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心理学和消极心理学范文

时间:2024-03-18 15:43:47

积极心理学和消极心理学

积极心理学和消极心理学篇1

积极心理学是致力于研究人的发展潜力和美德等积极品质的一门科学。它兴起于20世纪末的美国,代表人物为塞里格曼。积极心理学把自己的研究重点放在人自身的积极因素方面,主张心理学要以人实际的、潜在的、具有建设性的力量、美德为出发点,提倡用一种积极的心态来对人的许多心理现象包括心理问题作出新的解读,从而激发人自身内在的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并利用这些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来帮助有问题的人、普通人或具有一定天赋的人最大限度地挖掘自己的潜力并获得幸福的生活。积极心理学主要研究内容为积极体验、积极人格、积极社会组织三个方面。在积极体验方面提出了主观幸福感、心流、积极情感扩建等理论;在积极人格特质方面已经提出了24种积极人格品质;在积极的社会组织系统方面主要涉及社会、学校、家庭和工作环境。

积极心理学的产生与发展,不仅是心理学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积极心理学与传统主流心理学并不是相对立的,它使传统心理学长期被忽视的使命又重新得到重视,是对传统心理学的一种补充,拓展了心理学的研究领域,注入了新的活力,使心理学在许多领域的研究转向人的积极层面,在教育领域出现了积极教育研究。积极教育是在积极心理学的启发下,在反思教育现实和传统观念的基础上构想的一种教育理念和方式。积极教育主张以积极的态度重新解读教育,形成积极的教育理念,采取积极的教育行动,激发和引导学生积极求知并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积极的人格品质与人生态度。

教育与积极心理学有契合相通之处,教育的目的同样是促进人的全面健康发展,教育也同样面临着三个方面的任务:纠正人的缺点,帮助有问题的人消除问题并使他们得到应有的发展;使人更具有生产性和道德性,即使原本是生物意义上的人具有一定的知识、能力和社会道德而成为社会人;在对人进行鉴别的基础上使天才得到充分的发展。积极教育秉持积极的教育价值观、学生观、教学观和成效观,主张通过教师在教学中采取积极的教育行动,来激发和引导学生积极求知并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积极的人格品质与人生态度。教师的“积极”表现在以一种积极的心态、情绪、方法和技术去研究教育教学活动,积极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唤起学生的积极学习行为,引导、启发和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学生的“积极”表现在有内在的学习动机,自己选择学习内容、调节学习策略、规划学习时间,自己检查、总结、评价学习结果,并能采取补救措施。积极教育主张教师要尊重学生,充分启发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和发展学生的自学。教师要改变教师讲、学生听的模式,加强学生活动,增加学生自主机会,放手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研究、学会选择、学会判断、学会自己解决问题。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对《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等文件的具体落实,是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培养高素质合格人才的重要途径。受传统心理学影响,课程在教学内容设置上偏重心理健康的标准、正常与异常的区分、心理疾病的预防等消极心理学内容;在教学方法上,教师习惯于在单位时间里传授更多的知识,致使教学形式机械单一,充斥其间的是太多的讲解,师生双方缺乏教学热情和互动,缺乏愉快的情感体验,而且多数学生养成了被动的性格,缺乏求知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这种状况不仅与课程以体验性为主、加强自我教育的课程性质不相融,也违背了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培养高素质合格人才的课程教学目标。新兴的积极心理学在教育领域的研究成果对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改革产生了促进作用,为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教学提供了积极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

二、积极心理学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学中的应用

积极心理学推动了积极教育的发展,从而也对课程改革产生了积极影响,下面从四个方面谈积极心理学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学中的应用。

(一)积极心理学理念有利于教学目标的明确与落实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目标是提高心理调节能力,培养良好心理品质,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协调发展。积极心理学提倡积极人性论,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它消除了消极心理学过于偏重问题的片面性,恢复了心理学本来应有的功能和使命,使所有人的潜力得到充分的发挥并生活幸福,这体现了一种社会意义上的博爱和人性。积极心理学提倡用一种开放和欣赏的眼光来看待每一个人,强调心理学要着力研究好一个普通人所具有的积极力量,不把人的优点仅当做是克服其缺点的工具,而是把培育社会成员的积极品质作为社会科学研究本身的根本目标。这些理念不仅有利于我们进一步明确、理解课程目标,也有利于目标的贯彻落实。受旧的医学心理学模式的影响,我们对课程目标的理解消化和真正贯彻落实还需要一个过程,在积极心理学这些积极的理念的作用下,这一过程的进程将会加速。借鉴积极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会使我们更新观念、开阔视野,用开放的、欣赏的眼光去看待学生,并努力促进学生知情意的统一,达到增强学生心理素质的目的。

(二)积极人格品质和人生态度为教学内容的整合提供了框架

教育的重要使命之一是培养学生的积极人格品质和人生态度。积极心理学认为积极品质在人类进化过程中已经变成了人类本性的组成部分,它们是勇气、关注未来、乐观主义、人际技巧、信仰、职业道德、希望、诚实、毅力和洞察力等,可分为六种美德二十四项积极品质。人自身存在着可以抵御精神疾病的力量,教育的任务是去弄清如何在青年人身上培养出这些品质,我们在过去的教学中过于关注了对问题人格和影响人格形成的消极因素的研究。积极的人生态度是一个人把所有力量都运用到了极限而问心无悔的人生态度,它促使一个人热爱自己,热爱他人,热爱这个世界,拥有快乐和幸福。表现为热爱生活、珍爱生命,具有强烈的责任感,有坚强的意志和毅力,有不竭的前进动力。这些成果有利于克服消极心理学对课程内容设置上过分关注个体身上的弱点和缺陷的影响,以积极的、全面的、发展的视角构建课程的教学内容。

(三)积极心理学的积极情绪体验为教学方法的改进提供了借鉴

教育是学生的求知过程,也是师生情感体验的过程,这一点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这种以体验性为主、加强自我教育的课程中表现得更为突出,教学需要师生有主动性、积极性。如何使学生的求知过程变成积极主动的行为过程,使教育过程成为师生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的过程,积极心理学在前人研究的积极人性论、需求驱动论和认知情感等理论的基础上对此提供了支持———积极情绪体验,所有能激发个体产生接近或行为倾向的情绪都被称为积极情绪。它是指个体满意地回忆过去、幸福和从容不迫地感受现在,并对未来充满希望的一种心理状态。积极体验主要有感官愉悦和心理享受。感官愉悦是指个体在保持某种生理或心理上的自我平衡时产生的积极体验,如饥渴满足后的体验就属于感官愉悦。心理享受来自于个体所做的超越了自身原有状态后所产生的一种体验,如运动员超越自己而创造了新的纪录,学生解决了某个百思不解的难题等。课程不仅有认知的发生,更有情感的体验,情感不仅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气氛,本身也是教学的最重要组成部分。课程的实践性、互动性、体验性的教学性质,需要师生、生生较多的互动,应改变缺乏人文关怀的单纯知识传授式的教学方式,采用双向的、互动的、积极开放式的教学模式,如将团体心理咨询的理论技术运用到心理教育课程,注重师生、生生之间的多向沟通,学生在课程中以角色扮演、问题讨论、活动体验等多种学习方式领会知识、探讨问题,在轻松、和谐的气氛中学习掌握自我成长的方法,从而将认知提高与活动体验、反思建构有机结合,将一系列专题的心理健康知识寓于情感体验、交往互动、反思领悟、行为训练中。

(四)为学生幸福成长营造良好教学环境

积极心理学关注的第三个重要内容是积极的社会组织系统。积极的社会组织系统非常重要,它不仅是建构积极人格的支持力量,也是个体不断产生积极体验的最直接来源。积极社会组织包括国家、工作单位、家庭、学校等主要方面,它在学校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上。

首先,树立积极教育理念,关注学生积极品质。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关注学生人格的完善,帮助学生增强应对心理困扰的能力,发挥其自身积极力量上,即找到学生自身存在的积极力量和潜能,并让学生看到这些力量和潜能,以此来帮助学生在今后的生活中发挥潜能,利用积极力量来完善自己,而不是过多地停留在问题的发现和解决上。

其次,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师资培训,增强教师的心理资本。讲授课程需具备健康的心理素质、扎实的专业素养和良好的工作态度。心理资本及其要素能够对人的工作绩效和工作态度产生积极影响。促进学生积极心理素质养成的良好校园环境,需要教师具备积极的个性品质,教师也是普通人,在生活中也会遇到种种压力和困扰,因此,教师要通过增强自我胜任感(自信)、树立希望、培养乐观精神、增强韧性等途径增强自身的心理资本,以一种积极的心态、情绪、方法和技术去研究教育教学活动,积极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努力为学生增加积极的情感体验,发展学生积极的求知欲望,养成学生积极的人格品质。

第三,建立多维度评价体系。心理健康教育以促进全体学生的心理发展为目标,不带有选拔的性质。因而,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评价应弱化其甄别功能,强化其发展功能。一般学科课程教学对教学效果的评价采用的分数评价标准,不适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效果的评价。它不能真实反映出学生心理健康的水平,因此,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评价可采用通过发展性评价和情境性评价进行,如评语、行为观察、成长记录、作品分析、学生自评、学生互评以及情境性测验等。

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学运用积极心理学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对我国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予以客观评价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一直十分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文件,如2005年教育部、卫生部、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中提出的四点主要任务和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是相通的:“(1)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帮助大学生认识健康心理对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2)介绍增进心理健康的方法和途径,帮助大学生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自尊、自爱、自律、自强的优良品格,有效开发心理潜能,培养创新精神。(3)解析心理现象,帮助大学生了解常见心理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及其表现,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心理问题。(4)传授心理调适方法,帮助大学生消除心理困惑,增强克服困难、承受挫折的能力,珍爱生命、关心集体,悦纳自己、善待他人。”它对心理学的三大任务都关注到了,而且首先提到的是帮助成长和培养优良品格。但在执行过程中,在面临着众多的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面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出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心理学界类似问题,过分关注大学生中存在的不良心理现象和心理问题,耸人听闻的统计数字,使人忧心忡忡。但不能因为存在问题,就抹杀全部,这本身就不是积极的做法。各教育部门及广大老师在关注学生成长、培养优良品格、提高综合素质方面所取得的成效是显著的,不要为说明一个问题,而采用片面夸大的方法。

(二)客观全面地看待积极与消极

积极思想和消极思想都有一定的优点,也有一定的不足。在对一些影响因素的分析中,不能过分强调积极、好处而忽视了它可能存在的潜在不足,也不能完全抹杀消极积极的功能。消极至少具有两种积极的功能:第一是保护功能。消极从某种程度上说也是人类的一种自我保护,个体具有的消极态度也是一种自我保护性态度。这种保护首先体现在对个体身心的保护上,消极态度在某种程度上是为自己的心灵筑起了一道保护的围墙,使自己的心灵免受更多的伤害;其次消极态度的经常出现还能帮助个体绕开限制自己发展的种种障碍,如虚荣、轻率、过分紧张和急躁等。第二是提醒功能。消极也是一种善意提醒,提醒自己在心灵深处存在着需要疗伤的区域,提醒自己注意对自己幸福构成的威胁,提醒自己需要采取某些应对威胁的措施等,如古代老庄的顺其自然、清静无为的幸福观,认为合于道或自然,顺从人和物的天性才是真正的幸福,因为他们无力反击时代的黑暗,也不愿同流合污,只能在现实生活中采取消极的避世态度,转而在精神上追求自由,做到无为守弱、不争无欲,以达到逍遥自由的人生幸福境界。他们这种消极的幸福观念,对于我们调节心理状态、处理好人与人、人与自然际的关系仍有着一定的积极启发。

(三)对积极心理学的学习、消化与发展

积极心理学和消极心理学篇2

然而,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心理学的研究重心偏向到心理疾病的评估与矫治。过去的半个世纪,“疾病模型”驱使下的心理学,俨然成为一种偏重问题、流于消极的“类医学”。自从弗洛伊德精神分析产生后,人们总是对病态的人、罪犯和心理变态者具有浓厚的兴趣,一些变态的案例和超乎寻常的犯罪经常引起人们神经的兴奋,而献身、奉献和慷慨等人类优秀的品质则淡出心理学家的视野。

从病态心理学走向积极心理学

尽管病态心理学是20世纪心理学的主流,但同样也存在着马斯洛这样的心理学家,关注着人类的积极一面。作为人本主义阵营的领军人物,马斯洛专门研究最出色的人物、超常人物、名人、大学里的尖子,并称这些人为自我实现的人。马斯洛承认这种人确实很少,且大多是60岁以上的人。但正是这些优秀的人给我们幸福生活以对照的镜子,给我们平凡的生活提供榜样,给我们发现自己的弱点和不足的机会。通过模仿和内化这些人类精英,我们可消除自身的怯弱、自卑、无意义生活的痛苦,可治疗我们内心的矛盾、冲突、自我中心式的烦恼,我们虽然不可以直接模仿这些最优秀人的生活,但我们可以内化他们身上积极的心理品质,发现他们之所以成为优秀人的自我概念、动机特点、行为特点、人际关系特点和对待生命的态度,从而使我们走向优秀,迈向幸福。虽然马斯洛是当代积极心理学的先知,但由于马斯洛很少将自己思想置于科学经验的标准上进行检验,而21世纪是一个信奉科学的时代,所以他的积极心理学思想并没有导致一个崭新的心理学领域的产生。

直到世纪之交,以赛利格曼为首的心理学家对人类积极品质进行科学研究,积累了大量科学心理学的资料,首次将人类的积极品质置于科学的标准下进行检验,从而诞生了当代积极心理学,这种积极心理学立即轰动了全世界,积极心理学运动的蓬勃兴起重新唤起了心理学对于人类幸福生活与积极品质的关注。在积极心理学的浪潮中,最为人们所津津乐道的便是哈佛大学的“幸福课”。一直以来,哈佛大学公选课中最受欢迎的是经济学,但进入21世纪后,一个年轻的名为本・沙哈尔的积极心理学家改变了这一切,他开设的积极心理学一人类幸福的学科作为公选课被评为大学生最喜爱的公选课,每年有800多名大学生选修这门课,成为大学生最爱选修的公共课。由此可见,当代积极心理学一经出现,很快受到了巨大认同。

积极心理学的主要内容

积极心理学作为一门关于人的幸福与力量的科学,其研究领域涉及三个层面:在主观水平上,研究积极的主观体验,例如幸福和安宁、满足和满意、希望和乐观,以及流畅和快乐;在个体成长水平上,积极的心理学主要研究积极的心理特征,如爱的能力,创造的勇气,积极的人际关系,审美体验,坚持、前瞻、天才,宽容和智慧灵性等等;在群体水平上,研究积极的公众品质,例如责任、利他、关爱、文明、自制力、容忍力,以及职业道德。可以说,积极心理学的重点并不在于其内容,而在于其独特的视角,在这个视角下,包含着方方面面的内容。为了能够使读者更加直接地接触到积极心理学的内容,以下以“积极情绪”为主题,呈现一些涉及积极情绪的研究与日常技巧。

积极心理学家弗里德里克森指出,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所具有的一个规律,就是它们会进入递增的循环。由于情绪情感会影响一个人的思维和行为,所以若一个人的生活以消极情绪为主导,他就更容易进入更加消极的状态。反之,以积极情绪为主导,他就更容易进入积极的循环。根据情绪的这一规律,弗里德里克森等通过研究,得出了进入积极循环的关键,那就是一段时间内积极情绪与消极情绪的比率(积极率)要超过3:1。研究表明,积极率高于3:1的人,就会进入积极循环,进而开始一种朝气蓬勃的生活。生活中大多数人的积极率只在2:1左右,而患抑郁症的人积极率甚至不到1:1。积极率的发现意味着人们应当有意识地提升积极情绪,降低消极情绪。这不仅使自己在当下的感觉良好,还能使自己进入积极的循环,进而更加积极地迎接工作与生活。

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激发积极情绪,其中一个方法就是增加对过去积极事件的回忆。当人们被要求回忆积极事件,人们很容易会想起那些最令人幸福的时刻,比如考上大学、男女热恋等,但这样的事件毕竟是少数。然后,人们还能够回忆起一些日常生活中的欢声笑语,比如与同事聊天、关于自己孩子的趣事,等等。但若再要求想下去,恐怕回忆积极事件的工作就成了一件绞尽脑汁的事了。因此,增加回忆的方法就是从简单动手,平时收集那些带着积极情绪的物品,也许是相关的照片、也许是朋友的小礼物,然后将它们分类整理。当然最重要的是,要时不时拿出来看一看,让自己重新沉浸在当时的体验之中,从而唤起当时的积极情绪。这样的工作并不复杂,但就是这样简单的工作,可以很好地维持人们的积极情绪。请注意这并不是让人们沉浸于过去的回忆中去逃避现实,实际上这种唤醒积极情绪的方法恰恰能使人们从工作与生活的压力中快速恢复,以更好地面对生活。

无论是积极情绪的规律,还是提升积极情绪的技巧,都还有很多。以上两个例子不难看出,积极心理学一方面着眼于严格的科学研究,另一方面着眼于实践,为大众提供更有效的实践指导,帮助人们过上更好的生活。

用积极心理学进行心理治疗

积极心理学运动,意味着心理学视角的转变。但是需要指出的是,积极心理学并不是只关注积极的一面,而忽视消极的一面。换句话说,积极心理学是对以往心理学取向的补充与拓展,而不是对传统心理学的替代。

近年来,一些以积极心理学为导向的疗法相继出现。特别是像接纳与承诺疗法和生活质量疗法等新兴疗法,具有较为系统的理论和坚实的实证基础,对旧有的心理疗法进行了较大的拓展与变革。积极心理学加入心理治疗,提供了一种关于人的更加完整的视角,因为以往的心理学在评价与诊断人的时候,往往固守着消极心理学的偏见,将评估人的心理疾病的症状、心理问题的表现当作首要任务,仅仅诊断与评估消极情绪,如把免于心理疾病当作是心理健康的基本标准,在心理健康标准中,把具有正常的智力、自我意识、自我调节或认知客观等作为心理健康的标准,而对于乐观、宽容、创造性、利他和幸福感等积极的心理品质缺少关注。

当我们从负性情绪的角度把一个人评价为少焦虑或无焦虑,少恐惧或无恐惧时,这个

人似乎就是心理健康的。可实际上,免于心理疾病只是心理健康的一个基本条件。一个少有负性情绪的人是否积极地热爱生活,是否有效地发挥了个人潜能,是否活得精彩,是需要努力才能实现的。在以往的心理健康评价标准中,孤僻者、脆弱者、妄想狂、忧郁者、攻击性等成为主要关注的内容。如果从他们身上发现一些心理活动的规律,然后将其推广到全人类身上,结果将会怎么样?必然降低对人性的期望。大千世界,众多文化,不同国度,生活着许多情绪积极、内心快乐的人,他们体验着常人难以体验的幸福,每天都充实而有意义地生活着。心理学应当去研究这些超级健康的人、内心充满积极性的人。其实,从相反的角度可以说,如果我们不理解这些心理最健康的人和最积极的人,我们也就不能理解心理病态。

下面的问题是,如果要加入积极的视角,应当如何加入?尽管快乐与悲伤很难同一时间存在,但是,消极品质和积极品质可能是相互独立的,一个人消极品质少并不意味着他必定具有积极品质,同样,一个个体积极品质多也未必意味着这个人消极品质必然少。人的积极品质和消极品质很可能位于不同的脑区,具有不同的神经中枢,具有不同质的适应任务。然而,尽管科学的发展还不能提供一个整合积极与消极品质的模式,但积极心理学倡导一个更加全面完整的评价人的模式,即倡导两维的评价模式,我们既要诊断心理疾病,关注负性情绪,同时也要了解积极的心理品质,关注积极的情绪。心理学不仅要诊断人的抑郁情绪,而且要诊断人在挫折后的心理弹性,什么样的人在经历失败和挫折后,能更快地恢复幸福感,具备战胜挫折的能力,以及经历挫折时的专注与灵活等。美国心理学家克耶斯提出了积极心理学的两维诊断与评价系统,即以心理疾病和幸福感两个坐标轴,将人的心理健康状况划分为四个象限:完全心理健康(高幸福+低疾病)、部分病态(高幸福+高疾病)、部分健康(低幸福+低病态)和完全病态(低幸福+高疾病)。以这样的视角去评定一个人,能够更好地发现一个人的资源,发现在单纯消极视角下所忽略的内容,进而为患者的恢复提供更大的帮助。

具体而言,对一个人积极方面的评估,可以分成三个部分:1、积极的情绪状态,包括:幸福与快乐、兴趣、满意感等。2、积极的心理功能:包括自我接纳、个人成长、生活目标、对环境的掌控和自主等品质。3、社会性的幸福感:包括社会接纳(以积极的态度对待他人,相信他人的善良)、社会实现(相信社会是积极的,认为社会具有积极成长的潜能)、社会归因(相信奉献社会是有价值的)、社会凝聚(认为社会是理智的、合逻辑的)、社会整合(归属于某一团体,与团体分享生活)。

令人遗憾的是,目前中国的心理治疗本身就很薄弱,药物辅以并不系统的心理治疗依然是精神科的主要处理方法。在应用心理治疗的过程中,在诊断和具体治疗手段上,也并没有充分利用积极心理学的知识。

积极心理学和消极心理学篇3

【关键词】人格塑造;积极心理学;积极人格;自身价值

我们知道心理学诞生的时间很早,但是要谈及积极心理学,我们只能从二十世纪末期才能发现它的踪迹,它是在美国的消极心理学统治了几十年以后才被提出来的,并逐渐的完善发展到现在形成一门新兴的学科。这门学科在对人格的塑造方面有很重要的意义,这主要是由于积极的心理学能将人格的类型清楚的划分,并根据人类自身的本性发现其中的积极的主观能动性,为人们更好的塑造人格起到积极的作用,这对于消极的心理学会是一个很好的矫正。

一、积极心理学的内涵和主要观点

一般对于国内的学者对消极心理学了解很多,而对于新兴的积极心理学了解甚少,但是积极心理学从诞生到现在的几十年里,对心理学的发展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对于心理学的完善意义重大。

(一)积极心理学的内涵。积极的心理学是在美国发展起来的,它和之前的消极心理学有着本质的不同,它主要是通过利用心理学等方法和手段来发现人类的积极方面的特点,并加以发扬,使人们形成积极的、健康的人格,让人们的认知和情绪都向着积极的方向发展。当前的积极心理学的研究主要包括对人们的幸福感、乐观主义等一系列的主观层次进行详细的研究,研究人们的幸福指数和快乐指数等;然后就是对人们的个人的性格进行研究,主要就是个人层次方面,其中可以包括人们的工作能力、工作中中的人际交往、生活中的体验幸福等的能力;最后一个就是人类群体a的组织性的研究,研究人们的家庭、学校、社会等,主要包括人们的公德意识、人们的职业道德,社会的风气等方面。当然,这些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还不是很完善,需要进一步的补充和完善。

(二)积极心理学的主要观点。由于积极心理学诞生较晚,因此各方面的理论和研究还不是很完善,但是就现在的积极心理学的研究来看,积极心理学的主要观点主要有两点:积极心理学的价值追求和用积极和欣赏的眼光来发现每个人的积极人格。第一点的价值追求,积极心理学认为要将每个人的积极方面作为自己的价值追求,注重对人类的积极方面的培养,包括积极的心理,积极的素质,积极的思想等方面,这和消极心理学的价值追求是有区别的。第二点就是用积极的眼光来发现每个人的积极人格。积极心理学就是用积极发展的眼光来关注人类的情绪和幸福感,当然这还包括人类的积极人格,因为积极心理学认为积极的人格是积极心理学的基础和根本,只有积极的人格才会有健康的心态和心理,才会对社会、对他人有积极的态度。

二、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积极心理学指导大学生的人格塑造

从积极心理学角度出发,拥有积极人格的人才能够更容易取得成功,更有利于自我价值的体现,这也是我们提倡用积极心理学的视角下来指导当代大学生的人格塑造。

(一)积极的学校指导环境。进入大学后,大学生的生活变得自由,学校对学生的关注度开始下降,但是由于我国一直以来实行的应试教育,使得进入大学的大学生身上存在很多的问题:当代的大学生对于自己的心理健康不在乎,对自己的人格和今后的发展模糊,经常出现一些消极的思想和心理。为了更好地塑造大学生的积极人格,就要对症下药。学校可以组织一些课外的讲堂来帮助大学生认清自己的问题,并且定期的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指导,让大学生充分认识到积极的人格的积极影响。通过这些心理的训练来提升自己的心理健康知识,通过心理的指导和学校的努力,一定会改变大学生消极的生活态度,塑造当代大学生积极的人格。

(二)积极的社会指导环境。大学生进入大学后,也可以说是进入了半个社会,因此,积极的社会指导环境对大学生的积极人格塑造也会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当前的社会,对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关注度不高,社会上的心理咨询室也刚处在萌芽的阶段,并且我国的心理咨询师数量很少,这导致我国的社会心理服务体系供不应求,在这样的条件下,我们的社会可以在以后多组织一些心理咨询的活动,来对当代的大学生进行心理和生活上的指导,让大学生感觉自己生活的环境是积极向上的,让大学生积极的向社会上的良好风气看齐,提升自己的人格。

(三)积极的家庭指导环境。在人格的塑造上,家庭这个因素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可以说,一个人的人格大部分是由家庭来影响的。因为家庭的教养对于人们人格的形成和塑造是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大学生人格的积极塑造,和家庭关系密不可分。当一个学生的家庭氛围是欢乐和积极的,那么这个学生的人格肯定也会是积极乐观的。相反的,一个学生的家庭氛围如果是消极的,那么他塑造的人格不可能出现积极的因素。因此,为了更好地塑造大学生的积极人格,一定要保证学生生活的家庭氛围是积极乐观的,让学生在家庭中感受到温暖和阳光,这对学生的内心是一个莫大的帮助,在这种积极的氛围下,学生的人格肯定是积极乐观的,当遇到一定的挫折和困难后,一定不会消极悲观,他会用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去面对。这样的家庭氛围有助于学生的积极人格的塑造,完善学生的人格。

在我国,在积极心理学视角下对大学生的积极人格的塑造还处在萌芽的阶段,还存在着一些的问题和不足,但是积极心理学对于人格的塑造和人格的完善的理论是正确的,是我国以后发展的标准,因此,我们一定要积极的努力和研究,对积极心理学探究大学生的积极人格塑造进行完善。

参考文献

[1] 王曲华.学生综合学力与健康人格塑造的创意教育初探[J].综合实践活动,2013(3).

[2] 张慈.积极心理学视角下学生积极人格塑造的探究[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3(4).

[3] 顾蔚菁.探究历史教育中的人格塑造[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2010(11).

积极心理学和消极心理学篇4

积极心理学的首倡者是美国心理协会前任主席、宾西法尼亚大学教授E.P.Seligeman。1997年他在就任APA主席时就提出了“积极心理学”思想。美国心理学家M.赛利格曼(M.Seligman)于2000年在《美国心理学家》杂志上发表积极心理学的文章,揭开了心理学从消极心理学模式向积极心理学模式转变的序幕,宣告了“积极心理学时代”的来临。“积极心理学”作为心理学的一种思想、一种理念、一种技术、一种行动,很快在心理学界引起巨大的反响。M•赛利格曼等人倡导的积极心理学,实际上是一种关心人的优秀品质和美好心灵的心理学。它有3个层面的含义:第一,从主观体验上看,它关心人积极的主观体验,主要探讨人类的幸福感、满意感、快乐感,构建未来的乐观主义态度和对生活的忠诚等;第二,对个人成长而言,积极心理学主要提供积极的心理特征,如爱的能力、工作的能力、积极看待世界的方法、创造的勇气、积极的人际关系等;第三,在群体水平上,涉及到公众的品质,包括人的社会性和作为一个公民的美德、利他行为、对待别人的宽容与置业道德、社会责任感以及作为一个健康家庭成员的责任、利他、关爱、文明、现代性、容忍力等品质。

二、学校消极心理教育的实质

在过去的一个世纪里,消极心理学在心理学研究中占据主流地位。消极心理学关注心理问题、心理异常、心理疾病的检测和矫治,热衷于制订心理病态的标准,把主要精力放在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上。或者说,消极取向的心理学主要研究“不健康”或者病态,而不是研究健康状态。

1.形式化倾向

有相当多的学校错误地认为素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仅是形式,升学、应试才是根本。学校虽然开展了心理健康教育实验和研究,建立了学生心理档案,但由于忽视教育者自身思想观念的转变,最终使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流于形式。

2.片面化倾向

学校心理教育有三级目标,一是针对少数已有心理问题或心理障碍学生的矫治性目标;二是针对大部分学生成长中心理困扰的预防性目标;三是着眼未来,旨在开发潜能,健全人格,面向全体学生的发展性目标。然而有些学校把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放在少数学生心理问题的咨询和治疗上,使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路越走越窄,大多数学生心理发展的需要得不到满足,心理健康水平无法得到提高。

3.医学化倾向

媒体报道我国中小学心理问题比率占30%,这一统计使一些学校将学生视为心理疾病患者,用诊断病人的量表测量学生,还通过医疗机构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给学生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和消极暗示,引起恐慌和压抑,极易给学生留下“凡来心理咨询者都有心理问题”的错误印象,使得一些学生在出现心理困惑时不敢即使咨询,本来可以通过咨询消除的心理不适却发展成为心理障碍,甚至出现更为严重的心理危机。其实,学生中有障碍性心理疾患的人不到总数的1%,大多数是适应不良的发展性问题,而非心理疾病。

4.课程化倾向

有些学校把心理健康教育理解为开设心理健康课程,向学生传授心理健康知识,要求学生机械记忆,甚至还考试。其后果不但没有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反使学生承受更多的身心负担。此外,课程内容还国语强调心理疾病的普遍性和严重性,让学生了解更多的诸如强迫症、恐惧症、人格障碍等心理疾病。这种“重问题,轻素质”的课程取向,极易诱发学生的“问题意识”,致使一些学生过分关注自己的缺陷和问题,关注自身的消极层面,不断地消极暗示又容易导致自我认知偏差,结果对心理健康教育产生恐惧或抵触情绪。

5.德育化倾向

即把心理健康教育视为学校德育的一部分,把心理问题与品德问题混为一谈。原因是把个体的需要片面理解为对利益的追求;对人的要求过于强调政治和道德品质,甚至把心理疾病视为品质恶劣和思想错误。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务是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完善其人格,仅靠传统的学校德育是不行的。

6.教师队伍自身的心理健康

每个人都有自己特殊的成长环境和经历,某些消极环境就可能使人出现一些人格缺陷,包括自卑、消极、偏激、退缩等,还可能形成一些不够理性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教师首先是社会中的一员,也是一个普通人,因此也不例外。同时,由于社会现实,很多教师在Et复一日,年复一年的重复劳动中容易产生职业倦怠,即对工作提不起劲,觉得心情压抑,莫名烦躁等等。国家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组对14个地区168所中小学的2292名教师进行了抽样调查,发现有52.23%的教师存在心理问题,其中32.18%的教师属于“轻度心理障碍”,16.56%的教师属于“中度心理障碍”,2.49%的教师已构成“tl,理疾病”。如此心理不健康的教师只会源源不断地“制造出”心理不健全的学生,对学生身心造成的危害,某种意义上远远超过其教学能力低下对学生学业所产生的影响。鉴于此,学校心理教育要获得更科学、更全面的发展,必须转换研究视角,从关注学生心理的消极层面转为关注学生心理的积极层面,关注学生个体发展中最重要、最积极的方面,从更高层面关注学生的人生发展,对学生的心理予以一种积极的人文关怀。

三、学校积极心理教育的主要途径

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以“多元智能”为优化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和学科渗透的有效途径。哈佛大学教授霍华德.力Ⅱ德纳博士指出:“人类的智能是多元化而非单一的,主要是由语言智能、数学逻辑智能、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音乐智能、人际智能、自我认知智能、自然认知智能八项组成,每个人都拥有不同的智能优势组合。”每个人在这八项智能中都有自己的强项,如果每个人都能从自己的强项人手开展学习和活动,其潜能就会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其兴趣和自信心就会得到最大限度的呵护,其学习效能就会得到最大限度的提高,同时,通过多元智能,可以有效地将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内容渗透到各学科教学。因而运用多元智能理论优化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教学模式符合世界潮流,也迎合了我国新课程“以人为本”的先进理念。

1.团体自主训练为主,个别咨询辅导为辅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要充分体现教育的主体性,因而主体的心理健康主要依靠自主训练,突出自立、自强、自救,同时强调群体互动,资源共享,传播幸福,共同进步;由于共性并不能取代个性,团体自主训练有时可能满足不了特殊学生的需要,因而对特殊的问题学生和学生的问题,必须给予必要的个别咨询辅导或干预。

积极心理学和消极心理学篇5

【中图分类号】 R 179 R 395.6

【文章编号】 1000-9817(2007)09-0834-02

【关键词】 心理学;精神卫生;健康教育;学生保健服务

积极心理学关注人的心理机能,重视人潜能的发挥,把促进人的健康成长、激发与培养 人的积极情绪、帮助人们快乐与成功、引导人们走向幸福当作自己的历史使命。

“积极”是针对传统心理学中的“消极”层面与现状而言的,积极心理学认为传统主流心理 学是消极的心理学,因为传统主流心理学在理论与实践探求中遵循消极、悲观的研究路线与 模式,将研究与实践的重点放在人及人类社会诸如精神疾病、人格问题、暴力、色情、酗 酒等消极的问题上,而忽略了心理学应有的其他使命。积极心理学认为心理学应该致力于研 究人类的积极品质,并以此为出发点,对心理学重新进行诠释,给心理学注入新的动力与活 力,以促进心理学的繁荣与发展。

1 积极心理学的主要研究领域

积极心理学的研究领域目前主要包括3个方面[1]:一是主观层次,主要研究个体的 主观体验,包括主观幸福感和满足 、希望、乐观主义、快乐和充盈等,重点是对人的主观幸福感的研究,强调人要满意地对待 过去、幸福地感受现在和乐观地面对未来;二是个体层面,主要研究个体的人格特质,包括 爱的能力、工作的能力、勇气、人际交往技巧、对美的感受力、毅力、宽容、创造性、关注 未来、洞察力、才能与智慧等,积极心理学希望寻找到一条能使个体具备这些积极人格特质 的有效途径;三是群体层面,主要研究积极的组织系统,积极心理学认为心理学应该致力于 研究建立积极的社会、家庭和学校系统,以培养公民的美德,使公民具有责任感、有利他主 义、有礼貌、有职业道德。

具体来讲,积极心理学注重研究人性中的积极方面,强调采取更加科学的方法来挖掘人的潜 力与创造力,激发人的活力,帮助人们树立自信心、坚定生活信念、寻求获得美好幸福生活 的观念等。

2 积极心理学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2.1 整合了心理健康教育目标 2002年教育部下发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 育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指出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是: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 质,充分开发他们的 潜能,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笔者认为,在传 统主流心理学背景下,《纲要》中的目标 是很难实现的。原因如下:首先,虽然《纲要》强调了面向全体学生的原则,但在传统主流 心理学背景下,教师常常把学生当作“问题的来源”,常常以学生存在的问题当作心理健康 教育工作的出发点与落脚点,即使在面向全体学生的时候,采取的也常常是先呈现问题,然 后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的教育模式,在面对个别学生的时候,更是以问题为把手,这 样不仅造成了师生关系的对立,而且还导致了没有问题的学生开始注意自己的心理问题,促 使学生养成关注自身消极层面,忽略自身积极品质培养的思维定势。其次,在传统主流心理 学背景下,教师具有的消极问题意识也使得教师本人和学生只关注心理问题的消除,而忘却 了心理健康教育其他的职能,即帮助学生挖掘潜能、培养他们积极的心理品质。

积极心理学在对传统主流心理学批判的基础上,提出应该强调个体和群体的积极层面,关注 个体正在经历的知足、满意等主观感受,注重个体体验过去的良好状态,对未来保持乐观和 充满希望,关注培养积极的社会群体与组织。这不仅是对心理健康教育问题意识与消极取向 的一个警醒,更使心理健康教育目标(消极目标与积极目标、全体目标与个体目标、总目标 与具体目标)的整合变成了可能。

2.2 深化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内涵 传统主流心理学背景下,对心理健康标准 采取的是消极的取向模式,研究工作的重点集中在心理疾病的预防与治疗上。 显然,这种价值取向是片面的、消极的。积极心理学强调应该从积极的层面来研究与探讨心 理健康问题,认为心理健康的主要目标是促进个体的主观幸福感,注重培养人们的积极心理 品质,而不仅仅是消极的心理疾病的预防矫正。从这种意义上说,积极心理学深化了心理健 康教育的内涵,也为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开辟了一条新的思路。

2.3 改善了心理健康教育的主客体关系 虽然在传统主流心理学背景下,心 理健康教育工作也强调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与学生之间关系 的平等,也认为良好咨询关系的建立有助于问题的解决,也强调心理咨询中应该娴熟地运用 有效的沟通技巧与手段;但这些美好的愿望与原则常常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来访者即 问题学生”的观念下,变得不切实际与形同虚设,使得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理想的 、平等的主客体关系在实际工作中变得对立起来。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常常把自己当作教育 者的角色,而把学生当作是“问题学生”,认为自己所做的一切努力无非是想获得学生的信 任,降低学生的心理防御机制,从而走入学生的内心深处,帮助其消除心理问题,以回到心 理健康的水平。

积极心理学认为,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教师和学生一样都是成长的、发展的个体,不再 是 教育与被教育的关系,教师不仅要以积极的态度看待发展中的学生,重视学生自我成长 的经验、流畅的思维和情感,培养学生的积极心理,还要善于培养自己的积极心理,关注自 身的健康成长;教师还应多使用平等的、积极的词汇,如尊重、分享、快乐、体验、感受等 ,鼓励学生发展潜能等。积极心理学的这种观点有助于我们重新认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 师生关系:教师不仅是心 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主体,可以积极地影响学生,同时也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客体,受学生积极 心理的影响;学生不再仅仅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客体,被动地受教师的影响,同时也是主 体,可以通过挖掘自身的潜能,培养优秀的、积极的品质对教师加以影响。与此同时,对教 师和学生每个个体自身而言,他们都既是有潜能的主体,又是待开发与认识的客体。因此, 积极心理学改善了心理健康教育的主客体关系,充分调动了教师与学生的主观性与积极性, 促进了二者的健康相长。

2.4 丰富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在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中,许多学校或教 师强调心理健康教育难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缺乏。目前许多心理健康教 育课大多是以“ 心理问题”为专题,首先摆出学生在处理生活、学习、交友和娱乐中出现的“心理问题”; 其次,或举例说明,或阐述,对这一“心理问题”进行探讨;再次,给出消解这些问题的建 议、方法与策略,最后让学生联系自己的实际进行讨论。之所以采取这样的教育模式,是因 为理论者与实践者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目标的错误理解:认为心理健康就是 没有心理问题,就是没有心理疾病。这种取向偏离了对学生潜能的开发与心理素质的培养这 一重要目标,使心理健康教育聚焦在处理学生的“心理问题”上,使人们曲解了心理健康教 育的应有内涵。

积极心理学认为人人都是教育者,人人都是自我心理的调适者,人人都有积极的心理潜能, 都有自我向上的成长能力。这种价值取向给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新的视角,丰富了心理健康 教育的内容。这些丰富的内容就在每一个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身上和周围,既可以是积 极的思维活动,也可以是积极的情绪情感体验;既可以是积极的习惯养成,也可以是积极人 格的培养;既可以是积极的认知方式,也可以是积极的意志品质;既可以是个人的主观幸福 获得,也可以是周围积极的组织与群体等等。这些内容既来源于日常生活,带有鲜明 的个性色彩,又带有普遍的社会性,新颖变化,鲜活生动,富有价值,每时每刻都可以产生 。只要用心去关注,努力挖掘,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就会充满灵气,并且取之不尽,用 之不竭。

2.5 拓展了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与方法 在传统心理学背景下,心理健康教 育工作的途径与方法过于单一,常常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区别于学校教育的其他工作,使之游离于学校的其他工作之外,采取的途径与方法也不外乎 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进行咨询(如个体咨询、电话咨询、信箱咨询、团体咨询等)、开 设讲座等。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采取的方法取决于心理学对人性的认识,取决于教师对心理健康教育目标 及内涵的理解。在传统主流心理学背景下,行为主义心理学把人比做动物与机器,精神分析 心理学把人当作精神病人,认知心理学把人隐喻为一种信息加工系统,这些对人性的认识与 假设只能使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关系对立起来,只能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途径与方法趋向单 一与贫乏。

积极心理学认为,每个人都存在巨大的潜能,都具有多种基本需要,都重视自我发展,这种 人性观决定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与方法必将向多元化的方向发展。(1)重视教师发 展和运用自己的积极心理。鼓励教师在课堂中利用积极心理,帮助发展学生的积极心理。( 2)重视与学校其他工作融合。心理健康教育与学校其他工作的关系 不是割裂的,更不是对立的,而是融合的关系,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这个整体不仅包括积极 的教师,也包括积极的学生。(3)努力烘托与营造一个宽松、愉快的氛 围,使生活于其中的师生感受到满足、乐观与充满希望。这样,就形成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 中一种互动多维的交叉网络,也将心理健康教育的单一渠道与各学科教育、各教育因素融合 在一起。(4)重视学生积极的心理体验。只有重视学生积极的心理体 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才能真正把学生当作工作的出发点与落脚点,学生的主体性与发展性 才能得到保障,工作的实效性才能显现。

3 积极心理学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

3.1 兼顾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与问题的消解 消极心理学取向背景下的心理 健康教育关注学生的问题,采用的教育手段与 方法以问题为载体和抓手,把解决学生的问题当作目的,这在一定程度上对立了师生关系, 削减了心理健康教育应有的功能。积极心理学在对传统主流心理学总结与反思的基础上,提 出心理学不仅应该削减问题,而且应该着重培养学生的优秀的积极的心理品质与人格特征。 问题的减少与没有问题并不代表心理健康,心理健康不仅指心理问题的减少,而且指积极因 素的增多。

3.2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性 消极心理学取向背景下,心理健康教 育诚然也强调关注学生的主体性,但与此同时,教师却 把学生当作问题的来源,常常带着有色眼睛看待学生,这样就强化了学生的问题意识,扼杀 了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性,把学生置放在了被动的位置。只有把学生当作是充满 潜力的个体,把培养学生的积极的心理品质与帮助学生实现人生的价值与享受幸福的生 活当作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个体的主动性与创造性才能得以发挥,问题意识才能 得以削减。

3.3 注意学生的自我体验[2]强调学生的主体性与创造性,重视 学生潜能的发 挥,把培养学生的积极的心理品质当作是工作的出发点与落脚点注重激励和调动学生的自觉 性、主动性、积极性,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关心自己的心理发展,注重学生在心理健康教育工 作中的参与与活动,让学生具有深刻的心理体验。

3.4 善于整合学校的教育资源 摒弃以往心理健康教育以问题为靶子的模式 ,强调学校中的一切都是心理健康教育可供利用的资源。因为学校是学生真实生活的 情境,只有在真实的情境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才是最真实的教育,才是着眼于学 生潜能的教育。

积极心理学作为一种新的研究方向,虽然为心理学的研究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了 一个广阔的视觉与新的研究取向,但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并不成熟,与传统主流心理学相比, 尚存在留停在理论层面,缺乏实践研究,纵向研究更少,尚须不懈努力。

4 参考文献

[1] 李金珍,王文忠,施建农.积极心理学:一种新的研究方向.心理科学进展,2003,1 1(3):321-327.

[2] 王希永.实施积极心理教育的思考.中国教育学刊,2006(4):52-55.

积极心理学和消极心理学篇6

而心理弹性是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心理学热点,是人们在应对压力和巨大的灾难时的积极能力,以及抵制未来消极事件的特质,同时它又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二者的契合点在于关注人类的积极的、主动的力量,而且前者可以为后者提供了一种宏大的研究取向一积极的心理弹性发展观。

本文试图述评积极心理学视角下心理弹性研究的最新进展,以期为我国儿童心理弹性研究提供一些有益线索与启示。

一、积极心理学的产生和发展

(一)积极心理学的产生背景

积极心理学是研究有助于发挥个体、群体和组织最佳状态或功能的环境和过程的一门科学。这种定义上的积极心理学研究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WilliamJames发表的有关“健康心理学”的着作(1902);Allport对积极的人类特质的关注(1958);Maslow以健康人取代病人成为研究对象的主张(1968);以及Cowan关于儿童和青少年弹性的研究(2000)。但是作为一种新的研究领域和心理学思潮的积极心理学兴起于20世纪末的美国,它是利用心理学已经比较完善与有效的实验方法与测量手段,对人类的力量与美德等积极方面进行研究。然而,在过去的半个多世纪里,对积极生活的心理学方面的研究淹没在了以心理紊乱和创伤为研究中心的主流心理学背景中。

尽管由“积极心理学”的称谓容易推论出它对应的是消极心理学,但这并不是事实。绝大多数心理学的学术是中立的,不偏向幸福或痛苦中的任何一方。一般认为’积极心理学是从认识临床心理学只研究心理疾病而导致失衡这一弊端发展起来的。认知、发展、社会和人格心理学的研究者可能不认为这是很失衡的。但是即便是在这些领域,我们也认为有很多研究主题都有两面’而不像很多研究只关注消极方面的研究而将积极方面置之不理。

以我们最为熟悉的两个领域为例,这种失衡确实是存在的。一个是亲密人际关系领域,很多研究都只考察夫妻双方如何应对配偶的困难(如社会支持)或者不良关系行为(如批评和不忠),而忽视了研究如何应对配偶的成功(如体验积极事件)或良好的关系行为(如赞扬和爱的表达,Reis&Gable,2003)。有很多考察夫妻和家庭成员如何解决冲突的研究,但是关于他们共享天伦之乐的研究很少。另一个领域是关于道德,公布了几千个关于消极道德情绪、面对他人不良行为时的情绪(生气、鄙夷和厌恶)、自己有不良行为时的情绪(羞愧、尴尬和内疚)的研究。然而,只有少数积极道德情绪(别人做好事时我们的情绪体验,包括感恩、钦佩和道德提升。Haidt,2003)的实证研究。

尽管存在上述的很多不平衡,积极心理学的目标不是否认生活中的痛苦、不满意或消极方面,也不是盲目乐观地努力将生活的苦难过滤掉。那些研究积极心理学主题的人完全承认人类痛苦、自私、家庭体系紊乱和无效组织的存在。积极心理学的目标是研究生活的另一方面——人们感受快乐、表现利他和建构健康家庭和组织的方法————因此强调人类经历的生命全程。另外,积极心理学主张调查的这些积极主题有它们自身值得人们去研究的重要性,而不仅仅是作为对抗生活中问题、压力和紊乱的缓冲器(尽管有明显的证据表明很多积极过程使我们免于消极结果。)

(二)积极心理学的发展和研究内容

长期占主导地位的消极心理学模式禁锢了心理学的发展,使心理学在某种程度上几乎成为“消极(病理或变态)心理学”的代名词。在这种心理学发展模式下,大多数研究者受到的都是消极心理学的训练和熏陶,致力于消极心理学取向的研究,忽视与漠视个人的积极品质、自我实现以及社会的发展,导致心理学的畸形发展。

KennonM.Sheldon和LauraKing在其《为什么需要积极心理学》一文中指出“非常遗憾,心理学家对如何促进人类的繁荣与发展知之甚少。一方面是对此关注不够;另一方面,也更为重要的是,他们戴着有色眼镜妨碍了对这个问题的价值的认识。实际上,关注人性积极层面更有助于深刻理解人性。

正是出于对消极心理学模式种种弊端的不满和反抗作为回应,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一些心理学研究者开始探索和研究人的积极层面,有关的论着、个案研究以及实验研究都大大地推动了积极心理学的发展。研究主题涉及:主观幸福感、心理幸福感、快乐、幸福、满意、士气、正性情感、负性情感、情绪平衡、兴高采烈、幸福觉察、主观福利、主观不幸福、可感性生活质量等等。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积极心理学不断增长的意识,这个领域开始出现萌芽。特别是1960年的人本主义思潮,以及其所激发的人类潜能运动,产生了巨大的思想冲击,为现代积极心理学的崛起奠定了理念基础。

进人新世纪来,以Seligman和Csikszentmihaly《积极心理学导论》为标志,积极心理学运动从一开始就迅猛发展。他们宣称“当代心理学正处在一个新的历史转折时期,心理学家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和新的使命,那就是如何促进个人与社会的发展,帮助人们走向幸福,使儿童健康成长,使家庭幸福美满,使员工心情舒畅,使公众称心如意””Seligman&Csikszentmihalyi,2000)。

关于积极心理学主题的研究并不新,但是方向正确、组织完善的积极心理学运动正是顺应现在的需要。近些年,很多研究者致力于这个领域的研究,并享受由此带来的探索新领域和前沿的乐趣。

Sheldon和LauraKing在2001年对积极心理学所下的定义中道出了它的本质特点:积极心理学是致力于研究人的发展潜力和美德等积极品质的一门科学。其研究重点是人自身的积极因素,主张心理学要以人固有的实际的潜在的力量和美德为研究对象,不仅要帮助那些处于逆境条件先下的人们知道如何求得生存并得到良好的发展,更要帮助那些处于正常环境条件下的普通人学会怎样建立起高质量的社会和个人生活。

1998年在爱库玛尔会议上确定了积极心理学的三大主要研究内容;

一是积极的情绪体验。主要集中在主观幸福感、快乐、爱等积极情绪体验,以及积极情绪与个体身体健康之间的关系上。其中主观幸福感是研究中心。

二是积极人格特质。积极的人格特质是积极心理学得以建立的基础,因为积极心理学是以人类的自我管理、自我导向和有适应性的整体为前提理论假设的。积极人格有助于个体采取更有效的应对策略,这方面具体研究了24种积极人格特质,包括自我决定性、乐观、成熟的防御机制、智慧等。其中引起关注较多的是自我决定论和乐观。

三是积极的组织系统。积极心理学把积极的组织系统分为积极的社会大系统,如建立使公民有责任感、有职业道德的国家法律法规;和积极的小系统,包括健康的家庭、关系良好的社区、有效能的学校、有社会责任感的媒体等。还研究造就人类幸福的环境条件及影响天才发展、创造力的体现、培养和发挥的环境因素上。

二、心理弹性的兴起与发展

心理弹性是在弹性力学基础上提出的一个重要心理学命题。弹性作为一个心理学专业术语,出现于Em?myWerner1970年代对一群来自夏威夷Kauai地区、出身贫困的儿童的纵向研究[2]。该研究结果发现,出身贫困的儿童更可能会经受不利于健康成长和其他不良发展结果的过程,其结果大约有三分之二的儿童最后成了有严重问题的成年人,不过剩余的三分之一的儿童却得到了很好的发展。这些成长在相似环境中的儿童有着极为不同的发展结果。以前,许多研究者都认为,不利处境必定会影响儿童的发展,造成不良的发展结果,这种发展过程会遵循“高危险一消极结果”的直线发展模式。

随着相关研究的进展,儿童的“高危险一积极结果”的发展模式使研究者逐渐注意到,处境不利的儿童群体内个体间的差异。心理弹性的研究也正是基于对这种儿童发展的思考而逐渐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研究热点。1983年NormanGarmezy和MichaelRutter《儿童期的压力、应对及发展》(《Stress,CopingandDevelopmentinChildhood))一书的出版是心理弹性研究的里程碑。1980年代心理学家进行了一系列母亲为精神分裂患者的儿童研究,心理弹性成为主要的理论研究主题。研究表明’与健康家庭的孩子相比,精神分裂症母亲的孩子得到较少的关怀,其发展也受到影响。但是,其中有一些孩子仍然发展良好,学术成就很高。这样的研究结果使研究者努力去领悟这种对逆境的应对。(Masten,1989)。

关于心理弹性的定义,心理学研究者们莫衷一是,但基本上都是对其概念的定义。桑标等学者将国外研究者关于relisence的定义归为三类:

(1) 结果性定义:重点从发展结果上定义心理弹性,如MastenA.S.(2001)认为“心理弹性是即使在严重威胁下,仍能产生适应较好或发展顺利等结果的一类现象”。

(2) 能力性定义:将心理弹性看作是个体的一种能力或品质,是个体所具有的特征,如WernerE.E.(1995)认为“心理弹性是个体能够承受高水平的破坏性变化,同时表现出尽可能少的不良行为的能力”;“心理弹性是个体从消极经历中恢复过来,并且灵活地适应外界多变环境的能力”

(3) 过程性定义:将心理弹性定义为一种动态的发展变化过程,如APAHelpCenter(2002)提出“心理弹性是个体面对生活逆境、创伤、悲剧、威胁或其他生活重大压力时的良好适应过程,它意味着从困难经历中‘‘恢复过来”。心理弹性是个体在危险环境中良好适应的动态过程。心理弹性表示一系列能力和特征通过动态交互作用而使个体在遭受重大压力和危险时能迅速恢复和成功应对的过程。

其中,过程性定义实际上涵盖了能力性定义和结果性定义的关键词,因为它也强调个体的良好适应能力和变化过程的结果,同时描述了危险性特征和保护性特征之间的动态性,因而更容易被大家所接受,此后众多的研究资料多次引用这一定义,作为心理学研究领域中对弹性(resilience)概念的描述。在研究过程中基本认可以下两个操作定义:个体遭遇逆境和个体成功应对。心理弹性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是个体健康发展理应包含的部分,也是现代心理学理应研究的重要课题。

三.积极心理学视角下心理弹性研究

前期的心理弹性研究的主要研究对象是生活在有风险的群体或物理环境中的青少年,但是过去的二十多年以来,人们开始意识到成长需求就意味着所有的年轻人都会面临压力。因此,心理弹性的研究得到显着的拓展,除了理论研究,实践应用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在现代心理学从消极心理学模式向积极心理学模式转换,积极心理学蓬勃发展的大背景下,很多心理弹性的研究者认为不应该只关注心理的消极的问题方面’而应该寻求更积极的要素。在积极心理学的视野下进行心理弹性的研究,就是研究人类在面临重大威胁或逆境时,积极的情绪体验、积极人格特质以及积极组织系统对迅速恢复和成功应对过程产生的影响。

面对已经发生的或可能将发生的灾难、挫折,有的人消极被动、一蹶不振,而有的人能够积极应对、重拾信心。在积极心理学蓬勃发展的大背景下,心理弹性作为人类一种重要的积极人格特质、能力和发展模式已经成为积极心理学的重要研究内容,其研究在积极心理学的视角下得到进一步的拓展和深化,同时又促进了积极心理学研究的深人。

(一)积极心理学视角下心理弹性的理论研究

心理弹性区别于心理学中描述的防御机制和应激反应。防御机制是有机体基于本能基础上的对外界刺激的一种回避性或自卫性反射;应激反应则是个体之于环境刺激的一种应答唤醒。两者均带有被动色彩,并且存在强度上的适宜性。而心理弹性既存在个体先天生物特质的差异,也受到后天环境、教育和训练的影响,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能对上述两种机制主动进行调控。

KarenReivich博士与MartinSeligman教授合着了《乐观的儿童》和《心理弹性要素》两本着作。2005年,她以自信和幸福感为主题开展了一次讲座,讲述了有关心理弹性的研究。随着研究的深人,她和合作者发现“有弹性的人拥有保持恢复活力的能力”。他们已经辨别了很多有弹性的人所拥有的能力。Reivich认为其中乐观主义是最为重要的,是人们保持信念和希望的动力。她还特别论述了心理弹性的七种可习得的技能。

(1) 情绪觉知或管理:识别当下的情绪以及控制情绪的最重要的能力。

(2) 冲动控制:高度恢复力的人能忍受模棱两可而不会急于做决定。他们在采取行动前会放松、会对前因后果深思熟虑。

(3) 乐观主义:指乐观的解释风格。重要的是它是切合实际的乐观,而不是天上掉焰饼的盲目乐观。因此用乐观来帮助恢复,需要结合实际。

(4) 因果分析:全面考虑所面临的问题的能力。在恢复力因素中得分高的人能从多个角度看待问题,考虑多个因素。

(5) 移情:在情绪觉知和自我情绪理解中得分高的人往往在移情上也得高分。移情就是领会和理解他人情绪的能力。移情能力的重要性表现在有利于与他人建立人际关系,获得社会支持。

(6) 自我效能:自信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包括对自己的优势和不足的了解,以及凭借优势应对问题的能力。Reivich强调自我效能区别于自尊。也就是说不仅是关于自己的良好感觉,还包括基于应对观念的基本控制力。

(7) 勇于尝试:做好承担一定风险的准备。在恢复力测量中得分高的人更愿意尝试事物并将失败看成生活的一部分。

Reivich强调这七个方面并不是全部,而且具有恢复力的特征也不是在每个方面都要得高分。她认为要增加心理弹性只要找到自己在这些能力中最擅长的那一个,然后尽可能的发挥其功效。移情的重要性不是固定的,而是与人们对弹性的个体的看法有关。Reivich认为虽然个体有对某些行为和态度的自然倾向,但是他们可以通过必要的训练或改变项目来增强以上的技能。这七种可学习的技能,主要对应了积极心理学前两大研究内容:积极的情绪体验和积极的人格特质。如乐观的人格特质。但是其中并没有明显提到积极的组织系统方面的心理弹性的要素或影响因素。这个方面主要体现在影响心理弹性形成和发展的个体外部的保护性因素上。

心理弹性的形成涉及到危险性因素和保护性因素。危险性因素,是指阻碍个体正常发展,使个体更易受到伤害而得到不良发展结果的生物的、心理的、认知的或者环境方面的因素。早期心理弹性的研究关注的对象是处于危险情景中的个体以及个体所面临的危险性因素,因此对危险性因素的分析、改善或削减这些因素对儿童的不利影响成为研究的重点。但是,危险因素并不一定导致不良的结果。站在积极心理学的立场上,个体内部和外部的保护性因素在心理弹性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起到关键的中介作用。保护性因素就是指能减轻不利处境中的个体所受到的消极影响、促使个体心理弹性发展的各种因素,它与危险性因素相对立。

Masten和Coatsworth(1998)总结了过去25年研究的成果,他们注意到不同的心理弹性研究中,都提到了类似的保护性因素。这些保护性因素在全世界范围内的众多情形中(如战争、和有严重精神疾病的父母一起生活、家庭暴力、贫困、自然灾害等)起作用,具体内容如下表1所示。国内曾守锤等较为全面地总结了儿童的保护性因素,并把这些保护性因素定义为弹性变量,也得到了类似结论。

     (二)积极心理学视角下心理弹性的应用研究积极心理学的蓬勃发展和儿童心理弹性研究的成果极大地激发了实践者和应用研究者的兴趣,使他们从注重寻找、分析危险因素并致力于削减它的不利影响的视角转移到重视人的积极力量、寻找保护性因素的视角上来,开展相关的应用研究。

1 .基于心理弹性研究的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基于积极心理学取向和心理弹性观的心理咨询和治疗要发掘来访者自身的积极力量,并引导来访者利用自己的有利资源,成功的应对心理问题’获得向上的发展力量。比如在一项促进学生心理弹性发展的学校心理咨询项目IRRP[6](TheInternationalResilienceResearchProject)中,研究者提出可以通过教学生“Ihave、am和Ican”的策略来促进学生的心理弹性发展。

通过这三项策略,可以(1)为学生提供外部的重要支持(Ihave);(2)发展学生的内部力量(Iam);(3)学会人与人之间交流沟通的应对技巧(Ican),从而促进学生的心理弹性发展。在进行家庭治疗时’强调要以优势视角方法(strengthsbasedapproaches)为家庭提供服务。即发现家庭的优势资源、能力,并指导家庭成员用积极的建设性的而不是消极的方式来解释不愉快、痛苦的经历。

2 .基于心理弹性研究的干预和教育实践

与传统的旨在改善危险性因素不同,许多干预工作对个体自身和个体所在环境中那些发展性、保护性的资源给予了更多的关注。

澳大利亚曾经开展了一个名为“确保学生心理弹性的全面训练"(TheComprehensiveTrainingtoAssureRe?siliencyinStudents)项目。该项目建议,为支持学生的心理弹性发展,学校应该采取5个策略:(1)通过学校教职员工的努力,为学生提供机会,使他们与抚育者形成重要的人际关系;(2)学校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能力和学业技能,因此应该为学生提供掌握和成功的机会;(3)学校应该为学生提供机会,让他们能够有意义地参与学校和社区的活动,并在其中肩负有责任的角色;(4)学校应努力为学生提供使他们认同、合作和协调的支持性服务;(5)学校不应伤害学生,也就是说,学校必须确保学校各部门、教师的期望、政策和程序不增加学生已经面临的风险。

生活技能训练(LifeSkillsTraining)是一项以学校班级为单位,其目的在于帮助提高青少年的一般生活技能和抵御社会不良影响的训练。干预通过示范、角色扮演、行为家庭作业等活动,以发展与提高个体的自尊、人际交往等有关的认知行为技能以及减少焦虑。

青少年资源工程(TheResourcefulAdolescentPro-gram)是另一种用于提高青少年技能和增加社会资源的项目。也有一些干预工作把关注的重点放在家庭方面。如多维度家庭干预计划(MultidimensionalFamilyPreven?tionproject),便是工作人员进人某一家庭中与整个家庭一起确定并发展存在的可利用的资源。也有研究者把这些相关的项目分为以成人为中心(adult-centered)、以儿童为中心(child-centered)和两代人共同参与(two-gener-ationprograms)三类。在理论上,两代人共同参与在发展不利环境中儿童心理弹性方面应更为有效。

此外,Mills(1995)还提出了“实现健康社区赋权”realizationhealthcommunityempowerment)白勺模型,提出要教育并帮助社区中的人们要认识到自己先天就具备的心理弹性,并教授人们实现个人愿望和促进社区活力的知识。

四、心理弹性研究中的问题

随着心理弹性研究的长足进展,在心理弹性的结构要素和应用前景上达成了明显的共识,但心理弹性研究的对象仍然复杂,研究过程中也暴露出了很多问题,主要表现:

一是研究方法上的困难。首先,对正常功能水平的确定方面是有困难的;其次,当在提升心理弹性的因素和心理弹性的结果之间进行区分时存在概念上的问题。比如,高自尊可以看作是提升心理弹性的因素,但它同时也可以被看作是心理弹性发展的结果,它们之间的因果关系难以分清;再者,在心理弹性研究中进行多方面测量时,要想在多于一个发展领域和能力方面的基础上测定出一个心理弹性的整体性指标是难以实现的。比如,我们把智力、内控点和行为问题作为评价心理弹性的标准,那么个体在这三个维度上分别处于何种位置算是有弹性的,则是个难以回答的问题。

二是样本的选择问题。对处于危险环境中的个体的分类存在着问题。首先,在研究中所利用的被试一般来自不同的背景,这使得研究结果具有普遍性变得非常困难;其次,这种不利处境中的个体往往因为客观条件的限制而难以参与研究,合适的被试难以被选择出来;再者,许多问题可能会引起被试情感方面的问题和社会敏感性,从而使被试的参与率和反应率减小。

积极心理学和消极心理学篇7

〔论文关键词〕负性事件;消极情绪;危害;对策

一个人除了经历平淡的生活外,还会在人生起伏中经历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但一般情况下,积极情绪或消极情绪经历的时间不会很长。当一个人遭遇消极情绪时间较长时,也会通过自我的生理调节功能或自我理性认识自动调节情绪,将消极情绪控制在不具有伤害性的范围之内。

消极情绪是指个体由于内外刺激、事件无法满足需要而产生的情感,包括:忧愁、悲伤、愤怒、紧张、焦虑、痛苦、恐惧、憎恨等。当消极情绪不能有效调节时就会危害人的身心健康。那么,人在什么情况下消极情绪很难调节呢?一般而言,有两种情况:

其一,当经历重大负性事件时,人的精神会因此受到重大不良刺激,心理上一时不知所措,就会产生从未有过的忧愁、悲伤、愤怒等消极情绪,当人把注意力及其全部身心集中在某一点上时,行为就容易产生偏差。

其二,当一个人长期零零碎碎地经历一些微小的负性事件时,人的情绪会长期被不愉快的事物笼罩,心情压抑,当消极情绪慢慢积累到一定程度后,如果不主动地去调节,就会产生质变,如身体生病或出现不能自控的心理和行为偏差。

一、负性事件下消极情绪能量积聚的危害

消极情绪能量积聚对人的危害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其一,对身体健康的危害。现代科学研究证明,当人的消极情绪长期存在并超过正常的生理限度时,就会造成生理机能失调,导致免疫能力下降,引起疾病的发生,严重时还会导致癌症等恶性疾病。

其二,在行为上的危害。当人的所有注意力都集中到消极情绪的某一点,不能得到有效的调节而失控时,人会下意识地把体内所有的能量集中到所关注的某一点上,容易产生重大行为偏差。

案例1:一位初中女生长期被迫写检讨书精神压抑而自杀

据媒体报道:2009年3月24日,湖南郴州九中初一女生徐远方不堪忍受写一份千字检讨书而跳楼自杀。之前,她被老师们逼写十多份检讨。自2008年9月入学以来,每一个月平均要写两份 。

在徐远方最后的一些日子里,她带着一把小刀进了教室,形同癫狂地去吓阻那些嘲弄她的同学,试图保护自己。写检讨书是该班的班规,大多数学生都写过检讨书,其中,徐远方被罚写检讨书十多次,感到“很羞辱”。

案例2:一位高中生因长期无法忍受高分压力和肉体折磨而杀母

据《中国教育报》报道:2000年1月17日,浙江金华市一位姓徐的高中生因为无法忍受其母亲对他的学习要求和酷打,亲手用木柄榔头杀了自己的母亲。

当记者在看守所采访时,徐某说,从小学开始母亲就给他规定考试成绩不能低于97分,否则就打腿、打脸,甚至用皮带和棍棒打。到了高中,母亲则要求自己成绩在班里名列前十名,最低也要考上浙江大学等重点大学。平时不让他看电视,更不允许他参加其他娱乐活动。他感到很压抑,很委屈,也很害怕,因为他的确尽力了。事发那天,母亲要求他必须要考到班级前十名,并不停地唠叨要他必须考上重点大学。为此,他怕实现不了母亲的梦想,又想到母亲毒打自己的情景,正好看到自家门后的一个木柄榔头,一时冲动,杀了母亲。

案例3:四川一女教师被迫下跪向学生道歉后疯了

据四川在线(成都)2008年12月15日 消息:四川攀枝花市新华中学28岁的女教师李虹蓉,当着两名校领导,向一名学生及其亲属下跪。随后,李虹蓉疯了,住进了精神病医院。

事情起源于2008年9月27日师生间发生的一次冲突。当日课间,李虹蓉把初三(1)班的走读生召集在教室里告诉他们,可以在上晚自习或不上早自习之间作出选择。当问到学生王超时,王超的答复是“能不能早晚自习都不上?”李虹蓉没有答应王超的要求,随手拿出手纸扔到王超身上,王超当即愤而转身欲离去,李虹蓉要求王超把手纸捡起来归还,王超没有理会老师的要求。

随后,李虹蓉将王超带到办公室处理,由于她所在办公桌的位置位于办公室门口,学生们挡了路,此时,她试图把学生拉开,但王超两次拳打她的右手腕。

据新华中学校长陈远良介绍,当天晚上,他把王超父母叫到校长办公室商量处理事宜。在王超道歉以后,李虹蓉依然不肯原谅学生,要求王超转班或者转学。陈远良只好让家长把孩子带回家“好好接受教育”。另据介绍,事情发生后,王超的家属多次到学校大吵大闹,还曾经带了十多个人,在办公室围着李虹蓉威胁谩骂。在一家叫“绿色”的农家乐餐厅协商时,王超的家属用威胁等各种手段迫使李虹蓉下跪道歉,并强制让李虹蓉同意王超回校读书。由于李虹蓉感到受侮辱却得不到学校领导的支持和帮助,精神受到严重刺激而住进了精神病院。

【分析与思考】

这三则案例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当事人都处于负性事件下,产生了大量消极情绪,导致出现重大心理或行为偏差。

当一个人的消极情绪持续一定时间后,这种精神痛苦就会转化为一种能量,当能量积累到一定程度后就需要释放。能量释放的方式有很多种,例如自强,把痛苦转化为奋进的动力;或者是通过体育或娱乐活动转移,在活动中发泄自己的愤恨。但如果能量得不到适当的释放,在积累到一定程度后就会引发暴力行为——自杀或伤害他人,或引起心理失衡、精神障碍。

从案例1中可见,女生徐远方在写千字检讨书中想到了自杀,这不是偶然的念头,而是建立在长期“被写”检讨书的精神折磨的基础上。徐远方平均每半个月就要写一份约500字的检讨书,每一次都是对她情感的一种伤害和精神上的一种折磨。当她长期撰写检讨书却没有办法得到老师和同学的理解时,长期的压抑和委屈无法发泄,消极情绪的能量在她的身上慢慢地积聚起来。

从身心发展特点来说,初一学生正是身心迅速发展的时期,也是小学进入初中的学习过渡期和适应期。这时学生的心智尚未成熟,心理脆弱,耐挫能力差,紧张的初中学习生活也容易给学生带来各种压力。因此,初一时期也是学生心理的危险期。如果此时由于人为因素,给学生长期不公正的待遇或过度压力,极易使学生产生消极的情绪。一些性格柔弱、胆小的学生因无法应对应急事件,当消极情绪能量积聚到超越他们承受的生理和精神极限时,就产生了自杀行为。

案例2反映出的一个问题是,高中生徐某从小学开始就长期感受到母亲非正常要求的精神压力,而这种压力是建立在不公正的待遇之上的。虽然徐某学习很努力,但他母亲提出了一些超越他实际能力的要求。当他的学习成绩没有达到他母亲的要求时,就遭毒打,身心遭受双重折磨的他,产生了极大的委屈、痛苦和恐惧。

从学习年段上说,高中阶段是高考前的冲刺阶段,学习的压力本身就很大,再加上母亲提出难以实现的高要求和无理由的毒打、辱骂,使他产生了难以驾驭的精神压力。这种消极情绪的能量最终因一次母亲无休止唠叨、考上重点大学的高要求以及难以控制的恐惧——“怕被母亲毒打”诱发后,导致了爆发,超越了他的承受极限,就造成了不该有的“教育悲剧”。

案例3中的李虹蓉老师只有28岁,是在中国改革开放后成长起来的年轻教师,生活条件较富裕,人生路途较顺利,缺少生活的磨炼,个性较强,在遇到突发的负性事件时,缺少应对能力,显得手忙脚乱,不知所措。当学生王超的家属用威胁等各种手段迫使她下跪道歉,并强制让她同意王超回校读书时,这种当众羞辱的行为践踏了她的尊严,严重伤害了她的情感,使她产生了心理上的严重委屈感和受辱感。而此时,不能得到现场学校领导的支持和帮助,更使她又气、又恨、又无助,不知如何应对,此时消极情绪能量一下子积聚起来,超越了她的承受极限,而又无法发泄,最终导致精神偏差——精神障碍。

二、负性事件下消极情绪能量积聚的对策

中小学领导和教师要充分认识负性事件给教师和学生情感和行为带来的难以预料的危害,要做好以下几点工作。

1.学校领导要充分认识到消极情绪能量积聚给人的健康和社会稳定带来的重大潜在危险,要成立“关心师生身心健康小组”

小组组长应由学校政工领导担任,其他成员应由学校工会主席、教研组组长、各班级的班主任,以及校内心理教师和校外心理专家担任。这样做的目的,是使工会主席和教研组组长及时调查与跟踪每一个经历负性事件教师的心理反应,以便把握动态,及时采取有效对策;同样,班主任及时了解每个学生家庭以及他们各自的负性事件经历情况,重点关注那些长期经历负性事件或偶然经历重大负性事件的学生的心理状况和行为表现,把问题的火苗消灭在萌芽状态。

2.学校要为教师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使教师掌握调节心理问题的知识和技能

首先,学校要不定期地邀请心理专家为教师作有关“消极情绪的危害与对策”方面的讲座。

其次,学校要印发有关心理保健方面的资料,给教师提供学习的机会。

再次,学校可邀请校内外在逆境中成长并做出重大业绩的人士谈体会——“在面对挫折中如何获得幸福”,使教师从身边的鲜活例子中获得正确面对负性事件的心理知识和方法。

最后,学校要营建一个让教师学习和交流的平台,通过论文比赛、网络交流等途径,提升教师应对负性事件的心理能力。

3.教师要主动探究,获得化解消极情绪能量积聚的方法

首先,当教师经历负性事件时,要学会冷静地分析问题,科学地调节自我心理。当自然灾害或人为造成的负性事件已成客观事实而无法改变时,要坦然地面对,学会坚强。要学会以勇者为榜样,辨证地对待问题,变不幸为财富,对自我进行新的定位,走出心理阴影。

其次,教师要灵活掌握化解消极情绪能量积聚的方法。一是要把痛苦转化为奋斗的动力,把注意力放在建功立业上;二是要及时对消极情绪能量进行适当宣泄,例如参加健康的体育活动、社会公益活动、外出旅游、参加美术摄影等艺术活动,转移和消耗能量,化解心中的郁闷;三是学会与他人交往,学会与人沟通,在他人的关怀中感受人生的温暖,变消极的力量为积极的力量,扬起奋斗的风帆。

4.教师要引导学生掌握化解消极情绪能量积聚的方法 首先,教师要营建民主的教学环境,加强师生民主对话,让学生感受被人理解与关心,找回自信,走出心理阴影,把精力转移到日常的学习中去,从而抑制和转移积聚的消极情绪能量。

其次,教师要关爱和尊重学生,让学生在感受关爱温暖中化解消极情绪。教师在教学中对有困难的学生要提供帮助之手,要及时捕捉和发掘学生的“长处”,引导学生在体验快乐学习中唤醒内心深处的求知欲,激发学习的热情,从而使消极情绪的能量转化为学习的新生力量。

积极心理学和消极心理学篇8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 教师 心理素质

一、积极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及其应用价值

积极心理学是20世纪末兴起于西方的新的心理学研究领域。心理学研究的三大主题是治疗心理疾病、开发人的潜能和增进人类幸福。自二战以来,由于受战争的影响心理学主要致力于人类问题的解决和补救,过去的近一个世纪心理学过分重视心理健康消极的一面,忽略了心理学的积极一面,把人们的注意力引向人类心理的消极层面。消极心理学模式在整个20世纪占据了心理学发展的主导地位。这使心理学的研究任务发展失衡,阻碍心理学的进一步向前发展。面对这种实际情况,美国著名心理学注意到了这点,于1998年首次提出“积极心理世纪学”一词,并在2000年《美国心理学家》中刊登的《积极心理学导论》一文中正式提出了积极心理学的概念,“积极心理学是致力于研究人的发展潜能和美德的科学。”马丁?赛里格曼曾说“当一个国家或民族被饥饿和战争所困扰的时候,社会科学和心理学的主要任务是抵御和疗伤;但在没有社会混乱的和平时期,致力于使人们生活得更加美好则成为他们的主要使命。所以当代和平与发展是人类的主题,整个人类社会相对说总体缓和和稳定,对人的积极一面的研究越来越重视。

积极心理学最基本的假设是每一个人的内心深处都存在两股力量,一股力量是消极的,另一股力量是积极的,人们的美好和卓越,与疾病、混乱和悲痛同样是真实存在的,这两骨力量谁都可以战胜谁,关键是看个体自身到底实在给那股力量不断注入新的活力,在给那股力量创造适宜的存在心理环境。积极心理学的研究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首先,从主观层面上讲,积极心理学研究个体的积极情绪体验。它包括愉悦、快乐、成就、感激、活跃、幸福感,其中做主要的是对主观幸福感的研究,强调人要满意地对待过去、幸福地感受现在和乐观地面对未来。积极情绪的体验一方面可以让我们认知能力发生变化,比如,注意力的宽度更广了、工作记忆力能力更高了、语言表达能力流畅了、对知识的感受性更强了;另一方面,积极情绪可以消除消极情绪所导致生理学反应。 其次,从个体层面上讲,积极心理学研究积极人格特质,包括乐观、专注力、毅力、诚实、勇气、真诚、勤奋以及许多其他特质,同时重视人格形成过程中内外因素的研究。积极心理学把乐观看成是一个个体特征的解释风格――一个人怎样解释事情的原因。一种是把事情发生的原因归于外在的、不稳定的、特定的、暂时的,这种情况称为乐观解释风格;一种是把事情发生的原因归于内在的、稳定的、长期的,这种情况称为悲观解释风格。解释风格来源于习得性无助模式中的归因。习得性无助指通过学习形成的一种对现实的无望和无可奈克的行为和心理状态。最后,从群体层面上讲,积极心理学研究积极的机构,如家庭、学校、社会等组织机构,人是社会性的,不可能孤立的存在在世界上,人与人之间有着各种各样的联系,他们受着各种环境的影响。

积极心理学是一门年轻学科,它有一定的发展,但它的应用价值已在一些领域中逐渐显露出来。积极心理学应用于心理治疗,成效显著。积极心理学强调人本身的积极因素方面,主张用积极的视角解读人的心理现象也包括人的心理问题,重视发掘和利用人们本身固有的、潜在的力量,从而激发个人内在的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积极心理学还广泛应用于教育领域,通过积极心理辅导、积极教育,解决人们各种心理困惑和心理障碍,使人们走出人生的低谷,重获信心和希望,使人们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在教育领域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启着主导作用,教师的素质尤其是心理素质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心理素质。教师就必须使自己的心理素质保持健康,这与积极心理学的目标是一致的,都是使人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感受到幸福和生活的美好。因此,积极心理学的相关理论可以为教师培养健康的心理素质提供借鉴和利用。

二、教师心理素质的现状及其原因

(一)各种不良的情绪。教师由于工作压力大,工作任务繁重,没有时间去参加一些业余的娱乐活动,劳动报酬低,使教师的生活很拮据,这就造成教师产生了焦虑、抑郁和自卑的情绪。各种不良情绪的产生既有内部的原因,也有外部的原因。

(二)许多教师出现了职业倦怠。职业倦怠使教师的情绪不高,对工作热情降低,以消极、麻木不仁的态度对待工作和学生,自我成就感降低,甚至认为工作没有意义了。出现职业倦怠的原因:有的教师从当上老师的那一刻起,就教一门学科,当了十年甚至二十年一直是那一科,学科内容没有什么大变化,对自己的工作热情越来越少,最后甚至对自己从事这项工作觉得没有什么意义和作用,后悔选择了当老师。

(三)人际沟通敏感。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不断的提高,对教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了,要求教师能够各方面的素质都要优秀,这对教师的各方面都提出了新的挑战,无疑给肩负着多重身份和角色教师又增加了一份负担。尤其现在,学生的民主意识、参与意识、主体意识增强,传统教师的地位在当代学生心中已不存在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与家长、学生和教师之间的沟通越来越复杂,这使得人际沟通变的更加敏感。

三、运用积极心理学理念培养教师良好的心理素质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承担着教书育人的神圣使命,使用爱心和知识触摸着学生的纯洁的心灵,改变着他们的内心世界。教师最先要教会他们的就是热爱生命、热爱生活,让觉得人活着是幸福地,是有意义的。年年岁岁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老师就好比那花,一直坚守在工作岗位上,送走一届又一届的学生。老师是每个学生的榜样,他影响了一届又一届学生的思想和行为,积极心理学强调人本身的积极因素方面,激发个人内在的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使人们感受到生活的美好,所以我们要吸取积极心理学思想,引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积极情绪体验,重视培养教师的积极人格,同时善于为教师营造积极的环境,使教师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

(一)培养积极的情绪体验

积极的情绪体验人要满意地对待过去、幸福地感受现在和乐观地面对未来。它可以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体验到快乐和幸福,不断培养教师的智慧和能力等积极的人格力量和社会责任感等积极品质,消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厌烦和枯燥等不良的消极情绪。首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找到积极的意义。生活的意义是我们自己赋予了它相应的含义。教师要从自己教学中找到生活的意义,把一些不愉快的甚至是悲惨的情况一积极的方式重新定义。27年的铁窗生涯囚禁了纳尔逊?曼德拉,也成就了纳尔逊?曼德拉,这一切源于曼德拉把囚禁当成了磨练意志的机会而不是压垮自己的牢笼。教师有的从教几十年,教同一个课程,也许是同一个年级,教材也许是不会有很什么大变化,这种情况渐渐麻痹了教师的热情、创造力他们对工作产生了冷漠、倦怠等不良的消极情绪,教师在这种情况下,要用心去感受自己做着是一项人类伟大的工程,从内心体验到幸福感,看看自己学生的一点点进步的那种成就感和满足感。其次,品味生活。教师在日常生活中要放慢脚步并有意识的去关注生活,带着真诚的态度去用心去看、去听和去感受,静下心来感受现在的幸福和对未来的向往,这就像花时间去欣赏准备一顿美餐所包含的各个好的方面。再次,表达感激,感受善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是共同成长的,他们都是潜能和优势的主体,教师不仅积极的影响学生,学生也能积极的影响老师。老师要重视每一个学生,发掘每个学生的优点,尊重学生,学生会感到你的善意,这样也巩固彼此之间的关系,老师也会从中感到幸福。最后,梦想未来。教师为自己构想最好的将来,并且非常详细地将之形象化,使多教师对自己的未来充满期望。

(二)培养积极品质

“学博为师,身正为范”这就话鞭策着每一位老师。一名合格的教师必须具有积极的人格特质。积极人格特质是任何事情成功的基本要素。人格形成过程中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共同发挥了作用,但是内因是第一位的,对外因起决定作用,内因决定外因,外因在内因的作用下发挥作用。人格的形成遗传因素为其基础,但并不是完全有先天遗传决定,外在行为和外在环境对人格的形成有重大的影响。因此,可以通过外在行为和环境来促进积极人格的形成。由于拥有积极行为的人,可以对自己的心理体验和行为方式有目的的加以积极的影响,从而促进积极人格的形成。而积极的、正确的自我认知是人拥有积极行为的一个重要的前提。教师要有个一个积极的自我认知,包括自身的优点和缺点,并且去接受这样的自己,不因优点而骄傲,不因缺点而自卑,能够正视自己所具备的特征,在此基础上建立积极、乐观地人格品质。有了积极、正确的认知就要正确分析行为背后的原因。积极心理学引导个体把失败归因为外部的、不稳定的、特殊的因素,从而来提升自己的自信心和积极性。但这并不意味着把所有的失败都归因为外部的、不稳定的、特殊的,只是让个体形成一个观念,不过成功与否,要学会用乐观的方式去理解,从而为成功打下基础。因此,教师要形成一种科学的归因,从积极的视角看待问题好结果,形成乐观的解释风格,从而提升自身的自我效能、幸福感程度、情绪状态,减低抑郁、焦虑、自卑的出现,有助于提升自身的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水平。

(三)培养积极的机构

教师作为人,首先是社会的人,就必须把教师放到整个社会系统中去发展。家庭环境、学校环境、社会环境对教师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家庭对于每个社会和每个人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不同类型的父母教养方式、家庭结构对人的社会发展起到重要作用。因此,我们要建立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提高教师的心理素质。一个好的工作场所对教师的良好心理素质的是有着多么重要的意义。工作和生活是一个整体,工作的满意程度与生活的幸福度是息息相关的。教师在得到家人、朋友、同事认同和支持时,会觉得工作是有意义的,生活是美好的。因此,要构建积极的校园文化,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增进教师之间的感情,增强他们的责任感,可以减低抑郁和自卑,提升自身的心理素质。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全社会要运用正确的理论、文化等对教师的引导,形成正确的社会舆论导向,使教师成成健康的社会心态。

参考文献:

[1]克里斯托弗・彼得森,徐红.积极心理学[M].群言出版社,2010.

[2]马丁・塞利格曼,真实的幸福[M].万卷出版公司,2010.

[3]曾丹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心理素质及其培养研究,2013.

[4]石兴国,积极心理学介绍[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6,(2).

[5]田守花,试析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教师心理健康素质,2006.

[6]李照,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及其相关研究力的特点,2010.

上一篇:市政工程竣工验收管理办法范文 下一篇:单项工程竣工验收的条件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