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事专员年中总结范文

时间:2023-03-22 08:05:43

人事专员年中总结

人事专员年中总结范文第1篇

一、建立健全规范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

合法的规范是企业用人留人的起码前提条件,本年度主要工作是建立健全人力资源管理的各项规范及管理制度:《实业公司薪资管理办法》、《实业公司奖金管理办法》、《实业公司绩效考核实施细则》(已草拟完毕并上报至控股人力资源部)、《实业公司培训实施细则》(已上报至控股培训部)、《实业门窗公司薪酬管理办法》(已草拟完毕待上报审批)、《实业装饰公司薪酬管理办法》(已草拟完毕待上报审批)等等。员工从进入公司到岗位变动,从绩效考核到批评处分,从日常考评到离职,人力资源部都按照文件的程序进行操作,采取就事不就人的原则,对员工提供尽可能的个性化的服务,希望能达到各项工作的合法性、严肃性,能够使员工处处、事事能透过与员工切身利益相关的活动来感受公司的“以人为本”的关心以及制度的严肃氛围。

二、根据组织结构图为企业配置人才

20*年初,随着实业公司重组,实业所属各公司的组织机构也进行了相应调整,由此使实业公司的人员缺口问题加剧。同时实业装饰公司于20*年5月组建,由于装饰行业是一个专业性较强的行业,廊坊的装饰市场相对较为年轻,所以实业公司通过多种途径在北京、天津等大型城市招聘了企业的骨干人员。20*年10月装饰公司班子组建工作已基本完成,视项目开展情况陆续补充所需人员。具体招聘情况如下:

在20*年的招聘工作中,实业公司到20*年10月底招聘到岗员工共计四十二人。其中实业公司招聘到岗员工有行政专员一人、司机一人、保洁一人,共计三人;实业门窗公司招聘到岗员工有经理助理一人、技术员两人、工长一人、驻蚌埠核算员一人、业务主管一人、业务员一人、库管员三人,共计十人;实业租赁公司招聘到岗员工有库管员两人、保安一人、塔司十三人,共计十六人;实业装饰公司招聘到岗员工办公室一人、预算员一人、设计师四人、核算员一人、库管员两人、项目经理两人、水电工程师一人、保安一人,共计十三人。20*年已至年底,在与实业及所属单位负责人、部门负责人充分沟通20*年、2009年经营发展规划的基础上,做好20*年招聘计划,为实业公司的经营发展做好人员储备。

三、根据20*年度培训计划组织实施各项培训

尽管每位员工的成功标准各有不同,但追求成功却是每位员工的终极目标。因此,培训不仅是员工追逐的个人目标,是员工梦寐以求的福利享受,也是企业义不容辞的义务和责任,更是企业激励员工的颇为有效的激励手段。给员工成长的空间和发展的机会,是企业挖掘员工潜力,满足员工需求的重要表现。

通过制定《实业公司培训实施细则》,并根据各单位、各部门的培训需求及企业的整体需要建立了年度培训计划,从基础的安全培训、质检培训、质量管理培训、团队合作培训、基管理创新培训、执行力培训、企业文化培训等等来满足企业的发展需要。特别是针对实业装饰公司现状,实业公司人事行政办公室为装饰公司全部管理人员培训了《装饰公司经营发展规划》(实业公司总经理主讲)、《财务制度及流程》(实业公司财务经理主讲)、《考核实施细则及员工职务说明书》(实业公司人事负责人主讲)、《员工日常行为规范》(实业公司行政专员主讲)等。

20*年的培训我们是从点滴做起的,按培训流程敲定培训时间、地点、培训内容和培训方式,也会做好培训后的各项相关工作,培训后把培训效果调查汇总及时反馈给讲师,将培训情况与员工意见第一时间解决,虽然繁杂却没有轰轰烈烈的业绩,但欣慰的是员工成长了,从他们的总结中我看到经历一年的培训他们的业务更加熟练。

培训贵在坚持,通过每一节课我也从讲师那里学到很多,每个人身上都有闪光点。在这里也感谢领导的信任和兄弟公司给予的支持。

四、明确岗位说明书

人事专员年中总结范文第2篇

关键词:CDIO;人力资源管理;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22-0282-03

2000年,中国正式把高职教育培养目标定为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该目标清晰地定位于实施“技术教育”培养技术性人才,这与国际高职教育发展的普遍趋势相一致[1]。如何把“知识型学生”转化为“技能型学生,进而培养具备一定专业知识和较好实践技能,缩短学生在企业工作适应期,这是目前高职院校管理类专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如何实现这一目标,国内高职教育展开了大量的实践和探讨。近年来,以姜大源、赵志群等为代表的学者对此问题也进行了深入理论研究和实践归纳总结,取得了大量的成果,如姜大源的“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2]、赵志群的职业教育“工学结合一体化”[3]。目前,很多学者将CDIO(Conceive―构思;Design―设计;Implement―实现;Operate―运作)教育思想应用到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实践教学中,对教学改革起到促进作用。本文借鉴CDIO课程开发思想,对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人力资源管理岗位能力培养,构建“岗位―任务―过程”的“仿真+全真”的理论与实践教学体系,实现 “做中学,做中教”的教学目标。

一、构思:基于岗位―任务―过程的系统化思想

“岗位―任务―过程”系统化思想强调教学应针对企业岗位需求,以工作技能、胜任工作任务为核心,培养应用型、技能型人才为宗旨,加强职业能力训练,缩短学生走向社会的适应期,基本实现学完即能上岗的教学目标。基于“岗位―任务―过程”系统化思想的教学安排是以企业实际岗位为出发点构建学习领域;依据岗位的工作任务清单作为学生知识、技能和能力培养、训练的指导原则和评价标准;以工作过程为行动领域,体现岗位工作的具体流程,作为教学的核心内容。在此基础上,以实际任务或情景为载体构建学习情景,将理论融于实践中,实现教学做一体化。因此“岗位―任务―过程”系统化课程设计主要分为五个步骤:专业岗位分析、工作任务分析、行动领域分析、学习领域分析和学习情景设计等。

二、设计:岗位―任务―过程系统化的人力资源管理教学内容设计

在现代企业中,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岗位一般包括人力资源经理、人事专员、招聘专员、培训专员、绩效专员、薪资福利专员等六个岗位。由于企业规模和管理哲学的不同,不同企业设置岗位数会有很大的不同。规模大的企业强调分工协作,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往往会设置以上六个岗位;而对于中小企业而言,由于公司人员不多,加上企业出于成本考虑,往往只设置人力资源管理员(主管)一个职位,从事人力资源管理的“招聘、培训、绩效与薪酬管理”工作。由于高职教育主要服务的对象是中小企业,因此,我们的人力资源管理课程主要考虑企业的招聘专员、培训专员、绩效考核专员和薪酬福利专员等四个岗位能力要求为课程设计的出发点,具体(见下页表1)。

在下页表1中,针对每个岗位,做了相应的工作任务描述。在此基础上,归纳整理出每个岗位的工作过程(即行动领域),构建了员工招聘与甄选、员工培训与开发、员工绩效考核和员工薪酬管理四大核心学习领域。与每个学习领域相对应的是学习情景的设计,其思想在于重复过程但不重复内容。例如员工招聘与甄选,以招聘的对象和渠道为载体,按照任务目标由简单逐渐到复杂的思路,设计初中级员工内部招聘、初中级员工外部招聘、高级员工的内部招聘和高级员工的外部招聘四个学习情景;员工绩效考核以被考核员工工作性质的不同设计销售人员、行政管理人员、生产人员和研发人员绩效考核等四个学习情景。

三、实现:岗位―任务―过程系统化的人力资源管理教学方法设计

再好的教学设计也需要相应的教学方法来落实和实现。中国人力资源管理教学与实践年会每届都有学者对此发表相应看法,如第四届提出要“优化课程设置,积极实施体验式教学”等;第六届提出要“进行服务教学,加强实验教学体系建设,开展情景模拟教学”等;第八届提出要“通过团队学习,开展PICO模式教学”等[4]。从这些观点可以看出,人力资源管理教学应服务岗位目标,利用团队学习,开展多种教学方法的应用,重点在于实践动手能力。基于“岗位―任务―过程” 系统化的人力资源管理教学内容设计以培养应用型、技能型人力资源管理人员为宗旨,加强职业能力训练,缩短学生走向社会的适应期,基本实现学完即能上岗从事人力资源管理的“招聘、培训、绩效与薪酬管理”工作。因此,基于“岗位―任务―过程”系统化的人力资源管理教学方法设计要确保学生掌握并能应用从事相应岗位的知识、技能与能力。

(一)建立基于合作学习的“亲验式”和“实践式”教学方法

合作学习是一种将学生分为5~7 人的小组(建议小组人数为奇数,使意见相持不下时能表决形成最终结论),共同完成学习任务,以小组总体表现为评价依据的教学理论与策略体系。合作学习的内涵至少涉及以下五个层面的内容:合作学习是一种以小组活动为主体的教学活动;是一种同伴之间的合作互助活动;是一种目标导向活动;是以各个小组在达成目标过程中的总体成绩为奖励依据的活动;是由教师分配学习任务和控制教学进程的活动。

“亲验式”教学方法主要包括案例教学、角色扮演和情境模拟等。案例教学法在于强化对知识的综合理解与运用;角色扮演和情景模拟在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实战能力。(1)案例教学起源于美国哈佛商学院,是一种启发式、讨论式、互动式的教学形式,重在讨论、思考和学生的参与,旨在激发学生提出有创建性和操作性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考过程,让学生在校时就准备了实际工作的必要素质、知识结构和操作能力。(2)角色扮演和情景模拟是指教师设计接近实际工作的场景或任务,由学员在这种场景中分别担任不同的角色,教师进行相应的进行指导、分析,学院共同协作完成相应任务的实践性教学方法。角色扮演和情景模拟的特点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并能充分仿真模拟真实现实,让学员进行岗前预热。“实践式”教学主要在于培养学生操作能力、创新能力和应用能力。实践性教学的形式多样,概括地讲,可以将实践性教学归纳为三种类型:(1)社会实践;(2)模拟实践;(3)感受性实践。

(二)建立基于现代多媒体和传统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手段体系

教学方法的实现需要相应的教学手段支持。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主要运用:(1)人力资源管理教学模拟系统和素质测评系统。该系统提供了大量真实案例数据,学生实验时,按照系统设计的正确流程,基于这些案例数据,对企业的人力资源状况进行诊断分析,对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问题提出解决方案。(2)人力资源沙盘模拟系统。本系统通过模拟企业的整体运营过程,让学员在分析企业外部市场和竞争环境、内部人力结构优势、劣势的基础上,集情景模拟、案例分析、角色扮演和专家诊断为一体,实用性强,印象深刻,受训后行为改变的效果十分明的效果。

虽然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有诸多好处,但不应该排斥传统教学手段。传统教学手段是一种最经济的教学模式。关键在于案例的开发和分享以及情景设计的科学性与合理性[5]。

(三)建立基于合作学习的教学角色互换的岗位专业知识学习方式

现代教育的一大误区在于强调老师讲学生听,造成老师虽然花了许多工夫但学生学不到东西的窘境。认知规律告诉我们,学生自己学习、归纳和总结的学习效果要好于老师填鸭式的教育。因此,在合作学习方式的基础上,老师先进行相关内容的讲解,然后安排学生进行小组学习并做PPT进行全班的学习心得交流。笔者的实践效果显示,在实施教学角色互换方式之前,一个班上有1/3同学上完课后连课本都没翻一下,基本不知道课本上的内容是什么。实施角色互换后,一方面学生学习积极性高涨,全面的对课本进行了学习和归纳总结,岗位专业知识掌握得非常深厚;另一方面学习效率大大提高,顺便锻炼了学生的沟通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自信心显著提高。

四、运作:进行机制设计保证教学效果

正如上面所述,人力资源管理教学实现过程主要建立在合作学习的基础上,但这种模式的一大弊端就在于学生“搭便车”行为。为此,需要进行相应的机制设计(或者说制定相应的游戏规则)来减少和消除“搭便车”行为的产生,形成既合作又竞争的局面。首先,在小组分配时,采取自愿原则,并保证(并且是强制性)教学过程使每一组员都有单独负责某一行动的机会,小组成绩采取每组每次成绩的均值处理。通过这种方式,由于小组不愿受不愿付出同学拖累整组成绩,往往会形成强强联合。平时不愿意做的同学被迫组成一组,为了完成任务,不得不做,从而减少和消除“搭便车”行为。其次,教师对每个小组某一行动的检查是随机的,并辅之以未完成就重罚的措施,消除组员的侥幸心理。最后,教学内容的设计应该是连贯的,并确保后面内容能否完成(或者难易程度)是建立在前面内容完成的基础之上,以保证组员全过程的参与和付出。

五、小结

本文基于CDIO的思想,从构思、设计、实现和运作四个层面探讨了人力资源管理的教学设计。基于岗位―任务―过程的构思,从“岗位、工作任务描述、行动领域、学习领域、学习情景”等五个维度对人力资源管理的教学内容进行设计,通过建立基于合作学习的“亲验式”和“实践式”、现代多媒体和传统教学手段相结合、基于合作学习进行教学角色互换等教学方法保证了教学目标的实现,最后进行机制设计保证教学的良好运作。

参考文献:

[1]马树超,郭扬.高等职业教育:跨越、转型、提升[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2]姜大源.工作过程导向的高职课程开发探索与实践: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课程开发案例汇编[M].北京:高等教育出 版社,2008.

[3]赵志群.职业教育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开发指南[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4]刘爱军.创新时代的人力资源管理探索:2007年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教学与实践分会第八届年会观点综述[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7,(9):6-9.

人事专员年中总结范文第3篇

关键词 高职教育;物业管理专业;工学交替;实习模式

中图分类号 G71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7)02-0024-04

一、物业管理专业人才需求状况及目标岗位分析

2014年以来,我国经济正在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复杂、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化。作为现代服务业的组成部分,物业管理行业在经济新常态下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2015年,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深化服务业改革开放,促进服务业加快发展,促进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比重提高、水平提升,优化经济发展空间格局,加快培育新的增长点和增长极,实现在发展中升级、在升级中发展。

2015年中国物业管理协会的《全国物业管理行业发展报告》显示:截至2014年底,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物业管理面积约为164.5亿平方米,相比2012年的145.3亿平方米增长了约13.5%,在管规模持续扩大;全国物业服务企业约10.5万家,较2012年调查的企业数量7.1万家增长了约48%;物业管理行业从业人员约为711.2万人,较2012年的612.3万增长了约16.2%,人员数量增长速度较快。

物业管理作为劳动密集型行业,目前人才储备不足,从业人员队伍建设远远滞后于行业的发展。企业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高职层次应用型物业管理人员就业容量大,高职院校必须针对行业特点培养物业管理专业人才。

江苏城乡建设职业学院对物业管理专业人才需求进行了精准的市场调研,将学生的主要目标岗位定位为客服专员、行政人事专员、品质专员、项目经理助理。目标岗位及描述如表1所示。

二、“工学交替”模式下物业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设计

科学构建实习模式是有效推进“工学交替”的重要保证。有重点、有步骤、有层次地设计实践性环节,能够有序、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关键职业能力,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立足首岗适应,多岗迁移的目标,将多元化实习环节有机地嵌入其中,形成复合型、多层次的课程体系。

三、物业管理专业主要实习模式的内容及关注点

设计物业管理专业的实习模式时,横向上要考虑每个实践性环节与相关课程的有机衔接;纵向上应考虑各实习环节对职业技能的阶梯式提升、职业素养的持续内化。最终确定的专业实习有认识实习、跟岗实习、顶岗实习等,从而构成渐进式、多元化的专业实习模式。结合学生的成长规律、知识结构、能力特点,每个实践性环节应有各自的侧重点、实习内容和关注点。

(一)认识实习――增加感性认识

认识实习是物业管理专业的第一个实践性教学环节,其目的是在学习专业课程之前增加对本专业的感性认识,引导学生进入专业领域,开阔专业视野,培养专业意识,激发专业兴趣,树立职业理想,明确专业学习目标,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和职业能力的培养奠定基础。

认识实习的两周内,分别安排专业录像、企业家讲座、优秀毕业生分享、参观优秀小区、参观城市综合体等形式多样的实习活动。邀请的行业企业专家可以有多种风格,如创新型企业家、学者型企业家等,让学生们多角度汲取专业营养。

(二)专项实训――参与前期物业管理

通过专项实训理解新建物业承接查验、入住、装修管理、接待等具体业务的工作规程,同时锤炼爱岗敬业、团结协作、吃苦耐劳的精神,培养善于沟通与合作的良好品质,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和职业能力的培养打下基础。

专项实训的一个月,通常安排在12月份,此时集中交付的住宅小区也较多,企业刚好需要短期人力资源,学生在承接查验、办理入住的关键业务节点得到了锻炼机会,为接下来的跟岗实习做好“热身”。

(三)跟岗实习――体验客服专员工作

第六学期的跟岗实习,学生们在校内学完《物业管理实操》《物业管理法规》《物业服务礼仪》《楼宇设备维护与管理》等课程,安排学生到物业服务企业的客服岗位实习,按规定工作规程参与客户服务、物业管理现场服务,将所学专业知识融会贯通。同时内化爱岗敬业、开拓创新的素养,培养诚实守信、善于沟通与合作的良好品质,为后续提高模块的专业知识学习和职业能力培养打下基础。

由于跟岗实习时间为一学期,所以需要提前和物业服务企业多次接洽,确认学生实习物业项目和岗位。因为学生在实习时尚处于三年级,还需寄望于企业和学校共同培养学生。

(四)轮岗实习――提升综合职业能力

轮岗实习可以从两个角度考虑:一是不同部门轮岗。第期的轮岗实习,学生们已经完成了《物业服务品质》《物业财务处理》《分类物业管理》等提高模块的学习。学生可以在客服专员、行政专员、品质专员三个目标岗位中进行轮岗实践,全面拓展专业技能,更加人性化地考查自身的能力和特点,对未来的职业生涯做好理性分析。二是不同业态轮岗。随着物业管理的发展,住宅、非住宅等各种业态的物业管理项目也越来越多。例如一些大型城市综合体,其包含了住宅、星级酒店、写字楼、商业等多种业态,各种业态的物业管理既有共同点又有各自的侧重点,给学生提供不同业态轮岗的机会,锻炼职业迁移能力。学生通过轮岗能够首岗适应、多岗迁移,全面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积累职场经验,为早日成长为部门经理或项目经理提供条件。

(五)顶岗实习――成为优秀员工

到了第十学期的顶岗实习,学生已经完全具备物业管理综合职业能力,能全面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有的学生很快成为企业的骨干员工。也有猎头公司锁定笔者所在学校物业管理专业的毕业生,提出为学校物业管理专业学生建立信息库,视为日后物业管理精英库的猎头人选。

四、物业管理专业多元化实习环节的管理

(一)实习前期充分准备

1.精选校企合作企业

推行“工学交替”模式,合作企业的选择至关重要,学校教师一定要严加把关。学校可以依托校外实习基地优选规模较大、业务规范的企业共同培养。条件成熟时,可以选择优秀物业服务企业进行订单式培养。订单培养具有以下特征:校企合作的规范性、人才培养的协作性、培养目标的针对性、教学模式的职业性。

为了严格管理,除了顶岗实习是学生和企业之间的双向选择,其余的专业实习都是由学校统一安排。这要求物业管理教研室主任在行业中有较强的人脉关系和实习资源配置能力,在实习前就进行反复沟通。根据每次实习的内容和目标,学校优选万科、龙湖等知名物业企业和优秀物业项目,精准地落实实习岗位。

2.匹配学生特点合理分组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闪光点,好的教师如同一名好的导演,给学生提供绽放能力的舞台,帮助学生成长,做到人尽其才。教师应分析学生的个性特点、兴趣爱好、工作能力、团队协作等细微差异,对应地匹配实习企业和物业项目。如将英语好的学生安排在涉外的物业小区实习,让其发挥专长等。实习之前进行统筹分组,每个物业项目实习人数通常在3人以上,并任命1名学生为组长。

3.重视实习动员和安全教育

学生到岗之前,必须进行认真细致全方位的实习动员,动员时除了需要强调实习纪律、实习成果、四勤(眼勤、嘴勤、手勤、脑勤)、待人接物、自尊自重等事项,安全教育必不可少。安全教育通常强调实习场所安全、暂住地安全、上下班交通安全、财物安全、心理安全等方面。心理安全教育就是使初涉职场的学生学会心理调适和情绪管理,增强耐挫力,减少不良情绪和过激行为的发生。

(二)实习过程跟踪指导

走访与巡查。在校外实习期间,要求教师随时了解学生的实习动态,教师定期到每个实习地点检查。走访企业指导教师填写检查记录、批改实习周记等,定期汇总学生的情况,及时诊断、沟通和改进。

指引与鼓励。校内教师和企业师傅共同指导和引导学生,对学生的工作表现及时关注。学生在实习的不同时期会碰到各种状况,教师应该在学生迷茫时给予指引,得意时给予提醒,困难时给予帮助,挫折时给予鼓励,成功时给予欣赏。

汇报与分享。校外实习学生每月返校进行实结、实习汇报、专题调研、心得分享。通过每个月的实习汇报,学生不仅总结了自己的实习岗位工作,还共享了其他公司的成功经验,知晓不同岗位、不同项目、不同业态的管理模式的差异,丰富职场经历。学生的汇报分享还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增进了团队意识,提高了梳理知识和总结能力。学生在循序渐进的指导中明显进步。

(三)实习结束注重反馈

实习资料归档。每一个实习环节结束,校企双方结合学生表现,给予学生客观的成绩评价。将实习任务书、指导书、实习日志、实习报告、企业鉴定、实习成绩等资料进行装袋归档。

及时总结反思。实习结束后,对每一次实习的策划、组织、管理等方面进行反思,进行理论总结和专业研讨,也为后期指导实践性环节积累更多经验。

五、物业管理专业多元化实习模式的成效

一是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养。多元化、渐进式的实习环节,有助于学生理解专业知识,提升岗位能力,积累工作经验,培养职业气质。学生对即将从事的工作环境有全真的体验,在工作中培育了敬业精神,渗透了优秀的企业文化。

二是推进了专业课程改革。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更多的教学方式呈现在课堂教学中。如翻转课堂、案例教学、任务驱动、团队合作等。这些课堂教学方法的改革都需要学生的积极互动。有过实习积累的学生,继续学习提高模块的课程时,对理论知识的领悟更快、更透彻,对课程改革内容的响应度明显提高,促进了教学目标的达成。

三是提升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学生职业能力的增强带动了学生整体培养规格的提高,最终体现在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提升上。连续多年招聘会上物业管理毕业生供不应求,学生都被知名物业公司抢先录用。学生2016年准就业信息统计显示,60%的学生都进入了万科物业、龙湖物业等公司。

四是实现了校企共赢。多元化实习模式给学生提供了边学习边实践的平台,学生与企业零距离接触,体现了以能力为本位的职教理念,让学生在实践中成长。同时,此模式提高了学校的知名度,提升了学校形象,工学交替模式一经推出,数家媒体以整版报道此事。多元化实习同样深受企业的欢迎,企业可以把自己的企业文化提前渗透给学生,有了对学生的跟进和培养,缩短新员工的培训期和考察期;同时可以增加企业的人才储备,减少用人风险,还可以树立企业“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的良好形象。

总之,物业管理专业多元化实习模式给学生提供了边学习边实践的平台,只有认真策划、系统安排、有序组织、栏窆芾砗妹恳桓鍪导性环节,才能彰显专业特色,深耕学生未来,达到学生、学校、企业和社会多方共赢。

参 考 文 献

[1]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Z].教育部高教司[2000]2号.

[2]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Z].教高[2006]16号.

人事专员年中总结范文第4篇

行政专员试用期工作总结范文一:

两个月的时间很快过去了,在这两个月里,我在公司领导及同事们的关心与帮助下完成了各项工作,在思想觉悟方面有了更进一步的提高。

这两个月的工作总结主要有以下几项:

1、专业知识、工作能力和具体工作。

公司行政助理的主要是协助行政经理做好行政工作。我认为行政工作比较琐碎,每天都面临着大量的、琐碎的、不起眼的事务,而这些事务又是必不可少的。在短时间内熟悉了本职的工作,明确了工作的程序、方向,提高了工作能力,在具体的工作中形成了一个清晰的工作思路,能够顺利的开展和完成本职工作。

在这两个月中,我本着把工作做的更好的目标,积极的完成了以下本职工作:

(1)办公明细等电子文档的更新和调整,以方便自己开展工作;

(2)工作区域的卫生管理及执行;

(3)协助行政经理做好了各类文件、通知的修改、公布、下发等工作,并按具体整理的文件类别整理好放入文件夹内,以便查阅;

(4)公司车辆的违章及用车情况的管理;

(5)协助好行政经理做好公司的人事工作:招聘,新员工入职的手续及物品发放工作,和各项安排;分类整理公司人员请假、辞职、工作方面的资料,便于人员的合理安排及月末的考勤工作;

(6)每星期对考勤进行统计、公布,每月准时上缴员工考勤情况;

(7)办公耗材及办公室及后勤用品的申购以及领取工作;

(8)后勤工作的管理,员工宿舍的监查,定期对黑板报的更换;

(9)认真地做好公司领导及行政经理交办的其它工作。

行政专员试用期工作总结范文二:

白驹过隙,时光飞逝,短暂而充实的试用期就在这阳光明媚的初夏结束了。回想我刚来公司的场景,仿佛就在昨天。当时的我刚从大学毕业,面对新的工作、新的环境懵懂无知却满腔热血。然而在公司领导这几个月来无微不至的关怀和海纳百川的包容下,在同事们雷厉风行的工作态度和温暖活泼的公司氛围的带动影响下,再加上自己在工作中的不断摸索、学习,我顺利地完成了试用期工作任务并收获了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

下面,我简要汇报下我试用期的工作情况。总的来说,我的试用期工作大致可分为行政工作和风控工作两部分。

一、 行政工作。

试用期前半段,我主要参与了公司的行政工作。我很荣幸地与同事们全程经历了公司从筹备到注册开业的全部过程。

在公司筹备期间,我曾仔细校对整理过开业申报材料;协助领导召开2011年第一次股东会、第一届第一次董事会;配合集合公司开展了两次公司招聘;参与了两次南京培训;协助领导解决了公司装修的遗留问题;并积极参与了公司开业典礼的筹备工作。公司开业后,我主要参与了办公用品购置、公司员工入职手续办理、公司行政制度初步建立以及召开2011年第一次股东会、第一届第二次董事会的工作。

二、 风控工作。

我从行政岗调到风控岗也已一月有余。在这一个多月的时间里,按照公司规定,我已基本把开业时期遗留的合同档案资料归档整理好,公司合同档案库初具雏形。如今新的业务资料,也能做到及时归档整理。

业务方面,对于我来说完全是一个新的领域。郭经理也带我走访了一些企业,我从中获益匪浅。但我深感自己金融知识以及工作经验的匮乏,所以我也不断督促自己继续学习,希望能尽快胜任风险控制这个岗位。

试用期的结束,对我来说是这个阶段的终点,也是下一个阶段的起点。正是因为这个不可或缺的试用期经历,让我更加看清了自己的实力,摆正心态,虚心学习,积极工作。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我会继续坚持积极严谨的工作态度、孜孜不倦的学习态度,让自己从一个雄心壮志却处处碰壁的大学生迅速成长为一个工作负责、业务娴熟的好员工。

最后,我要感谢公司给我提供了这个平台和锻炼自己的机会,给了我人生新的起点,感谢所有领导的培育和关怀,谢谢你们。我不会辜负你们的期望,请相信我、考核我,谢谢。

行政专员试用期工作总结范文三:

时光的车轮匆忙碾过,伴随着初夏的阵阵蝉鸣,不知不觉中,一年的见习期转瞬即逝。俯身回顾这初入企业的一年,有多少艰辛,又有多少感动与欣慰。自分配到xx行政办公室,我从一个懵懂、迷茫的学生逐步成长为一名勤奋、敬业的员工,在这一年中,我不断的努力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各方面能力,尽快的让自己适应企业快节奏、高效率的工作环境。在领导和同事们的指导与帮助下,我完全融入了企业这个大家庭中,较圆满的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各方面能力也得到了一定的提高,为今后的工作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现就见习期工作情况总结。

一、保持心态、摆正位置、遵章守纪、努力提高自身各方面能力。

保持良好的心态、摆正学习者的位置,严格遵守企业各项规章制度,是年轻人干好工作的重要前提条件。作为一名初入社会的大学生,一名初进企业的新员工,我时刻提醒自己要保持积极向上、爱岗敬业的良好心态,摆正一个学习者的位置,遵章守纪,努力工作,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自身各方面能力。我清楚的明白,虽然作为一名大学生,但是现在的我自身各方面都还有很大的不足,现在只是我努力付出,努力学习的阶段。

三人行,必有我师,企业中的每一位同事都是我的老师,他们的丰富经验就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就是我学习的源泉;事无巨细,必尽全力,不论大事小事,每多做一件事情必然会多学到一些知识,必然会积累经验。保持良好的心态,摆正学习者的位置,在见习期的工作中,一方面我严格遵守企业的各项规章制度,不迟到,不早退,严于律己,自觉的遵守各项工作纪律;另一方面,我不怕苦、不怕累,积极主动,努力工作,在完成领导交办工作的同时,积极主动的协助其他同事开展工作,并在工作过程中虚心学习,在实际工作中努力提高自身各方面的能力。在这一年中,除办理办公室行政事务,协助完成安全、劳工等部门事务外,我还编制了分公司《事故应急救援预案》、《防雷电应急救援预案》、《加油站各工种操作规程》,其中《事故应急救援预案》被商委等政府部门作为范本推广;在阻力重重的情况下,我完成了对加油站化危证、成品油零售经营批准证书、营业执照的内容变更及年审工作;在xx物资配送中心项目中,我顺利的完成了接水、接道、占绿等建设手续申报工作,并联系xx公司协调解决了光缆井占道一事,同时还完成了市场调研、业务设计、招商、软件调研、设计等一系列工作。在完成工作的同时,我虚心学习,反复思考,找出不足,争取每做一件事情都能得到一点提高。积小流成江河,通过一年的工作学习,我各方面能力都得到了不小的提高。

二、加强思想政治学习,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头脑。

做为一名共产党员,我深刻的认识到思想政治学习的重要性。在平时的工作生活中,我认真的加强思想政治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理论水平,积极参加党组织生活和各类学习,并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头脑,指导自己的思想和工作。通过不断的学习提高,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勇于奉献,努力去实践三个代表、与时俱进精神,切实做到爱党、爱国、爱企业、爱工作,切实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

人事专员年中总结范文第5篇

一、建立健全规范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

合法的规范是企业用人留人的起码前提条件,本年度主要工作是建立健全人力资源管理的各项规范及管理制度:《实业公司薪资管理办法》、《实业公司奖金管理办法》、《实业公司绩效考核实施细则》(已草拟完毕并上报至控股人力资源部)、《实业公司培训实施细则》(已上报至控股培训部)、《实业门窗公司薪酬管理办法》(已草拟完毕待上报审批)、《实业装饰公司薪酬管理办法》(已草拟完毕待上报审批)等等。员工从进入公司到岗位变动,从绩效考核到批评处分,从日常考评到离职,人力资源部都按照文件的程序进行操作,采取就事不就人的原则,对员工提供尽可能的个性化的服务,希望能达到各项工作的合法性、严肃性,能够使员工处处、事事能透过与员工切身利益相关的活动来感受公司的“以人为本”的关心以及制度的严肃氛围。

二、根据组织结构图为企业配置人才

xx年年初,随着实业公司重组,实业所属各公司的组织机构也进行了相应调整,由此使实业公司的人员缺口问题加剧。同时实业装饰公司于xx年年5月组建,由于装饰行业是一个专业性较强的行业,廊坊的装饰市场相对较为年轻,所以实业公司通过多种途径在北京、天津等大型城市招聘了企业的骨干人员。 xx年年10月装饰公司班子组建工作已基本完成,视项目开展情况陆续补充所需人员。具体招聘情况如下:

三、根据xx年年度培训计划组织实施各项培训

尽管每位员工的成功标准各有不同,但追求成功却是每位员工的终极目标。因此,培训不仅是员工追逐的个人目标,是员工梦寐以求的福利享受,也是企业义不容辞的义务和责任,更是企业激励员工的颇为有效的激励手段。给员工成长的空间和发展的机会,是企业挖掘员工潜力,满足员工需求的重要表现。

通过制定《实业公司培训实施细则》,并根据各单位、各部门的培训需求及企业的整体需要建立了年度培训计划,从基础的安全培训、质检培训、质量管理培训、团队合作培训、基管理创新培训、执行力培训、企业文化培训等等来满足企业的发展需要。特别是针对实业装饰公司现状,实业公司人事行政办公室为装饰公司全部管理人员培训了《装饰公司经营发展规划》(实业公司总经理主讲)、《财务制度及流程》(实业公司财务经理主讲)、《考核实施细则及员工职务说明书》(实业公司人事负责人主讲)、《员工日常行为规范》(实业公司行政专员主讲)等。

xx年年的培训我们是从点滴做起的,按培训流程敲定培训时间、地点、培训内容和培训方式,也会做好培训后的各项相关工作,培训后把培训效果调查汇总及时反馈给讲师,将培训情况与员工意见第一时间解决,虽然繁杂却没有轰轰烈烈的业绩,但欣慰的是员工成长了,从他们的总结中我看到经历一年的培训他们的业务更加熟练。

培训贵在坚持,通过每一节课我也从讲师那里学到很多,每个人身上都有闪光点。在这里也感谢领导的信任和兄弟公司给予的支持。

四、明确岗位说明书

明确实业及所属公司每位员工的岗位职责,让员工清晰地知道自己的岗位责任、工作内容、工作权限、工作条件、必备的岗位技能及与相关岗位的汇报与负责关系等。今年岗位说明书已全部草拟完毕,实业及所属单位的部门负责人岗位说明书已进入年初签定的《业绩责任书》。虽已成文下发,但有些部门只流于形式,未明确告知员工岗位的工作标准以及超越或低于岗位标准的奖罚措施,所以部分员工还未形成明确的工作目标,不了解工作的结果,使员工在公司制度前提下,并没有实现自我激励、自我管理与自我发展,自然而然地把自己成长纳入企业既定的目标轨道中,实现共同发展。

2012年工作规划

经过一年的震荡磨合,自xx年年起,公司已步入正轨,人员配置基本到位。房地产行业升温,竞争企业大量涌入廊坊市场,需要与瞬息万变时代相对应的人力资源管理革新措施,环境需要员工迅速而熟练地处理工作,企业就相应需要能培养出这种人才的领导班子。针对这一阶段的特点,人力资源管理主要集中在建立持续激励和创新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以及人员的培训、开发体系。

的相关参考:

人力资源部年终工作总结 | 人力资源部工作总结及工作计划 | 人力资源管理师考试高分经验总结 | 人力资源管理模拟招聘总结报告 | 人力资源管理词汇总结 | 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个人总结 | 中学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总结 | 人力资源工作总结 |

查看更多>> 人力资源工作总结

一、建立合法、创新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

当今的信息是开放的,市场是开放的,人才竞争也同样是开放的。在信息开放和人才竞争时代,谁拥有合法、开放、创新的人力资源管理观念和管理制度,谁就拥有核心的竞争力。2012年的实业公司是经营发展的关键一年,本阶段企业将拉动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变革 。

第一、对照2012年《劳动合同法》梳理实业公司现行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中相关内容;

第二、调研、分析廊坊地区同行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结合实业公司现行制度在执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对本公司制度进行梳理,建立简明的工作流程、便于落地的政策措施;

第三、预测的几年廊坊地区消费水平,调研同行业关键岗位薪酬水平、薪酬变动频率及幅度、年终奖数额及兑现和增长方式等因素,结合实业公司阶段性特点和发展规划,创建开放、合法、创新式薪酬和奖金管理办法;

二、建立员工招聘渠道

xx年年实业及所属公司各部门人员已基本到位,2012年公司侧重招聘专业技术人员,由于廊坊市场的专业技术人员数量不多、质量不高、流动性不强,所以需要调研并开辟人员信息更新率高、专业技术人员多、费用低、功能全的招聘渠道,为实业公司人员招聘打好基础。具体措施如下:

第一、分析xx年年招聘过程中的得失,与各兄弟公司分享招聘经验;

第二、对正在使用的招聘渠道进行分析,开发可利用但未使用功能,发挥每一种招聘渠道特有优势;

第三、根据近几年实业公司发展规划,确定未来几年人员需求状况,针对需求员工专业性特点,选择适合实业公司的专业招聘网站进行调研、开发,同时与兄弟公司沟通,共享招聘渠道,提高招聘渠道使用率;

第四、预测实业门窗及装饰外埠项目部的人员需求,考察项目所在地招聘途径、招聘成效、招聘费用等因素,针对项目特点梳理招聘渠道,使招聘工作做到成本低、效果好。

三、合法用工

新的一年实现全员聘任制、全员劳动合同制,规范用工制度,保障企业和员工的双方利益,并逐步增加保障性激励,建立完善的福利制度,切实为员工在保险、健康以及衣食住行等各方面解除后顾之忧。

四、结合企业战略规划的培训

2012年实业公司进入快速发展阶段,竞争加剧,公司需要反映敏捷、技术能力强的员工以及能培养出这种人才的领导班子。本年进行针对性培训:着重管理人员的管理理念及技能培训。同时采取多样化的培训方式,例如外派学习、通过管理光碟学习、读书活动、互联网学习、外聘讲师授课、聘请集团讲师授课等。普通员工的培训,结合人力资源部建立的员工职业生涯发展档案,通过集团培训讲师队伍,针对专业技术人员着重技能培训,一般员工着重执行力、企业文化和职业化素质培训。

五、建立持续激励的管理制度

管理需要不断完善,人才需要持续激励,只有持续的激励才能持续地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与创造性,使企业充满活力与激情。从员工层面,随着员工素质、员工水平的不断提高,员工的需求不断提高,随之配套的激励水准也需相应提高。从企业层面,持续激励的重点将向重点部门、骨干员工倾斜。2012年将建立的激励机制如下:

激励机制 现金 非现金 固定 绩效工资 短期培训与发展 荣誉与晋升 公司福利 个人福利 浮动 长期 奖金、分红与期权 基本工资 能力 职责 结果 安全感 归属感 成就感

六、 “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保证企业持续发展

优秀的文化成为企业基业常青的关键。为有效推动企业发展,必须管好软数据,具体为发现优势——因才适用——优秀管理者——敬业员工——忠实客户——可持续发展——实际利润增长——股票增值,从而达到“企业的使命通过人实现绩效提升”。还需要同总经办和行政部合作,通过网站、宣传栏以及员工活动、员工培训等多种形式,使全体员工加深对企业文化的了解。

人力资源部还将从态度、责任为出发点,进行人才的分层次管理,对经营人才、领导人才、销售人才、技术人才进行“人才适岗”管理模式,即发挥适应岗位需要的人才的积极作用,不能小材大用,拔苗助长,也不能大材小用,让人怀才不遇;人才流动是正常的,培养人、发展人、向公司输送人才是各部门应尽的责任,离职的人才也是荣盛免费的宣传员,是企业形象的代言人。因此,以人为本,不仅体现在招人、用人,同样也体现在对员工离职甚至离职后的管理态度和具体办法上。人力资源部应该拥有大人才观念,不仅要用待遇留才,感情留才,文化留才,岗位留才,同时更要注重事业留才,机会留才,发展留才。根据“2/8法则”,公司80%的业绩有赖于20%的优秀人才,因此,管理并

的相关参考:

人力资源部年终工作总结 | 人力资源部工作总结及工作计划 | 人力资源管理师考试高分经验总结 | 人力资源管理模拟招聘总结报告 | 人力资源管理词汇总结 | 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个人总结 | 中学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总结 | 人力资源工作总结 |

人事专员年中总结范文第6篇

人事部试用期工作总结范文一:

在领导和同事们的指导与帮助下,我完全融入了企业这个大家庭中,较圆满的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各方面能力也得到了一定的提高,为今后的工作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现就见习期工作情况总结

一、保持心态、摆正位置、遵章守纪、努力提高自身各方面能力。

保持良好的心态、摆正学习者的位置,严格遵守企业各项规章制度,是年轻人干好工作的重要前提条件。作为一名初入社会的大学生,一名初进企业的新员工,我时刻提醒自己要保持积极向上、爱岗敬业的良好心态,摆正一个学习者的位置,遵章守纪,努力工作,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自身各方面能力。我清楚的明白,虽然作为一名大学生,但是现在的我自身各方面都还有很大的不足,现在只是我努力付出,努力学习的阶段。

三人行,必有我师,企业中的每一位同事都是我的老师,他们的丰富经验就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就是我学习的源泉;事无巨细,必尽全力,不论大事小事,每多做一件事情必然会多学到一些知识,必然会积累经验。保持良好的心态,摆正学习者的位置,在见习期的工作中,一方面我严格遵守企业的各项规章制度,不迟到,不早退,严于律己,自觉的遵守各项工作纪律;

另一方面,我不怕苦、不怕累,积极主动,努力工作,在完成领导交办工作的同时,积极主动的协助其他同事开展工作,并在工作过程中虚心学习,在实际工作中努力提高自身各方面的能力。在这一年中,除办理办公室行政事务,协助完成安全、劳工等部门事务外,我还编制了分公司《事故应急救援预案》、《防雷电应急救援预案》、《加油站各工种操作规程》,其中《事故应急救援预案》被商委等政府部门作为范本推广;在阻力重重的情况下,我完成了对加油站化危证、成品油零售经营批准证书、营业执照的内容变更及年审工作;在xx物资配送中心项目中,我顺利的完成了接水、接道、占绿等建设手续申报工作,并联系xx公司协调解决了光缆井占道一事,同时还完成了市场调研、业务设计、招商、软件调研、设计等一系列工作。在完成工作的同时,我虚心学习,反复思考,找出不足,争取每做一件事情都能得到一点提高。积小流成江河,通过一年的工作学习,我各方面能力都得到了不小的提高。

二、加强思想政治学习,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头脑。

做为一名共产党员,我深刻的认识到思想政治学习的重要性。在平时的工作生活中,我认真的加强思想政治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理论水平,积极参加党组织生活和各类学习,并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头脑,指导自己的思想和工作。通过不断的学习提高,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勇于奉献,努力去实践三个代表、与时俱进精神,切实做到爱党、爱国、爱企业、爱工作,切实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

人事部试用期工作总结范文二:

首先非常感谢 XXX 能够给予我这样一个机会;让我能有幸加入汉基电器有限公司。担任行 政人部经理工作,作为行政人事部的负责人,自己要清醒地认识到,行政人事部是是承上启下、 沟通内外、协调左右、联系四面八方的枢纽,面对复杂琐碎的大量事务性工作,自我强化工作 意识,注意加快工作节奏,提高工作效率,冷静办理各项事务,力求周全、准确、适度,避免 疏漏和差错。时间一晃而过,转眼间,我在公司即将度过三个月的时光。在公司领导的悉心关 怀与指导下, 在各部门主管的配合下, 我经历了从对公司的初窥门径到顺利融入这个大家庭。

现将三个月来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人事工作:

1.招聘、入职、建档

(1)在招聘方面,通过学习公司招聘制度与流程,我感觉到公司目前在招聘方面应该说较为完善,员工人员较为稳定,目前需要做的就是认真执行,脚踏实地去做。

当时招聘人员:计划专员、激光打字、模具师傅、模具学徒、还有厨电车间、电机车间、冲压车间、电子车间、SMT 等部门都需要人员补充,按照计划时间,部分人员需求6月中旬 就要报到上班,但6月初还没有确定几个,时间紧迫,离预定目标还相差很多。关键岗位的招聘,遇到了许多问题,进展缓慢。针对上述情况,我重新梳理了岗位需求,明确了招聘进展计划,并对招聘工作进行了合理分工,尤其对工作的细致性与效率进行了严格要求。经过在 网上中山领航人才网、58同城、中山赶集网招聘信息,人员招聘取得不错的成效,及时补充了人员。

(2)入职在细:规范员工入职必须填写全面、完整的人事资料,提供必备的证明,如身份证、毕业证、学位证、技能证、相片,同时注重细节、效率和行政后勤工作的配合, 让员工从入职的那一刻感觉到家的温暖,培养新进员工对公司的认同感。规定员工何时到岗 必须进行核实,避免人事和工作部门的脱节,杜绝员工到厂不到岗的现象发生。

(3)建档在全:完善员工档案时要全面,应该登记的人事资料必须全部登记,定期进行核实,保证员工档案的真实性。

2.培训 入职培训:工作要及时、注重细节、灌输企业文化和企业优越性,同时要培养员工的积极态度,在岗培训需要记录在档(新员工入厂须知) 员工培训考核:针对培训知识进行书面考试,提高员工对公司的认识。

安全培训:注重实用性、效率性,讲解公司消防安全事项。

3.考勤 (1)不定期进行考勤抽查,促进员工提高工作积极性,了解各部门到岗情况,对人事资料 进行及时更新。

(2)进一步规范考勤和打卡制度,相关制度进行修改,提高考勤制度的可执行性和满意度, 力争做到无人为原因漏打卡,考勤执行的过程中对事不对人,严格按照考勤制度照 章行事。

(3)要求各部门从自身做好考勤打卡规定,如外出、请假、转班、按程序向行政人事部备 档。

4.薪酬 (1)规范加班申报制度,严格按照考勤制度加班,做到考勤数据和加班申请记录一致,出 现差误由相关负责人自行承担责任,并按员工守则考勤制度处理。

(2) 定期通知要求各部门将本部门人员名单、调薪、奖罚、绩效奖金等资料及时跟行政人 事部进行沟通,确保核算薪资准确度。

(3)及时收集、迟到、早退、旷工,请假等资料,确保工资核算准确。

二、 、安全方面 1.防火、安全 (1)排除火灾隐患,每月行政人事部进行消防大检查,发现存在的隐患必须及时处理,特 殊区域的管理如、油库、电房等,不定时的检查。

(2)进行消防演习,培训义务消防人员使用消防器材。

(3)规范各部门吸烟区,做好防火工作。

2.防盗 为保证公司财产安全,保安要责任到人,加强防盗措施。晚班保安人员不定时巡逻,及时 了解公司异常情况。

三、纪律:制定相关 纪律规定,严格按照制度执行,对事不对人 (1)严格按公司员工守则执行厂纪厂规,重新修订《行政人事管理条例》 ,完善行政人事 工作流程, 《人事管理制度》 。员工培训体系等工作 (2) 公司问题较为严重, 八月份将作为行政人事部工作重点, 维护公司正常工作次序。

四、定期5S 检查

1.5S 定期检查并进行奖罚结合,罚款作为员工活动基金。相关奖罚按5S 管理制度。

2.加强宿舍5S 检查,一个月对宿舍进行杀害消毒,保证员工宿舍清洁卫生。

人事部试用期工作总结范文三:

这个月的15号到今天我来到公司上班也一星期了,学习了不少以前做文员里外的知识,比起来这个职位规范很多工作中,我一直虚心求教,恪尽职守,努力做好工作

下面是这一星期以来的工作小结:

1.落实相关人事管理制度

每天实事求是地统计考勤,没出勤的人员要询问原因做好记录。月初以统计数据为依据制定打卡统计表。月底要写新的考勤卡。早晨上RTX检查各个部门人员是否到齐,没到齐要打电话询问。未来的每周要去其他三个子公司检查卫生、胸卡和考勤卡,抽查电脑,检查完成要填写《行为规范考核表》和《行政检查计划表》。

2.熟悉人事档案

几天前进进带我们大概的讲解了各个合同和证书的归纳以及都是干什么用的,虽然不一定全部会背,但大概有个了解、清楚内容和摆放位置。

3、接受新简历

根据公司的实际需要,人事部在有针对性地、合理地进行了员工招聘工作。认真的对待每一份应聘者简历做好登记,传给主任进行筛选,安排面试时间,电话一一通知,对每一位有机会前来面试的应聘者报以最热情的对待,为公司领导进一步择优录用新职员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4、其他行政工作

行政工作是繁琐的,小到打扫领导办公室卫生、会议室卫生、上下班开门锁门、复印、扫描、传真、订餐、发快件、印制名片、续订网站、各部门的耗材和领用登记、采购办公用品大到新员工培训、保管公司印章、合同各个证件以及和其他公司的合作书、办理员工的社保和停保、其他部门领导的租房合同及对其领用情况进行备案等等一切为大家做好后勤保障工作

每一项工作的完成都是对责任心和工作能力的考验,如何化繁为简而又能保证万无一失,如何以最小的成本换得最高的效率,这已经不单纯是对公司工作人员的要求了,对行政工作人员也同时适用。

人事专员年中总结范文第7篇

初级预防:

消除诱发问题的来源

初级预防的目的是减少或消除任何导致职业心理健康问题的因素,并且设法建立一个积极的、支持性的和健康的工作环境。改善员工工作环境的方法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物理环境改善,包括办公室颜色配置、绿植摆放、办公物品摆放、信息屏播放、墙面宣传品选择等;二是氛围改善,包括对一些人事政策进行调整,改善组织内部的信息沟通方式,给予员工更多的自主感和主人公感。

比如,某通信公司在引进EAP项目的第一年中,主要是普及员工的心理健康知识,为员工提供的EAP服务包括心理宣传品、培养内部EAP专员。心理宣传品主要包括张贴在办公环境中的海报、电梯视频、内网美文和心理测试等,可让员工切身感受到EAP的存在和作用;EAP专员是指来自组织内部的各个岗位,对于EAP有浓厚的兴趣,有一定的心理学基础并愿意为大家服务的员工,他们是促成员工获得必要协助的主要人员。当员工受到困扰时,EAP专员的关心与协助,不但可以有效化解团队危机,还能协助员工解决或降低困扰。可以说,EAP专员是员工身边的“心灵助手”。

二级预防:

传递心理健康知识

初级预防中的心理宣传品虽然也可以传递心理健康知识,但对于自学能力不足、积极性不高的员工来说,还远远不够。二级预防中传递心理健康知识的形式主要包括各种主题讲座、培训。

讲座和培训的内容包括应对工作压力、自信性训练、放松技术、生活问题指导,以及解决问题技能等。这些形式和内容更加贴近员工真实的工作和生活,有时候还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二级预防的另一个重要目的是向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和组织内从事员工保健的专业人员提供专门的培训课程,以提高他们重视员工心理健康的意识和处理员工个人问题的能力,如“基本咨询技能”和“行为风险管理”等方面的培训。

三级预防:

员工心理咨询与辅导

员工心理咨询是指由专业心理咨询人员向员工提供个别、隐私的心理辅导服务,以解决他们的各种心理和行为问题,使他们能够保持较好的心理状态去生活和工作。由于员工的许多职业心理健康问题与家庭生活方面的因素有关,这种心理咨询服务通常也面向员工的直系家庭成员。心理咨询服务是员工认可度较高的一种服务,也通常是企业必选的服务之一。

三级预防还可以减少危机事件给员工个人及企业带来的消极影响,从而避免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如某电力企业在年度心理健康检查过程中,发现有几十个员工的心理健康水平远远低于正常的水平,其中一个人已经有过自杀行为。于是该企业马上启动危机干预方案,由咨询师逐个拨打员工电话进行回访,针对情况严重的员工进行电话咨询或面对面咨询;对于已经实施自杀行为的个体,配备专门的心理咨询师进行面对面心理咨询,并开通24小时咨询热线。通过及时的干预,危机事件被控制在较小的范围内,当事人也逐渐恢复正常工作状态。

案例再现

服务对象:某公司客服部门的员工及其直系亲属。

实施方案:

1. 初级预防――宣传(小册子、电子邮件)

纵观全球EAP实施失败的案例,主要原因就是宣传普及不到位,员工不理解EAP,不知道如何使用EAP。所以,EAP的宣传普及是项目成功的要素。

为此,项目组专门印制了精美的EAP宣传小册子,散发到各个客服中心站点,并定时向全国客服员工发送个人电子邮件。除了宣传此次活动,还对一些基本的心理学知识和技巧进行介绍。

初级预防为员工提供了EAP的简介及联系方式,既做了EAP宣传工作,也提供了心理学的基本知识和自我调节技巧,使多数员工有机会接触EAP,并能对自身的心理健康和心理素质逐渐形成重视的态度和科学的认知。

2. 二级预防――培训(管理层、一线员工)

(1)客服各大区督导心理培训

对某各大区督导以及中层管理员工共40多人进行了“心理健康和交互作用”和“心理健康与人才发展”的专题培训。该培训内容丰富,形象生动,紧密联系员工的工作与生活,受训员工普遍表现出对训练内容的欢迎和兴趣。这些内容的培训不仅促进了中高层员工在管理工作中贯彻这些技能,并且融洽了组织气氛,推进了管理工作的全面提高,提高了员工工作绩效。

(2)客服管理层健康培训

对某电脑公司客户服务部本部30多名中层管理员工进行了“心理健康与人才发展”的专题培训。该培训课程不仅介绍了心理健康的定义和内涵,确立了心理健康的标准,而且还引导受训员工学习了自我暗示、自我控制、情绪管理、人际沟通、耐挫能力等自我调整提高心理健康水平、摆脱困扰的实际技能和技巧。这些内容对受训学员来说不仅是全新的,更是有着巨大的使用价值。这对管理层人员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获得更为全面的发展和提高,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对管理人员更好地应对工作、生活中出现的个人事件,更好地工作和管理下级员工是非常重要的。培训结束之后的反馈表明,受训员工对培训的内容和授课方式是欢迎的。

(3)客服管理层咨询技巧培训

先后两次对某电脑公司客户服务部30多名员工进行题目为“作为咨询式的管理者――亲情的专业化”的专题培训。在培训过程中介绍了心理咨询的基本概念、内容、理念、模式和技巧,确立了成功的咨询者标准。同时,生动形象地结合工作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进行了资讯技巧和方法的训练、评估和指导。最后为管理者总结了如何在实际的管理工作中推广亲情模式、贯彻人本精神,并提供了实际的指导建议。

(4)一线员工心理培训

对某电脑公司客服部北京中心站员工进行题目为“工作与生活的协调”的专题培训。

3. 三级预防――咨询服务(电话咨询、个别咨询、团体咨询)

(1)团体咨询

项目组邀请了某电脑公司客服部门的8名管理层员工进行了一次团体咨询。通过这次活动,参与者在充分沟通的基础上,解决了工作中的压力、冲突、自我效能感的丧失等问题,活动还使得参与者对工作、生活更加充满了信心,使宽容、接纳的亲情文化,在小团体中得到了生动的体现。

(2)电话咨询

项目组为某电脑公司客服部所有员工开通了电话咨询热线,聘请国内心理咨询界的知名专业心理咨询师担任热线咨询师。在此期间,项目组先后接到54人次的电话咨询,咨询员工总数达到了48人,其中包括11%的员工家属。在咨询中,最受关注的就是人际沟通、自身发展和工作压力三个方面的问题。

(3)个别咨询

项目组为某某公司客服部员工提供了面对面的个别咨询服务。咨询结果显示,员工对咨询效果非常满意,甚至有数名员工表示愿意与咨询师建立长期的咨询关系。在咨询的过程中,项目组还不断接收到其他员工要求参加咨询的信息。

人事专员年中总结范文第8篇

人事试用期工作总结范文一:

首先非常感谢 XXX 能够给予我这样一个机会;让我能有幸加入汉基电器有限公司。担任行 政人部经理工作,作为行政人事部的负责人,自己要清醒地认识到,行政人事部是是承上启下、 沟通内外、协调左右、联系四面八方的枢纽,面对复杂琐碎的大量事务性工作,自我强化工作 意识,注意加快工作节奏,提高工作效率,冷静办理各项事务,力求周全、准确、适度,避免 疏漏和差错。时间一晃而过,转眼间,我在公司即将度过三个月的时光。在公司领导的悉心关 怀与指导下, 在各部门主管的配合下, 我经历了从对公司的初窥门径到顺利融入这个大家庭。

现将三个月来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人事工作:

1.招聘、入职、建档

(1)在招聘方面,通过学习公司招聘制度与流程,我感觉到公司目前在招聘方面应该说较为完善,员工人员较为稳定,目前需要做的就是认真执行,脚踏实地去做。

当时招聘人员:计划专员、激光打字、模具师傅、模具学徒、还有厨电车间、电机车间、冲压车间、电子车间、SMT 等部门都需要人员补充,按照计划时间,部分人员需求6月中旬 就要报到上班,但6月初还没有确定几个,时间紧迫,离预定目标还相差很多。关键岗位的招聘,遇到了许多问题,进展缓慢。针对上述情况,我重新梳理了岗位需求,明确了招聘进展计划,并对招聘工作进行了合理分工,尤其对工作的细致性与效率进行了严格要求。经过在 网上中山领航人才网、58同城、中山赶集网招聘信息,人员招聘取得不错的成效,及时补充了人员。

(2)入职在细:规范员工入职必须填写全面、完整的人事资料,提供必备的证明,如身份证、毕业证、学位证、技能证、相片,同时注重细节、效率和行政后勤工作的配合, 让员工从入职的那一刻感觉到家的温暖,培养新进员工对公司的认同感。规定员工何时到岗 必须进行核实,避免人事和工作部门的脱节,杜绝员工到厂不到岗的现象发生。

(3)建档在全:完善员工档案时要全面,应该登记的人事资料必须全部登记,定期进行核实,保证员工档案的真实性。

2.培训 入职培训:工作要及时、注重细节、灌输企业文化和企业优越性,同时要培养员工的积极态度,在岗培训需要记录在档(新员工入厂须知) 员工培训考核:针对培训知识进行书面考试,提高员工对公司的认识。

安全培训:注重实用性、效率性,讲解公司消防安全事项。

3.考勤 (1)不定期进行考勤抽查,促进员工提高工作积极性,了解各部门到岗情况,对人事资料 进行及时更新。

(2)进一步规范考勤和打卡制度,相关制度进行修改,提高考勤制度的可执行性和满意度, 力争做到无人为原因漏打卡,考勤执行的过程中对事不对人,严格按照考勤制度照 章行事。

(3)要求各部门从自身做好考勤打卡规定,如外出、请假、转班、按程序向行政人事部备 档。

4.薪酬 (1)规范加班申报制度,严格按照考勤制度加班,做到考勤数据和加班申请记录一致,出 现差误由相关负责人自行承担责任,并按员工守则考勤制度处理。

(2) 定期通知要求各部门将本部门人员名单、调薪、奖罚、绩效奖金等资料及时跟行政人 事部进行沟通,确保核算薪资准确度。

(3)及时收集、迟到、早退、旷工,请假等资料,确保工资核算准确。

5.社保、工伤 社会保险的购买和退保保证及时、有效。完善工伤保险制度和流程,做到工伤事故处 理及时,保证公司和员工利益。并对重要伤员及时沟通,协调理培工作。

修改公司消防制度,完善公司义务消防人员名单,并对全厂消防器材进行统计检查, 对过期的消防器材进行维修更换,保证消防器材工作正常。

6.人事资料 (1)完善人事资料,做到人在资料在,资料完整、准确, 出现人事异动、离职及时进行资 料更改。

(2)规范电子档案和文本档案配套,将员工的有效证件、晋升、奖惩、异动情况及时准确 的记录在文本档案上,定期进行检查和归类。二、行政工作1.宿舍 (1)完善生活配套设施,维修宿舍停车棚,对宿舍清洁工推行卫生奖罚结合, (2)保安定期检查寝室生活设施,预防火灾到等事故发生; (4)员工反映水电维修更换工作做到及时、 高效,保证员工生活; 2.食堂 (1)针对员要提出饭菜质量不好,晚下班没有饭吃情况同承包饭堂冯小姐进行沟通,就反 映情况要求饭堂立即改善,事后观察饭菜有所改善,但还有待进步搞高。

(2)对饭堂工作人员提出要求,在打菜时间,饭堂工作人员必须进穿工作服、带工作帽、 口罩,三个月进行一次体检。

3.保安 (1)保安工作对全厂财产、安全起重要作用,完善保安队伍,配置了对讲机、电筒、保安 服,对工作存在的老问题及时给予解决、对的保安给予辞退。

(2)规范出入厂制度,员工早上进入厂区必须出示厂牌、严禁带早餐、穿拖鞋、背心进厂, 严禁物品出厂须严禁有物品放行条和车辆检查,非公司员工 进厂必须登记。上班时间 员工出厂要有请假条或放行条。 (3)保安队长每天中午到饭堂维护员工打饭次序,每周检查一次公司消防安全器材、通道、 每天中下午不定时巡逻各车间,检查是否有员工。

4.公共场所 (1) 重新规划清洁工工作, 对公共场所清洁卫生进行划分区域, 推行清洁工上班打卡制度, 严格按照相关合同时间做好清洁工作。

(2) 规划了冲压车间、电子车间、办公室停车棚,有效的解决了员工车辆乱摆乱放问题。

(3) 规划了公共区域跟办公室人员小车停车位,解决了车辆摆放乱七八糟现象。

4.5S 检查 (1)现阶段公司5S 工作只是还在做清洁工作,将进一步推行后续5S 整理、整顿工作。

(2)每月5S 检查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跟相关部门主管沟通,帮助相关部门提高5S 工作。近期工作重点:一、人员招聘 根据公司定编总表,对各部门人员需求进行核对,因员工辞职需补充人员行政人事部要 尽快补充。对部份关键岗位招聘要尽快落实,模具维修工、冲压车间统计员要尽快招聘到位。

二、 、安全方面 1.防火、安全 (1)排除火灾隐患,每月行政人事部进行消防大检查,发现存在的隐患必须及时处理,特 殊区域的管理如、油库、电房等,不定时的检查。

(2)进行消防演习,培训义务消防人员使用消防器材。

(3)规范各部门吸烟区,做好防火工作。

2.防盗 为保证公司财产安全,保安要责任到人,加强防盗措施。晚班保安人员不定时巡逻,及时 了解公司异常情况。

三、纪律:制定相关 纪律规定,严格按照制度执行,对事不对人 (1)严格按公司员工守则执行厂纪厂规,重新修订《行政人事管理条例》 ,完善行政人事 工作流程, 《人事管理制度》 。员工培训体系等工作 (2) 公司问题较为严重, 八月份将作为行政人事部工作重点, 维护公司正常工作次序。

四、定期5S 检查

1.5S 定期检查并进行奖罚结合,罚款作为员工活动基金。相关奖罚按5S 管理制度。

2.加强宿舍5S 检查,一个月对宿舍进行杀害消毒,保证员工宿舍清洁卫生。

人事试用期工作总结范文二:

时光的车轮匆忙碾过,伴随着初夏的阵阵蝉鸣,不知不觉中,一年的见习期转瞬即逝。俯身回顾这初入企业的一年,有多少艰辛,又有多少感动与欣慰。自分配到xx行政办公室,我从一个懵懂、迷茫的学生逐步成长为一名勤奋、敬业的员工,在这一年中,我不断的努力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各方面能力,尽快的让自己适应企业快节奏、高效率的工作环境。在领导和同事们的指导与帮助下,我完全融入了企业这个大家庭中,较圆满的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各方面能力也得到了一定的提高,为今后的工作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现就见习期工作情况总结。

一、以企业为荣,以企业为家,为实现富民强司而奋斗。

也许在一年前进入企业时还不甚了解,而如今,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对企业方方面面的熟悉,我深深的感到,当初的选择是明智而又如此幸运,现在的我,以企业为荣。在领导们的大智慧下,我们的企业正逐步做大做强,不管是集团公司还是分公司,都可以预见一个辉煌的明天。对企业认同,就要有主人翁的责任感,就要以企业为家,像爱家一样爱企业,不断努力工作,为企业贡献自己的力量。同时,富民强司不只是一句口号,是由多少艰辛与汗水凝聚而成,这是一个艰苦而漫长的过程,不仅需要老一辈人的努力,更需要我们新员工的奋斗,我们渴望着,富民强司能在我们手中实现。另一方面,作为新员工的我更清楚的看到了自身的发展空间,做为一个初入企业的新鲜人,现在的我需要做的就是不断学习,不断提高,不要去作无谓的比较,不要去无聊的斤斤计较,现在仅仅是我奉献的时刻,我深深的相信,有为才有位,发展的空间摆在眼前,关键是你如何去把握抓牢,当你的的确确的提高了,成长了,有能力有作为了,套句老话,面包会有的。

二、找出不足,认真工作,努力实现质的飞跃。

通过一年的见习,我付出了很多,也收获了很多,我清楚的感觉到自己在成长、在成熟。但同时,也深深的体会到众多的不足,如由于工作时间不长,对待自己的工作并不是很得心应手及由于自己年龄轻,在开展工作时有时缺乏魄力等种种问题。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继续保持良好的心态,摆正学习者的位置,努力学习工作,勤于思考,找出不足,进一步熟悉分公司业务,针对性深化理论学习,并加强锻炼独立解决事务的能力,争取实现质的飞跃,为企业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光阴似箭,人的一生在历史的长河中显得如此短暂,那么,人活一世究竟为了什么?我认为,为了体现自己的价值,为了证实自己的价值,那么,才不枉此生,谨以次此句作为结束语,为了事业,我愿奋斗终身!

在一年的见习期工作中,我努力学习,勤奋工作,在领导和同事们的指导帮助下,我已完全适应了企业的工作环境,较圆满的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自身各方面能力也得到了一定的提高。在思想方面,我爱党、爱国、爱企业、爱工作,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头脑,指导思想、工作,乐于奉献,勤于工作。在工作态度上,我保持进取向上,积极主动,爱岗敬业的良好心态,摆正学习者的态度,多学多干,不计得失,努力工作。

在工作能力上,我虚心学习,勤于思考,事无巨细、全力以赴,独立及合作、参与完成了一系列行政和其它方面的事务,自身能力得到了不小的提高。在工作纪律上,我严格遵守企业的各项规章制度,不迟到,不早退,严于律己,自觉的遵守各项工作纪律。同时,在一年工作实践中,我逐步形成了以企业为荣,以企业为家的强烈企业认同感,并以实现富民强司为己任,为奋斗目标。通过一年的见习工作,我成长、成熟了很多,但也发现了自身许多的不足。在今后的工作,我会更加努力,找出不足,加强学习,勤奋工作,为企业的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

人事试用期工作总结范文三:

不知不觉来到公司已经满 1 个月了,这期间逐步融入了和旺这个团队;在接近年底的 这一个月里,人力资源市场可以说挑战不小,但通过我部门齐心协力,终于能够保证我公司 人力资源的基本满足生产任务的需求;现将这 1 个月的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行政方面

1、 对员工和干部反映强烈的饭堂进行对外承包和伙食改善;通过努力,现在员工对 饭堂工作的反映大大改善;对公司留人起到不小作用。

2、 门禁保安管理;通过对保安工作加强监督检查,使部分员工违反门禁登记管理的 现象大大改善;为公司的安全管理打下基础。

3、 配合品管部进行安全生产设施配置工作,配置担架、安全头盔、消防沙等;并补 充安全生产资料;为我公司能够顺利通过安全部门的监督检查打好基础。

4、 正在制定的宿舍检查追究机制,将对我公司宿舍安全和有效管理做好制度保证。

二、人事方面

1、 招聘工作:通过一个月的招聘工作,使初来公司时公司人员缺口接近 20%的状况 得到明显改善,基本能够满足公司的生产任务的需要;对个别员工的辞职和请假 现象进行了有效沟通,大大减少了人员流失率。

2、 培训:通过和生产部及品管部的合作,使新员工培训机制越来越流程化和细致化,对我公司的员工素质提高及留下的比例显著提高。目前正在制定的新员工培训流 程将固定并强化这样的成果;使我公司的员工培训工作向前推进一步。

3、 制度建设:我公司的管理团队非常年轻,公司的管理风格讲求认真和创新精神, 很多的管理实践不缺乏有好的初衷和实践效果; 加之借鉴同行业的先进管理经验, 使我公司部分未制度化的管理内容逐渐制度化以减少管理漏洞和人为因素;比如 说年休假问题,建议反馈问题和宿舍检查追究及培训和储备干部等;希望以我公 司管理团队的优秀管理经验的整合以达到良好的管理效果。

4、 员工关系:通过进行离职访谈的工作,使管理上的一些隐藏的问题得以清晰,一些隐性的对员工的伤害情况得以显现;以便于我们更好地改善工作方法和理念; 以加强我公司核心竞争力。

建议方面 1、 每个岗位职责明确但更应该加强沟通,明确责任是为分清责任,但要做好工作必须加强沟通,毕竟很多工作都牵涉到几个岗位甚至部门。

2、 团队的学习一直没有摆上台面,建议每周例会的最后部分由主持人组织大家分享一个管理案例大家可展开讨论,为我公司建立学习型组织向前迈出一步。

人事专员年中总结范文第9篇

当代中国地方政府制度,其沿革和建立与中央政制不同。中央人民政府,是中共根据长期建政经验创立的一种新型政府模式,不但与苏、美等各国不同,也与民国政府的五院制没有延续关系。但当代地方政制,却是在继承历代地方官制的基础上发展变革而来的。

一、1949年以前的地方政制

中国地方政制始于秦代。秦设“郡县制”,将全国划分若干郡,郡再划若干县,分层级进行治理。以后历代不论地方政府的名称和层级如何演变,都未能脱离郡县制的基本模式。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民国时期地方层级分省、县2级。当时,省、县之间还设有“专员区”,1932年始设于豫、鄂、皖,后因各省辖区扩大,属县增多,遂为定制。1936年国民政府规定,各省一律划分若干“行政督察区”,设“行政督察专员公署”,简称专员公署。抗战时期又规定,专员公署设保安司令部,专员兼保安司令,得掌一地军政大权。但是,专员区制度无论如何变化,性质仍是省府的派出机关,[1]并非一级政府。

省成为地方行政区划始于元代。元设“行中书省”,通称“省”,为地方最高政权。明代废省,改设“承宣布政使司”,但因其辖区与元代的省略同,习惯上仍称之为省。清朝恢复省制,至光绪时全国划22省。民国继承清代省制,发展为28省,计有:江苏、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四川、西康、云南、贵州、广东、广西、福建、浙江、山东、山西、河南、河北、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热河、绥远、察哈尔、辽宁、吉林、黑龙江。抗战胜利后,东三省改为辽宁、辽北、安东、吉林、合江、松江、黑龙江、嫩江、兴安9省。1945年8月台湾回归中国,设台湾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全国设35省。

省是民国地方最高一级政权。设省政府,取委员制,由国民政府任命委员若干人组成“省政府委员会”,置主席1人,在委员中任命。省府另置秘书长1人,由省府委员兼任或专职。省府下设民政、财政、建设、教育4厅及秘书处。厅以下分科办事,置科长、科员。

县制始于秦代,在地方政制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中国历代地方制度多变,但县制却很少变化,是最稳定也是最重要的一级基层政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全国大约设2016个县。[2]民国时期,县制变化很大。据1929年《县组织法》,县综理全县行政,可以在中央及省府法律范围内县令。县政府置县长1人,由省民政厅提名,经省府议决任用。县府置秘书1人,承县长之命,处理各项事务,另设民政、财政、教育、建设等局或科,分置局长、科长和科员。此外还置督导县立学校的督学,指导农林工商的技士,指挥县警察的警佐、巡官,审问诉讼案件的承审及会计、出纳、事务员等。

1939年,民国政府颁布《县各级组织纲要》,推行“新县制”。其主要变化是:(1)县为地方自治单位,县长由省府派充,另设县议会为民意机关;(2)各县按面积、人口、经济、文化、交通等状况分3至6等,由省府划分,报行政院核定;(3)县长除在省府监督下办理全县自治事项外,须执行中央及省府委办事项;(4)各县一律废局设科,有民政、财政、教育、建设、军事、地政、社会、粮政等,分置科长1人、科员若干人,另置秘书、督学、技士、技佐、警佐、巡官及事务员等;(5)设“县政会议”,由县长主持,秘书、科长等人组成,决议有关县政重大事项及县参议会议案。新县制实施后,县级政权得到加强。

民国时除实行省、县2级地方制度外,还首创了市制。最早设立的是广州市,于1921年设市政厅,办理市政。以后各地陆续设市,分为两种:一为直隶行政院之市,称直辖市;一为隶属省政府之市。前者地位同省,后者地位同县。1941年,全国直辖市计有广州、南京、上海、北平、天津、青岛、西安、重庆。抗战胜利后增设汉口、沈阳、大连、哈尔滨。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共有12个直辖市。市设市政府,置市长一人,设公安、社会、财政、工务、教育等局,下设各处、科,置处长、科长、科员。

县(市)以下的乡、镇实行自治,不是一级地方政府,由县(市)分区管理。原则上每区管辖15至20个乡、镇。区设“区公署”,为县府派出机关,督导各乡、镇行政及自治事务。区公署置区长1人,设员分掌民政、财政、教育、建设等事项,设警察所掌管地方警务。不设区的小县,由县政府直接派员督导乡、镇事务。

二、1949~1954年过渡时期的地方政制

当代中国政府与政府制度概念不同。前者建于1949年10月1日,后者确立于1954年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以下简称1954年宪法)。1954年宪法确立的当代政制的基本原则,延续至今。1949~1954年,是当代政制建立和过渡时期。

这个时期,《共同纲领》未对地方层级做统一规定。但是,从当时中央人民政府的有关各级地方“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和人民政府法令看,主要划分为大行政区、省、市、县、乡(行政村)和大城市的区。此外划有苏北、苏南、皖北、皖南、川东、川西、川南、川北8个行政区,地位相当于省,分设“人民行政公署”。1952年11月以后,全国地方层级统一变为“三实三虚”,即省、县、乡3个实级;大行政区、专区、区3个虚级。[3]所谓“实级”,该区域通过召开人民代表大会产生人民政府;“虚级”则是上级政府的派出单位,直接委任组成。

1952年前,省、市、县各级地方政府除数量和辖区有所变动外,体制上变化不大,只是将民国时的“省政府”、“市政府”、“县政府”改称“省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县人民政府”,均加“人民”二字以示政权性质区别。省仍采取委员制,置主席,市、县仍采市长、县长制,一律由上级委任。“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改称“专员公署”,“区公署”改称“区公所”。1950年后,虽开始在一些少数民族聚居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但尚处于推行和总结经验阶段。1952年后,开始将以前实行自治的乡、镇改为地方一级基层政权,但原先的“乡公所”、“镇公所”大多保留和沿用。过渡时期地方政制的最大变化,是大行政区一级政权的建立。

大行政区制度,即将全国划分为若干行政区域,代表中央,领导数省。这种政权模式源于清代。顺治元年(1644年)设总督①为地方最高长官,作为朝廷代表,总揽一省或数省军政,至乾隆时成为定制。当时全国设有直隶、两江、陕甘、闽浙、湖广、四川、两广、云贵8位总督,光绪末年增设东三省总督。

大行政区远比清代总督的辖区大。新中国成立后,初设5大行政区,1952年11月,中央人民政府增设“华北行政委员会”,正式划华北为第6大行政区。各大行政区简况如下:

华北大行政区包括:河北省、察哈尔省、绥远省、山西省、平原省、北京市、天津市。②东北大行政区包括:辽东省、辽西省、吉林省、松江省、黑龙江省、热河省、沈阳市、长春市、哈尔滨市、旅大市、鞍山市、抚顺市、本溪市。政府驻地为沈阳市,主要领导人是高岗。

华东大行政区包括:山东省、浙江省、福建省、台湾省、苏北区、苏南区、皖南区、皖北区、上海市、南京市。政府驻地为上海市,主要领导人是饶漱石。③

中南大行政区包括:湖北省、湖南省、河南省、江西省、广东省、广西省、武汉市、广州市。政府驻地为汉口市,主要领导人是。④

西北大行政区包括:陕西省、甘肃省、青海省、宁夏省、新疆省、西安市。政府驻地为西安市,主要领导人是。⑤

西南大行政区包括:西康省、云南省、贵州省、地方、川东区、川西区、川南区、川北区、重庆市。政府驻地为重庆市,主要领导人是。⑥

大行政区制度的设立,是中共根据当时客观情况做出的重要决策。在1949年3月七届二中全会上,首次提出中央向地方分权的问题,即:由分散到统一,不是几个月而是要几年才能完成的。这么大的中国,如果过分强调集中,会办不好事。所以在组织形式上不能一下子都集权,一定要授权地方,才能发挥积极性。但中央必须成为掌握政策的司令部。[4]中共中央随后发出文件,正式提出“中央领导之下的区域制”,指出由于中国地方广大,经济落后,又由于革命发展不平衡,战区与非战区、新区与老区、解放区与国统区有很大的区别。因此,在中央领导下的区域制,在相当长时期内仍然必要。[5]由此确定将全国划分不同行政区域的方针。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中规定:“依据政务院的提议,任免或批准各大行政区和省市人民政府的主席、副主席和主要的行政人员。”[6]大行政区制度在法律上得到确定。12月,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分别任命东北、华东、中南、西北、西南5大行政区领导人,政务院随后通过《大行政区人民政府委员会组织通则》,大行政区制度正式建立。

大行政区政权机关是“人民政府”或“军政委员会”,分别为各该区所辖省(市)高一级的地方政权机关,并为政务院领导地方政府的代表机关。[6](p.144)大区人民政府和军政委员会并不完全相同。《大行政区人民政府委员会组织通则》规定:“凡军事行动已经结束,已经彻底实现,各界人民已有充分组织的大行政区,即应实行普选,召开大行政区的人民代表大会,正式选举大行政区人民政府委员会。在大行政区人民政府委员会成立后,军政委员会即宣告结束。”[6](p.144)因此,大区“人民政府”须经民主程序选举产生;“军政委员会”则是在此之前代行人民政府职权的过渡机构。

大行政区人民政府仅建于东北。华北曾于1948年9月建立华北人民政府,于1949年11月撤销,所辖5省2市归中央直属。①大行政区制度建立后,次年9月,中央人民政府增设“政务院华北事务部”,负责联系并指导华北5省及京、津2市工作。1952年4月,撤销华北事务部,成立“政务院华北行政委员会”。11月,各大区人民政府或军政委员会一律改为“中央人民政府行政委员会”,华北与其他大区行政委员会一样,归中央人民政府直属。因此大行政区时期,华北一直未曾设立大区政府一类的政权机关。

东北人民政府前身最早称“东北政联行政委员会”,为东北解放区最高行政领导机关,1946年更名为“东北行政委员会”。1949年8月,东北人民代表会议选举产生东北人民政府,12月经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批准正式成立。其体制与机构设置与原华北人民政府略同,置主席1人、副主席3人、政府委员若干人组成东北人民政府委员会,下设民政、教育、财政、工业、商业、农业、交通、公安、卫生、司法、文化等部、财政经济委员会、司法委员会、人民法院、东北银行等。另设劳动局、荣誉军人管理委员会、文物保管委员会、办公厅、外事处、东北科学院(后称中国科学院东北分院)。另在东北财经委员会内设计划委员会。

大行政区军政委员会建于西北、华东、中南和西南4个新解放区。“军政委员会”这个机构的名称,最早由前湖南省主席程潜提出。程潜于1949年6月向中共递交《备忘录》,表示愿谋求湖南局部和平,要求在湘设立由自己领导的“中国湖南人民临时军政委员会”。复电同意,随后在致关于和平解决湖南问题的电报中提出,应建立“湖南军政委员会”,以程潜为主席,以中共的人为副主席。[7]不久,致电进一步提出,整个西北,地区甚广,民族甚复杂,欲求彻底、健全而又迅速的解决,必须在采用战斗方式的同时辅以政治方式。其办法即为组织“军政委员会”,以为临时过渡机构。[8]军政委员会从此成为新解放区最高政权机关。至1950年7月,4大行政区军政委员会相继正式成立。

军政委员会作为过渡性机构,不经各该地区人民代表会议选举,由中央人民政府任命产生。由主席1人、副主席若干人、委员若干人组成,一般设民政、公安、财政、商业、工业、农业、水利、交通、邮电、劳动、人事、文教、卫生、司法等部,体育运动、民族事务、人民监察等委员会等。

中央人民政府正式宣布撤销大行政区,是在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前夕。但在此一年多以前,大区性质已发生变化。1952年底,中央人民政府将各大区人民政府或军政委员会一律改为中央人民政府行政委员会,为“代表中央人民政府在各该地区进行领导与监督地方政府的机关”。[9]大行政区从此不再是地方最高一级政权机构,只作为中央人民政府的派出机关,对地方行使督导之责。新设大区的政权机关也由实级变为虚级。1954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正式撤销各行政委员会,大行政区制度结束。

大行政区时期,全国省级行政区划变化很大。最初划有辽东、辽西、吉林、松江、黑龙江、热河、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山东、江苏、安徽、浙江、福建、台湾、河南、湖北、湖南、江西、广东、广西、云南、贵州、西康、河北、察哈尔、绥远、山西、平原,以及内蒙古自治区、川东、川西、川南、川北行政区、重庆和地方。1952年撤销平原省和察哈尔省;1954年撤销绥远省;东北合并为辽宁、吉林、黑龙江3省,此外,将川东、川南、川西、川北、皖北、皖南、苏北、苏南行政区,合并为四川、安徽、江苏3省。

市的变化也很大。除有直属中央人民政府的直辖市外,还有隶属于省人民政府的市、隶属于专区的市。最初,直辖市设有北京、天津、上海、南京、武汉、广州、重庆、西安、沈阳、长春、哈尔滨、旅大、鞍山、抚顺、本溪。但当时除北京、天津因华北未设大区政府,确属中央,其他上海、南京等市实际都隶属于各大行政区。以后,中央人民政府在撤销大行政区的同时,将沈阳、旅大、鞍山、抚顺、本溪、长春、哈尔滨、武汉、广州、重庆、西安11个市改为省辖市。

撤销大行政区和省、市区划的变化,为1954年《宪法》确立当代中国地方政制打下基础。

三、1954年宪法确立的当代中国地方政制

1954年《宪法》首次对地方政府制度做出法律规定,确立了当代中国地方政府制度。

首先,1954年《宪法》对地方政权组织做了明确规定。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此前,由于尚未召开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各级国家政权均采用“议行合一”,即中央人民政府不但是最高行政机关,也是最高权力机关。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一律由上级任命组成,既是地方行政机关,又是地方权力机关。

1954年《宪法》改变了这种政权体制,将国家机构中的立法权与行政权分离,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权力机关,是国家立法的唯一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产生的国务院,即中央人民政府,为国家最高行政机关。对于行政权与立法权的关系,宪法中规定:国务院必须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负责,并报告工作。地方政权同样由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同级人民政府组成。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各级地方国家权力机关,产生的各级人民政府是各级地方国家行政机关。地方人民政府必须向同级人民代表大会负责,并报告工作。

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是:在本行政区域内,保证法律、法令的遵守和执行;规划地方的经济建设、文化建设和公共事业;审查和批准地方的预算和决算;保护公共财产;维护公共秩序;保障公民权利;保障少数民族的平等权利。[10]

县以上人民政府的职权是:在本行政区内根据法律、法令、规定行政措施,决议和命令;主持本级人民代表大会的选举;召集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会议,向本级人民代表提出议案;领导所属各工作部门和下级人民政府的工作;执行经济计划,执行预算;管理市场和地方国营工商业;领导农业、手工业和互助合作事业;管理税收、交通和公共事业;管理文化、教育、卫生、优抚、救济和社会福利工作;管理兵役;保护公共财产、维护公共秩序、保障公民权利;保障少数民族的平等权利;办理上级国家行政机关交办的其他事项等。[11]

1954年后,中央人民政府称国务院,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一律称“人民委员会”,即省人民委员会、市人民委员会、县人民委员会、乡(镇)人民委员会。地方各级人民委员会即人民政府,都是国家行政机关,一律服从国务院。

其次,1954年《宪法》确立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中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除汉族外,还有55个少数民族。据1953年首次人口普查统计,当时少数民族约占全国总人口的6%,分布在全国64%的地区。[12]

中共在少数民族问题上作过反复探索,早年一度主张实行“联邦制”。1922年中共“二大”宣言提出:“蒙古、、回疆三部实行自治,成为民主自治联邦”[13]。中共在延安时期,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民族自治。至1945年,在“七大”政治报告中又提出:“允许各少数民族有民族自决权及在自愿原则下和汉族建立联邦制国家的权利。”[14]此后,中共完全抛弃“联邦制”主张,确立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并于1947年建立了内蒙古自治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共同纲领》规定,在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应实行民族的区域自治。[15]1952年,中央人民政府根据推行民族区域自治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和取得的经验,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实施纲要》(以下简称《纲要》),规定了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基本原则,即:各民族自治区统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土的不可分离的一部分。各民族自治区的自治机关统为中央人民政府统一领导下的一级地方政权,并受上级人民政府的领导。[16]《纲要》还对各级自治区、自治机关、自治权力、自治区内民族关系、自治区上级人民政府的领导原则作了统一规定。1950年后,全国民族区域自治工作已全面展表,至1953年6月,全国已建各级民族自治区130个,其少数民族人口约450万人。[17]其中,相当于县和县级以上的民族自治区47个,除规模最大的内蒙古自治区外,还建有桂西壮族自治区、西康藏族自治区、湘西苗族自治区、海南黎族自治区和苗族自治区、西康凉山彝族自治区、云南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区、吉林延边朝鲜族自治区、青海玉树藏族自治区、四川藏族自治区、绥远伊克昭盟蒙族自治区及乌兰察布盟蒙族自治区等。[18]另从1950年起,中央人民政府组织了对全国各少数民族的民族识别工作,至1953年确认了38个少数民族,为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载入1954年《宪法》打下基础。

1954年《宪法》在民族区域自治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强调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的自治机关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行使自治权,[10](p.537)并对原《纲要》的某些条款作了调整,如撤销了关于各民族自治区内部改革、培养民族干部等条款;将得组织本自治区的公安部队和民兵,改为组织本地方的公安部队;将得制定本自治区单行法规,层报上两级人民政府核准,并报政务院备案,改为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报请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等等。[10](p.537)《宪法》还明确规定,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最基本原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是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一律平等。”“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10](p.522)

此前,各民族自治地方不分大小统称“民族自治区”。1954年《宪法》明确规定:全国各民族自治地方分为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10](pp.533~534)

民族自治地方设立自治机关,即该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一方面,各自治机关同为国务院统一领导下的国家行政机关,服从国务院;其组织根据宪法规定的关于国家地方国家机关的基本原则;行使宪法规定的地方国家机关职权;形式可依照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大多数人民的意愿规定。[10](pp.536~537)另一方面,各自治机关,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限行使自治权,主要包括:依照法律规定的权限管理本地方财政;依照国家的军事制度组织本地方公安部队;依照当地民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特点,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报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10](p.537)自治机关在执行任务时,使用当地民族通用的一种或者几种语言文字。[10](p.537)

少数民族聚居的乡,定为民族乡,不是民族自治地方,为相当于乡、镇一级的基层单位。①民族乡设立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由选民直接选举,每届任期两年。[10](p.534)其人民代表大会可依照法律规定的权限采取适合民族特点的具体措施。[10](p.535)民族乡依照法律和有关规定,可结合本地区的具体情况和民族特点,因地制宜发展经济、文化、教育和卫生等事业。

第三,1954年《宪法》对地方政权的层级做了明确规定。全国行政区划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县(自治州、自治县、市)、乡(民族乡、镇)正式3级地方政权。

全国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当时,全国省级行政区经过进一步调整,共有北京、天津、上海3个直辖市,河北、山西、辽宁、吉林、黑龙江、热河、陕西、甘肃、青海、新疆、山东、江苏、安徽、浙江、福建、台湾、河南、湖北、湖南、江西、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西康26省和内蒙古自治区、地方、昌都地区。

省是地方最高一级政权,由省人民代表大会和省人民政府组成。省人民政府向省人民代表大会和上一级国家行政机关负责,并报告工作。省人民代表大会有权罢免省人民政府组成人员。省人民政府置省长1人、副省长若干人及政府委员若干人。下设厅、局、委员会、处,一般均设民政、公安、财政、粮食、商业、工业、交通、农业、水利、教育、卫生等厅;对外贸易、建筑工程、劳动、统计、手工业管理、机要交通等局;计划、体育运动、民族事务等委员会,以及办公厅、宗教事务处等。另外,建国之初,各省原设的人民监察委员会,一律改为监察厅,人事厅改为人事局,文化事业管理局改为文化局。并撤销各省原来的政法、财经、文教3个委员会,一律改设政法、文教、工业、财贸、农林5个办公室。[11](p.155)省人民政府经国务院批准,得设若干“专员公署”为派出机关。[11](p.144)

省、自治区分为自治州、县、自治县、市。1954年全国县级政权共有2116个,[10](p.608)分别由县人民代表大会和县人民政府组成。县人民政府向县人民代表大会负责,并报告工作。县人民代表大会有权罢免县人民政府组成人员。县人民政府置县长1人,副县长若干人,下设民政、公安、财政、粮食、税务、工商、农林、交通、文化教育、卫生等科或股,得设办公室。[11](p.144)经省人民政府批准,得设若干“区公所”,为县派出机关。[11](p.144)

县、自治县分为乡、民族乡、镇。乡、镇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创建的一级地方政府。中国历代以县作为国家基层单位,县以下虽设工作机构,但都作为县政府的派出机关,不是一级地方政权组织。1950年12月,国家先后公布《乡(行政村)人民代表会议组织通则》和《乡(行政村)人民政府组织通则》,开始在全国普遍建立乡级政权。宪法正式把基层政权确定在乡、镇一级,是中国历史地方政制的一大变革。

1954年,全国共有220466个乡。[10](p.608)乡人民代表大会是基层国家权力机关,由选民直接选举人民代表组成。乡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的乡人民政府,是基层国家行政机关。乡人民政府向乡人民代表大会和上一级国家行政机关负责,并报告工作。乡人民代表大会有权罢免乡人民政府组成人员。

乡人民代表大会与省、县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拥有同样职权。此外,1954年《宪法》还对乡人民政府的职权做出特别规定:(1)管理本乡行政工作;(2)可根据法律、法令、本级人民代表大会的决议和上级国家行政机关的决议、命令,决议和命令;(3)主持本级人民代表大会的选举;(4)召集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会议,提出议案;(5)管理财政;(6)领导农业、手工业生产,领导互助合作事业等;(7)管理公共事业、文教卫生、优抚和救济工作;(8)管理兵役;(9)保护公共财产,维护公共秩序,保障公民权利;(10)保障少数民族的平等权利等。[10](pp.146~147)

乡人民政府置乡长1人,副乡长若干人。下设民政、治安、武装、生产合作、财粮、文化教育、调解等工作委员会。[10](p.148)在农村集市、商业地区设镇。镇与乡为同级政权,镇人民代表大会也由选民直选产生,由镇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镇人民政府。

最后,除省(自治区、直辖市)县(自治州、自治县、市)乡(民族乡、镇)3级地方政府外,仍设市。市有多种,分为直辖市,地位相当于省;省辖市,地位相当于专区;隶属专区的市,地位相当于县,以及设区的市和不设区的市。直辖市和省辖市划分区,并有辖县。此外,还设有3个虚级,即作为省人民政府派出机关的“专员公署”(专区)、作为县人民政府派出机关的“区公所”、作为市辖区和不设区的市人民政府的派出机关“街道办事处”。[10](p.150)

[参引文献]

[1]《行政督察专员公署组织条例》,陈之迈:《中国政府》第2册《附录》,商务印书馆1947年版。

[2]国民政府内政部编《中华民国行政区区域简表》,商务印书馆1947年版,第4页。

[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年谱(1949~1976)》上,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年版,第269页。

[4]金冲及主编《传》第2卷,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年版,第914页

[5]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4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7年版,第609页。

[6]中央人民政府法制委员会:《中央人民政府法令汇编》第1册(1949~1950),法律出版社1982年版,第2页。

[7]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年谱(1893~1949)》下,人民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第544页。

[8]《军事文集》第5卷,军事科学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第654页。

[9]中央人民政府法制委员会:《中央人民政府法令汇编》第3册(1952),法律出版社1982年版,第42页。

[10]《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5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第532~535页。

[11]国务院法制局、中华人民共和国法规汇编编辑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法规汇编》(1954年9月~1955年6月),法律出版社1956年版,第147页。

[12]《人民日报》1954年10月1日。

[13]中共中央书记处:《六大以前》,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10页。

[14]:《论联合政府》,东北书店1950年版。

[15]《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年版,第12页。

[16]《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3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年,第79页。

[17]《人民日报》1952年8月13日。

人事专员年中总结范文第10篇

当代中国地方政府制度,其沿革和建立与中央政制不同。中央人民政府,是中共根据长期建政经验创立的一种新型政府模式,不但与苏、美等各国不同,也与民国政府的五院制没有延续关系。但当代地方政制,却是在继承历代地方官制的基础上发展变革而来的。

一、1949年以前的地方政制

中国地方政制始于秦代。秦设“郡县制”,将全国划分若干郡,郡再划若干县,分层级进行治理。以后历代不论地方政府的名称和层级如何演变,都未能脱离郡县制的基本模式。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民国时期地方层级分省、县2级。当时,省、县之间还设有“专员区”,1932年始设于豫、鄂、皖,后因各省辖区扩大,属县增多,遂为定制。1936年国民政府规定,各省一律划分若干“行政督察区”,设“行政督察专员公署”,简称专员公署。抗战时期又规定,专员公署设保安司令部,专员兼保安司令,得掌一地军政大权。但是,专员区制度无论如何变化,性质仍是省府的派出机关,[1]并非一级政府。

省成为地方行政区划始于元代。元设“行中书省”,通称“省”,为地方最高政权。明代废省,改设“承宣布政使司”,但因其辖区与元代的省略同,习惯上仍称之为省。清朝恢复省制,至光绪时全国划22省。民国继承清代省制,发展为28省,计有:江苏、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四川、西康、云南、贵州、广东、广西、福建、浙江、山东、山西、河南、河北、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热河、绥远、察哈尔、辽宁、吉林、黑龙江。抗战胜利后,东三省改为辽宁、辽北、安东、吉林、合江、松江、黑龙江、嫩江、兴安9省。1945年8月台湾回归中国,设台湾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全国设35省。

省是民国地方最高一级政权。设省政府,取委员制,由国民政府任命委员若干人组成“省政府委员会”,置主席1人,在委员中任命。省府另置秘书长1人,由省府委员兼任或专职。省府下设民政、财政、建设、教育4厅及秘书处。厅以下分科办事,置科长、科员。

县制始于秦代,在地方政制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中国历代地方制度多变,但县制却很少变化,是最稳定也是最重要的一级基层政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全国大约设2016个县。[2]民国时期,县制变化很大。据1929年《县组织法》,县综理全县行政,可以在中央及省府法律范围内县令。县政府置县长1人,由省民政厅提名,经省府议决任用。县府置秘书1人,承县长之命,处理各项事务,另设民政、财政、教育、建设等局或科,分置局长、科长和科员。此外还置督导县立学校的督学,指导农林工商的技士,指挥县警察的警佐、巡官,审问诉讼案件的承审及会计、出纳、事务员等。

1939年,民国政府颁布《县各级组织纲要》,推行“新县制”。其主要变化是:(1)县为地方自治单位,县长由省府派充,另设县议会为民意机关;(2)各县按面积、人口、经济、文化、交通等状况分3至6等,由省府划分,报行政院核定;(3)县长除在省府监督下办理全县自治事项外,须执行中央及省府委办事项;(4)各县一律废局设科,有民政、财政、教育、建设、军事、地政、社会、粮政等,分置科长1人、科员若干人,另置秘书、督学、技士、技佐、警佐、巡官及事务员等;(5)设“县政会议”,由县长主持,秘书、科长等人组成,决议有关县政重大事项及县参议会议案。新县制实施后,县级政权得到加强。

民国时除实行省、县2级地方制度外,还首创了市制。最早设立的是广州市,于1921年设市政厅,办理市政。以后各地陆续设市,分为两种:一为直隶行政院之市,称直辖市;一为隶属省政府之市。前者地位同省,后者地位同县。1941年,全国直辖市计有广州、南京、上海、北平、天津、青岛、西安、重庆。抗战胜利后增设汉口、沈阳、大连、哈尔滨。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共有12个直辖市。市设市政府,置市长一人,设公安、社会、财政、工务、教育等局,下设各处、科,置处长、科长、科员。

县(市)以下的乡、镇实行自治,不是一级地方政府,由县(市)分区管理。原则上每区管辖15至20个乡、镇。区设“区公署”,为县府派出机关,督导各乡、镇行政及自治事务。区公署置区长1人,设员分掌民政、财政、教育、建设等事项,设警察所掌管地方警务。不设区的小县,由县政府直接派员督导乡、镇事务。

二、1949~1954年过渡时期的地方政制

当代中国政府与政府制度概念不同。前者建于1949年10月1日,后者确立于1954年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以下简称1954年宪法)。1954年宪法确立的当代政制的基本原则,延续至今。1949~1954年,是当代政制建立和过渡时期。

这个时期,《共同纲领》未对地方层级做统一规定。但是,从当时中央人民政府的有关各级地方“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和人民政府法令看,主要划分为大行政区、省、市、县、乡(行政村)和大城市的区。此外划有苏北、苏南、皖北、皖南、川东、川西、川南、川北8个行政区,地位相当于省,分设“人民行政公署”。1952年11月以后,全国地方层级统一变为“三实三虚”,即省、县、乡3个实级;大行政区、专区、区3个虚级。[3]所谓“实级”,该区域通过召开人民代表大会产生人民政府;“虚级”则是上级政府的派出单位,直接委任组成。

1952年前,省、市、县各级地方政府除数量和辖区有所变动外,体制上变化不大,只是将民国时的“省政府”、“市政府”、“县政府”改称“省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县人民政府”,均加“人民”二字以示政权性质区别。省仍采取委员制,置主席,市、县仍采市长、县长制,一律由上级委任。“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改称“专员公署”,“区公署”改称“区公所”。1950年后,虽开始在一些少数民族聚居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但尚处于推行和总结经验阶段。1952年后,开始将以前实行自治的乡、镇改为地方一级基层政权,但原先的“乡公所”、“镇公所”大多保留和沿用。过渡时期地方政制的最大变化,是大行政区一级政权的建立。

大行政区制度,即将全国划分为若干行政区域,代表中央,领导数省。这种政权模式源于清代。顺治元年(1644年)设总督①为地方最高长官,作为朝廷代表,总揽一省或数省军政,至乾隆时成为定制。当时全国设有直隶、两江、陕甘、闽浙、湖广、四川、两广、云贵8位总督,光绪末年增设东三省总督。

大行政区远比清代总督的辖区大。新中国成立后,初设5大行政区,1952年11月,中央人民政府增设“华北行政委员会”,正式划华北为第6大行政区。各大行政区简况如下:

华北大行政区包括:河北省、察哈尔省、绥远省、山西省、平原省、北京市、天津市。②东北大行政区包括:辽东省、辽西省、吉林省、松江省、黑龙江省、热河省、沈阳市、长春市、哈尔滨市、旅大市、鞍山市、抚顺市、本溪市。政府驻地为沈阳市,主要领导人是高岗。

华东大行政区包括:山东省、浙江省、福建省、台湾省、苏北区、苏南区、皖南区、皖北区、上海市、南京市。政府驻地为上海市,主要领导人是饶漱石。③

中南大行政区包括:湖北省、湖南省、河南省、江西省、广东省、广西省、武汉市、广州市。政府驻地为汉口市,主要领导人是。④

西北大行政区包括:陕西省、甘肃省、青海省、宁夏省、新疆省、西安市。政府驻地为西安市,主要领导人是。⑤

西南大行政区包括:西康省、云南省、贵州省、地方、川东区、川西区、川南区、川北区、重庆市。政府驻地为重庆市,主要领导人是。⑥

大行政区制度的设立,是中共根据当时客观情况做出的重要决策。在1949年3月七届二中全会上,首次提出中央向地方分权的问题,即:由分散到统一,不是几个月而是要几年才能完成的。这么大的中国,如果过分强调集中,会办不好事。所以在组织形式上不能一下子都集权,一定要授权地方,才能发挥积极性。但中央必须成为掌握政策的司令部。[4]中共中央随后发出文件,正式提出“中央领导之下的区域制”,指出由于中国地方广大,经济落后,又由于革命发展不平衡,战区与非战区、新区与老区、解放区与国统区有很大的区别。因此,在中央领导下的区域制,在相当长时期内仍然必要。[5]由此确定将全国划分不同行政区域的方针。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中规定:“依据政务院的提议,任免或批准各大行政区和省市人民政府的主席、副主席和主要的行政人员。”[6]大行政区制度在法律上得到确定。12月,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分别任命东北、华东、中南、西北、西南5大行政区领导人,政务院随后通过《大行政区人民政府委员会组织通则》,大行政区制度正式建立。

大行政区政权机关是“人民政府”或“军政委员会”,分别为各该区所辖省(市)高一级的地方政权机关,并为政务院领导地方政府的代表机关。[6](p.144)大区人民政府和军政委员会并不完全相同。《大行政区人民政府委员会组织通则》规定:“凡军事行动已经结束,已经彻底实现,各界人民已有充分组织的大行政区,即应实行普选,召开大行政区的人民代表大会,正式选举大行政区人民政府委员会。在大行政区人民政府委员会成立后,军政委员会即宣告结束。”[6](p.144)因此,大区“人民政府”须经民主程序选举产生;“军政委员会”则是在此之前代行人民政府职权的过渡机构。

大行政区人民政府仅建于东北。华北曾于1948年9月建立华北人民政府,于1949年11月撤销,所辖5省2市归中央直属。①大行政区制度建立后,次年9月,中央人民政府增设“政务院华北事务部”,负责联系并指导华北5省及京、津2市工作。1952年4月,撤销华北事务部,成立“政务院华北行政委员会”。11月,各大区人民政府或军政委员会一律改为“中央人民政府行政委员会”,华北与其他大区行政委员会一样,归中央人民政府直属。因此大行政区时期,华北一直未曾设立大区政府一类的政权机关。

东北人民政府前身最早称“东北政联行政委员会”,为东北解放区最高行政领导机关,1946年更名为“东北行政委员会”。1949年8月,东北人民代表会议选举产生东北人民政府,12月经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批准正式成立。其体制与机构设置与原华北人民政府略同,置主席1人、副主席3人、政府委员若干人组成东北人民政府委员会,下设民政、教育、财政、工业、商业、农业、交通、公安、卫生、司法、文化等部、财政经济委员会、司法委员会、人民法院、东北银行等。另设劳动局、荣誉军人管理委员会、文物保管委员会、办公厅、外事处、东北科学院(后称中国科学院东北分院)。另在东北财经委员会内设计划委员会。

大行政区军政委员会建于西北、华东、中南和西南4个新解放区。“军政委员会”这个机构的名称,最早由前湖南省主席程潜提出。程潜于1949年6月向中共递交《备忘录》,表示愿谋求湖南局部和平,要求在湘设立由自己领导的“中国湖南人民临时军政委员会”。复电同意,随后在致关于和平解决湖南问题的电报中提出,应建立“湖南军政委员会”,以程潜为主席,以中共的人为副主席。[7]不久,致电进一步提出,整个西北,地区甚广,民族甚复杂,欲求彻底、健全而又迅速的解决,必须在采用战斗方式的同时辅以政治方式。其办法即为组织“军政委员会”,以为临时过渡机构。[8]军政委员会从此成为新解放区最高政权机关。至1950年7月,4大行政区军政委员会相继正式成立。

军政委员会作为过渡性机构,不经各该地区人民代表会议选举,由中央人民政府任命产生。由主席1人、副主席若干人、委员若干人组成,一般设民政、公安、财政、商业、工业、农业、水利、交通、邮电、劳动、人事、文教、卫生、司法等部,体育运动、民族事务、人民监察等委员会等。

中央人民政府正式宣布撤销大行政区,是在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前夕。但在此一年多以前,大区性质已发生变化。1952年底,中央人民政府将各大区人民政府或军政委员会一律改为中央人民政府行政委员会,为“代表中央人民政府在各该地区进行领导与监督地方政府的机关”。[9]大行政区从此不再是地方最高一级政权机构,只作为中央人民政府的派出机关,对地方行使督导之责。新设大区的政权机关也由实级变为虚级。1954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正式撤销各行政委员会,大行政区制度结束。

大行政区时期,全国省级行政区划变化很大。最初划有辽东、辽西、吉林、松江、黑龙江、热河、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山东、江苏、安徽、浙江、福建、台湾、河南、湖北、湖南、江西、广东、广西、云南、贵州、西康、河北、察哈尔、绥远、山西、平原,以及内蒙古自治区、川东、川西、川南、川北行政区、重庆和地方。1952年撤销平原省和察哈尔省;1954年撤销绥远省;东北合并为辽宁、吉林、黑龙江3省,此外,将川东、川南、川西、川北、皖北、皖南、苏北、苏南行政区,合并为四川、安徽、江苏3省。

市的变化也很大。除有直属中央人民政府的直辖市外,还有隶属于省人民政府的市、隶属于专区的市。最初,直辖市设有北京、天津、上海、南京、武汉、广州、重庆、西安、沈阳、长春、哈尔滨、旅大、鞍山、抚顺、本溪。但当时除北京、天津因华北未设大区政府,确属中央,其他上海、南京等市实际都隶属于各大行政区。以后,中央人民政府在撤销大行政区的同时,将沈阳、旅大、鞍山、抚顺、本溪、长春、哈尔滨、武汉、广州、重庆、西安11个市改为省辖市。

撤销大行政区和省、市区划的变化,为1954年《宪法》确立当代中国地方政制打下基础。

三、1954年宪法确立的当代中国地方政制

1954年《宪法》首次对地方政府制度做出法律规定,确立了当代中国地方政府制度。

首先,1954年《宪法》对地方政权组织做了明确规定。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此前,由于尚未召开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各级国家政权均采用“议行合一”,即中央人民政府不但是最高行政机关,也是最高权力机关。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一律由上级任命组成,既是地方行政机关,又是地方权力机关。

1954年《宪法》改变了这种政权体制,将国家机构中的立法权与行政权分离,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权力机关,是国家立法的唯一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产生的国务院,即中央人民政府,为国家最高行政机关。对于行政权与立法权的关系,宪法中规定:国务院必须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负责,并报告工作。地方政权同样由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同级人民政府组成。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各级地方国家权力机关,产生的各级人民政府是各级地方国家行政机关。地方人民政府必须向同级人民代表大会负责,并报告工作。

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是:在本行政区域内,保证法律、法令的遵守和执行;规划地方的经济建设、文化建设和公共事业;审查和批准地方的预算和决算;保护公共财产;维护公共秩序;保障公民权利;保障少数民族的平等权利。[10]

县以上人民政府的职权是:在本行政区内根据法律、法令、规定行政措施,决议和命令;主持本级人民代表大会的选举;召集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会议,向本级人民代表提出议案;领导所属各工作部门和下级人民政府的工作;执行经济计划,执行预算;管理市场和地方国营工商业;领导农业、手工业和互助合作事业;管理税收、交通和公共事业;管理文化、教育、卫生、优抚、救济和社会福利工作;管理兵役;保护公共财产、维护公共秩序、保障公民权利;保障少数民族的平等权利;办理上级国家行政机关交办的其他事项等。[11]

1954年后,中央人民政府称国务院,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一律称“人民委员会”,即省人民委员会、市人民委员会、县人民委员会、乡(镇)人民委员会。地方各级人民委员会即人民政府,都是国家行政机关,一律服从国务院。

其次,1954年《宪法》确立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中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除汉族外,还有55个少数民族。据1953年首次人口普查统计,当时少数民族约占全国总人口的6%,分布在全国64%的地区。[12]

中共在少数民族问题上作过反复探索,早年一度主张实行“联邦制”。1922年中共“二大”宣言提出:“蒙古、、回疆三部实行自治,成为民主自治联邦”[13]。中共在延安时期,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民族自治。至1945年,在“七大”政治报告中又提出:“允许各少数民族有民族自决权及在自愿原则下和汉族建立联邦制国家的权利。”[14]此后,中共完全抛弃“联邦制”主张,确立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并于1947年建立了内蒙古自治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共同纲领》规定,在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应实行民族的区域自治。[15]1952年,中央人民政府根据推行民族区域自治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和取得的经验,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实施纲要》(以下简称《纲要》),规定了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基本原则,即:各民族自治区统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土的不可分离的一部分。各民族自治区的自治机关统为中央人民政府统一领导下的一级地方政权,并受上级人民政府的领导。[16]《纲要》还对各级自治区、自治机关、自治权力、自治区内民族关系、自治区上级人民政府的领导原则作了统一规定。1950年后,全国民族区域自治工作已全面展表,至1953年6月,全国已建各级民族自治区130个,其少数民族人口约450万人。[17]其中,相当于县和县级以上的民族自治区47个,除规模最大的内蒙古自治区外,还建有桂西壮族自治区、西康藏族自治区、湘西苗族自治区、海南黎族自治区和苗族自治区、西康凉山彝族自治区、云南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区、吉林延边朝鲜族自治区、青海玉树藏族自治区、四川藏族自治区、绥远伊克昭盟蒙族自治区及乌兰察布盟蒙族自治区等。[18]另从1950年起,中央人民政府组织了对全国各少数民族的民族识别工作,至1953年确认了38个少数民族,为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载入1954年《宪法》打下基础。

1954年《宪法》在民族区域自治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强调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的自治机关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行使自治权,[10](p.537)并对原《纲要》的某些条款作了调整,如撤销了关于各民族自治区内部改革、培养民族干部等条款;将得组织本自治区的公安部队和民兵,改为组织本地方的公安部队;将得制定本自治区单行法规,层报上两级人民政府核准,并报政务院备案,改为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报请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等等。[10](p.537)《宪法》还明确规定,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最基本原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是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一律平等。”“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10](p.522)

此前,各民族自治地方不分大小统称“民族自治区”。1954年《宪法》明确规定:全国各民族自治地方分为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10](pp.533~534)

民族自治地方设立自治机关,即该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一方面,各自治机关同为国务院统一领导下的国家行政机关,服从国务院;其组织根据宪法规定的关于国家地方国家机关的基本原则;行使宪法规定的地方国家机关职权;形式可依照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大多数人民的意愿规定。[10](pp.536~537)另一方面,各自治机关,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限行使自治权,主要包括:依照法律规定的权限管理本地方财政;依照国家的军事制度组织本地方公安部队;依照当地民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特点,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报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10](p.537)自治机关在执行任务时,使用当地民族通用的一种或者几种语言文字。[10](p.537)

少数民族聚居的乡,定为民族乡,不是民族自治地方,为相当于乡、镇一级的基层单位。①民族乡设立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由选民直接选举,每届任期两年。[10](p.534)其人民代表大会可依照法律规定的权限采取适合民族特点的具体措施。[10](p.535)民族乡依照法律和有关规定,可结合本地区的具体情况和民族特点,因地制宜发展经济、文化、教育和卫生等事业。

第三,1954年《宪法》对地方政权的层级做了明确规定。全国行政区划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县(自治州、自治县、市)、乡(民族乡、镇)正式3级地方政权。

全国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当时,全国省级行政区经过进一步调整,共有北京、天津、上海3个直辖市,河北、山西、辽宁、吉林、黑龙江、热河、陕西、甘肃、青海、新疆、山东、江苏、安徽、浙江、福建、台湾、河南、湖北、湖南、江西、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西康26省和内蒙古自治区、地方、昌都地区。

省是地方最高一级政权,由省人民代表大会和省人民政府组成。省人民政府向省人民代表大会和上一级国家行政机关负责,并报告工作。省人民代表大会有权罢免省人民政府组成人员。省人民政府置省长1人、副省长若干人及政府委员若干人。下设厅、局、委员会、处,一般均设民政、公安、财政、粮食、商业、工业、交通、农业、水利、教育、卫生等厅;对外贸易、建筑工程、劳动、统计、手工业管理、机要交通等局;计划、体育运动、民族事务等委员会,以及办公厅、宗教事务处等。另外,建国之初,各省原设的人民监察委员会,一律改为监察厅,人事厅改为人事局,文化事业管理局改为文化局。并撤销各省原来的政法、财经、文教3个委员会,一律改设政法、文教、工业、财贸、农林5个办公室。[11](p.155)省人民政府经国务院批准,得设若干“专员公署”为派出机关。[11](p.144)

省、自治区分为自治州、县、自治县、市。1954年全国县级政权共有2116个,[10](p.608)分别由县人民代表大会和县人民政府组成。县人民政府向县人民代表大会负责,并报告工作。县人民代表大会有权罢免县人民政府组成人员。县人民政府置县长1人,副县长若干人,下设民政、公安、财政、粮食、税务、工商、农林、交通、文化教育、卫生等科或股,得设办公室。[11](p.144)经省人民政府批准,得设若干“区公所”,为县派出机关。[11](p.144)

县、自治县分为乡、民族乡、镇。乡、镇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创建的一级地方政府。中国历代以县作为国家基层单位,县以下虽设工作机构,但都作为县政府的派出机关,不是一级地方政权组织。1950年12月,国家先后公布《乡(行政村)人民代表会议组织通则》和《乡(行政村)人民政府组织通则》,开始在全国普遍建立乡级政权。宪法正式把基层政权确定在乡、镇一级,是中国历史地方政制的一大变革。

1954年,全国共有220466个乡。[10](p.608)乡人民代表大会是基层国家权力机关,由选民直接选举人民代表组成。乡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的乡人民政府,是基层国家行政机关。乡人民政府向乡人民代表大会和上一级国家行政机关负责,并报告工作。乡人民代表大会有权罢免乡人民政府组成人员。

乡人民代表大会与省、县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拥有同样职权。此外,1954年《宪法》还对乡人民政府的职权做出特别规定:(1)管理本乡行政工作;(2)可根据法律、法令、本级人民代表大会的决议和上级国家行政机关的决议、命令,决议和命令;(3)主持本级人民代表大会的选举;(4)召集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会议,提出议案;(5)管理财政;(6)领导农业、手工业生产,领导互助合作事业等;(7)管理公共事业、文教卫生、优抚和救济工作;(8)管理兵役;(9)保护公共财产,维护公共秩序,保障公民权利;(10)保障少数民族的平等权利等。[10](pp.146~147)

乡人民政府置乡长1人,副乡长若干人。下设民政、治安、武装、生产合作、财粮、文化教育、调解等工作委员会。[10](p.148)在农村集市、商业地区设镇。镇与乡为同级政权,镇人民代表大会也由选民直选产生,由镇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镇人民政府。

最后,除省(自治区、直辖市)县(自治州、自治县、市)乡(民族乡、镇)3级地方政府外,仍设市。市有多种,分为直辖市,地位相当于省;省辖市,地位相当于专区;隶属专区的市,地位相当于县,以及设区的市和不设区的市。直辖市和省辖市划分区,并有辖县。此外,还设有3个虚级,即作为省人民政府派出机关的“专员公署”(专区)、作为县人民政府派出机关的“区公所”、作为市辖区和不设区的市人民政府的派出机关“街道办事处”。[10](p.150)

[参引文献]

[1]《行政督察专员公署组织条例》,陈之迈:《中国政府》第2册《附录》,商务印书馆1947年版。

[2]国民政府内政部编《中华民国行政区区域简表》,商务印书馆1947年版,第4页。

[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年谱(1949~1976)》上,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年版,第269页。

[4]金冲及主编《传》第2卷,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年版,第914页

[5]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4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7年版,第609页。

[6]中央人民政府法制委员会:《中央人民政府法令汇编》第1册(1949~1950),法律出版社1982年版,第2页。

[7]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年谱(1893~1949)》下,人民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第544页。

[8]《军事文集》第5卷,军事科学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第654页。

[9]中央人民政府法制委员会:《中央人民政府法令汇编》第3册(1952),法律出版社1982年版,第42页。

[10]《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5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第532~535页。

[11]国务院法制局、中华人民共和国法规汇编编辑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法规汇编》(1954年9月~1955年6月),法律出版社1956年版,第147页。

[12]《人民日报》1954年10月1日。

[13]中共中央书记处:《六大以前》,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10页。

[14]:《论联合政府》,东北书店1950年版。

[15]《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年版,第12页。

[16]《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3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年,第79页。

[17]《人民日报》1952年8月13日。

上一篇:护士工作年中总结范文 下一篇:银行个人年中总结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