内容和丰富研究方法商业尤其是零售业与经济发展、人民生活的关系日益紧密,国家调整经济政策,势必影响零售业的发展。对于国家一些重要的经济工作会议,零售学术研究要保持高度关注并给予及时的理论研究和后续追踪。当然,在掀起对某一热点问题研究高潮的同时,对其他理论的研究也不能偏废。

在零售学术研究时,可以采用规范研究、实证研究、定性分析、定量分析等很多方法,还可以借鉴相关学科的研究方法为我所用。

推动零售学术研究组织和研究期刊的发展零售学术研究,既要脚踏实地,理论联系实际,又要立足长远,高屋建瓴。为给零售学术研究提供一个良好的交流平台,建议有关部门组建零售学术研究学会或组织;推动零售学术研究期刊的发展,明确办刊宗旨,提高办刊水平,为零售学术研究提供必要的阵地和空间,促进零售学术研究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夏光仁.零售企业进货治理的组织[J].财贸经济,1982(09)

市场竞争论文范文第10篇

[论文摘要]由于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模式、现行行政体制中各种制度安排上的弊端以及法律制度缺失的存在,使得行政垄断成为了我国经济转型时期的特有产物。行政垄断的存在,严重阻碍有序竞争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对此,我国应建立一整套有效的制度体系来对其进行规制。

一、行政垄断的界定

尽管早在1993年制定的《反不正当竞争法》中就已经对行政垄断做出了禁止性规定并规定了相应的法律责任,但我国现有的法律法规尚没有对行政垄断做出明确和权威的界定。目前学界对于行政垄断的概念争议也颇多,概括起来大体有如下几点:

一是“行为说”,即行政垄断是政府及其所属部门为使某些企业得以处于垄断地位和限制竞争,而滥用行政权力干涉、限制或者排除其他企业合法竞争的行为。1二是“状态说”,该说认为行政垄断是具有行政属性的垄断行为,它是指由政府行政机关的行政权力的作用而形成的垄断。2三是“状态行为说”,即行政垄断是指凭借着行政机关或其授权的单位所拥有的行政权力,滥施行政行为,而使某些企业得以实现垄断和限制竞争的一种状态和行为。3

虽然在定义上学界还存在着争论,但多数学者认为,行政垄断是与经济垄断相对应的一个概念。它是由法律或政府行政权力直接产生,或者因行政权力的滥用而产生的,并受到行政权力支持和保护。它具有如下特征:

1、行政垄断是一种政府行为。经济垄断是凭借企业自身的经济实力形成的,而行政垄断则是凭借着政府的行政权力产生的。如果没有政府行政权力的介入,就不可能出现行政垄断的后果。

2、行政垄断是一种地方政府或国家经济管理部门的行为,而不是中央政府的行为。行政垄断和国家垄断虽然都是由政府的行政行为引起的,但二者还是有着本质的区别。

3、行政垄断具有强制性。行政垄断,是一种滥用行政权力,来限制、排斥或妨碍市场竞争的行为,是由来自市场之外,与市场运行机制和构成要素没有直接联系的、行政性强制力量引起的市场垄断。

综上,笔者认为行政垄断是指国家各级行政机关(国务院除外)和国家经济主管部门凭借其经济管理权力,对经济性合作进行排它性的控制、排斥和限制竞争的非国家意志的非法行为。

二、行政垄断的危害

1、行政垄断人为地割裂了国内统一大市场局面的形成,破坏了我国市场竞争机制的健康发展。行政垄断严重侵犯了经营者的竞争权,也从根本上否定了竞争是推动市场经济繁荣的原动力。事实上,只有切实保障了经营者的竞争权才能推动市场经济的有效运行。而行政垄断恰恰侵犯了竞争者的这一权利。这与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方向背道而驰,对发展国家经济,增强国家综合国力极为不利

2、行政垄断侵害了消费者的切身利益。剥夺了消费者以更小的代价获得更好的产品或服务的权利。在行政垄断的庇护下,相关市场主体往往滥用其优势地位实施垄断价格,低水准服务,但却往往能够攫取高额的垄断利润。这不仅严重所害了消费者的权利,也不利于我国企业的发展和壮大,更难以应对入世后诸多财力雄厚的跨国公司将会带来的激烈竞争。

3、行政垄断不利于政府公信力的增强,同时也滋生了腐败现象。所谓行政垄断是一种行政权力与经济权利相结合的垄断,是滥用公共权力的行为,只要权力的监督存在漏洞,腐败就会与行政垄断攀上关系,寻租现象是权力腐败的一种常见形式。4

在我国,相当长的时期内,实行的是政府主导型经济,政府对经济干预频繁,虽然说政府干预并不必然导致寻租,但政府干预却是寻租活动产生的一个必要条件,因为只有当政府对社会经济活动具有较强的合法干预管制权力时,市场自发调节能力才会相对较弱。政府权力,便自然成为“稀缺性资源”,出于对这种“稀缺性资源”所能够带来的特定行业或部门的效益渴望,“租金给付”便成为必然趋势。这种现象的存在,不利于政府公信力

的增强,破坏了政府在百姓心中的形象,打击了人们参与市场竞争的积极性,从而不利于我国经济的长久发展。

三、行政垄断的规制

1、转变政府职能,实现政企分开

对于行政垄断我国目前并没有一个统一的界定,但行政权力介入市场无疑是其本质的特征。行政垄断的根源就在于政企不分,一些企业既作为市场主体参与市场逐利,同时又具有行政管理职能,在经营上实行行业垄断和市场限制,这是十分不合理的。

因此,破除行政垄断,必须对国有垄断行业的经营主体实行真正意义上的政企分离。按照国际惯例,对企业实行规范的公司制产权制度改革,创新制度,组建形成数家竞争性公司。实现出资主体多元化,构建起公司化、集团化的现代股份企业,并按照分步、渐进的原则,逐步实行国有股减持和国退民进,使这此企业真正与政府彻底分离,成为独立的市场主体,不再享受行政的庇护与影响。

2、加快相关立法建设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各级政府逐渐认识到价值规律和市场调节的作用,也认识到防止垄断、鼓励竞争的重要性。但是从我国目前禁止行政垄断立法的状况看,仍存在如下不足:

其一,立法形式散乱。我国至今没有一部完整的反行政垄断国家立法,甚至综合性的反垄断法也尚未出台。现有的一些反行政垄断规定大多散见于众多的法律、法规和规章中。由于缺乏统一的立法依据作指导,往往表现出中央与地方或地方与地方之间的规定不一致,甚至会出现相互间冲突的现象,没有一个有机联系的反行政垄断法律体系。

其二,立法内容不完备。我国现有的反行政垄断立法大多采取列举规定的形式,由于无法穷尽行政垄断的全部,给行政垄断行为的认定带来了不确定性,这也使得一些行政垄断行为游离于现有法律规范之外。这样的列举式的规定显然不能囊括形式多样的行政垄断行为,往往在实践中还需作适用性的解释。其三,没有规定有效的法律制裁措施。我国现有的反行政垄断立法绝大多数只是禁止性规定,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往往规定“不得……”、“不得……”。这样的禁止性规定没有规定物质上或精神上的处罚,甚至对直接责任人员也只是规定由行政机关内部决定做出的行政处分,严重削弱了法律的威慑力。

对此,我们呼吁《反垄断法》的早日出台,对相关行政垄断行为进行明确的规定,明确禁止政府及其附属部门滥用行政权力和限制经营者的市场准入的行为,鼓励市场竞争,建立健康完善的竞争机制,从而切实保障我国经济的稳定、快速发展。特别是要加强对行政垄断行为相关责任单位和个人法律责任的追究,一旦发现,严惩不贷。

3、加强行政垄断的司法审查

这是对行政垄断的司法救济途径。行政行为的司法审查是指国家通过司法机关对行政机关行使行政权力的活动进行审查,对违法活动予以纠正,并对由此给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权益造成的损害给予相应补救的法律制度。

如立法审查一样,世界各国也都普遍确立了这一制度,只是在具体行使司法审查权的机关、审查范围、审查依据等方而各具特色。我国宜在行政诉讼法有关规定的基础上,由反行政垄断法规定可的造成垄断的行政行为类型,并为行政管理相对人设置反行政垄断救济的具体程序,真正通过司法途径实现法律救济,并通过此手段达到控权的目的。

4、针对行政垄断,建立完善的监督机制

首先是权力机关的监督,对于行政机关的不利于竞争机制发展的行为,相应权力机关必须给与坚决地撤销。在这一点上,我国宪法已经明确规定:县级以上的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讨论、决定本行政区域内各方面工作的重大事项;监督本级人民政府、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的工作;撤销本级人民政府的不适当的决定和命令;撤销下一级人民代表大会的不适当的决议;依照法律规定的权限决定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任免。宪法的这些规定明确了权力机关的监督主体地位和监督方式,对于行政机关滥用权力妨碍社会主义市场竞争的行为尤其是抽象行政行为,各级人大应积极行使宪法所赋予的权力和职责,充分发挥权力机关监督制约的独特优势。这无疑在极大程度上限制了行政垄断的泛滥,也反映出了我国权力机构打击行政垄断的决心。

其次是行政机关的内部监督,包括一级政府对所属部门的监督、上级对下级的监督以及行政监察部门的监督。行政机关内部的监督是最直接的监督形式,具有连续性和经常性的优势。但由于行政系统内部相互之间利害关系密切,因而其局限性也是较为明显的。要尽量克服这种局限,一方面要依靠法律法规体系的进一步完善,关键要明确相关法律责任,另一方面要依靠其他监督形式的制约,以多方面程序来启动和推动行政系统内部的监督机制,尤其要充分发挥群众的民主监督,提高行政的透明度。

再次,还要重视发挥各单位和人民群众的监督。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应该有权对行政垄断行为进行抵制,并可以向省级人民政府或其它有关职能部门直至国务院相关部门检举。有关部门在接到检举后,应该在最短的时间内对其进行调查和处理。对相关责任单位和人员进行严厉的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为保护检举人的合法权利,我国法律还必须为检举的单位和个人制定相关的鼓励和保障措施。

我国商务部送审的《反垄断法草案》最大的亮点就是对行政垄断进行了明确的界定和规范。如果草案在今后得以通过,对我国行政垄断的规制无疑将注入了一支强心针,会极大的促进对行政垄断的治理。但我们也因该注意到,在我国彻底根治行政垄断绝非一部《反垄断法》能够做到的,我们还应该从政府体制改革、司法救济和加强体制内外监督多方面入手,使这一极具中国特色的行政垄断得到彻底的根治,从而维护我国市场良好的竞争机制,保障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持续、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庆湘《试论我国反垄断立法所应规制的垄断》《法学》1999年11期

[2]李昌麒《经济法学》中国政法人学出版社1999年版3l2页

[3]漆多俊《中国反垄断立法问题研究》《法学评论》1997年4期

[4]罗建文高洪波《行政垄断的道德实质和道德危害》《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2期

上一篇:债务融资范文 下一篇:计算机系统集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