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集资自查自纠报告范文

时间:2024-03-06 17:05:55

非法集资自查自纠报告

非法集资自查自纠报告篇1

财务自查自纠报告范文(一)

我委根据文件精神,从12月上旬起,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对本单位会计基础工作情况进行了认真的自查,现就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财务收支情况

在财务工作过程中,本单位严格按照《会计法》的规定,依法设置会计账簿,并保证其真实完整,根据本单位实际发生的业务事项进行会计核算、填制会计凭证、登记会计账簿、编制财务会计报告,

财务工作自查报告。严格执行国家有关财务法规,所发生的各项业务事项均在依法设置的会计账簿上统一登记、核算,依据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进行会计核算,确保数据真实、有效。在安排支出时,分轻重缓急,保证常规和重点支出需要,既体现实际工作需要,又考虑财力可能,根据办公室各项工作任务,在财力可能的情况下,有保有压,确保重点,统筹安排,合理支出。

二、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建立和执行情况

根据本单位工作实际,在建立并实施内部监督和控制制度过程中,制定了《财产管理制度》。建立和完善各项制度的同时,相关人员在工作过程中严格遵守这些规章制度,有效地实施了内部监督和控制,保证了会计工作的真实性、完整性以及单位财产的安全,加强了对本单位财产物资的监督和管理,杜绝了各种漏洞的发生,达到了以下三点要求:

1、明确了记账人员与审批人员、经办人员的职责权限,使其相互分离、相互制约,以明确责任,防止舞弊,各项业务事项得以有序进行。

2、明确了财务收支审批程序和审批人的权限和责任,规范了各项资金的使用,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益。

3、明确经费支出的范围和开支标准,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控制经费开支,杜绝了浪费现象的发生。

三、固定资产管理和使用情况

为了加强固定资产管理和使用,在固定资产购置时,严格按照政府采购程序进行采购,并根据有关规定,建立了账簿、款项和实物核查制度,通过建立健全制度,会计人员对各项财物、款项的增减变动和结存情况及时进行记录、计算、反映、核对等。一方面做到账簿上所反映的有关财物、款项的结存数同实存数一致;另一方面通过账簿记录和记账凭证,原始凭证的核对,保证账账相符。无固定资产不入账,公物私用及其他违规问题。

四、存在问题

通过自查,我委在财务管理和财务工作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不足,在实施内部监督制度和内部控制制度时,还未能完全达到《会计法》所规定的要求,预算管理制度、财务分析制度、稽核制度尚未建立健全,今后要进一步完善这方面的制度,实行更有力的措施,力求将这方面的工作做得更好。

财务自查自纠报告范文(二)

根据《XX市审计局关于开展20XX年度财政财务收支自查自纠工作的通知》精神,我局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对本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情况进行了认真的自查,现就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健全组织,强化领导

为确保此次自查工作顺利进行,我局成立了以纪检书记为组长的自查自纠清查小组,积极开展自查自纠工作。

二、严格清查,不走过场

成立清查小组后,局领导要求认真学习文件精神,对照自查内容进行自查。做到不走过场不留死角,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

三、认真自查,及时自纠

按照《XX市审计局开展20**年度财政财务收支自查自纠工作的通知》的要求,我局对本单位执行财经纪律及有关政策的情况以及内部财务管理制度的建立健全和执行情况进行了自查。

1、我局所有财政资金均按预算用途使用,支出真实合规。

2、严格专项资金管理,做到专款专用,无截留、挤占和挪用的行为。其中某些工作性的专项资金接待支出略微偏高。

3、非税收入征收合法合规,无乱收费、乱罚款和截留非税收入的行为。

4、认真执行收支两条线的政策,无以支抵收和坐收坐支的现象。

5、认真执行规范津补贴政策,无在政策规定之外发放奖金、补贴的行为。

6、国有资产帐实相符,核算规范,无违规处置国有资产、截留处置收入的行为。

7、我局单位资金全部集中统一管理和核算,无账外账和小金库。

8、我局根据本单位实际,建立并实施内部监督和控制制度,相关人员在工作过程中严格遵守规章制度,有效地实施了内部监督和控制。

通过自查,我局在某些工作性的专项资金招待费略微偏高。清查小组提出在以后的接待工作中一定要厉行节约,严格控制接待标准。

财务自查自纠报告范文(三)

在司法厅召开监管安全通报会,监狱发生监管安全事故及监狱成立安全检查小组,开展安全工作自查自纠活动之时,我财务部积极响应安全工作的号召,认真学习活动精神,从监内发生的4、2事件中吸取教训,认真贯彻执行安全工作自查自纠活动,强化科内全体民警干部的安全防范意识。

财务部认真对待安全工作自查自纠活动,组织全科民警干部学习此次活动精神,以提高科内民警对安全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同时针对自查自纠内容,结合财务部工作的特点,进行自我检查,以求及时纠正安全生产工作中的不足及问题,并要求全体民警在进行自查自纠的同时对监狱安全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使自查自纠活动落实到实处,不流于形式。

在自查自纠活动中我们发现财务部的全体民警是一支各项素质较高的队伍。在队伍建设方面,认真执行党的监狱工作政策,严格依法执法,各岗位上的民警工作事业心、责任感强,每位民警各施其职,各尽其能,认真遵守工作纪律和工作规范,提高单位时间工作效率,相互配合,相互制约,确保财务工作的正常有序,合理公正,保证监狱财产物资及经济资料的安全,较好的履行了财务部门的各项职能。

安全工作警钟应当长鸣,我们每位民警的安全防范意识不应随着安全工作自查自纠活动的结束而逐渐减弱,我们应该深刻认识监狱安全工作面临的严峻形势,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从各监狱系统及监内发生的安全事故中吸取教训,总结经验,避免侥幸心理,定期开展安全工作教育及宣传,时刻提醒全体民警安全的重要性,从思想上强化安全意识;财务部虽然不直接从事安全生产工作,但基建办规划设计的监狱围墙、禁闭室和会见楼正在动工建造,我们也应当引起重视,检查施工现场的安全工作是否到位,以确保施工安全和监管安全,为工程的顺利完工尽自己的一份责任。

非法集资自查自纠报告篇2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依据相关法律法规,综合运用法律、经济和行政手段,坚持全面清查和集中整治相结合,彻底摸清全区矿产资源开采情况和采矿权人有关办矿情况,严厉打击非法采矿活动,切实维护全区矿山安全生产形势稳定。

(二)工作目标。通过专项行动,全面遏制无证开采、破坏浪费矿产资源等非法行为;彻底清查越界开采、非法转让采矿权等违法行为;及时根治矿山安全生产隐患,切实防范涉矿安全事故;健全完善矿产资源开采监督管理和执法监察长效机制。

二、专项行动的范围、重点

此次专项行动的范围是全区境内所有采矿权人和采矿场(点),包括已经取得合法采矿权和没有取得合法采矿权的生产、筹建和停产矿山(点),以及独立选(洗)矿厂、建材矿产加工企业。

此次专项行动,矿种以煤、石膏、水泥用灰岩和建筑用石材为重点。煤炭矿山,以区属煤矿、资源枯竭煤矿为重点;非煤矿山,以违反开发利用方案、地下开采巷道留设过宽过高、存在采空塌陷隐患的石膏矿,以及露天开采立面留设过高过陡、存在崩塌滑坡隐患的水泥用灰岩、建筑石材矿山为重点。同时,对近年来处理过的非法开采、已关闭矿山,京沪高铁、京福高速及其他国道、省道等重要公路沿线两侧可视范围内与地下保安矿柱范围内等禁采区,实行重点监控。

三、专项行动步骤

本次专项行动分为宣传发动、自查自纠、查处整改和检查验收四个阶段进行。

(一)宣传发动阶段。区政府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广泛宣传动员,同时组织矿山开展自查自纠。

(二)自查自纠阶段。各采矿权人和独立选(洗)矿厂、建材矿产加工企业按照本方案要求,对其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等法律法规情况,持有有效采矿许可证、采矿许可证审批及其他法定义务履行情况进行自查自纠,并于前写出书面自查报告,填写“采矿权清理情况登记表”或“独立选(洗)矿厂清理情况登记表”、“建材矿产加工企业清理情况登记表”,报区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

(三)查处整改阶段。区专项行动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负责对全区内的矿产开采、选(洗)矿、建材矿产加工企业等情况进行全面排查。要对自查报告和有关“登记表”内容真实性进行核查落实;对无证开采的,由区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填报“无证采矿情况调查表”。清理排查中凡发现有无证开采、超层越界、非法转让采矿权,以及违反开发利用方案开采等违法违规行为的,要责令立即停止违法行为,依法予以处罚,限期整改,消除安全隐患,并做好现场检查记录,有关图纸、资料必须经责任单位和负责人签字、盖章。区专项行动情况工作报告,要于前报区人民政府及市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

(四)检查验收阶段。届时,区专项行动领导小组组织成员单位将对各镇(街)清理整改工作情况进行检查验收,同时迎接市专项行动领导小组检查验收活动。

四、工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为加强对该项工作的组织领导,区政府成立打击非法采矿活动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各镇(街)也要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把专项行动列入各镇(街)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靠上抓,确保专项行动取得实效。

(二)开展联合执法。在区政府统一领导下,完善由同级国土资源部门组织协调,法院和经信、监察、公安、环保、工商、安监、煤炭、供电等系统有关部门联合执法的工作机制。对专项行动中发现的问题,按照职责分工,及时处理,不得推诿。要严肃查处国家工作人员参与办矿、违法违规审批、、失职、渎职、、干预采矿权设置等违法违纪行为。

非法集资自查自纠报告篇3

关键词:法务会计经济纠纷有效途径

一、法务会计在国外经济纠纷中的应用领域

就目前而言,法务会计在世界范围内一直处于不断发展的状态。本文对美国、英国、加拿大的会计师事务所中,开展法务会计业务(或相似业务但不称之为法务会计业务)的112家会计师事务所进行抽样调查,得出国际法务会计的服务范围主要涉及合同、企业、税收、交通、海事、保险等诸多公共领域。业务重点一般是发现舞弊,欺诈分析,调查、预防各类损失,赔偿的计算,制定诉讼策略,协助律师工作以及作为专家证人出具报告和出庭作证等。目前国际法务会计的具体应用领域及占业务总量的百分比如下页表1所示。从表1可以看出,国际法务会计的应用范围主要涉及调查会计、损失计量、税收理算和诉讼支持这四个方面。

(一)调查会计。调查会计可以说是法务会计最主要的应用领域。法务会计是由于对经济纠纷、经济欺诈的调查需要而产生的。法务调查会计要以法律依据为准绳,主要对会计原始单据、记账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等财务会计资料进行审查分析,对本企业的各笔款项的流动状态进行核实,以此来证明本企业是否存在欺诈舞弊、财务造假等行为。法务调查会计通常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积极主动地发现预防企业的欺诈舞弊行为。一般是在未出现欺诈舞弊征兆或证据的情况下进行随机性的检查,目的在于预防欺诈舞弊犯罪的动机和行为,将欺诈舞弊行为扼杀在摇篮里。另一种是被动地接受法务调查的行为。一般是在投资者或股东已经发现公司发生欺诈舞弊时,或公司发生欺诈舞弊行为已被提讼,投资者或股东委托法务会计进行调查并搜集证据,公司不得不接受法务会计调查。法务调查会计要符合法律规定的程序,最后的调查结果应当公允合理。法务会计应当对这个调查结果的准确性承担直接的法律责任,并形成符合法律规定的专家报告,使其可以在法庭上作为直接证据使用。

(二)损失计量。在经济纠纷案件中,最重要的问题或者说最不可或缺的环节就是损失计算、赔偿金计算,这直接影响着诉讼的最终结果,对双方当事人都至关重要。通常情况下,如何计算经济纠纷中涉及到的赔偿损失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一般的专业律师是无法解决这一难题的。损失计量包括科学地界定损失范围和合理地计算损失金额,这其中会运用到大量的会计学知识。例如选取什么方法计量损失,如何界定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等。随着经济形势的复杂化,经济纠纷也越来越复杂,在律师无法解决案件中的专业会计问题时,就需要法务会计师的参与,来协助律师与法官共同解决这一难题。例如在我国罗华琴大唐证券虚假陈述财务报表,致使她作出错误投资决策一案中,她的律师就表示,因无法准确计算她的投资损失和赔偿金额而数次想要放弃这场官司。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损失计量在经济纠纷案件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它关系着案件能否顺利进行,也关系着案件的最终结果。

(三)税收理算。由于税法与会计处理存在时间差异,计算方法也不尽相同,计算出的企业应税收入、所得税费用会出现时间性差异和永久性差异。此外,企业追求的是利益最大化,合理避税自然成为企业经营者的重要目标,那么如何利用会计知识来达到合理避税的目的呢?这一切都离不开既精通会计专业知识又精通税法相关规定的法务会计服务人员。由于法务会计服务人员对会计知识和法律知识掌握的同步性,使得他们可以在不违反税法规定的前提下,尽量为企业提供合理的避税方案,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

(四)诉讼支持。在市场经济充分发挥作用的情况下,所有的经济纠纷行为都必然与财务数据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想要深入地了解并公正地解决这些经济纠纷,单凭律师的专业知识无法胜任。此时,就需要法务会计服务人员运用会计知识对经济纠纷进行深入调查、分析案情、寻找犯罪证据、提供专业证词等,这有利于查明案件真相,还原真实的内幕情况,有利于法官更好地掌握案情,保证诉讼裁决的公正性。一般而言,法务会计人员进行诉讼支持有两个目的:一种是对经济纠纷案件中的财务数据进行研究分析,以形成可以在法庭上使用的令人信服的专业证据;另一种是就一些专业会计方面的问题,在法庭上向法官做出专业的解释和说明,帮助法官更好地理解案件的真实情况,做出公正合理的判决。

二、国外经济纠纷中对法务会计的应用

国际上从事法务会计服务工作的会计师事务所在使用法务会计鉴定活动处理经济纠纷时主要采用五步法。本文以卡尔涉嫌集资诈骗案涉及的相关金额为例,分析法务会计调查处理经济纠纷的具体过程。

(一)确认主要问题。在国际法务会计工作中,最重要的问题就是确认经济纠纷的具体情况,理清经济纠纷的矛盾,对问题和相关信息形成更好的理解,为下一步的工作确定好调查方向和调查领域。把一个复杂的经济纠纷案件分解为具体需要调查的可以计量的会计问题,是一个法务会计工作者最基本的素质和能力要求。法务会计服务人员在调查卡尔涉嫌集资诈骗加会金一案中,首先应当确定的问题是:(1)涉案人员卡尔是否存在集资诈骗加会金的行为?(2)公众利益是否因为卡尔的行为受到了损害?(3)涉案金额是多少?

(二)调查问题。法务会计服务人员在获取了案件的相关资料后,应对其进行充分分析和理解,形成自己的调查逻辑思路,确认调查的重点方向和关键领域,将调查目标特定化。同时,法务会计服务人员也应当对法院的相关制度、判决标准等进行事先了解。法务会计服务人员在了解了案件的具体情况之后,应当对上述确立的主要问题进行调查确认。调查过程如下:(1)收集标会会员名单;(2)查看标会明细表,内容包括参加标会时间、标底、实际加会金额、累计金额;(3)调查涉案人员卡尔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财务数据往来踪迹,制作其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明细表,内容包括参加标会时间、姓名、实际加会金额、直接经济损失、卡尔确认加会金额、卡尔确认未标会金额。

(三)财务分析和综合。在这一阶段,法务会计服务人员需要真正发挥会计专业知识,通过财务数据的变化趋势、波动状况来综合分析经济纠纷。根据以上收集调查到的资料,法务会计服务人员对此逐笔进行了分类整理,并编制了各会的“加会金额和未标会金额情况表”,在此基础上编制了“卡尔确认的加会金额及未标会金额明细表”,最后编制了“标会加会金额及未标会金额汇总表”。

(四)列报发现。法务会计服务人员可以通过对财务数据的年份前后对比、环比以及与同类型的行业数据进行比较,发现隐含在其中的问题。也可以由法务会计服务人员自己设定标准,与收集到的相关财务数据进行对比来发现问题。对于涉案金额的确定,依据相关资料,法务会计服务人员按照经卡尔确认的每一会的每次加会金额累计数与加会会员数计算确定。具体计算如下:标会1(2006年3月30日—2009年2月28日):105名×25535美元=2681175(美元)(1)标会2(2006年12月10日—2009年4月20日):85名×20129美元=1710965(美元)(2)标会3(2007年9月30日—2010年6月30日):99名×12883美元=1275417(美元)(3)标会4(2008年6月30日—2012年8月20日):138名×6675美元=921150(美元)(4)以上标会1至标会4涉案金额合计6588707美元。

(五)得出结论。这是法务会计调查的最后一步,主要是将之前整理收集到的资料、发现的问题形成书面证据,提交法庭或作为咨询的依据。此外,法务会计服务人员也可以作为专家证人出庭陈述自己的发现。法务会计服务人员得出以下结论:(1)4个标会涉案总金额为6588707.00美元。(2)“卡尔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明细表中受害者填列的实际加会金额合计2310029.50美元,直接经济损失(未标会金额)合计2203611.50美元。(3)“卡尔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明细表中,卡尔确认的加会金额合计2123145.50美元,未标会金额合计1785660.50美元。

三、法务会计是解决经济纠纷的有效途径

(一)社会经济环境角度。21世纪以来,世界经济迅猛发展,企业类型愈加多样,社会经济环境也日趋复杂,所产生的经济纠纷复杂多变,由此产生了在经济纠纷中解决各种复杂的专业会计问题的需求。如今,除了出现在证券市场上的经济纠纷案以外,企业的合并、分立、破产、重组,企业之间的交易、企业与其他机构的财务往来,甚至在税务系统、政府补贴等领域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经济纠纷。这些纠纷往往涉及多个领域、多个专业,尽管律师已经作出了很大的努力,但由于职业壁垒的存在,在经济纠纷的解决过程中,比如损失计量方面,不仅要分析实际遭受的损失,还要计算货币的时间价值等,律师仅凭法律方面的知识要解决这一系列的会计专业问题是很困难的。所以,随着社会经济环境的日益复杂,法务会计在经济纠纷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

(二)经济监督角度。在现代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常常伴随着经济舞弊、财务造假等违法行为,具体表现在:修改原始凭证数据、编制虚假业务入账、多计收入少计费用、跨年计提折旧、不计提损失准备、隐瞒关联方交易等。这些虚假的信息一经披露,会对很多投资者、债权人、股东和社会公众产生错误的引导,扰乱社会经济秩序。但是,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很多企业为了不被退市或有资格增发股票等原因,常常冒着风险进行财务舞弊、会计报表造假,使经济环境更加错综复杂。由于所处的立场不同,注册会计师在对企业的报表进行审计时,主要是看其报表是否公允,所披露的信息是否符合会计准则的要求,而对于企业是否侵害股东、债权人的利益等方面并不是审计的重点方向,这就需要法务会计服务人员的调查。此外,从上述经济舞弊的方式可以看出,这些都属于会计领域,要具备专业的会计学、审计学知识的人员才能审查出来。大多数的经济舞弊案件最后都会被提讼,所以在调查出企业的舞弊造假行为后,把其调查结果形成法庭所需要的鉴定报告也是非常重要的。仅仅具备法律知识的人员无法对经济纠纷的具体情形作出判断,仅仅具备会计知识的人员又无法为当事人制定合适的诉讼程序和策略。所以,只有法务会计服务人员才符合这两方面的需求,促进二者之间的紧密联系,加强社会各界对企业的经济监督。

非法集资自查自纠报告篇4

我市共有农民专业合作社1499个,其中:果蔬种植类合作社516个,粮油种植类合作社245个,畜牧养殖合作社228个,水产养殖类合作社115个,农机类合作社115个,苗木花卉种植类合作社52个,其他类合作社228个。总注册资本金共计213785.51万元,平均注册资本142.62万元。从地域分布看,市551个,市469个,市120个,区76个,经济开发区219个,工业新区64个。

二、风险排查工作开展情况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部分农民专业合作社运作不规范,极易诱发非法集资,个别农民专业合作社甚至假借农民专业合作社名义从事非法集资活动,为社会带了来很大危害和潜在风险,为此,国务院处置非法集资部级联席会议进行了风险提示。对农业专业合作社涉嫌非法集资风险专项排查活动,是防范非法集资的重要举措。为了做好对农业专业合作社涉嫌非法集资风险专项排查活动,我市按照省打非办要求,结合实际制定了风险排查方案,市政府分管领导亲自调度,各市区、各有关部门统一了思想,分别制定了风险排查方案,部分市区成立了专门的风险排查领导小组,积极开展风险排查活动。

(二)全面排查,不留隐患。一是发动群众,广泛宣传。利用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动员。各市区、开发区及工业新区通过镇办政府,组织农经、农机等管理人员,采取张贴通告、悬挂横幅等方式分片集中宣传,及时公布各镇办的举报电话;同时,市宣传部、金融办、工商局等部门加强与新闻媒体的衔接,积极宣传非法集资有关法律法规和金融常识,广泛宣传非法集资的危害,揭露非法集资活动的手法,为本次专项风险排查活动开展壮大了声势,营造了浓厚的舆论氛围。活动期间全市共发放宣传资料35000余份,在市级媒体制作宣传专栏2期。二是组织自查自纠,全面查找隐患。各市区、开发区及工业新区打非办在市打非办指导下,联合工商、农业、农机等部门组织辖内农民专业合作社进行了自查自纠,全面查找风险隐患和薄弱环节,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整改。三是全力以赴,深挖细查。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审批谁负责”原则,工商、农业、农机局、供销合作社等部门承担了此次排查的具体工作。工作人员按照既要讲究工作方法、把握工作尺度,又要抓住典型、突出重点,更要保密守则、维护稳定的要求,对所属的农业专业合作社是否存在非法集资风险隐患逐一进行认真排查。在全面排查阶段,全市各部门派出270多名人员,组织320余次的排查。四是目的明确,突出重点。排查目的是防止被查单位有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情况。重点是从偿债能力、资金流动、分红派息、关联交易等方面进行了检查。

(三)认真抽查,确保效果。11月下旬,市打非办联合有关行业主管部门对各市区、开发区及工业新区活动开展情况进行了抽查,按照各市区农民专业合作社10%的比例进行抽查,共抽查150个农民专业合作社。从抽查情况看,各市区、开发区及工业新区对这次风险排查活动高度重视,措施得力,取得了明显成效。虽然本次排查没有发现农民专业合作社有涉嫌从事非法集资活动,但是对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运作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12月上旬,各市区、开发区及工业新区各自对活动情况进行了总结,向市打非办报送了总结报告。

三、加强监测预警,形成长效机制

通过这次对农民专业合作社涉嫌非法集资风险专项排查,建立起了各市区、有关部门对农民专业合作社风险情况的监测预警体系,建立健全了风险管控的长效机制,从源头和根本上预防和减少非法集资风险事件发生。下一步,我市将继续加大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检测排查,对非法集资风险做到早发现、早查处,确保风险排查工作常态化:

一是建立专项报告制度。各市区、开发区及工业新区将对非法集资的排查监测作为日常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发现重大可疑对象,在1个工作日之内,以书面形式向市打击和处置非法集资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专题报送。

二是建立例会制度。市打击和处置非法集资工作领导小组将不定期组织各相关部门、各市区召开专题会议,研究解决打击和处置非法集资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非法集资自查自纠报告篇5

第一条 为加强国家政策性粮食出库管理,确保按质、按量、及时出库投放市场,有效发挥国家政策性粮食在国家宏观调控中的作用,根据《粮食流通管理条例》、《中央储备粮管理条例》和国家有关政策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通过受国家委托的粮食批发市场,以竞价形式销售的国家政策性粮食出库管理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国家政策性粮食(含食用植物油,下同),包括实行最低收购价和国家临时收储政策收购的粮食、中央储备粮、国家临时储备和临时存储进口粮。

第四条 本办法所称国家政策性粮食承储库(以下简称承储库),包括中国储备粮管理总公司(以下简称中储粮总公司)直属企业(以下简称直属库)、受直属库委托承储国家政策性粮食的非直属企业(以下简称非直属库)。

非直属库按照隶属关系分为中央企业粮库、地方国有粮库和非国有粮库。

第二章 职责分工

第五条 国家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负责组织指导地方人民政府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对国家政策性粮食出库进行监督检查。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负责对本地区国家政策性粮食出库进行监督检查,依法查处出库中的违法违规行为,督促承储库履行出库义务,并及时协调处理直属库移交的本地区非直属库出库纠纷。

第六条 国务院发展改革部门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制定国家政策性粮食出库管理政策制度,并协调处理重大疑难问题。

第七条 中储粮总公司负责组织实施国家政策性粮食出库工作,及时处理中储粮总公司分支机构转来的直属库出库纠纷,确保国家政策性粮食按质、按量、及时出库。

中储粮总公司分支机构代表中储粮总公司具体组织所辖地区国家政策性粮食出库工作,及时处理粮食批发市场转来的本辖区直属库出库纠纷。

直属库具体承担出库工作,指导督促其委托的非直属库开展出库工作,及时处理粮食批发市场转来的其委托的非直属库出库纠纷。

中储粮总公司主要负责人与分支机构主要负责人、分支机构主要负责人与直属库主要负责人应当分别签订出库工作责任状,逐级落实出库责任。责任状具体内容由中储粮总公司统一规定。

第八条 直属库委托非直属库承担国家政策性粮食收储任务,应当与其签订《国家政策性粮食仓储合同》,明确出库义务和责任。《国家政策性粮食仓储合同》样本的具体内容由中储粮总公司统一规定,报国家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备案。

第九条 粮食批发市场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向买方和承储库收取履约保证金,及时协调处理出库纠纷,并向省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报告出库纠纷的处理结果。

第三章 出 库

第十条 国家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安排国家政策性粮食销售分地区计划、中储粮总公司提报政策性粮食销售库点,应当符合推陈储新、合理均衡原则,避免出现国家政策性粮食存储时间过短、规定时间内应该出库粮食数量超过承储库实际出库能力等情况。

第十一条 粮食批发市场根据买方付款进度向买方出具《出库通知单》,并通知中储粮分支机构安排承储库发货。买方持《出库通知单》到承储库组织现场验收并监装。直属库按照《出库通知单》和买方与中储粮分支机构签订的购销合同约定,根据《关于执行粮油质量国家标准有关问题的规定》(国粮发〔2010〕178 号),对销售出库粮食进行水分、杂质等增扣量,并组织装车、检斤等出库工作。

第十二条 承储库应当履行以下出库义务:

(一)配合买方查验货物,买方自购销合同生效之日起,可到承储库挂拍仓房查验货物,承储库经与粮食批发市场核实购销合同后,应当予以配合。

(二)严格按照购销合同规定的品种、数量、质量、交货时间出库。除不可抗力原因并经粮食批发市场会同中储粮总公司分支机构核实外,不得以任何借口拖延、阻挠出库。

(三)公示并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出库费用标准,不得自立收费项目、自定收费标准,也不得向买方收取其他任何费用。

(四)接受粮食行政管理部门的监督检查,按要求报告出库进度及出库过程中的问题。

第十三条 建立国家政策性粮食出库监管员制度。非直属库由直属库指定出库监管员,直属库由中储粮总公司分支机构指定出库监管员。出库监管员为直属库或中储粮总公司分支机构正式员工,其姓名、电话等联系方式应当在购销合同上注明,并在有关粮食批发市场网站上公布。

出库监管员代表派出单位,对国家政策性粮食出库进行全程跟踪,负责统计进度、督促出库、协调处理纠纷等。

第四章 纠纷处理

第十四条 国家政策性粮食出库纠纷,由粮食批发市场根据交易细则自收到投诉之日起在10 个工作日内先行协调处理。买方和承储库拒不执行交易细则,拒不按照国家规定进行增扣量,故意拖延导致出库纠纷的,由粮食批发市场扣除其履约保证金,暂停或取消其交易资格,并列入粮食批发市场诚信黑名单。

协调处理后仍难以出库的,粮食批发市场应当转交负责该库的出库监管员处理,并交付下列意见和检验结果等资料:

(一)会同中储粮总公司分支机构核实是否因不可抗力影响出库的书面意见。

(二)买方提出竞买粮食质量异议的,由有资质的第三方粮食质量检验机构在买卖双方同时在场的情况下,在承储库挂拍仓房内按规定抽取样品检验后作出的检验结果。

(三)对买卖双方责任的判定意见。

第十五条 出库监管员接到粮食批发市场转来的出库纠纷,应当于当日建立投诉档案,协调纠纷双方意见,并通知承储库企业集团总部(或主管部门)协助督促出库。

出库监管员接到未经粮食批发市场协调处理的出库纠纷投诉的,应当告知先由粮食批发市场协调处理。

第十六条 出库监管员协调、督促出库无效的,自建立投诉档案之日起3 个工作日内采取以下措施,并将有关处理结果报告上级单位,同时抄送相关粮食批发市场:

(一)除存在不可抗力因素外,对拖延或阻挠出库、索取不合理费用等行为,根据《国家政策性粮食仓储合同》约定采取扣除保证金、取消委托等措施处理。

(二)因粮食质量低于购销合同约定标准导致出库纠纷的,买方愿意接收粮食的,由直属库先行支付质量差价;买方不愿意接收粮食的,终止合同执行,并由直属库先行支付违约金。先行支付的质量差价和违约金,由责任方承担。

采取前款措施后仍难以出库的,属于直属库的出库纠纷,报中储粮总公司处理;属于非直属库的出库纠纷,以书面形式报同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处理,同时交付购销合同复印件、出库进度表、粮食批发市场的判定意见和派出单位处理意见等资料。

第十七条 中储粮总公司接到出库监管员派出单位转来的直属库出库纠纷后,应当在接到出库纠纷之日起5 个工作日内处理完毕,并将处理结果报告国家粮食行政管理部门。

第十八条 地方人民政府粮食行政管理部门接到出库监管员派出单位转来的非直属库出库纠纷后,应当自接到出库纠纷之日起5 个工作日内处理完毕,并将处理结果报告上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

地方人民政府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认为粮食批发市场或出库监管员派出单位不作为或处置不当的,应当首先履行查处违规案件、督促出库的职责,再依法追究相关单位和人员的责任。

第十九条 中储粮总公司分支机构、省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对本辖区内出库纠纷定期清理、督办,并每月将有关案件处理情况分别向中储粮总公司和国家粮食行政管理部门报告。

第五章 罚 则

第二十条 承储库违反本办法第十二条规定的,由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责令改正,予以警告,可以处20 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暂停或者取消粮食收购资格;其他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因保管不善,导致粮食质量低于购销合同约定标准影响出库的,承储库应承担经济损失。承储库是直属库的,由国家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责成中储粮总公司对其限期整改。承储库是非直属库的,由直属库根据《国家政策性粮食仓储合同》约定取消委托。中储粮总公司分支机构负责将上述非直属库剩余库存移库。承储库是具备中央储备粮代储资格非直属库的,由国家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取消其代储资格。

第二十一条 买方存在本办法第十四条第一款规定情形的,由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责令改正,予以警告,可以处20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由粮食行政管理部门暂停或者取消粮食收购资格。

第二十二条 直属库、中央企业粮库和地方国有粮库违反本办法第十二条规定的,按照人事管理权限,由企业集团总部(或主管部门)对其主要负责人、直接责任人给予降级、撤职、开除等处分,并进行通报。

第二十三条 出库监管员不履行职责、协调督促不力,或推诿、拖延处理出库纠纷案件的,由上级单位对派出单位主要负责人通报批评并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依法给予降级、撤职、开除等处分,并对出库监管员给予相应处分。

第二十四条 粮食批发市场违反本办法规定,未履行及时协调处理出库纠纷职责的,由省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责令改正,并追究直接责任人和主要负责人责任;情节严重的,由国家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取消其组织国家政策性粮食竞价交易资格。

第二十五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粮食行政管理部门未按《粮食流通管理条例》及本办法规定查处出库纠纷中违规行为的,由上一级主管部门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建议同级人民政府对其主要负责人给予降级、撤职、开除等处分。

第六章 附 则

第二十六条 定向销售或其他形式销售的国家政策性粮食出库管理,参照本办法有关规定执行。

非法集资自查自纠报告篇6

县扫黑办:

经我局认真梳理、总结、提炼三年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以来采取的措施、取得的成绩、形成的经验,现将我局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三年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主要工作推进情况

(一)准确把握专项斗争目标方向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成立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领导小组,进一步落实单位主要领导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具体负责人,层层压实责任,定期召开党委会和专题会议,传达中省市县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工作要求,分析工作开展情况,研究解决重点问题,对专项斗争进行全面动员、全面部署,截止目前,我局共召开30次扫黑除恶工作会议(其中党委会16次、职工会4次、专题会10次)。二是提高政治站位。全县卫生健康系统对关于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重要指示进行学习和领会,深刻认识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长期性和艰巨性,通过签订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工作纪律承诺书、开展分级分类谈话,进一步强化思想认识,强化干部职工责任担当,加大加压纵深推进扫黑除恶工作有序进行。三是把握斗争目标。紧盯“一年打击遏制、两年深挖根治、三年长效常治”工作目标,围绕卫生健康从业人员信心明显提升、群众就医安全感明显提升、扫黑除恶工作法治化规范化专业化水平明显提升“三个明显提升”的任务,巩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专项整治成果,对标中央、省扫黑除恶督导组督导反馈意见,坚持问题导向,加强调查研究,明确主攻方向,已针对性制定整改方案,细化工作措施,不断提高工作的靶向性、主动性和实效性。

(二)深挖彻查涉黑涉恶问题线索

一是深入开展线索摸排。成立涉黑涉恶违法犯罪线索、案件核查“回头看”工作专班,建立涉黑涉恶线索排查整治机制,做到打早打小打苗头,不让黑恶势力发展做大。继续围绕各类信访集访、医疗纠纷、职业医闹、威胁医务人员、暴力伤医事件、“医托”、“号贩子”、非法釆供血、非法行医、非急救转运、“黑护工”,以及以非法手段威胁干预医疗卫生机构正常决策、正常业务开展、基建项目建设、药品设备招标釆购等内容进行全面排查,同时,开展常态化线索排查工作,落实涉黑涉恶攻索报送制度,每月要求全县各医疗卫生单位报送《XX县扫黑除恶治安乱点乱象整治情况表》、《XX县卫生健康系统扫黑除恶月报表》,经过全面摸排和滚动排查我县卫健系统发现涉黑涉恶线索5条,移交政法系统0条。二是拓展线索获取渠道。进一步通过向社会公布电话、信箱、邮箱等形式,动员社会力量监督举报卫生健康系统内黑恶现象,对开展扫黑除恶工作以来群众举报的5条涉黑涉恶线索再次进行全面梳理。同时,加大专项检查、日常执法监管、内部排查、行业整治力度,主动获取线索。结合本地区、本行业存在的突出问题,拓展线索排查范围,对群众实名举报的有价值线索,做到应查尽查,及时反馈。三是做好线索跟踪移交。加强与政法公安机关沟通协作,建立健全线索发现移交机制,做好移交线索处理跟进。准确把握线索报送尺度,防止将一般性的个体信访、医患纠纷和利益诉求等纳入涉黑涉恶人员范围,防止将一般性的伤医、非法行医等违法犯罪行为作为涉黑涉恶问题,防止将一般性医疗诈骗、虚假宣传、乱收费、骗保等行业乱象列为涉黑涉恶线索。

(三)强化行业综合治理

一是加大行业乱象整治。自扫黑除恶工作开展以来,为进一步整顿医疗秩序,净化行业环境,我局根据《XX县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明确十大重点行业领域专项整治工作重点的通知》,我局围绕自身工作职责、职能,梳理出一个重点问题,对梳理出的重点问题进行整治,并巩固整治成效,形成长效机制。通过与县公安局、县医疗保障局、县市场监督管理局联合发文制定《XX县卫生健康系统2020年度行业乱点乱象专项治理工作方案》,在全县卫生健康系统集中开展乱点乱象整治活动。着重对县城农贸市场、乡镇农贸市场、集市等场所进行了检查,发现游医、假医,立即予以取缔,收缴其药品及医疗器械。截止2020年12月底,在整治医疗市场、打击非法行医活动中,取缔游医、假医、镶牙等30余起,检查了420家医疗机构,60家药店。处罚单位28个,收缴医疗器械、药品540余件。XX卫生健康监督执法大队共出动车辆260余次,出动检查人员1700余人次,发出《卫生监督意见书》400余份。二是加大医疗机构周边整治。加强与公安、市场监管等部门协同,在县人民医院持续开展打击“号贩子"“医托”“黑护工”等行动,进化行业环境。同时,重拳出击,加大对生活美容机构擅自从事医疗美容诊疗活动、按摩推拿店违规医疗广告的监督管理力度,查处54起违法违规医疗广告的行为;加强互联网虚假医疗信息监测,对医院自建网站、公众号等自媒体上的虚假医疗信息进行清理。三是严厉打击涉医违法犯罪。加强与政法部门密切配合,健全多部门协作机制,对各类暴力伤害医务人员和在医疗机构内堵门堵路、敲诈勒索、聚众滋事等扰乱医疗秩序的违法犯罪行为“零容忍”,依法严厉查处打击,切实维护正常医疗秩序和医务人员生命安全。

(四)健全完善机制体系

一是健全内部管理制度。完善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内部决策、执行、监督治理机制,促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提高运行效率。以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为重点,推动建立健全医院内部治理结构和权力运行规则,全面落实公立医疗机构主要负责人不直接分管财务、基建、药品设备耗材采购工作的制度,大力推进重要岗位干部定期轮岗交流,防止领导干部因长期从事或分管某项工作而徇私枉法、充当黑恶势力“保护伞”。二是规范行业运行秩序。积极履行行业监管主体责任,规范医疗卫生行业准入,对新举办医疗机构特别是新业态机构,要严格资格审查,严防黑恶势力侵害,同时在全县开展民营医院整治,现已完成第一阶段,初步对5家民营医院进行督查,发现问题并下发整改通知书,进一步规范了民营医院人员执业等行为。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规范预约诊疗、实名制就诊,防止不法分子从中牟利,损害群众利益。三是健全医疗纠纷处置制度。认真贯彻落实《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理条例》加大条例宣传和执行力度,进一步构建以人民调解为主体,院内调解、人民调解、司法调解、医疗风险分担机制有机结合“三调解一保险”制度机制,综合运用法律、行政、经济等手段,及时疏导化解各类矛盾纠纷,不断推进法治化建设,依法处理医患矛盾纠纷,进一步挤压黑恶势力插手介入空间。

(五)全面稳固扫黑除恶战果

一是正面发动宣传。通过LED滚动播放、悬挂宣传标语、张贴通告、宣传栏、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调动全系统参与扫黑除恶的积极性,不断向社会传递正能量,激励广大群众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为开展扫黑除恶工作营造良好舆论氛围。向全县医疗卫生单位发放了扫黑除恶宣传画册1200份,印发宣传资料450余份,发放扫黑除恶明白纸11000余份。制作了扫黑除恶宣传栏80个、悬挂了扫黑除恶横幅100余幅、设立了扫黑除恶线索举报箱50个,张贴了扫黑除恶明报纸和公告150余张,公开了举报电话,在各级新闻网站上了打击非法行医16篇报道。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在系统内营造了良好的氛围,让扫黑除恶的决心深入人心,营造了“黑恶犯罪、人人喊打”的浓厚氛围。二是加强督导考核。将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纳入目标绩效考核和“平安医院”创建考核评价体系,对各医疗机构开展专项斗争的进度、质量、效果进行考核评估,不定期组织开展扫黑除恶治乱专项斗争暗访督导,加强重点领域、重点单位的检查指导,及时梳理、总结和推广成功经验,稳固扫黑除恶成效。三是开展自查自纠。对照省扫黑除恶督导“回头看”第7督导组反馈的问题,在全县医疗卫生机构深入开展自查自纠,对发现的各种突出问题和损害群众权益的问题,进行逐条梳理,深入剖析问题根源,及时建立整改台账。我局对各医疗机构上报的自查自纠情况报告,开展对医疗机构执法监督,对问题线索集中、违法情节明确的应当依法查处;对发现的涉及医院安全的问题和短板积极整改。

二、存在的问题

(一)部分人民群众思想意识落后,缺乏相关卫生法律法规知识和自我保护意识。特别是中老年群体,由于缺乏对医疗、人员资质及相关法律法规的了解,无法深刻认识到非法行医诊疗活动潜在的健康和危害,甚至出现在执法人员查处非法行医活动中为非法行医者说好话、阻扰执法人员执法的不正常现象。

(二)非法行医街头“游医、假医”等多为流动摊点,无固定场所,存在隐蔽性、流动性强的特点。

(二)行业乱象容易反弹或死灰复燃,还需进一步加强多部门联动执法机制,强化持久威慑。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2020年是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收官之年,根据中省市县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工作统一部署安排,结合卫生健康行业实际情况,要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重点聚焦“医托”“号贩子”“黑护工”等、打击非法行医等严重危害人民群众健康权益的涉黑涉恶乱象,要求以走在前列的标准扎实推进行业清源,全面发力,决战决胜扫黑除恶收官战。

(一)优化宣传方式。要求局机关及各医疗卫生单位因地制宜,创新宣传形式,让扫黑除恶深入人心,提高人民群众对卫生健康领域扫黑除恶的知晓率和满意度。

(二)加强线索摸排抓落实。健全举报、保护机制, 加强线索核查督办管理,落实核查责任,持续抓好实名举报“人人见面、件件回应”工作。运用多种手段加强信息梳理,重点关注在设备、药品采购招标领域是否存在串通投标、收受回扣等违法违规现象,加强对设备、药品采购招标、“医闹”等行业突出问题的摸排力度。对重要线索要和司法部门联合核查,确保线索核查质效。

(三)加大与各部门相互协作。通过充分发挥医疗卫生行业贴近群众的优势,加强部门间联动协作,实现资源共享,及时全面掌握涉及医疗卫生领域的涉黑涉恶线索,对行业乱象有针对性摸排核查,同时加大执法力度,坚持巡回监督、集中整治相结合的方法,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对于涉嫌犯罪的坚决依法予以移送司法机关。

(四)严格责任追究抓落实。严格落实局党委主体责任和行业监管责任,对因重视不够、线索排查发现不及时、与政法公安机关联动不够、打击不力、涉黑涉恶问题突出的,对制度执行不力、专项整治不到位、行业乱象问题突岀的医疗卫生机构,通过通报、约谈、挂牌督办等方式,限期整改,实行年度考核“一票否决制”。对涉嫌失职渎职人员,要严肃依纪依法追究责任。

XX县卫生健康局

非法集资自查自纠报告篇7

   成立治理商业贿赂自查自纠工作领导小组。组长:————————————。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负责处理日常事务。

   二、理清思路,明确工作重点

   根据各级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的相关精神,结合城管工作实际,明确本次自查自纠工作时间从XX年7月1日起至9月底,主要查清局属各单位从XX年1月1日以来是否存在不正当交易行为,重点对在建设工程和集中采购中是否存在商业贿赂行为进行自查自纠。并对以下问题进行了自查自纠:

   (一)行政许可方面:是否存在利用行政许可权谋取非法利益,索贿、受贿行为;

   (二)行业监管方面:是否存在利用对供水、出租车、燃气等行业监管权收受贿赂以及不执行市场准入,违规发放资质资格证书等行为;

   (三)城市管理执法方面:是否存在履行城市管理执法职责工作中,利用执法权谋取非法利益,索贿受贿等行为;

   (四)公务员行为规范方面:是否存在治理利用职务之便,违反公务员行为规范索贿受贿行为;

   (五)公用事业服务方面:在市政公用项目资产评估和国有企业改制中是否存在非法获取特许经营权行为。

   三、工作方法和步骤

   我局的治理商业贿赂自查自纠工作分进行全面调查摸底、查找突出问题、及时处理存在问题、认真落实整改四个阶段进行。

   在工作开展中,一是坚持自查与纠正相结合。既要抓好本单位不正当交易行为的自查工作,又要做好对查出问题的整改纠正工作,完善对本单位工作人员的管理和监督,做到边自查边纠正。二是坚持自查自纠与促进工作相结合。要把自查自纠与业务工作结合起来,既要认真治理商业贿赂,又要保证城市管理工作的正常秩序,做到“两不误、两促进”。自觉把自查自纠工作与机关效能建设、效能监察、行风建设等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做到互相促进,协调发展。通过对照“自查自纠情况统计表”向局属各单位发放自查表;在局办设置举报箱、公布举报电话2222076、召开座谈会等形式,拓宽和畅通信访举报渠道,积极挖掘商业贿赂线索,广泛发动群众参与,认真进行调查摸底,准确掌握情况,列出可能存在的问题清单,掌握所涉及的单位、岗位、环节、人员、资金等基本情况,逐项组织所涉及的个人进行自查并如实报告不正当交易行为,并将自查清理情况予以公示。通过自查自纠,我局无商业贿赂行为发生,无商业贿赂现象存在。

   四、下步打算

   我局治理商业贿赂自查自纠工作始终严格按照《**市开展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实施方案》第二阶段工作要求,以“抓得住、抓得紧、抓得实”,解决问题见成效为工作思路,通过开展自查自纠工作,使全体职工真正受到一次深刻的思想教育和认识,自觉增强抵制商业贿赂和廉洁从政的意识,促进商业贿赂的查办工作。

非法集资自查自纠报告篇8

一、目标任务

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中央、省关于开展“小金库”专项治理的决策部署,结合我市资金资产管理实际,全面开展“双清双集中”及“小金库”专项治理。坚持自查自纠与重点检查相结合、重点检查与日常监管相结合;坚持整体推进、综合实施;坚持标本兼治、强化源头治理。深化改革、完善制度,在我市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建立起规范财经秩序、遵守财经纪律、强化反腐倡廉、完善监管体系、提高执行效能的长效机制。

二、主要内容

(一)深入开展“双清双集中”工作

针对我市行政事业单位资金资产管理现状,借鉴芜湖等地经验做法,结合中央、省部署的“小金库”专项治理工作,在市级行政事业单位中,开展对资金资产的“双清双集中”工作。包括深化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清理和规范全额拨款事业单位(下称“全额单位”)银行账户,暂存款及结余资金清理集中,单位资产集中管理等。

1、工作范围

(1)深化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的工作范围是所有使用财政性资金的预算单位。

(2)清理和规范全额单位银行账户的工作范围是市级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及其开设的所有银行账户。

(3)暂存款及结余资金清理集中的工作范围是市级行政事业单位及其截止2009年5月31日的暂存、暂付等往来账款包括结余资金等。

(4)单位资产集中管理的工作范围是市级行政机关(含参照公务员管理的事业单位)和财政拨款事业单位。

2、工作内容

(1)深化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

在我市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基本框架构建完成、国库单一账户体系运行平稳、改革取得良好成效、实现了阶段性目标的基础上,进一步巩固、发展改革成果,扩大国库集中支付改革范围。一是将所有使用财政性资金的预算单位纳入国库集中支付范围;二是逐步将财政专项资金纳入国库集中支付范围;三是不断提高财政性资金直接支付总量和比重,形成“直接支付为主、授权支付为辅”的国库集中支付改革格局。

通过强化管理、提高技术支撑等手段巩固国库单一账户体系,逐步摒弃改革初期为减少阻力或因管理、技术不到位而采取的过渡性措施,基本实现预算单位财政性资金在国库单一账户中规范运行的改革目标。

合理界定部门职责,完善国库集中支付资金运行机制,强化专项资金监督管理。明确国库集中支付单位的财政专项资金在国库单一账户内运行,原则上不再另行开设专户(社会保障资金、基本建设资金除外);巩固和完善非预算单位使用财政专项资金的专户管理。

构建财政国库动态监控机制。提高技术支撑能力,提升资金管理水平。摆脱人工监控的低效率,实现计算机自动跟踪监控,确保财政性资金“安全、规范、高效”运行。

加强财政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不断完善覆盖财政部门、预算单位、银行和人民银行的网络平台和财政国库支付系统,实现从单位申请拨款到最终拨付资金的全过程信息化管理,完善财政性资金监督监控模块。

(2)清理和规范全额单位银行账户

根据全面开展“双清双集中”的工作要求,结合非税收入收缴管理制度改革实际,从源头上专项治理“小金库”,在完成我市行政机关账户清理的基础上,对市级全额单位银行账户进行清理和规范;出台《*市市级预算单位银行账户管理暂行办法》,建立健全银行账户管理长效机制。

一是规范基本存款账户。全额单位的现有基本存款账户一律取消,另开设单位零余额账户作为基本存款账户,并按规定领取基本存款账户开户许可证。单位支出时应严格按照国库集中支付的要求,通过单位零余额账户支付到规定的单位和确认的账户,不得擅自支付到其他单位和其他账户。

二是规范专用存款账户。清理全额单位的各类专用存款账户,凡经审核不予保留的一律撤销。撤销全额单位非税收入收缴改革前的财政收入专户分户,按规定重新开设单位财政收入专户分户。该账户只收不支,核算账户清理后单位撤销账户的资金余额、单位按规定收取的非税收入及单位代收代付的往来资金。

三是重点清查将财政拨款转为定期存款、公款私存、出租转让银行账户、为个人或单位提供信用担保等违规事项。

四是统一办理单位公务卡,严格限制单位零余额账户提取现金。

(3)暂存款及结余资金清理集中

市级行政事业单位暂存款及结余资金清理集中的内容是截止2009年5月31日单位上缴财政专户的暂存款和结余资金余额。

清理集中工作采取单位自行清理申报与财政部门检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4)单位资产集中管理

市本级行政事业单位在资产清理的基础上,实行单位资产集中管理。

一是运用现代化技术手段,加强单位资产动态管理。按照省财政厅开发的“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软件”,实施我市资产动态管理。此工作于2009年7月1日起,在市本级全面推行。

二是针对单位房地产权证管理实际情况,加强单位房地产权证集中管理。对行政机关(含依照公务员管理的事业单位)的房地产权证,在权属名称不变的前提下,于2009年7月底前全部缴财政资产管理部门,实行房地产权证集中统一管理。对财政拨款事业单位的房地产权证,于2009年8月底前全部上缴主管部门,由主管部门实行房地产权证集中统一管理。凡行政机关(含依照公务员管理的事业单位)因历史原因,至今尚未领取房地产权证的,应在2009年10月底前,补领房地产权证,所有办理权证的费用,除按规定上缴省级以上相关部门的,其余一律减免;凡2008年1月1日以后竣工的项目,应抓紧办理房地产权证的领取工作,领取权证所需的费用,列入基建成本。凡补办和新领房地产权证后的1个月时间内,按上述规定,在权属名称不变的前提下,行政机关(含依照公务员管理的事业单位),将房地产权证全部缴财政资产管理部门,实行房地产权证的集中统一管理;财政拨款的事业单位将房地产权证全部上缴主管部门,由主管部门实行房地产权证的集中统一管理。2009年底前,财政部门会同监察局、发改委、机关管理局对房地产权证集中管理情况实施检查。

三是制定行政机关(含依照公务员管理的事业单位,下同)资产配置标准。根据2010年市级党政机关将实行集中办公的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主要办公用品配置标准,将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紧密结合。

3、工作步骤

(1)深化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

实施准备阶段(5月31日前)。拟定扩大国库集中支付改革方案;确定改革的单位、财政性资金种类及支付方式。

动员部署阶段(6月1日-6月5日)。对各预算单位进行动员,提高单位认识,积极参与改革。

改革推进阶段(6月6日-6月30日)。对新纳入改革单位的会计人员进行国库管理制度改革有关政策、业务操作和计算机操作培训。

实施阶段(7月1日起)。本次国库集中支付改革于7月1日起正式实施。

(2)清理和规范全额单位银行账户

自查清理阶段(6月1日至6月30日)。市级全额单位全面清理银行账户和资金。在此基础上,根据有关规定提出各类账户取消、归并、保留或新开设的意见和依据,并将清理后的账户和资金情况进行汇总,按账户性质区分基本存款账户、专用存款账户、临时存款账户、一般存款账户等,分别如实填列《*市市级全额拨款事业单位银行账户清查表》(表式可登陆市财政局网站下载专区下载,下同),以纸质和电子文档两种形式报市财政局。同时,将以下六项清理情况以书面报告形式于2009年6月30日前送交市财政局。

一是单位开设的所有银行账户是否按照要求报送财政部门登记备案;二是单位新开、变更银行账户是否按照要求进行审批;三是按规定应撤销的银行账户是否已经撤销;四是单位现有银行账户是否纳入单位财务部门统一核算,是否有多头开户的情况;五是是否有大额定期存单;六是是否有公款私存等情况。

核实审理阶段(7月1日至8月31日)。市财政局会同市监察局、市审计局、中国人民银行*市中心支行组成工作组,对单位上报情况进行全面审理并提出处理意见,单位根据工作组对《*市市级全额拨款事业单位银行账户清查表》的核定意见,办理单位银行账户的开设、撤销、变更及资金划转手续。

(3)暂存款及结余资金清理集中

自查清理阶段(6月1日—6月10日)。各行政事业单位按照要求,部署安排清查工作,按要求填报“*市市级行政事业单位暂存款及结余资金清查表”,并以纸质和电子文档两种形式报市财政局。

审核检查阶段(6月110日—6月25日)。财政部门对单位上报情况进行审核、检查。重点检查有无漏报、瞒报、虚报现象,各类工作经费、专项资金所对应的工作完成情况。

资金处置阶段(6月26日—6月30日)。财政部门根据对单位的审核、检查情况,按照资金处置原则做好相关单位暂存款及结余资金的处置工作。

4、政策规定

(1)关于清理和规范全额单位银行账户

单位账户撤销后,原基本存款账户资金余额和其他应撤销的银行账户资金余额,严格按照市级非税收入管理的规定,由单位按收入来源区分资金性质后,分别以非税收入或暂存款项目全部解入单位财政收入专户分户,该账户资金由开户银行当天自动划转到财政部门在银行开立的财政专户。各开户银行根据单位开具的“*市非税收入一般缴款书”为财政部门记录各单位收入分户明细账,单位凭银行收入凭证进行会计核算。单位撤销账户后的资金使用按市级非税收入及暂存款管理规定执行,统一纳入国库集中支付单一账户体系范围。账户规范后,各单位仍要按照年初市政府下达的非税收入征收计划,抓好征收工作,确保目标任务的完成。

(2)关于暂存款及结余资金清理集中

单位违反规定,擅自在暂存款项目中核算的非税收入资金,由财政部门统一扣减单位暂存款用款额度,转为单位非税收入,并按规定征集政府调节金和A类单位预算统筹。单位使用时按市级非税收入管理规定执行。

单位来源于市财政部门、市相关部门以及上级条线部门的各类工作补贴、专项经费等工作经费类资金,全额转入“构成收入暂存款—拨入经费”。其中:行政机关、全额单位(学校除外)截止清理日的工作经费余额,全额收缴政府,按照专项资金绩效管理要求安排使用。

行政机关、全额拨款单位(学校除外)截止清理日的经常性结余,以及项目已结束专项资金结余,作财政调入资金处理。

行政机关、全额单位(学校除外)截止清理日的结余资金,全额收缴政府,按照专项资金绩效管理要求安排使用。

凡检查中发现单位在此次专项清理工作中存在漏报、瞒报、虚报等违规情况的,所涉资金全额作为上缴资金处理。

5、工作要求

(1)严格落实责任。市财政局负责对“双清双集中”工作的政策指导、业务培训、情况汇总和检查落实;市监察局负责督办“双清双集中”实施及处理在清查工作中发现的违纪违规问题;市审计局负责开展“双清双集中”工作的专项审计,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处理或提交有关部门查处;中国人民银行*市中心支行、*银监分局负责协调市属各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对“双清双集中”工作的支持配合,督促市属各商业银行依法依规及时办理相关事项;各商业银行支持配合提供相关单位的账户情况;各单位切实履行职责,落实“双清双集中”工作的各项要求,按时完成“双清双集中”工作任务。

(2)严肃财经纪律。全市行政事业单位在“双清双集中”工作中必须严格执行财经纪律。严禁部门和单位违规开设银行账户,私设“小金库”,所有部门和单位的账户由本单位财务部门统一规范管理;严禁在“双清双集中”工作中瞒报、漏报或虚报银行账户和资金情况,隐瞒账户和资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严禁擅自转移、核销、处理违规银行账户和资金;严禁隐瞒撤户资金来源情况,隐匿非税收入;严禁借清理规范工作之机,突击花钱挥霍、损失浪费;严禁将结余资金、手续费、上级拨入经费等擅自用于职工奖励福利。对违反上述规定的,所涉资金全额收缴,同时追究单位主要领导和相关人员的责任。自2009年9月1日起,如发现单位应撤销账户继续保留的,根据情节轻重,决定是否取消相关开户商业银行与财政的业务合作关系。

(3)“双清双集中”工作各市(县)、区可按照上述意见,结合本地区实际参照执行。

(二)全面开展“小金库”专项治理

1、专项治理的范围

此次专项治理范围是全市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事业单位中以财政全额拨款事业单位为重点。党政机关包括全市各级党的机关、人大机关、行政机关、政协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以及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事业单位是指按照《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修正)》(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411号)和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关于批转<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的通知》(中央编办发[2005]15号)规定设立的各类社会服务组织。

2、专项治理的内容

违反法律法规及其他有关规定,应列入而未列入符合规定的单位账簿的各项资金(含有价证券)及其形成的资产,均纳入治理范围。重点是2007年以来各项“小金库”资金的收支数额,以及2006年底“小金库”资金滚存余额和形成的资产。对设立“小金库”数额较大或情节严重的,应追溯到以前年度。“小金库”主要表现形式包括:

(1)违规收费、罚款及摊派设立“小金库”;

(2)用资产处置、出租收入设立“小金库”;

(3)以会议费、劳务费、培训费和咨询费等名义套取资金设立“小金库”;

(4)经营收入未纳入规定账簿核算设立“小金库”;

(5)虚列支出转出资金设立“小金库”;

(6)以假发票等非法票据骗取资金设立“小金库”;

(7)以上下级单位之间相互转移资金设立“小金库”;

(8)其他表现形式设立的“小金库”。

3、专项治理的实施方法和步骤

全市“小金库”专项治理活动,按“统一部署、分级组织、分步实施”的要求,采取自查自纠和重点检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分四个阶段。

(1)动员部署阶段(截止2009年6月5日)

全市各地区、各部门认真学习、贯彻落实中央、省关于开展“小金库”专项治理工作的有关精神和要求,切实加强领导,建立工作机制,做好思想动员和政策宣传工作,确定治理工作重点,制定治理工作方案,及时部署工作。

(2)自查自纠阶段(截止2009年6月底)

凡列入此次专项治理范围的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要按照本实施意见的要求,抓紧制定具体工作方案,落实工作措施,认真组织自查,自查面必须达到100%。对自查中发现的各种违法违规问题,必须自觉纠正。自查自纠结束后,各单位必须按规定时间上报自查自纠总结报告,并填报《单位“小金库”自查自纠情况报告表》。各单位负责人对自查自纠情况负完全责任。

6月15日前各地区、各部门将自查自纠总结报告和《单位“小金库”自查自纠情况统计表》上报市专项治理领导小组办公室。

(3)重点检查阶段(2009年7月初至10月底)

在自查自纠的基础上,从2009年7月起至10月底,由市专项治理领导机构组织开展重点检查,重点检查面不得低于纳入治理范围单位总数的5%。重点领域、重点部门和重点单位检查面不得低于20%。

重点检查对象:

执收、执罚权相对集中的部门和单位;教育、卫生、交通、民政等与人民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部门和单位;宾馆、培训中心、招待所、出版社、报社、杂志社等与党政机关有隶属关系的单位;以前检查发现存在“小金库”的部门和单位;有群众举报的部门和单位;自查自纠措施不得力、工作走过场的部门和单位。

重点检查要与“双清双集中”工作相结合,与财政监管、审计监督、税务稽查等日常监管工作相结合,整体推进,综合实施。

各地区、各部门重点检查报告及《“小金库”重点检查情况统计表》于2009年10月30日前上报市专项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4)整改落实阶段(截止2009年11月20日)

各地区、各部门要针对治理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制定整改措施,并抓好落实,做到资金处理到位、违纪责任人员处理到位。在整改过程中剖析产生问题的原因,完善制度,强化源头治理,建立和完善防治“小金库”的长效机制。

各地区、各部门要将专项治理工作情况形成书面报告,于2009年11月底前上报市专项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4、专项治理的政策规定

对专项治理中发现的“小金库”,要严格按照“依法处理,宽严相济”的原则进行处理。

(1)对自查发现的问题从轻从宽处理。凡自查认真,纠正及时的,对责任单位可从轻、减轻或免予行政处罚,对有关责任人员可从轻、减轻或免予处分。对自查出的“小金库”,要如数转入符合规定的单位账簿,依法进行财务、税务等相关处理。各部门各单位对其所属单位进行的内部检查,视同自查。

(2)对被查发现的“小金库”,除依法按照财务、税务等相关规定处理外,还要对责任单位和责任人依法予以行政处罚,依纪依法追究责任。

对设立“小金库”负有领导责任和直接责任的人员,依照中纪发[2009]7号通知规定处理。

(3)对专项治理工作中走过场的部门和单位,主管部门和专项治理领导机构要及时了解和掌握有关情况,给予通报批评并责令整改;对问题严重的,要追究主要负责人的责任。

(4)对专项治理工作中弄虚作假、压案不查、对抗检查、拒不纠正、销毁证据、突击花钱、打击报复举报人的,或在重点检查中发现“小金库”数额巨大、情节严重的,要按有关规定从重处理。涉嫌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5)中央治理“小金库”意见下发后再设立“小金库”的,对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和直接责任人要严肃处理,按照组织程序先予免职,再依据党纪政纪和有关法律法规追究责任。

(6)对专项治理工作中发现的其他违反法律法规的问题,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进行处理。

5、专项治理的工作要求

(1)做好宣传发动

全市各地区、各部门要把思想认识统一到中央的决策部属上,精心组织、周密部署,大力做好专项治理的宣传发动工作。要充分利用报纸、广播、电视等新闻渠道,多形式、多层次、多角度地宣传专项治理的重要意义、工作内容和政策规定,对专项治理中发现并查处的典型案例有选择地予以公开曝光。各级专项治理日常工作机构要通过编发工作简报等方式,及时通报专项治理进展情况,加强信息沟通,促进工作深入开展。

(2)落实举报制度

各级专项治理日常工作机构要设立并公布举报电话、举报信箱,注意发挥网络举报作用。要认真做好举报受理工作,建立举报登记和查处督办制度,指定专人负责,做到件件有交待、事事有着落。要认真执行工作保密制度,切实保护举报人的合法权益,对打击报复举报人的,依法依纪从严惩处,对举报有功的单位和个人按照中纪发[2009]7号文规定予以奖励。

(3)完善协调机制

各级专项治理领导机构及日常工作机构要主动加强与各地区、各部门的沟通和联系,及时研究明确专项治理的有关政策规定和工作要求,加强对方案制定、自查自纠、重点检查、案件移送、宣传报道等工作的督促指导和组织协调,建立起分工明确、运转顺畅、配合有力的专项治理工作协调机制。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和组织人事部门要加强对有关纪律规定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严肃查处违纪违规典型,对有关责任人员及时作出处理;各级财政、审计部门要做好重点检查工作的组织实施和对违反财政法律法规问题的处理处罚工作;各级宣传部门要协调有关新闻单位做好宣传工作;各级公安机关要做好有关“小金库”经济犯罪案件的侦查处理工作;各级税务部门要做好有关涉税问题的查处工作;各级人民银行和银监机构要协调商业银行对专项治理工作给予支持配合,对专项治理中涉及的账户查询、资金冻结和划转等事宜,依法及时办理,特别是对“小金库”举报信息的核查取证工作,金融机构要积极配合。

(4)强化工作督导

在专项治理工作期间,市专项治理领导机构将派出督导组,分赴各地区、各部门加强督促和指导,总结推广好的经验做法,督办典型案件,验收治理效果。对工作组织领导不力、自查自纠和重点检查不认真,以及拒绝接受重点检查的部门和单位,及时给予批评并责令整改。全市各地区、各部门也要加强对所管辖地区、部门和单位专项治理工作的督促和指导。

三、组织领导

全市“双清双集中”及“小金库”专项治理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实行统一组织、条块结合、分级负责。

上一篇:村委会自查报告存在的问题范文 下一篇:应急指挥中心方案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