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事化管理范文

时间:2023-10-11 11:24:55

人事化管理

人事化管理范文第1篇

[关键词]人事管理;信息化;事业单位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7.08.046

[中图分类号]D6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7)08-00-01

1 人事管理信息化概述

根据最新公布的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信息化是指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开发利用信息资源,促进信息交流和知识共享,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历史进程。

人员是事业单位所有元素中最基础的元素,人员的增减、变动将直接影响到事业单位的整体运作。人事管理中每天都要涉及人员管理工作的问题。事业单位的人员越多、分工越细以及联系越紧密,所要做的统计工作就越多,管理工作的难度就越大。传统的事业单位人事工资管理系统采用人工管理的方式,记录量大,统计任务重,尤其容易出错。这种管理方式,在现今这种人员数量大,变动频繁,分工越来越细,联系越来越紧密的情况下,显得越来越不适应,越来越跟不上时代的步伐。人事管理信息化可以利用电脑代替人力劳动,完成众多信息的统计、处理,人事管理信息化是指信息化在事业单位人事管理中的应用,其可以方便、准确的显示出处理的结果,并给予长期保存。

因此,继农业革命、工业革命以后,信息化将成为又一次深刻的社会变革,会对人们的生活产生巨大的影响。传统的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要求,只有通过信息化建设,才能促进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彻底转型,不断提高事业单位人事工作的效率和管理水平。

2 事业单位人事管理信息化存在的问题

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工作本身就缺乏足够的重视,也不能跟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相比较,也没有达到战略化管理的程度,缺乏足够的资金和人力的投入,其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2.1 信息化观念淡薄,管理模式落后

我国的事业单位正处于转型期,很多事业单位还处于转型过程中,因此造成旧有的管理模式不能m应新的事业单位管理需求,而事业单位人事管理信息化还未提上日程。大多数的事业单位领导及工作人员仍停留在旧有的管理模式上,认为配备几台电脑,能进行基本的数据文字操作,就可以达到人事管理信息化的要求。事业单位人员信息化的观念淡薄,首先,从根本上便对信息化不够重视,特别是对人事管理信息化系统的重视程度不够。其次,对信息化概念的理解不够深入,没有意识到事业单位人事管理信息化改革的必要性和重大意义。

2.2 信息录入不及时,信息不对称

由于事业单位人事管理信息化水平较低,信息的录入完全依托最简单的手工录入方法,导致信息录入不及时,数据滞后,干部人事数据的更新和补充不及时,这会导致两个后果,一是基础数据库不健全,不方便查阅和调取,也对后期的数据统计造成了困难;二是信息不对称,数据的共享性差,导致上级单位与基层单位数据不能共享,信息不能及时传达,数据传递困难。

2.3 信息化经费不足,操作困难

我国的事业单位正处改革时期,目前大多数的事业单位经费还是由国家按人头划拨,大多数的事业单位还处于经费不足的状况下,如何解决经费的问题,也是大多数事业单位目前面临的问题。因此,要配备人事管理信息系统,就要有必要的经费保障。

2.4 软件开发维护人才缺乏

要想完善事业单位人事管理信息系统,就需要专业或者经过系统培训的软件管理和维护人才,但就事业单位本身而言,这类人才无疑是缺乏的,这也是导致事业单位人事管理信息化一直停滞不前的原因。

3 推进事业单位人事管理信息化的措施

3.1 提高管理水平,更新观念

事业单位的管理人员应提高自己的管理水平和管理理念,认识到在事业单位改革的大背景下,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工作必须要借助人力资源的信息化管理平台,才能有效推进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工作的完善。且要认识到建立完善人事基本数据库的重要性,加强信息动态更新管理,使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工作提高效率。

3.2 建立健全人事管理信息化平台

人事管理信息化平台的建立,需要软件和硬件两方面的支持。在硬件方面,需要事业单位配备完善的硬件设施,包括互联网的建设、计算机系统的建设和单位内部局域网的建设。就目前来看,网络硬件已经是每个事业单位必须配备的基本设施。在软件方面,市场中针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信息系统不能充分满足事业单位的需要,事业单位自身应组织开发和研究相关信息化软件平台,且在事业单位的引领和合作下,规范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系统的软件市场,形成统一的信息平台,为日后的信息交换和信息共享奠定基础。

3.3 实现后期的软件开发和升级维护工作

要实现后期的软件开发和升级维护工作,就需要事业单位与相关企业进行合作,除了打造统一的信息平台外,还要有负责维护和更新软件的相关人才,从信息化建设的全局出发,提升信息化建设的综合效益。加大对软件使用人员的培训力度,形成软件运行的后期条件,保证信息安全,操作规范,后期服务打好基础,从根本上解决人事管理信息化平台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4 结 语

为了适应新形势下事业单位的改革,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工作也必须朝着新的方向发展,提高认识,更新观念,努力创造信息化所需的软件和硬件条件,只有这样才能不被当前社会所淘汰。

主要参考文献

[1]黄海霞.事业单位机构改革寻求突破[J].t望,2002(44).

[2]杨鹤.事业单位人事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思考[J].才智,2015(30).

人事化管理范文第2篇

[关键词]高校人事管理;人事管理信息化;人事管理变革

[中图分类号] G6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7)06-0166-03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大背景下,高校人事管理、人才制度变革势在必行。人事管理信息化是推动高校人事改革的重要手段,利用信息技术可以实现人事业务的规范化、精细化、科学化,快速响应变革的要求。这将成为当前和未来人事管理工作的重点。

一、人事管理信息化给高校人事管理带来的变革

笔者通过调研北京、上海、江苏等地高校人事信息系统的推行,发现各高校的人事管理信息化正给高校人事管理悄然带来变革。其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人事管理信息化带来管理观念的变化

管理信息化从根本上是要为管理提供服务。在人事管理信息化的过程中,管理的服务职能凸显,更加强调人本管理。

1.人事管理信息化提高了人本管理的可能性

人事管理信息系统大体上由人事档案管理、学院部门管理、合同管理、薪酬管理、社保管理、绩效管理、考勤管理、培训管理、招聘管理以及系统管理这十大功能组成。[1]目前已经有比较多的高校开发了自己的人事管理系统。在人事管理系统中,教职工可以选择性地看到自己的基本信息,可以在线提交业务并随时关注业务的流程动态,可以看到考核以及绩效评价的结果,相关的通知公告也可以在人事信息系统中一站式获得。这种沟通与交流的直接性以及获得信息的便利性大大提高了教职工参与管理的幅度。在教职工参与管理的过程中,用价值观来培育和强化教职工的归属感、满意感、成就感和责任感,让他们感觉到自己是值得信赖和尊重的,激发了教职工的进取心和创造性,为文化管理的最高层次开辟了通道。[2]

2.人事管理信息化提高了人本管理的必要性

人事管理不只是人事部门的管理,而是一个实现学校整体发展蓝图的工具。通过有效的人事管理,可以实现学校的总体发展目标与规划,体现各学院、各部门的发展方向与重点,实现教职工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因此人事管理要创造条件支持学校各学院、部门以及学校教职员工的积极参与,提供信息沟通与交流的平台,发展以教职工为中心的激励、创新和参与的人事管理环境。

信息化使得人力资源管理从简单的重复劳动中解放出来,从单一的、自上而下的管理模式向互动、多方位、专业化的方向发展,促进了全员参与管理,形成了新的互动管理的局面,人本理念逐步提升,在管理过程中更强调“关心人、理解人、尊重人、保障人”。

(二)人事管理信息化带来管理机构的重组

在一个组织机构中,根据机构的特点以及人员的具体情况,以提高效率为准则,对于管理层次和管理幅度的划分应该有一定的比例。一个组织机构成功的关键问题就是处理好管理层次与管理幅度之间的关系。传统组织的特点表现为层级结构,当组织的规模扩大时,提高效率的有效办法是增加管理层次。但是在信息化社会中,由于信息技术的应用,信息处理渠道的增多,信息沟通与交流加强,也可以通过增加管理幅度来提高效率。当一个机构不是通过增加管理层次而是通过增加管理幅度来提高效率时,其组织形式就会趋于扁平化。这一改变使得组织结构紧凑、干练,反应迅速,各层级之间的沟通快速顺畅,合作协调关系加强。[3]

从根本上来看,信息化也是一个过程,是一个技术+管理变革+人员素质+业务流程整合和优化的过程,其目标是给相关的组织和人员提供便利,提高效率与管理功效。在信息化的过程中,需要对管理流程、工作方法进一步梳理,优化管理流程,这一过程带来人事组织机构的进一步重组。

传统的高校人力资源部门包括人事部门、师资部门、绩效考核部门、薪酬与福利部门、档案部门等。笔者调查了国内信息化程度较高的北京、上海、江苏等地的高校,发现许多高校人事处的组织机构正悄然变革,从传统的人事、师资、劳资、档案部门的组织机构变为重服务、重人才、结构更加合理、流程更加优化的组织机构。其变革具体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1.档案管理的功能被弱化

在人事管理信息化的过程中,档案部门通常与人事系统管理部门合并,以利于信息系统的维护以及档案信息的利用。在这一过程中出现了诸如“信息档案科”之类的机构名称。

2.重视人才

成立以“人才工作办公室”“人才引进办公室”“高层次人才科”“人才服务与管理办公室”等命名的职能部门。人事处许多重复劳动被替代,使得机构内人员可以把更多精力放在人才服务上,信息系统的应用也使得人才服务的效率大大提高。

(三)人事管理信息化带来管理水平的提高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高校的人力资源管理也进入了资源整合阶段,其表现为:人事管理不再仅仅是人事管理,而应该以高校的战略发展目标为依托,以人事管理信息化为契机,实现人事、财务、教学、科研等管理系统的一体化,实现总体管理水平的提高。这个具体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实现了各部门的资源共享

各个系统的管理都必须以基本的数据为依据,人事管理信息化的过程也是基本数据信息化的过程。通过对基本数据的有效管理,学校各部门都可以对这些数据加以利用,实现了各部门的资源共享。人事信息系统使原本独立的管理模块有了互相沟通的纽带,加强了各部门之间的沟通和协作。

2.提升了人事部门的服务水平

人事部门作为服务部门,在组织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教职工、各级领导以及主管部门都会对人事管理工作提出更多、更高的要求。人事管理信息化使人事部门由简单地提供人力资源信息转变为提供人力资源管理知识和解决方案,其强大的统计和分析报表功能使管理者能够在第一时间了解和掌握教职工的详细信息,经过研究、分析,使决策者更加准确、高效地进行管理。

信息公开和透明促进了各部门以及各环节的沟通和协调,有利于有效收集内部和外部信息,在同一业务流程进行的过程中,人员的交流和反馈更加及时,团队精神得以发挥,促进了人事管理工作由传统的手工管理向现代人事管理的转化。

二、人事管理信息化给高校人事管理带来的启示

根据人事管理信息化给高校人事管理带来的变革情况,可以有以下几方面的启示。

(一)要抓住信息化的机遇,实现业务流程的优化

在信息化的过程中,不能把办公自动化简单地等同于信息化,要抓住信息化的机遇,对业务流程进行梳理和改革。人事管理信息化从根本上说, 就是从流程、指标、职责、权限等各个方面深刻规范高校人事管理过程,把高校人事管理的全部流程、标准、制度等重新深入细化,对原来的管理业务流程做重新思考和彻底的重新设计,用计算机语言进行深层次的规范,把标准固化到管理细节中去。流程优化的过程堵住了粗放式人事管理的漏洞,降低了管理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

业务流程优化可以按照以下四个步骤来进行:第一,改变思维习惯,树立业务工作的流程观。第二,分析关键成功要素,确定关键流程,对问题严重、机能失调的流程以及举足轻重、影响巨大的流程制定切实可行的流程方案。第三,对现行流程重新设计。第四,实施新流程并获得反馈。在业务流程优化的过程中要注意以下问题。

1.业务流程优化要围绕目标进行统一规划

集成的管理需求与职能型的组织机构往往是矛盾的,这就要求我们在业务流程优化的过程中注意围绕人事管理的目标进行统一的信息化规划。

2.业务流程的优化与信息化的过程要相互促进、并行不悖

人事管理业务流程的优化可以这样理解,即通过工作环节的整合,输入必要的信息,经过信息加工,可以成为下一个环节工作的依据。比如,通过新进人员基本信息的输入,可以生成相关人员的出国(境)信息,可以作为兑现相关待遇的依据;相关的学历学位信息以及人才工程信息,可以作为建立人才储备库的依据。这一切业务流程的有效实施,都需要通过数据的信息化来实现。换言之,如果没有及时准确的信息录入与更新,没有对信息化的有效利用,就不能真正地实现业务流程的优化。

(二)要注重信息系统的标准化建设

早在1993年中国标准出版社就出版了《人事信息管理系统代码标准手册》,编录了国家标准规定的38项人事信息分类代码。2002年《全国干部、人事管理信息系统指标体系分类与代码》(GB/T14946-2002)出台,对人事管理工作中所需要的各种信息进行了描述,集成了人事管理机构以及个人各方面的指标。

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在许多高校已有应用,但在标准化指标的执行过程中,各个高校对标准指标体系的选择和组合不同,从而出现低水平、重复性开发的现象,这不但会造成资源的浪费,而且会导致信息系统应用软件移植和推广的困难。这就要求在设计的过程中考虑软件的共享性、易维护性、可对接性,进行标准化开发。

在标准化建设的过程中要注意以下问题。

1.要加强领导,建管并重,总体规划,分级实施

在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要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认真分析本校信息化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科学规划信息化建设的总体战略,抓好具有软件开发能力的技术专家队伍以及精通业务流程的管理专家队伍,完善信息化建设的内容及检查、监督机制。信息化建设的周期一般比较长,要从最能体现管理信息化价值的地方入手,逐步推进,分级实施。

2.正确处理个性化与标准化、兼容性之间的关系

标准有其通用性,在各系统的互连、互通、互操作上能体现其优势。但是,如果执行标准的全部内容,会造成系统的庞大和冗余,降低其易用性。因此,人事信息系统设计要在考虑通用标准的同时,根据各个高校的个性化需求,从具体的功能上着眼,根据工作内容选定相应的标准规范。设计系统时要做好需求论证工作,对选用的标准进行裁剪,使其更符合高校的实际情况,更有针对性,提高其易用性。[4]

人事信息系统的作用不仅仅是减少工作量,更大的作用是规范人事管理工作,以适应各管理信息系统的信息对接;同时要协调好职能部门与集成的管理需求之间的矛盾,建立合理的工作流程。高校人事管理信息化给人事管理带来了巨大的变革,学校在寻求进一步发展的过程中,要抓住信息化的机遇,科学理解,慎重实施,循序渐进,全面落实,积极进行机构变革以及管理观念的革新,使信息化的过程和管理的过程相互促进,为高校事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助力。

[ 注 释 ]

[1] 闫洁瑜.基于SOA架构的人事管理信息平台建设[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15(10):54-61.

[2] 陈晶瑛,余剑锋.18 世纪末以来西方人事管理思想的演进、特点及发展方向[J].学术研究,2010(1):70-77.

[3] 戚汝庆.信息技术对组织结构变革的影响[J].科技信息,2009(3):463+406.

[4] 徐忆.和平时期的办公业务信息系统标准化[J].船舶标准化工程师,2015(4):54-55+59.

[ 考 文 献 ]

[1] 贾兰英.推进事业单位人事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思考[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1(9):854-857.

[2] 高校人事管理与信息化深入应用交流会顺利召开[EB/OL]. 2014-12-23 http:///413/13185913.shtml.

[3] 黄炎磊,叶青.谈实现高校教育管理的信息化[J].中国成人教育,2013(20):36-38.

[4] 方莉. 高职院校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吉林:吉林大学,2011.

[5] 王小露.高校信息化建设风险评价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4(22):22-24.

人事化管理范文第3篇

关键词:人事档案 信息化 管理

中图分类号:G27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2(b)-0211-02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在各行各业中得以广泛的应用,为各行业在发展中带来了技术性的革命,对各行业水平的提高和快速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信息技术在档案行业中的应用,颠覆了传统档案的记录方式和管理理念,给档案行业带来了天翻地覆的改变。而近年来由于社会的规范化和诚信化程度的提高,使人事档案的重要性得以日益体现出来。人事档案是对干部个人的经历、思想、作用及能力、业绩等进行记载的重要文字资料。可以作为选拔和使用干部的重要依据,因此,信息化技术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中进行应用,可以使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更加有效和简洁。

1 人事档案信息化管理的优越性。

1.1 输入更为简捷

信息化技术在人事档案管理中进行就用,有效的减轻了传统人事档案管理人员的劳动强度,实现了人事档案发生变动时能够及时进行记载,快速进行信息的登录,确保了记载人事信息的全面和准确性,有效的避免了手工进行记载时所出现的缺档和断档的情况的发生。

1.2 信息化的数字处理功能的快速、及时

通过信息化技术的数字处理功能,可以及时快速的对人事档案进行处理,有效的保证人事档案信息的动态性和连续性,通过数字化处理功能,可以自动完成人事信息的数据处理。

1.3 信息化的搜索功能

人事档案利用信息化进行管理,可以实现快速查询的功能,更利于实现对员工的管理。领导在进行人事决策及人事处理时,可以快速的对个的档案信息进行全面的了解,只需轻轻点击一下鼠标即可完成查询功能,从而更利于实现对员工培训计划及绩效管理等方面提供详细的信息依据,实现人才的合理配置。

1.4 信息化的痕迹功能

信息的痕迹处理功能可以有效的推进员工合同的法律化进程。因为信息化的痕迹功能可以实现信息人及时、准确的采集,而在员工与企业发生,可能效的避免传统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中由于信息的不全而导致纠纷的复杂化的问题,而信息化痕迹功能可以为人事纠纷的处理提供有效的帮助。

1.5 信息化的保密功能

人事档案需要具有较强的保密性,而信息化技术利用密码所实现的保密性符合人事档案的保密要求。而且作为人事档案的管理工作人员,不仅需要具体的一定的信息化知识,同时还要加强密码的保护功能,从而避免人事档案发生信息的泄漏。

2 加强人事档案信息化管理途径

当前我国人事管理信息化的重要目标是网络的全面、实用的人事管理信息系统建设。这对于人事管理系统的透明性和工作效率的提高具有积极的作用,可以更利于进行人事和相关的决策的进行,确保决策的科学性。

2.1 加强信息化建设,实现人事档案管理手段现代化

当前我国对档案资源的一切利用不断加强,而信息化技术的发展更是一个良好的机遇,为进行人事档案建设提供了先进的科学技术知识和科技手段,加快了我国干部人事档案管理信息系统的构建。这一系统的建立,可以实现三大功能性,即档案检索管理系统、干部信息查询系统和信息综合开发系统。实现了对干部信息的统计、分析和预测功能,使人事信息质量的重要性得以体现。一是基础性信息突出准确性,严格信息的审查制度。二是动态性信息突出时效性,对紧急、突发性事件产生的信息处理更要快速。三是经验性信息突出指导性,而且要尽量具有探索性和超前性,强化档案编研能力。四是政策性信息突出针对性,保证信息为决策和执行服务。

2.2 加快人事档案全文数据库建设,满足利用需求

人事档案信息数据库虽然在信息的查询、检索、统计、及名册和表格的快速生成方面具有较大的优势,但在正常对人事干部进行提拔及考察时需要对其政历、组织鉴定和考核材料等内容进行查阅,这是人事档案信息数据库无法提供的。所以需要进行全文数据库的建设,有效的提高人事档案利用的效率,通过人事档案信息数据库虽能进行人员信息的查询、检索、统计、分析,并能快速生成各种名册和表格,但组织、人事部门在选拔、考察干部时经常会查阅其简历、政历、组织鉴定、考核材料等内容,这些则是人事档案信息数据库无法提供的。为深化人事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提高人事档案利用工作的效率,满足利用者的需求,保护实体档案,全文数据库的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建立一个全文数据库,利用者通过屏幕就可以方便地查阅并按要求摘录打印了。建成技术先进、功能完善的人事档案信息服务网络,以实现单位内部管理部门、单位之间以及上级主管部门对全国人事档案信息资源的共享。

2.3 加强人事档案信息动态化管理,提升使用价值

人事档案的管理不能再拘泥于传统的统一模式,可以不断的充实本人的一些个性资源,使档案材料和信息得以不断的充实和完善。同时现在人员流动性较大,所以需要加快人事档案信息的更新速度,使之与人员流转的速度相协调,从而实现人事档案信息的动态化管理,完成人事档案信息的电子档案的建立,使现代化手段在人事档案信息动态化管理过程中得以有效的建立,从而有效的提高人事档案的使用价值。

2.4 加强网络建设,构建信息平台,实现资源共享

建立干部人事档案网络化管理体系,按管理权限,逐层逐级建立干部人事档案局域网,通过局域网之间的相互联结,实行干部档案的网络化管理,确保干部人事档案管理的高效性。实施人事档案现代化,首先是在人事管理机构中设置信息中心,履行人事管理信息化的指导和技术支持职能。建立规章,规范人事信息流动渠道,使信息中心成为人事信息的唯一收集和者。人事管理工作的基础是对人事信息资料的依赖,人事信息资料信息量大、构成多维、要求精确、动态变化频繁、信息交流面广量大,建立科学合理的人事信息库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信息中心要把人事信息库的建设和人事档案管理有机地结合起来,把基础信息与衍生信息、静态信息和动态信息统一起来。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保证足够的技术人员储备,既熟悉人事业务又熟悉信息系统建设的专业技术人员是首选。网络技术的应用是全面实现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的技术前提。要想实现人事档案管理的信息化,信息共享必须解决。目前,高校校园网建设速度很快,网络技术支持基本到位。必须充分发挥网络优势,以信息中心为枢纽,对信息需求者实行授权和分等级开放,实现信息服务的良性循环。

3 遵循安全性原则,迎接网络环境新挑战

(1)人事档案信息的安全主要是档案信息存储安全和利用安全。

我们要采取有效措施和技术手段,建立档案数据备份和恢复机制。在技术安全管理方面,应做到档案内部局域网通VYN与外网连接,以保证安全。访问电子文件采取控制技术,对单位的档案资源,采用身份认证技术,防止非法访问。加密技术是在电子通信系统和应用系统中采用“双密钥码”。一个是公开的加密密钥,另一个是严格保密的解密密钥。发出电子文件时,使用收方的公开密钥,收方用只有自己知道的解密密钥解密。防火墙控制访问者,在某一个结构的网络和不安全的网络之间设置障碍阻止对本机构信息资源的非法访问。为了安全,在计算机上设置只能读取状态而不能对软件、档案做任何添加、修改,防止档案的失真。

(2)人事档案工作的存在和发展是为了使人事档案得到有效的利用,对人事档案的利用是人事档案存在的动力和源泉,否则人事档案也没有存在的意义。要想实现人事档案的利用,则需要提高人事档案的服务方式,使其从传统的管理模式中解脱出来,增加文化产品及个性化的服务方式,从而使人们对人事档案的重要性有个清楚的认识,改变社会的人事档案认识上存在的不足之处,从而使人事档案的文化属性得以充分的体现出来。

4 人事档案信息化对保障人事档案知情权的促进作用

在现代化的管理模式下,人事档案的管理模式也要不断的进行改革,使其能够与时俱进,在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将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到首要位置,其对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以服务于人民群众的利益为主,增加档案信息的透明度,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对于一些信息可以向个人开放。进行公开。使个人清楚自己的档案里都有些什么内容,而且个人档案中的一些信息可以向个人进行开放,个人利用计算机进行档案的查阅,由于不会接触到原始人事档案,所以有利于保证档案实体的安全性。

5 结语

信息化的人事信息管理模式及人事档案管理现代化建设对实现机关单位的人事人才信息管理工作的社会化服务有着非常突出的现实意义。机关单位档案管理人员要积极创造条件,尽快实现人事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实现机关单位的档案管理的根本变革。

参考文献

[1] 贺焱.改革学校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思考[J].云南档案,2008(3):36-37.

[2] 樊美丽.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思考[J].山西档案,2010(S1):5-6.

人事化管理范文第4篇

关键词:军队 人事管理 信息化 网络化

一、加强军队人事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意义

当前,我国军队正在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军队人事制度还存在着一些弊端,如部分干部和士兵在不同程度上有 “坐铁交椅”、 “吃皇粮”思想,这需要加快军队人事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进程。传统的军队人事管理主要是以“管事”为中心,注重的是控制与管理人,属于行政事务式的管理。而现代人事管理思想提出要以考核和激励为手段,注重对人力资源进行有效开发,实现最优组织绩效。这是以人为本思想在组织人事管理的具体应用,远远超出了传统的人事管理范畴。传统的人事信息资源大都是以纸为载体的实物资源,不便携带,同时由于保密等原因,对其利用率不高,只有在必要的时候才会用到它们,属于“被动”的利用。实现人事管理信息化后,各种人事信息资源以磁信号和数字信号的形式出现,在做好保密的前提下,能够非常方便地进行查询和使用。而且还能运用人事管理信息化系统,对人事信息资源进行分析整理,做好人才分析和预测,为进行人力资源战略管理提供可靠资料。此外,军队人事管理工作内容繁杂、体系庞大,千头万绪,却又牵涉到广大干部和士兵的切身利益,不能有半点马虎和懈怠。加强人事管理信息化建设可以更好地理顺人事管理工作的各项流程,使得人事信息、业绩考核、薪酬管理等各项模块有机地统一起来;可以规范人力资源管理的各个业务流程。

二、军队人事管理信息化面临的问题

1.对人事管理信息化建设重视不够。部分领导如“局外人”般对待人事管理信息化建设,不主动了解,不加以重视,对其必要性认识不足,行动上缺乏动力。这种认识上的不足必然导致在推进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出现一些消极的行为。如对人事管理的认识还只停留在日常性、事务性阶段,对战略性人事管理信息化建设重视不够;或者往往把人事管理信息化建设理解为利用信息技术设计一个考核体系,或者建立一个薪酬系统,而不对管理模式进行全方位的配套改革,客观上造成军队人事管理信息化建设“说起来重要,抓起来次要,用起来需要,忙起来忘掉”的现象。

2.过分追求大而全的“完美”软件。有的人以超前的思维对待人事管理信息化建设,让各个业务部门按照工作需求的方式汇总信息化建设需求,然后按照这些需求去进行建设,总想找到一套大而全的“完美”软件,追求一步到位,结果往往是各部门室都会提出许多个性化需求。因为大家都想着要趁这次机会把需求提全,使所有工作都达到信息化。事实上,由于经费、技术等因素的制约,有些军队连基础数据库都还没有建立起来,仍处在信息无法共享、各自为政的阶段,虽然想要一步到位,但行动上却远远落后。

3.建设过程中各自为政,重复建设现象严重。在人事管理信息化建设过程中,还存在部门各自为政、重复建设的现象,缺乏统筹规划和协调。由于管理职责不清,分工不明,常常为了单一的人事管理事务单独建一套数据,信息资源呈“离散型”。突出的表现为人事基础信息的各自为政,在军队管理各部门中均拥有各自的人事基础信息库,同时各自对信息库进行维护。

4.人事工作人员信息素质高低不一。对于人事管理信息化建设来说,人事工作人员信息素质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对军队人事工作人员的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但是,纵观军队人事工作者队伍,呈现水平参差不齐的特征。整体文化水平、技术程度距信息时代的要求还存在不小的距离;信息工具运用能力程度也不很高,习惯于传统的信息建设、管理和信息交换的方式方法;在思想观念上还没有跟上信息时代的发展;不能对数据进行深层次分析,无法为科学决策提供必要的依据,这种状况势必影响军队人事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进程。

5.欠缺规范,准确性不高。不能及时准确地提供可靠的统计报表和相关分析数据,制约了管理层决策的及时性和准确性。管理职责不清,分工不明。常常为了如薪酬调整、人员变动等单一的人事管理事务单独建一套数据,人事管理信息冗余,最突出地表现为多头建立各自的人事基础信息库。导致各自对信息库进行维护,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一致性、时效性难以保证。这就造成了人力、设备资源的严重浪费。工作也难以理顺,效率低下。

三、加强军队人事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对策

1.思想上要高度重视人事管理信息化建设。领导认同和重视是军队人事管理信息化建设取得成功的有力保障,人事管理部门主动、积极的工作是其不断推进的助力。领导的重视能为人事管理信息化建设提供必要的权力保障,可以在政策、资金、人力、技术等方面给予重点扶持,在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方法的变化、组织机构和岗位调整等问题上能够统一步调,同心协力,有效调度各方面的力量。人事管理部门的重视有利于做好人事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具体事务,推进信息化建设的发展。如认真做好系统的维护和管理工作,掌握各种数据的加工与处理的方法。深入挖掘和发现有用信息,为军队的人力资源规划、决策提供科学、可靠的信息。

2.立足实际,循序渐进地推进信息化建设。人事管理信息化一定要立足实际,循序渐进,注重实效。目标不能定得过高,不能追求一步到位,要有步骤、分层次进行,先打基础,后谈应用。首先要做好信息收集、存储工作。人事管理信息的收集、存储是人事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前提。因此,在启动阶段,必须全面收集所有人的有效信息,认真核实,确保信息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其次,要建立人事管理信息数据库,提高人事管理的工作效率,使军队人事工作者有更多的时间考虑如何提升人事管理水平。最后,要加快军队人事管理信息网络化建设,实现人事管理业务的现代化、规范化、流程化。要积极开发人事工作服务软件,将人事部门从传统的人事工作中脱离出来,并利用网络建立自助服务系统,完成三步走的过程,即人事信息数据库-人事信息网-局域网建设。

3.加强人事管理信息化队伍建设。在人事管理信息化进程中,信息系统只是管理的辅助工具,其价值的大小,最终取决于人。没有一流的人事管理队伍,就不会有一流的信息化水平。在人才的拥有方面,军队虽然有来自五湖四海的新新青年,他们聪明智慧,对电脑和网络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但是真正精通信息化技术的人事管理人才还是比较匮乏,有的是只懂信息技术,不懂人事工作;有的只会人事工作,而没有掌握信息技术。因此,军队要大力培养复合性的信息系统管理人才,要不断加强人事工作者信息技术培训,有针对性地设计培训方案,在培训内容上做到人事管理与信息技术应用并重,增强培训的实效性,造就一支具有较高水平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人事管理能力的人才队伍。

4.加大人事管理信息化建设投入。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加快军队人事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进程,需要财力、物力的保证,其中经费的保证是很重要的因素。在目前军队经费偏紧的情况下,要采取国家投入与学校投入相结合、校内投入与社会支持相结合的办法,积极筹措人事管理信息化建设资金,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同时,军队可充分发挥自己在信息学科方面人才和科研的优势,加快推动人事管理信息领域科研成果的转化。建立新的经济增长点,把人事管理信息化建设引入良性发展的轨道,促进军队人事管理信息化建设健康地发展。

参考文献:

[1]朱志斌.军队人事管理信息化建设初探.中国管理信息化,2005,4

人事化管理范文第5篇

一、高校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的必要性

(一)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是时展的要求。

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信息化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现代信息技术被各行各业广泛应用,高校也不例外。数字化校园建设、OA公文流转系统,对高校人事档案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档案信息化建设可以说已经迫在眉睫了。因此,高校人事档案的信息化建设是顺应时展的要求,也是档案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可以有效地提高工作效率。

随着人事制度的改革和创新,传统的人事管理模式严重制约了档案价值的体现,远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要求。传统的人事档案管理主要以手工处理为主,以纸质为主要保存载体。传统的管理模式不仅在加工、整理上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而且在档案的查阅、传递、数据统计与分析上更是耗时耗力,而采用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可以提高档案的使用效率,实现人事档案的检索、编目、统计、分析等方面的要求,从而使档案管理人员从繁琐的手工操作中解脱出来,有利于档案资料的开发利用。因此,打破高校人事档案传统的管理模式,推进人事档案信息化,可以充分体现档案的自身价值,有效地提高工作效率。

(三)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有利于实体档案的保护。

纸质材料作为人事档案的主要保存载体,是最原始的证据资料。这些资料在查阅利用过程中,不断的进行翻阅、反复的进行拆装、复印,这就很难保证纸张不会受到损害,所以在人事档案实现信息化后,利用电子文档可以减少对实体的接触,从而对实体档案起到有效的保护。

二、高校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的建议

(一)更新观念,充分认识高校人事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

高校人事档案管理是为高校发展服务的,要创新服务、提高服务质量,必须走档案信息化的道路,实现资源共享。那么,要做好高校人事档案信息化建设,首先高校领导要转变思想更新观念,认识到档案信息化建设是时展的必然趋势,重视对档案管理人员的再教育和培训,加强档案管理人员的现代化管理能力的培养。其次高校人事档案管理工作者自身也要拓展思路,改变落后观念,自觉增强档案意识和服务理念,积极进取主动学习现代化管理方法,熟练掌握计算机操作系统,成为适应社会发展的档案管理人员。

(二)建立专业化管理队伍,提升人事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

建立专业化的管理队伍,首先要注重高校人事档案的管理人员思想政治教育,不断提高思想觉悟,增强其责任感和敬业精神。其次要加强高校人事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技术培训,通过业务交流、学习培训等方式,使档案管理人员不断创新思路,拓展档案工作新领域,深层挖掘档案资源,从而加大档案利用效率。最后要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计算机操作水平,使其逐步掌握现代化的管理技术与方法,将最新的档案管理知识和计算机知识相结合,及时更新知识结构,不断提高管理技能。

(三)加大资金投入,保证人事档案信息化的有序进行。

高校领导必须看到人事档案信息化的必要性,将人事档案信息化列入全校工作计划,建设经费列入财务预算,有计划、有步骤地加大资金投入,加强人事档案管理的基础设施。一是要配备专职的高素质人员管理档案,推动人事档案信息化工作。二是要配备高性能的计算机、服务器、扫描仪、数据存储设备等。三是使用科学合理的档案管理软件。高校人事档案与其它人事档案相比,它除了包含十大类基本材料,还在学术科研成果方面,具有其独特的特点。因此在选择人事档案管理软件时,要充分考虑高校独有的特点,做到既要功能完备、彰显特点,又要科学合理、安全可靠。四是建立规范的人事档案信息数据库,严格遵守人事档案管理的规章制度,由专人负责管理和维护,保证操作规范;同时注意定期更新数据,以保证人事档案数据库的完整和真实。

(四)做好防范,确保人事档案信息的安全。

由于人事档案涉及许多个人信息,而网络存在着其特殊的不安全性,因此要求人事档案管理人员要把人事档案保密原则与信息化相结合,树立风险防范意识,做好安全措施与防范预案。在人事档案信息化建设中,首先建立一个局域网,装有人事档案信息管理软件的计算机要做到专机专用,不登陆外网,并对网络进行定期维护;其次要加强档案软件的加密工作,防止网络黑客与电脑病毒对电脑进行攻击,造成档案信息数据库受损;最后要强化保密观念,对人事档案管理人员进行保密宣传和警示教育,确保人事档案信息在收集整理、查询使用、存储传输等环节的安全性,做好防范泄密工作的最后一道防线。

三、总结

总之,人事档案信息化为高校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是高校人事档案发展的必然趋势,要结合高校自身特点,努力探索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人事档案信息化道路。

人事化管理范文第6篇

一、人事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人事档案是人事、组织、劳资等部门从事人事管理活动过程时在培养、选拔和使用人员工作中形成的宝贵历史材料,记录个人不同时期、不同阶段的发展历程,真实和客观地记录和反映了个人经历、家庭情况、社会关系以及个人德、能、勤、绩、廉等方面的材料。由于多方面因素形成当前人事档案中普遍存在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领导对人事档案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领导对人事档案管理重视不够,表现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中,有相当一部分领导在认识上存在着一些误区,认为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就是保管的事务性工作,只要不丢失,不泄密,能做好外调、查阅就行了。因此,忽视人事档案工作的管理,诚然档案存在的问题也不会解决,其办公场所、经费、人员没有保障,档案工作也就做不好。

管理人员配置不足,管理是一项专业性、政治性、机密性很强的工作。人事档案材料需要专人管理,单独存放。然而,由于单位或部门的人事管理人员编制不足,人事档案管理工作量大,通常人事档案管理大多数是由人事部门的工作人员兼职去做,属于非专业人员管理,并且人员变动频繁,管理水平不高,管理手段落后,对档案工作投入不足,因此,严重影响了人事档案的管理水平。

管理手段也较陈旧,在档案管理手段上,由于没有单独的人事档案管理软件,管理人员一直采用手工编辑、检索,致使人事档案材料不能及时整理归档,出现档案资料不完整的情况。调阅档案时依然采用原始的手工操作方式。

管理人员业务不熟,大多数的档案管理人员没有经过专业知识培训,业务不熟,对档案的重要性、管理档案的要求、档案材料的收集、整理、归档、装订等业务不太熟悉,难以适应人事档案管理工作。

2、人事档案保密性不强

根据国家人事档案管理制度的规定,“任何个人不得查阅或借用本人及其直系亲属的档案”。人事档案对当事人保密的目的是出于安全需要和方便组织管理,正是这种高度保密性反而降低了人事档案的真实性和可靠性,“组织意见”本人是不知道,而使档案材料的主观随意性增大。

3、人事档案存在弄虚作假

人事档案的生命在于其真实性,在现有人事档案管理模式下,“弄虚作假”现象屡屡出现。如高考、职工调动、就业、报考公务员、考研等,个别人通过在人事档案中修改姓名冒名顶替达到读书、工作、参军等目的。或者是为了竞聘较高级领导职位,伪造干部履历、入党材料和学历证书等。也有单位个别领导通过档案打击报复,给职工带来极大的伤害。不同形式虚假档案现象屡屡出现,使档案管理制度的严肃性、真实性、惟一性屡遭挑战。

4、人事档案材料不完整

人事档案内容短缺,材料内容不完整:如履历表、年度考核表、学历、职称、工资、表彰、处分等材料不全,填写项目不完整。其原因是档案管理部门工作人员责任心不强,没有认真及时收集各部门、科室应该归档的档案材料,导致收集档案材料不全;有时只是将档案材料仅作为保存的资料加以收集堆放,没有及时对材料鉴别归档;对档案材料内容未认真审核,造成内容残缺不全。

干部职工对人事档案认识不足。他们在填写履历表、年度考核表等表格时,有的人能省则省甚至不填写,敷衍了事;有的材料如学历、培训、职称等材料留在个人手中,认为自己保管更安全,用起来也更方便,不愿意将材料交给档案管理部门。

5、管理制度落后于人事制度改革

随着人事制度改革不断深入,人才流动日渐频繁,选拔和使用人才的手续不断简化。由于人事档案管理落后,没有得到及时补充和修正,阻碍了人才的流动。甚至有的单位为了留住人才扣留了档案,造成人事档案材料不完整,给招录单位在人事审核、审批工作时带来不便。

二、人事档案管理的信息化是市场经济发展要求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科学技术和文化的进步,传统的人事档案管理模式弊端日益显露。人事信息具有信息量大、管理范围广以及易变动等特点,致使人事档案管理部门要经常更新人事信息,要与人事信息的变动保持同步。然而,传统人事档案管理是以纸质版人事档案为主要管理对象的实体管理模式,使得人事信息的更新相当困难,无法与现代人事信息的变动保持同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事档案管理被赋予了更多职责和作用,其管理模式也逐步由传统的纸质管理变为现代的信息化管理。然而,由于我国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仍处于初步阶段,存在诸多问题,如领导及人事档案管理人员信息化建设意识淡薄;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投入力度不大,缺乏资金保障;人事档案管理人员技术基础薄弱等等,这些因素严重阻碍了人事档案信息化建设和发展进度,影响了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价值和功能的发挥,应该引起有关单位或部门领导的高度重视。

三、如何实施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

1、提高领导对档案信息化建设重要性认识

领导要转变观念,在思想上重视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要树立思想决定行动,要认识到转变观念是全面推进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关键所在。就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而言,一方面,只有进一步提高领导对其重要性认识程度,才能进一步加大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扶持力度,有效协调内部组织、人事等部门,发挥其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优化人事档案管理结构,为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打下良好的基础,确保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另一方面,还应加大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宣传力度,切实提高单位有关人员对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意识,组织有关人员积极参与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此外,还应进一步提高人事档案管理人员的服务意识,使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由单一服务职能转变为具有较强综合服务职能的管理。

2、加大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投入

俗话说物质决定意识。实现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既离不开思想基础,又离不开物质基础,只有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物质投入,才能确保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最终实现。其中其资金的投入无疑是最为重要的,因此,单位应拓宽资金筹集渠道,为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筹集足够的资金,提高人事档案管理的科技程度。同时要根据单位自身的实际情况,充分利用各项科研成果,推进人事档案管理信息领域中新的经济增长点。此外,单位或部门还应充分挖掘自身内部的科技人才,安排其从事与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相关的工作,这样,既可以加快单位自身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进度,又大大降低了资本投入。

3、培养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队伍

以人为本,培养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队伍,实现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最终落脚点在于人,信息是一种媒介或者辅助工具,因此,应坚持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建设一支专业的、高素质的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队伍,充分发挥其在人事档案管理中的价值和功能。树立单位培养复合型人才意识,定期组织相关专业技术培训,提高人事档案管理人员的信息技能。培训的内容既要突出技术层面的内容,也要突出管理层面的内容;培训要有实效性,使人事档案管理人员既懂得管理的相关知识,又精通信息化技术。此外,人事档案管理人员要不断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和素养,不断拓宽自己新知识技术视野,丰富自己档案管理的逻辑思维,进一步提高自身人事档案管理水平,为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实现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4、实现人事档案信息“三化”

通过实施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工程,最终实现的目标是“三化”。即档案信息数据化、服务利用网络化以及管理人员专业化。所谓档案信息数据化,是为了改变传统以纸质档案为管理对象的实体管理模式,实现信息查询以及系统设置的数据化。在现代人事档案管理过程中,应以原始纸质档案为依据,将其包含的信息录入计算机,实现人事档案的数据化。此外,为了便于查询,还应对档案资料规整分类,实现人事档案信息数据的分类管理。所谓服务利用网络化,是指借助于计算机网络这一媒介实现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为单位内部实现资源共享提供了很好的平台。管理人员专业化,是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又一发展目标。人事档案管理的最终实现主体是人,因此,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要求管理人员不仅应掌握最基本的管理知识,还要掌握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只有实现档案信息“三化”,档案管理信息化才会达到其目的。

5、人事档案管理工作要制度化、标准化、现代化

人事化管理范文第7篇

关键词:医院;人事档案;信息化

人事档案工作是所有单位的人事信息集中地,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和企业的经济效益没有直接关系,就因为这一点,医院的管理层对人事档案工作的制度建设和模式创新等方面不太重视,并且现行的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存在着很多的弊端。所以,必须要加大管理改革的力度,优化医院的人事管理水平,促进单位内的人才合理调配,发挥应有的作用。

1医院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现状

1.1档案信息的真实性存在问题。

人事档案的信息真实,这是人事档案工作存在的前提和设置的目的,但是,很多档案材料中内容的失真。有的档案材料的信息出现前后矛盾的现象,员工的出身年月和其他资料上存在着不一致的现象。比如说,个人的简介叙述的很模糊,很多参加各种活动的时间都在同一年,明显不符合逻辑,同一个事情,每次填写时时间都不一样,填写时随意性很强。上述现象的发生也就失去了档案管理的意义,给档案管理工作造成了很大的麻烦,这种人事档案严重失真的情况,其实降低了工作的效率。

1.2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程度低。

以上我们说过,由于医院人事档案管理不和医院的经济效益直接挂钩,导致医院对人事档案管理很不重视,也不会投入过多的资金和人员,这就造成了人事档案信息化管理水平较低,设备不能得到及时的更新,信息化程度不高,档案还是停留在纸质材料上,已经严重落后。以上这些现象造成了医院人事档案的管理质量低下,档案的保管缺乏严肃性,随意涂改现象严重。

1.3相关部门的从业人员业务水平落后。

档案管理服务水平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档案管理从业人员的业务水平。就从目前的大多数医院来看,很多医师的学历都比较高,尤其体现在临床方面,但是医院档案管理人员的人员知识结构很不合理,学历较低,很多都是非科班出身,由医院的其他部门临时抽调组成。其次,有些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知识临时任职,在管理工作的过程中,还在准备医师证等各种考试,根本没有时间研究人事档案管理工作。

2医院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策略

2.1树立新的档案管理理念,增强档案主动管理的意识。

传统的档案管理理念已经不适合医院的常规管理,需要树立新的档案管理理念。医院属于非营利性的公共医疗服务机构,其中人力资源是医院的主要力量,没有优秀的医学人才资源,医院是无法发挥应有的社会效益的。人事档案管理的不断改进,不仅能够完成医院相关的人事任务,对医院人力资源进行合理的调配,在薪资以及福利方面发挥出巨大的优势,有利于发挥人力资源管理的作用。因此,医院档案的管理工作需要医院全体人员齐参与,树立人事档案管理的意识和大局观,特别是推动医院服务水平的意识,在资金和人才的继续教育上加大投入,使用最先进的档案管理的相关软件和设备,健全单位内的档案管理体系。

2.2采用信息化管理手段,提高档案管理的效率。

信息化管理和人事档案相结合,是管理工作的大势所趋,要求人事档案工作要运用新的科技手段,提高工作的效能,实现信息化技术促进人事档案管理方式的彻底转变。国外先进的国家已经基本实现了人事档案的信息化建设,信息化程度很高,我国的三级甲等医院已经全面普及了计算机辅助管理档案,正在进一步向乡镇地区扩大。

2.3加强思想道德和职业道德素质,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

医院要经常开展各种继续教育和业务培训活动,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思想道德素质和业务水平,要树立以人为本的价值观,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档案管理工作要站在全体医院员工的立场上。具体可以做到以下几点,医院可以配备专职的档案员,开展的培训活动要包括对档案管理人员的培训,培训的方式有很多,如在职进修、外出考察以及参加研讨会等各种方式,以不断适应新时期对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要求,作为档案管理工作人员,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增强自己的责任心和团体意识,学会运用先进的档案管理设备和手段,使工作的效率得到提高,掌握档案管理的综合技能,以从容的应对档案业务的发展需要。

2.4实现人事档案管理的信息化、科学化、现代化。

为了顺应信息化时代的发展,医院档案管理部门应该建立电子档案,力求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科学合理,并用现代化的手段进行管理,提高档案信息的真实度,通过现代化信息采集的设备,建立医院人事档案数据库,并及时的升级和更新,使人事档案管理的信息呈动态化的趋势,保障档案信息不过时,增强信息的可信度,便于随时检索和查询,只有做到档案信息的规范化和科学化管理,才能提高人事档案管理的工作水准,服务于医院的中心工作。

3结语

面对医院在新时期的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的趋势,本文通过分析医院档案管理现状,并提出一些策略,以供参考,希望能在今后档案信息化管理上有更大的进步。

参考文献:

[1]谭善梅.发挥医院人事档案信息在人力资源管理的作用[J].中国病案,2010(01).

[2]王晓红.浅谈医院档案管理[J].当代医学,2010(02).管理观察

人事化管理范文第8篇

关键词:企业;人事档案;规范化;管理

中图分类号:C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 引言

当前,企业的人事档案管理对于现代企业的科学化管理具有重要的作用。人事档案能够详细记录个人的学历、技能以及工作经历等信息,这样可以让企业对于人才培养与选拔有了资料基础。人力资源部门可以更全面掌握员工的能力特长,为企业的发展发挥充分的价值。企业的人事档案管理能够提高人力资源管理的规范性,更好地发挥企业员工的才能。因此,企业要加强对人事档案管理的规范化,形成成熟的管理模式。然而,一些企业对人事档案管理缺乏规范化管理,没有建立完善的人事档案的管理制度,对该项工作也没有较强的管理意识,认为该项工作不能直接创造经济效益,对其投入的资源和精力也比较少,企业的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比较落后,人事档案的保存、转递的安全性、员工信息的健全性,都存在管理的不规范问题。这些都阻碍了企业人事档案的规范化管理进程,也抑制了人事档案管理的职能发挥。

二 新时期企业人事档案管理的特点与新问题

(一)企业人事档案管理的特点

企业人事档案管理重点就是要将员工的相关岗位信息资料进行全面收集,为开展人力资源管理奠定基础,因此,企业人事档案管理就具有长期性和累积性特点。它是根据企业员工的个人职业经历、工作能力以及岗位培训进行的资料整理,能够客观反映员工的职业经历。企业员工的人事档案的收集整理要依靠相关部门共同协作完成。企业人事档案管理的工作负担比较重,要对企业全体员工进行职业信息的长期动态化记录,这样不断进行信息的收集整理、归档等工作。同时,还要对人事档案的转接和归档等工作进行记录。信息化社会要求企业人事档案管理必须进行变革,仅仅依靠手工记录已经不能满足人事档案管理的需要,企业人事档案管理的信息化成为时展的客观要求。

(二)新时期企业人事档案管理的新问题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企业作为经济主体,参与的市场经济竞争更为充分。这样带给企业员工的工作岗位变动和企业人才流动十分频繁,也给企业人事档案管理带来了难度。企业人事档案管理在员工的流动管理、人力资源优化配置、人才培养规划以及岗位绩效考核等方面,都面临着挑战。企业人事档案管理必须解决好信息化管理和提高工作效率等问题。

首先,企业人事档案管理意识比较淡化,管理制度不健全。在市场经济环境背景下,企业的人事档案更多地服务于企业自身的发展和调配人力资源,也帮助企业员工能够更好地进行流动,使员工能够在合适的岗位上面发挥自己的价值。但是,一些企业还没有意识到人事档案管理的重要性,没有给予管理上应有的重要地位。对于企业人事档案管理还存在沿用陈旧的管理制度,没有根据社会和企业的发展进行制度完善,这样就滞后于企业和员工的发展实际,造成了企业人事档案管理的粗放化。缺乏现代管理与信息化管理的工作内容与工作方法。

其次,企业人事档案管理缺乏专职人员,管理不规范。一些企业为了能够节约人力成本,因此将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分派给相关部门进行兼职管理,没有专职人员进行管理,造成了人事档案管理的非专业化和非规范化。这样也使得企业的发展远远快于相应的配套人事档案管理,人事档案管理处于混乱状态、没有专业人员对档案进行科学管理,相关管理人员缺乏责任意识,不能严格按照档案人事管理制度进行管理,造成了档案查找困难等问题。

最后,企业人事档案管理内容不充分,管理模式比较滞后。根据一些企业的管理现状,这些企业的人事档案管理成为内向型的,封闭的管理模式。由于一些企业的人事档案管理内容方面,沿用的是传统人事档案管理内容,缺乏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内容,例如:缺乏具有人文关怀的档案信息,个人健康类档案、诚信类档案、动态业绩档案等。这样就不能准确地对员工进行任用选拔与绩效考核,也不利于建立规范化的人事档案信息管理系统。企业的人事档案管理模式在实际运用中,还缺乏创新使用人事档案管理现代化、智能化、数据化的管理。

三 加强企业人事档案管理的规范化措施

(一)提高企业人事档案管理制度的规范化

企业人事档案管理必须健全相关的管理制度,促使其得到规范化管理,才能为企业的发展提供真实可靠的档案信息资源。要能够保护好档案资料的安全性,同时带动人事档案管理信息的发展。企业人事档案管理制度的规范化还应体现在人事档案材料文体要统一、装订整齐、书写规范、管理规范等方面。企业要不断对人事档案管理的规章制度进行完善,学习和创新应用人事档案管理的规范化理论与方法,为企业的人事档案管理创新奠定基础。

(二)提高企业人事档案管理的信息化

由于社会发展的不断细化,对于企业的人事档案管理就应加强现代化、规范化和标准化管理工作。企业要建立人事档案的数据库、管理系统等,通过规范化的管理工作贯穿人事档案管理的全流程,奠定了人事档案载体标准、格式标准、管理标准体系的建立与完善。在网络时代,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十分重要,解决了档案管理遇到地域制约,提高了时效性,为企业的相关部门实现了档案信息高度共享。这也有利于人事档案管理人员减轻了重复性和简单性的操作,使他们能够有更多的精力进行人事档案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三)完善企业人事档案的管理内容,增强管理人员的专业化管理水平

根据市场经济宏观发展状况和企业微观发展的实际需要,要完善企业人事档案的管理内容,增强管理人员的专业化管理水平,这样才能满足企业人才流动和人力资源合理优化配置的要求。对于企业急需的人才录用选拔方面,人事档案信息要提供员工的科研成果、专利技术材料;业绩考核、健康状况检查等,这样才能准确反映员工的工作能力与综合素质。另外,企业应加强对人事档案管理人员的培养与培训,提高相关管理人员的档案管理专业化水平与能力。增强他们的工作职责意识,合理运用先进的管理方法,规范化操作人事档案业务与流程,确保人事档案管理的完整、机密和安全。

四 结论

通过对加强企业人事档案的规范化管理,得出新形势下企业的人事档案要实现科学化和信息化管理,这样才能发挥企业人事档案管理的功能,开发和利用好档案资源,为进一步完善企业的人事管理发挥作用,使企业在人才任用上提供服务价值,也使得企业的人事档案管理能够动态化地适应企业的发展。企业要加强信息化档案管理建设,投入更多的资金、设备和资源用于人事档案管理信息的数字化、网络化。企业还应重点关注人事档案管理的安全问题,要提高相关管理人员的网络安全意识,加强人事档案管理的审查与管理制度;升级人事档案信息化管理技术,确保企业人事档案管理的规范化与安全性。

参考文献

[1] 邱小玲.企业人事档案管理体会及设想[J].经营管理者 2013,(16)

[2] 杨宇.加强企业人事档案管理对策的分析[J].企业技术开发.2013,(16)

[3] 武辉芳.企业人事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以F公司为例[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28)

[4] 武海燕.探讨供电企业人事档案的规范化管理[J].科技创新导报.2012,(30)

人事化管理范文第9篇

关键词:地勘单位;人事档案;信息化管理

现阶段,随着地勘单位改革的深入与发展,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愈发重要。在地勘单位中,人事档案管理作为推动单位进步的关键基础和重要参考,需要逐渐提升人事档案的管理水平。同时,地勘单位需要根据发展需求和标准,不断完善人事档案管理制度,并将人事档案管理工作进行细化,通过信息化技术等方法,在最大程度上提升人事档案管理的全面性和科学性,并在地勘单位发挥出关键作用。因此,地勘单位需要加强对人事档案管理的认识和了解,全面意识到人事档案信息化管理与建设的重要意义,及时处理好在档案管理过程中的问题和不足,为地勘单位相关决策的制订提供关键支持。

一、地勘单位人事档案管理的重要意义

地勘单位人事档案信息化管理对整个单位发展与建设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首先,档案作为地勘单位中的关键资料内容,记录了地勘单位的发展历程及具体状况,而人事档案是对地勘单位中人员信息的记录。这些档案资料是帮助地勘单位及时掌握和了解人员信息的重要参考,也是制订地勘单位未来发展战略以及相关决策的关键依据。其次,地勘单位人事档案中的信息资料及文件等能够帮助领导层掌握单位员工的工作经验、业务能力以及综合素质等多方面内容,对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提供了重要基础,并提高了人事晋升相关决策的准确性和公平性,推动地勘单位人事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最后,基于地勘单位的人事档案,对单位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及计划等提供了重要依据。人事档案作为单位员工发展状况的具体展现,也是人事管理工作中的关键资料,对员工职业生涯与规划等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影响。为了能够充分发挥人事档案管理的关键作用,需要加强对人事档案管理的关注和重视,根据单位的实际情况,制订出合理有效的档案管理方案,完善并优化人事档案管理制度,推动人事档案管理相关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地勘单位人事档案信息化管理的关键作用

1.提升人事档案管理水平在地勘单位日常管理过程中,人事档案是非常关键的内容。地勘单位不断提升人事档案管理的信息化水平,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强化档案管理力度,进一步提高人事档案管理的质量和水平。在具体的人事档案管理过程中,可以通过利用信息化技术等,对传统的人事档案管理模式进行创新和改善,合理降低人事档案管理过程中人为失误等情况,提高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效率,帮助地勘单位有效缩减人工成本,促进地勘单位实现可持续发展。2.促进人事管理制度深化改革目前,随着社会环境的发展与变化,很多单位都会面临人员流动等情况,给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带来了一定难度。地勘单位通过提高人事档案管理的信息化水平,能够促进人事管理制度的深化改革,及时处理好在人员流动过程中的档案问题。同时,在人事档案信息化管理过程中,通过对人事档案管理制度的不断完善和改进,可以解决人员招聘中档案管理混乱的情况,并结合人事档案资料等信息,更有针对性选择人才,提高地勘单位的整体管理水平。此外,地勘单位人事档案信息化管理,能够为地勘单位其他工作的开展提供重要参考,确保地勘单位各项工作质量。3.提高人事档案信息安全水平在地勘单位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人事档案资料及文件数量逐渐增多,其管理与保存的难度也在增加。在具体的人事档案管理过程中,一旦出现意外情况,可能会对地勘单位的人事档案资料及文件造成很大影响,甚至是损毁、丢失等情况。同时,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对人事档案资料等也带来了一些安全隐患。稍有不慎,可能就会出现档案信息资料及文件泄露情况,对单位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展必然会造成非常负面的影响,阻碍了单位的正常发展。而地勘单位通过加强人事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水平,可以对现有的人事档案信息及资料等进行保管,并通过电子档案的形式,避免出现人事档案信息文件丢失或者是损毁等情况。另外,地勘单位不断提高人事档案信息化管理水平,可以提升人事档案信息查阅效率,保证地勘单位人事档案信息的利用效率,推动地勘单位档案管理相关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地勘单位人事档案信息化管理过程中的问题

1.人事档案管理方式相对落后在很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过程中,其人事档案管理的方式及管理模式相对滞后,直接影响到了人事档案管理相关工作的开展,并降低了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在一些人事档案管理中,由于工作人员对档案管理信息化的认识程度不高,阻碍了相关工作的开展。同时,由于一些人事档案信息资料记录和整理工作相对复杂,人工操作容易出现失误问题,并且会对接下来的档案管理工作产生一定的影响,甚至影响到了地勘单位正常的人事安排和人事调动等,对地勘单位人事管理工作的开展带来了很多问题。另外,在对人事档案资料进行整理的过程中,消耗的时间相对较长,且工作量较大,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工作失误率,影响了管理质量。2.人事档案管理人员信息化水平不足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中人员的综合能力是至关重要的。在信息化技术发展与创新的基础上,为地勘单位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了诸多便利条件,促使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愈发信息化、现代化和标准化。但是,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和制约,部分人事档案管理人员自身能力相对欠缺,对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的认识不够全面。同时,由于地勘单位没有及时对人事档案管理人员进行相关的信息化岗前培训,导致在实际管理过程中容易出现失误,甚至对地勘单位人事晋升及调动等工作的开展产生了影响。而出现这些问题,都是由于人事档案管理人员自身的能力相对薄弱,且对工作的重视程度不高。3.信息化技术的应用不全面地勘单位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中也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是,就目前地勘单位人事档案信息化管理的实际情况来,在具体的工作过程中,其对于信息化技术的应用不够全面,对人事档案管理相关工作产生了影响。虽然有的单位应用了人事档案信息化管理平台,但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导致人事档案管理工作过于形式化和片面化。另外,有的单位人事档案管理平台的功能不够完善,没有严格按照人事档案管理的实际情况和工作需求进行优化和升级,对其信息化建设产生了负面影响,并降低了人事档案管理水平。

四、地勘单位人事档案信息化管理策略

1.建立并健全人事档案信息化管理制度在开展地勘单位人事档案管理过程中,需要树立正确的信息化管理理念,并根据当前人事档案管理的实际情况,总结以往档案管理经验,就信息化管理的具体要求等,建立健全人事档案信息化管理制度,并对人事档案管理工作进行规范和约束,在最大程度上减少管理失误等情况,提高管理工作的全面性和科学性。同时,地勘单位在建立和完善人事档案信息化管理制度的过程中,需要制订合理有效的管理措施及管理方案,不断提升管理工作的执行力,把握好人事档案信息化管理过程中的重点环节和薄弱环节,实现对地勘单位现有资源的整合,提升其资源的综合利用率。地勘单位的人事档案资料直接影响到工作人员的晋升及工作等,需要确保所有人事档案信息及资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实现对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规范,进一步提升地勘单位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有效性。此外,地勘单位还要优化和改进人事档案的交接管理机制,从源头上确保人事档案资料的完整、有效,避免出现人事档案文件信息丢失等情况。在对地勘单位工作人员进行考核与评定的过程中,需要加强对人事档案资料及文件的利用率,并对查阅档案的人员信息进行登记保存。一旦出现人事档案资料改动或者是丢失的情况,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和记录信息等进行追责,从源头上提升所有人事档案相关资料及信息的全面性和完整性,并为人事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关键依据和支持。2.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近年来,信息化技术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中,并发挥出了信息化技术的重要作用。在大数据与信息化技术的影响下,地勘单位需要全面意识到人事档案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充分利用好信息化技术及手段等,实现对人事档案相关信息及数据的整合与分析,并为地勘单位制订相关决策提供关键依据。地勘单位需要切实做好人事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并把握好管理过程中各个细节,处理好在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不足。同时,在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的过程中,要不断加强各个部门之间的交流与协作,保证部门之间沟通的通畅度,从而确保所有人事档案信息及文件的有效性和真实性,进一步加强人才信息传输的准确性。另外,人事档案作为地勘单位重要的人才资料,在对人才培养及考核中起到了关键作用。在信息化技术的有效应用下,能够实现人事档案电子版与纸质档案并存的情况,并提高了人事档案信息文件的安全性,促进了地勘单位人力资源的整合与利用。地勘单位还需要强化和升级人事档案管理系统,并及时更新和完善人才资源信息库,以便地勘单位后续工作的开展。3.加强管理队伍建设,完善基础设施地勘单位需要不断完善档案管理人才队伍建设,保证人事档案信息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首先,在开展人事档案管理过程中,要求管理人员具备一定的专业素质和业务能力,并且要求所有档案管理人员都能及时认清人事档案信息化管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积极转变工作以及管理理念,加强对先进的管理模式进行学习和掌握。同时,管理人员还要对自身的知识储备进行更新,并树立正确的工作责任意识,在最大程度上强化档案信息化管理力度,提高各项管理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其次,由于地勘单位人事档案管理资料内容较多,也会随着时间的增加而增加,为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展带来了一定难度,所以在开展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时,还要借助信息化技术提高档案资料的管理水平以及人事档案的完整性。地勘单位需要根据人事档案管理的具体内容及要求,加强对管理人员的教育培训力度,要求管理人员能够及时把握人事档案信息化管理过程中的重点及难点,将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全面落实,充分发挥人事档案信息化管理的作用和优势,从而带动地勘单位相关工作的顺利开展。最后,地勘单位需要不断完善人事档案信息化管理的基础设施,为提升档案管理水平和工作质量提供重要前提。信息化技术的发展与创新,为地勘单位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了诸多便利。地勘单位需要及时更换人事档案管理过程中所使用的设备及设施,并增加防火、防潮等设备,从源头上避免各类不确定因素对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产生的负面影响。另外,地勘单位需要安排专业的人员对档案进行巡查,全面落实安全检查和监督工作。另外,为了推动人事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的开展,地勘单位需要保证档案管理相关资金的充足,并购置专业的计算机以及扫描仪等设备,进一步提高人事档案信息的安全性和完整性。4.积极创新人事档案信息化管理模式就目前的人事档案管理工作进行分析,地勘单位人事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工作是推动整个档案管理工作进步与发展的关键途径,也是提升人事档案管理水平的重要基础。因此,地勘单位需要不断提高对信息化档案管理与建设的重视程度,并加大探索与创新力度,全面提高档案信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需要积极转变人事档案管理理念,学习和引进先进的档案管理模式和管理方式。同时,要通过信息化技术等,完善地勘单位中人才交流系统,积极采取合理有效措施,及时处理好人事档案信息化管理过程中的问题和不足,避免问题进一步扩大,降低对各项管理工作造成的负面影响。另外,地勘单位需要根据人事档案信息化管理的具体情况,对现有的管理制度和内容进行丰富并优化,加强对当前人事档案信息资料的综合利用,为地勘单位相关决策制订提供关键的参考依据,从而推动地勘单位的健康与稳定发展。

五、结束语

在信息化技术的影响下,地勘单位需要不断提升人事档案管理的信息化水平,积极改善传统的档案管理模式,充分发挥人事档案信息化管理的关键作用。同时,地勘单位需要结合人事档案管理的具体情况,建立并完善人事档案信息化管理制度,及时明确档案管理的目标及要求,处理好在档案管理过程中的问题和不足,提高人事档案的价值,为实现地勘单位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刘跃华.如何做好地勘单位人事档案管理工作[J].科学家,2017

[2]刘艳辉.机关事业单位人事档案信息化管理问题及策略研究[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9

[3]赵明.机关事业单位人事档案信息化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7

[4]袁亮.浅议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农业研究,2018

[5]关杰.浅谈关于加强地勘单位人事档案管理的重要性[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4

[6]刘桂霞.地勘单位企业化经营模式下加强档案管理的几点思考[J].科教文汇,2013

[7]于磊.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改革及实践[J].科技创新导报,2017

人事化管理范文第10篇

关键词:人事档案;标准化;管理

人事档案是人员信息准确、详实的根本保证,是历史地、全面地了解和正确选拔使用领导人员的重要依据,是人才队伍建设的根基,人事档案管理直接影响到组织人事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在实际管理的过程中,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一定差异化管理和不尽完善的地方,需要对档案管理进行标准化规范,为人力资源开发做好基础保障。

一、人事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

1.人事档案材料形成、收集、整理存在差异

尽管我国各级人事档案管理机构制定了档案管理有关规章制度,但是档案材料的形成要求还缺少规范,特别是学生时期档案材料,各大院校没有统一的表格和材料清单,使得学生时期档案材料详略不一,学籍卡片、成绩单等材料没有生成时间等问题也较多,给档案的整理和排序带来一定难度;档案材料的收集和鉴别存在差异性,造成档案材料存在内容不完整、排序不规范,或是相同内容档案材料重复入档、无保存价值材料入档等问题;同时,虽然档案管理有关文件中明确规定档案材料的技术加工和装订要求,但是档案材料的装订设备规格不一,人事档案随人员流动,档案材料多孔、不齐等问题仍大量存在。

2.档案管理人员学习和培训缺少统一管理

人事档案管理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档案工作人员[1],然而档案管理重视程度不够、相关文件规定在实际管理中贯彻落实不足的现状大量存在,档案材料收集、鉴别、整理等实际操作的学习资料相对匮乏;档案管理人员定期培训和继续教育缺乏统一管理,档案管理人员缺少上岗培训和学习学时等要求,对新出台的政策规定掌握不及时,往往造成档案管理人员业务知识不深入、不全面;同时,随着从严管理人事档案相关法律法规相继出台和完善,相关部门和档案管理人员的党性教育、纪律意识也需要进一步加强。

3.人事档案信息利用水平不高

包含人事档案信息的相关系统开发在很多企事业单位已广泛开展,但是普遍应用程度不高且没有统一规范。目前的信息系统一般用于档案重要信息数字化维护更新和初级利用阶段,往往缺少对个人人事档案中反映职工成长成材的信息开发利用,以及为职工的培养计划方向和目标以及专业技术或行政职务晋升通道提供支持;年度的人事统计已对职工的年龄、学历、职务职称等情况进行统计汇总,但是缺少对相关信息的同比和环比,基于信息系统搭建人力资源开发平台还远远不够。

二、档案标准化管理的具体措施

1.强化人事档案标准化管理,全面做好档案管理基础工作

规范档案材料形成源头,进行档案材料生成标准化管理。进一步规范需入人事档案材料模板,统一表格样式,特别是规范各大院校需入档案材料,进行学生档案材料清单管理,给学生期间人事档案材料“减负”;严把档案材料入口关,进行档案材料收集标准化管理。进一步明确、细化归档范围,审核档案材料填写是否规范、手续是否完备,特别加强对档案材料的鉴别,保证材料内容的真实性和有效性;规范技术加工方法和设备,进行档案材料整理标准化管理。进一步规定档案装订设备标准化生产,固定规范裁剪A4、B5纸张以及孔距准确的设备,保证档案整卷整齐、平坦。

2.实行人事档案管理人员标准化培训和继续教育,建立素质高、专业能力强的档案管理队伍

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标准化的必要因素就是人事档案管理人员档案管理专业知识标准化。统一领导,分步实施档案管理人员基础知识和实操标准化上岗培训,保证档案材料收集全面、准确、及时,尽量做到加工、装订一步到位,避免反复修补档案材料,提高档案管理工作效率和档案的美观性;定期组织开展人事档案管理继续教育,逐步建立继续教育学时制度和年度考核制度,通过网络视频学习等方式,档案管理人员专业知识更新及时;同时,进一步严肃组织人事工作纪律,结合“两学一做”等学习结合岗位工作,提高档案管理工作人员保密意识,切实增强档案工作人员事业心和责任感,确保人事档案真实全面地反映职工的情况。

3.开展人事档案信息标准化建设,为人力资源开发保驾护航

建立标准化信息系统,形成基于“个人→部门(下属单位)→本部→总部”组织结构的数据集合和分析系统。通过信息系统标准化设置,一方面,进一步提高档案电子化管理以及档案中重要信息的保存和维护,全面提高档案管理工作效率,另一方面,有助于对单位人力资源概况的了解[2],可以随时提取职工个人、部门(下属单位)、子公司、总公司全面数据分析,为职工个人培训、专业技术职务评聘、中长期职业规划等提供激励引导,也为单位人才招聘、领导人员选拔任用、人员岗位调整、人员年龄结构优化等提供数据支持,为领导决策提供参考,为人才队伍建设提高保证,使人事档案更好的为企事业单位人力资源开发和创新发展提供科学有效的服务。

三、结语

作为人力资源的基础,人事档案管理是一项常态化工作,强化这项工作是一个持之以恒的过程,人事档案逐步实现标准化管理更是十分必要的。通过人事档案管理标准化、工作人员学习标准化、信息开发标准化建设和深入开展,全面提高档案的保管、利用和开发水平,实现档案管理全过程标准化,最终达到档案管理全面服务于人力资源开发和企事业改革发展的目标。

参考文献

[1]任秀静.新时期加强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J].人力资源开发,2015,(1):18.

[2]唐春华.我国人事档案管理改革若干问题的思考[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4,(12下):103.

上一篇:农业财务管理范文 下一篇:农业科技技术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