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产量范文

时间:2023-03-01 08:05:25

粮食产量

粮食产量范文第1篇

本文作者:余家凤孔令成龚五堂工作单位:长江大学

实证研究

研究粮食产量与粮食价格的关系对于维护我国粮食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为了弄清楚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在检验两者序列平稳性的基础之上,拟采用协整检验、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等方法进行深入的探讨。1.粮食产量和粮食价格的平稳性检验为了有效地消除由于序列的大幅波动而造成对估计结果有效性的影响,首先需要对粮食产量和粮食价格序列的平稳性进行检验,通常运用ADF检验方法,结果见表1。从表1中可以看出,序列LS在有截距项、趋势项,且滞后阶数为3情况下的ADF检验统计量为-3.116410,大于其在5%显著性水平条件下的临界值-3.574244,因此不能拒绝序列LS有单位根,表明其是非平稳的。而其一阶差分序列ΔLS在无截距项、无趋势项,且滞后阶数为5情况下的ADF检验统计量为-2.430093,小于其在5%显著性水平条件下的临界值-1.954414,因此拒绝二阶差分序列ΔLS有单位根,表明其是平稳的。其他变量序列JG、ΔJG的分析类似。因此,可以得出序列LS和JG都是一阶单整的。要想得出它们之间是否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还需要对它们进行协整检验。2.粮食产量和粮食价格的协整检验对于两变量的协整关系进行检验,需要用到E-G检验方法,它是Engle和Granger提出的用两步检验法检验两变量是否为协整的一种较为切实可行的方法。它首先对两个平稳的时间序列进行线性回归,然后对得到的方程残差的平稳性进行检验,以判断两变量之间是否协整。限于篇幅,以下直接给出LS对JG进行回归后,其残差序列E平稳性检验的结果。从表2可以看出,残差序列E在无时间趋势项、截距项和滞后项,且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拒绝了存在单位根的假设,则残差序列E是平稳的,表明粮食产量和粮食价格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3.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为克莱夫•格兰杰所开创,用于分析经济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为了弄清楚粮食产量和粮食价格之间的影响如何,或者更确切地说,它们之间的影响是单向的还是双向的,就有必要对它们进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结果见表4。在检验过程中,根据AIC和SC信息量最小的准则确定模型的最优滞后阶数为3。从上述结果可以看出,在5%的显著水平下,粮食价格的变化会引起粮食产量较大的变化,而粮食产量的变化对粮食价格的影响却不是很明显。4.脉冲响应函数脉冲响应函数(IRF)用于衡量来自某个内生变量的随机扰动项的一个标准差冲击(称之为“脉冲”)对VAR模型中所有内生变量的当前值和未来取值的影响。图1至图2是在上述粮食产量和粮食价格VAR模型的基础上得到的脉冲响应路径曲线。实线是相应的响应函数值,虚线表示正负两倍的标准差偏离带。纵轴表示的是脉冲响应函数的大小,横轴表示的是脉冲响应函数的追踪时期数。图1粮食价格对粮食产量扰动的响应从图1可以看出,粮食价格JG对来自粮食产量LS的扰动没有立即做出响应,粮食价格在第1期的响应等于0,在第2期,粮食价格对粮食产量所做出的响应达到最大(大约为4.2)且为负向的。之后,在第4期,粮食价格的响应上升为0。在第4期到第6期,粮食价格对粮食产量扰动的响应缓慢增加且为正向,之后在第6期又变为负向的,直到第18期左右稳定地趋于0。图2粮食产量对粮食价格扰动的响应从图2可以看出,粮食产量LS对来自粮食价格JG的扰动没有立即做出响应,粮食产量在第1期的响应等于0,在第3期,粮食产量对粮食价格所做出的响应达到最大(大约为0.02)且为正向的。在第3期之后,这种响应会缓慢下降。同时可以看出,前者对后者的这种扰动冲击对粮食产量影响的持续时间比较长,直到20期(即20年)后,粮食产量的这种响应仍为0.006左右。5.方差分解方差分解和脉冲响应函数一样,主要用来分析VAR模型中每个内生变量对它自身以及其他内生变量的扰动所做出的反应,从而进一步地了解VAR模型的动态特征。其主要思想是将VAR模型中每个外生变量预测误差的方差按照其成因分解为与各个内生变量相关联的组成部分,即分析每个新息冲击对内生变量变化的贡献程度,从而了解各新息对模型内生变量的相对重要性(结果见表4)。在表4中,粮食产量的波动在第1~3期受自身扰动的影响较为明显,从第6期开始受自身扰动的影响稳定在82%左右,粮食价格对粮食产量的影响则在18%左右。同理,粮食价格的方差分解中,其受自身的影响在第1~2期尤为明显,从第3期开始,粮食价格受自身扰动的影响稳定在87%左右,粮食产量对粮食价格的影响则在13%左右。因此,粮食价格变化对粮食产量变化的影响要大于粮食产量变化对粮食价格变化的影响,这与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和脉冲响应函数的分析结果是一致的。

结论与建议

基于以上分析,笔者得出的结论是:粮食产量和粮食价格之间存在相互影响的关系,但是粮食产量对价格的弹性要大于粮食价格对产量的弹性,这符合我国的经济发展状况。在当前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要进一步完善的背景下,粮食产量的变化会带来粮食价格的浮动,而粮食价格的变动又会引起粮食产量更大的波动。2011年,我国的粮食产量迈上了5500亿公斤新台阶,达到了5712亿公斤,开创了建国以来粮食产量第一次连续八年增产的局面,但与上年同期相比,粮食价格涨幅近10%,使二者成螺旋状交替上升的格局已经形成并且日益强化。究其原因,既有生产资料等成本要素上涨的因素,也有国际传导、投机炒作、通胀预期等的影响。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粮食的需求呈现刚性增长的态势。故为保证社会的和谐稳定,我国必须做到既稳定粮价,又实现粮食稳定增产。为此,笔者建议:第一,严控流动性,防止热钱进入粮食流通领域而造成粮价波动。近年来我国货币超常规发行,为粮价上涨提供了必要条件。2009年,我国货币M1的供给量约以4倍增速较2008年增长了32.4%,成为2010年和2011年粮价过快上涨重要原因。货币供给虽然不是粮价上涨的充分条件,但是,其在短期内急剧增长往往会诱发粮价迅速飙升。因此,我国当前要密切关注流动性对粮价的影响,必要时,应采取像调控房地产价格的政策措施一样,防止热钱冲击粮价。第二,合理引导粮价上涨,促使消费者在提高收入的同时承担一部分上升的成本。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不断向前推进,居民收入在提高的同时,其消费结构日益升级,对消费品尤其是农产品,不仅在数量、品种上,而且在质量、层次上,特别是在食品安全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满足这些要求,消费者必须支付一定的代价,那就是承担粮价合理上涨的成本。如果总是人为地压低粮价,必然会挫伤农民的种粮积极性,从而造成重大的粮食安全问题。从目前城乡居民收入的对比来看,城镇大多数居民显然具备了承担粮食价格适度上涨的压力,政府要做的是在合理放开粮价的同时,加大财政对城镇低收入群体的转移支付力度,以消除粮食价格适度上升对其生活造成的压力,从而将种粮收益逐步地返还给农民。第三,做好市场调控,保证粮食能卖上合理的价格,促进农民增产增收。在农业生产中,增产和增收要统筹考虑。既要将各项强农惠农富农政策落到实处,也要做好市场调控。近些年来,国家采取各种措施,多次提高粮食的收购价格,使得粮食价格逐年稳步增长,进一步强化了与粮食相关的各利益者对粮价上涨的预期。基于此,一些粮食加工、经销商为了谋取更大的利益,加强了投机炒作力度,在丰年时往往增加储备,在粮食市场供求紧张时则人为地渲染这种紧张关系,导致某些粮食品种的价格过快上涨;另一方面,“谷贱伤农”的事也经常出现。粮价的波动,让农民从增产中看不到增收的希望,直接影响他们次年种粮的热情。一旦农民失去了种粮的热情,即便是农业投入增加、科技到位、基础设施改善,我们面对的仍可能会是土地撂荒、粮食减产,这将直接威胁国家的粮食安全。因此,要加强对粮食市场的调控,保证种粮农民增产增收。

粮食产量范文第2篇

粮食安全问题关系到国计民生,是国家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前提[1-3]。长期以来,在黄土高原地区人们为了获取足够多的粮食以维持生存而人为的毁林开荒,加剧了该区的水土流失,生态环境恶化。因此,满足当地居民的粮食需求是治理水土流失的前提。延安市自1999年大规模的退耕还林(草)工程建设在改善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的同时,也从两方面影响到当地的粮食供给总量:一方面,该工程通过粮食补贴的形式鼓励农户将一部分不适宜耕种的坡耕地转换为林地、草地等,这需要消耗相当多的粮食储备;另一方面,由于退耕还林(草)本身会减少耕地总面积,从而将减少粮食供给总量。由于农业发展环境与粮食安全之间呈双向反馈关系,即没有粮食安全,农民势必要继续毁林开荒,从而加重环境恶化,并形成环境对粮食生产影响的恶性循环。因此,稳定粮食生产与供给,确保粮食安全关系到延安市退耕还林(草)工程的持久、稳定。区域粮食安全是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4]。 延安市粮食生产及粮食安全问题不仅关系到我国的粮食总体安全,而且直接影响我国的生态安全。现代市场经济和运输体系的发展使延安市可以通过市场来调剂当地的粮食供给,但作为土地、光热等农业资源条件较好的地区,延安市应立足于当地解决粮食自给问题,确保延安市粮食安全,以减轻国家的粮食供给压力。笔者运用最小人均耕地面积和耕地压力指数模型法,分析了延安市1997~2007年11年间耕地、人口、粮食动态变化态势,总结了该区域最小人均耕地面积和耕地压力的变化特点,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保障延安市耕地动态平衡和粮食安全的一些建议。在考察延安市粮食问题时,采用的是包括豆类、薯类的广义粮食口径。 1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1.1研究区概况 陕西延安市位于黄河中游陕北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地处107°41'~110°31'E、35°21'~37°31'N。北接榆林市,南连咸阳、铜川、渭南市,东隔黄河与山西省临汾、吕梁地区相望,西依子午岭与甘肃省庆阳地区为邻,全市总面积37000km2。延安市地势西北高,东南低,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地貌,地形以塬、梁、峁为主,平均海拔1.2km。延安市水土流失面积28800km2,占总面积的78%,年平均土壤侵蚀模数9000t/km2,水土流失极为严重,年入黄泥沙25800万t。延安市位居内陆干旱半干旱地区,四季分明,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年均无霜期170d,年均气温7.7~10.6℃,年均日照数2300~2700h,年均降水量500mm左右。受地理和气候等因素的综合影响,降水时空分布不均,从南到北依次递减,南部最高650mm,北部最低380mm;年内降水量的75%集中在6~9月份,多以暴雨形式出现,形成洪水而流失;降水年际变化大,有“十年九旱”之说。灾害性天气有干旱、冻害、冰雹、干热风、雨涝等。 1.2延安市粮食安全评价方法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自然载体,粮食生产态势与耕地数量的变化密切相关,因此,耕地数量的变化是粮食安全研究评价的出发点。对退耕还林(草)以来延安市粮食安全的评价研究是基于耕地这一要素,评价的理论、方法采用最小人均耕地面积与耕地压力指数模型[5],对延安市1997~2007年耕地面积、粮食产量、人口数量、最小人均耕地面积和耕地压力指数等数据进行分析,解读延安市粮食安全的状态。最小人均耕地面积是在一定区域范围内,一定粮食自给水平和耕地生产力条件下,为了满足人口正常生活的粮食消费所需的耕地面积。最小人均耕地面积是粮食自给率、粮食消费水平、耕地生产力水平等因子的函数,函数表达式为:Smin=β•Gr/P•q•k式中,Smin为最小人均耕地面积(hm2);β为粮食自给率(%);Gr为人均粮食需求量(kg);P为粮食单产(kg/hm2),q为粮食播种面积占总播种面积之比(%);k为复种指数(%),它是1年中各个季节的实际总播种面积除以耕地面积求得的。最小人均耕地面积给出了为保障一定区域粮食安全而需保护的耕地数量底线,它可以反映一个地区耕地资源的紧张程度[5]。 耕地压力指数是最小人均耕地面积与实际人均耕地面积之比,即:K=Smin/Sa式中,K为耕地压力指数;Sa为实际人均耕地面积(hm2/人),是区域可耕地总面积与人口数量的函数。耕地压力指数可以衡量一个地区耕地资源的稀缺和冲突程度,给出了耕地保护的阈值,可作为耕地保护的调控指标,也是测度粮食安全程度的指标,即当K=1时,表示实际耕地面积等于最小人均耕地面积,即耕地压力平衡;当K>1时,实际人均耕地面积小于最小人均耕地面积,表明耕地承受巨大的压力,粮食供给小于需求,需防止出现粮食不安全问题;当K<1时,实际人均耕地面积大于最小人均耕地面积,耕地压力较轻,粮食处于安全状态,此时可以适度转移耕地用途以保证生态环境的良性发展,调整农业种植结构以保持耕地的综合生产力[5-8]。 2结果与分析 2.1粮食产量的变化 1997年以来,延安市粮食产量波动较大(图1),1997年延安市退耕还林(草)前的粮食产量为58.69万t,2007年延安市退耕还林(草)后的粮食产量为76.07万t,1998年粮食产量为97.68万t,是1997年粮食产量的1.66倍,是1997~2007年延安市粮食产量的最高点,该年的粮食产量也是近60年来延安市的最高粮食产量。1997年以来,延安市人口数总体平稳增加,变化幅度不大。因此,在粮食总产量变化的背景下,1997~2007年延安市人均粮食产量的波动也较大,人均粮食产量变化趋势与粮食总量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人均粮食产量与粮食总量呈现高度正相关性。1997年延安市人均粮食产量306kg,1998年延安市粮食丰收,人均粮食产量达507kg,为11年最高。 1999~2003年延安市粮食总产量和人均粮食产量都呈下降态势,1999年粮食产量、人均粮食产量分别为70.25万t、362.34kg,2003年粮食产量、人均粮食产量分别为56.8万t、276kg。2003年之后延安市粮食总产量和人均粮食产量总体增加。2004年以来延安市年人均粮食产量稳定在350kg左右,这主要是由于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占农作物播种面积的比重有所增加,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相对稳定,加之科技的进步和农业投入的扩大,使得延安市粮食总产量大幅度增加。粮食产量的波动与粮食单产水平及耕地面积,尤其是粮食播种面积的多少有关(图2)。粮食单产是单位面积耕地的生产能力,其水平的高低与人们对耕地的物质技术投入和农业气候资源相关。在现代农业生产条件下,由于人们不断追加对土地物质技术投入,如科技服务、农业机械动力、农药化肥等的投入,粮食单产一般都相应提高。同时,由于农业生产对气候等自然资源的依赖性,作为典型的旱作雨养农业区,延安市年降水量的多少也影响着单位面积耕地的粮食产出数量。一般而言,在粮食播种面积稳定的状态下,降水量多的年份通常是粮食丰收年,干旱少雨的年份粮食收成相应减少。从图3可看出,1997年以来延安市粮食单产水平总体呈上升态势,但1998年的粮食单产却成为延安市退耕还林(草)前后11年间的最高点,究其原因,与当年丰足的雨水等气候条件有关。#p#分页标题#e# 1997~2007年退耕还林(草)前后延安市粮食产量显著变化的主要诱因在于气候、政策及物质技术投入。1998年延安市粮食产量的丰收的主要原因是粮食播种面积有所增加,加之较好气候条件,雨水充足。1998年后延安市粮食产量持续性迅速下降,2001年延安市粮食产量仅为的56.44万t,是11年间粮食产量最低值。2002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继续减少(图2),但当年粮食产量波动上升,随即2003年粮食产量又下降至56.80万t。总体上,1999~2003年是延安市粮食产量持续剧减期,这主要是由于延安市退耕还林(草)政策的实施,导致耕地面积迅速下降,退耕还林(草)粮补政策及经济因素导致农民逐渐减少种粮规模所致。2003年后我国粮食价格波动使粮食生产及粮食安全问题成为关注的热点,国家对农业尤其是种粮农户的粮食补贴增加,延安市地方政府加大基本农田的建设力度,农户种粮积极性提高,开始扩大种粮面积,粮食总产量增幅较大。2004年延安市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的增加带来了当年粮食产量的增加。2005~2007年粮食播种面积虽有所下降,但由于农业科技的进步,良种的选择等因素影响,粮食单产迅速增加,粮食总产量虽有波动,但变化不大,粮食产量稳定在76万t左右。 2.2最小人均耕地面积与耕地压力指数 根据最小人均耕地面积与耕地压力指数模型,结合相关研究结果[9-12],将延安市年人均粮食需求量设定为400kg,粮食自给率定为90%,代入相关数据,计算得出延安市最小人均耕地面积及耕地压力指数K(表1)。计算结果表明,1997~2007年延安市实际人均耕地面积平均为0.127hm2,最小人均耕地面积平均为0.2135hm2。在这11年中,除1998和1999年的耕地压力指数K<1外,其他9年的耕地压力指数均大于1,耕地压力指数平均值为1.070。延安市耕地压力指数与人均耕地面积波动较大,这主要与各年粮食单产不稳定、耕地面积的变化及各年粮食播种规模有关。延安市耕地压力指数呈波动性变化,自1998~2001年连年增加,由1998年耕地压力的最低值0.586增加到2001年的1.264,达到10年来耕地压力最为严重的情况,同期人均粮食由1998年的最大值682kg,下降到2001年的最低值270kg,粮食安全问题由供应充足转变为粮食供应出现紧缺。2001~2006年耕地压力指数逐渐下降,耕地压力有所缓解,对应粮食安全问题也有所好转,2005年耕地压力指数为1.018,2006年为1.020,耕地压力指数略高于临界值1,对应人均粮食也在360kg左右波动。总体上,延安市粮食安全问题不容忽视,粮食供需矛盾依然存在。 3结论 退耕还林(草)工程对延安市粮食产量的影响表现为:1999~2003年是延安市粮食产量持续剧减期,这主要是由于延安市退耕还林(草)政策的实施,导致耕地面积迅速下降,退耕还林(草)粮补政策及经济因素导致农民逐渐减少种粮规模所致;2004年后,延安市粮食产量趋于稳定。退耕还林(草)以来,延安市粮食播种面积虽有所下降,但由于延安市加大了基本农田建设力度,提高了耕地的生产力,加之农业科技的进步,良种的选择等因素影响,粮食单产迅速增加,粮食总产量虽有波动,但变化不大,粮食产量稳中有升,近些年耕地压力指数略高于临界值1,区内耕地压力、粮食供需矛盾有所缓解,但粮食安全问题依然存在。 4对策与建议 4.1建立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确保耕地数量与质量 耕地是粮食生产最重要的自然资源基础,对粮食有效供给起着最根本的约束作用。退耕还林工程建设将不适宜耕种的土地转为生态建设用地,延安市的耕地数量较退耕前明显减少,同时,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延安市的耕地资源也面临减少的趋势。因此,必须建立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以稳定粮食生产。粮食生产是建立在一定数量和一定质量的耕地基础之上的,耕地的保护不仅要求保证一定数量的耕地面积,同时也要确保耕地的质量。据有关学者多年的实践研究,若陕北人均有0.13~0.20hm2措施配套的高标准基本农田,加上科学种田,粮食问题则可以解决。延安市在退耕后,农民人均耕地资源有限,多以旱地为主,农业生产靠天吃饭现象普遍存在。因此,加强农田基本建设,提高土地生产力是该区农业发展的重要问题。 4.2加大农业投入,兴修基本农田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耕地资源日趋减少,粮食总产量的增加更多倚重于粮食单产的提高。结合我国和陕北地区粮食生产实践,要实现粮食单产的大幅度增加,必须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加大良种、肥料、科技等的投入。延安市干旱少雨,同时农田灌溉设施缺乏,导致大面积粮食播种面积无法灌溉,粮食产量水平低下。因此,地方政府应加大农田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兴修机井等水利设施建设,解决因干旱缺水导致的减产、低产。同时为了提高土地生产率和确保退耕还林成果,应实行坡改梯、发展节水灌溉等中低产基本农田的改造措施,提高其稳产高产程度,同时要通过农业投入的增加、旱作农业技术的应用等途径提高耕地的产出水平,稳定区域粮食生产。 4.3调整粮食作物种植结构,推广耐旱与丰产性能良好的品种 延安市位居内陆干旱半干旱地区,粮食生产取决于年内降水分布状况。因此,必须依据降水的时空分布特征,建立与区域水资源状况相吻合的作物布局,以形成适应各种干旱气候类型、发挥地区资源优势的种植制度。结合延安市粮食生产条件,延安市应减少夏粮的播种面积,增加秋粮播种面积,主要是减少小麦播种面积,增加玉米、土豆等秋粮作物的种植面积,建立以秋粮生产为主的种植制度。实践证明,良种是提高和稳定粮食生产水平行之有效的重要措施之一,延安市在粮食生产中应该重视良种的引进和推广,扩大生育期短、耐旱、耐瘠、耐寒等优良作物品种的种植面积。 4.4严格控制人口增长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自然载体,粮食生产态势与耕地数量的变化密切相关,人均耕地面积与人口和耕地总面积密切相关。基于延安市耕地面积和人口数量的变化特点,延安市人均耕地面积呈现出下降趋势,不利于当地的粮食安全。因此,在耕地面积有限的情况下,作为生态脆弱区,延安市必须严格控制人口增长,减轻人口负荷。#p#分页标题#e#

粮食产量范文第3篇

然而,目前我国许多地区耕地数量和质量安全面临较大危机,农民种粮积极性受各种因素的影响越来越令人担忧,已成为区域粮食安全的重大隐患。

粮食产量波动压力增大

粮食产量波动起伏大,粮食种植结构逐渐发生变化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自贡市粮食产量最高年份与最低年份相差25.8万吨,1993、1994、2001、2003年相较其余年份有明显下降。1995年至2007年,自贡市粮食总产量围绕120万吨上下波动。2008至今呈逐年增长态势,2013年粮食总产量达127.64万吨。

自贡市粮食主要是水稻、玉米、高粱、小麦、薯类和豆类等品种。从种植面积看,2006年以来,粮食种植面积一直保持在300万亩以上,总体保持平稳增长态势;水稻种植面积在120万亩以上保持逐渐增加;高粱最近几年种植面积变化较大,从2006年的4.1万亩到2013年的8.7万亩,随着自贡市打造酿酒高粱基地项目的推进,高粱种植面积大幅增长;小麦因为投入大、产量低,种植面积总体呈减少趋势,2006年63.1万亩,到2014年自贡市小麦种植面积只有59.7万亩,比2006年减少3.4万亩,减5.3%,并有进一步减少的趋势;随着养殖业发展和食品加工、消费的增长,社会对薯类需求增加,薯类种植面积较快增长,2013年薯类种植面积达到46.7万亩,2006至2013年平均每年增长1.3%;豆类在自贡市粮食种植面积中所占比例不大,产品主要满足人们自食。

粮食需求不断增加,粮食安全压力大

按自贡市2013年年平均常住人口272.58万人计算,平均每人每天消耗0.5公斤粮食,自贡市食用粮消耗至少在50万吨左右,按国际上饲料用粮占粮食消费量的比例,自贡市饲料用粮消耗也在50万吨左右,仅此两项粮食消费约为100万吨,占2013年自贡市总产量的78%。如果加上农业种籽用粮和工业加工用粮等,自贡市粮食产量只能满足基本需求。但今后随着人口的增长,每年除了保障城乡居民数量较大的自食用粮外,还要满足因居民食物结构变化、肉类需求快速上升导致饲料用粮不断增加的需要以及使用量越来越多的工业用粮。

总之,在粮食安全问题上压力较大,必须居安思危,从保护耕地、搞高农民种粮积极性着手,努力增加粮食产出,确保粮食安全。

耕地和耕种情况堪忧

2013年自贡市耕地总面积207.6万亩,人均耕地面积仅0.63亩,比四川省人均水平0.66亩低0.03亩,比全国人均水平1.35亩低0.72亩,只相当于联合国粮农组织确定的人均0.8亩的警戒线的82.5%,耕地数量和质量安全的前景不容乐观。

耕地总量减少

上世纪末的1999年,自贡市耕地总面积为212.3万亩,到2013年只有207.6万亩,14年净减少耕地4.7万亩,减2.2%。扣除政府土地整理项目及农民零星土地整理等新增耕地的原因,14年来实际减少耕地约24.8万亩,减11.7%。

究其原因:一是退耕还林还草减少大量耕地,2000年至2013年自贡市退耕还林还草达15.0万亩,占全部减少耕地总量的60%。二是乡村集体建设占用耕地增加。三是各种非农业建设用地增加,包括自贡市境内已修建或正在修建的公园绿地、成自泸高速、乐自路、高速铁路和新建改建公路等交通建设用地以及小城镇建设、各种园区建设用地。四是居民住房用地增加。近年来,自贡市城乡住户居住条件不断改善,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增加的同时,农村人均住房面积也由2000年的30.7平方米增加到2012年的35.1平方米,但增加居民住房面积的同时也占用了部分耕地。五是自然灾害、水土流失等其它原因造成耕地毁损。

耕地质量下降

自贡市地处丘陵低山、沟、坝地势,高产稳产农田面积较少,中低产田地所占比例高。2013年,自贡市高产稳产田49.8万亩,仅占耕地总面积的24.0%。

一方面,因为重用轻养,肥料施用不合理,农用化肥、农药、农膜用量逐年增加,残留于土壤中有害物质累积增多,致使土壤板结,理化性质变化,保水保肥能力降低,加之土壤养分随水土流失而损失,导致土壤肥力下降;另一方面,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现代农业和工业的发展,畜禽养殖和工业企业产生的废物和有害物质未经处理直接或间接排放进入农业环境系统,造成耕地污染。

农业从业人员逐年减少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深入,乡村人口在过去的14年减少较多,从2000年的249.16万人减少到2013年的240.75万人,减少8.41万人,年均减少0.6万人。2013年,自贡市乡村从业人员中农业从业人员比上年减少2.2万人,同比下降3.3%,农业从业人员下降幅度明显快于乡村人口,说明即使农民未外出务工,乡村人口也会加速流向非农行业。

农民种粮积极性不容乐观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不断发展,农业尤其是粮食生产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逐渐被弱化,种粮收益较低,广大农民的种粮积极性下降已成为当前发展粮食生产、确保粮食安全的重大隐患之一。

多管齐下保障粮食安全

严格控制耕地减少

耕地资源是农业生产最基本的物质条件,它在数量上的减少和用途的改变必将影响到粮食生产,从而影响到粮食有效供给及粮食安全水平。必须加强执法力度,将现有的耕地保护措施落实到位。

目前耕地保护方面的政策和措施主要有基本农田保护制度、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制度、土地用途管制制度等。必须严格执行这些土地保护的政策和措施,以确保耕地在新的经济发展形势下能得到切实、有效的保护。在城镇建设用地上进一步规范地方政府的供地行为,要立足存量土地进行内涵挖潜,盘活城镇内部存量土地,以满足建设用地的需求,坚决杜绝城镇建设占用基本农田,从而减少因新增建设用地对耕地的占用量。在农村建设用地上严格审批管理,禁止将基本农田用于修建住房、厂房、工业园区、养殖场等非农设施。

有效开拓新增耕地

进一步加强对中低产田的改造,增加高产稳产田。同时,通过对抛荒地、田边地头闲散地、农村居民点的整理,增加有效耕地面积。进一步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加大农田水利建设力度,做到旱涝保收。

规范土地流转解决撂荒问题

可借鉴一些地方建立高效灵活的土地流转机制,发挥市场配置土地的作用,使土地合理流转,规模经营。比较常见的做法是,成立土地经营权流转服务中心,发动各村收集农民土地流转意向信息,同时将连片土地对外公开招租,从事集约化经营。在确保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不变的情况下,农民既可以获得土地经营权流转收益,又可以外出务工或者就地务工。在集约经营的示范带动下,也可能主动返回农村,“重操旧业”。当然,农村撂荒土地流转的方式有转包、转租、互换、入股等多种。在不改变土地使用性质的情况下,需要更大范围、更高层面来探索规范,并逐步以制度的形式予以保证。

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

粮食产量范文第4篇

关键词:陕西省;粮食产量;波动趋势;分析

中图分类号:F326.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7)02-0020-03

粮食生产安全既是重大的国家战略问题,也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2004―2015年间,陕西省粮食生产取得了“十二连增”的辉煌业绩,但其粮食生产仍然面临单产水平低下、增长乏力等突出问题[1]。因此,研究陕西省粮食产量的主要影响因素与波动趋势,对提高陕西省粮食产量与确保粮食生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粮食产量波动是由多种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为了研究陕西省粮食生产的波动趋势,本文将采用灰色关联理论、波动指数和GM(1,1)模型进行分析。

一、产量波动的影响因素分析

粮食产量波动的影响因素有很多,但它们对粮食产量的影响程度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王雨 (2011)选择了11个影响因素,运用灰色关联理论对湖北省粮食产量进行了相关分析和预测。结果表明,农作物种植面积、农机总动力和农业从业人数是影响湖北省粮食产量波动的最重要因素[2]。宰松梅(2011)选择了8个指标,运用灰色关联理论和神经网络方法对辽宁省粮食产量进行了相关分析和预测。结果表明,耕地面积、灌溉面积和农机总动力是影响辽宁省粮食产量波动的最重要因素[3]。可见,不同的省份,甚至相同的省份在不同的时期,各种因素对粮食产量波动的影响程度可能是不同的。为了分析1995―2014年影响陕西省粮食产量的各种因素的重要程度,本文选择了粮食播种面积、农机总动力、农业从业人数、农药使用量、化肥施用量(折纯量)、塑料薄膜使用量、有效灌溉面积7个指标,运用灰色关联理论对这些因素的重要程度进行分析。按照以下步骤计算关联度:①原始数据初值化,②计算关联系数中的两极差,③计算关联系数(分辨系数取0.5),④计算关联度并进行排名[4]。其计算结果如表1所示。1995―2004年期间化肥施用量、有效灌溉面积和农业从业人数是陕西省粮食产量波动的重要影响因素,说明这一时期粮食增产主要依赖化肥、浇灌和人力。由于陕西省地处西部,是典型的干旱半干旱地区,耕地质量不高,水利设施薄弱,常用耕地中水田和水浇地比例过低,大部分耕地无法有效灌溉,势必影响农业生产效率的提升和粮食生产的产量,耕地贫瘠和农作物干旱成了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2005―2014年期间影响粮食产量的重要因素是有效灌溉面积、播种面积和农业从业人数。与前一时期有所不同的是,化肥施用量对粮食增产的重要性降低,而粮食播种面积的重要性则有所加强。从1995―2014年来看,影响粮食产量最重要的因素是农药使用量、化肥施用量和有效灌溉面积,其次是粮食播种面积,对粮食产量波动影响相对较弱的因素始终是农机总动力和塑料薄膜使用量。由此说明,陕西省农业生产现代化程度不高,农业机械化程度和塑料薄膜使用量对粮食产量的影响相对较小。另外,由于耕地贫瘠和自然灾害频发,粮食生产对农药化肥的依赖性较强,保证粮食播种面积和有效灌溉对粮食生产至关重要。

二、粮食产量波动的大小衡量

1995年以来,由于粮食作物种植面积减少、化肥施用量和塑料薄膜使用量明显增加,陕西省粮食产量出现了一定的波动。牟ǘ数值来看,1996―1999年、2001年、2004年这6年粮食产量波动较大,每年产量波动均在100万吨以上。为了进一步分析1995―2015年陕西省粮食产量的波动情况,本文采用波动系数来进行衡量,其计算公式为:Kt=(Xt- Xt*)/ Xt*,Xt表示第t年的粮食产量,Xt*表示第t年的粮食产量趋势值,Kt表示第t年的粮食产量波动系数,Kt的绝对值越大,表示第t年的粮食产量波动越明显,偏离粮食产量的长期趋势值越远。Xt*的长期趋势值多采用指数形式、三次式形式、二次式形式或线性形式拟合得到[5]。综合考虑回归方程的拟合优度R2、F值和T值,笔者经过试算发现三次式形式的回归结果较优,所以将其作为粮食产量趋势值的拟合方程,方程形式为:Xt*=1 118.756-5.989 692T+0.016 714T[3]。结合波动系数公式可以得到1995―2015年陕西省粮食产量的波动系数(见表2)。从表2中不难看出,1995年、1998年和2012年陕西省粮食产量波动幅度较大,其波动幅度均超过12%,其中1998年波动系数高达18.9%,而波动周期则较短,说明这3年粮食产量偏离长期趋势值较严重。总的来说,1999年以来粮食产量波动幅度较小,其波动幅度基本局限在10%以内,粮食生产相对较为稳定,产量接近长期趋势值。各地区粮食产量的波动情况则可以采用变异系数来衡量,其计算公式为:Pt=S/Y0,S表示某地区某一时期粮食产量的标准差,Y0表示该地区在这一时期粮食产量的平均值。利用1995―2014年10个省辖市的粮食产量数据计算变异系数如表2所示。从变异系数不难看出,西安市、咸阳市的粮食生产相对稳定,其变异系数小于10%;其他地级市的粮食生产则波动较大,特别是榆林市的粮食产量变异系数高达35.9%。如果以粮食年产量140万吨为界区别粮食生产高产区和低产区,以变异系数13%为界区别粮食产量高变区和低变区,则可以把陕西省西安市和其他九个地级市的粮食生产情况划分为以下4种类型:高产高变型,包括渭南和榆林;高产低变型,包括咸阳市、宝鸡市和西安市;低产高变型,包括延安市和商洛市;低产低变型,包括汉中市、安康市和铜川市。

三、粮食产量波动预测

产量波动的定量预测方法主要有平均平滑法、回归分析法、马尔可夫法、趋势外推法、投入产出法和GM(1,1)模型预测方法。考虑到GM(1,1)模型具有预测精度高、可用于短期和中长期预测等方面的优点,本文采用GM(1,1)模型对陕西省粮食产量进行预测。GM模型的主要思想是运用累加生成法将原始序列(0)转化为生成序列(1),然后对序列(1)建立微分方程型的预测模型。利用2006―2015年陕西省粮食产量数据,采用GM(1,1)模型对陕西省粮食产量进行预测,得到的预测模型为:X(1)(t+1)= 77 021.2e0.01432t-75 979.3,其中,a=-0.014 32,u=1 088.118。运用该模型得到的粮食产量预测值如表3所示,粮食产量预测值与原始值的相对误差均小于5%,平均相对误差仅为1.78%,说明模型预测效果较好。预测结果显示,2016―2020年陕西省粮食产量分别为1 264万吨、1 282万吨、1 300万吨、1 319万吨和1 338万吨,年均粮食产量增长约为18万吨,从而实现陕西省粮食产量稳定在1 250万吨以上的工作目标。

四、结论

通过对陕西省粮食产量波动情况的定量分析,得到如下结论:

1.通过波动系数和变异系数分析发现,1996―1999年、2001年、2004年这6年粮食产量数值波动较大,偏离长期趋势较严重的年份是1995年、1998年和2012年。榆林市与渭南市的粮食生产属于高产量高变化区域,宝鸡市、西安市和咸阳市属于高产量低变化区域。

2.灰色关联分析结果表明,1995―2014年期间,农药使用量、化肥施用量和有效灌溉面积是粮食产量波动的主要影响因素,其次是粮食播种面积;农机总动力和塑料薄膜使用量对粮食产量波动的影响相对较弱。

3.GM(1,1)模型预测显示,2016―2020年陕西省粮食产量分别为1 264万吨、1 282万吨、1 300万吨、1 319f吨和1 338万吨,粮食产量呈现小幅增长的变化趋势。2004年以前,由于受到旱涝、种植面积减少和土地贫瘠等方面的影响,陕西省粮食产量波动幅度较大,尤其以渭南市和榆林市的粮食产量波动最为典型;2004年以后,粮食种植面积趋向稳定,旱涝对粮食生产的影响力减弱,陕西省粮食产量波动幅度较小。

参考文献:

[1] 叶文显,刘勤燕.陕西省粮食生产的时空演变及绩效评价[J].河南农业大学学报,2016,(3):434-440.

[2] 王雨 .湖北省粮食生产灰色关联动态分析[J].农业技术经济,2011,(6):81-86.

[3] 宰松梅,温季,仵峰,等.基于灰色关联分析的辽宁省粮食产量预测模型[J].节水灌溉,2011,(5):64-66.

[4] 刘杰,盛晋华,张雄杰.甜荞产量与农艺性状和生理生化性状的灰色关联度分析[J].作物杂志,2016,(1):12-15.

粮食产量范文第5篇

河北省是一个农业大省,但其自然资源不足,突出表现为水少、地少、人口多。河北省用占全国0.7%的水资源,生产了占全国6%的粮食,养育了占全国5%的人口[1]。近年来,在耕地面积不断减少和自然灾害等诸多因素的综合影响下,河北省粮食产量虽然逐年上升,但是显现出来的问题已经迫在眉睫。而粮食安全一直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安全的基础,如何稳定和增加粮食产量已经成为河北省各级政府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就粮食生产而言,其影响因素十分复杂。本研究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主要从社会经济因素的角度对河北省近10a的粮食产量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以期揭示影响河北省粮食产量的主要因素,并提出一些建议。 1灰色关联分析 灰色关联分析是灰色系统理论的一种分析方法,它是依据因子之间发展态势的相似或相异程度来衡量因子间关联程度的方法[2-3]。就是说,在系统发展变换过程中,如果2个因素变化的趋势具有一致性或相似性,那么它们的同步变化程度就会比较高,就认为这2个因素之间的关联程度越高;相反,它们的关联度就越低。灰色关联度法样本需求量少,数据不需要有规律性分布,计算方法简便、工作量少,定量分析结果与定性分析结果一致,精准度高,适用范围广[4]。 1.1参考序列与比较序列的确定 设x0(t)为母序列,代表年度产量,xi(t)为子序列[5],i的取值范围为1~7,t表示时间,即年份。将粮食产量随年份变化的数列设为母序列(x0,104t),选取粮食单产(x1,kg/hm2)、耕地面积(x2,103hm2)、有效灌溉面积(x3,103hm2)、农业化肥用量(x4,104t)、农药用量(x5,104t)、农业机械总动力(x6,104kW)和受灾面积(x7,103hm2)的数据作为子序列[6],将二者建立关联模型(表1)。 1.2无量纲化处理 首先对表1数据中的河北省粮食产量及其影响因子进行无量纲化处理,即用x0(t)/x0(1),xi(t)/xi(1),计算得出初始化表2。1.3绝对差值计算对无量纲化处理后的初值化数据,依据t时刻的绝对差公式,求出最小和最大绝对差值,以便对下一步的关联系数进行计算。公式为Δ0i(t)=x0(t)-xi(t),绝对差的最小值和最大值分别为Δmin=minΔ0i(t),max=maxΔ0i(t)。求解其绝对差值,构成各因子的差序列,结果如表3所示。1.4关联系数与关联度的计算先从差序列矩阵中找出最大差值和最小差值。所谓差序列是指第1列参考序列与其余比较序列对应期的绝对差值,由绝对差值(表3)可知,Δmax=0.7518,Δmin=0.0040,代入公式ζ0i=(Δmin+kΔmax)(/Δ0i(t)+Δmax),k值取0.2,计算关联系数(ζ)(表4)。关联度值反映母序列与子序列之间的关联密切程度,其值越大,说明比较序列与参考序列变化的态势越一致,比较序列对参考序列的影响也越大。从表5可以看出,γ03>γ05>γ04>γ02>γ01>γ06>γ07,即在影响河北省粮食产量高低的各项因子中,有效灌溉面积是影响最大的因子,其余依次为:农药用量、农业化肥用量、耕地面积、粮食单产、农业机械总动力和受灾面积。通过关联度值可以说明,河北省粮食产量的高低主要取决于有效灌溉面积、农药用量和农业化肥用量的变化,耕地面积也对粮食产量有很大的影响,相对来说,农业机械总动力反映了农业现代化水平,由于河北省粮食生产农户分散,组织化程度低,经营规模小,制约了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因而农业机械化对粮食产量的影响较小,反映在灰色关联分析结果中,农业机械总动力的投入与河北省粮食产量关联度较低。 在7项影响因子中,受灾面积对粮食产量的影响最小,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河北省已构建了比较完善的自然灾害预报、预警机制和处置措施,但是在耕地面积逐年减少的情况下,灾害面积对粮食产量的影响仍然要引起我们的重视。2稳定和增加河北省粮食产量的对策 2.1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和抵御自然灾害能力 河北省是一个农业大省,而农业是第一用水大户。由表5可知,有效灌溉面积与粮食产量的关联度为0.7682,在所有的子序列中排名第1,已成为影响河北省粮食产量的最主要因素。但是河北省水资源匮乏程度日趋严重,应采用积极措施来应对缺水的现状,提高灌溉能力和抵御旱灾的能力。因此,河北省要稳定和增加粮食产量应采取相应的策略:(1)加大农业基础建设投入力度,改善农田水利设施,提高灌溉能力和抵御旱灾的能力。同时加强农业生产水资源管理,提高粮食生产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建立科学合理的用水机制,改变传统的粮食生产用水方式,建设节水型粮食生产模式,促进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2)探索适合各地特点的节水农业综合体系,特别要改变传统以大水漫灌为主的灌溉方式,因地制宜采用渠灌、管灌、喷灌、滴灌等多种节水措施,以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突破水资源对全省农业生产的制约。(3)依靠当地政府的力量,加大对农田水利设施改造资金的投入,为建立节水型效益农业提供必要的政策与资金支持。 2.2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发展绿色无公害农业 农药用量和化肥用量对河北省粮食产量的关联度分别为0.7672和0.7575,在所有的子序列中排名第2位和第3位,在耕地面积逐年减少等诸多不利因素影响下,河北省粮食产量仍能呈上升趋势,与大量使用化肥、农药有关。但是由化肥和农药施用量增加带来的粮食增产方式令人担忧,化肥和农药施用过量将会给农业生产的生态环境造成负面影响,带来农业面源污染和农产品质量下降等问题[7]。因此,河北省今后需采取相应的措施:(1)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推广农家有机肥。增加有机肥施用比例,降低化肥施用量,通过增施有机肥、秸秆还田等措施,培肥土壤,降低对化肥的依赖,增加有机肥和微生物化肥投入的比例[8]。(2)提高化肥和农药的利用率。河北省化肥利用率仅为35%,我国的化肥和农药利用率很低,发达国家化肥的利用率达到75%以上,提高化肥、农药的利用率有较大的空间。(3)大力发展绿色无公害农业,不仅可以减少农药和化肥对生态环境的破坏,而且能使农民增产增收。#p#分页标题#e# 2.3实行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 土地是农业发展的基础,耕地面积是影响粮食产量的关键因素。河北省2000年的耕地面积为6465.96×103hm2,2009年下降到5859.36×103hm2,因此,实行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对稳定粮食产量具有重要意义。保障耕地面积需采取的措施为:(1)严格控制城市化、工业化过程中过度侵占耕地,尤其是要保护好优质耕地,将农用耕地纳入法制化轨道,确保耕地面积[9]。(2)加强耕地的开发和管理。通过对土地进行合理开发和科学管理,增加耕地面积,特别是要增加粮食耕地面积。加强农田环境保护,有效控制环境污染,重点抓好坝上、山区、平原的生态防护林工程。(3)积极推进土地开发整理工作。河北省可开发耕地后备资源有限,且开发投资成本较高,今后可将土地整理作为补充耕地的主要来源。可通过农地整理,加强对中低产田改造,补充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除此之外,还应重点做好非农业用地的整理,采取迁并企业、合并村庄、治理空心村、复垦废弃宅基地等方法,逐渐使工业向园区集中、居民向城镇集中,增加耕地面积[10]。 2.4实施科技兴农战略,提高粮食单产 河北省要保障粮食产量的稳定和增产就必须实施科技兴农战略,在现有的自然条件下积极发展设施农业,努力增加粮食生产中的科技含量[11-12]。加强农业科研、技术推广和服务体系建设,选用高产、耐密、抗性强的品种,提高农业的科技含量。河北省粮食产量的增产与化肥的使用量和农药的使用量有很大的关系,而化肥和农药使用量的增加对粮食增产的影响也在某种程度上说明了科技投入对粮食增产的影响,包括配方施肥、优良品种采用等的科技投入将成为增加河北省粮食产量的根本出路。 3结论 通过对近10a来河北省粮食产量影响因子进行灰色关联分析,发现有效灌溉面积、农药用量、化肥用量是影响河北省粮食产量的主要因素,其余依次为耕地面积、粮食单产、农业机械总动力和受灾面积。因此,河北省在今后的粮食生产中要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实行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实施科技兴农战略,以增加和稳定粮食产量。

粮食产量范文第6篇

根据《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调查总队等部门关于做好县级粮食产量抽样调查工作的意见〉的通知》精神,结合我市实际,现就做好全市粮食产量抽样调查工作通知如下:

一、提高思想认识

粮食是国家经济安全的基础,是国家进行宏观调控、改善民生的基本保障。开展县级粮食产量抽样调查,有利于提高县级粮食产量数据质量,有利于国家和省建立粮食利益补偿机制,客观、公正执行国家和省各项粮食补助、奖励政策,对促进粮食稳定增产,保护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近期,国家统计局、国家发改委、农业部联合下发了《关于做好县级粮食产量抽样调查工作的通知》,省政府办公厅转发了调查总队等部门《关于做好县级粮食产量抽样调查工作的意见的通知》,分别对县级粮食产量抽样调查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各有关镇办事处、各有关部门要从确保粮食生产安全的高度切实提高认识,按时按质按量地完成各项调查工作。

二、抓好组织实施

(一)调查内容、方法与范围。根据上级统一安排,从年秋粮开始,我市开展粮食产量抽样调查工作。调查内容包括主要粮食作物和小品种粮食作物两部分。对小麦、玉米、大豆等主要粮食作物的播种面积和单位面积产量,采用抽样调查方法;对其他小品种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和产量,利用小区域估计等方法进行估算,最终推算出全市夏粮、秋粮及全年粮食产量。

(二)调查的组织实施。由市统计局牵头,会同市发改局、农业局、有关镇办事处,对我市被抽中的20个样本小区(名单附后)内种植的粮食作物面积进行调查,按照抽样原理在小区内确定等量、等面积的小样本,对调查作物进行实割实测,采集样本数据;调查数据由统计局汇总后统一上报国家统计局调查队,作为推算全市粮食产量的依据。

(三)调查结果的管理与使用。粮食产量调查结果由国家统计局调查总队会同省统计局进行审核、评估、推算,调查总队负责报国家统计局核准。经国家统计局核准的粮食产量数据,为所在县粮食产量的法定数据,并作为国家有关项目安排、财政奖励和补助政策执行的主要参考依据。市统计、发改、财政、农业等相关部门要积极创造条件,按照县级粮食产量抽样调查办法,搞好粮食生产统计,确保全县粮食产量抽样调查数据准确可靠。

三、加强组织领导

粮食产量范文第7篇

1全球变化概述 全球变化主要是指全球的气候变化。全球气候变化问题及其带来的影响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在联合国环境计划署的IPCC报告中指出,CO2在大气中的体积分数已从1800年的百万分之280上升到了1990年的百万分之335,大约增长了26%。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最深远的影响是全球变暖,而全球变暖最直接的原因是工业生产大量使用化石燃料和砍伐森林,从而使大气中的CO2含量增加,吸收地面的长波辐射形成温室效应。据计算,如果没有CO2和其他的温室气体,地球表面的温度是-18℃;如果人类排放在大气中的CO2的含量不断增加,全球将会持续增温,地球就面临超过以往历史记录的气候冲击。科学研究表明,在过去的100年间,全球年平均气温大约升高了0.3~0.6℃。同时,大气中的CO2的浓度仍在不断增加,温室效应已日益增强。 2山西农业地理的基本特点 山西省位于太行山以西、长城以南,西部和南部以黄河为界,整体呈菱形。土地面积15.6万km2,占全国总面积的1.63%。现有耕地4.8037×104km2,占全省总面积的30.6%,主要分布在盆地、河流两岸和黄土丘陵区。 2.1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水资源缺乏,十年九旱,农业生产对气候的变化十分敏感。山西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大陆性”明显。总的气候特点是:冬季,受极地变性大陆气团(或西伯利亚冷高压)的控制,冷风过境时多形成大风和降温天气;夏季,受东南季风暖湿气流的作用,气温高,降水多;春季,干旱,多风沙;秋季,降温快,多霜冻。这种气候冷热多变的条件,为发展多种农作物提供了条件。 2.2两山一川的高原地形 山西表里山河,地形复杂,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相间分布,形成了“两山一川”的高原地形,这种地形又决定了东西两山区植被垂直变化明显,加之山区不同海拔高度降水、积温和无霜期的不同,可种植不同农作物来发展山区立体农业。 2.3南北有别的种植农业 山西农业以种植粮食作物为主,每年播种面积要占到耕地面积的80%以上。因省内东西的干湿差异和南北的热量差异,所以适合发展多种农作物种植和立体农业。北部的雁门关外,气候寒冷无霜期短,适合土豆、甜菜的生长,因此,雁北地区成为山西甜菜的主要生产基地。晋南地区,气候比较温和湿润,日照时间较长,是发展棉花和小麦的好地方,被称为山西省的“棉麦之乡”。晋中、吕梁、晋东南地区成为了高粱、谷子、玉米等农作物的良好生产基地。因此说,山西是一个适宜多种农作物生长的高原山地。 3气候变化对山西粮食产量的影响 气候是人类和各种动植物依存的生存环境,它对整个经济,社会和生态都有深远的影响。气候变暖对农业的影响最为直接,下面从气温和降水两个方面来分析气候变化对山西农业的影响。 3.1山西省20年的气温变化 这20年中,山西省年平均气温的上升趋势相当明显,增温速度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特别是1996年以后,气温持续升高,1999年达到历史新高,年平均气温达到10.9℃。进入21世纪的这10年,气温虽然有所回落,但仍然高于多年的平均值。从季节方面来看,山西省春、夏、秋、冬这4个季节都有增暖的趋势,尤其是冬、春这两个季节气温升高速度较大,其中,冬季的气温上升最为明显。进入21世纪的这10年,山西省年平均气温为10.4℃,较年平均气温9.4℃高1.0℃左右。 3.2山西省20年的降水变化 气候的变化必将引起降水的变化。山西省“十年九旱”,气候变暖使山西省更加干燥,干旱使得山西境内多条河流干枯断流,也使山西省荒漠化更加严重。山西多年平均降水量是524mm,比全国多年平均降水量少20%左右,且降水量的时间和空间的分布极不均衡。近20年的年均降水量为503.75mm,低于多年平均值524mm。降水量最多的年份是2003年,为645.7mm;降水量最少的年份是1997年,为312mm。这20年中,年平均降水量最大值是最小值的两倍,最大值是山西省多年平均值的1.2倍。根据近20年的年平均降水量资料,绘制出了山西省20年年平均降水量滑动曲线图,见图1。从图1可以看出,山西省近20年的年降水量的变化可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1990—1996年,年降水量呈现持续增长的趋势;第二阶段:1997—2002年,山西省年平均降水量呈波动减少的趋势,这6年是山西省持续干旱的6年,降水量的波动减少给农业生产带来了较大的影响;第三阶段:2003—2010年,山西省年平均降水量呈大幅度升高再到波动减少的趋势,其中,2003年山西省降水量最大,这形成了严重的洪涝灾害。山西省近20年中,降水量偏少的年份在增加,而降水量增加的年份在减少。1990—1999年这10年,山西省的年平均降水量的平均值为522.7mm;2000—2010年这10年,山西省的年平均降水量的平均值为436.6mm。由此可以看出,山西省年平均降水量年际间的变化幅度较大。在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山西气候有向“暖干化”发展的趋势,降水减少导致山西省地表径流量和水资源总量等都呈明显下降的趋势,出现多条河流断流干枯的现象。降水量的减少、湿地退化、土地荒漠化,给山西的农业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3.3山西省近20年的粮食产量变化 山西省的粮食作物主要是小麦、玉米,经济作物主要棉花、油菜和甜菜。从图2可以看出,20年来山西的粮食产量处于不断上升之中,2010年粮食总产量为113.6亿kg,为历史最高。进入21世纪的这10年,山西省粮食总产量超过100亿的年份在增加,分别是2004年、2006年、2007年、2008年和2010年。山西省粮食总产量与气候有很大的关系,基本上属于“雨养农业”。降水量增多,粮食总产量会增加,但在现代化农业生产中,降水量并不是影响粮食产量的唯一因素。粮食总产量的提高还得益于优良品种的推广、灌溉条件的改善、政府的惠农政策等多种因素。山西省近20年的粮食产量变化见图2。从图2可以看出,山西省这20年粮食总产量的趋势为先波动上升,但在2000年达到最低值,然后再波动上升。#p#分页标题#e# 3.4山西省降水量与粮食产量关系 为了更清晰地认识山西省气候变化与粮食产量之间的相关性,于是绘制了山西省20年来降水量与粮食产量对比图,图3中的4条线段在2002年以前表现为正相关,波动趋势相对一致。2002年以后的情况变化相对复杂,特别是2006以来,波动趋势出现反相位。上述情况的出现,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①在正常年份,降水量和粮食产量表现为正相关的变化趋势。②在极端年份,降水量和粮食产量表现为负相关的变化趋势。③在反季节降水年份,降水量和粮食产量表现为反相的变化趋势。如2000年山西是干旱年,粮食总产量减少,而在降水量最少的1997年,粮食总产量反而增加。除了这些自然因素外,政府对农业政策的变化和波动、粮食价格的涨落等原因,也是造成粮食产量波动变化的因素。 4山西农业应对全球变化的策略 从以上研究可以看出,全球气候变化对山西气候和农业生产影响是明显的,山西的农业生产正在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为了适应和防范全球气候变化,必须采取行之有效的农业措施,以确保山西省粮食总产量的稳步增长。为此,提出以下防治对策:①提高气候变化的应对能力。主要应提高两个方面的研究水平:一是加强区域间气候变化的研究,获取气候变化的新成果;二是提高省内各气象台站的分析预报水平。②加大农业科技的推广应用。实现农业机械化、节约化生产,培育优良品种,发展节水灌溉和推广先进的种植技术。③加强政府的惠农力度。山西省各级政府应该增加惠农财政资金投入,加强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并且提高粮食生产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从而减少因农业气象灾害而造成的损失。

粮食产量范文第8篇

根据《省人民政府办公厅批转国家统计局调查总队等五部门关于做好县级粮食产量抽样调查工作的意见的通知》、《国家统计局调查总队关于进一步做好县级粮食产量抽样调查工作的通知》、《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认真做好全市县级粮食产量抽样调查工作的通知》文件要求,现就做好全县粮食产量抽样调查有关工作通知如下:

一、充分认识县级粮食产量抽样调查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粮食是国家经济、社会和政治安全的基础,是实施宏观调控和改善民生的基本保障。准确的粮食产量数据是党委、政府制定粮食产业政策的依据,对促进粮食稳产增产、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按照国家统计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农业部的统一安排,从年起在粮食生产县(区)建立新的粮食产量抽样调查制度,这是国家对粮食产量调查制度进行的重大改革,通过建立县级粮食产量抽样调查,实现对县级主要粮食作物的直接调查、直接上报、直接推算,及时、准确地反映县级主要粮食作物的生产、收获情况,为制定粮食政策和对粮食生产的分级管理服务。

二、明确县级粮食产量抽样调查的主要内容

本次调查制度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粮食产量核算方式由原来层层上报的统计方法改变为建立以县为总体的抽样调查制度,国家统计局市级调查队组织区县统计调查部门直接到现场划地块抽样,根据实割实测数据推算;二是市、县汇总数据由原来的市、县统计部门负责改变为由国家统计局调查总队负责直接汇总推算,经国家统计局核准后,由调查总队反馈给市级调查队,市级调查队再反馈到各区县统计部门;三是反馈到市、县的粮食产量数据是对粮食生产市、县中央财政奖励和补助政策执行的主要依据。

我县粮食生产乡镇(街道)共12个,根据新的调查方案抽中样本村分布11个乡镇,分别为。

按照调查制度规定,由省调查总队抽取我县调查样本村20个(见附件1),每村抽选调查地块3至5个,每个调查地块按照权重比例,最少不低于10亩,每村聘用辅助调查员至少一名。辅助调查员每年度要对本村农作物的春播、夏播、夏收、秋收、秋冬播的面积及产量等进行全方位监测,对农业生产经营者和生产经营单位开展调查。调查内容是主要粮食作物和小品种粮食作物两部分。对小麦、玉米主要粮食作物的播种面积和单位面积产量,采用两阶段抽样、实割实测的抽样调查方法开展调查;对甘薯、稻谷、大豆的播种面积和单位面积产量采用重点调查的方法,直接选择重点农户进行入户测量调查;对其他小品种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和产量,采用以预代实的调查方法,进行评估测算。各乡镇(街道)要严格按照规定的调查内容和方法做好每一品种、每一粮食生产季节的粮食产量调查工作,坚持实事求是,独立调查、独立上报,确保数据质量。

三、加强对我县粮食产量抽样调查的组织领导

粮食产量范文第9篇

本文依据1991年到2010年中国水利建设投入的基础数据,运用计量模型实证研究了水利建设投入对粮食产出的影响,进一步计量分析了不同水利建设投入要素对粮食产量的不同影响程度,进而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一、水利建设投入概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水利基本建设投资,除部分年份的波动外,总体保持着上升趋势。同时,投资增长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第一阶段为1980年至1988年间,该阶段的投资总量较小,但是始终保持稳定的增长。第二阶段为1989年至1999年间,该阶段呈强劲增长态势。投资总量增长快、增幅大。投资总额由1989年的29.5亿元增长到1999年的536.5亿元,在增速上,该阶段每年均比上年有较大幅度提高,其中,有5年的增幅都在36%以上,平均增幅为33.36%。第阶段为2000年至2005年间,该阶段虽然投资总量大,但投资增长极为缓慢,处于徘徊增长阶段。第四阶段为2006年至2010年间,其中,2008年爆发世界性金融危机后,我国政府采取了大规模投资政策,2009年和2010年水利投资增幅明显。

二、水利建设投入对粮食生产影响的实证分析

(一)水利建设的总投入与粮食生产实证分析

首先,从总体上分析农业水利建设投入对粮食产量的相关性。选用1991-2010年的农业水利建设投入和粮食产量两组基础数据,利用Eviews软件,计量分析出两者的相关系数为0.687345,初步说明农业水利建设投入与粮食产量有较大的相关性。接下来,为了更精确地分析出农业水利建设投入对粮食产量的相关程度,构建简单的一元函数:Y=f(X)=AX^a,其中,Y表示粮食产量(三万吨),X表示农业水利建设投入(三亿元),A为农业水利建设投入的产出弹性。为了使数据更准确便于研究分析,将选用的两组数据统一成万单位并取对数,然后模型转化为:LnY=A+aLnX,继续运用Eviews软件进行回归分析,得到如下结果:LnY=0.041496526LnX+10.14848646(3.527451788)(56.60191683)从回归的效果看,方程拟合的效果一般,拟合度不高,调整后的R^2为0.375881078但从变量的检验情况来看,农业水利建设投入的t检验值通过检验,说明农业水利建设投入的确是粮食产量的影响因素,但并非唯一的影响因素,粮食产量还会受到劳动力、农业生产性投资、粮食播种面积等因素的影响,所以方程的拟合度并不高。

(二)农业水利建设投入的不同要素对粮食生产的实证分析

上文从总体上论证了农业水利建设投入对粮食产量有较大影响,但农业水利建设投入涉及诸多要素,各个方面对粮食产量的影响也不尽相同,接下来进一步分析农业水利建设投入的不同因素对粮食产量的不同影响程度,以了解我国农业水利建设投入的要素所产生的不同效果,进而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我国农业水利建设主要指在农业中兴建水利工程设施并对水资源在农业上的利用进行科学管理。它包括:灌溉、排水,调水,防洪,保护水源,水土保持,改良盐碱地、沼泽地、草场和沙漠,以及农村水电站与水力动力站、农村水运、水面综合利用、农村居民供水等方面的建设和管理。为了便捷有效地进行量化分析,笔者选取有效灌溉面积、乡村办水电站装机容量、水库总量等作为农业水利建设投入的不同要素,建立生产函数模型,来具体分析农业水利建设投入的不同方面对粮食生产的不同影响。

1.模型设定

生产函数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在生产过程中各种生产要素数量与最大产量之间的关系。其中,柯布一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最具有经济解释能力,符合文章的研究需要。

2.数据来源

农业产出数据、农业水利建设投入数据及要素投入数据来源于《中国农村统计年鉴2010》、《中国水利公报》、《中国统计年鉴2011》。其中农业产出以粮食产量为标准,农业水利建设投入的要素很多,为了便于量化收集数据,进行有效的统计分析,选取了有效灌溉面积、乡村办水电站装机容量和水库总量为标准。同时,根据模型的需要,即结果的精确性,将组不同的水利建设投入要素原始数据统一为万单位并取对数,得出相应的对数值。

3.经济计量及结果分析

按照柯布一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对数线性模型,调整后的相关数据,运用E-VIEWS统计软件进行回归分析,得出模型如下:LnY=9.170651302+0.381245225LnX1(2.573366)(1.641656)+0.05815745LnX2-0.869252221LnX3(1.209995)(-1.4119)从回归效果看,调整后的R^2为0.40981825,方程拟合效果良好,基本上与农业水利建设投入对粮食产量回归分析的拟合效果一致。从各个变量的检验情况看,有效灌溉面积、乡村办水电站装机容量和水库总量的t检验值均通过检验。并且有效灌溉面积的生产弹性系数为0.381245225,说明有效的灌溉对农作物生长有显著的推动作用,有效灌溉面积的提高能有效地促进粮食产量的增长。而乡村办水电站装机容量的生产弹性系数为0.05815745,说明乡村水电站建设也有助于提高粮食产量,但它小于有效灌溉面积的弹性系数,这表明乡村办水电站装机容量的提高对粮食产量的促进作用不如有效灌溉面积对粮食产量的促进作用明显。也表明我国乡村办水电站的作用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对农业产出的贡献不明显,需要继续有效地加大乡村办水电站的建设。而水库总量的弹性系数为-0.869252221,说明水库总量和粮食产量是负相关关系,即水库总量的增加反而不利于粮食产量的提高。这主要是因为我国现阶段的水库建设比较落后,全国水库总量较少,其中,主要用于工业用水和城市用水的大型水库占了较大的比重,而主要用于防洪防灾和农田灌溉的水库总量很少。因此,我国现阶段的水库建设非但没有促进粮食产量在增长还对其产生了制约。

三、结论

通过实证分析我们得出结论:我国农业水利建设投入对粮食产出会产生积极的作用,其中,属于农业水利建设投入要素之一的有效灌溉面积对粮食产量的影响尤为重要,但还有一些基础建设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比如乡村办水电站建设,而水库建设甚至产生了负面作用。这主要和我国农业水利建设投入的现状和不足有关:即国家投资主要集中在大江大河的治理,而基本的农田水利设施不被重视。任何一项生产活动进行的根本都是基础设施的完备建设,所以保障农业生产的关键环节之一也是做好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水利设施建设好了,不但可以促进粮食生产,还可以降低生产成本。而且这不仅局限于当前的利益,更有可观的长远利益,能造福于子孙后代。国家每年水利投资力度很大,投资很多,但也主要集中在了大江大河的治理,对于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不足,基本的农田水利设施仍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目前在资金投入和水利建设方面,水利部门往往着重于经济效益的考虑,更加关注大型水利设施的建设和城市、工业用水的保障,对于农业用水缺乏投入。而地方政府同样因为农田水利投资创造的GDP太低而不愿意把资金投入其中,造成了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的滞后。#p#分页标题#e#

四、建议

粮食产量范文第10篇

东北及内蒙古粮食总产量达到11779万吨(2356亿斤),比2009年增产1393万吨(278.7亿斤),增长13.4%。由于2009年东北及内蒙古地区遭遇伏旱,造成吉林、辽宁和内蒙古减产约800万吨(160亿斤),因此,2010年东北及内蒙古地区大幅度增产是带有较大的恢复性增产因素的。

十三个粮食主产区2010年粮食总产量为41185万吨(8237亿斤),比上年增加1475万吨(295亿斤),增长3.7%。其中江西、湖南因灾有一定幅度减产。

旱灾较重的广西、贵州、云南三省(区)粮食总产量为4048万吨(810亿斤),比2009年减产160万吨(32亿斤),下降3.8%,其中,夏粮和早稻共减产约201万吨,秋粮形势较好,增产43万吨。

■ 灾情频发,总体偏好

2010年,我国西南5省区发生了百年不遇的特大旱灾,农作物受灾面积超过600万公顷;春播之际,黑龙江遭遇了罕见的低温、内涝等自然灾害,我国北方粮食主产区也遭遇了最长的冬季和寒冷的春季;进入夏天,一些粮食主产区遭受洪涝灾害,上百条河流发生特大洪水。2010年,似乎整个中国的农业生产都面临着自然灾害多发、频发、重发的严峻形势。尽管如此,2010年我国农作物受灾和成灾面积都小于前两年,总体上是属于正常偏好的年景。

西南旱灾中的广西、贵州、云南省区不是我国夏粮主产区,其夏粮减产对全国夏粮生产形势影响不大。四川省夏粮虽然面积较大,但受旱地区不是夏粮主产区,且受旱面积较小。因此,尽管西南地区旱情给当地农业生产造成较大影响和损失,但对全国夏粮和全年粮食生产影响却十分有限。

2009年11月~2010年4月,我国东北、华北、新疆北部等地出现了近四十年来同期罕见的低温灾害,具有发生时间早、极端气温低、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等特点,北方冬小麦生长、东北和新疆北部春耕备播受到严重影响。由于中央和各地对加强田间管理,促进苗情转化升级措施及时,除造成冬小麦收获期后延外,单产略有下降,因播种面积有所扩大(冬小麦播种面积增加260万亩),最终冬小麦还略增了20亿斤。

由于我国面积广大的北方地区常年受到干旱的困扰,干旱是对农业生产的最大威胁,降水丰沛虽然对局部农业生产造成严重损害,但总体上对我国农业生产是有利的,历史上降水超过平均水平的年份粮食产量都是增加的。最典型的就是1998年1月~9月全国平均降水量达到历史最高的643.4毫米,局部地区发生了严重的洪涝灾害,但当年的粮食产量却大幅度增产362亿斤(3.7%),首次突破万亿斤大关。2010年全国大部分秋粮主产区降水量比较丰沛,特别是素有中国粮仓之称的东北及内蒙古地区,水、光、热配合是历史上最好的,非常有利于农作物产量的形成。2010年粮食的单位面积产量达到4973公斤/公顷,比上年提高了103公斤/公顷,因单产提高,粮食产量增产1118万吨(224亿斤)。

■ 一万亿斤,新的台阶

2010年,我国粮食总产量达到了10928亿斤,连续四年粮食总产量超过1万亿斤,首先它标志着我国的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跨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已经基本达到了万亿斤生产能力:其次这样的生产能力可以保证目前国内粮食供应紧平衡的基础上自给略有节余,如果低于这个水平,就会使我国粮食供应方面或多或少地存在隐患。

2010年我国粮食总产量达到历史新高,一方面,粮食增产对保障市场供应,为社会和谐稳定,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打下了基础,另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我国目前所面临的通胀压力,为政府很好地管理通胀预期,稳定消费品价格总水平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也从一定程度上消除了市场对供应不足和国际粮食市场持续走高的恐慌。

从总体上来看,我国粮食仍处于紧平衡状态,而且随着我国城镇化、工业化步伐的加快和人口的刚性增长,这种紧平衡状态将保持较长一段时间。不会发生根本性的改变。同时也决定了我国今后必须严格控制耕地流失,高度重视粮食生产,不能有半点的松懈。

■ 丰产后正确看待粮价上涨

据有关机构统计,2010年年末国内粮食加权平均价为2175元/吨,比2009年同期上涨265元/吨,涨幅达15%左右。其中,原粮中的稻谷、玉米和小麦分别上涨17%、18%和4%;成品粮中的大米和面粉分别上涨20%和9%。

受供应缺口的压力,2010年国内大米、小麦以及玉米进口大幅增加,国内玉米价格持续上涨;小麦以及水稻上市后,受各类粮企、贸易商等收购主体的抢购影响,小麦和水稻价格均大幅上升。

粮食不断增产意味着粮食的边际生产成本是不断上升的。而在完全竞争的市场,价格是受制于边际生产成本的。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看到粮食连续7年增产而价格却不断上涨的一个重要原因。目前,我国农业生产基本上进入了一个高成本阶段,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的上涨、农业劳动力成本上升是以粮食为主的农业生产的成本快速上升的主要原因。如果粮食生产长期处于一个微利或无利状态,势必会影响粮食生产的积极性,从而影响粮食生产。所以说,粮食适当涨价也属正常的。

上一篇:药物牙膏范文 下一篇:新文化运动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