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资源范文

时间:2023-03-10 14:50:52

媒体资源

媒体资源范文第1篇

整合思路

鉴于各省地方新闻媒体单位网络资源开发利用的现实情况,以及从市场经济层面的资源配置角度,在整合资源、突出特色、共享利益的总体框架下,结合东南新闻网的运作模式,提出地方新闻网站整合传统媒体资源的思路。

建设平台系统。全省只设一个网络信息系统平台(东南新闻网),集中投资,发挥龙头作用。东南新闻网覆盖全省范围,统一处理,严格出入口管理,省内所有传统媒体前线记者采编的新闻稿件全部集中上传到该网站,集收集、处理、统计、决策支持等功能于一体。东南新闻网可以存储海量信息,并具有相应的功能模块,可以实现新闻稿件不同应用层面的分析处理功能。信息包括两部分:第一,所有前线记者采写的新闻稿件,统一上传到该平台,东南新闻网编辑部门对这些稿件进行二次加工;第二,各传统媒体单位每日付梓时上传一份到该平台的报刊杂志模块,由东南新闻网报刊杂志部门统一制作报刊杂志电子版。

系统业务流程。(1)、全省各新闻媒体单位把付梓稿件及前线新闻记者采写的所有稿件实时上传到东南新闻网;(2)、东南新闻网编辑部门对各单位上传的初级稿件进行加工处理,经过简单加工处理的稿件到各单位独立网页,经过深加工的稿件到全省新闻门户网站――东南新闻网上;(3)、市场运营部门根据东南新闻网的有关信息统一进行市场化运营,比如短信品种开发、活动策划以及信息共享等方面的合作;(4)、东南新闻网的决策层依据决策支持系统作出相应的决策。

系统功能模块。传稿功能模块:该模块实现对不同传稿单位的分别管理,每一单位均有独立的传稿入口,并把本单位的稿件传到相应的独立信息单元,相互间互不干扰;监控功能模块:该模块实现对所有进入系统的相关人员进行实时监控,对于传稿人员、传稿时间、传稿数量、稿件修改以及稿件的方向均有详细的日志记录,并且只有管理人员可以查看;编辑功能模块:该模块实现对上传稿件的编辑、上栏、审稿、、多次加工等功能;系统管理模块:该模块实现对所有进入该系统的人员进行相应的权限设置、人员管理、诚信记录、绩效考核等;成品功能模块:该模块实现对所有经过加工的信息的后台管理,诸如修改已经的信息,或者删除已经的信息以及统计每条信息的总浏览量等;计费功能模块:该功能实现对每一条的信息的计费功能,包括识别该条信息来自哪个单位,被那些单位所采用,采用多少次,由谁生产该条信息等;决策功能模块:该功能实现对决策层的决策支持,包括统计指标设定、决策预警、趋势分析、智能决策支持等。

推广策略

在东南新闻网开辟一个报刊杂志专栏,用来各新闻媒体的网络版,这是原汁原味的报刊上网,没有经过加工,主要用途是:第一,建立报刊数据库,方便读者查询;第二,给各新闻媒体单位一个展示特色的独立舞台,百家争鸣,百花齐放。

东南新闻网还开辟一个“报刊荟萃”专栏,用来推介各新闻媒体单位,突出重点栏目重点文章或富有特色的独家新闻报道,形成名牌栏目,也是重点展示各新闻媒体单位特色的一个重要窗口。

各新闻媒体单位在传统报刊上开辟一个专栏,用来刊发东南新闻网及全省各新闻媒体的相关文章,以及大型策划活动的相关报道,重点塑造品牌,形成名牌栏目。

与全国重点新闻网站联动,策划大型采访活动或推介活动。或者以某个新闻媒体单位为主,在该媒体所在地大力开展以经贸、旅游、节庆活动等为主题的大型活动,以大型活动促进品牌建设,并与该地的经济建设相联系,实现落地生根,繁荣壮大。

运营策略

频道建设。对重点频道进行整合提炼,采用市场化运作模式,一手抓资源整合,一手抓市场开发,以资源整合促市场开发,以市场开发带动资源进一步整合,形成良性循环,搞活频道,做深做透做大频道,争取做出一两个名牌频道,带动其他频道共同发展进步。

项目策划。联动全省新闻媒体单位策划、组织和实施诸如“中国网络媒体福建行”等大型活动,以及行业性专题项目,比如汽车营销活动、黄金周旅游活动、全国书市联展、房地产项目等,争取在这些领域突出专业水准和强化领导地位。

短信业务。加强短信业务平台建设,整合全省新闻资源,突出特色,提炼精华,加大推广力度,进行深层次的市场细分,找准定位,寻找市场空隙。在提供短信、图片、铃声等传统服务外,紧跟潮流,创新短信产品,大力推行WAP上网及相关服务等无线增值业务,并根据市场需求开发出独具特色的短信产品。同时,根据各个频道的不同特色,综合利用本身所具有的资源优势,开发相应的行业性或者专业性短信服务产品。

收费阅读。东南新闻网可以针对社会热点或者受众极感兴趣的信息设置一个专栏,该专栏由各新闻媒体单位和东南新闻网共同建设,可以是市场调查报告、理论性文章、政府深度行业公告,或者是特定行业用户才能看的具有市场价值的专业性文章等等,实行收费阅读模式。

广告业务。采用传统与网络相结合的模式,在东南新闻网上投放广告,根据客户的要求可以有针对性的在地方传统媒介上联动优惠投放广告,同时,在地方传统媒体上投放广告,东南新闻网亦优惠予以投放,如果需要,可以全省上下联动,强势推广。

利润分配。由于上述的信息系统平台支持追踪功能,所以,每一条新闻信息的来源、去处均有详细的记录,这就为市场运营的利润分配提供了重要的技术保障。利润的分成一方面基于新闻信息的利用程度和利用数量,另一方面根据活动策划的参与和支持程度,如此,就有量化和质化的综合指标,对于任何一个新闻媒体单位都是透明化的,也都是公平的。

通过资源整合,可以集全省之力集中投资,优化资源配置,形成合力,产生强的聚合效应,从而更好地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占领网络宣传阵地;可以大幅度节省各单位的经营建设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增强抗风险能力,获得长足发展;可以力求专业,凸显特色,做深做透,提高综合竞争实力;可以在时效性上下功夫,克服各自为政时的参差不齐,把网络的时效性发挥的淋漓尽致。

媒体资源范文第2篇

一般说来,企业管理者在企业的起步阶段比较清醒,知道自己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在选择产品或品牌的传播推广平台时,也会量力而行,选择性价比最高的媒体――就是花最少的钱将企业诉求传播到最广泛的目标消费者那里。然而,一旦企业做大了,自我超越的信心就会膨胀,以为只要投下足够的钱就能够达致追求的市场目标。一个较为极端的例子是,中央电视台在很多企业家心目中都是品牌传播的最高舞台,一个产品或品牌如果没有在央视露过脸,哪怕做得再大,也有“锦衣夜行”的感觉,因为这个缘故,一些企业甚至不惜伤筋动骨地争夺一时的“标王”地位,一些企业的惨痛教训尚未远去,一些富有冒险精神和对自我能力颇为自负的企业家们仍在贸然前行。

事实上,不是所有企业所有品牌都适合选择最具全国影响力的传播平台的。对于企业而言,在企业形象和品牌传播的平台选择上,没有最好的媒体,只有最适合自身传播目标的媒体。因此,为了能够在不同的时期实现不同的传播战略目标,企业的品牌管理者必须在心目中构建起一张清晰的媒体生态图谱,在这张图谱中,既有不同类型媒体的优劣势对比和触达人群的特征标识,也有同一类媒体的目标受众在生活形态和消费习惯方面的细致表述。在此基础上,不同媒体资源的传播价值才会为企业的具体传播目标服务。那么,不同媒体在一家企业的媒体生态图谱中应该给予什么样的评估,这样的评估对于企业的品牌推广又有怎样的意义呢?

以传播目标定义媒体平台的价值

对不同媒体的传播价值进行评估,最简单的标准就是受众的接触率,在电视是收视率,在广播是收听率,在报纸是发行量与阅读率,在网络是点击率。如果以这样的单一标准去给媒体评分,结果似乎是不言自明:中央级的媒体大于省级媒体,省级媒体大于市县级媒体,几大门户网站远高于其他的专业网站。然而,如果一家企业在做年度传播推广计划的时候,眼睛就盯着这些所谓的传播价值最大的媒体,便会发现,即便“不差钱”,也并不总能够称心如意地获得自己传播计划期待的时段和版面的,每年的央视黄金时段招标会上所表现出的惨烈竞争已经证明了这一点。

真正高明的企业品牌管理者应该明白,媒体作为传播平台的价值具有相对性,就如同需要衬衫的消费者,再昂贵的棉背心都没有价值一样,对于期待在特定地区特定消费人群中进行产品或者品牌传播的企业来说,具有全国广泛覆盖面的中央电视台就显得奢侈且不合意了。因此,在企业品牌管理与营销公关部门的媒体生态图谱上,应该对于不同类型的媒体和同类型媒体中的不同媒体在目标受众的接触率和影响力方面有清晰的认知,对于战役性的营销推广或品牌宣传活动,应该根据传播推广的目标建构不同的媒体组合。举例言之,一家企业为了给新推出的功能性保健品做市场推广,拟出了一个推广策划书,重点是在当地电视台的黄金时段进行广告投放,同时辅之以广播电台的专题互动节目、报纸的专栏文章。单就这个框架而言似乎没什么问题,但是,电视台的选择只是第一步,还要考虑选择哪个频道、什么节目的前后,与之同时播出的还有哪些品类和品牌的广告;广播电台和报纸的广告投放也要面对同样的问题。要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当然可以选择值得信赖的广告公司,让他们制定广告投放的计划,但是,如果企业管理者心目中没有清晰的本地媒体生态图谱,如何判断广告公司提供的方案是最佳且合意的呢?因为,对于企业的战略目标和传播方向而言,任何外部的咨询策划机构都不可能取代企业的决策者。

说到这里,媒体生态图谱对于企业媒体资源战略管理的价值便有了基本的落脚点,这个图谱实际是企业品牌传播与营销管理者心目中的一个媒体价值坐标,根据企业不同的传播需求,可以给不同类型的媒体以不同的赋值,从而寻找企业品牌传播效果最大化的函数值。

在媒体生态系统中选择不同传播形态的组合

不同类型的传播媒体所擅长传播的信息类型是有差别的,麦克卢汉所给的定义是“媒介即讯息”,也就是说,不同的媒体形态决定了传播信息的维度和深度。比如,报刊类媒体更适宜对信息的深度解读,相应地就决定了它的受众群有一定的教育背景要求;广播适合做即时讯息的快速传递,口语化的传播对于受众的文化背景要求比较低,但是由于其瞬间即逝的特点决定了它对信息进行深度解读的能力偏弱;电视媒体作为一种音视频信号俱备、现阶段影响面最大的媒体形态,可以声情并茂,可以无远弗届,但是因为它是时序性的媒体,对于信息的深度解读依然是其弱项。

需要特别提到的是现在的网络媒体,尤其是Web2.0时代的网络媒体,富媒体形态加上即时互动的特点让它在很多方面超越了传统媒体,在信息传播方面产生强大的影响力。但是,因为网络媒体所具有的信息过载问题,信息的大量涌入与瞬间淹没使得受众从网络媒体上接受的信息往往在浅层记忆中保留并快速遗忘,如果没有持续性强化,其传播效果的持久性是值得怀疑的。

不同媒体所呈现出的形态特征要求企业的品牌营销与推广人员,在确定了企业品牌和形象的推广目标之后,将完整的大目标根据不同媒体类型的特点在不同维度上进行分解,充分利用不同媒体所擅长的领域实现品牌传播的整合效果。这方面,几家国际化妆品品牌做得颇为到位,它们在全国性的电视媒体上渲染品牌中对生活品位和美好情感的诉求,以情动人;而在时尚类的报刊上突出对于生活品质和人生境界的追求;在移动和网络新媒体中则通过与消费者的互动实现消费者情感忠诚度的提升……事实上,很多时候,对于企业的品牌推广人员而言,并不是要每一次营销或传播活动都将不同类型的媒体用全,而是要根据传播推广活动中的核心价值诉求选择媒体类型,实现传播效果。

当然,现今的媒体生态环境中,传统媒体的变化速度不是很快,但是在网络类媒体的裹挟下,整个媒体环境正发生着快速的变化,一些传统媒体的影响力正在退化,一些传统媒体的影响力正在向新的领域拓展,一些新媒体形态正在形成,另一些新媒体形态却已经成为明日黄花。在这样一个复杂多变的媒体生态环境下,企业品牌传播与推广部门手中掌握的媒体生态图谱必须保持与媒体现实同步。最现实的例子就是社会化媒体的影响力日增,这个时候,在企业的传播战略规划和具体的策略应对中,是否应该给这类媒体以一席之地,考验着企业营销与推广部门的眼光和对新知识的接受能力。

当然,更进一步深入探讨会发现,企业为品牌推广而策划的大型公关类活动,也应该根据核心价值诉求点的差异而重点选择不同的媒体,如果以社会责任为价值诉求点,报纸类平面媒体更适合;如果以社会道德风尚的促进者身份出现,那么,广播电视类电子媒体更合适;如果以引领时尚潮流为传播重点,那么,新媒体互动平台显然更为合适。

根据媒体生态特点决定品牌传播过程中的信息刺激强度

对于很多企业而言,品牌推广过程中究竟以怎样的信息推广密度和广度才能够达到预期的传播效果,这是一个让人心生纠结的问题。实际上,大多数企业的品牌营销与推广人员首先考虑的是预算约束,也就是说,能够有多少钱用于传播推广,在此基础上选择不同的媒体组合。就常识而言,这样的做法没有任何问题,但是以传播效果最大化为目标的品牌传播者,还需要进一步考虑以怎样的信息刺激强度最有利于目标消费者对于企业品牌的认知与偏好程度的加深。而要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对不同媒介形态的影响力必须有精细的评估。

当然,对于任何一家企业,花费时间和精力去研究不同媒介形态的受众影响力,不可能也不必要。但是,企业的品牌传播人员心目中必须有一个清晰的坐标系,不同媒体在这个坐标系中的位置应该是清晰的,它是整个媒体生态图谱中的一个指标,这些指标,每年都会有大量的专业研究机构的实验和研究结果,在没有业界定论的情况下可以作为参考值为我所用。这方面,不仅需要对于媒体生态的准确认知,更需要在不同媒体形态之间进行多层次嫁接的智慧和见识。

如果说,在传统媒体环境下,对于不同媒体的组合运用具有某种常规性,那么,新媒体环境下,每一次不同媒体形态的整合应用都具有挑战性。当门户网站兴起的时候,人们对它的广告传播效果还将信将疑;到了搜索引擎的时候,人们已经开始趋之若鹜;到了社会化媒体热潮到来的时候,许多企业和机构着急的是,在这样的大潮中我会被抛弃吗?

每一种媒体形态都有其固有的发展轨迹,因此,其传播价值也自有其惯性。但是,对于不同消费者群体而言,不同的传媒形态对他们的吸引力和辐射力是有本质差别的。比如,报纸对于年轻人而言,影响力正在急剧下降,而新媒体形态,特别是可以有移动终端的社会化媒体,对于他们的影响力正处于爆发前期。虽然不同的社会化媒体的影响力有差别,但是其对年轻人的刺激强度是显而易见的。如果企业的品牌传播推广人员能够在选择媒体组合时,根据目标人群的不同和刺激强度预期的不同,将传统媒体与包括社会化媒体在内的新型网络媒体相结合,那么,就有可能出现意想不到的传播效果。

当然,本文中所讨论的几个方面都是建立在企业营销推广团队对于媒体生态图谱的准确把握基础上的,离开这个前提,所有关于传播效果的讨论都成为无源之水。因为这一点,每一家企业的营销推广部门都应该首先做好这样的基础工作,开始时可能会碰到各种困难,可以借助于企业聘请的媒体顾问,或者长期合作媒体的资深编辑记者的力量,初步构建起一个框架性的坐标,在此基础上,广泛吸纳传媒界、公关广告界的最新研究成果,将框架性坐标细化为缜密的媒体生态图谱,从而为企业对媒体资源的有效管理提供背景性资源。

媒体资源范文第3篇

一、公司办媒体

公司办媒体,这方面在台湾最典型的实例就是东森媒体科技集团。

东森媒体科技集团成立于1991年(原名力霸友联公司),现总资本额为198亿元(新台币,下同),2001年总营业额约216亿。它成立之初几乎与媒体没有关联,仅是一般的跑带频道商。其跨入媒体的门槛,始于1995年7月。基于频道经营与市场的拓展,于1995年7月建立东森媒体科技公司,开始进军有线电视市场;1995年8月,正式经营两个卫星电视频道――U1电影台、U2综合台。从此,东森与媒体结下不解之缘,经过两年的努力,在有线电视市场上成为拥有14家大型系统台、95万收视户的台湾最大的多系统经营者。

东森媒体科技集团经营媒体或扩大经营新的媒体,始终坚持市场导向,以扩展公司的市场占有率和实力,提高经济效益,做大做强公司为宗旨,而不是单纯地就媒体开发媒体。媒体是市场中的制高点,媒体是赢得效益的途径,正是基于这样的经营理念,东森明确提出4C媒体的概念,即媒体内容事业(Content)、网络与通信事业(Communication)、顾客资源整合社群事业(Community)、电子商务事业(E-Commerce)的整合行销服务。所谓4C媒体,就是与市场紧密结合的大媒体概念,而这一大媒体在发展进程中,实际形成了多媒体有机整合的态势。

二、资源大整合

东森兼营频道与系统,又拥有网络电子报和平面报纸资源,在传播领域中还有广播、卫星等直接间接的投资策略伙伴(详见下表)。在他们看来,旗下的媒体资源可分为5大类:

1)全省电视媒体:东森新闻台、东森新闻S台

2)地方电视媒体:台北电视台、全省系统台

3)平面媒体:《民众日报》、其他策略联盟

4)网络媒体:东华网络新闻(ETtoday.com)

5)广播媒体:东森广播网

东森媒体科技集团各公司经营情况表

公司

资本额 营收额(2001年)

营运主轴 东森媒体科技公司

88亿

65亿

1.有线电视系统台投资与经营

(EMC)

2.HFC 宽带网络加值服务经营

3.频道行销,节目行销 东森华荣传播公司

29亿

41亿

1.七个有线电视频道制作与经营

(ETTV)

2.电视周边商品经营

3.网路新闻( )

4.广播制作与经营(ETFM联播网) 东森行销顾问公司

1亿

2.8亿

1.东森七个有线电视频道广告经营

(ETAM)

2.其他同业频道广告经营

民众日报

1亿

2亿

1. 报纸发行经营 (The Commons Daily)

2.广告刊登经营 全省14家有线电视系统台

70亿

1.地方系统台有线频道播送经营

(CATV)

2.HFC 宽带网络加值服务推广 东森国际网络公司

6.8亿

13亿

1.IAP(宽带上网)

(ETWebs)

2.IDC(网络资料中心)

3.ICP(宽带网络内容) 东森得易购公司

1.99亿

20亿

1.电视商品购物

(ETHS)

2. 网络及型录购物 东富资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亿

1亿

1.企业资源管理系统建置

(ETIT)

2.internet与intranet建置服务

3.资料仓储系统建置

面对台湾日益激烈的媒体竞争,东森于2001年决定对这5大类多媒体资源进行整合,结合北南中系统平台,共同建构所谓“五合一”的超媒体新闻平台,并将此看作是东森站在21世纪新起点上的当务之急。其意图是,通过过东森超媒体大编辑台的指挥与运作,有效集中资源,节省成本,创造经济效益,并能扩大优势,强化市场的深度与速度,进而提升新闻的品质与效率,朝向华文媒体巨人的目标挺进。

所谓连接5大类媒体资源的超媒体新闻平台,主要是就其新闻采编管理体制而言。采集与编辑分开、新闻资源整合是超媒体新闻平台的两大特色。

首先是采集与编辑分工。就采编关系而言,东森旗下各媒体的职责主要是对新闻信息进行编辑,而不是采集。各媒体(除《民众日报》外)几乎没有自己的记者,而是统一从东森超媒体新闻平台中获取新闻信息,然后依据各媒体的自身特点进行编辑、制作、。因而就实质而言,各媒体成了名副其实的编辑部。

核心是新闻资源整合。集团汇集了几乎所有的记者,组成集团新闻中心,专事新闻采集。新闻采集与供稿的一般工作流程是:采访某一新闻事件,由一新闻小组承担,小组内通常有文字与摄像两名记者。到达现场和进行采访时,先由文字记者通过电话或其他通信手段,口头向东森广播网信息,由电台率先播出;然后当摄像机架好并进行电视采访时,新闻信息就开始流向电视媒体,供各电视台编辑后播出或即时播出;同时,文字记者又以最快速度整理出文字新闻稿,发给集团的网络媒体,即东华网络新闻(ETtoday.com),由网站滚动播出;而集团内的平面媒体――《民众日报》等,则从东华网络新闻中载下所需新闻,经编辑后在报纸上刊出。所以当一个新闻事件发生后,到现场的东森集团记者,往往只有两个,而刊播这条新闻的却可能是集团内的众多媒体。

新闻资源整合推进了新闻采集与编辑的专业化,有效地提高了新闻传播的速度与水平。由于记者与编辑各司其职,而记者队伍从过去多个媒体内的小而全成为集团内的大整合,新闻的采集量与传播速度就大大提高。这不仅表现在各电台、电视台都具有最快速度的滚动性的新闻资源上,还突出表现在既向社会公开又可内部使用的东森网络新闻媒体上。东森网络新闻媒体即ETtoday.com的采编工作,具体由新闻中心主任负责。ETtoday.com整合了东森新闻台等旗下8个电视频道,以及《民众日报》等不同媒体的资源,有丰富的文字、影音、图片,它和东森电视媒体、广播媒体都以实时新闻为主,在超媒体新闻平台的整合下,相辅相成,每分钟都更新新闻,是台湾发稿速度最快的网络媒体。据台湾网络调查公司Netvalue的调查,自2001年5月开始到现在,ETtoday.com也是台湾点阅率最高的网络新闻媒体。

当然,对于面临激烈竞争,并且经济效益普遍下滑的台湾传媒来说,通过新闻资源整合,从而减少记者人员,压缩人力资本,也是东森集团的应对之策。据东森集团介绍,经资源整合,整个集团的记者人数减少了三分之一,而效率却大大提高,从而增强了集团的竞争力。

对于新闻资源整合,台湾的一些平面媒体集团也在进行尝试。如台湾中时报系也对旗下的《中国时报》、《中时晚报》、《工商时报》三大报纸实行新闻资源整合,但是这种整合是分类区别进行的。首先是确定有条件可以整合的新闻类别,目前确定的有:摄影、财经、国际、影剧、体育、地区和大陆新闻等;然后依据各个报纸不同的采访供稿强项,确定其为该项的报系新闻采写供稿中心。如果说,《中国时报》强项为国际、大陆新闻,《中时晚报》强项为影剧、体育新闻,《工商时报》强项为财经新闻,那么,国际、大陆新闻就归由《中国时报》统一供稿,影剧、体育新闻由《中时晚报》统一供稿,财经新闻由《工商时报》统一供稿,而各报原该项目新闻的采访记者也随之归并到统一供稿的新闻部门,或作其他分流。为防止某一类别的新闻由他报统一供稿,而本报又无法指挥或制约相应的记者,中时报系在管理上也作了调整,在报系设统一的编务平台,三大报总编辑为该平台领导成员,可以指挥各采编部门;同时规定三大报总编辑都对供稿部门记者有奖惩权,即可以对记者的奖励、提升、处罚、考级施加影响。

在台湾并不是所有的媒体集团都认为新闻资源整合是可行而有效的。如联合报系就决定在报系内不进行新闻资源大的整合,其理由主要是:各报具有不同的性格和特色,统一的发稿体制容易使报系内各报新闻内容与写作手法雷同化,从而淡化报纸的个性,反而使报纸丧失竞争力。联合报系的观点确实是不能轻视的。但正如东森集团中的一位经理所言,台湾媒体集团都重视资源整合,但成功的不多,关键是要根据集团自身的实际情况拿出具体的、切实可行的办法,资源整合没有统一的模式。

三、延伸大开发

对于以公司办媒体的东森集团来说,媒体只是其经营的一个方面,或者说仅是其实现公司赢利目标和发展的途径之一。除媒体以外的多元化发展,利用媒体进行延伸开发,是东森集团的又一特色。

东森集团的经营事业范畴分成四个方面,除媒体业以外,另外三方面是:1、百货、饭后休闲业。包括东森得易购公司、台北海鲜馆、衣蝶百货;2、电信网络业,包括东森宽频电信公司、东森国际网络公司、东富资讯公司;3、仓储航运业。加上媒体业,以上这四方面协同共荣,构成了东森集团整个经营事业范畴。

东森媒体业的延伸开发,不是单个孤立地发展,而是与集团经营事业范畴有机结合。为此,东森提出了集团多元化服务的行销通路平台。这一平台对集团的对外服务项目进行整合,统一设置了PC宽带上网增值服务;网络电话;电视宽带上网增值服务;优质频道节目内容;分众化、专用型及偏远地区PTH频道增值服务;电视、网络、购物等6大类服务。并对以上不同的服务内容设置了8种行销方式:直销业务推广、经销道路推广、专案推广行销、客户推广行销、媒体公关行销、活动事件行销、网络媒体行销。而以上延伸开发和行销通路平台的基本理念是:在数字宽带时代的崭新行销中获利。

东森电视购物台,是东森开展延伸服务的成功例子。购物台每天不停地向观众介绍商品和商品知识,并通过电话接听,实观电视购物,其方式是将购物指南、商品广告、电话购物、物流配送等结合起来,形成形象而有辐射力的行销能力。据东森集团称,一个小小的电视购物台,其销售商品总额已超过投资数亿元的台北最大的购物城。

台湾各媒体的延伸开发可谓千方百计、五花八门,但万变不离其宗的是,大多与本业有关联。如台北的英文版《中国邮报》社,经常结合在台北举办的会展编印相应的特刊,既扩大影响,又能刊登广告,一年达80次之多。他们还主办读者英语俱乐部,组织读者开展丰富多彩的英语教学实践活动,既收取学费,又扩大了报纸在读者中的影响。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东森集团在多元化延伸开发过程中非常重视集团资产多元化的组合,吸引外部资本的投入。目前东森集团的股东包括:远森科技、中央投资、太平洋世代、华新丽华、富邦集团、中兴保全、顶华双子星、宏泰集团、象山集团及美国资本国际公司、亚洲基建基金公司、花旗国际投资、新加坡政府基金、野村证券、汇亚集团、亚太基金等集团。多元化的资产组合、雄厚的经济规模,成了东森集团延伸大开发的坚实后盾。

四、资讯无价宝

信息,在台湾又称为资讯。资讯在台湾各媒体中的地位是至关重要的。东森旗下的《民众日报》和台北英文版《中国邮报》编辑部场所不大,但资讯资料室却占有相当空间。《中国邮报》的资讯资料虽然还没有实现电子数字化,但各类专题的剪报却做得非常详尽。而《民众日报》则在资讯资料数字化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的专题,为编辑部作了各类不同的资讯光盘。东森集团虽有统一的超媒体新闻平台,但旗下各媒体制作特色各异的新闻,都要结合资讯资料提供的厚实的新闻背景及相关资料,进行特色加工或深度加工。因此,东森旗下的媒体虽然没有直属记者,但资讯却成了他们最大的新闻信息资源。

资讯在成为媒体新闻信息资源的同时,其独立形成的新闻资料数据库也为媒体集团创造着巨大的经济效益。据东森集团介绍,东森资讯已介入手机的高端信息服务,定期折帐收费;而东森向凤凰卫视提供资讯服务,每年收取费用多达120万美元;通过东森媒体进行的商品销售额一年达2亿新台币,而这种销售方式又建立在资讯服务的基础上。所以东森认为资讯是集团的无价之宝,这并不奇怪。在东森未来的规划上,将数据(资讯)与影像(电视)、多媒体(4C)、声音(电信)并列为集团发展的四大要件,并视其为实现全球战略的必要条件。

在中时报系,资讯产业化也被视为提升报系效益、扩大报系影响的重要筹码。为此,报系在三大主报外成立统一的资讯公司,资讯公司既是报系的资讯中心,又是报系对外资讯经营服务机构,与三大报一样属报系直属机构。据中时报系介绍,作如是安排,并不仅仅因为资讯公司现在取得的业绩和效益,而是因为它将来的价值无可限量,它所拥有的资讯及产业化将给报系带来的影响和效益,是现在谁也估计不了的。

大陆媒体包括我们文汇新民联合报业集团与台湾媒体有诸多不同,他们的经验与做法不能照搬,但由于作为媒体在管理、经营、运作上有一些共通之处,他们的有些经验可资我们参考借鉴。

1.经营媒体。公司办媒体是经营媒体,媒体办公司是媒体经营。目前我们虽然只有媒体办公司,但媒体业的发展总有经营媒体与媒体经营这两个方面。在大陆,媒体的政治、意识形态性质绝不能改变,这是确定无疑的;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也要考虑媒体的市场地位与价值取向。事实上,在一个媒体集团中,从经济上来看,经营媒体比媒体经营更重要。试想,如果一个媒体本来就在市场中缺乏地位和影响,不为市场所接受,怎能期望它的广告、发行等具体经营能够成功呢?以往,我们比较重视媒体经营,但对经营媒体则注重不够,以后拟加强这方面的研究。

2.整合资源。集团的组建,实际上就是资源的整合。文汇新民联合报业集团成立后进行了资产、财务、广告、发行、印务、物业、物资等经营方面的整合,还进行了行政人事等方面的整合,但在新闻资源方面,除新闻信息资料以外,几乎还缺少有效的整合。而新闻资源恰恰是报业集团最主要的资源,这在某种程度上制约着报业集团优势的进一步发挥。当然,新闻资源的整合应该根据本集团的实际情况和发展目标具体制定,循序渐进,研究出一个切实可行的办法。

3.多元发展。依靠主业,多元发展,是任何一个媒体集团都要研究的问题。主业是基础,多元是延伸。没有多元的主业,效益受影响,主业发展也难以得到经济支持;脱离主业的多元,孤独无援,也很难有前途。注重主业与多元,此元与他元的有机关联,共进共荣,这是台湾有的媒体集团成功的原因所在,也是媒体集团决策层最重视的战略课题,这一点值得我们借鉴。

媒体资源范文第4篇

高端资源成就媒体身份之变

互联网一直都在以各种方式证明自身的独特价值,但一直受到没有高端资源的限制。第一次代表互联网以赞助商身份参与报道的搜狐,依托承建奥运官网和中国体育代表团官网的优势,通过华奥星空获得了奥运媒体最为核心的资源――冠军采访,在这方面搜狐拥有的权利几乎与央视相当。对于电视台来说,这一顶级资源为央视所独有,其他电视媒体想获得,除了与央视合作外没有其他办法,而央视为保证其节目的高关注度,是不可能让这类节目旁落的,唯一的办法就是通过搜狐获得。在这一资源的运营上,搜狐毫无疑问处于资源高地,在全媒体范围之内,搜狐扮演着资源输出的角色。搜狐借奥运顶级资源一改以往互联网作为附属和旁观媒体的被动局面,主动开发资源并将内容产品化,在制作成完整的节目后向以电视为主的传统媒体输出,在品牌传播和营销领域开创了新路径。

多渠道传播成就品牌提升

在奥运开幕前及奥运期间,《冠军面对面》节目采访的人物包括中国奥运冠军及取得突破成绩的优秀运动员,被采访对象达到了60人,覆盖了18个中国获得奖牌的奥运项目,制作的节目也高达40期,每期节目时长为30分钟。由于节目传播范围广并达到一定规模,很快其他省市的电视台也希望能在当地播出。不但如此,多个广播媒体也纷纷提出音频播出的请求,而将节目内容实录或重新编辑刊载的报纸、杂志更是踊跃。据粗略统计,通过电视、广播及平面媒体做二次传播的范围涵盖全国20多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搜狐网站成为这一覆盖地域广泛的节目源头。在以各类媒体为载体的传播过程中,以“搜狐”为核心的各种元素出现在各类媒体中,如搜狐制作、搜狐出品、搜狐赞助等,而搜狐在奥运期间的口号“看奥运,上搜狐”也不断得到强化。在多渠道、立体化推广搜狐作为奥运传播主角的品牌营销战中,搜狐无疑获得了空前的成功。

多客户力促多媒体营销

搜狐不但在以《冠军面对面》节目为核心的传播中与合作媒体之间实现了多赢,而且在助力广告客户实现多渠道推广上也实现了一次成功尝试。作为非奥运赞助商,长安铃木、王老吉、中兴、国美这些在各行业领先的厂商要实现与奥运的关联,最好的媒介营销方式就是赞助与奥运相关的节目。它们因与搜狐的合作大大拓展了曝光范围;因赞助《冠军面对面》而唤起了观众和网友对于品牌形象的正向联想;通过将产品标识或实物置于演播室(如,所有品牌标识作为背景板装饰、王老吉作为饮品、长安铃木车模作为现场装饰、国美标识作为笔记本贴、海尔彩电作为现场播放视频的电视机),随时与观众的视线相接,经过长时间、高频率、大范围的传播,对于强化厂商的品牌形象效果明显,创造了互联网主导跨媒体营销的典型案例。

媒体资源范文第5篇

首先,媒体自身就是资源的聚合体,除具有记者、编辑、播音、主持、导演、灯光、摄影、摄像等行业专属的人才资源及相关技术资源外,主流媒体还具有公信力和大众传播的独特资源优势。

所谓社会资源,根据教科书的定义是指为了应对需要,满足需求,所有能提供足以转化为具体服务内涵的客体。社会资源分有形资源(人力、物力、财力、场地空间等)和无形资源(技术、知识、组织、社会关系等)。整合就是优化资源配置。知道自己拥有什么资源决定媒体可以做什么,了解身边存在什么资源决定媒体可能做什么,而对资源的整合利用决定媒体最终可以成就什么。所以,媒体在策划活动中,首先要做到有的放矢。有效整合社会资源离不开“群众关心、企业关心、领导关心”三大刚性原则,在此原则下媒体要抓准社会的需求,或配合政府主旋律,或突出媒体自我宣传,或打出公益服务牌,或配合自身营销和产业经营进行活动策划,这样才能使资源生资源,效益促效益。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 90周年的大庆年,借助这个国家大事件,配合政府主旋律,江西新闻广播策划了持续时间长、地域跨度广、群众参与多的“爱在党旗下红动中国心”――江西百万干群颂党恩大型系列活动(以下简称“爱在党旗下红动中国心”大型系列活动),这项活动涵盖了代表江西4400万人民的百万干群传递红色祝福活动、代表全省280万残疾人的同走红色道路活动和代表赣鄱优秀儿女善德善行的十大善行人物评选活动。这个系列活动的策划因其强调了文化性、公益性、主题性,同时注入了美德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等时代主流元素,活动方案迅速走进江西省委宣传部和江西省文明办的视野,并很快纳入2011年江西省精神文明建设规划纲要,迅速升级为省级最重要的纪念活动项目之一。而恰恰是这样的重视和升级,为活动整合社会资源创造了更有利的条件。江西省邮政公司、江西省残联结合自身事业发展需要和开展纪念活动的需要,很快加盟到承办单位中,并利用遍布全省各地(市、县、乡村)的邮政网络资源优势和残疾人资源优势成为同走红色道路活动与寄送、统计红色祝福卡活动的组织实施者,同时江西新闻广播也利用这种良好的合作消化了必要的资金投入。媒体策划、组织活动最需要的是资金的投入,而资金对于广播媒体而言更是稀缺资源。媒体活动不仅体现在公信力的培植和社会影响力的扩大上,更重要的体现在社会资源的整合力和经济效益的带动力上。“爱在党旗下红动中国心”大型系列活动的三个活动项目分别要消耗祝福卡的设计、制作、发行、投递、收回、统计等成本,同走红色道路的吃、住、行和队旗、队服等制作成本,善行人物的采访、节目制作、评选、奖金等成本,而三项大活动衍生的户外授旗出发仪式、栽种常青树、八一广场的大型图片展和室内的总结表彰会等活动也要消耗场面设计、物料拉送、场面布置、礼仪、音响、接待等多种成本,而这些成本,江西新闻广播均通过社会资源的整合与再整合得到较好消化。

整合资源的要义在于能够把互不发生关系的分散的要素通过一个好的载体或介质组合到一起,并使之成为一个能够产生价值和效率的整体,从而做到每个独立的个体做不到或做不好的事情,共同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有机结合。“爱在党旗下 红动中国心”大型系列活动通过整合省邮政公司的资源,节省了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同时因为有省邮政深达全省各地的邮递触角,原定百万干群颂党恩的目标达到了155万人的参与,这是江西新闻广播仅凭自身运作在短期内无法达到的一个目标。而省邮政公司通过与江西新闻广播的合作,获得了发行祝福卡的经营业务和自己开展建党90周年纪念活动的资源,同时通过媒体超量的信息跟踪传播获得效果远大于单纯广告投放的宣传价值。同样,在与省残联的合作中,江西新闻广播整合了残疾人的资源,解决了同走红色道路活动中的各种费用开支。省残联也依托这样的合作,借力于媒体的招募和系统的宣传,获得志愿者的支持和广大群众的支持,实现了其成立23年来想做而未敢做也没能做成的大善事,成为所属行业在建党90周年活动中的一个突出亮点。

策划一个成功而有影响力的大型活动,一定要有新闻策划与报道安排的全盘考虑,这也是媒体发挥独有优势整合社会资源的利器。事实上,媒体策划活动从另外一个角度理解就是在制造新闻。“爱在党旗下红动中国心”大型系列活动抓住助残助弱和善德善行两根主线制造一个个新闻事件,通过连续报道、系列报道、专栏报道、录音报道、连线报道、访谈等多种节目类型在江西新闻广播和鄱阳湖之声两套频率中的合理安排和滚动播出,同时通过电视、报纸、网络等多媒体的合作、关注和传播,广泛吸引大众关注,引起社会共鸣,取得非常好的效果。这从八一广场的大型图片展可见一斑。

最初策划的八一广场的大型图片展仅仅是红色祝福卡的大型实物卡片展,但在组委会召开活动启动的协调会上,笔者考虑这样的展出一是不能很好反映系列活动的全貌,二会因单调降低可看性,让观展群众感到乏味,影响布展效果,故而提出加进另外两项活动内容的布展。这个提议得到组委会的首肯。实践证明,这样的布展因为突出了助残助弱和善德善行而成为吸引群众并感动群众进而激发群众集体向善、自觉维护布展现场、自觉拍摄记录现场全景并上传网络供网民点击浏览的有力支点。而恰恰因为活动倡导助残助弱和善德善行,让江西新闻广播在整合社会资源中赢得了省委宣传部和省精神文明办的大力支持,通过这样的支持,江西新闻广播策划的这次活动获得了较高的权威性和在全省造势的推动力,也获得了全省各级宣传部门和精神文明办的支持,使得善行人物的新闻资源得到有效拓展,使得优秀祝福卡初选和终选的巨大工作量得到有效分解,大大节省了媒体自身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投入。

“爱在党旗下 红动中国心”大型系列活动由江西省委宣传部、省文明办、省国资委、省广电局主办,省电台、省残联、省邮政公司、省残疾人福利基金会承办。这项活动成就了各主办、承办单位,更成就了江西新闻广播。这项活动带给笔者几点重要启示:

媒体活动必须以精品内容制造新闻事件,新闻事件必须以精品内容充实信息资源,信息资源必须以快速传播放大品牌效应,品牌效应必须以精品内容创造社会影响;

公益特性是媒体活动最易取得成功的关键要素。公益活动承载公共利益,有利于媒体发挥关怀弱势群体、推动社会进步的作用;有利于体现媒体勇于承担社会道义的价值取向;有利于媒体赢得社会认同;有利于媒体活动取得轰动效应。

成功的媒体活动需要力克同质化,媒体应学会采用贴近、易记、前沿、实用并具特色的概念。“爱在党旗下 红动中国心”大型系列活动从大概念到小概念都体现了这种追求,如大概念里的“爱在党旗下 红动中国心”;小概念里的“红色祝福卡”“同走红色道路”“善行人物”等。尤其“同走红色道路”里的“同走”,本意里就透着帮扶的色彩,如果换成“重走”,意义就大为逊色。

新闻资源对当代媒体而言是最为稀缺的资源,媒体要善于抓住活动制造的新闻事件拓展新闻资源并第一时间发散新闻资源。而好的传播效果反过来也有利于媒体获得市场认同,更好地整合社会资源,在取得社会效益的同时,实现经济利益的最大化。

媒体资源范文第6篇

【关键词】多媒体资源教学;资源教学模式

多媒体教学是历史的必然,是新时代教学变革的产物。它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取代的是以新理念为指导的教师和学生两个主体双向互动的模式。对媒体素材体系的创建,以及媒体教学模式的探究已成为教育教学研究的主题和必然。

一、新课标,新理念

1.面向全体学生,实施素质教育。全体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和技能是新课标的中心任务。新课改精神的认真落实也真正 能够史无前例地体现素质教育的精髓。

2.建构主义为指导。根据学生的智力结构、知识结构和教师业务能力结构,用最优化组合方法,把学科的基本原理、概念以及它们之间内在的关系的知识结构传授给学生,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究能力,真正发挥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动性。该理论回归了教学的本真。具有的特点是:高水平的思维、知识的深度、与现实的联系、大量的交流以及为学生的进步提供社会支持。

3.探究性学习。是“研究最有效、最主动、最能够激发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学习”。立足于对人的潜能的开发,立足于对学生兴趣的强化。是解决当前“应试教育”系例问题的一个重要而有效的举措。

4.开放性学习。课程的开放性,教师应不局一格,从单调的课堂里走出来,通过媒体看外面的世界;通过开放的教育资源环境建构学生的知识和情感。

二、新课改下的教学媒体资源

1.原有的媒体教学思想误区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教育手段的运用,执教者把目光转向单一的高新技术产物——电教媒体。认为:越是高级的、档次高的、价格昂贵的媒体越好,如CIA教学媒体等。因此在农村学校,许多教师总是借“落后条件”来推诿媒体教学资源研究的责任;而条件较好的学校,仅重视公开课和示范课的表演,而真正的推广普及运用比例还较少。这也即当前媒体教学上存在的两个极端。许多教育工作者对媒体资源存在着单一化和片面化的看法。

2.新的多媒体教学含义

根据新课改和建构主义理论,学生通过主动探究来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和基本素养。而这一建构过程,需要大量的多样化的媒体资源来支持。这样教学媒体的广泛性也就应运而生。“没有最好的媒体,只有最适用的媒体”。不同的媒体有自己的优势也存在一定的不足。所以笔者认为:教学中凡能建构学生的知识和能力的资源都应归纳到媒体的范筹。这就包括了语言、书本文字、图片、幻灯、投影、录音、录像、电影和电子计算机媒体资源等;也包含了实验探究体验性素材;同时前人的生活经验、社会阅历都应属于教学媒体的内容。这也即广义化的大媒体教学资源概念。

三、媒体资源教学模式探究

1.课本教材、课外读物等文本素材。这是传统的、最常用的主体教学媒介。现在乃至今后都不可能被取缔。

2.幻灯、投影图像和影视素材。形象而生动的画面,使知识体系简易化和直观化。电化教学初始化的产物,一般为单媒体运用。因各媒体的特点不同,其功能不一。选择运用时应有针对性,不可滥用和乱用。

3.CAI教学模式。多种媒体整合,“形声并茂”、“人机交互”的特点,表现现代教学的最高先进手段。教学时常制成课件。但因设备昂贵、技术性要求高,这一模式的推广发展受到一定阻碍。目前仅在经济优势地区普及。

4.生活经验社会阅历等经验性教材。前人的科学积累我们不可能有足够的精力和条件全部去再现。有许多的先人成果需要历史的继承。这也是教学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媒体素材。

5.多媒体VCD教学。在CAI教学的普及性受到滞碍时,这种方便而灵活的教学模式几乎可以替代CAI教学。该模式的最大优点是:物美价廉。性能可以与CAI教学设备俊美,有多媒化、交互性、资源性和普及性的特点。在农村学校其发展的前景非常可观。

四、媒体资源运用原则

1.资源性原则。所有的媒体展现出来的资源,都服务于课标,它替代不了课本,也不能取代教师的地位。媒体素材只能是师生共享的资源。如在生物教学中,经常把收集的各种数码图片、影视素材片段调用到课堂的某一环节中,探究中有生趣,课堂活跃而不乱,学生在轻松愉快中学到了知识。反之,整节课全面运用媒体,教师和学生两个主体的个性被扼杀在媒体的主导中。

2.开放性、创生性。通过媒体去看外部世界,建构知识体系。因师生的素养层次不同,素材的作用价值也因人而异。资源的开放性,有利于师生的个性发展,有助形成个性化教育教学模式。

3.整合性。没有最好的媒体,只有最适配的媒体和最佳的媒体优化组合。知识内容的不同,教学对象的差异,运用的媒体表现手法在选择上应广思多虑,配置合理;各媒体间有优势又有不足,科学搭配媒体,可使各媒体优越性更为突出,而缺陷得以弥补。

4.普及性。优秀的媒体只能拿来表演或陈列展示,而不能推而广之,充分全面运用到教学中,这种媒体没有优久性,最终会被淘汰。我们寻求的是适合于多层次教学条件的媒体教学模式。

媒体资源范文第7篇

数字出版的快速发展正使出版业进入全媒体时代。全媒体也许并不“全”,它的内涵表现在载体的多维性。一般认为,全媒体出版是指将同一内容以纸质和数字两种形式同步出版。在这种全新的出版模式下,互联网、手机、手持阅读器等多种载体不仅与传统的纸本并存,还具备时间上的同步性与内容上的同质性,形成了多维立体的传播通道。全媒体出版模式使阅读不再囿于纸书,图书馆文献资源的收藏与服务也随之发生变化。文献内容的多载体出版,必然产生以不同载体报道同一文献内容的现象。如上海图书馆收藏的《新民晚报》除纸本外,还有慧科版、Apabi版、文新光盘版、文新网络版等多种形式。“同一内容、多种载体”的馆藏结构,究竟是反映了资源重复采购,还是顺应了读者的需求?本文通过分析馆藏资源重合的现象,对馆藏发展政策与读者服务手段如何适应全媒体出版时代进行思考。

1馆藏全媒体资源的同质性同一内容通过纸质媒介和电子媒介重复出现,在实践中主要有以下几种表现形式:

1.1纸质资源之间的重合传统纸本的采购经由规范的流程和严格的管理,一般不会发生重复采购。值得一提的是,有出版商的书目报道不全面而影响采访的情况存在。以材料科学领域的知名出版社TransTechPublications公司为例,它旗下的MaterialsScienceForum、KeyEngineeringMaterials、DefectandDiffusionForum等一系列连续出版物,同时作为期刊和丛书出版,采用了不同的装帧。图书版的封面仅标明ISBN号,收录内容则与期刊版完全相同,按传统方式分别采购就会造成资源重复。

1.2纸质资源与电子资源的重合

1.2.1纸质资源与光盘作为一项增值服务,不少书刊都随纸本发行光盘。这些光盘的内容大多为纸本的延续和补充,但也不乏将纸本完全数字化制成的电子版。如图书ITProjectManagementEssentials的随书光盘将图书的每个章节以RTF格式完整收录。随着传统出版业加快数字化转型,单独出版的光盘资源越来越多。最常见的是会议论文集及名录、词典、百科全书等各类工具书,常与纸本内容重合。其他如WorldScientific公司出版的Nobellectures丛书,每隔5年出版一册诺贝尔奖6个奖项的获奖演讲文本。而新近出版的全集同时出版纸本和光盘两种形式,其中光盘以pdf格式对文本进行完整收录。

1.2.2纸质资源与馆藏电子资源在图书馆越来越丰富的数字馆藏中,各类全文电子资源与馆藏纸本在内容上的重合显而易见。从电子图书、电子期刊、电子报纸,到经济统计、机构名录、文学评论、会议录、百科全书等各种类型的数据库,馆藏电子资源的内容大多来源于纸质资源。期刊因其时效性强、参考价值高等特性,是馆藏重要的信息资源。而同时进行在线出版,已成为期刊出版的主流模式。因此,纸质期刊与电子期刊的重复购置,是馆藏不同载体资源重合最普遍、最典型的表现。1.2.3纸质资源与互联网免费资源在强调信息存取能力的今天,从互联网获取信息也是图书馆重要的服务内容。不少图书通过网站提供部分章节的在线试读,报纸的网络版也渐成气候。大量期刊网站提供最近几年新刊的HTML版或PDF版。在各种媒体进入全面的融合期之前,虽然纸网并存,但网络版的内容大多只是纸本内容的格式转换,“纸网同质化”仍然是当前发展阶段的主要特征。

1.3电子资源之间的重合

1.3.1馆藏电子资源之间图1全媒体资源重合示意图各种馆藏数据库之间自然也存在内容上的重合。尤其是电子期刊数据库,因集成商采取打包销售的模式,图书馆无法根据需要选择期刊品种,资源重复难以避免。曾有学者统计,中国期刊网中9040种期刊,有5818种在中刊库中重复收录;万方电子期刊数据库中约4500种期刊,有2464种在中国期刊网和中刊库中重复收录。而两大商业数据库BSP(商业资源集成)与ABI(美国商情信息)在经管类核心期刊的重复率高达94%和85%。

1.3.2馆藏电子资源与互联网免费资源馆藏数据库的部分内容,完全可以通过网络免费获取。如慧科报纸数据库收录的新闻报道,大多可以通过报社网站下载包括完整的文本和图片、“原版原貌”的PDF版;国家法规数据库收录的法律法规也可以通过人大和政府网站查得全文。前已述及,馆藏电子资源与纸质资源、与网络资源之间分别都存在内容的重合,可见,馆藏文献信息内容的同质性,既表现在两种载体之间,也表现在多种载体之间。(见图1)

2馆藏全媒体资源的差异性尽管多种载体资源间的内容重合现象相当普遍,但正因为通过不同的载体呈现,资源具备了载体的特点,资源的重合也就不是单纯的复本数增加。资源的差异性决定其替代性,这是进一步研究馆藏管理和服务模式的基础。

2.1不同步的有效利用时间即便同时出版,各种资源的到馆时间也不同步。就对更新时间较敏感的文献而言,出版周期更短、传播速度更快的电子资源更受读者欢迎。这正是外文期刊的电子版可以起到补充甚至替代印刷版作用的重要原因。但电子期刊也有时滞性问题,出版商常常为重要期刊设置全文获取的禁用期(embargo),从几个月到两年不等。而在使用时间的覆盖范围上,电子资源的远程访问不再受馆舍开放时间的限制,实现了全天候的服务。

2.2多样化的阅读体验技术发展改变阅读习惯。读者一方面越来越惯于利用网络和数字产品,一方面仍然依恋纸本阅读的质感。不同读者对新媒体有着不同的态度和评价。纸本具有使用便利、随意的特点,电子资源则往往拥有更丰富的功能。如世界银行WorldDevelopmentIndicators的光盘版,可选择多种检索途径、按需生成图表,并以多种格式的数据表进行结果输出,更符合研究者的使用偏好。随着移动阅读的发展,EBSCO、LexisNexis、Taylor等各大数据库纷纷推出手机版。不少出版商还针对新载体的特性推出差异化服务。如《纽约客》杂志的网络版在纸本基础上增加视频、音频、幻灯片等内容,新推出的IPAD版则使用专门开发的“TeetoGreen”阅读系统。《纽约时报》IPAD版则在Kindle版的基础上增加纪录片式的图片视频新闻报道。全媒体出版模式为读者提供了更大的选择空间。

3完善馆藏发展政策全媒体出版引起的馆藏结构变化,不仅表现为纸质资源与电子资源的并存,还表现为各种形式的资源在内容上的同质性和使用上的差异性。新的信息资源环境,正在推动图书馆在传统的藏书结构、藏书复选等理论基础上发展新的馆藏建设政策,对多载体资源进行合理配置。

3.1确定馆藏结构我国图书馆界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关注的藏书结构理论,以藏书的学科结构、文种结构、类型结构、时间结构等为主要考虑因素。其核心是运用一定的层次级别来表现收藏的侧重点,使文献资源有主有从,有专有博。许多图书馆参照美国图书馆的实践,根据各自的目标任务、用户需求、构成配置等现实基础,建立了三至七级不等的馆藏深度分级列表,大致如表1:具体的馆藏发展政策,应以此为据设计实施细则,来解决同质资源需要采购多少种、选择何种载体的问题。例如:馆藏深度层级低,应收集单一载体。如利用率低的期刊停订印刷版、只订购电子版以节省经费和馆舍空间;馆藏深度层级高、不同载体间替代性不强的,应进行交叉收集,避免电子期刊被从集成库中撤出而影响服务。替代作用明显的,也可择优收集;馆藏深度层级适中,主要表现为休闲阅读和一般学习需求,对时效性要求高,热门书永远嫌不足。应增加可通过网络、手机、手持阅读器利用的数字馆藏。

3.2丰富评价体系确定了馆藏结构,下一步的工作是遴选合适的文献资源。传统的资源评价体系主要包括资源本身的质量及其与读者需求的相关程度这两项内容。前者常通过出版机构和出版历史进行了解、后者则根据使用统计分析来确定。对数字馆藏的质量控制还要考察系统稳定性、运行环境、更新速度、后续服务、存档和长期保存等因素。在全媒体出版时代,馆藏多种载体的资源相互依存、相互影响。无论是对数字资源还是对纸质资源进行评价,都应当将不同载体的因素一并考虑,整体评估、统一协调采选工作。整合后的综合性评价体系将计算各种资源在内容上的重合度以提供量化数据;调查各种资源在服务上的差异以评价其独特性,并结合成本效益分析对资源作出全面的评估。评估小组还可采用德尔菲法等工作方式,保证结论的科学性。

3.3加强馆藏复选藏书复选理论将文献的获取即采访工作称为初选,将对已入藏文献进行的筛选和调整称为复选。如果说文献采访是在出版容量和学科需求间体现平衡,那么复选就是在空间容量和实际需求之间寻找平衡。复选工作将使用价值最高的资源保留在阅览区域,最大程度地保持馆藏活力。馆藏复选的主要标准有:内容标准、物理形态标准、利用率标准、滞架时限标准、书龄标准、替代标准等。其中,书龄与文献利用率存在一定的对应关系,是确定复选范围的重要标准。衡量文献老化的指标有文献半衰期、普赖斯指数、剩余有益性指标等。值得注意的是,全媒体出版模式正在改变文献的生命周期。营销学将产品生命周期分为引入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借助互联网、移动阅读等平台的整合优势,文献资源可能更快地被读者知晓、更久地得到利用。因此须将提前进入衰退期的文献及时下架,将空间提供给成长期和成熟期延长的文献。不同学科、不同类型的文献其生命周期各有特点。对文献价值变化规律以及服务绩效的研究,将有助于更科学地开展馆藏复选。

4拓展读者服务方式全媒体是一个多载体相加的模式。资源的选择要求综合各载体的特点进行整体考虑,资源的服务则需要突出新载体的优势以促进资源利用。

4.1目录整合与资源发现OPAC系统是读者最熟悉的馆藏查询方式。将电子资源编目与MARC记录相结合,既符合读者的使用习惯,也能在各种载体的资源间建立联系。全媒体时代的理想化书目系统应当具备以下特点:①实现一站检索:使一条书目记录包括同一出版物的不同载体描述;②告别多头查找:书目记录中指向各载体的链接应直接定位到该出版物的独立页面,不再需要反复登录各集成数据库的首页;③及时更新维护:适应各类资源收录内容的时常变化,确保书目记录中各载体描述的准确性。一个整合的书目系统是馆员对馆藏资源进行揭示的最佳方式,远胜过网页宣传和读者培训。但集成数字资源的收录连续性较差,对编目控制造成难度,有待于新型数字资源管理系统的研发。

4.2平台应用与服务传递全媒体阅读需要多载体服务的支撑。在阅读转型的时代,图书馆将提供怎样的阅读方式来顺应读者的期待?从提供内容的无线网络、远程服务、手机阅读,到提供载体的手持式电子阅读器外借,图书馆必须也正在利用新技术和新平台开拓新的服务路径。以上海图书馆为例,2009年5月设立的电子报栏以触控屏创造了一种全新的“点读”模式,2009年2月开通的电子阅读器外借服务则创造了更独立的阅读环境,均大受读者好评。新载体的推广,实现了“新阅读”、“新体验”,在有效提高数字馆藏使用率的同时,将优势资源惠及更大的读者群。

5结语

媒体资源范文第8篇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媒体顺应发展规律,在推动改革开放。振兴国家的历史责任方面,用独特的方式作出了贡献。同时,媒介通过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丰富实践,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副所长魏玉山认为,30年间我国媒体经历了三大转变:从以党报党刊为主到报业市场异彩纷呈,从主要依靠政府拨款的事业单位转变为自主经营的市场化产业部门,从单一纸媒进人多媒体发展时代。

但是,从经济发展模式破题的改革开放,历经20多年,基本建立起市场经济的框架,奠定了市场在国民经济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反观包括新闻媒体在内的文化体制改革。则远远落后于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严重滞后于时展和人民群众的多元化需求。

从某种意义上讲,如果说关于真理标准的大讨论拉开了思想大解放的序幕。那么报纸无疑是最强有力的幕后推手。每一次解放思想的组织和推动,每一次全新观念的变革和引导媒体总是走在最前面。然而,事关媒体的改革和创新,一直以来,都是思想上的长子。行动上的矮子。

据2008年世界报业协会的统计,中国报业市场继续保持世界报业第一大国的地位,平均日发行量1.07亿份,是日报总发行量最高的国家,但综合实力远不及世界强国。在世界舞台上发出的声音十分微弱,影响力有限。与经济快速发展的“硬实力”相比。作为文化“软实力”重要组成部分的我国传媒业,迫切需要迎头赶上。

“进”之前,先谈“退”,符合我国媒体业目前面临的现实问题。

在中国传媒业高速发展、业态一片热闹的背后,存在着结构失衡、重复建设、布局分散、质量不高等问题。同其它行业不一样,中国传媒业的危机更多来自自身所面临的体制和发展环境。

报刊刊号的行政审批制,进出无序,一方面,市场需要的新创报刊难以准入,没有活力;另一方面,规模弱小、效益不好、无力维持正常出版局面的报刊退不出来,浪费了国家出版资源;同时,发展前景较好、基础较好的报刊也得不到出版资源的扶持和支持。

报刊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产业融合难度很大,跨地区、跨行业、跨媒体创新突破难,客观上起着“抑强护弱”的作用,总量盘不活,存量也扩不大。

“退”是为了更好地“进”,是为了开辟一片新天地。

“退”的标准,应该是以市场和业绩决定生死;“退”的目的,是为了实施报刊资源的科学配置。使优势资源向综合性传媒集团、专业性企业传媒集团和转制后有能力的经营性报刊出版企业倾斜,并按现代企业制度,培育新型的经营主体,推动报刊业的规模化、集约化发展。

近年来,湖北日报传媒集团把媒体壮大作为第一要务。就是坚持一主两翼方针,即以报纸为主体,期刊和网站为两翼,把品牌媒体做强做大,稳步开拓新型媒体,全面壮大媒体实力。经过不懈努力,湖北日报传媒集团目前已拥有8报、9刊、3网站,并成为全国唯一一家有一张报纸发行过百万份和一个刊物发行过百万份的“双百万”传媒集团,《楚天都市报》和《特别关注》杂志已真正成为湖北省的文化名片。

在办报上,集团巩固了报纸的传统优势,使得传统报业持续发展。继2004年全资收购在宜昌的《三峡晚报》后,2009年3月2日,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集团兼并《科技导报》。《科技导报》资不抵债,多次违规,被兼并符合报刊退出机制方针。利用这个刊号,集团创办了湖北省首份具有独立刊号的都市类报纸地方版――《楚天都市报襄樊版》,延伸《楚天都市报》品牌。

又好又快发展报业,必须走服务性与接近性的路。湖北省委、省政府制定了以武汉为主,襄樊、宜昌为副的“一主两副”城市发展战略。收购《三峡晚报》,创办《楚天都市报襄樊版》,使集团在“一主两副”的城市发展战略上实现了全覆盖,同时也意味着三地“金三角”报业战略的成功构筑。

改到深处是体制,改到难处是人员。

建立报刊退出机制只是深化报刊改革的起点。繁荣报刊、壮大实力,还需要“组合拳”,以一系列明确的、操作性强的政策、措施相配套。

1,支持媒体集团以合资、兼并等多种方式跨地区、跨行业、跨媒体扩张,进行有效的资源优化整合,增强主流媒体的影响力。

2,报刊刊号等政策性资源应以市场取向、而非行政取向,大力向优质资源倾斜。

3,支持媒体集团创办出版社、音像社等,延伸新闻出版产业链条。

媒体资源范文第9篇

媒体资源建设是农广校体系基础建设的重头戏之一,是农广校加强自身体系建设,加快构建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体系的重要保证。

坚持以人为本理念,从农民实际需求出发。媒体资源建设应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在开发制作教学培训产品的过程中,要始终坚持“农民实际需求至上”的原则,从方便教师与学员使用的角度出发,组织设计、制作出实用、优秀的多媒体课程教学资源。文字类教材应更多注重实际、实用、实效,突出针对性、可操作性和先进性。加快更新速度,丰富品种门类,并加大开发具有田间特色,尤其是特色种养植品种生产技术类教材的力度。音像类教材要注重对文字教材重点难点的提炼,不能仅仅成为对文字教材的简单重复,要以生动、形象、直观来打动师生。对于新技术的讲解,要做到深入浅出,最好能模拟现场情景,让使用者真正掌握其精髓。

加大媒体资源开发投入,严把媒体资源质量关。加大力度开发建设丰富的多媒体教学资源是保证农广校教育培训系统具有活力、后劲和长远发展优势的战略重点。面对新形势,在媒体资源建设经费上要加大投入力度,建设图文声像并茂、方便实用、易学易懂、受农民欢迎的多媒体教学资源,使之与农民教育事业的发展相适应,确保为广大农民提供更优质的教学资源。在媒体资源品类的同时,也应注意到,媒体资源的质量好坏会直接影响到教学培训的使用和成效,所以在开发制作的过程中要严把质量关,确保品质优良。

发挥不同媒介自身优势,整合联动媒体教学资源。农广校媒体资源建设要注重对现代媒介的运用,充分发挥广播、电视、互联网、纸张等不同媒介各自的优势,并要学会将不同媒介进行融合,将其优势互补。例如,随着农广校教学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文字、音像教材越来越多地运用于教学培训中,其实两者之间可以做一个很好地结合,发挥最大功效。可以采取在文字教材中增加对声像教材学习的引导和提示的方法,有意识地让学员学习声像教材,而不是单纯地学习书本知识,从而提高学习效果,促进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升。

媒体资源范文第10篇

一、合理运用媒体资源,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获取知识、拓宽眼界、丰富心理活动的主要推动力。在农村,特别是农村小学,学生的知识面窄,接触面也不广;学生的自我控制力差,注意力容易分散。再加之在教材的编排中,新授内容大多是由情境导入。教学时,如果没有合适的媒体资源做媒介,会使得教者难教,学生学来也索然寡味。

在教学中,我充分利用远程资源,针对所授内容创设情境,让学生从情境中了解数学信息,提出问题,使学生在快乐中获取知识,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调动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二、合理运用媒体资源,能直观地体现教学过程,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多媒体作为一门辅助教学的工具,具有极为丰富的表现力。教学时根据教学需要将教学内容实现大与小、远与近、静与动、快与慢、整与散、虚与实之间的相互转换,能生动地再现事物发生、发展的过程,提高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

在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时,由于学生刚接触立体图形,脑筋一时转不过弯来,不管我在黑板上怎么演示,用实物图怎么展示,学生要达到的学习目标最终都没能实现,甚至连画一个长方体或正方体都画不像。情急之中,我想到了媒体资源。于是便从网上下载了一个有关《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方面的PPT课件,从长方体、正方体透视、展开角度出发,重新对学生进行教学,使学生终于弄清了长方体、正方体的顶点、棱长、面之间的关系,并能熟练地画出长方体和正方体图形来。

三、合理运用媒体资源,有利于帮助学生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数学教学是用来培养学生思维的,在教学中,教师通过对教材中某些文字、图形加以适当处理,使它们自动演绎出结果,可以完善学生的思维训练,让学生更深刻地领悟数学方法。

在教学“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分数除法应用题时,我自制了一个PPT课件,将应用题中用文字描述的抽象的数量关系,转化为可视图形——线段图,并按题意就教学中的重难点设计了一些活动场景。这样,刺激了学生的注意力,通过演绎,让学生寻找条件和问题,弄清了找单位“1”的方法,明白了“整体、部分量、份数”之间的关系。

当然,媒体资源作为一种辅助教学的工具,也不是万能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打无准备之仗,只有精心组织备课,结合实际情况用心制作课件,合理地运用媒体资源,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总之,媒体资源的合理运用,有利于因材施教,大大减少了教师工作时间,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使学生始终在愉悦的氛围中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上一篇:数字媒体艺术专业范文 下一篇:社交媒体营销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