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市场形成的主要条件范文

时间:2024-04-11 15:48:22

旅游市场形成的主要条件

旅游市场形成的主要条件篇1

关键词:甘肃省;节庆旅游;形成机理

节庆旅游是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它不仅涉及节庆旅游者、节庆旅游活动本身,而且关联国民经济的许多部门和行业,所以节庆旅游的形成,必须具备很多相关要素。从某个具体区域的节庆旅游的基本形成来看,它的产生、形成、发展或衰亡,受节庆旅游者内在的需求、节庆旅游外在的激发和保障等因素的影响(见下图)。

一、节庆旅游需求驱动节庆旅游形成

在当前旅游市场已由“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的形势下,旅游者的主导地位得到了进一步的增强。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旅游者的行为决定着节庆旅游的成败与兴衰,节庆旅游者需求的产生促使节庆旅游市场的形成。

游客旅游的积极性来源于旅游需求。所谓旅游需求是指直接推动一个人进行旅游活动的内部动因或动力,它是旅游决策行为的驱动力[1]。现就甘肃客源市场旅游需求的主要特征分析如下:从总体上看,甘肃客源市场可以划分为国内旅游市场和海外旅游市场,海外游客以日本和港澳台等亚洲市场和欧美客源市场为主;国内客源以周边、沿海经济发达省份和省内市场为主。

1.海外旅游者的需求

根据国家旅游局抽样调查表明,来华游客需求的发展趋势有如下明显特征:追求新奇刺激,热衷探险猎奇,向往荒凉原始的边远地区和纯自然的环境;愿意从事参与性旅游活动,要求对传统的旅游资源进行深层开发;对异地文化有着长盛不衰的兴趣,特别是对那些具有独特文化色彩、带有地方神秘性的旅游资源尤其感兴趣[2]。

目前,到甘肃旅游的亚洲游客主要来自东亚的日本和以新加坡为代表的东盟国家,其中,东盟国家以华人和华侨居多。这些国家的旅游者在目的地选择上,除普通观光外,更愿意选择文化氛围浓厚的人文胜地和具有现代化气息的大都市,对中国古老文化非常感兴趣,独具地方特色的旅游项目往往受到他们的喜爱。如2004年日本旅华游客为292.6万人次,旅甘游客5.02万人次,占外国人旅甘市场份额的21.2%。同时,日本游客对丝绸之路情有独钟,来华日本游客的20%到达中国西部,走丝路线的21.4%到甘肃[3]。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两国居民穆斯林众多,甘肃省穆斯林旅游产品对其有一定吸引力。甘肃可依托丰富的丝路文化和以裕固族、穆斯林为代表的多姿多采的民俗风情开发的节庆旅游应具有较大的市场潜力[4]。

以德、法、英、意为主的欧洲市场及以美、加为主的美洲市场,是甘肃重要的客源国。一般说来,欧美文化背景下的游客到中国来主要是为了满足“求新求异”的心理需求。据美国旅行业协会的调查,愿意造访具有某种历史价值的地方或举办节庆旅游的地方,美国游客高达55%[5]。大多数欧美游客偏爱河西的自然风光和甘南草原、藏民俗风情。同时,由于甘肃省地貌类型多样,开发出的丝绸之路长跑、戈壁越野、汽车拉力赛等专项旅游活动,在欧美市场也颇受欢迎。据旅游界协会(tia)2004年调查[6],欧美旅游者最喜欢的节庆旅游主题是艺术节,达到33%,其次是传统节庆旅游,达到22%。甘肃58.9%的节庆旅游是从传统节庆旅游演变而来的,可以很好地满足欧美旅游者的需求。

2.国内旅游者的需求

国内旅游需求一般以观光旅游和探亲访友及度假休闲为主(见下表)。观光游览和探亲访友二者合计占70%,其他的旅游包括节庆旅游在内仅占7.1%,从目前的旅游市场状况来看,甘肃省的节庆旅游的市场份额非常小,这与我国整体旅游市场状况基本一致,但甘肃可以通过主题新颖、内容丰富的节庆旅游来激发他们的需求。

二、节庆旅游吸引物激发节庆旅游形成

在旅游研究中,一些学者根据旅游吸引物的吸引性质,将其分为场所吸引物和事件吸引物。场所吸引物是指旅游地固有的物质实体(如自然风景、名胜古迹)对游客的吸引,这样的实体即是场所吸引物;若旅游者去一个地方旅游,主要是或仅仅是因为这一地方发生着什么事情,这种吸引就是事件吸引。这种由事件引起的旅游可称之为事件旅游,而作为吸引物的事件则称为旅游事件,节庆旅游就属于事件旅游的一种。节庆旅游吸引物可以分为两种类型:资源依托型和资源脱离型。这里的资源依托型指节庆旅游举办地的旅游资源(自然、文化、历史、城市环境等资源);资源脱离型指节庆旅游本身特有的基本内容和活动,即根据节庆旅游组委会相关规定必须具备的内容和举行的活动。

1.节庆旅游举办地的吸引

节庆旅游举办地的吸引主要指当地的旅游资源对旅游者的吸引。节庆旅游产品开发必须建立在对相关资源基础的利用之上,所以,节庆旅游产品开发的载体条件既包括传统意义上的自然、人文旅游资源,也包括能成为节庆载体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等潜在的旅游资源,如美食、特产、文化、习俗等。

甘肃旅游资源具有三大特色:一是以丝路文化、远古始祖文化、黄河文化、三国文化、长城文化、先秦文化和现代文明为代表的人文资源特色;二是以高山草原、天池溶洞、丹霞地貌、冰川雪山、雅丹地貌、草原风光、黄河景观等独具特色的西部自然风光为特点的自然资源;三是以藏、回、裕固、保安、东乡、蒙古、哈萨克等少数民族浓郁风情为特色的民族风情资源。所有这些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交相辉映,形成了甘肃独具特色的节庆旅游发展的资源优势,依托当地的旅游资源举办节庆旅游对国内外游客具有很强的吸引力。

2.节庆旅游本身的吸引

特色是增强节庆旅游吸引力、影响力的重要途径。节庆旅游的特色是它的文化特质,缺乏文化内涵的“吸引物”不能构成真正的旅游吸引物。今天的旅游业,无论其形式还是内容,只有当它体现出多种不同的文化底蕴时,才能对旅游者形成持久的吸引力,才能为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带来源源不断的内在驱动力。如伏羲文化旅游节当选中国最具发展潜力的节庆之一,其主要原因是已具有了颇具地方特色的活动内容,具有较大的吸引力。

甘肃节庆旅游活动内容主要有:一是歌舞表演。主要是通过有一定情节的歌舞形式,来表现不同民族的劳动和生活,这类表演特色鲜明、题材广泛,充满喜庆欢乐的气氛,如花儿节、香巴拉旅游节、金张掖马蹄寺观光旅游节等;二是民间工艺品展示。将民间工艺品搬到特定的场所展示,有的还将制作工艺向游客现场演示,这类表演有些还允许游客参与,如庆阳香包民俗文化节等;三是传统的民间民俗活动。如各地传统的庙会;四是神奇的民族宗教活动;五是历史文化活动展示。从历史的角度刻画节目内容和人物,再现一个区域的历史和文化,有较深的历史和政治烙印以及经济发展的特征,使游客在了解历史的同时,了解政治、经济、文化并受到启迪,如天水伏羲文化旅游节、王母宫朝圣旅游节等;六是体育竞技表演。这类表演通常以竞技性强、民族特色浓郁的表演为主,如崆峒文化旅游节、山丹马场赛马艺术节等。

除节庆旅游文化活动以外,节庆旅游举办之时还有相关的商务活动,这些活动也是构成节庆旅游者参加节庆旅游的吸引物之一。

三、节庆旅游举办地的保健条件保障了节庆旅游形成

笔者将节庆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的一些相关的辅助要素称为保健因素,具体来说这些保健因素主要有:旅游业发展要求、社会经济条件、区位交通条件、旅游业发展基础以及政府的政策支持等。这些因素对节庆旅游的形成不产生激励作用,但如果这些因素不完善,有可能阻碍节庆旅游的形成。

1.旅游业发展的要求

甘肃拥有极其丰富的旅游资源,但是,丰富的旅游资源不直接决定旅游业的发展水平,只有旅游产品的开发能力才能构成旅游地的核心竞争能力。对甘肃来说,旅游业基本停留在以观光旅游产品为主的初级产品阶段,很多高品位旅游资源没有通过产品开发转化成满足旅游者需求的旅游产品,旅游资源的价值没有实现,导致甘肃旅游业整体发展水平较低。甘肃省统计局的调查显示:2005年,全省旅游接待总人数为1 236.7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7.073%;旅游业总收入为62.56亿元,增长11.68%;接待入境旅游人数28.84万人次,增长21.84%,外汇收入5 876.29万美元,比上年增长34.2%[7],纵向比,形势可谓喜人。然而放眼全国,甘肃旅游经济仍排在倒数几位。我们应借鉴其他区域旅游业发展的模式,对旅游资源进行深度开发和综合利用,形成较为完善的旅游产品体系,而开发节庆旅游符合旅游业发展这一要求。

2.社会经济条件

举办地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将在需求和供给两个方面影响当地节庆旅游的发展。从供给方面看,举办地的社会经济基础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举办地基础设施和旅游上层设施的水平和质量,决定了节庆旅游的规模、节期和水平。随着节庆旅游的发展,市场化运作已成必然趋势,靠政府拨款、社会捐赠等非商业性筹资方式已不能满足开支,商业化筹资手段开始占主导地位,举办地自身的经济技术实力是成功举办节庆旅游的基础。

从需求方面看,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的居民平均收入水平,决定了居民节庆旅游需求的规模和质量,这将对节庆旅游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大多数节庆旅游的客源市场具有明显的区域性,节庆旅游的吸引范围是以其为中心的2小时旅行圈,圈内经济发展水平,居民收入特别是可自由支配收入直接影响着节庆旅游的发展[8]。

近年来,甘肃省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获得长足发展,2005年,甘肃省国内生产总值1 928.14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5 970元,城镇居民人均可自由支配收入8 086.82元,分别比2000年增长96.14%,55.6%和64.49%。甘肃经济实力的迅速增长为节庆旅游的举办提供了一定的保障[9]。

3.旅游交通条件

交通条件是节庆旅游举办地后天赋予的,依赖于现代交通工具,使游客发生空间位移的便利程度,即节庆旅游举办地的可进入性。对外交通状况直接决定了节庆旅游举办地客源市场的广度和与周边旅游地进行整合的可能性。

从旅游交通方面看,甘肃的旅游交通有显著改善。一是公路基础设施建设得到了快速发展。至2005年底,全省二级以上的公路达到5 653km,高速公路超过1 000km,全省公路通车里程达到4 0751km,公路网密度达到9.57km/百km2。全省乡(镇)通班车率达98%,行政村通班车率达到87%。全省建成等级汽车客运站276个,等级汽车货运站43个[10]。二是甘肃省铁路客运状况也有了进一步的改善。随着旅游业的发展,铁路客运部门先后开辟了兰州至西安、西宁、银川、嘉峪关、张掖、天水、平凉等省际、省内旅游城市之间的旅游列车,铁路客运站发展到348个。三是甘肃省航空运力显著增强。甘肃境内现有兰州(中川)机场、敦煌机场、嘉峪关机场、庆阳机场,天水、张掖、酒泉军用机场等。到2004年底,我省已开辟了43条航线和1条地区航线,通航城市达29个[11]。

4.旅游基础设施条件

旅游业发展基础对节庆旅游形成也是一个强有力的保障要素。近年来,甘肃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从2004年到2005年底,全省正在建设和已建成的旅游设施798个,总投资达72.8亿元。具备一定接待能力的景区(点)有219处,比2001年的73个增加了146个,其中有17个旅游景区达到4a级标准;旅游星级宾馆、饭店228家,其中五星级1家即阳光大厦;四星级有2家,分别为飞天大酒店、敦煌太阳大酒店;三星级分别以沙洲大酒店、敦煌宾馆等为代表。旅行社达到294家,其中国际旅行社有甘肃丝绸之路国际旅行社、甘肃中国国际旅行社、兰州铁道国际旅行社、甘肃康辉国际旅行社等国际旅行社共27家。从2000年至2005年,全省旅游业直接从业人员从1.6万增加到8万,间接就业人员从6.2万增加到38万。兰州、天水、嘉峪关、敦煌、张掖、武威已被评定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这些都为我们加快发展节庆旅游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2]。

5.当地政府高度重视是节庆旅游取得成功的最重要外力

甘肃省节庆旅游84.6%都是由当地政府和旅游局主办的,得到了领导重视,有的领导亲自过问、亲手抓,节庆旅游的各项工作很容易开展。如在历届天水伏羲文化旅游节的举办中,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从加强领导、扩大宣传、完善程序、提升档次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特别是2005年的伏羲文化旅游节,首次由省政府主办,提高了节庆旅游的水平和影响力。

综上所述,在节庆旅游需求内驱力的推动和节庆旅游吸引力的拉动及节庆旅游举办地保健条件的保障三者的共同作用下,导致了甘肃省节庆旅游市场的形成。

参考文献:

[1] 屠如骥.旅游心理学[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986:30.

[2] 甘朝有,齐善鸿.旅游心理学[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8:55-59.

[3] 甘肃省重点旅游资源开发建设规划研究[r].甘肃省西部开发办,西北师范大学等课题组,2005:10.

[4] 吴浩.徽州文化旅游产品应树立独立的市场形象[eb/ol].安徽旅游资讯网,2005-05-13.

[5] 甘朝有,齐善鸿.旅游心理学[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8:55-59.

[6] 徐晨.节庆活动有所为有所不为[n].中国经营报,2005-02-23.

[7] 邓志涛.努力促进甘肃旅游产业大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加快开发力度[n].甘肃经济日报,2005-08-15.

[8] 林南枝.旅游市场学[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0,(1):70-74.

[9] 甘肃年鉴.2000-2005.

[10] 赵万山.甘肃省公路通车里程超过4万里[n].兰州日报,2005-02-19.

[11] 区域经济借“机”冲天[n].西部商报,2005-11-07.

旅游市场形成的主要条件篇2

关键词:旅游竞争力;影响因素;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

中图分类号:K928.9

文献标识码:A

随着世界经济的大繁荣和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单打独斗式的旅游发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难以立足,以区域为主体的旅游合作开发逐渐成为旅游发展的主旋律。基于此,2008年7月湖北省启动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规划工作,设想把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打造成为湖北“一带两圈、两轮驱动”新战略中的重要一轮。本文试图通过对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旅游发展的实证研究,探析其旅游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及影响程度,为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平稳较快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Crouch和Ritchie认为目的地旅游竞争力的维持和发展主要由资质性因素(如区位、成本/价值、感知/形象等),目的地政策、规划和发展,目的地管理(如服务质量、旅游者管理等),核心资源和吸引物,支持性因素与资源(如基础设施、企业等),微观和宏观环境等7大因素决定。Dwyer和Kim等吸收了Crouch和Ritchie的模型,提出了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综合模型,该模型包含了“禀赋资源”、“创造资源”、“支持因素”、“目的地管理”、“需求状况”、“环境条件”等六大影响因素,同时旅游目的地竞争力还会影响地区和国家的社会经济繁荣状况。国内学者易丽蓉在国外学者研究基础上构建了旅游目的地竞争力五因素模型,认为资源条件、支持因素、管理因素、区位条件和需求条件是影响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的基本因素,并构建了旅游目的地竞争力五因素模型。

国内关于区域旅游竞争力的影响因素研究在运用层次分析法分析的过程中,无论是单个指标的分值还是权重大多来自于专家打分,缺少来自于游客的参与。旅游者作为旅游产品的消费者,同时也是旅游市场的重要参与者,他们对旅游区的产品形式、产品特色以及相关的辅助设施的知觉、认识和偏好等主观因素,是旅游区调整自身来适应旅游市场的重要依据,所以,本研究在前人研究模型的基础设置上,以旅游者的视角来研究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旅游竞争力影响因素,该研究是对区域旅游竞争力影响因素研究新的探索与尝试。

1 研究模型与假设

本文主要在上述学者研究的基础上,并借鉴其他学者关于区域旅游竞争力的研究,特别是史春云从游客感知视角对区域旅游竞争力的研究。以旅游系统论、竞争优势理论等为理论支撑,构建了“区域旅游竞争力影响因素模型”(图1)。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到,区域旅游竞争力作为目标即因变量存在,它受到供给和需求两大系统共五个自变量的影响。

其中供给系统由两个维度(硬供给、软供给)共四个因素组成,包含区域资源因素、支持性因素、区域旅游管理、区位环境等。区域旅游资源和支持性因素是形成各种特色旅游区域的根本要素,是对游客产生吸引力的基础;区域旅游管理和区位环境是提升区域旅游核心资源和核心吸引物的吸引力,提高旅游者的旅游体验质量,促使旅游者形成更加满意的经历,从而产生重游和推荐,维持并提升区域旅游竞争力的基础;旅游需求系统是与旅游供给系统对应存在的一个系统,是旅游地竞争力不断发展的动力。许多关于竞争力的研究都认为需求是影响竞争力的至关重要的因素,波特更是将需求纳入钻石模型之中,由此可见,旅游需求是形成区域旅游竞争力的必要条件,它推动区域旅游竞争力的提升,促成区域旅游的不断发展。根据以上的叙述本文提出以下假设:

区域旅游资源因素

H1a:旅游资源作为区域旅游支持因素的前因变量正向影响区域旅游支持性因素。

H1b:旅游资源作为区域旅游管理的前因变量正向影响区域旅游管理。

H1c:旅游资源作为区位条件的前因变量正向影响区位条件。

H1d:旅游资源作为市场需求的前因变量正向影响市场需求。

H1e:旅游资源作为区域旅游竞争力的前因变量正向影响区域旅游竞争力。旅游支持性因素

H2a:区域旅游支持性因素作为区域旅游管理的前因变量正向影响区域旅游管理。

H2b:区域旅游支持性因素作为区位条件的前因变量正向影响区位条件。

H2c:区域旅游支持性因素作为市场需求的前因变量正向影响市场需求。

H2d:区域旅游支持性因素作为区域旅游竞争力的前因变量正向影响区域旅游竞争力。区域旅游管理因素

H3a:区域旅游管理作为市场需求的前因变量正向影响市场需求。

H3b:区域旅游管理作为区域旅游竞争力的前因变量正向影响区域旅游竞争力。区位因素

H4a:区位条件作为区域旅游管理的前因变量正向影响区域旅游管理。

H4b:区位条件作为市场需求的市场需求的前因变量正向影响市场需求。

H4c:区位条件作为区域旅游竞争力的前因变量正向影响区域旅游竞争力。市场需求因素

H5a:市场需求作为区域旅游竞争力的前因变量正向影响区域旅游竞争力。

3 研究方法

本文大部分变量的测量引用了前人研究的比较成熟的量表,同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了一定的修改。在正式问卷发放调查之前,本研究选择了有过前往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旅游经历的朋友以及旅游专业部分同学进行了小规模前测,共收集有效问卷40份,通过信度检验我们发现,所有变量的内部一致性检验Cronbach’s值都大于0.8,符合我们进一步的数据统计分析要求。修正后的调查问卷共分两个部分:第一,关于被访者的基本情况;第二,区域旅游竞争力的32个测试项目的描述和评分,我们采用里克特(Likert)5点评分法,1代表完全不同意,5代表完全同意。

本研究的目的是从旅游者的角度来探讨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旅游竞争力的影响因素问题,因此,按照鄂西各地区旅游收入比例选择宜昌、十堰、荆门、神农架等地发放问卷,通过现场发放问卷和网络发放问卷的方式。调查问卷选择在2010年10月至2011年2月,在为期5个月的时间里,作者共发放问卷240份,回收问卷187份,其中有效问卷166份,回收率与有效率分别为77.92%和69.17%。在有效问卷中男女比例分别为55.04%与44.96%,以15-64年龄段为主。根据中国国家旅游局和国家统计局的2005年中国旅游统计年鉴,调查样本的结构特征与国内旅游者总体特征基本一致,可以认为本次调查样本具有代表性。

4 数据分析与结果

第一步:采用统计软件SPSS17.0中的Reliability Analysis的方法测度量表的信度。在区域旅游资源、区域旅游支持因素、区域旅游管理、区位条件、市场需求状况和区域旅游竞争力6个变量的Cronbach’s Alpha值除了旅游市场需求的值为0.606以外,其余均在0.7以上,根据Nunally的理论,alpha值高于0.7即表明量表具有较高的信度,这说明问卷中的各项都具有良好的信度。

第二步:运用因子分析方法来验证结构效度。首先对自变量的结构效度进行检验,结果显示所有变量都通过了KMO值检验和巴特利球体检验。然后以主成份分析法提取因子,观察旋转后的因子符合矩阵表发现,“B5居民都很好客,很热情”间项的因子负荷小于0.5,故考虑将其剔除。重复进行以上操作,影响因素的RMO样本测度结果和巴特利球体检验的结果如表1。其中区域旅游支持性因素的RMO值为0.816,很合适采用因子分析法进行分析,同时巴特利球体检验的x2统计值的显著性概率是0.000,说明相关系数不是单位矩阵,适合做因子分析。

在因子分析适宜性检验的基础上,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提取因子,采用特征值大于1的原则和最大方差正交旋转,所得数据按照大小进行排序,旋转后的因子负荷矩阵如表2所示。

从表2可以看出,对问卷中关于区域旅游竞争力影响因素的问项进行探索性因子研究,得到5个特征值大于1的因子,它解释了总体方差变异的64.813%。

第三步:采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进行路径分析,其中回归方程式的标准化回归系数就是路径系数,表示变量间的影响程度。我们选用强迫进入法让所有准备进行强迫进入回归分析的变量同时进入回归方程,来估计路径系数并验证其显著性。其过程首先是根据可能的关系模式得到充足模式路径,同时得到路径系数以评价原有模型,剔除路径系数未达到0.05显著水平的路径,然后重新分析验证。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到路径系数如表3。

结合我们的概念模型,可以得到六个潜在变量的路径图(图2)。

最后,我们对结果中各种变量的路径系数进行观察,发现各路径的p值都小于0.05,显著性水平较高;并且通过F检验发现在0.001的水平上回归系数是可以接受的。通过对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实证研究,我们得到支持的假设有:H1a旅游资源作为旅游支持性因素的前因变量正向影响区域旅游支持性因素;H1e旅游资源作为区位条件的前因变量正向影响区位条件;H2a旅游支持性因素作为区域旅游管理的前因变量正向影响区域旅游管理;H3a区域旅游管理作为市场需求的前因变量正向影响市场需求;H4a区位条件作为区域旅游管理的前因变量正向影响区域旅游管理;H4b区位条件作为市场需求的市场需求的前因变量正向影响市场需求;H4c区位条件作为区域旅游竞争力的前因变量正向影响区域旅游竞争力;H5a市场需求作为区域旅游竞争力的前因变量正向影响区域旅游竞争力。不支持的假设有:H1b旅游资源作为旅游管理的前因变量正向影响区域旅游管理;H1d旅游资源作为市场需求的前因变量正向影响市场需求;H1e旅游资源作为区域旅游竞争力的前因变量正向影响区域旅游竞争力;H2b旅游支持性因素作为区位条件的前因变量正向影响区位条件;H2c旅游支持性因素作为市场需求的前因变量正向影响市场需求;H2d旅游支持性因素作为区域旅游竞争力的前因变量正向影响区域旅游竞争力;H3b区域旅游管理作为区域旅游竞争力的前因变量正向影响区域旅游竞争力。

5 结论与展望

5.1 研究结论与启示

本文通过对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旅游竞争力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发现影响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各影响因素及其影响程度,以此本文绘制出了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竞争力影响因素模型,该模型中包含区域旅游资源、区域旅游支持因素、区域旅游管理、区位条件和旅游市场需求状况五个因素,由于该模型是利用相关数据进行处理后而得到了更为明晰的因素间的相互影响关系,这就避免在提升鄂西圈旅游竞争力的过程中做无用功。这为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指导,为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提升旅游竞争力提供了改进和完善的路径。

从本研究的结论模型来看,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旅游竞争力的提升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来进行。

(1)加强区域旅游资源整合

区域旅游资源因素虽然不是直接影响区域旅游竞争力,但区域旅游资源是最基础的影响因素。鄂西圈有着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在区域旅游发展的过程中必须抓住自身的文化资源优势,挖掘鄂西文化,发展绿色旅游以形成鄂西圈特有的文化形象和品牌。同时鄂西圈必须在现有的各种资源基础上推陈出新,从旅游产品的形式上、内容上加以更新,不断开发出新的符合市场需求的旅游产品。在开发旅游产品的过程中要综合考虑区域的情形,将具有不同特色和不同冷热度的产品加以搭配,通过整合资源,以大带小,以点带面来实现全区域的旅游发展。

(2)加大市场营销力度,激活旅游市场

旅游市场的需求状况对于区域旅游竞争力的实现起着绝对主导的作用。旅游市场需求的持续旺盛离不开市场营销工作,市场营销方式的进步将大大提升市场营销工作的有效性。区域旅游市场营销是一个综合的过程,在市场营销的过程中要打破传统,开展新型营销方式,比如通过网络营销我们可以及时向游客相关产品信息,同时可以收集游客的反馈意见,从而为我们进一步的产品完善和开发提供方向;联合营销方式在以大带小、以热带冷策略上的表现相当突出,成为一种新型的极具效用的营销方式。此外,要更深入地激活潜在需求拓展旅游市场就必须做大规模的区域内景点、景区的传统营销以强化营销效果,促进旅游市场的发展。

(3)发展旅游支持因素,提升区域旅游管理

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旅游支持因素对区域旅游竞争力的影响并不显著,相关旅游支持因素的缺乏严重影响着区域旅游管理的效率。鄂西地区旅游发展落后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交通不发达,为此,鄂西圈必须构建立体交通网络,提高区域可进入性。只有最先改善了交通条件,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进入性问题。同时因为鄂西圈经济社会环境比较落后,居民提高收入和生活水平的愿望比较强烈,因此鄂西圈要抓住这样一个点,通过不断的宣传和示范,来营造全民参与旅游服务的气氛。在强力有效的旅游支持因素的保证下,鄂西圈还要在战略高度上充分重视人才资源,通过引进、培养一批具有高素质管理、服务水准的人才队伍来充实区内的人员队伍从而创新管理方式,提升管理效率。

5.2 研究展望

旅游市场形成的主要条件篇3

一、新钢发展工业旅游的SWOT分析

(一)优势

1,交通条件优越。新余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地处江西省新余市,东西向的浙赣铁路、沪瑞高速和南北向的京九铁路、赣粤高速交汇于此,西接湖南长株潭和江西旅游城市宜春、萍乡,东临南昌,南连吉安及港澳粤等主要旅游市场,旅游交通十分便利。

2,城市基础设施日趋完善。近年来,新余市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配套完善了城市规划、管网、路桥、绿地、文化、公共服务等6大体系,完成了“两环四纵五横”的城市交通骨架和路网体系。新余城市基础设施的完善对旅游接待水平的提升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

3,发展工业旅游的自身条件完备。①企业实力雄厚。新钢是江西省国有大型钢铁联合企业,全国重点铁合金生产基地,2008年实现工业增加值45亿元,销售收入突破300亿元,雄厚的企业实力为其开展工业旅游提供了先决条件。②企业知名度较高。新钢产品广泛用于北京奥运鸟巢、上海国金中心和世博中心、中央电视台新楼、首都国际机场扩建、三峡工程、秦山核电站等国家重点工程,产品远销美、日、韩及欧洲、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较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为新钢发展工业旅游奠定了良好的市场影响力。③生产工艺先进。三期技改项目

300万吨薄板工程于2009年底竣工后,新钢将成为一个工艺先进,产品结构优化,节能降耗,清洁生产,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良好的新型钢铁联合企业。④旅游接待设施完善。新钢公司的客车、职工食堂、宾馆及周边购物和娱乐设施等可实现工业旅游的低成本开发。

(二)劣势

1,现有旅游产品参与性不强。新钢工业旅游线路主要包括原料厂、烧结厂、焦化厂、炼铁厂、炼钢、线材厂、中厚板厂、渣山,这些参观点主要停留在简单的参观上,游客亲和度不高,可能导致游客停留时间短等问题。

2,旅游的附加效益开发程度较低。新钢参观点缺少企业图片、企业简介、宣传画报等宣传载体对企业的重大事件、主要产品及发展历程进行有效宣传,部分生产流程的可观赏性不强。新钢要发展工业旅游,除生产流水线外,还应通过博物馆、展览馆和旅游纪念品的配套开发,丰富游览内容,彰显企业文化和品牌形象。

3,旅游安全设施欠完善。在钢铁企业参观,意外发生率高,游客人身安全必须得到保障。新钢除中厚板厂设有专门的安全通道及部分安全标识牌外,其余参观点安全措施均不完善,需进一步划定旅游通道和设置安全警示标志,保证游客的安全。此外,还应加强员工素质、精神风貌、企业文化等软环境建设,改善游览环境。

(三)机遇

1,工业旅游迅速发展的现实机遇。宏观方面。近年来,工业旅游在我国各地迅速开展起来,已成为旅游业产业链上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此外,《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检查标准(试行)》呼吁有更多的工业单位创建工业旅游示范点,开辟再就业的新途径。微观方面。打造新钢新型工业旅游线路,争创江西省工业旅游示范点是新余市旅游局确定的工作重点之一,新钢发展工业旅游面临难得的现实机遇。

2,政府主导和领导重视是基本保障。新余是一座名副其实的“钢铁之城”,钢铁是其经济的龙头产业,钢铁业的兴衰,决定着新余的兴衰。新钢发展工业旅游符合政府产业发展战略,得到了新余市政府、旅游局和新钢集团领导的重视,这成为新钢开展工业旅游的基本保障。

3,新余游客是工业旅游重要客源条件。新余是著名的旅游胜地,2008年新余市共接待国内外游客360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20.78亿元。新余市旅游业的发展为新钢工业旅游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和充足的客源条件。

4,上海世博会为新钢工业旅游的对外宣传提供了历史机遇。新钢生产的钢材广泛用于北京奥运“鸟巢”、上海国金中心和世博中心,利用好这两件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建设,加强新钢工业旅游项目的对外宣传定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威胁

1,同类型工业旅游构成的竞争压力。目前,全国钢铁工业旅游示范点有10余家,钢铁工业旅游项目相互竞争态势基本上已形成。新余钢铁工业旅游项目的开发势必会受到这种竞争压力的影响,在旅游市场开拓方面存在一定的难度。

2,旅游产品创新性开发存在一定困难。钢铁工业旅游项目无论是在旅游形象定位上还是在旅游产品设计上都存在较大的雷同性,再加上新钢自身条件的局限性,旅游产品可能缺乏创新和吸引力。

3,本省其它工业旅游景点的替代效应。景德镇雕塑瓷厂明青园、国际陶瓷交流中心、宜春金罗湾度假村、鹰潭江西铜业公司工业旅游区等全国性工业旅游示范点会对新钢工业旅游项目产生一定的替代效应。

(五)结论

总体来说,新钢工业旅游项目开发优势大于劣势,机遇大于威胁。具体表现在:1,新钢公司为江西省最大的钢铁企业,产品知名度高。2,新钢工业生产工艺水平和设备较先进,有国内首条3800mm宽厚板生产线,特别是三期技改完成后,其工艺水平和参观环境将大为改善,可利用此卖点进行产品营销;3,新钢工业旅游是新余市第一家工业旅游项目,也是江西省首家钢铁工业旅游项目,在省内具有一定的特色和垄断性。此外,发展新钢工业旅游项目存在一定的风险性:一是产品结构较单一,以观光游览为主,产品整体吸引力不够强;二是距离宝钢、武钢工业旅游项目较近,会产生一定屏蔽效应,外部同业竞争压力大。

综上,新钢工业旅游项目的主要目标市场应定位于新余市及周边市场及过境游客。

二、新钢工业旅游发展战略

根据新钢工业旅游发展条件、工艺特色、市场现状、与周边旅游区的竞合关系、已有基础,新钢工业旅游点战略目标定位为“江西省工业旅游重要组成部分;浙赣线旅游走廊重要旅游节点;新余市科普、爱国主义教育重要基地;国家工业旅游示范点”。为此,具体发展战略有:

(一)突出特色,差异发展

新余与钢铁有近1000年的渊源。它是宋应星著作《天工开物》成书之地,书中记述的我国独特的由铁矿炼成生铁和熟铁,再合炼成钢的类似于半连续化的炼铁生产流水线的发生地就在新余市。明洪武六年,新余、分宜的钢铁产量占全国产量的20.20%,占当时全国钢铁产量的1/5。新钢发展工业旅游要突出自身的特色,实施差异发展,把对旅游者具有较强吸引力的各种事物和因素,经过整合包装,推出新颖的旅游产品,打造自己的独特卖点,形成有特色的工业之旅。

(二)强化主题,丰富体验

21世纪是体验经济时代,主题是体验的基础。旅游项目如果主题不明确,旅游者就不能整合所有感觉到的体验,也就无法对旅游地留下长久的记忆。新钢工业旅游产品应与新余市湿地、生态、红色等旅游产品紧密结合,策划工业旅游主题,丰富旅游者的体验。如,新余钢铁工业旅游主题可定位为:“钢铁之城探秘之旅”一体验新余城市与新钢的历史和关系;“科普新钢、绿色新钢”一体验新时代钢铁生产的新工艺与新环境;“红色之旅看井冈,工业旅游有新钢”―体验红色旅游新内涵等。

(三)资源整合,区域联动

首先,全省统一规划,把新钢工业旅游与江西省其它工业旅游项目,如景德镇陶瓷、鹰潭铜业、樟树药业、萍乡煤业等工业旅游项目进行整合,形成一条以浙赣线为轴,横贯江西的工业旅游精品线路。其次,与新余市内的仙女湖、抱石公园、湿地公园等旅游景点相整合,与旅行社相联动,采取联合式捆绑的营销策略,将新钢工业旅游纳入新余市总体旅游线路之中。

(四)分期建设,滚动发展

新钢工业旅游项目开发建设应分期、分段、分重点、分步实施,滚动发展。先利用现有的设施、设备发展以观光、科普为主的旅游产品,重点建设成品厂,包括高速线材厂和中厚板厂,其次是加强参观游览(展示)区、参观通道等硬件及旅游服务等软环境建设;在三期技改完成后再进行深度开发,加强产品的层次性开发和产业链的扩张,完善旅游设施、延长旅游线路、丰富旅游产品,如建立旅游接待服务中心、休憩点、购物中心和文化娱乐设施,延长游客逗留和消费时间;设计、生产带有企业特点的旅游纪念品,赠送游客或供其选购,以作纪念和加深认识等。

三、新钢工业旅游发展模式

(一)景区带动模式

景区带动模式,以新余市国家4A级风景名胜区仙女湖景区为依托,对新钢公司进行工业旅游项目开发,其意义主要有两点:一是可以凭借新余市重点旅游景区的吸引力和充足的客源,扩大工业旅游在游客中的影响力,从而带动新钢工业旅游的发展;二是通过工业旅游项目的开发,进一步完善新余旅游产品体系,满足游客多方面、多层次的需求,延长游客在新余的逗留时间,提高游客的消费水平。

(二)工业企业+旅游公司模式

工业企业+旅游公司模式有4种具体方式:一是自主管理,即利用新钢公司多年积累的公务接待经验,通过引进旅游专业人才,自己成立工业旅游经营部门,如成立旅行社或工业旅游接待部,并利用好所属的宾馆作为主要住宿接待设施;二是业务指导,即新钢公司可聘请当地旅游公司进行业务指导;三是委托管理,即将工业旅游项目委托给旅游公司进行管理,负责游客接待和导游工作;四是租赁或承包经营,即将工业旅游项目租赁或承包给旅游公司进行经营。

新钢工业旅游开发应选择“自主管理”方式为主,其余三种为辅的模式:一是旅游公司的参与可以弥补工业企业经营旅游业经验的缺乏,使开发经营工业旅游项目更加专业化;二是旅行社可以将工业旅游项目纳入到其经营的常规线路中,确保工业旅游客源,丰富旅行社产品。

四、新钢工业旅游市场营销策略

根据新钢工业旅游战略目标和发展模式,新钢工业旅游项目可采用以下市场营销策略。

(一)强化旅游形象传播

旅游形象是旅游区的灵魂,鲜明的旅游目的地形象具有明显的宣传优势和持久的吸引力。将新钢工业旅游点的主题形象定位为“新钢工业旅游――钢铁之城探秘之旅”,围绕这一主题形象,旅游点依托其先进的钢铁生产工艺和独特的企业文化及发展史,以吸引更多不同层次、类型的游客,让游客感受新余这座钢铁之城悠久的钢铁文化,并配合相应的市场宣传口号,加大形象传播力度,进行市场开发营销。其市场宣传主打口号可设计为:“看仙女下凡的地方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或“仙女须配钢铁汉,看罢仙湖游新钢”等,这主要是依靠新余国家4A级风景名胜区仙女湖的影响力和知名度来宣传新钢工业旅游。

(二)不断开拓旅游市场空间

目前,工业旅游市场以学生团和考察团为主,一般为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等活动集体组团而来。新钢开展工业旅游应首先抓住学生这一主体市场,并采取措施稳定和巩固。当条件较成熟时,再可开发中老年市场、家庭市场、农村市场、外地市场等,努力拓展市场空间。例如,利用新余市距南昌、宜春、萍乡、吉安等市距离短的优势吸引周边市场;与宜春、南昌的旅游景区连线,截留至南昌、宜春、吉安市等旅游区的过境游客。

(三)进行整合营销

工业旅游要走向市场,吸引广大的旅游者,需要进行营销策划、产品推介等,但是仅靠单一的工业旅游点难以达到预期效果,需要整合营销,搭建起工业旅游发展的政府推动平台、产品互动平台、信息共享平台以及形象共塑平台。首先,发挥政府部门的政策导向职能,进行区域间旅游产品的联合开发,旅游线路的搭配组合。其次,利用现代互联网技术,积极开展电子商务和网上营销,扩大其在省内外的影响。其次,将新钢工业旅游点置于大的区域旅游环境中,与仙女湖、抱石公园等周边知名景点搭配,借助他们的知名度和市场影响力,进行整合营销,近期成为旅游线路上的辅助点,提高新钢工业旅游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中远期利用已经建立的旅游形象不断开拓市场,成为旅游线路上的必经点。

(四)推动政府公共营销

政府在旅游地基础设施建设、政策协调、旅游管理、旅游宣传促销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能对新钢工业旅游的发展,特别是初期的发展进行积极的引导和有效的推动。首先,新余市各级政府应积极主动地利用各种机会,宣传促销、介绍推广新钢工业旅游。其次,新余因钢设市,应与新余市“钢铁之城,浪漫之城”的整体主题形象的宣传结合在一起包装、推介。再次,加强与新闻界的联系,通过新闻媒体及时报道新钢工业旅游的有关信息,吸引公众注意力;最后,积极参与旅游文化、经贸活动,提升知名度。

(五)制定合理的旅游价格

旅游市场形成的主要条件篇4

一、大连海滨旅游开发现状

大连是我国北方重要的海滨旅游城市。凭借其良好的资源优势、便利的区位条件,以及强大的区域经济支持,大连市海滨旅游发展在近些年得到了长足进步,在国内形成了较大的影响。目前,基本上形成了以经济开发区(金石滩)——大连市区——旅顺口区域为基础,围绕渤海及黄海2条海滨带进行带状铺张式开发的形势。已开发出诸如金石滩国家旅游度假区、棒棰岛、东海公园、老虎滩海洋公园等具有相当知名度的海滨旅游度假景点,黄渤海海滨带上诸多的沙滩浴场更是形成了大连海滨旅游的强大基础优势。

纵观大连市海滨旅游景点的资源特点,可总结为:水、湾、滩、岛、石、崖、林。

“水”是指以海景为主的旅游景点。在2005年完成的大连市旅游资源普查工作中,大连市共普查到“观光游憩海域”类旅游资源73个,其中48个已开发、25个未开发。这些旅游资源中不乏棒棰岛海滨浴场、星海湾、金石滩十里黄金海岸等五级高品质的旅游资源,形成了大连市海滨旅游发展的领先带头形势。

“湾”是指海湾以及在其基础上建立的港口。海湾一般易成为人工活动的集中点,对于旅游而言,它不仅能供旅游者观赏优美的自然景观,同时还可使旅游者参观人工建筑设施,参与各种人工活动。大连市旅游资源产普查中共发现16个海湾景点,以及19个可形成旅游景点的港口与码头。

“滩”是指海洋沿岸沙质地面,它与水共同构成了浴场的主体。海滩是游人享受阳光和海水的主要场所,同时适合开展沙雕、沙滩排球等具有现代文明特点的艺术、体育类活动。大连海滨沿岸分布着众多沙质柔软细腻、滩涂广阔平坦的优质沙滩,仙浴湾海滨浴场、棒棰岛海滨浴场、傅家庄浴场等皆久负盛名。

“岛”是大连在实施旅游功能转型过程中(观光旅游向休闲度假功能转换)发挥重要的旅游资源。大连市海域内岛屿众多,总面积超过3万公顷,主要岛屿生态环境良好,自然资源优越,盛产各色海鲜。部分岛屿特色鲜明,如国家级海岛森林公园广鹿岛、长江以北第一大岛长兴岛、我国北方距离陆地最远的岛屿海洋岛等。

“石”指礁石。大连海岸只有少部分是沙地构成,大部仍是礁石,奇特的礁石景观突显出了大连海滨独特的北方风光。诸如棒棰岛、大黑石、黑石礁等区域的礁石,都已成为大连海滨旅游的知名景点。

“崖”是石质山体与海洋交接处的景观。大连海滨石崖景观众多,特别是市区边缘地带的滨海路一带。海滨石崖给人以险峻、壮观的感觉,与大连市区的繁华都市景观形成对比,一方面可形成互补,另一方面海滨石崖所带来的视觉冲击更能加强旅游者对特色海滨旅游的印象。围绕崖而形成的“击浪现象”和听涛观浪更是具有强大吸引力的景观。

“林”是“绿色”视野的来源,大连海滨景观中的“林”是大连海滨旅游的一大亮点。诸如白云山、骆驼山等森林公园都位于海区周围,森林景观与海景相得益彰,更能产生巨大的旅游效应。全国惟一的国家级海岛森林公园——长海县,以其独具特色的海岛森林为依托,开发出的海滨泳浴、垂钓、渔业观光、风俗节事等旅游项目更是加深了大连海滨旅游的吸引力。

二、大连海滨旅游存在的问题

(一)海滨观光旅游占较大比重

大连海滨观光旅游占较大比例,旅游者来大连主要目的是游览海滨风光,看看城市建设。在旅游开发初期,观光旅游可以作为主打品牌经营。然而,不同地域的海滨风光具有一定的相似性,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多样化、个性化,单纯的海滨观光旅游已经远远不能满足游客,无法保持强劲的竞争力。

(二)海滨文化内涵不够丰富,缺乏深度挖掘

依山傍海的地理条件赋予了大连天然的海滨特征和浓厚的海滨文化。从目前开发的程度来看,大连有鲜明的海滨特征,但并没有将海滨文化充分渗透到各处海滨景观中。与海相关的景点比比皆是,但规模不大,海滨文化内涵也不够深厚。人们可以欣赏到海的浩瀚、浪的磅礴、滩的宽广,山与海交趣生辉的神韵……然而获得的只是短暂的视觉冲击感,对海滨文化知识的获取和思考等教育功能比较薄弱。

(三)旅游产品缺乏差异性,面临周边沿海城市竞争的威胁

秀丽的海滨风光、宽阔的广场绿地、现代化的城市建设是沿海旅游城市的普遍特征。大连是最早开放的沿海城市之一,但近年来随着诸多沿海城市不断发展,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大连海滨旅游产品在内容和形式上缺乏鲜明的特色,与其他同类旅游产品的差异性在逐渐缩小,面临青岛、烟台、威海、秦皇岛等沿海旅游城市的竞争威胁。

(四)海岛开发力度不够,岛屿开发缺乏个性

大连海岛星罗棋布,类型繁多,有堪称中国第五大岛的长兴岛;我国群岛之一的长山群岛,拥有100多个自然岛屿,另外还有鸟岛、蛇岛、猪岛等富有情趣的奇特海岛。如此丰富的海岛资源开发利用很有限。在空间布局上,更多的只是针对海岸水域的开发建设。已经得到开发利用的几个岛屿内容比较雷同,个性不鲜明,缺乏特色项目的设置。

(五)旅游淡旺季市场差别明显

大连海滨旅游依然存在着淡旺季问题。旺季游人如织,主要集中在5-10月,此时海洋气候凉爽宜人,景色秀丽多姿。淡季由于气候条件、冬季旅游项目、旅游活动缺乏等原因,游客数量与旺季出现较大的反差。

(六)海滨旅游的开展缺乏区内与区际联合

大连地区多数海滨旅游产品的经营分散,各自为赢,合作只停留在价格捆绑层面,缺乏深入的、有策划性的联合;整个区域海滨旅游的开展缺乏与周边沿海地区的互动联合,旅游产品规模小,布局分散。区内、区际的海滨旅游资源有待于进一步整合。

三、大连海滨旅游深度开发对策

(一)深挖海洋文化内涵,构筑具有浪漫气息的旅游产品体系

大连海滨旅游开发可挖掘渔家民俗文化、海洋渔业文化、现代海滨艺术文化等内涵,组成形式多样的海洋文化旅游产品。一方面,可根据大连海洋文化旅游资源的类型,设计各种旅游路线,拓展大连海洋文化旅游产品的广度;另一方面,从文化旅游的终极关怀角度和文化旅游兴趣的转换角度,实现海洋文化旅游产品的有效连接,构筑大连海洋文化旅游产品体系。

(二)统筹规划旅游资源,打造名牌旅游基地

地区内外海滨旅游市场的激烈竞争要求大连市必须对其海滨旅游资源进行统筹规划,培育一些名牌旅游基地。按照市场导向原则进行选择,发挥规模效应。现阶段重点可放在培育开发三山岛、长海县岛屿、小平岛等几个具有潜力的旅游点。

开展区域综合规划,使得各行业开发工作相辅相成。城市建设、交通运输业、饮食娱乐业等行业要与旅游容量发展协调一致,既不会造成旅游资源因运载能力、接待能力,以及服务质量、能力低下而受影响,浪费海滨旅游资源;也不会因旅游业过度开发造成旅游容量超出环境容量,造成污染。

(三)“点—线—面”逐步开发

旅游开发是一个逐渐推广的过程,必是由个别的旅游亮点优先发展,从而引起线状区域的发展,最终带动整个区域面的整体发展。

大连已建成东海公园、滨海路、老虎滩海洋公园、星海广场、星海公园、金石滩旅游度假区、冰峪沟、长兴岛等一批旅游亮“点”。就目前存在或潜在的旅游开发“线”而言,有3条实力强劲的旅游带:旅顺口——市区——经济技术开发区旅游带,这是大连地区最具吸引力的一条旅游带,这条旅游带中集中了大连大部分的重量级旅游景点;瓦房店渤海海滨旅游带,这条旅游带上集中了以国家3A级旅游景点仙浴湾以及中国第五大岛的长兴岛带头的众多富有辽南文化内涵的海滨旅游景点;长海县——石城岛——庄河海滨旅游带,这条旅游带上则集中了众多独具北方海岛风情特色的旅游景点。

大连旅游产品开发已从“点”走向了“线”,目前的开发重点是将其推进到“面”的程度。对于“面”的开发,首先是将这些点与线联合起来,以“浪漫之都”这个主题为主旨,统筹安排,合理规划。以点带线再连面,从而带动区域海滨旅游的全面发展。

(四)形成特色产品体系,丰富海滨旅游内涵

1.以长海县岛屿为先导区域,充分利用大连海滨区域海岛的自然特色景观,推出特色观光旅游产品,如长海县的海上森林风光旅游、庄河鸟岛秋季的观鸟游,中山区三山岛生态海滨观光游等。

2.以金州湾——太平湾、大连湾——黑岛为主线,根据各地不同的建筑风格和地方特色,着重发展城郊休闲型、历史文化型、海岛海滨医疗康复型等不同类型、功能和特色的度假旅游产品。

3.加强建设海上垂钓、渔家乐、海浴、听潮等娱乐型产品。首先以大连市级自然保护区——三山岛为起点,同时兼顾长兴岛、小平岛、石城岛等区域的旅游项目,开发以参与性为主的旅游娱乐产品。

4.众多的岛屿及沙滩资源为开发运动型产品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在加大大连沙滩文化节宣传力度基础上,充分利用“奥运在北京、观光在大连”的契机逐步发展各种沙滩球类运动,如沙滩跳伞、滑沙、帆船、摩托艇、冲浪、滑水和水上飞机等旅游项目。

5.依托历史遗迹旅游资源,开发历史文化海滨特色旅游产品。大连地区近现代战争遗迹在全国乃至全世界都有很高知名度,大连的海见证了半部中国近代史,如曾称雄亚洲的北洋水师基地旅顺军港、中日甲午海战的主战场黄海近海海面、日军侵略旅顺进行大屠杀的登陆地点花园口等,可挖掘其深层内涵以充实其旅游内容。只要围绕近代战争遗迹这条主线去深入挖掘,就会使特色更加明显,增加对游人的吸引力。

(五)重视海滨浴场建设,完善海滨浴场功能

浴场是海滨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海滨旅游的深度开发,须在海滨浴场上大做文章。抓好浴场旅游产品开发建设,也是发展大连海滨旅游的重头戏。

就大连海滨旅游区深度开发而言,大连市区南部海滨风景区、旅顺风景区和金石滩风景区内的海水浴场应增加服务设施,净化浴场环境,防止海水污染,对海水浴场进行深层次的开发。另外,需进一步开辟和扩大远郊县市的海滨浴场。如海水浴场资源丰富瓦房店市,对该区浴场的开辟和扩建能大大缓解大连市区海水浴场的压力。

具有巨大前景的是长海群岛海滨浴场的开发。该群岛海滨风光别具一格,海水浴场条件好,与其他海洋产业矛盾少,便于开发利用。长海县可结合海岛特色,搞综合开发,以海水浴场为突破口,综合利用海洋空间多层次、多类型特点,搞好海景、海鲜、海岛观光、垂钓等旅游项目,打造大连海滨度假的龙头产品。

(六)海洋饮食产品开发

“食”是旅游的主要内容之一,品尝风味餐饮是旅游不可缺少的内容。“食”作为文化的一部分,其目的不仅为大饱口福,更重要的是体会异域风情与文化。

大连沿海盛产鱼虾、蟹类和海珍品,形成了具有一定知名度的风味海鲜佳肴。大连对海鲜的加工和烹饪颇具地方特色,既吸收了鲁菜的一些特点,又融入自身创造,形成了“鲜嫩清脆、以鲜为主”的风味。在海洋饮食深度开发中可根据不同消费层次的游客开设高、中、低档海味餐馆,席间辅以适当表演、解说等,介绍大连海食特色及传统趣闻。同时在传统的基础上融入现念,在传承、发扬的过程中开创新的地方特色,不断为传统饮食文化注入新的活力。

四、大连海滨旅游的前景展望

大连海滨旅游发展具备优秀的资源条件、区位条件、交通条件。在旅游发展过程中又得到政府的大力扶持,因此具备良好的海滨旅游开发基础。依托丰富多彩的海洋旅游资源和“浪漫之都”的城市形象定位,大连海滨旅游将呈现以下发展趋势:海滨休闲度假游、海岛休闲度假游、海岛生态观光游、现代海洋时尚游、海洋高科技产业游五大蓝色之旅。21世纪是海洋经济时代,大连海滨旅游必将呈现活力四射的繁荣景象。

参考文献:

[1]李志强。广东省海滨旅游现状与发展初探[J]。海洋开发与管理,2004,4

[2]赵一平,李悦铮。海洋文化与大连海洋旅游发展[J]。海洋开发与管理,2005,3

[3]李悦铮。发挥海洋旅游资源优势,加快大连旅游业发展[J]。人文地理,2001,5

[4]陈学雷。海洋资源开发与管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8月

旅游市场形成的主要条件篇5

关键词:区域旅游;竞合;研究综述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4)05001304

区域旅游竞合指某区域内不同地域间的旅游经济主体在追逐自身更大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过程中的一系列竞争性合作行为,是旅游发展到一定阶段,相关利益主体应对更激烈竞争时突破行政壁垒展开广泛合作而提升市场竞争力的旅游经济行为,是打造无障碍旅游区、实现区域旅游一体化的必然选择,是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有效手段。

1国外区域旅游竞合研究进展

国外学者有关区域旅游竞合研究,习惯于将其拆分为区域旅游竞争和区域旅游合作两个问题进行单独探讨。竞争方面成果主要集中于引入某特定理论进行区域旅游的竞争性讨论或构建指标体系用于评价区域旅游竞争力。例如:盖茨在区域旅游地竞争研究中运用生命周期理论,指出特定旅游区域内不同景点可能处于旅游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进而影响整个旅游地的发展阶段;约翰吸收波特的竞争理论相关思想,提出决定旅游企业竞争优势的外部环境模型,包括经济、社会、政治环境以及竞争机会和进入威胁,概括为C-PEST;韦伯构建城市旅游综合竞争力指标体系,包括游客承载率、旅游需求量、过夜增长率、游客季节性结构,针对欧洲39个首都城市进行对比评价。

国外学者有关区域旅游合作的研究明显更加丰富和深入,大量文献集中于以下四个方面:旅游合作的类型和模式、旅游合作成败的影响因子、旅游合作的领域、旅游合作利益的相关主体。

区域合作类型研究。类型划分的标的可以从程度、对象、时间、范围、法律基础、地方控制力等等中的一个方面或多个方面进行划分。例如:蒂莫西按合作程度从小至大的顺序将跨界旅游合作划分为异化、共存、协作,合作、整合共五类,按合作对象将旅游合作分为政企合作、同级政府合作、上下级政府合作、政府内部机构合作。

旅游合作影响因子研究。区域旅游合作成功与否取决于多因素的综合作用,关键性因子归纳总结为:知识技能、合作目标、合作方式与行为;政府角色、协调机制、社区参与、权力关系等等。例如:托桑将影响因素划分为运行、结构、文化三个层面,其中:运行层包括政府是否中心化、协调机制建设情况、信息流通是否顺畅;结构层包括知识技能是否完备、是否存在精英主导及规划人员态度;文化层包括社区参与意识与能力,从而揭露发展中国家社区参与旅游发展受限的原因。

旅游合作领域研究。彼特在定义区域旅游合作营销的概念及组成要素基础上,以中小型饭店合作营销为例,分析在经济限制下国家间合作营销的可能性。斯帕克重点讨论了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新加坡三国实现旅游一体化过程中的旅游联合营销行为。格林以曼哈顿为例,提出建立虚拟网络社区,民众通过此平台发表意见来参与当地旅游发展,实现社区居民与当地旅游企业以及政府的旅游合作。学者除了重点关注旅游合作营销和社区参与外,对旅游合作市场分析、旅游管理、旅游信息系统等方面也有所涉及。

旅游合作利益主体研究。追逐利益(收益)是经济的本质,探究旅游合作利益相关主题及利益分配问题是区域旅游合作真正落实的最大障碍。甘嘉森明确提出区域旅游合作主体包括政府、私人企业、非政府组织和当地居民,特别在跨国旅游合作之中,政府的作用尤其重要。无独有偶,约文伦同样提出政府在旅游合作中举足轻重,在各阶段都扮演发起人、协调人以及资源提供者的重要角色,同时也揭露了旅游合作中信息不对称等问题。戈尔在跨行政区旅游合作研究中,以北爱尔兰为例,指出合作双方若经济地位差距太大,则处于弱势方很难分得期望的合作收益,而影响合作的可持续性。

2国内区域旅游竞合研究进展

国内有关区域旅游竞合研究可简单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对国外相关研究的学习与延伸,主要从旅游空间结构关系出发,单方面讨论区域旅游的竞争或合作;第二阶段则将二者统一考虑,引入博弈论、共生理论等理论或思维模式,对旅游竞合的定义、条件、模式等有一个较全面的探讨。下面主要对第二阶段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期刊论文相比硕博论文更具有时效性,更能反映当前相关研究的热点和最新成果。本研究以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CAJD)为检索源,分别设置主题词和关键词为“旅游竞合”,将两次检索结果合并及去重后,得到相关期刊文献63篇,篇数按年份分布如下。其中,2007年和2008年达到第一次小高峰,2011年后呈加速增长态势,旅游竞合发展问题成为学术界的一大热点。

相关研究多以某一实证区作为研究对象或落脚点,进行相应的旅游竞合研究与分析。实证区的选择主要分为两大类:第一大类是直接研究平级行政区间的旅游竞合,常以区域旅游一体化为目标,针对整个范围内的旅游资源,寻求竞合模式和竞合措施;第二大类是以所各处行政结合部的某一优质旅游资源为出发点,以良好利用开发该旅游资源为目标,讨论所涉及行政区的竞合决策。省际、市际、县际间的旅游竞合均归为第一大类,滇黔桂、贵黔湘、长株潭、淮海经济区、合肥经济圈、长江三角洲等区域常作为学术实证热点区域。第二大类的旅游资源载体常为高山或湖泊,典型代表有:大别山区、大黄山区、武陵山等等。

国内学者对区域旅游竞合问题进行了较为全面深入的探索,研究成果体现在旅游竞合的研究视角、旅游竞合的前提条件、旅游竞合的动力机制、旅游竞合的具体模式、旅游竞合的措施与保障等多个方面。

2.1理论视角

基于博弈论。刘兵慧对区域旅游资源开发和区域旅游客源市场开拓分别进行博弈分析,论证在旅游竞合过程中监督惩罚机制的必要性、旅游资源互补的重要性以及旅游协作机构的保障性。梁艺桦先指出竞争博弈因只考虑自利行为而致使均衡解并非最优解,合作博弈因欠考虑自利行为而致使合作不具备持久性,再进一步引出竞合博弈在制定旅游战略中的应用。

基于空间结构理论。刘红梅认为要实现长株潭旅游一体化和可持续发展,应在产品竞合的同时进行空间竞合,按照双核结构论,提出将长沙作为一级核,株洲、湘潭作为另一极核的双极核的空间竞合模式。史春云认为竞争与合作是最重要的旅游区域间空间关系,竞争客观且普遍存在于不同旅游区域之间,竞争是合作的背景与前提,而合作本质上是为了提高区域旅游竞争力。

基于共生理论。吴泓从共生概念内涵入手,分析旅游共生的条件,指出一体化共生是区域旅游竞合的理想组织模式,对称互惠共生则是理想行为模式。亮基于共生理论对旅游共生单元和共生关系进行探索,对比并融合竞合模式实施条件与共生关系形成条件,提出实施共生竞合模式的必要性条件,针对贵黔湘边区构建一体化共生竞合模式。

此外,还有多个视角和理论方法,如:生态文明视角、STC三维分析法、区域经济差异和协调发展理论、地方政府关系视角、基于种间模型与自组织论等。区域旅游竞合研究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每一个视角或方法都是为了一定程度说明或证明竞合比纯粹的竞争或合作更能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甚至生态效益。

2.2前提条件

在特定区域范围的旅游发展过程中引入竞合模式,其根本前提为该区域是否具备竞合开发的条件。许多学者在研究中都提到旅游竞合的前提条件或针对实证区进行可行性条件分析。陶伟最早提出旅游竞合适用性的四个条件:一是有相似或互补的具有一定规模且吸引力较强的旅游资源;二是具有一定的整体知名度;三是食住行基本配套设施较好且有较好的可达性;四是有丰富的旅游体验活动。王兴水从地理位置交通、旅游资源条件、旅游区知名度、基础设施条件、旅游活动条件、合作基础条件、如管理水平服务水平等七大方面进一步扩展了竞合条件。张庆在包括大陆、香港、澳门和台湾的两岸四地旅游竞合研究中深入分析了政策基础条件、资源基础条件、市场基础条件以及发展基础条件。朱元秀在针对江苏沿海区域旅游竞合研究中突出了四大条件:一是旅游资源富有特色、互补性强而整合条件较好;二是空间接近、交通发达,形成海陆空立体交通网;三是旅游社、星级酒店等旅游服务设施条件较好;四是有关规划、政策的制定与通过,具备战略机遇。通过对不同学者有关竞合条件内容的提炼与合并,得出竞合条件主要体现在以下七个方面:旅游资源(特色差异、品阶规模)、区位交通条件、政策环境、旅游基础设施、旅游地形象(吸引力、知名度)、合作基础与意愿、客源市场。

2.3动力机制

刘红梅认为区域旅游竞合的瑞动力源于两个方面,一个是由利益主体自身的合作需求与意愿所形成的推力,另一个则是合作的预期收益所产生的拉力。王庆斌在大别山区域旅游发展研究中对竞合效益进行深入分析,区域合作对于提高旅游资源利用开发效率、互换并扩大客源市场、提高旅游景区整体竞争力、实现设施资源有效互补共享起到积极促进作用,同时也将推动大别山交通环境的有效改善、旅游产业发展创新能力的提高以及旅游专业人才的培养。

甄丽君在合肥经济圈建设中提出区域经济驱动、自身城市利益所在及相关性、交通便利通达、资源优势错位互补、竞争力提升需求共同助力区域旅游竞合。于丽英先以CSA的性质和机制对应多个影响因素,再通过模糊TOPSIS和模糊QFD进行影响因素评价,从而深入研究科技创新对竞合关系的推动作用。刘红梅认为在旅游消费推动下旅游企业竞合有三大动力:一是降低交易成本和社会成本;二是外部规模效应和外部范围效应;三是促使企业经营创新和供应链重构。综合来看,竞合动力主要包括:减少资源浪费、提高竞争力、经济效益最大化、资源共享、互换并扩大客源市场、刺激创新与鼓励人才培养等诸多方面。

2.4具体模式

竞合模式本身强调的是一种思维,各个旅游区域具备不同条件与特点,有着适应自身的具体的竞合模式。刘红梅为打造长株潭无障碍旅游区,构建以政府为主导,以市场为导向,以地方利益为主体,从空间竞合和产品竞合两个方面同时进行的竞合模式。王浩将安庆旅游竞合模式构建为“以整合资源为基础、政府推动为主导、旅游企业为主角、协会沟通为手段”,并对如何建设竞合协调管理机制有了较深思考。亮以贵黔湘为竞合区域,针对民族旅游,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一体化共生多赢为目标,构建其竞合模式:政府主导——企业运作——社区参与——专家指导。与前面强调“政府主导”不同,陶伟在研究周庄、同里、甪直三镇旅游一体化中则提出“以市场交易为基本方式、以政府协作为补充、以地方利益为基础,塑造并发挥景区特色,建设富有吸引力旅游目的地”的旅游竞合模式框架。而王庆斌注重协调发挥政府与市场的积极作用,在大别山区竞合模式中提出“一纵一横模式”,即以政府牵头的横向合作,在市场机制引导下的纵向开发。

此外一些学者从空间结构上提出相应的竞合模式。江金波通过环境、资源、市场以及社会经济四个维度,测量长江三角区域旅游城市的生态位值并形成聚类谱系,将15个城市划为4个等级,提出空间等级竞合模式,并按途径具体分为错位模式、扩充模式以及泛化与特化模式。明庆忠综合区位论、核心边缘理论、比较优势理论以及区域发展理论等旅游地规划理论,提出一个涵盖市场空间结构优化、资源对比开发、项目设计与空间定位、线路产品组合、旅游设施空间配置与优化等诸多方面的旅游空间组织的竞合模式。董培海论述区域旅游竞合与旅游流空间场效应间的耦合关系,比较分析在竞争态势下与竞合态势下的场效应,进一步指出竞合状态下旅游流空间场强多表现为双核或者多核模式,而场强差异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变小,走上互惠共生轨道。谭志蓉在攀西地区区域旅游中构建“双核心—多层次—多圈层”的旅游竞合模式,以攀枝花和西昌作为双核心,从凉山州旅游圈和攀枝花旅游圈,到攀西地区旅游区,再到大香格里拉旅游圈。

2.5措施与保障

“如何采取具体措施”就是将竞合模式落地的行动方案,研究者们对此做出了较为全面的思考。刘红梅为长株潭旅游一体化提出四方面措施:政府主导缓解市际差异,保障平等合作;以市场为导向,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的优化作用;以地方利益为基础,注重社区参与,维护当地政府、旅游企业及社区居民的利益;建立协调机制,打造共赢平台。王庆斌针对大别山区域提出对应竞合措施:联合宣传促销、打造整体形象;避免重复建设、挖掘产品特色;规范开发行为、保障正常运作;建设现代设施、资讯资源共享。陈学强认为通过旅游竞合实现旅游对称互惠共生是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重新统筹行政区划、再次优化功能分区是纲要;整合特色旅游资源、提高资源开发效率及吸引力是基础;塑造整体形象、形成营销联盟是加强;不断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城市旅游环境是保障。亮有关桂黔湘边区一体化共生竞合模式的具体措施体现在五个方面:一是设置协作管理组织,合理调配要素资源;二是统一规划发展,避免重复建设;三是整合优质资源,挖掘深层文化;四是改善服务设施,构建通达路网体系;五是共塑旅游形象,注重联合营销。

甄丽君在构建合肥经济圈中提出了区域旅游产业集群化的设想,鼓励打破地区以及行业界限,相互参股,打造大型旅游企业集团;另外在考虑自身旅游圈各层面合作的同时也应该积极参与更高层面的泛长三角合作分工。陈蓉在青藏生态旅游中提倡政府主导资源开发、避免资源重复开发、建设生态旅游大环线以及信息共享、整体联合营销。朱元秀认为“竞合模式”落到实处的案例很少,因此建立并完善旅游竞合的保障机制尤为重要,他建议从协调沟通机制、人文融合机制和法律保障机制三方面推动江苏沿海生态旅游竞合的持续深入。

3综述结论

综上所述,有关国内外区域旅游竞合研究有着较为明显的区别。国外研究倾向于竞争或合作其中一方面的探讨,而且偏向于以微观旅游企业作为研究对象。国内研究在吸收国外优秀成果的基础上进行了大量探索,一般将竞争与合作统一来谈,已形成由竞合条件、动力机制、模式、措施、保障等各方面构成的较成熟的论述与论证框架。研究者们在以下方面可以作进一步思考:

(1)研究区域多为东部沿海区域或发展相对成熟的旅游区,研究者同样可以对西北等欠发达区域思考旅游竞合问题,以探寻经济落后区的旅游跨越式发展之路。

(2)近年许多研究成果偏向于参照模仿早期研究成果的思路和观点,缺乏对实证区的深入具体评价分析,模式确立、行动措施与保障机制的建议上缺乏针对性,有效论证不够。

(3)旅游竞合模式能否落地,合作能否长久,一个关键性问题就是“如何构建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这就是“基于竞争前提”的根本前提。该问题常被一笔带过,应加强重视和加深研究。

(4)定性研究仍占据相关成果的绝大多数,其主要原因在于“旅游竞合”是“打造无障碍旅游区或实现旅游一体化”的一个战略思路,仍停留在理论层面,缺乏相关数据的支撑,但研究者仍可以在论述过程中尽量引入支撑性数据。

参考文献

[1]D.Getz.Tourism Planning and Destination Life Cycle[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1992,19(4):752770.

[2]J.Tribe.Corporate Strategy For Tourism[M].International Thomson Business Press,1997.

[3]K.Wober. J.A Mazance. A Josef Mazance London and Washington Printed and in Great Britain By Biddles Ltd International City[M].Tourism Analysis and Strategy Ed,1997.

[4]Timothy D.Cooperative Tourism Planning in a Developing Destination [J]. Journal of Sustainable Tourism,1998,(1):5268.

[5]Timothy D.Crossborder Partnership in Tourism Resource Management:International Parks along the USCanada border[J].Journal of Sustainable Tourism,1998,(7):182205.

[6]Tosun C.Limits to Community Participation in the Tourism Development Process in Developing Countries[J].Tourism Management,2000,21:613633.

[7]Peter U. Dicke.Cooperative Marketing in the Accommodation Subsector: Southe Astern Mediterranean Perspectives [J].Thunder bird Inter national Business Review,2000,(4):467494.

[8]Sparke M. Sideway.Triangulating the Border less World: Geographies of Power in the Indonesia Malaysia Singapore Growth Tangle [J]. Thunder bird Internat ional Business Review,2004,(5):220234.

[9]Claudia G.Green,Suzanne K.Murrmann.Technology as a Tool for Citizen Par ticipation in Community Development and Tourism: The Rebuilding of Lower Manhattan[M].Springer Vienna,2005,18(3):102113.

[10]Gunjan Sexena.Relationships,network sand the learning regions:ease evidence from the Peak Distriet National Park[J].Tourism Management,2005,(26):277289.

[11]Jor Vernon.StePhen Essex.David Pinder.Kaja Curry Collaborative Policy makinglocal sustainable projects,2005,(02).

[12]Jonathan Greer.Developing transjurisdictional tourism Partnership 2 insights from the Island of lreland[J].Tourism Management,2002,(23):355366.

[13]刘兵慧,魏晓芳.基于博弈视角的区域旅游竞合机制构建——以山西省为例[J].经济问题,2011,(05):118121.

[14]梁艺桦,杨新军.区域旅游竞合博弈分析[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5,(02):9497.

[15]刘红梅.长株潭两型社会区域旅游竞合研究[J].求索,2010,(02):7172.

[16]史春云,张捷,沈正平,等.区域旅游竞合研究进展[J].地理与地理信息学,2005,(05):8589.

[17]吴泓,顾朝林.基于共生理论的区域旅游竞合研究——以淮海经济区为例[J].经济地理,2004,(01):104109.

[18]亮,张瑾.基于共生理论的桂黔湘边区民族旅游竞合模式研究[J].广西民族研究,2012,(04):185192.

[19]张宏琳.攀西区域旅游合作开发的SWOT分析[J].中国商贸,2011,(33):142143.

[20]徐英,张哲.区域旅游发展竞合的STC三维分析[J].商业时代,2011,(14):128129.

[21]栾坤.基于区域经济差异和协调发展理论的城市旅游圈竞合发展研究——以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城市为例[J].城市发展研究,2011,(09):3741.

[22]李金龙,李朝辉.我国区域旅游中地方政府间的竞合关系探析[J].经济地理,2011,(06):10311035.

[23]张琰,苏智先.基于种间模型与自组织论的区域旅游竞合理论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6,(23):233234.

[24]陶伟,戴光全.区域旅游发展的“竞合模式”探索:以苏南三镇为例[J].人文地理,2002,(04):2933.

[25]王兴水,甘巧林.竞合模式:粤西与海南旅游发展的新思路[J].资源开发与市场,2003,19(6).

[26]张庆,邹永广,黄远水.共生理论视角下的两岸四地旅游竞合研究[J].区域经济评论,2013,(03):153160.

[27]朱元秀.江苏沿海生态旅游竞合战略与保障机制探讨[J].商业时代,2013,(02):140141.

[28]王庆斌,杨效忠,屈桂春.大别山区域旅游竞合模式研究[J].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08,(04):611.

[29]甄丽君,陈秀楼.基于竞合模式的合肥经济圈区域旅游发展探讨[J].皖西学院学报,2011,(02):110113.

[30]于丽英,朱滋婷.基于模糊QFD的上海国际邮轮服务区重点产业的选择[J].科技和产业,2012,(06):1722,88.

[31]刘红梅.论旅游消费与湖南“红三角”区域旅游竞合[J].消费经济,2009,(03):5861.

[32]王浩.区域旅游竞合模式及协调机制研究——以安庆为例[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5):8789.

[33]江金波,余构雄.基于生态位理论的长江三角洲区域旅游竞合模式研究[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9,(05):9397,101.

[34]明庆忠,邱膑扬.旅游地规划空间组织的理论研究[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03):137143.

[35]董培海,李伟.旅游流空间场效应演变中的竞合关系分析——以滇西北生态旅游区为例[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12,(01):1524,31.

[36]谭志蓉.攀西地区区域旅游竞合模式与策略分析[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0,(02):8284.

[37]陈学强,刘潇,杨超.基于共生理论的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旅游竞合研究[J].沿海企业与科技,2009,(05):7981.

[38]陈蓉,耿筱青,李生梅,等.基于旅游空间结构和旅游形象理论的青藏生态旅游竞合策略研究[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01):1922.

旅游市场形成的主要条件篇6

关键词:旅游产业;竞争力;钻石模型;大连市

中图分类号:F15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12-0141-03

2008年, 中国旅游产业连续遭受全球金融危机和各种突发事件、不利因素的冲击,经受了前所未有的考验。面对严峻的旅游市场形势,全国旅游行业克服困难,总体上保持了平稳发展。大连作为辽东半岛的海滨城市,依托其优越的自然条件和良好的经济基础,旅游产业稳步发展,旅游总收入再创新高。本文利用迈克尔・波特的“ 钻石模型”,从生产要素、需求条件、相关与支持性产业、企业战略结构和同行竞争、机会、政府六个方面对大连市旅游产业的竞争力进行具体分析,并提出了提升大连市旅游产业竞争力的途径,进一步促进大连市旅游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一、迈克尔・波特的“钻石模型”简述

1990年,美国哈佛商学院的迈克尔・波特(Michael E. Porter)教授在《国家竞争优势》一书中,在继承传统比较优势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国家竞争优势”理论 [1]。该理论着重讨论了特定国家(地区)的产业(企业)在国际竞争中赢得优势地位的各种条件,即国家和地区的产业竞争优势与四个基本要素和两个辅助要素密切相关。四个基本要素为:(1)生产要素;(2)需求条件;(3)相关产业和支持性产业;(4)企业战略、结构和同行竞争,两个辅助要素为:机会和政府。

四个基本要素以及两个辅助要素动态结合,决定了一个国家(地区)的特定产业能否取得国际竞争优势,这六个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构成系统,由这四个基本要素和两个辅助要素组成一个菱形结构,类似于钻石形状,习惯上称之为“钻石模型”。

“钻石模型”把产业内各个企业纳入一个动态的分析框架中,理论中的企业战略、结构和同行业竞争要素可以理解为产业组织的市场行为,这种市场行为是在一定的市场机构中的,而这种市场结构在钻石理论中受到相关和支持性产业、需求条件和生产要素情况的影响。在上述四种要素相互作用的过程中,政府又承担这一部分责任,通过制定相关的政策,使产业结构合理化,从而使产业顺利的发展进而实现升级,而机会要素则通过影响四个要素的变化给产业的发展带来新的空间和活力,因此,整个“钻石模型”是一个动态的系统,每个要素的变化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产业竞争力的变化 [2]。

二、由“钻石模型”分析大连市旅游产业竞争力

1.生产要素的分析。旅游产业发展的生产要素是指旅游物质资源、人力资源等要素。大连位于辽东半岛南部,三面临海,地处暖温带地区,具有海洋性特点的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分明,气候宜人,是全国闻名的滨海城市,中国北方的旅游避暑胜地。特殊地理位置决定了大连拥有丰富的海滨资源和海岛资源,拥有长达1 906公里海岸线和170个大小岛屿,大连的滨海景区(景点)多达100余处,海滨风光是大连旅游资源的主体。到2008年末,大连市共有国家级旅游度假区2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3个,国家森林公园6个,国家A级旅游区(点)24个,其中五A级1个,四A级10个,景点和景区达200多个,有城市广场58个。大连商业门市星罗棋布,旅游休闲娱乐项目众多,旅游硬件设施日趋完善。大连已经普及了国际化的城市公共信息图形符号的设置,游客密集地带都设立了旅游咨询服务中心。大连的海产品丰富,鲍鱼的产量占全国的60%。2007年2月8日,大连市荣获“中国最佳旅游城市”奖杯,这是中国旅游界最高层次、最具权威性的荣誉。

大连市旅游产业人力资源相对丰富,辽宁省有旅游学院50多所,而大连市就占了大部分。目前,大连市旅游产业直接从业人员已达23万人,占全市城镇就业职工的12.8%。但是,从旅游企业从业人员的学历构成来看,高中以下学历的占76%,这些服务人员专业技能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旅游地的生命周期长短和可持续发展,缺乏旅游专业人才,尤其是缺乏懂国际业务的国际型人才、高层次人才,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大连市旅游产业的国际化步伐。

2.需求条件分析。一国或地区的旅游需求条件领先于其他国家和地区,其旅游产业竞争优势比较强。大连市的旅游需求条件是比较好的,除2003年受非典疫情影响,国内外游客人数,旅游总收入有所下降外,其余每年接待的国内旅游者和入境旅游者人数呈逐年递增态势,约居国内主要旅游城市十二位,旅游总收入也连创新高。但也可以看出,相对于国内旅游者来说,入境旅游者的人数很少,说明国际旅游需求相对较低。

根据2008年大连市国内旅游客源市场和海外客源市场统计数据 [3] 分析,大连市国内旅游市场客源地主要分布在辽宁周边地区以及东南沿海经济发达、人口稠密地区,中部地区除安徽、山西、河南、湖北、四川等省外,其他省区所占比重较少,西部地区游客则更少;海外客源市场主要是日本、韩国、俄罗斯,其中日本是最大的海外客源市场,每年都有大量的日本游客入境;韩国因与大连地区地缘、血缘关系密切,成为大连市第二大客源国;俄罗斯市场近年来发展迅速,成为本市的第三大海外客源市场。此外,由美国和加拿大组成的北美市场、新加坡和马来西亚为主的东南亚市场以及以德国为首的西欧市场在大连市海外旅游市场中均占有一席之地[4]。

3.相关和支持性产业分析。作为中国最佳旅游城市之一,东北、乃至中国商贸重地,大连市拥有多功能全方位、档次齐全的旅游接待网络。大连是东北地区星级宾馆酒店最多和最全的城市,酒店宾馆规模、设施、装修、设备具备国际水平,与之相关的软件服务也是走在业界前列。截至2008年末,大连市拥有旅游宾馆(饭店)212家,增加6家,其中星级宾馆(饭店)168家,增加2家;五星级6家,增加1家。但宾馆酒店的空间布局太过集中,星级饭店几乎全部分布在中心城市和经济技术开发区。

近几年,大连交通基础设施得到较大改善,飞机、火车、客车和轮船通往全国大部分省市以及海外部分国家和地区。大连周水子国际机场的国际口岸作用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截至2008年底,航线总数达到147条,其中国内航线100条,国际和特别行政区航线47条,与15个国家、94个国内外城市通航,其中国际、特别行政区通航城市40个。2008年,两岸直航大连至台湾航班正式开通,烟大铁路轮渡正式运营。大连市的公共交通非常发达,市内有公交线路百余条,其中有全国仅存的有轨电车线路两条,有多条轻轨列车线路;大连地铁一号线一期工程2009年6月正式启动拟定2013年5月完工。虽说基础设施得到了改善,但从下表可以看出,大连的旅客周转量除了水运和民航外,其余在辽宁省所占的比重不是很大,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4.企业战略、结构和同行竞争分析。企业战略、结构和竞争,即指企业的战略决策特点、组织结构及竞争程度所赖以存在的环境。由于所处环境不同,企业目标、管理体系和激励机制也往往不同,而其产业优势则来自于对它们科学、合理的选择和搭配 [5]。到2008年末,大连市旅行社达362家,其中国际旅行社26家,国内旅行社336家,其数量占辽宁省旅游旅行社总数的1/3以上,在全国各旅游城市中也居于前列。

此外,旅游企业还结合大连特色推出了海滨度假游、都市观光游、都市会展游、购物游、休闲游、节庆文化游、近代历史文化游、军港观光游、温泉游、乡村游等多元化复合型旅游产品,能根据不同旅游者的需求,提供不同的旅游产品。又相继推出“海上看大连”,阳光(sun)、沙滩(sand)、大海(sea)的夏季旅游“3S”产品和运动(sport)、温泉(spring)、购物(shopping)的冬季旅游“3S”产品;在原有的国际服装节、烟花炮竹节、国际赏槐节的基础上又增加了四大节庆活动:国际啤酒节、国际沙滩节、国际冬泳节和国际滑雪节,成为大连拉动游客新的增长点。

5.机会因素分析。机会是影响旅游产业竞争力的一个重要变量。2008年奥运会为大连旅游产业发展带来新机遇,中国申奥成功后,大连市很快就打出了“奥运在北京,观光到大连” 的奥运旅游宣传口号,在中国内地及海外电视台连续播放其旅游城市形象广告,大连市还建设了一批适应奥运旅游的大项目,其中包括高标准的大连金石滩主题公园,重新规划旅顺口旅游项目,将星海湾建成集体育、文化、会展商务、娱乐四大中心为一体的大型旅游休闲广场,把滨海路建成精品浪漫旅游线路等。2008年大连市旅游总收入达400.8亿元,占全市GDP的10.39%,相当于第三产业的25.44%,比2007年增长23.3%。

2009年9月10―12日中国夏季达沃斯论坛即世界经济论坛第三届新领军者年会在大连举行,给大连带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通过夏季达沃斯年会,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大连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是大连全面走向国际化的新平台。成功举办年会,进一步提升了大连的国际化水平,充分彰显大连浪漫之都的魅力和综合实力,全面提高了大连的国际影响力和美誉度。自2007年首届年会以来,国际规划师大会、世界生物大会和被称为“海事达沃斯”的国际海运年会等一些高规格国际会议主动来到大连举办。随着本届年会的回归和成功举办,必将引领国际高端会议大量涌入,进而拉动大连市旅游、餐饮、会展、金融等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

6.政府因素分析。政府行为是影响旅游产业竞争力的又一重要变量。大连市政府充分认识到,旅游产业是关联度高、污染少、增收潜力大、发展前景好的产业,因此高度重视旅游产业发展,为全面加强旅游产业开发和建设,政府给予政策优惠、政府贷款等支持措施大力发展旅游产业,使得旅游产业不仅成为大连市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而且现已成长壮大为支柱产业。大连市政府积极引进一些国外知名旅游企业进入大连,推进政府及相关旅游组织和旅游企业加入国际性的旅游组织协会。大型国际国内会展的成功举办,很好地宣传了大连市旅游形象,增强了大连市旅游产业的竞争力。截至2008年末,大连共举办展会96个,比上年增长4.3%;展览面积95.7万平方米,展会平均规模接近1万平方米;参展企业24 746家,增长14.6%,其中海外参展企业1 869家;到会参展商88 456人,增长18.4%;参观人数544.6万人次,其中海外参观人数4.6万人次。

三、提升大连旅游产业竞争力的途径

本文基于波特的钻石模型六要素对大连市的旅游产业进行实证分析,从而提出了提升大连市旅游产业竞争力的途径。

1.注重旅游产品开发,增强大连文化底蕴。充分发挥大连市的地理区位和自然景观优势,溶合历史文化和风俗人情,打造具有海洋文化、海滨风情、浪漫情调、独特风格的旅游资源。以提升城市休闲旅游和城市商务旅游为重点,积极推进商务会展旅游;加快邮轮、游艇、高尔夫、马术、温泉、滑雪等高端旅游产品的开发和推广;统筹城乡旅游发展,建立特色旅游乡镇村、农(渔)家乐示范项目,使其成长为旅游经济新的增长点,使旅游产品更加多样化。

开发产品的同时注重增强文化底蕴,大连市应通过文化旅游的发展,积累本地区和城市的文化资本,打造旅游目的地城市的品格和标识,着力开发和培育节庆旅游产品,通过国际性节庆活动,提高城市的文化品拉,凝聚人气,促进旅游和相关产业的发展,从而提高知名度、美誉度以及城市的综合竞争力。

2.加大宣传促销力度,积极开拓旅游市场。大连市要制定中长期旅游宣传促销规划和市场开发战略,出台符合实际的市场开发规划并贯彻实施,改变粗放型的宣传促销模式;创新旅游宣传促销体制,探索组建全市旅游形象宣传推广中心,具体实施宣传促销各项工作,逐步实现旅游宣传促销机构和队伍专业化;针对不同市场和客户群,建立起包括旅游推介词、宣传片、画册、招贴画、导游图、导游词以及不同版式的旅游指南手册在内的宣传品体系,并及时更新相关内容;不断创新旅游宣传促销的方式,加强主要客源市场有针对性的促销,注重客源地推介活动与互联网、新闻宣传、媒体广告和影视机构的合作,拓展宣传促销的领域。

积极开展与国家旅游局驻外办事处、各大旅游批发商、主要客源地骨干旅行社的合作,增强宣传促销投入的实效性;抓住在大连举办各类重大国际活动的时机,主动提供旅游宣传品开展促销;继续大力发展入境旅游,在巩固日韩俄传统海外客源市场的基础上,大力开发港澳台、东南亚和南亚市场,积极开发欧美澳远程客源市场,逐步实现旅游市场结构国内游、入境游均衡发展。

3.促进相关产业协调发展,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旅游产业是一个融合了文化、交通、餐饮、建筑、房地产、农业、制造业等多个产业的复合性行业。因此,对于大连市的旅游发展,应该综合考虑城市交通、通信、物流、房地产、文化产业、美食餐饮、娱乐活动、休闲农业、工艺制造等多个行业,形成相互联动、相互支撑的发展战略,使旅游真正成为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产业。

基础设施是发展旅游的必要条件,应该加大资金投入,逐步促进软硬件环境与国际接轨,满足游客的需求,提高综合接待能力。硬件方面,应根据主要客源市场的特点与需要进行交通设施方面的建设,进一步拓展航线,完善铁路、公路建设,构筑三维立体交通网络,提高大连旅游的可进入性;软件方面,应改进和提高服务质量,提供标准化、规范化和个性化服务,增强大连旅游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4.建立集团化旅游企业,加快专业人才培养。深化改革,扶强做大旅游企业,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抓好旅游企业的改制工作,对已进行改制的要加强完善和深化,使旅游企业加速向集团化方向发展。旅游企业集团化可以形成规模综合效益,形成组合效益,优化资源配置,增强融资功能,提高综合竞争力;政府还应综合运用土地、资金、税收等政策杠杆,鼓励本地大型企业集团进军旅游业,按照“政府引导、企业自愿、优势互补、效益优先”的原则,通过联合、兼并、收购和股份制改造,整合大连市现有旅游资源;吸引国内外著名旅游企业来大连投资,以项目为载体,以企业为平台,以资本为纽带,建立全方位开放的旅游产业体系,为国内外资本进入创造良好条件。

此外,大连旅游产业还应该加快旅游专业人才培养,提高旅游企业管理水平。一方面加强旅游院校建设,定向培养企业所需人才。与劳动部门合作,加强旅游产业普通员工的规范化服务培训,为大连旅游品质化发展提供基础人力资源支撑;另一方面通过制定一系列优惠政策,千方百计在全国乃至世界范围内招募旅游产业人才,以抢占旅游人才的制高点。

5.促进区域旅游合作,增强城市吸引力。树立合作发展的理念,坚持“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的原则,打破区域分割。首先,应该加强大连区域内旅游合作,同时促进与辽宁各旅游城市之间的联合,加大与东北各旅游区的资源整合;其次,加强同与自己特色接近的青岛、烟台、威海等滨海城市的旅游开发合作,共同打造海洋旅游品牌,形成地区间的整合营销体系和海洋旅游链,产生规模经济效益;第三,加强国际旅游合作,继续加大与日本、韩国、俄罗斯以及东南亚国家和地区的传统合作力度,同时要不断扩大大连市远程客源市场,创造促进旅游产业发展的更大国际空间。

6.加大旅游市场管理力度,营造良好旅游环境。2009年国家相关部门出台了《旅行社条例》,使得旅游相关法律法规进一步完善。大连市相关部门要认真学习、贯彻、落实新条例,积极探索建立城市综合执法部门、旅游专职执法队伍和社会监督三位一体的检查执法体系,形成对行、游、住、食、购、娱六个环节全方位全过程的监管机制;积极发挥社会督查作用,在景区景点、购物、餐饮、娱乐等旅游消费场所聘请监督员,开展全方面全天候的社会监督检查;进一步整治导游队伍,提高对导游人员的管理水平;加强旅行社标准化管理工作,对旅行社实行百分制管理;依法整治出境旅游市场,提高规范运作水平;大力净化旅游景区(点),提高游览环境的质量;严厉打击旅游购物欺诈行为,提高旅游购物的诚信度;加强星级饭店的管理,全面提升星级饭店的硬件和软件水平;充分发挥旅游协会的桥梁和纽带作用,促进国内外民间旅游组织的合作与交流,为大连市旅游市场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提高游客服务满意率。

参考文献:

[1]迈克尔・波特.国家竞争优势:第1版[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65-120.

[2]王小平.钻石理论模型述评[J].天津商学院学报,2006,(3):33-36.

[3]大连市旅游局. 2008年国内和海外市场游客客源构成[EB/OL].大连市旅游网,2009-11-12.

[4]王恒,李悦铮.大连市旅游市场空间结构分析与优化[J].海洋开发与管理,2009,(5):119-122.

旅游市场形成的主要条件篇7

关键词:节庆旅游 城市 辽宁省旅游

一、节庆旅游概述

在旅游研究中,根据旅游吸引物的吸引性质,分为场所吸引物和事件吸引物。场所吸引物是指旅游地固有的物质实体(如自然风景、名胜古迹)对游客的吸引;若旅游者去一个地方旅游,主要是是因为这地方发生什么事情,这种吸引就是事件吸引。由事件引起的旅游称为事件旅游。节庆旅游就属于事件旅游的一种。节庆旅游吸引物可分为两种类型:资源依托型和资源脱离型。资源依托型指节庆旅游举办地的旅游资源(自然、文化、历史、城市环境等资源);资源脱离型指节庆旅游本身特有的基本内容和活动,即根据节庆旅游组委会相关规定必须具备的内容和举行的活动。

节庆旅游吸引物

1.节庆旅游举办地的吸引

节庆旅游举办地吸引指当地的旅游资源对旅游者的吸引。节庆旅游产品开发必须建立在对相关资源基础的利用上,所以,节庆旅游产品开发的载体条件既包括传统意义上的自然、人文旅游资源,也包括能成为节庆载体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等潜在的旅游资源,如美食、特产、文化、习俗等。

2.节庆旅游本身的吸引

节庆旅游的特色是它的文化特质,缺乏文化内涵的“吸引物”不能构成真正的旅游吸引物。今天的旅游业,无论其形式还是内容,只有当它体现出多种不同的文化底蕴时,才能对旅游者形成持久的吸引力,才能为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带来源源不断的内在驱动力。

二、节庆旅游与旅游城市的关系

城市作为现代文明的标志,具有良好的软硬件环境,是多种功能的集合体,举办一个有特色、有生命力、有市场前景的节庆活动,是一个城市旅游业发展水平的重要体现。节庆旅游之所以和城市相联系,在于节庆旅游资源对城市场所的依托性,以及城市旅游资源对节庆旅游活动的补充性。通过城市的中介,以及活动的依托,节庆旅游和城市旅游获得了融合的可能。

1.完善城市基础设施

为了节庆旅游的成功举办,各主办城市都会加大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力度。活动期间将会带来大量的流动人口,巨大人流的疏散问题对城市的道路交通提出很高的要求,需要对城市的交通道路设施进行全面的改造。这必然加速城市完善基础设施的步伐。

2.塑造城市的形象

城市形象、品牌是城市旅游发展的关键因素,城市举办事件活动实际上是一种策略:即传播城市形象的手段,塑造城市品牌的营销策略。举办大型活动就是目的地形象的塑造与完善的过程。由于大型活动在举办期间的强劲宣传,使更多的人通过各种媒介或实地游览对城市留下深刻印象,从而在短期内强化了城市形象,提高了城市的知名度、美誉度。

3.促进城市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城市旅游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实现其可持续发展,事件活动比其他形式的旅游活动对于城市旅游业的发展更具有可持续性。

(1)增加城市旅游吸引物,丰富城市旅游资源

城市中的自然资源、人文和社会资源具有一定的旅游吸引力,是城市旅游发展的基础。然而,在旅游者日益偏好动态性、参与性、体验性旅游活动的今天,单纯静态吸引物的旅游吸引力正逐渐降低。因此,参与性强、丰富多彩的事件活动成为了城市旅游吸引物体系中的一种新类型。它的出现增加了城市旅游吸引物,丰富了城市旅游资源,实现了城市旅游资源动、静的完美组合。

(2)促进旅游产品系列升级

在事件活动策划阶段,针对即将到来的大量游客,旅游部门精心设计和开发具有浓郁本地特色的旅游产品系列。完善观光旅游、文化旅游、科技旅游、生态旅游、民俗旅游等旅游产品,在这一过程中旅游部门也提升了本地的旅游产品系列。

城市对节庆旅游发展的影响

把节庆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的一些相关的辅助要素称为保健因素,具体说这些保健因素有:旅游业发展要求、社会经济条件、区位交通条件、旅游业发展基础以及政府的政策支持等。这些因素对节庆旅游的形成不产生激励作用,但如果这些因素不完善,有可能阻碍节庆旅游的形成。一般举办地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在需求和供给两个方面影响当地节庆旅游的发展。从供给方面,举办地的社会经济基础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举办地基础设施和旅游上层设施的水平,决定了节庆旅游的规模和水平。举办地自身的经济技术实力是成功举办节庆旅游的基础。 从需求方面看,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的居民平均收入水平,决定了居民节庆旅游需求的规模和质量,对节庆旅游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大多数节庆旅游的客源市场具有明显的区域性,节庆旅游的吸引范围是以其为中心的2小时旅行圈,圈内经济发展水平,居民可自由支配收入直接影响着节庆旅游的发展。

三、辽宁省的节庆旅游发展情况

随着世界范围内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办好旅游节庆活动成为各个国家和地区都在思考的问题。花样繁多的节庆活动,提高了人文旅游档次,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辽宁作为一个新兴的旅游大省,对此尤为重视,先后举办了沈阳冰雪文化节、大连服装节、大连啤酒节等活动,在培育特色旅游节庆品牌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可持续性的节庆旅游如沈阳清文化国际旅游节、大连国际服装节、大连赏槐会、大连烟花爆竹迎春会、鞍山千山国际旅游节、鞍山玉佛文化旅游节、本溪枫叶节、丹东鸭绿江国际旅游节、营口望儿山母亲节等节庆活动。旅游管理部门规划使每个旅游目的地都有本地的节庆活动,以大型的节庆活动吸引游客。策划和宣传主题节庆活动,让人们能通过记住几句简单的口号、几条容易记的词语把旅游区的名字同直观形象联系在一起,把辽宁省宣传成为充满吸引力的地方,树立地区文化多样性和友好热情的形象主题。使这些活动成为旅游目的地永久性的旅游识别标志。同时要搞好旅游旅游宣传,如创意出版拍摄辽宁旅游传说、歌曲、影视作品等。近年来,辽宁又推出了许多丰富多彩的旅游活动,如蒸气机车旅游、康复疗养旅游、仿古旅游和商务旅游等。各地举办的民间节庆活动也备受国内外游客青睐。有力地推动了辽宁省各城市的旅游发展和经济增长。这些节庆活动的开展在全国是有很大的影响的,并取得了很大的成效。

参考文献:

[1] 甘朝有,齐善鸿.旅游心理学[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8:55 -59.

[2] 甘肃省重点旅游资源开发建设规划研究[R].甘肃省西部开发办,西北师范大学等课题组,2005:10.

[3] 吴浩.徽州文化旅游产品应树立独立的市场形象[EB/OL].安徽旅游资讯网,2005-05-13.

[4] 徐晨.节庆活动有所为有所不为[N].中国经营报,2005-02-23.

[5] 邓志涛.努力促进甘肃旅游产业大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加快开发力度[N].甘肃经济日报,2005-08-15.

[6] 林南枝.旅游市场学[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0,(1):70-74.

[7] 区域经济借“机”冲天[N].西部商报,2005-11-07.

旅游市场形成的主要条件篇8

关键词:乡村旅游民族地区开发模式

一、前言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聚集的国家。共有S个少数民族自治区,26个少数民族自治州,少数民族大部分分布地处偏远山区、牧区以及高寒地区。这就为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了其赖以存在的基本物质基础,即范围广阔的农村,而其原始秀美的自然环境、传统的农耕文明、自然与历史遗存相结合的农业和农村景观以及淳朴厚重的民族风情的存在,又进一步为乡村旅游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所以,一方面少数民族地区在经济、社会等诸多领域存在着较大的劣势,但另一方面,其在开发乡村旅游方面却是具有显著优势,而如何把这种潜在优势转变咸现实的经济优势和市场优势,是我国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本文首先分析民族地区旅游开发的制约因素,在此基础上借鉴汉族地区发展乡村旅游的经验,提出了民族地区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及保障措施。

二、民族地区乡村旅游开发的制约因素

1.经济发展水平滞后。目前少数民族地区由于受到技术落后、资金紧缺、人才奇缺的情况下,旅游业的发展所要求的服务档次、接待规模以及施标准很难达预期的标准,旅游业运作过程卜分艰难。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滞后的条件下,民族地区旅游产业发展面临如下问题:旅游开发所需资金不足,接待能力和开发规模有限;当地产业结构不合理,产业体系不健全,旅游业产品供应不足,市场经济发展落后;旅游基础设施投入不足导致配套接待设施条件难以达到规定标准;民族地区自我积累能力不足,人均收入水平低下导致商品流通滞后;教育培训严重缺乏,导致旅游人才缺U较大,旅游接待和服务的质量难以向国际标准看齐;旅游管理水平有待提高。

2.政策依赖性强。少数民族地区的旅游开发过程中,政府起到了主导的作用。无论是基础设施投资建设还是旅游产品的对外宣传等-系列工作,都需要政府来主导参与。近年来我国旅游业发展迅猛,对地方经济增长起到了很大推动作用。因此旅游业才被很多地方政府列为优先扶持产业或主导产业。为了尽快开发民族地区经济,当地政府制出台了很多优惠政策来吸引外资参与旅游开发经营,以出让土地、景点等资源和各类优惠政策作为对外引资的条件,而对当地少数民族具名的补偿主要采用核算的土地出让金的形式的方式,同时也忽视了当地少数民族居民自身发展能力的培养。

3.乡村旅游内需不足。目前我国比较成熟而且市场效益较好的一种旅游发展模式是利用大都市客源优势发展乡村旅游,主要是考虑可以充分利用了都市郊区相对城市良好的独特的人文环境、自然生态环境和和便利的交通条件。一般学者认为,乡村旅游目的地的位置应以旅游者自驾车大约l小时能到达的范围为准,那么这种距离是最优的,比较适宜采取城乡互动的旅游开发模式。但少数民族地区大多处于偏远的山区,城市化水平比较低,依托周边大中城市的庞大旅游市场开发乡村旅游不具备条件,缺乏有力的市场支撑。基于以上原因,造成少数民族地区乡村旅游发展的内需不足,难以吸引足够的外地游客。而少数民族地区往往具有较多的较高级别的风景旅游区和流量相对集中(向游客,依托景区发展乡村旅游具有一定的优势,即使没有景区的支撑,少数民族地区也可以依托原始秀美的自然环境、传统的农耕文明、自然与历史遗存相结合的农业和农村景观、靠边疆(或边区)的特殊区位以及淳朴厚重的民族风情,开发特色乡村旅游,形成相对独立的乡村旅游区,吸引游客。

4.出游成本高。从地理位置上看,城市居民旅游和休闲出游目的地随着与大中城市距离增加而逐步衰减,大部分的出游目的地市场集中于距大中城市500公里以内的范围。而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大多处于牧区、边疆和高寒山区,自然条件恶劣,交通不便,难以进入。这是自然条件形成的。而且从历史上来考证,几个世纪以来,中国境内各民族很少进行迁徙,除了因扩张和征战而进行迁徙从而与汉民族发生融合的部分少数民族,这是这种自然文化特征,从而形成了较为封闭的地理人文环境。所以少数民族地区远离中心城市,加上交通和通讯不便,游客出游成本相对较高。

三、民族地区乡村旅游的开发创新模式

1.产业链本地化。根据乘数理论,旅游目的地旅游业乘数效应大小决定了区域旅游产业链的发育程度。产业链越长,则旅游业与其他产业之间的关联度也越大,旅游业通过产业关联能带动更多的部门,从而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反之,则旅游业对当地经济的影响就比较小。所以,以旅游业作为龙头产业,优化配置上下游产业,充分利用当地资源,在本地生产和销售产品,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最大限度地使旅游收益留在本地,有效安置当地居民的就业,是提高旅游效益的重要手段。在乡村旅游开发的时候,最大化当地群众的利益是第一原则,只有遵循这一原则,将旅游开发与当地居民的利益作为共同体,才能为当地居民所接受。所以,只有实施乡村旅游产业链的本土化战略,才能有效地带动当地乡村经济的发展,并最大化当地群众的利益。

2.经营者共生化。经营者共生化模式分为两种,一种是分工共生模式,在该模式中,本地经营者和外来经营者同时提供不同类别相等级的旅游产品吸引不同(阿旅游市场,他们之间相互竞争,相互依存,避免了同质化的恶性竞争,共同推动民族地区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另一种是合作共生模式,本地经营者和外来经营者合资合作开发乡村旅游,利益共享,比如天龙堡的合作模式。广西上林县新东村是实施“经营者共生化”模式的典型代表。上林县新东村开发乡村旅游的成功的关键在于很好地处理了外来者合本地业户的关系一以互补代替竞争。新东村的“鹅和鸭农庄”的投资者是外来户,其目标市场是在广西的中高档次入者。“鹅和鸭农庄”占地二干多亩,是广西富有特色的名胜农庄休闲处,它的“鹅和鸭”取名来自英国著名的“鹅和鸭”酒吧,其投资者融合了迪斯尼风格和中国苏州园艺以及广西为代表的南方风格,是高档乡村俱乐部的雏形。该农庄里有迷你高尔夫球场、跑马场、卡丁车场、游泳池、彩弹射击场、射箭场、沙滩排球场、棒球发射场,以及儿童游戏的蹦蹦床、攀岩、滑梯等游乐设施,还将建成保龄球馆、壁球馆、儿童乐园馆。由于“鹅和鸭农庄”的成功经营,提高了新东村的知名度和吸引力,给新东村带来了滚滚客流,特别是“鹅和鸭农庄”开展大型活动时,当超过农庄的接待能力时,很多客人被分流到新东村当地民俗户进行接待。“经营者共生化”是一种本地业主和外来者互惠双赢的安排。

四、民族地区乡村旅游开发的保障平台建设

1.健全政府管理机制。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在于政府采取有效的行政、经济、法律等相配套的宏观调整、监督、指导和管理手段和方法,乡村旅游地政府要明确各自的工作责任,把乡村旅游的管理纳入政府的行政管理职能,切实有效制定出乡村旅游相关管理制度或条例,在规划审批、安全管理、经营管理、环境卫生等方面进行规范、监督,引导其逐步走向行业协会自律管理。虽然在内部,乡村旅游是由一家一户独立经营,自负盈亏。但从游客市场和社会的角度来看,乡村旅游地是一个有机整体,具有全局利益和整体形象。这就需要当地政府和职能管理部门西欧那个广大游客的利益、当地经营户的利益出发,合理规划,积极引导,制定相关法令法规,使乡村旅游的运作向法制化、规范化健康发展。同时还可以成立行业自律组织,如成立乡村旅游协会等,保护乡村旅游资源,避免旅游资源遭受生态环境和景观开发性的破坏。

2.强化服务规范。要提高乡村旅游接待的整体服务水平,就必须强化旅游服务意识,提高相关人员的整体素质。首先加强对旅游知识的培训。旅游从业人员的知识储备反映了当地旅游接待的征途服务水平。增强旅游知识培训,有利于旅游从业人员更好地了解当前旅游业发展的形势和趋势,有利于与游客进行直接交流。二是加强对服务规范的培训。乡村旅游能与其他类型的旅游产业向区隔的原冈在于它以“特色”吸引人,但这种特色的前提条件是规范服务:因为没有标准化和规范化的服务,特色也就不复存在。目前乡村旅游市场上存在诸多不规范的现象,各地政府部门要针对当地实际情况,强化这方面的培训,以规范的服务来引导和促进乡村旅游的发展。三是强化经营知识的培训。可以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组织从业人员外出学习、考察,扩大他们的视野,另一方面聘请有经验的专家加强对全体农民的旅游经营知识的培训,促进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3.提高旅游产品文化含量。民族地区乡村旅游文化开发可以结合实际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是树立鲜明的乡村意象,乡村意象是乡村在常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在人们头脑里所形成的“共同的心理图像”,其主要表现为乡村景观意象和乡村文化意象。其次注重产品性和知识含量,提高产品安全性,提高旅游活动的参与性和知识含量是吸引游客的重要手段,也是留住游客,延长其逗留时间的最好方法。乡村旅游经营者要充分利用当地特有的农家气氛及农事活动,使旅游项目贴近农家生活,营造出一种真正的“农家乐”。通过提炼民俗文化和农耕文化,使旅游者体验返朴归真和乡野的乐趣,通过收获劳动成果使旅游者从中获取一定的知识,满足旅游者寓教于乐的需要。再次是挖掘乡村资源的文化内涵。民族乡村资源的文化内涵丰富,有着反映人与自然的依存和延续、形态独特的乡村聚落;有着反映我国千年的传统文化、社会组织形式和家庭关系、古朴雅的乡村建筑;有着浓厚文化底蕴的乡村节庆、农作方式、生活习惯、趣闻传说。将这种文化内涵挖掘出来,深层次、多方位开发设计适销对路、具有乡村特色的产品,才能增强乡村旅游产品吸引力,提高市场竞争能力。

五、结论

上一篇:川西旅游市场分析范文 下一篇:智慧医疗项目建设解决方案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