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行业论文范文

时间:2023-02-21 23:17:28

煤炭行业论文

煤炭行业论文范文第1篇

目前,环境工程专业教学所用的教材和实验讲义很少或者根本没有涉及煤炭行业环境工程的内容,很难应对日后煤炭行业环境保护的问题。因此,现阶段可以考虑在传统环境工程教学内容中引入煤炭行业环境保护的内容。通过课程改革,修订实验内容,在满足实验教学大纲的基础上,突出矿业环境保护的行业特色;特别是加强有关矿山环境保护的实验内容。根据基础实验、专业基础实验、综合实验和研究创新实验不同教学目的,精心设计每一个实验教学方案。最可行的方法是煤炭特色高校环境工程专业在教学实验中将煤炭行业环境保护科研课题或某一课题的若干阶段设计为实验教学内容,可以高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并实现科研资源的教学共享。把学校本科教学投入、“211”工程投入、“985”工程投入和环境工程系教师科研项目投入形成的实验室资源,实行分层次管理和开放,逐步实现实验室资源的优化配置,向本科教学全面开放,为大学生实践教学和科技创新活动提供实验平台。为此,我校环境工程专业充分利用教师承担的煤炭行业环境保护的课题,积极探索将科研课题内容转化为实验教学内容。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在给水工程实验教学中

我们依托承担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高浊高铁锰矿井水处理研究》,将环境工程专业传统的混凝沉淀、地表水过滤及反冲洗实验教学内容改为高浊度矿井水混凝沉淀、高铁锰矿井水过滤及反冲洗实验。在实验教学过程中,不仅讲授传统的混凝沉淀、过滤教学原理和内容,还补充煤矿矿井水的产生、排放和水质污染特征等知识。通过教学,使学生在掌握实验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对工业过程、工业污染特征以及工业污染防治有了初步的认识,不仅为学生将来的工作打下了基础,也增加了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兴趣。

(2)在排水工程实验教学中

我们结合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电化学氧化-生物强化A/O工艺处理焦化废水研究》,将原来SBR工艺处理生活污水实验教学内容改成SBR工艺处理焦化废水实验。这个实验内容的改变,让学生深刻地认识到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在处理技术方面有较大的区别,防止了课堂教学和实际工程出现较大的偏差,特别是水力停留时间、活性污泥比增长速率、挥发性悬浮固体浓度(MLVSS)等参数选择,为学生以后从事工业污水处理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在环境监测实验教学中

我们结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纳米RuO2/ZrO2-CeO2催化臭氧氧化深度处理焦化废水及废水中的POPs》,将原来的COD分析教学内容中的生活污水换成煤化工废水。这一实验内容的改变,使得研究对象由生活污水变成了受氯离子干扰严重的煤化工废水,让学生系统深刻地体会到了消解过程中沉淀产生的原因及其对分光光度法的干扰,以及滴定法和分光光度法各自的优缺点,并引导学生从一个简单的COD测试实验思考到各种环境工程原理。此类教学内容的改变还有很多,比如,将矿井除尘装置、煤化工厂VOCs催化氧化分解装置和燃煤电厂脱硫脱硝装置引入到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实验教学的演示实验中;将煤矸石简单制砖的内容引入到固废处理与处置实验教学中;将头发中汞含量的测定引入到环境化学实验教学中;将煤化工厂受污染土壤的气提修复装置引入到环境土壤学实验教学的演示实验中。通过这些来自于科研课题的实验,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为他们将来开展实际的科研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开展与煤矿区污染控制相关创新性实验

我校环境工程中心积极开展与煤矿区污染控制研究项目相关的创新性实验室,并以此为基础,确立本科生创新项目和毕业论文设计课题,全面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成为学生完成综合设计性和研究型实验的重要基地。学生从大一开始进行查文献、写调研报告等基础训练,大二和大三开展具体实验,大四开展成果总结训练,学习撰写结题报告并。我们的创新实验基本来源于科研项目,但是为了不给学生造成难度,又对科研项目进行了大量的改变,基本都是教师自己精心设计的面向本科生的创新性实验。先根据传统的混凝和沉淀实验,添加矿井水污染治理的内容,设计创新实验的第一个研究内容,即混凝沉淀处理矿井水。然后根据课堂讲授的混凝沉淀水力梯度(G值)的理论知识,将混凝部分扩充为多级搅拌混凝实验;根据浅池理论,将沉淀内容扩充为斜板沉淀池设计。最后将所有的内容合并起来,形成实验名称为多级搅拌+混凝+斜板沉淀处理矿井水的创新性实验。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学生根据下达的科研任务要求,充分发挥个人智慧,设计系统的实验方案,并在充足的科研经费支持下,开发了用于实验过程的多套连续装置;独立分析整个实验过程所涉及的实验参数,完成了一个复杂的工艺实验研究,并提交系统的研究报告。这些改革既为教师和研究生完成科研任务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和技术基础,并充分调动了本科生学习和参加科研的积极性,培养了他们的创新素质,既促进了科研任务的顺利完成,又提高了本科实验教学的含金量。

3大力建设企业实践基地煤炭特色

高校培养的环境工程专业学生,将来主要针对过程污染控制和“三废”处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要让学生接触和了解相关专业的典型生产过程污染控制,然后让他们掌握全面的末端控制技术。这就要求本科生必须到生产第一线参加一个完整的生产管理周期,必须要到实习基地参加实习。实习基地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的有效途径,同时为教师和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创造了条件;是增强学校科研活力永不枯竭的源泉;是推动科学技术转化成现实生产力最佳途径。因此,我们先后同潞安集团司马矿、开滦集团、冀中能源集团、神华包头煤化工公司、华能高碑店热电厂、中关村环保科技园、北京市排水集团(北京高碑店污水处理厂、北京酒仙桥污水处理厂和北京清河污水处理厂)、邯郸东污水处理厂、邯郸西污水处理厂、首钢焦化厂、太原焦化厂、北京燕山石化总公司炼油厂、北京市垃圾渣土管理处和北京市鹫峰森林实习场等建立起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为学生进行专业实习创造有利条件。在实践基地的学习过程中,我们尽可能安排学生轮流开展相应的工业性生产实验。如在首钢焦化厂实习时,学生在指导教师和工程师的指导下,采集并分析焦化废水处理构筑物中水样和泥样的化学需氧量(COD)、生化需氧量(BOD)、悬浮固体(SS)和MLVSS等参数,在显微镜下观察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在工人师傅指导下,学会记录工艺参数、维护现场运行的工艺设备,调整水处理过程的药剂投加量、分析水处理装置自动化控制系统。在处理现场,充分了解污染防治工艺设备和单元构造,并进一步掌握污染控制过程工艺参数的基本取值范围和变化规律,帮助学生完成了“理论-实践-理论”的积累过程,全面提高了学生分析现场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有助于未来成为一名优秀的环保工程师。

4总结

通过几年的不断的探索和坚持不懈努力,我校环境工程专业实验教学改革取得了较大的进步,实验教学特色更加明显,质量有了显著提高,有效地促进了我校环境工程本科生的就业和考研,用人单位和科研院所对我校环境工程专业毕业生的专业知识和动手能力给予了充分肯定。随着我国社会发展和高等教育改革不断深入,我们会将以培养学生创新理念和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为核心任务,持续探索,不断完善特色,争取使环境工程专业实验教学更上一层楼。

煤炭行业论文范文第2篇

(一)工程项目超概算现象严重

煤炭行业工程项目因前期可行性研究及初步设计过程存在缺失,施工过程中不确定因素大,项目超概算现象比较普遍,有的项目超概算的比率很高,这种问题形成的原因较多,主要有:1、建设管理体制的原因在工程管理中没有严格执行工程管理各项规章制度。该招标的通过各种理由规避招标,该调整概算的项目疏于报批就开始施工。各项目管理机构职能不健全,现场签证管理、投资控制缺乏强有力的管理人员,签证补签、材料认价缺乏责任心,认价结算时后补现象多发。2、初步设计不合理设计服务不到位,设计不全面,设计缺乏全过程服务意识。设计不全面导致变更、签证、补充设计过多,概算限额突破。业主对设计单位监管不全面,图纸缺乏全面细致审核,缺失设计阶段的投资控制。设计存在漏项或不足,未能充分考虑项目建设的市场环境和工程情况,一些必要的配套项目没有纳入,导致编制的概算金额与实际情况脱节。3、工程设计缺乏有效约束,设计超标准现象严重部分项目工程造价管理不严格,设计概算与施工图预算的审查不衔接,甚至有的项目未按照批复的初设概算进行施工图设计或有的项目不按施工图预算进行施工,设计变更频繁且不履行相应的审批程序,超标准施工现象严重。任何设计变更及签证出具前,均没有考虑变更、签证对工程造价造成的影响,只考虑工程是否方便施工或其他原因,缺乏工程施工中的事中控制。4、部分项目主办单位为了获得项目许可,人为压低投资总额,属钓鱼工程,造成项目实际投资额超概算。5、建设工期延长,项目不能按期投产因项目不能按照可行性研究确定的工期完成建设任务,致使项目不能按时投产和发挥效益,造成工程建设成本增加,使项目投资突破概算。6、是工程在无全面整体考量的前提下,仓促开工,随意变更,监管缺位。

(二)项目投产之日就是亏损之时,经济效益低下

由于项目超概算现象严重,很多项目投产之日就是亏损之时,经济效益没有达到当初设计的投资回报率,低于银行同期贷款利率水平甚至出现亏损。原因包括:一是企业生产经营环境发生变化,如原材料价格上涨、产品销售市场受限、价格下降等,导致企业利润降低;二是经营管理不善,经营目标难以实现。

二、应对策略和解决措施

(一)融入战略思维,加强前期工作组织领导

目前,煤炭行业70%企业出现亏损,资产负债率居高不下,如何将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关系到企业战略的实现,因此单位负责人应通过建立机制,加强前期工作组织领导,从企业发展战略出发,将投资预算资金的管理转移到对投资项目的管理,运用管理会计方法择优选择哪些符合企业发展战略,有发展前景,投资报酬率高又节能环保的项目上来。

(二)增强风险防范意识

中国古代思想家韩愈曾经说过“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预,强调做事要有计划性、预见性。在单个项目投资中,立项时应对总成本、目标绩效等进行充分的估算,深入细致的调查和研究,在投资方案实施过程中建立有效的、科学的监督系统和内部控制制度。重视风险分析,风险分析应贯穿于项目前期研究的各个环节和整个过程。预测、预报和预警项目存在的潜在风险因素和风险程度及其危害,提出各种风险规避措施,建立和健全风险决策机制、为项目全过程风险管理奠定基础。

(三)加强项目投资效益的考核

工程项目竣工投产后,将可研报告中的预期效益纳入项目单位年度绩效评价考核体系,计算投资节约或超支额,与预期投资效益实现情况、财务生存能力、偿债能力等指标进行对比,并按适当的系数折合成当期的利润指标。如果项目达到预期的效益,则按项目投资额度一定的比例减少其利润考核指标,反之则增加其利润考核指标。

(四)提高项目管理人员素质

新形势下煤炭行业项目投资决策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涉及领域包括煤炭、煤化工、现代物流、装备制造、文化创意产业、房地产等多种行业,对人员的素质和能力要求高,需要项目决策人员具备经济数学、资本运作、项目管理、财务会计、税收筹划、营销管理、行业管理等多方面专业知识,因此参加工程项目决策人员应选择有理论和实践经验丰富的人员担任。

(五)建立项目投资信息支持系统

当前,随着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时代的到来,使得全球信息量迅猛增长,煤炭行业应建立项目投资信息支持系统,以方便投资决策,提高项目投资决策质量。

(六)建立项目后评价制度

煤炭行业投资项目多、金额大、周期长,需要建立项目后评价制度,来评价项目完成后的投资情况、安全、环保、工期、质量、经济效益等方面预定的目标值是否实现,根据实际数据资料进行全面的定量分析评价。

煤炭行业论文范文第3篇

2014年1-6月份,煤炭社保机构应付各项工伤保险待遇6.34亿元,实际支付5.58亿元,应付未付7600万元,支付率88%。在基金入不敷出的情况下,只能根据基金收入情况,优先伤残待遇支付。但仍有部分集团公司出现推迟发放伤残津贴的情况。1.3省级调剂困难,难以应对今年上半年,基金收支出现严重失衡,缺口达到2.3亿元,工伤保险基金运行困难。对此,煤炭社保中心动用了历年结余进行缓解。截至2013年,煤炭行业工伤保险基金累计结余8.42亿元,2014年上半年已动用2亿多元的历史结余基金。但只是解决了一时之需,无法根本解决问题。今年预计支出14亿元,如果征收情况依然不乐观,到2015年工伤保险历史结余基金将用光,煤炭行业工伤保险基金的支撑力会变得更加脆弱。在煤炭行业工伤保险靠自身力量无法解决的情况下,省级工伤保险调剂金也无法发挥作用。山西省工伤保险从2009年开始建立工伤保险省级调剂金,2009年、2010年共征收了1900多万元。2010年以后由于老工伤人员纳入工伤保险统筹管理,财政要下拨资金,因此没有让各地市上缴调剂金。即使按规定将调剂金全部征缴到位,也只有3亿元,无法满足煤炭行业工伤保险的资金需求。

2煤炭行业工伤保险机构自身难以应对困境

面对当前基金遇到的困境,一般来讲可从两方面应对,一是“开源”,即确保工伤保险基金征收到位。二是“节流”,即确保基金支出合理。目前看,煤炭行业工伤保险既要“节流”,更要“开源”。“节流”是必要的,但工伤保险待遇标准是预定的,不可能减少支付项目或降低待遇水平。只能通过加强监管,减少基金的不合理支出,防止基金流失。最重要的是“开源”,煤炭行业工伤保险面临的最大问题在于基金大幅减收,导致基金收支失衡。如果基金收入到位,基金收支平衡将不是问题。传统意义上扩大基金来源的途径,都难以有效解决工伤保险基金大幅减收问题。一是企业缴费能力制约征缴率的提高。

山西煤炭社保机构目前正在积极采取措施,努力提高工伤保险的征缴率。但是由于煤炭企业经济状况普遍不好,许多企业出现亏损,造成企业普遍缴费能力较弱。调查中,煤炭企业对行业未来的发展预期并不乐观。有人判断煤炭行业是10年一个周期,2002-2012年是煤炭的黄金期,目前正处于煤炭的低迷期,而且周期不会太短。因此,在短期内通过企业经济好转提高缴费能力,进而提高征缴率的可能性并不大。二是煤炭行业提高工伤保险费率虽有一定空间,但可能会加重企业负担。煤炭行业工伤保险现行的费率是2.2%,低于国家规定的煤炭行业费率,从理论上说有一定的上调空间。但是,由于煤炭行业不景气影响的不是个别企业,而是整个煤炭企业。如果此时提高费率,将会增加所有煤炭企业的经济负担,可能会造成缴费率的进一步下降。三是进一步扩大参保人群的空间有限。山西煤炭是行业自我统筹管理,参保对象单一,覆盖范围只是国有煤矿企业。经过10年的参保扩面工作,基本上实现了有稳定劳动关系的职工应保尽保,可扩面的空间非常有限。四是省级工伤保险调剂金无法起到根本性作用。在煤炭行业自身无潜力可挖的情况下,通过省级调剂金注入方式,增加煤炭行业工伤保险基金收入规模也是一个可行的办法。但是,从山西情况看,现有的工伤保险调剂金规模对煤炭行业来说是杯水车薪,无法解决甚至缓解今后一段时期煤炭行业工伤保险基金困难的问题。五是通过提高统筹层次,恐难解决煤炭行业工伤保险基金不足的问题。山西是资源型省份,“一煤独大”,可以说煤炭经济好,山西经济就好。现在煤炭经济下滑,山西经济较好的地市都不同程度地受到了影响。因此,此时实行省级统筹,且不说时机是否合适。仅从地市间工伤保险基金运行情况看,山西除了太原少数几个经济较好的地市基金结余较多外,其他大部分地市基金收支基本持平甚至已出现当期收不抵支。这种情况下,省级统筹不但难以解决煤炭行业工伤保险基金不足的问题,恐怕还会影响到全省的工伤保险基金平衡。

3建议

3.1继续关注和追踪煤炭行业工伤保险的运行情况

煤炭行业的低迷,不仅仅影响到山西,内蒙、陕西等煤炭大省也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尽管国家和各省市已经采取了积极的应对措施,但是这种局面恐怕在短期内难以彻底改善,煤炭行业的不景气对工伤保险的影响会持续一段时期。因此,建议要密切跟踪煤炭大省的工伤保险运行情况,包括参保人数,基金收支、待遇发放等情况,并根据事态的变化及时提出应对措施,帮助煤炭大省早日走出困境。

3.2挖掘工伤保险自身潜力

保基金征收,保待遇发放积极主动和参保企业进行沟通,采取灵活多样的缴费方式,提高工伤保险的缴费率。进一步挖掘扩面潜力,对于企业非稳定用工人员可采取先行参加工伤保险、医疗保险,用工稳定后再参加养老保险、失业保险的方式,扩大参保人群。要保证伤残职工伤残津贴的按时足额发放,确保其生活稳定。加强工伤保险基金管理,控制不合理支出,防止基金流失。

3.3实行“体外输血”,助煤炭行业工伤保险渡过难关

目前山西煤炭行业工伤保险面临的困境,主要是受煤炭经济不景气的影响,因此靠工伤保险自身的力量难以解决,需要社会及更广泛的力量支持和帮助。面对山西煤炭工伤保险基金的困难,“体外输血”是可行而有效的办法。一是山西煤炭可持续发展基金的注入。该基金是山西省人民政府为实现煤炭产业可持续发展而设立的,目的是建立煤炭开采综合补偿和生态环境恢复补偿机制,弥补煤炭开采给山西造成的历史欠账,综合解决山西煤炭工业发展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为实现山西煤炭可持续发展提供财力支持。解决工伤职工待遇支付困难应属于该基金的范畴,可弥补工伤保险基金的不足。二是政府财政资金的支撑。《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二条规定,“…储备金不足支付的,由统筹地区的人民政府垫付。”按照法律规定,地方财政承担着工伤保险基金的兜底责任,所以在必要时可通过财政资金解决煤炭行业工伤保险基金不足的困难。

3.4积极探索提高统筹层次,增加工伤保险基金的抗风险能力

目前,各省市基本上实现了工伤保险市级统筹,一定程度提高了基金的抗风险能力。但从山西的情况看,规模小的市级统筹基金仍难以抵抗大规模的工伤风险。因此,提高统筹层次是必要的,应积极鼓励各省市探索省级统筹模式。尤其是市级职业劳动人口较少的省份,各地市间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省份,更要积极实行省级统筹,以更大的基金支撑能力,抵抗大规模的工伤风险。

煤炭行业论文范文第4篇

对中国来说,需要对当前煤炭资源的消费总量进行控制,同时采取措施提高煤炭的使用效率,对煤炭资源进行清洁利用。在煤炭使用效率和清洁利用方面,林伯强指出,在电力行业,政府需要对煤炭进行清洁使用。据权威机构调查结果显示,截止到2013年年底,在燃煤装机总容量中,全国建成燃煤脱硫机组所占的比例高达95%,大大降低了火电单位煤耗,但是与火电效率最高的日本、韩国相比,我国的火电效率依然存在差距,这种差距呈现出不断缩小的趋势。从某种意义上说,在提高火电效率方面,我国的空间比较小。所以,提高非电力煤炭的使用效率,以及使用清洁煤炭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减排技术与效率方面,环保专家认为用于工业制造和供暖的煤炭远远低于燃煤发电。在烟尘治理方面,其他工业部门依然有很长的路要走。每年的烟尘排放,电热、钢铁、矿物制品等占全国总排放的70%。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需要一充足的能源供应作保障,借助风能、核能等替代能源,可以有效减少煤炭消费比重。在短期内,替代能源的最佳选择就是天然气。在使用基数方面,风电、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虽然比较小,如果其发展速度能够保持两位数,那么5年之后可以替代煤炭。

二、煤炭利用现状

国家通过实施煤改气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气荒,在提升燃气资源自给方面,监管层需要给予重点考虑,对几大煤制气示范项目进行集中批复。在这种情况下,降低了能效利用率,增加了水耗,容易对环境造成污染,尤其严重污染水资源,与发展洁净煤应用技术相比,对电企、钢厂等耗煤大户进行管控,其去污减排工作效果更佳直接、有效。人们平时难以对煤炭进行清洁化利用,组织开展节能减排工作,更多需要供需双方的自愿。目前,由于增加煤炭及下游行业的盈利能力存在一定的难度,在环保投入方面,企业缺乏积极性,让其主动节能减排,具有一定的难度。在这种情况下,监管层一方面严格考核企业治污减排工作,另一方面从供应端开始对煤炭产品进行深加工,在一定程度上对煤炭资源进行多元化消费。目前,从政策面的态度来看,由于煤化工行业经历了无序扩张,造成产能严重过剩,监管层加大了对新型煤化工项目的监审、批复,并且只是对企业示范工程进行放行,但是并没有全盘放开。无论是煤制气,还是煤制油,这些都属于煤炭深加工项目,与铁路、水路运输送煤炭的方式相比,通过管道进行长途运送具有明显的优势。在大气污染方面,与煤炭的直接燃烧相比,油气化产品更具优势,并且明显减少了粉尘、废气的排放。

三、煤炭行业节能减排措施

(一)促进科学发展,对煤炭行业进行全方位的节能减排

首先,对普通劳动者加大教育培训的力度,适当提高其技能水平,为煤炭行业节能减排奠定基础。其次,对于科技研发活动,以及各类创新、创造和创业活动等,给予最大限度地鼓励、扶持,通过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推动煤炭行业的节能减排工作顺利进行。最后,建立和完善考核,通过强化企业的社会责任,提高政府及工作人员的执行能力。

(二)减少能源浪费和降低废气排放

一创新发展理念,调整经济发展方式。近代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类始终是自然界的征服者,在文明提升和社会进步过程中,人类中心主义依然是强大的精神动力。组织开展节能减排工作,需要环境友好型社会做基础。在制定经济发展战略的过程中,需要将自然作为主体,平等看待自然与人类之间的关系,在自然界中,推广实施人类社会的道德伦理,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政策才能一方面关注人,另一方面关注自然,在一定程度上真正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二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在园区生态化改造的过程中,遵循循环经济理念,建设生态农业园区,建立完善的产业生态链,行业间实现废物的循环。推进企业实施清洁化生产,从源头遏制废物的产生,在污染治理方面由末端治理逐渐转变为污染预防和生产全过程控制,促进企业资源化利用,对污染物排放进行控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三要提升煤炭供应质量和发电水平。我国要推行煤炭全面洗选,全面提升煤炭洁配度水平,推进煤炭分质、分级利用,减少无效运输和污染物排放。从能量转换效率、环境影响和投资成本等方面分析,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发电、超超临界发电和分级转化发电各具优势,要因地制宜、统筹发展。四要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完善的考核机制。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工作机构,积极发展循环经济,进一步建设节约型社会,研究制定各项政策措施,为发展循环经济奠定基础。

(三)建立节约型社会

一是国家层面。加大道德建设力度,帮助全民树立节约意识;建立法律法规体系,通过法律、经济等手段,对浪费资源的行为进行严惩。二是社会层面。加大道德、法律的宣传力度,对勤俭节约的美德进行鼓励和倡导,在全社会范围内形成良好的节约风气;积极发挥舆论的监督职能,对铺张浪费的行为予以谴责。三是公民层面。提高自身的道德、法律意识,对自己的行为进行约束,进一步养成勤俭节约的习惯,与浪费行为作斗争。

四、结论

综上所述,煤炭行业在节能减排方面取得长足进步,同时矿井煤炭资源回采率较低、原煤入洗率不高、技术装备落后等问题在煤炭行业组织开展节能减排工作中普遍存在,在这种情况下,煤炭行业需要进一步改造创新节能减排技术,积极发展煤炭资源综合利用和洁净煤技术,进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煤炭资源利用效率,加快发展矿区循环经济。

煤炭行业论文范文第5篇

煤炭企业的安全成本主要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预防安全成本,即在施工前期,为了保证工作人员的安全而事先采取的安全措施所花费的金额总数,由预防、固定、变动、特殊预防成本构成;另一部分是事故成本,是在发生了意外安全事故之后所造成的损失和赔偿费用,由非保险与保险成本共同构成。总的来说,也就是在煤炭生产过程中,将一切与安全有关的金额支出统称为煤炭企业的安全成本。由此可以得出,煤炭企业为了日常设备维护费用与维持日常煤炭生产活动的正常进行,再加上为确保职工作业时的人身安全,减少与避免其从事该行业时受到的职业病危害,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率,从而对职工进行管理与必要的安全培训所花费的金额,以及出现安全事故后的损失和赔偿支出费用的总和统称为煤炭企业的安全成本。另外,煤炭企业在安全成本的管理上,由于其性质属于隐形附加性成本,始终贯穿于煤炭生产经营的所有流程,因此在其会计核算工作上,不能单纯理解为生产过程中的某一项生产活动,一定要强化会计核算在其整体上的作用,进而发挥出煤炭行业安全成本会计核算的有效性。

二、强化煤炭行业安全生产成本会计核算的办法

1.强化会计准则的有效结合。

目前,我国煤炭行业企业在安全成本核算会计体系的运用上,大部分企业已经把握到会计准则对安全生产成本的指导作用,在实际运用上也有意识的做好二者的有效结合,但是在部分工作上,由于传统观念与新办法的不成熟,相关问题的存在还较为明显。例如,对于安全费用的提取工作,部分煤炭企业还通过预提的办法来实现,而预提的办法由于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在实现预提后,其安全成本的管理更加复杂化与严峻化,不利于安全成本的控制管理。而有效的与会计准则结合后,由于会计准则在安全成本的投入、职业危害等方面是基于同步来实现工作的,由此也就减少的工作的流程与强化管理力度。在实际工作上,煤炭企业一定要从安全成本的核算体系出发,对其核算体系的明细进行专业化设置,使安全成本的核算与会计准则上的核算办法相结合。

2.对于安全成本要构设专户存储,确保专款专用。

煤炭企业在安全成本会计核算体系的构建上,在符合企业实际情况与工作能力的前提下,对于安全费用一定要构设专户存储的办法,从而强化核算工作的垂直性与纵深性,避免相关因素的影响。相对来说,在安全成本实现专户存储工作后,对于煤炭企业在一定时期上的费用余额,主要可以从银行账户余额上进行反映,而在一定时期上,安全成本费用由那一部分人员支取,支取理由、用途以及工作效果,都可以从专户收支情况上进行追溯,强化安全成本会计核算依据的同时,也让每一笔安全成本运用的责任具体到个人与部门身上,强化成本会计核算对于安全成本运用的绩效考核与后期监督纠正的作用。另外,对于媒体企业来说,在安全成本的管理上,无论是提取工作,还是使用环节,如果没有合规的账务与使用依据,那么其必然会受到相关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或者其他管理部门的处罚,情节较为严重时,还会面临税务筹划风险,即我们常说到的逃税漏税。

3.强化会计计量在安全成本会计核算体系上的运用。

对于煤炭企业来说,其在安全成本会计核算体系的构设上,对于费用形成后的固定资产,如何强化会计计量办法的运用对于整个安全成本管理工作来说都显得非常的重要。在实际工作上,可以基于安全成本会计核算体系的前提下设置对于固定资产进行管理的辅助台账,对于计提折旧要选用分期的办法,也就说要实现专项的储备模式,只有固定资产到达预定的作用期后才能申请报废。在实现这一办法后,在固定资产的管理上将可以实现动态与实时的跟踪工作,强化管理的有效性,从根本上确保固定资产在管理工作上的账、卡以及物等数量的一致性。另外,对于会计报表的运用,还要强化相关信息的及时分析、披露以及上报,从而降低会计信息失真与遗漏等现象的出现,积极避免相关影响因素的出现。

4.提高安全成本的账务管理与内部控制。

煤炭企业安全成本在进行会计核算工作时,其质量能否保证在一定程度上由企业内部的账务管理能力所决定。因此,企业在强化安全成本会计核算体系的过程中,一定要加强账务管理制度及其条例的同步化,从而提高与安全成本管理工作的有效衔接,确保煤炭企业安全成本会计核算工作的规范性与科学性,同时也为会计核算工作提高精确的数据参考与纠正。与此同时,煤炭企业对于自身的内部控制管理体系同样不断加强,强化二者在管理工作上的有效结合,从而使安全成本在提取工作、使用环节、控制管理以及风险防范等工作上的科学性与严谨性,强化煤炭企业对生产与经营活动上安全成本的控制力度,使安全成本用在实处,提高工作效率,最大限度地确保煤炭企业的持续性、稳定性以及战略性。

5.提高安全措施的有效运用,降低安全成本。

煤炭行业实行成本会计核算的根本目的在于强化安全成本的有效控制,而强化安全成本的有效控制,其主要可以通过强化相关安全措施来实现。因此也可以说,通过提高安全措施的有效运用,降低安全成本有利于会计核算目的的实现。另外,相关安全措施在运用与设计的过程中,很大部分的信息与数据都要参考到安全成本会计核算结果。因此,煤炭企业应该结合自身的行业特征,对安全成本及事故原因进行系统分析,从而得到安全成本的主要构成因素。在煤炭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中,将安全事故的预防作为成本控制的主要手段。也就是说,做好事前安全措施的强化管理,是控制安全成本的基础。因此,企业应该对全体员工进行不间断的安全意识、成本意识教育工作,进一步激发员工的成本控制积极性,保证员工能够参与到整个成本控制管理工作中,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管理效果,从根本上提升煤炭企业的经济效率。

三、结语

总而言之,为了提升煤炭行业安全成本管理的有效性,必须进行煤炭行业安全成本的会计核算,既是顺应新时代的要求,更是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经济理念。目前我国对煤炭行业安全成本的核算方式的探索仍处于初始阶段,但相信在各个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利用先进的管理制度,逐步改进和完善煤炭行业的核算体系,寻找传统会计核算模式的不足之处并一一改进,就能减少煤炭企业的安全成本,提高煤炭行业的经济效益和加大煤炭生产行业的进步。

煤炭行业论文范文第6篇

1.1煤炭产业的生产循环经济模式

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是以生态阈值和资源储量为基础,涵盖发展观念、发展理论、实施主体、政策信息、信息技术、市场机制的动态发展系统。这一发展模式中的各要素独立存在而又相互依存、协同作用,其整体功能的最大化离不开各要素的共同推动。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理论基础是清洁生产理论、生态工业园理论、产业生态学理论、循环经济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煤炭产业的生产循环经济模式要求煤炭企业不但要在企业内部开展清洁生产,还要将之推广到企业的各个部门。其主要表现为:将清洁生产的理念融入到生产战略、生产目标、生产技术和生产制度中去,坚守开展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规划,无论是在老矿区改造还是在新矿区开发中,都要以循环经济为核心。改进煤炭开采技术,改革矿井开拓布置和采煤工艺。其次,在煤炭资源开发中,尽可能采用先进技术装备和工艺,对煤炭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和伴生矿资源进行综合开发。依据技术支持,对与煤炭伴生出现的矿产品、煤层气、矿井水等多种资源及废弃物进行统筹规划、综合开采。发展煤炭洗选加工转化技术,提高煤炭产品质量和层次,减少污染和浪费。最后,在煤炭资源种类、品质分类生产中依照粗加工、深加工和精加工的工序,将煤炭加工成高附加值产品,将煤炭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如煤矸石、瓦斯、矿井水、煤泥等进行综合利用,促进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共同发展进步,实现煤炭生产、煤矿经营与矿区环境的协调发展。对于政府来说,政府应制定相应的政策,对煤炭行业的循环生产活动进行积极引导和适当推进,因此,政府在工作上应注意以下几点问题:鼓励、督促企业积极进行生态复垦、废弃物处理以及清洁生产、洁净煤等技术开发、应用和改进。改造和建设选煤厂,发展煤炭一条龙服务体系,鼓励煤炭行业探索煤炭开发和利用新途径;结合煤炭企业环境质量和企业管理工作,建立健全企业监督和监控体系,促使煤炭企业从源头上狠抓循环经济增长,为煤炭企业的全方位发展提供积极的政策引导。

1.2煤炭能源化工基地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煤炭能源化工相互依存的循环经济产业基地园区,是煤炭行业循环经济的又一存在方式。它可以聚集众多煤炭产业活动相关园区,实现煤炭产业生产群体的共同发展,并为产业和企业提供了争取一定优惠政策的可能。在划定的区域内,利用科学规划、政策优惠、管理策略,形成适宜煤炭企业成长的经济大棚,吸引外来企业进行项目、资金、人才、技术投资,进而实现相对集中的企业群体在地理空间上的集中发展。从实践经历来看,汇聚了各种煤炭生产和加工企业如石化企业、冶炼企业的大型流程型煤炭工业园区有着较强的生命力和发展潜力,其内部的资本流通也更加便利,企业生产、销售、产品运输和储存的风险都大大降低。目前,我国政府煤炭能源化工基地建设手法是:在煤炭行业发展和循环经济产业基地园建设中,重点加大煤电基地园和煤炭焦炭化工基地建设。因为这两个煤炭和发电是我国能源领域两个联系最为密切的行业,结合煤炭资源来发电,可以降低电力行业的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此外,煤电行业生产中出现的工业废料,如煤渣、煤矸石等可以在两个行业内实现转换和循环利用。在工业领域中,焦炭是污染排放量最严重的行业之一,而在煤焦化工基地内,煤炭生产和运输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大大减少,多种中间产品在其他行业的重复利用还可以为企业创造更多的额外收入。总之,在一个融合了制造企业和服务企业的工业基地中,在彼此合作与社区合作的基础上,企业生产所需要的水、材料、能源等要素的存在有了更加稳定的保障。有着合作和集体利益需求的产业共同体,为企业产物、废弃等物质的流动提供了便利,大大减少了生产、物质、能量的处理成本和责任,提高了产品的运作效率和质量,也使得产业共同体可以获得比单个企业更高的经济效益。

1.3矿区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矿区产业循环经济建设的重点是推进矿区产业结构转型和能源结构的调整。究其原因,我国矿区传统产业部门多以低技术、低规模、低效益、低循环的传统生态农业和高投入、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益的传统工业生产为主,矿区整体产业规模与现代产业规模还有很大的差距。矿区煤炭产业的多元化发展,需要煤炭行业与共生单位如电力共生单位、建材共生单位、煤炭深加工共生单位、伴生矿物综合利用共生单位搞好关系,实现煤炭生产企业与服务行业及相关单位的协调发展。这就需要煤炭生产企业更新生产观念,立足于科学规划和技术创新,加大体制改革,更好地构筑企业共生体和循环经济产业链,提高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中企业的竞争能力,夯实循环经济网络的存在基础,推进矿区生产方式和生态转型。从宏观的角度来看,政府应在煤炭行业比较集中的区域,进行能源结构的正确调整,鼓励煤炭企业使用二次能源以及开发和使用可再生能源,合理配置节约型能源消费结构;发挥社会各市场各部门、群体的作用,建立和完善区域废弃物处理体系,督促煤矿企业对废弃煤渣进行集中收集,对煤炭运输过程中散落的煤炭进行回收利用,确保能源生产过程中产出的废弃物排放达标;完善与煤炭行业发展关系密切的经脉产业,衍生煤炭产业链,依托煤炭资源优势,引进外资,发展煤电、煤化、煤—焦、煤建产业,推动资源矿区发展接续产业和替代产业。促使煤炭行业不断提高经济效益,在市场经济的洪流中健康发展。

2煤炭企业推进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应用

2.1煤炭企业循环经济发展策略

(1)加强企业环境战略管理,提高安全生产意识。煤炭企业首先要将企业环境战略纳入企业发展战略的整体框架之中,结合企业经济发展目标,增强企业环境战略的柔性与韧性。因此,企业要在外部环境分析的基础上,对宏观经济运行规律有一个客观的认识,深刻认识区域经济和行业经济的发展趋势,充分了解煤炭产业及与之相关的产业的经济形势,增强企业管理的前瞻性、针对性和实战性。其次,加强对企业内部环境的分析和研究,对企业的实力、竞争能力、管理水平、运营能力客观认识和评价,有效发挥各类资源效能,从战略层面推动企业进行体制改革、管理变革,增强企业的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在企业管理中,普及安全生产的理念,为煤炭企业正常生产运营提供基础保障。对于煤炭企业来说,所谓安全生产不仅包括坚持以人为本,关注员工身心健康,做好安全生产的基础工作,加强安全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防护水平。还包括从制度、资金、技术上为安全生产提供保证,完善完全生产系统,通过生产工艺提高、生产布局优化、设备更新提高企业的自然灾害预测、预警和抵抗机制。更要通过应急知识讲座、安全教育、安全矿井、安全质量标准化活动促进煤炭企业的现代化、标准化和机械化。

(2)引用先进科技,增强企业竞争力。目前煤炭生产和洗选加工所生产的伴生资源,若没有高端技术支持,很难实现有效利用。因此,煤炭企业应坚持企业自主创新的发展理念,大力完善创新体系,强化创新机制,提高煤炭生产核心技术和重大项目的研发应用力度;引进先进科学技术如中低浓度瓦斯发电技术、煤焦油处理技术等,引进先进工艺和先进设备,如一次码烧矸石砖生产线、粗萃精制工艺设备、大功率煤矸石发电机组等,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建立技术研发和推广机构,加大企业与科研院所、设备厂家、兄弟企业的联合创新机制,集中多方力量开展新技术研发;强化科技创新体系,以开放式、跨地区、跨学科、跨行业技术创新为目标,加速项目孵化和人才培养;加大科技项目的资金投入,完善科技创新投入保障机制,设立企业科技发展基金,加强抢占性、关键性和普遍性问题的技术攻关,大力解决煤炭企业最为关心的安全生产管理实际问题;围绕企业发展战略,加大后续项目的储备研发,推动煤炭企业自动化、信息化、现代化建设能力的不断提高。

(3)加大企业文化和人力资源建设。企业文化是企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核心,煤炭行业的企业文化建设必须结合国际、国内和企业可持续发展目标,认识环境建设的重要性,统筹规划、合理设计,为生态环境建设和煤炭企业形象塑造增添无数活力。对于企业来说,企业文化建设离不开企业薪资福利与社会保障水平的提高,还包括完善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稳定的文化队伍建设。良好的企业文化必须能树立企业诚信,能吸引人才,能凝聚人心,必须以绿色、人文、和谐煤炭企业建设为指引,可以有效推进循环经济模式的发展和应用。此外,企业文化建设还具有减少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风险的作用,煤炭企业一旦出现了人员管理不善问题,不仅会导致煤炭开发和生产的低能、高浪费、高污染,还有可能导致核心员工的流失,进而给企业带来更加严重的损失。鉴于此,煤炭行业应从管理理念、管理制度、技术培养、文化建设、薪酬保障等方面入手,运用技能考核、公开招聘、岗前培训、工资考核等手段,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和人力资源开发。

2.2煤炭企业循环经济发展步伐

(1)发展和推广洁净煤技术是我国能源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煤炭生产企业应在成熟技术推广和应用的基础上,积极开发与引进大型先进技术,加快推动洁净煤技术产业化。这就需要煤炭行业加大选煤厂改造和建设力度,采用先进的洗选技术和设备改造现有选煤厂,优化产品结构,实现企业内部以清洁生产为核心的小循环的建立,推行清洁生产,减少产品和服务中物料和能源的使用量,使污染物排放实现最小。以坚持清洁生产的山东鲁北化工集团为例,该企业将磷铵生产过程中排放出来的磷石膏用来制造硫酸并联产水泥,制造出来的硫酸又用于磷铵生产,这样一来,上游生产过程中产出的废弃物摇身成为下游产品的原料,下游产品产出后又为上游生产提供了原料,整个生产过程中等于没有废物排出,资源实现了高效循环利用。

(2)面向共生企业在区域层面上形成中循环。这要求企业结合工业生态学理论,通过企业间的物质集成、能量集成和信息集成,实现企业相关产业的工业代谢和共生关系,建设资金、技术、人才基础雄厚的工业园区。对于企业来说,其职责为:发展配煤服务体系,完善水煤制备和应用技术。企业应在政府支持下,在煤炭中转港口和集散中心建设配煤场,为用户提供价格合理、质量保证、安全环保的动力配煤,形成产、配、送、售后的一条龙体系;完善水煤浆制备和应用技术,研究水煤浆新型添加剂,提高燃烧器效率和水煤浆燃烧过程中的固硫、脱硫改造技术,满足市场水煤浆需求。降低燃油锅炉改造费用,建设大型机组改造示范工程,鼓励煤矿与相关产业合资建设水煤浆制备、配送公司,发展管道输送、燃烧发电一体化工程。

2.3做好细节问题的处理

(1)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做好产业链延伸。煤炭行业产业结构优化要综合区域、行业、所有制、政策优势、资源优势和管理优势等要素,通过资本纽带推动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经营,在产业延伸上抓住煤资源主体,坚持煤炭在产业结构优化中的核心地位,积极发展煤电、煤运、煤化工、煤建材等相关产业,不断延伸产业链,提高煤资源的利用率和转化率,提高煤产品的附加值,发展使用二次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提升非煤产业实力,实现企业效益最大化。

(2)大力发展煤层气产业,推进煤炭液化和气化技术的开发应用。近几年来,地面开发和井下抽放并举的煤层次开发已经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煤炭企业应加强煤层气产业的开发、利用,在努力方向上朝煤层气产业发展适当倾斜,努力发展煤层气产业,使之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引进国外先进煤炭气化技术,建设大型煤炭企划与煤化工示范项目,做好低下煤炭气化实验,拓展煤炭开发新路子。

(3)加强煤区环境综合治理。煤炭企业应以土地复垦为重点,协调各方力量,加大矿区生态示范基地建设,在生产过程中发展同步生态恢复建设机制。对煤井水、生活污水进行集中处理,提高煤炭生产过程中产出的水、石、气的复用率,实现煤炭生产过程中的达标排放。清洁煤炭储存和运输,建立封闭式贮煤仓,减少露天煤炭排放量,减少贮煤区的环境污染。在煤炭运输过程中,实现封闭运煤,减少煤炭运输对铁路沿线带来的环境污染。

煤炭行业论文范文第7篇

(一)协整检验两个以上非平稳变量之间的协整关系可以通过Johansen协整检验来进行。使用Johansen检验有特征根迹检验(Trace检验)和最大特征值检验两种检验方法,设置滞后区间为13,给出协整检验的最终结果,如表2所示:特征根迹检验和最大特征值检验的结果都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拒绝r≤0的零假设而接受假设r≤2,显示存在两个协整向量,说明各变量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对残差序列进行ADF单位根检验,选择不含常数项和时间趋势,并由SIC准则确定滞后阶数为1,ADF值为3.735,小于5%的临界值,故拒绝原假设,认为残差序列平稳。

(二)脉冲响应函数与方差分解分析协整关系只能说明变量之间存在密切关系,不能说明金融对低碳经济的影响是正还是负,更不能表明其影响程度。下面我们进行脉冲响应函数分析与方差分解分析。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分析两种方法合在一起被称为新息估计法(InnovationAccounting),通过估计变量的新息,可以直接观察各经济变量之间的动态关系。1.脉冲响应函数分析。脉冲响应函数描述的是VAR模型中的一个内生变量的冲击给其他内生变量所带来的影响。具体而言,在扰动项上加一个标准差大小的冲击对内生变量的当期值和未来值所带来的影响。选择滞后区间为12,所有变量做一阶差分,得出VAR模型。在图1至图3中,横轴表示冲击作用的滞后期长度(单位:年度),纵轴表示内生变量对冲击的响应程度,实线表示脉冲响应函数曲线,虚线表示正负两倍标准差偏离带。图1显示,当在本期给银行信贷D(LNLOAN)一个正冲击后,煤炭行业减排D(LNCC)对此的响应是,在前3期出现向下波动,在第2期超过5;之后稳定在2以内,表明银行信贷支持对煤炭行业节能减排在短期内影响较大,但长期内影响程度弱化。图2显示,当在本期给原保费收入D(LNINS)一个正冲击后,单位GDP煤耗对此的响应持续在2以内徘徊并逐步减弱。图3显示,当在本期给股票市场融资D(LNSTOCK)一个正冲击后,单位GDP煤耗在第2期略微向下波动后,在第3期后稳定在0附近,表明证券对煤炭行业节能减排的支持作用最弱。2.方差分解分析。方差分解(VarianceDecomposition)通过分析每一个结构冲击对内生变量变化(通常用方差来度量)的贡献度,进一步评价不同结构冲击的重要性。方差分解结果见表3。银行信贷D(LNLOAN)对单位GDP煤耗的预测误差方差的解释率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增大,在第8期达到33.13%,到20期仍然保持了29.58%的贡献,表明银行信贷对煤炭行业节能减排的支持具有长期性和可持续性特点;保险D(LNINS)对单位GDP煤耗的预测误差方差的解释率在第10期缓慢爬升至5%,到第20期达到5.33%,表明担保和保险业务对煤炭行业低碳发展具有长期的、缓慢性的支持作用;证券D(LNSTOCK)对单位GDP煤耗的预测误差方差的解释率到第2期最高,也只有0.94%的贡献,表明其对煤炭行业降碳发展的贡献极小。综上所述,信贷对煤炭行业节能减排的贡献最大,保险支持见效慢、效果弱,证券贡献度极低。

(三)向量误差修正模型(ECM)Johansen协整检验显示,LNCC与LNINS、LNLOAN、LNSTOCK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但短期而言,它们之间可能是不均衡的。协整关系的存在使得这种暂时的偏离能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得到校正,这就是变量之间的误差校正机制。一般而言,经济变量间的协整性是与变量之间的均衡与误差校正机制联系在一起的,可以通过建立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分离出短期偏离向长期均衡调整的速度向量。向量误差修正模型一般用式(1)来表示。由于短期内,变量之间的不均衡关系的动态结构可以由误差修正模型来描述。根据AIC和SC等信息准则,选择一阶滞后期建立向量误差修正模型。上述(3)式中X1t-1和X2t-1系数为负,表明煤炭行业低碳发展进程与银行信贷和证券市场融资成反比,以银行信贷为代表的间接金融和以证券市场为代表的直接融资对煤炭行业节能减排的作用系数分别达到-0.815和-0.052,证券对煤炭行业低碳发展的支持作用远低于银行业。保费收入与经济粗放发展成正相关,表明自1994年以来,全省保险业受经济粗放发展拉动,行业规模不断扩大,但从总量和结构上对经济低碳发展的调整和促进作用不明显。

二、政策建议

(一)整章建制,谋篇布局,建立促进煤炭行业低碳发展的长效机制一方面,要加强行业规划,促进产业布局。通过财政补贴等多种方式,化解煤炭行业低碳化发展的外部性因素,促进煤炭低碳链条边际收益回归,努力实现资源型经济的整体绿色转轨。立法部门要健全能源法律体系,加强排放立法工作。近期欧盟已经出台有关温室气体减排的立法,奥巴马政府也在积极出台《清洁能源与安全法案》。我国的环境保护法律体系还不健全,应尽快改善和健全煤炭低碳技术和产品的市场环境与法律体系,坚决打击排污企业和污染项目。财政部门应尽快出台煤炭低碳行业减免资源税、矿产资源补偿税等税费,并通过税收减免、税收返还等多种方式,鼓励培育可再生能源生产企业,充分利用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建立信贷支持节能减排技术创新和节能环保技术改造的长效机制。

(二)调整结构,深化创新,建立能源金融可持续发展的融资服务体系目前我国的环境保护立法特别是银行信贷投放、股票上市融资操作中对环境保护方面没有统一的法规要求。赤道原则在我国推行缓慢,金融机构探索低碳金融产品方面动力不足,信贷支持仍然倾向于煤炭行业的传统产业。商业银行应切实加强内部风险评估机制建设,学习和借鉴国外先进银行采纳和实践赤道原则的经验做法,积极开办“低碳”信贷业务,着力探索和开展低碳企业应收账款、企业知识产权、股权等无形资产的抵押放款,提高煤炭低碳企业的融资满意程度。

(三)明确导向,加强评估,建立煤炭领域的绿色信用环境建立煤炭融资评估机制,对限制类的存量项目的融资活动、长期试生产而不进行环保竣工验收、未按规定时间淘汰落后生产工艺和设备、未取得排污许可证的企业、未按时缴纳排污费的企业、两年内发生过污染事故的企业、未开展环境行为评价的企业、被环保部门确定为“黑色”企业等融资活动进行减分或降级评估。对国家及省内立项的重大科技产业化项目、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引进技术消化吸收项目、燃煤电厂脱硫脱硝项目等进行加分或增级评估并给予必要的信贷支持。人民银行根据评估结果,制定动态调整差别准备金率;对评估等级较高的金融机构实施优惠再贷款和再贴现政策,鼓励金融机构积极参与绿色信贷环境的营造工作,助推煤炭工业低碳发展。

煤炭行业论文范文第8篇

总体来看,我国煤炭行业经历了高速发展的“黄金十年”后,由于金融危机等因素的影响进入了“买方市场”,行业发展步入了低谷甚至可以说遭遇了“寒流”,这给行业本身及关联产业的发展带来了重大的挑战。

(一)煤炭行业发展形势的基本判断

本世纪初,随着国内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全球经济也保持较好的发展势头,煤炭产品及其衍生品需求大幅度的增加,甚至可以说煤炭产品面临供不应求的局面,煤炭价格不断上涨,2003年,我国煤炭行业开始实行招标、拍卖、挂牌的“招拍挂”模式,此后,行业整体进入“黄金十年”,煤炭价格上涨到上千元每吨。但随着金融危机的爆发,全球经济步入低谷,国内为应对金融危机采取了一系列的举措包括促进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等,高能耗行业发展面临重大挑战,这给煤炭行业带来重大的影响,而全球经济低迷又导致国际煤炭价格处于低谷,进口煤炭价格优势显现,国际国内双重打击使得国内煤炭行业形势发展了重大转变,甚至可以说是根本性的逆转,中国煤炭工业协会数据显示,从2011年第4季度开始,煤炭行业步入发展艰难期,2013年,煤炭行业利润水平同比下降33.7%,部分企业包括上市公司甚至出现亏损,全部煤炭企业、大型煤炭企业资产负债率分别达到64.03%、66.96%,表明煤炭企业生产经营面临较大的压力。

(二)煤炭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总体来看,虽然国家为扶持煤炭行业发展采取了积极的举措,如出台了《煤炭行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煤炭行业平稳运行的意见》等政策文件,但目前煤炭行业尚未出现回暖的势头,2014年前2月,规模以上煤炭企业成本利润率下降到近年来的最低值,仅6.29%,大型煤炭企业集团开滦集团开始出现亏损,中煤集团、神华集团也面临较大的盈利压力,由此可见,短期内我国煤炭行业发展形势仍然不容乐观,其影响可能将进一步扩大。

二、煤炭行业下滑对安全服务企业投资的影响

煤炭行业下滑对安全服务企业投资的影响可以从二个维度来考察,即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并不能简单的认为行业下滑必定会导致安全服务企业投资风险加大。

(一)煤炭行业下滑对安全服务业投资的积极影响

煤炭行业下滑导致部分煤炭企业采取停产整顿等举措,这些举措中包括暂停生产对煤矿的安全进行全面的检查,积极构建新设备或者对煤炭机械设备进行检修等等,这些举措的采取必然要求安全服务供应商的参与,如为其提供安全方案等,从而带来了投资机会。实际上,虽然煤炭行业下滑,但其固定资产投资近年来却保持了较好的发展势头,虽然2013年前4个月煤炭行业固定资产投资下降6%,但全年仅下降2%,投资额达到投资5263亿元,2014年前2个月,固定资产投资达到175亿元,同比增加10.3%。此外,对于煤炭安全服务企业而言,还可以利用煤炭行业下滑的战略机遇积极延伸产业链条,向煤炭行业领域投资。

(二)煤炭行业下滑对安全服务业投资的消极影响

煤炭行业下滑导致部分煤炭企业陷入资金困境,甚至出现资金链断裂,从而对安全服务需求处于“有需求无动力”的状态,由于利润水平下降,加上大量的赊销,部分煤炭企业资金周转困难,2013年上半年,山西省属五大煤炭集团应收账款规模达到589.55亿元,占销售收入的比重达到11.70%,这就使得其在安全服务方面的购买动力不强,对该行业的投资带来了较大的影响。其次,煤炭行业下滑导致部分煤炭企业转型发展,积极向非煤领域进军,对安全服务需求下降,以产煤大省山西为例,2012年煤炭行业非煤业务收入占比达到59.21%,这种转型发展必然会对煤炭安全服务需求下降。

三、煤炭行业下滑背景下煤炭安全服务企业投资策略

煤炭行业下滑还将维持一段时间,并且随着国家对环保要求的增加,新能源的发展,未来煤炭行业还可能面临较大的发展压力,因此,安全服务企业必须注重投资策略的选择,以控制风险,增加盈利能力。

(一)紧盯需求把握安全服务投资主线

要全面的分析煤炭企业安全服务需求,安全服务企业在投资开发新的服务之前,必须加强对煤炭企业特别是大型煤炭企业集团的调研,全面而细致的了解其安全服务需求特别是细分领域的服务需求,甚至可以创造性的与煤炭企业沟通,激发其某一领域的安全服务需求,通过明确需求提高投资的有效性。

(二)加强战略合作改变投资模式

首先,安全服务企业要积极谋求与煤炭企业构建战略合作伙伴关系,通过战略合作应对激烈的竞争,获取服务合同。一般而言,一旦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得以建立,则安全服务企业在竞争上就获得了优势,甚至构建了一道进入壁垒,为获得投资合同提供了便利。其次,要积极谋求与煤炭企业相互持股等方式构建合作关系,安全服务企业要利用煤炭行业积极引进民间资本等机会有选择的进行投资,并利用煤炭企业积极发展非煤业务的机会引进战略投资者,以此形成合作关系,改变简单的依靠服务进行投资的发展模式。

(三)延伸链条积极拓展其他领域投资

首先,安全服务企业可以积极向矿山开采等非煤行业提供服务,拓展投资渠道,这些行业与煤炭行业一样有较大的安全服务需求,是可以投资的重要领域。其次,安全服务企业可以积极向其他的业务领域拓展,如安全生产设备设计、安全服务咨询、安全社会保障制造等,通过这种上下游产业投资的延伸达到分散投资的目标,有效的控制投资风险。

煤炭行业论文范文第9篇

一是思想观念比较落后。营销是为客户提供增值的服务。煤炭行业的营销人员往往是被动接受市场,缺乏主动走向市场、走访用户的观念。主要工作还停留一些琐事上,如为客户过来办手续等,没有通过创造营销机会,增加市场份额想法。二是信息管理比较混乱。营销管理是一个具有远见和创造性的营销战略与计划过程。煤炭行业的营销人员缺乏利用现代技术搜集各种社会信息,并对信息的真假甄别加以利用。同时企业内部之间,由于利益格局冲突矛盾,存在信息不通畅,资源信息不能共享的情况。三是缺乏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体系。对于客户信息的管理缺乏必要的整理、分析,不能及时变化调整,造成产品和服务不能满足客户需求,导致市场份额丧失。对于新老客户的维护,建立传统计划经济时代,没有主动收集分析客户数据,以及客户的需要进一步询问和分析,最终加以改进。缺少客户为中心的管理与服务体系。

二、煤炭企业市场营销主要对策

建立高素质的营销队伍。市场营销是一项业务性和专业性很强的工作;优秀营销队伍是企业营销取胜的关键因素之一。一是严把营销队伍进入关。将业务精、社交能力强、热爱营销工作的优秀员工纳入营销队伍。二是加大对营销人员培训。重点对企业的营销人员进行煤炭质量等方面的知识强化,掌握重要煤炭质量指标的概念,熟悉各种产品的优劣,根据客户需要正确的向客户推销不同的产品;及时掌握客户所需产品和服务要求,指导企业生产、服务部门进行调整。三是加大对营销人员管理。营销人员在外的一切活动代表的是企业形象,销售人员是消费者与企业沟通的主要桥梁。要加大对营销人员的管理,要求营销人员及时掌握市场动态以及客户个性化需求;及时协调处理客户与企业存在的问题,增加客户对企业产品的忠实度,最大限度保持市场份额。

建立高效的信息管理体系。一是实行市场营销例会制度。结合单位实际情况,实行市场营销例会制度,及时调度,及时分析,掌握市场的营销动态,时刻掌握营销工作的主动权。二是实行市场跟踪制度。落实营销人员到各大、中型企业,尤其是重点的客户对象,开展调查研究,了解客户的生产经营状况及需求,适时调整策略。三是实行信息共享制度,建立一套从生产、销售、运输等信息共享制度,打破企业部门之间信息不通畅、信息不能共享的格局,及时、全面的掌握市场信息,及时调整生产、销售策略。四是建立客户关系管理系统。开发数据库管理系统,对煤炭用户的各种信息进行收集,生成清晰有效的数据信息;加大与客户的沟通力度,及时改变经营策略。做好产品销售策略调整。一方面认真做好市场调查与预测。

煤炭市场与其他产品市场一样,都受国际、国内大环境的影响。因此,市场调查要有目的地收集、分析信息,根据掌握的信息对市场需求以及变化进行正确的预测。另一方面,企业要根据市场的调整变化,调整产品销售的策略,通过深加工和多元化的服务来满足客户的需要。根据不同的不同地区、不同用户、不同行业的客户情况,实行灵活机动的价格办法,留住新老客户。创新营销手段和战略。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煤炭营销市场手段也应适应市场进行不断创新。企业应该结合自身企业实际情况,进行有效研究与规划,通过制定科学的市场营销战略,争夺新的客户和资源。

三、结论

我国是既是一个煤炭大国,也是一个煤炭消耗大国。作为我国主要的能源和原材料,煤炭行业发展无论是对国经济增长,还是解决城乡居民就业问题,都有具有重要的作用。前几年,由于煤炭市场行业好,促使企业对产能扩大;近年来由于国内、国外经济增长的放缓,市场需要放缓,造成产能过剩、部分煤炭企业生产、生活举步维艰;在新一轮经济结构调整中,煤炭企业在提高自己产品质量的同时,如何利用利用科学的、现代化的营销手段,抢占市场份额,使企业在本轮经济结构调整不被整合淘汰,逐步壮大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参考价值。

煤炭行业论文范文第10篇

1.1基于无线的工业化调度和应急通讯

通过矿用McWiLL无线通信系统不仅可实现工业生产的调度管理、无线语音通话和集群调度管理业务,还可以进一步提高矿井应急指挥通讯的灵活性和时效性。

1.2视频监控

基于矿用McWiLL无线通信系统,不仅可以脱离物理连接的束缚,实现矿井上、下各处的视频监控,还可以满足对实时移动视频监控和一些边缘、死角区域的视频监控要求。

1.3人员定位

矿用McWiLL无线通信系统可以非常轻松的实现手机和人员定位卡的实时定位、跟踪和轨迹再现,满足调度中心对于全矿井人员定位的要求。

1.4自动化数据

通过矿用McWiLL无线通道和数据终端,可实现矿井机电设备的远程数据读取和自动化控制,更进一步的加快了煤矿的工业自动化进程。

1.5环境监测

矿用McWiLL无线通信系统还具有移动监测瓦斯的功能,补充和完善了现有的瓦斯监测系统。

2矿用McWiLL无线通讯系统网络结构

总体网络可分解为核心网络设备、基站设备、终端设备,通过传输层构建组成,如图1所示。

2.1传输层

利用已经建设的IP数据网络作为矿用Mc-WiLL系统网络骨干传输链路,构建基于IP网络的语音、数据等综合业务平台;通过部署矿用Mc-WiLL基站进行构建,基站间传输利用工业以太网构建的自愈光纤环网,系统终端采用无线方式与矿用McWiLL基站进行通讯;根据煤矿的实际网络现状,也可采用已有的其他链型、网状、树形或星型以太网架构进行传输。

2.2核心网络设备

核心网络设备包括业务接入控制器和各个子系统平台。业务接入控制器负责管理、维护终端设备和基站设备,通过设置用户使用权限,控制和管理用户可以使用的业务,包括业务的存储、登记、变更等,并根据以上这些业务信息对用户所使用的业务进行管理,业务接入网关与基站之间通过的IP专网进行交换和沟通。各个子系统平台包括系统网络管理平台、视频监控平台、触屏式调度平台、人员定位平台和工业自动化平台等。业务接入控制器可通过IP网络与原有的程控交换机连接,实现有线和无线语音的互联互通,业务接入控制器还可通过IP网络与运营商提供的语音和数据接口对通,实现广域网连接和PSTN语音接入。

2.3基站设备

基站设备包括地面型McWiLL基站设备和井下矿用隔爆兼本安型McWiLL无线基站。地面性McWiLL基站设备与地面工业以太网交换机连接,实现地面无线信号的覆盖;井下矿用隔爆兼本安型McWiLL无线基站提供以太网光\电接口,连接井下隔爆兼本安型工业以太网交换机,实现井下无线信号的覆盖;基站完成网管流和业务流的分离主要是通过VLAN标签,这样更便于业务的控制和管理,有效地保证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对于终端设备产生的各种数据、影像和定位信息等一系列服务,基于McWiLL网络建立终端设备与基站之间的无线透明连接,将各种业务无线透明传输至IP有线网络;终端的语音业务和集群调度业务,经由基站和业务接入控制器后完成用户所需接续和呼叫控制功能。

2.4终端设备

矿用McWiLL无线通讯系统可为矿井提供多种类型的终端接入,工业级本安型集群手持终端,可实现集群调度和移动语音业务。工业级本安型智能PDA多媒体集群手持终端,可实现移动语音业务和多媒体集群调度业务,并可在终端上实现各类移动信息化的应用。矿用工业级本安型数据终端提供RJ45以太网接口和RS232接口实现数据和视频接入;可实现各类功能和应用,与核心网络设备中的相关业务平台进行数据交互。

3矿用McWiLL无线系统的优势

3.1可同时实现井上和井下的无线覆盖

矿用McWiLL系统有专用频段(1800MHz),与运营商的频段完全错开,可同时实现井上和井下的无线覆盖。同类各种方案中,仅有McWiLL和WiFi可实现井上覆盖,其余方案均涉及和运营商频段重叠而不能实现井上覆盖。

3.2超长的覆盖距离

矿用McWiLL基站可采用较大额定功率的隔爆兼本安型矿用设备,在巷道中单台基站可实现半径800m,长度1.5km的无线信号覆盖。在井上工作在1800MHz频段的矿用McWiLL基站最大覆盖半径可达到15km。同时,矿用McWiLL的利用空间波束赋形智能天线技术,可大大的提高链路预算,从而保证较大的覆盖范围。矿用Mc-WiLL方案的覆盖范围更远、更大,意味着在同样的巷道长度或覆盖面积下,需要的基站数量远远小于其他方案,从而有效地节省了投资成本,并降低了工程难度。

3.3一体化的多业务综合接入

矿用McWiLL系统综合了数据和语音的优势,可以通过一个系统承载多种综合业务,成为真正宽窄带一体化的多业务综合接入平台,为煤炭行业综合信息化平台的建设奠定基础;针对煤炭行业的需求,矿用McWiLL系统可以实现语音、数据等基本业务,也可以承载应急调度、环境监测、人员定位、视频监控等多种业务,真正实现了多业务综合接入平台。

3.4稳定高质量的语音通话和真正的集群调度功能

基于空中接口的高品质的语音通话质量,可媲美有线通话。大大优于完全基于VOIP的WiFi方案。同时,矿用McWiLL宽带多媒体集群系统基于空中接口的下行共享信道实现语音组呼功能,组呼呼叫时延和容量等性能指标均符合集群调度应用要求,支持动态重组、话权抢占、迟后进入、优先级呼叫、强插强拆等传统集群功能,支持无线虚拟专网,通过图形化调度台可实现用户状态的实时呈现、录音监听、视频转分发等指挥调度功能;完整的集群调度功能,可以促进煤矿的生产管理更加高效流畅。

3.5利用工业以太网交换机的光纤环网实现基站传输

矿用McWiLL系统可利用煤矿原有的工业以太网交换机架构的光纤环网实现井下基站的数据传输;一方面节省了光纤投资和施工难度;另一方面,可利用光纤环网的自愈特性,实现传输线路的高可靠性;这一方面,明显优于TD-SCD-MA系统目前采用的BBU+RRU自建光缆的架设结构。

3.6高数据带宽

矿用McWiLL系统承继了McWiLL无线接入系统的高数据吞吐量的优势。矿用McWiLL宽带系统单基站提供15Mbps的净吞吐量。同时,可根据实际业务需求实现上下行带宽的灵活调配;这方面大大优于采用公网3G通讯制式的方案。此类公网制式,本身数据带宽较小、上下行带宽不对称,导致上行带宽很小,不能满足专用网络对于上行带宽的高带宽要求。矿用McWiLL系统的这一特性,决定了其真正可以在煤矿应用中承载视频、数据采集等高带宽应用。

4结论

矿用McWiLL系统具有可靠的鉴定法则和加密方法,矿用McWiLL系统被盗用的成本极其之高。因为具有充足的信道资源,为矿用McWiLL为无线通信提供了丰富、可靠的编码保护,保证指令的正确及时传输。系统的安全性主要在终端设备鉴权接入、空中接口安全可靠、用户独享安全通道等方面得到体现。面向终端的带宽管理主要是通过空中接口来完成,可针对不同等级的用户提供相应的带宽和功能;矿用McWiLL无线通讯系统支持基于业务类型的优先权设置,根据高优先级包、低优先级包、实时包采用不同的优先级。McWiLL宽带无线通讯系统已经应用在电力、油田等诸多行业和领域,高效地解决了这些行业的视频监控、无线数据传输、应急通信、移动通信等多方面的需求,得到了相关行业的一致认可。矿用McWiLL宽带无线通信系统应用到煤炭行业中不仅提高行业生产效率,而且使不同行业的信息化、生产自动化以及办公自动化水平也得到相应的提高。矿用McWiLL宽带无线通讯系统正以其先进的技术优势和良好的产品性能更好地服务于煤炭企业。

上一篇:生态产业论文范文 下一篇:增值税转型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