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运作管理范文

时间:2023-03-18 09:34:31

生产运作管理

生产运作管理范文第1篇

【关键词】生产运作战略 企业战略 总体战略 制定

一、生产运作战略

生产运作战略是指企业在经营战略的总体框架下,决定如何通过运作活动来他到企业的整体经营目标。生产运作活动是企业最基本的活动之一,生产运作活动为了达到企业的经营目的,必须将其所拥有的资源要素合理地组织起来,并且保证有一个合理、高效的运作系统来进行一系列的变换过程,以便在投入一定或者说资源一定的条件下,使产出能达到最大或尽量大,在制定生产运作战略时,要考虑多种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分为两大类:企业内部因素和企业外部因素。

为了达到这样的目标,生产运作管理人员首先需要考虑选择哪些产品,为了生产这样的产品需要如何组织资源,竞争重点应该放在何处等,在思考这样基本的问题时,必须根据企业的整体经营目标、经营战略有一个基本的指导思想,比如说,企业的经营战略侧重与提高收益,那么生产运作战略的指导思想就应该是尽量增加生产收益,从而在进行产品选择决策时,应该注重选择高附加值产品,如果企业是想把经营战略放在扩大市场的占有量上的话,那么生产运作战略的指导思想应该是保持生产系统的高效性和灵活性,从而最大限度的满足市场的各种需求。

生产运作战略的制定主要包括一下方面:①确定生产运作战略的目标组合;②形成生产运作战略;③生产运作战略的详细设计。

二、企业战略

制定企业战略要充分考虑到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要分析企业与竞争对手的优势和劣势,提供具有竞争力的产品和服务,以满足顾客不断变化的需求。

企业战略通常决定企业的整体经营目标,在企业整体经营目标之下,企业的不同职能部门分别建立自己的职能部门战略,因此,包括生产运作战略在内的各个职能级战略的制定,都受到企业战略的制约和影响。由于各职能部门所强调的重点不同,往往对生产运作战略的制定有所影响,并且影响的方向是不一致的,例如,营销部门往往希望多品种、小批量生产,以适应市场的多样化特点,而生产部门则希望尽量稳定、少变化,提高标准化的生产量。因此,在制定企业战略时,要考虑到这些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因素,权衡利弊,是企业战略能最大限度的保障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

三、企业生产运作管理的总体战略

企业生产运作管理的总体战略包括五种常用的生产运作管理战略:①自制或购买,这是企业决定生产某种产品或企业提供某种服务时,企业需要建造相应的设施,采购所遇的设备、原材料,配备相应的管理人员、研究人员、工人等。②低成本和大批量,早期福特公司就是采用这种战略,在零售业,沃尔玛也是采用这种战略,才用这种战略需要选择标准化的产品或服务,这种战略往往需要高的投资来购买高效设备,如同当年福特汽车公司建造T型生产线一样,这种战略应该用于需求量很大的产品或服务,只要市场需求量大,才用低成本和高产量的战略就可以战胜竞争对手,取得成功,尤其是在具名消费水平还不高的地区。③多品种和小批量,对于顾客化的产品,只能采取多品种小批量生产战略,当今世界消费多样化、个性化,企业只有采取这种战略才能立于不败之地,,但是多品种、小批量生产的效率难以提高,对大众化的产品不应该采取这种战略,否则,遇到才用低成本和大批量战略的企业,就无法去竞争。④高质量,质量问题尤其重要,无论是采用低成本、大批量还是多品种、小批量的战略企业,都必须保证质量,在当今市场中,价廉质劣的产品是没有销路的,有形的产品和无形的服务都是为满足人们的需求的,达不到一定的质量标准,就谈不上满足人们的需求,使顾客满意才是最终的质量标准。⑤混合策略,将上述几种策略综合运用,实现多品种、低成本、高质量,现在人们提出的“大规模定制生产”,既可以满足多用户多种多样的需求,又具有大量生产的高效率,是一种新的生产方式。

企业生产运作管理战略是从市场竞争和企业总体战略的角度来确定的企业在一定时期内追求的目标,企业生产运作管理战略是和企业的发展和命运密切相关的,企业要通过对内外部经营条件及其变化趋势的分析,寻找关键的战略因素、战略机会和战略实力,为企业制定生产运作管理战略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1]陈国华、邹艳芬.生产运作管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0.

[2]任建华.生产与运作管理[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

生产运作管理范文第2篇

项目教学信息化教学职业能力

《生产运作管理实务》是天津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周学时4,共计64学时。该课程是针对生产计划员、生产调度职业岗位的任职要求所设置的教学做一体课程,其主要任务是使学生掌握生产运作管理与企业其它职能管理,如财务、营销等之间的关系,学会根据生产部门的运作流程、设计生产运作系统、对预测驱动式生产运作、订单驱动式生产运作进行管理,掌握生产运作系统优化,提高生产管理能力,能够解决生产运作实际问题。

一、课程培养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掌握企业选址方法、生产计划编制方法、生产日程管理方法、物料管理方法、了解企业现场管理与质量管理技术,具备安全生产意识、良好的语言沟通能力、团队协作精神,时间管理、自我学习与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踏实肯干的工作作风,能够应用信息管理手段开展企业生产计划管理、车间资源管理,胜任企业生产计划、生产调度职业岗位

(一)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具备以下专业能力

能够根据企业实际情况,为企业项目生产和服务的选址与布局;编制主生产计划(MPS)、能力需求计划(CRP)、编制生产作业计划;能够对企业物料进行管理;能够对设备进行日常维护保养等设备管理;利用5S管理、定置管理、目视管理与看板管理方法对生产现场管理;对企业质量管理具备一定认知。

(二)要求学生具备以下方法能力

制定工作计划能力;能根据工作任务的需要使用各种信息媒体,独立收集、查阅信息资料;能根据工作任务的目标要求,合理进行任务分析,制定工作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工作,并做好个步骤的预期与评估;能分析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流程;善于总结,能够举一反三,不断探索实践,能自主学习新知识,将新技术应用到工作中。

(三)要求学生具备以下社会能力目标

具有良好的社会责任感、工作责任心、积极主动参与到工作中;具有团团队协作精神,主动与人合作、沟通和协商。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按生产管理规范、安全操作的要求开展工作;具有较强的环境意识。

二、本课程传统教学存在的问题

本课程是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存在下列问题:

(一)认知模糊

学生在课堂上,没有体验或认识企业的生产过程。从认识上很难清晰的理解或掌握生产过程的方方面面。通过教师课堂讲解,很难让学生充分掌握产生相关知识,

(二)学习目的不清

天津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工商企业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主要面向中小型企业运营管理相关岗位,从事生产计划、现场管理、质量管理、客户管理等岗位工作。有些同学认为以后不去这样的企业,上课就可以不听,不去学习。

(三)学习动力不足

学生在上课过程中的注意力会随着时间而不断减弱,当前,手机不断智能化,学生上课过程中,经常会使用手机玩游戏、听音乐、看视频、新闻等等。对专业学习的关注度不断下降。在这种形式下,上课以教师活动为中心,以教师讲、学生听的形式为主,再高明的教师,即使把内容讲得十分清晰明了,没有学生大脑的接收、加工和组合也是枉然。学生学习动力不足使得学生更愿意去看手机、睡觉或听音乐而不是去听课,去思考或积极回答老师提问。

三、课程教学改革

《生产运作管理实务》课程在原来课程教学基础上,结合学生特点,对原有课程教学进行改革。

(一)与行业企业合作共同开发课程

本课程在对滨海新区制造业企业调研的基础上,聘请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空调机生产总监张锁柱、天津市金蝶软件有限公司总监李翔、天士力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总监蔡金勇共同设计、开发课程。在生产与物流实训中心引入企业运营数据、运营方式,构建职业情境。同时,本课程在教学初期会组织学生深入企业生产现场进行参观学习,使学生深刻理解企业生产过程,积极思考与生产相关的各个方面。我们参观的主要企业有:天士力药业有限公司、天津伊利乳业有限责任公司、金威啤酒(天津)有限公司等企业。

(二)基于工作过程开发课程内容

分析企业生产运作管理过程的典型工作任务,按照工作过程的逻辑关系,形成工作过程链,工作任务(项目)为工作过程链上的节点。课程教学内容按照完成工作任务(项目)的要求,根据工学结合的原则,进行教学做一体的内容整合。

课程内容按照生产运作系统认知、设计、预测驱动式生产运作管理、订单驱动式生产运作管理、生产运作系统优化过程,在内容上形成五个学习项目。

(三)注重信息化教学

课程建立了自主学习平台,学生可以利用该平台实现网络课程学习、虚拟实训系统训练、作业提交、互动交流、在线测试,以及素材资源库、试题库的学习。学生实训过程中,能够对自我实训过程进行监控,系统能够智能分析任务结果,并自动统计参加实训次数及具体时间明细。

课程建立了3D企业管理情景实战系统,系统以典型工作任务的完整工作过程为载体,利用角色转换、上岗操作、业务路线选择、单据填写等功能,学生以3D游戏模拟企业运营模式,给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设计必要的能够获得成就感的激励机制,这样能够促进他们内在动机的形成。整个系统实现了融职业认知、职业判断、业务处理、实务操作、评价反馈、教学管理为一体的实训、实习教学功能。

课程建设FLASH课堂,把企业生产现场用动画的形式,幽默的展现给学生,本课程共22个学习任务,共建设了2个FLASH动画,供学生学习和理解。课程还建有为微信平台,通过二维码,学生手机能够进入平台学习。

(四)采用项目教学,提升学生职业能力

按照工作过程的实际情况和学生学习知识的规律性,采取项目导向的教学方法。项目安排由易到难,项目教学遵循资讯、决策、计划、实施、检查、评估六个步骤进行。课程的教学按照企业真实的生产运作项目的准备、计划、实施、优化过程安排教学进度,要求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模拟企业创业,完成项目的选址、编制项目的生产计划、日程管理、物料管理、现场管理与质量管理方案,实现了教学项目的学习成果可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五)以学生为主体,教学方法多样化

课程以生产与物流实训中心为课堂教学平台。根据高职学生的特点,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采用现场教学、案例教学、头脑风暴、角色扮演等教学方法。

生产运作管理范文第3篇

关键词:服务业;生产运作;竞争环境

服务业生产运作管理,一般是指对服务业企业生产运作过程及其生产运作系统的设计、计划、组织和控制。服务业生产运作管理的意义是很广泛的,它不仅包括服务业企业的生产运作管理,也包括其他任何组织中所存在的服务生产运作。

按照国际公认的定义,当一个国家服务业的产值占GDP的比重超过50%时,就认为该国家已进入服务经济时代。美国等发达国家早在30年前就进入了服务经济时代。我国在经历了由忽视甚至限制服务业发展到力促第三产业发展的转变后,上个世纪90年代以后第三产业的增加值以年均10.5%的速度递增,服务业占GDP的比重也由1952年的22.76%上升到2000年的33.2%。尽管按照国际公认的定义我国尚未进入服务经济时代,但服务业在我国的高速发展则是有目共睹的,越来越多的人在从事服务生产运作管理工作。

一、服务业生产运作的经济环境

服务企业通常在困难的经济环境中生产运作,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包括以下方面:

(1)总体进入壁垒较低:服务创新没有专利保护,在许多情况下,服务业也不是资本密集型的,因此,创新很容易被竞争者模仿。(2)难以达到规模经济:服务的生产和消费同时进行,客户必须亲临服务设施所在地或服务人员上门与客户接触。这种必要性限制了市场范围,导致经营场所规模较小。(3)不稳定的销售波动:服务需求每时每刻都在随机变化。与购买者或供应商交易时,在规模上没有优势。许多小型服务企业在与有实力的购买者或供应商讨价还价时处于劣势。(4)客户忠诚问题:现有企业凭借个性化的服务建立起忠诚的客户群,从而为其他新的服务企业设置了进入壁垒。通常,客户在创造这个服务产品的过程中会积极参与。改变服务生产过程的性质通常会影响客户在该过程中发挥的作用。人作为产品的一部分。在高度接触的服务业中,客户不仅同服务人员发生接触,还可能同其他客户发生联系。因此,客户在许多服务行业中,就成为产品的一个组成部分。新的服务企业没有固定的客户群就相当于没有立足的根基。(5)退出障碍:少数服务企业可能在低盈利甚至不盈利的情况下继续经营。因此,利润驱动的竞争者会发现,他们很难将那些不以利润最大化为企业生产运作目的私人企业逐出市场。

此外,技术进步、政策法规、能源价格等对服务业的影响很大。这些外部因素往往能改变一个服务企业的服务内容、服务提供方式及其规模结构。

二、服务业生产运作存在的障碍

(1)组织障碍:从以前时代继承下来的组织结构可以轻易地破坏优质服务和针对服务文化的合理变革过程。如果变革的方案没有把改革不恰当的组织结构包括进来,那么为取得成功的努力就会白白浪费。组织一旦不再适合服务,它就成为了变革的障碍。(2)系统和制度障碍:尽管大多数员工都愿意善待他们的客户并为其提供优质的服务,但是,如果管理制度、经营或行政系统、使用的技术与优质服务截然对立,员工就无法做到这一点。在发展组织的服务文化时,若只把培训作为主要的手段,而忽视了对由制度、系统和技术构成的基础设施进行变革,往往会产生上述障碍。(3)来自管理者的障碍:管理者如何对待下属,员工也会以同样的方式对待组织的客户。如果变革过程主要集中在一线员工和支持员工身上,高层和中层管理人员置身局外,那么一线员工的上级主管就可能完全意识不到员工与客户的这种联系,不知道应该如何对待和管理真实瞬间。这样,发生错误的风险就太大了。(4)战略障碍:如果缺少明确易懂的服务概念,组织就会发生混乱,制定和执行计划就会迷失方向。没有战略观点必将成为变革的障碍。(5)决策障碍:如果组织推行新的观点和合理的计划时,没有必要的决策、信心和力量,细致的分析和周到的计划都是毫无价值的。换言之,薄弱的决策管理总是变革过程的一大障碍。(6)质量控制障碍。生产出来的产品在到达客户那里之前,可以根据质量对它们进行检查。但是服务在生产出来的同时就被消费了。这样,错误和缺点就很难掩盖,而服务人员和其他客户的在场又引入了更大的可变性,这些因素使得服务性组织很难控制质量和提供始终如一的产品。

三、服务业成功生产运作的对策

首先,发展和维系良好持久的客户关系。不仅客户关系中服务要素的重要性在增加,而且客户要求从服务提供者中获得灵活机动的服务的要求也在日益提高。如果服务企业的员工掌握必要的知识,而且对工作和客户具有服务导向的态度,再加上企业在其他方面也具有竞争力的话,那么获得市场成功则是水到渠成的事。必须发展和保持良好和持久的客户关系。

其次,有效地管理服务。需求服务是直接向人(或组织)提供帮助,或者向人(或组织)所有的设备提供服务。在生产和交易服务时,一线员工和客户直接面对面地接触,没有其他人可以对客户需求和愿望突然的变化做出反应。这种情况下,一线员工必须立即做出决策,采取必要的行动;或者根据客户行为所透露的信息,改变自己的工作方式。当然,采用市场调研的标准方法能够事先测算出市场需求,这一点仍然要继续做。因此,与客户接触并生产服务的员工必须自己分析在服务生产和消费的那一瞬间客户的需求和愿望。

再次,做好服务营销工作。服务竞争中,市场营销的性质也在发生变化。尽管传统的市场营销活动,诸如市场调研、广告、专业销售队伍进行的推销和促销活动,仍然像以往那样重要,但是它们已经不是市场营销开展的惟一活动了。营销职能比以往更加广泛,贯穿于整个组织之中。当维系或强化持久的客户关系时,常规的竞争手段主要是为了确立新的客户关系。为了进一步发展业已存在的客户关系,商品、服务和信息的交换以及金钱利益和社会关系的交换都是至关重要的。

最后,构建组织、技术和管理支持。经常发生的情况是,许多企业的组织结构并不支持客户导向和高质量服务的经营,那些必须相互配合才能创造服务的一线员工或部门,在组织中却各自为政。为了把服务发展成为一种有力的竞争手段,企业必须对组织结构进行调整,以便使组织――无论是正式还是非正式的,支持员工尽力提供优质的服务。应该指出的是,服务经济中技术的重要性并没有比以前降低,相反,它甚至是更为重要了。一项技术措施或物质资源如果符合使用者的需求和愿望,或者适合所使用的环境,它会大大提高服务质量,经常提供技术支持可以让员工创造出更好的服务。此外,强有力的管理支持,也是员工提供优质服务的必要条件。

作者单位:邢台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刘丽文.管理的特殊性[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2:45-47.

[2]朱沆,汪纯孝.服务质量属性的实证研究[J].商业研究,1999,6:88-90.

[3]孟宪华.顾客参与的服务作业系统的集成化设计[J].人类工效学,1999,2:26-27.

[4]关舒华.抓服务管理的“关键环节”[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1,1:77-79.

[5]卫越男,林德煌.论真实瞬间的服务质量控制[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52-54.

生产运作管理范文第4篇

电力企业生产运作管理理论分析

新时期电力企业的发展应该面向市场为客户提供优质的服务,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证自身的地位。电力企业在生产运作管理的过程中要提升可靠性,控制成本投入,这样才能够保证竞争力的提升,同时也是电力企业生产运作管理的关键问题。本文对电力企业生产运作管理理论内容进行说明,在生产运作管理基本职能明确的前提下,将生产运作管理主要理论作为指导,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全面保证电力企业生产运作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

一、生产运作管理概念

生产运作管理是生产运作的计划、组织、控制模式和策略的管理活动。对生产运作管理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概念进行说明,更多的表现在生产运作管理过程中需要投入资源,并且在经过一系列的转换之后能够实现管理效率的增值。这样就能够为社会提供更加符合要求的产品过程。通过获取相应的资源为社会提品的过程可以被称为生产运作管理。科学技术的发展使电力企业能够利用信息技术强化生产运作管理水平。在新技术的指导下构建系统的业务流程,实现供应链的流动性发展,能够在第一时间获取相应的市场信息,并且做出市场响应。生产运作管理理论是对电力企业、用户协调发展的理论指导。要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对生产运作管理理论进行完善,这样才能够更加的符合新时期电力市场的发展需求。

二、生产运作管理的基本职能

生产运作管理是将生产资源进行整合管理的主要方式,充分发挥生产资源的作用实现对企业战略建立影响,不断提升电力企业的市场竞争本文由论文联盟收集整理力。在生产资源管理中要明确生产建设成本投入以及产品质量,对市场的变化要做出响应性的调整。利用新技术新产品为用户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在生产率不断提升的情况下强化市场竞争影响。生产运作管理能够实现电力企业质量管理,技术创新实践。在全球竞争力不断加强的引导下,电力企业更加注重自身的服务建设,保证企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相统一,这也是企业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生产运作管理主要内容。电力企业生产运作管理理论创新发展将实现市场经济发展与企业利益提升的协调统一,能够在根本上促进我国电力企业健康发展。

三、生产运作管理理论内容

生产运作管理理论在技术经济指标的引导下,明确在生产运作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根据问题的实际情况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保证电力企业能够在最佳的状态下发展,将耗能投入控制在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企业成本得到控制将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电力企业要强化可靠性管理建设,采取现代化技术手段对产生管理进行指导,利用先进思想规划生产运作设计,创新设备运行模式。生产运作管理理论利用标准化管理对企业进行宏观综合性分析,明确企业生产运作状态,保证管理水平能够符合企业的发展。科学分析电力企业生产状态,这是提升企业可靠性的关键,明确在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且制定有效的措施对问题进行解决,这是保证经济效果最大化发展的重点。在生产运作管理过程中充分发挥设备的潜力,提升生产能力,保证经济水平的持续提升。科学的对生产运作进行规划,并且制定的统一有效的可靠性规则分析电力企业系统运作的可靠性,利用可靠性规划检验电力企业预期效果。这是关键性技术提升创新的重要发展依据。技术手段的创新为检验生产运作管理理论的正确性发挥借鉴作用。电力企业在生产运作管理过程中可靠性发挥是管理工作的重点。管理效果直接影响着电力企业生产运作管理的水平。

电力企业是技术资金密集型装置工业。因此在电力企业规划过程中要根据企业内容的实际情况对技术状态进行完善,规划组织建设,提升电力企业对社会效益的影响水平。在规划过程中设备的使用要进行系统性管理。这是生产运作管理完善的全过程管理。电力企业生产运作管理要强化生产队伍建设,这是电力企业组织建设完善的根本。机械自动化水平的提升对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要求正在不断的提高,电力企业的资本构成也面临着重组,这种发展趋势要求生产队伍建设要不断进行精炼化。为了能够更好的提升设备与工作人员统一,需要对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建立完善的激励制度充分发挥人才的作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使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励,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保证电力企业优势地位,是新时期电力企业应该关注的重点问题。强化电力企业生产运作管理不仅需要构建完善的企业文化,实现人力资源对经营战略影响,全面提高企业竞争力。

四、结束语

生产运作管理范文第5篇

关键词:生产与运作管理 实践教学 改革

1. 引言

生产与运作作为社会组织的三项基本职能之一,是一切社会组织最基本的活动。在企业管理的各领域中,生产与运作管理是最复杂的领域,其涉及的面最广,牵涉的部门最多,任何一个企业经营管理者都必须先了解企业生产管理的基本规律与特征,才能管理好一个企业。

因此,现在生产运作管理相关课程在大学的管理类、经济类院系都有开设,给企业培养了大量生产运作管理方面的人才,但笔者认为,大学课堂上的生产运作管理的教学还存在着忽视实践教学的问题。现结合笔者多年从事生产与运作管理实践教学改革的经验与教训,谈一些关于生产与运作管理实践教学改革的心得体会,期望能与其他同行一同探讨。

2. 生产与运作管理实践教学的改革

根据生产与运作管理的特点和加强实践教学的要求,笔者所在的学校通过引进沙盘、ERP软件、EMPLANT仿真软件、乐龙仿真软件、企业经营模拟软件、企业生产与物流系统和加大产学研结合教学的方法来更好地完成生产与运作管理实践教学。

1) 沙盘模拟演练

传统生产运作管理的教学存在知识点分散,内容枯燥,学生缺乏综合运用生产运作管理知识的能力。沙盘模拟演练是一种体验式的互动学习、竞赛方式的课程。课程的基础背景设定为一家已经经营若干年的生产型企业,在这个训练中,每个小组的成员将分别担任公司中的重要职位(CEO、CFO、市场总监、生产总监等),要不断面对同行竞争对手、产品老化、市场单一化等重大挑战。通过引进金蝶沙盘模拟系统,学生通过沙盘模拟的教学和竞赛,不仅激发了学习生产运作管理理论知识的热情,更是提高了综合运用课堂所学知识的能力,普遍受到学生的欢迎。

2) ERP软件实验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现代企业的生产运作管理已经离不开信息管理技术的支持,ERP作为综合管理企业资源的信息系统,是对传统生产运作管理知识的信息化实现。我校通过与金蝶建立产学研合作协议,成立ERP联合实验室。笔者们在教学的过程中,以ERP为平台,以供应链为主线,以实际生产数据为实例来源编制实验案例,把生产运作管理的理论知识与企业的生产实践相结合,使学生更加接近企业实际,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3) EMPLANT仿真软件和乐龙仿真软件实验

企业运作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组织,生产运作系统是一个不断变化的动态系统,传统的理论教学不能很好地反映企业生产的动态变化,系统仿真正是通过计算机技术综合考虑各种动态因素的方法,因此系统仿真成为目前研究的一个新的热点领域。我校引进业界著名的系统仿真软件――Em-plant仿真软件和乐龙仿真软件,作为系统仿真的实践教学软件。通过仿真建立生产运作管理中相应的模型,准确预测和调度生产运作管理的过程,使学生在计算机上实现对所学知识的仿真实践,提高了学生综合运用生产运作管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针对教学要求的层次性,其中乐龙仿真软件建模方便,建模速度快,有利于学生快速掌握仿真建模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方便教师的教学。Em-plant仿真软件作为功能权威的仿真软件,建模灵活、功能强大,不仅有利于学生建模潜力挖掘,也为教师提供了较好的科研平台。通过使用这两个仿真软件平台的使用,使生产运作管理的教学手段和内容更加丰富,学生对知识的学习更加直观和容易接受,切实提高了教学的质量。

4) 企业经营模拟软件实验

传统生产运作管理都是一些模型和方法的分析,学生缺乏学习的兴趣。为此,我们通过购买企业经营模拟软件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理论学习之后能虚拟管理一家企业,通过一种游戏的方式,寓教于乐,使学生在与同学经营企业的对抗演练中,把生产运作管理的知识发挥到实践中来。笔者发现通过把生产运作管理的理念融入到企业经营模拟游戏中,学生对这种方式非常欢迎,在最小成本的方式下推动了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

5) 企业生产与物流系统实验

笔者通过以上的方法和平台,在生产运作管理的实践教学中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不论是沙盘模拟、ERP软件学习,还是系统仿真的教学,虽然不同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但都只是对现实系统实践的模拟。实际上,现实的企业运作和模拟还是存在一定的差距,学生进入企业后还要有一段适应的过程。对此,在笔者的努力下学校加大了对学校实验室的建设,投资60多万建立了企业生产与物流系统的硬件实验室,实验室中的硬件设备都是企业级的生产设备,以此为平台设计生产运作管理的实验教学,使学生在实际工厂环境中学习和运用生产运作管理的知识,提高了学生进入企业的适应能力。

6) 企业参观

生产运作管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学生只有切实深入企业才能真正体会和学习到其中的知识。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发现,仅改善校内的实践教学环境,学生还是无法体会企业生产实践中生产运作管理的重大作用。对此,笔者通过产学研的合作平台,利用学校周边企业的资源,使学生走出课堂,通过参观现代化的生产企业来提高了本课程的教学质量,取得了明显的教学效果。

结束语

生产运作管理是一门与生产实践联系最紧密的课程之一,重理论轻实践的传统教学方法显然不能达到课程的教学目标。笔者通过丰富教学手段和资源,建立生产运作管理课程教学的软硬件平台,加大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理论联系实际,使生产运作管理的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得到了学生的普遍认可。

参考文献:

[1]陈荣秋,马士华.生产与运作管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田巍.高校《生产运作管理》课程教学手段探索[J].当代经理人,2006.21:1707-1708.

[3]陈志祥.本科层次生产管理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5.5:62-66.

[4]于俭.《生产管理学》课程教学内容与方法改革探讨[J].桂林电子工业学院学报,2000.5:79-82.

生产运作管理范文第6篇

关键词: 生产运作管理;教学模式;高校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4)02-0011-02

收稿日期:2013-06-17

作者简介:李钦(1970―),女,安徽枞阳人,安徽财经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战略管理研究。

我国高校管理类专业将生产运作管理课程作为专业必修或选修课程。生产运作管理课程的显著特点是实践性强,因此,教学须注重理论的实用性和操作性。在教学过程中,因大多数教师和本科生没有在企业工作的经历,对企业运作缺乏感性认识,结果是教师觉得这门课程难教,学生也觉得该课程难学。如何进行教学模式创新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是教师须高度重视并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在近几年从事本科生产运作管理教学中,尝试了不同的教学模式,从最初的纯理论导向逐步调整为基于任务的理论应用导向,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动性。从教学效果看,纯理论教学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无法产生积极的教学互动。而在任务导向教学模式中,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得到增强,通过自主设计任务、体验教学和分享知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自主学习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本文将着重比较这两种教学模式的应用和教学效果。

本文结构如下,首先是课程定位,其次是教材选用和教学内容,再次是纯理论导向和基于任务的应用导向教学模式比较,最后是结论。

一、课程定位

生产运作管理是对企业生产、交付产品或服务的系统进行设计、运作及改进,使企业的产品或服务以最有效的方式传递给顾客。为使企业的内、外部运作系统有效运行,不仅产品设计、流程、生产方式、质量管理和供应链管理等各活动要正常运行,更重要的是不同活动之间的联系也要创造价值,所有这些都会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通常,组织有生产、销售、技术、财务、人力资源管理等职能。和其他职能相比,生产运作管理涉及面最广,牵涉的部门最多。生产运作管理是对整个产品或服务生产和交付系统的管理,运作管理者必须通过计划、组织、协调、指挥和控制这一管理过程来协调资源的使用。生产运作管理为企业运作过程提供了一种系统化的思考方法。因此,生产运作管理课程的学习目标是了解现代生产运作管理方法,以及如何才能使企业生产运作管理体系高效运行。

二、教材选用及教学内容设计

关于教材,比较有影响的国外教材有蔡斯(Richard B. Chase)[1]等编写的《运营管理》和史蒂文森(William J. Stevenson)[2]编写的《运营管理》,国内使用比较多的教材是陈荣秋、马士华编著的《生产运作管理》[3]。本科阶段的教学多以国内教材为主,MBA教学则多选用国外教材。国内教材多选用本土化案例,内容安排、关键术语的阐述都是按照国内企业的管理情境与管理实践规范来写的,因此,选用国内教材可让学生学习具有中国特色的生产运作管理理论与方法。笔者坚持使用国内教材,前些年使用过陈荣秋、马士华编著的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生产运作管理》(第3版)和高等教育出版社[4]出版的《生产与运作管理》(第2版)教材,近两年使用过陈志祥、李丽[5]编著的《生产与运作管理》教材和柯清芳[6]主编的《生产运作管理》(第2版)教材。陈荣秋、马士华编著的《生产运作管理》教材更加突出生产运作管理的系统性,从生产运作系统设计,到生产运作系统的运行,再到生产运作系统的维护与改进,将生产运作管理活动有机地组织起来,各章之间逻辑联系强。而陈志祥等编著的《生产与运作管理》教材和柯清芳主编的《生产运作管理》教材更加突出生产运作管理的应用性和实用性,重点阐述生产运作系统的设计和运行。总的来说,国内教材的主体内容和结构近乎相同。

因教材内容较多,笔者认为教学重点是生产运作系统的设计和运行,具体包括生产运作管理概述、生产运作战略、产品与服务设计、设施选址与布置、生产计划、库存管理、物料需求计划(MRP)与企业资源计划(ERP)、制造系统作业计划、服务系统作业计划、准时制和精细生产方式及其他先进生产方式。

在课时安排上,各高校的本科教学学时不同。以安徽财经大学为例,生产运作管理课程的本科教学学时有54学时(18周,每周3学时)和36学时(18周,每周2学时)两种,开课专业包括工商管理、管理科学、人力资源管理、物流专业等。和54学时相比,36学时的课程产品与服务设计及其他先进生产方式部分可不讲,库存管理和制造系统作业计划减半课时,只讲解基本模型和方法。

三、纯理论导向与基于任务的应用导向教学模式比较

教学模式创新一直是教学改革的重心。从国内教学实践看,教学模式正在从传统的教师主导型偏向学生主导型。传统的教师主导型教学强调教师的“教”,学生更多是“学”,很少参与教学过程。学生主导型教学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倡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研究表明学生参与课堂教学对学生学习成绩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7]。在具体的教学实践环节,学生有多种形式参与教学,譬如教师可在课程的某些环节增加交互式教学[8]、讨论式教学[9]和任务驱动式教学[10]或协同式任务导向[11]教学模式。

笔者在从事生产运作管理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尝试了纯理论导向和基于任务的应用导向教学模式。下面将着重介绍这两种不同教学模式的实施及教学效果。

(一)纯理论导向的教学模式

纯理论导向的教学模式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对如何应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引导不够。笔者在刚开始从事生产运作管理教学时,授课对象是管理科学专业的本科生,考虑到管理科学专业本科生有一定的数学基础,当时采用了纯理论导向的教学模式,教学侧重定量分析,重点讲授基本的生产管理技术。譬如在讲解设施选址与布置、库存管理、生产作业计划部分时,更加注重数学模型及其应用,把书中的例题、习题选为重点,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生产管理技术。

纯理论导向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对生产运作管理的认识产生一定偏差,学生可能掌握了某些生产管理方法,但不了解这些方法在不同企业中的应用。从教学效果看,数学基础薄弱的学生听不懂,纯理论教学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无法产生积极的教学互动。

(二)基于任务的应用导向教学模式

纯理论导向的教学模式主要以教师讲解为主,没能突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学习的能动性。在进行了一轮的纯理论导向教学之后,笔者多次尝试对教学模式进行改进,减少课堂讲解时间,增加学生的课堂讨论。课堂讨论主要是围绕教材各章案例展开,鼓励学生参与案例讨论。因本科生没有实践经验,案例讨论难以深入,同时因学生人数较多,且受课时限制,组织案例教学存在一定困难[12]。在积累了学生课堂讨论案例的教学经验之后,笔者开始启动基于任务的应用导向教学模式。

基于任务的应用导向教学模式是以具体教学内容或知识点为任务,让学生自由组成小组,任务也完全是小组自主设计,只需和教学内容有关即可。首先学生需自定小组,小组成员在3―7人,接着设计任务名称,任务原则上和生产运作管理的某一章节对应,然后小组成员分工,从查阅资料、资料收集和整理、准备汇报资料到课堂讲解及最终的报告。任务的评价体系包括课堂讲解和纸质报告,每个小组在汇报之后,教师进行课堂点评,然后教师和所有其他小组需对汇报小组的表现进行现场评分,现场评分只针对课堂讲解。纸质报告是以科技论文形式对汇报资料进行总结。

从实际的完成情况看,学生设计的任务包括选址、产品开发、生产计划、供应链管理、质量管理部分。从受调查对象看,近半学生选择当地企业,便于实地考察,也有不少选择世界500强企业,偏重于从网上搜集相关资料。从企业类型方面,学生更偏好服务类企业,很多选择零售企业、教育培训机构、快递公司。从学生反馈结果看,学生对这种任务导向的教学模式非常满意,通过文献的查阅和梳理,加深对某些知识模块的理解,也提高了合作式学习能力,课堂汇报一方面展示了小组的共同学习成果,另一方面也展现了学生的个人风采。有些学生的发言非常有激情,在声音、语速、节奏、内容熟悉程度、趣味性方面做得非常好。

生产运作管理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不适合纯理论导向的教学模式,更适合任务导向教学模式,同时需增强实践教学环节。企业参观是比较好的实践教学方式,但需要学校有固定的教学基地。然而企业大多对学生参观不感兴趣,这给学生到企业参观带来很大难度。在这种情况下,基于任务的应用导向教学模式可行,且具有可操作性。

基于任务的应用导向教学模式,使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得到增强,教师只是扮演引导者和点评者角色,而学生则是设计者、知识传授者和教学主体体验者。任务导向教学模式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参考文献:

[1][美]雅各布斯,[美]蔡斯;任建标译.运营管理:第13版

[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

[2][美]史蒂文森;马凤才译.运营管理:第11版[M].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

[3]陈荣秋,马士华.生产与运作管理:第3版[M].北京:机

械工业出版社,2009.

[4]陈荣秋,马士华.生产与运作管理:第2版[M].北京:高

等教育出版社,2007.

[5]陈志祥,李丽.生产与运作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

社,2009.

[6]柯清芳.生产运作管理:第2版[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

出版社,2012.

[7]全良,段奕冰,田国双.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的激励措施及

其效果研究[J].教学研究,2013,(2).

[8]裴春秀,杨春英.交互式教学模式研究[J].湖南科技学

院学报,2007,(5).

[9]王果.问题讨论式课堂教学法的探索与实践[J].高等农

业教育,2008,(2).

[10]刘国磊.任务驱动式教学法在教学中的应用[J].职业,

2011,(24).

[11]张俊文,李玉琳,陈海波.协同式任务导向教学模式中

教师及学生角色研究[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

估,2013,(3).

[12]陈志祥.本科层次生产管理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J].

生产运作管理范文第7篇

关键词:生产运作管理;教学模式改革;实践实训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06-0130-03

一、引言

生产活动是人类从事的最基本活动,是从猿到人的自主性活动,同时也是创造社会财富的力量源泉。而提高劳动生产率进而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与利润是社会生产中永恒的主题。纵观美国、日本、德国等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历史,无不与其优秀的企业构成与发展紧密相关,而企业发展的历史在一定程度上又是生产运作管理的发展史[1]。生产运作管理在二战后经历了大产量时代、个性化定制时代、精益生产时代以及大规模定制时代,随着人们对生产运作管理认识的不断深入,其内涵已从制造企业的管理拓展为社会三大产业共同的管理。当前生产运作管理不仅在学术研究上,而且在实际应用中都成为一个较为热门的领域。基于此,对这门课程的熟练掌握将为学生今后走向工作岗位奠定夯实的基础。然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由于课程的性质本身要求理论联系实际,而通常的教师单一授课模式很难使学生对制造企业现场产生感性认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教师难教、学生难学的情况[2]。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将抽象的理论知识转变为具体的工程应用实践,从而提升教学效果,是生产运作管理教学改革与实践中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

二、生产运作管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材内容的针对性与实践性不强。国内有关生产运作管理的教材,较具代表性的为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院陈荣秋、马士华编著的教材。此书竭力通过案例、思考题、小组讨论题等形式,将理论与实际相联系,学生反映较好。然而,由于课程本身的实践性特点,且授课学生大多没有生产实习经验,缺乏针对性,因此学生难以把这些理论和实践联系起来,既提不起学习的兴趣,又觉得难以做到学以致用[3]。此外,国内其他一些教材的内容过于偏重于对理论知识的阐述,较少关注生产运作管理发展的新问题与新技术。

2.课堂教学方法单一,实践环节薄弱。生产运作管理课程的课堂教学大多以教师的口授加PPT讲解为主,基本都是教师从头讲到尾,学生被动地听。且由于学生缺乏实际工作经验,导致小组讨论、课题研究等直接让学生参与的方式展开困难,难以有效调动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也很难培养学生利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此外,在课程实践环节,虽然也采用软件模拟仿真、沙盘演示、录像播放等方式,但由于实验内容本身只涉及到某一章或某一部分,且实验之间彼此独立,缺乏必要的衔接,不利于学生多方位了解问题的本质,这与企业实际经营运作状况区别明显。

3.学校与生产运作相关的实践实训基地较少。当前,很多学校既没有和当地优秀企业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也没有为学生提供实际生产运作管理流程实验室,使学生难以获得实际的与企业生产经营过程相关的知识与技能[4]。这一方面受制于学校经费的制约,难以购买大量生产业务流程仿真软件与设备;另一方面受制于学校所授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的脱节,使大多数企业对学生能否胜任工作岗位产生疑虑。

三、生产运作管理教学模式改革具体措施

1.读、写、议教学模式的引入。读、写、议教学模式,通^在课堂上对现实生活中案例的分析与讨论,使学生对课程的内涵有进一步的理解,其中“读”是指布置一个课题,推荐一些书籍,让大家课后进行阅读,掌握解决问题的相应方法;“写”是指大家以书面的形式写下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并进行实际验证;“议”则是指大家做成PPT形式,教师利用上课时间组织学生进行分析与讨论。比如:可以布置学生对学校周围餐厅选址问题、学校食堂经营运作等问题进行实地考察与分析,形成书面报告,并在课堂上组成临时讨论小组(3―5人),并以小组为单位开展讨论,每一小组选派一人做代表性发言,由大家对其进行讨论,最后通过总结与评价,对每一个小组研究的结果进行分析对比,评价其效果。通过读、写、议活动,学生能对目前现状找出多方面的不足和原因提出多种多样的解决策略,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2.利用仿真软件合理设置实验内容,注意各实验之间的衔接。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和优化生产运作系统:(1)生产运作系统描述;(2)仿真目标设定;

(3)系统绩效指标设计;(4)生产流程和运作数据收集;(5)系统仿真模型的建立;(6)仿真模型运行及瓶颈识别;(7)系统优化策略及其评价。具体实验教学体系列表如下。

3.递进式课程教学体系结构的建立。考虑到《生产运作管理》课程的系统性与复杂性,为便于学生学习与理解,采用分层递进式的模式,将其分为4个层次:(1)《生产运作管理》基本理论教学(以课堂传授为主);(2)生产经营过程模拟训练――以电脑装配生产过程为例;(3)业务流程软件仿真与应用(课程设计);(4)企业车间现场的短期实习、实训。对不同基础、不同年级的学生开设程度应不一样,在教学内容上,根据专业的特点,应有不同的着重点,结构如图1所示。

4.现代智慧企业信息化实训实践基地的搭建。以典型企业业务流程为对象,设置阶段性实训项目。在确定《生产运作管理》课程体系和课程标准后,以典型企业业务流程为载体来设计企业经营活动。在经营过程中,以问题驱动为导向,以实训带动知识学习和技能的掌握,把知识与技能的学习相融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现《生产运作管理》课程设计的职业性与实践性。图2―图4为所构建实训基地原理图。

四、结论

随着国际国内经济形式的变化,要求我国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转变。而生产运作管理作为信息管理、物流工程等专业的核心课程,如何在人才培养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是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基于此,要加强生产运作管理课程的实践实训环节,完善课程的培养目标,进而提高课程的教学效果,让学生轻松学会和掌握基本的生产运作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具有解决问题与分析问题的能力,全面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孙宝全.《生产运作管理》课程实践性教学问题探讨[J].北方经贸,2010,12(6):145-146.

[2]张玲.生产运作管理教学模式创新与案例实践研究[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2,34(07):189-191.

[3]陈荣秋,马士华.生产与运作管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生产运作管理范文第8篇

本文就生产运作管理将成为企业间竞争的先锋展开分析,详细叙述了生产运作管理的重要性等相关问题,争取做到善于把握自身的生产优势,加强企业的生产运作管理,提高顾客满意度和企业竞争力。

关键词:

生产运作管理;企业竞争力;影响及作用

进入全球化经济时代,企业技术日益革新,市场竞争环境更趋激烈,如何在动态复杂的市场环境下,保持变革企业的竞争优势,实现企业未来持续发展,已经成为企业管理层重视的焦点问题。由于企业是多层次资源和能源的综合体,那么企业的竞争构成要素也是多样性的。竞争的重点已经前移到生产运作管理中,关键步骤的设计和系统集成应用,带动了企业高速发展。本文以包含生产设计、运作、维护的生产运作管理入手,探讨其与企业竞争力的关联性。

一、构成企业竞争力的重要元素

企业的竞争力是整合的总体概念,具备“资源”“能力”两层面的基础内涵,同时意味竞争具备静态有效和动态持续性。企业竞争力要素重点集中在企业管理考察上,因为成功的企业离不开内部管理组织,比如管理者能力、企业内部机制、企业文化构建、企业生产运作都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管理首先可以发现企业发展的漏洞,其次,在未来发展上可以为管理者预见决策提供理论支撑。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手段离不开管理为其提供的决策能力,也离不开企业滋生的资源整合能力[1]。企业竞争力要素之间是层层递进、相互联系的,把这些因素复合在一起才是提升企业竞争力的关键步骤。随着社会发展,企业的外部生存环境在不断演变,只有及时调整产品结构,提升企业对外应对能力,不断的完善产品优化内在,并且积极的对待市场变化,才能使企业在产品资源配置上占据优势,从而促使企业拥有持续发展的动力和能力。因为企业推出制作时间短、质量对比高、使用社会需求的新产品,对应的就会占领大部分市场,所以说竞争要素选择对生产运作的综合竞争能力提升有重要实践意义。

二、企业竞争的核心是生产运作管理

生产运作管理的目标是以顾客需求为工作动力,以消灭库存为工作方向,促使企业最少投入成本实现最大化收益,对应的提升企业市场敏感反应速度。并且缩短了客户需求的反应周期,以快速方式短期内为企业增值[2]。简单来说就是生产要高效、运作要灵活、时间要缩短。当然这一过程要避免浪费现象,在生产运作管理中浪费所代表的概念以较深刻和广泛,包括返修浪费、库存浪费、制造浪费等。生产运作是企业最基本的生产活动,企业将人力、物力、资金投入在这一系列流程中,以制造客户需求的产品,给客户提供需求服务。在企业项目的生产运作生命周期中,不可避免的涉及产品更新、设施更新、产品变化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需要不断的调整和布置产品运作,以增强企业的总体竞争力[3]。目前,一些企业把生产运作管理当作常规理性流程,实际上,企业的发展战略实现载体就是生产运作,而且企业产品的自身特色要纳入产品生产过程,企业才能发挥产品竞争优势。因此,可以明确生产运作是企业后背力量的汇聚源泉,因为企业的生产活动是为其创作经济效益的关键环节。企业生产活动涉及的层面广泛,多是成本支出流程,但是生产运作一直是为企业营造经济价值的。而且资源的合理利用,才能使生产成本得到控制,生产效率提高,才能为企业在市场上争取更多的竞争空间。同时,生产运作消耗巨大,对人力资源配置,资金投放都直接影响。另外,企业客户最关注的问题是产品质量和服务,企业间的竞争重点也就体现在这两方面,产品的优质程度主要取决于生产运作效率,所以说企业竞争的核心是生产运作管理。

三、优化企业的生产运作管理,增强企业竞争力

(一)产品创新产品创新对企业的目标实现具有推动作用,直接关系到顾客对产品的满意度,间接影响产品的市场推广。虽然顾客对产品的需求存在差异,但是在总体上是“和而不同”的,只有满足顾客需求,产品才具备市场发展前景[4]。产品设计创新和产品质量对产品发展有巨大的影响作用,也是其制造的关键因素,两者又是相互关联的,因为产品设计受欢迎的基础是产品质量优质。当然产品设计一定要结合实际情况要有现实可行性,如果产品设计的难度过大就会促使产品脱离生产制造,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外观设计直接反应的是产品外观与性能,好的设计可以将企业与竞争对手在外观上区分开,三星首席执行官对企业设计的理解是,设计也属于生产力,索尼、三星等都将设计作为企业的“第二核心技术”。产品创新的根本也是设计,设计被厂商看作摆脱同质的竞争,也是实施品牌策略的手段。据了解有些企业设计测算,在产生外观上投入1美元,预计可带来1500美元左右的收益,而且企业增加销售,都跟设计有关联。可以说在企业生产环节设计所占的比例为15%,还有优良的设计可以为企业生产降低成本,提高客户的接受率,属于变相的为产品增加了幅值,产品设计促进产品成长,企业在此流程中会增加自身战略价值。苹果公司核心价值之一是设计,对于消费者来说,吸引人的产品形象,消费者自然愿意花费更多的钱去购买。当然产品用途也与其密不可分,产品设计也要考虑使用价值和使用后期影响,使产品避免后续返修与材料浪费现象出现。同时也减少了产品总量的生产周期,使产品更加快速的投放到市场中。还有,近年来消费市场越来越关注产品的升职价值与回收利用,设计者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考虑下产品材料的循环使用。

(二)注重技术流程注重技术流程可以保障企业生产更加的高效稳定,并且帮助企业把资源转化为产品与服务。生产技术流程对企业的影响是深远的,所以企业要重视起来。企业一般生产批量比较大,所以需要选择导向型流程,按照不同产品构造分批组织运作。运用专门设备结合现代信息化技术,提高产品高度标准化,这样大批量生产可以缩短产品的制作时间,企业的生产成本也会相应的减少,生产计划总体流程会更加简便。同时技术流程也要结合产品的实际情况,根据实际特点运作。

(三)优化企业的生产运作管理,增强企业竞争力生产运作活动对企业来讲是价值增值过程,实现产品价值增值就要向社会供给需求产品。那么生产的商品一定要具备使用价值,以满足客户的需求功效。生产运作管理作为企业运营管理中的关键部分,优质生产环节是企业生存发展的根本问题,维持生产涉及企业多个部门与环节的密切配合,需要产品创新支持,和科学合理的空间布局与技术支持,同时,改善生产运作管理,就必须根据生产管理的基本内容分析探究。还有企业生产管理,最基本的问题是生产运作计划,因为前期计划是组织、管理生产运作流程的重要依据,只有制定科学合理的生产运作计划,才能为企业管理者制定公司发展决策做数据支撑。另外,生产运作计划还能帮助企业进行市场行情预测,促使企业产品规划配置的更加合理。

四、结语

生产运作管理与企业竞争力相互关联不可分割,也是企业发展的根本源泉,只有重视生产运作管理,才能帮助企业占据同行业经济市场,本文探究的生产运作管理较为浅显,希望能对企业发展提供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1]柯清芳.论生产运作管理对企业竞争力的影响[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6,(7):83-85

[2]金碚.论企业竞争力的性质[J].中国工业经济,2001,(10):5-10

[3]王青,李清,陈禹六等.一种协同生产运作管理的方案与应用[J].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2006,12(8):1300-1307

[4]裴云龙,江旭,刘衡等.战略柔性、原始性创新与企业竞争力———组织合法性的调节作用[J].科学学研究,2013,31(3):446-455

生产运作管理范文第9篇

关键词:生产运作管理;企业竞争力;影响及作用

引言

进入全球化经济时代,企业技术日益革新,市场竞争环境更趋激烈,如何在动态复杂的市场环境下,保持变革企业的竞争优势,实现企业未来持续发展,已经成为企业管理层重视的焦点问题。由于企业是多层次资源和能源的综合体,那么企业的竞争构成要素也是多样性的。竞争的重点已经前移到生产运作管理中,关键步骤的设计和系统集成应用,带动了企业高速发展。本文以包含生产设计、运作、维护的生产运作管理入手,探讨其与企业竞争力的关联性。

一、构成企业竞争力的重要元素

企业的竞争力是整合的总体概念,具备“资源”“能力”两层面的基础内涵,同时意味竞争具备静态有效和动态持续性。企业竞争力要素重点集中在企业管理考察上,因为成功的企业离不开内部管理组织,比如管理者能力、企业内部机制、企业文化构建、企业生产运作都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管理首先可以发现企业发展的漏洞,其次,在未来发展上可以为管理者预见决策提供理论支撑。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手段离不开管理为其提供的决策能力,也离不开企业滋生的资源整合能力[1]。企业竞争力要素之间是层层递进、相互联系的,把这些因素复合在一起才是提升企业竞争力的关键步骤。随着社会发展,企业的外部生存环境在不断演变,只有及时调整产品结构,提升企业对外应对能力,不断的完善产品优化内在,并且积极的对待市场变化,才能使企业在产品资源配置上占据优势,从而促使企业拥有持续发展的动力和能力。因为企业推出制作时间短、质量对比高、使用社会需求的新产品,对应的就会占领大部分市场,所以说竞争要素选择对生产运作的综合竞争能力提升有重要实践意义。

二、企业竞争的核心是生产运作管理

生产运作管理的目标是以顾客需求为工作动力,以消灭库存为工作方向,促使企业最少投入成本实现最大化收益,对应的提升企业市场敏感反应速度。并且缩短了客户需求的反应周期,以快速方式短期内为企业增值[2]。简单来说就是生产要高效、运作要灵活、时间要缩短。当然这一过程要避免浪费现象,在生产运作管理中浪费所代表的概念以较深刻和广泛,包括返修浪费、库存浪费、制造浪费等。生产运作是企业最基本的生产活动,企业将人力、物力、资金投入在这一系列流程中,以制造客户需求的产品,给客户提供需求服务。

在企业项目的生产运作生命周期中,不可避免的涉及产品更新、设施更新、产品变化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需要不断的调整和布置产品运作,以增强企业的总体竞争力[3]。目前,一些企业把生产运作管理当作常规理性流程,实际上,企业的发展战略实现载体就是生产运作,而且企业产品的自身特色要纳入产品生产过程,企业才能发挥产品竞争优势。因此,可以明确生产运作是企业后背力量的汇聚源泉,因为企业的生产活动是为其创作经济效益的关键环节。企业生产活动涉及的层面广泛,多是成本支出流程,但是生产运作一直是为企业营造经济价值的。而且资源的合理利用,才能使生产成本得到控制,生产效率提高,才能为企业在市场上争取更多的竞争空间。同时,生产运作消耗巨大,对人力资源配置,资金投放都直接影响。另外,企业客户最关注的问题是产品质量和服务,企业间的竞争重点也就体现在这两方面,产品的优质程度主要取决于生产运作效率,所以说企业竞争的核心是生产运作管理。

三、优化企业的生产运作管理,增强企业竞争力

(一)产品创新

产品创新对企业的目标实现具有推动作用,直接关系到顾客对产品的满意度,间接影响产品的市场推广。虽然顾客对产品的需求存在差异,但是在总体上是“和而不同”的,只有满足顾客需求,产品才具备市场发展前景[4]。产品设计创新和产品质量对产品发展有巨大的影响作用,也是其制造的关键因素,两者又是相互关联的,因为产品设计受欢迎的基础是产品质量优质。当然产品设计一定要结合实际情况要有现实可行性,如果产品设计的难度过大就会促使产品脱离生产制造,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外观设计直接反应的是产品外观与性能,好的设计可以将企业与竞争对手在外观上区分开,三星首席执行官对企业设计的理解是,设计也属于生产力,索尼、三星等都将设计作为企业的“第二核心技术”。产品创新的根本也是设计,设计被厂商看作摆脱同质的竞争,也是实施品牌策略的手段。据了解有些企业设计测算,在产生外观上投入1美元,预计可带来1500美元左右的收益,而且企业增加销售,都跟设计有关联。可以说在企业生产环节设计所占的比例为15%,还有优良的设计可以为企业生产降低成本,提高客户的接受率,属于变相的为产品增加了幅值,产品设计促进产品成长,企业在此流程中会增加自身战略价值。苹果公司核心价值之一是设计,对于消费者来说,吸引人的产品形象,消费者自然愿意花费更多的钱去购买。当然产品用途也与其密不可分,产品设计也要考虑使用价值和使用后期影响,使产品避免后续返修与材料浪费现象出现。同时也减少了产品总量的生产周期,使产品更加快速的投放到市场中。还有,近年来消费市场越来越关注产品的升职价值与回收利用,设计者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考虑下产品材料的循环使用。

(二)注重技术流程

注重技术流程可以保障企业生产更加的高效稳定,并且帮助企业把资源转化为产品与服务。生产技术流程对企业的影响是深远的,所以企业要重视起来。企业一般生产批量比较大,所以需要选择导向型流程,按照不同产品构造分批组织运作。运用专门设备结合现代信息化技术,提高产品高度标准化,这样大批量生产可以缩短产品的制作时间,企业的生产成本也会相应的减少,生产计划总体流程会更加简便。同时技术流程也要结合产品的实际情况,根据实际特点运作。

(三)优化企业的生产运作管理,增强企业竞争力

生产运作活动对企业来讲是价值增值过程,实现产品价值增值就要向社会供给需求产品。那么生产的商品一定要具备使用价值,以满足客户的需求功效。生产运作管理作为企业运营管理中的关键部分,优质生产环节是企业生存发展的根本问题,维持生产涉及企业多个部门与环节的密切配合,需要产品创新支持,和科学合理的空间布局与技术支持,同时,改善生产运作管理,就必须根据生产管理的基本内容分析探究。还有企业生产管理,最基本的问题是生产运作计划,因为前期计划是组织、管理生产运作流程的重要依据,只有制定科学合理的生产运作计划,才能为企业管理者制定公司发展决策做数据支撑。另外,生产运作计划还能帮助企业进行市场行情预测,促使企业产品规划配置的更加合理。

结语

生产运作管理与企业竞争力相互关联不可分割,也是企业发展的根本源泉,只有重视生产运作管理,才能帮助企业占据同行业经济市场,本文探究的生产运作管理较为浅显,希望能对企业发展提供借鉴作用。(作者单位:贵州财经大学MBA教育中心)

参考文献:

[1] 柯清芳.论生产运作管理对企业竞争力的影响[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6,(7):83-85

[2] 金碚.论企业竞争力的性质[J].中国工业经济,2001,(10):5-10

[3] 王青,李清,陈禹六等.一种协同生产运作管理的方案与应用[J].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2006,12(8):1300-1307

生产运作管理范文第10篇

关键词:生产运作管理者;技能;能力培养

1、引言

从现代制造业发展趋势看,企业与外部环境的关系日益明显,企业对运作战略、竞争战略、生产运作规划等方面的技能要求越来越高。

生产运作管理是组织创造价值的主要环节,是组织竞争力的源泉。生产运作管理所追逐的目标是:高效、灵活、准时、清洁地生产合格产品或提供满意服务。因此,生产运作管理者在企业中扮演了一个至关重要的角色。

生产运作管理者运用了企业绝大部分资金来组织生产运作活动,他们活动的效果决定了企业效益的好坏,因此生产运作管理者对企业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对生产运作管理者的研究就很有必要。

2、文献综述

1955年罗伯特・卡茨在美国哈佛商业评论发表了《高效管理者的三大技能》一文,为管理者技能的研究奠定了基础。温习章《现代管理者应具备的能力及其培养》通过对国内企业在管理者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分析,阐明了他认为现代管理者应具备的技能,分析了当前现代管理者能力培养的现状,最终对管理者能力培养问题提出了相应的策略与建议。2008年冯根尧发表了《从制造业信息化看现代生产运作管理人才的培养》一文,通过分析制造业信息化对企业生产运作活动带来的变革,提出了信息化环境下生产运作管理人员应当具备的能力与知识结构,探讨了现代生产运作管理人才培养的创新思路。2012年许超的《基于时间相关性的危机管理研究》一文,对于如何解决时间短暂性这一危机管理的切入点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分别从改变人的主观认知和有效利用时间两个方面对危机管理问题提出系统性的分析思路和解决问题框架。

上述文章多是对管理者进行研究,范围比较宽,对具体部门的管理者应具备的技能研究不够详细。生产运作管理者是管理者中的一部分,他应该具备管理者所必备的技能,但是又由于其专业技能的限制,而有别于一般的管理者。因此,本文对生产运作管理者所需的技能及其培养进行研究。

3、理论分析

3.1有效管理者的三种基本技能

20世纪50年代,美国企业界掀起了一场寻找“理想经 理人”的热潮。罗伯特卡茨认为,许多企业如此强烈地执着于寻找类型化的经理人,以至于它们只盯住某些特定的性格特质或素质,反而忽视了真正应当关心的问题――这个人究竟能做成什么事情。因此,他提出了管理的“技能”说。

有效管理者的应具备三种基本技能。首先是技术技能,即管理者对某项特定活动的理解程度和熟练程度,主要是如何“处事”。其次是人际技能,即管理者作为团队的一员,高效的开展工作,以及促使大家团结协作的能力,主要是怎样“待人”。第三是概念技能,即管理者以整体视角看待企业的能力,即把企业视作一个整体的全局把握能力。

3.2生产运作管理者的分类及学习内容

正如将管理者分为基层管理者、中层管理者、高层管理者一样,生产运作管理者也被分为不同的层次,并且不同层次的生产运作管理者所需学习的内容也有分别。

对于生产现场控制的管理者应以生产过程分析为基础,加强创新研究和开发设计、工艺管理和加工制造、过程协同和质量控制等关键环节的学习。对于生产资源配置的管理者,应以成本分析为基础,加强对外部协作,内部计划及时响应等关键环节的学习。

对于生产运作决策者应对以信息管理为基础,加强产品市场和客户关系,人力资源与资本运作,发展战略和风险管理等关键环节的学习。

3.3危机管理

危机管理具有时间短暂性、不确定性和价值威胁性等特征。危机管理的管理难度大,管理时间短,如果在发生危机时没有进行及时有效的危机管理,那么,对于企业的打击将是十分严重甚至是毁灭性的。危机管理也是生产运作管理者需要面对的一个挑战。

对于危机管理而言,管理者一般有两种思路。第一种是:建立危机预警机制,通过预警机制提前预知公共危机,从而在危机发生之前就全面展开管理活动,针对危机问题进行决策、计划、积极进行资源准备。第二种是:缩短管理活动所需的时间,提高时间的利用效率,采用模式化管理。

4、建议

4.1生产运作管理者所应具备的技能

通过以上的研究,本文认为,一个卓有成效的生产运作管理者应具备以下五种技能。

①专业技术技能。生产运作管理者对技术的深入掌握,会使得其在质量 管理、生产管理、库存管理中更加得心应手。此外,针对目前不断升级的信息化浪潮,掌握企业的信息化手段与技术也是必不可少的。

②创新技能。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对于生产运作管理者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开阔的视野与发散性思维,能够更好地服务于生产 运作管理者在运作战略、运作规划等方面的工作,从而给企业带来价值的提升。

③人际技能。生产运作管理者要组织工人和技术人员进行生产活动,他们必须具备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要善于与他人合作共事,调动他人的工作积极性,协调众人的活动。要有良好的合作精神,使企业充分利用资源,获得更好地收益。

④学习技能。制造业生产运作活动包括新产品研发或已有产品的更新,降低成本和提高性能,工艺流程的改进和革新等等。实现信息环境下这些活动的网络化、数字化、电动化、智能化,就需要对计算机控制,软件工程,工业工程,管理工程等有不断深入的学习与应用。这就要求生产运作管理者有较好的学习能力。

⑤危机管理技能。在生产运作管理的过程中,难免有突发事件的出现。要求领导者立刻做出正确反应并及时控制局势,否则会扩大突发危机的范围,甚至可能失去对全局的控制。在处理突发事件时,领导者固然要有冒险精神,但也要倾向于选择稳妥的阶段性控制的决策方案,以控制事态的发展。要有循序渐进,准确预测事态发展的能力。因此危机管理技能对于生产运作管理者而言是一项非常难但是又必不可少的技能。

4.2能力的培养

对管理者能力的要求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那么,对管理者能力的培养也成为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培训提高他们在实际工作中系统地分析问题、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管理能力。主要的培养方法有以下几种:

①讲授法。由专人对参加受训的人员讲课,其优点是时间集中,讲课不受干扰,传授知识较系统也较多。

②讨论法。业务讨论会有组织选派有关管理人员参加,每次研讨会可定一个专题作为主要内容。对参加培训得人员提出共同的问题,让他们进行讨论,最后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案。

③案例研究法。把经营管理成功或失败的例子摆在参加培训的人员面前,让他们进行分析,然后找出原因以及对策,或将一个有待加强管理的例子拿出来,让受训人找出对策。(作者单位: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参考文献:

[1] 罗伯特・卡茨 . 高效管理者的三大技能〔J〕. 哈佛商业评论

[2] 温习章 . 现代管理者应具备的能力及其培养〔J〕.管理科学

[3] 冯根尧 . 从制造业信息化看现代生产运作管理人才的培养〔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8(12):72―75

[4] 许超 . 基于时间相关性的危机管理研究〔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12(01):67―72

[5] 拖尼布洛克特 . 管理理论与原则〔M〕. 四川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2.

上一篇:汽车配件管理范文 下一篇:公司战略管理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