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制度的本质范文

时间:2024-02-20 17:54:35

高考制度的本质

高考制度的本质篇1

关键词:高校传统人才培养系统;改革;反思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0)16-0108-02

结构作者库恩认为,“所谓‘范式’(即科学是一套关于现实的假设。这套假设比其他假设能更好地说明当今的世界。”这种观点后来被推广到整个学术研究领域,高等教育学的研究也同样适应之。对我国高校人才培养系统的批判历时已久,在今天,这些批评的声音已趋向统一,改笔思路和方式也逐步明确,但改革的实际效果却并不令人满意,往往是“形变而神不变”。这就迫使我们转换新的理论范式,对传统人才培养系统之构建和变革的理论基石作重新审视,以期得出更恰切高等教育内部关系规律的答案。

一、我国传统人才培养系统的根本缺陷

我国传统人才培养系统的根本缺陷在于没有理清教学工作体系、考试制度与人才培养目标三者间的本质关系,特别是制度在其中的实然的和应然的地位、基本功能及结构特正因为这样,(1)在设计和制定具体的考试制度、选择具体的考试内容、形式和方法的时候,往往不是以能否体现和表征应的人才培养目标为根本尺度,而是竭力在能否简单化和便于操作上下工夫。(2)由于考试制度和模式设计在目标定存在的严重误区,如为追求客观、公平、公正目标而摒弃应充分表征人才培养要求”教学质量监控和评价使校外考试制度即考教分离一方面强化了应试教育倾向,另方面因此又加大了对具体的教学工作体系和操咋过程的误导,从而加剧了教育的负功能;(3)在考教不分离的情况下,则造成“考试围着教学转,教学围着授课老师转”,考试对具体教学工作体系和教学过程的引导、规束功能即质量保障功能丧失,从而使后者远离人才培养目标要求的概率大大增强。

由上述推断可见,我国高校的人才培养系统从建构之日起就埋下了祸根,过去和现在的批评,从本质上说都来源于该“两难困境”,都是为了消解这种内在矛盾。这些改革思路和模式具有两方面的特点:(1)对考试制度在人才培养系统中的质量监控、保障的地位、功能、结构特质视而不见,依旧片面要求消灭应试教育(实际上是消灭考试),消解考试对教学工作体系和教学过程的规范、导引作用,而不是改革具体的考试制度和模式使之不断逼近人才培养目标;(2)在强化对教师、学生、教学过程的控制上做得过多,各种对教师和学生的质量监控措施和制度日益严密,而教师和学生的教和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创造性则日益萎缩。在教学基本设施和教学技术上不是探究和建构多元化的结构体系,以供教、学双方根据具体需要自由选择,而是一刀切地行政配置所谓最新和最现代化的设施和技术。事实上,这些改革思想和模式并没有走出传统的思维误区,所以非但不能消解,反而强化了传统人才培养系统的根本弊端。

二、模型设计:我国高校人才培养系统新型改革模式的基本构想

我们认为,无论是实现“解放”目标,还是建构一种真正能彻底摒弃传统人才培养系统无力挣脱的“两难困境”的全新的人才培养系统,关键都在于能否在理论认识上正确处理好教学工作体系、考试制度与人才培养目标三者之间的内在关系。这就是说,首先一定要承认考试在人才培养系统中的地位、功能和其必然具有的本质缺陷即自身的目的化和标准化、简单化倾向明显以及应试教育存在的必然性和合理性。在此基础上,一方面应充分利用应试教育和考试功能,发挥其对具体的教学工作体系和教、学过程的规范、引导和助动功用,另方面应努力研究、探索和改革具体的考试制度、模式、方法和内容,使之能不断逼近相应的人才培养目标,真正成为后者的代言人,直接引导具体的教学工作体系和教、学过程的正确、合理、高效推展。

根据上述思路,当前我国高校人才培养系统的改革和重构应采取如下措施:

第一,要依照人才培养系统内三个组成部分之间的应然关系处理好考试制度的地位,将考试制度纳人高校质量保障体系,作为后者的子体系,高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建构尤其应以考试制度为核心。

第二,在实行一定程度的考教分离的前提下组织各方面的专家、学者研究、探索和构筑出能与具体的人才培养目标――包括一个国家或地域、一所高校、一个专业以及一门课程的人才培养目标――相契合的考试制度、内容、形式和方法。这一点是本改革方案的根本前提、基础和保障。惟其如此,所有相关的改革模式和措施才能真正得以推动并释放出应然的正向功能。

第三,高校的质量保障体系的重心必须完成两个转变:一是从重教学过程的管理向重教学结果的管理即目标管理转变。一是从重教学基本设施、教学技术和师资的建设、管理和行政配置向重教学基本设施、教学技术和师资的多元化建设和管理转变。

上述三方面的改革分别涉及考试制度和教学工作体系,其实质就是如何建构结构合理、运作简便、功能突出的高校质量保障体系的问题。因此,其中第一、二点是至为关键的,对第三点及整个人才培养系统的改革和重构起决定性作用,也是我国高校教学改革长期以来都未予以高度重视和科学研究的方面,因此更应下功夫。

三、前景展望:我国高校人才培养系统新型改革模式的理想预期

对任何改革模式的评价,最根本的标准是它能否缓解或解决以前模式无力缓解或解决的问题,或者说它能否比以前的模式以更小的代价换回更大的收益。本文提出的关于人才培养系统改革的基本模式,在这个问题上作出了肯定的回答:

第一,该模式最大的优越性在于使传统的人才培养系统从曾经无以逃脱的“两难困境”中彻底解放出来,防止了具体的教学工作体系和教学过程的裂变。

第二,有助于高等学校“教学自由”理念的张扬,真正“解放教师”,提升教学效益。这样才可能规避以前出现的普适式的一刀切的行政配置带来的种种弊端,才能唤回本属于大学却又缺席已久的“教学自由”的学术理念,才能还教师“教学自由”权利,弘扬教师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新性,探索出丰富多采而非“千师一律”的育人模式。

第三,本模式给学生更多的自主选择和自我设计的空间,学生获得解放,推动了个性教育的发展。学生选择高校具体的教育资源的自由度的扩大,张扬了大学生的自由性和主动性,为培育他们的理性选择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及创新精神、能力营造了必要的环境条件。而每一个人对具体的学习环境、模式的不同选择和创设,也为彰显他们的个性和潜能创造了条件,使个性教育成为可能。

第四,简化了教学管理程序,解放了校长,提高了教学管理效益。教学管理重心从过程管理向教学基础设施的建设和 管理、考试制度和具体模式及操作的建设和管理模式的转变减轻了以校长为首的教学管理部门的负担,使他们能从过去各种既不科学又无效益的监控和评比等事务中解脱出来,得以全心全力抓教学基本设施建设和管理,以及对具体的考试制度、内容、方法和形式的探究、建设和实施。

四、问题说明:我国高校人才培养系统新型改革模式应澄清的几个问题

由于该改革模式建构在新的教育理念之上,对之的体认和解读也就可能相应地存在一些歧义。消除这些歧义,建立并强调必要的支持、辅助体系,对其实践操作十分必要。

第一,评价和推行该模式,首先必须确立并坚持如下几个基本观念:(1)本文所说的考试,不仅仅是一般意义上的开卷或闭卷、在确定的考场进行、有严格时间规定、答案确定或唯一的考试模式,而是具有多元、开放的时空结构和多种形式、方法,如答案的开放性,考场和时间的不确定性,等等;(2)充分认识和相信考试制度能够不断逼近和真实反映、表征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3)在考、教是否分离问题上,我们既要充分利用考教分离制度的优越性,但又不能完全依赖它,还应高度信任一些学术精深、职业道德崇高、教学能力强的教师通过观察受教育者的日常学习情况对受教育者进行公正评价的能力,将之也作为一种考试方式,否则就必然阻塞教师的积极性在考试过程中的直接发挥,从而影响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效率;(4)这种模式的普遍推展,在短期内可能造成一些局部的混乱,但这只是暂时的。而且,这种成本的付出既是必然的,又是必要的,因为它所能产生的效益将比传统的模式高得多;(5)应充分相信教师和学生。在知识体系高度分化和高深知识是基本资源的高校,教师所具有的对本知识领域的知识和理性能力、学生对自身的兴趣和特长的了解都比教学管理人员所具备的多、高得多,因而,在具体的教学过程的选择、设计和操作方面,教师和学生应该是当之无愧的主体,人才培养系统的改革必须高度信任教师和学生。

第二,这种模式同其它考教分离的教育制度和模式具有本质的差别。不可否认,我们的上述思路的最初来源是过去的科举考试制度、当前的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制度以及英国的伦敦大学教育模式、目前日益发展的各种校外考试制度和西方高校普遍使用的“学分制”。但是,本模式只是吸收了其基本理念――考教分离,考试是所有教育过程的直接目标,教育过程只是考试的支持性手段,而在其它方面则主张坚持自己的特色和培养目标:(1)与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制度相较,本模式在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上更高、更严,大多数学生在没有大学资源,特别是以发现、研究和传播高深知识为己任的教师资源及丰富多采的校园文化资源的辅助下是难以达到的;(2)与科举考试制度想比较,本模式的人才培养目标更符合社会发展、高等教育发展和人性发展的基本规律,因而更具科学性和可行性,其考试制度只会引导、推动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为张扬人之潜能和创造性进行教育活动,而不致蜕变成扼杀人性的工具;(3)与其它当前正在使用的校外考试制度的关系,本模式一方面要适度推广它们的考教分离特性,另方面将对其具体的制度、内容、形式和方法进行改革,使之不断逼近和体现具体的人才培养目标要求;(4)本模式高度重视考试的评价功能的全面、全程运用,使之既能评价学生,又能评价教师和学校教学工作体系构建和运作的质量。

高考制度的本质篇2

[关键词]教学质量管理制度 以人为本 民主协商

[作者简介]李兴琼(1980- ),女,重庆人,广西科技大学教务处,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管理。(广西 柳州 545006)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08-0027-02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基本要求”,并将“建立健全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建立以提高教育质量为导向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等列为重要任务。教育质量的提高受办学理念、人才引进等多种因素影响,但教学质量管理制度的科学性和完善性起着重要作用。教学质量管理是对整个教学活动进行的质量监督和控制,而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导者,是教学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因此,加强教学质量管理,大力推进教学质量管理观念和机制的创新,须基于教师利益的视角制定教学质量管理制度。

一、教学质量管理制度对教师利益考虑的欠缺

随着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工作的推进,高校不断加强教学质量管理,形成学校与教学单位分级管理、广大师生积极参与的全面教学质量监控体系。高校将学校检查和教学单位自查相结合,定期检查和随机抽查相结合,专家检查与学生评价相结合,常规检查和专项检查相结合,自上而下监督与自下而上反馈相结合,建立起了多种方式结合的教学质量监控机制,保证了教学工作的稳定有序。但是,随着教师民利意识的加强,教学质量管理制度在教师利益考虑欠缺方面存在的问题不断凸显。

(一)与教师的价值追求有一定冲突

高校教师具有较高知识层次,具有对尊重、自我实现的较高层次的需要,从事的脑力劳动学科专业性和独立性强,难以用具体标准衡量。传统的教学质量管理制度以细化的条文规章为主要内容,以维护安定有序的教学秩序为目的,以教师的服从和工作效率的最大化作为贯彻执行的根本要求。这种控制模式的教学质量管理制度,把教师仅仅当成管理的对象,忽视了教师的主体地位,一定程度上禁锢了教师思想的开放,压制了教师学术创造力和教学上的个性化发展,与教师渴望自由的需求关系矛盾。

(二)制度执行必需的教师支持不够

严格、科学的教学质量管理制度,要求教师能够完整理解并自觉地执行。教学质量管理制度的制定不吸引广大教师参与,未充分考虑教师的利益需求,忽视了教师的主体价值,导致制定出的教学质量管理制度缺乏弹性空间和柔性,教师被动地适应教学质量管理要求,应对学校的检查,导致教学质量管理制度充分挖掘教师的潜能和调动教师教学积极性的目的未能实现。

(三)校本环境对制度贯彻实施有一定影响

高校以随机进入课堂听课、教师同行评教、学生教学信息员制度和学生网上评价教师等措施,实现对课堂教学的监控和了解,督促教师严格遵守课堂教学工作纪律。但领导和教育教学督查员随机听课是片面的抽查,学生教学信息员反馈信息具有一定的有限性,学生网上评教工作具有一定的形式化。政策具有导向作用,有什么样的政策就会有什么样的行为趋向,高校的职称评审、激励政策中一直是“重科研、轻教学”,导致不少教师将更多的时间、精力投入到做科研、写论文上,而对教学投入不足,甚至有个别教师以“按时上下课、照本宣科、完成基本工作量”的心态对待课堂教学工作。

二、基于教师利益视角重构教学质量管理制度的必要性

(一)基于教师利益视角重构教学质量管理制度是高等教育科学发展的要求

高校是一种典型的利益相关者组织,维护和满足各种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是其重要责任。如何更好地满足高校利益相关者的需求和期望,获得利益相关者的积极参与和支持,已成为高校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也成为高校组织模式和管理体制创新的核心。高校应高度重视教师的利益要求和期待,建立高校与教师之间的良好关系,这不仅能为高校人力资源的保留提供重要保障,而且高校与教师之间良好的互动关系也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基础。

(二)基于教师利益视角重构教学质量管理制度是以人为本的理念体现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的行为方式和努力程度与高校教学质量直接相关,高校制定教学质量管理制度必须充分考虑教师的需求和期望,获得教师的积极参与和支持。“以人为本”的管理,也称“人性化的管理”,它是在尊重人格独立和个人尊严的前提下,激发人的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主观能动性和创造精神,使其真正做到心情舒畅,不遗余力地为事业开拓创新。教学工作是知识的传授与再创造的过程,需要教师投入大量的情感因素才能激发出创新人才培养所必需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责任意识。教学质量管理制度理应贯穿“以人为本”的理念,获取教师的积极参与和理解支持。

(三)基于教师利益视角重构教学质量管理制度是依法治校的根本要求

2003年教育部出台的《关于加强依法治校工作的若干意见》(教政法[2003]3号),2012年教育部印发的《全面推进依法治校实施纲要》(教政法[2012]9号),对教师在参与学校管理、行使监督权利、实现自我发展等方面的权益给予了明确的制度保障,强调积极落实教师的主体地位。教师有权根据教育法律法规赋予的权利,对学校的教学质量管理工作和教学质量管理部门提出意见和建议,通过职工代表大会或其他形式,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学校应建立教师校内申诉渠道,依法公正、公平解决教师与学校的争议,维护教师合法权益,是法治国家依法治校、保障人权根本要求的应有之意。

三、基于教师利益视角重构教学质量管理制度的具体举措

(一)转变官本位思想,构建服务型教学质量管理制度

教师具有极强的自尊需要和信任需要,决定了高校在教学质量管理工作中要减少对教师的束缚。学校应摒弃传统教学质量管理中管理者高高在上的做法,努力实现质量管理主体多元化。确立办学中教师的主体地位,树立服务理念,将控制管理转变为服务管理,改变教师无条件服从学校管理的现状。在管理手段上,由控制性的强迫服从转变为以理服人、以情感人,让教师从思想上接受教学管理者的看法和主张,主动将精力集中到学校教育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水平提高的总体目标上来。对教师的教学工作考核评价,应把教师真正看作学校的主人、学校事业的根本。对学生评教,要改变简单地将量化的评教分数作为教师奖惩考核依据的传统做法,鼓励学生评教时对教师进行主观评价,加强评价前、评价中、评价后的全过程跟踪管理,强化评教制度在激励、改进和导向等促进教师发展方面的功能,同时针对差评教师进行培训,以提升评教效果并真正促进教师教学能力的发展。

(二)营造协商民主氛围,吸引教师参与教学质量管理

只有教师认同学校的教学质量管理制度,教学质量管理制度才能真正有效地发挥作用。高校要有尊重民意的决策理念,行政会议邀请教师代表列席,让教师参与教学质量管理制度的制定过程,有机会充分表达利益诉求。教师也应本着学校更好发展的追求,在讨论协商的基础上,为教育决策提供依据,同时教师的合理建议也应得到学校的认真倾听和采纳。通过相互理解和沟通达成一致的教学质量管理制度,有助于解决教师和教学质量行政管理人员之间的冲突,让制度有群众基础,更有利于贯彻执行。高校甚至可借鉴西方国家,为完成某项制度制定时的调研和信息收集工作,设立由教师组成的专门委员会,为相关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三)发挥政策导向,将教学中心地位落到实处

1.转变以奖惩为目的的教学评价制度。学校应改变过去对学生评教制度的传统做法,弱化评价制度在鉴定、选拔和奖惩等方面的功能,扭转教师在评教政策决策、评教信息获取、利益表达等方面存在的明显失权现象,让教学评价及反馈工作以促进教师教学能力提高为根本出发点。学校通过学生、教师同行、领导、教育教学督查、教师本人等评价主体,获取全方面的教学质量评价信息,并采取有利于保护当事教师利益的方式及时反馈信息,使教师了解到自身教学方面存在的优势和问题,促进课堂教学改革和提高。

2.建立教学激励机制。教师的职业特点决定了其工作完成质量受自觉性和责任感决定。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研究发现,一个没有受到激励的人,仅能发挥其能力的20%~30%,而当其受到激励时,可以发挥80%~90%的能力。教学型高校要改变“重科研、轻教学”的传统,要从大规模扩招背景下形成的“有教师上课即可”的传统观念中转变过来,按照“以教学为中心”和“以教师为本”的要求,在绩效考核、职称评定、津贴分配等环节,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教师考核中实行教学质量一票否决制。对在教学工作中取得突出业绩的教师进行奖励,对承担本科教学任务多、教学效果好的教师进行奖励,在职称评定和津贴分配上予以照顾;对教学质量差、教学效果不好、学生反映强烈的教师,在教学工作安排、职称晋升、劳务津贴等方面有所限制。学生评教制度应落到实处,学校每年对教学效果好,且评教分数排名在前面一定比例的教师予以奖励;对当年评教分数靠后一定比例的教师,两年内不得参加各类荣誉、优秀人才评选,且一般不推荐第二年的职称晋升。

3.完善教学质量管理制度。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必须有科学规范的教学管理和健全的质量监控体系作保证。教学质量管理制度影响到学校的教学质量,学校应遵循“有制度可依”原则,根据社会经济发展形势和学校发展需要对各项制度进行及时地修订、梳理、系统化。在教学质量管理过程中,遵循美国行为科学家亚当斯的公平理论,对教师的教学奖励和惩罚要以客观事实为根据,以学校现有制度为准绳,做到客观公正,让得到奖励的经得起检验,受罚者心服口服。

在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背景下,要走好以教学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高校一定要科学制定教学质量管理制度。在教学质量管理制度中充分考虑教师的利益需求,营造民主协商的教学质量管理氛围,根据教师的心理特性和期待利益完善教学评价考核和激励机制,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教师的教学热情,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郭卉.如何增进教师参与大学治理――基于协商民主理论的探索[J].高等教育研究,2012(12).

[2]陈方.基于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的校本环境的构建[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2(8).

[3]郭卉,刘元芳.制度建设是提升大学人才培养质量的基石――学习《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J].江苏高教,2012(6).

[4]朱继洲.重视教师教学发展,创新教师培训模式[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2(5).

高考制度的本质篇3

一、对待高考的两种对立态度

对高考的态度大概可分两种。一种观点认为,高考是目前可行的教育选拔制度,是当今社会惟一能保证公平的制度,在没找到比高考更好的选拔方式时,我们仅需改革高考的弊端,克服其负面影响,发挥其正面功能,确保高考更有利于基础教育和高校的人才选拔。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必须取消高考,认为高考是造成应试教育的根源,严重摧残了学生健康发展,甚至说能否消灭高考关系到中国能不能成为发达国家。

本文以为,高考的确存在很多问题,但据此主张取消高考的观点误解了高考缺点的真正原因;另一方面,肯定高考的观点虽然注意到高考保障选拔公平方面的优点,但未注意到公平有实质性公平和形式公平两方面――只看到高考维护形式公平的优点,忽略了高考保障实质性公平的不足。

二、对高考结果的滥用是高考现有弊端之源

高考的确存在很多缺点如导致应试教育,但高考的缺点不是考试本身所致,这些缺点并非高考特有,即使废除高考也难以消灭应试教育,真正原因是我们错误的使用了高考的测量结果。高考只是一种测量工具,测量工具本身并不存在问题,关键在于怎么使用工具。

从历史的角度看,考试的是与非同施测者的态度存在直接联系。中华文明之所以连绵不绝,既与中华民族的勤勉聪慧有关,也建立在祖先所创设的各种先进制度之上,反思历史上的文官制度及科举考试将给分析高考提供一些借鉴。文官制度是保证农耕文明既能保持开放又能做到内敛的重要工具,而这一制度的最重要环节是官员的选拔,选拔手段――科举考试具有选拔性考试的特点。众所周知,科举制度兴起的原因是士族地主阶层通过九品中正制、出身考核等不公平制度垄断了官员的进举权,导致士族门阀林立、庶族地主的真实人才不被举荐的无效率状态。隋唐统治者为维护统治使用了科举制度并取得了巨大成功,这一成功既得益于考试的组织合理,更与施测者即统治者的科学观念有直接关系。因为到了封建社会后期尤其明代,为加强专制统治,统治者的观念发生变化,不再需要贤能之士,需要的是刻板的道德模范。此刻,虽然科举考试的性质未变,但其目标发生异化,整个制度也随之蜕变为社会发展的绊脚石。

因此,应用端正的态度对待高考这种教育测量和评价工具,按其内在规律灵活运用,避免错误的用高考衡量教师的工作成绩而忽视对学生真实素质的评价;防止过分强调高考的选拔性而忽视高考矫正,只有这样才能防止高考出现类似科举考试的蜕变。

三、形式公平保障功能是高考的突出优点

目前高考是进入高校学习的独木桥,在高校招生数量有限的情况下高考的竞争日益激烈。高校的录取竞争越大,高考的社会权重也就越大;在一考订终生的情况下,坚持使用高考是保障公平的重要手段。因为虽然高考招生容易导致千军万马奔高考,但如果取消考试或夸大非考试手段的权重比如实行推荐入学,那么情况将是千军万马奔推荐。由于高考具有更完善的程序,因此可保证选拔的公平。

在我国这样一个重视人际关系的社会环境下,放弃高考采用非考试形式会极大增加选拔的不公平。如果过度强调高校自主招生,则权力、财富等社会资源就会绕过高考进入选拔过程,导致无权、无钱的社会阶层在较量中失利――因为没有类似高考这样的严格程序保护,弱势群体必败无疑。高考保证凭真才实学平等地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它摒弃了权力、出身和人际关系对选才的干扰,是维护社会公平、保持社会阶层流动的重要手段,在维护选拔公平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功能。

此外,从教育测量统计学角度看,高考并非完全不能反映施测对象的学习成效和学习能力。从总的趋势看,在高考中化学成就较高的学生,比那些成绩较低的学生在有关化学专业的学习上应更有成效。同时,通过合理安排化学高考结构,在确保试卷实体效度的前提下,高考完全有能力考察出施测对象的理解应用能力、识别判断能力、逻辑推理能力以及分析综合能力等综合素质。

四、提升实质公平保障功能是高考改革的突破口

高考的公平保障功能是否无可挑剔了呢?从现在的情况看,未必如此。因为严格的程序虽然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形式上的公平性,但对实质性公平的保护方面却不容乐观。

实质和形式是相对的两个范畴,其对立恰如程序和实体、过程与结果类似。高考坚持标准化和程序化原则,施测对象面临同一试卷,考试程序及评分标准也实现了标准同一,从而实现了形式公平。这固然有利于维护形式公平,但是让不同的施测对象使用同一试题,致使统一性掩盖了差异性,过分的“求同”反而不利于人尽其才。因此,高考在保障实质性公平方面存在很大不足。举一个极端的例子,假设高考的测量结果仅与施测对象的智商有关,在使用同一程序和同一试卷情况下,智商相对较高者与智商相对较低者的答卷情况肯定存在很大差异。这种情况很像体育比赛中让轻量级选手与重量级选手进行竞技,其结果必然不公平,这种不公平是实质上的不公平。

虽然使高考兼顾形式公平和实质公平很难,但仍有一些途径可供尝试,如促进高考标准化,加强题库组卷技术研究,强调施测主体多元化,丰富测量和考试方式,重视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的综合素质评定等。本文认为,在增强高考保障实质公平功能的过程中,值得加以推广的是加大对开放题的编制研究,在高考中进一步引入开放题并逐步提升其比重。因为开放题可以为不同水平的施测对象提供自我展示的平台和自主发展的信心,可以培养施测对象批判性创新精神与探究实践能力6。因此,目前的问题不是高考的存废,而是高考的完善和改革。从公平保障角度看,提升高考保障实质公平功能是目前高考改革的一个突破点。

高考制度的本质篇4

[关键词] 素质教育 选拔录用体制 改革

推进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是落实科学发展观、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时代要求,是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重大举措,关系到国家的兴旺发达与社会的和谐发展。党和国家从“科教兴国”、“人才强国”的战略高度大力推行素质教育,可为什么在现实生活中却“素质教育推进困难”?如何解决素质教育实施“难”的症结?改革国家人才选拔录用体制是有力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所在和当务之急。

一、国家人才选拔录用体制是影响素质教育实施的关键

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它的存在和发展有其自身固有的规律性,即内部诸要素以及与其它事物之间存在着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素质教育的体制、理念、内容、方法、考试、评价、人事、物质等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其中起着主导、决定作用的是人事制度的人才选拔录用体制。人才的选拔录用与人才的教育培养紧密联系,相互影响,人才的选拔录用决定着人才的教育培养,有什么样的人才选拔录用体制,就必须有其相应的人才教育培养的目标、内容、方式;人才的教育培养必须为人才选拔录用服务,学校教育必须培养国家所需要的选拔任用的各类人才。人才选拔录用体制是国家各行各业所需人才挑选录取任用的组织制度,它包括学校选拔性的招生和社会用人的人员选拔录用的国家制度规定。目前,我国不论是学校高中、大学、研究生等就学,还是社会公务员等岗位从业,人员选拔录用都得通过“文化考试”,按其考试成绩择高录取,单一的文化理论知识“考试成绩”成为其升学、就业的先决条件,甚至成为唯一标准,人才选拔录用中片面强化了文化理论素质,而忽视人的思想道德、实践能力和身体心理等素质。人才选拔录用导向人才的教育培养,选拔录用人才的“考分”如同“货币拜物教”般产生了神奇的魔力,“考分”决定着人们的升学和就业,决定着人们的前途和命运,于是人们拼命地去追求与选拔录用人才有关的决定自己前途命运的“考分”,去追求与“考分”直接有关的文化知识,而不去顾及其他素质要素。不仅学校招生的“唯分数论”使人们的片面追求、片面发展形成汹涌澎湃的潮流,而且社会用人的“唯学历论”也为人们的片面追求、片面发展推波助澜,人们的“教育观”、“质量观”、“人才观”、“就业观”、“成就观”、“荣耀观”等价值取向和教育行为都无不倾向于“高分数”、“高学历”,人们的追求无不倾向于能够取得“高分数”、“高学历”的知识素养,而淡化或放弃了人全面发展的道德、身体、审美、技能等其他素养。作为对社会、国家培养人才的学校教育在“一考定终身”的人才选拔录用体制中只能在狂热追求“考分”的旋涡中竞争拼搏,从小学、初中、高中教育到高等教育,都是在片面追求智育“考分”的主体轨道中运行,甚至连有的学前教育也不例外。考分就是“就学”,考分就是“就业”,考分就是“教育质量”,考分就是“生命线”,不论是“片追”、“偏智”还是“加负”、“择校”都是为了取得“高分数”、“高学历”,以便在升学、就业的激烈竞争中取得一席之位,取得在社会中生存、生活、发展的有利地位。国家人才选拔录用体制与素质教育要求的相悖,导致了学校教育外在与内在的“两张皮”,一方面表面高谈国家要求的素质教育,一方面实际大干国家人才选拔考试的应试教育,使得素质教育“口头化”、“虚无化”、“雷声大,雨点小”,甚至“只打雷,不下雨”。“一考定终身”、“分数论成败”、“学历定职业”单一片面的人才选拔录用体制把人们的一切努力都驱聚到追求“考分”的热潮中,而素质教育陷入了冷遇虚浮的困境。国家选拔录用人才的片面化导致了人才教育培养的片面化,人才培养、选用的片面化严重影响了国家的建设发展。国家人才选拔录用体制单纯追求文化知识“考分”、“学历”的片面性弊端,致使社会、学校和家庭只顾追求智育的片面性教育,使得人才素质的思想道德、创新精神、实践能力、身体心理等素养不能得到应有的重视和发展,学校人才的培养与社会人才的需用难以紧密联结,国家、社会需求的人才难以得力培养,国家建设需要的高素质型人才严重缺乏,经济社会发展对高质量多样化人才需要与教育培养能力不足的矛盾突出。国家建设所需人才与所选人才任职素质矛盾突出,“高分低能”、“学不致用”的现象普遍严重存在,学校人才培养与社会用人就业的矛盾日趋增大,国家建设所需人才紧缺,而学校培养的“人才”却难以就业,长此以往,不仅严重影响国家建设,而且更要严重影响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发展。

素质型的人才选拔录用体制是推行素质教育的动力机制。社会需要是素质教育运行的动力源泉。提高人的素质既是个人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又是社会、国家以及整个人类持续发展的客观需要,提高人的素质能有效满足个人、社会发展各种需求,符合人们的根本利益,这是实施素质教育永不枯竭的动力源泉。如果提高素质像“考分”一样能够直接解决升学、就业等人们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最根本的利益问题,“素质第一”的观念和“重素质”的氛围则会自然形成,人们便会千方百计地追求“素质”。要有效推进素质教育,就必须建立素质教育的人才选拔录用体制动力机制,把“素质”作为人才选拔的重要标准,激发人们对素质发展的内在需求,特别是引导人们将单纯片面的“考分”、“学历”追求变为着重对“素质”的追求。目前,实施素质教育“难”的症结是缺乏素质教育应有的动力体制机制,即缺失素质型的人才选拔录用体制机制,没有把“素质”纳入人才选拔录用体制机制选用“素质型”人才,而是以“考分”为标准选用“应试型”人才,提高“素质”不能直接解决人们升学、就业等现实生计需求,只有提高“考分”才是最有用、最重要的,因为它能够就学从业,能够改变人的前途命运。素质型的人才选拔录用体制是实施素质教育客观的、现实的、根本的动力源泉,对素质教育具有巨大的内在驱动和导向作用。国家选用什么人才,就推动什么人才的教育发展,选用“应试型”人才,则推动应试教育的发展,选用“素质型”人才,就推动素质教育的发展,不改革国家现行的不适合素质教育的人才选拔录用体制,就无法真正实施素质教育,只有建立起适合素质教育的人才选拔录用体制机制,才能真正保证和推动素质教育的蓬勃发展。

二、人才选拔录用体制影响素质教育实施的客观必然性

人才选拔录用体制对教育发展的影响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是教育客观规律发生作用的表现和必然结果。教育规律是教育活动内部以及其它事物之间的一种本质的、必然的联系。目前,我国学校人才选拔录用的普遍方式是文化理论知识考试,决定性的标准是“考试成绩”。教育活动中,教学与考试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教学是考试的前提和基础,考试必须适合教学的性质、水平和发展,按照教学的目的、目标、要求、内容来确定考试的内容、形式和范围。同时,考试是教学的测评和导向,对教学具有巨大的反作用,适合教学状况的考试促进教学的发展,对教学起着合理测评、积极激励和正确引导等作用。反之,不适教学状况的考试,就会阻碍教学的正确发展,使教学偏离正确的方向。教学与考试之间的相互作用,是教学活动本身固有的客观存在,是由教育特殊的本质所决定的必然联系。教育本身固有的本质属性是有意识地影响人、培养人,它主要解决的基本矛盾是教育者所要达到的教育目的能否为教育对象所接受和实现的矛盾,因而在教学过程中,教育者必须运用一定的教育手段、方法对教育对象施加各种教育影响,实现其教育目的,使受教育者成为一定社会需要的人。考试是影响教育对象接受和实现教育目的的有效手段,它是教学的“杠杆”和“指挥棒”。在教学中,为什么从学校领导、教师到学生及其家长,普遍重视升学考试的科目,而大抓特抓,却忽视升学不考试的科目,而敷衍应付?为什么好多学校对非升学考试的科目开不齐,课时开不足,对考试的科目却增时加负?为什么升学考试科目的社会家教、办班辅导门庭若市,非升学考试的科目却无人问津?为什么从上至下口上喊的是“德育为首,全面育人”,却实际做的是“智育第一,片面追求”?为什么普遍难以引起重视的“劳技”课,却曾在湖南汩罗教育中理论、实践双丰收?“有的劳技课教师连续三天到街上修车点悉心请教,学了手艺好教学生。汩罗恰当地用考试来指挥素质教育,也将德、音、体、美、劳列为中小学必考科目,而每次大型的劳技课考试,都是市教育局长亲自抓。考试有力的促进了这些学科的发展,使德、智、体、美、劳‘五子登科’,形成了‘汩罗教育现象’,即‘全面发展现象’、‘素质教育现象’”。为什么“”中取消升学考试,而极大影响了教育质量,严重耽误了人才培养?这都是考试必须适合教学性质的客观规律发生作用的表现和结果。考什么,教师就注重教什么,学生也就注重学什么,怎样考,教师就注重怎样教,学生也就注重怎样学,强化了什么考试,什么教育就迅速发展,取消什么考试,什么教育就自然淡化,这种“考试效应”,已成为普遍而必然的教育现象和不依主观意志转移的客观现实。

人才选拔录用考试制度对素质教育发展的影响是教学与考试相互作用的必然联系,是教育规律的固有作用,是客观必然的,我们必须遵循教育规律,运用教育规律,科学推进素质教育的发展。

三、必须建立与素质教育相适应的人才选拔录用体制

人才需求、人才培养、人才选拔、人才任用是密切联系、相互作用、相辅相成的有机统一体。要真正实施素质教育,培养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就必须研究解决素质教育与人才选拔录用体制的相互统一问题,建立起适合素质教育的人才选拔录用体制。

高层决策部门应大力加强人才选拔录用体制的改革。实施素质教育是党和政府的决策,是国家层面上的制度性要求,根本上要靠法治、靠制度保障,必须加强党和政府的领导,建立起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建立素质教育体制机制在于党和国家高层决策部门,党和政府高层决策部门应加快人才选拔录用体制的改革,建立起社会、学校多元化的全面的素质型人才选拔录用体制,克服人才选拔录用中单纯追求考分、学历的片面性弊端,全面选拔录用人才,从关键上解开实施素质教育“难”的症结,有力开创素质教育的新局面。

建立适合素质教育本质的人才选拔录用体制。实施素质教育的本质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国家人才选拔录用体制必须与党的教育方针相统一,把德、智、体、美、劳等素质纳入人才选拔录用体制机制,诸育结合,学历能力兼顾,建立全面选拔录用人才的用人体制,以全面选拔录用人才的用人体制引导人才素质的全面教育培养,以全面教育培养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真正造就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建立适合素质教育质量观的人才选拔录用体制。全面提高质量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也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任务,素质教育要求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提高素质教育质量必须建立提高素质教育质量的人才培养和选拔录用的制度保障体系,建立以全面提高素质教育质量为导向的人才选拔录用体制,“以提高质量为核心,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推动教育事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科学发展,加快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迈进,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更大贡献。”

建立适合素质教育重点的人才选拔录用体制。实施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是党和国家根据世界发展的趋势和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针对现实教育的不足而提出的具有时代意义的战略决策。应对国际激烈竞争和进行国家现代化建设迫切需要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队伍,国家人才选拔录用必须与人才需求、人才培养重点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相统一,改变目前以文化理论知识“应试成绩”为重点的人才选拔标准,建立适应选拔和培养“创新型”、“能力型”人才的重创新、重能力的用人制度,引导和促进人才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

建立适合素质教育的人才选拔录用考试机制。实施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一场深刻变革,是肯定和否定、克服和保留的统一。素质教育不是弃除考试,而是考试的扬弃,建立起新型的、科学的、适合素质教育的考试机制。没有考试的素质教育,只能是苍白无力的素质教育,运用应试教育考试的素质教育,只能是口头的、虚假的素质教育,其实质只能还是应试教育,只有运用适合素质教育的考试机制,才能真正建立和发展素质教育。国家人才选拔录用体制,必须积极科学地利运用考试“指挥棒”的功能,运用素质型的人才选拔录用考试,有力推进素质教育的发展。

高考制度的本质篇5

关键词:教学质量;管理制度;高等学校;本科教育

一、引言

高校教学质量是高校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学活动及其结果满足高等教育利益关系人需要程度的度量。高校教学质量管理是高校教学管理的核心,提高教学质量是高校自身发展的内在需要。本文拟就建立健全高校教师教学质量管理制度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二、高校教学质量的关键

高校教学质量是衡量高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是高校生存和发展之本,关系到教学工作的成败。在招生规模迅速扩大的同时,必须始终把提高教育质量摆在重要位置。作为衡量一个学校教学成效综合指标的高校教学质量,涉及学校工作的各个方面:教学环境、教学条件、教学过程等。“栽下梧桐树,可引凤凰来”,好的教师能引来资金,创造财富,吸引优秀生源,营造好的教风和学风。因此,好的教师是高校教学质量提高的前提和保证,教师的教学质量是高校教学质量的关键。

三、建立健全教师教学质量管理制度的意义

(1)建立健全教师教学质量管理制度,是促使教师树立“质量第一”意识的根本手段。质量是一切工作的生命,教学质量决定着教学的生存和发展,“质量第一”应当成为教师教学工作的重要指导原则。

(2)建立健全教师教学质量管理制度,是明确和确定教师教学质量责任的前提。从管理学的角度来讲,权利和责任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就是说,有管理权利就应有管理责任,有责任就应有权利。教师具有“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教育改革和实验”的权利,因而就必须肩负起组织好教学、不断完善教学内容、不断改革教育教学的形式方法,确保教学工作质量的责任。通过制度建设,确定出每一教学工作环节的质量标准和要求,从而进一步明确和确定教师在每一项教学活动中的质量责任。

(3)建立健全教师教学质量管理制度,是教师不断提高教学工作质量的重要保证。教学工作质量的高低最终取决于从事教学工作的教师。通过制度建设,运用分析、总结、教育等形式,可以提高教师专业技术水平,严格按规章制度办事,充分发挥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使教学工作质量得到不断提高。

四、建立健全教师教学质量管理制度的构想

制度的建设应包括两层含义:一是制定制度,二是实施制度。因此,教师教学质量管理制度建设既要考虑内容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创造性,又要考虑制度的可操作性。当前应着重建立健全以下几项基本制度:

1.教师教学质量教育制度

教师教学质量教育通常要在教学准备阶段以及人员变动、调整任务、变化形势时进行。教育内容:一是教学质量常识性教育;二是政策性教育;三是典型的教育教学质量。教育的方法,可以采取知识竞赛、媒体宣传、集中学习、专家研讨会和其他形式。

2.教师教学质量分析制度

通常在每一教学事项结束后进行一次教师教学质量分析。分析内容包括:一是当前教学工作质量状况;二是研究教学质量发生偏差的一般规律;三是根据上级通报或其他方面有关教学工作质量问题的信息,结合本部门、本单位现状,查找薄弱环节。在分析现状、研究规律、查找薄弱环节的基础上,提出有针对性、有预见性的防范措施。分析方法一般有比较分析法、综合分析法等。在分析过程中,要紧密结合教师教学质量检查的结果。

3.教师教学质量考核制度

教师教学质量考核通常在每一教学事项结束后和年度教学工作总结时进行。通过定期进行考核,建立教学质量考核指标体系,将教学质量具体化、数量化。具体考核指标可以采用以下几个:①教学事项出错率;②教学过程的认可率;③教学效果的认可率。

五、结语

高考制度的本质篇6

关键词:高考制度;发展趋势;招生考试

中图分类号:G521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05-0198-02

高考招生制度是教育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教育社会功能的有效发挥起着重要的导向和影响作用。我国自1977年恢复高考招生制度以来,招生制度就一直处于改革与发展中,目前已经从全国统一考试为主、中学保送为辅,发展到全国统一考试为主,高等学校多样化考试、免试入学为补充形式和多元化录取相结合的方式。其间经历了考试内容、考试时间、考试次数、招生对象、录取方式的巨大变革,命题方式从全国统一命题改为全国统一命题与分省命题平分天下,录取方式从手工操作改为远程网上录取,高等学校享有一定的自,招生考试机构的职能得以转变,改革的成效有目共睹。

一、高考制度概念简析

高等学校统一考试招生制度,简称高考制度,是普通高校招生考试政策、规定、办法等行事规则的集合,支配和约束着教育行政管理部门、招生考试机构、高校、中学以及考生的行为,分为考试制度和招生制度两个不同的方面。考试制度包括考试科目设置、考试形式的选择,还有考试标准、命题原则、阅卷与评分办法以及考试管理等。招生制度主要包括招生政策、规定、管理办法等。

二、我国现行高考制度概述

(一)现行考试制度

当前凡符合有关具体规定的中国公民均可报考,模式为“3+X”科目设置方案,其中,3为语文、数学、外语,是必考科目,X为物理、化学、历史、地理、政治、生物,学生可以选择一科或多科考试。形成了“3+文科综合/理科综合”、“3+大综合+1”、“3+大综合”、“3+文科基础/理科基础+1”、“3+1”等多种方案,考试科目的设置出现前所未有的多样化景象。由于综合考试科目的出现,使通用技术和信息技术、体育与健康、艺术、综合实践等科目内容在高考中也有所体现。目前,实行国家统一命题和高校自主命题相结合的形式,由国家于每年的6月7 、8、9三日统一组织考试。

(二)现行招生制度

除一些试行自主招生的高校外,基本模式是由国家计划部门制定年度招生计划,然后分解到各省市计划部门、部属高校和地方高校。高等学校在考生政治思想品德考核和身体健康状况检查合格的前提下,依据考生所在地的录取分数线,以学校、专业为单位,根据高考总分,从高分到低分,德智体全面考核,择优录取。目前已基本实现网上录取。

三、现行高考制度的弊端

(一)造成区域间教育机会的不均等

毋庸置疑,我国现有高考与招生的竞争态势是相当明显的。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高等教育的资源十分有限,而绝大多数公民(尤其是城镇公民)都期盼自己的子女能够上大学接受高等教育。在激烈竞争的条件下,高考招生制度应当确保考生竞争机会的公平、公正,以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但是,反观我国现行高考招生制度(尤其是在招生方面),不难发现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地域性差距(分别体现在录取比例、录取学校及专业分布、录取控制分数线的差距上)。部分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之间的录取率和录取分数线成倒差,加剧了我国部分地区之间已经存在的教育不平等现象。

(二)催生了高考移民现象

我国现行高考招生制度设定分省录取方式,高等学校负责制订分省招生来源计划,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自行划定录取控制分数线。由于招生来源计划决定着各地录取控制分数线的高低,因此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之间录取控制分数线的地区性差异十分明显,不同省(市)重点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的差异有时高达100分之多。为了逃避招生中的地区性分数线差异,“高考移民”层出不穷,屡禁不止。

(三)不利于多样化人才的选拔

随着高等教育教育大众化时代的到来,我国的高等学校也急剧增长,出现多种高等教育机构并存的局面。由于各种类型大学培养目标的多元化,需要通过高考招生来选拔学术研究型、综合应用型、技术操作型等不同种类的人才。然而,目前我国仍然沿用以往选拔精英人才的“一个标准、一次性统一考试”的模式,难以适应大众化阶段多样化人才选拔的需求,不易甄别出多种类型的大学生。

(四)阻碍素质教育的推行

众所周知,高考招生对基础教育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由于目前我国高考招生主要看重的是考试分数,导致中学为追求高分和升学率采取各种手段,教学以应付升学考试为主要目的。教学内容围绕高考“指挥棒”转,高考考什么,中学教什么,忽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素质教育的开展以及创造性人才的培养。虽然这种状况近年略有好转,有些省份开始向社会公告今后在录取工作中除看重考生高考分数外,还要注重其在中学期间的综合素质情况。但从总体上讲,目前我国的高考招生方式仍然不利于中学教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与素质教育推行。

(五)影响高校自的发挥

我国目前主流上还是统一的招生考试制度,属于中央集权制。虽然《高等教育法》等相关法规也赋予了高校一定的自,但由于有关法律法规对高校招生自行使范围、应该履行的义务和法律责任规定得过于笼统,缺乏具体的解释,可操作性不太强。因此,对于我国的绝大多数高校而言,目前其招生考试的自均没能得到充分的体现。它们很难像国外许多高校那样,可以自主决定是否采用统一的入学考试,自主决定采取什么方式、从哪些方面对学生进行考查等等,从而使学校选拔出符合自己办学宗旨、具有个性特征的人才,促进学校的持续发展与自主管理。在我国,高校的自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还表现在具有自主招生权利的高校太少,即使是具有自主招生权利的高校,其自主招生的学生人数比例也很小。这种情况对于我国高校自身特色的建设和增强竞争能力是极为不利的。

四、我国未来高考制度改革发展趋势构想

(一)未来高考制度改革遵循的原则

1.机会均等原则

一是从政策层面上,加强宏观调控,促进高等教育资源科学、合理的配置,为我国经济落后地区、边远地区、少数民族地区的考生创造更多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二是从技术层面上,继续推进高校招生的“阳光工程”,采取有效措施,维护和促进高校招生选拔的公平性。

2.专业化原则

要实现招生考试管理科学化,提高招生考试管理的效率和效益,除了要设置专门性的考试机构外,还必须要对招生考试管理人员进行专业训练,从而提高其专业素质。招生考试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是指其心理方面稳定的特点和胜任本职工作所具备的基本条件,具体包括政治思想素质、身体素质、文化业务素质、智能素质等方面。

3.诚信原则

未来高考招生制度的实行,将给学校很大的自,但这些权力的执行,有一个重要的前提,那就是诚信。只有逐步建立诚信制度,才可以积极稳妥地推进高考制度改革。

(二)未来高考制度改革的发展趋势

1.实行多样化的考试方法

(1)科学命题。国外许多国家都非常重视考试研究,注重命题与考试的科学化,英、美等国尤其如此。他们设有专门的考试服务机构开展考试方面的研究,其研究力量雄厚,通过研究开发出来的试题较为科学、全面、可靠,同时测试技术、测试系统标准的制定等方面的水平也很高,经验丰富,值得借鉴。我国也应注重借鉴国外好的做法,在高考命题上有所改革、有所创新,从高考命题上突出素质教育与创新人才的培养,更好地体现地方特色,丰富试题形式,提高试题内容的科学性、代表性、信效度与区分度,使试题内容的难度控制在科学适当的范围内。

(2)实行分类考试。随着国家经济与社会的发展,我国高等教育迈向大众化阶段,作为高等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高考招生制度改革必须不断深化,才能与我国高等教育的新形势和新情况相适应。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对人才和质量的要求和标准与精英教育阶段高校选拔人才的要求和标准有很大的不同。因为,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到来,高等教育在培养少数“学术精英”的同时,更要培养大量的应用型人才。由于大众化阶段高校类型及人才培养模式的多样化,对人才选拔的要求和标准也应多样化。我国在新出台的《国家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不同类型的高等学校可以采取不同的考试办法,本科院校实行全国统一考试,高职高专院校由各省组织考试招生,高水平大学可以另外加试。另外鼓励实行联考,现在已经有一些学校在实行联考,本科院校高水平高校、高职高专可以有不同的考试办法。

(3)尝试多次考试。自恢复高考制度以来,我国高考在大多数情况下都是一年一考,每年在夏季举行。这样做的效果有利有弊,利的方面是节约成本,考试与录取管理实施的工作量和难度更小,然而对于考生来讲,这种状况往往导致“一考定终身”的“惨烈”局面。因此,在未来的改革中,考试上将不止一年一次,有的科目一年可以进行多次考试,给考生多次机会。

2.推行综合评价

目前国际上高考招生评价机制的改革趋势是突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综合考查评价。例如,美国的哈佛大学实行的就是三结合考评模式:高考成绩+高中平时成绩+社会活动、学术活动、文体活动、公益义工和工作经历。借鉴国际经验,我们除了分数这一重要评价手段外,还要建立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中学阶段的综合素质评价,这两项实际上也是对学生更全面的评价。到条件成熟的时候,这两项将会作为选拔学生的依据之一。

3.采取多样化录取方式

多元录取是指录取的基本原则是择优录取,根据学生的综合评价,包括高考成绩,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来择优录取,同时高校逐步扩大自主录取的比例,还可以推荐录取、定向录取、破格录取,这样就可以招来不同才能的学生,特别是有特殊才能的学生,突破现在高考招生制度对学生评价的局限。

4.建立高校招生考试监督机制

精英型高等教育直接影响的仅仅是少数人,但在进入大众型高等教育时代后,公众对入学机会和高等学校招生更加关注,高考招生的社会影响越来越大。因此,我国各级招生考试机构应注意发掘广大人民群众参与和监督招生考试工作的巨大热情和潜力,动员、吸纳、组织全社会力量,对涵盖高等学校招生全过程的机构及人员进行监督,建立和完善高等学校招生监督制度,保证高等学校和招生考试机构真正代表广大考生的利益。

参考文献:

[1] 谢名春,郭英,荀丽城.我国高考招生制度改革的几点思考[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2003,36(2).

[2] 刘庆根.新时期高考改革研究[D].扬州.扬州大学,2007.

[3] 刘智运.高考制度改革的新思路:从统一走向多样化[J].湖北招生考试,2005,(1).

[4] 姜刚.公平公正,构建和谐[J].煤炭高等教育,2005,(1).

高考制度的本质篇7

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 考试制度 改革 高等学校

高等学校考试制度的改革,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也是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促进高等学校内涵发展的重要途径。但是我国大学生经过应试教育后,继续接受应试教育的培养,从而限制了知识在主体接受过程中的运用、创造、更新和发展,这是制约我国大学生素质提高和创新能力关键所在,完全背离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一、推进高等学校考试制度的改革,树立以人为本的原则

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以人为本,其目标是人的全面发展。推进高校课程考试制度的改革,就是要树立以人为本的考试理念,以培养挑战性人才为目标,着眼于素质提高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实现社会文明良性发展的人的知识潜能的有效发挥。因此,适应科学发展观的课程考试,不是书本或课程知识简单的再现,也不是局限于对现有知识的简单理解。

但是在我国实施的教育思想、教育体系是以教师为主体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和主导型考试体系,特别强调知识的继承性、系统性和完整性,让学生很快具备厚实的基础知识。虽然不同程度地实行了学分制,但传统教育教学模式仍然普遍存在,课程考试体系依然陈旧,没有适时而变,背离了经济全球化对人才素质的要求,不是科学的发展,背离了以人为本的原则,成为创新性人才培养的阻力。理解记忆是培养创新性人才的前提,是课程考试目的的初始层次。如果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能对现有的知识提出质疑,发表自己的见解,并独创性地运用新的知识,解决现实问题,才是课程考试的目的的更高层。因此高校课程考试改革,必须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问题意识和批判精神为价值取向,树立以人为本的考试理念,做为高校考试改革和教学体制改革的有效切入点,其根本是对应试教育的彻底否定。

二、高校考试制度改革的必要性

高校推行考试制度改革是教学体制改革的必然要求。未来社会竞争的成败取决于人才的竞争。高校做为培养高级复合型人才的培训基地也就成了这种竞争的关键。所以如何才能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的高级复合型人才是高校必须解决的一个问题。因此只有在进行教学体制改革的同时侧面地推行考试制度的改革,才能确保高素质的人才培养效果。

传统的考试制度常见问题表现在:

(一)考试内容局限性强。一般以统一的课程或教材为基础考试。命题原则和方法简单,结果导致教师在课程上采用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方法,照本宣科,给教师拓展教学内容结合教学进度引入自己的科研成果或介绍学科前沿的和发展动态带来困难,学生只能被动地学习,死记硬背,质疑能力差,抹杀了学生的创造力。

(二)过分夸大考试的功能和作用,负面强调考试的结果和评判。标准型、规范性的试卷只能从一定程度上评价学生的学习成绩,对学生的品德、智能、个性等方面的水平,没有考核能力。由于传统考试制度以考试成绩一刀切来评价一个学生的好坏,一考定终身,这样的结果,必然是学校、学生乃至整个社会以牺牲素质教育为代价,把以知识为中心的教育推向极端,形成所谓负面追求及格率的应试教育,这种考试制度带来了多种负面的效应,作弊就是其中一个,学生为了应付考试发明了许多作弊方式,带纸条,抄袭别人答案,替考。更有甚者还专门制作作弊工具,要以此挑战不及格的考试模式,这更引人深思。

考试成绩与奖金挂钩,与评优挂钩,加剧了学生功利化倾向,低层次上满足了学生虚荣心理。

一般高校课程考试都集中在学期末进行,并且拖延时间较长,使学生平时不学,只要短时间的集中复习就能应付,甚至得高分,这在某种程度上打消了学生平时认真学习的积极性,助长了一些学生的投机行为。

(三)影响学生个性发展。在当前考试制度导向作用下,学生只注重考试科目的学习和分数,而不注重其他知识的积累和能力素质的培养,也不注重自身品德修养的提高和个性的发展。把上课死背书本知识作为学习任务,应付考试作为学习的目的,而忽略了利用更多的时间去涉猎更多的知识,去看与专业相关的书刊,去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

三、新型考试制度的改革途径——共四个方面创新

1.从提高人才培养水平出发,树立科学的考试理念

科学的考试观念要从人才培养目标出发,着重强调人才培养效果。转变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改变伪科学的适应人才培养需要的素质教育模式,让学生

树立考试并不是标志着一门学科,或一个阶段学习的结束,而是对上一个阶段学习效果的一种互动式总结的观念。同时要科学地创建考试管理机制,充分发挥考试本身的权威性、公平性、公认性原则,以确保人才培养的效果。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明确考试目的。考试的根本目的在于检验学生水平,教师的教育能力,学校的培养水平,是检验人才培养质量的手段,而传统的考试制度更是片面侧重于考,教育成了考试的附属,严重地偏离了人才培养的教育轨道。所以考试改革,必须 要明确其为教学服务的原则,考试目标要与教学目标相一致。考试目标应以教学目标所规定的知识能力的要求为出发点和归宿,在教学活动中,对教学过程进行质量监控,通过考试诊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反馈教学信息,检测教学效果。

2.根据专业课程特点,不断丰富考试形式

目前一般高校的考试形式还以单一的书面考试为主,在考试的评价上过分依赖考试成绩,不能够全面考察学生的真实水平和实际能力,不能够全面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要解决好这一问题,必须从改革考试形式入手,采取多种考试形式相结合的措施,将单一的考试方式向多元化方式转变。

根据不同学科的特点,可以选择多种不同的考试形式。如:理科可以笔试和实验环节的考试结合起来;文科可以把笔试与论文、口试、作品、设计、调查报告等形式结合起来。

不同的课程可以选择不同的考试形式。如:比较重要的基础课、专业课可以采取闭卷和一页纸开卷的考试形式,通过强化学生记忆或强化学生的归纳与综合能力,更扎实地掌握专业知识。

对于某些选修课,即使是同一专业,甚至同一班级的学生也应允许学生根据其学习的侧重点的差异,追求的发展目标的差异等选择不同的考试形式。如:有的学生将来从事文案工作和研究生工作。可以选择论文形式进行考试,有的学生需要提高自己的社会交往能力,可以选择口试形式,有的学生侧重于全面掌握该门课的知识体系,可以选择开卷形式。当然这样会给老师命题带来一定的难度,但是假如我们的任课教师能够对所任课程整理成一套包括笔试、口试、论文等多种形式的试题库,形成智能化题库,这个问题还是可以解决的。这样既能体现个性化教育和素质教育的要求,同时也符合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

3.改变一次性考试方式将考试分阶段进行

教学是动态持续过程。考试作为教育教学质量的评价手段,要达到客观评价的目的,其评价活动就必须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中。在进行专业课程的教学中可以在每个章节结束后布置考题,要求学生在一定时间内以小论文的形式完成。在课程结束后出若干个综合题,有学生自主选择或以开卷形式考试。教师在学生完成章节小论文后,安排论文回顾,总结学生答题情况,对学生在论文中反映出的问题做解答或者学生开展讨论,鼓励创新,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综合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通过小论文的形式理清概念,逐步消化所学的知识,学会查询资料,增强实际写作能力,同时不再以一次性考试决定成绩,减轻了学生考试压力,最终将考试变成实现自我价值、体现自我价值的体验。

4.根据学科特点,合理配置考试内容

考试内容要从培养学生的实际水平和能力出发,重点突出学科的特点,变学生死记硬背式的被动学习为以灵活掌握知识为目的的自主学习。如以案例分析的方式出题或以结合实际讨论等方式出题,都会受到良好的效果。使学生的理解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综合能力都能得到良好的锻炼和提高,真正发挥了考试的实际作用,达到了提高学生实际水平和能力的效果。

综上所述,考试制度改革是推动人才培养质量提高的重要手段,关系到高校教育体制改革的成败,推动考试制度改革必需经常性地开展深入的调查研究,既要解决思想开拓创新,又要科学分析、实事求是不断修改和完善各种考试有关的制度规定;推进考试改革的健康发展,通过考试改革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真正达到教、学、考的和谐统一。

参考文献

[1]姜艳萍.高校考试制度问题探析[j].黑龙江教育,2008,(7).

[2]李剑.高校课程考试改革 如何落实科学发展观[j].当代教育论坛,2008,(11).

[3]郭思棉.浅析高校考试制度的改革[j].科技信息,2009,(8).

高考制度的本质篇8

【关键词】提高措施

统计工作是国家实行科学决策和科学管理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是党和政府认识国情、国力、决定国策、制定计划的重要依据。因此,统计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1、进一步完善各项考核制度

当前,绝大多数地区、部门干部的任免,还是以年底的各项考核指标为依据,尤其以当年GDP的增长为其政绩的主要考核指标。而年底的各项考核指标,又是以统计年报上的各项数据为基础。这样就不可避免地出现各地区、各部门领导为了各自的利益,为了完成上级下达的各项指标,而要求甚至是强迫统计部门在统计数据上做文章,以至于不断出现偏离本地区、本部门实际情况的失实数据。要想改变这种现状,应变自上而下地制定强制性考核指标为自下而上地自主制定切合本地区实际的发展规划。各地区、各部门根据本地区、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发展目标[1];并且保持目标、制度的延续性。坚决废止把上级下达的计划、指标作为政绩考核的制度。不玩数字游戏,不以统计数据上虚假的高产值、高效益作为提拔、考核官员的依据。

2、改变统计系统管理体制

目前,各级统计部门都是受当地政府直接领导。上级统计部门只是对下级统计部门进行业务上的指导,对下级统计部门人员的任用和调配不干预,也没权干涉。在上述考核制度的影响下,许多统计部门和人员不能坚持原则,而屈服于当地领导弄虚作假。因此,统计机构必须是依照法律独立设置的,并且在行政上应保持其独立的地位。统计部门和人员的管理体制,实行下管一级、垂直领导,本级统计部门人员的任用和调配、统计经费的使用均由上级统计部门来管理,省统计局直接归国家统计局领导,省管市、市管县、县管乡,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受当地只要政绩不求事实的领导的干预。

3、加强法制建设与执法力度,完善统计信息的质量保障和监管制度

加强统计法制建设,提高法律的可操作性,加大执法力度。市场经济就是法制经济,一定要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保障统计生态环境的健康发展。健全统计法制建设,依法统计,尤其要严格执法。强有力的法律实施机制将使得违法成本极高,从而真正杜绝虚报、瞒报、伪造、篡改统计资料,阻挠统计执法检查等统计违法行为的发生。要加大普法力度,各地区、各部门要像宣传《审计法》《税法》《会计法》那样,进一步加大对统计法规的宣传力度[2]。大力加强统计法制建设,提高依法行政水平。要与人大、政协、监察局、法制、司法等部门联合开展执法大检查,对违法案件进行处罚和曝光,增强各级领导和广大统计员的统计法律意识,统计数据质量将得到较大提高。要全民参与、全民了解,使统计法规也像其他法律法规那样深入人心。不应把“不断加强统计的执法力度”变成一句空话,对于弄虚作假者,一经查出应予以严惩。同时,必须追究其部门负责人、上级主管部门的责任,尤其应追究当地主要行政领导的责任。建立健全统计信息质量责任制,完善统计信息质量考核办法,严格奖惩。

4、加强统计队伍建设,提高统计人员自身的素质

上一篇:护理核心制度总结范文 下一篇:医院规章制度总结范文