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爱生命的名言范文

时间:2023-03-02 10:57:12

热爱生命的名言范文第1篇

“莘莘学子十年寒窗,功成名就只待今朝”,一年一度情系万家的高考即将到来。本刊在连续两年命中高考作文题的基础上,今年隆重推出“高考特别策划”栏目,以帮助考生更好地备考语文的半壁江山――作文。2012年全国17套高考作文题,有16套是新材料作文,可以预见新材料作文已成为2013年高考作文命题的趋势,为此,本刊特邀请了高三第一线教师、对高考作文命题有独到研究的专家撰稿,推出“2013年高考新材料作文系列指导”经典稿件,希望考生对不同类型的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选材谋篇、精彩范文等方面有全面的了解,帮助考生在2013年的高考中取得好成绩。本刊第5期、第6期分别推出“新材料作文备考指津三个系列”,以飨读者。

――本刊特约顾问 程必荣

这是一道名言警句类材料作文。名言警句,是指一些名人说的、写的、历史纪录的、经过实践所得出的结论或建议,以及警世的、比较有名的言语。广泛上来说就是有意义,向人们揭示一定的道理的话、名人所说的谚语、格言等都可以叫名言警句。

这类新材料作文,命题者往往提供与写作者道德修养或学习生活的某一方面紧密相关的名言警句(一句一段或几句几段)作为作文题,审题的关键在于理解给予的名言或话语的深刻含意。名言警句富含深邃的哲理,其含义往往是含而不露,具有很强的隐喻性或象征性。如果就事论事,就只能触及皮毛,得到一个肤浅的认识,想要渗透其中深层的哲理,就要善于由表及里,深入挖掘内在含义,从中悟出与生活相关的道理,构思时可就人生的某一个侧面写出自己的哲理思考,行文时可巧借意象作为载体以形象说理,以此作为立论的切入点。

名言警句材料作文的审题,一般要注意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1.捕捉关键语句

新材料作文一般由材料和要求组成,关键语或出现在材料中,或设置在要求里,抓住这些关键语就可以把握材料主旨,准确理解材料及命题意图。新材料作文中的关键语往往是命题者在陈述对象、突出中心时特别强调或反复出现的词句,是命题者或材料中有关评议性语言,它往往透露出命题者的情感倾向,考生只要留心揣摩不难窥出其中端倪。

2.注意由表及里

抓名言警句的关键词句,结合社会时代背景解读名言警句,由表及里把握名言警句中所蕴含的哲理,及其隐含义,挖掘出喻意。

3.善于由此及彼

在名言警句隐含义的范围内,由此及彼,结合社会现实多角度立意。

(如果是多则名言警句,审题时要善于全面准确,从不同的名言警句中挖掘其内在的相同点,在相同之处立意;也可以“抓住一点,不及其余”从中选择一个角度立意。)

本道作文题有三则名言,我们注意遵循命题者的提示从不同角度思考,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写出自己的认识和体验。

角度一:热爱生命,呵护生命

三则名言共同指向的是对生命的热爱,也存在各自的“小异”:一则是,虽遇挫折,但生命长存,强调的是生命的坚毅:一则是,了解生命并热爱生命的人是值得赞美的,强调的是对生命的重视;一则是,保存和促进生命是善的行为,强调的是要对生命的呵护。提示语用对比的方式揭示了生活中存在的对生命正确与错误的态度和做法,其暗示显然而见。立意可依据三则名言含义的各异而呈丰富多彩。

角度二:由己及人,热爱所有的生命。

感悟生命包括三个层次:热爱自己的生命,热爱他人的生命,热爱人类以外的其它生命(动物和植物),这是一种将人伦道德由此及彼的推及,也是思想境界的升华,我们最终要热爱所有的生命,但我们必须明确,热爱其他生命的前提是这个人一定会热爱自己和他人的生命。明确了这一概念,写作时在立意上就可以扩大视野,亦物亦人。

角度三:根据文体的需要,可以有所侧重地表现中心

这道作文题没有文体限制的要求,因此,可以写成议论文,论述热爱生命的重要性,也可以论述怎样热爱生命;可以写成记叙文(和小说),记叙热爱生命的感人事迹或漠视生命而引发人们深思的故事;可以写成散文,或通过情景的描述,或通过生活的片段,或一个、几个感人的瞬间来讴歌热爱生命的精神。

1. 用双脚奏响人生最强音的刘伟

每一次挫折都足以让他丧失生活的信心,刘伟,这个无臂的钢琴师,从体育到音乐,用一次次的坚持和挑战展示了生命的坚韧和力量。

10岁时刘伟因意外失去了双臂,他坚强地活了下来,加入游泳队。但上天并没垂青他,他患上了过敏性紫癜,必须放弃高强度的训练,否则会危及生命。于是他又开始挑战自己,用脚学习弹钢琴,每天不少于7小时的练习,以至于他双脚红肿。功夫不负有心人,一年内他就达到了钢琴7级的水平。后来他走上了东方卫视的《中国达人秀》舞台,成功演奏《梦中的婚礼》,全场为之震撼。有评委问他这一切是怎么做到的,他说:“我觉得我的人生中只有两条路,要么赶紧死,要么精彩地活着。”他掷地有声的座右铭,让他终极获得《中国达人秀》决赛冠军。2011年被评为感动中国人物。

当命运的绳索无情地缚住双臂,当别人的目光叹息生命的悲哀,他依然固执地为梦想插上翅膀,用双脚在琴键上写下:相信自己。那变幻的旋律,正是他努力飞翔的轨迹。

2.构筑起更明亮而幽深的生命的文学家史铁生

史铁生,男,汉族,1951年生于北京。1969年赴延安插队,1972年双腿瘫痪回到北京。1974年始在某街道工厂做工,7年后因病情加重回家疗养。

1979年开始发表文学作品。著有中短篇小说集《我的遥远的清平湾》、《礼拜日》、《命若琴弦》、《往事》等;散文随笔集《自言自语》、《我与地坛》、《病隙碎笔》等;长篇小说《务虚笔记》以及《史铁生作品集》。曾先后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鲁迅文学奖以及多种全国文学刊物奖。一些作品被译成英、法、日等文字,单篇或结集在海外出版。2003年,史铁生获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杰出作家奖,同年,《病隙碎笔》(之六)获首届“老舍散文奖”一等奖。2010年12月31日,史铁生,这位用灵魂写作的作家永远地离开了这个世界。他留下意愿:他的脊椎、大脑将捐献出来供医学研究,肝脏将捐献给有需要的患者,中国作协主席铁凝说:“他那么多年不能走太远的路,却比更多游走四方的人有着更辽阔的心。史铁生是一个伟大的作家,他当得起‘伟大’这个词。”

年轻时即瘫痪,随后又罹患尿毒症,史铁生用文学构筑起另一种更明亮而幽深的生命。在很多读者眼里,史铁生已不仅仅是一个文学家,他还是一个用灵魂体验生命的思想家。

3. 世人敬仰的“人间天使”奥黛丽・赫本

奥黛丽・赫本(1929.5.4―1993.1.20),著名影星,奥斯卡影后,世人敬仰她为“人间天使”。身为好莱坞最著名的女星之一,她以高雅的气质与有品味的穿着著称。1999年,她被美国电影学会选为百年来最伟大的女演员第3名。

在战争的饥荒期间,赫本经常靠郁金香球茎及由烘草做成的“绿色面包”充饥,并喝大量的水填饱肚子。营养不良促使她的身材逐渐瘦削。虽然如此,赫本仍然不断锻炼她最爱的芭蕾舞,即使穿上最难捱的木制舞鞋。

热爱生命的名言范文第2篇

写一写你自己了解到的生命现象,也可以是你自己了解到的或身边发生的热爱生命的故事。

【写作斑马线】

选择自己感受最深的写下来,要写出自己从中获得的感受和启发。(比如,这种现象或这件事让你对生命有了怎样的认识和感悟。)

【审题小橘灯】

本次习作内容广泛,可以利用课本中的资料,也可以另选角度来写;要学会借鉴本组课文在表达方式上的共同特点,也就是——由一件事情或某一生命现象引发思考,来表达自己对生命的理解和感悟。我们可以借鉴这种表达方式来写,把自己选择的人或物中最能打动人心的一件事或一个场景或一种生命现象写下来。如:

(1)要突出残疾人热爱生命,我们可以选取主人公如何刻苦练习书法的事情,然后加上自己对这件事的思考和认识。

(2)要突出辛勤的农民用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我们可以选取烈日下农民不畏一切艰辛劳作,以及看到秧苗茁壮成长的欣喜情景来写,并加上自己从中得到的认识。

【下笔闯迷宫】

要想写好本次作文,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思考:

(1)在写作视角上:你可以写出使你感到生命可贵的有哪些事;可以写出你是如何珍爱自己(或他人他物)的生命的;可以写你对生命的理解、认识和感悟;可以写“生命”从无到有再到无的历程;可以写生活中某些人是如何不爱生活的,然后提醒读者要热爱生活……既可以选以上方面之一,写深写透,也可以综合以上几方面写,只要最终能表达出 “要热爱生命”这个中心就可以。

(2)在写作内容上:既可以详细地记叙一件你所经历的事情,也可以采用详略结合的方式写几件事。不论写一件事还是多件事,都要围绕一个中心,说明一个与热爱生命有关的道理,这是最关键的。

(3)在写作对象上:既可以写人的生命,也可以写动植物的生命,还可以写宇宙中一切没有生命的物体的“生命”。选后者写,可能更会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当然要想写好比较难。

(4)在表达方式上:既可以把自己对生命的热爱之情、赞美之意,融入到记叙之中,融入到文章的字里行间,也可以在文章结尾处直抒胸臆(直接抒情),发出对生命的赞美、热爱和讴歌之情。

(5)为了使文章更有深度和力度,焕发出强劲的“生命”力,可以搜集一些关于“生命”的名人名言或伟人的事例,巧妙地穿插在文章之中,这样会大大增强你的作文的文化含量和价值,使人更受教益。

【写作禁行区】

“生命”是一个宏观的概念,谈生命的感悟,可以有感而发,但要基于某种现象或事实。若脱离事实谈对生命的感悟,只能是空谈,这样感悟也就失去了意义。

【素材集装箱】

九死一生 亘古不灭 好生之德 命中注定 命世之才 生不逢时

我在每一天里重新诞生,每天都是我新生命的开始。

——左拉

人的一生是短的,但如果卑劣地过,这短短的一生,就太长了。

——莎士比亚

游鱼沉默于水中,野兽喧闹于大寺,飞鸟在空中歌唱。可是人啊,它具有海洋的沉默,大地的喧吵,与天空的乐章。

——泰戈尔

我们每天都愉快地过着生活,不要等到日子过去了才找出它们的可爱之点,也不要把所有特别合意的希望都放在未来。

热爱生命的名言范文第3篇

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自学主要包括三大环节:自主预习、自主学习以及自主练习。教师只有引导学生在这三大环节中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才能真正提高初中思想品德的学习兴趣,进而促使课堂更加灵动而富有活力。

1.自主预习,促进对新知识的认知

自主预习,是良好的学习习惯,但是这一习惯的养成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我们教师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进行科学引导。例如,在讲解《热爱生命》这一课时,我们就可以在学生的预习阶段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去预习,热爱生命的行为有哪些?在我们的生活中,热爱生命的榜样有哪些?而这些人热爱生命的具体表现在哪?等等。通过这些问题的引导,学生在自主预习过程的目的性更强,方向性更加精准。

2.自主学习,提高综合学习能力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激发学生的自主探究欲望,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究过程中,提高对正确思想品德的认知。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方式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主体学习等等。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在集思广益的基础上充分表达自身内心的真实想法,对学生综合学习能力的提升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3.自主练习,巩固已学的知识

练习,是学生巩固已学知识、检查对所学内容掌握程度的重要途径。但是在我们传统的思想品德教学中,往往是我们给学生安排一些与课程内容相关的作业供学生练习。这种单一的练习形式,无法激发学生自主练习的欲望,实际教学效果低下。因此,我们要创新我们的作业形式,在给定学生一个作业标题之后,鼓励学生进行自主练习。例如,在完成了《热爱生命》这一课的讲解之时,我们可以为学生布置这样一种作业形式:请根据这一课的内容,自己给自己出一些与生命相关的练习。自学环节是“自学、议论、引导”中的第一个环节,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推动课堂的全面发展有着无法取代的地位。

二、初中思想品德课堂因议论而精彩

1.课堂议论在问题设计时要具有一定的新意

只有新颖、独特的问题设计才能够激发学生在课堂上热烈议论,也只有学生充分参与到了课堂议论之中,议论环节的教学目的才能得到充分体现。我们依旧以《热爱生命》这一课时作为我们的教学案例进行解析。在对这一课时的教学过程中,传统的教学模式对问题的提出往往是这样的:同学们,请讨论一下如何劝解别人热爱生命。这种问题的抛出方法过于直白,无法激发学生的议论热情。但是如果我们巧妙地对问题进行设计,选择合适的时间对问题进行抛出,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对问题议论的积极性。如:我在课堂上告诉学生,老师最近很苦恼,微信朋友圈里有一个朋友最近对生活的态度过于消极,老师很想帮助他,但是又不知道怎么劝解他热爱生命,学生们可以为老师出谋划策吗?通过这样的形式抛出问题,学生对这一问题的议论热情更加高昂,而对问题的讨论效果也更加优化。

2.课堂议论在问题设计时要具有一定的艺术性

在设计课堂的议论问题时,要具有一定的艺术性,问题的难度要呈现一定的梯度性上升,引导学生对课堂内容进行热烈议论。问题的梯度性有助于每个学生都能够参与课堂议论之中。如《热爱生命》这一篇文章时,首先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对自学阶段的热爱生命的行为进行议论,随着课堂教学的深入,我们逐渐增加议论问题的难度,如:怎样才能更好地帮助别人热爱生命,最后,教师引导学生对生命的重量、意义这些更具深度的问题进行讨论。在议论问题的设计时,我们要注重问题设计中的艺术性,真正提高学生在课堂议论环节的参与度。

三、初中思想品德课堂因引导而充实

引导是“自学、议论、引导”学习模式的最终环节,也是突出学生才是课堂主体地位的重要环节。

1.教师的引导要走近教材而又超越教材

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引导学生走近教材是思想品德教学中尤为重要的一个步骤,只有学生慢慢地走近教材,才能感悟教材中的至理名言。在学生感悟这些至理名言的基础上,教师再引导学生超越教材,将教材中所体现的精神与自身进行融合,进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2.教师的引导要走近学生而又高于学生

教师在引导学生思考时一定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根据自身所带班级的实际情况进行引导,这种引导方法也是我们常说的“因材施教”。教师引导的对象是学生,因此,一定要走近学生而又高于学生,只能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引导环节的重要作用。

“自学、议论、引导”学习模式在初中思想品德中的有效运用,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推进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的可持续发展。本文论述了初中思想品德课堂因自学而灵动、因议论而精彩、因引导而充实,希望这些论述能够给初中思想品德课堂带来一片春天。

热爱生命的名言范文第4篇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7)10―0124―01

案例背景

《热爱生命》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小说家杰克・伦敦著名的短篇小说,也是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一篇文章。为了积极实践“一、三、五”(一个导学案、三个教学目标、五个教学环节)新课改教学模式,让所有学生在本节课中都能有所体验、有所收获,笔者精心设计了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为了让所有学生都能融入文本,体验人性深处的闪光点,教学时不能仅停留在关注情节发展、关注人物命运这两点上,而应提高文学鉴赏水平,上升到感受人性、关注自我的新高度。因而,笔者这样设计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1. 理解、积累“踉跄、窒息、辗转、吹毛求疵、奄奄一息”等词语。

2. 学习快速阅读的方法,培养学生阅读小说的能力。

3. 把握小说富有传奇色彩的情节结构。领会主人公的精神魅力及象征意味。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采用自主探究的学习方法,研读品味精彩片段,体会小说细腻的心理描写和逼真的细节描写,领悟课文震撼人心的力量。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体会小说主人公坚韧顽强、不畏艰险的性格特征,培养学生敬畏生命、热爱生命的理念。

案例描述

让学生猜猜听到的曲子

教师:聆听《命运交响曲》,让我们感受到贝多芬用其一生的努力在与命运做斗争。生命作为人生永恒的话题之一,中外许多大师都已看出真谛,并付出了艰辛的努力。今天我们来学习杰克・伦敦的《热爱生命》,来领悟作者对生命的诠释。

一、自主学习

1. 了解作者。

2. 检查学生预习情况,复述故事梗概,请一两位学生回答。(再课件出示)

3. 速读课文,思考问题:

文中的“他”所处的环境怎样?他面临了哪些方面的困难?又是怎么克服的?(批注内容有:重难点句子,好句佳句,阅读心得,评语等)

二、合作探究(四人为一学习小组,分组讨论后汇报)

1. 本文用什么手法来表现主人公克服困难的经历?教师引导学生从人物心理及细节描写分析。引导学生分析3、4节,朗读分析。

2. 小说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什么是“硬汉精神”?过渡语:给大家一点时间,相信大家对主人公的硬汉精神一定会有许多新的发现。

3. 相信同学们一定和主人公同呼吸共命运,那么在小说中,哪一幕最让你揪心了?学生齐答27节,教师朗读让学生品味分析段落中让人深有感触的句子,体会主人公的坚强,“人”的伟大。

三、课堂展示(已在教学环节中适时展示)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作为淘金者,他遇到了饥饿、寒冷、伤病、野兽这些困难,但是凭借他的意志,对生命的热爱,让我们看到了他人生的辉煌,他的成功。其实每一种职业,每一个人,包括你我他,在自己的人生路上,都有自己的困难,该怎么办?(学生畅谈)

五、课堂检测

1. 写出有关“生命”的名言警句。

2. 在5,12地震后,汶川人民陷入了焦虑、抑郁、沉痛之中,请同学们给他们写一份信,鼓励他们坚强的活下去。

案例反思

一、语文新课标指出:“欣赏文学作品时,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因此,教师在教学时不能让学生仅仅停留在对主人公遭遇的感同身受,并且要引发出更多的感悟,如,将主题深入到探究人性的坚强伟大及热爱生命的主题上。而小说本身篇幅较长,如何在一节课的时间里实现阅读的深度和宽度,于是笔者采用了长文短教,以点到面的方法,通过W生自主阅读、合作探究、教师引领,共同品味和鉴赏了文章的深刻内涵,从而体验到生命的可贵。

二、新的语文课堂不仅要给学生以知识,还要给学生以精神。通过本课的学习,力图打开学生的精神空间。在教学时,笔者着重拓展学生的精神视野,多列举身边的事例,给学生以深刻的启示:为了实现人生的目标,就要和人生道路上的一切艰难险阻作殊死抗争,只有奋起抗争,才能取得胜利。让学生明白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我们要努力学习,创造自己的美好人生。

热爱生命的名言范文第5篇

回想自己了解到的生命现象或热爱生命的故事,选择感受最深的写下来。要写出自己从中获得的感受和启发(比如,这种现象或这件事,让你对生命有了怎样的认识和感悟)。

【审题小桔灯】

生命现象包含的范围很广,如小草掀翻石块钻出地面。本次习作就是通过对生命现象的理解或对生命故事的解读,来写一写自己从中获得的感受和启发。

【下笔闯迷宫】

写本次习作可以利用课本中的资料,也可以另选角度来写。现列举以下几个角度,供大家参考。

方法一:在观察动植物中得到启迪。

1. 仔细观察大自然中你喜欢的动物或植物,如,小蚂蚁、小乌龟、一朵小花、一棵小草等,观察动物的生活习性、植物的生长特点及变化,在观察中去思考,去感悟,去发现生命的现象。

2. 具体描述自己在观察中发现的有关动植物生命的现象,将自己的观察发现过程写清楚。

3. 展开丰富的想像,由动植物联想到人,想一想周围的人,想一想历史,我们对这些动植物是怎样的态度,从这样的故事中我们得到怎样有益的启示。

方法二:从身边的事中得到生命的启迪。

1. 对发生在身边的事进行认真回忆,仔细琢磨,挖掘出这件事中含有的生活道理或找出它闪光的地方。

2. 要交代清楚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把每件事情的前因后果、来龙去脉写清楚。

3. 可以写一件事,也可以写多件事。在叙事过程中,可以进行必要的描写、议论和抒情,把每件事蕴含的道理,折射出的生命意义写清楚,突出地表现文章的中心。

方法三:留心身边的人,从中得到生命的启迪。

1.留心身边热爱生命的人,如志向远大的人、热爱他人生命胜过自己生命的人等,选择自己印象最深的一个人来写。

2.选择这个人热爱生命的一件事或多件事来写,把自己深受感动的地方写出来,把这些事中人物对生命热爱的动作、神态、语言等写清楚。

3.运用抒情、议论等方式,写出自己从中受到的启迪。

【写作禁行区】

“生命”是一个宏观的概念,谈生命的感悟,可以有感而发,但要基于某种现象或事实。若脱离事实谈对生命的感悟,只能是空谈,这样感悟也就失去了意义。

【素材集装箱】

热爱生命的名人名言

有时我想,要是人们把活着的每一天都看作是生命的最后一天,该有多好啊!这就更能显出生命的价值。――海伦・凯勒

每一朵花,只能开一次,只能享受一个季节的热烈的或者温柔的生命。我们又何尝不一样?我们只能来一次,只能有一个名字。而你,你要怎样地过你这一生呢?你要怎样地来写你这个名字呢?――席慕容

【佳作新登场】

小甲虫

黑龙江省绥化市安达市昌德镇中心小学四(2)班/郭睿涵

以前,我曾做过一些很幼稚的小游戏。

一次,我和一些同龄的小伙伴们抓来了一只甲壳虫,把一些和好的泥放在一个糖果盒里,而另一个糖果盒则装烘干的干土块。我们先用干土块围成一座“小山”,又用泥当做“泥石流”,我们把甲壳虫放到围好的“小山”中。甲壳虫翻了壳,几只脚乱蹬着。不一会儿,甲壳虫依靠着零星的几个土块正了正身子,站起来了。但当它看到旁边是几座“山”时,它没有慌张地四处乱窜,反而是不急不忙地来到一座山旁,用小爪子不断拔着土。不一会儿,一条极窄的通道挖好了,它准备逃了。我们又怎会让它如愿?一个男生兴奋地注入了“泥石流”,瞬间冲毁了甲壳虫的通道,没过了甲壳虫的腰,盖住了它的身体,它不动了。我们以为甲壳虫死了。正当我们要回去的时候,那只甲壳虫又像刚才那样不急不慢地走了出来。

我不觉怔住了:一只渺小的甲壳虫都能顽强地一次又一次地站起来,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能呢?

【轻松引导员】

自然界有许多小精灵,都让我们心生敬畏。而在孩子的眼睛里,往往意识不到这些。小作者把甲壳虫当做游戏道具。玩耍中,看着它一次又一次地爬起来,触动了小作者的思考,引发了对甲壳虫顽强生命力的敬意。文中,小作者具体生动地描写了甲壳虫的动作,而这反应在孩子的眼睛里,是震撼的,激发了她表达的欲望,教会了她生活的道理,也因此给了我们这样一篇引人深思的小文。

热爱生命的名言范文第6篇

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为碌碌无为而羞愧;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这是奥斯特洛夫斯基的名言,它不仅告诉我们要珍爱生命,也让我们知道了生命的重要性。

世界上最珍爱的莫过于生命,而生命对每个人却只有一次。

海伦·凯勒一八八零年六月二十七日出生于亚拉巴马州北部一个小城镇——特斯开母比亚。她在十九个月的时候被猩红热夺去了她的视力和听力。不久,她又丧失了语言表达能力。然而就在这黑暗而又寂寞的世界里,她并没有放弃,而是自强不息,并在她的导师安妮.莎莉文的努力下,海伦用顽强的毅力克服生理缺陷所造成的精神痛苦。她热爱生活并从中得到知识,学会了读书和说话,并开始和其他人沟通。而且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美国拉德克利夫学院,成为一个学识渊博的人,掌握英、法、德、拉丁、希腊五种文字的著名作家和教育家。她走遍美国和世界各地,为盲人学校募集资金,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盲人福利和教育事业。海伦.凯勒不正是那珍爱生命的人吗? 然而在生活中,也有许多不爱惜生命的人。有的人过马路不注意红灯,有的不注意汽车:还有许多司机酒后驾车,甚至超车。这不是白白的糟蹋自己的生命吗?

在残奥会上,连残疾人都知道用自己有限的生命创造无限的价值,有的这些健康人为什么不明白呢?她们拼搏、努力,在残奥会上还赢得了一枚又一枚的金牌,真令人感慨万千!

我们应让自己的生命在理智的搏击中度过,就象落叶、谢花一样,潇洒地来,潇洒地去,做到对生命无怨无悔,让生命之光永远辉煌。珍爱生命吧,哪怕生命只有一霎那,那也让它成为一种永恒!

热爱生命的名言范文第7篇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学 生命教育

教育以人为本,而教育的目的应是向人类传递生命的气息。人是以生命的方式存在的,没有生命的存在也就没有人的存在,所以生命是教育的基础点。同时,教育关注人的成长与发展,而人的成长与发展实质上是生命的成长与发展,可见生命又是教育的归宿。高中历史是一门基础性的人文学科,记载着人类生命发展的历程,同时蕴含着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的丰富资源。历史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历史学科的优势,挖掘各种有利因素,加强生命意识的渗透,帮助学生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那么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如何渗透生命教育呢?

一、在分析人物生平事迹中渗透生命教育

历史人物在高中历史教材和教学中是涉及到最多的素材,它是重要的生命教育资源。如南宋抗元英雄文天祥,面对生与死的抉择,毅然放弃元朝的高官厚禄的诱惑,宁死不屈,留下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名言。清末一心想变法图强的谭嗣同,在变法失败后,为唤醒与激励国人的自强意识,毅然选择牺牲,留下了“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绝唱。巾国英雄秋瑾在浙皖起义失败后,在审讯中坚贞不屈,仅书写“秋风秋雨秋煞人”七字,并说“革命党人不怕死,欲杀便杀。”在就义前,她在“绝笔书”中写道:“虽死犹生,牺牲尽我责任;即此永别,风潮取彼头颅。”然后英勇就义。还有很多的历史人物,他们为了祖国的独立,为人民争取权利而壮烈牺牲,但虽死犹生,一直受到后人的崇敬和追念,他们的生命价值获得了更长的延伸和更充分的体现。利用这些历史人物的生平事迹启发学生珍爱生命,让有限的生命焕发光彩,并为之不懈努力,不断延伸生命的价值。

案例1. 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课堂教学片断

【设计思路】高一《》有关谭嗣同为变法流血牺牲的内容,是渗透生命教育的素材。组织学生对谭嗣同放弃逃生,选择死亡进行讨论。让学生加深对生命意义的认识。

师:谭嗣同放弃逃生,结果被杀害,你是怎么看待他的这种做法?

生:太可惜了,留住青春年华,说不定还会重整旗鼓,领导维新变法运动取得胜利。

生:留得青山在,何怕没柴烧,

生:我认为谭嗣同是大英雄,他视死如归,勇于为变法牺牲,很了不起。

生:他希望用自己的鲜血来唤醒更多中国人,让更多的中国人也参加到革命中来,争取革命最后的胜利。

师:每个同学从不同的角度来认识这个问题,这很好!谭嗣同是有机会从容逃走的,可他没有。在我的眼中,他就是顶天立地的男子汉。正是有一个又一个像谭嗣同这样的革命烈士,中国的革命才能最终取得胜利。在那个时代,当国家有难、民族危亡,就应有人赴汤蹈火、死得其所。他们的死,虽死犹生,是特殊历史时期的特殊行为。如今我们生活在和平年代,不用像以前的革命先烈一样为革命抛头颅,洒热血,但也有很多与我们生活相关的小事,我们把这些对其它人有帮助的小事做好,也能体现我们生命的价值。

【教学反思】这一教学片断中,老师将课堂化为舞台,让学生在思辩中寻找生命的价值、生命的意义,获得许多的人生启迪,受到了教育,既感悟了谭嗣同光明磊落、慷慨赴死的英雄气概,又能将“生命”放在特定的时代环境去思考,理解生命的意义和价值。虽然在开放的教学过程中,高中生会提出一些不同见解,但毕竟是学生自己对生命价值的一种诠释,一种思考。

二、在分析名言警句中渗透生命教育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当讲到一些熟悉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时,我们可以利用或挖掘其中大家都比较熟悉的名言警句,进行相应的生命教育渗透;或根据学生现状的需要,有针对的挖掘历史人物的名言警句去激励学生珍惜和享受生命,努力追求和实现人生价值,懂得珍惜和放弃。在教学中,名言警句也是渗透生命教育的课程资源,老师有意挖掘和利用,能对学生起到教育和引导的作用。笔者在教学中挖掘和利用的名言警句,如屈原“长太息以掩涕兮,吾哀民生之多艰”;孔子“士可杀,不可辱”;司马迁“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于谦“粉身碎骨全不惜,要留清白在人间”; 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谭嗣同“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吉鸿昌“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等等,我们通过对名言警句的挖掘和利用,予以学生相应内容的生命教育,使学生从熟悉的素材中感悟生命的厚重,获得人生的启发,激起生命的热情,努力追求美好的生活,更好的珍惜关注自己和他人的生命。

案例2:中国古代史《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课堂教学片断

【设计思路】高三中国古代史《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一节。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古代文化空前繁荣,出现了老子,孔子,屈原等闻名世界的大思想家,他们的活动和思想对后世都产生了深远影响。教师分析先这些历史人物的活动并归纳出这些思想家的名言,然后让学生从名人名言中归纳出所体现的各种精神,再进一步引导学生回忆他们所知的历史上的爱国人物的名言,教师利用名言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

师:屈原有一句非常经典的名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大家从这名句中获取什么精神?

生:不达目的一直努力的精神。

生:对自己所追求的事业,不怕困难,一直向前。

师:对,在同学们的学习过程中,一定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我们要向屈原一样: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师:大家还知道哪些历史上的名言名句?并说说这些名言名句对我们的生活、学习有什么帮助?

生:王安石“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

师:王安石“三不足”的精神告诉了我们什么?

生:改革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但是只要为国,为人民谋福利,以天下安宁为己任,就算众人不理解,不支持甚至阻挠也要坚持做下去。

生: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是一种以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为先,以个人的快乐为后高尚的爱国主义精神。

生: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激励人们为正义事业英勇斗争。

师:我们的民族的历史就像一座宝藏,历史人物就像串起历史的一颗颗珍珠,他们身上总有发光地方,我们要不断地从他们身上挖掘闪光点,学习他们的优良品质,完善自我。虽然我们不能增长生命的长度,但我们可能增强生命的厚度,我们要珍惜生命,让自己生命的每一天都有收获。

【教学反思】中华民族精神的精华被世界誉为中华美德,它对于增强民族凝聚力,振奋民族精神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从这些名人名言中,我们可以对学生进行自强爱国、勇于改革、舍生取义等方面的生命教育。

三、在分析重大历史事件中渗透生命教育

重大的历史事件对人类的发展和进步产生深远的影响,在其发生和发展中蕴含着丰富的生命教育的资源。人是历史事件的中心和主角,人的生命主观能动性对历史事件的发生、发展和结束等产生直接的影响。正是无数重大历史事件的发生与发展中,促进和推动了社会的改造、变化和进步,生命的意义也由此得到了彰显和实现。如林则徐在国家和民族利益受到严重威胁时,不顾个人安危毅然领导了虎门销烟,沉重打击外国侵略者的嚣张气焰,捍卫了国家和民族的尊严,生命的意义在禁烟的斗争中得到彰显,他成为中华民族伟大的民族英雄。

案例3:世界近代现代史(下册)《世界经济的发展》课堂教学片断

【设计思路】世界近代现代史(下册)《世界经济的发展》中有关美国“9.11”事件的内容,让学生认识恐怖主义是人类共同面临的问题之一,同时也要让学生认识生命的脆弱。通过分析“9.11”事件对人类造成的灾难,培养学生为人类的和平与生命安全做出应有的努力责任心,从而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

师:“9.11”事件触目惊心,看了这段视,大家对“9.11”事件有什么看法。

生:太恐怖了,死了那么多人,好可怕。

生:对啊,死的都是普通人,伤害无辜,太可恨了。

生:……

师:从同学们的发言中得知同学对伤害无辜感到愤怒。可见恐怖主义是全人类的共同敌人,它时刻威胁着我们人类的生命。“9.11”事件的发生是对全人类和平与生命安全的威胁。作为人类的一份子,你认为有什么好办法反对恐怖主义,保卫人类的生命安全。

生:加强世界各国的联系,共同寻找反对恐怖主义的良策。

生:发挥联合国在反对恐怖主义的核心作用。

生:建立一个合理、公正、安全的国际新秩序。

生:全世界爱好和平的国家和人民联合起来,一致行动,共同反对恐怖主义。

……

【教学反思】利用多媒体教学,使学生对恐怖主义给人类造成的危害有更真实的感受,进而引导学生认识到保卫人类的生命安全,是全世界爱好和平的国家和人民共同的责任,从而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

总之,不管是从课程改革的角度,还是从时代呼唤生命教育的角度, 在历史教学中关注学生生命教育,都是势在必行的。历史教师要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理解生命的意义,提高生命质量,并不断创造生命的价值。

参考文献:

[1]陈桂.中学历史教学与社会美教育[J].扬州师院学报.1995. (02).

[2]叶澜.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教育研究.1997.(9).

[3]刘晓宇.中学历史教学中关爱生命教育之初探[J].教学与管理.2005.(11).

热爱生命的名言范文第8篇

一、在语文教材中挖掘生命教育的素材

中学阶段各学科中,语文是最有利于渗透生命教育,它有着其他学科无可比拟的优势。《语文新课标》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因此,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决定了它是一门“以人为本、以人的发展为本”的学科,其实质就是通过语言文字的教学,充分地认识人的生命价值和地位,最大限度地挖掘生命内在的潜能,充分调动生命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最终提高生命的质量。翻开每一本语文课本,教材中几乎都蕴藏着巨大的生命教育资源,它为生命教育提供了极为丰富的教育素材。语文作为一门人文学科,和其他学科相比,它所提供的教育素材更加贴近生活、更加深入学生心灵,特别是对于认知水平和理性思维尚不成熟的中学生来说,显然是更加亲切可感的。如《生命,生命》、《再塑生命》、《班羚飞渡》等一篇篇大量的直接阐释生命、呼唤生命、敬畏生命的课文,这些都可以成为渗透生命教育的载体。因此,作为语文教师,应充分挖掘生命教育的素材,筛选适合进行生命教育的内容,对学生直接进行呼唤生命、热爱生命、敬畏生命的教育。

二、在语文阅读中品读生命的价值

在语文阅读中咀嚼生命的价值。《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应让学生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在阅读教学中,只要教师巧妙地加以引导,通过解读文本、理解生命的意义,树立正确的生命观,相信这棵生命之树定会深深地扎进学生的心田,并引领他们健康成长。因为我们的课文,几乎篇篇都是文质兼美的佳作。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要做到以生为本,以文为载体,抓住教材中大量直接阐释生命,呼唤、热爱生命的课文进行教育。生命教育的现实目标是要学会惜时与敬业。惜时与敬业是生命价值“社会性”的体现,它源于对生命的敬畏,对生命价值的理解。而新教材不仅是文本性教材,更是体验性教材。因此,教师要有意识地将散落在课程中的生命教育内容进行提炼和挖掘,并将它落实到课堂教学中;避免在语文课程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的盲目性和随意性。通过对文学作品中典型人物和典型事例让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式的分析,以此引导学生对生命有所感悟,有所体验。如:鲁迅的小说《孔乙己》,在很多师生看来,鲁镇上“短衣帮”只是封建等级制度森严的一个标志。实际上,我们从生命伦理这一角度分析,则不难了解“短衣帮”对“孔乙己”所持的冷漠和嘲笑的态度,无疑是促使“孔乙己”走向死亡的催化剂;而现在我们的身边还有大量的这种人的存在。所以本文同样为我们提供了进行尊重生命伦理教育的契机。

在课堂教学中,我设计了这样一系列问题,如:“如何理解各种人对孔乙己的取笑?”“倘若孔乙己活在现代,你觉得他的命运会有转变吗?为什么?”问题的设计意在引导学生层层分析,深入理解文本。

通过探究人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悲剧性,学生对当时的社会人情的冷漠、社会的病态有了一个更深入的洞察和认识,受到强烈的情感和道德的震撼,从而形成尊重生命伦理的意识。他们学会反思自己和他人的态度和行为,善待自己和他人生命。

又如在学习《再塑生命》一文时,让学生自主探究,凯勒是如何对生命的珍惜、对生命的热爱的。了解海伦在一岁半时成了一个盲聋哑人,这是一般人都难以想象的痛苦。然而,是什么使她从黑暗和沉寂中走出来的呢?是她对知识的渴望,更是她对生命的渴望的具体体现。海伦的经历就是对生命价值的最好诊释。教师通过组织学生小组合作学习、讨论,让学生从海伦身上懂得引导学生在活动中做有意义的事,不极端行事,不自暴自弃,这是对生命敬畏的最朴素的表现。

1、引导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开展一些活动,如通过观看交通安全片、看一些图片展览,引起学生对生命的思考;或收集有关生命教育的图片、名人事例、名言警句等,开展有益的生命教育集体活动,并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和讨论,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内化生命的价值观。

2、通过阅读科普作品或观看有关生命教育的影视作品等,让学生写读书笔记或观后感。并让学生摘抄有关生命教育的名言警句,自办《珍爱生命》的手抄小报或班级黑板报,从而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悟教育的真谛。同时,作为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积极组织学生对现实生活中的有关生命问题进行探讨和思考,时刻关注学生抒写的生命话题,并在生活化的习作教学中适时渗透生命教育,让学生在生活这个大舞台上去感悟生命教育的真谛。

3、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只有让学生在实践中受到教育,才能提高教育的效率,才能把汲取的教育理念提升为人的自觉行为。而生命教育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所以语文教师要有机地安排学生参加一些课外实践、社会实践;教育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时时处处用自己的眼睛发现生活,学会如何去关爱身边的生命。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对教材要有敏感性,要引导学生用生命去温暖生命,用生命去撞击生命,用生命去灿烂生命。激发学生生命的潜能,提升学生生命的品质,让学生卫生命的尊严,实现生命的价值。同时,语文教育自身也要珍惜、尊重学生的生命,对学生的生命要有一种敬畏之心,并遵循其生命成长的规律。

热爱生命的名言范文第9篇

品质;形成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4)

19―0095―01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这是叶圣陶先生的一句名言。我对这句话的理解是,教导学生应让其求真学问,有主动执着的探索精神,更应做“真人”,应以品质优先,让其所学助其成为一名对社会有用的人。而在所有教育科目中,我认为语文课堂教学在这一点上做得最好,它在潜移默化中不留痕迹地自然教育学生,让其成长为一名品质优秀之人。荀子《劝学》曰:“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古人这句话可以完美地概括语文教学的作用,语文教学中要靠一个“积”字成就人才。而作为语文教师,定要把握好语文课堂的作用,认识到“课堂教学要引领学生攀登知识的高峰,攀登情感的高峰,攀登思维的高峰,攀登人格的高峰”。

教师应当充分利用有限的课堂教学去引导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情感教育,让学生认识生命存在的意义、乐趣,懂得生命的来之不易,意识到生命的可贵、生活的美好,从而认真对待生命,学会坚韧,珍惜生命,热爱生命。所幸的是,而今新人教版的语文教材,为我们提供了足够供我们驰骋的天地,做教师的要懂得教学技巧,好好把握,利用课堂在快乐中自然地不留痕迹地启发学生、教导学生,强化学生的生命意识。有这样一个长期“积淀”的过程,相信会取得很好的效果。九年级语文教材的一篇文章,节选自美国著名小说家杰克・伦敦的《热爱生命》,作品细腻、逼真地叙述了一个身处绝境、濒临死亡的人,在顽强的求生意识和钢铁般的意志作用下,经过艰苦卓绝的搏斗,终于战胜了孤独、饥饿、伤病、寒冷以及野兽的威胁而起死回生的传奇故事。小说的主人公,美国西部的一个淘金者,返回途中因腿脚先后受伤,被朋友抛弃,只好独自一人跋涉在渺无人烟的荒原上,不久又弹尽粮绝,他踉踉跄跄行走在布满沼泽、丘陵与溪流,随时有野兽出没的荒原上。在极度虚弱中,他发现有一匹病狼循着他的血迹紧紧跟着他,显然是要把他作为猎物。于是,这两个濒临死亡的“生物”在荒原上展开了一场互相猎取对方生命的生死搏斗。最终他咬死了狼,吞咽下狼的血,让自己的生命重新放射光彩。这则小说成功地刻画了淘金者“这个人”的坚韧顽强、不惧艰难险阻的硬汉性格。他虽然身体极度虚弱,常处于昏迷之中,却有着惊人的意志力。在这场人与自然、人与自我的生死搏斗中,我给学生突出讲解了人的伟大与坚强、战胜自我的坚韧:主人公之所以最终取得了这场战斗的胜利,不仅在于他那面对悲惨命运绝不服输的倔强个性,还在于他就是到了“死神的铁掌里”也仍然要反抗的抗争精神。最难能可贵的是,即使到了生命垂危、令人绝望的关键时刻,“这个人”仍然坚守着做人的道德良知。虽然他的朋友比尔曾卑鄙地把他抛弃,但他还是没有拿走比尔身旁的那袋金子,也绝不吸吮他的骨头,主人公的经历启示我们的孩子:人活着就要同形形的艰难险阻进行抗争与搏斗。而只有勇于抗争命运、追求胜利,才能充分享受到生命的价值与快乐。生命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神奇而宝贵的,只有敬畏生命,热爱生命,才能让生命光芒四射,才能见到最美的彩虹。

热爱生命的名言范文第10篇

一、课程传授策略

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识规律,我校安排专用的教学时间,比较系统地向学生传授有关“三生”教育的知识,并在各学科的日常教学中渗透“三生”教育。具体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1.开设专用课。每星期用一节晨会课将“三生”教育的内容分解成若干个活动专题,系统地对学生实施教育。教育内容尽可能结合学生生活和当前社会实际,把向学生传授生命科学知识与消除学生对生命意义的模糊认识结合起来;教学方法上尽可能把教师自上而下的知识讲解与学生自下而上对具体案例的辨析结合起来。

2.挖掘各学科教材中所蕴含的“三生”教育素材,在各学科的日常教学中渗透“三生”教育。各科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三生”教育素材,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机融合和渗透有关“三生”教育的内容,寓“三生”教育于这些学科的教学之中。如,在品德与生活课和品德与社会课教学中,可以运用孝敬父母、敬重老人、珍惜时间、注意安全等方面的知识开展“三生”教育;在语文教学中,可以运用英雄人物舍己为国为民的事迹开展生命意义和人生价值观的教育;在科学课中可以充分运用教材中环境保护等内容进行热爱自然,保护生存环境的教育。

3.利用班会课、对会课开展“三生”教育。班会课、对会课是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有效形式。我们可以充分利用班会、对会课,组织学生开展以“认识生命之源”、“解读生命意义”、“探讨人生价值”、“学会求生保护”、“感悟人生幸福”等为主题的专题讨论和心得交流,切实提高“三生”教育效果。

4.通过写周记和日记,巩固“三生”教育成效。为了使“三生”教育的效果能够及时得到反馈,我们可以让学生将接受“三生”教育后的心得体会记下来,并且通过在中队会里演讲、在黑板上刊登等途径与其他同学进行交流,使学生在自我教育的同时能够互相教育。

二、文化熏陶策略

伟人对生命的意义、生存的价值以及生活的态度有着许多精辟的阐述和独到的见解,形成了有关“生命、生存和生活”教育的深厚文化积淀,这是对小学生进行珍惜生命、学会生存和热爱生活教育的重要资源。我们应该充分利用这些资源,以直观具体的演绎、潜移默化的熏陶对学生进行教育。

1.指导学生广泛阅读有关生命、生存和生活方面的图书资料,让学生从这些图书资料所叙述的真人真事中丰富对生命、生存和生活的理解和感悟。如,当学生阅读了《张海迪的故事》、《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红岩》等书籍后,对人生的意义和价值的认识会得到极大提高。一个学生读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后写道:“保尔全身瘫痪,双目失明,但仍坚持写作。是什么在激励着他呢?是完美的人生价值和坚定的人生信念。”

2.引导学生收集名人、伟人论述生命、生存和生活的名言并学习他们对待人生的态度和行为事迹。特别是从那些英雄人物“为人民而生、为人民而死”的大无畏精神中,让学生感悟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初步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3.组织学生观看有关生命科学的影视,了解生命的起源和进化等知识。

4.让学生上网查找有关“三生”方面的信息资料。

三、师爱感染策略

在对小学生进行珍惜生命、学会生存和热爱生命的教育中,教师对学生人格的尊重、对学生尊严的关注的实质就是对学生生命、生存和生活的关爱。因此,教师用自己的真情实感关爱学生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最直接、最形象、最具体、最有效地对学生进行“三生”教育的过程。

1.强化教师对学生的关爱之情,强调教师敬业爱生,强调关注学生生命的发展、为学生生命的发展奠基的理念,用教师对学生的真情实感来感染学生。

2.营造师生互敬互爱的情感氛围,让学生置身于“被人爱”和“爱别人”的氛围里,让学生懂得如何感激、报答别人给予自己的爱,懂得如何去爱别人。

3.各种教育教学活动都要尽可能地体现“人性化”和“人情味”以及对学生人格的尊重,使教育教学的过程成为学生感受和珍惜生命、学会生存和热爱生活的过程。

4.教师要以对生活的无比热爱和积极进取的精神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为学生树立珍惜生命、学会生存和热爱生活的榜样。

四、环境影响策略

在对小学生进行“三生”教育时,必须营造能够促进“三生”教育的良好环境和氛围,使学生在这一环境和氛围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和熏陶。

1.组织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向家庭成员进行有关“三生”的调查和访问。如,通过自己的父母了解自己生命的孕育过程和母亲十月怀胎的艰辛,从而知道生命的来源和宝贵,感受母亲的崇高和伟大,体味家庭的温暖和人生的幸福。

2.引导学生融入社区,通过参观、访问,了解现代社会对于人的生命的关注和爱护,学习当突发事件发生时如何自救等相关知识。例如,充分运用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为了保护人民群众的宝贵生命,白衣天使舍己救人的壮举、全国人民的守望相助等感人事例开展“三生”教育,让学生从中感受生命的宝贵和生活的美好。

3.在学校和班集体中,努力营造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相互尊重、彼此关爱的浓郁氛围,让学生在充满爱的环境里感受人生的快乐。

4.组织学生参观与生命科学有关的展览会或博物馆,让他们感悟生命的丰富内涵。

作者单位

上一篇:作文评语大全范文 下一篇:宛如造句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