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行业调研报告范文

时间:2023-10-19 16:58:23

煤炭行业调研报告

煤炭行业调研报告篇1

在非洲大陆的尼日利亚三角洲地区,石油资源的不断开发造成的环境污染和贫穷,剥夺了该地区数以千万人的基本人权,生活在尼日利亚三角洲的人们饮用的水、能食用到的鱼都是被石油或其他有毒物质污染的,以至于组织在其报告中称石油是这个地区的“资源诅咒”。

如果从尼日利亚的石油联想到美国阿巴拉契亚地区的“移山”采煤,人们很容易看到这两者之间存在可怕的相似之处。

美国是世界最富有的国家,但也存在贫困落后地区,阿巴拉契亚山地区就是其中之一。该地区煤炭资源丰富,是美国主要的煤炭产地。

但是,煤炭开采除了为该地区带来工作机会、税收收入和其它经济利益外,还为它带来了超过以往4倍多的矿工死亡率。

一份名为《阿巴拉契采煤区死亡率:统计学生命价值的丧失》的最新研究报告指出,煤炭对该地区而言与其说是一种“福音”,还不如说是一种“诅咒”。

人力成本大于经济利益

该报告的合著者、西弗吉尼亚大学研究员迈克尔・汉崔克斯认为“煤炭开采经济并不是优势经济”,他同时也提出煤田经济圈实际上是全州、全地区甚至是全美国最薄弱的经济环节。

汉崔克斯表示:“如果我们严肃对待发展一个强大的经济,我们应该建立一个不依赖于煤炭的经济。在整个阿巴拉契亚,生活在没有煤炭开采业务的县的人民比在采矿县体验着更好的健康、更清洁的环境和更大的经济繁荣。”

根据这项研究结果,每年煤炭产业仅仅为阿巴拉契亚地区带来80多亿美元的收益,然而每年因矿场劳工过早死亡造成的人力成本损失,保守来估算就高达420亿美元。

这项报告在研究计算该地区经济利益时了解到,阿巴拉契亚地区煤炭矿工的数量在1985年到2005年期间从122102人减少到了53509人,这主要是由于开矿技术中机械应用水平的提高,比如矿场采用的“移山”采煤需求的矿工数量要少于传统的地下采煤方式。

自20世纪90年代初,将山顶“切除”就是阿巴拉契亚山脉地区采煤的一种主要形式。很显然,削了山顶建煤矿是为满足国家日益增长能源需求所采取的一种低成本做法,但此举对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却是无法计算的。

通过将山顶削平,矿工们可能挖到的煤层。多余的山顶碎片则经常被倒入周围的峡谷,影响整个分水岭地区――一直延伸到切萨皮克湾。迄今为止,阿巴拉契亚山脉已有数百平方英里区域被夷为平地,其结果是河流惨被污染,同时破坏野生动物的栖息地。

该报告的结论是,阿巴拉契亚地区煤矿开采经济中的人力成本要超过它所获取的经济利益。阿巴拉契亚一些地区对煤炭开采的依赖性已经构成了事实上的经济政策:煤矿被开采是因为它存在并且被需求。然而,如果对该项资源的依赖已经不再符合当地人口发展的最大利益,那么它完全可以被其他新的经济政策取代。

该研究报告还指出了几种可能的替代性就业机会:风能、太阳能、生物燃料、地热和水电等新能源开发;可持续性伐木业;小规模农业;户外运动或文化旅游业;科技产业和生态系统维护产业等。

汉崔克斯前期曾调查发现,阿巴拉契亚地区矿工过劳死亡数量远远高于其它县区。他的这份报告就是建立在先期研究的基础上。他所撰写的其它那些发表在权威学术期刊上的研究报告发现,产煤县区的居民更容易产生多种身体健康问题,罹患慢性心脏病、肺病和肾病甚至肺癌几率更高,这最终造成了该地区过量的早死亡人数。

这项最新的报告仅仅是做了一项因果联系,认为“尽管在煤矿开采活动、社会经济劣势与过早死亡率之间存在很大联系,但是还不能确定是煤炭开采造成了所有这些问题”。汉崔克斯今后将就其他可能的致病致死因素作进一步研究。

政府补贴大于回报

除此之外,在美国肯塔基州进行另一项新的研究则发现,该州用于支持和补贴煤矿产业的公共资金甚至比州政府在该行业所得的年收入都要高。2006年,这项支出超收入的差额就达约1.15亿美元。

这项调研是由MACED(山区社区经济开发委员会)开展的,最终得出的结论是,从经济发展角度看,煤炭产业处于消耗多、回报少的境地。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当该行业为州政府创造税收收入和就业机会的同时,所造成的相关成本也同样巨大。

举例说明,肯塔基州针对煤炭行业的公共资金主要流向包括:缓解对交通路政体系造成的压力;对环境和健康、安全影响的监管;提供各种税收优惠和补贴;矿工培训;对行业开展调研;在公立学校开设煤炭行业专业教育;补贴煤炭产业雇员。

煤炭行业对州政府形成的这种高成本负担,很大程度上与该行业目前的经济地位有关。煤炭行业曾经是肯塔基州最主要的就业需求部门,但就业岗位不断大量减少,目前该行业的就业率仅为全州的1%。在那些煤炭行业占主要就业率份额的县区,采矿业的就业比率占到了3%到23%,但那些县区还挣扎在高达37%的长期高失业率和贫困率的泥潭。

该项报告还预测了肯塔基州煤炭产业未来前景黯淡。不仅是因为与美国西部的煤炭产业相比,该州的煤炭由于高生产成本而销售并不理想,同时也因为随着可回收煤炭的枯竭,政府有意持续减少煤矿产量。

未来几年后,肯塔基州煤炭工业同样将面临两大挑战:传统燃煤发电站被取缔;新的限定碳排放立法会将煤炭价格提高到相对于洁净新能源更高的水平使煤炭行业更难生存。这些现实同样也将减弱肯塔基州在低廉电力资源方面的历史优势。

煤炭行业调研报告篇2

总论作为可行性研究报告的首要部分,要综合叙述研究报告中各部分的主要问题和研究结论,并对项目的可行与否提出最终建议,为可行性研究的审批提供方便。

一、煤炭销售项目概况

(一)项目名称

(二)项目承办单位介绍

(三)项目可行性研究工作承担单位介绍

(四)项目主管部门介绍

(五)项目建设内容、规模、目标

(六)项目建设地点

二、项目可行性研究主要结论

在可行性研究中,对项目的产品销售、原料供应、政策保障、技术方案、资金总额及筹措、项目的财务效益和国民经济、社会效益等重大问题,都应得出明确的结论,主要包括:

(一)项目产品市场前景

(二)项目原料供应问题

(三)项目政策保障问题

(四)项目资金保障问题

(五)项目组织保障问题

(六)项目技术保障问题

(七)项目人力保障问题

(八)项目风险控制问题

(九)项目财务效益结论

(十)项目社会效益结论

(十一)项目可行性综合评价

三、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

在总论部分中,可将研究报告中各部分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汇总,列出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使审批和决策者对项目作全貌了解。

四、存在问题及建议

对可行性研究中提出的项目的主要问题进行说明并提出解决的建议。

第二部分 煤炭销售项目建设背景、必要性、可行性

这一部分主要应说明项目发起的背景、投资的必要性、投资理由及项目开展的支撑性条件等等。

一、煤炭销售项目建设背景

(一)国家产业政策鼓励煤炭销售行业发展

(二)煤炭销售市场前景广阔

二、煤炭销售项目建设必要性

(一)进一步推进我国煤炭销售行业发展

(二)进一步提升我国煤炭销售工业技术水平

(三)……

三、煤炭销售项目建设可行性

(一)经济可行性

(二)政策可行性

(三)技术可行性

(四)模式可行性

(五)组织和人力资源可行性

第三部分 煤炭销售项目产品市场分析

市场分析在可行性研究中的重要地位在于,任何一个项目,其生产规模的确定、技术的选择、投资估算甚至厂址的选择,都必须在对市场需求情况有了充分了解以后才能决定。而且市场分析的结果,还可以决定产品的价格、销售收入,最终影响到项目的盈利性和可行性。在可行性研究报告中,要详细研究当前市场现状,以此作为后期决策的依据。

一、煤炭销售项目产品市场调查

(一)煤炭销售国际市场调查

(二)煤炭销售国内市场调查

(三)煤炭销售价格调查

(四)煤炭销售上游原料市场调查

(五)煤炭销售下游消费市场调查

(六)煤炭销售市场竞争调查

二、煤炭销售市场预测

市场预测是市场调查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的延续,是利用市场调查所得到的信息资料,根据市场信息资料分析报告的结论,对本未来市场需求量及相关因素所进行的定量与定性的判断与分析。在可行性研究工作中,市场预测的结论是制订产品方案,确定项目建设规模所必须的依据。

(一)煤炭销售国际市场预测

(二)煤炭销售国内市场预测

(三)煤炭销售价格预测

(四)煤炭销售上游原料市场预测

(五)煤炭销售下游消费市场预测

(六)煤炭销售项目发展前景综述

第四部分 煤炭销售项目产品规划方案

一、煤炭销售项目产品产能规划方案

二、煤炭销售项目产品工艺规划方案

(一)工艺设备选型

(二)工艺说明

(三)工艺流程

三、煤炭销售项目产品营销规划方案

(一)营销战略规划

(二)营销模式

在商品经济环境中,企业要根据市场情况,制定合格的销售模式,争取扩大市场份额,稳定销售价格,提高产品竞争能力。因此,在可行性研究中,要对市场营销模式进行研究。

1.投资者分成

2.企业自销

3.国家部分收购

4.经销人代销及代销人情况分析

(三)促销策略

……

第五部分 煤炭销售项目建设地与土建总规

一、煤炭销售项目建设地

(一)煤炭销售项目建设地地理位置

(二)煤炭销售项目建设地自然情况

(三)煤炭销售项目建设地资源情况

(四)煤炭销售项目建设地经济情况

(五)煤炭销售项目建设地人口情况

二、煤炭销售项目土建总规

(一)项目厂址及厂房建设

1.厂址

2.厂房建设内容

3.厂房建设造价

(二)土建规划总平面布置图

(三)场内外运输

1.场外运输量及运输方式

2.场内运输量及运输方式

3.场内运输设施及设备

(四)项目土建及配套工程

1.项目占地

2.项目土建及配套工程内容

(五)项目土建及配套工程造价

(六)项目其他辅助工程

1.供水工程

2.供电工程

3.供暖工程

4.通信工程

5.其他

第六部分 煤炭销售项目环保、节能与劳动安全方案

在项目建设中,必须贯彻执行国家有关环境保护、能源节约和职业安全卫生方面的法规、法律,对项目可能对环境造成的近期和远期影响,对影响劳动者健康和安全的因素,都要在可行性研究阶段进行分析,提出防治措施,并对其进行评价,推荐技术可行、经济,且布局合理,对环境的有害影响较小的最佳方案。按照国家现行规定,凡从事对环境有影响的建设项目都必须执行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审批制度,同时,在可行性研究报告中,对环境保护和劳动安全要有专门论述。

一、煤炭销售项目环境保护方案

(一)项目环境保护设计依据

(二)项目环境保护措施

(三)项目环境保护评价

二、煤炭销售项目资源利用及能耗分析

(一)项目资源利用及能耗标准

(二)项目资源利用及能耗分析

三、煤炭销售项目节能方案

(一)项目节能设计依据

(二)项目节能分析

四、煤炭销售项目消防方案

(一)项目消防设计依据

(二)项目消防措施

(三)火灾报警系统

(四)灭火系统

(五)消防知识教育

五、煤炭销售项目劳动安全卫生方案

(一)项目劳动安全设计依据

(二)项目劳动安全保护措施

第七部分 煤炭销售项目组织计划和人员安排

在可行性研究报告中,根据项目规模、项目组成和工艺流程,研究提出相应的企业组织机构,劳动定员总数及劳动力来源及相应的人员培训计划。

一、煤炭销售项目组织计划

(一)组织形式

(二)工作制度

二、煤炭销售项目劳动定员和人员培训

(一)劳动定员

(二)年总工资和职工年平均工资估算

(三)人员培训及费用估算

第八部分 煤炭销售项目实施进度安排

项目实施时期的进度安排也是可行性研究报告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所谓项目实施时期亦可称为投资时间,是指从正式确定建设项目到项目达到正常生产这段时间。这一时期包括项目实施准备,资金筹集安排,勘察设计和设备订货,施工准备,施工和生产准备,试运转直到竣工验收和交付使用等各工作阶段。这些阶段的各项投资活动和各个工作环节,有些是相互影响的,前后紧密衔接的,也有些是同时开展,相互交叉进行的。因此,在可行性研究阶段,需将项目实施时期各个阶段的各个工作环节进行统一规划,综合平衡,作出合理又切实可行的安排。

一、煤炭销售项目实施的各阶段

(一)建立项目实施管理机构

(二)资金筹集安排

(三)技术获得与转让

(四)勘察设计和设备订货

(五)施工准备

(六)施工和生产准备

(七)竣工验收

二、煤炭销售项目实施进度表

三、煤炭销售项目实施费用

(一)建设单位管理费

(二)生产筹备费

(三)生产职工培训费

(四)办公和生活家具购置费

(五)其他应支出的费用

第九部分 煤炭销售项目财务评价分析

一、煤炭销售项目总投资估算

二、煤炭销售项目资金筹措

一个建设项目所需要的投资资金,可以从多个来源渠道获得。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资金筹措工作是根据对建设项目固定资产投资估算和流动资金估算的结果,研究落实资金的来源渠道和筹措方式,从中选择条件优惠的资金。可行性研究报告中,应对每一种来源渠道的资金及其筹措方式逐一论述。并附有必要的计算表格和附件。可行性研究中,应对下列内容加以说明:

(一)资金来源

(二)项目筹资方案

三、煤炭销售项目投资使用计划

(一)投资使用计划

(二)借款偿还计划

四、项目财务评价说明&财务测算假定

(一)计算依据及相关说明

(二)项目测算基本设定

五、煤炭销售项目总成本费用估算

(一)直接成本

(二)工资及福利费用

(三)折旧及摊销

(四)工资及福利费用

(五)修理费

(六)财务费用

(七)其他费用

(八)财务费用

(九)总成本费用

六、销售收入、销售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

(一)销售收入

(二)销售税金及附加

(三)增值税

(四)销售收入、销售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

七、损益及利润分配估算

八、现金流估算

(一)项目投资现金流估算

(二)项目资本金现金流估算

第十部分 煤炭销售项目不确定性分析

在对建设项目进行评价时,所采用的数据多数来自预测和估算。由于资料和信息的有限性,将来的实际情况可能与此有出入,这对项目投资决策会带来风险。为避免或尽可能减少风险,就要分析不确定性因素对项目经济评价指标的影响,以确定项目的可靠性,这就是不确定性分析。

根据分析内容和侧重面不同,不确定性分析可分为盈亏平衡分析、敏感性分析和概率分析。在可行性研究中,一般要进行的盈亏平衡平分析、敏感性分配和概率分析,可视项目情况而定。

(一)盈亏平衡分析

(二)敏感性分析

第十一部分 煤炭销售项目财务效益、经济和社会效益评价

在建设项目的技术路线确定以后,必须对不同的方案进行财务、经济效益评价,判断项目在经济上是否可行,并比选出优秀方案。本部分的评价结论是建议方案取舍的主要依据之一,也是对建设项目进行投资决策的重要依据。本部分就可行性研究报告中财务、经济与社会效益评价的主要内容做一概要说明

一、财务评价

财务评价是考察项目建成后的获利能力、债务偿还能力及外汇平衡能力的财务状况,以判断建设项目在财务上的可行性。财务评价多用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相结合,以动态为主的办法进行。并用财务评价指标分别和相应的基准参数——财务基准收益率、行业平均投资回收期、平均投资利润率、投资利税率相比较,以判断项目在财务上是否可行。

(一)财务净现值

财务净现值是指把项目计算期内各年的财务净现金流量,按照一个设定的标准折现率(基准收益率)折算到建设期初(项目计算期第一年年初)的现值之和。财务净现值是考察项目在其计算期内盈利能力的主要动态评价指标。

如果项目财务净现值等于或大于零,表明项目的盈利能力达到或超过了所要求的盈利水平,项目财务上可行。

(二)财务内部收益率(FIRR)

财务内部收益率是指项目在整个计算期内各年财务净现金流量的现值之和等于零时的折现率,也就是使项目的财务净现值等于零时的折现率。

财务内部收益率是反映项目实际收益率的一个动态指标,该指标越大越好。

一般情况下,财务内部收益率大于等于基准收益率时,项目可行。

(三)投资回收期Pt

投资回收期按照是否考虑资金时间价值可以分为静态投资回收期和动态投资回收期。以动态回收期为例:

(1)计算公式

动态投资回收期的计算在实际应用中根据项目的现金流量表,用下列近似公式计算:

Pt=(累计净现金流量现值出现正值的年数-1)+上一年累计净现金流量现值的绝对值/出现正值年份净现金流量的现值

(2)评价准则

1)Pt≤Pc(基准投资回收期)时,说明项目(或方案)能在要求的时间内收回投资,是可行的;

2)Pt>Pc时,则项目(或方案)不可行,应予拒绝。

(四)项目投资收益率ROI

项目投资收益率是指项目达到设计能力后正常年份的年息税前利润或营运期内年平均息税前利润(EBIT)与项目总投资(TI)的比率。总投资收益率高于同行业的收益率参考值,表明用总投资收益率表示的盈利能力满足要求。

ROI≥部门(行业)平均投资利润率(或基准投资利润率)时,项目在财务上可考虑接受。

(五)项目投资利税率

项目投资利税率是指项目达到设计生产能力后的一个正常生产年份的年利润总额或平均年利润总额与销售税金及附加与项目总投资的比率,计算公式为:

投资利税率=年利税总额或年平均利税总额/总投资×100%

投资利税率≥部门(行业)平均投资利税率(或基准投资利税率)时,项目在财务上可考虑接受。

(六)项目资本金净利润率(ROE)

项目资本金净利润率是指项目达到设计能力后正常年份的年净利润或运营期内平均净利润(NP)与项目资本金(EC)的比率。

项目资本金净利润率高于同行业的净利润率参考值,表明用项目资本金净利润率表示的盈利能力满足要求。

(七)项目测算核心指标汇总表

二、国民经济评价

国民经济评价是项目经济评价的核心部分,是决策部门考虑项目取舍的重要依据。建设项目国民经济评价采用费用与效益分析的方法,运用影子价格、影子汇率、影子工资和社会折现率等参数,计算项目对国民经济的净贡献,评价项目在经济上的合理性。国民经济评价采用国民经济盈利能力分析和外汇效果分析,以经济内部收益率(EIRR)作为主要的评价指标。根据项目的具体特点和实际需要,也可计算经济净现值(ENPV)指标,涉及产品出口创汇或替代进口节汇的项目,要计算经济外汇净现值(ENPV),经济换汇成本或经济节汇成本。

三、社会效益和社会影响分析

在可行性研究中,除对以上各项指标进行计算和分析以外,还应对项目的社会效益和社会影响进行分析,也就是对不能定量的效益影响进行定性描述。

第十二部分 煤炭销售项目风险分析及风险防控

一、建设风险分析及防控措施

二、法律政策风险及防控措施

三、市场风险及防控措施

四、筹资风险及防控措施

五、其他相关风险及防控措施

第十三部分 煤炭销售项目可行性研究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与建议

根据前面各节的研究分析结果,对项目在技术上、经济上进行全面的评价,对建设方案进行总结,提出结论性意见和建议。主要内容有:

1.对推荐的拟建方案建设条件、产品方案、工艺技术、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影响的结论性意见

2.对主要的对比方案进行说明

3.对可行性研究中尚未解决的主要问题提出解决办法和建议

4.对应修改的主要问题进行说明,提出修改意见

5.对不可行的项目,提出不可行的主要问题及处理意见

6.可行性研究中主要争议问题的结论

二、附件

凡属于项目可行性研究范围,但在研究报告以外单独成册的文件,均需列为可行性研究报告的附件,所列附件应注明名称、日期、编号。

1.项目建议书(初步可行性报告)

2.项目立项批文

3.厂址选择报告书

4.资源勘探报告

5.贷款意向书

6.环境影响报告

7.需单独进行可行性研究的单项或配套工程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8.需要的市场预测报告

9.引进技术项目的考察报告

10.引进外资的名类协议文件

11.其他主要对比方案说明

12.其他

三、附图

1.厂址地形或位置图(设有等高线)

2.总平面布置方案图(设有标高)

3.工艺流程图

4.主要车间布置方案简图

煤炭行业调研报告篇3

关键词:煤炭行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

在不断强调要可持续发展的社会下,企业作为环境恶化的罪魁祸首,自然要承担引起环境问题的社会责任。其中煤炭行业又被国家列为重度污染企业,定然逃脱不了干系,必须承担相应的环境责任,煤炭作为我国的主要能源,其利用效率很低。环境信息披露对于煤炭行业来说,有助于企业在采挖生产流程中增加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有害物质的排放,从而贯彻低碳经济理念,因此研究煤炭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的披露对于我国环境保护和经济协调发展将有着非同一般的意义。

一、我国煤炭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的现状分析

(一)样本的选取

本文选取了在我国深圳上海交易所上市的煤炭企业,总共42家上市企业,剔除了ST公司(七家)和上市未满三年的公司(三家),最后选取了32家样本公司,其中包括了22家在上海交易所上市的公司,以及10家在深圳交易所上市的公司。为了更好的比较企业之间的信息披露,本文选取了2013~2015年煤炭上市公司的年报包括董事会报告、重要事项、财务报表附注及社会责任报告、网络方式的数据进行统计与整理。

(二)环境信息披露的模式

企业环境信息披露模式主要是使用补充方式来披露环境会计信息,包括年报、社会责任报告、网络媒体等方式。通过对下面的一组数据的整理,可以了解到企业选用各个模式所占的比例,如表1所示。

通过表1可以看出,大多数公司披露环境信息的模式都是以董事会报告及附注还有社会责任报告为主,一小部分公司则在重要事项和网络媒体披露了相关的环境会计信息,三年来,在董事会报告披露的公司有稍许上升,但增幅不大。在报表附注披露的公司2015年增加了两家,比例一下提升到93.8%。在重要事项中环境信息披露数量明显增加,从原来的两三家一下速增到13家,差不多占据了样本一半的比例,说明企业对于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日渐重视起来,虽说数量上来了,但质量还是不容乐观,大多都只是简单进行了披露。还有差不多一半的公司在社会责任报告中披露了环境信息,其中2014年、2015年减少的一家为露天煤业(002128.SZ),该公司只在2013年公开了社会责任报告,且随后也没有交代这两年停止披露社会责任报告原因。网络媒体方式则是以保持原来的数量,没有增加也没减少。除此之外,没有一家公司通过单独的审计报告、环境报告方式来披露传递信息。

(三)环境信息披露的内容

环境信息披露的内容既要反映公司的实实在在的环境信息,同时又能够切合利益相关者的需要。至今,我国煤炭上市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的内容涵盖了政策影响、环保投入、补助、补贴、罚款以及相关税费等层面。通过数据整理,如表2所示。

从表2可以看出环境信息披露的内容大体趋势明显提升,披露的数量随年份的增加而增加。在这之中,2/3及以上的公司在环境政策意影响披露的很多,他们大多数都认为环境保护制度的一定会对煤炭行业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使得企业不得不对生产结构进行优化与调整。披露环保投资的公司也很多,截至2015年,比例提升至59.4%,例如安源煤业披露了公司实施矿山生产保护工程。环境补贴披露比样本总量一半的数据还多,具体包括煤矿改造项目资金、污水处理建设专项拨款、煤改气补贴等方面。披露比例占据的二位的就是环保相关的税费,具体涵盖了资源税、采矿排水水资源费以及矿产资源补偿费等内容。绿化、排污费披露的数量基本维持原状,增幅不大,大致保持在45%。关于IOS认证的数量少之又少,三年来也没增加几家,我想这大概是因为大部分公司认证通过的基本条件不符合的原因相关,所以企业在发展经济同时还应完善其自身的基本条件。最后公司对于环境罚款的披露比例是最少的,比例仅为10%左右。

由上面的分析可得出,我国煤炭上市公司在披露信环境会计息时是具有选择性的进行披露,偏向于披露对企业环保有利的信息,而没有积极主动地披露有关环保不利的信息。

(四)环境信息披露的形式

环境信息披露的形式被分为定性、定量、定性与定量结合的三种不同披露形式。由样本稻菡理得出表3。

由表3可得出,我国煤炭企业在董事会报告中披露形式为定性披露,主要内容为安全生产风险、环保风险、政策影响、未来的环保措施等,在重要事项中同样是以定性形式披露,重点披露出现的环境问题,以及导致的负面影响,在报表附注中则选用的是定量披露形式,包含了环境支出、环境收入以及环境资产等方面,在社会责任报告中选用的是定性与定量相组合的形式,在社会责任报告中会有单独的一章具体披露环境信息,其中包含了政策影响、环保举措、环境成效、环境治理等相关内容。网络媒体同社会责任报告一样,也选用定性与定量相组合的披露形式,在网站首页刊登了其企业的社会责任报告,并展示了为环境保护方面做的努力和制定的一些相关法则法规。

根据以上对信息披露形式的认识可以得出,大部分企业都是选用定性披露形式,而定量披露形式用之较少。这很可能会让决策者获取不到详细且准确的信息,从而使其作出不恰当的决策。所以,有关部门应拟定同一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准则,使得披露形式更为规范。

二、我国煤炭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

(一)披露模式随意,信息分布零散

从煤炭上市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具体情况来说,信息披露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模式。选取的32家样本中,陕西煤业、中国神华等5家企业选用了三种模式披露信息,潞安环能、平煤股份等12家企业选用了两种模式披露信息,其余的13家企业则选用了一种模式披露信息,还有1家长城动漫什么也没披露。在这几种模式中除社会责任报告中披露的信息比较标准外,煤炭上市公司披露信息的模式具有很多大的随意性、而且信息分布零散,没有明显的归类,内容存在许多重复的地方。

(二)披露内容不周全,选择性披露

从我国煤炭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内容的现状看,其信息披露主要是在政策影响、环保投资和绿化、排污费等方面,披露的内容不周全。披露的部分也只是简单的提及,并没有设置单独的会计科目进行说明,信息的实用性不大,不能满足决策者的需要。此外,企业在披露信息时,通常会考虑到公司的形象与名声,则对信息进行有选择性的披露,过多的披露企业正面有利的形象,如对企业进行的环境保护工程建设,为环境保护制定的相关法规、法则,获得的荣誉大幅篇章的公示,对于负面的有损公司形象的信息则会较少的披露甚至不披露,如对于因环境问题受到的处罚,发生的安全生产事故等负面信息披露较少甚至只字不提。因此,这种选择性的披露将致使企业披露的信息与决策者的需求不相符,使其不能更好的作出决策。

(三)披露信息以定性信息披露为主,定量信息披露较少

定性信息披露主要是在生产风险、环境保护、政策影响等方面进行一些文字说明,并不能提供详细且准确的数据信息。而定量信息披露则包含了环境支出、环境收入、环境治理等与会计相关的信息,给出了详细且具体的数据,能清楚地展示企业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状况,同时可以揭示企业本期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而煤炭企业现在的环境信息披露形式不符合我们的需求,以定性信息披露为主,定量信息披露较少的披露形式,其披露的内容大部分信息使用性低,同时缺少一些必要的解释说明,仅靠这些信息并不能用来反映企业的经营状况,这样也就失去了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原有意义。

(四)披露信息缺乏审计,真实性偏低

对企业披露的信息实施审计并披露审计报告是保证信息真实有效地必要手段。但我国在环境会计信息邻域的审计还没完全展开,除了企业在年报中披露了审计意见外,其余的都没有披露关于第三方审计机构的审核。这与目前我国环境会计的发展现状相关,这种现象既体现了企业对于环境会计信息的重视还不够,也揭示了监管的缺失。

三、完善我国煤炭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的对策

(一)健全煤炭行业的环境信息披露制度

就目前来看,我国在环境会计方面的法规还没有系统化,更不用说在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规定,而完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法规是健全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制度的前提条件。法律法规是国家强制实施的,在其实施相关范围内具有普遍的约束力。因此,国家相关部门应加紧推进我国环境会计法律法规的制定,将牵涉到环境问题的内容归为会计核算范围,让环境信息变成披露所必须包含的内容。在制定环境会计准则时,务必要对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模式、内容、形式作出统一的标准,针对煤炭行业还应规定污染物排放的相关标准,为企业之间披露的环境信息的可比性提供依据。

(二)增强相关部门、社会公众的监督

企业虽作为环境会计信息披露责任人,但常常会因考虑自身的利益,不会完整真实的披露环境会计信息,有的甚至会造假。因此,我们必须加强相关部门和社会公众的监督。例如国家环保局可以设立全国性的环境会计信息数据库,通过网络媒体公开企业的环境信息,提高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的透明度,增设环境保护检举与投诉途径,以便于社会公众对企业的环境问题进行监督。同时也可提高新闻媒体对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传播、指引和监督。政府还可以适当的对那些真实完整披露环境会计信息的企业赠予一定奖金和补贴,调动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积极性,让更多的企业加入到环境会计信息披露行列中。

(三)完善煤炭企业环境治理规章,提高企业的环保意识

煤炭企业作为环境保护的主要力量之一,时刻都应以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相协调为目标出发,作出相关环境治理规章,统一环境信息的标准,加大对环境整治的力度,对环境污染物的排放进行有效地统计与控制,核算并披露应当公开的有关环境问题的全部信息。此外,煤炭企业还应意识到企业的生产活动是导致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为此企业有义务承担环境整治的责任,这样不仅能树立企业的良好形象与名声,同时也切合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只有煤炭企业的管理者足够的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了解经济利益与环境效益的相关关系,才会完善企业的环境治理规章,在作出决策时才会顾及环境问题。只有企业改变了对环境的认知,才可能增强对环境会计信息披露主动性。

(四)提升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培养环境会计人才

目前我国煤炭企业会计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大多数的财会人员都不具备环境信息披露的专业知识,也没有专门设立针对环境会计的岗位,导致一些财会人员对环境会计的准则不理解, 甚至误读。 为了适应复杂的环境会计相关规则,应该丰富从业人员关于煤炭行业准则和环境会计等方面的继续教育内容和手段,开展多元化综合性培训班,设立专业兴趣小组,并在不同的煤炭企业进行工作互查,做到横向对比,发现问题,查漏补缺。与此同时,国家也应发挥其作用,可以为此对主动培养环境会计人才的企业进行一些适当的补贴和奖励,以此充分调动企业培养环境会计人才的积极性。培养人才也可通过高等教育的方式,高校可以在校开设专业环境会计课程,培养新一代的环境会计人才。

参考文献:

[1]吉瑜.基于煤炭行业的我国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研究[J].西部财会,2015(06).

[2]田祥宇,贺贝贝.煤炭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研究――以山西省煤炭上市公司为例[J].会计之友,2014(03).

[3]徐有情.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问题及对策研究――以煤炭企业为例[J].财政监督,2016(08).

[4]周怡.浅谈我国煤炭行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问题[J].绿色财会,2016(02).

[5]周泳彤.煤炭行I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问题的研究[J].中国总会计师,2015(07).

[6]葛文逸.我国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现状分析――以造纸业上市公司为例[J].中国集体经济,2016(34).

[7]马文月,王志亮.美国企业环境信息披露及对我国的启示[J].中国集体经济,2016(36).

[8]Daniel Blake Rubenstein. Environmental Accounting for the Sustainable Corporation[M].Canada:Quorum Books,2014.

[9]Michael Vardon.The Environmental Accounting Information Disclosure of the Experience and Draw Lessons From[J].Ecological Economics,2016(05).

*本文系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GD15XGL25、GD14XGL52)和茂名市软科学计划项目(2012B01073、201517)阶段性研究成果。

煤炭行业调研报告篇4

然而,“作为前置手续”的批复并未得到国土部门的认可。此后,经过近3年的奔走呼吁,10座由井工开采变更为露天开采的煤矿,采矿许可证迟迟未获核准。其间,山西省煤炭厅与山西省国土资源厅(下称“山西省国土厅”)曾数度交换函件沟通。

这3年里,中国煤炭行业由热转冷,渐入寒冬。由于10座煤矿长期无法建设投产,为数众多的闽、浙投资人被深度套牢,陷入绝境。

“一证”缘何会被搁置3年?2014年7月10日,《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前往山西调查采访。

获准“井工变露采”

2011年5月底,持续两年多的“煤炭资源整合煤矿兼并重组”工作在山西圆满收官。经过这场声势浩大的产业大变革,山西从此告别了“小煤窑”的历史,率先挺进“大矿时代”。

记者从山西省煤炭厅了解到,整合之后,山西的煤炭产业集中度与规模得到进一步提升,矿井数量由整合重组前的2598处减少到1053处,70%的矿井达到年产90万吨的规模,年产30万吨以下的矿井全部淘汰,所有矿井全部实现了机械化开采。

在这一轮重组整合中,元金煤业等10座煤矿(注:其余9座煤矿为山西煤炭运销集团和顺运通煤业有限公司、大同煤矿集团宁武半沟煤业有限公司、山西和顺正邦隆鑫煤业有限公司、山西浑源恒山阳光煤业有限责任公司、山西昔阳安顺李夫峪煤业有限公司、山西浑源瑞风煤业有限责任公司、山西煤炭运销集团东井岭煤业有限公司、山西煤炭运销集团灵石恒岳煤业有限公司、山西朔州平鲁区西易杰旺煤业有限公司)经山西省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工作领导组办公室(下称“领导组办公室”)批准,得以保留。

2010年初,就在上述煤矿获得保留后的第二年,各煤矿开始按照核定产能编制矿井初步设计。但在设计中,10座煤矿遇到了相同的“麻烦”――由于资源整合前诸多小煤窑留下大量的采空、积水以及火区(即井下发生火灾后被封闭的区域),加之煤层赋存不稳定、断层分布较多,导致难以布置正规的综采(即综合机械化采煤)工作面。

“煤层不连续,采空区分散,就没办法上综采。正好省里的一个专家看到当地煤炭埋藏浅,适合露天开采,就建议我们变更开采方式。”来自浙江的煤矿投资人张安平(化名)回忆。

为了应对这一新情况,各煤矿先后给所在地的县、市人民政府作了紧急汇报。2010年5月,10座煤矿所在的6个市级人民政府分别向“领导组办公室”请示报告,申请上述煤矿由井工开采调整为露天开采。

2011年7月30日,山西省政府办公厅下发了《关于部分煤矿重组整合方案调整等有关事项的通知》(晋政办发〔2011〕62 号,下称“62号文”)。

“62号文”明确指出:对原批复为井工开采的矿井,在新主体接管后,组织专家和设计部门经过实地考察论证,因经济技术原因采用井工开采无法布置正规回采工作面而提出拟变更露天开采的,由煤炭企业委托有资质的设计部门提出可行性研究报告,地方人民政府和主体企业审查同意并提出申请,经山西省煤炭厅牵头组织专家组实地考察论证,在确认技术上更加可行、经济上更趋合理、方案进一步优化的前提下,由省煤炭厅提出意见,会同省国土厅、省环保厅办理。

“62号文”下发后,山西省煤炭厅随即组织专家对上述煤矿进行实地考察论证,并召集山西省国土厅和山西省环保厅相关处室负责人共同进行了会审。在参会人员原则同意的基础上,山西省煤炭厅于2011年9月9日正式给大同、晋中等6市人民政府下发了“同意变更”的批复。

自此,上述10座煤矿关闭了原井工生产系统,开始向山西省国土厅申请换领采矿许可证。与此同时,村民搬迁、土地征用、障碍物移除等露天开采的前期工作亦一并展开。

采矿证“卡壳”

山西省煤炭厅下发的“晋煤规函(2011)1301―1306”批复文件虽然注明了“接文后及时办理采矿许可证变更”,但在国土部门,采矿许可证的换发却并不“简单”。

福建籍投资人黎宇光(化名)直言,由于部门间的权力之争,10座煤矿不幸“躺枪”。他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最初到省国土厅换证时,国土部门认为煤炭厅不具备审批煤矿变更开采方式的权限,所以不承认煤炭厅的批复,只认可‘领导组办公室’的文件。”

山西省煤炭厅一位要求匿名的中层领导却持不同观点,“我们是严格按照‘62号文’来办理的,也是省政府赋予我们的职能,由煤炭厅牵头,国土与环保都参与了会审。况且‘变更开采方式’是兼并重组方案获批后的另一码事,不能套用兼并重组的办法。”

“换证”工作搁置一年后,山西省国土厅于2012 年8 月再次组织专家对10座煤矿进行了实地考察及论证报告的评审。论证认为,由于井田内煤炭资源支离破碎,且采空区含有大量积水并伴生火区……采用井工开采方式已无法布置正规、连续的壁式综采工作面……

论证还提到了更为积极的一点――由井工开采变更为露天开采,可多回收资源量约29859 万吨。

之后,山西省国土厅委托山西省矿山调查测量队先后为10座煤矿出具了《评审意见》,认为上述煤矿适合露天开采。

即便如此,采矿许可证的换领依然没有出现转机。

由于拖延日久,各市及煤炭企业多次向山西省煤炭厅反映。2013年3月5日,山西省煤炭厅致函山西省国土厅,希望按照当年2月25日省政府常务会议上提出的“加快换发采矿许可证,保证后续审批事项顺利推进”的要求,对10处矿井由井工开采变更为露天开采的采矿许可证变更工作予以关注。

2013年3 月26 日,山西省国土厅复函煤炭厅,认为上述煤矿的变更应按照《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规范露天煤矿开采有关问题的通知》(晋政办发〔2012〕47 号,下称“47号文”)和《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采取有效措施巩固煤矿重组整合成果的通知》(晋政办发〔2012〕48 号,下称“48号文”)的要求,提交省政府常务会议审定。

2013年4月11日,山西省煤炭厅再次复函国土厅,口气不再委婉。复函强调,10处矿井应按照“62 号文”的规定办理。理由有三,一是“62 号文”出台于2011年7月,而“47号文”“48号文”均出台于2012年6月;二是“47号文”要求“今后新建露天煤矿和改变开采方式的煤矿,需按程序上报省政府,提交省政府常务会议审议”,而文件所指“今后”应从文件下发日2012年6月20日开始,之前的仍应按照“62号文”执行;三是10处煤矿不属“48号文”提到的“新建矿井”,均为重组整合保留煤矿变更开采方式,属遗留问题。

此后,山西省国土厅再未复函。

2013年8月14日,在山西省煤炭厅批复近两年后,山西省国土厅就10座煤矿“变更开采方式”一事正式向山西省政府请示。这份“晋国土资发(2013)275号”文件的拟办意见为:拟同意10座煤矿开采方式由井工开采变更为露天开采。待省政府同意后,我厅按照有关规定为其换发开采方式为露天开采的采矿许可证。

但时至今日,历经数度波折的“换证”工作仍悬而未决。

2014年7月11日,记者专门致函山西省国土厅,希望了解迟迟无法换证的原因。直至记者截稿,没有得到回应。

“50亿巨亏”

“保守估计,我们10个煤矿这3年的损失超过了50亿!”福建籍投资人黎宇光愤然道。

记者在调查中了解到,分布于山西大同、长治、晋中、吕梁、忻州、朔州6市的上述10座煤矿,有4座归属山西煤炭运销集团,1座归属同煤集团,其余均为地方主体兼并整合煤矿。

黎宇光表示,10座煤矿中多数是混合所有制企业,虽然大部分煤矿归属山西省属大集团或地方企业,但前期真正的投资人均是在各矿中持股比例为49%的民营企业。这样的合作方式令闽、浙投资人不堪重负。

此前,山西煤炭行业的“混合所有制”曾受到外界广泛关注,被视作是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早期实践。“煤炭资源整合煤矿兼并重组”完成时,山西以股份制为主要形式的混合所有制企业办矿占比高达53%,超过了国有与民营办矿的总和。

3年中,由于无法换领新的采矿许可证,10座煤矿不仅错过了煤炭行业的黄金期,同时让众多闽、浙投资人背负了沉重的债务。

黎宇光告诉记者:“福建、浙江两地的融资成本非常高,我们每年至少要支付30%的利息。包括购矿价款、资源价款、建设成本、拆迁补偿等,每个矿平均投入都在四五个亿。3年的时间,仅财务成本就得付出四五个亿。”

张安平也认可“矿均亏损5个亿”的估算。除了高昂的财务成本,张安平有着更多难言之隐,“我们当中,有的煤矿每年要支付上千万元的‘农村既得利益款’。虽然这5年未产过一吨煤,但国有控股的煤矿还必须要承担省政府下达的低收入家庭的供煤任务……”

“去年移除地上障碍物,仅电线杆一项就支出过千万;给低收入家庭的供煤任务是2万吨,买煤也花了近千万。还有人员工资、农民补偿等等,不敢细算!”谈到这3年的巨额投入,另一位闽籍投资人向记者诉苦。

由于80%的投资来源于民间融资,黎宇光直言“压得喘不过气”。

3年中,10座煤矿的投资人会经常聚到一起,大家更多的是发一通牢骚,然后再相互安慰鼓励。每一次的碰面,最后都是无奈与沮丧。

“敢怒不敢言,怒只能藏在心里!” 黎宇光难以掩饰心中的不满。

焦灼的等待

今年4月22日,山西省政府召开了第42次常务会议。会议指出,要采取市场化办法公开出让煤炭资源,在新的办法研究出台前,暂停以协议方式配置煤炭资源,暂停审批露天煤矿。

前述山西省煤炭厅中层领导表示,会议并未对这10座煤矿的变更情况作出明确安排,只是提到“暂缓办理”。

然而,在众多闽、浙投资人看来,10座煤矿的现状已岌岌可危。“暂缓”的时间每拖延一分钟,就会多一分的风险与不确定因素。

据悉,上述10座煤矿均出现长期拖欠职工工资的现象,由此引发了部分煤矿职工的上访。而村级利益的无法正常兑现也激化了村矿矛盾。

与此同时,由于井工系统已全部关闭,上述煤矿均按照露采方式编制了《地质报告》、《储量核查报告》、《初步设计》、《开发利用方案》等基础报告。如今,此前换领的为期两年的井工临时采矿许可证即将到期,按照有关规定,10家煤矿已失去换领长期采矿许可证的资格,届时,10家煤矿将失去采矿资格。

一煤矿所在地的县委书记对于上述煤矿的窘境颇为同情,他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老板们融资成本很高,非常不容易!我们也想让煤矿尽快开,既能够服务地方经济,还能弥补我们税收的不足。”

3年中,虽然省、市、县多方都在积极推动,但10座煤矿换领采矿证的“马拉松”还是没有抵达终点。

对于现在的困局,多数煤矿投资人直指山西省国土厅“行政不作为”、“人为拖延”。黎宇光表示:“当前,全国上下都在走群众路线,为群众解难题、办实事,而我们的问题却在一个环节卡了3年。山西这样的投资环境,我们福建、浙江人今后还敢来投资吗?”

今年5月初,中央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第八巡回督导组在山西晋城市进行巡回督导、调研。万般无奈之下,10座煤矿向中央督导组递交了“关于山西十家煤矿三年时间无法换领露天采煤许可证的情况反映”。

眼下,除了焦灼的等待,众多投资人每天最为头疼的事情,就是如何应对络绎不绝的讨债者。

黎宇光坦言,如果换领露天采矿许可证之事继续拖下去,10座煤矿的投资人估计会有人走投无路。

煤炭行业调研报告篇5

财务风险具有客观存在性、与投资者相关联、与负债经营互相影响、不确定性以及与汇率变动有直接关系等特征,以上特征均直接决定了财务风险的实际危害。在企业的发展建设过程中,财务风险是必然存在的,无论是煤炭企业还是其他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均存在财务风险。财务风险存在于企业的发展过程中主要的意义表现在:第一,企业财务机制一旦出现问题将会产生财务风险,因此,企业必须对财务风险进行有效管控,减少实际发展过程中财务风险的危害;第二,财务风险必然存在于企业的发展过程中,任何企业不可能追求零风险,因此必须加强管理和控制。

2煤炭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煤炭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中主要的问题有:第一,财务风险意识淡薄或者不正确。在实际发展建设过程中,企业的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任何企业的发展建设不可能不存在财务风险。但是,部分企业对财务风险的认识不正确,他们片面地以为可以彻底清除企业中的财务风险;部分企业对财务风险管理和控制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不仅缺乏财务管理意识,不正确的财务管理方式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企业财务管理水平的提升;第二,财务管理投资不科学,企业存在较大的风险;第三,企业财务管理过程中资本结构不合理,负债资金比例较高;第四,企业财务管理系统很难满足不同环境喜爱财务管理工作的实际需求。

3控制财务风险,全面提高煤炭企业管理控制水平的措施

控制财务风险,全面提高煤炭企业管控水平要求企业从货币资金运营风险的控制、担保风险的控制、债权债务充足风险的控制以及资产处置的风险控制等方面出发,不断强化煤炭企业风险管控水平。

3.1货币资金运营的风险管控措施

货币资金运用风险控制要求企业从以下两方面着手:第一,强化结构性存款风险控制。企业要结合实际发展状况,在明确结构性存款的意向之后,应该在第一时间内将结构性存款的相关事项与有关部门汇报;煤炭企业还应该对结构性存款风险进行深入研究,对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分析和评价,力求形成精准度较高的评估报告;第二,煤炭企业还应该注重委托贷款及其他短期投资风险业务风险控制。首先,煤炭企业相关部门应该确定运营资金的实际使用方向,将货币资金可能使用的项目上报;相关部门应该集合煤炭企业发展的实际状况,制定可行性较高的调研报告;煤炭企业应该对承担事项进行分析和研讨,对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分析,并采取有效预防措施。

3.2担保风险的管控措施

担保风险的管控是提高煤炭企业风险管控水平的重要手段。第一,煤炭企业应该及时申请担保的项目,并制定担保项目的限制条件;担保项目负责人必须满足借款和贷款的要求,无论是借款还是贷款都应该符合国家法律规范要求;第二,煤炭企业还应该结合自身的经济实力和发展基础,预测可能出现风险的项目,并采取有效应对措施;第三,煤炭企业应该对担保单位的经营、担保业务和贷款状况进行审核;第四,煤炭企业的法律部门和相关岗位负责任人应该对担保项目的合同、对应的主合同等进行审核,为全面提高煤炭企业财务风险管控水平打下坚实的基础。

3.3债权债务重组风险管控措施

首先,煤炭企业应该向财务风险控制部门提交债权债务重组事项;其次,财务风险管控部门应该对煤炭企业的财务风险进行准确地评估,制定评估报告,并以此作为后期决策的依据;最后,债权债务重组风险管控还要求煤炭企业准确记录所有的借款条款明细,并对该数据进行相关处理,进而提高企业的财务风险管控水平。

3.4资产处置风险的管控措施

首先,煤炭企业应该向保管部门提出风险管控申请,表明申请的原因和后期处理意见,并上交审核文件;其次,煤炭企业资产管理部门应该高度重视财务风险文件的审查工作,相关部门不仅要深入现场了解实际状况,还应该将上报的项目进行审批;再次,煤炭企业财务风险管控部门还应该对项目进行风险评估,编制风险评估报告,作为后期的决策依据;最后,煤炭企业财务风险管控部门还应该履行相关的责任追究制度,进一步完善资产处置风险管控制度。

4结束语

总之,为提高煤炭企业财务风险管控水平,企业应该结合实际发展状况,明确实际财务风险管控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采取有效解决措施,为全面提高煤炭企业财务风险管控水平提供动力保障。

煤炭行业调研报告篇6

关键词:煤炭销售;资源计划;管理

中图分类号:F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117(2012)03-0354-02

一、煤炭销售科学体制

伴随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煤炭行业逐步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并实现了大规模建设扩充,在煤炭人的共同探索、不断发展中,煤炭企业逐步适应新形势、总结管理经验、迎接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考验,并创造了新型管理模式,令传统营销机制得到了全面改革,致力于做大做强。一些大型煤炭企业则创建了四位一体的管理运输格局,拥有自己的铁路运销单位、煤炭经销单位、公路营销单位与国际贸易单位,同时创建了煤质中心、战略信息研究中心、研发洁净煤中心等研发、煤质管理与综合经营机构,其营销的良好格局逐步得到了确立。通过完善的运输格局发展建设,煤矿企业可全面提升经济效益,通过构筑一体化产学研体系,全面扩张经营规模与贸易功能,提升煤炭生产产品的技术含量与附加值,并真正推进煤炭运销产业发展规模的持续扩大与领域的不断扩张。

二、煤炭企业销售格局的完善建设

(一)合理调整煤炭企业销售结构

煤炭企业为提升销售综合水平,应适应市场格局变化、时代需求持续优化调整煤炭产品的销售结构,对煤炭订货品种与行业结构进行持续优化,并由传统单一动力煤管理销售逐步转型为多品种、多元化、多渠道的煤炭效益型销售模式。例如煤炭企业应努力拓展喷吹煤、洗精煤与洗块煤等优质的效益型产品的平衡发展,打造优质煤炭品牌,优化调整的煤炭品种结构与销售结构,为煤炭企业创造巨大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并推动其实现跨越式的发展。

(二)优化建设销售煤炭通道

煤炭销售阶段中铁路运输一直是行业的瓶颈问题,并持续对煤炭企业的健康发展造成了制约影响,为扭转这一不利格局,煤炭企业应着手优化建设销售煤炭通道,争取铁路的核心重要运力,令品牌煤与铁路的重点运力实现显著增长,并扩充铁路外运总量。同时煤炭企业应大力发展公路综合运输,扩充运输规模,提升销售能力。另外煤炭企业应发展铁路自营公司,创建煤炭装车点,提升综合外运能力与铁路总运量,进而全面完善外运格局通道,令其具备一定规模,并始终走在行业前列,引领煤炭企业真正实现快速发展。

(三)创设“四位一体”煤炭企业销售格局

完善的煤炭企业产品销售通道优化建设,可令其实现以铁路运输营销为主逐步发展为自营铁路、铁路、战略装车点、公路四位一体的营销格局,并促进其在铁路运营、运销、公路营销与煤炭经销公司的联合经营与管理负责中实现协调与多元化的发展。该实践进程中应将铁路销售营销作为主体,自主营销、公路营销及装车点营销作为辅助补充,进而令四类营销公司及模式实现互相补充与配合,促进营销管理信息共享,通过周密的配合全面依据运销公司综合部署开展煤炭企业的科学营销工作,进而为其的良好、健康经营管理创设有力保障。

三、煤炭销售资源分配管理包含的问题

基于煤炭生产产品与煤种的多元化与丰富性,产量标准不均衡、每月数据不一致,给煤炭企业销售资源组织分配提出了复杂性、多样性与较大可变性问题。在没有构建统一四位一体管理销售模式之前,各煤炭销售分公司为全面完成销售任务,满足用户多元化需求,势必包含争抢煤炭产品资源、市场份额与用户的不良竞争状况。同时,各煤矿企业还包含公路、铁路装车运输没有合理分清主次,存在以次充好、装车运输质量较差、严重亏吨等不良现象。再者,各个基层矿井在开展煤炭产品销售进程中还包含装车管理秩序混乱、没有良好的顾全大局、没有分清主次,一些公路用户恶意的抢装煤炭等不良问题,对各个煤矿企业的健康、秩序化的经营销售与资源管理造成了较大的不良影响。

四、强化煤炭企业销售资源实施计划管理的科学必要性

煤炭企业在逐步形成了四位一体管理销售格局的基础上,对销售煤炭资源实施有序、科学的计划管理具有现实必要性。依据全面学习与践行科学发展观,煤矿企业应结合四位一体战略化营销格局相关要求,为深入开展煤炭销售统一计划资源管理,进行合理科学的煤炭装车与外运安排,确保煤炭销售经营的最优化结构、最大化效益、合理化布局。同时应依据各个煤矿的库存与生产状况、公路、铁路、自用与自营市场状况、现实用户需求进行销售方式的统一调整,并对销售资源作出计划性的统一分配。

(一)煤炭企业销售资源实施计划管理的科学原则

煤炭资源的科学计划管理应遵循统一实践原则,即应以铁路运输营销为主体,辅助开展公路运输营销,铁路销售应以国铁为核心主体,辅助开展自营管理。而公路销售则应以重点长期合作的用户为核心,辅以国贸、经销公司与小用户。当然无论进行公路营销还是实施铁路营销,均应对煤炭总公司树立的确保重点、优先品种煤、效益煤、兼顾一般营销理念进行严格执行。同时对煤炭企业销售资源实施有效的计划管理应具体由运销公司的相关计统部门进行承办,设计实践预案,并报送至总公司运销会议作出综合的研究决定,煤炭企业各个部门则应进行严格的执行。

(二)煤炭企业销售资源实施计划管理的实践策略

煤炭企业实施计划管理实践中,各个生产矿井应在每月月底向总公司运销统计部门进行次月生产、公路、铁路销售建议计划表的提报。同时在每月月底,运销公司、煤炭经销单位应面向计统部门提交各个分矿点采购煤炭的次月建议计划表与销售建议计划明细表。煤炭公路公司则在每月依据各个矿井的用户需求、地销状况面向运销计统部门报请次月煤矿矿井品种明细表及具体销售预案,同时应提供具体的分析市场报告与采购煤炭、重点用户经营生产状况的相关说明。煤炭运销公司的管理计统部门应在全面收集各单位具体报表之后,依据集团企业的总体销售生产计划参照各个矿井出具的销售生产建议、本月及上月各个矿井单位公路、铁路、自用、自营的实际销售状况,煤炭经销、公路公司、日常运销单位的计划建议量,依据销售煤炭统一资源计划管理科学原则,作出综合平衡后,制定全局各矿次月分渠道、分品种的总体营销预案。在总公司次月运销工作会议上,计统部门应对具体的销售预案作出相关说明,而后通过集体会议商讨后则由公司总经理履行签发权力。煤炭企业各部门则应实施严格细化的执行,无论任何子单位、部门不应扰乱正常营销管理秩序,作出自我主张,影响销售资源的科学计划管理。煤炭运销公司的相关调运部门应依据该方案进行各个矿井外运煤炭的计划组织,结合总公司运销调度要求命令面向生产矿井传达下发铁路运销装车安排,铁路运营与公路公司应依据通知单传达计划总量并安排矿井装车外运的具体数量。公路公司、运销单位与铁路公司应依据销售方案进行严格的销售组织,运销、经销单位应依据相关销售方案合理组织运输车辆到矿点指定地点进行定量采购。煤炭企业各个生产矿井则应依据总公司运销部门下发的分配单通知严格组织公路外运与铁路装车,应确保有序的装运,首先应进行铁路装车,而后再进行公路装运。倘若面临紧张的资源状况,则应首先为铁路营销运输装车提供必要的保证。煤炭企业各个部门应每日召开必要的调度会议,并对具体各项执行状况作出汇报,对于特殊需要调整的状况,应进行各方计划平衡,由经营各个单位面向运销计统公司部门出具书面报告申请,报请总公司执行批准,当获取批准并进行幅度调整的原则基础上,应控制不大于销售方案安排的上下百分之十幅度。同时煤炭公路公司应合理创建调度每日台账,并进行每天外运汽车运输状况的全面通报。

五、煤炭销售实施资源计划管理的良好试运行效果

为说明煤炭企业实施销售资源计划管理的运行效果,我们可通过对煤矿企业的管理试运行进行衡量评估,通过持续深入的观察跟踪,不难发现在实行计划管理一定阶段后,煤炭销售单位与矿点均能树立牢固的全局思想,依据总公司制定的分配资源销售计划方案进行科学的销售组织,同时各个矿点能依据总公司方案进行计划进度的调配安排,令公路、铁路运输的装车营销更加规范有序。另外企业煤炭品种的销售则更加旺盛,营销比例实现了明显提升,并显著增加了煤炭企业销售的平均收入效益,取得了稳步上升的综合销售业绩。由此可见煤炭企业实施销售资源的科学计划管理十分必要,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结语:基于煤炭企业销售实施资源计划管理的现实必要性,我们只有完善建设企业销售格局、科学建立销售体制、依据分配资源管理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制定科学有效的实践管理策略途径,才能全面提升煤炭企业综合营销水平,优化资源管理营销格局,并促进煤炭生产营销事业的持续全面发展。

作者单位:平顶山天安煤业股份有限公司运销公司

参考文献:

[1]赵建安,郎一环.能源保障风险体系的研究——以煤炭与石油为例[J].地球信息科学,2008,04.

煤炭行业调研报告篇7

关键词:大学精神;行业院校;人才培养;思考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7508(2016)03-0003-03

高等教育承担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等重要职能,然而人才培养依然是高等教育最首要和最核心的任务,是不同层次的高校共同的办学目标,需要调动学校的一切力量和资源为之服务。大学精神具有思想引领、精神激励、价值导向的功能,对于人才培养具有重要影响。在煤炭工业安全形势严峻、高素质专业人才紧缺的今天,把大学精神融入煤炭行业院校学生的教育中,培养甘于奉献、安于岗位、技术过硬、素质全面的专业煤炭技术人才,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大学精神与文化育人

文化的核心在于精神。人需要精神,大学需要精神,人才培养更需要大学精神的浇灌。现代西方存在主义哲学家雅斯贝尔斯在谈到“人的灵魂教育”时,提出了“教育的过程首先是一个精神成长的过程,然后才成为科学获知过程的一部分”,“创建学校的目的是将历史上人类精神内涵转化为当下生气勃勃的精神,并通过这一精神引导所有学生掌握知识和技术”。美国著名教育家亚伯拉罕•弗莱克斯纳所指出:“在保证大学的高水准方面,大学精神比任何设施、任何组织都有效”。还有人说“,最差的教育是人管人,中间层次是制度约束人,最高境界是文化塑造人”。大学精神育人的优势关键在于潜移默化、润物无声,根本上讲是激发接受文化熏陶的个体的内在主动性和积极性,并固化为自觉行为。大学精神是指大学以拟人格化所表现出来的精神气质,是在大学传统文化基础上,通过大学文化主体的实践活动并经过历史的积淀、选择、凝聚、发展而形成的,是学校精神文化体系中高度成熟并业已被全校师生员工一致认同的主体精神文化。大学的精神文化传统一旦形成,会随着时间和空间不断延续,逐渐成为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影响着大学人的心理状态、价值观和行为,对学校的人才培养起着导向和规范、凝聚和激励、熏陶和感染的作用。那些在长期办学育人过程中形成的具有特色的、稳定的、并为大学人所认同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观,必然体现在今人的办学理念中,对学校的指导思想、目标定位、发展思路、价值取向等都具有导向作用,这些精神代代传承,会内化为大学生的文化素质、大学教师的文化素养自觉意识,成为行为习惯。大学精神作为一种深厚历史文化传统的积淀,逐渐化为大学人深层次的群体意识,并铸造成为学校的形象和声誉,学校的形象和声誉又对全体成员产生了凝聚力和归属感。大学精神的育人过程是一个无形但又实实在在存在的过程,大学精神与人才培养质量互为表里、互相依存。

二、当前煤炭行业人才队伍存在的问题

煤炭在我国的能源战略和国民经济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煤炭行业的科学发展,关系到国家能源的可持续发展,关系到国家的现代化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近年来,煤矿安全事故频频发生。矿难的频频发生,安保措施不力、违规违法生产等是主要原因,煤矿企业生产手段落后、煤炭工人专业素质偏低也是重要因素。中国工程院院士张铁岗认为,煤矿人才短缺是煤矿安全生产问题的关键所在。因此,煤炭行业科技水平的提高、高素质矿业人才的培养与引进无疑是降低矿难发生率,提高产业效率的根本途径。一直以来,国家和煤炭行业企业十分重视发展煤炭专业人才培养,通过行业院校培养、单考单招、成人教育、安全技术培训等举措,培养了一批又一批高素质专业技术人员,成为煤炭工业成长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由于煤炭院校数量少,地矿类专业压缩,煤炭院校向行业输送人才数量严重不足。加之煤炭行业艰苦,煤炭人才存在着大量的人才流失,煤炭专业人才无论是在数量还是质量上面,已经不能适应煤炭行业的发展需要,出现了严重的人才短缺现象。据相关数据显示,现今90%的煤炭企业缺乏机电人才,88%的煤炭企业缺乏采矿专业人才。有专家表示,全行业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区缺口达30万以上。虽然近年来煤炭主体专业高校毕业生面向煤炭行业就业人数逐年提高,但愿意向西部煤炭企业、煤矿一线就业的毕业生依然很少,煤炭行业高素质人才的匮乏和结构矛盾依然突出。由此,培养在地矿行业上“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的应用型的高级专门人才迫在眉睫。现代煤炭行业的发展对地矿科技人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些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采取如课堂教学、实践锻炼、创新设计等“物质化”的培养模式探索,取得一些成效,但这些教育侧重于专业知识和技能培养,它往往是解决如何“做事”的问题。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专业地矿人才,就必须在专业教育中加以人文教育,用大学精神来养成行业和职业品质,才能既使学生具有人文精神学会“做人”,成为地矿行业“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的应用型的高级专门人才。高校通过其深厚历史积淀,运用精神层面的校风、校训、学校名人、学校精神等,对学生进行思想熏陶和道德教化,才能进一步取得良好的育人成效。特别是通过大学精神的传承与发展,有利于营造了良好的育人氛围,固化学生脚踏实地、甘于奉献、乐于创新精神的养成,促进了高校人才培养特色的形成。

三、大学精神融入煤炭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实现路径

西安科技大学是作为我国西部地区唯一一所地矿特色鲜明、行业背景突出的地矿类本科高等院校,是西部地区煤炭行业人才培养的摇篮。在近60年的办学历程中,西安科技大学始终保持地矿特色,继承和弘扬“励志图存、自强不息”胡杨精神,坚持服务地矿不动摇,把培养高素质行业人才作为重要使命。之所以把胡杨精神确定为西安科技大学精神,是因为胡杨扎根西部大漠、奉献绿色和在恶劣的生长环境中坚韧顽强的精神与西科人的奋斗精神是相通的。这种甘于寂寞、默默奉献的质朴无私;这种海纳百川、同舟共济的包容和谐;这种因地制宜、不断创新图变的精神被凝练为“励志图存、自强不息”的“胡杨精神”,成为西安科技大学精神的灵魂。多年来,西安科技大学一批批毕业生扎根在祖国的西部、祖国的边疆,为西部的发展默默的奉献着自己的年华,成为西部大开发的中坚力量。像西安科技大学的老教授徐文升、还有大家熟悉的当代知识分子的典型代表、我国煤矿防灭火专家、因公殉职的原中国工程院院士有效候选人徐精彩教授等等,他们是胡杨精神的一种体现。他们铭记西安科技大学“祖国利益高于一切”的校训,“团结、勤奋、求实、创新”的校风,弘扬“励志图存、自强不息”的胡杨精神,熏陶和激励了一批又一批的西科学子不畏艰难、爱岗敬业、乐于奉献,走向广袤的西部,走向艰苦的煤炭行业。据统计,西部各省煤炭系统的主要高层管理和技术人才,大部分是西安科技大学校友。目前,西安科技大学每年有45%的毕业生到西部就业,其中有一大批从事采矿、地质、测量、矿建等艰苦专业。在煤矿工作一线组织大学生采煤班操作全国首套国产自动化综采设备、学校2009届毕业硕士研究生董刚,第二届感动中国十大矿工、中国神华神东煤炭集团大柳塔煤矿总工程师陈苏社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可以说,西安科技大学毕业生献身煤业、扎根基层、干业西部的品质,正是学校精神浇灌在人才培养中具体体现。

1、以“胡杨”精神引领人才培养目标方向

大学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高等教育中的体现,是大学文化的精髓核心和最高境界。大学精神为高校的人才培养指明了正确方向,主要回答“为什么办学”、“办什么样的学”、“怎样办学”、“培养什么样的人”等问题,它主要通过学校发展战略、校训、规章制度等方面体现出来,直接影响大学的人才培养目标方向。西安科技大学虽历经两次更名,但始终以“胡杨”精神为指引坚持“西部”和“地矿”办学特色和育人特色。学校在“十一五”规划中明确提出了“建设以地矿及其相关学科为特色,以工科为主体,工、理、管、文、法协调发展的、在国内有广泛影响的教学研究型大学”的奋斗目标。在“十二五”规划中,学校提出了建设“地矿及其相关学科特色鲜明、工程技术学科优势突出,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特色鲜明的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的奋斗目标,确立了“立足西部,面向全国,服务地矿相关行业及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服务面向和“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和创新型人才”人才培养目标。在实践中,学校坚持以培养煤炭工业所需的应用型高级专业技术人才为己任,根据煤炭工业发展的新要求,适时修订人才培养方案、优化调整课程设置,形成了“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的优良育人传统与特色,切合了煤炭工业和企业人才的实际需求。

2、把“胡杨”精神融入学科专业体系建设

学科和专业是大学精神育人的重要载体。西安科技大学把“胡杨”精神中的因地制宜、不断创新图变精神,融入到学科和课程建设中,构建了“地矿特色学科重点发展、相关学科突出地矿特色发展、新兴学科依托地矿特色发展”的学科发展思路和学科文化。比如像通讯专业,该校的通讯专业结合采矿工艺到井下去研究怎么实现井下通讯和信息传递,这样学校的优势就充分的发挥出来。机械专业要结合矿山机械,这样也体现出独特的优势。比如一些文科的新兴学科,依托地矿特色去发展,像文科的管理学科,注重发展特色是矿山经营与管理,英语专业特色在于以科技英语翻译为主导。在课程体系中,学校开设了校史、校情课,让同学们充分了解学校的历史传统和优势特色;在全校学生中开设金工实习课,强化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把职业素养纳入人才方案,实施“三对接”育人模式,加强理论与实践的对接,加强教学与科研的对接,加强学校与社会的对接,专业课教师经常带领学生深入企业、深入工程现场进行参观、考察,并结合工程实际进行课程设计、实习和毕业设计,提倡“现场教学”和“真刀真枪”搞设计,对强化学生的工程素质、工程技术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能力训练发挥了重要作用,形成了独具西安科技大学特色的“基础扎实、适应性强、工作扎实、作风朴实、勇于创新”人才特色,加强了与煤炭工业人才需求的对接。

3、以“胡杨”精神加强教师队伍行业使命

清华大学前校长梅贻琦先生认为,“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总理讲“教育是心灵与心灵的沟通,灵魂与灵魂的交融,人格与人格的对话”。大师是大学精神当之无愧的承载主体,优秀的“名师”、专家学者则是大学精神的实现主体。教师对学生人生发展和职业选择具有重要的作用,尤其在煤炭行业,教师对学生的言传身教影响更加突出。在煤炭这个特别艰苦、高风险、工作环境极为恶劣的行业中,西安科技大学涌现出了一大批献身煤业学术大师、教学名师。新中国第一位地下采煤女专家———吴绍倩教授。她几乎逢井必下,足迹遍布20多个省区的100多个矿井。当她辛勤耕耘了45年的讲台、矿井时,为了鼓励学生热爱采煤专业,她用自己多年的积蓄及捐款创立了“热爱采煤事业奖学金”。赵嘉荫教授身患癌症仍坚持为学生上课,病逝前一周虚弱得难以走路,仍硬撑着病体为同学考前辅导5天后,溘然长逝。灭火专家徐精彩教授,他苦心钻研煤炭技术,尽心竭力为煤矿服务,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还在前往为煤矿灭火的路上,把全部的心血和智慧献给了祖国的煤炭事业。正是这些大师、名师们以高尚的人格魅力和震撼着每一位师生的心灵,引导着西科学子坚守西部和煤业。在教师队伍建设上,西安科技大学注重发挥团队的作用特别是发挥老教师和学科带头人的“传、帮、带”作用,使得优势地矿学科和学术方向能够有效的继承下去。对于新工作的年轻教师,积极开展入校教育和煤矿企业参观,让其了解学校的特色优势、科研方向和地矿服务面向,让教师感受煤炭生产一线艰苦的工作环境,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渗透吃苦奉献精神教育。在教书育人上,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科研指导过程中灌输行业知识背景的便利,引导学生科学合理定位,不断强化面向基层就业观念的教育,教育他们要将个人的理想抱负与国家的前途命运紧密结合起来,从基层做起,培养吃苦耐劳、勇于奉献、高尚品质等矿业人的传统美德。

4、以“胡杨”精神强化学生献身煤业选择

针对煤炭企业用人注重吃苦奉献精神的“第一准则”和学生普遍缺乏这一精神的实际,西安科技大学继承和弘扬“胡杨”精神,以政治思想教育为导向,深化系统认知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服务煤业、奉献基层的志向。一是营造献身煤业的良好文化氛围。校徽、校训、校歌、大学精神的凝练,彰显地矿特点;建立校友风采长廊、校史校情展览馆,宣传优秀校友在一线不畏艰险、吃苦奉献的品质。将“思政课”作为主渠道,将吃苦奉献教育融入课堂教育中。二是加强优秀校友和先进典型示范教育,在学生中广泛开展深入学习平煤神马集团六矿综采四队大学生采煤班班长、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学校2009届毕业硕士研究生董刚和第二届感动中国十大矿工、中国神华神东煤炭集团大柳塔煤矿总工程师陈苏社精神等系列活动,以先进模范、优秀校友的先进事迹震撼学生的心灵,使学生深切体会吃苦奉献、爱岗敬业是干成事业的唯一法宝。积极举办“校友大讲堂”和先进模范报告会。定期邀请事业有成的毕业生回母校介绍他们的奋斗经历,激励学生吃苦奉献、拼搏争先的勇气和信心。邀请先进模范、优秀知识分子来校作报告,让大学生以先进的模范人物为榜样,学习先进,克服自身在人生价值观取向上的错误观念。三是以卓越计划、科研项目和社会实践为依托,帮助学生树立服务煤矿、奉献基层的志向。以卓越计划为契机,建立联合培养学生机制和定期交流互访机制,深化学校和煤炭企业合作联系;依托科研项目和课题,带领学生深入企业开展调研,提高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深化对煤炭企业的认识;积极开展社会实践,组织学生深入煤矿一线,通过问卷调查,组织参观,聆听报告等形式探索与学生学习、就业相关的各类问题,完成调研报告。总之通过各种举措,加深学生对煤炭企业的感情,让企业成为学生的实习基地、科研基地和最终选择地。

参考文献:

[1]转引自高润青.教育需要人文精神滋养[N].光明日报,2010-10-28(11).

[2]王革、刘艳艳.凝练大学精神培育创新人才———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大学精神的培育与发展历程为例[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

[3]转引自杨琳.筑巢引凤成就未来———关于煤炭行业人才发展的思考[J].山西煤炭,2012,(2).

[4]常家宁,马辉.煤炭主体专业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华北科技学院学报.

[5]陈功江.试析大学精神在当代大学建设中的作用[J].湖北社会科学,2009,(5):167.

煤炭行业调研报告篇8

【关键词】 风险管理 内部控制 煤炭企业

一、以风险管理为基础构建煤炭企业内部控制的迫切性

1、提高煤炭企业内部管理能力

创建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是企业发展一般要历经的四个阶段。目前我省煤炭企业的发展还都处于成长期,并逐渐走向成熟,存在着诸如职能化管理条块分割明显、多元化产业成熟度低、兼并购行为多但管控又不够适当等“成长综合症”,这主要是由企业职责不清和人才素质差异引起的,迫切需要采取适当的手段提升煤炭企业的管控能力。建立以风险管理为基础的内部控制体系可以使得煤炭企业形成“自我免疫机制”,通过持续不断的优化各层级之间的管理和责任界面、工作流程,从而使得领导层能够“做正确的事”,执行层能够“正确地做事”。通过对煤炭企业内部各个职能部门和人员进行合理地分工控制、协调和考核,促使煤炭企业内部人员能够认真履行各自的职责,从而保证煤炭企业有序、高效地进行生产经营活动。

2、可以实现国有资本的保值增值

煤炭企业注重风险管理可以通过明确企业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营管理各层次人员的职责权限,形成有效的监督、约束制衡机制;可以通过完善企业法人治理,从而来防范企业“内部人控制”;可以有效地防范和控制供应商、存货管理和产品销售等过程中产生的市场风险;可以分散和规避煤炭企业在经营、投资、债务、经济合同等活动中带来的财务风险、运营风险和法律风险;同时可以化解和转移煤炭企业在改革过程中发生的重组、兼并、整合等因素带来的制约企业发展的战略风险,在确保国有大型煤炭企业应肩负的经济责任、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的实现的过程中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3、确保煤炭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煤炭是我省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外部竞争激烈的经营环境使得企业不进则退,很多优秀企业都在采取各种手段诸如通过并购延长其产业链,不断加大新技术开发和应用力度,强化风险管理及内部控制等手段来提高自身竞争能力。通过建设全面风险管理为基础的内控体系,既可以保证业务规范有序地进行,又可以激发管理人员和员工的创新性;既可以控制重要风险点,又可以保留一定的弹性空间。同时对于煤炭企业扩大其综合实力、企业资产规模,提高煤炭企业生产能力和销售收入;增强煤炭企业核心竞争力,不断增强煤炭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对于做优主营业务,积极抢占行业制高点;对于做久企业生命力,培育企业永续发展的“长寿基因”,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以风险管理为基础的煤炭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框架

结合我省煤炭企业的特点,在深入研究国内外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理论及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构建了我省煤炭企业内部控制框架体系如下图1:

我省煤炭企业构建内部控制体系的目标是在结合本企业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引入国际先进的风险分析和识别方法,分析煤炭企业内部和外部的环境、机会和威胁,尽量将企业面临的风险所带来的影响降到最低水平,实现企业的价值最大化。

煤炭企业在建立内部控制体系的时候要注重内控自我评估的建设,并要注重持续完善内部控制体系。在持续完善阶段,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的建设。

1、为防范资金管理风险要构建资金集中管理体系

例如:中国神华为了防范资金风险统一了资金管理和资金运作,从资金预算、资金收支、借款融资和闲置资金运用等方面,建立了目标、责任、关键控制、控制工具、控制方法、报告和检查的流程与制度体系。以账户管理为基础,对各分(子)公司的资金收支实行两条线管理,实现收入全部集中,利用资金预算控制支付,对债务融资及担保进行统一管理,对闲置资金进行集中应用,并对管理过程和风险进行有效监督。

2、打造本质安全型矿井,建立安全长效机制

编制《风险管理手册》《风险管理标准与管理措施》《安全文化建设实施手册》等文件,构建本质安全管理体系。其核心内涵是:通过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制定有针对性的管理措施和岗位标准,做到风险预控:通过流程和制度建设,确保安全管理措施的落实;建立科学的安全管理考核评价体系,做到持续改进:将安全文化建设与企业的安全管理紧密结合,引领企业向文化管理发展。

3、针对关联交易风险,改进关联交易管理

为了提升关联交易风险管控能力,研究关联交易的监管规定和相关法律,深刻理解监管的要求和思路,进一步理顺关联交易披露流程,明确法律部、投资者关系部和其他相关部门的职责分工;以物流和资金流为基础,从合同到付款各环节的实时监控,建立关联交易监控和预警制度及系统。

三、以风险管理为基础的煤炭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措施

我省大型煤炭企业应从加强制度建设开始,实现制度管人、管事,全面提高全公司的内部控制管理水平。

1、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改善内部控制环境

煤炭企业首先需要建立起与企业发展相协调的风险文化和管理层管理理念和风险偏好协调的风险文化,并把煤炭企业的风险管理目标写入《公司企业文化发展规划》及《企业文化手册》中。在日常管理过程中,要注重保持关键职位人员的岗位队伍稳定,尽可能的使相关措施系统化、程序化、日常化,在发生变动时,要对员工岗位变动的原因进行分析。同时要注重对财务部门、信息处理、财务报告的管理,要以明确的制度来规定财务信息汇报管理的层级和期限,规定上级财务部门应当如何对下级单位财务会计信息的合法性和公允性进行审核;在制度中对财务信息分析的内容做出基础性的规定等。在此过程中,煤炭企业会形成系统、持续的传播机制,有利于员工形成与管理层相协调的风险文化。

煤炭企业要重视人力资源政策,对各个工作职位所需员工进行经验和技术能力的分析,确保岗位任职要求能够与员工能力相匹配。建立高级管理人员的绩效考核与薪酬制度,进行有效的激励。在我省大型煤炭企业中设立和推行员工工作检查和评估的具体办法和制度,及时和准确衡量员工绩效,并予以激励或处罚,在现有的管理制度,设计背离既有政策和程序,应采取的补救措旌和处罚手段。以及规定违规的处罚方式和程序。

煤炭企业还要形成诚信的道德观念,在《企业文化手册》中写入对员工道德与行为规范具体的要求或措施。对诚信和道德的宣传应形成一个制度化、标准化的工作流程,并对于保守公司秘密的具体条款加以规定。

2、构建全面的风险管理体系

从煤炭企业风险管理的现状和未来来看,要形成一个专业化的风险管理体系。在企业战略发展规划中设定风险管理目标;对风险管理流程进行梳理;制定专岗对风险信息进行初始的收集,对己确认的风险制定相应的管理策略,建立风险预警体系。设立综合风险管理控制部门,在公司各部门、各下属单位尚未建立风险管理的工作组织体系。确保我省大型煤炭企业及时、全面、有效地收集风险信息并进行有效地处理,以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和应对风险。形成风险信息收集、处理机制,对风险管理进行监督与改进。包括:有关部门和业务单位的定期自查和检验;风险管理职能部门的检查和检验;内部审计部门至少每年一次的监督评价;可聘请外部单位进行监督评价及提出建议。

3、应对重大风险,开展流程管控

(1)确定重大风险。根据风险与公司价值链管理的相关性,总结归纳曾发生的风险事件,参考国资委的风险评价标准,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针对内外部环境及运营方式发生变化情况下可能出现的各种重要风险,进行初始风险评估和剩余风险评估,确定主要风险,在此基础上,进行优先级排序,进而确定了公司面临的重大风险:战略决策风险、国家政策风险、投资管理风险、关联交易风险、资金管理风险、分/子公司风险、运营安全风险、电力市场风险、煤炭市场风险。

(2)制定管控流程。针对主要风险特别是重大风险,按照重要性和示范性原则,公司确定重要管理与业务流程,涉及公司总部和多个职能部门,流程的主要负责部门、涉及的主要风险和风险类别。重要管理与业务流程包括:定期信息披露流程、持续性关联交易管理流程、项目投资决策流程、年度建设与改造计划流程、投资项目后评价流程、资源选择与获取流程、总体战略规划编制流程、年度生产运营计划制定流程、经营预算编制流程、资金收入入账流程、资金支付流程、借款筹资流程、薪酬管理流程、公司购并业务流程、科技创新项目管理流程、安全监督检查与隐患整治管理、日常调度业务流程、月度调度业务流程、突发事故处理流程、生产装备管理流程、铁路运输组织(运行图)流程、工程项目设计及概算管理流程、采购计划管理流程、煤炭销售年度/月度价格制定流程、煤炭装船销售流程及煤炭销售结算流程。

(3)开展流程管控。公司依据重要管理与业务流程,明确了流程中的主要风险、控制重点、控制活动及其评价方法和责任主体,据此开展流程管控活动,有效控制公司面临的主要风险。管控流程见图2。

4、设立良好的控制活动

控制活动是帮助管理层确保风险对策得到实施的政策和步骤。包括一系列的活动,诸如批准、授权、证明、协调、检查运营绩效、资产安全性以及职责分工,企业在制定控制活动时关键就是要针对关键控制点。

(1)强化预算管理。贯彻预算的刚性原则,预算一经确定,在企业内部必须严格执行。预算控制要以成本控制为基础,以现金流量控制为核心,通过实施重点业务控制和现金流量控制,确保资金运用权力的高度集中,形成资金合力,降低财务风险。消除预算执行的随意性,并将对预算的考核与员工的薪酬直接挂钩,从而保证全面预算的落实和公司经营活动目标的实现。

(2)实行资金集中管理。建立起“集中存、集中管,集中用”为核心的财务集中管理运行模式。减少煤炭企业整体的银行账户,盘活资金存量,提高资金效益,把握资金投向,使我省大型煤炭企业能够从总体上把握资金运作效果、筹资融资情况和自身的财力,为扩大规模、调整产业结构、增强投资等重大决策提供依据。煤炭企业应制定结算风险管理制度和资金流程控制制度,规定各种结算方式的具体操作规程。为规避资金支付风险,坚持资金预算财务部门从计划,合同、单证上进行严格审查把关,对没有列入计划、没有订立合同或单证不全的款项坚决拒付。

(3)加强信息系统控制。建立统一的集中信息系统,及时掌握各企业动态,切实做到总部对各级企业主要经营活动的监控和集中管理。制定具体的信息系统组织结构图和完整的职责分工,对信息系统进行管理架构的构建和人员职责分工,确保管理的可靠性。设置一个适用于整个煤炭企业范围内的信息技术管理的一般性规定。制定信息技术控制方面的应急和危机管理办法,灾难补救计划,有效应对危机突发事件。对各项应用系统的控制上,进行统一的内部控制制度设计。

(4)完善组织人员和业务控制。设置股权管理工作具体的归口管理部门,股权信息管理及价值分析的工作安排具体的岗位职责。规定总部各业务管理部门收集子公司业务相关的信息,及时地更新。加强子公司业务协调避免同质化和同业竞争问题。

5、建立良好的内部控制

(1)增强煤炭企业的风险防范意识,重视控制文化的建设。内部控制的建设不仅要在硬件上下功夫,也要在软文化方面齐头并进,必须大力宣传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意识,让控制思想深入人心,成为企业人人自觉的行动。(2)完善煤炭企业领导责任制度,建立煤炭企业内部控制报告制度。我省大型煤炭企业领导对于内部控制的建立和健全有直接领导责任,煤炭企业领导的不重视是企业内部控制完善中一大障碍,必须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建立相应的煤炭企业领导对内部控制的责任制度,使煤炭企业内部控制的责任有所落实。(3)健全我省大型煤炭企业治理结构。明确监督主体,解决煤炭企业所有者缺位的现状,同时完善企业治理结构,才能使煤炭企业的内部控制从根本上得以改善。

6、建立畅通的信息沟通机制

建立起内部沟通的机制,信息沟通的工作制度化、系统化,将信息沟通作为各级管理人员工作执掌的一部分。在我省大型煤炭企业内部形成信息共享机制。例如,总部各管理机构的信息做到与被管理单位的信息同步。设立对重大事项信息传递的制度。对重大事项要有区分标准,对财务信息的汇报程序要有制度性规定等。

7、强化内部控制,改善监督控制

(1)建立系统的内部控制评价和风险管理体系。董事会应该建立风险管理政策和监控程序,包括监测和重新评估风险,以对其目标、业务、外部环境的变化作出反应,对重大失败或不足及时报告,有效调整控制,确保采取补救行动。(2)可开展独立第三方内控体系认证评价,可考虑由外部审计部门进行独立第三方内控体系认证验证评价,披露审计意见,明确建立内部控制、保证会计信息真实是企业管理当局的责任。(3)强化审计部门对内部控制的再监督。组织结构的调整,提升内部审计部门在整个集团中的地位,使审计部门与其他职能部门平级(至少平级),增强其独立性,形成审计部门直接对审计委员会汇报工作,审计委员会对董事会汇报工作的体制。(4)提升审计人员的素质,加强人员管理;例如:组织培训,提高业务能力,规定任职期限,设立激励机制。

【参考文献】

[1] 毛新述、杨有红: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中国会计学会2009内部控制专题学术研讨会综述[J].会计研究,2009(5).

[2] 张宜霞:企业内部控制的范围、性质与概念体系—基于系统和整体效率视角的研究[J].会计研究,2007(7).

[3] 徐元玲、陈祚、王蓉:基于新COSO框架下我国企业内部控制探讨[J].会计之友,2009(3).

上一篇:诚信守法教育培训范文 下一篇:大学生绘画课心得体会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