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质调查报告范文

时间:2023-02-24 01:50:30

品质调查报告

品质调查报告范文第1篇

近年来,一些企业和个人采取种种不正当手段侵犯知识产权,制售各种假冒伪劣商品坑骗、损害消费者的利益,继“毒奶粉”之后,各地惊现“毒韭菜”、“毒粉丝”、“毒泡菜”、“苏丹红一号”等,由来已久的质量问题,成为现代人“寝食难安”的隐形杀手,直接危及了我国经济秩序的良好运行。针对当前流通领域商品质量存在的这些问题,为准确了解和掌握我市流通领域商品质量的现状,寻求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法和途径,进一步促进消费健康有序运行,我局于今年4月及时组织全市工商系统对目前辖区内流通领域商品质量存在的问题和消费领域的现状进行了调查,通过走访消费者、经营管理者,召开消费者、经营管理者座谈会等形式,我们发现我市流通领域商品质量特别是农村食品质量还存在许多问题,监管中还存在许多薄弱环节,应当引起我们高度重视,并及时研究行之有效的措施,对流通领域商品质量加强监督和管理,让广大消费者用得放心,吃得开心。

一、基本情况

(一)我市辖地有消费人口380万,各种企业9928户,个体工商户58568户,其中经营商品的企业3809户,个体工商户25467户。市场上流通的商品品种数万余种,仅2004年,消费品零售额就达76.78亿元,流通领域商品质量监管面广、量大、任务烦琐。

(二)根据国务院对工商等职能部门对商品质量监管职责划分,工商行政管理、质量技术监督管理、药监、卫生等相应承担了商品及服务质量的监管,而流通领域商品质量的监管国务院从2001年8月划归工商行政管理局管辖。三年来,我局在加强流通领域商品质量监管、保护生产者、消费者合法权益、严厉打击制假、售假行为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得到了党委、政府和全社会的充分肯定。

一是思想统一,认识到位。全市各区(县)工商局、分局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工作方针和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从讲政治的高度加强领导、完善机制、履行职能,积极推进监管职能到位,加强了流通领域商品质量监管工作,确保了人民群众的消费安全。

二是健全机构,责任落实。为适应监管工作需要,绝大部分区(县)局、分局成立了消保工作机构,配备了专门工作人员,为推动流通领域商品质量监管奠定了必要的组织基础。与此同时,建立和完善了目标责任制,层层签订了目标管理责任书,做到了横到边、纵到底,使目标责任落到实处。

三是认真组织开展了各种专项执法行动。2004年5月以来,我市各级工商部门在当地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开展了大规模的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在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中,检查经营户55932户(次),取缔无照经营户204户,查处制售假冒伪劣食品案件341件,罚没金额48.65万元,并查获了一大批劣质大米、注水肉和过期变质食品。

四是加强了对商品质量监测抽查及后处理工作。2004年12月至今,我市各区(县)工商局、分局重点对农用生产资料中的复合肥料、磷肥以及与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食醋、豆制品、干杂、腌腊制品、散装白酒、面粉、食用油等进行了监测抽查,共抽查342个批次。同时加大了抽查后处理工作力度,立案调查156件,处罚款19万余元。

五是探索和创新了监管模式。一是在落实省局“四制两查”的基础上,结合我市实际,积极推行了“五制两查一承诺一指导”的监管模式,即《商品市场准入制度》、《商品质量查验登记制度》、《重要商品入市备案制度》、《不合格商品退市制度》、《索证、索票制度》;商品质量日常监管检查、商品质量监督抽查;引导经营户向社会公开承诺商品质量和服务质量;加强行政指导,帮助企业树立规范、诚信、守法的经营理念。在行政许可法实施后,又及时调整了工作思路,将以监督管理为主的模式逐步转变为企业自律为主的模式。目前,全市工商机关已指导近90%的大中型商场、超市、市场业主建立了“五制”、“一承诺”制度,并上墙公示。二是建立了流动检测制度。市工商局在经费十分紧张的情况下,投资30余万元购买了配备专业农药残留测定仪、亚硝酸盐快速测定仪等快速检测设备的检测车辆,深入城乡,对集贸市场、商场、超市的食品进行监测,并根据监测结果组织商品质量监测抽查。同时制定了《商品质量检测暂行规定》和商品质量抽样工作单。三是积极探索了新的监管模式。市工商局制定了生猪屠宰销售管理办法,在全市实行猪肉“厂场”、“场店”挂勾制度;安居区工商局印发了《食品市场规范管理方案》;大英县工商局在企业和个体户中认真开展“诚信服务、诚信经营”活动;射洪县工商局帮助指导农资经营企业建立“二帐二票一卡”制度,并与农资经营户签订“诚信经营承诺书”。

六是以加强12315信息化平台建设为重点,充分发挥了网络的快速联动功能。积极开展了消保维权“六进”活动,实现了12315进市场、进商厦、进学校、进社区、进村镇、进风景区,在商场、宾馆、社区、乡镇、学校、旅游景点等设立了12315消费者申诉举报联络点405个,使申诉举报维权点覆盖全市城乡。大英县工商局12315青少年维权岗受到了共青团四川省委等部门的表彰。

二、我市流通领域商品质量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流通领域商品质量本身存在的问题

尽管工商部门对流通领域商品质量监管做了大量工作,但调查中依然发现:我市一些经营者伪造或滥用标识欺骗和误导消费者;出售过期或变质商品;一些商品批发市场缺乏有效的安全检测手段和质量控制措施,成为假冒伪劣的集散地;农村市场商品质量问题还比较突出;消费者自身的消费水平低,维权意识淡薄。

1、食品类

(1)小作坊生产的、保质期较短的食品质量堪忧。由于小作坊投资少,生产制作工艺简单,卫生条件较差,生产出的食品质量无法保证。

(2)城乡结合部小副食经营店大多处于监管盲区,且部分店主对一些国家新颁标准不了解,继续销售过期变质及国家已明令禁止销售的食品现象较为普遍。

(3)厂家打行业标准的球。如国家经贸委在2003年3月17日发出了废止《半汁葡萄酒》(QB/T1980-1994)行业标准的公告,要求半汁葡萄酒产品在市场上的流通时间截止到2004年6月30日,可一些厂家却在半汁葡萄酒的名称中添加“露”字样,将其名称更名为半汁葡萄露酒,这些半汁葡萄露酒目前仍在市场上流通。

(4)按《食品标识标注规定》第5条第2款规定:“产品或者产品销售包装的最大表面的面积小于10C㎡的,在产品或者产品销售包装上可以仅标注产品名称、生产者名称”,但仍有一部分小袋包装(10C㎡以上)食品没有标注生产日期,只标明生产日期见外包装或只标注保质期。

(5)一些饮料、果冻、油炸食品虽然标明了生产日期,从直观看其色彩鲜艳、包装诱人,但其内在的食品卫生安全令人担忧。

(6)食品的外包装存在缺陷。如小果冻因包装较小,“幼儿老人请勿大口吞食,以防噎喉”等警示语无法以较大的字样醒目的印在包装上,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2、化妆品、首饰、服装、鞋类

(1)化妆品成份标注不全不明现象严重,消费者无法详细了解所买化妆品的准确成份,因而难以买到适合自己肤质的化妆品。

(2)一些美容、美发店自行配制一些美容、美发膏,因其配方成分并未得到科学的验证,加之消费者存在个体差异,致使个别消费者脱发、毁容。

(3)一些化妆品商店、化妆品专柜受利益的驱使,暗中销售假冒的品牌化妆品。

(4)首饰广告宣传严重误导消费者。如商家利用钯金、铂金外观色泽相似的特点,把钯金(Pd)首饰说成是铂金(Pt)首饰,按铂金价格进行销售,足铂的价格是298/g,足钯的价格是168/g,用钯金首饰冒充铂金首饰进行销售,商家的利润空间巨大,而大部份消费者在这方面的分辨能力很低,容易上当受骗。

(5)标识误导现象严重。如某些纯棉、羊毛服装标明纯棉、羊毛含量100%,但其中却含有其它成分。

(6)服装面料存在问题较多。如PU革面料制作工艺方面可能存在缺陷,制成的服装易起泡、脱层、掉色,一些天麻、粘纤类面料即使按说明进行洗涤也易变形缩水,部份羽绒服由于面料密度不够,易冒羽绒、起球。

(7)鞋类中皮鞋不透气、脱胶、掉线、泛硝现象严重。

3、通讯器材及家用电器类

(1)厨卫用品质量问题较多。如热水器不仅存在有质量问题,还涉及到房屋是否设计烟道,安装过程是否规范等问题,燃气灶点火开关易坏,易漏气,而且厨卫产品品种繁多,价格差异很大,价低的几十元,价高的上千元。

(2)部分返销机被商家当正品机销售。按规定,通讯器材及家用电器在三包期内退厂处理的,经厂处理后再降价销售,但在标识上用英文的A或B、中文的残或次来表明是返销机,可很多厂家的标识却很模糊不清,即使标识清晰,一般的消费者也不明白A或B代表的是什么意思。另外,一些以旧换新回收的返销机未回到原厂家销毁,而是流入一些不法商家,组装后流向农村。

(3)厂家一是钻3C认证的空子,明明只认证了一个型号,但却生产一系列产品。按规定,每个型号、每个价格的产品都需进行3C认证。二是未经3C认证,却乱打认证标志。

(4)不知名字、不晓品牌的洗衣机、燃气灶等家电充斥规模较小的卖场,并在市民居住区摆地摊进行销售,这些产品大部分来自江浙一带的手工作坊,存在严重安全隐患。

(5)摄影、摄像器材类水货较多,一类逃避关税的水货质量不错,但其售后服务没保证,另一类仿冒水货质量较差,返修率很高。

总的来看,流通领域商品的知识产权被侵害;厂家乱打免检、认证标志;商品质量问题突出;傍名牌、假冒名牌等现象在不同类别的商品中均存在。

(二)监督管理上存在的问题

流通领域商品质量监管是一项庞大的社会工程,存在着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现象。

1、品种繁杂,点多面宽

流通领域的商品品种成千上万,涉及到的领域众多,经营者遍布城市、乡村。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不仅担负着监管流通领域商品质量职责,同时还担负着整顿规范市场经济秩序、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等重要职能。独立监管力量单薄,人员数量少,平均每人应对消费人口近万人,要监管好流通领域遍布城乡、成千上万个商品的质量,有力不从心之感,目前只能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哪种商品的质量出了问题,就重点检查、监管哪种商品,缺乏全面性和预见性。

2、监管范围过窄

对流通领域商品质量监管大部分集中对过期失效商品和外包装的标识检查,对商品内在质量的监管软弱,商品质量监测往往只集中在少数重要种类商品上。

3、监管长效机制尚未完全形成。监管方式相对孤立,未能与日常的市场巡查﹑定期不定期的商品质量监测有机的结合。商品质量监管,热衷于运动式、战役式的集中检查整顿。

4、执法手段滞后,执法不能到位

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是行政执法机关,具有行政执法权力。但在实际操作和运行中,缺乏强制措施,无搜查权、留置权。在监管流通领域商品质量时,缺乏强制抽样送检手段。对个别不配合的当事人,往往只有借助于公安机关,才能使问题得到解决,无法体现行政执法的权威和力量,降低了办事效率,而且这种现象负面影响极大,已经有一部分经营者在效仿。

5、“五制两查一指导一承诺”制度没有完全落实到位

不少经营户对“关口”前移工作不理解,怕麻烦、怕泄露商业秘密,更有甚者,认为工商部门推行“五制两查一承诺一指导”制度是故意刁难、找茬。备案登记制度偏重于形式,对不履行责任和义务,不愿意对重要商品进行备案,且备案纯属敷衍的一些企业、个体经营户,工商部门无强制手段和措施对其督促。

6、监管成本过高,经费不足。

经费不足成为流通领域商品质量监管的瓶颈,严重制约了工作的进一步开展。商品质量好坏仅从眼观、手感等直观检测是不能完全得到正确结果的,同时,直观检测的结果也不能作为处理商品质量问题的依据。商品质量好坏只能由法定机关依照法定程序通过检验得出结果,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判断商品质量时,也是通过抽样送检得出结论的。目前,要检测出一个商品是否符合卫生标准或质量要求,往往需要数百元的检测费,工商部门办案经费紧缺有目共睹,要承担成千上万个商品的检测费,是不现实的。新的《流通领域商品质量监测办法》中第三章第十六条规定:监测所需检测用样品,按被监测人进货价格购买,这就直接导致监管成本的提高,给商品质量监管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7、部门配合不够,未形成监管合力

监管流通领域商品质量,仅靠工商部门一家是不够的,需要政府、执法部门、生产者、经营者、消费者、行业协会等紧密配合,通力协作。而在实际运行中部门之间配合不够;执法机关职能重叠,同一种商品几家执法部门重复抽检,经营者抵触情绪大;《行政许可法》实施以后,有的执法部门畏首畏尾,害怕承担风险和责任;个别执法人员受利益驱动,有利可图的案件争着办,无利可图的案件互相推。

(三)流通领域商品质量监管法律法规存在漏洞和空白

实行重要商品备案制、进销货台帐制、不合格商品退市制等制度是推进关口前移,做好流通领域商品质量监管工作的必然需要,是维护消费安全的重要手段,但由于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没有直接的法律依据,使监管部门对经营者违反商品质量监管制度的行为无法进行有效约束。现行的《产品质量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食品卫生法》对经济快速增长,食品工业高速发展的今天所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不能涵盖,同时处罚金额显得过低,对违法企业起不到威慑作用,一些不法商人根本不怕罚款,公然制假贩假。

三、造成这些问题存在的主要原因

(一)我国尚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特别是近二十年的发展,我国生产力有了很大提高,各项事业有了很大进步,然而总的说来,人口多、底子薄,地区发展不平衡,生产力不发达的状况没有根本改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不成熟,社会主义民主法制还不够健全。

(二)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和完善,新旧经济体制处于转轨时期,新的体制尚未完全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法律体系尚不完备,社会监督体系尚不健全,必然会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出现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流通领域商品质量监管也必然会遇到许多新问题。

(三)企业信用缺损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些商家不以等价交换,公平交易作为买卖的行为准则,为了尽可能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不惜铤而走险,以假充真,以次充优。

我们通过了解15个商品零售经营户,普遍反应随着商品经营者的增多,生意不好做,利润下降。零售业利润由原15%-20%,降至8%-10%,批发业约为3-5%的利润。因利润之争,引起了更激烈的市场竞争,经营者为了能争压市场份额而获得更大利润,于国家法律、消费者的权益而不顾,铤而走险,到不正规的厂家厂商处进质劣价低的商品。据我们对服装行业的调查以及对服装业等一些假冒品牌调查处理的案件中,真实地了解到:一是有的经营者进货时只图进价便宜,不验证商品质量、厂名、厂址、商标,甚至明知是假冒伪劣商品的情况下也照常进货销售。二是有的经营者移花接木,将他人的商标使用在其它类似商品上,销售假冒商品。三是经营者虚假宣传,误导消费者,例如:大英县九重天服装城,经营者范贤友在成都大成市场购进石狮市宝湖神州鳄服装厂生产的注册商标为“金联邦盾”商标的服饰,冒充“金盾”服饰销售,并大肆进行宣传为是“金盾”服饰,误导消费者,已被查获。

(四)消费者的维权成本过高,部分消费者自我保护意识不强,造成假冒伪劣商品得不到及时查处。

消费者与生产加工企业存在着信息不对称,普通消费者识假辩假能力有限,主要依靠企业提供的商品信息,来判断其产品质量的优劣,商品的真假。有的经营者不提供票据,造成维权举证艰难;商品检测鉴定费用昂贵,使得获取鉴定难。消费者买到假冒伪劣商品时,如果涉及需要进行质量鉴定时,一般都不愿再追究。受经济水平的限制,部份消费者只愿购买价格较低的食品,一些不法商家便购进价格低廉但却存在质量问题的食品以较低的价格进行销售,还美其名曰‘让消费者多一个选择’。特别是农村交通不便、人口较多、收入较低、监管薄弱,不法分子大量将假劣商品销往农村的集贸市场和小卖店。一些质量好价格高的商品往往成了摆设,而畅销的却是那些质量不怎么样,价格很低的商品。当农民来买东西时,他们都是比较着买,大多数农民囊中羞涩,看到两种差不多的商品往往选择便宜的那种,久而久之,出现质量好的积压,质量差的反而热销的怪现象。

四、应对措施及办法

目前,流通领域商品质量监管这一领域对于我们还相对比较陌生,面临着法律规范不到位﹑政策落实难度大﹑监管手段较单一、监督体系不健全等难点问题,制约着监管效能的发挥。为此,我们还应该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进一步深化认识,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切实履行流通领域商品质量监督管理职能

商品安全问题是广大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党和国家历来重视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将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对关系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的问题非常关注。为此,党中央、国务院把食品安全问题列入了议事日程,从去年以来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食品药品安全工程”建设活动,国家工商总局、省工商局也多次部署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地方党委、政府也多次召开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会议,研究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由此可见商品质量问题已成为一个基本的公共安全问题。从近年来全市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商品质量监督管理的实践来看,商品质量问题已成为我们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务必高度重视的问题,也是我们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重中之重的工作之一。政府赋予了我们流通领域商品质量监管的重任,就应该而且必须管好,否则就是失职,就是对不起人民群众。因此,我们一定要从执政为民的高度,以对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精神,充分认识商品质量监管工作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克服和形式主义的作风,不辱使命,履职尽责,扎实工作,实现执法到位,真正为消费者营造一个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切实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二)进一步创新机制,以食品安全为重点,努力实现有效监管

当前,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深刻变化,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多种经济成份并存,多种市场主体并存,千万种商品流通,市场的业态、物流的方式、消费的水平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经营者的法律意识、消费者自身维权意识也在不断增强。面对不断发展变化的形势,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必须转变观念,关注形势的发展,不断完善监管方式。要在继续贯彻落实“五制两查一承诺一指导”监管模式的基础上,以工商监管、群众监督、企业自律为基础的“三网”建设为依托,不断探索和创新监管模式和手段,建立长效的监管机制。

1、完善“监管责任网”,进一步增强工商所在流通领域商品质量监管中的作用。

(1)深化责任制。充分认识流通领域商品质量监管的重大意义,认真掂量我们肩上责任的份量,进一步强化责任意识。尽管我市在去年已建立了责任制,但是还不够深入和具体。今年,我们要在已建立责任制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责任、明确工作内容,建立一把手负主要责任、分管领导负具体责任、执法人员负直接责任的三级责任体系,实行纵向分级落实,实行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把监管责任沿着纵向层层落实下去。

(2)强化工商所责任。工商所是我们基本的执法力量,要充分发挥工商所的作用,强化工商所执法意识,进一步提高工商的执法水平,在全市范围内全面实施工商所和工商执法人员岗位责任制,对所辖区划分责任区,实行横向划片定人定责管理,确保职能到位,确保消费安全。

(3)建立追究制。建立流通领域商品质量监管责任追究制,是保证责任目标全面落实的有效措施,也是增强执法机关和执法人员的责任心,认真尽职履责的重要保证,对领导不重视、工作失职渎职、、、循私舞弊等实施责任追究,违法违纪的要依法依纪查处,构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对流通领域商品质量的监管工作实施目标管理,逗硬考核。

(4)建立联动机制。商品质量监管是一项长期的、繁重的、经常的任务,单靠某一个部门、某一个业务科(股)是很难完成这一项工作任务的。因此必须整合执法力量,形成执法合力,形成以工商所为中心,上下左右联动的新的工作机制,从而确保执法到位。

2、完善“群众监督网”,进一步调动广大群众参与监督的意识。

(1)充分发挥消费者协会及基层组织的作用。加快建设覆盖全市的县、乡、村三级消费维权监督网络建设,重点是在乡一级设消费者协会分会或消费维权监督站,在村一级设立消费维权点,聘请群众监督员,充分发挥他们在基层流通领域中的信息沟通和维权监督的作用。

(2)充分发挥12315申诉举报网络的作用。遂宁12315消费者申诉举报指挥中心信息化平台已基本建成,运行以来日均话务量百余个,充分反映了消费者维权意识在逐步提高。因此,我们要充分发挥12315申诉举报中心方便、快捷、高效的功能,进一步畅通申诉举报渠道,广辟监管信息来源,增强市场监管工作的有效性,使12315申诉举报中心真正成为老百姓的“民心工程”。

(3)充分发挥舆论监督作用。新闻媒体是社会监督的有效工具,我们要充分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对流通领域商品质量实施舆论监督。对侵害消费者权益事件该曝光的一定要按程序曝光,及时向社会通报监管工作开展情况及成果,将流通领域商品质量的详细资料公之于众,保证消费者的知情权,让违法犯罪人员无可乘之机,让商品质量问题得到全社会的监督,问题商品犹如“老鼠过街,人人喊打”,无立足之地。

(4)完善举报奖励制度。可在现有的案件奖励制度的基础上,进行修改和完善,对举报流通领域商品质量违法事件或线索的人员给予一定的奖励,以进一步调动群众参与监督的积极性。

3、构筑“现代流通网”,启动“万户放心店”工程。构筑一张保证商品质量、服务方便快捷的“现代流通网”是强化企业自律,引导诚信经营的重要载体。要在全市社区、乡镇、行政村推行连锁超市和放心示范店,引导和支持商贸流通龙头企业,向社区、农村发展连锁经营网点,并向有条件的村延伸开设便利店;要求各类商品经营网点,特别是食品经营网点全面实施商品经营台帐制度,明确记录商品的进货渠道;对市城区、县城区经营食品的大型商贸企业、大型超市、批发企业建立与经营品种相适应的检测室,配备自检设备,规范自检行为;继续在全市倡导开展“诚实守信、依法经营”活动,引导经营企业逐步树立自律意识,确保消费安全。今年,我市“放心店”示范工程将从市城区、县城区逐步推开,市城区今年内要建成10-20个“放心示范店”,县城区要建成5-10个“放心示范店”。

(三)进一步加强宣传教育,以提高消费素质为重点,营造良好的消费环境

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实现消费安全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构筑和谐社会的具体行动和具体体现。全市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要把提高消费素质、提高消费水平作为我们保护消费者权益工作的重要内容。一是进一步加强消费知识的宣传普及。利用各种形式开展消费知识的宣传普及活动,让老百姓逐步了解掌握消费生活中应知应会的知识。二是要长抓不懈,让老百姓在经常性的宣传教育中受到教育,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三是突出宣传教育的重点,从孩子抓起,从广大农村抓起,充分发挥学校、乡镇的作用,广泛开展健康消费知识普及活动,逐步提高他们的消费知识水平和对假冒伪劣商品的辨别能力,自觉抵制假冒伪劣商品。四是在消费者中聘请义务监督员,自愿接受工商部门的法律法规培训,通过培训合格后,发给荣誉监督证书,请他们在日常的生活、消费中对工商部门的工作和经营者的自律经营行为进行义务监督。五是教育经销企业提高商品质量意识,增强法制观念,履行商品质量义务,建立和完善商品质量管理制度。组织销售者学习《产品质量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法律法规,明确自身义务和责任,使销售者规范经营行为、建立健全各项制度,自觉履行商品质量义务。

(四)进一步加强学习培训,不断提高干部队伍执法水平

学习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都是一生必修课题,作为一个工商干部,他既是国家的公务员,也是人民群众的勤务员。对于流通领域商品质量监管这样繁重、复杂、艰巨的工作,如果我们自身素质不高,业务不精,在实际工作中就会遇到很多的麻烦,就很难有所作为。因此,加强学习,特别是加强对业务和法律法规的学习,对我们显得尤为重要。只有熟练掌握一些基本方法和技巧,遇到问题才能迎刃而解。所以,全市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要继续采取各种方式加强干部队伍的业务知识学习和培训,切实提高执法素质和水平。

(五)在对流通领域商品质量进行监管过程中,我们还必须注意做好以下几点:

1、加强部门配合,加强内部协调,形成监管合力。加强相关部门的沟通合作,充分发挥消费者协会、个体劳动者(私营经济)协会、相关行业协会的作用,调动全社会的力量,积极稳妥推进流通领域商品质量监管工作顺利开展。

2、因地制宜,抓住重点。

目前大中型超市、商场已成为市民日常购物的首选场所,但在这些大中型超市、商场中假冒伪劣屡见不鲜,标识欺诈时有发生,散装食品卫生堪忧,通讯器材、家用电器投诉不断,因此我局应将辖区内大中型超市、商场作为重点监管区域进行重点监管。

3、加强农村市场商品质量监管力度。

积极推进农村维权网络建设,建立“维权监督站和12315投诉举报站”,设立调解员和专人值班,并向社会公布投诉举报电话。面对点多、量大又分散的农村市场,必须加强基层执法检查力度,一旦发现伪劣商品,就要一追到底,让制售伪劣商品者将民事的、刑事的责任统统承担起来。如此才能起到惩戒作用,真正净化农村市场。

4、配备简便、快捷的检测设备,提高工商执法人员对商品内在质量监管的能力。

5、加强巡查监管

加强市场巡查是做好流通领域商品质量监管工作的基础。作为流通领域商品质量主要监管部门,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应该以“四制两查”为核心,推进“关口”前移,把好“入口”,疏通“出口”,切实加强市场巡查监管工作。具体地说,就是坚持商品质量市场准入制度,落实商品质量查验登记制度,推行重要商品备案制度,实行不合格商品退出制度;加强商品质量日常监督检查和商品质量监测抽查;严把“商品质量主体准入关”、“商品质量客体准入关”,疏通“非法经营者、不合格商品退市”出口。

五、建议

(一)加强法制建设,确保有法可依

建议国家尽快出台《流通领域商品质量监督管理条例》,修订《产品质量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等法律法规,进一步明确生产经营者的资格审查,进货验收、索证索票、建档建帐等有关方面的经营责任,对不履行上述责任作出相应的处罚,对进渠道不明,不能提供商品合法来源或者商品法定标注不合的商品,应当赋予执法部门一经发现无须检验即可没收的权力,以此强化经营者的责任意识,降低成本、提高监管效率。同时,要加大对制售假冒伪劣商品和有毒有害食品等违法经营行为的惩罚力度。通过立法,应使经营者对其严重失信的经营行为付出高昂代价,用最大化的失信成本遏制假售假现象。

(二)加大资金投入

品质调查报告范文第2篇

在答题前,请您仔细阅读,切勿遗漏题目,答案没有对错之分,问卷采取无记名方式,并将作保密处理。

答题时请在答题卷相应的选择编号上打“√”或在空格内填写答题内容,本问卷中的问题如非特别说明,皆为单选题。

非常期盼并感谢您的配合!

共青团上海市电信有限公司委员会

二五年九月

基本情况

1、您的性别

(1)男(2)女

2、您的年龄为()周岁(请填写)

3、您目前的教育水平

(1)高中、技校、职校(2)中专

(3)大专(全日制)(4)大专(非全日制)

(5)本科及以上(全日制)(6)本科及以上(非全日制)

4、您的政治面貌

(1)中共党员(2)共青团员(3)派(4)群众

5、您的婚姻状况

(1)已婚(2)未婚(3)其他

6、您进入上海电信工作已有()年(请填写)

7、您目前所处的岗位为:等(A—F)(请填写)

8、您所在的地面局属于()

(1)市区局(2)郊县局

第一部分

1、您目前在上海电信从事的工作是哪种类型的?

(1)前端(2)后端(3)支撑

2、您对目前工作岗位的喜爱程度如何?

(1)非常喜欢

(2)比较喜欢

(3)基本喜欢

(4)不太喜欢

(5)很不喜欢

3、如果可以让您重新选择,您希望选择何种工作类型?

(1)前端(2)后端(3)支撑

4、您认为您对现在工作的胜任程度是

(1)很高(2)较高(3)一般(4)较低(5)很低

5、您觉得您在上海电信的职业发展方向明确吗?

(1)非常明确(2)明确(3)基本明确(4)不太明确(5)很不明确

6、您认为限制自身发展的最大主观原因是(可多选,限2项)

(1)学历不够高(2)工作经验不够丰富

(3)在公司时间不长(4)工作能力不强

(5)工作悟性不太高(6)学习能力不强

(7)人际关系不太好(8)外语水平不太高

(9)家庭问题(10)社会(客户)关系不好

(11)工作缺乏激情(12)其他(请注明)

7、您认为限制自身发展的最大客观障碍是(可多选,限2项)

(1)企业的选拔和晋升机制(2)领导的用人观念

(3)没有得到有效的培训(4)缺乏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

(5)企业整体的员工素质不佳(6)企业的绩效考核体系

(7)其他(请注明)

8、您对目前所从事的岗位工作的评价(在所选格内直接打勾表示)

9、您认为在本企业中获得职业成功最关键的因素是(可多选,限2项)

(1)机遇、运气(2)受教育水平

(3)持续、快速的学习能力(4)勤奋刻苦的态度

(5)人际因素(6)业务技能水平

(7)其他(请注明)

10、您若产生职业的成就感,那么它最可能来源于

(1)收入报酬高(2)职位上的晋升

(3)获得同事的认可和信任(4)获得自己直接领导的赏识

(5)获得自己所欣赏的领导的赏识(6)在专业领域获得进步或进展

(7)获得某种奖励或光荣称号

(8)其他(请注明)

11、您对未来三年内自身职业发展的基本判断是

(1)在上海电信有光明的发展前景

(2)有更好的机会,会选择跳槽

(3)不会有大的发展,但比较适应现在的环境,维持现状

(4)不适应企业发展,可能会被淘汰

(5)其他(请注明)

12、除了公司提供的培训和学习机会,您目前日常所处的学习状态是

(可多选,限2项)

(1)在职进修或攻读学位(2)业余时间报班充电

(3)业余时间自学(4)以书籍、报刊、杂志等泛读为主

(5)在工作过程中学习(6)基本不学习

(7)其他(请注明)

13、您觉得工作以后学习最大的困难是

(1)工作太忙,没时间(2)缺乏学习兴趣(3)学习费用太高

(4)找不到合适的学习内容(5)精力不能集中(6)家庭负担,没时间

(7)其他(请注明)

14、您认为您目前的工作贡献程度()您取得的劳动报酬

(1)远大于(2)大于(3)约等于(4)小于(5)远小于

15、您认为以您目前的工作能力,在电信以外的企业是否能获得相同的报酬?

(1)远大于(2)大于(3)约等于(4)小于(5)远小于

第二部分

16、您每月除基本生活开支外,按金额大小,前三位的是(请排序):

第一(),第二()、第三()

(1)储蓄(2)买房(按揭)(3)买车(按揭)(4)投资

(5)娱乐消遣(6)旅游(7)购物(8)租房

(9)子女教育(10)赡养老人(11)用车开支(12)学习

(13)其他(请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您觉得您每月的家庭收入能否满足日常开支

(1)绰绰有余(2)较好满足,略有节余

(3)基本满足(4)稍感紧张(5)非常紧张

18、在您目前所处的生活状态中,下列哪项是您最希望改善的

(1)工作状态(2)住房(3)家庭生活

(4)人际交往圈(5)其他(请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您在闲暇时间最经常开展的活动是(可多选,限3项)

(1)看电视、VCD或DVD(2)去影院看电影(3)阅读

(4)亲友聚会(5)电话聊天(6)健身

(7)唱歌(8)逛街(9)上网

(10)旅游(11)欣赏音乐会、歌舞剧、话剧等高雅艺术

(12)睡觉(13)与家人在一起

(14)其他(请注明)

20、您和朋友聚会,一般会在下列哪些地方(可多选,限3项)

(1)各类酒吧(2)健身房、网球场等健身场所

(3)快餐店(4)就近的茶馆、咖啡馆

(5)商业街上的商场等(6)桑拿浴室等

(7)公园等公共绿地(8)家中

(9)饭馆(10)其他(请注明)

21、您与家人或朋友外出吃饭或休闲的频率大约是

(1)每周两次以上

(2)每周保证一次

(3)两周一次

(4)一月一次

(5)很少外出

22、您在参与朋友聚会时,一般会采取怎样的付帐形式

(1)AA制(2)多数时候朋友付帐

(3)多数时候您付帐(4)轮流付帐

23、在您购买一件商品时,您一般较为注重商品的哪些方面?(请排序)

第一()、第二()

(1)价格(2)质量(3)外观(4)功能

(5)品牌(6)便捷使用(7)时尚性

(8)其他(请注明)

24、您认为您对名牌的喜好程度如何

(1)从不喜欢,觉得无所谓

(2)名牌商品就是好,但不一定都购买名牌商品

(3)一直都喜欢并购买名牌商品

25、您认为您目前最为缺乏的是(可多选,限2项)

(1)金钱(2)社会地位(3)职业的成就感(4)机遇

(5)爱情(6)健康(7)时间(8)亲情和友情

(9)其他(请注明)

26、请您就以下几项内容根据自身目前的生活状态进行打分

(根据程度由浅到深,分值从1分到10分)

27、您认为在上海电信目前的工作最主要实现了您哪方面的生活需求?

(可多选,限2项)

(1)基本生存(2)职业成就感(3)社会地位

(4)填补生活空虚(5)愉悦的心情(6)更好的物质基础

(7)其他(请注明)

28、您在未来三年期待实现的愿望是(请排序)

第一()、第二()

(1)更满意的工作(2)更舒适的住房(3)更高的收入报酬

(4)更美满的爱情、家庭(5)更健康的身体(6)有机会继续深造

(7)更丰富的业余生活(8)更高的职位

(9)其他(请注明)

品质调查报告范文第3篇

为了提高我们自身的道德修养和对现实状况的真实了解,我们经过的仔细的调查。调查结果:

一、人生观和价值观。

在“你认为这一生应当怎样度过?”这项调查中,62.5%的同学认为“要不断的充实自己以便不落后于时”,18.25%的同学认为“应当为国家的兴盛和繁荣而努力学习”。在“你认为人生价值何在?”这项调查中,有50%的同学认为“看自己为社会所做贡献的大小”,有19%的同学认为“自我满足程度”,25%的同学却选上了“说不清楚”这一选项。

二、关心社会问题。

调查显示:有87.5%的同学通过新闻媒体、电视、报纸等方式了解社会问题,也有10%的同学选了“不关注社会问题”的选项。在“国际国内形式你最关心的问题”这项调查中,有50%的同学选择了“政治、军事形势”这一选项,有31.25%的同学选择了“经济、科技发展情况”,有12.5%的同学选择了“文化教育方面”。在“你认为目前中国比较严重的社会问题”这一项调查中,有43.75%的同学认为是“政府官员和企业领导的腐败现象”,有25%的同学认为是“诚信危机”,还有25%的同学认为是“道德失范”。

三、社会适应能力,以及爱好方面。

在“你比较感兴趣的社团组织”这项调查中,有43.75%的同学选择“由兴趣爱好方面组建的社团”,有31.25%的同学选择“老乡会之类的社团”,仅有25%的同学选择“共青团和中国共产党”。在“参加社团的目的是什么?”一项调查中,有43.75%的同学选择了“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学习知识,锻炼自身适应社会的能力”,有37.5%的同学选择了“作为面向社会,方便找工作的资本”。在“遇到困难你的表现”一项调查中,有96%的同学表示可以冷静面对困难。

四、其他方面

结果显示:在个人与集体利益相冲突的时候,有84%的同学可以以集体利益为重。在“你认为公共政治课的作用”这项调查中,有50%的人选择“指导人生”,有12.5%的同学认为“可以更好的理解国家政策”,但有19%的同学认为“没有什么明显作用”。在“你认为当代大学生的现状”这项调查中,有43.75%的同学认为“当代大学生思想先进,有知识,但适应社会的能力较差”,有18.25%的同学认为“追求时尚,享受生活”,但是,有25%的同学认为是“混时间,混文凭”。

存在的问题:

一、人生观、价值观有些模糊。

大部分学生了解自己的任务,清楚现在的社会竞争情况,但是,仍然有一部分同学没有明确的人生观和正确的价值观,这是潜在的人生危机。

二、素质方面有所欠缺,适应社会的能力较差。

在如此激烈的社会竞争中,我们当代大学生,虽然有文化,有知识,但是我们无法很好的适应社会的需要和当今激烈的竞争,那就根本无法谈及为社会做贡献、无法达到社会以及老师家人对我们的期望。

三、对党和国家的政策了解欠缺。

对党和共青团没有浓厚的兴趣,就很难了解党和国家的政策,不能很好的响应国家的号召,需要学校和社会共同努力,让当代大学生切身的参加和体验政治活动,了解党和国家的政策。

如何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改变这些现状呢?

首先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老师是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他不仅要传道、授业、解惑还要以自己高尚的人格感化学生。作为成人教育学院这一特殊的学院,招收的学生有他的特殊性。所以对教师队伍的要求就更严格,作为教师自己都忽视首先修养,又怎样加强学生的道德修养呢?现在许多教师只管书本的教学任务,忽视思想道德教育,台上教师上课时而有些学生却在下面讲话、看小说、零食等不文明行为是对教师的劳动成果不尊重的行为,应该受到严厉的谴责。但学生毕竟是受教育者,如果教师不说或懒得说,这是对教育的不负责任。教师不但承担着教学任务的职责,而且也承担着育人的义务,如果学生养成了这些坏习惯,走上工作岗位上如何能肩负四化建设的重任呢?

但是,作为我们学生更应当从自身来考虑和解决问题。

作为21世纪的大学生,我们应当明白我们肩负的重担,应当明确我们的任务。我们象牙塔里的莘莘学子,走向社会就是我们伟大祖国的未来建设者。大学阶段是我们这些大学生价值观、人生观形成的重要阶段,我们大学生教育者承担着不可推卸的重要责任。由于我国经济落后,教育投资相对于发达国家如杯水车薪,教育体制毕竟还是以应试教育为主,进入大学教育的学生毕竟是经过激烈竞争的优胜者,在中学阶段的教育是以题海战略为主,父母、老师一般都认为学生成绩好就是好学生,而其他方面的缺点都被良好的成绩所掩盖,这叫“以优遮百丑”,这样学生进入大学以后就要好好享受一翻,没有负担放纵自己,长此以往就很危险,可见思想道德教育对大学教育是多么重要啊。所以我们的大学教育应当注重专业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我们大学生自身反省,自我认识。

我们应当努力学习的同时也要积极的关注社会,关注我们身边的事。在许多的社会实践中,我们应该更多的去掌握一些在社会竞争中生存的技巧和方法。

我们大学生应当多多树立模范形象,提高道德修养的学习氛围,从过去全社会学雷锋,学习孔繁森等给人们的思想,来改善我们今天的大学思想教育。特别是我国最近发生的“非典”灾难,对我国经济的发展带来很大的影响,在这非常时期涌现出来的白衣天使的先进事迹,很值得我们当代大学生去学习。她们的道德品质是那么高尚,我们应当向她们学习,实际上“非典”时期,她们在无私奉献的同时,也相当于给我们的当代大学上一堂活生生的思想道德教育课。

在党和国家的要求下,我们应当更好的响应国家的要求,应该更多的参加社会公益劳动,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在不断增强我们适应社会的能力的同时,我们也应该给社会奉献我们微薄之力,为祖国的建设努力拼搏。

品质调查报告范文第4篇

一、基本评价

调查组认为:自新修订的《产品质量法》年9月1日颁布实施以来,县人民政府对贯彻执行《产品质量法》高度重视,县质监局等相关部门认真履行职责,强力推进产品质量监督工作,全县产品质量监督工作取得了明显效果,为推进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保障人民群众健康安全发挥了积极作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多措并举,学习宣传《产品质量法》成效明显。县质监局、工商局、经济商务局、农业局、药监局等部门在认真组织干部职工特别是执法人员率先学习《产品质量法》的基础上,利用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质量月、法制宣传日等有利时机,广泛采用印发资料手册、张贴宣传标语、咨询服务、宣传车、新闻媒体宣传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产品质量法》及相关知识,并举办培训班对企业生产、产品经营管理人员、质量检验检测人员开展法律知识集中培训,“质量是企业的生命”的理念在全县各生产企业得到广泛认同,人民群众产品质量意识不断增强,为贯彻实施《产品质量法》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二)认真组织,推进质量兴县活动成效明显。一是围绕提高全县产品质量监督工作水平,县政府组织开展了质量兴县活动,成立了质量兴县工作领导小组,结合实际出台了一系列文件,制定了精品名牌创建奖励办法,与乡镇签订了产品质量工作目标责任制,并加强了检查、考核和兑现,强化了各级各部门产品质量管理工作责任。二是坚持以争创精品名牌活动为载体,积极引导企业申报、创建精品名牌产品,继东圣牌磷酸一铵被评为国家免检产品、中国驰名商标和全省名牌产品后,全县又有四类产品被授予省名牌产品,三类农产品被授予绿色产品,四类农产品被授予无公害食品,提升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知名度,促进了企业提质增效,有效地推动了工业立县战略实施。三是制定了全县产品质量发展规划,并引导和督促企业建立健全了产品质量管理制度,投入人力、财力和精力强化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和管理,东圣、花林水泥、楚园春、森源等企业严格加强质量控制和管理,加大技改投入力度,不惜重金引进高素质质量检验检测人员,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工作人员培训,并加大产品检测设施设备建设力度,实行原材料送检、产品自检、委托检验、接受抽检等多重检验把关,质量管理的基础工作得到不断的加强和夯实,实现了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成本下降、生产效益提升的“多赢”。四是质监、工商、农业、药监等部门在乡镇、村分别设立了质量维权站、协管员、信息员等机构和队伍,建立健全了产品质量监督网络,对产品质量实行了全方位的监控和管理,形成了主管部门负责、专业部门主导、社会参与的产品质量监督工作格局,为强化产品质量监管提供了有力保障。

(三)突出重点,依法实施产品质量监督效果明显。一是县质监局等部门突出依法履职重点,严格按照《产品质量法》的规定,认真履行工作职责,加强企业产品质量检验检测工作的服务和指导,寓服务于监督之中,工作到位、方法得当,结合各自行业实际和职能定期、不定期地开展产品质量监管活动,真正做到了监督与服务相结合、履职与促进发展相结合、保护人民群众身心健康与维护企业合法利益相结合,推动了经济社会发展和和谐社会建设。二是突出合法生产经营重点,各部门加强了全县各生产加工企业的调查,分门别类建立了基础台账,执法管理人员实行分片区域监管,加强产品质量源头管理和服务,为提高产品质量、维护群众利益发挥了积极作用。三是突出人民群众关注热点,各部门相互联动、联合执法,开展白酒、农资、食品、药品、饮品等执法专项行动,严厉查处假冒伪劣产品和产品质量违法行为,仅质量技术监督局就立案查处各类案件200余起,查获假冒伪劣产品货值300多万元,规范了产品经营市场秩序,维护了消费者及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四是突出企业产品质量重点,积极引导企业开展质量认证,加强企业产品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先后有五家企业产品通过ISO9000质量认证,25家企业建立了完备的质量档案,2家企业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组织生产。同时,质监部门依法开展产品质量抽检,及时指导企业改进工作,提高产品质量,2007年以来,国家、省、市抽查我县重点产品504批次,合格率达94%,比十五时期上升了20个百分点,县级质监部门对一般产品定期监督检查348批次,合格率由2007年的79.6%上升到年的88.7%,产品质量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我县产品质量管理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与走在前列的战略目标要求相比,与人民群众的愿望要求相比,仍然还存在问题,需要以贯彻执行《产品质量法》为抓手,予以研究和解决。主要是全社会关心、参与质量管理工作的氛围还未形成;小型加工企业和部分市场的产品质量安全管理还存在死角和漏洞;精品名牌申报、创建和保护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大;部分企业产品质量检验检测设施、检测手段有待进一步改进完善,企业内部质检队伍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个别加工企业产品质量还存在不稳定性等。

二、几点建议

认真贯彻实施《产品质量法》,事关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健康安全的大局,既是一项经济工作,也是一项政治任务。因此,全县产品质量监管工作要紧紧围绕走在全省山区县市前列的战略目标,不断加大《产品质量法》贯彻落实力度,深化质量兴县活动,促进企业健康快速发展,巩固良好的市场经营秩序,保障人民群众身心健康,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特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进一步强化《产品质量法》宣传教育。要突出企业管理人员、质量检验检测人员、产品经营人员等重点,采取行之有效的办法和措施,大力宣传《产品质量法》的规定和要求,大力宣传加强质量安全管理的先进典型,认真剖析相关反面典型案例,进一步增强生产企业、经营业主、消费群体的法制观念,使全社会真正树立产品质量和依法生产经营意识。

(二)切实加强产品质量监管队伍建设。各相关部门要加强产品质量管理执法人员的教育和培训,不断提高法律、业务素质和服务能力,增强服务和监督并重的意识,并大力加强全县产品质量协管员、信息员培训和考核,强化工作责任,调动工作积极性,有效发挥产品质量监督的主力军作用。要引导企业牢固树立“产品质量是企业生命”的理念,积极引进高素质的质量检验检测专业人员,并加强全员业务技能培训、制度管理和考核奖惩,增强工作责任,切实强化产品源头管理。

(三)进一步夯实质量管理工作基础。要根据“十二·五”产品质量发展规划要求,以改进监管手段、明确相关部门职责和任务为重点,细化工作规划,指导全县产品质量监督工作;要积极创造条件,增加投入,逐步解决相关部门产品质量检验检测设施不足的问题,为提高质量检测水平打下基础。要按照《食品安全法》和《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的规定,认真研究保障依法开展抽检、购买抽检样品、加强质量监管的工作经费问题。各相关部门要建立产品特别是农产品抽检成果运用办法,在按照一定程序审批后进行公开,督促生产、加工企业依法生产经营,指导群众安全消费。要指导企业改进改善质量检验检测设备和设施,提高产品质量检验检测科技含量,严格相关管理制度和程序,改进生产工艺,稳定产品质量。

(四)坚持以精品名牌创建活动为载体,推进质量兴县活动。积极引导企业开展科研开发、技术创新活动,支持和鼓励企业开展质量体系认证,并根据需要完善企业内部标准,加大产品生产标准的执行力,严格按标准组织生产,提高产品质量标准。要进一步明确精品名牌创建年度目标,加大服务力度,引导企业按照创建标准增加研发投入、改进设施和工艺,确保创建目标实现。要积极研究探索在全县开展质量管理工作先进单位考核评比活动,并纳入推进工业立县战略的重要内容,进一步激发企业和经营业主强化质量监督工作的积极性。

品质调查报告范文第5篇

一、全面提升政治修养,塑造锐意进取的品质。县纪委始终把加强纪检监察干部的思想建设作为队伍建设的关键环节,不断强化干部的政治理论学习,树正心态,提升士气,增强纪检监察干部的干事活力。一是始终坚持每周一学。县纪委机关连续多年来坚持利用每周的周一上午进行学习,从最初的学思想政治理论、学办案条例条规,发展到现在每名干部就自己有兴趣、有探讨的课题轮流讲课,学习形式有了明显的转变,学习效果有了明显的提高。县纪委还加大了对学习的投入,近年来先后投资4万余元购买业务书籍光盘,挤出一间办公室用于建设专门的廉政图书室;投资2万余元购买了投影机、音响等学习设备;投资1万余元在机关置放了多幅廉政公益广告、廉政书画;投资10余万元用于对干部的学习培训,从而在机关中营造了浓厚的学习氛围。二是加强对纪检监察干部流动的管理。加大干部队伍的流动速度,近年来,先后向全县党政重要岗位输送了10余名优秀纪检监察干部,机关中层干部实行竞争上岗,创造“有为就有位”的用人环境。同时严格把好干部队伍的入口关,全县各单位纪检监察干部的选拔任用全部必须经过县纪委考察同意,坚持把政治素质高、学习能力强、工作肯干、作风过硬的优秀同志选拔进入纪检监察队伍,使纪检监察队伍的整体素质始终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三是制定了灵活有效的激励机制。县纪委把机关干部分成三个大组,各由一名副书记分管,办案、执法监察、宣传报道、调查研究等业务工作细化分解到各办案组,年终根据工作完成情况打分评比,对工作优秀的予以鼓励和嘉奖,对工作落后的予以批评和鞭策,从而促使大家相互学习、相互竞争,机关呈现出一派你追我赶、热火朝天的干事面貌。

二是坚持以查办案件为中心,塑造正气凛然的品质。办案是纪检监察工作的中心环节,也是纪检监察机关履行监督职责、开展反腐斗争的重要途径。县纪委把提高办案能力作为纪检监察干部最主要的业务能力来抓,用高素质干部办案,在办案中培养高素质干部。一是提供优越的办案环境。理顺办案机制,县纪委及其领导班子对全县的办案工作予以最大程度的支持,对办案中的用车、出差、工作餐等物质条件予以充分满足,对办案中遇到的外来阻力和干涉力量由县纪委书记出面协调,使办案人员始终处在一个宽松、能作为的办案环境下。在办公条件上,县纪委在干部人手紧缺的情况下,优先为办案科室配齐配强干部;在机关专门空出两间办公室,分别用于接待和办案谈话;为办案室配备了人手一台电脑,以及打印机、空调等办公设备,有力地促进了办案工作的开展。二是不断提高干部办案水平。县纪委建立了办案人才库,对全县纪检监察干部中在案件查处方面有一技之长的干部进行了摸底登记,由县纪委统一调配使用。每年举办一次以上案件查处工作培训班,如今年3月请到原省纪委常委、监察厅副厅长范劲松给全县纪检监察干部传授了办案经验。同时,在实战中发掘和锻炼办案人才,今年来,县纪委选派了2名干部参与市纪委办案,学习了市纪委先进的案件调查方式、证据的完善固定、纪检监察机关与各执法执政机关的协调配合等内容,为全县案件查处工作带来了新鲜的视野。县纪委还从各乡镇、县直单位的纪检监察干部中抽取5名干部进行跟班学习,由机关办案老手带领他们办案,不断培养办案人员的新生力量。三是主动拓宽案源,积极查办大案要案。近年来先后开设了007邮箱举报、手机短信举报、网络举报等多种举报方式,以多种渠道满足群众的举报诉求。善于从群众的反映中梳理排查案件线索,提高成案率。今年以来,县纪委在县委的支持下,集中优势力量,先后立案查处了2名局长、1名乡镇党委书记、1名乡镇长等重量级的正科级领导干部,有力地推动了全县反腐败斗争的深入开展,在全县干部群众中赢得了广泛的赞誉。

三是积极探索反腐倡廉规律,塑造敢于创新的品质。创新是我们党开展反腐倡廉建设的生命所在。近年来,县纪委紧贴反腐倡廉建设的形势发展,不断摸索探寻反腐倡廉的规律和特点,加大创新力度,提升惩防体系建设水平。一是用创新的手段夯实反腐倡廉基础。不断加强教育的实效,充分调配人力资源、历史文化资源、教育设施资源,创建了以廉政网、廉政文化长廊、《清流》刊物、《清荷摇曳》读本为主要载体的反腐倡廉宣传阵地,积极开展读书思廉、党课讲廉、歌曲颂廉、案例警廉、任前考廉、典型促廉等活动,打牢党员干部拒腐防变的思想基石。大力开展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建立了县、乡、村、组四级监督网络,健全了村务公开、村民民主议事决策、村财乡等制度,建设了乡镇招投标中心、集中办事大厅、群众诉求中心等设施,规范了对乡、村两级人、事、财权的监督。二是用创新的思路谋划惩防体系建设。在大力惩治腐败的同时,把工作重点放在了源头治理方面,积极开展调查研究,对容易出现腐败问题的财务管理方式、公务用车、通讯费、中介机构管理、效能建设等内容广泛征求社会意见,出台了相应的规定。全面推广国库集中收付制、“一把手”不分管财务制、“三重一大”集体诀议制等源头防腐措施,细化了对工程招投标、项目建设等管理要求,从根本上铲除腐败滋生的土壤环境。三是用创新的眼光破解难题。由县纪委、县监察局大力推动,财政局、发改委、建设局、国土局、林业局、信用联社等相关部门全力配合,共投资200多万元,将行政服务中心、招投标交易中心、国库集中收付核算中心、房地产税费一体化征管中心和林业产权交易中心五个中心合为一体,与政务公开长廊结合,打造起“阳光政务超市”,实行集中服务、集中审批、集中监管和电子监察,实现了机关办事的更加公开透明、更加优质高效,也有效地防范了审批中容易出现的腐败问题。

四是树立良好的作风,塑造严格自律的品质。打铁先得自身硬,良好的作风是纪检监察干部执纪执法的前提要求和基本保证。县纪委不断强化纪检监察干部的作风建设,带头做清正廉洁的表率,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一是严格对纪检监察干部的纪律要求。每个纪检监察干部进入纪检监察队伍时,都由县纪委书记或副书记对其进行谈话,指出纪检监察队伍的特殊性,明确对其的纪律要求。县纪委在制定机关管理制度之外,还特别制定了保密纪律、办案纪律、计算机使用管理纪律等,强化管理。县纪委为机关电话全部制作了廉政彩铃,把省“十个严禁”制作成干部的身份牌,摆在干部的办公桌上,时刻提醒干部。此外,县纪委还严肃办案程序,要求每名纪检监察干部参与执法考试,在执法办案时依法出示执法证,凭证执法。二是营造公开透明的机关风气。县纪委的各项工作,除有特殊保密要求的外,都及时在机关干部间进行通气、公开。制定了常委会议事规则,重大事项一律由纪委常委会研究决定,干部的提名一律经过全体干部投票征求意见。机关每年召开一次以上专题民主生活会,大家相互指出缺点,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每年向全县各单位和社会群众发出征求意见函,如今年就发送征求意见函1000余份,收集意见和建议26条,已整改落实24条。三是积极引进对纪检监察机关和干部的监督。县纪委专门在社会上聘请了5名特邀监察员,请他们对纪检监察机关、干部的言行和作风进行监督。每年邀请审计局对纪检机关进行审计监督;今年5月,县纪委还将因历史问题而一直由机关自行管理的财务移交至县会计中心管理,主动接受财政监督。对不适合纪检监察岗位的干部,县纪委坚决予以调离队伍,对违纪违法的纪检监察干部,县纪委毫不手软,严肃处理。去年县纪委对一名县直纪检监察干部生活作风问题进行了从重从快从严查处,给予其撤销党内职务处分,将其清除出纪检监察队伍。

五是坚决维护群众利益,塑造亲近群众的品质。县纪检监察机关和干部始终把群众的意见和要求作为纪检监察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衡量工作成效的根本标准,进一步密切与群众的联系,树立起纪检监察干部可亲、可信、可敬的形象。一是积极配合有关部门解决各类民生问题。深入开展纠风工作,狠刹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对涉及民生的城市低保、农村医疗保险、经济适用房、廉租房等政策执行过程全程监督,对农村退耕还林、良种补贴发放、农村水利资金项目等每年进行一次专项执法监察,确保群众利益不受损害。今年来,针对“看病贵”问题,县纪委对全县卫生系统进行了一次时间长达五个月的大规模专项执法监察,对所有的公办医院收费情况全部进行了一次梳理,纠正了各医院普遍存在的药价虚高等问题,深受群众欢迎。二是努力为群众致富出谋划策。以省纪委尚勇书记挂点县东陂镇江背村为带动,深入开展了“纪检监察干部下农村,群众贴心人送清风”活动,全县纪检监察干部每人挂点一个村,与农民交朋友、同劳动,千方百计带领群众致富。县纪委帮助挂点的棠阴镇大岚村大力发展水稻制种、太空白莲等产业;东陂镇纪委帮助挂点的管坊村大力发展食用菌等产业;圳口乡纪委帮助各村大力发展烟叶、柑桔等产业,均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带动了一大批群众致富。三是不断发扬干部与群众的鱼水情。县纪委设立“廉政助学基金”,在纪检监察干部中开展“廉政助学一日捐”活动,首批捐款活动募得资金10320元,全部用于对棠阴镇部分品学兼优但家境困难的学生进行资助。县纪委还成立了由12名青年干部组成的“应急小分队”,在防范地质灾害、森林火灾、抗洪抢险等工作中,县纪委的应急小分队一直冲锋在前,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如今年3月二都镇、乡发生森林火灾时,县纪委应急小分队参与救火,通宵达旦在山上与火魔作斗争,赢得了社会赞誉。县纪检监察干部还在农忙时自带饭菜帮助劳动力紧缺的农户插秧、收割,与农民朋友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此外,纪检干部多次参与植树、铲雪、扫地等公益活动,仅义务献血就达15人次,塑造了亲民爱民为民惠民的良好形象。

品质调查报告范文第6篇

一、基本评价

调查组认为:自新修订的《产品质量法》2000年9月1日颁布实施以来,县人民政府对贯彻执行《产品质量法》高度重视,县质监局等相关部门认真履行职责,强力推进产品质量监督工作,全县产品质量监督工作取得了明显效果,为推进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保障人民群众健康安全发挥了积极作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多措并举,学习宣传《产品质量法》成效明显。县质监局、工商局、经济商务局、农业局、药监局等部门在认真组织干部职工特别是执法人员率先学习《产品质量法》的基础上,利用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质量月、法制宣传日等有利时机,广泛采用印发资料手册、张贴宣传标语、咨询服务、宣传车、新闻媒体宣传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产品质量法》及相关知识,并举办培训班对企业生产、产品经营管理人员、质量检验检测人员开展法律知识集中培训,“质量是企业的生命”的理念在全县各生产企业得到广泛认同,人民群众产品质量意识不断增强,为贯彻实施《产品质量法》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二)认真组织,推进质量兴县活动成效明显。一是围绕提高全县产品质量监督工作水平,县政府组织开展了质量兴县活动,成立了质量兴县工作领导小组,结合实际出台了一系列文件,制定了精品名牌创建奖励办法,与乡镇签订了产品质量工作目标责任制,并加强了检查、考核和兑现,强化了各级各部门产品质量管理工作责任。二是坚持以争创精品名牌活动为载体,积极引导企业申报、创建精品名牌产品,继东圣牌磷酸一铵被评为国家免检产品、中国驰名商标和全省名牌产品后,全县又有四类产品被授予省名牌产品,三类农产品被授予绿色产品,四类农产品被授予无公害食品,提升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知名度,促进了企业提质增效,有效地推动了工业立县战略实施。三是制定了全县产品质量发展规划,并引导和督促企业建立健全了产品质量管理制度,投入人力、财力和精力强化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和管理,东圣、花林水泥、楚园春、森源等企业严格加强质量控制和管理,加大技改投入力度,不惜重金引进高素质质量检验检测人员,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工作人员培训,并加大产品检测设施设备建设力度,实行原材料送检、产品自检、委托检验、接受抽检等多重检验把关,质量管理的基础工作得到不断的加强和夯实,实现了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成本下降、生产效益提升的“多赢”。四是质监、工商、农业、药监等部门在乡镇、村分别设立了质量维权站、协管员、信息员等机构和队伍,建立健全了产品质量监督网络,对产品质量实行了全方位的监控和管理,形成了主管部门负责、专业部门主导、社会参与的产品质量监督工作格局,为强化产品质量监管提供了有力保障。

(三)突出重点,依法实施产品质量监督效果明显。一是县质监局等部门突出依法履职重点,严格按照《产品质量法》的规定,认真履行工作职责,加强企业产品质量检验检测工作的服务和指导,寓服务于监督之中,工作到位、方法得当,结合各自行业实际和职能定期、不定期地开展产品质量监管活动,真正做到了监督与服务相结合、履职与促进发展相结合、保护人民群众身心健康与维护企业合法利益相结合,推动了经济社会发展和和谐社会建设。二是突出合法生产经营重点,各部门加强了全县各生产加工企业的调查,分门别类建立了基础台账,执法管理人员实行分片区域监管,加强产品质量源头管理和服务,为提高产品质量、维护群众利益发挥了积极作用。三是突出人民群众关注热点,各部门相互联动、联合执法,开展白酒、农资、食品、药品、饮品等执法专项行动,严厉查处假冒伪劣产品和产品质量违法行为,仅质量技术监督局就立案查处各类案件200余起,查获假冒伪劣产品货值300多万元,规范了产品经营市场秩序,维护了消费者及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四是突出企业产品质量重点,积极引导企业开展质量认证,加强企业产品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先后有五家企业产品通过ISO9000质量认证,25家企业建立了完备的质量档案,2家企业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组织生产。同时,质监部门依法开展产品质量抽检,及时指导企业改进工作,提高产品质量,2007年以来,国家、省、市抽查我县重点产品504批次,合格率达94%,比十五时期上升了20个百分点,县级质监部门对一般产品定期监督检查348批次,合格率由2007年的79.6%上升到2009年的88.7%,产品质量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我县产品质量管理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与走在前列的战略目标要求相比,与人民群众的愿望要求相比,仍然还存在问题,需要以贯彻执行《产品质量法》为抓手,予以研究和解决。主要是全社会关心、参与质量管理工作的氛围还未形成;小型加工企业和部分市场的产品质量安全管理还存在死角和漏洞;精品名牌申报、创建和保护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大;部分企业产品质量检验检测设施、检测手段有待进一步改进完善,企业内部质检队伍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个别加工企业产品质量还存在不稳定性等。

二、几点建议

认真贯彻实施《产品质量法》,事关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健康安全的大局,既是一项经济工作,也是一项政治任务。因此,全县产品质量监管工作要紧紧围绕走在全省山区县市前列的战略目标,不断加大《产品质量法》贯彻落实力度,深化质量兴县活动,促进企业健康快速发展,巩固良好的市场经营秩序,保障人民群众身心健康,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特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进一步强化《产品质量法》宣传教育。要突出企业管理人员、质量检验检测人员、产品经营人员等重点,采取行之有效的办法和措施,大力宣传《产品质量法》的规定和要求,大力宣传加强质量安全管理的先进典型,认真剖析相关反面典型案例,进一步增强生产企业、经营业主、消费群体的法制观念,使全社会真正树立产品质量和依法生产经营意识。

(二)切实加强产品质量监管队伍建设。各相关部门要加强产品质量管理执法人员的教育和培训,不断提高法律、业务素质和服务能力,增强服务和监督并重的意识,并大力加强全县产品质量协管员、信息员培训和考核,强化工作责任,调动工作积极性,有效发挥产品质量监督的主力军作用。要引导企业牢固树立“产品质量是企业生命”的理念,积极引进高素质的质量检验检测专业人员,并加强全员业务技能培训、制度管理和考核奖惩,增强工作责任,切实强化产品源头管理。

(三)进一步夯实质量管理工作基础。要根据“十一·五”产品质量发展规划要求,以改进监管手段、明确相关部门职责和任务为重点,细化工作规划,指导全县产品质量监督工作;要积极创造条件,增加投入,逐步解决相关部门产品质量检验检测设施不足的问题,为提高质量检测水平打下基础。要按照《食品安全法》和《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的规定,认真研究保障依法开展抽检、购买抽检样品、加强质量监管的工作经费问题。各相关部门要建立产品特别是农产品抽检成果运用办法,在按照一定程序审批后进行公开,督促生产、加工企业依法生产经营,指导群众安全消费。要指导企业改进改善质量检验检测设备和设施,提高产品质量检验检测科技含量,严格相关管理制度和程序,改进生产工艺,稳定产品质量。

(四)坚持以精品名牌创建活动为载体,推进质量兴县活动。积极引导企业开展科研开发、技术创新活动,支持和鼓励企业开展质量体系认证,并根据需要完善企业内部标准,加大产品生产标准的执行力,严格按标准组织生产,提高产品质量标准。要进一步明确精品名牌创建年度目标,加大服务力度,引导企业按照创建标准增加研发投入、改进设施和工艺,确保创建目标实现。要积极研究探索在全县开展质量管理工作先进单位考核评比活动,并纳入推进工业立县战略的重要内容,进一步激发企业和经营业主强化质量监督工作的积极性。

品质调查报告范文第7篇

近年来,一些企业和个人采取种种不正当手段侵犯知识产权,制售各种假冒伪劣商品坑骗、损害消费者的利益,继“毒奶粉”之后,各地惊现“毒韭菜”、“毒粉丝”、“毒泡菜”、“苏丹红一号”等,由来已久的质量问题,成为现代人“寝食难安”的隐形杀手,直接危及了我国经济秩序的良好运行。针对当前流通领域商品质量存在的这些问题,为准确了解和掌握我市流通领域商品质量的现状,寻求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法和途径,进一步促进消费健康有序运行,我局于今年4月及时组织全市工商系统对目前辖区内流通领域商品质量存在的问题和消费领域的现状进行了调查,通过走访消费者、经营管理者,召开消费者、经营管理者座谈会等形式,我们发现我市流通领域商品质量特别是农村食品质量还存在许多问题,监管中还存在许多薄弱环节,应当引起我们高度重视,并及时研究行之有效的措施,对流通领域商品质量加强监督和管理,让广大消费者用得放心,吃得开心。

一、基本情况

(一)我市辖地有消费人口380万,各种企业9928户,个体工商户58568户,其中经营商品的企业3809户,个体工商户25467户。市场上流通的商品品种数万余种,仅2004年,消费品零售额就达76.78亿元,流通领域商品质量监管面广、量大、任务烦琐。

(二)根据国务院对工商等职能部门对商品质量监管职责划分,工商行政管理、质量技术监督管理、药监、卫生等相应承担了商品及服务质量的监管,而流通领域商品质量的监管国务院从2001年8月划归工商行政管理局管辖。三年来,我局在加强流通领域商品质量监管、保护生产者、消费者合法权益、严厉打击制假、售假行为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得到了党委、政府和全社会的充分肯定。

一是思想统一,认识到位。全市各区(县)工商局、分局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工作方针和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从讲政治的高度加强领导、完善机制、履行职能,积极推进监管职能到位,加强了流通领域商品质量监管工作,确保了人民群众的消费安全。

二是健全机构,责任落实。为适应监管工作需要,绝大部分区(县)局、分局成立了消保工作机构,配备了专门工作人员,为推动流通领域商品质量监管奠定了必要的组织基础。与此同时,建立和完善了目标责任制,层层签订了目标管理责任书,做到了横到边、纵到底,使目标责任落到实处。

三是认真组织开展了各种专项执法行动。2004年5月以来,我市各级工商部门在当地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开展了大规模的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在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中,检查经营户55932户(次),取缔无照经营户204户,查处制售假冒伪劣食品案件341件,罚没金额48.65万元,并查获了一大批劣质大米、注水肉和过期变质食品。

四是加强了对商品质量监测抽查及后处理工作。2004年12月至今,我市各区(县)工商局、分局重点对农用生产资料中的复合肥料、磷肥以及与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食醋、豆制品、干杂、腌腊制品、散装白酒、面粉、食用油等进行了监测抽查,共抽查342个批次。同时加大了抽查后处理工作力度,立案调查156件,处罚款19万余元。

五是探索和创新了监管模式。一是在落实省局“四制两查”的基础上,结合我市实际,积极推行了“五制两查一承诺一指导”的监管模式,即《商品市场准入制度》、《商品质量查验登记制度》、《重要商品入市备案制度》、《不合格商品退市制度》、《索证、索票制度》;商品质量日常监管检查、商品质量监督抽查;引导经营户向社会公开承诺商品质量和服务质量;加强行政指导,帮助企业树立规范、诚信、守法的经营理念。在行政许可法实施后,又及时调整了工作思路,将以监督管理为主的模式逐步转变为企业自律为主的模式。目前,全市工商机关已指导近90%的大中型商场、超市、市场业主建立了“五制”、“一承诺”制度,并上墙公示。二是建立了流动检测制度。市工商局在经费十分紧张的情况下,投资30余万元购买了配备专业农药残留测定仪、亚硝酸盐快速测定仪等快速检测设备的检测车辆,深入城乡,对集贸市场、商场、超市的食品进行监测,并根据监测结果组织商品质量监测抽查。同时制定了《商品质量检测暂行规定》和商品质量抽样工作单。三是积极探索了新的监管模式。市工商局制定了生猪屠宰销售管理办法,在全市实行猪肉“厂场”、“场店”挂勾制度;安居区工商局印发了《食品市场规范管理方案》;大英县工商局在企业和个体户中认真开展“诚信服务、诚信经营”活动;射洪县工商局帮助指导农资经营企业建立“二帐二票一卡”制度,并与农资经营户签订“诚信经营承诺书”。

六是以加强12315信息化平台建设为重点,充分发挥了网络的快速联动功能。积极开展了消保维权“六进”活动,实现了12315进市场、进商厦、进学校、进社区、进村镇、进风景区,在商场、宾馆、社区、乡镇、学校、旅游景点等设立了12315消费者申诉举报联络点405个,使申诉举报维权点覆盖全市城乡。大英县工商局12315青少年维权岗受到了共青团四川省委等部门的表彰。

二、我市流通领域商品质量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流通领域商品质量本身存在的问题

尽管工商部门对流通领域商品质量监管做了大量工作,但调查中依然发现:我市一些经营者伪造或滥用标识欺骗和误导消费者;出售过期或变质商品;一些商品批发市场缺乏有效的安全检测手段和质量控制措施,成为假冒伪劣的集散地;农村市场商品质量问题还比较突出;消费者自身的消费水平低,维权意识淡薄。

1、食品类

(1)小作坊生产的、保质期较短的食品质量堪忧。由于小作坊投资少,生产制作工艺简单,卫生条件较差,生产出的食品质量无法保证。

(2)城乡结合部小副食经营店大多处于监管盲区,且部分店主对一些国家新颁标准不了解,继续销售过期变质及国家已明令禁止销售的食品现象较为普遍。

(3)厂家打行业标准的球。如国家经贸委在2003年3月17日发出了废止《半汁葡萄酒》(QB/T1980-1994)行业标准的公告,要求半汁葡萄酒产品在市场上的流通时间截止到2004年6月30日,可一些厂家却在半汁葡萄酒的名称中添加“露”字样,将其名称更名为半汁葡萄露酒,这些半汁葡萄露酒目前仍在市场上流通。

(4)按《食品标识标注规定》第5条第2款规定:“产品或者产品销售包装的最大表面的面积小于10C㎡的,在产品或者产品销售包装上可以仅标注产品名称、生产者名称”,但仍有一部分小袋包装(10C㎡以上)食品没有标注生产日期,只标明生产日期见外包装或只标注保质期。

(5)一些饮料、果冻、油炸食品虽然标明了生产日期,从直观看其色彩鲜艳、包装诱人,但其内在的食品卫生安全令人担忧。

(6)食品的外包装存在缺陷。如小果冻因包装较小,“幼儿老人请勿大口吞食,以防噎喉”等警示语无法以较大的字样醒目的印在包装上,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2、化妆品、首饰、服装、鞋类

(1)化妆品成份标注不全不明现象严重,消费者无法详细了解所买化妆品的准确成份,因而难以买到适合自己肤质的化妆品。

(2)一些美容、美发店自行配制一些美容、美发膏,因其配方成分并未得到科学的验证,加之消费者存在个体差异,致使个别消费者脱发、毁容。

(3)一些化妆品商店、化妆品专柜受利益的驱使,暗中销售假冒的品牌化妆品。

(4)首饰广告宣传严重误导消费者。如商家利用钯金、铂金外观色泽相似的特点,把钯金(Pd)首饰说成是铂金(Pt)首饰,按铂金价格进行销售,足铂的价格是298/g,足钯的价格是168/g,用钯金首饰冒充铂金首饰进行销售,商家的利润空间巨大,而大部份消费者在这方面的分辨能力很低,容易上当受骗。

(5)标识误导现象严重。如某些纯棉、羊毛服装标明纯棉、羊毛含量100%,但其中却含有其它成分。

(6)服装面料存在问题较多。如PU革面料制作工艺方面可能存在缺陷,制成的服装易起泡、脱层、掉色,一些天麻、粘纤类面料即使按说明进行洗涤也易变形缩水,部份羽绒服由于面料密度不够,易冒羽绒、起球。

(7)鞋类中皮鞋不透气、脱胶、掉线、泛硝现象严重。

3、通讯器材及家用电器类

(1)厨卫用品质量问题较多。如热水器不仅存在有质量问题,还涉及到房屋是否设计烟道,安装过程是否规范等问题,燃气灶点火开关易坏,易漏气,而且厨卫产品品种繁多,价格差异很大,价低的几十元,价高的上千元。

(2)部分返销机被商家当正品机销售。按规定,通讯器材及家用电器在三包期内退厂处理的,经厂处理后再降价销售,但在标识上用英文的A或B、中文的残或次来表明是返销机,可很多厂家的标识却很模糊不清,即使标识清晰,一般的消费者也不明白A或B代表的是什么意思。另外,一些以旧换新回收的返销机未回到原厂家销毁,而是流入一些不法商家,组装后流向农村。

(3)厂家一是钻3C认证的空子,明明只认证了一个型号,但却生产一系列产品。按规定,每个型号、每个价格的产品都需进行3C认证。二是未经3C认证,却乱打认证标志。

(4)不知名字、不晓品牌的洗衣机、燃气灶等家电充斥规模较小的卖场,并在市民居住区摆地摊进行销售,这些产品大部分来自江浙一带的手工作坊,存在严重安全隐患。

(5)摄影、摄像器材类水货较多,一类逃避关税的水货质量不错,但其售后服务没保证,另一类仿冒水货质量较差,返修率很高。

总的来看,流通领域商品的知识产权被侵害;厂家乱打免检、认证标志;商品质量问题突出;傍名牌、假冒名牌等现象在不同类别的商品中均存在。

(二)监督管理上存在的问题

流通领域商品质量监管是一项庞大的社会工程,存在着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现象。

1、品种繁杂,点多面宽

流通领域的商品品种成千上万,涉及到的领域众多,经营者遍布城市、乡村。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不仅担负着监管流通领域商品质量职责,同时还担负着整顿规范市场经济秩序、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等重要职能。独立监管力量单薄,人员数量少,平均每人应对消费人口近万人,要监管好流通领域遍布城乡、成千上万个商品的质量,有力不从心之感,目前只能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哪种商品的质量出了问题,就重点检查、监管哪种商品,缺乏全面性和预见性。

2、监管范围过窄

对流通领域商品质量监管大部分集中对过期失效商品和外包装的标识检查,对商品内在质量的监管软弱,商品质量监测往往只集中在少数重要种类商品上。

3、监管长效机制尚未完全形成。监管方式相对孤立,未能与日常的市场巡查﹑定期不定期的商品质量监测有机的结合。商品质量监管,热衷于运动式、战役式的集中检查整顿。

4、执法手段滞后,执法不能到位

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是行政执法机关,具有行政执法权力。但在实际操作和运行中,缺乏强制措施,无搜查权、留置权。在监管流通领域商品质量时,缺乏强制抽样送检手段。对个别不配合的当事人,往往只有借助于公安机关,才能使问题得到解决,无法体现行政执法的权威和力量,降低了办事效率,而且这种现象负面影响极大,已经有一部分经营者在效仿。

5、“五制两查一指导一承诺”制度没有完全落实到位

不少经营户对“关口”前移工作不理解,怕麻烦、怕泄露商业秘密,更有甚者,认为工商部门推行“五制两查一承诺一指导”制度是故意刁难、找茬。备案登记制度偏重于形式,对不履行责任和义务,不愿意对重要商品进行备案,且备案纯属敷衍的一些企业、个体经营户,工商部门无强制手段和措施对其督促。

6、监管成本过高,经费不足。

经费不足成为流通领域商品质量监管的瓶颈,严重制约了工作的进一步开展。商品质量好坏仅从眼观、手感等直观检测是不能完全得到正确结果的,同时,直观检测的结果也不能作为处理商品质量问题的依据。商品质量好坏只能由法定机关依照法定程序通过检验得出结果,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判断商品质量时,也是通过抽样送检得出结论的。目前,要检测出一个商品是否符合卫生标准或质量要求,往往需要数百元的检测费,工商部门办案经费紧缺有目共睹,要承担成千上万个商品的检测费,是不现实的。新的《流通领域商品质量监测办法》中第三章第十六条规定:监测所需检测用样品,按被监测人进货价格购买,这就直接导致监管成本的提高,给商品质量监管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7、部门配合不够,未形成监管合力

监管流通领域商品质量,仅靠工商部门一家是不够的,需要政府、执法部门、生产者、经营者、消费者、行业协会等紧密配合,通力协作。而在实际运行中部门之间配合不够;执法机关职能重叠,同一种商品几家执法部门重复抽检,经营者抵触情绪大;《行政许可法》实施以后,有的执法部门畏首畏尾,害怕承担风险和责任;个别执法人员受利益驱动,有利可图的案件争着办,无利可图的案件互相推。

(三)流通领域商品质量监管法律法规存在漏洞和空白

实行重要商品备案制、进销货台帐制、不合格商品退市制等制度是推进关口前移,做好流通领域商品质量监管工作的必然需要,是维护消费安全的重要手段,但由于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没有直接的法律依据,使监管部门对经营者违反商品质量监管制度的行为无法进行有效约束。现行的《产品质量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食品卫生法》对经济快速增长,食品工业高速发展的今天所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不能涵盖,同时处罚金额显得过低,对违法企业起不到威慑作用,一些不法商人根本不怕罚款,公然制假贩假。

三、造成这些问题存在的主要原因

(一)我国尚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特别是近二十年的发展,我国生产力有了很大提高,各项事业有了很大进步,然而总的说来,人口多、底子薄,地区发展不平衡,生产力不发达的状况没有根本改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不成熟,社会主义民主法制还不够健全。

(二)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和完善,新旧经济体制处于转轨时期,新的体制尚未完全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法律体系尚不完备,社会监督体系尚不健全,必然会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出现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流通领域商品质量监管也必然会遇到许多新问题。

(三)企业信用缺损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些商家不以等价交换,公平交易作为买卖的行为准则,为了尽可能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不惜铤而走险,以假充真,以次充优。

我们通过了解15个商品零售经营户,普遍反应随着商品经营者的增多,生意不好做,利润下降。零售业利润由原15%-20%,降至8%-10%,批发业约为3-5%的利润。因利润之争,引起了更激烈的市场竞争,经营者为了能争压市场份额而获得更大利润,于国家法律、消费者的权益而不顾,铤而走险,到不正规的厂家厂商处进质劣价低的商品。据我们对服装行业的调查以及对服装业等一些假冒品牌调查处理的案件中,真实地了解到:一是有的经营者进货时只图进价便宜,不验证商品质量、厂名、厂址、商标,甚至明知是假冒伪劣商品的情况下也照常进货销售。二是有的经营者移花接木,将他人的商标使用在其它类似商品上,销售假冒商品。三是经营者虚假宣传,误导消费者,例如:大英县九重天服装城,经营者范贤友在成都大成市场购进石狮市宝湖神州鳄服装厂生产的注册商标为“金联邦盾”商标的服饰,冒充“金盾”服饰销售,并大肆进行宣传为是“金盾”服饰,误导消费者,已被查获。

(四)消费者的维权成本过高,部分消费者自我保护意识不强,造成假冒伪劣商品得不到及时查处。

消费者与生产加工企业存在着信息不对称,普通消费者识假辩假能力有限,主要依靠企业提供的商品信息,来判断其产品质量的优劣,商品的真假。有的经营者不提供票据,造成维权举证艰难;商品检测鉴定费用昂贵,使得获取鉴定难。消费者买到假冒伪劣商品时,如果涉及需要进行质量鉴定时,一般都不愿再追究。受经济水平的限制,部份消费者只愿购买价格较低的食品,一些不法商家便购进价格低廉但却存在质量问题的食品以较低的价格进行销售,还美其名曰‘让消费者多一个选择’。特别是农村交通不便、人口较多、收入较低、监管薄弱,不法分子大量将假劣商品销往农村的集贸市场和小卖店。一些质量好价格高的商品往往成了摆设,而畅销的却是那些质量不怎么样,价格很低的商品。当农民来买东西时,他们都是比较着买,大多数农民囊中羞涩,看到两种差不多的商品往往选择便宜的那种,久而久之,出现质量好的积压,质量差的反而热销的怪现象。

四、应对措施及办法

目前,流通领域商品质量监管这一领域对于我们还相对比较陌生,面临着法律规范不到位﹑政策落实难度大﹑监管手段较单一、监督体系不健全等难点问题,制约着监管效能的发挥。为此,我们还应该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进一步深化认识,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切实履行流通领域商品质量监督管理职能

商品安全问题是广大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党和国家历来重视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将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对关系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的问题非常关注。为此,党中央、国务院把食品安全问题列入了议事日程,从去年以来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食品药品安全工程”建设活动,国家工商总局、省工商局也多次部署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地方党委、政府也多次召开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会议,研究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由此可见商品质量问题已成为一个基本的公共安全问题。从近年来全市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商品质量监督管理的实践来看,商品质量问题已成为我们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务必高度重视的问题,也是我们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重中之重的工作之一。政府赋予了我们流通领域商品质量监管的重任,就应该而且必须管好,否则就是失职,就是对不起人民群众。因此,我们一定要从执政为民的高度,以对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精神,充分认识商品质量监管工作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克服和形式主义的作风,不辱使命,履职尽责,扎实工作,实现执法到位,真正为消费者营造一个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切实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二)进一步创新机制,以食品安全为重点,努力实现有效监管

当前,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深刻变化,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多种经济成份并存,多种市场主体并存,千万种商品流通,市场的业态、物流的方式、消费的水平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经营者的法律意识、消费者自身维权意识也在不断增强。面对不断发展变化的形势,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必须转变观念,关注形势的发展,不断完善监管方式。要在继续贯彻落实“五制两查一承诺一指导”监管模式的基础上,以工商监管、群众监督、企业自律为基础的“三网”建设为依托,不断探索和创新监管模式和手段,建立长效的监管机制。

1、完善“监管责任网”,进一步增强工商所在流通领域商品质量监管中的作用。

(1)深化责任制。充分认识流通领域商品质量监管的重大意义,认真掂量我们肩上责任的份量,进一步强化责任意识。尽管我市在去年已建立了责任制,但是还不够深入和具体。今年,我们要在已建立责任制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责任、明确工作内容,建立一把手负主要责任、分管领导负具体责任、执法人员负直接责任的三级责任体系,实行纵向分级落实,实行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把监管责任沿着纵向层层落实下去。

(2)强化工商所责任。工商所是我们基本的执法力量,要充分发挥工商所的作用,强化工商所执法意识,进一步提高工商的执法水平,在全市范围内全面实施工商所和工商执法人员岗位责任制,对所辖区划分责任区,实行横向划片定人定责管理,确保职能到位,确保消费安全。

(3)建立追究制。建立流通领域商品质量监管责任追究制,是保证责任目标全面落实的有效措施,也是增强执法机关和执法人员的责任心,认真尽职履责的重要保证,对领导不重视、工作失职渎职、、、循私舞弊等实施责任追究,违法违纪的要依法依纪查处,构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对流通领域商品质量的监管工作实施目标管理,逗硬考核。

(4)建立联动机制。商品质量监管是一项长期的、繁重的、经常的任务,单靠某一个部门、某一个业务科(股)是很难完成这一项工作任务的。因此必须整合执法力量,形成执法合力,形成以工商所为中心,上下左右联动的新的工作机制,从而确保执法到位。

2、完善“群众监督网”,进一步调动广大群众参与监督的意识。

(1)充分发挥消费者协会及基层组织的作用。加快建设覆盖全市的县、乡、村三级消费维权监督网络建设,重点是在乡一级设消费者协会分会或消费维权监督站,在村一级设立消费维权点,聘请群众监督员,充分发挥他们在基层流通领域中的信息沟通和维权监督的作用。

(2)充分发挥12315申诉举报网络的作用。遂宁12315消费者申诉举报指挥中心信息化平台已基本建成,运行以来日均话务量百余个,充分反映了消费者维权意识在逐步提高。因此,我们要充分发挥12315申诉举报中心方便、快捷、高效的功能,进一步畅通申诉举报渠道,广辟监管信息来源,增强市场监管工作的有效性,使12315申诉举报中心真正成为老百姓的“民心工程”。

(3)充分发挥舆论监督作用。新闻媒体是社会监督的有效工具,我们要充分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对流通领域商品质量实施舆论监督。对侵害消费者权益事件该曝光的一定要按程序曝光,及时向社会通报监管工作开展情况及成果,将流通领域商品质量的详细资料公之于众,保证消费者的知情权,让违法犯罪人员无可乘之机,让商品质量问题得到全社会的监督,问题商品犹如“老鼠过街,人人喊打”,无立足之地。

(4)完善举报奖励制度。可在现有的案件奖励制度的基础上,进行修改和完善,对举报流通领域商品质量违法事件或线索的人员给予一定的奖励,以进一步调动群众参与监督的积极性。

3、构筑“现代流通网”,启动“万户放心店”工程。构筑一张保证商品质量、服务方便快捷的“现代流通网”是强化企业自律,引导诚信经营的重要载体。要在全市社区、乡镇、行政村推行连锁超市和放心示范店,引导和支持商贸流通龙头企业,向社区、农村发展连锁经营网点,并向有条件的村延伸开设便利店;要求各类商品经营网点,特别是食品经营网点全面实施商品经营台帐制度,明确记录商品的进货渠道;对市城区、县城区经营食品的大型商贸企业、大型超市、批发企业建立与经营品种相适应的检测室,配备自检设备,规范自检行为;继续在全市倡导开展“诚实守信、依法经营”活动,引导经营企业逐步树立自律意识,确保消费安全。今年,我市“放心店”示范工程将从市城区、县城区逐步推开,市城区今年内要建成10-20个“放心示范店”,县城区要建成5-10个“放心示范店”。

(三)进一步加强宣传教育,以提高消费素质为重点,营造良好的消费环境

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实现消费安全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构筑和谐社会的具体行动和具体体现。全市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要把提高消费素质、提高消费水平作为我们保护消费者权益工作的重要内容。一是进一步加强消费知识的宣传普及。利用各种形式开展消费知识的宣传普及活动,让老百姓逐步了解掌握消费生活中应知应会的知识。二是要长抓不懈,让老百姓在经常性的宣传教育中受到教育,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三是突出宣传教育的重点,从孩子抓起,从广大农村抓起,充分发挥学校、乡镇的作用,广泛开展健康消费知识普及活动,逐步提高他们的消费知识水平和对假冒伪劣商品的辨别能力,自觉抵制假冒伪劣商品。四是在消费者中聘请义务监督员,自愿接受工商部门的法律法规培训,通过培训合格后,发给荣誉监督证书,请他们在日常的生活、消费中对工商部门的工作和经营者的自律经营行为进行义务监督。五是教育经销企业提高商品质量意识,增强法制观念,履行商品质量义务,建立和完善商品质量管理制度。组织销售者学习《产品质量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法律法规,明确自身义务和责任,使销售者规范经营行为、建立健全各项制度,自觉履行商品质量义务。

(四)进一步加强学习培训,不断提高干部队伍执法水平

学习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都是一生必修课题,作为一个工商干部,他既是国家的公务员,也是人民群众的勤务员。对于流通领域商品质量监管这样繁重、复杂、艰巨的工作,如果我们自身素质不高,业务不精,在实际工作中就会遇到很多的麻烦,就很难有所作为。因此,加强学习,特别是加强对业务和法律法规的学习,对我们显得尤为重要。只有熟练掌握一些基本方法和技巧,遇到问题才能迎刃而解。所以,全市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要继续采取各种方式加强干部队伍的业务知识学习和培训,切实提高执法素质和水平。

(五)在对流通领域商品质量进行监管过程中,我们还必须注意做好以下几点:

1、加强部门配合,加强内部协调,形成监管合力。加强相关部门的沟通合作,充分发挥消费者协会、个体劳动者(私营经济)协会、相关行业协会的作用,调动全社会的力量,积极稳妥推进流通领域商品质量监管工作顺利开展。

2、因地制宜,抓住重点。

目前大中型超市、商场已成为市民日常购物的首选场所,但在这些大中型超市、商场中假冒伪劣屡见不鲜,标识欺诈时有发生,散装食品卫生堪忧,通讯器材、家用电器投诉不断,因此我局应将辖区内大中型超市、商场作为重点监管区域进行重点监管。

3、加强农村市场商品质量监管力度。

积极推进农村维权网络建设,建立“维权监督站和12315投诉举报站”,设立调解员和专人值班,并向社会公布投诉举报电话。面对点多、量大又分散的农村市场,必须加强基层执法检查力度,一旦发现伪劣商品,就要一追到底,让制售伪劣商品者将民事的、刑事的责任统统承担起来。如此才能起到惩戒作用,真正净化农村市场。

4、配备简便、快捷的检测设备,提高工商执法人员对商品内在质量监管的能力。

5、加强巡查监管

加强市场巡查是做好流通领域商品质量监管工作的基础。作为流通领域商品质量主要监管部门,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应该以“四制两查”为核心,推进“关口”前移,把好“入口”,疏通“出口”,切实加强市场巡查监管工作。具体地说,就是坚持商品质量市场准入制度,落实商品质量查验登记制度,推行重要商品备案制度,实行不合格商品退出制度;加强商品质量日常监督检查和商品质量监测抽查;严把“商品质量主体准入关”、“商品质量客体准入关”,疏通“非法经营者、不合格商品退市”出口。

五、建议

(一)加强法制建设,确保有法可依

建议国家尽快出台《流通领域商品质量监督管理条例》,修订《产品质量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等法律法规,进一步明确生产经营者的资格审查,进货验收、索证索票、建档建帐等有关方面的经营责任,对不履行上述责任作出相应的处罚,对进渠道不明,不能提供商品合法来源或者商品法定标注不合的商品,应当赋予执法部门一经发现无须检验即可没收的权力,以此强化经营者的责任意识,降低成本、提高监管效率。同时,要加大对制售假冒伪劣商品和有毒有害食品等违法经营行为的惩罚力度。通过立法,应使经营者对其严重失信的经营行为付出高昂代价,用最大化的失信成本遏制假售假现象。

(二)加大资金投入

品质调查报告范文第8篇

一、加强组织领导,加大资金投入,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顺利开展

1.加强组织领导

县农委成立了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领导小组,组织协调相关部门做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各乡镇成立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办公室,每个乡镇均调配了2~3名专业技干从事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落到实处。

2.落实专项工作经费

向县财政争取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工作经费9万元,有力促进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有效的开展。

3.开展普法宣传

以“走进直播间”(896政风行风热线)、“放心农资下乡进村”、“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工程、“科技入户”等活动为载体,采用普法宣传车、悬挂横幅、举办培训班、张贴挂图、发放资料等形式,加大《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与《农产品质量安全条例》宣传力度,向群众宣传如何进行科学合理用药施肥、农业标准化种植、放心农资选购等知识。向生产者和经营者宣讲相关法律法规,增强学法、知法、守法自觉性。对规模种植基地(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食用农产品企业印发《江苏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条例》,《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手册,增强他们自觉抓好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法律意识。

二、加强普法培训,健立建全制度,从源头上保证质量安全

1.加强普法培训

全县共举办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培训班19期,对500余个农资经营户(店)和蔬菜专业合作社、规模种植大户(基地)的负责人进行轮训一次。三是深入农村宣传。组织县农民讲师团百余技术人员到乡镇进村入户进行宣讲,覆盖到全县所有乡镇、行政村。

2.建立各项制度

制定《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考核办法》、《涟水县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十项制度》、《农产品质量安全举报投诉制度》、《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工作制度》、《涟水县农产品质量安全责任追究制度》等规范性文件,保障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律法规在我县的有效贯彻实施。

3.采取责任追究制

农委与各乡镇签订了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责任状,全县的农资经营店(户)都与县农业执法大队签订了“种子守法经营承诺书”和“全面禁止销售高毒禁限用农药目标责任状”;蔬菜等食用农产品生产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向农委递交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承诺书(保证书)”,形成了完整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责任体系。

三、开展专项治理,强化检验检测,从监管网络上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1.开展专项治理

以排查禁用农药为重点,依法打击各类非法经营假劣农业投入品的行为。今年1-7月份,我们共出动执法人员近480多人次,对全县32个集镇500多个经营户(店)进行了拉网式专项检查,共立案查处案件8起,其中种子案件5起,农药案件2起,肥料案件1起,涉及金额7.66万元。抽检肥料样品4个批次,抽检送检种子样品7个批次,抽检送检农药样品10个批次。抽检送样4个批次120个蔬菜产品,检测合格率为98.5%,年检测蔬菜样品1200余个,检测合格率达99%。全县未发生一起因食用农残超标蔬菜而导致的中毒事件。

2.加快县级农产品质检站建设,已新建化验室280平方米,投资100万元添置恒温箱、离心机等化验、监测设备也正在采购。各乡镇农技站将结合“五有”乡站建设设立化验室,开展蔬菜农残的速测工作。加大对检测人员检测技能的培训与考核,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工作有效开展。

四、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涟水县贯彻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与《江苏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条例》,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农产品质量监管体系不完善

农产品质量监管人员管理体制不顺、人员老化,人员配置不合理,且现有设备不足和落后,农产品质量监管工作难到位。

2.农检中心建设进展缓慢

地方配套资金不到位,建设地址迟迟得不到落实,农检中心建设一直还滞留在纸面上。

3.财政投入不足

目前硬件投入缺口还有100多万元,每年购买检测试剂等运行经费还要20万元,基本保障经费也有待落实。乡一级基本没有建立检测室,没有配备检测人员和设备。城区多数农贸市场、超市和食用农产品企业、规模种植基地(大户)、蔬菜专业合作社没有配备检测设备,没有开展市场准入和产地准出检测把关。

五、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建议

1.进一步加强宣传引导

采取以案说法等灵活生动的形式,大力宣传贯彻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与《江苏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条例》,解读法律精神,不断增强全社会对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认识,努力营造学法、懂法、守法,形成全社会关心、参与、支持农产品质量安全的良好社会氛围。为此我们将开展好三个活动,一是农业执法监管人员的集中培训活动,进一步学习《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与《江苏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条例》;二是农业投入品经营单位负责人培训会议,宣传《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与《江苏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条例》,并提出具体要求。三是食用农产品生产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规模种植基地(大户)和农贸市场负责人会议,推行产地准出和市场准入检测把关,推进我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上新台阶。

2.进一步加强队伍建设

把法律精神与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技术要领统一起来,进一步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执法队伍的综合素质,提高执法水平,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

3.进一步加强质量安全监管

加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打联动。开展打击违法经营甲胺磷等五种禁用高毒农药、普通农药中非法添加高毒农药和违法违规使用禁用限用农药的行为;加大对蔬菜中农药残留的例行抽检力度,确保蔬菜农残检测合格率98%以上;建立农资进销货记录档案和农产品生产过程记录档案,实施全程监督和农产品质量可追溯;加大违法案件的查处力度,确保全县人民吃的“放心”、吃的“安全”。

4.建立健全县、乡两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体系

主要是建立和完善县、乡两级监测机构,充实力量,增加人员。争取地方财政和国家对县农产品质检站的建设投入,将县农产品质检站早日建成综合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同时利用“五有”乡站建设的契机,抓好乡镇农残速检室的建立。

5.加快农业标准化生产和“三品”认证工作步伐

品质调查报告范文第9篇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我市高度重视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工作,切实把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大力推进自主创新和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加快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质量水平有了新提高,产业素质不断提升;食品安全有了新提升,生产加工水平持续增强;食品监管有了新突破,保障体系逐步完善;品牌建设有了新进展,XX制造声誉不断扩大;监管体系得到健全,质量基础进一步夯实;全民质量安全意识有了新提高,社会环境进一步改善。特别是去年8月份开始,我市按照国务院、省政府的统一部署,结合XX实际,组织开展了为期四个月的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通过全市各级各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专项整治行动得到了全面、扎实、有力的推进,取得了预期效果。

二、存在问题

(一)产品质量总体水平仍然不高。全市总体质量水平建立在粗放型增长方式和低端产业结构上,总体滞后于全市经济发展水平,全市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合格率长期徘徊在80%左右。同时,各县区发展状况也不够平衡;传统产业质量不容乐观,小企业质量技术基础比较薄弱,产品档次不高、可靠性不强、标准水平偏低,制售假冒伪劣现象没有完全根除,质量违法违规案件时有发生。

(二)企业、农户的主体意识不够强。由于生产企业、农户对农产品安全问题认识不足,质量意识淡薄,加上目前大宗农产品市场准入尚未实施,农产品难以实现优质优价等原因,企业对实施严格的质量管理动力不足,在标准化应用、质量控制、生产记录、标识使用等各个环节上重视不够。部分小型企业、小规模基地缺乏必要的自查、自检。少数企业和单位在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过程中,只注意申报材料编制,不注重实际管理,敷衍应付。

(三)巩固和深化专项整治成果任重道远。虽然在专项整治过程中建立了一整套规范和制度,但受从业人员素质等因素影响,要长期坚持绝非易事,部分企业对为什么要索证索票、建立台帐的认识还比较模糊,认为这是政府要我做的,没有认识到这是明确产品质量责任、便于追溯质量责任的需要,容易导致专项整治出现反复。

(四)三无企业的彻底取缔难度很大。由于三无生产加工点量大面广、有很大的流动性和隐藏性,目前还难以应对;主观上看,分段模糊再加上部门间职能衔接、信息交流不畅问题短期内难以消除,监管机制尚未真正建立,况且食品生产许可不是工商登记的前置条件,新办证照情况无法及时获取,导致常常处于被动监管的状态,难免会造成监管脱节。而且三无生产加工也极易反复,彻底解决确有相当大的难度。

(五)基层网络建设有待完善和加强。目前市属两区尽管建立了综合性的公共管理机构,但人员数量、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都不能满足产品质量、食品及特种设备安全监管的需要。三个县尚未建立基层监管网络。而产品质量、食品及特种设备安全监管的难点、重点又在基层,在农村。

(六)相关法律法规还不够配套。相关法律法规的实施细则尚未出台,处罚条款不明确,不法分子或缺乏诚信的生产者、经营者有可乘之机,使执法缺乏应有的严肃性。食品无照经营整治仍是专项整治工作的难点,特别是流动摊点,缺乏固定的经营场所,没有卫生许可证,相关法律的交叉问题如何解决值得研究。

三、建议意见

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工作既是一项事关社会和谐稳定的民生工程,又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重大任务。建议政府及监管部门要本着对人民群众负责、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健康安全的宗旨,针对当前我市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工作的重点和薄弱环节,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快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长效机制建设。

(一)进一步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党的xx大报告强调,要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这就要求我们着力转变发展观念,大力提高包括产品质量和食品药品安全水平的发展质量。要深刻认识到,加强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工作,就是维护人民群众利益,维护国家形象;容忍假冒伪劣,就是容忍对人民利益的侵犯和对国家形象的损害。各级各部门能不能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是不是具有强烈的质量安全意识,是建立长效机制的首要因素。

品质调查报告范文第10篇

一、调查对象与方法

1.调查对象:以江苏省张家港中等专业学校、张家港市第二职业中学和张家港市第三职业中学的820名中职生为被试,进行随机抽样调查,共收回有效问卷704份,有效率85.6%。详见表1-1。

2.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采用的问卷以官群等人编制的《中国中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量表》作为参考,在此基础上做了修改,正式问卷《中职生积极心理品质问卷》共61题,分为6个维度15项,分别为认知维度,主要包括创造力、求知力、思维与观察力3项人格特质;情感维度,主要包括执着、真诚2项人格特质;人际维度,主要包括爱、友善2项人格特质;公正维度,主要包括领导力、合作力2项人格特质;节制维度,主要包括谦虚、宽容、持重3项人格特质;超越维度,主要包括信念与希望、幽默风趣、心灵触动3项人格特质。问卷数据采用spss21.0进行统计分析。

二、调查结果分析

1.中职生积极心理品质总体发展状况

通过表1-2可以看到,中职生积极心理品质在六个维度上M值从高到低依次为:人际维度、情感维度、超越维度、节制维度、公正维度、认知维度,十五项积极心理品质的M值最高的前五项为:心灵触动、真诚、合作力、友善、爱,M值均大于3,中职生积极心理品质处于中等偏上水平,随着年级的上升,中职生积极心理品质呈现总体下降的趋势,由此可见,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培养中职生积极心理品质需常抓不懈,特别是高年级学生还应给予更多关注与关怀,不容懈怠。

2.中职生积极心理品质的性别差异

男女生积极心理品质在认知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p

3.中职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年级差异

不同年级的中职生在认知维度和人际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F=2.649,p

4.中职生积极心理品质的生源差异

生源在认知维度、公正维度、节制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F=0.003,p

5.性别、年龄、生源对中职生积极心理品质的交互作用分析

性别和年级对节制维度具有显著的交互效应(F=4.054,p

三、研究结果对教育教学的启发

1.完善课堂教学,激发中职生求知兴趣

研究表明,中职生求知力水平较低,这在很大程度上与中职生的先前经验与学习基础相关。大部分中职生在初中阶段学习成绩处于中等偏下水平,由此带来的挫败感成为初中学习生涯路上难以抹去的回忆,对学习漠然,再加上学习基础较差,进入中等职业学校后,大部分中职生想对学习说声“爱你”实在太难。对于中职生来说,将当下流行话题、时尚因素融入课堂,这样的教师更具亲和力和感染力,这样的课堂更容易激发求知兴趣,教学效果更明显。

2.丰富校园生活,提升中职生积极心理

研究表明,领导力是中职生积极心理品质的“软肋”之一,来自农村市郊的中职生积极心理品质亟待提高。对于大部分中职生来说,他们碌碌无为,鲜有出彩的地方,加上社会群体对职业教育的较低评价,他们更容易自卑,甚至自暴自弃,对来自农村市郊的中职生更是如此。鉴于此,我们应该尽可能丰富校园生活,通过社团活动、篮球赛、十佳歌手比赛等,邀请更多中职生加入集体生活中,在老师的指导下,自主管理、筹划、组织、协调各项活动,在这过程中,发挥特长、弥补不足,感受成功带来的体验,培养积极心理品质,不断提高综合素质。

3.开展心理活动,丰富中职生情感体验

研究表明,男生爱的品质低于女生,女生创造力水平低于男生,一、三年级人际维度上的积极心理品质低于二年级,由此可见,教育工作者还需有的放矢,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班主任可以充分利用班会课及课后活动时间,开展主题班队活动;心理教师可以进行团体心理辅导、心理健康讲座、心理咨询活动。通过各种心理健康活动,开放学校心理咨询室,帮助来访中职生排忧解难,感受丰富的情感体验,找到属于自己的“良方”,全面提升积极心理品质。

4.加强家校联系,促进中职生持续成长

研究表明,随着年级的上升,中职生积极心理品质却呈现总体下降的趋势。现实情况表明,不少中职生来自单亲家庭、再婚家庭,家长的文化水平普遍不高,加上忙于生计奔波,当孩子需要家长的时候,鲜有家长能及时给予关心和爱护,青春期的孩子自我意识强烈,成长迅速,难以“驾驭”,不少家长在维护亲子关系方面显得力不从心。鉴于此,我们更应该通过校讯通平台、电话、短信、网络等途径,加强家校联系,让家长随时了解自己孩子的在校表现与变化,教师也可以向家长推荐科学的教育理念与方法,通过家校合力,让孩子感受到爱的力量,为孩子的持续成长提供强有力的支持与保障。

【注释】

① 官群、孟万金、John Keller. 中国中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量表编制报告[J]. 中国特殊教育,2009(106).

② 渠慎霞. 浅论职高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J]. 中等职业教育,2005(20).

③ 贺文瑾、崔景贵. 90后职校生心理发展的问题分析与教育策略[J]. 教育与职业,2009(30).

【本文为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十二五”规划2013年度教育学一般课题《职校生心理与积极职业教育范式研究》(课题批准号:BJA130094)[子课题《职校生心理发展与班主任积极心理教育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上一篇:电力调查报告范文 下一篇:医药调查报告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