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管理系统论文范文

时间:2023-02-28 11:59:09

旅游管理系统论文

旅游管理系统论文范文第1篇

摘要:随着国内外旅游的快速发展,我国旅游产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迫切需要加强对旅游经济的宏观管理。本文首先分析了旅游经济系统的内在联系和动态运行过程,分析了宏观旅游经济的内容和特点,然后在此基础上,重点论述了宏观旅游管理的目标、职能、过程和特征,为加强我国宏观旅游管理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关键词:旅游经济;宏观旅游经济;宏观旅游管理

随着我国国际国内旅游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国家把旅游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加快培育和发展,迫切需要加强对旅游经济的管理。在实践中,旅游管理不仅涉及微观旅游活动主体,包括旅游者和旅游企业的经济行为和决策,而且涉及到宏观旅游经济管理主体,即国家旅游管理部门的宏观决策与调控,而连接微观旅游活动和宏观旅游经济运行的桥梁就是旅游市场。因此,旅游管理既包括对微观旅游活动的微观旅游管理,对旅游市场活动的市场管理,也包括对宏观旅游经济运行和发展的宏观旅游管理,需要从理论上了解和掌握宏观旅游管理的目标、职能、过程和特征,才能有效地加强和指导宏观旅游管理的实践。

一、宏观旅游经济的含义

现代旅游经济,是一个包括旅游者消费活动、旅游企业经营活动、旅游市场活动和宏观旅游经济运行的经济子系统,是国民经济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系统论角度分析,旅游经济系统,既体现了旅游活动相关的各组成要素的集合,以及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和运行过程(见图1),还从动态角度反映了整个旅游活动发生和发展的过程和规律性。

(一)旅游经济活动

旅游经济活动,一般包括三个层面的活动,即旅游者的旅游活动、旅游经营者的经营服务活动和旅游组织的管理活动。第一个层面是旅游者的旅游活动,通常包括旅游者从购买旅游产品并离开居住地开始,经过一定距离的空间移动而到达旅游目的地,通过在旅游目的地的活动而满足其旅游需求,再返回居住地的全部过程。这个过程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组成部分:一是旅游者在旅游客源地选择、决定和购买旅游产品过程,只有当旅游者购买了旅游产品后才可能成为现实的旅游者;二是旅游者往返于旅游客源地和旅游目的地的空间移动过程,实质上就是旅游活动中必不可少的旅行消费过程;三是在旅游目的地所有旅游活动的消费过程,是满足旅游者需求的主要内容,也是旅游活动的核心内容。第二个层面是旅游经营者的经营服务活动,主要指旅游企业为保证旅游者的旅游活动顺利有效进行,直接提供各种旅游服务的所有经营活动过程。由于旅游活动内容复杂、涉及面广,因此必然涉及旅游客源地和旅游目的地的许多企业。按照现代旅游经济系统模型分析,旅游经营者的经营服务活动可大致分为旅行商、长途交通运输企业、旅游接待企业三部分。旅行商的经营服务活动包括旅游客源地和旅游目的地两部分,前者的主要职能是销售旅游产品,招徕和组织旅游者的旅游活动;后者的主要职能是整合旅游目的地的旅游要素,做好旅游者的接待组织活动等。长途交通运输企业、旅游接待企业则按照旅行商安排的旅游线路,做好旅游者空间运送及旅游活动的所有接待服务活动。主要从事旅游经济研究、旅游规划设计和旅游行政管理。第三个层面是旅游组织的管理活动,主要是指旅游目的地政府旅游组织和其它非政府旅游组织,通过旅游行政管理、宏观调控、行业自律和中介咨询等活动,提供旅游信息服务、规范旅游市场秩序、规范旅游企业行为,为旅游者的旅游活动和旅游经营者的经营服务活动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和社会环境,保证旅游者的旅游活动顺利而有效地进行,实现旅游经营者的经营服务目的和旅游组织的管理目标。

(二)宏观旅游经济内容和特点

在旅游经济系统中,宏观旅游经济体现了宏观旅游经济活动的内在联系和运行过程,是旅游发展过程中各环节、各部门、各地区相互作用、相互制约而形成的综合体,其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和特点。

1.宏观旅游经济,是旅游再生产过程中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等环节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制约而纵横交错形成的综合体。从横向看,宏观旅游经济活动表现为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各子系统活动同时并存的经济活动过程;从纵向看,宏观旅游经济运行像一般社会再生产一样,是按照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各子系统活动依次进行,并不断循环往复的经济运行过程。因此,这种纵横交错的旅游经济总量和结构的运行和化,就形成了旅游经济再生产过程中各环节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宏观旅游经济系统。

2.宏观旅游经济,是旅游产业内部各行业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制约而构成的综合体。旅游产业是由多种旅游服务要素构成的经济产业,其既包括直接为旅游者服务的旅行社业、旅游住宿业、旅游餐饮业、旅游运输业、旅游景观业、旅游娱乐业、旅游购物业等,也包括部分或间接为旅游者服务的邮电通讯、医疗卫生、金融保险、文化科学、教育培训、城市建设、环境保护及工农业等众多行业。其从纵向上表现为各产业、行业和企业之间上下指导和执行的经济层次关系,从横向上表现为各产业和行业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和相互协调的经济序列关系,从而形成多层次、多序列立体交叉的宏观旅游经济系统。

3.宏观旅游经济,是各区域旅游发展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综合体。任何旅游者、旅游企业和旅游行业的活动都必然是在一定的空间中进行的,因此一定的区域旅游布局构成了宏观旅游经济的空间表现形式。从纵向看,区域旅游布局主要表现为部级、省级、地市级、县级的上下联系的区域旅游的层次布局结构,如不同级别的风景区、度假区、森林公园和景区景点等;从横向看,区域旅游布局主要表现跨省区、跨地市区、跨县区等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的空间布局结构,体的旅游景区等,从而构成多个旅游区域相结合的宏观旅游经济系统。

二、宏观旅游管理的目标

宏观旅游管理,是指国家旅游管理机构和相关部门,按照客观经济规律的要求和旅游发展的总体目标,运用决策、规划、组织、调控、监督和服务等职能,统筹协调旅游发展中各环节、各部门、各地区之间的关系,实现宏观旅游经济的良性运行与发展,不断提高旅游产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促进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加强宏观旅游管理,首先必须明确宏观旅游管理的目标。所谓宏观旅游管理目标,是指国家促进旅游发展和调控旅游经济运行的总体目标。由于旅游活动是一种综合性经济社会活动,其涉及面广、环节多、层次多,因此宏观旅游管理目标也必然是多方面性和多层次性的。从总体上分析,宏观旅游管理的目标通常可以分为政治目标、经济目标、社会目标和发展目标四个方面。

1.政治目标

宏观旅游管理的政治目标,是按照“以人为本”的发展目标和要求,在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通过旅游活动的广泛开展,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不断增强公民的爱国主义意识,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科学文化素养,从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同时,还要充分发挥旅游的“民间外交”功能,通过大力发展国际旅游(包括出入境旅游),促进与其他国家和地区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科技的交流与合作,提升国家的国际地位和政治影响力,提高我国在国际上的国家竞争力等。

2.经济目标

宏观旅游管理的经济目标,是通过有效配置旅游资源和生产要素,提供质量高、数量多、类型全的旅游产精神文明的建设和协调发展。同时,在有效满足国内外旅游者需求的同时,为旅游经营者带来更多的收益,促进旅游目的地群众收入增加,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为国家增加更多的税收和外汇收入,推动旅游服务贸易和国际服务贸易,从而促进整个国民经济又快又好地发展。

3.社会目标

宏观旅游管理的社会目标,是通过旅游活动和加强宏观旅游管理,在满足国内外旅游者跨文化交流、增进人们相互之间的友谊和理解的同时,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文化知识,改变传统落后的生活方式和消费观念,促进旅游企业文化建设和旅游行业职工素质提高,增加旅游目的地的社会就业,改善旅游目的地居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推动与促进旅游目的地各项社会事业的繁荣兴旺与发展等。

4.发展目标

宏观旅游管理的发展目标,是通过加强旅游宏观管理,不断丰富旅游活动内容,为旅游者创造良好的旅游环境,促进旅游企业健康发展,推动旅游业和相关产业发展,促进生态环境和文化遗产保护,改善生活环境和生活质量,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为实现旅游目的地及整个国家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从宏观旅游管理的阶段性目标看,一般可以分为近期目标、中期目标和远期目标。近期目标主要是实现旅游总供给和总需求之间的总量平衡和结构平衡,更好地满足人们的旅游需求;中期目标主要是实现旅游行业结构和旅游区域布局的合理化,实现旅游经济持续健康地增长与发展;远期目标是实现旅游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在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同时,还必须为后代人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生存与发展的条件。

三、宏观旅游管理的职能

宏观旅游管理的主体是国家旅游管理组织,客体是宏观旅游经济活动、运行和发展,简言之,宏观旅游管理就是国家对宏观旅游经济运行和发展的管理。正确理解宏观旅游管理的涵义,还必须注意宏观旅游管理与微观旅游管理、旅游市场管理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并正确把握宏观旅游管理的主要职能。

(一)宏观旅游管理和微观旅游管理的区别和联系

宏观旅游管理和微观旅游管理的区别,主要是管理的对象不同。微观旅游管理的对象,通常是指对旅游者活动和旅游企业经营活动的管理,是以个体旅游活动为客体的管理;而宏观旅游管理则是对宏观旅游经济活动和运行的管理,是以旅游经济总量和结构变化为客体的管理。宏观旅游管理和微观旅游管理的联系,主要表现为两者是互为前提的。微观旅游活动是宏观旅游经济活动的细胞,宏观旅游经济活动和运行必须以微观旅游活动为基础,因此宏观旅游管理是建立在微观旅游管理基础之上的;同时,由于宏观旅游经济活动和运行直接影响着个体旅游活动的进行,因此宏观旅游管理又是微观旅游管理的重要前提条件,并对微观旅游管理具有重要的指导和协调作用。旅游市场是连接个体旅游活动和宏观旅游经济运行的桥梁,决定了宏观旅游管理和市场管理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旅游市场管理,不仅包括对微观旅游活动的作用和影响,对旅游市场的规制、监督和调控等,也包括在宏观旅游管理指导下,对旅游市场机制和功能作用的有效发挥,因此旅游市场管理是宏观旅游管理的对象。但是,在具体的旅游市场管理中,往往又包含了某些宏观旅游管理的职能和内容,如对微观旅游活动主体的监管,对旅游市场供求的调控等,因此旅游市场管理与宏观旅游管理又是密切联系的。

(三)宏观旅游管理的主要职能

宏观旅游管理,通常是通过各种管理职能对宏观旅游经济活动和运行进行管理。从旅游管理的实践看,宏观旅游管理的职能主要包括决策、规划、组织、调控、监督和服务等方面。

1.旅游决策职能

是指政府对旅游发展目标、发展模式、发展重点和政策措施做出选择和决定的职能,其贯穿于整个宏观旅游管理的全过程。在现阶段,由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处于完善过程中,因此政府决策职能在旅游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由此形成了具有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特色的“政府主导型”旅游发展模式,各级政府在旅游发展目标、发展重点和促进旅游发展的各种措施方面,还发挥着重要的决策职能和主导作用。

2.旅游规划职能

是根据旅游决策职能确定的

旅游发展目标和发展重点,对旅游资源配置和生产力要素进行统筹安排的职能。如政府通过制定旅游发展战略和规划,统筹安排和配置旅游资源要素;通过确定实现旅游发展目标的政策措施,促进宏观旅游经济健康持续地发展;通过采取各种宏观调控方法和手段,促进宏观旅游经济有效地运行等。

3.旅游组织职能

是为了有效实现旅游决策目标和规划的要求,建立旅游组织体系、配备相应人员、明确职责权力、调配旅游要素的职能。其包括建立旅游行政管理机构,促进旅游中介组织和旅游企业发展;形成合理的旅游管理体制,明确政府旅游部门、行业中介组织、旅游企业之间的权责利;开发和各种生产要素的有效配置等。

4.旅游调控职能

是对旅游决策目标和规划实施过程中的内外关系、发展变化进行协调和控制,以保证旅游决策目标和规划的顺利实现。如政府通过制定产业政策,调控生产要素价格,实施各种税收政策,实行转移支付制度,采用合理的经济杠杆等,调节旅游收入的分配和再分配,以缩小地区差别和贫富差距,实现旅游经济统筹协调地发展。

5.旅游监督职能

是通过建立健全法律体系,提供完善的法规和制度,规范旅游市场主体行为,保护各类产权主体的合法权益,规范旅游市场秩序,维护良好的旅游环境,限范不正当的旅游竞争行为,创造公平、公开和公正的旅游竞争环境,促进旅游企业在竞争中优胜劣汰,不断提高旅游服务质量和经济效益。

5.旅游服务职能

是政府通过提供各种旅游公共产品和服务,包括提供各种交通基础设施、城市公共设施、供水供电等公共产品和安全救援、医疗卫生、教育培训等公共服务,为旅游者的旅游活动和旅游企业的经营服务活动创造良好的宏观环境和外部条件。

四、宏观旅游管理的过程

宏观旅游管理过程,是作为管理主体的国家旅游管理机构,运用宏观旅游管理职能作用于管理客体的过程,简言之就是宏观旅游管理系统的有效运转和发挥作用的过程。宏观旅游管理系统的运转过程,是通过旅游的宏观决策系统、宏观执行系统、宏观调控系统和宏观信息系统,在时间上有序、在空间上并存的相互联系、相互促进下,共同对宏观旅游经济运行和发展发挥作用的过程(图2)。

1.旅游宏观决策系统

是国家宏观层面的决策系统,其决策内容包括确定旅游管理体制的基本模式,制定旅游法律法规、旅游发展规划和产业政策,调控旅游经济总量和结构变化,实现区域旅游布局合理化,促进旅游经济增长,统筹协调旅游发展等。由于旅游宏观决策是一种高层次的决策,因此对旅游行业、旅游区域、旅游企业的决策具有重要的指导性。为了保证旅游宏观决策的科学化,必须根据有关的政策规定和各种信息,按照科学的决策程序,在科学论证的基础上做出科学的宏观决策,以指导宏观旅游经济的有效运行和发展。

2.旅游宏观执行系统

是实现宏观旅游经济活动和运行的系统,即完成旅游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的再生产过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旅游宏观执行系统的有效实施,离不开计划机制和市场机制的共同作用。计划机制,是通过国家的旅游发展规划和指导性计划,保证宏观旅游经济活动和运行的方向和目标;而市场机制,则是通过市场配置资源的功能,促进宏观旅游经济活动按照客观经济规律有效地运行和发展。段综合形成的调控系统和监督机制,是正确执行旅游发展战略和规划,促进宏观旅游经济有效运行的重要保障。旅游宏观调控的手段,主要是法律手段、行政手段和经济手段,三者有机结合而形成监督和调节旅游宏观旅游经济活动的调控机制,并及时发现宏观旅游经济运行中的问题,反馈旅游宏观决策系统和执行系统,及时进行调控,保证宏观旅游经济活动和运行的有效进行。

4.旅游宏观信息系统

是有关宏观旅游经济活动和运行的旅游信息和信息工作系统,是旅游政策子系统、旅游统计子系统、旅游会计子系统、旅游市场情报子系统及相关信息子系统的综合体。旅游宏观信息既来自于旅游宏观调控系统的有关情况,又来自于宏观旅游经济系统运行的结果,不仅是旅游宏观决策的重要依据,对宏观旅游经济活动和运行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因此,旅游宏观信息工作贯穿于整个宏观旅游管理的全过程。

五、宏观旅游管理的特征

宏观旅游管理,既是对旅游全行业的管理,也是对宏观旅游经济活动和运行的管理,因此,宏观旅游管理具有不同于微观旅游管理的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宏观旅游管理的权威性

宏观旅游管理的依据是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因此宏观旅游管理是国家意志的体现,是政府行政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强烈的行政权威性。一方面,宏观旅游管理必须通过制定和实施各种法律、法规和政策,来促进和保障旅游活动和宏观旅游经济运行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实现国家发展旅游的目标和任务。另一方面,宏观旅游管理又必须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完善旅游市场机制,规范旅游企业行为,保护旅游者合法权益,维护旅游市场秩序,确保旅游活动和宏观旅游经济运行有序地进行,促进旅游经济健康持续地发展。如果宏观旅游管理没有权威性,则旅游活动和宏观旅游经济运行必将是盲目、混乱和低效率的,也就无法实现旅游发展的目标和任务。

2.宏观旅游管理的政策性

宏观旅游管理是政府有效管理旅游活动和调控旅游经济运行的行为,因此其具有很强的政策性特点。主要表现在:一方面宏观旅游管理必须体现政府鲜明的政策倾向,即体现国家发展旅游的意志和目标,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对旅游发展的总方针和总决策,确保旅游活动和宏观旅游经济运行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另一方面,由于旅游活动广泛性和旅游经济的综合性,要求宏观旅游管理必须正确处理各部门、各层次、各环节的关系,而统筹这些关系具有较强的政策性,即必须依法行政,按照有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进行合理的协调和正确的处理,才能使旅游发展获得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

3.宏观旅游管理的全局性

旅游活动是一种综合性社会文化活动,为保障旅游活动的顺利进行,宏观旅游经济运行必然涉及众多的行业和部门,不仅协调范围广泛,而且协调难度也比较大,使宏观旅游管理不同于一般的经济管理,而是一种全局性、综合性较强的宏观管理活动。因此,在宏观旅游管理中必须正确处理好全局与局部的关系,一方面必须遵循旅游活动规律和宏观旅游经济运行特点,从全局上统筹安排和合理配置食、住、行、游、购、娱等旅游素,确保旅游活动和宏观旅游经济运行顺利地进行;另一方面,必须立足全局来协调处理好各局部的关系,使局部利益服从全局利益,尽量避免“政出多门,多头管理”,不断提高宏观旅游管理的整体效率和效果。

4.宏观旅游管理的服务性

宏观旅游管理的服务性特点,强调宏观旅游管理必须服务于旅游活动和宏观旅游经济运行的客观需要。既要通过加强宏观旅游管理,为旅游者活动和旅游企业经营活动提供良好的宏观环境和公共服务,最大限度地满足旅游者的消费需求和旅游企经营的需要;又要通过科学地引导旅游者的消费活动,规范旅游企业的经营行为,促进旅游市场机制作用的有效发挥,维护良好的旅游市场秩序,创造一种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和条件,保障旅游活动有效地开展,促进宏观旅游经济正常地运转,实现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5.宏观旅游管理的动态性

旅游管理系统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地方政府;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角色定位

中图分类号:G1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54X(2013)10-0115-07

人类进入新世纪后,中西文化、新旧文化的交融碰撞更加激烈,民族文化标识着文化个性,文化创新推进着当代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文化的多样性发展、文化的交融式发展和文化的民族性认同成为当今世界文化发展与创新的主流。尤其是在文化的世界性与民族性、文化的国际化与民族文化安全上,这个问题不仅受到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而且成为有关国际组织高度关注的话题,譬如,在十年前的2003年10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专门就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问题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对人们普遍关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作出了权威界定,“公约”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非物质文化遗产应涵盖五个方面的项目:(1)口头传说和表述,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2)表演艺术;(3)社会风俗、礼仪、节庆;(4)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5)传统的手工艺技能。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及其特定族群或特定人群的文化基因和密码,因此长期以来,非物质文化遗产带给各民族及其族群强烈的历史存在感、文化认同感和民族归宿感,成为在世界范围内彰显民族文化个性的一个重要标志。在当今世界,各国政府纷纷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纳入到本国文化发展战略中,尤其是那些被称为文化创新型的国家如美国、日本、韩国等,更是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纳入文化创新战略和文化安全战略,表现出强烈的社会热情和政府行为,在人力、财力、物力等方面予以重点支持。在我国,进入新世纪后,党和政府积极应对世界文化战略挑战,为保护民族文化遗产、确保民族文化安全、促进当代文化创新作出了科学应对。2007年10月,在党的第十七次党代会政治报告中,首次明确提出“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要求,标志着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进入执政党的政治决策领域和国家意志层面。四年后,中国共产党十七届六中全会作出《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不仅将“抓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纳入到“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中,更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纳入到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总体格局。2012年10月,在中国共产党的十政治报告中,更是从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和文化强国战略的高度,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由“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进一步延伸到“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而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提出了新的明确要求,再一次向世界重申了中国政府和人民在中华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上的官方立场和政府应对。可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不仅仅只是一个文化问题,或者是简单层面的文化战略问题,而且是切关民族文化安全和中华文化走向未来、走向世界的重大国家战略,是在精神文化层面上固守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提升全民族尊严感、荣誉感和归宿感的重大政治原则问题。因此,当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上升为国家意志,成为国家行动的时候,地方政府在保护利用本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发挥公共文化服务职能方面,更是责无旁贷。

我国自古就是一个文化大一统和文化多样性相统一的文明古国和文化大国,如何在全国各地开展有地方特点和文化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是理论和实践中的崭新课题。特别是关于地方政府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中的角色定位与政府职能发挥的研究方面,学术界尚处于起步阶段。本文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提出的新要求,根据文化发展的共性与个性相辅相成的辩证关系,选取江西省这个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总量大、样式多、历史悠久、特点鲜明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大省。对江西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开展个案研究,从政策制定、价值维护、合作共赢、社会协调、职能整合、绩效评估、任务实施、信息化建设与资源筹集等九个方面,阐述我国地方政府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中的具体角色定位,从个案中管见地方政府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中的一般规律和特点。

1.政策制定者:务求政策法规体系严密性和各项具体政策同向性,促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工作具有创新性

从政治行为学的观点看,政府掌管政策法规制度的设计与制定,并通过行政力量推动政策变成实际行为。因此,政府角色首先是掌握政策的“令箭”,政府通过强有力的政策制定和推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起到重要的指导与保障作用:另一方面,反过来看,制定政策有助于规范政府行为,约束行政行为,对于地方政府科学合理行使主体职能具有规范与约束作用。应当看到,由于在地方存在条块问题,表现为部门利益导向与功能体制分割所导致的纵向上的各级地方政府之间和横向上的相关部门之间政策制度体系产生矛盾冲突。使政策的落实或基层工作往往陷入难以适从的困境。比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工作在大部分情况下,采用静态式、保守型工作策略方针,工作的绩效与经济社会效益难以实现准确地量化评估,而且由于与其他经济工作的任务目标在资源分配上存在竞争性,这就容易导致各级地方政府以及部门在“非遗”保护利用目标任务的决策上往往表现出不一致性,甚至出于对GDP的盲目追求和崇拜而对执行国家关于“非遗”法律政策采取阳奉阴违的态度和手法。这就要求政府在政策规范上,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应采取整体性和长远性的眼光。恰当地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放在社会经济效益总格局中予以考量,注重政策决策的民主性科学性、内容的规范性一致性、实施的协调性有效性、方法的创新性多样性。

在国家宏观法律法规政策指引下,江西省注重地方政策法规文件的整体梳理与分部细化工作,追求内容的丰富性和一致性、体系的严密性和完整性、措施的科学性和实效性。在政策制定过程中,畅通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民意通道。在文化部门设有专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信箱,注意充分吸收省、市、县、乡各级政府相关部门以及相关社会主体的有益经验与合理化建议;成立各种层次的专家委员会,注重发挥专家学者的智库作用。由此,政府通过政策法规制度明确了目的性和导向的一致性,整合了社会资源,凝炼了社会共识,特别是激励了民间力量的积极性,促进了全社会共同致力于地方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与继承、传承与利用;同时,在贯彻相应的政策法规中检验政策法规,认真总结实践经验,由文化部门牵头负责,每年年底对政策法规进行一次“回头看”似的清理,以便在解决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中不断修订完善政策法规,不断提升政策法规的时效性,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提供切实的政策指南与实践指导。

2.价值维护者:坚持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理念。保持社会总格局中文化与经济价值平衡

根据系统论理论,要使社会结构保持稳定,具有活力,必须使系统内各要素的力量和功能保持平衡性张力。在社会总体结构中,文化要素及其社会功能同经济要素及其社会功能都不可偏废,他们是相辅相成、相互支撑的关系。文化的功能和价值为政府领导、促进文化体制改革,推动文化发展创新提供了依据。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内容丰富,种类繁多,形式多样,相应的保护行为也异常复杂,充满挑战。在决策制定与执行过程中,地方政府如何根据地方实际正确合理履行职能往往取决于价值选择的正确与否。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体系构建以及政府决策的实施过程中。地方政府应该始终坚持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承的导向。坚持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理念。实现社会文化与经济价值的平衡发展。

在实现保护性发展策略方面,江西省尤其注重文化与经济双重效益相协调基础上的文化传承。2012年底,江西省文化厅公布了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评审结果名单。共有10家单位上榜,其中南昌市2家,景德镇市4家,上饶市2家,九江市和宜春市各1家,他们为积极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的方式方法、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在活力开启了“智慧之门”。此外,江西省计划实施大遗址保护工程、革命文物保护工程、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工程、水下文化遗产保护等文化工程项目,旨在将地域文化遗产资源优势转化为当地文化发展创新优势。江西省并不单纯追求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中实现经济效益。而是把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社会文化价值放在首位,在尽力保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始性、真实性基础上,结合时代条件的变化,适度实现内容形式创新,推进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扩散与传承延续。在江西各区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实践中,各地充分发挥了非物质文化遗产这种特定类别的具有地域元素的民族传统文化的社会影响力。具有一定的示范意义。

党的十报告指出:“文化实力和竞争力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重要标志。要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推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文化产业快速发展。”这就从国家政策高度进一步明确了当经济价值与社会文化价值产生冲突时,地方政府更应该注重社会效益的优先实现,而不能单纯以牺牲社会效益为代价来实现经济效益的政府责任。在这里,最好的解决策略和办法是,在优先保证社会文化价值实现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实现相应的经济价值与效益,以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工作的稳步快速发展。例如,江西省在审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项目的先期,预先审查该项目是否会对传统文化遗产的原始性、真实性产生破坏作用,避免一味地追求经济效益的实现而损害文化遗产的原生态环境和破坏原汁原味的风俗文化。在实践中,江西各地探索着避免过分的商业化,兼顾双重效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模式。

3.共赢合作者:建立地方政府之间合作伙伴关系,实现区域文化资源共享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共同保护利用

根据博弈理论和社会协同理论,最大的竞争值是双赢值;越是合作,就越能协同,就越能获利受益。在政府的社会责任中,其中一项是促进社会协同发展,加强合作双赢。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跨区域、分布广、门类多和内涵丰富等特点,因而难以在某一个地区进行集中保护。因此,为最大限度地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整体效益,各级地方政府之间对于分布于不同区域与层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要加强保护与传承工作的分工合作力度。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共建基础设施、共享文化资源、共同保护、共同开发、共享合作成果,实现优势互补,合作双赢。

江西省各级地方政府在保护江西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过程中,探索合作灵活、形式多样的发展战略,构建协同双赢的合作伙伴关系,按照相互信任、相互监督、优势互补的原则,建设若干个区域性文化生态中心,形成了具有区域特色的文化发展新格局,如江西省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其显著特征在于以地方文化资源为纽带,以省会南昌为龙头,加强环湖城市之间的联动效应,实现开发共建的区域规模化,形成具有鄱阳湖区域特色的文化发展格局。在与其他地区地方政府合作方面,江西省不断扩大与周边兄弟省份合作的广度与深度。加强交流,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共同发展,协同创新。比如,江西省联合安徽省,在江西婺源县申请设立了“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极大地实现了文化保护与开发的品质、规模和效益。

在与国际相关政府与社会组织合作方面,江西省着力加强对外文化交流特色品牌建设,大力提升江西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文化走出去战略”上先行先试。如在扩大对外文化交流领域方面,注重把“引进来”和“走出去”战略有机结合起来,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为基点和桥梁,不断改善和发展与东南亚各国的文化交流;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技术合作交流为重点和载点,积极促进与欧美地区各国的文化交流,增强和扩大了江西地域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同时,积极利用江西省与港澳台地区的人缘、地缘优势,特别是打赣南“客家文化牌”,提升客家文化影响力,加强与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的文化交流与合作。此外,积极开展“请进来”工作,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为重点,不断借鉴吸收国外先进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经验、技术和方法,促进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国际化合作水平。

4.社会协调者:完善“政府主导,多元参与”协同模式,充分发挥社会整合优势

从政治学的观点来看,政府是社会唯一合法、最具有社会动员和社会整合力量的组织,社会整合优势是政府与生俱来的天然优势。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公共物品特性,即消费的非竞争性与受益的非排他性,同时具有传承性、社会性、公益性、生态性、无形性、多元性、活态性等特性,因此,仅靠民间社会力量确实难以满足保护利用的现实需求、难以实现优秀民族文化传承创新的文化功能。为此,政府就要发挥保护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导作用,建立协调有效的保护工作领导机制。这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与国务院相关政策文件所作出的明确规定,既符合当代中国国情,又契合文化发展要求。政府在发挥主导作用的同时,还应积极发挥社会其他不同主体的作用,充分借助社会民间文化保护组织、大专院校、媒体、企事业单位、城乡社区等不同主体的公共资源与力量,合力实现文化服务体系的有效构建。

在较大范围保护、传承优秀文化遗产过程中,江西省注重探索政府发挥主导作用的具体职能,探寻实施方法和途径,着力把握决策制定、资源投入、计划实施、监督控制、绩效奖惩等几个关键环节;在全省各地广泛引导多元化主体参与合作,拓展合作范围,比如,积极联系媒体部门进行大型文艺演出以及系列电视记录片的录制与播放;通过多种有效的交流与合作形式,借助省内重点大学、专业研究机构等不同社会力量,深化江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系统研究与理论总结,出版了一系列重点著作、开设了优秀传统文化精品课程和视频公开课、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书面记录、整合科研力量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新技术和具有高科技含量的新方法、由专家专业支撑进行社会化的地方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传承;积极采用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多种形式多种途径。如举办非物质文化遗产论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才艺技能比拼、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型公益演出等,促进社会不同主体的参与和认知非物质文化遗产,营造良好的保护与利用的文化氛围,以吸引诸多社会主体积极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数据采集、鉴定、申报、记录、保存、保护、开发利用以及检查监督等诸多重点环节,充分发挥专家和专门机构的作用,提升工作的专业性、科学性和权威性水平。

5.职能整合者:实现机构及其职能一体化。满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多样化需求

从行政学原理来看,政府效能的最大优势是机构及其职能的一体化,最大危害是机构臃肿、交叉重叠、人浮于事、扯皮拉筋、无所作为。从最优的角度体现政府职能和行政效能,就要使不同部门机构之间的联合以及相似或相近职能的整合,有利于政府简化办事程序、优化服务流程、节约运行成本、强化服务质量和提升公众满意度。江西省各级地方政府所属不同部门在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以及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完善方面,紧紧抓住拓展合作的广度与深度这个切关政府效能与社会公信力的重点,积极探索多种合作模式,尝试建立多种合作机构,建立健全合作机制,最大化地满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相关服务体系需求。譬如,江西省各级地方政府文化部门通过建立协调小组、项目小组、联席会议、执行委员会等方式,深化并加强文化、教育、旅游管理、环保、宗教、考古文物、建设、发展改革、舆论宣传、广播电视、信息网络与财政部门之间的紧密联系,共同致力于区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宣传、教育、建设、利用。2004年4月,弋阳腔成为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试点工程,江西省以及上饶市等有关部门采取多种措施对弋阳腔实施保护,特别是在弋阳腔的发源地——弋阳县,县委、县政府成立专门负责机构,制定多种保护方案,核发充足的保护工作经费,而且与相关部门联合举办了“全国弋阳腔(高腔)学术研讨会”,并恢复组建剧团,培训了大批演员,为保护传承弋阳腔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为了提升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服务体系的服务效率与效能,江西省尝试通过一站式服务超市、网络终端联合服务平台、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数据库系统、非遗项目网上办公系统等信息化与综合方式实现不同功能的优化整合。从起步来看,虽然与预期计划目标以及国内外先进信息技术水平相比尚有一定距离,但这在国内区域比较中,为最终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工作的信息化与高效化奠定了良好基础,处于全国先进行列。

还要看到,由于机构与职能的整合必须有一定的限度,因此应当遵循相应的目的性原则。机构职能整合必须以能够满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多样化需求为指导原则,同时要本着整合效益(包括政治、社会、文化、经济等多重效益)大于成本(包括直接成本与机会成本)的衡量准则,在实施过程中确定整合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6.绩效评估者:构建绩效评估系统指标体系,强化合作效果的激励作用

在地方政府学原理看来,地方政府整体效能的实现与责任的认定,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绩效评估体系的完善。因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工作的绩效评估体系构建,不仅要注重评估主体的多元化、评估内容的全面性、评估方法的科学性、评估程序的严谨性、评估结果的可实施性等等,而且还要注意合作效果的测量与责任的确定等问题。江西省在严格贯彻国家文化部的相关督查体系的前提下,设立了相应的适于地方实际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在注重数量性指标体系设置的同时,政府部门逐渐开始重视质量性指标体系的设置,并加大了相应权重,譬如,这个质量性指标体系不仅仅注重财政投入数量、基础设施建设数量、保护成果数量、参与机构人员队伍规模以及经济效益等定量考核指标,同时,还更加注重资金使用效度、人员能力素质情况、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效、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效果等定性考核指标,这就在社会层面更加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工作的公平合理评估。

为了加强不同部门或社会主体之间的合作力度,地方政府还要设立相应的合作绩效考核指标与合理有效的权重标准;同时,配合设立科学有效的奖惩体系,以最大程度地促进整体效能的实现。这是提高政府管理效能的一条法则。为此,江西省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中,还应根据国家文化部的相关规定并结合本地区文化省情,尝试制定较为科学有效的涉及付出比例、责任认定、合力效果等方面的整体性评价指标体系,激励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工作过程中的合作性付出。

党的十报告提出了“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新要求,指出:“要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地方政府要在坚持生态优先、生态立省理念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生态保护与建设方面的指标体系。在更大程度上保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生态和原真性。

7.任务实施者:利用多种手段与方式促进区域优秀文化传承。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良性互动

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具有不同内容种类,因此,要采用多种方式与手段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与传承,特别要注重静态与动态保护模式的合理搭配使用,尤其是重视数字化保护方式与活态传承方式的平衡运用。针对不同文化遗产形式的属性与濒危程度的不同,江西省综合运用多种保存记录模式展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譬如,综合运用以纸质文献资料收集保存、图像记录、原物珍藏、虚拟展示、实体开发等为特征的数字化馆藏模式、社区博物馆模式、生态博物馆模式、节庆旅游模式、各类演出模式、主题公园模式、物化产品模式等不同静动态模式。同时,还注重活态传承模式的利用,如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人的保护与培养、定点进行原始生态的保护与原始文化生态的再还原等等。有专家指出,文化生态保护是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内容;建立文化生态保护区,是使非物质文化遗产立体生存的有效方式,标志着我国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进入一个活态、整体性保护的新阶段。这个意见非常重要。江西赣南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的设立,就是为保护文化生态的一种有益尝试,它极大地保存了客家文化原生态环境,将文化遗产原始性、真实性地保存在其所属的环境之中,使之成为一种真正的“活态文化”。党的十报告强调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应该说,建设生态文化保护区正是这一理念与要求的良好体现。此外,江西省还形成了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人对于文化遗产活态传承作用的长效机制,各级政府在各地定期开展由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担纲的文艺演出、技艺展示和传承培训班等文化交流活动,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在注重保护手段综合运用的同时,更要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的充分实现,达到以发展促保护的良好效果。邻国日本、韩国为我们提供了有益的借鉴。比如日本,非常强调对文化遗产的“活用”,他们对文化遗产不仅停留在简单的保护上,还要求充分发挥文化遗产的作用,即在妥善保护民族文化遗产的同时,努力利用这些文化遗产,发挥文化遗产的现实作用。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践中,江西各地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在保护的基础上,不断开拓创新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的多样化途径,建立或即将建立诸多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传播、培训及产业开发为一体的文化产业园或文化产业基地,如景德镇陶瓷文化创意产业园、景德镇陶瓷艺术创意基地、婺源文化创意产业基地、鄱阳湖渔俗观光园和国际龙舟文化产业园、万年稻作文化产业园、抚州喻家村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抚州传统工艺创意基地、赣州民间工艺创意基地等等。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园区的建设与发展。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文化基地,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和永续发展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8.信息化建设者:建设多层次、立体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文化服务信息网络。整合多种类型的数据库

现代社会的发展表明,人类的发展创新,越来越借助甚至是依靠信息资源与信息技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上,有专家指出,“将最前沿的科学技术应用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中来,这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提供了更加有力的高科技技术支持,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的途径得到了进一步拓展与衍生”。这已经成为国际国内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一大亮点和趋势。利用先进的当代信息技术,整合地方各级政府和区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数据资源。逐步建成统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数据库:同时,还要不断开发与完善相关信息服务系统,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服务工作的信息化与高效化,如文物调查及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建设等等。

目前,鉴于中国政府信息化实现过程还处于特定阶段,建立地方统一的数据库可能还需要一段时间进行探索。但是,我们认为,并不能因此而消极等待,反而应该有针对性地对条件成熟的地区进行局部的甚或是小范围的资源数据库及相应信息工程建设,在有些地方甚至可以选取提速创新、重点突破战略,先在点上积累经验,然后在面上展开,呈“星火燎原”之势。同时,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信息化服务建设方面,地方政府相对于国外同等发展水平国家的先进信息技术应用水平来说,仍有较大差距,在网站建设上体现形式主义较为浓重,信息内容单一陈旧、服务渠道狭窄不畅、问题解决缓慢迟钝等问题较为突出。这在国内是一个具有共性的问题,江西省也不能例外。比如,江西省文化厅以及各地方文化网站的建设仍有一定局限性,还要借鉴国外相关网站建设经验,大力开发与利用相关先进软件,尽力实现不同级别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保护与开发利用的网上办公,提高办事效率;逐步实现地区间信息联通,避免形成信息孤岛。

9.资源筹集者:探索多种渠道建立专项与可持续基金,共享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成果

资金支持支撑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重要内容;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上,我们认为,认识是基础,创新是关键,资金支持是保障,三位一体,缺一不可。地方政府应积极探索多种资金筹集渠道,鼓励个人、企业与社会团体对非遗保护工作进行资助,是促进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工作的明智之举。在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相关经验基础上,要探索适合中国实际的“政府投资+社会化集资”的双重融资模式。有专家指出,资金的来源应该是多渠道的,要吸纳企业和社会的赞助。还可以考虑从与民俗文化有关的经济收入中提取适当比例,用来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基金。在这方面,江西省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产业收益吸引相关企业以及银行共同投资开发,建立相应成果分享机制,共享经济成果,实现开发利用与保护传承的良性互动,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激发持久活力和保持持续动力。

此外,地方政府还要充分发挥政府的投资主体作用,通过中央与地方财政比例式配套投入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项目专项基金,并不断稳步提升财政投人数量;同时,还要建立相应硬性与软性激励机制,使不同参与保护主体共享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所带来的经济社会成果。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财政投入比例或绝对数量稳步增长基础上,要更加注重实现财政投入效果。在财政投入方向上,地方政府尤其要注重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经济补贴与产业开发的资金投入力度。近三年来,中央提供给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财政补助资金分别为:2010年,738万元:2011年,948万元;2012年,1933万元。从数字看,应该说中央支持江西呈递增趋势,态势良好:江西省政府提供相应的配套资金,三年来每年各为400万元,总体趋势也好。但也要看到,江西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投入在省级公共文化总体投入中的比例分别是:2010年,1.76%;2011年,1.76%;2011年,1.82%,总体投入比例持续处于较低状态,江西省财政投入相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持续发展资金要求来说,仍需进一步完善。

总之,在中国取得经济、科技以及国防等方面硬实力增长的同时,我们还要站在国际文化竞争格局角度,更加关注文化软实力建设,提升文化软实力竞争力。在当代世界,衡量一国综合国力,文化软实力在其中占有举足轻重地位;文化软实力与国家硬实力两者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缺一不可;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又是文化软实力和民族文化安全的重要内容和体现。因此,无论是从国家进步发展的角度,还是从民族复兴与发展永续的角度来看,都要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流淌着民族文化的血液,是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文化元素,对于中华文明世代传承、对人类文明作出较大贡献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政府在这项具有战略意义的重大工作中承载着重要的责任,在实现政府职能与管理效能中大有可为。尽管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工作离理想目标还有很大距离,距跨人世界先进行列还有一段路程追赶,但不可否认的是,科学界定并充分发挥地方政府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中的角色作用,形成在我国公共文化体系建设中的政府主导与协调同全社会积极参与的互动格局,无疑是探索中国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之路的明智选择。

注释:

①参见张艳国、刘俊峰《国际环境与世界眼光下的中国文化遗产保护走向》,《学术研究》2012年第4期。

②:《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十七大报告辅导读本》,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35页。

③《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第5章,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

④⑥⑧:《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十报告辅导读本》,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33、33、41页。

⑤详参张艳国《论文化的两重性及其时代意蕴》,《江汉论坛》2011年第10期。

⑦参见江西省文化厅《江西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弋阳腔”,内部资料,2012年刊印。

⑨王文章:《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309页。

⑩参见周星、廖明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日本经验》,《民族艺术》2007年第1期。

⑨黄永林、谈国新:《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开发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2期。

上一篇:工程管理专业论文范文 下一篇:项目管理专业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