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设备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06 01:28:56

生产设备论文

生产设备论文范文第1篇

1.1设备管理观念薄弱当前多种煤矿企业的设备管理观念还十分薄弱,仅仅处于凭借经验进行管理阶段,也不具备科学设备管理的制度和体系,而且在设备管理中也存在众多干扰因素。相关设备管理部门的管理层安全意识落后,管理制度欠缺,机电设备管理人员工作态度敷衍。为了追求高效益设备长期运行得不到维护修养,十分容易引发设备安全事故。

1.2设备管理体制不够完善煤矿企业生产运营中管理层大多数只关注煤炭的产量和产生的经济效益,完全忽视了煤炭开采中机电设备的工作管理状况,这也是导致设备管理体制不完善的根本原因[3]。机电管理部门是企业的重要安全部门,其主要工作责任就是对设备进行使用维护和管理。但是目前大多数机电管理部门往往形同虚设,只是将工作核心放置于生产任务,没有对机电设备进行安全监督检查和管理。另外,煤矿企业内部没有设立机电设备专业化管理队伍对设备进行定期的维修检查,长此以往设备的异常情况得不到解决,容易引发大范围的设备故障,导致开采工作无法顺利开展。

1.3缺乏专业的技术人才煤矿企业的从业环境艰苦,企业内部缺乏有效的激励制度因此难以留下高素质的技术人才。而当前在煤矿从事一线开采的工作人员大都没有经过专业的训练,设备使用技能和专业知识极其缺乏,而且安全意识低下。缺乏经验的从业人员往往因为操作不当导致煤矿安全事故频发。人才流失严重,设备使用人员素质有待提高的现状严重阻碍了煤矿生产顺利运行。

2煤矿生产中机电设备管理的措施

2.1提高机电设备管理观念煤矿企业管理层要意识到煤矿开采过程中机电设备管理的重要性,从设备使用的环节入手进行严格的控制监督。(1)关注机电设备的安全环节,保证设备的安装质量,这是保证机电设备正常投入运行的基本前提;(2)选择适合矿井的机电设备是保证设备正常安全运行的关键,不能一味地追求设备的低成本,无视矿井的实际情况;(3)在设备运行的过程中机电设备管理部门要进行定期的跟踪监督,当设备出现异常时保证能够第一时间处理;(4)通过信息化技术掌握设备运行的各项数据,设计好的维修计划,制定完善的检测维修流程,并且详细的记录相应数据;(5)对于原先使用不合理的机电设备要进行淘汰和改造,对于存在安全隐患的设备要及时维修处理,提高设备使用的按去哪性能。

2.2完善机电设备管理体制完善机电设备管理部门的体制,建立机电设备的管理制度。认真执行机电设备的管理与维护制度,规范员工使用设备的安全行为。根据实际情况来对设备的操作、维护、检修等进行详细的制度规范,让机电设备使用的每一个环节都有章可循。转换机电设备管理部门的工作重点,将煤矿开采的工作重心向安全生产转移,赋予其适当的安全管理权力,建立绩效激烈制度,提高设备管理技术人员的工作激情[4]。由于机电设备每天都会完成高负荷的工作运转,工作强度相对较大,因此需要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测和故障诊断。机电设备的检修不单单是未来降低机电设备的故障率,更为重要的是要延长设备的使用期限,降低煤矿开采的投入成本,进而提高经济效益。

2.3提高设备使用人员素质煤矿开采人员的综合素质是保证煤矿开采安全的重要环节,因此煤矿企业应该定期组织一线员工进行机电设备管理和操作的培训,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和专业技能水平。在适当的实际组织安全事故演练,加强员工的实战反映能力和处理能力。另外,加大对员工安全意识的培训,开展思想教育座谈会,让员工意识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

3结束语

煤矿生产中的机电设备管理对于保证煤矿开采的安全进行有着不可或缺的重大意义。完善机电设备管理现状必须从小事做起,定期检测设备的使用状态,出现异常及时处理维护,以便最大程度地避免安全事故的出现。提高机电设备管理意识,构建完善的设备管理维护制度,提高设备使用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定期组织企业安全意识讲座和设备使用技能讲座,全面提高设备操作人员的综合素质,从而全方位的对煤矿生产中的机电设备进行管理,保证煤矿开采的安全进行。

生产设备论文范文第2篇

任何生产过程中,设备的质量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强化机电设备质量是煤矿机电设备管理中的重要一项,是实现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元素。因此,必须严格把控机电设备的质量,制定标准的考察规格,才能使煤矿机电管理长久的发展。而煤矿机电设备是需要积极维护的,应及时检查设备中出现的问题,并及时解决,达到质量标准。在规范标准中,需提高管理人员及领导的认真度,使他们认识到煤矿机电设备管理的重要性。使用相互监督的方式来提高操作人员的责任感,保证在机电设备的使用上实现全程标准化运作。

2合理分配任务

强化管理流程,设置人员配备。在机电设备的管理中应按照几个方面进行人员配备,按照设备、类型、系统分类进行分配,划分所属的责任范围。将工作落实到个人,使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责任任务,严格把控机电设备的正常运行。

3煤矿机电设备管理在安全生产中的作用

3.1定期检查

煤矿机电设备管理保障了煤矿的安全生产,煤矿企业的特点比较明显,在生产工程中密集型较强。基于中国煤矿产业的现状,煤矿机电设备的使用情况十分令人堪忧。一些老旧的设备仍然在煤矿生产中使用,不但没有及时更换设备,还没有进行定期的设备检修。煤矿产业多属于体力劳动,基于人们对产煤量需求的不断增加,煤矿企业经常出现设备管理人员及工作人员加班的现象,透支体力的劳动会严重影响生产的安全性。强化煤矿机电设备管理,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使煤矿生产安全得到了有效的提高。近年来,我国煤矿产业逐渐增加,发生矿难的频率也不断加大,其中绝大多数的矿难都是因为对煤矿机电设备的检查不够严格,没有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标准的检查,并且检测不及时,检测时方法不规范所导致的。而完善煤矿机电设备管理体制可以明显地降低矿难的发生率,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系数,做到安全生产。

3.2完善管理制度,加强安全生产

完善规章制度,实现对机电设备进行实时的管理。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更新,对煤矿机电设备管理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保障了设备管理的水平,动态化管理不再是定义。根据现代化建设的需求来设置系统的管理模式,将信息技术有效地运用到煤矿机电设备管理技术中,时刻监控每个工作人员及设备的情况,做到以人为本的安全生产理念。建立合理的规章制度,将工作按照种类划分,管理上实行相互监督的方式,并进行定期的考核。特别是机电设备的操作技术人员,要经过严格的考核才可以上岗,这样才能加强管理制度,提高设备高效的运行,创造出更大的效益。

3.3提高安全意识

在煤矿机电设备的管理中,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在生产过程中不仅要提高安全生产意识,还要提高设备检测技能、安全评价能力以及发生事故的处理能力。降低事故发生率,有效提高生产效率,将要发生的事故解决掉,将已发生的事故危害降到最低,逐渐走向零事故生产。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在煤矿机电设备管理上也是至关重要的,增强员工的安全意识,不但可以在机电设备管理上促进设备运行标准化,还能使员工意识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在提高安全意识的同时促使管理制度更加完善。

4结语

煤矿机电管理中设备管理是其中重要的环节,在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机电设备管理贯穿于生产中的任何环节,所以煤矿机电设备的管理工作尤其重要。完善设备管理水平,强化管理理念,建立系统性的规章制度,来保障生产过程中机电设备正常使用,保证工人的人身安全,实现安全生产的目标,为煤矿产业的发展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

生产设备论文范文第3篇

Abstract: There are problems in mortar production enterprises in China, such as pollution of dust, low production efficiency and unreasonable facility arranging, which will lead to not only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intersect with waste of resources, but also loss of corporate interests. This thesis mainly studies the mortar enterprises in view of the above problems. Taking a building materials company in Tianjin as the background, by field research and survey, combined with the information obtained by some reference materials, we utiliz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HP) to reselect the production equipment in the enterprise after the analysis of the status quo of this enterprises, and finally we formulate a runnable scheme which has high productivity and it is an environmental protective production system of new modern mortar production enterprise.

关键词: 砂浆企业;环保;生产效率;优化

Key words: mortar enterprises;environmental protection;production efficiency;optimization

中D分类号:F27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7)18-0246-02

0 引言

目前,在现代工业发展的趋势下,建材公司迅速发展,应多方面需求,砂浆需求量日益增加,由于企业生产设备多是传统式设备,缺乏更新,导致生产效率低,在强力满足生产需求的同时,环境污染也不断加剧,这也是国内多数建材生产企业的痛病[1]。近年来,虽然国内的砂浆设备研究不断进行,但其生产能力和效率与国外相应产品相比,仍要逊色不少,主要问题在于设备选型不当、自动化程度低,才导致生产效率低下[2]。综合国内大多数砂浆生产企业基本情况,生产者在追求低成本、高效率的同时,忽略存在问题的根本原因,本论文从设备选型对该建材企业进行研究[3]。

1 设备选型方法

1.1 层次分析法

AHP(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层次分析法是美国运筹学家T.L教授提出的一种实用的多方案或多目标的决策方法,是一种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决策分析方法[4]。常被运用于多目标、多准则、多要素、多层次的非结构化的复杂决策问题,特别是战略决策问题,具有十分广泛的实用性。

1.2 AHP分析步骤

①建立层次结构模型。将决策的目标、考虑的因素和决策对象按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分为最高层、中间层和最低层,绘出层次结构图。

②构造判断矩阵。在确定各层次各因素之间的权重时,如果只是定性的结果,则常常不容易被别人接受,因而Santy等人提出一致矩阵法,即:不把所有因素放在一起比较,而是两两相互比较。对比时采用相对尺度,以提高准确度。

③层次单排序。层次单排序是指,对于上一层某因素而言,本层次各因素的重要性的排序。

④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检验。一致性是指判断思维的逻辑一致性。如当甲比丙是强烈重要,而乙比丙是稍微重要时,显然甲一定比乙重要。

⑤层次总排序。确定某层所有因素对于总目标相对重要性的排序权值过程,称为层次总排序。

2 企业生产现状分析及改善

2.1 现状分析

通过与该建材有限公司沟通并对其实地考察,发现该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存在严重的水泥粉尘问题,不仅影响工人正常工作,造成资源浪费,也是造成雾霾天气的有力推手。

特种砂浆从生产到包装的每一个环节都有大量粉尘飘散在车间中。粉尘的收集方法有很多种,按粉尘的控制机理可以分为:重力除尘,惯性除尘,离心除尘,水除尘,过滤除尘及电除尘[5]。目前常用的除尘设备有沉降室、旋风筒、袋式除尘器以及电除尘器等,详见表1。

不同的除尘设备有不同的适用条件和运营成本,因而在进行除尘技术选择时,必须进行技术经济综合评价方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因此,对于该企业来说,粉尘问题解决方案需要重点解决除尘设备选择、改进和设备维护两个问题[6]。

2.2 粉尘问题解决方案

2.2.1 环评因素的确定

根据该建材企业的主要生产设备及其工作性能,确定各个设备的环评指标有:噪声、振动、粉尘、废水。

2.2.2 生产设备选型

由于生产特种砂浆主要在配料、搅拌和包装过程有大量的水泥粉尘飘散在车间中,所以针对上述三个过程进行设备选型。

①提升机的选择。根据设备介绍,对4种设备按照参数进行分析[7],建立层次结构模型,如图1所示。

运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可得,四种设备的结果均满足一致性检验,得到四种设备的权重如下: NE:0.253 HL:0.113 TD:0.261 SC:0.373

则设备选型顺序为:SC系列垂直振动提升机>TD型带式斗式提升机= NE系列板链斗式提升机> HL系列环链斗式提升机

②搅拌机的选择。根据设备的不同类型,分别筛选出以下型号,并各选择一种处理能力、能耗等方面都相近的型号运用层次分析法进行比较,层次结构模型如图2所示。

计算可知,四种设备的结果均满足一致性检验,得到四种设备的权重如下:SB-15型:0.255;无重力型:0.184;车间式:0.387;吨包型:0.174。

则设备选型顺序为:车间式>SB-15型>无重力型>吨包型

③包装机的选择。根据设备的不同类型,分别筛选出以下型号,并各选择一种处理能力、能耗等方面都相近的型号运用层次分析法进行比较,层次结构模型如图3所示。

经计算可得,四种设备的结果均满足一致性检验,得到四种设备的权重如下:敞口机:0.429;敞口称:0.429;SB-2式:0.143。

则设备选型顺序为:敞口定量包装机设备=敞口包装秤>SB-2开口式包装机。

3 改善优化效果评价

通过实施改善方案,发现在生产运营过程中,生产厂房内粉尘大幅度减少,工人反应良好,生产效率提高。在生产停息时间,建立设备维护体系,保障该企业有序管理、高效运行。生产效果的改变,说明按照环评标准对生产设备全面、系统的选型的方式,对环保生产和提高生产效率具有有效的作用。

4 总结

本论文从功能性、环评标准和成本三个方面对生产设备进行选型,在打破传统设备生产的同时,力争创新,大胆尝试引进新型设备,自行组装连接,达到生产功能要求,提高生产自动化水平,不仅注重经济上可行,还关注环境保护。

经过长期的分析与研究,论文改善内容在该建材企业得到实施,并且取得了非常显著的优化效果,从结果来看,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在将来全国砂浆生产企业发展中,可以起到方向指导性作用。综合考虑了环境保护、资源节约和生产效率等问题,力争创造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现代化高效率的砂浆生产企业[8]。

参考文献:

[1]赵自勤,胡国平.干粉料与建筑砂浆商品化优势[J].江西建材,2001(2).

[2]姜涵.重庆市商品砂浆发展对策及其应用技术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2008.

[3]武美燕.我国预拌砂浆行业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J].混凝土世界,2009(2):32-35.

[4]胡文亮.多目标决策在企业设备选型中的应用[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7,2:41-44.

[5]陈娟.建材生产厂房粉尘治理研究[D].湖南:湖南工业大学,2014.

[6]赵斌.水泥厂粉尘防治技术及评价[D].辽宁: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4.

[7]许翊鸣.斗式提升机的选型及主要参数确定[J].上海应用技术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4(3):202-205.

生产设备论文范文第4篇

【Abstract】Based on the output value and energy consumption data of 6 small scale enterprises in Shanghai in year 2007 to 2011, according to the greenhouse gas accounting method proposed by IPCC, the comprehensive energy consumption, carbon emissions, carbon emission intensity and energy consumption intensity of 6 small industrial enterprises were calculated.In this paper, the correlation analysis of the comprehensive energy consumption, the total carbon emissions and the output value of small scale enterprises are carried out. Taking the SK enterprises as an example, the influence of production equipment on the energy consumption intensity and carbon emission intensity is analyzed.

【关键词】上海市;小型重工企业;综合能耗;碳排放

【Keywords】Shanghai city; small heavy industry enterprise; comprehensive energy consumption; carbon emission

【中图分类号】F424;X19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1069(2017)03-0126-02

1 研究方法

1.1 企业背景

论文所涉及的6家企业位于上海市松江区。企业的规模按照国家统计局制定的《统计上大中小微型企业划分办法》,划分为小型企业。按照上海市y计局的《轻重工业划分办法》,被划分为重工业。按照产品类型又可把这6家企业分为金属加工机械制造业,包括RX企业、JX企业、WF企业,和输配电及控制设备制造业,包括KC企业、WX企业和SK企业。各企业的运营时间都在5年以上。

1.2 碳排放量的计算

论文只研究在企业生产、运输过程中与能源消耗相关性最为密切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其他,如氧化亚氮、甲烷等温室气体暂不计入本研究的范围。已知,电力消耗的碳排放因子为0.836 7tCO2/(MWh),汽油的平均低位发热量为43 070kJ/kg,汽油的二氧化碳排放因子缺省值为69300kg/TJ。论文用到的计算碳排放方法来源于 IPCC 国家温室气体计算导则。

1.3 能源统计和产值

经过调查研究发现,上述两种类型共计6家小型重工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的能耗主要是电力资源消耗,在产品运输过程中则主要是汽油消耗。为了便于分析和比较,论文将综合能耗作为能耗指标,即将实际消耗的各种能源折算为标煤。

2 结果

2.1 综合能耗及变化趋势

为了便于分析和比较,这里将6家小型重工企业分成金属加工机械制造企业和输配电及控制设备制造企业两类。根据1.3中提到的能源统计方法,计算得到两类小型重工企业各年的平均综合能耗和平均年产值,发现:金属加工机械制造企业和输配电及控制设备制造企业各年平均综合能耗都呈波动增长态势,但输配电及控制设备制造企业平均综合能耗的波动性更大。两类小型重工企业2007―2011年平均年产值的变化趋势和平均综合能耗的变化趋势有着极大的相似性[1]。说明综合能耗的变化特征与企业产值间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下文将对此进行具体研究。

2.2 能耗强度和变化趋势

能耗强度是指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的能源消耗量,是综合能耗值与GDP的比值。这里计算各类企业2007―2011年能耗强度的平均值,结果得到:两类小型企业相对应的全行业平均能耗强度,结果显示:2007―2011年间金属加工机械制造企业平均能耗强度呈逐年下降趋势,输配电及控制设备制造企业平均能耗强度呈波动下降趋势,且波动性较大。上海市金属加工机械制造全行业的平均能耗强度总体上高于输配电及控制设备制造全行业,但上海市金属加工机械制造全行业平均能耗强度8年来下降速度较快。

结论:本文调研的两类小型重工企业平均能耗强度的变化趋势与上海市相应类型全行业的变化趋势相一致,都呈波动下降态势。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将在3.2中进行详细讨论。

2.3 碳排放总量和变化趋势

根据1.2中提到的碳排放计算方法,计算得到两类小型重工企业各年平均碳排放总量,发现:2007―2011年间两类企业平均碳排放总量都呈波动增长态势,其中,输配电及控制设备制造企业的波动性较大,金属加工机械制造企业的波动性较小。2007年和2011年输配电及控制设备制造企业平均碳排放总量略低于金属加工机械制造企业,其他年份,输配电及控制设备制造企业平均碳排放总量均高于金属加工机械制造企业。

2.4 碳排放强度及变化趋势

碳排放强度是指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是二氧化碳排放量与GDP的比值。这里将企业的碳排放强度定义为企业的年二氧化碳排放量和年产值的比值。

2007-2011年间,论文的两类小型重工企业平均碳排放强度变化趋势与上海市相应类型全行业的变化趋势相一致,都呈波动下降态势。此外,本文的两类小型重工企业平均碳排放强度的对比特点与上海市两类相应类型全行业的对比特点基本一致,都是金属加工机械制造业高于输配电及控制设备制造业。

3 讨论

3.1 综合能耗、碳排放总量与产值间的相关性分析

通过2.1、2.3的分析对比可见,小型重工企业的综合能耗、碳排放总量与企业年产值间存在着某种相关关系,为了进一步考察三者之间的关系,这里运用EViews6.0软件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上海地区6家小型重工企业的综合能耗、碳排放总量与产值间都为正相关关系,即综合能耗和碳排放总量随着企业产值的增长而增加。再用两类小型重工企业的各类相关系数和全行业的相关系数进行对比。已知综合能耗和碳排放总量之g的相关系数接近于1,因此这里只描述企业产值与综合能耗间的关系。发现上海地区两类小型重工企业和相应企业全行业的综合能耗与企业总产值间的相关系数都为正值,说明不论是论文调研的两类小型重工企业还是相应类型的全行业,综合能耗与产值之间都为正相关关系,即综合能耗随着企业产值的增长而增加。

3.2 导致小型企业高能耗强度、高碳排放强度的主要因素分析

从2.2和2.4中可知,6家小型重工企业的碳排放强度和能耗强度都远高于上海市相应类型全行业的碳排放强度和能耗强度。这里主要从生产和运输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在生产方面:小型企业与大型企业间存在着明显的劳动生产率(包括管理水平、劳动力水平、技术水平等)和生产设备先进性的差异。

从劳动生产率上看,小型企业的管理者素质(包括企业家素质及管理团队素质)与大型企业有相当大的差距。论文6家小型企业管理者的受教育程度大都为高中及以下,且多采用亲情化、友情化、温情化管理模式,缺乏完善的制度管理体系。

从生产设备上看,生产设备状况是影响小型企业能耗强度和碳排放强度的主要因素。由于数控设备属于技术密集和资金密集型产品,而小型企业受资金、技术和管理等因素的制约,设备的数控化率往往比大型企业要低,生产设备较为落后。

在产品运输方面:论文6家小型企业主要是自主散装运输(企业自配汽车进行运送),而上海市大部分大中企业近几年来已经基本实现了产品的集装式运输。产品数量多时,运输次数增多,导致油耗增多;产品数量少时,为了使产品按期到达销售地,车辆往往未载满便发车,导致小型企业单位产值能耗增加、碳排放强度偏高,不利于小型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4 结论

①小型金属加工机械制造企业和小型输配电及控制设备制造企业各年平均综合能耗都呈波动增长态势。

②小型企业平均综合能耗和平均碳排放总量的变化特征与企业产值的变化特征高度相关。

③小型金属加工机械制造企业平均能耗强度和平均碳排放强度逐年下降。小型输配电及控制设备制造企业平均能耗强度和平均碳排放强度则呈波动下降趋势,且波动性较大。小型金属加工机械制造企业各年平均能耗强度和平均碳排放强度均高于小型输配电及控制设备制造企业。

④小型企业与大型企业间存在着明显的劳动生产率、生产设备先进性以及产品运输方式的显著差异,是导致小型企业高能耗强度、高碳排放强度的主要因素。

【参考文献】

生产设备论文范文第5篇

论文键词:职业教育;办学模式;创新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完善,职业教育如何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发挥更大的作用,成为职业教育工作者重要的研究课题。为此本文就如何开展职业教育,提出办学模式和教学模式创新的思路,即“1个目标、2个依靠、3级平台和3支队伍”。

一、明确一个目标

(一)懂得指挥工作人员进行生产

专业技术人员是基层部门的负责人,这些基层部门是完成生产任务的最基本部门或环节。因此,要是培训的人员具有能够完成指挥工作人员操作机械设备,完成生产等各种任务的指挥才能。

(二)善于现代化生产设备的操作

培训的专业技术人员是一些现代化生产设备或复杂生产设备中重要岗位的具体掌管人,要培养学生能够直接操作管理这些生产设备的技能。

(三)会进行生产设备第一线的维修与管理

培训人员到任职岗位要带领生产人员完成第一线生产设备的维修管理工作,使生产设备处于良好状态,因此,要培养学生掌握生产设备的维修与管理技术。

(四)能够进行不断的发展创新

培训人员要成为基层专业技术骨干,经过院校正规培训,既要具有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和较熟练的实践技能,也要有一定的发展创新的能力。

二、抓好两个依靠

职业教育办学,一要依靠企业,二要依靠综合专业院校。这是职业教育办学的两个个外部资源利用支点。

(一)依靠企业实际情况和岗位需要

组训方式的改革实现由“封闭独立办学、全程培养”向“开放联合办学、分段培养”转变。调整改革后,对学生培训采取院校与企业“2+1”、“1+1”组训方式,强化企业试用、使用、适用环节,最终达到培养人才使用,从而使人才培养走上由封闭到开效、由独立到联合、由全程到分段的轨道。

(二)依靠院校教育模式和办学目标

在培训目标上,实现由“通才”教育向“专才”教育转变;在教学内容上,实现由“系统性”、“稳定性”向“针对性”、“适时性”转变;在训练方法上,实现由“以相对固定的理论教学为主”向“以灵活多样的实践教学为主”转变。

三、搭建三级平台

(一)搭建工具平台

搭建工具平台,体现“够用”和“必需”的原则,加大计算机、网络等工具学科对学生进行“多能化”的实践技术培训。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的运用,加强了系统的交互性,使学习内容日趋广泛,学习方式呈现多样性,教师的教学更具个性,从而实现学习的多元化,便于学生自学,使学生部分脱离教师的讲解按自己的兴趣和基础来选择学习内容和方式,从原来被动学习转变为学习的主人,从而实现学习的主体化,既丰富了教学内容,也营造出教与学的愉悦气氛。

(二)搭建专业理论平台

搭建专业理论平台,突出“夯实”和“加宽”的原则,体现创新精神,加强学生专业基础理论学习的系统性。专业理论教学必须确立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新型教育观念,培养思维的科学性、积极性、独立性、灵活性、创造性原则,使其能力和个性得以充分发展、素质得到全面提高,真正地训练出一批基础理论扎实、专业技术过硬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的合格技术人才。

(三)搭建专业技术平台

搭建专业技能平台方面,突出“实用”和“娴熟”的原则,充分加强实践性教学场地、教学环境、教学环节的建设和运用,强化学生实践技能的应用和提高。我们培养人员强调要“重应用、强技能、练能力”,达到“专业型”要求;立足“实用性”,着眼前瞻性,突出针对性,体现娴熟性,使一批批“技指合一”的高素质技术人才成为企业操作、训练的骨干力量。

四、建设三支队伍

(一)建设“理论型”教师队伍

“理论型”教师,要是一支理论知识过硬、教学科研水平较高、具有创新能力的教师。一切有成就的教师所追求的不仅仅是传授知识,还有学术上的创造,教学上的创新,教学与研究相结合才真正体现教师职业的价值。努力扩大学者型、研究型、专家型的教师比例。督促激励教师掌握学科前沿最新动态,分析研究最新成果,并将这些成果运用到教学之中。

(二)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

“双师型”教师,要既有专业基础知识和教育理论素养,又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较强的专业技能,具有教师和技师的双重知识结构,双重专业技术资格的教师。职业院校办学应重点培养教师具备下列能力和素质:具备专业知识,并具备将专业知识传递给学生的能力;掌握专业技术,并能分解、再现给学生,指导学生进行技术操作及对学生操作情况进行的评价和提出改进建议;会使用生产设备并教授学生了解生产设备的性能、特点、使用方法,教会学生独立使用生产设备;能进行生产改进创新并能指导学生对生产设备进行改进创新。

(三)建设“技能型”教师队伍

生产设备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电厂安全生产;远程监控;自动控制;远程监控

中图分类号:TM7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09)19-0033-02

随着计算机技术、控制技术、通信技术、网络技术等的快速发展,逐渐形成了工业控制的数字化、智能化与网络化,使计算机控制系统逐步从集散控制系统(Distributed Control System,DCS)走向以现场总线为基础的分布式现场总线控制系统(Fieldbus Control System,FCS)。FCS是集当今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技术和自动控制技术为一体的当代最先进的数字化网络计算机控制技术,是一种全分散、全数字、全开放的控制系统,是自动控制技术发展的焦点和热点,被誉为工业自动化领域具有革命性的新技术。

目前全国很多电厂都在实施生产系统的远程自动化控制改造,采用FCS技术构建环绕全电厂的安全生产远程监控系统是必然趋势,因此,本论文将主要针对电厂内安全生产远程监控系统的构建进行分析,以期和同行共同讨论。

一、基于CSS架构的远程监控系统设计

(一)系统的架构模式选择

按照系统终端情况的不同,可将该数据采集监控系统的开发模式总的分为B/S(浏览器/服务器)和C/S(客户端/服务器)两种结构模式。B/S结构的系统以服务器为核心,程序处理和数据存储基本上都在服务器端完成,用户使用IE浏览器就可以进行事务处理。C/S结构的系统以服务器作为数据处理和存储平台,用户在终端安装特定的程序来进行事务处理,然后再将数据传递到服务器端。

结合上述分析,本论文采用C/S/S模式结构。C/S/S模式也叫客户/应用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结构Client/Application Server/Database Server(C/S/S)模式,是从C/S模式发展而来的。这种模式中的三层架构“分工”明确。客户端负责程序的应用和数据的读取、分析等前台操作,应用服务器存放并运行信息系统的业务逻辑,数据库服务器存放并管理信息系统的数据。由于在客户端和数据库服务器之间使用了应用服务器来处理业务逻辑,大大减轻了数据库服务器的压力,极大地提高了系统的并发处理能力;另外,由于用户的请求是发向应用服务器而不是数据库服务器,使得数据的安全性大大提高,数据库服务器的主要职责由应付客户端的数据请求,也为了实现数据的网络共享,故这种结构非常适合实时响应性、安全性、数据吞吐率等性能要求较高的系统,同时它也继承了C/S结构的优点,目前这种方式是最可靠、最能完美体现电厂大范围内的远程监控系统的控制特点及要求。

(二)系统层次结构设计

1.上位机系统层次分析。电厂安全生产远程监控系统采用三层C/S/S体系结构,使得用户只需要通过客户端即可轻松完成和实现丰富的信息管理等多种功能,整个上位机系统由客户端应用程序、应用程序服务器和数据库服务器三个层次构成,其中客户端应用程序主要完成对电厂远程监控系统的信息管理及控制等操作;应用程序服务器主要集成对全电厂安全生产管理系统的控制、管理程序;数据库服务器主要是用于存储电厂安全监控系统的生产、监测监控数据,以备查用。

2.下位机系统层次分析。既然要实现全电厂安全生产的远程监控,就必须要借助网络层实现对底层电厂生产设备、生产过程的远程监测监控,如对锅炉设备、水轮发电机组等生产设备的远程监测及监控,因此对于下位机系统的层次构成,主要是由传感采集设备(即传感器)完成对生产设备的特征数据的采集,通过数据采集卡加载网络通信模块完成数据的网络远程传输,传输到上位机系统的数据库服务器,并由用户通过客户端应用程序,通过调用应用程序服务器中的远程管理控制程序,实现对底层设备的远程监测与监控。

3.网络传输层分析。根据电厂生产设备分布式的特点,以及对电厂生产过程远程监控的要求,本论文采用现场总线技术,同时借鉴工业以太网的统一通信协议的特点,对面向全电厂布置的分布式安全生产系统实施远程监控。远程通信网络布置要合理,这是在网络传输层布置时必须遵守的。

(三)远程监控系统的控制实现方式

电厂的远程控制系统的控制方式采用远程控制与现场手动控制相结合的方式。首先要实现相关生产设备及生产过程的远程控制功能,这主要依赖于对底层设备的控制数据的组态而实现,通过上位机的客户端程序,实现对电厂安全生产的远程控制功能;其次,是要在相应的生产设备或生产过程现场配备手动控制开关,以满足不同的优先级控制需求,也有利于对相关生产设备的现场检修、维护和系统改造升级等。

二、电厂安全生产远程监控系统的实现

(一) 远程视频监视系统设计

1.视频信号传输方式。工业电视系统的信号传输有两种方式:电缆传输和光纤网络传输。这里选定光纤作为电厂远程视频监控系统的传输介质,结合目前现场总线发展的新技术,依靠最先进的工业以太网通信技术实现电视监控系统的联网传输。

2.系统设计。电厂生产远程视频监控系统主要由前端摄像设备、视频控制设备、光纤数据传输设备和视频输出设备等部分组成。(1)前端摄像设备。前端摄像设备即为安装在社区内的各个布点场所的摄像机。地面使用的摄像机由于监控范围较大,大部分使用的是云台摄像机,云台是一个能进行水平和垂直两个方面运动的装置,安装于其上的摄像头能够实现水平350°,垂直90°全方位摄像,因此选用彩色全方位摄像仪。(2)视频控制设备。视频控制设备是监控系统的心脏,可以分前向设备与后向设备,前向设备主要包括视频服务器,主要功能是实现视频信号的联网;后向设备主要由光发射机、光接收机、视频分配器、视频矩阵控制切换系统、处理器、云台控制器等组成,一般安装在总调度室,完成视频图像的接收与处理,遥控云台的全方位移动,调节镜头焦距的变化以及各种输出信号的控制。(3)光纤数据传输设备。数据传输设备主要采用光纤进行传输,同时需要为整个传输系统配备交换机及流媒体服务器等设备,实现视频信号的全数字化传输。采用光纤的最大优势就在于可以远距离而无失真的传输视频数据信号。(4)视频输出设备。视频输出设备主要包括监视器、DLP大屏幕和硬盘录像机,调度室的工作人员可以通过监视器、DLP大屏幕对控点进行24h监控,也可通过硬盘录像机将摄像机图像保存下来,为电厂安全生产提供必要的数据信息。

(二)远程数据传输通信协议设计

通信应用服务程序和监控终端间的通信方式是基于TCP/IP网络的Windows Socket通信,因为这种通信协议是目前现场总线中最为主流和应用最为广泛的通信协议之一,用来传送各种监控数据、信息和控制命令等,具体的通信协议如下:

帧组成字段的意义:

1.IP地址用来标识发送者的网络地址,用long表示。

2.类型表示通信类型,共分为2种,即:查询和应答,用byte表示,其中0x01表示查询,0x02表示应答。

3.时间指当前系统时间,表示帧发出时的本机系统时间,在中心服务器发向端局监控机的查询帧中用于校对监控机的系统时间,用time_t表示,即精确到秒级。

4.数据长度用来表示后跟数据的总长(字节,不包括长度本身及以前数据),用long表示。

5.数据是指具体的数据,其组成及解释随类型不同而变化。只要在需要实现远程监控的设备或机房内布置了采用该通信协议的现场总线,那么该生产设备或生产过程就可以被集成到全电厂安全生产监控系统的平台上,实现安全生产的远程监测与监控。

(三)远程监控系统的接口设计

接口是指通信服务器和底层的远程监控终端之间的通信接口。

通信服务器和监控终端之间的通信接口,采用基于TCP/IP网络的Windows Socket通信方式,包括以下部分:

1.系统对时:监控终端定时向通信服务器查询系统时间,把本机时间和通信服务器时间进行同步。

2.查询一个机房运行状态。

3.查询一个班组:当监控终端主机监控一个班组时,定时向通信服务器发查询本班组所有机房运行状态的命令。对获得的机房数据进行处理。

4.查询所有机房:当监控终端主机监控所有机房时,定时向通信服务器发查询所有机房运行状态的命令。对获得的机房数据进行处理。

5.查询通信状态:监控终端主机定时发送查询交换机当前通信是否正常的命令。

6.接收报警:监控终端主机接受通信服务器发送的报警信息并进行处理、显示。

三、结语

电厂是我国重要的电力能源输出基地,对于全国数千个电厂而言,实现生产过程的远程自动化控制,是提高我国工业生产自动化、智能化水平的重要要求,同时对于生产设备和生产过程的远程安全监控,也是不可缺少的。本论文对电厂安全生产远程监控系统进行了分析设计和讨论,给出了完整的远程控制方案和远程监控的实现手段,对于提高自动化水平和计算机自动控制在电厂安全生产远程监控系统中的应用具有一定的指导和推广意义。

参考文献

[1]刘桂芝.智能社区网络视频监控报警联动系统的设计[J].微计算机信息,2005,(28).

[2]倪海燕,马常旺,胡超.基于多线程技术的智能小区管理服务系统构建[J].宁波大学学报(理工版),2006,19(1).

[3]Lotus Domino.网络配置和规划[M].北京:义驰美迪技术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生产设备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自动化生产设备应用课程体系 工学结合

根据自动化生产设备应用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规格,专业指导委员会分析具体岗位对专业技能需求,确定岗位典型工作任务,对典型工作任务进行分析、整合,根据完成典型工作任务所需能力,构建以能力模块为单元的课程体系,教学部门在教学指导委员会的有效监控下实施教学。课程体系建设步骤如图1所示。

一、提炼岗位典型工作任务

针对陕西区域对专业技能人才的要求,通过深入企业一线进行深入调研,分析提炼典型的工作任务,总结了自动化生产设备应用专业典型工作岗位及任务。

(一)制图员

业务范围是完成机械零件图及装配图的绘制及简单机械结构的设计,绘制电气线路原理图,安装图,编制相应的技术文件,工作任务是机械零件图及装配图的绘制,机械结构设计,机械零件的测绘,电气原理图及安装图绘制,工程图纸的归档及管理。

(二)自动化生产设备生产现场操作人员

业务范围是应用自动化生产设备加工机械零件,工作任务是机械零件加工工艺图纸的分析,机械零件加工工艺编制,应用自动化生产设备加工零件,自动化生产设备加工程序编制。

(三)自动化生产设备和自动生产线安装,调试员

业务范围是自动化生产设备及自动生产线系统安装,调试,工作任务是自动化生产设备及自动生产线机械部分的安装及调试,自动化生产设备及自动生产线液压及气动部分的安装及调试,自动化生产设备及自动生产线电气控制部分的安装及调试,自动化生产设备及自动生产线整机调试,自动化生产设备及生产线技术文件的编制及管理。

(四)自动化生产设备及自动生产线系统维护及维修人员

业务范围是完成自动化生产设备及生产线的日常维护及故障排除,工作任务是自动化生产设备及生产线的日常保养及维护,自动化生产设备及生产线的故障分析及排除

二、以职业活动为导向构建课程体系

自动化生产设备应用专业依据“校企合作 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按照实践性、开放性、职业性原则,优化突出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培养的人才培养方案,校企合作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形成课程体系与专业人才岗位素质要求对接,课程标准与行业标准的衔接。具体思路是在国防职教集团平台下,选择行业具有覆盖性、代表性的企业进行调研分析,确定自动化生产设备应用专业的主要工作岗位,经机电专业指导委员会分析确定典型工作任务,通过对典型工作任务进行分解和描述后形成岗位职业能力,确定专业行动领域,根据专业行动领域按照“学院+企业”的双主体建设思路,确定自动化生产设备应用专业的学习领域,按学生的成长与认知规律对学习领域科学地序化,最终形成完整的课程体系。人才培养方案是以自动化生产设备专业职业核心能力培养为主线,构建工学结合、双证融合的课程体系。课程体系中将专业核心课程、支撑课程和其它素质教育内容整合优化成公共基础学习领域、专业一般学习领域、专业核心学习领域、专业拓展学习领域。

公共基础学习领域课程引入了原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职业核心能力培训测评标准》,专业核心学习领域、专业拓展学习领域课程引入了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三年不间断安排实践教育教学,根据高职教育职业性的特点,强化技能培养和职业素质教育,工学交替安排教学计划, 实践教学学时不少于总学时的40%, 按照三年不断线,分散与集中相结合的原则,科学安排实验,实训,实习三个环节,第一学年重点培养学生的基本操作技能,安排至少2 周以上的时间到企业实习,了解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以及从事该职业岗位 (群)所必备的知识技能;第二学年重点培养专业技能,安排至少 6 周时间进入企业顶岗实习或实践,较为熟练地掌握专业技能,进一步了解企业对人才的全面要求,第三学年重点培养综合技能,安排不少于十六周的顶岗实习,进一步学习企业的管理模式和运作模式,综合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技能就生产过程中的问题,在教师与兼职教师指导下,进行深入探究, 写出总结或论文,确保顶岗实习质量,各专业与合作企业行业根据人才培养规律和企业生产计划,详细安排三年综合实践教育教学内容,并以工作项目形式列出,确保校内外实训实习质量。

自动化生产设备专业课程体系的设计通过深入到西安地区企业开展调研活动,并根据企业岗位需求,岗位职业能力要求,充分利用企业资源,从学习情境入手,按照能力标准、确定新的课程体系改革方案,并与合作企业技术人员一起,完成涵盖课程目标、教学内容、知识与技能要求、教学进度、考核标准、教学效果等内容的专业学习领域建设,构建了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体现了培养目标,专业主干课程得到保证,课程和学时的设置科学合理,符合教育规律。

参考文献:

[1]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体系的探讨 郭佩琼 职教论坛 2006.6

[2]机电类专业模块化培养模式的探讨 吕英芳 职业技术教育 2005.27

生产设备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水电站建设设备管理现状问题措施

中图分类号:TV7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引言。

将水能转变为电能的机电设备称水电站动力设备。其在常规水电站和潮汐电站为水轮机和水轮发电机组成的水轮发电机组,及附属的调速器、油压装置、励磁设备等。抽水蓄能电站的动力设备为由水泵水轮机和水轮发电电动机组成的抽水蓄能机组及其附属的电气、机械设备。水电站的电气装置除水轮发电机及其附属设备外,还包括发电机电压配电设备、升压变压器、高压配电装置和监视、控制、测量、信号和保护性电气设备等。如何解决水电站建设施工中设备管理的问题也是当下相关部门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二.水电站设备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 管理方面的问题。

1.1投资的盲目性,导致管理重视程度不够。

一些水电站,尤其是水电站是由一些个体企业及私人老板投资而成,这些群体对水电开发知之甚少,属于盲目跟从型的投资。他们有时为了自身的经济效益,盲目地追求产值最大化,狠抓发电环节,忽视了设备管理。甚至,直至设备出现了严重的问题,影响电站的生产和发展时,才会考虑设备的管理问题。

1.2. 管理不正规,导致管理的混乱性。

电站本身规模就小,投资不是很大。而开发商的目的是效益最大化,有的投资方为了节约投资,工程建设中不按建设工程的管理程序进行。首先是没有认真对电站的前期工作进行落实,实行“三边工程”。其次是没有招投标过程,不管施工队伍有没有资质,也不请监理单位来进行监督管理施工。最后是参建单位无质量监督体系,工程质量低劣,不经验收和安全鉴定就投人运行。没有安全保障体系,安全管理失控,导致安全事故频发。

2. 技术方面的问题。

2.1. 水电站因为其规模小,电站人数也比较少,运行与检修人员没有严格的区分,有的甚至没有检修人员,技术力量严重薄弱,设备检修与维护不成系统。没有正确掌握设备操作技能与维护的技术性规范,特别是对改造后自动化程度比较高的设备,对其检修更是无从下手。

2.2  随着水电站设备的不断更新,各型号设备在技术设计理念的区别,同类设备可能在工作原理、结构性能、自动控制、运行要求上存在差异,但一部分工作人员由于掌握的图纸及其他技术资料不足,导致其对设备状况的了解够细致;对于投入运行的新设备,一些工作人员由于对自身要求不高,对新设备投运前的技术培训、调试运行状况及设备运行数据的了解、分析不够重视,对新设备的技术了解不够全面、细致和严谨,对新设备运行技术容易存在一些错误的习惯性思维。

三.水电站设备管理的措施。

1. 建立规章制度。

据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有关规程, 结合本公司的实际制定《安全生产管理奖惩制度》、《生产事故调查实施细则》、《运行生产管理制度》、《厂( 站) 用电及通讯中断事故处理办法》、《反事故措施计划》等,以适应生产经营管理的需要。同时还应建立运行分析制度, 即对运行中通过仪表指示、运行纪录、设备巡检和操作等反映的各种问题和现象进行分析, 及时找出产生各种问题和现象的原因、规律, 并采取相应措施及对策。

2. 加强技术监督与设备评级。

水电站的技术监督是运用各种科学试验方法, 对各种设备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检验和检测,了解掌握设备的技术状况及在运用中的变化规律,保证设备有良好的技术状况。水电站的技术监督包括仪表、绝缘、金属、化学等十大监督, 关键是对仪表、绝缘、金属三项的监督。金属监督是监督各种金属部件在运行中的性能变化, 特别是水轮机的气蚀和泥沙对转轮的破坏和磨损, 易磨部位的磨损情况等。设备评级在水电站的技术管理工作中也非常重要,设备评级为三类设备的改造和更新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3. 加强维护检修管理。

电站的维护及检修必须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切实做到“应修必修, 修必修好”,切忌“硬拼、硬撑”。在“质量第一、安全第一”的前提下,结合实际进行挖潜, 积极推行技术更新、技术改造工作, 逐步把恢复设备性能转变到改进设备性能上来, 延长检修周期, 缩短检修工期, 保证设备的检修质量。强化设备缺陷管理周汇报制度和缺陷处理制度,制订《设备缺陷管理制度》, 各电站每周汇报缺陷情况, 运行管理部门进行统计汇总后交安生部专责进行审查。

4. 优化调度提高效率。

水电站在运行中应正确处理发电用水与灌溉、防洪等的关系, 实行优化调度。一是及时准确了解上游各水文站的水文预报资料, 并根据上游调节库容下泄流量对来水量进行析, 作好日( 周、旬、月、年) 水情、负荷预测, 确定运行方式。二是合理利用电站有效库容, 尽可能提高上游水位运行。三是利用丰枯、峰谷电价政策, 尽量做到早晚高峰多发电, 提高综合电价水平。四是机组的组合运行方式应按效率高、耗水低优先的原则, 保证机组在高效区运行, 以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五是配合调度部门做好经济运行方案, 并要充分利用水资源, 最大限度地发挥电站发电效益。

5. 新建项目中的水电工程及防雷接地工程,在技术设计之前必须征求水电管理科的意见,施工中必须使用安全节能装置和节能计量仪表,工程竣工后应经水电管理科验收,验收合格并将竣工图纸、资料送交水电管理科备存后,方可接水接电。改、扩建水电工程及防雷(重复)接地工程、水电维修工程由水电管理科负责组织实施。

6. 主供水管上的阀门和消防栓由水电管理科和消防安全科专门管理,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批准不得无故开启

生产设备是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基本要素之一,是企业从事生产经营的重要工具和手段,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重要物质财富,也是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物质标志。生产设备无论从企业资产的占有率上,还是从管理工作的内容上,以及企业市场竞争能力的体现上,它都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和十分重要的位置。管好用好生产设备,提高设备管理水平对促进企业进步与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五.结束语

中国经济已进入新的发展时期,在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工业现代化进程加快的同时,资源和环境制约趋紧,能源供应出现紧张局面,生态环境压力持续增大。据此,加快西部水力资源开发、实现西电东送,对于解决国民经济发展中的能源短缺问题、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无疑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另外,大力发展水电事业将有利于缩小城乡差距、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对于推进地方农业生产、提高农民收入,加快脱贫步伐、促进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水电开发通过投资拉动、税收增加和相关服务业的发展,将把地方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产业优势,以此带动其他产业发展,形成支撑力强的产业集群,有力促进地方经济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景钧 水电站建设施工中的设备管理 [期刊论文] 《今日工程机械》2005年7期

[2]马桂娥 罗玉圆水电站工程起重机事故隐患分析 [期刊论文] 《红水河》 2005年4期

[3]孙翔 加强设备管理提高经济效益 [期刊论文] 《经营与管理》 2002年11期

[4]初曰亭 龙滩水电工程施工设备管理 [期刊论文] 《红水河》 2006年4期

[5]蔡扬构皮滩水电站工程物资与机电设备管理 [期刊论文] 《贵州水力发电》 2010年2期

[6]高飞 青居水电工程施工机械设备管理方法的实践 [期刊论文] 《四川水力发电》 2006年zl期

生产设备论文范文第9篇

关键词:环保设备运行管理操维合一

Abstract: to give full play to the role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facilities, the whole process from the enterprise management, improve the relevant personnel quality, set the perfect rules and regulations and so on, proposed to strengthe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facilities management and effective measures to realize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efficiency unification

Keyword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quipment operation managementd one

中图分类号:X32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前言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正在逐步建立和完善,传统的环保设施运营管理模式在市场机制中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需要建立一个适应市场经济新形式的环保设施运行管理模式,实现环保设施运营的专业化、企业化、社会化、市场化。

1.我国环保设备运行管理现状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国家对环境保护工作日益重视,建设起了许多环境保护设施,然而大多数污水处理设施沿用的仍旧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运行管理模式:由政府或企业承担环保基础设施的建设和费用并运营管理。因此,环保设施运营的社会化、市场化、企业化是社会化大生产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环保设施运营管理迫在眉睫要解决的问题。

2.环保设施的前期运行管理

新建、改建、扩建工程必须执行“三同时”政策,即环保设施与生产主体设施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治理方案定得合理,工艺路线正确,设备选型适当,能给后续的设备管理带来极大便利,就需要选择效率高、能耗低、投资省、占地少、运转费用低、操作简单、维护方便的治理方案。

环保治理方案设计时,应结合生产设备运行状况及现场情况,突出设计工艺的先进性、合理及安全性,在设备选型中,应注意选择通用性,便于加工采购。在工程验收时,应做好验收技术资料的收集、整理及归档工作以备查阅。

3. 建立健全科学的设备管理制度

3.1环保经济责任制

企业应将环保设施纳入生产经营管理的轨道,达到环保设施与生产设备同时运转、同时检修、同时维护的“三同时”原则,这就要求企业把环保设施的管理纳入指标化考核的范畴,实行环保经济责任制,即把环境设施运行指标同生产指标一起进行考核,将环保设施运行状况的好坏同有关人员的经济利益结合起来,做到有奖有罚,奖优罚劣,建立明确的可操作性强的奖罚制度。

3.2经费保证

当生产设备运转时,环保设施必须运行,生产设备维护和检修时,环保设施要有检修计划和备品备件,这就要求企业在资金计划上形成制度,保证环保设施运行经费的到位,以保证环保设施备品备件供应费用及检修维护费用。

3.3管理制度的建立

明确环保设施的管理职责,做到设备管理有章可循,制定一系列环保设施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制度。有关环保设备管理的规章制度建立后,按制度要求,将设备维护、保养、检查及管理责任和指标从部门、车间、班组到每个人层层落实,每台设备、仪器、仪表、阀门都有专人负责检查维护。操作人员必须按制度的规定使用、检查和维护设备,认真填写设备运行、巡回检查等原始记录。

3.4制度落实

对制定的制度进行检查落实、考核,保证环保设施管理按制度进行。检查考核的主要内容包括:

1)主要指标运行达标情况;

2)规章制度、规程是否执行;

3)设备是否闲置不用;

4)设备坏了是否及时维修或保养;

5)运转记录是否真实。

4.实施“操维合一”,推进设备点检工作

为实现操维合一,全员设备管理切实有效地推进设备点检工作,要健全生产作业班岗位操作人员的日常点检,生产作业班专业维修人员的定期及动态点检,机电液专业精密点检,形成三位一体的点检网络。

设备科作为设备管理职能部门,应建立较完善的、操作性强的点检作业指导书,制定点检基准和规范的点检程序,对主要设备编制了岗位日常点检表、专业点检表,运用新的诊断技术和劣化理论掌握关键设备的运行情况,收集检测数据,跟踪分析这些状态数据,作好记录以推算出最佳的维修时间,对设备进行全过程的管理。

5. 推行“四化"模式提高设备管理水平

5.1完善绿色生产体系,实现设备管理的程序化

首先是在日常工作中,从夯实lSO9001质量管理体系和HSE 管理体系入手,将岗位责任制、各种设备、设施的操作使用规程、生产人员的现场作业步骤等49项内容整理汇总,对岗位人员的工作质、量、完成时限、效果等都作出硬性要求,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精 炼,形成 “工作按程序,程序出效率”的良好局面。加强关键要害部位管理,制进一步规范职工现 场设备操作水平和防范能力。

其次是以绿色生产四步法为重点,围绕“安全、节能、环保”要求, 细分绿色等级,通过绿色生产分析,查找每台设备的安全隐患风险 点、清洁生产控制点,讨论、制定并实施具体可行的绿色防护措施。

5.2强化全过程控制。实现设备运行的精细化

生产过程控制是为确保生产过程处于受控状态,对直接或间接 影响产品质量的生产、安装和服务过程所采取的作业技术和生产过 程的分析,诊断和监控。通过实施“三精细”,即精细管理、精细维护 和精细操作,不断优化生产运行,进一步提升生产运行的执行质量。

按照操作规程和岗位职责要求,以“看、听、摸、闻、测”五诊法抓好设备运行状态监控,做到隐患及时发现,及时排除,及时解决。同时,加强网上数据应用分析,中控室的操作人员可以随时通过电脑控制探头,监控各大厂房和设备的生产运行情况,协调各岗位快速反应、和谐运行。

5.3严格执行QHSE管理体系。实现设备本质的安全化

严格执行安全生产《令》,使职工生产活动始终受控制度和规范。为使每台设备安全平稳运行,通过五诊法抓好设备状态监控,严格做好设备周检和月检工作,每周对所有设备进行检查,每月对每台设备进行打分、汇总,力争实现“五个到位”,即责任到位、点检到位、到位、清洁到位、分析到位。

5.4实施点检预防维修制.实现设备维护的效能化

以加强设备管理为突破点,将“把设备当成工艺品”理念融进各个环节,促进了设备经营管理水平的提升。

重视设备基础管理。对设备进行分类管理,即分为A、B、C三类。对于A类设备实行点检定修管理,设备的修理采用主动维修和预知状态维修:对于B、C类设备,在确保生产的前提下,采用预防维修或事后维修的方式。在管理制度建设方面,按照流程和专业相结合的原则对设备管理制度进行整合和优化,运行效率高。在完善制度的同时,进一步加强了设备档案、管理台账等管理,按照PDCA循环的要求适时进行优化、修订和完善,通过动态管理来确保其科学性和有效性。

维修为基础,强化设备运行管理。首先是狠抓设备的点检维修和预知维修。设备点检定期维修制是全员维修管理制度的重要实现形式。其次是强化设备管理创新。现代设备管理重点在“管”而不在“修”,设备管理就是经营设备,要以效益最大化为原则,树立全员“把每台设备当成工艺品”的观念,完善全员设备管理网络。

结语:强环保设施管理,充分发挥环保设施的作用,通过全过程管理,提高相关人员素质,制定完善的规章制度,并使之得到落实,就能够管理好环保设施,确保环保设施长期、稳定、高效运行,从而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

参考文献:

[1]李军 对化学工业推行清洁生产的建议[期刊论文]-山西建筑 2007(12)

生产设备论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 毕业(论文)设计教学环节;工程特色;科学训练方法;生产工艺;车间设计

[中图分类号] G64[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7210(2010)02(c)-124-02

Teaching contents and method discussion of pharmaceutical engineering graduation (thesis) design

LIU Xianjin, LI Jiaming,LI Chuanrun

(College of Pharmacy, Anhui Colleg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Hefei230031,China)

[Abstract] The graduation (thesis) design as an important teaching link of pharmaceutical engineering is the bottleneck in teaching results. Contents and methods of the graduation (thesis) design are discussed respectively in the fields of concept innovation, design innovation and methodology innovation.

[Key words] The teaching link of graduation (thesis) design; Project features; Scientific training methods;Production process;Workshop design

制药工程专业的毕业(论文)设计是其教学计划中最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之一,它的基本要求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分析、解决制药过程中的工程、科研、社会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得到工程设计方法和科研能力的初步训练,还能够培养学生正确思考、处理问题的方法和严谨的学习及工作态度。毕业(论文)设计也是学生即将完成学业的最后一个环节,它既是对所学知识的全面检验、总结和综合应用,又为今后走向社会的实际工作奠定一个良好的开端[2]。笔者将对制药工程专业毕业(论文)设计教学环节的内容和方法从理念创新[1]、设计创新、方法创新三个层面上进行探讨,力求完善制药工程创新人才的培养体系。

1 教学理念上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

1.1 在教学理念上

以新的“学生―医药工业发展―医药工业实践” 三个中心代替旧的“老师―书本―课堂” 三个中心。改革教学方式,鼓励以学生为主导的自助式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们的创新意识。

1.2 培养创新意识是工程能力提高的核心

毕业(论文)设计教学的每个环节都有创造性的思维可发掘。教师指导作用是引导学生突破对实习产品的思维定势,鼓励设计创新。优秀的毕业设计充分体现了学生对知识掌握和运用的熟练程度,并可以使学生的设计思路和创新理念得到很好的展现。优秀的设计方案还能够推广应用。

2 选题注重突出工程特色

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全国制药工程教学领域的工作者在教学各环节都摸索出一些行之有效的经验。然而,根据2009年全国制药工程教学研讨会获悉的信息,也发现存在如下的一些共性问题:即制药工程专业毕业(论文)设计教学环节的工程特色不够突出,生产实习靠短期见习完成;既具有工程教育背景,又具有工程实践经验的教师数量偏少;在毕业(论文)设计教学环节中,学生做工程设计的比例偏少,仅20%左右;多数进行专题实验,依据实验数据,撰写毕业论文等。诸多问题主要归纳为毕业(论文)设计教学环节的质量不高而使得制药工程专业的工程特色不够突出这一严重问题。由此可知,制药工程专业的毕业(论文)设计教学环节是目前严重束缚制药工程专业教学效果的瓶颈。因此笔者认为必须从以下几点对制药工程专业的毕业(论文)设计教学环节进行具体的尝试和改进:

2.1 确定提高学生工程能力主题思想是毕业实习的根本出发点

制药工程专业开设的专业课及专业基础课有化工制图、化工原理、药用高分子材料、药剂学、制药工程、药物分离技术、药物合成反应、化学制药工艺学等等。然而,笔者认为制药工程专业学生通过毕业(论文)设计中的工程设计过程是巩固和获取各专业课及专业基础课知识及相互联系,提高学生工程能力的重要途径。因此,笔者建议在师资力量允许的情况下,制药工程专业的毕业(论文)设计应全部进行工程设计。将课程设计、生产实习和毕业设计紧密结合,以实际应用问题推动设计创新,邀请药厂工程技术人员和设计专家到校任兼职教师,一起指导毕业设计。在毕业(论文)设计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工程素质,使学生逐步树立工程观点,提高工程能力。

2.2 狠抓工艺和设备两条主线是提高工程能力的科学训练方法

在毕业(论文)设计教学内容中构架新的知识体系,坚持选题科学性、内容系统性、知识前沿性、理论新颖性和原则规范性,构建优化的工艺设计知识结构。选题与过程应理论联系实际,结合工程实例培养、训练学生使用工程理论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工程设计方面的选题主要有:某药物成分的提取、分离、合成工艺设计;某药品剂型的工艺设计;某药品剂型生产设备及厂房设计;某药品生产设备的再验证等。通常,制药工程专业学生从大四下学期开始,本科生集中进入毕业(论文)设计阶段,一般学校都安排16周左右。以具体的产品为载体,按照药品生产过程的工艺流程及单元操作过程,开设综合性、创新性实践,使学生掌握不同药品的生产工艺及工艺控制要点,培养学生实际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3 突破重点、难点和薄弱点是提高学生工程能力的关键

通过各种工程设计的选题,要求学生掌握、串联和突破各专业课的知识重点,通过工程数据的计算、训练来化解工程计算这一知识难点,通过工程中的非工艺设计条件的处理和解决,弥补交叉、边缘知识的薄弱点。注重讨论式和参与式教学方式,注重实践性教学方法。训练和提高制药工程专业学生的工程能力。

2.4培养动手、观察、分析、综述四种能力,促使工程能力的提高落到实处

在工程设计的所有题目中,有关某个药品的生产工艺及车间设计方面的题目所涉及的专业课内容最多,因此,笔者以年产一亿粒胃康灵胶囊的生产工艺及车间初步设计为例重点介绍其设计的基本程序及涉及到的专业课。

2.4.1 胃康灵胶囊是一种中药复方制剂,其生产工艺包括前期的中药预处理和剂型生产两大工艺内容。在生产工艺设计过程中,要进行充分比较,尤其注重前沿工艺技术的应用。最终确定最优工艺路线。专业课涉及到中药学、中药炮制学、药剂学、药物分离技术、制药工艺学等课程内容。

2.4.2 根据确定的生产工艺,选择各工艺所需设备。在此过程中,要求学生重点掌握选型原则,掌握所用药物的物料衡算和所选设备的能量衡算,学会依据选型原则中的计算数据和GMP中的具体规定,择优选择所需设备。画出工艺布置框图、设备布置图。专业课涉及到化工制图、化工原理、制药工程原理及设备、药事法规等课程内容。

2.4.3 根据已选工艺和设备,确定所用车间的整体布局。在此过程中,要求学生重点掌握车间布局的原则,学习管路设计,学习空调系统的选取,学习空调净化系统设计,熟悉药品生产过程中的三废处理,画出车间布置图、车间风管布置图。专业课涉及到化工制图、制药工程原理及设备、药事法规、化工原理、三废处理等课程内容。

通过上述工程设计课题的完成,学生们复习、掌握了专业课的知识,掌握了各专业课在工程设计中的地位及相互间的联系,明确了制药工程专业的学习重点和今后实际工作的重点,将制药工程专业的工程特色落到实处。

3 教学途径、手段多样化,实习、参观与论文同步进行

在进行工程设计的过程中,根据选题,确定基本思路,通过互联网,获取丰富的资料。

3.1 校内论文

50%学生在校内由导师的科研项目组进行以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为主的毕业论文工作。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学校的各项实验设备,完成药物合成、提取、分离等工艺过程及各种剂型的工艺和车间设计。融会贯通专业知识,熟练使用计算机、互联网,熟练使用CAD画出生产工艺图、设备布置图、管路布置图、车间布置图。在论文开题报告和答辩环节,要求学生将设计内容做成课件,通过多媒体系统演示并表述设计全过程,通过自己归纳、介绍及评委和听众点评、提问,完善、巩固专业知识。实现毕业(论文)设计教学环节有创新性成果。

3.2 校企结合

还有50%左右学生因已与就业单位签约,本人及就业单位都希望先期进入应聘单位实习工作,就采用校企结合的方式,在就业与实践教学基地(科研院所或制药企业)进行制药过程的研发与应用方面的毕业设计工作,由校内和科研院所或企业组成双师型论文指导教师队伍。这部分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根据就业或实习单位的生产情况,选择有关的工程设计题目,在就业单位一边工作,一边理论结合实际,完成设计。这部分学生普遍积极性高、论文的针对性强,既使得论文数据具体、设备及设施真实,又借助老师的帮助,提前进入工作状态,增强了学生的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

3.3 组织参观

为了强化制药工程专业的工程特色,在毕业(论文)设计教学过程中,当客观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应组织制药工程专业学生参观各种设备一应齐全的全国性制药机械展览会和具有一定特色的药品剂型展览会。使学生们对专业课中学过的制药设备及工程设计中用到的制药设备的工作原理、应用范围及操作方法有一个更深、更全面的了解。以便学生们进入不同制药企业时,适应能力强,专业特色鲜明,角色投入迅速,能较快适应用人单位的要求。

4 结语

笔者按照以上程序和内容指导了若干届制药工程专业学生的工程设计,学生们普遍感到收获很大,各门专业课不同的知识点通过工程设计有机地串联起来。并且通过论文撰写,掌握和总结了大型工程设计的思考方法和程序。增强和提高了制药工程专业毕业生的适应能力和工程素质。

制药工程专业是一个正在发展中的专业,有着美好的发展前途,对发展制药行业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也会对提高人类的健康水平作出贡献。我们所有从事该专业教学的工作者必须认真对待在专业发展过程中毕业(论文)设计教学环节出现的各种问题,我们将努力探索、不断改进。相信只有作好充分准备,制订切实可行的对策,才能确保制药工程专业向着我们预定的目标走上成功之路,越办越好,越来越受到社会的认可。

[参考文献]

[1]张英.中药制药工程原理与设备教学方法探讨[J].教育纵横,2004, 2(7):31.

[2]祝宏,刘永琼,巨修炼,等.制药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模式的创新及实践[J].药学教育,2005, 21(5):17-19.

[3]欧阳臻,宁德刚,徐卫东,等. 制药工程专业实验和实践环节教学改革的探讨[J]. 江苏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4,26(4):71.

[4]梅建凤,王普,徐敏. 制药工程专业生产实习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化工高等教育,2007,(3):48.

上一篇:传统绘画论文范文 下一篇:课程教学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