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贸易范文

时间:2023-03-21 03:30:52

全球贸易

全球贸易范文第1篇

关键词贸易全球化贸易壁垒对策

1经济全球化的表现特点

经济全球化的物质基础在于生产全球化。生产全球化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单个企业(主要是跨国公司)的国际化生产向纵深推进,在组织安排和管理体制上超越国界局限;二是跨国公司及其分支机构之间发挥各自比较优势,建立全球生产体系,国际分工更加细化。近年来受交通运输、通讯及信息技术发展的带动,企业能够在全球范围内和在优化资源配置的基础上进行各类生产。因此越来越多的公司走出国界,实现跨国经营成为生产全球化的主角。跨国公司在世界经济中起了主导作用。它们依靠竞争优势,实施全球范围内的最佳资源配置和生产要素的组合,节约了生产成本,提高了企业经济效益,不仅使跨国公司对全球经济增长起了相当大的促进作用,而且也使跨国公司成为各国经济联系的主要渠道,加深各国间经济的相互依赖与影响,也带来了贸易的自由化。

2经济全球化下国际贸易的特点

贸易自由化体现了跨国公司生产全球化的市场目的,因此它与生产全球化相伴而生。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进一步加深,国际贸易已经出现了几大特点。

2.1国际贸易的内容在比例结构上出现了重大变化

二战后,服务贸易发展速度一直高于商品贸易发展速度,服务贸易的比重相对于货物贸易正在快速上升,至1997年,世界服务贸易额已相当于当年商品出口贸易额的25%,这一比例数还在逐年提高,使服务贸易越来越成为世界贸易新的增长点,工业制品中技术产品特别是高新技术产品的比重大幅度增加,原材料产品中具有特别意义和战略意义的资源产品的贸易量增长迅速,绿色环保产品在世界贸易中所占的比重日益上升。

2.2产业内部贸易比重上升

20世纪80年代以后,区域经济一体化在更大范围内推动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加速资本的相互渗透,深化成员国之间的相互依存和国际分工,进而推动了产业内贸易比重上升。在21世纪,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合作纵深发展,这种趋势将继续扩大。

2.3区域内贸易扩大,全球贸易向自由化方向发展

由于双边或多边自由贸易区在各地区的相继建立,使自由贸易区内部关税将最终消除,生产要素逐步实现自由流动。因此,在一体化区域内部贸易量将迅速增加,同时将减少与非成员国之间的贸易,使贸易更多地在区域内部进行。在多边贸易体制另一侧发展起来的区域经济合作以降低贸易壁垒、推进贸易自由化为中心,区域贸易自由化正成为全球现象。

2.4世界市场竞争激烈,贸易大国摩擦此起彼伏

近年来,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把发展经济的立足点放在世界市场上,为了发展经济,都要扩大出口,市场竞争大大加剧。各贸易大国竞相扩大海外市场,必定会加剧它们之间的贸易摩擦。随着国际贸易体制的改变,发达国家往往打着合法的旗号,推行贸易保护主义和歧视政策。

2.5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正在稳步上升

国际分工体系发生了重大变化。许多发展中国家已逐步改变了只生产和出口原材料的情况,发展了自己的多种制造业,且制成品出口日渐增多。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以及工业有较大进展的国家,产业结构不断升级,正在大力发展某些中等技术产业和高技术产业,这导致了发达国家对外贸易的地区结构的改变。

2.6各国外贸额相当于GDP比重大幅升高

1950年国际贸易占全球生产的比重为7%,现已接近20%。到1997年,世界主要发展中国家的贸易额占GDP的比例都是1995年的两倍以上,有的甚至达到了1995年的三倍。这些特点将会导致全球贸易额和贸易量的增长。国际贸易额增加使各国外贸依存度加大,国际贸易继续成为世界经济的发动机。据预测,到2020年,贸易将占GDP的50%,世界贸易活动将更加频繁,贸易仍将是各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

3贸易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贸易全球化已经成为了不可逆转的趋势。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贸易全球化具有两重性,既为他们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也给跟他们带来诸多问题。从而使发展中国家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一是发达国家由于对国际贸易的垄断,长期与发展中国家进行不平等交换,使得初级产品与制成品的价格“剪刀差”不断扩大,贸易条件不断恶化。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在不断加大工业制成品的全球份额的同时,又不断提高高科技、尖端技术等知识含量高的产品在其出口商品中的比重,以推动世界贸易增长。发展中国家的民族工业大多实力弱小,竞争力不高,容易受到跨国企业的冲击,一些民族名牌产品消失而代之以跨国公司的具有世界水平的国际名牌。这意味着发展中国家将面临着更为不利的影响和更大的损失。

二是发展中国家由于经济基础脆弱,其单一,畸形的经济结构使得发展中国家仍是发达国家的原料产地和销售市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尽管发展中国家民族经济有所发展,在全球贸易中的份额有所增加,但与发达国家相比,其地位仍然是从属的、次要的。例如,1996年全球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进口总额占世界进口总额的60%,而发达国家对外贸易额占全球贸易总额的85%左右,显然发展中国家对外贸易比重远低于发达国家的贸易比重。如果从国别来看,发展中国家的全球份额更是少之又少,甚至可以忽略不计,然而发展中国家的对外贸易占本国GNP的比重却很高,远远大于发达国家的水平,加之发展中国家对国际贸易存在着严重的依赖,这使得国际市场的微小变化,都会对发展中国家产生巨大影响。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更多地取决于国际市场,但又无力支配国际市场。

三是在关贸总协定和世界贸易组织的推动下,各国逐步降低关税,大大推动了贸易自由化进程,但各国都希望实现本国顺差,纷纷采取不同形式的保护措施。发展中国家由于民族工业稚嫩,工业化时间短,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弱,因此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比发达国家更多地利用贸易保护政策,随着发展中国家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各国扩大对外开放,逐步下调关税,减少贸易障碍。但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仍嫌其步伐太慢,要求实行“贸易自由化”和“新自由主义”,大力推行“全球贸易自由化”。由于贸易自由化是发达国家率先发起并积极倡导的,他们的动机就是为了巩固和扩大自己在经济领域的优势。因此建立在以这些根据西方发达国家决定性影响建立起来的世贸规则为基础上的全球化贸易体系在实施的过程中存在着许多的不合理,比如发达多家对夕阳工业的保护在多边贸易体制中被合法化,给发展中国家造成了实质上的不平等;一些双边合地区贸易协议更是通过提高“市场准入”标准对发展中国家强加了苛刻的条件;一些西方发达国家设置的高额贸易壁垒,阻碍了发展中国家向有利可图的市场出口;为维护既得的利益和获得更多的利益,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本身却采取了更具灵活性和隐蔽性的非关税壁等。这说明贸易自由化实际上只是为了维护发达国家自身的利益,而脱离了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水平,因而对发展中国家十分不利。

四是世界贸易在20世纪下半叶增长了19倍,发展中国家在近十年中,以每年平均5.6%的经济增长率向前发展。这与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在积极的向各种世界性的贸易组织或者区域性的贸易组织靠拢,积极参与世界贸易发展是分不开的。发展中国家处于多边贸易体制中,使自己的经济发展受到了很大的影响。二战以后,阻碍发展中国家贸易发展的最大的障碍是这些国家贸易体制的不稳定和不透明。参与多边贸易体制发展中国家带来的最大的好处就是迫使他们建立起稳定透明的贸易体制,这也就自然而然的为他们的出口创造了巨大的潜在好处。并且,参与多边贸易体制使得发展中国家获得了新的市场准入机会以及在参与国际贸易活动中受到多边规则的保护。

4新贸易环境下我国的对策

面对贸易全球化带来的巨大挑战,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应采取相应的对策,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大力发展国际贸易。经济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反过来加速了国际贸易迅猛发展。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凡是积极参与的,都从国际贸易中获得了益处。中国应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开拓国际市场,大力发展双边及多边贸易。我国可以在世贸组织非歧视原则下,在一个多边的、平等的、互利的框架下,进行双边及多边贸易,可以联合广大第三世界国家,在建立国际新秩序中发挥建设性作用,还能利用世贸组织解决争端的机制,平等地解决与其他成员国之间的经贸纠纷。因此,应尽快调整我国的外贸政策,改革外贸体制,加强国际之间的合作。

二是加大国有企业改革的力度,加快外贸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进程,在市场中优胜劣汰,增强我国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能力。世界级的大企业往往代表着一国的整体经济,并主宰着世界经济格局。国际市场的竞争很大程度上是跨国公司名牌产品之间的竞争,中国限于国力和财力,很少有跻身国际市场的跨国企业。为了能够在经济全球化的新形势下加速发展自己,中国的企业特别是大型企业要走强强联合之路,但前提必须加快外贸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进程,实现“转机建制”。通过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可以综合地解决国有企业走向市场所遇到的一系列体制性矛盾。长期以来,我国商品出口是粗放式经营,以数量而不是以质量取胜,这种廉价销售与外国国内市场或第三国(替代国)市场同类商品价格相比,往往给人留下倾销的印象。近年我国出口商品结构虽然不断改善,但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这种状况。因此,外贸企业必须转换增长机制,转向依靠技术革命提高生产率的集约型增长机制,提高单位资本的产出率,使企业真正做到自负盈亏、自主经营、自我约束、自我发展。同时,又要根据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发展趋势,积极推动外贸企业向集团化、实业化、国际化、综合化经营发展,提高规模效益。而中小企业由于在一些劳动密集型产品(轻工、纺织、工艺等)和一些高科技产品的国际交换中,往往拥有大企业集团无可比拟的经营优势,应进一步加强经营管理,积极调动和充分发挥它们在外贸发展中的作用。

三是应对国际贸易技术壁垒不断升级,提升全球化质量经营理念。国际贸易中技术壁垒最突出的是质量与标准体系,未来国际贸易已是质量与品牌的竞争,打破国际贸易技术壁垒的关键在于尽快提升企业质量经营战略新理念。应对国际贸易技术壁垒,实施全球化质量经营战略,首要的就是要提升质量经营战略理念,以质量经营打破技术壁垒。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和发达国家的先进标准。一方面,质量必须要达到国际技术标准新要求,取得国际权威技术论证和进口国特殊技术许可。另一方面,则要强化满意度质量意识,即努力使产品与服务达到进口方国家、消费者、经营者与社会等方面的认可,提高企业国际化经营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1李哲.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挑战及我国的对策[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1(1)

2平惠敏.国际贸易发展的新特点与我国对外贸易的战略选择[J],西北师大学报,1997(5)

3张向晨、孙亮.论发展中国家参与多边贸易体制的得与失[J],世界经济,1999(6)

全球贸易范文第2篇

恰逢主要发达国家“另起炉灶”转向区域贸易谈判的今天,全球自由贸易的希望能否被重新点燃,关系重大。

2008年那场金融危机,拖累全球多种经济体陷入衰退,导致此后几年间全球贸易如过山车般大起大落。美国复苏依然扑朔,欧洲前景尚不明朗,中国和其他大型发展中经济体增长放缓,各大国际经济组织调降全球贸易预期……

而全球市场份额最大的集装箱航运公司马士基航运公司(Maersk Line)表示,全球贸易已经触底,未来两年将走出低谷。

全球贸易是否已达触底反弹的“分水岭”?未来还将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中国贸易前路又如何“披荆斩棘”?

有利因素正逐步到位

9月,WTO下调了今明两年全球贸易额的增长预期,分别降至2.5%和4.5%,而该组织4月对此作出的预测值为3.3%和5.0%。

关于全球贸易继续减速的主要原因,WTO报告指向了发达国家经济增长乏力,尤其是欧洲经济衰退抑制了全球进口需求。

如此看来,马士基航运公司的预测是否过于乐观?

就美国的情况而言,复旦大学世界经济研究所研究员沈国兵对《支点》记者表示,尽管美国工业生产指数已呈恢复性增长态势,但其居高不下的失业率,使得国内市场消费持续下滑,人们很难有信心断言目前美国经济复苏的端倪能成为带动全球贸易走出深渊的力量。

影响全球货物贸易的因素来自需求、供给、产品自身竞争力等多个方面。总结此一轮贸易跌势的原因,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副研究员高凌云认为,主要是经济基本面不景气导致的需求不足。

高凌云对本刊记者称,外界经济环境恶化对于贸易的影响程度丝毫不亚于经济波动本身,甚至来得更加猛烈。

通过梳理近几年的全球贸易数据可以看出,2008年金融危机后,伴随世界经济复苏的艰难曲折,贸易复苏更是跌宕起伏。

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黄兆银表示,2013年以来世界经济出现一些积极迹象,国际市场需求有所回暖。尽管全球贸易增长仍旧低迷,但一些有利因素正逐步到位。

黄兆银指出,欧债危机开始有所缓和,美国失业率从金融危机后10%的高位降至7.3%,日本自采取新的财政和货币政策后国内生产总值增速加快,中国最新工业生产数据显示其活力有望重现。

此外,WTO也公布了一些令人振奋的消息:来自私营部门的活动,如采购经理人指数、海运费率、汽车生产等,表明经济减速已走出低谷,不确定性复苏正在进行。这些将在未来几个月中反映在贸易领域的增长。

不过,由于欧盟消费着全球货物贸易近1/3的比例,而且欧盟失业率可能继续在历史高位持续一段时间,因此将导致今年全球贸易额增长低于过去20年间5.4%的平均值。

基建投资助推全球贸易

除WTO外,各大组织机构纷纷报告,对全球贸易态势作出预测。

汇丰银行最新的环球关联报告预测,全球贸易至2015年将以温和速度增长,并于2016年至2020年期间加速增长。根据这份报告,亚洲地区商品贸易将于直至2030年的10年内出现最快速增长,其中中国、印度及越南的年平均增长均将超过10%。

汇丰银行报告还称,到2030年之前,全球贸易年平均增速可达4.5%,其中巴西、墨西哥等新兴经济体可能是增长最快的国家,对拉动欧美发达经济体出口贸易及缓解欧债危机,都将起到积极作用。

在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副研究员马涛看来,全球贸易增长回升尚缺乏稳定的支持因素。

马涛向《支点》记者表示,国际航运市场是体现国际贸易景气的最直接指标,通过波罗的海干散货综合运价指数(BDI)和国际集装箱船租船指数(HRCI)分析,国际贸易增速仍在低位徘徊。

不过,在全球经济逐步复苏的背景下,贸易或在今年下半年有所提升。其一是全球经济将继续扩大增长率,其二是下半年集中了大量节假日,这些都是进一步推动全球贸易增长的动力,“至于动力源的大小,还要取决于外需的释放能量。”马涛分析称。

黄兆银指出,全球各主要经济体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将保持平稳,这有望助推全球贸易持续增长。以巴西为例,在举办2014年世界杯和2016年夏季奥运会之前,迫切需要改善国内公共交通和其他基础设施。

汇丰控股(HSBC)公布的最新研究报告显示,随着一些国家寻求新建或改善基础设施,未来5至10年,基础设施相关支出占全球贸易总量的比例,将从目前的45%提升至54%。

同时,一些国家可能会修定政府预算方案,将公共开支向基础设施方面倾斜。此前,墨西哥政府已将未来5年基础设施投资占GDP的目标比例,由4.7%提升至6.9%。

在10月初的APEC第21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国家主席倡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愿向包括东盟国家在内的周边发展中国家基础设施建设提供资金支持。与此同时,中国通往南亚的高铁也已提上日程。

马涛还表示,近一段时间以来,世界双边及区域经济合作不断深化,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刺激区内贸易的发展,也会成为国际贸易扩张的一个良好基础。

有专家分析称,在贸易投资领域,2014年即将担任APEC峰会主席的中国国家领导人的下一步棋或将是回归WTO,而日本应着眼于本月举行的WTO部长级会议,切实推进贸易及投资自由化相关进程。

贸易保护悄然回潮

目前来看,原有的全球化继续推进已遭遇极大困难。发达经济体之间正在加大自贸区谈判步伐,借此绕开WTO多边谈判的艰辛。

在高凌云看来,多哈谈判几乎被判“死刑”,“发达国家多承担责任、发展中国家多享受利益”早已是曾经的共识。自由贸易对于所有国家的利益不言而喻,但最先单边开放的国家必然“吃亏”最多,因此各国均持谨慎态度。一个“以点代面”的新贸易特征由此而生,以美欧为首的发达国家企图由区域贸易自由化向全球推动,在多哈谈判至今尚未涉及的投资、服务贸易领域设置了更高标准。

沈国兵认为,正在进行的美欧自贸区谈判(TTIP)和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TPP)谈判,可谓是美国“借壳上市”,推行自己的贸易的议题,虽说对全球贸易有提升作用,然而单方面将中国这个世界性的大自由贸易区排除在外,构成了对贸易市场的分割,终将不利于全球贸易的发展。

因此,影响当前世界贸易发展的几个因素值得关注。

沈国兵认为,美国经济复苏的不确定性,加之10月美国政府的“关门危机”,使得这个全球最大的国别贸易市场成为拖累全球贸易下滑的最大不利因素。

因此,在较长时期内维持紧缩将是发达国家财政政策的基调。黄兆银表示,发达国家削赤减债的过程势必会削弱消费、抑制经济,从而降低进口需求。

美国量化宽松政策“进退两难”,可能导致资金大规模回流美国,进而引发新兴市场国家经济混乱甚至新的危机。同时,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面临自身结构性矛盾加剧,以及外部需求减少的双重冲击,经济结构调整和改革的压力增大,增长率呈回调趋势,这些都将对国际贸易带来负面影响,黄兆银称。

全球经济增长缓慢对国际商品价格支撑力度减弱,大宗商品价格总体水平趋向疲软,这将使很多大宗商品出口商经营活动承压。

“贸易也是有成本的”,高凌云说,一些国家出于保守,不愿或不能承受贸易自由化可能对部分产业造成的冲击,贸易保护就成为提高本国产品竞争力的有力“武器”。

WTO总干事罗伯托・阿泽维多在一份声明中表示,尽管贸易放缓主要是受负面宏观经济因素的冲击,但有迹象表明保护主义也是一个因素,且正在出现更难察觉的新形势。

甚至有专家作出预判,新一轮贸易保护已悄然回潮。据马涛介绍,从2008年11月至2013年5月,全球共实施贸易保护措施3334项,仅2012年7月至2013年5月就实施904项。

可以看到,在推动经济复苏中,要求提高关税、限制出口、实施更多的贸易救济、实施不公正的监管调整等呼声日益增多,而各国出台的贸易限制措施很少是临时性的。

向“微笑曲线”两端攀升

以上影响因素,将向各国及国际组织的政策制定者传递诸多信息。

1994年,在印尼茂物召开的APEC峰会提出“茂物目标”,要求发达成员在2010年前、发展中成员在2020年前,实现贸易和投资自由化。如今,距离2010年已经过去3年,发达国家的贸易壁垒并没有消除。

为此,APEC第21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重申反对贸易保护主义和贸易扭曲措施,并将不采取新的贸易保护主义措施的承诺延长到2016年底。

黄兆银指出,中国以积极的地区主义积累经验,为参与现在和未来的全球竞争积累实践经验,为改革现行不合理的国际经济规则和制定新的国际经济规则作准备,正在从国际经济规则的接受者转变为改革的积极参与者。

尽管在短期内,全球贸易格局即现存的南北贸易模式不会发生大的改观,不过,有一种现象值得一提。高凌云称,由于劳动分工越来越细致已是不可逆转的必然,一部分发展中国家可能会在全球化的机遇下脱颖而出,跃升至发达国家行列,中国便是其中之一。

在全球生产价值链中,中国正在从“微笑曲线”底部向两端攀升。

据海关总署的进出口情况,今年前三季度,中国进出口总值19.07万亿元人民币(折合3.06万亿美元),同比增长7.7%,其中进口和出口分别增长7.3%和8%。

中国进出口总体呈现低位企稳态势的同时,对欧盟、日本贸易出现好转迹象,对美国、东盟贸易持续增长。此外,中西部地区出跃也是一大显著特征。

毫无疑问,中国凭借着劳动力优势参与到全球生产网络,获得了极大收益。不过,随着这一优势不复存在,技术创新又没有太大突破的情境下,中国贸易之路“前有堵截,后有追兵”。

在沈国兵看来,中国外贸的潜在危机比美国和欧盟还要严峻。他分析称,中国制造业出口的比较优势正面临着来自贸易壁垒、生产成本、多方市场竞争和环境气候制约等诸多因素侵蚀。未来中国需要大力发展服务贸易,以改变服务贸易占世界贸易比重较低的格局。

全球贸易范文第3篇

传统观念认为,电子商务,信息经济是阳春白雪,只有发达国家才能享受。实际情况恰恰相反,全球化和信息化为较不发达国家提供了改变现状的良机。根据世贸组织资料,发展中国家在全球信息通讯产品贸易中占有半壁江山。信息技术协议(fTA)是信息产品贸易扩张的催化剂,2010年前的十五年间,信息产品出口翻了三番,达到一万四千亿美元,占全球货物贸易的9.5%。ITA成员占96%。中国已是信息技术协议参加方,对中国信息技术是个绝好的机会,不知为何在主动开放信息产业上裹足不前。不是采取进攻战略,而是采取保护战略。我们最为关注的创新需要开放和富有活力的信息产业的强有力的支撑。

新工具、新技术已经改变了传统的营商模式,引领全新的数字经济。世贸组织还没有制定出电子商务规则,数字经济又突破传统电子商务概念,扩及电子政务,电子旅游,电子教育和电子娱乐。其交易额规模超出想象。

创新,数字经济,新技术产品和服务的发展带来新的问题,包括安全,知识产权,环境,技术传播,隐私,贸易便利化,能源贸易和医疗创新。这些都是世界贸易组织当前面临的亟待解决的问题。

每两年一届的WTO部长级会议前,会前都要举办“公众论坛”(Public Forum)就当前重大问题进行研讨,为体制改革动员舆论。世贸组织秘书处已经发出报名通知,于2013年10月1-3日举办2013公众论坛,邀请各国政要,学者,研究机构,企业组织和非政府组织与会。主题为“以创新促贸易和数字经济”。论题包括(1)创新和贸易、(2)数字经济、(5)绿色经济一创新的作用、(4)技术一贸易发展的工具、(5)贸易和能源。核心议题是技术创兴和贸易发展如何相辅相成。

全球贸易范文第4篇

[关键词] 贸易全球化 相互依存 潜在挑战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高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国际贸易无论从深度、广度和影响力等方面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许多人认为,国际贸易的跨越式发展, 反映了经济全球化的本质,国际贸易实现了真正全球化。基于此,本文尝试描述贸易全球化的基本依据,并分析可能出现的潜在问题。

一、贸易全球化的“新”特征

1.世界贸易总额逐年上升

20世纪90年代以来, 国际贸易总额更是不断突破新高。20世纪90年代世界贸易的平均增长速度为6.5%。2000年, 这一增长速度达到了两位数。此后由于世界经济增长趋缓,2001年世界贸易出现负增长。虽然石油价格高涨, 但2004年世界贸易增长率仍超过2003年,达到8.5%。2005年世界贸易增长率又出现小幅下滑,而2006年世界贸易增长率接近8%。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2007年世界贸易增长率为7.6%,略低于2006年但高于2005年。到目前为止,世界贸易整体上维持了相对均衡的增长态势。

2.全球贸易增长快于经济增长。

2003年~2006年,世界经济连续4年保持5%左右的快速增长,成为最近30年来增长最快的时期。而在同一时期,世界贸易增长率整体上保持8%左右的增长速度。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2007年世界经济的增长率为4.9%,而世界贸易增长率大为7.6%。世界贸易的增长速度已明显地超过了世界经济的增长速度, 贸易对世界经济增长的作用也日趋增强。

3.贸易促进了相互依存

随着贸易的迅猛发展, 世界各国的贸易依存度不断提高,各国之间经济关系日趋紧密。1985年世界各国按商品出口计算的贸易依存度只有9%,1992年提高到16%,1995年达到了18.5%。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世界贸易依存度的上升趋势特别明显,1985~1995年10年间,世界出口依存度上升了一倍多。20世纪90年代后期世界贸易依存度超过了20%,21世纪以来更是接近25%。

4.国际贸易构成转变程度加深

在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的构成上,货物贸易比重日趋下降,服务贸易比重逐渐上升。根据世界贸易组织的统计,在全球贸易总额中,服务贸易的比重已从1980年的17%上升到2003年的20%左右。在国际服务贸易构成中,运输和旅游服务贸易所占的比重相对下降,通讯、保险、广告等服务贸易所占的比重在不断提高。特别是在发达国家的国际服务贸易中,高技术产品贸易约占四分之三的份额。在货物贸易内部,初级产品所占比重迅速下降,工业制成品所占比重快速上升。

二、贸易全球化的内在挑战

1.全球贸易总量的上升不等于普遍全球化

全球贸易总额逐年上升只能表明,参与全球贸易的国家和地区进出口贸易总额在某些方面或某些领域迅速增长,但这种纯粹数字的统计显然具有局限性:首先,统计数字本身的可信性值得怀疑;其次,全球贸易总量的增加并不一定惠及所有国家,国际贸易中的“潜规则”只是使一部分国家和地区受益,而相对缺乏竞争力的国家和地区显然受到损失;最后,全球贸易总量的提升充其量只能表示”全球融合”的一种趋势,这跟那种相互依赖的普遍全球化相去甚远。

2.相互依存度的提高不等于贸易全球化

国际贸易机制是由大国和强国制定的,相互依存往往形成不公正、不平等的依附性,从而导致两极分化。另外,传统国家仍然是主要贸易实体,非国家行为体虽然作用逐渐突出,但仍难打破传统全球贸易模式,全球贸易依存度的提高不能清晰地反映非国家行为体、次国家行为体甚至超国家行为体层面的依存度。

3.全球贸易增长快于经济增长这一说法不具有权威性

经济增长是贸易增长的潜在动力,而贸易的增长又会促进经济增长,两者之间是相互促进的关系,不存在贸易增长快于经济增长从而推动贸易全球化的必然结果。

4.国际贸易结构的转变升级同样不等于贸易全球化

在国际贸易结构中,服务贸易比重的上升和工业制成品比例的提高表明,现代高科技日益转化为生产力。高科技的普遍应用大大促进了全球服务贸易和实物贸易的发展,加强了全球范围内各种行为体之间的沟通与合作,推动了贸易全球化进程,但是,这种贸易结构的升级不是贸易全球化的终极推动力量,而是成为特定历史阶段加速这一发展趋势的表象。

三、解决贸易全球化内在挑战的主要途径

首先,世界经济持续快速增长。2004年世界经济总量上升到406705.4亿美元,比上年增加5.1%。目前,由美国次贷危机引起全球股市低靡,世界经济增长步伐有所放缓,但尚未呈现普遍滑坡的迹象。新兴国家诸如中国和欧美发达国家仍然可以引领全球经济持续繁荣。世界经济的稳定增长是解决贸易全球化内在问题的首要因素。

其次、改革现有不合理、不公正的国际贸易机制,建立惠及所有国家真正平等、共同繁荣的贸易运行机制。在现实策略上,贸易大国和强国必须在追求本国利益的同时充分考量他国尤其是弱小国家的生存和发展,施行“生存和让人生存”之策略。与此同时,弱小国家必须依托自身优势,参与国际贸易竞争与合作,积极融入全球化。

最后、贸易全球化不仅要在质与量上有所突破,更要在深度和广度上开拓空间,借用新的高科技及沟通手段,逐步推动普遍贸易全球化的进程。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政策研究室数据库:WTO Annual Report 2004

[2]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政策研究室数据库:IMF World Economic Outlook (WEO )

全球贸易范文第5篇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全球化的界定,全球化是指跨国商品和服务交易及国际资本流通规模和形式的增加以及技术的广泛迅速传播使世界各国经济的相互依赖性加强。而经济全球化,是指商品和生产要素超越国界流动,国际贸易、跨国投资和国际金融的迅速发展,高新技术的广泛传播,跨国公司作用显赫,从而导致各国经济活动高度相关,世界经济整体化和一体化空前突出的经济现象与过程。

经济全球化是一个历史过程:一方面在世界范围内各国、各地区的经济相互交织、相互影响、相互融合成统一整体,即形成“全球统一市场”;另一方面在世界范围内建立了规范经济行为的全球规则,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了经济运行的全球机制。在这个过程中,市场经济一统天下,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因此,经济全球化是指生产要素跨越国界,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各国、各地区相互融合成整体的历史过程。

2经济全球化的效应

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从经济角度看,全球化被视为经济活动在世界范围内的相互依赖,特别是形成了世界性的市场,资本超越了国家的界限在全球自由流动,资源在全球范围内配置。但同时我们在考察经济全球化所产生的效应时,应该注意到其两面性。

一方面,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流动,可以使其得到更有效的配置和利用,从而增加总产出和消费者福利。对于单个国家来说,可以更为有利地利用自己具有比较利益的要素,获得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利益。此外,经济全球化利益所产生的经济驱动力导致了世界范围内产业结构调整。这种调整必将促使不同产业在不同国家和地区间转移,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经济局面,加强各国经济的相互依赖和相互协调。

另一方面,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也会产生一些负面效应,它可能导致国家的经济及受到威胁,加剧财富分配上的不平等,加剧富国与穷国的差距,在世界范围内形成新的垄断以及加深经济被动的影响。事实上,我们已经看到,20世纪90年代以来,发展中国家在经济竞争过程中,其民族工业面临生存的危机,工业化国家和不发达国家的人均国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已经影响到整个世界经济的增长。

(1)世界各国经济内部结构发展水平事实上存在不平衡。各国经济结构不平衡表现在产业结构存在级差。从目前的状况看,发达工业国家、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产业结构存在固有的技术级差。由于这种技术级差的存在,发达国家在转移技术时,一般都是在这项技术到成熟期时才开始转移。这种级差技术转移的结果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进一步拉大。在经济全球化潮流推动下,世界市场引导国际产业的转移,由于事实上已经存在着产业级差,必然进一步促使世界各国经济的不平衡发展。

(2)市场利益引导有害产业的转移威胁到发展中国家的社会综合发展水平。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各经济主体仍关心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这使一些发达国家为了经济利润,把有损社会利益的污染产业、色情业及业等向发展中国家转移。而发展中国家为了追求数量增长,被迫或不自觉地接受这种转移,致使其社会综合发展水平下降。

3经济全球化下的贸易保护

贸易保护最初源于重商主义,以本国利益最大化的目标使各国竞相采取贸易保护主义措施。后来的凯恩斯的贸易保护学说、李斯特的幼稚工业保护理论,都为贸易保护提供了理论基础。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自由贸易显得愈发重要,也越来越表现出一定程度上的为一个国家的国民经济的发展带来利益,但是对外贸易这把双刃剑在带来利益的同时也在冲击着国内的产业,这点对于世界上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尤其重要。因此,尽管当今世界的主流是倡导自由贸易,但是国家都在一定程度上实行着贸易保护政策,其中也包括美国在内的很多发达国家。

3.1经济全球化下贸易保护的新特点

在自由贸易理念流行、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强的今天,美国和其他发达国家所实行的新贸易保护主义比旧贸易保护主义有很大发展。

(1)贸易保护倾向并没有消除,各国的贸易保护措施出现了新的变化,即由公开转向隐蔽,由固定转向灵活,由单个国家自我保护转向区域集团集体保护,由通过贸易政策保护转向寻求国内产业政策保护等。《乌拉圭回合最终文件》的生效,使得像关税、配额、进口许可证等传统贸易保护手段越来越难以发挥作用,非关税壁垒开始成为各国实施贸易保护的主要工具。诸如对反倾销条款的使用、有秩序的销售安排、安全、卫生防疫、技术标准等较之传统的贸易保护手段更加多变和隐蔽,从而更能起到限制进口的作用。值得注意的是发达国家还要将劳工标准、环保标准纳入世贸组织谈判议题,其目的是打着人权与环境的幌子,借机剥夺发展中国家的比较优势,保护其传统产业。区域性贸易集团的出现则使贸易保护措施添上了集团的色彩,集团对内实行贸易自由和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对外则形成统一对外的市场机制,对非集团成员实行贸易歧视。其贸易保护手段主要不是关税,而是诸如技术标准、卫生标准、知识产权等形形的非关税壁垒,这给集团外国家向集团内成员出口设置了障碍。(2)通过产业政策对一国贸易实施间接保护是经济全球化下贸易保护的又一特点。这是由于在制定贸易政策上,各成员都要在不同程度上受到共同的国际准则制约。国际准则由国际性贸易准则和区域性经济运行规则组成,它是为了促进贸易自由化而做出的制度性安排。这些制度性安排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一国借助贸易政策进行自我保护的能力。因此,各国政府或贸易集团便把贸易保护措施转向不受国际贸易规范制约或者制约较少的国内或集团内经济政策,其中产业政策日益成为一国或贸易集团实施自我保护的重要手段。

(3)新贸易保护主义具有明显的歧视性。这些非关税措施都是针对特定国家的。由于新贸易保护主义一方面通过各种歧视性非关税措施使国内工业避开国际竞争,另一方面又通过补贴手段促使本国产品占领其他国家的市场。

3.2经济全球化下贸易保护的原因

(1)世贸组织成立的初衷是促进世界经济的共同发展,可是各国在世贸中仍是以国家利益为最终考虑因素。从经济全球化的属性上看,经济全球化虽然有贸易自由化的一面,但是经济全球化并不是无视国家的存在,而是尊重国家,强调国家利益至上。经济全球化的这种内在属性为一国实施贸易保护提供了政治和伦理基础。从一国政策选择的路径上看,贸易保护是贸易自由的准备阶段,而贸易自由则是贸易保护政策的演进目标。贸易保护对一国来讲,具有双重目标,其一对内是保护本国产业和市场,对外则是迫使别国停止不公平竞争行为,开放市场的有力武器;其二是培养和提高本国产业的竞争能力。其演变趋势是取消保护,最终走向贸易自由。由于经济全球化本身不能消除国家之间经济发展不平衡发展规律的作用,不能消除一国内部产业之间不平衡的状况,所以贸易自由与贸易保护还将继续并存,这种并存性不是相互排斥的而是相互兼容的。

(2)贸易自由上的相对平等性决定了贸易保护上的针对性和歧视性。在经济全球化下贸易自由上的相对平等性,主要表现为市场开放程度的相对平等性。具体表现为在世贸组织内发达国家之间市场开放程度要高于或者快于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开放程度;区域性贸易集团内成员之间的市场开放程度要高于非成员等。所谓平等只是集团内成员之间的平等,但对集团外非成员而言却无权享此待遇。可见,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虽然整个世界贸自由化程度提高了,但这种贸易自由只是一种相对自由,绝不是绝对自由。

贸易自由上的相对平等性必然决定贸易保护带有明显的针对性和歧视性。这种针对性和歧视性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贸易集团对内实行贸易自由、公平竞争的政策,对外实行歧视性的贸易保护政策。二是发达国家在积极推动贸易自由化的同时,仍在不断地针对发展中国家大宗产品出口设置贸易障碍。发达国家推行贸易自由化的领域通常是其具有绝对优势至少是具有比较优势的领域,如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智力密集型产业和服务业等。相反,发达国家对其不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别通过放慢市场开放程度,开展反倾销调查,甚至上调关税税率等手段加强保护。值得注意的是这种不公平的贸易保护行为主要是针对发展中国家采取的。发达国家针对发展中国家设置的贸易障碍,不仅削弱了发展中国家具有比较优势产业的竞争力,而且也给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蒙上了一层阴影。

(3)国际性或区域性经济运行规则和超国家经济组织,是影响一国贸易自由与贸易保护关系的外部制约因素。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市场扩大和各国之间经济相互依赖性的增强,使得世界市场上的竞争由过去的对抗性竞争走向合作性竞争。对抗性竞争把竞争看作是双方一场一决雌雄的较量,把对手赶出去,自己垄断市场是这种竞争的目的。因此,在对抗性竞争的情况下,竞争中的双方无论是国家还是企业在选择竞争行动时都有很强的独立性,很少受到约束。而合作性竞争则完全不同于对抗性竞争,合作性竞争的目的是保护竞争,反对垄断,强调和重视竞争中的合作,并通过合作谋求共同发展实现双赢。

全球贸易范文第6篇

“亚洲的经济体,特别是中国,以及仅次于中国的印度,将继续保持贸易中心的地位。在中东―非洲―亚洲、拉丁美洲―亚洲以及亚洲国家间这三大贸易三角区当中,中国通过进口原料以及出口工业机械、纺织品、电信设备和办公设备等各种制造加工产品占据了大多数贸易量。”敦豪全球货运物流(DHL Global Forwarding)全球执行总裁贺宇德日前在新加坡参加2009年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时表示,到2028年,以亚洲为中心的三大贸易三角区――中东-非洲-亚洲、拉丁美洲-亚洲以及亚洲国家间的贸易量将占全球贸易量的近40%。DHL近期公布的最新研究报告表明,高速增长的三大贸易三角区将影响全球经济。

“毋庸置疑,亚洲与其他新兴市场将创造经济工商业的未来发展方向。如果我们回顾一下1999年的全球物流市场,就会发现亚洲占全球贸易量的34%,也就是155.7亿美元;而到2008年,这一数字增加到3390亿美元,占全球贸易量的46%――这几乎是全球市场的一半。”贺宇德补充道。

DHL在其研究报告中勾勒出了三大高增长贸易三角区的核心贸易路线图。根据DHL的预测,在亚洲国家间贸易三角区中,中国将占贸易总量的大约40%,主要进口原料以及出口纺织品、工业机械、电信设备、办公设备和食品。其中,中国与韩国、台湾、日本、香港、泰国的贸易往来将继续占据大部分贸易量。此外,中国对印度、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的出口也迅速增长。

虽然目前在中东―非洲―亚洲贸易三角区中,相当大的贸易量来自中东对日本、韩国、台湾和新加坡的石油和天然气出口,但是这几条传统贸易路线的增长已经停滞。今后,中国与南非、沙特阿拉伯、阿联酋的贸易往来将推动这个贸易三角区的增长,主要通过中国的原料进口(原油、钢铁)和纺织品、服装、机械、金属产品出口。印度对这一贸易三角区的增长贡献也不可小觑,与中国相似,印度也主要依靠进口原料(从中东进口原油和从南非进口煤炭)以及向中东出口各类食品(粮食、蔬菜)和纺织品。

报告指出,从2008年到2018年,拉丁美洲―亚洲贸易三角区的贸易增长率将达4.2%,比2%的全球平均贸易增长率高出一倍以上,在三大贸易三角区中增长最快。中国对拉丁美洲的贸易是这一贸易三角区的重中之重,据预测,增长率将达5%,主要进口金属、矿砂、动物饲料、油籽以及出口电子产品、纺织品和机械产品,同时,印度、印度尼西亚和泰国等地对拉丁美洲的进口也日益增长。

该报告还认为,新兴经济体的崛起,尤其是亚洲的异军突起,以及由此带来的对全球经济的影响缘自以下几点融合趋势:

全球化。新兴经济体在全球经济增长当中所占的比例日益上涨,特别是亚洲,除日本外的亚洲各国占全球GDP的比例从1990年的9%增加到2008年的15%,而且这一趋势仍将继续。预计到2015年,亚洲经济体(除日本外)占全球GDP的比例将达20%。

劳动力套利仍将继续。尽管亚洲的劳动力成本将上涨,但由于生产效率的提高,劳动力套利优势依然存在。因此,离岸外包和全球采购将在未来10年内继续大行其道。

劳动力和消费中心转移。随着发达经济体的人口老龄化趋势加重,越来越多的劳动力和新的消费者群体将来自亚洲、中东、非洲和拉丁美洲的新兴经济体。

目前,58%的全球适龄工作人口在亚洲,到2028年,这一比例预计将继续保持稳定。在剩下的全球适龄人口中,15%位于中东和非洲,14%位于美洲。到2028年,中东占全球适龄人口的比例将增加到19%,而美洲将保持稳定。与此相反,目前仅有9%的全球适龄人口位于欧洲,到2028年,这一数字将仅为6%。

同时,为数众多的新兴经济体人口将刺激消费的增长。到2015年,超过5.5亿的新兴经济体人口的年收入将达到4000美元以上(按购买力平价计算的人均GDP),成为中产阶层。以家庭为单位计算,这意味着家庭年收入相当于12000美元至16000美元之间,足以刺激诸如汽车、耐用消费品、旅游和高等教育的消费需求。中国将成为这些新兴中产阶层的主要来源地,全球新兴中产阶层总数的45%,即2.4亿人,将生活在中国。此外还有15%的新兴中产阶层人口生活在其他亚洲新兴经济体,从而使整个亚洲市场占到全球新兴消费市场的60%。

亚洲作为知识经济体的兴起。在亚洲,拥有大学学位的人口日趋增多。以2008年为例,全球大学毕业生中65%来自亚洲。其中,21%来自中国,14%来自印度。此外,亚洲国家在科研领域不断加大资金投入,企业将在人才和知识“基础设施”领域不断发现机遇,这将促使与创新和知识相关的工作向亚洲转移。

自然资源依然是贸易的驱动力。亚洲的经济发展,特别是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推动了这一地区对自然资源的巨大需求。中国采取的以投资换矿权的贸易方式将推动亚洲与非洲之间的贸易增长。

全球贸易范文第7篇

一、2009年:全球贸易大幅萎缩已成定局

金融危机导致的全球贸易萎缩大局已定。世界贸易组织(WTO)在7月24日的《2009年世界贸易报告》中修正了关于2009年全球贸易形势的预测,认为2009年全球贸易额将下降10%,降幅高于3月份预测的9%,是六十年来的最大降幅。也就是说,全球贸易萎缩程度已较亚洲金融危机和科技股网络泡沫破灭时更为严峻。

美国需求疲弱是全球贸易萎缩的主导因素。根据美国商务部数据,5月出口环比增长1.6%,而4月为下降2.0%;进口环比下降0.6%,为2004年7月以来最低,4月为下降1.5%;5月贸易逆差为259.6亿美元,较预测值的302亿美元大幅缩窄,为1999年11月以来最低。由此可见,美国对进口需求的削减步伐,快于其他国家对美国需求的削减,使得美国贸易逆差缩窄的趋势得以继续,但同时也成为全球贸易萎缩的主导因素。

全球贸易链条的一头,是贸易逆差国消费者的“去杠杆化”,链条的另一头,是贸易顺差国制造业的“去库存化”。危机之前,美国进口需求是推动全球贸易不断扩张的重要动力,2005-2007三年间,美国每年进口总额均值为14620亿美元,占全球出口总额的比重平均为12.1%。美国一国进口的萎缩必将带来若干国家出口的萎缩。

其他主要贸易国最新公布的数据印证了这一点:一是日本5月经常项目盈余较上年同期下降34.3%,继续打压依赖出口的日本经济。二是英国5月贸易逆差创三年来新低,贸易收支的改善来自于进口减少(而不是因为出口增加),特别是从非欧盟国家的进口缩减。因此,数据并没有为我们描绘出一幅出口强劲增长的图画,而是表明消费者处境艰难。三是加拿大5月贸易逆差达到创纪录高点14.2亿加元,主要因为能源及汽车出口锐减,使出口降幅大于进口。由于加元汇率处于高位,出口量及出口价格双双下跌。四是德国5月经季节调整的贸易顺差为103亿欧

元,较4月的90亿欧元略有增加,但出口几无变动,主要受益于进口的下降,且较去年同期的151亿欧元已大幅缩减。五是韩国国际贸易协会(Ⅺ-TA)7月预测,2009年全年,韩国出口可能下滑15.6%,进口减少24.9%。

二、企稳迹象显现,但反弹动力不足

7月23日,研究机构DutchCPB表示,全球贸易额仍在急剧下滑,但企稳迹象正开始显现。该机构在其最新的全球贸易报告中表示,截至5月的十二个月中,全球贸易额较上年同期减少了8.4%,相比之下,截至4月的十二个月中这一跌幅为6.4%。不过,在截至5月31日的三个月中,全球贸易额仅较此前的三个月下滑了3.6%,相比之下,截至4月的三个月中,这一跌幅为6%,而在截至2月的三个月中,这一跌幅甚至达到12.7%,可以看出,全球贸易正显示出企稳迹象,特别是“亚洲地区已接近稳定”。

美国5月贸易数据也透露出部分企稳信号:美国进口连续第十个月下跌,但跌势趋缓,显示美国需求疲弱,但可能已接近底部;出口环比由跌转升,也显示出触底迹象。

但是,目前看来,全球贸易出现明显反弹的动力不足。

首先,美国的消费支出受制于失业率、储蓄率高企而难以迅速恢复,美国总统奥巴马也声称“美国消费者不堪重任”,全球贸易赖以高速运转的最重要的引擎无力支撑。

其次,金融危机淘汰了落后产能,在总量变化的同时也在迫使产业结构进行调整,环保与绿色产业、新能

源产业、医疗产业等成为未来新的增长点,但这一结构调整不可能一蹴而就,相应的需求与现实供给的不平衡、不匹配也会继续制约全球贸易的反弹。

第三,新兴市场转成需求主导的经济体仍需时日。即使是目前最被看好的亚洲新兴市场国家,也由于社会保障体系不够健全、习惯等难以改变的因素而拥有较高的储蓄率和较低的消费率,因此难以担当替代者角色。

近期的确有这样一种趋势――由于中国经济的出色表现,希望转向了“中国因素”。早在6月份,全球最大航运对冲基金Tufton Oceanic Ltd.表示,波罗的海干散货运指数(BDI)今年来涨幅高达五倍,全靠中国铁矿石需求这个题材。全球大约18%岬型货轮都停靠在巴西、澳大利亚和中国的铁矿石进出港口,集中的程度超过2008年航运业最巅峰时期的14%。一旦中国需求减弱,BDI指数就很可能转趋下跌。另外,新加坡星展银行7月23日在其报告中称,中国正超越美国,2009年将成为新加坡最大的非石油出口市场。美国历来是新加坡商品最大的买家,但新加坡2009年上半年对中国的非石油出口值较对美国出口值高出8亿新加坡元(5.55亿美元)。该报告强化了亚洲贸易国的一种看法,即认为中国将取代深陷衰退的美国,成为它们最大的出口市场。

但是,中国因素的上升更多地是由于美国的后退,所谓此消彼长,成为新的“引擎”尚需时日。具体体现在:第一,从中国最新公布的6月贸易数据看,出口和进口的环比虽然都出现回升,但同比仍分别下跌了21%和25%;第二,以2007年为例,中国进口总额为9559.5亿美元,而美国约24000亿美元,中国需求的替代作用将是地域性的,亚洲受惠程度要高于其他地区;第三,与其他亚洲新兴经济体相似,中国私人消费占GDP比重较低,2007

年约为35%,远低于发达国家的60-70%,且持续下滑;第四,贸易保护主义已在全球抬头,对中国的打击尤其大。世界银行的研究显示,自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全球多国政府已推出多项贸易保护措施,其中发展中国家的措施近半是提高关税。然而,除中国外,其他新兴经济体目前的实际税率仍大幅低于世贸组织的进口关税上限,意味着它们有大幅上调的空间。一旦实施,将直接打击中国未来的出口。

三、贸易重要性上升,增加未来经济复苏难度

伴随着贸易的萎缩,贸易重要性却在上升,世界跨国贸易产品所占比例已经大幅增加。1990年,贸易额占GDP的18%,而到了2006年,比例上升到30%,2007年基本持平。1998-2008的11年间,除2001年外,世界商品出口的增长率都明显超过实际

GDP的增长率,前者的平均增长率约为6%,后者仅为约3%。

从一个更长的时间段看,根据世界银行的数据,过去十年来,日本愈来愈依靠出口带领经济增长――日本制造业2008年的产品出口比率为21%。高于1998年的16%,同时出口占比由20世纪90年代的9%上升到2008年的15%;德国出口所占GDP比例2005年虽仅为41%,但仍远高于1980年的20%;巴西、中国和印度出口占经济比例虽然都不超过35%,但仍远高于二十五年前的比例;美国是出口占比最小的国家之一,2005年出口仅占GDP的11%,1980年为10%。

随着贸易重要性和各国贸易依存度的上升,一些主要经济体的衰退会迅速蔓延至世界各地,同时也增加了未来经济全面复苏的难度。进出口同时萎缩情况下的贸易逆差缩窄可以形成对GDP的正向拉动作用,但容易推动“假复苏”,而非实体经济的真正复苏。

四、贸易依赖性决定复苏顺序

美国贸易数据还进一步坚定了我们对欧美日(G3)本轮经济复苏前景的判断。从5月贸易数据的地区分布看,美国从日本和欧盟进口的下降最为明显,从中国和OPEC的进口小幅上升。

不仅是现在,本世纪以来,欧元区的出口增长都与美国消费增长存在高度的一致性。数据显示,从1995-2007年,美国和其他欧洲国家占欧元区出口总额的60%以上,其中美国和英国合计占比高达33.8%。欧元区制造业出口以德国为核心,其最具竞争优势的是高技术、高附加值的产品,而这类产品的购买,更多要依靠融资来支撑。需求/价格弹性很高,在危机时最容易受到影响。因此,美国削减消费对欧元区的冲击要远远大于新兴市场地区。日本经济对出口的依赖性和日本出口对美国的依赖性更甚于欧洲。

从这个角度来看,美国在欧美日三大经济体中“先衰退,先复苏”的迹象越来越明确。美国在2007年四季度陷入衰退,先于欧、日,预计美国的复苏也将领先于欧洲和日本。

五、旧模式卷土重来?

危机之后,美国“借助美元的世界货币地位获取廉价融资,从发展中国家进口物美价廉的商品,同时扩大对外投资”的旧经济模式广受批评,但上述关于全球贸易“企稳”的论断是否意味着这一旧模式又将卷土重来?

过去的增长模式的确有着强大的惯性,美国去杠杆化不是第一次,贸易逆差缩窄甚至出现顺差也不是第一次。而每一次出现危机之后,美国人的储蓄率都会出现急升,上世纪70年代经济危机后就曾经猛增到10%,而2007年经济繁荣的时候曾经出现负储蓄率。同时,美国每一次经济衰退都伴随着贸易逆差缩小,甚至消失,而经济扩张期则往往伴随着逆差的扩大,比如美国逆差最高值出现在经济过热的2006年,上一次顺差出现在经济衰退的t991年。

但是,这次的调整比以往都来得猛烈:储蓄率由-2.7%上升至6.9%,幅度远超上世纪70年代的高位上升。经常项目逆差占比缩窄的幅度也前所未见。

可能有一个更好的论据支撑“卷土重来说”,那就是――过去的增长模式有着内在的原因。美元作为世界货币,与生俱来的“特里芬两难”决定了作为世界储备货币的主要供应者,美国只能是一个长期的经常项目赤字国;如果不这样,流动性的短缺就会令全球经济陷入紧缩,国际货币体系也会因国际清偿能力不足陷入危机。

特里芬提出这一理论时全球还保持着固定汇率制,但他的理论又被称作“信心与清偿力两难”,即:世界货币必须维持币值和购买力以巩固信心;但同时要保证清偿力,而且也有动力――世界货币国家独有的低利率融资优势使得借钱消费成为理智的必然,因此在必要性和主动性的推动下,经常项目逆差不可避免,但这又会损害世界货币的信心。可见“特里芬两难”的实质不是美元与黄金挂钩的问题,而是世界货币的供需问题;美元目前仍是世界货币,不仅是主要的国际结算货币、交易货币,也是主要的国际储备货币,因此该“两难”仍然适用于现在。所不同的只是:上个世纪50年代的担心是美元是否能够兑换成黄金,现在的担心是美元是否会贬值?美国公债是否会发生通胀性违约?特里芬理论意味着,美联储在上个世纪90年代及本世纪初本来是有选择空间的,虽然非常艰难。当时美联储如果拒绝应对最初的流动性需求而实施高利率政策,就可以防止全球范围的借贷浪潮,而最近几年借贷的金融标准也就不会一再放低。但这么做,不仅贸易增长会放慢。美国及全球其他地区的增长速度也会因此放慢。

关于国际货币体系的争论恐怕仍将继续,但可以肯定的是,旧的世界经济秩序已破碎不堪,而新的秩序建立起来尚需时日。鉴于此,我们可能将经历一段漫长的过渡期。在这个过渡期内,美国“廉价融资,从发展中国家进口物美价廉的商品,同时扩大对外投资”的旧模式仍会存续,但将以一种弱化的形式表现出来,全球贸易将难以回复过去的顶点,而萎缩正是对过去模式的一种纠正。在国际货币体系最终出现根本性变革之前,贸易和资金流动模式都将不断调整,以寻找新的平衡。

面对这样的局面,对中国而言,现实的选择是一方面为长远打算,寻找并倡导新的、更有效的国际货币体系,完善国内的社会保障、医疗、教育体系;另一方面是立足现状,通过政策导向,进行结构性调整。结构性调整并非指迅速承担替代美国有效需求的角色,强求转向消费拉动型经济增长模式,这在现阶段是不现实的,而且从来没有一个经济理论证明,以消费为主的经济比生产型的经济效率更高,或增长更可持续。

结构调整首先指产业结构调整,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去寻找和满足贸易方向的有效需求。之前国内对中国出口导向型模式的诟病,主要集中在资源利用和环境压力上,但这并不是必然的。例如,危机之前的日本以及德国都是贸易顺差大国,但却没有这个问题。未来政府可以通过提高污染环境的成本等措施来逐步引导产业结构的良性调整。另外,这种模式的弊端还表现在脆弱性,也就是经济增长的外部依赖性和波动会比较大。但是,因为在经济周期上行的时候有积累,因此可以在经济下行的时候加大投资,弥补外需下降的空缺。

全球贸易范文第8篇

世界贸易组织(WTO)总干事阿泽维多当地时间2月22日在瑞士日内瓦宣布,WTO《贸易便利化协定》正式生效。作为WTO成立以来达成并生效的首个多边贸易协定,《协定》可谓是多哈回合谈判启动以来取得的最重要突破,对中国乃至世界经济都具有重要意义和深远影响。

首个多边贸易协定

2013年12月,WTO第九届部长级会议达成该组织成立以来首份多边贸易协定“巴厘一揽子协定”,其中贸易便利化对全球贸易的影响最为明显。WTO各成员于2014年11月通过有关落实《协定》的议定书,此后该议定书交付WTO成员核准,三分之二成员核准接受后《协定》才能生效。

阿泽维多在当天举行的新闻会上表示,通过核准该协定,WTO成员兑现了他们对多边贸易体制的承诺。

这个自WTO成立以来达成并生效的首个多边贸易协定,其影响和意义不言而喻。中国与全球化智库副主任何伟文在接受国际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协定》正式生效最直接的影响就是降低全球贸易成本,增加各成员额外收益。

根据WTO测算的数据,加入《协定》的成员贸易出口平均每年将增长3.5%,经济产出增长0.9%,《协定》的全面实施可将全球贸易成本平均降低14.3%。到2030年,《协定》每年可以为世界贸易增长贡献2.7个百分点,为全球国内生产总值增长贡献0.5个百分点以上。

欧盟在《协定》生效后不久便在其官方网站上表示欢迎。欧盟指出,《协定》将有助于提高跨境贸易的透明度,提高效率,减少腐败,同时有助于中小型企业参与到全球价值链之中。为此,欧盟有意斥资4亿欧元用于帮助发展中国家开展相应的改革,以适应《协定》中的条款要求。

与此同时,在逆全球化思潮不断涌现、WTO多边贸易体制遭受质疑的情况下,专家普遍认为,《协定》生效会极大地提高WTO各成员对多边贸易体制的信心。“《协定》的达成与生效表明,多边谈判仍然是能够产生有效成果的谈判方式,在提振人们对整个多边贸易体制的信心方面意义重大。”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贸学院教授、中国WTO研究会研究部主任崔凡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

对中国影响几何?

多哈回合谈判自2001年启动至今,以中国为代表的很多WTO成员对多边谈判给予了高度重视,一直在坚定地推动其取得进展。因此,《协定》正式生效对中国有何影响也备受国内关注。

在《协定》获得通过之时,中国商务部世贸司负责人曾表示,《协定》实施对提升我国贸易便利化水平、改善主要出口成员贸易便利化环境、减少我国产品进出口障碍并营造便捷的通关环境、推动我国外贸健康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崔凡表示,中国是世界最大的货物贸易出口国,贸易便利化对中国的影响非常大。作为一个加工贸易大国,中国的中间产品贸易相当活跃。考虑到当前国际贸易大量是中间产品贸易,贸易便利化对中国这样的在全球价值链中嵌入程度较深的国家来说,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

与此同时,崔凡表示:“当前世界经济虽然遇到了困难,也产生了逆全球化的思潮,但是多边贸易体制对贸易保护主义起到了很强的遏制作用。中国是多边贸易体制坚定的维护者,应继续支持并推动WTO多边谈判进程。”

何伟文也认为,《协定》正式生效说明多边贸易体制依然是有活力的,中国应该继续坚定不移地支持并推动多边贸易体制在全球自由贸易中的核心作用。

全球贸易范文第9篇

近日,事关国际贸易统计改革的国际研讨会,十天内在中国召开了三个。国家统计局与联合国统计司共同举办国际贸易统计地区研讨会,亚洲国家的高官悉数到场,共同研讨亚洲发展中国家提高国际贸易统计质量的问题;商务部先后在成都和北京两次召集相关部委官员和学者与国际专家对话,交流国际贸易统计改革的最佳路径。

这种讨论升温绝非偶然。今年2月,联合国统计司和欧盟统计局就召集各路机构,研究贸易统计数据与其他经济统计衔接的问题。6月,世界银行副行长林毅夫主持,召集联合国统计署、世界贸易组织等国际机构,以及各国统计和贸易部门的高官与学者汇集华盛顿,研讨贸易统计改革事宜。

《财经》记者获悉,目前世贸组织(WTO)、经合组织(OECD)、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正在酝酿改革现行贸易统计体系,试图找到真实反映全球产业链在不同国家不同生产环节增值途径的新测度,从而揭开隐藏在全球化背景下制造与贸易背后的增加值“迷踪”。

WTO总干事帕斯卡・拉米也为此奔走呼吁,在他的推动下,WTO发起了“世界制造倡议”,提倡按增加值核算贸易流量,以期纠正贸易全值统计对贸易实况的扭曲。此举在国际间掀起热浪。

中国也借此浪潮,提速研究步伐,考虑采用新统计方法的可行性。一位不愿具名的知情人士透露,中国高层曾就此作出相关批示,引起相关部委的重视。

贸易增加值方法将如何取代传统的统计方法呢?

iPhone旅途“迷踪”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经济全球化改变了世界贸易图景,“二战”后制定的管理世界贸易的规则已经无法准确表达全球贸易的新语境。

跨国公司要素全球化配置形成了生产环节细分,单纯一国出口的商品已经少有,大多是“万国组合”。信息技术和全球化分工的浪潮,将世界贸易链的架构冲刷得更加细碎化。

在贸易研究专家们看来,一台iPhone的贸易旅途可以更好诠释这种变化。

一部美国自中国进口的iPhone批发价是178.96美元,其生产链跨越多国。根据亚洲开发银行研究院的学者研究,来自日本的闪存(24美元)和屏幕(35美元)占增值的33%,来自韩国的信息处理器及其相关零件(23美元),占比12.9%,德国制造的全球定位系统微电脑、摄像机、WiFi无线产品(30美元)占比16.8%,而来自美国的蓝牙、录音零件和3G技术(12美元)占比6.7%,最后由中国工人组装贡献了6.5美元的增值,占比3.6%。

显然,中国出口的产品并非都是纯粹的中国原材料、中国加工和生产。

“中国制造”的一个芭比娃娃,原材料中包含了沙特的石油、美国精炼的乙烯、台湾地区加工的乙烯基塑料颗粒、日本提供的尼龙头发、美国生产的包装盒。同理,深圳出口的无论是一只机器狗,还是一辆保时捷汽车等等,零部件都横跨几大洲。

尤其在高科技产品领域,情况更是如此。中国55%以上的高新技术的机电产品出口,并非“Made in China”(中国制造)而是“Assembled in China”(中国组装)。

但现行统计却将所有的商业价值归于出口的“原产地”国。

“这是一种统计偏见。”加拿大特利尔大学国际商学院阿里・阿斯切教授前不久在成都表示。他说,中国加工贸易中大约10%的价值在国内,而更多的价值在国外。因此,“把中国看成世界工厂是有危险性的,也许更准确的说法应该是‘组装产品’的国家”。

中国商务部部长助理余建华不久前在成都表示,将原产地定为组装出口最终产品的国家,导致原产地被误读。根据中国海关统计,中国2010年出口额为15779亿美元,其中加工贸易占了50%左右,外资企业的出口占到当年出口的55%。虽然出口价值并非全部在中国生产和增值,但统计上都算在了中国头上。

拉米也在此间重申,由于生产的全球化分工,来自不同国家的组件多次跨越关境,传统的贸易统计方法导致了重复计算、多头计算货物价值的问题。

更糟糕的是,传统国际贸易统计方法忽略了贸易链上的服务增值,不能真实解读贸易流带来的就业、收入等利润分配。瑞典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诺基亚N95由芬兰设计,中国生产,出口美国,但从实际增值看,芬兰的硬件制造和美国的分销环节占比最大,分别为35%和50%,来自中国的占比为2%。但这样的增值“迷踪”长期被隐藏。

余建华指出,当前的贸易统计方式仍建立在传统货物贸易形态上,不能准确反映全球生产链的全部过程和在不同国家不同生产环节的增值的实际情况,无法全面体现贸易对就业和收入方面的作用,给各国政府制定贸易政策提供了不准确的信息。

在前不久召开的成都会议上,专家普遍认为,不完善的数据将导致贸易决策的误判和宏观经济政策抉择的失误。越来越一体化的全球经济体制下的跨境关联已经彰显传统关境贸易统计方式蛰伏的缺陷。

中美顺差之辩

关于中美贸易顺差额的争论由来已久,其中一个争论点,即是统计口径的差异。

早在1994年,中美经贸联委会下设的贸易统计工作小组,曾就几个年度的数据进行了比较,企图寻找到双边贸易失衡的“原罪”。而按关境统计的贸易总值与按生产链增加值统计的贸易值间差异较大。

根据世贸组织和日本亚洲经济研究所的最新研究报告显示,按传统贸易统计,2008年中美贸易顺差为2850亿美元,但如按增加值贸易计算,中国对美国的贸易顺差只有1640亿美元,占传统贸易统计的69%。

WTO经济研究统计司国际贸易统计处主任安德烈亚斯・穆雷尔也表示,如果采用增加值方法并调整加工贸易因素,2005年美中贸易逆差将会缩减到一半,由2180亿美元减少至1010亿美元,与此类似,2008年2850亿美元的双边逆差也会缩小40%以上。

由此看来,新的视角反映出以往的统计方式也许对双边贸易平衡的真实性产生误判,对各自比较优势的评估产生了误导。

实际上,早在18年前当时的中国外经贸部曾提出过现行国际贸易统计扭曲双边贸易平衡的问题。但由于中国在国际贸易舞台上“人微言轻”,并未得到呼应。

新近WTO与日本亚洲经济研究所联合《东亚贸易模式与全球价值链:从货物贸易到任务贸易》的报告,用增加值测度东亚地区贸易流的方法在全球掀起波澜。该报告从一个多边的视角还原出全球贸易的另一番图景。值得关注的是,这种图景不仅引发对贸易失衡的再认识,也使人们自省各国的贸易政策取向。

新视角使一些国际专家意识到,中国并不是中美贸易失衡的祸根。美国的经常账户赤字并非中国一家所致,而是与近百个国家的多边贸易赤字,其背后是跨国公司的供应链效应的发酵。

也就是说,这是一种以中国为中心的泛亚地区供应链的共振反应。因此,华盛顿一些人士施压人民币汇率和实施贸易制裁,通过对中国一国的压力来解决美国问题,肯定是开错了药方。

新统计正本清源

跨国公司主导的世界贸易链已经远非十年前那种单纯的货物出口业态,蛰伏缺陷的传统统计扭曲了国际经贸关系,增添了贸易摩擦加剧的“火药”。

美国次贷危机后,世界经济衰微,贸易的不平衡引起各国关注。一些国家采取设置贸易壁垒、提高关税等贸易保护的方式提振本国就业,并企图以“全球脱钩”的方式,摆脱全球化的波及。

但这些方式却正在削弱贸易自由化带来的利益。专家们警告说,由于生产分散化和相互联系的不断加深,使用贸易限制措施限制进口可能难以达到保护本国产业的初衷,反而导致本国出口成本的增加。

更多人相信,如今,已经没有纯粹的“你与我”,大家都是贸易链上捆绑在一起的“蚂蚱”,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只有通过贸易和资金流的跨境融合,才能促成全球贸易链上的蛋糕越做越大。

由此,近年来,改革贸易统计体系的呼声也愈来愈强烈。作为全球化进程的护航者,WTO等国际组织正在酝酿改革现行贸易统计体系,这也是贸易自由主义推手拉米奔走呼吁的动因。

业内的共识是,在多边贸易体系陷入泥潭的当下,贸易增加值统计方式变革是贸易自由化突围的一种新视角。

据了解,目前国际推崇的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通过分析生产的具体环节,从中找出具体投入物的原产地和价值的直接方法,但这种方式对微观数据要求较高,只能适用于统计数据体系较为完善的国家和地区。第二种方式是采用增加值方法测算贸易的间接方式,通过对各国官方数据和国民账户进行调整来体现。WTO目前就是使用这种方式。

中国作为世界贸易大国和传统统计方法的受害国,正在全面参与国际贸易统计改革。不过,目前还停留在部委与研究机构的探讨中,还有待与国际组织的对接。

据国家统计局核算司副司长齐舒畅透露,统计局早在2007年就开始着手研究增加值的贸易统计,与中科院、北京大学等机构合作,目前编制出42个部门的非竞争型投入产出表,试图更准确反映中国在世界贸易中的地位。

齐舒畅同时透露,正在与日本机构合作研究,试编反映增加值来源的非竞争型投入产出表,有望明年3月。据介绍,国外的投入产出表比较详细,但中国只是逢2逢7的年份编制投入产出基本表,逢5逢0年份编制延长表,并且是竞争型投入产出表,一时还无法测度贸易增加值,存在时间序列差、数据滞后等问题。

中国海关总署统计司司长郑跃声表示,贸易增加值统计方法是国际上正在探索的新视角,是真实反映全球贸易运行的新的测度工具,但目前还不能取代传统的贸易统计方法。

上海WTO事务咨询中心总裁助理、研究员姚为群指出,将来实施可能是与现行统计方式并存的“双轨制”。

中国对外经济贸易统计学会副会长贾怀勤也认为,建立在海关关境货物统计与国民账户核算体系贸易统计之间的桥梁,更多是“一种补充,而非取代”。

推行一项国际改革显非易事:联合国贸易统计体系的改变,成员国的跟进需要时间,统计体系与各贸易部门数据采集方法对接需要时间,贸易部门的数据与生产部门、劳动就业部门等多部门的数据对接也需要时间。因此,社科院世经所研究员宋弘说,“目前还没有推出的时间表。”

一位多年研究统计的人士表示,研究国际贸易统计的商务部、海关总署、国家统计局、外汇管理局等部门目前还各自为战,在数据共享上不够畅通,并没有形成系统的积极主动的研究体系。

由此,采访中多位专家建议,应该借鉴美国隶属总统的协调委员会机制以及数据共享立法的经验,由商务部牵头,在国务院层面下统筹各部委协同合作,这有利于争取国际技术援助,也有利于与世界银行、亚洲银行、世界贸易组织等国际机构合作推动相关统计改革。

针对世贸组织在日前提出的“世界制造倡议”,中国商务部部长助理余建华表示,中国支持世贸组织日前发起的“世界制造倡议”,愿意积极推动全球贸易统计改革,并建议世贸成员国统一研究方向和研究方法,制定出简易可行的改革方案,可从具体产品入手,适时对新的统计方法进行试点。

这种视角也有助于中国政府重新审视自己十年来的贸易政策乃至产业政策的模式。各个环节的增加值分析显示,中国的能源及原材料密集型增长模式上代价昂贵,在全球大宗商品周期波动下加大研发投入,推动生产“轻型化”乃当务之急;改善自身在“微笑曲线”上的位置,从“以量取胜”走向“以质取胜”刻不容缓。

全球贸易范文第10篇

经济全球化的内涵可归纳为各国在经济上相互依存不断加深的历史过程。其突出表现为商品和资本、技术等要素的国际流动日益加强;其主要因素是信息革命以及贸易和金融的自由化。经济全球化表明,生产的社会化和国际化了升到了一个新的历史高度,各国的扩大再生产过程必须在世界范围的紧密联系中才能正常运行,这不仅决定了各国在经济上的相互依存空前加深,也要求资源在世界范围内优化配置,从而在客观上为经济的持续增长开辟了广阔的前景。故从生产力角度看,全球化是一个进步的历史过程,我们应当积极地适应它、促进它。但从生产关系的角度看,这一过程是在资本主义制度占统治地位的条件下进行的,少数发达国家的垄断资本起着主导作用,因而必然带来深刻的阶级烙印和扭曲的表现形式,决定了这一过程是跛脚的,即在南北之间是不对称进行的,广大发展中国家在经济上与全球化进程不相适应的矛盾将更加突出。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国的经济也面临着这样的矛盾,必须从战略上加以重视和调整,才能保证我国经济在进入21世纪后持续稳定地增长。

二、经济全球化下的贸易保护

贸易保护最初源于重商主义,以本国利益最大化的目标使各国竞相采取贸易保护主义措施。后来的凯恩斯的贸易保护学说、李斯特的幼稚工业保护理论,都为贸易保护提供了理论基础。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自由贸易显得愈发重要,也越来越表现出一定程度上的为一个国家的国民经济的发展带来利益,但是对外贸易这把双刃剑在带来利益的同时也在冲击着国内的产业,这点对于世界上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尤其重要。因此,尽管当今世界的主流是倡导自由贸易,但是国家都在一定程度上实行着贸易保护政策,其中也包括美国在内的很多发达国家。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逐渐发展和渗透,自由贸易显得愈发重要,越来越创造出更多的经济利益,但是国际贸易在为本国经济带来利益,拉动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冲击着国内民族产业的生存与发展,尤其是对发展中国家的产业影响非常重要。因此,尽管当今世界的主流是倡导自由贸易,但是大多国家都在一定程度上实行着贸易保护政策。总而言之,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过程中,国外贸易保护主义正在抬头,它主要兴起于发达国家,以高新技术的发展为载体,以技术壁垒为核心,体现出来的是更高级、更隐蔽、更歧视的新特征和健康、安全、环保等新内容向着多边贸易规则发展的动态趋势。

目前已进入各国共同实行自由贸易的公平贸易时代。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在分享他国自由贸易的好处的同时,在本国实行保护贸易政策。需要注意的是,发展中国家薄弱的经济基础和相形见绌的竞争力,使其难以在经济全球化和自由化中短期受益。因此,发展中国家应该考虑各自国情、经济发展水平和承受能力,谨慎选择参与的方式。但是,发展中国家必须认识到,自由贸易已经成为经济全球化的重要动力,融合到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浪潮中去是发展中国家的唯一选择。而全球化作为过程和主流的经济发展方向,自由贸易和贸易保护两种力量总是处于不断的较量之中,但是贸易自由化始终是经济发展的趋势。

三、我国对外贸易的对策

1.按WTO规则参与国际贸易。在经济全球化过场中运到的一切问题的磋商,归根结底都是综合国力的对抗。经济不是孤立的,特别在社会全面发展进步的当代,经济问题时刻与政治和文化甚至军事等实力有直接的关系。所以要想在游戏中取胜,必须掌握好游戏的规则,全面地提升综合国力。中国刚加入WTO几年的时间,就受到了纵多反倾销案件,从成功的案例中我们得出教训,就要熟悉和掌握好全球经济运行机制。积极参与WTO的运行机制的完善建设,增强世贸组织决策的透明度、公平性,使世贸组织向更加平衡的方向发展,将着力点放在WTO允许的保护规则的优化上。

2.完善市场经济体系,优化贸易结构,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借助全球化,使国内企业在保护和潜在的竞争之下推动我国的战略性产业的发展。在不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中,借助政府的干预使国际贸易向有利于本国获取更多限度的利益方向发展。尽管这些企业最终也会将利润转移到企业自身的发展上去,从而活得更多的市场占有率或者更多的利润,但政府对这些产业的选择是根据本国有关产业在不完全竞争市场中的地位确定的,而不是根据我国产业的发展或者成熟程度确定的。

3.完善和健全我国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度。根据WTO最新的贸易规则,了解和借鉴欧美国家成熟的法律和相关政策,结合我国国情,制定适合我国企业快速健康发展的法律法规。转变政府职能,企业与政府形成良好共识。

尽管全球化的进程中存在比较严重的负面影响,但全球化趋势是不可逆转的,是任何力量都无法阻止的。因为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能从全球化进程中得到颇大而长远的利益。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中,我国应结合国情,选择开放型的适度贸易保护政策,有效地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改善我国的贸易条件,提高综合国力。

参考文献:

[1]程京武.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的贸易保护之我见[J].经济透视,2001,(3).

[2]高海威.全球化背景下贸易保护政策的思考[J].北方经贸,2004,(6).

上一篇:专业实践教学范文 下一篇:教学范式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