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景观工程范文

时间:2023-12-07 11:57:38

农业景观工程

农业景观工程范文第1篇

鲍家屯古水碾房修复项目,树立了在中国进行农业景观保护的卓越范例。参与保护项目的各个机构开展了富有创见的合作,注重基地的整体性。修复项目复原了水碾房为代表的有着600年历史的水利设施,通过水坝、水道、堤和水碾房全面恢复,恢复了农业生产的秩序。项目高度敏锐而周到地确保了复原它们的真实面貌,重现了历史光辉。通过对传统农业设施功能的可持续利用以及和当地文化活动的结合,这一项目为我们展现了保护在现代化发展压力下快速消失的亚洲文化景观的重要意义。

鲍屯乡村水利工程是在迥异于现代汉民族文化的屯堡文化背景下产生的,大部分设施保存完好,至今仍在运行。由于自清代以来鲍屯形成了与周围村寨封闭的社区形态,及宗族式的乡村自治管理方式,其状况甚少为外界所了解。自2005年以来,随着屯堡文化研究的兴起,鲍屯水利工程以其保存的完整性、系统性和水工建筑规划、建筑型式的独特性成为在用古代乡村水利工程的典范,引起专家学者的关注。

这一保护项目的实施,得益于近年来文化遗产影响力的逐渐扩展,涉“水”文化遗产开始得到了有关部门的关注。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由于一次偶然机会发现了这一完整乡村水利工程。2004年,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安排专项课题研究鲍屯古代水利工程,2008年这一项目得到了国家文物局指南针计划支持,列入该计划的示范项目中。在多方合作下,这一保护项目得以顺利实施。

鲍屯古代乡村水利工程,经过400多年的演变,基本保留了传统水利的建筑型式、水资源分配和管理形态。在21世纪之初,这一基层水利工程面临全面改造的形势下,科研和示范项目的实施挽救了这一古代水利工程。在2008年、2009年西南地区连续特大干旱发生期间,现代灌溉工程普遍失效情况下,这一古代水利工程依然完好地发挥着它原有的工程效益。可见,水文化遗产的保护,不仅仅是文化层面受益,它的效益更可以在农业环境、生态、景观等方面体现出来。通过对这一古代水利工程的研究,以及保护项目的实施,我们文化遗产保护重要性的理解得到了深化。

鲍屯古水利系统在今天看来仍然是规划科学,设施完善的基层水利工程。但是,在现代市场经济的冲击下,它与很多传统水利工程一样濒临消失。回顾这一项目实施的过程,一些体会或认识,或许可以为今后涉“水”文化遗产的保护提供借鉴。

1 认知古代水利工程的历史文化价值,是实现文化遗产保护最重要的切入点

贵州安顺位于屯堡文化的核心区,鲍家屯水利工程是地域文化重要的标志性工程。屯堡文化是西南地区汉民族文化的亚文化族群。明洪武年间,为消灭盘踞西南地区的元朝梁王把匝瓦尔密割据政权,明朝30万大军两路进攻,史称“调北征南”。元朝残余势力消灭后,14万征南的军队官兵连带家属留在贵州,实行军屯,以稳固西南边疆。这些来自江南地区的留守大军便在贵阳至云南曲靖的交通要道上各屯堡定居下来,开始从事农业生产。在兴修水利的行动中,军人集体意识得以充分体现。在安顺屯堡人的聚居区,一般拥有较好的水利设施,他们的农业生产条件优于本土其他地区。

鲍屯乡村水利工程属大西桥镇鲍家屯,这一工程始建于14世纪末,即明洪武十五年至三十一年间(1382~1398年)。鲍屯乡村水利工程的始建、完善代表了屯堡文化形成的历史过程。鲍屯水利工程的延续,反映了屯堡文化核心价值,即屯堡的宗族社会关系、传统乡村生活方式、公共事务管理制度。鲍屯水利工程的规划设计及管理,反映了古代屯堡人与自然和谐的用水理念和水资源价值观。

鲍屯水利工程延续,具有极高的社会学价值,它实证了中国传统乡村宗族社会组织形式。当屯堡的军事性质消退之后,水利工程的管理成为最主要的公共事务。田野调查中,发现了鲍屯水利工程维护管理的乡规民约、宗族家法。有些延续至今的习俗,反映出屯堡人自觉的集体意识。如水稻栽秧用水紧张之际,依据先远后近、先高田后低田的顺序放水;捕鱼时须全村统一组织,禁止私人行动,以确保堰坝不被人为破坏。由水事活动而衍生的文化现象构成鲍屯水利遗产的生动内涵。

在屯堡村寨的文化特质逐渐消退,传统水利工程逐渐消失的今天,鲍屯古代水利工程无疑显得格外珍贵。因此对它的保护,不只是工程的保护,更是对区域历史文化的保护。

2 全面、客观地揭示古代水利工程的技术价值,通过保护彰显其文化遗产,并赋予古代水利工程的生命力

鲍屯古代乡村水利工程是一个完整的工程体系。渠首建驿马坝从型江河分流出新河,形成老河和新河两个输水干渠、3个水仓、1个门口塘,再经过二级坝分水,将水量分配到下级渠道,实现了全村不同高程耕地的自流灌溉。另外,还充分利用河水落差和地形条件兴建多处水碾,为村民提供生活用水和粮食加工的便利,是具有综合效益的水利工程体系。

对鲍屯乡村水利系统工程科技价值的认知,需在宏观的视野下结合细微的技术分析进行,不能将之简单地视为单体工程设施的组合。鲍屯水利系统的工程布局、建筑型式都体现出屯堡人公平利用水资源的意识,及其与河流共处的自然观;坝型、建筑材料则显示出本土化的技术特点,以及本地人特有的建筑审美情趣。

(1)合理的规划设计,用最少的工程设施获得多方面效益

鲍屯乡村水利体系布置简单有效,用当地一句话来概括即“一道坝一沟水一坝田”。即以坝壅水,在河道上形成水仓;沿等高线开渠引水,一条渠道可以灌溉在同一等高线范围内的稻田。坝是节制水量的关键工程,因地制宜地布置成顺坝和横坝,再利用地形形成具有蓄水功能的水仓,低水位时壅水,达到一定高程后开始泄水。由坝上不同部位的龙口进行水量的再次分配,从而使得水稻栽插季节各用水户都可以同时获得灌溉用水,是春季灌溉用水高峰之际调节上下游用水的主要设施;坝底的龙口则有排沙的功能。整个工程体系简洁且功能完备,具有灌溉、生活供排水和水能利用等综合效益,且没有一处闸门,不须常规管理人员,以极低的运行和维护成本持续运用400年。鲍屯水利系统不仅具有工程效益,且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营造了入水和谐的乡村环境。

(2)曲线型溢流堰坝顶形态,产生多方面的工程效益,表现出乡村水利工程特有的技术价值

鲍屯水利系统的坝有的长达上百米,短者亦至数十米,高1~3米。其中,驿马坝和回龙坝最为典型。它们以低坝和优美的曲线型坝轴线,延长了溢流堰过流长度,有效地减少了堰顶单宽流量,获得最大瞬间溢洪效益,同时降低了洪水

时的垮坝风险。鲍屯各堰均建在基岩上,这赋予坝体稳定的基础。堰体采用本地石灰岩加工成的条石干砌,坝体表面以黄泥混合石灰勾缝。这样的工程结构和材料使工程具有长效工程寿命,堰坝一定程度的透水,使河道或渠道维系常年过水流量。

(3)完善的渠道系统,使输水条件达最优,并极大地降低了工程维护成本

渠系规划是鲍屯水利系统的又一特点。新河和老河是干渠。新河是人工河,以输水为主,据安顺市水利局勘测设计院的测量,平均纵比降为1.8%。这一比降,能够使其获得最大供水范围。新河最后一次清淤距今已30年,虽淤积严重,但仍能工作。老河是天然河道,平均纵比降为3.2%,以行洪为主,兼有灌溉输水功能,较大的比降能够满足行洪的需要。老河河床是基岩,不存在淘刷问题,淤积主要发生在弯道和水仓回水段,河道基本冲淤平衡。鲍屯水利系统的维护工作主要是渠道和水仓的疏浚。据近30年的运行情况看,其工程设计非常科学,在正常维护条件下,疏浚工程量很少。

保护项目只对堰坝局部的修复和必要的疏浚,并重点修复了水碾房及其水轮装置。此外对水碾房、各堰坝、水道之间的田间步道和小桥进行了必要修复或改造。传统乡村水利工程大都延续运用几百年甚至上千年,不仅未对周边的环境、生态产生恶劣影响,而且形成各有特色的水利生态景观。水利系统最大程度的照顾到了河流上下游,生产生活取水与生态需水的平衡,构建工程的土、木、石等传统材料具有良好的生态效应,人、工程与自然之间能够和谐共处。对古代水利工程的保护的目的应是保护区域的自然环境,保护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人文景观。

最近10年,随着经济快速发展,涉“水“文化遗产留存的现状不容乐观。据刚刚完成的在用古代水利工程与水利遗产调查结果,古代乡村水利工程约有400处,主要分布在东南、西南各省,在水文化遗产总量中占有较大比例。他们大都已经沿用数百年乃至上千年,与区域历史文化融为有机的整体。古代水利工程由于特定的技术内涵,无论是水利界还是文化遗产保护领域,对其价值认知或存在误区,或根本忽视其文化遗产的属性,在水利、城建等大规模的建设中简单、粗暴地毁坏。调查表明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古代水利工程速度大大地超过了自然界风霜雪雨的侵蚀。如京杭运河山东段和戴村坝,由于运河停运一百多年,很多设施被拆除,建筑材料也被挪作他用;甚至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不能幸免,陕西泾惠渠因工程扩建施工爆破,明代的引水口被岩石填埋。面对具有重要文化价值的古代水利工程快速消失的局面,尽管来自学界和舆论的呼吁更加迫切,但实际效果仍然微弱。

在近年申遗和准备申遗的文化遗产中,属于水利类的文化遗产,包括了运河工程、梯田、灌溉工程等类型。此外技术类以外的文化遗产与“水”有关的遗产也很丰富,如福建土楼的乡村水利工程,西湖的白公堤、苏堤,承德避暑山庄内的河湖、水闸,堤防等。通过申遗,水文化遗产为公众逐渐认识。水行政管理应将水文化遗产的管理纳入管理范畴,使之长久发挥工程效益,并通过永续利用,使文化价值永久保留。

鲍屯古代乡村水利的保护,为今后工程类文化遗产的保护提供的启示是:①对文化遗产价值的认知是保护重要的开端;②多部门的合作,专业机构的介入,是实现科学保护的重要保障;③维护古代水利工程原有效益,获得遗产相关利益群体支持,是水文化遗产实现保护的重要社会基础。鲍屯古代水利工程保护项目,得到了屯堡群众的认可和支持。没有他们鼎力相助,从科研到保护措施的实施都是不可能的。

农业景观工程范文第2篇

1国外农业/农村生态景观管护

农业/农村生态景观管护和农业政策的大方向息息相关, 农业政策中对于农业生态环境的认识决定了农村生态环境的发展方向。欧美发达国家农业/农村生态景观管护的认识也经历了若干阶段, 逐步形成了重视农业/农村生态环境改善、乡村景观保护和建设的发展战略。通过对国外相关政策演变过程的研究, 有助于认识我国当前农业/农村生态景观管护的现状和规范未来发展趋势的政策制定方向。

1.1欧盟农业/农村生态景观管护政策

欧盟共同农业政策(Common Agricultural Policy,CAP)是欧盟最重要的农业政策。从 1962 年实施至今, CAP 经历了 3 个阶段的改革, 特别是 2000 年《农村发展条例》, 实现了从农业生产支持到农业环境控制, 再到乡村综合发展和生态景观建设支持的转变, 开始重视乡村发展的多功能性, 加强乡村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生物多样性保护、水资源管理、乡村景观保护和提升以及应对气候变化等[10]。2005年欧盟又制定了更为严格的乡村发展计划(2007—2013), 主要包括 4 个方面的发展战略: (1)提高农业林业的竞争力, 包括职业和年轻农民培训、信息化和推广咨询、现代化农业控股、提高林地的经济价值、提高农林业产品的价值、合作开发新产品、农林牧基础设施、恢复农业生产潜力、注重食品安全,培育生产者团队; (2)农业/农村生态环境和景观建设,包括农业环境污染控制、生物多样性保护、乡村景观保护和提升、退化生态系统修复、农林业发展、传统农场的维护和管理、动物福利等; (3)提高乡村经济多样化和生活质量, 包括促进农民非农活动的多样化、鼓励乡村旅游的发展、进行乡村人居环境改造等; (4)为支持以上 3 方面实施而专门规定的管理制度, 可理解为一个地方行动小组实施自下而上的地方发展战略。欧盟在农业/农村生态环境景观管护制度上, 构建了以农户为主体的补贴政策, 最早建立了农业环境措施制度(agri-environmental measures), 随后发展为环境管护制度(environmental stewardship)[1,11]。例如, 英国先后提出 4 个级别的环境管护制度, 入门管理(entry level stewardship)、有机入门管理(organicentry level stewardship) 、较高水平的管理 (higherlevel stewardship), 以及专门针对丘陵地区的入门/有机管理(upland entry level stewardship)[7]。每个级别的管理涉及多项技术, 如入门管理包括 50 多种生态景观管护工程技术措施; 高级管护针对生物多样性保护、乡村景观建设, 制定了 100 多项工程技术,并且同一工程技术体系下, 针对不同情况还提出了更具体的工程技术措施, 如湿地管理包括湿地修复、湿地重建、湿地维护等, 再如缓冲带建设根据不同的周围要素(河流、农田道路、沟渠)提出了 5~6种缓冲带建设模式和工程技术措施。总体来看, 欧洲生态环境景观管护各个项目的可选管理措施涵盖内容广泛, 包含了农田、林地、草地、历史遗产、线性景观(包括树篱、石墙、边坡、缓冲带、水道等), 以及自然资源保护等项目。制定了每项工程技术的实施标准、资金补贴分值和验收标准, 农民或是乡村集体可以自由选择计划开展哪些生态环境和景观管护措施, 当总体补贴分值达到一定标准后, 农户可以提交申请, 以图和表的形式说明在哪些地方实施什么类型的生态环境和景观管护措施、执行时间以及资金补贴总额。参与环境管护的农户需遵守合同规定, 接受监督检查, 如果出现违约情况, 将会受到严格的惩罚。

1.2美国农业/农村生态景观管护政策

自 20 世纪 30 年代起, 土壤侵蚀、水土保持、耕地保护一直是美国农业政策的重点。1985 年美国国会修改了“农业法”, 并通过了《食品安全法案》, 正式启动土地保护项目(Conservation Reserve Program), 针对高度侵蚀区域实行休耕制度。项目实施以来, 目标逐步扩展到自然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保护、水土污染控制、生物多样性保护、乡村景观建设和休闲旅游[12]。1994 年土壤保护服务局改名为自然资源保护服务局(Natural Resources Conservation Service, NRCS), 开始重点关注农村环境的改善。美国农业部农场管理局(Farm Security Agency)负责项目的具体实施, 农业部自然资源保护服务局提供技术支持, 农业部商品信贷公司(Commodity Credit Corporation)提供资金支持。各州县成立了田间技术咨询处(field office)负责提供技术指导。目前大约有 8 000 名技术人员参与自然资源保护项目。美国提出的自然和农业保护工程技术标准, 包括 60 多个项目, 内容非常广泛和详实。美国农业/农村生态环境管护政策的特点在于全美都遵循了一套环境管护制度[13], 而每个州、每个地区都针对自身的地理环境条件在上级工程措施的基础上为当地量身订做了更为详细的措施。

2我国农业/农村生态景观管护存在的主要问题

进入 21 世纪后, 我国先后开展推进了生态农业发展、循环农业、测土配方施肥、农药减量化和无害化技术、面源污染综合防治、土地整治、农村工业污染控制、新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等重大战略, 并取得了巨大成效。同样, 在以上几个方面也开展了相关重大和重点项目科技支撑计划, 研发了一系列技术, 取得了一批研究和示范成果, 在改善农业/农村生态环境方面, 发挥了有效的科技支撑作用。但是对比国外农业/农村生态环境和景观建设和管护,我国仍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2.1对未来农业/农村的多功能性认识和研究有待提高

尽管我国生态农业、循环农业和新农村建设在理论上对农业/农村多功能性的研究较多, 提出了生产、生态、生活和文化等多功能性, 但在实践上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存在一定差距, 例如: (1)在生态农业和循环农业的研究和实践中, 重点强调生产模式和循环体系、资源集约和环境友好技术, 甚少考虑农业/农村生物多样性保护、具有地域特征的乡村景观保护、恢复农田生态服务功能、乡土历史遗产保护等非商品; (2)在实践方面对生态景观规划设计不够, 导致地域生态安全格局、生态联系和乡土景观风貌严重受损; (3)生态农业和循环农业发展还是集中于生产性土地单元, 很少考虑非生产性自然和半自然生境以及农业景观对面源污染的影响;(4)在农业/农村可持续评价指标中, 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景观指标缺失。

2.2生态景观化工程技术有待提升

尽管全国各地开展了大量新农村建设、生态农业和循环农业发展规划, 并有较详细的生态环境影响评价。但任何规划都需要通过工程技术落地, 由于规划设计人员缺乏生态景观化设计理念, 再加上生态景观设计导则和生态景观化工程技术缺失, 致使一些工程建设“有生态之名, 无生态之实”, 如: (1)新农村建设偏重于硬质基础设施建设, 农村/农林生态植被建设结构单一、树种单一, 乡村林网生态景观服务功能较低; (2)田间道路、沟渠甚少考虑生态景观化建设和生物多样性保护以及对面源污染控制作用; (3)对农田周围边界地、田埂缺乏有效的管理, 乱堆、乱放随处可见, 视觉污染严重。

2.3生态景观化工程技术精细化和集成化有待提高

我国在推进生态农业、循环农业发展建设, 开展从源头控制污染的过程中, 重视生产系统生物生产关系重建、生产模式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 对景观层次上物质、能量和物种流动考虑不够; 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 先后从饮水、房屋、垃圾处理等方面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和实践, 但对乡村生态景观特征和生态景观化工程技术重视不够。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1)由于受部门条块分割限制, 总体上还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能够涵盖水利、土地整治、生态环境保护、生态系统修复、景观建设、生物多样性保护等系统全面的工程技术体系和标准, 难以适应未来以农户为主体的生态环境管护制度实施; (2)还没有形成工程标准、技术规程、施工记录和维护、验收的全过程生态景观化质量控制体系, 难以实现项目实施过程的精细化管理和全程控制; (3)大部分工程技术都是针对新建的工程技术标准, 实际上相当多的工程技术应该是对已有的基础设施的修复和提升。

2.4农业/农村生态景观管护制度有待完善

我国农业/农村生态环境管护和景观建设主体是政府, 很多项目如农田基本建设、土地整治、河道整治的实施, 都是以政府为主体来实施工程招标,大多数情况下由外来者进行规划设计和施工。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1)一个自上而下甚少由农户这样的直接利益相关者参与的项目可能在短期内具备高效率优势, 但从长期看由于缺乏对当地生物、生态和乡土知识的研究以及后期管护, 不利于生态环境整治工程技术措施的后续效果和维护; (2)农村生态环境和景观建设涉及多个部门, 以政府为主导的“运动式和项目式”的生态环境建设方式重视建设, 对后期管护重视不够; (3)各类项目缺乏整合, 缺乏整体推进机制, 缺乏对项目实施全过程监控, 严重影响了农业/农村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和管护质量。

3我国农业/农村生态景观管护对策

3.1 拓宽和提升我国农业/农村的多功能性

提高农林业竞争力和乡村经济多样性以及促进乡村经济可持续发展仍然是我国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任务。解决农村资源的有限性与人类需求不断增加之间的矛盾是完成该任务的关键所在。而农业多功能发展是解决该矛盾的有效方法。农业/农村多功能性除了表现为商品生产(食物和工业原料生产等商品生产)以及由此发展的食品安全等功能外, 还具有非商品功能, 包括景观价值、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服务功能、文化遗产、教育等多种功能等[3]。通过分析比较国内外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研究和实践, 我国农业/农村的可持续发展亟需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研究和实践。

3.1.1恢复农业景观生态服务功能

应从土地单元(生产性土地)尺度提升到农业景观镶嵌体尺度, 充分秉承和遵循生态系统管护的理论和方法, 开展能够提升农业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和景观的建设、修复和维护等措施。不仅要搞好生产系统的合理布局和优化, 通过合理的物种循环和能量转换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环境污染, 还应重视农业景观层次上的山水林田路形成的景观格局以及与水土和生物等生态过程的恢复和重建, 提高农业/农村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弹性以及生态景观价值。具体对策包括: (1)通过构建马赛克样的、具有多孔和透水性的农村景观基质, 提高景观空间异质性和多样性; (2)通过线状廊道规划设计实现景观生态网络化, 提高景观功能连通性, 减小景观破碎化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3)通过保护和设计小片林地、树篱、缓冲带、树丛等, 改善生物栖息地质量, 控制水土流失和面源污染; (4)在农业园区建设中, 应加强景观的多功能性规划设计, 如能源的节约和生产、食物供应、水资源管理、废弃物的再利用、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提升、乡村景观风貌提升等; (5)在继续实施和加强退耕还林、还草和天然林保护等工程的基础上, 大力开展现有农村林木覆盖度的提升、生态恢复和荒坡绿化, 推进以群落为单元、以生态网络为连接的多林种、多物种、多形式、多层次的绿色基础设施建设。

3.1.2保护农业景观生物多样性

应从加强农业景观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 恢复和提升农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土壤质量、保护天敌以及控制害虫、增加作物授粉机会等)。一方面通过增加农业景观多样性和异质性、缓冲带建设、蜜源植物种植、冬季留茬、鸟类越冬场所建设等, 提高农业景观生物多样性[14]; 另一方面通过农田景观规划设计, 提高天敌数量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15 16]。具体来说, 景观层次上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主要包括: (1)在大中尺度上(市县), 应重点建立生物生境保护区、构建生态网络; (2)在中尺度上(县域、乡镇), 重点提升自然和半自然生境比例和质量、功能的连接性; (3)在小尺度上(村级或农田), 重点提升自然和半自然生境质量、多样性及景观美学价值, 通过将微生物、昆虫、大型动物、植物(乔、灌、草)和其他作物建立起恰当关系, 改善作物养分供应, 实现对有害生物的控制和对资源的高效利用, 重塑农田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15]。

3.1.3加强灾害适宜性管理, 提高水土安全

目前, 由于农村生产生活垃圾、畜牧业废弃物、农业化肥和农药大量投入等导致了土壤和水环境污染严重。因而, 应从防治水环境污染等水土安全方面提高农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具体对策包括: (1)在“源头”控制的基础上, 优化“田、水、路、林、村”的景观格局, 从过程上控制面源污染, 加强沟路林渠生态景观化技术研究和应用, 开展缓冲带建设、半自然生境保护和重建、污染水体生态修复、田块作物生产和覆盖轮作、土地休耕等集成化生态景观化工程技术研究和应用; (2)按照水系的自然形态加强水系和河道整治, 根据河道等级充分应用乔灌草结合的植被缓冲带和水体污染防治的生态工程技术;(3)加强坑塘湿地生态修复能力, 提高水系的连通性,降低水体污染程度, 营造优良生境斑块和优美的亲水景观; (4)重视田埂、沟渠路林边界、地角、田边管护和植被缓冲带建设, 减少从农田进入水体的富营养物质; (5)针对面源污染、农村废弃物分散的特点,构建以农户为主体的生态环境管护制度, 从农民生产和生活日常行为着手提高生态环境和景观质量。除此之外, 由气候变化引起的水土安全问题,如洪涝灾害、地质灾害等, 也应是农业/农村生态景观管护关注的重要方面。主要目标和要求包括: (1)分析确定地域水土安全问题、发生原因、风险, 评价区域生态过程和土地利用/景观格局的关系, 确定防治洪涝灾害、地质灾害发生的重点区域, 构建应对洪涝灾害的绿色基础设施; (2)尊重水系的自然特征, 进一步加强河流、湿地、坑塘、沟渠的联系与整治, 保护区域水生环境, 改善水质, 维护水系的历史生态景观特征; (3)控制汇水区、洪水区、湿地和滨水地带的土地利用, 大力开展水系生态护岸建设,建立缓冲带等环保廊道, 提高洪涝灾害高风险区域的排水防涝能力; (4)大力开展土地生态修复、促进地表水下渗, 构建集湖沼、坑塘、湿地、郊野公园和生态隔离带为一体的多级泄洪、水量调节控制的防灾避险的绿色基础设施。

3.1.4加强乡村生态景观建设, 促进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

随着我国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开展, 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将成为我国未来农村经济增长的重要产业之一, 也是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的基本点, 农业/农村生态景观建设是促进和提升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首要任务。乡村的森林、湿地、水系等各类自然景观具有较高的游憩价值, 同时丰富的农业历史文化遗产也是景观游憩的重要元素。调查研究表明[2],现代人渴望的乡村旅游决定因素依次为: 自然景观、优美的乡村田园景观, 清洁的生态环境, 重温乡村记忆(乡村景观特征), 民风朴实(文化风貌), 有机健康食品, 适当参与体力劳动(参与性)。因而, 应从田园景观的自然风景属性、乡土文化内涵以及历史景观遗产等方面加强和提升农业多功能性。在休闲农业发展中, 除继续加强多样化食品开发和生产、增加科技含量外, 还应强化农业/农村、农业园区生态景观建设, 主要包括: (1)维护自然山水格局, 提升山体、水系和地形地貌形成的景观特征, 开展沟路林渠和聚落生态景观化建设, 保护和恢复原生生物群落和生态系统, 延续地域文化景观特征; (2)挖掘并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景观和廊道, 提升现有自然景观文化和美学价值, 强化非机动车绿色通道(自行车道、步行道)建设, 提高游憩廊道和道路的多功能性及景观可达性, 构建乡土景观体验网络; (3)将乡村生态景观建设与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地质公园等现有自然保护管理体系相结合,形成多样化的绿色开放空间和乡村休闲绿道; (4)加强乡村景观特征提升, 运用丰富多彩的乡土植物,模拟自然群落的结构组成, 营造季相变化丰富的植被景观, 提升乡村风貌的景观多样性。

3.2加强以农户或村集体为主体的管护制度建设

应从行为主体的日常活动对农村生态环境影响入手, 开展生态系统健康修复、提升和维护, 进行生态景观化建设, 加强农业/农村生态环境管护。农村生态环境管护应尽可能落实到最直接的利益相关者或是最低层次上。就我国农村生态环境和景观管护制度存在的问题看, 应加强如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加大不同层次生态管护能力的培育, 建立“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管护体系; (2)创立跨部门、跨行业、跨学科的, 强有力的协调和管理制度或是机构, 建立农业/农村生态环境整治全过程考核和控制体系; (3)制定以农户为主体、通过资金补贴的农业/农村生态环境管护制度, 让农户成为农村生态环境的受益者和“守护神”。

3.3加强部门协同机制和技术集成的研究和示范

我国在农村生态景观建设和管理中, 条块分割严重, 技术集成度低而分散, 缺乏农户和村集体可以应用且容易获得、具有高度集成化的技术体系。与发达国家农业/农村生态景观建设理论和技术研究相比, 我国农村生态景观建设理论、技术和政策研究滞后, 亟需针对我国地域特点, 结合《全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 构建长期的农村生态景观建设研发基地, 开展技术研发、技术集成示范、监测评价方法和技术。加强部门协同机制和技术集成研究和示范, 主要内容包括: (1)打破部门、学科界限, 建立协同和联动机制, 有效整合国家投入, 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和实施效果长期性; (2)我国农业/农村生态环境战略目标要求, 亟需丰富和发展农村生态环境和景观建设和管护集成技术体系,在原有水利、土地整理、生态环境整治工程技术基础上, 增加生物生境修复、水源涵养、缓冲带建设、景观提升、乡村绿色基础设施建设、退化生态系统修复、植物景观营造、乡土景观建设等工程技术, 并构建不同区域特征的生态景观工程技术体系, 推进“差异化”、“个性化”、“特征化”和“生态景观化”农业/农村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和管护; (3)在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综合整治中, 增加生态景观分析评价和规划内容, 制定规划设计过程的评价指标, 完善规划设计导则, 推进过程控制管理; (4)在项目规划设计和施工中, 应建立工程技术标准、工程设计要求和程序、施工记录, 从技术控制和过程控制来保证工程质量; (5)在工程评价和验收中, 应增加土地利用/空间格局、生物多样性、生态环境质量、美学、游憩的评价。

4结论

农业景观工程范文第3篇

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对于农业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但是政府在修建农田水利的同时,还应该注意到与乡村景观相结合,通过探讨农田水利与乡村景观融合的方式,有利于推动我国新农村的建设。本文主要从农田水利的概述、乡村景观的介绍、农田水利和乡村景观有哪些融合方式及对两者融合的未来展望加以展开。

【关键词】

农田水利;乡村景观;融合方式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农业大国,我国有着深厚的农业文明,我国在很早的时候就开始修建农田水利设施。如今我国的农田水利设施的灌溉面积已经是世界首位。但是农田水利建设导致了很多负面影响,比如生态环境的破坏等,在修建农田水利的时,大量的植被被砍伐,水土流失严重,乡村景观也遭到严重的破坏。虽然,我国在修建农田水利工程的过程中,也注重到了环境的维护,但是对于环境的维护更多的是考虑到减少环境污染上,设计者们很少将眼光放在水利工程的外观上。而有些农田水利修建在乡村景观当中,对乡村景观的视觉效果产生了很大的不协调性。随着第三产业的发展,乡村旅游业的进步,游客对于乡村景观的要求也就越来越高。这也就迫切地需要探讨农田水利与乡村景观的融合方式。农田水利的概述主要包括它的组成、现实意义及历史意义等方面。乡村景观的介绍主要包括乡村景观的含义及乡村景观研究的现状。农田水利和乡村景观的融合方式主要分为两种:①通过农田水利工程景观融合的方式。②通过文化景观加以融合。在第一种方式中,又分了动态和静态的角度进行融合。农田水利和乡村景观融合的方式在未来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1农田水利的概述

农田水利主要有排水灌溉等建设组成,农田水利的优势有调节水资源,改善农业产量等方面。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对农业的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修建农业水利不仅有它的现实意义,还有它的历史意义。我国有着悠久的农业文明,农田水利也与农业文明一起被流传下来。最早记载农田水利一词的是在北宋年间,在《史记》中也透漏了当时的人们是怎样进行农业灌溉的。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是一个很复杂的工程,涉及到很多的学科知识,所以探究农田水利和乡村景观的融合方式需要协调好多方面的因素。

2乡村景观的介绍

乡村景观是以人类为核心,以淳朴的自然风光为组成部分,是人类与自然风光不断融合下的产物。人类是乡村景观的核心,人类在乡村中生产、生活,所以乡村景观是人与自然不断作用下的结果。而从人类的生产、生活角度又可以将乡村景观分为生产景观、生活景观等。生产景观指的是人类在生产的过程中对自然的作用的一种景观内型。生活景观是人类在生活的过程中对自然进行作用的一种景观内型。这些景观中又以农田水利景观作为主线。我国从至今都注重农业的发展,每一个年代都会建造大量的农田水利工程,这些时代建造的农田水利工程有的是在前人的基础上加以改造的,有的农业水利工程代表了当时最先进的技术手段。这些农田水利设施不仅有利于提高农业的生产水平,而且对预防旱灾洪涝有一定积极的影响。我国对乡村景观研究的比较晚,在20世纪80、90年代的时候,才提出两者融合的设想。国内相关学者对乡村景观的探究上,主要集中在乡村的人居环境等,很少涉及到乡村景观与农田水利融合的方式上来。

3农田水利和乡村景观有哪些融合方式

3.1通过农田水利工程景观融合的方式

农田水利工程景观是生产景观的一部分,它主要包括灌溉的景观及排水景观等方面。农田水利工程本身就代表了我国最先进的水利技术手段,所以游客通过工程景观来了解我国的水利技术手段。一般情况下,在农田水利工程的周围会有石碑,石碑上用文字的方式记录下当时工程时间,具体步骤等。这些都是农田水利工程景观的组成部分。我国古代有采用过将农田水利工程景观融合在一起的方式,比如现在见到的苏堤,就是运用工程景观融合方式的例子。农田水利工程的主体是水,利用和规划好水的走向,也能够提高农田水利工程景观的人文与自然内涵。一般情况下,会从动和静两个方面加以考虑。从静的方面主要是通过一定量的筑坝来形成一片静水的景观。在静水的表面倒影着树影,房屋,这些都给人以静态的欣赏美。这种方式主要是不改变水的原有形态,以其固有的姿态来感染游客,游客通过驻足,留影的方式来传递水利工程与乡村景观融合的美。从动的方面,施工人员通过建设一些喷灌等水利工程来使水动起来。农田水利工程通过修建河道等方式来形成流水的景观。农田水利工程景观还包括落水的景观和喷水的景观。落水的景观指的是通过修筑大型的水库,水库的水在泄洪的时形成落水的景观。通过落水景观的修建不仅可以带动当地旅游业的发展,而且还可以利用落水的势能进行发电等其他的功效。喷水的景观指的是喷灌的时候产生的景观,主要指的是农民在对农田进行灌溉的时候,水体喷灌的美感。这是农田水利工程所特有的景观,具有动态美。

3.2通过文化景观加以融合

农田水利与乡村景观融合的方式还包括通过文化景观来加以融合。这里的文化景观包括工程项目本身的文化内涵,乡村地域的文化内涵及水资源文化内涵。农田水利工程项目的人文内涵主要体现在修建农田水利的每一个环节之中,农田水利在建筑的过程中要运用科学的技术,不同知识的理论框架。农田水利工程是否先进、是否具有科技性是人们旅游观光所要观赏的重点。在农田水利工程的旁边,还应该放置石碑,石碑上用文字的形式记录工程项目的具体施工过程,施工的时间等。这样的形式不仅能够提高农田水利工程的文化内涵,也有助于带动当地的旅游业进行发展。水资源的文化内涵主要包括描写水的诗句,水利设施的文化传统以及水蕴含的人文内涵等。我国先秦智者老子就对水的评价很高,写下了很多有关水的诗句。另外,我国古代在很早的时候,就懂得利用水来提高农业的产量。比如,在秦朝时,秦始皇就修建灵渠,用来灌溉和抵御洪水。李冰父子修筑的都江堰,现在依旧完好地保存着。1960年前后,河南省修筑红旗渠,不仅解决了当地的干旱问题,而且增加了农田水利工程的人文内涵。这些水资源的文化内涵以其独有的魅力吸引着游客到这些地方旅游,发展了当地的经济,也有利于我国乡村景观的保留与发展。乡村地域的文化内涵主要表现在不同的地域有不同的文化内涵。乡村景观随着地域的变化而具有不同的特色,不同的景观特色中又蕴含着不同的人文内涵。例如,人们常说的江南水乡,巴山蜀水等都是不同的景观蕴含着不同的人文内涵。不同的地域修建的农田水利工程有所不同,乡村景观也不同,两者在融合时呈现给游客的美感也是不同的,例如江南水乡是能够带给人宁静的美,委婉的美,而巴山蜀水则是能够带给游客豪放的美。这些乡村景观与农田水利在不同的地域呈现不同的融合形态,带给游客不同的文化内涵。这些乡村地域的文化内涵在文化景观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它不仅能够带动农田水利与乡村景观的完美融合,而且弘扬不同地域的文化内涵,对我国的文化建设工作也有一定的帮助。

4两者融合的未来展望

农田水利与乡村景观融合设计的领域很广,所以各个学科的人员应该都参与进来,通过讨论、交流的方式来促进两者的融合,提高乡村景观和农田水利的融合度,并且增加两者的人文内涵,促进我国乡村景观和谐、健康的发展。各个学科的人员相互借鉴交流,设计出吸引人的乡村景观,以此来带动我国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农田水利与乡村景观的相互融合其实本质就是科学与艺术的完美结合。农田水利代表了我国先进的科学技术,而乡村景观则是代表了人文艺术的呈现。两者的相互交融不仅有利于提高旅游人员的审美鉴赏能力,而且也有利于提高我国农村旅游业的发展。所以农田水利与乡村景观融合是有远大前景的。

5结语

农田水利的概述主要包括它的组成、现实意义及历史意义等方面。乡村景观的介绍主要包括乡村景观的含义及乡村景观研究的现状。农田水利和乡村景观的融合方式主要分通过农田水利工程景观融合的方式和通过文化景观加以融合的方式。农田水利和乡村景观融合的方式在未来是有远大前景的。

作者:何培兰 单位:云南省昭通市盐津县水务局

参考文献

[1]王钊,卓美行,陶洪波,等.农田水利与乡村景观融合方式的研究[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12,04:14~17.

[2]丁玮,李莉萍.城市边缘区乡村景观的规划探讨[J].江西科学,2012,02:157~163.

[3]蒋锐.试析农村小城镇建设中乡村景观与农田水利的融合方式[J].低碳世界,2016,06:95~96.

[4]张勇,汪应宏.农村土地综合整治中乡村生态文明的审视[J].中州学刊,2013,04:29~34.

[5]李慧,孟德明.试析农村小城镇建设中乡村景观与农田水利的融合方式[J].农民致富之友,2013,16:225+229.

农业景观工程范文第4篇

城市景观的各项景观元素在空间结构特征方面都可以归结为斑块—廊道—基质三种结构形式,不同类型的斑块和廊道在不同质地的景观基质中的分布模式共同组成了城市景观的整体结构和布局。将景观生态学理论与城市景观设计实践相结合,根据斑块—廊道—基质三种结构形式,综合分析城市景观元素的属性和空间配置模式,可以为城市景观规划设计工作提供重要的理论基础。

二、景观生态学在园林规划设计中的应用

景观生态学在园林规划设计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用于指导帮助园林规划的适宜性评价和园林规划设计生态学后果预测。在园林规划设计中,多样性原理、异质性原理、景观个性原理、自然优先原理、整体优化原理、生态关系协调性原理等景观生态规划原理同样适用。在具体规划设计任务中,需要结合不同规划设计的特殊性要求,有选择、有侧重的应用景观生态学原理。如风景区规划需要重点考虑景观的多样性原理和生态关系协调原理,城市绿地系统规划需要特别注意景观的整体优化原理和多样性原理,风景名胜和纪念性园林规划需要优先考虑景观个性原理和自然优先原理。将景观生态学引进园林规划设计中,利用景观生态学原理和方法开展园林的生态建设,对园林规划设计的科学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

三、景观生态学在公路视觉景观影响分析中的应用

一般而言,公路的建设都会给沿线景观产生影响,比如增加新的斑块和斑块类型,增加视觉景观类型,改变沿线原有的自然景观。在公路的建设中产生的一些干扰斑块,会影响到景观的空间结构和稳定性,给公路视觉景观带来一定的冲击效应,通过利用景观生态学原理采取必要的工程措施如恢复植被、绿化边坡等可以有效减少干扰斑块的视觉景观影响。在公路典型路段,建设过程中对视觉景观造成的影响效果,可通过综合分析各个视觉景观单元,找出影响视觉景观质量的主要评价指标和关键因素,为恢复和改善公路视觉景观提供指导建议。

四、景观生态学在水利工程生态影响评价中的应用

在水利工程的生态影响评价中应用景观生态学方法,可以做到从景观视角纵览整体,与生态完整性要求相符合。通过定量测度和分析水利工程建设前后景观优势度和景观稳定性等特征,可以了解工程建设对土地利用的影响和建设前后景观格局的变化情况,从而对建设项目的空间布置和辅助工程建设要求提出建议。但是目前景观生态学方法应用时间相对较短,其基础理论与方法研究仍在不断完善,故景观生态学方法应用到具体工程设计时,仍然需要根据工程要求和周边环境特征具体研究。

五、景观生态学在农业景观生态规划和设计中的应用

农业景观规划是指将景观生态原理应用到农业空间规划中,综合考虑地域或特定地段生态特点和规划设计目标要求,解决农业景观规划和设计中生态问题的实践活动。农业景观生态规划和设计的目的是构建空间结构和谐、生态系统稳定和经济社会效益理想的区域农业景观系统,规划设计内容涉及农业景观结构和景观功能两个方面。景观生态规划设计区别于以往单目标的规划设计,主要体现在突出景观的“资源”特性,关注宏观尺度上的资源配置;从“整体”上看待农业景观,注重人类需求与景观的自然特性与生态过程之间的联系。因此,农业景观生态规划设计不仅关注农业景观的土地利用、土壤肥力和人类的短期生产需求,更加强调农业景观的美学价值、生态价值和人类的长期效益诉求。农村景观生态规划与设计由基本目标到功能、结构、具体单元逐级展开,逐步细化,各阶段共同组成了景观生态规划与设计的基本途径。

农业景观工程范文第5篇

[关键词] 农村小城镇建设;乡村景观;农田水利建设

中图分类号:TV文献标识码:A

一. 农村小城镇建设分析

1.1乡村景观建设

由于农村小城镇建设是农村城镇化发展的重要阶段,因此在建设中应注重将城镇化建设与乡村景观进行有机结合,以乡村景观有效维护小城镇发展中的农村氛围。农村小城镇建设中的乡村景观建设,能够实现农村与城镇景观的有效承接,在小城镇建设中不脱离农村发展的根本,以乡村景观为基础实现农村建设的城镇化。乡村景观建设的实质是指对城镇建设中乡村景观的进一步美化。由于乡村景观本身具有环境优化的性质,因此,在小城镇建设中进行乡村景观建设,不仅实现了城镇环境的改善,也有效促进了城镇的环境发展。科学的景观建设不仅能够有效维护地方的生态平衡,对地区的气候也有一定的调节作用。在农村小城镇建设中开展乡村景观建设,还能实现对乡村文化的传承,通过建设乡村景观,有效维护农民的乡村生活文化,在乡村文化巩固的基础上发展经济,有力推动农村的城镇化建设。

1.2 农田水利建设

农田水利建设与水利工程具有共同属性,都是通过在水利建设中进行科学的工程设计,以科学的工程设计有效调节水系分布及水流流向,进而对农田水系进行调节,有效促进农业生产。在农村小城镇建设中,为建立起科学的农田水利系统,应着重对农村的水利状况进行实况考察,依据农村小城镇建设的实际需求,并结合地理环境做出科学的水利工程设计。农田水利设计主要由排水和灌溉两部分构成。水利工程中排水工程设计的实质是指对水系中水流进行有效疏导,通过水流疏导保证整个水利工程的稳定运转。农村小城镇的水利建设中,科学的排水设计不仅是水利工程的重要组成,也能有效保障农民生活中日常用水的供给与废水的排除。灌溉系统则是着重指农田的水利灌溉,通过工程设计改善农村小城镇的水系状况,进而有效防止土地的盐碱化和干旱发生,在保证农田系统的稳定发展中促进农村小城镇的稳定建设。

二. 乡村景观建设与农田水利建设的融合方式

伴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的快速发展,由于农村经济水平无法得到快速提升,使得农村建设与城市发展之间的距离逐渐变大。农村小城镇建设方案的提出,不仅有效实现了农村的城镇化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农村人口大量涌入城市的问题。为有效保障农村小城镇的长期发展,在建设中通常将乡村景观与农村水利建设相融合,在保证农民正常农村生活的基础上,进一步将农村发展向城镇化建设靠拢。

2.1 乡村景观与农田水利的联系

在农村小城镇建设进程中,由于农田水利工程能够有效带动农业的发展,因此,工程建设中着重强调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大范围的水利建设的开展在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对农村小城镇建设中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农田水利工程的兴建,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农村生态环境的稳定性,如水土流失,乡村景观破坏等,乡村景观环境的破坏,不仅严重影响了城镇化工程的视觉美观,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农村城镇化建设的发展。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对农村小城镇发展带来的环境问题,使得政府在开展水利建设的同时,开始着重关注乡村的景观建设,并通过乡村景观建设与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有机融合,共同促进农村小城镇工程建设的开展。

2.2 工程景观融合

在农村小城镇发展中,乡村景观与农田水利工程的有机融合,既保证了水利工程的灌溉和有效的防洪,也为农村居民营造了良好的视觉环境,使农村在小城镇化建设中,经济水平得以提高,文化环境也得到有效维护。工程景观的融合,顾名思义,是指在农田水利工程开展的基础上与乡村景观进行融合,如在农田水利工程中的堤坝建设中,有效结合农村地形,并将乡村景观与堤坝建设进行有机融合,通过这样的水利工程设计方法,实现农村小城镇建设中的工程景观融合。通过将农田水利工程与乡村景观进行工程景观融合,不仅能够保证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对农业发展的有效推动力,还能在工程建设基础上有效维持乡村景观对农民的视觉影响。值得注意的是,在工程景观融合过程中,应对农民的乡村景观开发加以引导。由于工程景观融合过程中,强调在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基础上进行乡村景观建设,因此,在对乡村景观进行开发的同时很可能影响到农田水利工程的稳固性,因此,为有效保障水利工程结构的稳固,在农民中开展对乡村景观开发过程中的指导是十分必要的。

2.3 文化景观融合

在农村小城镇建设中,开展农田水利工程与乡村景观的融合,不仅能够实现工程的进一步美化,还能有效保障农村的人文历史和传统文化。文化景观融合的含义,是指在农田水利工程与乡村景观融合过程中,注重工程与农村文化的有机融合,在工程融合中创新设计思路,使得农村文化在工程建设中得以充分体现。由于乡村景观建设能够更为直接的反应农村的人文环境,因此在文化景观融合中,更加偏重于乡村景观建设。为有效实现农田水利和乡村景观的文化景观融合,应注重在农村小城镇建设中开展农田水利创新发展,在农田水利的创新发展中,有效结合农村建设中的美学设计,并以农村的文化背景为建设基础,开展乡村景观与农田水利的文化景观融合。

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策略

综上所述,关系到我国农业发展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在很多方面都存在系列问题与缺陷,由此需要在实践的基础上,归纳经验,总结教训,保证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长效机制,使得其充分的服务于我国的农业发展。对此,我们可以从以下的几个角度出发:

3.1加大对于农田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

我们知道,农田基础设施建设隶属于公益性质的基础工程范围,需要公共财政给予大量的支持。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关系到每一户,其经济效益低,却能够带来良好的社会效益;对于农田基础设施的受惠者来说,其是弱势产业,是弱势群体,需要公共财政予以扶持;综合历史来说,工业反哺农业的时期到了,加大对于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是其应尽的职责。由此三个角度来讲,从各个方面加大对于农田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使得其在农业的发展过程中充分的发挥作用,这一点是很明确的。也应该是各级政府工作的重点,将其纳入到公共财政的支出范围,是现实需求。

3.2加强对于农田基础设施建设的管理力度

以良性的工程管理制度去促进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成果,这是是整个建筑过程中的关键点。对此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审视:其一,重视工程建设的质量,对于使用劣质材料,违规操作的建设行为,要进行严厉的惩罚,保证整个工程开展的顺利,从根本上保证农田基础设施的质量;其二,不断总结农田基础设施建设的经验与教训,对于工程管理中不合理的地方进行相关的调整与改革,明晰工程的所有权,强化其责任意识,保证工程建设的正常运行;其三,结合国家对于水利工程建设的相关规定,开展全面深刻的改革,实现办事效率与管理水平的提高;其四,建立责任体制,以此来管理与维护农田水利工程,坚持谁投资,谁治理,谁负责的原则,使得工程所有权进一步明晰,保证其长期的运行下去。

3.3保证对于农田基础设施建设的职权分明

长期以来,小型农田基础设施建设都处于资金缺乏的局面,主要原因是其筹资主体涉及面太广,相关的部门太多,其中甚至出现了很多的交叉行使职权的时候,这不利于其资金的有效使用。在这样的情况下,一方面不断加大对于农田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支持的同时,明确其各个职能部门的权责,保证其能够合理的分配其专项资金和其他方面的资金,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从而保证整个农田树立基础工程的顺利开展。

3.4建立以政府为主多元化的农田水利筹资渠道

在农田水利的资金问题上,需要以多元化的角度来审视问题,积极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的多元化筹资体系,使得农田水利的筹资渠道进一步扩展。对此我们需要从以下角度出发,其一,对于政府来说,应该积极创造有利于农田水利事业发展的政策环境,发挥其招商引资的作用,使得资金流融入到农田基础设施上;其二,对于农户来说,积极引导农户以投资主体的身份进入到农田基础设施的建设中去,充分发挥其自身的能量,从而保证农村地区经济内需的扩展;其三,积极鼓励金融机构进入农田基础设施领域,在筹资贷款的时候,以担保人的身份去协助农业获取资金来源。

四. 总结语

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农业作为其他产业发展的重要根基,对我国的经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农村作为农业生产的主要来源,在现代化建设中与城市发展的差距逐渐变大,为解决城市化建设与农村发展之间的不均衡问题,小城镇建设成为问题解决的有效途径。在农村小城镇的建设中,通过将农村生活与生产进行有机结合,能够有效实现农村建设与城市发展之间的过渡与连接。本文从农村小城镇的生活与生产角度出发,对乡村景观与农田水利的融合方式进行简要探讨,为农村小城镇的发展与建设提供参考性意见。

参考文献 :

[1]王淑玲.农村水利风景区景观设计研究[D].福建农业大学.2010.

[2]刘冠梅.浅析农村小城镇水利风景区的建设与管理.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0.

农业景观工程范文第6篇

【关键字】 生态型土地整治,灌排合一,农牧结合

中图分类号:S89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上海市嘉定区外冈镇市级土地整治项目以“四化――美化、绿化、硬化、净化”为原则,注重规划统筹和生态景观保护,科学布局工程内容,因地制宜开展生态型土地整治项目,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提升生态环境及基本农田质量,发展农村休闲观光产业,为上海市“都市农业”的建设发展探索了新路径。

“四化”原则

生态型土地整治项目有机结合旱涝保收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与生态农业,以“四化――美化、绿化、硬化、净化”为原则,辅以“数量、质量、生态”并重,增加基本农田数量、实现基本农田质量和生态管护能力同步提升。

美化――发展大田作物与观光农业,营造田园风光

统筹耕地保护与农产品最低保有量,明确土地用途,规划、整理农田,合理保留生态景观,结合农业资源,发展大田作物―田园式景观和观光农业,营造田园风光。

绿化――优化半自然生境和植被结构,净化乡间空气

统筹耕地与半自然生境(如树篱、农田缓冲带、防护林)占地面积,优化植被结构,提高植被覆盖率,加强对粉尘、微小颗粒的吸附、滞留和过滤作用,控制并减轻气体污染物的危害,为治理PM2.5提供辅助。

硬化――合理硬化沟渠和机耕道路,修建灌排高效、节水工程

科学规划灌排模式、设计节水工程,合理硬化沟渠和机耕道路,为农机下田耕作提供道路基础,实现机械化、规模化耕作,保持整治效果长效性。

净化――种养结合,实现废弃物无害化处理、资源化利用

科学利用农业资源及涉农重大工程,采用农业生物立体共生、生物能利用工程等技术,设计农林牧渔复合生态工程,种养结合、立体共生、净化水源,实现生物废弃物的无害化处理、资源化利用。

应对措施

以“四化”原则为引导,生态型土地整治项目从统筹规划、合理设计、资金投入和科学指导等方面实施建设,具体以嘉定区外冈镇市级土地整治项目为例。

统筹规划

紧密结合项目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镇总体规划、农业布局总体规划、水利规划等多向管控指标,保证整治后的生态格局与项目区农业发展方向一致,合理填埋废弃坑塘、扩建河流,采取生态培育和科学种养等措施,实现水源通达、基本农田数量和质量进一步提高、绿化面积扩大的景观农业。

合理设计

嘉定区外冈镇市级土地整治项目的工程内容繁多,其中与生态景观结合的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田块归并,调整生态格局

通过权属调整、田块归并、边角地修葺、土地平整,将农田耕种零散化转变为集中种植,实现规模化生产;种植冬小麦,解决冬季土壤问题,形成“田成方、地平整、力均匀、无、无撂荒、无闲置”、整齐一致的田园式景观【1】;合理保留原有树林、村落等景观要素,维持河道蜿蜒曲折的形态,为发展观光农业提供乡村景观风貌。

(2)灌排合一,提高效率、节约占地及投资

采用灌排合一,提高灌排效率,节约占地及投资。为统一名称,统称斗沟(渠)为斗沟、农沟(渠)为农沟。具体实施时:各灌区由水泵从河系水道中提水灌入斗沟,以斗沟节制闸控制分田灌溉,农沟上每隔一定间距设置一个分水闸,内有两个直通入田的孔,分别置于田面线以上、以下,通过控制农沟水位线的高低来控制灌、排。

基于整治后实行农机规模化耕作与整治效果的长效性,均设计硬化沟,而灌排合一比灌排分离的沟渠数量少,对土壤的影响小、投资金额少,与坑塘、河流水系保持通达性,共同构建水体生态景观工程【2】。

(3)农牧结合,设计生态农业工程

项目区内规划建设大型养猪场,会排放大量高养分含量的粪液,其中包含农作物生长所必需的氮、磷、钾等营养成分和有机质,这些有机肥不仅是绿色、有机食品生产的必需,更致力于增加土壤肥力【3】。利用这一涉农工程,由渣浆泵将沼液经暗管排入农田系统,实现废弃物的无害化处理、资源化利用,减少化学肥料施用量,利于净化水体、增加土壤肥力,促进粮食增收、提升粮食质量。

(4)“乔-灌-草”搭配集季相变化,构建沟渠路林一体化生态廊道

沟渠、道路、防护林等农田廊道景观,既对农田昆虫生物多样性影响明显,也是鸟类主要生境地。规划在田间道、生产路两侧种植红花酢浆草等草本,利于农田生物的迁徙与保护;河道两侧的护岸林与道路两侧的护路护沟林构成林带网络,均具有乔灌结合、多行林的林带结构特征,强化防护林功效,且树种选择具有季相变化,体现生态景观美;在沟渠―道路连接段,种植菜地以解决地表的问题。这种“乔-灌-草”综合搭配的廊道植被系统,对于构建沟渠路林一体化生态廊道、保护乡土生态系统有重要意义。

(5)整修万福寺周边,寓历史人文景观与休闲旅游于一体

嘉定古庙――万福寺位于张泾西侧,具有鲜明的历史文化气息。规划复垦其西北向已遭废弃的鱼塘时,开挖一条万福寺河,使其四面环水,古刹―碧水―金色农田,一片草长莺飞的优美景象。另修建两座万福寺桥梁,为带动万福寺周边休闲娱乐产业提供道路设施。

资金投入

本项目的预算编制严格依据《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预算定额标准》、上海市2000系列定额进行项目成本预算,其资金来源由市级土地整治资金与区、镇两级政府统筹资金共同构成,较高的亩均投资为实施上述规划设计提供坚实保障。

科学指导

项目实施以区县政府为主导,充分听取地方政府及规划与国土资源管理局、农委、水务局、绿化与市容管理局、财政局等相关部门意见,切实尊重村民意愿及诉求,重点解决当前农民生产、生活突出问题,保证项目实施的实效性和长期发展。为实现整治目标,政府农业主管部门应结合整治后的具体环境和实际需求,制定相关的科学种养手册,免费发放给种植者,同时为农民提供有力的植保防害等保护服务工作。

结论

嘉定区市级土地整治项目以“四化――美化、绿化、硬化、净化”为原则,以田块规划创田园景观、灌排合一促增效节地、农牧结合利生态农业、“乔-灌-草”搭配建生态廊道、古刹周边修整兴休闲娱乐为要点,顺应地形起伏,维护河流水系、道路和农田边界的原始蜿蜒形态,在实现新增耕地率、提高耕地质量等级、“五通一平”等刚性指标的基础上,注重变革种植模式提高产出率,保留自然、人文、历史景观要素发展休闲娱乐产业,并结合项目区涉农工程建设生态农业工程,在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中融入乡村生态景观,不仅有利于整治成果的长效发展,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更在上海市“都市农业”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宇振荣、郑渝、张晓彤等.乡村生态景观建设理论和方法[M].中国林业出版社.

[2]郧文聚、宇振荣.土地整治加强生态景观建设理论、方法和技术应用对策[J].中国土地科学,2011(6),vol.25 no.6.

农业景观工程范文第7篇

关键词:系统工程方法;生态型;观光农业

中图分类号:S181 文献标识码:A DOI 编码:10.3969/j.issn.1006-6500.2016.12.006

Research on Ecological Sightseeing Agriculture Park Based on System Engineering Method

WEN Wen, LI Yao

(Tianji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Tianjin 300384,China)

Abstract:This paper introduced the current development situation of domestic and foreign agricultural sightseeing park, try to put the ec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with sightseeing agriculture closely together in the research method of system engineering, improve overall efficiency of our country's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agricultural park. This paper mainly explored how to integrate the scientific system engineering method into the sightseeing agricultural park to promote the healthy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n China.

Key words:system engineering method; ecology; sightseeing agriculture

中国农耕文明历史悠久,是世界农业大国之一,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环境。生态观光农业是集生态、经济、社会(文化)效益于一体的新型产业,它将现代农业与旅游业相结合实现了农业功能的多元化,为人们提供一种了解农业知识、熟识农耕情趣的生态体验。

生态型观光农业建立在综合农业生产体系的基础上,不仅具有生态、经济功能,而且具有教育、经济功能,使农业生产活动与旅游观光相互补充、相互促进,从而达到改善生态环境、提高生活质量的效果。将系统工程方法与生态观光农业园区相结合,更加促进我国生态环境健康、环保、可持续的发展。

1 观光农业园区的发展现状

观光农业园区作为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利用农田景观、生态资源环境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农民生活水平。观光农业诞生于二战后的欧美国家,20世纪60年代初,西班牙率先将路边的城堡或农场装修改造为饭店,用以留宿游客和发展乡村旅游,后来又相继出现法国的“工人菜园”、美国的观光休闲农场、荷兰的花卉旅游、日本的务农旅游等每年吸引数以百万计的游客前来观光体验,都为本国的旅游业开拓了新的发展领域并创造了巨大的经济利益。值得一提的是,在70年代,我国宝岛台湾将观光农业发扬光大,视其为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至90年代已经进入科学化、规范化的新型阶段,他们通过设立专门机构、制定农业政策和完善规划布局等方式来促进观光农业经济发展,将单一的观光果园拓展到观光农园、休闲农场、市民农场、教育农园等多种形态。经过40多年的发展,我国主流的观光农业园不仅范围愈加广泛、规模愈加成熟、类型愈加丰富,并且也逐步获取生态效益。但是大部分的生态观光农业园规划设施和生态技术还没有得到切实应用。

2 依托系统工程方法

系统工程理论作为一门具有普遍适用性的科学,还在不断地发展中。在观光农业园区的规划过程中系统工程方法的主要任务是根据园区总体生态协调的需求,把系统的思想、科学的理论、完善的策略和统筹兼顾的方法等联系起来,将观光农业园区看作一个整体,对其构成要素、组织结构等功能进行分析研究,以达到最优化设施、最优效益目标。其特点主要有六点。第一,实践性。系统工程方法使规划设施更具有实践性,能保证农民利益和园区利益的最大化。第二,综合性。观光农业园是一种新型产业,它以农田景观为基础结合景区规划与游客体验,是多学科综合性的应用。第三,整体性。农业系统是一个大整体,其中观光农业园是一个不可分割的个体,要用全面的眼光规划园区。第四,关联性。一个系统或个体内部的各个要素都不是孤立存在的,他们是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第五,有序性。系统内部各个要素有一定的秩序性,园内农作物的生长发育不是一蹴而就的,游客体验和农民劳作在不同季节不同物种上都各有区分。第六,最优性。系统达到其预期的效果后实现最优化,从多种规划设计方法中选优利用。基于系统工程理论的方法的研究,能使本研究得到全方位、多层次的探究成果,也能使观光农业园区在最大程度上综合利用当地自然资源、人文资源,最终形成提高农业产量、提升游客体验、经济效益多样化的新型生态型观光农业园。

3 生态型农业观光园区的规划原则

生态型观光农业园区的规划以动态规划和系统规划为基础,结合生态观光农业园区的生产特色与结构,并从游客的心理需求、农业生产和地域资源3个角度进行综合考虑,使其不仅要具备科学性、艺术性与观赏娱乐性,而且能促使生态观光农业园区与当地自然生态环境相互依存,以获得和谐、健康、可持续的农业环境。因此,必须以系统性的思维对待观光农业园区规划,营造经济效益、社会文化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的农业园景观。

3.1 生态位原则

在生态观光农业园区规划过程中应首先考虑园区中的生态位特征,它主要体现在如何选择配置植物群落及科学利用自然资源,是观光农业园规划过程中至关重要的第一原则。在有限的土地上,恰当地选择适应农业生产、兼顾观赏种植的植物群落,以及观赏采摘富有四季变化的植物,在保护自然资源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园区空间资源,形成具有园林美的中国式古典结构。在不大兴土木、不破坏既有的生态、尊重自然规律的原则上才能保证园区农业景观的自然美、意境美、丰收美、体验美,使游客在享受观光活动时,地处于一片和谐的、绿色的农耕环境中,从而达到缓解都市生活压力、放松心情、回归自然的美的体验感受。

3.2 可持续性原则

科学合理的可持续设计旨在保护、开发、利用园内资源,是生态观光农业园区健康发展重要的保障之一,是对观光农业园区的各系统的具体规划,是实现整体性和系统性规划设计的必要条件。可持续性原则从生产、生态、娱乐、经济、文化等角度,综合调整观光农业园区长久设施规划。在生态型观光农业园的规划过程中,首先应当考虑园区的选址,当地的土壤性质、气候气温、水文与人文环境等条件都是选址的决定因素,例如会出现土地贫瘠则不适宜耕种;土壤盐碱性则要选择耐盐碱的农作物种植;水源缺失无法种植农作物;山体坡高陡峭修路成本过高;日照时间长不适宜人类居住活动;当地留守儿童、老人居多,缺乏劳动力;人文风俗排斥新鲜人等多种情况。

3.3 地域特色原则

地域特色是观光农业园发展依托之所在,是吸引游客的重要因素,我们不难发现,往往国内愈是优秀的园区其地域资源特色愈是明显,其竞争力和发展潜力就愈强。因此,打造特色鲜明的观光农业园,可以考虑从园区的选址、园区所处的民风民俗及农业生产的地域性、季节性等方面为园区营造鲜明的个性创造品牌文化,达到各个园区互不相同的效果,这样丰富了我国观光农业发展形式,加速农业转变实现效益互补。设施规划可利用当地特有的民族风俗、居民习俗,开展富有特色的乡村生活体验活动或少数民族展示交流活动,也可根据四季的变换或农作物不同时期的生长情况开展不同的采摘观光主题活动,使游客一年四季有不同的参观感受和体验收获。

3.4 以人为本原则

在生态型观光农业园区的设施规划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满足参观者到园区放松心情、休闲游玩、体验农事、采摘收获、饱览农田景观的需求;满足经营者的日常生产活动、农业收益和游览收益的前提下,合理统筹两者关系,恰当地安排经营者的日常生产和游览者的观光体验,实现两者效益的最大化达到共赢。此外,我国大陆普遍的经营者为农民,他们熟悉劳作经验但缺乏专业的园区管理技能与游客服务意识,因此笔者建议,新型的生态型观光农业园应积极地转变提升配备管理者、服务人员或指导生产的专业技术人员,只有这样才能从尚不完善的农家乐质变为生态型观光农业园。

4 生态型观光园区的设施规划

完善生态型农业观光主题公园的规划设计,首先应结合当地具体情况了解该地农业系统的特色和民俗,再考虑不同类型游客的观光需求,为他们提供易观、易动、易感受的自然环境优美、服务设施完善的农业观光园区。本研究从造景设施、观光体验设施、服务设施3方面入手,分析生态型农业观光主题公园的规划设计方法。

4.1 造景设施规划

自然景观规划包括观赏植物景观、景观小品、水体景观等方面,经过规划增强农业设施的观赏艺术性,在不影响农作物正常生产的基础上打造园区的视觉美,使游客仿佛身处中国古典园林之中。(1)农作物景观规划:在生态位和可持续性原则的基础上,农作物景观设计尽量减少人工造景设施,设计者可以通过在合理利用当地的地形地貌条件的基础上稍加美化,尽量选择可以在远处整体性观赏具有统一的视觉效果近距离接触也不会有危害性和农民受益稳定的作物,达到收获乐、采摘乐、观赏乐的综合效果;(2)观赏景观规划:在选择观赏景观物种时,须根据植物物质属性和季相变化达到的观赏效果进行具有空间开合变化的种植形式,可采用观赏作物与农作物相结合的规划布局形式,比如用大面积的农作物达到“面”的形式,将特色观赏物种点缀在园区形成特色观赏“点”变幻无穷,再在沿路设置可随手采摘可近距离接触的物种,不仅使游客与自然更亲近,也起到了生态型的“线”形道路引导作用,增强了植物景观种类的丰富和观赏的层次效果;(3)景观小品规划:参照我国古典园林景观小品设计方法,将景观小品与游客的观赏活动相联系,起到为园区增加细节美,也为游客路线引导和休憩的作用。如设置水车、花廊(架)栈、观赏亭、汀步、观景窗等,丰富园区的景观层次和空间的引导及功能划分;(4)水体景观规划:首先,观察园区是否有自然的水系,如果临近灌溉水源或有湖塘就可在兼顾生产功能的同时种植水生作物达到观赏功能和生产功能,或亦可开设一些与水体有关的活动项目,如垂钓、踩水、捕鱼等项目丰富园区活动形式。

4.2 观光体验设施规划

观光体验设施的主要内容:一是游客体验农事生产活动,二是对公众进行农业科普教育。观光体验设施的所在是生态型农业观光园游客活动的重点区域,属于动态区,也是园区中游客、景区、景观节点最集中的区域。农业体验规划以传统农业设施为载体,通过让游客亲历农业劳作感受体验收获成就感。农业文明的技能魅力为主的活动,园区可设置如蔬果采摘类、动物养殖类、儿童娱乐类等活动。体验设施设计方法要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无障碍设计,为老人、儿童及残疾人提供观光便利,通过将儿童活动区特殊化,如地面铺装为柔软的沙地、草地并且远离湖塘和刺激性植物;对于老年人及部分残疾人,多设置休息或静态观赏区域,降低地面坡度和台阶高度。农业科普教育设施是向公众开展科技引导、试验示范、以点带面示范的区域,目的是体现现代农业科普教育的功能,满足游客的科普需求和提高游客的环境意识。本区域主要内容是关于农业博物馆和农业科技实验室的多方面设计,它的建筑设计主要运用自然生态化的设计手法,要展现大自然的朴素之美,展示形式主要以特色农用具实物陈列、新型农作物科研成果展示、动植物标识展示、二维码电子虚拟导游介绍和民俗节庆活动表演等为主。

4.3 服务设施规划

服务设施与观光旅行相应而生,大到综合服务区小至园内卫生间、垃圾桶、引导牌等设施设计,它们通常设置在园区出入口附近,而小型服务设施可设置在园区内游客经过的地点,满足他们观光时的需要。生态农业观光主题公园的大型综合服务区要体现以农为本的文化原则,考虑到为游客提供极具农家特色的餐饮住宿和购物等旅游服务,园区内的卫生间、垃圾桶、饮水器的造型和色彩设计也要与生态自然法则相协调,它们以分散式的形式进行设施布局,园内引导牌的要选择醒目易识别、易耐用和环保的材质。值得注意的是,公园的配套服务设施如停车场的设计,它的规模应与游客流量、可接待能力相匹配。

5 结 论

基于系统工程方法的生态型观光农业园区的规划是一种科学性、景观美学性、娱乐性的综合规划, 是符合游客观光需求的规划,可提高生态环境质量和生态型观光农业系统中的生产率,维护良好的生态平衡。利用系统工程研究方法发展生态观光农业旅游,为提高我国的生态环境和观光农业园的综合效益探索一条具有系统性的、切实可行的途径,营造良好的、可持续的、兼备生产和观赏功能的生态型农业园区。

参考文献:

[1]舒伯阳.中国观光农业旅游的现状分析与前景展望[J].旅游学刊,1997(5):40-42.

[2]吴忆明,吕明伟.观光采摘园景观规划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3]高源,李斌欣.观光农业园功能分区规划探讨[J].技术与市场:园林工程,2007(12):2-12.

[4]李蕾,云兴福.内蒙古地区观光休闲农业园区景观规划设计的探讨[J].内蒙古农业科技,2013(1):98-101.

[5]宋明.我国观光农业发展的问题分析[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6(2):1-3.

农业景观工程范文第8篇

1.1农业发展与生态环境并重,实现生态绿色农业

农牧结合,应用生态农业工程。将标准化规模养猪场排放的粪液再加工为沼液,经渣浆泵提取、暗管输运,排入农田,为农作物提供生长所必需的氮、磷、钾等营养成分和有机物,有效减少化学肥料施用量,利于净化水体、增加土壤肥力,促进粮食增收、提升粮食增量,实现废弃物无害化处理、资源化利用。“乔-灌-草”搭配集季相变化,构建沟渠路林一体化生态廊道。沿河道护岸林和道路两侧护路护沟林组成林带网络,以乔灌结合、多行林为林带结构特征,种植具有季相变化的树种,强化防护林功效,体现生态景观美,兼顾农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实现生态绿色农业。

1.2田园景观与传统人文并存,实现现代化村容、村貌、村洁

土地整治结合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统一规划农民集聚居住,完善配套农村社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生活和居住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复垦旧有宅基地为新增耕地,有效形成田成方、地平整、整齐一致的田园式景观”。维持河流曲泾的蜿蜒形态,合理保留原有村落、树林等景观要素,融合田园景观与乡村风貌,实现观光休闲农业。

2都市农业发展对土地整治提出的新要求

2.1建设绿色基础设施用地,满足都市生态涵养需求

现代农业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相辅相成,互为助力。一方面提升生态农业工程技术,扩展循环农业经济圈,凸显农用地在涵养水源、生态保护、调节微气候等方面的作用,提高生态农业工程在土地整治项目中的比重;另一方面,加强建设防护林和绿色廊道,实现农用地“绿肺”和“湿地”功效,为城市增添绿色、增加可观赏景点,进一步改善都市生态环境。

2.2建设边界缓冲带和保留景观要素,保护生物多样性

规模化农业不能一刀切,应适当建设多样化边界缓冲带,如在农田边界种植豆科植物、树篱,沿河道种植有季相变化的林地、建设供动物通行的涵洞等,扩大生态植物群落、为动物提供食物和隐蔽所,保护生物多样性、防治水土和土壤养分流失。保护并合理保留自然要素和传统文化景观,如坑塘水面、原有村落等,使镶嵌的多样化景观与集中连片的设施粮田、菜田系统构成高自然价值农田。

2.3保护和发展特色农产品,促进观光休闲农业发展

依据区域资源禀赋,保护并进一步发展特色农产品品牌,包括蔬菜瓜果、精养鱼塘、精品花卉等,以满足都市消费市场需求为导向、先进科技为依托,提高现代农业技术研发,实现品种与设施、高效与生态、农机与农艺的结合,发展高端种业,拓展特色品牌,为农民增收提供保障。项目区内外交通路网通达不仅有利于农产品的流通,更为乡村地区旅游业发展提供道路基础,统筹考虑田间自然景观与特色产业园建设,合理规划农业旅游线路,进一步促进观光休闲农业发展。

3总结

以嘉定区外冈镇市级土地整治项目为例,上海市开展的土地整治项目,试点结合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对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都市农业、提升农民生产生活水平起到了重要作用。但面对都市农业日趋渐盛的生态涵养需求,在后续项目开展中,应注重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发展高科技生态农业工程,兼顾农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真正实现融“高效生产、宜居生活、环保生态”于一体的都市农业。

农业景观工程范文第9篇

一、拓展工程建设思路,实现良性互动发展格局

建设结构布局更加合理的水生态功能区,形成邯郸市水系各级河渠工程配套完善、良性互动的发展格局。一是继续提升完善邯郸市生态水网“水网+路网+林网”的格局,2010年底前,使1200余km水网进一步完善,形成精品渠岸路338km,植树135万株,形成生态水网45km2,控制灌溉面积250万亩,恢复改善自流灌溉面积70万亩,将东部生态水网切实打造成一个运行安全高效、灌排渠系完善、渠岸路四通八达、林网郁郁葱葱的生态网络。二是完善闸坝拦蓄和分退水设施,整修险工险段,确保工程运行安全、调度灵活;对关键水利枢纽进行景观包装,构建生态亲水的水利风景休闲区;改建渠道闸涵桥梁,开发特色迥异的水利旅游;改造渠岸道路,发展观光林、经济林、用材林,满足游客驻足观赏需要。

二、转变经济发展理念,推动产业链条共同发展

1、建设高校农业带。恢复建设水网延伸渠系供水工程,辐射改善自流灌溉面积70万亩,促进东部水网沿线农业结构调整,形成4个各具特色的高校农业产业区。其中包括:高校园艺作物展示区、高校立体间套种值区、优质专用粮油生产区、现代特色农业生产区。

2、发展景观旅游带。以水为媒,以水为点,以水为线,培育开发生态水网旅游精品观光项目。在生态水网沿线发展乡村游、山水游、风情休闲游、观光农业、采摘农业等,挖掘丰富水文化,与水网水域景观及节点工程共同构筑“游、行、食、宿、娱”一条龙水利旅游服务,因地制宜的实施了九大旅游景观项目的开发和十大县城水景观工程。

三、理顺用水管理体制,加强水资源优化配置

1、正确处理人和水的关系。理顺生态水网内部各部门在水资源管理中的关系,形成一个责权明确、关系协调、运行有力的水资源管理机制。

2、明确各部门管理职责,规范用水秩序。落实和强化宏观上的总量控制,将总量指标逐级向下分配,明确各用水单位的权利和义务,完善计量和监控等支撑水权制度运行的硬件基础设施,实施统一调度,通过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建立起公平、规范的用水秩序。

3、推行水资源集约高效利用,树立发展意识。通过转变用水方式,有粗放的水资源消耗方式向水资源节约循环、可持续利用方式转变,促进水资源的合理、优化配置,实现区域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4、调整用水布局,加强节水措施。利用灌区续建配套、末级渠系改造加强节水,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压缩需水较大的农作物种植面积以降低用水量,大力提倡中水使用,依靠科技逐步形成较强竞争力的现代化节水高效农业结构。

四、优化工程控制体系,提升生态环境保护成效

一是完善水网自动监测工程。在滏阳河马头、张庄桥、莲花口等6处;民有渠岳城枢纽、三里屯、钟楼寺、北张庄、杨桥等7处;高级渠渠首、赵王城等2处;团结渠(老漳河)西杜堡、赵寨、城关闸等3处;东风渠(老沙河)后固寨、小屯闸等2处共20个重点枢纽或断面,建设自动水位流量及水质监测设施。二是加快水生态工程建设步伐。通过九大旅游景观项目的开发和十大县城水景观工程,建成集供水、观光、休闲于一体的亲水景观,营造出秀美的水环境,使县县见水、城城有湖,是水则清、有水皆活,人居环境得到改善,水生态自我修复能力进一步提高。三是提升水生态环境保护成效。通过在1200多km的通水河渠进行长时间调蓄,利用水网加强生态调水、补水、年可补充地下水1.2亿m3,减缓地下水降速度,保护地下水生态环境。

五、建立防治保障体系,确保生态水网良性运行

1、建立多元化水资源保障。在水资源保障能力建设方面,实现由主要依靠自身资源向内外两种水资源并重转变。从主要依靠岳城、东武仕水库两大水源的现状,积极谋划,多方筹措,通过引江、引黄、卫河提水、利用中水、外调水等来丰富水源,逐步建立多元化水资源保障体系。

2、建立防控有力、应对及时的水污染防治体系。在水生态安全保障方面,实现由被动应对型向主动性预防型转变。结合邯郸市生态市建设,按照全市节能减排总体要求,协同环保部门组织开展水污染综合治理行动,按照既定的生态水网污染防治规划,加大督查和环保执法力度,确保生态水网水质达标。同时,加快污水处理厂的建设,并加强监管,确保满负荷运行,提高速水处理率。对高耗、低效、治理不达标的污染企业,按照国家相关法律坚决予以关停整顿;对拒不治污且乱排的企业,按照相关法律从重处罚,保证生态水网用水安全。

六、更新工程建设理念,打造新时代水文化体系

邯郸市生态水网的综合开发在水生态文化建设方面,加强水利文化的研究和建设,注重水利文化的内涵,更新水利工程建设理念,提高水利工程的文化品位,把水利工程当作文化精品来设计,并利用丰富的历史文化积淀,将水系景观建设与沿岸历史文化景点串联起来,建立了以赵文化为底蕴,富有特色、灵活多变的邯郸生态水网文化体系。使水利工程及其管理区在发挥工程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同时成为旅游观光的理想景点、休闲娱乐的良好场所,从而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满足人们对水利环境的文化需求。

农业景观工程范文第10篇

[关键词] 农村小城镇建设 乡村景观 农田水利建设

[中图分类号] S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3)08-0225-01

一、农村小城镇建设分析

1.乡村景观建设

由于农村小城镇建设是农村城镇化发展的重要阶段,因此在建设中应注重将城镇化建设与乡村景观进行有机结合,以乡村景观有效维护小城镇发展中的农村氛围。农村小城镇建设中的乡村景观建设,能够实现农村与城镇景观的有效承接,在小城镇建设中不脱离农村发展的根本,以乡村景观为基础实现农村建设的城镇化。乡村景观建设的实质是指对城镇建设中乡村景观的进一步美化。由于乡村景观本身具有环境优化的性质,因此,在小城镇建设中进行乡村景观建设,不仅实现了城镇环境的改善,也有效促进了城镇的环境发展。科学的景观建设不仅能够有效维护地方的生态平衡,对地区的气候也有一定的调节作用。在农村小城镇建设中开展乡村景观建设,还能实现对乡村文化的传承,通过建设乡村景观,有效维护农民的乡村生活文化,在乡村文化巩固的基础上发展经济,有力推动农村的城镇化建设。

2.农田水利建设

农田水利建设与水利工程具有共同属性,都是通过在水利建设中进行科学的工程设计,以科学的工程设计有效调节水系分布及水流流向,进而对农田水系进行调节,有效促进农业生产。在农村小城镇建设中,为建立起科学的农田水利系统,应着重对农村的水利状况进行实况考察,依据农村小城镇建设的实际需求,并结合地理环境做出科学的水利工程设计。农田水利设计主要由排水和灌溉两部分构成。水利工程中排水工程设计的实质是指对水系中水流进行有效疏导,通过水流疏导保证整个水利工程的稳定运转。农村小城镇的水利建设中,科学的排水设计不仅是水利工程的重要组成,也能有效保障农民生活中日常用水的供给与废水的排除。灌溉系统则是着重指农田的水利灌溉,通过工程设计改善农村小城镇的水系状况,进而有效防止土地的盐碱化和干旱发生,在保证农田系统的稳定发展中促进农村小城镇的稳定建设。

二、乡村景观建设与农田水利建设的融合方式

伴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的快速发展,由于农村经济水平无法得到快速提升,使得农村建设与城市发展之间的距离逐渐变大。农村小城镇建设方案的提出,不仅有效实现了农村的城镇化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农村人口大量涌入城市的问题。为有效保障农村小城镇的长期发展,在建设中通常将乡村景观与农村水利建设相融合,在保证农民正常农村生活的基础上,进一步将农村发展向城镇化建设靠拢。

1.乡村景观与农田水利的联系

在农村小城镇建设进程中,由于农田水利工程能够有效带动农业的发展,因此,工程建设中着重强调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大范围的水利建设的开展在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对农村小城镇建设中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农田水利工程的兴建,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农村生态环境的稳定性,如水土流失,乡村景观破坏等,乡村景观环境的破坏,不仅严重影响了城镇化工程的视觉美观,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农村城镇化建设的发展。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对农村小城镇发展带来的环境问题,使得政府在开展水利建设的同时,开始着重关注乡村的景观建设,并通过乡村景观建设与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有机融合,共同促进农村小城镇工程建设的开展。

2.工程景观融合

在农村小城镇发展中,乡村景观与农田水利工程的有机融合,既保证了水利工程的灌溉和有效的防洪,也为农村居民营造了良好的视觉环境,使农村在小城镇化建设中,经济水平得以提高,文化环境也得到有效维护。工程景观的融合,顾名思义,是指在农田水利工程开展的基础上与乡村景观进行融合,如在农田水利工程中的堤坝建设中,有效结合农村地形,并将乡村景观与堤坝建设进行有机融合,通过这样的水利工程设计方法,实现农村小城镇建设中的工程景观融合。通过将农田水利工程与乡村景观进行工程景观融合,不仅能够保证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对农业发展的有效推动力,还能在工程建设基础上有效维持乡村景观对农民的视觉影响。值得注意的是,在工程景观融合过程中,应对农民的乡村景观开发加以引导。由于工程景观融合过程中,强调在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基础上进行乡村景观建设,因此,在对乡村景观进行开发的同时很可能影响到农田水利工程的稳固性,因此,为有效保障水利工程结构的稳固,在农民中开展对乡村景观开发过程中的指导是十分必要的。

3.文化景观融合

在农村小城镇建设中,开展农田水利工程与乡村景观的融合,不仅能够实现工程的进一步美化,还能有效保障农村的人文历史和传统文化。文化景观融合的含义,是指在农田水利工程与乡村景观融合过程中,注重工程与农村文化的有机融合,在工程融合中创新设计思路,使得农村文化在工程建设中得以充分体现。由于乡村景观建设能够更为直接的反应农村的人文环境,因此在文化景观融合中,更加偏重于乡村景观建设。为有效实现农田水利和乡村景观的文化景观融合,应注重在农村小城镇建设中开展农田水利创新发展,在农田水利的创新发展中,有效结合农村建设中的美学设计,并以农村的文化背景为建设基础,开展乡村景观与农田水利的文化景观融合。

三、总结语

伴随着农村小城镇建设的发展,农田水利工程设计日渐受到社会的重视,在水利工程建设的开展中将乡村景观建设科学的融合进来,能够保证在农村经济水平和城镇化水平进一步提升的同时,有效维护农村的风土文化,使农村小城镇建设与农村人文建设共同发展。农村小城镇建设中乡村景观与农田水利的融合方式,也为当下城市化建设和生态环境的维护提供了良好的参考。

参考文献

[1]王淑玲.农村水利风景区景观设计研究[D].福建农业大学.2010.

[2]刘冠梅.浅析农村小城镇水利风景区的建设与管理.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0.

上一篇:智慧交通数字化范文 下一篇:工业智能化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