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设计毕业设计总结范文

时间:2023-03-02 01:51:53

平面设计毕业设计总结

平面设计毕业设计总结范文第1篇

以模拟广告公司为单位(将每六名学生分成一个小组,每个小组就是一家广告公司,首先给自己的公司命名并设计标志),然后分工,合作完成以下任务:

1、企业VI设计(1)VI设计选题:1:为某数码产品公司设计一套VI手册;2:为某烘焙店设计一套VI手册;3:为某化妆品公司设计一套VI手册;4:为某糖果公司设计一套VI手册;5:为某茶叶公司设计一套VI手册;6:为某珠宝公司设计一套VI手册。(2)VI设计要求:①进行市场调研,并完成调研报告,要求300字左右,标题为XXX调研报告,在报告最后注明班级、小组成员姓名以及指导老师。②作品的整体风格要突出企业形象,符合企业的个性特点。③VI手册的内容要全面,制作要规范,包括封面、封底、目录、基本设计系统和应用设计系统。④各设计要素需加上设计说明,包括创意说明、规格、材料等。⑤制作VI手册:手册纸张大小为285mm×210mm,内容不少于32P。

2、包装设计要求:①设计的包装要求色彩协调,功能明确,风格样式特征突出,有创意。②包装上要有品名,标识,容量,成分,公司电话,厂址等必要信息说明。③要将包装进行整体设计,成为系列包装。一个

系列不少于8件。④必须做出实物样本,样本要求制作细致精美。⑥使用Word文档进行设计说明,包括:市场调研,创意分析,平面创意解析和印刷包装工艺设计等。3、平面广告设计要求:①作品要求:主题突出,创意新颖,构图合理,图像清晰、色彩明快,尺寸大小为285mm×210mm,分辨率在300dpi以上。②内容包括:提交的作品不少于四张。另需使用Word文档对设计作品进行设计说明,包括创意来源、设计思路、以及作品说明,要求150字以上,标题为“XXXX平面广告设计说明”,在设计说明最后注明班级、小组成员姓名,以及指导老师。③制作展板:一套系列广告,不少于四块展板,每块尺寸为90cm×120cm。

4、注意事项:(1)所有的设计作品必须原创,不可与市场上的设计作品雷同。(2)以小组为单位提交设计作品电子文档文件夹,其中包括调研报告、VI手册源文件、包装平面图源文件、包装设计说明、平面广告源文件、广告设计说明。(3)学生需按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毕业设计,毕业设计成绩将记入最终总评成绩。(4)所有学生必须参加毕业设计作品展,学生需要在自己的展示区域自行布置展架或展台,也可以适量用一些装饰构件进行装饰。

二、平面设计专业毕业设计教学存在的问题

通过近三年的实践,我校平面设计专业的毕业设计工作得到了全校师生的广泛关注,平面设计专业的学生在观念创新、工艺手段、社会实践和企业需求结合等方面均有各自的探索和追求。当然也存在一些不足:

1、毕业设计时间安排不合理毕业设计一般安排在学生离校前一个月左右,很多学生根本不能静下心来做毕业设计,没有充足的时间和稳定的心态,毕业设计质量无法令人满意。

2、设计作品同质化现象普遍虽然作品的数量比以往多,但形式与以往专业课的作品基本相同,作品也有很多地方是雷同的。

三、平面设计专业毕业设计教学改革建议

1、加大毕业设计管理力度学校应对学生和教师建立完善的监督机制,制定具体的毕业设计管理办法,让老师在处理学生出现的各种问题时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才证教学管理上的约束力。

2、毕业设计展示与学生就业相挂钩邀请企业参观毕业设计展。一方面企业可以通过毕业设计作品的直观展示挑选出所需的设计人才;另一方面将毕业设计与学生就业挂钩,能够激发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意识到了毕业设计的重要性,就愿意投入精力和时间进行毕业设计创作,全面展示自己的设计能力来获得心仪的工作。

3、灵活的毕业设计时间可以改变毕业设计仅在最后一个学期进行的固定时间。中职学生在第3学期的学习压力相对较轻,并掌握了一定的专业知识和实践动手能力,可以开展毕业设计工作,学生通过毕业设计发现了自身存在的问题,带着问题学习后续的专业课程,学习的目的性更强。而第4学期也不必全是做毕业设计,可以开设一些诸如平面设计专业目前最新技术或讲座课程,减少由于单纯的毕业设计任务所造成的纪律松散和时间浪费。

4、学生写作能力需要长期培养平面设计专业的教学在强调专业课程学习的同时,也应该重视学生文化素质的培养和提升。写作能力应与各年级的专业课程相结合,从设计理念到设计说明让学生在两年里能得到充分的接触与训练,并在不断写作练习中掌握写作技法,提高文字表达能力。

四、总结

毕业设计是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学生在校两年学习与实践的全面总结,也是对平面设计教学计划和培养目标的全面检验,更是学生表现设计水平、表达设计理念、体现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展示自我风格的平台。当然中职学校平面设计专业的毕业设计工作也需要相关行业企业的积极参与,毕业设计选题的实用性、以及如何有效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今后仍需进一步进行探索与实践。

平面设计毕业设计总结范文第2篇

毕业设计是教学过程最后阶段采用的一种总结性实践教学环节,通过毕业设计,能够使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的各种理论知识和技能,进行全面、系统、严格的技术及技能的练习。

毕业设计辅导课程,主要是对学生毕业设计的一个大方向的把关,一个完成进度的跟进以及设计制作的指导过程。

丰富毕业设计选题略,开阔视野

平面设计专业的毕业选题包括包装设计、标志设计、海报设计、书籍装帧设计以及展示设计等多种类别。其中包装设计又分为酒类、食品类、饮品类、化妆品类等,海报设计又分为商业海报、活动海报、公益海报等。可见,平面专业毕业创作选题是相当广泛,学生可自行选择最擅长的门类来创作。然而在辅导时发现同年级68个平面类毕业生,有三分之二选取包装设计。其中选择巧克力、糖果类的占包装设计中占三分之一,选取化妆品的又占其中三分之一,选取主题的相似的同学表达上也几乎如出一辙。由此可见,平时学生关注信息的渠道、设计兴趣点有些窄,选题新意不够,自己的观点和见解还不够深刻。

探讨毕业设计创作过程所出现的问题及指导建议

选题陆续敲定后,就开始了紧张的设计制作阶段。这个阶段指导老师要尽可能的根据自己在企业的经验,有意识的灌输消费心理知识,从市场出发,积极锻炼学生动手实践能力,争取培养能胜任中小企业相关岗位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现在就基于这样的教学理念,来探讨指导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

1.自我表达合理,注重挖掘设计的本质

以品牌LOGO设计为例,学生的毕业选题基本都是自拟品牌名称,并设计相应的VI系统手册。设计初期,大都兴致盎然开始创作,然而很快呈现出来的通病分两种:一种是塞进去的想法太多,整个图形设计的非常复杂;另一种是图像创意跟品牌理念不契合,尤其是在字体与图形的设计上不能保持统一风格。

针对上述情况,可以参照以下几个方面修正学生错误:1、一定要明确品牌CI理念;2、缩小到2公分左右是否能被识别;3、黑白、彩色情况下是否美观;4、是否能让人一见钟情,过目不忘。毕业设计阶段,老师是启发者、不是命令者,在尊重学生的想法基础上,多方面引导学生设计思路。

2.偏重于视觉元素的编排,疏于在造型及系列化上的创意设计

以学生所做的茶叶包装设计为例,一些同学都做了传统元素的应用、书写字体的设计改造以及努力调整拼合古色古香的雅致色彩。但在做套装时,多数都陷入常规包装器皿的选择,整套设计下来,稳重却并无特色。指导老师希望看到的不仅是创新而且有亮点的设计。

指导老师在做这类指导过程中,不仅要勇于指出缺点,也要保护学生积极性。可以通过以下手段开拓学生思维:展示国外造型新颖的优秀包装设计;带领学生参观市场上经典系列包装设计,讲解其设计优异之处,激发学生创造力。

3.寻找好的创意点子,丰富作品的表达内容

若想在资讯爆炸的平面媒体中脱颖而出而让人印象深刻的话,视觉图像就必须要有创意,要有视觉吸引力。例如在环保主题设计中,大家所采用的元素及表达形式也是司空见惯的。这时候指导老师一定要让他们大量搜集国内外此主题海报,让学生自发明白,好的创意不一定要是经典的、完美的,但是一定要耸动、典型,这是海报吸引眼球的首要因素。

4.选择新颖的题材,提高作品的技术含量

毕业设计就是要针对某项具体项目进行设计或对某具体课题进行有独立见解的论证,并要求技术含,量较高专业技能展现。

在多种选题种类的困惑下,一些同学为了求取选题独具匠心,挑选类似纯手工,比如刺绣;以毛巾为素材制作多种玩具;以玻璃与颜料结合做综合性装饰画等。这种剑走偏锋的求异心理,首先是值得理解的,再者也确实是艺术的一部分。所以,这时候不能打击反而多鼓励,但要明确要求其做出延展性的周边设计来体现平面设计的专业性。比如,做插画的可以以插画为主要图案设计书签、折页等版式创作;刺绣的可以以刺绣为表达形式,做字体设计、图案创意设计等。以这种开放式的指导,不仅保留了学生的新颖形式,又通过这种形式展现了学生的专业设计。

总之,毕业设计指导一定要牢牢把握平面设计的宗旨和设计原则。随着从工业化社会到信息化社会的历程,平面设计不仅涉及到视觉语言的运用,而且还涉及到市场营销、消费者心理等方面。毕竟任何一个设计都必须按照项目客户的要求进行有目的的设计。从这个层面讲,平面设计要具备综合知识和多种智慧,才能创造出既满足市场需求,又打动自己打动客户的高质作品。

平面设计毕业设计总结范文第3篇

[关键词]过程管理PDCA循环本科毕业设计道路工程循环管理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437(2013)08-0051-03

一、道路工程本科阶段毕业设计现状分析

(一)毕业设计方式和内容

山东交通学院的道路工程本科毕业设计在第八学期四月底学生毕业实习后进行,一般安排9周时间完成,采用传统的“假题真做”模式,即由指导老师给学生提供电子地形图、路线起、终点等控制点及道路等级、交通量等资料,学生根据给定控制点和公路等级查找相对应的主要技术指标和标准,结合沿线自然条件(地形、地貌、水文及地质情况等),通过路线方案论证与比选,确定一个合理的路线方案,再根据此路线方案进行施工图设计,最终提交设计成果。

(二)毕业设计存在的问题

1.选题陈旧、程序化,与工程实际脱节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道路工程毕业设计选题一般都是“××到××二(三)级公路施工图设计”,从最初的手工绘图和计算,到现在利用计算机进行绘图和计算,题目和模式沿袭了30多年,选题过于陈旧和程序化。

选线设计时,学生片面注重设计指标是否符合规范要求,缺少路线平面、纵断面和横断面的综合设计考虑,亦没有考虑安全、环保、经济等技术问题。设计时只顾设计方便,不顾施工难易;只重视设计环节,忽视施工和养护环节等问题,与工程实际严重脱节。

2.毕业设计成果不规范,设计质量普遍不高

毕业设计成果包括计算说明部分和图纸部分,提交的图纸在字体大小、字体类型、线条粗细和文字排版等内容与实际要求存在较大出入,且设计结果的正确度、合理程度值得商榷,有待于进一步修正和完善。

3.毕业设计资料陈旧,缺乏系统性

有一些毕业设计资料甚至是从十几年前沿用至今,一些数据资料是由老师临时找了些资料补充上的,甚至有时缺少资料时就采用假设的方式进行设计,缺乏系统性,导致学生实际工作中不能很好地使用工程资料。

4.机械化设计,缺乏创新性

学生毕业设计过程中只是机械化地按照设计任务书要求去完成设计内容,至于为什么这样做,这样做是否合理,怎样设计才能既符合规范要求又富有新意等问题,学生没有认真去思考。

(三)现有研究现状

针对上述问题,很多高校教师,纷纷提出了一些改革和管理措施。湖南工业大学刘明伟具体分析了目前成教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质量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并以某工科学院为案例,阐述了毕业设计论文在过程管理及监控体系的建立;山东科技大学陈广庆分析目前毕业设计环节存在的问题,并从毕业设计有关规章制度的制订、毕业设计的选题、毕业设计的日常组织、毕业答辩等几个方面采取了一些措施和手段;河南科技大学高笑娟通过对河南科技大学土木工程毕业设计进行全过程控制,使学生的设计质量普遍得到提高。说明这种方法是有效的,值得在毕业设计和课程设计中推广应用。

分析现有研究可以发现,目前土木工程专业本科毕业设计质量下降问题,在高校普遍存在,高校教师已开始从老师、学生、设计内容和设计管理等方面进行了改革,并取得一定的成效,为提高道路专业本科毕业设计质量提供了参考。但从目前高校毕业设计现状来看,最关键的是要做好设计的过程管理,从设计过程中把关,控制好学生的设计质量,避免前松后紧和依赖于设计软件的现象,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提高整个毕业设计水平,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

二、PDCA过程管理原理

毕业设计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它包括毕业设计的组织管理、教师、学生资格考核、毕业设计常规过程(选题、开题、中期)考核、毕业论文撰写和答辩检查等环节,对毕业设计的规范化管理是提高毕业设计质量的重要措施。

PDCA 循环是计划(Plan)、执行(Do)、检查(Check)、处理(Action)工作循环的简称。它是企业推行全面质量管理(TQC) 在方法上的重大变革。它将过去事后检验把关为主的质量管理转变为预防为主和改进为主的质量管理;把过去分散管理方式转变为系统、全面综合治理的方法;把过去管结果转变为管因素、管过程的科学管理方法。这个循环工作法是美国的戴明发明的, 故又称 “戴明循环”。这4个阶段的主要工作为:

第一阶段为计划(P) 阶段:确定任务、目标、活动, 并作好所有需要的软、硬件准备工作;第二阶段为执行(D) 阶段:按照计划要求及制定的目标、标准、操作规程去组织实施;第三阶段为检查(C) 阶段:将实际工作结果与计划内容相对比, 通过检查, 看是否达到预期效果,找出问题和异常情况;第四阶段为处理(A) 阶段:根据比较结果采取一定措施, 纠正偏差、总结经验、改正缺点。

三、基于PDCA循环的道路工程毕业设计过程管理模式

结合道路毕业设计任务书要求和设计特点,将道路毕业设计过程分为六个部分,每部分分为PDCA四个阶段,道路工程毕业设计PDCA过程管理流程见图1。

图1道路工程毕业设计PDCA过程管理

第一部分 平面设计(2周)

P1――结合设计任务书收集资料,整理相关设计标准、规范和设计参数,结合地形图和地质资料完成路线选线等平面设计。

D1――学生按要求完成任务后提交设计文件。

C1――检查学生提交的设计文件,查看整理设计参数的是否正确,平面设计是否满足要求,并要求学生给老师讲解选择平面参数的理由和选线时考虑的因素。

A1――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改正,平面线形进一步优化,总结平面设计的方法和经验。

第二部分 纵断面和横断面设计(2周)

P2――结合最终确定的平面线形,绘制纵断面地面线,选择合理的纵断面设计参数,在保证平、纵组合的基础上完成纵断面设计,结合平、纵线形和视距要求进行横断面设计。

D2――学生按要求完成任务后提交设计文件。

C2――检查学生提交的设计文件,检查纵、横设计及平、纵、横组合设计是否满足要求,并要求学生讲解设计过程中如何考虑平纵组合和安全、经济等问题。

A2――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改正,纵、横设计进一步优化,总结设计的方法和经验。

第三部分 其他设计(2周)

P3――根据交通量数据、沿线气候环境和道路建筑材料情况进行两种路面结构设计,选择一种作为推荐方案,绘制路面结构图,完成一座小桥涵布置图、路基综合排水布置图、路基防护与加固工程的立面图和一处平面交叉平面布置图。

D3――学生按要求完成任务后提交该部分设计文件。

C3――检查学生提交的设计文件,检查路面设计计算是否正确,结构型式设计是否满足设计规范和施工要求,推荐方案是否合理。并要求学生讲解设计过程中考虑的因素,有哪些因素没有考虑到,如何进行处理。

A3――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改正,设计方案进一步优化,归纳设计步骤和设计经验。

第四部分 撰写设计说明书(1周)

P4―结合设计情况,对平纵横设计、路面结构设计、路基排水设计、边坡防护与加固设计、小桥涵型式选择与设计、平面交叉口型式选择与设计等过程中计算步骤和计算结果进行分析说明。

D4―学生按要求完成任务后提交设计说明书。

C4―检查学生提交的设计说明书中每一步的计算是否正确合理,是否与设计图一致。要求学生讲解部分计算的步骤和参数选择的方法。

A4―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改正,完善设计说明书,总结设计方法。

第五部分 设计成果整理与提交(1周)

P5―将最终的设计图纸和设计说明书进行整理,并按毕业设计(论文)格式进行排版并装订。

D5―学生按要求完成任务后提交设计资料。

C5―检查学生提交的设计资料,检查图纸中是否存在纰漏或错误,检查设计说明书是否按规范格式进行书写,设计说明中是否存在与图纸和实际不符的地方。

A5―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改正,完善后再进行整理和装订。

第六部分 答辩和成绩评定(1周)

P6――由指导老师结合学生的平时表现和提交的设计资料给出评阅意见和指导成绩,由评阅老师结合学生的设计资料给出评审意见和评阅成绩,通过答辩后由答辩小组根据答辩时学生的表现给定答辩成绩,并做好答辩记录。

D6――资料提交与答辩,并进行成绩评定。

C6――检查提交的设计资料是否齐全,检查各种成绩和答辩记录是否规范合理。

A6――对设计资料和成绩等进行核定,总结整届毕业设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应注意的事项,为下一届毕业设计制订计划时提供参考和借鉴。

四、结论

1.本科毕业设计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分析解决理论和实际问题的能力及科学研究能力的最后一个重要实践教学环节,是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一次综合训练和考核。通过毕业设计的进行,可以培养学生创新和实践的基本素质,培养学生勇于探索、严谨推理、用实践来检验理论、全方位考虑问题等科学技术人员应有的素质,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完成课题的工作能力,培养学生从文献、科学实验、生产实践和调查研究中获取知识的能力。

2.基于过程管理PDCA基本原理及其循环思想,将道路专业本科毕业设计各部分设计内容分为四个阶段进行控制,通过计划、执行、检查和处理四过程,从过程与整体控制毕业设计内容和质量。

3.通过分析目前道路专业本科毕业设计存在的问题和原因,以山东交通学院道路工程专业本科毕业设计为案例,借助PDCA基本思想,提出了道路路线平面设计、纵断面和横断面设计、其他设计、撰写说明书、设计成果整理与提交、答辩与成绩评定六大部分设计内容PDCA基本内容和控制指标,构建了完善的道路专业本科毕业设计PDCA循环管理体系。

[参考文献]

[1]罗玉虎,何兆益.对改进道路工程专业毕业设计的思考―以重庆交通大学为例[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科版),2011,11(3).

[2]刘明伟,张柱银,陈联,等. 论工科类成教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过程管理与监控体系的构建[J]. 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1,17(2).

[3]陈广庆,王吉岱,杨兴华. 提高工科类专业毕业设计质量的方法与探索[J].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1,6(3).

[4]高笑娟,李跃辉. 土木工程毕业设计质量的全过程控制方法探索[J]. 高等建筑教育,2011,20(1).

平面设计毕业设计总结范文第4篇

关键词:平面设计;毕业设计;教学;创新探索

毕业创作是高等美术院校本科教育的重要环节,是学生对四

年专业知识进行综合运用的设计实践过程。通过毕业设计的实践教学,不仅较为全面地体现了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的综合素质,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平面设计专业在中国的各大美术院校中开设时间较长,其毕业创作教学思路在不同时期经历

了不同的变化。进入二十一世纪后十年,平面设计专业的毕业创作受到当下社会环境、科技水平、设计理念等因素的影响,有了较为明显的变化调整。在指导学生进行毕业创作的教学实践中,同样应当与时俱进,使平面专业的毕业创作更具创新的时代精神。

一、前瞻的创作理念

对设计艺术专业而言,创新性是专业的灵魂所在,优秀的设计作品必须是先于现有的设计概念,只有这样,才能有强大的作品生命力。而对于高等院校的美术院校来说,还需有培育超越当下商业设计市场的创新概念的任务。这不是对市场中设计的不认同,学生在进入社会工作后,还需要再经历“社会大学”的学习磨炼,然而创新的设计观念需要在学校培育,这种设计观念就好似是一颗种子,只有有这个新观念的核心,才能在以后的社会风雨中成长为一名

成功的设计师。

关于创作主题的选择,在积极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的同时,依托平日与学生学习的接触,根据学生的特点和专业特长与其共同讨论制订。对于平面专业,“概念性视觉推广设计”可以成为一个较大的主题设置,学生可以在这个大方向下,结合实际项目或自拟题目进行毕业创作,创作方向可以是文化类或商业类。

二、整合与跨界的创作形式

图案工艺到平面设计再到视觉传达设计,从一张喷笔喷绘的

海报到多媒体结合、观念视觉设计。三十年间,中国高等院校的平面专业正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今日的各大艺术院校的美术馆中,平面专业的展厅中已经百花齐放,早已不再是几张海报的悬挂,而是充满着无限的活力,平面的边缘已经开始消失,我们很难分辨这个作品的具体属性:是海报,还是包装。实际上,这些创作已经不能用这些名称去区分,这些作品早已开始跨界与整合:图形、材料、工艺、互动、影像、声音、装置甚至高端科技慢慢充斥着作品。让平面设计展区变得很饱满,很具有侵略性。

从目前的现状看,大部分院校的毕业平面专业设计都开始朝向整合性、跨界性,这成为目前视觉传达设计方向毕业设计的主动脉。消失了边缘的设计,在不断地相互融合,这好比是一种进化的过程,艺术与设计重新融为一体的时代。

可以看出,平面设计在当下已是“不平的平面”,是综合多种表现形式的整体创作。因此,在毕业创作的教学指导中,应积极鼓励学生学会用多种视觉设计语言来表达自己的主题,不拘泥于海报、包装、书籍等某一个设计形式,而需要将主题做整体的视觉推广,类似做一套VI(企业视觉识别),但不同的是范围和形式可以更宽

泛,视觉语言根据主题可以更为生动。

三、互动性的设计

毕业创作相对于平日的课程作业,特点是需要在毕业展上呈

现出来,以把大学的学业成绩展示给他人。因此,让作品更多地和观众交流也是需要特别注意的,即设计的互动性。以前的平面专业毕业展中的作品多为海报、包装之类,缺少互动性。当下的毕业创作指导,可以多让学生在与观众的互动中做思考,例如,毕业生要利用概念书籍的翻阅与观众互动;将主图形标识做成图章,让观众自己盖印完成一个纪念品设计;制作和视觉主体相关的游戏装置,让观众互动游戏感受所要表达的概念。

这些互动的设计形式,让观众参与完成整体的创意,使得作品与观众融为一体。摆脱了僵硬的、单向式的信息传播形式,而转向了更为生动、多向的表现,从而让平面设计专业的展示区域丰富

有趣。

四、创造性的作品展示空间

展示效果对于美术院校的毕业创作同样重要。如何利用空间展示作品,以及如何让作品在展示空间里更有效果地传达主题,也变成实际教学指导中的一个重点。应指导学生注意根据实际展示场地的尺寸来设计作品,实际丈量和观察实际场地,避免作品尺寸与实际展示脱节以影响展示效果。同时,对于一些毕业创作,可以指导学生创造性地利用展览场地的特殊性,来设计自己作品的展示效果,例如,墙的拐角、楼梯、柱子等展厅的特殊位置,有时候也会变成设计的灵感来源。此外,还应注意墙体展示和中间空间展示的互应效果。

综上所述,平面设计专业在新时代中不断前进、革新,高等院校的毕业设计展则是各种新变化综合体现的一个大舞台,也是让学生将四年所学整合发挥的最好契机。在指导平面设计专业学生进行毕业创作时,教师应当鼓励学生勇于突破已有的创作模式,积极探索适合主题的创作模式,通过新的创作理念、创作形式、展示空间等因素创作出经得起时代考验的优秀设计作品。通过毕业创作,让学生在大学最后的学习阶段在专业上有显著提升,建立起更为广阔的设计思维,为中国设计的明天培养更多优秀设计师。

参考文献:

[1]袁熙肠.中国艺术设计教育发展历科研究.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

[2]邬烈炎.设计教育研究:第5集.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7.

[3]杜大恺,杭间.清华美术:卷3:艺术教育的当代境遇.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平面设计毕业设计总结范文第5篇

【关键词】创业 毕业设计 艺术设计类 教学

【基金项目】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2014年度高校研究课题(2014SCG416)。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10-0217-02

据第三方教育数据咨询和评估机构麦可思调查显示:从专业来看,2009届毕业生自主创业最多的本科专业是艺术设计,创业比例为7.4%。高职院校近三届(2007-2009届)毕业生自主创业的比例远远高于本科院校,高职院校自主创业的专业类集中在:计算机类、语言文化类、艺术设计传媒大类。在就业严峻的背景下,艺术设计类毕业生创业门槛较低,大量毕业生走上创业的道路,但由于缺乏相关的创业教育与指导,创业失败率较高。因此亟需对艺术设计类毕业生创业的情况予以关注,完善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培养和提高艺术类大学生创业的各项技能,从而培养出优秀的艺术类创业人才,是摆在我们教育工作者面前的现实问题。

一、目前毕业设计实施环节中存在的一般问题

毕业设计不仅是学生对在校学习课程的总结与检验,也是面向市场、面向商业设计的过渡适应期。其根本的目的在于通过项目设计,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和强化学生熟练使用相关设计软件,熟悉设计与制作的一般流程,初步具备与甲方客户、与设计团队的沟通、协调、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与市场需求的匹配度。

选题是毕业设计整个环节的第一步。受限于专业教师的职业技能,承接的社会设计项目少且单一,不能为毕业生进行毕业设计提供合理的“项目库”;专业、分院与设计公司“校企合作”展开的实效性差,流于形式与表面,企业缺乏兴趣投入一定的精力在学校专业实践教学上。在设计前期,学生无法体验与甲方客户的沟通交流,“真题真做”或“真题实做”少之又少。在毕业设计实施中,学校的专业教师自导自演,缺乏引入设计公司社会性评价。答辩环节缺乏必要的淘汰率和退出机制。学生在寻找工作的前提下,没有过多的精力与兴趣投入于毕业设计中,而学校的指导教师放任自流,仅应付于行政单位对毕业设计表格文本的检查与考核。

二、艺术设计类毕业生创业的基本素质

由于初期的投资较少,对岗位技术性要求不是很高,往往成为艺术设计类毕业生选择自主创业的初衷。艺术设计类毕业生创业的初期,往往就是成立设计工作室。设计类创业,特别是传统平面设计类的创业项目,不是仅仅依赖街头门面来招揽客户的。考虑到成本支出,资金有限的话,初期的办公场所甚至可以在家里。创业者主要的投资是办公耗材和员工支出,而一般的设计工作室,雇用1-2名员工即可。小型的设计公司,没有大公司金字塔式的人事结构,老板一般就是做设计出身,既是老板又是设计师,同时还需要做市场,分工不细。或是若干人合伙创业,主内的就是设计师,负责技术;主外就是业务部,保证固定的客户,提供设计单子。

有别于初入职场以设计师为职业的毕业生,创业者身份的毕业生,需要各个岗位的实践技能。创业不仅仅是设计与制作,更需要市场的开发,这是企业的生存经营。自主创业需要专业技能各方面的能力积累,还需要社会经验和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以及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和风险意识。

三、基于创业理念下艺术设计类专业毕业设计的教学改革

设计不是自娱性的艺术,它属于商业设计。工作的流程基本上是从争取客源、分析客户要求开始,寻找基本元素――组合――调整――定稿――制作。创业者的身份应该是“懂设计,爱设计的商人”。“90% 的广告设计公司不挑食”,因为你工作目的就是让客户满意,在实现设计市场实效性的前提下,兼顾实现设计师的创意。

(一)自主选题

基于创业的教学理念,在毕业设计整个环节实施的第一步,就是让学生自己走向市场,完成设计项目的“选题”。“选题”的动员可以启动地很早,或是在大二期间一次专业课程的介入;或是来自学生自己暑假在实习单位的努力接单。毕业设计项目的底线要求必须是真实的,它或是来源于学生与亲戚同学的不经意交流;或是来自于网站的设计项目外包。综合这几年装潢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毕业设计项目,大致有公司视觉识别系统、公司宣传册、房地产公司房产楼书、产品包装设计、企业网页设计等几类。毕业设计的自主性选题,虽然这是学生带有个人爱好偏向的一次主观选择,但这项目是基于典型工作任务的真实设计,能使学生获得设计过程的完整训练。

个人在主动进行课题选择时,自然尽可能贴近与毕业生职业期望一致的岗位,体现的则是相关设计职业岗位或岗位群中关键能力和基本能力的训练。在尊重学生的前提下,课题类型尊重多样化,最大程度的发挥不同水平学生的创造潜能。学生在启动带有独立性工作性质的选题中,自然也会根据个人的实际能力,选择深度、广度和难度适当的项目进行毕业设计。而作为毕业设计实施过程的管理方,学校专业教研室需要做的是:学生自主选择的项目是否具有典型性,其训练的实效性、可行性是否合理。在毕业设计的选题阶段,先是学生自主向各专业负责人提交拟向的毕业设计课题,在毕业设计课题小组审核同意后,继而师生双向选择进行调配,对双向选择不能落实的课题由毕业设计课题小组负责协调落实。

(二)与甲方充分沟通,明确任务书

在强调毕业设计“真题真做”或“真题实做”的前提下,积极开展模拟创业。市场中的设计项目是有条件的限定性设计,平面设计、广告设计,必须了解消费对象、产品、媒体特定、制作工艺等,室内设计必须了解客户意愿、工程预算、施工组织、施工工艺、施工材料等。室内设计中材料的选择受到类型、价格、产地、厂商、质量等要素的制约。材料并不一定是使用流行、时尚的或是昂贵的材料,而是依据设计概念界定进行的选择。在学生毕业设计的前期,需要深入市场进行调研,积累有关市场信息和工艺方面的资料。客户在设计的过程中对设计风格、造价成本、媒介材料等自然会提出质疑,而设计者应不被客户牵着鼻子走,要用创意引导并说服客户,并进一步让客户感到满意。

以往常规的做法是:在确定课题后,指导教师下发设计任务书。而学生自主选题的毕业设计,任务书的内容及要求来自于学生自身与客户充分交流后的整理。有别于其它的毕业生,刚开始是以助理设计师的岗位初入职场,作为配合、辅助总设计师进行项目设计工作,开展的仅仅是各方面具体的事务,包括如材料搜集、针对项目的资料整合、提供设计方案等,其设计的进度按照总设计师给予的工作任务准确完成,以最快的速度上交给总设计师,并按照他的要求进行进一步更改。创业者直接面对的就是市场,他完成不仅仅是创意与制作、印刷,更需要确定设计的总目标、总计划、总基调,界定设计过程的总体要求和限制。

刚毕业的平面设计专业的创业者,前期以传统的平面设计+印刷为基础,包括设计海报、展板、宣传资料等,立足之后自然延展到所有的广告领域,包括包装设计、展示展览、网站等业务范围。企业的市场经营需要接触更多的甲方客户,对外协调与设计委托方、实施方等各方面的关系,对内组织指导各项设计方案的实施。在善于协调各种关系、具备较强的策划组织能力的同时,组织实施设计制作,发挥每个成员各自最大的潜能。

据有经验的创业人士介绍,开好一家设计工作室,关键在于保证固定的客户,提供充足的单子。在客户资源上,与各广告公司建立合作,也是一种成长策略。初期靠技术、中期靠人脉,这些都是创业中的宝贵财富。有创意的设计并不一定就适应于市场的竞争,这自然涉及到设计的营销与管理的重要性。如何让设计达到预期的市场效应,首先就要对所涉及到的市场进行剖析性分析,找到最恰当的目标消费群,进行市场定位,然后确定项目的核心。一切设计行为都围绕着核心概念展开,这样才能使设计不偏离客户的想法。这需要毕业生与客户进行充分的沟通,了解客户的根本要求,设计师才能实现让客户满意,同时自己也能满意的设计方案。

基于设计过程项目化的毕业设计,每个阶段都需要学生一定的知识、能力、态度。学生在运用这些知识、能力和态度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中,就学到了相关的职业能力。学生通过一个个工作任务的完成,掌握了完成创业所需的知识和能力,逐渐建构起自己从事创业的综合能力知识体系,同时培养起相应的职业品质。这个过程,是学生自导的主动跟进,而不是指导教师将毕业设计项目按照设计流程顺序以教学作业的形式布置给学生。

“创业就是最好的学习”,创业素质、创业能力不是教出来的,而是练出来的。有创业就有失败。如何承受压力的心态问题,是毕业生面对的现实问题。拥有良好的心态,尤其是对创业风险具有清醒的认识,并充分拥有应对风险的心理准备,是创业成功的必要条件。在自己创业前通过自主接单做毕业设计,实施设计、评价设计,为创业积累相应的经验和心理准备。

(三)设计实施

学校行政部门制定的毕业设计工作手册中,往往是这样的规定:学生按时完成各个阶段的任务,按时交由指导教师评阅。按指导教师的意见,对毕业设计进行认真修改,以达到一定质量并定稿。主动并定期向指导教师汇报毕业设计工作情况。而以创业理念为导向的艺术设计类专业毕业设计,不惟学校专家领导、不惟设计公司老板总监,其质量评价的标准,是市场的实际需求,是甲方、社会对毕业生设计过程的检验和总结。在“市场需求驱动人才”机制的运行下,甲方客户的真实评价与设计师个人期望之间的差距成为毕业设计教学质量的评判标准。

毕业设计作为一门综合性的实训课程,其组织首先要理解甲方业主的期望,然后才能设计毕业设计教学活动、组织实施教学,最后输出人才到社会单位,而创业理念下的毕业设计培养模式,其对毕业设计教学及质量系统的整体效能要求更高。

学生毕业设计成绩评定,一般是由指导教师和答辩委员会的评分组成,这属于“校内循环”的两部分比例各占50%。在直接面向市场的设计过程中,答辩小组的成绩评价可以做弱化处理,其甲方、社会对学生个人设计得失的评价包括:设计理念是否合适?功能设计是否符号业主需要,技术措施是否合理,哪些部分还需要改进?界面设计是否悦目?植物种植设计效果是否呈现?家具与陈设选择是否得当?风格采用是否合适?氛围营造如何?自己最满意的地方?业主最满意的地方?自己的设计理念与业主的决策如何实现平衡?施工效果如何?材料选择?构造设计?施工工艺?通过这个工程,自己有什么新的体会?什么地方有新的进步?什么部分留下了遗憾?什么地方最遗憾?在整个设计实施和现场跟踪的过程中,设计师通过摄影手段、记工作笔记等形式进行记录、总结。基于创业理念下的毕业设计教学改革,其培养方式对毕业设计教学与质量管理的整体效能要求更高。个人与社会两者间质量差距的分析,将引导毕业设计教学实施与评价的开放性,以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需求;也将引导毕业设计教学系统中目标、实施、反馈、控制子系统的协调统一性。

四、结语

毕业设计是高职院校众多教学环节中最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之一,不但对学生在校期间所学知识、技能有巩固检验作用,而且是培养学生综合技能,提升学生职业素养的有力渠道,同时也是学生拉近与就业创业环境之间的距离,学生身份转变过渡的有效途径。

基于创业理念下艺术设计类专业毕业设计的项目化过程实施,其选题与就业创业岗位贴近度高;项目设计实施过程中学生呈现的状态更为双向、主动、优化;毕业设计评审标准进一步开放式、自主式,是增强毕业生就业能力,提升职业素养的有效载体。

参考文献:

[1]周晨.艺术设计专业实施创业教育的思考[J].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3)

[2]赵玖香.浅谈艺术设计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J].齐齐哈尔工程学院学报.2012(12)

[3]雷俊霞. 高职院校创业教育体系的研究与实践――以艺术设计类专业为例[J].包装世界.2012(7)

作者简介:

平面设计毕业设计总结范文第6篇

[关键词]高校 平面设计 教学

[作者简介]彭琳(1980- ),女,四川达州人,四川文理学院美术学院,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艺术设计。(四川 达州 635000)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32-0131-02

在艺术设计理念呈现多元的当下,如何改革高校平面设计教学,提高我国高校艺术设计的教学水平,培养出高水平的平面设计人才,已成为目前我国高校所面临的重要课题。然而,当前我国高校平面设计教学中存在着诸如对学生设计思维的培养力度不足、课堂教学互动性不强、学生实践意识缺乏、平面设计教学独特性的缺失等问题,亟待进行相应的教学改革。

一、当前我国高校平面设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对学生设计思维的培养力度有待加强。在平面设计教学中,学生设计思维与设计能力的培养是教学追求的主要目标,而设计方法的传授仅仅是为了培养学生设计思维的一种方式。当前我国高校“平面设计”教学忽略了对学生的创新设计思维与创造力的培养,仅在设计程序与设计技能上花工夫,这就违背了艺术设计教学的本原价值,导致艺术设计教学发生了本末倒置的错误倾向。

2.课堂教学的互动性有待提升。在高校教学中,平面设计的教学是一门启发性课程,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与同学都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从而实现教学的互动,教师传授技能与方法,学生努力学习技能,积极掌握方法。但是当前我国高校平面设计的教学课堂,简直就是一言堂,只有教师在讲,学生没有充分发挥主动性的空间,缺乏师生互动,直接影响教学效果。目前,学生对学习平面设计缺乏主动性,兴趣不浓,同时各高校也没有充分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与条件。学校主要把时间花费在教育学生设计程序与设计技能上,而没有实际性地教授学生如何动手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在动手设计过程中,教师往往忽略了对学生创作灵感与热情的激发,致使学生在“平面设计”课程教学活动中表现得不积极,也明显地表现出互动性不强。

3.学生平面设计的实践意识有待提高。目前,实践意识缺乏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一大弊端。而大学生的实践能力直接关系到大学生能否在社会上立足,能否被社会所接纳。因为实践能力与实践经验是社会企业选纳人才的主要标准。而现如今,大学生的市场意识淡薄,在高校平面设计中只局限于狭隘的思维里,没有考虑到市场的因素,对设计仅仅追求美感与绚丽,从而让平面设计变成了空中花园,最后导致大学生出现了就业难的问题。由此可见,大学生的实践意识对未来踏入社会具有重要的作用。

4.平面设计教学的特色有待凝练。在我国高校平面设计教学里,不仅需要对学生们进行设计程序与设计技能进行教学,还需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设计思维与创造力,两者相互结合才能让学生在平面设计教学中学到更多的知识,才能让学生学习到最适合艺术设计的知识。但是目前,我国高校在平面设计教学中还处于对学生设计技能与设计方法、设计程序的培训,还未涉及学生创新思维与创造力的培养,从而让学生毁灭了平面设计教学的本质意义。我国高校平面设计教师对教学模式只局限于片面教材,从而缺乏了科学独特性,对教育平面设计没有鲜明的学科特点,最终导致教学质量的严重下降。

5.学生对平面设计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在我国高校平面设计的教学中有这样一种情况,许多学生在进入平面设计专业之后,在学习平面设计专业一两年之后几乎忘记平面设计所学的到底是什么,甚至不知道最后应该去做什么。学生们在高校学习平面设计时,认为学习到了平面设计理论知识与基础绘画课程就能找到一份很好的工作,对自己没有一个实质性的目标。从而树立了一个这样的观念:在学校学习中,只学习与自己有关系的,盲目地学习多种艺术设计知识,例如人物形象设计、广告设计等,最终让自己成为一个“大杂烩”,忽视了自己的平面设计专业。

6.对平面设计理论知识的重视有待加强。虽然我国高校平面设计教学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但是在实践过程中,往往忽视了平面设计的理论知识,因为目前大多数高校教师都注重动手实践,从而对理论知识掌握没有过多关注。我国高校在平面设计教学中,对理论知识的传授主要是由在职的平面设计教师进行讲授,而进行实践设计的教师则是由外面的专业人士教授,在同样的课程学习当中,同时出现了两个教师,学生的学习适应具有较大的难度。其实在平面设计教学中,如果将理论与实践进行了分类,那么就背离了艺术设计的本质,因为艺术设计教学本身就是由实践与理论相结合。虽然艺术设计的实践特性是平面设计的本质特性,但是缺乏了理论知识对实践设计的指导,艺术设计就不能真正存在了。作品的设计过程就是一个研究过程,学生的主体对象就是“研究”,而研究的本身就必须提升到理论层面。

二、改革我国高校平面设计教学的有效对策

1.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如今,我国市场竞争激烈,每一个产品都离不开创新,一旦失去创新的理念将会失去市场的地位,因为创新是设计的灵魂,创新也是设计的最终追求。必须要有先进的技术与创新的思维能力以及非凡的创造力,才能让设计出来的作品具有一定的特点,从而在市场中具有一定的身份与地位。同时,设计是一门需要互动的学科,在平面设计教学里,坚决杜绝一言堂现象,应尽量让学生与老师一起积极参加平面设计教学活动,学生与老师处于平等民主的地位,进行对话,互相探讨,这样才能更加深入到学习平面设计中去,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在学习平面设计教学过程中,老师对学生们坦诚相待,给予他们激发与启迪,不仅让学生们保持了良好的学习氛围,还能够激发学生们对平面设计的创造性思维。

在我国高校平面设计教学中,还需要注意赏识教学法,在高校平面设计教学中,作为老师最重要的就是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对学生进行鼓励,尊重学生的创新想法,尽管学生的想法是错的或者很幼稚的、不切实际的,也不能随口否定,否则会对学生产生巨大的打击,从而让学生失去对平面设计的兴趣。所以,在高校平面设计教学中,教师最需要的就是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与培养学生的创造热情,提高学生对平面设计的兴趣。

2.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在我国高校平面设计教学中,要想提高设计水平及质量,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教师应该主动让学生对设计的流程进行深入的实践,从设计观摩师的设计到接触了解客户以及亲自为客户设计产品。让学生深入实践到现实平面设计流程中去,有助于学生掌握学校书本所学的设计知识,还有助于提高学生对设计产品与市场需求的相符度,从而提高设计作品的创新性,还可以让学生在实践中激发自信,保持学习平面设计的热情。

第二,各大高校需要多与社会企业进行合作。在高校,平面设计教师可以跟社会企业单位进行设计合作,并可以让学生参加设计、修改、审核,帮助教师完成教学任务。以这种教学模式培养指导出来的学生,所学的技能必然较容易与社会企业贴近,且在现实生活工作中具有一定的学习能力,完成设计的质量也较标准。以这种教学模式对学生们进行平面设计教育,往往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平面设计的热情。而且这种教学模式主要凸显了教学的动手与动脑的方法,实践操作给学生们收获了感性经验,掌握了实际技能。

第三,我国高校应该注重高校毕业生的设计作品。高校平面设计教学应该要求学生在毕业前一年进入毕业状态,可以将学生划分为若干个小组,统一由教师进行全程监督与指导。毕业设计作品不仅仅要求设计者灵感,还应该注重创造性思维。在毕业设计作品中,学生们不仅仅只是完成一项简单的作品,还需要掌握市场调查、方案选择、实物模型制作等一系列工作。学生设计好作品以后,要专门由教师、企业家、专家进行评价,且要求学生对自己设计的作品进行陈述。答辩完成之后,还应该举行毕业设计的公开展览,从而确保那些做出高质量设计的学生得到相应的肯定。

3.注重个性化设计的培养。其实设计的本质就是创新,设计的创新主要来源于设计师的创造性思维。对平面设计要求个性化也是对平面设计具有个性差异得出的见解而已。我国高校平面设计应该对设计原理、设计内容等理论书本知识进行学习,结合学生对市场的实践,从而培养学生设计创意个性化的作品,挖掘出每一个学生的设计风格。在教学方法上,教师应该大量采用案例法,因为案例容易将意图传达给学生,教师可以在计算机上对案例进行剖析,不但可以让学生熟悉和掌握设计的各种功能,还能增强教学的互动性。

4.充实教师队伍,加强师资力量。目前,我国各大高校平面设计教学极其缺乏平面设计教师。所以,应招聘高校平面设计教师,并对平面设计教师进行分层次组织教学。分层次教学的理论课由在职教师传授平面设计技能与平面设计方法,而实践课可以聘请外面专业人士进行更新设计思维,指导学生平面设计的创作。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对平面设计教学的热情,从而有效提高我国高校平面设计人才培养的质量。

5.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实现资源共享。如今,社会发展迅速,我国计算机技术发展给平面设计带来了巨大的帮助。在高校平面设计教学中,教师与学生可以通过计算机技术将自己设计的实际情况、兴趣爱好等相关信息到计算机上,在高校学习平面设计过程中,学生可以随时进入网络查询相关知识与最新消息,可以及时掌握平面设计的最新知识,而且还能大大帮助学生了解到社会、市场对平面设计的需求,从而拓宽了知识面,开拓了学生的视野。同时,还可以借鉴国外发达国家平面设计教育改革与创新的成功经验,从而有效加快我国高校平面设计教学改革的步伐。

三、结论

近几年,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我国高校的平面设计教学也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但是发展过程中还是出现了一些问题,例如对学生设计思维的培养力度不足、课堂教学互动性不强、学生实践意识缺乏、平面设计教学的独特性不足等问题。针对当前我国高校平面设计出现的问题,教师与学生应进行实践分析与思考,最后将平面设计应用到社会、企业、市场实践中去,制定相关的措施,总结改革经验,例如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注重个性化设计的培养等。

[参考文献]

[1]臧燕.在平面设计工作室的教学与实践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4).

[2]王秋蕾.对计算机平面设计软件教学的探索[J].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07(31).

[3]葛鸿雁.关于设计和设计教学中思维逻辑性的思考[J].新美术,2006(4).

[4]吕斌.艺术设计教学改革浅谈[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2006(4).

[5]金蕾,彭鲲.艺术设计教学与绘画基础课[J].新美术,2006(5).

平面设计毕业设计总结范文第7篇

关键词: 自学考试 艺术设计 毕业设计报告书 教学改革

艺术设计专业的毕业论文,是培养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理论联系实际,独立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得到从事本专业工作的综合训练。艺术设计专业毕业设计,是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运用已学专业知识,按照规范化的设计程序与方法进行的设计活动。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独立分析和解决本专业范围内有关设计应用问题的能力及创新思维能力,使学生的知识、技能和综合素质得到进一步充实和提高,是学生专业技能、艺术才华与综合应用能力的集中展示。

艺术设计专业以往的教学模式:毕业论文是与专业相关的某一领域、某一问题的已有理论的介绍和自己对该方面内容的理解。并按规定的格式、字数完成文本的制作。毕业设计是与专业相关的某一实际问题的解决过程,包括:问题分析、调查研究、案例分析、具体设计、修改、定稿、实物或模型制作等一系列活动。

以往艺术设计专业毕业论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包括:1.毕业论文与毕业设计脱节、理论无法联系实际;2.毕业论文抄袭现象严重。以往的毕业论文和毕业设计是分离的两个部分,毕业论文并不围绕毕业设计展开。现在,我们提出以“毕业设计报告书”代替毕业论文的形式。“毕业设计报告书”是以毕业设计的过程为依据,按照毕业论文的格式、字数要求,完成一篇有一定理论基础并结合实践经验的文本。

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艺术设计专业经过三届毕业设计报告书的教学,综合以往经验和不足,围绕毕业设计报告书的顶层设计、过程管理和质控体系,落实毕业设计报告书的三要素(形式要素、内涵要素和评价要素),总结出毕业设计报告书的教学改革实施规范。

一、准备工作(毕业设计开始前一学期末)

(一)下达毕业设计教学任务。

管理部门根据专业方向、人数,给教学单位下达毕业设计教学任务,毕业设计课程占12-16学分,安排时间12-16周、192-256课时,建议一学期完成。

(二)确定毕业设计指导教师。

教学单位专业负责人确定毕业设计指导教师,指导教师应由讲师及相当职称以上且有一定实践经验的教师担任。助教、研究生不能单独指导毕业设计。指导教师原则上由专业负责人在校内教师中安排,校外兼职教师也可担任指导教师,但必须经管理部门同意方可担任。为确保毕业设计的质量,每名指导教师所指导的学生人数,一般不超过15人。指导教师对学生的指导,每人每周不得少于2次。

(三)召开毕业设计动员大会,学习毕业设计实施规范。

毕业设计开始前,必须进行有管理部门、教学单位、指导教师及学生参加的毕业设计动员,组织学习毕业设计实施规范,明确职责及要求。

二、前期工作

(一)指导教师确定毕业设计课题。

1.选题、审题的工作程序及要求

毕业设计课题由指导教师提出,并填写《毕业设计选题表》,陈述课题简介、课题应完成的任务和对学生的要求等,经所在教学单位审题后,报管理部门。毕业设计所选题目中,如果同一项课题需由2名及2名以上同学完成,则应在申报课题的名称上加以区别(加副标题),并且在“设计要求”中加以区分。

选题工作应于进行毕业设计开始的第一周完成并落实到学生,学生初步选题后由专业负责人和指导教师协调确定各学生的选题,填写《毕业设计选题汇总表》,交管理部门,以便学生及早准备。

2.选题原则

(1)符合本专业培养目标、满足教学要求,使学生得到综合系统的训练。

(2)课题应有一定的深度与广度,工作量充实,使学生在规定时间内经过努力能按时完成任务。

(3)课题应尽可能结合实际生产社会发展需要,促进教学、实践的有机结合,调动学生积极性。

(4)课题的选择应符合因材施教的原则,使学生在原有的水平和能力上有较大提高,并鼓励学生有所创新。

(5)对学生个人提出的选题,若符合教学要求,且有特色,如果条件允许,经所在专业负责人审查后,则可积极支持并给予安排。

(二)任务书与过程跟踪表的填写与下达。

根据学生的选题,指导教师填写《毕业设计任务书》包括:课题应达到的目的、课题任务的内容和要求、课题成果的要求、工作进度计划。学生填写《毕业设计过程跟踪表》,记录每次毕业设计修改的过程、产生的问题及教师提出的修改意见。

(三)毕业设计开题。

学生根据自己的选题和老师给出的《毕业设计任务书》要求,撰写《毕业设计开题报告》。《毕业设计开题报告》包括:课题名称、研究目的和意义、毕业设计报告书的思路、参考书目、指导老师意见、是否通过等。指导教师根据学生填写的《毕业设计开题报告》,判定能否通过开题,进入下一阶段学习。如果开题不通过,则学生需要重新选题和提交《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四)毕业设计调研。

通过开题的学生,根据所选题目,进行市场调研。学生需确定自己毕业设计的特定对象,根据这一对象,拟定调查问卷,发放一定数量的调查问卷并收回,进行数据整理和统计,从调查问卷的结果总结出特定对象的需求,并撰写《毕业设计调研报告》。

(五)文献摘录。

学生根据自己的选题,通过互联网搜索、文献摘抄、实地考察等形式,学习国内外已有的典型、独特、代表性案例,总结以往优秀经验或失败教训,作为自己设计的基础和铺垫。

三、中期工作

(一)设计方法和设计过程。

这是毕业设计过程的核心阶段。学生通过前期开题、调研、文献摘录,得出自己的设计思路,并通过一定的设计方法,完成设计初稿、修改过程、设计定稿的过程。

(二)毕业设计中期检查。

学生提交《毕业设计过程跟踪表》,汇报毕业设计进度和阶段成果,指导教师填写《毕业设计中期检查表》,教学单位检查指导教师到岗情况,学生出勤情况,学生工作进度,教师指导情况及毕业设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必要、有效的措施解决存在的问题。检查应有书面记录,并将检查情况及处理意见汇总报管理部门。

四、后期工作

(一)毕业设计报告书制作、毕业设计制作、实物、模型制作。

毕业设计后期阶段,学生根据毕业设计报告书的格式,将整个毕业设计的过程,按照要求整理到毕业设计报告书中。毕业设计制作:根据不同的专业方向要求,毕业设计的作品也有不同。环境艺术设计方向的毕业设计主要是设计平面图、立面图、效果图等,通过展板打印的形式展现,并制作相应的建筑模型。平面设计方向的毕业设计主要包括:书籍设计、包装设计、VI设计、海报设计、网站设计等,通过制作系列实物展现。

(二)毕业设计报告书答辩。

答辩委员会的成员由一名专科学校专业负责人及两名本科学校专业负责人组成。答辩委员会下设若干答辩小组,人数以三五名为宜,成员可以是本校教师,也可以聘请校外教师。答辩时间控制在每人15分钟左右,其中,学生讲解5分钟,教师提问及学生答辩10分钟左右。

(三)毕业设计展示。

根据不同专业方向要求,毕业设计的展示也有不同。环境艺术设计方向的毕业设计主要是毕业设计展板和建筑模型展现,平面设计方向的毕业设计作品主要是书籍、包装、VI、海报、网站等通过系列实物展现。

参考文献:

[1]陈珊,马啸林.艺术设计专业毕业设计过程控制法初探.教育与职业,2010(18).

[2]姚婷.装潢艺术设计专业毕业设计教学环节的探索与实践.艺海,2011(8).

[3]周静.艺术设计专业毕业设计教学环节的探索与研究.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1).

平面设计毕业设计总结范文第8篇

关键词:毕业设计;创作;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29-0221-02

又是一年毕业时,在紧张、忙碌的毕业设计之后,迎来的是毕业季所带来的抑或兴喜,抑或迷茫的时节。回首数年来的毕业设计指导工作,心中总会泛起几分惆怅,几分欣慰。面对学生们的成长经历,笔者发现毕业设计这段时间,师生们的朝夕相处,从相互熟悉到相互信任的情感交融对学生们的成长有着魔力的作用。在整个毕业设计的指导期间,师生们经过一起探索,相互激励,共同创造的作品的交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教学互动。学生们主动思考,教师们以平等探索者的身份积极参与,正如哲学家邓晓芒先生所说:“教育绝不是一种片面的技巧,而是两个灵魂之间的吸引和碰撞,是两者发自内心的需要”。尽管我们的毕业设计还有许多的遗憾。但是,作为师者,很希望通过毕业设计的努力,可以在思想上让学生们有信心地面对社会的竞争。在此,笔者结合个人的指导经历进行总结,期望对提高毕业设计质量作一些探讨。

首先,探讨的是毕业设计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1、误读设计中的艺术性,将艺术性等同于装饰性。

强调设计的艺术性是现代艺术设计发展的普遍要求,作为学院派的毕业设计,艺术性的要求更甚。艺术性意味着个性的充分展示,意味着画面具有强烈的形式感,艺术性的设计在于强调多元性和设计家个性,给观者不同于市场上低劣熟悉的版式。但“艺术”不等于装饰,“个性”不等于无序。在实践中,学生往往简单地将图片信息和文字信息进行装饰性的布置,五花八门的字体,横七竖八的放置在图片的周围,唯恐画面有一处是“空白”。空间就是这样被装饰着。仿佛到了一个装满杂物的房间,没有了落脚的地方。很遗憾,在毕业设计的时候笔者还在强调本该在平时专业课程就该解决的问题。但它就是存在着,不可忽视!

2、漠视尺寸的概念。

尺寸代表的是比例关系,是一种理性思维的传达。学生在设计工作的开始总是习惯于A4这一种比例关系。例如,在书籍设计或者是画册设计中,很少有同学会注意到开本、比例等的问题,大抵源于我们对设计还停留在“感觉”之类的评价。作为一名设计师,我们需要具备客观的视觉经验,建立起理性思维基础,掌握视觉的生理学规律。虽然设计是源于艺术,但是也有别于艺术形式。尺寸、比例的观点不仅仅可以帮助我们建立秩序和节奏、韵律之感,而且是理性思维的素质培养。这很重要!

3、忽视整体的系统性。

也许在平时教学中,对整体性就认识不足,这是因为平时的练习就存在着“个体性”,例如,在书籍设计中,平时作业实践局限于封面这个方寸之地,缺乏对书籍整体设计的有机系统性进行练习。但是在毕业设计意识中,设计的概念就会由单纯的封面设计发展到整合内容、材料、版式等一系列书籍因素的整体设计。所以,毕业设计中的书籍设计或画册设计应尽快从单纯封面设计的误区中走出来,进入有机整体设计。一本好的书籍设计或画册就像一首具有音律的乐曲,画面节奏在“起、承、转、合”之间拥有了节奏。读者在翻阅图书的时候亦会体验到这种音乐的节奏。

4、盲从“国际”。

我们不能否认,目前很大一部分的设计审美还在屈从于“西化”。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导致设计在很多方面还在模仿西方的模式,以招贴为例,许多学生尽量避免使用汉字做主题语,问其原因,答案多为:英文字体看着比汉字时尚、高端、大气。究其原因还是学生们过分依赖电脑排版的字体带来的方便,没有从设计的根本来看待自己的作品,同时也反映出同学们盲从所谓潮流。既适应潮流,又引导潮流,尽快从屈从“国际”的误区中走出来,提高中国设计的文化品位,这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其次,探讨的是在毕业设计中为师者,该如何做?上述种种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是可能是教育体制的问题。学校的扩招带来的大量的艺考生源,其中不乏因为“投机”而来的速成生。为了上大学的梦想进行了为期不到几个月的艺考培训,在类似“流水线”作业的培训中,不管思想,只管技能的训练中,怎么可能让这些“填鸭式”教学成长起来的学生去适应一个讲究宽松、自由的大学教学环境?又怎么能够希望他们迅速成长呢?艺术的领悟岂是课堂上能够解决的呢?牢骚满腹也罢,痛心疾首也罢,都不能解决目前的境况,静下心来,仔细思考。一味的抱怨也于事无补。面对这种情况,作为传到授业解惑的师者应该转变自己的思想以适应新的教学环境。对此笔者在此做如下阐述:

1、美感切入法。在毕业设计中,如果把美的理念融入到设计思想中去,从美感这个切入点展开思维,并产生一种要求,要求学生们必须学会从生活实践中收集、分析、归纳一切美的信息,并将此升华为理念层次的美,并以这种美感来指导毕业设计。创造形式的美,可以帮助他们建立版式的要求;理念之美,可以帮助他们塑造主题的理念与行为。总之,美是设计的灵魂,要塑造形式之美,就要选准这个时代“美”的切入点。

2、求异法。所谓设计的“创新”就是“求异”的过程。创造性思维必然是旧思维“异化”的结果,因此,毕业设计的一个形式化特征就表现为求异性。求异的方法是否有效,关键是学生们在针对同一主题,是否做到了海量收集,只有经过前期大量的收集工作,才会对主题进行有效地对比分析,进而归纳属于自己的观点,才会产生一条与众不同的新思路,构思出别具一格的毕业设计。

3、问题归纳启示法。面对毕业设计的选题时,同学们往往会发出这样的疑问:我该做什么?在回答类似这样的问题,一般笔者也相应提出总计为7W问题,即:(1) When什么时候?(2) Where什么地方?(3) Who谁?(4) Whom为谁?(5) What什么?(6) Why为什么?(7) How怎样去做?这是一种条理性清晰、逻辑性极强的思维方法。这种方法运用十分广泛,无论我们碰到什么难题,都可以通过问题法来理顺思路,找到问题的症结,发现解决问题的通路。在毕业设计中,每个问题的提出就是一个思路的发展点,继而可以在此进行思考、创作。百试不爽!说一千,道一万。作为教师,在毕业设计这个阶段,我们只是作为启发者,而非命令者,要尊重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最后,探讨的是,作为学生,毕业设计你准备好了吗?

1、夯实基础知识,迫在眉睫。

大学专业课程一般是从点、线、面的认识开始,学习掌握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透视学等基础。这些课程的因为具有极大的抽象性,不容易被刚刚脱离了繁重的、机械的艺考模式的学生所接受,没有一定的美学知识体系和实践的学生,面对从复杂的审美认知抽象而来的理论将会一筹莫展。所以,很多学生也不会下足够的功夫来潜心学习这些至关重要的基础理论,甚至抱怨学习这些有何用。错误的认识导致错误的行为,四年的大学生活即将结束,可是依然有种脑袋空空的感觉,这就是典型的基础不稳的现象。所以,在毕业设计的时候,再重新认识这些曾经的基础知识,这个阶段也许是一个持续且长期的过程,也是一个从“不知”到“一知半解”的解惑过程,在这个阶段中,有时困惑、有时欣喜,只有坚持不懈的学习才会对设计整个运转流程逐渐掌握,开始向成熟设计师迈进。

2、专业技能必须熟练。

第一,就是动手能力,“艺术劳动首先是一种诚恳的手工劳动”。1998澳大利亚工业设计顾问委员会调查结果,设计专业毕业生应具备的10项技能第一位就是:“应有优秀的草图和徒手作画的能力,作为设计者应具备快而不拘谨的视觉图形表达能力,绘画艺术是设计的源泉,设计草图是思想的纸面形式,我们有理由相信,绘画是平面设计的基础,平面设计的设计的基础!”手绘有着一般图像所达不到的效果,我们利用照片的细节、个性、场景等特征来完成对某件事物的写实性叙述,但是最能表现设计师的专业素养,还是手绘能力的体现。它是一种设计师必备的能力,电脑永远也不会取代人类的智慧。

第二,真的会用设计软件吗?我们可以利用软件将照片处理的非常完美。利用“退底、合成、影调、质感与特效等”PS技巧,把图片进行更艺术的处理而达到可能事先未先想到的效果。但是,值得提醒学生们的是:一味追求PS的绚烂的特技效果,不是真正意义上掌握软件。一个成熟的设计,可能很少使用到PS中的特技效果,更多的是对图片的色调调整,例如:如何得到理想的锐化效果?这就需要知道一个功能的参数值――半径(Radius):它用来决定作边沿强调的像素点的宽度,如果半径值为1,则从亮到暗的整个宽度是两个像素,如果半径值为2,则边沿两边各有两个像素点,那么从亮到暗的整个宽度是4个象素。半径越大,细节的差别也清晰,但同时会产生光晕。很多同学在学习PS的时候会忽视这些功能的学习,这是片面地学习。

第三,最好提高自身的审美知识体系。在加强了设计的动手能力和表现能力之后,便是一个伴随一生的学习体系――审美能力。它是构建一个设计师个性的灵魂所在。文人常说:“先修其形,后练其品”。就是在说明:一个设计师的艺术修养决定了他的艺术作品。

文章至此,也是尾声,笔者套用代福平在《艺术设计专业本科毕业设计教学的新定位》一文中的叙述作为结尾:“一个毕业设计,没有解决实际问题,却为我们生活的某一方面悬设了理想性远景,这不正是改造现实的第一步吗?一个毕业设计,没有照抄照搬中外文献,却为人们提供了一种独特的创意,这不正是艺术的永恒魅力吗?一个毕业设计,经过了对未知艰苦的探索,最终却失败了,这种失败不是和成功一样有价值吗?没有对失败的宽容和尊敬,就不可能推动创造。想让年轻的艺术类学生像申报科学研究项目那样列出技术路线、研究进度和最终成果并加以考核,就把艺术设计创新过程中的不确定性、非逻辑性这些重要因素抹杀了。即使硬让学生这样做,他们也知道这些命令化、程式化、行政化的东西与促进他们的创新无关,反倒是一种累赘,只能敷衍。即将毕业的学生,在尚未迈出校门就学会了敷衍,这实在令人堪忧。这种现象必须改变,因此要重新认识毕业设计的理念定位。大学不是工厂、农场和市场,它同现实的工业、农业、商业保持了一段距离。大学生的成长需要这个距离,如同黑格尔在柏林大学的开讲辞中所说:‘生命在这时还没有被束缚于迫切需要的整套狭隘目的,并且自身能有从事淡泊名利的科学工作的自由。’”

参考文献:

[1]邓晓芒.徜徉在思想的密林里[M].济南:山东友谊出版社,2005: 227-238.

[2]郅敏.艺术,首先是一种诚恳的技术劳动[J].装饰,1999(5).

平面设计毕业设计总结范文第9篇

摘要:艺术设计专业的毕业设计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学质量为本,使毕业生更好地和市场、社会、企业接轨,从而提高毕业设计的整体质量。

关键词:以人为本;毕业设计; 创新; 设计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

高校艺术设计专业的毕业设计是体现专业教学理念及成果的最终环节,是艺术设计高等教育办学效果检验的试金石,是对学生在校以来所学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以及应用能力的检验。但长久以来,对毕业设计教学内容的理解及执行的效果却存在较大差异。目前,在大多数艺术院校或艺术类专业中,毕业设计内容及设计方式大多是专业课内容的重复,即选择某一设计主题后,用以往教学中某一方向课程或几个方向课程的内容进行表现,完成一系列的作品。虽然作品的数量比以往多,但形式与以往作品基本相同,这是以总结为目标的模式。此做法虽然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对设计主题的把握能力及实践能力,但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就业能力培养却显得不足,也没有为整个教学体系的最终环节注入新的活力。长此以往,艺术设计专业毕业设计教学方式必然僵化。

同时不管是公办院校、民办高校还是高职高专,毕业生目前都面临着严峻的就业形势压力,许多高校学生在最后一个学期,迫于就业压力几乎全部时间都用在外出求职,急于提前毕业上岗,毕业设计教学环节形同虚设。学生真正用在毕业设计上面的时间和精力都大打折扣,为了完成任务有些学生东拼西凑,甚至抄袭,这种情况严重地影响了艺术设计专业毕业设计水平的提高和正常教学环节的实施;也使得毕业设计在最后一个教学环节没有起到应有的承上启下作用。

一、毕业设计的意义及作用

首先,高校艺术设计毕业设计教学的本质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学质量为本,为社会和企业输送合格及优秀的艺术设计人才。这一特点的具体体现就是毕业生能够直接进入社会生产、服务、建设的第一线;直接为企业工作并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同时要贯彻应用型人才培养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理念,实现学生与行业、与社会的“零距离接触”,走出设计人才培养与行业需求相脱节的困境,缩短学生毕业后工作岗位的磨合期。毕业设计教学环节是艺术设计专业教学的核心环节,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实践部分,也是使学生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有力保证。

其次,艺术设计专业的毕业设计是集学习、实践、探索及创新于一体的综合性教学环节,在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与素质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毕业设计也是学生从学校学习过渡到实际工作的桥梁,是学生就业及日后发展密切相关的一个重要基础,成为学生终身学习的铺垫。因此,改革毕业设计的教学方式,提高毕业设计的教学质量,是目前高等院校艺术设计教学面临的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

再次,毕业设计教学无论是对学生还是指导教师, 都是一个很重要的实践及教学相长过程, 它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可以提高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包括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能力、设计创新能力、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资料查询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论文撰写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协调合作能力等;强调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能力的锻炼与培养, 这是毕业设计有别于课程设计等其他实践环节的重要方面;可以缩短学生在未来工作岗位上的适应期, 使他们尽早进入“工作角色”, 为以后在工作岗位上发挥作用奠定良好的基础;可以加强师生间交流, 发现教学上的不足, 尽量缩小教与学之间的不同步差异;可以发掘学生中的优秀人才, 并发现一些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并和现有市场进行有效的结合开发。通过这样的学习过程,学生的动手能力、与人沟通的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都会有所提高,具备了这些能力,学生才能在复杂多变的社会中立足,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教学方式的改革

首先,好的毕业设计是选好题,选对题。主要体现在对选题的设计性质分类,针对艺术设计专业毕业设计的类型进行大的分类,由这种设计选题分类来指导学生完成毕业设计。基于对学生创新能力及综合素质能力的培养,拟定了“概念设计”、“市场型设计”及“项目设计”三种艺术设计专业毕业设计选题方式。选题方式的改革改变了以前做毕业设计等同于做课程作业的弊端,选题方式的变化意义在于将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和全面职业素质培养放入到毕业设计的教学环节中去。将毕业设计的教学阶段当做学生走入社会工作岗位前的“练兵场”。 为学生提供一个自己学习、思考、发挥的空间和平台,是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完成课题,从实际课题调研、资料文献的收集、设计创新思维、设计实践和调查研究中获得知识,解决现有问题的整个流程。

三种不同的选题方式分别立足于艺术设计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对于设计实践技能的职业化导向。“概念设计”的方式主要是基于对艺术设计学术性和设计前瞻性来进行定位,突出了艺术设计专业研究的深度和广度;“市场型设计”的方式体现了艺术设计和现有市场的有效结合,突出了市场化在毕业设计中的重要性,也是产学研相结合的重要措施;“项目设计”的毕业设计方式则是结合了概念设计和市场化的有效整合,这种设计方式可以避免单纯的市场化设计所带来的一些束缚和弊端。

其次,依据不同的选题方式对应不同的毕业设计操作方法和执行方式。

(一)概念设计模式

主要体现了学生的创新设计能力和对艺术设计深度和前瞻性的思考。具体由学生自选设计主题,可虚拟命题也可以实际项目为背景,以体现本专业特色的手法表现。其设计作品最终展现的是学生对所学专业的深层认识和理解,而不仅限于个别或部分设计。例如就平面设计专业方向而言,书籍概念设计作品是运用不同的设计手法展现一种对传统意义设计作品的全新认识和表现,是以人们意想不到的新形式,能唤起人们对该作品的新鲜感觉或购买欲望。当然,这些还需要通过有效的展示手段辅助表达,因此概念设计作品还应包含三方面内容:专业设计表现、材料运用表现和展示策划表现。

概念设计的选题和设计方式依据不同的专业方向有着不同的解释和演绎,比如平面设计方向的概念包装设计,就可以从趣味包装设计、交互包装设计和民族包装设计等很多概念中来对包装设计来进行全新的策划及设计。如图2-1 、2-2所示,这两件毕业设计作品就是典型的概念设计作品,两者分别从包装设计的趣味性方面和民族传统的继承方面进行新的创造和发现,巧妙的和自己的设计作品相结合。

图2-1 图2-2

但进行这种概念设计模式的过程中,有些学生会陷入为了“设计而设计”的误区,仅仅是为了“概念”而“概念”,没有经过审慎的思考和科学的论证,这点是我们在进行毕业设计教学中需要注意和避免的。

(二)市场型设计模式。

市场型设计选题及执行模式重点在于突出学生的毕业设计和市场化的结合,是以市场的标准来进行该毕业设计的创作。这在近年的毕业设计中也是重要的操作形式。教学中应该鼓励学生参与或承担企业委托的设计任务,而能够圆满完成任务也是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

平面设计毕业设计总结范文第10篇

科技的发展、信息技术的进步、新兴学科的不断涌现为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视觉传达设计将进入一个全新的领域。在此基础上建立一个更为高效开放、有机关联的设计教育体系势在必行。本文从新媒介时代下人们传达信息的方式变化入手,全面剖析视觉传达设计教育的内涵及教学改革方法。提出视觉传达设计教育的发展应以理念创新、思维创新、技术创新为核心,全面提升视觉传达设计课程体系的创新与实践。

关键词:

新媒介;视觉传达设计;创新

当今设计教育的方向是全方位、多交叉的,“跨界”与“融合”成为了高等院校,尤其是高等美术院校学科发展的显著特征,视觉传达设计发展到今天已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设计了,随着新媒体信息时代的到来,视觉传达设计的手段和理念以及承载方式已发生了颠覆性变化,各种视觉媒介的出现,影响着人们的思维、观念和情感。人们直接身临“数字化的生存”,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视觉传达设计比以往任何一个时期都更能彰显其特有的意义和价值。同时在市场经济多体系模式下,社会对设计人才的需求已不再是单一的功能化服务,更重要的是要面对激烈市场竞争与瞬息万变的信息社会做出快速精确的反应,具备主动设计意识以及解决复杂设计问题的综合能力。因此,对视觉传达设计教育的思变不仅仅来自于技术层面、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更重要的是一场源自思想和观念的深刻变革。

一、视觉传达设计教育呈现多元发展趋势

视觉传达设计教育在中国三十多年的发展历程中,不断变换着角色,从传统的装潢设计、到平面设计再到现在的视觉传达设计。目前国内设计院校开设的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基本包含三个大方向,以印刷物为媒介的平面设计,包括:广告设计、包装设计、书籍装帧设计、品牌整合设计、海报设计;以电脑数字技术为基础的数字媒体设计,包括:信息设计、影视广告、电子读物、媒介表达、交互设计、动态设计;以三维空间为基础的视觉环境设计,包括:环境导示设计、展示设计、展陈设计等。伴随着新媒体和网络技术的进步,以及市场需求的变化,视觉传达设计这些细分的专业也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例如平面设计传播信息的载体已从传统的纸质印刷和户外广告牌发展到今天以数字终端技术为媒介的触摸屏、数字电视、互动媒体等传播形式;传统的张贴广告可以通过滚动的显示屏或虚拟交互技术来呈现;以纸质为媒介的书籍可以通过数字技术制作成电子书,可以随时在各种移动终端上阅读;大量公共空间的导示系统由电子触摸屏来取代,展示设计中出现了大量的仿真虚拟现实技术。从平面到立体、从静态到动态、从单一传达到多向交互,这些变化反映了视觉传达设计学科多元发展的必然趋势,预示着新的传达方式将要打破传统设计门类的界限,让视觉传达设计成为一种能够融合多种学科的载体。与此同时一方面还要促进新技术与传统艺术的结合,突出设计的时代特征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另一方面还要结合新的技术手段开辟新媒体艺术新的研究领域,为学科赋予新的内容,体现视觉传达设计理论与方法的前瞻性。视觉传达设计多元化、多学科交叉的专业定位,是设计艺术学科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

二、视觉传达设计教育的创新途径

视觉传达设计教育的改革主要是思维的创新,创造性思维可以说是设计教育的灵魂。不论是传授者还是被传授者,其思维应适应当下数字时代的发展,以更广阔的视野去看待已有的视觉现象,视觉传达设计教育的改革不但要有新的知识理论体系,还要有新的知识传授形式,从“内容”到“形式”都体现了创新性、实效性、传播性、功能性。

(一)技术创新—虚拟与交互科技的进步引起当代社会主流媒介形式的变化和传统艺术形态的更新。虚拟与交互已成为数字媒体环境下视觉传达设计应用的艺术特征。它是指在传播流程中借助电子媒介与受众之间发生反复的互动关系,其超越了传统静态媒介或简单的动态媒介,具体体现在虚拟现实上,表现形式多为互动广告或虚拟产品展示等。同时虚拟设计伴随着科技的进步,已不再停留在虚拟阶段,而更多的走向“真实”化,成为一种信息传播的标准媒介、一种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虚拟与交互技术的出现为视觉传达设计提供了丰富的语汇变化,为视觉传达设计的形式创新提供了可能。

(二)形式创新—跨界“跨界”的交流方式在近年来的视觉设计中得到了全面的爆发。以伦敦奥运会为例,在视觉设计的表达中兼具了艺术性、交互性、娱乐性及功能性的特点,以一种与传播信息相关的方式与其他艺术领域进行跨界合作,并利用其他艺术领域的思路来寻求新的创作灵感:1、将视觉文化的表达渗透到建筑、音乐、舞蹈、戏剧、电影等各个领域,形成独特的艺术表现风格;2、打破传统媒介形式的划分,灵活恰当地运用各种形式语言和材料媒介,将材料、装置、影像等多种艺术形式植入视觉传达设计当中;3、围绕网络、软件、游戏、影像、交互等新的视觉载体,探索视觉传达形式的创新,创造视觉传达的多种传播性和实验性。从传统的视觉艺术形式中走出来,在跨界思维的引领下去探寻更多的新表达。

(三)观念创新—引领在当下视觉文化发展的全球化语境中,视觉文化创新已不仅局限于文化艺术创作领域,而是包括视觉整合规划、传播构成,营销管理、互动参与等行为方式的全面创新,创新的视觉传达代表了一种以视觉信息为编码的崭新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视觉文化广泛而深入地与科技、文化、经济、人文紧密关联,这一切将深刻地改变当代社会面貌,从而引领人们感知更为合理的生活状态。

三、视觉传达设计教育的创新实践

视觉传达设计教育的改革与创新最终要落实到课程体系的建设、教学方法的改革和相关课程的创新上。抓住制约教育质量以及创造性人才培养的关键问题,针对视觉传达设计专业领域提出切实可行的课程改革实施方案,将教育思想观念的更新和教学改革的成果落实到具体的课程体系中。

(一)加强学科跨界的基础教育要培养出具有创意的应用型设计人才,与相关设计学科间理念的整合与优化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引导学生从设计理念、设计方法上与相关学科进行跨界思考。引导学生从单一学科思维走向多学科综合交叉思维。以笔者所在高校的视觉传达专业为例:新生进校的第一年是不分专业的,公共课和专业基础课全部打通学习,第二年进入相关工作室完成学校规定的学分课程,学生在上下学期分别选修八门专业工作室的课程,相关工作室设置包括艺术设计相关专业方向的平面设计,数字媒体设计,装饰艺术品设计(玻璃、金工、织造、塑形、综合材料等),展示设计,广告及视觉信息设计,包装设计,书籍设计,插图设计,网印制像,商业摄影和陶瓷艺术。同时计算机教学作为选修课程贯穿上下学年的不同阶段(相关软件的熟练掌握是优秀作品呈现的有力保障),学生从各个课程阶段中充分了解不同专业方向所传达的专业信息和教学理念,使他们的知识储备不只局限于单一的学科内容,同时这种教学方式很好地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通过对不同专业的深入了解,逐渐发掘自己的专业特长和兴趣点。在学习和创作中构建了广泛的知识结构,开拓了思维想象力,为三年级进入专业工作室的学习奠定了宽厚的专业理论基础。

(二)注重实践应用的综合实验室建设“教师是学科建设的主体,科学研究是学科建设的前提,学科建设是教师从事科学研究的基础。”将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结合是提升视觉传达设计实践应用的有效途径。以笔者所在高校的视觉传达专业为例,学生在三年级进入专业工作室学习的同时,将有机会根据专业发展、自身条件的需要进入相关工作室的综合实验室,进行项目实践的实习。教学综合实验室是密切配合各专业工作室而建立的教学外延空间,是常态化教学组织的一部分,是在各专业教学工作室的基础上根据课程建设需要成立的,教学综合实验室的建立不但可以储备紧缺的优秀教师资源,辅助日常的教学工作,还可以为校区师生提供研究、实习、创作、项目实践的平台,扩大对外交流与合作,促进教学、科研和生产的良性循环。综合实验室一方面要求教师通过科研去获得新的知识以传授给学生;另一方面要求学生参与科研和实践,以便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实际动手的能力。学生通过综合实验室的学习锻炼,使理论在实践中得到进一步的认证与总结,学会了独立思考、建立多元的创作设计思路,更培养了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综合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三)毕业设计的思路创新毕业设计是视觉传达设计教学实践的重要环节,是学生对自己大学阶段所学进行的总结性汇报,是对学生能否合格完成学业的一个终极考核目标。在毕业生即将面对工作、面对社会的时刻,如何通过毕业设计的锻炼,有效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审美能力、检验和锻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就成为一项十分重要的教学工作。当然,这项工作并不是浅尝辄止的,需要根据时代的变化,不断做出调整和更新。1选题方向的思考毕业设计的选题已不再局限于传统平面设计某一单一范畴的思考,强调选题的综合性和传达方式的多样性,鼓励不同学科专业相互交叉,相互渗透,有利于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达到综合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们发掘身边的社会公共需求,提出富有创意、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并通过毕业设计勇于付诸实践是我们一贯的教学追求。注重对人的关注,针对人的价值观、消费观的变化设计选题,始终把人的需求放在首位。2媒介表达的思考伴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和人们审美品位的不断提高,设计的形式越来越趋向于多元化,在传统平面设计的基础上,引入信息设计、交互设计、虚拟现实、动态媒体设计、用户体验、概念表达等。人们不再满足于信息面前只是被动的接受者,而要成为主动的参与者甚至主导者。从被动阅读到互动对话,从纸媒到屏幕,从翻阅到点击,从静态到动态,从精读到浏览,从唯一视觉到多媒体多感官统和等……这些综合媒介的表达正不断地丰富和影响着毕业设计的媒介表达方式,向更多元、多维度、多媒介转化,为作品的展现提供多角度的呈现。3跨界整合的思考随着专业的不断的细分,专业范围的不断扩大,学科间的“跨界”越发明显。跨学科的教育方式体现了毕业设计课程体系与教学方法的综合性整合,是一个推进教学思维、教学理论、教学实践的创新过程。从学生的角度“跨学科”、“跨专业”的尝试,不仅能刺激学生创作的积极性,还能增强了个人与团队合作意识,对设计中创新思维、整体把控、分工合作等都提出了更深层次的考虑和要求,这种综合能力的培养,在笔者近几年毕业设计的教学中得到了充分的验证。我们看到了独特思考的魅力,看到了跨界整合之变在新一代设计师的新走向,跨界与整合的研究将是一个永恒的命题。

四、结语

今天,视觉传达设计所具有的商业和文化功能已大大超出了它的生产和实用功能,主动迎接数字媒体时代的到来,深化教学改革,全面创新视觉传达设计的课程体系建设,以其独具的综合性、开放性、互动性与多学科展开多元化的交叉,在这种交叉与融合中必然会产生新的灵感与激情。数字信息化时代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它不会为任何人停下脚步,但会为我们的生活和未来提供更多更富于创意的选择。

参考文献

[1]李砚祖《.视觉传达设计的历史与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2]廖祥忠《.数字艺术论》.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6

上一篇:建筑设计毕业设计总结范文 下一篇:机械专业毕业设计总结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