阶段性教学计划范文

时间:2024-05-06 17:40:13

阶段性教学计划

阶段性教学计划篇1

对于民间舞教师来说,编写教学计划是一项具体而又细致的工作。中国民族民间舞教学计划一般包括教学对象(人数、年级、班级等)、教学时间(总学期的时间与周课时数)、教学任务(每一阶段要达到的目标)、教学内容(具体的某一阶段所教授的教材内容)、教学阶段(实施教学的步骤)等等。教师可以将这些内容按两种方式来设定:

一种是以时间为框架来安排教学内容的形式,即以教学时长为主导来编写教学计划。例如:教学大纲规定一门民间舞课一学期的教学时间大约18周,每周有4课时,要求教师必须在72课时中完成教学大纲所规定的教学内容,那么教师就要根据教学时长安排教学内容。这里以《中国民间舞教材与教法》中云南花灯女班教材为例。女班教材的内容主要包括:小崴动律训练、正崴动律训练、跳颠崴训练、扣扇训练、小崴走场训练、反崴动律训练、综合训练等。民间舞教师必须在既定的课时中将这些教材全部完成,就需要根据教学时间来安排这些教学内容,并以教学时间为框架编写教学计划。这种编写方式的特征就是将所有教学内容分离成段,然后放到所规定的教学时间框架中去。例如:云南花灯女班教学计划中小崴的动律开法儿可以这样表述:“第一周授课内容:小崴动律训练。1――2节课:小崴动律,包括合、开、团扇练习,并配合动律训练进行步伐练习(如前进、后退、横移等步伐)。3――4节课:复习巩固1――2节教学内容,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小崴合、开、团扇的综合性训练。”民间舞教师在编写教学计划时,要将类似这样的一些具体教学内容,在每月每周每日教学时间段上的安排都写清楚,并在课堂教学中逐一实施。这类教学计划的编写特点是非常详细具体,教师唯一的灵活性就是在一个时间段中如何自主分配具体动作与组合的教授。

另一种是以教学内容为主导的教学计划。在这种教学计划的编写中,教师可以将这一教学阶段具体的教学内容作为主线,并规定一个大致的时间值(不必像前一种方式那样,在每节课中都做出具体安排)进行教学,这个时间值可以按照教学具体进程中学生掌握教材的实际情况做出调整。这里仍然以云南花灯女班教材为例,其小崴动律训练中包含合、开、团扇组合;捻扇、放扇组合和综合训练组合这三个组合。那么教师的教学计划就可以体现为如下表述:“小崴动律训练4周;正崴动律训练2周;跳颠崴训练3周;扣扇训练2周;小崴走场训练2周;反崴动律训练2周;综合训练2周;剩下2周复习考试。”这种教学计划,使教师可以有很大的空间调整自己的教学活动和教学方式,但前提是教师必须能够熟练把握学生、教材、课堂等教学因素,一般教学经验较为丰富的教师会采取这种方式。

依据这两种设定方法,再根据中国民族民间舞教学的特性,教师一般将教学阶段分为三个阶段:开法儿阶段(基础练习阶段)、展开阶段(深入与提高阶段)、收尾阶段(汇报考试课的准备阶段)。

具体教学计划的编写方式如下:

1.教学计划的书写形式

(1).单纯性文字的形式

(2).表格与文字相结合的形式

2.教学计划的内容安排

(1)教学对象

(2)教学时间

(3)教学任务

(4)教学内容

(5)教学重点

(6)教学阶段

3.教学计划中教学阶段的安排

(1)开法儿阶段

包括本阶段教学要点、教学目的、组合数量、课时安排、授课步骤、舞蹈风格特点、规范要求的程度及教学方法的使用。

(2)展开阶段

包括本阶段教学要点、教学目的、组合数量、课时安排、授课步骤、舞蹈风格特点、规范要求的程度及教学方法的使用。

(3)收尾阶段

包括汇报课内容、组合数量、课时安排、授课步骤、舞蹈风格特点及规范要求的程度

以上都是民间舞教学计划所包含的基本内容。民间舞教师必须编写出科学而详尽的教学计划,才能对教学脉络有一个清晰的把握,也才使课堂质量的保证有了一个重要的前提。

参考文献:

阶段性教学计划篇2

[关键词]总复习 数学 合理安排教学

初三总复习阶段是知识系统化、条理化、灵活化,促使学生素质、能力发展的关键时期。九年级总复习阶段是初中学生进行系统学习的最后阶段,也是初中学生参加升学考试的冲刺阶段,是知识系统化、条理化、灵活化,促使学生素质、能力发展的关键时期.总复习效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初中学生掌握学科知识的程度,以及升学成绩的好坏.下面就如何做好总复习提出几点建议。

一、明确“主体”,突出重点

总复习,教师必须明确主体,突出重点,对中考“考什么”、“怎样考”,应了如指掌。总复习能否取得最佳的效果,一是要看教师对现代教学新理念、历届《考题》,理解的是否深透,研究的是否深入,把握的是否到位;二是看教师讲解、学生练习是否体现阶段性、层次性和渐进性.要做到减少重复,重点突出,让大部分学生学有新意,学有收获,学有发展;三是看知识讲解、练习检测等是否具有科学性、针对性.要使模糊的清晰起来,缺漏的填补起来,杂乱的条理起来,孤立的联系起来,让学生形成系统化、条理化的知识框架;四是看练习检测与中考是否对路,要不拔高,不降低,难度适宜,效果良好,重在基础的灵活运用和掌握分析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

二、研究中考,加强复习计划,合理安排复习进程

1.精心谋划复习计划。史蒂芬.柯维说过

“人生最悲惨的莫过于:我们辛辛苦苦一级一级爬上成功的阶梯,没想到爬到顶端才发现梯子摆错了方向!”因此,在精心设计和安排复习计划时,应考虑到复习阶段将要安排的工作实现的可能性,即计划的工作是否是必须做的,是否是应该做的,是否是能够做的。如果考虑妥当了,在制定计划时,则必须明确要达到这些目标,相应的工作要做什么?何时做?因此,中考复习阶段,制定的复习计划目标要求明确化,可衡量,可达成,符合实际的,并且有时间限制。只有突出针对性、可操作性,这样的计划才能有助于合理整合和优化复习时间,提高复习效能。

每年即将进入总复习的前期,我们备课组会发挥集体智慧,专门开会探讨复习计划的制定。从学生的特点分析、复习阶段的分法、时间的安排、资料的选择、复习的要求和目标、预期的效果和可能出现的问题等方面各抒己见,结合过去的经验,作好计划。

2.合理规划复习进程,科学安排复习时间

在这么有限的时间要完成几个阶段的复习安排,没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复习的效果不言而喻。明确复习的各个阶段。中考复习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分阶段要求开展工作。一般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具体要求是:

第一阶段单元过关,要求:抓纲务本,全面复习,夯实基础。

第二阶段专题复习,要求:重点复习,构建网络,归纳迁移,发展能力。

第三阶段强化训练,要求:完善知识体系,适应考试要求,升华应试技能。

第四阶段考前指导,要求:回归课本,自学为主,适度训练,调整心态,轻装上阵。

三、立足于课堂教学,抓学生的复习效率

对于一节总复习课,分析了考点与中考试题的趋势之后,需要辨清学生知识现状及学生对知识的接受能力,特别是本节课题的教学重点、难点,从整体高度来设计这堂课的主干、细枝;预估学生的学情,选择、组合好教学资源,精选典型例、习题或题组,创设有效的情景来引入;科学有效地设计提问,逐渐引导学生进入探究、猜想、论证的自主发现过程;再借助多媒体(黑板、教材、语音、电脑课件、投影、教案、学案等)的展现(呈现、突现)来辅助教学,其中正确地发挥各自的作用(科学准确和富有启发性的语言、恰当的语调,必要、规范、示范的黑板书写;黑板――真理擦抹谬误的园地.电脑课件的集成节约了一定的书写时间,展现了运动、直观或微观的变化;学案有助于学生的阅读与解决问题,等等);同时在教与学中,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随时处理好教与学的生成因素,积蓄或展现教师的教学智慧与艺术;既“教”又“导”更管“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复习课上教师应注意“以题代点、以题论法”,合理的安排讲练的时间,注意知识的纵横联系,注意教学基本思想的渗透,注意基本方法的训练,注意总结出学习的规律性,充分发挥课堂效益,尽量把问题解决在课堂。

四、重视“四基”,突出核心内容,抓学生的知识结构

四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基本方法。中考有50%的容易题、30%的中档题,考试的成败主要取决于这些题目的解答情况,因此在中考总复习中,必须关注基础知识的落实,对基础知识的灵活运用就是能力,抓住了基础就能以不变应万变。

要落实基础知识,教师首先要明确复习课要复习的内容,这部分内容在初中阶段是在哪几个学段学习的,如何将这些不同阶段学习的知识串起来,不同阶段的要求是否有差异等,要通过复习,将学生头脑中孤立的、零碎的知识梳理好,明确这些知识要不同阶段学习的特点,以及他们的内在联系,使得他们形成某种组块,便于学生的整体认知,使得相关知识系统化、条理化,促进学生的理解,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认知结构。例如,复习《统计》章节,由于统计的内容分别七、八、九年级不同的阶段都有学习,教师要将这些知识,以网络、图表或列表的方式串起来,这部分一方面可以交给学生以小组的方式完成,教师指导或课堂交流,通过学生自我总结,完善知识结构,更有利于学生建立良好的知识结构。这部分内容,在中考中的题型可有单项选择题、填空题、计算题、解答题.从我省命题看,相关问题多为解答题,试题位置、分值相对稳定,问题背景却与生产

五、定期模拟检测,教会学生考试

1.教会学生尽快适应正确、高效填写答案机读卷;

2.综合模拟检测训练,定位预估分析;

3.适当分层次、区别对待不同能力水平的考生;

4.在数学考试中把好“五关”,减少失误提高成绩。

阶段性教学计划篇3

标准、化学课程内容和教科书三个角度论述了英国KS3阶段化学课程的特色。

关键词:英国;KS3阶段;化学课程

文章编号:1005-6629(2007)02-0054-03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英国义务教育年限为11年,初等教育6年(5-11岁)中等教育5年,分为KS3(7至9年,11~14岁)和KS4(10至11年,14~16岁)两阶段。KS3阶段相当于我国初中阶段。科学作为国家核心学科,其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中设定了贯穿义务教育阶段的四个学习计划:Sc1科学探究、Sc2生命过程和生物、Se3物质及其特性和Sc4物理学过程。各阶段四个学习计划的要求程度逐步加深。其中Sc3部分涵盖了化学课程内容。

1 英国国家科学课程标准――以KS3阶段Sc3学习计划为例

英国国家科学课程标准中KS3阶段Se3物质及其特性学习计划中规定的具体内容如表1所示。

2 英国国家科学课程标准特色

由上述表1内容,可将英国国家科学课程标准特色归纳如下:

2.1在内容结构上,标准单设Sc1学习计划,并将其融于其他计划中学习

标准中Sc2、Sc3和Sc4的内容主要是与生物、化学和物理有关的科学知识。而Sc1包含两部分内容:一是由科学本质与科学史、科技与社会关系组成的“关于科学学习”的内容;另一是以观察和实践为主的科学探索活动的内容。值得注目的是在Sel学习计划中,期待学生掌握并养成“计划、获得和提出假设、考察和证明假设及评价方法”等技能,但这些技能决非可以单独传授,而需在学习Se2、Sc3和Se4的基础上才能获得。

2.2在呈现形式上,标准采用特殊句式,并列举出可选择的教授内容

标准采用“学生应该学习(Pupils should betaught)……”特殊句式,并列举选择的教授内容。使用“学生应该学习”句式的内容是学生必须学习的。而在标准中作为“例子”的内容,并不是必须要求教授的内容。例如,KS3阶段Sc3物质及其特性的学习计划中“元素、化合物、混合物”的(3)元素是如何通过化学反应形成拥有严密组成的化合物(如H2O、CO2、NaCl、MgO大部分物质)”,括号中的例子“H2O、CO2”等就为非必须教授内容,但“元素是如何通过化学反应形成拥有严密组成的化合物”为必需教授内容。

2.3标准中未见具体观察实验记述。意在突出探究活动的主体性

标准中未见具体观察实验的详细记述,但这并不意味着标准不注重观察实验。而是标准意在通过Sc1与Se2、Sc3、Sc4的融合,使学生学会借助科学探究活动进行自主学习,进而达到探究活动的主体性。

3 英国KS3阶段化学课程内容特色

由上述表1内容可将KS3阶段化学课程内容特色归纳如下:

3.1化学知识中整合有地学知识

英国化学课程内容最大的特色就是其整合地学内容。不仅将地学内容单独作为一个学习项目,还在其它项目中也渗透地学内容,如“(二)元素、化合物和混合物”中“(5)混合物(空气、海水和大部分岩石)是通过非化学键构成的物质”。可见,英国KS3阶段化学内容与地学内容紧密整合,体现出国家课程各学科之间结合的灵活性。

3.2课程内容紧密结合日常生活

标准中多处涉及与日常生活相关的学习条款,如“认识日常生活中化学变化的重要性(如果实成熟、粘结剂使用和食物烹饪)”、“日常生活的综合作用(如消化不良、酸盐土壤的处理和化肥的制造)”等。

3.3 课程内容与环境问题紧密相关

标准中有“预想化石燃料的燃烧对环境可能产生的影响(如酸雨的产生、CO2和固体颗粒)以及如何最大限度的抑制其影响”、“在实际环境中的酸是如何引起金属的腐蚀和岩石(石灰石)的化学风化的”学习条款,可见标准对环境问题的重视。

3.4 课程内容未涉及有机化合物的相关内容

标准中并没有体现出与有机化合物相关的学习条款,但教师在实际教授过程中,所教授的学习例子很有可能涉及有机化合物。

4 英国KS3阶段化学教科书特色

4.1英国KS3阶段教科书内容

下面以Longman Pearson Education,Essex出版社出版的Longman Chemistry 11~14化学教科书和Exploring Science 1~3科学教科书为例,探讨英国KS3阶段教科书的内容,两版书框架内容详见表2。

4.2英国KS3阶段化学教科书特色

通过对Longman Pearson Education,Essex出版社的两版教科书的框架内容的梳理,进而以两版教科书为例探讨英国KS3阶段教科书特色,详见表3。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阶段性教学计划篇4

关键词:视觉传达;毕业设计;创新性;社会性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22-0007-02

毕业设计是本科四年教学成果的总结,是学生大学阶段最重要的实践课程,也是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学生走向市场的第一步。信息技术和媒介传播的创新与变化,要求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以社会市场需求为导向的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在毕业设计教学上,结合市场和社会实际,结合新观念和新媒介,体现创新性与社会性。

好的选题是毕业设计好的开始,优秀的毕业设计作品,往往从选题开始就是优秀的。清代大艺术家郑板桥曾说:“作诗非难,命题为难。题高则诗高,题矮则诗矮,不可不慎也。”言简意赅地道出了选题在整个创作中的重要作用。具有创新性和社会性的选题,能驱动学生从市场和社会角度出发,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最终产生具有创新性和社会性的毕业设计成果。

一、我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毕业设计现状

我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学生在毕业设计选题阶段存在眼界和思维的局限性,在整个毕业设计阶段,学生通常首先将着眼点放在设计表现技法和毕业设计展的最终呈现形式上,习惯以某一门专业课程出发,虚拟课题占大部分比重,忽略选题阶段的市场调研、创意思维对毕业设计中期进展和毕业设计后期呈现的影响。而在设计中后期阶段也没有在表现形式上深入挖掘提炼出创新点,解决具体问题,导致毕业设计空有躯壳,言之无物,作品俗套而雷同。

学生在选题过程中,首先切入的不是创意性的概念,而是单一的课程方向,如先确定是做包装设计还是VI设计,然后再随意虚拟出一个主题名称,套用市面上已经存在的设计形式,最后完成一系列的包装或是VI设计。这种选题只是单纯的设计形式重复,既没有结合市场的调研与分析,也没有考虑到后期能否实际应用,使最终的设计成果并没有实际的市场价值和社会现实意义。针对此情况,我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在毕业设计整体教学改革过程中,认为毕业设计质量控制应从源头上抓起,对毕业设计选题阶段的教学进行了选题模式和教学管理的探索。

二、概念先导和问题主导的选题模式

1.概念先导,融会贯通。毕业设计选题要以概念先导,引导学生分析社会中好的设计项目的策划、设计、媒介表现方式,通过观念的碰撞,产生新的创意点和核心概念,再依据概念来进一步确定选题,鼓励学生做出能融会贯通四年所学的设计课程甚至跨学科方向的毕业设计。如果毕业设计的目的就是研究与探索某一具体设计方向,这类选题也应该是以概念为先导,探索具有创新性的视觉表现形式和媒介应用形式,在观念上注重多维交叉融合和跨界思维,以市场的角度看问题。

2.问题主导,结合实际。在毕业设计选题过程中,要关注社会动态,结合实际,以问题为主导来思考毕业设计的选题。原则在于,结合自己的兴趣点,思考在自己生活中和社会上存在的问题,以设计的介入来解决社会中存在的某个问题,完成一项完整的毕业设计。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作为切入点:一是思考自己的兴趣所在,从自己的生活着眼,思考身边的事物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产生的影响,以小处入手,让毕业设计能解决实际生活中的某个问题或是引起他人和社会的关注和思索。二是做来源于校企合作的真题项目,真实的项目是植根于解决企业和品牌存在的问题的,必须考虑到企业、市场、消费者和媒介,实践性强,是最具现实意义的选题。三是结合大型的设计竞赛。设计竞赛中的选题一般都是具有研究探索性的选题,关注于目前社会中正在发生的事件,或者近期设计行业中的焦点问题。以设计竞赛为切入点的选题能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作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概念先导和问题主导的选题模式使学生更能结合市场和社会现实进行设计创作,会不知不觉地驱动学生去关注市场,重视毕业设计的调研与策划,规划毕业设计的设计内容,使毕业设计有一个良好的有意义的开端。在近年毕业设计中,我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学生运用概念先导和问题主导的选题模式,产生了一系列具有创新性和社会性的毕业设计。例如毕业设计作品“怡瑞嘉园――家庭式养老房地产项目”,学生对于传统的VI设计项目中作了创新设计,联合文理专业背景的广告学专业学生进行跨专业毕业创作,完成了一套具有扁平化视觉风格的完整房地产策划项目,例如关于梦现象探索与研究的“十万个梦什么”,融合了统计学、医学、文学等知识,以信息可视化设计形式进行表现。也出现了很多以解决社会现实问题和企业实际问题为出发点的毕业设计和校企合作项目,例如针对公共场所母婴室设置情况的“爱宝母婴室整体形象设计”,针对武汉本土企业的改良设计“武汉动物园的导视系统设计”、“soda二厂汽水包装改良设计”、“成都华贝兴废旧物资回收有限公司VI设计”等。设计效果出色,得到学校和企业专家的一致好评,优秀毕业作品多次得到本土媒体报道。

三、多层次与分阶段的教学管理

1.循序渐进的选题过程。很多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学生在毕业设计乃至整个大学期间,都只重视设计本身,不能用系统和整体的观念思考设计的本质。要求学生在毕业设计选题阶段,完成选题的可实施性分析、前期调研和资料收集、设计内容和时间规划等内容,循序渐进地选题过程是很有必要的。(1)选题的可实施性分析。选题的可实施性要从三个方面进行考量,一是学生自身的水平;二是选题的创新性;三是选题在毕业设计展中的呈现方式。如果学生的水平与选题的难度不能匹配,就应该缩小选题内容,减小难度,或是直接放弃选题,重新选择。除了新的选题外,毕业设计中也有很多老题新做的选题,这一类选题要注意选题的创新性,如果在老题新做中没有创新点可以挖掘,那就是重复的、没有意义的毕业设计。如果选题涉及到新的视觉表现方式和媒介应用形式,就要考虑设计内容能不能在最终的毕业设计展中完美呈现。(2)重视前期调研和资料的收集。确定了选题的可实施性,就要对主题进行调研和资料收集。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学生平时设计实践较多,容易孤立地看待设计问题,不能整体系统地对待整个设计,对前期调研和资料的收集不够重视。设计的根基和创新点,来源于前期的调研和资料的收集,只有实实在在地了解同类选题的设计和研究现状之后,才能确定选题的目的和定位,才能在创新点上有所呈现。(3)设计内容和时间规划。选题的可实施性和选题调研完成后,要确定具体设计内容,并制定好时间规划,对于毕业设计过程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具体设计内容和时间规划包括在设计过程中需要完成的工作任务、毕业设计小组成员的工作分配、与指导教师沟通的时间安排、毕业展览呈现的效果规划等内容,只有确定好具体的内容和时间规划,毕业设计的中期阶段、答辩阶段、成果展示阶段才能循序渐进地进行。

2.双师团队分阶段协同指导。从毕业设计选题到毕业设计成果展示阶段,指导教师在毕业设计教学中起着重要作用。以概念先导和问题主导的选题模式,促使毕业设计指导教师必须由擅长各自领域的教师和企业导师进行协同指导。学生会依据选题和分组确定具体的指导教师,在涉及到跨专业合作的毕业设计小组中,指导教师团队由相关专业教师共同组成协同指导,在涉及到校企合作的毕业设计中,学校教师和企业教师进行毕业设计的协同指导。

指导教师在选题之前,就必须引导学生以概念先导和问题主导进行选题,并积极引入企业真题和竞赛项目作为毕业设计选题。在选题过程中,指导教师要与学生一起讨论选题的可操作性,并敦促学生进行完善的前期调研和资料收集,制定设计内容规划和时间规划,并将选题阶段整体完成情况以开题报告、任务书的形式完成存档。

3.分阶段多层次的考核体系。我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毕业设计教学过程分为设计选题、中期检查、毕业答辩和成果四个阶段,并依据四个阶段制定分阶段的考核体系,掌控整个项目化设计过程,在不同阶段有不同考核重点。设计选题阶段,选题是否来源于真题,选题的社会性和创新性是重要观测点;中期检查阶段,设计项目的计划进度、完成的方案质量是重要观测点;答辩阶段,设计项目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论文的创新点是重要观测点;成果展示阶段,设计细节显示出的专业性和创意性,设计项目能否产生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是重要观测点。

而在选题阶段,也要依据选题的过程制定多层次的考核体系。学生在选题阶段有没有进行可实施性分析,资料收集与市场调查情况,设计内容和时间规划是否合理,共同组成选题阶段的分值。同时,提高选题阶段和中期检查阶段的分值比重,重视过程考核成绩,从源头上提高毕业设计的质量。

总之,对于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毕业设计来说,优秀的毕业设计从选题开始就应该是优秀的,作为学生大学生涯的最后一步和进入职场的准备之步,毕业设计选题应该注重创新性与社会性的结合,通过概念先导,问题主导的毕业设计选题模式、严谨的选题论证与调研,整体系统的设计,提升艺术设计类专业实践教学和毕业设计质量,以培养应用型的艺术设计类高素质人才,反映出学以致用的意义。

参考文献:

[1]丁斌.艺术设计教学模式的创新与实践[J].大舞台,2013,(11).

[2]饶简元.如何加强艺术设计专业毕业设计的教学指导[J].大舞台,2012,(06).

阶段性教学计划篇5

关键词:会展策划;实践教学;体系设计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49-0133-02

一、引言

作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会展行业对于地区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不断增强。与之相对应,高等教育层面的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建设也在全世界范围内得到快速发展。策划环节作为会展组织工作的核心内容,影响力贯穿展前、展中、展后以及其他相关会展活动过程中。因此,《会展策划》已经成为各高校会展相关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天津工业大学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在建立之初就强调《会展策划》课程的实践教学设计,在这一背景下,形成并不断完善了“课堂教学―课外实训―专项实践指导”三位一体的实践教学体系。

二、《会展策划》课程实践教学的发展现状

《会展策划》是建立在市场营销学、会展管理和实务、企业经营管理学以及企业策划原理和实务学科基础上的,研究相关企业如何进行展览和会议策划的一门应用性学科[1]。通过《会展策划》课程的实践教学,可以加深学生对于策划原则、策划流程、核心要素、关联技能、操作规范以及策划相关活动的认识。

鉴于会展策划类课程的重要性,很多教育工作者都在课程实践教学改进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例如,McWilliams和Siegel(1997)的研究发现,包括策划类课程在内的会展专业实践教学过程中,单纯的课堂教学往往不足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进而影响会展相关理论知识的理解以及操作技能的培养[2];杜玉潺(2009)将项目导向教学法引入高职会展策划课程中,增强学生策划模拟的真实性,并以展前、展中和展后三个阶段作为划分依据,设立项目群展开实践教学[3];魏仁兴(2010)认为会展策划课程体系建设应基于工作过程导向,同时课程内容设计与学生能力阶段应当相互匹配[4];饶鹏(2011)以德国高校会展专业实践教学设计为例,讨论了情景教学在会展策划课程中的应用前景,并讨论了课堂教学与行业实践之间交替进行的利弊以及德国高校的教学计划安排[5];杨铭德和刘松萍(2012)指出会展专业实践教学主要有认知实习、课程实践、专业实习、综合实验、毕业实习等形式[6]。

综上所述,面向会展策划及其相关课程的实践教学方式方法改革已经得到了各国教育工作者的普遍重视并取得了一定阶段性成果。但另一方面,现有研究也存在一定的不足。

三、《会展策划》课程实践教学体系设计面临的主要挑战

1.综合策划的实践教学效果有待提升。策划活动作为会展领域的核心活动,在高等院校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体系中一直占有重要地位。现阶段的会展策划类教学与实践内容设计,主要突出综合策划的概念。但是,综合性策划具有较大的复杂性,从时间跨度上看,横跨展会的前期筹备、中期控制与运作、后期评价与改进等全生命周期阶段;从内容体系上看,可以分为会议、战略和节事活动策划;从能力要求上看,策划活动的完成需要思维方式、专业技能与实践经验的有机结合。以上特点决定了会展综合策划类实践教学需要将知识体系、技术技能和实践经验三者有机结合,同时,还需要根据会议、展览与节事活动的策划要点进行差异化培养。

2.实践教学对于相关技术技能的传授难以平衡取舍。为了保障会展策划方案的创新性、完整性和可操作性,需要策划团队综合使用各类辅助知识和技术手段,主要涉及调研、设计、文案以及项目管理等领域。具体而言,与策划前期调研相关的主要包括问卷开发技术、统计分析技术和案例分析技术;与策划内容设计相关的主要包括平面设计技术、空间设计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与策划案撰写相关的主要包括公文写作技巧和文字排版技术;与相关管理相关的主要包括网络规划技术、成本分析技术、资源估算技术和质量控制技术。受制于教学手段、学时长度、教师知识体系、学生能力等方面的约束,在会展策划课程的实践教学过程中,往往无法兼顾各类专业技术与技能的培养,但此类教学内容对于完善学生特定领域的策划能力均具有重要作用,这就对实践教学内容的设计提出了挑战,教师往往难以平衡取舍。

3.策划类实习岗位校企对接困难。提升策划类课程实践教学效果的关键,是充分利用各类渠道,吸引社会力量参与到教学过程中,而校企对接进行实习实训,是实现这一目标的主要手段。由于学校教学目标与企业经营诉求之间的差异,以策划活动为主的实践机会往往难以成行。一方面,对于少数大型企业或大型会展活动而言,本科生的能力水平无法承担其综合策划任务,且为数不多的简单策划辅助活动对学生帮助也十分有限;另一方面,对于会展行业中占据多数的中小规模企业而言,巨大的生存压力和薄弱的经营资本导致其无法为在校学生提供一线岗位,技能成熟且成本低廉的员工才是他们追求的目标。

4.师资水平难以满足实践教学对于专业性和实效性的要求。我国高等院校中从事会展教育的教师多数毕业于非会展专业,其自身知识体系中缺乏策划类课程与实践的学习。不仅如此,在科研绩效为导向的人才招聘与激励背景下,高校教师的工作精力被大量科研任务所占据,会展策划这类实务应用领域无法为教师提供论文和项目所需的理论土壤。从事会展策划教学的老师往往无法将研究工作的重点转向会展领域,从而使理论、实践与教学难以有效匹配,实践教学的内容专业性不足,教学方法和途径的针对性不明显。

四、天津工业大学《会展策划》课程实践教学体系设计思路

1.立足校内资源注重中小型及专项活动策划。鉴于大型展会综合策划的复杂性与实习实训机会的稀缺性,在会展策划实践教学过程中应当以中小型会展活动为活动背景,强化各类专项策划的训练。现阶段,天津工业大学会展专业的学生已经不同程度地参与了研究生毕业典礼、天津社科联年会、本科生毕业晚会、校园健步走、校园招聘会、黄山旅游摄影展(天津工业大学站)等校内会展活动的策划与组织工作。其中,部分活动已经取得很好的经济与社会效益,并作为典型案例被引入《会展策划》课程的讲授过程中。

2.以策划前期调研类活动为实践教学重点。伴随着教育部对于管理学科分类的不断演进,天津工业大学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也由公共管理系划归企业管理系。课程基础和师资条件的转变促使会展专业课程建设以工商管理类知识体系为依托。在这一背景下,综合考虑到天津工业大学会展专业的学生在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必修课、专业选修课方面已经具备管理统计学、管理科学基础、项目管理、市场调研、技术经济分析等知识基础,《会展策划》课程的实践教学重点逐步聚焦于策划前期的调研类活动及相关文案的撰写。

3.实践教学设计主要突出策划案的完整性和可行性。会展策划活动要求在有限的时间合理地分配资源,有效地完成工作,因而项目管理的思想与技术一直是策划教学过程中的重点内容之一。会展项目管理的本质是实现成本、质量与进度控制,这就要求策划者注重方案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基于以上思路,天津工业大学《会展策划》课程在实践教学体系设计中主要突出策划内容的完整性和可行性,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策划导向,力求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4.依据学生认知规律开展教学方案设计。根据认知心理学的基本观点,学生对于知识的学习是大脑图式反复“应激―反应”的过程。因此,在实践教学方式与实践的设计上,也应当遵循这一规律。天津工业大学会展策划方面的实践教学包括三个阶段,即课堂讲授阶段、实习实训阶段和专项实践指导阶段。在第一个阶段,以案例教学和课下作业为主要手段,实现理论知识的形象化传授,使学生具备策划基本知识和意识;在第二个阶段,依托企业资源,以校外实习或企业参与的校内竞赛为手段,增强学生实战经验和专业技能;在第三阶段,依托专项实践指导书,激发学生自主能力,提升其策划案撰写的实效性和规范性。

五、结束语

本文针对《会展策划》课程实践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内容体系复杂、专业技能多样、校企对接困难、师资力量不足等客观问题,梳理并总结了国内外教育工作者的研究成果,以天津工业大学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教学实践为背景,明确课程定位,凝练培养重点、强化教学理念并完善了教学方案,力求借助实践教学体系设计,进一步提高学生专业素质、实践操作能力与自主学习意识。

参考文献:

[1]阎蓓,贺学良.会展策划[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McWilliams A,Siegel D.Event Studies in Management Research:Theoretical and Empirical Issues[J].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1997,40,(3):626-657.

[3]杜玉潺.项目导向教学法在高职会展策划课程中的应用[J].中国成人教育,2009,(7):143-144.

[4]魏仁兴.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探讨[J].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4):49-54.

[5]饶鹏.会展实践课程教改与实践研究[J].学科建设,2011,(3):161-162.

阶段性教学计划篇6

关键词:建筑学;课程体系;居住区规划设计;教学探索

一、“居住区规划设计”课程存在的问题

我校于2011年开设建筑学专业,经过5年的发展,现已形成了一定的规模。本专业着重培养为城镇、县乡建设服务的宽口径人才,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项目实践能力。2012年以建筑学为基础平台,学院开始开设“居住区规划设计”课程,目的是拓宽学生的就业范围。但我院对于这一课程的教学经验不足,还需要借鉴名校建筑学专业的培养目标、教学内容、课程设计等内容,逐渐积累经验,进而推进课程体系改革,建立适应建筑学发展的课程体系。

1.课程定位不合理。“城市居住区规划课程”安排在大四上学期。大四之前主要的学习内容是建筑设计方面的知识,如别墅设计、多层建筑设计等。设计对象从小面积的建筑单体转换到十几公顷的居住小区规划,设计内容从较简单的单体建筑转变为综合性极强的规划内容,学生不能马上转换思维模式,感觉无从下手,无法在短期内掌握规划应当遵循的规范与要求,无法在满足控规的情况下实现形式与空间的平衡协调。

2.缺乏整体意识。首先,以往的教学案例往往把城市与小区割裂开来,不注重小区与周边环境的互动,导致学生缺乏对局部与整体的正确把握。其次,学生需要尽快完成从建筑设计到规划设计的思维转变。最后,设计限制因素的增多及尺度的翻倍增加,也会使学生在设计的过程中缺乏科学性、合理性、整体性,不能全面考虑每个设计要素。

二、对“居住区规划设计”课程的设想与探讨

1.加强项目考察的前期准备。学生在考察前应阅读文献参考资料,提前剖析项目的平面图、立面图等相关图纸,总结出详细的分析报告;在此基础上与教师交流,列出考察项目的调研提纲,有目的地进行调研。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收集居住区规划规范,使其认识到规范是地区性、灵活性的,而不是一成不变的。

2.分阶段教学。设计初期,以O计小组为单位,对某一居住区的周边环境、档次定位及项目涉及的规划问题进行认真分析,以此培养学生评价、观察具体问题的能力和理性思考的能力;设计中期,针对居住区规划设计中碰到的难点(如空间划分、交通组织、内部环境条件、外部环境、规划结构等),结合设计过程中学生存在的普遍问题,教师可以通过PPT进行具体案例的分析、讲解,与学生一起分析居住区规划设计的内容、方法、步骤、原则和相关规范,使其更快、更好地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

3.互动的教学方式。(1)分组学习讨论。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合理分组。为增强小组凝聚力,学生之间要相互督促。每个设计阶段完成后,教师会先听取每组该阶段相关案例收集、课外学习、设计内容等方面的进展;然后进行小组间的论证,逐一点评方案;最后给出该阶段每位学生的设计分数。(2)加强跨年级交流。在进行居住区规划设计时,学生始终都要进行各设计阶段的交流讲评。此时,教师可以让低年级的学生参与其中,让他们提前了解居住区规划设计的流程与要求,并要求高年级学生将在居住区规划设计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心得体会以及最后的成果与低年级学生进行交流探讨。(3)进行阶段性方案PPT汇报。在完成每一阶段的设计后,教师要组织学生进行规范的方案汇报,督促学生在初步构思的基础上继续分析研究,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整。规范的PPT方案讲解,有助于学生理清设计思路,锻炼语言表达能力。通过教师对相关规范与形式法则的汇总讲评,学生可以加深认识,增强学习积极性,掌握正确、有效的学习方法。

三、结语

学院要勇于正视问题,明确培养方向,不断加强师资力量建设,在教材提升、教学设置、教学方式等方面进行改革,探索出符合建筑学专业学生特点的教学方法。在房地产开发日趋理性化、严谨化,居住者对小区规划要求越来越高的形势下,“居住区规划设计”课程改革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王娟.多专业联合授课模式探讨――以《居住区规划设计》为例[J].浙江树人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2):72-76.

[2]喻明红.关于城市规划专业居住区规划设计课程的教改探讨[J].土木建筑教育改革理论与实践,2009(11):323-325.

[3]李若F.建筑学平台转型期《居住区规划设计》课程教学的缺失与应对思考[J].福建建筑,2011(2):8-10.

[4]谢薇薇.居住区规划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中外建筑,2015(8).

阶段性教学计划篇7

关键词:教师培训;历史阶段;教师继续教育

收稿日期:2006―11―10

作者简介:1.王文彦(1982―),男,江西省南康市人,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2005级硕士。

2.安宝生(1946―),男,回族,北京市人,北京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院教授,从事教育决策理论、教育信息化、教师培训等研究。

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教育的各项事业百废待举,教师培训从那时起,也逐步进入了正规。在不同的时期,由于教育目标、教育任务以及教育诸多环境的变化,教师培训也表现出了不同的特征和历史阶段。许多研究者对此也进行了研究,但难免有不尽完善之处。本文着重在总结已有的关于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小学教师培训的历史阶段划分的基础之上,评述不足之处,并提出笔者的划分方法。

一、研究的意义

教师培训是教师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同时,教师培训也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一个重要措施;教师培训的历史阶段的划分是对教师培训历史轨迹的梳理。教师培训历史阶段的划分是教师培训的历史研究,清晰地、合理地划分我国教师培训的历史阶段,从理论上讲,可以综合相关研究成果的优点,得出一个相对合理的划分方法,解决现有关于教师培训历史阶段划分较为混乱的问题。从实践上讲,可以加深人们对教师培训的理解,从而能把握教师培训的发展脉络,制定更加合理的教师培训政策、改进培训的模式、方法,提出更加符合时展要求的培训目标。

二、相关概念的辨析

本文涉及的两个重要概念教师培训和教师继续教育,搞清楚这两个概念的区别与联系将有利于理解教师培训阶段的划分。建国初期,我国政府把教师培训称为“教师进修”或“在职学习”,因为条件的限制,那个时候的教师进修,也实际上是教师不脱产的培训,或者更多的是一种教师自学以及教师的集中学习,专门的师训教师进行培训很少见。随着时代的发展,教师进修的内容和形式有了很大的变化,教师进修的名称也有了变化。1977年12月,教育部下发《关于加强教师培训工作的意见》,这是我国最早使用“教师培训”名称的文件。后来,我国教师培训事业各方面有了很大进步,终身教育的思想也引入了教师培训中,于是我国教育界把教师培训称为了“教师继续教育”,目的是为了把教师的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一体化,建立教师的专业发展的终身教育体系。1999年《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中,认为教师继续教育是指对已取得教师资格的中小学在职教师为提高思想政治和业务素质进行的培训。劳凯声教授把教师培训定义为专门教育机构为提高教师的素质能力,对在职教师进行的一种继续教育。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教师继续教育中贯穿了终身教育的理念,是教师培训的延续和发展。笔者也同意上述两种看法,并认为教师进修、教师培训和教师继续教育是在不同的时期融入了不同的思想内涵,而使名称有所不同。因此,为了研究方便,本文专用教师培训(teachertraining)来做统一称呼。

三、我国教师培训历史阶段已有研究成果及评述

(一)以培训目标为标准的划分

李新宇(2001)则是把改革开放以后的教师培训分成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79年到1983年。在“”的教育,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成为当务之急。这一阶段继续教育的重点主要是开展以教材教法“过关”为目标的师资培训工作。第二阶段从1983年到1990年。这一阶段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以学历补偿为重点。所谓“学历补偿”,是根据国家规定的教师合格学历(小学教师达到中师或高中毕业,初中教师达到专科毕业,高中教师达到木科毕业),对学历尚未达标,但又符合成人学历教育入学条件的在职中小学教师进行培训。第三阶段从1990年到1998年。这一阶段是学历培训(学历补偿、学历提高)和以“再提高”性质的非学历培训交织进行,但是教师培训的重点逐渐转向非学历的提高教育。第四阶段从1999年开始至今。这一阶段工作重心基本转移到了非学历的教学水平、思想政治水平等教师素质提高上。

刘君(2004)在其硕士论文《教师培训:引领教师自主成长的阶梯――当前中小学教师培训的问题与策略》中,把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教师培训划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补偿性培训、探索性继续教育和普及性继续教育。其中,补偿性培训阶段为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他把该阶段的特征概括为“教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学历达标和岗位合格的在职教师培训。在这一阶段,教育学院和教师进修学校发挥了很大作用。探索性继续教育阶段的时间为80年代到90年代中期。这个阶段,国家一方面对已经具备合格学历的教师进行基本功训练和骨干教师的培训,另一方面,对不具备合格学历的教师,通过多种手段,如函授教育、广播电视教育和高等教育的自学考试等方式,提高在职教师的学历程度。普及性继续教育阶段时间为90年代中期以来,国家颁布《面向21世纪的教育行动计划》中,全面启动了“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1999―2000)”,要求在3年内,对中小学校长和专任教师进行全员培训和继续教育。这表明我国的教师培训已经进入了普及性的继续教育阶段,其重要标志是教师培训的法制化。

蒋媛媛(2004)在其硕士论文《1978年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政策研究――价值观念变迁及其启示》中,对1978年以来的教师培训划分成了三个阶段:

补偿性培训阶段:是从70年末到80年代末,认为“补偿性培训阶段是对那些学历未达标和教学岗位不合格的在职教师进行的补偿性培训”。这个时期教师培训的特点有:中小学教师培训的目标是教材教法过关和学历达标;恢复和建立了师资培训机构;制定了统一的教师培训大纲、教学计划;明确提出了多样化的教师培训形式。

学历补偿培训和继续教育并举阶段:是从90年代初到90年代末。国家教委在1990年召开了“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座谈会”,把教师培训的重点转移到了继续教育上。这个阶段的特点是:开展了全面的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实验工作;国家对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课程进行了指导。

继续教育全面开展阶段:是从90年代末以来。1999年是我国教师培训的标志性一年。这年国务院颁布的《面向21世纪的教育振兴计划》中规定了“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和教育部颁布了《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形成了我国教师继续教育的专项政策法规。该阶段的教师培训的特点有:全面启动了“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教师培训有部分教师推广到全体教师;颁布了教师培训的专门政策法规《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标志着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走向制度化和法制化的轨道;“教师信息化”和“教师网络联盟计划”等文件的颁布,使得我国教师培训步入信息化和网络化的道路。

(二)以培训内容与形式为划分标准

东北师大的张贵新教授则根据继续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分类:“补偿型”和“能力型”的继续教育,认为是根据我国当时中小学教师队伍状况,在学历已经基本达到国家当时规定的标准之后,实施进一步补偿文化知识、提高教育教学能力和教学研究能力等方面的培训。这一阶段的继续教育主要是从20世纪80年代早期到90年代初期。“实验型”和“整合型”的继续教育,认为是在前期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基础上,扩充到中学教师,再根据新时期教育教学的需要,通过区域性、分专题进行实验。最后将整合成符合我国国情的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基本框架。这一阶段集中在90年代初到90年代末。“工程型”与“素质型”的继续教育,认为是指为了大力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确定“目标、步骤、措施”。遵循现代教育规律,按照“工程”来实施教师培训工作。这一阶段主要集中在90年代末至今。

(三)以发展规模为划分标准

时伟在著作《当代教师继续教育论》中,对教师继续教育的历史沿革,按照其发展规模把教师继续教育分成了五个阶段:把孕育期定为1952年至1956年,这时期,新中国还刚刚建立不久,我国的教师培训还基本处于空白状态,教师的总体文化水平低下,数量不足,教师培训制度还没有建立。但教师培训也开始起步,1952年的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和1953年第二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都对教师进修做了规定。东北师大也从1952年着手筹备函授教育。

萌芽期被认为是从1956年至1965年。这个时期的特征主要是教师培训还只顾数量,不求质量的发展阶段。一方面是原本教育底子薄弱,教师队伍的数量不足质量较低,另一方面国家在短短几年内要“多快好省地扫除文盲、普及教育”给原本薄弱的教师队伍增添了不少困难,因此,这个时期的教师培训压力很大,工作困难。

停滞期是从1966年至1976年的十年期间。学校的教学秩序被打断,使得原本步入萌芽的教师培训陷入了瘫痪状态。

过渡期是从1977年至1989年。这时期的教师培训工作已经步入正轨,扩大教师培训的数量,提高培训的质量,建立一套从中央到地方的师范教育体系。各级各类教育学院、教师进修学校以及高师函授等的教师培训网络也初步就绪,使得教师培训工作向专业方向靠拢。这时期的教师培训很有针对性,“缺什么,学什么”,“教什么,补什么”。

形成与发展期是从1990年至今。该时期的教师培训工作以终身教育为理念,明确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继续教育上来,开展教师继续教育的实验工作。培训目标上,由于教师的学历水平基本达标,培训的重点转移到了提高教师业务水平和思想政治水平上来;培训的对象,逐步走向全员化;培训形式多样化;培训机构的多层次性;培训也逐步走向法制化。

余柏民(1999)则是把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中学教师培训发展分成三个阶段,分别为:中学教师继续教育的初级阶段(1949―1956);中学教师继续教育的发展阶段(1957-1966);中学教师继续教育的恢复和加强阶段(1977年至今)。每个阶段的具体特征都有论述,笔者限于篇幅不再赘述。

(四)以培训制度的完善程度为标准

王全乐(2005)则是把建国以来的教师培训划分为两个阶段,为建国或至改革开放前的正规化阶段和改革开放至今的规范化与法制化阶段。他把正规化阶段的特征概括为:培训对象趋向全员化,不再局限于未达到教师任职标准的教师,而是实现了轮训;培训层次趋于多样化,既有学历不合格教师的培训,也有学历合格教师的提高培训;在国家范围内,成立了省、地、县三级教师培训机构。但是,这个阶段的教师培训还多停留在行政文本中,并且缺乏长远性的计划。他把改革开放以后的正规化与法制化阶段的特征概括为:参加教师培训是每一位中小学教师的权利和义务,培训对象的全员化;培训层次多样化,有学历培训和非学历培训;培训渠道多元化,实现了“三沟通”;培训的工作重点从学历培训转移到继续教育上来;培训制度逐步完善,走向正规化和法制化。

(五)文献评述

研究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对我国教师培训历史阶段作了划分,特别是对改革开放后教师继续教育的历史阶段进行了梳理,具有很大的理论贡献,但也存在不少的缺憾。

首先,从时间跨度来讲,不少研究者仅仅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教师培训阶段作了划分。比如,以教师培训目标为划分标准的三位研究者和以教师培训内容与形式为划分标准的一位研究者的划分方法,都是只分析了改革开放以后我国教师培训的特征而做出的划分,这就概括不了建国以来整个时段的教师培训阶段。李新宇、刘君、蒋媛媛和张贵新的划分方法,都存在这个问题。

其次,从划分的标准来讲,以教师培训目标为标准来划分阶段,能够较好地反映各阶段教师培训发展的脉络。因为教师培训的目标是决定教师培训其他方面重要因素,教师培训目标的变化将导致教师培训其他因素发生变化,能反映教师培训不同阶段的本质。然而,已有的以培训目标的划分方法,都存在以时间跨度上的不足。其他几种划分标准都难以反映出不同时期教师培训的本质变化。比如,时伟以发展规模作的划分,分为孕育期、萌芽期、停滞期、过渡期以及形成与发展期,没有概括出各阶段教师培训的特殊性。余柏民的划分也存在同样的问题。王全乐以培训制度完善程度标准,将我国的整个教师培训划分为正规化和法制化阶段,太过于概括,也没有反映出解放后不久的正规化和法制化的前阶段。

四、我国教师培训历史阶段划分的改进

上文通过分析研究者们对我国教师培训历史阶段划分的贡献与不足之处,目的在于整合对建国以来教师培训阶段划分的已有研究成果,做出更加合理和完善的划分。笔者将采用以教师培训目标为标准对新中国实行教师培训以来的教师培训阶段划分进行改进。本文把建国以来教师培训历史划分为六个阶段,分别是:补充教学人员的教师培训阶段(1953―1965);教师培训的停滞阶段(1966―1976);教材教法为重点的教师培训阶段(1977―1983);学历补偿教育为重点的教师培训阶段(1983―1989);学历补偿与继续教育并举的教师培训阶段(1990―1998);继续教育阶段(1999至今)。

这种划分方法,从理论上讲,既能够克服已有研究在划分标准上的不能反映出各个阶段本质特征的不足,也能够弥补许多研究在时间跨度上不能概括整个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时段的缺憾;在实践应用中,能够更好地概括反映我国建国以来教师培训所走过的历程,对现在和未来的教师培训有借鉴和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刘君.教师培训:引领教师自主成长的阶梯――当前中小学教师培训的问题与策略〔D〕.湖南师范大学.2004,3-4.

〔2〕蒋媛媛.1978年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政策研究――价值观念的变迁及其启示〔D〕.东北师范大学.2004,5-7.

〔3〕李新宇.我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进程和新的使命〔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1)14-17.

〔4〕王全乐.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制度的历史研究〔J〕.继续教育研究.2005,(5)65-68.

〔5〕余柏民.我国解放以来中学教师继续教育办学模式回顾与思考〔J〕.湖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1999,(7)37-43.

〔6〕时伟.当代教师继续教育论〔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139-149.

阶段性教学计划篇8

【摘要】建立全局性的会计实践教学考核体系,将会有效规范高校会计实践教学的各个环节,从而提高高校会计实践教学质量。全局性考核,是指将学生在校期间各种形式的会计实践教学看作一个整体,将实践教学涉及所有人员作为考核对象,对各次会计实践教学的整个过程进行连续而及时的考核,并形成及时有效的反馈,从而全面规范会计实践教学活动。

教学质量是高校立校之本。随着各高校对会计教学质量的重视,会计实践教学改革的举措层出不穷,如何提高会计实践教学质量成为各高校普遍关注的焦点。

一、高校会计实践教学考核现状

目前高校会计实践教学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课程案例教学、单项模拟实习、阶段模拟实习、毕业综合模拟实习、假期校外实习、毕业校外实习。笔者从各种会计实践教学形式的考核分析,发现存在以下问题:

(一)考核的单一性。一是考核对象单一,会计实践教学考核的对象往往是参与实践的学生,至于其他参与者比如指导教师、后勤教辅人员等的考核则很少,虽然各高校也有评教等检查教学质量的措施,但多流于形式;二是考核形式单一,对学生的考核,多以实践最终结果作为考核的主要依据,实践过程中的表现由于并无详细记录,仅能依靠指导教师的主观判断,所以一般所占比重不大,对于指导教师及后勤教辅人员的考核,则没有将之纳入会计实践教学整体来考虑,往往是考核工作量而已。

(二)考核的滞后性。会计实践教学是个连续的过程,涉及的部门及人员较多,因此多以事后即实践教学结束后回收的实践报告为考核依据。会计实践教学目的在于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学生考核的滞后,无法形成实践教学的及时反馈和互动,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对指导教师及后勤教辅人员的事后考核,也不利于及时发现并解决实践过程中出现偏离实践计划的问题。

根据调查结果,目前高校会计实践教学效果不明显,有66.03%的被调查者认为会计专业毕业生理论知识扎实,但实践能力弱,不能很快满足会计岗位的需求。据分析目前会计实践教学准备阶段、实施阶段和结束阶段各个环节都不同程度存在问题。其根本原因在于各个环节的不规范。根据上述情况,笔者认为,通过建立全局性的会计实践教学考核体系,将会有效规范高校会计实践教学的各个环节,全面提高高校会计实践教学的质量。

二、建立全局性考核体系的基本思路

建立高校会计实践教学全局性考核体系,应该遵循“全局性”原则。全局性考核指的是将学生在校期间所有形式的会计实践教学作为一个整体,将实践教学涉及所有人员作为考核对象,对各次会计实践教学的整个过程进行连续而及时的考核,并形成及时有效的反馈,从而规范会计实践教学。依照这个原则,高校会计实践教学全局性考核体系的基本思路是:

(一)专业教学计划的考核

专业教学计划是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制订的教学和教育工作的指导性文件。它决定着教学内容的总方向和总的结构,是学校培养专门人才和组织教学过程的主要依据。因此,在制定会计类专业教学计划过程中,应着重考核教学计划是否包含科学合理并与市场相结合的会计实践教学体系。可以考虑会计实践教学形式及其可行性、各形式在整个教学中所占比重、具体实践教学形式时间安排合理性、培养学生能力的市场适应性等方面进行考核,如果发现教学计划中的会计实践教学体系脱离了实际,应及时反馈并由制定者进行修订。

(二)具体实践教学形式的考核

1. 课程案例教学的考核。课程教学中,运用案例教学法,组织学生进行案例讨论,达到使学生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的教学目的,从而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传统课堂讲授教学模式对学生的考核往往以已知程度为准,所以多以提问、测验和考试的方式进行考核。由于案例教学法注重能力的培养大于对知识的输灌,因此,应改变以卷面成绩为主要甚至惟一标准的考核方式,改以学生的理解能力、表达能力、创新能力、表达能力等实践能力的高低,作为对学生成绩的评定标准,以实际表现能力为主,将理论考核和实践能力考核有机结合起来,使评价更加真实有效。在对教师的考核中,也应该改变过去以学生的期末卷面成绩的优良率、及格率等指标,作为评判教学质量主要依据的做法,改以学生综合成绩、学生评教结论相结合的考核方式。

2. 模拟实习的考核。会计模拟实习是学生在学习了会计专业理论知识之后,进一步掌握会计技能和方法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分为单项模拟实习、阶段模拟实习、毕业综合模拟实习等形式,一般按会计理论教学的进度安排在校内进行。模拟实习作为一项校内会计实践教学活动,具有参与人员多、利用资源广、持续时间长等特点,因此在考核中,应对模拟实习的准备阶段、实施阶段和结束阶段进行分阶段连续性的考核。

(1)准备阶段的考核。为使模拟实习能顺利有序地进行,并取得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必须在开始规范好各项准备工作。首先,一个会计理论知识扎实和会计实践经验丰富的模拟实习指导小组,是模拟实习成功的重要前提和保证。因此,可以通过考核教师的科研论文方向和数量质量、教授何种课程、参加过何种实践及时间等指标,选派高质量的模拟实习指导小组。其次,会计模拟实习计划,作为具体某次会计实践教学的指导性程序文件,必须具备可操作性。因此,对模拟实习计划应该着重考核该计划是否考虑了学生知识结构特点、学校学期时间安排、实践用资源等因素,特别是资源配备的时间要求、实践时间地点安排、实践进程控制表等指标是否具有可行性。最后,会计实践教学资源配备为模拟实习的规范、合理、有序提供了物质保证,因此,需要考核资源配备的时间是否按计划执行、配备资源是否与计划要求一致等指标。

(2)实施阶段的考核。会计模拟实习实施阶段最重要的是严格执行既定的实践计划,因此,对模拟实习实施的整个过程进行考核,是模拟实习按既定计划执行的关键。在模拟实习的实施阶段,通过使用计划阶段制定的会计实践进程控制表,重点考核学生是否按照会计制度、准备规范的要求进行账务处理,是否按照模拟实习计划的进度完成各项工作,并且做好相应的记录,作为结束阶段学生实习成绩评定的依据。同时,应该及时考核指导小组成员是否履行职责,是否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指导。

(3)结束阶段的考核。会计模拟实习结束阶段,主要工作有实习资料的回收、学生成绩的评定、实践教学效果分析等。根据过程性考核的原则,学生成绩的评定主要依据是学生在实习过程中的具体表现,综合上交的实习资料的规范性给出最后的成绩。通过对学生本人、学生工作单位会计主管等人员的问卷调查,对模拟实习效果分析,并总结经验教训,这也是结束阶段考核的重要手段,因为实践性教学最终目的在于为社会提供动手能力强的人才。

上一篇:税务规章制度范文 下一篇:企业应收账款流程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