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企业文化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08 10:03:20

煤矿企业文化论文

煤矿企业文化论文范文第1篇

1.1启用多类型载体工具

打造矿井的文化软实力,要结合实际,启用多类型载体工具。

(1)不断创新载体工具类型,例如企业精神的典型人物和先进事迹展播,LED电子显示屏滚动宣传,布设文化活动展板,创建企业内部刊物,制作徽章、标识、雕塑等文化符号,充分发挥载体工具的助推作用。

(2)扩大覆盖面,推进“文化上墙工程”。以企业语录、警示标语、员工风采展示墙、留言板、心愿墙、回音壁、交流天地等多种方式方法,拓展文化覆盖面,进一步增强企业文化的影响力、融合力。在塑造企业精神的同时,推进各班组文化标识与理念的有机融合,在企业内部创造一个重视人、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的良好氛围。

1.2加强人文关怀联动闭合

(1)以打造“以人为本、凝心聚力、强力执行”的特色企业文化为目标,将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和制度文化结合起来,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加强情感管理,切实维护员工的根本利益,以“人文关怀”凝聚企业发展合力。

(2)在细小处充分体现人文关怀,充分彰显煤矿企业文化魅力。如改善一线工作环境、开辟职工书屋、增加文体活动设施、为生产一线员工分配更多的疗休养名额、为困难职工提供经常不断的帮扶活动等。以开展创建“模范职工之家”活动为载体,在学习室、宿舍、食堂、走廊等公共场所张贴员工“全家福”、夫妻寄语、教育图片等,构建浸润型文化服务体系。以具体化关爱行动将人性化管理真正落实在企业具体工作中,形成浓厚的“以人为本”企业文化氛围,达到以文化治企的效果和目的,带动并促进企业发展向更高层次迈进。

1.3全方位立体式融合渗透

(1)针对煤矿实际,进一步丰富文化载体,不断探索孕育全新的企业文化。将文化展示基地、信息传播平台、多样化文体活动、文化示范园地等综合利用,形成全方位、立体式融合渗透氛围,畅通文化渠道、把握传播时机,扩大企业文化的影响力。通过打造企业文化建设新载体,凝聚企业的向心力,增强员工的优越感,使每一名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得到充分的发挥和展示。

(2)编印《企业文化读本》、《员工行为规范》、《各区队岗位标准集》等企业文化资料,打造具有自身特色的文化核心竞争力,以广泛征集企业精神口号、标语,创建企业会刊、QQ群、微信公众号等方式,全方位、多角度塑造特色企业文化,将企业的战略目标规划通过载体工具,潜移默化地深入到每一个员工的内心深处,实现立体式融合渗透,形成优势互补合力,助推企业的良性发展。

2特色煤矿企业文化塑造案例分析

2.1无盲区建设企业文化

兖矿集团有限公司按照“内化于心、固化于制、外化于行”的总体要求,将无盲区建设企业文化放在所有工作的首位,不断激活企业文化建设机制。他们不仅拍摄了兖矿形象专题片,而且编印了《兖矿集团责任文化手册》和《视觉识别系统应用规范》,开展集团文化理念宣传贯彻活动。在开展富有特色的文化创建活动中,以安全文化、管理文化、廉洁文化、美德文化“3+6”模式为支撑,把矿井安全生产管理、民心工程建设融合在一起,体现了活动和企业文化建设的持久生命力。在特色文化建设中,兖矿集团强调“天地人和”责任文化的核心内涵,不断提升员工的精神文化素养,加强管理文化、公寓文化、场站文化、餐厅文化、走廊文化等子文化的建设,通过无盲区建设企业文化,将文化理念和核心价值观精准表现出来,增强员工对“创新领先,合力致远”企业精神的感受和认知,在企业做大做强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2.2充分体验人性化特征

神华神东煤炭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特色活动践行“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形成公司企业文化“一枝独秀”与基层矿井、单位及区队、班组文化“百花齐放”的活跃局面。为了凝聚一流煤炭企业文化旗帜的精神力量,集团不仅制作了纪录片《神东之路》,还以神东矿区开发建设为主线,撰写了《神东志》。这些富有人彩的艺术作品,增强了员工的认同感、荣誉感和责任感,更进一步凸显了企业文化人性化特征。为了精心塑造人本文化,神东煤矿本着注重人文关怀、为员工着想的理念,推进为职工办实事、办好事的民心工程实施。将具有鲜明特点的企业文化,表现为对职工的物质和精神双重关爱,用人本的管理感召人,通过星级员工评比、文化长廊设计、企业文化巡讲、企业文化进家庭、扶贫济困爱心活动,营造出“爱企如家”的融洽氛围,真正让员工安心、顺心、舒心。

2.3精心营造精神文化氛围

大同煤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围绕“建设新漳电、煤电共发展”两新发展战略,精心营造精神文化氛围。通过会议、电视、报刊、网站、展板等多种形式,积极宣传和展示该公司企业文化体系,将企业文化“进班子、进部门、进班组、进现场、进车间”落到实处。通过知识竞赛、歌咏比赛、球类棋类体育比赛、职工运动会、摄影展、草根DV视频大赛、大合唱等多种方式,丰富员工精神生活。同煤集团不断塑造特色企业文化,以精神文化为作用点,全面打造温馨和谐的特色文化,通过举办以弘扬企业精神和理念为主题的演讲比赛,编印《燃情岁月》报告文学集和《辉煌60年》画册,举办“我与矿山共成长”征文“、颂歌献给党”比赛,充分发挥企业文化对员工的指导与激励作用,通过全员互动式文体活动、竞赛考核等工作,营造色彩鲜明、氛围浓郁的企业文化。

3结语

在特色企业文化建设中,不断丰富和优化载体将有助于推进文化创新实践,建设优秀的企业文化。载体的创新和丰富有助于为企业注入先进的经营理念,不断提高员工素质,形成严谨科学的管理机制,培养员工良好的道德规范,营造团结、和谐、进步的氛围,构筑员工施展才华、实现价值的平台,全面助推企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通过对3个煤矿企业案例的分析,可以看出以人为本的特色文化,能够丰富文化管理的内涵,开创上下联动、全员参与的局面,通过无盲区建设,使员工将企业文化的理念内化于心。这些对于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向心力和竞争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煤矿企业在发展壮大中还需要积极探索、丰富和优化企业文化载体的途径,建设具有个性特色的企业文化,在行业之林独树一帜,形成核心竞争优势。

煤矿企业文化论文范文第2篇

(一)当前企业文化建设成果的几项特点

1.长期稳定渗透引导体系。

企业文化作为一种理念要使广大职工内化于心、外化于行,,需要长期不懈的渗透引导过程,要以日常学习培训促行为养成。

2.建立企业识别系统。

当前许多煤炭企业都建立理念识别系统、听觉识别系统、视觉识别系统等,配合企业标识、旗帜、企业之歌以及宣传标语等活动,使煤炭企业的外在形象大有改观。

(二)企业文化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通用电气的CEO韦尔奇提出:“要用快速、简易和自信引导公司文化,通过人的力量实现生产率增长与竞争优势。”就是在这种企业文化的指引下,韦尔奇用18年时间使GE成长为1000亿美元的巨人公司。在煤炭领域,永煤集团的创新和经营理念早已被专家学者当做案例研究,而河南能源化工集团正是城郊煤矿乃至永煤集团企业文化和经营理念的延续,2014年在煤炭形势严峻的情况下,其以328位第四次进入《财富》杂志评选的“世界500强”榜单,关键是优秀的企业文化呈现出了强大的活力和市场竞争力,在严峻的经济大潮中逆势而上,化危为机

二、煤炭企业文化建设的具体表现和实行途径

煤炭企业为了生存和发展,除了应巩固现有优秀文化,还必须与时俱进从以下几个方面健全企业文化。现就永煤集团城郊煤矿的文化建设成果为例谈点粗浅的看法。

(一)安全文化建设理念

作为高危行业的煤炭企业,其安全文化建设的研究已成为企业文化建设研究的重中之重。城郊煤矿牢记“安全工作60分与其他工作40分”的业绩观,切实把安全当作政治上、责任上和工作上的一号工程,“不要一两带血的煤”。坚持“从零开始,向零奋斗”安全理念,牢固树立起“安全人人抓、人人抓安全”的大安全观,遵循“多上设备少上人,无人则安”的理念,最大限度减少密集作业人群,创新实施了员工自律、班组自主、区队自治、科室自控和矿井保安“4+1”安全管理模式,构建了全方位覆盖、全时空掌握、全过程互动、全员参与的安全管理网络。

(二)管理文化建设理念

高度决定视野,城郊煤矿紧密结合管理实际,进一步强化系统内部自控,从制度建设、规范机制、宣传教育、培训提升等方面全方位做精做细文化管理工作。以学习型组织建设和准军事管理为抓手,建立了以业绩为导向的薪酬分配体系、干部选拔体制和“星级员工”评选机制,按照管理、技术、技能“W型”人才成长三通道的要求,以提升员工素质、激活基础细胞、激发基层潜能为重点。通过开展“三违现身说法”、班前案例教育等安全反思主题教育活动,通过《惊险瞬间》、《安全事故案例》、安全视频教学片等书籍和影像资料,引导职工从自己和他人的事故中汲取教训,实现从“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我会安全”的转变。

(三)人本文化建设理念

企业间的竞争主要是人才的竞争,以人为本,就是要注重人的素质提高,注重对人的价值理念的提升,全力打造人才制胜高地。全面打破劳务工与正式工的身份界限,按照优秀员工、明星员工和首席员工三个层次逐级晋阶,铺设员工成长的“星光大道”。开展以员工姓名命名的“精优操作法”、“卓越管理法”征集活动,鼓励员工一专多能。先后有1000余名农民工留转为正式工,有289名农民工加入了党组织,有86名农民工走上了中层领导岗位。按照高标准、高起点的原则,所有区队均达到“职工之家”建设标准,各种文艺活动精彩纷呈,读书学习和健身娱乐成为广大员工业余生活的新追求。

三、新形势下煤炭企业文化建设的方向

(一)企业领导者必须成为推动企业文化建设的中坚力量

企业领导者是企业精神的代表,也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带头人。在某一程度上说,企业领导者的素质决定着企业的素质。作为领导者要通过高瞻目光、人格魅力和管理艺术,感染和影响员工发挥最大的潜力。

(二)企业文化建设应坚持人本理念。

广大职工是安全生产的最终实践者,也是建设企业文化的主体。企业文化建设应突出“以人为本”,围绕职工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开展工作、把安全工作落到实处。

(三)企业文化建设要长期坚持和与时俱进

安全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系统工程,要常抓不懈、与时俱进,如河南能源化工集团是永煤集团企业文化和经营理念的延续,而城郊煤矿正是这种企业文化建设的源头与标杆,为企业的不断发展壮大提供了不懈动力。

四、结语

当前煤炭经济形势持续恶化,只有建设好优秀的企业文化,不断为企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更好的发展员工的主观能动精神,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把握主动,赢得稳中向好的发展前景。

煤矿企业文化论文范文第3篇

当前经济进展飞快,全球化趋势成了必然,煤矿企业发展所面对的不单单是国内的竞争,更有来自国外方面的挑战。如此状况下,煤矿企业若想跟上时代的步伐,适应社会的进展,就需不断改进与整合自身的监管方式,从内在文化上提升综合实力和竞争力,努力建设更为优良的煤矿企业文化。下文中笔者将对煤矿企业文化建设的必要性和有效途径做具体的阐述。

煤矿企业文化建设的必要性

企业文化是企业自身的内在精神展现,可于特定时期内得到广大职员的认可,并在某种意义上引导与带领企I自身的监管和运作。同样。身为国家经济中关键构成要素的煤矿企业,其本身的文化构建也会极大地指引该企业进行科学秩序化的进展,也就是能促使煤矿企业文化总体水准的增强。通常来讲,煤矿企业文化建设的必要性,可从下面两点来理解。

第一,因煤矿企业自身有着一定的环境破坏性,故需建设良好的企业环境维护文化。当前。国内频繁出现由于煤矿企业大量甚至过度开采诱发的环境和生态破坏等问题。经分析发现,煤矿在开发采出后无法快速准时地将空地填补完整,大大加重了地面楼房的危险性,也会削弱土地的实际收成;大量的煤矿采集也会极大损坏地下水的质量,造成生态危机;传送或运转煤矿时,散发的煤屑会干扰周边大气的质量。建立于原始型将出产煤矿数量作为标准这一根基上的煤矿企业文化,有着更多的不足和缺憾,违背了可持续性进展的理念,故建设良好的煤矿企业环境保护文化很是必须。

第二,以往的煤矿企业文化下难以实施安全化的监管,需建设良好完善的煤矿企业安全文化。因煤矿采集本身就是个危险性很高的工作,有着很多难以确定性,地面以下的构造布局、瓦斯的汇聚、地下水的位置等要素均或多或少威胁着煤矿采集人员的安危。以往的煤矿企业文化中,针对安全文化的关注力度普遍较低,很多时候需对付有关机构的查验暂且会有一定的安全意识,如此难以确保煤矿企业职员自身的安全。故,建设良好完善的煤矿企业文化对于保障煤矿企业职员的人身安全与企业自身的顺利进展有着重大意义,是很有必要的。

煤矿企业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

培养与构建更显煤矿性质的优良企业文化

要做的是冲破原始不良观念,鼓励煤矿企业职员努力改变思绪,集中想法;适时更新一些原始监管方式和机制。冲破制度、策略的限制,除去那些对于企业文化进展有阻碍的因素,进而促使煤矿企业文化的构建显示出新生样式。

于大力传扬与落实煤矿企业安全思想根基上,分析并总结企业在以往所历经的所有和安全有关的事件,并据此编排出诸如“生命至上,安全第一,和谐发展”、“细节决定成败”等励志标语,制成告示牌放置于煤矿井边、井里明显位置等,使职员们每时每刻都可被鼓励与教导。

煤矿企业文化必须与时俱进,持续充满创意,方能更显价值意义。煤矿企业有关监管者自身需尽最大的努力,意识到什么样的文化与企业精神才会适应时代进展的要求,并充满创意性地将其引入煤矿企业中,实现凸显煤矿企业性质的优良文化。

提升煤矿企业管理人员的综合素养与意识

煤矿工作自身的性质,使得该企业文化建设需围绕安全性展开。安全性能文化建设的实现需煤矿企业管理人员自身有着一定的综合素养,并能够意识到构建优良企业文化的关键性。为此,煤矿企业自身需着力对文化建设实施宣讲,努力令管理人员尽快意识到自身的义务与职责,并积极主动加入到构建优良企业文化的团队中。还有就是。煤矿企业自身可定期安排一定的培训课程为内部工作职员,比如,一周展开一场集体化的培训,传授他们煤矿专业理论与实践常识,基本的道德修养与常识等,从根本上增强公司职员的综合素养。进一步带动公司管理人员的作用,鼓励其亲自引领,从而促使公司职员慢慢将举止规定演变为主动性方式,共同促进企业安全文化建设。

促使煤矿企业转变人才管理以及营业理念

增强煤矿企业职员的综合素养,以达成职员自身价值的实现,这种构建煤矿企业文化的方式,不仅仅可强化企业本身的汇集力与中心性,更好地创建优良企业文化;还可促使煤矿企业尽快转变人才管制与营业理念。现实表明。将人的利益当做根本,高效培育并科学使用研发人才的观念非常利于现今煤矿企业中文化建设的实现。基于此,煤矿企业应该适时采取有效策略以促使自身对人才管制与营业理念的转变,可设置并完善有关人才监管机制,有效处理目前企业中部分人才缺失的问题,努力使良好的煤矿企业文化观念日益变为公司职员完成自身价值的关键要素。谈及到营业理念,已经逐渐无法满足时代进步的需求,有着很多的漏洞与不足,需煤矿企业尽快转变营业理念,与时俱进,适度引入最新的营业管制方式,带动煤矿企业文化合理建设。

煤矿企业文化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企业文化;安全文化;煤矿企业

安全文化建设不仅是加强安全防护的基本手段,而且是主动促进安全的有力措施[1]。为提高煤矿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持续性、前瞻性,必须明确安全文化建设的系统目标和具体工作,加快促进煤矿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水平的不断提高,强化员工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感,对员工产生持久精神激励[2]。

1煤矿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本质

企业的安全文化建设的本质是构建和谐的安全人文生态圈,使得企业人、机、料、法、环协调发展,潜移默化地影响对人的思维、意识、工作态度、行为作风等,从而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避免物的不安全状态,以达到减少事故隐患、趋吉避凶的效果,具有优化企业人、机、环安全氛围的深远意义[3]。煤矿企业安全文化是在长期生产实践中形成的,以安全生产价值观为核心的安全理念、安全承诺、安全愿望、安全心态、安全氛围,及其在企业规章制度和行为标准上的反映,它是塑造人为安全形象和规范员工安全行为的深层次因素[4]。建设煤矿企业安全文化主要是实现目标导向、员工凝聚、管理规范等功能,必须系统性建设安全文化,保证在每个环节不发生事故,确保企业解决安全生产问题,使企业健康有序地发展。

2煤矿企业安全文化建设

2.1安全文化建设要素体系

根据我国首次出台的关于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相关标准,即《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导则》(AQ/T9004-2008)和《企业安全文化建设评价准则》(AQ/T9005-2008)等相关文件[5-7]的要求,借鉴国际通用的安全文化要素,以安全文化理念为核心,提取安全领导力、员工、作业、设备四个关键因素,即安全文化一级要素作为安全文化建设的载体,建立与煤矿企业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相结合的安全文化二级要素,从而形成完整的煤矿企业安全文化要素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分为文化形态、一级要素、二级要素。

2.2安全文化建设六大要素建设

2.2.1领导力要素建设

为了提升领导层的安全管理技能、领导水平和影响力。“领导力”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建设,即安全承诺、领导行为、评估与改进及绩效与奖惩。安全承诺综合体现了企业安全愿景和安全使命,切合企业文化特性和实际情况,反映广大员工的共同愿望,并含义清晰、容易理解。领导行为直接影响到整个企业的安全文化氛围。领导层必须通过一致的言行向员工传达一致的信息:做出正确的决定、传递正确的信息、表达正确的愿景。每年都应该开展安全文化评估与改进工作,了解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明确安全文化建设规划和阶段性任务,并以此为依据制定详细的年度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安全绩效应该在个人整体绩效中占据应有的比例,并起到决定性作用。例如晋升、评优时,安全绩效差者实行一票否决制;相反,同等条件下,安全绩效优异者优先晋升或评优;

2.2.2员工要素建设改进

为调节员工的心理状态,提高员工的知识技能、培养员工良好的行为习惯、保障员工的合法权益。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建设,即心理状态、知识技能、行为习惯及员工保障。员工心理状态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员工日常行为。员工心态良好是人身安全和安全生产的重要保障。企业应该重视员工心理状态的变化,及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以引导。员工所掌握的知识技能直接影响其作业安全及风险认知、作业行为符合性以及应急反应的有效性。通过合理的引导、教育和培训,可以提升员工的安全知识和技能,使员工具备必要的岗位安全知识和风险意识。通过正确的引导,改善广大员工的安全行为习惯。日常工作中,鼓励员工主动参与安全管理事务,积极反馈自己在实际工作中的体会,鼓励员工创新,大胆提出自己的意见或建议;

2.2.3作业要素建设改进

作业过程是事故事件风险的主要产生原因,有效控制作业过程中的风险对提高安全绩效,促进安全文化建设意义重大。因此,要通过系统地方法和流程进行风险控制和作业管理,统一作业安全要求,规范员工行为。为精简各项安全作业流程与标准,有效控制作业风险,实现作业文件和数据的动态、信息化管理。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建设,即流程与标准、作业控制、文件与数据。安全流程与标准主要包括管理制度、程序、标准及业务指导书等,它规定了安全工作的方法。这些制度、程序、标准及业务指导书必须是书面的、切实可行的,便于员工参阅的、以及定期审阅修订的。安全流程与标准代表了企业领导层对保障安全生产的意志和要求,通过多渠道的宣贯和现场指导,让员工熟悉作业流程与标准,懂得如何执行;

2.2.4设备要素建设改进

煤矿设备是是员工的操作对象,煤矿企业各项作业的基础性硬件设施和安全文化的物质载体,体现着安全物态文化建设。煤矿设备的完整性、符合性和良好的运行状态是各项作业安全的基本前提。为通过加强培训和引导,严格执行设备的完整性管理要求,提升生产设备的可靠性,确保“本质安全”。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建设,即设备完整性、设备符合性、变更管理。设备的完整性是指设备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包括设备的采购、安装、验收、运行、维护、检修、报废等使用寿命的全过程的管理和监控。设备管理除必须严格遵守完整性管理要求外,还应根据最新的国家法律法规、标准及公告,定期评审在用的设备设施,确保法规的符合性。

3结论

煤矿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是一个长期、渐进、系统的过程,直接反映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和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论文在深入理解煤矿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本质的基础上,从煤矿企业安全文化建设要素体系中得出安全文化建设的途径。

参考文献:

[1]蒋畅和,何明,赵云胜.基于控制理论的安全文化建设内涵剖析研究[J].工业安全与环保,2012,38(07)11:68-70.

[2]王善文,刘功智,任智刚等.国内外优秀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分析[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3,9(11):126-131.

[3]郑浩.电力企业安全文化体系的构建与评价[D].北京:华北电力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2013

[4]田水承,裴拙勤.论煤矿企业的安全文化建设[J].安全与环境工程,2008,15(04):81-83.

[5]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办介绍近年来全国安全生产工作情况[EB/OL].(2012-8-24)[2013-6-15].

[6]AQ/T9004-2008.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导则[S].2008

[7]AQ/T9005-2008.企业安全文化建设评价准则[S].2008

煤矿企业文化论文范文第5篇

一、芦沟煤矿人力资源特点及开发现状

芦沟煤矿是郑煤集团公司的骨干矿井之一,2009年6月份荣获”河南省文明煤矿”荣誉称号。年交利润一个多亿。现有在册员工2800人,各类员工文化、年龄、职称、技术水平结构特点如下:

按文化结构分类:大学专科以上学历者145人,占全矿员工总人数的5.2%;中专学历者204人,占7.3%;技校学历者212人,占7.59%;高中学历者292人,占14%;初中及以下学历者1842人,占65.81%。按专业技术职称分类:具有副高级以上职称者4人,占全矿员工总人数的0.14%;具有中级职称者21人,占0.75%。

按职业技术等级分类:工人技师19人,占全矿员工总人数的0.67%;高级技工114人,占4%;中级技工240人,占8.57%。经分析,芦沟煤矿人力资源结构不够合理,具有初中及以下文化者占了65.81%,绝大多数员工文化素质偏低;具有中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者不到1%,中高级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十分匮乏。因此,加快人力资源开发成为企业改革发展的当务之急。

二、芦沟煤矿未来人力资源开发战略目标

人才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第一资源,是支撑企业文化和发展战略的重要智力基础。为适应企业跨越式发展的需要,芦沟煤矿人力资源开发战略是:牢固树立“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和“人才是第一资本”的新理念,加大人力资源的培养和开发力度,实施全方位人才竞争战略。具体要求是,全员学习,分级培训,八方引才,重点培养。全员学习是以创建学习型组织为载体,实施全员学习和终身教育。分级培训主要是三个方面,即建立以送外培训为主的特殊性、储备性管理型高级人才培训;以企业内部培训为主的适应性、提高性技能型中级人才培训;以基层单位自主培训为主的常规性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型初级人才培训。八方引才主要是通过采取各种有效的激励措施,招聘引进企业急需的人才。重点培养指根据企业发展需要,对紧缺的关键人才实行外引内培式重点培养。

三、具体做法

引 进

人才引进以急需的主体专业人才为主。(注:主体专业界定:采矿、地质、通风、安全、测量、机电、矿建等专业)

(一)引进条件

1、拥护党的领导,坚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热爱煤炭事业;身心健康,认同郑煤集团和芦沟矿企业文化;

2、具有普通高等院校全日制专科及以上学历;

3、年龄在40周岁以下。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大专及以上学历的急需紧缺人才,年龄可放宽至45周岁以下。

(二)引进程序

1、组织人事部门根据芦沟矿的长期发展和各系统的实际需要,编制年度需求计划,经矿党政联席会议研究后,报集团公司组织人事部;

2、集团公司组织人事部根据上报的需求计划,办理人才引进手续;

3、建立人才引进“绿色通道”。凡属矿急需的高层次人才,不受机构编制、专业技术岗位比例的限制,实行单列管理。

培 养

(一)人才培养采用“师带徒”模式,明确培养目标。各部门或区队要为本单位工作年限不满三年的主体专业大中专毕业生指定1名具有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人员作为其培养人,并与组织部门及被培养人签订培养目标协议,每个培养人同时培养的人数不得超过3人。

(二)建立专业技术人员发展规划。专业技术人员培养以五年一个周期。在一个培养周期内,专业技术人员队伍要在工作技能、科研、专业技术职务晋升和学历教育等方面实现一定目标。

1、工作技能方面:具有五年以上工作经历的专业技术人员,在本工作岗位上能够独挡一面或公认为某领域的业务骨干。

2、科研方面:能够独立完成集团公司下达的科研项目或在完成科研项目的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具有副高级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每两年至少在部级刊物上发表一篇专业论文;具有中级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每年至少在CN刊物上发表一篇专业论文;具备初级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每年至少在集团公司级以上刊物上发表一篇专业论文(以上均限第一作者)。

3、技术职务晋升方面:在技术职务晋升规定的年限内,70%以上的初级专业技术人员达到具备晋升中级任职资格的条件;40%以上的中级专业技术人员达到具备晋升高级任职资格的条件。

4、学历方面:规划五年内具有本专业本科及大专学历的专业技术人员数分别占本专业技术人员总数的40%和60%。

(三)积极为主体专业人才发挥作用创造条件,帮助他们快出成果,多出成果。矿对获奖科研成果的主要完成人和在CN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的人员给予一定奖励;在主体专业岗位上工作的人员,通过个人自主选学等方式参加高一级本专业学历教育,在取得国家承认的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后,按一定比例报销学费。

(四)积极采取措施,选拔推荐政府津贴、省管优秀专家、省级学术带头人、行业学术技术带头候选人和各类专业技术拔尖人才的候选人,对取得一定学术技术称号人员,给予相应的政策性奖励。

(五)进一步做好集团公司杰出科技人才、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和科技标兵的选拔管理工作。每两年选拔一次,每次选拔杰出科技人才10名,专业技术拔尖人才40名,科技标兵100名。对于荣获集团公司杰出科技人才、专业技术拔尖人才、科技标兵的人员,矿每月分别给予技术津贴。

结合矿发展实际,制定加强干部的培养、教育、管理的制度,全面落实大中专毕业生、科学技术人员的福利待遇,充分调动广大干部职工、专业技术人才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矿每年召开一次科技人才大会,对在科技创新和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部门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

(六)实行人才疗养制度。矿每年组织获得省管优秀专家、行业学术技术带头人、集团公司杰出科技人才、专业技术拔尖人才、科技标兵及各系统技术骨干外出疗养一次。

使 用

(一)集团公司组织人事部分配到矿的大中专毕业生,统一分配到各基层区队。井下区队的大中专毕业生未被评聘上技术员岗位的,由队自行安排到班组,从班组基础工作做起;辅助或平地区队的大中专毕业生未被评聘上技术员岗位的,由队安排到班组顶岗。科室所需人员,原则上从具有大专以上学历、一年以上基层工作经验的优秀技术员中选聘。

(二)各队根据工作实际,设1—2个技术员岗位和1个技术副队长岗位。150人以上区队可设2—3个技术员岗位。每个区队可设1个技术副队长岗位。

(三)各队技术员岗位由矿组织每年统一选聘,聘任条件、聘任职数根据当年情况确定。原则上先由所在队推荐,系统领导、业务部门、矿组干科组织考核其理论和实际业务水平的综合得分,高分者提交矿党政联席会研究决定。按聘任办法执行。

(四)技术员各项待遇比照本区队(系统)跟班副队长或班组长执行,技术副队长各项待遇比照本区队(系统)常务副队长执行。

(五)集团公司培养的紧缺人才分配到矿的纳入到矿人才管理,在待遇、管理、使用等方面视同全日制普通大中专毕业生。

(七)根据知识化、专业化的需要,每年要有计划地选聘一批专业技术人员担任班组长、科队长和支部书记。

(八)对专业技术人员实行轮岗培养,各系统根据实际,制定岗位交流办法,每年交流岗位人数不少于总岗位数的20%。

(九)完善双轨制晋升渠道,鼓励高层次的主体专业人才扎根生产一线,服务安全生产。

管 理

(一)专业技术人员、大中专毕业生请假超过15天者,请假手续必须到矿组干科备案。对连续3月请假不上班的专业技术人员、大中专毕业生,要根据《劳动合同法》的有关规定,及时办理解聘手续。对管理人员不作为造成专业人员流失或流失人员未能及时办理解聘手续的将实行责任追究制。

(二)各科室、区队培养计划要具体,责任到人,按照培养目标完成情况,制订对培养人的奖惩办法。各科室、区队对人才的培养、使用情况将纳入到执行力考核体系。矿组干部门每年对全矿大中专毕业生进行一次业绩考核,考核结果作为使用提拔的依据。

(三)矿组干部门建立人才培养档案,每半年对人才状况进行重新统计、分析,并以表格形式上报集团公司组织人事部,及时反映本单位人才现状。

总之,人才工作的目标以盘活现有人才资源为核心,以急需人才和高层次人才开发为重点,以培养和用好人才为主线,以优化人才队伍、提供优质服务为保证,充分激发专业技术人才干事创业热情和创新活力,实现人才资源效益最大化。

煤矿企业文化论文范文第6篇

风景这边独好

——煤矿党委宣传科工作纪实

(敲击键盘声,黑屏逐字弹出字幕,不加解说)——

不管什么时代,劳动者都是社会的中流砥柱。但在今天,更值得尊敬的,还应该是那些不仅贡献汗水,还贡献智慧的人。

(画面解说)——

谁能让成千上万的心灵随着他们的节奏跳动365天?谁能从全新的视角见证矿山的历史飞跃?

这个只有八、九人,平均年龄还不到30岁的年轻群体,他们用手中的笔,勾画了和谐发展的美丽画卷;用肩上的摄像机,记录了矿山变化的每一个历史瞬间,在心光闪及的地方,奏响了一曲催人奋进的动美旋律……

(推出片头)——

《风景这边独好——煤矿宣传科工作纪实》

(画面解说)——

这是一个令人激动的时刻:煤矿迎来了全国煤矿企业文化现场观摩会。这个令人瞩目的全国煤炭工业企业文化示范矿,向来自全国各地的兄弟单位展示了她靓丽的风采。

这是一个令人振奋的时刻:煤矿电视专题片——《……》被评为党员教育示范片。

这是一个令人的鼓舞时刻:在集团公司宣传系统20__年综合考核中,煤矿党委宣传科荣获第一名。

一个个骄人的成绩,一块块闪光的奖牌,凝聚着矿新闻人的心血和智慧,展示了宣传思想工作的魅力。

黑屏淡出字幕:早晨6点30分

(广播声音: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画面解说)——

听着这个熟悉的声音,人们开始新一天的生活。早新闻已成为他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采访群众:每天第一件事就是听广播新闻,一天听不到,就觉得少点什么似的。)

(采访群众:边锻炼边听新闻,天天如此,都习惯了。)

(画面解说)

这个用读秒计算工作,每天都走在时间前面的年轻人,在人们还在梦乡中遨游时,她早已进入工作状态。她要在第一时间,把每天的早新闻及时传送到千家万户。

(采访科长:为保证广播及时播出,不管刮风下雨,她每天都是第一个来到工作岗位,最后一个离开工作岗位。这既是职业要求,也是素质的体现。)

(采访:其实大家都在这样做,都作为一项事业去做。)

(画面解说)——

“大家都在这样做,都作为一项事业去做……”这是发自一个年轻人的声音,也道出了矿新闻人的心声。

为了这份事业,他们默默耕耘在这个精神产品的发源地,执着地播撒着智慧的火种,在字里行间燃烧的激情,点亮多少人灵魂的灯塔,叩响多少人心灵的大门。

这个透着几分灵气的小伙子叫,一年数百篇的对外报道让他成为新闻战线上的一个新锐。《矿拒绝白色污染》、《五大行动打造农合工团队》、《新春大餐,好戏连台》……这些出自他的笔下,发表在各大报纸的一个个响当当的新闻作品,背后都记录了他不为人知的一面。家里这台伴他渡过无数个夜晚的破旧电脑,一个个被他坐坏了的电脑椅,还有床头堆积如山的各类报纸和工具书,都见证了一个新闻人的质朴品格。

黑屏淡出字幕:早晨7点45分

(切入科务会镜头。背景音——科长:“下面研究一下和谐矿建设‘十佳人物’报告文学的撰写,咱们这里主要涉及两个材料,大家有什么想法,都谈一谈。”副科长:“应该明确分工,落实到人,拿出主要精力去做这件事。”副科长:“要写好写活一个人物,必须与他本人进行深入座谈。”……)

(画面解说)——

思想的火花在这里碰撞,燃烧的激情在这里交融。每一次重大宣传活动的策划,每一个重要理论成果的出炉,每一部电视专题片的制作,都源自这个集体的智慧。

——正是这个群体,创造了煤矿文化建设史上的奇迹。他们精心打造的“文化”,吸引了四面八方的目光。

中煤政研会的领导来了,他们送来了“全国煤炭工业企业文化示范矿”的奖牌;原煤炭部部长看到矿山翻天覆地的变化,连连竖起大拇指。

省政府的领导来了,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在视察了现场后,高兴地说:“矿的文化建设搞得很好,很有特色!”

集团公司的领导来了,董事长、党委书记,总经理、党委副书记亲自在这里召开现场推进会,在全矿区掀起新一轮企业文化建设的热潮。

新闻媒体、专家学者、学研机构、社团组织,以及来自省内外的兄弟单位和地方企业也纷纷慕名而来……昔日僻静的矿山,如今正以靓丽的风采,吸引着越来越多的目光。

(采访矿长:矿企业文化是有目共睹的,能够取得今天的成绩,是全矿干部职工共同努力的结果,宣传科作为牵头部门,做了大量扎实有效的工作。)

(画面解说)——

——正是这个群体,开创了煤矿理论创新的先河。他们撰写的数百篇理论文章、课题成果、研讨论文,先后被《大众日报》、《中国煤炭报》、《中国企业报》、《山东工人报》等市级以上报刊采用,并有多篇研讨论文和课题成果受到上级表彰。特别是“文化”课题被中煤政研会列入重点课题予以推广,并被市评为创新成果特等奖。

(采访党委书记:宣传科是一个很有战斗力的团队,特别是今年以来,在人员少、任务重、人员流动频繁的情况下,不但没有影响工作,而且干得更出色。)

(画面解说)——

——也正是这个群体,书写了煤矿和谐、发展、共享的新篇章。他们奔走于矿山的角角落落,用笔墨见证发展,用镜头刻画巨变,在手臂间演绎了精彩的记者人生。

这个肩扛摄像机的中年人叫,他是宣传战线上的一个老兵。十几年来,他扛着摄像机一路走来,百米井下、建设工地、抢险一线……都遍布了他采访的足迹。如今,在这些地方,仍经常看到这个已走上副科长岗位的熟悉身影,他已离不开这个伴他走过无数个风风雨雨的摄像机了。与之相随的还有一部部堪称经典的电视专题片,《……》、《》、《……》、《……》……这一个个彰显个性,先后获得不同奖项的电视作品,展示了矿山“三个文明”建设的亮丽风采,也折射出一个新闻老兵的职业品格。

与摄像机朝夕相伴的还有这个有着一股拼劲的小伙子,20__年7月,边界突冒大水,抢险突击队在水中奋战了三天三夜,他也扛着摄像机在水中浸泡了三天三夜。

还有他,堪称年轻的老干事,许多分量重、影响大的新闻作品和课题成果,都出自这个只有31岁,在宣传战线上默默耕耘了8个年头的年轻“老黄牛”。

无一例外的还有这个沉着稳重的女主播,靓丽的荧屏背后,记录着她三年苦练发音,六年磨砺精品的苦乐经历。

(采访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他们非常辛苦,非常敬业,可以说,宣传工作者就是创造精神产品的机关采掘工,在这一点上,相信宣传科的同志都有深刻的体会。)

(画面解说)——

一台机器、一支笔,奏响了宣传思想工作的最强音。他们出色的表现和随时听从矿山召唤的敬业精神,使他们带给人们的思考已远远超过了新闻本身。

黑屏淡出字幕:上午9点30分

(画面解说)——

这些不知疲倦的新闻设备,一台台昼夜运转的工作电脑,还有这个已经老化的操作台,都是这个年轻群体的亲密战友。

就是在这里,他们渡过了一个又一个不眠之夜……(用镜头表现感人的工作场面)

就是在这里,他们锻造了一部又一部新闻作品……(用镜头展示各类新闻作品)

也是在这里,他们赢得了一个又一个荣誉称号……(用镜头展示宣传科荣誉奖牌、证书、称号)

而这一切,都源自上级的指导帮助。集团公司党委宣传部的领导经常来到他们中间,座谈工作,听取汇报,提出建议……

源自矿党政领导的高度重视。人、财、物的优先保障,使他们拥有了一流的广电设备,一流的工作设施,一流的人才队伍。

更源自他们以人为本的内部管理。一个个充满人性化的管理制度,一项项激发创新热情的新闻奖励措施,一次次互帮互助的协作配合,还有一幕幕倍感亲切的沟通交流,处处彰显了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工作氛围。沉浸在这样一个温暖的家庭,他们怎能不把这里当成干事创业的摇篮?

黑屏淡出字幕:中午12点20分

(一家人吃饭的镜头。背景音——全家人边吃边聊,电话铃声响,起身接电话:“您好,请说一下您的位置,好的,我马上就到。”放下电话,背起工具包出门。)

(画面解说)——

这个被称作“多面手”的小伙子叫,新闻采访一线、后期编辑制作、高空维修作业,都留下了他朴实的身影和足迹。像今天这样,放下饭碗就出门的情况几乎是家常便饭。

这就是矿新闻人,他们肩负的责任已不需要语言的承诺,他们用行动诠释着一切……

(字幕、画面交换闪出,贯穿音乐)——

黑屏淡出字幕:下午6点40分

(夕阳落山镜头,转入摄像人员工作的慢镜头)

黑屏淡出字幕:晚上9点30分

(电视演播室,工作人员工作的慢镜头)

黑屏淡出字幕:深夜零点

(深夜办公楼外景,转入全科人员讨论材料的慢镜头)

煤矿企业文化论文范文第7篇

论文摘要:新经济时代的企业竞争是文化的竞争,是理念的竞争。煤炭企业作为传统型企业要想更好的取得竞争优势、战胜竞争对手,必须对其企业文化实施再造。论文将就这一问题展开分析和研究。

2l世纪人类经济形态已经进入了以知识、速度、创新、文化理念为根本特征的新经济模式。新经济条件下,企业文化成为一种重要的企业能力,是一种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途径,是一种为企业生成价值的重要来源。一个企业要打造具有自己独特优势的核心价值观和核心理念,就必须要从企业文化建设和管理着手,培养具有个性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管理是新世纪重要的企业管理模式。煤炭行业作为能源基础性行业,其作用和地位不容质疑。不久前国家为了力促煤炭工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出台了《国务院关于促进煤炭工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煤炭是我国重要的基础能源和原料,在国民经济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由于历史和现时的一些因素积淀,煤炭企业发展遇到许多困难与挑战。煤炭企业正经过着历史性转化过程:即从“制度+控制”型转变成为“学习+激励”型。最近几年随着国民经济发展速度加快和国际原油等替代性能源价格上涨等因素的综合作用下,煤炭行业的形势开始出现好转。在这样的历史机遇下,煤炭企业必须牢牢抓住时机、适时掀起企业变革、塑造新型企业文化,推动整个煤炭行业和企业自身的可持续化发展。

l企业文化理念的产生与实质

企业文化理念的产生源自美日两国不同管理模式的比较。20世纪60~80年代日本经济迅猛发展,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号经济强国,并在各个领域与世界经济第一的美国展开强有力的竞争。美国学界在惊呼“狼来了”的同时,分析思考认为日本的成功在于其“管理软件——文化因素”的成功。从1981年到1982年间美国管理学界连续推出了四部重要著作:《z理论——美国企业界怎样迎接日本的挑战》、《战略家的头脑——日本企业管理艺术》、<企业文化》、《寻求优势——美国最成功公司的经验》。系统精辟的分析构成了企业文化这一新的理论系统,标志着企业文化理论的诞生。一般认为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在其内外环境中长期形成的以价值观为核心的行为规范、制度规范和外部形象的总和,是激发企业员工积极性的唯一源动力。企业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价值观为企业职工提供了一种共同意识,以及日常行为的指导方针。企业文化通过以价值观为核心的文化意识观念,说服、感染、诱导、约束企业成员,用一种共同的价值观把全体职工凝聚在一起,最大限度地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2煤炭企业文化以往建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2.1文化观念陈旧、思维模式定化

由于地理条件和作业环境限制等原因,煤炭企业矿区一般都远在与城市市区相隔较远的郊区或野外。因此煤炭企业难以接受到外部最新的信息,思维模式容易固化。而思想的僵化又往往就是企业文化再造最大的敌人:企业管理层和员工安于现状,害怕变革、不愿变革,使得企业的改革发展创新的尝试只是“换汤不换药”,难以从根本上起到引领企业发展思路转变,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需要。

2.2企业领导层不理解或企业文化意识淡薄

众所周知,目前煤炭企业占相对多数的是国有企业。而国有企业很多的领导并不是通过市场机制的选择产生,而是直接由上级安排任命。这其中虽然有很多有志于改变企业落后面貌的领导者,但苦于对企业文化理念的不理解和认识不足。造成企业文化建设的思路不开阔,企业文化建设停留于表面。更有甚者,一些领导者认为企业文化建设是只投入,不产出的“买卖”,搞不搞对企业效益都无所助益。

2.3企业文化建设政工化、部门化

在煤炭企业调研的时候经常发现在许多企业中,将企业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相等同或混淆两者之间的异同。实质上企业文化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是煤炭企业建设中两个既有联系又相互区别的范畴,通过两者有机的融合和协作,可以有效的帮助企业解决经营管理中所潜在和发生的一些问题;还有的煤炭企业将企业文化建设职能安加在工会、宣传部等部门,实际上企业文化建设是整个企业都必须共同承担的职能,而不是哪一个具体部门自己的事情,企业文化细化在企业运作流程的每一个阶段之中。

2.4企业文化建设表面化、口号化

以往煤炭企业文化建设中存在的另一个问题就是企业文化建设表面化、口号化。由于思想保守和员工素质参差不齐等因素,煤炭企业内部对企业建设的效用和重要性认识不足。经常是“热热闹闹开场,冷冷清清收场”,没有将企业文化建设真正的嵌入到企业的灵魂之中,企业文化留于表面。因此我们走进矿区经常发现是口号、标语很多;今天号召这个,明天要求哪个。没有一个有序、继承性的企业文化发展建设思路。

3煤炭企业文化建设的方向与思路

3.1以“客户服务至上”为导向

由于多年来传统体制的影响,使不少煤矿至今还没有在思想上真正确立“服务至上”的思想,煤炭产品同其它产品相比虽然有自己的特性,但作为生产者为消费者提供优质服务上有共同之处,如认真履行合同、定期走访用户、提高质量、扩大产品品种满足不同用户的要求等。及时了解市场动态,预测客户可能会提出什么要求,提前准备,在第一时间提供给客户,从而大大提高服务效率和服务质量。为客户节省时间、为客户节省成本、为客户提供方便已经成为新经济时代企业成功的首要因素。

3.2以“以人为本”为核心

企业有价,人才无价。新经济时代中作为知识载体的人力资源,已经成为企业最具竞争力的核心生产力要素。企业文化的实质是以人为本,是在企业管理实践中,从过去只注重物转到重视人的基点上来,把尊重人、关心人、理解人、信任人、培养人、重视人的价值,不断提高人的素质,调动人的积极性,作为企业发展的基本动力。如何有效的引人、留人、用人、培育人已经成为煤炭企业文化管理中最为核心的问题之一。企业必须充分调动资源,做好企业人力资源开发这篇大文章。

3.3以构建、完善现代企业制度为支撑

煤炭企业文化重塑要以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作为支撑和保障。通过建立和完善以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为核心的现代企业制度、完善有序的法人治理结构,可以有效的促进煤炭企业文化建设科学化、制度化、明确化。为企业下一步将企业文化渗透到企业的各个角落中,打下坚实的基础。

3.4落实沟通培训和激励机制

由于煤炭企业内部传统势力强大,抗拒文化革新和消极对待文化革新的现象普遍,而且广大员工素质参差不齐、认识不一。要想在煤炭企业内部顺利开展企业文化理念革新,首先必须进行深入细致的有效沟通。解除员工对于企业文化再造的疑虑和不解,并通过具体培训的方式,使广大员工认识到企业文化再造的效用与意义所在。通过激励机制吸引和鼓励广大员工参与到企业文化再造的过程中来,实现由“企业要我做”到“我要做”的转变。

3.5以绩效考核机制为约束

有时候企业传统势力过于强大,企业文化变革在企业内部寸步难行。此时为破除阻力、引进新思路,就必须果断借助绩效考核机制等强制手段,引导员工个人行为向企业希望的方向转变;新文化的引入要想真正“生根”必须有一定的强化过程,通过绩效考核机制的作用,我们可以使得员工逐渐生成“习惯反射”,使得企业文化最终能够在企业内“生根发芽”。

3.6以企业与员工“双赢”为诉求

强制并不等于强迫。虽然要员工将个人目标与企业目标自觉做到相统一,但不能抹杀员工个人作为独立主体的需要。长久以来,煤炭企业以“牺牲、奉献”精神为感召,而忽视了员工作为个人有自身多元化、多层次需要的现实。21世纪是合作的世纪、是双赢的世纪,企业要想取得成功必须建立“双赢”的文化理念,只有企业和员工都成功才是真正的成功。

4煤炭企业文化再造的具体内容

4.1继承传统,面向未来的新型企业精神

一个企业要有自己的灵魂,要有自己的追求和信仰。企业精神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中外企业无不把培育企业精神当作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和根本任务,把企业精神当作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制胜的法宝,视之为企业之魂。煤炭企业要精心提炼出最适合本行业发展、最有价值、最有特色的企业精神和核心价值观,并加以确立和塑造。将长期经营活动中培育的能反映企业精神风貌、激励职工奋发向上和规范企业行为的群体意识,能引导职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相融合,树立具有本企业特色的企业文化精神。树立企业精神要注重继承和创新相结合,同时要突出时代性和个性化。

4.2加强煤炭企业安全文化建设

由于煤矿生产的特殊性、复杂性和多变性,煤矿事故时有发生,有的甚至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巨大经济损失,干扰正常的生产经营。事故高发及难以遏制的趋势,不单源自科技管理水平低下,更在于员工对安全的认识水平不高和企业整体安全文化理念不强。企业安全文化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做到“安全第一,预防为先”,实现文明生产,才能保证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健康、稳定、高效发展。珍惜、爱护和尊重员工的生命,从安全的意识、思维、观点、行动、态度、方法上使员工形成深层次的安全文化素质,并付诸于完善和维护企业安全文明生产上,认真将安全文化细化到现场生产管理之中。

4.3重新塑造煤炭企业形象

企业形象是企业文化的外在表现,它是指企业在社会公众中的印象和评价。一个企业在社会公众的心目中是否有高度的信任感,关系到这个企业是否具有竞争力。一方面,传统上社会意识中煤炭企业的形象就是“苦、脏、累、险、黑、大、笨、粗”;另一方面由于只注重效益,缺乏环保意识。导致企业环境恶化:煤尘飞扬、地表塌陷、酸雨、温室效应、固体废弃物、光化学烟雾等敏感环境问题既危害了企业,更危害了社会。因此煤炭企业要建立新型企业文化,首先就要重新塑造自身企业形象。对内要提高环保意识,提升员工素质。大力实施“绿化、美化、净化、亮化”工程建设,建设成为一个生产生活秩序井然、环境整洁优美的现代新型矿区。对外要通过cI形象设计塑造个性鲜明、全面完整的企业形象。注重企业声誉,积极参与社区建设,帮助企业树立讲文明、负责任的光明形象。

4.4通过质量文化树立强势企业品牌

高质量的产品是企业生存的根基。它既反映了企业的工艺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的高低,也是企业吸引客户赖以生存的物质条件。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才能赢得更多的客户,也只有树立质量第一的文化理念,才能获得更大的生存空间。产品质量实际上是企业质量文化、伦理观念在实践层面的反映和体现。有什么样的质量文化,就有什么样的产品质量。良好的技术、设备固然是影响产品质量的重要因素,但非决定因素,要从根本上解决质量问题,还必须以人为本,从指导人们实践的观念形态着手寻求解决途径。从煤炭企业长远发展、从跨行业、跨所有制、跨地域经营的大视角出发,重视企业形象、商标形象、产品形象的策划、宣传、投入,把品牌意识和策略引入企业营销机制中,提高企业竞争力,最终塑造强势企业品牌才是煤炭企业在21世纪残酷的市场竞争中取得最终胜利的必由之路。新晨

4.5科技文化兴煤,创新文化富煤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这一战略性的指导方针在今天的煤炭企业改革中意义犹为重大。今后我国煤炭企业的改造目标重点是要应用高新技术:比如遥控与自动化技术、加快高产高效矿井建设、推进洁净技术的产业化。煤炭企业的发展正朝向科技化、数字化、网络化的方向迅猛发展。毫无疑问,科技文化将给煤炭企业的发展带来一场新的革命。能源有限、创新无限。煤炭企业不可能永远靠煤吃饭,大力推进企业创新文化理念的形成是企业可持续化发展的必然选择。要在企业内形成一种创新生产工艺、创新管理理念、创新发展思路为核心的创新文化体系,为煤炭企业不断飞跃,添砖加瓦。

4.6危机永存,学无止境

煤矿企业文化论文范文第8篇

论文摘要:新经济时代的企业竞争是文化的竞争,是理念的竞争。煤炭企业作为传统型企业要想更好的取得竞争优势、战胜竞争对手,必须对其企业文化实施再造。论文将就这一问题展开分析和研究。

2l世纪人类经济形态已经进入了以知识、速度、创新、文化理念为根本特征的新经济模式。新经济条件下,企业文化成为一种重要的企业能力,是一种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途径,是一种为企业生成价值的重要来源。一个企业要打造具有自己独特优势的核心价值观和核心理念,就必须要从企业文化建设和管理着手,培养具有个性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管理是新世纪重要的企业管理模式。煤炭行业作为能源基础性行业,其作用和地位不容质疑。不久前国家为了力促煤炭工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出台了《国务院关于促进煤炭工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煤炭是我国重要的基础能源和原料,在国民经济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由于历史和现时的一些因素积淀,煤炭企业发展遇到许多困难与挑战。煤炭企业正经过着历史性转化过程:即从“制度+控制”型转变成为“学习+激励”型。最近几年随着国民经济发展速度加快和国际原油等替代性能源价格上涨等因素的综合作用下,煤炭行业的形势开始出现好转。在这样的历史机遇下,煤炭企业必须牢牢抓住时机、适时掀起企业变革、塑造新型企业文化,推动整个煤炭行业和企业自身的可持续化发展。

一、企业文化理念的产生与实质

企业文化理念的产生源自美日两国不同管理模式的比较。20世纪60~80年代日本经济迅猛发展,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号经济强国,并在各个领域与世界经济第一的美国展开强有力的竞争。美国学界在惊呼“狼来了”的同时,分析思考认为日本的成功在于其“管理软件——文化因素”的成功。从1981年到1982年间美国管理学界连续推出了四部重要著作:《z理论——美国企业界怎样迎接日本的挑战》、《战略家的头脑——日本企业管理艺术》、<企业文化》、《寻求优势——美国最成功公司的经验》。系统精辟的分析构成了企业文化这一新的理论系统,标志着企业文化理论的诞生。一般认为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在其内外环境中长期形成的以价值观为核心的行为规范、制度规范和外部形象的总和,是激发企业员工积极性的唯一源动力。企业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价值观为企业职工提供了一种共同意识,以及日常行为的指导方针。企业文化通过以价值观为核心的文化意识观念,说服、感染、诱导、约束企业成员,用一种共同的价值观把全体职工凝聚在一起,最大限度地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二、煤炭企业文化以往建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2.1文化观念陈旧、思维模式定化

由于地理条件和作业环境限制等原因,煤炭企业矿区一般都远在与城市市区相隔较远的郊区或野外。因此煤炭企业难以接受到外部最新的信息,思维模式容易固化。而思想的僵化又往往就是企业文化再造最大的敌人:企业管理层和员工安于现状,害怕变革、不愿变革,使得企业的改革发展创新的尝试只是“换汤不换药”,难以从根本上起到引领企业发展思路转变,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需要。

2.2企业领导层不理解或企业文化意识淡薄

众所周知,目前煤炭企业占相对多数的是国有企业。而国有企业很多的领导并不是通过市场机制的选择产生,而是直接由上级安排任命。这其中虽然有很多有志于改变企业落后面貌的领导者,但苦于对企业文化理念的不理解和认识不足。造成企业文化建设的思路不开阔,企业文化建设停留于表面。更有甚者,一些领导者认为企业文化建设是只投入,不产出的“买卖”,搞不搞对企业效益都无所助益。

2.3企业文化建设政工化、部门化

在煤炭企业调研的时候经常发现在许多企业中,将企业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相等同或混淆两者之间的异同。实质上企业文化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是煤炭企业建设中两个既有联系又相互区别的范畴,通过两者有机的融合和协作,可以有效的帮助企业解决经营管理中所潜在和发生的一些问题;还有的煤炭企业将企业文化建设职能安加在工会、宣传部等部门,实际上企业文化建设是整个企业都必须共同承担的职能,而不是哪一个具体部门自己的事情,企业文化细化在企业运作流程的每一个阶段之中。

2.4企业文化建设表面化、口号化

以往煤炭企业文化建设中存在的另一个问题就是企业文化建设表面化、口号化。由于思想保守和员工素质参差不齐等因素,煤炭企业内部对企业建设的效用和重要性认识不足。经常是“热热闹闹开场,冷冷清清收场”,没有将企业文化建设真正的嵌入到企业的灵魂之中,企业文化留于表面。因此我们走进矿区经常发现是口号、标语很多;今天号召这个,明天要求哪个。没有一个有序、继承性的企业文化发展建设思路。

三、煤炭企业文化建设的方向与思路

3.1以“客户服务至上”为导向

由于多年来传统体制的影响,使不少煤矿至今还没有在思想上真正确立“服务至上”的思想,煤炭产品同其它产品相比虽然有自己的特性,但作为生产者为消费者提供优质服务上有共同之处,如认真履行合同、定期走访用户、提高质量、扩大产品品种满足不同用户的要求等。及时了解市场动态,预测客户可能会提出什么要求,提前准备,在第一时间提供给客户,从而大大提高服务效率和服务质量。为客户节省时间、为客户节省成本、为客户提供方便已经成为新经济时代企业成功的首要因素。

3.2以“以人为本”为核心

企业有价,人才无价。新经济时代中作为知识载体的人力资源,已经成为企业最具竞争力的核心生产力要素。企业文化的实质是以人为本,是在企业管理实践中,从过去只注重物转到重视人的基点上来,把尊重人、关心人、理解人、信任人、培养人、重视人的价值,不断提高人的素质,调动人的积极性,作为企业发展的基本动力。如何有效的引人、留人、用人、培育人已经成为煤炭企业文化管理中最为核心的问题之一。企业必须充分调动资源,做好企业人力资源开发这篇大文章。

3.3以构建、完善现代企业制度为支撑

煤炭企业文化重塑要以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作为支撑和保障。通过建立和完善以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为核心的现代企业制度、完善有序的法人治理结构,可以有效的促进煤炭企业文化建设科学化、制度化、明确化。为企业下一步将企业文化渗透到企业的各个角落中,打下坚实的基础。

3.4落实沟通培训和激励机制

由于煤炭企业内部传统势力强大,抗拒文化革新和消极对待文化革新的现象普遍,而且广大员工素质参差不齐、认识不一。要想在煤炭企业内部顺利开展企业文化理念革新,首先必须进行深入细致的有效沟通。解除员工对于企业文化再造的疑虑和不解,并通过具体培训的方式,使广大员工认识到企业文化再造的效用与意义所在。通过激励机制吸引和鼓励广大员工参与到企业文化再造的过程中来,实现由“企业要我做”到“我要做”的转变。

3.5以绩效考核机制为约束

有时候企业传统势力过于强大,企业文化变革在企业内部寸步难行。此时为破除阻力、引进新思路,就必须果断借助绩效考核机制等强制手段,引导员工个人行为向企业希望的方向转变;新文化的引入要想真正“生根”必须有一定的强化过程,通过绩效考核机制的作用,我们可以使得员工逐渐生成“习惯反射”,使得企业文化最终能够在企业内“生根发芽”。

3.6以企业与员工“双赢”为诉求

强制并不等于强迫。虽然要员工将个人目标与企业目标自觉做到相统一,但不能抹杀员工个人作为独立主体的需要。长久以来,煤炭企业以“牺牲、奉献”精神为感召,而忽视了员工作为个人有自身多元化、多层次需要的现实。21世纪是合作的世纪、是双赢的世纪,企业要想取得成功必须建立“双赢”的文化理念,只有企业和员工都成功才是真正的成功。

四、煤炭企业文化再造的具体内容

4.1继承传统,面向未来的新型企业精神

一个企业要有自己的灵魂,要有自己的追求和信仰。企业精神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中外企业无不把培育企业精神当作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和根本任务,把企业精神当作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制胜的法宝,视之为企业之魂。煤炭企业要精心提炼出最适合本行业发展、最有价值、最有特色的企业精神和核心价值观,并加以确立和塑造。将长期经营活动中培育的能反映企业精神风貌、激励职工奋发向上和规范企业行为的群体意识,能引导职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相融合,树立具有本企业特色的企业文化精神。树立企业精神要注重继承和创新相结合,同时要突出时代性和个性化。:

4.2加强煤炭企业安全文化建设

由于煤矿生产的特殊性、复杂性和多变性,煤矿事故时有发生,有的甚至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巨大经济损失,干扰正常的生产经营。事故高发及难以遏制的趋势,不单源自科技管理水平低下,更在于员工对安全的认识水平不高和企业整体安全文化理念不强。企业安全文化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做到“安全第一,预防为先”,实现文明生产,才能保证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健康、稳定、高效发展。珍惜、爱护和尊重员工的生命,从安全的意识、思维、观点、行动、态度、方法上使员工形成深层次的安全文化素质,并付诸于完善和维护企业安全文明生产上,认真将安全文化细化到现场生产管理之中。

4.3重新塑造煤炭企业形象

企业形象是企业文化的外在表现,它是指企业在社会公众中的印象和评价。一个企业在社会公众的心目中是否有高度的信任感,关系到这个企业是否具有竞争力。一方面,传统上社会意识中煤炭企业的形象就是“苦、脏、累、险、黑、大、笨、粗”;另一方面由于只注重效益,缺乏环保意识。导致企业环境恶化:煤尘飞扬、地表塌陷、酸雨、温室效应、固体废弃物、光化学烟雾等敏感环境问题既危害了企业,更危害了社会。因此煤炭企业要建立新型企业文化,首先就要重新塑造自身企业形象。对内要提高环保意识,提升员工素质。大力实施“绿化、美化、净化、亮化”工程建设,建设成为一个生产生活秩序井然、环境整洁优美的现代新型矿区。对外要通过cI形象设计塑造个性鲜明、全面完整的企业形象。注重企业声誉,积极参与社区建设,帮助企业树立讲文明、负责任的光明形象。

4.4通过质量文化树立强势企业品牌

高质量的产品是企业生存的根基。它既反映了企业的工艺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的高低,也是企业吸引客户赖以生存的物质条件。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才能赢得更多的客户,也只有树立质量第一的文化理念,才能获得更大的生存空间。产品质量实际上是企业质量文化、伦理观念在实践层面的反映和体现。有什么样的质量文化,就有什么样的产品质量。良好的技术、设备固然是影响产品质量的重要因素,但非决定因素,要从根本上解决质量问题,还必须以人为本,从指导人们实践的观念形态着手寻求解决途径。从煤炭企业长远发展、从跨行业、跨所有制、跨地域经营的大视角出发,重视企业形象、商标形象、产品形象的策划、宣传、投入,把品牌意识和策略引入企业营销机制中,提高企业竞争力,最终塑造强势企业品牌才是煤炭企业在21世纪残酷的市场竞争中取得最终胜利的必由之路。

4.5科技文化兴煤,创新文化富煤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这一战略性的指导方针在今天的煤炭企业改革中意义犹为重大。今后我国煤炭企业的改造目标重点是要应用高新技术:比如遥控与自动化技术、加快高产高效矿井建设、推进洁净技术的产业化。煤炭企业的发展正朝向科技化、数字化、网络化的方向迅猛发展。毫无疑问,科技文化将给煤炭企业的发展带来一场新的革命。能源有限、创新无限。煤炭企业不可能永远靠煤吃饭,大力推进企业创新文化理念的形成是企业可持续化发展的必然选择。要在企业内形成一种创新生产工艺、创新管理理念、创新发展思路为核心的创新文化体系,为煤炭企业不断飞跃,添砖加瓦。

4.6危机永存,学无止境

煤矿企业文化论文范文第9篇

关键词:煤矿企业;人才流失;原因;危害;对策

中图分类号:F241.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13-0097-02

前言

近年来,国有煤炭企业人才流失现象日益严峻,在煤矿工作多年的一些技术骨干和新进矿的大中专毕业生,因各种原因出走,造成煤矿技术人才的大量流失,给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和发展带来严重影响。这不是个别煤矿企业的偶然现象,是目前整个煤矿企业普遍存在的现象,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深思。为此,笔者对煤矿企业人才流失的原因,产生的危害及如何应对作出分析和探讨。

一、人才流失的原因分析

1.行业艰苦,安全性差。众所周知,采煤行业是艰苦和高危行业,在开采过程中存在着瓦斯、煤尘、水、火、顶板等诸多不安全因素,而煤矿大部分又地处偏僻地区,远离城市,社会环境、居住环境、教育环境、人文环境与城市差别较大。

2.经济利益的驱动。人才追求高工资和高福利待遇,与企业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之间产生矛盾。同行业高薪挖人,再加之近年公务员及事业单位招聘人数较多,其工资待遇、福利的大幅度提高,这对年轻的专业技术和管理人员来说都具有很强的吸引力,薪酬待遇的落差迫使大量的煤炭主体专业人才流失。

3.自身价值得不到体现。大中专毕业生是思想最活跃的群体,他们希望跨出校门后,能够利用所学的知识,干出一番事业,以达到自身价值的体现。有了这种期望,一旦在企业中不能得到良好发展,就会产生离开的念头。

4.对人才的了解和信任度差。领导对企业内部的员工缺乏一定的了解和信任,感性地判断他们没有能力担起重任,平时既不与他们进行沟通,也不安排重要的岗位对他们进行锻炼,严重打击了员工的工作激情。由于领导对自己缺乏最起码的信任,造成了他们工作没有激情,更谈不上能力的发挥,所以人才流失就在所难免。

5.用人不当。企业内部用人机制的不力,不重用德才兼备的人而重用善于经营人际关系的庸才,势必会影响有才华的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一个意见满天飞的企业肯定会面临崩溃的局面,人才的流失也只是时间问题。

6.社会舆论的影响。煤矿给人们的印象不好,这除了与煤矿的安全性差及行业艰苦有关之外,还与社会舆论有意或无意地夸大煤炭行业的苦、累、危险是分不开的。人们听到看到的往往是矿难持续不断的发生,从而形成社会上“谈矿色变”的气氛。

7.其他原因。煤炭企业员工流失的主力军主要是刚参加工作不久的大中专毕业生,他们年轻,精力旺盛,对所在企业依附性不强流动性大及无家庭负担等特点。如果企业对他们人文关怀不够,加之远离城市社区业余生活枯燥无味,还要面临成家立业的抉择等因素,这些都是促使他们离开企业不可忽视的原因。

二、煤矿企业人才流失的危害

煤矿企业人才流失对企业产生的负面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煤矿企业人才流失制约了煤炭产量的提高,还严重影响煤矿安全生产,使煤矿陷入“扩产―事故―减产”的怪圈,成为煤矿企业安全问题的一个瓶颈。没有专业技术员,生产方案拿不出来,安全措施制定不了,制定了也落实不下去,有重大危险源无法识别,有效的安全装置不会使用,很多不该发生的煤矿安全事故就这样发生了。

2.企业人才流失最明显的莫过于会给企业带来直接成本方面的损失。人才流失后要找接替者需要花费成本,对于人才流动频繁的企业而言,花在招聘和培训新员工上的费用是一笔不小的支出。

3.人才流失及更替还会给企业带来间接的成本损失。由于企业人才流失而带来的对工作绩效的干扰是一个重要的间接成本。这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人才在流失之前,由于心不在焉而造成的效率损失;二是由于该职位在被新员工填补之前的空缺成本;三是由于流出者和流入者的人力资本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如果流失的是高质量或具有很大潜力的员工对企业造成的损失将是长期的。

4.企业人才流失对其他在岗人员的情绪及工作态度会产生消极影响。因为小范围的人才流失可能向其他人提示还有更好地选择机会,从而刺激更大范围的人才流失,造成所谓的“多米诺骨牌效应”。 特别是当人们看到流失的人才得到了更好地发展机遇时,留在岗位的人员就会心动,工作积极性会受到影响,也许以前从未考虑跳槽的员工也会开始琢磨是否也要跳槽。

5.企业大量人才流失不仅在企业内部引起强烈震动,还在外界造成该企业不容人才的恶劣影响,使企业形象蒙受损害。尤其对上市公司来说,更是影响到企业在资本市场上的公众形象。

三、煤炭企业控制人才流失的对策

一个企业不可能永远留住所有的员工,“流水不腐,户枢不蠢”,一定量的人才流动,可以起到整合内部资源,吸引外部资源的作用。但是,无序过高的人才流动是每一个企业都不愿看到的,特别是对煤矿企业,人才流失将严重制约煤矿的产能提高和安全生产。如何转变观念,留住人才,保持竞争力,成为煤炭企业急需思考的问题,笔者认为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从招聘环节控制人才流失。留住人才的前提是招到合适的员工,招聘作为人事管理过程中的一环,其作用主要表现为为企业“过滤”和“筛选”人才。首先,在招聘条件的设置上要打破以往对年龄和性别的严格限制,只要条件适合岗位的需求,可以广进人才,以抑制人才流失。其次,在招聘过程中给应聘者提供企业和应聘岗位各方面详细的信息,使他们对企业和应聘的岗位有一个全面、明确、现实的展望,他们就会认真考虑应聘的工作,权衡利弊,减少以后发现自己不适合此工作而选择离职的概率。

2.合理设计薪酬制度。一个公平合理的薪酬制度应该是激励的基础,是吸引、留住人才的关键手段,是调动职工积极性、创造性的重要因素。好的薪酬制度设计应把握一个度,达到对内对外公平。因此,在薪酬总量受到严格控制的情况下,必须对薪酬结构加以调整:(1)拉大工资收入差距。在工资总量恒定的情况下,最好的办法就是提高技术含量高、安全生产等职能部门突出岗位的工资基数,而降低一般岗位工资水平;(2)提高绩效工资比例,建立严格的绩效考核制度。通过绩效工资考核,奖勤罚懒,体现贡献不一样工资水平不一样;(3)严格区分技术管理岗与行政管理岗,使纯粹技术管理岗与中层管理干部岗位工资基本持平,奖金相当,突出技术人才重要性;(4)实行一岗一薪,一人多岗,岗薪累加,真正体现人才价值。

3.对人才进行分类管理,防止人才流失。企业要把人才管理作为一项重要的日常工作来抓,首先从是否有工作的激情,是否有完成工作的能力方面对员工进行摸底调查,然后进行分类。可以将人才从工作激情和能力大小来分类管理。(1)对高激情、高能力人员的管理。这类人才是企业最理想、最有价值的,领导者要做出关键的一点是给这些人以充分的权利以便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实现他们的目标,最大限度地释放他们的创造力。(2)对高激倩、低能力的人员的管理。这类人员在新进的员工中比较常见,工作热情高,态度端正,但是没有工作经验,动手能力很差。对于这类人员,领导应当充分肯定他们的激情,针对他们的工作经验不足,要鼓励他们大胆实践,安排他们在一线岗位进行锻炼。这类员工的管理是一项长期投资,企业要有耐心。(3)对低激情、高能力人员的管理。这类人员多见于专业领域中的技术人员,但他们对于自己的职位或长期发展无明确的目标。领导层一方面要对他们的能力予以肯定,另一方面又要对他们提出具体的期望和要求,使他们看到自己的价值,激发他们努力工作的热情。经常与他们沟通,对他们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调整他们的心态。(4)对低激情、低能力的人员的管理。对于这类人员,首先要有信心,本着“多养马,少换马”的原则,尽量激发他们的激情和提高他们的能力,但是一定要控制好在他们的身上花的时间,如果这类人员长时间没有改变,就不要再浪费时间和金钱,果断地予以淘汰。需要注意的是,这类人员中有些可能是企业的“员老”或“关系户”,如果领导抛不开“感情和关系”,不及时进行调整,势必会对其他员工的激情造成影响。

4.与高校合作培养人才,稳定人才队伍建设。与一些煤炭院校建立协议培养、合作培养人才的模式,是当前煤矿专业人才严重短缺条件下一项切实可行的战略决策,是企业与时俱进、可持续发展的基石。煤炭企业可以和高校联合办学,也可以从企业内部选拔一批批具有可塑性的员工去高校进行专业培养,为打造煤矿专业后备人才做好准备。此外,煤炭企业可以建立实习基地,为煤炭院校实践教学提供必要的实习场所。并与煤炭院校协议每年接收一定数量的煤矿专业毕业生来矿实习,让毕业生提前了解企业,了解煤矿,熟悉煤矿,融入煤矿,待到毕业之时如能与企业签订就业协议的一般都是认可企业各项制度及企业文化,这类大学生进入企业是属于能留得住、用得上的人才。

5.加大安全投入,构建和谐矿区。煤矿企业要加大对煤矿安全生产的投入,改善煤矿工人的作业环境和工作条件,使煤矿安全生产条件得到彻底的改善,使职工上班有安全感。针对煤炭企业矿区环境差的劣势,加大环境建设力度,搞好规划设计、园林绿化、环境卫生、文化娱乐等建设,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和温馨祥和的社区氛围,发展矿区教育事业,构建和谐小康矿区。

6.努力打造重视人才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就是要企业全体职工在长期生产经营过程中逐步培养形成的具有本企业特色与共同遵循的最高目标、价值标准、基本信念和行为规范。用优厚的待遇招揽人才是短期行为,而一种渗透人心的企业文化可以将真正优秀的人才吸引过来,这个效应是长期的。

7.媒体要进行正面的宣传报道。矿难事故的发生,媒体的报道大多着重描写“矿难”的严重后果,对于“矿难”发生的深层次原因探讨较少。这方面的报道过于负面,使大家对煤矿“黑色印象”更蒙上一层阴影。在呼吁广大媒体要正视矿难事故,客观报道之外,笔者认为煤矿企业也应该在宣传方面投入资金,让社会了解全面的煤矿。

煤矿企业人才流失控制不好会严重影响到企业的安全生产和可持续发展,稳步推进企业人才梯队建设也就失去了根基。人才流失的防范与控制不是企业哪个人,哪个部门的事,它是个系统工程。如何能使人才在煤矿企业这块土地上生根发芽,乃至将来变成参天大树,靠的是企业全体上下,各个职能部门群策群力积极应对,这也为煤矿的安全生产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智力支持的保证。

参考文献:

煤矿企业文化论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国有煤矿企业、人性化管理、思想政治工作

一、人性化管理策略的概述

1.1 人性化管理的内涵

“人性化管理”的理念起源于上世纪80年代,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各种经济成分不断活跃,影响了企业员工原有的价值观,造成与企业价值观的偏离;人的因素在社会经济活动中地位不断凸显,促使企业提升“以人文本”的理念。人性化管理的内涵是:通过情感投入,与员工实现人格上的平等、人性的尊重,进而激发其在工作中的潜能,产生强大的企业凝聚力。

在现代社会经济领域中,人性化管理对于促进企业的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人性化管理是一种在企业管理员工的过程中,充分注意员工的工作行为、需要、动机等因素进行挖掘员工自身的价值的管理模式。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员工的全面发展,并使员工群体之间进行深层次的合作,即,通过企业员工能力、思想提升来促使企业的发展。

1.2 人性化管理与国有煤矿思政工作之间的联系

由于人性化管理拥有先进的管理理念,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管理力度,极大地节约的公司管理的成本,同时对员工潜能的激发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调动了员工工作的热情以及积极性,为员工创建了良好的工作环境;所以,人性化管理得到了企业管理人员越来越多的重视。

事实上,人性化管理与国有煤矿思政工作之间具有密切的联系。

首先,二者的目标一致。人性化管理与企业的思政工作的目标都是确立正确的企业价值观,继承优秀的企业文化。加强企业员工对企业工作的热情,提高员工在企业工作中的积极性,增强员工之间的凝聚力。以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其次,二者的对象一致。人化管理与思政工作的对象相同即企业员工,二者都是确立企业员工正确的思想政治行椤H妨⑵笠翟惫な瞧笠捣⒄沟暮诵模企业员工正确的核心价值观有利于企业的建设和发展。

1.3 人性化管理与国有煤矿思政工作之间的区别

首先。二者的工作性质不同。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是企业文化,企业文化可以看作是企业所创造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总和,也可以看作是一种员工管理方式,它通过文化层面的内容进行反馈,并作用于企业管理本身;相对应的,人性化管理的核心是人力资源管理,即对员工的绩效考核、激励机制等方面的关注程度较大。

其次,二者工作的侧重点不同。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是调动企业员工对工作的热情,积极性,而人性化管理是使员工形成科学、统一的价值观。

二、现阶段国有煤矿企业思政工作存在的问题

2.1 当前国有煤矿企业思政工作的主要内容

当前国有煤矿企业的思政工作的主要形式分为两部分,即系统教育和日常教育。

企业的系统教育即对企业成员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日常教育则包括企业经济组织方面的思政工作。确定国有煤矿企业的经济价值,以及发展前景,保证企业能够正常的运作并发展。确使企业员工遵守企业的规章制度,继承企业的工作精神,以及员工的职业道德。

2.2 现阶段国有煤矿企业思政工作存在的问题

在当前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前提下,国有煤矿企业为适应社会发展的潮流,只重视于企业经济的发展,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视度不足。企业在进行思想政治工作教育时,只是按照传统方式,注重以说为主,不能根据具体的实例来进行宣传教育。现阶段这种方式以无法适应信息交流频繁的社会。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人员的素质有待提高。由于目前企业发展的趋势,只是企业员工的专业素质参差不齐,企业需要专业的具有高素质的人员来进行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

三、国有煤矿企业人性化管理的策略的具体应用

3.1 创造与时俱进的管理理念

在当前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阶段,传统的企业管理模式以无法适应。所以,企业需要引进新的管理模式以解放企业员工的思想,创造出新的管理模式,适应当前竞争性的社会。同时,企业应建立健全工作的目标。

首先,与时俱进是一种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作为国有煤矿企业的思政工作人员,因该具有积极创新的意识,结合我国煤矿企业思政工作的落后现状,从工作模式角度入手,引入市场经济竞争机制,与时俱进,增添活力。

其次,树立与时俱进的工作目标。国有煤矿企业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发挥着不同的作用,除了完成自身的市场经营任务以外,还要发挥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根据我国“十二五”期间制定的生态型、可持续发展战略,树立与时俱进的工作目标,是对管理理念的极大创新。

3.2 完善人性化管理模式

人性化管理理论是“以人为本”的,但并非“以人唯本”。这是在人的自然属性都存在一定的利己主义,作为国有煤炭企业,担负着国家基础能源的供应任务,维护着社会资源的供给稳定,同时也要实现自身的经济价值、社会价值和环境价值。因此,人性化管理要从管理机制入手,而不是放任自流。

首先,要树立员工的主人翁意识,爱护企业财产,努力展开工作。其次,在现实工作中做到平等、尊重,加大情感投入。再次,建立完善的人才培养机制,让每一个员工都得到平等提升自我的机会。

四、结束语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国有煤矿企业中对员工的人性化管理显得尤为重要。为解决现阶段思政工作人中存在的问题,应加强人性化管理与企业思政工作之间的联系,制定具体的实施策略,确保企业坚持政策的政治方针,促进企业能够长足的发展;同时,制定相关的管理策略,对于国有煤矿企业的思政工作人性化管理具有重大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黄时泽. 试论国有企业思政工作中的人性化管理[J]. 世纪桥,2013,15:50-51.

[3]孙渊源. 国有煤矿创新体系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02.

上一篇:安全管理模式论文范文 下一篇:集资风险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