阶段性施工总结范文

时间:2023-03-22 05:03:04

阶段性施工总结

阶段性施工总结范文第1篇

【关键词】 工程造价 阶段性 问题 对策

工程造价是建筑工程项目事后估计并计算的全部固定资产投资费用的总和。影响工程造价的因素复杂,涉及面广,加之建筑工程投资大、周期长,使得建筑工程造价管理难度大、内容复杂。但是就目前建筑市场情况来说,一个建筑企业要想提高经济效益,保证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就要在控制好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尽可能的节约成本。因而剖析工程造价管理中的问题,并采取科学合理的控制对策十分必要。

1. 工程造价管理现有问题

1.1投资管理模式不合理

现行政府投资项目都是在建设主管部门领导下,设计、采购、施工分别由各主管部门垂直管理且相对独立。建设项目全过程综合管理意识匮乏,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缺乏统一的管理目标,管理严重脱节。除此之外,很多建筑工程项目在投资管理中都没有对工程各方的权力、责任、义务进行明确划分,尤其是对业主的职责不够明确,使工程投、招标以及施工中的不规范行为时有发生。

1.2造价风险管理不到位

目前,建设单位在工程造价风险管理方面还存在很大缺陷,有些单位风险管理机构形同虚设,在工程施工中没有起到风险预测、分析、管理和控制的作用,而有些单位甚至干脆不设立造价风险管理机构。建筑工程投资大、工程量多、周期长,影响造价的因素多,建筑材料价格的浮动、市场条件的变化、利率的浮动都会造成投资量的变化,给工程造价管理带来重重风险,如果不采取科学的风险管理措施,很难实现有效的造价管理。

1.3忽略了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

很多工程在设计阶段重技术、轻经济,为了追求高技术水平和安全系数,盲目采用先进工艺和材料,忽略了工程的经济性,增加了工程投资量。而另一方面,有些工程在设计阶段深度不够,重点部位设计合理而其它部分设计不当,最终导致一些施工环节无法进行,不得不变更,而设计变更又往往会造成工程量的增加和人力、财力、物力的浪费。

2. 工程造价阶段性控制对策

为了解决工程造价管理现有问题,并提高工程造价管理成效,应采用阶段性控制对策,并采取如下措施:

2.1合理划分,突出重点

要实行工程造价阶段性控制,首先要合理划分造价控制阶段,结合任务和目标的不同,应重点对投资决策阶段、设计阶段、投招标阶段、施工阶段这四个阶段进行严格的造价控制,每个阶段都应设定不同的造价控制重点:(1)决策阶段。要深入剖析工程经济性、科学性、可行性,并以此为依据确定投资量;(2)设计阶段。要提升工程师及其他技术人员的成本控制意识,在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系数的前提下节省开支;(3)投招标阶段。应实行招标与设计监理制度,选择工程设计方案时要充分考虑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和经济性,推行限额设计制度,在规定的投资量下选择最优设计方案;(4)施工阶段。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优化施工组织,充分考虑施工中可能出现的不确定因素,做好现场管理,认真核实工程量,仔细审核施工单位报送的工作量月度进度报表,对工程所有支付项目和其支付进度进行严格审批,杜绝工程款超付的现象发生。

2.2收集、整理好相关资料

建筑工程项目施工中,为了控制好造价,应做好以下资料的收集和整理:(1)施工中,应对完成的分项进行及时的计量,并及时办理相关付款手续;(2)正确处理工程的变更和索赔问题,按合同规定流程处理变更和索赔,并对其性质进行区分,注意分析变更和索赔对工程造价的影响;(3)做好施工资料的收集、整理和保存,尤其要保存各种图纸、文件,这样一来当发生变更和索赔时,才能有据可依;(4)认真审核施工进度计划的完整性和合理性,以及材料、人力供应情况和工程质量的兼顾性,并对进度计划的实施情况采取严密的跟踪检查,并随实际情况做出即时的调整。

2.3做好现场签证的控制

建筑项目工程量大、施工周期长,现场签证的发生是很普遍的,对签证控制是否得当直接影响着工程造价。当现场签证发生时,应首先分析签证是否符合施工合同、招标文件的规定,对现场签证的管理要以合同为依据;另外,要对签证进行核查,杜绝虚假签证、冒报签证等情况的发生。

总结

总而言之,做好工程造价的管理,是保证施工企业经济效益,提升工程投资收益的关键。由于造价控制模式和方法不恰当,目前我国工程造价管理中还存在诸多弊端,因而应强化阶段性造价控制,提升造价管理水平。为此,应合理划分工程造价控制阶段,突出重点,强化控制;做好对工程施工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做好对现场签证的管理和控制等。

参考文献:

[1] 黄云龙.浅析阶段性控制在工程造价中的应用.[J].价值工程.2010(23):60.

[2] 凌喆.建筑工程造价的阶段性控制分析.[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1(8):52.

[3] 时俊娜、梁悦.浅析建设工程造价的阶段性控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1(24):3.

[4] 巴连旭.建设工程造价的阶段性控制.[J].科技经济市场.2009(3):70.

阶段性施工总结范文第2篇

关键词:建筑工程技术资料;有效管理;措施分析

建筑工程技术资料的管理是一项基础性的工作,记录着建筑工程施工的全过程,并以文字、图表、图纸、卡片、影像等形式呈现出来,成为建筑工程的原始记录,能够真实的反映施工中的独特之处和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在评价施工过程、完善施工手段、编写下一阶段施工计划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鉴于建筑工程技术资料的重要性,法律对建筑工程技术资料的管理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以保证技术资料的质量,为建筑工程的施工提供更加真实可靠的依据。喂保证技术资料的质量,必须对技术资料的管理进行相应的改革和措施分析。

一、建筑工程技术资料的特点分析

建筑工程资料是对建筑工程全过程的记录和总结,是一种科技资料,与一般的资料有着很大的区别,在其管理中,也需要考虑到该建筑技术资料的特点,根据特点进行分析管理:

1、专业性。建筑工程的施工涉及了很多方面,比如建筑、结构、给排水、电气、暖气、燃气等,需要各方面的综合才能形成建筑工程技术资料,必须由各专业的工程设计人员进行合作设计,从而形成专业性较强的建筑工程技术资料,因此,在对建筑工程技术资料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必须考虑技术资料的专业性,在分类和编制中,需要考虑到各专业之间的联系和各自的特点,并选择具有全面知识的人才进行资料的分类管理,保证资料的专业性和质量。

2、成套性。建筑技术资料的成套性取决于建筑工程设计活动的特征,建筑工程的技术资料按照一个独立的工程项目把它们组成一套完整、准确、系统的资料,其中的每一页文字、每一张图纸都是该工程技术资料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这就构成了工程技术资料的成套性,在进行技术资料的管理中,成套性极大的影响着资料的存放、分类和管理,因此,必须给予其极大的考虑[1]。

3、阶段性。由于建筑工程技术资料具有全面性,是记录工程全过程中的原始记录,因此在工程施工的各个阶段,都具有相应的技术资料的记录和保存,根据建筑工程的阶段性建设,形成了建筑资料的阶段性特征。建筑工程从酝酿、设计、施工到建成,形成一个有阶段性特征的整体,在这个过程中,会形成具有保存价值的文字、图纸、图像等各种载体的工程资料资,包括建筑工程项目设计依据的前期批文、勘察测绘文件、设计文件、竣工验收等文件。在不同的施工阶段,技术资料也具有不同的特征,各个阶段是相互联系,工程承接的关系,在进行整体的资料保存中,必须将阶段性特征考虑进行,保证技术资料的质量。

二、现阶段建筑工程技术资料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工程技术资料的特点对管理工作提出了极大的要求,但是现阶段,在建筑工程技术资料管理还存在着很多问题,严重影响着建筑技术资料的质量,为下阶段建筑工程的施工带来了很大障碍,下面将对如今存在的问题进行具体的分析。

1、资料的收集速度赶不上工程施工进度。原材料资料作为一种重要的技术资料,是影响施工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甚至能够直接决定一项工程施工的最终结果,一旦原材料供应不上,会造成工期的延误和,给工程施工带来不可弥补的损失[2]。

2、技术资料的不完整性。技术资料具有阶段性和全面性的特征,在对技术资料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必须保证资料的完整性,从而形成完整系统的管理体系,喂工程的正常运行提供依据。在管理资料的过程中,会存在技术资料不完整的情况,从而出现断章取义的情况,用片面的资料对整个工程进行分析,造成了资料收集的不全面和不完善,无法保证工程的质量。

3、建筑工程技术资料资料纵、横向不交圈。在对建筑技术资料进行收集和管理的过程中,必须将管理和技术结合,加强各个专业相关技术人员之间的联系和交流,将每个人负责的资料进行系统性的归纳整理,才能形成全面系统的管理体系。

三、加强建筑工程技术资料管理的措施分析

1、加大对资料收集的力度,以期与施工进度吻合甚至提前。基于现阶段存在的资料收集的进度落后于施工进度的现状,相关工作人员必须加强资料收集的力度,对原材料等的资料进行及时有效的收集,建筑公司加大对技术资料收集和管理领域的人才的培养和建设,建成高质量高效率的资料收集团队,加快工程技术资料收集的速度,跟上施工的进度,为工程建设带来有效的效果。

2、规范对于建筑工程的技术资料的管理工作。加强建筑技术资料的管理工作必须加快形成管理数据库。建筑技术资料的管理必须遵循全面完整、真实可靠的原则,不仅要加强资料收集和管理的队伍建设,还需要建立一套合理有效的系统。四、结语做好建筑工程技术资料的管理工作,是新时期建筑工程对资料管理的要求,只有不断更新资料管理理念,在实践中探索新的管理技术和手段,才能更好的进行资料的管理和归集,更加真实全面的反映企业的发展状况和经营成果,才能促进建筑工程的有效进行,适应建筑工程施工的新要求,提升建筑企业的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颜霞鲁.建筑工程技术资料管理的重要性及方法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29)

[2]陈梅芳.建筑工程技术资料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措施探究[J].建筑设计管理.2011(04)

阶段性施工总结范文第3篇

1经济活动分析的目标与编制依据经济活动分析的目标是准确、及时、完整地记录和反映经济活动情况,为工程经济管理工作提供详实可靠的资料。编制依据为:国家有关工程造价的法律、法规;项目招投标文件及相应的技术规范、设计文件、施工合同、施工设计图;公司或子(分)公司审定的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公司和子(分)公司制定的现场管理费标准,工程所在地材料、机械设备以及周转材料的调查价格;以往类似工程劳务协作的市场价格;公司或子公司颁布的责任成本编制办法等;劳务分包合同、机械租赁合同、材料采购(租赁、加工)合同;结算单、物资管理账单、机械管理账单等。

2开展有效经济活动分析的形式和方法2.1开展有效经济活动分析的3种形式(1)先算再干。理论上,在项目开始时应编制责任成本并用责任成本来指导现场的经济管理,从而使成本观念深入到每个项目管理者的日常管理行为当中。但由于客观原因,目前很多项目受图纸和拆迁等原因影响,整个项目的责任成本无法正常编制,遇到这种情况,可先对条件成熟阶段的责任成本进行编制,等项目中期条件成熟时,再编制整个项目的责任成本,这样管理既不会前后脱节又符合实际情况。(2)边干边算。工程进行到一定阶段时(1个季度或半年、1年)应对项目进行必要的盘点,核算出此阶段的经营情况:分析有哪些不足,是不是达到了预期经营目的,上一阶段制定的整改目标是否达到,下一阶段需要整改的地方又有哪些等等。(3)竣工结算。这个结算不仅仅是单纯的工程结算,还包括项目竣工后对整个项目的经营情况进行的总结。大部分项目竣工后都有技术总结,但绝大多数都缺乏经济管理总结。经济管理总结包括:整个项目的经营情况,赢在哪里、亏在何处;整个项目经济管理的各项数据分析和各种经济指标的提炼。通过总结,可以有效提高工程经济的管理水平。2.2开展有效经济活动分析的具体方法(1)比较。按照统计数据确定的方式将合同价、责任成本、实际成本额度及其工料机差额进行比较,使管理者对各项数据的对比情况一目了然。(2)分析。在比较的基础上,对比较结果进行分析,以确定偏差的严重性及产生的原因。这一步是造价控制工作的核心,其主要目的是找出产生偏差的原因,从而采取针对性的措施,避免相同偏差再次发生,以减少由此造成的损失。(3)提炼。在比较分析的基础上,提炼各项经济指标,利用经济指标进行横向比较,客观评价一定阶段的工程经济管理水平;不断积累经济指标数据,有利于指导以后的工程经济管理,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工程经济管理水平。(4)预测。根据项目实施情况,预测完成整个项目所需成本,预测的目的在于为决策提供支持。(5)纠偏。当工程项目出现偏差时,应当根据工程具体情况,分析偏差和预测结果,采取相应措施,使成本支出最小化。纠偏是造价控制中最实质性的一步。只有通过纠偏,才能最终达到有效控制造价的目的。(6)检查。这是指对工程进展状况、纠偏措施的执行情况和效果进行检查,为今后工作积累经验。2.3开展有效经济活动分析的科技手段利用现代化的科学技术建立工程经济管理信息化的网络平台,是加强工程经济管理工作、不断提高管理水平的有效途径之一。在市场经济浪潮的推动下,企业朝着“做大做强”的方向发展,需要迅速进行资源匹配,需要使公司决策层、业务管理层、项目管理层之间信息沟通顺畅。工程经济管理信息化网络平台将项目管理思想和方法论科学地结合在一起,有效实现了公司决策层、业务管理层、项目管理层之间信息的顺畅沟通,是项目工程经济管理实现适时动态管理的一种可操作性强、切实可行的手段。信息化网络平台是在工程经济管理过程中,以计划为主线,以成本管理为控制核心,以工料机管理为重点,建立的规范化、标准化和流程化的操作规程。它可对工程经济数据进行自动运算、分类、分析、汇总,从而极大地提高工作效率,使公司对项目的成本实现适时、动态的管理成为可能。

3开展有效经济活动分析的工作程序项目经理是此项工作的责任人,项目计经部(合约部)是此项工作的牵头部门。项目经理部各职能部门必须对项目每天发生的经济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并按规定严格分类,在季度末将本季度本部门各项经济数据提供给计经部(合约部)。计经部(合约部)将各部门的经济数据进行统计、比较、分析。工程项目经济活动分析以例会形式对阶段性经济活动进行分析总结。(1)每季(年)度的前7天由项目部组织召开上一季(年)度经济活动分析例会,重点对工料机消耗进行分析,计算各项消耗指标,分析工费支出的合理性、主要材料的损耗量和机械使用效率等。然后根据分析结果查找产生问题的原因,研究解决问题的措施,并对方案优化和工期控制提出合理化建议并提供相应对策。(2)每半年由公司工程经济管理部门与项目部共同对项目本期经营过程进行综合分析,客观地评价项目阶段性经营成果,通过对工程经济管理过程的分析,深入探究当期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和面临的问题,总结经验教训,制定整改措施,部署下一阶段工作的经济责任目标。(3)工期在1年以上的项目,每年的年末,公司工程经济管理部门与审计部门要一起对项目经营情况进行中期审计,对各项目经理部1年的经营情况进行盘点。(4)每季(年)度经济活动分析会流程。

4开展规范经济活动分析的内容项目经理部各部门编制的经济数据必须具有可追溯性。项目工程经济活动分析文件的编制包括如下内容。(1)工程基本概况。可简单介绍建筑结构形式、里程、主要工程量、开工日期及合同工期等基本情况。(2)生产任务完成情况及其分析。要对本阶段计划完成情况进行深入分析,分析如何采取有效措施加强管理,分析未完成计划的原因及今后工作的努力方向。(3)管理人员及劳动力状况分析。要对管理人员构成和劳务费支出所占的产值比例进行分析,对协作队伍的阶段性表现进行客观评价。(4)物资管理分析。材料费一般占建安费的60%左右,如何有效加强材料管理是控制成本的关键。因此,要对材料进行阶段性盘点,及时对材料进行核销,经常分析采购成本、物资核销成果,对于大型桥梁和隧道工程还要对其周转材料和临时钢结构材料管理进行分析。(5)机械管理分析。建立大型机械管理台账,重点分析机械使用效率和燃油动力费消耗指标问题,分析阶段性机械费占成本支出的比例,有效控制阶段性机械费用支出。(6)工期情况特别是关键节点工期情况分析。要树立工期就是效益的观念,要经常性倒排工期,研究关键线路,对关键线路的工料机供应计划进行核查,分析是否与实际相符,以减少误差;对关键线路的工料机配备情况是否存在问题进行认真研究分析,超前考虑。采取针对工期和成本的动态分析方法,加大关键节点奖罚力度,在业主的阶段要求和目标控制之间反复协调,力求做到要求与目标的统一,以保证工程快速、稳定地推进。(7)方案优化。方案优化就是最好的节约方式,因此要经常性地开展施工组织设计分析,不能仅仅流于形式,要通过责任成本与合同价的差距进行细致分析,找出差距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通过倒排工期,对工期长的项目进行重点研究。通过这些分析研究,对投入大、经济效益差、工期长的施工方案,工程部应及时提出多个相应施工方案,计经部(合约部)结合实际资源对诸方案进行经济比选,合理安排施工进度,实现方案的最优化。(8)经营情况及其分析。对项目经济盈亏情况进行深入分析,对剩余工程进行计算,预计整个项目的经营结果,使管理者进一步了解成本的构成,即工料机和管理费的发生额度,并且细致分析亏在哪里、赢在什么地方。对项目管理的各项经济指标进行横向对比,科学评价一段时期(一个项目)的工程经济管理水平,使下一阶段管理工作有的放矢,并且要突出强调经济指标统计分析工作,强化精细管理。(9)工程变更索赔情况。紧紧围绕合同和现场实际,利用经济活动分析例会的平台,让各部门结合本专业实际情况集思广益,共同出谋划策,并采取先算后变、争取主动变更、化整为零、先易后难、个性优先、紧盯不放等策略进行变更索赔。(10)后期情况预测。(11)管理经验总结和需要整改的具体措施。(12)其他需说明的问题。上述分析工作以工料机费等经济数据的统计表格及支撑这些数据的各类资料为基础。

5结束语通过有效开展经济活动分析获得的各项经济指标是项目管理水平考核的重要依据,也是项目审计的重要依据。用提炼的经济指标指导后续工程的经济管理,能极大地促进企业工程经济管理的良性循环。

阶段性施工总结范文第4篇

关键词:公路工程;施工管理;进度;成本;质量

搞好施工项目管理,就必须抓好施工项目的队伍建设,建立健全有效的管理制度,制定一个切合实际的实施方案,正确处理安全、质量、进度、效益的关系,实现质量、效益双丰收。

1.建立有效的项目管理制度

项目管理制度就是项目最基本的管理方法,首先制定一套好的管理制度是搞好项目的最重要前提之一。同时,施工项目管理制度也是企业管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好的施工项目管理制度首先应是合法的,它的各项规定、基本内容必须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及企业内部的各项制度;二是必须是行之有效的。一个施工项目没有一个有效的管理制度,就等于没有管理。一个没有管理的施工项目肯定不是一个好项目,而且还是一个亏本的项目;三是必须符合施工项目的实际。制度并不是越多越细越严越好,制度的制定要结合实际量力而行。

2.编制总进度计划与阶段性计划

进度计划与阶段性计划是保障施工能否按合同要求的工期完成的依据;也是处理合同中有关变更、延期及索赔的主要依据。

2.1总进度计划

编制实施性总计划。在标书中规定了施工的总计划是在合同签订后固定天数内完成并提交监理工程师审核的。生产指挥系统要以计划为中心,加强施工现场管理,合理调配人力、物力、施工机械,确保关键线路施工畅通无阻。配合业主尽快完成征地拆迁、排除一切于扰,落实所有无阻挡施工措施。在业主和监理工程师审核同意的情况下,采用对工程质量有保障的新工艺、新技术,加快施工进度。

2.2阶段性计划

阶段性实施计划比总体计划更详细更切合实际,编制内容与总计划相同。阶段性计划一般为季计划和月计划,各施工班组可按月计划落实到每天的施工中去。对于因工程质量、施工机械不配套等内部原因,或者属于业主的原因、外界的干扰而拖延了工期,打乱了施工计划的,就要在季计划或月计划中进行调整,确保关键线路的施工项目不受影响。

3.建立施工信息网和加强人本管理

为了达到快速准确的数据传输和信息共享,实现真正的动态过程管理。可以利用目前较成熟的互联网技术搭建网络平台,并申请ADSL宽带专线。分别在处和分公司组建内部局域网,建立起处与各公司之间的信息管理网络,实现信息交换和资源共享。

人员作为管理结构中最基本的单元,是最活跃和最有积极性、创造性的因素。在项目施工管理中,各参建人员应该在原有的责任基础上进一步明确施工管理的重要性,树立主人翁的思想,抱着对企业和集体负责的态度为降低成本精打细算,为节约开支严格把关。

4.加强施工成本控制

在事前控制中要做到“算了再干”,成本是控制体现在成本预测和成本计划编制阶段。在成本计划执行过程中的控制中,除注意本阶段人力、物力消耗的节约外,还应注意对工程成本的影响。在工程正式施工过程中,应坚决按成本计划进行费用开支,保证实现已拟订的降低成本的技术组织措施,并与施工过程、进度、质量、安全等控制结合起来,使成本控制成为施工过程全面控制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为此,要注意抓好以下工作。

(1)完善成本管理制度,使采购、库存、发放、使用等每一环节在制度在约束下进行。

(2)根据施工定额对各分项工程进行成本控制,力求使人工、材料、机械控制在规定的范围内。

(3)分项或分部工程完成后,要对照施工控制预算进行成本预测,对已经出现或可能出现的超支采取应对措施。

(4)工程全部完成后,要结合施工控制预算、计量支付进行效益分析,总结经验教训。

5.加强施工质量管理

在项目施工中,实行“统一领导、分部管理”的原则,成立质量管理领导小组,建立质量保证体系,从落实责任制开始,层层深入、步步落实。

5.1施工准备阶段

(1)材料进场控制

在备料阶段,根据设计文件对于基层。面层及其他部位材料的级配要求,严格制定备料计划,尽快确定各层次目标配合比来指导备料工作;深入材料生产厂家,本着货比三家、物美价廉的原则选择优质材料;通过实验验证材料质量,不合格材料要坚决抵制,严把质量关。

(2)施工方案控制

在开工前组织技术人员进行图纸会审,认真研究施工方案,开碰头,集思广益,共献良策,制定几种方案,从中选择最适合的方案,按照方案制定各个工序的作业指导书,并在施工生产前对责任人交底,并将各项要求传达到每个施工岗位上。做到责任到人、层层监督。

5.2施工生产阶段

(1)自检体系控制。时刻注意自检体系的实施效果,使其在质量中始终发挥良好作用,并在施工生产中逐步使其改进、完善。

(2)工序质量控制。严格工序间的交接检查,做到层层检查,一道工序完成后,确认其质量合格后才能进入下一道工序。对发现的不合格品坚决返工,决不能马虎,否则将影响下一道工序的施工质量,造成更大的损失,而且要保证机械的正常运转及正常使用,并着重对隐性工程进行检查和质量控制。

6.结语

只要施工单位运用现代先进的理念、突出技术和协调工作、组织合理、管理得法、加强成本意识、突出效益观念、整合好内外部各方关系,把整个项目部集成为一个整体,围绕一个目标始终如一地为工程服务,必定会有一个管理和效益的双丰收。

参考文献:

[1]李元英.施工质量综合管理的探讨[J].山西建筑,2001.

[2]马敬坤.公路施工组织设计[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O02.

[3]任汉波,赵连登,沙明元.工程项目责任成本管理与控制.中国建材出版社,2001.

阶段性施工总结范文第5篇

【关键词】公路工程;施工管理;进度;成本;质量

搞好项目施工管理,就必须抓好施工队伍建设,建立健全有效的管理制度,制定一个切合实际的实施方案,正确处理安全、质量、进度、效益的关系,实现质量、效益双丰收。

1. 建立有效的项目管理制度

项目管理制度就是项目最基本的管理方法,首先制定一套好的管理制度是搞好项目的最重要前提之一。同时,施工项目管理制度也是企业管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好的施工项目管理制度首先应是合法的,它的各项规定、基本内容必须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及企业内部的各项制度;二是必须是行之有效的。一个施工项目没有一个有效的管理制度,就等于没有管理。一个没有管理的施工项目肯定不是一个好项目,不可能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三是必须符合施工项目的实际。制度并不是越多越细越严越好,制度的制定要结合实际情况。

2. 编制总体进度计划与阶段性计划

总体进度计划与阶段性计划是保障施工能否按合同工期完成的依据;也是处理合同中有关变更、延期及索赔的主要依据。

2.1总体进度计划:根据合同条款约定的内容和工期要求,编制施工总体进度计划,列出各主要工程项目的计划开工、完工时间,画出总体形象进度横道图和网络图并报监理工程师审核。生产指挥系统要以计划为中心,加强施工现场管理,合理调配人力、物力、施工机械,确保关键线路施工畅通无阻。配合业主尽快完成征地拆迁、排除一切干扰,落实所有无阻挡施工措施。在业主和监理工程师审核同意的情况下,采用对工程质量有保障的新工艺、新技术,加快施工进度。

2.2阶段性计划:阶段性实施计划比总体计划更详细更切合实际,编制内容与总计划相同。阶段性计划一般为季计划和月计划,各施工班组可按月计划落实到每天的施工中去。如果因工程质量、施工机械不配套等内部原因,或者属于业主的原因、外界的干扰而拖延了工期,打乱了施工计划的,应在季计划或月计划中进行调整,确保关键线路的施工项目不受影响。

3. 建立施工信息网和加强人本管理:为了达到快速准确的数据传输和信息共享,实现真正的动态过程管理。可以利用目前较成熟的互联网技术搭建网络平台,并申请ADSL宽带专线。分别在项目管理处和分公司组建内部局域网,建立起项目管理处与各公司之间的信息管理网络,实现信息交换和资源共享。

人作为管理结构中最基本的单元,是最活跃和最有积极性、创造性的因素。在项目施工管理中,各参建人员应该在原有的责任基础上进一步明确施工管理的重要性,树立主人翁的思想,抱着对企业和集体负责的态度为降低成本精打细算,为节约开支严格把关。

4. 加强施工成本控制:在事前控制中要做到“算了再干”,成本事前控制体现在成本预测和成本计划编制阶段。在成本计划执行过程中的控制中,除注意本阶段人力、物力消耗的节约外,还应注意对工程成本的影响。在工程施工过程中,按成本计划进行费用开支,保证实现已拟订的降低成本的技术组织措施,并与施工过程、进度、质量、安全等控制结合起来,使成本控制成为施工过程全面控制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为此,要注意抓好以下工作。

(1)完善成本管理制度,使采购、库存、发放、使用等每一环节在制度在约束下进行。 (2)根据施工定额对各分项工程进行成本控制,力求使人工、材料、机械控制在规定的范围内。 (3)分项或分部工程完成后,要对照施工控制预算进行成本预测,对已经出现或可能出现的超支采取应对措施。 (4)工程全部完成后,要结合施工控制预算、计量支付进行效益分析,总结经验教训。

5. 加强施工质量管理:在项目施工中,实行“统一领导、分部管理”的原则,成立质量管理领导小组,建立质量保证体系,从落实责任制开始,层层深入、步步落实。

5.1施工准备阶段

(1)材料进场控制:在备料阶段,深入材料生产厂家,本着货比三家、物美价廉的原则选择优质材料;通过实验验证材料质量,不合格材料要坚决抵制,严把质量关。

(2)施工方案控制:在开工前组织技术人员进行图纸会审,认真研究施工方案,集思广益,共献良策,制定几种方案,从中选择最适合的方案。按照方案制定各个工序的作业指导书,并在施工生产前对责任人交底,并将各项要求传达到每个施工岗位上。做到责任到人、层层监督。

5.2施工生产阶段

(1)自检体系控制。时刻注意自检体系的实施效果,使其在质量中始终发挥良好作用,并在施工生产中逐步使其改进、完善。

(2)工序质量控制。严格工序间的交接检查,做到层层检查,一道工序完成后,确认其质量合格后才能进入下一道工序。对发现的不合格品坚决返工,决不能马虎,否则将影响下一道工序的施工质量,造成更大的损失,而且要保证机械的正常运转及正常使用,并着重对隐性工程进行检查和质量控制。

6. 结语:只要施工单位运用现代先进的理念、突出技术和协调工作、组织合理、管理得法、加强成本意识、突出效益观念、整合好内外部各方关系,把整个项目部集成为一个整体,围绕一个目标始终如一地为工程服务,必定会有一个质量和效益的双丰收。

参考文献

[1]李元英.施工质量综合管理的探讨[J].山西建筑,2001.

[2]马敬坤.公路施工组织设计[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2

[3]任汉波,赵连登,沙明元.工程项目责任成本管理与控制.中国建材出版社, 2001.

阶段性施工总结范文第6篇

关键词:公路工程项目管理计划控制管理

中图分类号:X734文献标识码: A

1. 建立有效的项目管理制

项目管理制度就是项目最基本的管理方法,首先制定一套好的管理制度是搞好项目的最重要前提之一。同时,施工项目管理制度也是企业管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好的施工项目管理制度首先应是合法的,它的各项规定、基本内容必须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及企业内部的各项制度;二是必须是行之有效的。一个施工项目没有一个有效的管理制度,就等于没有管理。一个没有管理的施工项目肯定不是一个好项目,而且还是一个亏本的项目;三是必须符合施工项目的实际。制度并不是越多越细越严越好,制度的制定要结合实际量力而行。

2. 编制总进度计划与阶段性计划

进度计划与阶段性计划是保障施工能否按合同要求的工期完成的依据;也是处理合同中有关变更、延期及索赔的主要依据。

2.1总进度计划

编制实施性总计划。在标书中规定了施工的总计划是在合同签订后固定天数内完成并提交监理工程师审核的。生产指挥系统要以计划为中心,加强施工现场管理,合理调配人力、物力、施工机械,确保关键线路施工畅通无阻。配合业主尽快完成征地拆迁、排除一切于扰,落实所有无阻挡施工措施。在业主和监理工程师审核同意的情况下,采用对工程质量有保障的新工艺、新技术,加快施工进度。

2.2阶段性计划

阶段性实施计划比总体计划更详细更切合实际,编制内容与总计划相同。阶段性计划一般为季计划和月计划,各施工班组可按月计划落实到每天的施工中去。对于因工程质量、施工机械不配套等内部原因,或者属于业主的原因、外界的干扰而拖延了工期,打乱了施工计划的,就要在季计划或月计划中进行调整,确保关键线路的施工项目不受影响。

3. 建立施工信息网和加强人本管理

为了达到快速准确的数据传输和信息共享,实现真正的动态过程管理。可以利用目前较成熟的互联网技术搭建网络平台,并申请ADSL宽带专线。分别在处和分公司组建内部局域网,建立起处与各公司之间的信息管理网络,实现信息交换和资源共享。

人员作为管理结构中最基本的单元,是最活跃和最有积极性、创造性的因素。在项目施工管理中,各参建人员应该在原有的责任基础上进一步明确施工管理的重要性,树立主人翁的思想,抱着对企业和集体负责的态度为降低成本精打细算,为节约开支严格把关。

4. 加强施工成本控制

在事前控制中要做到“算了再干”,成本是控制体现在成本预测和成本计划编制阶段。在成本计划执行过程中的控制中,除注意本阶段人力、物力消耗的节约外,还应注意对工程成本的影响。在工程正式施工过程中,应坚决按成本计划进行费用开支,保证实现已拟订的降低成本的技术组织措施,并与施工过程、进度、质量、安全等控制结合起来,使成本控制成为施工过程全面控制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为此,要注意抓好以下工作。

(1)完善成本管理制度,使采购、库存、发放、使用等每一环节在制度在约束下进行。

(2)根据施工定额对各分项工程进行成本控制,力求使人工、材料、机械控制在规定的范围内。

(3)分项或分部工程完成后,要对照施工控制预算进行成本预测,对已经出现或可能出现的超支采取应对措施。

(4)工程全部完成后,要结合施工控制预算、计量支付进行效益分析,总结经验教训。

5. 加强施工质量管理

在项目施工中,实行“统一领导、分部管理”的原则,成立质量管理领导小组,建立质量保证体系,从落实责任制开始,层层深入、步步落实。

5.1施工准备阶段

(1)材料进场控制

在备料阶段,根据设计文件对于基层。面层及其他部位材料的级配要求,严格制定备料计划,尽快确定各层次目标配合比来指导备料工作;深入材料生产厂家,本着货比三家、物美价廉的原则选择优质材料;通过实验验证材料质量,不合格材料要坚决抵制,严把质量关。

(2)施工方案控制

在开工前组织技术人员进行图纸会审,认真研究施工方案,开碰头,集思广益,共献良策,制定几种方案,从中选择最适合的方案,按照方案制定各个工序的作业指导书,并在施工生产前对责任人交底,并将各项要求传达到每个施工岗位上。做到责任到人、层层监督。

5.2施工生产阶段

(1)自检体系控制。时刻注意自检体系的实施效果,使其在质量中始终发挥良好作用,并在施工生产中逐步使其改进、完善。

(2)工序质量控制。严格工序间的交接检查,做到层层检查,一道工序完成后,确认其质量合格后才能进入下一道工序。对发现的不合格品坚决返工,决不能马虎,否则将影响下一道工序的施工质量,造成更大的损失,而且要保证机械的正常运转及正常使用,并着重对隐性工程进行检查和质量控制。

6. 结束语

阶段性施工总结范文第7篇

关键词:建筑节能;工程质量;监管

建筑节能是我国节能减排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筑节能已成为工程建设中一项重要指标。近年,从国家到各地方均出台系列举措加大对建筑节能工程的重视程度和监管力度,随之,对建筑节能工程的质量也提出较高的要求。如何保证建筑节能工程质量成为工程质量监管的又一重点和难点。

1 在日常对建筑节能工程质量的监督检查中,以相关责任单位进行划分,阶段性的简要总结存在的问题

1.1 建设单位

建筑工程竣工后,建筑单位对于建筑节能部分验收收集的资料不够完整,收集的内容中有关围护结构实际现场施工监检测的较少。进行建筑节能施工时,施工过程中出现设计的设计变更,施工图文件重新审查的更改没有按照相关规定进行,而且合同中没有对建筑节能的内容和要求特意的标明,这是建筑单位总结阶段性文件中存在的问题。

1.2 设计单位

作为设计单位,节能设计图纸具体的节能信息、保温材料的信息、性能没有进行标明,或是描述的内容的不够完整,施工要点设计不够明确。节能设计需要的计算书、设计图纸中的形体系数、传热系数等数据不一致等,这是设计单位阶段性总结存在的主要问题。

1.3 施工图文件审查机构

作为施工图纸审查机构,对于设计中没有说明的部分以及存在的计量单位的错误、节点处理不准确、设计与计算书的内容有出入等问题,没有提出审查要求,因此,报送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设计施工设计图纸,自然就没有强制执行节能标准的记录。这是施工图纸审查机构存在的问题。

1.4 施工单位

主要的问题还是对于建筑材料的进场之前的检查不够严格,导致一些不合格的材料进入施工现场。有些建筑施工单位对于分项工程的施工,材料或是技术指标的要求不明确,一些隐蔽工程的记录工作也不全面。

1.5 监理单位

监理单位缺少对建筑节能监理编制具体的监理流程,缺乏对于薄弱环节或是隐蔽工程的预防监控,导致现象监理工作效率不高,监理人员没有对重点难点监理工作进行记录,一些需要实行旁站监理环节,像是热桥、热工环节,都没有做到相应的监理职能。

1.6 工程质量检测机构

检测机构出具的报告不完整,书写不规范,材料是否满足设计施工需要没有准确的判定内容。

2 结合以上所发现的问题,对建筑节能工程质量,应着重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监管

2.1 施工前的技术准备情况的监管

(1)应加强建设单位设计文件审查行为的监督,杜绝未经审查的设计文件用于施工。并建立对设计单位、审图机构及其相关人员的不良行为报告制度,进行追究处理。以此促使设计单位提高设计质量意识和设计水平,以保证设计文件的深度和质量满足施工要求;促使审图机构切实规范审查行为,把好审图关,避免审图工作走过场,确保合格的设计文件用于指导施工。(2)应加强监督检查各责任单位质量保证体系建立健全情况,节能施工图设计文件准备及审查情况,图纸会审及设计交底情况,节能施工专项方案及节能监理规划、细则编制及审批情况,各有关节能技术标准、规范、规程配置情况,节能专业施工人员岗位培训及技术交底情况等。

2.2 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监管

2.2.1 进场材料质量

除提供出厂质量证明资料外,进入施工现场的建筑节能材料应按要求及时进行复验及现场实体检验,检验结果应满足相关规范、标准、规程以及设计文件的要求,同时加强对工程质量检测机构相关检测行为的抽查,杜绝不合格或不满足设计要求的材料用于工程。

2.2.2 工程实体质量

(1)墙体节能工程监督抽点:墙体的节能检查主要针对于墙体隔热材料,包括材料的厚度、与建筑结构之间的粘结质量,要进行现场拔拉实验。用于分层施工的保温浆料在施工中的粘结质量要进行现场检测。在对锚固件的数量、位置确认符合施工要求,要对锚固深度、拉拔力、锚固件锚固力检测,书写检测实验报告。还要对外墙的保温设计在热桥部分,检查是否符合设计要求。(2)幕墙和门窗节能工程监督抽点:门窗节能监督抽查的重点是对玻璃的质量、种类、规格、金属型材隔断热桥措施、安装质量这几个方面进行检查,非透明幕墙的安装质量、保温层的厚度、隔气排水构造玻璃品种,检测内容是否与设计要求相符合。(3)对于屋面的节能工程,检查的重点是在屋面铺设质量和保温层厚度上面。(4)地面节能工程监督抽点:架空或外挑楼板保温、需保温的建筑地面保温层构造形式、厚度和外观质量。(5)暖通空调的系统检点是要对采暖通风系统、空调水系统的安装质量是否符合质量规定。具体检查内容有:各个系统的制式、设备、自控阀门、仪表、水系统各分支管路水力平衡装置、温控装置、方向、空调系统分室(区)温度调节功能、空调系统试运转、调试记录、计量功能这些方面的是否符合设计要求以及质量是否合格。(6)对于配电和照明工程,检查低压配电系统选择的电缆(电线)截面,电阻的数值是否进行规范设计,满足使用要求。(7)有关通风和空调监测系统的报警功能和控制工程是否符合施工设计要求。

2.3 节能分部工程质量验收的监管

2.3.1 分部工程验收是否具备以下条件

第一,完工内容要和设计图纸以及合同要求符合,并且质量要符合检测要求。 第二,进行质量检查要记录,记录资料要完整,经过监理单位的审查确认之后才能完成验收。第三,围护结构、外窗气密性要经过现场的检测,达到使用性能的要求和设计要求才能完成验收。第四,对于检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一定经过返工,达到质量要求才能完成验收。

2.3.2 分部工程验收组织是否符合以下要求:

进行分部工程的验收,要有建设单位负责人、施工项目的负责人、节能设计单位的负责人三方共同在场完成验收。确定参加验收的人员是符合质量检测资质才能开始工作。

2.3.3 节能分部工程验收监督

第一,分部工程的组织、施工流程、是否和相关施工要求的执行标准一致。第二,对于分部工程的实体质量,要进行抽样检查。第三,对发现验收中有违法违规行为或违反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的,责令改正,并重新组织验收。

3 结语

阶段性施工总结范文第8篇

关键词:建筑工程;全过程;造价控制

中图分类号:TU198文献标识码: A

前言

建设工程项目的全过程控制可以分为决策阶段、设计阶段、招投标施工阶段和竣工阶段,在每一个施工环节中的造价控制都必须要根据项目阶段的具体情况来进行,全面保证项目投资目标都能够得到有效的实现。在项目决策阶段也就是在项目立项阶段必须要进行投资估算,然后分析估算目标的可行性,从而可以根据投资的目标来确定设计的方案,然后进行施工图的设计,在施工图设计完成之后进入到施工阶段,施工阶段同时也是造价控制最关键也是最为实际的阶段,可以根据估算的目标和设计阶段的概算目标、预算目标进行层层落实,在保证投资目标能够实现的情况下确保工程质量和进度。通过有效的管理和控制实现项目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建筑工程全过程造价控制相关概述

建筑工程全过程造价控制的要求严格,需要结合每个工程建设阶段具有的不同特征,以及不同因素对造价造成的影响,以此为基础确定管理重点,以便于做到管理工作上的有的放矢。想要提升全过程造价控制的有效性,需要将参与建筑建设的所有单位结合在一起,包括政府部门、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设计单位以及中介机构。在整个工程建设过程中,占据总体造价最多的环节就是立项到设计完成阶段,一般会占到总体造价的80%左右,在此阶段可以制定多种造价管理方案,并对其进行经济性比较,随着工作量的增加造价管理工作难度会有提升。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受传统计划经济影响,依然存在一定问题。随着全过程造价管理方式的提出,从设计完成到施工阶段以及交付使用阶段,可以节约20%投资,在顺利完成工程施工基础上不断提升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2.全过程造价控制的原则

2.1、阶段性原则

建设工程项目实施的全过程周期较长,而且涉及到的相关单位也较多,在进行造价控制的过程中必须要遵循分阶段的原则,在确定总的投资目标之后,可以根据既定的投资目标编制各个阶段的投资控制的目标,将投资的目标层层深化,并落实到位,从决策阶段的估算到设计阶段的概算和预算,及其在施工完成之后的阶段,每一个阶段的造价模式也不相同,在各个阶段所使用的控制的策略也不相同,控制的目标也不相同,实施控制的单位也不相同,因此在建设工程项目的造价控制中首先要严格遵守阶段性的原则,将总的投资目标分解细化到每一个阶段的参与单位,明确造价控制责任主体,确保投资目标顺利实现。

2.2、目标责任制原则

实施全过程造价控制的另一个原则就是目标责任原则,在阶段性的原则基础之上,确定每一个阶段和每一个参加施工单位的造价控制的目标和责任,这不仅仅可以有效的提高相关单位工作的积极性,同时还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保证总投资目标的可操作性,避免相关单位只顾自身利益而忽略项目的整体利益,甚至是谋求个人利益,确保造价控制措施以及管理措施能够有章可循,责任层层落实。不仅如此,明确的造价控制目标还能够对各阶段的具体质量、进度以及安全等管理工作进行有效指导,保证工程项目能够顺利进行。

2.3、动态性原则

建设工程项目实施周期较长,受自然以及市场环境的影响较大,不可预见的因素很多,对造价的影响也很难充分估计,因此在造价控制的过程中各阶段的造价控制责任主体要实时收集整理外部信息,与既定的目标进行比对,根据实际情况预计目标的可行性,分析潜在影响因素,采取有效措施加以预防。动态措施在项目施工阶段尤为重要,不论是施工单位还是投资单位的现场管理人员都要分时段的收集项目实际成本信息,与预算成本信息加以比对,实施动态管理。

2.4、管理原则

管理原则在建筑工程全过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主要表现在决策阶段与合同阶段,因为项目决策是工程建设的前提,其正确与否在根本上决定着工程建设的方向与最终成败,关系到工程造价的高低以及投资效益经济效果的好坏等。通过对工程决策阶段的管理,保证决策以及设计的合理性与科学性,可以又掉缩短工程建设工期,在确保工程施工质量的基础上,提高工程投资效益。项目合同是工程承发包双方必须要遵守的文件,是明确双方义务与权力的基础。为保证建筑工程建设的每一个环节造价管理的有效进行,必须要严格按照合同要求来进行管理。这样就要求合同的编制与制定必须要满足国家要求,并要注明工程造价相关的各项内容,确定各方经济关系,满足项目造价管理的要求。

3.全过程造价控制的措施

3.1、决策阶段

决策阶段的造价控制是整个工程项目造价控制的基础性阶段,投资或者建设单位对于造价的控制工作是整个项目造价控制的核心,在此阶段投资或建设单位要根据项目所在地的自然环境、市场信息以及所采用的技术等情况合理的确定项目的具体投资目标,既不能盲目的追求高投入与高产出,也不能一味的缩减成本,要针对具体的情况以及各参与单位的实际技术能力来确定投资数额的多少。在此阶段要重点进行项目的可行性分析,在批复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基础之上加强与设计、施工以及材料设备供应单位的沟通,进行有目的的造价组成分析,保证每一阶段的参与单位能够根据总投资目标来制定各自的造价控制目标,继而保证工程能够顺利的实施,投资目标能够得以顺利实现。

3.2、设计阶段

实施设计监理与设计招标制度。在项目招标过程中要注意竞争机制的引进,确保中标者能够严格按照建筑工程中关于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选用、技术先进、用地合理、造型恰当等规定开展组织设计;在设计监理中应当积极做好单相设计方案、总图方案等的评估与审定,根据相关经济技术指标进行综合比较分析,尽可能选择最优方案,并做好施工图预算与设计概算等过程的审查;在进行施工图设计时应当加强监理审查,确保施工图设计能够在初步设计基础上进一步深化,以减少图纸修正变更次数。采用价值工程原理进行设计优化。价值工程是指以成本与产品功能之间的关系作为基本依据,在确保产品功能实现的基础上尽可能减低产品成本,进而改善产品整体价值的一种技术经济分析技术。在方案设计中应当优先选择使用价值工程,使项目在可行性、功能与成本之间做到有效平衡,在加强功能分析与延长项目寿命的基础上降低工程造价。实施限额设计。限额设计是指根据投资估算状况与可行性指标研究状况开展逐阶段设计,在审批后的初步设计总概算基础上加强施工图设计与技术设计。

3.3、招投标和施工阶段

在招投标阶段,投资方和造价工程师要进行招标文件的编制,并工程量的清单。对投标单位的报价仅需对比和分析,从而制定出工程造价的合同条款。合同编制要充分考虑到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各种可能影响造价的因素,尽量做到全面、清晰、准确,最大限度的减少造价条款的正义,避免不必要的纠纷发生。另外,要注意不要对中标价留有大的缺口,这样会给工程造价控制带来困难。采用清单的模式,对承包商的报价仅需分析,发现不平衡的报价和有问题的单价。在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阶段,工程量已经具体化,在此阶段影响工程造价的可能性相对于前面的阶段要低很多,但是这并不代表就可以对此项工作放松。施工阶段是项目实体的逐渐形成的阶段,存在太多不可预见的突发因素,此阶段历时长、涉及面广、工作难度高,工程变更、工程索赔等工作时有发生。在此阶段,投资方和造价工程师必须对施工工作进行动态的管理,对造价进行必要的控制。对于工程中所使用的材料和设备,应该选择正规厂家生产的合格产品,设备和材料要列出品牌和型号,生产厂家及单价。在施工进行的过程中,应有专门的造价控制人员对工程动态进行管理,管理合同、处理索赔。

3.4、竣工验收阶段

该阶段的造价控制分为竣工阶段和竣工后费用控制两个部分,前者主要是审计阶段工程价款,紧扣业主和施工单位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遵循工程有关的规定和相关的政策规定,客观公正地编制工程造价基础性依据。后者是在施工单位编制工程竣工结算书之后,由业主委托的相关机构进行审查和确认,并根据审查后的工程结算差额大小,判断竣工验收后造价控制的影响程度,以便及时采取措施控制工程的投入。除此之外,在施工合同当中,还要清楚罗列出工程竣工验收的相关标准,合理安排竣工验收后的各种费用,譬如工程保修费用和质量保证金等。在工程交付之前,业主通常会综合性评价整个工程项目,并总结这个项目的工程造价经验,针对工程造价管理的不足之处,予以原因的分析和经验的总结,从而形成一套基于实际工程管理经验的造价控制技术方法,这对于后期其他工程的造价控制管理,具有良好的参考借鉴意义。

结束语

总的来说,在建筑工程项目全过程造价控制的过程中,作为投资单位或者建设单位首先必须要遵循阶段性的原则,将合理的投资目标层层落实到每一个施工的环节中,使得每一个阶段的每一个参与施工单位都能够明确自身的造价控制的目标,从而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保证投资目标的顺利实现。其次,还必须要遵循动态性的原则,实时收集工程项目的成本信息和预算信息进行对比,找出造成成本偏差的原因,并采取合理的措施进行纠正,确保工程造价的可控性。最后要落实造价控制责任制,将投资目标的责任落实到具体的责任主体,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调动相关人员的积极性,确保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能够得以顺利的实现。

参考文献

[1]王成,关小林,顾鲜莉.建筑工程全过程造价控制及实例分析[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4,05:370.

[2]凌旭.试论建筑工程全过程造价的控制措施[J].经营管理者,2014,17:281.

[3]罗春来.研究如何控制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全过程造价[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06:234.

阶段性施工总结范文第9篇

关键词:建筑智能化;项目管理;施工

1、项目管理概念

项目管理是为使项目取得成功所进行的全过程、全方位的规划、组织、控制与协调。项目管理的对象是项目,具有项目的一次性、项目目标的明确性及项目作为管理对象的整体性等特征。项目的一次性.要求项目管理的程序性、全面性及科学性。主要是用系统工程的观念、理论和方法进行管理。

2、施工项目管理阶段划分

2.1 施工准备阶段。主要以项目经理为主,与企业经营层、管理层和业主单位配合,对施工图纸进行最终修改,确认,作为今后施工,阶段验收的依据;进行施工准备使工程具备开工和连续施工的基本条件。主要工作如下:

组建项目经理部;根据投标书和现场实际情况编制详细的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技术设计,主要是施工方案,施工进度计划等;进行施工机具与材料的准备、技术资料的准备;进行施工现场准备。

2.2 前期施工阶段。在施工组织设计的指导下进行施工;完成所有桥架、保护管、穿管、放线、预埋的工作,所有线缆须作好文档,线缆两头须作好标识,且标识要牢固;所有预埋件,其尺寸、安装高度均须符合相关器材,设备及相关规范和标准的要求。

2.3 设备安装调试阶段。依据各子系统设备安装图、接线图表以及相应的设备安装手册,同时对照线缆标识记录表进行接线和设备安装;子系统的测试及单体调式;系统联调或系统集成。

2.4 系统试运行阶段。各子系统进入试运行阶段,适当调整相关参数,使各子系统进一步达到最佳运行效果;修改、进一步完善各专业文档;实物交接,系统交接,竣工文件的编制,组织正式验收工作;移交竣工文件,进行财务结算。总结工作,编制竣工报告;办理工程交付手续;系统试运行一定时间后,及时进行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等级评估。

2.5 售后服务阶段。对业主相关人员进行岗前培训;客户联系,技术咨询和服务,提出需进一步完善、增加之功能;按合同约定,及时回访,认真听取使用单位意见,总结经验教训,观察及分析使用中的问题。进行必要的维护、维修和保修。

3、施工项目管理内容

施工项目管理的主要内容是“三控制、二管理、一协调”即进度控制、质安控制、成本控制、合同管理、信息管理和组织协调。

3.1 建立施工项目管理组织。采用竞争的方式选聘称职的施工项目经理;根据施工项目经理组织原则,组建施工项目管理机构,明确责任、权利和义务;根据施工项目管理的需要,制订施工项目管理制度。

3.2 进行施工项目管理规划。进行工程项目分解,形成施工对象分解体系,以便确定阶段性控制目标,从局部到整体地进行施工活动和进行施工项目管理;建立施工项目管理工作体系,绘制施工项目管理工作体系图和施工项目管理工作信息流程图;编制施工管理规划,确定管理点,形成文件即施工组织设计。

3.3 进行施工项目的目标管理。施工项目管理的目标有阶段性目标和最终目标。实现各项目标是施工项目管理的目的所在,因此应当坚持以控制论原理和理论为指导,进行全过程的科学控制,即进度、质量、安全、成本及施工现场的目标。

3.4 对施工项目的生产要素进行优化配置和动态管理。施工项目的生产要素是施工项目得以实现的保证,主要包括:劳动力、材料、设备、资金和技术。主要内容如下:

分析各项生产要素的特点;按照一定原则、方法对施工项目生产要素进行优化配置,并对配置状况进行评价;对施工项目的各项生产要素进行动态管理。

3.5 施工项目的文档管理。作好合同管理;以台帐管理各种文档、资料;充分运用现代化的信息管理技术。

4、施工项目管理组织

一个完善的组织机构应包括四个层次,第一层:项目经理一施工项目管理全面负责,施工项目管理的中心;第二层:技术负责人――全面负责整个项目的专业技术,工程质量的第一责任人;第三层:各专业技术工程师、质检员、安全员、采购员及材料员――在项目经理的领导下,完成整个工程实施过程中的具体工作。

5、施工项目管理的建议

①施工项目管理的重点在工程实施的前期和验收、交工与结算阶段。而任何一个施工项目在实施过程中,都会有突发事件和意想不到的问题发生,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是项目组织者必须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统筹安排、灵活应变,确保能及时处理好各种问题,这些都要求一个出色的项目经理不仅具备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更应具备预计问题发生、解决问题的能力,驾驭施工项目实施全过程的能力,项目经理应是技术型的管理人才。

②项目经理在工程实施的过程中,统筹安排、合理调度。随时制订、调整阶段目标,以确保最终目标的实现;明确参与工程实施相关人员职责,充分调动个人积极性,提高团队作战意识;坚持公司和员工利益一致原则,权利和责任统一原则,上级、下级承担连带责任原则.在工程实施过程中考核人员,锻炼队伍,提高人员素质,增强公司整体实力。

6、结束语

阶段性施工总结范文第10篇

市域绿道进一步扩展,要连通。加快城市市域空间绿带建设改造,形成市域市区休闲、锻炼、步行的滨河绿道慢行体系,提升城市规划区道路、河岸等绿化品位和档次,充分展示地域特色和文化个性、城市风貌。城市绿道进一步优化,要环通。充分挖掘利用现有城市资源,丰富人文历史资源,加快城市道路、广场绿化建设改造。初步形成布局合理,大、中、小结合,基本满足市民游览、休憩、集会、休闲的市区绿化系统。社区绿道进一步完善,要贯通。通过拆墙补绿、拆违还绿、拆旧种绿等方式,改造建设社区绿化,增加休闲、运动配套设施,提升园林绿化景观质量和覆盖面。

实施步骤

年12月,动员部署和规划完善阶段。依据“规划先行,有序建设,管理规范”的原则,成立市生态绿道规划建设工作协调小组,统一协调全市绿道网的规划、建设、管理和养护工作,动员部署全市生态绿道建设任务。由市住建局组织相关规划设计单位完成市域和市区生态绿道网总体规划的完善工作。2013年1月-2013年10月,制定建设计划、启动试验段建设阶段。根据08省道两侧绿化带的规划建设进度,先期启动08省道的绿道建设。由盐官景区组织实施滨海绿道(BH)试验段(标准段)的规划设计工作,并于2013年6月底前完成生态绿道试验段的建设施工,总结形成课题报告,为下一阶段绿道建设的全面展开总结经验。2013年11月-2015年7月,全面实施阶段。各实施主体要严格按照本实施方案的范围,依据规划方案和建设施工计划,严格有序开展建设,同步完成景观绿化、标志标识和配套服务系统;阶段性建设推进成果定期上报市绿道办。同时制订规划建设工作检查考核办法,开展定期的阶段性考核。在规划、监管和建设中遇有问题和困难的,由市绿道规划建设协调小组统筹协调解决。2015年7月-2015年10月,总结提升阶段。在完成工程建设的基础上,总结建设期的经验成果,完善相应配套服务设施系统;实现与城市慢行系统的对接,深化绿道休闲、运动和慢行的承载能力,全面实现生态绿道的系统服务功能。2015年10月-2015年12月,工作考核阶段。以《市生态绿道规划建设工作检查考核办法》、《市生态绿道规划设计导则》和《市生态绿道网建设技术规程(试行)》为依据,由市政府组织专门考核小组进行检查、验收全部建设成果,对于不符合要求和考核办法的责令重建并整改。

保障措施

落实责任,部门协作。市生态绿道规划建设工作协调小组负责全市生态绿道规划建设统筹、协调等工作。市住建局和市农经局(市绿委办)是全市生态绿道规划建设工作的总牵头单位,负责市生态绿道规划建设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的日常工作。市住建局负责编制市域和市区生态绿道网总体规划,并负责指导协调市区生态绿道网的规划建设工作;市农经局(市绿委办)负责指导协调市区以外生态绿道网的建设工作。生态绿道的具体规划建设、管理养护和运营等工作由各实施主体负责,确保责任落实到位,各部门做好协调配合工作,提高办事效率,开辟“绿色通道”,为生态绿道规划建设提供最便捷的服务。

上一篇:施工图预算总结范文 下一篇:施工实习月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